上海品茶

京领&德胜教育:2023大湾区IB学校发展研究报告(154页).pdf

编号:159287 PDF 154页 15.60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京领&德胜教育:2023大湾区IB学校发展研究报告(154页).pdf

1、引言INTRODUCTION 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 IBO)是一个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的非赢利国际教育基金会,创立于 1968 年。IB 面向全世界 3 至 19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四个国际文凭教育项目。IB 项目通过内容广泛、综合、平衡的课程及富有挑战性的学生评估,专注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国际教育,旨在帮助 3-19 岁的孩子开发智力、身体、情感和社交方面的能力,培养适应高度互联,飞速发展的全球化世界所必须的知识、概念、技能、态度、情怀,践行全人发展、终身学习和国际情怀的核心理念,培养全面发展、善于学

2、习、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情怀的人。在中国,IB 教育理念由于适应我国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获得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和学生认可。许多中国国际学校开始开设 IB 项目,成为 IB 世界学校(IB World School)。而使用国内教育大纲的学校,也愿意借鉴 IB 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自中国台湾美国学校于 1981 年首次获得 IB 授权以来,40 余年间中国 IB 世界学校的数量和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其中,在中国人均 GDP 最高、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简称大湾区),IB的发展趋势尤

3、为显著。随着近年来粤港澳三地交流不断加深、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资源加速流通等因素,湾区经济、教育、创新实力不断增强,IB 世界学校的数量占比在全国范围内保持稳定。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国际学校数量在香港的数量居多,其次是台湾和澳门。截止至 2023 年 5月,湾区 IB 世界学校数量总和占中国 IB 世界学校的 37.9%。纵观历史,“粤港澳大湾区”从学术界的讨论到地方政策的考量,再到国家战略的提出,历时 20 余年;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等机关围绕大湾区的发展,发布过以创新与创业、教育、对外开放、金融商贸与社会民生为核心的政策,对大湾区民生情况进行扶持、发展与完善。大湾区 IB

4、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PAGE 0012023本报告以大湾区2023年IB学校发展为研究主题、以中国大湾区IB世界学校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五章,分别为第一章:IB 项目总览;第二章:大湾区发展现状及政策支持;第三章:数据视角下的大湾区 IB 世界学校;第四章:标杆案例研究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国际);第五章:未来展望及趋势。研究报告通过对广东省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的 IB 世界学校从发展历程、办学背景、地域分布、师资水平、学费水平等维度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并结合大标杆

5、案例校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国际)的培养理念、创新举措及成果作为案例分析和展示,对大湾区 IB 世界学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判断。在 IB 教育领域,德胜教育旗下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国际)拥有较为突出的实践经验。本报告以德胜学校(国际)为案例,从教育理念、课程、师资及办学优势、创新举措及所获成果等角度分析学校 IB 教育办学经验与实践。德胜学校(国际)仅用 2 年时间即获 IB DP认证,学校 IB 均分连续三年领跑湾区。凭借卓越的办学实力与办学成绩,德胜学校(国际)一跃成为湾区 IB 名校。本报告希望通过分享学校的理念、优势和特色,助力中国 IB 世界学校升级。PAGE 002目录

6、 Contents引言 001 第一章 IB 项目总览 013 一、IB 国际文凭项目 013 (一)IB 教育理念 013 (二)IB 教育结构 015 (三)IB 项目构成及评估方式 015 1.PYP 项目 016 1.1 IB PYP 项目简介 016 1.2 IB PYP 项目的评价体系 017 2.MYP 项目 017 2.1 IB MYP 项目简介 017 2.2 IB MYP 项目的评价体系 018 3.IB DP 项目 019 3.1 IB DP 项目简介 019 3.2 IB DP 项目的评价体系 020 4.IB CP 项目 021 4.1 IB CP 项目简介 021

7、4.2 IB CP 项目的评价体系 022 (四)IB 世界学校的授权与持续发展 023 1.IB世界学校授权流程和标准 023 2.IB对 IB世界学校的发展支持 025 3.IB世界学校的周期性再评估 026 二、IB 教育全球发展历程 027 (一)IB 的缘起 027 1.国际文凭组织 IB(O)的缘起 027 2.IB 四大项目的发展史 028 2.1 IB DP大学预科项目 028 2.2 IB MYP 中学项目 028 2.3 IB PYP 小学项目 028 2.4 IB CP 职业项目 028 (二)IB 的改革与发展 028 三、IB 教育在中国 030 (一)IB 教育在中

8、国大陆的发展历程 030 (二)IB 教育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瓶颈和局限 030 (三)IB 教育与中国课程的融合实践 031 1.IB世界学校课程融合实践的必要性 031 2.IB世界学校课程融合实践的开展 032 (四)IB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034 1.授权数量分析 035 1.1 IB PYP 036 1.2 IB MYP 037 1.3 IB DP 038 1.4 IB CP 039 1.5 总结 040 2.地域分布分析 040 2.1 2022全国 IB世界学校地域分布状况分析 041 2.2 全国 IB世界学校在地域分布上的发展状况分析 042 2.2.1 1981-1990IB

9、世界学校在中国台湾初现萌芽 042 2.2.2 1991-2000内地出现 IB世界学校 042 2.2.3 2001-2010中国香港 IB领先,上海占据内地龙头 043 2.2.4 2011-2022IB世界学校广泛分布于内地 043 2.2.5 未来分布趋势香港持续领先、上海等地将占据新一轮优势 044 2.3 总结 045第二章 大湾区发展现状及政策支持 047 一、大湾区由来及发展现状 047 二、政策支持 049 (一)国家政策支持 049 1.创新与创业领域:减轻科研经费压力,搭建创业创新平台 049 2.教育领域:教育合作与人才高地建设并行 050 3.对外开放领域:优化对外开

10、放渠道,巩固大湾区海运口岸布局战略 051 4.金融与商贸、社会民生领域:打造优质投资环境、便利宜居环境 052 (二)大湾区政策支持 053 1.创新与创业领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发布利好措施 053 2.教育领域:深化合作,联合打造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 054 3.金融与商贸、社会民生领域 057 4.总结 058 三、大湾区发展展望 058第三章 数据视角下的大湾区 IB世界学校 059 一、广东省 IB世界学校分析 059 (一)广东省 IB授权学校总体概况 059 1.授权数量分析 061 1.1 IB PYP 061 1.2 IB MYP 062 1.3 IB DP 063 1.4

11、 小结 065 2.IB项目及IB世界学校地域分布分析 065 2.1 IB项目地域分布情况 066 2.1.1 PYP项目 066 2.1.2 MYP项目 066 2.1.3 DP项目 067 2.1.4 小结 068 2.2 授权学校地域分布增长趋势 068 3.师资水平状况分析 069 3.1 广东省 IB世界学校师生比现状 070 3.2 广东省 IB世界学校外籍教师比现状 071 3.3 广东省 IB世界学校高学历教师比现状 072 4.学费水平状况分析 074 4.1 各城市 IB世界学校学费对比分析 074 4.2 民办与外籍 IB世界学校学费对比分析 075 (二)广东省与北京

12、、上海市对比分析 075 1.广东省与北京市对比分析 075 1.1 授权学校数量、办学性质、项目分布、增长趋势对比 075 1.2 地域分布对比 077 2.广东省与上海市对比分析 079 2.1 授权学校数量、办学性质、项目分布、增长趋势对比 079 2.2 地域对比分析 081 3.广东省与北京、上海市师资对比分析 083 3.1 师资水平对比分析 083 3.2 学费水平对比分析 083 二、香港、澳门地区 IB 世界学校总览 084 (一)香港地区 IB世界学校分析 084 1.数量分析 084 1.1 IB PYP 086 1.2 IB MYP 087 1.3 IB DP 088

13、1.4 IB CP 089 1.5 小结 089 2.地域分析 090 2.1 IB世界学校分布情况 090 2.2 IB项目分布情况 090 2.2.1 PYP项目 091 2.2.2 MYP项目 092 2.2.3 DP项目 092 2.2.4 CP项目 093 2.3 授权学校地域分布变化 094 3.师资水平状况分析 094 3.1 香港 IB世界学校师生比现状 094 3.2 小结 095 4.香港地区IB世界学校学费水平状况分析 096 4.1 香港各地区 IB世界学校学费分析 096 4.2 香港公办、民办 IB世界学校学费对比分析 096 (二)澳门地区 IB世界学校分析 09

14、7 1.授权时间、数量及办学性质分析 097 2.地域分布分析 098 2.1 PYP项目 098 2.2 MYP项目 098 2.3 DP项目 098 3.师资水平状况分析 099 4.学费水平状况分析 099第四章 标杆案例研究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国际)101 一、依托德胜教育集团,谱写一体化办学新篇章 102 二、高起点再出发,走在广东 IB教育创新发展前沿 102 三、坚定贯彻 IB理念,大胆发展特色实践 103 (一)IB课程体系发展 104 1.一体化课程探索 104 2.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105 3.学生评估体系建设 106 (二)师资团队建设 106 1.师资发展现状 107 2

15、.“以学生为中心”的师资建设 107 2.1 管理制度创新 108 2.2 培训资源创新 109 3.团队凝聚力打造 109 (三)办学特色打造 110 1.培养双语双文化能力 110 2.培养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 113 3.推行“公仆型”领袖服务理念 116 4.建立社会责任感 118 四、全人教育体系发掘潜力,优秀办学成果享誉湾区 119 (一)IB课程体系发展 119 (二)德胜学子综合素养现状 120 1.双语双文化成果 120 2.科研创新成果 121 3.领袖培养成果 122 (三)德胜学子升学成绩总览 122 五、打造湾区 IB名校,赋能学生未来发展 123 第五章 未来展望及趋

16、势 125 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化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要义 125 (一)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具有战略意义高度 125 (二)国家发展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未来教育发展核心 126 (三)国际教育呼吁积极创新的未来教育 127 (四)“创新人才高地”成大湾区发展重要战略目标 128 二、品牌优势将成为国际学校核心竞争力 129 (一)国际化教育步入“同质化竞争时代”130 (二)国家政策加快国际教育治理步伐 130 (三)把握打造品牌优势的关键途径 131 (四)具备高端品牌形象的国际学校更受家长群体认可 131 三、大湾区国际学校将在粤港澳双向交流背景下加速发展 132 (一

17、)人才流通升级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132 (二)教育交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涌入 133 四、大湾区 IB世界学校崛起,IB课程将成主流 135 (一)大湾区 IB世界学校增长迅速 135 (二)IB世界学校成绩屡创新高 135 五、领导力将成为国际教育重要培养目标 136 (一)领导力成 21世纪核心素养 137 (二)领导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助力 137 (三)国际化教育应重视学生的领导力发展 138 (四)具备领导力的学生更受世界名校青睐 139 六、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国际课程将成为新趋势 140 (一)传统文化培养成为我国教育重点任务 140 (二)国际学校应自觉肩负文化传承重任 141 (三)

18、传统文化融入国际课程为学生赋能 142 七、结语 142 (一)国际教育发展态势一片向好 142 (二)国际教育将呈现出五大主流趋势 143 (三)德胜学校(国际)将为更多 IB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经验借 144参考文献 145 PAGE 013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 IBO)是一个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的非盈利国际教育基金会,创立于 1968 年,总部设在日内瓦,在新加坡、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纽约分别设有办事处。1 IB 面向全世界 3 至 19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四个国际文凭教育项目: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

19、Primary Years Programme,简称 PYP)、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 Middle Years Programme,简称 MYP)、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 Diploma Programme,简称 DP)和国际文凭职业先修项目(IB Career-related Programme,简称 CP)。IB 国际文凭课程通过内容广泛、综合、平衡的课程及富有挑战性的学生评估,专注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国际教育,旨在帮助 3-19 岁的孩子开发智力、身体、情感和社交方面的能力,培养适应高度互联,飞速发展的全球化世界所必须的知识、概念、技能、态度、情怀,践行全人发展,终身学习和国际情怀

20、的核心理念,培养全面发展,善于学习,有社会责任感和具有国际情怀的人。由于 IB 国际文凭课程先进的理念和在全球日益增强的社会影响力,它也被公认为是“成熟的国际化素质教育”,“国际教育的领跑者”。其教育的理念和实施案例为未来教育和全人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一)IB教育理念作为国际教育的领跑者,IB 教育一方面侧重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展多样性、国际意识、好奇心以及对学习和追求卓越的积极渴望,另一方面致力于促进跨文化理解和尊重,IB 使命宣言表明:第一章 IB 项目总览一、国际文凭项目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

21、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PAGE 014“IB 旨在培养有求知欲、知识渊博和有爱心的年轻人,他们通过跨文化理解和尊重帮助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跨文化理解和尊重不仅是作为文化和民族认同感的替代品,而是作为 21 世纪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IB 始终坚持终生的教育(Education for Life)的教育哲学,通过综合的平衡的学科及富有挑战性的评估,国际文凭组织旨在帮助学校努力发展青年人的个人才智,教会他们将教室里学到的知识与外部世界相结合。所有 IB 教育项目的目标均在于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人,它们承认人类共有

22、的博爱精神,分担守护地球的责任,帮助开创一个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国际文凭学习者将会拥有以下十大核心素养:积极探究(Inquirers)我们培养自己的好奇心,逐步掌握开展探究和研究的技能。我们知道如何独自或与他人一起开展学习。我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并终身保持对学习的热爱。知识渊博(Knowledgeable)我们发展并利用对概念的理解,跨越一系列学科探索知识。我们对各种具有当地和全球重要性的问题和思想观点进行探讨。勤于思考(Thinkers)我们运用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技能,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负责任的行动。我们积极主动地做出理由充分、合乎伦理的决定。善于交流(Communicators)我

23、们使用一种以上的语言,以多种方式充满信心和富有创意地进行自我表达。我们有效地开展协作,注意倾听他人以及其他群体的观点。坚持原则(Principled)我们处事正直、诚实,有强烈的公平和正义感,尊重世界各地人民的尊严和权利。我们对自己的行动及其后果承担责任。胸襟开阔(Open-minded)我们以批判的态度欣赏我们自己的文化和个人的历史,以及他人的价值观和传统。我们寻求和评价一系列广泛的观点,并愿意通过体验来丰富自己。懂得关爱(Caring)我们表现出同理心、同情心和尊重。我们努力开展服务,通过我们的行动使他人的生活和我们周围的世界发生积极的变化。勇于尝试(Risk-takers)我们深谋远虑和

24、坚决果断地应对变化不定的事物;我们独立地或通过合作探索新的思想观点和新颖的策略。面对挑战和变化,我们表现得足智多谋和灵活机敏。全面发展(Balanced)我们理解在生活中做到智力、身体和情感均衡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和他人幸福康乐。我们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以及我们所处世界的相互依存关系。及时反思(Reflective)我们对世界和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经验做出深刻缜密的思考。为了支持我们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我们努力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IB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优势,使得学生进入了一个提出正确问题与发现答案同样重要的世界。为了实现培养学生成为有求知欲、知识渊博、有爱心的年轻人,国际文凭组织(I

25、B)与众多的学校、政府以及其它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国际教育项目PAGE 015和严格的评估制度,这些项目鼓励世界各地的学生成长为既积极进取又富有同情心的终身学习者,他们理解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他人的意见也可能是正确的。除了学生之外,IB 要求所有授权学校的老师都必须经过 IB 职业发展培训,并且,IB 每隔五年左右就会进行一次课程的更新和发展,以确保课程的有效性和进展性,并与最新课程研究保持一致。课程的发展应顺应这个充满活力、瞬息万变的世界,IB 对课程回顾更新的持续性是对其所倡导的不断反思的培养目标的最佳实践。也让 IB 教师和教育者永远在不断学习的路上,成为终

26、身学习者。IB 教育将学生和教育者都视为学习者,鼓励每一位学生和教师不断学习并对学习充满激情,这种激情正是源于 IB 的创新理念,它对学习者不断自我提升的要求,这是 IB 最具创新意义的地方,每一个 IB 人都是终身学习者。1962 年,国际学校协会(International Schools Association,ISA)在日内瓦召开了社会学科研讨会议。国际学校协会顾问鲍勃 利奇(Bob Leach)在报告中提出:为高等教育制定国际“护照”,称作“国际文凭(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这是国际文凭项目的开端。为了有组织地推进国际文凭项目,颁发能够被世界各地大

27、学所承认的文凭,进而让他们升入大学继续深造,1968 年,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简称IB)在瑞士日内瓦成立。IB组织的总部(Council of Foundation)设在瑞士的日内瓦,拥有自己的科研活动基地(设在英国的巴斯)、课程和评估中心(设在英国的卡迪夫)、财务部和出版社(设在英国的卡迪夫)。IB 组织下设 4 个地区办公室,分别是北美地区办公室 IBNA(设在美国纽约)、南美地区办公室 IBLA(设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非洲欧洲中东地区办公室 IBAEM(设在瑞士日内瓦)和亚太地区办公室 IBAP(

28、设在新加坡)。IB 组织总部为每一个项目任命一位项目总管(Head),对项目全面负责,指导地区主管工作。各地区办公室为每一个项目设一个项目主管(Manager),在地区范围内对项目全面负责,指导成员学校协调员工作。截至 2021 年 12 月 1 日,IB 已经在 159 个国家授权 5400所学校,覆盖学生达到 195 万。IB 为 3-19 岁的学生提供四个教育项目,分别是国际文凭小学项目(IB Primary Years Programme,简称 PYP)、国际文凭中学项目(IB Middle Years Programme,简称 MYP)、国(二)IB组织结构(三)IB项目构成及评估方

29、式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PAGE 016际文凭职业先修项目(IB Career-related Programme,简称 CP)。IB 项目体系与其他项目体系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IB 项目体系中 IBDP 项目课程与 IBCP 中的 DP 课程有指定教材,MYP与PYP项目课程拥有宏观课程框架,没有指定教材,IB只提供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学生的特质等方面去制定特色化的教学内容。这些项目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发

30、展特点设置适配的教学体系,彼此之间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确保了关键主题、共同语言和技能在每个阶段得到发展。IB PYP项目于1997年开设,是国际文凭组织为具有长远学习需求的3-12 岁的学生而设,强调的学习者培养目标(IB Learner Profiles)是“独立判断的思想者,终生不渝的学习者,世界事务的参与者”。PYP 项目的课程框架拥有贯穿课程的三大支柱:学习者描述学生个体的学习结果以及他们自己寻求的学习结果(什么是学习?);学与教阐明学与教的独特特征(如何最好地支持学习者?);学习社区强调学习的社会成果的重要性以及 IB 社区在实现这些成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谁来促进学习和教学?)。PY

31、P 提供跨学科、以探究为基础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传统学科之间、跨越和超越传统学科界限进行学习。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上和生活中的探索者,通过 6 大跨学科的主题,让学生运用六个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和技能探索世界,进行探究式学习。PYP 课程模式图如下图所示:1.PYP 项目1.1 IB PYP 项目简介图 1.0 IB PYP 项目课程模式图PAGE 017PYP 项目的评估均由实施 PYP 学校的教师自己完成,没有外部考试和外部评估作业。老师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估:学生的质疑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独立和合作能力。PYP的评价体系分为形成性评估和总结

32、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依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旨在鼓励学生变得更优秀,督促教师适时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总结性评估是学期末的总测评,旨在给老师、学生、家长一个直观的呈现,反应学生本阶段的学习效果。在 PYP最后一年,学生需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合作探究的展示,即学生选取自己身边或校园内发生的一个很有意义的事,也能用在 PYP 阶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向大家展示,和大家共享六年成果。1.2 IB PYP 项目的评价体系2.1 IB MYP 项目简介PYP 项目包括五个发展要素、六大学科组和六大超学科主题。五个发展要素:概念(Concepts):我们让学生理解什么?技能(Skills):我们让学生做

33、什么?态度(Attitudes):我们让学生感受、珍惜、表现什么?行动(Action):让学生怎样做?知识(Knowledge):让学生对思想的全面理解,而不只是事实和技能的获得。六大学科组:语言(Language)、社会学(Social Studies)、数学(Mathematics)、科学(Science)、艺术(Arts)及体育、社交教育和个人教育(Physical,Social and Personal Education)。六大超学科主题:PYP 课程中含有 6 个跨学科的探究单元(Unit of Inquiry,UOI):我们是谁?(Who we are)我们身处什么时空?(Whe

34、re we are in place and time)我们如何表达自己?(How we express ourselves)我们如何组织自己?(How we organize ourselves)世界如何运作?(How the world works)共享地球(Sharing the planet)跨学科的探究单元(UOI)通常会由班主任(Homeroom Teachers)教授,学生在 PYP 课程最后学年(Grade 5/Year 6)会进行一个 PYP 学习成果展(PYP Exhibition),在校园向公众展示他们六年来的学习成果。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

35、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2.MYP 项目PAGE 018IB MYP 项目于 1994 年开设,是国际文凭组织针对 11-16 岁的学生而设计,课程承接PYP 项目中强调的学习者培养目标(IB Learner Profiles)及学习方法(Approaches to Learning),在小学项目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的基础上订定的课程框架,旨在联系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宏观世界。MYP 项目常规学制为 5 年,自 2016 年起,IB 允许学校根据情况实行两年制、三年制、四年制及五年制项目

36、教学。MYP 项目包括八大学科组,分别为:语言及文学(Language and Literature)、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个人与社会(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数学(Mathematics)、设计(Design)、艺术(Arts)、科学(Sciences)、体育(Physical and Health Education)。MYP 要求每个学科小组每年至少有 50 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在第四年和第五年即 9、10年级,学生可选修八个学科小组中的六个学科,以便更灵活地适应本地的需要和个别学生的学习需要。每年,在 MYP 的学生还参与至

37、少一个合作规划的跨学科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学科组。MYP 学生还需完成一个个人设计项目,在 10 年级学期末,学生需独立完成该项目并进行项目展示。MYP 课程模式图如下图所示:MYP 在世界各地应用的评估标准是一致的,属于标准参照评估法。MYP 项目评估包括校内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校内内部评估由有能力的教师制定形式多样和有效的评估作业,使学生能够按照由国际文凭组织确定的各项目标,展示他们的学习成就。MYP 每个学科有不同数量的评估准则,称为 Criterion(2014 年起全部统一为 4 项)。四个 Criterion 的最高成2.2 IB MYP 项目的评价体系图 1.1 IB MYP 项目

38、课程模式图PAGE 019IB DP 项目于 1968 年开设,针对 16-19 岁学生而设计,为两年制课程,课程包括高阶课程(HL)及标准程度课程(SL),每门高阶课程学时为 240 课时,每门标准程度课程学时为150 个课时。DP 课程注重对于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整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学术研究。DP 课程由 6 大学科组与 3 大核心课程组成。6 个 学 科 组(Six Subject Groups)分 别 为:语 言 及 文 学 研 究(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个人与社会(

39、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科学(Sciences)、数学(Mathematics)、艺术(The Arts)。3 大核心课程包括:知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TOK)我们是如何知道的?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EE)什么可以作为证据?创意、行动与服务(Creativity,Activity and Service,CAS)在现实世界中,某理论意味着什么?DP 课程模式图如下图所示:3.1 IB DP 项目简介绩均为8,针对每一项评估标准,均包含若干成绩水平段细则。除此之外,MYP 还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估、社区服务时间的评估

40、以及个人设计评估。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估包含对课堂参与、课堂纪律、上交作业、作业质量、团队合作和综合努力这六大方面的评估。按照 EE(Exceeding Expectations 超过预期目标)、ME(Meeting Expectations 达到预期目标)、AE(Approaching Expectations 接近预期目标)和 BE(Below Expectations 低于预期目标)来评价,每个学科皆相同。社区服务时间的评估:IB 课程非常注重社区服务,其十大培养目标之一便是“富有同情心的人”,而“社区服务时间”这项评估正是这一目标的具体体现,这个社区的概念与常规意义上居住的社区概念不同,

41、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生存的小环境和大环境之总和。社区服务可以是为同学服务、为老师服务、为学校服务、为所在的社区服务等。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社区服务活动,思考个人如何影响社区并为未来的社区服务设计做准备。个人设计评估:在项目的最后一年,每个 MYP 学生必须独立开发一个个人项目,并由 IB 进行外部评估。个人设计评估主要通过对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作出的真正个人化的和创造性的作品对他们进行独立工作能力的总结性审查。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

42、3.IB DP 项目PAGE 020学生需从6个学科组别中各选一个科目,其中至少3门不多于4门科目为高阶程度(Higher Level,HL),其余科目可选择标准程度(Standard Level,SL),学生需在 2 年的课程中,完成每一组别的特定报告。同时,学生需完成等同大学研究论文的 4000 字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知识论汇报(TOK Presentation)及创意、行动与服务(Creativity,Activity and Service,CAS)。目前,全球 100 多个国家内的 5000 多所大学均承认 IB 成绩,学生可用 DP 文凭及成绩申请这些大学。2

43、IB DP 评估程序衡量学生在实现分析呈现信息、评估和构建论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目标方面掌握高级学术技能的程度,习得知识、理解关键概念、应用标准化的方法这些基础的技能也会被评估。除了学术技能外,DP 评估还鼓励考察学生是否具备相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技能。学生的成绩取决于设定标准的表现,而不是每名学生在整体排名中的位置。就具体的评估形式而言,IB DP 的评核形式由内部评估(Internal Assessments)及在每年的五月及十一月进行的外部评估(External Assessments)两部分组成。内部评估贯穿于 2 年的课程之中,占最终成绩的 20%-30%,主要由学校内部、教师评估

44、,评估内容包括语言学习的表达检查、地理学实地考察、科学实验室工作、数学研究、艺术表演等。外部评估为公开考试形式,占最终成绩的 70%-80%。试的形式包括论文、结构化问题、简答题、数据分析问题、文本分析问题、案例研究问题、多项选择题,其中多项选择题较少出现。DP 课程总分为 45 分,采用 7 分制,每一学科成绩范围为 1 分至 7 分,其中 7 分最高,六个学科组别总分为 42 分。IB 课程中的核心课程知识论(TOK)、扩展论文(EE)及创意、活3.2 IB DP 项目的评价体系图 1.2 IB DP 项目课程模式图PAGE 021IB CP 项目于 2014 年正式推出,2016 年 1

45、 月起,所有学校均可申请授权。CP 项目是相对较新的国际文凭课程,针对 16-19 岁学生而设计,课程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可以对某个特定行业或职业方向进行探索,其目的是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同时获得职业技能。IB CP 容许学生在 IB DP 六个学科组别中至少选择二门科目,另外加入职业导向元素,例如对表演艺术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再修读一些短期课程,课程的成绩可以用以满足 IBCP 的毕业标准。IBCP 课程框架由三部分课程构成,1)IB DP 项目课程:学生需完成至少两门任意学科的 IB DP 课程,DP 课程为学生后续CP 课程的学习提供和扩充严格的学术理论。2)IB CP 核心课程:CP 核心课程

46、为 DP 课程和与职业教育的相关学习提供背景知识,将框架体系内的各方面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CP核心课程的学习,培养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及终身学习所需的习惯。3)职业教育的相关学习:这一部分的学习由学校针对当地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所选择性地提供,但与此同时,该部分课程必须满足 IB 的认证、评估和质量保证标准。CP 课程模式图如下图所示:4.1 IB CP 项目简介动与服务(CAS)部分有单独的评价等级,总分为 3 分。TOK要求学生完成约1600字的论文及口语汇报,EE要求学生完成一篇4000字的拓展论文,CAS则要求学生至少完成150个小时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内容。成绩在 24 分以上且满足其他

47、条件最低要求的学生即可获得 IB 国际文凭证书。未参加完整文凭课程的学生可选择其学校提供的特定 DP 课程(例如,数学 HL 或经济学 SL),获得单科成绩。IB 双语文凭是 IB 文凭的一种形式,完成第一学科组(语言与文学研究)中选择的两种不同语言,语言和文学研究的成绩均获得 3 分或更高成绩的学生即可获得,另外,完成第三学科组或第四学科组之一且使用与第一学科组语言不同的语言学习该课程,并在第一学科组和该课程的得分均达到 3 分级更高成绩也可获得双语文凭。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

48、e Greater Bay Area20234.IB CP 项目PAGE 022出自 DP 的学术课程,并以 MYP 的先前学习为基础,修读 CP 的学生既可以获得 DP 的理论基础和学术严谨性,同时课程更偏向于学生自身的职业实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选择,选修与自身职教相关的 DP 课程。因此 CP 能够很好的从 DP 项目中得到衔接与延伸,同时为学生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IBCP 课程的优势众多,其中之一就是具备一定灵活性。在 IB DP 的学术严谨之上,IB CP 则更接近实际职业技能,有助于更有效地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习惯提供帮助。IB 发展主管 Jon Halligan 在

49、谈及 CP 项目的灵活性时曾表示,“它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给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合的课程。在 IB CP 课程中高水平的学术培训和职业相关培训可以结合起来。对于动觉型学习者即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知识的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更加实际的方法。”CP项目中的文凭课程(DP)根据严格的国际标准进行评估。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参加笔试,由外部 IB 考官评分。每门课程的评分范围从 1(最低)到 7(最高)。每一个学习 CP 课程的学生都必须完成 CP 核心的四个内容:反思项目、服务学习、个人和专业技能、语言发展。反思项目由学校进行评估,由 IB 负责主持和评分,成绩从 A 到E,A 为最高。另外三项内容由学

50、校进行评估,学校需负责与 IB 确认学生已完成服务学习、个人及专业技能和语言发展的内容。4.2 IB CP 项目的评价体系图 1.3 IB CP 项目课程模式图PAGE 023使用 IB 课程的学校被称为 IB 世界学校(IB World School),对于准备成为 IB 世界学校的学校,IB 要求学校参与授权流程以确保符合成为 IB 世界学校的标准。一旦学校获得 IB 授权,IB 将会为学校提供相关课程和评估模式,学校的老师也可以从 IB 官网获取最新的教育资讯和资源。此外,IB 会每五年重新评估所有学校,以验证它们是否继续符合标准,旨在确保学校尽可能有效地教授 IB 的所有课程。根据国际

51、文凭组织官方发布的申请成为 IB 世界学校授权的流程和标准,一所学校必须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核。申请学校若想通过认证,在 IB 项目实施方面需要满足两类基本条件,其一是 IB 列出的必须做到的要求,其二是 IB 需要看到申请学校已经有计划地去达到的某些要求。这两类基本条件是影响 IB 项目的完整性的重要因素。对于实施 IB 项目,IB 官方为 PYP、MYP、DP、CP 提出了四大方面供申请学校参考(如下图),分别是办学使命(Philosophy)、组织管理与结构(Organization)、课程设置(Curriculum)和教学评估体系(Assessment)。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

52、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图 1.4 IB 办学使命1.IB 世界学校授权流程和标准(四)IB世界学校的授权与持续发展PAGE 024图 1.5 IB 组织管理与结构图 1.6 IB 课程设置PAGE 025四个 IB 项目在四大方面需要满足基本条件,需要注意的是,每个 IB 项目都有各自特别的要求,并且每个项目都是分开独立测评。也就是说,学校要在办学使命&教育理念、组织架构、师资力量&授课技能、学校硬件设施和课程体系上完全符合标准才可获得授权。授权过程因学校的具体申请时间

53、和申请课程的不同而异,但通常需要 2-4 年的时间完成从申请到授权的整个过程。但实际上,如果是新学校申请,包括准备期到正式授权,这个周期往往需要 3-5 年时间。通常,申请成为 IB 世界学校包括:考虑阶段申请候选学校资格/IB 决定候选学校资格候选阶段申请授权学校资格/IB 决定授权学校资格在真正申请成为 IB 世界学校之前,学校需要认真考虑是否真正申请成为 IB 世界学校,因为校方在申请 IB 世界学校认证的过程中要经历 2-4 年甚至 5 年的努力来获得最终授权,而在此过程中校方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条件、时间成本以及投入产出比,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IB 官方为 IB 世界学校提供一系列专业发

54、展平台,以支持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的专业学习和协作学习,具体包括平台 IB 数字频道、面对面的在线研讨会、线上学习交流平台等,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可以在这些平台获取教育资讯、学习教育相关知识、交流教育先进的知识和理念等。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图 1.7 IB 教学评估体系资料来源:IB 官网 京领制图2.IB 对 IB 世界学校的发展支持PAGE 026IB 官网的 IB 数字频道是一个新的专业发展在线平台,利用最新的数字学习技术,搭建了一

55、个教育工作者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在家、学校或任何有互联网连接的地方随时随地学习的平台。通过该平台,教育工作者可以探索 IB 教育工作者的优秀教学案例,与同行联系共享材料和最佳实践,并从 IB 教师能力框架中培养关键能力。此外,IB 官网的专业发展专栏的在线研讨会项目搭建平台让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参与到丰富的学习体验中,并就 IB 的使命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想法,为确保学校满足专业学习要求提供了又一个有力工具。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可以使用 IB 官网的研讨会搜索工具按关键字、位置、类别、程序、交付选项、语言等查找并注册参与 IB 平台的任意研讨会。在授权或评估过程中,学校的协调员和领导者可以直接将将个别教

56、师注册到研讨会,以满足 IB 的专业发展要求。并且,教育工作者和领导者也可以发起一次探讨会议(这部分服务目前在美洲开放)。除了在线的专业发展研讨会外,IB 官网还开放了短期免费学习交流平台以支持教师。通过 IB 官网的免费学习交流平台教育工作者可以扩大专业学习探讨的时空范畴,引入新想法并“更新”现有知识。通过在免费学习平台上的学习教育工作者可以增强和强化研讨会的结论,呈现专业研讨会和一对一探讨的成果,这个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知识共享。同时,国际文凭组织(IB)每年都会举办会议和座谈会。邀请来自学校、大学和政府的教育领袖、决策者和从业者,专注于国际教育。会议上,学者们会分享教

57、育学生方式的最佳实践,让从业者有机会交流关于国际教育的宝贵想法。被授权为 IB 世界学校后,也不代表此后一劳永逸,学校还需接受 IB 监管,每五年要通过一次评估审核程序,完全符合 IB 课程的认证标准才能保持授权资格。学校在成为 IB 世界学校后仍是对自己的行政和治理机构负责的独立组织,具体内容包括与招生、教师和学生相关的政策。IB 的课程为学校提供基本要素,如教师需要的知识、概念、技能和行动,以帮助学生在现在和未来取得成功。IB 还会评估跟踪学生的进步,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并在所有 IB 世界学校中促进一致的标准和实践。虽然程序上和后期操作上相对繁琐,但正因在如此严格的标准下,全世界的

58、 IB 世界学校才能保持一致水平和优异教学质量。3.IB 世界学校的周期性再评估PAGE 02720 世纪 50-60 年代以后,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地区性经济联合体的出现推动了经济的跨国化、区域化,并逐步向全球化演进。随着各国间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的日趋频繁,国际流动人口也日益增多,出现了许多“流动家庭”。为解决这些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许多国家纷纷设立了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协会成立于 1951 年。其目标是:鼓励国际学校之间的合作;促进教育问题的研究工作;促进国际理解和世界和平;建立一套课程,以便学生升入大学。由于在当时国际学校协会的成员校中,学生构成主要为外交官或跨国公司雇员的子女,流动性大是这些

59、学生的主要特征之一。为了使这些学生能够在世界各国获得统一的教育和课程而不脱节,国际学校协会开始制定一套所属各个国际学校通用的大学预科水平的课程。1962 年,国际学校协会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福特基金会和二十世纪基金会的资助,具备充足的资金开展这项工作。在日内瓦国际学校的英文部正式启动这项制定一套国际学校通用的大学预科课程的工作。1964 年,这套通用课程基本上制定完成,称之为大学预科项目(Diploma Programme)。国际学校协会将这项工作移交给了国际学校考试委员会,以便制定和开展统一的毕业考试,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这个考试获得欧美各国大学认可的入学资格。1968 年,考试的制定工作

60、基本完成,国际学校考试委员会也从此更名为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自此,国际文凭组织在日内瓦正式成立。1970 年,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 IBDP 考试在 10 个国家的 12 所学校中举行,包括 2 所公立学校。1970-1980 年,IB 国际文凭课程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度进一步扩大。1975 年,北美办公室在纽约落地成立。1976 年,第一次正式内部会议在海牙召开。1977 年,召开首脑会议。1978 年,32 个国家代表出席参加于伦敦举办的 IB 会议。1982 年,大区办公室开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与新加坡。198

61、3 年,IB 项目正式在西班牙使用。1994 年,IB MYP 中学项目正式开设。1997 年,IB PYP 小学项目正式开设;中国正式开始使用 IB 项目。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二、IB 教育全球发展历程(一)IB的缘起1.国际文凭组织 IB(O)的缘起PAGE 0282006 年,芬兰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开发领导了 IBCC 项目,旨在将 IB 文凭项目课程与职业相关研究和一个特殊的

62、“IBCC 核心”相结合,以整合这两个部分。2012 年,经过为期 6 年的试点,IB CC 项目正式开设。2014 年,IB CC 项目被重新推出,并更名为 IB CP 项目。2016 年 1 月起,所有学校均可申请 CP 授权,成为 IB 世界学校。2000 年至今,IB 组织总共经历了两次重大变动。IB DP项目融入5大核心理念:1)IB DP项目是一个具有一定专业化程度的更广泛的教育;2)科学伦理;3)人文专家应该了解“数学之美”;4)批判性分析和学习如何真正地学习,而不是通过记忆获得知识和学习;5)从三门专业学科增至四门,涵盖人文和科学。IB DP 项目的重大发展事件:1)1962

63、年,IB DP 项目的理念、结构、内容和教学法正式开发;2)1967 年,知识理论(TOK)正式引入;3)1968 年,活动和服务(CAS)正式引入;4)1974 年,拓展性论文(EE)正式引入。1980 年,位于坦桑尼亚的国际学校协会建议开发一个 IBDP 预备课程,以满足 11 至 16岁学生的需求,主要包含 6 大需求:全球性(Global),智力(Intellectual),个体的(Personal),身体的(Physical),创造力(Creative)以及社会性(Social)。1992 年,IB 正式接手 ISAC 的责任。1994 年,IB MYP 项目正式开始。1990年,一

64、个为3至12岁学生开设项目的想法在欧洲国际学校理事会(ECIS)被正式提出。1992 年,法兰克福 IS 指导委员会开始了国际学校课程项目(ISCP)1997 年,IB PYP 项目正式开设。2.IB 四大项目的发展史2.1 IB DP 大学预科项目2.2 IB MYP 中学项目2.3 IB PYP 小学项目2.4 IB CP 职业项目(二)IB的改革与发展PAGE 029第一次是 IB 国际文凭组织名称的更改。在 2006 年之前,国际文凭组织的英文缩写名称一直为 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但因为当时各地办事处的英文缩写都是使

65、用 IB 作为前缀,如北美区域办事处的英文缩写为 IBNA,亚太区域办事处的英文缩写为IBAP,于是,2006 年至 2008 年,国际文凭组织逐步停止使用 IBO 这一简称,并于 2008 年将组织名称改为 IB。第二次变革是组织结构的调整。国际文凭组织最初拥有五个办公机构,负责其在世界各地的业务,即分别设在日内瓦、纽约、新加坡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四个区域办事处,以及设在卡迪夫的国际文凭组织项目与评估中心。之所以将该中心设在英国的卡迪夫,是因为附近有一所著名的英国中学大西洋学院(Atlantic College),许多非洲国家的政府官员子女都在这所学校就读。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政府也曾派遣留学生

66、到此校学习。但由于卡迪夫交通较为不便,自 2008 年,国际文凭组织决定进行办公地点的改组。目前,国际文凭组织的总部仍位于日内瓦,但其它办公机构的地点有所改变。原本的 IB区域办事处,即非洲、欧洲和中东区域办事处,北美区域办事处,南美区域办事处,亚太区域办事处以及 IB 项目与评估中心被重组为四个 IB 全球中心,即 IB 海牙全球中心(IB Global Centre,The Hague)、IB新加坡全球中心(IB Global Center,Singapore)、IB华盛顿全球中心(IB Global Center,Washington)和 IB 卡迪夫全球中心(IB Global Cen

67、ter,Cardiff)。原设于日内瓦的非洲、欧洲和中东区域办事处从日内瓦迁移至海牙,原设于卡迪夫的项目部也迁移到至海牙,新组建成为 IB 海牙全球中心(2011 年)。设于新加坡的亚太区域办事处更名为 IB 新加坡全球中心(2012 年),仍负责国际文凭亚太区的事务。同时,国际文凭组织负责通信系统与网络服务器的 IT 部门以及人事部门也设于新加坡中心。北美办事处和南美办事处合并组建成为 IB 华盛顿全球中心(2010 年),负责整个西半球的相关事务。IB 卡迪夫全球中心(2016 年)则全面负责考试和评估工作,现在 IB 每年举行两次全球性的考试,包括 5 月举办的北半球的考试和 11 月举

68、办的南半球的考试。2021 年是 IB 组织成立 53 周年,截止 2021 年 10 月,全球共有来自超过 159 个国家的5400 余所 IB 世界学校3。中国共有 327 所 IB 世界学校,占比约为 6%,大陆地区共 242 所IB 世界学校,占比约为 4.5%。从 1970 年至 2021 年,回首 IB 的发展历程,IB 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极具国际认可度的国际项目。从考生数量上来看,考生数量由 1971 年的仅 681DP 考生增长至 2021 年的 170,660 位 DP 考生,从 IB 学生数量来看,在 IB 体系下学习的学生由 19 位 71 年的 749 位增长至

69、2021 年 1,950,000 位4;从学校数量来看,IB 世界学校的数量从 1968 年的 7 所上涨至5400 余所;从办学类型来看,在 1971 年,IB 世界学校中 100%为私立学校,而早在 2016 年,公立学校占比已高达 56%,超过私立学校占比数。IB 在国际取得了如今的认可和成就,离不开 IB 对其通过教育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这一初心和愿景做出的努力。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PAGE 030三、IB 教育在中国(一)IB教

70、育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二)IB教育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瓶颈和局限中国最早获得授权的学校位于台湾,1981 年台湾美国学校成为中国第一所获得授权的IB世界学校。1991年,中国大陆第一所IB世界学校落地,IB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历程自此开始。北京顺义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eijing,简称 ISB)于 1991 年 5 月 16 日获得 IBDP项目认证,成为中国大陆最早获得 IB 认证的 IB 世界学校,该学校目前开设 29 门课程。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是中国大陆第二所获得 IB 授权的学校,于 1995 年获国际文凭组织授权。IB 世界学校在中国发展之初,教学所

71、需的材料都尚无中文版本。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的教师组织翻译了国际文凭中学项目各学科组的学科指南(MYP Subject Group Guide)和教师参考资料(Teachers Support Material,TSM),并开始教授中学项目各学科的课程。国际文凭教育从这里在中国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此外,中国最早一批加入国际文凭全球共同体的学校还包括从 1997 年开始教授 MYP 项目的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从 1999 年开始教授 MYP 项目的河南省郑州中学,成立于 2001年的北京世青国际学校等。中国大陆的 IB 项目在第一批 IB 世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展开,为日后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打下根

72、基。回顾国际文凭组织在全球和中国地区的发展历程,正如 IB 组织前高级翻译宋迎宪博士所言:“其在全球及中国的发展都是非常顺利和成功的。”5IB 建立初始,全球只有 10 个国家的 12 所学校加入。但经过过去 55 年的飞速发展,截至 2023 年 5 月,IB 课程目前已在全球 159 个国家的 5700 余所学校开设。中国大陆已有 237 所学校获得了 IB 认证,其中,开设大学预科项目(DP)的学校有 140 所,开设中学项目(MYP)的学校有 57 所,开设小学项目(PYP)的学校有137所,开设职业教育项目(CP)的学校有3所。上海西华国际学校(Western Internation

73、al School of Shanghai)是全国唯一一所开设全部 4 个项目的学校。IB的教育理念由于适应我国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和学生认可。如何理解 IB 教育的核心、如何将 IB 教育理念应用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对促进课程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学校都对开设 IB教育项目感兴趣,许多使用国内教育大纲的学校,也愿意借鉴 IB 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5虽然目前 IB 教育在中国发展得很广泛,但其发展仍然存在瓶颈。其一,国内目前仍不能用 IB 成绩来申请入读国内的大学。在其他国家譬如英国,虽然有本国的教育体系,如 GCSE

74、和 A-Level 等,但学生也可以用 IB 成绩申请入读英国大学,甚至可以申请牛津、剑桥这样的顶尖大学。每一所英国大学都有自己明确的录取标准,规定学PAGE 031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三)IB教育与中国课程的融合实践生的A-Level成绩或IB成绩达到固定分数标准,就可以被录取。其二,教学语言的使用仍存在一定问题。IB 项目体系中 IBDP 项目有指定教材,如果中国 IB 世界学校采用中文教学,学生进入海外院校接受高等教育时,在

75、教学语言方面就会需要一个适应阶段,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目前许多国际学校均采取了聘用外籍教师英语授课的教学方式。MYP 项目及 PYP 项目虽然 IB 官方没有指定教材,只提供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学校可以不受语言限制地自行开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各个学科都可以使用汉语开展教学,但如果一直使用汉语进行教学,孩子升入高中阶段教学语言突然变成英语造成的学习障碍仍旧可能存在5。不论是教学培养目标不同导致的国内高校对 IB 成绩的不认可还是学生文化背景与国际学习语言要求差异导致的学校教学语言的多重影响都表明了 IB 在中国的发展始终受到国内制度文化与国际化培养目标的冲突影响。如何通过课程设置既使学生国际

76、化发展又能适应中国文化背景,缩小上述瓶颈对学生发展的制约,将是国内 IB 世界学校必须面临的一项考验。从 IB 发布的项目标准与实施细则框架以及 2021 年 7 月份的 IB 官方发文中可以得知,IB 要求所有 IB 世界学校都要遵循所适用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办学,同时,IB 官方也发文称,相信中国的 IB 世界学校和准授权学校会积极有效地在运作和实践中执行法规的各项要求。即中国 IB 世界学校的课程发展实践也需要结合我国的教育课程理念。我国教育课程理念经历了从上世纪 60 年代的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双基”理论到 2001 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77、”再到 2016 年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核心素养的三次转变。近年来由于核心素养对于学生适应时代变迁,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终身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国教育方向逐渐转变到对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的要求。核心素养从理念走向实践以期对学生产生影响则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学校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层面上的操作才能完成,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课程融合。以核心素养理念作为课程融合的 DNA,顺应了国际课程改革潮流;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思维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课程融合并不是近年来在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浪潮中所产生的新词汇,可以追溯到教育发展史上融合思想的发展以及教育家们关于课程融合的实践。但是

78、,随着近代学科的分化,人为地给学科之间划分了界限,形成了林林总总的学科门类。相应地,在学校教学中也开始采用分科教学的方法,使得融合思想被遗忘或不重视,教师讲授专业领域内的学科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尤其突出,部分教师认为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无法与其他学科教学相联系。但应该明确:知识是相通的,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全纳课程正体现了融合的思想。课程融合企图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通过学科知1.IB 世界学校课程融合实践的必要性PAGE 032识的互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灵活应对不同情境和解决各种问题。核心素养与课程融合两者密切联系,是一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我国应该积极探索课程融合的有效途径,培养

79、学生的核心素养6。北京市鼎石学校副校长贾莉莉也指出: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贯穿中国国家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而核心素养培养中强调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立德树人”与IB的培养者目标不谋而合,在课程融合之中,学校需要以培养人作为核心目标。此外,国家课程里提出的核心素养这个概念,翻译过来其实与英文中的“Key Competence”是相通的。教育中所强调的素养是综合性的,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在 IB 这样全球性的组织还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对于核心素养指标的选取上其实是不尽相同的,大多都强调了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化视野、协作精神、

80、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社会参与和服务素养等等,无论是中国国家课程还是国际文凭课程,其实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面对未来的挑战7。对于 IB 世界学校而言,采取课程融合实践既是对中国教育课程理念和 IB 官方教育发展要求的遵从,也是对学生综合性发展的智慧实践。北京市鼎石学校副校长贾莉莉提出,IB 世界学校以国际视野和情怀为粘合剂,兼容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融学术卓越和教育创新为一体进行课程的融合。探讨课程融合的问题时,首先一定要清楚:课程融合并不是对课程资源和内容的简单整合,课程融合应当以学习者真实学习需求和体验,并结合学校所处国家当地的政策要求,作为课程构建发展调整和更新的根本依据,

81、对课程进行有效的融合。并且,课程融合不仅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还要以某一种课程为核心。通过研读各个课程的关键要素,挖掘各个课程之间的共通之处以及学科间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准课程间的契合点。课程的融合可以是学习内容的融合、学习环境的融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的融合以及评估方式的融合等等。7国际文凭组织中国区发展区域经理姜艳在中英国际教育论坛中也分享了 IB 中国区项目组针对中国小学课程和 PYP 小学项目的融合实践经历8。IB 中国区在 2004 年开展了一个PYP 融合的项目,在这个项目开始之前组织了所有的顶尖的 PYP 老师,提出并研究了一些问题,比如 PYP 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共同之处,PYP 数

82、学和国家课程小学数学要求是否一致,如何将中国小学数学与测试系统与 PYP 相融合,PYP 学习框架是否支持中文的学习,中国国家课程中的思想品德、社会如何能够融入到学校 PYP 主题探究计划当中等等。尽管中国国内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不能直接采用IB课程,但由于PYP是一个教育框架,是一种教育的方法,故而在实践中引入国际领域较为先进的教育方法来教国内的课程并不冲突。该项目将小学教育六年课程都进行了对比,以数学为例,左边是 PYP 数学标准,中间是国家课程数学标准,经比对后项目组发现:PYP 与国家课程教学内容中有 80%-90%是基本2.IB 世界学校课程融合实践的开展PAGE 033 大湾区 IB

83、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相同的。项目组也比较了语文课程,比较结果显示:中国国家课程中的小学课程与PYP课程相似度极高。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项目组发现:想要在PYP课程运用中国的教科书其实十分简单。只要把更多课程、课本上东西设计到探究主题中,让孩子在现实中探究即可。图 1.8 IB 教学评估体系PAGE 034最终,IB 中国区项目中的所有老师得出结论:PYP 为中国老师提供了一种框架,在框架下,教师能够把中国的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结合。同时,中国的数学

84、课程也要求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与 PYP 小学项目学习框架中整个单元探究也是适配的。但是,随着 IB 中国区对课程的融合项目的推进,姜艳发现:年级越高,课程融合的难度就越大。例如,IB 中国区在上海的实践中发现,项目组通过对 DP 四门学科:语文、历史、政治、地理进行了简单比对,发现随着年级升高,两种课程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以至于进入高中阶段,就很难再进行融合,因为不同课程拥有不同的方向。而 MYP 属于中间阶段,仍有融合实践的可能性。而就融合课程实践的具体落实和实施,鼎石学校给予了一个很好的样例。鼎石学校副校长贾莉莉分享了鼎石学校的融合实践课程落实和实施的具体过程。7 鼎石的课程融合发生

85、在 IB 的大框架下,每一个学科都必须经过学科内部的整合,而具体的实施步骤可以归结为四步。首先,要在学科组内确立学科目标,仔细研读中国国家课程的学科目标,以及所做的项目的课程大纲。以 MYP 中学项目来说,每一个学科组的大纲中都有对学科目标的描述,所以必须仔细研读,解读其中的重要元素。第二步是技能和素养的融合。需要反复研读中国国家课程中对于学科素养的阐释,以及 IB 项目所要求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科素养,并找到二者的融合点。第三步是策略,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需要在进行课程单元计划的时候思考应该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哪些核心素养会被显性地、有目的性地教授并培养,也需要思考所采用的

86、教学策略能否真正达到学科目标,能否让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得到培养。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评估。无论学校采用的是形成性的评估、过程性的评估还是总结性的评估,都需要将评估与前面所说的学科目标技能、教学方式方法对应起来,让评估为课程的有效实施服务,成为课程实施的证据。课程融合实践是 IB 世界学校构建综合性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众多困难,但是学校仍需通过多方学习、实践探索攻克这一难关。自 1981 年台湾美国学校成为中国第一所获得授权的 IB 世界学校起,40 余年来中国地区 IB 世界学校的数量和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据京领研究院统计,截止至 2023

87、年 5 月,中国共有 316 所 IB 世界学校。其中,在中国大陆,IB 世界学校分布在 12 个省份、33 个城市中,总数为 237 所,其中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深圳、苏州、成都七座城市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均超过 10 所,2022 年无新获授权学校;中国香港 IB 世界学校总数为 70 所,近一年有 1所学校新获 IB 授权;中国澳门 IB 世界学校总数为 3 所,2022 年无新获授权学校;中国台湾IB 世界学校总数为 6 所,2022 年无新获授权学校。1本节所有数据均截止至2021年8月(4)IB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现状1PAGE 035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

88、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图 1.9 全国 316 所 IB 世界学校办学性质分布图 2.0 全国 316 所 IB 世界学校 IB 项目授权数量1.授权数量分析全国共 316 所 IB 授权学校,从学校性质来看,有 234 所民办国际学校,占总体的 74%;有 45 所外籍国际学校,占比为 14%;另外 12%为公立学校国际部,共有 37 所。从 IB 授权项目数量来看,获 IB DP 授权的学校数量最多,共有 186 所;获 IB PYP 授权的学校数量在全国位列第二,共有 1

89、80 所;有 78 所学校获 IB MYP 授权;9 所学校获 IB CPPAGE 036图 2.1 全国 316 所 IB 世界学校授权时间分布图 2.2 全国 IB PYP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分布中国最早的 IB 授权学校在中国台湾地区,于 1981 年获得授权。自 1981 年至 2022 年,这 40 余年来,中国的 IB 授权学校发展迅速,数量大幅增加,增量总体呈不断扩大趋势。2010 年之前,中国 IB 授权学校数量增幅较小,平均年增量低于 10 所;自进入国际教育 2.0 时代以后 国际教育 1.0、2.0、3.0 时代概念出自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许凌可先生,“聚焦国际教育,开

90、放与融合”系列主题访谈.新华网重庆频道.资料引自 http:/ 10 所;自 2015 年进入国际教育 3.0 时代后,中国 IB 授权学校数量增幅更为显著,平均年增量高达 23 所,并于 2021 年迎来增量峰值,共计新增 IB 授权学校 41 所。以下为 IB 四大项目在全国获得授权的国际学校中的分布情况:1.1 IB PYPPAGE 037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图 2.4 全国 IB MYP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分布图 2.3 全国

91、 IB PYP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全国共有 180 所 IB PYP 授权学校,以民办国际学校为主,共计 152 所;其次是外籍国际学校,共计 23 所;另外,还有 5 所公立学校国际部获 IB PYP 授权。在中国,最早的 IB PYP 授权学校是南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于 2000 年获得授权。总体上,22 年来,全国的 IB PYP 授权学校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2016 年之前,全国 IB PYP 授权学校年均增量约为 5 所,自 2016 年后,全国 IB PYP 授权学校年均增量高达 16 所,增速迅猛,并于 2020 年迎来增量峰值,新增了 27 所 IB PYP 授权学校。全国共有

92、78 所 IB MYP 授权学校,以民办国际学校为主,共计 54 所民办 IB MYP 授权学校;其次是外籍国际学校,共计 18 所;另外,还有 6 所公立学校国际部为 IB MYP 授权学校。1.2 IB MYPPAGE 038图 2.5 全国 IB MYP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图 2.6 全国 IB DP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分布全国共有186所IB DP授权学校,以民办国际学校为主,共计109所;其次是外籍国际学校,共计 42 所;另外,还有 35 所公立学校国际部为 IB DP 授权学校。在中国,1995 年,第一所获得 IB MYP 授权的学校是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总体上,全国的 IB MY

93、P 授权学校在数量上呈低速增长态势。在 2018 年之前,全国 IB MYP 授权学校除 2016 年有 6 所新增外,年均增量均不大于 5 所,近四年来,全国 IB MYP授权学校年均增量近 8 所,增速有所提升。1.3 IB DPPAGE 039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图 2.8 全国 IB CP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分布图 2.7 全国 IB DP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在中国,第一所 IB DP 授权学校是台北美国学校,于 1981 年获

94、得授权。在 2006 年之前,全国 IB DP 授权学校年均增量低于 10 所。近 10 年来,全国 IB DP 授权学校年均增量达到 10 所,增幅显著较为提升;近 5 年来,全国 IB DP 授权学校年均增量达到 12 所,说明 IB DP 授权学校的数量増势稳定且增幅仍在提升。同时,自 2000 年以来,全国的 IB DP 授权学校数量连年持续增长,总体上,全国的 IB DP 授权学校在数量上呈稳定增长之势,且增幅逐渐扩大。1.4 IB CPPAGE 040图 2.9 全国 IB CP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2022 年全国 IB 世界学校在地域上呈现出整体分布不均匀,多数学校集中于东南部沿海

95、发达城市的特点,香港、上海、广东、北京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高达 184 多所,而山西、西藏、新疆、内蒙古地区则尚未建立 IB 世界学校,IB 四大项目:IB PYP、IB MYP、IB DP、IB CP 项目整体也集中于东南部沿海城市。全国 IB 世界学校发展呈现出东南部沿海城市学校多,项目精细化发展,西部城市学校少,各项目粗略式发展的特点。而这一地域分布在中国IB 世界学校的发展历程中也尤为明显。中国 IB 世界学校发起于台湾,走近香港,再到内陆,学校发展从一开始的香港独占龙头到最后的全国各地 IB 世界学校广泛分布,整体上东部地区始终保持着明显的发展优势。总体上,全国 IB CP 授权学

96、校数量较少,且增长速度缓慢,于 2017 年迎来增量峰值,年新增 3 所。目前,全国共有 316 所 IB 授权学校,从办学性质来看,以民办国际学校为主,占比74%。从 IB 授权项目来看,IB DP 授权学校数量最多,多达 186 所,其次是 IB PYP 授权学校;从四大 IB 授权项目对应的学校数量增长速度来看,近 5 年来,在中国,IB PYP 授权学校数量增长最快,年均增量高达约 20 所。在中国,第一所 IB CP 授权学校是香港的启新书院,于 2014 年获得授权。全国共有 9 所 IB CP 授权学校,以民办国际学校为主,共计 7 所;另有 2 所外籍 IB CP授权学校。1.

97、5 总结2.地域分布分析PAGE 041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图 3.0 中国 IB 世界学校分布图 3.1 中国 IB 世界学校数量前十地区整体来看,香港地区 IB 世界学校最多,为 70 所,超越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所有内陆省份及直辖市。澳门 IB 项目发展起步较晚,数量仅为 3 所。内陆 IB 世界学校分布最多的前五个省/直辖市均在东部地区,其中上海数量最多。除四川外,陕西、贵州、甘肃、重庆等西部省份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均在末

98、尾。中国 IB 世界学校共 316 所,其中 237 所分布在中国大陆的 12 个省/直辖市,香港、澳门、台湾三地共计 79 所。2.1 2022 全国 IB 世界学校地域分布状况分析PAGE 042图 3.2 中国 IB 世界学校分布(1991 年)图 3.3 中国 IB 世界学校分布(2000 年)中国大陆的第一所 IB 世界学校出现于 1991 年的北京,此时,香港又一所学校获得 IB 授权认证,成为 IB 世界学校。到九十年代中期,上海一所学校获得 IB 认证,北京在 IB 世界学校数量上可与香港分庭抗礼,占据了短时间内的龙头位置。第一所 IB 世界学校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台湾

99、,在八十年代末期的 1988 年,中国香港出现一所 IB 世界学校。到千禧年初,IB 世界学校开始出现于江苏、河北等东部省份,以及河南等中部省份,这也代表着这一时期 IB 课程在中国大陆的逐步推广。2.2 全国 IB 世界学校在地域分布上的发展状况分析2.2.1 1981-1990IB 世界学校在中国台湾初现萌芽2.2.2 1991-2000内地出现 IB 世界学校PAGE 043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图 3.4 中国 IB 世界学校

100、分布(2010)新世纪交替之时,北京与香港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基本持平,而在之后的十年内,香港IB 世界学校数量已逐步扩张至北京的两倍、三倍,且数量远超内地所有省/直辖市。在这一阶段,上海逐渐成为既北京之后的内地IB世界学校数量最多的直辖市,至2010年,上海 IB 世界学校数量已超越北京一倍有余。与此同时,广东 IB 世界学校数量显著增加,一度成为 IB 世界学校数量最多的省份;在中部省份如东北部(吉林)、西部(四川)等省份,IB 世界学校相继出现。IB 世界学校初步在内地呈现出遍地开花的趋势。2009 年,澳门开始出现第一所 IB 世界学校,至此,IB 世界学校遍布两岸三地。总体而言,在

101、九十年代至 2000 年初这一时期,最早获得 IB 授权的台湾并没有快速发展,仅有一所 IB 世界学校,而北京和香港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相对其他城市快速扩张。这个阶段,IB 世界学校开始在内地站稳脚跟,呈现出逐步扩张的趋势。在 2011-2022,IB 世界学校在内地的扩张从 9 个省/直辖市发展到 12 个省/直辖市,其中囊括了更多的中西部省份。随着 IB 世界学校的扩张,至 2022 年,IB 课程已遍及中国大陆,成为许多学生的首选课程。2.2.3 1981-1990IB 世界学校在中国台湾初现萌芽2.2.4 2011-2022IB 世界学校广泛分布于内地PAGE 044图 3.5 中国

102、 IB 世界学校分布(2022)图 3.6 中国 IB 世界学校分布(2000 年)这一阶段亦是 IB 世界学校飞速发展的阶段,从第一所 IB 世界学校诞生于中国台湾的1981 年起至 2010 年的 30 年间,中国的 IB 世界学校由 1 所发展至 90 所,而从 2011 年至 2022年的 10 年间,中国 IB 世界学校就已由 90 所发展至 316 所,不仅在 2016 年至 2022 年的六年间实现了由 160 所到 316 所的倍速增长,更在 2022 年 9 月前的半年时间里增加了 21 所,增长速度较为显著。2.2.5 未来分布趋势香港持续领先、上海等地将占据新一轮优势PA

103、GE 045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从近三年新增 IB 世界学校分布来看,香港地区 IB 世界学校数量增长已放缓,但由于其本身存量较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会占据龙头位置。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早在 2006 年就已成为大陆 IB 世界学校最多的直辖市,在近年来增长势头更为迅猛,仅 2021 年一年间就新增了 10 所。此外,近三年新增 IB 世界学校最多的省/直辖市为广东省,且仍有逐渐变多的趋势;作为较早获得 IB 世界学校认证的省份,浙江

104、、江苏等地的增长趋势也不可小觑。综合中国 IB 世界学校 2022 年的地域分布以及 IB 世界学校的国内发展历程,可以发现,IB 世界学校从一开始发起于台湾、香港,之后相继出现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并逐步向内地发展,IB 世界学校在我国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如今,全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立了 IB 世界学校,学生可以更容易地接受 IB 教育。而在此发展过程中,东南部地区始终保持着绝对的发展优势,通过 2022 年我国 IB 世界学校的地域分布,可以发现,全国涌现出了香港、上海、广东、北京等 IB 世界学校繁荣发展的省份或地区。而就具体的项目而言,中国国际学校开设的 IB DP 项目数量最多,共有 1

105、86 所学校开设DP 项目,IB DP 项目集中分布在香港、上海、江苏、北京、广东;IB PYP 项目位列其次,共有180所学校开设PYP项目,开设IB PYP项目最多的六个城市依次为香港、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IB MYP 项目位列第三,开设 IB MYP 项目的 78 所学校集中在香港、广东、北京、江苏、上海五个城市;CP 项目数量最少,由于其兴起时间较短,目前国内仅有香港、上海的 9 所国际学校开设。整体而言,香港的 IB 世界学校在开设学校数量和开设项目种类上均占据绝对优势。但就近几年各省市的 IB 世界学校增长趋势而言,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城市的增长速度有赶超香港的

106、趋势,内地的 IB 世界学校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与香港形成有力竞争。2.3 总结PAGE 047粤 港 澳 大 湾 区(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简 称 大 湾 区(the Greater Bay Area),地域范围是由围绕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伶仃洋组成的城市群,包括广东省九个相邻城市:广州、深圳两个副省级市和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七个地级市,以及香港与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总面积达 5.6 万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达8,600 万,GDP 总量超过 10 万亿人民币,是中国人均 GDP 最高,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

107、最强的区域之一,与美国旧金山湾、纽约湾、日本东京湾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10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的实践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是粤港澳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区域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从学术界的讨论到地方政策的考量,再到国家战略的提出,历时 20余年。1994 年,时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提出,对标旧金山,建设深港湾区。11二十一世纪初,广州率先提出依托南沙港,对标东京湾区。112009 年 10 月 2

108、8 日,粤港澳三地政府有关部门在澳门联合发布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构建珠江口湾区,粤港澳共建世界级城镇群。112016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112017 年 7 月 1 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签署仪式。在习近平见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共同签署了 深第二章 大湾区发展现状及政策支持 大湾区

109、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一、大湾区由来及发展现状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122018 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 明确指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122019 年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12。纲要 的出台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战略定位、发展目标

110、、空间布局,标志着大湾区建设实现了从战略构想到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和新跨越。自2016 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正式发布开始,在各时期,大湾区的建设工作皆稳步推进,目前已取得重大进展。而自2020 年末至于 2021年初,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发布了从远景目标到纲要的相关文件,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也进一步深化,与“十四五”规划及 2035 年远景目标挂钩 13,而后国家发改委、国家艺术管理中心、中共中央国务院等相继发布了更多深化部署、建设的方案,包括对各行业内人群的扶持及资助政策,以协同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共同向前推进。为

111、推动大湾区的长期发展,在社会研讨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开展各项发展论坛,成立各类发展研究院探索大湾区的发展路径。2017 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论坛”正式成立组委会12,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省港澳办、省社科院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共同发起组建的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成立,并在深圳市罗湖区挂牌。2019 年,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与广东省科学院合作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在广州正式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的文化使命国际论坛”在澳门开幕13。在规划和建设方面,在 2018 至 2021年期间,粤港澳大湾区也取得一些重大进展:一、中央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同

112、志为组长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广东省领导同志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2018 年 8月已召开了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形成了有关工作机制13;二、出台了 一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包括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支持中科院在香港设立研究机构;三、一些具有标志性的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实现互联互通,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分别于 2018 年 9月和10月顺利开通;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于 2019 年 2月18日形成,有关的配套实施方案不断制定和完善;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及 20355 年远景目标,“高质量建

113、设粤港澳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成为支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支持港澳与内地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六、粤港澳三地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和深化,社会各界对大湾区的关注度和参与PAGE 048热情与日俱增。二、政策支持(一)国家政策支持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为促进粤港澳地区的发展,国家相继发布各项政策,从宏观发展维度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在创新与创业、教育、对外开放、金融商贸与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全面地推进了相关措施。在创新与创

114、业领域,我国积极促进三地创新创业平台合作搭建,并发布多项利好举措,给予经费支持与创新援助,鼓励创新创业合作;在教育领域,我国国务院、教育部积极推动湾区教育合作发展,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19;在对外开放领域,助力湾区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优化开放渠道,促进国际化合作,全面实现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华侨护照在交通运输、金融、通讯、教育、医疗、社保、工商、税务、住宿等领域的便利化应用,促进三地人才流通;在金融与商贸、社会民生领域,有效保障外资高质稳定发展,为港澳地区优质外资提供良好投资环境,在民生领域打造便利宜居的环境,实行港澳同享“市民待遇”举措,推动优秀人才

115、留存率提升,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创新与创业领域,我国发布多项规定,促进三地携手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孵化优质创新人才,促进港澳人才进粤创新创业。2020 年,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国际开放创新中心的若干意见政策吹风会透露,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使之成为国际开放创新中心。20图 3.7 粤港澳大湾国家政策支持PAGE 0491.创新与创业领域:减轻科研经费压力,搭建创业创新平台2021年 9月23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了 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要求广东省支持创新创业,为有创业意愿

116、的港澳青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助推港澳青年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根据港澳青年创业意向和创业领域,推荐合适的创业项目,提供咨询辅导、跟踪扶持、成果转化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在粤港澳大湾区自主创业的港澳青年,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场地支持等扶持政策。发挥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等作用,建成一批面向港澳青年的创业孵化载体,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对创业孵化服务成效较好的予以支持。鼓励粤港澳大湾区各类创业创新大赛开设港澳赛区,为港澳青年搭建创业项目展示、资源对接平台,营造良好创业氛围。21同时,国家积极给予港澳优秀人才、组织经费援助,减轻创新创业成本,直接鼓励创新湾区创新创业发展。20

117、18 年 2月9日,科技部和财政部发布 关于鼓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组织实施的若干规定(试行)对港澳特区的科研工作者予以项目支持22。2021年3月13日,新华社刊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强调国家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需要支持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功能。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高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集约化建设自然科技资源库、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和科学大数据中心。加强

118、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232021年4月15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税务总局发布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对科学研究机构、技术开发机构、学校、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对出版物进口单位为科研院所、学校、党校(行政学院)、图书馆进口用于科研、教学的图书、资料等,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通过对科研教学相关的学习资料、设备的进口进行了税收减免等政策,降低科研创新成本24。在教育领域,2019 年 2 月,中共中

119、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一方面要求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推进粤港澳职业教育在招生就业、培养培训、师生交流、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合作,支持澳门建设中葡双语人才培训基地,发挥澳门旅游教育培训和旅游发展经验优势,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加强粤港澳基础教育交流合作,加强学校建设,扩大学位供给,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推动实现平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另一方面致力于建设粤港澳人才高地,支持珠三角九市借鉴港澳吸引和培养国际高PAGE 0502.教育领域:教育合作与人才高地建设并行 大湾区 IB 学校发

120、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端人才的经验和做法,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引进人才环境,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快建设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25。2020 年 11 月 18 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取消在港澳地区学习证明大陆居民在台湾地区学习证明的公告,宣布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取消在港澳地区学习证明大陆居民在台湾地区学习证明,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和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不再受理开具申请。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实际需要通过

121、在港澳台学习人员提供的港澳台院校录取材料、港澳台院校颁发的学位证书或毕业证书、港澳台院校或科研机构出具的学习进修证明材料或在港澳台学习人员自愿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等认定人员身份和经历,通过往来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及签注、出入境信息、行程票据等确定在港澳台地区学习期限26。这一举措简化了在港澳台学习人员办事程序,便利了在港澳台学习人员在内地(大陆)工作和生活,更大大便利了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的教育交流活动的开展。2020 年 12 月,教育部、广东省印发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提出,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国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

122、验区、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枢纽,以及内地与港澳教育全面合作发展的生动典范,建成世界领先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国际教育示范区。规划重点提出五大任务:突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学校+”办学模式,建设高等教育办学创新试验区;突出互联互通,探索建立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体系,加强协同育人;突出创新引领,强化大湾区高校科研协同创新,服务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突出高端引育,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携手建设世界一流师资队伍引育高地;突出互学互鉴,打造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枢纽。规划明确,到 2025 年,大湾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布局更加协调,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发展特色更加鲜明,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取得

123、突破,人才协同培养体制机制基本确立;区域高校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若干重要领域产出引领性原创成果。2021 年 3 月 1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7,其中提到“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并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便利粤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PAGE 0513.对外开放领域:优化对外开放渠道,巩固大湾区海运口岸布局战略在对外开放领域,2019 年 2 月,中共中央、

124、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携手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提升粤港澳国际化水平,要打造“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撑区,支持粤港澳加强合作,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要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依托港澳的海外商业网络和海外运营经验优势,推动大湾区企业联手走出去,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要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港澳对外贸易联系广泛的作用,探索粤港澳共同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新模式14。2019 年 5月23日,移民局官网发布 多部门关于印发 关于推动出入境证件便利化应用的工作方案 的通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

125、略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港澳居民、华侨持用出入境证件办理个人事务提供更多便利,更好地吸引境外人才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8。工作方案 明确提出要建设出入境证件身份认证服务平台,提供互联网出入境证件身份认证服务,力争全面实现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华侨护照在交通运输、金融、通讯、教育、医疗、社保、工商、税务、住宿等领域的便利化应用。这一举措对于港澳人才引入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利于推动湾区国际化人才进入广东就业,促进教育、金融等领域的良性发展。2021年 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了 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要求巩固沿海地区口岸在构建新发

126、展格局中的主力地位,深入推进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口岸一体化融合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海运口岸布局中的定位是主要服务于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加强广东省和内陆地区与港澳地区交流的口岸。在国家口岸发展规划布局的建设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通关制度相协同,在落实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的基础上,积极开展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和新横琴口岸建设和通关制度创新。加强内地与港澳口岸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和扩展口岸功能,探索开展直升机跨境运输和多式联运保障措施,推进粤港澳口岸监管部门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动在粤港粤澳口岸实施更加便利的通关模式。29在金融与商贸领域,2

127、019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强调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利用外资。为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稳定外资规模,优化外资结构要推进深化对外开放、加大投资促进力度、深化投资便利化改革、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30。2019 年 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正式颁布,提出应当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鼓励和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31。推动在相关领域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限制等政策在保

128、障外资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利于推进港澳地区对于教育等行业的投资开放,吸引港澳优质企业进行教育投资。在社会民生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各项便利举措不断颁布,逐步推动在广东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方面逐步实现与港澳的衔接。多项措施为港澳居民在内地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如港人日后在广东买房可望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可参加养老保险,享受相应待遇和财政补贴,随迁子女教育保障等。PAGE 0524.金融与商贸、社会民生领域:打造优质投资环境、便利宜居环境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129、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这些措施让大湾区“软联通”再向前迈出一大步,拓宽了港澳同胞的生活空间,为港澳同胞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便利。打造便利宜居的环境,实行港澳同享“市民待遇”举措,也有利于提升优秀人才留存率,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区域内联系一直极为紧密。自改革开放后,粤港澳三地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共同互补发展。2019 年 2 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发布后,在该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粤港澳三地政府相继发布相关政策,以各地优势领域带动三地协同发展,在创新与创业、教育、金融与商贸、社会民

130、生等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密集开展推进相关项目和举措。PAGE 0531.创新与创业领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发布利好措施在创新创业领域,粤港澳三地联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提供发展机遇。广东省积极为港澳青年来穗发展提供融入式全方位服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新创业资助机会,完善港澳青年来穗创业的配套措置,推动建立创新创业高地;香港、澳门积极促进与辅助创新基地的建设,推进多项创新创业相关计划。2018 年,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是澳门首个国家级众创空间,致力为澳门青年提供多元化的创业支持服务,包括咨询、设立公司、顾问辅导、商业配对等,并提供免费临时办公地点。中心亦协助青年

131、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积极推进与内地青年创业孵化中心的紧密合作,通过相互认可青年创业项目,推荐澳门青年进驻内地的孵化中心,藉此协助他们在内地创业。322019 年 5 月,广东出台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33,明确到2025 年,基本建成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1+12+N”孵化平台载体布局。2021 年 3 月 29 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下称“孵化基地”)在广州市天河区开园34,未来将以此为龙头,构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布局,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聚集的发展高地。2019 年 5 月,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在澳门召开。会上,粤澳双方

132、共同签署实施 2019 年重点工作等 9 份合作协议35,强调要重点加强六个方面合作,抓好首批粤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在省级文件的指导下,广州市积极参与创新基地建设。2019年 5 月,广州市推动发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作用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行动计划落实落细,努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在着力建好平台载体方面,至 2021 年全市已建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44 个,全市各基地吸引港澳 348 个创业项目、600 余个团队、3000 多名港澳青年落户,产生专利 1401 件,获得创投资金 10.13 亿元。在着力加大项目扶持方面,2019 年(二)大湾区政策支持年以来,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专门

133、资金1亿元,用以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36。自2019 年起,广东省有关部门陆续印发了多篇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落地湾区可享受的社会支持与优惠政策文件,包括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方案、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的试行通知、粤港澳 dawn 去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以全面扶持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就业、创业,以提升大湾区就业质量和水平。2020 年 6月22日,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 2020 财新夏季峰会致辞时表示,自2019 年3月和11月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后,香港一共公布了24 项新的政策措施,有六项已圆满落实,其中之一为鼓励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九市创新创业

134、37。2021年 2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 26日举办“湾区起跑线 青年创明天”启动仪式38,正式启动三项鼓励香港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就业的计划。三项计划分别是“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创业计划)、“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体验计划)及“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就业计划)。2021年 7月27日,香港菁英会联同前海管理局驻香港联络处举行发布会,宣布启动为期两年的“创业菁英 前海”计划39,该计划提供创业支援及孵化服务,协助香港青年达成粤港澳大湾区创业梦想。计划得到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青年发展委员会的青年发展基金辖下“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资助。2021年3月29日,“创

135、新创业孵化基地”正式开园,“粤港澳大湾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同时成立39。2021年3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进一步发布了 关于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的通知,为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品牌化、规范化发展,该 意见 明确要加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政策的配套力度,从降低创业成本、增大创业启动资助力度、加大企业培育力度等方面,提升港澳青年高质量创业、高效率发展的动力。40为推动青年人创新创业,近年来,广东建设了13 家创新创业基地,为近 600 个港澳青年创业团队、4000 余人提供政策解读、资源对接等服务。广东省科技厅数据显

136、示,截至 2020 年底,广东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036 家,众创空间986 家,其中面向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基地有50 多家。41创新创业人才与资源的涌入,对于大湾区经济、创新、科技、教育等多领域都有长久而深刻的影响,更有利于“创新人才高地”目标的实现,促进湾区创新人才培养。在教育领域,粤港澳三地联合进行产教融合建设、打造教育科技协同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积极推动港澳高校到大湾区内地合作办学、打造粤港澳校交流平台、推进青年学生交流工作、推进三地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并加强配套政策保障,完善多项机制。2018 年 9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4

137、2,就进一步深化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提出实施意见。并于 2019 年 11 月印发广东省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43,PAGE 0542.教育领域:深化合作,联合打造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强调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学的重要主体作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教育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发展能力。2019 年 6 月 29 日,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粤

138、港澳大湾区教师联合会成立仪式暨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论坛 44。该联合会由华南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大学联合发起成立,旨在推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教师交流活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领域交流合作,为粤港澳三地教师交流打造良好的沟通平台。2019 年 10 月,澳门大学与华发集团签订协议45,携手组建联合实验室,依托澳门大学3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优势学科院所的研究力量,以及华发集团的产业和资本优势,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产业孵化和培育、知识产权与科研成果转让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2019 年 11 月,在佛山三龙湾南海片区重要项目动工签约现场,佛山市和香港理工大学、广州市合办的香港理工大学广佛校区签约4

139、6。2019 年 11 月,印发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的实施方案47,提出从构建全面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体系、推进各领域粤港澳大湾区职业资格认可、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评价融合发展机制等三方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自由流动。2019 年 12 月,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系列启动会通报了广东省首批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国际应用数学中心、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协议、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48。其中,首批 10 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正式授牌。这批实验室布局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

140、环境科技等重点领域。2020 年 6 月 8 日,澳门理工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通过网上方式签署合作协议书,成立“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2020 年 7 月,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大湾区大学办学初步方案49,明确大湾区大学的办学定位,着力打造成为以理工科起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2020年10月,珠海在澳门设立珠澳人才工作联络处50;2020年底,珠澳携手举办首届珠澳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为两地招才引智搭建活动平台51。2021年5月12日,澳珠人才发展促进会成立暨澳珠人才项目签约仪式在澳门举行52。“珠医镜湖珠澳护理深度合作”等八大澳珠人才项目签约落户,囊括科技、文化等多个

141、领域。2020 年 11 月,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列席立法会全体会议,发表2021 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53,报告显示澳门已制定非高等教育中长期规划(2021-2030)及澳门青年政策(2021-2030)。支持院校透过对外合作推动科研发展。提出将利用澳门高等院校旅游教育和葡语教育的经验与优势,进一步发挥澳门“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育培训基地”和“中葡双语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加大力度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和中葡双语高端人才。支持青年创业创新发展,协助青少年到内地学习、就业、交流和生活,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委员会研发成果产业化专责小组作用,整合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有关科PAGE 0

142、55科研力量,引进优质项目资源,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重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2020 年12月,教育部、广东省印发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54,提出五大重点任务,强化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同月,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明确到 2035 年,粤港澳大湾区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2021年 4 月19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宣布,将依托“学分银行”,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推动学分、学历、学位和技能等级互认互通55。2021年 4 月,广州市

143、第二中学与澳门培正中学、广东华侨中学与澳门劳校中学等 8 对穗澳学校签约缔结为姊妹学校56,加入“粤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的大家庭。截至 2021年 4 月,广州市已缔结 279对穗港澳姊妹学校(园)。该合作起源于 2005 年广东省教育厅分别与香港教育局、澳门教青局签署协议,在全国率先启动的“粤港澳姊妹学校缔结计划”,该合作项目一直持续至今。目前,该计划已成为粤港澳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校际交流项目,也是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合作的重点建设平台。2021年7月15日,香港教育局发布公告称,将在天水围成立一所提供内地课程的非营利私立学校,目前邀请社会团体对该学校表达意向及申请57

144、。2021年 9月6日下午,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举行在深圳龙华举行开学典礼58。这是内地第一所由香港教育机构直接实施运营管理的 K12 寄宿制学校,为深港青年交流创造了条件。2021年 8月17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正式成立。两周前,该校刚刚为新成立的音乐学院揭牌。两所学院都将在 9月迎来第一批新生。近两年来,港澳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合作建校、办学的案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打造教育高地的目标快速推进。592021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广东省教育发展的“十四五”规划通知。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指导下,广东省继续围绕“双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

145、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包括大力推进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 设,加快推动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港澳高校来粤办学。深化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支持港澳高校在粤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和转移转化创新成果。支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等与港澳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60具体而言,至 2021 年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致力于共同打造一流大学品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立于 2012 年,其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传承自香港中文大学。在两校新签署的协议

146、下,双方将成立战略合作专责委员会,推动两校在教学和科研领域的互补共赢,组建世界一流国际化师资团队,引进和培养PAGE 056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国际人才等。2022 年 4 月广州市教育局和澳门特区政府教青局近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由此继续深化穗澳两地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青年交流方面的合作,经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大湾区将加速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从合办高校、大学联盟等方面携手共赢。612022 年 9 月,香港科技

147、大学(广州)开校。香港特区政府强烈支持香港的优秀院校在粤港澳大湾区办学,发挥香港高教界的特点及国际化的优势,这不单有助把大湾区打造成国际化教育基地,也为粤港两地的学生开拓更多协同创新的机遇。622022 年 12 月,香港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 12 月 17 日线上举办“香港沙龙第 2 期港澳高校、人才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学术会议,粤港澳三地专家、学者和粤港澳高校的博士生就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人才培养与流动等议题展开交流。63在多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从教育交流层面来看,港澳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人才积极涌入广东地区,有利于助力三地优势资源互补升级,三地教师交流平台的搭建,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48、,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从人才培养层面来看,目前粤港澳三地主力推进高等教育建设与合作,同时也不断促进中小学办学提升,有利于全面升级三地教育体系,推动三地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尤其对于广东地区而言,有利于充分吸收港澳国际化教育办学经验、学习人才培养模式、引入高质量国际化教育人才,促进广东地区教育国际化长效发展。研力量,引进优质项目资源,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重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在金融与商贸领域,粤港澳三地相继出台金融支持举措,从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粤港澳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引入各方面资金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149、此外,粤港澳三地也积极完善金融矛盾化解机制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金融监管协作沟通机制。譬如,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64,聚焦金融与投资、基础设施与航运、经贸交流与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澳门特区政府与中国银行(03988)签署中国银行配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服务合作协议65,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和金融合作创新发展、粤澳两地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香港贸发局发布“湾区经贸通”数字平台66,为跨境商人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工具。2023 年 3 月 2 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2023 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

150、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着力推动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金融“活水”作用,强化对重点领域的金融要素保障,持续有力推动更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67在社会民生领域,粤港澳三地积极推动落实相关政策及措施,提升和改善民生保障水平,PAGE 0573.金融与商贸、社会民生领域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民生保障高地。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在科技、教育、创新创业、金融、民生等合作领域进展顺利,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为三地居民特别是港澳同胞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为广东地区吸引优质人才、引入高质资源打造良好背景条件。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态势向好的背景条件下,未来大湾区将进一步沿着打造世界优质生活

151、圈方向,向“世界经济新高地”“教育和人才高地”、“创新创业高地”等目标迈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区域双向开放,构筑丝

152、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在此基础上,国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期待。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遵循“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改善民生;一国两制,依法办事”的原则,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不断进行发展,并最终向“到 2022 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

153、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到 2035 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湾区内市场高水平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各类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多元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的发展目标不断靠拢。14PAGE

154、0584.总结三、大湾区发展展望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PAGE 059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广东省以及香港、澳门的共同合作与支持。本章就粤港澳大湾区的 IB 世界学校现状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分别分析广东省、香港行政自治区和澳门行政自治区的 IB 世界学校的数量、地域分布、师资和学费,对大湾区 IB 世界学校的现状进行全面解析和了解,从而对大湾区 IB 世界学校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在广东省现有的 47 所 IB 世界学校中,民办国

155、际学校数量最多,共计 34 所,约占总体的 72%;其次是外籍国际学校,共计 10 所,占比为 21%;另外,有 3 所公立学校国际部,占比为 7%。第三章 数据视角下的大湾区 IB 世界学校一、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分析(一)广东省IB授权学校总体概况图 3.8 广东省 IB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分布PAGE 060从项目性质上看,在广东省,在 IB 四大项目中均有学校获得授权。具体来看,获得 IB PYP 项目授权的学校最多,数量高达 35 所,占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总数量的 49%;获得 IB DP 项目授权的学校在数量上位列第二,总计 23 所,占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总数量的 32%;

156、获得 IB MYP 项目授权的学校共 14 所,占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总数量的 19%。从每所 IB 世界学校被授权的项目数量来看,在广东省,没有学校同时获得 IB PYP 项目、IB MYP 项目、IB DP 项目、IB CP 项目四个项目的授权。仅获得 1 个 IB 项目授权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为 31 所,占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总数的66%。其中,有 18 所学校获 PYP 授权、3 所学校获 MYP 授权、10 所学校获 DP 授权;获得2 个 IB 项目授权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和获得 3 个 IB 项目授权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均为 8 所,均占 IB 世界学校总数的 17%

157、。图 3.9 广东省 IB 项目授权分布图 4.0 广东省获得不同 IB 项目数量的学校数量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PAGE 0612001 年 1 月 11 日,广州美国人学校在广东省广州市落地,这是广东省的第一所 IB 世界学校。该学校与 2002 年 2 月 18 日成立的广州誉德莱国际学校(广东省第二所 IB 世界学校)均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2004 年 6 月 30 日,东方英文书院获得 IB 授权成立,这是广东省第一所民办

158、IB 世界学校。2015 年 10 月 15 日,深圳市石岩公学作为广东省第一所获得 IB 授权的 IB 公立学校国际部成立。从 2001 年至今,广东省获得 IB 授权的学校共计 47 所,授权学校数量增长速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国际教育3.0时代到来之前,广东省的IB世界学校数量较少,且年均增长数量约为1所。自 2015 年后,随着国际教育在中国的深入,在短短 7 年时间里,IB 授权学校在广东省的增量显著提升,年均增量从“1”所上升至“5”所。2021 年有 10 所学校获得 IB 授权,是 20 年来,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增量最多的一年。以下将具体分析 IB 四大项目在广东省获得授权

159、的国际学校中的分布情况。图 4.1 广东省 IB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1.授权数量分析1.1 IB PYPPAGE 062广东省目前共有 35 所获得 IB PYP 项目授权的国际学校,其中,有 29 所为民办性质,6所为外籍国际学校。除 2010、2013、2014 年外,十余年来,广东省的 IB PYP 学校数量每年都有新增,年均增长学校数量为 3 所,且增幅总体上呈加大趋势。2021 年 IB PYP 授权增量创下新高,目前共计新增 8 所 IB PYP 学校。图 4.2 广东省 IB 项目授权分布图 4.3 广东省 IB PYP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1.2 IB MYP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

160、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PAGE 063广东省目前共有 14 所获得 IB MYP 项目授权的国际学校,其中,10 所 IB MYP 学校为民办性质,另外有 4 所外籍 IB MYP 学校。在广东省,获得 IB MYP 项目授权的国际学校年均增长量不足 1 所。2021 年 IB MYP 授权增量达到最高,为 3 所。整体上,IB MYP 项目在广东省的发展较为缓慢。图 4.4 广东省 IB MYP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分布图 4.5 广东省 IB MYP 授权学

161、校时间分布1.3 IB DPPAGE 064广东省目前共有 23 所获得 IB DP 项目授权的国际学校,民办和外籍性质的国际学校数量均为 10 所,占开设 IB DP 项目授权学校总量的 43.5%;与 PYP 和 MYP 项目不同的是,DP项目授权学校中有 3 所学校为公立学校国际部。在广东省,IB DP 项目授权数量稳步增长,尤其是自 2009 年以来,除 2014 年 0 增长,十余年来,每年均有数量新增。自 2001 至 2021 年间,增量最多的年份是 2004、2015 和2017,均有 3 所 IB DP 学校新增。图 4.6 广东省 IB DP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分布图 4.7

162、 广东省 IB DP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PAGE 065从 IB 授权时间来看,目前,广东省获得 IB 授权的学校共计 47 所,其中,IB PYP 授权学校最多,共计 35 所,IB MYP 授权学校共计 14 所,IB DP 授权学校共计 23 所。从 IB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来看,IB 授权学校以民办国际学校为主,共计 34 所,外籍国际学校共计 10 所,公立学校国际部共计 3 所。IB 授权学校数量增幅及增

163、速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广东省共有 21 个地级市,IB 世界学校分布在 6 个地级市,其中,广州市 IB 世界学校数量最多,为22所,占比近50%,深圳为14所,佛山为5所,东莞为4所,惠州和珠海各为1所。从区域划分来看,广东省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IB 世界学校全部集中在珠三角区域,粤东、粤西和粤北三个区域无 IB 世界学校。图 4.8 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分布情况图 4.9 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分布图1.4 小结2.IB 项目及 IB 世界学校地域分布分析PAGE 066广东省开设 PYP 项目的 35 所学校依然分布在珠三角的 6 个地级市,其中在广州地区分布最多,为

164、 16 所,占比 46%,深圳次之,为 11 所,佛山 3 所,东莞 3 所,惠州、珠海分别为 1 所。IB 项目分为四个阶段性项目,每个项目在广东省的分布情况亦有所不同。广东省开设 MYP 项目的 14 所学校分布在珠三角的 5 个地级市,广州为 8 所,占比最多,深圳次之,为 3 所,佛山、东莞和珠海各有一所。图 5.0 广东省 IB PYP 项目学校分布图 5.1 广东省 IB PYP 项目学校分布图2.1 IB 项目地域分布情况2.1.1 PYP 项目2.1.2 MYP 项目PAGE 067广东省开设 DP 项目的 23 所学校分布在珠三角的 6 个地级市,广州和深圳数量最多,都为 7

165、 所。此外,佛山市 DP 学校数量为 5 所,与 PYP 及 MYP 项目相比,DP 项目学校数量分布前三甲数量差距较小。去除数量分布前三甲,东莞拥有两所DP项目学校,惠州、珠海各拥有一所DP项目学校。图 5.2 广东省 IB MYP 项目学校分布图 5.3 广东省 IB MYP 项目学校分布图2.1.3 DP 项目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PAGE 068广州、深圳、佛山无论是从 IB 世界学校数量还是项目数量分布,数量均为前三甲。其中

166、 MYP、PYP 排序均为广州、深圳、佛山,DP 项目深圳和广州并列、佛山次之。第一所 IB 世界学校获授权为 2001 年,分布在广州市,到 2010 年,已经形成广州深圳各3 所、佛山 1 所的 IB 世界学校格局。在之后的 2015 及 2019 年,广州、深圳 IB 世界学校数量基本持平。在此过程中,2012 年珠海出现第一所 IB 世界学校,2015 年东莞出现第一所 IB 世界学校,2017 年惠州出现第一所IB 世界学校,2019 年东莞又增加一所 IB 世界学校。图 5.4 广东省 IB DP 项目学校分布图 5.5 广东省 IB DP 项目学校分布2.1.4 小结2.2 授权

167、学校地域分布增长趋势PAGE 0692020 一年,广州与佛山各增加两所 IB 世界学校,其余城市均无新获认证学校。2021年至今,广州获认证IB世界学校已新增7所,数量为21所,深圳和东莞均新增2所。以目前领先深圳 13 所 IB 世界学校的情势来看,广州市 IB 世界学校数量还将在近几年时间里为广东省之最。IB 世界学校的师生比、高学历教师的占比、外籍教师的占比作为衡量 IB 世界学校师资力量的三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在 IB 世界学校获得的教育水平。其中师生比指的是学校教师人数与培养学生人数的比例关系,它意味着中国双语国际学校平均每位教师教导几位学生,代表了一所中国双语国际

168、学校的课堂大小和学生在学校及课堂上所能获得的关注程度。外籍教师通常拥有较高的外语教学能力,对国际课程体系十分熟悉,具备良好的 IB 教学经验和教育经历。外籍教师占比的多少,决定了学生获得沉浸式英语环境的程度以及接触国际前沿学科知识和先进教学理念的机会。双语教师的高学历则往往意味着教师拥有强大的学科背景、精深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学科视野。为学生配置高学历教师队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获取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更多元化的学习方法,了解最前沿的学科发展。一个学校高学历教师占比的多少,决定学生接触的高学历人才的程度。本章节将从师生比、外籍教师比、高学历教师比这三个维度分析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的师资力量现状。

169、2本节剔除公办学校师资数据影响,仅分析民办国际学校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据图 5.6 近三年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变化情况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3.师资水平状况分析2PAGE 070广东省 47 所 IB 世界学校的师生比平均数约为 1:5.6。其中,师生比最高值为 1:5,最低值为 1:8。从广东省各城市师生比平均数来看,东莞、广州、深圳并列最高,师生比平均数都约为1:5;排名第二的为惠州,师生比平均数约为 1:6;佛山的师生比平均数

170、排名最低,约为 1:8。在广东省民办及外籍两种办学性质的 IB 世界学校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师生比平均数虽高于民办学校,但师生比平均数差值较小。图 5.7 广东省各城市 IB 世界学校师生比平均数对比图 5.8 广东省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及外籍学校师生比平均数对比3.1 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师生比现状PAGE 071外籍教师占比也是衡量 IB 世界学校师资力量的三个重要指标之一,本篇报告将占比分为三类,70%-100%为外教较多类型,40%-70%为中外教均衡类型,10%-40%为外教较少类型。在广东省 47 所 IB 世界学校中,外籍教师占比平均数约为 33%。从广东省各城市外籍教师占比平均

171、数来看,外教占比平均数最高的城市为东莞,约为58%;排名第二的城市为广州,平均外籍教师占比约为 44.84%;深圳在各城市平均外籍教师占比中排名第三,平均数约为 34%;佛山排名第四,平均数约为 33%。图 5.9 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外籍教师比现状图 6.0 广东省东莞市、佛山市、广州市、深圳市IB 世界学校外籍教师比平均数对比3.2 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外籍教师比现状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PAGE 072在广东省民办及外籍两种

172、办学性质的 IB 世界学校中,民办学校外籍教师占比平均数明显低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民办学校外籍教师占比平均数约为 38%、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外籍教师占平均数约为 47%。本篇报告将高学历教师的占比分为三类,70%-100%为高学历教师最多类型,40%-70%为较多类型,10%-40%为较少类型。在广东省 47 所 IB 世界学校中,高学历教师比平均数约为 47%。其中,约 39%的 IB 世界学校高学历教师比尚处于 10%-40%的高学历教师较少类型,46%的学校高学历教师比处于 40%-70%高学历教师较多类型,15%的学校高学历教师比处于 70%-100%高学历教师最多类型。图 6.1 广东

173、省民办学校与外籍学校外籍教师比平均数对比对比图 6.2 广东省高学历教师比现状对比3.3 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高学历教师比现状PAGE 073从广东省各城市高学历教师占比平均数来看,最高的城市为东莞,高学历教师占比平均数约为 59%;排名第二的为广州,高学历教师占比平均数约为 49.21%;佛山在各城市高学历教师占比平均数中排名第三,平均数约为 39.27%;深圳在各城市高学历教师占比平均数中排名第四,平均数约为 20%;在广东省民办及外籍两种办学性质的 IB 世界学校中,民办学校高学历教师占比平均数低于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民办学校高学历教师占比平均数约为 48.46%、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高学历

174、教师占比平均数约为 67%。图 6.3 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佛山市、深圳市IB 世界学校高学历教师比平均数对比图 6.4 广东省民办学校与外籍学校高学历教师比平均数对比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PAGE 074随着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国际教育的学费一直非常受人关注。京领研究院发现 IB 世界学校学费一般与学校的地理位置、师资聘请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有关系,国际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比较全面,需要的设施和师资属于较高水平;在师资培养、校园管理比较看

175、重,因此其花费也比较高;其次不同学校的类型学费差异非常大,这与学校地理位置因素相关。为了解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学费水平状况,京领研究院基于京领大数据库针对广东省各城市 IB 世界学校及广东省各类型 IB 世界学校学费进行分析。京领研究院基于京领大数据,从幼、小、初、高四个不同阶段的平均学费对比分析广东省各城市之间的差异,目前在广东省均有面向幼、小、初、高阶段 IB 世界学校的城市分别是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深圳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平均学费水平均高于各城市,平均学费分别约为 222,200 元/年、214,000 元/年、224,000 元/年、247,333 元/年。广

176、州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平均学费水平位居各城市第二名,平均学费分别约为 141,142 元/年、175,680 元/年、201,150 元/年、226,900 元/年。佛山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高中阶段平均学费水平均位居各城市第三名,平均学费分别约为 120,000 元/年、114,333 元/年、154,346 元/年;初中阶段平均学费水平位居最后一名,约为 120,036 元/年。东莞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高中阶段平均学费水平位居各城市最后一名,平均学费分别约为 110,000 元/年、85,700 元/年、135,666 元/年;初中阶段平均学费水平居各城市第三名,约为

177、 121,000 元/年。3本小节剔除公办数据影响后,仅分析民办国际学校及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数据图 6.5 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平均学费水平对比4.1 各城市 IB 世界学校学费对比分析4.师资水平状况分析3PAGE 075在广东省,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各学段平均学费均高于民办国际学校,约为民办学校的1.57倍。其中,幼儿园阶段民办学校与外籍学校平均学费差值最小,外籍学校平均学费约为民办学校的1.42倍,外籍与民办学校平均学费分别约为187,800元/年、132,662元/年;在初中阶段,民办学校与外籍学校平均学费差值最大,外籍学校平均学费约为民办学校的 1.75 倍,外籍与民办学校平均学费

178、约为 227,520 元/年、130,218 元/年;在小学阶段,外籍学校平均学费差值大于高中阶段,分别为 1.63 倍和 1.51 倍。目前,广东省共有 IB 授权学校 47 所,北京共有 IB 授权学校 39 所,总体上,广东省的IB 授权学校数量多于北京。从办学性质上看,广东省和北京的 IB 授权学校均以民办国际学校为主,外籍国际学校次之,公立学校国际部再次。其中,广东省的民办和外籍性质的 IB 授权学校数量多于北京,而在公立性质的 IB 授权学校数量上,广东省少于北京。图 6.6 广东省民办学校及外籍学校平均学费水平对比1.1 授权学校数量、办学性质、项目分布、增长趋势对比4.2 民办

179、与外籍 IB 世界学校学费对比分析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1.广东省与北京市对比分析(二)广东省与北京、上海市对比分析PAGE 076从IB四大项目分布来看,目前,广东省和北京省都缺少IB CP授权学校。对于广东省而言,获得授权数量最多的项目是 IB PYP;对于北京而言,获得授权数量最多的项目是 IB DP。同时,就各项目获得授权的学校数量上看,广东省的 IB PYP 授权学校多于北京;IB MYP 授权学校数量两地仅相差 1 所;I

180、B DP 授权学校数量上,北京稍占优势,但数量上两地仅相差 2 所。自 1991 至 2023 年,30 年来,广东省和北京两地的 IB 世界学校均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中,北京市起步较早,在 21 世纪前,已有 5 所 IB 授权学校;广东省自 2001 年起开始出现 IB 授权学校,但后续增长更平稳,且增幅更大30 年间,北京 IB 授权学校增量最多的年份是2019 年,增量为 5 所;而广东省 IB 授权学校增量最多的年份是 2021 年,增量为 6 所。图 6.7 广东省与北京市 IB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对比图 6.8 广东省与北京市 IB 授权项目对比PAGE 077 大湾区 IB 学校发

181、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同时,2015 年起除 2022 年以外,广东省的 IB 授权学校数量增量均超过北京。从获得 IB 授权的时间来看,广东省起始时间晚于北京;从 IB 授权学校总量上看,广东省多于北京;从 IB 授权学校增量幅度上看,广东省增幅总体上大于北京;因此,广东省较北京而言,起步晚,但 IB 授权学校增量大、增速快,有后来居上之势。北京作为直辖市和首都城市,其 IB 世界学校在数量这一指标上总数略低于广东省。而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IB世界学校分

182、布在9个市区,其中数量最多的为朝阳区,其次是昌平区。广东省的 47 个 IB 世界学校分布在 6 个地级市,其中最多的为广州,其次为深圳。图 6.9 1991-2021 广东省与北京市 IB 授权学校数量对比图 7.0 北京市 IB 世界学校分布1.2 地域分布对比PAGE 078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广东省IB世界学校分布的六个市区均为该省GDP排行前六,其中,在 GDP 最高的深圳,其 IB 世界学校数量在广东省排名第二;广州 GDP 排名第二,其 IB 世界学校数量第一 4。与此同时,北京市 IB 世界学校分布的市区中,GDP 最高的海淀区 IB 世界学校数量为 5 所,在 GDP 位列第

183、二的朝阳区,IB 世界学校数量为北京各区之最,拥有 12所 IB 世界学校5从近三年的两地 IB 的增长趋势来看,广东省和北京两地都仍有显著上升的趋势。其中广州在过去三年内新增10所IB世界学校,在广东省内占据绝对的优势,佛山、深圳、东莞等地也有新增 IB 世界学校。与广东省相比,北京新增IB世界学校的分布情况则更显平均,通州、朝阳、顺义速度较快,其余各区均只在过去三年内新增一所 IB 世界学校。图 7.1 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分布图 7.2 北京市近三年新增 IB 世界学校分布4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局5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局PAGE 079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

184、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目前,广东省共有 IB 授权学校 47 所,上海共有 IB 授权学校 53 所,总体上,广东省的IB 授权学校数量少于上海。从办学性质上看,广东省和上海的 IB 授权学校均以民办国际学校为主,外籍国际学校次之,公立学校国际部再次。其中,广东省的民办性质的 IB 授权学校数量多于上海;而在公立和外籍办学性质的 IB 授权学校数量上,略少于上海。从 IB 四大项目分布来看,目前,上海在 IB 授权学校在四大项目上均有覆盖,广东省则覆盖了三大项目,缺少了 IB CP 项目

185、。对于广东省而言,获得授权数量最多的项目是 IB PYP;对于上海而言,获得授权数量最多的项目是 IB DP。同时,就各项目获得授权的学校数量上看,广东省的 IB PYP 授权学校数量、IB MYP 授权学校数量均多于上海;而上海的 IB DP 授权学校数量、IB CP 授权学校数量均占优势。图 7.3 广东省近三年新增 IB 世界学校分布图 7.4 广东省与上海市 IB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对比2.广东省与上海市对比分析2.1 授权学校数量、办学性质、项目分布、增长趋势对比PAGE 080自 1995 至 2023 年,广东省和上海两地的 IB 世界学校在数量上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中,上海市的

186、 IB 授权学校开设较早,在 21 世纪前,已有 1 所 IB 授权学校;广东省的 IB 授权学校数量在进入 21 世纪的前五年间从萌芽到保持稳定增长,截止到 2005 年,广东省与上海市的 IB 授权学校在数量上持平。2015 年后,广东省的 IB 授权学校在数量增长上呈现出超越上海的趋势。近 30 年间,上海 IB 授权学校增量最多的年份是 2021 年,增长了 10 所;而广东省 IB 授权学校增量最多的年份同样是 2021 年,增量为 6 所。从获得 IB 授权的时间来看,广东省起始时间晚于上海;从 IB 授权学校总量上看,广东省少于上海;从IB授权学校增幅上看,近6年,广东省IB授权

187、学校增幅总体上大于上海;因此,广东省较上海而言,起步晚,但 IB 授权学校增量大、增速快,正在逐渐缩小与上海的差距。图 7.5 广东省与上海市 IB 授权项目对比图 7.6 1995-2021 广东省与上海市 IB 授权学校数量对比PAGE 081图 7.8 上海市 IB 世界学校分布情况图 7.7 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分布情况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2.2 地域对比分析上海作为为直辖市,拥有中国大陆数量最多的 IB 世界学校。从地域

188、分布来看,上海的 IB 世界学校分布在 12 个市区内,半数以上分布于闵行区和浦东新区,其中,闵行区 IB 世界学校数量最多,浦东新区紧随其后。广东省的 IB 世界学校分布在 6 个地级市,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广州,其次为深圳。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广东省 IB 世界学校分布的六个市区均为该省 GDP 排行前六,其中,GDP 最高的深圳,其 IB 世界学校数量在广东省排名第二,广州 GDP 排名第二,其IB 世界学校数量第一6。与此同时,上海 GDP 排名最高的浦东新区,其 IB 世界学校数量排名上海第二,为 14 所,闵行区拥有最多的 IB 世界学校,其 GDP 排名则逊于浦东新区7。6数据来自

189、广东省统计局7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局PAGE 082从近三年 IB 世界学校增长趋势来看,广东省和上海两地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呈持续上涨的趋势。过去三年内,广州在过去三年内新增 10 所 IB 世界学校,在广东省内占据绝对的优势,佛山、深圳、东莞等地均有新增 IB 世界学校。上海的新增 IB 世界学校分布在闵行区和浦东新区,其中闵行区在过去三年新增了 7 所IB 世界学校,浦东新区也新增 4 所,其余四区宝山区和青浦区各增加 2 所,松江区和嘉定区均只新增 1 所。图 8.0 上海市近三年新增 IB 世界学校分布图 7.9 广东省近三年新增 IB 世界学校分布对比来看,广东省

190、和上海的新增 IB 世界学校较为一致,均呈现出集中式扩散的趋势。PAGE 083图 8.1 广东省与北京市、上海市师生比、外籍教师比、高学历教师比对比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不同地区的 IB 世界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同。与北京、上海相比,北京师生比平均数最高,平均数约为 1:5.27,与广东师生比平均数差值较小,是上海师生比平均数的 1.35 倍。上海的外籍教师比平均数高于北京和广东省,平均数约为 45.93%,是广东省的 1.22 倍、北

191、京的 1.05 倍。上海的高学历教师比平均数高于北京、广东省,其高学历教师比平均数约为 58.07%,是广东省的 1.22 倍、北京的 1.05 倍。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 IB 世界学校收费差异较大。广东省幼、小、初、高阶段平均学费均低于北京与上海市,四个阶段的平均学费分别约为 160,231 元/年、152,485 元/年、162,652 元/年、191,799 元/年。北京市IB世界学校幼、小、初、高阶段四个阶段的平均学费最高,分别约为209,739元/年、236,929 元/年、238,924 元/年、228,110 元/年。上海市 IB 世界学校幼、小、初、高阶段四个阶段的平均学

192、费位列第二,分别约为179,722 元/年、177,233 元/年、216,482 元/年、201,034 元/年。3.广东省与北京、上海市师资对比分析3.1 师资水平对比分析3.2 学费水平对比分析88本小节剔除公立学校数据影响,仅分析民办学校及外籍学校PAGE 084图 8.2 广东省与北京市、上海市各阶段学费对比图 8.3 香港地区 IB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分布二、香港、澳门地区 IB 世界学校总览(一)香港地区IB世界学校分析1.数量分析在香港地区目前的70所IB授权学校中,有60所是民办性质,占比86%;10所是公办性质,占比 14%,没有外籍 IB 世界学校。PAGE 085图 8.

193、4 香港地区 IB 授权项目分布图 8.5 获得不同数量 IB 授权项目的学校数量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在香港,有两所学校获得 IB PYP 项目、IB MYP 项目、IB DP 项目、IB CP 项目四个项目的授权,分别是智新书院和启新书院。仅获得 1 个 IB 项目授权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有 53 所,占香港 IB 世界学校总数的 77%,获得 2 个 IB 项目授权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为 4 所,占香港 IB 世界学校总数的

194、 6%,获得 3 个IB 项目授权的 IB 世界学校数量为 10 所,占香港 IB 世界学校总数的 14%。1988 年 11 月 29 日,法国国际学校在香港岛湾仔区成立,香港出现第一所 IB 授权认证的 IB 世界学校。1991 年香港李宝椿联合世界书院作为第一所公立性质的学校获得 IB 授权。香港地区 69 所 IB 授权学校在 IB 四大项目的授权上均有覆盖。其中,获得 IB PYP 项目授权的学校数量最多,共计 41 所;获得 IB DP 项目授权的学校数量位列第二,共计 37 所;获得 IB MYP 项目授权的学校数量次之,共 16 所;获得 IB CP 项目授权的学校共 6 所。

195、PAGE 086图 8.6 获得不同数量 IB 授权项目的学校数量以下将具体分析 IB 四大项目在香港获得授权的国际学校中的分布情况:目前,香港地区获得 IB PYP 授权的学校共计 41 所。自 2004 年 3 家 PYP 授权后,每年PYP 授权学校数量稳步增长,且在 2010 年迎来增量峰值,新增 7 所 PYP 授权学校。1988 年至今,香港地区获得 IB 授权的学校共计 70 所,其中,在 21 世纪前就有 3 所学校获得 IB 授权。2010 年有 9 所学校获得 IB 授权,是这 33 年来,香港地区 IB 世界学校增量最多的一年。自 1988 至 2010 年,香港地区 I

196、B 授权学校数量稳步增长,且增量逐渐提升,增幅逐步扩大,至2010年达到增量峰值后,IB授权学校增长数目经历了2年的回落,在2013年再次回升。此后,又经历了 2015、2017、2018 三年的增量低谷。但总体上,平均每年 IB 授权学校数量呈正增长态势。1.1 IB PYPPAGE 087图 8.7 香港地区 IB 授权项目分布图 8.8 香港地区 IB PYP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分布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在这 41 所 IB PY

197、P 授权学校中,有 39 所为民办国际学校,占比 95%,其余 2 所为公立国际学校,占比 5%。目前,香港地区获得 IB MYP 授权的学校共计 16 所,总体上,MYP 授权学校数量增长缓慢平稳,年均增量 1 所。1.2 IB MYPPAGE 088图 8.9 香港地区 IB MYP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图 9.0 香港地区 IB MYP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图 9.1 香港地区 IB DP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这16所获得IB MYP授权的学校以民办国际学校为主,共计13所,另有3所公立国际学校。1.3 IB DPPAGE 089图 9.2 香港地区 IB DP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分布图 9.3 香港

198、地区 IB CP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目前,香港地区获得 IB DP 授权的学校共计 37 所,数量在总体上呈快速增长趋势,尤其是在 2006 至 2011 年间,年均增量达到 3 所,在 2011 年迎来增量峰值,新增 6 所 IB DP 授权学校,其后增幅回落,但仍呈现出正增长态势。这37所IB DP授权学校以民办国际学校为主,有27所为民办国际学校,10所为公立学校。目前,香港地区获得 IB CP 授权的学校共

199、有 6 所,均为民办性质,香港是中国 IB CP 授权学校最多的地区。中国其余地区共有六所获得 IB CP 项目授权的学校(含澳门)。启新书院作为香港第一所也是全国第一所 IB CP 授权学校,于 2014 年 7 月 3 日获得 IB CP 项目授权。从 IB 授权时间上看,香港位列全国第二,仅居台湾之后(第一所 IB 授权学校于 1981 年在台湾诞生);从 IB 授权项目上看,香港 IB 授权学校完全覆盖了 IB 四大项目,是中国 IB CP 授权学校最多的地区,在 IB 四大项目中,获得 IB PYP 项目授权的学校最多;从 IB 授权学校数量上看,香港 IB 授权学校基数大,且处于稳

200、步增长趋势中;从 IB 授权学校办学性质来看,获授权学校以民办为主。1.4 IB CP1.5 小结PAGE 090图 9.4 香港地区 IB 世界学校行政区划分布情况图 9.5 香港各区 IB 世界学校数量2.地域分析香港地区由香港岛(4 区)、九龙半岛(5 区)、新界(9 区)所构成的 18 区组成。从行政区划来看,香港岛 IB 世界学校最多,为 28 所;新界(21 所)、九龙半岛(20 所)次之。IB 项目分为四个阶段性项目,每个项目在香港的分布情况亦有所不同。从区划来看,IB 世界学校分布在香港的 16 个区(九龙的黄大仙区、新界的荃湾区和屯门区无 IB 世界学校),在这 16 个区中

201、,九龙半岛的九龙城区 IB 世界学校最多,为 14 所,是香港地区唯一一个 IB 世界学校数量为两位数的区;香港岛的南区数量第二(8 所)、中西区、东区数量第三(7 所)。元朗区、葵青区、北区、观塘区、铜锣湾均只有一所 IB 世界学校。2.1 IB 世界学校分布情况2.2 IB 项目分布情况PAGE 091图 9.6 香港 IB PYP 项目行政区划分布图 9.7 香港各区获 IB PYP 项目授权的学校数量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香港

202、共有 41 所学校获得 PYP 项目授权,与 IB 世界学校分布情况相同,PYP 项目依旧为香港岛分布最多,有 17 所 IB 世界学校获得 PYP 项目授权,新界、九龙半岛次之。分别有 13所和 10 所 IB 世界学校获得 PYP 项目授权。大屿山仅有一所 IB 世界学校获得 PYP 项目授权。PYP 项目分布在香港的 13 个区,其中九龙半岛的九龙城区数量最多,有 8 所学校获得PYP 授权认证;香港岛的东区、南区、中西区数量紧随其后,元朗区、葵青区、铜锣湾均仅有一所 PYP 授权 IB 世界学校。2.2.1 PYP 项目PAGE 092图 9.8 香港 IB MYP 项目行政区划分布图

203、 9.9 香港 IB DP 项目行政区划分布香港共有 16 所学校获得 MYP 项目授权。与其他项目不同,MYP 项目更多地分布在新界的学校中,共 8 所获得 MYP 认证,占全香港的百分之五十。香港岛有 7 所 MYP 授权 IB世界学校,九龙半岛数量最少,仅一所学校获 MYP 认证。香港共有 37 所学校获得 DP 项目授权,其中香港岛数量最多,一共有 14 所 DP 授权 IB世界学校,此外,新界有 13 所 DP 授权 IB 世界学校,九龙半岛有 10 所 DP 授权 IB 世界学校,三个行政区划在总体的 DP 授权 IB 世界学校数量并无较大差异。MYP 项目分布在香港的 10 个区

204、内,其中香港岛的南区与新界的沙田区均有三所学校获得 MYP 认证,中西区、西贡区次之,其余区均只有一所学校获得认证。2.2.2 MYP 项目2.2.3 DP 项目PAGE 093图 10.0 香港各区获 IB DP 项目授权的学校数量图 10.1 香港 IB CP 项目行政区划分布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就具体分布而言,DP 项目分布在香港的 13 个区内,但九龙半岛的九龙城区和香港岛的南区数量最多,均为 6 所,新界的北区与九龙半岛的

205、观塘区均仅有一所 DP 授权 IB 世界学校。香港共有 6 所学校获得 CP 项目授权,仅分布在新界和香港岛两个行政区内,新界占据三分之二。CP 项目分布在 4 个区内,其中新界的沙田区数量最多,为 3 所,其余三区均只有一所学校获得 CP 认证。2.2.4 CP 项目PAGE 0943.师资水平状况分析2.3 IB 项目分布情况3.1 香港 IB 世界学校师生比现状从 1988 年香港岛第一所获授权 IB 世界学校诞生起,香港岛 IB 世界学校数量始终居于领先地位,其次为新界、九龙半岛。而在近五年时间内,九龙半岛获授权IB世界学校最多,为4所,新界、香港岛分别为 3 所和 2 所。这一趋势也

206、是现今新界与九龙半岛之间 IB 世界学校数量差距逐渐缩减的原因。师生比即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师资水平,本章节将从师生比维度对香港 IB 世界学校的师资力量现状进行分析。在香港各区中师生比平均数中,九龙半岛师生比平均数最高,约为 1:7.6;排名第二的为新界,师生比平均数约为 1:8.3;香港岛排名第三,约为 1:9,这与香港岛 IB 世界学校占比较高有关。图 10.2 香港 IB 世界学校地域分布变化PAGE 095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

207、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3.2 小结通过对香港地区公立及民办两种办学性质的 IB 世界学校的师生比的对比分析发现,民办学校平均师生比占比高于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平均师生比约为 1:8.3,公立学校平均师生比约为 1:9.1。就香港三个区的 IB 世界学校师生比情况而言,九龙半岛更具优势,香港岛位列其次。而就公立学校和民办国际学校的师生比情况而言,民办学校相对占据优势,公办学校师生比低于民办学校。图 10.3 香港地区 IB 世界学校师生比平均数行政区划对比图 10.4 香港地区公立学校及民办学校师生比平均数对比PAGE 0964.香港地区 IB 世界学校学费水平状况分

208、析4.2 香港公办、民办 IB 世界学校学费对比分析4.1 香港各地区 IB 世界学校学费分析目前,在香港地区九龙半岛、香港岛、新界均有面向幼、小、初、高阶段 IB 世界学校。其中,香港岛幼儿园、高中学费平均值最高,小学、初中学费平均值位列第二。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约为 149225 元/年、113427 元/年、135000 元/年、165899 元/年。九龙半岛小学、初中学费最高,幼儿园、高中学费平均值位列第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约为 79246 元/年、113580 元/年、140625 元/年、130000 元/年。新界幼儿园、高中学费平均值位列第二,小学初中学费平均

209、值位列第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分别约为 96093 元/年、110943 元/年、126860 元/年;其高中阶段学费位列第三,约为 1386683 元/年。在香港地区,幼儿园阶段民办学校平均学费为 119302 元/年。小、初、高三个不同阶段民办学校平均学费均超过公立学校,且民办学校小学、初中阶段近乎为公立学校 2 倍,高中阶段民办学校学费是公立学校 1.5 倍。小、初、高民办学校平均学费为 157014 元/年、153315 元/年、172414 元/年。图 10.5 香港地区九龙半岛、香港岛、新界各学段学费对比PAGE 097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

210、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二)澳门地区IB世界学校分析1.授权时间、数量及办学性质分析图 10.6 香港地区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各学段学费对比图 10.7 澳门地区 IB 授权学校时间分布图 10.8 澳门地区 IB 授权项目分布PAGE 0982.地域分布分析2.1 PYP 项目2.2 MYP 项目2.3 DP 项目澳门地区共有3所学校获得IB授权。其中,1所学校获得IB PYP、IB MYP、IB DP三项授权,另外两所学校仅获得了 IB DP 项目授权。此外,这三所学校的办学性质分别为民

211、办国际学校、公立国际学校、外籍国际学校。澳门地区目前获得IB授权的国际学校共有3所,获得IB DP授权的学校数量最多。总体上,IB 授权学校增量较少,发展较为缓慢。同为特别行政区,与香港相比,澳门 IB 世界学校较少,3 所不同类型的国际学校分别分布在澳门的大堂区、嘉模堂区和凼填海区内。澳门 PYP 项目仅大堂区的一所学校开设,该学校于 2021 年 5 月获 PYP 授权。澳门 MYP 项目获授权学校位于大堂区,于 2021 年 7 月获 MYP 授权。澳门 DP 项目获授权学校为三所,最早的授权于 2009 年获得,三所学校分布在澳门的三个区内。图 10.9 澳门地区 IB 世界学校办学性

212、质分布PAGE 099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3.师资水平状况分析94.学费水平状况分析10澳门地区三所不同类型的 IB 世界学校中,嘉模堂区民办学校师生比为 1:4.7,凼填海区民办学校师生比为 1:10.5。澳门地区国际学校幼儿园阶段平均学费约为 77842 元/年、小学阶段平均学费约为 93990元/年、初中阶段平均学费约为 105506 元/年、高中学费平均学费约为 115248 元/年。图 10.10 澳门地区 IB 世界学校

213、各学段学费对比 9本小节师资分析剔除公办学校数据影响,仅分析民办学校 10本小节学费分析剔除公办学校数据影响,仅分析民办学校PAGE 101第四章 标杆案例研究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国际)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正如前文所述,中国 IB 教育发展历史和现场呈现出几个特点:开设 IB 课程的国际学校数量不断增加。随着中国国际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对 IB 教育优势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青睐 IB 教育。中国东南部地区的 IB 教育始终保持

214、着绝对的发展优势,其中香港、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区 IB 世界学校发展尤为繁荣。回顾中国 IB 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肯定的是,首批获得 IB 授权的中国国际学校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发展,在 IB 教育领域积累了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随着政策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支持和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广东省 IB 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也呈现出几个特点:2015 年后,广东省的 IB 授权学校总体保持稳定上升趋势。2021 年广东省的 IB 授权学校增量实现倍增。广东省较北京和上海而言,起步晚,但 IB 授权学校增量大、增速快,有后来居上之势。可见,在广东省,IB 教育同样受到广泛认可,并有着越发明朗的发展前景。

215、在广东省,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国际)作为首批获得 IB 授权的学校之一,在德胜教育发展战略指引下,于 2015 年获 IBDP 认证。通过多年来对 IB 教育的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优势,并取得了卓越的教学成果。自 2017 年,学校首届 IBDP 学子以均分 35 分,远高于全球均分的成绩,旗开“德胜”,此后德胜学校(国际)的毕业生 IB 均分保持远高于全球均分的水平,连续五年领跑湾区。凭借卓越的办学实力与出色的办学成绩,德胜学校(国际)获得佛山乃至广东地区学生、家长与社会的一致认可,学校影响力辐射至整个广东省,在该地区起到模范引领作用,成为广东地区 IB 世界学校的领跑者。本章主要通过对

216、于德胜学校(国际)的案例分析,从德胜学校(国际)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IB 课程体系发展建设及学校办学成果四大方面展开分析,探究德胜学校(国际)的IB 发展经历与办学实践,分享 IB 世界学校办学经验。PAGE 102一、依托德胜教育集团,谱写一体化办学新篇章德胜学校(国际)与佛山市顺德区德胜幼儿园、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广东南海德胜学校均为广东德胜教育集团旗下的学校,创建于 2001 年的广东德胜教育集团积淀了优质教育资源与丰富教育经验,在管理、教学、资源等方面为旗下学校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帮助。广东德胜教育集团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居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集团旗下学校、幼儿园合作紧密,携手为

217、整个幼、小、中学乃至国际阶段的教育作全盘策划,为学生提供连贯及全面的学习经历。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国际)Desheng School(International)(DSI),以下简称德胜学校(国际)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创办于 2011 年。学校以“尊重、正直、自律、卓越”作为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致力于追求卓越及以同理心服务社会的终身学习者。德胜教育集团坚持教育改革与创新,2018 年起启动一体化办学战略,实行“一体化办学,一贯制教育”模式,目前已实现管理、师资、特色课程体系、优质生源递升结构、英才培养体系等的一体化推进,教育价值、育人目标、课程教育、特色教育及英才培养等的

218、一条龙贯通,为学生提供连贯及全面的教育及多元化的升学选择,满足学生多维度成长需求。德胜教育注重学生核心素质与必备技能的培养,将教学的重点由知识的获取转移到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上来。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为重点,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并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同时,德胜教育致力于将科技与创新教育打造为特色与优势,旗下的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创新课程与教学,将信息技术学科也纳入一体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从科技创新理论到实践应用与探索;德胜学校(国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科创菁英计划,推动科学课程改革,加强计算机课程建设并将课外辅助课程深入到学习中,推动学生能力专

219、业化发展;南海德胜学校在自然教育方面开展了系列的探索和创新,通过体验式跨学科的创作实践,以及对各学科教学与自然教育的深度结合。积淀 20 余年的办学经验与实践,德胜教育已培养出超 3 万名学子考入理想学校。如今,德胜教育已经形成一体化、特色化、国际化、优质化的教育特色,并成为了享誉广东省的优质教育品牌。而基于德胜集团的优秀基因,集团旗下学校在战略指引下获得快速、稳健发展。二、高起点再出发,走在广东 IB 教育创新发展前沿PAGE 103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220、Bay Area2023德胜学校(国际)在 IB 教育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决策者对教育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学校发展的全面规划。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德胜学校提出了眼光长远的办学理念、科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先进办学理念德胜学校(国际)于 2013 年正式申请 IB DP 授权后,在 2015 年 1 月便成功获得 DP 授权,成为了当时全国 100 所 IB 世界学校中的一员。68依托于德胜教育集团的办学经验与资源,经过充足的准备,德胜学校(国际)于 2011 年 9 月正式开办,其建立初衷是培养有潜能的孩子,为有志就读世界名校的学子提供一流的国际教育,培养顶尖国际人才。基于 IB

221、国际课程的教育目标,学校以“尊重、正直、自律、卓越”为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具独立思考能力、追求卓越及以同理心服务社会的终身学习者。科学品牌定位德胜学校(国际)的起点非常高,为打造一流的国际化教育,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国际教育体验,德胜学校(国际)的建设对标世界级卓越学校,一直走在精品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道路上。前瞻办学目标德胜学校(国际)的愿景是希望以全人教育为目标,开创面向全世界的卓越学府。在过去的十二年中,德胜学校(国际)一直秉持着德胜教育的创新探索精神,汲取全球先进教育理念与经验,尤其是新加坡顶尖学府的办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理念,改革和完善教育方法,促进教育的共同发展,为培养更多有才华

222、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做出更大的贡献。三、坚定贯彻 IB 理念,大胆发展特色实践在德胜学校(国际)创办后的十年间,德胜学校(国际)以课程、师资为抓手,深入践行 IB 课程教育理念,致力于打造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 IB 教育,逐步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建立了一支锐意创新,关爱学生的师资团队,同时也发展出独具德胜风格的私人定制式办学特色。学校坚持打造双语双文化特色优势,而这也正符合国家战略要求与国际教育发展大势,随着国际教育进入 4.0 时代,未来,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国际课程,打造中西融合的国际教育将成为中国国际教育重要着力点;自建校起,德胜学校(国际)便率先提出培养创新人才,建立科创菁英计划,增强学生在技

223、术科研方面的能力;同时,学校以“领袖培养”、社会责任感及核心素养培养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出具备社会责任感,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国际化领袖人才。PAGE 104(一)IB 课程体系发展IB 课程是国际文凭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是一套面向全球学生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课程。目前,全球 140 余个国家的 5568 所学校开设了 IB 课程。大学预科课程(IB Diploma Programme)作为高中阶段的教学课程,涵盖六个学科领域,并要求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旨在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学习者,为学生们的大学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自2015年

224、获得DP授权后,德胜学校(国际)秉持IB课程理念,努力探索与完善学校课程,打造高水平的双语双文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全人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德胜学校(国际)主动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在课程与教学方面积极创新,并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1.一体化课程探索2022 年 4 月下旬,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清晰表明要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德胜学校的教育一体化模式与 IB 课程结合的探索,成功回应了“新课标”的要求。早在 2018 年,德胜教育就以一体化为引领,以培养具有思辨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全球竞争力、适应未

225、来发展的精英人才为目标,率先探索教育改革。一体化的内涵包括战略、文化、管理、课程、特色、生源、师资、人才等领域,通过打造纵向阶梯结构和横向外延发展的一体化完整体系,以及各种资源的统一、衔接、贯通、融合、提升和创新,成就每个德胜学子的多维度健康成长之路。对照新课标,在德胜教育一体化办学下,德胜学校(国际)强化了 IB 课程的素养导向。学校的 IB DP 课程包括六大学科组及三大必修核心课程。其中,六大学科组分别为:语言与文学(中文、英文)、语言习得(中文、英文)、个人与社会(经济、地理、商业管理)、科学(化学、物理、生物、计算机科学)、数学、艺术(音乐、视觉艺术);核心课程分别为:拓展论文(EE

226、),认识论(TOK),创新、活动和服务(CAS)。在此基础上,德胜学校(国际)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德育与人的生命成长结合、教育与人的生活体验融合,构建学习参与、体验、感悟、交互推进模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型、服务型实践课程体系。从课堂到实践,从培养到沉淀,学生优秀品格的养成在德胜各类丰富的平台中获得实现。丰富多彩校园盛事和品牌活动,给学生提供各种锻炼和展示的平台;精彩纷呈的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团结合作、热衷探索的精神得到充分发挥;而研学活动则鼓励学生怀抱国际视野,积极走出校门看世界,让学生们在各种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拓展技能、提升素质。以社团活动

227、课程为例,德胜学校(国际)已基本形成公益实践类、体育竞技类、文化艺术类和学术PAGE 105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科技类四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关注社会、培养家国情怀、彰显担当精神,也促进了学生成长自觉。课程与活动相结合,将德育渗透在活动实践中,德胜构建的一体化特色课程体系,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核心素养在国际教育的学习生涯中得到充分发展。此外,高中老师到初中去任教、国内教育教师到国际教育去任教等,类似这样的教学经验交流或经验式

228、学段位移,也是德胜常见的现象。通过整合各学段师资资源,德胜学校(国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学习体验,大大丰富了教学多样性。目前,德胜学校(国际)已经实现了推进跨学部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上的一贯制,德育教育及行为习惯方面的一贯制,以及在学生特长、兴趣爱好和社团活动的一体化结合和一贯制发展。德胜学校(国际)的一体化课程探究也已延伸至数学、信息技术、养成教育、领袖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领域,并正在推进一体化课程全覆盖,制定更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2.课堂教学模式创新面对科技的指数级增长,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将海量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且有效利用知识,成为了每一个学习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229、。这就要求 IB 课程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将传统的教学内容与科技时代所必备的技能进行融合。因此,过去几年间,德胜学校(国际)一直在对 IB 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此前,学校的教学方法比较着重于教材的运用,以老师教授为主。在改革后,教学法变成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成为设计活动、研究教学模式的主体,学生也会大量参与至课堂之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今,在课堂上,师生可以充分交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更好地增补教学内容。以德胜学校(国际)的数学教学为例,科技时代的数学教学应该发展学生的概念性理解,同时,成功的数学教学也应该融入沟通、合作、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适应时代需求。总之,科

230、技时代的数学教学,应该有以下几个必备因素: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学习、具备时效性的数学应用、跨学科教学。在 IB 课程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可以自由探索、提出质疑、犯错和互相交流。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德胜学校(国际)采用了“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学生被分成四到五人的学习小组,通过研究规定课题或自由选题来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比如,九年级的同学要研究生活中的统计学,其中一位学生提出的项目是“研究可乐的不同包装与销量的关系”。学生通过走访不同的便利店、超市等地点收集不同包装可乐的销量,在得到数据后使用相关知识和软件进行制图、建模和统计学分析,最终得出哪种包装销量最高的结论,并能够分

231、析背后的原因。通过这个项目,在数学知识方面,学生自主学习了“散点图”“假设检验”“卡方检验”“线性回归”等统计学知识。这些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的成果,学生获得了“学习”的能力。得到结论并不是最终目的,学生需要反思整个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比如数据的可靠性、数学建模的适用性等等。通过反思,学生进一步了解知识的应用场景和利与弊。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仅仅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学生的主动式学习、合作、沟通与问题解决能力在此项目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德胜学校(国际)的数学教学特别注重知识的应用性,课程设计旨在让数学不再脱离现实,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学到所有知识在生

232、活中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等比数列与传销骗局、正态分布与游戏匹配机制、维诺图与便利店选址、回归分析与疫情传播、矩阵与人脸识别、傅里叶转换与照片美颜等等。把枯燥的知识与现实相连,大大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此外,单一的学科观点可能导致偏激的理解,阻碍对自己和其他观点的批判性评估。相比之下,跨学科教育利用多个学科,来获得对复杂问题多维理解,并挑战学生综合多个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八年级数学研学活动中,学生前往东莞参观虎门炮台和鸦片战争博物馆。学生通过应用数学和物理的知识,计算当年古炮的最大射程,从数学与物理的角度分析战败原因。通过化学知识,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化学原理

233、。同时,历史老师会讲解鸦片战争的悲壮历史,知史而明志,资古以鉴今。3.学生评估体系建设德胜学校(国际)鼓励学生参与广泛的知识探究、尝试不同的学习平台,以发掘他们的潜能,从而找到人生目标。因此,他们设计了一个奖励机制以表彰全方位发展杰出的学生。学校会综合考虑学生的素质,在每学年以资鼓励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学生。全面发展包括四个方面:学术表现、领袖才能、服务精神及个人品行。同时,学校在每个年级评出“卓越峰奖”、“杰出学生奖”、“优异成绩奖”以及毕业生专属的“德胜国际状元奖”等奖项。此外,为了鼓励德胜学子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条件的优秀毕业生将有机会获得德胜教育集团特设的大学奖学金。各类奖学金的评选

234、代表着德胜学校(国际)学生培养的标准,获奖的优秀学生也将成为“学者、领袖和全球公民”的学生榜样,引领着学生团队共同前行。(二)师资团队建设德胜学校(国际)希望培养拥有“尊重、自律、正直和卓越”价值观的教师队伍,他们关怀学生,沉心教学,具国际视野,为全人培养而贡献力量。建校以来,德胜学校(国际)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PAGE 106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1.师资发展现状师资力量是立校之本,更是一所学校教学水平和升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235、德胜学校(国际)学子近年来屡创佳绩,IB 均分更是连续三年领跑广东,这背后的缔造者正是一支精英的教师团队。德胜学校(国际)教师团队具有高学历、精英化、多元化的特点,超过 50%的老师有硕士及以上的学术文凭,超过 80%的老师为外籍或海外大学毕业生,国际课程教师都具备相关课程的培训认证资质。此外,德胜学校(国际)有 21 名国际课程考官。考官们对国际课程体系有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了参与官方组织的统一培训和认证以外,还会参加每年的全球统考评卷,亲临国际考场一线。在教师的年龄和背景方面,德胜学校(国际)也做到了平衡。学校的老、中、青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中方和外方老师的比例相近,受过

236、海外教育并能进行双语教学的老师占80%。这样的师资结构结构在为学生们带来广阔国际视野的同时,也兼顾了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培养。在德胜教育集团一体化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德胜学校(国际)围绕教师质量、课程与教育质量、学生质量三大核心,对学生培养和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升级,为推动德胜学校(国际)战略部署和制度改革带来了新思路,希望能够将德胜打造为世界级的未来学校。德胜学校(国际)还开设升学就业指导中心(Careers,Opportunities and Guidance)为学生们提供咨询和海外学习申请服务。专业的升学指导老师基于学生在 6 年学习中的学术表现和个人能力,协助学生找出最佳的升学方案

237、。优异的 IB 成绩,配合专业、高效的升学团队,德胜学校(国际)尽最大可能助力学生成功申请到心仪的大学。如今,在德胜学校(国际),1:6 的师生比给予了每位学生充裕的师生互动时间,让老师和学生达到互信、互融、共同进步。2.“以学生为中心”的师资建设 德胜学校(国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私人定制学生培养体系。学校利用6 年时间,根据每一个孩子独特的禀赋和特质,为他提供机会和平台,让他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我们不仅顺利帮助孩子衔接小升初或初升高,更将引领他们收获世界顶尖大学录取和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PAGE 107在六年的学习生涯,我们通过横纵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管理体系,针对每

238、个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特征,结合每一年不同的一对一家长会、家校共育系列活动(包括学校心理分享和家委活动)、升学指导与职业规划(COG)系列课程及一对一COG导师、导师制(专业深入探索和打造)等平台及资源提供个性化支持体系,帮助学生在每一个关键的升级阶段顺利过渡不同阶段的挑战。为了实现私人定制的学生培养体系,德胜学校(国际)以“公仆式领袖”模式发展老师、培养老师,让老师更好地栽培学生。“公仆式领袖”是一个专业的领袖模式,关爱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成长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先进科学的理念需要教师的落实,因此德胜学校(国际)十分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在教师管理制度、教师培训资源等方面进行改革

239、和创新,朝着成为“创新式教学”的前沿阵地而努力。“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引领、关爱并激励学生。”德胜学校(国际)注重考察教师在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招聘时注重教师的专业、领域知识水平及教育态度。在招聘过程中,学校要求教授IB课程的教师学历需为研究生及以上,而对于第二点的考评则从教师履历着手,观察教师在一所学校的任职时间,考察教师是否真正热爱教学,能否引领学生爱上学习从而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能够深度学习。不仅如此,学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教学体验感,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谈方式判断、感受到教师对待孩子的方式;从细节中了解教师对于学生的照顾程度、对引领学生探索兴趣爱好的真实想法等。2.1 管理制度

240、创新在教师管理方面,德胜学校(国际)有三项改革举措:改主任制度为学生中心制度。在传统的主任制度下,学生只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 IB强调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相悖。以学生为中心的制度要求在各个学段设置一名总监,总监下属有约 20 名老师组成团队,学段总监和导师们协调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劣势与发展路径,更精准地培养人才。改教师评估体系。德胜学校(国际)围绕学术、非学术、潜能评估等几大版块对教师进行评估。其中,非学术性评估要参考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所做对贡献、对教师团队的贡献、对学校的贡献等指标。潜能评估则是判断教师未来能做什么,评估范围包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是否有远见等。改师资招聘考

241、量标准。德胜学校(国际)并不仅仅关注教师的经验,同样重视教师对专业领域知识的掌握度。在招聘教师时,主要有两个考量标准,一是本科专业或领域知识水平,二是爱心。PAGE 108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2.2 培训资源创新作为德胜教育创新的前沿阵地,德胜学校(国际)除了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外,也注入很多资源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通过建立教师培养机制,德胜学校(国际)充分利用集团的先进思想和优质平台,培养出了众多有能力、有远见、

242、有责任、有爱心的优秀教师人才。德胜学校(国际)设立进修基金鼓励教师提升自我,引入国际专家开设研讨会,每年输送教师参加海内外课程培训认证,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近年来,德胜学校(国际)先后组织教师们前往新加坡、澳洲布里斯班 Citipointe 中学等地参与 IBDP 课程培训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还邀请教育界知名专家为教师们分享经验、提供指导。学校还提供了丰富的研讨会和论坛资源,让教师们能够充分地展示教学成果,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教育专家对话交流。在教育研讨大会上,德胜学校(国际)的教师们展示了跨学科合作的教学成果,充分体现了团队锐意创新的教学科研精神。在第十一届京领创新人才论坛暨德胜教育

243、二十周年德胜学校(国际)十周年教育峰会上,众多优秀的国际教育践行者 与世界顶尖学府教授学者集聚一堂,共同商讨与探索我国国际化创新性人才的机制建设。除了培养教师们的专业技能外,学校还注重提高教师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2023 年 2月,德胜学校(国际)组织了老师们进行应急救护培训,并在培训当天邀请了佛山红十字会的两位讲师进行理论与实操的相关培训。30 位老师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佛山市红十字协会颁发的红十字救护员证。类似的培训提高了老师们对突发现场急救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自我防范、现场救护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突发性伤害事件造成的危害。3.团队凝聚力打造 为了让教师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

244、,共同为学生们的未来助力,德胜学校(国际)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教师们形成紧密团结、相互支持和高效协作的工作状态。德胜学校(国际)的教师们除了参与专业课程进修或者培训,还被鼓励同其他老师分享学习成果,同事间主动分享交流被列入了教师的评估考核制度。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们之间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从而有助于教师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教师会议以苏格拉底研讨会的形式进行,发言人均为普通教职员,管理层往往担任积极聆听的静默观察者角色,这营造了一个利于普通员工发声的友好对话氛围。在这种模式下,上级和下级、领导与普通员工之间没有身份之别,只有聆听者和分享者之别,只要建议者言之有理,就会影响到决策者最终制

245、定的决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普通教师真正参与了学校方针政策制定的过程,有利于形成上下一致、同心协力的工作氛围。此外,德胜学校(国际)还为教师们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团建活动、文化活动,促进团队PAGE 109间的交流、增进感情的同时,也提升外籍老师在顺德、在德胜的归属感。在德育方面,为了提升班主任的职业素养,德胜学校(国际)为他们提供专门的班主任职业培训(Clas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TPD)。首先,职业培训的第一个方面是教师关怀与支持。班主任需要具备关爱学生的能力,及时发现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此外,班主任还需要学

246、会倾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信任。第二个方面是同学互相支持。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克服年级、性别和兴趣的界限,建立真诚的友谊。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互助小组,鼓励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和资源,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第三个方面是班级社会动力学。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学生活动,了解班级的社会结构,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欺凌、歧视等,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有助于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第四个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班主任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制定合理的目标,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期望。与此同时,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沟通,表达对他们的信心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第五个方面是学生行为管

247、理。班主任要创设注重公平、彼此尊重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同时,班主任需要学会分析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后一个方面是学生赋能。班主任要采用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训学生批判性思维技巧,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核心人物。职业培训有助于班主任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术和心理需求。通过培训,班主任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校创造一个有益的学习环境。同时,培训也有助于班主任的个人职业发展,提升他们在教育领域的竞争力。学

248、校班主任职业培训是助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培训项目,班主任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关爱与支持的学习环境,提供“私人定制”的学生个性化发展路径。(三)办学特色打造1.培养双语双文化能力中英双语双文化是德胜学校(国际)的一大教育目标,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理解及尊重多元文化、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学者、领袖和全球公民。PAGE 110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

249、a2023在这一愿景下,德胜学校(国际)基于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的要求,为学生营造双语双文化的教育环境,并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跨文化交流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双语双文化能力。自建校起,德胜学校(国际)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双语双文化能力,拥有国际视野、理解及尊重多元文化的国际化人才。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出于对港澳同胞亲近大陆的语言发展等多种因素的考虑,同时,也是为让学生能够充分具备多语言沟通能力及跨文化素养,德胜学校(国际)为学生营造双语双文化的教育环境,并通过课程教学、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双语双文化能力。例如每个月的学部集会加入特设的“校长对话”和“牛津辩论”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机会使用

250、双语就发生在身边的关切问题与校长及特邀嘉宾直接对话,也有机会就国际时事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中西融合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上,德胜学校(国际)旨在将中华文化与西方教育理念相结合,综合培养学生的双语双文化能力,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德胜学校(国际)是一所立足本土的学校,对于中国籍的学生,学校将国家教育目标与扩展国际视野的校本课外辅助课程相结合,为学生双语双文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华裔学生及外籍学生,德胜学校(国际)希望他们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加强在地本土文化的熏陶,成为中国与海外的亲善大使。在英语学习方面,德胜学校(国

251、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乐趣,营造全英的沉浸式学习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们主动学习英语。在课堂上,学生们采用“茶馆式”小组讨论形式,共同探索学习各种有趣的英语谚语及其背后的故事。在讨论中,师生们能够在宽松的环境里进行交流,形成独特的话语场,发挥教学的“随意性”,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培养自学能力,开拓思路,发展智力。在中文学习方面,学校注重对于学生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注重提升文言文和古典诗词的学习比重。德胜学校(国际)的教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中文学习的乐趣,反对死记硬背的机械式教学。比如,在

252、德胜学校(国际)的 IB 中文 A 课堂,学生们通过拓展口头活动(Further Oral Activity)形式学习中文。活动分为六大主题:语言和文化生态、语言与社会群体、语言与刻板印象、语言性与性别、媒体和大众传播、语言的效力,在每个话题下面,学生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创意来诠释对话题的理解。扩展口头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在快乐和挑战中学习中文的乐趣,这种教学方式也为学生提供来一个展示才华和小组协作的平台,让学生们在不断探讨语言话题与生活的联系中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和精彩。跨文化交流德胜学校(国际)注重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样等跨文化交流机会,通过课内课外的各种PAGE 111学科竞赛、

253、海外研学项目、节日庆典等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沉浸式体验不同的文化,并产生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培养双语双文化思维。比如,德胜学校(国际)曾组织学生前往瑞士、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参加模拟联合国、科学论坛、数学竞赛等活动提升个人综合能力。部分学生还前往肯尼亚参加医院实习、野生动物保护等项目,去泰国参加支教项目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既领略了当地等风土人情,又锻炼了自己等语言能力。多年来,德胜学校(国际)先后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新加坡育林中学、澳大利亚西提泡恩特基督教中学、多伦多大学、加州大学等名校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多次举办浸濡活动,接待外国学生到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世界视野,达到文化

254、共融的目的。分阶段针对性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学校的语言能力培养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比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 7-9年级,学校参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融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立足本土文化和保持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很好地衔接国际课程。在英语语言能力培养上,德胜学校(国际)在英语教学上不断创新,为各学段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英语特色课程、合作式学习模式及浓厚的双语双文化氛围。学校从 7 年级入学起即提供强大的英语基础课程帮助学生适应从中文授课到英文授课的转变,同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科中,学校通过融入义务教育关于英语课堂、校园生活、朋友、旅游、学习习惯培养、名人故事等主题来整合教材,并按

255、照义务教育的要求教授学生该年龄段应学的语法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在高中阶段,学校通过教学实践、评估测试、使用与时俱进的语言学习材料,培养学生的全球公民意识,同时也强调对于批判性思维和媒体读写能力的培养,在中英双文化学习中培养学生双语思维。在中文语言能力培养上,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注重对于学生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注重提升文言文和古典诗词的学习比重,让学生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更加扎实地掌握古典文化知识,培养高雅审美情趣,亲近热爱本国传统文化,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69。同时,学校也开设中国法律、历史等课程,让学生学习并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学方式多元化从教学方式来看,德胜学校(国

256、际)的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史系每年都会举办或参加校内外的中文阅读擂台赛,7-10 年级的全体学生需要在赛前阅读不同的指定书目,各年级老师经过内部测验选拔出优秀学生代表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学校中文阅读擂台赛,以赛促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全民阅读氛围。中文课程的阅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阅读各种文本,引导其思考背后反映的各种社会问题,并就某些话题和学生进行深度讨论,最终用富含创意的方式表达学生的观点和想象。除阅读比赛外,中文课堂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并且重视学以致用,面向社PAGE 112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257、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会现实,引导学生创作各种形式的文本来表达其主张,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思考。如国际青少年中文写作大赛全球母语高中组亚军毛惜羽的诗歌作品疫情时代下的机遇和挑战,就是一首反映疫情下人生百态的时代曲调。此外,德胜国际中文系的跨学科课堂设计是对传统课堂的革新。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一项具体技能已很难承载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意味着在当下的教育中,教师需要通过跨学科教学来培养具有创新、合作、沟通、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中文系一直走在与其他学科合作之路上。比如文学 x 历史:结合历

258、史学科探究中国戏曲在小说霸王别姬中的运用意图和效果;语言与文学 x 地理:地理学科研究宏观规律,语言与文学关注微观而具体的人物,两学科互为补充,有机结合,让师生得以从不同视角审视现实存在的全球性问题,感受在跨学科之间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语言与文学 x 认识论:将中文课堂学过的影视、脱口秀、漫画、广告等非文学文本结合认识论分析探讨人们的身份、立场、经历、文化背景如何影响其对问题的看法等。从根本上说,跨学科学习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根本需要。现实生活并非按照学科划分,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需要学生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唯有融会贯通,人类才能生存和创造。德胜学校(国际)英语文化周是由德胜学校(国

259、际)英语部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学校活动。2021-2022 年英语文化周的主题是“促进以人为本的读写能力复苏:缩小数字鸿沟”。举办的比赛包括拼字比赛、写作、辩论和公开演讲,旨在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国际情怀。英语文化周宣传了发展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性,以便他们获得信息、批判性地处理这些信息,以及让学习者在面对当今社会的社会问题时考虑各种观点。具体来说,英语文化周比赛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广泛的材料来学习词汇,并磨练撰写不同文本类型的技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此外,学生们还培养了在公共场合沟通的信心,并发展了参与者之间的合作。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增强了参加学校比赛乃至国内和国际比赛的信

260、心。丰富活动促进文化培养德胜学校(国际)注重为学生提供极具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通过中国节日、国际节日庆祝活动、海外研学项目及竞赛让学生走进不同的国家,体验当地的独特文化,让他们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多元文化学习中培养语言思维。比如,德胜学校(国际)教师曾带领学生前往澳洲布里斯班进行为期半个月到海外研学。在研学项目中,学生可以体验全浸式英语强化课程,领略澳洲名校的学习氛围,并体验澳洲当地风俗文化。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德胜学校(国际)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培养及多元化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双语双文化能力,同时不断开拓视野,养成跨文化思维与能力。2.培养

261、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PAGE 113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刻影响迅速席卷全球,社会各领域都将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这对新时代的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对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变得更加重要。德胜学校(国际)对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持续发力。为了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社会挑战,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德胜学校(国际)结合家长需求、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以及未来需求,坚持独有特色,在创新资源、开创意识和教研等方面不断探索,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拓展国际顶尖资源德胜学校(国际)积极拓展国际资源,先后携手商汤科技、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CloudSine 公司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等知名机

262、构,邀请行业专家作分享、开设各项研学课程及体验活动,让学生享受到世界前沿的科创教育,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情况,促进学校科创人才的专业化发展70。同时,德胜学校(国际)携手京领打造“科研的力量栏目”,为德胜学子搭建了与世界名校教授对话的科研平台。通过该栏目,学生们与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康奈尔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各领域知名教授充分交流,在十场精彩的采访中进行思想碰撞,重新定义了课堂的边界71。十位专家学者囊括理工科、社会科学和商科各个领域,他们分别为:理工科方向有专攻二维材料且已有数百个出版物分布在相关领域并且引用次数过数万的剑桥大学材料科学教授 Manish Chhowalla、牛

263、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终身教授 Alex Rogers和致力于恒星与恒星演化研究的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 Christopher Tout;哈佛大学景观建筑学教授 Niall Kirkwood;社科方向有卡内基梅隆大学交互式媒体专业教授 Drew Davidson、牛津大学法学教授 Stefan Enchelmaier、牛津大学英美文学教授 Matthew Bevis 以及哈佛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 Steve Kelman;商科方面同样也是两位学术重镇领头人,康奈尔大学商学院教授Christopher Marquis 和牛津大学金融经济教授 Ludovic Phalippou。从学科专业深度知识到学科领

264、域的未来发展、从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到职业发展的专业性,学生们受教于十大行业中的领军人物,让知识引领他们走向了行业的前沿。此外,德胜学校(国际)链接“全球院士论坛”,成为“全球院士平台大湾区基地”。通过“全球院士科研坊”,学子们将参与美国藤校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牛津大学教授亲自指导,开展科研项目72。开设校本专业课程德胜学校(国际)开设网络安全、人工智能、跨学科科研、科研论坛等课程及项目,将教学的重点由知识的获取转移到知识的应用与创新,注重打造学生的科研科创特长,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且,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生化、天体物理等领域也是学校一直全力打造的品牌领域。从七年级的科学课题开始,

265、德胜学校(国际)就引入了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到了九年级,学生能够开始学习数学调查和科学研究。在此期间,希望向技术领域发展的学生PAGE 114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可以选择学习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网络安全、3D打印和物联网等课程;而期望进一步探索科学研究领域的学生也可以学习生物工程、生物化学、天体物理等学科方向73。打造“科创菁英”计划德胜学校(国际)特别打造了“科创菁英计划”,一直着眼于在技术领域上的学生培养。该计划涵盖人

266、工智能、生物化学、天体物理、基因克隆等多个科研领域,引进专业科创导师,开设科创夏令营和冬令营,全力培养学生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74。打造信息化学习平台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资料搜集的效率,德胜学校(国际)开发了数字图书馆平台,用信息智能化手段为自主学习赋能。德胜学校(国际)建立了多媒体图书馆,提供众多学术资源,包括学术研究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可以访问学校的付费科研平台EBSCO搜索专业学术论文,以支持深入的学术研究,支持包括高年级的学科研究项目、IB 扩展论文和科目论文。在 21 世纪的信息时代,学校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打造自己的信息化学习平台,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德胜学校(国

267、际)从以下三个方面打造自己的信息化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在信息化学习平台上,学校可以整合各类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便捷的获取渠道。例如,电子图书馆提供了大量电子书籍、期刊、报纸等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电子图书馆还提供了多种检索工具,帮助学生快速定位所需信息。通过这些数字资源,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同时,教师可以利用Managebac、Inthinking 和 Kognity 等平台获取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案、试题和视频等,提高教学质量。这些丰富的数字资源不仅满足了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

268、,通过利用这些资源,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知识,拓宽视野,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灵活的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平台支持多种学习方式,如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Kahoot 通过有趣的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Kognity 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实时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这些灵活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时互动与反馈PAGE 115学校信息化学习平台还提供了实时互动与反馈功能,方便学生、

269、教师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例如,Managebac 设置了在线讨论区,学生可以在其中提问、分享心得,与教师和同学互动交流。同时,教师通过 Kahoot 的实时反馈功能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这些学习平台的实时互动与反馈功能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德胜学校(国际)的信息化学习平台通过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和实时互动与反馈功能,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了一个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这些平台不仅方便了教学管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些平台还培养了

270、学生的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为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信息化学习平台是教育创新的重要载体。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这些平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学校应继续探索和发展信息化学习平台的优势,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出贡献。在人才培养方面,德胜学校(国际)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并积极追求科学、全面和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德胜学校(国际)的创新教育模式、广泛的国际资源和前沿的科研课程使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的创新先锋。3.推行“公仆型”领袖服务理念 德胜学校

271、以培养“学者、领袖和优秀公民”为愿景,希望培养的学生自信、乐观、豁达,并具有坚毅品质和良好的交际能力。在德胜学校(国际),从学校管理层到老师、学生,都推行“公仆型”领袖的核心理念,以真正的关怀和照顾,带领团队逐步向前。“公仆型领袖”是一个专业的领袖模式,公仆型领袖需要关爱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成长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团队的发展。在德胜学校(国际),服务于社会的公仆式领袖是德胜学校(国际)始终坚持的培养目标,希望学生最终在未来去到社会后,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并贯彻“Lead(引导),Care(关爱),Inspire(启发)”的精神。学校的老师们均以身作则,以“公仆型领导”模式引导、关心及激发学生,让他

272、们将来也成为平易近人、乐于奉献的公仆型领袖75。系统培养模式德胜国际学生领袖会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治组织,学生通过学生领袖工作章程规定,在学校的指导帮助下,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学校事务,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PAGE 116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按职能,德胜国际的学生领袖分为两大类学生领袖会成员以及家族、CCA 领袖;学生领袖会实习生,宿舍及班级领袖。依据学生领袖个人的特质,学校着重加强了能力培训和价值观教育,

273、确保学生领袖们能够把德胜国际的未来领袖精神传承下去。为了发掘学生领袖们的领导才能,培养他们之间的凝聚力,让他们带领更多的同学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成为真正的学者、领袖、全球公民,德胜国际开展了一系列的领袖培养活动,如学生理事会、学生领袖营等,通过“学中玩”、“玩中学”构建新一代领袖体系。课堂教学引导领袖意识在德胜学校(国际)课堂教学中,学校运用茶馆式小组、苏格拉底讨论、画廊展示等教学手段融入到各学科课堂中,创建“合作式学习”的平台。在苏格拉底的讨论模式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组长,每一个不同的观点都可以得到尊重;茶馆式教学也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角色和层次,组长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不仅能发挥小组合作最大的

274、功能,也能让每个组长有机会担任领袖的角色。76多元领袖平台在课堂之外,德胜国际尤其注重搭建学生领袖进行思维碰撞的平台,通过学生理事会、学生领袖会、家族领袖、CCA领袖、学校和学部集会等,学生领袖可以带领团队一起进行反思,分享所思所获,并进行公众演讲。在每年的 Sabbatical“学术休假”拓展课程中,由学生担当“老师”的角色,自行创办与教授课程,为同学们传授新技能,德胜学校(国际)搭建了一个让学生挖掘领导潜能以及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独特平台。以家族管理制度为例:除校长、副校长和学校委员会以外,全校师生将被分配到四大家族。学生将在入学之初被分入各自的家族,每个家族会选出各自的家族领袖和助理,他们将

275、作为全体学生的代表,帮助协调家族内的各个团队、组织学院活动并代表学院出席相关会议。这四大家族各自独立,却也是一个统一整体,有时携手联盟,有时对抗比拼。在家族内部,丰富的家族团建和家族活动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锻炼领导力、社交能力、智力、体力和实践技能的机会。在家族之间,学校会定期组织校际家族荣誉冠军赛,能够增强家族成员的成就感、忠诚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培养个人的集体意识、领袖胸襟,并激励他们把这份责任感传递到学校和社会中。丰富实践活动在“在玩中学”理念的倡导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校园生活,学生们能够亲身参与体验和实践,在玩中培养领袖沟通能力和团队协助能力。在每年新生营期间,学生领袖会设计精彩

276、的迎新活动,帮助新生适应校园生活;每学期期末考之后,家族领袖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考后系列活动,包含学术、运动、文娱活动。学生领袖还会在德胜学校(国际)的众多特色活动中与比赛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德PAGE 117胜学校(国际)的特色活动之一“艺术之夜”,活动完全由学生创办及主导,包括资金筹集、场馆预约、灯光及音响设备预定、活动宣传与推广、晚会内容策划等;在模拟联合国大赛等比赛中,学生领袖需带领团队参与比赛,在带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自己的表现,还需帮助学弟学妹。一年一度的学生领袖峰会上,学生领袖们有机会反思和展望自己的领袖发展,聆听特邀青年企业家嘉宾对领袖管理的思考。通过一系列领袖领导力培养活动

277、,学生领袖有充分的机会去发挥领袖精神、提升领袖能力,努力成为未来所需的领袖型人才。4.建立社会责任感“以爱心和创新,把优秀变卓越”。德胜学校(国际)充分践行 IB 教育理念,将创意、行动和服务(Creativity,Action,Service,简称 CAS)核心课程融入学生成长,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懂得关爱,服务社会”的奉献者。在德胜学校(国际),学校创始了多个平台,鼓励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们需要在校园内外、社区、全国、甚至全球进行实践,学会如何关心、服务社会与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感。Running Bank(奔跑银行)是由学生自主创立及运行的,以残疾儿童、自闭症孩童、流浪猫狗等为服务对

278、象,以筹款、做义工为主要方式,旨在为帮扶对象带去所需物品,并给予他们尊重和关爱的项目。在中秋晚会、圣诞晚会等各类活动中都能看到这一组织成员筹募善款的身影,项目所得最后都将捐赠给社会上需要帮助的群体。77“星愿学生义工团”成立于 2016 年,由德胜学校(国际)第一届毕业生开始持续组织参与及协助了容桂星愿自闭症康复中心,开展各项有利于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例如幼小衔接项目、家长喘息日活动、兴趣班教学、墙绘活动等。通过参加义工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孤独症及康复过程的认识,还通过宣传日活动增加社会对孤独症的了解和关注。2022 年,义工团学生受国际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大会(OCALICON

27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HD)组委会邀请发表演讲,为各地从事慈善事业的志愿者带来启发。78国内爱心研学活动是德胜学校(国际)的学生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主动开展的。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筹集善款,为贫困地区的学校带去桌椅、教学用品等物资,为他们装饰学校,还给小朋友们授课并开展一系列活动。他们的目的地包括贵州山区、湛江徐闻、广西山区等。79方舟热线(Noah s Hotline)是一个由德胜学校(国际)学生自发创建的流浪动物救助组织,在校内外组织了多次爱心筹款和义工服务。同学们还利用周末到容桂“自留地”流浪动物救助中心做义工,帮助失去家园的小动物洗澡,

280、散步,也帮助中心做清洁卫生的工作,减轻救助中心负担。PAGE 118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十年级学生也会在 IGCSE 剑桥国际中考后展开社会服务活动,通过完成力所能及的“小事”,对身边的社区和市民带来积极的影响,包括针对洪涝灾害的商户走访、强化绿化意识的亲子课程、校内口罩处理的宣传教育、分类垃圾的社区游戏活动等。德胜学子在实践中培养了社会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行动和服务可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愿意主动参与社会事务并关心他人的需求

281、。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在学校内外成为有意义的社会参与者,也为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四、全人教育体系发掘潜力,优秀办学成果享誉湾 区自 2015 年获得 IB 授权,基于 IB 课程理念的指导,德胜学校(国际)始终在教育探索和实践方面积极努力。在全体学生、教职人员与管理团队的努力之下,获得了优秀的办学成绩成果,德胜学校(国际)在教育领域的声誉和影响力逐渐提升。(一)德胜学子IB成绩总览德胜学校(国际)杰出管理团队和强大的师资队伍,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并不断引领学校发展,在办学成果上取得了极为优秀的成绩。自 2017 年德胜学校(国际)第一届IBDP 考生参

282、加 IBDP 全球统考以来,学校连续 5 年 IB 均分领跑湾区,仅用十年时间就成为湾区 IB 名校。2017 年,德胜学校(国际)首届高中毕业生的 IBDP 统考平均分即达到 35 分,远高于世界平均分 29.95 分。此后的几年中,德胜学校(国际)几届毕业生的 IB 均分连年攀升。812018 年,学校毕业生 100%获得 DP 文凭,90%获得双语文凭;IBDP 平均分达 36 分,远超世界平均水平,3 名毕业生成绩获得 40 分及以上,成为广东省第二,全国第 14。822019 年,德胜学校(国际)IBDP 统考平均分达 37 分,名列广东第一,全国第八。25%考生获 40 分以上高分

283、,50%考生获 37 分以上高分。832020 年,学校 IBDP 统考平均分为 36.62 分,其中,25.5%考生获得 40 分以上的高分。842021 年,德胜学校(国际)毕业生 IB 考试平均分提高至 40 分,有 22 人获得 40 分以上的好成绩,其中 1 名学子获得满分 45 分。632022 年,德胜学校(国际)毕业生 IB 考试平均分为 38.1 分,31%的考生搜获 40 分以上高分,更有 2 名学子获得满分 45 分。毕业生中,100%的考生连续六年获双语文凭,75%已被其梦校录取。85PAGE 119(二)德胜学子综合素养现状德胜学子除了拥有卓越的 IB 大考成绩之外,

284、还在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展示出了独特的德胜风貌。1.双语双文化成果在全英教学环境的浸润下,德胜学校(国际)学子得以提升学术英语水平,具备了流利、准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并因此屡获名校青睐。学子们凭借全方位的英语技能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并在各类比赛中展现出色的表现。与此同时,学子们的中文能力也十分出类拔萃。2018 年,在“21 世纪新东方杯”全国中小学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比赛中,德胜学校(国际)学生将初中组和高中组冠军同时收入囊中;2019 年 11 月,在世界学者杯比赛中,德胜学校(国际)在上海地区赛获多枚奖牌,成功进入学者杯耶鲁大学冠军总决赛,斩获多枚金、银牌奖项;同

285、年,学校作为亚洲唯一受邀学校,前往瑞士联合国总部参加欧洲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同年,在联合国多语言挑战赛中,德胜学子获得中文-英文组冠军,成为唯一获奖的中学生;同年,在亚太地区中英双语节上,德胜学校(国际)学生斩获多枚奖项;2020 年,德胜学校(国际)的五位学子在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国会(NHSMUN CHINA 2020)上斩获六个重量级大奖,并获得全场最大奖项“杰出团体”荣誉称号;2021 年,德胜学校(国际)在世界学者杯比赛中,在上海地区赛获多枚奖牌,成功进入学者杯耶鲁大学冠军总决赛;2022 年,8 名德胜学生在首届国际青少年中文写作大赛获得多个国际奖项,同时德胜国际获得“中文

286、写作教学优秀学校”称号,同年,德胜国际获得第三届国际学校中文阅读擂台赛初中组和高中组双冠军。2022 年,德胜学校(国际)荣获第三届国际学校中文阅读擂台赛中组和高中组双冠军;2022 年和 2023 年,德胜学校(国际)学子在首届和第二届国际青少年中文写作大赛中成功拿下多项大奖,其中包括全球母语高中组亚军、全球母语高中组卓越奖、内地赛区母语高中组冠军、内地赛区母语初中组季军等,学校也连续两年获得组委会授予的“优秀组织学校奖”;德胜学校(国际)的多元文化氛围和双语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留学生涯打下PAGE 12

287、0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了坚实的基础,并助力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不同环境的学习与生活。多元文化的氛围,双语言的教学环境让德胜学校(国际)学子不断提升着自身的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为他们此后的留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和文化基础,助力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不同环境学习与生活。2.科研创新成果在科创领域,德胜学校(国际)学子已经崭露头角,成就覆盖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生物医学、天体物理、材料化学、数理调研等领域,更有不少学子被世界前 50 名校科创

288、相关专业录取。如今,学生的科创能力及人工智能研究获世界级认可。2019 年 3 月,德胜学校(国际)科创菁英团队在首届国际中学生人工智能交流展示会上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养老院老人看护系统”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击败了清华附中、人大附中、美国托马斯中学、史蒂文森中学、香港圣保罗中学等国内外顶尖高中,获得 20 位来自于国内重点高校以及人工智能业界大咖的一致好评,勇夺人工智能创新科技项目评比的珠峰奖(全场冠军);2020 年 10 月,德胜学校(国际)TenFog 团队以独特的产品构思及优异商业计划方案在中国首届“康莱德挑战赛”中,勇夺能源与环境组别铜奖;2020 年 11 月,德胜学校(国际)十二

289、年级学生陆续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全英论文,其中一位学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Proceedings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udies 论文集中发表了危机中的谈判:给中小企业主的三个建议。另外一位学生的对网上宠物市场两三公司的竞品研究以及对解决中国流浪宠物问题的商业模型建议也发表在 IC4E 会议论文上;2021 年,德胜学校(国际)学生再次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一篇自闭症差异基因表达相关论文;862021 年 9 月,在全球院士论坛暨青少年科研论坛中,学校 6 名学子分别获得“青少年最佳论文”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德胜学校(国际)获“中国国际学校科研强校”称号;20

290、22 年,德胜又有六名学子荣获全球院士论坛“青少年最佳论文”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研究领域包括化学研究、天体物理学、音乐理论、艺术理论、传播学。2022 年 9 月,德胜学校(国际)一名学生携关怀孤独症儿童慈善项目,作为第一个来自亚洲的演讲者,也是大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演讲者之一登上 2022 年度国际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大会组委会做线上分享。2023 年,德胜学校(国际)位列中国国际学校科研特色百强校2023;87此外,德胜学校(国际)每年都会举办科研论坛(Research Symposium),在该论坛上,学生进行跨学科科研,并为全校师生展示科研成果;同时,德胜学子还在与友校的科研交

291、流中,自信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展示科研成果。PAGE 121德胜学校(国际)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激发学子对科研创新的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资源。学生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深入研究各自感兴趣的学科,并展示出了卓越的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德胜学子怀揣着对科研的热情和求知的渴望,将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发光,为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3.领袖培养成果培养“公仆型领袖”是德胜学校(国际)的理念及特色之一。德胜学校(国际)以 IB全人教育为目标,以“公仆型”领袖服务理念为基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追求卓越的能力

292、,并且能够具备同理心,成为服务社会的终身学习者和未来领袖。通过一系列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与教学,学子们领导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发挥。2018 年,在亚洲青年领袖峰会上,德胜学子就中国经济发展发表演讲,并获得与新加坡总统莉玛雅各布面对面交流的机会;882019 年,德胜学校(国际)学生受邀参加新加坡华侨中学的年度学生领袖大会活动,与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财政部和教育部第二部长英兰妮拉杰女士面对面探讨教育问题,并进行演讲和成果展示;892020 年,在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国会上,德胜学子第二次斩获“杰出团体”荣誉称号,并且五名参赛学子中,一名获得“最佳代表”荣誉,两名获得“杰出代表”

293、荣誉,同时有两名同学获得在闭幕式发言的机会;2021 年,在哈佛中美学生领袖峰会上,德胜学子经层层选拔顺利入选峰会,并制作出一份完整的“21 世纪中国音乐剧和歌剧发展趋势对比及歌剧推广方案”的策划和展示;2021 年,在哈佛大学模拟联合国中国会议上,德胜学校(国际)学生准备充分,积极发言,展现出了出色的演讲能力与担当,获得“杰出代表”的荣誉。2021-2023 年,德胜学校(国际)学生受邀参加新加坡华侨中学的年度学生领袖大会,学生有机会与新加坡华侨中学校友,新加坡武装部队国防部队总司令亚伦本先生沟通,聆听他的分享。2023 年,德胜学校(国际)被评为“中国国际学校领导力特色十大名校”。德胜学校

294、(国际)学生领袖的身影活跃在校内外活动,国内外赛事,乃至国际高规格论坛峰会。德胜学校(国际)持续不断地培养出众多具备领导才能的学子,他们进入各大世界名校,走向社会各界,在各个领域产生影响创造不同。(三)德胜学子升学成绩总览PAGE 122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自德胜学校(国际)建校十二以年来,学校基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师资团队,为德胜学子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德胜学子不仅接受了扎实的学科知识培训,还得到了

295、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为他们的升学打下坚实基础。德胜学子升学成绩屡创佳绩。历届毕业生先后获得牛津大学、康奈尔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香港大学、多伦多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等世界顶尖名校录取,成绩斐然。2017 年,德胜学校(国际)首届毕业生 100%进入世界 TOP 100 名校。632018 年,德胜学校(国际)毕业生人均 7 份 offer,其中近一半的学生获世界 TOP30 名校录取,近八成的学生获世界 TOP 50 录取。632019 年,德胜学校(国际)毕业生中,60%学子获世界 TOP 30 名校录取,80%获得世界 TO

296、P 50 名校录取,学校培养出第一位牛津本硕连读学子。652020 年,德胜学校(国际)毕业生中,25%获得世界 TOP10 名校录取,80%获世界TOP 30 名校录取,90%的学生获 TOP 50 名校录取。662021 年,学校毕业生人均收到 6 封录取通知书,37%的 IBDP 毕业生获得全球 Top 10 院校录取、80%IBDP 学生获得全球 Top 30 院校录取、90%IBDP 学生获得全球 Top 50 院校录取、100%IBDP 学生获得全球 Top 100 院校录取,学校培养出第二位牛津本硕连读学子。632022年,德胜学校(国际)毕业生人均收获4份offer,85%毕业

297、生获全球Top 50名校录取,95%毕业生获 Top 100 名校录取,其中本届毕业生首次取得美国 Top 30 名校南加州大学(传媒专业全美 Top1)、英国 G5 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政治专业世界 2)的录取。912023 年,德胜学校(国际)毕业生人均收获 6 份 Offer,100%毕业生获 Top 100 名校录取,录取名校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密歇根大学-安娜堡、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五、打造湾区 IB 名校,赋能学生未来发展十二年不忘初心,十二年不断超越。十二年来,德胜学校(国际)始终坚持IB理念的引领

298、,秉持前瞻性的战略思维,致力于打造全人培养的教育平台,并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具有思辨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全球竞争力、适应未来发展的精英人才。作为广东省第一批 IB 授权学校,德胜学校(国际)的探索和实践展示了学校对于国际教育发展的敏锐和长远眼光。学校以全球化的教育理念和高标准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 IB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作为德胜教育旗下的一所优质学校,德胜学校(国际)可以依托集团的丰富办学经验和深厚资源,为学生提供卓越的教育服务。学校建设了高水准的师资团队,这些教师拥有专业PAGE 123的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

299、提供优质的教育体验。学校采用小班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个性化的教学和关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同时,德胜学校(国际)充分利用集团的高端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学校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和课外活动,涵盖学术、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学校还积极引进国际化的教育资源和项目,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一所对 IB 办学模式探索多年的领先学校,德胜学校(国际)充分吸收 IB 教育优势,打造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段教育课程体系,既保有中国教育优势,又显现西方教育精髓。更在此基础上,打造了学校独具特色的“双语双文化”、“科研创新

300、”、“领袖培养”、“社会服务”四大特色培养优势。体系完善的特色课程、高水准的师资团队、高端优质教育资源、独具特色的办学优势使德胜学校(国际)在办学过程中不断突破,学生们无论学术成绩、纪律品行,还是领袖精神、服务贡献等,表现都十分优秀。在学术成绩方面,学校连续 5 年 IB 均分领跑广东,2022 年第六届毕业生 IB 考试平均分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更有两名学子获得满分 45 分,毕业生人均收到 4 封录取通知书,85%IBDP 学生获得世界 Top 50 院校录取。在领袖精神方面,一届届德胜毕业生秉持着“公仆型”领袖的服务理念,在世界的各大院校或领域发光发热,他们不仅在德胜学习期间活跃于学校提供

301、的各类平台,在离开德胜后也积极参与大学活动和组织,关心和服务社会。在短短十年内成为湾区的 IB 名校,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 IB 世界学校的领跑者,以及享誉广东乃至全国的品牌名校,这是德胜学校(国际)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也是迈向新阶段的崭新起点。这种成就不仅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未来的德胜学校(国际)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信心,借助沉淀了十年的宝贵经验,不断砥砺前行,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教育质量,继续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学校将与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追求卓越,再创新的高峰。PAGE

302、124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第五章 未来展望及趋势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国际化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要义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际化教育未来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在当今的社会中,科技创新人才已成为各行各业所需的核心素质,而国际化教育则是为培养这样的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平台。科技创新人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应对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等新趋势,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效率和

303、竞争力。因此,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任务。国际化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平台,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提供最先进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以满足全球市场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国际化教育的支持。由于科技创新的发展是一个全球化的趋势,国际化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术环境和全球化的视野,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此外,国际化教育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最先进的科技设施和实验室,以及最新的科技创新知识和技能,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

304、因此,国际化教育需要创新教育模式,采用更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以培养更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科技人才。例如,通过实践性的课程和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科技创新实验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具有战略意义高度PAGE 125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推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当前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生产力的竞争,但其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305、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开宗明义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系统阐述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战略部署。将教育、科技、人才并列,形成“三位一体”的关系,进行统筹谋划和一体部署,是该部分最大的亮点。同时,该部分还重申和发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等方面的重要表述和重大论断。前北大校长陈佳洱教授也曾提到:“我国教育存在的最根本

306、的问题是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李政道博士提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素质的深层呼唤。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也是当前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更将成为未来人才培养主旋律。因此,新时代我们应当重视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新定位。在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中,教育居于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离开了教育,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便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教育的普及

307、和快速发展,离不开教育为社会源源不断输送的各级各类人才。此外,教育领域本身汇集了大批高端优秀人才,也有力支撑、驱动和引领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二)国家发展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未来教育发展核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未来教育的核心,这一观点在中共二十大政策及各种中央政策中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重视。2006 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我国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纲要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92自国家

308、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发布实施以来,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提升至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PAGE 126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党的二十大报告更加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及“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新征程上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对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为新征程上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93。而新时代的人才,是创新性的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309、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因此,未来教育要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培养卓越的未来人才。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全球各国仍紧抓创新不动摇,德国提出“工业 4.0”战略,印度提出“印度制造”国家战略,美国相继提出如“国家创新战略”等促进本国创新与科技发展,而各国之所以如此重视创新与科技,源于对世界大势有着清醒认识和前瞻的思考。正如习总书记所言:“综合国力竞争说

310、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94变革创新与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因此,在各国均将创新与科技作为本国发展关键目标的大背景下,教育阵地更应响应国家与国际需求,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核心要义,将教育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培养直面未来、接力未来的优秀人才。(三)国际教育呼吁积极创新的未来教育21 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全面

311、也更为丰富,审视人才的视角从单一的个体层面转向了融合个体、团体、组织、社会乃至环境等多个维度,涵盖学习、创新、合作、实践等多种因素的立体视角。2021 年 11 月 20 日,由京领新国际主办、德胜教育承办的第十一届京领创新人才论坛暨德胜教育二十周年德胜学校(国际)十周年教育峰会在佛山市顺德区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的国际教育从业人员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教授学者齐聚一堂,论道国际化创新性人才的机制建设。在论坛上,国家教育督学、教育部原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在开幕致辞中提到:“从国际化教育而言,近三年国际教育在我国迅猛发展,2021 年中国国际化学校已经超过 1

312、500 所。国际化学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我们需要借鉴世界上先进的治学办学经验来设计我们的国际化课程,也要立足本土,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PAGE 127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同时需要找到国际化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总结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在 21 世纪,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已经成为新型人才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进入职场,具备创新能力与科研素养的人才必然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由创新科技人才组成的创新队伍,将为企业、社会、国家带来新的活力。因此,在教育领域,创新与科研能力的培养必然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抓手,落地创新与科研人才培养实践的学校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313、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金志峰曾在第十一届创新人才论坛中表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中小学教育抓起,通过开展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能够保障和促进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国际教育领域,许多学校以创新与科研教育为手段,提出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志在为中国培养优秀的21世纪人才。在德胜学校(国际),学校建校之初便率先提出培养创新人才,充分把握教育需求及人才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科创菁英”计划,注重计算机科学和科学研究领域,培养学生的研究技能,将学科知识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有能力进行科研及创新。学校开设特色计算机科学、网络安全课程,并邀请重磅合作伙伴和专家团队开设冬、夏辅导课程

314、,配合常规课程把科创计划落实。学校的创新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在 2019 年,德胜学校(国际)人工智能队伍获首届国际中学生人工智能交流大赛“珠峰奖”;在全球十大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在中国举办的第一次人工智能大赛中,德胜学校(国际)获全国冠军;在 2021 全球院士论坛暨青少年科研论坛中,德胜学校(国际)6 名学子分别获得“青少年最佳论文”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学校也获“中国国际学校科研强校”荣誉称号;次年,在 2022 年第二届全球院士论坛中,德胜学校(国际)1 名学子获得特等奖,3 名学子获得一等奖,2 名学子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再一次证明了德胜国际化教育体系下学子过硬的科研素养。(

315、四)“创新人才高地”成大湾区发展重要战略目标2019 年 2 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明确提出要突出创新引领,对标世界一流湾区,给予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战略定位。同时,纲要提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人才是创新能力的保障,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动力源泉。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亟待打造有助于人才引进、培养、流动的政策环境,打造世界一流创新人才高地,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国际化智力支撑。湾区三地积极响应这一战略,并为实现这一战略定位发布多项文件,加快规划与布局。在创新创业领域,粤港澳三地联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提供发展机遇。广

316、东省积极为港澳青年来穗发展提供融入式全方位服务,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新创业资助机会,完善港澳青年来穗创业的配套措置,推动建立创新创业高地;香港、澳门积PAGE 128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极促进与辅助创新基地的建设,推进多项创新创业相关计划;在金融与商贸领域,粤港澳三地相继出台金融支持举措,从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粤港澳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引入各方面资金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此

317、外,粤港澳三地也积极完善金融矛盾化解机制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金融监管协作沟通机制;而在教育领域,粤港澳三地联合进行产教融合建设、打造教育科技协同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平台、积极推动港澳高校到大湾区内地合作办学、打造粤港澳校交流平台、推进青年学生交流工作、推进三地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并加强配套政策保障,完善多项机制: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建设,打造一流大学集群,积极探索高校、企业与社会联合培养高端人才的无缝衔接新机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发展现实需要,致力于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社会管理人才,尤其是适应于智能时代的创

318、新人才。建立健全面向港澳及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的选拔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粤港澳三地高水平人才跨境、跨校联合培养和交流、交换机制,鼓励和支持三地青年跨校、跨地域联合创业。高度重视内地与港澳在科技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优秀人才方面的合作,造就包括广大青年人才在内的新时代爱国爱港爱澳的社会发展中坚力量,增强创新人才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支撑作用,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对技术、人才和文化的巨大需求,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新的区域增长极。目前,粤港澳三地积极推动建设“创新人才高地”,已建立起一批合办高校、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同时,采取多项措施保障三地优秀人才充

319、分流动。当前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湾区积极响应“创新人才高地”,利于吸引优秀创新人才与企业扎根湾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更有利于科技强国建设,助力新一代创新人才培养,满足国家创新型建设需要。二、品牌优势将成为国际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品牌是指学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具有一定知名度、赞誉度、诚信度的学校综合内涵的概括,凝聚在学校的名称、标志和教学设施、师资、校园文化等要素,它是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品质、教育特色、经营机制以及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95拥有品牌优势的学校,能够吸引优质生源与教师团队,提高办学质量,

320、最终反映在拥有良好的办学成果,在学生、家长群体心中和社会上拥有良好的知名度、美誉度、诚信度。可见,品牌在一所学校的办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国际学校只有创建独具特色的品牌,打响品牌知名度,提升学校美誉度、诚信度,才能在激烈PAGE 129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一)国际化教育步入“同质化竞争时代”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科技与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国际化教育逐渐从萌芽期转入高速发展期。其表现之一即为国际学校数量大幅攀升。根据京领研究院 2022 年统计数据,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国际学校由不到 100 所发展到现在的 1180 余所,国际教

321、育家庭的选择极大丰富,国际学校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学校已经进入品牌时代,头部品牌国际学校效应日益凸显。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国际学校发展的战略选择。从国际学校分布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的国际化教育不仅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中部地区及其他城市也已起步,国际学校已经从一、二线城市扩展到三、四线城市。在此背景下,可以发现,在部分国际学校聚集地区,许多学校已陷入“同质化竞争战”,即学校仅在体量、规模上与其他学校略有差异,能够提供的服务从表层来看也并无太大差异。由此导致学生在择校时,面对诸多同质化“产品”而无法决策。并且,许多学校因同质化严重而失去核心竞争力,从而导致缺

322、乏优质生源和教师,影响升学率和学校口碑,最终对招生产生不良影响,并再次陷入循环。而随着国际学校数量的进一步增加,可以预见,同质化竞争在未来将成为国际化教育发展常态。品牌优势能够让学校自身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也为学生择校优化了选择成本。在未来,学校生源的竞争,将逐步过渡为靠品牌优势的竞争,其竞争必将愈发激烈。(二)国家政策加快国际教育治理步伐2022 年 8 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涉境外课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210 号),旨在对擅自开展全日制或系统化境外课程培训并引进使用境外教材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整改。通知中明确提到,要求推动证照齐全机构整改:“对有办学许

323、可证和营业执照的涉境外课程机构,要依照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国家机各地普通高中设置标准进行整改,转型为民办高中;整改达标后依法提出申请,由所在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按程序审批。有议员开设境外课程的,要在转型为民办普通高中后依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中小学教材管理等有关规定办学或依法申请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这一政策要求对于证照不全、资质存在模糊空间的民办国际学校提出了转型需求,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政策对于清理无办学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涉境外课程机构的决心。按照政策要求,持有培训类执照的国际学校开设国际课程须在依法取得民办普通高中办PAGE 130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

324、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2023学许可证后,申请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才可进行,否则将会面临资质审查问题。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对家长和学生来说,找到合适的、正确的、资质齐全的国际学校,必然是体会精英国际教育的第一步。学校证照齐全,在校老师资质资历丰厚,是让学生体验到真正的国际化教育的前提。“择校”,需要看学校资质,而资质背后的保证,则是品牌效应;国际化学校发展,也在集团化品牌化的趋势中呈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势头。(三)把握打造品牌优势的关键途径随着经济、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当供大于求,原本“酒香不

325、怕巷子深”的老牌营销方式如今已逐渐退出主流。在如今的科技化、信息化、互联网时代,信息流营销已然成为品牌传播的主要方式。当今时代,一个好品牌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信息密度足够高,即用户能在搜索或者算法推荐的场景下,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到大量的品牌相关信息。信息密度决定品牌高度,品牌高度成就信息密度。信息密度越高,覆盖人群越广,品牌知名度越大,品牌竞争力也就越强。在有力的口碑传播下,品牌信誉度会随之提升,也会带动更多的人自发地分享品牌相关内容,从而为品牌输出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老牌国际学校而言,即便具备深厚的教学经验、优质教学质量,想要进一步吸纳优质生源,传播学校品牌,也不能仅依靠“口口相传”的小范

326、围传播,而应结合信息流营销方式,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范围,打出全国甚至全球知名度。对于新建国际学校而言,更需正确规划品牌宣传方案,以在公众心中留下正面品牌形象为短期目标,以建立深度品牌信任度、美誉度为长期目标,不断输出品牌传播内容,让受众对于学校保持持续关注,加深受众对于品牌的认知度。长此以往,学校品牌优势将得到凸显,学校知名度、美誉度、诚信度,受众忠诚度也将不断提升。在品牌建设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学校需通过长期投入和价值观的持续输出,从小范围辐射到全国、全球性传播,逐步建立良好品牌形象,凸显品牌优势,最终形成具备全国、全球影响力的“超级符号”。在激烈的竞争时代,品牌建设是大势所趋,是国际学校未来

327、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国际学校想要获得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四)具备高端品牌形象的国际学校更受家长群体认可步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际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学校间良性竞争愈发激烈。如今,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是:具备高端品牌形象的国际学校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与社会的认可。PAGE 131根据杰克 特劳特与阿尔里斯所提出的定位理论,“消费者对过多的信息、品牌倾向于排斥,消费者在购买某类别或特性商品时,更多地优先选择该类别或特性商品的代表品牌,例如购买可乐首先想到可口可乐,购买创可贴首先选择邦迪等。”在国际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由于大多数学校同质化严重,许多学生在择校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知名度、美誉度和诚

328、信度的学校,这也衍生出了一大趋势优质生源向头部学校聚集。从国际化教育的受众群体来看,目前选择“国际学校”的家长群体中,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家长数量占比极高。CCG 全球化智库发表的“2018 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显示,从双语国际学校家长教育程度的分布来看,具有本科学历的家长占比 41.78%,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学历占比为 58.67%,大专学历的家长占比为 26.56%,高中以下学历的家长仅占比 14.68%。96相比 2000 年,近年来国内高净值收入人群数量实现翻倍增长。在以京津冀、江浙沪和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高净值人群密度也相对较高,逐步渗透至内陆省份,在未来,二、三线城市的高净

329、值家庭将会不断增加。同时,在经济发达及次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家庭也将目光转向国际教育。这部分家长群体的特征往往表现为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及理性的思考,愿意为孩子承担大额教育支出,对于具备高端品牌形象、特色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拥有个性化定制能力的教育的需求意愿强烈。如今,在择校时,国际学校家长群体对于学校的考察也表现的更为精细化、全面化,在择校时往往会理性思考,从学校品牌、学校特色、课程、师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环境等多维度进行筛选与考察。而一所具备高端品牌与实力的学校自然成为家长群体的首选,更受关注与信赖。三、大湾区国际学校将在粤港澳双向交流背景下加 速发展历时 20 余年,“粤港澳大湾区

330、”由学术界的讨论转变为地方政策的考量,最后成为国家级战略。自 2019 年 2 月 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后,粤港澳三地联动,在科技、教育、创新创业等领域均展开了联系与合作,着力打造经济创新创业高地及人才高地。2020 年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指出:在“十四五”期间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为大湾区国际教育发展提供了大有作为的新天地。(一)人才流通升级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PAGE 132 大湾区 IB 学校发展研究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B Schools in the Greater

331、Bay Area2023自纲要发布后,大湾区各地均推出具有特色与亮点的相应人才政策。如从政策和服务入手解决人才流动问题、从创新创业环境入手解决人才发展难题等,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引才用才环境。自 2019 年 2 月国家发布纲要以来,大湾区人才流动速度获得显著提升。根据智联招聘 2019 年发布的2019 年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及人才流动报告97,通过分析 2019 年三季度大湾区流入人才的画像可以发现,流入内地的港澳人才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占比46.99%,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专科、本科、硕博及以上)累计达 88.44%,人才层次相对较高。并且,从流入人才的学业、职业背景

332、来看,从事教育/培训/院校行业的人才位列流入人才比重前三位,对于广东地区教育行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2019 年 11 月发布的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的实施方案大力推动构建全面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职称评价体系,推进经济、教育等各领域粤港澳大湾区职业资格认可,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评价融合发展机制,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自由流动。2021 年 9 月 6 日下午,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举行在深圳龙华举行开学典礼。98这是内地第一所由香港教育机构直接实施运营管理的 K12 寄宿制学校,为深港青年交流创造了条件。对于国际教育领域而言,引入具备国际化背景的港澳优秀人才资源,有

333、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化教育品质,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大湾区尤其是内地 9 市的国际化教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二)教育交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涌入在纲要发布后,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互流互通也成为了打造教育高地的主要实现路径。为进一步推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教师交流互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领域交流合作,为粤港澳三地教师交流打造良好的沟通平台,2019 年,粤港澳大湾区教师联合会正式成立。联合会的建立有利于深化湾区教育领域交流合作和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新时代“新师范”建设路径,构建世界一流水平的开放型教师职前和职后培养体系,开启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征程。在高等教育阶段,纲要 发布以来的三年间,大湾区建设起了多所由三地合办的新高校:黄埔大学(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大湾区大学(东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此外,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已与广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京领&德胜教育:2023大湾区IB学校发展研究报告(154页).pdf)为本站 (伊人)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微**... 升级为标准VIP

xi***in... 升级为高级VIP  13***25...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栀**...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ba***in...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56***55...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15***67...   升级为高级VIP 15***19...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18***95... 升级为至尊VIP 

13***62...   升级为至尊VIP 13***86...   升级为至尊VIP

 13***30...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想**...  升级为标准VIP 18***61...  升级为标准VIP

 ca***e2...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19***85...  升级为高级VIP 13***90...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13***18... 升级为至尊VIP

15***81...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Am***c 升级为至尊VIP 13***04... 升级为至尊VIP 

18***88...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13***78... 升级为至尊VIP

18***21... 升级为至尊VIP   13***63...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18***46... 升级为高级VIP Ji***hx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皮***n...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13***38...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13***49...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18***75... 升级为至尊VIP

 18***77...  升级为至尊VIP  13***78...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15***00...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13***31...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邓**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升级为标准VIP

 15***67...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13***52...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15***65...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13***14...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am***s0... 升级为至尊VIP 

LW***20...  升级为高级VIP   13***13...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大***...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至尊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标准VIP

15***76... 升级为标准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雷***... 升级为至尊VIP 天**... 升级为高级VIP  

 we***n_... 升级为高级VIP 13***19... 升级为高级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