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用时:53ms

智慧城市报告-PDF版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地产开发 > 智慧城市
  • 2023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技术指引(试行)(2023)(105页).pdf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技术指引(试行)广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2023 年 11 月前前 言言为推动基于城市信息模型(以下简称“CIM”)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标准化,快速有效地推广 CIM 平台在各领域的应用,提高广州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基于 CIM 技术支撑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形成一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示范项目和可推广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广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编制了 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本技术指引”),供各相关单位参考。鼓励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方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拓展丰富应用场景。本技术指引依据“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总结广州 CIM 的试点经验及各相关城市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提出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在建设、运营及维护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技术指引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与缩略语;3 分类编码与标识;4 模型分级与应用;5 建设要求;6 数据汇交要求;7 应用场景;8 安全保障;9 运营保障;附录。本技术指引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监测与研究中心、广州市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技术指引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监测与研究中心(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右新马路北一街三巷 5 号首层,邮政编码:510600)。编委会主任:王宏伟编委会副主任:王保森编委会委员:丁利 王永海 王洋 刘晓燕 娄东军 钟天杰本文件主编单位: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行业监测与研究中心、广州市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参编单位:中建科技集团北京低碳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星层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智能网联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建设事务中心、广州市照明建设管理中心、广州珠江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城乡院(广州)有限公司、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广州广检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建设科技中心、广州信息投资有限公司、广州雨花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黄埔建筑工程总公司、广州市电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城投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广州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道路工程研究中心、广州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供电局、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环城地下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广州市公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员:王洋、娄东军、唐柱鹏、江朝勇、叶东伟、曾水根、刘潇谊、万璐璐、祝拓、梁竣杰、张彤、李珏、包世泰、王泉烈、陈本强、王萍、沈迎春、候龙飞、邱崴、彭佳男、李鑫、沈场辉、佘美萱、许睛、谭振球、张进飞、范静、刘晨、郎旭、王文剑、冯艺美、吴丽莹、许志坚、高颖、梁建光、劳荣亮、陈嵘、梁斌、雷哲、刘锋、吴景豪、贺异欣、林锦伟、吴明鑫、代仁强、乔长江、杨春宁、王昊苏、范琦云、赖允鹏、曾可夫、孙勇、许伟国、陈琦、刘江、周昊、钟启恩、柏文锋、龙绍海、黄念禹、雷才嘉、施峰、景国胜、杨斌、何亚东、杨春宁、黄腾、王海、王树伟、罗小雄、甘锐、王斐尧。本文件审查人员:何兆成、黄全义、罗伟玲、陈昳宏、林宁。目目次次1 总则总则.12 术语与缩略语术语与缩略语.22.1 术语.22.2 缩略语.43 分类编码与标识分类编码与标识.63.1 一般规定.63.2 分类编码.63.3 对象标识.84 模型模型分级分级与应用与应用.124.1 一般规定.124.2 模型分级.144.3 分级模型应用.165 建设建设要求要求.195.1 一般规定.195.2 电力设施.205.3 通信设施.215.4 给水设施.225.5 排水设施.285.6 燃气设施.325.7 综合管沟(廊)设施.345.8 环卫设施.385.9 照明设施.425.10 交通设施.455.11 数字基础设施.636 数据汇交要求数据汇交要求.696.1 物联感知数据汇交.696.2 基础设施模型汇交.717 应用场景应用场景.747.1 运营监管.747.2 智慧管线管廊.747.3 智慧供水.757.4 智慧排水.757.5 智慧燃气.767.6 智慧照明.767.7 智慧交通.778 安全保障安全保障.788.1 安全机制.788.2 设备安全.788.3 网络安全.788.4 数据安全.799 运营保障运营保障.809.1 运营保障基本要求.809.2 应用场景专项保障.81附录附录 A 基础设施分类与编码基础设施分类与编码.84本技术指引用词说明本技术指引用词说明.98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9911总则总则1.0.1为规范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给水设施、排水设施、燃气设施、综合管沟(廊)设施、照明设施、环卫设施、交通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分类与编码、模型分级与应用、设施智能化建设与运营管理等内容,利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相关数据汇入 CIM 平台,制定本技术指引。1.0.2本技术指引适用于指导广州市新建或改建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和运营。1.0.3基础设施分类与编码、模型分级与应用、设施智能化建设和运营,除应符合本技术指引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广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术语与缩略语术语与缩略语2.1术语术语2.1.1智慧城市 smart city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智慧化,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创新城市。GB/T 37043-2018,定义2.1.12.1.2基础设施 smart city infrastructure指城市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燃气、综合管沟(廊)、照明、园林绿化、环卫和交通等系统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数字基础设施。2.1.3城市信息模型 city Information model/modeling应用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方法对城市对象进行数字化描述和表达,并融合城市业务、社会实体及监测感知等信息,构建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的过程和结果,简称CIM。CJJ/T 318-2023,定义2.1.22.1.4电力设施 electrical facilities指城镇供电系统中的各种设施。包括直埋供电设施、沟槽供电设施、排管供电设施、隧道供电设施、公用供电设施、电力配套设施以及其他电力配套设施。2.1.5给水设施 water supply facilities指城镇供水系统中的各种设施。包括原水设施、饮用水设施、直饮水设施、中水设施以及给水配套设施。2.1.6排水设施 drainage facilities3指城镇排水系统中的各种设施。包括雨水排水设施、污水排水设施、雨污合流排水设施、河道管涵设施以及排水配套设施。2.1.7燃气设施 gas facilities指人工煤气生产厂、燃气储配站、门站、气化站、混气站、加气站、灌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市政燃气管网等的总称,也包括燃气输送过程中的天然气长输管线设施、天然气主干管网设施、天然气配送管线设施、液化石油气主干管网设施、液化石油气输配设施、煤气配送管线设施以及其燃气配套设施。2.1.8综合管沟(廊)设施 utility trench(tunnel)facilities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2.1.9照明设施 lighting facilities指城市照明系统中的各种设施。包括路灯井盖、灯杆、灯具、配电箱和缆线等设施。2.1.10智慧灯杆 smart lighting pole以灯杆为载体,通过挂载各类设备提供智能照明、移动通信、城市监测、交通管理、信息交互和城市公共服务等功能,可通过运营管理后台系统进行远程监测、控制、管理等网络通讯和信息化服务的多功能道路灯杆。2.1.11园林绿化设施 landscaping facilities指为满足游人观赏或者休憩等需要而设立的城市绿地、林木和配套设施。2.1.12环卫设施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facilities清扫保洁、生活垃圾与粪便收集、转运、处理等设施的总称,包括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工程设施。GB 51260-2017,定义2.0.142.1.13交通设施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指为保障城市交通系统安全正常运营而设置的轨道交通设施、道路设施、停车设施、桥梁设施、隧道设施以及相关设施。2.1.14交通事件 traffic incident由于人、车辆、设施、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导致正常交通秩序的突发性混乱事件。GB/T 20839-2007,定义 8.12.1.15数字基础设施 digital infrastructure指以网络通信、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体构建的软硬件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本技术指引主要包括通信网络设施、数据算力设施和车城网设施。2.1.16全息智慧路口 holographic smart intersection基于全息感知技术,利用各种前端感知设备采集路口实时交通数据,在边缘端实现多维数据融合、交通事件分析、本地信号控制等边缘计算功能,在中心云端提供车流平行仿真、智能信号优化、事件监测预警等业务应用服务的路口级交通精细化管控系统。2.2缩略语缩略语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RSU(Road Side Unit):路侧单元5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字正射影像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多接入边缘计算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光伏建筑一体化pH(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酸碱度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S3M(Spatial 3D Model):空间三维模型I3S(Indexed 3D Scene):索引 3D 场景63分类编码与标识分类编码与标识3.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3.1.1基础设施标识码应作为统一身份标识用于基础设施的信息归集、关联和共享,应贯穿于基础设施的设计、采购、施工、交易、运行维护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3.1.2基础设施编码单元应具有明确功能和特征的基础设施对象,室内、临时性或没有空间占位的微小设施设备不宜编码。3.1.3基础设施在改建、扩建时,当设施功能与形态均发生改变时,该设施应重新编码,新的基础设施标识码应与旧码建立关联关系,以便信息的传递。3.1.4当行政区划代码发生变更时,已完成编码的基础设施不再重新编码,未进行编码的基础设施应使用变更后的行政区划代码进行编码。3.1.5点状或面状基础设施的编码单元应在行政区划范围内最细分类的基础上,按独立离散的设施个体进行唯一的标识编码。3.1.6线性基础设施如桥梁、道路、管线,应在县(区)行政区划范围内按竣工验收的实际分段作为编码单元进行标识。3.2分类编码分类编码3.2.1基础设施分类编码宜由 6 位数字组成(图 3.2.1),第 12 位为功能码、第 34 位为特征码、第 56 位为实体码。功能码用于标识基础设施的主要功能,特征码用于标识基础设施的最主要特征,实体码用于标识设施功能相对应的设施实体类。7图 3.2.1 基础设施分类编码结构3.2.2功能码由 2 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范围为 0199,升序排列,中间保留若干码位,便于未来新出现的相近功能设施扩充码。具体设施功能的分类编码见表 3.2.2。表 3.2.2 基础设施分类编码表功能码设施名称01电力设施02通信设施03给水设施04排水设施05燃气设施09综合管沟(廊)设施10园林绿化设施11环卫设施812照明设施13数字基础设施14广播电视33防灾减灾设施34交通设施99其他3.2.3特征码由 2 位阿拉伯数字升序排列组成,范围为 0199。其中数字 90 表示配套或附属设施,数字 99 表示收容类目,将某些无法归类或核心信息无法明确的基础设施归入“其他”,以保证增加新的类型时不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3.2.4实体码由 2 位阿拉伯数字升序排列组成,范围为 0099。其中,数字 90 表示配套或附属设施,数字 99 表示收容类目,当分类对象无第三层分类时实体类码为“00”。3.2.5基础设施分类编码宜按照本节编码规则进行赋码,本指引中重点规范的电力设施、给水设施、排水设施、燃气设施、综合管沟(廊)设施、照明设施、环卫设施、交通设施的分类与编码见本技术指引附录 A。3.3对象标识对象标识3.3.1基础设施对象标识宜由 26 位数字组成(图 3.3.1),第 16 位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第 712 位为设施分类编码、第 13 位为年月分类码、第1419 位为许可/建成年月、第 2025 位为顺序号、第 26 位为跨区标记。9图 3.3.1 基础设施对象标识3.3.2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基础设施所在行政区划代码,码长 6 位,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的规定。3.3.3分类编码宜符合本技术指引 3.2 节规定。扩展基础设施分类编码时,标准中已规定的类目和编码应保持不变。3.3.4年月分类码,是指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的取值类型,码长 1 位。代码取值为 1、2、3、4、5,应符合表 3.3.4 的规定。表 3.3.4 年月分类码年月分类码取值类型说明1工程规划许可年月新建市政工程或没有赋码且能明确工程规划许可证颁发年月的既有市政基础设施2工程施工许可年月工程规划许可阶段没有赋码的新建市政基础设施;没有赋码且不能明确工程规划许可证颁发年月,但能明确施工许可证颁发年月的既有市政基础设施3竣工验收年月没有赋码且不能明确工程规划许可证颁发年月,也不能明确施工许可证颁发年月,但能明确竣工验收年月的既有市政基础设施4竣工年没有赋码且不能明确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颁发年月和10竣工验收月,能明确竣工年的既有市政基础设施5竣工年代不能明确竣工年,但能估计竣工年代的既有市政基础设施3.3.5新建市政工程的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在工程规划许可阶段赋码,代码应为工程规划许可证颁发年月,码长 6 位,格式为“yyyymm”。其中“yyyy”是指年,“mm”是指月。3.3.6工程规划许可阶段没有赋码的新建市政工程,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在施工许可阶段赋值,代码应为工程施工许可证颁发年月,码长 6 位,格式为“yyyymm”。其中“yyyy”是指年,“mm”是指月。3.3.7既有市政基础设施的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为工程规划许可证颁发年月,码长 6 位,格式为“yyyymm”。3.3.8当工程规划许可证颁发年月不明确时,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为施工许可证颁发年月,码长 6 位,格式为“yyyymm”。3.3.9当施工许可证年月不明确时,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为竣工验收年月,码长 6 位,格式为“yyyymm”。3.3.10当竣工验收月不明确时,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为竣工年,码长 6 位,格式为“yyyy00”。3.3.11当竣工年不明确时,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为竣工年代,码长 6位,格式为“yyy000”。3.3.12顺序码长 6 位,范围为 000001999999,由计算机程序自动产生确保基础设施编码不重复。3.3.13跨区标记码长 1 位,范围为 03,0 表示该基础设施编码单元完全在县级行政区内,1 表示跨县但在市级行政区内,2 表示跨市但在省级行政区11内,3 表示跨省但在国境内。3.3.14基础设施对象标识应由统一的编码系统自动生成,确保编码唯一。124模型模型分级分级与应用与应用4.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4.1.1城市信息模型按精细度应分为 7 级,应符合表 4.1.1 的规定。表 4.1.1 城市信息模型分级规定级别名称模型主要内容模型特征数据源精细度1地表模型行政区、地形、水系、居民区、交通线等DEM 和 DOM 叠加实体对象的基本轮廓或三维符号小于 1:100002框架模型地形、水利、建筑、交通设施、管线管廊、植被等实体三维框架和表面,包含实体标识与分类等基本信息1:50001:100003标准模型地形、水利、建筑、交通设施、管线管廊、植被等实体三维框架、内外表面1:10001:20004精细模型地形、水利、建筑、交通设施、管线管廊、植被等实体三维框架、内外表面细节,包含模型单元的身份描述、项目信息、组织角色等信息优于 1:500 或G1、N15功能级模型建筑、设施、管线管廊等要素及其主要功能分区满足空间占位、功能分区等需求的几何精度,包含和补充上级信息,增加实体系统、关系、组成及材质,性能或属性等信息G1G2,N1N26构件级模型建筑、设施、管线管廊等要素的功能分区及其主要构件满足建造安装流程、采购等精细识别需求的几何精度(构件级),宜包含和补充上级信息,增加生产信息、安装信息G2G3,N2N37零件级模型建筑、设施、管线管廊等要素的功能分区、构件及其主要零件满足高精度渲染展示、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的几何精度(零件级),宜包含和补充上级信息,增加竣工信息G3G4,N3N4131.1级模型应根据实体对象的基本轮廓和高度生成的三维模型或符号,可采用GIS数据生成;2.2级模型应表达实体三维框架和表面的基础模型,表现为无表面纹理的“白模”,可采用倾斜摄影和卫星遥感等方式组合建模;3.3级模型应表达实体三维框架、内外表面的标准模型,表面凸凹结构边长大于0.5m(含0.5m)应细化建模,表现为统一纹理的“标模”,可采用激光雷达、倾斜摄影等方式组合建模;4.4级模型应表达实体三维框架、内外表面细节的精细模型,表面凸凹结构边长大于0.2m(含0.2m)应细化建模,表现为与实际纹理相符的“精模”,可采用激光雷达、倾斜摄影等方式组合建模;5.5级模型应满足模型主要内容空间占位、功能分区等需求的几何精度(功能级),对应建筑信息模型几何精度G1G2级,表面凸凹结构边长大于0.05m(含0.05m)应细化建模,可采用BIM、激光点云等方式组合建模;6.6级模型应满足模型主要内容建造安装流程、采购等精细识别需求的几何精度(构件级),对应建筑信息模型几何精度G2G3级,表面凸凹结构边长大于0.02m(含0.02m)应细化建模,可采用BIM、激光点云等方式组合建模;7.7级模型应满足模型主要内容高精度渲染展示、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的几何精度(零件级),对应建筑信息模型几何精度G3G4级,表面凸凹结构边长大于0.01m(含0.01m)应细化建模,可采用BIM、激光点云等方式组合建模。4.1.2建筑信息模型源数据几何精度和属性深度等级应符合表 4.1.2 的规定。表 4.1.2 建筑信息模型单元几何精度与属性深度的等级划分14几何精度等级几何精度表达要求属性深度等级属性深度表达要求G1满足二维化或者符号化识别需求的几何精度表达N1宜包含模型单元的身份描述、项目信息、组织角色等信息G2满足空间占位、主要颜色等粗略识别需求的几何精度表达N2宜包含和补充 N1 等级信息,增加实体系统关系、组成及材质,性能或属性等信息G3满足建造安装流程、采购等精细识别需求的几何精度表达N3宜包含和补充 N2 等级信息,增加生产信息、安装信息G4满足高精度渲染展示、产品管理、制造加工准备等高精度识别需求的几何精度表达N4宜包含和补充 N3 等级信息,增加竣工信息4.1.3模型的创建和使用应具有完善的存储与更新、共享与维护机制。4.1.4不同类型或内容的模型创建宜采用数据格式相同或兼容的软件。当采用数据格式不兼容的软件时,应能通过数据转换标准或工具实现数据互用。4.2模型分级模型分级4.2.1电力设施、给水设施、排水设施、燃气设施、综合管沟(廊)设施、照明设施和交通设施的 CIM1 级宜用符号表示、CIM2 级宜用三维体表示、CIM3 级宜用三维模型表示、CIM4 级宜用精细模型表示、CIM5 级宜用功能级模型表示、CIM6 级宜用构件级模型表示、CIM7 级宜用零件级模型表示。4.2.2环卫设施、数字基础设施的 CIM1 级宜用符号表示、CIM2 级宜用三维体表示、CIM3 级宜用三维模型表示、CIM4 级宜用精细模型表示,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是否构建 CIM5CIM7 级模型。4.2.3停车场的 CIM1 级宜用车位台账表示、CIM2 级宜用面(车位线框)表示、CIM3 级宜用面 纹理 出入口视频表示、CIM4 级宜用车位模型 占用15感应 多角度视频,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是否构建 CIM5CIM7 级模型。4.2.4各类基础设施的 CIM1CIM4 级模型属性信息宜包括编码、类型名称、元素名称、身份描述、项目信息、组织角色;CIM5 级模型属性宜增加材质、系统性能和关联关系;CIM6 级模型属性宜增加生产信息和安装信息;CIM7级模型属性宜增加巡检信息和维修信息。4.2.5模型中所包含的模型单元信息应完整,其所包含内容及模型精细度应符合交付要求。4.2.6模型单元关联关系及模型单元间的空间关系应正确,语义属性信息应完整。4.2.7模型中的具体设计内容、设计参数、空间位置等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广东省现行的相关标准要求。4.2.8模型单元应具有良好的协调关系,专业内部及专业间模型不应存在冲突,安全空间、操作空间应合理。164.3分级模型应用分级模型应用4.3.1应结合实际应用需求,构建不同级别的基础设施模型。4.3.2基础设施模型的各种应用场景阶段对应的模型级别可参见表 4.3.2,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情况下,宜构建低级别的模型。表 4.3.2 分级模型的应用场景阶段基础设施对象CIM1级CIM2级CIM3级CIM4级CIM5 级CIM6级CIM7级电力设施/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普查概念方案、普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建设维护检修给水设施/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普查概念方案、普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建设维护检修排水设施/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普查概念方案、普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建设维护检修燃气设施/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普查概念方案、普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建设维护检修综合管沟/总体规详细规城市设概念方方案设施工建维护检17(廊)设施划划计、普查案、普查计、初步设计设修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建设照明设施/专项规划概念方案、普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建设维护检修数字基础设施基站、RSU、感知设施等概念方案、普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建设维护检修交通设施轨道(含站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普查概念方案、普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建设维护检修道路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普查概念方案、普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建设维护检修停车场专项规划初步设计施工建设桥梁总体规详细规城市设概念方方案设施工建维护检18划划计、普查案、普查计、初步设计设修隧道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普查概念方案、普查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建设维护检修注:“/”表示无细分项,“”表示可不具备。195建设建设要求要求5.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5.1.1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范围宜包括电力设施、通信设施、给水设施、排水设施、燃气设施、综合管沟(廊)设施、环卫设施、交通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5.1.2新建基础设施如需进行安全运行监测的,应与市政工程统一规划,同步建设,改建工程应结合基础设施智能化实际情况,通过加装前端监测设备等措施进行风险隐患监测,满足基础设施安全运行要求。5.1.3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数据应包括监测点位、监测设备、监测项阀值、设备实时监测、设备报警、报警分析和报警关联处置等数据。5.1.4基础设施监测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监测对象的类型和特征、监测点风险评估等级及监测方法的要求综合确定,位置应结合实际情况和风险变化进行调整,应对风险较高的区域或对象加大监测点布设密度。5.1.5基础设施监测点位选择应便于监测设备安装和维护,除了布设固定式监测设备,还应考虑布设便捷式、可拆卸式等移动式监测设备,以满足动态监测布局需求。5.1.6基础设施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率等监测内容应根据实际需要等情况综合确定,并根据持续监测结果动态调整。5.1.7基础设施监测设备宜选用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经济合理、运维简便、安全性能高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采集模块应具有数据开放性和兼容性。5.1.8基础设施监测设备应满足环境适应性要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20现行有关检验检测标准的规定,并定期校准。5.1.9基础设施在线监测设备应有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功能,宜通过远程设置采集、传输频率,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保密性。5.1.10监测系统监测精度、时间和传输频率等技术指标的确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相应规定,并满足对监测对象安全运行状态分析的要求。5.1.11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测数值应符合相应监测指标要求,宜与设施设备模型关联定位展示。5.2电力设施电力设施5.2.1城市电力设施规划应符合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 50293 的规定,可考虑以下内容:1推广绿色用电措施以减少电网高峰需求;2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并满足分布式能源的智能电网;3推广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调度优化、波动平抑等减碳措施。5.2.2电力设施监测对象的监测指标宜包括电力关键节点电压、电流、功率、环境温度、湿度、烟雾浓度等,指标参数应符合相应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5.2.3宜对电力设施加强智能化建设,加装的智能设备宜准确定位或关联电力设施设备模型,支持远程抄表、预警提醒和异常自动报警。5.2.4供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 的规定。5.2.5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的设计、制造、建设、试验及验收应符合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T 40773 的规定。5.2.6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应符合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技术规范GB/T2140095 的规定。5.2.7应加强电力设施智能化建设的安全防护,电力设施的治安风险等级、安全防护等要求应符合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GA 1089的规定。5.2.8电力设施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应符合电力设施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DL/T 2160 的规定。5.3通信通信设施设施5.3.1对于新建、改建的建筑物,建筑物外预埋通信管道应与建筑物的建设同步进行,并应与公用通信管道相连接。5.3.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应符合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 的规定。5.3.3宜综合采用 GIS、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通信管道进行智能探测、监测和管理。5.3.4通信管道监测布点宜符合下列规定:1各类局房/机房的出局人(手)孔;2位于丁字、Y 字和十字路口的人(手)孔;3位于地势地洼地段的人(手)孔;4位于高水位地段的人(手)孔;5井净空超过 2.0 米的人(手)孔;6设有潜水泵的人(手)孔。5.3.5通信管道应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能对管道内环境参数进行监测与报警。气体报警设定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 的有关规定;2应对通风设备、排水泵、电气设备等进行状态监测和控制(如有);设22备控制方式宜采用就地手动、就地自动和远程控制;3应对通信管道附属人/手孔内的超警式水位、防盗、非法入侵、有毒有害气体、燃气侵入和导电等进行监测;4应设置与管道内各类管线配套检测设备、控制执行机构联通的信号传输接口;当管线采用自成体系的专业监控系统时,应通过标准通信接口接入管道物联网监测系统统一管理平台;5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设备宜采用工业级产品。5.3.6管道安全防范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 的有关规定。5.4给水设施给水设施5.4.1给水设施设计应符合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 55026 和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 的相关规定。5.4.2给水设施运行监测对象及主要指标宜符合表 5.4.2 的规定。表 5.4.2 给水设施运行监测对象及主要指标监测对象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备注水源地水质(可选)温度测量范围:099.9;精度:0.3;环境温度:099.9;相对湿度:90%。在线监测pH测量范围:014pH;精度:0.1pH;重复性:0.1pH;稳定性:0.1pH;环境温度:555;相对湿度:90%。23监测对象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备注溶解氧测量范围:020mg/L;精度:0.3mg/L;重复性:0.3mg/L;稳定性:0.3mg/L;环境温度:555;相对湿度:90%。浑浊度测量范围:01000NTU;精度:10%FS;重复性:5%FS;稳定性:5%FS;环境温度:555;相对湿度:90%。电导率测量原理:电流法;测量范围:0-500mS/m;测量精度:1%。蓝绿藻数字传感器,RS-485 输出,支持MODBUS;带自动清洁刷,防止沾污,消除气泡;直接测量,可在线连续监测,实时掌控水质动态;具备重复性和稳定性;维护周期更长,长期在线使用也能保持极佳的稳定性;可对藻类的繁殖起到预警作用。叶绿素 a量程:0ug/L500ug/L;重复性:不高于 5%;零点漂移:0.1ug/L;量程漂移:10%。氨氮测量方法:基于 HJ536-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量范围:0300mg/L 氨氮;消解时间:5 分钟;消解温度:55;比色波长:700nm;准确度:不超过10%;重复性:不超过10%。24监测对象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备注高锰酸盐指数测量方法:基于 GB-11892-1989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高锰酸钾(酸性)滴定法;测量范围:060mg/L,水样允许最大 Cl-浓度为 300mg/L;消解时间:1000 秒;消解温度:96;比色波长:525nm;准确度:不超过5%;重复性:不超过5%。总磷测量方法:基于 GB/T 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量范围:0300mg/L 总磷;消解时间:10 分钟;消解温度:120;比色波长:660nm;准确度:不超过10%;重复性:不超过10%。总氮测量方法:基于 GB/T 11894-1989 水质总氮的测定;测量范围:0.5150mg/L TNB;消解时间:7 分钟;消解温度:150;比色波长:660nm;准确度:不超过10%;重复性:不超过10%。水厂及泵站压力:进口压力、出口压力(必选)量程:(02.5)MPa;精度:不低于0.5%FS;采集频率:不低于 1 次/1min,采集频率可调;上传频率:不低于 1 次/5min,上传频率可调;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25监测对象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备注流量:累计流量、瞬时流量(可选)量程:(012)m/s;精度:测量精度不低于1%,重复性精度不低于 0.2%;采集频率:不低于 1 次/1min,采集频率可调;上传频率:不低于 1 次/15min,上传频率可调;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耗电量:电压、电流、成套设备耗电量、变频器运行耗电量(可选)参比电压:3220/380V、3100V;工作电压范围:-10%7%;电流测量范围:互感器接入式:1.5(6)A、5(10)A、5(6)A;直通式:10(40)A、15(60)A、20(80)A;工作温度:-2560;启动电流:互感器接入式:1In(0.5S 级);直通式:4Ib(1 级);功耗:1.5W、6VA。液位:水箱液位、集水坑液位(可选)测量范围:0.310m;精度:1.0 级;工作温度:-1080;输出信号:二线制 420mADC;电源电压:标准 24VDC(1236VDC);不灵敏区:1.0%FS;负载能力:0-600;相对温度:90%;防护等级:IP68。水质(可选)pH测量范围:014.00pH;分辨率和精度:分辨率:0.01pH;精度:1%FS;通讯接口:RS485;工作电源:AC 220V10%;工作环境:温度:(050);储存环境:相对湿度:85%RH(无冷凝)。26监测对象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备注电导率测量范围:02000uS/cm;分辨率和精度:分辨率:1S/cm;精度:2%FS;通讯接口:RS485;工作电源:AC 220V10%;工作环境:温度:(050);储存环境:相对湿度:85%RH(无冷凝)。余氯测量范围:0-2.00mg/L;分辨率和精度:分辨率:0.01mg/L,精度:2%FS;通讯接口:RS485;工作电源:AC 220V10%;工作环境:温度:(050);储存环境:相对湿度:85%RH(无冷凝)。浑浊度测量范围:010NTU;分辨率和精度:分辨率:0.01NTU;精度:3%FS;通讯接口:RS485;工作电源:AC 220V10%;工作环境:温度:(050);储存环境:相对湿度:85%RH(无冷凝)。温度测量范围:0100分辨率和精度:分辨率:0.1;精度:0.5;通讯接口:RS485;工作电源:AC 220V10%;工作环境:温度:(050);储存环境:相对湿度:85%RH(无冷凝)。配水管网流量(必选)量程:(012)m/s;精度:测量精度不低于1%,重复性精度不低于 0.2%;采集频率:不低于 1 次/5min,采集频率可调;上传频率:不低于 1 次/1 小时,上传频率可调;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压力(必选)量程:(02.5)MPa;精度:不低于0.5%FS;27监测对象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备注采集频率:支持 200Hz 采集,采集频率可调;上传频率:不低于 1 次/5min,上传频率可调;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漏水声波(可选)采集频率:不低于 1 天/次;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在线监测水质(可选)浑浊度量程:(020)NTU;响应时间:不超过 0.5min;对比试验误差:0.1NTU(标准样品配制值或实际水样的标准方法检测值不大于1NTU 时)或不大于 10%(标准样品配制值或实际水样的标准方法检测值大于1NTU 时)。在线监测余氯比色法电极法量程(05)mg/L重复性不超过5%不超过 3%零点漂移2%响应时间不超过 2.5min测定下限0.01mg/L0.02mg/L比对试验误差0.01mg/L(实际水样的标准方法监测值0.1mg/L 时);小于 10%(实际水样的标准方法检测值0.1mg/L 时)原水管网漏水声波(可选)管道管径:不小于 500mm;检测频率:每年不少于一次;检测精度:不低于 0.3L/min;泄漏定位精度:不低于 2m。线下检测市政消火栓流量(可选)量程:(0.550)L/s;精度:1%FS;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压力(必选)量程:(01.6)MPa;28监测对象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备注精度:1%FS;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5.4.3给水设施监测应能覆盖供水管网重点节点和管线,应优选以下部位或区域进行布点:1供水主干管、老旧管道、管网水力分界线、大管段交叉处;2存在各工程交叉相关影响、地质灾害影响的供水管线;3水厂原水管段,出厂管段,相邻及其他供水爆管漏失影响城市片区安全供水、后果严重的供水管线,爆管漏失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的公共基础设施旁边的供水管道;4供水生产调度水力模型校验点;5人员密集区域主干道路上的市政消火栓。5.4.4供水干管、不同水厂供水交汇区域,较大规模加压泵站等重要区域或节点应设置在线监测点,管网末梢可根据需要增设监测点。5.4.5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点数量宜根据供水服务人数确定。50 万人以下在线监测点不应少于 3 个;50 万人100 万人在线监测点不应少于 5 个;100 万人500 万人在线监测点不应少于 20 个;500 万人以上在线监测点不应少于 30 个。5.4.6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应根据供水服务面积设置,每 10 平方千米不应少于一个监测点,管网压力监测点总数不应少于 3 个,在管网末梢可适当增加监测点数。5.5排水设施排水设施5.5.1排水设施设计应符合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 和室29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 的相关规定。5.5.2排水设施运行监测对象及主要指标宜符合表 5.5.2 的规定。表 5.5.2 排水设施运行监测对象及主要指标监测场景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雨水管网及设施监测雨量(必选)量程:0.01mm/min4mm/min(允许通过最大雨强8mm/min);精度:0.2mm;分辨率:0.1mm;记录时间间隔:1min99h 连续可调;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腐、防水等抗恶劣环境性能;防护等级:IP67。液位(河道)(必选)量程:(020)m;精度:1%FS;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液位(易积水点和管道)(必选)量程:(020)m;精度:1%FS;采集频率:不低于 1 次/5min,采集频率可调;上传频率:不低于 1 次/3min,上传频率可调;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68;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泥位(可选)量程:(0.410)m;工作温度:(-2060);IP 等级:不低于 IP68。流量(可选)量程:(-6.06.0)m/s;精度:1%FS;采集频率:不低于 1 次/5min,采集频率可调;上传频率:不低于 1 次/5min,上传频率可调;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爆、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井盖位移(可选)工作温度:(-2080);IP 等级:不低于 IP68。视频监控(必选)宜采用低照度高清网络高速智能球机,10 倍以上光学变焦,分辨率:720p 以上,帧率不低于 10 帧/s;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小于 5000h;其余技术要求应符合 GA/T 367 的相关规定。污水管网及设施监流量(可选)量程:(-6.06.0)m/s;精度:1%FS;采集频率:不低于 1 次/5min,采集频率可调;上传频率:不低于 1 次/5min,上传频率可调;30监测场景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测(包括合流制管网)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爆、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泥位(可选)量程:(0.410)m;工作温度:(-2060);IP 等级:不低于 IP68。管道/格栅前池液位(必选)量程:(020)m;精度:1%FS;采集频率:不低于 1 次/5min,采集频率可调;上传频率:不低于 1 次/5min,上传频率可调;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爆、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水质(可选)pH测量范围:pH2.0pH12.0(040);自动清洗方式:机械式、超声波;响应时间:0.5min;漂移:0.1pH 以内;实验水样对比实验:0.5pH 以内;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小于 720h/次。氨氮电极法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量程范围:0.1mg/L-150mg/L温度补偿精度:1mg/L 以内;响应时间:5min;零点漂移:5%;量程漂移:5%;实验水样对比实验:15%;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小于 720h/次。光度法技术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测量范围:0.05mg/L50mg/L;零点漂移:10%;量程漂移:10%;实验水样对比实验:15%;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小于 720h/次。CODcr测量范围:20mg/L5000mg/L,可扩充;检测周期:60min分辨率1mg/L;零点漂移:5mg/L;量程漂移:10%;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小于 360h/次。总磷测量范围:(050)mg/L;准确度:5%;测量周期:最小测量周期 40min;最低检出限:不大于 0.01mg/L。31监测场景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可燃气体浓度(可选)量程:(020%)VOL;精度:0.1%VOL;示值误差:2.5%FS;使用寿命:不少于 18 个月;工作温度:(-1060);防爆等级:Exib IIB T4 Gb;防护等级:IP68;井盖位移(可选)工作温度:(-2080);环境适用性:应具有防水、防尘、防腐等抗恶劣环境性能。5.5.3排水设施监测应优选以下部位或区域进行布点:1重点监测防涝设施,包括雨水主干管网、雨水泵站、调蓄设施、道路易积水点、河道、闸门、下穿式立体交叉道路和隧道等;2重点监测污水系统设施,包括污水接户井、汇流支管、污水主干管网、污水泵站前池、截流设施、污水处理厂等;3重点监测交通枢纽、重要路段周边排水系统等;4存在各工程交叉相互影响的排水管线。5.5.4排水管网水位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污水处理厂进水口与中途提升泵站之间的主干管上,应至少布设 1 个监测点;2宜布设在干管接入主干管的检查井、主干管交汇的检查井、倒虹吸检查井;3沿污水管网和合流制管网干管或主干管应布设监测点,在水位突变位置增设布置监测点;4污水截流井、初雨截流井宜布设监测点;5低洼地区、下穿立交等交易积水区域的检查井宜布设监测点。5.5.5排水管网流速监测点宜布设在新建和在建管网设计流速突变或设计流速过缓的主干管上。5.5.6排水管网流量监测点可根据管网实际情况进行布设:1可在分区流域污水干管汇入污水处理厂主干管处布设监测点;2各类排水泵站的出水压力管处可布设监测点;3水质或水量突变的管道区段的检查井可布设监测点;324重点排水户的接管井可布设监测点;5在溢流口处可布设监测点,对于合流制溢流井群,如不具备监测所有溢流井的条件,可选择监测上游和下游。5.5.7排水管网水质监测点布设宜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点可分为临时监测点和固定监测点。临时监测点可根据实际需要布设。固定监测点宜布设在分区流域污水干管汇入污水处理厂主干管处、工业聚集区总排放口、接入公共排水管网的检查井、提升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水分区末端等;2监测宜采用在线与人工监测相结合,以人工监测为主进行分析。5.5.8排水管网视频监控点布设宜符合下列规定:1可优先采用已经布设的监控点及其数据,并应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增设新的监控点;2重要的排水泵站、截污闸、排放口、溢流口、下穿地道或隧道、易涝点宜布设监控点;3汇水面积大于 1km2的排水分区节点宜布设监控点;4临近排污口的检查井,或重要的检查井,宜布设监控点。5.5.9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易燃气体的格栅间、雨水调蓄池等建(构)筑物,应设置相应的气体监测和报警装置。5.5.10井盖智能终端应在下列位置布设:1重要场所、人员密集处和交通要道等的检查井;2装有监测仪器设备的检查井。5.6燃气设施燃气设施5.6.1燃气设施运行监测对象及主要指标宜符合表 5.6.1 的规定。表 5.6.1 燃气设施运行监测对象及主要指标监测对象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管线压力(必选)精度:1.5%FS;环境适用性:应具防爆、防腐、防水等抗恶劣环境性能。流量(必选)精度:不低于 10m/h;环境适用性:应具有耐高温、高压、防爆、防腐、防水33监测对象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等抗恶劣环境性能。振动信号(可选)振动频响:15KHz;振动响应:燃气带压埋地钢管响应 400 米;防护等级:IP68;防爆等级:本安型。燃气场站浓度、视频监控(必选)检测距离:0150m;检测范围:050,000ppmm;响应时间:0.1s。燃气管网相邻地下空间甲烷气体浓度(必选)量程:(020%)VOL;精度:0.1%VOL;示值误差:5%FS;工作温度:(-1060);防爆等级:Exib IIB T4 Gb;采集频率:标准模式下不低于 1 次/30min,触发报警时不低于 1 次/5min;环境适用性:应具防爆、防腐、防水等抗恶劣环境性能;防护等级:IP68;通过交变湿热环境试验,湿度不低于 95%RH;通过恒定湿热环境试验,温度(402),湿度(933)%RH。温度(可选)量程:(-1060);精度:0.1;采集频率:标准模式下不低于 1 次/30min,触发报警时不低于 1 次/5min;环境适用性:应具有耐高温、高压、防水等抗恶劣环境性能。用气餐饮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必选)精度:0.1%VOL;分辨率:0.1%VOL;满足防爆要求,具备声光报警、无线传输。5.6.2燃气设施监测应优选以下部位或区域进行布点:1高压、次高压管线和人口密集区中低压主干管线,燃气场站;2燃气阀门井内,燃气管线相邻的雨污水、电力、通信等管线及地下阀室;3有燃气管线穿越的密闭和半密闭空间和其他燃气泄漏后易通过土壤和管线扩散聚集的空间;4人口密集区用气餐饮场所;5燃气爆炸后易产生严重后果的空间;6工业用户等重点对象,小区用户燃气入户安检点。345.6.3以下场所应设置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1建筑物内专用的封闭式燃气调压、计量间;2地下室、半地下室(人工煤气和天然气除外)和地上密闭的用气房间;3中压燃气管道竖井、液化石油气管道竖井和一类高层建筑燃气管道竖井;4地下室、半地下室(人工煤气和天然气除外)引入管线穿墙处;5燃气设备层和管道层。5.7综合管沟(廊)设施综合管沟(廊)设施5.7.1综合管沟(廊)监测对象及主要指标宜符合表 5.7.1 的规定。表 5.7.1 综合管沟(廊)监测对象及主要指标监测对象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干线管廊本体沉降变形:竖向位移(必选)1)全站仪:测角精度 0.5;测距精度0.6mm 1ppm;单次测量时间37s;2)静力水准:量程80mm;精度0.1mm;分辨率0.01mm;3)沉降点:10cm长不锈钢测钉。裂缝(必选)宽度测量精度不应低于0.1mm;长度测量精度不应低于1mm。入廊管线入廊燃气管线压力(必选)精度:1kPa流量(必选)精度:不低于10m3/h入廊供水管线流量(必选)精度:不低于0.1%压力(必选)精度:0.25%FS入廊热力管线流量(必选)精度:优于1级压力(必选)精度:不低于0.5级入廊排水管线液位(可选)精度:1%分辨率:0.01m35监测对象监测指标指标技术参数流量(必选)测量精确度:1%;流速分辨率:0.01m/s。廊内环境温度(必选)精度:3%FS湿度(必选)精度:3%FS氧气浓度(必选)精度:3%FS硫化氢浓度(必选)精度:3%FS甲烷浓度(必选)精度:0.1%LEL水位(可选)精度:1%;分辨率:0.01m。5.7.2综合管廊应设置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对廊内环境参数进行监测与报警,气体报警设定值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 的有关规定。5.7.3综合管沟(廊)沿线舱室内氧气、温度、湿度检测仪表设置间距不宜大于 200m,且每一通风区间内应至少设置 1 套。5.7.4两段管廊廊体拼接处宜布设渗漏监测点位。5.7.5廊内可能产生积水(污水)位置宜布设有害气体监测点位。5.7.6综合管沟(廊)结构整体垂直变形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选取关键断面进行监测时,在舱室顶板、承重侧壁上应至少布置一个监测点;2断面上的监测点宜对称分布布置;3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的纵向间距不宜大于 50m;4当进行长期实时监测时,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纵向距离不宜大于 100m。5.7.7综合管沟(廊)结构整体垂直变形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361当选取关键断面进行监测时,在舱室顶板、承重侧壁上应至少布置一个监测点;2断面上的监测点宜对称分布布置;3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的纵向间距不宜大于 50m;4当进行长期实时监测时,整体水平变形监测点纵向间距不宜大于 100m。5.7.8综合管沟(廊)结构的差异沉降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个差异沉降监测断面应至少对称布置 2 个监测点;2断面宽度尺寸大于 10m 的管沟(廊)结构应进行横向差异沉降监测,应布置不少于 2 个监测点。5.7.9综合管廊内沿线舱室设备集中安装处或现场设备间、人员出入口、变配电间及监控中心控制区、设备区等场所应设置摄像机。综合管廊沿线舱室摄像机设置间距不应大于 10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1 台。5.7.10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舱室应在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出入口、逃生口、防火处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火灾声光警报器,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2 套。5.7.11对综合管沟(廊)有人员非法入侵风险的部位,应设置入侵报警探测装置和声光报警器。5.7.12综合管沟(廊)人员出入口应设出入口控制装置。5.7.13综合管沟(廊)内宜在下列场所处设置巡查点:1综合管廊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通风和管线分支口;2综合管廊重要附属设备安装处;3管道上阀安装处;4电力电缆接头区;5需要重点巡查的部位;6巡查管理主机应设置在监控中心。5.7.14综合管沟(廊)内下列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干线综合管电力电缆的舱;372支线综合管电力电缆的舱;3有火灾风险的舱室。5.7.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现场部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舱室应设置感烟火灾探测器;2需要联动触发自动灭火系统启动的舱室应设置感温火灾探测器;3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舱室应在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出入口、逃生口、防火处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火灾声光警报器,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2 套;4当综合管廊具有多个舱室且共用出入口时,设置有火灾报警系统的舱室在进入共用出入口的防火门外侧应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5.7.16每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保护综合管廊舱室的区域半径不宜大于1000m。5.7.17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舱室的防火门应接入防火门监控系统,消防控制室应设置防火门监控器。5.7.18含天然气管道的舱室天然气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舱室的顶部、管道阀门安装处及其他易聚积天然气的节点处应设置天然气探测器;2内沿线天然气探测器设置间隔不宜大于 15m,安装距顶部不宜大于0.3m;3当天然气探测器安装于管道阀门处时,探测器的安装高度超出释放源0.5m2m。5.7.19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声光警报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含天然气管道的室内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出入、逃生口和防火门处应设置声光警报器,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 2 个;2监控中人员值班的场所应设置声光警报器。5.7.20入廊电力电缆宜设置有电气火灾监控器、测温探测器等组成的电力电缆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测温探测器对电力电缆接头,电力电缆表层等发热部位实施温度监测;2当在电缆接头或电缆表层采用接触式敷设的方式设置线型感温火灾探测38器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的相关规定。5.8环卫设施环卫设施5.8.1智慧环卫信息化系统宜提供基础信息管理、监控指挥调度、机械作业管理、人员保洁管理、垃圾分类管理、收运中转管理、垃圾处置管理等功能模块,可根据自身特点及项目需要,对系统进行适应性扩展和特色内容建设。5.8.2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宜满足以下规定:1支持建立环卫设施基础信息台账,实现信息增删改查、报表生成导出;2支持各类环卫车辆、人员、设施、场站、道路的位置标注、环卫地图信息增删改查和管理维护等;3支持各类环卫车辆基础信息的增删改查和管理维护;4支持环卫人员基础数据增删改查和管理维护。5.8.3监控指挥调度模块宜满足以下规定:1支持对环卫作业的主要数据指标项进行可视化展示;2支持信息筛选定位、路线展示、轨迹回放、分层显示、缩放显示等;3支持接入环卫车辆、设施、场站的实时视频画面,可进行多画面切换、回放、截图抓拍和存储导出等;4支持对环卫人员、车辆的远程指挥调度,可通过人员设备或车载终端与现场进行实时信息互动。5.8.4机械作业管理模块宜满足以下规定:1支持道路机扫作业全过程的数据监管、作业量统计等;2支持道路冲刷作业全过程的数据监管、作业量统计等;3支持对道路作业质量进行监督考核,可实现考核任务调度、现场检查、数据核查、智能评价、任务整改等。5.8.5人员保洁管理模块宜满足以下规定:1支持将各类环卫人员信息进行数据库管理,实现人员岗位、人员单位、人事信息等的管理;2支持保洁区域的划分和路段的绑定及增删改查操作;393支持环卫工人与作业区域或者路段的匹配,对作业次数、作业时间段和作业区域等进行排班调度管理;4支持自动考勤打卡,随机或者定时对在岗人员进行点名;5支持记录作业人员的要求作业时间、实际作业时间、要求作业量、实际作业量、停留超时情况、脱岗情况、串岗情况等;6支持根据薪资考评规则对环卫人员进行综合绩效考评。5.8.6垃圾分类管理模块宜满足以下规定:1支持公众服务,为市民了解和参与垃圾分类提供途径,如垃圾分类政策公示、信息查询、调查问卷和活动参与;2支持垃圾分类物资(分类垃圾桶、厨余垃圾袋、专用垃圾清运车等)的申报、审批、采购、供货、接收和库存等管理;3支持对垃圾分类后端处置进行监管,对不同处置设施的进场量、重点作业面视频、处置过程、大气环境和渗沥液出水等数据进行监测管理。5.8.7收运中转管理模块宜满足以下规定:1支持生活垃圾收运作业全过程监管;2支持粪便清运作业全过程监管;3支持医疗垃圾、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等收运监管;4支持基于垃圾类别、收运重量、进出场记录,实现对垃圾来源、中转过程和处置去向的监管。5.8.8垃圾处置管理模块宜满足以下规定:1支持对各类物质进出场量的实时称重;2支持处置设施现场监控可视化;3支持大气环境数据、垃圾填埋场填埋气处理数据、垃圾焚烧厂烟气数据等的实时采集、传输、数据的本地存储、系统自动报警、数据趋势分析、定期监测数据的录入、定期监测与在线监测数据的比较等。5.8.9智慧环卫信息化系统宜配套建设相关硬件设备,所部署的硬件设备及指标宜符合表 5.8.9 的规定。表 5.8.9 环卫设施硬件设备技术要求指标技术参数车载终端设备(用于收运中转管理、餐厨收运管功能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接口:支持油耗数据、作业状态数据、车载称重数据等数据接入,40理、渣土运输管理等系统相关的车辆上)统一传输;支持数据双链路传输;性能要求(供参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1)工作电压: 9V 36V;(2)冷启动时间:29秒(平均);(3)热启动时间:5秒(平均);(4)工作温度:-20 75;(5)工作湿度:595;(6)存储温度:-40 75。移动执法设备(用于环卫机械作业、人员保洁、垃圾分类、收运中转、垃圾处置、公厕管养、餐厨收运、渣土运输、水务监测等系统作业效果的监督检查中)功能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摄像头数量:前后两个摄像头;(2)调度功能:对讲调度功能;(3)SOS一键求助功能。性能要求(供参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1)通讯模块:4G以上的宽带无线网络;(2)冷启动时间:20秒(平均);(3)热启动时间:5秒(平均);(4)像素:400万以上像素。人员智能定位设备(用于人员管理,如道路保洁人员、公厕保洁人员、道路巡查人员等)功能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打卡功能:上下班打卡;(2)紧急求助功能;(3)可选附加功能:步数记录、心率采集、天气预报、防水等。性能要求(供参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2)工作温度:-2065;(3)存储温度:-3080;(4)工作湿度:10%RH,不凝结;(5)防水防尘等级:IPX5及以上;(6)定位精度:10米内;(7)冷启动时间:30S内;(8)热启动时间:5S内。视频监控设备(用于环卫机械作业、人员保洁、垃圾分类、收运中转、垃圾处置、公厕管养、餐厨收运、渣土运输、水务监测、污染源监控等系统的实时视频监控)功能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网络接口:RJ45网口,自适应10M/100M;性能要求(供参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1)工作温度:-1050;(2)工作湿度:小于90%;(3)视频压缩:H.265/H.264/MJPEG;(4)水平视角:100-25度;(5)传输速率:11b:11Mbps;11g:54Mbps;11n:上限150Mbps;(7)防护等级:符合GB/T17626.5四级标准。公厕监管设备功能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客流量检测;(2)厕位检测引导;41(3)可选配用电量监测、用水量监测、评价器。性能要求(供参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1)响应时间:5S;(2)氨气分辨率:1PPM;(3)硫化氢分辨率:0.1PPm;(4)PM2.5测量精度:10%;(5)温度精度:0.2;(8)湿度精度:2%RH。环保屋监测功能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声光提示功能;(2)实时视频监控及通话;(3)可选配AI智能语音提示功能。性能要求(供参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1)响应时间:5S;(2)用水量采集,准确度95%以上;(3)用电量采集,准确度95%以上;(4)重量监测且准确度95%以上;(5)温度监测且准确度95%以上;(6)满溢度监测且准确度95%以上。智慧分类箱功能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声光提示功能;(2)可选配人脸识别或刷卡、扫码开门。性能要求(供参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1)最大功耗:125W;(2)待机功耗:10W;(3)工作湿度:-2070;(4)存储温度:-3080;(6)重量准确度:95%以上;(7)温度准确度:95%以上;(8)满溢度准确度:95%以上。中转站监测设备功能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污水、垃圾漫溢报警功能;(2)污水处置集成功能;(3)视频采集、存储、实时上传功能;(4)定时淋洒除臭及远程控制功能;(5)实时语音对讲调度功能。性能要求(供参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1)响应时间:5S;(2)氨气分辨率:1PPM;(3)硫化氢分辨率:0.1PPm;(4)PM2.5测量精度:10%;42(5)温度精度:0.2;(6)湿度精度:2%RH。污染源监测设备(用于废水、废渣、废气及车辆尾气等污染物监测)功能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污染源超标预警。性能要求(供参考,结合实际情况确定)(1)响应时间:99%业务时延0.02s整机功耗30w电源POE:42.5V57V防护等级IP65温度环境温度:-3555湿度598防雷能力3KA防震保护要求如下:符合YD5083要求;符合GB/T 2423要求表 5.11.2-2 雷达设备性能参数类别指标指标技术参数64毫米波雷达频段24.0GHz24.25GHz挂高自定义视角(FOV)水平:55;垂直:10。探测距离最远探测距离250m(纵向)覆盖车道8(车道宽度50m以内)距离分辨率1.5m距离精度0.5m速度分辨率0.15m/s速度范围-60m/s60m/s角度分辨率6(水平)角度精度0.1数据输出帧率10Hz检测精度车道占据检测95%;目标分类80%(卡车、小汽车、非机动车、行人)、车辆计数95%激光雷达测距方式脉冲式激光波段905nm激光等级1级(人眼安全,符合IEC 60825-1要求)激光通道32 路测量范围120m、150m、200m(反射率为20%)测距精度2cm视场角垂直视场角25,水平视场角80数据输出帧率10Hz角度分辨率垂直:1;水平:5Hz:0.09、10Hz:0.18表 5.11.2-3 微型气象站参数指标指标指标技术参数工作环境工作环境要求如下:工作温度:-4060;接触放电:4kV;空气放电:8kV;工作湿度:0100;振动:符合GB/T 2423.10要求;抗风等级60m/s;盐雾:符合GB/T 2423.17要求;防护等级:符合GB/T 4208中IP65等级要求。65测量要素测量范围分辨率准确度气温-40800.10.2相对湿度0100%0.1%2%风向036013风速075m/s0.01m/s2%降水量0999.9mm0.1mm0.3mm(10mm),3%(10mm)气压150hPa1020hPa0.1hPa1hPa能见度5m30000m1m2%(2km),5%(2km10km),10%(10km)天气现象测量种类包括:雾(轻雾、雾、浓雾)、雨(小雨、中雨、大雨)、雪(小雪、中雪、大雪)、混合降水(雨夹雪)、无降水等表 5.11.2-4 道路环境传感器参数指标指标指标技术参数工作环境工作环境要求如下:工作温度:-4060;接触放电:4kV;空气放电:8kV;工作湿度:0100;振动:符合GB/T 2423.10要求;抗风等级60m/s;盐雾:符合GB/T 2423.17要求;防护等级:符合GB/T 4208中IP65等级要求。路面状态观测指标观察指标包括:路面状况包括干燥、潮湿、积水、积雪、结冰、冰水混合物、水厚、冰厚、雪厚、湿滑系数路面状态参数输出;积水厚度:0.00mm10mm;分辨率:0.01mm;精度:0.1mm;覆冰厚度:0.00mm10mm;积雪厚度:0.00mm10mm;湿滑程度:0.001;分辨率:0.01;路面温度:-4080;路面湿度:0100%。5.11.3信息感知路口设备宜具备边缘计算功能,边缘计算设备技术参数宜66符合表 5.11.3 的规定。表 5.11.3 边缘计算设备参数指标指标技术参数边缘计算设备指标视频接入格式:支持H.264、H.265;图片接入各式:支持jpeg;存储:支持视频、图片、视频混合存储,存量20T;识别:支持实时车辆属性识别、车牌识别、速度、位置、行驶姿态识别;数据融合:支持雷达、射频、线圈等多源数据融合;工作环境温度:-4070;工作环境湿度:595(非凝结);抗电强度:符合 GB 16796 要求。5.11.4RSU 部署应依据场景不同采取不同的布点方式:1城市场景部署要求:(1)道路中间存在茂密树木绿化带、树木高度遮挡 RSU 直线传播路径时,道路两侧宜分别部署 RSU;(2)城区丁字路口规划部署一个 RSU。宜部署于两侧道路交叉中心位置的路侧;(3)郊区十字路口交通道路双向 4 车道,路口周围无建筑、树木遮挡,在靠近交通信号灯位置立杆部署 1 个 RSU;(4)普通十字路口中间没有遮挡物,周围有建筑、树木遮挡。在十字路口对角部署 2 个 RSU,分别覆盖两个方向上的道路;(5)复杂十字路口道路宽阔,主车道双向车道数大于等于 8 个,周围有建筑或有立交桥遮挡。在十字路口四个转角分别部署 1 个 RSU,共部署 4 个RSU;(6)交通环岛中央有绿化景观,遮挡 RSU 到车辆的信息发送。应在交通环岛规划部署 4 个 RSU 对环岛进行无缝隙覆盖,对于更大环岛在弧形道路上进行补盲部署,在已规划的 RSU 中间位置增加部署 RSU,使 RSU 的部署覆盖整个环岛。(7)路口或路段之间 RSU 的部署间距不宜超过 500 米。2高速场景部署要求:(1)RSU 安装在路侧灯杆增加的悬臂上,RSU 在高速常规路段的两侧交叉部署,规划间距 400m,单侧规划间距 800m。RSU 部署间距可根据路67侧灯杆间距微调;(2)每一个匝道的出入口/服务区的出入口部署 1 个 RSU,用于传输摄像设备、雷达或融合感知节点上报的行车安全事件信息。RSU 可和雷达同位置安装。3隧道场景部署要求:(1)原则 1:RSU 部署在隧道内顶部,部署间距 200m。规划隧道内出口、入口、隧道间连廊内 RSU 的安装位置,再按照 200m 间距,规划隧道内RSU 安装位置;(2)原则 2:隧道内出口、入口顶部部署的 RSU 应收到良好的 GNSS 信号(一般距离隧道口 3m 以内);(3)原则 3:隧道的出口、入口是隧道间的连廊时,在连廊路侧中间位置安装 RSU,或者根据原则 2 部署。5.11.5微气象站应依据场景不同采取不同的布点方式:1城市场景优先选取事故多发危险路段、风口、桥梁附近、低洼道路、弯曲道路易起雾等路段布设,选择安装部署在空旷无遮挡区域,并考虑美观、防盗防破坏等因素;道路视线很好的城市场景,为确保5%的监测准确度,宜 3km5km 安装一套;2高速场景部署原则选取有桥梁、易起大雾区域,若高速公路有两条河流,易产生大雾,宜在河流区域附近安装,宜每 3km5km 安装一套。5.11.6道路环境监测站应依据场景不同采取不同的布点方式:1城市场景优先考虑安装在事故多发危险路段、桥梁附近、多车道、车流量大、背阴道路和十字路口等区域,宜复用一部分微气象站站杆,其余部分新建,宜 3km5km 安装一套;2高速场景部署优先考虑事故多发路段、弯道、桥梁、下坡等湿滑易结冰区域,宜与微气象站共杆建设,宜每 3km5km 安装一套。5.11.75G 基站规划应遵循“统一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原则,应提高 5G 基站与充电桩、智慧灯杆、交通设施塔杆、监控杆、广电塔杆、电力塔杆、公共物业等市政设施的共建共享比例。5.11.85G 基站规划应分区设置标准,可划分为密集市区、一般市区、县城、乡镇镇区,规划间距(单位:米)宜符合表 5.11.8 的规定。685.11.8 5G 基站规划站间距表工作频段密集市区一般市区县城乡镇镇区700MHz50060060080080002.6GHz0400600100014003.5GHz03004006009004.9GHz02503005006005.11.95G 基站规划应符合广东省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技术规范DBJ-T15-190 的规定。5.11.10云计算设施部署规划应符合云计算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51399、信息技术 云计算 平台及服务部署要求GB/T 37739 的规定。5.11.11边缘计算设施应符合 物联网 边缘计算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T41780.1 的规定。696数据汇交要求数据汇交要求6.1物联感知数据汇交物联感知数据汇交6.1.1基础设施物联感知控制设备接入应符合物联网 感知控制设备接入第 1 部分:总体要求GB/T 38637.1、物联网 感知控制设备接入 第 2 部分:数据管理要求GB/T 38637.2 的规定。6.1.2CIM 平台宜通过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提供的数据接口获取相关基础设施监测数据,应符合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CJ/T 312 第 6章数据交换接口的相关规定,如下所示:表 6.1.2-1 数据推送接口说明接口服务地址http:/ip:port/eUrbanMIS/api/v1/pushdatahttp 请求方式POSTContent-Type 请求头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charset=UTF-8接口说明通用数据推送接口参数说明名称类型说明groupstring数据分组tablestring数据表名datastring推送数据表的 JSON 数组appIDstring地市平台标识,由部级平台统一分配timestamplong时间戳,单位秒,1970 至今秒数signstring签名,作鉴权之用versionstring默认 1.0返回值JSON 格式字符串类型70表 6.1.2-2 数据查询接口说明接口服务地址http:/ip:port/eUrbanMIS/api/v1/getdatahttp 请求方式GETContent-Type 请 求头a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charset=UTF-8接口说明通用数据查询接口参数说明名称类型说明groupstring数据分组tablestring数据表名wherestring查询条件appIDstring地市平台标识,由部级平台统一分配timestamplong时间戳,单位秒,1970 至今秒数signstring签名,作鉴权之用version string默认 1.0返回值JSON 格式字符串类型,获取的数据内容在 data 字段6.1.3基础设施监测数据汇交内容应符合行业标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标准CJ/T 545 第 7.3 节的监测数据项要求,并可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扩充。6.1.4CIM 平台应提供实时感知类接口,包括物联感知设备定位、接入、解译、推送与调取。6.1.5新建相关物联感知数据收集系统(平台)时,应预留与 CIM 平台的71对接接口,应由主管部门提供一套公共 API 接口和协议,以便未来进行数据和服务的调用。6.1.6基础设施物联感知数据信息交换和共享应符合物联网信息和共享第 4 部分 数据接口GB/T 36478.4 的规定。6.2基础设施模型汇交基础设施模型汇交6.2.1基础设施模型的坐标系、高程基准和时间系统应与 CIM 平台保持一致,应在竣工验收后进行汇交。6.2.2各运营单位宜根据自身需要选用所需的 CIM 模型级别。6.2.3对于新城区(新建项目),综合管沟(廊)设施和交通设施宜汇交CIM7 级模型。6.2.4对于新城区(新建项目),电力设施、给水设施、排水设施、燃气设施、照明设施汇交的 CIM 模型不宜低于 CIM6 级。6.2.5对于新城区(新建项目),环卫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汇交的 CIM 模型不宜低于 CIM4 级。6.2.6对于旧城区(改造项目),综合管沟(廊)设施和交通设施宜汇交CIM7 级模型。6.2.7对于旧城区(改造项目),排水设施汇交的 CIM 模型不宜低于 CIM4级,电力设施、给水设施、燃气设施、照明设施汇交的 CIM 模型不宜低于 CIM6级。6.2.8对于旧城区(改造项目),环卫设施和数字基础设施汇交的 CIM 模型不宜低于 CIM4 级。726.2.9对于旧城区(未改造或微改造项目),既有的综合管沟(廊)设施、电力设施、给水设施、排水设施、燃气设施、照明设施和交通设施,汇交的CIM 模型不宜低于 CIM4 级。6.2.10对于旧城区(未改造或微改造项目),既有的环卫设施汇交的 CIM模型不宜低于 CIM2 级。6.2.11基础设施模型汇入 CIM 平台前应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或属性项对接转换等预处理工作。6.2.12基础设施模型质量元素宜根据表 6.2.12 确定,可在实际质量检验过程中可对该表进行扩充。表 6.2.12 成果模型质量元素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空间参考系大地基准检查采用的大地基准符合情况高程基准检查采用的高程基准符合情况地图投影检查采用的地图投影参数符合情况位置精度平面位置精度检查平面坐标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高度精度检查高度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模型间相对位置检查场景中模型相对位置关系的正确程度模型自身相对位置检查单个复杂模型各部分相对位置关系的正确程度表达精细度地形精度检查地形精度的正确程度模型精细度检查模型精细度的正确程度纹理精细度检查纹理精细度的正确程度逻辑一致性概念一致性检查模型对概念模式规则的遵循程度格式一致性检查模型物理存储结构、格式及其他要求的符合程度属性一致性检查模型对属性值域规则的遵循程度拓扑一致性检查模型对拓扑关系反映的准确程度73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表现一致性检查模型对表现及取舍规则的遵循程度属性精度分类正确性检查模型分类编码的正确程度属性项检查模型属性项的正确程度属性值检查模型属性值的正确程度时间精度原始资料现势性检查资料的现势性产品现势性检查产品的现势性场景效果场景完整性检查场景中包含各类模型的完整程度场景协调性检查场景中相对关系协调的程度附件质量元数据检查元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附属文档检查各类附属文档的完整性747应用场景应用场景7.1运营监管运营监管7.1.1通过分类编码与标识,赋予各类基础设施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汇聚重点基础设施的模型数据和物联感知数据,并进行关联定位展示,可宏观展示道路、桥梁、隧道、综合管线等重点基础设施的空间分布,微观展示其CIM 模型,支持重点基础设施及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统计以及各种报表输出等管理功能,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精细化、实景化监管,提高重点基础设施监管水平。7.1.2建立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对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等市政基础设施运行建立监测模型,实时展示重点基础设施分布,实时监测其运行状态、模拟仿真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城市安防、城市桥梁运行、燃气安全等及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7.1.3利用 CIM 平台分析模拟能力,充分感知道路、桥梁、隧道、综合管线等设施运行状况,对设施运行异常影响范围及趋势分析进行模拟分析,实现设施事故早期风险的预测预警、及时感知和高效预防。7.2智慧管线管廊智慧管线管廊7.2.1汇聚和应用管线管廊设施模型和数据,实现对管线运行的实时感知、统一监管和智能化管理。7.2.2基于 CIM 底板的管网数据,开展管网的动态更新、查询统计、运营巡检和动态监测管理等应用,支持管网运行的模拟仿真和应急管理。757.2.3汇聚和应用地下管线模型和数据,实现地下管线建设智能分析、三维查询展示和可视化。7.3智慧供水智慧供水7.3.1汇聚和应用给水设施模型,关联供水设施监测数据,实现对各项水务管理信息的采集、传输、共享和应用,解决水务企业在供水环节的业务需求,促进水资源管理利用的高效。7.3.2通过智能 AI 算法识别视频监控系统,在水厂各工艺环节布控,实现生产作业无人值守化、异常事件自动告警,提升水厂管理水平。7.3.3对于已存在的漏损情况,根据压力流量变化,结合管网模型分析定位漏损地区,支持工作人员进行漏损维修。7.3.4结合用水量的预报、估算与分配,对水司供水情况进行水力建模与模拟计算,在线跟踪供水系统水力运行状态,实时计算出所有管道的流量、压降、流速和水厂、用户节点的压力等水力信息,为供水系统科学调度与管理提供依据。7.4智慧排水智慧排水7.4.1汇聚和应用排水设施模型和数据,实现重点部位水质监测设备信息和监测数据的一张图展示,排水单元水质实时监测等。7.4.2提供排水设施摸查上报、巡查、养护、监督、考核、档案管理和审批辅助分析等信息化功能,辅助各级管理人员实现对排水设施的精细化管理,强化过程管控。767.4.3接入排水物联感知数据,提供可视化对比、分析、预警、预报等功能,让各级管理人员直观的了解排水系统的运行态势提供汛前/汛中/汛后的内涝管理功能,辅助各级管理人员实现防内涝“事前预警预报-事中应急指挥-事后分析总结”的全过程管理。7.4.4采用数据分析和应用技术,建立城市内涝预报预警、管网健康度评价、“厂-网-河(湖)”一体化调度三个模型,对指挥调度、灾情预判、预警预报等方面提供模拟分析和决策辅助服务。7.5智慧燃气智慧燃气7.5.1接入燃气设施模型和数据,实现燃气管道在线动态泄漏监测、燃气管道压力监测、密闭空间在线监测。7.5.2接入燃气设施模型和数据,实现燃气管道安全隐患管理、日常巡查上报管理、巡查养护管理等应用。7.5.3接入燃气设施模型和数据,提供燃气管道事故应急抢险指挥的分析决策。7.6智慧照明智慧照明7.6.1汇聚和应用智慧灯杆模型、道路视频监控数据和城市环境数据(雨量、噪音、环境、风力等)等、实现对智慧灯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全周期管理。7.6.2汇聚城市照明智能化监控数据,实现自动优化最佳开关灯时间,智能调整区域照明方案;777.6.3接入路灯线路漏电监测终端,实现片区照明供电线路不间断实时监测漏电情况。7.6.4接入路灯水位监测终端,实现实时反馈水浸黑点水位信息,超警戒水位照明设施自动警报和断电处置等应用内容。7.7智慧交通智慧交通7.7.1基于 CIM 平台的可扩展、可模拟、可分析、可展示性,汇聚和应用交通设施模型,融合视频监控、高清卡口、雷达、RSU、道路气象环境监测等多元数据,实现对日常交通管理、交通调度、公众出行、停车共享等出行状态、以及交通规划建设的全过程管控和监督,实现对路段、路口交通运行状态的精准评价。7.7.2汇聚应用智慧交通实时数据,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应用(APP 或者小程序等)等多种触达方式为乘客提供公交线路基础信息查询、公交线路推荐信息、公交车站基础信息查询、公交车站推荐信息、公交车辆基础信息查询、公交车辆推荐信息和道路动态信息服务等信息服务。7.7.3通过车联网终端获取公交车的车速及定位信息,计算车头与停止线之间的距离,预估其到达路口的时间,与信号灯变灯时间进行比对,提前对司机进行预警,避免司机闯红灯,影响交通安全。7.7.4汇聚应用停车场监测感知数据,实现停车行业管理、信息查询和停车诱导等多位一体的停车信息综合服务功能。788 安全保障安全保障8.1安全机制安全机制8.1.1应制定有关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和配置的规定,保证安全管理人员按相应规定对网络进行安全管理。8.1.2应按有关规程对网络安全进行定期评估,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策略,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制度。8.1.3应建立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分类分级处置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根据应急演练的情况,重新评估和完善应急响应机制。8.2设备安全设备安全8.2.1应对登录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并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8.2.2宜采用密码技术保证物联感知设备中的重要信息资源安全标记的完整性。8.2.3远程管理物联感知设备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护鉴别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信息泄露。8.3网络安全网络安全8.3.1基础设施相关监测系统应根据网络的安全性需求,按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1785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 25058 等国家现行标准进行系统定级,并制定相应的防79范策略。8.3.2宜采用密码技术对从外部连接到内部网络的设备进行接入认证,确保接入的设备身份真实性。8.3.3网络安全应符合国家电子政务网路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GB/T21061 的相关规定。8.4数据安全数据安全8.4.1应建立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机制,涉密数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保密法的规定。8.4.2应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别进行相应的安全性保护。应分别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加工、数据提供、数据销毁等数据全生命周期进行相应的安全性保护,在数据不同阶段进行数据完整性、真实性、机密性保护。8.4.3基础设施数据传输和交换安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 28181、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GB/T 37025 以及国家政策和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8.4.4基础设施数据存储和备份安全应符合信息技术 云数据存储和管理第 1 部分:总则GB/T 31916.1、信息技术 备份存储备份技术应用要求GB/T 36092、信息安全技术 云存储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A/T 1347 以及国家政策和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809运营保障运营保障9.1运营保障基本要求运营保障基本要求9.1.1应建立设施设备管理保障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促进各项制度规范的贯彻落实。9.1.2应设立相应的基础设施管理组织架构,为基础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组织、人员保障。9.1.3智能化基础设施建成后,应有专职的运维管理人员以及运维实施人员。9.1.4智能化基础设施建成后,宜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移交市区相关企业统一运营、授权专业企业运营等多种形式开展运维。9.1.5资产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1所有资产应建立统一的标识;2所有资产应明确其所有权、使用权、运维权;3所有资产应建立管理台账,台账应至少覆盖从设备使用的全生命周期;4所有资产台账应具有明确的资产状态标记。9.1.6应建立完备的运维日志体系,日志管理应符合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GB/T 36626 的规定,并满足以下要求:1运维日志应至少包含操作时间、操作者、操作类型等信息;2运维日志应根据用户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审计策略;3运维日志至少应包括主机系统日志、应用日志、数据库日志和平台日志。9.1.7应建立完善的运维策略体系,满足运维体系可管理、可维护、可扩展的要求。运维策略应符合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 GB/T36626 的规定,同时运维策略应满足以下要求:811系统应建立完整、统一的运维策略体系;2系统应建立统一的运维策略标识;3系统的运维策略应至少涵盖主机、接口、资产、日志、备份、组织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应涵盖安全策略要求。9.1.8应制定物联感知数据更新机制,及时或定期进行数据更新。9.1.9应按基础设施模型变化情况和使用要求,制定数据更新机制,及时或定期进行数据更新。9.1.10模型几何更新宜采用要素更新或区域更新的方式进行,要素更新应保证新模型替换原有模型、且更新后的模型与周边模型的拓扑关系正确。区域更新应保证更新后的模型与周边模型的边缘无缝接边。9.1.11应保持基础设施模型、属性数据和元数据的一致性,并做好历史数据的备份工作。9.1.12模型元数据应与模型数据更新同步进行,对更新的时间、内容和操作人等同步记录。9.1.13在共享期间内,用于共享的模型单元应能被唯一识别。9.1.14基础设施模型数据宜采用 S3M、3D-Tiles、I3S 等标准发布服务。9.2应用场景专项保障应用场景专项保障9.2.1智慧供水设施运营保障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1应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并应严格执行;2应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建立全过程档案;3当给水系统需要停水时,应提前通告;当发生紧急事故时,应及时通告;4水厂和大型泵站的周界宜设置电子围栏和视频监控系统;5水厂和大型泵站的出入口通道应设置门禁系统;6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应保证给水系统安全可靠,提高和保障供水水质,82且应便于运行,节约成本,改善劳动条件。9.2.2智慧排水设施运营保障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1应采用例行操作、响应支持、优化改善、调研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维护,可采用相应的智能化工具,提高检查维护的效率及安全保障;2维护内容应包括感知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和应用平台等;3项目运行维护单位应建立排水数据库数据更新维护和更新机制,及时对变更的数据进行实地修测,及时更新数据;4厂区周界、主要出入口应设入侵报警系统,重要区域宜设置门禁系统;5根据运行管理需要可设电子巡更系统和人员定位系统。9.2.3智慧燃气设施运营保障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1燃气经营企业应制定燃气供应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并配备系统管理员,自行或委托维护单位定期检测系统运行、数据库和备份等情况,并建立 7x24h 巡查机制;2燃气经营企业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3当由系统外包专业公司软硬件设备供应商进行现场运行维护时,应有燃气经营企业相关人员在场配合;4燃气报警控制系统的管理操作和维护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负责,不得私自改装、停用和损坏系统。9.2.4智慧管线管廊设施运营保障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1应对管廊环境、管廊本体及相关附属设施进行集中监控,并符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 GB 51354 的相关规定。宜采用智能化监控;2运营管理单位应编制维护计划,并对维护工作的发起时间、发起原因、作业过程、质量验收等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并建立相关档案记录;3运营管理单位应结合运行情况、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日常巡检方案。4日常巡检应包括管廊本体、附属设施、内外部环境、入廊管线日常情况等。在极端异常气候、周边环境复杂、灾害预警等特殊情况下,应增加巡检频次。宜采用智能巡检技术实现智慧巡检和全自动巡检等;5在对设施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查时支持巡检签到,对巡检的内容进行记录管理;6运营管理单位应对停止运行、封存、报废的管线进行标识,并采取必要83的安全防护措施;7运营管理单位与入廊管线单位应根据入廊管线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专项应急预案。9.2.5智慧照明设施运营保障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1智慧灯杆的运行维护对象分为公共部分和挂载设备部分。公共部分包括杆体、系统平台及设备、供电配套、通信管线配套等,其余为杆体挂载设备部分;2公共部分设施由专业的智慧灯杆维护单位进行统一维护。对于挂载设备部分,可由挂载设备归属部门进行维护;3运行维护单位应制定运行维护管理制度,配备经过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专人负责智慧灯杆相关的管理、操作和维护,并如实填写系统运维记录;4应定期检查杆体及系统设备的完好性和运行状态。9.2.6智慧交通设施运营保障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求:1公交站台运维主体宜由智慧公交站台管理人员、系统技术管理人员、系统运行操作人员等组成,承担和负责一项、多项或全部系统运行维护工作;2公交站台上的智能化系统定期进行自动更新升级;3公交站台上的电子站牌及发车指示装置应确保正常工作,当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关闭显示屏,并在 48h 内修复;4停车场(库)经营者应对停车管理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停车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制度、安全规范、消防知识、停车引导、收费管理、纠纷处理和应急预案等;5停车场(库)充电服务宜采用自助服务方式,充电场站应设置明显的操作指南,指导顾客按规定充电流程进行充电;6运行维护人员应定期对充电桩的计时计费系统等进行调试、测试,保证系统平稳运行。84附录附录 A 基础设施分类与编码基础设施分类与编码表 A.0.1 电力设施分类编码表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电力设施直埋供电设施110kV(66kV)及以下的直埋供电管线010101城市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与代码GB/TkV 的直埋供电管线010102500kV(330kV)及以上的直埋供电管线010103工作井010104其他直埋供电设施010199沟槽供电设施110kV(66kV)及以下的沟槽供电管线010201220kV 的沟槽供电管线010202500kV(330kV)及以上的沟槽供电管线010203综合沟槽供电管线010204工作井010205其他沟槽供电设施010299排管供电设施110kV(66kV)及以下的排管供电管线01030185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220kV 的排管供电管线010302500kV(330kV)及以上的排管供电管线010303综合排管供电管线010304工作井010305其他排管供电设施010399隧道供电设施110kV(66kV)及以下的隧道供电管线010401220kV 的隧道供电管线010402500kV(330kV)及以上的隧道供电管线010403综合隧道供电管线010404人行出入通道010405通风通道010406工作井010407其他隧道供电设施010499公用供电设施公共交通供电设施012001轨道交通供电设施012002信号灯供电设施012003公用照明供电设施01200486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其他公用供电设施012099光储直柔设施晶硅光伏设备012101碲化镉光伏012102砷化镓光伏012103BIPV 光伏012104化学电池储能设施012105交直并网变流器012106储能变流器012107光伏变流器012108电压等级变换器012109柔性能量路由器012110电力配套设施110kV(66kV)及以下变电所(站)019001220kV 变电所(站)019002500kV(330kV)及以上变电所(站)019003其他电力配套设施/01909987表 A.0.2 给水设施分类编码表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给水设施原水设施原水管(渠)道030101城市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与代码GB/T28590-2012阀门设施030102计量设施030103排水设施030104排气设施030105其他原水设施030199饮用水设施给水管道030201阀门设施030202计量设施030203消防设施030204排水设施030205排气设施030206其他饮用水设施030299直饮水设施直饮水管道030301阀门设施030302计量设施030303排水设施030304排气设施030305其他直饮水设施03039988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中水设施中水管道030401阀门设施030402计量设施030403消防设施030404排水设施030405排气设施030406其他中水设施030499给水配套设施自来水厂039001水库039002水库增压泵站039003增压泵站039004深井039005采灌井039006其他给水配套设施039099表 A.0.3 排水设施分类编码表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排水设施雨水排水设施雨水管道040101城市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与代码阀门设施040102雨水检查井040103雨水篦子04010489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GB/T28590-2012其他雨水排水设施040199污水排水设施污水管道040201阀门设施040202排气设施040203污水检查井040204其他污水排水设施040299雨污合流排水设施雨污合流管道040301阀门设施040302雨污检查井040303其他雨污合流排水设施040399河道管涵设施泄洪管道040401联通管道040402人工河道040403其他河道管涵设施040499排水配套设施雨水泵站040501污水泵站040502雨污合流泵站040503污水处理厂(站)040504雨水调蓄池040505雨水调蓄管道(隧道)04050690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溢流井040507污泥排放管040508排水出口设施040509泵井040510拍门040511立管040512闸门040513其他排水配套设施040599表 A.0.4 燃气设施分类编码表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燃气设施天然气长输管线设施天然气长输管道050101城市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与代码GB/T28590-2012阀门设施050102阴极保护050103储气库050104其他天然气长输管线设施050199天然气主干管网设施天然气主干管道050201阀门设施050202阴极保护050203其他天然气主干管网设施05029991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天然气配送管线设施天然气配送管道050301阀门设施050302阴极保护050303调压器050304其他天然气配送管线设施050399液化石油气主干管网设施液化石油气主干管道050401阀门设施050402阴极保护050403其他液化石油气主干管网设施050499液化石油气输配设施液化石油气输配管道050501液化石油气储存罐050502阀门设施050503阴极保护050504其他液化石油气输配设施050599煤气配送管线设施煤气配送管道050601阀门设施050602阴极保护050603调压器050604其他煤气配送管线设施050699燃气厂站人工煤气生产厂05070192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设施燃气储配站050702门站050703气化站050704混气站050705加气站050706灌装站050707供应站050708其他050799燃气配套设施天然气加气站储气罐059001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储气罐059002液化石油气储存罐059003液化石油气气化设施059004燃气调压站059005阀门设施059006阴极保护059007其他燃气配套设施059099表 A.0.5 综合管沟(廊)设施分类编码表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综合管沟干线综合干线综合管沟(廊)090101城市地93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廊)设施管沟(廊)设施下空间设施分类与代码GB/T28590-2012干线综合管沟(廊)附属设施090102其他干线综合管沟(廊)设施090199支线综合管沟(廊)设施支线综合管沟(廊)090201支线综合管沟(廊)附属设施090202其他支线综合管沟(廊)设施090299干支线混和综合管沟(廊)设施干支线混和综合管沟(廊)090301干支线混和综合管沟(廊)附属设施090302其他干支线混和综合管沟(廊)设施090399缆线综合管沟(廊)设施缆线综合管沟(廊)090401缆线综合管沟(廊)附属设施090402其他缆线综合管沟(廊)设施090499过路综合管沟(廊)设施过路综合管沟(廊)090501过路综合管沟(廊)附属设施090502其他过路综合管沟(廊)设施090599其他综合管沟(廊)设施/09990094表 A.0.6 环卫设施分类编码表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城市环卫设施收集设施生活垃圾收集点(投放点)110101城镇环境卫生设施属性数据采集表及数据库结构CJ/T171-2016、成都市智慧城市市政设施城市环境卫生基础数据规范DB5101/T66-2020生活垃圾收集站110102有害垃圾收集点110103工业垃圾收集站110104医疗垃圾收集站110105废物箱110106其他收集设施110199转运设施生活垃圾转运站110201其他转运设施110299处理及处置设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10301生活垃圾填埋厂110302厨余垃圾处理厂110303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理设施110304渗滤液处理厂110305建筑垃圾处理厂110306其他处理及处置设施110307其他环卫设施环卫公共厕所110401环卫工人休息场所110402环卫工具房11040395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环卫停车场110404车辆清洁站110405洒水(冲洗)车供水器110406环卫车辆110407其他环卫设施110499表 A.0.7 照明设施分类编码表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照明设施路灯井盖/120100成都市智慧城市市政设施城市照明基础数据规范DB5101/T 142018、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运行维路灯(灯杆)常规灯杆120201高杆灯灯杆120202半高杆灯杆120203庭院灯灯杆120204其他120299智慧灯杆/120301配电箱坐式120401杆架式120402挂式120403其他120499灯具发光二极管灯(LED)12050296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护技术标准T/CMEA212021节能灯120503金卤灯120504荧光灯120505其他120599单灯控制器三遥控制120601有线控制120602时钟控制120603其他120699表 A.0.8 交通设施分类编码表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交通设施轨道交通设施轨道交通线路340101城市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与代码GB/T28590-2012轨道交通车站340102轨道交通区间联络通道340103其他轨道交通设施340199道路设施人行通道340201车行通道340202非机动车道340203道路附属设施340290其他道路设施34029997功能分类特征分类实体分类编码参考依据停车设施自行车库340301汽车库340302充电桩340303公交站340304公共交通停靠站340305其他停车设施340399桥梁设施火车桥梁340401汽车桥梁340402人行桥梁340403其他桥梁340499隧道设施火车隧道340501汽车隧道340502人行隧道340503其他隧道340599交通服务设施收费站340401服务区340402其他34049998本技术指引用词说明本技术指引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或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99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1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3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4 生活垃圾填埋场控制标准GB 168895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178596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18487.17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GB/T 20234.18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 2 部分:交流充电接口GB/T 20234.29 国家电子政务网路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GB/T 2106110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 2505811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 2528012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 2818113 城市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与代码GB/T 2859014 公共停车场(库)信息联网通用技术要求GB/T 297415 信息技术 云数据存储和管理 第 1 部分:总则GB/T 31916.116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 2 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GB/T 30428.217 信息技术 备份存储备份技术应用要求GB/T 3609218 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第 4 部分数据接口GB/T 36478.419 信息安全技术 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要求GB/T 3702520 信息技术 云计算 平台及服务部署要求GB/T 3773921 物联网 感知控制设备接入 第 1 部分:总体要求GB/T 38637.122 物联网 感知控制设备接入 第 2 部分:数据管理要求GB/T 38637.223 智能变电站测控装置技术规范GB/T 4009524 变电站辅助设施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T 4077325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26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27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 502932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9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7430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3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10032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33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 GB 5096634 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GB/T 5127435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 5130136 云计算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 5139937 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638 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39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40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4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4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43 城镇燃气报警控制系统技术规程CJJ/T 14644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CJJ/T 15745 城镇供水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标准CJJ/T 27146 城市照明建设规划标准CJJ/T 30747 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技术标准CJJ/T 31548 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CJ/T 31249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标准CJ/T 54550 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GA/T 99251 电力设施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GA 108952 停车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130253 信息安全技术 云存储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A/T 134754 公路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JT/T 103755 电力设施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DL/T 216056 智慧灯杆技术规范DBJ/T 15-16457 广东省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技术规范DBJ-T15-19058 城镇排水管网动态监测技术规程DBJ/T 15-19859 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技术标准DB34/T 402160 成都市智慧城市市政设施城市环境卫生基础数据规范DB5101/T 66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05 10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戴德梁行:2023全域TOD综合开发之中国城市实践白皮书(95页).pdf

    全域TOD综合开发之中国城市实践白皮书2023 年 11 月目录 CONTENTS第一章中国 TOD 发展面临的课题挑战 TOD 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 中国 TOD 面临的课题挑战 研究成都 TOD 的借鉴意义 第二章成都 TOD 发展模式研究 成都 TOD 发展历程的回顾 高度体系化顶层设计的构建 持续完善型发展模式的探索 第三章TOD 一体化策划设计实践研究 策划设计阶段 TOD 理念的落位思考 成都 TOD 一体化策划设计案例研究 TOD 一体化策划设计 36 原则总结第四章中国 TOD 未来发展展望 成都模式经验借鉴 TOD 一体化发展建议 TOD 发展机遇展望 1-11-21-32-12-22-33-13-23-34-14-24-3P.4P.20P.53P.88P.5P.14P.17P.21P.30P.48P.54P.57P.86P.89P.91P.93陶汝鸿戴德梁行 大中华区副总裁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随着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在“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各大城市也都积极推动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推进 TOD 模式的创新与落地,这些都为 TOD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等国家战略的提出,更是为TOD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以公园城市作为名片的成都,在国内首次提出“全域 TOD”发展理念,并将“公园城市”与“TOD 综合开发”有机融合,打造出一批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独具特色的 TOD 示范项目,为中国城市 TOD 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本报告深度剖析“成都 TOD 模式”于顶层设计、策划规划、技术创新、合作模式、项目试点等多方面的实践探索,从“站、产、城、人、文、绿”六个视角,创造性提出了“TOD一体化策划设计 36 原则”,旨在与各方共同探讨更科学、更可持续的 TOD 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前言 PREFACE4 戴德梁行中国TOD发展面临的课题挑战第一章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为 TOD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国内的 TOD 项目建设面临“规划引领不足、混合用地开发细则缺失、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开发利益分享机制不完善、资金平衡难以实现、用户体验不佳”等多项课题挑战。成都是国内首个提出“全域 TOD”发展理念的城市,在顶层设计、策划规划、建设运营、土地政策、项目试点等多个方面进行尝试,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 TOD 发展模式和制度体系。导读|本章要点|123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5TOD 在中国的起步与发展1-1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公共交通车站为中心的多种密度、混合使用的开发模式,即鼓励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步行和骑行)为主要交通方式,在公共交通站点周围 400800 米(510分钟步行距离)的范围内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有活力、多样化的宜居社区。TOD 强调以公共交通为中心,通过交通设施的衔接与互通,极大程度提升周边物业的价值与收益,是一种基于基础设施带动土地增值、土地增值又反哺城市发展的模式。同时 TOD 重塑了城市空间结构,重构了城市规划理念和城市运营方式,成为引领城市发展、赋能美好生活、激发城市活力的有效手段。TOD 理念最早发源并兴起于上世纪 90年代初的美国,当时是为了解决战后美国城市的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发展理念,即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并以“3D,即高密度(Density)、复合化(Diversity)和设计感(Design)”为基本开发原则。但其实在 TOD 理念出现之前,受限于土地资源紧张,在日本东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亚洲城市,就已经开始着手探索以公共交通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模式,并建成了东京涩谷站、香港九龙站等多个 TOD 综合开发典型案例。图:TOD 模式示意图6 戴 德梁行TOD 的发展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进程息息相关。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2023年3月31日发布的 城市轨道交通 2022 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底,全国已经有 55 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线路共计 308 条,总长度 10287.5 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占比 77.8%。从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来看,2022 年运营线路规模首次突破 10000 公里大关,地铁当之无愧成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形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初始起步期、发展探索期、快速建设期、高速发展期”四个阶段。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通过高密度综合开发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和经济价值实现商业、办公、居住、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扩大通勤客流以推动沿线物业开发,带动土地增值优化了城市空间形态与产业功能布局,推动了城市高效运转以站点为中心的枢纽体系,实现多种交通方式零换乘“以人为中心”重塑多样化、人性化、社区化的城市生活人本主义人本主义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土地紧凑土地紧凑开发模式开发模式用地功能用地功能混合开发混合开发安全舒适安全舒适高效可达高效可达优化城市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持续发展持续发展良性循环良性循环TODTOD理念理念进入 21 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TOD理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变化。TOD 模式由强调节点设计逐步转向重视与城市规划的关联,之前的 3D原则也因为增加了“距离(Distance to Transit)和目的地可达性(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而扩展成为 5D 原则,融入了精明增长、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等城市新的发展需求。TOD 理念正式引入中国是 2000 年以后,最初还是在研究层面探讨 TOD 理念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借鉴意义。但随着 2010 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了轨道交通建设,并逐步掀起了地铁建设热潮,在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城市更新的发展需求下,TOD 在对于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人流拥挤、交通堵塞等问题上表现出的极大优势,以及对于推动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等方面,在国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应用,于是2016 年开始中国逐渐迎来了 TOD 发展浪潮。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7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历程来看,2011 年开始地铁建设进入一个大跨越时期,近 8 成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也是在 2011 年以后才陆续开通地铁。2011-2022 年期间,在全国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由 14 增加到 55,实现了 3 倍的增长;同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也由1687.8 公里增加至 10287.5 公里实现了 5 倍以上的增加,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6.3%。根据规划,至“十四五”末期 的2025 年,全国拥有轨道交通城市的数量将持续增加,运营里程数也有望突破 13000 公里。图 2011 年以后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0343540455055007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5年目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公里)开通地铁城市数量(城市)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开数据整理2005年以前2017年-至今高速发展期 国家层面上,提高了申报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准入门槛,防范因轨道交通建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同时鼓励各地学习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开发节地经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新增25市开通地铁2011-2016年2006-2010年 国家层面上,从开发模式、土地利用、投融资机制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政策,鼓励城市对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实施综合开发。新增17市开通地铁快速建设期 国家层面上,对轨道交通建设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安全管理等提出了要求。国家层面上,支持城市积极发展轨道交通设备,支持大城市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探索期初始起步期新增3市开通地铁2000年之前4市2000-2005年新增6市开通地铁 高质量紧凑发展,TOD理念得到空前重视,“站城一体”开发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持续增长,并逐步进入网络化发展阶段。资金不足,前期工作深度不够等矛盾日益突出。各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政策支持轨道站点综合开发,从顶层制度层面明确TOD开发方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各地普遍出现运营入不敷出现象。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地方性政策,进一步探索TOD开发模式。TOD概念逐渐得以认知,TOD理念也逐步被运用到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当中。较早开通轨道交通的一线城市尝试TOD理念植入规划实践,并开始探索“轨道 物业”开发模式。但推动进程较慢,尚属尝试摸索阶段。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相对独立发展时期,TOD理念正式进入中国。图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8 戴 德梁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2010 年,全国拥有地铁运营线路的城市有 13 个,其中包括 6 个直辖市及一线城市、5 个省会城市、2 个非省会城市。在这 13 个城市中,2000-2010 年期间历年运营里程同比增长速度超过 20%的几乎都集中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2010 年以前由一线城市引领的中国地铁高速发展的格局,是与大型国际盛事的举办密不可分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2010 年广州亚运会、2011 年深圳大运会等这些国际大盛事,都对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地铁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效应。以北京为例,2008 年北京地铁运营总里程增幅扩大到 92%,远远超过之前和后来所有年份的增长速度。同时看上海,从 2002 年上海世博会申请成功开始至2010 年召开,上海地铁开通运营里程总数达到 352.5公里,这些都为上海在 2023 年成为地铁运营里程全球排名第一城市奠定了基础。与 2010 年以前一线城市为主要引领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格局不同,2011 年以后一线城市继续完善的同时,以成都、杭州、武汉、南京为代表的省会城市不断发力并成为了核心力量,占据了全国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模的半壁江山,加上非省会城市的开通量,总规模达到 70%以上。二三线城市成为最近十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战场。2010 年以前:一线城市成为主要引领2011 年以后:以省会核心的二三线城市成为主要引领0 0 10年线路长度2011-2022年线路增量72.0 .9%9.0%7.2.1H.9%7.9#.0%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直辖市(天津&重庆)二三线省会二三线非省会表 2010 年以前开通地铁的城市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开数据整理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开数据整理直辖市及一线城市 省会城市非省会城市北京(1971 年)长春(2002 年)大连(2003 年)天津(1984 年)武汉(2004 年)佛山(2010 年)上海(1993 年)南京(2005 年)广州(1997 年)成都(2010 年)深圳(2004 年)沈阳(2010 年)重庆(2005 年)()内是开通年份图 2010 年前后按城市分类的轨道交通开通运营线路规模比较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9从各城市的发展情况看,在 2011-2022 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增量 8600 公里中,成都的增幅最高,不仅遥遥领先其他二三线城市,甚至还超过了所有一线城市和直辖市,成为全国轨道交通增幅最高、发展最快的城市。同时除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2022 年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排名第一,成为二线城市的翘楚。在其他二三线城市中,杭州、武汉、南京、西安、郑州等省会城市,以及青岛、苏州等非省会城市的轨道交通开通增量也非常显著,这与近十年地方城市加大地铁建设速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密不可分。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开数据整理图 2011-2022年TOP20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变化(单位:公里)005006007008009001000昆明合肥宁波长沙沈阳大连苏州郑州天津西安青岛南京重庆武汉杭州深圳广州成都北京上海2011年2011-2022年增量1 0 戴德梁行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层面多次出台政策,推动轨道交通 TOD 发展。2021 年 3 月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就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行功能复合、立体开发、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发展模式。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建设由蔓延式扩张向紧凑式发展转变,土地利用政策的核心也由原来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实施城市更新,从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已经成为“十四五”期间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备受关注的 TOD 模式,凭借其强大的改善交通拥堵、助力高效资源配置以及新经济中心建设的力量优势,更新了城市开发理念,重构了城市运营方式,已经逐渐成为解决大型城市发展规划问题的首选模式。“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十二五”期间支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及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掌握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推动产业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轨道交通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2003 年 9 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通知规范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申报条件,强调规划编制和审批的重要性,并鼓励投资渠道和主体多元化。2005 年 6 月,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首次从法律层面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和具体措施,是国家层面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第一份较为全面与完整的公共政策表述。2007 年 9 月,发改委“十一五”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认真解决大城市交通堵塞现象,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2009 年 2 月,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为主题,统筹考虑了卫生环保等技术规范,但尚未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提出全面、具体的要求。2010 年 1 月,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围绕城市轨道交通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实施工程安全质量的监督。2012 年 10 月,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在国家层面进一步确立了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2014 年 3 月,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提出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科学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14 年 8 月,国务院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明确支持盘活现有铁路用地,推动以铁路站场为依托,与毗邻地区土地进行整体规划、一体设计、统一联建、立体开发的建设和用地模式。2015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提出要创新投融资体制,实施轨道交通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开发。2015 年 11 月,住建部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要求城市层面、线路层面和站点层面加强规划引导、实现城市轨道沿线城市功能与交通功能一体化发展。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11“十三五”期间“十四五”期间加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集约用地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推动市内市外交通有效衔接和轨道交通“四网融合”2016 年 7 月,交通运输部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提出要细化城市公交用地综合开发政策,借鉴香港“轨道 物业”模式,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合理利用。2018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合理选址确定规模、严格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站城融合发展、合理把握开发建设时序等几方面,对高铁站周边综合开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18 年 7 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首次从法律层面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是国家层面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的首份较为全面完整的公共政策表述。2019 年 9 月,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强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2020 年 1 月,自然资源部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节地模式推荐目录提出加强土地复合利用,并推荐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成都、杭州在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方面的案例经验,进行全国推广。2020 年 9 月,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和中国房地产协会共同编制城市轨道 TOD 综合开发项目通用技术规范、城市轨道 TOD 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标准从项目选址、功能布局、交通接驳、空间塑造、运营管理、信息科技与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轨道 TOD 综合项目规划设计原则、系统控制指标、各要素技术指引,以及对轨道站点周边开发的综合测评标准。2020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对市域(郊)铁路的功能定位,规划体系、投融资方式、发展机制等提出要求,明确其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分工。2021 年 2 月,国务院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要“推进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即 TOD 模式,提出超大城市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和建筑,对客流进行优化疏散。2022 年 1 月,国务院“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建设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合理推动轨道交通跨线运营,探索将重点都市圈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以合理制式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2022 年 6 月,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打造站城融合综合体,鼓励轨道交通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2022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对具备盘活存量和改扩建有机结合条件的项目,鼓励推广污水处理厂下沉、地铁上盖物业、交通枢纽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模式,拓宽收入来源,提高资产综合利用价值”。2023 年 3 月,交通运输部等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 年)提出要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战略。1 2 戴德梁行地方层面的相关政策支持随着“新基建”战略逐渐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轨道交通高质量建设和 TOD 综合开发越来越成为推动各大城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为地方城市加快推进轨道交通 TOD 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尤其在2021 年以后,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建设交通强国”的号召,出台了大量的轨道交通建设和TOD相关政策,其中包括交通“十四五”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TOD 专项规划、TOD 综合开发、市域(郊)铁路建设等多方面内容。从顶层制度设计,到设计导则制定、明确地铁物业开发方向、缓解融资困境、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等,政策内容越来越细则化和落地化。在“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各大城市积极推动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推进TOD模式创新与落地,向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的新型城市建设目标迈进。北京2022 年 2 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健全土地综合开发收益反哺轨道建设机制,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同步协调发展。有序实施既有站点改造,加强与周边办公、商业设施的直接连通,优化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接驳组织。2022 年 5 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全面实施轨道交通规划,推进多层级轨道网络建设;推进“四网融合”,构建全域快速铁道网;推进融合发展,提高轨道交通出行占比;完善轨道网络功能,实现高质量网络化运营。2022 年 12 月,北京市轨道交通场站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规划建设实施细则(试行)建立一体化规划体系,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和高效整合,强调市区协同,合力打造站城融合。2023 年 5 月,2023 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多层面促进公交与轨道融合发展,2023 年底力争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升到 74.7%,全市轨道车站出入口换乘距离小于 50 米的公交站点占比达 86%,进一步提升市民出行便捷。上海2020 年 12 月,关于加快实施本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意见明确申通地铁集团为开发主体,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引进品牌房企合作,并以开发收益反哺基建。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综合开发的政策。2021 年 7 月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研究疏解既有大客流线路的分流线路,规划控制加密线、接驳线通道,为网络功能不断完善创造条件。2022 年 10 月,上海市交通发展白皮书(2022 版)全方位营造宜行宜骑、空间融合的慢行交通环境。中心城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 75%,确保 80%以上的轨道交通站点周边 50 米半径范围内有公交换乘。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 皮书 13深圳2022 年 2 月,深圳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完善市域快线网络,加快构建快慢结合、覆盖城市主要轴带和节点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试点探索站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强化轨道枢纽与城市功能耦合。2022 年 5 月,深圳建设交通强市行动计划(2021-2025 年)以 TOD 综合开发理念为导向,探索枢纽站城一体开发新模式,形成可操作、可复制推广的枢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一体化工作流程。2022 年 10 月,深入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建设更高质量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 年)以 TOD 理念为导向促进站城一体化发展,推进分层设权、分层供地模式落地实施,创新“枢纽社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场站土地综合开发管理制度,加强轨道交通场站周边统筹开发力度。加大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上盖及周边保障住房建设力度,加强保障住房项目与轨道站点的衔接。广州2021 年 11 月,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末,城市轨道(地铁 有轨电车)通车里程超 900 公里,其中地铁通车里程力争达到 860 公里以上。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 800 米半径人口覆盖率不低于 65%。2022 年 6 月,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依托铁路、城际枢纽建设,引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同步建设城市配套设施,实现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建成一批立体式、复合型城市综合体,促进交通与城市、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成都2021 年 3 月,成都市轨道交通 TOD 综合开发战略规划首次提出成都 TOD 综合开发的总体目标,并将全市站点分级分类,从完善资金筹措、实施推进、用地管理、规划管理、合作开发、商业运营、技术规范 7 个方面提出近 20 项配套政策。2022 年 6 月,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管理办法明确了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项目商业占比、商业物业资产自持比例以及转让要求等,开发强度进一步向站点集中,市政府统筹安排的车辆基地开发量也进一步增加。2022 年 7 月,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到 2025 年末,实现地铁开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 850 公里以上。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 60%,轨道占公交出行比重达 65%。强化远郊区(市)县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联系,支持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统筹强化“轨道 公交 慢行”融合发展与高效衔接,构建“轨道引领、公交优先”格局。1 4 戴 德梁行中国 TOD 面临的课题挑战1-2当前在国家的积极倡导下,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 TOD 发展格局,已成为各大城市引领城市布局优化、促进城市产业发展、打造职住平衡体系的重要抓手。但各地在项目推动过程中,规划引领不足、混合用地开发细则缺失、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开发利益分享机制不完善、资金平衡难以实现、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仍然显著存在,阻碍了轨道交通 TOD 开发的健康发展。在后疫情时代,面对人口总量负增长、日趋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增速下行的经济发展态势等诸多挑战,以及很多城市地铁等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叫停和搁浅,TOD 发展将面临更多的课题和任务。轨道交通与城市规划协同性不足 由于轨道交通 TOD 综合开发尚未纳入城市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体系,加上建设时序不同、协调机制缺乏等多种原因,目前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站点选址与城市功能结构的规划布局衔接不足,站点布局与城市生产、生活空间割裂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站点的功能还局限于交通疏解,在设计和建设时对交通衔接、周边物业衔接通道等站城融合条件的考虑不足,导致地块无法与站场充分结合,带来轨道交通客流和城市功能人流的进一步割裂,直接影响了土地开发的效率提升。在前期策划和规划阶段,应加强枢纽体系与城市功能组团的协同布局,缝合相互割裂的站城关系,通过站点及周边地块的一体化设计和高强度综合性开发,促进枢纽体系在空间及功能上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和融合发展。传统的土地政策有待突破和创新 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开发用地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不同,土地出让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 TOD 综合开发会面临轨道交通建设与综合开发规划、设计、建设难以同步等众多难题。传统的土地划拨方式难以实现多功能复合开发,分层设权出让又缺乏操作细则,地下空间开发难度也较大,因此当前土地政策下的用地开发限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 TOD 综合开发的实施推进。对同一地块、不同性质的用地,需探索制定土地分层使用的创新政策,允许综合开发、分层开发和高强度开发。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15片区整体统筹协调机制缺失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开发涉及多个建设开发主体和土地权属主体,通常开发用地会受到多个规划单元的切割,导致各方的规划目标和利益诉求难以统一。需要打破以往站与城相互割裂、各行其道的局面,建立各责任主体和利益方共同参与的常态化统筹协调机制,形成各实施环节、多要素良性互动的新路径,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资金平衡短时期内难以实现 TOD 项目前期投入高,开发周期长,票务收入难以负担运营成本,使得开发商企业常常会面临开发建设和重资产运营带来的双重资金压力。加上项目业态多元,缺口需要通过地产开发收益反哺,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项目资金需求大、回报周期长。通过 TOD 的同步开发,可催化周边发展预期、提高土地出让收益,也可汇聚人流、提高运营收益,更可促进产业布局优化、提高远期税收收入,为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资金平衡提供保障。结合利益分配机制探索多样化投融资合作模式,以提高开发商的参与积极性。开发利益分享机制不完善 TOD 项目涉及主体众多,各主体有着不同的关注点和利益诉求,能否平衡好各方利益关系,会直接影响 TOD 项目是否能够顺利落地。尤其是位于区县的站点,如果 TOD 综合开发由轨道集团主导实施,收益由市级统筹安排,一定程度上就会出现与属地政府的利益博弈问题,进而影响 TOD 开发的前期土地收储。市区县相关政府部门、轨道公司和社会资本之间需要建立共同参与 TOD 开发的协商机制,以及利益分配机制,明确各方在 TOD 各阶段工作中的角色、职责分工以及协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并建立制度保障,这样才能形成城市利益共同体,也能提升社会资本的参与积极性。使用不便等引发用户体验感不佳 目前很多轨道交通站点都存在出入口数量少、出入口与周边建筑的连通性差、步行距离长、站点内部舒适度不高等多项痛点,使用不便和体验感差等降低了人们对轨道交通的期待和使用频率。需要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在 TOD 开发建设中,从交通组织、功能设施、空间打造、慢行系统等方面持续优化改进,提升市民使用体验,构建便捷舒适的站城空间,吸引人流流向 TOD 项目。城市交通拥堵依然严重 轨道交通使用率仍待提升 站点周边及轨道沿线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存在物业空置现象 站点与周边城市和产业功能割裂,未能实现土地一体化开发 车辆段区域缺乏经营性商业开发利用,且功能单一 缺失轨交站点最后一公里接驳 轨交客流与站点商业未能打通,商业运营存在风险 开发周期长、资金平衡难 政府财政压力大,协调难度高 TOD 的房地产化开发、且开发先行配套滞后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规划协同性不足,相关过渡性配套政策不完善 当前的土地政策下综合开发、分层开发、高强度开发实现难度 片区整体统筹机制缺失,导致参与方的目标和利益诉求难以统一 前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收益模式不清晰,资金短期难以平衡 步行距离长、配套不足等引发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不佳TOD 理念前置下的顶层设计线网规划/政策制定/体制搭建站产城人文绿融合的前期策划宏观把控/中观引导/微观聚焦站城高度一体化的规划设计设计导则/站城一体/地下空间合作共赢机制下的开发建设合作模式/利益统筹/资金平衡专业高效可持续的运营管理商业运营/物业经营/智慧管理TOD 面临课题原因设想对 TOD 发展要求1 6 戴 德梁行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 皮书 17研究成都 TOD 的借鉴意义1-3成都作为全国轨道交通发展最快城市,虽然相比国内多个城市起步较晚,但通过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的TOD开发成熟经验,融合独有的公园城市理念,以“后发优势”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国企为主体的开发模式。同时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在顶层设计、策划规划、建设运营、土地政策、项目试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探索出一套成都特色的 TOD 发展模式和制度体系。截至 2023 年现在,成都已经开通轨道交通线路 13 条、总运营里程 558 公里、站点 373 个,是国内首个提出全域推进 TOD 的城市。成都以从无到有率先将公园城市理念与TOD综合开发相结合,打造了一批业态多元、功能复合、独具特色的 TOD 综合开发站点,为全国的城市轨道开发建设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成功样板。同时,成都也是国内率先量化提出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结构模型的城市即 40%轨道交通、10%常规公交、35%慢行系统和 15%机动车。从顶层设计上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骨干主体地位,构建“轨道引领、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格局。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和投资强度全国领先、轨道覆盖通勤比重位居全国前列从 2005 年成都地铁 1 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到 2010 年首条地铁开通试运营,再到 2022 年底累计13 条线 558 公里高标准开通运营,期间建成西南地区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地铁 9 号线、以及全国首条直达中心城区的地铁快线 18 号线,成都仅用了 17 年的时间。2017 年至 2022 年,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强度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列,截至 2023 年现在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已经超过 60%。根据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2023 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成都2022 年轨道 800 米覆盖通勤比重达到 34%,仅次于深圳,位居全国第二,反映了成都轨道交通线网与职住功能区域的匹配度较高的发展态势。2%2%8%9!%)01345%0%5 %05%东莞济南哈尔滨佛山沈阳大连天津南京西安郑州北京昆明长沙重庆杭州青岛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深圳图 2022年主要城市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资料来源:2023 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注释:城市轨道 800 米覆盖通勤比重指的是,居住地和就业地两端均在轨道站点 800 米覆盖范围内的中心城区通勤人口比重。1 8 戴德梁行率先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于 TOD 综合开发全过程的 TOD 典范城市聚焦 TOD 开发全生命周期,市政府统筹下完善的顶层制度设计业内首创“运营前置、TOD 前置、资源开发前置”的“三前置”管理理念城市遵循“一站一特色”路径原则构建天府特色 TOD 产业生态的城市在借鉴国内外 TOD 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7 年成都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TOD 之城”,并在 2018 年提出以 TOD 为重要抓手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建设目标,成为国内率先将公园城市理念与 TOD 综合开发相结合的城市。基于“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成都探索出一条“以呈现公园城市活力新社区为目标,着力将生态型、人本化、有韧性的高质量发展特质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独具特色的 TOD 发展之路。并将“绿地率不低于 35%,绿化率不低于 40%”作为每个 TOD 项目建设的硬性指标,打造了多个公园城市社区样本。相比国内其他城市的 TOD 推进,成都有着“顶层设计先行、政策出台在前”的显著特点。自实施 TOD 战略以来,成都聚焦 TOD 开发全生命周期,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和工作体系,包含资金筹措、用地管理、规划管理、合作开发、商业运营、技术规范、工作机制等 7个方面近 20 项配套政策,形成了“1 3 N”国内领先、开放创新的政策体系。这个顶层制度体系还明确了政府统筹、市区两级国企主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开发模式,搭建多元参与、合作共赢的机会平台,从顶层设计上改变城市传统的发展模式,使其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轨道建设运营,对规划、建设、运营、TOD、资源开发等各业务板块,成都统筹实施一体化推进,并在业内首创“运营前置、TOD 前置、资源开发前置”的“三前置”管理理念,其中尤其注重在规划阶段融入 TOD 理念,实现车站、车辆段和 TOD 项目的完美融合,发现和挖掘好轨道营城的红利,实现轨道交通综合效益最大化。成都制定并遵循“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实施”、“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站城一体、生活枢纽、公园社区、文化地标”等开发原则,在项目策划之初就确定了“一站一特色”的实践路径,坚持每一个 TOD 项目,都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商业属性、产业特质,实现商业价值、公共空间、人本生活“三位一体”。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19以集约开发重塑社区格局,以站城融合优化城市空间,以绿道蓝网织造城市生态,构建起“公园 小游园 微绿地”多层次公园体系。营造全客层覆盖、全业态融合、一站式满足的站城空间,构建形成以 TOD为极点,商业中心-居住中心-生产中心圈层分布的城市组团和时尚地标。打造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地上/地面/地下三层立体慢行系统,构建“BMW”(公交 地铁 步行)绿色出行体系,服务引导人流分层级疏解。成都始终坚持与国际一流的 TOD 策划设计、开发建设、商业运营等头部企业展开密切合作,共同形成“轨道 物业 产业”TOD 整体解决方案。防止千站一面”,深挖站点周边片区文化要素,打造特色鲜明的站点风貌,营造多维浸润的文化氛围,突出天府文化价值,形成文化地标。一个蓝绿交融的公园城市社区在成都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活力四射的综合业态极点一个高效有序的要素配置枢纽一个面向全球的国际合作平台一个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地标20 戴德梁行成都TOD发展模式研究第二章回顾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历程,自 2010 年首线开通至今,已经累计 13条线路,558 公里开通运营,规模位居全国前五,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也从地铁开通初期的 3%提升到 60%以上。成都率先将公园城市理念与 TOD 综合开发相结合,不断深入探索轨道交通 TOD 综合开发的实施路径,目前已经打造出一批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独具特色的 TOD 示范项目。成都多年来在思想建设、政策制定、机制建立、技术引领、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创新实践,为国内很多城市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导读|本章要点|123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2 1成都 TOD 发展历程的回顾2-12010 年 9 月 27 日,随着成都地铁1 号线一期开通试运营,成都作为中国内地第十二座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正式迎来了“轨道交通时代”。截至 2023 年现在,成都轨道交通已经开通运营 13 条线路、558 公里、373 个车站,其规模位居全国前五。2023 年 4 月 1 日,成都轨道交通线网累计客运量首次突破 100 亿人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也从地铁开通初期的3%提升到 60%以上,以地铁为核心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跃升为成都市民日常出行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3015202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城市轨交线路长度(公里)线路数成都市民对于轨道交通出行的依赖性日趋增强,与十几年来成都轨道交通的快速建设,以及线网规模的持续发展壮大密不可分。成都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可以根据线网建设进程,分为“初始起步期、发展探索期、快速建设期、高速发展期”四个阶段。成都的轨道交通线网从一条线到十字型,再到米字型,最终成环成网,并在“井 环”线网格局的基础上持续扩张加密,逐步形成了覆盖城市各个角落的庞大的交通体系。初始起步期(2010-2012 年)发展探索期(2013-2016 年)快速建设期(2017-2019 年)高速发展期(2020 年以后)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从线到网的推进阶段加速成网的扩张阶段融合创新的腾飞阶段 2010 年 9 月,以南北走向贯穿成都主城区的地铁 1 号线一期开通,成都正式迈入地铁时代。2012 年 9 月,呈东西走向的 2 号线一期开通,与 1 号实现双线换乘、开启成都地铁“十”字骨架网络时代。2013-2014 年,2 号线东西延线开通,实现了地铁与市域铁路的无缝对接。2016 年,4 号线一期和 3 号线一期相继开通,成都地铁进入“米”字骨架成型时代。2017 年 12 月,成都首条地铁环线 7 号线开通,标志着成都中心城区轨道交通骨干成网,成都迈入“井 环”地铁线网时代。2018-2019 年,随着 3号线二三期和 10 号线二期相继开通,新都、双流、新津先后迈入地铁时代,成都地铁版图进入全面线网化运营时代。2019 年 12 月,5 号线一期二期和 10 号线二期相继开通,成都开启加速成网时代。2020 年 8 月,国内首条市域快线 18 号线开通运营,标志着成都进入“快线”时代。2020 年 12 月,新建地铁“五线齐发”,线网运营里程突破 500 公里,成都正式步入大线网运营时代。2022 年开始,成德眉资间跨市域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相继开工,成都迎来“四网融合”时代。2024 年随着成都第四期线网规划建设的完成,成都将基本形成“米 环 放射”网络格局。远期 2035 年,成都轨道交通在建及运营里程将达到 1666 公里以上(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389 公里、市域铁路 277 公里)。未来远期将形成“双环 放射、普快结合、多网融合”的成都都市圈超级大线网时代。图 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情况表 成都轨道交通发展历程资料来源:根据轨道交通部数据整理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2 戴德梁行资料来源:成都轨道集团官网2017 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达到 1604.4 万人,位居全国第四,且以每年 50 万人口的速度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衍生出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通勤时间过长等一系列“大城市病”问题,城市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成都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利用轨道交通实现 TOD 综合开发对改变城市格局及空间形态、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在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做出了大力实施 TOD 综合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并率先在国内提出“TOD 之城”概念统筹规划、一体化设计,在都市圈范围全域布局 TOD。启动元年2017 2017 年 4 月,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的目标,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同时提出,通过 TOD 综合开发,以可持续的资金筹措渠道,为轨道交通持续提供资金保障。2017 年 11 月,市政府正式印发成都市轨道交通专项资金筹措方案,确立成都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集模式,为成都市轨道交通开发提供顶层设计支持。2017年11月,市政府出台 关于轨道交通站场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明确“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按照一般站点半径 500 米、换乘站点 800 米”为场站综合开发用地范围,确定“政府主导”实施模式,确立 TOD 综合开发的顶层设计。作为全市 TOD 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2017 年 2 月 27 日,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由原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名称变更),主要负责成都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及成都 TOD 综合开发,以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加速成网。确立发展目标、谋划顶层设计成立主体公司、正式开启 TOD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 皮书 2 324 戴 德梁行2018 年,成都为 TOD 综合开发做了充分准备,明确 TOD 理念、划定 TOD 开发范围、构建分级开发体系、深入推进项目规划、完善顶层设计,为下一步 TOD 的落地实施奠定了政策基础。蓄势之年2018明确工作定位,深入推进 TOD 综合开发 2018 年 9 月,TOD 综合开发工作专题会召开,提出要“深刻认识 TOD 综合开发重大战略意义”“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此项工作”。2018 年 11 月,十三届市委常务委员会第 68 次会议明确指出,实施 TOD 综合开发,既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城市组织重构、动力升级的有效途径,更是绿色发展理念下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重要抓手。完善顶层设计,高质量推动城市一体化设计 2018 年 11 月,市规划局牵头编制的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正式发布,为成都TOD综合开发提供了工作指引和技术指南。其中,专项规划确立了 TOD 理念,划定了 TOD 综合开发实施范围,并构建了“城市级、片区级、组团级和一般级”的站点分级体系。而设计导则 则主要包括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用地布局、城市形态、开敞空间、地下空间利用、慢行系统、交通接驳系统等技术内容,为站点规划工作提供详细指引。2018 年 11 月,市政府出台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实施细则,进一步从规划管理、用地保障、建设管理、合作开发等方面,为 TOD综合开发提供了具体操作层面的实施办法,引导和支持全市 TOD 综合开发有序推进。强化自身建设,竭力寻求合作共赢新机遇 市委常委、秘书长亲自带队组织成都市主要地区的政府领导和轨道开发企业负责人,赴日考察TOD 综合开发先进经验,同时首次在日举办了“成都 TOD 项目推介会”专场活动,为成都与日本相关企业的合作交流创造了机会。2018 年 5 月,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签署成都市轨道交通 TOD 项目合作备忘录,合作探讨成都市轨道沿线上盖物业综合开发的可行性,以及适合成都“轨道 物业”的创新发展模式。成立专业公司,立足打造站城一体开发运营商 成都轨道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从事 TOD 综合开发的专业子公司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由原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 12 月更名),聚焦“物业开发”,立足打造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开发”优秀运营商。开启首个招标,对外宣告 TOD 的实施启动 成都轨道集团面向全球,启动了全市首批次 8 个TOD 站点的一体化城市设计全球招标,宣告成都TOD 正式开始实施。经过前期理念、体系、工作细则等各方面的准备和落实,成都在 2019 年迎来了 TOD 转折的一年,也是 TOD起势的一年工作重心从“纸上”转向“地上”,从理念到规划再到实操,多个 TOD 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建设开始动工,标志着 TOD 正式在成都落地生根,驶入发展快车道。起势之年2019紧锁目标,力争 TOD 项目落地开工 围绕“2019 年开工建设 14 个示范项目”的目标任务,陆肖站、行政学院站、昌公堰站、双凤桥站、万盛站、梓潼宫站等TOD综合开发项目相继开工,成都 TOD 项目正式落地实施。创新突破,加快出台 TOD 配套政策 2019 年 4 月,为实现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效益最大化、开发收入反哺轨道交通建设的目标,市政府印发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全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的管理办法、供地方式,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指引和要求。对标一流,构建 TOD 开发专业高地 2019 年 2 月,举办“2019 成都市 TOD 商业发展大会”,汇聚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301 家知名企业和机构,参与分享 TOD 先进开发模式和市场机遇,吸纳全球化的 TOD 开发专业力量。成都轨道集团聘请日本建筑师协会理事渡辺莊太郎担任首席专家,并引进全球策划、规划、设计行业的头部公司,组建了“TOD项目策划库”“TOD一体化城市设计库”“TOD 商业运营库”三大专业库,为 TOD 开发共同出谋划策。成都轨道集团与日建设计合资成立日建设计(成都)都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开展站城一体化开发设计、商业及设计等咨询业务,共同助力成都TOD 综合开发。放眼世界,深入学习 TOD 开发典范 组织青羊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都轨道集团等区(市)县、市级部门和市属国企等 13 家单位主要负责领导,赴日本东京、大阪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学习考察 TOD 综合开发先进经验,同时开展相关合作商洽,为 TOD 后续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2 526 戴 德梁行2020 年,随着 TOD 项目的首次入市亮相,成都 TOD 迎来了蓬勃生长和提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开启“轨道交通改变城市格局、TOD 开发改变城市形态”的新征程。这一年,首批 TOD 项目陆续进入施工阶段,成都进一步强化与国内外行业知名企业的多方合作,汇聚世界各国的精英人才,共同致力于成都 TOD 模式的探索和打造。聚势之年2020稳步推动项目开发,实现 TOD 理念落地化 2020 年 5 月,成都轨道集团发布首张 TOD 地图,正式曝光首批 16 个 TOD 项目的区域分布及项目特点。这 16 个 TOD 项目均已完成一体化城市设计并陆续进入施工阶段。同年 12 月,陆肖TOD麓鸣九天盛大开盘,实现成都 TOD 住宅项目的首次入市亮相。2020 年 6 月,成都轨道集团对外发布成都TOD“十大消费场景”,提出 TOD 综合开发项目将积极构建“时尚消费、商务服务、泛文创休闲、旅游服务、教育文体、医疗健康、社区居住服务、会展博览、商贸流通、产业聚落”等“十大消费场景”。构建开放合作平台,招引一流企业和人才 2020 年 7 月,为引入国际领先、行业一流的标杆企业参与成都 TOD 综合开发,促进高端资源要素的聚集,成都市举办“筑家筑城筑业 共创共享共赢”首场TOD综合开发项目合作招商推介会,并发布 2020 年成都 TOD 首份“机会清单”,提出在昌公堰、行政学院等5个项目试点“股权型”合作开发模式,并向全球开展陆肖、双凤桥等 9个 TOD 综合开发项目商业运营的招商工作。成都轨道集团与欧力士(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围绕成都 TOD 综合开发及运营业务开展交流合作;又与万科物业正式签约,共同成立“成都轨道万科物业有限公司”,合力构建“TOD 物业”成都模式。同时,还与茑屋书店、成都龙湖地产发展公司、沃尔玛(中国)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齐力谋划 TOD 发展模式。成都市政府与西南交通大学携手合作,发布西南交通大学西交校人 202013 号文件,明确成立“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由成都轨道集团投资建设,建立轨道交通人才供给新高地。持续完善政策体系,提供制度性保障和指引 通过总结合作开发经验,出台了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项目合作开发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招商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制度,为 TOD 对外合作的推进实施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和指引。2021 年,成都 TOD 乘势而起,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得以快速稳步的发展。首个城市级 TOD 顶层战略规划的出台,为成都的 TOD 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多方参与的投资建设、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合作引进等,都给成都TOD 开发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乘势之年2021推动多方合作,构建开放平台 2021 年 2 月,成都市政府对外集中公布了行政学院站、幸福桥站、双凤桥站、陆肖站等 10 个TOD项目的设计方案,同时再次向全球提供了“合作机会清单”。双凤桥站 TOD 项目商业部分建设,由成都轨道集团与全球知名零售业巨头、世界 500 强企业沃尔玛深度合作完成;陆肖站 TOD 项目则由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与中体产业集团共同合作,打造中国西南地区首座专业化体育综合体、中国体育产业高端户外运动的样板工程。2021 年 12 月,成都轨道集团与华润集团联合组建商业管理合资公司,为后续 TOD 综合开发项目的商业运营提供支持。完善顶层设计,助力规范化发展 2021 年 3 月,在“成都首届 TOD 发展论坛”上,成都市政府发布了关于 TOD 开发的城市级战略规划 成都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战略规划,这也是成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发布的首个关于TOD顶层设计的规划。作为重要行动纲领,规划提出了成都 TOD“1441”总体发展思路,其中包含首次提出“建设全球 TOD 典范城市”的总体目标和“分级分类实施综合开发”的特色做法,以及涵盖 7 个方面的 17 项政策配套。同时成都轨道集团首次对外公布“TOD 开发八大策略”,作为 TOD 理念落地成都的路径指引。2021 年 7 月,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进一步优化了工作程序和机制,以全国领先的全面性 TOD 支持政策推动成都 TOD 进入规范发展。建设租赁住房,吸引人才落户 2021 年 9 月,成都轨道集团宣布在中心城区 9个 TOD 项目内启动建设 10000 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且后续还将陆续启动更多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2021 年 10 月,作为成都首批开启建设的 TOD保障性租赁住房,双流西 TOD 取得“单列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使得“为新市民和青年群体提供舒适便捷的 TOD 安居之所”成为现实。打造开放展厅,塑造品牌形象 2021 年 3 月,陆肖站 TOD 展示中心正式对外开发,这是国内首个集文化科普、平台展示、交流中心功能于一体的 TOD 大型展示中心,总结了成都探索 TOD 的路径模式和实践成果。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2728 戴德梁行2022 年成都 GDP 首超两万亿达 20817.5 亿元,位居全国第七。随着人口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界不断外延,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引领作用也越发凸显。绿色低碳、幸福生活、有机更新,是 2022 年 TOD 助力成都城市发展的关键议题。加强 TOD 综合开发的策划、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确保 TOD 综合开发项目梯次呈现效果,成为 2022 年成都 TOD 的工作重点。成都 TOD 在城市更新、住房保障、民生福祉以及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被广泛认知,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美好生活幸福家园成为 TOD 发展的核心诉求。破势之年2022勇毅前行,展望幸福生活 2022 年 1 月,“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工作计划”发布,提出强化绿色交通出行,包括加强智慧交通建设,推动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同时提出持续优化公交线网,构建公园城市街道场景,推进 34 个 TOD 项目建设。2022 年 12 月,成都发布成都市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提出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提供租金优于市场同类的租赁住房,对落地成都人才提供福利及支持。统筹布局,从严从实推进 2022 年 3 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明确了国家对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大力支持。总体方案提出创新城市投资运营模式,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片区综合开发(TOD),提高收支平衡水平,促进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民生福祉。2022 年 4 月,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 TOD 被重点提及,“着力优化交通结构,坚持轨道引领、公交优先,构建轨道 公交 慢行绿色交通体系,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模式”被写入了党代会报告。绿色低碳,方案规划先行 2022 年 6 月,市政府印发成都市优化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推动 TOD 综合开发,并针对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不同要求,采取分类式供地方式,以满足不同用地需求。对于城市级和区域级轨道站点,强调落实 TOD 一体化城市设计研究,且建设用地容积率等指标需以城市设计方案合理性为依据。2022年7月,市住建局正式发布 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提出推动同城化轨道交通建设,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同时强化轨道公交慢行有机融合,引导绿色低碳出行。释放机遇,促进多方合作 2022 年 7 月,市住建局发布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设规划机会清单,涉及包含 13 个 TOD综合开发项目在内的 60 个项目,再度对外释放大批合作机遇。万科、保利、旭辉、招商等品牌房企均加速了在成都的 TOD 项目布局,从而推动了成都 TOD 项目的整体开发进程。自 2019 年首个 TOD 示范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成都先后启动实施 TOD 综合开发项目 24 个,其中 19 个已经入市亮相。2023 年成都市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是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充分利用战略合作、产业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持续大力引入有实力的标杆企业,不断增强 TOD 投建运全链条的综合开发管理能力,促进更大范围的国际高端资源的集聚。显势之年2023持续耕耘,成果逐步呈现 2023 年 4 月 1 日,成都轨道交通线网累计客运量首次突破 100 亿人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超过60%,初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轨道 公交 慢行”绿色出行体系。截至 2023 年 3 月,已完成轨道交通建设投资846 亿元,其中,双凤桥站、梓潼宫站等 14 个示范项目正逐步呈现,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TOD 重构城市空间格局的作用初见成效。招大引强,导入核心资源 2023 年 3 月四川师大站 TOD 成功引入全国首座万象知识美学购物中心,4 月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与万豪国际集团正式签约等,首店经济、名店经济、旗舰店经济的建设步伐开始逐渐加快。截至 2023 年底,成都 TOD 将实现引进 4 个城市级购物中心,落位 3 个公园社区特色商业街区,正式签约 3 家国际品牌酒店,同时还将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一线品牌,加快落位医养健康、主题商超等新业态。项目引领,持续创造佳绩 2023 年 1 月,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市 2023 年重点项目计划,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成渝中线、市域(郊)铁路成眉线、成德线、资阳线、城市轨道交通等项目 30 个;涉及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火车北站扩能改造配套工程、东西城市轴线(东段)、成自铁路天府站及配套综合交通枢纽等项目 62 个。2023 年 3 月,成都市住建领域“2023 年首批城市机会清单”公布,其中涉及轨道交通和 TOD综合开发项目 14 个。服务市民,轨道造福生活 2023 年 9 月,成都首个 TOD 配建幼儿园龙潭寺TOD 配建幼儿园开学,“TOD 教育”、“TOD 养老”等多个公建项目也陆续入市,TOD 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截至 2023 年初,全市已规划布局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9 个,覆盖 12 条地铁线路。其中多个TOD 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望年内实现封顶。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2 93 0 戴德梁行高度体系化顶层设计的构建2-22-2-1 线网规划基本原则 “衔接、引领、支撑、覆盖、经济”衔接与既有线网以及其他交通枢纽有效接驳,提升集散效率通过合理组织换乘功能,处理好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关系,减少对既有城市布局的影响,巩固枢纽功能,加快对内对外客流的集散。引领针对未成熟区域,引领城市开发,促进城市拓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能够促进人口导入、提升流动效率,科学合理的线路布局可以引导人口从密集的中心城区向周边区域的迁移,进一步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支撑贯穿城市中心,支撑城市中心体系,强化区域功能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将成熟区域与其他区域高效连接,形成整体联动,不仅可以提升传统城市中心的影响力,还能激发其他城市副中心和节点区域的发展活力,增强建成区域人口和经济的综合承载能力。覆盖多地辐射生活、商业、办公等功能区与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使用功能相协调,优先与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客运交通用地等相结合,提升区域宜居宜业便捷度,带动沿线人口和产业的增长,带动周边土地价值的提升。经济结合发展现状,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双效益轨道交通建设的不可重复性及前期巨大的项目投资,决定了线网规划需要结合城市的发展阶段,考虑城市能级、建设需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等多方面因素。成都成为全国轨道交通发展最快、轨道覆盖通勤比重全国领先城市,与其遵循上位规划战略调整和城市发展格局变化,不断科学优化和扩充加密的线网规划密不可分。成都在线网规划阶段就积极融入 TOD 理念,重视线网与城市结构、重点功能区、人口集聚区等的衔接,以及与公交等其他交通手段的接驳等,采用“圆环加放射线”的线网结构,较高程度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 皮书 3 1成都线网规划的发展历程2017 年是 TOD 启动元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倡导共享绿色出行,加密轨道交通网”的发展目标,以及“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战略布局,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性指引。“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引领城市发展格局”,也成为成都“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目标任务。成都的轨道交通线网大致经历了五期规划历程。从2005 年至 2019 年间,国家发改委共批复了四期的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含调整),线路规模共计约 692 公里。截至 2020 年,第一期至第三期建设规划批复的所有项目均已开通运营,第四期建设规划的批复项目也开始施工建设,其他的也计划于 2025 年前全部实现开通运营。届时,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将形成“米 环 放射”的网络运营格局,城市交通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城区交通拥堵将更加得以缓解,居民出行品质也会进一步得到加强。目前第五期的线网建设规划已经完成两次环评工作,正在申请报批中。未来,成都将有望形成“双环 放射、普快结合、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网络格局,交通可达性和便捷性将进一步得以提升。第一期线网规划:重点解决主城区交通问题,中心城区线网基本呈“米字形”2005 年 12 月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4-2013)获批2009 年 5 月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5)调整方案(发改基础20091691 号文)(发改基础2015958 号)获批1 号线一期、1 号线南延线、2 号线一期、2 号线西延段、2 号线东延段、3 号线一期和 4 号线一期工程共 7 个项目获批,批复总规模 104.1 公里。重点聚焦主城区交通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考虑到与最早一批卫星城的衔接,中心城区线网规划基本呈现“米字形”格局,其中 2 号线贯穿中心城区延伸至东部龙泉驿。3 2 戴德梁行第二期线网规划:提高中心城区网络密度,线网向南延伸连通新机场第三期线网规划:加强就业高密区域的轨道交通覆盖,并引导新区建设2013 年 2 月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获批2015 年 5 月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20 年)调整方案(发改基础2015958 号)获批2016 年 7 月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6-2020 年)(发改基础20161493 号)获批1 号线三期、3 号线二期、3 号线三期、4 号线二期、5号线一期、5号线二期、6号线一期、6号线二期、7号线、10 号线一期和 18 号线工程共 11 个项目获批,批复总规模 270.8 公里。提高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密度,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联系,扩大轨道交通服务范围。线网规划向南延伸,其中新增 18 号线由成都火车南站穿过龙泉山脉,与天府国际机场连接。8 号线一期、9 号线一期、10 号线二期、11 号线一期和17 号线一期工程共 5 个项目获批,批复总规模 124.2公里。进一步支撑城市空间发展,加强中心城区、高新南区和高新西区等就业高密度区域的轨道交通覆盖,有力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支持和引导新区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发挥轨道交通网络效益。其中,9 号环线一期线路,将提升环城方向的轨道交通布局;17 号线、10 号线、11 号线将分别加强与温江、新津、天府新区的交通联动。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3 3第四期线网规划: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线网覆盖,加强与大型交通枢纽的连接第五期线网规划(报批中):中心城区覆盖加密,加强与市域铁路的衔接2019 年 6 月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9-2024 年)(发改基础20191071 号)获批2022 年 11 月和 2023 年 1 月,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2024-2029 年)先后进行两次环评公示,目前申报工作推进中。8 号线二期、10 号线三期、13 号线一期、17 号线二期、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27号线一期、30 号线一期工程 8 个项目,批复总规模 176.65公里。预计 2024 年全部建成后,成都市轨道交通总规模将达到约 692 公里。基于“线网重组、站城融合、精准服务、直达覆盖”的目标原则,在前三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的线网覆盖率。其中,18 号三期与 1 号线共同承担起南北向大客流的通勤交通压力,同时加强了天府机场、双流机场、火车北站、火车南站等主要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轨道交通联动,统筹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的规划布局衔接,进一步助力成都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5 号线三期、9 号线二期、10 号线四期、12 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18号线四期、20号线一期、22号线一期、23 号线一期和 27 号线二期共 10 个项目,申报总规模约 199.8 公里。重点强化中心五城区的轨道交通建设,加强中心五区与各新城板块之间的交通联动。中心城区进一步覆盖加密的同时,强化发展轴线,改善关键片区的线路换乘服务,加强市域铁路和铁路公交化的衔接。其中,9 号线二期与一期形成了围绕主城区在 3.5 环范围的环线,成为成都轨道交通第二条环线线路。同时天府新区核心范围线网加密,为中心城区与天府新区的“双核共兴”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启动“西控”区域旅游轨道交通环线建设,进一步强化串点连线、成线扩面、通达便行的“环状 米字型”网络格局的形成。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3 33 4 戴德梁行成都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总体特点“覆盖强、效率高、多层次”“覆盖强”结合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引领,加速成网,优化完善成都轨道交通建设始终与城市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结合城市发展定位和总体规划,以及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成都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不断优化和完善。在骨干线路组网完成后,线网规划重点加强对中心城区的覆盖密度和均衡性的提升,并在持续强化“环线 放射”线网结构的同时,加强盲区覆盖。第三期和第四期的线网规划,尤其提出增加主城区内的切向线路,提高三环范围内的线网覆盖密度,以建立轨道交通优先的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结构。“效率高”轨道交通成为主要公共交通方式,极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根据2023年3月31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 城市轨道交通2022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2022 年除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成都的城市轨道交通全年完成客流量、日均客运总量、完成客运周转量,均为二线城市中排名最高城市,客运强度也位居二线城市排名前三水平。截至 2023 年 4 月 1 日,成都轨道交通线网累计客运量已经突破 100 亿人次,工作日客流量常态化“600万 ”,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也超过了60%,初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主的“轨道 公交 慢行”绿色出行体系。“多层次”推进都市圈上的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四网融合”轨道交通资阳线(S3 线)、市域铁路成眉线(S5 线)、市域铁路成德线(S11 线)、市域铁路龙泉至天府机场线(S13 线)分别与成渝高铁、成贵高铁和成都外环铁路等重要线路便捷衔接,有力推动了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强化了轨道交通与都市圈发展的有机衔接。通过多层次、大容量、通勤式、一体化的快捷轨道网络建设,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将加速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的转变,推动成都都市圈整体的高质量发展。成都轨道交通 7 号线是“覆盖强、效率高、多层次”三大特点的具体实践,于 2017 年 12 月开通运营,线路全长约 38.6km,位于二、三环之间,共设 31 座车站,是国内首条一次性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环线,也是成都乃至中西部地区首条城市轨道交通闭合环形线路。案例分析成都 7 号线环线覆盖强作为国内同期开通的线路最长、车站最多且换乘站最多的地铁环线,7 号线覆盖了成都中心城区就业机会与居住用地均较多的区域,且与已建成的 1、2、3、4、5、6、8、9、10、18 号线等多条放射型线路形成换乘关系,不仅通过分截部分客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而且通过站点布局还优化了城市结构和资源配置,标志着成都开启了“井 环”线网化运营新时代。效率高在汲取了北京和上海的环线未能串联起北京西站、上海南站等距离市中心较近的铁路站点这些经验教训,成都地铁 7 号线在多次规划修订后整合了原 5 号线、6 号线、8 号线的线位,串联起市区内的成都北站、成都南站、成都东站三大交通枢纽,实现了大部分乘客只要一次性换乘便可抵达市区主要目的地,极大的提升了轨道交通的使用便捷度。多层次由 7 号线串联的成都北站、成都南站、成都东站三大交通枢纽站,每个都是高铁、城铁、地铁“三铁叠加”,而且还汇聚了长途客运、常规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随着2022 年 10 月成都铁路枢纽环线正式开通公交化运营,都江堰、蒲江等地与成都东站、成都南站的快速直达贯通得以实现,7 号线作为衔接城市外部和中心城区的重要轨道交通干线未来将发挥更大作用。成都地铁 7 号线站点示意图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353 6 戴德梁行2-2-2 站点布局轨道交通站点的选址通常需要考虑站点间距的均衡、客流吸引范围、象限内地块规划性质、周边建筑拆迁难度、管线改迁费用、施工筹备安排等多方面因素。站点布局一般需要考虑的因素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契合城市轨道交通的承载量、客流量一般会受到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区域发展潜力等的制约,从而影响线路规划及站点位置。城市功能布局和土地利用形态也会根据轨道交通客流量、居民出行条件等因素进行调整。密集的人流势必会带动站点周边产业功能的聚集,进而也会改变城市空间格局和土地使用。均衡合理的站点间距 相邻两个站点之间的间距长短不仅会影响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费用、出行效率和质量,还会影响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大间距的站点布局则更利于形成区域式的多功能产业集聚片区,而较小的站间距则有利于形成廊道效应,促进沿线土地开发,从而带动整个廊道片区的产业发展。客流属性特征及变化可能性 站点选址前需要对客流量、流向分布、出行结构、集散情况等做充分的前期调研和预测,并要考虑到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客流也会随之改变的状况发生,因此站点选址需要同时考虑远期城市发展所可能带来的客流属性和流量的变化。与站点周边物业的接驳以及辐射半径站点选址时需考虑与站点周边的商业、住宅等物业的接驳需求,并考虑如何将人流合理地导入到这些区域并能及时疏散。一般来说站点周围 500m 范围是乘客普遍接受的轨道站点服务适宜距离,因此站点的选址还需要考虑到是否能覆盖到人口密集的区域。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37助于实现“人车分流”的站点选址TOD 开发能否成功,一个关键点在于到达站点后能否实现完全的“人车分流”。即从轨道交通站点到周边商业、住宅等区域,能否通过高品质的步行者专用道路与完善的“人车分流体系”,给步行者以安全舒适的步行体验。当在平面上无法实现“人车分流”时,可以借助空中连廊和地下通道等形式进行打造,目前在国内多数站点设计采用了此种方法。但是对于地下站点来说,空中连廊通常需要人们多次跨越不同的楼层,不仅会影响使用效率和移动体验,也会增加建设成本。因此如果在站点选址阶段,能够实现通过分割地块,分离通过性交通,那么就有望在平面上完全实现“人车分流”,为 TOD 项目的成功赋予有利条件。林家坝站 道路交叉口型站点设置 目前在国内,轨道交通站点较为常见的选址是比邻道路十字路口,站位通常为“横跨十字路口设置”和“十字路口一侧设置”两种。相比后者,“横跨十字路口设置”方法会使车站周边四个象限客流吸引范围较大,出入口分布较为均衡,但是对于道路交通车流的疏解带来较大压力。当站点周边道路交通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横跨十字路口设置”方法,但四个象限地块分割了车站周边商业,同时也分流了消费客群,降低了消费效率,因此一些车站也会采用“十字路口一侧”的站点设置。非道路交叉口型站点设置 事实上对于标准站而言,不在“道路交叉口”处设置站点,而是根据其所处区域环境和地块条件,平行于道路设置,或者采用路中方案以及路侧方案,都会一定程度减少与车流的交集,有利于实现“人车分离”。通过分离通过性交通,引入目的性交通,在项目地块中心以站点为核心形成商业核心区域,可以更有效的实现“人车分离”。把交通量大的通过性道路布局的站点区域外围,不仅极大程度上规避了机动车的干扰,同时也规避了车站人流对道路车流的阻碍。成都林家垻站 TOD 设计就尝试采用平行于道路且在道路内侧设置车站的方案,有效的引导了出站客流进入各自所需的生活场景,并通过组织亲近自然的人行流线,提高了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林家坝站方案示意3 8 戴德梁行成都的站点分级分类管控体系2021 年 3 月成都市首个关于 TOD 顶层设计规划成都市轨道交通 TOD 综合开发战略规划正式发布,明确了全市 TOD 综合开发的目标和策略。为避免站点同质化开发,促进站点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以及为后续站点一体化设计实现差异化规划管理与技术引导,规划将全市轨道站点分为“城市级、区域级、组团级、社区级”的四个层级,以及“商圈核心类、交通枢纽类、综合中心类、产业社区类、生活服务类”的五个分类,建立了站点分级分类管控体系。站点分级 考虑因素 1:城市功能影响 重点识别位于各级城市中心、66 个产业功能区核心区及各特色镇中心区域的站点。考虑因素 2:交通能级影响 重点分析轨道交通站点的可达性和中心性。可达性强是指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从该站点出发能够到达的其他站点数量相对较多。中心性强是指站点在网络中的枢纽地位相对较强。站点分级特征条件城市级 位于城市主中心、综合型副中心、东部城市中心,以及城市的主要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通达条件排名前 10%区域级 位于城市或区域的副中心、片区中心、一般综合交通枢纽;位于产业功能区中现代服务业及先进制造业产业功能区核心区;轨道交通通达条件排名前 20%组团级 位于各区、县的组团中心;位于特色镇的公共服务中心;轨道交通通达条件排名前 50%社区级 未被前三级覆盖的站点资料来源:成都市轨道交通 TOD 综合开发战略规划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39站点分类特征条件商圈核心型 位于都市级商圈和片区级商圈,是承载商圈功能的核心站点,主要为城市级、区域级站点交通枢纽型 位于城市的主要对外交通枢纽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主要为城市级、区域级站点综合中心型 位于城市、区域的综合中心,主要为区域级、组团级站点产业社区型 位于产业功能区,周边以产业用地为主,主要为组团级、社区级站点生活服务型 周边以居住用地为主,主要为社区级站点资料来源:成都市轨道交通 TOD 综合开发战略规划在以上站点分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商业、枢纽、自贸、科研、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主要产业和功能的空间布局、以及站点周边用地构成等,将站点分为以下 5 类。40 戴德梁行土地资源的管控上述 TOD 综合开发土地资源划定后,由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确定的场站综合开发用地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统一管控,要求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国有平台公司不得擅自组织出让。为实现供地方式的管控,实施意见中还进一步明确,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在出让前,必须完成站点一体化城市设计并落实相应控规,由规划管理部门书面征求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意见后方可出具规划条件。同时,对具备连片开发条件的相邻地块,可根据站点 TOD 一体化城市设计要求并宗,合并出具规划条件。由此,TOD综合开发专用的土地资源得到有效管控,“一体化市设计及相应控规的落实”成为土地出让的必要条件,这些都为后续站点 TOD 综合开发设计方案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有效的用地保障。综合开发用地范围TOD 综合开发土地的筛选一般站换乘站车辆基地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半径 500 米范围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半径 800 米范围包括车辆基地本体工程用地以及周边不低于本体工程用地规模两倍的用地筛选视角土地权属建设用地条件用地性质用地规模可供 TOD 综合开发的用地综合开发用地范围内的未出让土地位于城市总体规划中规划区内的用地控规中住宅、商业、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可用于开发的用地用地规模符合开发要求的用地500m800m成都的站点综合开发土地资源管控成都市将前四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的 695 个站点、90 个车辆基地纳入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范围,涉及土地资源 34 万亩。其中,105 个轨道交通站点及 90 个车辆基地,涉及土地资源 14 万亩的综合开发由市政府统筹安排;其余的 590 个轨道交通站点,涉及土地资源 20 万亩的综合开发由区(市)县政府(管委会)统筹安排。土地资源的划定2017 年 11 月成都市政府发布的关于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对于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给予了范围界定。同时,对于如何精准划定具体的综合开发土地管控范围,也提出了科学实用的筛选方法。2-2-3 政策制定成都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出台轨道交通建设相关专项资金筹措方案、场站综合开发实施意见等政策,确立了成都在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筹集和 TOD 综合开发上的基础顶层设计。之后,成都又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内容包括划定TOD 综合开发实施范围、工作指引和技术指南等,为 TOD 综合开发提供了具体操作层面的实施办法,这些都为成都 TOD 综合开发有序推进提供了引导和支持。目前成都聚焦 TOD 综合开发全生命周期,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政策和工作体系,出台了资金筹措、用地管理、规划管理、合作开发、商业运营、技术规范、工作机制等 7 个方面的 19 项配套政策文件,构建形成了“1 3 N”国内领先、开放创新的政策体系。“1 3 N”政策体系明确了政府统筹、市区两级国企主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开发模式,搭建多元参与、合作共赢的机会平台,从顶层设计上改变城市传统的发展模式,是成都 TOD 综合开发推进实施的重要指引和依据。成都 TOD 战略顶层设计“1 3 N”政策体系 1:成都市轨道交通 TOD 综合开发战略规划,对 TOD 的战略谋划、体系构建、规划设计、开发运营及实施保障等方面的重要做法进行系统规划。3: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实施细则,系统分析场站现状及国内外经验,对规划概念、开发分级等方面提出建议,明确综合开发各环节工作机制及管控保障体系。N:涉及规划、用地、招商、设计等多项配套政策,包括合作开发管理办法、用地管理办法等,为项目开发管理提供制度支撑。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4142 戴 德梁行编号类型政策名称1资金筹措成都市轨道交通专项资金筹措方案2实施推进关于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3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实施细则4关于区(市)县政府统筹安排的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5用地管理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管理办法6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二次供地”建议方案7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项目用地管控和资金筹集实施细则8规划管理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专项规划9轨道交通枢纽周边用地容积率政策10合作开发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项目合作开发管理办法(试行)11轨道交通 TOD 综合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12商业运营轨道交通 TOD 综合开发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方案13成都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招商招租管理办法(试行)14成都市轨道交通集团 TOD 综合开发项目商业占比和持有比例政策建议15技术规范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导则16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实施意见(试行)17成都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18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综合开发设计技术规定19成都轨道交通设计防火标准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 皮书 4 3成都 TOD 综合开发的土地政策创新土地供给方式的创新 对不具备单独规划建设条件,须与轨道交通设施整体规划、一体设计、统筹建设的开发用地,成都市探索了在同一宗土地上划拨与出让方式相结合、地上与地下项目相结合、经营性用地与市政设施用地相结合的整体供地、分层登记新模式。对具备单独规划建设条件的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按“两次整理一次出让”模式,即由区(市)县政府、市土储中心、市级平台公司完成征地拆迁和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即土地首次整理),成都轨道交通集团负责开展地块与轨道交通站点的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即土地二次整理),并代为办理土地上市手续。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创新 对不具备单独规划建设条件,须与轨道交通设施整体规划、一体设计、统筹建设的开发用地,成都市在“招拍挂”时采取了竞买准入制度,即竞买人须具备轨道交通线路建设运营能力,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竞买人资格进行核实。针对“招拍挂”土地确定出让起始价,成都规定土地出让起始价可按不考虑轨道交通因素的宗地评估价格来确定,并强调在“招拍挂”时应按照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带规划条件出让。土地收益分配制度的创新 为充分调动辖区政府参与 TOD 综合开发的积极性,成都市规定,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范围内的土地,由区(市)县出资完成土地整理的,供地后按现行体制分配后区(市)县所得净收益由区(市)县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按 50:50 的比例分成。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出资完成土地整理的,供地后按现行体制分配后区(市)县所得净收益由区(市)县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按25:75的比例分成。土地出让土地开发土地运营不具备单独出让条件的土地综合开发土地定价机制按照综合开发土地“招拍挂”出让要求出让按照现行土地“招拍挂”出让要求出让现有土地定价机制其他土地多元参与的开发模式成都轨道集团及其合作公司开发收益分成市政府统筹收益用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场站综合开发运营收益分成区、县政府平台公司及其合作公司其他市场化开发、运营公司多元参与的物业运营模式分类出让实施主体运营主体图 成都 TOD 土地出让、开发、运营流程44 戴德梁行2-2-4 体制建设“TOD 之城”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统筹体制和合作机制的支撑,才能得以实现。成都在 TOD 建设模式、组织结构、运营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形成了“跨部门、跨专业、跨区域”的多层推进机制,以保障TOD 建设各项任务的有序推进实施。(1)跨部门全市统筹、政府主导2017 年成都市将 TOD 综合开发确立为引领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并坚持政府主导的基本方针,成立轨道交通建设和TOD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挂帅,市发改、财政、自规、建委、交通、各区政府、轨道公司为成员,统筹协调规划制定、政策研究、建设实施、综合开发等工作。同时,整合原来分设在规划局“轨开办”和市建委“轨建办”,设立“成都市轨道城市发展推进办”,负责编制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制定政策、资源整合、产业统筹、工作督察等工作。市级层面 TOD 统筹体制的建立,使得成都 TOD 综合开发项目的申报、立项、规划、建设、运营等流程更加健全完善,协调效率也优于国内其他很多城市。以国内一些城市为例,轨道交通项目的申报立项与建设、资金计划、规划设计、土地出让、产业导入、工程许可、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分别由发改委、财政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部门或轨道建设主体单线运作,造成轨道计划与城市规划不同步、财政投入与土地反哺不对应、用地功能与产业招商不匹配等一系列问题,进而阻碍了 TOD 综合开发建设的推进。组长、副组长牵头部门内设机构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公园城市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公安局成都轨道集团各区(市县)政府市领导成员单位轨道交通规划轨道建设主体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展改革委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指标管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产业建设运营商务局住建局轨道建设主体招商引资产业导入工程建设许可房地产管理轨道交通运营物业开发运营图 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和 TOD 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组织架构图 国内某市轨道交通建设相关组织架构?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4 5(2)跨专业多方参与,合作共赢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是负责成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运营、TOD 综合开发和轨道沿线资源经营的大型国有全资企业。在“小总部 专业子公司”的管理架构下,集团本部设 12 个部门,下属二级子公司 21 家,其中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8 家,参股公司 13 家。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财务部 投资发展部 资产管理部 组织人事部 等 12 个部门 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轨道资源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成都轨道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轨道交通学院(筹)成都轨道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成都成资轨道交通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成德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四川成眉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一期股权投资资金有限公司 成都交投西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建融城发展有限公司 中建西南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日建设计(成都)都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成都中铁惠川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中交成都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成都中电建瑞川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成都天府通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市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部全资及控股企业参股企业资料来源:根据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官网整理46 戴德梁行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以市场化为导向,改组组建下属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按照“一级总部资本层、二级资产经营层、三级专业执行层”运作模式,构建以成都轨道集团为资本运营主体、轨道城投集团为投资经营主体、轨道城投集团旗下公司为专业化运营主体的现代化管理架构,并对轨道城市投资集团充分授权,充分激发了二级公司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围绕招大引强,轨道城市投资集团与日建设计、香港铁路、中铁建、华润、万科、保利、龙湖等行业领军企业陆续开展合作,构建形成主体多元化、建设专业化、运营特色化的TOD开发共赢体系。同时还创新布局“零售商业、科创办公、精品酒店、城市康养、租赁住房”TOD产业五大航道,灵活采用多样化运营模式,实现 TOD产业运营效益最大化、效果最佳化。部分合作示意策划设计领域日建设计(成都)都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2019 年 6 月,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与日建设计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项目策划、规划等咨询工作。产业运营领域成都蓉港商业发展有限公司2020 年 6 月,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与香港铁路合资组建商业运营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沿线(站)、地上地下空间资源的项目策划及经营管理、站城一体化项目商业策划及运营管理等工作。项目开发领域中铁建轨道城市发展有限公司2020 年 5 月,中国铁建与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投融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维护;轨道交通系统沿线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及管理等业务。物业管理领域成都轨道万科物业有限公司2020 年 7 月,万科物业与成都轨道交通合资成立物业公司,主要从事地产开发经营、人力资源服务、工程建设等业务。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47(3)跨区域高效协同、共谋发展自成德眉资同城化实施以来,2020 年 7 月成德眉资四地政府与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签署了关于成都外环铁路共建共管框架合作协议,旨在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都在与德眉资三地政府签订了相关共管协议的同时,成都轨道交通集团还分别与德阳发展控股集团、眉山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筹备成德线、成眉线的规划建设;成立全资子公司成都成资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负责统筹成资线的规划、建设等相关工作。未来在构建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方面,将重点推进成都铁路枢纽环线改造、成都外环铁路建设、成都至德眉资 3 市市域(郊)铁路建设等工作,构建形成“两环三射”都市圈轨道交通骨架。同时探索成都地铁以多种方式向毗邻区域延伸,构建以成都站、成都东站、天府站、东部新区站、德阳北站、眉山东站、资阳西站为核心节点,多种轨道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成德眉资四市合作共建的轨道交通线路 成都外环铁路项目全长约 450 公里,连接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速度 200-250 公里/小时 市域铁路 S11 线途经成都市金牛区、新都区、彭州市,德阳市广汉市、旌阳区 市域铁路 S5 线连接成都和眉山,设 S5 主线段和 S5 仁寿支线段 轨道交通资阳线起于成都轨道交通 18 号线福田站(机场南站),止于成渝客专资阳北站48 戴德梁行持续完善型发展模式的探索1.思想创新成都以“思想破冰,理论创新”作为TOD启动策略,由市主要领导亲自宣讲、亲自谋划,并亲自带队实地考察。同时市政府协同成都轨道交通集团,面向全市举办 TOD 开发培训班等。通过这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形成了在全市范围内推进 TOD 开发的强大合力。2-3TOD 开发认知方面 在成都 TOD 开发正式启动的 2018 年,市政府主要领导通过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会、实地调研等方式,亲自宣讲 TOD 综合开发重大意义,亲自谋划部署成都 TOD 开发实施战略,明确了成都当时所处的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带队,率市级各相关部门和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赴日本、香港实地考察TOD 标杆项目,学习集成国内外先进经验,亲身体验 TOD 开发的建设成果,加深政府各层级部门对 TOD 开发的认知、以及对 TOD 开发的信心与决心。市政府还协同成都轨道交通集团,面向全市举办 TOD 开发培训班,并选派业务骨干赴东京、香港知名企业跟班学习,为成都培养了大批 TOD 骨干人才。TOD 开发思路方面 在 TOD 开发之初,成都就更新认识、提高站位,将 TOD 开发置于促进城市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上,而不是将其视为普通的地产开发项目。在TOD发展过程中,成都充分吸收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不照搬效仿,在不断的探索尝试中,因地制宜地开展 TOD 开发工作。TOD 宣传工作方面 2019 年成都首推 14 个 TOD 示范项目,通过示范性站点的打造聚焦大众视野,将 TOD 开发事业以高品质的姿态推向市场。在陆肖站建设并开放了国内首个集文化科普、平台展示、交流中心功能于一体的 TOD 大型展示中心,对外向公众展示成都 TOD 开发的高位布局、创新理念、特色路径和美好未来等多方面内容,以展示中心为媒介进一步树立了成都 TOD 品牌形象。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492.政策创新TOD 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与指引,同时政策的创新也会进一步促进 TOD 的健康发展。2017 年至2022 年间,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 TOD 发展的政策,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进而形成了特色鲜明且可操作性强的 TOD 综合开发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体系 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立“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和 TOD 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和 TOD 综合开发各项工作,并主导制定规划类、开发类、运营类、保障类等近 20 项配套政策,形成了“1 3 N”的开放创新型政策体系。遵照“统分结合、共建共享、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健全多元参与机制,逐一对接各相关区县政府,探索建立了 TOD综合开发合作机制,明确合作原则、主体,并全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保了与地产企业合作的高效推进。土地储备保障 重视 TOD 综合开发时对土地的利用,结合实际情况将成都轨道站点分为四级五类,按照圈层布局规律,划定核心区和辐射影响区,并围绕轨道站点形成落实TOD理念的圈层布局模式,对用地布局进行引导。并且 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管理办法 中明确规定了商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在土地出让方面规定,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范围内的土地在供应前,需完成轨道交通场站一体化城市设计并落实相应的控规调整;同时实行多种供地方式,针对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利用的不同要求,采取分类供地方式,其中对于具备单独规划建设条件的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用地,按“两次整理一次出让”模式实施推进。政企协作分工 成都市政府主要负责政策主导和规划引领。通过法规政策规定整体规划、一体化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建筑设计的编制主体、审批主体和管理方式。明确“站城一体、产业优先、功能复合、综合运营”的开发理念,提出站点分级分类的开发方案。市属国企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则负责具体实施 TOD 综合开发,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受让 TOD 项目股权或合作设立项目开发公司的方式,引入保利、华润、万科、融创等国内顶尖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到 TOD 项目开发中,为城市 TOD 综合开发助力。5 0 戴德梁行3.机制创新为了更有效的对规划、建设、运营、资源开发等各业务板块统筹实施一体化推进,成都在国内首创“运营前置、TOD 前置、资源开发前置”三前置工作机制,且注重在规划阶段融入 TOD 理念,实现车站、车辆段和 TOD 项目的完美融合,挖掘轨道营城红利,实现轨道交通综合效益最大化。“运营前置、TOD 前置、资源经营前置”的营建原则 “三前置”不再局限于技术本身,而是拓展成为一种理念和方法,其底层逻辑,就是围绕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在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五个阶段”全面执行前置要求,对各领域、各板块工作进行综合统筹。通过推动“把乘客优先贯穿于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全过程的运营前置”、“把轨道因素转化为 TOD 综合开发项目的核心竞争力、挖掘轨道营城巨大红利的 TOD 前置”、“把客流变为商流、推动商业设施与基础设施相互融入的资源开发前置”,确保实现“三前置”的最优综合效益。“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的营建路径 国内外商业综合运营的经验教训证明,高水平策划是 TOD 开发的灵魂,开发前期没有好的专业策划便不可能有好的规划。通过前期策划界定项目特色优势,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统筹考虑产业布局、公服配套、消费能级、土地增值、财税收益等,差异化确立 TOD 项目功能定位。以策划奠定商业底层逻辑,才是 TOD 成功开发的基本条件。“科学建立投入产出机制”的营建策略 TOD 项目相比一般地产项目,有前期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项目开发体量大、产品品质要求高、商业自持比例也相对较高,加上有时还需无偿修建部分公建配套,使得地产企业常常面临开发建设和重资产运营带来的双重资金压力。树立投资思维和风险意识,通过开发前期对项目投建各要素的细致论证,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区域市场需求,合理选择业态排列组合,科学建立投入产出机制,着力把 TOD 项目打造利润中心、财富中心、活力中心。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514.技术创新成都在 TOD 发展过程中,积极吸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利用外部合作在技术支撑上不断尝试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成都特色的专业发展之路。TOD“137”理论的提出 成都借鉴东京、香港等开发经验,以多个高能级 TOD 区域为核心向外圈层式递减开发强度,形成成都独有的 TOD“137”理论。即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围绕核心区域的半径 100 米布局商业服务设施,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城市地标;在次核心区域的半径 300 米内布局办公、酒店和公共服务设施,创造多样灵动的城市景观;在非核心区域的半径 700 米内布局住宅、公园等生活生态空间,营造从城市到自然的诗意居住环境。根据“137 圈层理论”的 TOD 开发,能够改变城市的均质化和平庸化形态,推动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形成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的“三圈合一”城市规划布局和形态。成都特色 TOD 的探索 为创造属于成都 TOD 的天府基因,塑造彰显成都 TOD 的靓丽名片,成都轨道站点 TOD 一体化城市设计按照“站城一体、产业优先、功能复合、文化彰显、形态塑造、场景营造”的六大总体要求,对“商圈核心型、交通枢纽型、综合中心型、产业社区型、生活服务型以及车辆基地”六种不同类型的 TOD 站点进行差异化设计。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将公园城市理念与 TOD 理念有机融合,努力探索独具成都特色的TOD发展之路。即着力将生态型、人本化、有韧性的高质量发展特质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充分呈现“一个 TOD 项目就是一个蓝绿交融的公园城市社区”。“三大专业库”技术平台的构建 成都轨道交通集团集结了戴德梁行、第一太平戴维斯、仲量联行、德勤等国际知名咨询机构,以及日建设计、AREP、AECOM、凯达环球、欧博迈亚等全球知名规划设计公司,建立了“TOD项目策划库”、“TOD 一体化城市设计库”、“TOD 商业运营库”三大专业库,保证了“策划-规划-设计-实施”的无缝衔接。利用这个全新 TOD 技术平台的专业力量,对既有地铁车站逐一进行策划研究,深度挖掘商业潜力,将世界各地的技术理念融合到成都 TOD 的发展当中,通过营造多样化消费场景和生活场景,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推动客流增量转变为经济增量。52 戴德梁行5.人才创新引进、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专业技术精湛的人才,是成都推动TOD一体化开发的又一成功关键。TOD 开发专业性强,高质量的专才配置和团队构建是 TOD 项目有序推进的基本保障。专家引进 成都创新设立 TOD 首席专家制,聘请日本建筑师协会理事渡边庄太郎担任首席专家,引进“TOD 之父”卡尔索普等国际一流团队加盟成都,为高标准推进 TOD 开发提供高规格的专业配置。人才培养 2021年5月,全球首个专门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城市轨道交通卓越人才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正式落户成都。这个学院由成都市政府与西南交通大学携手合作建立,以“产教、科教 双融合”和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理念,定位为西南交通大学服务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新工科学院、研究型学院和未来技术研究校区,涵盖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智慧交通、城市设计、城市运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特色专业,为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输出提供了支撑。市场激励 以激励约束为核心,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在专司 TOD 开发的成都轨道城市投资集团试点推行工资总额周期制管理,有效促进和保障成都 TOD 综合开发工作的推进。同时大胆创新人事制度,全面实行集团中层管理人员竞聘制、组阁制、任期制、退出制,真正做到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TOD一体化策划设计实践研究第三章TOD 概念包含宏观的全域线网规划、中观的轨道交通沿线开发、微观的站成一体开发三个层面,其中微观的站成一体开发是打造美好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本报告对成都具有代表性的站成一体开发案例,从“站-产-城-人-文-绿”6 大视角,以及“目标定位、空间整合、换乘接驳、慢行系统、产业生态、职住平衡、功能业态、核心设施、地标空间、地缘融合、绿色低碳、自然交互”12 个要素条件,进行深度剖析。基于成都的案例分析,且结合戴德梁行以往的项目经验积累,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本报告总结出“TOD 一体化策划设计 36 原则”,为 TOD 理念落位具体项目实践提供重要参考。导读|本章要点|123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535 4 戴德梁行策划设计阶段 TOD 理念的落位思考3-1伴随 TOD 的实践探索,TOD 的概念已经延伸至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既包括宏观全局层面的城市总体战略部署,又包括中观层面的轨道沿线开发引导和控规优化调整,还包括微观上的精细化、一体化、人性化站点设计。宏观层面寻求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的契合关系,其更深层次的探讨如何通过城市产业的布局,以及居住、办公、商业、娱乐等功能业态的匹配,实现“以人为核心”的交通、产业、空间高度协同的城市发展。契合线网布局的城市规划和片区开发结合城市的功能结构、产业格局、人口集聚等空间特点,对轨交线网和站点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实现以人为核心的交通、产业、空间的协同发展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的轨交沿线开发梳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资源,挖掘可开发土地资源,对沿线进行功能定位、产业策划、用地交通规划等研究,并提出实施时序、资金筹措等实施保障措施建议。轨交站点与周边“站城一体化”开发完善站点的多种功能,疏解地面交通压力,并通过提供优质公共交通服务、宜人的步行空间和丰富的商业活动来吸引客流,践行高效集约的用地模式,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深度管控。中观层面轨道交通线路尤其是骨干线路在很大程度上将优化沿线产业业态布局,推动沿线城市空间重构,加强城市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域之间的联系,对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非常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微观层面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将站点与周边的用地统一规划设计、统筹开发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带动区域发展,引导人口集聚,形成站城高度融合的枢纽片区。宏观把控(面)中观引导(线)微观聚焦(点)TOD 的概念外延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55要真正实现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推动城市土地利用与轨道交通建设的有机融合,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落实 TOD 理念缺一不可。现在越来越多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开始重视将 TOD 概念外延拓展到宏观和中观层面,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阶段就开始谋划轨道交通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耦合,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开展轨道全线乃至全网的 TOD 研究,并对国土空间规划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行反馈,优化场段和线站位选址以及敷设方式等,为 TOD 顶层设计的完整性和路径推演的科学性提供支撑和依据。TOD 理念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在上述三个层面中,微观层面的站城一体开发与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最能使人们切身直接的感受和享受到 TOD 带来的利好,是 TOD 赋能城市发展、改变出行方式、实现职住平衡、打造美好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成都的 TOD 开发有序推进并独具特色,且近年来不断呈现出一个又一个的高品质项目落地,这些都与成都一直坚持“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实施”原则,对项目的前期策划和规划工作高度重视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项目实际落地的过程中,不仅前置研究的效果会逐步呈现并得以验证,实践中对前期策划方案的不断调整优化,也会为后续新项目的启动提供经验和借鉴,为其降低试错成本提供有效途径。目前国内轨道站点开发存在的诸如“仅局限于交通功能、使用效率不高、使用者满意度低、人流集聚效果低于预期”等系列问题,究其原因很多是因为前期的策划研究和规划设计未能很好的理解和落实 TOD 理念,导致 TOD 一体化策划设计方案本身就存在众多问题,使得车站建成后反而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与周边功能严重割裂,为区域整体的一体化功能建设预埋下各种隐患。站城一体开发出现较多的问题举例车站换乘动线的高效设计 内部步行动线混乱、换乘效率低、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不顺畅 站点与周边地块功能割裂、轨道客流与周边设施客流基本不交集 用传统的片区开发、产业规划思维来进行前期策划 对轨道交通的目标客群认知不足,导致功能配置不当。以住宅功能为例,站点上盖或邻接地块配置了附带大量停车位的大户型豪宅,结果导致购房者大多是很少使用地铁的豪车出行人群,背离了TOD理念 功能定位和产业引导重复度较高,导致“千站一面”,缺乏差异化和独特性,与地域本身的关联性不高 车站内部以及出站后延续不断的地下封闭空间,降低了使用舒适度和滞留性车站与周边城市功能的有效衔接支撑站城空间和片区发展的产业体系搭建符合轨道交通目标客群的功能配置结合地域文脉机理的区域打造通过生态导入使封闭空间得以开放城城站站产产人人文文绿绿5 6 戴德梁行TOD 开发不是简单的以轨道站点为中心,在一定的半径范围区域里进行高密度开发的地产或片区开发项目,而是应该围绕“人的需求”,以“站”为核心,将“产-城-人-文-绿”进行有效衔接,彼此赋能、协同分工,最终形成服务于“人”、对人友好且充满魅力的站城一体化发展空间。本研究将从“城市、交通、产业、功能、文化、生态”6大视角,对 TOD 项目开发需要配置的要素条件进行深入探究。城人文绿产站站以“站”为核心的以“站”为核心的“产“产-城城-人人-文文-绿”一体化建设绿”一体化建设(城市)(城市)精准定位目标,站城融合发展精准定位目标,站城融合发展(交通)(交通)无障碍顺畅接驳、全天候步行系统无障碍顺畅接驳、全天候步行系统(产业)(产业)前瞻布局产业、职住有效平衡前瞻布局产业、职住有效平衡(功能)(功能)混合功能业态、特色场景打造混合功能业态、特色场景打造(文化)(文化)地标性城市客厅、在地性记忆空间地标性城市客厅、在地性记忆空间(生态)绿色运营理念、自然触手可及(生态)绿色运营理念、自然触手可及城城站站产产人人文文绿绿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 皮书 57成都 TOD 一体化策划设计案例研究3-2本报告从成都正开发建设的 TOD 站点中,选取前期策划和规划方案特色亮点较多、问题解决较为全面、且不同类型中极具代表性的7个站点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从“站-产-城-人-文-绿”6大视角,以及“目标定位、空间整合、换乘接驳、慢行系统、产业生态、职住平衡、功能业态、核心设施、地标空间、地缘融合、绿色低碳、自然交互”12个要素层面,对其一体化设计成果进行深度剖析,旨在提炼 TOD 理念在成都具体实践中的路径思考和规划原则。编号站点分级分类概要1天府新站城市级交通枢纽型四川未来最大高铁站点 TOD 项目2成都东站交通枢纽型西南最大综合交通枢纽站点 TOD 项目3陆肖站区域级产业社区型成都首个 TOD 示范项目4骡马市站交通枢纽型成都唯一直通两大国际机场和四大铁路枢纽的 TOD 项目5行政学院站组团级交通枢纽型成都首批 TOD 示范项目之一6双凤桥站产业社区型成都市武侯区首个 TOD 示范项目7红星路车辆段车辆基地生活服务型成都首个统筹考虑车辆基地和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的车辆段 TOD 项目6 大视角 12 个要素(城)城市A.目标定位 Regional Positioning机遇挑战、目标愿景、战略定位(产)产业E.产业生态 Industry 错位协同、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体系(文)文化I.地标空间 Landmark有识别度的标志性公共空间和建筑的设计B.空间整合 Spatial integration红线内外横向整体建设、竖向垂直分工F.职住平衡 Jobs-housing Balance 能够“引人留人”的宜居宜业环境建设J.地缘融合 Localization地缘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新与旧的融合(站)交通C.换乘接驳 Transfer 站点与多种交通方式的高效接驳(人)功能G.功能业态 Function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业态设想、功能布局(绿)生态K.绿色低碳 Low-Carbon低碳绿色的城市设计和开发运营管理理念D.慢行系统 Slow Trafc System 全天候步行通道的设置H.核心设施 Core Facilities成为区域特色亮点、焕发城市活力的设施导入L.自然交互 Nature Interaction强调“公园城市”中生态价值的利用5 8 戴 德梁行分级分类相对区位商住比城市级区域级组团级社区级产业社区型生活服务型商圈核心型交通枢纽型综合中心型中心城区外围组团?乡村?住宅?商业开发情况新建城市更新开发量高容积率(?)低容积率(?)天府新站 A.目标定位Regional Positioning天府文化展示窗口?成都门户封面会客厅?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国际一流枢纽经济建设示范高品质产城融合典范,城市级枢纽?站点打造集产业办公、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物流交通生态居住、旅游集散于一体的综合?片区项目概况 (研究范围1578公顷、TOD一体化设计范围272公顷、TOD核心区范围49公顷)区位特点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成都主城以南、天府新城以东,?分钟以内可达各火车站及机场。成都南向、东向的门户,未来将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汇集于此。成都市铁路枢纽“四主三辅”客运站布局中的“四主”之一,而且是“四主”中轨道换乘最便捷及双机场零换乘的铁路站点。成都唯一毗邻世界级城市森林公园,尽享龙泉山景观资源的高铁枢纽。课题挑战承南拓启东进,作为“辐射全川”的国家级天府新区的对外门户,应该如何定位如何打造?站点周边大部分尚处未建成区域,只有零散的村民居住地,未来该如何通过站点开发聚人聚产,提升区域能级?站点如何纳入城市,实现功能融合?如何高效地整合交通优势,构建快达慢行的交通体系,充分利用景观资源,打造彰显天府文化的地标门户?承接城内、城际大量人流集散以及连通双机场的枢纽价值,毗邻世界级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价值等,都对项目本身的城市玄关功能、城市聚留和辐射功能的强化、应对客群多样化的复合型功能的打造,以及生态优势的最大化利用等提出了要求。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59【图B-空间整合】规划结构预留望山、观湖廊道和生态环廊【图B-空间整合】以高铁、城轨复合TOD中心带动周边地块开发B.空间整合 Spatial integration利用毗邻世界级城市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设计上预留了龙泉山望山廊道,以及龙泉山、兴隆湖的视觉通廊,把与山水的关系作为主要的衔接要素。沿行人流线连续布局主力业态和创新业态,形成连续的商业空间,与城市南北空间融为一体。C.换乘接驳 Transfer 将快速到达的枢纽交通、枢纽内部的慢行交通进行分离,形成多联互补、融为一体的布局模式外部交通通过腰部进站,确保枢纽交通快速抵离;中部光谷还空间于人,并将高铁、地铁、公交等进行立体化一体布局,实现便捷换乘。通过优化原地铁线路和站点规划方案,提升地铁站对周边辐射的覆盖率,在兼顾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大幅增强片区交通优势,优化便捷通达性。站房南北两侧形成独立的交通体系,并与城市功能空间直接相连,便捷进出,缓解客流拥堵,在缩短换乘距离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出行体验。D.慢行系统 Slow Traffic System 践行公交 地铁 慢行的“BMW”模式,专用自行车道稳静化处理,耦合慢行体系,打造绿色街道空间。采用“站房高架 站场高架”设计,有效分离枢纽与片区道路交通,以多联互补的模式有效衔接公共交通系统,确保枢纽交通的快速抵离。构建空中、地面、地下三层TOD立体慢行系统,实现不受气候影响的慢行多路径互联互通。【图C-换乘接驳】站内换乘流线【图D-慢行系统】地上地下慢行接驳6 0 戴德梁行作为新建区域,产业与人口的同步导入是激发区域持续活力的关键。“以产引才、以产聚人”的同时,也要“以才促产、以人留产”。在站点周边覆盖区域,除了大量的商办功能,建设以绿色居住和配套商业、以及与公建的组合构成的宜居型生态社区,可以为区域内既有居住人群、外来置业客群提供依托轨道交通的优质居住选择,助力职住平衡的实现。周边大量在建/待建商办项目带来的日常通勤工作人口、站点辐射范围内的常驻居民、以及来自机场或其他轨道站点的旅游/差旅目的型客群及中转型客群,均为本项目的目标客群。应对上述目标客群的多元化需求,以服务产业客群为核心,通过工作/娱乐/休憩/居住等一站式复合型业态集聚,打造产业经济、文娱商业、客旅休憩、精英社区四大功能场景。通过打造凤凰眼、银杏广场、天街公园、桥上城市阳台等特色功能空间,提升天府新站独特的到达体验,激活人群在地需求,营造别具一格的天府印象多元场景。把拥有玻璃面板屋顶的光谷引进车站,让室内阳光最大化。同时“光谷”作为绿色核心,与外部的轨道公园、天街公园等公共空间串联,营造出无处不在的公园之感。发挥国家铁路枢纽站优势,打造与国内外紧密合作的高端商务区和创新聚集地。通过与天府新区”一心三城”城市结构和产业功能形成联动与互补,以及通过枢纽经济对交通密集型产业的集聚带动,提出“3 16 N”的产业体系。“增量引入”总部经济“服务加持”科创产业“枢纽激活”会展经济E.产业生态 Industry F.职住平衡 Jobs-housing Balance G.功能业态 FunctionH.核心设施 Core Facilities孵化平台检验检测数据中心信息总部运营总部人才培训广告传媒银行保险通信网络物流服务金融租赁场馆搭建酒店住宿旅游服务商业服务人才服务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居住人口?办公人口?特色核心设施空间生态商旅城市级站点成都科学产业功能区产业客群为核心产业经济功能场景文娱商业功能场景客旅休憩功能场景精英社区功能场景工作娱乐休憩居住交通密集?住宅商业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图E-产业生态】产业体系图【图F-职住平衡】人口属性占比,以及用地属性占比【图G-功能业态】功能业态图【图H-核心设施】核心设施空间效果图【图L-自然交互】可步行、可参与,演绎公园里的消费场景【图J-地缘融合】川西传统林盘肌理的商业I.地标空间 Landmark两个高铁站场拉开43米,设置中心光谷,引入自然采光,打造站内生态景观,彰显成都“公园城市”的枢纽新形象。出站后可近看天府文化绿轴,远望龙泉风光。J.地缘融合 Localization以山水田林为景观,川西传统林盘肌理结合商业,创造天府特色的可漫步的文化轴。川西林盘空间布局结合现代建筑设计元素,赋予商业新的天府文化内涵,同时与公园建设相结合,呈现成都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K.绿色低碳 Low-Carbon依托蓝绿生态网络,打造多级公园体系。在站房东西两侧打造铁路生态公园,提供开放共享的优质城市公共环境,营造健康宜居生活场景。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和慢行选择,减少小汽车的使用,降低城市交通碳排。L.自然交互 Nature Interaction中央天府文化绿轴采用可步行、可参与的理念,通过开放聚落 开放绿地 慢行道 共享空间的串联叠加,构建集商业/休闲/社区为一体的文化街区,演绎公园里的消费场景。基于“枢纽建在公园里,枢纽无处不公园”的开发理念,打造光谷站厅、轨道公园、天街公园等多级公园体系,呈现“近看高铁到发,远眺龙泉风光”的美好场景。【图K-绿色低碳】依托蓝绿生态网络的城市设计结构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616 2 戴 德梁行分级分类相对区位商住比城市级区域级组团级社区级产业社区型生活服务型商圈核心型交通枢纽型综合中心型中心城区外围组团?乡村?住宅?商业开发情况新建城市更新开发量高容积率(?)低容积率(?)成都东站成都联通世界的枢纽门户全国领先、中西部一流的枢纽经济集聚区重塑城东城市格局的经济增长新极核城际会客厅、繁华不夜城、康养新高地从成渝城镇群和区域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城市价值和片区能级的提升诉求,以及高铁枢纽与周边环境和谐荣共生的战略意义等层面,都对成都东站通过高能级TOD开发,建设一个既能代表世界先进发展理念、又能向世界展示成都、同时还能成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战略引擎的目标任务提出了要求。区位特点成都东站是全国第六、西南最大综合交通枢纽,高铁、城铁、地铁“三铁叠加”,同时集铁路、长途及旅游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及社会停车等功能于一体,人流流量优势显著。地处成华区枢纽经济集聚区,临近成华区文化创意及商务总部发展区,是成都城市空间格局向东拓展的重要支点和成都东部对外联系的重要枢纽。枢纽经济集聚区周边科研院校资源丰富,为东站枢纽汇聚国内外高端人才提供优渥土壤。成华区拥有工业文化、古蜀文化及熊猫文化等众多文化元素和旅游资源,为吸引旅游出行人群,打造最具文化多样性的交通枢纽提供了要素支撑。课题挑战成都东站枢纽功能和流量优势虽然明显,但流量资源转化利用不足,巨大的客流量如何可以有效驻留并转化为经济流量?项目周边产业资源丰富,但大多集中在研发及孵化环节,与其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较为缺乏。同时酒店、商务商贸及医疗康养等产业虽已初具规模,但未形成集聚效应,辐射能力有限。如何打通“三铁”流量与周边商业圈、生活圈的连接,实现站城融合发展?站前广场是人流集散的核心区域,也是留住人流的关键节点。如何通过优化站前广场,盘活周边项目?项目概况 (TOD一体化设计范围452公顷、详细城市设计研究范围259公顷)A.目标定位Regional PositioningB.空间整合以站点为核心,构建“一轴一核四片五心”的城市格局,加强周边区域与TOD站点的紧密衔接和有机融合,并实现地下、地面、地上与TOD站点的一体化建设。合理利用绿轴两侧,布局1-3层活力空间、空中连廊系统以及地下空间系统,有效的连接与缝合被绿轴割裂的城市空间,强化了TOD站点与周边区域的功能衔接。C.换乘接驳连通周边的三层复合步行动线、以及与其他公共交通的换乘动线,以实现高效的换乘接驳从地下2层高铁站出站后,向东可快速到达长途汽车站;向西可快速换乘地铁2号线、7号线和20号线以及运营车辆停靠点;通过竖向交通可到达西广场一层可换乘公交。在高铁到达层设置夹层通道,以缩短纵向位移,提升换成效率。从动线组织及安全角度,将过境动线与核心区出入动线分离,对落客平台进行优化提升。D.慢行系统借由地下通路、公园慢行绿道、轨行区上盖和竖向交通盒,共同打造互联互通、体验良好的立体洄游动线。通过地下连接通道以及慢行连廊,与周边地块间形成动线网络。【图?空间整合规划一轴一核心,四片五心的城市格局【图?换乘接驳】通过地下步行通廊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图?慢行系统】通过公园、地下、上盖打造立体的步行洄游动线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636 4 戴德梁行“产-城-文”引人策略为区域带来大量的新增人口和居住需求。医疗教育文化等区域资源优势,为高品质国际化居住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紧邻轨道交通和高能级站点的区位优势,也为面向年轻客群的小户型公寓开发提供了市场机遇。本项目区域常住人口比例较高,随着片区内商住混合开放的推进,以及生活服务配套和生态宜居环境的日趋完善,宜居宜业的职住平衡有望实现。打通“三铁”流量与商业圈/生活圈的连接关键环节,有机植入“枢纽 高端商务商贸”“枢纽 精品酒店会展”“枢纽 特色康养医疗”及“枢纽 品质生活服务业”等四大“站产城”融合发展场景。聚焦多种功能混合型业态的同时,还考虑作为城市门户的人文特色商业及文娱体验业态的引入,对周边片区进行了文化类功能的补充和强化。通过“天府发展轴-东门活力带”缝合周边的功能带,结合周边地块的三层复合步行动线,在空间上赋予区域新的生命力。结合大规模绿色生态网络,能使到访者可以便捷轻松的接近和感受到自然,获得精神愉悦和压力释放。站前东西南北四个不同文化主题的特色化公共空间和城市功能的导入,会引发目的型客流的多频次到访。基于东站枢纽周边既有的产业基础,和规划中的三大产业组团,以及周边汇集的大量优质科教和文旅资源,构建“以产引人、以文引人、以城引人”三大发展策略,打造以“3 1 2”产业体系为支撑的知识型文化枢纽综合体,实现了从交通枢纽的“先天资源”向TOD引领的“产业优势”转变。以“高端商务商贸、精品酒店会展”为核心主导以“医疗康养服务”为特色亮点以“文化旅游休闲”为配套支撑E.产业生态 Industry F.职住平衡 Jobs-housing Balance G.功能业态 FunctionH.核心设施 Core Facilities居住人口?办公人口?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公用设施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图E-产业生态】产业体系图【图F-职住平衡】人口属性占比,以及用地属性占比【图G-功能业态】功能业态图【图H-核心设施】核心设施空间效果图产业细分企业类型产业方向酒店会展酒店品牌运营商会展策划及运营广告传媒会展服务(翻译等)四/五星级酒店精品/商务酒店精品会展峰会论坛医疗康养文化创意专业体检康复医疗专业诊所康养医疗国际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康养社区运营商体检机构文创体验文化旅游影音传媒创意设计设计工作室音乐艺术培训机构广告/公关/传媒公司文化创意品牌旅游服务旅游综合服务出行服务电子平台服务旅行社汽车租赁/票务预订大数据/电子平台维护一带一路贸易公司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商业运营商零售商业品牌精品商贸中高端商业零售跨境电商一带一路贸易展销体验式商业商务服务金融、保险服务法律服务专业咨询总部办公银行/证券/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新经济企业全国总部新经济企业西部总部3主导2配套产业体系1特色配套产业细分企业类型产业方向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65I.地标空间站点东西南北四大出口以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主题定位,形成风格各异的片区文化新基因。东峰汇聚世界文化的现代文化中心西谷人本尺度串联的绿色文化空间北峦将世界引入成都的交流体验场所南丘向外界传达小成都文化的特色区域鉴于东站中央绿轴(广场和绿地)尺度较大(南北220米),不利于形成具有活力的城市氛围,因此在保留城市象征性的同时,将广场规模调整到适宜城市活动的程度(南北100-120m),且结合轨道站点植入TOD功能,进一步挖掘土地价值,激发城市活力。J.地缘融合站点西口区域通过人本尺度的绿轴空间将成都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未来的先端文化相衔接,旨在打造“过去与未来共存的城市空间”。站前西广场两侧商业建筑采用新中式风格,结合坡屋顶、青瓦、深棕褐色立面材料等川西民居元素,突出地域特色。K.绿色低碳通过中央绿轴、景观游步道、街区绿地构建与环境持续共生的绿色生态网络。作为支撑多样活动的基础设施,在车站上盖构建类似城市综合管廊功能的“智能模块系统”,并在站房屋顶设置太阳能发电板,将产生的电能通过能源中心高效分配到各个智能模块中,以实现区域整体的智能化能源供给和低碳节能。L.自然交互结合人流分布、功能布局、自然特色等因素,构建东站中央绿轴的六大特色空间。同时为了呼应空间氛围,在绿轴公园中分别配置主题植物,将中央绿轴打造成一轴六象、一园多景的城市公园。【图?地标空间】规划适宜城市活动的公园广场空间【图?地缘融合】将商业建筑与川西建筑元素相融合【图?自然交互】在城市公园中布局六大特色空间6 6 戴德梁行分级分类相对区位商住比城市级区域级组团级社区级产业社区型生活服务型商圈核心型交通枢纽型综合中心型中心城区外围组团?乡村?住宅?商业开发情况新建城市更新开发量高容积率(?)低容积率(?)陆肖站区位特点位于成都“南拓”重点区域的高新区中和片区,西靠大源CBD,南接新川科技园,中和片区是整个区域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陆肖站为地铁6号线(已运营)及22号线(远期规划)换乘站,周边共规划5条轨道交通线路,联动周边四个地铁站点,形成“一拖四”的轨道网络格局。陆肖站所在区域,位于环城生态带及锦江绿道等城市优质生态资源的包围中,具备极佳的生态基底。课题挑战高新南板块是成都经济发展最快、外来人口最多区域,密度也最大。对于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迫在眉睫,陆肖TOD开发能否成为重塑整个板块的新突破口?项目所在片区位于高新区与天府新区之间,自身缺乏优势产业,周边又被强产业功能组团环绕,应如何依托轨道生态圈建设推动差异化与互补性发展?目标客群的消费特征和需求怎样?哪些业态产品能够对应这些需求,并能协同区域实现高品质开发?如何完成复合功能植入与文化设施导入,并通过站城一体开放,真正实现城市的互联互通?“地铁天府公元”以轨道交通引领、以公园社区为特色的城市中央活力区(?)基于对项目所在区域的资源特征、市场导向、客群需求等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挖掘,本项目作为被三大强产业功能组团环绕的中和片区的核心,应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生态圈建设契机,与周边区域和环境建立“共生共创共赢共享”的发展态势,以“新经济新动能培育”为突破口,为整个板块赋能新活力。项目概况 (研究范围600公顷、TOD一体化设计范围119公顷、建设净用地面积70.3公顷)A.目标定位Regional Positioning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 皮书 67B.空间整合采取以客流为导向的功能布局,在多个站点共同覆盖的区域布局核心区,进行功能复合的高密度开发,再将高密度开发的片区与原有城市肌理相结合,带动城市发展,实现商业价值的整体提升。根据人流动线组织立体交通,将商业空间、高层塔楼、城市公园等不同功能空间一体化编织,实现站城融合。以陆肖站为核心,形成大规模的网络化成片开发,通过地下空间将地面的写字楼、学校、住宅等各种建筑进行有机串联。结合公共空间节点与地铁出入口位置,设置 19 处下沉广场,并增加连通周边商业及办公地块的公共通道。在道路下方控制预留地下商业步行街空间,并在周边地块预留接口,以保障商业步行街与周边地块的地下串联。在站点周边的商业和服务设施用地之间,控制预留空中连廊,以备后续能使空间顺畅衔接。C.换乘接驳地铁6号线和11号线在地下负一层形成L形站厅换乘。紧邻站厅布局地下商业及下沉广场,设置7处接口与周边物业地下直接连通,另外7处地面出入口用于衔接周边功能。D.慢行系统通过地下空间、地面公共通道、空中连廊及开敞空间等,形成地上地下联通的一体化慢行交通网络。在现有规划路网的基础上,加密核心区慢行活动通道,增补慢行活动空间。通过打造富有生态特色的慢行通道网络,使站点与周边的锦江、湿地公园、生态公园等优质生态资源形成网络化连接。【图?空间整合】以客流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布局【图?换乘接驳】通过地下一层站厅空间实现地铁换乘【图?慢行系统】规划各种非行人的道路交通体系【图?慢行系统】结合绿道打造城市慢行系统6 8 戴德梁行应对各年龄阶段需求,打造交通、商务、教育、生活、消费、医疗、康养等多功能业态,形成一站式城市中央活力区,通勤和生活高度融合,“足不出区”就能满足所有商务、生活、消费需求,实现职住间有效平衡。住宅电梯直达地下,直通地铁、商场,通勤途中就可以方便地购买到生活必需品,这种高便捷度的地铁生活也有效的提升了职住平衡。以陆肖站为核心,联动周边四个站点,结合自身资源特色确定开发主题和产业功能,共同打造功能互补的活力轨道生态圈。其中陆肖站承担新经济新动能培育中心功能,其他站点则分别承担国际交流中心、文化中心、健康医疗中心、体育中心等相应配套功能。围绕新经济人群需求,构建“智慧商务、城市乐活、城市交际”三大功能板块,营造工作、消费、生活、游憩等多元场景,围绕站点构建15分钟“健康活力圈”“医疗服务圈”“全龄教育圈”,提升片区整体宜居水平。根据周边主要为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消费群体特点,联动高新体育公园等设施,高标准打造全市首个集运动主题场馆、精品体育零售、体育康养文化于一体的城市体育主题街区。打开围墙,建设低建筑密度,高绿化覆盖的开放式品质社区,实现幸福和谐宜居生活场景。依托丰富的水绿资源,开发各种绿道公园、专业跑道、游乐设施等,构建“全民随处皆可健身”的健康运动场景。本项目周边的金融城、大源、新川科技园三大强产业功能组团,明确了以数字金融、智慧融合、人工智能为产业发展方向。本项目基于“承接、拓展、完善”的发展思路,利用后发优势,依托轨道生态圈的建设契机,在促进新兴产业间联动的同时,承接产业培育和功能外溢,共享服务配套和交流功能,通过构建“3总部 3基地 3配套”产业体系,助力区域打造“新经济新动能培育中心”。E.产业生态 Industry F.职住平衡 Jobs-housing Balance G.功能业态 FunctionH.核心设施 Core Facilities居住人口?约?万办公人口?约?万?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商住用地公服用地【图E-产业生态】产业体系图【图F-职住平衡】人口属性占比,以及用地属性占比【图G-功能业态】功能业态图【图H-核心设施】核心设施空间效果图I.地标空间在陆肖站周边打造TOD核心210米地标塔楼与高层簇群,形成片区地标,并沿着城市干道形成连续的城市界面。为了保证站点的标识性,站点核心地块在建筑高度上采用“限低 限高”的方式进行控制。延续高新区风貌及色彩控制要求,以现代明快基调为主,严格控制玻璃幕墙比例。J.地缘融合在进行城市开发的同时继承发扬山水相融、闲适生活、地方文化等成都优秀人居环境本底和理念,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站点外围居住区保留老成都传统人文要素,结合周边水系打造水城交融的社区环境,在滨水空间植入瞰江亭、江天一览、水码头等设施,打造文化宜居场景。K.绿色低碳通过规划自行车专用路、响应海绵城市的城市水循环系统、采用节能灯具电器等方法来实现低碳出行、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规划理念。将“舒心设计、绿色低碳、智慧安全”等技术创新注入新一代活力社区建设。L.自然交互建立“公园 小游园 微绿地”的多层次公园体系,并“织补”站点周边绿道,与原有规划绿道衔接,串联周边水系和湿地公园,形成水绿交融的绿道体系。通过绿道串联不同开敞空间整体形成城绿交融、文化多元的活力场景。通过取消社区围墙、增大道路退距、开放社区绿化、下沉庭院、屋顶绿化等手法,实现“公园里面建社区、社区里面建园林”的规划理念。强调生态居住,自然形成绿环,串联不同尺度的城市生态开敞空间,围绕TOD核心区形成“聚合-开敞”的空间体系,能轻松融入的高可见度的绿色生态网络,为人们接触自然创造了机会。【图?地标空间】打造地标建筑群,实现连续的城市界面【图?地缘融合】将成都的历史人居资源与规划相融合【图?绿色低碳】通过绿色出行等规划实现节能减排【图?自然交互】规划多层次的公园体系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 皮书 6970 戴德梁行分级分类相对区位商住比城市级区域级组团级社区级产业社区型生活服务型商圈核心型交通枢纽型综合中心型中心城区外围组团?乡村?住宅?商业开发情况新建城市更新开发量高容积率(?)低容积率(?)骡马市站成都新时期?(中央活力区)的发展标杆体现卓越全球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与城市其他片区错位联动的顶级商务区和中央活力区展现天府文化精髓的世界会客厅呈现成都对外开放的城市新窗口承载最新生活方式的活力新中心区位特点项目位于成都最历史悠久的老城中心,以及成都主城中心最重要的城市轴线上,沿轴聚集着多个大型商业商贸、历史人文、绿色生态、交通换乘等重要的城市功能节点。骡马市站是成都市唯一的四站交汇点,也是唯一可直通两大国际机场和四大铁路枢纽的地铁站。未来还将是主城区最大的地铁站。骡马市TOD项目属于天府文化公园(成都市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的核心区域。骡马市商圈作为成都三大传统商圈之一,是全市金融机构最密集区域,聚集青羊区近60%、全市近70%的金融机构及相关服务企业,产业基础雄厚,商业氛围浓厚。项目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西御河沿街地块内有区级文保单位、两处历史建筑,及4株3级古树名木(银杏)。课题挑战作为四线交汇的地铁枢纽,如何利用TOD开发契机,汇聚新的城市功能和生活方式,对外呈现新的面貌?作为成都2300年建城史的发源地和历史文化原点,本项目能否成为城市复兴的新引擎,助力成都跻身世界城市?区域内高品质办公载体缺失,核心区产业流失尤其严重。作为成都曾经辉煌的中央商务区,如何学习世界先进成功经验,突破片区的现实发展困境,打造新的城市名片,构建新的产业生态?打造成都城市会客厅是天府文化公园的重要任务,作为核心区的骡马市TOD建设则成为关键发力点。基于重塑成都新中心的出发点,以及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集中展示地、西部金融中心重要承载地、成都千年历史迭代的文化中心等目标任务,需构建以生态、交通、文化及产业价值提升为导向的TOD站城融合发展新标杆。骡马市站项目概况 (研究范围342公顷、TOD一体化设计范围255公顷、TOD核心区范围49公顷)A.目标定位Regional Positioning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7 1B.空间整合通过“城市交通核(Urban Core)”的纵向动线 与“城市交通廊道(Urban Corridor)”的横向动线交互,形成区域内立体无缝的串联体系,实现无论在地下哪层都可以轻松进出地上塔楼。同时还考虑与周边地块间的衔接,确保相邻地块间的串联路径,以提升区域整体的可达性与便捷性。C.换乘接驳集中在地下负一层和负二层的四线换乘站厅层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通过下沉广场和城市核,以及明确的纵向动线,将人流引入周边各功能地块。“城市交通核”作为TOD立体交通的转换枢纽,除了实现纵向动线与横向动线的快捷转换,以及作为地下空间自然采光与通风的窗口,还为地下空间解决了不同层高间的竖向连接问题。作为成都最深地铁站,18号线骡马市站地下六层深度达45.5米,其中地下一层为四线换乘站厅,地下二层为18号线站厅层,地下三层为预留层,地下四层为设备层,地下五层为10号线站台层和设备层,地下六层为18号线站台层。“城市交通核”竖向联通18号线站台,并与城市候机楼(CAT)无缝连接,实现了最深站点的高效换乘。D.慢行系统在骡马市站周围形成地下地面地上无缝对接的三层复合步行网络,配合周围高强度复合城市功能及公共空间,实现高效的人流集结及疏散。延伸地下空间,连接各重要节点,强化骡马市站、天府广场站地下空间联系,构建天府文化中心整体地下慢行系统。过境交通不经过中央区域,内部交通绕行中轴线,保障人车分离的开放空间。【图?空间整合】高强度符合开发,催发城市新活力【图?换乘接驳】通过城市交通核纵向组织换乘流线【图?慢行系统】链接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网络体系【图?慢行系统】通过道路规划实现人车分流72 戴 德梁行站点上盖的多功能复合型综合体开发,不仅有利于降低通勤时间,还能一站式解决轨道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优化出行体验,提升生活质量。在站点周边通过公寓开发引入居住功能,有助于增强城市活力。出站后廊道直接连通办公及公寓,更能增加产业人口和居住人口对轨道交通的使用和依赖,有利于推动区域职住平衡及城市幸福指数提升。基于“体现新发展理念,展现新生活方式的站城新标杆活力新中心”的目标愿景,围绕金融和文化两大主导产业,以国际一流高水准的“商业-办公-居住-社交-文化-娱乐-公共服务”等复合型功能业态,推动TOD城市综合体开发。在提升区域便捷度的站点TOD开发的纵向动线周边集中布局催生城市活力的体验性商业、文化类业态,以及象征全新生活模式的创意功能,通过为区域注入昼夜不间断的活力元素,实现带动周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中央活力区建设。结合地标塔楼,设置空中观览设施“天府文化会客厅”,为市民以及游客提供闲暇时回游打卡的强目的性设施。结合未来办公形态和智能技术打造的顶级写字楼“锦城之心”、设计时尚场景多元的未来街区、高级奢华且具有成都韵味的顶级文化艺术酒店、具有顶级标配及无敌景观的高端艺术定制公寓等,都成为区域整体开发的特色亮点。本项目属于建成区的城市更新项目,在产业生态圈建设上,如何突显优势、错位协同、创新引领,特色发展成为目标要求。基于重塑成都新中心(文化中心、城市遗址、中央公园、产业高地)的思考点,围绕”EOD生态导向、TOD交通导向、COD文化导向“三大发展策略,提出以”金融 文化 创新经济 高端服务“为核心的“2 1 1”产业体系。E.产业生态 Industry F.职住平衡 Jobs-housing Balance G.功能业态 FunctionH.核心设施 Core Facilities居住人口?约?万办公人口?约?万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兼容住宅用地?公园绿地?【图E-产业生态】产业体系图【图F-职住平衡】人口属性占比,以及用地属性占比【图G-功能业态】功能业态图【图H-核心设施】核心设施空间效果图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73I.地标空间骡马市站TOD以348米的超高层地标建筑为核心,与周边140290米不等的多个摩天建筑相呼应,形成高层塔楼群,成为成都市中心最亮丽的“摩天组团”,为城市新经济发展提供国际一流高品质载体,重塑了骡马市区域城市活力。J.地缘融合针对骡马市项目基地范围内的既存古建筑,在立面上采取修旧如旧保持原有特色的同时,在其内部植入商业功能,并与科技体验相结合,使古建筑焕发出全新活力。结合当地大量文化资源和城市特质,为历史建筑和川菜文化老字号提供展示空间,在突出时尚商业文化的同时,融入城市特色。传承成都中心城区历史风格特色的同时,为各个地块制定具有鲜明特征的城市景观氛围。在平面上,形成东西向街巷空间及南北视线通廊,延续老城历史肌理,并建立与南侧天府文化公园的视线联系。K.绿色低碳在写字楼建设中充分运用智能绿色技术,通过Low-E玻璃、外遮阳系统、日光感应照明等,使客户可直接感知到的科技节能系统和运营成本的节约。L.自然交互通过下沉广场将自然光及自然风引入地下,避免地下空间的昏暗氛围,同时强化地上地下的一体化感受。沿街建筑进行墙面后退,形成挑空空间,进一步强化地上地下一体化以及大气融入的空间感受。【图?地标空间】相同设计语言的建筑群打造城市新活力【图?地缘融合】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注入新的活力74 戴德梁行分级分类相对区位商住比城市级区域级组团级社区级产业社区型生活服务型商圈核心型交通枢纽型综合中心型中心城区外围组团?乡村?住宅?商业开发情况新建城市更新开发量高容积率(?)低容积率(?)行政学院站乐活新城人居典范 生态城:体现生态宜居主题、打造公园社区标杆 活力城:体现?高密度、多元化,活力商业 汇智城:产住结合打造现代商务服务业高地 示范城:?一体化标杆公园城市社区典范区位特点行政学院站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主城三环至四环之间,占据成都“东进”桥头堡的优势位置,是已开通运营的东西向干线2号线和规划中的成都第二条环线9号线的换乘站点。TOD项目区域东临环城生态带、西近拥有亚洲首个伊藤洋华堂旗舰店的绿地468、南邻成都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圣花乡4A级风景区,生态资源和商业资源优势显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周边有驿都大道、银杏大道、绕城高速、三环路、成资渝高速等多条城市交通主干道,已形成通达性极高的立体交通路网。周边教育资源丰富,有大量的高端住宅以及成都行政学院等高校,人口支撑充足。大部分已完成拆迁,土地储备丰富,适合统一规划,连片开发。课题挑战如何发挥“东进”等各项政策利好,利用TOD综合开发促进人口导入,推动片区发展?区域内部分地块高差明显,为开发带来一定难度。如何发挥区域优势,挖掘宜居潜力,解决高差问题的同时,打造不同产品形态,创建生态人居典范?能否利用轨道交通优势,依托TOD综合开发,降低周边竞品对本项目带来的影响?基于对项目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以及对物业市场的综合研判,建议充分利用生态、教育、交通等基础优势,在站点周边打造新一代城市精英栖居地、公园式宜居宜业城和乐活体验商业综合体。通过TOD综合开发使区域生态价值能够得以最大化释放的同时,强化东进标杆门户形象的对外展示。行政学院站项目概况 (研究范围2826公顷、TOD一体化设计范围63.5公顷、TOD核心区范围45.5公顷)A.目标定位Regional PositioningB.空间整合 Spatial integration驿都大道是联系成都中心城区和龙泉驿区的重要东西向快速通道,从站点综合开发范围中间穿过。为缝合驿都大道南北两片,充分满足人群便捷到达站点的需求,TOD综合开发依托驿都大道现状2号线已经建成的地面层站厅,搭建上跨道路的站厅平台,直接消除了两侧地块的联系壁垒,同时也将到达人流疏散到不同的慢行路径中。都市商务场景加强站点与产业功能区衔接,提升营商环境、吸引高端要素聚集,打造创新开敞空间。C.换乘接驳 Transfer 站厅从地下二层到地上二层,与公交首末站、商业、公园、地下慢行、地面慢行、二层连廊等充分连接的站城一体设计,使换乘体系与商业空间高度耦合,最大化延展了TOD商业动线,给市民带来便利,为商业植入活力。区域内设置社区巴士环线,并设置站点与地铁站点交汇方便换乘,同时与公交首末站也形成有效换乘,使地铁、公交、社区巴士形成相互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D.慢行系统 Slow Traffic System 以站点为核心,形成东西向、南北向两条慢行主轴。结合慢行主轴,将站点出入口、公园、公共空间、城市绿廊有机融合在一起,打造舒适、生态、立体、活力、绿色的慢行网络。在南北慢行主轴上,形成具有特色的步行街区,成为接驳车站的主要步行空间。步行街区提供多种业态布局,同时强调多元、互动、公共性,以提升街区的活力和慢行系统的丰富性。【图B-空间整合】站城一体 功能复合【图C-换乘接驳】优化线站位【图C-换乘接驳】全域巴士站线布局【图D-慢行系统】慢行路径直达站点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7576 戴德梁行“人城境业”高度融合,通过产住结合,实现产城一体,是本项目的战略规划目标之一。依托车站对周边进行商住混合开发,通过绿色生态的高线公园连接南北地块,以及办公和居住功能板块,实现站点与周边功能的便捷连接,同时提升宜居宜业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和高品质居住环境,促进区域职住平衡。在功能布局上,核心区高强度打造商业、办公、酒店等功能;次核心区布局办公、特色商业和公共服务配套;外围布局高品质住区、口袋公园等,通过慢行路径串联,营造生活、娱乐和健康运动场景。核心商务客厅(设置核心MALL及高端公寓)高品质生态商务区(设置造集办公、酒店、公寓为一体的超甲级商务楼)创驿街区(分散布局展览馆、文化馆、美术馆、商业零售等设施)社区公共配套功能区(设置学校、社区中心、休闲商业及养老等设施)高品质生态居住区作为区域内的标杆项目,高线公园是一个汇聚了商业、办公、住宅、公园、运动场所等功能的复合型公园社区。通过空中花园连廊,串联多个组团,增加人们的出行便捷,且丰富了景观体验。打造了与成都气质相匹配的T字型商业街区楠木街,通过内退式街道规划,营造更具沉浸感和利于步行的商业街设计了高线运动公园、芝士公园和银杏公园等多座主题公园,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和娱乐需求。本项目是在紧邻主城的优质地段打造集居住、办公、购物、娱乐、医院、学校、公园休闲功能为一体的TOD综合新城。随着行政学院TOD片区升级为成都东部的新中心,未来依托2号线/9号线(规划中)将承接更多沿线的主城核心资源的溢出,成为以现代商务服务和生活服务为核心的成都东部产业创新高地。E.产业生态 Industry F.职住平衡 Jobs-housing Balance G.功能业态 FunctionH.核心设施 Core Facilities居住人口?约?万办公人口?约?万二类居住用地?商业兼容住宅用地?公园绿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服务设施用地?住宅兼容商业用地?【图X-核心设施】高线公园实景图【图E-产业生态】产业体系图【图F-职住平衡】人口属性占比,以及用地属性占比【图G-功能业态】功能业态图I.地标空间 Landmark与成都气质完美匹配的高级烟火气息的商业街区“楠木街”,以日本代官山为理念,通过内退式街道规划,营造出易于漫步且更具有沉浸感,让人能享受到随时逛街带来的闲情逸趣。高线公园里的“空中花园走廊”,可以带给人们“森之桥”的漫步和乐跑、“空中植物园”的赏花抚草、看龙泉山的日出,看夕阳里的蜀峰468等多种美好体验。J.地缘融合 Localization作为成都东门户新形象,围绕站点开发的高密度商业与大尺度公园相结合,打造高低错落、大开大阖的建筑形态,既解决了区域内地块高差问题,也使地块的生态优势得以最大化展现。利用成都备受瞩目的网红经济和公园城市的发展态势,打造慢生活的网红街道,以环境舒适、业态多元、成都气质的宜人街道空间形成新的地缘记忆。K.绿色低碳 Low-Carbon基于“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提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有机结合城市本底形成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多级绿色网络。研究范围内通过控规优化增加绿地面积4万平米,整体绿地率达到45%,构建了体现东进人文特色的多元素生态场景和生态首位公园社区。L.自然交互 Nature Interaction对行政学院站现状地面站厅进行改造,设计为四层通高的立体花园站厅,使乘客走出站台就能享受到自然的采光和通风。“花园环境”由站厅延伸到站外,渗透进车站动线,绿荫成趣与邻近TOD公园浑然一体,使进出站的流线都处在“花园环境”之中。以健康运动场景为特色,依托丰富绿色资源,开发满足多层次人群需要的体育运动场景,打造绿道体育消费新场景。【图I-地标空间】门户塔楼与公园【图K-绿色低碳】四种尺寸公园分布【图L-自然交互】健康运动场景【图J-地缘融合】网红街道和多元业态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77I.地标空间 Landmark与成都气质完美匹配的高级烟火气息的商业街区“楠木街”,以日本代官山为理念,通过内退式街道规划,营造出易于漫步且更具有沉浸感,让人能享受到随时逛街带来的闲情逸趣。高线公园里的“空中花园走廊”,可以带给人们“森之桥”的漫步和乐跑、“空中植物园”的赏花抚草、看龙泉山的日出,看夕阳里的蜀峰468等多种美好体验。J.地缘融合 Localization作为成都东门户新形象,围绕站点开发的高密度商业与大尺度公园相结合,打造高低错落、大开大阖的建筑形态,既解决了区域内地块高差问题,也使地块的生态优势得以最大化展现。利用成都备受瞩目的网红经济和公园城市的发展态势,打造慢生活的网红街道,以环境舒适、业态多元、成都气质的宜人街道空间形成新的地缘记忆。K.绿色低碳 Low-Carbon基于“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提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有机结合城市本底形成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多级绿色网络。研究范围内通过控规优化增加绿地面积4万平米,整体绿地率达到45%,构建了体现东进人文特色的多元素生态场景和生态首位公园社区。L.自然交互 Nature Interaction对行政学院站现状地面站厅进行改造,设计为四层通高的立体花园站厅,使乘客走出站台就能享受到自然的采光和通风。“花园环境”由站厅延伸到站外,渗透进车站动线,绿荫成趣与邻近TOD公园浑然一体,使进出站的流线都处在“花园环境”之中。以健康运动场景为特色,依托丰富绿色资源,开发满足多层次人群需要的体育运动场景,打造绿道体育消费新场景。【图I-地标空间】门户塔楼与公园【图K-绿色低碳】四种尺寸公园分布【图L-自然交互】健康运动场景【图J-地缘融合】网红街道和多元业态78 戴德梁行分级分类相对区位商住比城市级区域级组团级社区级产业社区型生活服务型商圈核心型交通枢纽型综合中心型中心城区外围组团?乡村?住宅?商业开发情况新建城市更新开发量高容积率(?)低容积率(?)双凤桥站全时体验型TOD城市活力门户电商总部创新中心硅巷坊创意人才聚集地多网合一高效出行体系轨道慢行一体交通系统公园城市生活示范社区产城人和谐统一融合区区位特点项目位于成都市七个副中心之一的武侯新城西部,武兴路与智远大道交汇处,距离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直线距离10公里,距离双流机场5公里。项目站点为地铁3号线和33 号线(规划)换乘站。项目位于成都“中优”区域西南侧的科技研发孵化和技术扩散中心,片区内新兴电子商务产业已初具雏形,是由商贸市场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转型发展的关键支点区域。项目紧邻环城生态区江安绿楔及江安河宜居水岸带,生态资源优势显著。课题挑战项目处于机场航线正下方,受到航空限高和航线噪音的影响很大。能否在策划和设计上克服这些难题?站点周边有住宅、棚户区、以及鞋厂和汽车配件等商贸批发市场,权属复杂,商业配套缺乏,商务氛围也薄弱,未来如何通过分期分地块的TOD开发,提升区域的整体品质和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人才,优化人口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如何遵循“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寻求特色化发展新路径?结合区位特点,以及“创新引领、人才吸引”等发展诉求,本项目立足电子商务与平台型总部主体,制定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策略,构建高品质功能配套与服务支撑体系,打造新一代“绿色低碳、智慧安全”的活力公园社区。项目概况 (TOD一体化设计范围133.9公顷、其中一期为13.7公顷、二期为17.1公顷)A.目标定位Regional Positioning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79B.空间整合 Spatial integration利用L形的换乘空间关系,以双凤桥站厅围合的地块为公共空间及商业服务核心,依托以金桥路地下商业街为主通道的鱼骨状地下空间体系,强化地块之间的联系形成地下空间网络。通过地下通道串联片区,实现站点与地块、以及地块与地块之间的互通互联。近期地块设置连接通道,与远期地块之间预留连接通道,打造便捷有序、功能清晰、站成一体的立体公园城市。C.换乘接驳 Transfer 地铁站厅层和下沉广场、以及周边物业无缝衔接,地上地下互联互通,形成高效低碳、转换便捷的绿色出行场景。将换乘流线由负一层调整为负二层,优化站厅层位置,使负一层大部分空间成为非付费区域,可以结合物业及地上进行一体化开发。站厅层预留出侧墙接口位置,以便后期开发时可以打开与周边地块连通。D.慢行系统 Slow Traffic System 以地上地下慢行空间贯通为特色,围绕地铁站300m半径范围内地上地下高效互联互通,在300m-800m辐射范围内通过下沉广场与周边地上或地下通道辐射联系。延伸绿锲,织补繁荣绿道体系,建立层次分明的网状生态慢行系统。地下空间出入口和环城绿地便捷连通,环城绿地和体育用地、社区商业之间也形成舒适便捷的地面慢行体系。【图B-空间整合】依托TOD区位的三种空间组合形式【图C-换乘接驳】地下换乘与连接【图D-慢行系统】地面慢行系统80 戴德梁行在商业、办公、社交、文化娱乐和公共服务等要素集中的双凤桥站点周边区域,先后实施建设了近3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为“蓉漂”和新青年提供了配套完善、舒适便利、安全经济的居住体验,实现了“住有所居、职住平衡”的同时,也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条件保障。合理布局住宅用地,通过地下空间衔接住宅与站点、住宅与商业,进一步提升了轨道交通沿线居住的便捷性。以“创新创意办公、活力商业街区、立体城市公园、绿色生态住宅”等功能业态为核心,构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TOD活力生活圈。坚持“筑境-聚人-营城-兴业”的公园城市发展新逻辑,先期建设公园、绿道与公共服务设施,以优美的环境与完善的配套吸引人才聚集,带动周边产业与社区的发展。与站点直接连通的站前街区节点“城市换乘客厅”,为到站客流提供沉浸式、多元化的娱乐购物餐饮社交等商业服务一站式体验。配置有大型体验商场、高端酒店、商务会议等功能的“活力商业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了一体式商业商务服务。基于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制定“区域协同、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策略,提出“电子商务、文体创意、商业服务”三大产业体系。通过导入商业商务综合服务、总部金融、产业孵化、创新展示等细分产业功能,助力区域产业整体提档升级,打造“电商 ”产业生态小镇。E.产业生态 Industry F.职住平衡 Jobs-housing Balance G.功能业态 FunctionH.核心设施 Core Facilities居住人口?办公人口?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中小学用地文体设施用地【图E-产业生态】产业体系图【图F-职住平衡】人口属性占比,以及用地属性占比【图G-功能业态】功能业态图【图H-核心设施】核心设施空间效果图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8 1I.地标空间 Landmark双凤桥TOD公园作为TOD15分钟生活圈的绿芯,倡导在地性、开放性、共享性及智慧性,从站点、铁轨、车头等实体中抽象并提取设计元素,充分体现轨道交通文化。同时,公园设有数字瀑水、智慧风雨廊架、夜光跑道、时光胶囊、全龄活动区、街头潮流活力区等多个景观节点,并在植物品种选用上充分考虑了花期及季相变化,旨在打造“四季花常开,一年春常在”的独特风景,使公园成为最具区域特色的标志性空间。J.地缘融合 Localization结合成都的公园城市理念,依托项目周边丰富的生态资源,提出全时全域的“人城境业”融合的成都特色公园城市场景。受地块40米高度限制,采取低层高密的开发模式。在规划衔接上,采用小街区、内向型、小尺度的建筑空间形态;从实际运营上考虑,打造开放灵活、特色鲜明的城市社区。K.绿色低碳 Low-Carbon运用“137”理论,退让出更多公园绿地和开敞空间,结合低层高密度开发,呈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城市天际线和特色灵活、绿色环绕的城市形态。由绿芯公园、口袋绿地、住宅绿地及街道绿带组成绿地网络,形成开放共享的立体城市公园群(1处城市公园、4处社区公园、N处微绿地)。引入海绵城市概念,将低碳、节约、高效的现代化城市运维理念引入园林维护,将雨水收集并储存后,引入地下水处理系统,将处理过后的水用于植物灌溉,做到水资源的合理运用。并通过联合区域绿地系统与雨水利用低影响系统,形成“生态栖息地 生态公园 微绿地”的大、中、小生态海绵体系。L.自然交互 Nature Interaction融入公园城市理念,致力于打造“公园城市中的公园社区”。通过底层架空,建筑底部公园化;拉开楼栋间距,增加绿地面积;将阳光和空气引入地下空间,下沉空间公园化等多样手段,营造立体公园城市,创造良好的自然融入体验。建筑受航空限高影响,呈现低层高密度的形态。通过建筑的退台化处理和屋顶绿化空间的利用,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和绿色城市天际线。同时每个露台都设计成绿化露台,使得办公人员可以在露台上观看到中央开放空间,随时能接触到自然。【图I-地标空间】小街区的群体性空间【图J-地缘融合】公园城市场景【图K-绿色低碳】公园绿地体系【图L-自然交互】底层架空82 戴德梁行分级分类相对区位商住比城市级区域级组团级社区级产业社区型生活服务型商圈核心型交通枢纽型综合中心型中心城区外围组团?乡村?住宅?商业开发情况新建城市更新开发量高容积率(?)低容积率(?)红星路车辆基地区位特点位于成都城南高新区中心板块,为地铁1号线停车场,同时也是规划中的14号线、15号线、29号线三线换乘站点五根松站的所在区域。项目位于高新区新川科技园片区,该片区定位为发展创新型都市产业,周边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服务、创新研发等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项目地块紧邻沙河干流洗瓦堰,生态资源优越,且周边教育、文化、体育等配套规划也相对齐全。课题挑战车辆基地普遍面临功能单一、利用低效等问题。如何让车辆基地在发挥原有交通运输功能的基础上,通过TOD综合开发,挖潜利用消极空间,实现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和功能融合,进一步增强区域人口承载能力,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同时提升土地价值?面对震动和噪音,以及柱网结构的复杂性等不利因素,如何有效划分区域,精准匹配相应功能和业态,使不利影响降至最低?以轨道交通为引领、以公园社区为特色的城市活力极核开放共享的空中公园多网融合的综合枢纽以人为本的立体城市作为成都市内首个统筹考虑车辆基地和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的轨道交通车辆基地项目,遵循TOD开发与公园城市的发展理念,以土地价值、空间品质、交通效率的提升为着眼点,推动片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打造成都未来公园社区TOD开发新范本。项目概况 (研究范围374.4公顷、TOD一体化设计范围30.5公顷、TOD核心区范围7.7公顷)A.目标定位Regional Positioning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 皮书 8 3B.空间整合 Spatial integration作为车辆基地项目,在城市层面最大的问题是车辆段的高度带来的城市割裂问题。本案依托基地平台打造上盖公园,作为服务片区的重要活力节点,依托轨道形成“一环四射“慢行结构体系,串联周边各功能板块。平台层通过慢行通道串联周边综合健身馆、综合运动场、亲子活动场地、社区服务中心、公园景观等主要活动场所,形成开放通畅、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系统。C.换乘接驳 Transfer 在地下空间布局“三线便捷换乘”体系,地面则搭配“轨道 公交 慢行”的绿色接驳系统,形成集约高效、互联互通的空间体系。轨道出入口无缝连接公交场站,营造活力共享、立体通达的活动空间。设置转换节点,包括垂直转换节点、楼梯转换节点、景观退台及桥梁等,实现平台与地面道路及周边慢行绿道、公交站、地铁站间便捷衔接。D.慢行系统 Slow Traffic System 项目地块不仅有一般常见的车辆段本身带来的慢行割裂问题,同时还有东西向贯通的主干路带来的地块割裂问题。因此选择利用立体慢行通道,上下转换节点、地铁非付费区通道、慢行桥等实现慢行系统的互通互联。项目地块内除了五根松地铁站以外,还规划有一个公交车首末站、一个大型公共停车场、一个新能源换充电站,以及众多慢行通道。通过地下通道、空中连廊、地面交通慢行廊道等,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立体通达,多种出行方式无缝换乘,构建多网融合、复合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图D-慢行系统】地上地下慢行系统【图C-换乘接驳】地铁换乘接驳【图B-空间整合】空间整合策略84 戴德梁行本项目紧邻新川创新科技园,产业功能属性较强,办公人口也居多。作为对其产业功能属性的有效补充,在本项目区域内布局商业、住宅、公共服务和休闲娱乐等多元业态,打造全时消费的生活新场景,同时进一步导入能够激发新活力的产业空间与商业配套,将强化“生产-生活”的协同发展,促进职住平衡。综合考虑震动和噪声,以及柱网结构的影响,分区布局相应功能和业态。震动大噪声大且柱网复杂的咽喉道岔区:布局绿地广场,少量低层公共服务设施震动小噪声小且柱网规整的停车列检区:布局多层住宅、绿地广场及幼儿园限制较少的白地及库区:布局居住功能临梓州大道沿道:布局商业商务设施商业业态以酒店和写字楼为主,辅以邻里商业等生活配套,打造特色鲜明的家庭欢聚中心、城市活力竞技主场、二十四小时娱乐秀场、视觉空间场景、城市文化地标等全新社交功能平台,以满足人的全生命周期以及各层次需求。结合周边城市功能和人群活动需求,在基地上盖平台规划了以轨道为主题的13万规模的立体公园社区。内部功能包含了成都首个地铁博物馆、轨道档案馆、主题灯光秀、潮流运动公园等多个“网红”打卡地,成为对外开放共享、对内服务片区的重要活力节点。项目所在区域位于成都市南北发展的中轴,也是联系主城区-高新区-天府新区的重要节点。无论从城市层面、高新区层面,还是本项目所在的产业园区层面,聚焦“新经济”领域,重点发展大健康、企业服务、教育、人工智能、泛娱乐等细分门类,都是未来本项目可以重点发展的产业业态方向。E.产业生态 Industry F.职住平衡 Jobs-housing Balance G.功能业态 FunctionH.核心设施 Core Facilities居住人口?约?万办公人口?约?万?城市轨交用地?兼住宅、商业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兼住宅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图E-产业生态】产业体系图【图F-职住平衡】人口属性占比,以及用地属性占比【图G-功能业态】功能业态图【图H-核心设施】核心设施空间效果图I.地标空间 Landmark在白地上盖临近地铁站区域打造地标性塔楼,以及在咽喉区打造立体城市公园社区,成为代表基地的双层次地标形象。围绕地铁站的塔楼建筑群高度控制在100-200米之间,建成后将呈现“开合有致”的城市天际线,进一步突显基地的标识性。J.地缘融合 Localization将地铁文化结合成都公园城市基底,通过设置轨道交通博物馆、地铁文化体验街、文化小品雕塑,趣味景观节点等设施,赋予空间以成都地铁文化特质,整体打造成为以轨道为主题的立体公园社区。K.绿色低碳 Low-Carbon项目的绿地率超过40%。在有限的用地内通过上盖公园的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以此增加碳汇。“EOD TOD”双擎驱动下,以中央绿轴串联三大特色公园板块,整体呈现生态和谐的公园城市社区。项目北侧带状公园,提供休闲运动空间的同时,形成城市特色景观生态。L.自然交互 Nature Interaction通过特色节点设置、植被组团差异化等打破住宅布局均质、缺乏空间辨识度等问题。在夹层设计中,充分强调以人为本,植入双首层概念,将夹层空间室外化,通过露天剧场、镂空天井引入外部光线和景观,提升品质与舒适性。设置服务居民的住宅区公园,包含住宅区中央绿地、分户绿地、儿童活动场、老年运动场、休闲场等多个空间,使生态和生活融为一体。【图I-地标空间】地标塔楼 公园【图J-地缘融合】地铁文化博物馆【图K-绿色低碳】上盖公园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8 5I.地标空间 Landmark在白地上盖临近地铁站区域打造地标性塔楼,以及在咽喉区打造立体城市公园社区,成为代表基地的双层次地标形象。围绕地铁站的塔楼建筑群高度控制在100-200米之间,建成后将呈现“开合有致”的城市天际线,进一步突显基地的标识性。J.地缘融合 Localization将地铁文化结合成都公园城市基底,通过设置轨道交通博物馆、地铁文化体验街、文化小品雕塑,趣味景观节点等设施,赋予空间以成都地铁文化特质,整体打造成为以轨道为主题的立体公园社区。K.绿色低碳 Low-Carbon项目的绿地率超过40%。在有限的用地内通过上盖公园的方式增加植被覆盖率,以此增加碳汇。“EOD TOD”双擎驱动下,以中央绿轴串联三大特色公园板块,整体呈现生态和谐的公园城市社区。项目北侧带状公园,提供休闲运动空间的同时,形成城市特色景观生态。L.自然交互 Nature Interaction通过特色节点设置、植被组团差异化等打破住宅布局均质、缺乏空间辨识度等问题。在夹层设计中,充分强调以人为本,植入双首层概念,将夹层空间室外化,通过露天剧场、镂空天井引入外部光线和景观,提升品质与舒适性。设置服务居民的住宅区公园,包含住宅区中央绿地、分户绿地、儿童活动场、老年运动场、休闲场等多个空间,使生态和生活融为一体。【图I-地标空间】地标塔楼 公园【图J-地缘融合】地铁文化博物馆【图K-绿色低碳】上盖公园86 戴德梁行TOD 一体化策划设计 36 原则总结3-3基于前述成都代表性 7 站点的 TOD 一体化设计方案解析,且结合戴德梁行以往的项目经验积累,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本报告总结提炼出以下“TOD 一体化策划设计 36 原则”,为落实 TOD 理念的方案落位提供重要参考。(城)城市A 目标定位B 空间整合A-1 门户性:成为展示站点所在区域“过去-现在-未来”的记忆玄关 A-2 枢纽性: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区域核心和功能节点A-3 共生性:成为与区域和环境共生共荣共创的产业高地原则 1原则 2原则 3B-1 横向融合:“车站 站前广场 周边地块”的横向浑然一体化打造B-2 竖向分工:站内公共空间与上盖物业功能的竖向立体化打造B-3 地下营城:依托地下步行网络的片区整体化打造、邻近站点互相支撑原则 4原则 5原则 6(站)交通C 换乘接驳D 慢行系统C-1 快速疏散:公交站点、非机动车停车场等靠近出站口布置;地上地下慢行系统与出站口无缝衔接C-2 便捷换乘:站内换乘动线快捷,地铁内部换乘尽量付费区内完成,尝试推行铁路和地铁安检互认C-3 线站优化:结合一体化设计优化线站位方案,换乘站充分考虑连接关系,强化站点区域辐射力原则 7原则 8原则 9D-1 舒适快捷:尽可能缩短步行距离,避免不必要的绕路、爬坡、过街等D-2 人车分离:有效分离人流与车流,确保慢行道路的连续性和安全性D-3 步行体验:沿慢行系统布置公园、零售等观赏性回游性高的业态功能,全方位提升步行体验原则 10原则 11原则 12(产)产业E 产业生态F 职住平衡E-1 存量升级:基于既有产业建圈强链的提档升级E-2 增量引入:为区域带来新生发展动能和提升区域战略地位的新产业导入E-3 服务加持: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高能级配套服务原则 13原则 14原则 15F-1 混合开发:车站周边的商住混合开发F-2 轨道居住:邻近车站的无停车场配置的小户型公寓开发F-3 站点直通:出站后通过地下廊道等直接联通办公和居住,以增强人们对轨道交通的使用和依赖原则 16原则 17原则 18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87(人)功能G 功能业态H 核心设施G-1 复合性:集聚商业-办公-居住-社交-文化-娱乐-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G-2 宜居性:强化健康、教育、体育、生态等高品质功能,提升区域整体宜居水准G-3 地域性:培育且串联能够反映地区人文的特色商业和文旅资源原则 19原则 20原则 21H-1 活力型:能够给区域带来生命力和新活力的设施H-2 目的型:成为闲暇时想来回游打卡的强目的性设施H-3 生态型:随处可见且能轻松融入的绿色生态原则 22原则 23原则 24(文)文化I 地标空间J 地缘融合I-1 地标建筑:能够成为车站记忆点和区域象征的高耸的塔楼或者形象突出的公共建筑I-2 地标空间:在出站可见的特殊位置,有记忆点的公共空间、公园等I-3 地标簇群:一系列有共同特色或主题,连续的建筑/景观/空间的群体组合原则 25原则 26原则 27J-1 空间肌理:地方传统的空间肌理经过抽象化处理和提炼,应用在现代化风格的街区中J-2 建筑语言:立面/屋顶/装饰等采用一些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符号和语言J-3 文化元素:提取当地有代表性的文化 IP,应用在车厢/站体/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原则 28原则 29原则 30(绿)生态K 绿色低碳L 自然交互K-1 绿色出行:与其他公共交通有效接驳,提升绿色出行覆盖率,降低交通碳排放K-2 植物增汇:采用立体绿化等方式,在有限的用地内增加绿植面积,提高碳汇K-3 低碳建筑:建筑施工和使用全过程采用低碳标准和技术原则 31原则 32原则 33L-1 公园 生态:提供生态游憩、生态教育、生态体验等生活场景L-2 公园 消费:推动公园和消费场景的融合,利用公园吸引力提升商业界面活力L-3 公园 公服:结合 TOD 圈层理念和社区生活圈规划,结合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公园设计原则 34原则 35原则 3688 戴德梁行中国TOD未来发展展望第四章成都 TOD 模式在顶层制度设计、前期策划重视、土地政策创新、规划体系突破、区县利益平衡、合作机制引入等多个方面,值得参考和借鉴。以“人的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便捷性、安全性、地域性、舒适性”为目标的解决方案的建立,是 TOD 一体化开发的成功关键。在此之上,由“政策力、资金力、人才力、运营力”构成的外核加持,也会为 TOD 开发的实施落地提供重要保障。TOD 发展未来将在“人口增加、城市焕新、产业集聚、交通集散、文化消费、生态建设”等方面,迎来更多机遇。导读|本章要点|123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89成都模式经验借鉴在成都的轨道交通建设当中,成都轨道集团作为市政府指定的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主体,不仅具体负责推进 TOD 项目的开发建设,还全程参与了 TOD综合开发政策、战略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则的制定。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根据政策效果反馈,成都市政府不断进行内容的优化和调整。首先对最初制定的成都轨道集团独立开发政策进行了调整,提出在成都轨道集团控股前提下,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实施TOD 项目。随后又调整为社会资本合作方可以控股或全资持股项目公司。政策调整下,保利、万科、旭辉、融创等国内头部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受让 TOD 项目股权或合作设立开发项目公司的方式,参与到了 TOD 项目开发中,为成都市轨道交通 TOD 综合开发增加了助力。4-1顶层制度设计的完善成都在全国率先构建”1 3 N”TOD 开发全周期政策体系,即在 TOD 综合开发战略规划指引下,以轨道交通场站开发实施意见、实施细则、专项规划为统领,形成了 TOD 综合开发城市设计导则、用地管理办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上确保了TOD高能级、规模化推进。土地供给政策的创新成都市政府 2017 年 11 月出台的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的实施意见,将轨道交通车站周边 500 至 800 米半径范围的土地、场段周边不低于两倍场段本体的土地确定为 TOD 综合开发用地范围,这是对土地政策的一次巨大突破。在 2018 年 11 月发布的成都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开发实施细则中,则进一步明确划定轨道集团实施用地不低于 9 万亩,并提出后续将适当增加,为 TOD 综合开发的实施推进提供了用地保障。前期策划研究的重视成都提出“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实施”,即以“策划“为引领的轨道站点一体化开发原则。通过专业策划,聚焦 TOD 开发的全生命周期,明确项目发展目标与产业发展思路、精准定位功能业态和目标人群,构建符合市场逻辑的商业模式,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为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项目打造提供了有力支撑。9 0 戴德梁行规划管理体系的突破每一个TOD综合开发项目,明确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牵头,对轨道交通场站进行一体化城市设计。即将场站周边土地作为整体,基于上位规划、前期策划成果等,对大交通(路网)、小交通(慢行系统)、以及与轨道交通场站接驳方案等进行研究,确定该研究范围的业态分布及占比、容积率指标等,并以此调规或落规。这种做法将过去完全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设计交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牵头,实现了规划成果与最终的产品利益相关联。区县权责利益的平衡场站周边的土地是各区县的核心利益,各区县如果不支持 TOD 模式,土地无法与轨道交通场站有机融合,开发价值也会大受影响。通过组织各区县经赴日本考察学习 TOD 案例,获得了各级领导对 TOD 综合开发模式的全力支持。同时对于成都全市 695 个车站、90 个车辆段的 TOD 综合开发项目,由成都轨道集团与各区县的平台公司共同参与建设,并共享开发和运营收益,充分调动了区县的积极性。多方合作机制的引入目前国内各大建筑央企、头部地产开发企业、以及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公司,都已经陆续参与到成都的 TOD 开发建设当中。有的是项目合作、有的是股权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等,合作模式多样化为合作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共赢机制的建立同时也增加了参与的积极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元参与、利益共享”的多边协作机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片区统筹体系“政策突破、机制创新、技术引领、人才重视”的项目落地保障“以人为本、产业优先、功能复合、人文生态”的综合开发理念“全生命周期覆盖、政策体系完善、权责分工清晰”的顶层制度设计成都TOD开发经验总结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91TOD 一体化发展建议4-2任何人都能自由快捷的移动、准时顺利的换乘、更容易的抵达目的地能解决人们日常休闲购物/娱乐交流/工作学习/公共服务等众多需求能遇见新的人/事/物,快速获取信息,感受到城市的焕新力和多样性便便捷捷性性作为区域门户,设计上能够反映当地风土人文以及象征未来发展周边配置一定的居住功能,新旧居民交织融合形成新的区域氛围/活力商业特色化地缘化,让到访人感受到开发友好的区域特质和社区文化地地域域性性站城内外部的公共交通接驳以及道路交通合理高效,以实现快速疏散通过实现步车分离,提升移动的安全性灾害发生时能够成为避难活动的据守点或逃离点安安全全性性不受气候影响,通过地上地下联通廊道,可实现商住办互通直达性导入生态绿化和亲水空间等,健康,营造代表城市形象的景观通过无障碍设计,顺畅的衔接各类交通和城市功能舒舒适适性性资金力资金力MMoneyoney I Incomencome人才力人才力P Professionalrofessional O Organizationrganization政策力政策力P Policy olicy P Planninglanning运营力运营力 O Operation peration MManagmentanagment运营力站城一体TOD 一体化开发是基于轨道交通站点而成立的开发,很多工程位于车站和轨道的上方,一旦建成就无法轻易改建。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也是车站建筑的一个必要条件。相比一般的建筑,轨道设施的生命周期更为漫长,车站也会成为时代发展中与城市共生的重要存在。因此,对于 TOD 一体化开发项目而言,在开发前期,一个不被潮流左右,能够经受漫长时间考验的前期策划,规划或设计方案非常重要。TOD 理念能否在方案阶段最大化的得以呈现,也一定程度决定了 TOD 开发能否获得成功。在站城一体开发层面,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便捷性、安全性、地域性、舒适性”为目标的解决方案的建立,会成为 TOD 项目开发的重要内核驱动。在此之上,由“政策力、资金力、人才力、运营力”构成的外核加持,也会为 TOD 开发的实施落地提供重要保障。(内核驱动)站城一体开发(外力加持)政策力 资金力 人才力 运营力92 戴德梁行TODTOD一体化生态建设一体化生态建设产业赋能产业赋能文化赋能文化赋能城城站站人人轨道上的城市轨道上的产业轨道上的生活由用于“移动”的客运站转变成为集中“人-物-事”的城市客运站人们更为依赖更乐于前往的多功能且更有价值的目的型“场所”生态赋能生态赋能可享受各种生活体验和功能服务的城市枢纽节点和地区对外门户紧凑城市结构优化片区开发城市更新生活方式交流共享邂逅发现个性魅力站点升级混合开发活力空间文化内核TOD 一体化生态建设的理想模式是,在充分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将轨道交通站点的站场空间与城市的开发建设以及人的深层次需求融合为一体的基础上,以“产业赋能、文化赋能、生态赋能”为价值提升最大抓手,为 TOD 注入更多富有养分、活力,动能的内涵,使 TOD 真正能够融入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93新人口增量的重要承载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人口持续向中心城市及都市圈集聚。年轻群体作为最活跃的流动人口,是地铁带来的便捷生活以及地铁沿线的体验经济的主要受众者。TOD 通过“轨道交通先行”的方式引导城市人口,尤其是引导年轻人口定向集聚,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及沿线区域形成的节点型功能组团,未来将成为城市新增人口的重要承载地。新城市空间的功能交汇地面对未来社会的人口结构变化、土地资源紧缺,多元生活方式、智慧城市建设等因素,“以人为本”的智慧便捷复合型城市空间的打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城市更新战略驱动下,应用TOD模式激活老城区,串联新城区,创造紧凑型城市空间,是推动城市换新、实现精明增长的有效途径。新经济中心的产业集聚地TOD 凭借高效的资源配置和营造新经济中心的能力,已然成为解决大型城市发展规划问题的优选模式。TOD模式将枢纽站点从中转站变为终点站,由轨道交通带来的人流商流信息流等资源的集聚,为以站点为核心打造城市新中心,创造动力更强劲的产业引擎,提供了要素支撑。新交通站点的资源集散地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运力开行公交化列车是发展市域铁路、实现铁路与城市系统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在“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背景下,推动市郊铁路公交化运营和接入城市轨道网,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出行,也让城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经济要素加速汇聚、快速流通,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新时代文化的消费目的地如今文化消费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演模式,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新时代。TOD 项目依托轨道交通站点的人流聚集效应,不仅可以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也可以顺应不断升级的文化消费新需求,围绕站点营造丰富多样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让新时代文化焕发新活力,成为提振消费的“新引擎”。新生态场景的绿色休憩地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之下,以 TOD 带动城市开发,以生态基因和绿色理念贯穿开发、建设、使用、维护全过程的核心环节,成为实现 TOD 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TOD 开发与城市生态改善深度融合,为人们打造轨道交通出行中随处可见的绿色生态场景,运用“从城市到自然”的开发理念,为 TOD 生态社区建设提供了指引。TOD 发展机遇展望4-3全 域 TO D 综 合 开 发 之 中 国 城 市 实 践 白皮书 95撰写成员名单陶汝鸿白英华白英华邓浩竹 张弛 张权胡迦沛 张淼 邹屹恒 黄芬党小苇廖明阳钱雨馨张宇总编责任编辑主要撰稿人外部协助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 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 董事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 董事戴德梁行华西区策略发展顾问部 助理经理戴德梁行华西区策略发展顾问部 高级分析师戴德梁行华西区策略发展顾问部 高级分析师日建设计(成都)都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团队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杨鶤教授团队戴德梁行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 TOD 业务平台主管9 6 戴德梁行业务联系人 陶汝鸿邵峰徐天李阳魏晓龙符锦滔戴德梁行大中华区副总裁 大中华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戴德梁行华中区策略及发展顾问部主管戴德梁行北中国区策略及发展顾问部主管戴德梁行华南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戴德梁行重庆分公司总经理华西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戴德梁行华东区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关于戴德梁行戴德梁行是享誉全球的房地产服务和咨询顾问公司,通过兼具本土洞察与全球视野的房地产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卓越价值。戴德梁行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设有 400 多个办公室,拥有 52,000 名专业员工。在大中华区,23 家分公司合力引领市场发展。2022 年公司全球营业收入达 101 亿美元,核心业务涵盖估价及顾问服务、策略发展顾问、项目管理服务、资本市场、项目及企业服务、产业地产、商业地产等。戴德梁行拥有多元化、平等和包容性的上海品茶,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领域表现卓越,赢得众多行业重磅奖项和至高荣誉。更多详情,请浏览 或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戴德梁行)。免责声明 本报告刊载的一切资料及数据,虽力求精确,但仅作参考之用,并非对报告中所载市场或物业的全面描述。报告中所引用的来自公告渠道的信息,尽管戴德梁行相信其可靠性,但该等信息并未经戴德梁行核实,因此戴德梁行不能担保其准确和全面。对于报告中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戴德梁行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也不承担任何责任。戴德梁行在报告中所述的任何观点仅供参考,并不对依赖该观点而采取的任何措施或行动、以及由此引起的任何风险承担任何责任。戴德梁行保留一切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戴德梁行 2023 年鸣谢在此要特别感谢成都轨道交通集团领导对于本研究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日建设计(成都)都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给予的协助和支持。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1-29 9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港湾海外&IGCU:2023二十国集团(G20)智慧城市排名报告(19页).pdf

    以区域融合为导向的智慧城市评估2023 二十国集团(G20)智慧城市排名版权声明本网站中的商标、插图以及方法论、文字或观点均受法律保护。港湾海外(广州)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经作者授权的拥有以上所有作.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1-26 19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IGCU&港湾海外:2023亚洲智慧城市排名报告(20页).pdf

    以区域融合为导向的智慧城市评估2023 亚洲智慧城市排名版权声明本网站中的商标、插图以及方法论、文字或观点均受法律保护。港湾海外(广州)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经作者授权的拥有以上所有作品的合法使用权。.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1-25 2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港湾海外&IGCU:2022年亚洲智慧城市排名报告(26页).pdf

     generalharbor-www.harbor-目录引言一、背景二、指标体系三、评估对象四、评估结论五、讨论后记感谢发布机构与作者联合发布机构2323引言12016年我曾到访葡.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1-25 2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家信息中心&华为: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84页).pdf

    (2023年)研究报告一张网城市编写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主编:单志广、危 峰编委:刘 殷、张延强、赵浩鸿、徐凌验、常苗苗、于凤霞、关乐宁王丹丹、戴 彧、张 岳、宋心荣张 威、侯方明、晋全福、卢春辉、张保辉、谢乐权、刘灵芝王 磊、杨 名、吕敬华、陈 叶、李鹏辉、张 凯、康鹏龙特别鸣谢:武 刚、叶永忠、杨 优、付 哲、陈思湛、韩 晶、林敬扬王继浩、梁 耀、王 伟、马军锋主编单位:国家信息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智慧城市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单位,需要高质量城市网络的支撑。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要为智慧城市打造高质量网络底座,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满足各类用户和多样化业务对网络的多维度、差异化服务能力和质量的需求。城市网络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城市网络需要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统筹规划,推进异构网络从简单互联向深度融合演进,提升网络利用率和传输效率;城市网络需要满足用户对网络功能和性能的高度智能需求,具备更加灵活和易扩展的网络承载能力,更快更高效地匹配多样化业务诉求,逐步走向网络自智。本文阐述了“城市一张网”的理念、方法和实践,强调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面向未来,以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引,以“牛鼻子”业务为驱动,制定城市网络顶层规划,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并逐步向智能化演进,为城市治理、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创新引领等提供强大的运力保障。深刻理解“城市一张网”的内涵和价值,各个领域携手同行,分工协作,对共同推动城市网络的顶层规划、机制创新、方案创新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城市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和关键业务场景为牵引,持续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向集聚系统性、原创性的网络体系技术寻求突破,将推动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张宏科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序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科技赋能,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战略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是各地落实数字中国战略的综合载体,也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一批特色亮点和创新应用。随着 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集成与创新应用,经济社会发生了系统性变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智慧城市逐渐迈向“四全四度”新阶段,即,全域感知,提高态势感知的“精度”;全数汇聚,提升数据聚合的“广度”;全景融合,增强整合共享的“力度”;全维赋智,拓展知识赋能的“深度”。既展现了智慧城市协调城市治理的“五脏六腑”,促进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管理和服务的建设成效;也体现了深化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构建城市一张网,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的“七经八脉”,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的现实需求。构建城市一张网是智慧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深入,城市人、机、物等各要素从基础联接升级到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数据量、计算资源消耗呈指数级增长,实现物理城市与数字孪生城市相互映射融合、人机交互、敏态协同,对城市光网、政务网络、物联网、算力网、视频网络等异构网络接入服务能力、网络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网络是联接物理城市和数字孪生城市的纽带,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基石底座和数字运力中枢,需要以系统方法论科学开展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实现城市网络从离散化的烟囱式建网,向集约化建设、服务化运营转变,驱动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单志广序言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为推动城市一张网从理念向实践转变,加快构建新型城市网络体系,推进城市网络集约化、整体化建设和资源的共享共用,国家信息中心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城市一张网研究。结合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和信息网络设施政策导向,详细分析了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领域应用创新对网络的需求,提出了城市一张网的发展理念、内涵特征、参考架构、建设运营模式和实施路径,梳理了深圳、南京、中山等城市网络建设实践。本研究历时近一年,先后深入十余个先进城市走访调研,举办了近十场研讨会,50 余名城市专家学者及城市网络技术专家参与研讨,最终形成该报告,旨在为城市管理者规划、建设、运营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建设性参考,对智慧城市业务的规划落地也有可鉴之处。城市一张网既是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的创新理念,也是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希望通过城市一张网研究,能够为智慧城市网络的规划、建设与运营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性解决方案,形成由政府引导、政企合作、多方参与、专业运营的城市一张网价值生态,有效推进网络提速提质,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成效、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目录CONTENTS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011.1 智慧城市向“四全四度”迈入 021.2 城市网络发展的政策导向 041.3 智慧城市业务对城市网络的诉求 071.4 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 16城市一张网的愿景和架构 182.1 城市一张网愿景 192.2“二元六维”原则 202.3 参考架构 23城市一张网的“1平台”253.1 服务运营平台 273.2 网络运维平台 283.3 网络驾驶舱底座 293.4 加速网络智能化 32城市一张网的“3虚拟网”344.1 数字政府虚拟网 364.2 数字经济虚拟网 384.3 数字社会虚拟网 39城市一张网的进一步思考 586.1 增强对城市一张网的系统认知 596.2 走向城市一张网的三大关键点 615.1 城市光网 425.2 政务外网 445.3 算力直连网 525.4 物联承载网 55城市一张网的“N物理网”417.1 深圳:“政务一张网”使能全球数字先锋城市 647.2 南京:引领城运一张网实践新示范 667.3 昆明:首创“城市运营商”模式,做智慧昆明的开路者 687.4 中山:政务一张网,全市统筹,“八个统一”707.5 北京经开区:光织成网,智慧亦庄 747.6 深圳龙岗:打造全光智慧城市新范本 75城市实践 63结 语 77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01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02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智慧城市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的城市新模式,是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指明重要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价值指引。智慧城市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单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有效整合各类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各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智慧城市由物理设施、数字空间和社会人文生态组成,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互映射、协同交互的城市新形态,通过运用通信连接、数据、智能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实时动态的感知、分析、协调,并能对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作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及时传递、整合、交流、使用城市经济、文化、公共资源、管理服务、市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类信息,提高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全面感知和利用信息能力,极大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让城市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城市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我国自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技术驱动。这一阶段源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以“电子政务”建设为排头兵,强调从技术本身解决城市的信息化问题,推动传统线下政务走向线上,如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实时信息发布、各级政府间的远程视频会议、公民网上查询政府信息、电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等。第二阶段:业务驱动。这一阶段是通过信息技术在具体业务中的应用,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例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业务。相对于第一阶段信息上网,这一阶段进一步实现了服务在线,但各类信息化应用往往是单点孤立、分散割裂。第三阶段:场景驱动。这一阶段的智慧城市以系统性的角度,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用户为中心推动流程重构,将各类事项以场景为驱动进行整合,如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统管(高效处置一件事)等。同时城市越来越具备“有机体”的特性,人、机、物等各要素之间能够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城市能够实现智能化的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1.1 智慧城市向“四全四度”迈入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03总的来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深度应用,智慧城市正在加速从单一物理时空转向社会、网络等多维时空融合转变,网络互联、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程度不断深化。新时期,智慧城市的发展将逐步向“四全四度”迈入。一是全域感知,提高态势感知的“精度”。数据作为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和重要的生产力。智能联接作为数据在智慧城市中自然流动的重要因素,构建无处不在的联接能力,使人、机、物等各要素在各种应用场景下接入网络进行通信。未来,城市将通过部署传感器,实现对城市运行态势的全方位动态感知,对城市运行相关人、事、物实现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的监管。例如:城市环境监测,通过布署空气、降尘、噪声、水质等传感器,精准掌握环境数据,支撑环境预测预警;城市管理领域,将市政道路管养、环卫车辆、洒水车、桥梁监测、窨井盖、路灯等多种城市部件安装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打造城市管理部门的“耳”和“眼睛”,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二是全数汇聚,提升数据聚合的“广度”。通过更加便捷的接入方式,接入种类更加齐全、更加丰富和优质的数据资源,全量汇聚城市政务、感知、互联网以及IOT视频类等数据,实现数据聚合的全方位和广覆盖,为智慧城市各领域创新应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三是全景融合,增强整合共享的“力度”。通过建立完善的资源应用共享机制,实现数据的汇聚、共享和共治。站在城市或政府部门管理者角度,基于跨部门数据,构建城市运行“一张图”,实现各领域市域治理的全景呈现,各领域政府部门间上下贯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最大化的促进服务和管理效能的提升。同时,通过体制机制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双轮驱动,对各委办局的数据接入、数据更新、数据质量等情况进行闭环问效和流程优化,促使各部门按要求主动汇聚和更新数据资产,做到数据“落得下,管得住,用得好”,有效提升全场景数据整合、融合和共享的力度。图 1-1: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技术驱动阶段业务驱动阶段场景驱动阶段强调从技术本身解决城市的信息化问题信息技术和相关产业深入融合,催生场景“以人为本”,“会思考”的城市四是全维赋智,拓展知识赋能的“深度”。面向智慧城市全流程监管、全过程溯源、全业务协同等各类应用场景应用,基于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再通过这些知识赋能的方式,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解决各类城市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分析研判、辅助决策,监测预警、防范风险,联动指挥、行政问效,并逐步形成深度、闭环、高效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智慧城市需要高质量城市网络的支撑。智慧城市的发展显现出融合化、协同化和创新化的特征,数字技术正加速从消费领域向生产制造、社会服务、政府治理等领域渗透,4K/8K、AR/VR 等高质量视频应用、物联网 IoT 海量连接场景以及智能制造、智慧港口、智慧矿山、自动驾驶、全息通信、感知交互等各类复杂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城市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联接桥梁,是实现无处不在的联接、泛在全域感知、多元场景协同、数实交互融合等智慧城市能力的基础和关键,需要具备智慧化能力,满足各类用户和多样化的业务对网络多维度差异化服务能力和质量的需求。图 1-2:城市网络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精准映射感知采集城市信息(城市物联无处不在)物理/数字世界精准映射智能分析预测诊断(城市算力网连接)信息高效回传网络稳定可靠(决策控制响应网络全域互通(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0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建设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2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2522”的整体框架,提出要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城市网络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础和组成,特别是以 5G 和千兆光纤网络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应用部署和IPV6 网络技术的创新应用,以超强的速度和无限的地址空间,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打造新一代高质量网络底座,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为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智慧城市提供多方面支撑。国家层面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作为宏观指导,全面部署5G、千兆光纤网络、IPv6、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对网络设施的综合承载能力、智能运营能力、网络性能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未来城市网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表 1)。1.2 城市网络发展的政策导向表 1:国家政策文件对城市网络要求梳理一览表(部分)建设要求建设内容文件来源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国家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 5G 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深入推进 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05建设要求建设内容文件来源持续推进骨干网演进和服务能力升级统筹重要路由光缆建设,丰富重要城市间直达光缆。推进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软件定义网络(SDN)、IPv6 分段路由(SRv6)等技术和全光交叉(OXC)等设备规模化应用,提高网络资源智能化调度能力和资源利用效能“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推动中小城市云网技术融合创新面向中小城市行业用户上云场景,加快软件定义广域网(SD-WAN)、IPv6 等网络创新技术的部署,建设智能化端到端网络管控系统,提供灵活组网、弹性随选、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的云网服务,提升自动开通、差异化保障等能力,支持不同企业业务按需敏捷入云,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关于促进云网融合 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优化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布局,优化数据中心跨网、跨地域数据交互,实现更高质量数据传输服务在区域数据中心集群间,以及集群和主要城市间建立数据中心直连网络。建设数据中心集群之间,以及集群和主要城市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优化通信网络结构,扩展网络通信带宽,减少数据绕转时延关于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统筹推进全国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 IPv6 改造,深化商业应用 IPv6 部署采用 IPv4/IPv6 双栈部署,打造端到端双栈通道,提供移动用户、固定用户采用 IPv6 协议访问网内、国际各类应用的能力。实现网络、应用、终端向下一代互联网平滑演进升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推进云网一体化建设发展,实现云计算资源和网络设施有机融合搭建云网一体新型基础设施,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提供海地空天一体化的泛在连接,提供海量数据存储与多形态、高性能计算,实现网络与算力的深度融合,实现云网边端的智能互联“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优化产业园区、港口、厂矿等场景 5G 覆盖,推广 5G 行业虚拟专网建设面向行业应用需求,推动 5G 行业虚拟专网建设模式、运营服务、技术方案创新与成熟,促进 5G 行业虚拟专网规模化发展“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优化基础设施 IPv6 性能和服务能力,提升 IPv6 端到端贯通 能力推动 IPv6 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融合发展,支持在金融、能源、交通、教育、政务等重点行业开展“IPv6 ”创新技术试点以及规模应用,增强 IPv6 网络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万物互联、人机物共融,以及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实时对接、映射及反馈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网络设施体系,不断深化网络覆盖的深度和广度,科学灵活选择接入技术,在教育、就业、社保、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领域“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06地方层面全国多个地方发布了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指导文件,引导统筹规划城市网络基础设施、集约建设及共享使用,助力智慧城市发展:上海市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将统筹规划,集约共享作为建设原则之一,强调坚持集约共建,强化资源协作,促进对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导向正从注重规模向注重服务体验转变。在网络建设目标上,提出以“双千兆”建设为引领,构建弹性、智能的连接网络,进一步提升网络覆盖、速率和时延的感知,满足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等各类应用需求;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 2025 年)提出要创建信息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集约共享的发展环境,成为国内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共享典范。提出推进城域网优化升级,实施新一代互联网智能化升级,推进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改造从骨干网络设施向接入设施延伸,提高网络设备的统一化、通用化及适配性,实现网络能力的灵活配置;成都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针对政务网络,提出全面完善和延伸电子政务网络,突出资源整合、集约建设,建成安全可靠、统一高效的政务网络体系。提出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工程,引入以 SDN、IPv6 、F5G 等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打造“一张网”新架构,提升骨干核心环网带宽到100Gbps,进一步加强在网终端安全和流量精细化的管控能力。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07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三大领域,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同时,数字孪生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极大的推进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数字孪生城市也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形态,为城市管理和公众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城市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联接桥梁,为城市建设提供面向业务协同,可智能调度的网络基础设施,高效、可靠的保障网络服务质量。1.3智慧城市业务对城市网络的诉求1.3.1 数字政府对城市网络的需求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数字政府的重要特征是数据资源共享、机构在线协同和业务高效运转。数字政府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加速期,“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接诉即办”等业务创新实践,对数、云、网等数字基础设施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形成互联互通、协同联动、数据赋能、安全可靠的平台支撑能力,有效保障政府数字化改革纵深推进。数字政府的建设目标是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的全流程中,其核心场景可以总结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是在“事项精简”“数据共享”“流程优化”等方面深入推进行政审批的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管理分散、服务系统繁杂、事项标准不一、数据共享不畅、业务协同薄弱等问题,政务服务整体效能不强,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政务服务横向不同的条线业务部门间业务协同,纵向省市区县等多级协同,对网络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纵向省市协同、市区协同:省市政务服务能力下沉到区县村,横向各委办局数据治理与共享,数据多跑路,图 1-3:智慧城市的核心业务领域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孪生城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算力赋能千行百业城市感知CIM 平台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08人少跑路;省市远程协助区县进行一体化办公;多终端、多用户跨省市、市区进行协同办公,需要能够提供一站式、端到端的网络服务能力,保障无差异的一致性网络体验;跨层可视:由于省市、市区县网络通常采用分段建设运维运营的模式,用户需要能够实现网络跨层端到端的可视,显示所有的网络路径及质量,出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准确的找到故障节点;统一标准:由于终端/用户接入方式不同,多级网络建设责任主体也不一样,需要不同网络建立用户体验标准(差异化/跨地域一致性体验)、网络运营标准(网络质量标准、统一监控管理等)、网络建设标准(网络架构灵活、广覆盖、多场景、高效共享、网络连续性、网络安全合规等),以保障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减少多级网络的协同复杂度。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一网统管”是通过流程变革、技术支撑、线上线下协同,提升城市的 智治力。针对城市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围绕“高效处置一件事”的目标,形成横向整合政府各委办局,纵向拉通市、区、街镇、社区,有效进行统筹管理和跨部门协作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图 1-4:一网统管业务场景示例城市一网统管业务场景渣土车治理智能分拨防汛指挥民情日报群租房治理基层治理违建治理社区事件统一办联动指挥社区安全预警综合巡查社区态势看板.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09“一网统管”涵盖城市治理的多个领域,业务应用复杂多样,以应急管理中心联动指挥为例,联动指挥需要纵向跨越市、区、街道、社区等层级,横向跨越政法委、城管、公安、应急等多个委办单位,属于比较复杂业务场景。联动指挥一般由市级联动指挥中心和区级联动指挥中心组成,街道社区单位一般由区级管理。从业务功能区分,联动指挥一般包括指挥应用(如视频、通信、调度、处置等)、视频会议平台、视频监控平台、融合通信平台以及各种对应的终端设备构成,涉及视频呼叫、浏览摄像头视频、上报 GIS 信息、多级级联会议、集群终端融合会议、监控摄像头融合会议等典型应用场景。为了实现联动指挥在日常事件以及“战时”重大事件的高效协同处置,对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多网协同运营:例如市级层面的联动指挥业务涉及跨越市级政务外网、区级政务外网、移动专网、视频专网、物联网、互联网等多张网络,不同的网络责任主体、技术标准都存在差异,要求网络具备业务跨网协同运营能力,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端到端网络服务;业务重保:网络需要具备联动指挥业务重保能力,尤其是保障指挥过程中的“零”丢包、低时延等体验,避免指令收不到、画面看不见;网络可视:要实时可视市级政务网、区级政务网、移动网络、物联网等网络状态、业务承载情况,故障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定位网络故障点,并且快速修复网络;即插即用,敏捷开通:视频专网、物联专网等要具备模块化、标准化的能力,快速部署开通网络连接服务,满足视频监控、手台、无人机等设备快速接入。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政府运行“一网协同”由分散建设向一体化协同发展,提升政府整体运行效能。“一网协同”包含电子公文/档案库、视频大联网、协同办公等主要场景,其中视频大联网包含办公会议(协同会商会议、专家评审会议)、培训宣导(政策宣导、党建学习)、委办业务(政府招标采购、城市治理),协同办公场景包含远程办公(基层考察、出差在途)、固定办公(居家办公、办公室办公)。电子公文/档案库视频大联网协同办公平台一网协同智慧公文电子公文库数字档案公文管理公文交换视频大联网智能会议室督查督办.会事文办公室办公外出办公移动签批移动办公内部会议跨部门协商培训会议融合指挥图 1-5:一网协同业务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10以视频会议为例,视频会议成为后疫情时代刚需,由行政会议向协作智能化、覆盖全员化、视频业务化方向发展,视频会议由单部门会议向多部门会议转变(使用范围由办公走向支持局委办业务),由单会场到省市县乡村多级会场转变(覆盖范围由机关走向基层,覆盖全员),单场视频会议接入路数平均有 100 方提升至 700 方,会议召开次数由一周一次到一周五次;视频会议是一网协同发展的核心,高品质视频会议对网络覆盖、品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保障满足高频次、大规模、高体验的视频会议要求,具体如下:随时随地开会:跨部门会商会议需要各部门协同,例如疫情防控涉及公安、卫健、交通等部门,跨部门会商需求旺盛,但跨部门协同互联互通难,体验差异大,需要支持与各个委办之间互联互通,每次开会需要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进行申请,申请周期比较长;需要网络能够提供用户随时可订阅的标准化、可复制产品,明确网络服务产品的具体规格和边界,满足业务即插即用的要求,让用户像用水、用电一样使用网络,降低定制化带来的人力成本;会议效果有保障:城市管理、应急响应等指挥调度场景下,需要实时获取处置现场状况,指挥到人,但 是 指 挥 调 度 现 场 实 况 看 不 清,视 频 出 现“卡”“慢”“糊”“断”等问题协同会商困难,体验差;7*24 小时进行人工重保,出现问题定位恢复时间长,导致整个会议效果不佳;需要网络能够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高效保障能力,对用户的 SLA 和体验进行全方位的保障,提前感知视频应用级时延和丢包等 SLA、体验指标,并对相关服务质量进行预测及建议,支撑人工或系统快速恢复,最终用户无感,实现高临场感视频体验,零卡顿、领丢包;一站式服务:整体运营效率低,通过背靠背方式互通,人肉线下电话短信约会,配置复杂,X 省 X 厅召开 300 方全省会议,网络 ACL 配置 900 多条,耗费37 天才能开通网络;每新增一个会场信息都需要全部调测,并且要提前半个月申请,不能临时增加会场信息,扩展性、复制性比较差;需要网络能够提供跨市区、跨省市的一站式、端到端网络能力,扩展性强,支撑跨区域、高频次、大规模、高体验的视频会议。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111.3.2 数字经济对城市网络的需求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新经济形态。数字产业化加快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的融合创新,提供算力、存力及 AI 能力等,推动社会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产业数字化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深入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算力和各种产业能力(工业软件、产业算法、行业大模型等)都需要网络进行连通和赋能,需要深化网络共建共享、多网协同,提供算力“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联接服务,为跨地域、跨层级、跨场景灵活调度提供支撑,对网络提出如下要求:能力资源互联互通需要网络提供标准服务:包括算力、算法、工业软件、大模型、大算据等在内的公共资源互联互通,对网络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网络需要对核心算力、边缘算力、科研算力、产业算力、产业大模型、公共算据等提供标准的服务目录,比如对部分用户提供 VIP 带宽服务,对部分用户提供低时延和加密服务,对其它用户提供共享带宽服务等;海量数据传输需要超大带宽:包括对科研、工业等领域的海量数据的模拟仿真、清洗挖掘等,都离不开数据的高效流通,需要超大带宽的支持,比如贵州天眼FAST 每秒产生 38G 数据,全国各地天文研究人员都希望能够高效及时地获取;海量用户传输算据需要敏捷拆建和弹性带宽服务:由于绝大部分用户并不会 7*24 小时使用网络资源,为了提升网络使用效率,根据用户对网络使用的并发率,提供 BOD(按需带宽)服务,用户错峰出行,既保障了用户体验又能很好地提升资源使用效率;这需要网络的连接必须快建快拆,带宽有弹性;统一标准:网络由于服务千行百业,需要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运营标准,真正做到全市的产业算力网络最终能够统一管理、统一运营,避免“七国八制”,无法拉通管理。数字经济基础设施里的算力、工业软件、公共算法、数据集等最终服务于千行百业,需要一张包括算力资源、软件资源、算法资源等能力资源互联互通、以及服务于千行百业的企业用户接入的数字经济信息“大动脉”,加速和使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121.3.3 数字社会对城市网络的需求数字社会以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为目标,强调新发展格局下“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强调人民群众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幸福感、获得感、参与感、认同感。随着数字应用不断拓展,电子商务、视频直播等互联网应用全面普及,大幅提升社会运转效率。“互联网 ”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不断创新,不断提升公共资源全民共享水平。长远来看,数字社会要以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导向,沉淀未来社区、数字乡村等社会空间服务模式,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新型数字消费业态、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当前为数字社会业务服务的网络普遍受制于受众分散、需求多样、公益属性强投资不足等因素,导致各地网络联接的供需错配和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为更普遍性、更均衡地提供高品质数字社会业务,对城市网络提出了共性的诉求:全市统筹规划、集约化建设普惠均衡、普遍覆盖的高品质公共服务网络,覆盖到学校、医院、社区、村居、公共服务设施,让人民群众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随时随地获取到一致性联接体验;由于公益属性强,需要确保网络资源的长期投资和持续运营,政府要提供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要形成长效运营机制,为数字社会服务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从而持续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充分考虑城市公共算力资源调用和数字社会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通过无处不在的弹性、敏捷、智能的网络联接,让算力更好地为数字社会业务赋能,把智慧带入教育、医疗、生活。数字社会中,智慧教育、智慧医疗和智慧社区是三大典型业务场景,应用场景创新较为广泛和丰富,从典型业务场景出发,需要网络要具备如下关键能力:网络普惠均衡、广覆盖、无差别一致性体验:为用户提供泛在普惠的无差别网络联接,能够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按需接入、敏捷开通和数据的安全共享互通;智能调度、应用级保障、安全可靠:提供公共服务算力资源的智能调度、应用级感知和差异化保障、个人数据的安全防护保障等,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城市算力资源,网络要为多算力池的 AI 训练与本地智能推理间搭建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弹性敏捷的智能通道;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和运营涉及多方利益主体,要建立基于多元参与、数据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建设和服务新模式。需要明确责任主体,政府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扶持,建立模块化、标准化的建设标准规范,形成面向多元化需求的可持续运营机制,以及快速灵活响应和适配多变需求的网络服务能力。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131.3.4 数字孪生对城市网络的需求数字孪生是综合运用多种技术,通过构建城市物理世界与网络虚拟空间对应、交互的复杂系统,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实时双向同步映射及虚实交互。CIM(城市信息模型)是以城市信息数据为基数,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基础的全域时空信息底座,是智慧城市和数字孪生城市的重要模型基础。结合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以及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围绕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核心业务,识别关键业务场景和网络诉求,以用促建,构建先进、实用、领先的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数字孪生 CIM 业务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上图简要描述了 CIM 业务的主要流程。图 1-6:CIM 业务流示意图首先就是城市数据的获取,包括时空数据及城市动态数据。时空数据一般通过航片、图纸、无人机拍照等方式获取,动态数据一般通过视频、物联、IOT 等方式获取。其次这些数据经过格式转换、模型融合、空间化、轻量化等数据治理,之后在 CIM 平台做进一步的处理。当委办局、科研单位、企业、个人针对城市运行、城市建设等应用进行访问时,CIM 孪生平台通过云渲染或者端渲染的方式将相关数据或者可视化数据结果传到用户终端,从而实现业务的呈现展示。CIM 业务除了依赖于 CIM 平台、大数据、视频、物联等各种平台外,更需要依托统一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数据互联、数据共享、能力支撑和算力供给,CIM 和网络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图 1-7:CIM 业务与网络的关系示意图表计等运营商CIM平面区政务外网区级汇聚环市级骨干环市政务外网物联承载网(独立规划/政务外网平面)IP网多级多平面政务光网底座算力DCI 政务算力平面燃气接入网管廊接入网区政务云CIM平台BIM/GIS等政务云燃气生命线视频监控办公PC办公PC智算/超算物联/视频平台算力DCI时空数据采集用户使用行业应用数据治理孪生平台(CIM)数据接入航片/卫片格式转换坐标转换GIS/BIM 平台轻量化融合感知平台单体化模拟仿真可视化引擎云渲染端渲染可视化分析空间化虚实交互模型融合经济运行委办单位城市建设科研单位民生服务大小企业城市治理个人应急安全.生态文明视频融合全场景服务平台业务挂接图纸激光点云无人机航飞视频物联政务数据其他数据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14 用户访问 CIM 应用平台,实现应用的调用申请及数据结果的返回。为了支撑城市用户访问 CIM 应用,需要骨干网络具备至少百 G 级别的带宽,每个单位用户也需要具备 10G 的接入能力,同时为了保障 CIM 业务的最佳体验,传输网络需要尽量向边缘延伸;城市物联感知数据的获取。如果没有实时的物联数据,所谓的数字孪生仍然是“死”的,无法真实、鲜活的体现城市信息,尤其是一些如内涝、火灾、交通拥塞等紧急场景。网络需要提供高安全性、可靠隔离、实时传输、泛在接入的能力;多云数据同步、算力调度。CIM 平台要实现 BIM、GIS、IOT、政务数据等多种数据的融合,需要各个平台之间进行大量的数据同步及数据交换,同时需要大量的算力进行数据渲染处理。针对数据同步、算力调度,需要算力DCI网络,实现各个云、算力中心之间“一跳”直达,毫秒级超低时延互访。综合以上分析,CIM 业务对网络提出了多项要求:超大带宽:市区多用户并发访问 CIM 业务进行数据交互以及实时的算力渲染等,需要具备超大带宽、安全可靠、质量稳定、优质体验、可平滑演进的 IP 网络以及光传输网络。根据调研分析,单用户本地渲染需要约数百 M 带宽,云渲染需要约数十 M 带宽,5000 并发用户共计需要几百 G 带宽(云渲染/本地渲染按 9:1 计算);数据跨网协同:CIM 业务涉及政务外网、物联网、算力网、移动网等多网协同,需要具备统一的网络运营能力,保证业务跨网跨域协同;网络覆盖到用户:CIM 业务对网络的高要求需要网络覆盖到客户边缘,以提供更好的网络带宽、时延能力;高品质网络体验:作为城市的 TOP 业务,需要网络具备随时随地的重保、端到端可视能力,保障业务的流畅体验;仿真预测:CIM 业务流量增长将越来越快,需要网络提供仿真与预测服务能力,提前帮助用户规划网络资源,避免资源不足影响业务;智能运维:随着大量的业务基于 CIM 平台部署,将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网络运维工作量,需要网络具备自动运维、定位、排障能力,提高运维效率。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151.3.5 城市网络需求总结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各领域业务对城市网络提出了多样化、场景化需求,这些需求既有差异,也有很多共性。因此,城市网络需要系统性的思考,一方面通过集约化建网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为各类业务提供满足共性诉求的基础网络服务,同时,还能为业务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保障,满足特定的场景诉求。面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主要从架构、能力、安全、服务四个维度整体考虑构建一个完整、系统的网络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网络服务,不断创造更大的网络价值。架构:统一的城市光底座,超宽、极速、安全隔离、可扩展;层次化、体系化架构,标准化组网和模块化建设,开放、易集成;能力:网络超宽弹性、广覆盖;业务即插即用、应用感知、敏捷灵活;稳定可靠,高速互联互通;网络向智能化、自动化持续演进;安全:满足等保合规要求,变被动防护为主动防御,提供网安协同的联动机制,构建一体化的安全体系;服务: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并获取无差别的一致性体验;为用户、业务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保障,可以按需订阅;简便易用,可以实现一站式端到端网络服务;服务标准化,用户可以通过服务目录,订阅所需的服务。图 1-8:城市关键业务对城市网络的共性需求架 构能 力安 全服 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关键业务对城市网络的共性需求数字社会数字孪生城市一网通办 省、市、区协同 网络跨层可视 统一建网和服务标准 泛在安全接入 跨网敏捷互通 融合指挥业务重保 即插即用快速响应 层次化、体系化 城市全光底座 标准化组网 模块化建设 超宽弹性、广覆盖 即插即用、敏捷灵活 稳定可靠、高速互联 智能化、自动化 安全合规 主动防御 网安协同 安全体系 随时随地一致性体验 用户、业务差异化服务 一站式、端到端服务 菜单式、标准化服务订阅 随时随地一致性网络体验 多终端可信接入 视频会议重保 算力间高速互联互通 敏捷拆建和弹性大带宽 高安全防护、数据加密传输 普惠均衡、广覆盖、一致性体验 应用差异化保障、数据安全防护 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运模式 并发访问、渲染计算的高带宽 极速弹性的高品质网络体验 应用感知、可视化管控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算力赋能智慧教育、医疗、社区CIM 平台、物联感知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16为满足当前以及未来智慧城市业务对城市网络提出的各种诉求,城市网络要以业务为驱动,以技术为支撑,系统性的开展城市网络的设计和整体布局:规划一体化:城市网络建设要以城市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业务发展目标为驱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系统科学的方法开展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绘好发展蓝图,明确推进路线图。突出城市网络的技术可扩展性和系统开放性,当产生新应用、新技术时,能以插拔的、松耦合的方式接入既有体系,无须对整体推倒重来或进行大型“手术”,以实现智慧城市有序、平稳的升级演化。1.4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建设一盘棋:城市内部不是业务条线的信息化,更多是横向连通、横向融合,尤其是在城市层面,它更多是协调城市治理的五脏六腑,促进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将过去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稳态信息系统打造成全程全时全模式全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态智慧系统,实现全面现代化和智慧化。因此,城市网络要建设一盘棋,通过集约化建设,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避免出现城市治理及运营中由于跨行政层级、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等造成的“边界排斥”问题。通过统一标准、统一数据接口等方式,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破除部门间的“小农意识”,构建数据融合、系统互联、信息共享、业务图 1-9:城市网络规划一体化统筹规划、业务驱动、网络标准化城市通数字政府政务外网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产业云工业物联网一码通城智慧养老数字经济城市算力网络数字社会城市物联网党政通城市网络“以人为本”会思考的城市城市网络走向城市一张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17协同的跨界联动城市网络,实现跨多重边界的高效协同。运营一本账:未来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一定要以运营为主,具有内生的造血功能,才能够行稳致远。城市网络的建设同样也迫切需要走向服务化运营,通过运营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支撑智慧城市系统和应用的持续优化。在服务方面,以用户为中心,把网络能力转变成网络服务,让用户像购买云服务一样能够通过标准化的网络服务目录来使用网络,最大程度的为用户提供更便利、更友好、更优质的体验和更有保障的 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定)承诺,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获得满足业务场景需要的、标准化的高质量网络服务。做到平时好用、急时管用,可在稳态与敏态间无缝切换,在应急情况下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在运营方面,坚持城市网络长效运营和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厘清运营与使用权责、精细化管理手段,推动形成开放合作、鼓励创新的投融资模式和商业运营模式,与体系化的服务考核评价机制。总之,城市网络要顺应智慧城市发展趋势,满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关键业务对网络的诉求,从全局视角统筹规划、顶层设计、集约化建设、服务化运营,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向城市一张网。提供网络服务目录,“按单点菜”开放合作,鼓励创新投融资模式和商业运营模式SLA 承诺 服务体验保障厘清运营与使用权责、精细化管理手段平时好用、急时管用,稳态与敏态无缝切换体系化的服务考核评价机制服 务把网络能力转变成网络服务坚持长效运营,共建共治共享运 营城市一张网的愿景和架构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18城市一张网的愿景和架构城市一张网的愿景和架构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19为了适应城市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海量数据增长、海量设备连接,以及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新场景带来的挑战,城市一张网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领先架构和技术,构建业务即插即用、跨地域无差异化体验、一站式服务、高效安全的智能网络,使信息突破时空限制,通过无缝融合的方式提供极佳的交互体验,满足数字时代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领域适应数字化转型而不断变化的网络需求。城市一张网以更加标准和开放、更加灵活和易扩展的网络架构,让城市网络从解决基本联通性诉求的“可用能用”到让用户体验最佳的“好用爱用”。城市一张网的愿景是构建一个“数实融合”的“二元世界”,包括网络物理世界和网络数字世界:网络物理世界的重点是“建好网”,要确保网络稳定可靠、超宽弹性、架构极简、技术领先且可演进,能够实现一网通达、一网多用、超宽极速、协议极简、统一标准等基础承载能力;网络数字世界的重点是“用好网”,要以用户为中心,更好的匹配业务场景诉求,把网络能力转换成网络服2.1城市一张网愿景数字政府安全合规,纵深防御架构极简,标准化、可扩展稳定可靠,超宽弹性网络数字世界网络物理世界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业务敏捷,“即插即用”感知业务,灵活适配业务开通ZTO,即插即用按需调整,一键调优F5G城市光网,超宽、可扩展IPv6 智能云网,一网多云泛在接入,广覆盖、质量可靠架构极简,协议极简标准化、模块化,易于扩展和协同总是可以使用最新的技术服务化运营服务目录在线订购全网统一标准全球统一运营无差异化体验跨地域接入无差异不同终端接入无差异创新、开放可编程运行状态实时可视智能分析决策自动化运维,开放性主动防御安全攻击网安联动,近端防御城市物联交通物流先进制造社会民众教育院校医疗机构企业单位政府单位 数字产业升级 产业数字化 教育、医疗数字化、智能化 便捷高效的数字民生服务体系数字经济网络对业务早感知,提前规划;从被动到主动;标准化和扩展性,网络开放和可编程数字社会图 2-1:城市一张网的愿景务,定义全网标准化的网络服务目录,为用户提供数字化的服务体验,让业务更敏捷,“即插即用”;让用户跨地域、跨终端接入都能有一致性的优质体验;让网络更智能和自动化,更便捷地支撑业务创新;同时网络安全更有保障,能够实现主动式智能防御。“网络数字世界”和“网络物理世界”相融合,构建基于服务视角和网络视角的“二元世界”,通过集约化建设和服务化运营,让网络创造更大的价值。城市一张网的愿景和架构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202.2“二元六维”原则城市一张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按照“二元六维”原则系统地开展网络建设和运营,才能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图 2-2:二元六维原则服务视角网络视角二元六维一张网蓝图绘到底一站式服务:体验驱动,高品质服务,一致性体验一体化运营:服务运营设计,数智化运营平台一网通达,一网多用:广覆盖、差异化承载一体安全:安全可信,网安协同,主动式防御一致性标准:建网、运营、服务统一标准统一光底座:OTN 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性0“二元”即服务视角和网络视角。面向服务视角,具备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营和一致性标准的服务能力。01 一站式服务:面向用户,提供面向业务应用的一站式、端到端自助的网络全生命周期供给服务,业务驱动网络开通服务化,网络全域自动变更,业务上线无需排队等待,应用迭代周期大幅度缩减,新业务加速上线,提升用户体验;02 一体化运营:网络运营团队基于网络运营数据,实现全网态势评估立体化,有效支撑治理决策,网络运营团队以网络服务为中心运营,围绕网络服务主动优化和调整网络,持续优化网络服务运营流程,实现网络效率和成本最优;03 一致性标准:制订统一的网络建设标准,按照模块化、标准化进行建网,使得网络设备能够实现乐高式拼接和拉通协同;制订统一的网络服务标准,使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到一致性的服务体验,并且体验可量化、可管理。城市一张网的愿景和架构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21面向网络视角,具备一网通达、一网多用,一体安全和统一光底座的网络能力。04 一网通达、一网多用: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满足各种用户接入覆盖场景,并能实现一跳入云;网络支持多业务综合承载,可以实现按照用户和业务的安全隔离,通过网络的共建共享,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05 一体安全:城市网络安全要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纵深防御、协同一致、服务优先、面向未来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06 统一光底座:城市光网是城市网络的底座,在此之上可以叠加多张数据网,通过 OTN 等技术可以实现网络的硬隔离,满足网络超宽大容量、低时延、弹性可扩展、可信安全的能力要求。要落地“二元六维”原则,还需要建立组织机制和服务目录,转变以网络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做到以用户为中心,以业务为驱动,进行职责分工、机制流程、供给模式的转型,需要用变革的方式、自顶向下强有力地推进才能落实并取得理想的成果。组织和机制:原则落地的保障明确建设运营主体。城市网络面向的用户多种多样,要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需要确定管理者、服务运营者、网络运维者和网络建设者,各责任方明确分工,同时又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共同合作让网络既“建得好”,又“用得好”。四大关键角色的分工和职责如下:管理者:负责定义服务标准和制订评估指标,从而量化评估运营者的服务质量,并进行测评、考核、督导和管理,从而推进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一般由政府主管信息化的部门承担管理者的职责;服务运营者:为使用者提供统一的门户,可以在线上按需灵活的采购服务;同时,运营者自身需要体系化的运营平台,对服务的全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流程保障、资源管理、SLA 监控、运行监控等,打通与运维体系的衔接,从而确保服务的 SLA 和用户体验;网络运维者:尽可能把复杂的网络操作通过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的方式进行简化,从而屏蔽网络的复杂性,高效的运行和保障好网络,确保网络的稳定可靠、便捷灵活。随着集约化后网络规模越来越大,运维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数字员工”来实现降本增效;网络建设者:需要根据服务化的要求,按照统一的建网标准进行规范建设,保持网络先进性和可持续性,满足面向未来的长期演进。确立建设运营模式。服务运营者作为向用户提供服务的责任主体,建立“管运分离”和“建运分离”的建设运营机制,相互制约,驱动网络能力持续提升,从而不断优化服务:管运分离:管理者和运营者可以是不同部门,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组织,关键是明确管理者和运营者责任图 2-3:面向用户提供网络的职责分工和机制保障管理者网络建设者服务使用者服务运营者网络运维者管运分离建运分离城市一张网的愿景和架构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22边界;运营者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为使用者提供标准的网络服务目录,通过管运分离机制,更好的执行落地管理者的政策和机制;建运分离:建设者和运营者可以是不同部门,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组织,关键是明确运营者和建设者责任边界;通过建运分离机制,运营者通过优质服务驱动建设者高质量建网。服务目录:原则落地的“抓手”以前网络只聚焦在网络SLA,满足各类业务正常运行的基本需求。业务除了对网络服务质量和和网络性能提出要求外,还对用户服务体验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所以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服务不但要满足用户和业务的网络质量和性能需求,更要重点考虑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服务目录是联接用户/业务和网络的桥梁,匹配用户/业务的网络诉求,提供最佳的网络服务。就像餐馆的菜单一样,城市一张网的服务目录提供“简单易懂、按单点菜”的服务项,把原始和复杂的网络能力封装成用户容易理解的服务,用户根据实际的场景需要进行“点菜”,用户可以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全程感受到由服务带来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服务目录也成为驱动网络运营/运维能力提升和网络持续演进的核心驱动力,彻底改变传统模式下仅由技术来驱动网络升级演进的现状。正所谓“万变的业务,不变的网络”,尤其是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和业务云化加速,云原生业务推出速度和迭代更新节奏大为加快,而网络是相对稳定的,但又要能及时、准确、可靠地满足业务承载的诉求,这就要求城市一张网服务目录具备三大特征:带宽时延安全开通时间故障修复时间实时可视随时随地获取主动优化智能推荐个性化定制SLA服务体验图 2-4:网络服务包括 SLA 和服务体验图 2-5:服务目录的三大特征网络与业务分离网络服务模块化网络服务标准化即网络服务与客户业务是解耦的,而不是为每项业务都设计一款网络服务,在充分理解业务场景和对网络的诉求后,提供与业务匹配的网络服务,从而实现一网多用,保持网络稳定性、灵活性、敏捷性的前提下,支撑业务的高速增长。从技术的视角,网络是分层和分段的,不同的网络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案各有不同,但从服务的视角,服务需要是模块化的,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灵活的组合拼装,从而把不同的“微服务”组合成用户所需的一站式端到端“长服务”。只有标准化的服务,才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取到一致性的服务,因此必须定义通用的标准,规范化地提供网络服务。城市一张网的愿景和架构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232.3参考架构城市一张网是按照一个完整的“系统”来定义整体架构。一个完整的“系统”具备三个典型特征:一是多元性,系统是多样性的统一,差异性的统一;二是相关性,系统不存在孤立元素,所有元素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三是整体性,系统是所有元素构成的复合统一整体。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和业务诉求,城市一张网架构应该是一个“三位一体”的智能体,由大脑、手脚和躯干组成。网络大脑即数字化平台,也可称为网络驾驶舱,实现运营智能化、运维自动化;手脚即虚拟网络,负责为用户和业务提供一站式端到端服务;躯干即物理网络,是实际建设的网络基础资源,要确保稳定可靠、超宽极速、安全可信。三者之间具备独立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各个层面分层解耦,协同配合,构建“1 3 N”的层次化架构,同时要统一标准和规范,既保证了架构的稳定性,又确保可演进性和灵活性,从商业和技术双轮驱动架构功能模块的升级迭代。状态实时感知智能闭环管理单位人员杆站服务化驱动网络自动化城市光网城市光网城市物联网移动政务网政务外网算力直连网产学研委办局文教卫政务云产业云行业云数字政府物理网数字孪生虚拟网数字孪生网络驾驶舱网络安全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服务化接口面向用户、面向业务服务化接口面向未来,统筹规划,架构灵活专网服务网络重保服务网络安全服务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数字政府网数字经济网数字社会网图 2-6:城市一张网的参考架构1 平台面向“用 管 营 维”四者,运营智能化、运维自动化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开放&生态 网络驾驶舱:用户管理、运营管理、运维管理 智能化: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优化、智慧可编程3 虚拟网面向同类业务,向上提供一站式、端到端的网络服务,向下屏蔽物理网络复杂性 一站式服务:屏蔽物理网络复杂性 即插即用:零配置开通,接入无感 敏捷灵活:“乐高式”拼接,一跳入云N 物理网提供标准化基础网络服务 超宽弹性:F5G/5G/IPv6 基础底座 架构极简:模块化设计、协议极简、跨域协同 安全可靠:可信架构、零信任体系和内生安全城市一张网的愿景和架构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24架构中最上层是“1 平台”,即网络驾驶舱,赋予网络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能力,以网络数字孪生为底座,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构建数字网络,实现对物理网络的管理、分析和优化,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自治系统原理,实现以虚感实的精准融合感知、以虚控实的可信任决策、以虚优实的预测性维护。面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统一的网络服务目录,提供数字化 ROADS 体验(实时、按需、全在线、自助、客户社交化参与);面向管理者、运营者和运维者,实现资源可视化、运营智能化和运维自动化,从而构建数字化的闭环体系;架构中间层是“3 张虚拟网”,对应智慧城市的 3类 业务领域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按照三个领域的不同业务场景打造端到端的一站式网络服务。由不同的运营主体负责运营,根据用户业务需求跨越不同的物理网络,提供一张端到端的网络,实现网络一站式受理、业务端到端开通,最大限度保障网络业务的敏捷性和用户服务的便利性。虚拟网为用户提供“N 网合一”的一张网服务,是网络服务供给模式的升级。比如数字政府虚拟网,对于一网统管的融合指挥业务场景,可按照预定的规则和标准,基于模块化设计,协同城市光网、市级政务外网、区级政务外网、移动政务网、物联承载网等多张物理网络,实现物联终端的按需实时调用、视频会议的协同指挥、应急保障的移动指挥以及各方数据的可视化呈现支撑科学决策等,让用户有 SLA 保障的最佳服务体验;架构中最底层是“N 张物理网”,即城市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为支撑智慧城市投资建设的网络,目标是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既完成网络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属性,同时兼顾合理的投资收益,实现商业正循环,持续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需要按照城市一张网的顶层架构,定义物理网的层次关系、级联关系,包括城市光网、不同业务专网如政务外网、算力直连网、物联承载网的整体规划和部署节奏,制订统一的建设标准、定义网络边界、多网协同机制、统一的管理体系、统一的安全体系等,让多张物理网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协同趋于统一,筑牢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底座;城市一张网作为一个整体,需要有全局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网络安全体系等,从而在统一的框架下,将网络共性要求统一推动落实,并在管理、机制、组织、技术等不同的维度形成统一的运行保障体系。城市一张网的核心理念是面向未来、架构灵活、智能、开放,基于愿景和顶层架构,从服务视角推进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营、一致性标准,从网络视角实现一网通达、一网多用、一体安全、统一光底座,实现一张网蓝图绘到底,使城市网络成为能创造更大价值的一个完整“系统”。城市一张网的“1 平台”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25城市一张网的“1平台”城市一张网的“1 平台”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26面向城市一张网用户对网络的差异化服务需求,以业务为中心,提供标准化的网络服务目录,通过服务化运营,以及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水平,降本增效;“1 平台”(后面统称网络驾驶舱)由服务运营平台、网络运维平台、网络驾驶舱底座三大部分组成。图 3-1:“1 平台”(网络驾驶舱)组成运营者/管理者用户服务目录运营体系管理机制网络驾驶舱业务态势运营目标运营指标运营流程服务战略方针服务政策规则服务组织架构服务化接口决策网络服务用户场景用户流程业务诉求业务创新网络服务单位政务外网移动政务网城市物联网城市光网城市光网人员杆站超算中心智算中心算力直连网IOC运营用户运营服务运营平台网络运维平台网络驾驶舱底座服务决策中心运营服务目录管理网络数据管理网络运维管理物理网络控制器虚拟网络控制器网络协同编排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网络资源管理标准化北向接口/界面调用标准化北向接口/界面调用网络保障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监控服务工单管理服务运营分析服务看板赋能推广服务内容运营服务内容运营活动运营城市一张网的“1 平台”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273.1服务运营平台相比传统的网络运维平台,服务运营平台同时面向用户和运营者。运营者需要面向服务建立完整的流程和自服务、全监管、智运营、精指挥的网络运营体系,确保网络稳定可靠、智能高效运行。网络服务运营平台具体包含如下功能:针对服务目录上线、迭代更新、下线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同时对每个服务目录使用情况、用户等进行分析,对不完善的服务持续优化,提升服务满意度建设统一工单系统,跨地域多家服务商基于该工单系统进行统一办理,流程统一流转,并针对工单上的每个环节处理情况进行监控、督办、审计直至闭环,提高跨域协作能力与服务效率监控服务故障处理质量,对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判断,快速定位定责,实时跟进故障排查进展,协助故障职责方解决故障问题,缩小故障影响面,提高处理时效性对服务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归类服务质量劣化原因,汇总服务质量劣化次数,优化服务质量问题,降低服务质量劣化风险;同时对工单处理时效、满意度、处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通报存在质量问题的服务提供商,持续纠正工单质量问题服务目录管理服务工单管理服务质量监控服务运营分析城市一张网的“1 平台”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283.2网络运维平台网络运维平台通过提供全网一图可视,一体化呈现全网拓扑,构建看得清、溯源快、处理准的网络保障能力,实现网络端到端全流程自动化闭环,网络质量全程掌握,网络安全态势整体感知,辅助安全运营决策。网络运维平台沟通高效、信息清晰、流程完整,全面提升网络运维效率,具体功能如下:网络数据管理:实时统一采集各服务提供商设备运行状态、用户接入信息、流量、设备信息等数据,全网拓扑可视,将数据进行统计归类,并将相关数据统一呈现,以更好掌握各服务提供商网络的运行状态,提升城市网络的感知能力,实现网络资源精细化管理。网络运维管理:网络自助化开通:网络以模块化、标准化方式供给上层网络服务,实现网络极简开通,以自服务方式开通网络;网络一体化编排:自动理解网络服务意图,跨领域、跨专业一体化编排网络服务;网络保障管理:网络服务意图驱动网络端到端闭环;基于上层网络服务的 SLA 和体验要求,通过服务-网络-数据的关联分析和智能化的运维监控系统,对网元设备、整个网络的健康度、网络故障的根因和影响进行自动分析,辅助处置决策,为上层服务提供最优的网络保障,提升网络运营管理的水平;网络资源管理:IP 地址资源:作为城市网络 IP 资源分配总入口,基于网络支撑系统对网络 IP 地址进行规划、分配、回收等全流程闭环工作,确保 IP 资源精确无误和分配时效性。带宽资源:制定带宽扩/缩容规则与带宽利用率基线,对全网流量进行分析,预测流量增长情况,并及时对满足扩/缩容规则的服务进行扩/缩容,使城市网络的利用率保持健康稳定的基准。网络安全管理:用户接入策略一体化管控,对于违规接入非法前端主动识别和异常精准判断,实时调整安全风险;安全态势一体化感知与呈现;安全响应策略灵活系统编排,实现安全事件自动化处理闭环。城市一张网的“1 平台”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293.3网络驾驶舱底座传统网络以网元为中心,主要是由运维人员通过网管系统进行网元配置、故障处理、性能监控等操作,是事件触发的被动式响应方式。而城市数字化转型需要网络能够为用户和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这就需要把用户对网络提出的场景化服务需求转换成对网络能力的使能,并提供除了基础连通性能力之外的面向用户体验的更高级的服务。因此,对于提供网络服务的数字化平台,需要有统一的使能层底座,可以为运营平台和运维平台提供开放的服务化接口和集成环境,把复杂的网络接口转换成服务接口,方便上层系统结合场景和诉求快速迭代开发,从而持续提供丰富的、优质的网络服务。网络驾驶舱底座的使能价值、服务转换能力、系统架构如下:发挥承上启下的使能价值网络驾驶舱底座是智能中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向上为运营平台提供服务化使能把网络接口转换成服务接口,为运维平台提供网络规建维优的自动化能力;向下对接网络设备,构建对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控制、分析的闭环体系。基于网络数字孪生技术和 AI 推理框架,把网络建模后,结合本地知识库和 AI 处理,持续提升网络的自智能力,实现对网络的精准融合感知(以虚感实)、可信任决策(以虚控实)、预测性维护(以虚优实);可以对网络进行仿真模拟,在问题发生之前发现问题,监控物理对象在图 3-2:从网管系统到网络驾驶舱底座网管系统 物理网络 EMS 驾驶舱平台 实时感知,闭环优化 智能决策 智能管控 智能分析 数字孪生-整合、集中 运维人员 服务使能 驾驶舱底座 以网元为中心 碎片化数据 被动式运维 靠人、靠经验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闭环优化 实时感知&基于 AI 的预测性维护 人工智能/自动化城市一张网的“1 平台”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30运营/运维平台 开放协同 运维 平台 数据 上送 配置 下发 反馈 协同 网络驾驶舱底座 基础服务 高级服务 数字化运营平台 网络基础设施 运维增效 体验提升 服务更优 匹配应用诉求 实时应用体验感知 差异化体验保障 VIP业务重保 放大网络价值 网络服务化 网络供给模式转型 网络管道-网络服务 可视化运维 全息可视 仿真验证、预测分析 降本增效 网络分析 网络管理 网络控制 网络数字孪生 AI推理框架 价值使能 切片1 切片2 网络重保服务 专用平面服务 网络调优服务 网络安全服务 独享切片服务 IP L2VPN L3VPN L2L3对接 MPLS RSVP SR-TP SRv6 复杂多样的网络接口 简单标准的服务化接口 网络驾驶舱底座服务化建模 云 虚拟模型中的变化,基于 AI 的多维数据复杂处理与异常分析,预测潜在风险,合理有效地规划和维护。底座为网络数字化平台构建了价值使能的基础,支撑运维增效、体验提升,推动网络向服务化转型。实现网络技术与网络服务的映射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IP 协议栈从 IPv4 到 IPv6,图 3-3:网络驾驶舱底座的价值路 由 协 议 从 MPLS 到 SRv6,带 宽 从 10G 到 100G、400G,并且网络切片、随流检测、APN6 等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而最终用户无法理解和感受到这些网络新技术带来的价值。因此,需要把专业的技术语言转换成用户易于理解的网络服务,从而让用户更直观的感受到网络技术演进带来的红利。同时,基于用户意图驱动的服务,通过网络驾驶舱底座可以翻译成网络配置,使能网络设施能力。图 3-4:网络驾驶舱底座实现服务建模和使能城市一张网的“1 平台”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31PaaS 使能平台网络智能化使能组件图 3-5:网络驾驶舱底座参考架构服务能力网络数字孪生底座虚拟网网络控制器物理网网络控制器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南向接口 服务化北向接口开通可视分析调优智能故障.数据采集超级控制器单域控制器AI 主动防御数据建模与存储数据计算数据统一查询1 N 的层次化架构网络驾驶舱底座是 1 N 的层次化架构,由 1 个网络数字孪生底座 多个网络智能化使能组件组成,南向集成对接异构、多样的网络接口,北向提供简化、标准的服务接口。1 个网络数字孪生底座:承接网络驾驶舱底座的通用能力,可以快速对网络进行服务化建模,把复杂的网络技术方案转换成简单易懂的服务模型。通过网络数字孪生技术,基于数字化的手段构建数字实体,实现对物理网络的管理、分析和优化。在问题发生之前发现问题,监控物理对象在虚拟模型中的变化,基于 AI的多维数据复杂处理与异常分析,预测潜在风险,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维护,提供数据集成、数据存储、数据调度与计算、数据访问、数据治理能力,构建实时、轻量、全面、安全、免维护的基础公共能力;N 个网络智能化组件:包括虚拟网网络控制器、物理网网络控制器、安全态势感知等组件,可以根据运营和维护的场景化诉求,提供易操作、可视化的功能模块,对网络进行智能化分析。城市一张网的“1 平台”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323.4加速网络智能化城市网络走向智能化是大势所趋,网络驾驶舱是网络的智慧“大脑”,需要赋能网络智慧。通过服务运营智能化,更智能的理解用户诉求以及业务场景,提升复杂应用场景调度能力,提升网络服务的体验,提高网络运营的效率;通过网络运维智能化,优化网络维护的效果,让网络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和业务灵活多变的业务诉求,让网络更加健康、安全和高效,走向自智网络:服务运营智能化:面向多元复杂的网络服务场景,可以自动化抽取出适合该场景部署的小模型,在特定的场景,需要对 AI 模型进一步优化和重构,以适应环境需要。做到针对不同业务场景需求,快速响应、动态按需适配,实现从需求到智能化服务的快速迭代、敏捷应用短闭环。通过智能服务运营,快速认知理解用户的意图,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让运营更加精准和支撑科学决策,支撑商业运营目标的达成。比如视频会议重保服务,通过构建场景化的智能模型训练,能够智能识别用户会议终端接入,智能调度流量确保会议效果,并智能预判潜在的劣化风险,提供及时的规避和处置方案,从而把传统上需要大量专家人工保障的重保服务,变成免(少)人工参与的智能重保服务,释放人力的同时,提升保障效果,并能够同时保障更多场次的视频会议;网络运维智能化:面向网络维护场景,基于专家库、知识库、经验库,把运维中的常见事项和流程模型化,从而通过智能化手段即可完成高效的网络运维,提升运维效率和效果。以网络故障排障为例,通过构造具备学习、固化与演进专家经验的网络大模型,生成故障图谱,快速定位到故障根因,达到提升投诉解决率,减少故障时间和故障发生率,进而减少人员投入。网络驾驶舱由三层智能化模型构成,即网络孪生模型、网络运维模型、服务运营模型,且模型持续迭代进化。随着 AI 训练、推理走向“工业化开发、规模化应用”,使训练和推理更高效,使网络更智能,并不断创造价值。网络孪生模型:是面向网络孪生的智能模型,包含公共应用模型、孪生互动模型、孪生建模模型、仿真模型。公共应用模型包含动态地图和智能搜索,城市网络中的每一张网都对应有一张动态地图,呈现一图可视、一站城市一张网的“1 平台”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33保障、一键调优、智能搜索功能,是每个城市网络走向智能化不可缺少的一环。孪生建模模型包含结构模型与行为模型,用于增加联动交互,形成数字孪生基础。仿真模型是仿真基础模型,包含系统仿真和仿真算法;网络运维模型:是面向网络维护的智能模型,包含故障分析模型、全栈监控模型、运维管理模型、安全管理模型。故障分析模型可以较精准的对故障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变更仿真服务可以提前发现每一次错误配置,保证 100%配置正确;智能预测能提前发现隐藏在网络中的深层次的问题;通过输入多种日志与监控构建的监控模型能更好处理工单与日常的监控任务;构建好的应急预案可以在日常运维流程固化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化的运维管理体系;安全的管理模型用于防止恶意用户接入、篡改、破坏;服务运营模型:面向服务运营的智能模型,包含站点网络模型、应用网络模型、智能调度模型、网络加速图 3-6:城市网络智能模型层次架构模型、网络运营模型。面向城市不同业务的联网、带宽、负载均衡等的网络服务,站点网络模型可以增强场景应用对网络基本的控制。对于应用相关的建模数据可以更方便的进行应用质差保障;智能调度模型通过调整成本/时延/丢包/带宽等不同的算法参数给网络重保业务保驾护航;网络加速模型具备压缩,缓存与GRE 能力,可以节约专线带宽,增加利用率。网络运营模型具有流量、应用、拨测和分析能力,可以多方面保障可持续运营。总之,网络智能化将使得自智网络逐步走到现实,可以根据用户意图实现业务自动部署,根据用户体验自适应调整优化网络,预测预防故障并基于事件自我恢复,网络功能自适应、自学习、自演进,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服务,并创造更大的网络价值,同时,达到成本和效率的平衡。故障分析模型根因分析故障仿真跨域定界容量预测基础网络服务高级网络服务网络安全服务公共应用模型动态地图智能搜索运维管理模型质量分析运维流程日常维护应急预案孪生建模模型结构模型行为模型全栈监控模型健康监控工单处理告警监控拓扑监控孪生互动模型双向联动跨域交互安全管理模型安全监测态势感知接入管控安全编排仿真模型系统仿真仿真算法网络运维模型:面向网络维护智能模型服务运营模型:面向服务运营智能模型网络服务目录网络孪生模型:面向网络孪生智能模型故障分析模型联网VPCELB带宽人场所LAB装备应用W3应用网络模型带宽调度时延调度质量调度成本调度智能调度模型网络加速模型压缩GRE缓存网络运营模型流量拨测分析应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DC丢包时延隧道E2E SRv6路由链路带宽城市一张网的“3 虚拟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34城市一张网的“3虚拟网”城市一张网的“3 虚拟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35虚拟网是在多个物理网络基础上,根据用户业务需求和体验跨越不同的物理网络,为用户提供的一张端到端的虚拟网络。虚拟网面向用户屏蔽了底层物理网络的差异性和复杂性,通过网络服务运营平台向用户提供“菜单”式的业务场景网络服务目录,用户根据需求一键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网络服务。从智慧城市主要业务领域划分,可以分别面向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构建相应的虚拟网络。虚拟网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业务需求驱动、用户体验驱动:以满足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等关键业务差异化网络需求为根本驱动力,保证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终端受控访问城市的特定信息,以业务体验和技术领先双轮驱动网络建设;基于业务场景的服务目录: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业务快速变化,对网络提出了业务即插即用、差异化体验等要求,快速满足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时效性和用户/业务体验,让用户/业务像用水、用电一样使用网络;一站式服务,屏蔽物理网络复杂性:通过服务屏蔽多张网、网络技术、承载方式的复杂性,用户只需要提出自己的网络要求即可,不用关心需要几张网、什么技术实现,提供一站式网络服务,从而为用户选择服务提供更大的便利性;基于用户的端到端服务:网络要能提供统一的网络服务,实现服务 SLA 承诺及服务体验保障,提供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无差异、端到端网络体验服务。图 4-1:三张虚拟网用户业务虚拟网物理网数字经济服务目录算力直连网行业云产业云AI云超算环境感知网服务智能算力互联网服务智慧生产网服务数字经济网数字产业化(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化(智能制造)数字社会交通教育环保卫健数字社区网络服务医疗专网服务教育专网服务数字社会网数字社群(数字公民)数字生活(智慧医疗)教育虚拟网卫健虚拟网环保虚拟网智慧交通虚拟网医疗云教育云数字政府办公专网服务视频重保网络服务应急网络服务数字政府网数字政务(一网通办)数字监管(一网统管)视频语音办公上网物联承载网移动政务网政务外网算力直连网城市光网城市一张网的“3 虚拟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364.1数字政府虚拟网数字政府业务包含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一网通办等多种类型业务。业务的云化和集中化,带来了远比传统网络更为复杂的业务环节,提出了不同行业业务对接入方式、传输速率等指标的差异化需求,需要强大的城市数字化底座提供支撑能力。数字政府虚拟网通过建立运行机制来连接不同管理机构的业务逻辑,以全覆盖的城市光网、无线网络、政府专网、物联网络等各式网络为“神经纤维”,构建面相数字政府领域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服务体系。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一网通办业务服务目录物理网数字政府网基础服务高级服务.办公专网服务尊享办公网络服务办公接入服务应急指挥服务实时监管可视服务会议重保网络服务一网统管:应急指挥一网协同:视频会议一网统管:环境监控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指挥中心MCU城市治理政务云城市光网城市光网区政务外网物联感知网移动政务网政务外网城市一张网的“3 虚拟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37基础服务:提供委办单位跨网业务打通、委办园区接入、网络安全隔离等基础网络服务;高级服务:在基础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应急指挥、会议重保、监控可视、回放、仿真等增值服务能力;一站式:提供不同委办单位业务生命周期内的网络诉求,让政务客户获得最优体验;端到端:负责连接委办单位、园区出口到终端/云网关之间的整体网络服务,客户无需感知中间经过哪个物理网及网络能力情况。例如一网统管中,需要不同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不同网络互联互通、相互协作,通过利用大量有效信息辅助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与决策。比如,城管部门可通过水位检测感知设备和视频图像,实时监测暴雨天气城市积水情况,准确把控预防城区内涝,及时调度指挥。交管部门通过获取到的信息及时疏通道路,帮助公众避险。该业务数据传输涉及跨物联感知网、政务外网、城市光网等多张物理网络,用户可以在网络服务运营平台上通过网络服务目录选择所需要的网络服务,即可满足实际业务中多网络协同的需求。数字政府虚拟网为政务业务提供“好用爱用”的网络联接服务,为管理者、运营者、使用者带来以下价值:统筹规划,一网多用,多网协同:以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一网通办等关键业务需求为导向,以集约化和服务化为目标,建设一张能力全面、一网多用的网络,基于联动指挥、视频会议、多网协同等上层业务特点提供对应的服务目录,在保障多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性和资源利用效率最优;统一运营,深化政务业务服务体验:针对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业务,网络要能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网络服务,实现服务 SLA 承诺及服务体验保障,提供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无差异网络体验服务,同时,保证网络可管理及可维护性,促进政务业务从“可用能用”向“好用爱用”持续深化;重点业务体验无忧:统一拉通,业务即插即用,实时感知视频会议、多网协同、应急等业务端到端网络质量,灵活适配,按需调整、一键调优,保障业务全程“不中断”,实现跨地域、多终端接入无差异的网络体验,提高城市治理体验满意度。城市一张网的“3 虚拟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384.2 数字经济虚拟网数字经济虚拟网服务于数字经济,通过连接城市各个算力中心和产业能力资源中心,为用户提供高效、高速、安全的连接服务,畅通算力通道、释放数据要素潜力,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基础的业务需求服务目录:保证数字经济的产学研用户在随时访问算力中心和产业能力中心资源,以业务SLA 承诺和用户体验驱动网络建设和升级;重点业务场景的服务目录:随着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深入,算力和产业能力资源中心的业务快速变化,尤其是并行计算等重点业务场景,对网络提出了业务即插即用、极低时延等要求,让用户像用水、用电一样使用网络,让算力资源像水电一样“随取随用”;一站式服务:通过提供一站式网络服务的方式,屏蔽多张网、网络技术、承载方式的复杂性。比如屏蔽工业互联网、算力直连网、科创网、光网等多张物理网络的复杂性,对外提供一站式服务;端到端服务:提供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无差异、端到端网络体验服务。比如提供智算连接、超算连接、工业软件连接、算法连接等,用户不需要关心超算网关、工业软件等的连接方式,即可享受网络体验服务。数字经济网数字经济网:为产学研提供端到端、一站式服务物理网科研企业产业云1AI 中心超算中心工业软件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网联POP接入点生产企业高性能计算建模仿真渲染算力直连网工业互联网产业云2AI中心超算中心产业云1企业1企业2接入点接入点接入点接入点图 4-3:数字经济虚拟网的构成城市一张网的“3 虚拟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394.3数字社会虚拟网数字社会面向人民群众,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基本需求,涉及政府主管单位、企业、基层组织等多方参与者,需要整合各方资源,提供高度整合、集约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厘清各方的关系和职责,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管理,由市、区相关部门统筹,开展统一的建设、运营和服务开放,从而有效的避免“数据孤岛”的形成,畅通数据共享渠道,推进市、区等纵向垂管业务系统互联对接和数据共享交换,横向将各类自建业务系统打通,实现自建系统业务数据、垂图 4-4:数字社会虚拟网城市光网 普教 高教 社康 医院 政务网络 教育云 公共服务云 医疗云 AI中心 云端学校 课堂 质量重保、安全隔离、专属通道 门诊 远程诊疗 大带宽、无丢包、低时延 社区服务 AI智慧社区 多终端接入、自动调优、交互体验保障 数字社会网 物理网络 敀障处理 全网监控 AI智能分析 快速开通 统一运营 运维平台 云课堂网络服务 远程医疗网络服务 智慧社区网络服务 统一服务 社区 卫健业务平面 教育业务平面 公共服务平面 算力直连网 城市光网 管系统业务数据、物联采集数据的统筹归集和全面整合,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数字社会虚拟网最重要是体现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并且面向的群体分散且多元化,还要具备数字包容性,对长期可持续运营的要求也很高,因此,需要政府侧发挥强有力的主导作用。既要让运营企业能回收建设、经营成本并获取合理的回报,还要使运营企业有持续优化网络服务能力的动力。城市一张网的“3 虚拟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40数字社会虚拟网为教育、医疗、社区等提供覆盖广泛的基础网络联接,保障用户体验和基于业务场景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为智慧课堂的VR/AR教学提供极速超宽的弹性网络服务;为远程医疗会诊提供即插即用、无损传输的高可靠网络服务;为智慧社区提供各类应用综合承载、高性价比的网络服务等。数字社会虚拟网最重要是把服务于民生的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归类整合,明确投资和运营主体,确定运营模式,并探索建立基于多元参与、数据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和服务新模式。当前常见的投资运营模式有三种:政府投资建运模式、市场投资建运模式、政企合作模式。政府投资建运模式:政府从公平、普惠的角度,为了更好地达成公共基础服务的普遍能力提升,减少不同区域、不同主体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由政府出资对网络进行统一规划部署,比如某些城市的卫生健康网、教育城域网由全市统一出资或市、区分级出资统一建设和运营,项目整体由政府主导,政府通过联合多个部门发布指导文件或制订标准规范。该模式的优势是政府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建设标准统一,但对专业运营能力要求高,一般只能满足基本需求,无法提供更优质、精细化、个性化的网络服务;市场投资建运模式:该模式由企业完成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所有权归企业所有,企业通过提供产品或收费服务来回收投资并获得回报。比如大部分城市的基础民生类网络服务由电信运营商提供,充分发挥市场的效率、经验和服务优势,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但对于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和运营能力要求较高,同时缺乏统一的规范、协调和监督,市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政企合作模式: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公共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供给,一般由企业负责市场化运营,政府对缺口进行补助服务,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该模式明确界定政府和企业的权利与职责,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和权益共享来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可有效解决财政建设资金短缺、优化政企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可由政府主管单位统筹,统一定义服务目录,实现多元共治的集约化管理,并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可持续的长效运营和服务,这将是未来主流的建运模式,部分城市已经率先在教育专网、医疗专网、智慧社区专网等采用该模式,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对于教育专网、医疗专网,随着教育资源云化和平台化、区域医疗卫生服务 GMIS 的规模推行,要做到全市范围内网络能统尽统,从而从数字基础设施角度为解决教育、医疗资源发展不均衡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并为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提供助力。对于智慧社区等基础民生类公共服务领域,政府要不断推进模式创新,让社会资源更有热情和动力参与到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来,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政策指导、经营授权、补助资金等支持,从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加速和谐社会和数字生活建设。城市一张网的“N 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41城市一张网的“N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的“N 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425.1城市光网5.1.1 城市光网是城市的第 5 张基础网城市光网是智慧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支撑智慧政务、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和数字孪生,与水网、电网、气网、路网等传统基础设施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城市的第 5 张基础网。当前城市光网普遍采用 F5G 技术(F5G 是由我国主导的第五代固定网络国际标准),其具备超大带宽,超低时延,极致体验的三大特征,支撑智慧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F5G 城市光网作为智慧城市关键基础设施,具备政府统筹基础性、公共服务性、可持续运营性、适当超前性等四大特征。政府统筹基础性:城市光网为数据业务网提供高速信息传输通道,架构相对稳定,应当由政府统筹规划,先于各业务网络建设和运营。公共服务性: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光网为具备公共服务属性的广大行业及中小企业提供基础网络支撑,保障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优质服务资源的普惠性、公平性,保障中小企业的普惠算力、普惠连接需求。可持续运营性:城市光网广泛服务于数字政务、城市治理、数字经济、数字孪生等各类业务需求,包括政务办公上传下达、城市视频数据的无损回传、企业服务信息的有效获取、全域物联感知的泛在连接等,其承载的业务网络需求多样,基于城市光网统一运营、持续扩展。同时,城市光网具备安全隔离的特点,多张事关国计民生的业务网利用一张安全专用、多业务融合的城市光网来承载,实现了集约化运营的效果。适当超前性:城市光网高品质的运力能力,满足政务 AI 大模型、城市治理大模型、数字孪生应用、生物制药、高端制造等高精尖企业的超大带宽、超低时延需求,满足智慧城市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诉求。随着 5G、物联网的规模应用,万物上云、万物互联使得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带宽不断提升,通过统筹规划,集约建设统一、高效的传输链路,避免重复链路租赁,节省光纤等基础设施资源,是未来精细化治理、集约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利用 F5G 技术建设城市光网,推动基础信息网络的升级改造,构建一张安全的全光基础设施,实现多网合一、安全传输、随需扩展、高效运管。城市一张网的“N 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435.1.2 城市光网的实现路径城市光网的实现路径有两种模式:模式 1:一张光网绘到底,统筹规划,统筹建设,统一运营基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价值理念,城市光网的规划一步到位,从云/算力节点到市级骨干,到区级汇聚,到街道/园区,实现四级覆盖,保障政务网、行业专网、视频监控、算力网络、物联感知的全业务运营。模式 2: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由政务外网/视频专网/物联感知网逐步扩展和延伸根据智慧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光网建设优先匹配当前业务需求,先期以政务外网/视频专网/物联感知网为主,后期利用城市光网弹性扩展的优势,逐步扩展和延伸到全业务运营。城市光网的投资建设方式有自建和代建 2 种:自建模式:主体为政府(管委会),由政府投资,Capex 模式,一般由政数局及其信息中心建设和运营,如深圳政务光网、南京政务光网、深圳龙岗区光网;代建模式:主体可以为地方城投、数字城市平台公司以及各类运营商等。由政府购买服务,Opex 模式,城投或运营商垫资代建,如昆明城市光网、雄安城市光网。城市光网的建设规划:业务安全隔离:一般根据敏感程度、颗粒度大小进行分类,敏感型大颗粒(如视频专网、算力直连网)、敏感型小颗粒(自然资源专网)、非敏感大颗粒(教育、卫健)这 3 类业务网一般都采用独立波长进行承载,基于波长级的光切片技术构建端到端的物理隔离网络。对于其他需要隔离的业务宜采用时隙方式隔离;带宽与品质保障:宜采用百 G 波道构建市、区骨干传输线路,预留波道扩展能力,构建大带宽、可升级的网络能力。对于算力业务宜采用一跳直达方式连接算力核心节点,利用全光技术打造1毫秒城市时延圈,保障确定性低时延;组网与延伸:核心节点根据政务核心机房、数据中心等进行选择,考虑主备、双活等核心节点扩展。在市级组网中一般每区设置一个汇聚节点,在区级组网中一般每街道办设置一个汇聚节点,并按需扩展。汇聚节点与核心节点之间应采用环网架构,并基于光传输网的保护功能,提供完善的保护措施,提升组网的可靠性。对于重点单位和园区的接入,同样采用环网架构,构建汇聚节点到重点接入单位(园区)的高品质光传输网。对于海量物联和视频的回传网,宜采用星形全光网的方式,统一接入到汇聚节点,形成核心-汇聚-接入全光一张网;光纤建设:光纤及其管孔资源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城市光网的重要组成。光纤建设一般采用自建和租赁2种方式,宜采用环路光纤拓扑,避免同沟同缆,保障网络可靠性。5.1.3 城市光网的持续运营基于可持续运营,宜将数字政务、城市治理、数字经济、数字孪生等业务逐步导入到城市光网上,发挥城市光网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安全隔离的高品质优势,实现统一、集约化的运营。城市一张网的“N 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445.2政务外网5.2.1 政务外网走向政务一张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同时数字政府业务内容呈现爆炸式增长(数字孪生 CIM、视频会议、专网整合、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市区协同等),对政务外网提出多种诉求:数字孪生城市 CIM 业务:国务院在 2023 年 6 月 23日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探索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运用,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等。需要网络能够支持超宽、低时延和市区一体调度能力,满足政务云/CIM 应用对算力的供给需求,同时需要政务外网能够增加网络带宽,提高网络接入覆盖,保障跨网协同质量,承载物联数据,满足全市用户使用 CIM 应用;非涉密专网资源整合:在国家专网整合的整体背景下,各省都提出了专网整合的要求,例如广东省提出按照“共网”模式推动全省政务外网运作架构重构升级,打造数字政府新型电子政务外网。要求政务外网满足管理指标(发展、规章、人员、项目等)、建设指标(覆盖、架构、承载、接入、安全、IPv6 等)、运营指标(平台、成效、服务、运营能力等)、运维指标(保障、应急等)等各项发展评估指标,其中网络建设指标覆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全面覆盖;事业单位、党群/政务服务中心覆盖 90%)、带宽(市、区骨干带宽万兆)、承载(支持一网多平面)、IPv6(四级网络全面支持 IPv6),支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固移综合承载:移动审批、掌上登录政务应用、无纸化办公提高效率;地质灾害等现场指挥提高救援效率,临时政务增强民众获得感;手持式移动执法仪,现场取证,机动处置提升基层实战能力;需要政务外网增加移动政务平面,充分发挥移动政务应用优势,做好固移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助力政务服务“一网通达”;网络安全法规:网络作为政务基础设施,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明确“地(市)级城域网应达到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要求”;电子政务属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贯穿落实“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建设,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建立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汇总、研判、共享、发布网络安全威胁、漏洞、事件等信息;同时 2022 年 7 月 1 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发布政务外网终端一机两用安全管控技术指南(GW0015-2022)标准,该标准针对各级政务部门终端“一机两用”接入政务外网的情况,针对广域网、城域网及局域网,构建边界检测、边界控制及终端安全管控能力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城市一张网的“N 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45全市一盘棋:市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平台需要汇集各区、各委办局网络资源信息,实现一网可视;向上对接省管理平台,支撑全省“一网统管”;向下对接区管理平台,汇集全市网络资源信息;具备跨域业务快速开通、定界定位的能力,保障市区之间的业务稳定可靠,提升运维能力,提升跨域业务 E2E 质量实时监控感知能力;全面提升市区智能运营、运维场景化保障能力,为全市各厅局委办单位快速提供网络服务和数据服务。面向以上诉求,目前政务外网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政务外网建设还是分段烟囱式建设,建设标准不统一,无云间政务 DCI 网络,网络带宽不能满足业务诉求,无法覆盖新业务,没有统一的政务外网管理办法,同时缺乏面向委办局业务标准化服务运营体系,随着大量接入委办局业务接入,网络服务提供及运维管理难度加大,需要进一步提升运营运维效率;当前的政务外网以技术驱动、支撑政府办公为主,缺少远期规划,难以满足持续增长的业务对网络的需求,例如市、区如何协同,快速满足业务上线;另外,当前被动的提供网络联接,用户需求落地周期长,业务开通慢、网络体验差。因此政务外网要以业务驱动为主,架构灵活、开放,要能够承载政府关键核心业务,实现多业务一网承载,不但要承载当前的业务,还要易于承载未来的业务,扩展性强;需要以用户为中心,主动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统一运营、实现业务即插即用;政务外网要顺应政府数字化趋势,解决上诉关键痛点及诉求,需要站在全市的角度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统一运营,一张蓝图绘到底,提供一站式服务和运营,提升用户服务体验,显性化网络价值,从市、区分段的政务外网逐步走向全市统一顶层规划的“政务一张网”。图 5-1:政务外网走向政务一张网政务外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政务一张网 数字政府数字政府城市一张网的“N 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46政务外网不但要“建好网”,还要“用好网”,因此政务外网需要集约化建设 服务化运营双管齐下:集约化建设主要以网络为中心,在规划、建设、维护、优化全生命周期从顶层构建目标网蓝图、总体架构、建设标准,并且通过网络技术不断丰富服务体验;基于业务诉求进行政务外网目标网顶层规划,确保网络架构灵活、智能、开放、可扩展性强,快速满足上层网络服务上线,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端到端的网络服务。无论是否全市统一运营,市、区都要按照管理者制定的网络建设标准进行建设,为上层服务提供一致性的网络能力,逐步向横向和纵向网络进行拓展,实现全市建设统一;服务化运营主要以用户为中心,业务驱动,构建服务定义、服务运营、服务优化全生命周期的能力,管理者制定相关的管理考核机制的制定,运营者在机制的框架下通过需求建模、服务设计等形成对应的服务目录,同时一切以数据说话,运营者把服务目录、服务运营流程及服务考核标准固化到数字化运营平台上,实现可视化量化的管理;通过服务化运营进行市、区及多网协同,屏蔽底层技术的复杂性,高效横向拉通多业务部门,纵向拉通市区、多网等,快速满足持续增长的业务对网络的需求,最终实现网络从“能用可用”到“好用爱用”。市级的运营平台先行,明确服务接口标准规范,然后个别有能力的区县可以按照市的标准规范进行自主运营,最后实现全市统一运营。图 5-2:政务一张网目标网架构企业专网平面服务安全接入服务视频会议重保服务流量智能分析服务政数局自然资源局应急局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物联杆站委办局5G终端用户和业务服务目录全市网络统一运行管理网络服务运营平台安全态势感知(安全智能监测)协同控制器(市/区县协同)IP网控制器(IP网管控)安全资源池(安全等保服务)光网控制器(光网管控)区县政务外网市级政务外网市区两级分级建设和运维,统一规范、标准、接口集约化建设服务化运营 5G移动政务网UPF1个光底座区级光网市级光网政务算力互联CIM业务平面专用网络平面视频会议平面政务云智算中心超算中心信创云政务算力网城市一张网的“N 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475.2.2 政务外网集约化建设服务驱动网络不断向目标网迭代演进,服务能力不仅依赖于运营和运维水平,高品质的服务还依赖于先进的网络,落后的网络会限制服务水平提高。通过定义服务标准,明确服务 SLA 和服务体验指标,让用户实时、一站式获得优质的网络服务,从而推动网络覆盖、网络技术的升级演进,驱动建设者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网络建设。服务化发展不断牵引网络建设标准化,推动网络技术的升级演进,同时网络技术的更新和应用也有力的支撑了高质量服务的提供,从而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服务视角驱动网络视角在规划、建设、维护、优化全生命周期的目标网蓝图、总体架构、建设标准,基于业务诉求进行政务外网目标网顶层规划,确保网络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开放,快速满足上层网络服务上线,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端到端的网络服务。模块化:区县接入模块:为全市区县提供网络接入和边界安全服务;园区接入模块:为集中办公区、院外单位和外部单位提供网络接入和边界安全服务,根据委办局园区位置就近接入政务网络汇聚设备;根据园区规模和业务重要程度,采用双设备双链路接入、单设备双链路、单设备单链路等接入方式:1)模式一:“基本服务”。为接入单位提供“基本服务”,接入单位自行建设“最后 100 米”,自行管理和运维其接入设备和链路,应具备边界安全护能力,并遵循全市统一的 IP 地址规划和管理要求;2)模式二:“一站式服务”。为集中办公区和重要委办局提供“一站式服务”,政务网络直接延伸至“家门口”,运营者提供接入设备、边界安全服务和链路,同时提供运维服务;图 5-3:模式一图 5-4:模式二3)模式三:“视频会议服务”。重要视频会议要求视频会议终端、MCU 直连园区出口路由设备,提供端到端视频会议质量检测和故障实时定位服务,避免因园区网络故障导致视频会议中断,同时提供运维服务;图 5-5:模式三省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市级政务外网汇聚设备园区出口XX 园区网络省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市级政务外网汇聚设备园区出口XX 园区XX 园区省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市级政务外网汇聚设备IPv6 落地节点视频终端MCU城市一张网的“N 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48 专网接入模块:为专网和政务外网对接提供网络接入和边界安全服务;出口模块:为省政务外网、政务云、5G 专网和互联网提供网络接入和边界安全服务。标准化:园区接入标准:基于园区规模提供高(双设备、双链路)、中(双设备、双链路)、低(单设备、单链路)三档接入标准;广域对接标准:统一口子型组网、路由互通,覆盖区县接入、专网接入(对接)、出口模块接入等;业务承载标准:政务业务:提供公共 VPN 接入服务,如一网通办业务专网业务:提供 2 种服务模式,包括专网 VPN、专网VPN 切片;视频会议:提供视频会议切片 视频公共 VPN 服务。独立 IP 物理层:政务外网不直接承载“带宽流量大”、“安全暴露面大”等业务,如视频大联网、物联感知网等,建议与政务外网基于统一光底座独立建设。智能化:基础智能:网络质量和业务质量实时感知、智能调优(带宽/时延/丢包);高阶智能:智能排障(视频会议质差等)、AI 故障预测。开放:服务化接口:网络控制器支持标准网络服务化接口(业务配置、业务质量监测数据);可编程平台:敏捷开放可编程平台,现场开发,新应用即插即用。图 5-6 网络建设标准示例政务云信创云超算智算口子型组网对接服务智能化服务出口模块省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区云接入区互联网接入区5G 专网接入区专网对接区网络控制器安全控制器安全态势感知市级运营运维中心外部单位接入区院外市属单位接入区集中办公区接入区区县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区XX 专网切片视频会议切片默认切片YY 专网切片业务承载标准化服务(公共 VPN、专网 VPN、切片)口子型组网对接服务大、中、小型园区接入标准化服务专网接入模块园区接入模块区县接入模块城市一张网的“N 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495.2.3 政务外网服务化运营 标准规范、流程机制基于现有的运维者和建设者关注的网络视角,增加管理者和运营者关注的服务视角,从网络视角转变成网络 服务视角;服务视角主要从服务的定义、运营、优化全生命周期构建相关的能力。管理者关注服务目录、服务监管和服务评价体系、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等,运营者关注服务运营流程体系、自动化/智能化的运营平台能力。服务视角对网络提出新的要求,在网络视角构建政务外网目标网、运维体系和建设指南,保障服务视角和网络视角相互迭代促进,螺旋式上升,最终促进政务外网全生命周期高量、可持续的发展;图 5-7:两个视角服务化运营是长期的工作,针对两个视角,总结政务外网服务化沙盘,首先在整体政策、战略和方针等的全程保障下,从服务视角来看,管理者负责服务各种管理考核机制的制定,运营者在机制的框架下通过需求建模、服务设计等形成对应的服务目录,把服务目录、服务运营流程及服务考核标准固化到数字化运营平台上,实现可视化量化的管理;同时服务视角驱动网络视角在规划、建设、维护、优化全生命周期建立目标网蓝图、总体架构、建设标准,并且通过网络技术不断丰富服务体验。运维平台和机制规划1.统筹规划运维机制2.系统性规划运维平台建网标准和规范管理1.统一建网标准和规范2.监督建网实施情况运维平台建设1.可视化能力建设2.健全运维机制和规范网络服务驱动网络智能优化1.通过智能化手段,提高主动预测能力,主动识别隐患并智能优化定义服务目录1.组织定义服务目录,SLA、体验量化管理2.明确服务结算办法,确定服务上线标准运营监管和服务评价考核1.明确服务质量监管考核指标,通过量化指标采集、可视化手段进行管理2.对运营者的能力和成效进行评估,牵引持续改进提升牵引服务能力持续提升1.通过丰富服务目录和指标刷新,持续牵引服务提升遵从技术标准规范建网1.提升建网效率和质量2.高质量验收和转维网络服务驱动升级扩容1.根据服务 SLA 和体验要求,持续优化网络,指导升级扩容能力基本成熟能力待加强运营平台和流程机制建设1.用户体验的服务设计,编制服务手册2.流程设计和运营平台建设,支撑服务上线 运营能力提升:自动化、智能化1.制订服务运营规范,面向服务 SLA 和体验,基于 ROADS 原则提升用户体验2.运营平台走向自动化、智能化,按单点菜,数字化能力不断增强持续优化服务能力1.引入新的技术,优化机制,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数字化运维释放人力压力和瓶颈1.应用自动化工具,网络新技术应用,提升维护效率2.通过可视化等手段,提升运行质量,专家技能提升管理者服务视角网络视角运营者运维者建设者服务驱动网络迭代升级网络技术不断丰富服务体验城市一张网的“N 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50服务目录基于业务场景和诉求,总结提炼对应的政务外网服务目录,管理者制定全市统一管理标准和规范,进行市级平台先行,区级自主运营,逐步实现全市统一运营,网络建设者基于建网规范先行,一网多用,一体安全,区县基于市统一标准建网,覆盖镇街,最后横向纵向分阶段全市拉通。政务外网服务目录是关键。政务外网主要面向数字孪生城市、视频会议和专网整合,通过关键业务对网络提出关键诉求,梳理整合后形成两大类差异化服务,6 大服务目录。第一类是基础联接服务,提供单域和跨域的一站式网络联接;第二类是满足特定场景需要的高级服务。每一项服务都要量化服务 SLA 和服务体验,用户从主观的感觉变成显性化、可度量的评价,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图 5-8:服务化沙盘图 5-9:服务目录服务视角网络视角服务驱动网络迭代升级网络技术不断丰富服务体验1、服务定义2、服务运营3、服务持续优化0、政策保障(服务战略、方针、目标、政策、规则、标准、组织、机制)1.1机制1.1.1、服务管理机制1.1.2、服务结算机制1.1.3、服务运营机制1.2.1、需求建模(需求调研/分析/评估)2.1.1、全省服务考核机制1.2.3、服务设计(定义服务目录/服务 SLA/服务体验/服务方案设计)2.2.2、服务验证和运营(设备依赖分析/设备升级/用户试点/服务持续运营)2.1.3、全省服务量化管理(数据对接规范/省市考核逻辑)1.2.2、服务立项(可研分析/价值评估/服务边界)2.2.1、运营运维设计(服务流程设计/服务运营指标设计/数字化平台设计)2.1.2、明确服务考核标准、指标、评价体系(考核标准/指标服务评价体系/规则/标准/等级)1.2.4、服务正式发布(全网设备升级/服务运营手册/服务上线发布)1.2服务设计2.2服务运营2.1运营管理3.1、服务持续优化管理机制(服务优化标准/流程/原则/影响性分析/替代策略)3.2、服务持续运营和优化(新服务开发/运营流程优化/预算投资方向)1.1、政务外网目标网(目标网蓝图/架构/原则)2.1、政务外网集成(现网部署/业务集成)3.1、政务外网网络运维业务流程(运维业务流程标准/原则)3.3、政务外网网络优化机制(服务驱动网络升级/网络迭代更新机制)1.2、政务外网目标网建设标准(总体架构/管理模式/建设思路)2.2、政务外网建设交付(测试/验收/优化/上线/三方对接集成)3.2、政务外网网络运维制度规范(运维制度规范/机制)3.4、政务外网网络运维能力建设(运维平台/保障辅助工具/故障处理机制/故障恢复/协同机制/改进机制)1.3、政务外网目标网规划(现网调研/分析/规划实施路径)1、目标网规划2、网络建设3、网络维护、网络优化更精准的网络规划更便捷的网络布放更高效的网络分析更全面的网络建议数字孪生城市(CIM 业务、融合指挥、物联安全接入)B1:专用平面网络服务B2:独享切片网络服务A3:智能流分析服务B3:多网协同服务 B3.1:省市区协同服务 B3.2:固移协同服务A1:网络重保服务 A1.1:普通网络重保服务 A1.2:视频会议重保服务A2:网络安全服务 A2.1:网络边界安全服务 A2.2:终端安全接入服务 A2.3:数据传输加密服务视频会议(视频会议高质量保障、快速恢复)专网整合(体验提升、业务隔离、可靠迁移)服务目录基础服务(Basic)满足用户联接需求高级服务(Advanced)满足用户个性需求关键场景和诉求城市一张网的“N 物理网”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51以市区协同服务为例,现在虽然政务外网要求集约化建设,但是市区网络还是分段烟囱式建设,跨级跨域协同比较困难,服务故障修复时间不可控,同时存在多方扯皮,没办法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端到端的服务;从以前的技术和运图 5-10:服务 SLA 和服务体验图 5-11:市区协同服务示例维等网络层面的协同转变到服务视角的运营协同,在服务视角通过制定服务管理标准和服务评价体系,定义租户级服务 SLA(时延/丢包等)质量可视等体验,达到高效协同的目的,实现网络服务质量端到端可管、可控、可视、可信。服务视角网络视角A 区政务外网技术协同运维协同XX 市政务外网服务化管理标准市、区协同运营可视网络服务评价体系标准的服务化接口A 区运维平台XX 市运维平台A 区运营平台XX 市运营平台 服务化发展指标 服务化运行指标 服务化评估体系L4:高度自智网络L3:条件自智网络L2:部分自智网络L1:工具辅助运维服务 SLA 可承诺服务体验可保障维度B1:专用平面网络服务B2:独享切片网络服务网络隔离逻辑独立平面物理独立切片保障时延尽力而为时延可承诺 20ms保障丢包尽力而为10G),网络效率更优;SRv6:业务开通简单,SRv6 动态路由,一跳上云、一跳上网,按需灵活一键路径调优;一网多用:资源保障、永不堵车、数据共享,网络传输效率极大提升。城市实践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72创新成效成效 1:网络覆盖面更广泛,有线多层级、无线广延伸:面对新型数字政府提出的新要求,在建设新一代电子政务外网时,加大网络覆盖下沉到村居一级。同时,积极拥抱 5G 技术联创,落地 5G 政务专网,以 5G 政务专网全面支撑数字政府的政务服务自助机、执法终端、无人机等监测设备等实现安全接入,确保政务数据不出域不出网,构建空天地一体的电子政务网络支撑体系。一是构建省、市、镇、村多级覆盖,有线 无线多层级全域接入能力;二是利用 5G 政务专网,实现政务服务、社会治理向前端、向基层延伸;三是全面支持海量物联终端快速接入,以联接赋能数字政府建设。成效 2:投资成本更节约,集约建设、专网融合:基于“一网多平面”先进技术和管理能力,中山在全省打响了专网整合的第一枪,通过集约化建设,实现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管共用,复用安全能力,资源共享,大大避免重复建设,最终实现一网承载,一网统管,节约财政投入。目前,中山有 44 张专网,其中 8 张按政策需要物理隔离,36 张专网可集约整合,目前已经整合 12张专网,2023 年计划整合 10 张专网,2024 年底计划专图 7-4:网络管控更到位,看得见、分得清、管得住网全部整合完成。通过统一的一张网集约建设,建强一张网,整合多张网,实现强支撑的同时,大幅度节约投资运营成本。如专网整合,2022 年全年在网络建设部分单一网络节约了 3000 多万,运维费用将节约 800 万/年。以中山的财政专网为例,按照传统的组网,需要长时间建设,高成本投入,依托全新的电子政务外网,仅需 30天完成 1300 多个接入点的财政专网整合,直接节省投资2000 余万,并实现了安全统一管控。成效 3:数据共享汇聚更充分,数据汇聚、共享共用:通过一网多平面的能力,整合部门专网,打破网络边界,基于电子政务外网构建全链条信创化的政务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安全交互,共享汇聚,目前已经实现全市 30 多家市直部门,500 多个政务应用,超 100 亿条数据汇聚和实时共享,解决数据混跑不安全,壁垒严重交互难的问题。数据的汇聚共享,大大提升了数据支持各部门应用的能力。成效 4:网络管控更到位,看得见、分得清、管得住:新一代政务外网实现全网资产管理一屏通览,资产统一纳管,哑终端统一识别,IPv6 能力统一下沉,打造资产看得见,流量分得清,权限管得住的政务外网安全管控新能力。NCE控制器一网多平面终端&网络一屏统览网络资产管理终端资产管理部门接入网单位B单位A交通专网平面外网平面财政专网平面管理网平面一类单位二类单位三类单位四类单位资产看得见网络 终端资产可管可控流量分得清业务部门数据的安全隔离权限管得住统管 规范化部门接入网差异服务,统一监管城市实践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73图 7-5:运维运营更智能,实时感知动态管控数字政府智慧中山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张网业务服务化广覆盖一网多用高可靠网络安全体系运营运维体系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标准规范体系区域协同机制组织管理体系市级政务外网部门接入网专网服务视频重保服务流量智能管控智能分析安全接入服务网络实时感知模型带宽 时延丢包 路径应用网络模型智能调优模型网络运营模型网络安全模型终端 加密应用 态势构建标准网络服务目录,实现网络的服务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重构用户体验服务化通过构建五大智能运营运维模型,动态实时管控网络状态,提升运营运维效率智能化自动化处理,由被动监控、响应式抢修,转为提前预测预防,主动规避自动化网络状态全程监控、看得清、可管控,端到端网络质量监测可视化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带宽调优时延调优质量调优成本调优人终端应用场所W3拨测 应用流量 分析单位A单位B公共服务平面视频会议平面成效 5:运维运营更智能,实时感知动态管控:以网络服务化、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构建全新一代电子政务外网智能运营运维新体验,以标准服务目录、智能运营运维模型、全程可视化运维,实现运营运维自动化、智能化,重构政务外网网络运营运维新能力。城市实践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747.5 北京经开区:光织成网,智慧亦庄按照“十四五”时期规划,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开区)将建设卓有成效的智慧城市,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激发乡镇、街道和社区活力,完善行政体系,“一网通办”“一网统管”高效运转,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的智慧化体现在无所不及的场景,这就需要无所不在的联接,智能感知人和物体的需求,并主动提供联接服务、数据流转服务。如今,智慧亦庄、雪亮工程、智慧交警、政务外网、平安社区、物联感知、车联网等新城建设迈入主流视野,对于网络传输需求、现网安全保障、覆盖范围、传输带宽等各方面也提出了优化改造的要求。一方面,以政务外网为例,现有的带宽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由于光缆和节点机房覆盖不全,且星型网络结构缺少网络链路保护,不同类型业务需要物理隔离,缺乏完备的安全防护,难以保障业务的安全可靠传输。另一方面,随着专网整合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网络传输骨干势必需要承载更多业务需求。原有专线带宽资源有限,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极易产生损耗或者阻塞,影响实际应用体验。面对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难题,如何统筹规划并且产生实效,成为北京经开区的当务之急。为此,北京经开区提出,网络规划要满足现有以及未来 5-10 年网络发展的需求,同时整网设备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先进性,全面支持 F5G(第五代固定网络)和新一代 IPv6 技术,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着力提升网络 IPv6 承载能力、业务服务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为视频网络提供最高、最新的技术标准,满足未来发展趋势,形成北京市乃至全国多网合一建设的典范。联接是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北京经开区聚焦用户体验需求,实现智能、随需、无缝、安全的联接。基于统筹规划、集约建设、技术适度超前、平滑演进的原则,引入“IP 光”先进架构,以新一代F5G技术促推多网融合,以 IPv6 支撑物联网主干线路建设,为北京经开区构建了一个安全、前沿的全光基础联接底座,打造了稳定、高效的一张 IP 光网络。通过波分复用的技术实现视频专网、政务外网、教育专网 3 张网络物理隔离;各个业务数据根据需求,回传至各业务部门,随着业务的云化部署,路由组网能够提升网络连接的灵活性,实现一网多用,提升网络可靠性及运维效率。视频专网由于实时视频回传流量大,采用大容量框式全光汇聚交换机;政务外网网络配置高可靠汇聚路由器。设备预留充足的接口,后期平滑扩容。经开区环网升级改造,对现有网络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充分利用经开区内的管井和光纤资源,建设一张高安全、大带宽、低时延,面向未来网络需求的经开区基础网络,形成经开区智能体大动脉,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升社会治理的精准化水平;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在经济新城建设中综合支撑作用,助力经开区发展为世界一流的综合产业新城和具有科技、活力的绿色新城。城市实践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757.6 深圳龙岗:打造全光智慧城市新范本2020 年 11 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全光智慧城市白皮书,首次提出全光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书中提到,通过 F5G(第五代固定宽带网络)技术优势,加速全光基础设施的部署升级,以高质量联接构筑智慧城市。2021 年 1 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要跑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度”,推动通信网络全面提速,构建千兆光网通信网络基础;同年 3 月,工信部发文提出“双千兆行动计划”,“加大 5G 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力度,丰富应用场景”。“千兆光网”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具体落实到智慧城市中,千兆光网以其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及安全隔离,满足智慧城市的通信要求。2020 年-2021 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相继印发了加快推进新基建的三年行动方案。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数字生活的多样化,急切的需要建设一张网络的高速路,它就如同水、电、煤气、交通路网一样,是智慧城市的第五张网,是数字城市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产物,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龙岗区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中,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紧跟省、市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思想,始终坚持全区统筹,共建共享、超前布局,从 80 年代的办公自动化,到 20 世纪前后的政务电子化,到 2011 年开始的电子政务全面发展,龙岗区借助雪亮工程、视频门禁、政务宽带等基础信息化项目,在国有企业龙岗区信息管道公司的协助下,通过自建为主的形式,完成了政务、卫健、教育、视频等基础网络的建设,自建管道和光缆,长度居全市第一。这是龙岗区基础网络建设走出的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大规模互联网流量和连接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大数据、高清视频、业务专线等新型应用需求不断迸发,龙岗现有的存量光纤资源已难以满足政务、教育、医疗以及未来民生等领域信息化业务扩展新需求,全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在这样一种形势下,结合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的战略功能布局,基于安全可靠、统一规划、节约投资的原则,经过多轮的专家研讨结合调研分析,构建了一张多业务融合的、安全、高效的城市光网。同时,这张城市光网是深圳市首个区级 100G 光环网,为下一步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F5G城市光网构建芯核点联接强化治理支撑未来业务形态释放现有网络价值业务云化专网整合城市实践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76围绕全区政务、教育、医疗以及未来民生等领域信息化发展新需求,龙岗区秉持“保障安全可靠、统一规划管理、节约财政资金”建设原则,高标准、高质量统筹规划光纤传输网络、智能网联环境优化升级,加快推进新时期龙岗全面数字化转型发展,构建了深圳市首个区级 100G光传输环网,高安全、高可靠融合承载全区政务、教育、视频会议、视频专网等多张业务网,打造出“一云一网多业务”的新型智慧城区数字底座,可满足龙岗未来 5-10年信息化建设基础支撑需求,为深圳乃至全国全光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新范本。结合龙岗区机房分布及管道资源情况,OTN 传输环网建设以东部、西部双环形式相切于智慧中心核心节点。光纤路由规划遵循“不同沟、不同管、双链路、双路由”的原则,选取断缆因素小的路径,最大限度保障网络可靠性。整个环网共有 11 个街道办节点,每个街道办节点部署一套 OTN 设备,作为政务外网、视频会议、教育网、视频专网汇聚点,下联对应社区、学校等,数据汇聚完成后,以就近接入的原则,将业务回传送至智慧中心核心节点OTN设备,集约化统筹建设的同时有效地承载全区教育、医疗等信息化民生业务。同时,区级 OTN 网和市级 OTN网络互通,可通过网管系统进行分权分域的管理。在此,龙岗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部署了智能网管系统,实现了 OTN 网络的自动化运维管理。智能网管系统具有支持网络可视化、生成时延地图、快速定位光纤线路故障等优势,并且具备未来演进云网一体、云网协同管理能力,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云业务的网络需求,自动网络拓扑发现、自动完成网络配置,大幅提升网络管理控制水平和运维效率。龙岗区政数局作为龙岗区政务网主管部门,管理规范明确,网络标准统一,流程机制成熟,能够快速响应各类需求。统筹建设区级政务网络及计算、存储资源,实现了区、街道、委办局数据互通,避免分散自建服务器,重复投资。龙岗区政数局已统筹建设政务网络出口,各单位无需另行采购运营商网络出口,节约财政支出。统一的应用安全审核,保障数据和网络安全。同时,在“一云一网多业务”的新型智慧城区数字底座基础上,龙岗区政府大力落实信息惠民工程,累计建成 65个 24 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提供 7x24 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并上线智慧药房,龙岗健康在线等应用,打通全区所有公立医院66个业务系统,实现医疗影像及数据共享;龙岗区政府将继续通过新型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技术的深度融合,加速智慧城市数字化进程,落实信息惠民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政府数据资源价值,不断提升公众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城市光网的加持下,龙岗区锚定的“敏捷、安全、韧性”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正加速实现,加快推进新时期龙岗全面数字化转型发展,助推“数字先锋、智慧龙岗”建设。iMaster NCE双环网架构环一坂田街道办布吉街道办龙城街道办园山街道办吉华街道办南湾街道办平湖街道办坪地街道办宝龙街道办智慧中心横岗街道办龙岗街道办环二双链路保护结语城市一张网研究报告77结 语当前,城市数字化转型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围绕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业务创新层出不穷,数字孪生城市代表数字城市的高级阶段,也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高度。随着智慧城市发展走向更高、更快、更强的快车道,城市网络作为城市数字化地基和数据畅通大动脉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此,需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盘点智慧城市建设所依托的公共服务网络体系,以一个整体来系统性思考城市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城市一张网的系统性认知,实现规划“一体化”、建设“一盘棋”、运营“一本账”,从而让网络更稳定、更敏捷、更安全、更智能、用户体验更好,筑牢智慧城市之基,畅通数据流通、便捷算力调用,达成建“一张网”,慧“一座城”的效果。城市一张网面对纷繁复杂、多变多样的智慧城市业务,需要牢牢抓住顶层规划、业务驱动、实现路径这三大关键点,以愿景为牵引,以“牛鼻子”业务为驱动,绘制城市一张网顶层架构蓝图,以变革的方式推动网络转型。这不是单纯的网络技术方案更新和演进,而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维护、机制、组织、管理等方方面面,需要有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思考,需要自上而下推动落实,需要敢为人先的创新探索精神。城市一张网要面向未来,统筹布局和规划,在自身能力建设和服务提升方面不断求索,在数字化平台方面不断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通过引入虚拟网运营,为用户实现“N 网合一”的一站式网络服务,最大限度的提高用户体验;物理网络建设秉承价值导向、集约化、高效协同等核心原则,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未来,不仅让城市一张网自身更加智能,也通过智能联接赋能城市,助力智慧城市的能级跃升。当前,已有部分城市率先启动了城市一张网先行先试的探索,积累了不少优秀的实践经验和成果。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通过不断涌现的富有开创精神的城市实践和成果总结,势必会加速城市一张网的落地和推广,并逐步形成可全面推广的指导性纲领、规划蓝图、机制变革和落地方案等,让城市一张网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大动脉,持续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1-18 8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版)-智慧水利分册(67页).pdf

    前 言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利不仅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水利工作成效至关重要,迫切需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水利工作成效。“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信息化战略和治水方略的部署要求、水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都对智慧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智慧水利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迎来重大机遇。“十四五”必须高举智慧水利这面旗帜,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要求,加强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智慧水利体系,提高“四预”能力,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强力驱动。本书编写组指导单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编写单位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主编卢卫娜(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参编李锋、孙季辉、万全奇、邵鑫、文凡、潘诗宇(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目录01行业趋势02愿景内涵03整体架构04应用场景05典型实践06生态合作101行业趋势2水利部“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指出: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总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以网络安全为底线,通过建设数字孪生流域、“2 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水利网络安全体系、智慧水利保障体系。2021 年 11 月 29 日,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河湖长制及河湖管理、水土保持、农村水利水电等业务应用建设,逐步形成“2 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到 2025 年,建成智慧水利体系 1.0 版;到 2030 年,具有防洪任务的河湖全面建成数字孪生流域,水利业务应用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智慧水利体系 2.0 版;到 2035 年,各项水利治理管理活动全面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2023 年 1 月,2023 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统筹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加快构建数字孪生流域。建成覆盖省级以上水利部门的数字孪生流域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把数字孪生水网作为省级水网建设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市县等层级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加快建设数字孪生工程。开展工程安全实时监测、智能快速调度、远程安全集控、多维场景耦合计算与展示等技术攻关。构建水利智能业务应用系统。建成多源空间3信息融合洪水预报系统、高精度河流水系分区雨水情预报模型,增强流域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能力。建设生态流量、水量分配监测预警系统,实现重要断面生态流量监测预警。整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持续拓展水行政执法、河湖监管、节水管理、水土保持、水文管理等业务应用。2023 年 5 月,关于加强山区河道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利用“全国水利一张图”及河湖遥感本底数据库,将山区河道管理范围划定成果、涉河建设项目审批信息上图入库。充分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河道的动态监管,提高问题发现、推送、处理的时效性。1.2.1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水利信息化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水利信息化行业正处于全面实用及发展阶段。据水利部统计,我国智慧水利数字化方面,初步形成了 43.36 万处点组成的水利综合采集体系,全国水利一张图正式发布并得到积极应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实现了全国年度全覆盖。网络化方面,全部地市级以上水利部门和80.5%的县级水利部门接入水利信息网,99.7%的地市级以上水利部门和 90.7%的县级水利部门接入视频会议系统,初步构建了省级以上水利部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智能化方面,有411.7%的智能视频监控,8 类河湖“四乱”现象实现遥感影像人工智能识别,大数据应用初见成效,在 11 个单位开展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工作。1近年来全国建设水利信息点 43 万个,全国 5186 条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实现了水文监测全覆盖,11 万座国家报汛站雨量水情监测信息收集传输时间由过去的小时级缩短到分钟级。在全国建立水利一张图汇集了 55 类 1600 万个水利对象,且实现动态管理和在线更新。全国范围内规模化以上的江河湖泊、水利设施、水利管理单位都实现了空间化管理,为防汛抗旱、水利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精准化支撑及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河湖长制的实施提供精细化服务。2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方面,一是完成顶层设计。水利部出台了顶层设计系列文件,明确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目标、任务、布局,到2025年在大江大河大湖及其主要支流的重点区域基本建成数字孪生流域。二是推进先行先试。水利部从 2022 年开始在全国部署了 94 项先行先试任务。三是赋能业务应用。支撑各类治水管水业务实现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3虽然我国智慧水利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与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比,智慧水利仍存在明显短板和薄弱环节。数字化方面,感知覆盖范围不足、监测要素不全、技术手段不够先进,例如 50%的中小河流没有监测设施、大部分中小水库和堤防未开展安全监测。网络1数据来源:水利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李国英部长的发言,中国水事网,2021 年 10 月2数据来源:中央宣传部举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中国水事网,2022 年 9 月3数据来源: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为国际社会贡献治水理念和经验,中国日报网,2023 年 3 月5化方面,网络覆盖和带宽还不能满足需要,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不强,工控网建设差距大,如近 20%的县级水利部门尚未接入水利业务网,大型水利工程仍以现地控制为主。智能化方面,模型能力不足、支撑决策精准化程度不高,例如预报以集中式、经验性模型为主,预警能力不足,预案精细化程度不够,预演能力难以支撑多方案优选。41.2.2 水利市场分析目前,我国水利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中央对水利建设投资今年迅猛增加,2022 年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 10893 亿元,比 2021年增长 43.8%,历史性地迈上万亿元台阶。5水利数字化投资占比提升,带来每年超两百亿市场空间。目前水利行业的数字化投资占比保持在 1%2%之间,在相关政策和项目的推动下,未来几年将进入信息化投资加速周期,预计在 2025 年投资占比达到 2.2%。考虑到水利整体投资水平目前已达万亿规模,届时数字化投资比重上升会带来每年超两百亿规模的智慧水利市场空间。6未来,全国水利投资年均增速将保持较高水平,水利工程行业投资建设力度将继续加大,发展前景可期。其中,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将成为行业发展重点,预计将重点针对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地区、防洪体系有较大缺陷的地区,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优先安排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重大水利4数据来源:水利部“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上李国英部长的发言,中国水事网,2021 年 10 月5数据来源:李国英在 2023 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水事网,2023 年 1 月6数据来源:中国智慧水利市场分析与领导者实践,2023,IDC,2023 年 5 月6工程。据2022 中国智慧水利市场研究报告预测,“十四五”智慧水利市场有望达到 845 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 31.61%。从各省已公布的十四五期间水利建设投资规模来看,市场将重点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1.2.3 智慧水利发展趋势未来水利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为:一是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优化流域防洪工程的布局。通过加强河道及堤防、调蓄水库和蓄滞洪区建设,提高河道的行洪泄洪能力,增强洪水调蓄能力,确保分蓄洪区分蓄洪功能。二是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以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配水通道为纲,以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为目,以控制性调蓄工程为结,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三是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四是通过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建设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赋能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引领力和强劲驱动力。702愿景内涵8水是生存之本,生命之源。千百年来人类社会依水而居,生生不息。习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战略高度,多次强调治水对民族发展和国家兴盛的重要意义,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为我们做好水利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中国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和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力支持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移动本着开放共享、技术领先、安全优先、智能融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以及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移动云优势。全力支持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强化 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水利工作深度融合,驱动和支撑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向“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要求,中国移动全面落实“力量大厦”战略部署,以“创世界一流企业,做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为目标,依托中国移动规模最大的网络资源,为水利业9务政府部门提供如下助力,全方位助力水利智慧化进程。加强水利领域信息基础设施:中国移动依托自身云网优势,巩固深化水利信息网和水利云建设,加强算力建设,不断完善水利信息网和扩展升级水利云平台,提供高性能计算存储和泛在网络连接支持,优化健全水利网信保障体系,夯实数字孪生流域的网络能力基础。协同构建数字孪生流域:中国移动配合水利部及各大流域委、各省水利厅和水利局,加强算据、算法建设,推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依托中国移动网络规模和技术优势,完善空天地一体化物联感知网,构建智慧水利三级数据底板;依托中国移动信息化建设能力基础,助力打造数字孪生流域模拟仿真平台。支撑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中国移动 2022 年协助全国多省水利厅和水利局,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借助中国移动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快速分析病态水库的病因和解决方案,实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利用 5G 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加强水库监测预警,切实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和长效发挥效益。助力建设流域防洪系统:中国移动将依托中国移动网络规模和通信产品优势,在水利领域完善防汛抗旱“四预”业务平台,结合 5G 定位技术、信令大数据等技术积累,配合扩展定制流域防洪数字化场景,以信息化管理手段合理确定流域生态水量和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升级完善流域防洪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为水利部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提供精准、全面、实时、高价值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撑。推动智能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中国移动将以智慧城市 Onecity 产10品为抓手,构建水利行业合作联盟生态,针对智慧水利建设中的业务需求,协同开发 N 项业务应用,打造智慧水利应用体系。推进水利领域自主化工程实施:中国移动将充分发挥中国移动及移动专业公司相关资质以及丰富的上下游产业生态优势,协助水利客户完成内网档案系统、专网综合业务门户、电子政务综合平台、公文管理系统、人员基础数据库、远程公文传输系统的自有化改造、迁移和适配工作。加强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水利领域的联合研究:中国移动愿与水利部及全国各水利单位共同深耕探索新兴技术与水利行业的融合应用,优化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保障水利信息安全,创新实行信息化工作架构和政策标准,加快构建产业新业态、新动能,加强智慧水利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的能力建设,助力提高水资源智慧管理水平。1103整体架构123.1.1 整体架构中国移动智慧水利解决方案的服务客户以全国各流域委、水利厅、水务局、水利局为主,方案旨在借助信息化手段,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整合水利信息化资源、优化水利信息化配置、融合先进信息化技术,推进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最终加强水利综合决策、提升水利业务水平。图 1 智慧水利整体架构图3.1.2 详细介绍(1)物联感知层响应水利部十四五规划中天空地一体化感知网络体系建设,利用北斗监测、卫星遥感、无人机、无人船、视频监控、智能终端、物联13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按照“应建尽建、应接尽接”的原则,构建流域全覆盖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感知网。(2)网络传输层当前全国水利业务网能力不足,水利业务应用“三级部署、多级应用”有待提升;骨干网带宽仍不能满足数据传输、服务调用等需要。发挥移动 4G、5G 网络优势,通过物联网络、无线网络、互联网、视频专网以及水利专网打造一体化水利业务传输网;在加强网络传输能力基础之上同时开展网络安全威胁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水利网络安全监测和检查,完善网络安全防御设施,构建覆盖智慧水利综合感知、分析处理和智能应用全过程的国网安全保护体系,提高水利水务领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3)平台支撑层平台支撑层主要以移动云和移动智慧城市 OneCity 自有产品为依托,包括移动云平台、数据中台和能力中台三部分:1)云平台现有水利业务涉及集中式大量影像信息提取、大数据挖掘分析计算、全域联机滚动洪水预报等需要增强足够的云计算能力,同时高频监测数据、遥感数据及水利业务输入输出的大量图片、图像、视频等数据快速增长,需要海量的存储空间和处理能力。建设水利云数据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提供统一的云计算、云存储、云管控、云安全14等云服务。通过动态资源调度机制对资源进行实时的合理分配,提高水利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满足新时期水利业务对云计算能力和存储的要求。2)数据中台目前水利行业建设面临的信息资源开发问题,一方面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存在大量重复采集建设问题,一方面各系统又孤立封闭大量数据不能够互相共享,造成信息化开发利用不充分,信息化建设难以发挥最大效应,通过数据中台建设既可以对数据进行统一标准建设,又能够实现数据融通共享,将水利水务数据、气象数据、地理底板数据、水文数据等打通,更好的实现信息化对业务全流程的支撑。3)能力中台基于中国移动 OneCity 底座中 AI 能力、GIS/BIM 建模能力以及孪生能力,重点支撑水利领域流域孪生实现,通过建模、叠加数据实现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映射,再叠加模型算法进行仿真推演以及可视化呈现,最终达到科学决策,最终实现能够全流程,全要素、全过程支撑,以及过程中的动态可视化。(4)智慧应用层基于智慧水利底层框架,支撑上层面向水利水务各细分领域的场景应用,包括流域防洪应用、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与管理应用、水利一张图、水土保持应用、农村供水业务应用、智慧灌区应用、水利行政应用、节水管理与服务应用、水利公共服务15应用、水行政执法应用、水利监督应用、水文管理应用以及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与监管应用等等。(5)决策服务层在能力中台、智慧应用基础上,打造水利决策 IOC 层,基于人工智能分析、业务场景建模和数据分析研判及数据治理构建智慧水利大脑,通过指挥控制中心,从而实现水利项目运行实时监控、综合决策分析、科学预警优化和应急联动处理。实现水利业务“一网协同”、“一屏统揽”,助力水利业务决策科学化、应用智能化、治理精准化。(6)两体系健全和完善标准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遵照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等行业标准,通过梳理运维管理需求、规范运维流程,建设一套融合组织、制度、技术的科学有效信息技术运维管理体系,为提高智慧水利应用效益提供可靠保障;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安全预警、协同响应、风险评估、溯源反制和应急处置,真正做到跨域协同指挥,打造安全的网络保障体系。1604应用场景174.1.1 应用需求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智慧水利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数字孪生流域作为智慧水利建设的核心和关键,要求在水利一张图基础上构建全国统一的数据底板,升级扩展三维展示、数据融合、分析计算、动态场景等功能,建设完善数字孪生平台、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建成大江大河大湖及主要支流、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数字孪生流域,为“四预”功能实现和“2 N”智能应用运行提供算据、算法、算力等资源支撑,加快构建智慧水利体系,提升水利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能力和水平,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4.1.2 应用方案数字孪生平台主要由数据底板、模型平台、知识平台、孪生引擎等构成。(1)数据底板结合预报调度及工程安全监测的业务需要,对现有的各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采集空间数据,建设倾斜摄影三维实景模型,并集成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及其它数据,构建监测数据库、预报调度专题数据库、空间数据库、三维模型库、基础数据库,形成 L3 级数据底板。181)监测数据库构建降雨数据库:分实时降雨库和预报降雨库,实时降雨库的数据源包括自建的遥测雨量站的监测数据,以及共享的流域范围内的雨量测报数据;系统接入中央气象台的降雨预报数据,并通过数据格式转换处理,转换为数值型的降雨预报数据,并以该数据作为预报降雨库的数据源。构建水情数据库:包括流域水位、流量监测数据,数据源包括自建的水位流量站采集的实时监测数据,以及共享的水位流量监测数据。构建安全监测数据库:用于保存和管理各类安全监测传感器自动传回的实时监测数据。2)预报调度专题数据库主要包括预报调度应用相关的数据表、预报调度成果数据表。3)空间数据库包括河流域范围、流域分区、地形、主要河流、湖泊、交通、行政区划、遥感影像数据等。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包括行政区划、水系、居民地、交通等。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采用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下载的全国 1:25 万公众版基础地理数据,将分图幅数据进行合并融合,再提取项目范围内的对应图层。地理空间参考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水利空间数据:包括水利基础空间数据和水利专题空间数据两类。水利专题空间数据包括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防汛抗旱等地理要素。水利空间数据中,流域面、子流域面、流域界线采用网络下载的19流域界线及利用 DEM 划分子流域的方式获取;水库数据从 25 万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中利用分类类别进行提取;测站数据采用业主方提供的测站表格中经纬度进行转换处理。遥感影像数据:包括流域范围内的遥感影像数据,影像数据反映流域的自然地貌。遥感影像数据从公网或国家相关机构数据共享平台上获取。4)三维模型库采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对水库坝址区域进行多视角航空影像采集,结合相关设计图纸资料,制作三维模型,主要包括坝址区域三维实景、典型断面三维模型,以及工程安全监测仪器设施三维模型建设。5)基础数据库构建基础数据库,用于汇集和存储水库基础数据资料,包括水库工程基础信息,流域基础水文资料,水库运行调度相关资料等。(2)模型平台建设包括水利专业模型、智能识别模型及可视化模型的统一模型平台,为数字孪生流域的智慧化模拟提供算法支撑。主要包括气象-水利模型、产流模型、汇流模型、产污模型、一二维水动力模型、一二维水质模型等水利专业模型,遥感识别、视频识别、语音识别等智能识别模型以及自然背景、流场动态、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四预”过程等可视化模型。20(3)知识平台构建建设范围内的调度规则库,以及工程安全监测知识库。1)调度规则库依据流域水工程特征和调度运用计划,抽象化涉及的水工程、来水边界 站点、控制对象;在此基础上,解析水库的启用条件、来水情况、控制对象、控制需求、运行方式等要素间语义逻辑关系及内在规律,推导梯级水库运行规则的信息化描述构架,为调度方案逻辑化、关联化、服务化提供手段,最终形成可供调度模拟应用的洪水调度规则库构建框架,为水库群调度提供应用基础。2)工程安全监测知识库系统具备在超标洪水、超限降雨、坝前水位升降速率超限、坝址区强震监测、大坝泄洪、重要监控指标过大以及智能巡检异常等(环境)信息异常情况下,应急启动对预设监测点的加密观测,事件结束后,通过系统功能自动生成分析和评价报告。(4)孪生引擎1)数据引擎针对系统涉及的河流、水库、测站、河段、防洪对象等多种水利对象,详细梳理各类对象的基础属性、特征指标和设计参数,按类型分别进行水利工程对象的系统属性概化,开发对应的水利对象管理功能,为各类水利对象的数字化建模提供支撑,实现系统内所有防洪调21度水利对象的统一管理和集中维护。2)模型引擎针对水库预报调度及工程安全监测智能分析专业计算模型,以面向服务的方式进行实例化封装,并以服务接口形式明确各类模型的输入参数集合和输出参数集合,为各类模型的标准化集成奠定基础;3)知识引擎为了水库调度规则库的扩展和应用,需要开发服务化、标准化、引擎化技术,形成规则库的调用、转移、审计、查询等相关应用工具,并发布为 web 服务,为调度应用提供支撑。4)仿真引擎是应用支撑平台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实现地理信息服务共享的基础,为 GIS BIM 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性支撑。主要包括数据底板数据加载、场景管理、空间分析、特效处理等服务能力,实现物理工程的同步直观表达、工程建设运行全过程高保真模拟。4.1.3 应用效果通过水利数字孪生建设,在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数据底板基础上,充分共享模型库、知识库成果,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系统,在孪生引擎的驱动下,发挥数字孪生水利工程的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作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重点聚焦汛期、强降雨等特殊时期工程安全,针对工程结构特点、安全隐患与薄弱环节,构建安全性态预测、安全风险预警、安全状态预演、安全处置预案等功能,实现工程安全22智能分析预警,守住工程安全底线。防洪预报方面,在已有系统或功能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调配等需求,进一步完善数据、模型计算等功能,根据工程防洪、发电、供水、生态、航运等调度规则,突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等重点环节,构建数字化场景,强化超前精准预报、灾害预警通报、调度模拟预演、预案优化修正等功能,支撑工程防洪智能调度,提升工程多目标调度效益。4.2.1 应用需求水利部“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指出,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相关防灾调度系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以现有的河湖水系、水利工程、水文站网等物理流域感知网为基础,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完善洪水(水量)“四预”功能,完善精准预报能力,升级精准预警能力,扩展仿真预演能力,提升预案优化能力,实现大江大河及重点防洪调度区域(应急水量调度保障区域)的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全覆盖,基本建成水利部本级和七大流域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系统平台,达到全流域洪水(水量)预报、旱情趋势预演、水工程调度成果自动计算、生成、输出、比选,实现各类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和预报调度一体化、灾情评估实时化以及会商、方案模拟实景化,显著提升水旱灾害防御23调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4.2.2 应用方案根据流域水旱灾害防御态势及资源现状,通过智能感知、资源共享、智慧应用建设,打造“立足于防,侧重于实”的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化系统,构建以“四情”可视化、灾情监测分析、预警预报、工程调度等功能为主体的一体化平台,实现监测、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调度决策的一体化、智能化,全力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提高调度决策能力,满足领导、工作人员监测预警、预测预报、工程调度等工作需求,推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系统包括实时监测、预报预警、预演预案、防汛业务管理、基础信息管理、业务报表和统计分析七项功能。(1)实时监测整合河道水系、防洪工程(如水库、堤防、闸涵枢纽、蓄滞洪区等)、防汛风险点以及各类监测站点(如水文站、水位站、气象站、雨量站、墒情站、流量站、视频站等)等的空间分布信息,构建水旱灾害防御数字化场景。在此基础上,实时展示对接的雨情、水位、流量、闸门开度、墒情、工程安全、气象(云图、雷达图)、灾情等信息,动态绘制与加载区域降雨分布(等值面)及演变趋势,结合预警规则,自动对全市汛情旱情形势做出分级预警提示和统计分析,自动推送报警信息给相关责任人,确保责任人在第一时间内获取相关报警信息。24(2)预报预警围绕水旱灾害防御任务,结合实时水雨情、工情、墒情、气象等监测数据,运用精细化降雨预报模型进行流域降雨量、降雨强度的预报;对重要水库、重要流域开展洪水风险分析与预测,融合水旱灾害数字化场景,动态展示洪水淹没区域、水深和历时变化过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汛工程调度及转移避险等防御工作;利用墒情监测资料、水文及气象数据对土壤含水量进行分析及旱情等级预判,科学指导农业灌溉和抗旱救灾,全面提升保定市防汛抗旱减灾能力。(3)预演仿真根据流域防洪调度的特点,提供情景设置、洪水预演仿真、洪水影响对象分析、预报调度一体化、处置转移分析等功能。1)情景设置主要包括实时降雨情景、历史典型场次情景、设计暴雨情景和防洪减灾情景四个场景的设置。通过设置情景参数、调度目标,对流域各种情景进行模拟,基于地图呈现预演结果。2)洪水预演仿真支持以数值化和实景化的方式,对洪水演进过程、站点和流域水文要素和洪水态势等分析结果进行展示与分析。3)洪水影响对象分析支持在模拟洪水演进过程中的淹没范围、人口、农田、建筑对洪水影响对象的分析查询,并可提供灾情简报生成的功能。4)水库调度25实现水库防洪调度,兼顾防洪调度和兴利调度,以达到最佳兴利调度效果。通过标准化业务和数据流程建设实施,提供通用的业务处理流程,具体实现基于水库调度规则、水位控制、泄流控制等的多目标智能调度、支持干预调度过程、方案对比、方案管理等功能。(1)预案调度围绕流域调度目标,面向防洪水库工程,构建预案的数字化指标体系,结合结构化调度方案及专家经验,建立流域数字预案数据库,实现预案管理,并根据调度目标和水雨情预报成果,智能生成系列调度建议方案。根据不同预案的预演结果、会商决策、分析评估,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水利工程调度运用,确定最优调度方案,针对应急响应启动、水工程调度、物资调配、人员疏散等方面智能生成指挥调度方案,并实时动态监控预案执行情况,为指挥中心提供更加精细化智慧决策支撑。1)防汛业务管理防汛业务管理提供快速、方便的防汛业务信息查询与统计功能,以满足对防汛业务管理的信息需求。主要包括值班管理、防汛物资管理、抢险队伍管理、防汛人员管理、工程管理、灾情管理、洪水风险图管理、汛前检查和汛后总结等建设内容。2)基础信息管理基础信息管理以水利要素基础信息查询为主,包括防汛水利工程信息查询和公共水利信息查询两部分。防汛水利工程信息查询:整合区域水利工程属性数据和地理空间26信息,通过电子地图专题图、表格、图片、文字、图表等形式,查看水闸、泵站、堤防、水库以及各类监测站点等水利工程信息,同时,能进行快速、便捷的模糊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此外,提供重点关注对象、安置点等信息的维护。公共水利信息查询:整合区域公共水利地理空间信息,通过电子地图专题图、表格、图片、文字、图表等形式,查看河流水系、水质监测断面等公共水利信息,同时,能进行快速、便捷的模糊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3)统计分析基于各类监测数据及业务数据,提供专题分析服务:围绕降雨监测数据,提供单站场降雨分析、单站雨强分析、区域降雨分析、降雨距平分析、降雨同期对比分析等专题分析;围绕水情监测数据,提供河道水位流量趋势分析、水库水位库容分析、多站水面线分析等;此外,还包括报警趋势分析、物资配置分析、土壤墒情趋势分析等。4)业务报表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日常业务数据,提供线上统计、分析并自动生成报表的功能,减少在汇总及制表过程中花费的人力、时间成本及纠错成本。4.2.3 应用效果在数字化场景中实现流域管理机构防洪重点区域的洪水(区域径流量)过程模拟、防汛形势分析、调度预演评估、方案优选推荐等防27洪智能应用,实现基于数字孪生流域的浏览查询、水流演进、影响区域分析等功能,通过预报调度结果与数字孪生流域的实时交互,实现物理流域水利工程运行实时同步监测和精准调度。4.3.1 应用需求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安排部署和 2023 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 2023 年水资源管理工作水利部制定印发了2023 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对水资源管理年度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点指出,2023 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推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加强取用水监督管理,着力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切实强化地下水保护治理,不断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4.3.2 应用方案充分利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成果,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智能、综合、高效的水资源大数据信息服务,实现三条红线综合监管、水资源高效管理分析等大数据应用,做到“现状能监、管理有措、决策有助、应急有策”,全面实现水资源科学、合理、高效利用。28(1)水资源精细管理与评估以三条红线管理为重点,利用水文水资源、社会与经济、基础地理、网络舆情等数据,研制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预警预报大数据模型,初步开展智能、综合、高效的水资源大数据信息服务。基于跨业务、跨行业、跨层级的数据综合,实现水资源精细管理、红线复核、风险预警和效益评估等大数据应用。(2)动态分析对重点水资源区取水水量进行在线监测,并按月、季、年等进行汇总,生成省(市)、县实际取水总量的汇总表;汇集省、市、县上报的取水总量,并与监测总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以图表的方式显示、打印和输出。对取用水户取水量进行实时监测,并按照日用水量、月累积量进行汇总,生成汇总表。将实时监测的取用水户取水量与计划用水量及许可用水量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得出超许可用水量和超计划用水量的取用水户,并对这些取用水户实现信息预警。(3)需水量变化分析基于对各区域社会经济数据、用水指标、历史需水量的大数据关联分析,对各个区域生活需水量、生产需水量、生态需水量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29(4)供用水大数据分析对各个管理处的取水、供水工程年度取用水量分析进行历史大数据分析,对供水量、用水量、用水对象进行历史分析、现状识别、未来预判。(5)水资源精细调配与调度水资源调度决策系统将实现全省水网工程基本信息、工程调度参数、运行数据等关键参数录入,结合水资源监测数据形成调度决策系统的数据支撑和基础,并开发适应调度模型库,以应对不同水资源调度需求情况下的方案编制需求。1)调配监视包括水文数据、地下水数据、水源地或水功能区水质数据以及重要取用水户的水量监测数据等内容。2)调配业务管理包括各类水资源调配方案的编辑与管理,提供各类可视报表服务。3)调配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基础数据或调配决策专业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功能。(6)水资源评价水资源实时评价主要包括降水量评价、地表水资源量及水质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及水质评价、水资源总量评价、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等方面内容。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绝对数量的评价、30时间序列上的对比分析、空间分布上的对比分析。4.3.3 应用效果充分运用数字映射、数字孪生、仿真模拟等信息技术,建立覆盖全省的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系统,推进水资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加强水资源评价、配置、调度、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水资源全过程综合动态决策,依托信息技术的革新推动水资源配置向精细化、动态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促进国家骨干水网与地方水网的融合,支撑国家水网科学构建和水资源智能调控,推动水土资源多要素协同配置,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适应性调整应对策略,持续助力新阶段高质量发展。4.4.1 应用需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构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工程运行标准化管理体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保障水利工程运行安全,保证工程效益充分发挥。国家水网的建设,是系统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31基础和支撑,能充分发挥超大规模水利工程体系的优势和综合效益,2023 年,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建设“系统完备、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着力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效益。4.4.2 应用方案水工程智能应用,需借助 GIS 的空间分析能力和 BIM 的信息整合能力,围绕生产业务和管理两个层面,打造基于 BIM GIS“一张图”场景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块。通过收集各模块的数据信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管理,并通过指挥大屏进行综合集成可视化展示,实现重点在建水利工程的整体调度和管理。水工程智能应用主要任务是开发以在建水利工程在线防控、建设管理、政府监管、移动应用为重点的各类水利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岗位化、监管在线化、工作痕迹化、档案电子化管理,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质量监督质量监督是指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状态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32(2)安全生产以 BIM GIS 为技术手段,采取信息来构建建筑工程的时间和空间模型,对各施工现场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管理。基于 BIM 的建筑信息模型和 GIS 的快速定位功能,我们就可以建造可视化的技术,为建设信息化提供基础,让管理决策更加信息化,自动化,科学化,标准化。在带动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平台是集信息、救援、指挥、监管、监控于一身的信息化系统,是以安全监管信息和应急信息为中心、以通讯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应急管理系统为手段的生产安全信息平台。通过安全生产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安全生产数据采集,建立起区域性的安全生产基本情况数据库(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数据库、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情况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应急救援资源数据库等信息库),为日常安全生产监管和事故应急救援提供相关信息支持。(3)项目进展状态采用系统仿真技术、BIM 技术、数据库技术、控制论等,结合重点水利工程特点,开发工程施工进度智能控制模块,实现对工程施工的实时控制与优化,在模块中可实时查看各项目施工进展状态,为上层决策提供技术支撑。(4)投资管理投资主要是以项目批复总投资为总体控制目标,以项目概算为执33行抓手,实现对项目投资的全过程控制和统计分析项目的工程过程结算费用以及中标合同价款,进行项目的投资完成比例分析,获取总体投资动态,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投资整体状况。(5)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模块涵盖所有类型合同(例如,勘测设计合同、设备采购合同、科研合同;设计分包/委外、施工分包合同、设备采购、其他支出合同;软件采购、办公用品采购合同、其他非生产合同等)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各类协议以及非正式的协议等的管理,包括合同或协议的签约、评审、合同风险识别、合同费用清单、合约规划支付等基本管理内容。(6)水利招投标备案系统水利招投标备案系统可以为各省政府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代理机构等各行业服务的电子招投标备案系统,系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为依据,遵循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符合国家三星认证标准,覆盖电子招投标业务全过程,包括:门户网站、供应商管理、招标管理、非招标管理、费用管理、专家管理、异常监督、档案管理、决策分析等。(7)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改建水利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依托水利部构建的全国水利建34设市场监管大数据应用,打破企业信用信息不完整、管理分散局面,实现对省内水利建设市场监督和信用的监管。4.4.3 应用效果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块,使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规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运行管理标准化”,通过水利工程运管平台建设,打造一个针对水利工程生产、运行的实时监督与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管理平台,实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大幅提升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4.5.1 应用需求2023 年河湖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按照 2023 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工作部署,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和河道采砂管理,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推动各级河湖长和相关部门履职尽责,着力建设维护安全河湖、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354.5.2 应用方案(1)河湖治理总览河湖治理总览模块,专为各级总河长、副总河长设置,以统领全局的眼光进行河长制工作的总体部署、统筹规划、督导协调、监督考核等工作。(2)河长制工作平台完善全国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实现河湖长、河湖健康档案、河湖长制考核、河湖管理监督检查等成果在线填报和展示运用,实现一级填报,多级应用。(3)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模块要求通过整合相关责任部门的监测数据,完成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河长制工作,实现三条红线监控、重点断面监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功能的设计与开发。(4)水域岸线管理水域岸线管理模块要求基于水域岸线的确权信息,完成水域岸线的管理工作。梳理全国河湖名单,完善河湖管理范围划界成果。实现水域岸线规划方案、水域岸线登记台账、水域岸线分析评价、水域岸线执法管理等功能的设计与开发。36(5)河湖采砂管理按照河湖管理层级,进一步明确河湖采砂管理权责,全面清理、取缔非法采砂行为,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通航、供水和生态安全。全面开展河湖采砂规划编制,科学确定禁采区、可采区和禁采期、可采期,全面禁止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生态功能区河湖采砂,维护河湖健康生命。贯彻落实河湖采砂许可制度,推进河湖砂石资源有序开采。认真执行河湖砂石资源费收取和管理使用有关规定,保障河湖清淤、疏浚、治理和管理保护经费。加强河湖采砂监管,完善日常执法巡查制度,禁止超时超量超范围采砂,及时督促清理河湖砂石、废弃堆体,覆平坑穴,平整河道,恢复河湖原貌。(6)水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模块要求实现黑臭水体系治理成果的管理、入河排污口监测、重点断面水质监测预警等功能的设计与开发,为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支撑。(7)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修复模块要求基于河道、河岸水生态系统,进行水生态修复管理,实现河湖健康评估结果、河湖生态绿化管理、水生态修复工程管理等功能的设计与开发。37(8)智慧河湖建设推进河湖本底数据信息化,结合数字孪生河湖建设,推进河湖划界成果、岸线功能分区、涉河建设项目、采砂规划分区等信息数据上图,实现河湖本底数据基本上图。充分运用遥感等技术成果应用,对确认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形成合法的地物图斑本底数据库,实现河湖遥感数据周期化解译对比,强化遥感图斑“闭环”动态管理,提升监管效能。4.5.3 应用效果通过建设河长制监督管理平台及河长制公众服务平台,为总河长,河长,河长办,河长办成员单位,河道专管员,公众提供差异化、精准化服务。实现河湖库渠管理保护工作的高效性、便捷性、长效性、实时性,最终实现河湖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4.6.1 应用需求目前全国大部分小型水库缺少智慧化大坝安全监测等设施,检查手段落后,隐患很大,水库安全监测的问题亟待解决。2021 年 4 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 对“十四五”期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进行专门部署,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的总体要求、工作措施、38各方责任。其中提出要加快建设水库雨水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等设施,健全水库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贯彻落实通知要求,水利部制定了关于健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机制的意见,其中提到“十四五”期间,小型水库要基本建立起运行管护常态化机制,监测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数据台账准确、完整,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进一步提升,管理信息融合共享机制基本建立,管理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4.6.2 应用方案主要包括雨水情测报系统、安全监测系统、视频立体防控、水库智能巡检、数字孪生水库 5 大系统。(1)雨水情测报系统1)实现库区水雨情视频监测、入库流量视频监测溢洪道下泄流量视频监测和坝体视频监控;2)针对水情、雨情全过程的远程自动采集、视频监视,实时记录水库雨量、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过程;3)通过对监测的水情、雨情数据进行分析,为水库管理部门提供评估辅助决策依据,实现科学调度配置。(2)安全监测系统大坝形变监测以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实现毫米级微小变39形实时在线监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结合 GNSS 及北斗定位系统和多种传感器信息,对监测体进行实时高精度多元化监测和分析预警,实现水利领域多场景的监测预警工作,有效提高发现和处置大坝形变等水利工程灾害的能力。渗流压力监测采用振弦式渗压计长期埋设在水工结构物或其它混凝土结构物及土体内,测量结构物或土体内部的渗透(孔隙)水压力,通过测定的水压力计算出水位,并可同步测量埋设点的温度。渗流量观测系统的布置根据坝型和坝基地质条件、渗漏水的出流和汇集条件以及所采用的测量方法等确定,当下游有渗漏水出逸时,一般在下游坝址附近设导渗沟,在导渗沟出口或排水沟内设量水堰测其出逸流量,渗流监测选用量水堰计。(3)视频立体防控以“全场景”、“全智能”、“全业务”为宗旨,建设以视频为核心的 AI 智能监测感知网络;借助视频 AI 技术,实现泄洪监测、库水位监测、库区工程管理等。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前端视频流数据中的场景和违法违章内容,规范水库的运维监管,提升水库的安全运行水平。(4)水库智能巡检以 5G 网络为核心,依托网联无人机、北斗手持智能终端、无人船等设备,可实现水质监测、库区巡查、大坝及边坡安全监测、洪害及40水源污染预警等功能,对水库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和工程安全监管能力与水利应急监测装备能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应用移动端 APP 可以快速响应一线人员的日常巡视/巡检的作业需求;对于巡检路线上发现存在隐患及时进行上报、实时回传,并指派相关人员进行闭环处理,以达到消除安全隐患目的。(5)数字孪生水库基于数字孪生构建中小水库数据底座,采用“监控设备 AI 算法 业务平台 水利一张图”的综合技术路线,实现水库及上下游流域的综合监管,与工程安全监测、水雨情监测等监测手段衔接,形成水库精细化监测管理系统,提升水库及上下游流域的防洪安全、生态安全和供水安全保障能力。4.6.3 应用效果(1)数据采集标准化通过应用最新的物联网技术,能够对雨水情测报及大坝安全监测设备进行统一接入和管理,从而实现数据的标准化采集,为后期的数据分析和展示提供数据基础。(2)预警预报智能化通过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当某项指标超过系统预设的阈值时,系统能够进行异常预警提醒,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异41常情况并进行快速处置,有效防止异常事件的事态蔓延。(3)数据展示多维化通过大数据分析模型,可对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多维度可视化图表,展示原水管理的关键指标,能够让领导的决策分析更加科学和准确。(4)应急响应高效化系统通过水位、雨量及大坝变形观测及渗压观测数据实时变化,对可能发生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等风险分析预判,做出可能的突发事情预警及应急处置辅助决策,提高应急预案演练实效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4.7.1 应用需求城市供水行业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公共事业,供水安全是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二次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全面建立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供水目标、提高供水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424.7.2 应用方案为了满足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当地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利用政策、技术、管理等优势,把整合供排水一体化管理、水价一体化管理和水务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作为战略方向,以搭建智慧水务一体化企业管理和业务运营平台为目标,从智慧水务应用服务为切入点,把智慧水务项目建设与智慧化应用服务提升相结合、提高水质水量保障水平与水资源充分利用相结合,建立智慧水务应用与用水安全保障体系。通过大数据挖掘为城市及水务行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撑,创新水务运营、管理、服务模式,助推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1)大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仓库平台从各数据源中抽取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存入数据仓库形成针对不同分析主题的数据集市,同时为数据集成提供各子系统接入的接口,实现数据集成平台和各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以统一的接口规范实现数据自动提取、数据转换、数据发送、数据校验、数据审核等功能,同时支持数据同步、历史数据迁移等。实现“统一标准,统一交换”的要求。(2)报表管理和决策支持基于知识资源支持、数据资源支持等资源,依靠消息服务、报表服务、告警服务、信息集成等技术支持,通过建立面向不同业务应用43的分析主题,对企业的业务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和监控,支持对下属企业的运营管控和管理决策。对业务运营过程和绩效管理的风险指标进行预警,以便于企业领导及时掌控指标异动情况,及时做出战略、应对策略和部署。(3)信息系统集成平台通过对系统数据的集成,实现对公司生产、管网和客服管理等业务的综合展示、流程管理、统计分析、统一存储管理、接口标准化管理、移动应用。平台预先定义数据接口服务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和第三方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双向数据共享)采用通用的数据服务进行通讯,最大化的节省后续的费用和运营成本。(4)企业信息门户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平台构建集成的、统一的集成管理平台,将供水各部门及水厂现有系统统一在同一管理平台上,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对基础数据、财务、人力资源、各项资产、项目、进行集中管控、统一授权、电子化审批,并要通过适当的展现方式,让不同管理层级的不同决策人员得到不同的管控指标及管控信息。(5)供水 App供水 APP 不仅向公司和市民提供水务 App,也为广大用户方便快捷地获取 用水相关信息以及各类服务。441)提供互联网的信息发布和宣传平台、如企业宣传、信息公开等,以便 降低成本向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2)提供移动互联网的便民服务柜台,全面提升市民水务服务体验,提升企业服务形象。4.7.3 应用效果智慧水务大数据平台,以数据为基、分析为主、展示为窗,实现业务管理能力高效化;利用数据共享和智能算法提升跨层次、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综合分析能力、协同决策能力和服务供给能力。支撑上层智慧水厂、智能管网、智能营销等上层业务应用的建设,助力联合科学决策。平台以实现客户侧全域供水数据的全面整合为目标,进行现有生产调度、管网建设、供水生产管理、表务、收费等各类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整合,按照数据元标准清洗建设大数据资源池,并在此之上构建上下级联、横向贯通、逻辑一体化的供水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并在企业门户和 APP 端进行数据消费,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实现企业对业务、管理数据资产进行集中管控、统一授权、电子化审批,并要通过适当的展现方式,让不同管理层级的不同决策人员得到不同的管控指标及管控信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明45确指出:到 2035 年,继续完善农村供水设施,提高运行维护水平,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供水支撑和保障。2023 年 4 月 1 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正式实施,对水质指标进行了重新分类和调整,对供水保障提出新的要求。“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一是县域为单元,健全完善“水利部、省、市、县”四级农村供水管理信息系统;二是对千吨万人供水工程,水量、水质、水压等关键参数实现在线监测,水泵机组、净化消毒等主要供水设施设备实现实时监控;三是进一步推广智能水表、远程缴费,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供水成本;四是有条件的地区,推动智慧供水应用系统建设,提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4.8.1 应用需求农村集中供水及饮水水质安全保障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除农村水源水质不稳定、日常管护不足等因素外,消毒不规范导致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不达标也是影响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的主要因素。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低,早期供水工程亟待更新改造。早期供水基础设施尤其是管网老化严重,据统计,约 10%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严重老旧,管网基础较差,资料缺失,运行维护难度大。46千人以下供水工程运行维护薄弱,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任重道远。在当前农村供水中,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占比高,工程运行维护薄弱,大都分布在山区、牧区、高寒地区和偏远地区。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长效运行机制不健全,距离与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还有一定的距离。农村供水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农村供水管理人员中,除少数经过专门培训外,多数还缺少专业技术培训,特别是单村供水工程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业务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工程日常管理工作要求。4.8.2 应用方案农村供水聚焦供水安全保障与精细化运营管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带动农村供水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最终构建从水厂、泵站、输配水管网、到用户末端及运维服务的“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农村水务智慧化支撑体系,从而提高农村供水的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水费收缴率及经营管理水平。(1)生产应用农村供水生产应用通过生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帮助供水运行管理单位及时掌握关键节点信息,提供全面的决策支持,实现达标提质增效,预警预报重大污染、故障事件,切实提升农村供水运行管控水47平。涵盖从源头到龙头全流程的生产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原水管理、水厂自动化应用(SCADA)、水厂数字孪生、供水管网管理、管网监测、管网水力模型、管网应急决策管理、泵站管理、二次供水管理、全网综合调度、生产管理、LIMS 应用、设备管理、数字化视频监控等。(2)经营应用农村供水经营应用是农村供水水务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维修养护、工单管理、营业收费、用户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将经营类业务向移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延伸,提高供水领域经营管理效率,节能降耗。主要包括外业工单管理应用、DMA 应用、抢维修应用、管网养护应用、营销类工单应用、抄表应用、营业收费管理应用、报装管理应用、表务管理应用等。(3)服务应用农村供水服务应用是面向农村居民用水户的服务类业务系统,对服务类应用系统进行智慧化提升,打通现有业务系统数据链路,建立起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整合和流程整合,为用水客户提供更快捷、更高效的供水服务。主要包括服务热线应用、网上营业厅、移动 APP等。(4)综合应用建立综合应用,包括领导驾驶舱、一体化业务门户、大屏综合展48示与水务大数据应用等。4.8.3 应用效果农村供水保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农村供水智慧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产业兴旺,进一步满足了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信息化建设为农村供水的稳定运行和行业监管提供了技术手段,大大降低了管网漏损、水质污染等供水安全风险;同时,实现了供水设备设施自动运行、精准管控,建成集调度、运行、监控、维养、缴费、应急于一体的供水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大大降低了运维管理成本;其次,基于信息化的营销系统,水费收缴率大大提升。4.9.1 应用需求2023 年 3 月 20 日水利部“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工作推进会”强调,数字孪生灌区建设需要统筹谋划,稳步推进。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把握建设要求和任务。围绕信息感知、资源共享、决策支持、泛在服务等体系构建,按照提高灌区“四预”能力的要求,加强灌区数字化、监控自动化、调度智能化建设。到 2025 年底前,探索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数字孪生灌区建设的技术、方法、产品以及体制机制模式,带动引领全国数字孪生灌区建设。494.9.2 应用方案主要包括灌区渠道输水管理、灌区工程管理、农田灌溉管理、水费管理、防汛抗旱管理 5 大系统。(1)灌区渠道输水管理1)量测水测控系统对地表水自动监测站传输的监测信息和水位、流量、水量等自动实时监控,为灌区总调度、分中心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2)闸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渠道进水闸门、节制闸门或重点支渠、水源的渠首闸门,保证灌溉水均衡分配。3)配水调度管理系统依据用水需求情况和工程供水能力,并根据灌区信息采集系统收集到的实时监测数据(水位、流量、雨量等),辅助灌区工作人员制定合理的配水计划,再通过系统实现配水指令的上传下达,并对实际供水情况进行追踪和考核,以此来帮助灌区优化水资源调配,控制水资源总量。主要包括:配水调度管理和灌溉进度推演两部分。(2)灌区工程管理实现对灌区工程建设信息、工程台账信息、巡检养护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再配合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使得灌区主管领导及时了解现场工况和突发事件,快速定位问题位置,第一时间给出处理意见,50保障灌区工程安全运行。主要包括:建设管理、工情管理和巡检管理三部分功能。(3)农田灌溉管理基于农业气象监控平台采集的数据,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建立设备运行监控、土壤肥力、水肥用量、作物生长、气象数据等模型,从而更好的根据土壤的养肥含量和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进行精准水肥灌溉。(4)水费管理根据灌渠灌区水量计费管理的具体业务特点,对灌区水费结算和统计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按照灌渠灌区的水费计收实际情况,水费征收的对象为用水协会,由用水协会管理农户用水分配和水费的收缴。(5)防汛抗旱管理1)水源防汛抗旱通过短期洪水预报、中长期水文预报和调洪演算等功能,自动推演灌区洪水过程并生成调度方案,向灌区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2)灌区防汛抗旱通过重点防汛抗旱节点的水位监测报警、实时视频和现场抓拍、土壤墒情监测、气象信息监测等功能,自动对灌域内汛旱情进行实时51分析,为灌域内防汛抗旱提供数据保障。4.9.3 应用效果(1)智慧决策运用统计学、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学抽象等分析技术从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对采集的水雨情墒情、图像遥感卫星等数据进行智能分析,为优化决策提供依据,包括预警分析、灌溉分析和用水分析等。(2)全面管控通过信息处理、信息反馈和控制决策的智慧控制方式。依托闸门、泵站的远程控制、输水水量的自动计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及无人机和移动端等管控手段,对灌区进行全方位管控。包括运维管控、调度管控和会商管控。(3)泛在服务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移动网络等工具,通过微信公众号、智能 APP等技术手段,拓展为灌溉区域内所有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包括灌溉进度公告、用水户热线、市场行情等。524.10.1 应用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水利行业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4.10.2 应用方案中国移动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高安全移动云,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的比较优势,为用户提供安全可信的产品及服务,打造移动云高安全品牌,为用户提供上云阶段、云中阶段、下云阶段全生命周期的云网数据保护。(1)上云阶段数据保护移动云结合客户的实际业务现状以及系统需求,为客户定制提供一站式的系统迁移解决方案,对整个迁移过程全程闭环安全管控,保证迁移工作的安全、高效完成。(2)云中阶段数据保护移动云在对云端数据进行保护时,从平台和用户层面采取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一位云服务客户的数据安全。53(3)下云阶段数据保护数据下云过程中,移动云提供通用的标准格式来备份迁出云服务客户数据,确保数据的可移植性和可操作性。4.10.3 应用效果移动云为客户提供“全栈”式安全产品与服务,形成以“严选”为特色的安全产品服务能力,建立安全产品关键能力推进图谱,发挥“云网一体、云数融合”等优势,打造更具差异化优势的产品,全面构建“全栈”式安全产品。在各个领域具备典型代表性产品,在产品安全与安全产品上具备良好的协同与演进机制。全面布局 15 款公有云产品、2 款支撑系统,覆盖访问安全、边界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安全运营等领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安全防护产品和服务。5405典型实践55中国移动以 OneCity 平台为基础,聚合生态资源,面向水利水务行业,联合行业优质生态,不断打造丰富的标杆案例。5.1.1 项目背景5.1.2 建设内容中国移动采用“神经元 河湖大脑 智慧应用”的设计思路,按照实际建设需求,整体上规划为“(7 个 1) N”的总体架构。“7 个 1”即“1 感知、1 张网、1 朵云、1 个池、1 中心、1 保障、1 标准”,“N”即“智慧河湖长 N 应用”。用科技手段进一步健全河湖长制工作机制、解决河湖难点热点问题、强化河湖工作管理,实现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线保护、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方面功能。5.1.3 实现价值通过河湖长制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河湖事业各项活动的效率和效能,推动水利现代化进程。对河长巡河情况、护河员履职情况,相关部门工作情况,交办督办问题处理反馈报告情况,相关项目实施情况,公众满意度情况等,能够及时监督和系统掌握,并为考核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升水利行业的监管能力,促进管好盛水的“盆”,56护好盆中的水,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从而满足安康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2.1 项目背景引绰济辽工程是一项从嫩江支流绰尔河引水到西辽河,向沿线城市及工业园区供水的大型引水工程,是缓解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辽河流域严重缺水状况,促进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蒙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大型引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实施的 172 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5.2.2 建设内容本项目为引绰济辽工程项目的基础环境建设标段,建设内容包含云平台建设,总调度中心硬件设施,枢纽分公司硬件设施,供水分公司硬件设施,系统运行实体环境。本项目重点考虑云存储平台、总调度中心的会商系统、大屏显示系统、机房工程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公硬件。5.2.3 实现价值实施引绰济辽工程,通过文得根水库调节绰尔河来水,可改善绰尔河下游农业灌溉条件,向输水沿线城市及工业园区供水,可缓解通辽市地下水超采状况,对促进蒙东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少57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进程等具有重要意义。5.3.1 项目背景湖北省随州市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全面完成“十四五”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任务,推进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完善雨水情测报、安全监测设施,健全水库运行管护长效机制。为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水库安全运行,开展随州市 600 多座中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项目建设。5.3.2 建设内容随州市十四五中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含四部分建设:678 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视频监控系统提升,包括设备采购及安装;200 座水库的沉降观测设施建设;50 座水库量水堰建设;五年运行维护。5.3.3 实现价值中国移动提供的中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方案,一方面通过物联网及北斗双通道通信能力,保障随州市小型水库网络通信的及时性、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随州市雨水情和视频监控系统运58行和维护,运用感知能力及观测手段,对水库的大坝沉降开展细致化观测,全面提升随州市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5.4.1 项目背景2022 年 8 月,云南省水利厅出台云南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三年行动方案,对全省的农村供水建设工作提出要求与部署。中国移动针对引水安全、水价改革、用水计量等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中国梯田之乡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开展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智慧水务建设,以“水利数智”建设赋能乡村振兴。5.4.2 建设内容本项目为元阳县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信息化建设标段,建设内容包括监控中心及机房、信息资源与数据存储设施、网络安全体系、智能水表及配套设施和服务、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平台、一体化智慧监测平台、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智慧水务业务应用。5.4.3 实现价值通过建设智慧水务业务应用,面向农民群众的切实需求,打造元阳水务通 APP、自助式缴费终端、智慧水务网上营业厅,做到“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让用户“用放心水,交明白钱”,为群众提供59现代化缴费手段,实现群众足不出户线上缴费,随时查看用水信息,有效提升群众对供水服务满意度。6006生态合作61水利部十四五工作将全面落实和贯彻习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统筹发展和安全,把保障国家水安全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持续水安澜、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的需求作为根本目的,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底线,把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上限,把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控制红线,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要求,加强数字化转型,以数字赋能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提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能力。中国移动一直践行央企使命,依托全球领先的 5G 网络基础设施能力,在智慧水利领域,集团自上而下以党政 BU 为核心,以中移集成、中移物联网、中移上研院等各专业公司为支撑,打造了一支水利信息化项目支撑专项团队。目前团队依托中国移动 5G、物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建模分析等优势,聚合垂直领域优质合作伙伴,融合北斗定位、卫星遥感、无人机、区块链、AI 等先进技术,与产业链上下游生态伙伴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合作,深入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战略合作。立足未来,中国移动将持续在智慧水利领域深耕,加深与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深度合作,通过行业深入剖析联合研究、上下游生态通力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整合赋能,共同打造行业领先的智慧水利领域解决方案,构建持续发展、合作共赢的智慧水利生态圈,推动62水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强力驱动。63声明本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公开信息资源并尽可能地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在此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表示感谢,所引用内容其著作权和版权归原作者、来源媒体、原网站所有。但是我们也知道,凡事总有可能挂万漏一,对本白皮书没有注明来源的内容提供者同样表示感谢。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白皮书内容可能不规范使用,欢迎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或许可他人使用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白皮书编制组联系方式:。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29 67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版)-应急管理分册(58页).pdf

    前 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一些城市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水平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智慧应急“十四五”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信息化引领应急管理事业全面创新、构筑智慧应急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23 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中国移动作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以“推进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把握应急管理工作进入新阶段、运用新理念、融合新技术的历史机遇期,立足自身基础能力优势,积极推动统一完备的信息化工作机制建设,创新多元的科技力量汇集机制,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投身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推进先进信息技术与应急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参与构建功能完善先进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为建设与国家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移动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 版)-应急管理分册重点阐述中国移动在应急管理信息化领域布局的架构体系、应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和典型案例。通过本白皮书的传播,旨在为智慧应急的行业发展添砖加瓦,助力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本书编写组指导单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编写单位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主编郭毅峰(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参编田博涵、褚乔、杨松、王豪、丁当、朱宇、粟巩、张力、胡畅(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目录01行业趋势02愿景内涵03整体架构04应用场景05典型实践06生态合作101行业趋势21.1.1 应急管理工作转型发展2018 年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组建应急管理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应急管理部的设立,整合了改革前国务院 9 个部门的事故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业务职责、5 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责,并负责统一管理综合性应急骨干力量。经过改革调整,应急管理部整合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两大领域工作的全部流程,将事故灾害的“防抗救”进行统一管理。在地方政府履职层面,职能调整和设计与国家部委层面保持一致。1.1.2 国家政策持续利好推动应急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灾害频发给我国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上敲响了警钟,国家层面多次出台应急产业相关政策规划,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多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2022 年“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出台,对“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着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安全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等作出全面部署,为解决长期以来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大机遇。表 1-2022 年中国应急管理相关政策文件发布时间发布时间发布单位发布单位政策政策32022 年 2 月国务院“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2022 年 4 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2022 年 4 月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十四五”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22 年 6 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2022 年 6 月应急管理部“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2022 年 7 月国家减灾委员会“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2 年 8 月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十四五”矿山安全生产规划2022 年 11 月科技部、应急管理部“十四五”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专项规划1.1.3 应急管理部高度重视应急信息化发展为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应用,加快智慧应急建设成果众创共享,推动应急管理从传统治理向现代“智”理转变,应急管理部自成立以来,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对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提出明确建设任务和计划,一体化推进全国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要求主动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加快建设应用,提升智慧应急水平,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表 2-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应急信息化建设指导性文件年份年份指导文件指导文件2018 年应急管理部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 年)2019 年应急管理信息化 2019 年第一批地方建设任务书2020 年应急管理信息化 2020 年地方建设任务书2020 年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 2020 年建设任务书2021 年应急管理信息化 2021 年地方建设任务书2022 年应急管理信息化 2022 年地方建设任务书2023 年地方应急管理信息化 2023 年任务书41.2 行业发展1.2.1 应急管理体系发展沿革应急管理体系是指一个由政府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构成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个网络,包括法律法规、体制机构、机制与规则、能力与技术、环境与文化等。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成熟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都是从一次次现实灾难中汲取经验教训,又反哺到理论体系中,不断地修订、完善、演练、实战、再调整、再演练、再实战,逐步地形成了被世界各国模仿借鉴的成熟应急管理体系。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大体上分为 4 个阶段,2003 年以前是分部门、单灾种的应急管理,2003 年至 2007 年初步形成应急管理体系,2008 年至 2012 年深化建设应急管理体系,2013 年至今不断提升综合应急管理能力。(1)新中国成立2003 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按照不同灾种单独设置,如民政部门、国家地震局、卫生部等机构各自承担职责,履行抗灾救灾义务,这一时期的应急管理体制呈现分部门、单灾种的管理模式,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与配合。(2)2003 年2007 年2003 年非典爆发之后,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兴起,建国以来的实行分部门、单灾种应急管理模式在应对“非典”时受到严峻考验。我国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国情出发,提出“一案一5制“的构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由此全面起步。(3)2008 年2012 年在应急管理体系上,继续推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逐步将传统的分部门、单灾种的应急管理模式转变为多部门、综合性的应急管理模式。(4)2013 年至今党的十八大后,进入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建设的新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应急管理的目标着眼于培育多元主体意识,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变“应急管理”为“应急治理”,加强综合应急能力建设。1.2.2 应急行业需求背景分析应急产业通过预警、预防、检测、防护和应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事故和灾害,大大减少社会和社区危害,具有多行业交叉和服务公共安全的属性,属于新兴产业。在一些国家,应急救援已成为继金融、保险、电信后的第四大产业,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从政策角度看,纲领性政策引领应急领域信息化发展方向。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应急事业发展和总体目标,以及在广泛领域内的建设需求,为智慧应急带来新的机遇点。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经济形势向好带来更多样的应急需求。在需6求端,我国经济将会持续向好。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各阶层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也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为应急产业发展带来新需求。在供给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资金充裕,尤其是疫情冲击,使应急产业更加受到关注,未来将有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为应急行业发展提供了较雄厚的资金支持,助力应急产业建设。从社会角度看,城市规模与自然事故灾害增长带来应急需求的增长。在全国人口增长带来的城市发展及灾难事故连年增加的社会背景下,城市应急、自然灾害应急等的需求逐年增加,带动应急行业发展。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 GDP 的 3%6%,且灾害数量在近 20 年来也急剧的增多。应急产业发展将会极大程度上降低灾难所造成的一系列损失。从技术角度看,技术发展助力应急行业向智能化方向演进。随着国内 5G 基站的建立,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AI 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应急领域的深入应用,预计未来我国应急体系建立将会向智能化、大数据的领域发展,现存的应急行业产业将实现产业升级,从而衍生出新的行业发展增长点。1.2.3 应急管理基本现状与问题挑战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行业部门应急管理业务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一项事关应急管理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任务。经过7多年发展,我国应急管理信息化工作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国家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和各省市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平台普遍搭建完成,能够借助信息专网开展信息接报、应急资源管理、值班管理、视频会商等。在行业智慧应急解决方案方面,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气象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监管、交通安全管理、传染病防控等智能化系统展现出巨大效能。与此同时,智慧应急的行业应用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当前主要的不足以下几个方面:各种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方面,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系统不够完善,违规行为、异常情况等风险隐患的智能识别能力不足。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平台系统方面,数据资源不足,智能化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风险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能力不足。应急指挥平台不够完善。一些应急平台缺乏完善的应急指挥“一张图”和应急资源管理平台,缺乏数字化应急预案库,缺乏应急管理部门系统内数据共享、外部门数据互通,不能有效汇聚互联网和社会单位数据,从而无法有力支撑统一指挥、协同研判。应急通信与信息保障韧性不足。不少平台尚未实现视频会议系统、手机、固话、卫星电话、移动指挥车、手持单兵等多种通信终端融合联通,无法形成应急战术互联网,救援现场通信保障能力弱。不能有效发挥应急广播、手机短信、手机 App 应用等手段作用,及时发布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灾害预警和转移避险等信息。8数据分析应用不足。各应急平台普遍对灾害风险、灾情数据统计、重大安全隐患、安全监管执法、应急力量物资、应急预案方案、重点监管企业用电等基础信息综合分析研判能力不足,不能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为风险防范、预警预报指挥调度、应急处置等提供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手段。1.2.4 新技术发展助力应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近年来,随着智慧社会的发展和政府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AI、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我国应急管理工作踏上了快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应急管理工作呈现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多层并进、蓬勃发展的态势。(1)应急管理信息化狭义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是信息的传输网络建设与初级指挥平台建设。这往往是信息技术的局部使用,重点是信息的传输和端对端的图文与视频信息联通。早期的应急管理平台主要是这种初级信息化平台。例如,应急管理部在成立初期,由于是由多行业、多部门组合而成,综合信息化水平还相对落后。(2)应急管理智能化应急管理智能化是全面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应急管理数据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精准监管等,实现扁平、快速、精准的应急指挥与快速处置,这是当前应急管理的整体业务发展方向。在应急管理9部出台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0)中,提出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四横四纵”总体架构,实现“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支撑、统一安全保障、统一数据服务和统一平台架构”,就是典型的应急管理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3)应急管理智慧化应急管理智慧化是在技术上全面应用 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发挥人的集体智慧和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敏捷应急、科学应急、精准应急、动态应急。未来的应急管理智慧化是全方位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到应急管理体系的一切方面和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应急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得到质的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效能较传统方式有根本性的跃进。目前,应急管理智慧化还处在某些局部应用的阶段。对于全国应急管理系统而言,总体上仍处于未来式。“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要系统推进“智慧应急”建设,建立符合大数据发展规律的应急数据治理体系,完善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灾情管理、统计分析、信息发布、灾后评估和社会动员等功能。2021 年 11月,应急管理部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智慧应急”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提出,未来的智慧应急建设工作要在信息化全覆盖基础上,更加注重系统融合和智能升级;要推进监测预警系统全覆盖和智能化,加快高水平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乡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要推进应急指挥系统智能化和高效化,提高应急通信保障水平和灾害事故信息获取能力,建强“应急大脑”;要推进“互联网 监管”智能化升级,10提高监管执法和服务企业水平;要推进智能科普宣教培训和应急信息发布,加快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提高社会动员能力;要加强新型智能装备研发应用,提高应急救援实战水平。这些部署将自上而下地把我国智慧应急事业扎实推向前进。1102愿景内涵12中国移动充分发挥自身数智化经验、知识和能力优势,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聚合生态资源,全面支撑各级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顶层设计咨询、项目及应用场景集成设计、方案实施等全流程服务,推动应急管理业务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立足中国移动“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定位,致力于成为应急管理信息化领域的推动者、赋能者、领航者。2.2.1 全面的规划与设计服务以“全灾种、大应急”、“智慧应急”理念为指导,聚焦应急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梳理区域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条件、应急救援工作基础,谋划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设计应急管理信息化需求,分析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情况,明确后续规划建设方向,为各级政府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支撑。2.2.2 丰富的方案与实施服务基于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调度等应急管理领域业务需求,制定建设方案,内容涵盖全域感知网络、空天地一体应急通信网络、智慧协同的业务应用体系,提供软、硬件集成设计和实施服务。1303整体架构14按照“体系性、层次性、先进性”的思路,聚焦信息技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智慧应急总体架构进行设计,形成“1 中心 2 张网 1 平台 N 应用”应急信息化体系,为各级应急管理机关提供一体化应急事件解决方案。图 1 应急指挥信息化总体架构“1 中心”主要指各级应急管理机关的应急指挥中心及其软硬件设施。按指挥场所可以划分为后端指挥中心和现场指挥中心,配套软硬件设施主要涵盖了大屏展示系统、音频扩声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会议系统、数字化战场设备套装、移动指挥车等,为应急指挥与日常监管提供基础设施支撑。“2 张网”指应急通信网、物联感知网。应急通信网主要是采用 5G、软件定义网络(SDN)、IPv6、专业数字集群(PDT)等技术,综合专网、互联网、宽窄带无线通信网、卫星、无人机等手段,建成天地一体、全域覆盖、全程贯通、韧性抗毁的应急通信网络。15物联感知网主要面向生产安全监测预警、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现场实时动态监测等应用需求,基于NB-IOT、LORA、4G/5G 等各类无线、有线传输技术完成感知数据的传输与接入,构建的全域覆盖应急管理感知数据采集体系。“1 平台”包括数据基础支撑平台及专项应用支撑平台。数据基础支撑平台主要涵盖数据治理服务、数据资源管理、数据服务管理等,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提供数据服务支撑,并对外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应用服务。专项应用支撑平台主要涵盖融合通信系统、视频联网系统、物联网平台、视频会商系统等,为应急专项业务应用提供支撑服务。“N 应用”主要指结合应急管理职能,构建涵盖监督管理、监测预警、事件管理、指挥救援等应用场景,为应急指挥决策、安全生产监管、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消防风险监管与处置等应用场景提供数字化能力,实现事故事前预防管理、事发及时预警、事中应急调度、事后总结评估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科学开展提供信息化支撑应用。1604应用场景174.1.1 总体需求分析提高各省市县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各级应急管理机关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突发事件易发多发。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救灾难度大。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仍然偏大,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频发,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面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灾害、城市安全和生产安全形势,各省市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仍然相对落后。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通信与保障等能力短板现象严重,迫切需要补齐信息化短板,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建设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特征,与应急管理能力相适应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4.1.2 应急指挥中心(1)应用需求应急指挥中心是公共安全、自然灾害等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实现对各类人力、物资、设备等资源进行集中调度和指挥的重要场所,需要具备高效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输能力,以便快速做出决策并指导现场行动。因此,建立一个稳定、可靠、高效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系18统是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核心需求。(2)应用方案1)总体设计基于城市大脑统筹考虑及共建共享思想,紧紧抓住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整合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等应急信息资源,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感知网络、融合通信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应急指挥中心,发挥救援指挥神经中枢和信息中心作用,实现以指挥为核心能力、以职能为使命牵引、以需求为任务导向、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应用为重中之重的相互链接的安全共同体,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指挥协同,确保“优化、协同、高效”,实现应急管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分析决策、快速处置、精准监管,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场所主要包括应急指挥大厅、新闻发布厅、会商室、值班室、综合控制室等场所的建设内容,以满足应急管理部门日常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的需求。19图 2 应急指挥中心功能场所2)应急指挥中心配套信息化系统大屏显示系统作为数据流、信息流、业务流、视频流汇聚的中心,通过此显示系统,可供日常监控、关键数据检测、业务平台展示、公安指挥调度、辅助决策使用,可随时对各种现场信号、各类计算机图文信号、业务平台数据信号进行多画面显示和分析,满足召开高清电视电话会议、高清指挥调度、高清监控显示等多业务的高清显示的需求,实现“一体化、一块屏、一张图”的功能定位,满足各类实时信号通过显示系统进行灵活、全方位的展示,以便全面、及时、准确的开展指挥处置工作。音频扩声系统将国际、国内卓越的音视频技术及设备集合为整体,并运用可靠的集成系统及各种音视频设备进行全面、有序的表现,使会议室拥有高智能化、高扩容性、操作方法先进的系统应用环境。通过这套系统可达到对各种用途的信息显示、实时的音视频收发和清晰的场地扩声。20会议系统的建设遵循“数字网络化、智能化、统一管理化、积极兼容、aq 可靠、先进实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总原则。系统使用的技术具有前瞻性,系统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设备选型符合系统整体功能的要求,符合当前智能化趋势,系统的管理上高效,灵活,维护简单方便。分布式控制系统在指挥中心中,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以将目前现有的办公电脑,政务网/视频专网电脑、视频会议终端、视频解码服务器、大屏显示系统、中控智能控制系统、音响扩声系统、KVM 坐席协作功能都集成在一起进行显示控制。整套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上已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维护性和扩展性。系统整体采用 IP 网络化、分布式架构,具有低耦合、高同步、运行稳定、扩容方便、施工简单、后期维护便捷等特点。系统可对显示的各个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通过自动或手动的方式实现任意切换、接管、推送,达到实时全面地观看和掌握各方面信息的目的,大大提高了会务会商、指挥调度、日常数据监测和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各系统信息显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信源采集、处理、显示不受物理地域限制,支持多种视频信号的接入,包括传统复合类型信号、高清视频信号、IPC 摄像头、高清流媒体等。对于信号源采集可灵活选用传输介质,综合考虑图像画质及传输延时,保证系统及图像处理稳定性。可对信源的视频、音频以及键鼠信号同时进行接入、传输和处理,实现信号源的远程 KVM 切换管理21功能,同时保证远程 KVM 控制管理时音视频与键鼠信号的同步性,操作无延时,不影响业务操作的准确性、流畅性。无纸化会议系统无纸化会议系统是近年来开始流行于行业中的一种全新的会议模式。它是将多种智能化通讯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软件技术融入会议的会前、会中、会后各个环节,通过文件的电子交换实现会为用户提供极为便捷高效的会议平台,同时也带来全新的会议体验。无纸化会议系统远远不止是实现会议无纸化这么简单,它还要满足传统意义上多功能会议室的各种信号自由交互、互联互通的功能。3)现场应急指挥部数字化战场系统智慧应急前指成套装备产品是一种服务应急现场指挥的便携式音视频融合指挥通信系统,采用全新的“无线网状网”理念设计,应用同频组网技术,利用现场宽带自组网中继通信机的多跳中继性,可为救援人员与现场指挥部之间打造稳定的宽带通信链路,支持现场可视化指挥调度、多种通信手段融合、现场通信组网、现场信息采集、多方应急协同等功能,解决应急前指最后一公里的互联互通问题。现场应急指挥车中国移动应急指挥车集成 5G LTE 核心专网,依托卫星、微波、光缆、MESH 自组网等传输链路提供区域通信服务,同时配备无人机等设备提供现场数据采集能力,为后端应急指挥提供实时数据支撑。基于中国移动应急指挥车能快速搭建前端指挥所,保障应急一线指挥调22度工作顺利开展。图 3 应急指挥车5G 应急融合通信系统依托 5G 专网构建公专结合的应急融合通信系统,基于各类音视频网关提供多终端的拓展应用,通过各通信网络全面融合,实现音频、视频、消息、位置等信息的标准化处理与交互共享。图 4 5G 应急融合通信(3)应用效果通过应急指挥中心配套信息化系统与现场应急指挥部系统的建设,23当各类灾害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实现对灾害现场各类现场信息的采集回传,以及对人力、物资、设备等资源的协同与集中调度,将有效降低救援响应时间和提高救援效率。4.1.3 应急通信网(1)应用需求以应急管理部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0)为指导,构建以指挥信息网、无线通信网、卫星通信网为核心,并与互联网、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等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共同组成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网络,为应急指挥救援提供夯实网络基础。针对“断电、断路、断网”区域的应急任务,需要快速部署的现场应急通信系统实现区域覆盖,连接后方指挥中心确保灾情上报和指挥调度畅通,同时需解决语音对讲、可视化指挥、数据传输需求。(2)应用方案1)指挥信息网应急指挥信息网是承载应急救援指挥等关键业务和大容量数据转发的基础通道,具有高可靠、高稳定、高安全和全覆盖等特点,主要面向指挥决策部门、应急救援部门的特定用户,承载应急指挥、大数据分析、视频会议、部分监测预警等关键应用。24图 5指挥信息网部署架构省级网络省级集中设置省级核心路由器、省级汇聚交换机、下一代防火墙、网管及网络运维平台。省级核心路由器:省核心路由器是省级应急指挥网和国家应急指挥骨干网连通枢纽,上达国家部委,向下与各市汇聚交换机互联。省级汇聚交换机:省级汇聚交换机部署在应急管理厅,上联至省级核心路由器,负责与省级地震局、省级煤矿安监局、驻地应急救援队(预留)和其他省级单位的汇聚接入。网管及网络运维平台:网管及网络运维平台实现网络资源、用户和业务的融合管理,提供基本的网络资源管理、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用户管理、IP 地址管理等功能。下一代防火墙功能:通过防火墙 IPS 入侵防御 防毒墙 上网行25为管理对网络数据流进行 2 到 7 层的深度分析,能精确、实时地识别并阻断或限制黑客、蠕虫、病毒、木马、DoS/DDoS、扫描、间谍软件、协议异常、网络钓鱼、P2P、IM、网游等网络攻击或网络滥用,实现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保护和网络性能的保护,满足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市级网络市网络层由市骨干路由器、汇聚交换机、市级接入单位组成。市骨干路由器、汇聚交换机部署在市应急管理局,上联至省级汇聚交换机。区/县级网络县网络层由县汇聚交换机、县级接入单位组成。县汇聚交换机部署在县应急管理局,上联至市级汇聚交换机。2)无线通信网无线通信网作为应急通信可要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公专互补、宽窄融合、固移结合“的多维组网形态,充分利用 PDT 数字集群、LTE宽带专网、Mesh 自组网等多种技术手段,解决不同应用场景下语音、图像、视频、数据的高速传输,为应急响应中的救援队伍、联动部门、社会公众和国际救援与协作提供应急通信服务,确保协同救援和日常移动通信中全地域、全过程、全天候的通信保障。26图 6 无线通信网架构图370M 窄带集群网为进一步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满足应急救援智能化、扁平化、一体化指挥 ZZ 需要,提高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统一调度指挥、协同作战、应急处置的通信保障能力,可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数字集群(PDT)标准,建设一套 370 兆专业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建设固定通信设施通过指挥信息网传输至各级应急指挥场所,同时在本地应急集群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建设移动指挥系统网络节点,支持应急现场监控、可视指挥、执法勤务等移动应用,并为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无线通信终端、移动指挥终端等专用设备,建成一张“公专互补、宽窄融合、固移结合”专有无线通信网。27图 7PDT 应急窄带集群网架构图LTE 无线宽带专网面对应急救援抗灾现场的复杂环境,传统通信手段通常已无法使用,为保障现场的救援抗灾工作正常有序开展,补充无线通信系统以语音集群通信为主的缺点,通过现场搭建 4G LTE 专网,部署一套相互融合、灵活高效的可视化应急指挥系统,运用专有的音视频通讯设备,实时通过前方指挥中心的卫星通信、公网通信等通信手段,完成对后方指挥中心传输各种现场提供视频、图片、语音、数据等数据。为领导提供实时、准确的现场实况,为正确决策和指挥一线工作提供直观、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实现可视化指挥、多媒体调度,提高应急部门决28策的准确性、正确性和实时性,提高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能力。图 8LTE 无线宽带专网架构图宽带 mesh 自组网利用无线自组网设备灵活组网、多跳中继的特性,配合无人机机动灵活、高空飞行的优势,建设空地联动宽带自组网系统,并实现多链路冗余回传,提供多种场景下音视频实时回传、实时监控指挥等功能,为指挥员了解现场整体情况,迅速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支撑。29图 9 宽带自组网系统架构图3)卫星通信网VSAT 卫星通信网按照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卫星通信系统建设规范,统筹利用部、省租用的卫星资源,改造或建设 VSAT 卫星通信网,实现视频会议、图像采集、对讲机接入、VOIP 语音、位置信息、数据传输等业务功能,汇入部级中心站。省级 VSAT 卫星通信网由省级固定站、远端站组成,统一纳入部级中心站管理,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省级中心站。省级固定站由卫星通信天线、射频系统、卫星网管调制解调器、IP接入控制器和若干业务调制解调器等设备组成。省级固定站接入部级中心站管理,实现与本省所属远端站音视频业务连接。部、省之间通过卫星传输的业务数据依托应急指挥信息网实现互联共享。30远端站分为固定站、车载站、船载站、机载站、便携站等类型。设备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天线、射频系统、远端站调制解调器和业务交换机等。根据需要,部级中心站可直接调度远端站业务。图 10VSAT 卫星通信网架构图天通卫星通信网按照应急管理部应急管理卫星通信系统建设规范,依托应急管理部天通统一接入服务系统,使用“国家应急用户专用号段”,结合实际需求部署天通卫星终端。根据应急管理部授权,省级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应急指挥信息网与应急管理部天通统一接入服务系统对接,获取本省天通卫星终端的位置、设备状态、资费情况等信息,实现对本省天通卫星移动终端的管31理。图 11 天通卫星通信网架构图(3)应用效果应急指挥信息网具备与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的安全互联能力,通过引接卫星通信网、无线通信网,并连接互联网、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等通信网络资源,构建起“全域覆盖、全面融合、全程贯通”的应急通信网,实现省、市、县三级应急管理单位立体式全覆盖,为应急救援提供统一高效的通信保障。4.1.4 数据与应用支撑平台(1)应用需求对应急管理体系内外部应急资源数据进行汇聚、治理、管控、共享和服务,打破数据孤岛,归集数据资源,沉淀数据资产,促进数据共享应用的价值,为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体系提供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可靠数据支撑,是数据与应32用支撑平台建设的核心应用需求。(2)应用方案1)OneCity 数据支撑平台融合 5G AICDE 等新技术,构建数据、AI、集成和各类基础核心能力,为应急管理监测、风险管控等应用搭建提供支撑。通过 OneCity 平台打造统一的应急管理能力底座,根据客户需要,持续构建应用,实现各系统的持续运营。抽象各领域通用业务形成行业共性服务,结合应急行业需求,只需进行少量定制化开发即可完成项目交付。平台构成由数据子平台、集成子平台、AI 子平台构成,作为智慧应急技术框架的能力中台,对上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及应急专项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数据与应用服务支撑。主要功能数据治理能力:将多源异构应急数据完整接入原始库,并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通过对数据资源的服务化封装提供数据资源服务能力。应急系统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中,是在统一信息资源规划下,利用数据接入、数据处理、数据管控、数据服务、数据共享交换等功能,实现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内、外部应急数据资源的汇聚、治理,形成统一的数据资源池,对内部业务系统和外部共享交换提供统一的数据目录服务。数据治理系统是地方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服务总线为统一门户、业务应用、应用支撑提供数据支撑,地方33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的业务应用产生的数据可反哺至数据治理系统,利用数据治理系统中数据服务子系统,可与上级数据治理系统中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地方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进行对接,完成与上级单位和横向相关部门的数据接入与共享。应用服务与算法支撑能力:提供应用开发环境、应用集成环境、系统运行保障、通用算法等公共应用服务,实现现有、在建和拟建业务系统的整合与集成。共享交换能力:横向与自然资源、交通、电力、水利等单位,纵向与上下级应急管理单位进行跨业务、跨应用、跨部门的信息共享。2)融合通信融合通信系统为应急指挥支撑技术平台的核心系统,对上提供丰富的标准开放接口与应急各部门通信业务应用系统对接,对下连接各类终端,实现多渠道信息接入并有效支撑融合指挥服务。系统将多种不同类型的媒体和终端资源接入统一通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并通过封装标准的 API 接口为上层指挥调度应用提供统一的融合调度服务。34图 12 融合通信系统3)视频会商视频会商系统,按照“业务融合、统一指挥”的原则,以安全互联方式将音视频通信、数据通信和位置信息等通信业务融合汇聚,上联应急部,下联下属应急部门,同时支撑分级分类接入公安、交通、防汛、地震、消防等部门的视频资源,逐步形成多层级调用、多网络融合、多部门互联、多媒体互通的应急指挥信息化实战体系。视频联网系统,支持接入会议会商终端、4G/5G/专网单兵、4G/5G/专网布控球、监控摄像头、电话、集群等应急终端设备,通过指挥信息网及无线通信、电子政务外网、卫星等扩展网络,实现视频会议、视频会商与监控融合、移动接入等三大核心功能。系统通过调用平台接口等,实现大屏显示、会商研判、指挥调度、移动接入等功能。支持多类型高清视频同时入会,支持实现任意时间、任意会场、任意组合快速组35会,配置各类移动高清视频接入设备和接口,具备跨级扁平化调度指挥能力。为应急指挥业务提供视频调度的能力。4)视频联网应急视频联网平台包括视频监控设备、视频传输网络、视频存储与管理系统以及视频调度指挥系统等组成部分。通过应急视频联网平台,相关部门和人员可以实时获取到各个监控点位的视频画面,及时了解灾害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发展态势,作出相应的指挥决策。同时,平台还可以实现视频数据的记录、存储和分析,有助于事后调查和事故分析。为应急指挥调度业务提供现场实时音视频图像方面的支撑能力。5)物联平台物联感知平台用于承载“公共安全感知、消防感知等各类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应用管理;结合专业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和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重点风险区域、气象灾害区域、地质灾害监控区域、消防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测、数据收集与阈值预警,便于提前做好防灾减灾预备工作。通过展示各类预警信息、灾害点信息、气象数据和灾情现场信息,集中管理和处理各类灾情报送信息、应急调查信息、处置信息,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3)应用效果基于应急信息资源规划标准规范,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内部、外厅局数据、企业感知数据的接入、处理、管控、共享和对外服务,通过数据有效、合理、清晰、先进的架构设计实现应急管理数据资源的汇36聚融合,提升价值密度,为上层各行业应急数据资源的汇聚、应用、分析研判提供高效的数据服务。4.1.5 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专项应用(1)应用需求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安全生产事故、城市火灾、城市安全、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救灾难度大。应对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指挥与保障能力存在短板,各级应急部门对于灾害监测、救援指挥和协调联动能力的需求较为突出。(2)应用方案1)应急指挥系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遵循平台化、组件化的设计思想,采用统一的数据交换、统一的接口标准、统一的安全保障,以保证各子系统的无缝集成。系统依托应急指挥通信网部署,使用市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统一提供的应用支撑系统,接入其他业务部门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数据资源、决策支持等专业系统的相关信息,开发应急业务管理系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应急管理大数据指数呈现系统等子系统,通过服务总线实现各级应急指挥业务协同,通过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实现各级应急指挥数据共享,通过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对公共安全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构建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应急体系,整合优化各37部门应急力量和资源,增强应急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纵向上协同省、市、区(县)、街道(镇),横向上联动各部门,资源统筹分配管理,从而达到应急事件“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活、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目标,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图 13 各层级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应急管理业务包括全过程管理业务、常态业务、非常态业务、综合保障业务等四类。根据应急管理业务和信息化需求,应急管理业务系统主要包含值班值守、信息接报、信息发布、调度指挥、协同会商、结构化预案管理、应急保障管理、辅助决策分析、指挥演练、应急评估管理等业务功能模块。基于现代化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发挥救援指挥神经中枢和信息中心作用,实现以指挥为核心能力、以职能为使命牵引、以需求为任务导向、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应用为重中之重的相互链接的安全共同体,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指挥协同,38确保“优化、协同、高效”,实现应急管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分析决策、快速处置、精准监管,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现代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图 14 市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2)应急信令大数据辅助决策专项应用近年来,全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损失以千亿计,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成为政府防灾减灾、保障广大人民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的迫切工作。中国移动梧桐应急大数据平台,基于具有时空连续性的位置信令大数据,结合气象、地震等灾害实时数据,可实现对受灾地区人口情况进行持续统计分析,通过对灾害事件的事前预警、事中监测、事后评估,有效辅助各级管理部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救援工作,通过对各类事件的多级分类分析,实现对事件的精准预警和综合评估,提升应急管理和救援效率。39主要功能:快捷查询:包含气象、地震等灾害(近 1 天、2 天、7 天、30 天、一年);自定义分析:支持地图画选(绘制圆形区域、绘制多边形区域)、手工输入(输入经纬度和区域半径)、行政区圈选、烈度图上传四种方式快速绘制受灾区域。快速分析:30 分钟内即可输出影响区域人流变化情况、人口来源地、年龄性别画像等;可视化展示:热力图、网格图、卫星图三种方式展示区域人口分布情况,并展示区域面积、人口规模、居住/工作人口情况、人口年龄性别画像、人群来源地等;分析报告;靶向精准发布。图 15应急大数据产品中国移动应急救灾分析平台可支撑地震、水灾、泥石流、气体泄漏、洪涝、火山爆发、沙尘暴、台风、坍塌、决堤、传染病、爆炸等4012 类灾害应急事件分析,第一时间提供数据支撑,为防灾减灾方案制定提供决策依据。3)安全生产专项应用围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以感知数据为支撑,构建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模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监测、评估、预警和趋势分析,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的分类分级管控,为重点监管、精准执法、科学施策提供支撑,切实解决安全生产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效率低、风险分级管控落实不到位等难题。图 16 安全生产专项应用架构图4)城市安全专项应用针对燃气爆炸、城市看海、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生命线风险,以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BIM/GIS、数字孪生等技术41为支撑,建立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实现生命线风险隐患的全域感知、实时监测、早期预警和高效处置。实现城市安全管理由“以治为主”向“以防为主”转变,由“被动应付”向“主动监管”转变,创新城市安全精细化管理服务模式,提升城市安全发展水平。图 17 城市安全专项应用架构图5)智慧消防专项应用针对消防隐患难监管、救援难度大等问题,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融合通信等技术,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社会火灾防控体系,实现消防火灾智能防控、风险动态评估、救援科学高效,全面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42图 18 智慧消防架构图主动融入新型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和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认识新常态、把握新趋势、迈向新高度,以满足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的新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通过完善机制、优化架构、整合资源、深化应用等方式系统推进消防救援数字化转型,努力形成“消防救援科学智能、火灾防控动态精准、队伍管理标准精细、装备管理全程可视、政务服务便民快捷”的信息化新格局,全面提升消防救援队伍信息化服务管理能力和城市公共安全水平。6)森林草原防火专项应用利用 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组建天、地、空立体感知网,构建森林防火综合管控系统,形成全天候、立体化、智能化的森林火灾综合预警管控体系,解决森林草原防火监测难、管理难、救援难的问题。43图 19 森林草原防火架构图通过森林草原防火专项应用建设,掌握森林草原火灾的现状、动态及发展趋势,提高森林草原火险监测预报能力,提升综合防控能力,提升瞭望监测覆盖率,保证重点区域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火情监测,及时发现火灾隐患,为森林草原火灾指挥、调度和扑救提供准确依据。实现森林草原防火“打早,打小,打了”,避免小火引发大灾,切实提高了森林草原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的综合防控能力,全面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3)应用效果通过安全生产、城市安全、智慧消防、森林草原防火专题应用的建设,针对多种自然灾害风险研判、安全生产态势感知,提升监测预警及风险分级管控能力;通过应急指挥系统,提供快速展现、上传下达、协同会商、专题研判、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等支撑能力,建立反44应灵敏、协同联动、高效调度、科学决策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实现应急救援智能化、扁平化和一体化指挥作战。4505典型实践465.1 应急管理大数据工程及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应急管理部建设部分通信大数据辅助决策子系统项目5.1.1 项目背景应急管理部主要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 年 3 月 12 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政府决策机制,提高基于高频大数据精准动态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强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业信息化决策部署和应急管理部党委关于信息化工作具体部署要求,坚持“两个至上”,聚焦“两个根本”,破解自然灾害影响精准化评估、矿山精准化管控、灾害事故精准化救援辅助决策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应急决策机制,提高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精准动态监测预测和评估水平,不断用信息化促进应急管理现代化。5.1.2 建设内容依托运营商大数据人口分析能力,将“人 地 事 物 组”47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的分析模型、预测模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以“人”为核心的辅助决策系统。围绕自然灾害辅助救援决策和安全生产异常监测,实现自然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等)受灾区域内的辅助决策分析模型和异常预警模型体系,实现对重点区域内的异常情况监测和灾害特征分析可视化系统,提升灾害事故精准化监测预警、灾情评估和救援指挥决策水平。5.1.3 实现价值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矿山防盗采、复工复产、各类事故进行监测分析,同时满足对自然灾害(地震、洪涝、泥石流等)实时分析,为灾害救援、灾害预警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手段。建成以“人”为核心的手机通信大数据辅助决策子系统。实现对矿山潜在风险等情况及时监测预警。提升灾害事故精准化监测预警、灾情评估和救援指挥决策水平。5.2 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5.2.1 项目背景自治区应急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应急部统建相关信息化系统、自治区已建的各类政务信息化基础、自治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基础及厅内其他支撑项目,对标应急管理部门三定职责,结合自治区应48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力争到 2022 年底,对标应急管理部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和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建设、业务引领、安全可控”的原则,兼顾新建工程和既有成果,通过边建、边用、边完善,将指挥中心升级改造为自治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作为全区应急值守、监测预警、会商决策、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的现代化综合运转中枢,为领导指挥处置突发事件、有关部门开展联合会商、视频会议调度等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下降,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上下贯通、联动高效的指挥协调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方式,促进指挥调度迅速快捷、科学有序,确保有急即应、有急能应,构建科学完备的预警指挥救援体系,全面提升抢险救援响应速度、处置效率,形成自治区应急管理的“中枢神经”。5.2.2 建设内容以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治、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为出发点,根据自治区应急管理工作实际业务需求,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信息化总体框架。可表述为:“一个平台,两个门户,三张网络,四大业务”。系统建设一个平台,即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由支撑系统、49业务系统、标准规范、安全防护、智能运维、配套支撑等建设内容组成。将应急管理业务与信息化支撑能力相结合,构建完整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业务体系。应用集成两个门户,即应急综合门户、应急移动门户。在PC 端和移动端实现部、自治区两级应用接入。应急综合应用平台的各类使用用户可以自主订阅,形成个人工作台,对各自所需业务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归集,并查看系统推送的待办事项、系统提示等信息,根据业务需求便捷进入各个应用系统,快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和日常业务。实现各类业务系统的统一入口,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体验融合一致、架构开放敏捷的统一门户。运行范围三张网络,即互联网、电子政务外网、应急指挥信息网。本期建设内容横跨三张通信网络,为综合应用平台用户群体提供实时、精准、可靠的端到端通信服务保障,为应急救援快速响应、统一指挥提供通信支撑。业务覆盖四大业务。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政务管理。围绕应急管理工作四项核心业务开展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工作。通过在部统建系统集成推广基础上,针对自治区应急管理实际工作需求,重点建设企业安全生产在线监督管理、中介机构安全生产在线监管、森林草原防灭火综合监测预警、应急救援指挥等信息系统。5.2.3 实现价值覆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政务管理等多个领域,为业务开展提50供全面信息化支撑。在“统筹规划、集约建设、业务引领、安全可控”的原则下,兼顾新建工程和既有成果的基础,规划构建出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5.3 河北雄安新区应急管理信息化 5 年发展规划编制项目5.3.1 项目背景应急管理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中央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的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安全风险预防治理,加快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将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应急管理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对于进一步筑牢全区安全发展基础,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应急管理部关于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文件部署,推进新区应急管理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515.3.2 建设内容对新区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了解业务开展情况、业务信息化建设情况、业务建设需求等情况,全面辨识当前信息化工作存在问题,明确未来 5 年新区应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编制河北雄安新区应急管理信息化 5 年发展规划,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应急管理工作的保障作用提供理论支撑。5.3.3 实现价值以防范化解安全风险能力建设为主线,聚焦应急管理工作发展需求,有力发挥信息化解决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的能力。以“智慧应急”为牵引,推动应急管理业务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应急管理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持全局视野和“大应急”导向,深度融入数字城市建设,整合各相关单位建设基础及需求,筑牢城乡安全能力体系,构建专常兼备、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5206生态合作53中国移动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合作,秉承开放包容,相互赋能的合作理念,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深入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通过场景 技术 能力的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应急管理数字化服务体系,有效帮助应急部门应对灾害事故多发频发、有效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通过做大市场规模,协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和谐发展,为应急行业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成长。中国移动以 OneCity 平台为基础,聚合生态资源,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生态宜居打造丰富的智慧城市新应用。在应急领域,通过构建行业领先的智慧应急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智慧应急应用服务,以信息化促进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形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特色协同应急能力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应急管理的协同性、整体性、专业性。依托中国移动能力优势,聚合垂直领域优质合作伙伴,通过优势互补、整合赋能,共同推进构建资源整合、高效协同、融合发展、合作共赢的智慧应急生态圈。54声明本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公开信息资源并尽可能地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在此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表示感谢,所引用内容其著作权和版权归原作者、来源媒体、原网站所有。但是我们也知道,凡事总有可能挂万漏一,对本白皮书没有注明来源的内容提供者同样表示感谢。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白皮书内容可能不规范使用,欢迎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或许可他人使用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白皮书编制组联系方式:。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25 5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版)-智慧媒体分册(60页).pdf

    前 言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转型加速,5G 应用不断普及,国家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技术的演进推动着媒体行业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视听体验,形成了动静交互、智能高效的传播特点。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与媒体行业发展合力构筑了全渠道、全媒体、全数据的“数智化”新业态。中国移动凭借领先的“超大带宽、超低时延、海量连接”的 5G 网络加速推动媒体进入超高清智媒时代,开展以 5G 超高清视频制播、融媒体中心等场景为核心的多项实践,全面推动 5G 融媒体产业升级。中国移动 5G 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 版)-智慧媒体分册重点阐述了中国移动在智慧媒体行业发展的架构体系、应用场景、解决方案能力和典型案例。中国移动将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把握媒体融合的新机遇,深耕媒体行业领域,积极推动媒体产业进入 5G 新时代。本书编写组指导单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编写单位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上海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中科大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编:杨畅、杨白昱、张彦军、秦佳君、罗宇(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参编:邓宸、李雪怡、刘億、金星(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李相君、沈沁瀚、李志娟(上海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薇、柴剑平、倪业鹏(中国传媒大学)商同、马西伟、孙淼(北京中科大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录01行业趋势02愿景内涵03整体架构04应用场景05典型实践06生态合作101行业趋势21.1.1 媒体走向深度融合,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成为时代命题当前,我国媒体行业正在走向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时代命题,可以在助力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推进、有效应对新传播格局下的新挑战、引领主流媒体改革方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也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我国的媒体融合要“坚持一体发展,坚持移动优先,坚持科学布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对于媒体融合,我们国内经过了一个阶段再一个阶段的进化,如果说十三五的媒体融合我们叫作 1.0 的话,十四五的媒体融合则升级到了 2.0 版。1.1.2 市级融媒体加快深度融合2022 年 4 月中宣部、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下发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国遴选 60 家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2023 年初,根据推进地市级媒体加快深度3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编制了市级融媒体中心总体技术规范市级融媒体中心数据规范市级融媒体中心接口规范市级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防护基本要求市级融媒体中心技术系统合规性评估方法等 5 项技术标准规范,对市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标准进行了统一指导。地市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四级媒体融合建设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四者形成合力,才能夯实传播体系,构建起全媒体时代下的新型媒体融合格局。1.1.3 行业融媒体加速蓬勃发展在 5G 互联网环境下,行业新闻的影响力在社会生活中愈加突出,包括高校、公安、能源、政法等众多行业开始了对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探索。例如,2020 教育政务融媒体海口宣言要求:“要始终明确教育政务新媒体的初心和使命,将教育新闻舆论工作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要继续推进教育政务新媒体融合发展,牢牢把握 5G、大数据、AI 等技术广泛应用的历史机遇,使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传播实践。”2020 年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中也强调:“各试点单位要进一步推动教育融媒体建设。要占阵地,充分发挥教育融媒育人功能,把教育融媒体建设和思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搭平台,形成教育融媒体新闻 政务 服务格局,供给优质内容,用活用好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平台;要寻路径,探索教育融媒建设新模式,结合自身特点,将特色做得更鲜明;要汇资源,与地方教育部门、高校合作共建一批融媒新基地;要谋突破,让前沿技术为教育融媒赋新能,利用 5G、AI 及高校最新研究成果,服务教育融媒体建设。”42022 年发布教育部关于推进教育融媒体建设的意见(教办20221 号),高校市场空间巨大,山东、湖北等多省陆续推动高校融媒工作。1.1.4 融媒 文旅进入爆发阶段随着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媒体与文旅也在进行深度融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 4K8K 超高清、无人机等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逐渐广泛,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产品也在推动现有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不断丰富虚拟文化旅游体验。2020 年国务院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将所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1 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推进上云用数赋智,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网络视听、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丰富个性化、定制化、品质化的数字文化产品供给。”1.1.5 超高清视频加速普及应用近年来,在中国超高清视频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5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超高清视频行业发展与创新。关于规范和促进 4K 超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等产业政策为超高清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预估到2023 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将达到 4 万亿元,超高清产业的不断发展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2023 年 5 月,2023 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发布了 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白皮书对中国视听产业当前发展特点、未来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随着视音频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以超高清视频为代表的视听产业迈入了更高智能、更强体验、更多元应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 2020 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 5G 领域)的通知中也提到:“重点支持 5G 创新应用提升工程关于 5G 4K/8K 超高清制播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建设 5G 4K/8K 超高清制播系统设施,完善 5G 超高清业务传输网络等基础设施体系,开展便携式 5G 4K/8K 直播编码总体方案设计,促进 5G 超高清设备规模商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于 2020 年 6 月 5 日印发4K 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实施指南(2020 版)中指出 4K 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和制作标准,也指出于 4K 超高清电视制作系统及设备的验收、运行和维护标准,为我国 4K 超高清电视节目制作规定了新的标准。1.2.1 数字媒体加速向智慧媒体进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个性化算法、区块链等技术6在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传媒行业迎来了一场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全面升级。当前,无论传统媒体还是移动互联网媒体,都处在这样一个从数字媒体向智慧媒体进化的过渡期,其主要特征就是人工智能正在逐步取代人扮演一种更加重要的角色。而这种由机器学习、智能算法、推荐系统等工具完成的决策效果也远远超出了由个人或者群体共同完成的决策效果。智慧媒体生态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数字媒体生态乃至更传统的大众媒体生态,它们之间的融合发展正在重新定义媒体的基本价值、核心能力、商业模式和服务形态。我国的智慧媒体发展态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智能化的媒体产品,智能化的媒体服务,智能化的媒体体验。在当前阶段,智慧媒体领域最主要的焦点依然集中在智能化的媒体产品方面,这里所谓的产品有两层含义:一是智能化的硬件产品,二是智能化的应用产品。从本质上来说,如今,智慧媒体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往大众媒体时代主要通过向用户提供信息产品来大规模收集用户注意力,并转身将这些注意力打包售卖给广告主的“二次销售”模式了,而是开 始越来越多地面向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媒体服务。智慧媒体能够面向不同场景的异质性个体提供不同的媒体服务,并通过这种服务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从而实现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与互动。1.2.2 5G 技术加速与智慧媒体融合5G 环境下超高清等新媒体技术需求规模日趋明显。伴随着超高清7视频直播和媒体融合发展相关政策的发布,智慧媒体行业展现出强势的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截至 2022 年年底,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约 3 万亿元,预计到2023 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规模将达到 4 万亿元,4K 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 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超高清视频是继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将带动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发生深刻变革。1.2.3 细分领域催生智慧媒体行业新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5G、互联网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已渗入各个领域,成为时代的主流。高新技术尤其是 5G网络的日益发展壮大,推动了媒体的变革,使得媒体领域逐渐出现多元化。互联网与高科技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媒体在人们心目中的主导地位,为了顺应新时代的潮流,新媒体应运而生,随着 AR、VR、XR 等技术的发展,大视频应用与企业间业务融合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把大视频与企业间的融合称为泛媒体应用。1.2.4 元宇宙技术催生新的媒体形态元宇宙是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应用,是具有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的未来产业。发展元宇宙产业将极大开辟数字经济的新场景、新应用、新生态,培育经8济新动能。从中国元宇宙相关的发展规划来看,“十三五”规划之前,我国主要以发展元宇宙相关技术为主,进行组织实施搜索引擎、虚拟现实、云计算平台、数字版权等系统研发。十三五期间,政策上加快支持元宇宙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突破,同时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为元宇宙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十四五”期间,我国元宇宙产业化政策持续加码。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要求完成元宇宙发展五大任务,即“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培育三维交互的工业元宇宙”“打造沉浸交互数字生活应用”“构建系统完备产业支撑”“构建安全可信产业治理体系”。除了国家层面对元宇宙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外,今年以来,超过 20 个省市和地区以产业政策、政府工作报告、行动计划等形式提出相关支持意见,为元宇宙发展提供培育土壤,扶持相关产业落地。元宇宙生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变革,必将给媒体深度融合带来巨大影响,促进新媒体演进速度、力度和广度发生深刻变化。当前,主流新媒体应适当优化有关战略战术,在沉浸式体验、第二身份、双脑融合等方面加强谋篇布局,努力在媒体深度融合新阶段抢占先机。1.2.5 AIGC 引领新媒体人工智能化发展十四五计划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人工智能要继续进行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深化应用9端多场景渗透。2022 年 7 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场景创新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产业增长的新路径,场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上水平。”AIGC 技术的发展将对改变全媒体传播体系产生深远影响,内容生产方式和供给结构发生变化使创作门槛大幅降低,传播交互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用自然语言代替复杂的交互操作,并且可以与应用场景及工作流程深度融合,学习使用的成本极低。据国际新闻媒体协会预测,到 2030 年将有超过一半的在线内容由人工智能生产。021002愿景内涵11在智慧媒体领域,中国移动致力于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围绕“5G 云 DICT”为支撑体系核心,打造符合行业需求的智慧媒体产品体系,基于自研 集成模式提供一流的智慧媒体数字化服务。中国移动打造 OneMedia 智慧媒体产品,以丰富的云网、算力等资源能力为基础,聚焦 5G 和背包系列产品、5G 云制播产品、融媒体平台产品,在 5G 超高清制播、融媒体中心等领域落地标杆案例,融合中国移动网络接入基础能力切入行业市场,面向广电、报业、新媒体、泛媒体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赋能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面向传统媒体转型需求,以 5G 网络优势切入媒体传输环节,并以传输环节中心,逐步向智慧媒体产业上下游环节拓展。重点布局媒体采集传输环节,打通媒体业务应用,打造核心行业产品,提高客户黏性,助力媒体机构从演播室 转播车的重模式向“轻量化”“新型化”“高速化”方面转变。打造覆盖国内重点区域的媒体网络服务平台。聚焦 4K/8K/AR/VR视频采集传输和制作对于 5G 网络大带宽、低时延、边缘云制播、媒体网络切片需求,建立一张覆盖全国乃至全球重点区域的媒体服务网络及平台,为全国媒体行业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多媒体视频传送、转播服务。1203整体架构13依托于丰厚云网资源,中国移动正在积极落实 5G 智慧媒体创新技术升级应用,打造“云、管、端”一体化的 OneMedia 智慧媒体云平台,OneMedia 主要面向专业媒体客户、国企央企融媒体、新媒体宣传部门,打造智能采编、业务融通、技术升级的融媒体传播能力矩阵能力,实现媒体制作“轻量化、移动化、高速化”创新转型,形成节目制作创新化,宣传管理现代化、舆论管理高效化的智慧媒体新航标。产品组成:OneMedia 产品主要由平台、终端、应用与服务四部分构成。其中,OneMedia 基础能力平台,是统一的能力支撑底座,实现媒体能力沉淀、业务流互动、应用集成的一体化统筹管理;OneMedia 终端为 5G 和背包系列产品,为媒体客户提供直播流聚合传输服务;OneMedia 应用面向智慧媒体行业提供高频及低频应用;OneMedia 服务部分包含系统实施运维等全周期服务。图 1 中国移动智慧媒体业务架构14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5G 为媒体行业的节目形式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正在向全景化、互动化、单兵化方向发展。和背包系列产品,可有效聚合多路 5G,4G,WiFi 和有线网络信号,在人流密集区域,高速运动等极端环境下可有效保证网络传输带宽,进行4K/8K 超高清视频信号的推流传输。图 2 和背包系列产品中国移动和背包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和背包专业版、和腰包、互动导播台、融合互动服务器、5G 4K 和背包、4K 接收机、5G 公检法背包 7 款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平台。1)和背包专业版中国移动 5G 和背包专业版产品灵活便携,可有效聚合多路 5G,4G,WiFi 和有线网络信号,在人流密集区域,高速运动等极端环境下可有效保证网络传输带宽,进行高清视频信号的推流传输。产品具有高效可靠编码,支持场信号输出,适合运动场景画面回传的特点。采15用自主研发前向纠错编码,接收端最高可将 30%误码的图像还原。图 3 和背包专业版产品图片2)和腰包和腰包产品是轻量化记者采编终端,可有效聚合三大运营商5G/4G 网络,提供移动网络热点(最高可提供 50Mbps 网络带宽),可有效解决记者户外场景、人流密集区域下网络接入问题,基于中国移动 OneMedia 平台的视频通信专网,可保障手机直播,媒资回传的稳定流畅、高效。此外和腰包可将插入存储介质的文件以及手机本地存储文件,通过专用采编软件回传到和背包专业版运营管理平台中,实现户外场景下媒资文件的快速回传,将新闻第一时间发布。图 4 腰包和产品图片3)互动导播台互动导播台是一款便携式可携带的广电级视音频导播设备,支持16多路 SDI 信号和网络信号接入,可实现多路视频信号的导播、内容编排、Cg、水印、图文处理等专业化内容制作,也可与和背包专业版间实现低延时的双向视频互动,互动延时最低可达 700ms;此外,利用互动导播台,可快速搭建演播室画面,实现多地视频同屏互动。图 5 互动导播台产品图片4)融合互动服务器融合互动服务器,采用机架式服务器设计,可通过局域网进行远程操控,最多支持 12 路网络视频和 4 路高清 SDI 信号接入,可实现多路视频信号的混屏输出,也可与互动导播台,和背包专业版实现视频互动,搭建全媒体演播室。图 6 融合互动服务器产品图片175)5G 4K 和背包CM-T5G 2000 和背包系列产品是中国移动面向 4K 超高清视频直播领域开发的全新产品,发射端 CM-T5G 2000 可绑定多路通道(4G/5G/WiFi/RJ45),结合独具特色的信道编解码技术,保障 4K直播信号的高速视频流高可靠,低时延的传输到位于视频制作前端的接收机 CM-IR5000T,配合前端解码设备,恢复成 SDI 信号,进入 SDI矩阵。图 7 5G 4K 和背包产品图片6)4K 接收机CM-IR5000T 5G 接收机,用于实现 CM-T5G 2000 背包从多个通道回传的视频进行汇聚、纠错、解码,恢复成 SDI 信号输出,或者后期网络推流处理。图 8 4K 接收机产品图片187)5G 公检法背包5G公检法背包传输系统是专门为满足公检法行业使用开发的视频传输系统,系统提供各类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法庭现场的实时端到端视频信号传输,符合公检法传输标准,服务对象为国内公检法行业(具体到各个省市的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司法机构),应用场景主要为公检法现场应急指挥调度、公检法背包事件直播、应急指挥调度车调度互动。图 9 5G 公检法背包产品图片(2)产品价值中国移动和背包系列产品可以帮助媒体客户实现高质量、低延时、可靠、稳定的双向互动直播。相对于转播车等传统设备,具备成本低、灵活便捷等明显优势,有利于采编的移动化、互动化、单兵化发展,极大地增强媒体移动采编能力。(3)产品优势1)接口标准,灵活部署:产品具备专业 SDI 输入接口,可与专业摄像机、转播车对接;适配能力强,帮助媒体行业客户实现多项业务的有机整合;2)自主研发,产品创新: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 5G 4K 互动背包19拥有 2 项专利创新及全套超高清制播流程的自主知识产权解决方案;3)多卡聚合,大码率传输:3 个 5G,3 个 4G,1 个 WiFi,1 个网口等多通道的汇聚传输能力,保证视频推流传输质量及速率,多卡聚合传输提供更大带宽;4)双向互动、超低延时:超高清双向互动,超低延迟传输保证视频互动场景及远程控制场景需求,端到端延时低至 500ms;5)超强编解码能力:支持广播级 4K 编解码,具备制作域 YUV422,BT.2020,HDR(HLG)编解码能力,支持大码率编解码,尽最大可能减少画质损失;6)平台集中管控:具备集中管控平台,可实现背包与接收机的配对管理,设备管理,状态监控,人员管理,权限管理等,可实现远程控制设备的传输,视频内容二次分发等。依附中国移动 OneMedia 智慧媒体云平台的云端视频直播、媒体处理能力,为泛媒体行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端到端全流程解决方案。针对直播行业采编播的生产业务流程,提供集素材采集、媒资处理、节目制作、视频直播、视频导播、视频渲染、视频分发等个性化服务;为客户提供多场景直播及服务能力,服务能力自动伸缩,客户无需采购额外硬件,可在任意场景随时随地进行使用,功能高度集成,满足客户采、编、播的全流程生产需求。可快速提供现场新闻采集,云端视频制作,视频内容分发,H5 互动直播等服务,全云端化节目制作流20程,快速提升业务能力和运营效率。(1)产品主要功能1)直播服务可通过现场直播实现对直播终端播放页包括 PC 端和 WAP 端进行设置,包括打赏、红包、配色、直播倒计时、多机位直播、聊天审核等功能。图 10 产品架构图2)导播中心包括 4K 云导播、4K 云延时、4K 云监看等核心功能;4K 云导播:导播台可一键快速开启,即开即用,可在线直播视频并即时制作,便于媒体随时随地进行异地导播。4K 云延时:根据要求设置延时时间,实现灵活播控管理;4K 云监看:实现多方、多地实时监控画面的播出;21图 11 产品架构图3)云制作中心包括 4K 云拆条、4K 云实编、4K 云非编等核心功能;4K 云拆条:主要是对正在直播的视频进行剪辑使精彩片段快速成片并存储到媒资服务里,可用于直播回放和优质短视频分享。4K 云实编:实编功能推流支持用户在直播过程中插播广告片、回放视频、垫片或者删除直播冗余片段来增加直播内容的丰富性与专业性。4K 云非编:云非编系统架设在云端,利用云计算强大的处理能力,即可完成对视频素材的处理,从而降低对设备的要求。对于编辑人员来说,只需打开云端非编系统,就能进行视频素材的非编工作;对于媒体来说,不需要购买大型设备,安装专业软件,就能实现复杂视频内容的在线制作。可以实现低成本、多人异地使用云非编办公。通过云非编,可以把不同地方的人们连接起来,形成跨时间、跨空间、多部门协同办公的统一平台。让前线记者也能同台内制作人员形成协同关系,以实现信息的高速传递。4)活动管理22可进行投票、优惠券、商品、抽奖、问卷报表的管理,可增加直播互动,为直播间增加热度。E.媒资服务提供海量、安全和高可靠的信息存储服务,是制作服务的源泉,支持从直播视频流直接同步存储到云媒资服务,也支持用户上传视频。图 12 产品架构图5)数据中心主要是对云平台 c 端服务的数据统计,包括实时数据和历史监控。6)用户管理主要是客户通过直播、抽奖等互动功能吸引用户注册登录,而沉淀的 c 端用户信息,微信头像、微信昵称、手机号等用户关键信息可以用来做二次营销,营造粉丝经济。同时可以用来查询用户最后登录时间,以便查询用户活跃轨迹。对于出现违法违规的用户,管理员可以对其进行禁言或拉黑操作。7)资金管理23主要是为客户提供资金操作系统,包括充值和提现。客户充值零钱到资金账户,可以在平台发红包,同时资金账户的余额还可以进行提现。资金账户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微信充值、商品购买、用户打赏、付费观看。8)系统管理主要显示账户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手机号、注册方式等,实现账号密码的统一管理。(2)产品应用场景1)政务直播在进行政务直播时,支持的功能点如下:第一,云拆条支持用户在直播过程中,按节目时间点或不同领导人讲话自动拆条形成回放;快速将精彩内容制作成短视频,根据转场、音频等变化打点拆条,并同步到多个平台进行分发,提高传播效果。第二,实时视频信息监控:保证视频流畅度。第三,精准拆出视频:拆条视频时精确到帧,拆剪位置错误可重新定位。另有点播模板:播单模板可提前配置,省时省力。此外,以上功能点也适用于新闻类、片段式节目等场景的制作应用。2)电商直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直播为代表的 KOL 带货模式给消费者带来更直观、生动的购物体验,转化率高,营销效果好,逐渐成为电24商平台、内容平台的新增长动力。电商直播模块可满足多种直播带货场景,增加粉丝,提高用户黏性,多种互动功能可提高用户购买率。产品互动功能丰富灵活,如红包、抽奖、问卷等多达 50 多种玩法,同时满足用户不同需求。3)横竖屏直播带货直播中可实时上架商品链接(外链,口令,自有商城链接)。4)导播连线产品可支持 8 路演播室连麦通话直播;支持多路画面叠层画中画直播;支持添加 logo、文字、图片等元素、支持导播通话;支持手机自带浏览器扫码连麦,手机端可见其他端画面。此外,导播连线功能还适用于线上教育,直播时支持 8 路师生连麦通话进行课上互动,及时反馈上课效果,互动形式多样化,提高授课效率。5)直播互动直播带货时支持用户与主播实时互动,反馈产品相关信息,形成有效信息交流,提高互动趣味性。此外,以上功能皆可应用于党建直播互动,通过线上党课视频直播 文字交流的方式 观众互动,快速实现党对基层的高效率大范围的知识普及。以及异地记者连线、会议召开等多种场景皆可使用。6)慢直播慢直播是借助直播设备对实景进行超长时间的实时记录并原生态呈现的一种直播形态。没有主持人,没有解说字幕,更没有绚丽的镜25头切换以及精美的后期制作,只用固定机位拍摄来更加真实地展现事件现场,这让观看者的参与感以及沉浸式的体验更加真实。7)全景直播开启全景直播之后,观众打开页面观看直播,除主机位之外,还会显示副机位,观众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观看对应机位;用户可根据需求上传主机位以及副机位封面图,修改机位名称,以及是否可见与排序。融媒体中心平台是中国移动依托 5G 网络及远程视频采集的方式,按照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原则,打造面向省、市、县级媒体的统一服务平台。完善中央媒体、省级媒体、市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布局,打造内容生产中心、内容分发中心、融合指挥调度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融媒体中心。实现指挥中心指挥调度、云制播,以及多渠道的媒体融合发布。图 13 融媒体中心业务架构图26中国移动 OneMedia 舆情系统以中文互联网大数据及新浪微博的官方数据为基础,致力为泛媒体行业于打造数据广、易使用、专业化的社会化大数据生态服务体系。包含舆情发现、舆情预警、舆情分析、舆情服务、舆情报告、数据大屏等 6 大核心功能。满足泛媒体行业客户融媒体中心建设、热点新闻线索发现、新闻作品传播效果评估、为地方客户提供舆情服务等多场景使用需求。(1)产品架构图 14 产品架构图(2)产品功能图 15 产品功能图2704应用场景284.1.1 应用场景上游制作的成本压力大、下游终端消费者缺少体验和观看渠道,是超高清视频面临的困境,传统媒体行业重资产制作具有成本高,人员消耗大,维护难的缺点。因此媒体重资产制作轻量化、制作低成本高质量的需求迫切。5G 4K/8K 超高清视频直播场景解决方案借助中国移动 5G 网络、和背包、智慧媒体云平台等先进设备及技术,从媒体制作的“采编播发”等环节入手,聚焦当下媒体直播热点,利用和背包将 4K 视频稳定传输到 OneMedia 平台进行制作,通过快速内容创作后,分发到电视、网络等用户。4.1.2 应用方案中国移动和背包产品是一套实现远程高清视频回传、视频互动的行业产品,包括“1 平台 4 硬件”,含和背包、和腰包、互动导播台、融合互动服务器及运营管理平台。和背包、和腰包在移动场景下使用需插入 5GSIM 卡提供网络,在固定场景下可使用无线、专线等网络接入。接入摄像机将实时直播的视频画面通过 5G 网络进行传输,可传送给导播台、融媒体中心,或直接推流到客户侧视频 APP 等。29图 16 场景方案图2.2.1 4.1.3 应用价值5G 4K/8K 超高清视频直播建设后,将达到以下效果:1.实现多网聚合传输,面向移动应用场景,集成了 4K/8K 超高清信号采集、编码、解码、显示、5G 网络嵌入的嵌入式视频通讯终端。2.实现移动化的超高清视频采集传输,再可通过分发网络或广播电视网络送达用户。3.中国移动和背包可连接 5G 网络,通过连接摄像机、配合互动导播台或融合互动服务器,可快速搭建 5G 互动演播室,实现台内演播室与场外的低延时双向互动,通过多网络聚合,双向互动延时最低能达到 700ms。4.2.1 应用场景近年来,互联网媒体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及 5G 应用等技术逐步实践运用,互联网媒体的表现方式层出不穷,以技术进步和新30潮理念吸引海量用户,有逐渐成为主流媒体之势;传统媒体的传播力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互联网媒体的影响。区县、市级各媒体机构需要整合现有媒体资源,推进各个媒体单位与互联网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通过融媒机制创新以及 5G 新技术应用,生产更优质的内容产品,结合 5G 媒资超高清制播应用,实现统一平台、统一指挥、统一发布,打造更高效的全媒体一站式的现代媒体传播格局。4.2.2 应用方案(1)方案简介构建综合智慧平台,P2G、P2B、P2C,连接政府、行业、用户。包含 WEB 文稿编辑、融合指挥调度、APP 使用等功能。形成融媒体内容策略、生产、发布、数据统计一整套的业务流程,构建统一的内容生产中心、内容分发中心、融合指挥调度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四大核心功能。一套平台包括多端发布、多元服务、融合互动、统一运营、多种生成、一次采集、全局策划七个环节,多终端覆盖。(2)方案架构融媒中心主要包含了平台基础资源以及业务系统。业务系统主要由采集和汇聚、内容生产、综合服务、策划指挥、数据分析、内容审核、融合发布、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和监测监管等部分组成。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例,整体架构由下图所示。31图 17 总体架构图在设施基础方面,中国移动可根据需要为融媒体中心提供全面的设施服务。可根据需求建设完善 IDC 机房、指挥中心机房等基础设施。在云资源方面,中国移动具备全面的云主机、云存储、云网络、云安全等资源,支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弹性扩容;同时,也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专有云、混合云建设。中国移动可提供点对点专线、互联网专线等高速网络服务,保障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网络及通信基础。融媒体中心的平台架构可以分为 2 条主线:第一条为内容线,内容线索通过融媒体中心通联内容、政策解读、智能分析等功能筛选,转到融媒中央厨房进行采编汇聚、策划指挥、内容生产、最后在融合客户端/电视播出;第二条为综合服务,通过技术分别将党建、政务、民生、文化、教育、旅游等接入县级融媒体中心,并在融合客户端、网站等给出相应的入口。32内容库作为整个业务系统的核心,衔接各个业务。多渠道汇聚的内容统一在内容库保存、管理。指挥策划模块作为统一新闻策划平台,统一进行任务分配,为播出渠道生成选题,并为选题分配线索、素材以及相关干系人,经过融合生产业务模块完成编辑,最后通过内容发布业务模块完成终端发布。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例,媒体服务整体流设计如下图:图 18 媒体流程总体设计(3)功能介绍1)采集汇聚首先打通与现有广播电视台、日报、新闻网之间的接口,汇聚各单位自产的相关新闻内容;如新闻资讯、广播资讯、媒资收录、记者上载等。其次,通过 4G 背包/5G 采集等系列设备实现实时节目,现场直播等移动采集内容的汇聚。第三,利用互联网汇聚模块,扩展针对众多互联网内容的汇聚及处理业务模块,保证融媒体中心节目生产的33同时能够及时跟进互联网舆情动态,解决新闻节目对内容多样化的需求。2)指挥策划面向全媒体的新闻指挥协同,实现对互联网新闻及电视、广播、报社新闻的统一策划,负责对新闻业务的生产进行管理和监控,包括新闻业务的统一策划、节目生产的统一调度、新闻业务的统一运营等。3)融合生产需实现新闻生产外延化、生产工具移动化,改变电视新闻节目制播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固址模式、内部专业网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方便性、易用性、高效性特点,实现可在多种网络环境下、利用多种生产工具进行新闻节目生产。节目生产网络环境从各媒体单位内部制播网外延到办公网、互联网,节目生产场景从台内外延到单兵编辑、记者站、外场系统。中国移动可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移动终端应用以及 5G 背包等系列工具,支持记者和编辑人员通过专用 APP、网页、微信、移动网络等方式进行节目生产和协同化办公,并增强移动采编以及分发能力,提高新闻生产过程的便捷性。同时,中国移动可根据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提供公有云/专属云内容生产、内容管理等服务工具,使记者能够随时随地对云平台上的低码流文件进行快速编辑。建立联动机制,保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制作的同步性、一致性。全套生产系统以文稿、视频为主线,进行内容的编排,除了传统业务的内容编排,对新媒体内容的编排更能体34现新闻及时性的特点。4)融合发布融合发布模块负责全媒体内容多终端多渠道的内容的组织、发布。各单位原有系统制作的内容应实现面向融合媒体中心的呈现,以及面向广播、电视、报社传统渠道的播出;同时建议县级融媒体中心充分使用中国移动的公有云服务,实现网络电视台、新闻客户端、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互联网侧发布,并建立集内容发布、互动信息收集、传播影响力分析、舆情监控一体化的信息管理。4.2.3 应用价值通过传统媒资管理与 5G 技术结合应用,形成融媒体内容策略、多元化内容生产、发布、数据统计一整套的业务流程,构建统一的内容生产中心、内容分发中心、融合指挥调度中心、政务民生服务中心等四大核心功能,实现传播影响力提升、盈利能力提升、政务民生服务能力提升。4.3.1 互动演播室(1)应用场景数据传输质量是影响互动演播室业务正常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媒体行业用户的互动演播室建设受网络基础设施影响较大,无法满足互动演播室的大部分传输要求,由此引发了如外场机位少、连线延时高、制作成本大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大大限制了节目制作的业务开35展空间。传统的互动演播解决方案带给客户如下痛点需求:1)传统演播车占地面积大,受场地限制,无形中带给客户更大的成本压力。5G 互动演播场景的和背包终端设备自带 SIM 卡槽,相比传统模式不受场地限制即可提供稳定的数据采集传输服务。2)传统演播室设备体积大,且演播车需要专人负责,对于临时紧急的演播需求,不能及时响应。相比传统模式,5G 互动演播终端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具备便于单人携带、不需单独人力协调设备、不需单独场地支撑设备等特点,即可方便快捷地搭建多机位互动演播室。3)传统的演播解决方案需要专线实现数据传输,但是对于户外临时的演播场景拉专线耗费时间且不一定每个地方都能拉专线,耗费成本高。相比传统模式,5G 网络传输及多卡聚合功能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保障互动连线等业务处于低延时的状态,且不受场地限制,任意有网络覆盖场地均可实现高质量的互动演播效果。(2)应用方案5G 互动演播室解决方案,以 5G 网络高速率、低时延的特性,基于中国移动智慧媒体云平台,使用和背包系列硬件产品及和背包运营管理系统、视频传输能力系统完成视频的编解码及收发,最终实现高清视频直播互动业务,大幅提升应用技术水平。在电台演播室等多媒体应用中,快速搭建“5G 互动演播室”实现多机位、跨地点、低时延的直播采访、交互连线、赛事直播、信号回传与远程调度、导播,提升媒体大众娱乐及观看体验。支持前方记者36通过和背包等连线互动到演播室,支持 8 路同时连线接入。互动连线,支持通过互动系统实时与前线记者对话;5G 音视频回传至平台功能,支持互动查看多记者多机位画面,可实时指挥前线记者;互动设备推流至指定平台功能,支持可依托于平台,除了导播间外,也可通过平台查看;互动服务器择一推流至终端功能,支持根据导演指示,进行输出信号切换,支持输出任意连线画面或多个画面混屏的画面;多卡多链路混合捆绑实现高清视频传至前方记者。通过以上 4 个功能点,实现和后方互动服务平台的双向视音频交互。图 19 互动演播室(3)应用价值5G 互动演播室建设后,将达到以下效果:1)支持记者在户外互动终端与演播室进行实时连线,实现演播室与演播室、演播室与户外、演播室与记者手机端进行实时交流与互动;2)支持记者直播信号视频回传到演播室大屏:支持将互联网网络37流、记者户外直播信号、外场摄像机信号实时回传到演播室互动服务器,并自动对回传的视频流进行本地化录制;3)支持演播室融合指挥:支持多机位同时与视频互动服务器进行互动连线,支持导播多个连线进行总体协调控制,支持将多个互动终端形成讨论组,进行多方协同报道;4)5G 网络环境下的直播互动延迟可做到 700ms 左右;5)互动演播室改造通信系统以 5G 通信为主,同时具备有线、WIFI或 4G 网络,可根据现场环境选取最优网络传输方式;6)网络聚合技术,可保障网络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多通道聚合提供最优的传输方式;7)轻量化、便携带的和背包系列产品硬件,可替代传统大型导播车,随时随地即可搭建互动分会场,相比传统方案具备低成本、高能效的特性。4.3.25G AR/VR 制播(1)应用场景本场景为客户解决 5G AR/VR 制播的需求。以较低成本展现不同场景下的产品运行或工作情况,帮助客户解决业务场景,尤其是直播类场景的痛点:第一,有产品直播推广需求的供应商在直播推广中,受场地限制,无法展示体积过大,不方便移动的大型商品。在直播推广中,主播无法向观众全方面各角度的展示商品细节,造成介绍推广效果不佳;38第二,受演播室限制,商家无法模拟大型设备(诸如空调等家电)的工作状态以及使用效果,无法模拟出商品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功效与功能特点。仅凭口述,无法让观众有深入体会。针对上述问题,本场景以客户业务需求为核心,从痛点出发:1.以 AR/VR 的方式将不同场景的环境与产品功能相结合,向消费者展示产品特点;由于传统直播受场地与环境限制,且考虑到推广的商品形态各异,故在传统直播间直播带货受到较大局限性,尤其大型设备制造商。目前通过 AR/VR 的方式,可迎合客户痛点,解决客户需求。实现各类产品在虚拟直播间中的动态展示。2.在直播互动中,需要搭设虚拟场景或虚拟内容增加直播互动效果。在直播推广中,由于不同商品所工作的环境不同,工作状态不同,需要在各自的应用场景中展示不同效果。故多数直播媒体都面临无法模拟特殊场景的问题。目前通过 AR/VR 的方式,可解决客户需求,实现在不同场景中的特效展示。(2)应用方案整体方案基于中国移动智慧媒体云平台、构建超高清云制播平台,通过内容上云、渲染上云,打破空间的障碍、实现更广阔的移动范围,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仿真技术和虚实联动技术构建出一个逼真的可交互 3D 数字化环境,支持大屏幕展示,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人机操作手段。用户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实现虚拟三维设备与真实机组的镜像对应,形成数字孪生。让用户在三维可视化环境能看到现实设备的运行参数、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部件与原理等。建设一套涵盖的知识39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模式多样、表现形式生动的 3D 数字可视化应用系统。(3)应用价值经过 5GAR/VR 制播的技术赋能,可在传统商务直播中完成如下:1)制作虚拟直播间,可实现直播间效果随主题要求随时变更;2)5G 赋能可实现稳定网络上传制播视频;3)虚拟现实摄像机跟踪器可实现捕捉摄像机镜头位移及焦距变化;4)具有完善的指令任务分配执行功能,以及日志记录功能。4.3.3 全息访谈(1)应用场景目前各行业领域,尤其是媒体领域,在 5G 和新技术不断迭代的背景下,对多元体验的需求日益增强;而地域、政策和空间的限制,对多元逼真交互的实现有很强的制约性。因此虚拟与现实逼真的呈现、多元交互需求迫切。1)因地域、政策、空间限制,无法实现面对面逼真交互需求;2)面对面交互的逼真感、虚拟与现实的既视感需求;3)不借助辅助设备、可裸眼感知的三维立体成像;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记录和再现的技术。其技术的关键和难点在于:运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光波信息。物体的空间位置、大小能完全被重现出来,非常适合运用于光学储存、虚拟重现和数据加40密。通俗讲,全息的技术价值就在于可对图像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存储与虚 拟立体还原。(2)应用方案整体方案基于中国移动智慧媒体云平台、全息访谈云平台,完成现场查勘后,分别于采集端、还原端进行场地部署,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摄像机、液晶显示屏、灯光系统、音响系统,及全息舞台涉及的桁架、吸光绒布、LED 成像屏、全息光膜等;依托 5G 网络,在还原端可实时看到采集端人物 1:1 三维立体成像,且是裸眼 3D 的即视感,最终呈现实时的、虚拟与现实逼真交互。应用方案包括 3 大部分:采集端拍摄及抠像、还原端呈现、扩展功能。1)采集拍摄及抠像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及图像合成处理,将绿幕间的人像(单人或多人)通过全息抠像能力进行抠像,通过 5G/专网传输至远端;会场的全息成像系统实时接收下行数据,并将图像 1:1 立体地还原在会场的全息显示系统中;在会场布置收音和视频监视模组,可将会场音频与画面实时传回绿幕间控制中心;除基本的实时会议功能外,还可实现文档分享等会务辅助功能;本地和远端的设备,通过中控系统可实现自动开闭。2)全息还原会场所见的全息影像为立体的 1:1 人像,会场的图像及音频反馈通41过监视系统与收音系统实时反馈回绿幕间控制中心;除实时的全息通信功能外,系统画面几乎无延时(0.8s 或 0.3s)。(3)扩展功能由于全息显示系统具有混合现实的技术特点,在会议过程中,可导入全息交互式文件,视觉效果极佳;系统所采集并存储的全息资源可存储在本地或云端,可供后续不限次数的观看或传播,可将一次性创作的价值无限放大;系统为开放式架构,可在 1 1 基础上增加分会场数量,或者与其他区域(分会场)进行连接,形成全息会议网络。图 20 黑龙江 5G 超时空全息访谈项目现场图42图 21 5G 全息“百戏盛典”直播现场图(4)应用价值全息访谈场景部署后,关于呈现场景、系统侧性能可向客户做如下保证:1)可保障双向实时互动,时延在肉眼可容忍的范围、即无肉眼时延感知;2)采集端可完成人物图像及音视频的采集、降噪处理、全息抠图、对端收音和视频监视等;3)还原端可实现人物图像及音视频的实时接收,1:1 三维立体成像,并可实现与该端其他人物的实时交互,裸眼 3D 的即视感,现实与虚拟的逼真交互。4)可根据客户需求完成全息交互文件的植入,提升视觉效果;5)可在系统中对所有文档进行存储,以供后续不限次数地观看和传播,将一次性创作的价值无限放大;436)系统为开放式架构,可在 1 1 基础上增加分会场数量,或者与其他区域(分会场)进行连接,形成全息会议网络。4.3.4 元宇宙应用场景(1)5G AR/VR/XR 制播基于 5G 网络高速率、低时延的特性,5G 超高清虚拟演播系统接入全景摄像、4K/8K 高清摄像机、将拍摄到的场景结合现场实景、绿幕、LED 屏幕,利用虚拟演播系统自身的实时抠像合成与虚拟拍摄和摄像机实时跟踪技术,将现场环境通过虚拟演播系统进行 AR/VR/XR虚拟内容制作。独有的遮罩虚化让虚拟内容和实景融合天衣无缝,三维遮罩控制还可以自行定义实景上的遮挡关系,实现虚拟工作室的虚实混合,将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结合在一起。图 22 场景模拟图44(2)5G IP 虚拟 IP 人物制作基于 3D 虚幻引擎可以“复活”卡通、二次元、次世代写真等多种风格虚拟 IP,并且配备完整的骨骼绑定和毛发服装,让数字人拥有细腻的面部表情,皮肤纹理以及毛发细节。图 23 活动现场图虚拟 IP 可以作为主持人、虚拟老师、虚拟主播、品牌吉祥物等多种角色应用在虚拟制作中。除此之外,虚拟 IP 还结合 AI 技术形成 AI虚拟主播,全息 AI 可交互数字人等多元化应用。结合全息设备、立式广告机、户外大屏等多种终端进行显示,带来了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与传统方法相比,实时数字人技术最大特点在于:不仅是停留在动作捕捉和动作的数据录制,而是通过实时的动作捕捉产生可以直播的最终实时动画,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动画制作成本和极大提高生产效率。4505典型实践46中国移动以 One Media 智慧媒体云平台为基础,聚合生态资源,面向 5G 4K/8K 超高清视频制播、5G 融媒体中心、5G 互动演播室等场景打造丰富的智慧媒体新应用,并落地多个标杆案例。5.1.1 项目背景伴随着 5G 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视频业务的日渐成熟,5G 慢直播成为各地景区的热门应用,慢直播在支持旅游品牌创建、旅游企业发展、城市宣传推广、发展旅游新业态、优化旅游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移动与商洛市文化旅游局合作,于陕西商洛落地 5G 慢直播项目,让网友们实现“云”上赏景,更好地感受商洛的大好河山。图 24 项目场景图475.1.2 建设内容中国移动携手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充分发挥 5G 高速网络与人工智能、高清视频等新技术优势,打造中国移动 5G 慢直播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景区打造新型的线上旅游方式,全面提升用户参与体验感。在商洛市商州区江山景区、商州莲湖公园、丹凤县棣花古镇、商南县金丝峡景区、商南阳城驿景区、柞水县溶洞景区、柞水县牛背梁景区、山阳县天蓬山寨景区、镇安县木王山景区、镇安县塔云山景区结合移动高速 5G 网络,建设了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5G 慢直播系统,将商洛的美景与文化以云端直播的方式展现给公众。5.1.3 实现价值本次 5G 慢直播系统的建设,突出了商洛旅游文化品牌及影响力,提升了游客的服务和体验,有效促进当地数字经济和文旅经济高质量融合发展,实现 IP 流量和商业价值的双丰收。5.2.1 项目背景为加快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媒体融合战略部署,结合山东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业务发展趋势,中国移动联合济宁能源集团建设全新的融媒体中心系统,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构建新型采编流程,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方式。485.2.2 建设内容山东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融媒体内容生产平台、指挥互联平台、全媒体演播室融媒体中心设备、全景演播室灯光设备、空调消防等融媒体相关的全套配套建设。图 25 项目场景图本项目以 5G 融媒体平台为支撑,用媒体矩阵一体化发展方向,按照“图文报道为基础、移动优先、视频优先”的媒体发展思路,构建“一云、一库、一中心”的分级运营支撑体系。5.2.3 实现价值通过山东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项目的建设,达到了“对内宣传贯彻、对外传递价值的一个声音”宣传效果,实现“统一的门户管理”“统一的策划指挥”“统一的稿件生产”“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发布管控”的“五个统一”。提升了山东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内外宣发水平,保障新闻发布内容安全,量49化传播效果,实现总分/子公司通联协作、打造汇聚分发矩阵,助力济宁能源集团融媒体中心由传统新闻生产模式向多维度应用、多终端服务转变,形成融媒体宣传运作的新格局。5.3.1 项目背景中国移动联合中国妇女报社,为其建设一套虚实结合的全景融媒演播大厅,主要功能满足 5G 高清制作标准,结合舞美、灯光、直播、录制、配音等各演播要素,集“融媒整合、演播创作、虚拟场景、直播互动、内外场联动”等功能于一体,整合报社纸媒与新媒体内容生产各系统,为中国妇女报社打造一体化的高清 5G 制播能力。5.3.2 建设内容第一,项目为中国妇女报社建设融媒体演播室,整体面积共计 200平米,演播区共占面积计 115 平米,划分出四个功能区域(嘉宾备播休息区、拍摄区、导播制作区、专业录音区)和一个公共区。演播室可支持新闻播报、访谈节目、远程会议及培训、站播、坐播、政策发布会等实景类节目。此外,在建设实景演播区域外,考虑到未来节目的多样化需求,还结合当今技术热点为客户建设了虚拟拍摄区,通过虚拟抠像设备和三维虚拟场景的配合,达到节目多元化、内容炫酷的效果。第二,项目为中国妇女报社建设了智能化生产平台。通过智能化视频生产管理,以视频生产库为核心,建立了一套多种素材汇聚、标50签管理、大数据智能推荐、在线音视频生产及审核的统一平台,可帮助中国妇女报社实现对全社业务系统与资源的统一生产和管理。5.3.3 实现价值项目的建设助力中国妇女报社打造全渠道、全媒体、全数据的“数智化”“统一化”内容生产新业态,提高了系统间的协作效率,进一步打破目前业务系统间“岛化”的建设模式,实现全社媒体资源的统一管理。同时,为强化内容建设和技术创新,在视频生产库的基础上,引入 AI 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生产,提供节目多渠道一键签发的能力,节省编辑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内容生产发布渠道的多样性与视频发布的便捷性,有效提升中国妇女报社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图 26 项目场景图5.4.1 项目背景目前,我国视频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均迅猛增长,逐步成为互联51网传播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应用好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紧跟移动化、视频化、智能化技术趋势,聚焦 5G 超高清视频直播、视频制作等领域,打通内容生产、采集、审核、分发等环节,由传统的纸媒向报网端微一体化、数字化转型。本项目中,中国移动利用 5G 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配合 5G4K 超高清背包轻量化、便携化的特点,协助重庆日报社完成户外 5G 超高清视频直播的场景落地。5.4.2 建设内容本项目协助重庆日报社部署 3 台 5G4K 超高清和背包及 1 台多路互动接收机。图 27 场景实现架构图5G 4K/8K 超高清视频直播场景解决方案借助中国移动 5G 网络、和背包等先进设备及技术,从媒体制作的“采编播发”等环节入手,52聚焦当下媒体直播热点,利用和背包将 4K 视频稳定传输到重庆日报进行制作,通过快速内容创作后,分发到电视、网络等用户,有助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在视频领域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5.4.3 实现价值项目的建设通过 5G 4K 背包设备,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切实解决了客户在人流密集区域、网络复杂环境下的单兵直播需求,助力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由传统纸媒向网端微一体化的转变。5.5.1 项目背景中国移动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智能媒体微服务技术与应用实验室”项目中共建合作内容。5.5.2 建设内容双方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合作:第一,媒体融合与传播项目核心技术攻关,结合传媒大学实验室双导播相关专利,通过对现有云导播技术升级,实现降低传输时延,提高导播视频输出质量(升级至可支持 4K),将系统向轻便化、短链条、数据驱动发展;第二,基于服务于大中国企的 5G 4K 融媒体中心微服务标准研究,结合媒体应用,研究微服务框架层、微服务管理平台、公共基础服务53等标准,构建适用于未来智能媒体时代的完整架构。主要定位在 5G 超高清直播、超高清云矩阵调度、远程全息访谈三个重点行业重点应用;第三,开展产业推广应用研究,根据研制的核心技术,形成专利池,积极进行产学研转化。5.5.3 实现价值首先开展 5G/4K 的直播、制播、转播的服务,服务于广大的各级融媒体中心、各领域直播业务、长视频、短视频等视听/媒体的节目制作业务。根据各方实际贡献及友好商议结果,联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各级各类奖项,以及申请获得知识产权。5406生态合作55中国移动以 OneMedia 平台为基础,以包容开放的态度,聚合生态资源,面向 5G4K/8K 超高清视频直播、5G 融媒体中心、5G 互动演播等应用场景深入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战略合作。中国移动积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推进“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等要求,顺应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全力落实集团规划,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充分发挥技术创新,通过 5G 网络、技术、资源和人才等优势,打造智慧媒体合作伙伴生态圈,与合作伙伴共定标准,设计行业顶层规划;共建方案,打造产业标杆示范;共拓市场,共享政企发展成果。共同加强新技术在智慧媒体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以科技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在推动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中奋楫杨帆。在 5G 技术发展成熟的未来,实时交互、虚实融合,万物互联、通感融合、天地一体的数字世界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创新,中国移动将持续发挥 5G 云网 DICT 的能力,推进构建资源共享、生态共生、互利共赢、融通发展的 5G 智慧媒体新局面。56声明本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公开信息资源并尽可能地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在此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表示感谢,所引用内容其著作权和版权归原作者、来源媒体、原网站所有。但是我们也知道,凡事总有可能挂万漏一,对本白皮书没有注明来源的内容提供者同样表示感谢。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白皮书内容可能不规范使用,欢迎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或许可他人使用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白皮书编制组联系方式:。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24 6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版)-数字经济分册(52页).pdf

    前 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人类社会已经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将数字经济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机遇,中国移动明确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新定位,制定实施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的新战略,全力推进新基建、融合新要素、激发新动能,不断满足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系统打造以 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 算力 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务体系,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本白皮书通过剖析数字经济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提出中国移动赋能数字经济愿景和内涵,展示了中国移动数字经济规划的顶层架构、基本原则、主要因素;对智慧招商、数字营商环境、数字资源运营等场景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中国移动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成功案例。本书编写组指导单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编写单位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主编郭英喆(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参编杨迁(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目录01行业趋势02愿景内涵03整体架构04应用场景05典型实践06生态合作101行业趋势21.1.1 国家规划2022 年 01 月 12 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到 2025 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展望 2035 年,数字经济将迈向繁荣成熟期,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规划从 8个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总体部署,即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聚焦培育数3据要素市场、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部署了提升数据质量、数字技术创新突破、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等 11 项重点工程。2022 年 12 月 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坚持改革创新、系统谋划,以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为前提,以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为主线,以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为重点,深入参与国际高标准数字规则制定,构建适应数据特征、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规律、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彰显创新引领的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为深化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2023 年 2 月 27 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要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健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绿灯”投资案例引导作用,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2023 年 5 月 12 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4要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进一步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优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降低就业创业门槛,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综上:在国家层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数字中国的宏观发展要求,是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助力,是加速赋能营商环境优化的有效手段。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级,打造更多前瞻性、主动性的应用场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1.2 国家法规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021 年 6 月 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自 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2021 年 4月 27 日,经国务院第 133 次常务会议通过,2021 年 7 月 30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745 号,公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自 2021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具体相关法律法规如表 1 所示,我国数字经济建设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健全。表 1 数字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概览(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名称实施时间决策会议信息化相关核心内容5法律法规名称实施时间决策会议信息化相关核心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2021.9.1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规范数据处理活动,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将数据主权纳入国家主权范畴,并进一步将数据要素的发展与安全统筹起来,为我国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提供法治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2021.9.1国务院第 133次常务会议旨在建立专门保护制度,明确各方责任,提出保障促进措施,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及维护网络安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制定的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1.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事项作了与时俱进的阐述,将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纳入保护范围,规定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平衡民事权益保护与技术创新利益。1.1.3 地方政策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国各地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持续完善。各地政策规划如表 2 所示。表 2 31 省市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省市名政策名称发布时间发展目标6称北京市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2022 年 11 月25 日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方面,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新技术基础设施等数字基础设施,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在数据资源方面,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护和开发利用,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推动数据要素有序流动,提高数据要素配置效率,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机制;在数字产业化方面,重点培育高端芯片、新型显示、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支持农业、制造业、建筑、能源、金融、医疗、教育、流通等产业领域互联网发展,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智慧城市方面,推进城市码、空间图、基础工具库、算力设施、感知体系、通信网络、政务云、大数据平台以及智慧终端等智慧城市基础建设;在数字经济安全方面,强化数字经济安全风险综合研判,推动关键产品多元化供给,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天津市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20212023年)2021 年 8 月 19日到 2023 年,数字化发展整体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数字经济创新引领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新高地。数字公共服务体系更加高效便捷,数字生活服务更加普惠可及。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全国领跑,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的数字治理新模式。“城市大脑”赋能发展的能力基本形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7术取得重要突破,数据资源要素实现高效配置,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逐步完善。上海市立足数字经济新赛道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2023 年 7 月 22日到 2025 年,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国家级数据交易所地位基本确立;数据要素产业动能全面释放,数据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引育1000家数商企业;建成数链融合应用超级节点,形成 1000 个高质量数据集,打造 1000 个品牌数据产品,选树 20 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示范标杆;数据要素发展生态整体跃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体系不断健全,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深化。重庆市重庆市数字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2 年 1 月 10日到 2025 年,基本形成产业发展体系健全、龙头企业引领带动、技术创新能力突出、数据资源要素富集的“五十百千”数字产业发展格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 10%以上。河北省加快建设数字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 年)2023 年 1 月 20日到 2023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 1400 亿元,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36%。到 2025 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 300 家,两化融合指数力争进入全国第一梯队,钢铁、石化、装备、农业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 2500 亿元,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40%。到 2027 年,我省数字经济迈入全面扩展期,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 3300 亿元,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42%以上,数字河北建设基本实现“数字经济高端化、数字社会智慧化、数字政府智治化”。8山西省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 年 7 月 4日到 2025 年,全省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5.4%,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迈入快速拓展期,数字化治理发展成效显著,数据价值化有序推进,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显现。辽宁省辽宁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若干措施2022 年 8 月 12日引导市场主体,要发展总部经济,壮大骨干企业,培育中小型企业,鼓励制造业企业剥离成立软件企业;提升产业能级,要做强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业,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加速培育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产业链提升,支持建设产业集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创新能力,要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标准建设,优化学科建设;营造发展生态,要支持创新创业,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支持,加大信贷支持。吉林省吉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23 年 5 月 4日到 2025 年,力争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 25%,培育 50 家以上大数据应用和服务示范企业,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为支撑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 年 3 月 22日到 2025 年,全国一流的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化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取得多点突破,工业和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达到全国上游水平,数字农业发展成为全国样板,育成一批数字经济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诞生一批“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建成一批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9培育若干全球知名、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经典品牌,培育形成数个优势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达到 10%,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新龙头。江苏省关于全面提升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导意见2022 年 4 月 8日到 2025 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数字产业集群能级跃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3.5%左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国示范,服务业数字化国内领先,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 年,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成为引领江苏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浙江省浙江省高质量推进数字经济发展2022 年工作要点2022 年 3 月 21日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保持全国前列,“三区三中心”和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 9000 亿元,同比增长 12%,营业收入突破 3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到 8900 亿元,数字贸易突破 6000 亿元;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增加值比重达到 7.1%;新增工业机器人 1.5 万台,累计建成 5G 基站 16 万个,新增我省主导的数字经济国际、国家标准 20 项,打造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数字化改革硬核成果,持续擦亮数字经济“金名片”。安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行动方案(20222022 年 8 月 18日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实现全覆盖,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上云用数等重点领域10省2024 年发展水平保持全国第一方阵,有力助推农业现代化,构建影响力大、竞争力强、普惠多元的服务产业新体系;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软件产业园,争创全国软件名园,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竞争力全国领先,继续保持和拓展人工智能语音技术全球领先优势,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力争 5G 网络覆盖能力进入全国前列,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体系全面建成并持续迭代完善。福建省2023 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2023 年 5 月 22日促进数据资源优化配置,要推进一体化公共数据体系建设,全面推进部门数据资源专区建设,扩大电子证照应用范围,加快数据应用场景建设,推动构建数据流通体系;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要加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能级提升,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全面推进数字商务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积极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全力办好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加快数字丝路建设,要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升级完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中新 TikTok(莆田)跨境电商生态园建设,持续深化“丝路电商”全球合作。江西省江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 年 5 月 25日到 2025 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持续快于全省经济增速、快于全国平均增速,努力实现规模倍增、占全省GDP 比重达到 45%左右,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深度显著11增强,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数字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南昌“元宇宙”等聚集区蓬勃发展,力争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山东省山东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 年 1 月 29日创新服务供给模式,2025 年年底前,基本建成与数字强省建设相适应的更具竞争力的创新性服务供给模式;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推进模式,构建数字经济多元、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强化数字经济运行统计监测,完善数字经济发展考核指标;加快数字产业发展,2025 年年底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力争超过 10%,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河南省2023 年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2023 年 1 月 25日基础支撑能力不断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年度投资500 亿元,打造 5G 精品网络,5G 基站总数突破 18 万个,数据中心机架数超 9 万架,全省物联网终端用户突破 1 亿户;核心产业能级持续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 8000 亿元,先进计算、软件产业规模均超过 500 亿元,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智能传感器等产业集群能级显著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省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到 52,农业生产信息化发展水平超过 30;政府数字治理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深化“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完成 30 项以上改革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新增50 项“跨省通办”事项、200 项“全豫通办”事项,建成一批智慧县城、数字乡村试点示范项目。12湖北省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2022 年 8 月 3日到 2024 年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达到5500 亿元,力争达到 5800 亿元,基本建成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全国产业数字化先导区、数据要素聚集区、中部地区数据治理样板区和新型基础设施中部枢纽节点。到“十四五”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7000 亿元,占 GDP 的比重超过 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 60%,在光电子信息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链和数字产业集群。数字政府管理效能明显提升,数字社会服务更加普惠便捷,数字生态更加优化,数字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高效能治理的主抓手、高品质生活的主支撑。湖南省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 年)2020 年 2 月 6日全省数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初步完善,湖南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产业聚集区和应用先导区。到 2025 年,数字经济规模进入全国前 10 强,突破 250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 15.8%以上;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45%,其中数字产业化总量突破 7500 亿元,产业数字化总量突破 17500 亿元。广东省2023 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2023 年 3 月 30日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快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硅能源产业、超高清视频产业、信创产业;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农业、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智慧交通;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持续深化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加快培育数13据要素市场,推动企业数据要素价值开发利用;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实施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协同创新。海南省海南省政府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20222025)2022 年 7 月 15日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培育跨境数据要素市场,提升经济运行监测能力,赋能重点产业数字化,到 2025 年底,在数据共享方面,可较好满足政务服务和封关运作对数据的共享需要,实现与国家部委垂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四川省四川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 年 11 月24 日到 2025 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超 3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43%,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中心和数字化转型赋能引领区,高水平建成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初步建成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贵州省贵州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 年 12 月29 日到 2025年,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3500 亿元;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实现倍增,在 GDP 中的占比达到50左右;三次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大数据深度融合改造全覆盖。二是在产业发展、数字治理、数据价值、数字基建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到 2025 年,构建形成特色引领的数字产业生态,打造数智驱动的数字治理标杆,建成全国一流的数据要素基地和集约高效的数字基础设施。三是对贵州 2035 年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展望。到 2035年,数字产业生态健全,数字政府全面建成,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引领全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和创新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全面引领经济社会发展。14云南省2023 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2023 年 1 月 17日省级财政安排 10 亿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全省遴选、培育、建设、推广 35个行业级大数据中心,实施 5G 融合应用“扬帆”云南行动计划,遴选 10 个 5G 应用融合标杆示范项目,省级相关领域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行业级大数据中心、5G 应用融合标杆示范项目予以支持。力争 2023 年数字经济投资完成 300 亿元。陕西省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 年)2022 年 9 月 30日通过三年努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超过 8%,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 58,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西部领先,数字经济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甘肃省甘肃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规划2021 年 9 月 21日到 2025 年,实现“一年显成效、三年上台阶、五年树标杆”,数据要素市场基本建立,数字产业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产业数字化水平有效提升,打造东西部算力资源调度先导区、全域经济数字化转型样板区、社会治理创新应用示范区。数字经济规模总量突破 5000 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上升 15 个百分点。青海省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2023 年 4 月 3日到 2025 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1200 亿元以上,年均增长 10%,占 GDP 比重超过 3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 270 亿元以上,占 GDP 比重达到 7%左右。创建 3 个以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过 10 万架,深度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绿色集约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全面建成。培育建设 315个以上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企业上云数超过4000 家。推动实施 74 个数字经济领域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158 亿元。经过三年努力,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数字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产业数字化水平持续提高,对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 年 10 月24 日到 2025 年,全区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及信息产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产业数字化进入全面扩张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具有较强创新力、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断涌现。基本建成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新兴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深入推进数字广西建设的实施意见2022 年 7 月 23日到 2025 年,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取得显著成效。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成效显著,数字化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取得显著进展,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 6%,力争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 2200 亿元,力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到 1000 亿元。西藏自治西藏自治区“十四五”信息通信业发展规划2021 年 12 月21 日到 2025 年,西藏信息通信业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信息通信公共服务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面向数据要素的一体化数字能力逐步提16区升,新兴业态和融合应用快速发展,新型行业监管体系初显成效,边远地区通信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持续提升。宁夏回族自治区数字宁夏“1244 N”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 年 3 月 2日围绕数字宁夏建设,推动实施“1244 N”行动计划,健全完善组织、规划、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宁夏节点和国家(中卫)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政务、数字化社会“四化”工程,培育引进一批生产和运用数字的企业,2023 年数字信息产业产值达到 850 亿元,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 36%左右(力争到 2027 年达到40%以上),加快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通信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 年 11 月 1日到 2025 年底,5G 用户普及率达到 56%,行政村 5G 通达率达到 80%,千兆光纤端口占比达到 1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同;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 20.75 个,千兆宽带用户占比达到 10%。1.2.1 运行情况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 年),17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 50.2 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 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 41.5%。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 15.4 万亿元,同比增长5.5%;软件业务收入达 10.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2%;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 1.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5%。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 年),从整体看,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已连续 11 年显著高于同期 GDP 名义增速,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 9.2 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为 41 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分别为 18.3%和 81.7%,数字经济的二八比例结构较为稳定其中,三二一产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 44.7%、24.0%和 10.5%,同比分别提升 1.6、1.2 和 0.4 个百分点,二产渗透率增幅与三产渗透率增幅差距进一步缩小,形成服务业和工业数字化共同驱动发展格局。1.2.2 发展趋势“十四五”时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抢抓发展新机遇、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焦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挑战,数字经济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方面大有可为。(1)关键领域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和“刻度尺”,随着新18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标准在科技与产业间的桥梁作用显著,支撑数字经济普惠性增长、弥合数字鸿沟、释放数字红利,在全球创新版图和产业布局深度调整中成为关键要素。(2)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进一步规范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成为各国的共同探索方向。可信数据空间为数据要素市场参与各方提供信任的技术契约,全球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入多元主体共建共创、企业竞争加速推进、定价策略多样探索的新阶段。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和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渠道进一步扩大,让全体人民能更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3)数字营商环境优化进一步加速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数字营商环境建设将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政府提供的服务进行串联,解决传统营商环境服务碎片化的问题,可为企业和公众提供高质量、高满意度的服务体验,有效打破时空阻隔。当今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对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信息高效透明的传输,推动市场服务形成闭环,进一步加速数字化营商环境的建设,就成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902愿景内涵202.1.1 中国移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愿景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引发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为加快推动这一进程,需要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中审视理解“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纵观历史,能量和信息是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主线,两者共同决定了文明发展的高度。纵览文明演进历程可以看出,无论是能量还是信息,都是驱动文明进步的生产力,即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本质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信息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主导因素,连接、算力、能力正成为当今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推动能量和信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速融合,不断引领和创造新的需求。一是信息能量化,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数智能量”,信息的传送、存储、处理将如同获取电力一样方便快捷、即取即用。二是能量信息化,随着能量转化和运用的过程被全面“比特化”,大到星球、小到细胞的“数字孪生”不断生成,为能量的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提供全新手段。三是信息能量一体化,能量和信息深度交织、相互促进,催生无人驾驶、脑机接口、元宇宙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启未来世界无限可能。发展数字经济,通信运营商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推动者。一直21以来,中国移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着力构建以 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连接 算力 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新基建、推进数字产业化、科技赋能千行百业,让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数字经济发展。2.2.1 中国移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内涵数字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国有企业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为网信领域中央企业,中国移动处于“两个做强做优做大”的关键交汇点,聚焦主责主业,奋勇当先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推动企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发展数字经济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中国移动将勇担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作为移动信息产业链“链长”,中国移动将当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者,合力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当好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促进形成融合贯通的产业链;当好产业协同合作组织者,支撑构建繁荣共生的产业链。中国移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品质一流的 5G 网络,提供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连接服务”。“5G AICDE”信息技术群的融合创新,为跨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构建泛在融合的算力网络,打造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务”。信息网络正从以网络22为核心的信息交换,逐步向算力为核心的信息数据处理演进升级。汇聚全社会泛在算力资源,满足多样化业务需求,推动网络与算力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三是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中台,输出统一封装、灵活调用的“能力服务”。中国移动打造的智慧中台能力服务体系,是应用软件、硬件设备、平台、规范标准、组织、流程、文化等一系列元素有机结合并形成的运行机制。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融合互通、协同共进,一起构成“连接 算力 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促进资源、要素的高效汇聚、流动、共享,推动实现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支撑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2303整体架构24紧密围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政策指引,遵循“2522”整体框架,形成数字经济建设总体架构,如图 1 所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形成包含“展示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业务应用体系、平台支撑体系、数据资源体系、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在内的建设发展方案。把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作为振兴突破口,全面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图 1 总体架构(1)链式改造: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顶层设计的两大支柱,规划再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因城施策:依据城市战略定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信息化基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科学定位,合理配置资源,25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设计。(3)融合共享:以“实现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技术融合,以及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跨层级、跨地域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为目标。(4)协同发展:体现数据流在城市群、中心城市以及周边县镇的汇聚和辐射应用,建立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体系。(5)多元参与:开展数字经济顶层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政府、企业、居民等不同角色的意见及建议。(6)绿色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考虑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发展、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7)创新驱动:体现新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将数字经济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载体,推动统筹机制、管理机制、运营机制、信息技术创新。(1)应与国家城镇化、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有机的结合,与城市其他相关规划、政策文件相衔接。(2)应推进数字产业集群化、产业布局合理化、政府管理高效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民生服务便捷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等目标的实现。(3)应事先做好内外部环境分析,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层面26对数字经济战略目标、重点工程、保障措施、实施管理等进行设计。(4)应考虑政府、园区、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实际需求。(5)应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展开,确定战略目标、重点工程、保障措施、实施管理等内容,并宜区分需求和目标的轻重缓急。(6)应重点考虑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打造区域间、经济圈内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链共通、经济效益共赢的协同发展模式。(7)应注重制度和理念的重塑,建立一套能适应当今数字化发展趋势、充分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制度体系。2704应用场景28本文选取智慧政务、智慧招商、乡村经济、智慧物流,共 3 个有代表性的场景作详细分析。4.1.1 应用需求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举国上下,各级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极其重视,将其作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抓。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方,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投资方为了利益的最大化,也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目前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上存在产业链顶层设计不充分、上下游关联度不高、产业不聚集等问题,不利于区域企业持续发展,完成产业转型升级,从而难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并持续为地方经济作出贡献。智慧招商是将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招商的实践经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解决地方政府投资运营难、企业入驻投资难的问题。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提高了招商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4.1.2 应用方案坚持“为招商投资全面赋能”的功能导向,充分利用大数据计算,利用海量企业数据源、市场数据等,建立数据挖掘及分析平台,自主挖掘招商线索,实现文化、体育、旅游、健康、养老等领域适配企业筛选,提高政府和企业、人才之间投资信息对接效率,达到高效招商29的目标,从而建立起有利于集群发展的软配套基础。建立适当的经济模型,针对特定的投资人进行需求分析,量身定制招商方案,从而快速提升招商效率,促进项目落地。通过语义分析等智能识别,深入挖掘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产业、企业与人物、企业的历史投资轨迹、分支机构信息,以及高管动态等信息,通过交叉分析与智能算法,建立具有多个维度的目标企业库,精准筛选高价值的招商线索和锁定目标招商企业,让招进的“商”更符合区域发展需要,以支撑招商工作者快速研判和决策。招商投资促进大数据平台同时应为投资者提供土地规划信息、政策推荐、资源配套、金融服务和法律咨询等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服务,实现定制化、智能化招商投资。4.1.3 应用效果顺应新时代精准招商的需求,解决传统线下招商时间限制大、覆盖面小、成本高等诸多缺点,构建集推介宣传、招商服务、投资促进、项目管理、智慧政务等核心功能于一体,集企业、部门、开放平台等招商投资主力军于一体的招商投资促进大数据平台,提升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总体水平和质量,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4.2.1 应用需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国办发202230 号)政策要求,实现惠企利30民政策智能匹配、快速兑现的能力;实现涉及企业和个人审批一网通办、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政策直达直享的能力;实现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构建惠企利民政策移动端服务体系,提供在线申请、在线反馈、应享未享提醒等服务。营商环境是地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地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营商环境的优劣对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全国各地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建设,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营商环境评价方式存在基层任务繁重、自由裁量权大、评估周期长等问题,亟待探索营商环境考评新途径。4.2.2 应用方案(1)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考评1)指标管理系统:用于配置指标体系内容,实现对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分级、分类管理。通过构建算法模型,为指标得分提供计算逻辑,实现对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监测事项分配权重和最终得分计算。2)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发布数据采集任务,实现指标数据采集项的部门报送,并对数据采集过程进度进行动态监控。对于可自动采集对接的业务数据,经由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通过营商环境数据工厂进行对接,而对于不可自动采集的监测事项,则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以报31送和填报的形式进行采集。3)任务督导系统:用于动态跟踪监测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情况、营商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营商环境创新激励情况,形成工作闭环,促进任务落实。4)市场感知系统:以日常感知数据为基础,年终集中开展年度满意度调查为补充,创新加入舆情监测数据,多源归集并综合运用市场主体满意度数据,结合数据特点建立满意度模型,多维度、交叉分析市场主体满意度情况。5)分析研判系统:基于模型的运算分析,对各市(地)营商环境计分和现状分析,形成各指标问题清单,经专家审核后形成营商环境报告。6)对标对比系统:用于区域指标与国内标杆地区、省内各市(地)间指标对标对比,可视化展现与对标地区在时间、环节、成本、便利度等措施上的差异,找到指标短板弱项,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供有力支撑。7)营商政策系统:通过设置关键词,对国内各地区政府官方网站政策信息和各大新闻网站营商环境资讯进行监测和搜集,自动添加分类标签,经人工审核后纳入资料库,形成营商政策系统。8)综合展示系统:构建集数据汇聚、存储与管理、处理、融合分析及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展示系统,以营商环境多维数据为基础,建立数字化营商环境监测分析模型和算法体系,综合呈现营商环境立体画像、各指标改革现状。329)微信小程序:依托微信小程序“轻捷简便”、“用完即走”的优势,构建微信小程序,部门利用小程序对营商环境监测情况随时随地进行查看,部门可根据地区、指标、时间、关键词等多维度进行营商环境相关政策的搜索,形成微信生态圈模式闭环状态。10)营商环境工作门户:对平台进行后台管理,包括用户及用户权限的维护、管理等,并支持配置部门账号且对应到责任人。根据用户角色设定对应业务流程和规则,提升工作效率。11)营商环境数据工厂:数据工厂对营商环境数据进行汇聚、治理、加工,及时清洗问题数据,为营商环境监测业务提供数据依据,为营商环境数据开发、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运营提供支撑。(2)免申即享免申即享应用系统以政策服务企业和个人为核心,建设政策综合服务系统,系统包含两个用户端和多个应用子系统。1)免申即享门户子系统:免申即享服务应用系统作为面向全省企业和个人政策免申即享服务的一体化系统。分为用户门户和职能门户,面向全省企业和个人各项政策服务功能,便捷服务用户侧的政策服务功能;面向政府职能人员的政策服务和管理功能为职能门户,提升政策服务效率。2)奖补政策要素管理子系统: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个人/企业档案系统,获取企业/个人信息、企业/个人画像数据,结合免申即享应用政策要素的标签和分类,重新加工处理形成新的信息归集,为政策精准推送、精准匹配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可以全方位、多维度了解33企业的发展状态。3)奖补政策服务子系统:用于政府侧工作人员对政策的新增、发布、检索、解读、时效管理、专项管理。对政策要点的阅读和已发布的政策的企业标签的查看,还可对政策评价的概览,如政策评价是否良好、企业标签是否合理等,实现了政策管理者对政策的高效服务。4)免申即办子系统:免申即办管理功能主要为了管理免申即享类型专项的申报审批。免申即享类专项是指通过政府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群众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也可为政务工作人员提供政策推演,让更多的政策能免申即享,政策推演主要是根据政策和事项的核心要素、企业和个人的共享信息构建政策推演模型,智能计算可享受政策奖补的企业清单和企业能获得的奖补金额。5)奖补政策精准推送子系统:奖补政策精准推送主要提供惠企政策和利民政策与对应办理事项梳理,并通过政策与企业标签和个人标签的对应映射,实现相关企业和个人精准匹配。匹配结果经审核后,将涉企惠企政策通过系统精准推送至企业和个人,同时通过站内信,短信,邮件等方式提醒通知企业和个人,促使政策精准触达。6)行政管理子系统:行政管理主要是对企业和个人的政策免申即享服务过程中,便于通知和调查政策服务的相关事项,以及政策精准推送过程中的及时消息提醒企业和个人的智能化行政管理工具。7)拓展服务子系统:结合地方特色建设面向区域内的企业及个人的特色服务专区,包括百大项目、企业包保、帮办代办、人才引进等34特色服务功能。也可拓展系统的健壮性,对系统的各类业务进行过程预警,过程预警主要是对应用系统的每个环节的时效和办理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对重点业务模块、重点业务厅局和地市建立预警机制,如对审批环节、企业咨询处理环节等进行时限分析,做到全流程可回溯和预警。8)奖补政策用户应用子系统:用户空间为企业和个人用户建设就昂布事项空间,该模块引用政府服务平台和企业/个人信息中心用户空间及企业/个人信息画像能力,在免申即享应用系统上可实现用户政策的收藏、咨询、评价,可查阅精准推送政策、申报状态等信息。满足用户及时查阅政策相关信息。9)奖补政策标签管理子系统:基于全面的企业和个人信息、政策信息,为企业及个人进行多维度奖补政策标签化管理,可自定义政策要素相关的企业及个人的标签化规则,设置标签调度周期;对政策标签可支持标签导入和管理。4.2.3 应用效果建立营商环境监测考评体系,通过大数据手段全面反映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展和实际效果,能够持续、全面、客观的监测“放管服”改革成效与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地成果,敦促各地区、各部门查找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有助于推动各地区和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地区间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良性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354.3.1 应用需求当前,发展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数字资源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中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若实现有效利用,不仅能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更能推动数字经济的长效发展,数字运营是盘活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释放数据红利的重要手段。4.3.2 应用方案(1)打造数据底座:打造统一数据底座,通过该数据底座为数据运营全流程提供良好的开发利用环境,是实现数据智能化、精细化运营的重要载体,最终实现“菜单式”服务、清单式管理。(2)打造应用一本账:将面向该需求的数据供给形成标准服务,为全域提供半成品的、大颗粒度的动态服务,支撑各部门在此基础上做差异化裂变,可涵盖行政执法、依法审批、依法监管、依法监督等业务应用。(3)打造组件一本账:组件中心建立全域公共组件目录,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支撑组件,开发者只需要通过填表配置或拖拽生成前端组件的方式,即可完成后台管理系统的快速搭建,提升应用开发效率,节约投资成本。(4)打造数据一本账:将各种数据资产进行统一管理,数据来源、36数据格式、数据存储位置、数据使用情况等信息实时管理,从而实现对数据资产的全局管理和协调,提高数据资产的价值和利用效率,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规范化申请流程实现对数据调用的标准化、规范化、集中化管理,对内部接口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高效利用,从而提高数据调用的效率和精确度,杜绝数据接口滥用现象。4.3.3 应用效果遵循整体集约的原则,支撑打造政府、企业、智慧城市服务提供商多方参与的数字资源运营生态,创新运营模式,挖掘运营价值,持续提升业务、数据、服务水平,实现数字资源配置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所有数字化转型建设相关方通过审核后,均可进行各类应用、组件、数据等相关产品“一键下单”“一键上架”,实现数字资源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高效共享、开发利用。3705典型实践38中国移动秉承数字化发展理念,深耕数智生产方式变革,旨在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以 OneCity 平台为基础,聚合生态资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强大的解决方案,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生态宜居各场景打造丰富的标杆案例。5.1.1 项目背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动荡调整与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数字技术成为重构产业要素布局的重要因素,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突破,全球主要经济体均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发展,出台相关发展战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数字经济发展面临重要战略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对数字经济发展作出全面战略部署。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是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造新发展动能、把握发展主动权、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抉择。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数字经济发展将为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创新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是助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经济增长点的有力推手。395.1.2 建设内容建立和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推动 5G 移动通信、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通信网络;建成覆盖各行业的低成本、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物联网网络;推动*优势产业大数据资源池建设,建成横向融政务、社会、行业,纵向覆盖*两级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公共支撑新技术基础平台支撑体系初步建成。构建和丰富数字经济产业应用。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建筑装配、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领域发展“数字化应用样板间”;构建产业链数字化服务体系;种植业、畜牧业实现生产、加工、储藏、包装、运销各环节数字化流程贯通。推进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通过“城市大脑”应用推广,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相融合,并进一步打造数字建造、数字园区、数字社区、数字城市等城市新业态。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应用在工业领域的普及,推进装备制造智能化水平和生产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贯通,发展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推进数字经济应用在服务性广泛应用,推动企业管理和服务效率提升,拓展供应链物流、智能仓储、数字电商、数字服务、“非接触经济”等新业态新领域。丰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较强竞争力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打造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多元40主体数字应用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支撑有力的数字化人才体系;推进数字农业、数字建筑、智能制造、数字贸易、数字文化、数字旅游、数字能源服务等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新品牌,引领地区数字应用创新。5.1.3 实现价值数字经济规划将助力某地数字一体化布局,突破要素和产业空间限制,更高水平培育创新主体,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深化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化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科技支撑,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5.2.1 项目背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国办发202230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14 号)、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黑政发202117 号)和黑龙江省“十四五”优化营商环境规划(黑政规202120 号)政策要求,实现惠企利民政策智能匹配、快速兑现的能力;实现涉及企业和个人审批一网通办、惠企政策精准推送、政策直达直享的能力;实现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符合条件的企业或个人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构建惠企利民政策移动端服务体系,提供在线申请、在线反馈、应享41未享提醒等服务。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政务服务效能,黑龙江省省营商局、省政务大数据中心牵头,建设了黑龙江省惠企政策服务平台。5.2.2 建设内容第一,创建全省统一惠企政策服务专区。在黑龙江政务服务网(PC端、移动端)创建惠企助企服务专区,建设贯穿省、市(地)、县(区)三级的统一惠企政策服务入口和枢纽。第二,建设企业和基础数据库。拉通涉企省直部门(包括市监局、工信厅、科技厅、税务局等)各类业务数据,实现一企一档,构建全省 317 万市场主体的企业基础数据库、标签库,具体数据包括基本信息、经营信息、知识产权信息、信用信息等;归集全省实施的国家级、省级、市(地)级、县(区)级惠企政策、解读、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建设统一的惠企政策库、事项库,截止目前涉及 10 个中省直部门和 13 个市(地)共 146 个政策,524 个事项。第三,政策事项结构化。对惠企政策事项的适用范围、办理条件、政策标签进行结构化梳理,对可量化的标签指标进行数据化。第四,企业画像政策精准推送。结合全省市场主体库、企业标签库、政策标签库通过大数据智能匹配算法,自动关联匹配政策事项和企业,一键推送给企业用户,实现“政策主动找企业”。第五,企业简化申报。充分发挥市场主题库和历史申报材料库共建共享作用,对42库中已有的企业申报数据和材料进行自动回填和复用,避免企业申报数据和材料重复填报,减轻企业负担。第六,部分事项免申即办、免申即享。对于特定名单类奖补惠企事项、企业免申报即享受。第七,结果公示。惠企政策奖补事项审批完成后,结果及时在平台公示,企业可随时查询。第八,服务能效监测过程预警。制定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权利与职责,结合平台对政策发布统计、服务效能分析、兑现落实分析三个维度及时监测政策落实成效,对政策服务不达标的情况进行及时预警通报。5.2.3 实现价值通过建设黑龙江省免申即享应用系统,有效盘活企业经济运行数据,充分挖掘企业经济数据的价值,提高黑龙江省政府对企业发展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各业务部门间协同工作,提高办公办事效率;助力管理企业及服务企业,孵化高科技创新业务发展壮大,培育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促进政府监管和企业监督有机结合,有效监管区域经济发展。黑龙江省免申即享应用系统紧密结合全省企业服务的业务和特殊人群的个人需求,投入使用后能够有效整合企业和个人数据,把静态基础数据变成活的数据,通过矩阵标签技术,为各个部门提供业务查询分析的技术手段,为经济运行展示分析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地促进黑龙江省营商风格转型升级,实现企业改革精准化、精细化,减少行政管理成本。同时通过可视化分析展示、经济运行分析、企业的43管理等应用服务,为政府管理人员提供直观的经济运行状况、经济趋势的发展,把黑龙江省打造成全国营商环境提升改革示范区。平台覆盖省、市(地)、县(区)三级政策事项。建设企业档案库,实现“一企一档”,平台已录入全省 317 万经营主体档案信息,创建 23 个企业标签。统一政策发布、兑现公示。平台已发布惠企政策 242 条,政策解读 22 条,惠企事项 767 条,公示已兑现服务事项 64 条,惠及企业729 家,兑现金额 6.39 亿元。已完成相关省直部门和市(地)账号开通和权限配置,累计开通省、市、县 727 个惠企政策事项实施单位,授权账号 1330 个。4406生态合作45中国移动以 OneCity 平台为基础,聚合生态资源,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生态宜居等方面打造丰富的智慧城市新应用,中国移动全力构建基于5G 算力网络 智慧中台的“连接 算力 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中国移动将进一步筑强创新链,深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双链融合,构建融通生态、壮大产业集群,与全产业链携手,全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共同构建更繁荣的移动信息产业生态。(一)开放智慧城市平台,建立智慧城市生态图谱中国移动全面链接智慧城市上下游产业,累计引入合作伙伴 100余家,基本实现智慧城市市场需求全覆盖,通过跨界融合的、业务创新与生态链合作伙伴实现共享共赢。(二)丰富智慧城市应用,促进智慧城市方案融合中国移动基于 5G、边缘计算、移动云等新兴技术和资源,构建了以通用方案为主,特色应用方案为辅的生态体系,累计收录产业链合作伙伴方案 300 余个,融合解决方案 50 余份,极大丰富的提高了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建设维度和质量;(三)构建智慧城市基准,开展智慧城市标准设定中国移动以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移动雄安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为智慧核心,加入北京市数字经济标准化委员会,积极参与智慧城市上下游产业标准设定;同时与合作伙伴积极进行资源互补,顺利完成 OneCity 体系部分模块国产化认证工作。46中国移动将与合作伙伴一道共绘新蓝图,凝练共性需求,明确发展路径,推动智慧城市产业链整体优化升级,共同构建源于产业、服务产业、功能互补、共享共赢的“产业链命运共同体”。此外,还要共拓新模式,强化创新链、供应链、资本链有机协同,实现从“攻出来”到“用起来”的紧密衔接,强化以资本力量推动产业发展,激发商业闭环“内驱力”。共建新平台,打造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产业链协同创新基地,推动智慧城市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深度交流合作,助力打造高质量现代智慧城市产业集群,构筑开放、合作、共赢的移动信息产业繁荣生态。声明本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公开信息资源并尽可能的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在此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表示感谢,所引用内容其著作权和版权归原作者、来源媒体、原网站所有。但是我们也知道,凡事总有可能挂万漏一,对本白皮书没有注明来源的内容提供者同样表示感谢。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白皮书内容可能不规范使用,欢迎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或许可他人使用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白皮书编制组联系方式:。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24 5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版)-IT运维分册(65页).pdf

    前 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以及居民对于城市治理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诉求的不断增加,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着大量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落地,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运维保障的诉求也在日益增加,因此如何依托先进的技术、方案、资源,建立完善的智慧城市运维服务体系至关重要。中国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运营商,积极投身于智慧城市建设与运维,以推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运营的深度融合,为城市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体验。中国移动在智慧城市运维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为智慧城市建设、运维提供数据支撑和信息平台支持;其次,中国移动在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和经验积累,可以为智慧城市提供可靠的运维技术保障和解决方案。本书结合中国移动在智慧城市运维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经验,通过阐述智慧城市相关政策导向、行业发展现状对智慧城市领域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通过智慧城市运维愿景、内涵的相关描述总结了智慧城市运维的本质及目标;依托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范围的制定为智慧城市运维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从流程、技术、资源及项目案例方面分别阐述了中国移动在智慧城市运维领域的服务能力。旨在为推动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平稳运行提供有力参考。本书编写组指导单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编写单位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润建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编高有军、刘子毅(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参编赵剑明、贾然、杨维强、周欢欢、许伟杰、李东太、徐鲁旭(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张博、李伯涵、卢鑫源(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陈盼、汤志伟、孙任、唐雪林、黄能柠(润建股份有限公司)徐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王杰、杨朝令(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录01行业趋势02愿景内涵03服务内容04能力简介05典型实践06生态合作201行业趋势31.1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实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并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合作改善城市服务、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运维涉及的范围广泛,包含了信息技术、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等多个领域。政策导向成为推动和规范智慧城市运维发展的关键因素。(1)多项政策都在鼓励和指导智慧城市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例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全球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为支撑的数字中国,这为智慧城市运维的数字化提供了方向。(2)数据安全法明确规定了数据收集、处理和使用的标准,智慧城市运维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数据安全与公民的隐私权利。智慧城市运维过程中,网络安全至关重要。(3)网络安全法要求必须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保护体系,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加强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安全。(4)智慧城市应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国家的环保法规为智慧城市运维提供了清晰的标准和指引。(5)根据国家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方向,智慧城市在运维过程中应增强公众参与,通过互动交流平台等方式,让市民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城市的运营管理。(6)国家正积极倡导建立“政府、产业、学术、研究、民用”等多元协同创新机制,这为智慧城市运维模式创新提供了可能。4(7)政策鼓励引入最新的科技进行数据分析预测,提供更高效率的服务。例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在智慧城市运维中的应用。总的来说,国家针对智慧城市运维的政策导向,不仅规范了数据、网络安全的使用,也指明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为智慧城市创新运维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它们将一同推动智慧城市运维更高效、更安全、更人性化的发展,提升公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1.2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管理和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城市各项功能和服务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运维作为保障智慧城市平稳运行的重要一环,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运维行业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1)运维平台的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运维平台在提升运维效率、实现智能化管理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可处理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高系统可靠性;它还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分析,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优化方案,进一步提升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2)自动化运维工具的应用:随着运维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运维工具被应用到企业中,例如 Ansible、Puppet 等。这些工5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自动化部署、配置管理、容器化等方面的运维工作。(3)智慧城市运维行业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城市运行数据,从而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支持。这使得城市管理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趋势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4)运维安全性的重视: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的增加,运维安全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因此,如何在保障业务正常运行的同时,加强运维安全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5)运维人员技能的要求提高:随着运维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运维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运维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工具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6)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运维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602愿景内涵7中国移动在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领域的愿景是结合智慧城市相关信息系统的技术、业务特点,建设一个高效、智能的运维体系,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对智慧城市相关信息系统的持续支持和优化。核心目的是提高智慧城市相关的业务运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保障业务稳定和安全进而达到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这个愿景,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提高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服务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实现对 IT 系统的智能监控、故障预警和自动处理,减少人工干预。(2)优化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流程和管理体系,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运维流程,提高运维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提升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的质量,加强对运维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团队建设,提高运维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保障运维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保持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的创新性和适应性,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需要保持创新和适应性。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可以不断优化和改进运维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8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的本质主要是通过合理地利用运维服务所涉及的流程、人员、技术、资源来确保运维服务的目标,保障系统主体可以正常、高效、平稳、安全的运行。通过合理的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管理流程规范,确保智慧城市 IT运行维护工作的高效执行,并使运维工作人员的工作变得有章可循,降低了工作的难度,保证了工作的质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通过设置合理的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人员组织架构及制定合理的人员技能提升机制可以提升整体运维服务的效率,确保运维服务的质量。通过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相关的新技术采用、新平台的打造、新应用的丰富以确保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在快速地新技术变革、迭代过程中的创新性和适应性。充分利用各类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资源如运维管理平台、告警监控平台、灾备管理平台、智能客服系统等来提高整体运维服务的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903服务内容10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模式,旨在保障企业 IT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平稳、安全、高效运行。本文以 ITSS 中 IT 服务生命周期(PIOIS):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监督管理为指导原则,结合智慧城市系统运维服务诉求特点,制定了智慧城市系统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内容要求,进而更好地帮助智慧城市领域相关客户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智慧城市相关领域业务持续向好地发展。图 1 智慧城市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113.1.1 运维咨询智慧城市运维咨询需根据 ITSS 规范与地方标准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一系列运维咨询服务,旨在帮助城市有效整合和使用各种资源,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和公共服务质量。可以为城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城市科技化、智能化,有效地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1)需求支持智慧城市运维咨询的需求支持需要全面覆盖技术、业务、政策、人力资源和应急响应等方面,为智慧城市运维提供专业、系统、有效的咨询服务。在智慧城市运维过程中,可能需要引入不同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因此,技术咨询需求将提供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这些技术,包括系统或平台的选型、架构设计、软硬件配置、系统测试和优化等。咨询服务可以针对不同的城市业务流程,提供优化和改进建议。例如,对于公交调度管理、环保监测、公共安全等具体业务,都需要详细分析现有运维流程,然后提出优化方案。由于智慧城市涉及众多法规政策,咨询还包括如何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关于数据安全和公民隐私的法律法规,以及专门针对智慧城市的国家或地方政策。12智慧城市运维需要一支高效的团队,咨询服务应提供如何建设和管理这个团队,包括人员培训、团队激励、人员配置等。咨询服务需要提供如何应对各类紧急情况的建议,包括设备故障、数据泄漏、网络攻击等,以保证智慧城市运维的持续稳定。(2)数据分析咨询在智慧城市项目中,数据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城市建立高效、安全的数据管理体系,包括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和使用等方面。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可以从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以辅助决策和优化服务。(3)IT 基础设施咨询IT 基础设施咨询可以提供高效、安全、稳定的运维服务。智慧城市运维中的 IT 基础设施咨询,涵盖了对智慧城市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的规划、配置、优化和管理等服务。这类咨询主要帮助实现智慧城市的运维效率、安全性和稳定性。包括物联网卡在内的硬件设施是智慧城市 IT 基础设施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卡能够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使得各类设施能够互相通信、共享数据,提升智慧城市的运维效率。对于物联网卡,咨询需要包括选择适合的类型(如 NB-IoT、LoRa 等)、正确的配置、有效的管理等方面。除此之外,咨询服务还应当介入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的选择和配置,确保它们能够满足智慧城市运维的需要。同时,还需要提供关于云计算平台、数据中心、服务器等的规划和优化建议。13在软件方面,咨询服务应当覆盖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的选型、配置和优化,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软硬件之间的配合,实现最大的运维效率。(4)运维安全咨询在构建智慧城市相关系统时,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运维安全咨询服务可以提供全面的安全咨询,包括制定安全策略、评估系统安全性、解决安全漏洞、应对安全事件等。通过这些服务,可以有效保证智慧城市的数据和服务安全。(5)运维优化和自动化运维咨询服务可以帮助智慧城市相关项目改进运维流程,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可以通过引入新的运维工具和技术,实现运维任务的自动化,提升服务质量和稳定性等。(6)成本评估提供运维成本评估咨询服务,通过分析智慧城市项目的运维成本结构、制定成本预算和优化成本策略等,帮助客户实现成本控制和优化,提高项目整体效益。(7)风险管理提供运维风险管理咨询服务,包括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定期进行风险监测等,帮助客户有效预防和应对潜在风险,确保智慧城市项目的稳定运行。143.1.2 运维建设智慧城市的运维建设,宗旨是保障智慧城市的各项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平稳运行,智慧城市的运维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智慧城市的稳定运行,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确定以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为底线,保障智慧城市业务系统稳定运行。首先制定运维管理制度、制定问题处理、资产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等覆盖运维全生命周期的线上流程规范。其次根据 SLA 组建终端硬件服务网点、业务系统运维驻场团队、IT 基础运维团队、二线专家团队。最后在集中运维中心设立统一的运维服务台、运维监控、工单流程、智能客服、资料管理、数据备份管理等运维辅助工具。关注运维阶段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同步实现风险防控。图 2 运维管理体系153.1.3 运维保障智慧城市的运维保障是一个全面、持久的过程,其目标是确保城市的信息化设施和服务能够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智慧城市的运维保障服务需要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地确保系统和服务的正常运行,为用户提供高效、质优、安全的服务,从而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运维保障。在技术方面,通过各种手段保障服务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并且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及时应对系统故障、网络安全问题以及日常维护中出现的各种挑战,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楚、准确地向客户解释复杂的技术问题和方案,提供全面的用户支持服务,解答用户的问题,解决用户在使用服务中遇到的困难。例如使用负载均衡技术提高服务的处理能力,使用冗余和备份技术防止系统故障,采用先进的监控工具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采用多层安全防护措施,以保护智慧城市系统和数据免受攻击。在设备维护保养方面,服务器等软硬件、配套类基础设施可采购原厂商或有资质的第三方服务商并约定 SLA,确保系统设施疑难问题和紧急问题快速定位解决,保障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流程方面,首先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处理和恢复故障问题。其次,制定符合智慧城市特点的运维管理制度规范、流程规范,对过程进行监督考核、持续改进;制定问题处理、资产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等覆盖运维全生命周期的线上流程,这包括制定故障处理流16程、建立应急预案,以及提供 24 小时的技术支持服务等。最后建立完备的灾难恢复计划,并进行定期的演练,以确保在发生重大故障或灾害时能迅速恢复服务。实施主动维护,定期检查设备软硬件运行状态、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从技术力量、应急资源、调度机制等方面建立重大保障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重大节假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等重要时期的专项保障服务,确保重保期间业务稳定性、可用性及连续性。在资源方面,建设使用监控、工单、智能客服、资料管理和数据备份等运维管理工具,提升运维效率,提升项目运维阶段信息化管控能力,组织开展基于运维数据的运维经营分析工作,持续优化项目运维能力。运维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及制度规范,优化运维工作流程,充分利用现有的运维辅助工具,不断探索新的运维技术,从而确保运维服务工作的高效性、稳定性、节约性及创新性。中国移动通过对自身运维咨询能力、运维建设能力、运维人员能力、运维培训能力等方面的充分整合及创新为智慧城市运维提供了技术保障基础;通过先进的管理、流程规范的建立使智慧城市运维服务执行有章可循,提高了运维工作效率和问题解决速度,为客户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引入先进的运维辅助工具促进智慧城市运维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运维工作的可靠性,降低了运维的成本;通过17新技术与运维服务结合的不断探索研究确保了智慧城市运维服务的创新性、适应性。1804能力简介19中国移动积极推进网络运维的数智化转型升级,率先开启“三零三自”数智化运维转型之路,面向客户提供“零等待、零故障、零接触”的新型网络与 ICT 服务,面向一线运维打造“自配置、自修复、自优化”的数智化运维能力,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布局,主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统筹推进自智网络升级演进,攻关填补多项网络与 AI 融合的技术空白,积极分享中国移动自智网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设立“移动信息产业链-自智网络子链”,充分争取政策支持,建设了“智慧网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汇聚产、学、研合作伙伴,打通理论、技术、标准、应用的创新全链条,打造跨领域、大协作的协同创新基地,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中国移动基于对智慧城市数字化运维转型诉求的洞察,以及在通信领域多年的经验积淀,运用基于服务化的架构、DevOps、AI 等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客户提供全向能力匹配的运维系列产品及虚拟化运维转型服务,赋能客户在 5G 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中国移动基于服务化架构和 ITIL 标准的服务流程,为客户构建了面向 5G 网络的运维管理系统和管理流程。紧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政策指引,全面落实“十四五”总体发展规划,形成“五位一体”的 IT 运维服务总体架构,如图 3 所示。20以“强大的运维保障工具、完备的运维管理制度、先进的运维服务理念、科学的运维组织架构和关键的 IT 运维技术”为主要组成部分的 IT 运维服务体系,构建起一座坚固的运维服务力量大厦,以确保各项业务的顺利展开。把做大做强做优 IT 运维作为振兴突破口,全面助力数智化转型发展。图 3 OneService 运维服务系统(1)强大的运维保障工具OneService 一体化运维平台,主机监控、业务监控、运维客服、资料管理、运维工单系统、报表管理、自动化运维中心等,以数据为基础、以 AI 为支撑、以业务为向导,应用先进的实时大数据和机器学21习技术,IT 运维与业务经验深度结合,打通后端 IT 支撑系统与前端业务应用之间的信息断层和管理断层,提升业务与管理效能。建立 24 小时运维客服热线和值班制度,用户在使用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也可以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2)完备的运维管理制度为确保运维服务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协调地进行,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相关政策、技术体制、业务规程、法规等的内容和要求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覆盖各类运维模块,包括从组织实施到施工验收的各个方面,实现运行维护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3)先进的运维服务理念在互联网化和移动化的背景下,传统的运维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随着虚拟化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运维管理的复杂度和难度大大增加,传统的运维思维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运维服务,我们通过不断地学习、融合、创新,打造先进的运维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运维服务。(4)科学的运维组织架构我们构建了科学全面的运维组织架构,在运维管理委员会的管理下,项目管理组、专业支撑组、现场保障组、后备资源组各司其职,对客户问题提供及时且高效的响应,保证客户问题及时有效解决。(5)关键的 IT 运维技术22我们一直秉承着开放、融合的运维理念,在多年运维经验基础上不断引进新的技术与能力,形成针对各类运维场景的技术与能力。(6)发挥标准引领作用中国移动作为 DICT 的领航者,结合自身优势与中国信通院、中国信标委等组织联合编制一体化政务云智能运维平台技术能力要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政务云平台性能要求信息技术云计算分布式云通用技术要求信息技术云计算云迁移工具技术要求等多项标准文件。(7)卓越的绿色节能运维能力中国移动致力于提供绿色节能的运维管理服务,紧跟“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打造绿色节能运维管理机制,在保障系统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采用卓越的绿色节能管理措施,优化系统能耗结构,实现绿色节能运维。4.1.1 全面的运维技术(1)运维咨询能力中国移动具备运维顶级咨询能力,主要涵盖了广泛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它能够帮助城市从技术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智慧化改造。集合了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运维咨询能力:具备丰富的 IT 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包括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安全等各个方面。能够理解和分析复杂的技术问题,提出有效23的解决方案。能够进行数据清洗、挖掘、分析等工作,使用先进的工具和算法,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了解各种安全风险和威胁,掌握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等技术,能够设计和实施全面的安全策略。掌握城市的业务需求和挑战,能够从业务角度思考问题,提出符合实际需要的解决方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楚、准确地向客户解释复杂的技术问题和方案。除了技术和业务层面,还具备战略思考的能力,能够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帮助城市进行智慧化的战略规划。(2)运维建设能力中国移动围绕集团创世界一流企业及“做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的总体目标,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打造以智慧城市 OneCity 为核心的产品能力体系,以树立新理念、采用新技术、打造新平台、丰富新应用、构建新生态为宗旨,提供全面的 DICT 集成服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图 4 DICT 集成能力体系24中国移动具备多项 IT 领域相关的专业公司资质及证书,如 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符合性证书(运行维护方向),ITSS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符合性证书(云服务方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证书等,这些资质和认证表明了公司在 IT 服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云服务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成熟度。同时也可以提供系统化运维体系的建设和运维产品的建设,以提高城市运输、安防、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管理效率。运维体系的建设主要通过对硬件、软件和人员的管理,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运行。运维产品则涉及各类高科技工具如 AI、大数据等,引领城市资源配置的智能化,以满足城市功能的多样化需求。强大的运维建设能力为客户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为智慧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1.2 完善的运维流程制定符合智慧城市特点的运维管理制度规范、流程规范,同时对过程进行监督考核、持续改进;制定问题处理、资产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等覆盖运维全生命周期的线上流程,确定智慧城市运维场景,梳理出智慧城市统一运维流程。中国移动编制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维制度,常态化支撑制度的有效落实,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根据运维服务工作情况持续优化完善。25图 5 运维管理制度根据智慧城市运维需求,梳理定制统一的、可执行的、符合 ITIL标准的服务流程,规范运维服务,并注重服务流程监控和改进。图 6 运维服务管理流程建立明确的运维团队职责分工,从云资源、主机、数据库、业务系统等各方面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件件有人响应。26图 7 运维管理责任分工建立覆盖全业务系统的工单管理体系,对各项日常运维工作进行统一报备和审批,做到全面纳管,定制符合现状的运维工单流程,满足各种类型流程需求。图 8 各类运维工单流程建立 4A 安全管控流程,对全量业务系统的主机进行纳管,运维人员通过 4A 平台政务外网或互联网客户端进行账号认证,双因子账号认27证通过后,发起资源操作申请,待运维、安全组审批通过后可通过 4A堡垒机登录主机,在进行主机、数据库高危操作时会触发金库审计功能,需再次提交金库申请方可可继续操作。图 9 主机访问流程针对公众侧、政府侧建立完善的问题处理流程,做到问题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理。图 10 问题响应处理流程资源的申请、变更、回收全生命周期进行流程化管控,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28图 11 资源管理流程定期组织开展数据备份恢复演练,验证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对演练流程进行详细精确的制定和把控,做到未练先演,心中有数。29图 12 数据备份恢复演练流程图4.1.3 专业的运维团队(1)运维人员能力运维人员作为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服务体系的建立者和践行者,30其在确保运维服务高质量完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托标准的人员组织架构划分原则作为指导,进行人员职责、层级、角色、权限的合理划分不仅可以保障运维服务的高效率、高质量的执行,也能提升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服务的可用性、便捷性,降低整体运维成本,进而体现在居民对于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任及满意度的提升上。智慧城市运维必须具备过硬的人员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知识和技能:智慧城市运维人员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城市规划、信息技术、通信网络、安全管理、监控与预警技术、备份恢复、数据库、网络、云计算和虚拟化等领域的知识。掌握自动化运维技术,包括脚本的编写,服务自动化部署、配置管理,了解智慧城市系统的工作原理、各种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并熟悉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2)技术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智慧城市运维人员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需要能够及时应对系统故障、网络安全问题以及日常维护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并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3)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运维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共同推进智慧城市项目的运营和发展。4)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智慧城市运维人员具备应对风险和应急情况的能力。具备快速反应和决策的能力,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31静和稳定的心态,并能够有效地组织应急响应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影响。5)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智慧城市运维领域发展迅速,技术日新月异。为了保持运维能力的竞争力,运维人员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在日常,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不断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趋势,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雄研产业研究院)作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政企条线下新型智慧城市领域行业能力建设的专业公司,当前拥有人员总量 4000 ,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超过 90%。针对运维人员组建方面,公司以明确目标、职责分明、层级合理、资源优化等为人员组织架构划分原则组建了组织统一、职责明确、分工有序、协同高效、技术能力过硬的三级专家支撑团队,打造了智慧城市一体化运维组织。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各类智慧城市运维领域的专业人员,具备较强的 IT 运维领域的流程规划和方案设计能力,能够针对智慧城市的特性和需求,设计出完整、实用且高效的运维流程;确保各项工作的标准化和有序化;具备审计和评估现有运维流程的能力,根据审计结果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持续提升运维效率和质量;具备一定的指导能力,能够通过培训和示范,使其他人员(包括非专业的 IT 人员)理解并按照既定流程执行相应工作。(2)运维培训能力智慧城市运维培训是保障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32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运维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增强客户满意度,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运维培训工作,包括对客户和运维工程师的培训。1)对客户的培训对客户的培训旨在提高客户对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增强客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帮助客户更好地利用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解决方案培训:向客户介绍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的架构、功能和优势,帮助客户了解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高客户对系统的认知和理解。平台操作培训:指导客户如何使用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包括系统的操作流程、数据分析和应用场景等,帮助客户熟练掌握系统的操作方法,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和效率。安全知识培训:向客户介绍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的安全机制和防范措施,增强客户在系统使用中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帮助客户保障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2)对运维工程师的培训对运维工程师的培训旨在提高运维工程师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提高运维的质量和稳定性,保障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架构培训:深入剖析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的技术架构和设计理念,包括系统如何进行模块划分、如何实现高可用性设计、如何33保证数据一致性等。使运维工程师能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核心设计思路,从而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运维工作。系统部署和维护培训:指导运维工程师如何进行系统的部署、配置和维护等操作,提高运维工程师的系统运维能力和效率,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安全培训:重点强调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包括如何防范网络攻击、保护数据安全和确保系统稳定性等。向运维工程师介绍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的安全机制和防范措施,增强运维工程师在系统运维中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保障智慧城市相关业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技能提升:通过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专题培训、参加行业会议等方式,让运维工程师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和行业趋势。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和水平。4.1.4 先进的运维资源建设使用 4 类运维类工具和 4 类管理类工具,进一步提升智能化运维管理水平。34图 13 运维管理工具(1)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是由一门户、四中心、一管理库组合而成的全栈式智能运维一体化平台。实现资源集中管理,在一个平台上对所有资源统一监控;实现运维操作自动化,运维管理流程化,构建智慧运维大脑,加速推进运维场景无人值守智能化。图 14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35(2)数据库运维管理系统从数据库基础资源分配、自动化安装部署、统一运维监控、数据库深度巡检、性能容量管理、高可用管理、SQL 审核管理、备份恢复等功能。为客户实现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库的基础能力。图 15 数据库运维管理系统(3)灾备管理平台围绕容灾业务系统,实现容灾切换与回切、业务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容灾环境数据回流,全局流量动态监控,当发生故障导致生产环境无法运行时,灾备管理平台可快速拉起容灾系统,持续提供服务,保障业务不中断。36图 16 灾备管理平台(4)智能客服系统智能客服系统提供以客户服务为核心,统一服务平台,统一服务资源,为客户提供全天候、多媒介、一站式、个性化和智能化服务。图 17 智能客服系统(5)智慧运维管家智慧运维驻场管家通过集中化运维、运营化运维,智能化运维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管家式运维服务”。37图 18 智慧运维管家(6)4A 安全管控平台实现对主机和数据库的统一安全管控,加强安全管控流程和机制建设,提高信息系统安全防范能力,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具备“可管理”“可控制”“可运维”“可管控”的能力。全面提升项目运维安全,杜绝运维人员违规及违法操作,避免数据泄漏。图 19 4A 安全管控平台38(7)能效管理平台能管平台打通数据中心动环系统、群控系统、运维管理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精准和全面的能耗分析、能效分析、节能诊断等功能,以数据驱动节能运维工作的进行;引入冷源设备能耗模型和制冷系统参数寻优的 AI 手段,实现制冷系统节能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图 20 能效管理平台4.24.2.1 运维技术的发展历程信息系统运维由来已久,运维技术的发展与业界的整个技术趋势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其中在运维发展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手工运维阶段,所有的运维问题基本靠人工操作完成,系统管理员通常身兼多职;其次是脚本工具阶段,在各种自动化脚本产生后,大量重复繁琐的运维操作转化为脚本来实现,提高了运维效率;随着微服务、容器技术的兴起及 DevOps 的出现,运维脚本实现的各流程被有机地串39联了起来,运维技术迎来了流程与工具阶段;当前伴随着大数据、计算机算力、人工智能的发展运维技术发展到了智能运维阶段,智能运维技术利用监控、分析和自愈机制来预测和解决问题,使运维工作更加高效、可靠真正实现了闭环的运维智能化。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新技术与运维服务的结合与创新,旨在优化运维服务的工作模式,提升运维服务的准确性及效率性。4.2.2 大型语言模型对运维服务的赋能大型语言模型,如 GPT-3.5,不仅具备卓越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还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其中之一就是对运维领域的赋能:辅助类的赋能:大型语言模型可以为运维团队提供强大的工具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快速地解决问题。通过与模型交互,运维人员可以获取实时建议、诊断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这种辅助类的赋能可以大大提高运维效率,减少系统故障对业务的影响。其次,大语言模型可以自动生成运维文档、操作手册和故障排除指南,减少了人工编写文档的工作量,提升了文档的质量和准确性。颠覆类的赋能:大型语言模型不仅可以辅助运维,还可以颠覆运维领域的传统方式。它可以利用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建立自动化的运维对话系统,使系统管理员和终端用户能够通过自然语言与系统进行交互,完成常见的运维任务。这种形式的运维赋能了非技术人员,降低了运维门槛,使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运维工作中,提高了业务团队和技术团队之间的协作效率。同时作为他还能与传统的智能运维40平台相结合,用于分析海量的日志、监控数据和故障报告,发现潜在问题的模式,相比于智能运维在文本类问题的处理中有更高的准确性,有助于减少维护成本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型语言模型作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顶尖成果,虽然对文本处理效果极佳。但是在数理分析,调用链分析等领域仍然有待进步,也正因如此,在实际应用中,也更多地采用传统 AI 算法 大型语言模型共同赋能运维场景的方式,这也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被证明比采用单一方法有更好的效果。4.2.3 大型语言模型运维服务的应用场景目前,大型语言模型与运维领域的结合已经逐渐成为现实。这些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不仅在文本理解和生成方面表现出色,还在自动化运维、故障检测和决策支持等关键运维任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移动也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将这些模型应用于实际运维工作中,以提高效率、减少故障时间,并更好地管理复杂的 IT 基础设施。41图 21 大模型运维应用场景如图 21,主要展示传统的 AI 算法与大语言模型共同赋能运维场景,核心的 AI 算法平台以及大语言模型平台,在数据采集组件的支撑下,利用特征提取,微调等方法完成数据分析,并强化算法能力,让通用领域大模型具备运维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借助 prompt 管理等工程化方法向上支撑大语言能力中心,大语言模型中心作为能力中台支撑供各个业务场景调用。从而实现数据到模型再到业务应用的能力落地,使得大语言模型的能力在故障自愈、调用链路诊断分析、网络故障诊断、日志分析、告警分析等运维场景得以充分地利用。4.2.4 大型语言模型运维应用愿景大型语言模型在运维领域拥有令人兴奋的潜在价值。它们不仅能42够提高运维效率,还可以在系统可靠性和用户体验方面取得显著突破。这些模型的融合将对未来运维技术带来深远影响,因为它们可以自动化故障检测、实现智能修复、优化资源管理,并提供更智能、响应迅速的用户支持。后续,中国移动将持续开展大语言模型在运维服务领域的探索及应用创新。这包括开发更高级的自动化故障诊断和修复系统,优化自动化运维流程,提高自然语言界面的智能水平,以及深化大型语言模型在文档生成和用户支持方面的应用。此外,大型语言模型的安全性和可解释性也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以确保它们在运维领域的广泛应用。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强大的运维技术,更高效的系统管理,以及更出色的用户支持体验。大型语言模型将成为运维领域的关键推动者,为企业和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支持。通过深化研究合作,我们将能够实现更多创新,将这些潜力变为现实,为未来的运维技术开辟新的前景。4305典型实践445.1.1 项目背景按照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提出的“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治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等规划要求,此县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此县经济、产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生态,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美丽、平安、智慧的新局面。此县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内容可概括为“1 朵云 1 中心 1 平台 1统一门户 N 应用”,1 个县级智慧城市管理运营指挥中心,包括指挥中心装修、LED 大屏及 IT 基础设施;1 个县级智慧城市项目城市管理平台,包括城市物联网平台、数据平台、治理协同平台、综合展示应用平台;16 应用包含智慧停车、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城市项目APP、智慧环卫、智慧市容市貌、智慧工地、产业及招商服务、智慧执法、智慧政务、智慧应急、智慧消防、智慧党建、智慧发改、智慧环保、智慧河道等。5.1.2 维护内容针对项目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组织机构、制度规范、IT 资产、信息安全、运行维护等进行管理,有效地融合组织、制度、流程和技术,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施规范和专业化管理,落实运行维护费用,使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持45续改进运维工作,为平台管理者提供平台运维监控、系统日志分析、平台服务状态监控等运维保障功能。完善运维过程中各个流程管理来确保系统健康运行,达到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5.1.3 实现价值此智慧城市项目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为基础,集应急管理中心、城市管理中心、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于一体,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一体化、智能化、开放性运行平台,提供对城市和系统平台的体征监测、状态监控、告警管理、设备预防、日志管理、统计分析、综合管理、集中展示、数据分析、融合服务、决策支持等服务,提高了系统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服务效能。5.2.1 项目背景某省数字政府以“优化营商环境、利企便民、激发市场活力”为目标,依托新一代数字技术,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提升,构筑“低成本、高品质”营商环境。“十四五”期间,某省将立足技术制高点,建设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的数字政府,形成协调推进有力、技术体系完备、安全管理有序、制度规范健全的现代政府新格局,形成共建共享共治共同富裕的数字某省。为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期间某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目标,指导全省各级政府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任务和工程化项目落地,根据国家46相关部署和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O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某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和某省数字政府建设系统集成规划设计的要求,建设某省数字政府建设系统项目。5.2.2 建设内容(1)“12345 N”总体架构坚持全省“一盘棋”工作机制,构建某省数字政府“12345 N”体系,即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1 条主线,管理和技术 2个架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 3 个关键链条,某省快办(一网通办)、某省政通(一网协同)、12345 热线、不来即享 4 个特色品牌,省、市、县、乡、村 5 级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N 个政务服务应用系统。(2)技术架构构建某省数字政府“1 网 1 云 1 基座 1 支撑 1 中心 1 平台 N 应用 1 入口”的技术架构,即全省政务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大数据基座、一个公共应用支撑平台、一个运营指挥中心、一个政务服务能力平台、N 项应用、统一线上入口服务。(3)一体化运维以“业务不能断、数据不能丢”两条底线为根本出发点,打造“咨询规划、能力交付、产品部署、持续运维”四位一体的数字政府运维能力体系。基于 ITSS 标准化运维体系,从人员、过程、资源、技术等四方面推进数字政府一体化运维体系建设。统筹擘画一体运维架构,47构建统一运维模式,组建集中运维团队,制定标准化运维制度流程,强化业务运行监控、运维服务响应与支持、业务系统容灾、政务数据定时备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咨询等运维服务能力,结合数字政府项目运维实际需求,制定面向应用运维的系列运维管理办法和细则,配置 31 个线上化运维作业流程,编制 8 类 47 项运维制度和办法;通过设立统一的运维服务台、建立集中运维中心、组建一线运维团队,拉通后端技术支撑团队,锻造数字政府运维组织保障能力;通过打造智慧运维监控平台、运维工单系统、智能客服系统、驻场运维管家系统、容灾备份系统、安全运维管控平台等六大运维信息化工具,打造数字政府工具支撑体系,进而实现智慧化、标准化、敏捷化的数字政府一体化运维模式。5.2.3 实现价值2021 年夯基垒台,对标先进省份,完善智慧城市标准规范体系,建成周密完备的数字政府基础设施体系,做优政务一张网、连接政务一片云、打造大数据基座,全省运营指挥中心初步与各系统对接,实现政务信息连通,初步提升某省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2022 年成熟定型,建立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完成主要建设任务,初步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模式基本成熟定型。20232024 年巩固提升,深化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持续推进数据开放、共享、融合,实现政府数据与市场数据、社会数据深度互联共享。2025 年争先进位,打造全国闻名的某省智慧48城市服务品牌,形成完善的智慧城市标准规范体系、应用支撑体系、组织机制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建成“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的服务型智慧城市,有力引领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打造智能化运维体系。某省项目通过采用一体化运维方式,组建省级运维中心,设立全省统一的运维服务热线、组建集中化运维团队、开展全省集中运维监控、推进全省一体的本异地数据备份,实现政务云、政务网、政务系统、系统安全的一体化集中运维,按照项目实际情况,梳理制定智慧城市运维制度、手册,规划智慧城市运维流程,在运维监控、工单流程、数据备份、运维服务、系统容灾、安全管控等方面建设智慧化智慧城市运维工具,持续提升运维效率的同时,通过运维经营分析,持续提升政务云资源使用率,压降项目运维成本。其中自研的监控平台、工单系统、资料管理系统等在项目运维工作中深度应用,产品功能不断优化,运维场景不断丰富,实现运维能力和产品支撑能力同步提升。图 22 智能运维体系495.3.1 项目背景东北某省数字政府项目以“数跑某省”为统领,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全面打造企业和群众办事环节最简、材料最少、时限最短、费用最小、便利度最优、满意度最高的“六最”特色营商品牌。从重塑业务流、优化管理流、贯通数据流方面开展某省数字政府建设,构建省市县一体的某省数字政府总体框架,搭起数字政府的“四梁八柱”,其中建设全省一体化运维服务体系的目标是保障某省数字政府项目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持续运行。5.3.2 建设内容基于东北某省数字政府项目实际运维需求,从运维组织架构、运维管理平台、运维团队建设、运维制度流程等方面构建某省数字政府运维服务体系。(1)运维组织架构:建立省数字政府运维组织架构,包括人员职责、管理层级、工作流程等,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运维流程。(2)运维管理平台:建立省数字政府运维管理平台,包括运维监控系统、工单管理系统、运维热线平台等,实现全面的运维监控和故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50(3)运维团队建设:建立省数字政府运维团队,组建专业化的运维技术团队,包括技术支持、运维管理、安全保障等,提高运维能力和效率。(4)运维流程标准化:制定省数字政府运维流程标准,包括故障处理、变更管理、性能优化等,实现运维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5)运维服务质量保障:建立省数字政府运维服务质量保障机制,包括运维服务评估、服务质量监控、服务反馈等,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6)运维知识管理:建立省数字政府运维知识管理体系,包括知识库、培训、技术沉淀等,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7)运维合作机制:建立省数字政府运维合作机制,与相关厂商、服务商、院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数字政府运维体系建设。5.3.3 实现价值构建省数字政府运维服务体系,旨在为省级数字政府项目建立一套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运维体系。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控和运行问题的及时处理,确保省数字政府项目业务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服务。(1)专业化、精细化、运营化1)建立组织统一、职责明确的运维团队,具备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512)对某省数字政府业务系统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安全、稳定、高效运行;3)对某省数字政府的应用和业务进行运营和管理,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2)标准化、可视化、可量化1)制定统一、规范的运维流程,确保运维工作的规划性和一致性;2)可视化的监控系统,实时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预警;3)制定可量化的运维指标和绩效评估体系,为运维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有力支持。(3)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1)自动化的工具和流程,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提高运维效率和准确性;2)通过对运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提高运维可视化和可量化水平;3)智能化的工具和算法,对某省数字政府的运行状况进行预测、预警,提高服务响应速度。5.4.1 项目背景(1)项目概况北京某互联网数据中心是其在华北地区的重要节点机房,位于北52京市大兴区,总建筑面积 3.8 万 m2,可容纳 1388 架整机柜(8.8kW/台的高功率密度机柜),已上电机柜 1380 架,装机率为 99.4%,目前 IT 负荷约 11000kW,负载率 90%左右,PUE 设计值为 1.3。项目承载其搜索、地图、钱包等核心业务,客户对安全性、可用性要求极高,同时互联网企业对新技术应用、降本增效也有业内最高要求。(2)运维需求本项目要求我方负责数据中心暖通、电气、弱电等基础设施自有资产(本项目为我方与其合作共建项目,基础设施资产为我方自有资产)的运行维护和维保工作,基础设施运营管理需通过 UPTIME M&O(管理和运行)认证,机房楼内的动力环境可用性不得低于 99.99%,即每月动力环境不可用时间小于 4.4 分钟。节能方面,在整个机楼合计年均 IT 负载达到 70%的条件下,年均 PUE 不超过 1.4,若年均 PUE值大于 1.4,我方承担超出部分电费的 10%,若年均 PUE 值小于 1.3,客户按照节省部分电费 10%的金额向我方支付奖金。5.4.2 建设内容项目构建起一套一体化运维管理体系,同时注重加强人才储备管理,以全面提升运维管理机制效率和运维管理服务能力,将运维对象的“质”(服务质量)与服务对象的“效”(应用成效)深度耦合,以质促效,如下:节能管理:建立系统调优参数表,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机房温度,加强设备维护,关注强烈影响能耗效率的蛀点;53预防性维护:建立维保设备清单,建立维护保养工作计划表,制定并实施主要设备的维保操作流程;运维分析:对整个运维态势进行分析、评估和总结,包括:整体评估、运行成效、当前问题、改进措施;计划管理: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暖通系统运维计划、电力系统运维计划、弱电系统运维计划、消防系统运维计划等;故障处理:遵循机房故障处理流程,并按照其中要求对故障进行分级、通报、处理和分析总结;标准操作:制定并实施数据中心设备常见操作的标准流程,对一些重要操作将做好预案并进行审核后方可执行;日常巡检: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建立巡检制度,定义巡检设备的重点巡检关注内容,并做好质量控制、记录、保存;应急预案:根据要求制定数据中心应急预案,包括常见突发事件、单点故障及带病运行的隐患;应急演练:结合数据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每年的应急演练计划,做到定期组织,全员覆盖;工单管理:日常运维的常见操作都以工单的形式进行,所有的工单都有跟踪和记录,并存档备查;文档管理:编制文档管理目录,并建立文档管理系统,同时纸质文档集中放置,重要参考文档和资料有备份;容量管理:建立容量管理流程,包括空间、电力、制冷,且定期54输出容量报告,定义供电和暖通链路的容量短板;日志、报表:建立班次日志制度,每个班次都按规定填写日志;按规定制作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危害物资及场景识别:在危害物资存放地点或者危害场景地点设置显著的提醒标志,定期进行危害物资和场景的相关培训;设备轮换: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制定机房设备轮换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专题问题优化:根据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按需进行相关专题调研优化;关注行业重大运维事件,展开针对性学习分析;组织及岗位设定:根据业务需求和机房规模配置运维人员,建立明确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分工制度,建立专职人员配置及专业资质要求制度,建立人员个人信息及联系方式列表,建立关键人员备份制度;人员发展及培训:建立员工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含新员工入职培训);供应商管理: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及联系人列表,保证出现紧急情况有专业的咨询人可查;机房 6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U)、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5.4.3 实现价值为达成客户 SLA 要求,项目运维团队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55依据 UPTIME M&O 管理体系和标准制定了一套运维体系,并通过最大化利用自然冷源和策略调优等手段保证 PUE 压降。主要手段有:维护操作规范化:针对性编制了维护操作流程(MOP)58 项、标准操作流程(SOP)46 项,应急操作流程(EOP)33 项;事件、问题、变更流程全面落实:通过 PDCA 循环提升事件处理效率,降低重大事件发生概率;自然冷源利用最大化:通过提高供水温度、改善水系统换热效率等措施,最大化利用自然冷源,降低运行能耗;设备工况调整最优:通过调整水泵转速、冷塔串联、充分采取蓄冷罐等措施,改善水泵、冷却塔、冷水机组性能曲线,提高运行效率。2017 年,本数据中心以 90.5 分高分数通过 UPTIME M&O 认证,运维管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PUE 连年下降,2022 年均 PUE 为 1.15,全年累计节省电量 1500 万 kWh,节省电费 900 余万元,减排二氧化碳 5111 吨,获得客户 PUE 奖励 90 万余元,节能水平业界领先。5.5.1 项目背景华北某省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占地 1402 亩,总建筑面积 62.1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总投资 150 亿元,计划建设 18 栋仓储式数据机房,提供 20.4 万标准机架(2.5kW)服务能力。目前共启用 8 栋机房楼,每个数据机房建筑面积 22000 平方米,共计 18000 左右机架、80000 业务设备。56该数据中心运维需求场景较多,需维护数据中心在用和在建所有机房,包括智能化、IDC 网络系统、云系统以及二枢纽 IDC 机房涉及的所有 IDC 业务设备、网络、系统软件等的 IT 设备和机房物理环境。专业涉及云计算、网络、安全、智能化、监控、传输等多个领域。5.5.2 建设内容现场由网络、安全、云平台维护、智能化、客户支撑、监控、移动云、专项服务组,共计八个专业组 64 名一线人员进行现场维护工作,同时,由多位网络、安全等各领域专家组成二线支撑体系。此外,引入 OneService 运维方案,结合此数据中心运维现场庞杂的需求,将资源集中管理、监控融合分析、运维操作自动化、流程处理自动化等多种智慧运维手段引入运维工作中,构建智慧运维大脑,打造监管控一体化的新运维模式,加速推进此数据中心整体运维能力智慧化。5.5.3 实现价值项目涵盖了 IDC 全业务运维,我公司自承接后重建运维业务流程,在传统 IDC 运维基础上结合自有经验和定制化智能产品,引入OneService 运维方案,依托一、二线运维体系,融合了 IDC 综合运营支撑能力、IDC 基础设施运维能力、智慧运维平台能力,通过运维工作,实现了此数据中心运维的“一体化、集中化、智能化、自动化”。575.6.1 项目背景西南某行业云数据中心总占地 118 亩,建筑面积 15.6 万平方米,总投资 29.4 亿元,含设备投资超过 160 亿元,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建筑耐火等级 1 级,累计投产机架资源 17734 个,是该省最大规模最先进的数据中心,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2019 年集团公司进行“云改”,加速打造云计算核心能力,优化全集团云网资源体系。面向外部客户需求,统一“移动云”品牌,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服务;面向公司自身内部需求,建立三朵云,即 IT 云、业务平台云和网络云。5.6.2 维护内容平台整体定位为混合云架构,完善了本省云能力底座,与集团公有云形成能力互补。主要满足发改委、党政军、垂直行业等客户的业务需求。我公司负责维护行业云运维工作,服务能力主要包括售前(需求沟通、方案核对、资源测算、资源核对)、售中(实施沟通、产品开通交付、功能配置)、售后(资源变更、日常巡检、数据安全备份、故障处理、资源核查)、专项(平台建设、重点保障、日常培训、客户现场支持、工单系统支撑)等。585.6.3 实现价值行业云项目的运维工作,为该省政务单位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资源平台。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按照“集约高效、共享开放、安全可靠、按需服务”的原则,以“云网合一、云数联动”为架构,实现政府各部门基础设施共建共用、信息系统整体部署、数据资源汇聚共享、业务应用有效协同的客户需求。开展政务大数据开发利用,为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有力支持,提供为民服务,提升政府现代治理能力,在有效降低重复建设资源、节能环保的基础上,提高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该省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需调配、即需即用、有效共享。通过合理规划、小步快跑的方式,在实现建设集约化、信息共享化、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满足该省各政务部门、委办局 IT 基础设施的应用需求,为该省未来政务大数据产业奠定基础。5906生态合作60中国移动基于 OneService 运维品牌,整合了丰富的生态资源。秉承 ITSS 的前瞻理念,在引进关键技术如 AI、5G 等元素的同时,形成了一套结构化、体系化的运维流程与制度。我们倾力确保业务连贯性和数据安全性,为广大用户提供专业、规范的运维服务,使运维工作得以有序、高效地推进。同时,我们从人员、过程、资源、技术四个维度着手,逐步打造智慧城市标准化运维服务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积极投身于智慧城市的运维与运营工作。尤其是在业务系统、IT 基础设施和业务等各层面,我们深耕细作,涵盖了标准规范的制定、咨询、工具构建到运维保障等多个领域,旨在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与运维效率。我们明白,科技日新月异,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我们欣喜于眼前的机遇,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将要面对的挑战。然而,中国移动坚信,完善的生态合作模式是我们做好智慧城市运维的关键。中国移动将通过开放的合作、高效的运维和创新的技术,构建一个更美好的智慧城市。我们期待与所有的合作伙伴一起探讨智慧城市的未来,共建生态共赢的智慧城市。面对未来,我们充满了期待;面对挑战,我们勇往直前。中国移动愿与所有合作伙伴一起,为智慧城市保驾护航,共创美好未来。61声明本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公开信息资源并尽可能地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在此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表示感谢,所引用内容其著作权和版权归原作者、来源媒体、原网站所有。但是我们也知道,凡事总有可能挂万漏一,对本白皮书没有注明来源的内容提供者同样表示感谢。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白皮书内容可能不规范使用,欢迎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或许可他人使用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白皮书编制组联系方式:。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24 6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版)-市场监管分册(65页).pdf

    前 言当前,国家经济和社会转型加速,5G 应用加速普及,国家正在加速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国家治理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3 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中国移动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5G 智慧社会的主力军,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致力于以“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城市更新,推动智慧市场监管信息化推进,提升城市市场监管效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新时代的智慧市场监管,需要持续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持续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化工作,大力推进智慧监管建设,切实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 版)-市场监管数字化分册阐述中国移动对智慧城市市场监管领域发展的最新认知、观点和核心策略,阐述中国移动的客户、市场、产品和生态策略。中国移动积极响应行业需求,提供了基于自研产品 OneCity 平台的 5G 智慧市场监管解决方案。方案基于“5G 云 大数据”技术,树立“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新理念,以系统性监管作为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旨在全面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本书编写组指导单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参编单位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坤智大数据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优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编李双佶(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参编綦兵、王诗璇、陈继良(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于修和(坤智大数据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蒋浩(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江雄鑫(福建优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目录01行业趋势02愿景内涵03整体架构04应用场景05典型实践06生态合作101行业趋势2近年来,国家国务院及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一系列政策意见,指导推进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方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趋势,从多维度推进市场监管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市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1.1 推进数据资源融入一体化监管,提升监管协同水平2021 年底,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一体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和效能提升,推进市场监管现代化。同时提出要充分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快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建立市场监管与服务信息资源目录和标准规范体系,全面整合市场监管领域信息资源和业务数据,深入推进市场监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和系统协同应用。2022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围绕“一标贯全国、一照走四方、一码识信用、一号保维权、一库清底数、一网抓监管、一图知风险”的智慧监管目标,坚持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信用监管和市场监测为重点,全面推进各业务条线智慧监管建设,持续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2022 年 6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3提出大力推行智慧监管,提升市场监管能力。以一体化在线监管提升监管协同化水平。大力推行“互联网 监管”,构建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推动监管数据和行政执法信息归集共享和有效利用,强化监管数据治理,推动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监管,提升数字贸易跨境监管能力。在地方政策层面,2023 年 7 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方案,在市场监管方面提出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实时动态监管体系。基于监管资源共享数据,创新拓展跨部门综合监管应用场景,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监管。1.1.2 推进政务服务利企化与便民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 2021 年底“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的主要目标中,提出实现高效大市场活力增强,准入、准营、退出制度规范便利,投资创业更加便捷。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基本形成,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在重点任务中提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一网通办”,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优化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功能,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大数据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2023 年 7 月,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意见指出,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而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管理作为和管理效能与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密不可4分,在此背景下,亟须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广大人民群众、广大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与互动。通过数字赋能,有助于优化公共数据的高质量供给、加强惠企数据的精准推送,从而进一步放大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服务管理职能,辅助营造良好的市场营商氛围和社会共治氛围。在地方政策层面,2023 年 2 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服务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措施,提出优化登记审批方式。推进市场主体设立、变更、注销全程网上办理,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进一步提升网上登记服务效率。推广实施市场监管行政审批远程评审工作规程和告知承诺规范,推行“只见一次面”评审。1.1.3 推进计量建设并提升监管效能,筑牢公平公正基础为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提升计量能力和水平,全面开启计量事业发展新征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 2021 年底,国务院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提出要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升计量监管效能。2021 年底的“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也提出要统筹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支撑作用,优化市场运行价值和信任传递机制。推进民生计量建设,强化对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的计量监管,筑牢市场公平公正基础。5为进一步加强民生计量工作,创造优质满意的市场计量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2022 年 3 月,市场监管总局研究制定 关于加强民生计量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为民生计量工作行动纲领。提出要创新推广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为依托的新型智慧计量监管模式。2023 年 6 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计量数据管理和应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探索建立计量数据管理应用和共建共享机制,鼓励支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计量数据信息归集,实现多源异构计量数据的高质量融合和汇聚。综合运用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计量基标准数据有效利用。在地方政策层面,2023 年 8 月,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的通知,要求分类夯实企业计量基础,大企业和省计量院产业计量联盟要共同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提升计量能力和水平。1.1.4 推进智能化与创新融合的监管,严守民生安全底线(1)推进食品安全标本兼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用“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实现“零风险”,监管必须“零容忍”。2021 年 4 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旨在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规范创建评价与管理工作。提出推进信息化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及6时归集和综合运用相关数据,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实施智慧监管。2021 年底,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提出要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快重点品种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规划还鼓励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2 年 6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重点领域的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数字化追溯监管,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管精准化水平。在地方政策层面,2023 年 6 月,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提出加快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严控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等安全风险。(2)保障特种设备运行安全特种设备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责任重大。2021 年底,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提出优化特种设备监管信息化建设基础和应用环境,推动国家与地方监管数据互联互通,增强数据分析和信用管理功能,完善全国统一的特种设备信息公示查询系统。加强特种设备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安全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推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防控风险。完善生产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资格信息等特种设备基础数据库。以电梯、气瓶和移7动式压力容器、叉车等为重点,建立健全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管理追溯体系。在地方政策层面,2023 年 7 月,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全省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年),提出在全省全面推行“智慧电梯维保”,实现电梯维保“一目了然”、维保单位“一键管理”、使用单位“线上监督”、安全监管“实时预警”、公众监督“一扫便知”。1.1.5 推进监管标准化便捷化法制化,强化监管综合执法2021 年 7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对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和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听证暂行办法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统一和规范市场监管行政处罚和听证程序,实现一支队伍执法、一个标准管辖、一套程序办案,促进市场监管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2021 年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并发出通知。实施纲要提出,推动政府管理依法进行,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 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完善与创新创造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根据不同领域特点和风险程度确定监管内容、方式和频次,提高监管精准化水平。2021 年底,国务院在“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中提出8要提高双随机抽查的科学化水平,合理确定抽查范围、抽查行业、抽查比例、抽查频次和被抽查概率,真正做到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向社会公开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实现监管“无事不扰”而又“无处不在”,持续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权威性公正性。在地方政策层面,2023 年 8 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支持平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规范抽查检查行为。纵深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1.1.6 推进信用为基础长效监管机制,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国家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2022 年 1 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提出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理念和方式拓展到市场监管各业务领域,运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科学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在 2022 年 6 月的 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 中也提出加强监管事项清单数字化管理,运用多源数据为市场主体精准“画像”,9强化风险研判与预测预警。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建设,根据企业信用实施差异化监管。在地方政策层面,2023 年 8 月,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14 个部门印发浙江省大力促进个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加强信用协同化应用。健全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行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根据个体工商户信用风险等级和行业特点,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我国监管行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期间不断地改革与调整,市场监管也开始更新其监管理念,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后各发展阶段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监管业务发展与改革面临着如监管业务条线与监管事项众多、各监管部门协同与联动业务开展困难、监管业务执行与成效掌握手段不足、监管资源与监管业务统筹难度大等问题,成为新一代监管改革,智慧型监管转变要解决的一系列难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市场的全过程高质量监管,市场监管将迈向统筹的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环节的综合监管,强调综合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宽准入、严监管”的统一大市场监管模式。基于统一大市场监管模式和市场形势,未来综合监管、综合执法、非现场监管等将创新监管模式,并不断完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智慧化、一体化监10管,市场监管演变为社会共治的监管,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的作用,促成监管的合力,实现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后治理向事前防范转变,构建形成长效治本监管机制的行业发展方向。一体化的智慧监管,以数据驱动的智慧监管,智能化与创新融合的监管新格局,标准化、便捷化的法治化建设,以信用为基础以重点为补充的长效监管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1.2.1 市场监管信息化发展阶段(1)行业主管(19491992 年)政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直接控制行业发展,形成了政企合一的管理特点,管理方式和手段主要依靠科层体制的行政指令,市场主体被看作政府管理下的一个行政单位。(2)独立监管(19932008 年)随着政府对市场态度的变化,监管转向独立监管阶段,通过有限地放开准入,政府控制下的有序竞争逐渐发展起来,同时为避免准入控制带来的监管捕获问题,制度设计上往往依赖多重准入控制的方式形成监管者之间的竞争。(3)统筹监管(2009 年至今)多重监管体制普遍存在着重复执法和碎片化的弊端,为了更好地实现市场的全过程高质量监管,市场监管改革开始更新其监管理念。统筹监管阶段的市场监管强调综合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强化事中、事后环节的严格问责,形成了“宽准入、严监管”的统一大市场监管模式。111.2.2 市场监管信息化发展趋势2021 年我国智慧政务市场规模达到 3900 亿元,随着我国政府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基础设施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我国智慧政务市场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平稳增长,预计 2023 年我国智慧政务市场规模将超过 4500 亿元,到 2025 年则会超过 5000 亿元。市场监管作为智慧政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经历机构改革后,通过重新构建信息化结构、整合业务模式,信息化建设投入逐年递增。其中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设侧重点主要在数据中台、数据治理、一体化平台等方面,地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设侧重点主要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综合执法、社会共治等方面,新时代下市场监管领域的场景信息化建设总体呈现需求多元、热点喷发的趋势。针对综合执法场景,从信息化投入分析,2020 年总计招标 0.88亿元,其中 56%为软件类项目,预计未来 3 至 5 年内市场空间可保持在亿元规模。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场景,在争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大背景下,按照全国 93 个百万级人口城市全覆盖,食品安全监管的市场空间达到十亿元规模。针对特种设备监管场景,截至 2022 年底,全国特种设备总量达 1955.25 万台,其中电梯 964.46 万台,仅电梯监管一类场景的市场空间即可达到百亿元规模。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业务重点趋势:针对大市场格局下的监督检查业务整合、融合、调整将成为信息化支撑与配套的重点。整合原有的工商、质检以及食品、药品监管等12各部门的信息网络,突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系统化地采集市场监管信息。融合应用系统,建立各系统整合后的数据中心,完成数据的汇集分析。通过数据中心实现各级数据互通与共享。建立一体化门户,打破系统孤岛,实现多系统统一入口,增强业务协同性,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监管电子化将逐步填补基层信息化监管手段的空白,大幅提升监管检查标准化和效能。基于标准化、电子化的流程,实现监管检查全流程电子化,包括监管事项清单电子化、电子取证、电子文书送达,检查结果一键上传归档、数据分析展现、语音智能输入、证照 AI 识别、法律法规智能推荐等。监管数字化将弥补监管数据严重缺乏和数据标准化不足,实现数据监管新模式。运用互联网 、物联网传感技术,实现监管业务数字化,通过数据智能感知终端实现政府监管行为和执法业务数据的智能化感知采集,实现数据供给侧创新,并运用大数据监测分析与预测预警模型,实现数据监管。充分利用 AI 辅助提升智慧监管水平,使监管由传统人工监管模式向智能化转变。用大数据深度挖掘与 AI 分析,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实现法律法规智推、违法违规线索智能发现、监管态势洞察、趋势预测预警、监管检查追溯审计的闭环管理,促进人工监管方式向智慧监管模式转型。基于业务标准化、标准 IT 化的设计思路,通过监管检查终端和信息化系统实现监管业务标准化,促进融合监管能力,加强基层监管执法队伍建设。1302愿景内涵14在智慧城市领域,中国移动的愿景是成为“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在智慧城市市场监管应用领域,基于中国移动 OneCity 平台能力,定位于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数字设施服务商,为市场监管行业客户提供优质的行业解决方案和信息化产品,助力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打造安全高效的市场监管数字设施。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加快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监管广泛应用,助力市场监管部门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构建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化体系,打造“监管精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便利化、决策科学化、运行高效化”的智慧监管创新发展格局。助力市场综合监管新模式探索:围绕企业登记注册、市场主体监管、市场行为监管、信用监管、消费维权、综合执法,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与市场监管融合的新技术、新模式探索。聚焦三大安全监管构建数字化应用:围绕当前食品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立足民众需求和社会关切,创新开展食品药品监管、质量监管、计量业务、特种设备监管、检验检测业务数字化应用。融通标准化数据实现场景化服务:对市场监管数据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汇聚梳理,形成集约化的数据资产,将分散在各个部门和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市场监管工作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通过数据应用场景化,将数据与具体的业务场15景相结合,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1603整体架构17智慧市场监管以数据驱动业务协同,总体目标是实现市场监管业务应用整合体系;市场监管政务、行业、互联网等大数据融合格局;业务整合与资源融合相结合,相辅相成,实现监管创新,推动市场监管整合可持续化发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实现创新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市场监管智能化水平,实现“互联网 ”背景下的监管创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市场风险、维护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监管执法水平、促进质量提升;最终形成“大准入利企、大监管共治、大执法联治、大数据慧治、大服务惠民、大保障提效”的市场监管与服务大融合格局。应用整合方面,从市场监管业务出发,构建大准入一站平台、大监管共治平台、大执法联治平台、大数据慧治平台、大服务惠民平台、大保障提效平台六大综合性一体化应用整合平台。同时,在数据融合方面,以市场监管大数据为核心,构建一体化的大数据服务中台,为应用信息化提供支撑的同时,支撑大数据服务与应用,为实现大数据价值的挖掘提供基础。18图 1 市场监管行业总体架构图引入数据中台概念,构建一体化的大数据服务中台,全面提升智能化应用,重点打造以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赋能核心。形成大中台、小前台的规划与设计体系:大中台,包括数据中台、AI 中台、业务中台。构建数据中台,实现大数据汇聚、整合、关联、分析、聚类等的支撑。构建 AI 中台,采用人工智能,如语音识别、视频对比、人脸识别等等 AI 服务中台。提炼业务中台,围绕市场监管业务进行提炼、抽取,实现微服务、开放服务的定制,实现通用业务、智能化业务、基础业务等的模块化、微服务化封装,提高复用度、快速定制与部署;小前台,为用户提供多种智能化接入方式与接入技术,如语音、视频、AR、VR 等等。19图 2 一体化服务中台总体技术架构图通过数据中台关联对接已建或新建信息系统,全面汇聚各类市场监管业务相关数据,并按照统一数据标准规范进行治理、分类入库并编制成为信息资源目录,实现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多类数据应用服务。数据规范标准化。对市场监管管理数据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汇聚梳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编码规则、数据字典和数据质量评估标准,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依据,为市场监管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数据支持。数据应用场景化。根据市场监管工作的实际需求,通过数据应用场景化,可以将数据与具体的业务场景相结合,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数据的潜力,20发现新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例如,可以根据监管要求,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和监测,提供定制化的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持,数据应用场景化主要包括构建数据库(如食品库、疾病库、药品库等)、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服务、决策支持等能力支持。数据联动一体化。实现市场监管数据的共享和互通,促进数据的联动和协同应用。通过数据联动一体化(数据共享、数据互通、数据融合、数据安全保障),将各个部门和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共享和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联动和协同应用,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可降低数据获取和使用成本,减少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提高市场监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3.4.1 大准入一站平台立足市场准入现状,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围绕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的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实现各类型企业的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各个业务环节均可通过互联网办理,逐步实现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在市场准入申报方面,面向市场主体各项准入事项,构建统一网上服务应用,提供完善、安全的认证机制,保障企业用户信息的安全,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支持企业在线申报、资料资质电子化提交的“全程电子化”模式,提供在线申报导引、帮助提示、21信息查询、办理过程跟踪等一系列便利应用。在市场准入统一受理审批方面,实现对各项申报业务网上受理、窗口受理,结合业务实际办理要求与规定,构建规范化、可配置化的行政准入事项审批流程,支持业务优化与多项事项合并审批,同时提供AI 智能审批服务,减少大量审批工作量,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同时实现全程留痕;提供便捷、高效的行政许可决定的制证与送达应用,并支持电子证照管理,进而实现市场准入全过程的信息化支撑,提升市场准入办理效率。因此,通过统一网上申报服务平台、统一受理服务平台、统一审核审批平台、统一制证送达平台最终实现市场准入的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网式查询。图 3 大准入一站平台逻辑架构图3.4.2 大监管共治平台结合市场监管机构调整之后的业务特点,通过构建一体化的大监管共治平台,实现对监管的全方面应用,在该平台中,通过对市场监管22的监管任务、监管事项、监管对象、监管资源等的统一管理,构建涵盖日常监管、协同监管、市场交易行为监管、市场竞争行为监管以及面向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不同对象的专项监管应用,以信息链串起业务链、风险链、责任链,打造市场协同监管体系,促进监管方式由传统向智慧转变,增强市场监管的智慧化、精准化,助力“放管服”改革,实现“机器换人”。核心包括几个方面的应用:构建智能化监管,推动机器换人:通过集明厨亮灶视频监控、智能视频分析处理、线索推送等业务于一身的智能视频巡查应用建设,运用计算机视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政府用户提供软硬件一体的视频智能分析解决方案。将明厨亮灶的实时视频与餐饮食品安全规范紧密结合,为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一系列自动化、智能化违规行为线索识别、预警和处置,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及风险分析,将分析结果实时推送至日常监管系统、量化分级管理系统、风险分析管理系统等监管业务系统中,为监管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实时有效的可视化依据。基于业务融合、系统融合、数据融合构建一体化监管。以风险驱动监管,提高监管靶向性:通过构建面向三局合一后市场监管行业的综合业务可视化平台和安全风险防控平台,为大市场监管环境下各细分业务提供业务特征分析、业务异常发现及预警、监管主体信用科学评价、个体/共性风险识别及预警、靶向性监管建议等业务支撑,助力市场监管机构提升监管效能、增强市场风险控制能力。基于风险管理的特点,结合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体系,实现对市场监管23涉及的主体以及食品药品完成风险监测、风险分级、风险信息采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等的综合管理,并结合企业自主上报、抽样检测、从业人员管理等加强企业自律,从而提升风险防控意识,约束企业行为;对于监管部门及时识别风险信息,进行风险预警和提示,有效开展应对措施;并且合理分配监管资源,提高监管工作效能,加强公众参与,及时发现安全风险,信息公示预警,满足公众信息诉求。以信用带动监管,赋能城市治理:采集、融合市场主体、自然人、社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共信用信息并建立共享机制,解决信用数据“碎片化”问题,形成各类主体的全景画像。为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供支撑。基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实现信用信息归集、公示以及社会公众查询企业信用信息;信用的分类分级,信用动态监测预警等内容的构建;实现市场监管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整合政府各部门涉企信用信息记于企业名下,形成企业信用的全景画像,加强协同管理,落实失信惩戒。引入信用智能评价模型,构建政府、公众、第三方机构全面参与“三位一体”的信用分类分级体系,深化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在城市治理各方面的惠民应用,基于奖惩备忘录等法律法规为相关单位提供其管辖范围内主体适用的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监管频率、招投标资格、政府资金优惠等信息的定向推送。梳理汇总广告、政务、涉金融、共享单车、旅游、重大投资项目、教育、环保等领域“红黑名单”,为各委办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提供信用出24证、信用预警等服务,营造“守信者一路畅行、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诚信环境、服务城市经济发展。加强互联网监管,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思维、新技术,针对互联网经营的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解决方案,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展现等各个环节,旨在从海量互联网信息中,识别网络经营主体及各类违法经营行为及风险隐患,然后通过数据服务云平台实现对涉网主体、客体、行为的风险筛查、日常检查、违法行为线索转移、取证固证、信用管理等功能;实现对网络市场的精准监管,解决网络市场突出违法问题,促进针对互联网的监管方式由传统向智慧转变,增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智慧化、精准化。同时针对不同的领域提供网络餐饮监测服务、网络医疗器械监测服务、网络食品监测服务等服务内容。25图 4 大监管共治平台逻辑架构图3.4.3 大执法联治平台基于将案件办理与“知识库 案例库 法律法规库 案由库”深度融合的思路,将智能服务与案件办理全流程进行有效的融合,构建“基层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移动执法”组成的大执法体系。基于智能立案、智能办案,为执法人员提供在立案、办案、案审等环节便捷功能,智能辅助机器替人,减轻执法人员的工作强度。自动识别文书错误、案由和处罚智能推荐,提升了办案效率,解决同案不同判的问题。通过大数据分析,支撑领导决策;通过后台的26智能比对,自动编辑生成文书,适配执法人员录入文书的习惯,避免制作文书出现逻辑错误。可以快速取证、现场情况实时记录、文书逻辑判断等,对执法过程进行把控,规避风险。通过案件复制,语音识别、同类案件分析、智能案审会等功能,增加案件办理过程的智能化、便捷性。构建移动执法应用,依托移动执法设备,实现文书的现场制作打印以及证据图文的实时采集和上传,提高基层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对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职责的全面支撑。图 5 大执法联治平台逻辑架构图3.4.4 大数据慧治平台建设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基于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深度融合的大数据汇聚、有效保障的数据治理体系的思路,大数据中心为面向三局合一后市场监管行业的数据汇集、管理、融合、分析计算平台,全面盘活孤岛数据、历史数据,形成以企业、产品、人员为主线的行业融合数据体系,为各业务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读取、对象信息读取、27业务指标计算、业务模型计算服务。同时,面向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的风险防控、精准监管、知识中心、态势监控等数据应用服务。从而实现项目的“长寿”和持续增值。图 6 大数据慧治平台逻辑架构图3.4.5 大服务惠民平台以扁平化、智能化、个性化为核心,面向市场监管的一体化服务平台;以市场主体与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信息行为为核心,以整合的市场监管资源为基础;实现大市场服务业务整合与服务流程创新,实现对企业、公众全过程、无缝隙的信息化服务支撑,解决信息碎片化、服务割裂化问题,支持热线电话、门户网站、移动 APP、微信、短信等多渠道接入。28面向企业构建一体化政务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事项高效、便捷的、在线的、全程电子化的办理,提供企业相关信息资源查询、咨询服务,实现对许可决定、涉企信息等的透明化、公开化公示,缩短办事时间、提升办事效率;面向社会公众构建以公众为核心,社会全参与为理念的信息服务应用,实现多渠道、精准的政务信息服务,提升和优化社会服务水平的同时,实现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促进社会共同参与市场监管格局的进程。图 7 大服务惠民平台逻辑架构图3.4.6 大保障提效平台大保障提效平台是智慧市场监管的基础性和专项性平台,其涉及的业务能够为市场监管提供综合服务。其主要包括重大活动保障,重大事件应急处置,政务办公,食品安全追溯应用等。(1)构建重大活动保障应用。重大活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实现对重大活动保障期间配合和信息对接相关委办局,提供安全保障信息,实现市场主体经营、安全信息的获取及管理,实现重大活动相关企业、商品、人员、安全等信息的全面获取,实现各保障环节的信息互通,29基于市场监管大数据的支撑,实现风险的预警,并实时反馈相关负责部门处理,形成横向市场监管局各机构、部门间的协同机制,构建纵向相关委办局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数据互通。(2)加强重大事件应急处置信息化建设。实现以信息化手段保障对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高效处理与应急处置,实现应急处置、研判、评估及应急保障应用,并且,打通各级重大事件报送通道,实现对信息报送人员的专项管理,提高重大事件上报与快速反应能力,实现重大事件报送、专项报告的迅速上报与汇集,并提供事件分析、事件核实研判、群体性事件预警等智能化、高效率的信息分析应用,为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提供有效、准确、快速的保障与支撑,提高综合调度的速率和效率。(3)提供高效的政务办公保障信息化建设。以“规范化、便捷化、共享化”为主导思想,围绕统一门户、办公自动化、督查考评、非公党建等需求,建设责权一致、运行顺畅、执行有力、业务关联的大保障体系,为市场监管局各部门实现统一管理、政令畅通、资源共享、协同办公提供全方位保障。(4)深化产品质量追溯应用。构建全流程追溯体系,协助企业快速建立满足监管要求的追溯体系,优化企业供应链,制定高效、灵活、精准的营销策略分析与决策。帮助各级政府监管部门有效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追溯体系的建设,促使企业规范性经营。构建公众消费信任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追溯的统一追溯信息服务。充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前沿技术,基于应用平台、物联网 SaaS30服务、区块链、自动识别、移动盾及移动互联应用等,提供打假防窜、追溯召回、溯源管理、流向管理、供应链管理、移动营销、消费者管理等服务。智慧 追溯监管:追溯监管,服务于市场监督检查部门,基于大数据应用等服务,帮助各级政府监管部门有效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追溯体系的建设,促使企业规范性经营。产品可快速复制推广共建产品追溯示范区。智慧 追溯公众服务:追溯公众服务,是面向消费者构建的消费信任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追溯,消费看示警,维权新通道的统一追溯信息服务。通过此服务,消费者可以清楚地掌握所购商品的真伪、全程追溯信息,极大提升信任感,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智慧 企业追溯:企业追溯,服务于食品企业,通过“一物一码”“一品一码”协助企业快速建立满足监管要求的追溯体系,优化企业供应链各环节的计划、协调、操作、控制的过程,制定高效、灵活、精准的营销策略分析与决策。基于统一身份认证、多组织架构、多角色权限机制,构建统一办公入口、统一数据统览门户,并通过单点登录,无缝跳转至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类信息化系统,市场监督管理局干部职工在同一工作平台上无感切换业务系统,查看所有相关业务数据。被统一入口的业务系统一般可包含总局的食品生产监督检查系统、12315 平台、抽样检验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等,也可包含各省局的企业登记网络服务平台、广告监测系统、专利奖管理系统等。31统一办公入口。具备某业务系统访问权限的人员从统一办公入口登录市场监管统一门户,通过数据中台采集系统相关数据,自定义呈现数据统计分析图表。并在统一门户中完成相关数据填报、数据收取、待办处理等业务功能。统一数据统揽门户。基于数据查看权限,汇聚该权限下所有可查看数据信息源,统一配置门户空间样式、图表样式及栏目控件样式,形成统一数据统览门户,以可视化形式全景展示该权限所有可查阅的数据图表。对数据图表可穿透查看其对应数据源,并进行对应的态势感知、风险预警、研判决策、数据应用或公共数据服务。3204应用场景334.1.1 应用需求通过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鼓励消费者参与,推进餐饮服务者落实主体责任,提升监管效能,同时避免餐饮企业、社会公众、监管部门面临的以下痛点。(1)餐饮企业痛点食品来源、制作、配送过程不透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应付策略,针对抽查临时整改。(2)社会公众痛点难以全面参与决策和监督;食品安全知识和常识有待普及;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无法看到后厨加工过程;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民众关注焦点。(3)监管部门痛点企业量大面广、监管人少任务重;节假性检查、无法实现过程监管;传统上门人工检查,检查效率低;警告困难,无信息化系统辅助;取证困难,需要到现场拍照;跟踪困难,无法确认企业整改。4.1.2 应用方案面向餐饮服务单位监管业务场景,集约“明厨亮灶”工程建设成果,实现面向餐饮服务单位智能化监管的统一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视频解析、物联网等多种技术,实现监管信息自动采集、智34能解析,违法违规行为自动监测,为监管部门、餐饮服务单位、社会公众多方提供信息化应用与服务。通过视频监控,实现餐饮企业视频图像的联网接入、实时预览、历史视频调取回放、告警信息采集和远程管理、视频 AI 分析等功能。针对学校食堂,可将后厨视频在互联网上远程共享,提供给监管端小程序、学校端小程序和家长代表端小程序进行远程实时监看。利用 GIS 信息技术建立所属辖区餐饮企业食安地图,以地图形式展示所属辖区的餐饮企业分布,点击标注可查看许可信息(名称、地址、许可证号、负责人、经营范围等)和食品安全管理员信息(姓名、联系电话和培训证书等)等。同时支持公众在移动端进行查阅和评价。通过数据汇聚与建模,对所属辖区餐饮企业数量、监管执法人员数量、餐饮企业管理人员数量、后厨从业人员数量、所属辖区就餐人数、所属辖区摄像机总数、摄像机在线率和所属辖区食安地图等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监管情况可视化总览。4.1.3 应用效果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使得餐饮行业发展变得更规范、更透明。将其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政府、公众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询服务,对食品安全做到“心中有数”,对社会稳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提高决策科学性。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餐饮行业的一手信息,了解实际情况。同时宏观决策系统能够对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5提升公众餐饮安全水平,通过明厨亮灶子系统,替代人工对餐饮后厨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将明厨亮灶真正成为有效提升餐饮后厨卫生水平的抓手,改变以前餐饮监管纸质材料的传统,提升监管效能,提升公众参与餐饮安全监督的程度,倒推行业进一步提升餐饮安全水平。4.2.1 应用需求新冠疫情以来,如何加强重点食品,尤其是冷链食品安全管控,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社会共治”,需求愈发迫切。(1)落实主责食品经营者应当承担起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主体责任,实现对其经营的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在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疫情问题时,能够及时召回相关产品、查询原因,并及时上报政府部门。(2)辅助管理食品可追溯体系通过在供应链上形成可靠且连续的安全信息流,能够监控食品流向且通过追溯来识别问题源头和辅助召回,有效消除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是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途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辅助实现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预警与定位,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改善食品经营的市场环境,提高食品质量安全。36(3)惠民服务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社会公众对基本消费食品的安全意识逐步提高,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的要求是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迫切需求,以此增加公众对政府社会服务的满意度。4.2.2 应用方案食品流通追溯可主要分为源头准入、交易流通、追溯查询三个主要阶段。一是由省、市进口贸易商把关“源头准入”这一重要环节。完成主体用户注册、完成采购的进口冷藏冷冻畜禽肉、水产品等相关产品品种、核酸检测、批次、产地、规格、消毒证明等追溯数据的登记上报,并按批次对相关冷链食品进行电子追溯码赋码工作,实现“一品一码”。二是源头准出后进入冷链食品流通终端交易阶段,交易流通登记是管理冷链食品流通环节的重要手段。以追溯码作为食品交易档案的唯一标识,并汇集冷链食品源头信息。此后,流通端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商超、餐饮企业等流通环节中所涉及企业每次进行食品交易时,通过扫描商品追溯码或输入相应批次号的方式,确定食品交易档案,录入交易环节信息。最后,食品追溯进入终端消费阶段,为公众提供追溯信息查询服务,当出现问题食品或疫情时,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快速实现溯源,实37现精准的查处、召回等应急处置。在整个流程中,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商品从原产地到消费者全生命周期每个环节的重要数据,建立科技互信机制,保障数据的不可篡改和隐私保护性,为食品提供产品流通数据的全流程追溯能力。4.2.3 应用效果食品溯源系统基于区块链技术,可维护安全透明的追溯信息,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做到真正食品安全全流程可追溯。最终通过聚合各类社会力量,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4.3.1 应用需求(1)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对农贸市场经营者实现信息化监管,通过信息化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2)完善溯源体系,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一是有利于提高流通环节经营主体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农贸市场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强化流通环节质量安全把关能力。一旦出现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可快速查到责任主体,避免打击一大片,也能及时查到问题原因,便于政府和社会各方及时采取措施,以最快的时间将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384.3.2 应用方案实现各农贸市场节点主体档案、经营商户档案、供应商档案、配送商档案等信息管理,并实现各市、区监管部门对各农贸市场主体,经营商户、供应商、配送商、市场抽检、经营商户进销台账、不合格处理及召回的监管。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加强日常运营管理,提升对消费者的服务水平,形成市场内商品的进场、检测、销售追溯数据实现信息透明及共享;完成农贸市场基础信息化管理,对市场、摊位、商户、租赁及水电费、追溯设备、价格公示、公众互动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基础管理子系统、食安追溯管理子系统、信息公示子系统、市场巡检子系统、信用评级子系统、电子支付子系统、综合配置管理七个子系统。4.3.3 应用效果(1)信息公开,协作共管很多人对农贸市场可能还留有“缺斤短两、标价不清晰”的印象,通过智慧升级后的智慧农贸市场,公开透明公示,亮照经营,既做到明码标价,又让市场消费场景智能化。(2)食品追溯,安全保障通过物联网溯源生成追溯二维码,获悉菜品的生产厂家、经销市场等,也能获知菜品的抽检信息,从而确保居民“舌尖上的安全”。394.4.1 应用需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等“三小一摊”行业管理普遍存在困难。由于从业人员普遍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部分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薄弱,难以严格落实相关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流程。行业门槛普遍较低,大多条件简陋,且经营者变更频繁,三防设施、消毒设备缺失或者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分布较散,食品部门监管很难做到全覆盖。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信息化手段,传统监管模式已难以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的要求,需对辖区“三小一摊”行业开展备案登记和日常监管工作。4.4.2 应用方案一是实现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行政登记事项申请,查询登记办理情况。政府通过系统受理、办理和反馈小作坊备案登记受理情况。二是按标准完成事项受理生成办件流水号,材料审核选定、材料审核上传、材料凭据下载、受理意见填写及生成受理决定书(支持导出)等功能。三是根据备案许可的要求,设定相应的申请、审核、审批管理流40程,过程填写处理意见,现场核查表附件上传,支持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四是根据备案许可证书格式要求,实现登记证书的生成、查询和证书格式套打功能。4.4.3 应用效果(1)全面备案,加强管理通过电子化审批,完成三小一摊企业备案登记,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管理。(2)执法检查,加强监督通过电子化执法检查,使巡查员对三小场所进行实时巡查、实时录入系统、实时监管,实现高效执法、全面管控。4.5.1 应用需求(1)人员匮乏基层单位特种设备专业执法人员太少,安全监管力量严重匮乏。(2)专业不强现场监察人员的专业性不强,专业检定设备缺乏,存在一定形式主义。(3)意识薄弱企业安全意识不强,操作人员资质水平参差不齐。41需要通过特种设备监管信息化,加强执法队伍及电子执法检查能力,解决日常工作执法人员不足的问题;加强行业企业及人员培训,解决专业技术规范问题;加强企业及人员现场工作过程留迹、风险监测和预警报警,解决实际特种设备管理安全问题。4.5.2 应用方案一是登记生成特种设备二维码身份,让公众、执法人员和维保人员共同参与监督。二是全程智能监管维保情况。记录设备更换情况、合同期限,并将超期、未签合同的进行自动提醒关注。法定期限内通过 GPS 定位确认维保人员现场维保。在指定日期前系统会自动提醒维保单位、使用单位及时维保,延期后提醒网格执法人员关注跟进,避免维保单位拖延维保、不维保。如电梯维保场景,可对辖区所有电梯维保单位人员、电梯、合同、使用单位、质量管理员等建立电子档案,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电梯维保统计、预警,对操作全过程进行任务管理、定位、视频、时长分析、留存取证等,建立远程可视化电梯维保监管体系。三是建立地图场景式网格监管。实施特种设备网格化监管,扫除监管盲区,不留监管死角,推动执法由事后被动监管向事前主动防范转变。四是实施移动办公及“格式化”规范执法。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时,检查情况等实现快速记录,主体信息及执法人员信息等自动生成,在标准格式内容模板中录入检查情况,上传执法现场即可。42五是三方平台互动提升监管效率。建立监管端、企业端、公众端三方互动平台,促进监管效率提升、主体单位管理提档、公众监督积极性提高。4.5.3 应用效果通过特种设备监管系统,可有效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和预警分析能力,促进监管水平提升,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实现设备信息有序、动态、综合地管理,更新及共享,有效提升监测管理水平。同时可以整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4.6.1 应用需求(1)规范执法的需要根据政策要求和法治政府建设需要,建设符合新执法程序及数据、文书要求的行政执法信息化系统。(2)移动科技装备支撑执法的需要需要配强装备,打造监管服务“百宝箱”。在 5G 网络下,通过现场执法记录仪记录以及移动 APP 实现调查取证、询问、文书送达、行政强制等执法活动,全面提升办案效率。(3)基层执法监管信息化应用的需要基层执法监管压力大,面临人少,案件多而且办案人员可能存在43知识瓶颈,需要智慧化的信息化应用为基层执法减负,并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4)无纸化检查需要传统的执法检查需要执法人员携带大量的加盖印章的执法文书、移动打印机等,给执法过程带来较大的工作负担,影响执法检查工作效率。同时,纸质检查文书不利于执法对象留存,不便执法部门和企业回溯检查经营情况。因此,开展无纸化检查势在必行。4.6.2 应用方案覆盖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各环节,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构建案件分析引擎、法律知识中心,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为执法人员提供立案、处罚、自由裁量、文书等方面的 PC 端 移动端智慧服务,全面辅助执法人员办案,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实现从传统办案向智慧办案转变。在现场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利用智能手机使用电子 CA 证书安全登陆,现场填写电子执法文书,利用电子签章服务器自动加盖政府电子印章,自动送达被检查对象。现场无需携带执法打印机、扫描仪等繁重的装备,真正实现执法终端快速完成现场执法。在移动执法场景中,移动执法终端在满足基本的 4G 网络环境使用的同时,支持通过 5G 网络将 APP 中所产生的操作和数据快速高质量回传至 PC 端、案件材料高速下载等需求,保证两端的数据互通,确保两端使用过程中的灵活联动。若现场检查时,不具备数据回传条件(网络状况差等),相关信息可自动保存在移动 APP 中。当移动端具备回44传条件时(网络状况良好),系统自动将数据回传。移动执法过程中,被执法人在移动设备(平板、手机)上查看执法文件并手写签名。为了防止被执法人事后否认曾经在执法上的签名,可以借助视频、现场影像等方法来辅助记录事件发生的事实。通过执法视频拍摄仪或者在被执法人手写签字时拍照,将视频或图像资料作为辅助材料与电子执法文件一并保存下来,在需要的时候提供以举证。执法单位将电子执法文书自动推送给监管对象,方式包括:电子邮件、企业管理平台或管理 APP,也可通过官方网站进行查询和下载。通过扫描电子执法文书上的二维码,下载对应的电子执法文书。4.6.3 应用效果(1)办案标准化基于法规规范、文书规范,实现案件办理全程标准化、电子化,提升管理能力。(2)办案融合化移动端与 PC 端融合,标准流程与智能化融合,多部门横纵融合,助力执法人员办案,提高工作质效。(3)办案智能化依托执法知识库,提供案由、法律法规、自由裁量、文书等智慧应用,减轻办案人员压力。(4)办案便捷化解决执法检查携带和保管纸质文书不方便以及文件真实性问题,45提高日常执法检查工作效率,完成检查文书电子化。4.7.1 应用需求一是建立完善的适用的信息化标准,整合开放共享的信息资源,建立移动便携的应用,提供敏捷开放的服务,建设集约高效的基础设施,提供可信可控的网络安全保障。二是着力制度建设,构筑信用基础平台。创建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创建企业信用档案,完善追溯体系,形成线上监管,线下自律,公众监督的监管机制。三是创新监管方式,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将企业划分为 A、B、C、D 四个信用等级进行分类监管,根据不同信用等级,采取不同监管频次,突出不同监管重点,对守信单位实施鼓励宣传,示范引导,对失信单位进行曝光评议,突出不同监管重点,同时建立良好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运作机制。4.7.2 应用方案遵循国家总局信息化建设标准及数据管理规范建设,归集信用相关信息,生产信息,流通追溯信息及开源信息,结合市场监管行业信用评价模型对生产及流通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实现企业基本信息、信用信息的查询,并对失信企业及问题商品予以相应的公示,可与国家总局、省局、市局数据中心、各级省市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数据达46成交换的信用风险模型。(1)信用信息公示实现政务公开,服务企业和社会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包括政策法规、企业信息、信用公示、企业黑名单、问题商品公示、监管信息等版块。(2)信用大数据舆情分析自定义需求,定制化设计舆情采集策略,经清洗、去燥等数据处理后结合算法将预测分析监测预警的结果推送给先关监管部门及负债人。对基础建设较欠缺的监管部门提供一条监管捷径。可先通过此功能实现企业信用评价及监管。(3)企业信用评价评估专业评价体系,深度融合数据,从合法合规、质量管理水平、历史信誉水平、技术实力等层面评价企业信用水平,并可以根据监管需要灵活变更评价维度,满足信用管理需求,运用可视化模型进行直观展示,助力分类监管,企业分级监管。(4)信用监测预警监测预警功能实现对关注的企业及商品对影响其指标进行可视化展示。商品预警管理功能主要实现监管过程中,预警信息的在线管理功能,包括自动预警和自定义预警两种。4.7.3 应用效果实现“信用赋能、宽进严管”,从源头防止放宽准入带来的监管47漏洞真空,守住了监管底线。通过信息公示、失信惩戒、信用修复、信用承诺等制度措施,织就一张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覆盖各行各业经营主体的信用之网,既推动解决以往仅通过行政处罚难以解决的“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等问题,又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想失信的良好氛围,形成了“宽进”与“严管”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最大程度激发了企业自治意识,调动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市场秩序治理。市场监管实现从部门单打独斗,到多部门协同监管和社会共治的转变,进一步壮大监管力量。实现“寓管于服、以服促管”,提升信用监管服务发展能力,支撑实现信用培育、信用合规建设、包容审慎监管等信用服务措施,全力助企纾困解难,进一步提高了企业获得感。监管与服务并重,让与超大规模市场相适应的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4.8.1 应用需求面对新形势下市场监管任务,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转变思维,聚焦潜在风险,突出预警防控,以社会共治理理念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指引,延伸监管触角,推进“精准化市场监管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以对市场主体的服务、监管和风险预警为建设目标,应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整合、48挖掘、分析、预警,实现“数据驱动”的市场风险预警方式的创新。4.8.2 应用方案重点场景内(食堂、锅炉、叉车)实时监管以及风险研判实时预警服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 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高风险监管场景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视频数据采集智 能识别智能推送,实现高风险场景预警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研判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实时预警告知。以食安场景为例,通过在食品生产、经营、餐饮单位生产经营场所的关键位置安装视频设备,采集和监测人员生产经营行为、环境规范情况,利用云计算或本地计算等方式,训练 AI 算法模型,实现对食品生产、经营、餐饮经营过程中的违规情形自动识别、分析和留证,生成问题任务处置记录,为企业自律整改提供指导,为政府日常监管提供证据。4.8.3 应用效果借助信息化数字系统、大数据技术、GIS 地图定位技术,让重点监管场景预警更加准确和及时。针对叉车、高校和企业食堂、在运行的锅炉等重点场景,均可以做到实时监管、实时预警。应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形成重点场景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画像,实时数据更新。落实责任到相关企业同步到人,实现重点场景精准管理,明确管理责任。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研判,实现风险提前预警,防患于49未然,保障企业经营安全、工作人员个人安全。显著降低重点场景作业风险。针对高校和企业食堂,解决了缺少非现场监测手段、缺少违规监测手段、缺少卫生监测手段、缺少人员管理手段等实际问题。针对叉车操作风险,帮助企业解决了无证上岗作业易出事、无证上岗作业追责难、叉车人员管理不善等具体的日常作业风险问题。4.9.1 应用需求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能,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市场监管部门将全力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行政许可事项。该事项可以全流程网上办理的事项,申请、受理、审查、批准、办结全部实现网上通办。按照“能简则简、能快则快”要求,大力践行“马上就办”,建立健全“审批手续最简、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佳”的政务服务工作机制。规范“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的办事指南,做到标准明确、条件清楚,让群众和企业明白办事、放心办事。4.9.2 应用方案“全流程无纸化,一趟不用跑”新型行政许可服务方式,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实践。这种方式可以让群众通过智能手机和微信小程序,无需到行政服务大厅,在家中或企业中网上办理食品生产和经营许可50申请,利用公安部“互联网 ”可信身份认证平台进行身份认证,完成行政许可事项申请,并支持快速查询审批进度;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合法第三方 CA 数字证书,自动加盖电子印章,为每个企业生成唯一证照二维码,完成企业电子证照发放;企业可以通过手机和短信验证,下载电子证照,实现线上线下“亮照”。4.9.3 应用效果(1)解决企业携带和保管纸质证书不方便的问题企业申请全过程资料电子化,为资料的保管和使用提供保障。(2)解决企业注册过程繁琐的问题提高申报流程透明度,减少企业频繁往返行政服务部门遇到的交通、排队、等待等不便。(3)解决文件真实性问题通过企业身份验证、企业承诺等方式,保证申报资料的真实性。(4)解决企业各类申请资料重复填写的问题通过系统一次填写全程使用,减轻企业负担,提高工作效率。(5)解决企业申报过程附件电子化问题通过系统上传申报相关的电子资料,让资料固化,为企业提供长期有效的信息服务。514.10.1 应用需求企业自查系统针对当前政府监管执法人员编制有限、人少事多难题,基于“互联网 智慧监管”公共服务升级的需要、落实企业市场主体责任的需要,引入创新的企业自查机制,为企业提供“互联网 智慧监管”提供自查信息化平台支撑。4.10.2 应用方案(1)企业自查企业自查系统可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由政府制定自查要点表,可以实现餐饮服务、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行业企业自查;支持日常自查,也支持专项自查,如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自查。(2)监管配合企业自查系统与监管检查系统联动,企业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配合监管单位完成监管执法:一方面,企业可以查看监管结果,下载监管执法电子文书;另一方面,被责令整改的企业可以向监管单位提交图片、视频等整改材料,监管人员可以远程对材料进行审核,完成复查。(3)数据监管政府监管人员可以基于企业自查数据实施数据监管,实时监督企52业自查落实情况、上传数据质量,基于数据监管企业生产经营是否合规,察觉疑点、问题,触发政府现场监管,改变过去普遍撒网监管方式,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市场监管效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政策公告及普法宣传企业自查系统可实时发布政策公告,改变过去人工通知落后方式,企业人员通过自查感知终端快速了解政策、专项检查等政策公告,快速响应、执行政府要求,使得政府政策能够迅速贯彻执行。同时,系统提供普法宣传专栏,线上推送各类普法宣传彩页、培训课件,让企业学习法律、熟谙法律、依法经营。企业自查系统还支持开展显示法规学习效果测试,评估普法宣传效果,形成“线上推送-线上学习-线上考评”的闭环“互联网 普法宣传”模式,提高全社会法治水平,推动依法治国。4.10.3 应用效果企业自查系统提供企业人员参与社会共治的途径和手段,促进落实企业市场主体责任。同时企业自查是一种“非现场、无接触式”的数据监管模式,可以大幅降低非必要的现场监管,有效缓解人少事多矛盾。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可以在无感染风险下大幅提高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监管覆盖率,确保稳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维护疫情期间市场稳定运行。5305典型实践54中国移动以 OneCity 平台为基础,聚合生态资源,面向市场监管行业打造丰富的智慧监管新应用。5.1.1 项目背景为全面加强海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智慧监管信息化能力和监管水平现代化,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系统、高效、权威的智慧监管体系,持续推进系统监管、依法监管和创新监管,结合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建设理念,夯实监管责任深入简政放权、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智慧市场监管”改革,建设海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5.1.2 建设内容基于统一数据库,以海西州特色建设模型为基础,整合数据与应用,搭建服务于事中事后监管的海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智慧监管信息化平台,并将现有的业务应用需求与监管平台关联,开发基于海西州特色的业务应用,并将所有应用集成于监管平台,实现业务应用集成化。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构建市场监管闭环,及时发现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商)品质量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由系统智能建议和辅助监管干部采取同步跟进排查、处罚,后续跟踪整改等措施,相关措施和数据结果纳入市场监管知识库,形成不断学习强化的监管闭环。555.1.3 实现价值海西州市场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市场监督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坚持经济适用,整合和利用现有建设资源易于管理和维护可以实现对整个平台系统中各业务子系统的集中化、统一化管理,助力全面推进“智慧市场监管”改革。5.2.1 项目背景根据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实际业务需求,借助互联网交易监管平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全面推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海口企业开办平台相应功能的进行优化,满足海口市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工作需要。5.2.2 建设内容利用政务云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安全等集约建设的基础设施,构建海口市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系统:“网络交易监管系统”“食品经营主体监管系统”“大数据综合分析展示系统”“应用支撑平台”系统;并采购“市场注册监管手机报”等成品软件、短信服务、“网络交易数据监管服务”第三方服务等,围绕企业开办事项进行业务流程的整合实现流程优化;通过和工信部门的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实现56数据的共享和办理时效的统一监控;利用全自助服务一体机提供自助办理提高登记效率,最大程度地为企业开办提供便利化。5.2.3 实现价值对海口市企业开办平台相应功能的进行优化,满足海口市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工作需要。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互联网交易监管工作加强了业务和数据的深度融合应用,实现监管模式由业务驱动专业监管向数据驱动智能监管的转型提升,提升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靶向性、先驱性,有效治理市场经营活动中的各类不良主体和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经营秩序,全面推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5.3.1 项目背景随着甘孜高原旅游 IP 的快速出圈,甘孜经济在后疫情时期得到一定恢复,但大量游客涌入带来的各式餐饮门店激增与食安监管的不到位构成了矛盾,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受到严重挑战。如何保障本地群众、中小学食堂以及外来游客的餐饮安全、彻底激活甘孜餐饮行业服务水平,“食安”监管急需“提质增效”。5.3.2 建设内容按照“科学布局规划、分步实施到位、提升治理能力、全力保障57安全”的原则,建设全州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统,全面统计分析食品安全基础数据,实时、动态监管食品安全生产环节,逐步实现市、县、所级“全州一张网”的大数据应用,逐步实现市场主体单位的在线管理和监督,为应急处置、风险防控等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着力提升甘孜州食品安全治理水平。5.3.3 实现价值通过构建全链条、实时、动态、闭环式联动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并结合信息移动共享,让餐饮商户从食材供应到制作全流程在阳光下安全生产;移动便捷的信息共享,让游客公众时刻监督、评价与互动;数据实时汇集查看,智能风险预警、态势监控,让市场监管精准高效。多方的共同在线协同,共同促进食品安全。让游客公众“食得放心、食得开心、食得安心”。5806生态合作59中国移动以 OneCity 平台为基础,聚合生态资源,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生态宜居打造丰富的智慧城市新应用。坚持问题导向、业务驱动,围绕市场监管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市场监督的难点、痛点问题,强化业务整合融合、流程优化重塑、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信息技术与市场监管业务改革创新的深度融合,助力实现初步形成“监管精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便利化、决策科学化、运行高效化”的智慧监管创新发展格局。中国移动愿依托自身能力优势,与行业合作伙伴成立合作团队,共享客户资源,共拓项目商机。通过优势互补、整合赋能,共同孵化智慧市场监管领域解决方案,打造标杆案例,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构建持续发展、合作共赢的智慧市场监管生态圈。60声明本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公开信息资源并尽可能地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在此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表示感谢,所引用内容其著作权和版权归原作者、来源媒体、原网站所有。但是我们也知道,凡事总有可能挂万漏一,对本白皮书没有注明来源的内容提供者同样表示感谢。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白皮书内容可能不规范使用,欢迎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或许可他人使用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白皮书编制组联系方式:。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24 6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版)-乡村治理分册(52页).pdf

    前 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贯穿始终的工作重心。2020 年底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胜利之后,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开始转向乡村振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多项国家文件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随着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 AI 等先进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社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数字时代。建设数字乡村,优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的建设内容。2022 年中央网信办等 10 部门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年),计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中国的发力期。要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引领作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大幕已拉开,中国移动积极践行央企使命,充分发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作用,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将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落实党中央网信工作决策部署相结合、与企业自身优势相结合,持续在乡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治理创新、数字应用服务三农等方面注智赋能;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横向协同、上下联动、结对帮扶、内外合作、点面结合”的工作机制,为农民群众、农村家庭、农业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本白皮书通过剖析数字乡村战略背景、行业趋势、阐述中国移动乡村数智化愿景内涵,全面展示中国移动在乡村治理领域发展理念、解决方案能力、应用场景以及经典案例,为乡村治理理论研究与落地实践提供参考。本书编写组指导单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编写单位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卓望数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主编张丽园(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参编张逸群、王少博、范玉秀、赵晓斌、袁肖(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李占述、张艺、娄焕兴、陈龙祥(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邓笛、申伟涛、陈宏(卓望数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目录01行业趋势02愿景内涵03整体架构04应用场景05典型实践06生态合作101行业趋势21.1.1 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战略,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总要求明确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先后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于乡村振兴推进做出部署。同时,在 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安排部署“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工作,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再次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继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后,党中央再次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系统全面部署三农工作。对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道路。1.1.2 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为乡村振兴赋能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3新业态。数字乡村建设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应运而生的,既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从农业 1.0 到农业 4.0 转型的关键环节,已成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提出,实行乡村振兴责任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2023 年 2 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文件指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完善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在数字社会部分提出要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4乡村治理。2023 年 4 月,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印发2023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了强化粮食安全数字化保障、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深化乡村数字普惠服务等十方面重点行动计划。工作要点提出,到 2023 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数字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更加有力支撑。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数字普惠服务不断深化,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持续提升,数字乡村试点成效更加凸显。2023 年 8 月,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 2025 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形成。聚焦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部署了强化乡村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体系、强化乡村公共服务标准支撑 3项任务,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1 乡村振兴发展概况1我国正向着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现阶段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是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随着乡村振兴工作1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5积极开展,我国在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和乡村治理、农民增收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2020 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 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1)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乡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公路、水利、电网、农产品冷链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正全方位推进。(2)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农业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育种探索起步,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智慧大田农场建设多点突破,畜禽养殖数字化与规模化、标准化同步推进,数字技术支撑的多种渔业养殖模式相继投入生产。(3)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村经济提质增效,激发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乡村新业态蓬勃兴起,农村电商继续保持乡村数字经济“领头羊”地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不断提升。(4)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互联网 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覆盖,乡村数字化治理模式不断涌现,乡村智慧应急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成为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支撑。(5)乡村网络文化发展态势良好6乡村网络文化阵地不断夯实,网络文化生活精彩纷呈,数字技术助推农耕文化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弘扬。(6)数字惠民服务扎实推进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互联网 教育”、“互联网 医疗健康”、“互联网 人社”、线上公共法律与社会救助等服务不断向农村地区下沉覆盖,农村数字惠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7)智慧绿色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现代信息技术在智慧绿色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农业绿色生产信息化监管能力全面提升,乡村生态保护监管效能明显提高,数字化技术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乡村绿色化数字化正在实现协同发展。(8)数字乡村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数字乡村建设的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试点示范效应日益凸显,数字乡村发展环境持续优化。1.2.2 数字乡村建设的意义数字技术通过生产、经济、民生、治理等多方面赋能乡村振兴。数字乡村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也是落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具体行动,面对农村在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产业发展缓慢、乡村资源匮乏、乡村治理环境复杂等诸多制约条件,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农村生产、经济、民生、治理方面的应7用将会有效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农业生产方面,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和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解决了农业生产工具落后,农业育种效率低,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业水质健康下降等问题。乡村经济方面,通过电子化、网络化方式完成农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支付等电商业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形成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构建智慧乡村旅游;借助数字化技术减少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精准匹配资金需求。解决第一产业供应链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农产品供需不匹配传统旅游业模式单一,且乡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乡村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乡村民生方面,将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乡村学校网络覆盖、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与乡村对接;开发新的医疗健康应用、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解决乡村教育资源匮乏,教师资源少,网络覆盖普及率与城市存在差距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医疗水平不高等问题。乡村治理方面,用数据挖掘、人像比对、智能预警、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和处置;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解决乡村治安水平不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不高乡村居民居住较分散,政府力量有限等因素8导致乡村治理存在诸多难点。90202愿景内涵10乡村治理数字化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提升治理能力和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移动通过数字化手段的运用,提升农村治理效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促进城乡互动和资源共享,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1)提升治理效能。乡村治理数字化可以促进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政府和决策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乡村地区的情况,更准确地制定政策和规划,提高治理的效能和决策的科学性。(2)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数字化手段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的效率和附加值。通过数字化的农业生产管理和市场信息的共享,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供应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升。(3)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手段可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通过数字化的信息系统,政府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水平。同时,数字化手段还可以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如电子政务、在线办事等,方便农民的生活和工作。(4)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数字化手段可以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数字化的社区平台和信息系统,居民可以更方便地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和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实现民主参与11和社区自治。数字化手段还可以加强对社会安全和风险管理的监控和预警,保障农村地区的安全和稳定。(5)促进城乡互动和资源共享。数字化手段可以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互动。通过数字化平台,城市居民可以直接购买农产品、农村旅游等服务,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促进城乡经济的互补和协同发展。(6)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手段可以提升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能力,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数字化的监测和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农村环境污染、水资源利用等情况,提供数据支持和预警系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移动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以及智慧社会主力军,在 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拥有坚实的基础。中国移动结合自身的技术实力、产业优势与数字乡村完美结合。以国家数字乡村战略部署为指引,实施“1 3 X”乡村振兴模式,即:“1”是指以提升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为主线,“3”是指持续强化组织、人才和资金帮扶,“X”是指将网络信息服务全方位融入“三农”、服务“三农”。在数字乡村整体规划、新一代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乡村发展、三农信息服务等方面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1)建设乡村信息化新基建,打造数字乡村技术底座。在乡村进行基础设施升级完善,实现全国行政村宽带网络覆盖的基础上,推进125G 网络覆盖,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在乡村的布局和普及,为数字乡村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字基础。(2)新技术深度融合,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将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化融合发展,通过科学精准生产、产品质量溯源、数字渠道营销等激活产业活力,打造高效、优质、特色的乡村产业链条,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兴旺。(3)数字化助力治理革新,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通过“互联网 党建”、“互联网 政务”等为组织管理赋能,从经验式治理转向精准化治理,解决乡村整体性治理难题,推动民主自治,政务公开等,促进乡村治理中自治、法治和德治的“三治合一”,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和水平。(4)应用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务服务水平。依托互联网技术,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出行、公共设施等进行行业深化,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向偏远农村地区下沉,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优质资源与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5)数字改善环境,助力乡村生态宜居。依托 5G、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建设乡村厕所长效管理机制、垃圾监管治理、环卫保洁、污水治理等内容,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可持续发展。(6)新媒体推广赋能,繁荣乡村文化。充分利用高互动、强参与、重体验的数字媒体技术,对民俗传统、非遗技艺及传统文艺等文化资源进行融合展示,促进优质文化广泛传递,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搭建13融媒体中心建设地方数字文化服务网络,整合区域与各级文化资源,促进村落之间、城乡之间的文化流动与信息共享。1403整体架构15中国移动拥有广泛的网络覆盖和通信资源,能够为乡村地区提供稳定的通信服务和互联网接入,通过积极推动数字乡村建设,通过引入智慧农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乡村治理的效率和水平。中国移动通过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提供全方位支持,为乡村治理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搭建“1(大数据管理平台) 6(6 个业务管理模块) 3(大屏展示端、一站式服务端、使用终端)”的乡村治理建设顶层框架,建设综合治理平台,以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关键,实现数字治理便捷可及、数据共享高效有序、社会治理协同精准、决策预警科学智能、数据价值充分释放,打造数字治理示范窗口,形成数字治理建设样板。图 1 数字乡村解决方案架构一是大数据管理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作为乡村治理建设的核心,旨在实现对各类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该平台通过搭建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引擎等基础设施,实现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16和应用。平台可以整合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等的数据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建,为综合治理提供数据支持。二是构建六个业务管理模块。党建引领模块旨在加强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党建活动的组织管理、党员信息管理、党组织建设评估等功能。同时,还可以提供党建政策的发布和学习资源的共享,推动党建工作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村务管理模块涵盖了村级事务的管理和运行。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村民档案管理、村务公开、村民自治等功能。平台可以帮助村级干部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居民可以通过该模块了解村务信息、提出建议和参与决策,增强村民自治意识。综合治理模块是乡村综合治理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对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测。平台可以接收各类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帮助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同时,该模块还可以协调多个部门的工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任务的协同推进。政务服务模块旨在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府服务。通过该模块,居民可以在线办理各类证照、查询政策信息、申请补助等事项。平台可以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和流程优化,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和便捷度。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该模块了解居民需求和反馈信息,改进服务质量。应急管理模块旨在提高应急管理的响应速度和效率。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灾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应急资源的调配、救援行动的协调和指挥等功能。平台可以实现多部门协同工作,快速响应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防17返贫监测模块旨在帮助政府预防和消除贫困问题。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贫困人口信息的管理、扶贫政策的发布和落地、扶贫项目的监督和评估等功能。平台可以帮助政府及时了解贫困人口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推动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打造大屏展示端、一站式服务端、使用终端三端体系。大屏展示端作为乡村治理的信息发布窗口,将各类数据和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在大屏幕上。通过大屏展示端,可以实时显示乡村的治理状况、环境指标、重点项目等信息,让政府和居民能够直观地了解乡村的发展情况。一站式服务端旨在提供集成的服务平台,让居民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各类政府和社会服务事项。通过一站式服务端,居民可以查询信息、办理证照、预约医疗、参与活动等,实现便捷的公共服务。使用终端包括各类智能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等,用于居民和管理人员使用乡村综合治理平台。使用终端通过安装相关应用程序或访问网页,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操作和查询,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灵活性。1804应用场景194.1.1 应用需求党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关键力量。党组织在乡村中具有广泛的组织网络和社会影响力,可以发挥党建引领数字化的积极作用。一是党建引领数字化可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数字化平台,党组织可以及时、全面地向党员传达党的政策,进行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纪律意识。同时,数字化平台还可以实现党员管理的信息化,方便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和服务。二是党建引领数字化可以促进乡村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数字化平台,党组织可以收集、分析和共享乡村治理的数据和信息,实现对各项工作的监测和评估,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准确性。同时,数字化平台还可以建立健全乡村治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党建引领数字化还可以满足乡村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需求涉及党建、村务、综合治理、政务、应急、防返贫等多个方面。党组织可以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构建数字化平台,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推动乡村全面发展。4.1.2 应用方案(1)党员教育管理20建设党员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党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等学习资源,支持在线学习和考核。建立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党员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实时更新,方便党组织进行管理和服务。开展党员在线培训,通过网络直播、视频教学等形式,提供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2)乡村治理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建设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流,加强乡村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制定乡村治理规章制度,将其数字化,建立在线监测和评估机制,提高工作执行的效率和质量。推广综合治理信息化系统,包括安全监控、环境保护、卫生管理等,提升乡村治理的综合能力和效果。(3)乡村发展多元化管理建设数字化农业信息平台,提供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支持农民的科学种植和精准农业。构建乡村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和物流配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数字化教育培训,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远程教育服务,提高乡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技能素质。(4)党建与政务服务建设政务服务数字化平台,提供在线办事、政策宣传、政务查询等服务,提升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推广党建指导员在线咨询服务,通过网络平台解答党员和群众的疑问,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实施党员活动数字化管理,包括党费缴纳、组织活动等,提高党组织运作的便捷性和透明度。214.1.3 应用效果党建引领数字化在乡村治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显著。一是通过建设党员在线学习平台和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党员教育管理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党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数字化平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等内容,提高思想素质和党性修养。党组织也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党员,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实时更新。二是乡村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得到了提升。通过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和信息的共享,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乡村治理规章制度的数字化和在线监测评估的实施,促进了工作执行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整体水平。三是党建引领数字化满足了乡村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通过数字化农业信息平台和乡村电商平台的建设,农民能够获得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和线上销售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数字化教育培训的推广提高了乡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技能素质,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发展。四是党建与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通过政务服务数字化平台和党建指导员在线咨询服务,居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办理事务、了解政策和获得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党员活动的数字化管理提高了党组织运作的便捷性和透明度。224.2.1 应用需求村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涉及村民基本生活需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村级治理和社区管理、以及党建工作等多个方面。通过满足这些需求,可以提升村级管理的科学性、效率性和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一是实现村民信息的集中管理。村务管理实现村民信息的集中管理。系统可以建立村民档案数据库,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情况、人口变动等。村民信息可以通过系统进行登记、更新和查询,方便村干部掌握村民的基本情况。此外,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录入和信息不一致的问题。二是提供村务公开和互动平台。村务管理系统提供村务公开和互动平台的功能。村民可以了解村务公告、会议通知、相关政策等信息。同时,村民也可以通过系统提出问题、反馈意见、参与讨论等。系统可以建立互动平台,促进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村民对村务管理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三是支持村级财务管理和资金监管系统可以实现村级经济收支的记录和统计,包括财务报表、资金流水等信息。通过系统,村干部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财务管理和预算编制,提高了财务工作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此外,系统还可以设置资金使用的审批流程和权限,加强资金监管,防止腐败和挪用行为的发生。23四是支持村级项目管理和进展监控。系统可以建立项目库,包括项目基本信息、资金来源、责任单位等。通过系统,村干部可以进行项目申报、审批、实施等全过程管理。系统可以提供项目进展的跟踪和监控功能,及时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和问题,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4.2.2 应用方案(1)村民基本生活需求管理建立村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村民基本信息、户籍管理、住房信息等,方便村民办理证件、申请福利等。提供在线办事服务平台,使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申请办理各类证件、社保医疗等,提高办事效率。开发村务管理 APP,方便村民查询基本生活信息、提出问题和建议,增强与村委会的沟通和互动。(2)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管理建设基础设施监测系统,包括道路、供水、电力、环境卫生等,实时监测设施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创建在线报修平台,方便村民报修基础设施问题,实现快速响应和维修。推广智能化管理系统,如智能路灯管理系统、智能垃圾桶管理系统等,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3)村级治理和社区管理建立社区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视频监控、警情上报等,提升社区治安管理水平。开展社区活动管理平台,方便村民参与社区活动,并24提供活动信息发布、报名等功能,增强社区凝聚力。4.2.3 应用效果村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效果包括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维护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社区治安管理水平和社区凝聚力。这些效果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村民基本生活需求管理方面,通过建立村务管理信息系统和在线办事服务平台,村民办理证件、申请福利等事务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时间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管理方面,通过基础设施监测系统和在线报修平台,村民可以及时报修设施问题,减少了故障的延误和维修的耗时,提高了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维护质量。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推广进一步提升了设施运行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三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数字化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农业技术指导和农产品市场信息,帮助农民科学决策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农产品电商平台的设立拓宽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渠道,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的收入。数字化农业管理系统的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减少了农业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提高了农产品的竞争力。25四是村级治理和社区管理方面,社区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提高了社区的治安管理水平和安全感,有效预防和应对了安全事件。社区活动管理平台的开展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凝聚力,增加了社区互动和社会交流的机会,提升了社区的整体发展水平。4.3.1 应用需求乡村综合治理平台的应用需求涉及基础设施管理、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乡村治理与社区管理、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以及党建工作等多个方面。通过满足这些需求,可以提升乡村治理的科学性、效率性和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是满足乡村基础设施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包括道路、供水、电力、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的监测和维护,提供在线报修、问题反馈等功能,以提高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乡村综合治理平台需要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包括农田管理、农作物种植、农产品销售等,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市场信息、订单配送等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乡村综合治理平台满足乡村治理和社区管理的需求。包括社区安全管理、治安巡逻、社区活动管理等,提供在线报警、视频监控、活动信息发布等功能,加强社区的安全防控和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四是乡村综合治理平台需要支持乡村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需求。包括农村环境监测、垃圾分类管理、资源节约利用等,提供环境监测26数据、垃圾分类指导、资源回收等服务,促进乡村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五是乡村综合治理平台需要满足乡村党建工作的需求。包括党员管理、党组织活动、党费缴纳等,提供党员信息管理、活动组织、党费缴纳等功能,促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和党员工作的便捷性。4.3.2 应用方案(1)基础设施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建设基础设施监测系统,包括道路、供水、电力、环境卫生等,实时监测设施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设立在线报修平台,方便居民报修基础设施问题,实现快速响应和维修。提供公共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信息,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2)乡村治理和社区管理方面建立社区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视频监控、警情上报等,提升社区治安管理水平和安全感。提供在线问题反馈和投诉平台,方便居民反映社区问题和意见建议,实现快速响应和解决。开展社区活动管理平台,方便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并提供活动信息发布、报名等功能,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参与度。(3)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方面建设农村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空气质量、水质情况等,提供环境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推广垃圾分类管理系统,提供分类指导、垃圾27收集点查询等功能,促进垃圾分类的普及和实施。设立资源回收平台,方便居民回收废品、旧物等资源,并提供合理的回收价格,增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3.3 应用效果乡村综合治理平台是一种集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化为一体的软件系统,旨在提供全面的乡村综合治理解决方案。该平台通过整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方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任务协同以及问题快速响应,为乡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全方位支持。一是提高治理效能。乡村综合治理平台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了乡村治理的高效运行。各级政府可以利用平台完成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跨部门协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任务协调,有效减少信息壁垒和行政重复。同时,平台提供数据分析和预测功能,帮助政府及时把握乡村发展趋势和社会问题变化,提前采取措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二是加强社会参与。乡村综合治理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实现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广泛参与。通过平台,政府可以发布政策信息、公告通知,接收居民诉求和意见建议,并进行及时回应。社会组织可以利用平台开展志愿者招募、项目申报等工作。居民可以通过平台了解乡村建设、社区活动等信息,并直接参与社区治理。这种多方参与的机制增强了民主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促进了社会稳定和乡村振兴。28三是提升服务质量。乡村综合治理平台为居民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居民可以通过平台在线办理各类证照、查询政策信息、预约医疗服务等,避免了传统繁琐的线下流程。平台还提供居民健康管理、智慧家居等功能,提升了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通过平台上的评价和投诉系统,居民可以及时反馈对服务的满意度和问题,促使政府和相关部门改进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四是促进乡村发展。乡村综合治理平台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平台整合了土地资源、农业产业、旅游资源等信息,为乡村规划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政府可以通过平台发布政策和项目信息,吸引投资和人才,推动乡村振兴。同时,居民可以通过平台了解乡村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增加收入来源。平台还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4.4.1 应用需求乡村治理应急管理的应用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需要建立应急预警和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整合和发布灾害、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包括气象、地质、水文等方面的预警,以及火灾、事故等突发事件的信息,提高居民对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二是需要建立应急救援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对乡村内的救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分配和调度,包括救援力量、器材设备、医疗资29源等。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救援资源的快速响应和调动,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三是需要建立居民紧急求助和互助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紧急求助呼叫功能,居民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通过该系统向相关部门发出求助信号,以便及时得到救助。同时,系统还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互助和支持,通过志愿者招募、协同行动等方式,提高社区的自救能力和抗灾能力。四是需要建立灾后恢复和重建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规划、资源调配和进度管理,包括房屋重建、基础设施修复、灾后资金管理等方面。通过该系统,可以提高灾后重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乡村的快速恢复和发展。4.4.2 应用方案乡村治理应急管理旨在增强对乡村地区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确保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1)预警系统建立并完善乡村地区的预警系统,包括天气灾害、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的监测和预警机制。通过现代化的传感器设备、监测仪器和网络技术,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发出预警信息,提醒乡村居民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2)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建专业的乡村应急救援队伍,培训队员具备应对各类紧急情况30的技能。这些队伍可以包括医疗救援队、消防救援队、物资运输队等,以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同时,建立乡村救援队伍的协作机制,与城市的救援队伍保持密切联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作战。(3)应急物资储备建立乡村地区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食品、药品、饮用水、应急医疗设备等。这些物资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投入使用,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同时,定期检查和更新物资储备,确保其质量和可用性。(4)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乡村地区的信息共享平台,集成各类紧急情况的数据和信息资源。通过这个平台,乡村居民、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紧急情况信息,并进行信息交流和协作。同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大数据,提供定制化的预警、指导和救援建议。(5)公众教育与培训加强乡村地区的公众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乡村居民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课程,教授基本的紧急情况应对知识和技能,包括逃生、急救、灭火等。通过社区宣传、媒体渠道等方式,广泛宣传应急知识,提高乡村居民的整体应对水平。4.4.3 应用效果乡村治理应急管理应用方案可有效提升乡村地区的应急能力和整体安全水平,通过预警系统、救援队伍、物资储备、信息共享平台和31公众教育等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紧急情况对乡村地区的伤害和影响,保障乡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是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使乡村居民在紧急情况发生前得到及时预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通过合理的预警信息发布和传递,乡村居民可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可以提供专业的救援服务,减少灾害事故对乡村地区的影响。这些队伍具备救援技能和装备,可以快速响应并组织救援工作,提高救援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三是应急物资储备的建立保障了乡村地区在紧急情况下的基本生活需求。这些物资可以及时投入使用,满足乡村居民的食品、医疗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应急时的生存能力。四是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协同作战。乡村居民、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了解最新的紧急情况信息,进行及时沟通和协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效应。五是公众教育与培训活动的开展提高了乡村居民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乡村居民通过培训和演练掌握基本的应急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减轻灾害风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24.5.1 应用需求防返贫监测可以有效识别潜在的返贫风险,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帮助脱贫家庭巩固脱贫成效。这将为乡村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促进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防止返贫问题的根本解决。一是数据收集与整合。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和整合机制,包括脱贫家庭的基本信息、收入状况、就业情况、教育水平等。相关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政府部门数据采集等方式获取,并统一整合在一个数据库中,以便进行分析和监测。二是监测指标与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指标和标准,用于评估脱贫家庭是否存在返贫风险。这些指标可以包括收入来源多样性、就业稳定性、教育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对脱贫家庭的各项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返贫风险。三是监测方法与技术。采用先进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识别出可能发生返贫风险的家庭,并给予及时的干预和支持。四是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将脱贫家庭的监测结果与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行业机构等进行共享和沟通。通过协同作战,可以实现对脱贫家庭的全方位关注和支持,防止其再次返贫。33五是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基于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就业培训、技能提升、创业支持、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以帮助脱贫家庭稳定脱贫成效。4.5.2 应用方案防返贫监测可以全面、准确地识别返贫风险,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效防止脱贫家庭再次返贫。这将为乡村治理提供有力支持,推动脱贫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防止返贫问题的根本解决。数据收集与整合:建立脱贫家庭信息数据库,收集包括脱贫家庭的基本信息、收入来源、就业情况、教育水平等相关数据。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政府部门数据统计等方式获取,并结合现有数据进行整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监测指标与标准:制定监测指标和标准,用于评估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指标可以包括收入多元化程度、就业稳定性、教育健康状况等。标准的设定应考虑到不同地区和家庭的特点,并结合专家意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监测方法与技术:采用先进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对脱贫家庭的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和比对。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可以及时识别出存在返贫风险的家庭,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脱贫家庭的监测结果与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行业机构等进行共享和沟通。通过平34台实现数据的实时传递和信息的共享,促进各方的合作与协同作战。同时,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防止返贫。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基于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根据返贫风险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帮扶计划,如就业培训、技能提升、创业支持等。同时,加强社会保障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脱贫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监测与评估机制: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对防返贫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监测结果和评估报告,及时调整和改进防返贫工作的策略和措施,提高工作的效果和可持续性。4.5.3 应用效果通过处理大规模的文本数据,系统能够准确识别返贫风险,并提供综合的分析和评估。这将有助于决策者和相关机构更好地制定政策和干预措施,以减少返贫的发生和再次发生。一是系统能处理和分析大规模的数据,包括社交媒体、新闻报道、政策文件等。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捕捉潜在的返贫线索和风险因素。这有助于政府、组织和研究机构更好地了解返贫的规模、分布和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干预措施。二是防返贫监测系统能提供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系统不仅可以识别返贫的经济指标,如收入和就业状况,还能够考虑社会和心理因素,35如教育水平、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等。通过综合考虑多个维度的数据,系统能够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返贫风险评估结果。三是防返贫监测系统通过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对大量的文本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平台可以将数据按照不同的返贫因素进行分组,如经济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等,以便用户更好地了解和分析返贫的多个维度,这种分类和汇总功能有助于政府、研究机构和组织掌握返贫问题的全貌,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3605典型实践375.1.1 项目背景那蓬村被称为“广东省十大文化旅游名村”和“广东省文明村”,也是国画大师关山月的故乡。为助力那蓬村的发展,中国移动为那蓬村打造“数智乡村”工程。以数智乡村平台为核心,为那蓬村提供集“综合管理、乡村治理、智慧康养”于一体的解决方案,让那蓬村“管理更高效、治理更智能、惠民更可感”。5.1.2 建设内容在乡村管理方面,面向基层村委提供综合管理信息化服务能力,涵盖户籍管理、房屋管理、指挥调度、便民服务等功能,实现“人、房、事”的一体化管理,助力乡村管理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升级。图 2 蓬村数智乡村项目大屏38在乡村治理方面,本项目针对那蓬村森林防火、景区客流、防溺水、垃圾分类投放等场景进行 AI 监控,同时对关山月故居做火灾预警防范工作,从而提升那蓬村的综合治理、应急响应能力,同时可提升村民的安全感及幸福感。图 3 蓬村数智乡村项目智慧监控在惠民方面,主要解决村里老人的养老问题,保障和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品质。项目在卫生站打造了智慧康养小屋,另外选取了五户家庭作为康养家庭,为其配备了血压计、体脂秤、血糖仪、智能中医体检仪、SOS 紧急按钮、4G 智能健康手表、燃气传感器、人体行为感知器等智能监测设备,同时健康小屋 65 寸的大屏接入了康养平台,卫生站可基于平台对老人的健康进行持续跟踪。39图 4 蓬村数智乡村项目康养小屋5.1.3 实现价值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数字化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更大空间和广阔前景。那蓬村依托移动打造的数智乡村解决方案,构建出功能全面、技术领先的“乡村大脑”,村内的信息化水平整体得到了提升,乡村事务管理效率得到了提升;村内在紧急事件应急、重点区域的监控上手段更加智能化,村民的居住安全感得到了保障;村内老人的养老健康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大提升,以数据价值服务乡村综合管理、乡村治理、智慧康养的全面发展,将那蓬村塑造为美丽乡村的崭新标杆。405.2.1 项目背景永康圆周村为“浙江省特色旅游村”,目前已建成高标准文化礼堂、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馆、养老食堂等服务场馆。文旅产业已建成水莲园周景区、长城景区等。围绕”美丽乡村 数字乡村 共富乡村 人文乡村 善治乡村“建设,为完成”一统三化九场景“的未来乡村建设目标,着力构建引领数字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乡村新社区。中国移动打造永康市未来乡村数字平台项目,助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5.2.2 建设内容基于圆周村“未来乡村”应用场景为建设目标,按照“全领域、全整合、全数据、全汇集、多场景”的原则,形成了涵盖乡村资源要素、乡村经营、乡村治理、乡村服务等专题板块的未来乡村一张图基础应用框架。构建一个未来乡村大数据中心,将空间数据(统一地址库建设)、社会属性数据(人、房、企、事、物等)、其他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汇聚整合,为大屏可视化(未来乡村一张图体系)呈现、分析、预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打造未来乡村应用支撑体系和未来乡村一张图体系,推广 N 个特色应用。41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AI 算法引擎、三维可视化呈现技术为下层数据提供智能工具,为上层应用提供应用支撑;未来乡村一张图体系:包括未来产业、未来风貌、未来文化、未来邻里、未来健康、未来低碳、未来交通、未来智慧、未来治理九大场景专题,在此基础上拓展多个应用。5.2.3 实现价值浙江永康市园周村未来乡村数字平台项目实现对“未来乡村”应用场景的积极探索,通过数字赋能将多个场景逐一探索建设并进行统一融合,在解决圆周村实际的治理难点、重点、特色点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该村的发展水平,以数字化驱动为引擎,创建能够反映圆周村建设成果的数字乡村系列标准,创立特色鲜明的未来乡村品牌,着力打造全国未来乡村示范区,为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5.3.1 项目背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及广东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要求。通过片区和行业部门调研,认为:原基于扶贫开发研制的信息系统已不能适应新阶段乡村振兴信息化服务需要,需建设基于推进基层治理系统化、决策42支持智能化、考核监督科学化、管理服务精细化的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服务。聚焦广东省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新建省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全面支撑和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在乡村治理、防贫监测等方面,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全程服务。5.3.2 建设内容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信息化平台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体牵引,面向乡村治理、三农领域,构筑“1 3 9 5”产品体系:1 个“数据底座”;3 个“技术中心”;9 个业务应用解决方案,5 朵“三农大数据云”的整体解决方案。应用包括工作台、助镇帮镇、项目资金、综合业务、乡村治理、巩固成效、乡村服务等。5.3.3 实现价值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已经在广东落地,服务 1127 个镇、近2 万个村、近 10 万干部、150 万脱贫户。为政府省、市、县、镇、村五级用户提供“纵向到底”的业务信息化支撑,同时拉通政府多行业部门数据实现“横向到边”的业务联动。完成全国首家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项目,成为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标杆案例。435.4.1 项目背景海南省在取得脱贫成效后,也认识到下一步防贫工作仍然存在着重重困难,还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松懈想法,后续如何巩固脱贫成效、在防贫阶段,如何针对易返贫致贫的农户做到早发现早帮扶、工作重心将转向解决防止返贫和防止致贫上,帮扶对象范围将发生转变,由原来的绝对贫困户转变为脱贫户,延伸到大量的风险农户。为巩固脱贫成效,预防返贫致贫发生,现有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需要建设返贫的监测预警能力。5.4.2 建设内容防返贫监测大数据平台,是面向省市县镇村各级乡村振兴局部门,提供全流程智能化动态监测和帮扶对象管理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基层上报、农户申报、行业推送、入户核实、纳入认定、脱贫户管理、监测对象管理、定期走访、精准帮扶、帮扶成效等功能,主要解决监测对象动态监测的信息化需求,更是以风险智能研判、预警智能推送、帮扶智能管理为目标,打造预警、研判、认定、监测、帮扶、成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445.4.3 实现价值海南省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服务 19 个市县、约 520 万农村户籍人口;拉动海口、万宁 2 个市县防返贫监测商机。帮助省市乡村振兴局实现防贫作战指挥调度“一张图”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4506生态合作46中国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治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牢记初心使命,担当社会责任,依托自身优势,以中国移动、中移物联网、中移上研院、卓望等各专业公司为支撑,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深入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合力打造农村公共区域视频图像系统建设联网应用,积极推进视频图像资源在疫情防控、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返贫监测、振兴管理等各行业各领域深度应用,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推广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拓展乡村治理数字化应用场景。中国移动定位为乡村治理行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系统总集成商,聚焦业务过程,形成各企业的能力融合生态环境,更好的解决业务问题,通过建立合作协同机制、创建解决方案白皮书,开展生态合作伙伴代理合作等方式,共同打造行业成功案例,形成标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通过乡村治理数字化建设带动全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增长,构筑持续发展、合作共赢的乡村治理产业繁荣生态。47声明本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公开信息资源并尽可能地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在此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表示感谢,所引用内容其著作权和版权归原作者、来源媒体、原网站所有。但是我们也知道,凡事总有可能挂万漏一,对本白皮书没有注明来源的内容提供者同样表示感谢。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白皮书内容可能不规范使用,欢迎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或许可他人使用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白皮书编制组联系方式:。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20 5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版)-公安司法分册(65页).pdf

    前 言中国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集团创建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发展战略,充分结合 5G 业务先发优势,打造中国移动“5G ”行业应用产品体系,推动公安司法行业信息化转型升级。中国移动充分利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领域技术和经验优势,不断积淀基础能力、整合 AI 算法及业务运营资源,面向公安、政法委、检察院、法院、司法等行业业务场景需求,综合运用先进的 5G、云计算、AI、大数据、量子加密、区块链等技术,以智慧城市基础平台为支撑,构建智慧公安、市域治理、智慧法治等产品方案体系,实现业务主导、技术驱动、多场景覆盖,为新时代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工作提供全要素信息化支撑、全方位安全保障、全业务智能化服务。本书编写组指导单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编写单位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北京迅安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安中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主参编田卉、韩永征(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编杨潇(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北京迅安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王瑜琦李瑞俊王博、苏昕、马超、李鸿儒、张康(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景波、付维维(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目录01行业趋势02愿景内涵03整体架构04应用场景05典型实践06生态合作101行业趋势21.1.1 国家“十四五规划”为智慧公安建设发展指明方向,明确建设定位和思路2021 年 3 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以及“坚持打防结合、整体防控,强化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健全社会治安协调联动机制。推进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平台建设1。”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社会安全治理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视,推进维护国家安全、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等智能应用。社会治安防控将进一步深化社会面管理,深化重点场所、安保、内保、社区等重点领域工作,治安防控综合应用、移动警务应用、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应用、视图智能化融合应用、公安大数据智能应用成为重点建设方向。1.1.2 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为智慧公安建设明确重点工作方向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工作和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公安工作的引领支撑作用,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推进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旨在构建公安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优化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3公安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增强公安重大业务需求科技支撑能力,完善公安科技人才梯队培育体系,形成科技兴警协同工作格局,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平安中国建设的水平。深入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行动、重大项目实施行动,聚焦社会公共安全,强化公安实战能力为导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推进公安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技术研发布局,如公安无线通信、视图智能应用等,持续深化高新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创新集成应用,打造公安科技创新体系,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1.1.3 公安机关相关指导意见为智慧公安建设提出重点工作任务为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公安部提出了六大重点工作。一是坚持集约化建设原则,建设好“智慧公安”大脑;二是坚持融合式发展思路,努力实现数据规模效益和价值最大化;三是坚持扁平化服务导向,努力为基层一线实战应用,提供更多高质量数据信息服务和支撑;四是进一步强化应用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对各类风险隐患的敏锐感知、精确预警;五是深度实施大数据战略,提升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精确打击能力;六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更精准的管控和更精细的治理3。2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推进科技兴警三年行动计划3人民公安报刊登文章向科技兴警要战斗力41.1.4 以数字检察新模式,全面推进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特别是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高度重视。该意见从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量和效果,维护司法公正;对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做出重要部署、指出明确方向,赋予全国检察机关更重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4,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特别是法律监督工作的高度重视。最高检根据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有关精神,制定并发布数字检察建设规划纲要,围绕并坚持“一网运行、一网通办、一网赋能、一网运维“全面构建数字检察体系,已经成为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1.1.5 全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要求,加强智慧法院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 公共服务”,创新提供服务模式和产品5。提升党政机4党的二十大报告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5关信息化建设水平,优化电子政务网络结构和安全体系,集约建设政务云平台和数据中心体系,推进政务信息系统云迁移,全面推进移动办公应用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进完善互联网审判模式。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快建设智慧法院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高科技为特色、集约办理与分流引导为基础、便捷高效为目标的综合性诉讼服务中心平台,实现诉讼服务中心“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审判”的理念,以不断提升诉讼服务信息化水平,完善各项司法便民利民举措。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建设智慧法庭。促进人工智能在证据收集、案例分析、法律文件阅读与分析中的应用,实现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智能化6。1.1.6 围绕“法治中国”“法治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提出到 2025 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制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为到 2035 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7。6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7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6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 年),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8。司法部制定了“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 36 项重点建设任务。智慧法治、智慧法律服务、智慧矫正、智慧监狱等成为当前发展的主要内容,相关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数据共享和汇聚、应用推广和规范管理等工作迅速展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体系、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新飞跃,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8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 年)9党的二十大报告7中国、法治中国指明了方向。1.2.1 持续深化公安信息化智能应用,逐步完善公安情报指挥体系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公安信息化应用,推进维护国家安全、打击犯罪、治安防控等智能应用。提高大数据情报分析、综合研判、快速处置能力;加强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控和情报侦察等应用,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侦查管控水平;加强新型犯罪网络侦防和智慧新刑技实战应用,提高对各类犯罪的风险识别、预防预警、精确打击能力;升级全国治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加强检查站管控、内保管理、社区管控、街面巡防、活动安保、地铁公交安保等信息化应用;拓展治安移动警务应用,提升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水平。融合无线、有线、卫星、移动等多种通信手段,集成情报、指挥、通信等资源,构建情报实战平台。打造贯穿情指中心部门和勤务警种的一体化工作平台,建立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机制,形成高效的情报指挥体系,为持续提升情指部门预测预警、指挥处置、合成作战能力和水平提供信息化支撑。1.2.2 不断提高公安信息化基础支撑,持续增强公安数据资源融合服务充分发挥生物识别、边缘计算、5G 等技术优势,建设完善新一代警综、移动警务和视频图像等平台,建立完善数据资源和协同服务支撑体系。构建新一代警综平台,将警综平台作为大数据精准赋能基层8民警应用重要渠道,为各类基础信息综合应用提供统一支撑;升级移动警务平台体系,包括公安移动信息网、接入能力、移动警务平台、移动警务安全、应用服务支撑;建设升级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平台体系,包括前端采集、视频传输网络、视频图像智能应用、安全防护、运维管理等。汇集公安内外部海量信息资源,建设完善公安大数据平台,推进公安数据资源深度融合和智能应用,建立大数据精准赋能基层渠道。建设公安云计算平台,提供计算、网络、安全等资源池和大数据计算服务,向云计算架构转型升级,满足大数据中心业务需求。1.2.3 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强化大数据法律监督工作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形成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工作机制。发挥数字技术对业务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推动法律监督由点到面、由个案到类案、由一域到全域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推进数字检察工作,做实数据治理、聚合、管理、应用。用好用足内部数据,深度挖掘检察数据价值。拓展和合理使用外部数据,通过分头建设、分散存储、关联应用等便捷、经济、有效的方法,推动数据共享共用。协调获取研发特定法律监督应用模型所需的特许数据,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坚持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做到一网运行、一网通办、一网赋能,逐步实现一网运维。聚焦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检察中心任务,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效能,以9数字检察辅助监督办案、优化检务管理、助力检察为民、深化诉源治理,促进检察机关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10。1.2.4 以知识为中心、智慧法院大脑为内核、司法数据中台为驱动的智慧法院 4.0 将逐步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中提出,新型智慧法院建设要围绕“寻找事实、寻找法律”这一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基本属性,以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建设以知识为中心、智慧法院大脑为内核、司法数据中台为驱动的人民法院信息化 4.0 版,面向司法人员、诉讼参与人、社会公众和其他部门提供全新的智能化、一体化、协同化、泛在化和自主化智慧法院服务,创新审判模式,优化诉讼流程,助推司法改革,为更加客观寻找事实、更加精准适用法律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最高人民法院最新修订智能庭审应用技术要求和科技法庭信息化建设指南,明确了科技法庭信息化的建设要求,在科技法庭基础上,结合智能庭审应用,增设必要智能化设备后的新一代信息化法庭,在深度分解庭审业务的基础上,将全面的法律法规数据和大规模海量的案例数据,以及智能化案件要素分析方法,人工智能技术用到庭审业务应用中来,以辅助法官智能梳理案件事实和证据、辅助分析归纳争议焦点、智能生成庭审提纲,快速掌握案件事实全貌,能够为10最高检:加快推进数字检察战略赋能法律监督 促进和维护公平正义10办案干警提供智能、高效的庭审工作辅助支撑,辅助法官和书记员审判工作,将法官、书记员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1.2.5 围绕“一规划两纲要”,不断深化智慧法治工作按照司法部的统一部署,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围绕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推进 5G 智能法律咨询、远程调解、远程法律服务等工作。围绕“一规划两纲要”中对于行政执法监督的相关建设要求,不断探索结合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建设统一执法平台,努力实现执法权力链上管理,执法人员统一管理,执法过程上链存储、全程回溯,执法监督准确高效,基于区块链 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将为未来的智慧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带来质的飞跃。当前智慧监狱工作在整合新技术、应用存量数据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应用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罪犯档案进行电子化,一方面可以提取罪犯档案信息,减少信息录入工作量,对已有数据进行交叉比对,提升电子数据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电子档案的建设,对长久以来的电子档案进行全面管理,方便的检索档案内容,避免浪费时间从大量纸质材料中翻找相应罪犯信息。社区矫正作为我国刑罚人性化、社会化的重要革新,目前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根据司法部“智慧矫正中心”信息化体系建设要求,各地司法部门高度重视、持续加强“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力度,积极打造融合 5G、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的“智慧矫正”新平台,为“智慧11矫正中心”创建工作提供新的经验做法。1202愿景内涵13在公安司法领域,中国移动致力于成为公安司法数字化领先数字设施服务运营商,践行中国移动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战略定位,以“五新”理念,承担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的央企责任,融合连接力、算力、能力,助力公安司法数字化,紧紧围绕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整体部署,聚焦智慧公安、市域治理、智慧法治等主要发展方向,协同生态伙伴构建创新公安司法行业应用,服务国家建设新时代整体战略部署。贯彻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要求,发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使命和优势,围绕公安司法领域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推进数字赋能体系建设。数字赋能促进警务机制改革。推动数字赋能体系建设,助力管理与服务功能融合转化,服务警务领导与指挥机制的扁平化,提高公安快速反应、即时联动能力。拓展公安机关便民数字服务。汇聚公安内外数据资源,统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促进公安建设和公安执法、管理与服务科学发展。促进公安信息化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满足大数据时代社会对公安工作明确、快速、高效、灵活、智能响应的需求。数据流通打通壁垒助力多警种协同。提供统一的云平台,实现数14据从云端到所有民警的双向互动运用,对内打破指挥层级,对外突破时空界限,为群众提供全流程服务。助力突破公安信息化建设瓶颈,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实际场景结合,实现多级公安机关和一线处警单位、处警民警联动处置、协同作战。面向情报、指挥、刑侦、图侦等用户,提供多种智能研判工具,实现各警种破案流程的协同。助力构建现代监督管理新模式。紧紧围绕监管职能需求,打造务实高效的现代监督管理新模式。运用 5G、监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各类风险的预测预警预防;构建以规范执法为目的的智慧管理体系;打造以科学决策为追求的智慧指导体系;实现对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风险隐患的感知。深入推进人工与智能有机结合,密切相关警种间协作,实现智慧监管建设应用覆盖、公安业务信息化管理,形成互联互通、协同共享的智慧公安司法体系。构建智慧司法新格局。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智慧司法建设是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任务要求、完善党和国家司法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的现实需要。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实施数字检察战略、不断深化智慧法治工作。创新提供服务模式和产品,提升司法机关信息化建设水平,优化电子政务网络结构和安全体系,推进以知识和数据为中心的司法信息体系的设立。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法治业务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不断提升司法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助力新时代新征程司法工作高质量15发展。1603整体架构17为更好地服务公安司法部门开展工作,运用 5G AICDE(人工智能、IoT、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四横三纵”的中国移动数字公安司法整体架构,建设公安司法行业应用体系。四横指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服务层,三纵指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运维运营管理体系。图 1 总体框架图建设统一的行业基础设施资源池,通过对接公安大数据、政务大数据、视频大数据三大数据源,依托中国移动 OneCity 集成平台、大数据平台、AI 平台等能力平台,以及公安司法行业应用产品,深入公安、法院、司法、政法等业务场景,打造符合实战的解决方案,实现工作规范高效、业务有机协同、数据动态融合,全面升级智慧公安司法场景应用服务能力,以“智能化 标准化 自动化 可视化”为核心规划理念,实现多技术驱动、多功能交互、多场景覆盖的中国移动公安司法应用体系。1804应用场景194.1.1 应用需求公安部统筹规划在全国公安系统内建设云计算服务平台的总体目标,提供相关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平台服务能力。应用建设需以数据融合为核心,汇聚治理公安业务数据,构建全警可用、分级可控的大数据中心;以创新应用为抓手,打造众创共享、上下协同的智能应用体系,实现集约化建设、融合式发展、扁平化服务目标。4.1.2 应用方案中国移动提供智慧公安一体化云平台、充分运用 5G AICDE 等先进技术,依托大数据平台、AI 平台构建核心能力,全面升级智慧公安场景应用服务能力。图 2 一体化云平台建设体系(1)统一规划建设智能基础设施按照统一运行网络、统一基础设施、统一数据资源、统一服务平台、统一安全策略、统一标准规范“六个统一”总体要求,为各警种提供统一的机房空间和计算存储能力、汇聚公安内外部数据形成统一20的数据资源池、设计公安智能化应用体系以及建立适应大数据高速传输需求的可靠高效的网络环境。(2)构建核心能力平台构建智能化、标准化、自动化、可视化的核心能力平台。通过创建多终端办公、多战法预警,实时掌握治安态势,风险超前干预,以及为精准辅助决策、指挥提供支撑,实现智慧公安可视化管理运营,促进资源聚集和多场景应用。(3)建成数据集成中台构建标准化且信息高度融合的智慧公安数据集成中台,汇聚公安各类基本数据和生产管理数据,按照统一数据格式形成各类专题数据库,并向应用平台提供各项基础数据服务,实现统一的数据管控、治理和共享,实现各类业务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通。(4)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基于数据集成中台,搭建以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服务为核心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机械学习,人工智能等大数据处理技术为智慧公安提供现代化的、低延时的数据分析结果。4.1.3 应用效果“智慧公安大脑”以“智能化 标准化 自动化 可视化”为核心规划理念,为公安的业务开展分析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公安机关维稳处突、重案侦查的整体效能,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21力变革,助力公安数字化转型。4.2.1 应用需求公安部发布公安视频图像智能化建设应用指南,要求全面推进新型智能化前端建设,优化各类泛在感知传输网络,集成多种视频图像智能应用手段,实现视频图像信息资源的大整合高共享。强化基于视频大数据的深度应用,构建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为各警种、各基层实战单位提供人脸、人员、车辆、事件等应用服务,挖掘视频警务大数据应用的整体效能。4.2.2 应用方案围绕公安视频图像智能化建设要求,按照“统分结合、开放兼容、分层解耦”的建设理念,以集约化、智能化、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考虑当前信息化现状,设计出“1 张网 2 中心 1 平台 N 应用”的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系统总体技术架构,并按照“四横三纵”结构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支撑层、数据服务层、业务应用层、标准规范体系、运维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22图 3 公安视频图像综合应用系统技术架构(1)立体化防控感知网络建设通过拓展视频图像全时解析的“智感”前端,包括视频监控摄像机、单兵、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等视频流采集前端;车辆卡口、人像卡口等智能前端摄像机,视频流解析设备等图像数据采集前端;电子围栏、WIFI 探针、RFID 读写器等物联数据采集前端。(2)基础系统设施运用统筹运用一体化云平台的计算资源池、存储等资源池、网络资源,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真正解决数据安全接入和共建共享问题。(3)视图解析中心建设规划统一的视图解析能力,为各个分立的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应用支撑,包括统一管理、资源调度、算法标准集成等支撑服务功能。实现投资集约化和通用功能的共享共用,确保各应用系统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功能开发。(4)数据智能中心建设充分融合视图数据、警务数据及其他业务数据,形成全量全时的23大数据资源。建设集成化的数据智能中心,对入库的海量视图数据进行全面分类、清洗、标注,对数据资源形成高度汇聚治理与深度加工开发,支撑形成主题库以及智能服务的标签体系,形成标准的感知大数据中心,为数据应用、数据共享提供服务。(5)视频图像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围绕视频图像中人员、车辆、物品、事件、场所等业务关注对象,以人车分析、特征检索、轨迹分析为基础,提供更多的人车技战法、异常活动分析等视频大数据分析模型。通过建设基础应用、融合应用、专题应用、综合态势,实现专业化、智能化的视频图像“智惠”应用,提升视频图像技术手段支撑各项公安工作的能力和水平。(6)保障支撑体系构建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要求,建设各项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本项目所有系统和平台安全稳定的运行。4.2.3 应用效果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分析挖掘视频图像所蕴含的人、车、物、事件、场所等业务关注对象及相互关联,发现、预防违法犯罪行为,贯通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研判等业务流程,有效支撑各项公安工作。244.3.1 应用需求为指导各地全面建成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安部制定出台了全国公安机关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和全国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指南,依托“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的结构布局,解决防控体系建设的碎片化、数据孤岛化等问题,加强防控感知体系建设,加强治安防控大数据建设应用和研判预警,实现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的目标。4.3.2 应用方案按照支撑环境集约化、数据采集规范化、信息服务智能化的要求,打造防控精准、资源集约、运行高效的社会治安防控实战应用平台。包含基础设施系统、数据服务系统、平台服务系统、业务应用系统等部分。图 4 治安防控体系技术架构25(1)基础设施系统采用云存储、云分析、大数据、虚拟化等技术,构建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支持平滑扩缩,做到软硬件基础设施由“烟囱”向云化平台发展、数据由“孤岛”向共享发展、应用由软硬紧耦合向解耦方向发展。(2)数据服务系统建设治安防控数据资源池及管理平台,实现物联感知数据、业务数据、移动采集数据、政务数据等多维数据的接入以及汇聚;提供数据分布式计算、存储及检索能力;提供各种数据治理、关联分析工具,以数据服务的形式支撑业务系统开展应用,释放数据融合的价值。(3)平台服务系统构建治安管理业务支撑平台,为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物联基础服务、智能应用服务、智能解析服务、资源管理调度服务,为上层应用灵活调用,并提供开放能力。(4)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治安防控业务应用系统,包括公安检查站管控、街面巡防管控、安防小区管控、娱乐特业管控、内保管控、公交防控、活动安保等业务应用系统,通过治安业务应用系统集成整合,实现治安应用态势研判、综合查询、布控中心、预警中心等治安综合信息应用。4.3.3 应用效果(1)触圈预警的圈层查控26打造完整闭环的“治安防控识别圈”,基于多维数据的碰撞比对分析,自动识别重点目标、及时排查风险因素、掌控治安态势,最大限度将不安全因素封堵在外围、处置在远端。(2)智慧治理的单元防控基于对街面、社区、娱乐场所、重点部位、公交等基本防控单元的全要素信息感知、综合分析研判等手段,及时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将风险隐患解决在基层。(3)立体追溯的要素管控通过物联感知、智能采集和结构化处理,提升基本治安要素信息采集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基于信息碰撞比对、深度智能研判等手段,夯实全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础。4.4.1 应用需求依照公安部移动警务建设要求,构建基于 4G/5G 无线网络环境下的新一代公安移动警务体系。遵循“统一平台接入、统一集中管控、统一标准规范”的原则,建设包括基础设施、资源共享通道、安全保障体系、应用支撑系统和移动应用等内容,形成新一代移动警务体系,进一步增强移动警务对公安机关业务的支撑效果。4.4.2 应用方案运用 AI 5G 等多种技术赋能移动警务云边端体系,解决终端、链27路、平台、应用、安全等多方面发展带来的挑战。(1)总体架构图 5 移动警务体系架构1)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包括 5G 移动警务终端、无线接入网络(5G 专网等)、APN/VPDN 专线线路、密码设施、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基础软件、中间件等内容,是整个移动警务体系的基础建设内容。2)应用支撑。为移动警务应用提供开发、部署、管理、监测等能力支撑。包括应用发布管理、服务总线、开发支撑、统一认证、实名认证、端边协同等系统。其中端边协同平台包括端边协同的设备接入、数据汇聚、安全防护、智能应用的闭环建设。3)移动应用。移动应用包括满足各类应用场景业务需求而建设的移动应用系统,分为基础服务/应用和专业应用。4)标准规范。包括新一代移动警务总体方案以及配套标准、接口28规范等内容,规范和指导各类移动警务相关系统的设计和建设。5)安全保障。安全保障包括终端安全、安全管控、网络安全、密码技术、数据安全等方面。6)运维管理。运维管理包括资产管理、用户管理、终端管理、网络管理、应用管理、安全管理及其他配套管理制度或规范。(2)应用系统规划移动警务应用系统是充分发挥移动警务技术无线化、移动化、便捷化优势的直接着力点。1)移动警务门户:提供统一的移动警务门户服务,是一个集成统一推送、视频会议、应用市场等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应用。2)融合通信系统:提供视频会议、图传、对讲等一体化调度指挥能力,为警务调度指挥业务输出融合通信指挥能力。3)证照查验服务:利用 NFC 核验、OCR 识别等技术,实现对包括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证在内的证件信息识读和关键信息核验。4)移动办公系统:将现有有线网 PC 端的办公系统进行 5G 移动化改造,并增加定制化 5G 移动业务内容,实现办公业务全流程的移动化、无线化。5)警情推送和调度指挥:实现警务大数据、情报系统的分析研判结果精准推送至警员终端,推进可视化调度指挥,构建 5G 移动化高效指挥能力。6)端边协同应用:用于警务工作站、移动巡防、活动安保指挥调29度等场景,在检查卡口等重要场所,布署边缘网关型终端应用,各类设备通过有线或警用无线局域网的方式接入网关,由网关将现场信息回传至移动警务平台。在边缘网关终端开展人脸识别、物品识别、异常预警等应用。在广场、机场、火车站等重要区域,针对人流量、异常行为进行智能分析,及时预警异常事件。4.4.3 应用效果移动警务建设实现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端边协同、警务应用等多方位安全保障。通过云、边、端的协同应用,实现各警种移动场景业务应用的灵活调度、智能协同。移动办公应用实现办公业务全流程的移动化、无线化。端边协同应用实现移动巡防、活动安保等移动场景实时布控、智能预警、指挥调度,及时预警异常事件,提高治安、执勤等工作的效率。4.5.1 应用需求“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情报指挥部门开展了打造贯穿各情指中心部门和勤务警种的一体化工作平台,升级完善情指中心各项常态工作应用系统,初步构建了情指联动及支撑系统,建立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机制,一定程度上形成统一高效权威的情报指挥体系,为持续提升情指部门预测预警、防控风险、指挥处置、合成作战能力和水平提供信息化支撑。30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强调,公安机关要坚持改革强警,加快健全自上而下的高效率组织体系,加快完善实战化、扁平化、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加快构建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基层警务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推进智慧公安建设。4.5.2 应用方案建设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构建部省市情报指挥平台,打造“纵向 贯通、横向关联”的联动应用建设,形成风险防控精准、决策指挥顺畅、数据融合共享、警种合成作战的新型警务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警务质效和实战能力。图 6 情指行一体化总体架构通过 1 3 N 方案架构打造新一代情指中心,健全完善“情报、指挥、勤务的合成作战”一体化运行机制。(1)“1”张多维全息感知网。将 5G 警务通、5G 执法记录仪、31视频会议、集群对讲等通讯数据,5G 视频监控、人脸卡口、电子围栏等感知数据,警情数据、社会面数据等业务数据融合成一张多维全息感知网。(2)“3”个基础支撑-数据资源中心。基于公安各类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平台,整合情报线索等数据,构建各类业务专题数据库。(3)“3”个基础支撑-融合通信平台。建立融合通信平台,实现可视化实时指挥,视频、语音、数据信息统一调度,多终端融合指挥,记录仪和警务通互通,分组联动。(4)“3”个基础支撑-GIS 服务平台。构建面向公安行业的时空数据计算分析服务,实现各种地理信息数据格式数据的空间分析运算。(5)N 应用。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全面接入前端感知系统,实现感知传输、预警研判、指挥处置闭环控制,加强对社会重点人员的动态管控,加强对重大事件的预警防范,形成情指行一体的实战应用模式。4.5.3 应用效果(1)实现横向多警种协同合成作战,纵向各部门贯通信息流转,突出服务实战导向,增强合成作战水平等工作目标。(2)打造形成风险防控精准、决策指挥顺畅、数据融合共享、警种合成作战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进一步提升警务运行质效和实战能力。32(3)提高应急处突指挥能力,整合各类调度资源,建设“融合可视、扁平协同”的一体化指挥系统,实现情报、指挥、勤务业务闭环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移动警务终端,增强接处警工作推进效率。4.6.1 应用需求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提出,要不断加强和改进以派出所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智慧派出所需要满足设施物联化、数据智能化、办公信息化等要求。在勤务指挥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实现辖区治安管理、指挥调度等警务的数据整合;在侦查办案方面,通过侦查办案规范化,实现案件侦办和资料管理的标准化;扎实推进派出所警务智能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切实增强实力、激发活力、提升战斗力。4.6.2 应用方案利用先进的前端感知技术、后端视图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管理技术,针对派出所核心业务,建设 4 中心 1 室 1 站,分别为数字勤务中心,智慧营区中心,执法办法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警务室和警务站。33图 7 智慧派出所总体架构(1)数字勤务中心提升视频监控的智能化水平,整合分散数据和信息,部署警情警力可视化和指挥调度系统,配备执法记录仪、车载系统和单兵系统,具备综合管理、视频巡逻、指挥调度、情报研判等能力,提升综合指挥室综合管理、多端协调的水平。(2)智慧营区中心涵盖办公大楼大门出入口、楼内出入口人员通行管理和车辆通行管理。主要涵盖人脸通行系统、访客管理系统、测温系统和车辆通行系统。(3)执法办案中心办案区由信息采集室、物证保管室、候问室、讯(询)问室、辨认室组成。侦查人员可在办案区内完成对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安全检查、信息采集,并获取到犯罪嫌疑人或证人的证词及笔录。(4)便民服务中心围绕派出所服务场景,实现前端无感采集及疫情防控、社区信息34宣传(党建、时事政治、辖区事务、反诈宣传)、居民自助办事等核心业务,全面提升派出所对外服务能力。(5)警务室&警务站以智慧警务站为辐射源,全面延伸服务触角,尽力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警务站将不仅是执法队员和序化管理员日常交接班、存放装备、修整补齐的场所,也是兼具信息查询、手机充电等功能的便民服务点。4.6.3 应用效果通过智能设备和系统来武装“基层”派出所和“基层”民警,大力推进“强基”计划,实现人口阵地精密智控、勤务考核精细管理、便民服务跑一次、执法办案正规化,为基层减负,使人民满意。4.7.1 应用需求各省级检察院在数字检察战略实施过程中,在大数据法律监督工作中具有以下业务痛点及需求。数据底数不清、数据共享交换不充分。对于“检察、政法、政务、社会”四大类数据的数据清单、数据质量、数据关联关系没有全面掌握,导致在监督模型的研发中,无法高效利用数据。同一类数据存在数据标准不一的问题,难以在省级层面共享共用。数据治理等低水平重复性工作较多。目前数据治理工作一般要占35据整个模型研发的 80%时间左右。建模人员无法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真正的模型研发和数据分析工作当中去。模型研发标准不一、模型共享推广较难。不同研发人员使用的编程语言不同,模型应用成熟后难以复制推广,存在低水平重复研发的情况;对于外省成熟模型的引入也需要统一编程平台,否则带来的应用程序改造适配工作量极大。法律监督线索移送、接收、办理的规范化程度不高。线索移送材料不齐全,报表信息填录不准确,审批流程不规范,办理完成后未按规定反馈移送部门,缺乏智能化软件提升线索移送、流转、办理、反馈的效率。跨条线、跨地域一体化数字办案指挥的机制尚未形成。部门间数字办案信息查询与共享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涉及多领域、系统性和重大、复杂的数字办案专项行动难以有效开展;重大数字办案专项监督的交办、督办流程不清晰。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不强、规范化体系不足。目前各地对于外部数据采用数据专线、数据拷贝、接口对接等形式获取。针对这些外部数据的安全管理缺乏体系化设计,一旦造成数据泄漏事件,将会严重影响大数据法律监督的推进和应用。4.7.2 应用方案全省检察机关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立足于最高检关于“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总体要求进行设计建设。36平台定位为一线检察官的数字办案平台,省院建设集“数据资源管理、数据清洗治理、模型研发共享、线索研判管理、办案指挥调度、数据安全体系”为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向全省检察机关提供基础技术支撑、数据融合服务、安全保障体系,形成统一、规范、健壮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树干”,向市级院和基层院提供“养分”。市级和基层院基于“一体化平台”聚焦模型研发和深度应用,结合检察官的业务模型,重点推动数据模型分析和技术模型研发工作,不断“开枝散叶”形成全省大数据法律监督全面开花的新局面,推动“一体化平台”成为全省数字检察实战的总平台、主战场。图 8 数字检察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架构4.7.3 应用效果(1)数据找得到建设“数管中心”立足于让检察官“找得到”数据,链接本省政务云/政法云等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源有效组织。37(2)数据用得了建设“数据治理中心”立足于让检察官用到“干净数据,持续改进数据质量,最大化数据价值,提供给业务人员进行模型研发。(3)数据用得好建模人员申请数据资源之后,针对各种算子通过“拖、拉、拽”等可视化方式进行数据筛查、碰撞、统计等操作,创建监督模型,运行模型导出批量线索。(4)线索研判管理一体化建设线索中心,实现线索研判、分配,办理反馈等,切实提高一线检察人员的办案质效,最大化发挥数据资源赋能作用。(5)办案指挥调度一体化建设指挥中心,可实现对全省数字检察办案进行动态管理、线索的指挥调研,实现各地所办案件实时展现、省院指令一键抵达、线索督导反馈闭环。4.8.1 应用需求人民法院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各级人民法院完善互联网庭审应用,提供互联网质证、当事人在线阅卷、在线预约庭审 旁听等服务,形成法官开庭在专网、人民群众参与庭审在互联网的跨网系庭审能力,逐步实现各级人民法院科技法庭互相联通、互联网庭审系统互相融合。最高人民法院修订的科技法庭信息化建设指南结合 5G 专网通38信和超高清视频应用技术发展,依据组网方式将配置要求分为专网科技法庭和互联网科技法庭两类,实现法院专网本地开庭、法院专网远程开庭、法院专网跨网开庭和互联网开庭等多种场景。科技法庭部署要求分为本地部署、移动部署和云部署。4.8.2 应用方案根据客户需求提供 5G 专网服务,前端设备侧和用户侧使用专有资源与公网隔离,建设本地分流网元,提供法院数据本地分流能力,保障专用数据不出法院;在现有默认切片的基础上,增加专属行业切片功能支持,实现“一张卡,多业务,多服务级别”。(1)整体架构依托云视频会议、虚拟法庭技术,实现法官、当事人以及辩护律师等多方参与人在不同地点参与诉讼过程,助力网上调解、网上庭审、网上宣判等功能向移动化延伸,突破庭审业务的空间限制。图 9 5G 智慧云庭审整体架构39(2)5G 云法庭5G 云法庭实现远程 4K 证据展示、本地设备连接无线化、增强沉浸体验版远程庭审观摩、庭审信息采集和字幕实时同步展示,为法官和当事人等提供本地庭审、远程提讯、远程出庭,实现网上调解、网上庭审、证据交换与质证、网上宣判等功能要求,详实地记录庭审全过程。图 10 5G 云法庭业务体系4.8.3 应用效果通过整合移动 5G 先进技术优势,提供 4K 高清、低延时、安全的庭审体验,帮助各类参与人员不受空间限制参与庭审,实现法院庭审案件线上直播,节省当事人、证人、鉴定人等往来法院产生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节省法官接待诉讼参与人的接待时间成本,延伸法院庭审服务的边界到当事人家中、律所内、企事业单位内、社区中。404.9.1 应用需求对照党和国家对法治中国建设的有关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一是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二是公共法律服务在线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城乡发展不均衡,需要更好地把服务和资源延伸到基层乡镇、送到群众身边,更好的对接全省特色产业和企业园区。三是公共法律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乡村文明进步、农民权益保障服务支撑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四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便利性、实效性仍需提高,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4.9.2 应用方案充分发挥中国移动 5G 网络便捷、连通率高、稳定性强的特性,充分发挥 5G 切片网络安全优势,综合运用 5G 通信技术、量子加密技术赋能 5G 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实现全业务办理可追溯、重点业务环境全程留痕、远程办理按标准全程音视频记录,保证一网通办、一站服务、远程办理的可信、可靠、安全。41图 11 智慧法律服务架构(1)智慧法律咨询一是全面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办理、远程办理。充分利用 12348法网平台或“12348”微信公众号,并在司法所建设远程法律服务中心、配备 5G 一体化法律服务终端,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均可实现掌上预约、远程办理,实现城乡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对接,助力普惠服务。二是积极探索打造智能化企业法律服务功能。利用 5G 一体化法律服务终端与企业建立 5G 远程连接,在重点企业、重点企业园区,积极推进个性需求线上对接、掌上预约,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审查技术和人工审查技术为重点扶持企业提供合同评审、文件评审、智能文书服务、企业法治体检等功能。(2)5G 智慧法律援助全面实现法律援助的智能推送、掌上预约,通过基层远程法律服务中心实现远程人证核验、法律援助事项前置事项的网上办理,并提供相似案例库、智能笔录制作、全程录音录像等功能。42(3)5G 智慧人民调解一是实现人民调解的掌上预约、远程调解。利用 5G 高清音视频通讯与 5G 终端,实现身份信息登记、认证的远程化,让民众、调解员远程进行调解事项沟通,提升调解效率。二是积极探索智能化辅助功能,实现智能语音识别、智能笔录制作、智能案例推送等功能。4.9.3 应用效果打造公共法律服务的“智慧新模式”,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可推广的新经验。通过提供及时、专业的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实现云端相见、即时获取、服务普惠,可以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基层需求,满足群众及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便捷化,帮助弱势群体维护自身权益,解决法律相关问题,帮助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通过 5G 智慧法律服务,可以为乡村地区和中小企业提供及时、专业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解决常见的法律问题,降低经济活动的风险。4.10.1 应用需求针对执法中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问题,利用全省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系统将执法部门、执法主体、行政职权、事项清单、执法人员、监督人员、执法证件、执法案件等数据和记录上链,实现43数据核验和案件风险监督预警等功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政府的公信力。4.10.2 应用方案通过建设区块链平台,要求各个执法单位将执法数据全部固化到平台,执法公示数据通过智能合约定期自动核验,保障执法活动的合法,有效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将案件风险监督模型、重点案件的监督规则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在区块链上进行固化,形成监督预警的智能合约,对于案件是否存在超期风险、文书不规范、流程不规范、裁量不规范等风险以及非正常结案的案件、涉及两法衔接案件、行政强制案件等进行智能预警。图 12 智慧行政执法监督架构(1)通过法律材料识别引擎,可实现对区块链上行政执法文书、卡证的快速识别,形成相应行政执法数据库。通过建立评估模型,可44识别卷宗完整度、指标漏填、缺章等情况,同时根据卷宗中的案件内容,对办案过程进行审核,并划分案件等级,给出评估分数。(2)通过区块链平台对执法部门职责权限及部门权力清单进行比对,实时验证执法资格与权限合法性。对超时案件进行预警提醒,提升执法效率。对执法程序合法性的智能判别和核验,提升行政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将执法公示中执法数据信息和上链存证信息的比对,确保执法公示信息的真实性。4.10.3 应用效果通过建设区块链 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实现了执法证件全部通过系统审核发放,实现了执法单位的行政职权、事项清单等信息和政务办实时更新;进一步推动与市场监管等单位实现大数据共享,逐步推进执法监督线上一体化。4.11.1 应用需求社区矫正的调查评估环节,对社区服刑人员展开各方面的调查和评估,形成调查评估报告,并反馈给委托部门,为社区服刑人员是否进入社区矫正提供依据。在矫正衔接环节,根据接收的社区服刑人员的信息,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登记、建立矫正档案,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成立矫正工作小组,制定社区矫正方案。在矫正实施环节,对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期间的各类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完成教育矫正,45并进行社会适应性帮扶。在矫正解除环节,指的是当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后暂予监外执行且刑满释放,则可对其解除矫正。如果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有漏罪、余罪,或出现重新犯罪、死亡等情况,将被终止矫正。4.11.2 应用方案以中国移动多项核心能力为依托,融合多端应用,对传统业务予以智慧化赋能、实现社区矫正业务的全业务、全流程、全方位的数字化统一管理。图 13 智慧矫正方案架构(1)“一个平台”建设建成省、市、区、乡四级贯通,并与法院、检察院、公安等政法机关及相关部门联通的一体化大平台,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全业务、全46流程、全方位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产生。(2)“全业务、全方位、全流程智慧化融合”建设加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社区矫正大平台和装备设施建设中的深度应用,构建社区矫正工作智慧化运作模式。各地应根据已有基础,有序推进智慧化融合建设。4.11.3 应用效果方案紧贴社区矫正工作实际,依托互联网技术,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高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将实现社区矫正工作数字化、信息化,彻底解决社区矫正缺人手问题,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及时、准确、高效管理。同时该平台使所有社区矫正工作相关部门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沟通便捷,达到了对社交人员全方位无缝隙管理。4.12.1 应用需求5G时代运营商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给全社会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为司法监狱、戒毒所及公安看守所的监管安全带来巨大挑战,如何对 5G 进行安全高效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利用 5G 高速率、大带宽、稳定的特性,可为监狱重要点位部署 5G 基站,实现含有 5G 无人机空中安防。474.12.2 应用方案通过在监区内建设 5G 无线警务专网,依托专网传输层安全管控能力集成数据,借助综合管控平台为警务执法,为警务执法终端用户提供宽带数据服务,通过多媒体调度服务器支持语音、短信、视频、集群对讲等服务,并为警务执法终端上所有警务应用 APP 提供基础平台支撑,实现“云管一端用”的整体架构。(1)违规手机智能屏蔽子系统屏蔽管控区域内所有运营商信号,通过对网络关键信道的信令级解析和重组帧编码,破坏目标区域内的手机与公网网络的同步和寻址,从而从根本上切断手机与网络的联系,从而实现有效屏蔽。图 14 屏蔽技术的演进(2)违规手机侦测定位子系统对管控区域内所有违规手机进行侦测和定位:48图 15 手机侦测定位工作原理(3)合规手机安全通信子系统图 16 终端管控三模式切换在管控区域内将所有账内机设置为白名单,通过安全通信基站正常通信和上网,所有账外机全部设置为非白名单,无法通信和上网。(4)网管平台子系统49图 17 网管平台 APP 操作界面网管平台可对主要网元设备实现全面监控、精确故障定位,快速定位系统中的故障点,极大地提高了故障响应速度,降低运维成本,有效提升系统整体性能。(5)5G 无人机系统图 18 5G 无人机组网示意5G 无人机方案围绕监狱空中巡查需求,由天空端、地面端、中继端、远程端四个部分组成,无人机所采集的视频数据通过无线电传送到地面控制站后,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连接 5G 基站,通过 5G再将视频及图像回传至无人机平台,具有系统集成度高、操作简单、50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4.12.3 应用效果凭借多年通信经验和安防技术创新,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成覆盖司法监管场所的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应用功能完备的监管信息化体系;结合 5G 技术、物联网技术、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将终端管控、人员管控深度整合。4.13.1 应用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发改高技20211898 号)要求强化依法治国信息化基础,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业务协同办理平台,提升“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司法”应用水平和协同能力,提高审判执行、多元解纷、司法公开、法律监督、刑罚执行、法律服务、协同办案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法治工作资源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决策支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赋能“数字政法”建设,推进省级政法各部门之间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建设,推进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政法跨部门音视频协同可加强横向跨部门的沟通协作,推进政法系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信息协同,提升协同办案的效率。514.13.2 应用方案5G 政法跨部门音视频协同解决方案依托现有市级各政法单位的业务专网/政法网/5G 网络,打通政法各部门横向网络,为市级(县级)政法各部门提供一体化的政法跨部门音视频协同服务。利用政法跨部门音视频协同系统,进行视频会商、远程视频提讯、远程提审、远程出庭、多方远程庭审、视听证据流转、律师会见等音视频协同应用,推进政法委、公安、检察院、法院之间的音视频协同应用、数据共享和协同办案,进一步提升司法办案质量和效率。图 19 政法跨部门音视频协同架构以政法跨部门音视频安全共享为目标,重点建设一张网、一套跨网系交换标准和机制、一平台、N 政法跨部门协同应用四方面内容。(1)一张网。基于政法网,横向覆盖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司法局、法律服务机构等单位,纵向贯通市、区县两级政法单位。(2)一套跨网系交换标准和机制。利用跨网设备,统一数据安全52交换标准,解决政法跨部门大容量音视证据文件随案流转不及时的痛点,实现市区县两级政法部门音视频设施联通、音视频数据融通、音视频数据安全隔离传输和共享。(3)一平台。实现多元音视频设备的接入和音视频融合处理。(4)N 政法跨部门协同应用。多业务多场景的政法跨部门音视频协同应用。适用于视频会商、远程提讯、远程提审、远程出庭、多方远程庭审、律师会见等政法跨部门音视频协同应用。图 20 系统部署示意图4.13.3 应用效果(1)提高政法跨部门办案质效。改善相关沟通工作和效率,加强横向跨部门的沟通协作,推进政法委、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之间的数据共享、信息交互和协同办案,进一步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2)实现视频会商、远程视频提讯、远程提审等政法跨部门音视频协同应用的“高效率”“低成本”“零距离”“面对面”。53(3)节省投资、安全高效。可与政法各单位的视频会议系统、法院庭审系统、公安审讯系统、检察院提讯系统、司法的律师会见系统等无缝挂接,节省投资;统一数据安全交换标准、规范数据安全交换管理,提升政法网安全防护能力。5405典型实践55中国移动以 OneCity 平台为基础,抓住领域政策与“新基建”建设浪潮,夯实政法行业 5G AICDE、云网一体能力,深耕细分领域,将核心解决方案推广到重点客户,给市场提供支撑,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发挥头部标杆效应牵引全国市场前进,面向公安、司法行业已打造多个省市级标杆案例。5.1.1 项目背景本项目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合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共享,实现动态掌握各类治安维稳管控要素、深入排查安全管理盲点盲区,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和巡逻防控,提升重点人员、重点物品、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监管防控能力。5.1.2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包括感知采集前端、传输网络系统、视频云存储、基础支撑平台、视频图像信息系统、治安防控应用、完善运维体系建设、监控中心建设、机房托管及配套系统等。5.1.3 实现价值前端防控设计围绕“定点、控面、成网成线”的设计理念,部署感知前端采集网,包括全结构化摄像机、人脸识别摄像机、卡口摄像机、高空摄像机、无人机系统等,形成点线结合、封闭成环、汇聚成56网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整合交通、教育、金融、安监、城管、环保等部门和本行业重点单位二类监控资源,接入社会资源整合网整合外部社会资源。结合治安等业务警种对视频应用的需求,整合各类目标和车辆采集信息,结合视频智能解析技术,建立以人、车、地、事、物、组织、环境为核心的视频图像信息资源库,实现“视频数据化、数据信息化、信息智慧化”,提升公共安全应用效率的同时,解放民警的劳动力,实现汗水警务到智慧警务的转变。面向业务警种典型业务场景,建设以视频大数据防控、视频大数据侦查和视频大数据挖掘为核心的视频业务应用,创新警务视频大数据应用新模式,确保“视频主动发现、视频信息挖掘”。让视频应用从被动的事后取证转变为更主动的事前防范、预测预警。5.2.1 项目背景本项目建设底层支撑系统、智慧指挥平台应用、指挥调度系统、勤务应用、视图平台、PGIS 应用、上图系统等应用,构建全新一代公安情指行系统。5.2.2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包括智慧指挥平台应用软件、智慧指挥平台支撑系统、智慧指挥平台地址应用软件、视图平台边界扩容服务、本地区地址治理服务等 30 多项功能模块与服务,与软件配套的硬件设备、会议系统57以及指挥控制台布局实施等 40 多项。5.2.3 实现价值实现横向多警种协同合成作战,纵向各部门贯通信息流转,突出服务实战导向,创新推动指挥调度警务流程再造,增强合成作战水平等工作目标。打造形成风险防控精准、决策指挥顺畅、数据融合共享、警种合成作战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进一步提升警务运行质效和实战能力。5.3.1 项目背景某省司法厅为充分运用当前先进稳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计划建设服务于全省司法系统的标准、安全、运维“三体系”项目。该项目需满足“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要求,5.3.2 建设内容遵循司法部信息化建设标准及某省司法厅数据共享平台开发规范及标准,部署在某省电子政务外网统一云平台,应用系统为全省司法厅直属单位使用。对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公共服务产品、服务指南等进行规范,对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运维需求支撑体系进行建设,并建设智能运维平台,自动化系统监控,提高科学运维水平和能力。585.3.3 实现价值建设完成基于大数据处理、高并发处理、消息流协作、服务化架构等关键技术的开放、共享的平台,极大提高了某省司法厅信息化水平,为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5.4.1 项目背景充分运用 5G AICDE(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建设全省智慧监狱管理平台,提升监狱信息化水平,推动省监狱由“智能化”向“智慧化”转型。5.4.2 建设内容涵盖基础设施、综合应用、安全运维、5G 试点五个大项,包括云服务平台、网络改造、运行中心改造、机房改造、统一门户、统一管理平台、系统迁移、数据分析研判、数据中台、网络安全体系、运维体系、5G 无人机智能运用等 11 个子系统,完成了某省监狱管理局平台建设,实现可持续性的信息共享。5.4.3 实现价值助力某省监狱管理局实现可持续性的信息共享,满足了司法部“智慧监狱”的建设要求,建成某省首个完全符合司法部“智慧监狱”验收标准项目,对某省及周边省市的智慧监狱建设起到示范带头作用。5906生态合作60中国移动以 OneCity 平台为基础,聚合生态资源,以战略入股行业头部合作伙伴为契机,拓展加深行业业务领域,开展“线面结合”、“先进技术与行业落地结合”的指导方针,融合 5G、AI 等关键技术,推动行业革新,实现行业从“看得见”向“看得清”“看得懂”的智能化转变。内外两手抓,打造核心自有能力,迅速切入行业市场,面向行业大数据及应用一体化、智能化及云化趋势、行业保密等特殊要求,持续打造面向场景面向客户的端到端解决能力。在“新基建”5G 商用大背景下,已逐步形成行业新需求,部分行业产品、方案逐步实现 5G 化升级,伴随行业龙头厂商战略引入,商机支撑能力获得显著提高。面向细分场景,打造以 5G AICDE 技术融合一体的差异化核心能力,实施生态竞合、借道超车策略,加快建设公安司法行业生态合作体系,提能力、冲一线、助项目,确保 5G 垂直行业能力领先。61声明本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公开信息资源并尽可能地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在此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表示感谢,所引用内容其著作权和版权归原作者、来源媒体、原网站所有。但是我们也知道,凡事总有可能挂一漏万,对本白皮书没有注明来源的内容提供者同样表示感谢。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白皮书内容可能不规范使用,欢迎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或许可他人使用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白皮书编制组联系方式:。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19 6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总册(112页).pdf

    前 言当前数字化引发的创新浪潮正席卷全球,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持续加快,全球数字化创新正蓬勃发展,呈现出“三个融合”的发展特征: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成为推动数字化创新的内生动力;二是连接、算力、能力服务融合成为推动数字化创新的重要载体;三是信息服务和经济社会运行体系融合成为推动数字化创新的关键路径。中国移动制定实施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的新战略,全面发力“两个新型”,即系统打造以 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 算力 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主动开展前瞻业务布局,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数智化转型,全面助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数智化生产方面,打造安全可靠、性能稳定、服务可视的信息网络,建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关键领域端到端能力,加快信息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生产各领域全环节的深度运用。数智化生活方面,构建丰富多彩的产品体系,探索推进虚拟数智人、沉浸式娱乐等元宇宙应用,不断提升人们获取、运用、交互信息的效率和品质。数智化治理方面,依托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海量、实时、多维度数据资源,加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智慧社区等领域的应用集成创新,为政府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注智赋能。中国移动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 版)总册在 2021 年、2022年发布的 5G 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2023 版白皮书延续采用 1 N 的方式发布,其中 1 即智慧城市白皮书(2023 版)总册,N 为领域分册,分为公安司法数字化分册、应急管理数字化分册、市场监管数字化分册、智慧城管分册、智慧水利分册、智慧媒体分册、社区治理数字化分册、乡村治理数字化分册、国企数字化转型分册、5G 专网分册、数字经济分册及 IT 运行维护分册,累计覆盖 12个领域。通过本系列白皮书,我们系统的阐述了中国移动对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并对中国移动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六大核心能力进行了介绍,详细说明了中国移动智慧城市基于 OneCity 的整体架构体系,以及基于 OneCity 体系架构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生态宜居四大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同时白皮书还展示了中国移动在全国各地的成功实践案例,最后对智慧城市发展进行了展望。面向全球数字化创新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国移动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发展定位,以“推进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强化科技创新引领,系统打造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力争在全球数字化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移动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政治担当,勇做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扎实工作,以创建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新成效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本书编写组指导单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政企事业部编写单位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亚信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北京迅安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华安中云股份有限公司坤智大数据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福建优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大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艾瑞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卓望数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上海通天晓科技有限公司润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智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目录01趋势篇02能力篇03架构篇04应用篇05实践篇06发展篇101趋势篇21.1.1 党和国家部署数字发展新战略自 2022 年以来,国家各机关陆续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 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2022 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政策,明确了智慧城市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化发展方案的战略地位,以及“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任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数字发展战略部署的高瞻远瞩。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既是落实国家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数字中国”发展部署的重要举措,又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场景的重要引擎。1.1.2 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近年来,我国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一些数字技术深入城市治理与更新,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与智慧城市3建设深度融合,成为实现城市高效治理的重要支撑。数字技术迭代速度快,智能水平高,应用范围广,边际成本低,易于规模化推广,加速了我国城市治理模式转换和优化升级。数字平台重构行业发展逻辑,成为发展和治理的核心,数字政府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数字平台成为行业发展主流范式;数字应用重塑组织核心能力,数字政府“一次也不跑”,不见面办、秒批、秒办重塑公共服务体验;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客服数字化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三融五跨“治理新范式成为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主要内容。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探索城市信息模型、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运用,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1.1.3 创新驱动成为城市发展新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是聚集智慧、推动创新的必要载体,是创新的策源地,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聚集地。推动精细化智慧化城市治理,助力城市创新生态数智化跃升。强调打造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的数字政府,数4字化升级政务系统,构建高效完备的“一网统管”运行机制,实现了所有面向企业、市民的线上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强调智慧化应用场景牵引,注重智慧城市建设要“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针对性地开发贴近现实需求的智慧化管理应用场景。1.1.4 数智共享开启数字生活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一是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 5G 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深入推进 IPv6 规模部署和应用,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二是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各级数据统筹管理机构。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建设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领域国家数据资源库。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1.2.1 新要素驱动城市创新发展核心作用凸显“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数据要素是全要素数字化5转型的核心引擎,数据要素蕴藏巨大的价值。数据要素作为一种新型创新要素,能够推动其它创新要素优化配置,引发创新方式深刻变革,为经济创新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因此,良好的数据要素共享与流通环境不仅能推动数据要素有效流动,深度挖掘数据要素潜能,充分释放数据要素红利,还能引导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精准匹配。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 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2022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 50.2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 41.5%。城市运营管理者充分认识到新要素价值。各地城市的政产学研等各界正在加速协同搭建一体化的创新网络,跨行业跨领域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成为主流趋势,信息技术和数据要素正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广泛深入的应用,全面推动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2.2 数字设施赋能格局加速构建支撑城市创新发展城市连接基础设施加速升级。中国移动全力锻造 5G 网络领先优势,多频协同、集约高效扩大 5G 覆盖,上半年 5G 网络投资共计人民币423 亿元,累计开通 5G 基站达 176.1 万个,其中 700MHz 5G 基站57.8 万个,畅通服务 3.93 亿 5G 网络客户、助力 5G 行业应用在多个细分领域规模复制。前瞻布局 5G 演进,持续引领 5G R18 标准制定,完成首期 5G-A 八大关键新技术试验,推动通感一体化、天地一体化、无源物联等标志技术和产业逐步成熟。6城市算力基础设施迭代优化。多级协同的算力基础设施加速构建,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 年)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底,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已超过 650 万标准机架,近 5 年年均增速超过30%,在用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超 180EFLOPS,位居世界第二。东数西算工程从系统布局进入全面建设阶段。2022 年,京津冀等 8 个国家算力枢纽建设进入深化实施阶段,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超 60 个,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 130 万标准机架。西部数据中心占比稳步提高,“东数西算”干线光纤网络和兰州等中西部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建设,推动全国算力结构不断优化。超算发展水平位于全球第一梯队,2022 年最新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 500 强中,我国共 162 台上榜,总量蝉联第一,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持续位居榜单前十。城市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据亮见新数字智慧城市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 2022 年 12 月底,智慧城市行业中标项目近 6000 条,总中标金额约 2000 亿元,城市大脑成为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重点平台。城市数据大脑作为城市数字化的智能底座,向下汇聚数据要素,向上支撑政务、民生、经济应用,横向连通各部门、各阶层、各领域,纵向贯通各层级,成为城市管理者统筹城市发展的核心数字化工具。我国城市融合设施的建设呈现制度化、标准化趋势,上海、杭州等多地出台相关技术规范和促进条例,为城市融合设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1.2.3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与数据要素双向驱动数据要素持续向城市加速汇聚。新型数据中心、算力枢纽、数据7交易所、数字经济园区、数字消费空间、数字贸易、数字人才加速向城市聚集,推动数据要素将以城市数字空间为中心加速聚集,形成”人口进城”和“数据进城”的“双进城”城镇化新格局。城市发展推动数据市场加速培育。新型智慧城市的构建与发展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要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提升数据要素赋能作用。未来,数据流动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以及数据交易和市场主体的规范培育,将会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数据对于城市发展的赋能作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能量和信息是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主线,两者共同决定了文明发展的高度,可以用一个表达式来概括,即 C=E I f(EI)。其中,C 代表人类文明程度,求和符号代表文明的累积效应,E 代表人类获取利用能量的水平,I 代表人类生成运用信息的水平,EI 代表能量和信息的融合创新,f 为增长型函数,代表能量和信息融合创新的多样性与无限可能性。在文明演进的不同阶段,能量、信息以及两者融合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呈现出不同特点。城市数字化的进程是能量和信息在城市空间交叉融合推动城市文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过程,随着数字技术在城市的生活、生产、治理中的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设进入能量与信息融合驱动整体性建设的新范式。随着信息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主导因素,连接、算力、能力正成8为当今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推动能量和信息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速融合,不断引领和创造新的需求。一是信息能量化,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数智能量”,信息的传送、存储、处理将如同获取电力一样方便快捷、即取即用。二是能量信息化,随着能量转化和运用的过程被全面“比特化”,大到星球、小到细胞的“数字孪生”不断生成,为城市能量的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提供全新手段。三是信息能量一体化,能量和信息深度交织、相互促进,催生无人驾驶、脑机接口、元宇宙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启城市数字化无限可能。整体城市范式是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以“人为本”理念指引下以构建“整体城市”为目标,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持续不断的整合各个城市生态系统,以提高城市韧性、竞争力和活力,实现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高质量可持续创新发展的过程。其内涵是:整体城市、以人为本、增长系统、数据智能。我们看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继续呈现整体性建设模式。以数字化提升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宜居度成为整体价值取向;因地制宜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整体建设方法;围绕区域一体化构建新型智慧城市群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成为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整体规划模式;消除数字鸿沟提升信息无障碍能力成为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的整体服务范式;面向基层治理现代化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成为整体治理的基本要求。902能力篇10中国移动始终致力于推动信息通信技术服务经济社会民生,以创世界一流企业、做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已成为全球网络规模最大、客户数量最多、盈利能力和品牌价值领先、市值排名前列的电信运营企业。依托自身咨询、方案、平台、交付、运维、云网优势,构建顶设咨询、解决方案、实施交付、运维支撑全流程服务能力体系,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一站式服务,着力打造最领先的咨询规划设计商、最开放的生态整合集成商、最可信的交付运维服务商。中国移动致力于构建一流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能力,引领城市数字化转型。我们基于运营商海量数据知识挖掘,打造“咨询-设计-交付一体化”的新型服务模式,以“数据 咨询”模式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国移动持续构建一流咨询能力,在集团具备强大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及交付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咨询规划引领作用,以全过程咨询体系建设为目标,完整构建“战略规划-标准引领-系统集成-可研初设-诊断评估”的全流程闭环顶设服务,压茬推进“行业洞察、顶层设计、政策咨询、标准编制、财评方案、规划咨询、融资咨询、概要设计、可研编制、初步设计、财政评估、决策审计”十二项任务,构建数字化发展一盘棋。依托总体 专项规划,搭建政企客户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总体架构;提供专业体系标准咨询服务,为政企客户梳理标杆性、指引性解决方案;充分集成整合已有和新建资源要素,推动数据、网11络、业务多维度互通;面向操作层面开展项目可行性详细设计,满足政府、行业、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实际需求;依托成熟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模型,开展区域、企业、行业数字化诊断评估,为客户后续数字化建设提供方向性指引,形成顶设咨询能力闭环。2021 年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认证,成功获批“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符合性证书”(ITSS-咨询设计),这是中国移动在 IT 技术服务领域获得的首个国家级咨询设计资质,标志着中国移动在数字化咨询领域正式进入国家队行列。同时,我们还具备DCMM、IT 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目信息化相关资质。我们在顶设咨询能力方面通过实战已经构建了以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为核心,涵盖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国企数字化、5G 专网、住建数字化、自然资源数字化、公安数字化、司法数字化、市场监管数字化、应急数字化、融合创新、环保数字化、水利数字化、智慧媒体、新基建规划、软件产业发展规划、社区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等多个领域的咨询规划能力。持续构建顶级规划咨询生态圈,联合国内 10 顶级咨询机构,构建了智慧城市、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亲戚圈、朋友圈。同时,与国内多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开展科研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和应用突破,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12公司着力打造智慧中台“中央厨房”开放模式,能力内外部应用、价值变现成效初显。能力汇聚方面,基于业务场景沉淀、共享、复用智能流程自动化和电子签章等标准化业务能力;打磨基础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精准定位、安全认证等优质技术能力;持续汇聚内外部数据,打造内容洞察、客户洞察等核心数据能力。截至 8 月底,上中台能力数量 960 项,月调用量均值 565.30 亿次。在行业范围内,基于 AI、物联网、视频监控、大数据等优质能力,促进智慧城市、乡村振兴、数字政府、智慧交通等多领域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我们聚焦重点行业,一体化推进“网 云 DICT”规模拓展,着力实现市场能力、产品能力、支撑能力全面跃升。移动云方面,构筑云网一体、云数融通、云智融合、云边协同的差异化优势,持续推进移动云产品技术领先,成功打造政务云、教育云、医保云等一批行业云标杆,移动云向业界第一阵营加速前进。5G 垂直领域方面,携手合作伙伴做强标杆示范,打造方案及项目获得绽放杯智慧城市专题赛及全国赛一等奖;锻造 5G 专网行业项目一体化支撑服务能力,加快行业项目 5G 专网服务从定制化走向标准化,实现解决方案产品化、产品套餐化,多行业实现头部卡位、规模复制,5G 行业领军地位进一步巩固。截至 7 月底,打造 5G 龙头示范项目超 400 个,累计签约 5G 行业商用案例超 12,000 个,在智慧公安、智慧应急、城市治理、智慧政务、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电力、智慧医院、智慧园区等多个行业实13现规模复制。数字政府方面,积极赋能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已为 27 个省、200 多个地市提供公安、司法、应急、水利等领域政务信息化解决方案;着力打造“数字政府专家”形象,标志性数字政府项目成效显著。我们通过持续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核心能力,打造共享平台,构建面向一线、快速复制、高效赋能、持续沉淀的管战建协同的成 5G 云 DICT 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打造解决方案 One Solution 品牌,形成北京、雄安、石家庄、西安、武汉、成都六大区域支撑中心辐射全国进行支撑,行业上形成覆盖公安、政法、水利、应急、媒体、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主责领域,智慧医保、智慧公路、农业执法、基层治理、智慧园区等 10 细分行业团队,建立数百人专家队伍,下沉支撑全国 31 省市,实现一线驻地支撑、二线行业专家保障重大项目的支撑机制。我们持续打造一流解决方案专家队伍。建成“五懂一会”的五星级专家认证行业专家队伍体系。构建重大项目支撑能力、解决方案支撑能力、售前规划咨询能力、知识共享培训能力、生态拉通能力,持续构建可复制的解决方案能力。打造赋能共享平台,打造线上能力超市,实现资源一站式获取。我们持续聚焦智慧城市产品能力构建,以 OneCity 平台为核心,打造“网 云 OneCity 行业应用”能力体系,服务各地城市数字化14进程。数字孪生、智能增长,中国移动打造的 OneCity 平台已经成为新一代智慧城市智能底座。中国移动 onecity 平台新增 AI、GIS、数据采集、BI 可视化等能力 137 项。打造大数据平台,支撑 100 业务场景,已经实现了超过 50 个委办局数据交换共享;打造城市 IOC,已经实现了 11 个城市场景的实时监测,打造业务汇聚中心,已经实现全量业务系统统一权限认证。OneCity 能力实现 31 省覆盖。支持 5G 消息,实现用户使用文本、音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多格式信息,可以承载搜索、发现、交互、支付等业务。融合区块链能力,实现数据不可篡改,保障城市数据的不可篡改和隐私保护性,提供产品流通数据的全流程追溯能力。中国移动在全国已落地智慧城市项目超 500 个。我们助力甘肃打造数字政府,通过全省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实现服务方式升级,办理环节减少 77%,老百姓办理时间减少 50%。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中国移动构建了实现数据之仓、智能之核、方案之基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大数据已服务用户 293亿人次,AI 调用量超 400 亿次,助力城市算法、数据泛在生长。天地一体、通导融合,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 5G 北斗高精定位系统,已建成 4400 个基准站,为行业提供动态厘米级,静态毫米级的精准定位,服务调用次数达 247 亿,助力城市构建精细化管理能力。这些统一封装、灵活调用的“能力即服务”,为城市数智化打造15更便捷的决策工具,提供支撑。中国移动持续构建面向客户、面向一线、面向基层的一体化集成交付能力。在网络集成、系统集成、云集成、软件集成等领域,构建围绕智慧城市细分场景的一站式交付能力,以项目全过程、高标准实施,实现客户满意的高品质交付。我们通过项目实战,总结提炼大型项目管理经验,构建大项目经理责任制,明确大型复杂项目交付路径,以项目部为抓手统筹推进项目交付,提升风险识别、质量管理、目标管理能力。通过专项能力培训,认证智慧城市行业领域专家,建立具备行业发展引领能力的技术专家资源池,实现敏捷响应客户需求。我们建成以八大区域为核心,辐射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并下沉到各地市的三级服务支撑体系,打造 9 大能力团队,面向客户进行专项支撑,形成三级交付体系,实现区域有专家、省市有专人、区县有支撑。我们具有全面、领先的行业资质,包括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一级,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甲级,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5 级等。具备从勘察、设计、施工、硬件集成、软件平台集成、应用软件集成的全程交付能力。16中国移动拥有全球网络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设备厂商最多的移动网络,面对提升网络质量和压降运营成本的双重压力,持续加快推进网络运维数智化转型,全面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实现面向客户感知的端到端运维支撑能力,实现业务敏捷开通和网络高效运维。我们打造了“1 4 N”的 OneServerice 一体化运维服务品牌,通过 ITSS 理论与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形成了 1 套完备的运维体系,通过数据中心整体运维能力、云计算服务能力、数据中心能效管理提升能力、运维产品自主开发 4 大核心能力为抓手,构建智慧城市 N 个行业应用的运维服务能力。中国移动已具备全国 31 省本地化运维服务网络,配备了以 6 大中心为基地的二线专家队伍,秉承“心级服务”的原则,为客户量身构建标准化运维的制度,统一运维监控为客户实现可视化管理决策,结合自动化、智能化巡检工具提升工作效率,通过重保服务,对城市重大节假日现场值守和应急处理,保障业务稳定,我们将续服务于广大政企客户,深化对行业客户业务的理解,打造客户信赖的 IT 运维技术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助力客户业务成功。中国移动整合网、云、数、智、边、端、链多层次算力资源,打造贯通数据感知、传输、存储、运算等各个环节的新型一体化服务。17中国移动全力构建基于5G 算力网络 智慧中台的“连接 算力 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在连接方面,截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中国移动 5G 基站超过百万站,千兆平台能力覆盖全部市、县城区;在算力方面,深化“4 3 X”的数据中心全国布局,可对外服务的 IDC 机架能力超过 42.9 万架;推进移动云“N 31 X”7 建设,加强云网、云边、云数、云智融合发展,累计投产云服务器 59.3 万台,净增 11.2 万台;推进覆盖全国的云专网建设,加速中心、边缘、端侧算力的高效协同,实现“入网即入云”。丰富多样化算力资源,联合头部企业推进社会算力并网纳管,满足不同场景的算力需求。算力服务方面,积极探索业务融合创新,着力丰富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务,构建算网一体调度、编排的算网大脑,开发算力服务“算龙头”,探索东数西存、车联网、元宇宙等算力网络场景应用。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移动结合算力网络,融合元宇宙概念,打造了体育明星数智人、XR 演播室、AR 冰雪小镇等多款冰雪科技应用,助力冰雪运动推广普及。算力技术方面,逐步构建算力网络完整技术栈和全景图,体系化开展协同攻关;发布算力网络技术白皮书,布局十大技术发展方向,凝聚行业广泛共识;启动算力网络技术和应用创新试验,围绕东数西算、智算超算的社会算力并网、算网大脑、云边端融合等 10 余项关键技术及 30 余项场景,构建全国性算力网络试验网。中国移动将不断优化全国算网资源布局,发挥算网融合优势,布局算力和网络能力,构建全网统一网络调度能力,丰富面向公众的算18力终端产品,充分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1903架构篇20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中国移动明确了“力量大厦”的“新战略”,以数字经济为“新赛道”,立足全球领先的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新定位”,充分发挥信息通信运营企业一头拉动投资、一头促进消费的“扁担效应”,通过加速数字产业化发展,强化融合创新能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在智慧城市领域,中国移动于 2019 年 5 月 17 日发布“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宣言”以“五新”理念为指引,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2023 年,中国移动贯彻党和国家数字发展战略,围绕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部署,不断践行“力量大厦”发展部署,持续“五新”理念助力中国城市数字化转型,汇聚能力、协同生态、发挥扁担效应、能力优势,以城市为核心场景,推动数字化向更深、更广创新发展,助力各级城市打造良善治理之城、活力经济之城、幸福宜居之城。2020 年中国移动发布以“整体城市”范式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推出“1 1 3 N”的 OneCity 整体框架,即:一朵云、一平台(OneCity)、三服务(顶层设计服务、安全服务、运维运营服务)、N 应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生态宜居)。2023 年我们持续推进整体架构数智化升级,打造高效、安全、稳定、可靠、领先的城市数字化技术系统、平台系统、应用系统。21实现 OneCity 平台持续升级。数据中台、能力中台、业务中台及技术中台构成,提供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共享、AI、区块链、视频、流程引擎、统一认证、消息中心、触达通知、CIM 等数十项能力。作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我们整合 15 项核心能力,适配 4 种云平台。上层搭载 OneCity 应用商店,支持合作伙伴 70 余款应用,上架25 款应用,具备复杂场景的一站式集成交付能力,实现了城市治理通用信息化能力共建共享。中国移动致力于建立丰富的合作伙伴生态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发展深度融合,打造新型智慧城市,让城市变得更聪明,让治理变得更简单,让人民群众对智慧城市发展成果更有获得感。3.2.1 顶层设计围绕“全过程咨询”一条主线,聚焦智慧城市业务需求,构建行业洞察、顶层设计、政策咨询、标准编制、投标方案、财政评估、规划咨询、融资咨询、概要设计、可研编制、初步设计、决策审计十二项能力,高质量满足智慧城市全方面咨询需求。创新自主提出“123456”顶层设计咨询方法论:“1 理论”指整体城市理论;“2 赋能”指数字赋能 创新赋能;“3 协同”指战略、架构和项目之间协同;“4 步骤”指需求评估、战略制定、总体设计、实施 PMO;“5 架构”指项目的总体架构、技术架构、数据架构、业务架构和云网架构。“6 体系”指数据体系、安全体系、标准体系、治理体系、集成体系和运营体系。223.2.2 行业商城智慧城市生态构建平台针对省市移动公司及各地政府缺乏生态管理工具,缺乏优质产品、案例共享渠道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多种终端共享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生态管理及展示工具,实现数字政府、智慧城市优秀应用成果的展示与推广,聚焦共享数字政府成果,帮助省市移动公司、本地企业更好拓展业务;为合作伙伴搭建便捷推广渠道,强化生态竞争力。图 1 行业商场架构图产品聚焦生态管理、优秀应用的售前营销支撑和商机传递方向,产品兼容 PC、PAD 和小程序端,方便应用多元化展示,同时提供查看应用详情,包含应用报价、介绍视频等,并支持内容自助上架和商城运营的快捷审核,将政企应用包装成标准应用及解决方案。233.2.3 城市 AI 平台城市 AI 平台依托于 5G 网络、云计算和云存储平台,利用先进的视频图像、图形学处理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城市级人工智能模型,实现对整个城市视觉数据的接入、计算、分析、索引和挖掘,赋能公共安全、交通、市政综治、商业、司法、园区、电力能源、医疗教育等各个行业场景。3.2.4 城市集成平台(1)集成平台图 2 集成平台架构图面向智慧城市各领域提供一站式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异构资源统一管控、基础行业应用融合管理、多源能力汇聚、应用低代码快速构建能力,制定能力集成标准,通过 API 集成、数据集成、消息集成、设备集成、应用集成等集成技术,实现行业能力的统一汇聚集成、统一对外开放、沉行业应用的快速构建。集成平台产品体系包含 2 个基础平台(业务汇聚平台通过各类集成技术,实现能力统一汇聚,24应用构建平台使用拖拽、配置的方式快速构建应)、2 个能力平台(能力开放平台提供能力的汇聚、统一开放服务,实现能力汇聚及开放、基层智治大脑:打造基层省市区的三级治理体系)、N 个智慧应用产品(基本低代码应用构建拖拽的海量 SAAS 应用)。(2)数字大脑图 3 数字大脑效果图数字大脑产品充分理解国家省市各级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相关政策要求,面向省市县(区)政府及委办厅局客户,围绕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各履职领域行业场景,形成其管理领域的数字中枢。结合丰富的行业模板,以数据为驱动,为各级领导、客户提供全域态势感知、辅助决策分析、协同联动调度和效能综合评估的快速构建能力,打造“大、中、小”多屏多场景的综合感知能力。提供指标管理、辅助分析能力,满足各履职领域的辅助分析和会商研判的需求,推动各省市县(区)政府及委办厅局客户履职能力的数字化、科学化、高效化。25同时融合数字孪生能力,为各级领导、客户打造所见即所得的“一屏全面感知、一网辅助分析、一键协同联动”的数字化大脑。(3)视图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视图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基于视频图像数据融合 AI 算法进行解析挖掘应用,通过视频图像信息的采集和汇聚,利用构建的多维视图解析中心、多维数据融合的视图库,完成视图碰撞分析和关系挖掘应用能力。本产品能够满足国家标准的视频图像信息采集和共享能力,具备深度学习的视图解析能力,拥有算法模型、场景智能服务的沉淀积累,能够提供视图资源和公共视图资源融合汇聚与服务能力、视图资源碰撞分析与关系挖掘应用能力。目前已经在江西省数十余个市县区农业局完成视频设备接入,累计沉淀十余种场景算法能力,能够完成城市人群聚集、占道经营、违规停放、店外经营等多种场景检测,实现资源整合利用,及时发现不合规现象,帮助城市管理者有效进行监管工作,提升城市服务效能。图 4 视图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架构图26(4)智慧城市集成平台智慧城市集成平台,面向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领域,通过能力、应用、消息、设备、数据等联接集成,集约共建能力,广泛汇聚应用,为新老系统之间提供业务协同能力,融合贯通数据,统一管控运营,构建集成数字生态,赋能智慧应用场景和政务服务场景。面向智慧城市,全力聚焦核心业务领域,沉淀标准化公共能力,连接云上云下,消除数字孤岛,构建业务敏捷性,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智慧城市长期运营;面向数字政府,以实现能力汇聚、能力开放、能力融合为目标,打通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加快建立完善公共支撑体系,打通业务壁垒,提升治理效率,改善营商环境。3.2.5 城市大数据平台(1)OneSQL 数据库OneSQL 数据库是一款自主研发的 OLTP 事务型数据库,全面兼容 MySQL 的同时,进行了功能增强,提升了性能、安全性、稳定性。提供标准化关系型数据存储、查询、在线事务处理能力。OneSQL 数据库百分之百兼容 MySQL 数据库的同时,还拥有以下几大优势:金融级高可用、高性能处理、高兼容性、多平台支持。OneSQL 数据库除了具有优秀的产品能力外,还提供丰富的数据库配套服务:方案评估与实施服务:完整的替换方案、数据迁移方案、部署与迁移实施服务。27数据库平台运维服务:OneDM 管理平台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没有统一管理,导致管理混乱、运行低效等问题;OneSQL-CDM 快速备份恢复系统,可实现数据库的快速备份/恢复、分钟级挂载、数据多副本使用等功能;OneDRS 数据迁移工具,可实现异构数据库快速高效迁移,最大程度降低用户工作量。全方位运维支撑服务:全面的例行巡检,保证产品的稳定安全运行。(2)政务大数据平台政务大数据依托于既有大数据平台的存储、计算能力,以数据汇聚、数据开发、数据治理、数据服务工具为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沉淀标准化、通用性基础数据分析模型以及城市应急、人车管控、社会民生、交通出行等关键主题模型,面向城市规划、社会管理,将业务精准提炼转化,快速完成各专题数据模型的输出,实现城市大脑智慧化应用。(3)城市大数据平台城市大数据平台面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据交易所等行业客户,针对客户数据孤岛、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开放利用难等痛点,助力客户整合信息资源、实现数据汇聚、开展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和开放体系,助力数据开放共享,价值输出。28图 5 城市大数据平台架构图城市大数据平台包括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质量、离线开发、实时开发、数据服务、数据资产、数据集市、智能标签等功能模块,可根据项目类型、客户需求、数据规模所属行业等客观条件,为客户量身匹配相应的功能模块,为客户提供可以个性化选购的大数据工具箱。具有轻量级、可扩展、适配性强、菜单式选购等优势。城市大数据平台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政务基础库主题库建设、领导驾驶舱数据支撑,以及其他垂直行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场景。(4)智慧城市数智大数据平台智慧城市数智大数据平台打通数据汇聚、数据存储、数据治理、数据共享、数据流通交易全链路,助力政府部门梳理数据资产,提高数据价值,提高应用开发效率,为政府提高政务处理效率提供坚实基石。平台的应用价值包括:数据资源统一化各业务系统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无法使业务29数据互联互通,发挥数据最大效能。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可以有效打破数据孤岛现象,打通业务数据,实现数据的高效整合和共享。数据治理精细化各业务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口径不一致、数据质量不高,无法沉淀形成有价值的数据资产。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可以统一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更好地沉淀数据资产,为数据价值的挖掘打下基础。数据价值深入化构建高价值数据应用,例如针对政府办公楼宇实体资产盘点场景,通过无源物联技术,精确定位政府楼宇实体资产位置,从而获取实体资产进出数据,再结合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进而构建资产出入库分析、仓储资产盘点分析等数字化分析应用。数据流通安全化数据流通面临的原始数据泄露、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导致数据流通交易发展缓慢。通过可信数据流通技术为数据提供方和数据需求方提供安全可信的数据交易流通环境,促进数据交易发展。图 6 智慧城市数智大数据平台架构图30(5)行业大数据行业大数据产品是基于中国移动全网大数据能力,以用户为基础,打通位置、通话、上网、消费、终端等各类数据,采用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科学的分析模型、预测模型以及多维度的分析手段,面向人口统计分析、城市规划、社会治理、公共安全、产业经济、区域协同等领域,打造集多种功能列表结果、分析报告、预测趋势、决策支持能力为一体的行业大数据产品,为政府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图 7 行业大数据架构图(6)中移联邦计算服务平台中移联邦计算服务平台基于联邦学习技术和多方安全计算技术,可以在“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前提下,帮助客户在31政务数据开放、电信反诈、智慧人社、金融风控、精准营销等场景中完成多方数据的联合建模与计算,为政府、金融、医疗等客户在业务中提供决策支撑、数据分析等服务,在满足数据隐私、安全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核心优势:1)数据安全合规共享:在数据不出本地的前提下,通过隐私计算、密码学等技术,使得客户在使用其他第三方数据时不会泄露数据隐私。2)适应多种应用场景:支持丰富的联合建模、计算方法,可应用于风控模型、营销模型等,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同时也支持自定义第三方算法模型。3)移动数据优势互补:中国移动大数据丰富的数据维度(信令数据、DPI 数据、B 域数据等),可以弥补金融、政务等客户数据维度的不足,提升模型效果,助力业务发展。3.2.6 城市安全(1)量子密话量子密话主要面向党政、军、公检法司、大型企业客户等国家高安全需求的客户,为客户进行商业秘密或企业敏感信息的通信沟通提供保密通信的产品,可提供安全的加密通话、即时通讯、企业通讯录等功能,为客户构建易用、安全、合规的即时通讯环境,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同时,实现组织内用户高效、安全的沟通协作。32图 8 量子密话产品架构图量子密话建立了”2 能力 1 终端 2 平台 2 应用 3 服务”的产品体系,为通信安全护航。其中,2 能力是指产品同时支持国密能力和量子密钥能力的加密体系,1 终端是指一套量子密话终端系列产品,分为定制化终端和非定制化终端两类,辅以超级 SIM 卡等加密介质;2平台为业务管理平台和密钥管理平台,解耦业务与密钥,实现产品体系的统筹管理;2 应用是指量子密话和密码卡管理两款应用;3 服务是为客户提供系统能力实施、运维等全周期服务,主要分为定制化服务、入驻式服务及增值服务 3 类。(2)和管家和管家(移动终端安全管控平台)是用于涉密企业办公手机管理、党政军移动终端管理场景中,提供移动终端外设管控、终端应用管理、终端数据分析、数据审计、办公辅助等服务,保障终端位置信息安全、内容数据安全、终端通信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旨在为客户解决终端管控困难、应用环境混乱及终端数据泄露等移动终端安全问题,助力企业建立一套符合业务规范,并且安全可靠、具有良好扩展性与兼容33性的移动设备管理体系,提升业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发展。(3)OneSOC 一体化安全运营中心一体化安全运营中心遵循“技管结合”的总体思路,以运营指标为牵引,协同联动平台核心能力,拉动“云网数用人”五大领域安全水平和运营质量持续提升,形成高效、闭环、可落地的一体化安全运营服务体系;通过“完善体系、补齐基础、建设平台、持续运营”解决方案,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健全保障机制,完善安全防护和监测手段,加强安全业务全流程管理,实现“责任有人担、资产有人盘、暴露有人管、漏洞有人测、异常有人知、威胁有人判、失效有人补、应急有人撑”,真正为客户提供“省心、安心、持续、增效”的安全运营服务。(4)中移集成网信盾安全管理平台网信盾安全管理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开发的一站式的综合网站安全防护产品。平台在基础 WAF 防护之上提供智能防护、入侵防护、协同防御、网页防篡改(安全站锁)、IPV6 防护、态势感知及日志审计等功能。平台通过让网站移交域名解析权的方式接入防护,有效防护各类基于域名的攻击。平台具有零部署、零维护、快速接入、无限QPS 和带宽等特性,为各类网站、APP、小程序等 Web 应用安全运营保驾护航。网信盾=云 WAF 入侵防护 协同防御 网页防篡改 日志审计 势态感知。网信盾致力于保障网络安全,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共筑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34(5)高安全分布式 AI 云 WIFI 平台高安全分布式 AI 云 WIFI 平台是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新一代无线产品,拥有企业级 WiFi 管理功能,支持快速部署、智能运维,无需部署本地 AC、认证系统,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满足业务的安全性的需求。云 AP 统一接入到管理平台进行管理,管理通道支持云 AP 通过互联网专线、CMNet 接入移动云云无线管理平台;业务通道接入用户统一认证,业务流量本地转发。云 AC 基于云端部署,解决企业无线场景管理和运维问题,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多功能、可视化操作体验。(6)数据内容安全管控平台数据内容安全管控平台利用自然语言分析技术,对互联网数据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隐患,降低互联网数据安全风险;利用智能语义分析实现文本自动校对,在文章发布前进一步加强数据内容安全控制;利用图像生成技术,实现按照描述自动生成合法合规图片功能,从文章配图方面规避安全风险;利用办公协同技术,实现音频资料的统一管理和控制,提高音频数据安全能力。3.2.7 基础技术平台(1)智能边缘算网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提供算力能力、网络监测能力、网络调度能力,进行边缘计算云边协同,提高应用与资源管理效率;5G 专网 SLA 与网络调度,实现网络可用可管可视化。35算力能力节点管理、应用管理、计算管理、容器管理、资源管理、弹性扩缩容、监控告警等;网络监测能力专网业务健康度分析(流量安全分析、业务质量分析等)和可视化展示、网络端到端故障快速定界定位、专网性能SLA 保障和 KPI 指标监测等;网络调度能力分支互联(企业总部与企业分支之间的业务互通)、网络路径优化、网络链路和资源监控及统一运维具备快速部署、灵活组网、链路保障等。图 9 智能边缘算网平台架构图(2)城市区块链平台依托区块链基础设施,为各类行业应用提供一站式、高安全性、简单易用的区块链服务,帮助用户创建、管理和维护企业级区块链网络及应用的服务平台。集成了资源管理、区块链管理、区块链浏览器及运维监控等功能,支持用户通过可视化方式快速部署区块链网络环境。基于本产品可降低用户对区块链技术的接入与应用成本,助力业36务侧专注于应用开发及区块链业务模式创新。提供基于区块链的溯源、存证等基础能力,支持多种区块链底层技术,支持私有化部署,可以为上层产业应用提供各类场景化支撑,为政务、农业、医疗、司法、监管等领域构建高性能、高可信、高安全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3)城市视频云平台OneCity 视频云平台具备汇聚接入地方区域内所有视频设备的能力,全面整合区域内视频监控资源,实现视频资源的联网汇聚整合管理与共享,发挥规模效应,达到充分利用视频资源的目标。同时具备标准接口及完善的设备授权流程支撑 AI 平台及其他上层应用调用,提升数据资产共享价值,提高运维运营效率。为实现视频图像信息在地方区域内各应用场景的深度应用提供数据基础。图 10 视频云平台架构图OneCity 视频云平台通过“汇聚、融合、赋能”三个环节,实现37视频资源汇聚、视频资源数据融合互通和一体化规划管理、多维场景开放赋能,打破部门/机构壁垒、视频数据孤岛等现状,助力赋能政府各委办局,辅助构建现代化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4)城市运维管理平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是面向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复杂业务场景的一体化智能监控运维管理平台。平台通过自动化采集工具,完成对云网基础设施、数据库、中间件、业务系统等 IT 资源的全层级数据采集。平台提供资源统筹管理、软硬件资源统一监控、全链路业务性能管理、统一告警处置、运维服务流程端到端管理、自动化运维、智能运维等十余项数智化运维能力,同时,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流程和操作等运维标准,打通厂商间运维壁垒,实现多厂家协同运维,为客户提供集约化、主动式和高质效的管家式运维服务。(5)城市设备管理平台城市设备管理平台以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为目标,以云网作为基础设施,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等核心能力,打造统一接入、统一采集和统一管理的设备管理平台,实现“物联网平台”的承上启下作用,对下接入多种行业终端,对上支持多种行业应用,把各种垂直的物联网应用整合成一个扁平的应用网络体系。基于设备管理平台进行物联网设备应用建设,各行业应用在数据和业务层次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全面实现物联网应用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处理。38图 11 城市设备管理平台架构图(6)应用聚合平台应用聚合平台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以能力汇聚为核心,帮助项目中新旧系统完成应用、接口、数据、消息的打通,通过业务流编排实现应用场景能力的快速搭建,2)能力门户开放运营,为开发者提供应用、能力的入驻、订阅等运营功能,并配套运营管理后台产品体系,结合统一认证、统一应用门户解决方案,实现统一能力汇聚、统一开放运营,统一安全管控的平台体系。该平台的核心功能与能力包括:统一认证提供一站式用户管理解决方案,确保安全性和优化体验。业务集成能够无缝整合消息、API、数据、应用等业务功能,提高效率。39能力开放支持能力的订阅、开放和审核,确保能力的高效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方位管理接口从创建到删除的所有环节,并实现版本控制。可视化编排快速整合各种接口、能力和应用,提高开发效率。(7)HCMS 混合运管系统HCMS 混合云管系统是以应用为核心,提效降本为目的,为产业发展提供前瞻性技术探索的下一代云管理系统。系统提供了一种集中化的方式来管理和控制所有类型的云资源,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和裸金属。用户可以通过接入功能,将他们的应用和服务无缝地添加到这些资源中,然后通过统一的控制台进行资源的交付和调度,这个控制台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来查看和管理所有的云资源,包括工作负载的管理、费用的追踪和优化等。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自动化部署、弹性伸缩和资源动态分配的功能,这些都是为了帮助用户更高效地使用他们的资源。最后,该系统可以实现全面的 IT 资源管理,包括运营管理、监控、运维管理和统计分析,从而实现对整个 IT 环境的全面掌控。3.2.8 城市应用(1)OneTown 政府主导型智慧社区OneTown 智慧社区,基于中国移动 OneCity 底座,面向政府、居民、物业、商家等用户,提供基层治理、社区生活服务、物业管理的应用系统,包含居民、网格员、物业等前端手机小程序和运营管理、40社区治理、社区物管等 WEB 后台。图 12 OneTown 智慧社区架构图目前支持建设场景有住建老旧改造、地产新建小区、公安安防小区、社区数据中台、街道基层治理、特色小镇建设、民政养老社区等。产品提供 SAAS 模式,免部署,免运维,开通账号配置业务即可使用。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提升系统使用效果。(2)5G 智能物资储备安防管控平台5G 智能物资储备安防管控平台为通用仓库、应急物资仓库、粮仓、油罐库等多种类型仓库提供以库区安全防范、物资管理和库区服务三大模块为核心的综合管理集成平台,可根据仓库的安全防范等级与仓库类型选择所需可插拔的标准应用,提升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应急管理局及民用等各级仓库的安全防范能力、应急响应能力和数字化管理41能力。图 13 5G 智能物资储备安防管控平台架构图产品从安全防范、物资管理和园区服务三个方面,通过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感知等系统联动排查安全隐患,保障仓储园区的安全运营环境,将仓储业务信息化,提升信息化水平与管理能力,提升园区服务能力,打造综合全面的智慧仓储园区。(3)OneZone 智慧社区OneZone 智慧社区依托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优势,以“居者乐其家”为目标,卡位社区治理智能化建设需求,通过基础数据的采集和智能硬件的接入,利用物联网、AI 智能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集智慧物业、社区安防、数字生活、智慧治理应用于一体,更好的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方便群众办事,有效缓解街道、社区、物业的压力,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我们面向的客户包括政府、物业和企业。政府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实现重点人员42标记,社区综合治理的目标。物业通社区平台实现物业精细化管理,企业通过社区平台进行数据挖掘,获取商业信息。图 14 OneZone 智慧社区架构图(4)智慧监理平台智慧监理平台,作为项目现场的管理平台,将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分析等能力与传统项目建设深度融合,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视频、图片、工序、环境等进行流程化、数据化、可视化管理,有效提升施工质量、过程合规、操作安全,实现智慧化监理管理目标。主要面向中国移动省/市公司或其他通信领域行业客户,服务于通信工程建设,覆盖全业务类型,具备构建省级管理平台的能力,实现省市多级协同发展,将工程建设中关键的数据真正实现可视化管理,提升现场管理时效性与穿透性,推动通信基础设施高质量快速交付。此外,面向道路、铁路、电力、烟草、市政管线、边防检查等各领域有智慧监理需求的行业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5)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43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包含低空无人机的管控以及低空无人机的调度两个方面,基于“互联网 ”、空域自动审核算法、低空智能无源监测与无线压制等信息技术,构建统一的空域业务管理与对外服务平台;集成低空设备管理、任务管理、AI、多用户管理与云端指挥能力打造低空业务平台。图 15 低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架构图主要面向公安部门、城市管理部门、边境安防部门、监狱、部队、重点基础设施园区提供智能飞行服务,实现低空作业任务复用共享、数据共享、多机指挥与应急出动调度;为无人机管理部门提供面向行业用户、各级城市管理者、个体用户,提供低空域管理、空域申报,“空域治理”服务,目标定向处置,助力低空域城市管理。(6)智慧工程项目管理平台智慧工程项目管理平台面向工程项目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工程总承包企业和项目业主实现精益管理,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整合全企业业务应用,打造新业务模式,消灭信息孤岛,强化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助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驶入快车道。44智慧工程项目管理平台针对工程项目参与对的企业、人员、物料、环境、资料进行统一管理;对项目过程、计划、进度管控、安全管理、项目验收等全生命周期统一管制;通过物联网系统实时感知工程现场;应用移动 5G 技术实现设备互联、信息互通、移动管理。可针对多项目集成管理,实现多层级、多类别项目的管控,通过对项目各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统一管控提供工具,实现项目精准化管理,快速做出有效管理决策,整体提升企业管控水平。图 16 智慧工程项目管理平台架构图(7)Onecity 智慧楼宇综合管理平台OneCity 智慧楼宇综合管理平台是一款专为政企行业客户设计的智能化建筑应用,它可以提供基于访客、员工、物业、智能化设施设备管理等基础场景应用,以及 AI 赋能低碳、5G 融合网管、智慧展厅、智慧政务大厅等特色场景应用的 SAAS 服务。此外,它还能统一整合45各类平台及系统应用,实现联动优化,具有统一、便捷、高效集成的产品特点;服务支撑层面,则借助全国各区域软集能力组,打造软集中心标准产品 本地化团队定制化交付的产品交付体系,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图 17 OneCity 智慧楼宇综合管理平台效果图核心优势:数字孪生一屏统管打造“1 3”功能体系,实现以“态势监控中心”为基础,“运营全可视 服务全掌握”为一体的楼宇及园区运行管理闭环;数据融通一站服务智慧楼宇中台实现感知设备全面接入,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业务数据化、数据智能化;AI 赋能低碳智能化设备、系统及网络设备全面统管,通过精细化能耗监测、智能化节能策略、自动化设备维护、流程化事件预案、可视化孪生管理实现智慧化低碳运营。4604应用篇47中国移动以 OneCity 平台为基础,聚合生态资源,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生态宜居打造丰富的智慧城市新应用。4.1.1 数智赋能公安司法愿景在公安司法数字化领域,中国移动致力于成为公安司法数字化领先数字设施服务运营商,践行中国移动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战略定位,以“五新”理念,承担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的央企责任,融合连接力、算力、能力,助力公安司法数字化,以数据要素服务公安四大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紧紧围绕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协同生态伙伴构建创新公安司法应用,服务国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4.1.2 数字公安司法总体架构为充分利用客户现有信息资产,更好服务公安司法部门开展工作,运用 5G AICDE(人工智能、IoT、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四横三纵”的中国移动数智公安司法整体架构,融合公安司法行业合作伙伴力量逐步形成开放的应用体系:四横指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服务层,三纵指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运维运用管理体系。48图 18 数字公安司法总体框架图建设统一的行业基础设施资源池,通过对接公安大数据、政务大数据、视频大数据三大数据源,依托中国移动 OneCity 集成平台、大数据平台、AI 平台三大能力平台,打造智慧公安司法新模式,实现工作规范高效、业务有机协同、数据动态融合、信息高度共享,全面升级智慧公安司法场景应用服务能力,以“智能化 标准化 自动化 可视化”为核心规划理念,实现多技术驱动、多功能交互、多场景覆盖、集新业务应用于一体的中国移动数智公安司法开放应用体系。4.1.3 公安司法数智应用打造 5G 情指勤舆。通过构建部、省、市三级情报指挥平台,打造部、省、市、县、所“纵向贯通、横向关联”的五级联动应用建设,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集重点人员管控、重大事件预警、信息报送、视频通信、指挥调度、辅助决策、信息共享等功能于一体,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 5G 智慧监狱。基于 5g 无线司法专网,依托专网安全能力49集成数据和应用,借助综合管控平台为监狱提供安全、便捷、受控的手持终端服务和稳定、机动、立体的视频监控服务,实现智慧监狱“云-管-端-用”的数智化转型。打造 5G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围绕“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的结构图布局,构建公安检查站治安管控、智慧街面巡防治安管控、智慧安防小区管控、娱乐服务场所和特种行业治安管控、智慧内保管控、公交智慧防控、重大活动安保等 7 大应用场景,围绕一线民警痛点、难点,聚焦实战,实现业务、数据的深度融合,实现数据赋能基层警务,打造防控精准、资源集约、运行高效的社会治安防控实战应用平台。打造 5G 视综系统。建立以视频图像为主、多维数据关联融合的视频图像资源应用与服务体系,实现全市视频图像资源的有效拉通整合、解析、处理,进而实现视频图像所蕴含的人、车、物、事、场所等对象的深度关联,打造符合实战需求的视频图像智能应用,贯通视频图像在事前预警、事中处置、事后研判中的业务流程,有效支撑各类公安应用工作。打造 5G智慧庭审。依托云视频会议、虚拟法庭技术,突破庭审业务的空间限制,实现法官、当事人及辩护律师等多方参与人在不同地点参与诉讼过程,助力网上调解、网上庭审、证据交换与质证、网上宣判等功能向移动端延伸。504.2.1 数智赋能应急管理愿景中国移动充分发挥自身数智化经验、知识和能力优势,激发数据要素创新驱动潜能,聚合生态资源,全面支撑各级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顶层设计咨询、项目及应用场景集成设计、方案实施等全流程服务,推动应急管理业务优化升级和创新转型。立足中国移动“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定位,致力于成为应急管理信息化领域的推动者、赋能者、领航者。4.2.2 数字应急总体架构按照“体系性、层次性、先进性”的思路,聚焦信息技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对智慧应急总体架构进行设计,形成“1 中心 2 张网 1 平台 N 应用”应急信息化体系,为各级应急管理机关提供一体化应急事件解决方案。图 19 应急指挥信息化系统51“1 中心”主要指各级应急管理机关的应急指挥中心及其软硬件设施。按指挥场所可以划分为后端指挥中心和现场指挥中心,配套软硬件设施主要涵盖了大屏展示系统、音频扩声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会议系统、数字化战场设备套装、移动指挥车等,为应急指挥与日常监管提供基础设施支撑。“2 张网”指应急通信网、物联感知网。应急通信网主要是采用 5G、软件定义网络(SDN)、IPv6、专业数字集群(PDT)等技术,综合专网、互联网、宽窄带无线通信网、卫星、无人机等手段,建成天地一体、全域覆盖、全程贯通、韧性抗毁的应急通信网络。物联感知网主要面向生产安全监测预警、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城市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现场实时动态监测等应用需求,基于NB-IOT、LORA、4G/5G 等各类无线、有线传输技术完成感知数据的传输与接入,构建的全域覆盖应急管理感知数据采集体系。“1 平台”包括数据基础支撑平台及专项应用支撑平台。数据基础支撑平台主要涵盖数据治理服务、数据资源管理、数据服务管理等,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提供数据服务支撑,并对外提供数据共享交换、数据应用服务。专项应用支撑平台主要涵盖融合通信系统、视频联网系统、物联网平台、视频会商系统等,为应急专项业务应用提供支撑服务。“N 应用”主要指结合应急管理职能,构建涵盖监督管理、监测预警、事件管理、指挥救援等应用场景,为应急指挥决策、安全生产52监管、城市安全风险防控、消防风险监管与处置等应用场景提供数字化能力,实现事故事前预防管理、事发及时预警、事中应急调度、事后总结评估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高效、科学开展提供信息化支撑应用。4.2.3 应急管理数智应用打造“一网络”应急指挥信息网,应急指挥信息网采用省、市、县应急管理部门逐级上联方式进行纵向组网,横向覆盖地震、煤监、消防救援等业务部门,是承载各级应急管理单位应急指挥救援调度、大数据集成分析、视频会议、部分监测预警信息共享等关键应用的通道。打造“一平台”应急云及 PaaS 服务,融合 5G AICDE 等新技术,构建数据、AI、集成和各类基础核心能力,为应急管理监测、风险管控等应用搭建提供支撑。通过 OneCity 平台打造统一的应急管理能力底座,根据客户需要,持续构建应用,实现各系统的持续运营。抽象各领域通用业务形成行业共性服务,结合应急行业需求,只需进行少量定制化开发即可完成项目交付。打造 N 应用”应急指挥系统及应急专项应用。智慧应急前指成套装备产品是一种服务应急现场指挥的便携式音视频融合指挥通信系统,采用全新的“无线网状网”理念设计,应用同频组网技术,利用现场宽带自组网中继通信机的多跳中继性,可为救援人员与现场指挥部之间打造稳定的宽带通信链路,支持现场可视53化指挥调度、多种通信手段融合、现场通信组网、现场信息采集、多方应急协同等功能,解决应急前指最后一公里的互联互通问题。中国移动梧桐应急大数据平台,基于具有时空连续性的位置信令大数据,结合气象、地震等灾害实时数据,对受灾地区人口情况进行持续统计分析,通过对灾害事件的事前预警、事中监测、事后评估,有效辅助各级管理部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救援工作,通过对各类事件的多级分类分析,实现对事件的精准预警和综合评估,提升管理效率。专题研判子系统面向安全生产、地质、防汛抗旱、森林消防、风雹等事故灾害研判场景,通过整合接入相关单位的专业系统,快速实现专题分析和判断结果展示,并可围绕事故灾害发展态势,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多灾种耦合、次生衍生演化模拟和知识图谱等技术,针对每类事故灾害不同特征特性,结合现场动态信息汇聚叠加,构建每类事故灾害分析研判场景。在多类事故灾害同时发生时,在单灾种研判的基础上,可实现对事故灾害的动态演化分析和多灾种综合研判。专题研判应设置地质灾害、森林草场火灾、安全生产事故等灾情事故专题研判场景,每类研判场景应至少包括事故灾害趋势分析、影响范围分析等分析内容。打造“一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分为城市联动指挥中心和运营体验展示中心。建设联动指挥中心和运营体验展示中心,为体征动态监控,日常事件专业处置,重大事件协同指挥和市民代表参观体验提供一个综合性物理场所。544.3.1 数智赋能市场监管愿景在智慧城市领域,中国移动的愿景是成为“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在智慧城市市场监管应用领域,基于中国移动 OneCity 平台能力,定位于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商、数字设施服务商,为市场监管行业客户提供优质的行业解决方案和信息化产品,助力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4.3.2 数智赋能市场监管总体架构智慧市场监管以数据驱动业务协同,总体目标是实现市场监管业务应用整合体系;市场监管政务、行业、互联网等大数据融合格局;业务整合与资源融合相结合,相辅相成,实现监管创新,推动市场监管整合可持续化发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实现创新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市场监管职能化水平,实现“互联网 ”背景下的监管创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防范市场风险、维护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监管执法水平、促进质量提升;最终形成“大准入利企、大监管共治、大执法联治、大数据慧治、大服务惠民、大保障提效”的市场监管与服务大融合格局。应用整合方面,从市场监管业务出发,构建大准入一站平台、大监管共治平台、大执法联治平台、大数据慧治平台、大服务惠民平台、大保障提效平台六大综合性一体化应用整合平台。同时,在数据融合55方面,以市场监管大数据为核心,构建一体化的大数据服务中台,为应用信息化提供支撑的同时,支撑大数据服务与应用,为实现大数据价值的挖掘提供基础。图 20 市场监管行业总体架构图4.3.3 市场监管数智应用围绕当前食品安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立足民众需求和社会关切,创新开展食品药品监管、质量监管、计量业务、特种设备监管、检验检测业务数字化应用。打造综合执法应用。覆盖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各环节,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构建案件分析引擎、法律知识中心,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为执法人员提供立案、处罚、自由裁量、文书等方面的 PC 端 移动端智慧服务,全面辅助执法人员办案,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实现从传统办案向智慧办案转变。打造互联网 明厨亮灶。面向餐饮服务单位监管业务场景,实现面56向餐饮服务单位智能化监管的统一平台,提供监管信息自动采集、智能解析,违法违规行为自动监测,为监管部门、餐饮服务单位、社会公众多方提供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提升餐饮服务单位监管效能,加快社会共治建设进程。打造市场监管 AI 智慧决策。面向市场监管领域大数据建设工作,利用大数据技术与监管业务融合,以场景化大数据微服务应用为基础,实现市场监管数据应用的按需定制、灵活组装,实现对市场监管宏观智能决策的同时,促进数据应用下沉“反哺”监管业务,提供面向业务场景,提供数据辅助与服务。打造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应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完成对辖区内企业信用风险的自动判别和自动分类,实现主要风险点的精准识别并提供监测预警,结合差异化监管措施的动态关联,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推动监管关口前移,提升智慧监管能力。4.4.1 数智赋能智慧城管愿景中国移动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主力军,中国 5G 发展的主力军,将紧密围绕集团创建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发展策略,充分结合 5G 业务先发优势,致力于以“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城市更新,推动智慧城管行业的信息化转型升级,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效率、提高城市管57理水平,快速、高效解决城市管理问题,为政府、企业、公众、社会提供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助力各级地方政府实现“服务型政府”管理理念。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沟通快捷、指挥高效、监督有力、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有效连接城市管理的一切人、物、事要素,打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治理机制,落实“人民城市”治理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城市公共空间,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提升人民幸福感。4.4.2 数智赋能智慧城管总体架构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1.12 发布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市级运管服平台建设将对接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纵向联通国家平台、省级平台以及县(市、区)平台,横向整合对接市级相关部门信息系统,汇聚全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据资源,对全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价。运管服平台在物理层支持上,以 Onecity 平台为基础,建设指挥协调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决策建议系统、综合评价系统、运行检测系统、公众服务系统等管理体系应用系统,市容环卫系统、园林绿化系统、城管执法系统、市政公用系统等行业基础应用系统,以及门前三包、智慧井盖、渣土管理等行业应用系统。58图 21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系统架构图4.4.3 智慧城管数智应用打造城市管理运行监测系统应用,重点围绕城市生命线、道桥隧、环卫设施、城市公共空间等风险防控重点场所设施进行安全监管,能够对各类重点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展现城市运行各类设施分项技术指标,多维度分析呈现各类设施管理、运行安全的一般规律和变化趋势,提升城市运行风险监测预警、安全事故报警、应急响应和联动处置能力,强化城市运行安全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能力。打造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系统应用,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围绕城管执法的日常执法管理,构建“执法案件管理、执法队伍监督、执法事件处置、执法存证管理和执法监督考核”五位一体的执法体系,实现从获取线索、立案、调查、处理到结案全过程的信息化和文书制作的智能化。全面提高执法效率。通过智能监控和预警,实现办案全过程的廉政监控,提高执法规范性,促进阳光执法。59打造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监测应用,通过布控前端智能感应设备,结合先进传感技术,将目标区域地下管网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化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对标准化管网普查数据表进行数据提取、关系构建、地图匹配,形成二维管网地图,再对二维管网地图进行三维构网、符号化建模、场景切缓存,最终形成三维管网场景。通过搭载地下管廊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实时分析、实时决策,助力城市管理水平高效化、便捷化。打造城市市政管理综合应用,通过 5G 智慧灯杆、智慧井盖、智慧候车亭等城市新型亮点基础建设,结合先进物联网感知技术,围绕道路、桥梁等市政应用场景和水电气暖等市政应用行业,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精准管理、动态监控和高效维护,促进市政业务管理能力和对外服务能力的提高。打造城市智慧环卫一体化应用,通过建设智慧环卫一体化平台将环卫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车、物、事进行全面、实时的管理,达到实时监控作业过程、实时统计作业进度、实时调度环卫事件、实时评价作业效果、实时考核责任部门的管理目标。同时,结合 5G 视频监控技术、AI 智能分析技术、物联网技术,对环卫作业中垃圾分类管理、垃圾中转站监测、环卫车辆监管、公厕管理、环卫人员管理等应用场景进行一体化监管,达到环卫全流程智慧化作业,更好的优化城市管理资源合理化配置。604.5.1 数智赋能智慧水利愿景中国移动按照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智慧水利建设顶层设计、“十四五”智慧水利建设规划、“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切实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等工作部署,本着开放共享、技术领先、安全优先、智能融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以及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移动云优势。全力支持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强化 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水利工作深度融合,驱动和支撑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5.2 数智赋能智慧水利总体架构中国移动智慧水利解决方案的对象客户是全国各地水利厅、流域委、水务局、水利局,方案旨在借助信息化手段,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围绕水利中心工作,整合水利信息化资源、优化水利信息化配置、融合先进信息化技术,推进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最终加强水利综合决策、提升水利业务水平。61图 22 智慧水利整体架构图4.5.3 智慧水利数智应用打造流域数字孪生应用。通过数据汇聚、信息共享,构建涵盖基础数据、监测数据、业务管理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和跨行业共享数据的数据底板。结合水利专业模型和知识平台,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模拟仿真引擎,构建出实时实景数字孪生一张图,支撑水利智慧化管理与精准指挥决策。打造流域防洪应用。在数字化场景中实现流域管理机构防洪重点区域的洪水过程模拟、防汛抗旱形势分析、旱情监测趋势研判、调度预演评估、方案优选推荐等防洪智能应用,实现基于数字孪生流域的浏览查询、水流演进、影响区域分析等功能,通过预报调度结果与数字孪生流域的实时交互,提升“四预能力”。打造农村供水业务应用。聚焦供水安全保障与精细化运营管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带动农村供水信息化技术水62平的全面提升,最终构建从水厂、泵站、输配水管网、到用户末端及运维服务全流程的农村水务智慧化支撑体系,提高农村供水的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水费收缴率及经营管理水平。打造河湖长制与河湖管理应用。围绕河湖管理业务,发挥移动云、5G、专网优势,建立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基于河湖管理模型,构建河湖管理数字化场景与河湖监管应用,全面支撑河湖长制、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河湖采砂管理、水环境治理及修复等工作,实现河湖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打造智慧灌区应用。以物联网感知体系为数据基础,实时准确获取灌区水雨情、气象墒情、渠道水位流量、闸泵运行状态、现场视频等信息,对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紧紧围绕灌区相关业务,实现灌区智慧预警、智慧调度及调控。大幅度提高灌区管理和服务水平、质量,更加有效的管理工程,合理调配水资源,使效益最大化。4.6.1 数智赋能智慧媒体愿景在智慧媒体领域,中国移动致力于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围绕“5G 云 DICT”为支撑体系核心,打造符合行业需求智慧媒体产品体系,基于自研 集成模式提供一流的智慧媒体数字化服务;聚焦背包系列产品、在 5G 超高清制播领域打造标杆产品,融合中国移动网络接入基础能力切入,提供 5G 背包产品、平台服务及 5G 网络或专线连接服务,面向广电、报业、新媒体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中国移动开始63着力于对元宇宙领域进行探索。元宇宙离不开运营商,算力网络是支撑元宇宙的重要基石。4.6.2 智慧媒体总体架构图 23 中国移动智慧媒体业务架构依托于丰厚云网资源,中国移动正在积极落实 5G 智慧媒体创新技术升级应用,打造“云、管、端”一体化的 OneMedia 智慧媒体云平台,面向媒体行业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构建新的“策、采、传、编、播、评”的媒体融合解决方案,利用 5G 技术加快传统媒体制作、采访、编辑、播报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4.6.3 智慧媒体数智应用打造 5G 4K/8K 超高清视频直播应用。依托中国移动和背包产品,实现基于 5G 的远程高清视频回传、视频互动的行业产品,包括“1 平64台 4 硬件”,含和背包、和腰包、互动导播台、融合互动服务器及运营管理平台。打造 5G 融媒体中心。构建 5G 融媒体中心综合智慧平台,支持P2G、P2B、P2C,链接政府、行业、用户,助力广电客户打造融媒体内容策略、生产、发布、数据统计一整套的业务流程,形成统一的内容生产中心、内容分发中心、融合指挥调度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服务能力。打造 5G 互动演播。基于中国移动智慧媒体云平台,依托 5G 网络与 AR/VR/全息、XR 等技术,积极拓宽互动演播室、全息剧场、云剧场等元宇宙形态的文化传媒项目,助力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4.7.1 数智赋能社区治理愿景在社区治理领域,中国移动致力于以“新型智慧城市运营商”,打造面向社区数智化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新平台、新生态,成为领先的社区治理数智化服务运营商。融合连接力、算力、能力,助力社区数字化,以数据要素服务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打造与新型智慧城市协同的数智化社区,提高社区居民的数智化应用服务能力和获得感,助力社区治理更加科学高效、人们生活更加智能便捷,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社区治理数智化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及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加强和谐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社区65功能、提升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中国移动致力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服务管理社区、服务居民,提升了为社区居民的数字化服务水平。4.7.2 数智赋能社区治理总体架构中国移动 OneZone 社区治理聚焦党建引领、治理、防疫、生活服务、社区安防 5 大类智慧应用场景,打造 GIS 可视化、数据分析可视化、疫情防控可视化、研判分析可视化四大可视化平台,形成“3 大终端” “4 大可视化平台” “5 大应用场景”的产品体系,助力社区智能化公共设施全面升级、社区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社区资源进一步整合、社区服务更加精准便捷,从而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其中在横向上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层:提供对社区人、事、物的智能感知能力,通过感知设备及传感器网络实现对社区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建筑、安全等方面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网络传输层:包括社区专网、通信公网、边缘节点及通信机房等所组成的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平台层: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运用,夯实平台核心服务能力,向下连接物联设备、屏蔽设备感知层的设备差异,向上支撑上层智慧应用、支撑水平业务扩展能力,并提供高可靠的 IAAS、PAAS 层服务能力,用于统一开发、承载和运行应用系统。应用层:基于数字平台提供的核心数据、服务、开发能力,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多种物联设备联动的智慧应用,为社区管理者和66社区用户等提供整体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展示层:统一平台的呈现形式(PC 端、APP、小程序、H5),以满足业主、物业、社区管理人员、平台管理人员等用户在生产中的使用需求。在纵向上包括:系统安全体系:为社区治理建设构建统一的端到端的安全体系,实现系统的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运行跟踪、系统安全应急响应等安全机制。系统运维体系:为社区治理建设提供整体的运维管理机制,涉及各横向建设层次,确保社区治理整体系统的建设管理和高效运维。系统运营体系:社区运营是围绕业务、用户场景,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等活动,是各项作业和管理工作的总称,其中对系统的建设要求,包含在社区整体体系架构建设中。最终以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发挥作用为目标,规范街道、社区综治中心建设,形成公共疫情防控、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化解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中国移动社区治理聚焦党建引领、治理、防疫、生活服务、社区安防 5 大类智慧应用场景,形成“党建引领”、“治理为基”、“服务为本”、“物联汇聚”、“防疫先行”的社区治理架构,助力社区智能化公共设施全面升级、社区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社区资源进一步整合、社区服务更加精准便捷,从而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67图 24 社区治理总体架构图4.7.3 社区治理数智应用打造社区可视化产品:建设 GIS 可视化、大数据可视化、疫情防控可视化和研判分析可视化等四大可视化平台,面向人、地、物、情、事、组织等立体化展示在一张图上,同时对实有人口、实有数据、综治数据、工作数据、党建数据、政务数据、疫情防控数据的全面直观的展示,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打造社区基层治理产品:建设网格管理、综合治理和考核评优于一体的基层治理平台,面向单元网格的人、地、物、情、事、组织等进行统一管理,可以进行日常工作的统一管理和分配,线上对工作人员的绩效及工作任务进行审批,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实现社区工作智能化、透明化、信息化。打造社区服务产品:依托于互联网,打造社区生活息息相关的衣、68食、住、行、居家、养老、娱乐生活服务圈。社区居民可以通过该平台查看、预订社区的政府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市场服务等。打造物联汇聚产品:利用电子通行证、AI 热成像、红外测温、5G机器人等 5G 物联设备,帮助各地政府高效落实人员流动核查工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电、水、燃气配备了物联网设备,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便捷化、人性化的能源管理服务。4.8.1 数智赋能乡村治理愿景未来乡村是全面振兴的乡村,是嵌入数字化、生态化和集成化等新技术元素,同时宜居、宜业、宜游,共同富裕的美丽乡村和幸福乡村。中国移动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数据等优势,致力于打造面向乡村数智化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应用、新平台、新生态,助力乡村振兴,促成乡村产业发展兴旺、乡村治理有效、公共服务高效、生态环境宜居、文明乡风包容、城乡关系融合、居民生活富足的美好愿景。4.8.2 数智赋能乡村治理总体架构中国移动依托能力底座,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AI 智能等最新互联网技术,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应用的数字化进程;向上打造各类智慧创新应用,以数字化为基础,智能化为依托,促进数字乡村建设;向下沉淀基础数据,构建数据治理能力,利用大数据分析运营,为乡村振兴提供辅助决策。69该解决方案以数字乡村总体架构为指导思想,以各类基础数据为基底,通过打造一套基础能力、一套公共数据中台、一套应用支撑平台、一套应用平台和一套集成门户,聚焦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服务振兴,搭建领导驾驶舱,公共服务门户和两级服务中心(乡镇级服务中心,村级服务中心),服务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合作社和和农户,助力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图 25 数字乡村解决方案架构4.8.3 乡村治理数智应用产业振兴应用。产业振兴是源头、是核心,是乡村形成自我造血能力的关键所在。提供智慧畜牧,实现相关业态更智慧的融合。提供智慧大棚,真正实现智能生产,减少人工成本,科学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智慧水产,实现业务协同、智慧服务,促进渔业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农产品溯源,助力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做到有效的掌控,企业打造绿色安全的高端品牌,消费者买到放心的食品。提供智慧种70植,为种植各环节流程提供智能决策,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智慧养殖,综合溯源的全流程实现数据的录入和管理,提升农业安全,强化农业信誉。提供产业大数据,实现数据的全局可控、可管、可应用。提供智慧农机,开展精细化种植、智能化决策、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实现精准农业生产。提供数据驾驶舱,打造覆盖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全产业链的农业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应用。提供农村电商,助力政府创建特色产业、开展质量监管工作。整合多维度产业的数据资源,实现各个产业系统数据统一管理、统一存储、统一共享,以数据支撑服务,以服务赋能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发展。生态振兴应用。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本底,主要是完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提高乡村生态田园颜值,将消费者吸引进来。提供生态环保,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智慧环卫,汇集多维度数据展示环卫情况,提高了乡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和管理的效率。提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架构合理、应用广泛、安全可靠、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自动化、智能化平台,实现环境信息的快速收集、海量存储、深度挖掘和实时分析。提供水环境监测,实现乡镇辖区范围内宏观到微观的全面监控,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展现平台。依托物联网设备、GIS 地图、卫星遥感等前端传感技术,采集多样化乡村生态环境数据,帮助用户透过数据精准掌握业务动态,实现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等信息的全方位管理,让生态环境治理更精准,生态问题洞察更及时。组织振兴应用。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纽带,需要以经济管理为71主,行政管理为辅振兴乡村经济和基础组织。提供网格综治,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提供平安乡村,千里眼平安乡村/雪亮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是基于中国移动运营商专用机房,以多形态、高性能、高质量的监控终端为基础,保障公共环境安全。提供乡村大喇叭,以中国移动超强覆盖的 4G、5G 网络为管道,以智能音柱、智能收扩机、RTU、云话筒等设备为播放载体,为各管理部门提供智能化监管办法,及时传递政策法规、党建知识、天气预报、垃圾分类、防疫知识、应急措施等信息。提供便民中心,通过采用线上 线下服务大厅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打造基层信息公开的融媒体矩阵,让基层政务公开触达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提供村务管理,在乡村基层村务管理领域运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村务管理方式。利用移动自身优势,搭建 4G/5G 基站或网络专线,实现乡村网络全覆盖,结合专业公司产品如大喇叭、摄像头等智能硬件,建立建全建优乡村基础设施服务,为村民带来智能化生活体验,满足乡村群防群治、综合治理需求,为乡村综治管理部门提供综合管理、决策分析平台。文化振兴应用。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村社会得以延伸的基础。提供乡村基层群众文化管理,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广泛传播,为乡村旅游提供数字化技术支撑。提供智慧党建,构建党建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平台,提高党建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大数据优势,重点推广全域监管子平台,牵引云、网业务落地。建设符合乡村特情的智慧党建、全域监管等平台,全面整合党建相关工作,不断提升党建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智能化水平。72人才振兴应用。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关键驱动,有了人才就会有更多新思想、新方法,驱动乡村发展。提供人才培养,通过整合乡村各项系统数据,构建乡村人才信息网,通过大数据分析,推荐人才到合适的岗位。提供智慧校园,助力教学体验与管理效率的升维变革。提供技术培训,做到有问题及时处理,科学处理,高效处理。提供直播学院,侧重解决五育提升、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助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构建乡村人才信息网。研究制定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通过面向乡村的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应用技能型人才、农业技术人才。服务振兴应用。服务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良好生活环境是使乡村居民感到幸福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提供智慧养老,着力提升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养老服务模式。提供医疗健康,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社区),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再转诊”,有效提升医共体管理与服务效能。提供惠普金融,聚焦乡村金融存在的有效抵押物不足、融资渠道不通畅等关键问题。提供基建交通,实现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果的管理。聚焦乡村养老难、医疗资源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金融借贷不灵活等关键问题,打造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惠普金融、基建交通等解决方案,加快推动乡村生活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优质生活资源向偏远农村地区下沉,助力提升乡村生活服务水平和农民健康水平。734.9.1 数智赋能企业数字化愿景中国移动在“十四五”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发展战略中,着重提出了“推进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主线。对内,在夯实网络领先优势基础上,依靠数智化技术,全方位、系统性重构业务、能力、组织体系,打造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能力、高效协同的资源配置能力、全局优化的运营管理能力,加快公司“数智化”转型的步伐。对外,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驱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培育拓展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科技、新产品、新业态,助力实体经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赋能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4.9.2 数智赋能企业数字化总体架构国企数字化转型本质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业务经营和企业管理的敏捷度,实现企业整体转型,激发企业创新,形成对商业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目前大型国企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大多由 IT 部门牵头组织和推动,业务部门提出数字化转型需求。国企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涉及数据、技术、流程、组织等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全局规划、逐步推进的持续旅程,需要在清晰蓝图的指引下进行科学而扎实的路径谋划,为更有效的推动国企数字化转型,中国移动提出以提升价值效益和服务效能为导向,以数据驱动为工具的“1 2 3 4 N”的总体架构。74图 26 国企数字化转型整体架构4.9.3 企业数字化数智应用打造运营数字化场景: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近几年纷纷驶上数字化发展“快车道”。国有企业主动将“数字化”“智能化”融入生产、管理、营销、产业协作等各个方面,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理念,开启线上“云模式”,有效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探索出新的产业发展机会,国企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打造重点行业数字化:在“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据赋能产业链协同转型。重点行业是指国有企业所属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的行业,是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高地和主战场。我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行业有医疗行业、能源行业、钢铁行业、制造行业、船舶行业、75交通行业、房地产行业等。打造新型技术场景:5G、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深度运用,推动国有企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的数字化变革,更新制造流程、分销渠道及商业模式,重塑国有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业务、管理等流程。4.10.1 5G 专网赋能城市数字化愿景中国移动致力于打造 5G 精品网络,推动 5G 最大化的使能千行百业。构建创新 5G 应用及行业平台,以 5G AICDE 为技术方向,打造平台模式,推动 5G 专网 应用、5G 专网 平台、5G 专网 生态的模式,提供咨询、解决方案、交付、运维一体化服务,为各行各业提供端到端一站式服务。5G 智慧城市以 5G 为核心,以顶设、建设、融资、运营为路径,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为指引,以成为数字孪生城市的构建者、整合者、运营者为目标,致力于推动以 5G 技术与城市融合,赋能城市闭环经营,发展数字经济,助力城市变革。4.10.2 5G 专网赋能城市数字化总体架构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对带宽、时延、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苛刻,需要在靠近用户端,提供快速灵活部署的计算和连接能力,满足低延时、高带宽的业务发展新趋势。通过搭建云网边端体系,搭建符合智慧城市云网融合体系。76图 27 5G 专网整体架构4.10.3 5G 专网赋能城市数字化数智应用5G 专网应用于智能车联网。通过领先的 5G V2X 技术、完备的车联网解决方案、丰富的应用实践和完善的商业生态来服务于汽车智能联网,帮助构建人、车、路、网、云等多维协同的 5G 车联网。如交通引导,通过 5G 网络实现车路协同部署,将红绿灯的信息,提前几公里推送到 RSU(路侧设备)上,再由 RSU 推送给汽车,以确保车主提前获取交通状况,进行自主交通判断。5G专网应用于智慧园区。智慧园区是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安全、办公、停车、环保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在 5G 时代,利用 5G 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将园区安防、智慧办公、智能停车等多种应用场景融于园区中,为园区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园区产城融合提供新的路径。775G 专网应用于智慧制造。智慧制造是工业升级的必由之路,5G给工厂带来大量的实时数据,带来更多可能:更精湛的设计(全机协同设计优化)、更可靠的制造(柔性、可追溯、全连接工厂)、更优质的服务(专家异地、AI 远程指导)以及直观的购买体验(AR/VR 数字双胞胎)。5G 专网应用于网联无人机。5G 网络将赋予网联无人机超高清图视频传输(50150Mbps)、低时延控制(1020ms)、远程联网协作和自主飞行(100kbps,500ms)等重要能力,可以实现对联网无人机设备的监视管理、航线规范、效率提升。5G 网联无人机将使无人机群协同作业和 724 小时不间断工作成为可能。5G 专网应用于远程医疗。借助 5G、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医生可以通过基于视频与图像的医疗诊断系统,为患者提供远程实时会诊、应急救援指导等服务,例如基于 AI 和触觉反馈的远程超声理论上需要 30Mbps 的数据速率和 10ms 的最大延时。患者可通过便携式 5G医疗终端与云端医疗服务器与远程医疗专家进行沟通,随时随地享受医疗服务。4.11.1 数字经济愿景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大势,中国移动明确了“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的新定位,制定实施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的新战略,全面发力“两个新型”,即系统打造以 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78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 算力 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主动开展前瞻业务布局,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数智化转型。中国移动将勇担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目标定位,聚焦“数智化转型、高质量发展”主线,系统构建以 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放大信息通信企业拉动投资、促进消费的“扁担效应”,助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4.11.2 数字经济总体架构紧密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政策指引,全面落实“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形成“五横四纵”的数字经济建设总体架构,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形成“4 大领域、8 项工程、N 个场景应用”的建设发展方案,把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作为振兴突破口,全面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图 28 数字经济总体架构794 大领域:夯实发展底座。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夯实网络安全基础,打通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血管”,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底层支撑。推进数字治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融合数字化治理手段,以数字便民利民惠民为导向,加快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数字化升级,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改善公共服务体验、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政府行政效能。深化数字赋能。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发展。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助力数字惠民。着眼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和多元化,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以科技创新助力服务惠民。8 项工程:包括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政务服务协同深化工程、智慧农业培育壮大工程、公共服务便捷普惠工程、城市智能中枢建设工程、社会治理提档升级工程、智慧工业转型升级工程以及城市名片创新打造工程。N 个场景应用:依托发展基座,打造分属于各项工程丰富的场景应用,包括智能设施、算力网络、“互联网 政务服务”、数字农业、数字乡村、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数字大脑、运营中心、综合治理、智慧警务、智慧交通、防疫抗疫、工业互联网、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旅游、智慧党建等。804.11.3 数字经济数智应用中国移动在数字经济领域有较多应用场景,本白皮书选取数字治理领域“互联网 政务服务”场景,数字赋能领域工业互联网、智能车联场景,数字惠民领域智慧医疗场景,数字产业领域新媒体场景共 5个有代表性的场景打造“互联网 政务服务”场景,围绕国家和地方构建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互联网 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形成一体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平台解决方案。以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件为依据,以服务驱动和技术支撑为主线,建设互联网 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资源库和行政权力运行监督等系统,实现政务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智能化、协同化,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打造智能车联场景,为满足单车、路测单元及应用平台之间的超低延时交互以及全局掌握区域内交通信息的需求,基于 5G 网络和云边协同将复杂的数据处理、分析和控制策略交由中心云,将实时性要求高的计算和服务交给边缘云,将是未来实现车联网车路协同的重要手段。打造工业互联网,基于云边协同体系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于边缘侧对业务数据进行实时处理、智能运算,在云端进行数据的二轮处理和深入分析,对算法模型升级迭代,进而实现全局优化、统筹调度。利用 5G MEC 兼容多协议和通信接口,可解决工业设备繁多、软件闭源的痛点,为 IT 与 OT 提供跨网互通的能力,降低工业互联网的改造81成本。打造智慧医疗,智慧医疗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降低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提升医疗效率;有助于普及医疗健康知识,宣贯公共卫生政策;能够提高国民身体健康素质;有利于加强医疗资源共享,降低社会医疗成本;更有效地防范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智慧医疗信息平台的质量自控与互控的层级健康管理新模式可提升护士科学化、信息化健康管理的能力,提升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打造数字产业领域新媒体场景,通过边缘计算技术,在视频直播场景将和用户交互与流量接入相关的推拉流、转码合流等服务在更加靠近用户的边缘部署,就近实现主播和观众的直播视频推拉流,确保低时延业务响应,提升高清直播的流畅业务体验。同时,随着对视频直播内容趣味性、创新性、沉浸性的需求的不断提升,边缘计算提供低时延、标准化、异构化的算力资源将持续助力直播场景提供更加极致的业务体验。4.12.1 IT 运维愿景中国移动在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领域的愿景是结合智慧城市相关信息系统的技术、业务特点,建设一个高效、智能的运维体系,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对智慧城市相关信息系统的持续支持和优化。核心目的是提高智慧城市相关的业务运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82保障业务稳定和安全进而达到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这个愿景,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需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提高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服务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实现对 IT 系统的智能监控、故障预警和自动处理,减少人工干预。(2)优化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流程和管理体系,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运维流程,提高运维服务的质量和效率。(3)提升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的质量,加强对运维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团队建设,提高运维团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保障运维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4)保持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的创新性和适应性,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智慧城市 IT 运行维护需要保持创新和适应性。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可以不断优化和改进运维流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4.12.2 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总体架构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模式,旨在保障企业 IT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平稳、安全、高效运行。本文以 ITSS 中 IT 服务生命周期(PIOIS):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监督管理为指导原则,结合智慧城市系统运维服务诉求特点,制定了智慧城市系统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内容要求,进而更好地帮助智慧城市领域相关客户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智83慧城市相关领域业务持续向好地发展。图 29 智慧城市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智慧城市运维咨询需根据 ITSS 规范与地方标准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一系列运维咨询服务,旨在帮助城市有效整合和使用各种资源,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和公共服务质量。可以为城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城市科技化、智能化,有效地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智慧城市的运维建设,宗旨是保障智慧城市的各项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平稳运行,智慧城市的运维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智慧城市的稳定运行,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智慧城市的运维保障是一个全面、持久的过程,其目标是确保城市的信息化设施和服务能够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智慧城市的运84维保障服务需要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地确保系统和服务的正常运行,为用户提供高效、质优、安全的服务,从而提升城市的智能化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4.12.3 IT 运维创新能力运维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及制度规范,优化运维工作流程,充分利用现有的运维辅助工具,不断探索新的运维技术,从而确保运维服务工作的高效性、稳定性、节约性及创新性。中国移动通过对自身运维咨询能力、运维建设能力、运维人员能力、运维培训能力等方面的充分整合及创新为智慧城市运维提供了技术保障基础;通过先进的管理、流程规范的建立使智慧城市运维服务执行有章可循,提高了运维工作效率和问题解决速度,为客户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引入先进的运维辅助工具促进智慧城市运维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运维工作的可靠性,降低了运维的成本;通过新技术与运维服务结合的不断探索研究确保了智慧城市运维服务的创新性、适应性。8505实践篇865.1.1 项目背景本项目是在前期安徽省某县平安城市和天网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某县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整合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共享,实现动态掌握各类治安维稳管控要素、深入排查安全管理盲点盲区,强化社会治安管理和巡逻防控,提升重点人员、重点物品、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监管防控能力。5.1.2 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感知采集前端、传输网络系统、视频云存储、基础支撑平台、视频图像信息解析系统、提升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完善运维体系建设、监控中心建设、机房托管及配套系统等。5.1.3 实现价值前端防控设计围绕“定点、控面、成网成线”的设计理念,在全县范围内部署感知前端采集网,包括全结构化摄像机、人脸识别摄像机、卡口摄像机、高空摄像机、无人机系统等,形成纵横交错、点线结合、层次分明、封闭成环、汇聚成网的立体化视频采集防控体系。整合交通、教育、金融、安监、城管、环保等部门和本行业重点单位二类监控资源,接入社会资源整合网整合外部社会资源。结合治安等业务警种对视频应用的需求,整合各类目标和车辆采集信息,结合视87频智能解析技术,建立以人、车、地、事、物、组织、环境为核心的视 频图像信息资源库,实现“视频数据化、数据信息化、信息知识化、知识智慧化”,提升公共安全应用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解放公共安全民警的劳动力,实现汗水警务到智慧警务的真正转变。面向业务警种典型业务场景,建设以视频大数据防控、视频大数据侦查和视频大数据挖掘为核心的视频业务应用,创新警务视频大数据应用新模式,确保“视频主动发现、视频信息挖掘”。让视频应用从被动的事后取证转变为更主动的事前防范、预测预警。5.2.1 项目背景应急管理部主要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 年 3 月 12 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政府决策机制,提高基于高频大数据精准动态监测预测预警水平。强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业信息化决策部署和应急管理部党委关于信息化工作具体部署要求,坚持“两个至上”,聚焦“两个根本”,破解自然灾害影响精88准化评估、矿山精准化管控、灾害事故精准化救援辅助决策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应急决策机制,提高基于手机信令大数据精准动态监测预测和评估水平,不断用信息化促进应急管理现代化。5.2.2 建设内容依托运营商大数据人口分析能力,将“人 地 事 物 组”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的分析模型、预测模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以“人”为核心的辅助决策系统。围绕自然灾害辅助救援决策和安全生产异常监测,实现自然灾害(洪涝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等)受灾区域内的辅助决策分析模型和异常预警模型体系,实现对重点区域内的异常情况监测和灾害特征分析可视化系统,提升灾害事故精准化监测预警、灾情评估和救援指挥决策水平。5.2.3 实现价值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矿山防盗采、复工复产、各类事故进行监测分析,同时满足对自然灾害(地震、洪涝、泥石流等)实时分析,为灾害救援、灾害预警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手段。建成以“人”为核心的手机通信大数据辅助决策子系统。实现对矿山潜在风险等情况及时监测预警。提升灾害事故精准化监测预警、灾情评估和救援指挥决策水平。895.3.1 项目背景为响应并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和省政府对食品安全信息化工作的要求,结合云南省重点食品(产品)信息追溯和食品防控情况,充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本项目建设,通过建立追溯平台和食品非现场监管系统,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重点食品(产品)追溯和监管体系,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建、共治、共管的创新型监管格局。5.3.2 建设内容采用视频监控、温湿度探测、危险气体探测、GPS 智能锁等物联感知设备,结合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设重点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及集中监管仓监管系统,实现重点食品、产品从生产、运输、仓储到销售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5.3.3 实现价值通过追溯系统和监管系统的建设,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食品监管模式,减轻监管人员的监管压力,扫除部分监管盲区,同时推进食品生产企业、仓储企业及销售企业的规范化运营,让消费者可追溯食品安全信息,并参与到食品监管,让云南省重点食品实现“源头可溯、90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社会共治”的目标迈进一大步。5.4.1 项目背景文山市智慧城市管理面临着信息化手段不足,人力不足,解决问题时效性差、发现处理不及时,数据统计问题暂无法及时普查并更新,数据分析挖掘缺乏科学的分析手段等多项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搭建市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增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文山市开展智慧城市管理项目建设。5.4.2 建设内容项目一期建设内容包括智慧城管暨城市综合管理运行平台,囊括智慧环卫、智慧执法、视频人工智能分析平台、数据收集整合、数据资源库,建设综合评价、综合指挥调度系统等。项目二期包括建设涵盖智慧渣土、智慧市政等,以及业务指导系统(国家统建)、指挥协调系统、公众服务。项目三期建设包括智慧园林、智慧防违控违,并建设城市管理大脑中枢,以及城市运行监测大脑专题、大数据驾驶舱等。91文山智慧城管市级平台纵向对接国家平台、省级平台,联通县(市、区)平台,横向整合或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考核、综合评价全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工作,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大城管”工作格局。5.4.3 实现价值以为人民管理城市、为城市创造和谐为目标,以法治城管、全民城管、智慧城管、人文城管、服务城管“五个城管”建设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管理服务为核心,着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完善服务机制举措,不断提升城管执法水平和城管队伍形象,推动城市管理由“单一执法”向“管理服务”转变、从“执法者”、“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依托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构建政府、社会、市民等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体系,全面提高城市治理工作,为文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5.5.1 项目背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陕西特色小镇发展项目安康(汉滨区)子项目安康市河湖长制信息化项目,按照中央及省市相关要求,以市、县河长办为主体,按照河长一张图、管理一套系统的要求,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在全市建立统一数据、多级平台、指挥高效、92上下联动、公众参与、量化考核的河湖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和作战指挥室,用科技手段进一步健全河湖长制工作机制、解决河湖难点热点问题、强化河湖工作管理,同时融合受理、管理、监督、考核四个机制,按照“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可视化”要求,全力打造具有安康鲜明特色和典型示范意义的智慧河湖长标杆典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5.2 建设内容中国移动采用“神经元 河湖大脑 智慧应用”的设计思路,按照实际建设需求,整体上规划为“(7 个 1) N”的总体架构。“7 个 1”即“1 感知、1 张网、1 朵云、1 个池、1 中心、1 保障、1 标准”,“N”即“智慧河湖长 N 应用”。用科技手段进一步健全河湖长制工作机制、解决河湖难点热点问题、强化河湖工作管理,实现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线保护、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方面功能。5.5.3 实现价值安康市河湖长制信息化项目围绕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线保护、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方面主要任务,结合河道管理和河湖长制实际特点,同时融合受理、管理、监督、考核四个机制,按照“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可视化”要求,全力打造具有安康鲜明特色和典型示范意义的智慧河湖长标杆典范,达93到国内领先水平。5.6.1 项目背景当前,视频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均迅猛增长,尤其是对青少年网民群体的吸引力日益增强,逐步成为互联网传播的主阵地。为了更好的应用好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人民日报社紧跟移动化、视频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以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法人微博、人民日报微信公号、全国移动新日报微信公号、全国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人民号)、移动视频直播平台“人民直播”等人民日报所属移动新媒体平台渠道优势和新媒体时政报道内容优势为基础,聚焦视频制作和视频平台搭建,打通生产、采集、审核、聚合、呈现、分发等环节,建设主流价值引领、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力量汇聚、用户广泛参与的主流视频 PGC 聚合平台,打造全新“PUGC”模式视频内容生态。视频客户端将通过与县域一级政府或融媒体中心合作,发掘视频创作者,并根据县域特色定位,在形象设计、IP 打造、产业数字化方面提供精准扶持。通过提供视频创作者技能培训、流量支持,搭建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便民服务通道等多种形式,真实提高基层传播能力,提升地方形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农村发展、活跃县域经济中更好发挥中央主流媒体作用。945.6.2 建设内容本项目协助人民日报建设视频客户端平台,包含视频客户端、内容分发系统、运营端子系统、直播系统、电商系统、视频审核系统、视频推荐系统、视频分析系统、数据中台、广告分发系统、传播检测系统、运维端子系统等 12 项内容。其内容生产能力和现有人民号平台进行结合,为人民日报提供发布媒资、内容管理、发布管理、C 端用户管理和数据分析等能力,提供面向社会大众的内容生态服务能力,提供有效的业务运营能力,提供丰富的大数据支撑能力,实现多终端内容发布管控,做到对视频客户端及多端发布渠道的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个性化推荐。并能够资源共享、数据共享、用户共享和能力共享,降低系统整体建设成本。5.6.3 实现价值本项目建成后,平台将支持 100 个编辑同时在线使用,客户端应支持注册用户不少于 3 亿,在客户端上线后,可保证日均活跃用户量达到 100w。本项目助力客户打造新平台,有助于提升人民日报现有新媒体平台的视频功能,进而打造一个自主可控、具有一定传播力的视频平台,为各级党政机关、传统媒体及各类组织机构提供视频生产指导和分发支持,提升主流媒体在视频领域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955.7.1 项目背景聚焦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首批安置房交付,随着大量安置居民的涌入,以及实现协调融合片区、绿色智能示范区、宜居宜业新城区的目标,容东片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而建立统一的物业平台是雄安新区政府具有前瞻性的一项规划,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为政府和住房管理中心推进容东物业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营保障工作。5.7.2 建设内容本项目基于中国移动 OneZone 智慧社区平台,落地中国移动OneZone 智慧社区平台服务能力,为在雄安新区打造专业、高效的社区管理、运营、服务一体化平台,赋能社区物业管理、公共服务、社区治理智能化,建设内容包括物业管理、物业缴费、在线支付,员工管理、住户管理、系统管理、投诉建议、维修申报、搬家预约、物业巡更等功能,助力提升政府、社区居民、物业基层的治理效率,并为双方创造良好的收益。5.7.3 实现价值雄安新区首个统一物业服务平台满足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首批回迁居民、物业公司的使用需求,拉通所有社区服务,打破多家物业公司烟囱壁垒。自 2021 年 11 月 9 日容东正式交房至今,注册用户数 1635196户,使用小程序缴费 7409 笔,累计金额 590 万元,供 6 家物业公司使用,覆盖面积 1270 公顷。统一物业服务平台后续将演进为雄安新区唯一的物业平台,实现雄安新区百姓生活数据卡位。5.8.1 项目背景桦南县持续推进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录入、修改和核查工作,按照已公布的省市县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突出桦南县服务事项特点,做好县、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动态调整工作。按照“能减则减、该放尽放”的要求,将能在乡镇、村屯办理的权力事项、公共服务事项、证照证明等全部下放到村。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乡镇政务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清单,逐步纳入村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受理、办理,实现“一站受理、一站办结”,积极开展上门办理、免费代办等,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5.8.2 建设内容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原则,升级改造县、乡镇两级行政服务大厅及村级便民服务机构,着力推动乡镇和村屯便民服务机构建设,由代办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建设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调整全县各便民服务机构原有窗口建设模式和服务功能,改变各部门在基97层分设窗口、分头收件办理的做法,建立“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新模式。5.8.3 实现价值通过本项目完成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网上办”,打造全县政务服务“一张网”,让群众和企业办事一门办好、一网办成、一次办妥。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办理率,建成覆盖全县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网通办的“互联网 政务服务”体系,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5.9.1 项目背景在新冠疫情下,制造行业面临原材料供应不足、劳动力缺乏等原因造成生产的停滞的巨大风险,为积极应对挑战,制造型企业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该制造企业作为我国传统制造业领域最早开展数字化转型探索的企业之一,聚焦制造业企业以及产业链、供应链,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以数据为驱动,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等业务环节,进行软硬结合的数字化改造,推动制造业企业生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就业方式的全方位变革,重构传统工业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和资源配置优化,催生新模式新业98态。5.9.2 建设内容该大型国企数字化转型项目涵盖了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数字化平台搭建、数字化应用创新等内容,主要措施如下:加强数字化建设顶层设计,设立专门的流程信息化总部,总体布局,全面领导变革,设计高效的实施路径,制定严格的管控标准,完善自上而下的流程管理体系,明确权责,推动全公司对流程信息化的理解与参与。搭建企业级数字化平台,设立流程信息化专业管理平台,打造端到端的业务管理平台,搭建大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工程机械市场业务平台,搭建与客户互动的多种营销平台,搭建平台型工业操作系统,实现多种类工业设备的大规模连接能力,具有多源工业大数据和 AI 的分析能力,以及多样化的工业应用开发和协同能力。依靠重点项目推动数字化,通过重大、关键项目实施突破和带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行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项目,覆盖公司在国内外的营销服务,对营销服务流程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改进,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打造数字化转型样板项目,建设智能制造系统融合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生产制造要素全连接,通过“智能大脑”,订单被迅速分析并匹配到相应的生产线、工作岛、设备、工人,实现全流程数据驱动。995.9.3 实现价值该制造企业通过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实现供需平衡、生产制造的智能化,以及经营管理的智能决策。智能化生产设备的技术不断成熟,价格不断下降,具备了部分取代人工的性能;在业务流程层面,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营销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打造出了全新的企业组织结构。5.10.1 项目背景钢研纳克作为专业从事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是国内钢铁行业的权威检测机构,也是国内金属材料检测领域业务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测试研究机构之一。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钢研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辖的中央企业,是我国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冶金行业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的创新基地。中国钢研(含下属单位)承担了大量国家重大项目和课题,为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以及石化、电力、冶金、船舶、航空航天、机械等行业的用户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和相关产品。目前,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办公用房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急需同步开展信息化系统设计及配套建设工作。本项目的建设可使钢研纳克公司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日常工作质量,促进新时期企业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1005.10.2 建设内容本项目按 5A 智能化标准进行设计建设。本项目主要包括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综合安防、信息发布、多媒体会议、公共广播、机房工程、5G 专网、智慧工厂 IOC 系统等内容。园区应用终端通过室分基站与网络连接,园区内5G数据通过MEC分流至客户内部机房服务器,数据信息在园区内闭环,基站控制信令传送到南京大区 5GC 核心网。5.10.3 实现价值当今的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对工作中信息的采集、处理的速率要求越来越高。钢研纳克正在着力大力推行无纸化网上办公,大力推广日常业务工作网络化的通用办公平台,提高信息采集、统计、录入效率,切实实现厂区/园区安全有效管理与安全生产的有机结合。“5G 智能化”智慧工厂项目的建设能够使得日常工作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各种先进设备、系统和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得厂区/园区管理、控制、生产、监测、运营等任务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能够全方位的提高企业面对突发事件和执行多样化生产经营任务时的应变能力,切实保障日常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1015.11.1 项目背景为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河南某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要求,“十四五”期间,该市将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机遇期,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全力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5.11.2 建设内容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针对该市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基础建设与利用不平衡、数字化人才不足、数字安全面临挑战等问题,结合该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要求与本地产业特色,立足中国农业大数据基地、中国传统产业城市转型发展典范两个城市定位,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政府治理数字化三个方面进行规划编制,以推动数字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11.3 实现价值通过本规划的编制,有力推动该市数字经济发展体系的形成,各102领域数字资源开放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数字经济前沿基础和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产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基本完成,中国农业大数据成为城市名片,经济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突破,惠民服务数字化水平和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本规划成果得到客户及市各委办局、区县领导的高度认可。5.12.1 项目背景按照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指南提出的“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治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等规划要求,此县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此县经济、产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生态,奋力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美丽、平安、智慧的新局面。此县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内容可概括为“1 朵云 1 中心 1 平台 1统一门户 N 应用”,1 个县级智慧城市管理运营指挥中心,包括指挥中心装修、LED 大屏及 IT 基础设施;1 个县级智慧城市项目城市管理平台,包括城市物联网平台、数据平台、治理协同平台、综合展示应用平台;16 应用包含智慧停车、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城市项目APP、智慧环卫、智慧市容市貌、智慧工地、产业及招商服务、智慧执法、智慧政务、智慧应急、智慧消防、智慧党建、智慧发改、智慧环保、智慧河道等。1035.12.2 建设内容针对项目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组织机构、制度规范、IT 资产、信息安全、运行维护等进行管理,有效地融合组织、制度、流程和技术,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实施规范和专业化管理,落实运行维护费用,使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持续改进运维工作,为平台管理者提供平台运维监控、系统日志分析、平台服务状态监控等运维保障功能。完善运维过程中各个流程管理来确保系统健康运行,达到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5.12.3 实现价值此智慧城市项目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为基础,集应急管理中心、城市管理中心、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于一体,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一体化、智能化、开放性运行平台,提供对城市和系统平台的体征监测、状态监控、告警管理、设备预防、日志管理、统计分析、综合管理、集中展示、数据分析、融合服务、决策支持等服务,提高了系统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服务效能。10406发展篇105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创新、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民生的各领域、全过程。以信息网络为关键基础、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动力、以融合创新为重要抓手的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信息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在这一进程中,信息服务迎来广阔市场空间。面对新形势新机遇,中国移动将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牢记央企责任担当,紧扣中央所定、社会所需、人民所想,精耕细作打造优质服务,全力提升信息服务能力,支撑数智社会高效能生产,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为建设美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大道不孤,众行致远”。面向未来,中国移动愿与产业各方携手共创一个更美好的数字未来。一是共推技术创新,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和群体突破,促进全球统一的 6G 标准尽快成熟和产业体系的创新构建,为全球数字化升级注入内生动力。二是共促服务融合,创新“连接 算力 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持续丰富面向数字生产、生活、治理的信息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充分释放全社会信息消费潜力、拉动有效投资。三是共建产业生态,加强全球范围内的跨界交流和深度合作,推动专业知识、共性技术、通用能力等互通共享和协同联动,构建共生共赢的信息服务产业生态。中国移动将坚定不移践行做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的职责使命,携手社会各界,加快构建城市数智化基础设施,不断繁荣城市数字化应用,为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06声明本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公开信息资源并尽可能地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在此对各类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表示感谢,所引用内容其著作权和版权归原作者、来源媒体、原网站所有。但是我们也知道,凡事总有可能挂万漏一,对本白皮书没有注明来源的内容提供者同样表示感谢。如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白皮书内容可能不规范使用,欢迎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处理。本白皮书的版权归中国移动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复制、传播、展示、镜像、上载、下载、转载、摘编)或许可他人使用本白皮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中国移动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白皮书编制组联系方式:。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10-19 11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华为&中国信通院:2023一城一云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白皮书(91页).pdf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前 言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浏览量55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9-22 9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景悦科技:2023智慧城区统一运营白皮书(174页).pdf

    智慧城区统一运营白皮书620237主编单位:深圳市景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深圳市赋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主编人员:徐兴福、黄建志、杨鲜、周军. 

    浏览量115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9-08 17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联通:2023数字时代未来智慧城市发展鼎新与实践—未来智慧城市白皮书(28页).pdf

    数字时代 未来智慧城市发展鼎新与实践数字时代 未来智慧城市发展鼎新与实践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等方面发生着巨大变化。数字化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共识,数字经济在.

    浏览量261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14 2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华信咨询:新型智慧城市典型场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白皮书(73页).pdf

    I目录前言.1一、理念篇.2(一)智慧城市发展洞察.2(二)智慧城市发展需求.21 把握城市脉动,城市基础感知系统有待挖掘.22 加强分析诊断,城市智能决策系统有待开发.33 驱动高效运行,城市自动控.

    浏览量298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19 7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HIK Vision:由感而治 以数赋能-2023年智慧城市白皮书(33页).pdf

    由感而治 以数赋能智慧城市白皮书目 录背景及趋势目标与思路整体设计应用系统1.1 智慧城市背景 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概念最早由 IBM 在 2009 年提出,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

    浏览量385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29 3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254条  共13
前往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