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用时:47ms

行业研究报告大全-PDF版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行业分析 > 其它行业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法院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三十年白皮书(1993-2023)(136页).pdf

    24市场公平竞争中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强化企业公平竞争意识,引导形成崇尚、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依法妥善审理数据确权、数据交易等案件,探索完善数据权益保护规则,推动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8 13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长江商学院:2020-2023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18页).pdf

    1与空前的不确定性共舞,似乎是每个个体和组织在过往三年多经历的共同洗礼。疫情虽然渐远,复苏之路却仍道阻且长,“余震”依然持续。整个社会都在迫切地寻找反弹的动能,追根溯源,无论个体还是群体,走出深谷的关键在于信心的恢复,在于“韧性”,在于韧性的不断传导。2020 年 2 月以来,我带领研究团队持续追踪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心理韧性水平,积累了国内首个大样本、长周期的企业家及员工的心理韧性数据。经过三年半的持续回收与分析,有效问卷数累积逾 8 万份,数据点超过 1000 万。为了更加简明直观地呈现中国企业家心理韧性的变化,我们探索性地进行指数化整合,将多个量表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构建了“长江商学院韧性指数(CRI)”,以此推进了本报告中的数据分析。以 CRI 指标体系初筛的有效原始数据共计 25,406 条,经过多轮严格校对,最终保留样本数据 22,298 条。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中国企业家韧性报告(2020-2023)总结了我们在过去这个艰难时期对心理韧性的研究发现,主要结论如下:1.历经三年考验,全样本的韧性指数水平大幅下降,但企业家及高管群体得分持续高于全样本;2.虽然女性的整体韧性指数得分低于男性,但随着职级的升高,男女韧性指数得分差距显著缩小;3.95 后员工韧性指数得分最低,应得到管理层的关注,帮助他们持续打造韧性;而 40岁以上员工为高韧性群体,对于组织韧性的增强、稳定以及传导有着重要意义;4.在疫情初期,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抗压力、专注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分项得分均高于全样本,但随着时间推移,几项分数均大幅下降;整体状态在 2023 年上半年呈现出缓慢回升的趋势;5.依照当前的韧性恢复速度,可以推测并估算:未来的 35 年,叠加复苏期的宏观环境波动,所有人都要持续经历韧性的考验,个体心理韧性和组织、经济、社会的韧性紧密相连。在对比了企业家群体和全样本的数据后,共性趋势和群体差异均显著呈现。我们希望通过数据整合,梳理企业家韧性指数,以衡量企业家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快速复原的能力。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同时反映出宏观环境对个体韧性的影响,我们通过交互分析梳理影响韧性水平的多维因素,以期为个人和企业凝聚共识、应对危机并实现长久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我期望阅读到这份报告的读者们能够意识到,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无论是不是管理者,我们都是一个个具体生动而又普普通通的人,都要在危机中面对不同程度的打击、考验和历练,方能具备“韧性”,这是我们穿越危机,复原、成长和获益的动力之源。唯变不变,艰且益坚。张晓萌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组织行为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领导力、行为心理与包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韧性及韧性手册作者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整合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Contents 目 录02韧性指数分项:抗压力04韧性指数分项:情绪处理能力01韧性指数介绍03韧性指数分项:专注力03-1011-1517-1921-24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0203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韧性指数最高01韧性指数介绍应成为个体韧性到组织韧性的“传导者”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0405美国心理学会将心理韧性定义为“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即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在大样本定量问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心理测评量表中筛选出与个人心理韧性具有较高测评信度和效度的 10 项指标,构成了韧性指数的初版量表1,这 10 项指标概括为以下三个维度:抗压能力:通常情况下,遇到艰难或疾病能快速恢复;压力是使得我变得更强的动力;注意力和集中思考的能力并不会因压力而受到影响。专注能力:通常情况下,面对压力不会感觉疲倦或精神不振;对所做之事很有兴趣;能够集中精力做事。情绪处理能力:通常情况下,能够处理不愉韧性指数的构成和分析方法请见报告附录 1。快或痛苦情绪;不会感到紧张、不安及烦躁;遇事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思考和做事时不会出现过度担忧。整合抗压能力、专注能力和情绪处理能力三个维度的 10 个指标后,我们创立初版“长江商学院韧性指数”(CKGSB Resilience Index,简称为 CRI)。经过分析和验证,CRI 得分范围在 0-35 分区间(其中抗压能力得分区间为 0-12 分,专注能力得分区间为0-9 分,情绪处理能力得分区间为 0-14 分)。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在 2020 年-2023 年的平均韧性指数得分为 25.54,全样本群体得分为 24.67。结合图 1 可以看出,疫情三年半以来,全样本的韧性指数出现大幅度下降。进入 2023 年,虽然全样本的韧性指数依旧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但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的韧性均值缓慢向好,且与全样本的差距在拉大。如下图所示,以 2020 年的韧性指数得分作为基线值(当时疫情刚刚暴发,大多数人的判断是疫情会在 3 个月内结束。因此,这一时点的样本数据更加接近疫情前的水平,权且作为对比的基准),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于 2023 年上半年的抗压能力、专注能力和情绪处理能力三个维度均弱于2020年水平。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在加强自身韧性打造的同时还需重视韧性的向下传导,不断提升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专注、抗压和情绪处理能力。随着员工韧性能力的提升,“能力够却带不动”“一言不合炒老板”“遇到问题老板您扛我先溜”的情况或将减少。图 1:过往三年半韧性指数变化情况8.726.8010.21抗压能力专注能力情绪处理能力1图 2: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三个维度指标得分20202月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2020 年26.0425.652021 年25.8525.122022 年25.0624.112023 年上25.1823.959.036.569.9020231月6月值得注意的是,1825 岁初入职场的 95 后员工群体需要格外给予重视。2020 年 2023 年95 后员工韧性指数的均值为 22.86,显著低于全样本均值(24.67)。具体而言,95 后群体无论在抗压能力(7.43)、专注能力(6.08)、还是情绪处理能力(9.35)方面的能力得分从年龄角度来分析韧性指数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图 4 看出,2020 年 2 月企业中 40 岁及以上员工的韧性指数得分为 27.45,高于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同期水平 27.03(见图 4左)。由此可见,40 岁以上员工为高韧性群体,对于组织在危机中的稳定、抗压、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 2023 年上半年,40岁以上员工的韧性水平也出现大幅下降,显 注: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包括各年龄段的一把手和高管。中年员工群体不包括一把手和高管。07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06图 3:过往三年半 95 后员工的韧性指数情况均低于全样本均值(分别为抗压力 8.36、专注力 6.52 和情绪力 9.80)。一方面 95 后员工为职场新生代,需要更多的历练和经验来打造韧性,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加强对青年群体的关注,特别是青年群体占比非常高的新兴行业和公司。著低于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见图 4 右)。三年的考验之后,中年员工面临更大的就业挑战。目前就业市场的一个高发现象即“中年失业”,特别是在互联网等新兴企业中,员工平均年龄更下降至 35 岁。企业需要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关注和维稳,增加对中年员工的价值重视程度,发挥他们作为组织韧性“压舱石”的作用。图 4:中年员工和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韧性指数对比图 6: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三年半前后三种能力均值的性别对比此外,进一步对比三年半前后的三个能力维度,可以看到,在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中,2020年 2 月,女性领导者在情绪处理能力和专注能力上都与男性领导者一致或略高,分别为10.75 和 7.17,而男性领导者分别为 10.69 和7.16。在抗压能力上,女性领导者得分(9.09)略低于男性(9.19)。到 2023 年上半年,女性领导者在专注能力上依然高于男性,且差距稍有拉大,抗压能力与之前变化不显著,都是男性领导者略高于女性领导者。情绪处理能力方面,女性领导者被男性领导者反超。综上可见,女性领导者与男性领导者的韧性水平相差不大,甚至在某些时期的一些维度和指标要高于男性领导者。特别是在专注能力方面,女性领导者具有微弱的优势,在抗压能力方面,男性领导者具有微弱的优势,而情绪处理能力,两性之间随着外界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变化,性别差异的走向仍有待观察。29.959.842023 年上9.199.092020 年 2 月6.526.632023 年上情绪处理能力抗压能力专注能力男女25.182023 年上23.972020 年 2 月27.0327.45中年员工群体2(40 岁及以上员工)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10.6910.752020 年 2 月8.778.652023 年上7.16 7.172020 年 2 月2020 年25.6523.902021 年25.1223.702022 年24.1121.072023 年上23.9522.9222.8695 后员工群体(18-25 岁)24.67全样本群体从性别角度,男性和女性企业家和管理者 群 体 韧 性 指 数 的 得 分 分 别 为 25.61 和25.39,差距仅为 0.22,并不足够显著。但图 5:各职级性别韧性指数得分对比是结合职级与性别两个角度可以发现,随着职级的降低,男女韧性指数得分差距逐步加大。员工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24.4624.8525.4325.6125.3924.4123.4722.5825.6125.39女男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0809从区域角度可以看出,2020 年韧性水平最高的是华东地区,其次是华中、华北和东北地区,韧性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的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值得关注的是,2023 年上半年,西南地区企业家的韧性水平强势反弹,成为 CRI 最高的区域,这也是唯一一个在过去三年半中企业家和管理者韧性出现上涨的我们进一步聚焦了中国四个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并分析了各地高韧性群体的占比。高韧性人群指韧性指数在 28 分及以上的受访者(抗压能力高于 9 分、专注能力高于 8 分而情绪处理能力高于 11 分)。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中,这一得分区间的人数占比较高。2020 年2 月,四大城市中,上海的管理者中认为自己具有极高韧性水平的人数占比最高,为 36%,图 7:按地域划分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韧性图 9:各行业企业家及管理者韧性水平三年半前后对比图 8:北上广深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中极高韧性群体人数占比华东华南华中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地区。其次是华中、华南和华东地区,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韧性水平相对最低,尤其是东北地区,韧性水平下降幅度非常严重,这可能一定程度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宏观政策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但考虑到样本分布的偏差,相关程度有待后续研究跟踪观察。深圳、北京和广州占比在三成左右,分别为31%、29%和 27%。2023 年上半年,上海、广州和深圳地区的企业家和管理者认为自己保持高韧性水平的人数占比均下降至两成左右。上海和深圳极高韧性群体人数占比为 21%和20%,北京和广州占比为 18%和 19%。3 年前后数据对比显示,整体外部环境对于上海和深圳的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影响较大。行业划分请见附录 33从行业3对比可以看出,2020 年 2 月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中,高韧性人群占比最高的是IT/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占比 38%,其次是房地产行业(36%)、金融业(32%)和商业服务业(咨询、法律等)(32%);占比最低的是交通/运输/物流/仓储行业,仅为 8%,教育/培训行业也相对较低,为 18%。2023年上半年,高韧性领导者占比最高的是文化/IT/互联网/通信/电子金融房地产商业服务贸易/批发/零售/租赁教育/培训生产/加工/制造交通/运输/物流/仓储服务业医疗/保健农林牧渔文化/传媒/娱乐/体育能源/矿产/环保19 ! $!82620(%#)&%8%传媒/娱乐/体育行业,超过 27%,为唯一高韧性领导者占比超过四分之一的行业。截止到2023 年 6 月,医疗/保健和生产/加工制造业次之为 24%;教育/培训行业的高韧性领导者人数占比仅剩 10%。从图 9 各行业在 2020 年和 2023 年的对比可以发现:企业家韧性指数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行业状况和市场变化对从业者心理的影响,但相关性有待验证。26.6826.4126.1826.0925.4525.3124.8225.1725.8124.6824.2125.0325.7125.0225.8724.425.8126.0726.1425.6125.7725.2926.0724.2422.5925.3624.6526.632020年2022年2021年2023年上20231月6月20231月6月18! )61%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0202月20202月2020/02基线值图 10 显示了 2020 年 3 季度至 2023 年 2 季度间韧性指数的季度均值。可以看到,2020 年2 月,是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和全样本韧性最高的时间点,之后向下行震荡波动。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韧性指数波动振幅小于全样本,且趋势更加平缓。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韧性水平在 2023 年上半年还没有完全走出低迷。而全样本群体的韧性水平在 2020 年第 4 季度和 2022 年第 2 季度出现大幅下降,2021 年第 1 季度和 2022 年第 4 季度均出现快速反弹,之后均有波动。2023 年上半年维持了三年来的中位水平,和疫情初期的韧性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根据目前的数据可以得出,全样本群体,尤其是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仍然处在恢复期。而这一恢复期的时间按照当前的复苏初期相对较慢的恢复速度,以及考虑到心理韧性变化的滞后性,在粗略预测下,至少需要 7 年左右才能接近疫情前的水平。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院陆林院士的研究,新冠疫情对人们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或许会持续 20 年以上。信心对于经济复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个人和组织韧性的打造将是一个长期过程。11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10图 10:长江商学院韧性指数 CRI 2020 Q3-2023 Q2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韧性指数三维度之抗压力过去三年半,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高抗压力者占比高于全样本,虽经历占比下降整体下降幅度仍远小于全样本02韧性指数分项:抗压力24.8225.5524.9424.8124.5523.5824.7025.4023.7724.0926.1225.1525.2426.4826.1725.5925.6325.2724.7625.6225.6925.3125.10 2020 Q3 2020 Q4 2021 Q12021 Q2 2021 Q32021 Q42022 Q12022 Q22022 Q3 2022 Q42023 Q12023 Q224.1626.2627.03每个人都在和压力共存,一个具备抗压能力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及挑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在韧性指数的构成中,抗压力是重要的分项维度之一。抗压能力包括三个自评指标:遇到艰难或疾病能快速恢复;压力是使得我变得更强的动力;注意力和集中思考的能力并不会因压力而受到影响。长江商学院韧性指数(CRI)中抗压能力得分在 0-12 分之间,得分越高专注能力越强。2020 年 2 月调研时4,我们发现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得分相对最高,为 9.16,全样本群体得分为 8.60。2020 年下半年至 2021 年,抗压水平出现了止跌反弹的趋势,但企业家群体和全样本的反弹力度相差不大。从 2022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抗压能力得分持续下跌,但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全样本。从得分的下降幅度上看,过去三年半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抗压能力平均下降4.8%,而全样本群体下降 6.4%。总体来看,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中认为自己“能经常或总是能够有抗压能力”的人占 61.62%,高 出 全 样 本 群 体 10 个 百 分 点(51.13%)。2020 年和 2021 年,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均存在超过 65%的人认为自己经常或总是能够抗压,并且占比最高值出现在 2021年,为 65.79%。这一比例在 2022 年开始下降4 本报告的问卷收集起始于 2020 年 2 月,当月的样本收集共计 3677 份,样本收集期恰逢春节节后的停工停产期,绝大部分受访企业家认为 COVID-19 和 2003 年 SARS 类似,影响和冲击都较为短期。本研究中 2020 年 2 月所有指标均显示该时段得分为这 3 年半中最优,最为接近疫情前的心理韧性水平。我们由此把 2020 年 2 月作为初始对比值。13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5.19U.97 21202165.79V.89 22202257.23G.62 23202357.39D.83%9.168.939.048.748.728.608.548.648.198.05图 11:过去三年半群体平均抗压能力得分图 12:认为“自己能经常或总是有抗压力”的人数占比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61.62Q.13 20 年 2 月2020 年下2021 年2022 年2023 年上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至57.23%,2023年上半年和2022年基本持平。而全样本群体中,2020 年和 2021 年认为自己经常或总是能够抗压的人数占比分别为55.97%和 56.89%,但是这一比例在 2022 年下降至 47.62%(低于一半),到 2023 年上半年继续下降至 44.83%。4.8%6.4%过去三年半,平均近 8 成(78.98%)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认为“自己经常或 总是在遇到艰难和疾病时能快速恢复”过去三年半,平均超 7 成(71.22%)全样本群体认为“自己经常或总是在遇到艰难和疾病时能快速恢复”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78.98q.22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14数据显示,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认为“在压力下,我的注意力和思考力经常或总是不受影响”的人数占比过去三年平均为 75.16%,而全样本群体为 66.41%。两个群体该项最高值均出现在2020年,随着公共环境压力持续,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受影响人数比例增加。不过,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在 2020 年和 2021 年维持相对高位水平(78.91%和 78.28%),2022 年下降至 71.46%,2023 年上半年基本保持不变。而全样本群体逐年下降,且下降幅度并没有明显减缓的趋势。71.07x.91p.31x.28c.77q.46e.36q.20a.75r.24b.51p.78T.45c.12S.20Y.91 20 年2020 年2021 年2021 年2022 年2022 年2023 年2023 年图 14:指标 2/认为“压力不会将我打垮,反而让我更强大”的人数占比图 15:指标 3/认为“在压力下,我的注意力和思考力不受影响”的人数占比2020 年 2 月,企业家在当时普遍的心态是熬过这两个月就可以复工复产,当被问到“在遇到艰难和疾病时,能否快速恢复”时,企业家及管理者中有 80.06%的人认为“自己经常或总是能够快速恢复”,全样本中这一比例为 74.37%。随着疫情的持续,企业家的短期最大压力来源成为三年长期压力。在不确定性中遭遇艰难和疾病的挑战,企业家中认为能够快速恢复的人数占比,从 2021 年最高点82.47%下降至 2023 年 74.82%;而全样本中这一比例则从 2021 年最高点 76.55%下降至2023 年最低点 65.43%。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面对压力的自信水平和恢复速度都远远超过全样本。过去三年半中,企业家及管理者中有67.60%的人经常或总是认为“压力不会将我打垮,反而让我更强大”,而全样本群体中这一比例只有 57.71%。如左图所示,企业家及管理者将压力视为变强动能的人数占比远超全样本。2020 年企业家及管理者认为“经常或总是因压力而更强大”的人数占比最高为71.07%,此后逐年下降,2023 年上半年反弹至 65.36%。而在全样本群体中,2021 年认为“经常或总是因压力而更强大”的人数占比最高为 62.51%,此后逐年下降,2023 年上半年继续下降至53.20%。图 13:指标 1/认为“自己经常或总是能够快速恢复”的人数占比80.06 20 年74.37.47 21 年76.55v.81 22 年68.79t.82 23 年65.43%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67.60W.71%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75.16f.41%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1617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专注能力水平恢复更快,与全样本的差距拉大。03韧性指数分项:专注力韧性指数三维度之专注力 专注能力是指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并能高速完成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企业家和管理者尤其重要,企业战略发展和经营决策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出判断。韧性指数中的专注能力包括三项指标:通常情况下,不会感觉疲倦或精神不振;对所做之事很有兴趣;能够集中精力做事。长江商学院韧性指数(CRI)中专注能力得分在 0-9 分之间,得分越高专注能力越强。由下图可知,2020 年 2 月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的专注能力得分均值为 7.16,得分略高于全样本群体的 7.09。但随着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持续,群体的专注能力出现显2020 年,企业家和管理者与全样本的专注能力水平并没有明显差异,但随着疫情的长期化,企业一把手和高层管理者的专注能力水平与全样本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且,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的专注能力在 2023 再次出现反弹态势,但是距离三年前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对比专注能力三个具体指标,可以看到,三%为得分在 3 分(即选择“总是”)的人数占比,其他选项为:经常,偶尔,很少对比专注能力水平在三年间的变化,认为“自己专注能力极强”的人数占比下降幅度非常明显。其中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高专注力者 占 比,从 2020 年 2 月 的 46.29%,下 降至 2023 年上半年的 32.79%;全样本群体在2020 年 2 月高专注力者占比略低于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但差别不显著,为 45.42%,到2023 年上半年,下降至 28.86%,低于企业著下降。2020 年下半年,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的专注能力得分均值为 6.49,高于全样本群体的 6.31。其中,2021 年全样本的平均专注力得分为 6.60,相较 2020 年上升4.46%,2022 年专注能力得分为 6.34,相较前一年下降 3.89%,2023 年上半年平均值仍为 6.34。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中,2021 年专注力得分回升至 6.74,,升幅为 3.83%;但是 2022 年再次下降,得分降至 6.49,降幅为 3.70%;2023年上半年,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专注能力再次开始提升,平均分得分提高至 6.56,增长幅度为 1.17%。这部分体现了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在恢复期专注业务的工作状态。19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1823CEHQ%不会感觉疲倦或精神不振对做的事很有兴趣能够集中精力图 16:过去三年半群体平均专注能力得分图 18:2020 与 2023 年专注能力水平变化对比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年时间发生最大变化的是“疲倦感”,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中,认为自己“总是不会感觉疲倦或精神不振”的人数占比从 2020 年 2 月的 45%下降至 2023 年的 23%,下降幅度为22%,相当显著。“对所做事情的兴趣度”在三年前后变化程度最小,从 2020 年 2 月的48%下降至 2023 年上半年的 43%,下降幅度为 5%;做事能够集中精力的占比从 51%下降至 40%,降幅为 11%。图 17: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三年半前后专注能力各项水平变化对比家群体近 4 个百分点。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高专注能力对于企业经营决策和战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专注能力极强的人数从接近半数下降到约三成,这一显著变化值得引起关注。专注能力的提升需要长期的调整,我们会持续关注该指标的变化。2023 年上32.79(.86%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20231月-6月2020 年 2 月46.29E.42%5%7.167.092020年2月2020年下2021年2022年2023年上6.496.316.746.606.496.346.566.3420202月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2021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情绪处理能力逐步恢复,幅度缓慢,但显著高于全样本。04韧性指数分项:情绪处理能力韧性指数三维度之情绪处理能力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2223图 20:指标 1/当我遇到问题时,我试图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情绪处理能力四个指标的三年半变化情况图 21:指标 2/我能处理不愉快或痛苦情绪,如悲伤、恐惧和愤怒图 19:过去三年半间情绪处理能力平均得分变化在当今职场中,情绪稳定似乎是成功职场人的一个必要条件。如何有效地处理情绪,成为企业管理及个人职场发展的关键因素。情绪处理能力包括四个指标:通常情况下,能处理不愉快或痛苦情绪;不会感到紧张、不安及烦躁;遇事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思考和做事时不会出现过度担忧。长江商学院韧性指数(CRI)中情绪处理能力得分在 0-14 分之间,得分越高情绪能力越强。2020 年 2 月,全样本群体的普遍情绪处理能力得分相对较高,为 10.57,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得分为 10.71。从 2020 年下半年开始,具体来看四个指标,首先,认为“当我遇到问题时,我试图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的人数占比在过去三年下降较大,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中,认为自己经常能够看到得分相对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均值呈现波动变化,且 2023 年上半年形成向上趋势,但趋势缓慢,小于 2021 年的高点(10.08)。可以看出,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情绪处理能力恢复仍较为缓慢,与疫情前状态仍有距离。全样本群体的恢复则更为迟缓。2023 年上半年,全样本群体的平均情绪处理能力不升反降,从9.58 降至 9.56。若排除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对于全样本群体均值的正向拉升,2023 年非企业家与高管人群平均情绪处理能力进一步降低。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中层、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心理状态的重视,有针对性提供心理关怀和疏导。20.45.28.24.13.11.35.74.90%事情积极一面的人数占比从 2020 年 2 月的20.45%下降至 2023 年上半年的 19.13%,而 全 样 本 群 体 中,也 从 19.11%下 降 至16.90%。在处理不愉快或痛苦情绪方面,全样本人群都在快速恢复中。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中认为“自己总是能够处理不痛快或者痛苦情绪”的人数占比 2023 年上半年为 29.10%,已快速回升至接近 2020 年的水平(30.21%)。全样本群体也是同样的变化趋势。30.21.25%.84).10%.27%.35#.31$.76 20 年2020 年2021 年2021 年2022 年2022 年2023 年上2023 年上结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疫情的结束,人们处理负面情绪方面的能力正在快速恢复,但人们看到事情积极一面的能力却恢复缓慢。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具有较强的反弹能力,韧性水平恢复较快,但是全样本群体的积极心态仍在缓慢恢复,甚至可能出现向下波动。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2020年2月2020年下2021年2022年2023年上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10.7110.579.799.5410.089.899.839.589.569.90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24图 22:指标 3/不会感到紧张、不安及烦躁图 23:指标 4/思考和做事时不会出现过度担忧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中,认为“自己通常不会感到紧张、不安及烦躁”的人数占比在 2020 年远小于全样本群体,两者分别为41.63%和 46.03%。之后的两年该项人数占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中认为“自己通常不会出现过度担忧”的人数占比,在 2020 年时为38.30%,全样本群体的占比为 44.49%。2022年,企业家群体不会过度担忧的人数占比达到41.638.994.017.96F.037.554.545.45 20 年2021 年2022 年2023 年上比不断下降,2022 年达到最低值,2023 年上半年出现回升,但是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的人数占比(37.96%)高于全样本群体(35.45%)。了最低值,表明他们的焦虑程度高于全样本群体。在 2023 年上半年,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该项占比略微回升至 34.34%,已高于全样本。而全样本依然未出现回升趋势。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全样本群体35.745.07 21年32.873.94 22年34.343.58 23年上结语这份报告是长江商学院领导力、行为心理和包容发展用研究中心团队经过三年多跟踪调研的部分结果呈现,我们尝试用指数化的方式,更为简明、高效、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在这场空前的危机中的心理历程。在 2020 年 2 月研究启动的时候,我和研究团队暂时将这个项目作为一个短期的调研,当时首期问卷显示:大部分受访企业家都认为,疫情会在未来半年内结束。然而,现实一次次用“黑天鹅”击穿我们对于确定性的幻想,同时也给了持续努力的人们“意外”的回报:经过三年半调研,我们积累了国内罕有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的心理韧性数据库,总问卷数逾 8万份,数据量超 1000 万,这为今后的心理韧性、领导力和管理学等领域的调研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参考数据源,也对未来相关的量表研发和迭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份报告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在三年半期间的整体韧性指数以及三个维度(抗压力、专注力和抗压力)都经历了从下降到恢复的过程,趋势和全样本一致,但是和全样本相比,企业家和管理者群体的下降速度更慢,恢复速度更快,展现出了更高的韧性水平。报告呈现了管理者群体和全样本的共性趋势和群间差异。作为研究者,在呈现回顾性研究结果的同时,我们还想“向前一步”,期待这些研究成果能够给所有读者在认知和行动上带来微小启发,这就是“韧性传导”。韧性的打造是一个长期的“修炼”过程,并且韧性是可以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传导的。在空前的危机面前,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每个个体都是领导者,都蕴含着传递韧性的能量。这份报告所展示的领导者的高韧性,不是一个固有的能力标签,而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截面。通过自身的韧性打造并将韧性传导给他人和组织,使组织韧性大于个体韧性之和,是领导者应有的担当,也是“韧性领导力”的题中之义。过往三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深刻的洗礼。以前人们常说“居安思危”,也许未来的新局面是“居危思危”。基于外部确定性的“安”在短期内将不复存在,而与不确定性共舞,也许是唯一确定的事。作为研究者和教学者,我希望通过持续的深耕,用内在的笃定和秩序,顺应变化,驱动变化。让我们继续一起“韧性”而为!38.30D.49 20年感谢在过往三年多时间里所有参与调研的数以万计的被访者的信任、时间和精力,每一个人的分享和贡献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感谢所有协助调研开展的长江商学院各个课程项目的同事们;感谢给研究带来启发的所有研究伙伴和外部专家们;感谢每一个读者,也期待着你的反馈和参与。(详情请见 33 页“长江商学院韧性成长计划”)自研究启动开始,我们高度重视匿名性原则和个人信息保护,受此限制,本报告的调研未能实现对单一被访者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的跟踪调研。同时,在严谨性的前提下,我们希望更加简明高效地向读者呈现大样本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尽管在统计学层面经过了反复检验,但对于指数指标的选择、组合,仍有值得商榷和调整的空间。在本报告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尝试计算了韧性指数和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多个指标结果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关趋势,但出于严谨性考虑,本次报告未做公布,在后续分析中,团队将持续观察及验证韧性指数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在韧性指数初版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研发原创性的“韧性指数”并在未来进行测试和迭代。原创性韧性指数将根植于中国企业家的心理特点和企业经营实践,以期能够对个体韧性有更为准确的定量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和宏观经济指标的相关性。在此真诚欢迎宏观领域的专业人士与我们共同交流、探讨及展开研究合作。27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26张晓萌长江商学院管理学系组织行为学副教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EMBA 项目副院长领导力、行为心理与包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CEO 项目和隽永-女性领导力项目学术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整合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付静仪长江商学院 领导力、行为心理与包容发展研究中心 高级研究员曹理达长江商学院 领导力、行为心理与包容发展研究中心 高级研究员致谢局限性说明本报告研究团队及作者简介*本报告的数据审校由外聘资深数据专家王展(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统计学博士)指导完成。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2829附录 1: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样本总量在五个时期分别为:2020 年 2-3 月 3,677 份(其中身为一把手及高管的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 1,078 份),这一时期集中在首次全国 covid-19 暴发时期,企业家及企业家辐射人群(家人、员工等)的调研;2020 年 7-12 月 1,769 份(其中一把手及高管 1,269 份),在这一时期,复工复产在全国逐步恢复;2021 年 1-12 月 4,679 份(其中一把手及高管 3,075 份),中国的企业和经济逐步向好,疫情管控政策能够满足企业及社会稳定的需求;2022 年 1-12 月 8,421 份(其中一把手及高管 3,514 份),随着深圳、上海和北京等超大型城市受到急速传播的新毒株影响,疫情复发情况较为严重,防控政策与经济发展出现矛盾冲突;2023 年 1-6 月 3,752 份(其中一把手及高管1,354 份),从年初开始全国在经历全民新冠高峰,春节前后,企业家集中在超一线和一线城市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一轮疫情,春节后,全国陆续恢复经济开放。本次调研的总样本量为 22,298 条,其中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一把手及高管)为 10,290 条,占比 46.15%。通过原创的长江商学院韧性指数 CKGSB Resilience Index 指标5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大样本追踪对中国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韧性水平有更清晰的了解。韧性指数的 系数得分为 0.809,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而KMO 值为 0.687,说明数据比较适合提取信息。经过相关性分析,所选取的基本信息与韧性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附录 2:全国地区的地理分区七大自然地理分区的基本依据,是在科学的基础上,综合历史、民族等多种维度,遵循相关的区划原则进而开展区划工作。地理区划的一般原则有: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原则、主要因素和综合分析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发生学原则以及地域共轭原则。各项原则之间并非独立,而是相互贯通、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关系。区划6:华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以及台湾省华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华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附录 3:行业划分此次研究报告中涉及的企业家及管理者群体的总样本量为 10,290 份,横跨 2020-2023.6 三年半的时间,划分 14 个行业,包含 13 个行业及附录5 CRI 指数创建于 3 年中多次回收的公开量表,包括心理韧性量表、广泛性焦虑筛查量表和抑郁度筛查量表,经过数据专家团队基于大样本进行长期跟踪分析,从中处理并提炼适合中国人,特别是企业家群体的指标。从信度和效度上均已验证,CRI 具有良好表现。6 曹小曙,陈忠暖,甄峰等主编;杨永春,杨景胜,马林兵等副主编中国地学通鉴 城市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8.01其他(未显示),人数最多的是互联网,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超 1,500 人,人数最少的是交通运输和农林牧渔行业,人数分别为 158 和 130。我们将行业划分为 14 个分类,包括:1.IT|通信|电子|互联网2.金融业3.房地产|建筑业|家居4.商业服务(法律、咨询等)5.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6.教育|培训7.生产|加工|制造8.交通|运输|物流|仓储9.服务业(餐饮、旅游、住宿、生活服务等)10.医疗|保健11.文化|传媒|娱乐|体育12.能源|矿产|环保13.农|林|牧|渔14.其他:艰且益坚:中国企业家韧性指数报告(2020-2023)3031长江商学院官微长江商学院成立于 2002 年 11 月,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成员,并获得 AACSB 和 EOUIS 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 EMBA 和 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独角兽加速项目(原长江创创社区)。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长江商学院简介长江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是长江商学院启动的第一个学位教育项目,致力于在全球经历重大变革与中国步入全新发展时代的形势下,为中国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与全球担当的企业家,进一步推动构建新商业文明,以商业的智慧与超越商业的境界,推动中国转型、全球变革与社会创新。EMBA长江隽永女性领导力项目是长江商学院于 2022 年建校二十周年之际开设的,中国首个围绕女性成长、女性觉醒的“全人教育”项目。长江隽永致力于帮助女性在动荡纷繁的当下,向内寻力量、向外探机遇,让每位女性成为企业、家族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对女性的全方位提升与精进,帮助企业与家族实现筑基固本、稳中求进,成长隽永、发展隽永、美好隽永。隽永女性领导力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5 1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新兴产业行业:拥抱新兴成长赛道掘金优质细分龙头-231212(58页).pdf

    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行业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新兴产业新兴产业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2023年12月12日(评级)分析师 吴立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4 5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英特尔&全国智标委:2023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41页).pdf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2023 年 12 月从云端到边缘端,数据正在出现爆炸式增长,数智技术正在带来颠覆式创新,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正在加速融合变革的浪潮席卷而过。园区作为产业经济集聚的重要形态与主体,正在成为新一轮数智化变革的见证者与推动者。通过把握数智化技术带来的商机,融入蓬勃的数智生态,园区将能够持续挖掘数据价值,推动业务转型,从而释放创新价值,驱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园区数据快速增长,大模型等创新应用不断落地,这意味着园区需要对云、边缘、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重构或优化,并利用创新的软硬件技术组合,满足数智园区在计算、存储、网络等关键资源方面的需求,充分释放数智转型的潜能。为了助力园区的数智化转型,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简称:全国智标委)与英特尔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发布了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本指南旨在总结中国数智园区的发展特征,并通过对于数智园区典型方案和案例的分析与总结,给出数智园区的技术趋势和参考架构,帮助园区更好地利用数智技术的创新成果,持续拓展数智园区的能力范围与服务边界,实现园区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园区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我们希望通过本指南,能够吸引更多园区加入到数智创新进程中来,助力园区内企业、人员、车辆、商业等要素的数智化管理与运营,不仅实现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助力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主编单位: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太一物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原基科技有限公司、开域集团、之江实验室前言目 录1 数智园区概况及发展趋势.11.1 数智园区典型特征.21.2 数智园区发展概况.31.3 数智园区的关键技术与应用.51.4 数智园区面临的发展挑战.62 数智园区技术发展路径.83 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103.1 基础设施层.123.2 网络层.163.3 平台层.173.4 应用层.193.5 展示层.214 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234.1 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为园区节能减排提供智慧化助力.244.2 太一物联数智园区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以智能守护园区安全.274.3 原基科技边缘计算方案助力园区实现智慧运营管理.294.4 面向数智园区的开域集团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314.5 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大运营管理体系.335 结语.37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概况及发展趋势|11数智园区概况及发展趋势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2|数智园区概况及发展趋势在以多模态大模型、边缘计算、云原生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智慧化(简称:数智化)技术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园区倾向于通过数智园区转型,提升园区的运营效率,创造更高的数据价值,服务园区内的企业租户与个人用户,同时更好地驱动区域乃至产业发展。数智园区是指充分利用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聚合园区内各个系统、设备的泛在数据,并通过云 网 边 端的协同处理架构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从而让园区的建设、运营更加智慧化。在数智园区内,人、设备、系统将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广泛映射,并最终构成的有机生态体。边缘计算是数智园区的重要技术形态,通过将数据处理转移到设备边缘与网络边缘,园区将能够近即时地对广泛的数据进行处理,降低云与网络资源压力,更好地为园区治理、社会民生、产业经济、运营管理、应急处置等提供更高效的数据决策依据,加速数智化转型。1.1 数智园区典型特征数智园区存在以下几个典型特征:1 数智园区概况及发展趋势 从底层技术应用来看,数智园区更注重多模态大模型、云原生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深度的人机交互与设备间交互,并注重通过模型的涌现能力,实现园区数字孪生生态的自我塑造与运营,减少人工介入。例如,在安全管理中,通过多模态大模型的应用,园区安全管理系统能够自主识别视频中的各种对象,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并自主上报,有助于减少人力投入、提升违规事件等时间敏感型应用的处理效率。在设备运行中,维护大模型可以分析设备的数据,实时检测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故障,并提前进行维护和保养。从部署架构来看,数智园区更强调构建云 网 边 端的协同处理模式:初级阶段的数智园区通常更强调云平台的构建,将负载集中在云中进行处理,这种方式构建了数智园区的基础平台,在交付效率、扩展性等方面有着突出优势。但随着园区内物联网终端的快速增加,需要采集、处理的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应用对于时延要求的提升,将负载转移到设备边缘与网络边缘就具备了尤为重要的意义。而 5G 的商用则意味着可带来更高的带宽、不到 1 毫秒的时延、千倍于传统无线技术的容量,以及大规模机器对机器的通信能力,能够充分释放网络连接在数智园区中的潜能。云 网 边 端的协同处理架构能够兼顾云与边缘的优势,可成为数智园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制造业等对于网络带宽、时延非常敏感的场景中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云 网 边 端协同应该在架构层面实现统一的规划,不仅要推动基础硬件资源的架构统一,或是实现资源的跨架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概况及发展趋势|3数智化技术已经成为重塑产业发展模式、撬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未来 10 年数字经济更将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而数智园区作为数字经济的“孵化池”、数智城市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发展数字经济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数智园区作为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载体,产业稳步增长,市场规模由 2019 年的 1,191 亿元增至 2021 年的 1,394 亿元。2022 年数智园区市场规模约达 1,543 亿元,预计 2024 年将进一步增至 1,941 亿元1。从园区方案类型看,规模最高的是园区综合治理方案,为 440.96 亿元,占比 31.63%。此外,园区综合服务、工业互联网和新型基础设施方案,分别为 266.36 亿元、180.04 亿元、157.49 亿元,占比 19.11%、12.92%、11.30%2。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广泛应用是数智园区有别于传统园区的主要特点,也是驱动数智园区演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随着 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智园区能够对园区内部资源进行更加高效、智慧化的管理,数智园区的运营者在这些 ICT 技术上进行了愈发广泛的投资。IDC 数据显示,2019 2023 年,中国数智园区在 ICT 上的总体支出将以年均 17.4%的速度增长,到 2023 年,总体支出将达到 2,100 亿元3。1.2 数智园区发展概况构调度与运行,还应该引入经过优化与验证的软件系统。这将可以赋予基础设施出色的灵活性,实现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让网络和边缘侧可以更好地得到云端的赋能,最终加速业务创新与价值变现。从驱动方式来看,园区的发展驱动力从流程驱动转变成为数据驱动:在初级阶段的数智园区,强调的是流程驱动,即使用数字化技术重塑园区的管理、运营流程。而在数智园区时代,数据驱动成为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终极目标是构建数智化底座以及数据分析应用体系,实现基于数据和规则模型,对园区各项事务进行自动处理、自动管控、自动预测和自动决策,从而进一步释放数据潜力。从建构方式来看,数智园区的建构方式逐渐转变为数字孪生:数字孪生是将物理世界中的一些特性转换成数字,再经过数据处理,将数字转换成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面向数智园区的数字孪生体能够在园区实体的基础上,将园区的人、物、水、电、气等所有要素数字化,在数字空间中对于这些要素进行映射,将物理属性快速转换成数据和结果,从而建立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联系与互动实现,推动园区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园区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要实现数智园区的数字孪生,需要将园区物理维度真实、详实地在虚拟维度上进行映射,处理数智园区所生成的多源、异构化、异质化数据,并实现智慧应用的跨平台交互等。1 https:/ https:/ 援引自 IDC 发布的China Smart Business Park Deep Dive Study。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4|数智园区概况及发展趋势图 1.2019 2023 年,中国数智园区在 ICT 技术上的总体支出在数智园区中,以人工智能(AI)、边缘计算等为代表的数智化技术应用深度不断拓展,带来了数智园区更多场景的突破,由数智化技术赋能的智慧照明、自动驾驶等技术将在园区得到广泛的应用。毕马威研究数据显示,目前数智园区基础网络设备覆盖率超过 90%,智慧安全管理系统覆盖率超过 60%,智慧泊车系统覆盖率超过 40%4。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将有越来越多的园区投入到数智园区的建设浪潮中,提升园区对于算力基础设施的要求。以大模型为例,数据显示,在大模型的驱动下,到 2026 年,全球 AI 计算市场规模将增长到 2,536 亿元5,这将驱动 AI 服务器的持续增长。而作为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承载者与应用者,数智园区的算力规模也将不断增长,带来多元芯片、服务器等领域的广阔市场。4 https:/ http:/ 报警器、烟雾报警器、红外探测器、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等硬件系统,实现感知、系统联动、统一控制。数智园区可以结合空间具体场景分析集成哪些子系统,比如对建筑空间某个区域进行 360 度无死角分析,可以对区域特殊0.0050.00100.00150.00200.00200222023按技术类别划分的中国数智园区 ICT 支出(十亿元)硬件支出软件支出服务支出0.0050.00100.00150.00200.00200222023中国数智园区芯片支出及硬件支出(十亿元)芯片支出硬件支出十亿元200222023CAGR硬件支出74.11 83.50 95.00 108.98 122.38 13.3%软件支出7.57 9.83 12.08 14.92 19.36 25.4%服务支出22.86 27.23 34.51 42.22 52.78 24.0%总体 ICT 支出104.54 120.56 141.60 166.13 194.52 17.4%十亿元200222023CAGR芯片支出17.98 20.02 22.13 24.17 26.21 9.9%硬件支出74.11 83.50 95.00 108.98 122.38 13.3%芯片/硬件(%)24.2$.0#.3.2!.4%/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概况及发展趋势|5人员进行危险预警,另一方面可以对区域人流量进行高低峰监测,与管理系统进行联动,提前做好人流管理和服务应对措施。产业分析和大数据产品:通过实时分析、预警预测等方式,实现对注册登记、市场准入、项目投资、招标投标、法律服务、知识产权等住建数据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提升住建部门管理效率,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步伐,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大数据增值服务。数据驱动决策:数智园区能够利用建筑空间环境自然形成和运营累计的数据,通过数据运营分析,形成智能化决策。综上所述,数智园区在住建领域有着广泛的结合点,可以通过数据融合、业务融合、园区建设以及产业分析和大数据产品等方面与住建领域实现深度结合。数智化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拓展了数智园区的能力范围与服务边界,并成为数智园区相对于普通园区最重要的特征,以及关键的发展驱动力。推动基于创新技术的园区架构以及应用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数智园区提升效率、活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数智园区内的关键技术包括:AIAI 技术可以帮助园区构建智能化的服务平台,在决策支持、安全管理、机器人客服、无人驾驶等方面提供创新的应用场景,提高园区的运营和管理水平。AI 技术与计算机视觉、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融合为数智园区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感知能力与控制能力。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AI 系统需要具备柔性、持续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机器视觉应用中,可以先通过少量数据建立基本的识别能力,然后通过人工干预的模式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半监督地标注,以及自动化、持续性地训练,从而不断提升识别的性能与精度。部署于边缘端的 AI 和深度视觉应用能够支持数智园区部署轻量级应用,直接在边缘端对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聚合和筛选,降低云或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压力,节省网络带宽,同时加快特定环境下的应用响应速度。例如,在园区路侧部署的边缘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集中处理安全管理、流量调度和路灯控制等任务,提供人流统计、异常行为告警和环境控制(如动态调整灯光强弱)等功能。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智园区客户开始关注这些 AI 领域的新技术,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园区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此外,以 ViT(Vision Transformer)和 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为代表的视频大模型对于视频分析软件的实现带来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进步。由于它的训练需要更少的标注且能够带来更高的准确率,视频大模型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模型更新和维护的成本。这些优势将驱动越来越多的客户考虑放弃原有的传统神经网络模型,从而转向使用更有效的视频大模型来支撑其视频分析的软件负载。边缘计算借助融合了网络、计算、存储和应用,且在数据源附近部署的边缘终端,边缘人工智能可将 AI 工作流的推理部分从云或数据中心转移到就近部署的边缘计算终端,从而降低时延,节约网络带宽,同时满足隐私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得益于此,边缘计算近年来在园区得到了广泛应用。1.3 数智园区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6|数智园区概况及发展趋势边缘侧的负载整合为人工智能在边缘计算的应用找到了突破口。人工智能为数据采集、分析和增值提供了全新的驱动力,也为整个物联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虚拟化技术将在不同设备上独立的负载整合到统一的高性能计算平台上,实现各个子系统在保持一定独立性的同时,还能有效分享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边缘侧经过负载整合,产生的节点既是数据的一个汇总节点,同时也是一个控制中心。人工智能可以在节点处采集和分析数据,也能在节点提取洞察做出决策。物联网物联网(IoT)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红外线传感器等多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建设一个超大规模的智能化网络系统。物联网可支持在数智园区中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与网络的连接,便于园区识别信息、管理与控制。物联网可凭借其开放性的特点,助力数智园区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在 5G 等先进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园区海量的物联网设备可快速地接入网络,在对于网络带宽、时延非常敏感的场景中得到应用,提升园区的整体智能水平。在园区内部署的边缘计算系统能够就近搜集物联网数据并进行处理,降低数据上传到云端所带来的网络成本与时延,减少数据在终端与云端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安全隐患。同时,应用在边缘节点的部署还有助于降低成本与网络压力。5GWi-Fi 和 3G/4G 等技术已经在智慧园区的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些传统无线技术并非为工业运营技术(OT)级别的可靠性、时延、吞吐量和安全等特点而设计,因此无法满足相关要求。5G 将会带来强大的优势,以及大规模机器对机器的通信能力,从而充分释放网络连接在智慧未来园区中的潜能。例如,5G 能够支持园区海量的物联网设备快速地接入网络,推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新型应用在园区的落地。云计算云计算作为分布式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技术融合的结晶,可以按需提供动态扩展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具有高性能、虚拟化、动态性、扩展性、灵活性等特点,可以有效满足数智园区业务创新、快速部署的要求,在实现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整合重用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大数据数智园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为园区提供大数据平台和工具,在云平台上集成园区管理和服务相关的各个系统,挖掘并聚集海量的数据。大数据中心作为数智园区的基础设施,是园区智慧的基础,为园区实现有效、高效的决策和服务提供支持。要推动园区向数智园区演进,园区的建设商或运营商不仅在管理上面临范围拓展、深度加大、需求量增多、环境复杂化等因素带来的诸多挑战,还将面临以下技术挑战:1.4 数智园区面临的发展挑战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概况及发展趋势|7 缺乏整体性的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缺少指南直到最近几年,数智园区逐渐从概念落到实践。数智园区如何定义、应用创新的数字化技术,如何推动数智园区的生态建设等问题纷纷浮现。许多企业均在推动自己的数智园区建设,但侧重点和认知大多基于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业务相关性,无法从产业整体的角度构建数智园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层面,数智园区广泛存在 IT 基础设施缺少整体规划,软硬件之间缺乏充分的兼容与优化,算力、存储等资源无法敏捷扩展等问题,难以支撑上层应用的创新。园区内部仍然存在设备与数据孤岛,体验不佳虽然在数智园区阶段,大量的应用与数据已经打通,但是随着数智化技术的快速创新,大量智能化设备与应用不断加入,园区内不断产生新的孤岛。此外,随着大模型、数字孪生等系统的应用,数智园区对于数据间互联互通的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数智园区运营中,数智化系统需要近即时地采集不同设备、应用的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自主决策满足事中运营的需求。再如,在很多园区中,运营数据、能耗数据、物业数据、公共设施数据并没有充分地实现互联互通,只停留于园区基础数据、企业概况等一般数据的展示层面,对于数据的分析与利用停留于表层,难以通过多个系统的数据分享和关联,实现更深层次的数据挖掘。此外,园区智能化设备还普遍存在着重功能轻体验的问题,用户使用门槛高、体验效果差,这导致园区耗费资金引入的智能化设备处于事实上的闲置或低效应用状态,无法充分发挥智能化设备的价值。数据处理存在显著时延,难以满足即时分析的需求数智园区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汇聚园区内部各种终端、应用的数据,以管理中枢为依托,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通过大数据、大模型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利用,为园区的各项运营提供决策能力支撑,同时向智慧化、自动化的控制转型。但是,由于无法实现低延时、高带宽的网络覆盖,缺乏协同数据处理体系,目前大量数智园区对于数据的利用只能做到对于历史数据的分析与应用,无法做到即时性的数据分析。此外,随着园区边缘端需要管理的设备与数据的快速增长,边缘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时延压力,特别是在业务高峰期,海量的数据处理需求可能导致时延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当前大量园区缺乏对于细粒度数据的获取、整合与分析能力,导致园区的运营依然停留在经验驱动,而非数据驱动层面。例如,在能源管理方面,受限于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的覆盖不足、缺乏边缘管控能力、网络带宽不足等问题,园区的管理中枢难以获取更细粒度的即时数据(如路灯的耗能数据,会议室的空调、照明等设备的即时耗能等),并做到设备级的精细管控。数据挖掘支撑园区增值服务仍需探索数智园区服务由园区管理委员会等主体提供。在现阶段理想的数智园区运行体系下,数智园区服务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层面、运营管理层面,以及周边综合服务层面,其中包括空间信息管理、客户信息管理、租赁管理、公共设施预定管理、收费/计费结算管理、公共信息发布系统、物业服务管理等系统,目的在于为入驻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助力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发展效率。但是,当前园区所提供的服务仍然以基础设施层面的服务为主,且智能化程度较低,普遍存在能源管理、网络等系统建设落后于实际需求等问题,难以提供基于数据的运营管理、周边综合服务等增值服务,导致园区入驻企业难以获得数据的充分赋能,影响了降本增效目标的实现。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8|数智园区技术发展路径2数智园区 技术发展路径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技术发展路径|9运营管理能力是衡量数智园区的重要因素,数智园区运营应以园区的战略目标为指向,构建融合设备、应用、资源、业务、数据、知识、服务等于一体的平台化、生态化的运营服务群,推动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助力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园区租户提供卓越服务,为产业经济注入动能。数智园区目前主要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设备孤岛(2012 年以前)本阶段的数智园区以单点应用为主,开始信息化应用,主要包括 OA、政务系统、单点智能硬件,采取碎片化、烟囱式、单系统的建设模式。随后,伴随着平台建设的加快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园区开始积极部署互联网应用,包括互联网 政务便民服务、一站式政企服务、线上企业服务,搭建运营管理平台、企业服务平台的应用。在 2012 年前,大部分园区处于本阶段。园区处于各系统割裂建设和信息孤岛的状态,没有实现互联互通,运营数据效能低下,数据价值无法体现。传统园区缺乏系统性规划,基于单点功能的建设导致系统孤立、管理粗放而且服务不足等问题,已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第二阶段:数据整合、打通(2012 2020 年)本阶段以数据服务主导,开始以数据服务、已建系统重构和数据平台建设打通数据,促进产业发展,出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应用。在本阶段,各园区聚焦于智能化建设,在基础设施智能化、数据协同、业务联动和可视化运营的基础上,出现物联网、工业互联、可视化的使用。此阶段开启了智能管理型园区阶段,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升级正是因为物联网技术此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并可以广泛应用,实现园区内各种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为园区的管理和运营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使其逐步成为数智园区。随着智能化物流园区、智慧旅游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快速发展,可视化集成方案的广泛应用,园区由智能管理型向智慧应用型发展,推动科技赋能、资源聚集、绿色低碳的智能化综合型园区快速升级,园区全面进入智慧决策阶段。第三阶段:数智化时代(2020 年 )本阶段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为主导,致力于构建园区数字生态与全景化智慧场景,达到万物互联、一体联动、智慧感知,包含数字平台、人工智能、物联网、5G、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该阶段出现了云 网 边 端协同。在园区云的基础上,数智园区通过 5G、边缘计算等技术将部分数据转移到边缘端处理,以缩短数据处理路径、降低数字化应用的响应时延,同时降低成本,在此基础上运行 AI、深度学习等应用,实现园区运营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决策。数智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复杂的工程,需要从边缘基础设施底座、网络、云平台、园区应用、数据展示等方面进行入手,拟定数智园区转型规划,并开展渐进式的建设路径。在第三章节,本指南将给出数智园区不同层面建设的参考建议,以助力更多园区推进数智化转型。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10|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3数智园区 系统参考架构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11针对数智园区的建设与运营需求,本指南提供了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该架构包含数字化企业、智能设备和高效服务等要素,能够组合、分析和分享这些要素捕捉的不同数据集。园区运营方应以服务产业经济发展为基本的出发点,通过部署先进的数智技术和强大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的经济活力、数智化发展水平以及弹性,从而为园区内部的企业、居民提供重要价值。数智园区应以数据为中心,以云(云计算)网(5G)边(边缘计算)端(物联网终端)的协同为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融合边缘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支撑,以园区生态建设为拓展方向。数智园区不仅可以为园区内部企业提供智慧服务,同时也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吸纳、服务城市、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更多数字产业。以数据为中心是指数智园区需要以数据资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将数据价值的挖掘作为园区发展的重要引擎,并全面覆盖数据收集 传输 存储 处理 分析的全生命周期流程。要实现以数据为中心,需要在数据收集阶段,通过分布在公共空间、工厂车间、会议室等区域的摄像头、机器人等物联网互联设备获取数据;在数据传输阶段,通过 5G 等技术与应用实现高带宽、可靠低时延和大规模的数据传输;在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从云数据中心到边缘端进行算力分配与协同,并衍生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智慧型应用。构建云 网 边 端整体协同体系有助于提供更加高效、灵活、成本优化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形成一种新的 IT 服务能力,帮助数智园区用户更好地支撑 AI 等创新型应用。云 网 边 端协同应在架构层面实现统一的规划,不仅要推动基础硬件资源的架构统一,或是实现资源的跨架构调度与运行,还应该引入经过优化与验证的软件系统。这将可以赋予基础设施出色的灵活性,实现资源的自动弹性伸缩,让网络和边缘侧可以更好地得到云端的赋能,最终加速业务创新与价值变现。本指南推荐的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展示层等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之间实现高效的协同,支撑园区的各种应用与服务。基础设施层 网络层 平台层 应用层 展示层 移动通信网 互联网 园区专网 物联网 网络设施 终端感知 传感器 摄像头 RFID/NFC 门禁 闸机 空调 照明 智能水表 智能电表 路由器 交换机 网关 防火墙 云基础服务(容器管理,网络管理,计算服务,存储服务,安全服务)人工智能 物联网 地理信息 音视频 大数据 综合安防 物业管理 环境空间 能效管理 资产管理 人员管理 车辆管理 设施运维 招商推广 企业服务 园区生活 Web 端 建筑建模 大屏 微信端 APP 端 交互终端 安全管理 标准规范 图 2.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12|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安全管理与标准规范是贯穿整个数智园区的重要能力。安全管理要求园区遵循网络安全法、等保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与网络安全运营体系。其中数据安全治理体系要求园区能够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控制,通过可信计算等方式,提供安全的数据融通服务,联合分析、联合训练、联合预测等应用不透出原始数据以及基于数据应用逻辑层面的授权,保证场景化的数据融通安全需要,满足商业的自主性、可控性、安全性,为企业提供透明可控的安全流通环境,可随时管控和退出,永保数据控制权。网络安全运营要求园区制定全面的网络安全策略,对于园区内各种信息化的设备与应用状态进行管理,并建立威胁响应机制,在发现问题时通过阻断等措施进行快速处置。对于已经发生的损害,可通过恢复能力及时降低威胁的扩散,并修补损失。标准规范在数智园区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标准规范可以确保园区的建设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各个系统之间能够相互兼容和互联互通,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同时,标准规范还能够促进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获得高效、协同、互动的整体效益。在数智园区建设中,标准规范还可以帮助园区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外服务运营平台,打造统一的工作流程,协同、调度和共享机制。这可以推动园区改善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建立统一的应急管理与日常管理体系、对内与对外服务体系,提升园区的整体运营水平。标准规范可以在数智园区的建设中起到指导和规范的作用,使园区的建设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园区的整体运营水平和竞争力。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边缘服务器硬件、开放智能边缘系统、核心微服务等,能够为上层的应用程序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支撑。边缘计算平台对于数智园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支持园区运营商在数据源(例如路灯、出入口、车间)附近处理并分析数据,可以加快响应速度并减少占用的网络带宽。同时,边缘计算还能降低与将数据发送到云端相关的成本和复杂性。此外,在边缘管理数据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安全性,在许多领域确保本地数据监管合规。由于在这些方向上具备突出优势,算力正在快速向边缘转移。3.1 基础设施层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13基于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的边缘服务器硬件(网卡,存储等)Smart Edge Open 操作系统,部署/配置服务,容器运行 网络 微服务网格(Istio)安全 基于 K8s 的容器化基础服务 存储 分布式存储框架(Ceph,MinIO)控制面板 数据库框架(SQL/Greenplum Redis HBase)大数据框架(Spark)推理框架(OpenVINO)核心微服务 负载均衡(Ingress/Istio)公共安全应用 智慧园区应用 智慧交通应用 智慧社区应用 参考应用程序 聚类及归档 服务 数据结构化 服务 AI 推理服务 存储服务 特征匹配服务 大数据服务 SaaS PaaS IaaS Deploy With 图 3.数智园区基础设施层架构数智园区的边缘计算设备包括边缘服务器、边缘 AI 计算盒、网络视频录像机(NVR)等设备。其中,边缘服务器可以分为管理服务器、大数据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多媒体服务器、视频分析服务器等多种形态:管理园区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并提供远程管理的 UI 界面。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生成生动的 3D 大屏管理界面并投射在控制中心的视屏墙。通过该方式,可以有效地管理园区各个功能并实时展示其当前状态。对从前端采集的传感器数据或者结构化的视频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并对当前和过去的历史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对录制的多路视频流进行视频 AI 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存储到存储服务器,以备后续进一步处理和制定决策。存储前端采集的传感器数据,视频数据以及分析后得到的各种元数据。根据请求可以播放和广播指定的视频流。管理服务器大数据服务器视频分析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多媒体服务器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14|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数智园区的边缘服务器还应该采用支持跨不同层次的高可用设计,包括 K8S、存储和服务工作负载等,同时可支持系统管理和热备份,以及通过故障管理快速恢复。此外,用户还能够在边缘服务器的基础上,打造更加敏捷的云平台,既可以将其部署为私有云,也可以与公有云集成,从而实现从云端到边缘端的统一数据处理。边缘 AI 计算盒通常用于在设备边缘端进行实时的视频分析,利用其卓越的 AI 算力,对前端采集的视频进行快速的分析处理。边缘 AI 计算盒可以运行多条神经网络推理的流水线,甚至可以将多条流水线分析的结果进行融合。管理服务器 行业业务管理 存储服务器 数据存储和访问 大数据服务器 数据治理,数据挖掘 视屏分析服务器 视频分析 多媒体服务器 媒体广播和播放 图 4.面向数智园区的边缘服务器常见类型图 5.面向数智园区的边缘 AI 计算盒 IP 摄像头 深度摄像头 网络视频录像机 传感器 AI 或报警服务 边缘服务器 显示 单条神经网络推理流水线 多条神经网络推理流水线 数据融合流水线 视频 AI 计算盒 无缝接入现有视频系统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15图 6.网络视频录像机的负载处理流程视频 AI 计算盒在数智园区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视频 AI 计算盒能够通过网络摄像机对指定区域进行视频管理与分析,提供视觉洞察,实现停车道闸、车牌识别、楼宇梯控、门禁管理、异常检测、智能照明等场景应用。通过与现有园区信息系统、终端设备的连接与工作负载整合,视频 AI 计算盒还可助力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事件发现与推送处理,为园区提供整体智慧管理解决方案。视频 AI 计算盒有助于降低 AI 方案的开发门槛,帮助客户快速实现量产原型机的开发,进行方案验证。在成熟算法与硬件平台解决方案组合的加持下,视频 AI 计算盒可支持客户将产品开发周期从几个月缩短至几个星期,大幅加快产品上市速度。网络视频录像机负责管理和接入前端的摄像头,接收前端摄像头推送的视频流并存储到本地磁盘,拼接多路视频流并显示在外部显示器上,典型的软件负载包含摄像头接入管理、存储、推流、视频处理及拼接、视频分析。数智园区的边缘融合基础设施通常需要满足以下需求:边 缘 终 端 需 要 提 供 多 个 自 适 应 以 太 网 端 口 (1 0 0/1000Mbps),以及无线连接功能,具备强大稳定的网络性能,对于大流量的通信数据进行转发和处理。提供多个 PCIe、PCH、USB 等高速 I/O,以及 I2C、SPI、eSPI、UART、SDIO、GPIO 等低速 I/O,支持冗余。在复杂的应用环境下,具备高级别电磁兼容、宽温与湿度适应(如在-20 50 的宽温,以及 10%的湿度下稳定运行)、时钟同步功能等。承担多路视频的采集、解码、转发等负载,对图像处理等关键负载进行针对性设计与优化,并需具备 AI 推理的扩展能力。视频流接入 解码 存储 推流 视频分析 视频处理 及拼接 显示 编码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16|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数智园区内的网络包括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园区专网、物联网等形式,企业用户既可以直接通过泛在的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获取网络服务,也能够借助由 5G、边缘计算赋能的园区专网获得时延更低、传输速度更快、更稳定的园区专网。通过 5G 多接入边缘计算(MEC)的模式,园区专网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数智化转型的需求。在该模式下,园区除了提供公网,还能够通过 MEC 将部分网络设施下沉设置在园区内部或周边,形成企业专网。该模式不仅能够复用公网能力、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支撑工业互联网等时延敏感型应用,调用 5G 网络的带宽管理、位置服务、分流等关键能力,并支持工业软件系统和工业应用系统的部署,推动网络智能化演进,应对异构网络协同部署与智能运维等挑战。在该模式下,5G 核心网中采用服务化网络架构(SBA)、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实现网络重构与网络云化,把控制面功能和用户面功能(UPF)分离,支持独立扩展、灵活部署、功能重用、网络功能之间的交互、弱化接入网等功能。这一服务化的架构设计模式使得 5G 网络能够更加充分地获得云化支持,保证网络资源高效利用,实现网络能力开放,加快网络架构快速更迭等。控制面功能云化集中部署、用户面功能云化分散部署的分层部署方案和网络架构扁平化正逐渐成为 5G 网络部署的模式,将引领分布式云在数智园区的应用。此外,数智园区还可以通过边缘算力卡的方式,将虚拟网络等网络负载卸载到专用设备中,从而在降低系统部署复杂度的同时,加速网络负载的运行。该方案提供了用于网络和安全功能的专用加速硬件,其可以作为一个增强的计算资源,超越主机服务器本身所提供的能力,能够在有效支持软件定义、自动化和弹性扩展的同时,让园区享受到更安全、更可靠、更灵活及更高效的智能计算体验。3.2 网络层图 7.基于边缘算力卡的园区网络部署架构PCIe VM1 SDWAN VM2 VM3 AAA NGFW OVS-DPDK 操作系统 PTL 算力卡 主机 VM4 AI 推理 VM5 图像分析 SRIOV VM-a AI 训练 VM-b VM-c 控制器 操作系统 OVS 服务器 云控制器 边缘平台(单节点服务器)West Cloud VxLAN over IPSec 2x10G 操作系统 虚拟化管理 数据湖 虚拟化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17平台层主要由云基础服务构成,提供音视频、人工智能、大数据、地理信息等云端资源。虽然当前公有云存储已经成为园区的重要选择,但是受安全性、兼容性、业务合规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有相当比例的园区对于公有云存在疑虑。在此背景下,能够实现公有云以及企业自身本地和边缘计算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的新型混合云与多云异军突起。通过整合数据中心与云计算资源,混合云与多云能够将商用数据中心、客户数据中心,或者说公有云、私有云及本地 IT 基础设施进行混合搭建,满足园区在新时期的 IT 需求,因此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园区企业表示将会把数据存放到多个位置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可用性,并采用更多适合自身业务的混合云存储方式,通过各项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技术,在混合云环境中实现数据的存储与自由流转。开源云原生是数智园区云化建设的另一个方向,云原生可以视为 DevOps、持续交付、微服务、容器基础设施的融合。开源云原生平台能够为容器应用创造一个灵活轻便、高效稳定、高可用的资源调度管理平台,帮助园区实现应用从开发、测试,到部署、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平台化管理,并支持管理各种复杂度的基础设施环境,从而加速数字基础设施的部署,提高业务应用的迭代速度。3.3 平台层对于存在众多分支机构,需要跨区域部署的数智园区而言,采用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解决方案成为重要方向。该方案能够在云端提供身份认证、威胁防护、数据防泄漏等多项安全能力,以及广域网优化等网络能力,将安全和网络能力上移,通过统一的云交付形式,降低多分支架构的 IT 建设和运维负担。要构建面向数智园区的网络系统,可参考以下建议:通过加速 DNS 响应以及 HTTP 报头丰富等功能,实现数据流的本地分流,缓解核心网的数据传输压力,降低传输时延。利用多接入边缘计算(MEC)等方式,支撑数智园区应用调用 5G 网络的带宽管理、位置服务、分流等关键能力,并支持工业等行业应用系统的部署,推动网络智能化演进,应对异构网络协同部署与智能运维等挑战。实现虚拟化网络相关负载的整合,包括 WAN 路由、虚拟专用网络、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会话边界控制、运营商级网络地址转换、Wi-Fi 和 SD-WAN 等功能。数智园区网络设备需要提供更高的可用性,通过自动化故障发现、自动运维、远程故障修复等方式降低业务中断,提升业务连续性,同时降低部署与运维门槛、成本。将安全能力池化,针对云环境多租户虚拟网络边界提供弹性、灵活的云安全服务。通过云内 SDN 或策略路由模式,将用户流量集中到本地近源安全能力资源池处置;并通过集约化云安全能力的建成,对内面向自身运维提供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形成快速运维、安全应急响应、态势感知、SDN 自动化等安全防护能力。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18|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图 8.开源云计算平台参考架构对于自建云数据中心的园区而言,可参考以下建议:将多元芯片级解决方案作为跨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控制点,通过多元芯片(如 CPU 和 GPU)加速基础设施功能,包括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和安全性。软件定义基础设施是开源城市云应用的内在需求,需要在软件定义层面实现性能、服务质量(QoS)和总体拥有成本(TCO)的轻松调配,以满足基础设施在可扩展性和敏捷性等方面的需求。在数据中心构建新的智能架构,实现大规模分布式异构计算,支持在单个计算实例中进行协同工作,并通过共享内存和存储更高效地运行微服务。在云数据中心中集成开放、基于标准的编程模型,使用紧密耦合、专用的可编程内核加速和管理基础设施功能。同时通过可编程加速器和可编程网络适配器卡,加速主机上运行的基础设施应用。部署优化的开源软件框架,选择和部署针对硬件架构和平台进行优化的云平台管理和资源编排软件,并通过软件对于常见的工作负载进行预优化。将安全功能集成到基础设计中,确保无论数据驻留在何处,均能够得到可靠保护。硬件 平台 计算资源 网络资源 存储资源 SDI 虚拟机 容器 裸金属 块 对象 文件 路由器 防火墙 负载均衡器 NUMA/AMX DB 即服务 AMX/oneAPI AI/DL 即服务 傲腾持久内存 大数据即服务 HBM/AMX HPC 即服务 工作负载/加速 安全性/大规模部署/自动化脚本 软件定义基础设施 Open API 公有云 混合云 边缘云 HCI VDI 编排 部署 操作系统 内存 以太网 处理器 IPU ASICs GPU 固态盘 交换机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19对于接入外部云服务的数智园区而言,可参考以下建议:积极采用多云、混合云等技术,实现多种云平台资源的灵活扩展,以及在云服务的安全性、成本、扩展性等方面的平衡,并通过云管理平台实现一致的跨云体验。构建领先的云平台管理能力,支持资源服务敏捷运营、云内资源互融互通、算力资源横向扩展。同时支持稳态与敏态业务,不仅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同时提供云原生技术补充,依托基础技术优势推动有效的成本控制、敏捷的需求响应、高效的弹性扩展。获取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全栈云服务,包括节点布局、资源优化与整合、定制开发、产品交付、售后培训、运维服务等。在软件定义层面实现性能、QoS 和 TCO 的轻松调配,以满足基础设施在可扩展性和敏捷性等方面的需求。如果说云 网 边 端的协同为数智园区的发展奠定了数字化能力“底座”,那么在这一“底座”基础上延伸的数智园区应用系统则决定了数智园区的发展高度。这些应用系统包括:综合安全:包括视频安全管理、危机管理、门禁管理、数字围栏、AR 安防眼镜等应用。数智园区中的安全管理系统能够通过边缘计算系统来处理摄像头、门禁等终端的数据,在进行智慧控制的同时,借助高速的 5G 网络与云平台交互,实现园区统一、可视化的安全管理。物业管理:提供设备设施维护、物资管理、事件处理、访客预约和环境管理等数字化能力,主要关注设备故障率、事件处置效率、客户满意度、投诉率等指标,为企业与人员提供物业保障服务能力。人员管理:通过对于园区内的人员进行洞察,一方面为人员提供数智化服务,满足其在园区内安全生活、顺畅通行等需求;另一方面强化对于异常人员行为的管理,并及时处置异常事件,从而提升园区的安全。车辆管理:不仅包括园区内部广泛的交通道路以及设施,还包括停车管理、收费控制、车位状态监测、交通资产优化等交通管理系统,以及道路照明、安全和监控等周边系统。智慧化的交通网络不仅能够广泛搜集交通状态数据,提供近即时、精确的数据洞察,还能够基于数据洞察对交通网络进行智慧化的控制。资产管理:重点在于保障园区类各项数据资产能够通过周全的盘点,构建完善的数据资产地图,同时强化资产的利用,让园区内各项资产可以物尽其用。3.4 应用层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20|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 能效管理:包括公共与办公区域照明、建筑管理系统、供暖、空调等应用。数智园区中的建筑和能源系统可优化城市能源基础设施的供需状况。通过使用传感器、高级仪表和数字控制装置,该服务领域的解决方案可监控边缘的各种系统,为应用和分析工具提供数据,帮助实现能耗的自动监测与控制。招商推广:包括园区产业发展总体视图、产业分析、招商引资等应用。数智园区的招商推广系统能够破除应用孤岛与数据孤岛,从园区的各个基础设施、终端、应用中获取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商业智能(BI)等应用进行高效分析并统一展示。企业服务:包括物业管理、SaaS 平台服务、PaaS 平台服务、边缘平台服务等应用。数智园区的企业服务系统能够将多样化的资源进行汇聚,帮助企业快速、低成本地获取相应的资源与服务,从而降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门槛。园区生活:数智园区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企业,同样也包括园区中的个体,保障其工作、生活的安全、健康是数智园区的重要义务。数智园区的居民服务包括医疗服务、环境监测与改善服务、教育服务等多个应用,能够改善居民工作与生活状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图 9.数智园区应用场景安全:视频管理 周界保护 电梯管理 非法占道 消防 电子巡更 报警 企业:智慧办公 外包 招商引资 财务 法务 物流 运维:物业管理 资产管理 租户管理 在线支付 能源供给 设备维护 信息发布 智能照明 智能楼宇 人员:访客管理 门禁 餐饮 医疗 无人值守商店 车辆:机动车管理 非机动车管理 车辆通行 停车管理 充电管理 商务:客流分析 市场推广 电子商务平台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21在构建数智园区应用体系,可参考以下建议:既能将集聚的各类政策和服务等要素资源及时公开,也满足了利用数字化场景连接多方,与其他平台协同形成业务闭环的需要。围绕园区企业,通过数据服务、科创服务、交易服务、供应链服务和互联网金融等数字化场景,连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电商、科创、物流和金融等生态能力,帮助园区企业利用平台能力降低成本、提高创业和运营效率。实现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数据应用体系化、信息沟通智慧化,一般包括招商管理、资产管理、综合管理和物业服务等数字化场景。面向园区的各类合作方,整合丰富服务链条,构建相应的数字化能力,形成协同化的服务体系,满足生态合作方利用线上平台,更好地连接园区企业和员工的诉求,实现服务的在线化、数字化和全流程可追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产业创新平台优化园区管理平台搭建生态合作平台数据展示层通过 Web 端、大屏、微信端、APP 端、交互终端等方式,直观地展现相关数据洞察,支撑基于数据的管理与决策。数据展示层通常可以支持本地数据可视化处理,以及云渲染/远程渲染和视频推流,能够将多源数据进行统一分类呈现,通过 VR 全景、3D、2D、视频、GIS 等多种展示方式,实现一张图一平台、所见即所得的精细化管控。平台应具备丰富的图表组件支持,提供场景化的大屏模板选择,加速数字孪生可视化界面开发。数据展示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孪生,能够在园区实体的基础上,集合园区内建筑、道路、交通、物联网等数据,在虚拟空间中实现现实园区静态和动态信息的完整映射,帮助园区智能管理从二维平面升级为 3D 可视化,并建立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联系与互动实现,推动园区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园区管理决策协同化和智能化。要满足数智园区的数据展示乃至数字孪生需求,可以参考以下建议:广泛信息采集:实现园区内“人、地、物、事、组织”等多维要素信息的采集,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科创、规划、运营、生态、交通等各类应用数据的治理及导入。3.5 展示层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22|数智园区系统参考架构 灵活修改参数:通过交互式可视计算,支持用户在计算过程中动态地修改参数并实时操控数据的可视表示形式,以实现更高程度的灵活性。平衡性能与成本:在可视化的性能、视觉保真度和成本之间达到适当的平衡,有选择地使用相关图形技术(如基于图形专用硬件的光栅化技术、光线跟踪技术等)。安全管理能力:提供安全可靠的设备连接通信能力,帮助用户将海量设备数据采集上云,提供功能丰富的设备管理能力,帮助用户远程维护设备,同时提供丰富的 API 以及与其他云产品打通的规则引擎,实现更多数据可视化能力的融合。数据接入广泛兼容:系统支持接入 IoT 设备(OPC、Modbus、Bacnet、KNX、MQTT 等)、摄像机/录像机、SNMP、HTTP API、数据库、视频平台、ERP/MES 等业务系统、其他 IT 系统等。数据治理标准高效:支持海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与治理,可通过高效的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关联、数据切分、数据聚合、数据建模、分析计算和数据共享算法,生产、传输和使用结构化的具有统一标准的数据。零代码界面编辑:可视化界面编辑,用户自由操作界面布局,拖放控件,无需编程。丰富的模型管理:支持各种模型文件导入和模型管理,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数图融合:数据拖放到可视化控件上,即可完成数据与图形的绑定;数据的变化映射到图形,引起图形的变化。数据可视化展示:支持本地数据可视化处理,以及云渲染/远程渲染和视频推流,能够将多源数据进行统一分类呈现。4数智园区 解决方案集锦通过采用 AI、IoT、边缘计算、5G、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数智园区运营商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在针对数智园区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广泛布局,包括智慧办公、智能会议、智慧商业、人工智能教育、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等,并致力于将独立产品融合到统一的智能化开放平台中,解决数智园区数据互联和场景化联动的挑战,提升园区的智能化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本方案集锦一方面以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太一物联数智园区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原基科技园区智慧运营管理方案和开域集团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等为例,介绍了企业如何面向数智园区的场景化需求,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以及这些解决方案对于园区的价值。另一方面,本方案集锦还以之江实验室等园区为例,介绍了在数智化方案支撑下,典型园区的数智化建设实践。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24|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概述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趋势下,通过建设低碳建筑、加速清洁能源替代、实现园区低碳运营等方式,推进园区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园区建设与运营的重要需求。但与此同时,园区节能减排广泛面临着能耗数据难以统计与分析、清洁能源难以生产储备、能耗运维管控能力不足等挑战。为了解决上述挑战,园区普遍加大了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方面的投资,为园区节能减排提供智慧化助力。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斯联)通过借助在使用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赋能城市及产业场景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推出了基于英特尔 架构的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了从云端到边缘端的数智园区基础设施,实现园区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输及处理,能够从能耗分析、建设改造、规划运营、光伏光储等层面帮助园区降低碳足迹,提升节能水平,打造绿色数智园区。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特斯联推出了基于特斯联 TacOS 云边一体化产品矩阵的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元启楼宇自控系统、智能光伏系统、城市碳管理平台、电力交易平台等双碳应用,并通过在智能终端部署节能、储能、光伏、充电解决方案,从专业应用到综合平台,实现园区碳管理的多场景全面覆盖。在 AI 算法的柔性调节下,特斯联园区低碳系统可以自动、实时地调整能源的供给,优化控制能耗按需分配,打造高效低碳数智园区。TacOS 是特斯联针对园区数智化需求打造的 AIoT 操作系统。针对当前“双碳”的落地需求,TacOS 3.0 依托统一物联底座、数字孪生、物联数据 BI 以及数字空间,整合了专业应用和综合平台产品组合,能够在从能源的生产到消费的整个环节提供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监测管理,满足楼、社、园、城等全域场景的数智化绿色低碳需求。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提供了以下节能减排能力支撑:实现高效、精细化的能耗分析: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建筑全性能模拟软件,能够对园区建筑全年的负荷和能耗做快速估算或精确计算,对建筑运行及能耗数据进行全方位建筑能效诊断。助力园区节能减排工程改造:特斯联针对园区的维护结构改善、采暖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等节能领域可提供全过程的工程服务,包括节能潜力评估,出具详尽的节能改造方案和改造施工图设计等。满足光伏光储改造需求:特斯联可帮助园区通过光伏建筑一体化改造等形式,强化光伏等新能源利用。特斯联同时提供了基于储能的园区级微电网方案,满足降低能源成本、降低碳排园区需求,同时推动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能源聚合等产业升级需求。提供低碳园区综合运维能力:该解决方案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专家知识,监控所管辖范围内项目的运行情况。方案还能够为建筑生成碳画像,并进行碳分析和碳预测,规划碳优化和碳协同措施,再通过碳交易助力建筑实现低碳、零碳和负碳目标。4.1 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解决方案 为园区节能减排提供智慧化助力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25TacOSCloud 物模型管理 空间模型管理 实例管理 驱动管理 TacOS 运营中心 Model Studio Space Studio AI Studio TacOS 生态运营中心 云边协同框架 Kubernetes 新能源 碳中和 城市安全 低碳园区 智慧社区 创新方案 服务管理 告警管理 运营指标 OTA 门户 文档中心 TacOS Store 开发者社区 访问控制服务 应用接入认证,应用接入访问授权 服务接入框架 服务注册接入,服务路由查找,服务动态加载 元数据管理服务 TacOS 元数据备份,云端同步 异步指令框架 同步处理转异步处理,异步线程池处理 APIs Core TacOS AIoT 基础设施 OS 桌面 UI 交付工具 控制面板 空间应用(二维/三维)App Store 专家系统(舒适顾问、节能管家、设备运维)数字空间引擎 空间解析、空间执行、空间服务 任务调度引擎 定时任务、事件任务 规则引擎 设备联动、空间联动、场景联动 数字孪生引擎 空间渲染、虚实融合渲染 3D 高精度地图 二维 GIS 地图、三维空间定位 空间场景服务 城市管网、光伏屋顶、高效机房、人行道闸、停车场、共享工位、基础服务 设备、数据、算法、数字孪生、统一身份、位置、知识推理与计算引擎 图谱构建、知识融合、推理计算 网络 Linux OS 物理机/虚拟机 硬件 图 10.特斯联 TacOS 3.0 技术架构图 11.特斯联园区级微电网方案充电桩 配电箱 可控负荷 箱式储能 柜式储能 电网 光伏 储 网 源 荷 需量管理,优化运行 峰谷套利,动态扩容 稳定电网 增加绿色能源并网时长 特斯联能际 AI 边缘终端 智能管理,安全调度 特斯联能际 AI 能源管理平台 安全控制算法 寿命预测算法 优化控制算法 电力交易 与碳交易算法 能耗预测算法 特斯联 AI 算法中心 特斯联远程 专家服务 特斯联远程 运维服务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26|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特斯联边缘设备赋能低碳园区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方案采用了云 边 端的架构。在终端,该方案包括边缘控制器、边缘计算网关、边缘服务器、物联网终端、IoT 传感器、无线终端等硬件,以及组件化、模块化、分布式的软件组件,打通园区智慧应用。其中,边缘计算网关、边缘控制器、边缘一体机均搭载了英特尔 处理器。特斯联边缘控制器搭载了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和英特尔凌动 处理器,能够实现节能功能的高效控制。该控制器采用紧凑型的模块化设计,可满足低碳园区多系统的多地点布置需求,节约安装空间。控制器支持数十种通讯协议,能够有效满足机房复杂的通讯集成需求。此外,该控制器还提供了预集成和经验证的硬件和软件构建模块,可缩短开发时间,让客户更快地享受到节能减排措施的低碳收益。特斯联边缘智能网关能够加速边缘数据传输,将终端、边缘设备连接起来,并支持边缘设备和云计算之间无缝安全的数据流,能够支持网络、嵌入式控制、企业级安全应用,以及特定程序的便捷管理,从而加速智能网关平台构建。特斯联边缘服务器支持用户在边缘端对于各种能耗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运行数据存储、数据转发、大数据分析、AI 推理等多种类型的负载,为低碳数智园区的各类应用提供支撑。在边缘运行的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相关 AI 算法还通过英特尔 oneAPI 工具包进行了优化。这一工具包能够对由 C/C 语言编写的二进制文件进行加密和压缩,以提升其运行性能。特斯联低碳数智园区方案不仅满足了园区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需求,有助于构建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园区,还提供了园区智慧能力的支撑,实现园区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输及处理,提高园区产业集聚能力、企业经济竞争力。对于园区而言,该方案的落地可带来以下重要收益:能够获得全面的低碳园区规划设计能力,对建筑运行及能耗数据进行全方位建筑能效诊断,选择合适的建筑能耗改造模式。从围栏结构、采暖空调、动力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入手,全面实现数智园区节能改造,提升节能效果。规划碳优化和碳协同措施,通过碳交易助力建筑实现低碳、零碳和负碳目标。能够对各楼宇能耗进行统一管理,可实时掌握各楼宇的能耗状态,进行园区资源统筹、均衡调度。强化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的利用,提升绿色能源的应用占比。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274.2 太一物联数智园区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以智能守护园区安全概述对于数智园区物业服务提供商而言,对物件脱落等异常行为进行有效监测、有效治理,是构建安全园区,打造卓越运营环境的重要要求。但同时,不少异常行为广泛存在难发现、难取证、难追溯等问题,依靠人工巡视或是传统视觉解决方案,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为助力数智园区强化安全治理,太一物联推出了融合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AI)技术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集成了高精度的视觉算法,能够精确识别安防隐患,可支持最高 12 路实时视频流的推理需求,最快可以在 0.8s 内识别到物件脱落等安全事件,快速留存证据并告警6。太一物联数智园区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太一物联数智园区安全管理解决方案内置视觉识别智能算法,只需连接园区摄像机,即可对异常事件进行实时监控。当出现异常事件,系统将自动对事件进行分析、记录并形成告警信息,第一时间将告警信息推送至管理人员,可准确定位事件,方便物业管理人员快速定位源头及锁定责任人。太一物联数智园区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搭载专为物件脱落等异常现象设计的边缘 AI 计算盒。计算盒采用了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能够实现多通道、多规格的视频输入与处理,通过基于边缘端的 AI 推理,智能识别异常行为。此外,该方案还可以搭配管理平台,满足自动报警等需求。6 数据援引自太一物联内部测试结果。摄像机 交换机 NVR路由器 空间守护者 G1 客户端 前端设备 监控中心 上传 下载 云数据 图 12.太一物联数智园区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架构图 13.太一物联数智园区边缘 AI 计算盒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28|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7 数据援引自太一物联内部测试结果。太一物联数智园区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搭载了智能视觉识别算法,该算法可通过视觉识别分析、深度学习等技术,从实时视频流中精准定位物件脱落等异常事件。为了增强该算法的推理性能,太一物联还采用了 OpenVINO 工具套件优化模型,从而大幅提高性能。在通过算法识别异常行为之后,太一物联数智园区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会迅速判断违规事件的发生地点,形成告警信息,通知管理人员采取措施。在高性能边缘计算盒与算法的加持下,该解决方案提供了以下优势:安全管理范围广泛:能够对公共场所、交通等区域进行全面监管,提升对于园区整体安全状态的感知能力。精准识别:通过智能感知技术和智能分析算法,能够精准识别目标物、行动轨迹等信息,从而实现全面监测和快速响应。识别速度快:在硬件的配合下,最快可以在 0.8s 内识别到相关物体7,快速留存证据、在分析后进行告警。全天候巡检:不受光线影响,日间,夜晚,刮风,阴雨均可识别。易部署:部署便捷灵活,只需接入园区摄像机,即可实现全方位实时监管。可利旧:用户无需部署全新的摄像机,只需将既有的摄像机接入到平台即可实现智能监测,有利于降低成本。可持续:算法不断深度学习,可自动迭代版本,且后续可针对用户场景增加所需算法。助力减少异常行为 守护园区安全对于物业服务提供商而言,太一物联数智园区安全管理解决方案的部署能够帮助其应对迫在眉睫的治理压力,在满足政策合规性要求的同时,守护园区用户的健康与财产安全。具体而言,该方案可为物业服务提供商带来以下优势:精确识别监测异常行为,大大地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相关争议,使环境变得更加安全舒适。基于边缘端的推理方案有助于降低云资源成本,提升稳定性,并实现端到端的快速处理与响应。基于良好的兼容性设计,该方案可以直接接入既有的摄像头,无需专门采购指定设备,可灵活部署,帮助客户提高部署效率,降低采购与部署成本。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294.3 原基科技边缘计算方案 助力园区实现智慧运营管理概述运营管理是园区的重要职责,数智园区依托于对于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能够生成面向园区环境的可视化视图,对事态进行敏捷反应,在为园区管理者提供高效智慧管理手段的同时,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业务发展环境,同时为园区企业员工/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原基科技边缘计算方案能够帮助园区实现一体化智慧运营,助力园区打造现代应用智能空间,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原基科技数智园区运营管理方案基于英特尔 架构的原基科技数智园区运营管理方案采用了“平台 生态”的建设模式,构建与园区共生有生命力的平台 开放生态模式,网罗用户触点,服务于不同角色需求,同运营体系一起进化生长。该方案在边缘计算平台的基础之上,集成安全管理、车辆管理、行为分析等多系统融合,通过智能化子系统与运营系统实现全面的数据打通,实现园区经营、基础物业管理、企业生产生活配套的一体化运营。车辆管理行为分析智慧零售智慧照明安防管理通行闸机前端感知层边缘计算云端计算基于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的算力服务器;基于英特尔 平台的多 GPU 卡算力服务器;第十代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 第 11 代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 图 14.原基科技数智园区运营管理方案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30|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 原基科技边缘服务器原基科技边缘服务器在设备或数据源头,就近提供边缘智能服务,满足数智园区部分场景对实时性、高可靠性、数据安全等关键性需求。原基科技边缘服务器具备本地闭环能力,数据处理在本地局域网就能完成,当其与云端服务器断开连接后仍能独立运行,可靠性较高。原基科技边缘服务器采用英特尔 至强 可扩展处理器。该处理器支持一系列创新特性来支持不同、复杂的工作负载,有助于推动经济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边缘计算架构,为 AI、数据分析等关键任务提供增强的每节点性能。原基科技边缘服务器通过使用英特尔 oneVPL、OpenVINO 工具套件等软件框架,为用户提供了视频处理和 AI 优化的双重加速引擎。原基科技能够根据不同业务场景制定不同的云边协同方案,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较原来数据全部传至云端相比,采用原基科技边缘云服务器后,园区管理方硬件成本支出显著下降,业务敏捷性大幅提升。原基科技边缘计算盒原基科技边缘计算盒提供了边缘计算网关,能够加速边缘数据传输,将终端、边缘设备连接起来,并支持边缘设备和云计算之间无缝安全的数据流,能够支持网络、嵌入式控制、企业级安全应用,以及特定程序的便捷管理,从而加速智能网关平台构建。该边缘计算盒搭载了高至第 13 代英特尔 酷睿 系列处理器,提供基础算力支撑。面向视频负载的处理,原基科技边缘计算盒还支持通过英特尔 oneVPL 实现硬件加速,提升视频转码、图像处理和媒体工作流程的速度。在底层平台的支撑下,原基科技数智园区运营管理方案提供了智慧安全管理、智慧通行、智慧车辆管理、智慧物业、智慧商业管理、智慧照明管理等智慧型应用,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园区部署上述智慧服务。智慧安全管理:支持视频管理、视频巡更、电子巡更、车辆布控,助力构筑无死角的视频安全管理网络,并实现周界视频联动、精准检测。智慧通行:通过车牌识别等应用实现车主无感通行、自助缴费、车位导航,打造无人值守的停车场,同时支撑商户的精准营销与收费管理。智慧物业:支持安保、保洁作业的智慧调度管理,通过设施运维实现数据融通、边缘控制、系统联动,有效降低设备投入,提升设备利用率。此外,智慧物业应用还能提供统一的管理看板,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智慧照明:智慧照明系统中的传感器能够感知光照强度、人流量、环境温度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服务器,对照明设备的能耗、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能源的有效管理和节约。该方案提供了以下优势:算力多样化:根据不同场景和项目需求提供不同算力产品,降低部署成本;实时监测:提供 API 对接云端管理,随时掌控设备状态;易维护:可快速拆卸式维护设计,降低人工维护成本;低功耗:英特尔 处理器采用先进的架构与制程,有助于在边缘端实现较高的能效。原基科技与英特尔正在持续拓展合作,强化协同,通过集成资产管理、运营管控、企业服务等多个系统,全面打通智能化子系统与运营系统数据,对园区经营、基础物业管理、企业生产生活配套进行一体化运营,助力园区人才聚集及产业成长。双方还将整合云服务厂商、硬件生态、应用生态、空间服务与空间业态等众多优秀合作伙伴一起深度合作,以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技术为园区提供多样化服务。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314.4 面向数智园区的开域集团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概述伴随着园区规模的不断增长、园区生态体系的持续扩展,园区正在承载着除产业经济之外的更多职能,催生了园区内各种智慧业态的兴起。通过智慧化的客流统计功能,有助于增强园区商业门店对于用户的洞察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拓展商业价值,提升销售转化能力与数字化运营能力。上海开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域集团)推出面向数智园区的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云 边 端”的架构设计,以及引入创新的人形识别、轨迹跟踪算法与具备强大商业数据分析能力的 SaaS 云平台,帮助园区的商业门店用户有效挖掘客流统计中的数据价值。背景及挑战线下的商业门店正处于一场行业变局的重要关口。一方面,商业门店不仅面临着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也面临着移动销售、直播带货等新型商业业态的巨大挑战,商业门店希望能够更大程度上发掘自身优势,提升销售转化能力并降低销售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商业体验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商业门店提供更个性化、更安全的购物环境,为消费者带来便利而独特的服务体验。客流是支撑园区商业门店智慧化转型、服务各种服务业态的重要数据。通过对客流量的统计分析,可以分析目标区域的客流量、停留时长,深挖客流的互联性,为园区内不同服务场所的运营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例如,商业门店可以根据用户在某个场所前的停留时长、行为,来及时调整服务与管理策略,从而优化运营管理能力。要满足数智园区中商业客流统计的需求,管理者需要应对如下挑战:在架构层面,传统客流统计方案通常依赖于在云端处理视觉等数据,随着视觉数据的快速增长与算法的不断增多,云端处理模式会带来较高的网络建设成本与网络中断隐患。此外,数据在云与终端的传输过程中,也会增加数据泄露的风险。在算法层面,商业门店的客流统计有着各种各样的场景需求,这就需要方案具备灵活适配各类线下场景的能力,并提供有针对性、可进行场景学习的识别 AI 算法,同时实现较高的准确率。在算力层面,要支持在客流统计算法高效运行,不仅需要强有力的硬件基础平台作为算力支撑,也需要丰富的软件和框架为之提供视频处理与 AI 推理加速。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32|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解决方案:开域集团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开域集团推出了基于“云 边 端”架构,面向园区商业门店的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在端侧,方案可接入高清摄像头、智能 POS、无线感应器等各类 IoT 设备。特别是基于良好的兼容性设计与技术积累,以及由边缘 AI 计算盒提供的丰富接口,开域集团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直接接入园区中已经安装的摄像头等设备,而无需专门采购指定设备,从而帮助客户提高部署效率,降低部署成本。同时,开域集团的解决方案中还配备了可快速上线的小程序等经营工具,实现私域流量的运营。面向数智园区的开域集团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通过边缘 AI 计算盒来处理端侧采集的视频流等数据,完成音视频处理、AI 推理和数据量化等流程。根据客户场景需求,开域集团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能够提供区域分析、轨迹追踪、事件识别、视觉区域配置等应用,帮助园区商业门店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开域集团商业客流统计方案搭载了 AI 多目标跟踪算法技术、轻量化行人目标监测算法与行人再识别(RE-ID)算法,其能够将基于人形检测和跟踪的客流统计服务集成到应用中,运用 AI 多目标跟踪算法技术,实现实时移动客流分析与统计应用系统。此应用系统在高效准确识别客流统计的同时通过轻量化行人目标检测算法及行人再识别(Re-ID)算法,建立针对应用场景的行人检测网络,不仅保证行人检测精准度还大幅提升了行人检测速度效率。方案会将特定场所内外划分为多个区域,当不同的顾客影像被摄像头捕获后,视频 AI 计算盒会通过 AI 推理来进行快速的人形识别,然后将顾客数据量化为投影在地板上的一个轨迹点,再结合时间信息就可以得到连续且不包含敏感要素的时空轨迹数据,来对客流进行下一步的统计分析。数据经过边缘 AI 计算盒处理和量化后,会进一步送到云端的 SaaS 平台,经由开域集团解决方案在不同时间维度上,为用户提供完备的转化分析能力,例如进店客流分析、平均停留时长分析、区域流向分析以及营销效果分析等。收益:助力数智园区优化生活服务体系对于数智园区而言,开域集团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在降低成本、提升经营效益、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有助于优化园区的生活服务体系:降低成本:园区商业门店规模一般较小、空间租赁成本通常较高、经营压力大。而开域集团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通过远程巡店等方式,有助于将更多人力资源解放出来,帮助门店降低运营的成本。提升经营效益:开域集团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具备客流特征分析等特点,能够支持门店进行客流动线设计与营销策划,从而改进门店经营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在开域集团商业客流统计解决方案的支撑下,商业门店能够为园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贴合需求的服务,提高生活服务体验。图 15.开域门店客流分析系统接待区 陈列区 VR 体验区 主入口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334.5 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大运营管理体系概述之江实验室成立于 2017 年 9 月 6 日,南湖总部一期工程用地 613 亩,总建筑面积 61.4 万平方米,坐落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核心地带南湖科学中心。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大运营管理体系以“一切服务科研”理念,从智慧办公、智慧科研和智慧运营三个方向服务于实验室全体人员。大运营管理体系内的自研之江大脑、之江慧眼、之江 OA 中台、之江 APP 等应用平台,研建结合 BIM 运营、能源管理等定制化运维平台,通过物联网与智能化基础数据互联互通,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彻到实验室运营全过程业务领域,凭借之江实验室在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智能感知等领域的优势,自建、自研、自谋划数智园区大运营管理体系。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大运营体系创新点与亮点 紧跟国家数据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五篇 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2021 年 6 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七、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发展科技创新创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放资源,支持内部创业,促进外部创业。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成果转化与创业结合。实施重大场景应用示范工程。加强前瞻性场景设计,布局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任务,形成系统化技术解决方案。”之江实验室在国家与浙江省政府的政策指导下,根据之江实验室十四五规划要求,围绕“人本、智慧、生态”的目标,深度谋划数智园区建设。“以人为本、绿色高效、引领未来”的数智园区顶层规划不断完善,力争将南湖总部建设成为功能完备、数字智慧、生态集约的科学研究综合试验场、数智园区大运营管理体系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基地和未来社区模板。科研优势技术支撑之江实验室依托自身科研实力及高端人才优势,在数智园区运营体系时,结合实验室在智能计算、AI 模型、智能感知、智能网络等方面的能力和优点,对视频安防应用、多源异构数据应用,数据分析等方面形成具有之江特色的运营场景。自谋划数智园区大运营体系场景集合实验室管理与应用需求,自行规划三大智慧场景,83 个场景功能,并根据场景建设规划建设 30 余个智能化系统。并对智能化系统的数据接入提出统一要求,统一规划,统一编制,从顶层谋划完成基础数据特性。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34|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 自研软件平台及功能根据数智园区大运营体系顶层规划智慧办公、智慧科研、智慧运营三大智慧场景,之江实验室自研应用业务、数据中台、OA 办公软件、之江 APP 等平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之江大脑,能更贴合实验室需求,符合实验室人员使用。数智园区运营创新理念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大运营服务体系采用“41341”模式,融合八大数据统一,实现智慧园区顶层运营体系规划,以上至下,由顶层谋划布局园区整体智慧建设。从各智能系统、办公系统、科研建设等根系性能和特点分析,汇集各特色应用场景,并开发创新性应用平台和软件,具有划时代意义。超能可塑性,提升便捷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以物联网平台为基础,整合智能化系统前端数据,标准化基础系统,采用自建平台为主体,以点为管理控制需求,结合自身应用功能,形成可自由组合,自行编译,因自建源代码数据,方便系统随时调整与优化,方便平台迭代提升。高效探索科研成果应用转化利用实验室智慧交通中心自研实力,研发在园区运行的无人驾驶汽车,提升园区交通能力。利用实验室智能计算通用大模型能力,通过私有化部署了一个具有 60 多亿参数的大模型,实现了批量从文档中自动提取问答对,提高问答对录入效率,有助于提高问答的召回率。服务于全体实验室员工,使科研平常化,实用化,高效探索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把科研技术落在实处。定制化要求高,个性化需求增加随着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对数智园区智能需求提升,对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增加,数智园区运营体系也需要满足不同类型需求,因此存在大量定制化建设模式,比如在“一键智控”应用功能建设时,结合房产、门禁、物联网、照明灯系统,根据个人空间房号及工位,自动一一对应,实现空调、灯光、窗帘、门禁等控制,在申请会议预定后,根据会议预约时间自动增加参会人对会议室智能化系统所有权限,还可增加对会议显示屏开关的控制。对同个区域不同空调可单独控制,可对空调设备的个性化重新命名,个性化调整一键智控内显示内容,又不影响同区域其他人员命名编号方便记忆,并对经常使用的控制设备自动排序,不仅提升个性化定制需求,也降低人员对系统的重复排序。知识产权丰富,潜在性经济效益高之江实验室在建设智慧运营体系的同时,已初步形成以智慧运营为载体的平台、APP 应用、特殊功能应用等 14 项软件著作权及 3 项国家发明专利,结合已打造的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大运营管理体系实体样板,具有特殊性和不易复制性,潜在经济效益高。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大运营体系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大运营服务体系见图 16。大运营服务体系设立“以人为本、绿色高效、引领未来”的建设目标,以物联网平台为依托实现智能化系统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孤岛,变被动发现为主动服务,在不断的数据积累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运营服务能力,使实验室的智慧运营系统持续完善,根据人员需求出发,建设相对应的创新运营系统,服务实验室办公人员使用和运营者管理,在此基础上不断细化需求,完善功能,总结创新,结合之江定义的统一感知、身份、助手、控制、服务、运营、保障和数据这八大统一标准,励志建设为智慧运营样本园区。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35图 16.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大运营体系总体架构图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大运营管理体系以视频监控、一卡通、计算机网络、设备监控、智能照明、房产管理、能耗计量及机房工程等智能化系统为基础,明确智慧科研、智慧办公、智慧运营三大智慧运营服务场景,落实广泛智能功能。同步研建之江大脑、之江慧眼、之江 OA 中台、之江 APP、物联网、BIM 运营、能源管理等平台,规范建设要求,梳理系统功能,明确技术性能标准,夯实实验之江特色数智园区大运营体系。1 个 融合空间 4 个 基本特性 3 个 建设目标 以人为本 绿色高效 引领未来 数字 孪生 物理空间 数字空间 联接 计算 AI 云 全域感知 万物互联 主动服务 智能进化 健康安全 统一感知 数智安全 便捷通行 统一身份 数智通行 人性服务 统一助手 数智服务 绿色低碳 统一控制 数智低碳 高效协同 统一服务 数智协同 高效运营 统一运营 数智运营 未来科研 统一保障 数智科研 未来决策 统一数据 数智决策 4 类 服务用户 1 个 愿景 员工 访客 运营者 决策者 智慧实验室样板 数智园区行业参考指南|IN 数智时代 赋能园区转型36|数智园区解决方案集锦图 17.之江实验室数智园区大运营服务智能化功能 智慧办公:之江实验室通过对办公智慧场景需求、功能、流程、数据进行梳理,自研之江大脑、之江精灵、之江 OA 中台、之江 APP,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办公效率及服务。智慧科研:智慧科研运营场景主要以智慧实验室、科学实验场、科研私有云平台为主,以建设智慧高效实验室为目标,从科研服务、科研安全、科研效能、科研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处理等服务科研建设。智慧运营:之江实验室智慧运营以智能化系统基础系统为数据感知基础,运用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安防、资产、人员、设备等管理,打破数据孤岛,通过 BIM 运营管理平台、能源管理平台、之江慧眼等平台,实现人、事、物、事件、安全、能源等全域管理。强化物联网统一数据处理及构建融合物模型应用,强化园区可视化管理,加速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督的新型治理形态、治理模式,推动决策更加科学、治理更加精准。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推进信息技术与园区运营服务深度融合。物流服务 室内无人物流车 掌上办公 掌上移动办公 信息智能推送 语音交互智控 零跑助力 最多跑一次 智慧会议 多屏共享/远程视频 入口屏幕实时显示 一键唤醒/情景模式 一键预约/智能推荐 会议发言自动转录 中英互译同步显示 无纸化会议 智慧助手 之江精灵智能办公语音助手 可视门禁一键智控 小之知道 智能控制 智慧考勤 员工无感考勤 安防管理 入口授权通行 边界入侵报警 黑白名单报警 远程视频巡逻 智能视频分析 智能监控照明 自动巡逻打卡 落水监测 人员聚集报警 人员轨迹跟踪 设施管理 三维可视化 运行实时监控 人工/告警自动派单 电路安全监控 智慧灯杆 消防管理 实时监控报警 水压水流监测 能效管理 远程自动抄表 能效可视可监 能耗精细计量 空调节能自控 环境监控 环境可视化 天气智能推送 智能联动喷灌 智慧园艺 虫害监测 湖内水文监测 智慧来访 便捷通行 自助就餐 自助导航 访客预约 智慧导览 展厅导览服务机器人 智慧餐厅 忙闲监控提醒 人脸计价结算 线上订餐/智能取餐柜 接待预定 电子餐券 智慧商业 无人服务超市 智慧实验室 运行可视化 VR 智慧实验室 入侵自动报警 危化品管理 科研 5G 专网 位置服务系统 云中之江 云主机/随需立取 云桌面/数据不落地 云专网/网随人动 云安全/拟态安全 系统服务运行底座 智慧设备 身份识别空调预热 空气质量自动优化 空间管理 空间可视化 空间多维度统计分析 房产管理 智慧低碳 高耗能设备有效节能 人走灯灭 太阳能智能座椅 照明自动开关 太阳能光伏板 智慧通行 识别身份智能派梯 一键呼梯 人脸便捷通行 智慧交通 无人接驳车 违章停车监测 超速报警 5结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园区的概念和范围不断的扩张延展,从产业开发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到产业集聚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再到转向特殊目的的保税区等,以及最近几年日益发展起来的产城融合,园区的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扩展。这些园区的共同特征在于,其都强调了数智化技术的应用,基于“数据 算力 算法”拓展园区的服务与应用,从而打造融合产业、公共服务、生活等于一体的生态聚合体。通过战略创新和转型引领数智园区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未来的经济增长、公民参与和服务交付至关重要。在数智化创新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区向数智园区演进,通过园区内数智化设备的部署、数智化应用的落地以及数智驱动型战略的实施,改善园区的空间、能源、数据、人力等资源的组织与调配能力,重塑园区的建设、管理与运营模式,实现园区不同模块的互联互通与开放共享。数智园区是智慧城市的缩影,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的公共管理、产业聚集等服务对于智慧城市体系的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在数智园区部署创新的技术与管理模式,有助于在“拟化”的生态体系中对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与优化,从而推动这些技术与管理模式在智慧城市的最终落地。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6)、英特尔正在联合行业厂商,帮助智慧城市、数智园区构建基于云 网 边 端架构的核心服务与基础设施,以供建设者、运营者进行战略设计。英特尔还为基础设施提供带有选项的边缘到云端框架,并通过最佳实践的分享,推动物联网、网络和通信、应用、数据管理、计算、分析和安全性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在智慧城市、数智园区内的应用,全面满足城市、园区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种效益的综合需求。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3 4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Sensor Tower:2023年漫画应用市场洞察报告(29页).pdf

    2023年漫画 应市场洞察分析2023年全球漫画应市场表现与趋势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Sensor Tower 介绍/说明 报告提供2023年关于App Store和Google Play渠道漫画应市场的深度分析。其中包括全球漫画应收与下载量趋势,不同市场头部漫画应的表现,以及漫画应告趋势与户留存等。报告同时提供经典案例分析,帮助读者了解热漫画应的成功经验。2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介绍/说明 漫画应市场总览 热漫画应与头部发商 头部漫画应告趋势与户表现 案例分析:WEBTOON 重点摘要录3020410141823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4漫画应市场总览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5全球书籍漫画应内购收年度趋势 2019年今,全球书籍漫画应内购收持续攀升。2020年书籍漫画应收增57亿美元,2021年2022年收再度提升43%和10%,达到26亿美元。2023年1-10,书籍漫画应全球吸近24亿美元,同增8%,2023年全年收有望突破28亿美元。关于收统计的说明 Sensor Tower统计的数据为App Store和Google Play应商店中的IAP预估值,数据不包括告变现收、第三安卓市场的收以及商官等付渠道产的直付收。在未明确声明为净收益的情况下,该数据均为收总额(即未扣除平台分成的部分)。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2023年11-12收为预测值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全球书籍漫画应 内购收持续增0亿美元10亿美元20亿美元30亿美元200222023Apple StoreGoogle Play预测收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62023年1-10全球Top30漫画应收份额-按市场分布2023年1-10,全球收排名前30的漫画应内购收合计达到16亿美元,是整个书籍漫画赛道收的67%。这30款头部漫画应收中,来本市场的收占达77%,韩国和美国市场分别贡献了10%和7%的总收。内购收其他7%美国7%韩国10%本77%本韩国美国其他本是全球漫画应 内购收最的市场关于收统计的说明 Sensor Tower统计的数据为App Store和Google Play应商店中的IAP预估值,数据不包括告变现收、第三安卓市场的收以及商官等付渠道产的直付收。在未明确声明为净收益的情况下,该数据均为收总额(即未扣除平台分成的部分)。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作为全球最的漫画应市场,本漫画户拥有极强的付费能,也已形成通过移动应获取最新漫画内容的习惯。Kakao漫画应piccoma在2020年和2021年收分别激增214%和117%,达到8.3亿美元。2023年1-10,该应在本市场吸5.7亿美元,仍然保持位平。LINE Corporation漫画应LINE Manga,同样在经历疫情期间的速增后,2023年收企稳,预计达4.7亿美元,仍远于疫情前平。本市场头部漫画应 年度内购收超8亿美元72019年-2023年本市场头部漫画应内购收趋势0亿美元2亿美元4亿美元6亿美元8亿美元10亿美元200222023piccomaLINE Manga少年JUMP 关于收统计的说明 Sensor Tower统计的数据为App Store和Google Play应商店中的IAP预估值,数据不包括告变现收、第三安卓市场的收以及商官等付渠道产的直付收。在未明确声明为净收益的情况下,该数据均为收总额(即未扣除平台分成的部分)。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2023年11-12收为预测值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韩国市场头部漫画应收增强劲。2022年,Kakao旗下漫画应KakaoPage在韩国市场收激增163a00万美元,预计2023年全年收将继续增逼近1亿美元,成为该市场收最的漫画应。NAVERWEBTOON在韩国市场收稳步提升,从2019年的1600万美元增2022年的6800万美元,2023年在韩吸有望达到7700万美元。KakaoPage在韩国市场收有望达1亿美元82019年-2023年韩国市场头部漫画应内购收趋势0亿美元0.5亿美元1亿美元200222023WEBTOONKakaoPageSERIES关于收统计的说明 Sensor Tower统计的数据为App Store和Google Play应商店中的IAP预估值,数据不包括告变现收、第三安卓市场的收以及商官等付渠道产的直付收。在未明确声明为净收益的情况下,该数据均为收总额(即未扣除平台分成的部分)。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2023年11-12收为预测值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NAVERWEBTOON2018年登陆美国市场以来收持续增,2021年收是2019年的3.3倍,达到6400万美元,并蝉联2019年2023年美国市场漫画应收冠军,远超第2名Tapas和第3名Tappytoon Comics&Novels。WEBTOON稳居美国市场漫画应收冠军92019年-2023年美国市场头部漫画应内购收趋势0万美元3500万美元7000万美元200222023WEBTOONTapasTappytoon Comics&Novels关于收统计的说明 Sensor Tower统计的数据为App Store和Google Play应商店中的IAP预估值,数据不包括告变现收、第三安卓市场的收以及商官等付渠道产的直付收。在未明确声明为净收益的情况下,该数据均为收总额(即未扣除平台分成的部分)。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2023年11-12收为预测值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10热漫画应 与头部发商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11来Kakao Corp的漫画应piccoma在本市场收表现突出,2023年1-10内购收超过6亿美元,持续领跑全球漫画应赛道。同样主攻本市场的LINE Manga,以4亿美元收位列本期全球漫画应收榜第2名。Kakaopiccoma收 领跑全球漫画应市场0亿美元3亿美元6亿美元2023年1-10全球漫画应收榜Top10piccomaKakao CorpLINE MangaLINE Corporation少年JUMP SHUEISHAKodanshaAMUTUS CORPORATIONTapasRadish MediaSERIESNAVER WEBTOONKAKAO WEBTOONKakao CorpKakaoPageKakao CorpWEBTOONNAVER WEBTOON6亿美元4亿美元2亿美元1亿美元关于收统计的说明 Sensor Tower统计的数据为App Store和Google Play应商店中的IAP预估值,数据不包括告变现收、第三安卓市场的收以及商官等付渠道产的直付收。在未明确声明为净收益的情况下,该数据均为收总额(即未扣除平台分成的部分)。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12美国1Manta:Comics&Graphic NovelsRIDI Corporation23456POCKET COMICS:Premium WebtoonNHN CorpLezhin ComicsLezhin EntertainmentToomicsTOOMICS GLOBALVIZ MangaVIZ MediaWebComicsWEBCOMICS HOLDINGS78910WEBTOONNAVER WEBTOONTapasRadish MediaShonen Jump Manga&ComicsVIZ MediaTappytoon Comics&NovelsContents First本、韩国和美国市场头部漫画应有所差异2023年1-10本、韩国、美国市场漫画应收榜Top10本1AMUTUS CORPORATION23456BANG!Amazia漫画 ebookjapanYahoo Japan Corp.Renta!PapylessSHUEISHAcomicoNHN Corp78910piccomaKakao CorpLINE MangaLINE CorporationKodansha少年JUMP SHUEISHA韩国1RIDI Corporation23456Lezhin ComicsLezhin EntertainmentanytoonOne storeJoaraBookpal78910KakaoPageKakao CorpWEBTOONNAVER WEBTOONKAKAO WEBTOONKakao CorpSERIESNAVER WEBTOON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13收榜及应1AMUTUS CORPORATION23456AmaziaNHN Corp哔哩哔哩Yahoo Japan CorpSHOGAKUKAN78910Kakao CorpNaver WebtoonKodanshaSHUEISHAKakao以差异化产品矩阵登顶漫画应发商收榜发商Kakao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多款漫画应,其中piccoma主攻本市场,KakaoPage针对韩国本户,KAKAO WEBTOON则注重全球布局。2023年1-10,凭借差异化漫画产品矩阵,Kakao成为本期全球漫画应发商收冠军。Naver Webtoon同样采差异化产品战略,位居发商收亚军。旗下漫画应LINE Manga在本市场表现突出,SERIES位列韩国漫画应收Top3,WEBTOON则成为美国、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最受欢迎的漫画应。2023年1-10全球漫画应发商收榜Top10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头部漫画应告趋势与户表现14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15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6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告情报1Woowa Bros23RIDI CorporationKakaoPageKakao Corp韩国-Facebook1Woowa Bros23RIDI CorporationKakaoPageKakao Corp韩国-Instagram1RIDI Corporation23KakaoPageKakao CorpSERIESNAVER WEBTOON 韩国-Apple Search Ads1MANGA Plus by SHUEISHASHUEISHA23WEBTOONNAVER WEBTOONVIZ MangaVIZ Media美国-Youtube1Lezhin ComicsLezhin Entertainment23WEBTOONNAVER WEBTOONToomicsToomics Global美国-Snapchat1Tappytoon ComicsContents First23WEBTOONNAVER WEBTOONTapasRadish Media美国-TikTokWEBTOON在美国市场告曝光率位居多平台前列2023年Q3本、韩国、美国市场漫画应告曝光率排榜1少年JUMP SHUEISHA23piccomaKakao CorpLINE MangaLINE Corporation本-Youtube1Kodansha23piccomaKakao CorpLINE MangaLINE Corporation本-Ad Mob1Kodansha23piccomaKakao CorpAMUTUS CORPORATION本-TikTok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告情报16漫画应告素材展示热漫画内容吸引读者piccoma Kakao CorpLINE Manga LINE CorporationWEBTOON NAVER WEBTOONKakaoPage Kakao Corp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piccoma本市场 户留存率领先竞品17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使情报本市场,漫画应piccoma因其丰富的漫画内容和快速的内容更新,深受本漫画爱好者的喜爱。根据Sensor Tower使情报数据,piccoma7留存率达36%,30和60留存率为27%和24%,远超同赛道头部竞品。留存率(%)时()02040607全球头部漫画应iOS设备户留存piccomaLINE MangaWEBTOONKakaoPage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WEBTOON案例分析:18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应总览19WEBTOON NAVER WEBTOON盈利模式:订阅,应内购,告发时间:2009年下载量(全球):2亿 次收(全球):6.7亿 美元热内购项:US 10 Coins:$0.99US 50 2 Coins:$4.99US 100 8 Coins:$9.99US 300 30 Coins:$29.99100 10 Monthly Coin Refill(Monthly):$9.99应概况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20关于收统计的说明 Sensor Tower统计的数据为App Store和Google Play应商店中的IAP预估值,数据不包括告变现收、第三安卓市场的收以及商官等付渠道产的直付收。在未明确声明为净收益的情况下,该数据均为收总额(即未扣除平台分成的部分)。注:数据统计截2023年10WEBTOON全球内购收趋势2018年以来,WEBTOON在韩国、美国等热市场内购收持续增,2020年收翻倍,预计2023年收再度提升5%近2亿美元。WEBTOON注重全球化布局并避开与piccoma在本市场的激烈竞争。截2023年10底,WEBTOON全球累计内购收达到6.7亿美元,美国、韩国、东南亚市场占分别为37%、35%和12%。WEBTOON全球内购收持续攀升内购收其他11%中国台港澳5%东南亚12%韩国35%美国37%0亿美元1亿美元2亿美元2002120222023美国韩国其他WEBTOON全球内购收市场分布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212023年1-10WEBTOON在美国市场告投份额-按平台分布在美国市场,WEBTOON是告投最的漫画应,2023年1-10各平台告开总和超过3300万美元,助其快速打开美国市场并维持领先地位。TikTok和Snapchat是WEBTOON告花费最的平台,2023年1-10的费分别达到2000万美元和920万美元,占总体出的59%和27%。告花费其他1%Instagram5%YouTube7%Snapchat27%TikTok59%TikTokSnapchatYouTubeInstagram其他WEBTOON在美国主要 投放TikTok和Snapchat平台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Pathmatics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222023年1-10WEBTOON与TikTok、Snapchat在美国市场户群组交叉分析Sensor Tower应群组交叉分析显示,WEBTOON户同样也是TikTok重度爱好者。同时使Webtoon和TikTok的户,每周平均使时远于所有TikTok户的平均值。另,同时使Webtoon和Snapchat的户在使时与平均值乎相同。WEBTOON漫画户 也是TikTok重度爱好者说明:数据统计截2023年10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商店情报-群组交叉分析每周平均使时0时3时6时9时12时2023/1/22023/1/162023/1/302023/2/132023/2/272023/3/132023/3/272023/4/102023/4/242023/5/82023/5/222023/6/52023/6/192023/7/32023/7/172023/7/312023/8/142023/8/282023/9/112023/9/252023/10/92023/10/23TikTok&WEBTOOB 户TikTok所有户Snapchat&WEBTOOB 户Snapchat所有户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23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使情报WEBTOON备受美国性读者喜爱,Sensor Tower使情报数据显示,该应在美国市场性户例达到64%,超过韩国市场的54%,也超过piccoma在本市场的53%。这与美国性户对说漫画的热衷息息相关,近年来Tapas和Tappytoon Comics&Novels等美国头部漫画应性户例分别达76%、73%。美国市场头部漫画应iOS设备户属性平均年龄29303132性户例(%)6065707580WEBTOON漫画内容 分吸引美国年轻性户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重点摘要24 2019年今,全球书籍漫画应内购收持续攀升,2023年1-10全球吸近24亿美元,同增8%,2023年全年收有望突破28亿美元。本是全球漫画应内购收最的市场,2023年1-10全球头部漫画应总收中,77%来本市场。代表漫画应piccoma2021年在本市场内购收超过8亿美元。本、韩国和美国市场头部漫画应各不相同,漫画应发商更注重差异化产品策略。其中Kakao和Naver Webtoon凭借针对不同市场的产品领跑本、韩国、美国及全球漫画应市场。WEBTOON注重全球化布局,额的告预算助其快速打开美国市场并获得持续收增。2023年WEBTOON在美国告花费超3300万美元,累计收达到2.5亿美元,稳居美国市场漫画应收榜冠军。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Sensor Tower 简介全球信息覆盖 平台提供移动市场关于下载和应内收 最全的数据信息,其中App Store 全球数据覆盖率达到99%Sensor Tower是家领先可靠的企业移动市场洞察咨询服务平台,旨在向全球的企业、发商和开发者 们提供移动应在全球市场的综合数据表现、户使情况以及告营销趋势等多企业级服务。商店数据获取 通过API从App Store以及Google Play商店获取数据以天为单位及时更新精准数据指标 多次业验证产品对标程碑事件 数据误差5%产品功能创新 平台持续更新产品功能,致于更 好地服务合作伙伴和客户25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Sensor Tower解决案Store Intelligence 商店情报下载&收 发商分析 国家分析 业分析App Intelligence 应情报 Ad Intelligence 告情报 Usage Intelligence 使情报 App Teardown 应拆解 Consumer Intelligence 户情报 应总览 商店推荐 关键字研究 搜索告 告主排名 素材分析 渠道分析 DAU/MAU 户留存 户画像 交叉分析 SDK排 SDK检测参与度分析 群组划分26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Sensor Tower是全球应经济市场情报和洞察的 领先供应商。我们为移动营销员、应发商和 业分析师提供关于移动应和发商的企业级数 据以及相关竞争性洞察。我们的服务包括:应情 报、商店情报、告情报、使情报等。L O N D O NS A N F R A N C I S C OK O R E AC H I N A联系式:sensortower- 微信:SensorTower 简介27J A PA N 2023 Sensor Tower Inc.-All Rights Reserved本报告和其中包含的所有原创内容由Sensor Tower全资拥有。除得到了明确的许可,否则任何修改、再版、分发或其他未经授权的使都将违反版权。报告中的应程序图标、图像和其他品牌资产为其各出版商的财产,明确仅于编辑评论。Sensor Tower 使条款是否需要了解更多 移动业洞察?使 sensortower- 查看并下载更多报告内容28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3 29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Meta:Reels经验一席谈-成效提升手册(2023)(10页).pdf

    ?Reels?Reels?Reels?Reels?Reels?9:16?Reels?51%?Reels?问?51%?1?9:16?Reels?Reels?Reels?Reels?影?Reels?激?Reels?流?Reels?/?问?2?流?流?10,000?光?突?Reels?Reels?Reels?光?变?Reels?兴?变?兴?切?Reels?Facebook?Instagram?Reels?Reels?280%?Reels?Reels?Reels?光?光?突?光?突?突?光?突?Reels?突?3?65%?Reels?问?/?问?变?光?问?流?Reels?Reels?问?Reels?流?120?Reels?Reels?427%?Reels?5?突?光?光?0:020:090:020:060:090:06?/?问?问?兴?0:020:060:09?0:020:060:090:020:060:09?Meta?动?Reels?问 Reels?Meta AI?问 Reels?Meta?Meta?Reels?Meta?动?Instagram?Facebook Reels?动?Reels?问?9:16?妨?11%?5%?6?1.2022?11?9?11?Instagram?Facebook Reels?2.Instagram?2022?2?3.Instagram?2022?9?4.?220?Facebook?Instagram Reels?5.?2023?4?2023?5?10?6.?2022?5?2023?4?15?A/B?9:16?30%?Reels?13%?29%?16%?11%Reels?光?突?变?9:16?妨?影?妨 13%?16%?妨 29%?11%?55%?11%?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1 1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巨量算数:算数说对话梦百合-创新引领睡眠革命(2023)(28页).pdf

    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创新引领睡眠革命对话梦百合CONTENTS目录睡眠,最重要的生理活动睡眠障碍,已成为现代人健康隐患01020305当睡眠成为一种奢侈用户与睡眠障碍积极抗争付费助眠,支撑起睡眠经济02091012“奢侈”的睡眠,支撑起“睡眠经济”一张好床垫,给睡眠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好平台,助力好产品实现价值传递03151623总结26科学创新,打造睡眠革命01算数说对话梦百合1.睡眠,最重要的生理活动2.睡眠障碍,已成为现代人健康隐患算数说对话梦百合当睡眠成为一种奢侈1第一章C HAPTER ONE1良好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谐的人际关系适量的运动充裕的资金积极的心理充足的时间良好的生活环境其他70.6C.38.57.25.21.4#.9.5%0.7%吃喝拉撒睡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活动。清代医家李渔曾指出:“养生之诀,当以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民间也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觉补”之说。无论从临床医学还是生理科学角度,睡眠都是人类最重要的生理活动。国家卫健委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提到,将“失眠现患率和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小时)纳入健康中国行动指标,推行睡眠健康已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内容”。睡眠是每个人生命必需的过程,是一种生物节律,在人体基本的生活和生理需求中,睡觉占据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只有在睡觉时间,人体的脏器器官才会得到充分休息。调研数据显示,有益健康的影响因素中,“良好的睡眠”已超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成为有益健康最重要的影响因素。03睡眠,最重要的生理活动算数说对话梦百合有益健康的影响因素排名数据来源:2022中国健康睡眠调查报告,中国睡眠研究会04算数说对话梦百合在忙碌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下,用户越来越重视睡眠的重要性。在抖音端的用户评论中,甚至有的用户对睡觉的重视程度高于饮食。睡觉,已成为最重要的生理活动。抖音对“睡眠”态度相关的用户原声心情好,就睡眠好,睡得好了,白天一天都有精神,干什么都愿意干,浑身都有劲儿!我身体有点小毛病很少去医院,就是睡觉,睡醒了身体也舒服了好多。我可以三天不吃饭,但绝做不到一天不睡觉!大家都知道睡眠很重要,关键是如何做到高质量睡眠。05算数说对话梦百合观点 碰撞梦百合算数说经过我们的调研问卷,发现睡眠障碍人群呈现年轻化、普遍化。其中,18-25岁的年轻用户占比几乎接近50%,31-40岁的人群也接近20%。这是由于很多年轻人存在不健康的睡眠习惯,再加上高竞争、高压力的社会环境,导致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倍增。睡眠障碍人群低龄化、普遍化的发展趋势也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在忙碌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下,越来越多的用户有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逐渐庞大的睡眠障碍人群呈现出什么特征?尽管大家都能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但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却未能实现睡眠自由。在抖音端,和睡眠相关的关键词中,“失眠”、“睡眠不足”、“睡不好”等和睡眠障碍相关短视频2023年1-10月累计播放量同比增长24.4%。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睡眠障碍愈发关注。睡眠障碍,已成为现代人健康隐患睡眠障碍相关视频发布量和播放量增速2022年1-10月2023年1-10月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2年1-10月,2023年1-10月;睡眠障碍相关视频:失眠、睡不好、睡眠差、难以入睡等相关视频发布量播放量24.46.7%并且,用户也特别关注并参与此类话题的互动,2023年1-10月相关话题发布量同比增长超50%,其中,“失眠”、“睡不好”、“睡眠差”等相关的话题成为热点。根据中国睡眠大数据中心在2023年3月发布的中国睡眠大数据报告统计,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5.1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失眠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巨量算数在2023年用户睡眠情况调研数据也验证这一结论。选择“不好,长期难以入睡”和“不太好,容易惊醒”的用户占比为36.2%,如果再和“受环境影响时好时坏”的用户累计统计的话,约有近75%的用户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25.8%很好,基本躺下没多久就能睡着38.0%还行,受环境影响时好时坏22.2%不好,长期难以入睡14.0%不太好,容易惊醒用户睡眠质量分布睡眠障碍相关话题词云图06数据来源:2023年用户睡眠情况调研,巨量算数,N=3395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3年1-10月算数说对话梦百合07用户夜晚的平均睡眠时长分布睡眠障碍影响健康的视频播放TOP5关键词其中,89.2%的用户夜晚平均睡眠不足8小时,大多用户的睡眠时间分布在6-8小时和4-6小时,占比分别为49.6%和34.3%,整体睡眠状况仍不容乐观。据统计,睡眠不好除了导致白天浑浑噩噩没精神,长期失眠还会导致脱发、发胖、长斑、加速衰老、皮肤松弛等一系列后果,情绪也会愈发负面消极,打乱正常的精神和身体状况。睡眠障碍,已成为现代人健康隐患。数据来源:2023年用户睡眠情况调研,巨量算数,N=3395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3年1-10月34.3I.6%9.2%5.3%1.5%不足4小时 4-6小时 6-8小时 8-10小时 10小时以上算数说对话梦百合脱发发胖长斑加速衰老 皮肤松弛08并且,失眠人群呈普遍化,和性别关系不大,几乎呈现1:1的比例。同时,睡眠障碍人群不再仅仅存在于老年群体,而呈现年轻化。年轻用户由于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睡眠障碍人群中,18-25岁的年轻用户占比几乎接近50%,31-40岁的人群近20%。睡眠障碍已成为全民关注的问题。睡眠障碍用户性别分布睡眠障碍用户年龄分布数据来源:2023年用户睡眠情况调研,巨量算数,N=3395数据来源:2023年用户睡眠情况调研,巨量算数,N=33951825岁2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46.6.7.9.6%7.2%2.0Q.4H.6%女男算数说对话梦百合第二章1.用户与睡眠障碍积极抗争2.付费助眠,支撑起睡眠经济算数说对话梦百合“奢侈”的睡眠支撑起“睡眠经济”2C HAPTER T WO用户为了实现改善睡眠的目的,想尽各种方法与睡眠障碍积极抗争。在抖音端,很多用户通过观看“睡眠训练”相关视频来解决或缓解睡眠障碍问题,1-10月相关内容播放量同比增加5.5%。在“睡眠训练”相关的视频中,“快速入睡”、“睡眠方法”、“睡眠姿势”、“睡眠训练”、“睡眠恢复”等相关视频是用户最为关注的内容。其中,很多用户通过搜索轻柔舒缓的音乐,实现放松身体并快速入睡的目的。用户与睡眠障碍积极抗争算数说对话梦百合睡眠训练相关视频播放量增速相关播放量最多的睡眠训练关键词TOP5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3年1-10月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2年1-10月,2023年1-10月102快速入睡睡眠方法睡眠姿势睡眠训练睡眠恢复2022年1-10月2023年1-10月5.5%助眠音乐相关搜索量增速用户为改善睡眠质量而购买助眠产品意愿分布除了通过自我训练的方式助眠,更有很多用户不惜购买助眠产品来改善睡眠质量。愈来愈多的助眠产品进入市场,共同撬动“睡眠经济”。巨量算数调研显示,随着用户对睡眠问题的重视,22.8%的用户已经购买过相关助眠产品,另有14.2%的用户尽管目前没有购买,但也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意愿。2022年1-10月2022年1-10月助眠音乐催眠曲放松音乐69.63.5H.7%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3年1-10月22.8%已经购买过14.2%考虑63.0%不考虑11数据来源:2023年用户睡眠情况调研,巨量算数,N=3395算数说对话梦百合付费助眠,支撑起睡眠经济观点 碰撞首先从行为上讲,用户通过积极主动的行为改善睡眠,无论是自主训练还是付费体验,这些对提升用户睡眠质量会有一定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从方向上讲,也不建议用户一味盲从别人的做法,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和失眠障碍原因都不同,所以必须通过科学、健康的方式来改善睡眠;最后,从产品上来说,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助眠产品,很多都缺乏行业的标准规范,也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合。所以,相对不断尝试各类助眠产品,打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例如换一个合适的床垫,或许对改善用户的睡眠更有效。梦百合如何看待用户通过购买助眠产品达到改善睡眠的现象?算数说梦百合在用户购买过的主流助眠产品中,助眠保健品是用户购买最多的产品。除此以外,眼罩、隔音耳塞以其携带方便、使用便利等原因也成为用户极为关注的产品。用户购买过的主要助眠产品12数据来源:2023年用户睡眠情况调研,巨量算数,N=3395 助眠保健品 眼罩 隔音耳塞 助眠枕头 助眠香薰 床垫其他30.6.1.4.2%6.2%5.5.9%算数说对话梦百合13但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助眠产品,都缺乏行业的标准规范,很多产品只是商家用噱头进行概念炒作,利用消费者图新鲜的心理进行售卖而已。根据用户反馈,大多数助眠产品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调研数据显示,对于使用过的助眠产品,真正觉得很有效的用户不足10%,有55.1%的用户觉得“效果一般”、23.3%的用户反馈“不太有效”,甚至超过12%的用户抱怨“完全无效”。这其实也就反映了一个现实问题,很多产品对于用户的真实需求没能进行很好的满足,自然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巨量算数通过调研,针对用户对理想助眠产品的诉求特征做了统计,数据显示,用户对助眠产品的需求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追求“经济实惠”、“使用方便”,已经进阶为“健康安全”。同时,很多用户对助眠产品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超过26%的用户选择“科技加成”,“科技改善睡眠”的概念逐渐普及。用户对助眠产品的使用效果分布用户对理想的助眠产品特征分布9.3%很有效12.3%完全无效23.3%不太有效55.1%一般数据来源:2023年用户睡眠情况调研,巨量算数,N=3395数据来源:2023年用户用户睡眠情况调研,巨量算数,N=3395健康安全科技加成经济实惠使用方便其他39.6&.1$.4%6.9%3.1%算数说对话梦百合14众所周知,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各不相同,理论上应该采取适合自己并且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睡眠,而不能人云亦云,单纯照搬别人的方法。巨量算数调研发现,除了心理原因和身体原因以外,15.7%的用户反应:床垫等寝具的不舒适也是导致他们睡眠不好的主要原因。而从上面用户购买过的助眠产品统计我们发现,相对于其他产品,通过购买床垫实现改善睡眠的用户占比仅有5.5%,床垫成为重要且被忽视的助眠产品。睡眠无小事。良好的睡眠并不是单一要素就可以满足和实现的,要同时保证内在心理的平和安逸和外部环境的舒适健康。所以,除了通过自我调节提高睡眠质量,不妨也考虑从改善睡眠环境开始,比如换一张舒适的床垫,买一个舒适的枕头等,相信对提升我们的睡眠质量会有一定的帮助。用户睡眠质量不好的主要原因分布 心理原因(如兴奋、害怕等)身体原因(不适感等)寝具原因(如床垫过软过硬等)环境原因(如噪音、过冷过热等)其他36.5.1.7%8.0!.7%数据来源:2023年用户睡眠情况调研,巨量算数,N=3395算数说对话梦百合第三章算数说对话梦百合1.一张好床垫,给睡眠提供最基础的保障2.好平台,助力好产品实现价值传递3.总结科学创新3C HAPTER THREE打造睡眠革命观点 碰撞一方面,梦百合在产品研发层面,通过创新科技,研发出兼具舒适度和支撑性的非温感0压绵,并不断研发出智能床垫、止鼾枕、电动床、智能沙发、零压功能椅等多款智能家居产品,推出智能睡眠健康监测系统,多方位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梦百合在品牌经营层面,通过创新渠道,如抖音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渗透用户群体,进行床垫新理念的推广,输出高标材质、健康、科技的品牌价值。作为专业的行业从业者,梦百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给用户提供睡眠障碍解决方案,并将自己的创新床垫观念渗透给用户的?算数说梦百合在传统的观念中,睡硬床对身体好。但根据科学调查,过硬的床垫对于身体的托举不均衡,尤其不能贴合人体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无论平躺还是侧躺,腰部、颈椎都处于悬空状态,睡眠中身体也会不自主用力。如此一来,不仅不利于脊椎健康、加剧腰背部疾病,还也会导致频繁翻身,从而影响深度睡眠。巨量算数调研发现,33.3%的用户通过切身体验,在“最在意床垫的特点”中选择“软硬适度”。兼顾舒适度与支撑性平衡的床垫成为此类用户对床垫的重要需求特征。16一张好床垫,给睡眠提供最基础的保障算数说对话梦百合数据来源:2023年用户睡眠情况调研,巨量算数,N=3395材质安全,无异味软硬适度价格便宜先进材料等科技加持其他并且,随着用户睡眠观念的变化,对床垫的认知逐渐趋于深层化,除了床垫的舒适度外,他们更关注床垫的材料安全和健康。40%的用户选择更在意床垫的“材质安全、无异味”,同时,还有10.5%的用户关注“先进材料等科技加持”。床垫,已经由单纯的寝具,变成“享受睡眠、享受健康”的重要家居用品。所以,对大多用户而言,尽管床垫不能解决所有原因引发的睡眠障碍,但一张软硬适度、健康安全的床垫却能给我们提供最基础的保障,营造最适合的睡眠环境。作为国内 0 压力床垫开创者的梦百合家居,创立 20 年来,致力于提升人类深度睡眠,专注对人体健康更友好的 0 压绵产品的研究,在“睡硬床对身体好”的传统认知普遍、以及椰棕和乳胶床垫盛行的床垫市场,坚持研发普及兼顾舒适度与支撑性平衡的 0 压床垫,成为行业的“逆行者”,满足用户对于理想床垫的追求。17用户对理想床垫最在意的特征40.03.3.3.5%1.9%算数说对话梦百合材料:高标要求,精选原料自主研发的专利材料非温感0压绵非温感 0 压绵由于特殊的多面立体气孔结构,手感更加柔软舒适,具有很强的吸湿透气功能,能够保持床垫内外干爽舒适。专业研究证明,记忆绵经过 80000 次的压力测试,材质的磨损率小于 5%,从而实现 10 年安心使用。非温感 0 压绵抑制霉菌生长,驱除霉菌繁殖生长产生的刺激气味,当有汗渍唾液等情况下,显得更为突出,带给用户安全健康的睡眠环境。18吸湿透气持久耐用抗菌抑菌算数说对话梦百合非温感0压绵具有缓冲释压作用,独特的慢回弹均匀承托特性,使人体与床垫的贴合度平均可达82.45%,让身体压力均匀分散,可为有背部、臀部、腿部、关节问题或其他医疗疾病的人提供疼痛缓解作用,促进体内血液循环顺畅,从而减少睡眠中的频繁翻身、促进深度睡眠。非温感 0 压绵拥有四季如一的睡感,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保持人体最佳睡眠温度 32-34 度,室温在 4-30C,表面软硬度是完全没有变化的,从而更好的呵护我们深度睡眠。贴合度好温度适宜添加“新材料之王”石墨烯纤维除此以外,对易出汗的人群,添加石墨烯纤维的床垫可以提供一个非常凉爽的睡眠环境,让床垫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守护着用户的健康。梦百合添加的石墨烯纤维含碳原子,吸湿排汗,除异味,始终保持面料的干爽、透气。石墨烯纤维内套,具有出众的吸湿速干特性,快速散汗,让一整晚都保持干爽舒适。普通的针织棉吸水率达到60%,梭织棉吸水率达到35%。然而石墨烯的吸水率可以达到375%,滴水扩散时间0.9S,远远超过高端速干衣的扩散时间。石墨烯面料抑菌效果极佳,抑菌的持久度达到国家AAA标准,面料片状的表面可以直接对细菌细胞膜进行破坏,从而达到抗菌抑菌的效果。研究证实,石墨烯的抑菌率99%,抗H1N1病毒97%,抗螨虫95%。抗菌抑菌吸湿速干97%抗 H1N1 病毒99%抑菌率95%抗螨虫19石墨烯算数说对话梦百合数据来源:梦百合数据来源:梦百合吸水率滴水扩散时间水分蒸发速率375%0.9S0.34g/h普通纤维60%3S0.18g/h梦百合通过非温感0压绵的应用,依照人体起伏完美塑型,提高人体与床垫的贴合度,保护颈、腰、臀腿部的自然弯曲,实现对骨骼健康的呵护;另一方面,通过石墨烯纤维的应用对细菌细胞膜进行破坏,达到抑菌抗菌的效果,并利用远红外发热,激活人体生物细胞共振活化效应,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让床垫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守护着用户的健康。除此以外,梦百合还通过国际权威认证,达到通行全球的安心品质。梦百合产品通过SGS国际甲醛检测、CertiPUR-EUR认证,CertiPUR-US认证、以及OEKO-100认证,真正实现“为用户健康考虑,为用户安全负责”的价值目标。健康:为用户健康考虑,为用户安全负责SGS是全球领先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是获得美国工业卫生协会等国内外多项专业认可的企业,SGSO甲醛的检测数据准确。通过国标甲醛检测CertiPUR-EUR认证 CertiPUR-US认证ertiPUR-EUR、CertiPUR-US认证是由美国“软质聚氨酷泡沫协会”颁布和实施的关于海绵产品在安全环保、健康方面的一个认证,该认证项目是由环境保护专员,化学家,认可实验室的研究科学家以及床垫软家具行业专家共同协作研发。通过以上认证的原材料制造的床垫,被认定是不含破坏臭氧层的氟氯烃;不含 PBDES,TDCPP or TCEP(“Tris”)阻燃剂;不含重金属元素如铅,汞等;不含甲醛;不含CPSC限制的邻苯二甲酸盐;低 VOC含量(0.5 ppm)等。OEKO-100认证OEKO-100生态纺织品认证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影响最广的纺织品生态标签。产品经由分布在世界范围内的十五个国家的知名纺织检定机构的测试和认证。SHHO 060330TESTEX20算数说对话梦百合梦百合作为中国智能床的先行者,经过多年的产品迭代,已实现通过 AI 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及多种智能模式调控,帮助用户开展睡眠健康管理、优化睡眠方案、促进深度睡眠,构建日益完善的智能睡眠生态。梦百合在新技术、新功能、新场景模式上不断探索和深入,力求实现打通睡眠全链路,展现智能睡眠多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多元的一站式睡眠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床垫、止鼾枕、电动床、智能沙发、零压功能椅等多款智能家居产品的不断研发,有效地满足了用户多元化的智能家居需求,在科技加持下,帮助消费者健康睡眠、科学睡眠,让床不再只是简单的睡眠地点,更是绝佳的身体充能地点。科技:领跑智能床垫赛道,引领健康睡眠革命梦百合0压智能床M6梦百合0压智能床M8、M9梦百合梦剧场智能床梦百合0压智能床L7一键开启 7 大智能睡眠模式:观影、瑜伽、阅读、休闲、打鼾干预、0 压力、平躺深睡,覆盖大多数卧室场景需求。搭配闹钟功能,利用 APP 预约好起床时间,通过抬起至自定义角度,轻轻“推”你起床,轻松告别起床困局,0 压迎接每一个清晨。外观设计汲取曼联元素,功能上搭配了 7大智能睡眠模式、靠背 3D 立体按摩、沉浸式蓝牙音响等,并且可以语音操控按摩功能和蓝牙音响,简单解锁休闲、助眠多样沉浸式场景。作为华为鸿蒙认证生态产品,支持接入华为全屋智能体系,呼唤小艺语音即可开启智慧生活场景,自由定义 0 压生活。是全新升级的组合式智能床,四款软床外观自由组合 C、P、L 三种智能底床,7 大智能睡眠模式、腰托功能、背/腿部按摩功能、睡眠监测功能、闹钟功能等多种智睡功能任意选,随心定制最适合自己的睡眠场景。21算数说对话梦百合综上所述,梦百合依靠新材料的应用,助力健康睡眠的实现,通过创新科技的加持,引领一场“睡眠革命”。数据显示,使用梦百合0压床垫,相比传统棕榈床垫,入睡所需时间平均减少49%,深度睡眠时间平均提高38.1%,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平均提升235.31%,平均睡眠效率能达到95.91%,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睡眠问题的解决方案。22入睡所需时间深度睡眠时间38.1%平均提升120min100min80min60min40min20min0min棕榈床垫120min100min80min60min40min20min0min棕榈床垫数据来源:安徽农业大学人体工程学院研究中心梦百合0压床垫助眠效果实验报告大连维特奥国际医院MLILY梦百合0压床垫对睡眠状况影响的深入研究统计分析报告快速眼动睡眠时间120min100min80min60min40min20min0min235.31%平均提升棕榈床垫睡眠效率(平均)95.91.81.51%棕榈床垫乳胶床垫算数说对话梦百合3874.849%平均减少75.75104.6328.63962022年10月末2023年10月末账号数量16.4%好平台,助力好产品实现价值传递包括床垫行业在内的家居内容作为抖音重要的垂类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品牌企业号入驻,借力抖音阵地机遇,深耕私域运营。企业的线上化经营已经成为营销趋势,也成为越来越多家居企业私域运营的必选项。近一年数据显示,家居企业号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尤其进入2023年,随着特殊事件的结束,更多企业加入线上阵地实现私域运营,截止到10月末,企业号总量已经突破220万,对比去年年底增长16.4%,覆盖粉丝数量也增加了6.7%。抖音平台家居企业账号数量趋势抖音平台家居企业账号数量对比抖音平台家居企业账号覆盖粉丝量对比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2年1月-2023年10月23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2年12月末,2023年10月末2022年10月末2023年10月末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2年12月末,2023年10月末粉丝数量6.7%算数说对话梦百合202202022033220532207322093020220202223033230532307323093020231031除了进行视频内容创作,企业号还通过直播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的阵地拓展,以专业度和官方化获得用户信任,提高和用户的沟通效率,为创造新的品牌机会积累商业基础,从而实现用户价值和品牌价值的双重传播。数据显示,近一年以来,进行过直播的企业号数量快速增长,且通过直播实现增粉,而用户在观看直播时关注主播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抖音平台直播开播家居企业号数量和增粉量24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2年1月-2023年10月算数说对话梦百合20220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2302202303202304202305202306202307202308202309202310开播的家居企业号数量直播增粉量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线上内容已成为家居品牌和用户进行更直接接触的方式。因此,更多家居品牌借力抖音平台,通过企业号进行稳定的内容输出,形成完整的内容经营矩阵,助力品牌沉淀私域流量并挖掘用户价值。抖音作为全场景的经营平台,满足了用户从内容浏览到主动消费需求,为商家提供了沉淀粉丝和经营品牌的生意阵地。以梦百合为例,梦百合以抖音账号为核心阵地,通过内容创作,最终实现经营效果的转化。数据显示,在抖音平台,“梦百合床垫”1-10月的累计商品点击量同比增长81.7%,这代表用户对梦百合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进一步增强,品牌实现了对用户的真正触达。抖音平台用户对梦百合床垫的商品点击量趋势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2年1月-2023年10月算数说对话梦百合20220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230220230320230420230520230620230720230820230920231025数据来源:巨量算数,2022年1-10月,2023年1-10月总结现代文明的发展,促使人类对睡眠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健康睡眠的概念也将和科技、创新进行更紧密的融合。健康认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睡眠革命的驱动力。梦百合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渠道创新,实现“内容”-“阵地”-“经营”三要素的相互关联和转化,构筑起线上生态的全场景生意场,从而奠定了在国内家居行业的影响力。作为家居行业的细分品类,床垫需要切实解决用户的顾虑点,满足实际需求,才能获得更广泛的认可。而梦百合作为国内床垫行业的领军品牌之一,其对用户痛点的精准把控、对产品的创新思路以及对多元化营销渠道的拥抱也值得更多从业者借鉴,让用户的睡眠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真正实现“不止享睡,更享健康”的目标。抖音平台用户对梦百合床垫的商品点击量增速2022年1-10月2023年1-10月商品点击量81.7&算数说对话梦百合Statement本报告由巨量算数制作发布。报告中文字、数据等内容受中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除报告中引用的第三方数据及其他公开信息,报告所有权归巨量引擎所有。巨量算数对报告中所引用的第三方数据及其他公开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义务。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仅供读者参考。如果您对报告中的内容存在异议,可通过 联系我们。【巨量算数】是巨量引擎旗下内容消费趋势洞察品牌。以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内容消费场景为依托并承接巨量引擎先进的数据与技术优势,坚持客观严谨的理念,输出内容趋势、产业研究、广告策略等前沿的洞察与观点,同时,开放算数指数、算数榜单数据分析工具,满足企业、营销从业者、创作者等数据洞察需求。未经允许,不得对报告进行加工和改造。欢迎转载或引用。如有转载或引用,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注明出处【巨量算数】。声明创作团队:巨量算数邮箱: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七圣中街12号院融中心27算数说对话梦百合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1 2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沙利文:2022中国包装独立市场研究报告(14页).pdf

    1机密20222022中国包装独立市场研究中国包装独立市场研究版权所有2023 弗若斯特沙利文。本文件提供的任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沙利文公司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未经沙利文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为发生,沙利文公司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2023 Frost&Sullivan.All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data,words,chartsand pictures)is the sole property of Frost&Sullivan,treated as highly confidential document,unless otherwiseexpressly indicated the sources in the report.Should no one copy,reproduce,diffuse,publish,quote,adapt,compile all or any part of the report without the written consent of Frost&Sullivan.In the event of the violationof the above stipulation,Frost&Sullivan reserve the right of lodging claim against the relevant persons for allthe losses and damages incurred.2023年8月2目录目录中国包装市场定义中国包装市场定义1 13 3沙利文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沙利文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2 2中国包装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包装市场竞争格局分析3本次独立市场研究的范畴包括本次独立市场研究的范畴包括20222022年小家电包装市场、中国电子烟包装市场、消费电子包装市场及白酒年小家电包装市场、中国电子烟包装市场、消费电子包装市场及白酒包装市场包装市场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小家电包装市场中国小家电包装市场 小家电包装市场:小家电包装市场::本研究定义小家电为体积较小、功率较小且主要用于提升家庭或个人生活品质的家用电器,按照功能可分为厨卫小家电(如热水壶、微波炉、电磁炉、电饭煲、榨汁机、咖啡机等)、家居小家电(如电风扇、吸尘器、饮水机、电动晾衣机)及个人护理小家电(如电动剃须刀、美容仪、电动牙刷等),小家电包装市场提供小家电包装印刷产品和相应解决方案。高端型高端型小家电包装市场:小家电包装市场:为高端型小家电厂商提供包装印刷产品和解决方案。据研究,平均单价高于1500元小家电为高端型小家电,该包装市场定义为高端型小家电包装市场。中国电子烟包装市场中国电子烟包装市场 电子烟包装市场:电子烟包装市场:本研究认为电子烟是一种由一个电池、加热线圈和一个装有液体的容器组成的电子设备,用以模拟传统香烟的感觉和口味。电子烟包装市场为电子烟提供包装印刷产品和相应解决方案的市场,涵盖电子烟包装的外观设计、材料选择、制造流程及品牌传达等方面。中国消费电子包装市场中国消费电子包装市场 消费电子包装市场:消费电子包装市场:消费电子是指为个人和家庭娱乐、通信、信息处理和生活方式提供电子功能的电子产品,可分为娱乐设备(如游戏机、电视、平板等)、通信设备(手机等)、摄像设备(数码相机、运动相机等)及其他(打印机、智能监控、汽车电子产品等),消费电子包装厂商专注于为各类电子产品公司提供定制化的包装解决方案。游戏主机及其配件包装市场:游戏主机及其配件包装市场:游戏主机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运行通常以电视屏幕为显示载体、包含掌机游戏和家用机游戏在内的交互式多媒体的硬件设备,游戏主机及其配件包装厂商专注于为各类游戏主机产品如Xbox及其配件如手柄等提供定制化的包装设计和制造服务。中国白酒包装市场中国白酒包装市场 白酒包装市场:白酒包装市场:白酒是一种以谷物为原料,经过蒸煮、发酵和蒸馏等工艺制成的酒精饮品。白酒包装市场是提供通常以特种纸、木盒或皮盒为材料的白酒产品包装印刷和相应解决方案的商业领域。4目录目录中国包装市场定义中国包装市场定义1 13 3沙利文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沙利文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2 2中国包装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包装市场竞争格局分析520222022年中国电子烟包装厂商销售收入年中国电子烟包装厂商销售收入排名排名公司名称公司名称销售收入(亿元)销售收入(亿元)1深圳劲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2深圳市旺盈彩盒纸品有限公司1.93广东高义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4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45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市场规模(亿元)市场规模(亿元)35.035.0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电子烟包装行业中国电子烟包装行业竞争格局,竞争格局,20222022年年根据2022年各电子烟包装企业销售收入统计,2022年中国电子烟包装行业前五名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24.0%,其中,深圳劲嘉、深圳旺盈、高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7.1%、5.4%和4.6%。中国电子烟包装中国电子烟包装行业行业主要玩家包括劲嘉、旺盈及高义包装等企业,前五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主要玩家包括劲嘉、旺盈及高义包装等企业,前五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24.0$.0%,高义以高义以4.6%4.6%的市场份额的市场份额排名排名第第三三7.1v.0%劲嘉旺盈高义裕同2.9%美盈森其他5.4%4.6%4.0b0222022年中国消费电子包装厂商销售收入年中国消费电子包装厂商销售收入排名排名公司名称公司名称销售收入(亿元)销售收入(亿元)1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5.02深圳市旺盈彩盒纸品有限公司52.53厦门合兴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42.04正隆(广东)纸业有限公司27.55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06深圳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17.07东莞市南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14.68东莞市厚威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09深圳劲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510青岛立华包装有限公司6.5市场规模(亿元)市场规模(亿元)557.2557.2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消费电子包装行业中国消费电子包装行业竞争格局,竞争格局,20222022年年根据2022年各消费电子包装企业销售收入统计,2022年中国消费电子包装行业前十名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7.0%。其中,深圳裕同、深圳旺盈及厦门合兴包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20.6%、9.4%和7.5%,高义未进入前十。中国消费电子包装中国消费电子包装行业行业主要玩家包括深圳裕同、深圳旺盈及合兴包装等,前十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主要玩家包括深圳裕同、深圳旺盈及合兴包装等,前十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57.0W.0%,高义未进入,高义未进入Top10Top1020.6%9.4%7.5C.0%裕同旺盈合兴4.9%正隆4.5%美盈森3.1%当纳利2.6%南泰1.6%厚威1.5%劲嘉1.2%青岛立华其他720222022年中国游戏主机及配件包装厂商销售收入年中国游戏主机及配件包装厂商销售收入排名排名公司名称公司名称销售收入(亿元)销售收入(亿元)1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22广东高义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3力嘉包装(东莞)有限公司1.54立华彩印(昆山)有限公司1.35景美彩色印刷(威海)有限公司0.9市场规模(亿元)市场规模(亿元)14.014.0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游戏主机及配件包装行业中国游戏主机及配件包装行业竞争格局,竞争格局,20222022年年根据2022年各游戏主机及配件包装企业销售收入统计,2022年中国游戏主机及其配件包装行业前五名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60.0%。其中,深圳裕同、高义及力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22.5%、11.3%和10.6%。中国游戏主机及中国游戏主机及配件配件包装行业主要玩家包括裕同、高义及力嘉包装等,前五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包装行业主要玩家包括裕同、高义及力嘉包装等,前五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6 60.0%0.0%,高义以,高义以11.311.3%的市场份额排行第二的市场份额排行第二22.5.3.6%9.2%6.4.0%裕同高义力嘉立华彩印景美彩色其他820222022年中国小家电包装厂商销售收入年中国小家电包装厂商销售收入排名排名公司名称公司名称销售收入(亿元)销售收入(亿元)1厦门合兴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22.52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5.83正隆(广东)纸业有限公司7.84深圳市旺盈彩盒纸品有限公司6.55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46美盈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87广东高义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48景美彩色印刷(威海)有限公司2.99永丰余纸业(昆山)有限公司1.910玖龙纸业(东莞)有限公司1.5市场规模(亿元)市场规模(亿元)595595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小家电包装行业中国小家电包装行业竞争格局,竞争格局,20222022年年根据2022年各小家电包装厂商销售收入统计,2022年中国小家电包装产业前十名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12.0%,其中,合兴包装、中荣印刷及正隆纸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3.8%、2.7%和1.3%,高义以市占率0.6%排名第七。中国小家电包装市场主要玩家包括合兴包装、中荣印刷及正隆纸业等企业,前十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中国小家电包装市场主要玩家包括合兴包装、中荣印刷及正隆纸业等企业,前十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12.0.0%,高义以市占率高义以市占率0.6%0.6%排名第七排名第七88.0%3.8%2.7%1.3%1.1%0.9%0.6%0.6%0.5%0.3%0.3%合兴中荣正隆旺盈裕同美盈森高义景美永丰余玖龙纸业其他920222022年中国高端型小家电包装厂商销售收入年中国高端型小家电包装厂商销售收入排名排名公司名称公司名称销售收入(亿元)销售收入(亿元)1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82厦门合兴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6.73正隆(广东)纸业有限公司5.34广东高义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25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市场规模(亿元)市场规模(亿元)126.0126.0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中国高端型高端型小家电包装行业小家电包装行业竞争格局,竞争格局,20222022年年根据2022年各高端型小家电包装企业销售收入统计,2022年中国高端型小家电包装行业前五名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20.0%。其中,中荣、合兴、正隆及高义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6.2%、5.3%、4.2%及2.5%。中国中国高端型高端型小家电包装市场主要玩家有中荣、合兴、正隆和高义等,前五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小家电包装市场主要玩家有中荣、合兴、正隆和高义等,前五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20.0 .0%,高义以,高义以2.52.5%市占率排名第四市占率排名第四6.2%5.3.0%中荣合兴4.2%正隆2.5%高义1.7%裕同其他10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白酒包装行业中国白酒包装行业竞争格局,竞争格局,20222022年年根据2022年各白酒包装企业销售收入统计,2022年中国白酒包装行业前十名企业的市场份额总计达12.5%。其中,五粮液普什、裕同包装及金之彩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3.5%、2.1%和2.0%。中国白酒包装中国白酒包装行业行业主要玩家包括五粮液普什、裕同包装及江苏金之彩等企业,前十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主要玩家包括五粮液普什、裕同包装及江苏金之彩等企业,前十名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到12.512.5%,高义暂未进入该领域,高义暂未进入该领域Top10Top1087.5%3.5%2.1%2.0%1.1%0.9%0.8%0.5%0.6%0.5%0.5%五粮液普什裕同金之彩劲嘉合兴贤俊龙柏星龙旺盈艺森源雅图燊其他20222022年中国白酒包装厂商销售收入年中国白酒包装厂商销售收入排名排名公司名称公司名称销售收入(亿元)销售收入(亿元)1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普什3D有限公司25.02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23江苏省金之彩集团有限公司14.34深圳市劲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25厦门市合兴包装印刷股份有限公司6.56深圳市贤俊龙彩印有限公司5.57深圳市旺盈彩盒纸品有限公司4.28深圳市柏星龙创意包装股份有限公司3.99贵州省艺森源包装有限公司3.910深圳市雅图燊印刷包装有限公司3.6市场规模(亿元)市场规模(亿元)720.0720.011目录目录中国包装市场定义中国包装市场定义1 13 3沙利文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沙利文的研究范围及研究方法2 2中国包装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中国包装市场竞争格局分析12交付成果交付成果关键数据和信息一手调研一手调研信息来源:电话和面对面深度访谈 行业内经验丰富的专家信息内容:销售收入 产业结构 驱动因素 行业壁垒二手资料二手资料信息来源:沙利文内部研究报告 行业报告 行业白皮书 行业数据库 行业期刊 公司年报信息内容:行业外部环境 行业发展趋势引用数据引用数据信息来源:行业权威机构公布数据信息内容:市场规模 主要玩家市场份额市场增长和预测的假设沙利文采用的测算逻辑确保信息来源具有多层次并可以交叉验证,从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沙利文在撰写研究报告时,采用了以下假设:(1)中国经济在预测期内会保持稳定增长(2)在预测期内,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保持稳定(3)在预测期内,没有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等外部冲击影响行业的供需情况。预测数据是在对应相关宏观经济数据后,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并参考相关行业的特定因素而得出。除非另有说明,本报告中所有的数据和预测都来源于沙利文报告、官方政府公布数据和其他公开报告。成立于1961年,沙利文在全球拥有45个办公室和超过2000名行业咨询顾问,提供包括行业研究、战略咨询、投融资顾问咨询、培训服务等在内的全方位咨询服务,覆盖媒体娱乐、消费零售、互联网科技、医疗服务、航空航天、金融服务等13大行业。沙利文采用多源数据建立行业数据库,将一手调研和二手资料结合进行反复交叉验证,从而得出符合沙利文采用多源数据建立行业数据库,将一手调研和二手资料结合进行反复交叉验证,从而得出符合行业共识的专业观点行业共识的专业观点13沙利文通过经销商、供应商、行业专家等多方访谈,并结合对应的宏观数据,搭建合理的市场模型沙利文通过经销商、供应商、行业专家等多方访谈,并结合对应的宏观数据,搭建合理的市场模型销售侧调研销售侧调研经销商访谈经销商访谈市场分销渠道结构生产侧调研生产侧调研供应商访谈供应商访谈营收变动模式变化品牌分布盈利能力经销分布经销渗透率市场环境驱动因素&行业壁垒市场规模市场份额竞争玩家产品价格趋势渠道分布未来市场趋势市场战略年度/累计单位销售额年度收入和预测增长率资源:沙利文专家库行行业业专专家家访访谈谈对对应应宏宏观观数数据据人口增速可支配收入消费趋势监管效果整体宏观经济情况相关性因素基准年份基准年份,2022,2022预测年份,预测年份,2023E2023E-2027E2027E出货量出货量出货量预测出货量预测价格预测价格预测营业收入预测营业收入预测平均价格平均价格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市场模型市场模型(权重10%)(权重30%)(权重60%)14 根据项目需求根据项目需求,我们拟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式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市场研究我们拟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式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市场研究 定量研究用于形成对客户需求定量研究用于形成对客户需求、关键决策因素关键决策因素、使用行为习惯的基本假设使用行为习惯的基本假设,并在大样本的支持下进行量化分析并在大样本的支持下进行量化分析 定性研究用于对量化研究得到的初步结论进行测试定性研究用于对量化研究得到的初步结论进行测试,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深挖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深挖,以找出现有客户群体的显性和隐形特征以找出现有客户群体的显性和隐形特征,以及潜在客户群体的痛点和诉求以及潜在客户群体的痛点和诉求 最终在定性和定量工具的帮助最终在定性和定量工具的帮助,结合沙利文对客户群体所在市场的理解结合沙利文对客户群体所在市场的理解,沙利文团队将会给出对应的市场观点沙利文团队将会给出对应的市场观点第一步第一步第二步第二步第三步第三步第四步第四步第五步第五步定量调查:定量调查:根据项目要求,以客户群体特征和需求为主轴设计问卷,在目标地理区域内进行数据采样。对客户群体相关的定性和定量特征进行全面覆盖。在采集信息前会有一轮试调查,以调整正式问卷的结构和内容定性分析:定性分析:在对样本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本项目将会采用当下前沿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uzzy-set Qualitative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将量化数据转化为集合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集合的运算逻辑将样本进行分类从而获得几组典型的客户特征集合定性调查:定性调查:采用半结构式架构设计访谈提纲,先对典型的客户群体集合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再对其中有代表性的个体客户群体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在访谈结束后,本研究将会采用扎根理论法(Grounded Theory,GT)通过Nvivo对质化数据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最终提取出关键的信息对比交叉分析:对比交叉分析: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论交叉分析描述细分市场轮廓。在这个基础上对客户群体进行特定维度的分类,并联系其特征分析其表层和深层的需求市场策略审计:市场策略审计:根据来自不同市场的不同客户群体的特征给出争取到该细分市场和细分客户群体的基本策略,并指出在该细分领域取得成功的非价格关键购买因素调查研究流程调查研究流程沙利文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式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市场研究,并给出相应的研究观点沙利文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式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市场研究,并给出相应的研究观点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1 1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户外用品行业专题报告:3万亿户外产业目标确立用品领域高景气可期-231207(31页).pdf

    行业专题行业专题报告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声明声明 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1 of 31 3 万亿万亿户外.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11 3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仲量联行:2023产业与产业空间 “向上突破”之路-深圳市产业园白皮书(28页).pdf

    研究部2023年12月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深圳市产业园白皮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中心,深圳具备强大的科技研发和产业创新能力,以及充满活力的各类创新主体。同时,深圳还拥有完整成熟的金融支撑体系,这些优势使得深圳在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然而,深圳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地域面积较小、发展空间和土地供给紧绌等问题。因此,深圳在产业发展中注重产业用地的集约化利用,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深圳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促进了各类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也对产业载体的迭代升级产生了新需求。新一代产业园应根据不同产业的需求提供适配的空间和服务,实现功能多样化、复合化和专业化,这有望成为未来产业园的主要特征。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要素的支撑,而深圳新型产业园依托本地优异的研发创新能力和知识网络,带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并将不同产业上下游整合为一体化的产业生态圈。这将显著降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享、交流和交换知识与技术的难度与成本,促进和便利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化和商业化的进程。从集约化到集聚化和集群化、从单一化到复合化和多样化、从分散化到规模化和专业化,通过新一代产业园项目引导新兴产业走向集群式发展的理念,可为其他地区或城市产业空间与产业实现协同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借鉴。当提及“产业园”时,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产业园可以涵盖政策性开发区、主题特色小镇、产业园区和城市功能型产业新城等四类产业空间载体。狭义上的“产业园”则更多地指向专门为制造业企业及其上下游进行生产、办公、研发实验提供空间的建筑物业,其主要形态包括标准厂房、多层厂房。仲量联行本次发布的深圳产业园白皮书,基于深圳的产业以及地产的特质,将侧重于对狭义定义下的深圳市产业园进行深入研究。前言深圳产业与产业园发展沿革深圳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发展转型的过程,也是深圳产业空间载体从要素集聚、产业主导向创新与产业链协同驱动迭代发展的过程。产业空间载体在迭代发展中,形成了不同形态的产品。从初期的主要服务于轻工业生产的产业园区,衍生出更注重研发、办公功能的产业办公项目,另外也催生了具备研发、办公、试验、生产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主要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新型产业园产品。013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深圳产业发展历程 1979年 20世纪90年代中期1979年,深圳蛇口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产业园蛇口工业园,深圳凭借临近港澳和廉价劳动力、土地优势,“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产业快速集聚。八十年代中期,随着特区发展模式的调整和宏观政策的指导,深圳工业制造的方向发生变化,以电子和计算机为龙头的企业开始快速发展,逐步奠定了深圳之后产业发展的基础。深圳在最初的产业起步阶段“以外商投资为主、生产以加工装配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形成了以电子、轻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奠定产业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1995年部分特区优惠政策取消、港深穗高速公路通车,原有的大量深圳关内“三来一补”企业开始转移至关外甚至迁至东莞等地。在此背景下,深圳经济从加工贸易转向模仿性创新时代,凭借模仿形成了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初级工业化过程,逐步走向模仿性创新的生产制造。这一时期,深圳的企业开始加大资本投入,逐渐改变了过去以加工装配为主的低附加值生产模式,自主生产能力得以提升。模仿创新的生产制造伴随着劳动力的持续不断分工,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代表的独特产业供应链在深圳开始形成。模仿创新促使产业供应链形成进入21世纪,深圳开始面临劳动力价格上涨和土地资源紧缺的挑战,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逐渐“难以为继”。2010年,深圳制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性产业发展目录,实施更积极的集约性发展政策,加快本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随着资本要素边际收益递减,以科技为核心的研发与创新能力越发重要,深圳也进入了全面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阶段。依托过去模仿创新奠定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和研发能力,深圳逐渐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基因测序分析、新材料、显示技术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向以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协同创新转变4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2010年至今1根据 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第六条规定,高新技术产品是指属于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并符合相关标准、质量合格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如图1所示,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R&D)经费支出稳步增长,已逐渐占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近三成,说明深圳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的投入。此外,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逐年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常年保持在60%以上。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1已经成为深圳工业的代表性产品。图 1.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与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0 0Pp,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20000192020亿元(人民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上企业 R&D 经费支出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R&D 支出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数据来源: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深圳市统计局,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协会 5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深圳产业园市场发展情况产业园1.0产业园2.0产业园2.5定义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在全国各地迅速铺开,“三来一补”产业在深圳经济特区内快速发展。容积率有所提升,但一般不超过3.0;高楼层具备办公的功能,但生产及生产配套功能仍主要布置于硬件条件更高的低楼层;具备更强的“多功能”属性,可以适配更多行业的使用需求。20世纪90年代末,深圳产业发展重心逐步向自主生产、创新倾斜,企业愈发重视科研人才的引领作用。硬件设计标准、功能分区与产业园2.0项目基本相同;功能配套更为完善,具备商务、休闲、会展览等更多功能;注重营造园区內部景观环境,更匹配高端人才、研发人员对工作环境的诉求。进入21世纪以来,深圳加快迈向研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产业园3.0 一般为容积率2.5-4.0、楼层数8层以上的产业建筑;重视中高楼层的使用率,着重提升这些楼层的硬件标准,使之具备测试、研发、实验甚至中试生产等功能;是深圳“工业上楼”的雏形。发展背景类型主要服务产业主要功能中试生产、研发、办公及社区化生产、生活配套生产、研发、办公及部分生活配套 以容积率1.0-2.0的产业建筑为主,首层空间一般为5.4米左右,可以满足布置生产器械的需求;二层以上空间因负荷、层高、垂直交通等硬件条件不足以满足生产的要求,主要用作仓储、装配等生产配套。生产、办公及部分生活配套生产及生产配套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如生物医药、机器人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轻工业加工制造为主,包括服装、自行车、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等。20世纪90年代,深圳制造业由加工贸易逐渐走向“模仿创新”,并逐渐具备较大规模的生产制造能力。深圳产业空间发展历程图 2.深圳市产业园各类型迭代发展历程一览资料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整理深圳产业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与迭代,对本地产业载体产生了深远影响。早期的产业园区主要满足本地企业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的生产需求,此类项目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土地容积率较低。而随着深圳制造业自主生产、自主研发的能力不断跃升,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了市内产业载体的主要用户,此类产业除了要求产业载体具备生产、组装的条件以外,亦产生了研发、实验、测试、办公等需求,而早期的工业载体已经不足以满足此类需求。为满足企业愈发多样化的要求,深圳的产业载体除了在低楼层满足企业生产需求以外,逐步垂直向上延伸发展,即在载体的中、高层区域提供更多功能。在此背景下,深圳市的产业载体也逐渐由单一的生产型产业园演化出产业园区与产业办公两条发展路线。6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产业园1.0产业园2.0产业园2.5产业园3.0钢筋混凝土结构4-5层1.0-2.0首层5.4m,标准层3.9-4.2m一般不低于0.35t/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4-12层1.0-3.0首层5.4-6m,标准层3.9-4.2m一般不低于0.5t/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4-12层1.0-3.0首层5.4-6m,标准层3.9-4.2m一般不低于0.5t/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遍4层以上,部分高于12层2.5-4.0首层6-8m,标准层4.5-5.4m类型结构形式层数容积率层高二层以上楼板荷载*以生产效率最大化为导向,配备部分仓储空间等生产配套,生活配套一般较为欠缺。生产办公为主,结合少量园区生活配套设施,如小型商业、园区食堂等。在产业园2.0基础上,加入商务、休闲、会议、展览等配套,注重功能组团之间的连接和营造园区内部景观环境。强调产业园区的社区化,具备一站式的生产、生活、商务、休闲等配套设施,且建设标准更高。项目配套园区平面图*2-3层一般不低于0.8t/,4层以上一般不低于0.5t/瓷砖贴面和水刷石立面为主。以瓷砖贴面或金属板立面为主。以瓷砖贴面或金属板立面为主,部分采用玻璃幕墙。以石材、玻璃、金属板三种立面材料为主,部分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外立面形态无客梯,部分建筑配置货梯和卸货平台,平面端部布置货梯。多层建筑一般配备1台货梯、1台客梯;高层建筑一般配备2台中型货梯,1台消防电梯,所有楼层共同使用。多层建筑一般配备1台中型货梯、1台客梯;高层建筑一般配备2台中型货梯,1台消防电梯,所有楼层共同使用。一般配备2台或以上大型货梯,并设有卸货平台或专用卸货通道。垂直货运生产空间居住空间办公空间景观空间配套空间图 3.深圳市各类产业园项目硬件及园区配套情况一览 注:*中型货梯载重量一般在2,000kg3,000kg之间,大型货梯载重量一般在3,000kg以上;*各色块大小代表各功能分区比例。资料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整理7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图 4.深圳市各类产业园典型平面及截面图一览轻型生产轻型生产轻型生产生产配套重型生产二层以上3.9-4.2m首层层高5.4-6.0m轻型生产轻型生产办公办公生产配套生产配套重型生产首层层高5.4-6.5m二层以上4.2-4.5m办公研发办公研发重型生产中试生产中试生产中试研发中试研发办公研发办公研发办公研发二到三层6.0m首层层高中试研发四层以上4.5m6.0-8.0m类型截面图平面图产业园1.06000-8400mm标准层面积:1000-1500货梯辅助空间8400-9000mm货梯辅助空间货梯辅助空间产业园2.0及2.58400-9000mm8400-11000mm辅助空间标准层面积:2200-3000货梯辅助空间货梯产业园3.0注:辅助空间一般包括强电和弱电井、送风排风井、排烟竖井、楼梯间、电梯间及卫生间等设施。资料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整理辅助空间8400-9000mm8400-9000mm标准层面积:1800-2200货 梯辅助空间客 梯客 梯货 梯8400-9000mm8400-9000mm标准层面积:1800-2200辅助空间货梯客梯货梯辅助空间办公研发重型生产中试生产中试生产办公研发中试研发办公研发办公研发办公研发二到四层6.0m中试研发五层以上4.5m中试生产首层层高6.0-8.0m8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深圳市内产业园在逐步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其层高、承重、垂直货运等建筑硬件标准逐步提高,项目内的生产、商务、生活配套也越发完善;得益于此,产业园项目的“多功能”属性愈发突出。从2015年至今,深圳市内的产业园3.0项目逐步竣工入市,此类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二楼以上的载体空间也具备较高的硬件标准。即除了最基础的层高、承重指标以外,此类项目还会提供如大型货梯、多回路供电、冷冻水和蒸汽供应、污物储存中转等一系列设施配套,确保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具有研发实验、中试生产等需求的企业,其设备在项目的低、中、高区均可以正常的安装、使用和维护。除了较高标准的研发生产硬件优势,此类项目在商务服务、物业管理、生活设施配套等方面也努力向高标准看齐,从而改善园区营商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帮助园区企业留住人才。当然,其他各类因素,例如企业在行业中的职能定位,也会影响企业的选址。以生物医药为例,该行业在研发、实验、中试生产等上游及中游环节,对载体的层高、荷载、电力供应、通风排污等硬件设施有一定要求,因此相关企业更倾向于进驻产业园区。但处于该行业下游的流通环节的企业,如零售、经销商等,因大多不涉及产品的生产与研发,未必会选择入驻产业园项目。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9深圳产业办公市场发展情况除了产业园项目外,产业办公项目也是深圳市产业载体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深圳产业办公项目主要分布在市区中的南山,与龙岗、龙华、宝安、光明等市郊区域。20世纪末规划成立的南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早期产业办公项目的重要集聚地。在支持性政策、龙头企业入驻、优秀科研机构加入等一系列有利因素支撑下,高新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产业链迅速发挥集聚效应,吸引、孵化众多中小型企业。TCL科学园国际E城、同方信息港、科兴科学园等为中小企业提供产业空间的产业办公产品应运而生。此后,随着留仙洞总部基地、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片区的建设发展,南山区始终为产业办公楼宇供应的重要增量市场。近十年,由于支持新型产业用地(M0)发展政策的出台,大量近郊区域的老旧工业园区被改造为M0用地项目,其中不乏一些产业办公项目。与此同时,产业发展与土地供应的“强区放权”促使深圳市郊地区纷纷以新兴产业园区为抓手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产业办公项目也作为产业园配套逐步落地。两方因素影响下,龙岗、龙华、宝安、光明等市郊区域逐步成为产业办公供应主流市场。2013年前建成项目2013年及此后建成项目图 5.深圳主要产业办公项目分布图数据来源:睿见数据从容积率、层高、承重、外立面形态等条件来看,产业办公项目与一般的商业办公楼宇类似,其功能属性也因此相对单一,即更偏向于满足企业办公、轻研发的需求。不过,产业办公项目因其对土地更有效的利用,往往广泛分布于城市相对核心的区位,更有利于企业开展商务活动、提升形象。10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图 6.深圳主要产业办公项目建筑面积分布(按行政区)注:上述信息基于抽样调研的约1,605万平方米产业办公面积样本数据来源:睿见数据整体来看,尽管深圳产业办公项目承接了一部分来自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健康等非传统的办公楼宇企业租户的空间需求,但其最主要租户客群仍与深圳商业办公楼宇有明显重叠。如图7所示,据仲量联行统计的抽样调研的446万平方米产业办公面积样本,数字与时尚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商贸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与金融业五个行业合计贡献约75%的深圳产业办公面积。与此同时,产业办公项目的租户群体亦与深圳整体产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对比市区产业办公项目,市郊项目普遍楼龄较新且靠近新型制造业生产基地,因此承接了更多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及以环保与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的企业租户。而在市区内部,2013年及此后建成的项目内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租户比例显著提升,与其在该时期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南山41.1%宝安9.4%龙岗34.8%龙华6.9%光明5.3%罗湖1.7%福田0.7%南山30.7%科技园16.6%龙岗其他9.2%西丽10.8%龙岗中心城1.2%南山其他7.3%坂田龙岗宝安龙华光明罗湖福田11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图 7.深圳优质产业办公项目产业结构注:上述信息基于抽样调研的约446万平方米产业办公面积样本数据来源:睿见数据随着技术变革、产业升级,制造业与服务业业务关联的深化趋势愈发明显。当下,深圳步入产业发展新阶段,为制造服务业这一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可观的成长空间,其办公物业需求也处于显著上升期。凭借临近上下游产业链的优势,轨道交通通达性较高、商业配套较为齐全的优质产业办公项目,将有望承接来自制造服务业企业日益扩张的办公空间需求。近期深圳某二手电子产品平台便因扩张需求于龙华区产业办公项目内租赁超30,000平方米办公空间。此外,产业办公项目较商业办公更具弹性的定价空间,也促使其受到一些具备不动产购置需求的实体企业的青睐。数字与时尚产业29%新一代 信息技术 14%商贸服务业13%商务服务业10%其他10%金融业9%绿色低碳产业6%生物与健康产业5%科技服务业4&%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现代时尚数字创意智能终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商贸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其他金融业安全应急与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大健康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科技服务业2%1%9%4%1%1%2%2%1%4%0%5 %0%3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根据仲量联行统计数据,如图8所示,深圳市主要产业平台2内产业园总体量约为8,605万平方米。其中,产业园1.0类型的项目规模达5,339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量约62%;而产业园2.0项目总体量则超过2,300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量的28%。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内上述两类硬件设施标准相对较低的产业园项目总体量超过7,700万平方米,两类项目占全市总量比例约90%,占据绝对多数。反观硬件标准和配套设施更完善的产业园2.5和3.0项目,总体量则分别为798万平方米和96万平方米,仅分别占全市总量约9%和1%。其中,产业园3.0作为深圳“垂直工厂”(又称“工业上楼”)项目的雏形,其体量在全市范围内却相对有限。从产业空间供给的角度分析,深圳产业园市场存在着总体量大但优质项目体量偏少的潜在问题,不利于市内产业的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2“主要产业平台”指深圳国家高新区下属的五个园区以及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中定义的“创新聚集区”。全市各类产业园总体量图 8.深圳市主要产业平台内各类产业园总量(建筑面积)8,605100b(%9%1%各类产业园总体量产业园1.0产业园2.0产业园2.5产业园3.0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占全市产业园总量比重5,3392,37279896数据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整理 深圳产业园市场现状分析0213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图 9.深圳市主要产业平台内产业园项目全景地图图 10.深圳市各区主要产业平台内产业园面积(建筑面积)占比各行政区产业园分布如图9所示,从产业园项目点位分布来看,目前深圳存量产业园多分布于宝安、光明、龙岗、坪山、龙华等行政区,而图10也进一步展示了这些行政区在深圳产业园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数据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整理 数据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整理 产业园3.0项目产业园2.0项目产业园2.5项目产业园1.0项目0%宝安光明龙岗坪山龙华其他10%5 057%6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图 11.深圳市部分行政区主要产业平台内产业园体量一览进一步分析各行政区不同类别产业园的规模结构,如图11所示,可以发现深圳市内产业园体量最大的三个行政区,即宝安、光明和龙岗区,其2.5与3.0项目的总体量占三区产业园总量不到5%,产业园存量大但高硬件标准项目比例较低的问题在此三个行政区内较为明显。而其他行政区,如坪山、南山,区内各类产业园的规模结构更为合理,产业园2.5和3.0项目总体量在行政区内占比相对可观。资料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整理 2,4037781571,1732581245宝安区光明区产业园1.0产业园2.0产业园2.5产业园3.0719227958龙岗区坪山区产业园1.0产业园2.0产业园2.5产业园3.03734738677111216612龙华区南山区产业园1.0产业园2.0产业园2.5产业园3.0建筑面积,万平方米15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优质产业园项目分布0%坪山南山光明龙岗龙华其他10%5 058 %3%图 12.深圳市各区主要产业平台内2.5和3.0标准产业园面积(建筑面积)占比数据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整理 如果仅关注产业园2.5及3.0项目,此类产业园在深圳市内的地理分布情况如图12所示,过半数分布在坪山和南山两区之内。其中,坪山区内2.5和3.0标准的产业园建筑面积占全市的38%;可见坪山作为深圳市内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在近年快速发展的历程中,集中了一批深圳市内相对优质的产业空间载体。小结产业转型和产业空间载体的转型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制造业的升级和新型产业的兴起,使多样化的生产空间在地区集聚,不同的发展需求催生了不同形态的产业空间载体。与此同时,产业载体的变革也为新产业提供了发展基础,优质的产业空间载体承担了为创新企业提供高品质产业生态运营载体的重要使命。深圳市产业园的迭代发展充分体现了产业与产业载体协同发展的特性。过去40年,深圳的产业重心经历了加工制造、模仿创新、自主生产创新、创新驱动的一系列转变。在此过程中,深圳的产业园项目跟随着本地产业发展的需求与脚步,同样“推陈出新”,从早期的纯生产型园区,逐步衍生出兼具生产、研发、实验、办公的综合型产业园项目。现阶段,深圳的产业发展正加快向以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协同创新转变,并愈发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驱动。但是,深圳高标准产业园体量有限、分布不合理的潜在问题与深圳产业创新转型的“新常态”难以匹配,深圳产业空间载体需要快速调整以满足本地产业新的发展诉求。16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意创新中心,具有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能力强、各类创新主体有活力、金融支撑体系完整、成熟等优势,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引领作用。然而,受限于深圳土地要素供给紧缺的问题,以及市内传统产业空间载体效率较低的现实,设计和建设新一代产业空间载体以实现土地集约化和产业集群化,或将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一大助力。深圳产业发展对产业载体提出新需求0317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深圳GDP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产业基础与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深圳依托过去模仿创新奠定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和研发能力,在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2009年,深圳市政府更是立足已有的产业和技术基础,率先于全国制定出台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配套政策。根据2018年深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划分3,深圳主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海洋经济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等七个细分产业领域。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研发为主导、技术创新为驱动,有较高的产业附加值。如图13所示,近年来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到2022年已经占深圳GDP的4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驱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引擎。未来深圳产业空间载体的设计与建设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角色越来越重要。3 即深圳市政府于2018年印发的 深圳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方案。深圳产业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图 13.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注:从2018年起,深圳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口径数据,因此2018年及之后年度数据与20102017年数据不可比。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0200000225,00010%0,00020,00030 ,00040%,000500,00035,000亿元(人民币)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深圳土地资源开发现状结合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保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深圳可供开发的增量土地资源已经基本见顶。但是,本地产业发展与转型依然无比需要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要素的支撑,此类诉求已经与深圳开发用地窘迫的现状形成了明显的冲突、甚至“难以为继”的矛盾。在此情况下,在空间上将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垂直化布局,以优化存量产业空间和提升存量土地,尤其是工业土地的投资、利用效率,将深圳的城市产业空间的“存量”变为“增量”的“垂直工厂”举措,已是“箭在弦上”。图 14.中国部分城市市区及建成区面积数据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市区总面积建成区面积建成区面积占市区总面积比重深圳市土地紧缺的问题由来已久。当前,深圳市面积仅为1997.47平方公里(未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显著小于其余三个一线城市。具体而言,深圳土地总面积仅为北京的12.17%、上海的31.50%、广州的26.76%,辖区内土地资源较为有限。除了土地面积小以外,深圳的土地开发程度过高也是深圳土地问题的一大体现。根据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陆域开发强度4已经达到50%,远超30%国际警戒线。如图14所示,深圳市建成区面积占市区面积的比例在全国各个主要城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之中,已处于第一梯队且显著高于其他城市,仅略低于东莞。而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的土地面积则为974.5平方公里5,占全市面积约48.76%,接近深圳市总面积的一半。4 即城市建设用地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5 根据深圳市政府2005年11月份实施的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相关规定。东莞深圳合肥长沙成都福州上海广州南京惠州江门武汉杭州珠海肇庆中山佛山10%1,00000%2,00030%3,00040%5,00050%4,00060%6,0007,0008,0009,000平方公里4%5%5%9 $78HI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新兴产业发展催生新型产业园需求传统低容积率、功能单一、缺乏全产业链配套的产业空间载体难以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标准多样化、产品功能复合化、有完善产业供应链协作配套的新一代产业园将成为承载未来深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图 15.主要新兴产业全流程生产环节的空间硬件需求 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 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细分行业/产品举例 中央处理器(CPU)、储存芯片、智能传感器生物药品制造、基因工程药物、高值医用耗材、体外诊断产品动力电池、电动机、电控系统产业园2.5标准以上的项目硬件配置研发设计试制试验轻型生产实验研究小试、中试生产研发设计试制试验轻型生产高区层高4.5-5.4m4.5m4.5-5.4m4.5m承重*0.3-0.8t/0.5t/0.5t/0.5t/平面布局无特殊要求无特殊流线预留安装废水处理设备条件无特殊流线垂直货运配置中型承重货梯以及客梯中型承重货梯中型承重货梯中型承重货梯中区层高4.5-6m可兼容可兼容6m可兼容4.5-6m承重*0.65-1.2t/0.65-1.5t/0.65-1.5t/平面布局端部预留吊装口,结合布置辅助空间预留安装废水处理设备条件无特殊流线垂直货运配备不少于两台大型货梯大型承重货梯大型承重货梯层高6-8m6-8m可兼容可兼容8-10m低区承重*1-2t/首层2t/,其余1t/2.5t/常见平面/产线布局以“一字型”布局为主,端部布置辅助空间,最小两跨进深,可布置至少一条连续生产线及其交通空间组合式布局无特殊流线垂直货运配备不少于两台大型货梯,宜设置不少于一台载重1.6t以上客梯大型载重货梯大型承重货梯采 用 计 算 机软 件 进 行 电路功能仿真、布 局 布 线 模拟 对 环 境 要求宽松灵活。光刻等工艺精度达亚微米至纳米级别,对建筑的防震动要求高。防 止 微 生 物污 染 的 无 菌工 艺 需 实 验室 满 足 环 境洁净度指标,医 疗 器 械 行业 对 于 建 筑的 防 震 动 性能 亦 有 一 定要求。药品冷冻干燥、存储转移等工艺使用的冻干机、液氮罐等设备有层高与承重要求。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无菌工艺需十万级洁净厂房。医疗器械行业对于建筑的防震动性能有一定要求。采 用 计 算 机软 件 进 行 整车 数 字 化 仿真 对 环 境 要求宽松。整 车 试 验 有较 高 的 货 运和承重要求,但 试 验 规 模小。汽 车 生 产 冲压、焊接、组装 等 工 序 对货 运 与 承 重要求高。不适用生产关键环节设备或工艺的特殊要求资料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整理备注*:各行业的承重要求按照行业普遍需求进行估算,但不同企业主体的相关需求可能存在个体差异。20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产业空间载体硬件需求新兴产业发展催生的新型产业园需求,贯穿研发、试制试验、生产等全流程生产环节,在空间硬件设计建设上,新型产业园需要充分考虑层高、载重、平面布局和垂直货运等设计要求。为满足研发和试制试验的需求,需要较高的层高用以容纳先进设备和实验室设施;针对生产环节的需求,需要更大的载重用以满足大型设备和生产线的使用;在平面布局上,需要更合理的布局设计以最大化利用空间并提高生产效率;为方便货物运输和物流配送,垂直货运系统需要实现快速、高效的货物运输。通过满足这些设计要求,新型产业园能够为新兴产业提供先进、适用的空间环境,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兴产业 增材制造精密仪器工业母机相关的细分行业 /产品举例 3D 打印精密智能仪表及工业传感设备数控机床及主要零部件研发设计试制试验 轻型生产研发设计试制试验 轻型生产研发设计试制试验 轻型生产高区层高4.5m4.5m4.5m承重*0.5t/0.5t/0.5t/平面布局无特殊流线无特殊流线无特殊流线垂直货运中型承重货梯中型承重货梯中型承重货梯层高可兼容一般标准可兼容可兼容中区承重*1.2t/平面布局无特殊要求垂直货运大型承重货梯层高可兼容6-8m6-8m低区承重*首层2t/,其余1t/首层2t/,其余1t/常见平面/产线布局无特殊要求端部式布局垂直货运大型承重货梯总承重14t不适用资料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整理备注*:各行业的承重要求按照行业普遍需求进行估算,但不同企业主体的相关需求可能存在个体差异。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3D模型设计对环境要求宽松。工业级3D打印机有层高与承重要求。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对环境要求宽松。零件切削、研磨等铸造加工工艺达亚微米级需要极高的防震动能力,以及防噪能力。采用计算机进行机床力学结构等理论设计对环境要求宽松。金属锻压成型等工艺环节的精密机床有较高承重和防震动要求。21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小结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新的产业空间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深圳市GDP比重已超过40%,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需要以高质量产业空间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高标准优质产业园市场需求也持续上升。传统产业园区主要是提供标准化的厂房和基础设施,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而在产业园3.0时代,产业园区开始注重构建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通过引入不同环节的企业和服务提供商,形成产业链的完整闭环,同时根据产业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功能多样化的空间设计和布局。新型产业园不仅要提供研发、试制试验等上游环节所需的高标准硬件设施和科研支持,还要为生产、加工、制造等环节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支持,更要提供物流、仓储、配送等下游环节所需的便捷物流网络和专业服务支持。与产业办公项目相比,在2.0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产业园2.5和新设计建设的产业园3.0产品通常是综合性的产业生态系统,除了提供办公空间、研发实验室、生产制造设施、物流装卸等各个环节所需的设施和服务以外,还需要提供专业化物业管理和全方位园区生活服务配套。这种综合性设计能够满足产业链上下游的需求,缩短“研发制造”间的距离,加快技术交流、应用和迭代,促进产业的协同发展。产业园2.5和3.0产品相比传统的产业园,其核心特点在于各项功能集成度、土地利用效率更高。对于深圳来说,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制约之下,建设高标准产业园3.0产品,“垂直工厂”更符合新兴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新兴产业所需要的新型产业空间载体的“新”不仅仅表现在硬件的“新”,更体现在其能够满足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协作和产业链整合的发展需求,也同时符合深圳土地供给的现实,巩固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和研发中心的地位,是相对于旧有产业空间载体的一种革新式产品。产业空间载体满足产业间协作需求随着技术创新与工业设计的互相促进作用,前者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部分新兴制造业的核心研发与试制试验环节,与创新中心的物理空间距离逐渐缩短。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新一代产业园能够促进产业间协作与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缩短“研发制造”间的距离,从而加快技术交流、应用和迭代。产业间协作与产业链整合对新一代产业园提出了更多样化的需求,人才、市场、上游供应链等因素也成为新兴产业选址的重要因素。22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04产业空间载体“向上突破”之路23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中,城市间既要分工又要协作,产业链整合的重要性愈发显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与产业间协作的过程,需要产业载体提供办公、试制试验(中试)、生产、市场销售等不同的功能。产业园区、产业办公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多种功能的产业载体集聚形成不可分割的功能组合,能够吸引各类新兴产业的落地,促进知识与技术、信息与市场的交流共享,带来新兴产业核心技术与生产工艺转化率的提升,从而加快产业集群的实现。贯穿生产全流程各环节,赋能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协作与产业间横向协同配套的复合型新型产业园逐渐成为未来产业空间载体的发展趋势。产业功能复合化集聚大湾区产业间协作催生新型复合产业园知识网络引领产业集聚创新要素在新兴产业中愈发重要,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加快了分散的研发与技术信息在产业间的共享交流与交换,从而形成了一个知识与技术网络。这样的知识与技术网络将不同产业上下游整合为一体化的产业生态圈,逐渐形成了集聚向产业链上游靠拢的趋势。不同于过去产业园通常是围绕生产环节的产业集聚,新型产业园围绕研发和试制试验环节,依靠知识网络的引领形成新形态的产业集聚。6 资料来源: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深圳工业设计引领湾区创新与转化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意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阵营6,而工业设计正是创新链的起点、价值链的源头,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赋能产品和行业。因此,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深圳绝对是其发展的沃土,此类高附加值的产业必然拥有与工业设计等生产服务类产业聚集发展、共享产业发展资源和要素,以加快研发、设计转化为终端产品的诉求。24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设计标准多样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领域广,具有复杂多样化的特征,这决定了产业园的迭代升级没有单一的发展路径和统一的建设标准。优质的产业空间载体承担了为创新企业提供高品质产业生态运营载体的重要使命,基于不同生产工艺与设备需求,客制化设计建设新型产业园的软硬件设施或将成为未来产业空间载体核心竞争力之一。服务生态建设多元化随着产业空间载体的硬件水平和功能定位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园区单一围绕行政审批提供的相关服务配套模式逐渐难以满足需求,越来越需要新一代产业载体提升服务各类创新主体、聚合创新要素、延长产业链条等的综合运营水平。因此,在服务内容上,要更加注重培育新兴重点产业和产业链,提供集政务服务、政策咨询、金融支撑、技术创新支持、产品运营辅导、物业管理与生活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元化服务生态。未来产业空间载体特征25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小结未来的新型产业园将会是充分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产业空间载体。而深圳作为中国产业园建设的先行者,其设计建设新型产业园的经验和道路,会对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城市,提供产业空间与产业实现协同发展的宝贵参考与借鉴。迎难而“上”未来深圳产业空间载体发展注意点上文通过对深圳主要产业平台的各类型存量产业园项目盘点,2.5和3.0项目占比仅达总存量10%,预示着2.5类型以下项目,将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行业集研发、轻生产和办公为一体的产业空间需求。另一方面,当产业园3.0产品还在发展之中,4.0项目已悄然出现。新建的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作为该区重点打造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载体配套,在硬件指标方面,低区打造了“三首层”空间,荷载2.5吨/平方米,层高最高达10米。垂直运输方面,货车通过坡道直达3楼运输卸货;并设计了2部载重达5吨的“超大汽车货梯”,供小型汽车乘坐直上17层高楼。从市场角度而言,建设高标准产业园3.0产品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低质量产业园则面对存量和新项目的直接竞争。1增加适用配套、存量载体提质扩容2提升深圳产业空间载体的土地利用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最重要的是现有传统产业空间载体的提质增效。通过对存量1.0和2.0产业园的升级改造,增加产业链适用性配套、提升物业管理与生活配套服务水平,促进园区各类产业整合协作、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生活品质,能够最大效率地扩大优质产业园的供给,满足本地新兴产业研发与生产的短期规模需求。合理配置土地供给、客制化建设高标准产业园3新一代产业有独特的设备与工艺需求,对产业链的整合和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不同产业的特色,通过深化土地整备和“工改工”城市更新项目,合理配置工业用地供给,客制化设计建设高标准3.0产业园区,将是深圳产业发展的长期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建设“垂直工厂”4“垂直工厂”充分利用了城市的纵向空间以实现产业链布局的集约化和紧凑化,在缓解土地用地紧缺、挖掘土地利用潜力的同时,还提升了亩产效益,强化了产业链协作。但与此同时,要认识到此类产品设计建设的高要求决定了其产品成本的提升,从经济效益的层面综合考虑,较高附加值的工业产业是“垂直工厂”的最佳目标客户。26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曾丽华南区研究部总监仲量联行作者张栋磊华南区研究部高级分析师仲量联行许佳苗华南区研究部高级分析师仲量联行吴仲豪华南区董事总经理仲量联行业务联系人夏春毅深圳董事总经理仲量联行张宁华南区产业与物流服务部总监仲量联行古振鹏深圳产业与物流服务部总监仲量联行李文杰深圳商业地产部总监仲量联行吴震东高级商务运营总监仲量科技特别贡献孟莲客户解决方案总监仲量科技谢正分析部总监仲量科技王文锐分析师仲量科技27产业与产业空间,“向上突破”之路仲量联行仲量联行2023年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此处所载 所有信息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做出任何保证或担保。仲量联行大中华区分公司北京北京市 朝阳区针织路23号 国寿金融中心8层 邮政编码 100004电话 86 10 5922 1300成都四川省成都市 红星路3段1号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1座29层 邮政编码 610021电话 86 28 6680 5000 传真 86 28 6680 5096重庆重庆市 渝中区民族路188号 环球金融中心45楼 邮政编码 400010电话 86 23 6370 8588 传真 86 23 6370 8598广州广东省广州市 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东路6号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2801-03单元 邮政编码 510623电话 86 20 2338 8088 传真 86 20 2338 8118杭州浙江省杭州市 上城区新业路228号 杭州来福士中心 T2办公楼802室 邮政编码 310000电话 86 571 8196 5988 传真 86 571 8196 5966南京江苏省南京市 中山路18号德基广场 办公楼2201室 邮政编码 210018电话 86 25 8966 0660 传真 86 25 8966 0663 青岛山东省青岛市 市南区香港中路61号 远洋大厦A座2308室 邮政编码 266071电话 86 532 8446 8816 传真 86 532 8579 5801上海上海市 静安区石门一路288号 兴业太古汇香港兴业中心一座22楼 邮政编码 200041电话 86 21 6393 3333 传真 86 21 6393 3080仲量联行微信号仲量联行小程序沈阳辽宁省沈阳市 沈河区北站路61号 财富中心A座21层 邮政编码 110013电话 86 24 3195 8555深圳广东省深圳市 福田区中心四路1号 嘉里建设广场第三座19楼 邮政编码 518048电话 86 755 8826 6608 传真 86 755 2263 8966天津天津市 和平区南京路189号 津汇广场2座3408室 邮政编码 300051电话 86 22 5901 1999武汉湖北省武汉市 硚口区京汉大道688号 武汉恒隆广场办公楼3908-09室 邮政编码 430030电话 86 27 5959 2100 传真 86 27 5959 2155西安陕西省西安市 雁塔区南二环西段64号 凯德广场2202-03室 邮政编码 710065电话 86 29 8932 9800 传真 86 29 8932 9801香港香港鲗鱼涌英皇道979号 太古坊一座7楼电话 852 2846 5000 传真 852 2845 9117 .hk澳门澳门南湾湖5A段 澳门财富中心16楼H室电话 853 2871 8822 传真 853 2871 8800 .mo台北台湾台北市信义路5段7号 台北101大楼20楼之1 邮政编码 11049电话 886 2 8758 9898 传真 886 2 8758 9899 .tw关于仲量联行200多年来,作为全球领先的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纽交所交易代码:JLL)始终致力于协助客户投资、建造、租赁和管理各类办公、工业、酒店、住宅和零售等物业。作为 财富 500强企业,公司2022财年收入达209亿美元,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员工总数超过103,000人。我们秉承“塑造房地产的未来,让世界更美好”的企业宗旨,整合全球平台资源并深耕本地市场,携手客户、员工和社群“向光而为”。JLL是仲量联行的品牌名称以及注册商标。更多信息请浏览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7 2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LsitCo:并购重组税务:所得税D-EIT特殊税务处理(2023)(52页).pdf

    ListCo2023年12刘成伟并购重组税务所得税EIT特殊税务处理原创微信号ListCo声明:下述为个学习交流的。并有偿提供法律服务或以律师名义进相关活动。如需专业意,请向专业咨询。免责:分析基于法律法规或市场公开信息。中内容仅代表个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平台或所在单位任何意。全部法律责任由个承担。并购重组税务系列原创微信号:ListCoA.股权/股票转让交易税务B.资产转让/货币出资税务C.整体改制/公积转增税务D.所得税EIT特殊税务处理E.涉外/跨境并购重组税务录股权/资产转让的特殊税务处理02债务重组等特定情形税务政策04合并分的EIT特殊税务处理03EIT企业所得税特殊税务处理01跨境交易的EIT特殊税务处理05ListCo01EIT企业所得税特殊税务处理原创微信号:ListCo06企业改制重组的涉税交易场景刘成伟010203ABC改制重组涉税场景常规交易 整体改制 公积转增企业合并企业分 股权转让/出资 资产转让/出资特定情形 债务重组 CB债转股 明股实债 撤回投资 同控制下转让/划转原创微信号:ListCo07EIT企业所得税般性税务处理 vs 特殊性税务处理刘成伟企业重组般性税务处理当期确认损益特殊性税务处理递延确认损益EIT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重组各可选择适特殊性税务处理-应经税务局备案/确认 同重组的当事各应采取致税务处理原则,即统按般性或特殊性税务处理原创微信号:ListCo08EIT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政策框架刘成伟改制重组EIT所得税特殊税务处理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9号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重组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09号关于资产(股权)划转企业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0号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若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8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货币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116号关于货币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3号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关于全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34号原创微信号:ListCo09EIT企业所得税的特殊性税务处理适条件刘成伟财税200959号,企业重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选择适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ABCCB59号适条件标的占,被收购、合并或分部分的资产或股权例符合规定的例合理商业的,具有合理的商业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的股权对价占,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付额符合规定例12个主业不变更,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12个股权不转让,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原创微信号:ListCo10EIT特殊税务处理的适条件合理商业的刘成伟12345重组交易的式重组交易的实质结果重组各涉及的税务状况变化重组各涉及的财务状况变化居企业参与重组活动的情况商业的合理性分析原创微信号:ListCo11EIT特殊税务处理的适条件交易后稳定期刘成伟 当事其中在规定时间内发产经营业务、公司性质、资产或股权结构等情况变化,致使重组业务不再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发变化的当事应在情况发变化的30天内书通知其他所有当事-主导(转让/被合并或被分股东/债务)在接到通知后30内通知其主管税务机关-变化后60内,原交易各应进般税务处理(按原交易完成时公允价值确认损益,调整交易完成年度内的应纳税所得额及相应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并报备各税务主管机关重组 标企业,重组起连续12个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12个 取得股权付的原主要股东(转让/标公司原持股20%以上股东),重组起连续12个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期间变化调整原创微信号:ListCo12EIT特殊性税务处理的适程序事前备案刘成伟重组实施重组前12个 申报时,应提交重组前连续12个内有与该重组相关的其他股权、资产交易情况的说明,并说明这些交易与该重组是否构成分步交易,是否作为项企业重组业务进处理 重组发前后连续12 个内分步对其资产、股权进交易,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交易作为项企业重组交易进处理。跨年度分步交易,若个纳税年度不能预计整个交易是否符合条件,应适般税务处理。在下纳税年度全部交易完成后,适特殊税务处理的,可调整上年度EIT 主导先申报,其他当事再申报。申报时还应附送重组主导经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的企业重组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报告表及附表 合并/分中重组涉及注销的,应在尚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续前申报 未按规定书备案的,不得按特殊重组税务处理原创微信号:ListCo013EIT特殊性税务处理的适程序事后确认刘成伟重组实施1231 在重组完成当年的EIT年度申报时,重组各分别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重组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报告表及附表1231 在重组下年度的EIT年度申报时,应向税务机关提交书情况说明,以证明企业在重组后的连续12个内有关符合特殊税务处理的条件未改变重组原创微信号:ListCo14EIT所得税的特殊税务处理重组的确定刘成伟ABCCB重组债务重组,债务重组合同(协议)或法院裁定书效为重组股权收购,转让合同(协议)效且完成股权变更续为重组关联企业之间发股权收购,转让合同(协议)效后12个内尚未完成股权变更续的,应以转让合同(协议)效为重组资产收购,转让合同(协议)效且当事各已进会计处理的期为重组企业合并,合并合同(协议)效、当事各已进会计处理且完成商新设/变更登记为重组不需要办理商登记的合并,以合并合同(协议)效且当事各已进会计处理的期为重组企业分,分合同(协议)效、当事各已进会计处理且完成商新设登记或变更登记为重组原创微信号:ListCo15混合付交易中的EIT税务处理递延 当期确认刘成伟企业重组股权付当期确认损益股权付递延确认损益EIT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重组各可选择适特殊性税务处理-应经税务局备案/确认 股权付仍应在交易当期确认相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并调整相应资产的计税基础 股权付对应的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被转让资产的计税基础)(股权付额 被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ListCo02股权/资产转让的特殊税务处理原创微信号:ListCo17股权转让适EIT特殊税务处理的条件例槛刘成伟转让收购标公司股权转让标的占50%A.标的占,收购的标的股权的例不低于标公司总股本的50%股权对价85%B.股权对价占,收购付的股权对价不低于总交易额的85%其他股权公司B1.收购增发股份付对价/上市公司发股份购买资产B2.收购以其直接持有的其他公司股份作为付对价原创微信号:ListCo18股权收购/转让EIT般性税务处理 vs 特殊性税务处理刘成伟010203ABC股权收购EIT处理 转让,取得收购所付对价股权的计税基础,以标的股权的原有税基确定 相当于转让取得的转让溢价暂未确认收般税务处理特殊税务处理 收购,取得标公司标的股权的计税基础,以标的股权的原有税基确定 相当于收购所付的溢价暂未计投资成本 收购/标公司的原有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他相关所得税事项保持不变 转让,交易当期确认股权转让所得/损失收购,以公允价值确定所取得的标的股权的计税基础 标公司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原则上保持不变原创微信号:ListCo19资产转让适EIT特殊税务处理的条件例槛刘成伟转让收购标资产资产转让标的占50%A.标的占,收购的标资产的例不低于转让所持全部资产的50%股权对价85%B.股权对价占,收购付的股权对价不低于总交易额的85%其他股权公司B1.收购增发股份付对价/上市公司发股份购买资产B2.收购以其直接持有的其他公司股份作为付对价原创微信号:ListCo20资产收购/转让EIT般性税务处理 vs 特殊性税务处理刘成伟0102AB资产收购EIT处理 转让,取得收购所付对价股权的计税基础,以标资产的原有税基确定 相当于转让取得的转让溢价暂未确认收般税务处理特殊税务处理 收购,所取得标资产的计税基础,以标资产的原有税基确定 相当于收购所付的溢价暂未计投资成本 转让,交易当期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损失收购,以公允价值确定所取得的标资产的计税基础原创微信号:ListCo21同控制下股权/资产划转的EIT特殊税务处理适条件刘成伟按账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且划出企业和划企业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的净值划转100%直接控制内部划转合理的12个不改变对100%直接控制的居企业之间,以及受同或相同多家居企业100%直接控制的居企业之间划转完成起连续12个内,不改变被划转股权或资产原来实质性经营活动划转完成,是指划转合同(协议)或批复效,且交易双已进会计处理的期凡具有合理商业的、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的财税2014109号;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0号原创微信号:ListCo22同控制下股权/资产划转的EIT特殊税务处理EIT处理刘成伟内部划转计税基础划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账净值确定即,划企业取得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以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计税基础确定不确认所得划出企业和划企业均不确认所得折旧扣除划企业取得的被划转资产,应按其原账净值计算折旧扣除即,划企业取得的被划转资产,应按被划转资产的原计税基础计算 折旧扣除或摊销 财税2014109号;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40号,符合条件选择进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股权或资产划转,交易双应在协商致的基础上,采取致处理原则统进特殊性税务处理原创微信号:ListCo23同控制下股权/资产划转的EIT特殊税务处理交易类型刘成伟内部划转对偿划转 100%直接控制的公司之间,公司向公司按账净值划转其持有的股权或资产,公司没有获得任何股权或股权付-公司按冲减实收资本(包括资本公积)处理,公司按接受投资处理对偿划转 100%直接控制的公司之间,公司向公司按账净值划转其持有的股权或资产,公司没有获得任何股权或股权付-公司按收回投资处理,或按接受投资处理,公司按冲减实收资本处理-公司应按被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计税基础,相应调减持有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 100%直接控制的公司之间,公司向公司按账净值划转其持有的股权或资产,公司获得公司100%的股权付-公司按增加期股权投资处理,公司按接受投资(包括资本公积)处理-公司获得公司股权的计税基础为划转股权或资产的原计税基础 受同或相同多家公司100%直接控制的公司之间,公司主导下,家公司向另家公司按账净值划转其持有的股权或资产,划出没有获得任何股权或股权付-划出按冲减所有者权益处理-划按接受投资处理对货币出资对偿划转原创微信号:ListCo24同控制下股权/资产划转的EIT特殊税务处理备案 说明刘成伟划转完成1231A.在划转完成当年的EIT年度申报时,划转双分别各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居企业资产(股权)划转特殊性税务处理申报表和相关资料1231C.划转完成后的下年度的EIT年度申报时,划转双各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书情况说明,以证明被划转股权或资产划转完成后连续12个内,没有改变原来的实质性经营活动B.交易在股权或资产划转完成后连续12个内发产经营业务、公司性质、资产或股权结构等情况变化,致使股权或资产划转不再符合条件的-发变化的交易应在30天内报告其主管税务机关,同时书通知另-另在接到通知后30内将有关变化报告其主管税务机关-变化后60内,交易双应进般税务处理调整,并报备各税务主管机关期间变化调整ListCo03合并分的EIT特殊税务处理原创微信号:ListCo26企业合并适EIT特殊税务处理的条件例槛刘成伟被合并B(注销)吸并/新设主体(存续主体)股权对价85%合并股东被合并股东B被合并A(注销)被合并股东AA公司资产B公司资产 吸收合并 新设合并股权对价85%股权对价占,股权对价不低于总交易额的85%股权对价占,股权对价不低于总交易额的85%原创微信号:ListCo27EIT特殊税务处理的适条件同控制下合并刘成伟公司吸并存续主体公司控制 被吸并注销 简化持股层级投资其他100%场景A.股东层面吸并间接持股变直接持股孙公司A孙公司C孙公司B 被吸并注销 简化持股层级场景B.下属公司层面吸并孙公司变子公司 同控制下且不需要付对价的企业合并 同控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或相同的多最终控制 合并前,合并各受最终控制的控制在12个以上,合并后所形成的主体在最终控制的控制时间也应达到连续12个原创微信号:ListCo28企业合并EIT般性税务处理 vs 特殊性税务处理刘成伟EIT般税务处理被并资产负债 合并企业接受被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合并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相当于合并企业所付溢价暂未计成本EIT特殊税务处理 被并企业股东取得的吸并/新设主体的对价股权的计税基础,为其原持股的计税基础 相当于交易对所取得溢价暂未确认收 被并企业合并前的相关所得税事项(尚未确认损失/分期确认收)由合并企业承继 可由吸并/新设主体弥补的被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合并业务发当年年末国家发的最期限的国债利率被并企业股东所得税清算/承继亏损结转弥补 合并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定接受被合并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相当于合并企业当期确认投资成本 被并企业股东应进所得税清算处理 被并企业应进所得税清算处理 被并企业亏损不得在合并企业结转弥补税收优惠承继 吸收合并中,合并后的存续企业性质及适税收优惠的条件未发改变的,可以继续享受合并前该企业剩余期限的税收优惠,其优惠额按存续企业合并前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亏损计为零)计算 限于存续企业未享受完的。注销企业未享受完的,不再承继;新设企业不再承继或重新享受*资料来源:20171115交易报告书600859吸并被吸并 注销 间接持股变直接持股合并前合并后原创微信号:ListCo29企业合并交易示例600859王府井吸并控股股东刘成伟原创微信号:ListCo30企业分适EIT特殊税务处理的条件例槛刘成伟新设分企业B被分企业(存续/注销)股权对价85%被分企业股东被分企业股东新设分企业A被分企业股东 新设分股权对价85%资产A 存续分其他资产资产B 新股 新股 旧股被分企业股东取得的股权对价不低于总交易额85%旧股被分企业所有股东按原持股例取得分企业的股权分企业和被分企业均不改变原来的实质经营活动原创微信号:ListCo31企业分EIT般性税务处理 vs 特殊性税务处理刘成伟EIT般税务处理分出去资产 分企业,接受被分企业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以被分企业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 相当于分企业所取得的溢价暂未确认收EIT特殊税务处理 分企业,承继已分出去资产的所得税事项(尚未确认损失/分期确认收)被分企业未超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资产占全部资产的例进分配,结转分企业被分企业股东所得税清算/承继亏损结转弥补 被分企业,对分出去资产应按公允价值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新设分企业,应按公允价值确认接受资产的计税基础 存续分,股东所取得对价按被分企业的视同分配进处理 新设分,股东应进所得税清算 新设分,被分企业进所得税清算 企业分相关企业的亏损不得相互结转弥补 让产分股,股东不分家,不放弃旧股 让产赎股,股东分家,放弃部分/全部旧股税收优惠承继 存续分中,分后的存续企业性质及适税收优惠的条件未发改变的,可以继续享受分前该企业剩余期限的税收优惠,其优惠额按该企业分前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亏损计为零)乘以分后存续企业资产占分前该企业全部资产的例计算 限于存续企业未享受完的。注销企业未享受完的,不再承继;新设企业不再承继或重新享受原创微信号:ListCo32企业分之EIT特殊税务处理 让产分股 vs 让产赎股刘成伟 让产分股,企业分家但股东不分家新设分企业的股权分给被分企业的全部股东,即,被分企业的股东取得分企业的新股,且不放弃原持有的被分企业的旧股,则其新股计税基础选-直接将“新股”的计税基础确定为零;或者-以分出去的净资产占被分企业全部净资产的例先调减原持有的“旧股”的计税基础,再将调减的计税基础平均分配到“新股”上 让产赎股,企业分家且股东也分家新设分企业的股权分给被分企业的部分股东以赎回该等股东在原企业的股权,即,被分企业的股东取得分企业的新股,需放弃原持有的被分企业的旧股,则“新股”的计税基础应以放弃“旧股”的计税基础确定原创微信号:ListCo33企业分交易示例永新股份控股股东存续分(让产分股)刘成伟*资料来源:20160416,永新股份提示公告新设分企业被分企业(存续)002014分前分后原创微信号:ListCo34企业分交易示例东北速新设分(让产赎股)刘成伟*资料来源:20100211,东北速分上市报告书被分企业(注销)新设分企业江交通601188新设分企业吉林速601518原创微信号:ListCo35企业分交易示例沧州化控股股东存续分(拆三)刘成伟600230201810,浦东裕竞拍间接收购沧州化600230-间接收购后,通过控制集团间接控制46.25%,触发要约-解决案:拟在协议效后,对化集团进分,分后间接持股23.58%*资料来源:20181101,沧州化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ListCo04债务重组等特定情形税务政策原创微信号:ListCo37企业债务重组EIT所得税的般性税务处理刘成伟债务重组EIT业务分解以货币资产清偿债务,应当分解为两项业务-转让相关货币性资产-按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清偿债务确认相关资产的所得或损失重组所得/损失确认债务应当按照付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务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所得债权应当按照收到的债务清偿额低于债权计税基础的差额,确认债务重组损失税项维持债务的相关所得税纳税事项(尚未确认损失/分期确认收)原则上保持不变原创微信号:ListCo38企业债务重组EIT所得税的特殊性税务处理刘成伟应纳税所得50C5年分摊 债务重组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占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 可以在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 均匀计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原创微信号:ListCo39企业债转股EIT的般性税务处理 vs 特殊性税务处理刘成伟债转股EIT业务分解发债权转股权的,应当分解为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般税务重组,当期应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税项维持EIT特殊税务处理对债务清偿和股权投资两项业务 暂不确认有关债务清偿所得或损失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以原债权的 计税基础确定企业的其他相关所得税纳税事项(尚未确认损失/分期确认收)保持不变原创微信号:ListCo40可转换债券CB转股的EIT所得税处理刘成伟CB可转债CB购买(债券持有)在持有期间,按照约定利率取得的利息收,应当依法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转换为股票时,将应收未收利息并转为股票的,该应收未收利息即使会计上未确认收,税收上也应当作为当期利息收申报纳税转换后,以该债券购买价、应收未收利息和 付的相关税费为该股票投资成本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7号发企业发的可转换债券的利息,按照规定在税前扣除发企业按照约定将购买持有的可转换债券和应付未付利息并转为股票的,其应付未付利息视同已付,按照规定在税前扣除 CB发原创微信号:ListCo41混合性投资(明股实债)的EIT所得税处理刘成伟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41号,企业混合性投资业务,是指兼具权益和债权双重特性的投资业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混合性投资业务,可按利息出及债务重组损益进企业所得税处理 ABCDE混合投资投资企业不参与被投资企业常产经营活动 被投资企业需按约定的利率定期付利息(或定期付保底利息/固定利润/固定股息)有明确的投资期限或特定的 投资条件,并在投资期满或者满特定投资条件后,被投资企业需赎回投资或偿还本 投资企业不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净资产不拥有所有权 原创微信号:ListCo42混合性投资(明股实债)的EIT所得税处理(续)刘成伟混合投资付利息跨境投资赎回投资对于被投资企业赎回的投资-投资双应于赎回时将赎价与投资 成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益,分别计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利息付处理,境外投资者在境内从事混合性投资业务,满2013年第41号条件的,可按该公告进企业所得税处理 对于被投资企业付的利息-投资企业应于被投资企业应付利息的期,确认收的实现并计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被投资企业应于应付利息的期,确认利息出,并按税法和2011年第34号规定,进税前扣除不超过同期同类贷款利息 按股息付处理,同时符合以下情形的,境内被投资企业向境外投资者付的利息应视为股息,不得进税前扣除:-境外投资者与境内被投资企业构成关联关系-境外投资者所在国家/地区将该项投资收益认定为权益性投资收益,且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41号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7号原创微信号:ListCo43投资撤回/减少投资的EIT所得税处理刘成伟公告2011年第34号撤回或减少投资 01020304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 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 其余部分确认为 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被投资企业发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损失 原创微信号:ListCo44承债式转让的个所得税IIT刘成伟承债式转让IIT先清收后分配原股东取得转让收后,根据持股例先清收债权、归还债务后,再对每个股东进分配的承债式转让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转让公司全部资产式将股权转让给新股东,协议约定时间以前的债权债务由原股东负责(原股东承担的债务不包括应付未付股东的利润),协议约定时间以后的债权债务由新股东负责。原股东取得股权转让所得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征个税先分配再清收原股东取得转让收后,根据持股例对股权转让收、债权债务进分配的 应纳税所得额(原股东股权转让总收原股东承担的债务总额原股东所收回的债权总额注册资本额股权转让过程中的有关税费)原股东持股例 应纳税所得额原股东分配取得股权转让收原股东清收公司债权收原股东承担公司债务出原股东向公司投资成本国税函2007244号ListCo05跨境交易的EIT特殊税务处理原创微信号:ListCo46EIT所得税特殊税务处理的适场景跨境交易刘成伟跨境交易外转外跨境出资外转内除应符合通条件(合理商业的;标的占50%以上;股权对价占85%以上;交易后12个内主业不变更,对价股权不转让等),跨境交易若要选择适EIT特殊税务处理,交易要素还应符合额外条件原创微信号:ListCo47跨境交易之EIT特殊税务处理外转外刘成伟 交易要素,居企业,向其100%直接控股的另居企业,转让其拥有的居企业股权-没有因此造成以后该项股权转让所得预提税负担变化-转让向税务机关书承诺在3年(含3年)内不转让其拥有受让居企业的股权转让收购标公司股权转让100%3年锁定境外境内境外公司境外公司境内公司原创微信号:ListCo48跨境交易之EIT特殊税务处理外()转内()刘成伟 交易要素,居企业,向与其具有100%直接控股关系的居企业,转让其拥有的另居企业股权转让收购标公司股权转让100%境外境内境外公司境内公司原创微信号:ListCo49跨境交易之EIT特殊税务处理外()转内()刘成伟 交易要素,居企业,向与其具有100%直接控股关系的居企业,转让其拥有的另居企业股权转让收购标公司100%境外境内境外公司股权转让境内公司原创微信号:ListCo50跨境交易之EIT特殊税务处理跨境出资(境内资产)刘成伟 交易要素,居企业,以其拥有的资产或股权,向其100%直接控股的居企业进投资 居企业出资资产或股权转让收益如选择特殊性税务处理,可在10年内均匀计各年所得被投企业出资境内股权/资产货币出资100%境外境内境外公司 居企业/出资,应准确记录应予确认的资产或股权转让收益总额,并在相应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对当年确认额及分年结转额的情况做出说明原创微信号:ListCo51跨境交易之EIT特殊税务处理跨境出资(境外资产)刘成伟 交易要素,居企业,以其拥有的资产或股权,向其100%直接控股的居企业进投资被投企业出资境外股权/资产货币出资100%境外境内境外公司THANKS刘成伟ListCo并购重组税务所得税EIT特殊税务处理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7 5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MIT CDOIQ:2023年首席数据官(CDO)市场调研报告-优先关注商业价值创造(25页).pdf

    优先关注商业价值创造Thomas H.Davenport与 MIT CDOIQ 合作编撰首席数据官(CDO)2023 年日程高管摘要数据是每个应用程序、流程和商业决策的核心。几乎每家组织都在力求更加以数据为导向,从而更快地发现洞察并采取行动。为了加速这一变革,他们开始求助于首席数据官(CDO),以确保组织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数据。CDO 角色是新增的首席级职位之一,2002 年首次在 Capital One 出现。自那时起,许多公司都设立了 CDO 职位 最初是金融服务公司,然后是一些美国联邦机构,最后多个行业纷纷效仿。这个职位相对较新,但它正在快速发生变化。虽然 CDO 以往的任务是利用数据进行防御(即数据管理、将风险降至最低),但对数据驱动一切这一需求的日益增长正迫使这个职位发生变化。现在他们专注于为企业创造明显的价值,并根据项目的影响来确定项目优先次序。我们的研究显示,42%的首席数据官将成功定义为实现业务目标,36%的人认为专注于一小部分关键的分析或人工智能(AI)项目可以带来最大价值。这种重心的转移很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定义该职位,并引发了下面几个问题:CDO 如何转变其战略计划?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是什么?CDO 如何创造商业价值?为了找到答案,我们对全球 350 多位数据专业人员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 25 次一对一的访谈,以揭示 CDO 最关心的问题,他们如何定义成功,以及他们如何利用数据创造商业价值。2主要经验教训CDO 专注于创造商业价值42%的首席数据官将成功定义为实现业务目标。即使是那些主要拥有技术背景的 CDO,将实现业务或企业目标定义为成功的可能性也比将实现技术目标定义为成功的可能性高出七倍左右。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计划被认为能带来最大价值36%的受访者认为,与其他活动相比,专注于一小部分关键的分析或 AI 项目可以带来最大价值,如数据素养培训(31%)和数据变现(15%)。大多数 CDO(64%)还将他们的时间花在实现基于数据、分析或 AI 的新业务计划上。数据治理是重中之重据 44%的 CDO 称,数据治理是重中之重,其次是采用数据产品方法(38%)以及建立和维护高级分析和 AI 项目(36%)。打造数据驱动型文化仍然是首要任务,同时也是一项挑战很多人(69%)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数据驱动型文化举措上,55%的人认为缺乏数据驱动型文化是实现业务目标的主要挑战。对数据的主要责任仍然不统一只有 4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数据负有主要责任,而 30%的受访者与其他首席级高管共同负责。人们并不太了解 CDO 角色很大一部分 CDO(62%)认为,相比其他首席级角色,人们对其角色的了解更少,这使得他们需要采取“多部署、少研发”的方法和更好的内部沟通策略。1456233 3受访者和调研方法这项调查是在 2022 年夏季开展的,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 CDO 调查之一。它由亚马逊云科技主办,与麻省理工学院首席数据官和信息质量(MIT CDOIQ)国际研讨会合作开展。我们对 354 名数据专业人员进行了全球定量调查,其中 264 名受访者担任 CDO 或同等头衔和级别的职位。此外,我们还对 25 名 CDO 进行了定性访谈。定量研究问题涉及 CDO 的人口统计数据、CDO 工作的数量和任期、专业背景、关键活动、挑战、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工作的成功程度,以及他们采取哪些措施来为组织创造价值。定性访谈探讨了类似的话题,但更详细地探讨了组织结构和汇报关系、关键计划以及作为 CDO 创造价值的方式。4概览为了了解 CDO 职位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是如何演变的,以及 CDO 都做些什么来取得成功,我们考察了三个方面:责任和挑战 当今的现代 CDO 发挥着什么作用?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战略优先事项和计划CDO 的优先事项发生哪些变化,哪些可能是 2023 年的关键计划?创造价值的方法CDO 如何寻求推动商业价值的创造并予以证明?12350%表示这是他们首次担任 CD(A)O55%被外聘67%为男性22%向另一位首席级高管汇报21%向 CIO/CTO 汇报23%向 CEO 汇报汇报结构图 1:CDO 统计数据CDO 人口统计数据速览29%担任当前职位超过 6 年时间23%担任当前职位满一年任期人口统计数据27%为女性5责任和挑战当今 CDO 的责任是什么?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成功领域#16CDO 的困境:数据防御还是数据进攻CDO 的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重点领域:数据防御和数据进攻。虽然数据防御仍然是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我们看到,数据进攻活动呈上升态势。让我们探讨一下这种转变背后的原因。最初的核心 CDO 职位主要存在于银行和保险公司,很大程度上是以数据防御为主(见侧边栏)。数据治理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仍然是一个主要优先事项,除数据治理外,许多当代 CDO 发现很难通过防御性计划迅速展示价值,因此正在采用进攻性活动。“要想坐上首席级高管的位置,你就必须进攻,”沃尔玛、霍尼韦尔和邓百氏公司的前 CDAO Bill Groves 如是说。大多数情况下,进攻型项目都涉及分析和 AI。如今,许多 CDO 的官方头衔或实际职责是首席数据和分析官,简称 CDAO。在为了开展这项研究而对他们中的许多人进行访谈时,我们清楚地看到,虽然创造价值的方法在不断变化,但数据分析和 AI 仍然是 CDO 首先考虑的事项,因为这两个被视为创新的潜在推动因素。CDO 和 CDAO 都必须在这两种活动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才能取得成功。数据防御还是数据进攻防御重心:防止数据出现重大问题。避免网络安全漏洞和黑客攻击。确保遵守法规。进攻重心:通过加强运营来增加收入和利润。改善客户关系和营销。启用新产品和服务、流程、业务模式和战略。7CDO 职位不局限于数据管理职责如今,CDO 的作用和职责与许多人预期的不一样。这份工作本身并不仅仅是“首席数据官”;在本次调查中,264 名受访者的正式职务包括首席数据官(30%)、事实上的首席数据官/最高级数据主管(43%)、首席数据和分析官(21%),以及首席分析官(6%)。几位经验丰富的 CDO 在访谈中表示,只有数据管理职责并不能构成一个成功的角色,主要是因为身为这样的角色,迅速展示价值非常困难。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首席数据和分析官。“不负责分析的 CDO 工作只能干两年。如果您只负责处理数据管理,就很难展示价值。可能会有一些要求改善数据的监管压力,但这种压力通常在两三年内就会消失。”“经常有人找我担任 CDO,但如果不负责分析工作,我就告诉他们我不感兴趣。”8防范数据外泄和黑客10.62O 面临越来越多的责任和越来越高的期望您的工作中包含以下哪些职责?管理和改善数据基础设施提高数据质量建立/维护商业智能功能建立/维护人工智能功能数据变现计划数据安全和隐私控制网络安全-防范黑客和数据泄露数据、分析和 AI 道德规范建立明确和有效的数据治理建立/维护高级分析功能在以下哪些活动中,您投入了 20%或更多的注意力?(请选择所有适用项,但不超过五个。)图 2图 3为组织生成分析洞察或基于 AI 的洞察启用基于数据/分析/AI 的新业务计划数据变现计划风险和监管合规计划欺诈防范数据驱动型文化举措数据/分析/AI 道德规范计划数据治理计划100P%0%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的另一个洞察是,CDO 承担太多责任并背负太多期望。图 2 和图 3 表明他们需要专注。按照优先顺序排列,CDO 正试图管理以下各项:数据治理、数据质量、建立高级分析功能、商业智能功能、改善数据基础设施、AI 功能和数据变现。这是一组很广泛的责任,因此,53%的受访者提到他们面临资源不足,无法实现目标的挑战,也就不奇怪了。数据表明,要想取得成功,CDO 应该加强针对性,并与高级管理人员(最好是在他们开始工作之前)讨论他们应当肩负的最重要的责任和计划。50.97i.86f.10d.04G.603.90&.37.95%7.88G.73B.216.364.09.73!.43 .78.83%4.870P%0%9对数据的主要责任仍然不统一人们很自然地认为,首席数据官对其公司的数据负有主要责任,但对于许多组织的 CDO 来说,事实并非如此(图 4)。只有 4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主要负责公司的数据管理,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与其他高管共同承担责任,29%的受访者表示数据责任既集中又分散。那些表示对数据负有主要责任的受访者相比那些分担责任的受访者而言,前者认为自己作为 CDO 非常成功的可能性比后者高出 10%。您觉得您对贵组织内的整体数据管理和使用负有多大责任?我的角色承担主要责任40.71).87(.90%5.52%与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共同承担责任我的角色承担的责任有些比较集中,有些又很分散我的角色承担很少或根本不承担责任50%0%图 441%表示他们对公司的数据管理负有主要责任10CDO 难以传达他们的作用和价值在我们的调查中,6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感觉 CDO 职位比他们公司的其他首席级职位更不为人所了解。即使是那些最早设立此类角色的金融服务公司的 CDO,也没有更多地认为人们对他们的工作非常了解。经验确实有用:相比那些对该职位经验较少的人,那些已经担任该职位六年及以上的 CDO 表示,CDO 职位在他们公司中更容易被人理解。CDO 需要阐明和宣传他们的作用,才能在这样一个不被理解的工作中取得成功。接受我们访谈的一些人表示,他们已经聘请了沟通专家在他们组织中工作。多部署、少研发Regions Bank 的首席分析和数据官 Manav Misra 确保成功部署其团队开发的每个“数据产品”,并仔细衡量这些产品给公司带来的价值。对于每个数据产品,他们每季度举行一次指导委员会会议,业务团队在会上作报告,Misra 的团队参加会议。在最近的高层领导会议上,他的团队应邀在会场外设立展位,展示所有数据产品,并由他们的数据产品合作伙伴介绍产品。根据 Misra 的说法,这让人们对该团队的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和 需求。“我们有两项主要业务。我刚担任 CDO 时基本上就是一个倾听者。人们对于数据有很多抱怨:他们找不到数据,数据的质量很低,构建产品的速度不够快,等等。但我们最成熟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告诉我,我们的系统老旧不堪,但它们仍然能用,可以完成任务。所以我决定专注于其他关键业务,帮助它们创造更多增长机会。从那时起我就已经确认,成熟业务部门中的员工喜欢 Excel 及其繁琐的工作流程,不值得花力气说服他们进行现代化改造。让他们接受新事物真的很难,所以我为这个以增长为导向的业务部门建立了一个新的数据和分析平台。”在访谈中,CDO 指出,数据责任往往在组织层面上进行了划分,一些分散化的单位和职能部门自行管理自己的数据。这给一些人带来困扰。其他 CDO 更愿意将他们的数据管理工作集中在他们最受需要和最受重视的地方。其中一位 CDO 说:11战略优先事项和计划了解 CDO 优先事项的转变以及 2023 年的关键计划 成功领域#212数据治理是 CDO 的重中之重我们的研究表明,数据治理是 CDO 的最高优先事项。当被问及 CDO 工作的三大职责是什么时,提到“确立清晰有效的数据治理”的受访者占比最高,为 44%。当被要求列出 CDO 花费至少 20%的时间来完成的任务时,数据治理计划排名第二。在我们看来,数据治理计划在整个组织中需要更有战略性的关注,因为治理是一项共同分担的责任,并且作为 CDO 很难通过治理来增加价值。治理涉及改变数据用户的行为,并让业务职能和业务部门承担更多的数据管理责任。“治理”对业务数据用户来说也不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词;一位 CDO 表示,她禁止在她的公司使用这个词。一些优秀的 CDO 强调“通过设计实现治理”和提高数据使用的便利性,而不是使用典型的规劝方法来改变用户行为。我们认同,这是 CDO 通过其数据治理工作产生影响的最佳途径。“与许多公司一样,随着我们在数据治理方面越来越成熟,我们也越来越注重以使用为导向。我们正在实施一项计划,让人们能够轻松使用数据,并且在设计中融入了治理。该团队的座右铭是“让数据使用者能够轻松使用数据”和“推动数据资产的重复使用”。为推动重复使用,我们的愿景是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内部和外部数据创建一个内部数据市场。市场元数据将描述谁为了什么目的而使用数据,并将机器学习应用于各种应用场景,以找出最适合相应场景的数据。我们正试图让体验变得更简单、更容易,从而为我们的数据使用者带来数字化体验。”Tony Cyriac,Charles Schwab 的 CDAO13打造数据驱动型文化仍然是 CDO 的其中一项首要举措改变组织文化,使其更加以数据为导向,这显然是我们调查的 CDO 的一项重点工作。当被问及 CDO 将时间投入到哪些举措时,选择“数据驱动型文化举措”的受访者比例最高。就 CDO 在工作中面临的挑战而言,他们通常会提到文化问题(图 5)。62%的受访者认为“难以改变组织行为和态度”是一项挑战。56%的受访者选择了“缺乏数据驱动型文化或数据驱动型决策”。49%的受访者面临“缺乏数据素养或数据理解”的挑战。当然,数据驱动型文化属性和变化很难衡量,但在我们的调查和访谈中,大多数 CDO 认为无论如何都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受访者指出,他们不能局限于“打勾选择”数据素养计划。正如 Fitch Group 的 CDO Heidi Lanford 所说,“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人参加数据素养计划,而是那些人是否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语言和行为”。一些 CDO 制定了更广泛的文化变革举措。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请选择排名靠前的 3 项。)工作定义不清晰缺乏数据驱动型文化或数据驱动型决策技术日新月异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实现目标难以改变组织行为和态度62.13U.81R.16G.18.24 .27.27.95%没有得到其他高管的支持缺乏数据素养或数据理解100P%0%工作定义过于宽泛图 514举一个有关后者的例子,Eli Lilly&Company 的 CDAO Vipin Gopal 描述了他改变数据和分析相关文化的多面法:“久而久之,我对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感兴趣。数据和分析的价值创造和执行取决于公司任何特定部门的文化。我们最近创建了 Lilly 数据与分析研究所,目标是提升公司每个人在相关数据分析领域的技能。第二步,我们为每个人准备了基础课程,然后我们在营销或研发等领域提供特定于职能的课程。第三步,我们让员工能够轻松使用一些自助服务功能。最重要的是使人们能够以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思考。然后我们试图衡量文化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不可否认,这没有理论依据。我们试图观察人们在会议上是否会问:数据告诉了我们什么?您是否有数据支持这一假设?人们会回答这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让我们可以为下一次做好准备。在我的分析团队中,我们衡量我们是否会遇到更多问题。这些是好问题吗?我们是否会在公司内进行更多与数据相关的讨论?过去凭直觉回答的问题现在更多是由数据和分析驱动吗?我们看到这种情况开始发生。”Vipin Gopal,Eli Lilly&Company 的 CDAO15您主要依据什么来判定自己在这个职位上的成功与否?技术成就组织变更管理或文化成就实现业务目标41.862.23.60%5.32%1.99%防范严重的数据问题50%0%这些因素的同等组合随着越来越多的 CDO 开始关注业务目标,核心问题变成了:为业务创造价值的最佳方法是什么?成功的 CDO 根据业务目标而不是技术成就来定义他们的成功我们的调查和访谈回复清楚地表明,CDO 主要关注实现业务目标,而不是纯技术目标(图 6)。在调查中,只有 5%的 CDO 根据实现的技术目标来定义他们取得的成功,只有 2%的 CDO 定义为防止了严重的数据问题。相反,42%的受访者根据实现的业务目标来定义成功,19%的受访者认为成功就是实现组织变更管理或取得文化成就,32%的受访者认为成功是各种成就因素的组合。即使是那些主要拥有技术背景的 CDO,将实现业务或企业目标定义为成功的可能性也比将实现技术目标定义为成功的可能性高出七倍左右。“CDO 的职能不是服务组织;而是实现组织转型。”Bill Groves,多个行业最有经验的 CDO 之一,沃尔玛、霍尼韦尔和邓百氏公司的前 CDO根据实现的业务目标来定义成功图 642创造价值的方法 了解 CDO 如何寻求提升和证明业务价值成功领域#317许多 CDO 主要侧重于为组织创造价值随着角色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研究揭示的最大转变是,许多 CDO 痴迷于为他们的公司创造价值,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衡量其价值。当我们询问 CDO,他们正在采取哪些举措为组织带来更多价值时,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主要的价值创造机制是分析和 AI(图 7)。许多人强调要瞄准一些重要的分析或 AI 项目,一旦成功完成这些项目,将对其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3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专注于一小部分关键分析或 AI 项目”,以实现价值。一些公司将数据管理和现代化的重点放在开发分析和 AI 使用案例方面。图 7作为 CD(A)O,您会采取以下哪项措施为您的组织带来更多价值?(请选择排名靠前的 3 项。)专注于一小部分关键分析或 AI 项目根据每个分析或 AI 使用案例改进数据基础设施与产品经理一起实施数据产品管理导向在整个组织中重复使用分析或 AI 功能在公司内部积极宣传团队的成功在整个组织范围内确立明确的数据治理职责44.487.795.793.781.100.43.76$.41.73.72%建立数据、分析或 AI 委员会,让整个组织的代表参加进来为员工开发或提供数据素养培训数据变现50%0%详细衡量每个数据或分析/AI 项目中实现的价值18CDO 专注于分析、AI 和机器学习项目,以便创造业务价值相对先进的分析和 AI 公司的一些 CDO 也强调,仅完成关键项目是不够的。他们认为,CDO 最终需要构建一个基础设施,从而加快整个公司对数据、分析和 AI 的使用。Todd James 负责 Kroger Co.的数据科学子公司 84.51 的数据和 AI 项目,他说道:“只有一组战略性使用案例是不够的。这会创建一组针对性解决方案。您必须拥有一组可重复使用的分析功能,才能够进行扩展。我们正开始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尝试创建一组 使用模块化组件构建的 可组合的分析和 AI 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通过 API 访问。”同样,一家领先银行的企业数据和机器学习(ML)主管非常关注 ML 的规模和基础设施开发。他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借助机器学习,我们朝着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平台迈进。我们希望根除任意唯一性,并摆脱临时的机器学习平台。我们还在构建一个功能平台,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投入了大量时间。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的特征存储。随着机器学习特征在实时分析中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存储了其创建方式,并使其成为生态系统的按需组件。”19采用数据产品思维和策略越来越多的 CDO 正在采用“数据产品”方法来帮助实现价值。39%的受访者报告称,他们“与产品经理一起实施数据产品管理导向”。数据产品经理帮助确保分析或 AI 计划的所有方面(从概念到部署和持续维护)都得到有效管理。产品重点确保数据科学家、数据工程师和数据产品团队的其他成员不仅创建算法,而且协作部署整个关键业务应用程序。Regions Bank 的 Manav Misra 坚信以产品为中心,并将以下关键原则应用于 Regions Bank 的数据产品:确保数据产品解决了业务合作伙伴的关键业务优先事项,并解决了他们的问题。将数据科学家、数据经理、数据可视化专家、用户界面设计师以及平台和基础设施人员聚集在一起,构建稳健而不是不成熟的产品。将产品管理和软件工程原则应用于数据科学(许多统计学家不知道如何构建软件)。始终为终端用户着想,开发最有可能被他们采用并吸引他们的产品。衡量所有方面,包括基准性能、产品的影响、创收和内部成本节省。宣传成功的产品结果以催生需求。虽然数据变现是实现价值的明确方法,但几位受访的 CDO 发现数据变现非常难以大规模实现。只有 22%的受访 CDO 表示,变现是他们的三大责任之一,只有 14%的受访 CDO 表示,这是实现价值的主要方法。一位受访 CDO 被解雇,因为他无法足够快地为公司创造数亿美元的增量收入;另一位受访者则因为不可能实现的变现目标而辞去了之前的 CDO 职位。20根据我们的研究,CDO 还专注于衡量业务价值。他们坚持认为,关键项目或数据产品是根据它们对业务的影响来衡量的。在调查中,29%的 CDO 报告称,他们采用“详细衡量每个数据或分析/AI 项目中实现的价值”方法。几位 CDO 也在访谈中描述了他们的衡量方法。例如,在 Regions Bank,CDAO Manav Misra 创建了一个称为“数据产品合作伙伴”的新职位,负责与银行的特定业务部门和支持职能部门合作。数据产品合作伙伴衡量有关数据产品的所有方面,包括实施数据产品之前的基准绩效、产品的总体影响以及任何结果或创收或内部节省。我们还鼓励他们向业务部门宣传他们的成果,Misra 的团队发布了一份内部季度通讯,在全行范围内分发,以帮助建立对他们合作关系的认识并推动需求。Regions Bank 采用产品导向已经有三年半了。这非常成功,有 10 多种创收和成本节省产品(增量影响达到 8 位数),还有几种产品用于内部支持职能。一些 CDO 甚至让他们的 CFO 或财务组织来证明这一点。营销和设计服务公司 Vista 的 CDO Sebastian Klapdor 也是数据产品的坚定倡导者,他负责确保 Vista 的所有数据产品都具有影响力,方法是每季度对其进行评估,从而实现财务组织的任何货币收益。在短短两年内,他的 CDO 组织就产生了 9000 万美元有据可查的增量利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每年的经常性利润),这对于一家 2021 年收入为 15 亿美元的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衡量价值和经济回报21以 CDO 身份取得成功的 10 个关键1.将分析和 AI 添加到您的职责组合中。2.采用“数据产品”和“分析/AI”产品导向。3.通过构建并成功部署一些高价值使用案例,尽早展示成功。4.不要好高骛远:使数据环境实现现代化以支持关键使用案例,包括构建分析和 AI 解决方案。5.专注于简化数据使用和访问,而不是使用封闭平台,从数据治理计划中获得更多价值。6.在业务所有者的职能和范围内联合起来。7.制定更广泛、更多样化的举措,向数据驱动型文化迈进。8.始终专注于为组织创造有形的业务价值。9.衡量数据计划的价值和影响,并广泛传达。10.久而久之,专注于构建可重复使用的数据集、数据市场、分析/AI 模型和特征存储。22CDO 的新要求 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实现业务价值如今,CDO 正处于十字路口,他们面临着选择,要么专注于现代化和改进数据基础设施和治理,要么通过分析和 AI 实现业务价值。我们的研究结果反映了这一角色的演变,并证实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优先考虑对业务有直接和快速影响的活动。为了实现和证明价值,越来越多的 CDO 将重心放在分析和 AI 项目上。他们还结合分析和 AI 使用案例解决数据基础设施和治理问题。这种工作方法将来可能会持续下去。需要管理和使用的数据实在太多了,并且组织数据正成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业务资产,对于高级管理人员来说,他们必须掌控数据以及如何利用数据来解决业务问题和抓住机会。许多 CDO 已经意识到,这项工作有些抽象,没有重点强调为其组织带来明确价值的活动。通过专注于分析和 AI 项目,以及在数据基础设施方面作出选择性改进,CDO 确保他们可以脱颖而出,并确保组织从数据战略投资中获得可观的回报。现在就有产生变革性影响的机会,CDO 应该抓住这一时机。23关于 Thomas H.DavenportThomas H.Davenport 是巴布森学院(Babson College)信息技术与管理学系的杰出主席教授、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客座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数字经济倡议的研究员,他也是德勤的 AI 实践高级顾问。2006 年,他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热门的文章(他在 2007 年出版了同名书籍),率先提出了“在分析领域展开竞争”的概念。2022 年,他将出版三本有关 AI 的书,包括Working with AI(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和All in on AI(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社)。他出版了 20 多本书,并在哈佛商业评论、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管理评论和许多其他出版物上发表了 300 多篇文章。他为福布斯、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管理评论和华尔街日报撰写专栏。他曾被 Consulting 杂志评为全球“25 大顾问”之一,被 Optimize 杂志评为全球三大业务/技术分析师之一,被 Ziff Davis 评为 IT 行业最具影响力的 100 人之一,以及被 财富杂志评为全球 50 大商学院教授之一。他也是教育和科技领域的 LinkedIn Top Voice。24关于亚马逊云科技15 年来,亚马逊云科技一直是世界上最全面、最广泛采用的云平台。为了支持几乎任何云工作负载,亚马逊云科技一直在不断扩展其服务,现在它在全球 27 个地理区域拥有 87 个可用区,提供超过 200 种功能完备的服务,涉及计算、存储、数据库、联网、分析、机器学习(ML)、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移动、安全性、混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 和 AR)、媒体和应用程序开发、部署和管理等领域,并公布了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以色列、新西兰、西班牙和瑞士增加 21 个可用区和 7 个亚马逊云科技区域的计划。数以百万计的客户(包括增长最快的初创公司、大型企业和领先的政府机构)都相信亚马逊云科技能够为他们的基础设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提高灵活性以及降低成本。每个组织都有不同的数据来源、不同的分析需求和不同的治理要求。这些都是动态的,会逐渐发生变化。为了提供帮助,您需要实施现代数据策略,以应对巨大的数据量增长,并满足您现在和未来的使用案例。亚马逊云科技针对所有工作负载、各类数据和所有预期业务成果,提供面向整个端到端数据之旅的一整套服务。凭借专用的服务、基础设施和工具,以及通过专业服务和合作伙伴提供的实施支持,亚马逊云科技是帮助从您的数据中挖掘价值并将其转化为洞察的不二之选。要详细了解亚马逊云科技如何帮助组织构建其现代数据战略,请访问 MIT CDOIQ在过去 16 年中,首席数据官和信息质量(CDOIQ)研讨会吸引了数千名 CDO、数据主管和首席级高管分享和交流前沿的想法和内容。它是加快在全球所有行业设立 CDO 岗位的首要场所。CDOIQ 的目的是帮助每个企业合理调配预算、权限和资源,以使 CDO 的任命更容易,改善大数据和数据驱动时代的数据文化,提高数据质量,以便为数据科学家提供支持。该计划通过改善全球数据文化,并根据数据生产者、保管人和使用者的持续反馈进行高质量的研究,从而实现其愿景。CDOIQ 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反馈循环,以便改进高级数据领导力流程和设计,以及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帮助确定研究机会。此外,CDOIQ 还为全球 CDO、数据主管和高级管理人员举办各种教育活动和安排培训项目。这些活动旨在让他们可以了解数据质量领域内的思想领袖和从业者提供的适当知识和工具。2023,Amazon Web Services,Inc.或其关联公司。保留所有权利。25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6 2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IBM:生态系统和开放创新:携手合作共赢固步自封难行(2023)(38页).pdf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对标洞察生态系统和开放创新携手合作共赢,固步自封难行2借助 IBM 深厚的行业专业知识以及技术解决方案和能力,客户可以充分发挥开放创新的潜力。作为您的创新和业务转型合作伙伴,IBM Consulting 将与您携手共同推动转型并扩大数字技术对整个企业的影响力。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如何 提供帮助对标分析和开放标准作为一项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组织要更加快速和信心十足地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作为对标分析、最佳实践、流程和绩效改进以及知识管理领域的权威机构,APQC 可为企业的业务功能优化和组织转型提供全方位的协助和支持。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apqc.org。APQC 如何 提供帮助1过去的创新实践未来将不再适用。开放创新将实现比传统创新更好的业务成效。对于每一美元的投资,开放创新所创造的直接收入比例是传统创新的 4 倍。开放让创新更具成效。无论是在创新速度、创新规模还是创新成效方面,具备成熟开放创新能力的组织都更加出众。此类组织实现出众收入增长的比例是其他组织的 3.3 倍,实现出众盈利能力的比例是其他组织的 2.7 倍。携手共创至关重要。开放创新是一种需要共同投资和携手共创的生态系统游戏。平均而言,每投入 1 亿美元的创新支出,组织要与大约四家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开放创新需要开放技术。开放创新的核心是基于共享数据和洞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开放技术(尤其是混合云和人工智能)对于开放创新至关重要。然而,只有不到十分之三的组织会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实现技术能力共享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在当前基于合作的生态系统经济中,开放创新是推动业务发展的明智决策。摘要2为了从创新中脱颖而出,组织就要用创新的方式来开展创新。并非所有创新都可以相提并论。在不确定性加剧和持续变化的世界中,我们不能忽视“创新疲劳”的风险。当每个人都声称自己在创新时,结果可能是没有真正的创新者。创新会变得平庸。随着每天都有新的想法和产品涌入市场,仅仅加大创新力度远远不够。为了从创新中脱颖而出,您的组织需要更高效的创新方式。随着生成式 AI 崭露头角,改变创新方式已经成为一项尤为紧迫的任务。企业高管们期望生成式 AI 在整个创新生命周期中发挥重大影响力,从构思、发现、评估、执行到商业化,以及应用于生态合作和成果衡量(见图 1)。1 他们不仅将生成式 AI 视为创新工具箱中的一件新利器,更坚信生成式 AI 将颠覆现代企业创新的本质。在生成式 AI 即将颠覆创新格局之际,当下正是组织重新评估其创新方法的绝佳时机。传统创新是一种封闭的内部流程,仅利用组织的内部资源,在严格保密的环境中创造惊喜和竞争优势。无论是汽车制造商研发新车型、食品服务巨头开发新食谱,还是软件公司构建颠覆性移动应用,组织通常都在内部高度保密的环境中构思和执行其最佳创意,以保护其知识产权。但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已远远不够。在当前基于合作的生态系统经济中,开放创新是推动业务发展的明智决策。3图 1 企业高管们期望生成式 AI 在创新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能提高绩效。信息来源:生成式 AI 和开放创新脉搏调查。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2023。3期望生成式 AI 带来改进的受访高管百分比4携手共创至关重要基于协作和共创的开放创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愿景,84%的受访高管表示开放创新对其业务增长至关重要。2 他们的直觉是正确的:根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IBM IBV)开展的一项调研,开放创新领导组织的收入增长速度要比其他组织高出 59%。3我们最新的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在一家典型的大型组织中,高达 10%的收入来自开放创新(参见第 10 页的“观点:开放创新创造的收入是传统创新的四倍”)。如果美国的所有财富 500 强企业都有效采用开放创新,那么每年将创造 1.8 万亿美元的收入。4但是,这座“金矿”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未被发掘。许多企业都尚未将商机转化为切实价值。将创新视为一项团队运动,否则将输给那些懂得团队合作的组织为什么许多企业都无法充分把握开放创新的商机?简而言之,因为这太难了。从网络安全问题、技术障碍到缺乏灵活性,多重挑战都将阻碍生态合作伙伴之间的创新合作。协同内部部门并消除创新中的职能孤岛已经够困难的了。要再引入外部合作伙伴,并通过“合纵连横”让它们发挥能力为共同目标而努力,这难度实在令人望而却步。5生成式 AI 可以帮助企业克服所面临的一些挑战。事实上,大多数组织表示目前正在评估生成式 AI 是否可作为开放创新工具或正在开展相关试点,主要就是因为生成式 AI 能够改善生态合作。6但仅靠生成式 AI 无法播撒开放创新的种子。在技术指数级发展的时代,要将愿景转化为现实,组织必须明确可从与生态合作创新中获得哪些业务价值,以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哪些条件。为助力实现这一目标,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和 APQC 共同开发了一个成熟度模型,用于分析关键开放创新能力的成熟度是否有助于建立更高效的创新流程并改善业务成效。我们将其称为生态系统赋能的创新成熟度模型(EEIMM),并已与 1,000 多家企业进行了测试。最终的结果非常引人注目:开放创新成熟度更高的组织取得了更出众的业务绩效,明显优于成熟度较低的组织。例如,高成熟度组织实现出众收入增长的比例是低成熟度组织的 3.3 倍,实现出众盈利能力的比例是低成熟度组织组织的 2.7 倍。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分析这项研究的结果,了解开放创新成熟度的真实图景,开放创新如何改善业务绩效,以及最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实现开放创新。45观点什么是开放创新?2003 年,理论家亨利切斯布罗(Henry Chesbrough)首次提出了开放创新的概念。他的核心观点很简单:过去的大多数创新都是“封闭”的 由组织内部的人员运用内部的想法和资源开展创新;而未来的大多数创新将是“开放”的 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携手合作,结合外部能力与内部能力来开展创新。7切斯布罗指出,“在充满知识的世界里,并非所有聪明人都在为你工作。企业必须要灵活变通,能够获取和利用外部知识,同时释放自己的内部专业知识供外部使用。”8那些仍然坚持传统创新观念的组织必须改变运营模式,从支持线性流程和控制的模式转变为开放模式,以促进个人、组织甚至行业之间就信息、思想和能力进行开放交流。567开放创新不仅仅会影响创新价值链,还将对整个企业产生广泛的影响。9 如果组织将开放创新视为业务战略,就必须认识到开放创新对其运营模式产生的全面影响。第一步是了解哪些能力对于成功至关重要,包括如何构建这些能力,如何整合能力以实现更好的业务绩效,如何利用技术增强能力,以及建立这些能力可能需要哪些投资。为了确定开放创新所需要的能力,我们基于广泛的现有研究和数十年的咨询经验,确定了成功开放创新运营模式的四个组成要素。为了确定各项运营模式能力如何相互作用以推动改善创新和业务绩效,我们向受访高管询问了他们当前的开放创新实践和能力。然后,我们使用具有五个级别的成熟度评估框架,评估了受访组织在开放创新运营模式能力的这四个组成要素上的成熟度。最后,我们收集了关键创新和业务绩效指标的相关数据,以将成熟度与成效相关联(参见第 8 页的“生态系统赋能的创新成熟度模型”)。在这四个组成要素上更成熟的组织明显优于那些不太成熟的组织。无论是在创新速度、创新规模还是创新成效方面,高成熟度组织都更加出众,并且能够将更好的创新绩效转化为卓越的业务绩效。通过开放创新运营模式更充分地释放业务成效具备成熟开放创新能力的组织取得了更好的绩效,并且更有可能将自己的绩效归因于开放创新能力。8 图 2 开放创新运营模式包含四个组成要素开放创新现已成为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生态系统对于成功至关重要。借助生态系统赋能的创新成熟度模型(EEIMM),您可以对自己的组织进行成熟度评估,并与同行业的其他组织进行对标分析。该模型从战略、文化、运营和技术等维度评估组织在支持协同共创价值方面所具备的能力。生态系统赋能的创新成熟度模型在基于生态系统的经济中推动创新发展基于过去十年的广泛研究,EEIMM 涵盖对于成功开放创新至关重要的四个领域的能力:战略与文化、生态系统能力、内部能力以及技术赋能(见图 2)。战略与文化明确开放创新战略、与业务战略保持一致并营造开放创新文化生态系统能力积极参与生态系统,并扩展创新和业务流程以纳入合作伙伴内部能力开展、参与和吸收创新以创造业务价值的内部能力技术赋能与合作伙伴携手加速发现、共同创造和共同执行创新活动的开放技术能力,包括混合云和人工智能89 图 3组织的开放创新能力通过五个成熟度级别来进行衡量 每个领域都包括与具体能力和实践相关的四到八个问题,涵盖五个成熟度级别(见图 3)。组织选择最符合其实践的选项。54 3 21优化级在行业内部开辟新前沿并推进开放创新已管理级更加有效地利用开放创新来进一步提高组织绩效已定义级正在将开放创新融入到整个组织中可重复级实施部分开放创新项目基础级迈出开放创新的第一步生态系统赋能的创新成熟度模型(续)910如果您仍然对开放创新的价值表示怀疑,不妨考虑开放创新对收入产生的影响。平均而言,受访组织将其年总收入的 4%投入用于创新,这其中有 12%分配用于开放创新。而在收入归因方面,受访组织将 30%的收入归因于创新,20%归因于传统和其他类型的创新,10%归因于开放创新。观点开放创新创造的收入是传统创新的四倍。的年总收入用于创新4%创新投入中分配用于开放创新的比例12只有11对于年收入 100 亿美元的组织来说,这相当于在创新上的总投资为 4 亿美元,其中专门用于开放创新的投资为 4800 万美元。总体而言,该组织的创新投资实现了 30 亿美元的回报。其中,20 亿美元来自传统和其他类型的创新投资,10 亿美元来自开放创新投资。这相当于开放创新的归因收入投资比为 21,而传统和其他类型创新的归因收入投资比为 5.7。换句话说,组织每在创新上投资 1 美元,其可归因于开放创新的收入是其可归因于传统和其他类型创新的收入的四倍。11总投资归因的新收入归因收入投资比创造的收入年收入传统和其他类型的创新开放创新观点(续)1213图 4具备成熟开放创新能力的组织更有可能在多个业务目标上超越不太成熟的组织高成熟度组织实现出众收入增长的比例是低成熟度组织的 3.3 倍,实现出众盈利能力的比例是低成熟度组织组织的 2.7 倍。我们还发现,高成熟度组织的五年累计收入增长率要比低成熟度组织高出 37%。在业务绩效方面,高成熟度组织的平均营业利润率比低成熟组织高出 7%。此外,更高比例的高成熟度组织表示,他们通过新产品和新服务创新实现了收入和盈利增长。同时,更高比例的高成熟度组织在传统创新和开放创新上都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两项投资均创造了实质价值(见图 4)。关键是,与低成熟度组织相比,更高比例的最高成熟度组织将以下领域的积极业务绩效归因于开放创新:收入(比例高出 98%)、盈利能力(比例高出 76%)、申请的专利数量(比例高出 41%)、研发生产力(比例高出 31%)、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上市时间(比例高出 72%)以及推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数量(比例高出 76%)。简而言之,具备成熟开放创新能力的组织不仅取得了更好的绩效,而且更有可能将自己的绩效归因于开放创新能力。此类组织已经掌握了将开放创新努力转化为切实成效的方法,从而充分把握了到目前为止许多企业都错失的机会。1415图 5 开放创新能力的平均成熟度为中等,仅为 2.92(满分为 5)基于目标的开放创新方法在我们调研的受访组织中,开放创新能力的平均成熟度为中等水平,各领域的平均得分为 2.92(见图 5)。这表明,大多数组织已经开始着手开放创新的商业论证和战略规划,并且正在逐步加强管理支持。此外,组织正在探索内部和外部依赖关系,并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不过,组织更倾向于开展独立的创新试点项目,而不是跨所有职能部门的整体试点项目。而且,在加速创新方面,数据和数字技术的应用还较为有限。目前,组织在开放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未来仍然任重道远。16希望提高成熟度的组织必须认识到,并非所有能力都同等重要。某些能力对创新和业务绩效更为重要。更重要的是,根据所需要实现的成果,不同的能力将发挥不同的作用。为了确定如何最合理地分配资源,组织必须明确定义所希望实现的目标(见图 6)。图 6 组织必须为开放创新设定明确的目标通过开放创新加快上市速度安全协作治理开放创新战略和执行计划参与生态系统平台更快从开放创新中实现投资回报支持生态系统合作的业务流程广泛而深入的生态系统合作员工在参与开放创新方面的技能水平提高开放创新的投资回报率培训员工参与开放创新 支持开放创新的法律和知识产权流程为员工赋予主动性通过开放创新扩大市场份额参与创新生态系统平台支持开放创新的法律和知识产权流程将开放创新融入业务战略通过开放创新创造价值协作治理和系统开放创新战略和执行计划支持开放创新的法律和知识产权流程123如果您的目标是则应当专注于317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一点。如果您的目标是提高创新效率,例如更迅速地从开放创新投资中实现回报,您的组织就必须增强与生态系统伙伴互动和合作的能力。此外,组织还需要注重技能发展和网络安全,这两者都是合作的关键驱动力。如果您的目标是改善创新成效,例如提高创新对市场份额的影响力,则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参与平台、知识产权策略、明确的战略以及与业务战略保持一致。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明,开放创新是一项需要明确业务目标的战略性业务决策。换句话说,您的组织为什么要参与开放创新?是为了加快创新速度?还是为了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创收机会?根据您所希望实现的目标,不同的策略将发挥不同的作用。正是因此,对于所有目标而言,明确的战略和执行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创新速度、创新规模还是创新成效方面,在这四个组成要素上更为成熟的组织都更加出众,并且能够将更好的创新绩效转化为卓越的业务绩效。18案例研究一汽大众打造开放创新交付技能10 作为引领中国电动汽车和数字汽车行业的整体计划的一部分,一汽大众着手开始了端到端转型。其中一项关键任务就是组建一支由 150 多人组成的数字创新团队,并培训他们掌握设计思维和敏捷运营方面的技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汽大众采用了“车库方法”,这是一系列指导企业转型的最佳实践。此外,一汽大众还实施了基于云技术的能力,以便能够与流媒体、停车和电动汽车充电等其他数字服务进行集成。这种技术转变有助于实现软件与外部服务生态系统的无缝集成。在此次转型的推动下,超过 300 万新用户注册了一汽大众旗下的大众和捷达品牌的移动应用,充分展现了开放创新和数字转型对客户参与和业务运营的强大影响力。同时,成都研发团队从以工厂为中心的软件部门转变为敏捷型创新团队,成为一汽大众内部首个具备独立研发能力的团队。该团队还凭借其智能网络数字能力建设项目(包括建立智能生态系统中间件平台)荣膺 IDC 的“未来最佳数字创新奖”。181920案例研究Virtusa 积极参与开放创新平台11 大多数银行和金融服务(BFS)公司都无法承受改造数十年历史的旧式系统和流程所产生的中断和费用。相比之下,“构建、购买和组合”正成为那些希望在数字化 BFS 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和高效运营的公司的创新策略。尽管服务提供商在 BFS 生态系统中扮演新兴角色(策划和管理金融科技公司),但在邀请金融科技公司进入生态系统之前,需要建立更具可见性和透明度的测试与验证流程。Virtusa 利用其产品开发经验,协助验证和测试金融科技公司,然后将其整合到服务中。该公司最开始构建了开放创新平台(OIP)作为内部加速器,以帮助管理其创意构思和产品开发周期。随后,Virtusa 将该平台转化为其金融服务客户的加速器,以推动与客户和金融科技公司等外部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创新。此外,Virtusa 还开发了多个专为银行定制的 AI 模型(例如违约预测和欺诈检测)、工作流程(例如客户引导)和智能银行数据模型,并为 OIP 增添了相关 API 和合成数据,将其打造成一个沙盒环境。Virtusa 将 OIP 应用于与多家 BFS 客户的合作中,并于 2021 年将其产品化。“数字产品工作台”是其中的一个相关子组件,旨在将创新从使用设计思维的有趣想法转变为实际产品开发,通过增强重复使用能力来加快创新速度。2021开放创新至关重要,但不同行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既然制定明确的目标对于开放创新成熟度如此重要,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企业参与开放创新的目标是什么?我们从调研中获取的结果很有趣,企业开展开放创新的首要目标是降低和优化成本,其次是改进产品/服务以及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和价值主张。不同行业的目标各不相同(见图 7)。这表明,组织在开放创新方面的战略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行业背景。图 7不同行业组织在开放创新方面的首要目标存在显著差异22实际上,开放创新将为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这主要取决于行业生态系统的情况、市场状况以及组织在行业生态系统的角色。因此,电力公用事业和电信等网络化行业的组织具有最高的平均成熟度,这也就不足为奇了。相比之下,政府组织的平均成熟度最低(见图 8)。图 8 所有行业都有改进的空间,包括那些开放创新能力最成熟的行业23Bankart 是一家支付工具处理商,每月处理超过4500 万笔交易。通过开放银行业务,该公司在斯洛文尼亚银行业实现了颠覆性变革,充分利用了不断变化的监管环境,尤其是有利于开放银行业务的法规,例如更新后的支付服务提供商指令(PSD2)。开放银行允许客户管理多个银行的账户,并通过具备集成和监管合规功能的平台提供替代支付系统。在这项创新的推动下,斯洛文尼亚的 15 家银行中有 11 家在开放银行环境中实现了蓬勃发展,与在内部自行构建平台相比,成本和部署时间都大幅减少。由于平台上整合了其余四家银行,因此客户可以通过单一访问点来访问国内的任何账户。利用开放创新,Bankart 成功改变了斯洛文尼亚的银行业格局,大幅改善了银行间的效率和合作。Bankart 的业务发展和创新总监 Sinisa Jancic 表示,“这是一个超大规模的解决方案,我们为 11 家不同的银行提供服务,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安全要求等等。与各自为战相比,多方合作共赢才是最舒服的状态。借助 IBM 基础架构、我们的微服务知识以及 Bankart 在银行业的经验,我们可以迅速行动,面向所有领域,创建一个开放、合规的解决方案。”案例研究Bankart 通过开放银行业务创造新的价值主张12 2324您的企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要么立即向开放创新敞开大门,要么关闭未来创造价值的机会大门。做出选择很容易,但要落实到行动就绝非易事。首先是技术。在混合云和人工智能的引领下,数字技术进步带来了新的创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隐私、伦理、安全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新挑战。这些根本性变革与新兴的生态系统经济密切相关,而要发展生态系统经济,建立可促使协作和共创的开放技术和标准则就至关重要。正是得益于互操作性技术和通用标准,开放创新和生态系统合作才成为可能。为了支持生态系统经济中的开放创新,混合云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可允许在系统、云、功能领域和组织之间共享数据和工作负载。混合云整合了公共云、私有云和本地基础架构,可在这三种环境之间实现编排、管理和应用可移植性。这种统一的环境可以简化数据访问和分析流程。对于希望利用开放创新创造更大价值的组织来说,混合云是一项利器。作为两项关键技术特性,开放标准和互操作性可允许组织跨系统和企业边界建立互联、进行整合和开展工作,从而实现生态系统合作。如果想要利用生成式 AI,就需要开放创新访问海量数据存储的需求也会带来各种新的挑战,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组织难以快速高效地提取洞察。正是因此,许多组织开始采用人工智能(包括生成式 AI)将抽象数据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洞察,从而加速和扩展创新工作。将生成式 AI 应用于开放创新有哪些最重要的潜在益处?针对这一问题,受访高管们将扩展创新生态系统视为首要益处,其次是增加创新收入和降低创新成本。携手共创才是致胜之道,而不是固步自封25受访高管在将生成式 AI 应用于开放创新时存在一些顾虑。主要障碍包括对数据隐私和准确性的担忧、缺乏生成式 AI 技能以及所需的前期投资。有趣的是,受访高管并不太关心技术的可用性(见图 9)。图 9受访高管表示,将生成式 AI 应用于开放创新既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风险信息来源:生成式 AI 和开放创新脉搏调查。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2023。益处顾虑扩展创新生态系统增加创新收入降低创新成本提高资本成本最佳回报的创新项目比例提高创意到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创新的投资回报率更快地获取更广泛的洞察缩短创新项目达到盈利的时间从更多信息源获取深入洞察增加所开发的产品/服务数量数据隐私和机密性数据准确性开放创新需要太多的投资缺乏熟练的生成式 AI 专业技能网络安全监管与合规性偏见用例不清晰可用于定制的专有数据不足商业论证不充分26受访高管们预计,在开放创新中应用生成式 AI可能面临诸多障碍,但合作可以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通过与生态系统伙伴进行合作,组织能够获取互补性技能和额外的投资资金。事实上,积极参与生态合作是充分发挥生成式 AI 创新潜力的理想方式。只有通过共同投资、共建能力和价值共创,组织才能从基础模型和生成式 AI 的投资中获得回报。但是,单一组织是否具备足够的资源和规模来独自开展所需的投资,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更重要的是,仅依靠少数科技公司创建的通用模型可能不足以支持企业级创新。这是因为,要建立真正的差异化优势,定制和情境化必不可少。而通过与生态系统中的商业和技术伙伴携手共同努力,企业可以投入足够规模的投资来开展具有商业可行性的生成式 AI 项目,而这有助于转化为差异化竞争优势。开放创新需要良好的治理和开放 标准通过生态合作,组织将有机会利用各种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的数据、洞察和技术能力,同时还能够控制对创造价值至关重要的 AI 能力。而要实现这种新潜力,就需要行之有效的治理,召集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为共建能力和共享知识创造合适的条件。确保以安全、符合伦理的方式使用数据和生成式 AI,并就相关使用准则达成共识是最基本的第一步。尽管这些努力并不能替代更广泛的社会指导、立法或监管,但它们构成了生态系统开展有效协作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必须与共享数据治理和技术互操作性相结合,从而为价值共创营造良好的条件。如果缺乏共同标准,合作和共创就几乎无从谈起,更不用说为共建生成式 AI 能力建立所需的信任基础了。成功与安全密不可分增加开放度通常会引入更高的风险,包括商业交易失败、不道德或险恶代理商,以及最重要的是,网络入侵的风险。长期以来,组织在追求开放创新的过程中往往将安全性放在次要位置。因此,随着生态系统日益成为业务战略的核心,组织对网络威胁和风险的关注度还不够。安全性必须成为成功开放创新和增长的助推器。如果企业未在新兴的安全威胁背景下重新审视其安全方程式,那么投入数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构建的生态系统可能会在顷刻间付诸东流。根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最近开展的一项调研,拥有强大安全功能并将其扩展至生态系统的组织将实现一系列业务和运营成果,包括与合作伙伴进行更深入、更有价值的合作与创新。13 展望未来,成功的组织将利用更先进的能力来管理网络风险,同时与合作伙伴协同提高效率、速度、专业化和规模化。这些都是更加开放、更具弹性的组织的典型特征。27开放标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可帮助组织应对开放创新中的治理挑战。要实现携手共创,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就需要使用共同定义和标准化的通用语言。这些标准和定义不应仅归属个别企业,而应当是跨越组织边界开放共享。建议的最佳实践包括建立共同的利益、知识或实践,以及跨合作伙伴运营建立标准化的程序和策略。观点实施开放标准 2728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和干旱加剧了野火蔓延,这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他们想知道野火烟雾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何种影响,以及灼热的热浪会对农业产量产生何种影响。为了回答这些紧迫问题,研究人员需要查阅数百万篇地球科学论文,并分析大量卫星图像。在一项最新的合作中,美国宇航局(NASA)和 IBM 正在共同创建 AI 基础模型来分析数 PB 的文本和遥感数据,以便更轻松地构建专用于处理特定问题和任务的 AI 应用。基础模型是一种在大规模未标记数据集上进行训练的 AI 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任务,并且能够将一种情境的信息应用于另一种情境。这项工作旨在让研究人员更加轻松地分析与地球自然现象相关的庞大NASA 数据集并从中获取洞察。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高级研究科学家 Rahul Ramachandran 表示,“这次合作不仅将使 NASA 受益,还将惠及其他机构和组织。我们希望这些基础模型让每个人都能更轻松地获取信息和知识,并鼓励有兴趣的人构建应用,让大家都能以科学的方式利用我们的数据集来支持发现和决策流程。”案例研究NASA 和 IBM 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和开放科学应对气候变化14 282930 行动指南如何激活开放创新01明确定义战略目标。切忌盲目行动。在迈出开放创新的第一步前,请明确想要实现的目标,并全面评估行业相关的法规、挑战和机遇。自满是创造力的敌人。在当今富有创新力的时代,要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您的组织必须尽可能利用开放创新作为传统创新的补充。为此,您需要构建当今所需的能力,以及面向未来的韧性和适应力。战略思维和协同行动是其中两项关键能力,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构建这两项能力:02了解组织当前的开放创新能力。根据关键开放创新能力(例如“生态系统赋能的创新成熟度模型”中定义的能力)评估您当前的方法和绩效。利用该模型作为框架将您组织的实践与其他组织的实践进行对标分析,并发现改进机会。03对齐能力与目标。了解哪些能力对于您想要实现的目标最重要。首先专注于构建这些能力。确定起点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制定一个有优先级的实施路线图。为长期项目提供充足的资源和预算。04整合全企业和跨生态系统的能力。尽管有些能力可能比其他能力更为重要,但必须要认识到这些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应当跨内部和外部孤岛实现全面整合。确保不同领域的能力相互配合,发挥“1 1 2”的效应。3105优先建立良好的治理。尽管治理看起来是抽象且难以定义的,但良好的治理有助于将开放创新转化为富有意义的业务价值。仅有协同远远不够在理想情况下,治理还包括围绕伦理、隐私和安全的开放标准和原则。06对齐技术投资与开放创新战略。您所选择的技术将影响组织的开放创新能力。确保已经为生态协作和价值共创建立所需的开放技术基础。请将混合云和人工智能视为开放创新的技术支柱。07展望未来。开放创新的形势不断变化。如今,生成式 AI 正在颠覆传统业务模式。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新技术。预测新技术的下一波颠覆并为此做好准备对于长期成功至关重要。当前用于开放创新的方法和策略在未来可能将不再适用。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并思考这将对您的开放创新方法产生哪些影响,这是一项不可忽视的超能力。08通过生态系统建立韧性和适应力。借助战略性的生态系统合作方法,组织可以建立强大的灵活性和韧性,以便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和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有助于组织扩大知名度,而且还能通过更多途径来快速适应和获取更广泛的能力与技术。行动指南如何激活开放创新32Anthony L Marshall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思想领导力高级研究总监 担任 IBM 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全球战略负责人,并且是 IBM 行业学会的成员。Anthony 主要负责支持 IBM 业务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为全球银行和金融市场行业提供服务。在加入 IBM 之前,他曾在纽约和伦敦分别担任麦肯锡和普华永道的高层领导职务。Lisa HigginsAPQC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APQC 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isa 负责制定和执行整个机构的战略方向、内部运营和整体财务成功。自 1993 年加入 APQC 以来,她担任了多个 APQC 部门和重大计划的领导工作。自 1995 年以来,她一直在 APQC 的高管团队中任职。Lisa 主要致力于帮助组织优化成本并通过能力建设来支持业务目标。Anthony 是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IBV)的高级研究总监。他在咨询、研究和分析领域拥有超过 20 年的丰富经验,曾为美国和全球的众多银行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并与创新管理、数字战略、转型和组织文化等领域的众多顶尖组织开展合作。关于 作者3233Kirsten Palmer全球绩效数据和对标分析总监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Dencik,PhD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全球经济研究负责人 在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负责领导全球范围内的绩效数据和对标分析能力工作。她拥有超过 20 年的丰富业务经验,包括确定、设计和执行初步与次级研究以评估业务绩效,以及在战略、运营和后台流程领域提供以行动为导向的洞察。Lisa Fisher全球对标分析研究总监云、IT 和安全性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是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中东和非洲对标分析负责人,主要负责工业、公用事业、企业 IT、安全和云领域的全球对标分析研究。Lisa 目前定居在南非。Jacob 负责领导 IBM 商业价值研究(IBV)开展技术相关主题以及技术对全球经济影响的研究工作。他致力于为全球范围内的企业提供全球运营咨询,并且拥有丰富的相关经验。他还以竞争力、外国直接投资(FDI)、部门/集群分析和创新领域的专家和经济学家的身份向政府提供建议。Jacob 拥有英国巴斯大学公共政策和经济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关于 作者3334相关报告拥抱开放式创新:实现生态系统协作的价值https:/ 时代的 CEO 决策力https:/ 生成式 AI 行动指南https:/ 商业价值研究院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IBM IBV)创立二十年来,凭借 IBM 在商业、技术和社会交叉领域的独特地位,我们每年都会针对成千上万高管、消费者和专家展开调研、访谈和互动,将他们的观点综合成可信赖的、振奋人心和切实可行的洞察。需要 IBV 最新研究成果,请在 上注册以接收 IBV 的电子邮件通讯。您可以在 Twitter 上关注 IBMIBV,或通过 https:/ibm.co/ibv-linkedin 在 LinkedIn 上联系我们。访问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中国官网,免费下载研究报告:https:/ IBM,我们积极与客户协作,运用业务洞察和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帮助他们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独特的竞争优势。研究和分析方法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合作,使用生态系统赋能的创新成熟度模型(EEIMM)开展了一项全球跨行业调查,涵盖全球范围内的 1,100 家组织。所有受访者都正在考虑或积极正在采用开放创新方法。所有受访者均在各自的组织负责开放创新活动。受访者的职位包括 CEO、CIO、CTO、COO、CSCO、CFO 和 CMO 或其同等职位,以及创新、企业发展和战略负责人。受访者阐述了其组织在与开放创新效率和有效性相关的关键指标上的表现情况,并回答了一些问题,以评估其组织实践在四项 EEIMM 能力上的成熟度。关于 APQC作为对标分析、最佳实践、流程和绩效改进以及知识管理领域的权威机构,APQC 致力于帮助组织更智能、更快速、更充满信心地开展运营。APQC 是一家会员制非营利组织,这种独特的结构为其赋予了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APQC 与全球各行各业的 500 多个成员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凭借超过 40 年的丰富经验,APQC 在组织转型领域仍然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apqc.org。您可以通过 https:/ 在 LinkedIn 上联系我们,也可以在 Facebook 上关注 APQCResearch。关于对标洞察对标洞察反映的是主管对于重要业务和相关技术主题的洞察。对标洞察基于性能数据分析以及其他一些对标评测结果。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351.Generative AI and open innovation pulse survey.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2023.2.Lipp,Anthony,Anthony Marshall,and Jacob Dencik.Open the door to open innovation:Realizing the value of ecosystem collaboration.IBM Institute of Business Value.January 2022.https:/ibm.co/open-innovation3.Ibid.4.“Fortune Announces 2023 Fortune 500 List.”Fortune Media news release.June 2023.https:/ Marshall,and Jacob Dencik.“Open innovation:a growth powerhouse when integrated with dynamic digital technologies.”Strategy&Leadership.December 2021.https:/doi.org/10.1108/SL-11-2021-01176.Generative AI and open innovation pulse survey,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20237.Chesbrough,Henry.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8.Chesbrough,Henry.“A Better Way to Innovate.”Harvard Business Review.July 2023.https:/hbr.org/2003/07/a-better-way-to-innovate9.Lipp,Anthony,Anthony Marshall,and Jacob Dencik.“Open innovation:a growth powerhouse when integrated with dynamic digital technologies.”Strategy&Leadership.December 2021.https:/doi.org/10.1108/SL-11-.FAW-Volkswagen Automobile Co.,Ltd.IBM case study.March 2022.https:/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helps banks drive innovation with fintechs.”HFS Research.March 2023.https:/ through cooperation:Bankart empowers Slovenian banks to open to a much larger world.IBM case study.January 2022.https:/ Kramer,Gerald Parham,and Jacob Dencik.Prosper in the cyber economy:Rethinking cyber risk for business transformation.IBM Institute for Business Value.November 2022.https:/ibm.co/security-cyber-economy14.“IBM and NASA Open Source Largest Geospatial AI Foundation Model on Hugging Face.”IBM news release.August 2023.https:/ Copyright IBM Corporation 2023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IBM北京市朝阳区金和东路 20 号院 3 号楼正大中心南塔 12 层邮编:100020美国出品|2023 年 11 月IBM、IBM 徽标、 和 Watson 是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在世界各地司法辖区的注册商标。其他产品和服务名称可能是 IBM 或其他公司的商标。以下 Web 站点上的“Copyright and trademark information”部分中包含了 IBM 商标的最新列表: 可能随时对其进行更改。IBM 并不一定在开展业务的所有国家或地区提供所有产品或服务。本文档内的信息“按现状”提供,不附有任何种类的(无论是明示的还是默示的)保证,包括不附有关于适销性、适用于某种特定用途的任何保证以及非侵权的任何保证或条件。IBM 产品根据其提供时所依据的协议条款和条件获得保证。本报告的目的仅为提供通用指南。它并不旨在代替详尽的研究或专业判断依据。由于使用本出版物对任何企业或个人所造成的损失,IBM 概不负责。本报告中使用的数据可能源自第三方,IBM 并未对其进行独立核实、验证或审查。此类数据的使用结果均为“按现状”提供,IBM 不作出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QWXJ9OD1-ZHCN-00扫码关注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5 3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年度报告(133页).pdf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年度报告China National IntellectualProperty Administration 2022 ANNUAL REPORT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的排名上升至全球的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知识产权创造空前发展发明专利有效量(截至2022年年底)有效注册商标量(截至 2022 年年底)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至累计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截至 2022 年年底)累计建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截至 2022 年年底)快速维权中心达(截至 2022 年年底)累计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421.2万件4267.2万件81.25分62家103个35家7076件第11位2495个17.6分较 2012 年提高20122022 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累计1.799万亿元 年均增长30%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显著提升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支持建设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中心)8240家 33家 2022 年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3872.5亿元知识产权CNIPA十 年 成 就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显著提升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布局建设6个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指导建设5个地方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天津、四川 广州、上海、重庆、济南、郑州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压减至16.5个月 4个月 13.0个月 7个月 商标电子申请率99.55%专利电子申请率99.72%知识产权CNIPA十 年 成 就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局长致辞2022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知识产权工作作出新的部署,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我们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知识产权工作明确了重点。一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把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宏大场景,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准确认识知识产权的功能定位,统筹推进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 “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纲要和规划)实施,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中央决策部署高质量落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全力推进纲要和规划实施,印发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地方工作要点和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发布一批典型案例,成立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完成中央 2021 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推动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第三次纳入中央督检考计划,完成国务院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首次督查激励评选。落实稳住经济大盘部署要求,推动一揽子知识产权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局 长 致 辞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审查质量效率稳步提升。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 79.8 万件,注册商标 617.7 万件,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 16.5 个月,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 13.0 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 4 个月,提前完成国务院确定的审查周期压减五年目标任务,成功打赢审查提质增效攻坚战。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 93.4%,商标审查抽检合格率达 97.6。截至 2022 年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 421.2 万件;有效商标注册量4267.2 万件;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 2495 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 7076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 6.1 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牢固确立了知识产权大国地位。稳步推进实用新型制度改革,做好引入明显创造性审查准备。做好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后外观设计审查工作衔接。全年新通报非正常专利申请95.5 万件,累计打击恶意商标注册 37.21 万件。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推进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启动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新一轮修改,开展地理标志立法研究。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成立指导专家组,在8个地方开展试点。会同 30 个部门单位印发深入实施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明确 114 条重点任务。经国务院批准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新建 10 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全年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 5.8 万件,同比增长 16.8%;办理维权援助申请 7.1 万件,受理纠纷调解 8.8 万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政策文件。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同牵头完成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任务。批准筹建 29 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覆盖 15 个中西部省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布局进一步优化,累计办理各类指导咨询案件 4000 余件,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到 81.25 分,整体步入良好阶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 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的排名已经上升至全球第 11 位,位居中高经济收入体之首,是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释放。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联合开展“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布局建设 104 家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全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4858.7 亿元,连续三年保持 40%以上增长。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 3872.5 亿元,同比增长 2.4%,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 17%。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首批支持 38 个城市、48 个区县、22 个园区、482 家企业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深化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下达奖补资金12亿元。深化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筛选 2.1 万件开放许可专利,匹配 6.1 万家中小企业。2021 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4.3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12.4%。建设商标品牌指导站 3400 余个,服务企业超过 30 万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超 2.3 万家,地理标志产品年直接产值超 7000 亿元。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持续提升。认真落实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知识产权改革任务,优化完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指标。发布知识产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局长致辞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编制知识产权电子证照标准。专利、商标电子申请比例均超过 99%,专利、商标证书实现电子化,公布公告实现“掌上查”。遴选 23 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新备案 68 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新增 37 家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新开放 11 种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出台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告知承诺执业许可审批制度。出台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开展代理行业“作风建设年”活动。联合 16 个部门制定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深入推进。深度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遗传资源等国际规则制定。我国正式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该协定于 2022 年 5 月 5 日在我国生效。中国代表相继当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独立咨询监督委员会委员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知识产权章节涉及国家知识产权局的 85 项义务已全部履行。积极推进中欧、中法地理标志协定落实,完成中欧第二批 350 个地理标志产品公示。全年举办和参与多双边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230 次,“云签约”19 份国际合作文件。成功主办第十四次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深度参与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持续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全面夯实。成功举办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各地组织开展活动近万项次,数量创历史新高。建立月度新闻发布会制度,持续织密知识产权全媒体平台矩阵,改版国家知识产权局英文网站,中国知识产权报组织“非凡十年”专题报道,知识产权文化展厅焕新开放。实施专利审查人才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同领域常态化培训指导和交流机制,建立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审查员资格制度。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轮训。知识产权局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规模超 70 万人,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人数达 6 万人。严格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效保障业务工作正常开展。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作出重大优化调整,这是对知识产权局的一次全新有力加强。知识产权局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扎实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奋发有为从头越、奋力开启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目录第一章年度要事/7第二章法律事务/19一、法制建设 20二、审查标准与政策 21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21第三章知识产权创造/23一、专利 24二、商标 28三、地理标志 32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33第四章战略实施和保护运用/35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实施 36二、政策研究 36三、知识产权保护 37四、知识产权运用 42第五章知识产权公共服务/47一、公共服务 48二、完成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 49三、文献出版 50第六章宣传、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53一、宣传 54二、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 56三、学术活动 60目录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2 0 2 2 年 度 报 告第七章港澳台交流/61一、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交流 62二、与台湾地区交流 62第八章国际合作/63一、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 64二、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 65三、“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 66四、小多边知识产权合作 66五、双边知识产权合作 68六、政府间机制性对话和磋商 70七、各业务领域合作 70八、强化与企业联系纽带,促进内外平衡保护 71九、在国际合作中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 72第九章地方知识产权工作/73附录/91附录一统计资料 92附录二组织机构图 128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2 0 2 2 年 度 报 告第一章年度要事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年度要事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1 月 6 日,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部署,结合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安排,总结 2021 年知识产权工作,部署 2022年重点任务。1 月 11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和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总结全局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奋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1 月 12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 2021 年知识产权工作相关统计数据。1 月 13 日,中共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扩大会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围绕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和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安排,总结 2021 年党组重点工作,部署 2022 年党组重点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1 月 20 日,2022 年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印发。1 月 21 日,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印发。1 月 24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印发。1 月 25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机关党的建设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工作暨纪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 2021年局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 2022年重点工作。1月第一章年度要事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2022年中共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扩大会议10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2 月 5 日,中国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提交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加入书。同日,申长雨局长与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举行视频会谈。2 月 14 日,2022 北京上海品茶举行全面加强冬奥知识产权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2 月 22 日,申长雨局长深入专利审查业务部门,调研专利审查提质增效工作,并召开座谈会。2 月 23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在京举行。2 月 28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察组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商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会工作部署,专题研究 2022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3 月 1 日,申长雨局长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与创新局新任局长莱海特克里姆巴耶娃举行视频会议。申长雨局长与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举行视频会谈2月3月第一章年度要事1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3 月 9 日,申长雨局长与老挝知识产权厅新任执行厅长丰沙瓦举行视频会谈。同日,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3 月 16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3 月 17 日,2022 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实施地方工作要点印发。3 月 31 日,申长雨局长深入商标局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商标审查提质增效相关工作。4 月 8 日,以“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理与市场推广”为主题的中法地理标志在线研讨会举行。4 月 12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召开第七轮巡视动员部署会。4 月 20 日,2022 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以线上方式举行。国务委员王勇对宣传周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作书面致辞,宣传周活动组委会主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线致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发来贺信。同日,申长雨局长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亚洲知识产权趋势与机遇”分论坛,并作视频致辞。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4月1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4 月 22 日,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为主题的“2022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在京举办。4 月 24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2021 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4 月 25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暨协作意见会签活动。4 月 26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的通知 印发。同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云开放日”活动。5 月 5 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在我国正式生效。5 月 11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组织有关省份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5 月 20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 2022 年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完成各省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实施成效评估,累计 16 个省份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重点支持。5 月 30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提速增效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印发,明确 4 方面 12 项具体举措,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6 月 8 日至 9 日,2022 年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IP5)合作局长系列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会议通过了2022 年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合作局长联合声明。6 月 23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开展商标质押助力餐饮、文旅等重点行业纾困“知惠行”专项活动的通知印发,聚焦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文旅等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更大力度推动商标质押融资助企纾困。6 月 29 日,申长雨局长与欧盟知识产权局局长克里斯蒂安阿尔尚博举行视频会谈。同日,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政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6 月 30 日,2022 年度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会议在京召开。5月6月第一章年度要事1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高级研修班7 月 1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老党员代表参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2 年“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颁发仪式。7 月 12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 2022 年上半年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统计数据。7 月 13 日,“弘正气 提质量”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行风建设年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7 月 14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局党组书记、申长雨局长以“走好第一方阵,我为二十大作贡献”为主题讲授专题党课。7 月 14 日至 22 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第 63 届系列会议以实体加线上的混合模式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申长雨局长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会议,并以视频方式作一般性发言。7 月 22 日,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出炉。958 件专利分获中国专利奖金奖、银奖、优秀奖和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银奖、优秀奖,28家单位分获中国专利奖最佳组织奖、优秀组织奖,18 位院士获中国专利奖最佳推荐奖。7 月 26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察组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商会议,研究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一体推进“三不腐”。7 月 28 日,2022 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高级研修班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京举行。7月1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8 月 24 日,第十三届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申长雨局长率团出席。8 月 25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三高四新”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在湖南长沙举行。9 月 5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组织召开数据知识产权工作指导专家组第一次全体会议。9 月 9 日,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大会暨共建高质量转型发展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在太原召开。9 月 13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 年),新设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 月 15 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办的第十四次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会上,金砖五局局长共同批准更新金砖知识产权合作运行指南框架。9 月 16 日,申长雨局长与欧亚专利局局长戈利高里伊夫利耶夫举行视频会谈。国家知识产权局、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三高四新”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8月9月第一章年度要事1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9 月 20 日,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和先进承办单位表彰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被评为先进承办单位,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三届获此奖励。9 月 29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0 月 24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10 月 24 日至 28 日,中美欧日韩商标五局(TM5)合作和外观设计五局(ID5)合作年度系列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线参加会议。10 月 25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深入实施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明确了 20222025 年落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的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10 月 28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研究推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知识产权强国建设。10 月 30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英文网站全新改版后上线运行。第十四次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10月1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会11 月 1 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丹麦专利商标局和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的中丹生命科学与健康知识产权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11 月 4 日,2022 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1月7日,中共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印发 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及工作方案,要求全局党员干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统一部署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落实到知识产权实际工作当中。11 月 8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暨宣讲报告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部署要求,对集中轮训作动员部署,在全局上下进一步掀起学习热潮。11 月 15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会,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毅教授就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作专题辅导。11 月 18 日,以“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在沪开幕。11月第一章年度要事1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11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鉴定工作衔接的意见。11 月 24 日,2022 年全国知识产权法制交流研讨会在京线上举办。同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工作部署会,推动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工作有效开展。11 月 25 日,第十六次中欧两局局长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11 月 28 日至 29 日,第 29 次中日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第 28 次中韩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和第 22 次中日韩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分别以视频方式举行。11 月 30 日,第十一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以线上形式开幕。12 月 1 日,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施行。12 月 5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加强医药集中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印发。12 月 27 日,司法部印发关于表彰全国行政执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知识产权系统多人获得“全国行政执法先进个人”表彰。12 月 29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12月1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2 0 2 2 年 度 报 告第二章 法律事务1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法律事务20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一、法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取得重要进展。开展调研座谈,积极与立法机关和十余个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全力配合司法部加快推进修改进程。修订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的相关审查业务处理暂行办法。顺利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以下简称海牙协定),做好与国内制度的有效衔接。海牙协定(1999 年文本)于5月5日在我国正式生效。为有效履行国际义务,确保海牙协定在我国顺利实施,在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中加入涉及海牙协定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立法调研座谈会的内容,制定发布并及时修订关于加入海牙协定后相关业务处理暂行办法。加快推进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新一轮修改。开展重点问题研究,面向不同主体举办征求意见会,赴安徽、重庆调研座谈,召开多场讨论会和征求意见会,与相关部门专门沟通,并结合各方意见起草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及其说明。大力推进地理标志立法工作。开展专题研究,与立法机关、相关部委进行沟通交流,赴四川、浙江等 7 个省、直辖市调研,发放调查问卷,起草形成地理标志条例草案和制定说明。第二章 法律事务2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稳步推进规章修改工作。推动出台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并做好宣传解读,从备案入口、执业规范、监管手段、违规处罚等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该规定已于 12 月 1 日起施行。加快推进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办法修改工作,完成对外公开征求意见和定向征求意见。加强地方立法指导协调。完善知识产权立法工作信息联络机制,开展调研与走访,对地方知识产权立法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组织召开首次全国知识产权法制交流研讨会。持续加强其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做好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对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开展全局公职律师培训,参与法治实践任务。按照 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实施方案(20212025 年)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二、审查标准与政策持续完善专利审查标准政策。推进专利审查指南配套修改,根据公众意见修改完善专利审查指南草案并配合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内容作适应性调整,并完成再次对外征求意见。进一步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积极推动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的修改。配合做好审查业务指导工作。适时出台商标审查政策及相关指引。制定实施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试行)及配套工作方案,强化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商标保护,有效服务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制定餐饮行业商标注册申请与使用指引(试行)关于商标申请注册与使用如何避免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指引和关于第35 类服务商标申请注册与使用的指引,引导相关市场主体规范提交商标注册申请,合理行使商标专用权。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2022 年,共收到涉及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原产地地理标志类行政复议申请2594 件。除复审、无效案件的行政应诉案件外,国家知识产权局参加涉及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原产地地理标志类行政应诉一审案件共 288 件,其中法院新受理的一审案件为 91 件,2021 年结转案件 197 件。2022 年,行政相对人不服专利复审、无效案件审理机构作出的行政决定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共 1645 件,不服商标评审机构作出的行政裁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共 2.2 万件。专利复审无效案件被诉率为 2.3%,商标评审案件被诉率为 5.7%。2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2 0 2 2 年 度 报 告第三章 知识产权创造2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知识产权创造2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一、专利(一)专利申请2022 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 161.9 万件,同比增长 2.1%。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 146.5万件,占总量的 90.4%,同比增长 2.6%;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 15.5 万件,占总量的 9.6%,同比下降 2.0%。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职务申请 140.9 万件,占 96.2%,同比增长 7.3%。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所占比重达到 69.7%,较上年提升 2.9 个百分点。2022 年,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为 295.1万件,同比增长 3.5%;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为 79.5 万件,同比下降 1.4%。(二)专利审查和授权扎实落实提升发明专利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专项实施方案(20192022 年)工作部署,持续提高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成功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严格依法审查,把好授权确权关,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 93.4%,2022 年度专利审查质量用户满意度指数为 85.7,持续保持在满意区间。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合理调配审查资源,加强各审查阶段周期过程管理,持续清理长周期案件。2022 年,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 13.0个月,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 16.5 个月,圆满完成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任务目标。2022 年,授权发明专利 79.8 万件,同比增长 14.7%。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 69.6 万件,专利审查工作调研座谈会第三章 知识产权创造2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占总量的 87.1%。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专利授权 68.1 万件,占 97.9%,同比增长20.6%;非职务发明专利授权 1.4 万件,占 2.1%,同比下降 31.3%。2022 年,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80.4 万件,同比下降 10.1%;授权外观设计专利 72.1 万件,同比下降 8.2%。(三)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截至 2022 年年底,已授权并维持有效的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21.2 万件,同比增长17.1%。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 328.0 万件,占总量的 77.9%,同比增长 21.3%;国外在华发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单位:万件)国内 国外年度发明专利授权情况35.99.626.369.611.058.679.810.269.653.08.944.145.39.236.143.28.634.642.09.332.740.410.230.223.37.016.321.77.314.420.86.414.4(单位:件)2022 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前十位的企业58054076377228752748254524262327186214832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明专利拥有量 86.1 万件,占总量的 20.4%,同比增长 4.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9.4件,较去年增加 1.9 件。(四)PCT 国际专利申请2022年,共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7.4 万件,同比增长 1.4%。其中,6.9 万件来自国内,同比增长 1.1%。共完成国际检索报告 7.8 万件,同比下降 0.7%。自 1994 年起累计受理 PCT 国际专利申请59.5万件,累计完成PCT国际检索报告56.3万件。2022 年收到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 PCT 国际专利申请 10.6 万件,同比下降 1.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10.5 万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746 件。自 1994 年起收到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 PCT 国际专利申请累计 152.5 万件。(五)海牙外观设计2022 年,中国申请人通过海牙协定提交(单位:件)2022 年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前十位的企业86886868855849第三章 知识产权创造2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申请 1286 件。国际注册公布后进入我国的外观设计国际注册申请量为607件。(六)专利复审与无效2022年全年共受理专利复审请求10.5万件,同比增长 38.1%,结案周期平均为 17.2 个月。对驳回发明专利申请决定不服的复审请求为 9.7 万件,占当年受理总量的 92.0%。2022 年全年专利复审请求结案共 6.3 万件,同比增长 16.1%。审结的发明专利复审案件中,撤销驳回占48.8%,维持驳回和其他方式结案占 51.2%。2022 年全年共受理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7095件,同比下降 7.0%。2022 年全年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结案共 7879 件,同比增长 11.5%。2022 年,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的平均结案周期为 5.7 个月。2022 年,审结的发明专利无效案件中,全部无效占 27.9%,部分无效占 15.4%,专利权维持占56.7%;审结的实用新型专利无效案件中,全部无效占 41.4%,部分无效占 18.7%,专利权维持24290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安徽湖北四川955(单位:件)2022 年 PCT 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居前十位的省(区、市)包括前置撤销驳回案件、合议审查撤销驳回案件。其他方式包括驳回请求、视为撤回、复审请求人主动撤回的案件。包括维持有效、驳回请求、视为撤回、无效请求人主动撤回的案件。2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类型2022 年(件)2021 年(件)专利复审请求(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9672153630339专利复审结案6271654006(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5896948619575类型2022 年(件)2021 年(件)专利无效宣告请求70957628(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6333025082585专利无效宣告结案78797065(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外观设计专利7306126512333占 39.9%;审结的外观设计专利无效案件中,全部无效占 53.8%,部分无效占 1.4%,专利权维持占 44.8%。自 1985 年以来,累计受理专利复审请求50.6 万件。截至 2022 年年底,专利复审请求累计结案38.3万件;累计受理专利无效宣告请求8.2万件。截至 2022 年年底,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累计结案 7.7 万件。当事人通过专利复审和无效宣告电子请求系统提交专利复审和无效请求的比例逐年上升。该系统为当事人提供了便利,有效缩短了立案周期。2022 年,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已建成 25 间多媒体审理庭和35间多媒体合议室。在北京、南京、浙江、浦东等地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了审理庭点对点远程审理系统;在北京、南京、浙江、浦东、淄博、天津等地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审理系统,审理系统覆盖线下当面审理、互联网远程审理、保护中心远程审理等多种模式。二、商标(一)商标申请2022 年商标注册申请量 751.6 万件,同比减少 20.5%。其中,国内商标申请 730.4 万件,占总量的 97.2%,同比减少 20.5%;国外在华商标申请 21.2 万件,占总量的 2.8%,同比减少本报告中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配平处理。第三章 知识产权创造2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17.8%。在全年商标注册申请中,服务商标的注册申请量为 253.4 万件,占总申请量的 33.7%,同比减少 21.3%。(二)商标审查2022 年,完成商标注册审查 705.6 万件,同比减少 33.2%。商标注册申请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 4 个月,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周期稳定在 7 个月。商标注册全流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审查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商标审查抽检合格率达 97.0%以上。适时出台商标审查新政策顺应发展大局。制定实施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试行)及配套工作方案。自2022年1月该办法实施以来,截至 2022 年年底,共对符合规定的 153 件商标予以快速审查。制定完成 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含地理标志)实质审查质量管理办法,进一步严格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审查。(三)商标注册2022 年,商标注册量为 617.7 万件,同比减少 20.2%。其中,国内商标注册 600.2 万件,占总量的 97.2%,同比减少 20.5%;国外在华商标注册 17.5 万件,占总量的 2.8%,同比减少 9.4%。2022 年,我国商标注册审查签发量中初步审定占 52.0%,部分驳回占 14.4%,驳回占33.6%。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单位:万件)2022 年度商标注册情况100.599.7137.5222.6225.5279.2500.7640.6576.1773.9617.730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四)有效注册商标量截 至 2022 年 年 底,有 效 注 册 商 标 量 为4267.2 万件,同比增长 14.6%。其中,国内有效注册商标 4064.2 万件,占总量的 95.2%,同比增长 15.1%;国外在华有效注册商标 203.0 万件,占总量的 4.8%,同比增长 5.9%。(五)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2022 年,我国申请人提交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 5827 件。截至 2022 年年底,我国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累计有效注册量达 5.2 万件,同比增长 7.6%。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业务电子化办理运行稳定,2022 年网上申请率达 98.3%,较上一年提升 1.3%;国际异议电子发文开发已进入测试阶段。截至 2022 年年底,中国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的平均形式审查周期稳定在 2 个月。2022 年,我国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前十位的商品和服务类别为第 9 类(科学仪器、计算机、数字存储媒介等)、第 7 类(机器、机床、马达等)、第 35 类(广告、商业经营等)、第 42 类(科学技术服务等)、第 12 类(运载工具等)、第 10 类(外科、医疗用仪器及器械等)、第 5 类(药品等)、第 11 类(照明设备、微波炉、冰箱等)、第25类(服装、鞋、帽等)、第3类(不含药物的化妆品和梳洗用制剂等)。2022 年,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我国申请人指定缔约方前十位为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欧盟。我国申请人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前十位的省(市)分别为广东、浙江、江苏、河北、上海、山东、北京、福建、安徽、天津。2022 年,收到外国申请人指定中国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领土延伸申请 2.5 万件。指定中国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领土延伸申请审查周期稳定在 4 个月,国际转让、变更、续展审查周期稳定在 1 个月。2022 年,外国申请人指定中国的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类别为第 9 类(科学仪器、计算机、数字存储媒介等)、第42 类(科学技术服务等)、第 35 类(广告、商业经营等)、第 41 类(教育、提供培训等)、第 5 类(药品等)。(六)商标异议2022 年,商标异议申请量为 14.6 万件,同比减少 17.2%;完成异议申请形审审核 14.6 万件,异议形审审核周期保持在 2.5 个月以内。异议审查量为 16.9 万件,同比增长 3.2%,异议平均审查周期为 11 个月。2022 年商标异议成立率为 45.1%,部分成立率为 11.8%,不成立率为43.1%,恶意注册在异议程序中得到有效遏制。第三章 知识产权创造3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异议决定书在中国商标网上全面公开,2022年全年共公开决定书 14.1 万件。商标异议网上申请功能全面运行。(七)商标评审2022 年,累计各类商标评审案件申请收文42.3 万件,同比减少 10.6%,其中驳回复审 33.2万件,复杂案件 9.1 万件。2022 年,共完成商标评审案件审理 41.2 万件,同比增长 7.5%,其中审理驳回复审案件 34.5 万件,审理复杂案件 6.7万件。2022 年,审结的商标驳回复审案件中,商标注册申请全部驳回占65.8%,部分驳回占10.9%,初步审定占 23.3%;审结的商标无效宣告案件中,全部无效占 62.1%,部分无效占 12.9%,维持有效占 25.0%;审结的商标撤销复审案件中,全部撤销占 49.0%,部分撤销占 33.8%,维持有效占17.2%;审结的商标不予注册复审案件中,不予注册占 67.9%,部分不予注册占 21.1%,核准注册占 11.0%。在北京、广州设立 2 个巡回评审庭,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智慧精准、公开透明的商标评审服务。类型 2022年(件)2021年(件)评审请求422703472728驳回复审331591382728复杂案件9111290000(1)无效宣告(2)撤销注册复审(3)不予注册复审(4)其他7005135558类型 2022年(件)2021年(件)评审裁定4驳回复审344853308313复杂案件6681374458(1)无效宣告(2)撤销注册复审(3)不予注册复审(4)其他48842681263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三、地理标志(一)地理标志产品2022 年,受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 9 个,批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 5 个,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 6373 家。截至 2022年年底,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 2495 个,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市场主体 23484 家。(二)以地理标志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2022 年,新核准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 514 件,同比增长 7.8%。截至2022 年年底,累计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 7076 件,其中国外商标 227 件。以地理标志注册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中,用于第 31 类农产品、新鲜水果蔬菜等产品的数量最多,共 3609 件,占比 51.0%;其次分别是用于第 29 类肉、鱼、蛋、奶等产品和用于第 30类咖啡、茶、米、蜂蜜等产品,数量分别为 1266件和 1193 件,占比分别为 17.9%和 16.9%。以地理标志注册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数量(单位:件)2022 年地理标志商标各类型产品注册情况第 31 类3609 件第 30 类1266 件第 29 类1193 件其他类1008 件 批准口径为发布公告批准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市场主体统计口径为开通矢量图下载权限的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包括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生产者、作 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注册人集体成员、作为证明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被许可人。截至 2019 年年底截至 2020 年年底截至 2021 年年底截至 2022 年年底238553242399565627076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单位:个)2022 年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商标保护情况第三章 知识产权创造3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居于前五位的省域为山东(903 件)、福建(643件)、四川(587件)、湖北(517件)和江苏(412件),该五省注册量共占比 43.3%。截至 2022 年年底,共核准国外以地理标志注册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227 件,比 2021 年年底增加 5.6%。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为法国(155件)、意大利(34 件)、美国(14 件),该三国注册量共占比 89.4%。单一主体拥有以地理标志注册的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数量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波尔多葡萄酒行业联合委员会(法国,139 件)、淮安市淮阴区畜禽产业协会(江苏,34 件)、云霄县地理标志产业协会(福建,33 件)、涟水县农副产品营销协会(江苏,26 件)、淮安市洪泽区洪泽湖农产品协会(江苏,22 件)、喀什农村合作经济组(单位:件)2022 年地理标志商标拥有量前十位的单一市场主体(法国)波尔多葡萄酒行业联合委员会(江苏)淮安市淮阴区畜禽产业协会(福建)云霄县地理标志产业协会(江苏)涟水县农副产品营销协会(江苏)淮安市洪泽区洪泽湖农产品协会(新疆)喀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江苏)金湖县农副产品营销协会(福建)平和县特产协会(云南)勐海县茶叶技术服务中心(山东)寿光蔬菜瓜果产业协会2220201715织协会(新疆,22 件)、金湖县农副产品营销协会(江苏,20件)、平和县特产协会(福建,20件)、勐海县茶叶技术服务中心(云南,17 件)和寿光蔬菜瓜果产业协会(山东,15 件)。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2022 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 1.4 万件,同比下降 29.2%;予以公告并发出证书 9106件,同比下降 30.4%。自 2001 年 10 月 1 日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共收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 8.1 万件,予以登记公告并发出证书共计 6.1 万件。截至 2022 年年底,累计受理 25 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撤销案,其中当年新增受理 1 件;累计审结 21 件。3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2 0 2 2 年 度 报 告第四章 战略实施和保护运用3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战略实施和保护运用3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实施(一)系统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组织实施制定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 纲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将 纲要 各项部署落实到部门,有效推动 纲要实施。开展 纲要 实施年度监测,全面掌握 纲要实施情况,编制形成纲要实施年度监测报告。对纲要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相关内容纳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指导 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纲要配套政策制定工作。认真做好纲要宣传解读,组织编写出版纲要辅导读本。(二)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统筹推进力度充分发挥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机制作用,组织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推进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实施年度推进计划。指导地方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统筹协调机制,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建立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统一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发掘和推广地方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公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一批典型案例。(三)不断夯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基础成立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担任主任、34 位高层专家组成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提供指导和咨询。加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建设,围绕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重大问题,组织开展 16 项专题研究和多项应急性研究,报送 6 篇政策咨询专报。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开展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编制发布2022 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组织出版 迈向知识产权强国之路(第 3 辑)。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战略信息工作水平,编发联席会议工作动态12 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信息速递39 期。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知识产权战略微信公众号作用,加大知识产权战略宣传力度,开展纲要发布一周年专题宣传报道。评选表彰 2022 年战略信息先进个人和优秀战略信息,召开 2022 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信息工作培训班。二、政策研究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心的大事要事,紧跟知识产权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累计编报局简报 29 期、信息 45 期,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采用 26 篇次。编报国务院宏观政策协调机制相关材料 30 期,被采用 26 篇次。统一发布软科学研究项目、专利专项项目申报指南,加强局内课题研究的统筹管理。聚焦知识产权制度运行、战略施行、法律执行、改革推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新设立软科学研究项目 18 项。组织开展 2021 年立项课题的结题评审,共结题 20 项。聚焦专利审查提质增效关键环节,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专利保护规则第四章 战略实施和保护运用3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和审查标准、专利审查管理机制优化、实用新型明显创造性审查标准适用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 35项。利用局学术委员会平台、中国知识产权年鉴和知识产权工作动态等共享课题研究成果。三、知识产权保护(一)推动 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贯彻落实取得新进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印发2022 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举措,细化 131 条落实举措。按照中央督查检查计划,会同中央宣传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 31 个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31 个省(区、市)党委政府开展 2022 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完成天津等 5 个省市的实地检查考核工作。经国务院同意,印发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会同最高人民法院等 6 个部门共同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工作,遴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会同中央宣传部等 30 个部门单位编制深入实施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推进计划,明确 6 个方面 114 条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会同中央宣传部等 11 个部门编制发布2021 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二)持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为准确把握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主观感知,自 2012 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2022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面向全国 31 个省(区、市),组织开展 2022 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调查涵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各个方面,包括法律政策、执法保护、机制建设、意识培养、保护效果等 5 项一级指标、11 项二级指标和 31项三级指标。调查结果显示,2022 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 81.25 分(百分制),较 2021 年提高 0.64 分,较调查启动之初(2012年)提高了 17.6 分,得分再创新高,连续三年迈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4.310.192.1072.3876.6976.8878.9880.0580.61 81.25满意度 比上年增长分数0.560.641.073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过 80 分门槛,整体步入良好阶段。(三)持续推进涉外纠纷应对机制建设完善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体系,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安全保障和风险防控平台建设。加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工作力度,2022 年以来累计为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 340 余次,提供咨询服务 700 余次。改版升级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智南针网”,更新海外知识产权官费信息等各类资讯500 余条,发布韩国、墨西哥、巴西、哈萨克斯坦等国知识产权保护国别指南以及2021 年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纠纷调查报告等,加强海外知识产权信息供给。会同中国贸促会编写发布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成效英文通讯,向全球 70 多个国家 340 多个商会组织发放。加强调研和诉求响应,在上海组织召开海外知识产权援助工作专题座谈会,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组织召开闭门会议,听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诉求,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能力。组织 2 期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能力提升全国培训班,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业化建设。(四)扎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作一是推动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建设。组织召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推进工作组第三次会议。2022 年新批建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共 10 家。截至 2022 年年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达62 家,快速维权中心达 35 家。举办第三届知识产权维权案例模拟活动,线上线下观摩人次超过60 万。依托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开展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工作,大幅压缩纠纷办理周海外知识产权援助工作专题座谈会第四章 战略实施和保护运用3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二批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按照季度报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2022 年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线上服务平台网站访问量近 300 万次。全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数量达到 2000 余家,维权援助志愿者近 1 万名。全年共办理维权援助申请 7.1万件,提供咨询指导服务 4.9 万次,出具侵权判定意见 1.1 万件。印发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创建示范管理办法,组织开展 2022 年度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续延审查。2022年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推进工作组会议期。2022 年,共办理保护维权案件 7.1 万余件,受理专利预审案件 13.7 万件。二是持续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行为。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持续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通知,分四批向地方通报非正常专利申请相关情况。集中打击恶意商标注册申请,2022 年,(数据截至 2022 年年底,每个方格代表 1 家中心)(单位: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布局情况保护中心 快速维权中心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贵州共向地方转交涉嫌重大不良影响及恶意商标注册案件线索110件,涉及商标注册申请信息1239条。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落实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意见,完善诉调对接机制,全国 1200 余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共受理调解案件 8.8 万件;制定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印发配套文书表格,推进建立工作机制,依法依规通报首批共25 例违法失信主体信息。推动 7 省 12 市开展第40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五)持续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业务指导力度一是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案件指导工作。在局官网、官微、中国知识产权报等局属媒体上分批次发布商标侵权判断标准理解与适用商标一般违法判断标准理解与适用 第二批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指导案例理解与适用,共计 8 万余字,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发布 2021 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展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履行国际条约、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护航国家重大活动、持续优化创新和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发布第二批 3 件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指导案例,体现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导向,切实发挥指导地方执法保护积极作用。二是加强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落实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和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行政裁决机制,审结首批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 2 件和药品专利侵权早期解决行政裁决案件 35 件。向各地知识产权局和司法厅通报第二批行政裁决建设 13 项典型经验做法,确定天津、山西等 8 个地方开展第三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2022 年,办理全国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 5.8 万件,同比增加 16.8%。三是健全跨部门跨地区保护协作机制。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政策文件,与公安部联合表扬 2021 年度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和公安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 100 家和个人 200 名,进一步深化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协作配合,健全完善行刑衔接机制。指导上海、江苏等十二省市、黄河流域九省区、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南京都市圈等加强跨区域行政保护协作,推动打造区域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四是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力度。印发2022 年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从4个方面部署14项主要任务,聚焦群众反应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电商、展会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多发区域开展专项治理,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五是推进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制定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强知识产权鉴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鉴定工作衔接的意见,促进知识产权鉴定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信息库。举办首次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线上培训班。第四章 战略实施和保护运用4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六是加强执法保护队伍建设。分别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西省南昌市举办 2022 年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培训班和知识产权能力提升培训班,线上线下累计培训 350 余人。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国家检察官学院河南分院举办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疑难复杂问题同堂培训专题研修班。指导地方办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培训班 20 场次,派出授课教师 36 人次。商标执法指导精品课程及相关评估测试正式上线“i 智库”。(六)加快推动建立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一是完善地理标志保护政策、制度和标准。推进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建设并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协调有关部门停止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提出我国地理标志专门立法保护管理制度框架内容建议。组织出版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汇编:国内法律法规、国际公约及条约。印发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推动 10 项地理标志保护国家标准制修订立项。二是加强地理标志行政保护。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动全国各地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的指导意见。加大对各地地理标志保护的业务指导,对辽宁省知识产权局、山西省知识产权局关于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请示给予批复指导。评选发布 2021年地理标志、奥林匹克标志和特殊标志行政保护典型案例。组织开展地理标志、官方标志和特殊标志保护能力提升培训班。三是深化地理标志保护试点示范建设。推进第一批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验收,发布推广各试点地方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典型经验。在安徽、上海等 20 个省市开展第二批试点及持续深化第一批改革试点工作,提出探索建立专用标志使用异常名录等多项改革措施。批准筹建 29 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批准成立 1 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推广保护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引领作用。加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编制发布 地理标志保护发展报告(2021年度)。(七)加强官方标志、特殊标志和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备案中国载人航天官方标志 2 件。核准健康中国行动、杭州亚运会、中国载人航天系列飞行任务有关特殊标志登记 31 件。做好亚运会会徽“潮涌”和珠海航展会徽特殊标志延期工作。公告保护 8 件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奥林匹克标志。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提供有力支撑。对河北省关于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保护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给予答复指导。支持赛后北京冬奥会和冬4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残奥会有关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变更,推动常态化保护。(八)地理标志领域业务合作加大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协定宣贯力度,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录(中国产品第一批)。推进同步受理协定第二批 350 个清单产品公示,公告受理茵蓝朗姆酒等 175 个欧洲联盟地理标志保护申请。推动欧盟委员会公告受理金华火腿等 175 个中国地理标志保护申请。四、知识产权运用(一)有力支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强化政策引导。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 关于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支撑。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和“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加快高校知识产权向产业转移转化。完成管理体系建设优化升级。修订完成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指导建设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推广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对标世界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在 3 家中央企业、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率先试点实施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国际标准。强化示范标杆引领。优化升级企业创新管理与知识产权融合评价体系,首次采取数字化手段完成主体申报测评,确定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482 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2512 家。(二)持续优化运营服务体系加快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印发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开放许可试点工作部署会,指导 18 个省份印发试点方案。1110 所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筛选公布开放许可专利超过 2.1 万件,精准匹配推送至 6.1 万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超 4000 项。配套印发专利开放许可使用费估算指引(试行),引导专利权人科学、公允、合理估算许可费。优化升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启动认定首批功能性国家平台,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总体布局。完成第二、三、四批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绩效评价。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率先成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机构。深入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 2022 年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确定新一批 8 个奖补省份,全国累计16个省份获得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支持。2022 年,16 个奖补省份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 3 万次,占全国的近 9 成,引导作用和实施成效明显。第四章 战略实施和保护运用4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200022436 6501086专利质押融资金额商标质押融资金额1090720 3701224885 33915151105 41021801558 62230982199 89948694015 854知识产权年度质押融资情况(单位:亿元)(三)不断拓展金融服务渠道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加速完善。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制定完善知识产权评估管理配套政策工作方案。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共同研究制定专利评估指引国家标准。建立专利实施许可备案合同的专利许可费率统计数据持续发布机制。推动质押融资提质扩面。会同中国银行开展商标质押助力餐饮、文旅等重点行业纾困“知惠行”专项活动,扩大专利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范围,支持江苏、浙江、广东实行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实现逆势上涨。2022 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规模达到 4868.8 亿元,同比增长57.1%,惠及企业2.6万家,同比增长65.5%。其中,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贷款项目惠及企业1.8万家,同比增长 63.1%。不断丰富各类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贸促会共同推广海外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险。指导浙江开展知识产权保险改革创新试点。支持上海浦东建设科创板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和质物处置机制”入选国务院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四)大力促进转化运用助力创新型经济发展。支持建设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组织开展专利产品备案,促进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支持建设“碳中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硅基新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 4 家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支持建设国家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4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104 家、支撑服务机构 26 家,批复建设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完善供、需、用高效互动的专利导航服务产业发展体系。完成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选,40 项金奖获奖项目平均销售额达 63 亿元、平均新增利润达 9.8 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助力品牌经济发展。持续加强商标品牌建设,推动建设 3400 家商标品牌指导站,2022 年服务企业 41.1 万次。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7 个部门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连续 3 年组织编制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报告。助力特色经济发展。深入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完善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机制。联合商务部指导开展“数商兴农”专场活动,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线上产销对接和品牌推广。(五)培育壮大服务业态健全行业管理制度。推动出台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完善商标代理备案制度。印发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管理办法,首次批准 5 家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制定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在河北等 4 个省份开展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优化行政审批服务。349 家机构通过告知承诺制方式获得专利代理执业许可。组织开展2022 年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推出全国专利商标代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 13 万余条专利商标代理信息通过微信小程序便利化查询。严格代理行业治理。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开展商标代理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蓝天”专项行动,从严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抢注冬奥商标和伪造地理标志商标申请证据等违法行为,单案最高罚没249万元。累计约谈代理机构7400家,责令整改 4500 家,作出罚款和警告 680 余件,吊销资质和停止代理业务19家。制作 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宣传片,引导正确选择代理机构。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联合 17 个部门制定印发国第四章 战略实施和保护运用4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弘正气 提质量”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行风建设年活动启动仪式家知识产权局等 17 部门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和全国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状况报告。与商务部共同完成 9 家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遴选。继续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惠及企业 30 万余家。(六)筑牢强国建设根基优化升级强省共建模式。对局省合作会商工作机制进行全面优化升级,采用“共商强省主题、共发强省方案、共开强省大会”的合作模式,与湖南、山西、吉林、新疆、海南、广东等六地省级人民政府共同印发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方案和工作要点,与湖南、山西召开高规格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全面启动。支持 38个城市、48 个区县、22 个园区开展首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创建,指导浙江、湖南、广东等省级知识产权局与相关城市人民政府做出共建强市制度性安排,湖南长沙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方案。窗口服务效能稳步提升。继续推进知识产权业务受理“一窗通办”,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福建业务受理窗口,综合窗口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新增 13 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全国商标业务受理窗口达到 310 个,服务便利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升。4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2 0 2 2 年 度 报 告第五章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4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4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一、公共服务(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系统观念科学谋划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有关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重点任务,落实落细,见行见效。强化公共服务体系的统筹推进,立体化、多层次广泛调动系统内和社会化机构的积极性,基本形成以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为节点,以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为重要网点的覆盖全国、疏密有致、门类多样、多元参与、层级有序、主次分明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2022年以来,在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全覆盖的基础上,新增地市级知识产权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 37 家,覆盖率增长至 40%。遴选第四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23 家,备案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68 家,完成首期 TISC 筹建目标,做好阶段性运行总结,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TISC 在中国展示册,国家级重要服务网点达到 348 家。推动全国 41家保护中心及快速维权中心拓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工作。探索在专利、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建立常态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协调工作机制。各服务机构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和创新创业需要,累计服务市场主体 150 余万次,对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二)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在国务院客户端上线“知识产权”主题服务,实现专利公布公告、商标公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等信息“掌上查”,知识产权智慧化便利化服务实现新突破。积极宣传推广新上线的智能化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助力创新主体提升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利用能力。启动升级改造外观设计专利检索公共服务系统。丰富完善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芯片、中医药等领域专题数据库。支持各地加强特色化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全国 27 个省(区、市)及 15 个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建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各类信息公共服务产品实现线上均等可及,成为创新创业主体“找得到、学得会、离不开”的得力助手。(三)知识产权数据信息供给更加多元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基础数据普惠性供给,新增开放知识产权基础数据 11 种,开放基础数据种类总数达 55 种,基本实现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基础数据“应开放、尽开放”。第五章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4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将知识产权基础数据下载带宽从 100M 增至200M,进一步提升数据下载体验。扩大开放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向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节点网点单位配置的标准化数据种类增至 53 种,向 26 家具备数据加工和分析利用能力的市场主体,按需免费提供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畅通与地方信息交换渠道,通过国务院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共享 8 种知识产权数据和 2 种电子证照信息,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推进电商平台专利权评价报告共享试点,累计向京东、阿里巴巴等平台共享核验评价报告 9万余份,处置权利纠纷 1500 余件,推动平台更好履行主体责任。(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社会影响力更加广泛举办首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专利检索分析大赛,搭建一线公共服务人员“比武练兵”平台,近 600 人报名参赛,超 3 万人在线观看决赛,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发布 2 批共 35 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优秀案例,组织开展 3 批全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线上分享活动,超 2 万人在线参与分享,为开展标准化、规范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树立示范标杆。举办首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题新闻发布会,广泛宣传近年来公共服务工作成效,提升社会公众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意识与信息利用意识。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关部门举办在华 TISC 机构专题培训班,加强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和经验交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TISC 员工认证试点项目,拓展完善在华 TISC 机构工作人员职业发展路径,提升机构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开展首批 TISC 机构三年运行效果评估,TISC 机构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技术转移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全球 TISC 网络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二、完成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一)加强分类指导以及督促协调力度加强分类指导以及督促协调力度,统筹推进改革工作,定期汇总各地区、国家知识产权局各部门改革进展情况,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和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 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通知两份政策文件确定的 142 项改革任务,全部落到实处,形成机制,取得实效。做好改革成效评估,召开东、中、西部三场地方座谈调研会,广泛听取四川、吉林等12个省(区、市)以及 44 家企业、高校等创新创业主体代表的意50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见建议。根据调研座谈情况看,创新创业主体对近年来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成效予以高度认可,特别是在压缩审查周期、提升服务便利度等方面,改革获得感明显。积极协调配合国务院办公厅政府职能转变办公室编发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专报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专刊 4 期。组织整理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刊发地方知识产权典型经验10篇。编发 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专报6 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聚焦6 期。(二)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发布知识产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提升服务标准化水平。健全完善专利、商标“好差评”制度,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持续深化告知承诺制改革,与国家税务总局建立专利费减纳税信息核验机制,修订商标注册申请书式,健全信用承诺机制。落实国务院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知识产权工作部署,积极支持试点城市先行先试,15 项知识产权改革任务均取得积极进展,其中 2 项列入国务院首批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试点任务清单。优化完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指标及问卷,跟踪研究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估体系新增知识产权有关评估内容的新变化,做好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沟通,加强对地方应对工作的指导,在更多层面争取支持、更大范围凝聚共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三、文献出版(一)专利文献资源2022 年共配置各类文献资源 142 种,其中专利资源 6 种,非专利资源 136 种,为专利审查、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宏观管理及相关研究等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与 30 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开展专利文献交换,向 6 个 PCT 国际检索与初审单位赠送中国专利文献。截至 2022 年年底,累计拥有 540 种专利文献资源(其中 11 种专利文献资源同时提供全文图像和全文文本),包括著录项目 191 种、全文图像 167 种、全文文本 83 种、专题数据 18 种、辅助检索 72 种、其他类 20 种。著录项目覆盖104 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全文图像覆盖 103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全文文本覆盖 36 个国家(地区)或组织。截至 2022 年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文献总量近 1.51 亿件。(二)专利文献分类继续针对全部领域发明专利新申请同时开展IPC 和 CPC 分类,2022 年文献分类量共计 641.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分类量 169.1 万件,第五章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5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分类量 349.2 万件,IPC 再分类 111.1 万件,CPC 再分类 11.7 万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分类周期有效控制在计划值内,较 2021 年分别下降 16.6%和 30.2%,周期压减成效明显。完成分类质量管理调整和转型,构建涵盖质量监督、反馈、评价、促进全流程的分类质量保障体系,2022 年完成 18 批次质量报告审核。组织开展 IPC、CPC 和 FI/F-term 分类表及定义的翻译和更新工作,切实保障分类标准的时效性和可用性。面向全体审查员举办 3 期特定技术领域 CPC 分类在线培训以及 1 期 IPC 新版分类表宣讲会,共 2541 人次参加。积极履行分类国际合作义务,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 2021版 IPC 再分类数据共计 40 万条,向欧洲专利局提供公开后的CPC分类结果数据共计131.9万条。(三)专利文献出版物2022 年,出版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公报文献共 600.1 万件。出版国外知识产权资讯93 期,其中正刊 81 期、专刊 7 期、特刊1 期、舆情信息 4 期,通过 OA 呈报 14 篇重要信息给局领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对“双碳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聚焦“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出版专利文献研究 2022,共包含 30 篇文章,60 万字。出版 5 期专利文献研究正刊,涉及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审查服务、产业服务,共计约 28 万字。出版 2 期专利分类研究增刊,包含 IPC 分类研究与运用、CPC 分类研究与运用、分类综合研究与运用,共计约 32 万字。(四)文献服务推动智能化升级系统中文献全文提取模块上线并正常运行,2022 年完成专利和非专利文献全文提取需求 2.6 万件,其中高价值专利申请 0.8万件,文献满足率超过 96%;以现场培训和远程培训的方式,面向局内各审查部门、各审查协作中心开展非专利检索培训 12 期,累计培训 6045人;通过知识产权文献数据库、文献交流微信群、邮件、网站发布6期“文献知识与检索技巧”简报,4 个领域共 22 期技术研究动态简报;通过热线电话和微信群答复问题咨询 700 余人次;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库建设工作,制定知识产权信息库分类建设方案 和 知识产权信息库长效运行机制,完成“非专利过档全文库”“外文网刊库”“技术综述库”以及 3 个专题库。2022 年,专利文献咨询服务累计处理公众来电咨询 640 人次、网络咨询 485 条;“专利文献众享”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 104 条,阅读总人数为 27.3 万人次。公益讲座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持续提升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开展“外观设计国际保护与海牙体系”“商标和特殊标志保护”“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规则”等 18 个专题 64 期公益讲座,参与讲座直播人数 7.4 万人次,点播讲座视频 8.2 万人次。5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2 0 2 2 年 度 报 告第六章 宣传、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5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宣传、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5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一、宣传(一)扎实完成年度各项重点工作宣传报道全面深入做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报道工作,集中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同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央宣传部等 18 个部门,以“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为主题,成功举办 2022 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举办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为主题的“2022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2022 年内,围绕我国加入海牙协定、中国知识产权年会等 5个活动开展专项宣传报道,进一步夯实知识产权大宣传格局,在宣传效果上进一步提升。(二)有效加大知识产权重要信息发布力度一是信息发布工作取得新成效。2022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增加新闻发布频次,将季度新闻发布调整为月度新闻发布,全年举办新闻发布会 12场,来自中央宣传部等 5 个部委、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等 2 个地方的 30 位领导出席,回答 35 家媒体的提问 94 个,产生新闻信息累计 3.5 万余条。局属新媒体矩阵进一步拓展,开设快手、B 站和头条政务账号,新媒体平台达到 7 个,粉丝量累计近百万。二是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升。聚焦民生热点,加强知识产权相关领域舆情监测处置。围绕“冰墩墩”“谷爱凌”商标抢注等热点舆情第一时间发布驳回通告,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与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外交部及我国驻美机构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第六章 宣传、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5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通联动,网络舆情处置能力和对外舆论引导水平不断提升。三是与媒体机构合作实现新突破。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合作,继续委托中国日报社运营国家知识产权局海外推特账号,持续加强账号建设。2022 年全年累计发布推文近 400 条,累计浏览量近 500 万次,粉丝总数 2.67 万。人民日报3 次在头版刊发知识产权相关报道,光明日报“喜迎党的二十大特刊”刊发知识产权整版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知识产权重要工作、最新数据逾 10 次。在抖音、快手账号开展上海知识产权论坛开幕式等重大专项活动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 40 万次。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务快手账号获快手平台“2022 年度影响力政务账号”。四是与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形成宣传合力。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仪式首次在内蒙古、江苏、湖北、广州个省(区、市)设立分会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App客户端接龙直播,实时在线观看人数达 4.3 万,有效提升地方参与度。遴选宣传精品,打造形成供各地下载使用的宣传资源库,获各地好评。政务微信开拓地方专刊栏目,每周三刊发地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成果,累计刊发报道百余篇。(三)持续推进知识产权教育工作2022 年,开通 B 站账号,建成以教育师资培训为实体,以远程教育平台和 B 站账号为两翼的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新模式,培训教师近万人次。B 站账号累计发布相关视频超百条,播放量2022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5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10 万次,粉丝量超过 1 万。在远程教育平台开发包括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等系列课程共13课时。我也会发明同名动漫在央视等媒体播出,知识产权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二、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一)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召开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知识产权人才工作,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举办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高级研修班,推动深入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制定印发落实 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2022 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开展 128 项重点工作,做好规划贯彻落实。赴河南、天津、上海、江苏等地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工作专题调研,召开 15 场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为下一步做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工作,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做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轮训工作。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在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关于在知识产权人才培训中进一全国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第六章 宣传、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5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通知,强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业务培训中的政治引领作用。2022 年,共举办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人员轮训30期,培训1.9万人次,切实提升行政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水平。成功推动新设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类别。积极推进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在 2022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新设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可被授予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将大大提升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的供给水平,有力缓解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组织开展高校全国知识产权人才调查,了解全国200 余所高校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情况,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20 余所高校和地方开展知识产权专业学位专题调研,进一步配合做好知识产权专业学位建设。深入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训工作。编制印发2022 年全国知识产权人才能力提升培训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加大对重点领域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青年人才、国际化人才、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人才等专题培训班 80 期,培训约 2.6 万人次。开展知识产权精品课程录制,新录制上线精品课程 45 门,丰富完善线上培训课程体系。持续做好知识产权职称工作。扎实推进知识产权职称制度改革,调整国家知识产权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组成,开展高级职称评审工作,赴天津、河南、上海等地调研了解地方职称改革工作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听取市场主体、创新主体意见建议。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完成 2022 年初、中、高级职称考试大纲和初、中级职称考试用书修订,选派专家参加考试命审题和阅卷等工作。继续加强职称申报系统和评审系统建设,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系统上传有关人员职称证书信息,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信息跨地区核验。加强知识产权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咨询作用,制定印发 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 2022 年工作计划,提升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效能,推动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做好委员服务保障,向委员提供各类知识产权期刊上千册。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承担“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新型国家智库建设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推动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二)局内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局人才工作统筹力度。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贯彻5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落实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行动计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全局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二是召开第五届全局人才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三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人才工作成效,部署“十四五”时期人才工作任务。三是稳步推进专门人才培养。先后印发专利审查人才、国际合作人才、知识产权分析研究人才、商标审查人才等 4 类专门人才能力提升计划,持续提升专门人才素质能力。着力构建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一是开展中高端人才选拔。新选拔 40 名领军人才、200 名高层次人才、563 名骨干人才,进一步充实中高端人才队伍;探索开展青年人才选拔工作,首次选拔 54 名青年人才,为事业发展储备优秀后备力量。二是做好专利审查员资格评审工作。印发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专利审查员资格评审办法及配套文件,建立专利审查协作中心审查员资格评审制度,形成全局统一的专利审查员评价体系,1455 名专利审查员晋升一级至四级专利审查员资格。积极有序开展人才培训。一是开展中高端人第五届全局人才工作会议第六章 宣传、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5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才培训。举办领军人才及高层次人才“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专题研修班、骨干人才“知识产权与科技”专题培训班、第五期“云课堂”在线培训,累计培训近 300 人次,进一步提高了中高端人才的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和战略思维。二是全面加强新审查员培训统筹管理。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入职人员培训相关工作的通知,修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新入局人员集中培训管理办法,强化培训管理,明确纪律规矩。组织修订 18 门课程,新开发 3 门课程,发布同领域审查培训体系,统筹开发领域性“理解发明”课程。顺利完成 2022 年新入局人员集中培训班、2021 年新入局审查员后续提高等三个阶段培训班。三是开展专利审查员专业技术培训。在西安高新区、广州经开区、杭州未来科技城和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等地增设 4 家审查员实践基地,2022 年累计派出 9 个实践团组、42 名审查员赴实践基地开展培训,持续开展知识更新讲座与专业技术会议审批,助力审查员切实提升技术理解能力。四是开展外语培训。着眼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调整培训思路,外语培训效益、服务局重点工作能力持续增强。2022 年举办各类外语培训 3 期,累计培训 350 余人次。扎实有效开展课题研究。聚焦知识产权业务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重点工作,并首次面向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共立项 19 项课题。经过严格评审,19 项课题均顺利结题,研究主题涵盖完善知识产权法规制度,全面打赢审查提质增效攻坚战,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国际合作和竞争,知识产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研究成果针对性强、实效性强,在支撑局重点工作、培养锻炼中高端人才方面更加有力。加大对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指导支持。2022 年为京外中心培养骨干导师 145 名、骨干教师 38 名,开展涉及 12 个课程模块、49 门课程的串讲,选派 48 名外派培训指导教师到各中心工作。组织修订、印制新审查员在岗培训指导工作手册(包括通用分册和8个领域性分册),梳理、编制新审查员导师指导问答手册,制作微课程 11 门,不断固化经验成果。(三)涉外培训工作完成 2019 年聘任的 17 名国家知识产权局涉外教师考核工作,增补涉外教师 9 人,涉外教师队伍已达 120 人。举办 2022 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涉外教师职业素养提升培训班,30 余名涉外教师参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涉外教师的授课、教研水平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开展涉外教学研究工作,着力完善涉外培训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2022年共开发包括“外60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体系”等20门涉外培训课程,及时、有效地满足了外方多元化的培训需求及局内相关部门对外交流需要。选派涉外教师参与 2022 年金砖国家审查员交流研讨会,围绕“提升审查质量和效率”“生物医药领域相关专利申请的审查”和“中小微企业创新与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3 个主题 5 项子议题进行分享交流,进一步增进金砖五局的理解与互信,共享多个领域的审查经验和相关信息。选派涉外教师在面向哥斯达黎加、非洲拉美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等线上培训班授课。三、学术活动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扎实稳步推进知识产权智库建设,紧紧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 “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任务部署,对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部署安排,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理论、政策和实务研究,2022 年组织开展项目研究工作 80 余项。持续组织承担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的监测评估工作。受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等部门单位委托,发布2022 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 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2021),支撑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等系列调查研究报告有关工作。认真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和预警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召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和预警工作 2021 年总结会暨 2022年启动会,聚焦新一代通信技术、双碳绿色技术、高端 CPU、人工智能、细胞治疗、人工智能等 6个重点领域开展课题研究,并广泛对接核电、新材料、飞机装配等大型国有企业,组织开展 10余项专利分析和预警项目。同时,组织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分析和预警专家库,已遴选第一批专家 174 名。此外,积极探索对外深化服务,强化地方特色研究支撑,推进地方研究基地建设。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积极发挥智库作用,围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及商标法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修改等组织课题研究 21 项,组织召开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 14 期。以“数字经济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使命与担当”为主题,成功举办 2022年度中日韩知识产权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积极融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学院全球教育网络,承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格鲁吉亚国家知识产权中心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高级培训班”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管理和商业化高级培训班”,引进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远程课程 DL205(植物品种保护 UPOV 体系导论);加强与欧洲专利学院、东盟学院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知识产权培训机构的合作,与欧洲专利学院交换课程,首次开展针对我国驻韩企业的培训,来自中韩两国的 137 名学员参加学习。第六章 宣传、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6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港澳台交流6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一、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交流充分发挥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的作用,支持特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办 2022 年内地与香港特区、澳门特区知识产权研讨会,推动与港澳特区交流。2022 年共为 300 多件在港澳提交的专利申请提供审查协助。深化与香港特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2022 年 12 月,申长雨局长为在香港特区举办的第十二届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致开幕辞。积极响应香港特区申请人和香港特区知识产权署的需求和建议,在广东、深圳等地方知识产权部门的配合下,积极推进香港特区申请人在内地发明专利优先审查申请试点项目,对特区居民和企业等开展优先审查做出便利安排,该项目于 2023 年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与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续期知识产权领域合作安排。支持香港特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发展,继续在香港特区设立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考点,便利香港居民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支持香港特区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推进与澳门特区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与澳门特区深化数据交换合作。为澳门科技人员提供专利挖掘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二、与台湾地区交流2022 年 12 月,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下,继续与台湾工业总会举办两岸专利论坛,保持两岸知识产权领域交流。积极协调解决台湾同胞知识产权合理诉求。第七章 港澳台交流6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际合作6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一、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2022 年 2 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总干事邓鸿森来华出席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等一系列外事活动;我国正式向WIPO交存 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加入书和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批准书,展示中国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9 月,贯彻落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北京宣言,在 2022 年金砖国家合作主场外交框架下,成功主办第十四次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完善合作机制,WIPO 高级管理团队首次全程参会,进一步扩大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影响力。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秘书处签署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处谅解备忘录,完成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二批产品公示,均列入国家重大外交活动成果。中(国)以(色列)两局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以色列国司法部知识产权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列入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成果。第八章 国际合作6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二、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一)深度参与 WIPO 框架下的全球知识产权治理2022 年 2 月,我国提交海牙协定加入书。5 月 5 日,海牙协定对华生效。7 月,申长雨局长率团出席 WIPO 第 63 届成员国大会并作一般性发言,呼吁各国展现更多团结合作精神,坚持协商一致原则,妥善处理共同关心的问题;呼吁各国共同努力推进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持续完善 WIPO 全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首次在 WIPO 发展与知识产权委员会(CDIP)提出议题提案,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知识产权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二)支持完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体系继续深度参与 WIPO、UPOV 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理事会等平台上各议题的讨论和磋商。深度参与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商标注册马德里体系、工业品外观设计海牙体系、国际专利分类(IPC)等体系的调整与完善;就国际商标注册马德里体系、工业品外观设计海牙体系引入中文等新语言议题与有关方密切沟通;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事务和规则制定。参与 WTO 关于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的磋商谈判,开展新冠治疗药物相关前瞻性研究。持续跟踪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交流磋商。在 WIPO 前沿技术对话会等各平台,分享我国新兴技术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2022 年 11 月,与 WIPO 合作举办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国际专题讨论会,并将会议形成的事实性报告向 2023 年度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政府间委员会(IGC)会议提交。(三)继续深化与 WIPO 的双边合作申长雨局长与邓鸿森总干事分别于2022年2月、6 月举行 2 次视频会谈,双方就合作情况和共同关心的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就继续加强合作形成共识。4 月,卢鹏起副局长会见王彬颖副总干事,就深化双方合作,包括筹备 WIPO 与中国合作 50周年活动等交换意见。与 WIPO 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合作,联合编写知识产权金融国家报告。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推广与技术援助合作。举办工业品外观设计海牙体系和国际商标注册马德里体系线上研讨会。继续利用 WIPO 中国信托基金支持“一带一路”硕士学位教育、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地理标志扶贫、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马德里体系电子通信推广等项目。完成首期在华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建设评估工作,启动第二期建设。6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支持地方开展与 WIPO 的交流活动。继续支持上海举办第十九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协调 WIPO 总干事及其高级别官员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参加中国知识产权年会等活动。三、“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完成 20222023 学年度“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硕士学位教育项目招生工作。同济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计招录14个国家的30名学员,通过线上方式参加学习。举办 2022 年度“一带一路”线上培训班,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海关总署、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等单位选派教师授课,组织沿线 16个国家和地区的 101 名知识产权官员参加培训。编辑印制如何在中国保护商标英文版小册子,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授权泰国、越南、缅甸将其翻译为本国语言。四、小多边知识产权合作(一)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2022 年 6 月,申长雨局长出席 2022 年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IP5)合作局长系列会议。会议通过2022 年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合作局长联合声明,发布五局产业界参与五局合作局长合作 10 周年视频,继续强化国家知识产权局首倡的“为用户和公众提供更好服务”合作理局领导出席2022年中美欧日韩知识产权五局(IP5)合作局长系列会议第八章 国际合作6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念。推动五局在全球案卷、专利实践协调、新兴技术/人工智能等项目方面取得新进展,为用户在高效获取专利信息和降低获权成本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10 月,申长雨局长出席中美欧日韩商标五局(TM5)合作和外观设计五局(ID5)合作年度系列会议并发表视频致辞。会议通过TM5 合作十周年联合愿景声明 ID5 联合声明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动形成的TM5 运行指南,批准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新项目。(二)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2022 年 9 月,贯彻落实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北京宣言,在 2022 年金砖国家合作主场外交框架下,主办第十四次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推动形成并通过升级版金砖知识产权合作运行指南框架,签署第十四次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纪要,将“知识产权支撑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写入合作目标。(三)中日韩知识产权合作2022 年 11 月,申长雨局长出席中日、中韩、中日韩局长会系列活动,签署会谈纪要;为中日韩知识产权用户研讨会开幕视频致辞,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碳中和”的积极举措。与日韩两局在包括专利审查、外观设计、自动化、专利复审、商标、人员培训等领域的双边和三边合作项目进展良好,通过视频会议和邮件方式推动项目深入开展。(四)中国东盟及中蒙俄知识产权合作2022 年 8 月,申长雨局长线上出席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会,深化与东盟国家知识产权合作,确认下一年度合作计划。10 月,申长雨局长为第十届中蒙俄知识产权研讨会录制开幕致辞,持续推动中蒙俄三边知识产权合作发展。11 月,举办中国东盟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主题研讨会,为多边平台形成制度性文件提供支撑。首次在中国东盟合作基金项下举办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知识产权能力建设在线培训班,来自 9 个东盟国家的 27 名知识产权官员及从业者在四川大学参加了以“知识产权商业化”为主题的培训。6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五、双边知识产权合作(一)与欧洲专利局、欧盟知识产权局的合作2022 年 6 月,申长雨局长与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局长克里斯蒂安阿尔尚博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就中欧知识产权工作最新情况、两局合作进展以及未来合作展望等内容交换意见。11 月,申长雨局长与欧洲专利局(EPO)局长安东尼奥 坎普诺斯共同出席第十六次中欧两局局长会议,会议以视频形式举行,签署年度工作计划、分类和 EPOQUE Net 相关协议,在文献分类、审查质量、自动化、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多项合作。9 月,与 EPO 共同发布联合公报,将两局PCT 国际检索单位试点项目于 2022 年 12 月 1 日申长雨局长与EUIPO局长克里斯蒂安阿尔尚博举行视频会谈第八章 国际合作6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起延期一年至 2023 年 11 月 30 日,为我国申请人在欧洲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便利。(二)与欧洲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2022 年 4 月,申长雨局长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法国国家原产地和质量管理局、法国工业产权局联合举办的首个中法地理标志在线研讨会上致辞,推动中法地理标志有关议定书落实。申长雨局长在白俄罗斯知识产权制度建立 30 周年国际研讨会上视频致辞,宣介中国知识产权最新政策与成就。9 月,申长雨局长与欧亚专利局局长戈利高里 伊夫利耶夫、荷兰专利局局长蒂斯 斯派特分别举行视频会谈,就各自最新工作进展及双边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11 月,申长雨局长在第 6 届中英知识产权研讨会上视频致辞,围绕中英两国知识产权最新动态与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在与丹麦专利商标局和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中丹生命科学与健康知识产权研讨会上视频致辞,就医药与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知识产权政策进行交流。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在欧亚地区医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会议、白俄罗斯第二届国际科学与实践会议上视频致辞。与芬兰专利注册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与瑞士联邦知识产权局续签合作谅解备忘录,举办两局工作会议和产业界圆桌会,举办地理标志专家会。与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续签数据交换协议,举行地理标志专家交流,并就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和质押融资等进行专家交流。与欧盟贸易总司、增长总司开展中欧知识产权在线交流;在中欧知识产权合作项目 IP Key China 框架下,联合举办中欧商标领域最新发展研讨会,交流商标领域立法和实践最新进展。参加西班牙第 10 届 ICT 路线图国际会议、白俄罗斯知识产权国际论坛等知识产权国际会议。(三)与周边及亚洲国家的交流合作2022 年 3 月,申长雨局长分别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与创新局新任局长、老挝知识产权厅新任执行厅长举行视频会谈,深入沟通双边合作事宜,巩固与周边国家的传统友谊。8 月,申长雨局长与日本特许厅新任长官举行礼节性会谈,就中日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的最新发展等进行交流。9 月,申长雨局长出席新加坡知识产权周活动并作主旨发言,宣介中国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卢鹏起副局长与柬埔寨工业、科技和创新部国务秘书帕克萨里共同出席中柬专利审查合作视70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频研讨会,宣传推广中国发明专利在柬直接登记生效和外观设计加快认可登记项目等双边合作成果。发布关于启动柬埔寨对中国相关外观设计加快认可登记项目的公告,启动柬埔寨对中国外观设计加快认可登记项目。持续推进中泰地理标志“3 3”互保试点项目、中老“推进专利授权合作”项目。派专家出席越南知识产权局举办的商标和地理标志研讨会。持续加强与日韩驻华专员的沟通联系。会见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新任驻华知识产权官员,推进中日知识产权友好合作。(四)与北美、大洋洲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与北美及大洋洲国家在专利、商标等领域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与美国专利商标局业务合作,完成两局合作计划磋商,开展自动化、外观设计、专利分类和专利复审等领域专家交流,务实推动两局业务合作。与美国专利商标局共同举办商标法律发展与实务研讨会,就中美两国商标从业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五)与拉美、非洲国家的交流合作2022 年 4 月,申长雨局长向墨西哥创新奖颁奖仪式致贺信;11 月,向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ARIPO)行政理事会第 46 次会议致视频贺词;12 月,向非洲知识产权组织(OAPI)行政理事会第 62 次会议作视频致辞,深化与非洲和拉美地区重点国家和地区组织的纽带联结。5 月,为哥斯达黎加举办生物医药领域审查培训班;11 月,举办 2022 年非洲、拉美地区知识产权线上培训班,向非洲、拉美知识产权主管机构及业界分享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实践经验,支持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六、政府间机制性对话和磋商配合做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工作,以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加入工作。积极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和中欧、中法地理标志合作协议。参与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等机制性高级别对话,以及中(国)以(色列)、中(国)秘(鲁)等自贸区协定磋商有关工作。七、各业务领域合作(一)专利审查高速路合作继续深化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合作网络建设。完成与马来西亚、葡萄牙、捷克以及欧亚专利局 PPH 试点项目延长。完成中法 PPH 协议文本磋商。第八章 国际合作7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二)专利审查业务交流与美国专利商标局开展外观设计、专利复审等领域专家交流,进一步深化双边业务合作。与 EPO 举办质量、自动化及分类领域专家组会议,开展专利复审、培训、能力建设等领域专家交流。与 EUIPO 开展外观设计、复审和无效等领域专家交流。与日韩两局在专利审查、外观设计、专利复审等领域开展多项双边和三边合作项目。开展中日人工智能审查案例对比研究,举办中韩专利专家会,了解日韩人工智能领域审查最新进展。开展中英、中(国)芬(兰)、中(国)以(色列)审查员交流,就液力机械、电池、医疗、通信、有机化学等领域审查标准和审查实践进行探讨。主办金砖国家审查员交流研讨会,就提质增效政策机制、五局间工作共享、医药领域审查实践等开展深入交流。(三)地理标志、商标领域业务合作举办中法地理标志在线研讨会,两国知识产权部门、行业协会和产业界代表以“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理与市场推广”为主题开展交流研讨。与瑞士联邦知识产权局、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分别举办地理标志专家视频会议。组织参加由法国农业部举办的亚洲地理标志在线培训。举办中日、中韩和中日韩商标专家交流及中日韩商标用户论坛,与日韩探讨商标领域共同关注的议题。八、强化与企业联系纽带,促进内外平衡保护做好国外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接待阿斯利康、耐克等国外公司代表,与德国喜宝、英国洲际酒店等公司开展交流,了解外资企业对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建议。协调处理外资企业专利、商标诉求,促进中外企业开展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与中国日本商会日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IPG)举办线上交流会,与相关在华日资企业就其关注的知识产权议题进行交流。帮助中国企业海外获权维权,与美国律师CNIPA 联络委员会共同举办中美知识产权实务研讨会。举办海牙体系和马德里体系线上研讨会,以及中欧 IP Key 框架下的商标、外观设计研讨会等交流活动,组织企业参加欧洲单一专利制度研讨会、中柬专利审查合作研讨会,支持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和服务体系。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名义向欧洲发明人奖提名,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影响力。7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支持企业参与国际事务。引导企业参与中美欧日韩五局和产业界对话会、中日韩用户研讨会、中瑞产业界圆桌会、中蒙俄知识产权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前沿领域调研,与通信、汽车等重点领域企业、协会围绕标准必要专利议题开展深入交流,了解中国企业诉求。向欧盟、英国、加拿大以及欧洲专利局等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机构反馈中国企业的意见建议。九、在国际合作中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精神,在知识产权领域积极宣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分享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经验。在第十四次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会上,突出绿色办奥、低碳环保理念,将知识产权工作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相结合,以“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为例,介绍利用知识产权促进绿色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故事。在第十三届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会上,分享中老铁路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故事。在与 WIPO 共同举办的知识产权与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国际专题讨论会上,介绍中国在运用数字技术保护传统知识等方面的相关实践。在 WIPO 首届“解码无形资产融资高级别对话会”中分享中国在知识产权金融领域的政策和实践。在第 10 次中日韩知识产权用户研讨会上,讲述“光伏羊”的故事,介绍中国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加快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中和等创新举措。在线举办中国商标法律政策宣讲会,向各国驻华使领馆知识产权专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广泛宣介我国最新的商标法律政策与实践。向泰国、越南、缅甸等国知识产权机构授权翻译发行如何在中国保护商标小册子,帮助各国申请人了解中国知识产权实践。翻译出版 韩国标准必要专利指南 2.0 中小企业使用知识产权案例研究 中国商标注册和保护 2023等宣传册及宣传视频等外宣材料。联合 WIPO 编制知识产权金融国家报告,分享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等方面的中国做法和中国经验,首次面向国际全方位讲述中国知识产权金融故事。第八章 国际合作7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地方知识产权工作7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北京市高质量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工作,经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评定优秀。开展打击商标恶意注册专项行动,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贸会等重大活动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商创新试点及优化营商环境 5.0 改革 25 项任务已全部完成。出台“两区”建设知识产权全环节改革行动方案。“先行裁驳、另行请求”审理模式入选北京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优秀案例。中关村科学城获评首批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深化“一网通办”,推进“就近办”“掌上办”和“同事同标”,实现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告知承诺制,探索开展企业商业秘密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一对一”服务。出台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推进“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12345 热线派单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均为 100%。联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等单位举办“知识产权加速全球绿色发展”专题活动,推进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建设和 WIPO GREEN 项目实施。天津市组织起草天津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 年),成为天津市历史上首个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制定实施的知识产权纲领性文件。印发天津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 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印发 2022 年知识产权战略工作要点,制定天津市知识产权局 2022 年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制定印发天津市知识产权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实施方案。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快速调解各类知识产权纠纷 960 多件。与滨海高新区共同建设知识产权生态园,打造综合性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获批 2 个国家级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的项目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向社会发布 2021 年天津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2021 年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2021 年度天津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10 大典型案例。第九章 地方知识产权工作7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河北省印发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 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河北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2022 年实施推进计划和 2022 年河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要点。强化检查考核评估和满意度调查,将知识产权有关指标纳入河北省对各市营商环境评价、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等考核评价体系。协调公、检、法、海关等部门,签署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合作备忘录等多个文件。建立河北省技术调查官人才库,制定专利侵权行政裁决案件繁简分流制度。京津冀签署关于加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备忘录。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服务对接企业 2910 家,为企业解答知识产权有关问题和提出建设性建议 6800 余条。河北省政府出台河北省专利奖奖励办法,启动首届河北省专利奖评选工作。组织开展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以及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等工作。山西省制定出台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和山西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制定印发2022 年山西省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关于申报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的通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管理规定和关于推进知识产权信用管理的实施意见。强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和调解工作,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确定为第三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研究制定山西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平遥牛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入选筹建名单。印发山西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实施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若干工作举措的通知,联合山西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印发 贯彻落实 关于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意见。印发山西省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布局 8 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7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实施方案 关于深入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调查官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方案(2022)等。省部知识产权合作会商成效明显,合作会商议定书中 9 条措施涉及的具体任务已经完成或正在推进落实。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自治区共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 302 件,案值 228 万元,罚没金额 174 万元。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并投入运行,面向生物和新材料产业已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开启专利审查“绿色通道”。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培育了草业、乳业、稀土、羊绒、沙棘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辽宁省审议印发辽宁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对未来 15 年辽宁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蓝图设计。制定辽宁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年度推进计划。开展专利奖申报及奖励,发放奖金 532 万元,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优化执法保护环境。开展“亮剑护航”专项执法行动,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和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搭建辽宁省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全领域、全链条服务“一网通查”“一网通办”。组建辽宁省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秩序。深入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将抽查比例由 5%提高到 20%,监管效能进一步增强。第九章 地方知识产权工作7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吉林省印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建新产业体系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开展局省合作会商。印发吉林省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工作方案,部署 28 项工作举措,深入推进强省建设工作。吉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长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已有 267 件预审专利获得快速授权。与相关部门分别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在展会执法、海外预警、海外维权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和工作联动。在韩国设立海外维权援助工作站。2020 年度和2021 年度连续两年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印发吉林省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组织 12 家重点企事业单位开放许可 432 件专利。吉林省 93 户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长春市获批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黑龙江省制定2022 年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和规划实施工作要点,发布2021 年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组织召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线上解读培训会、“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新闻发布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的意见,商标、专利跨部门保护协作机制有效运行。黑龙江省各级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共办理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 867 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化解矛盾的成效显著。制定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工作方案,深入实施地理标志高精度培育、高标准管理、高效益运用、高水平保护、高质量服务等五大工程。推广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建设 10 家专利导航服务基地。成立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运营联盟。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专利预审、维权援助、专利导航工作,实现了装备制造、生物产业领域的专利快速授权。7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上海市首次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 2022 年上海市级机关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印发关于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提速增效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精准对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登记金额 112.88 亿元。完成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项目。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国家首批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和以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试点工作验收中均获优秀。出台上海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动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提升为市级表彰,深入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专利导航工程和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举办首届上海市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举办第十九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江苏省颁布实施江苏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 年)。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等 13 项创新举措在全国获得推广。南京等 19 个地方获批新一轮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城市、县域、园区。公布实施江苏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建设“一站式”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调解平台。“1 13 N”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组织开展外向型企业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实务培训,指导企业运用海牙协定、PCT、RCEP 规则。会同省工信、科技等部门,选取晶硅等 20 个重点细分技术领域,开展专利导航研究服务。支持南京大学等 31 家单位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促成 122 项专利技术达成开放许可。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出台知识产权“助企纾困解难 15 条”工作举措。实现知识产权政务服务“线上一网办、线下一窗办”。发布江苏省商标专利代理机构白皮书。筹备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第九章 地方知识产权工作7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浙江省颁布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综合性法规。发布首批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典型案例 6 个。建成实体化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5 家,建成具有法人资格的省级以上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37 个,推动高校院所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上线“涉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大脑产品,发出预警报告 129 份,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促成专利落地实施 824 件次。开展实施知识产权“全链条”保险计划。知识产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周期压缩至 1 个工作日,质押融资金额 1051 亿元。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迭代升级“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安徽省夯实知识产权强省基础。推荐示范城市 2 个、试点城市 3 个、优势企业 100 家,全部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公示。深入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全面推进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优化完善知识产权奖补政策,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整体提升。认定和培育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25 个,产出专利导航成果 32 个,新增贯标企业 380 家。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项目 60 个。41 家知识产权公证机构办理知识产权公证事项 1.28 万项。开展专利、奥林匹克标志等 4 个专项行动,查处各类案件纠纷 4642 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验收成绩全国第一。持续深化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新增市级公共服务网点 8 家,认定省级公共服务网点 32 家。围绕安徽特色产业的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一站式”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80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江西省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行动方案(20222035 年)。与江西省版权局、法院等 8 个单位建立了协同保护机制和对话机制。制定江西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管理办法。在南昌大学等高校建设校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开发建设“全省高校院所专利运营平台”。支持引导金融和服务机构成立江西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联盟,融资金额 1.45 亿元。在赣州、鹰潭和抚州等地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和保险等金融创新试点工作。开展“讲好商标品牌故事我最喜爱的地理标志商标”展示活动。制定印发江西省 2022 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通过全国第一批以知识产权信用为基础分级分类监管试点验收,出台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新批复成立 2 个省级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机构。在县区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站和商标工作站(159 家)建设。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组建江西省企业知识产权专家服务团。福建省知识产权综合性地方立法列入福建省人大 2023 年立法计划。建立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机制,开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知创中国”线上平台,健全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审判“三合一”机制。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和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强化对展会、电商等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建立专利代理省、市、县三级联动监管机制,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提升领航计划。制定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任务清单和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提速增效 13 条措施,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商标品牌战略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和布局。建设 4 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制定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方案和办理指引。完善“知创福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第九章 地方知识产权工作8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河南省编制河南省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十四五”规划 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 年)。河南省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65744 件,同比增长 21.7%。111 家企业成功入选 2022 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84 家企业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复核。信阳毛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为河南省第三个获批的国家级示范区。启动省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首批筹建泌阳花菇、柘城辣椒等 2 个河南省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河南分中心建成 17 个省辖市受理处和 15 家企业、行业协会工作站。成功入选 2022 年国家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奖补省份。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 33.21 亿元,其中专利质押融资额 30.69 亿元,商标质押融资额 2.52 亿元,惠及企业 240 家。山东省印发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颁布实施 山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发布地理标志“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利赋能创新发展及打击专利非正常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等专项行动。建立非正常专利申请重点关注代理机构名录。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奥林匹克标志保护等专项行动。培育规范化电商平台 10 个、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7 家。实施重点专利导航、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开展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建成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 26 家,促成近 400 项知识产权成果达成转让意向、金额 1.6 亿元。打通知识产权服务最后“一公里”,制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动态管理办法。开展知识产权领域 2022 年创新行动“揭榜挂帅”活动,建成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国家级网点 2 家、省级网点 12 家。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市、县、园区 40 家。8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湖北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被写入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武汉、宜昌等 12 地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县区及园区。实施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百千万计划”,出台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遴选 10 家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启动 9 个产业导航项目。出台服务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举办年度高价值专利大赛。湖北省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条例列入省人大 2023 年度立法审议项目计划。出台知识产权领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0 条措施。推动完成“1 8”武汉城市圈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协作协议。制定发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全国首家商标品牌与地理标志研究院。发布2021 年湖北省商标品牌发展报告。筹划建设湖北地理标志运营中心。开通“楚才卡”服务绿色通道。湖南省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全国首个共建知识产权强省推进大会,联合印发共建“三高四新”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和共建“三高四新”知识产权强省工作要点(20222023 年)。研究制定湖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施意见。积极筹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出台湖南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法。发布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关注市场名录,指导万家丽市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培训知识产权执法保护骨干 1000 余人次。地理标志保护地域范围基本实现县市全覆盖。制定出台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知识产权强链护链行动持续深化,形成 30 余篇专题分析报告。开展湖南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远程教育培训工作。第九章 地方知识产权工作8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广东省相继颁布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广东省版权条例 广东省地理标志条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强市群,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先行示范省建设第一梯队。发布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工作指南地方标准。建设首批 13 家战略性产业集群和 10 家重点园区知识产权协同运用中心。推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保险服务体系。发布全国首个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省级地方标准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DB44/T 23612022),帮助企业了解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最新进展与热点。发行全国最大规模知识产权证券化储架产品,储架规模高达 50 亿元。新发行 11 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发行金额 23.18 亿元,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联合香港特区知识产权署在内地设置了 12 个“香港特别行政区知识产权问询点”,在香港特区设立“内地知识产权业务咨询邮箱”。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制定广西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实施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制定 2022 年广西知识产权工作要点和推进计划。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推动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联合多部门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升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措施体系实施方案。首次开展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认定工作。强化金融赋能,建立知识产权白名单推送机制。出台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规范指导意见、知识产权助企纾困稳发展措施等 20 多份配套文件。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建设全门类“一站式”服务大厅。研究制定广西知识产权人才建设方案(20222025 年)。建设中国东盟/RCEP 国际知识产权总部基地。建立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组织编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共服务事项工作规范 RCEP 框架下企业知识产权合规指引,首次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8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海南省印发海南省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实施意见。推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特区建设。制定海南省推进设立一体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工作方案。印发“区块链 公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应用方案。在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在 11 个重点产业园区推动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窗口。以公共服务窗口精心布局助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组织全省开展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地理标志保护、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等专项行动。印发海南省知识产权代理行业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启动海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管理办法 海南省促进知识产权发展的若干规定(修订)修订工作。在海口国家高新区建设省级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重庆市印发 重庆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重庆市高价值发明专利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4年)。推动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 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纳入市人大、市政府 2023 年立法计划。制定重庆市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实施细则,实现制造业产业集群全覆盖。引导和支持 2000 家企业运用专利大数据资源导航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制定重庆市地理标志品牌培育指南,布局设立集商标品牌培育、保护、运用、管理等于一体的公益性工作平台。推进重庆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发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工作指引。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在全国率先引入政府性担保基金代偿。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建立专利申请精准管理名单。第九章 地方知识产权工作8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四川省印发实施四川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22035 年),出台关于开展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工作办法(试行)等措施。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两项试点工作在试点验收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正式挂牌运营四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支持重点区域、产业、商/协会建设 12 个四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分中心。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68.8 亿元。开展“铁拳”“春雷”等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商标代理机构专项整治。高质量运行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统筹推进 8 个市(州)分平台建设,建设 10 个信息公共服务省级网点。开展 10 场“省知识产权党员专家暨专利审协四川中心博士服务团送服务到基层”活动。贵州省出台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和年度推进计划等文件。与贵州省人大财经委联合开展贵州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贵州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立法调研。构筑全省各级知识产权部门与各级法院诉调对接工作沟通机制,组建“贵州省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技术调查官专家库”。对特色产业和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分析预警服务。修订完善贵州省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资助办法,印发贵州省专利奖评选办法,组织开展 20212022 年度贵州省专利奖评选。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业务“一窗通办”,实现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推广运用“新一代专利信息检索分析系统”平台,累计向社会免费提供专利检索服务 302 万次。8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云南省印发云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推进计划(20222023 年)。出台云南省人民政府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开展知识产权人才认定工作和教育试点工作,认定三类人才208 名。开展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落实情况督查评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抽取检查 1873 户市场主体。成立 88 个维权援助机构,基本形成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民事纠纷司法审判和行政调处在线对接机制。开展海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研究。新增贯标认证企业 150 家,实施专利导航项目 6 项。发布云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版)。编印云南省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管理规范和操作手册,完善代办处工作规则、业务流程。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部署,废止云南省发明专利资助办法,核查非正常专利申请 3 批次 1 万余件。西藏自治区印发西藏自治区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的实施意见,编制西藏自治区“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推动设立由 31 家自治区中直单位组成自治区市场监管联席会议知识产权工作专项推进组。协同多部门开展专利、商标、版权、奥林匹克标志等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制定西藏自治区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建设工作指南,持续推进岗巴羊、阿旺绵羊等地理标志产品运用促进项目建设。加强区域公共品牌海外布局,引导“地球第三极”“蓝天圣洁”等商标在 6 个国家注册 8 个类别 65 件商标。会同自治区机构编制办公室等部门提出自治区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中心机构设置方案,在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柳梧高新区等重点园区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工作站 2 个,在自治区律师协会设立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设立自治区知识产权专家库,首批遴选专家 35 名。第九章 地方知识产权工作8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陕西省印发实施陕西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 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定期研究部署知识产权工作的机制进一步完善。西安市、宝鸡市分别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试点城市。制定出台陕西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程(试行)等,铜川、商洛等市实现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零的突破”。组织开展完善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研究。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开展专利开放许可工作,已发布开放许可专利项目 927 项。加强地理标志运用助力乡村振兴,新立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 11 项。立项建设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 16 个。组织 TISC 机构和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对 15 家省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开展点对点辅导。加快建设陕西省知识产权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基础功能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甘肃省印发甘肃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 年)任务分工台账以及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实施 2022 年度推进计划。出台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级人民政府知识产权合作会商规定。印发 2022 年甘肃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工作方案、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选聘 50 人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对省级知识产权有关奖补事项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提高政策扶持的精准性。制修订甘肃省知识产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省级知识产权项目管理机制。制定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专利申请提高专利质量的若干措施,推动知识产权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印发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持续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通知,对 10 种扰乱商标注册秩序的典型违法行为予以重点打击。8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青海省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实施 2022 年度工作要点、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等文件。西宁市成功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城市。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印发青海省专利行政执法三级联动实施方案,举办青海省领导干部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班。出台青海省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加大对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公共服务的支持。制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和推动创新主体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工作方案,新增 1 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 10 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蓝天”专项行动。推进 2022 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深入园区企业开展实地调研,搭建知识产权政银企对接平台。编制印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版),签订 TISC 知识产权服务框架协议。评选发布 20202021 年度 8 个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研究出台知识产权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十四条措施。2022 年完成全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补助 812.21 万元,惠及企事业单位 40 余家。将发明专利拥有量等重要指标纳入市县知识产权工作考核体系。支持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等 10 家重点骨干企业完成专利导航立项 10 个。安排 110 万元专项资金推动实施宁夏现代枸杞产业及其重点产区、“东数西算”枢纽建设产业规划等专利导航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 6 项涉及应用基础研究专利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县域、园区工作的实施方案。银川市获批筹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制定印发2022 年宁夏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第九章 地方知识产权工作8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印发自治区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意见和“十四五”规划 2022 年推进计划等文件。建立商标领域意识形态安全协调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各类知识产权执法检查活动。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展会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导和管理。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助企融资 17.71 亿元。挖掘优势特色资源,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培育指导,建立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规范。完善新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各类专利基础数据资源数据入库工作。推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工作体系向基层延伸。发布 2021 年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状况及十大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印发关于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的实施意见、兵团 2022 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等制度性文件。持续开展兵团 2022 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专项活动。指导各师市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建设,共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 14 个。编制完成兵团地理标志商标资源储备库。组织开展兵团高校企业专利成果推介会,助力企业同高校科研团队签订专利转化意向合作协议书。组织专家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对 6 家知识产权重点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积极开展专利信息利用帮扶活动,为 4 家企业制定知识产权帮扶方案。开展知识产权线上大讲堂活动。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1 年度报告90国 家 知 识 产 权 局 2 0 2 2 年 度 报 告专题91附录9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附录一统计资料表 1 分地区国内专利申请年度状况(2021 年、2022 年)单位:件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国内总计506034536407139777663北京28340626975天津9047558984335248河北868772452山西404601273123218内蒙古29462599822208辽宁88504230786005253749729223080688935319吉林38807黑龙江4757797649027779上海23297627248江苏696693457858662509547101浙江503474302120021安徽22893516760福建935323058江西5459327254670424486山东3694708248340819934193河南湖北20278615125湖南57087203345834219894广东9806342425563993480236957465463291060广西5598767756283652附录9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海南08202110431828重庆835552406850728907495978247四川94330239769631320903贵州4727云南4799787252999982西藏26445355852303247陕西609638569630306497甘肃30625237251782青海74487590宁夏805720385490新疆2222543257954951193241520台湾27994137871073香港30532930澳门246556619(沈阳)37827240261944(大连)2763979328028443230381321(长春)2845375234761942(哈尔滨)2942809430956016(南京)600776076537575885(杭州)69493200677503020857(宁波)789762882837903772(厦门)4059856248198707(济南)7223443543164375(青岛)87909254465580285(武汉)569826923646936928(广州)209286653078513340783(深圳)336248082956338564080836(成都)996523300052640359585351811900(西安)82394856803963374042250440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0408659042500111(续表)9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表 2分国别(地区)国外在华专利申请年度状况(2021 年、2022 年)单位:件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国外在华总计869027055阿联酋47282175328916安提瓜和巴布达525200434300安圭拉安哥拉11000000阿根廷86207502奥地利07澳大利亚399265143298波黑00001100巴巴多斯308252363比利时89879842588947873176布基纳法索10100000保加利亚24巴林20020000百慕大686800323200巴西346259030不丹10100000巴哈马33004400白俄罗斯1391310712伯利兹21100000加拿大2911刚果(金)31208260瑞士53353234491143689科特迪瓦00001001库克群岛11000000智利232201252410哥伦比亚5哥斯达黎加88003210古巴66009810塞浦路斯3821215252311捷克31228附录9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德国982186471573丹麦4578多米尼加1210113300阿尔及利亚00002011厄瓜多尔0000100100爱沙尼亚23104915915埃及33004202西班牙63248622164芬兰22斐济00001100法国60524964269834690英国3552286777981513格鲁吉亚00002200直布罗陀11000000希腊403802211902危地马拉10010000克罗地亚156099810匈牙利484422313010印度尼西亚147079108爱尔兰5644962543531496827以色列257马恩岛22000000印度383171312伊拉克10102002伊朗72323300冰岛5意大利27256021844146612约旦41214220日本52365470043471吉尔吉斯斯坦11000000柬埔寨1147010181圣基茨和尼维斯11001100朝鲜42207133(续表)9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韩国2526022352021科威特51132101开曼群岛55004043363哈萨克斯坦33004202老挝40400000黎巴嫩00002011列支敦士登22520551520119821斯里兰卡31024400立陶宛卢森堡277225250321232683拉脱维亚26811712813摩洛哥77003300摩纳哥58马达加斯加00001100马绍尔群岛33000000北马其顿31020000马里97027412蒙古10101010马耳他35250105130219毛里求斯3300191513墨西哥504037464105马来西亚6842616纳米比亚00001100尼日利亚00002002荷兰37043493224208317挪威35029342新西兰230263164阿曼00001100巴拿马6510171214秘鲁55002200菲律宾1811614220巴基斯坦86025221波兰92525(续表)附录9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波多黎各00001100葡萄牙696216706604卡塔尔52038413罗马尼亚870111506塞尔维亚88001100俄罗斯232691427沙特阿拉伯210612塞舌尔8苏丹00002002瑞典2985248967083313新加坡24582024382164228斯洛文尼亚353斯洛伐克1162310802圣马力诺33003102塞内加尔11000000泰国1801328突尼斯11000000塔吉克斯坦21102110土耳其279716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1100000乌克兰1994612813乌干达00001001美国4860942266004309015754835乌拉圭44004400委内瑞拉11000000英属维尔京群岛9747215越南2萨摩亚751113733也门10010000南非4736110373034赞比亚20205230其他00001100(续表)9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表 3 分地区国内专利授权年度状况(2021 年、2022 年)单位:件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国内总计4467420796049709563北京96078234902027228848天津979545873574443河北26037557山西3737939330685026252382804内蒙古2436274246402054206421944辽宁8006530577434696吉林2987957302346483202122839黑龙江3888463372869838493655130上海江苏6409355624842715643723浙江465468567962929445611599安徽福建9303332290江西973726747583086554381723358山东329838363452640722942626351830076河南湖北湖南989369505468617807广东87220902850398372766264480广西46804457334257海南6602100621484重庆762069466467704四川8936820681贵州392672824306665777293823645207205017云南4003624394974091320893317西藏296228陕西8627274579375916甘肃2605622532902472182341784附录9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青海65952764584570248宁夏1新疆297台湾97714447599香港3072934792802892澳门7456121(沈阳)2925245692270606209971790(大连)2350840254734284200681121(长春)285(哈尔滨)22254506021705(南京)920392768683428304532645266(杭州)805533020(宁波)7239078412022396(厦门)3654637802495276251538030(济南)682377564777816(青岛)7565263600827130(武汉)8637927989466408(广州)8124238170(深圳)27909945816(成都)883762825835002195(西安)660820776009822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679200236739976(续表)100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表 4分国别(地区)国外在华专利授权年度状况(2021 年、2022 年)单位:件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国外在华总计672061344安道尔22002200阿联酋253阿富汗10010000安提瓜和巴布达3300191900安圭拉93605041荷属安的列斯11000000阿根廷77008521奥地利85774723878337115468澳大利亚7363938725672140686229巴巴多斯8119218比利时642545050保加利亚20711210604巴林10014301布隆迪11000000百慕大00文莱10101100玻利维亚10010000巴西8621333巴哈马11003300白俄罗斯95223210伯利兹10102200加拿大8766877870刚果(金)60607160刚果(布)10100000瑞士398683库克群岛10100000智利2附录10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喀麦隆11000000哥伦比亚44002101哥斯达黎加22001100古巴33002200塞浦路斯36捷克2937德国762489261241丹麦885263742173多米尼加1100100010阿尔及利亚00001001厄瓜多尔00008080爱沙尼亚1636713436埃及33002002西班牙42428225118芬兰9186688070法国45553490328359685英国254207根西岛00002200直布罗陀11002200希腊2危地马拉10010000克罗地亚1320115410匈牙利323200211830印度尼西亚121479216爱尔兰376321819以色列77964536986775644865马恩岛11001100印度141791223伊拉克40222101伊朗83145032冰岛6600101000(续表)10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意大利224904约旦90631010日本3982534853633330120432219柬埔寨1711606240圣基茨和尼维斯00001010朝鲜20205032韩国2228050461474科威特30123003开曼群岛2289218221347哈萨克斯坦32101100老挝10103120黎巴嫩00001100列支敦士登513852斯里兰卡31022101立陶宛1590612804卢森堡2563637拉脱维亚2740236123摩洛哥21012200摩纳哥774073284123摩尔多瓦32010000马绍尔群岛10012200北马其顿20020000马里74034301蒙古00001010马耳他358027191405毛里求斯11006213墨西哥362826362637马来西亚63716纳米比亚00001100尼日尔11000000尼日利亚10102002荷兰28825532097219237挪威23301339(续表)附录10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新西兰761112738阿曼31110000巴拿马00002110秘鲁32101100菲律宾94419450巴基斯坦41033012波兰846波多黎各11000000葡萄牙433616524228卡塔尔111194103罗马尼亚43105302塞尔维亚11004400俄罗斯621152225沙特阿拉伯412103塞舌尔瑞典25322771943125209新加坡203990631195164斯洛文尼亚26斯洛伐克圣马力诺11004202泰国81518塔吉克斯坦00002020土耳其69455198059417乌克兰22751012435美国3339092295722549718922183乌拉圭53203300英属维尔京群岛2493825越南9108272718瓦努阿图00001100萨摩亚1713228521南非483738402938赞比亚10104040(续表)10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表 5分地区国内有效专利状况单位:件地区截至 2021 年年底截至 2022 年年底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国内总计328790692708070北京9403429923117002天津308263434092447662008833253950908河北3559094865930776064365山西820223235951599808内蒙古6858882837989664663177817辽宁2569085684921984619143吉林983293827175510678黑龙江74275392568588611767上海6766972929038093714105451江苏35272383浙江839409374030559852安徽498202648454596203554954福建538506875064379390124444江西2572282308628049868382山东96632229872983835389114082河南4482425574933792567241湖北44248243689550760149462湖南39060887150广东2895945439607923731广西8590622445海南32901318984035重庆2390044234927470653420四川46237568563540924373389贵州883636160云南9540422009西藏562396021陕西2485266737929836621186甘肃7029584677975860附录10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续表)地区截至 2021 年年底截至 2022 年年底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青海73347159131268宁夏30495333261926新疆5625263884497429566946036台湾323837964305987241香港6澳门8407246292309(沈阳)93306839752447392(大连)7726445994894604(长春)6754650680728267(哈尔滨)7402627087566050(南京)300687222785(杭州)3998639520523636368295482889177809(宁波)2784463828932867099442(厦门)8674223767(济南)25760715138(青岛)2309422403028839259410(武汉)2547777420430128623512(广州)5882059322532408392155068(深圳)936952224792520584557288040(成都)282369630403340547944521294541664(西安)2347387488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7309285475327860410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表 6分国别(地区)国外在华有效专利状况单位:件国家和地区截至 2021 年年底截至 2022 年年底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国外在华总计263554092123442安道尔0阿联酋41125894阿富汗10011001安提瓜和巴布达3300222200安圭拉203152233191荷属安的列斯0安哥拉10011001阿根廷463565483666美属萨摩亚31113111奥地利62895567247475673澳大利亚4920295039964451589巴巴多斯56孟加拉国31022101比利时47734834202211470保加利亚64396196940623巴林10015302布隆迪11001100百慕大56349242295825472312文莱117406510玻利维亚20022002巴西852489902288巴哈马656014575313白俄罗斯271476251582伯利兹2加拿大73846646477399788刚果(金)9270163130刚果(布)10101010附录10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截至 2021 年年底截至 2022 年年底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瑞士2884222302372301715925628库克群岛81258125智利898432989332喀麦隆11001100哥伦比亚39232143722213哥斯达黎加75118611古巴505000444400库拉索33003300塞浦路斯796645捷克6542435535665526953333德国549090967591412739丹麦7098732958542631212多米尼加4211131111阿尔及利亚22002101厄瓜多尔420212282爱沙尼亚75253埃及1374213634西班牙27498521823149880芬兰80566927064430748斐济11001100法国3489227289282848122085489英国763976913817格鲁吉亚100197016根西岛71069306直布罗陀232300222200几内亚11000000希腊9132215危地马拉20111001克罗地亚274匈牙利271781920(续表)10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截至 2021 年年底截至 2022 年年底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印度尼西亚76244爱尔兰29392562650141224以色列39543253585225525马恩岛11001100印度8888伊拉克1002811119伊朗1042415456冰岛8意大利684247784354泽西岛11001100牙买加33003300约旦307185307185日本345020296870497553045641688028311吉尔吉斯斯坦20112011柬埔寨0圣基茨和尼维斯00001010朝鲜826011272韩国930507549820976785546115963科威特61149117开曼群岛72009681824哈萨克斯坦1老挝20205140黎巴嫩85309630列支敦士登06斯里兰卡1141612516立陶宛34222104429213卢森堡4520拉脱维亚468摩洛哥48摩纳哥2303169(续表)附录10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截至 2021 年年底截至 2022 年年底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摩尔多瓦42024202马绍尔群岛115068701北马其顿41034103马里313缅甸2蒙古30213021马耳他2279262毛里求斯10416墨西哥3492762马来西亚6082667163189纳米比亚11002200尼日尔21102110尼日利亚1012712129荷兰22868823485201119142460挪威8600新西兰95阿曼64116411巴拿马363204343013秘鲁94418521菲律宾89543058154234巴基斯坦0波兰40727329105波多黎各1葡萄牙6182539巴拉圭20022002卡塔尔27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俄罗斯9445844122220沙特阿拉伯867245116塞舌尔4484353(续表)110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截至 2021 年年底截至 2022 年年底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合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瑞典962503662475新加坡965559082690620271115斯洛文尼亚2006570斯洛伐克795圣马力诺871012912叙利亚20022002泰国48323064229塔吉克斯坦00002020突尼斯33003300土耳其39020632137特立尼达和多巴哥33003300乌克兰72273美国236753277442467222072991199027433乌拉圭0乌兹别克斯坦44004400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11001100委内瑞拉11000000英属维尔京群岛5329越南71456瓦努阿图00001100萨摩亚269282311也门20021001南非423061462赞比亚32107250(续表)附录11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表 7 分地区国内商标申请、注册及有效注册年度状况(2021 年、2022 年)单位:件地区2021 年2022 年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国内总计9583532279773040076009北京6457862042908053天津9509279652河北2823472398422325山西892547345957184342608内蒙古757935894629532343184辽宁2556582631750吉林7935866321黑龙江96990777763928278368965721451792上海559352420985273507042427452江苏590359464802723986312685045浙江83758674862836750526420285599864161116安徽28731福建500458446895373274832277564江西46720979782781山东545574934649753736872404114河南429656389068742809311746409湖北22034840970111湖南244563291048144广东97867663778787795886广西389044461430海南708853827743976203646重庆96940439782071四川353266642899962308621492127贵州362645449518云南3538604627702西藏4729899866155810陕西66207203714827甘肃434943494530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地区2021 年2022 年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青海07560421宁夏24892290新疆2793257365755654327518台湾8204298558785183308香港77668067906895456812605澳门23(沈阳)480953930921777240526(大连)328642396621104156057(长春)392363328726684175147(哈尔滨)5079945287(南京)42895497031(杭州)2767432821183264(宁波)823687833340015455133(厦门)84899338796377021556365(济南)896437269260466386000(青岛)39325457675(武汉)40022472269(广州)48566(深圳)5747804643932626(成都)87724574876697(西安)3794969207865503435441(续表)附录11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 表 8分国别(地区)国外在华商标申请、注册及有效注册年度状况(2021 年、2022 年)单位:件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国外在华总计2578322322029812安道尔1047837762阿联酋69440444358754204738阿富汗2399安提瓜和巴布达20176831983安圭拉50678102024783阿尔巴尼亚138295531亚美尼亚33242121610216安哥拉35454145阿根廷227201724奥地利4653澳大利亚730863490352422阿鲁巴001001阿塞拜疆327波黑8521202541巴巴多斯119970孟加拉国2271642511175比利时9435布基纳法索33192214保加利亚501091822巴林54124286128布隆迪00160013贝宁53265530百慕大34926023971831522486文莱41825013207玻利维亚36589258巴西573564648巴哈马30699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博茨瓦纳00920092白俄罗斯16861080伯利兹543加拿大472721298728574刚果(金)00200018刚果(布)207007瑞士860258427902611科特迪瓦21423246库克群岛60智利55739733083653513620喀麦隆951213830240哥伦比亚761751197哥斯达黎加2471095622123古巴98179146199库拉索80243143222塞浦路斯427383621捷克462244369德国8562891453吉布提026106丹麦240783163118997多米尼克40190221多米尼加383阿尔及利亚22厄瓜多尔38382382329264爱沙尼亚994814埃及41411034厄立特里亚202002西班牙29342070253202570195725964埃塞俄比亚82288835芬兰3425(续表)附录11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斐济28643164法国37116242加蓬001001英国2376220383格林纳达63101010格鲁吉亚44262331914239根西岛55746044112加纳7直布罗陀56格陵兰026006冈比亚004004几内亚8055101268赤道几内亚012002希腊761031736危地马拉2381041820124几内亚比绍101012圭亚那12150015洪都拉斯53121618克罗地亚562740811250435海地02320032匈牙利207351689印度尼西亚74858249564514785350爱尔兰7687076825以色列920665814马恩岛25479印度66454949477275115321伊拉克482227636伊朗251352020冰岛95697855636780意大利832364580688101(续表)11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泽西岛86393674048400牙买加57659664约旦3552日本30393250822543252442622138268065肯尼亚51吉尔吉斯斯坦13柬埔寨364圣基茨和尼维斯12350033朝鲜73502165079291韩国2569035300科摩罗000100科威特3824开曼群岛872261159531007哈萨克斯坦782891老挝33271073056黎巴嫩82375189157562圣卢西亚61152520列支敦士登21312754斯里兰卡70503471230374利比里亚532310728立陶宛248946卢森堡694523894拉脱维亚507利比亚45331418450186摩洛哥833567166044683摩纳哥36872052摩尔多瓦54272737369333黑山21462146马达加斯加01407037马绍尔群岛79969(续表)附录11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北马其顿马里334缅甸65601蒙古270北马里亚纳群岛025927毛里塔尼亚02220019蒙塞拉特岛002002马耳他0941447毛里求斯5671马尔代夫2619321130马拉维016106墨西哥463645049马来西亚205451129313762莫桑比克1211363933纳米比亚71602563尼日尔00125113尼日利亚66543223621332尼加拉瓜009309荷兰378438301639962挪威8516706402尼泊尔305941414104瑙鲁004004新西兰3863阿曼21巴拿马6816秘鲁47694568733465波利尼西亚107017巴布亚新几内亚01392033菲律宾205471647巴基斯坦85858(续表)11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波兰8416977050波多黎各30巴勒斯坦77271330葡萄牙33425032062281883256帕劳00200019巴拉圭卡塔尔295393798594471罗马尼亚19934塞尔维亚42520俄罗斯250335163421234卢旺达005005沙特阿拉伯207161216所罗门群岛002002塞舌尔870834521苏丹41612686131瑞典36262396220992959243223821新加坡92794669360756536678142684斯洛文尼亚201271517斯洛伐克7445185塞拉利昂44180018圣马力诺29塞内加尔75626364索马里015016苏里南101013萨尔瓦多29273431荷属圣马丁001000叙利亚938649610766529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455824555乍得32180018多哥32881189(续表)附录11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申请量注册量年末有效注册量泰国5579塔吉克斯坦35352237土库曼斯坦89703474突尼斯83147147149汤加001001土耳其9536588509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478751398坦桑尼亚232乌克兰432052432乌干达83302837美国6595558403乌拉圭52393004745344乌兹别克斯坦23351274426148南苏丹011101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05241225委内瑞拉364英属维尔京群岛392268239336483越南344247108瓦努阿图241010099萨摩亚452240也门2098685南非332443279赞比亚5312017津巴布韦811881026佛得角001001其他3033411177(续表)120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表 9 地理标志产品累计批准状况(2021 年、2022 年)单位:件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合计24902495国内总计23502355北京1313天津1313河北7375山西2727内蒙古4141辽宁8989吉林5353黑龙江7575上海1212江苏9191浙江115115安徽8687福建107107江西6262山东8182河南116116湖北165165湖南8383广东162162广西9393海南1212重庆1414四川296296贵州150150云南6465西藏3535陕西8686甘肃6868附录121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2021 年2022 年青海1616宁夏1313新疆3939台湾00香港00澳门00国外在华总计140140西班牙1212法国6363英国44意大利2626墨西哥11美国11爱尔兰22奥地利11比利时、德国、法国、荷兰11波兰11丹麦11德国55芬兰11捷克22立陶宛11罗马尼亚11葡萄牙66瑞典11塞浦路斯11塞浦路斯、希腊11斯洛伐克11斯洛文尼亚11希腊55匈牙利11(续表)122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表 10 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累计注册状况(2021 年、2022 年)单位:件国家和地区年末累计注册数量2021 年2022 年合计65627076国内总计63476849北京1819天津2727河北255298山西95108内蒙古178183辽宁141141吉林102112黑龙江107108上海1818江苏379412浙江280304安徽205218福建594643江西125139山东855903河南102112湖北500517湖南222241广东97121广西7898海南93107重庆284295四川552587贵州117121云南310347西藏134146陕西143156附录123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年末累计注册数量2021 年2022 年甘肃155171青海4048宁夏2830新疆108114台湾55香港00澳门00国外在华总计215227德国22西班牙23法国154155英国33格鲁吉亚33意大利2434牙买加22日本11墨西哥22泰国66美国1414印度22(续表)124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表 11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申请状况(2021 年、2022 年)单位:件国家和地区申请数量2021 年2022 年合计2035314403国内总计2027414343北京684640天津195119河北11468山西6854内蒙古1516辽宁16998吉林10218黑龙江26680上海24991766江苏35852777浙江961783安徽616479福建382300江西5621山东548320河南246127湖北443520湖南131121广东75364748广西5946海南6121重庆319137四川621649贵州8956云南1431西藏79陕西228178附录125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申请数量2021 年2022 年甘肃1899青海30宁夏5039新疆148台湾66香港1699澳门00国外在华总计7960美国7860英国00英属维尔京群岛00意大利10(续表)126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表 12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状况(2021 年、2022 年)单位:件国家和地区发证数量2021 年2022 年合计130879106国内总计130299006北京395457天津13476河北8022山西5510内蒙古20辽宁9614吉林622黑龙江12436上海16991428江苏26181819浙江648446安徽329310福建238234江西4711山东302180河南21353湖北263203湖南7768广东46672597广西3419海南439重庆15985四川425571贵州3237云南126西藏52陕西152181附录127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国家和地区发证数量2021 年2022 年甘肃94青海21宁夏232新疆83台湾31香港73119澳门00国外在华总计58100美国57100英国00英属维尔京群岛00意大利10(续表)128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附录二组织机构图129国家知识产权局 2022 年度报告主编:胡文辉副 主 编:衡付广梁心新执行主编:卢学红姚志伟责任编辑:李潇刘晓琳统计编辑:李硕特约编辑:杨钟超陈蕾曹译丹王燕红魏然杨朝敏李凤新张业华 方风雷刘锋葛亮吕律张娣王海洋陈君竹杨坤 彭琨王森徐涪浩景光伟吴悠扬李曦王浚丞董美娜摄影:蒋文杰曾嘉刘姝言岳勇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5 13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安永: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弓 (2.0版) 》(2023)(46页).pdf

    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2023年11月摘要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持续优化完善。为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联合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于本年7月发布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以下简称“指引2.0”)。指引2.0在鼓励企业应享尽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上给予了更为清晰的指导。为了协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指引2.0,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永”)量化税务服务团队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领域多年深耕的行业经验,协同业财税垂直领域,并结合不同行业和技术领域企业的实际情况,就指引2.0从多维度进行了深入比对和分析。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31 1数智引领软件开发活动的挑战与机遇4-102产业兴国工业企业研发属性判断边界11-203协同并进税会携手共建研发核算体系21-294管理筑基多维洞察研发项目管理流程30-365本源解析基础性研究活动的切分要义37-44目录目录数智引领软件开发活动的挑战与机遇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5整体来看,指引2.0对于研发活动的界定提供了更多可参考的细节,包括研发活动判断要点及内涵、研发活动判断的边界与说明等。对于从事软件开发活动的企业来说,指引2.0增加了专属章节“软件相关研发活动与非研发活动说明”,在软件研发活动的认定方面进行了重点梳理,既增加了可以参考的正面清单,也明确了一些不属于研发范畴的负面案例,这无疑为企业正确划分研发边界提供了更明确的依据。但与此同时,指引2.0要求企业必须审慎评估自身软件开发的属性,区分创新性研发与常规性开发,这也提高了企业在研发项目认定和研发费用管理方面的门槛。考虑到当前互联网、软件、金融等行业信息化投入占比不断提升,指引2.0对整个信息化研发领域无疑具有重大影响。指引2.0对于软件开发活动的影响与启示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6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某一软件开发活动是否符合研发活动定义时,需要综合全面考量多种因素。因此以下示例仅为研发活动往往能够体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并不能据此得出结论任一示例可以直接判断为符合研发活动的定义。指引2.0涉及软件开发活动的重点概念和示例一、一、软件开发项目的判断要点软件开发项目的判断要点符合研发活动定义的软件开发项目需要具备明确创新目标、系统组织形式、研发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三点,缺一不可。1.1 什么是有“明确创新目标”的软件开发活动什么是有“明确创新目标”的软件开发活动?软件开发项目的“明确创新目标”是指项目团队在项目开始时或在迭代开发过程中明确设定的创新目标和方向。这些目标应该与公司的软件开发的整体战略和创新目标相一致,以推动公司的软件技术和产品创新。这些创新目标应该具有明确性和可衡量性,以便项目团队可以跟踪和评估其进展。开发全新的机器学习算法,使软件可以自动分析数据、学习知识,完成以前需要人工操作的工作。这是创造性的软件创新,体现了明确的功能目标。针对特定的业务场景,对资源加载策略进行重构,并对各中间件进行调优,以确保更加高效的资源调度和快速的系统响应。这是创新的设计改进,体现了明确的性能目标。针对移动支付软件,开发全新防诈骗和交易安全保护技术,大幅提升支付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是对现有产品的显著改进创新,同时体现了明确的功能目标和性能目标。指引2.0中的部份概念涉及专业技术知识。为帮助企业财税人员与研发技术人员沟通协作,以下我们以示例方式通俗解释重点概念,助其能快速与研发人员达成共识,确保研发费用符合政策要求。示例示例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71.2 什么是有“系统组织形式”的软件开发活动什么是有“系统组织形式”的软件开发活动?研发项目的“系统组织形式”是指将研发项目视为一个系统,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组织和管理。这种组织形式包括项目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资源配置、进度计划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这种组织形式的目的是确保项目在时间、成本和质量方面都符合预期,并且能够有效地实现创新目标。软件开发可以理解为前端、后端、架构设计、算法设计等多团队的协作配合的过程,并借助一些项目管理手段或工具确保开发符合预期。公司成立了项目团队,按照预定的软件需求规格文档开发新功能,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经理负责把控进度,这是有系统的组织形式。根据公司研发管理制度,软件开发需要计划立项、技术方案评审、进度跟踪考核、代码质量复核等步骤,这反映出标准化的流程体系。软件开发注重引入用户体验测试、质量控制、风险评估等机制,并形成完整的文档记录,体现了组织化的管理模式。1.3 什么是“研发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开发活动?什么是“研发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开发活动?“研发项目结果的不确定性”是由于研发项目通常涉及新技术或未知领域,因此结果往往无法预测或控制。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项目进度延误和成本超出预期,也可能导致研发结果失败或不尽如人意。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算法,需要解决视觉识别、场景理解、路径优化等技术难题,研发难度和效果存在不确定性。研发云计算平台的智能负载均衡和资源调度技术,需要突破分布式计算资源管理和调度的技术瓶颈,结果难以预料。研发快递追踪系统的实时路径优化算法,需要解决大规模动态物流数据处理和预测技术难题,以实现包裹的主动追踪和最优路线调度,由于存在多种可能的技术方案,研发难度和效果不确定。示例示例示例示例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8二二、软件开发活动的边界判断软件开发活动的边界判断指引2.0中针对软件开发活动边界,列举了13项典型的软件研发活动和8项典型的非研发活动。在与企业软件研发人员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上述列举中大部分的事项往往研发人员比较能掌握,但也存在部分情况较为复杂,判断上有一定难度的情况。鉴于篇幅所限,我们选取了当前行业内研发活动属性判断较有难度的3项典型情况,同样用示例形式,助财税人员和科技研发人员后续开展沟通和确认:2.1 什么是“运用已知方法和现有软件工具进行商业应用软什么是“运用已知方法和现有软件工具进行商业应用软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这类活动可以理解为,使用已经成熟的各种开发平台、编程语言、设计模式、数据库技术等,来设计和实现商业软件或信息系统。但整个设计和实现过程并不具备挑战性和不确定性。企业选择使用Wix或WordPress这样的网站构建器开发网站,这些工具提供了现成的模版和设计工具,开发人员只需要拖放或者填入自己的内容即可完成网站的开发。企业使用Tableau或Power BI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通过工具自带的可视化界面进行配置,不存在二次开发或者其他定制化开发。企业开发一个在线商城,支持商品浏览、购物车、订单管理等标准功能,使用流行的Web开发框架(例如Spring Boot Vue)进行前后端的开发,使用常见的数据库(例如MySQL)进行数据储存与管理。开发内容和开发流程完全按照业内已有的标准和最佳实践进行,不存在不确定性。2.2 如何理解“对现有程序或系统的升级、扩充或改变体现如何理解“对现有程序或系统的升级、扩充或改变体现了科学和(或)技术的进步,并带来了知识存量的增加,了科学和(或)技术的进步,并带来了知识存量的增加,可将其归为研发活动,如软件适配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硬件可将其归为研发活动,如软件适配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硬件、产品运行性能得以显著提升”?、产品运行性能得以显著提升”?这类活动可以理解为,是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来实现的。相比直接应用现成技术和工具,这类活动往往做出了以下两点贡献:示例示例软件开发项目如要被归为R&D,它的完成必须依赖科学和(或)技术的进步,其目的是系统解决科学和(或)技术的不确定性问题。弗拉斯卡蒂手册(第6版)“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91)提高了现有系统或技术的性能指标,增加了新的功能特性。2)为软件行业知识储备增加了新的技术方法。为了方便企业研发人员理解这类活动,指引2.0给到了两个举例,即“软件适配不同的操作系统或硬件、产品运行性能得以显著提升”。我们在此进一步展开,供研发人员参考。对手机操作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使其可以支持新的硬件功能,如柔性屏、折叠屏等,同时优化了性能和电池寿命。这体现了技术进步,增加了对新硬件的适配知识。为企业ERP系统增加新的模块和功能,实现了订单处理、仓储管理等新的能力,大幅提高了系统性能,属于对现有系统的扩充升级。通过优化代码和算法,使软件的运算速度提高50%,增强了并行计算能力,达到明显的性能提升,体现了科学和技术进步。2.3 如何理解“针对新应用场景的软件开发,如算法的优化如何理解“针对新应用场景的软件开发,如算法的优化迭代、产品基础架构和功能模块的重新设计等”?迭代、产品基础架构和功能模块的重新设计等”?这类活动可以理解为,在软件应用到新的场景时,为满足新需求和新挑战,需要对软件本身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具体来说,可能包括以下工作:1)对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软件运行效率和性能。2)对软件的架构和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以增强其可扩展性、安全性等。3)对功能模块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以增加新的功能,或者改进现有功能。示例示例示例示例针对新兴的5G网络,重新设计一个移动应用的后台架构以充分利用高带宽和低延迟;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10安永观察指引2.0及相关鉴定案例的发布,将帮助企业更准确理解和掌握政策执行中的细节要求。这将有助于企业合规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我们观察到税务机关也正在依据该指引,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管理更加规范,从而推动整个政策的贯彻实施。我们建议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更好地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除此之外,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研判信息化自动化的研发项目管理模式。同时可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了解和掌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最新变化和要求。将一个管理系统的架构从单一服务器迁移到分布式系统,以适应大规模用户和数据,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稳定性;为了在物联网场景下处理大量的传感器数据,重新设计系统的架构,将数据库切换至时间序列数据库,同时为了实现低延迟处理,在网关级进行数据预处理和分析。项目属性把控项目属性把控建立健全的研发活动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把本次指引2.0针对典型研发活动的规则融入进来,确保税务申报的研发项目符合税法规定。留存资料管理留存资料管理加强研发活动记录和凭证管理,确保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保证研发费用核算的合法性和准确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中不仅涉及财税领域还会涉及各种专业技术领域,需要企业各职能部门加强合作与交流,以提升研发项目工作的合规性及管理效率。部门协同合作部门协同合作产业兴国工业企业研发属性判断边界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12指引2.0对于工业研发活动的影响与启示整体来看,指引2.0总结了研发活动的概念与类型、研发活动判断的基本要点、不适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活动等基本内容,也新增“研发活动判断的边界与说明”章节,为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科技活动的区分提供了可参考的细节内容。其中,“研发活动判断的边界与说明”章节对工业研发活动可能涉及的环节进行了阐述,例如原型、小试、中试、中试工厂(中试设施)、试生产、工业设计、工业工程和工装准备、售后服务和故障排除等内容,部分活动可以计入研发活动,而部分活动则需要区别对待。指引2.0提到,在某些情况下,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科技活动等较难区分,有时甚至同时进行。这在工业研发活动中也有所体现。据此,我们建议企业对自身的各类活动进行准确记录、科学评估,并通过完善留存备查资料来提升享受税收优惠的合规性。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即2021年,财政部、税务总局颁布公告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以此重大减税利好引导制造业企业更多地投入研发活动。作为研发投入集中度高且大的行业,尽管制造业企业比其他行业企业更早地享受100%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但是由于行业的工业属性,使其在实质性研发活动判断的边界制定、研发费用归集、研发活动流程管理与资料留存备查等方面均有其行业自身的不确定性与挑战,导致实操中研发口径的把握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企业遵从存在一定的难度。本章将对常规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的边界与研发属性判断进行分析与举例探讨,以提升工业企业在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过程中的合法合规、应享尽享,相关活动判断标准谨代表安永相关技术指导建议,具体实操仍需以当地实际口径为准。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13指引2.0对于工业研发活动的重点概念和示例指引2.0中的部分概念涉及一些行业中的专业术语名词及技术知识。为帮助企业财税人员更好地与研发技术人员沟通协作,以下我们以示例方式对重点概念进行一些行业转译,方便企业财税人员快速与研发人员达成共识,确保研发费用符合政策要求。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判断的难题,在于工业企业向下的细分行业较多,常见的领域包括化工、汽车、医药、设备、金属、食品、家具等,而不同行业领域由于其产品或工艺开发具有较强的行业属性,相关开发流程具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对于细分行业下的研发活动阶段不可统一按照某个特定的开发流程节点进行切分,需要根据行业的特殊性进行具体的切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判断某一工业研发活动是否符合研发活动定义时,需要综合全面考量多种因素。因此以下示例仅为研发活动往往能够体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并不能据此得出结论下述示例可以直接判断为符合研发活动的定义。一一、工业研发工业研发的判断要点的判断要点符合研发活动定义的研究开发项目需要具备明确创新目标、系统组织形式、研发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三点,缺一不可。1.1 研发项目的明确创新目标研发项目的明确创新目标研发活动一般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如获得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标准等。工业研发活动常常体现为新的产品型号设计、新的生产工艺开发、新材料的发现与应用等。立足于市面上的现有技术水平,工业研发活动往往需要体现自身所突破的技术瓶颈,并具有量化数据上的支撑。某新能源车企在开发一种多场景下的辅助驾驶方案,以实现L2.5甚至L3级辅助驾驶,其创新目标为更高的识别精度,更好的软件算法适配以及更为廉价的硬件集成方案。这属于新技术方案的明确创新目标。示例示例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14某变速箱制造企业,基于客户定制化开发一款变速箱新机种,该产品对油耗水平具有特别的要求,能实现较低的油耗水平、并能够对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进行有效控制,油耗指标在业内具有领先地位。这属于新产品的明确创新目标。某化工生产企业发现自身生产流程中的反应器搅拌桨选型不合适,导致反应物混合效果差、进而引发副产物超标,为解决此问题,该企业需要研发一种新型搅拌桨、以及对配套的生产流程进行改进,以提升生产效率。这属于新生产工艺的明确创新目标。1.2 系统组织形式系统组织形式研发活动以项目、课题等方式组织进行,围绕具体目标,有较为确定的人、财、物等支持,经过立项、实施、结题的组织过程。这需要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形成一个具有科学的组织管理过程,在时间节点、资源投入上具有可度量的边界,以实现既定的创新目标。系统组织形式在新产品、新工艺流程、先进技术的开发中,往往体现为一个系统化的技术开发流程,业内称作新产品开发流程(PDP-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或其他同等称谓,这是一个系统化,框架化并且经过长时间验证过的流程。比如,传统整车企业在开发中,通常会经历预研阶段、开发阶段、测试及验证阶段、小批量生产、爬坡阶段到最终的产品批产阶段。成熟的产品及技术开发流程都是经过了长期产业实践固化下来的,且具有典型的产业特征性。通常,这一类的开发流程或者开发标准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会通过流程文件的形式在内部进行留存,并作为标准化作业方式形成相关的流程制度,也在开发过程中留下阶段性目标达成与检验的文档。示例示例1.3 研发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研发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研发活动的结果是不能完全事先预期的,必须经过反复不断的试验、测试,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失败的可能。在工业研发领域,不确定性可能体现为项目进度与实际投入不如预期,也可能体现为研发结果的失败与不确定性。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15某化工企业就XPS挤塑聚苯阻燃保温板进行研发,工程师团队采用了独特的配方与生产工艺,但可能会导致挤塑板收缩变形、热导率不稳定等不良问题,技术方案可能不能同时兼顾新产品的多个指标的达成,研发存在难度与不确定性。在某个整车工艺环节,某主机厂通过对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创新,使得冲压工序的单位时间和成本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另一方面,对于产品冲压后的结构稳定性,良品率是否可以达到预期并且能够在大规模的量产中进行长期实施,都是在前期设计阶段无法进行预测的,在研发角度存在着失败等诸多风险。某冰箱制造企业拟在生产线上加入一个视觉检测模块,以提高自动化效率,但该模块的加入将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重构,最终可能会由于技术方案不成熟、成本收益不理想等因素而放弃引入,研发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示例示例二二、工业研发活动与其他产业活动之间的边界说明工业研发活动与其他产业活动之间的边界说明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学技术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和弗拉斯卡蒂(Frascati)手册对研发活动的界定,指引2.0对研发活动的边界与其他产业活动之间的边界进行了说明,其中有值得我们关注的涉及工业研发活动的内容。以下内容并不能总结工业活动中涉及的全部内容,我们仅针对指引2.0中提到的核心内容进行描述与举例。2.1 原型原型、小试小试、中试中试、中试工厂中试工厂(中试设施中试设施)、试生产试生产指引2.0认为原型、小试、中试应计入研发活动,但也指出为了进行批量生产而试生产的首批产品不是原型,其制造不属于研发活动。关于中试工厂(中试设施),指引2.0指出应区别对待,如主要目的是研发活动,则其建造与运行属于研发活动,包括为了对假设进行评估、编写新产品方案、确定新成品规则、设计新工艺所需要的专用设备和建筑物、编制工艺操作说明书或手册等搜集数据,或者获得经验;否则,不属于研发活动。例如,一旦这个试验阶段结束,中试工厂转为正常的商业性生产单位时,即使它仍被称为“中试工厂”,其活动也不能再被认为是研发活动。如果主要的目标是对产品或工艺做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那么该工作就属于R&D。另一方面,如果产品、工艺或生产方法实际上已经确定并且主要的目标是开发市场、制定产前计划,或使生产或控制系统稳定运行,那么这样的工作就不再是R&D。弗拉斯卡蒂手册(第6版)“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16同样,指引2.0对试生产也认为应区别对待,为新产品、新工艺全面测试及随后进一步的设计和工程化进行的试生产属于研发活动;否则,不属于研发活动。2.1 工业设计、工业工程和工装准备工业设计、工业工程和工装准备指引2.0认为,对于工业设计,应区别对待。如为研发活动开展的设计属于研发活动,如设计程序、制定技术规格、开发其他用途等;为生产进行的设计不属于研发活动。如果已研制出一项涉及机械加工、热处理和(或)电镀部件的工程产品,那么按照表面光洁度、热处理程序或电镀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所进行的设计绘图和文件编制等工作,无论是绘制图纸还是编制单独的说明书,都应属于研发活动。对于工业工程和工装准备,指引2.0认为应区别对待。“反馈”研发及与创新过程中的工装准备和工程属于研发活动;为产品流程而进行的工作不属于研发活动。随着产品产能减排的不断提高,数字化进程正在推动生产实现自我革新。在引入新装备、工艺和设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案例显示,新型装备能够逆向影响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流程。如果在工装准备的过程中引发了进一步的研发活动,例如改进生产机械和工具、调整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开发新的方法和标准,那么这些活动应被视为研发工作。举例来说,某些简单的工装准备工作可能不属于研发活动。例如,对于一个新的车身钣金件,其工装准备工作只是结构上的变化,只需要更新模具,而不需要更新冲压机。那么,这种工装夹具准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配产品,可能无法被视为研发活动。示例示例示例示例如果因为机器设备的更新(如一体化压铸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引发了对产品结构设计的调整,那么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进一步的开发活动。相比之下,这些由新型生产技术引发的开发活动一般可以被认定为研发活动。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172.2 售后服务和故障排除售后服务和故障排除指引2.0认为,售后服务和故障排除不属于研发活动,“反馈”研发除外。“反馈”研发是指一项新产品或者新工艺转到生产部门后,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中一些可能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发活动。通常,售后活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已经在产品试验过程中有所预料的情况,这类情况属于正常的产品故障,发生的频率较低且比较偶然,不会对产品的功能设计构成挑战。第二种情况是在产品试验验证工况中未能全面覆盖的情况,在实际产品使用中首次出现或多次复现,这不是偶发事件。这种售后情况可能涉及产品设计验证(DV)的失效,进一步导致产品的重新设计。举例来说,假设某款新能源汽车存在产品缺陷,导致车门把手在低温下无法正常伸缩,从而影响了产品的功能。这种市场投诉引发的售后问题将进一步促使产品功能设计的修改。这类售后问题以及随后的产品设计活动一般可以被视为研发活动,符合法规中关于“售后”活动中的“反馈”研发的定义。三、三、进一步探讨试生产活动的研发属性判断标准进一步探讨试生产活动的研发属性判断标准试生产,是工业活动里面的重要环节。在正式投入大规模生产之前,为了验证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备性能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企业会进行小规模的生产测试和验证。对于化工行业而言,试生产阶段是从第一次投入原料开始,到连续生产数批合格产品,或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内产品全部合格为止。这期间可能会出现工艺、质量、设备或安全问题,也可能是生产管理问题,需要通过操作调整和试生产后的大修进一步完善装置,以达到设计目标。而在汽车行业而言,在原型(Prototype)设计结束后,会有不同的后续工装件的测试验证阶段,可能叫做DV1、DV2或者其他不同阶段。这一阶段,产品虽然在产线上进行生产和测试,但是仍然不同于将来大规模生产的批量产品,设计或者工艺甚至相关零部件均未能达到定型阶段,产品仍存在失效风险。这种为了最终批产(SOP)而进行的产品设计验证,一般可以认为属于研发活动。示例示例当原型顺利通过测试并做了一些必要的改进后,就可进入制造启动阶段。这一阶段与全规模生产相衔接,它可能包括对产品或工艺的改进,对人员进行掌握新技术或使用新机器方面的再培训。除非制造启动阶段包含进一步的设计和工程,否则就不应作为R&D。因为这时的主要目的不再是对产品作进一步改进,而只是为了启动生产过程。弗拉斯卡蒂手册(第6版)“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18对于试生产活动如何划分产业活动以及研发活动,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核心判断指标与示例进行分析。3.1 试生产活动开展的目的和初衷试生产活动开展的目的和初衷一般而言,属于研发活动的试生产,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测试、验证并改进新的产品或工艺。在这种情境下,试生产被视为一个学习过程,其中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获得新的洞察,进而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设计或工程化。这种试生产可能导致新的技术发现或知识增长。这满足研发活动判断要点里面的“有明确创新目标”。而不属于研发活动的试生产,其核心需求是为了保障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物资供应、后勤保证、外事财务等企业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或者该试生产仅仅是为了验证生产线的功能性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这样的试生产通常发生在一个已经经过充分研发和验证的产品或工艺被引入新的生产环境时,也就是说,尽管生产环境是新的,但产品或工艺本身已经被充分理解和验证,不再需要研发。这种试生产不太可能带来新的技术发现或知识增长。3.2 试生产活动的开展是否预期会出现问题试生产活动的开展是否预期会出现问题一般而言,属于研发活动的试生产,公司预期或至少接受可能会出现问题,因为这是对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一次全面测试,相应会形成过程中的生产异常问题反馈、反复调试测试和进行各项实验、对原有设计的改进等文档留存。这满足研发活动判断要点里面的“研发结果不确定”。而不属于研发活动的试生产,公司不希望或不预期出现任何问题,他们希望产品或工艺能够在新的生产环境中顺利运行。相应地,该试生产将形成稳定的生产运行记录以及次数不多的测试文档,不涉及重大技术问题的反馈与对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反复改进与调试。3.3 衡量试生产活动是否作为研发活动的其他辅助判断维衡量试生产活动是否作为研发活动的其他辅助判断维度度另外,我们也可以从试生产活动的人员、项目内容、资源投入、项目结果、时间线等维度进行辅助判断。例如从人员投入来看,作为研发活动的试生产,该活动的参与人员更多来自研发部、工程技术部或实验室的人员,参与人员的教育背景与专业知识足以应对预期的不确定性、提出新的结构与工艺;而作为生产活动的试生产,该活动的参与人员更多来自生产部、设备部、生产技术等部门,更加注重操作技能和现场经验。关于项目内容、资源投入、项目结果、时间线等维度可进一步与我们团队联系讨论。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193.4 试生产活动的研发属性判断示例试生产活动的研发属性判断示例在试生产的某个环节中,发现反应器搅拌桨选型不合适导致反应物混合效果差,进而引发副产物超标,为解决此问题,可能需要研发一种新型搅拌桨。安装了一台设备用于试生产,是一款专为某特定材料设计的设备,但在试生产时发现它不适用于其他新开发的材料,因此需要对该设备的结构与参数设计进行全方位的改进和优化。在放大生产过程中,发现小规模生产成功的工艺在大规模生产中出现问题,例如反应速率不一致或物料性质变化,从而引起对工艺的深度改进与优化。在试生产过程中,通过中控分析发现新开发的材料或成分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材料的配方设计与生产流程进一步研发和优化。试生产过程中发现泵的流量小,但是只需要调整操作即可解决问题,例如改变阀门的开度等,这个调整不涉及对泵本身或工艺的任何创新或改进。设备在试生产运行中出现问题,但仅仅是因为设备质量差或安装不当,而不涉及任何新的研发活动,这类问题的解决不归为研发。试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的选择导致的工艺流程出现问题,但只需要更换原材料供应商或简单调整原材料配比就可解决,不涉及工艺的核心改进,这种问题的解决不被视为研发活动。在试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某个操作不当导致试制品出现问题,只需要调整操作步骤或者操作人员的培训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涉及任何工艺或技术的新创新或改进,这不算作研发活动。正面示例正面示例负负面示例面示例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20安永观察指引2.0对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给予了不少有用的启示与参考,准确理解法规以及相关文件的条文与精神,有助于企业合法合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同时,指引2.0也对税务机关的征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税务机关可能会参照文件里面的示例与精神进行解读与适用。基于政策文件以及征管实操的最新变化,我们建议企业提前准备应对检查的相关内容。根据我们的观察,工业企业在项目识别与管理、研发属性判断等方面存在自身的难点与挑战。在项目识别与管理方面,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类型较多、发生频率高且零散,例如日常的工艺改造、生产中提出的改进等,容易与生产活动混淆,缺乏归口管理部门与统一记录。在研发属性判断方面,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方案的开发,研发属性判断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试生产中的研发活动、售后活动的“反馈”等情况是否属于研发活动,不同检查部门的判断标准或存在不一致。基于此,我们总结了以下方向性措施供企业参考:除此之外,对于重大不确定事项,建议企业及时与税务机关、科技部门进行事前或事中的沟通,进一步探讨监管部门对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最新口径与实践,以提升税务合规、降低税务风险。建立及时、完善的研发进度记录制度,在立项、实施、调整、结项全过程形成证据材料支撑。建立研发费用全流程记录制度,对研发全流程投入形成费用按项目归集与核算的记录。在项目计划书中详细描述工艺改进出现的背景、所需进行的改造点、需要攻克的技术点、方案设计的创新点、所需投入的部门与资源等,体现研发活动的明确创新目标、系统组织形式、研发结果不确定等内容。研发资料保存研发资料保存项目属性把控项目属性把控建立科学、合理的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统一归口部门统筹全公司的新产品、新工艺、生产改进课题或项目,结合财税2015119号文、指引2.0等重要法规文件,将税务口径的研发属性判断内置到企业的项目立项管理中,提升税务申报研发项目的合法合规性。基于研发项目归口管理,通过归口管理部门统筹研发、生产、财务、法务、人力、采购等各职能部门合作与交流,提升税务管理的效率与享受税务优惠的合规性。部门协同合作部门协同合作协同并进税会携手共建研发核算体系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22指引2.0对于企业研发核算体系的影响与启示整体来看,指引2.0对于企业研发费用核算体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包括资本化项目其他相关费用的处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同时涉及费用化和资本化的研发项目的辅助账设置等。对于享受研发类税收优惠的企业来说,建立并不断完善研发费用核算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税务合规:税务合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等研发类税收优惠需要提供大量资料证明研发费用核算的准确性和研发费用核算体系的建立。审计合规:审计合规:建立完善的研发核算体系有助于规范财务核算满足审计需求,提升研发相关财务数据的质量,减少审计调整,提升财务核算的效率。资本市场监管合规:资本市场监管合规:完善的研发核算体系协助应对资本市场核查,监管机构问询,可以保障企业有效应对持续监管需求。由此可见,研发费用的准确核算需要企业财税部门协同配合,着眼于体系建立、研发阶段划分、费用性质判断、辅助账设置、凭证留存等各个环节,对研发费用进行全面、系统地精细化管理,为研发费用的归集提供依据。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23指引2.0对研发核算体系的进一步要求和示例指引2.0中从政策角度详细阐述了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适用范围和归集口径,为帮助企业财税人员更准确地核算研发费用,以下我们结合实际案例,从实操层面对核算及管理要求进行展开说明,协助财税人员进一步理解,确保研发费用核算符合政策要求。一一、如何理解财务核算健全如何理解财务核算健全?符合研发活动定义的研究开发项目需要具备明确创新目标、系统组织形式、研发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三点,缺一不可。指引2.0中强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仅适用于财务核算健全并能准确归集核算研发费用的居民企业,而研发费用据实扣除适用于能够准确核算研发费用的所有企业”。即,非居民企业、以核定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以及财务核算健全但不能准确归集研发费用的企业无法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二二、如何判断研发费用处理为资本化或费用化如何判断研发费用处理为资本化或费用化?指引2.0中指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其税收上资本化的时点应与会计处理保持一致。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两者概念辨析与典型活动举例详见下表。如何理解财务核算健全如何理解财务核算健全?企业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建立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各类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建立包括项目立项、费用预算、支出审批及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支出的用途和性质据实归集、核算及列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角度则主要强调研发项目辅助账及税前扣除凭证。辅助账要按项目设置,同一项目既涉及费用化,又涉及资本化的需要设置两套辅助账。税前扣除凭证分为内部凭证和外部凭证,内部凭证包括:领料单、研发试制工单等;外部凭证包括:发票、收款凭证等。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24研究阶段研究阶段开发阶段开发阶段概念概念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它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举例举例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会计处理会计处理全部费用化处理满足5个条件可资本化处理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开发支出资本化的5个条件包括: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25实务中,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开发支出资本化开始时点的确定,都涉及主观、复杂的专业判断,且与企业所属行业的特性密切相关,企业需要通过建立规范的研发内部管理制度及明确清晰的流程来区分研究与开发阶段。研发流程一般包含项目规划、立项、过程管理、验收、成果转化与保护等阶段,企业在研发流程的各个关键节点应对应明确的研发任务及阶段性产出文档或成果。实务中,项目通过立项评审、形成立项的决议文件往往是区分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关键节点。企业要进一步符合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需要在技术本身(可行性 可市场变现)、开发者本身(意图 资源充足)及会计上的可靠计量(按研发项目口径归集和合理分摊)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并留存有关书面文档作为依据。三三、研发共用支出的归集和分摊研发共用支出的归集和分摊企业如何区分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是否存在将生产成本计入研发费用的情况,其有关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并有效运行,是研发费用财务管理及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指引2.0规定企业应对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分别核算,准确、合理归集各项费用支出,对划分不清的,不得实行加计扣除。并规定,为准确核算研发费用,企业应对此类人员参与研发活动情况及仪器、设备、无形资产的使用情况做必要记录,并将其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按实际工时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发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间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计扣除。实务中,分摊方法可以按照生产和研发人员工时、用于生产和研发的材料消耗数量、研发产品和生产产品价值等合理方法进行分摊,且分摊方法一旦选定,不得随意变更。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包括委外研发费用、设计费、装备调试及维护费、差旅费、会议费、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企业应能准确地将研发费用关联并归集至导致该费用发生的研发项目中,并能提供证明费用实际已发生的充分、完整的业务凭证。实务中,部分行业的企业会参与客户的定制化研发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成为客户量产阶段的供应商。证监会在2021年发布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2号对于此类定制化产品的有关研发支出如何判断应当确认为研发费用还是生产成本作出规定:“企业与客户签订合同,为客户研发、生产定制化产品。客户向企业提出产品研发需求,企业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与研发。产品研发成功后,企业按合同约定采购量为客户生产定制化产品。对于履行前述定制化产品客户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研发支出,若企业无法控制相关研发成果,如研发成果仅可用于该合同、无法用于其他合同,企业应按照收入准则中合同履约成本的规定进行处理,最终计入营业成本。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26若综合考虑历史经验、行业惯例、法律法规等因素后,企业有充分证据表明能够控制相关研发成果,并且预期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应按照无形资产准则相关规定将符合条件的研发支出予以资本化。”企业应当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内部控制,通过研发、生产、财务等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将研发费用的合理归集与分摊规则形成有关制度规定并通过优化流程、数据载体和信息系统等方式推动落地。四四、如何处理资本化项目的其他相关费用如何处理资本化项目的其他相关费用?指引2.0中明确了资本化项目其他相关费用的处理。按照现行政策规定,2021年及以后年度,对于资本化项目“其他相关费用”的处理分以下四步:第一步:第一步:按当年全部费用化项目和当年已结束的资本化项目统一计算出当年全部项目“其他相关费用”限额;第二步:第二步:比较“其他相关费用”限额及其实际发生数的大小,确定可以加计扣除的“其他相关费用”金额;第三步:第三步:用可加计扣除的“其他相关费用”金额除以全部项目实际发生的“其他相关费用”,得出可加计扣除比例;第四步:第四步:用可加计扣除比例乘以每个资本化项目实际发生的“其他相关费用”,得出单个资本化项目可加计扣除的“其他相关费用”,与该项目其他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一并在以后年度摊销。为便于理解,我们引入以下案例对其他相关费用的处理进行展开说明。假设某公司2022年度开展了A、B、C、D四个研发项目。项目A和项目B是费用化项目,项目C是已结束的资本化项目,项目D是未结束的资本化项目。示例示例注:此案例为虚拟案例,仅供说明参考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27项目项目支出类型支出类型完成情况完成情况人员人工等人员人工等五项费用之和五项费用之和其他相关费用其他相关费用合计合计A A费用化已结束9012102B B费用化已结束1008108C C资本化已结束17030200D D资本化未结束15012162各项目2022年度的费用发生情况列示如下表:(单位:万元)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第一步:“其他相关费用”限额=(90 100 170)*10%/(1-10%)=40万元第二步:第二步:“其他相关费用”实际发生数=12 8 30=50万元,可以加计扣除的“其他相关费用”金额为40万元第三步:第三步:“其他相关费用”可加计扣除比例=40/50=80%第四步:第四步:项目C的可加计扣除的“其他相关费用”=30*80%=24万元,项目C的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170 24=194万元。五五、同一项目既涉及费用化同一项目既涉及费用化,又涉及资本化又涉及资本化,如何设置辅如何设置辅助账助账?指引2.0在研发支出辅助账核算流程章节指出,同一项目既涉及费用化,又涉及资本化的应分别设置辅助账。结合2021版研发支出辅助账及汇总表的填报说明,我们总结了以下填报要点:当研发项目在研发初期采取费用化方式时,支出类型填写“费用化”,按规定设置辅助账。当该项目进入资本化阶段后,费用化辅助账完成情况选择“已结束”;同时对该项目新设辅助账,将支出类型选择为“资本化”,按规定归集该项目的资本化支出。对于支出类型为“资本化”的跨年度研发项目,可仅设置一套辅助账,在形成无形资产年度再将相关数据填写汇总表;若企业根据自身核算方式,选择每年新设辅助账的,可在辅助账中自行新增“期初余额”行次,实现每个年度资本化金额的结转,在形成无形资产年度再将相关数据填写到汇总表。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28为便于理解,我们引入以下案例对同一项目既涉及费用化,又涉及资本化的辅助账处理进行展开说明。假设某公司2021年度启动项目A,当年发生费用化研发支出30万元,资本化研发支出70万元,截至年底,项目仍在进行中,尚未完成。2021年度,在准备研发支出辅助账时,该项目应分别设置费用化和资本化的辅助账。费用化辅助账中,应填列费用化研发支出30万元的明细,样式如下:资本化辅助账中,应填列资本化研发支出70万元的明细,样式如下:示例示例注:此案例为虚拟案例,仅供说明参考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29安永观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及相关鉴定案例的发布,将帮助企业更准确理解和掌握政策执行中的细节要求。这将有助于企业合规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我们观察到税务机关也正在依据该指引,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管理更加规范,从而推动整个政策的贯彻实施。我们建议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建设完善的研发核算体系,以便于更好地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除此之外,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优化研发流程、完善核算规则、优化数据载体及提升信息化技术工具水平,同时可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了解和掌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最新变化和要求,实现“数据准确、核算规范、流程标准、制度完善、文档齐全”,从而达成审计合规、税务合规及资本市场监督合规的基本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通过战略衔接、预算管控、多维分析等手段实现管理提升及价值引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中不仅涉及财税领域还会涉及各种专业技术领域,需要企业各职能部门加强合作与交流,以提升研发项目工作的合规性及管理效率。部门协同合作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健全的研发活动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研发活动记录和凭证管理,确保享受税收优惠的同时保证研发费用核算的合法性和准确性。留存费用核算证据链留存费用核算证据链根据指引2.0的要求,针对研发项目准确设置辅助账,在满足税法规定的核算要求同时,还有助于企业自身的研发活动精细化管理,提高研发投入的资金管理效率,加强预算控制,促进绩效评估等。准确设置辅助账准确设置辅助账形成制度、建立规则形成制度、建立规则建立研发费用的核算管理制度,对于费用的预算申请、支出审批和归集分摊明确规则。管理筑基多维洞察研发项目管理流程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31指引2.0对于企业研发项目管理的影响与启示整体来看,指引2.0强调了规范的研发项目管理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企业研发项目管理提供了全流程建议,涉及研发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题,以及资料管理。对于享受研发类税收优惠的企业来说,建立全流程的研发项目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此可见,建立全流程的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对于享受研发类税收优惠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规避相关风险、提升合规性、提高效率,并应享尽享税收优惠政策。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研发项目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监控和管理研发项目的成本,有助于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从而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效益。时间和资源分配:时间和资源分配: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以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获得相关税收优惠。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研发项目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业机密等,这些知识产权可以在未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项目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有助于减轻潜在的财务、税务和法律风险。资料留存:资料留存:研发项目管理制度有助于企业留存研发活动相关的文档资料,以便满足政府统计和税务申报的要求,可提升项目资料管理合规性,降低潜在的税务风险。效率提升:效率提升: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研发流程的效率,减少冗余工作和资源浪费,提高团队的协作和协调能力。创新和竞争力:创新和竞争力:通过更好地管理研发项目,企业可以更好地推动创新,增强竞争力,并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连续改进:连续改进:制度可以为企业提供反馈和学习机会,以不断改进研发流程和项目管理实践。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32多维度洞察企业在研发管理过程中的痛点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规范的研发项目管理不仅仅是获得税收优惠的基础和前提,通过高效的研发项目管理,企业还可以合理分配研发资源,提高研发质量和效率,从而适应高质量发展和融通创新的演变趋势,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竞争的深度调整中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持久稳固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安永过往服务客户的经验,传统依靠研发部门任务导向的项目管理模式很难有效激活企业创新活力、提升研发效能。我们从顶层设计、研发实施过程及职能支撑三个方面出发,将研发管理分为研发战略规划、研发组织架构设计、研发资源管理、研发项目运营、研发质量管理、研发成本管理、研发数据管理和科技成果管理等八个维度,梳理了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面临的常见管理痛点。研发脱离企业价值实现过程,未进行合理的战略规划,可能导致研发成果缺乏竞争力、未最大化发挥企业内外部资源优势:对企业的发展定位、业务布局和商业模式以及资源保障等未经过严谨论证评估研发战略规划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忽视竞争环境的变化没有合理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选择恰当的研发模式未根据研发战略设计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导致协同困难、管理混乱、影响整体研发效率:各研发部门的组织架构职责定位不清晰跨业务线或者研发与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研发战略规划研发组织架构设计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33在研发资源投入有限的前提下,未根据研发项目运营特点设计合理的资源管理和监控机制,影响企业核心研发能力建设:对不同项目资源分配优先级决策混乱未完善高端人才储备计划、引进、培养、激励和退出机制未根据研发项目的特征设计和优化人力资源、采购和财务流程缺乏对人员、资金和物资研发投入有效的监控和评估机制研发资源管理未建立有效的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可能导致研发过程缺少必要的操作标准、质量验证过程、风险识别和应对、预防和纠正以及培训的机制,可能导致研发产品质量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研发质量管理研发数据管理不完善,会降低企业知识利用效率、增加商业秘密泄露风险:没有建立完善的研发数据管理制度不同研发环节资料和数据收集范围不明确研发资料归档形式不统一未进行研发数据分级保密管理研发数据管理未建立高效的研发项目运营管控机制,可能导致研发效率低下、研发质量不及预期:不同部门对研发活动的边界和定义理解不一致立项缺乏科学论证评审过程缺少计划和预算编制及评审过程未设立恰当频率的项目进度汇报和沟通机制未设计规范的研发项目验收评审流程和验收标准研发项目运营未建立有效的研发成本管理机制,影响企业对研发项目的商业价值评估以及获取税收优惠:研发预算超支、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均未建立研发费用支付标准研发费用归集和分摊不准确研发费用资本化不规范研发成本管理未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可能导致科技成果的浪费和低效使用,也无法有效衡量研发产出效益科技成果管理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34关于构建和完善研发管理体系的建议指引2.0中分别阐述了对于企业从项目立项、实施、结题到资料留存的相应管理建议,以下我们综合衡量外部监管机构的合规要求,以及企业内在进行研发活动的风险缓释、效率提升和价值保护的需求,从实操层面梳理了一套通用的研发管理框架体系,可以帮助企业通过对研发组织架构设计和研发流程的梳理夯实研发基础、全面提升研发管理水平。研发战略研发战略资源管理资源管理科技成果管理科技成果管理内外部环境分析内外部环境分析及市场调研及市场调研研发组织架构设计研发组织架构设计研发制度体系建设研发制度体系建设创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建设研发项目运营研发项目运营数字化管理工具数字化管理工具市场营销/客户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IT部门项目立项计划管理进度执行与监控项目收尾职能支持职能支持研发项目集成管理研发项目集成管理研发成本管理研发成本管理研发质量管理研发质量管理质量SOP体系质量确认/验证质量保证管理质量风险管理成本估算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合作方人财物输入输出研发实施过程研发实施过程研发项目评审决策研发资源合理配置研发效率分析研发进度执行监控研发数据管理研发数据管理研发数据定义与分类研发数据的收集研发数据的使用研发数据的归档和保存研发数据的保密管理研发绩效管理科技成果登记知识产权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评估科技成果交易科技成果奖励法务部门从研发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来说,企业应全面考虑研发战略、组织架构设计、制度流程体系搭建、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因素,以实现研发活动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确定企业研发的长期目标和战略,明确研发方向、重点领域和产品规划,使研发活动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项目立项要进行充分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和市场调研;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35根据企业规模和研发需求,设置合理的研发组织架构,包括研发决策机构、咨询机构、运营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等,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关系,以及跨研发业务线、研发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研发项目的集成管理防范研发风险、提高研发效率,并对研发活动进行持续监控和改进;建立规范的研发流程和制度体系,包括研发资源管理、研发项目运营、研发质量管理、研发数据管理、研发成本管理和科技成果管理等环节,确保研发活动有序进行;积极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和互信的工作环境,引入创新管理理念和工具,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行为,鼓励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潜力,从而促进组织的持续创新和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创新文化。同时,职能部门在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人力资源、财务预算、采购供应链、法务知识产权、数字化等方面的支持,对于研发团队的工作和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市场营销部门:市场营销部门:提供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的支持,帮助研发团队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为产品开发提供指导和反馈;客户服务部门:客户服务部门:收集用户反馈和需求,将其与研发团队进行沟通,促进产品的改进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招聘和选拔合适的研发人才,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激励机制,管理绩效评估等,确保研发团队的人员配置和发展;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提供研发项目的预算支持,包括资金安排、费用标准、归集分摊等,确保研发项目的资金充足且有效使用;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协助研发团队获得所需的材料、设备和技术支持,与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研发过程中所需资源的及时供应;法务部门:法务部门:协助研发团队处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问题,包括专利、商标等的保护和侵权纠纷的处理,确保研发成果的合法性和保护;IT IT部门:部门:为研发项目管理和研发技术开发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通过数字化工具提高研发管理效率。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36安永观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的发布,将帮助企业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政策执行中的细节要求。这将有助于企业合规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我们观察到税务机关也正在依据该指引,使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管理更加规范,从而推动整个政策的贯彻实施。我们建议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建立完善的研发项目管理流程,以便于更好地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除此之外,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身的研发管理体系,并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研发,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管理效率,进行研发技术迭代升级。安永可以为企业提供包括商业模式设计和论证、研发组织架构设计、研发项目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和优化、研发数字化转型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进行研发管理筑基,全面提升研发能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中不仅涉及财税领域还会涉及各种专业技术领域,需要企业各职能部门加强合作与交流,以提升研发项目工作的合规性及管理效率。部门协同合作部门协同合作由项目伊始便重视资料留存管理,相应保存原始材料和证据链,以响应主管机关对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管理的最新趋势。资料留存管理资料留存管理形成制度、建立规则形成制度、建立规则参考指引2.0建议,建立研发项目的流程管理制度,考虑纳入奖惩机制,有效推动项目制度的执行。设立专门的研发项目管理团队或委派负责人来负责政策合规性和项目管理。建立研发项目管理团队建立研发项目管理团队本源解析基础性研究活动的切分要义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38指引2.0和关于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的政策背景近年来,为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国家针对企业创新和研发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针对研发活动中的优惠政策主要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两类。基础研究税优政策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政策虽然都属于鼓励创新和研发的优惠政策,但研发活动中究竟如何切分并准确适用相应的政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落实“十四五”规划,2022年9月30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2号,以下简称“公告”)。公告从出资方和接收方两端分别规定了优惠政策:一是出资方政策一是出资方政策,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按实际发生额在税前扣除,并可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二是接收方政策二是接收方政策,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接收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机构基础研究资金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指引2.0加强了对研发活动界定的解读,专门在第二章增加了“研发活动边界”的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对研发活动与其他产业活动、其他科技活动的边界进行解读。企业需要正确定义研发活动的类型,区分出基础性研究、应用型研究和试验性开发三种研发活动,才能正确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和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本文旨在对研发活动中的基础研究进行切分,为企业享受基础研究税优政策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优政策提供参考。本章节还列出基础研究税优政策的主要注意问题,并对国外基础研究税优政策进行介绍,为企业适用相关政策提供思路和参考借鉴。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39指引2.0提到,根据财税2015119号的规定,研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工艺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系统性活动。该定义主要参照弗拉斯卡蒂(Frascati)手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制度对研发活动的界定。研发活动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3种类型(见表1)。类型类型研发活动研发活动非研发活动非研发活动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具体形式具体形式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不预设某一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主要是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可针对已知或具有前沿性的科学问题,或者针对人们普遍感兴趣的某些广泛领域,以未来广泛应用为目标。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即为了增进知识,不追求经济或社会效益,也不积极谋求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二是目标导向(定向)基础研究,旨在获取某方面知识、期望为探索解决当前已知或未来可能发现的问题奠定基础。艺术或人文学方面的研究。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或目标,为获取新知识或寻找已有知识的实际应用途径而开展的创造性研究。包括辨别基础研究成果的可应用性,或者研究出一套使企业能够完成预先设定的发展目标的新方案等。对某项科研成果的直接应用,对现存产品、服务、技术、材料或工艺流程进行的重复或简单改变。试验发展试验发展主要是利用从科学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为生产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建立新工艺、新系统,或对已产生和已建立的上述各项进行实质性改进,而进行的开发、试制、小试、中试等试验性、系统性工作。原型样机设计、制造、测试,设计新工艺所需要的专用设备和架构,对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构思、开发和样品制造等。市场调查、质量控制、测试分析、维修维护、常规测试、为生产工艺而进行的设计、试生产等。表1:研发活动的分类一一、研发活动中基础研究活动的切分要义研发活动中基础研究活动的切分要义之理解研发活动的分之理解研发活动的分类类公告对于基础研究的判断与指引2.0基本一致,同时公告还指出,基础研究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特性、结构和相互关系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40进行分析,从而阐述和检验各种假设、原理和定律的活动。“基础研究通常表现为新原理、新理论、新规律或新知识,并以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形式为主。同时,由于基础研究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存在失败的风险,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也可以体现为试错或证伪等成果。基础研究不包括在境外开展的研究,也不包括社会科学、艺术或人文学方面的研究。”为了加深对研发活动阶段的区分理解,下面列举了一些在不同领域中基础性研究及应用性研究、试验性开发的例子:可以看出,基础研究一般处于整个研究的早期阶段,但也有例外,例如瓦特在热力学定律被确立之前发明了蒸汽机。但不可否认,基础研究的突破往往可以带来一系列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的极大发展。此外,我们认为,对于基础研究范围的理解,应该结合“基础研究是指通过对事物的特性、结构和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从而阐述和检验各种假设、原理和定律的活动”来理解,无论是下文提到的自由探索还是定向研究类基础研究,均要遵循“基础”二字,并且,基础研究不需要特定的应用场景,因为某种应用场景也许还没有定型或尚未在社会生活中演化出明确需求。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分类实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分类实例行业分类行业分类基础基础性性研究研究应用应用性性研究研究试验试验性性开发开发化工行业化工行业研究某类聚合反应、聚合物在不同条件下的产出率以及它们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试图优化其中的一个反应,以生产具有某种物理或机械性能的聚合物(使它具有特殊用途)把在实验室阶段得到的优化过程“扩大”,对生产聚合物以及以这种聚合物为原料制造产品可能采用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评价制造业制造业为获得晶体电子频带结构的信息,对该晶体进行电磁辐射的吸收研究为了获得某些特定的辐射探测的特性(灵敏度、速度等),对这一晶体在变化的条件下(如温度、杂质含量、浓度等)进行电磁辐射的吸收研究利用这种材料制造一种比现有(在所考虑的光谱范围内)辐射探测器更好的装置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医药行业确定抗体分子氨基酸的排列次序为区分不同疾病中的抗体所进行的研究根据抗体结构的知识为某种疾病设计一种合成抗体的方法,对同意接受这种先进医疗试验的病人进行合成抗体临床疗效的测试信息技术行业信息技术行业寻找替代方法的计算,如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理论在新领域或新方法方面应用的研究(如开发一种新程序语言、新的操作系统、程序生成器等),以及在开发诸如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这类工具中信息处理的应用的研究新应用软件的开发、对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实质性的改进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41例如目前热门的GPT大模型,在早期阶段应该属于基础研究,因为早期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索AI训练的可行路径,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时尚早。但当ChatGPT、文心一言等实际产品出现时,大模型就已经迈入应用研究阶段。基础研究可细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二是目标导向(定向)基础研究。对比公告与指引2.0在基础研究的分类(如下表2)可以看出,公告与指引2.0分类基本保持了一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将基础研究划分为“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前者不追求长期经济或社会效益,也不谋求将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后者则期望为探索解决已知的或未来的可能性问题奠定基础。比如,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具体任务部署中,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部署的基础研究有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可持续发展”“新材料设计与制备新原理和新方法”“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制造”“重大工程复杂系统的灾变形成及预测”等。公告基础研究的分类公告基础研究的分类2 2.0 0版指引版指引基础研究的分类基础研究的分类一是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即为了增进知识,不追求经济或社会效益,也不积极谋求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一是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即为了增进知识,不追求经济或社会效益,也不积极谋求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二是目标导向(定向)基础研究,也可以理解为战略基础研究,旨在获取某方面知识、期望为探索解决当前已知或未来可能发现的问题奠定基础。二是目标导向(定向)基础研究,旨在获取某方面知识、期望为探索解决当前已知或未来可能发现的问题奠定基础。表2:公告与2.0版指引分类对比二二、研发活动中基础研究活动的切分要义研发活动中基础研究活动的切分要义之理解基础研究的分类之理解基础研究的分类示例示例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42三三、基础研究税优政策与基础研究税优政策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优政策有何不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优政策有何不同3.1 研发活动的主要阶段不同研发活动的主要阶段不同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基础研究的研发活动分布在三类研发活动中的第一类,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主要研发活动分布在第二类和第三类。二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其是否围绕实际且具体的应用场景开展研发活动。基础研究税收政策的研发活动可以是宽泛的,甚至是当下看不到实际应用价值的。而指引2.0明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研发活动需要具备明确的创新目标,同时从税局留存备查资料等侧面印证来看,需要有具体的应用场景、有明确的项目计划书说明项目创新目标等。以软件研发活动为例,我们可以进一步阐释这两者的区别:基础研究在软件领域通常是指对计算理论、算法原理或者新型计算模型的研究。这种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应用问题,而是为了扩展计算领域的知识。例如,研究一种新的加密算法,这种算法可能在未来有很广泛的应用,但在研究初期,研究者可能并不关心它将被应用于何种具体场景。这样的研究可能长时间内看不到实际的应用价值,但它为未来的技术创新打下了基础。相对地,研发活动则更偏向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在软件研发中,这通常意味着开发一个特定的软件产品或系统,以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或解决特定的问题。例如,开发一个用于智能手机的新型支付应用,这就需要围绕这个特定的应用场景进行一系列研发工作,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实现、测试验证等。这样的研发活动需要有明确的项目计划书,清晰阐述项目的创新目标、预期成果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场景。示例示例可见,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更偏向于研究者的科学兴趣,大学院校、非营利机构、探索性的实验室中更多出现这类研究。而定向基础研究,在我国是有相关政策指引的,并且是在宏观层面上确立了战略方向。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433.2 政策适用的主体不同政策适用的主体不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存在公司行业主体限制,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文件规定,从事烟草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娱乐业及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行业的企业不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相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存在负面行业清单限制,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同样明确了适用主体。对于企业而言,进行基础性研究活动时,投入资金的接收方为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性自然科学基金时,才可进行税前加计扣除,相应资金接收方可免征企业所得税。3.3 3.3 享受税收优惠的依据不同享受税收优惠的依据不同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本身具有比较强烈的“学术色彩”。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则是以“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形式”为依据,研究成果通常表现为新原理、新理论、新规律或新知识。在公告出台之前,对于企业以出资方式参与基础研究的,无法享受优惠政策,企业出资与现有合作研发或委托研发没有明确界限,一般应按委托金额的80%进行计算,甚至相关支出可能被认为是捐赠或者赞助性质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时需要进行调整。公告明确企业出资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可以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以出资形式参与基础研究的支出纳入享受优惠范围,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形成有益补充。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税收归集是以“研发项目”为主抓手,企业应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准确归集核算当年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进行多项研发活动的,应按照不同研发项目分别归集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44安永观察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这体现了关键历史时期国家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强决心和坚定信心。基础研究以科学家自由探索为主,战略性基础研究(定向基础研究)则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出发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基础研究,是当前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在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强化基础研究的原创导向,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努力取得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的指导思想。在实施方法中提出将通过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基础研究机构合作,重视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建设,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等方法推动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预计未来一系列鼓励政策将逐步发布及落实。本章节在指引2.0发布的背景下,旨在对研发活动中的基础研究进行切分,从而为企业享受基础研究税收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提供参考。深度解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45联系我们联系我们陈川舟华中区量化税务服务合伙人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86 21 2228 量化税务服务团队量化税务服务团队肖彪华北区量化税务服务合伙人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86 10 5815 孙蔼婷华南区量化税务服务合伙人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86 20 2881 罗思维量化税务服务高级经理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86 21 2228 孙巍量化税务服务高级经理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86 185 0210 王绍勋量化税务服务高级经理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86 755 2591 财务会计咨询服务团队财务会计咨询服务团队刘国华大中华区财务会计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华中区财务会计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86 21 2228 陈璇华中区财务会计咨询服务高级经理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86 21 2228 6704jennifer-咨询服务团队咨询服务团队严星星大中华区咨询服务合伙人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86 10 5815 2235michelle-程菲大中华区咨询服务经理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86 10 5815 Ernst&Young Global Limited 的全球组织,加盟该全球组织的各成员机构均为独立的法律实体,各成员机构可单独简称为“安永”。Ernst&Young Global Limited 是注册于英国的一家保证(责任)有限公司,不对外提供任何服务,不拥有其成员机构的任何股权或控制权,亦不担任任何成员机构的总部。请登录 。2023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APAC no.03018874ED None本材料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编制,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5 4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下沉市场系列报告-消费零售篇_MSC咨询.pdf

    MSC咨询 洞察2020下沉市场系列报告第一季零售篇Sinking Market Report SeriesSeason One 目 录1.下沉市场是什么?2.下沉市场真的那么简单吗?3.下沉市场背景.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4 4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后疫情时代的深度消费体验——2023可持续消费白皮书.pdf

     后疫情时代的深度消费体验2023可持续消费白皮书2 0 2 3 S U S T A I N A B L E C O N S U M P T I O N W H I T E P A P E R随着疫情.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4 4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碳中和行稳致远步——中国民营企业碳中和践行现状调研.pdf

    碳中和,行稳致远步中国民营企业碳中和践行现状调研2023 年 5 月MSC咨询季刊洞察2023内容MSC咨询是一家全球且独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公司,我们注重社会影响力,将可持续发展量身定制到企业的商.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4 4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10000条  共500
前往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