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用时:38ms

5G产业报告-PDF版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信息科技 > 科技产业
  • 激光雷达行业深度:驱动因素、技术路线、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40422(31页).pdf

    1/31 2024 年年 4月月 22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慧博智能投研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行业行业深度:驱动因素、深度:驱动因素、技术路线技术路线、产业链产业链.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23 3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MEMS行业深度:竞争格局、应用领域、市场空间、未来趋势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40415(47页).pdf

    1/47 2024 年年 4 月月 15 日日 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报告 慧博智能投研 MEMS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竞争格局竞争格局、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市市场空间、场空间、.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17 47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计算机行业海外科技前瞻系列专题:怎么看AI PC的市场空间-240402(21页).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2024 年年 04 月月 02 日日 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维持)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行业研究计算机计算机 海外科技前瞻系列专题海外科技前瞻系列专题 怎.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11 2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Thoughtworks:2024技术雷达-针对当今科技领域发展的前沿指南(第30期)(40页).pdf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1针对当今科技领域发展的 前沿指南技术雷达2024年4月Volume30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2关于技术雷达 3雷达一览 4贡献者 5本期主题 6本期雷达 8技术 11平台 17工具 24语言和框架 34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3Thoughtworks 技术雷达关于技术雷达Thoughtworker 酷爱技术。我们致力于建造技术,研究技术,测试技术,开源技术,书写技术,并不断改进技术。支持卓越软件并掀起 IT 革命是我们的使命,Thoughtworks 技术雷达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它由 Thoughtworks 中一群资深技术领导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通过定期讨论 Thoughtworks 的全球技术战略以及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趋势而创建。技术雷达以独特的形式记录技术顾问委员会的讨论结果,从首席技术官到开发人员,雷达将会为各路利益相关方提供价值。这些内容只是简要的总结。我们建议您探索雷达中提到的内容以了解更多细节。技术雷达的本质是图形性质,把各种技术项目归类为技术、工具、平台和语言和框架。如果技术可以被归类到多个象限,我们选择看起来最合适的一个。我们还进一步将这些技术分为四个环以反映我们目前对其的态度。想要了解更多技术雷达相关信息,请点击: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4技术雷达是具有前瞻性的。为了给新的技术条目腾出空间,我们挪出了近期没有发生太多变化的技术条目,但略去某项技术并不表示我们不再关心它。暂缓评估试验采纳采纳:我们强烈主张业界采用这些技术。我们会在适当时候将其用于我们的项目。试验:值得追求。重要的是理解如何建立这种能力,企业应该在风险可控的项目中尝试此技术。评估:为了确认它将如何影响你所在的企业,值得作一番探究。暂缓:谨慎推行。新的挪进/挪出没有变化雷达一览技术雷达持续追踪有趣的技术是如何发展的,我们将其称之为条目。在技术雷达中,我们使用象限和环对其进行分类,不同象限代表不同种类的技术,而圆环则代表我们对它作出的成熟度评估。软件领域瞬息万变,我们追踪的技术条目也如此,因此您会发现它们在雷达中的位置也会改变。Thoughtworks 技术雷达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5贡献者技术顾问委员会(TAB)由 Thoughtworks 的 22 名高级技术专家组成。TAB 每年召开两次面对面会议,每两周召开一次视频会议。其主要职责是为 Thoughtworks 的首席技术官 Rachel Laycock 和名誉首席技术官 Rebecca Parsons 提供咨询建议。作为一个综合型组织,TAB 能够审视影响 Thoughtworks 技术战略和技术人员的各种主题。本期技术雷达内容基于 2024 年 2 月技术委员会成员在纽约的面对面会议创建。Rebecca Parsons(CTO Emerita)Camilla Falconi CrispimJames LewisScott ShawRachel Laycock(CTO)Martin Fowler(Chief Scientist)Erik DrnenburgMarisa HoenigSelvakumar NatesanShangqi LiuSofia TaniaVanya SethWill AmaralBharani SubramaniamFausto de la TorreMike MasonMaya OrmazaBirgitta BckelerHao XuNeal FordPawan ShahBrandon Byars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6(或许)开源的许可证在我们的会议中,关于许可证引发了两类讨论。首先,多年来,开源软件开发生态系统依赖于一组由开源倡议组织(Open Source Initiative,OSI)编录的许可证,大多数情况下仅使用流行的几种。然而,最近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知名工具,最近因为其维护者突然从开源模式切换到商业模式而受到了一些负面评价。当然,我们愿意为软件付费,并且认可对于额外功能使用商业许可证的常见模式。只是我们觉得,当这种转变出现在一个受众广泛的工具的核心功能上,尤其是当一个生态系统已经围绕该工具发展起来时,这是有问题的。其次,另一个有趣的转变出现在一些自诩开源的软件上,其基本功能只有在消费者支付订阅费或其他费用后才能使用。尽管这种商业模式以前就存在,但似乎在许多闪亮的新 AI 工具中被更多地利用了它们提供了一些在细则之下过于隐藏的惊人功能。我们建议特别关注许可证问题。在使用中要提起警惕,并确保存储库中的所有文件都受到顶层许可证的覆盖。人工智能助力软件开发团队显然,人工智能目前正在讨论中占主导地位:技术雷达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类目与之相关。我们不仅讨论了面向开发者的人工智能工具,如 GitHub Copilot,CodiumAI,aider 和 Continue,我们还探讨了如何在整个团队中全面使用 AI、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改变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这其中包括一系列最终未能入选的工具,例如Warp 这样的人工智能辅助终端,将截图转换为代码的能力、由 LLMs 支持的 ChatOps 以及许多其他主题。尽管开发人员工具正在发展的日臻成熟,但我们始终对于“软件开发的所有方面都可以从人工智能和相关工具的务实使用中受益”抱有怀疑,我们正在积极跟踪相关领域的创新。与此同时,在人工智能带来近乎神奇的新技能时,相关的质量与安全风险也在涌现,这需要团队保持警惕,包括让非开发人员意识到潜在的风险。本期主题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7涌现的大语言架构模式在技术领域,“模式”因为能够为特定问题提供一个简洁的解决方案名称而受到欢迎。随着大语言模型(LLMs)的日益普及,我们开始看到支持常见上下文的特定架构模式不断涌现。例如,我们讨论了 NeMo Guardrails,它允许开发人员围绕 LLM 的使用建立治理政策。我们还讨论了像 Langfuse 这样的工具,它们能够更好地观察LLM 的输出步骤,并知道如何处理(并验证)充斥着生成代码的臃肿代码库。我们讨论了如何使用检索增强生成(RAG),这是我们偏爱的模式,以提高 LLM 输出的质量,在企业生态系统中尤其有效。此外,我们还讨论了使用低能耗(和成本)大语言模型产生材料,然后由更强大(也更划算)的大语言模型选择性审查的技术。模式为技术构建了一个重要的词汇库,随着生成式 AI 继续渗透软件开发,我们预计会看到模式(以及不可避免的反模式)的爆炸式增长。让 Pull Request(PR)更接近正确的持续集成Thoughtworks 一直推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采用快速反馈循环,因此也是持续集成(CI)的大力支持者。为此,我们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构建并开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 CI 服务器 Cruise Control。最近,我们的首席科学家Martin Fowler 在他的 bliki 上更新了对于持续集成的规范定义,以重申对这一实践的关注。然而,我们许多团队被迫忽视 CI/CD 中的 CI 部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处于必须使用 Pull Request(PR)的情况。尽管 PR 的做法最初是为了管理大规模分布式的开源团队和不可靠的贡献者,然而目前已经发展成了同行评审(Peer Review,PR)的同义词,即使在紧密工作的小型团队也是如此。在这些情况下,许多开发者渴望从实践真正的 CI 中获得相同的流畅感。我们调查了几个试图减轻 PR 审查过程痛苦的工具,包括 gitStream 和 Github 合并队列。我们还讨论了诸如 stacked diffs 之类的技术,这些技术通过使集成过程更精细化,有望与 CI 的核心原则保持一致。除此之外,我们还探讨了从 PR 中提取度量的方法,以识别软件交付过程中的低效和瓶颈。工具在这个领域会起到巨大帮助,因为整体趋势是朝向生成式 AI 编程的。随着 AI 编码助手的出现,编码吞吐量增加,导致倾向于创建更大的 PR。这给异步代码审查过程增加了更大的压力。尽管我们仍然更喜欢原始的 CI 实践,但我们鼓励那些由于外部约束而无法使用 CI 的团队寻找方法,从而提高集成准确性和反馈周期速度。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832333435363738394046792065666768697077778798085953565868990997989932220282527238455760暂缓暂缓评估评估试验试验采纳采纳本期雷达新的挪进/挪出没有变化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采纳1.检索增强生成(RAG)试验2.自动生成 Backstage 实体描述符3.将传统 NLP 与 LLMs 相结合4.持续合规5.边缘函数6.安全标兵7.Text to SQL8.追踪健康债务状况评估9.人工智能团队助理10.对 LLM 对话进行图分析11.基于大语言模型的 ChatOps12.大语言模型驱动的自主代理13.使用 GenAI 理解遗留代码库14.VISS暂缓15.广泛集成测试16.过度热衷使用大语言模型17.急于冲向大语言模型微调(fine-tune LLMs)18.适用于 SSR 网络应用程序的 Web 组件采纳19.CloudEvents试验20.云上 Arm21.Azure Container Apps22.Azure OpenAI Service23.DataHub24.基础设施编排平台25.Pulumi26.Rancher Desktop27.Weights&Biases评估28.Bun29.Chronosphere30.DataOS31.Dify32.Elasticsearch Relevance Engine33.FOCUS34.Gemini Nano35.HyperDX36.IcePanel37.Langfuse38.Qdrant39.RISC-V 用于嵌入式40.Tigerbeetle41.WebTransport42.Zarf43.ZITADEL暂缓 技术平台本期雷达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采纳44.Conan45.Kaniko46.Karpenter试验47.42Crunch API Conformance Scan48.actions-runner-controller49.Android 模拟器容器50.AWS CUDOS51.aws-nuke52.Bruno53.Develocity54.GitHub Copilot55.Gradio56.Gradle Version Catalog57.Maestro58.Microsoft SBOM 工具59.开放策略代理(OPA)60.Philipss self-hosted GitHub runner61.Pop62.Renovate63.Terrascan64.Velero评估65.aider66.Akvorado67.百川 268.Cargo Lambda69.Codium AI70.Continue71.Fern Docs72.Granted73.LinearB74.LLaVA75.Marimo76.Mixtral77.NeMo Guardrails78.Ollama79.OpenTofu80.QAnything81.System Initiative82.Tetragon83.Winglang暂缓 采纳 试验84.Astro85.DataComPy86.Pinia87.Ray评估88.安卓适应性89.Concrete ML90.Crabviz91.Crux92.Databricks Asset Bundles93.Electric94.LiteLLM95.LLaMA-Factory96.MLX97.Mojo98.Otter99.Pkl100.Rust for UI101.vLLM102.Voyager103.WGPU104.Zig暂缓105.LangChain工具语言和框架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技术32333435363738394046792065666768697077778798085953565868990997989932220282527238455760暂缓暂缓评估评估试验试验采纳采纳采纳1.检索增强生成(RAG)试验2.自动生成 Backstage 实体描述符3.将传统 NLP 与 LLMs 相结合4.持续合规5.边缘函数6.安全标兵7.Text to SQL8.追踪健康债务状况评估9.人工智能团队助理10.对 LLM 对话进行图分析11.基于大语言模型的 ChatOps12.大语言模型驱动的自主代理13.使用 GenAI 理解遗留代码库14.VISS暂缓15.广泛集成测试16.过度热衷使用大语言模型17.急于冲向大语言模型微调(fine-tune LLMs)18.适用于 SSR 网络应用程序的 Web 组件新的挪进/挪出没有变化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12技术1.检索增强生成(RAG)采纳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RAG)是我们团队提高大语言模型(LLM)生成响应质量的首选模式。我们已经在包括 Jugalbandi AI Platform 在内的多个项目中成功使用了它。通过 RAG,相关且可信的文档(如 HTML 和 PDF 格式)的信息被存储在支持向量数据类型或高效文档搜索的数据库中,例如 pgvector、Qdrant 或 Elasticsearch Relevance Engine。在收到给定提示后,数据库会被调取以检索相关文档,然后这些文档会与提示结合在一起,为 LLM 提供更丰富的上下文。这样一来输出质量更高,且大大减少了幻觉现象。上下文窗口决定了 LLM 输入的尺寸是有限的,这意味着需要选择最相关的文档。我们会通过重新排序来提升提示内容的相关性。文档如果太大而无法计算嵌入,这意味着它们必须被分割成更小的块。这通常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其中一种方法是让这些块在某种程度上重叠。2.自动生成 Backstage 实体描述符试验Spotify 推出的 Backstage 已成为我们客户托管开发者体验门户的首选平台。本身来说,Backstage 只是一个托管插件,在托管的同时提供管理构成平台生态系统资产目录的界面的 shell。任何由 Backstage 显示或管理的实体都在 catalog-info 文件中配置,其中包含状态、生命周期、依赖关系和 API 等其他细节的数据。默认情况下,单个实体描述符是手动编写的,并且通常由负责相应组件的团队进行维护和版本化。保持描述符的更新可能是乏味的,并且会成为开发者采用过程中的障碍。此外,总有可能忽视变更或完全错过某些组件。我们发现 自动生成 Backstage 实体描述符 更有效且不易出错。大多数组织有现有的信息源可以启动填充目录条目的过程。良好的开发实践,例如,在 AWS 资源上放置适当的标签或向源文件添加元数据,可以简化实体发现和描述符生成。这些自动化流程可以定期运行 比如每天一次 以保持目录的新鲜和更新。3.将传统 NLP 与 LLMs 相结合试验大语言模型(LLMs)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的瑞士军刀。但它们往往比较昂贵,且并非总是最合适的-有时候使用一个螺丝刀会更合适。实际上,在 将传统 NLP 与 LLMs 相结合,或者在将多种 NLP 与 LLMs 相结合,以实现用例并利用 LLMs 的实际需求能力的步骤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传统的数据科学和 NLP 方法,例如文档聚类、主题识别和分类,甚至摘要生成,成本更低且可能更有效地解决你的使用案例问题的一部分。然后,在需要生成和总结较长文本,或将多个大型文档合并时,我们使用 LLMs,以利用其较高的注意力跨度和记忆力。例如,我们已经成功地将这些技术结合使用,从一个大型单个趋势文档语料库生成关于某一领域的全面趋势报告,同时结合传统聚类方法和 LLMs 的生成能力。4.持续合规试验持续合规 是一种实践,旨在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以及相关技术一直遵守行业法规和安全标准,这一过程大量依赖自动化,人工操作可能会降低开发速度并引入错误。作为替代,组织可以自动化合规检查和审计。他们可以将工具集成到软件开发流水线中,使团队能够在开发过程的早期发现并处理合规问题。将合规规则和最佳实践编码化有助于在团队间执行一致的政策和标准。它使用户能够扫描代码变更中的漏洞、强制执行编码标准以及追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13踪基础设施配置变更,以确保它们满足合规要求。最后,以上内容的自动化报告简化了审计工作,并提供了清晰的合规证据。我们已经讨论过诸如发布软件物料清单(SBOMs)和应用软件供应链层级建议的技术 很适合在早期进行这样的尝试。这种技术的好处是多方面的。首先,自动化能够带来更安全的软件,可以在早期识别并处理漏洞,其次,随着手动任务的消除,开发速度也会加快。最后,还能够降低成本和提高一致性。对于像软件驱动汽车这样的安全关键行业,自动化持续合规可以提高认证过程的效率和可靠性,最终造就更安全、更可靠的车辆。5.边缘函数试验尽管不是一个新概念,我也注意到通过内容交付网络(CDNs)进行去中心化代码执行的可用性和使用量正在增长。诸如 Cloudflare Workers 或 Amazon CloudFront Edge Functions 这样的服务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在靠近客户地理位置的地方执行无服务器代码片段。边缘函数 不仅可以在边缘生成响应时提供更低的延迟,还可以在请求和响应从区域服务器出发和返回的途中,以特定位置的方式重写它们。例如,你可能会重写请求的 URL,以路由到一个特定服务器,该服务器拥有与请求正文中找到的字段相关的本地数据。这种方法最适合于短暂、快速运行的无状态处理,因为边缘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6.安全标兵试验安全标兵*指的是团队成员中对技术和非技术交付决策的安全后果持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他们会向团队领导提出这些问题和顾虑,并且对基本安全指南和要求有比较到位的理解。他们协助开发团队在软件交付的所有活动中都以安全意识进行思考,从而降低系统的整体安全风险。安全标兵不是一个单独的职位,而是分配给现有团队成员的责任,这些成员需要由安全从业者进行培训指导。通过这样的培训,安全标兵通过传播知识,并作为开发团队和安全团队之间的桥梁,提高团队的安全意识。安全标兵所做的事情中一个非常好的活动示例是威胁建模,它帮助团队从一开始就将安全风险考虑在内。在团队中任命和培训安全标兵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仅仅依赖标兵而没有来自领导层的适当投入可能会导致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建立安全意识需要整个团队及管理者的投入。7.Text to SQL试验Text to SQL 是一种用于将自然语言查询转换为可以由数据库执行的 SQL 查询的技术。尽管大语言模型能够理解和转换自然语言,但在你自己的 schema 中创建准确的 SQL 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为此可以引入 Vanna,它是一个在 Python 中用于 SQL 生成的检索增强生成(RAG)开源框架。Vanna 分两步工作:首先你需要使用数据定义语言语句(DDLs)和示范 SQL 描述你的结构,并为它们创建嵌入向量,然后再用自然语言提出问题。尽管 Vanna 可以与任何大语言模型协作,我们还是推荐你评估 NSQL,它是一个用于 Text to SQL 任务的领域特定大语言模型。技术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148.追踪健康债务状况试验通过将健康度评级与其他服务级目标(SLO)同等对待,并据此确定增强的优先级,而不是仅仅关注跟踪技术债务,我们不断体验到团队对其生态系统的改进。通过有效分配资源来解决与健康状况相关的最有影响的问题,团队和组织可以降低长期维护成本,更高效地发展产品。这种方法还能加强技术和非技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促进对系统状态的共同理解。尽管不同组织的衡量标准可能有所不同(请参阅本博文 中的示例),但它们最终都有助于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并确保软件保持适应性和竞争力。在瞬息万变的数字环境中,专注于 跟踪系统的健康状况与债务,可为维护和增强系统提供结构化的循证战略。9.人工智能团队助理评估像 GitHub Copilot 这样的 AI 编码辅助工具目前主要是在帮助和增强个人工作的背景下讨论的。然而,软件交付仍然是团队工作,并将始终是团队工作,因此你应该寻找创建 AI 团队助理 的方法来帮助创建“10 倍团队”,而不是一群孤立的 AI 辅助的 10 倍工程师。我们已经开始使用一种团队辅助方法,通过结合提示和知识源来增强知识放大、技能提升和对齐。标准化的提示有助于在团队环境中使用已经达成共识的最佳实践,例如编写用户故事的技术和模板,或实施威胁建模等实践。除了提示之外,通过检索增强生成提供的知识源,可以从组织指南或行业特定的知识库中提供与上下文相关的信息。这种方法使团队成员能够及时获得他们需要的知识和资源。10.对 LLM 对话进行图分析评估由大语言模型(LLMs)支持的聊天机器人正变得非常流行,我们看到围绕这些机器人的产品化和生产化都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其中一个产品化挑战是理解用户如何与这类聊天机器人展开交流,毕竟这种对话有多个发展方向。了解对话流的实际情况对于改进产品和提高转化率至关重要。有一种技术对解决这一问题大有裨益,就是 对 LLM 对话进行图分析(graph analysis for LLM-backed chats)。那些支持特定期望结果的聊天代理 如购物行为或成功解决客户问题 通常可以表示为一个期望的状态机。通过将所有对话加载到一个场景中,你可以分析它实际所处的模式,并寻找与预期状态机的偏差。这有助于发现错误和进行产品改进。11.基于大语言模型的 ChatOps评估基于大语言模型的 ChatOps*是通过聊天平台(主要是 Slack)应用大语言模型的新兴方式,允许工程师通过自然语言来构建、部署和操作软件。这种方式有可能通过增强平台服务的可发现性和用户友好性来简化工程工作流程。截至撰写本文时,两个早期示例分别是 PromptOps 和 Kubiya。然而,考虑到生产环境需要的精细管理,组织在让这些工具接近生产环境前应该彻底评估它们。技术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1512.大语言模型驱动的自主代理评估随着像 Autogen 和 CrewAI 这样的框架的出现,LLM(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自主代理 正在从单一代理和静态多代理系统发展到更先进的阶段。这些框架允许用户定义具有特定角色的代理,分配任务,并使代理通过委派或对话合作完成这些任务。类似于早期出现的单一代理系统,如 AutoGPT,单个代理可以分解任务,利用预配置的工具,并请求人工输入。尽管这一领域仍处于开发的早期阶段,但它发展迅速,并且拥有广阔的探索空间。13.使用 GenAI 理解遗留代码库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和大语言模型(LLMs)可以帮助开发者编写和理解代码。在实际应用中,目前主要体现在较小的代码片段,但更多的产品和技术正在涌现,用于 利用 GenAI 理解遗留代码库。这在遗留代码库文档记录不完整、或者过时的文档具有误导性时尤其有用。例如,Driver AI 或 bloop 使用了 RAG,结合了语言智能、代码搜索与 LLMs,以帮助用户在代码库中定位自己的位置。更大的上下文窗口的新兴模型也将帮助这些技术更适配大型代码库。GenAI 对遗留代码的另一个有前景的应用是在大型机(mainframe)现代化领域,这里的瓶颈通常围绕着需要理解现有代码库、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现代化项目需求的逆向工程师。这些逆向工程师有了 GenAI 的帮助可以更快地完成工作。14.VISS评估Zoom 最近开源了其漏洞影响评分系统(Vulnerability Impact Scoring System)VISS。这个系统主要关注的是对安全措施的漏洞评分的优先级排序。VISS 与通用漏洞评分系统(CVSS)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侧重于对最坏情况进行预测,而是试图从防御者的角度更客观地衡量漏洞的影响。为此,VISS 提供了一个基于网页的 UI,基于多个参数来计算漏洞分数 这些参数按照平台、基础设施和数据组进行分类 包括对平台的影响、影响的租户数量、数据影响等。尽管我们对这个特定工具还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但我们认为这种基于行业上下文的优先级定制的评估方法是值得考虑的。15.广泛集成测试暂缓当我们对自动化测试表示赞扬时,也持续看到许多组织在我们认为无效的 广泛集成测试 上投入过多。“集成测试”这个术语在表述上有些模糊不清,我们尝试引用 Martin Fowler 在该主题上的 bliki 条目描述该分类指的是需要所有运行时依赖项的实时版本的测试。这样的测试显然是昂贵的,因为它需要具备所有必要基础设施、数据和服务的全功能测试环境。管理所有这些依赖项的正确版本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这往往会拖慢发布周期。最后,测试本身通常是脆弱且无用的。例如,要确定测试失败是由于新代码、版本依赖性不匹配还是环境不足,而错误信息很少有助于挖掘问题源头。当然,这些批评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自动化的“黑盒”集成测试普遍存在问题,但我们的确发现了一种更有帮助的方法就是平衡对信心的需求与发布频率。可以先假设对运行时技术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16依赖项的一组响应来验证被测试系统的行为,然后验证这些假设的两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使用服务虚拟化来创建运行时依赖项的测试替身,并验证被测试系统的行为。这简化了测试数据管理问题,并允许进行确定性测试。第二阶段可以使用契约测试来验证这些环境假设与真实依赖项。16.过度热衷使用大语言模型暂缓在急于利用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中,许多组织正在试图将大语言模型(LLMs)应用于各种应用,从内容生成到复杂的决策过程。LLMs 的吸引力不可否认;它们提供了看似毫不费力的解决方案来处理复杂问题,开发人员通常可以快速创建此类解决方案,而无需多年深入的机器学习经验。当 LLM-based 的解决方案多少能够工作时,就迅速部署并转向下一个任务,这可能颇具诱惑力。尽管这些基于 LLM 的价值证明是有用的,但我们建议团队仔细考虑所使用的技术以及是否 LLM 真的是正确的最终阶段解决方案。许多 LLM 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情感分析或内容分类传统的自然语言处理(NLP)可以更便宜、更容易地解决。分析 LLM 的作用,然后评估其他潜在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减轻 过度热衷使用大语言模型 的风险,还可以促进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更细致理解和应用。17.急于冲向大语言模型微调(fine-tune LLMs)暂缓许多组织都在试图将大语言模型(LLMs)应用于他们的产品、领域或组织知识,我们看到了太多 急于冲向大语言模型微调(fine-tune LLMs)的情况。虽然这种操作的确可以强大到对特定任务的用例进行优化,但在许多情况下对大语言模型进行微调并不是必需的。最常见误用是为了让 LLM 应用程序了解特定的知识、事实或组织的代码库进行微调。在绝大多数场景下,使用检索增强生成(RAG)可以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更优的投入产出比。微调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专家能力,并且比 RAG 面临更多敏感和专有数据挑战。此外当你没有足够的数据进行微调时,还有欠拟合(underfitting)的风险。又或者,当你拥有太多数据时(这倒不太常见),出现过拟合(overfitting)风险。总之达到你所需要任务专业性的正确平衡是比较困难的。在你急于为应用场景进行大语言模型微调前,需要仔细考虑这些权衡和替代方案。18.适用于 SSR 网络应用程序的 Web 组件暂缓随着 Next.js 和 htmx 等框架逐步被采纳,我们看到服务端渲染(SSR)的使用越来越多。作为一种浏览器技术,在服务器上使用 web 组件并非易事。为了简化这一过程,许多框架应运而生,有时甚至使用浏览器引擎来执行操作,但复杂性依然存在。我们的开发人员发现他们需要绕过一些障碍并付出额外努力来整合前端组件和服务端组件。比开发者体验更糟糕的是用户体验:当自定义 web 组件需要在浏览器中加载和填充时,页面加载性能会受到影响,即使使用预渲染和谨慎调整组件,未样式化内容的闪现或一些布局移动几乎不可避免。正如我们在上一期技术雷达中提到的,我们的一个团队因为这些问题不得不将他们的设计系统从基于 web 组件的Stencil迁移出去。最近,我们从另一个团队收到报告,他们最终用浏览器端组件替换了服务器端生成的组件,其原因是开发的复杂性。我们建议谨慎使用 用于 SSR web 应用的 web 组件,即使框架支持。技术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平台32333435363738394046792065666768697077778798085953565868990997989932220282527238455760暂缓暂缓评估评估试验试验采纳采纳采纳19.CloudEvents试验20.云上 Arm21.Azure Container Apps22.Azure OpenAI Service23.DataHub24.基础设施编排平台25.Pulumi26.Rancher Desktop27.Weights&Biases评估28.Bun29.Chronosphere30.DataOS31.Dify32.Elasticsearch Relevance Engine33.FOCUS34.Gemini Nano35.HyperDX36.IcePanel37.Langfuse38.Qdrant39.RISC-V 用于嵌入式40.Tigerbeetle41.WebTransport42.Zarf43.ZITADEL暂缓 新的挪进/挪出没有变化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1819.CloudEvents采纳事件是事件驱动架构或无服务器应用中的常见机制。然而,生产者或云提供商对它们的支持形式却存在很大差异,这阻碍了跨平台和基础设施的互操作性。CloudEvents 是一种规范,用于以通用格式描述事件数据,以实现跨服务、平台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它提供了多种语言的 SDK,因此你可以将该规范嵌入到你的应用程序或工具链中。我们的团队不仅将其用于跨云平台,还用于领域事件规范以及其他场景。CloudEvents 由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托管,现已成为一个毕业项目。我们的团队默认使用 CloudEvents 构建事件驱动架构,因此我们正将其移入采纳状态。20.云上 Arm试验近年来,由于与传统基于 x86 的实例相比更具有成本和能源效率优势,云上的 Arm 计算实例变得越来越受欢迎。许多云服务提供商现在都提供基于 Arm 的实例,包括 AWS、Azure 和 GCP。云上 Arm 的成本优势对于运行大型工作负载或需要扩展的企业特别有利。我们看到许多团队将工作负载(如 JVM 服务甚至数据库(包括 RDS)迁移到 Arm 实例,无需更改代码,构建脚本的更改也很小。新的基于云的应用程序和系统越来越默认使用云中的 Arm。根据我们的经验,我们建议所有工作负载使用 Arm 计算实例,除非存在特定于架构的依赖。支持多架构的工具,如多架构 Docker 镜像,也简化了构建和部署工作流。21.Azure Container Apps试验Azure Container Apps 是一个托管的 Kubernetes 应用平台,能够简化容器化工作负载的部署。与 Azure Kubernetes Service(AKS)相比,运行容器化应用程序的操作和管理负担相对较少,但这是以牺牲一些灵活性和控制权为代价的,也是团队需要权衡的。这个领域的另一个产品,Azure Container Instances,通常不能满足生产环境的需求。我们的团队去年开始使用 Azure Container Apps,当时它还处于公开预览阶段,但那时它已经能在运行大容器时取得良好的结果。现在它已经普遍可用,我们正在考虑将其应用于更多用例。Dapr 和 KEDA Autoscaler 都是在其支持范围。22.Azure OpenAI Service试验Azure OpenAI Service 通过 REST API、Python SDK 和基于 Web 的界面提供对 OpenAI 的 GPT-4、GPT-3.5-Turbo、Embeddings、DALL-E 模型等的访问。这些模型可以适用于内容生成、提取摘要、语义搜索和将自然语言转换为代码等任务。通过小样本学习(few-shot learning)和自定义超参数(hyperparameters),还可以进行微调。与 OpenAI 自己的 API 相比,Azure OpenAI 服务受益于 Azure 的企业级安全性和合规性功能,可在更多地区使用(尽管在更多地理区域可用性有限),并支持私有网络、内容过滤和手动模型版本控制。基于上述特性以及我们在具体使用中的积极体验,我们推荐已经使用 Azure 的企业考虑使用 Azure OpenAI Service,而不是 OpenAI API。平台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1923.DataHub试验在使用 数据产品思维 构建产品时,数据血缘、数据可发现性、数据治理非常重要。我们的团队发现 DataHub 在这些方面能提供非常有效的支持。DataHub 的早期版本在需要更新元数据模型时,要求用户手动复制管理来自主产品的同步。近期的更新引入了通过插件实现的元数据模型定制。DataHub 的另一个有用功能是从源头到处理再到消费的强大端到端数据脉络。DataHub 既支持基于推送的集成,也支持基于拉动的数据血缘提取,可自动抓取跨数据源、调度器、协调器(通过扫描 Airflow DAG)、处理管道任务和仪表板等元数据。作为完整数据目录的一个开源选项,DataHub 逐渐成为我们团队的默认选择。24.基础设施编排平台试验组织内部的基础设施编排代码库频繁地成为维护和排查故障的时间黑洞。基础设施编排平台 应运而生,试图将基础设施代码交付和部署工作流的各个方面变得标准化和产品化。其中包括构建一些工具,例如 Terragrunt、Terraspace;以及 IaC 工具供应商的服务,如Terraform Cloud和Pulumi Cloud,以及与工具无关的平台和服务,如env0和Spacelift。Terraform 特定的编排工具和服务有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通常被称为TACOS(Terraform Automation and Collaboration Software),包括 Atlantis、Digger、Scalr、Terramate 和 Terrateam。每个平台支持不同的工作流程,包括 GitOps、持续交付和代码合规性。我们很期待看到这一领域涌现出更多解决方案。我们建议基础设施和平台工程团队探索如何使用这些解决方案,从而减少他们开发和维护基础设施所需的差异不大的自定义代码量。基础设施代码的结构化、共享、交付和部署的标准化也能够为测试、度量和监控基础设施的兼容工具生态系统的出现创造机会。25.Pulumi试验在基础设施即代码领域,工具仍在不断进化,我们很高兴地看到 Pulumi 也不例外。该平台最近新增了对 Java 和 YAML 的支持,用于管理大规模基础设施,以及支持众多云配置和集成,使得该平台更加引人注目。对于我们的团队来说,它仍然是 Terraform 的主要替代品,用于开发多个云平台的代码。26.Rancher Desktop试验Docker Desktop 许可证的变更迫使我们寻找相关替代方案,以便开发时能够在本地笔记本电脑上运行一系列容器。最近我们在使用 Rancher Desktop 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款免费且开源的应用程序容易下载并能够安装在苹果、Windows 或 Linux 机器上,便捷地提供了一个带有图形界面配置和监控的本地 Kubernetes 集群。虽然 Colima 已成为我们 Docker Desktop 的首选替代品,但它主要是一个 CLI 工具。相比之下,Rancher Desktop 对那些不想放弃 Docker Desktop 提供的图形界面的用户很有吸引力。像 Colima 一样,Rancher Desktop 允许你选择 dockerd 或 containerd 作为底层容器运行时。选择直接使用 containerd 可以让你摆脱对 DockerCLI 的依赖,但 dockerd 选项也提供了与其他工具的兼容性,这样可以与运行时守护进程进行通信。平台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2027.Weights&Biases试验Weights&Biases 是一个机器学习(ML)平台,它通过实验跟踪、数据集版本控制、模型性能可视化和模型管理来帮助更快地构建模型。它可以集成到现有的 ML 代码中,以便将实时指标、终端日志和系统统计数据实时传输到仪表板进行进一步分析。近期,Weights&Biases 扩展到了与大语言模型可观测性相关的 Traces。Traces 可视化了提示链的执行流程以及中间的输入/输出,并提供了关于链执行的元数据(例如使用的 token 和开始与结束时间)。我们的团队发现它对于调试和更深入了解链式架构非常有用。28.Bun评估Bun 是一个新的 JavaScript 运行时,类似于 Node.js 或 Deno。然而,与 Node.js 或 Deno 不同,Bun 是使用 WebKit 的 JavaScriptCore 而不是 Chrome 的 V8 引擎构建的。作为 Node.js 的替代品设计,Bun 是一个单一的二进制文件(用 Zig 编写),充当 JavaScript 和 TypeScript 应用程序的打包器、转译器和包管理器。自上一期技术雷达发布以来,Bun 已经从测试版发展到稳定的 1.0 版本。Bun 从头开始构建,并进行了几项优化包括快速启动、改进的服务器端渲染和一个更快的替代包管理器我们鼓励你评估它作为你的 JavaScript 运行时引擎。29.Chronosphere评估在管理分布式架构时,考虑排序、索引和访问数据的成本与可观测性同样重要。Chronosphere 使用了独特的方法来管理成本、跟踪可观测数据的使用情况,以便组织可以考虑并权衡各种指标的成本价值。借助 Metrics Usage Analyzer,作为 Chronosphere Control Plane 的一部分,团队可以识别并排除他们很少(或从未)使用的指标,进而通过减少组织必须梳理的数据量来节省大量成本。考虑到这些优势,以及 Chronosphere 与其他云托管解决方案的可观测性工具匹配的能力,我们认为它非常值得投入使用。30.DataOS评估随着越多越多人开始使用 data mesh,我们的团队一直在寻找将数据产品作为最高优先级对待的数据平台。DataOS 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它提供了从设计、构建、部署到演进数据产品的端到端生命周期管理。它提供标准化的声明式规范(用 YAML 编写),抽象了底层基础设施设置的复杂性,允许开发人员通过 CLI/API 轻松定义数据产品。它支持访问控制策略与 ABAC 以及数据策略用于过滤和脱敏数据。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性是它将数据联邦化到多种数据源的能力,这减少了数据重复和数据向中心地点的转移。DataOS 最适合于绿地场景,因为它提供了数据治理、数据可发现性、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和可观测性的开箱即用解决方案。对于棕地场景,在 DataOS 外部编排资源(例如,像 Databricks 这样的数据堆栈)的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仍在不断发展中。如果你的生态系统能够接纳数据工具,DataOS 是加快你构建、部署和以端到端方式使用数据产品的不错选择。平台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2131.Dify评估Dify 是一个 UI 驱动的用于开发大语言模型应用程序的平台,它使原型设计更加容易访问。它支持用户使用提示词模板开发聊天和文本生成应用。此外,Dify 支持使用导入数据集的检索增强生成(RAG),并且能够与多个模型协同工作。我们对这类应用很感兴趣。不过,从我们的使用经验来看,Dify 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投入大范围使用,因为某些功能目前仍然存在缺陷或并不成熟。但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更好的竞品。32.Elasticsearch Relevance Engine评估尽管向量数据库因 检索增强生成(RAG)使用案例而日益流行,但研究和经验报告表明,将传统的全文搜索与向量搜索相结合(成为混合搜索)可以生成更完善的结果。可以借助 Elasticsearch Relevance Engine(ESRE),成熟的全文搜索平台 Elasticsearch 支持了内置和自定义嵌入模型、向量搜索以及具有如倒数排序融合(Reciprocal Rank Fusion)等排名机制的混合搜索。尽管这个领域仍在发展中,但根据我们的经验,使用 ESRE 的这些功能以及 Elasticsearch 自带的传统过滤、排序和排名功能已经取得不错的结果,这表明支持语义搜索的搜索平台不应被忽视。33.FOCUS评估云和 SaaS 计费数据可能非常复杂,不同供应商之间存在许多不一致。FinOps Open Cost and Usage Specification(FOCUS)旨在通过提供包含一组专业术语的规范(和 FinOps framework 对齐)、一个模式和一组最低要求的计费数据来减少此类问题。规范旨在支持各类 FinOps 从业者常见的用例。即便它目前仍然处于早期开发和采用阶段,也是值得关注的。随着行业采用的增长,FOCUS 将使平台和终端用户更容易、更全面地了解在云和 SaaS 供应商那里的长尾支出情况34.Gemini Nano评估Google 的 Gemini 是一系列基础性大语言模型,用于在从数据中心到手机等各种硬件上运行。其团队已经对 Gemini Nano 做了特别对优化和简化,以便在移动芯片加速器上运行。它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文本摘要、上下文智能回复和高级语法纠正等功能。例如,Gemini Nano 的语言理解能力使得 Pixel 8 Pro 能够在录音机应用中总结内容。在设备上运行消除了许多来自云的系统相关的延迟和隐私问题,并且能够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工作。Android AICore 简化了将模型集成到 Android 应用中的过程,但在撰写本文时只支持少数设备。35.HyperDX评估HyperDX 是一个开源的可观测性平台,整合了可观测性的三大支柱:日志、指标和追踪。在它的帮助下,可以实现端到端的关联,并且只需几次点击就能从浏览器会话回放跳转到日志和追踪信息。该平台使用 ClickHouse 平台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22作为所有遥感数据的中心数据存储,能够扩展以聚合日志模式,并将数十亿事件压缩成独特的集群。虽然这并不是唯一可选的可观测性平台,但我们在这里想特别强调 HyperDX 统一的开发者体验。36.IcePanel评估IcePanel 通过使用 C4 模型,促进了协作式的架构建模和图表绘制,使技术和业务利益相关者能够根据需要深入到所需的技术细节级别。它支持建模架构对象,这些对象的元数据和连接可以在多个图表中重用,并且能够将这些对象之间的交互 可视化出来。版本控制和标签使协作者能够模拟不同的架构状态(例如,现状与未来),并跟踪架构各部分的用户定义分类。我们正在关注 IcePanel,因为它有潜力改善架构协作,特别是对于拥有复杂架构的组织。如果你正在寻找更好的支持图表即代码的替代产品,请查看 Structurizr。37.Langfuse评估Langfuse 是一个用于观察、测试和监控大语言模型应用的工程平台。其 SDK 支持 Python、JavaScript 和 TypeScript,以及其他语言框架,如 OpenAI、LangChain 和 LiteLLM。用户可以自行托管开源版本,也可以将其用作付费云服务。我们的团队在使用它调试复杂的 LLM 链、分析完成情况以及跨用户、会话、地理、功能和模型版本监控关键指标(如成本和延迟)方面体验良好。如果你希望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大语言模型应用程序,Langfuse 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好选择。38.Qdrant评估Qdrant 是一个使用 Rust 实现的开源向量数据库。在 2023 年 9 月的数据雷达中,我们提到过 pgvector,一个基于 PostgreSQL 的插件,可用于向量搜索。然而,如果你需要在多个节点之间横向扩展向量数据库,我们建议考虑一下 Qdrant。它内置的单指令/多数据(SIMD)加速支持可提升搜索表现,它还能帮助你将 JSON 格式的负载(payload)与向量关联起来。39.RISC-V 用于嵌入式评估随着 Arm 架构继续扩大其影响力 我们在本期雷达更新了对云上 Arm 的评估 对更新但不那么成熟的 RISC-V 架构的兴趣也在增长。RISC-V 并没有在性能或效率方面带来突破 实际上,它的每瓦性能与 Arm 相似,且在绝对性能上无法与之竞争 但它是开源的、模块化的,且不依赖于单一公司。这使得它成为嵌入式系统中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因为在这些系统中,架构的许可专有成本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这也是为什么 RISC-V 用于嵌入式 领域日臻成熟,以及包括 SiFive 和 espressif 在内的几家公司正在为广泛的应用提供开发板和 SoCs。如今,能够运行 Linux 内核的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以及相应的软件栈和工具链都已可用。我们正在关注这一领域,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看到更多的采用。平台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23平台40.Tigerbeetle评估Tigerbeetle 是一个用于财务会计的开源分布式数据库。与其他数据库不同的是,它被设计成特定领域的状态机,以确保安全性和性能。集群中一个节点的状态通过 Viewstamped Replication 共识协议,以确定性顺序复制到其他节点。我们非常喜欢 Tigerbeetle 背后的 设计决策,使其实现具有严格可序列化保证的复式记账。这是一个相对较新且正在积极发展的数据库,尚未完全准备好投入生产使用41.WebTransport评估WebTransport 是一种建立在 HTTP/3 之上的协议,提供了服务器与应用之间的双向通信。与其前身 WebSocket 相比,WebTransport 具有很多优势,包括更快的连接、更低的延迟,以及能够处理可靠且有序的数据流以及无序数据流(例如 UDP)。它可以在同一连接中处理多个流,而不会造成队头阻塞(head-of-line blocking),进而实现在复杂应用中更高效地通信。总体来说,WebTransport 适用于广泛的用例,包括实时网络应用、流媒体和物联网数据通信。尽管 WebTransport 还处于早期阶段各浏览器的支持正逐渐成熟,流行的库如 http:/socket.io 也增加了对 WebTransport 的支持我们的团队目前正在评估其在实时物联网应用中的潜力。42.Zarf评估Zarf 是一个用于离线和半连接 Kubernetes 环境的声明式软件包管理器。使用 Zarf,可以在连接到互联网时构建和配置应用程序;一旦创建完成,可以将其打包并发送到断开连接的环境以进行部署。作为一个独立的工具,Zarf 提供了几个有用的功能,包括自动生成软件物料清单(SBOM)、内置的 Docker 注册表,Gitea 和 K9s 仪表板,可从终端管理集群。云原生应用程序的网闸软件交付面临着挑战,Zarf 解决了其中大部分的问题。43.ZITADEL评估ZITADEL 是一个开源的用户身份管理工具,也是 Keycloak 的替代品之一。它非常轻量级(用 Golang 编写),拥有灵活的部署选项,并且易于配置和管理。它还是多租户的,能够提供全面的功能以构建安全且可扩展的认证系统,特别是对于 B2B 应用程序,并且具有内置的安全功能,如多因素认证和审计追踪。通过使用 ZITADEL,开发者可以减少开发时间,增强应用程序的安全性,并为不断增长的用户基础进行扩容。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用户友好、安全且开源的用户管理工具,ZITADEL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工具采纳44.Conan45.Kaniko46.Karpenter试验47.42Crunch API Conformance Scan48.actions-runner-controller49.Android 模拟器容器50.AWS CUDOS51.aws-nuke52.Bruno53.Develocity54.GitHub Copilot55.Gradio56.Gradle Version Catalog57.Maestro58.Microsoft SBOM 工具59.开放策略代理(OPA)60.Philipss self-hosted GitHub runner61.Pop62.Renovate63.Terrascan64.Velero评估65.aider66.Akvorado67.百川 268.Cargo Lambda69.Codium AI70.Continue71.Fern Docs72.Granted73.LinearB74.LLaVA75.Marimo76.Mixtral77.NeMo Guardrails78.Ollama79.OpenTofu80.QAnything81.System Initiative82.Tetragon83.Winglang暂缓 32333435363738394046792065666768697077778798085953565868990997989932220282527238455760暂缓暂缓评估评估试验试验采纳采纳新的挪进/挪出没有变化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2544.Conan采纳Conan 是一个用于 C/C 应用程序的开源依赖管理工具。它提供了直观的界面来定义、获取和管理依赖,使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地将第三方库集成到他们的项目中。Conan 支持所有主要操作系统,并可以适用于多种平台,包括服务器和桌面、移动和嵌入式设备。它也可以用于构建和发布 C/C 库和包。这些包可以通过 JFrog Artifactory 服务器在团队间共享。通过利用预构建的二进制文件,它显著节省了构建时间,特别是对于庞大的依赖。Conan 与流行的构建系统如 CMake 进行了集成,并拥有 Python SDK 用于扩展构建系统,以执行诸如签名之类的任务。根据我们的经验,Conan 改善了环境间的构建可重复性并加速了开发周期。这让代码库更加清晰易维护,对于大规模 C 和 C 项目而言是一个重要进步。如果你在项目中苦于依赖管理,Conan 绝对是提升开发效率的必要工具。45.Kaniko采纳我们在 2022 年 10 月的技术雷达中加入了 Kaniko,就在 Kubernetes 停止支持 Docker 之后不久。当时我们强调了 Docker 作为构建基于容器流水线中容器镜像的默认工具的趋势。从那以后,我们在不同流水线的工具和配置上增加了对 Kaniko 的使用经验。我们团队欣赏它的灵活性和性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将其移到“采纳”阶段,以此来强调 Kaniko 应当成为这一领域的默认工具。46.Karpenter采纳Kubernetes 的一个基本功能是水平自动伸缩:它能够在需要额外容量时启动新的 pods,并在负载减少时将它们关闭。然而,这只有在需要托管 pods 的节点已经存在时才有效。Cluster Autoscaler 可以做一些基本的集群扩展,由 pod 故障触发,但它的灵活性有限;然而,Karpenter 是一个更智能的、开源的 Kubernetes Operator 节点自动伸缩器:它分析当前工作负载和 pod 调度约束,选择适当的实例类型,然后根据需要启动或停止它。Karpenter 是一个像 Crossplane 这样的工具,它可以在集群外部配置云资源的操作者。尽管 Karpenter 最初是由 AWS 为 EKS 开发的,但它正在成为云 Kubernetes 服务提供商中默认的节点自动配置器,而 Azure 最近开始支持 Karpenter,推出了 AKS Karpenter Provider。47.42Crunch API Conformance Scan试验42Crunch API Conformance Scan 是一个动态测试工具,用于识别 API 文档中记录的行为与其实际实现之间的差异。此工具使用 OpenAPI 格式的 API 规格定义,概述了预期的功能和响应,并将其与 API 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通过生成真实流量并与现场端点交互,该工具能够识别 API 承诺与其实际提供之间的任何差异。这为开发团队带来了很多好处。例如,它能在开发早期捕捉到不一致性,节省时间并防止问题进入生产环境。该工具还通过识别可能由于偏离记录行为而产生的潜在漏洞,帮助提高 API 的质量和安全性。总的来说,API Scan 能够通过识别诸如弱认证协议、不安全的数据处理实践和不充分的输入验证等问题,帮助评估 API 的安全态势。它能提供详细的报告,突出显示发现的问题以及修复建议。工具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2648.actions-runner-controller试验actions-runner-controller 是一个 Kubernetes 控制器,用于操作 GitHub Actions 的自托管运行器。在需要访问 GitHub cloud runner 无法访问的资源,或具有与 GitHub 提供的不同的特定操作系统和环境要求的情况下,自托管运行器非常有帮助。这时如果团队使用 Kubernetes 集群,actions-runner-controller 将协调和扩展这些 runner。我们的团队非常赞赏它能够根据给定仓库、组织、企业或 Kubernetes 集群中运行的工作流数量来扩展 runner 的能力,以及它可以很好地处理 Linux 和 Windows runner。49.Android 模拟器容器试验Android Emulator Container 通过消除因操作系统兼容性问题和系统依赖,以及设置多个 Android 版本的模拟器所带来的复杂性,使得 Android 应用测试变得更为简便。传统上,这些复杂性会带来额外的工作量致使团队完全放弃自动化测试,进而导致开发和测试周期变慢。Android 模拟器容器简化了这个过程,使其可以无缝集成到 CI 流水线中进行自动化测试。我们的团队主要使用这些容器进行设备化测试,这些测试会在每次提交时自动执行,为开发者提供即时反馈。此外,我们还使用 Android 模拟器容器来运行夜间的端到端测试。50.AWS CUDOS试验我们一如既往地认为应当将成本监控列为适应性函数。云服务商提供了各种监控云消费的服务,例如 AWS Cost Explorer 或 Google Cloud FinOps Hub。在 AWS 生态系统中,我们的团队使用 CUDOS(Cost and Usage Dashboards Operations Solution)来监控大型母公司下不同业务部门或法律实体在 AWS Marketplace 的消费。该仪表板提供了全面的成本和使用细节,具有资源级别的细粒度,有助于优化成本、跟踪使用目标并实现运营卓越。51.aws-nuke试验aws-nuke 是一个开源工具,解决了开发和沙箱 AWS 账户中积累未使用资源导致成本效率低下的常见挑战。该工具可以识别并删除 AWS 账户或区域内所有可删除的资源,除了默认或 AWS 管理的资源,本质上是要将环境重置为第一天的状态。它还提供自定义排除策略,以确保关键资源得到保护。我们已经在成本优化的默认用例以及灾难恢复(DR)环境中成功使用了这个工具。通过自动化清理开发和沙箱环境,aws-nuke 帮助最小化不必要的资源开销。它还有助于在演习或练习后高效拆除临时 DR 基础设施。尽管稳定,aws-nuke 是一个非常具有破坏性的工具,不适用于生产环境。请始终进行试运行,以确认不会删除必要资源。52.Bruno试验Bruno 是 Postman 和 Insomnia 的开源桌面替代品,用于 API 的测试、开发和调试。它将测试集合保存在本地,因此可以使用 Git 或其他版本控制工具来进行协作。目前有一些 Thoughtworks 团队正在使用 Bruno,他们喜欢它简单并且仅支持离线使用的设计。工具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2753.Develocity试验Develocity(之前是 Gradle Enterprise)解决了大型软件项目长时间的构建和测试周期的痛点。它采用构建缓存和预测试选择来提升性能从而缩短开发人员在本地和 CI/CD 环境中的反馈循环。我们的平台团队发现这对于加速构建和测试、分析命令以确定工作流程中哪些部分仍需优化、识别和解决不稳定的测试以及对运行测试的硬件进行分析非常有用。54.GitHub Copilot试验尽管 AI 编码辅助市场愈发壮大,GitHub Copilot 仍然是我们的首选,且被许多团队广泛使用。自上次我们介绍 GitHub Copilot 以来,最有趣的改进来自于聊天功能。例如,不再需要用注释作为提示,这样会使代码变得混乱;相反,内置聊天可以帮助提示用户,而无需撰写注释。内联聊天还可以更改代码,而不仅仅是编写新行。现在还可以通过使用 workspace 标签,显著扩展聊天时询问有关代码问题的上下文。这使得用户可以询问有关整个代码库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打开的文件。你可以通过使用 Copilot Enterprise 版本进一步扩展此上下文,该版本会从你在 GitHub 上托管的所有存储库中提取上下文。最后,GitHub 已经开始将一些聊天请求路由到更强大的基于 GPT-4 的模型,并且在流行的 Jetbrains IDE 中即将推出聊天功能(尽管在撰写本文时仍处于内测阶段)。这些发布表明,这一领域的改进步伐并未减缓。如果你去年尝试过编码助手却最终放弃,我们建议你持续关注新发布的功能,并再次尝试。55.Gradio试验Gradio 是一个开源的 Python 库,它能帮助机器学习(ML)模型创建基于 web 的交互式界面。ML 模型上的图形 UI 能够帮助非技术受众更好地理解输入、约束和输出。Gradio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了大量关注,因为它让生成式模型更易于尝试和使用。通常,我们只有在生产环境中真正使用过才会将一个技术放在雷达的试验环。目前,我们团队已经多次使用它并在最近的一次大型活动中,帮助客户使用 Gradio 做了一次现场演示。我们对 Gradio 在这些用例中展现的效果非常满意,因此将其移入“试验”环。56.Gradle Version Catalog试验Gradle 版本目录是 Gradle 构建工具的一个有用的功能,它允许你集中管理构建文件中的依赖项。我们的团队发现它在 Android 多模块项目中特别有用。你可以为这些依赖项创建一个中央版本目录,然后在 Android Studio 的帮助下以一种类型安全的方式引用它,而不是在单独的构建文件中硬编码依赖项名称和版本号并管理升级。57.Maestro试验Maestro 在测试移动应用程序中的复杂流程时非常有用。它易于学习和理解,并且可以很方便地集成到我们的开发工作流程中。Maestro 支持一系列移动平台,包括 iOS、Android、React Native 和 Flutter 应用。其声明式的 YAML 语法简化了复杂移动 UI 交互的自动化。从工具的演进来看,它的增强功能值得关注,如全面的 iOS 工具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28支持以及引入了诸如 Maestro Studio 和 Maestro Cloud 之类的工具,我们鼓励任何希望优化其移动应用程序测试流程的人尝试一下。58.Microsoft SBOM 工具试验Microsoft SBOM 工具 是一个开源工具,用于生成与 SPDX 兼容的软件物料清单(SBOM)。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软件物料清单,而这个工具其变得更加容易。SBOM 工具支持多种流行的包管理器(包括 npm、pip 和 Gradle),所以可以与许多项目兼容。它非常易于使用,可以集成到现有的开发工作流中,包括与 CI/CD 流水线的集成。借此开发者获得了多重优势,其中改善软件安全是一个关键好处,因为清晰的组件视图可以帮助识别漏洞和管理风险。许可证合规性也得到增强,因为开发者可以确保遵守所有相关协议。此外,SBOM 在软件供应链中促进透明度,帮助跟踪依赖性和缓解潜在风险。如果你正在寻求简化 SBOM 生成、提升软件安全性以及控制你的软件供应链,你应该尝试一下 Microsoft SBOM 工具。59.开放策略代理(OPA)试验Open Policy Agent(OPA)是一个统一的框架和语言,用于声明、执行和控制策略。在我们团队,它已经成为定义分布式系统策略的一种常用方式,尤其是在我们需要实施变更点的合规时。OPA 使团队能够实现各种平台工程模式,例如控制部署到 Kubernetes 集群的内容、在服务网格 中跨服务强制访问控制以及实现细粒度的访问应用程序资源的 安全策略即代码。虽然 OPA 实现存在一定复杂性,但事实证明它是一种确保 DevOps 文化下的合规性的非常有价值的工具。我们还将继续关注 OPA 在运营系统之外扩展到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成熟度。60.Philipss self-hosted GitHub runner试验虽然 GitHub Actions runners 已经覆盖了最常见的运行时环境,并且是最早投入使用的,但有时团队还是需要管理自托管运行器,比如当组织政策只允许从组织内部的安全边界内部署到私有托管基础设施时。在这种情况下,团队可以使用 Philipss self-hosted GitHub runner,这是一个 Terraform 模块,可以在 AWS EC2 竞价实例(spot instance)上启动自定义运行器。该模块还创建了一组 Lambda 用于处理这些运行器的生命周期管理(扩展和缩减)。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工具极大地简化了自托管 GitHub Actions runner 的配置和管理。对于使用 Kubernetes 的团队来说,另一种选择是 actions-runner-controller。61.Pop试验结对编程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实践,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提高代码质量,在团队内传播知识。虽然结对编程最好发生在线下,面对面进行,但在不可避免要进行线上结对时,我们的团队成员也为此探索了很多工具,比如 Tuple,Visual Studio Live Share,Code With Me,和通用的聊天及会议工具。Pop(前身为 Screen)作为这个领域最新的工具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它来源于 Screenhero 的创建者,支持多人屏幕分享、编写注释和进行高质量音频/视频通话。我们有些团队正在频繁使用它来进行结对编程和远程工作会议,他们对该软件体验反馈非常正向。工具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2962.Renovate试验作为软件构建过程的一部分,自动监控和更新依赖项已成为整个行业的标准实践。这样一来,在开源软件包发布安全更新时,用户不必盲目猜测。多年来,Dependabot 一直是这一实践的标准工具,但 Renovate 在出现后逐渐成为许多团队的第一选择。他们发现 Renovate 更适合现代软件开发环境,其中可部署的系统不仅依赖于代码和库,还包括运行时工具、基础设施和第三方服务。除了代码之外,Renovate 还涵盖了对这些辅助工件的依赖性。我们的团队还发现 Renovate 通过配置和定制选项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尽管 Dependabot 仍然是一个安全的默认选择,并且能够更方便地与 GitHub 集成,但我们建议评估 Renovate,看看它是否可以进一步减轻开发人员手动维护应用生态系统安全的负担。63.Terrascan试验Terrascan 是一个用于基础设施即代码(IaC)的静态代码分析器,旨在云原生基础设施部署之前检测安全漏洞和合规问题。它支持对 Terraform,Kubernetes(JSON/YAML),Helm,AWS CloudFormation,Azure Resource Manager,Dockerfiles 和 GitHub 进行扫描。默认策略包支持所有主流的云供应商,GitHub,Docker 和 Kubernetes.我们团队在本地使用 Terrascan 作为预提交钩子(pre-commit hook)并在 CI 流水线中集成 Terrascan 来检测 laC 漏洞和违规行为。64.Velero试验Velero 是一个用于备份和恢复 Kubernetes 资源和持久卷的开源工具。它通过启用按需和计划备份,简化了灾难恢复和集群迁移。Velero 还能更精细地控制哪些资源被备份,以及相关的备份/恢复流程。我们很赞赏它的易用性,以及它依赖的是 Kubernetes API 而非更低层次的 etcd 等。65.aider评估aider 是一款开源的 AI 辅助编码工具。与该领域的许多开源工具一样,aider 并不直接与 IDE 集成,而是以 CLI 的形式在终端启动。目前许多辅助编码工具只能读取代码,或者一次只能更改一个文件,而 aider 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聊天界面,并且有写权限来对多个文件的代码库进行访问。这使得 aider 可以帮助实现跨越多个文件的概念(例如,在 HTML 中添加定位器,然后在功能测试中使用它们”),并在代码库中创建新的文件和文件夹结构(例如,创建一个与 X 文件夹中的组件类似的新组件)。由于 aider 是开源而非托管产品,因此需要提供 OpenAI 或 Azure OpenAI API 密钥才能使用。一方面,因为是按使用量计费,这非常适合轻度使用;但另一方面,aider 在与 AI API 交互时似乎很“健谈”,因此使用时要注意请求开销和费用限制。66.Akvorado评估Akvorado 是一个开源的网络监控和分析工具。它可以捕获网络流量,支持 Netflow/IPFIX 和 sFlow 协议,为其添加接口名称和地理信息,然后将更新后的流量保存在 ClickHouse 中供未来分析使用。虽然 OpenTelemetry工具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30在观测应用层流量方面越来越受欢迎,但我们通常会遇到在网络层面很难发现和解决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像 Akvorado 这样的工具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分析网络拓扑中各种设备之间的网络流量。67.百川 2评估百川 2 是新一代开源大型语言模型。它采用了 2.6 万亿 Tokens 的高质量语料进行训练,在中文、英文和多语言基准测试上表现出色。值得注意的是百川在医疗和法律等领域特定的数据集进行了针对性训练,这让我们在相关垂直领域会优先考虑它。68.Cargo Lambda评估Rust 的高效和性能很适合用于无服务器计算,再考虑到它还有函数无需运行时的优势,这些都使得它能快速启动工作。但是使用 Rust 开发 lambda 函数的体验此前并不好,而这一情况被 Cargo Lambda 的出现改变了。作为 cargo 的子命令,它能集成到典型的 Rust 工作流中并且能允许你在开发机上运行和测试 AWS Lambda 函数而无需借助 Docker、虚拟机,或者其他工具。使用 Zig 工具链,Cargo Lambda 可以在多种不同操作系统中的 Linux 沙盒中交叉编译并用于 AWS Lambda,这套工具链支持 ARM 和 Intel 作为目标架构。69.Codium AI评估在 AI 编程助手持续涌现的过程中,相较于孵化大而全的工具,一些产品选择聚焦于某些领域。Codium AI 正是如此,它聚焦于使用 AI 生成代码测试。可以用于所有编程语言,但是对常用技术栈如 JavaScript 和 Python 提供了更进阶的支持。我们格外中意这个工具,因为它不只向开发者提供测试代码,同时还能对场景提供用于评审的自然语言描述。这能使开发者理解测试用例背后的用意,帮助开发者选择哪些要放入代码库。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对特定代码库和测试用例生成的测试质量,用户可以提供测试示例和一些提示,帮助 AI 获取更多高质量的信息。70.Continue评估Continue 是一种用于 VS Code 和 JetBrains IDEs 的开源 AutoPilot 工具。我们非常喜欢它,因为它通过与 IDE 的直接集成,消除了从聊天界面复制/粘贴到大型语言模型的痛苦。它支持多个商业和开源 模型,并且它能够帮助尝试不同的大语言模型 提供商,包括 自托管的大语言模型。甚至可以在 没有网络连接 时运行 Continue。71.Fern Docs评估目前被广泛使用的 REST APIs 的一个特点是它们的合约会被彻底地记录在案。开发者更倾向于采纳和使用那些以结构化、有组织的方式准确描述其行为和语法的 API。随着合约的发展,保持这些文档的更新可能既耗时又工具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31容易被忽视。Fern Docs 通过减少编写和维护 API 文档的劳动强度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Fern 可以自动从规范文件生成一个具有吸引力、可用文档的网站,这个文件能与 API 代码一起版本化。我们对这个产品的初步印象是积极的,不过 Fern 要求用户在一个专有配置文件中维护 API 信息,尽管它提供了一种将 OpenAPI 规范转换为其自己的配置格式的方法,但我们更期待一个能够直接从带注释的源代码生成文档的工具。72.Granted评估鉴于组织在 AWS 环境中常常采用多账户策略,工程师经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切换多个账户。而 Granted 作为一个命令行工具,简化了同时在浏览器中打开多个账户的操作,从而使账户切换变得更加流畅。它利用浏览器的原生功能来隔离多个身份,例如 Firefox 的 多账户容器 和 Chromium 的配置文件。如果指定了特定服务(如 S3)作为参数,Granted 会打开该服务的登录页面。目前,Granted 仅支持 AWS。值得注意的是,它将 AWS SSO 的临时凭证安全地存储在密钥链中,而不是以明文形式存储在磁盘上。73.LinearB评估LinearB 是一个旨在为工程领导者提供数据驱动洞察以实现持续改进的平台。它主要在三个关键领域发挥作用:基准测试、工作流自动化和投资。我们在使用 LinearB 的度量工具时发现,它有助于支持持续改进。我们的一个团队利用该平台跟踪工程度量、识别和讨论改进机会,并根据数据定义可行的步骤,从而取得了可衡量的进展。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与 LinearB 的核心价值主张相一致:基准、自动化和改进。LinearB 与 GitHub、GitLab、Bitbucket 和 Jira 集成。它提供了一套全面的预配置工程度量,重点关注 DORA 度量(部署频率、交付周期、变更失败率和恢复时间)。作为 DORA 研究定义的四个关键度量的坚定支持者,我们欣赏 LinearB 在度量对软件交付效能真正重要的维度的重视。一直以来,收集 DORA 特定度量都是一个挑战。许多团队不得不借助复杂的 CD 管道仪器、自定义仪表板或依赖手动流程。尽管我们的体验仅限于一个团队,但 LinearB 似乎是工程度量收集和跟踪以及培养数据驱动持续改进方法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替代品。74.LLaVA评估LLaVA(Large Language and Vision Assistant)是一个开源的大型多模态模型,它结合了视觉编码器和大语言模型,用于通用视觉和语言理解。LLaVA 在遵循指令方面的强大能力,使其成为多模态人工智能模型中的有力竞争者。最新版本,LLaVA-NeXT,能进一步提升问答能力。在开源的语言和视觉辅助模型中,与 GPT-4 Vision相比,LLaVA 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选择。我们的团队一直在使用它进行视觉问题解答。75.Marimo评估Marimo 通过优先考虑复用性和交互性,为 python notebook 提供了新的体验。它解决了传统 notebook 如Jupyter 中隐藏状态(hidden state)的挑战,该问题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结果并阻碍可复用性。Marimo 通过工具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32工具将 notbook 存储为无隐藏状态的纯 python 文件和基于依赖关系(当变量改变时,所有受影响的 cell 会自动运行)的确定性执行顺序来解决这个问题。Marimo 还使用了类似的可以将 cell 值的改变传递给依赖于该 cell 的交互式 UI 元。它可以被部署为网页 app,也可以用于展示成果和进行原型设计。虽然我们对 Marimo 的潜力,尤其是数据探索和分析目标上的再现性潜力感到兴奋,我们依然谨慎对待生产化的笔记本。76.Mixtral评估Mixtral 是 Mistral 发布的开放权重大语言模型家族的一部分,它采用了稀疏混合专家架构。这个模型家族以 7B 和 8x7B 参数大小的形式,提供原始预训练和微调版本。其大小、开放权重特性、基准测试中的性能以及 32,000 个 token 的上下文长度,使其成为自托管大语言模型中一个非常耀眼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开放权重模型并没有针对安全性进行优化调整,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用例进行精细调整。我们在开发与特定印度法律任务相关的数据上训练的精调 Mistral 7B 模型 Aalap 方面有一定经验,该模型在有限成本的基础上表现相当好。77.NeMo Guardrails评估NeMo Guardrails 是 NVIDIA 的一个易用开源的工具包,它可以使开发人员在会话应用的大语言模型上实现一套防护措施。尽管大语言模型在构建交互式体验上有巨大的潜力,但他们在事实准确性、偏见和潜在的滥用方面上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这使得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保护措施。Guardrails 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方法来确保大语言模型的责任性和可信性。尽管当谈到大语言模型的保护措施时都会有多种选择,但是我们团队发现 NeMo Guardrails 尤其有用,因为它支持可编程的规则和运行时的集成,并且可以应用到现有的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上,而不需要大量的代码修改。78.Ollama评估Ollama 是一个在本机上运行并管理大语言模型的工具。我们之前讨论过自托管大语言模型我们很高兴这个生态逐渐成熟,产生了像 Ollama 的工具。Ollama 支持多种 流行的模型 的下载和本地运行包括 LLaMA-2,CodeLLaMA,Falcon 和 Mistral。一经下载,你可以通过命令行、接口或者开发组件与模型交互执行任务。我们正在评估 Ollama,目前看起来不错,能通过在本机运行大语言模型提升开发者体验。79.OpenTofu评估OpenTofu 是对 Terraform 的一个分支,作为对 HashiCorp 最近模糊不清的许可证更改的回应。它是开源的,并已被 Linux Foundation 接受。它得到了包括第三方供应商在内的几个组织的支持。当前版本与 Terraform 的最后一个开源版本兼容。1.7 版新增了客户端加密功能。OpenTofu 项目的未来尚不明确,包括它将如何紧密支持 Terraform 未来版本的兼容性,它能否得到当前支持者的长期支持也是一个未知项。我们建议持续关注它,但要谨慎使用。如果你们团队有非常强的风险管理能力,可以尝试使用,或许还能为代码库作出一些贡献。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33工具80.QAnything评估大语言模型(LLMs)和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我们整合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工具利用了这一点,QAnything 就是其中之一。QAnything 是一个问答界面的知识管理引擎,能够从包括 PDF、DOCX、PPTX、XLSX 和 MD 文件等在内的多种文件格式中总结和提取信息。出于数据安全考虑,QAnything 还支持离线安装。我们的一些团队使用 QAnything 来构建他们的团队知识库。在具有更深行业深度的 GenAI 场景中(例如为投资报告生成摘要),我们也尝试使用这个工具进行概念验证,以在构建真正的产品之前展示 LLMs 和 RAG 的潜力。81.System Initiative评估近年来,几乎没有新兴工具能挑战 Terraform 作为基础设施即代码工具的主导地位。尽管出现了 Pulumi、CDK 以及最近的 Wing 等替代方案,但 Terraform 的模块化、声明式范式已被证明是最持久流传的。事实上,所有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模块化代码创建单一的基础设施。System Initiative 是一款全新的、实验性的工具,代表了 DevOps 工作的一个新方向。可以将 System Initiative 视为基础设施的数字孪生。对 System Initiative 状态的交互式更改会导致相应的变更集,可以应用于基础设施本身。同样,基础设施的变更也会反映在 System Initiative 状态中。这种方法的一个巨大优势体现在,它为应用部署和可观测性等事务创造的协作环境。工程师通过具有整个环境图形表示的用户界面,与 System Initiative 进行交互。除了管理云基础设施,您还可以使用该工具来管理容器、脚本、工具等。尽管我们通常对这类 GUI 工具持怀疑态度,但 System Initiative 可以通过 TypeScript 代码扩展来处理新资产或执行策略。我们非常喜欢这个工具中所体现的创造性思维,并希望它能鼓励其他人突破基础设施即代码方法的现状。System Initiative 是免费和开源的,基于 Apache 2.0 许可,目前处于公开测试阶段。维护者自己还不建议将该工具用于生产环境,但我们认为它值得在当前状态下检查,体验一种完全不同的 DevOps 工具方法。82.Tetragon评估Tetragon 是一个基于 eBPF 的开源安全可观测性和运行时强制执行工具。我们一段时间前在 Radar 中提到了 Falco,用于检测安全威胁。Tetragon 通过利用 eBPF 在 Linux 内核中在运行时 执行安全策略,实现了不仅限于威胁检测的能力。你可以将 Tetragon 作为一个独立工具在裸机环境中使用,也可以在 Kubernetes 环境中 使用。83.Winglang评估我们正在基础设施即代码(IaC)领域看到许多新动态,像 Winglang 这样的工具正在出现。Winglang 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法来定义基础设施和运行时行为。它提供了高级抽象,覆盖了由 CloudFormation、Terraform、Pulumi 和 Kubernetes 等工具提供的平台特定功能。使用 Winglang,你可以编写在编译时运行的代码以生成基础设施配置,然后编写在运行时执行的代码以进行应用程序行为。它提供了一种在本地运行的模拟模式,并集成了测试框架。我们正在关注这个有趣的工具,它可能预示了 IaC 未来发展方向。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语言和框架采纳 试验84.Astro85.DataComPy86.Pinia87.Ray评估88.安卓适应性89.Concrete ML90.Crabviz91.Crux92.Databricks Asset Bundles93.Electric94.LiteLLM95.LLaMA-Factory96.MLX97.Mojo98.Otter99.Pkl100.Rust for UI101.vLLM102.Voyager103.WGPU104.Zig暂缓105.LangChain32333435363738394046792065666768697077778798085953565868990997989932220282527238455760暂缓暂缓评估评估试验试验采纳采纳新的挪进/挪出没有变化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3584.Astro试验Astro 框架在社区中越来越受欢迎。我们的团队已经使用 Astro 构建了诸如博客和营销网站之类的内容驱动型网站。Astro 是一个多页面应用程序框架,它在服务器上渲染 HTML 并最小化通过网络发送的 JavaScript。我们认为不错的一点是,尽管 Astro 鼓励仅发送 HTML,但它支持在适当的情况下选择性地使用您选择的前端 JavaScript 框架编写的活动组件。它通过其岛屿架构实现这一点。岛屿是单页内的交互区域,在这里所需的 JavaScript 仅在需要时才被下载。通过这种方式,网站的大部分区域被转换为快速的静态 HTML,而 JavaScript 部分则优化为并行加载。我们的团队既喜欢其页面渲染性能,也喜欢其构建速度。Astro 组件语法是 HTML 的简单扩展,学习曲线相当平缓。85.DataComPy试验对数据帧进行比较是数据工程中的常见任务,常用于确保两个数据转换方法间没有显著的偏差或不一致。DataComPy 是一个用于比较 pandas,Spark 或其他格式 DataFrame 的工具。这个库不仅能比较 DataFrame 的一致性,还能在行和列上对不一致的地方给出细致的洞见。DataComPy 还可以指定忽略掉无需展示的数值绝对/相对比较和已知差异。我们的一些团队将它用于了冒烟测试组件中,他们发现它能高效比对大数据量多字段的 DataFrame,与此同时它给出的报告也易于理解和应对。86.Pinia试验Pinia 是一个在 Vue.js 中使用的存储库和状态管理框架。它使用声明性语法并提供了自己的状态管理 API。与Vuex 相比,Pinia 提供了一个更简单的 API,简化了使用流程,提供了组合式 API,并且在与 TypeScript 一起使用时具有可靠的类型推断支持。Vue.js 团队认可 Pinia 作为 Vuex 的可靠替代品,目前它是 Vue.js 的官方状态管理库。总的来说,我们认为 Pinia 的简单性和易用性是非常不错的。87.Ray试验机器学习(ML)的工作负载正在变得越来越计算密集型。尽管用笔记本电脑开发训练模型很便利,但这样的单节点开发环境很难适应扩展需求。Ray AI 和 Python 代码从笔记本电脑扩展到集群的统一框架。它本质上是一个封装良好的分布式计算框架,集成了一系列 AI 库以简化 ML 的工作。通过与其他框架(例如,PyTorch 和TensorFlow 的集成,它可以用于构建大规模 ML 平台。像 OpenAI 和字节跳动这样的公司大量使用 Ray 进行模型训练和推理。我们还使用它的 AI 库帮助我们的项目进行分布式训练和超参数调优。我们推荐你在构建可扩展的 ML 项目时尝试使用 Ray。88.安卓适应性评估有些移动应用或者游戏非常消耗资源,他们可以在几分钟内导致散热过载。在这种情况下,设备会降低 CPU 和 GPU 的频率以降低温度,但游戏帧率也会随之降低。当散热情况有所改善时,设备的帧率会回升。如此循环往语言和框架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36复,软件会变得非常不稳定。Android Adaptability 是一套允许移动程序开发者根据动态的设备性能和散热情况进行调校的新类库集。安卓动态性能框架(ADPF)集成了提供设备热量信息的 Thermal API、帮助安卓系统选择 CPU 的最佳运行点以及核心配置的 Hint API。Unity 的自适应性能包也同时支持这两种 API,使用 Unity 进行开发的团队应该会觉得这很有帮助。89.Concrete ML评估在此之前,我们曾经标记过允许在加密过的数据上进行计算的同态加密技术。Concrete MLl 就是这样一个允许在隐私保护的环境下进行机器学习的开源工具。作为一个基于 Concrete 构建的工具,它帮助数据科学家们简化了完全同态加密(FHE)的使用,帮助他们将机器学习的模型自动转化为同态加密过的数据。此外,Concrete ML的内置模型中还有和他们的机器学习算法库几乎相同的API。你也可以通过Concrete ML的转换API将PyTorch 网络进行完全同态加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若在没有调校过的硬件 中使用 Concrete ML 会导致完全同态加密的速度变慢。90.Crabviz评估Crabviz 是一个用于创建调用图的 Visual Studio Code 插件。这些图表是交互式的,这在使用中等规模的代码库(例如微服务)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按文件分组显示类型、方法、函数和接口,并显示函数调用关系和接口实现关系。因为 Crabviz 基于语言服务器协议,只要安装了相应的语言服务器,就可以支持任意数量的语言。虽然这也意味着 Crabviz 仅限于静态代码分析,可能不足以满足某些用例。该插件是用 Rust 编写的,可在 Visual Studio Code Marketplace 上获取。91.Crux评估Crux 是一个用 Rust 编写的开源跨平台应用开发框架。受到 Elm 架构的启发,Crux 将业务逻辑代码作为核心,UI 层则使用了原生框架(如 SwiftUI、Jetpack Compose 以及 React/Vue),或者是基于 WebAssembly 的框架(如 Yew)。通过 Crux,你可以在 Rust 中编写无副作用的行为代码,并在 iOS、Android 和网页中共享。92.Databricks Asset Bundles评估Databricks 最近发布了 Databricks Asset Bundles(DABs)的 公开预览版,它包含在 Databricks CLI 0.205 及更高版本中,正成为打包 Databricks 资源进行源代码控制、测试和部署的官方推荐方式。DABs 在我们的团队中逐渐取代了 dbx。DABs 支持将工作流、作业和任务的配置以及要在这些任务中执行的代码打包成一个可以部署到多个环境的捆绑包。它附带了常见资产类型的模板,并支持自定义模板。虽然 DABs 包含笔记本模板并支持将它们部署到生产环境,但我们仍然建议不要将 笔记本用于生产环境,而是鼓励有意地编写生产代码,并采用支持此类工作负载的可维护性、弹性和可扩展性的工程实践。语言和框架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3793.Electric评估Electric 是一种用于移动和 Web 应用程序的本地优先同步框架。本地优先是一种开发范式,其中应用程序代码直接与嵌入式本地数据库对话,并通过双活数据库复制到中央数据库,在后台进行数据同步。使用 Electric,您可以将 SQLite 作为本地嵌入式选项,并将 PostgreSQL 作为中央存储。尽管本地优先极大地改善了用户体验,但它并非没有挑战,CRDT 的发明者们已经在 Electric 框架上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以减轻困扰。94.LiteLLM评估LiteLLM 是一个库,通过 OpenAI API 格式 的标准化交互实现与各种大语言模型(LLM)提供商的 API 的无缝集成。它广泛支持各类提供商和模型,并具备一个用于完成、嵌入和图像生成功能的统一界面。LiteLLM 通过将输入转换为匹配每个提供商特定端点要求的方式,简化了集成。在当前环境下,这特别有价值,因为缺乏标准化的 LLM 提供商 API 规范会导致项目中包含多个 LLM。我们的团队已经利用 LiteLLM 在 LLM 应用中更换底层模型,解决了一个重大的集成挑战。然而,需要认识到,它对相同提示的模型有不同响应,这表明仅仅一致的调用方法可能不足以完全优化完成性能。请注意,LiteLLM 还有其他一些特性,如 代理服务器,这些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95.LLaMA-Factory评估我们一如既往地提醒大家,非必要情况下,不要着急对大语言模型进行微调 这将增加显著的成本和专家资源负担。在必须微调的情况下,我们推荐 LLaMA-Factory。它是一个开源的、易于使用的 LLMs 微调和训练框架。支持 LLaMA、BLOOM、Mistral、Baichuan、Qwen 和 ChatGLM,它使微调等复杂概念相对容易理解。我们的团队成功地使用了 LLaMA-Factory 的 LoRA 调优来训练 LLaMA 7B 模型。如果您需要进行微调,这个框架是值得评估的。96.MLX评估MLX 是一个开源的数组框架,专为在苹果芯片上进行高效灵活的机器学习而设计。它使得数据科学家和机器学习工程师可以访问集成的 GPU,并在这个基础上选择最适合其需求的硬件。MLX 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诸如 NumPy、PyTorch 和 Jax 这样的框架。MLX 的特殊之处在于统一内存模型,它消除了 CPU 和 GPU 之间数据传输的成本,从而实现更高的执行速度。这个特性使得在诸如 iPhone 等设备上运行模型成为可能,为设备端的 AI 应用开辟了巨大的机会空间。尽管这是一个小众领域,但这个框架值得机器学习开发者社区尝试。语言和框架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3897.Mojo评估Mojo 是一种新的以人工智能为先的编程语言。它旨在通过将 Python 语法和生态系统与系统编程和元编程特性相结合,缩小研究和生产之间的差距。它是第一种利用新的 MLIR 编译器后端的语言,拥有零成本抽象、自动调优、及早销毁、尾调用优化和更好的单指令/多数据(SIMD)工学等炫酷功能。我们非常喜欢 Mojo,并鼓励您尝试一下。Mojo SDK 目前适用于 Ubuntu 和 macOS 操作系统。98.Otter评估Otter 是一个在 Go 语言中非竞争式的缓存库。虽然 Go 语言有几个类似的库,但我们想要强调 Otter 有两个原因:它具有出色的吞吐量并且能够巧妙地实现 S3-FIFO 算法,以获得良好的缓存命中率。Otter 还支持泛型,因此用户可以将任何可比较的类型用作键,并将任何类型用作值。99.Pkl评估Pkl 是最初在苹果公司内部使用、现在已开源的配置语言和工具。Pkl 的关键特性是其类型和验证系统,允许在部署之前捕获配置错误。它生成 JSON、.plist、YAML 和.properties 文件,并拥有广泛的 IDE 和语言集成,包括代码生成。100.Rust for UI评估Rust 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很多最近出现的构建工具和命令行工具都是由 Rust 编写的。我们现在观察到 Rust 有移植到 UI 开发领域的趋势。大部分偏向于在前后端使用统一代码语言的开发团队会选择 JavaScript 或者 TypeScript 作为后端语言。然而,开发者现在也可以通过 WebAssembly 在浏览器里使用 Rust 代码,而这正在变得越来越常见。另外,像 Leptos 和 sauron 这样的框架会更关注在网页应用开发上,同时 Dioxus 还有其他的一些框架在网页应用开发之外还提供了跨平台桌面以及移动应用开发的支持。101.vLLM评估vLLM 是一个具有高吞吐量和高效内存的大语言模型(LLM)推理和服务引擎,其特别有效的原因在于它可以对传入请求进行连续批处理。它支持几种部署选项,包括使用 Ray 运行时进行分布式张量并行推理和服务部署,在云中使用 SkyPilot、NVIDIA Triton、Docker 和 LangChain 进行部署。我们团队的经验是在本地虚拟机中运行基于 docker 的 vLLM worker,集成了与 OpenAI 兼容的 API 服务器,并在此基础上被一系列应用所利用(包括用于编码辅助以及聊天机器人的 IDE 插件)。团队对此反馈良好。我们的团队利用 vLLM 运行诸如CodeLlama 70B、CodeLlama 7B 和 Mixtral 等模型。引擎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可扩展能力:只需进行一些配置更改,就可以从运行 7B 模型转换为 70B 模型。如果您希望将 LLMs 投入生产,那么 vLLM 值得进一步探索。语言和框架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39102.Voyager评估Voyager 是为 Android 的 Jetpack Compose 构建的导航库。它支持多种导航类型,包括线性、底部表单、标签和嵌套,其屏幕模型与流行框架如 Koin 和 Hilt 集成。在多平台项目中使用 Jetpack Compose 时,Voyager 是实现跨所有支持平台的常见导航模式的优秀选择。近期,Voyager 的开发又重新活跃起来,并在 2023 年 12 月交付了 1.0 版本。103.WGPU评估wgpu 是一个基于 WebGPU API 的 Rust 图形库,它以能够高效处理 GPU 上通用图形和计算任务的能力而闻名。wgpu 旨在填补由于淘汰旧的图形标准(如 OpenGL 和 WebGL)而留下的空白。它引入了一种现代的图形开发方法,既适用于本地应用程序,也适用于基于 Web 的项目。它与 WebAssembly 的集成进一步使得图形和计算应用程序能够在浏览器中运行。wgpu 的出现是一种进步,使高级图形编程对 Web 开发人员更加可访问,应用范围更广泛,从游戏到创建复杂的 Web 动画,将 wgpu 定位为一种令人振奋的技术。104.Zig评估Zig 是一种新的编程语言,它与 C 语言有许多共同点,但具有更强的类型系统、更容易的内存分配以及对命名空间的支持等,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特性。Zig 的目标是提供一个非常简单的语言,具有直接明了的编译过程,最小化副作用,并提供可预测、易于追踪的执行。Zig 还简化了访问 LLVM 的跨平台编译能力。我们的一些开发者发现这个特性非常有价值,他们甚至在不编写 Zig 代码的情况下,也能使用 Zig 作为交叉编译器。我们看到行业中的团队使用 Zig 帮助构建 C/C 工具链。对于那些正在考虑或已经使用 C 的应用程序,Zig 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新颖语言。105.LangChain暂缓在上一期 Radar 中,我们提到了一些关于 LangChain 出现的批评言论。自那以后,我们愈发对其充满警惕。虽然这个框架为构建大语言模型应用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功能,但我们发现它使用起来很困难且过于复杂。LangChain 在这个领域早期获得了人气和注意力,这使得它成为了许多人的默认选择。然而,随着 LangChain 试图发展并快速跟进最新变化,开发者越来越难以跟上这些概念和模式的变更。我们还发现其存在 API 设计不一致且冗长的情况。因此,它经常会掩盖底层实际发生的情况,使得开发者难以理解和控制 LLMs 及其周围的各种模式在背后实际是如何工作的。我们将 LangChain 移动到了“暂缓”环,以反映这一点。在我们的许多用例中,我们发现使用更轻量的的专门框架进行实现就足够了。根据用例,你还可以考虑其他框架,如 Semantic Kernel、Haystack 或 LiteLLM。语言和框架 Thoughtworks,Inc.All Rights Reserved.40想要了解技术雷达最新的新闻和洞见?点击订阅,以接收每两个月一次、来自 Thoughtworks 的技术洞察和未来趋势探索邮件。Thoughtworks 是一家全球性软件及技术咨询公司,集战略、设计和工程技术咨询服务于一体,致力于推动数字创新。我们在 19 个国家/地区的 48 个办公室拥有超过 10,500 名员工。在过去的 30 年里,我们为全球各地的众多合作伙伴倾力服务,与客户一起创造了非凡的影响力,帮助他们以技术为优势解决复杂的业务问题。现在订阅

    浏览量8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09 4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23上海科技进步报告(83页).pdf

    上海科技进步报告编 委 会EDITORIAL BOARD主任骆大进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朱启高刘千伟陆 檩周 岚柏国强高召兵裘文进朱静蕾许 健陈 东郑长林秦文波谈 琳刘 斌孙真荣陈 超赵 明夏明林陶永华刘 燮张宏韬罗 毅胡鸿毅倪前龙陶昌盛00708095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上海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放在”的政治站位,坚持“四个面向”,聚焦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阶段使命目标,坚持全过程、全链条创新理念,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为主线,加强布局,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全力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INTRODUCTION前 言007080953.1 以产线牵引集成电路全链条突破3.2 以创新药械带动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3.3 以底层技术支撑人工智能迭代升级4.1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4.2 城市数字化绿色化建设迈上新台阶4.3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断提高4.4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强化1618192.1 聚焦战略重点领域精准发力2.2 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不断完善2.3 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走向深入22232527303436060709121.1 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1.2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建设1.3 高能级科研机构集聚发展1.4 科技领军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凸显目 录3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 抢占战略前沿领域制高点2 加强基础研究组织化实施152126051 打造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01综述007080955.1 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成效显著5.2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稳步推进5.3 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4042436.1 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不断提速6.2 张江科学城创新活力持续提升6.3 各具特色的科技园区持续发展壮大4750517.1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完善7.2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7.3 科技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7.4 科学普及能力建设不断加强545659618.1 全域创新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8.2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8.3 国内科技交流合作成果丰硕8.4 国际科技开放合作持续深化65687070数看上海科技智库看上海科技5 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7375396 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467 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538 构建开放创新网络6400708095加强顶层设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目标新任务加快明确。根据中央科技委部署要求,研究编制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政策文件,已于中央科技委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开展科创中心“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明确下一步主攻方向。服务国家战略,全力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壮大。国家实验室及基地高质量建设运行,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已取得硅光、部分脑区转录组及投射图谱、“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等一批原创成果。完成5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或新建(含参与外省市的17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发展,深化“双一流”建设,开展基础研究高地布局。支持国家科研机构强化原始创新和重大任务攻关,国际首次构建胚胎干细胞嵌合体猴,在物质科学、天体物理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激活创新源头,基础研究先行区深化建设。发布 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市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的实施方案,改革基础研究组织实施机制,强化“选人而非选项目”,实施长期稳定支持和长周期评价,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聚焦重点领域,战略前沿领域专项布局不断深化。发挥科技战略决策咨询机制作用,制订并实施计算生物学、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元宇宙、区块链、高温超导等领域专项行动方案,深化研究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6G、AI4S、养老科技等领域创新布局。综述SUMMARIZE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海科技创新工作坚持“四个放在”的政治站位,坚持“四个面向”,以全过程全链条创新理念,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跃升,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达4.4%左右。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4万家。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4850亿元,比上年增长21.1%。上海科技综合水平持续攀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 全球创新指数2023 中,上海-苏州集群排名上升至全球第5位;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 显示,上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年内,相关重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00708095打造高水平机构,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聚焦前沿领域和基础交叉学科,组建上海浦芯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院、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本土企业,一批高质量孵化器启动建设。围绕培育本土科技企业,出台 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启动飞镖创新中心、新微创源等7家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建设工作,成立上海“超前孵化”联盟。优化科技计划体系,科技投入重点进一步聚焦。建立健全重要领域行动方案制定实施与工作推进机制,优化科技攻关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聚焦投入重点、加大投入强度。三大先导产业领域重大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深入实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集成电路领域加快布局重大技术攻关。人工智能领域科技重大专项深入实施,成立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生物医药领域,全年新增获批上市1类创新药4款、3类创新医疗器械9个,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和黄医药呋奎替尼2款创新药在海外获批上市。战略前沿领域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任务深入实施,在量子科技、变革性材料、生命调控等战略领域积极承接国家重点研发任务,全年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9个。在大飞机、超限制造、卫星互联网、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科技创新赋能社会发展更加有力。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顺利建成并交付运营。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东海观测平台完成陆地建造。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燃料电池汽车系统研制及整车验证实现核心技术国产化。围绕数字化转型和城市治理需要,推动一批重大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一、聚力攻坚突破,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市区合力布局90余家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新增“探索者计划”合作企业3家,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企业,日均新增科技企业350余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8000家,累计突破2.4万家;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298家,比上年增长25.8%;科技小巨人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等惠企政策支持企业2500余家。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推动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并高质量运行。二、加速创新过程,创新链产业链更加融合同时,系统推进以下四个方面工作落地见效:00708095开工建设“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项目”,光源2期全面建成,谋划推动新一代光源设施预研,已建、在建和规划的设施达20个。引导大科学设施整体接入科技创新券工作体系,加快提升开放共享水平。推动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增强能力,做强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更加高效。深入推进国家赋权改革试点,6家试点单位完成成果赋权675项,转化金额10.7亿元。发布 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等系列文件,全市39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全球技术转移大会(InnoMatch)促成技术合作意向金额超50亿元,落地协议金额超9.5亿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新增国内分中心6家,促成项目落地29.11亿元。优化布局20家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上海技术交易所进场交易金额超300亿元。科技金融支持更加有力。积极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设立上海市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强化科技信贷政策供给,启动“沪科专贷”“沪科专贴”科创专项再贷款贴现工作,发布上海科创金融服务能力提升“20条”。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入库服务商达87家,入库企业增至2004家。89家上海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累计首发募资额和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大学科技园和各类科创承载区加快发展。制定发布 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各分园制定“一园一方案”。发布实施 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制定发布 上海市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行动方案。推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环上大科技园”等发展。布局建设“未来能源与智能机器人”和“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持续推动张江、临港等重点区域,以及杨浦、闵行、普陀、奉贤、青浦等区创新资源配置和专项任务布局。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快集聚。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和重点领域,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加快培养、引进和用好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高技能人才。2023年,上海新增两院院士18位、占全国新增院士总数的13.5%,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达253人。海外引才引智力度持续加大。推进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外国高端人才(A类)和专业人才(B类)认定范围。截至年底,累计核发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约43.4万份(有效期内证件数约5.7万份);其中,累计核发外国高端人才(A类)约8.3万份(有效期内证件数约1.6万份),数量均全国第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持续发力。针对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不断完善梯次衔接的人才资助体系。出台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项工作方案,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成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住企联合培养”新模式。搭建青年人才交流平台,开展专题培训、学术交流、研讨咨询等活动。优化科技人才职称评聘。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改革。三、培育人才队伍,创新动力活力有效激发00708095促进科技创新的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开展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和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 修订工作,将改革创新成果上升固化为法律制度;发布实施“放权松绑18条”、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政策;研究出台 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扩大预算和资金使用等自主权;积极开展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和“赛马制”试点;深化推进科技成果全部赋权和单列管理等改革试点,采用先投后股、拨投结合等模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化合作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运行。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券扩大覆盖面。国内科技合作有效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先后与宁夏、湖北、江西、福建三明等省市科技部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组织沪-疆、沪-滇、沪-琼等科技交流活动18场,促成合作项目54个。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稳步推进,在沪建设国际大洋钻探岩芯实验室和科学执行中心,推动平方公里阵列区域中心建设。新建5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3家国际技术转移及跨境孵化平台,政府间科技合作进一步巩固拓展。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浦江创新论坛影响力持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向论坛致贺信,共吸引32个国家和地区、12个国际科技组织的300余位嘉宾参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科技节、全球技术转移大会、首届全球创业投资大会(WeStart)等活动成功举办。成功申办到2027年世界科技传播大会双年会主办权。科研诚信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制订出台 上海市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办法,上海市科技信用信息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召开2022年度科技奖励大会,表彰一批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形成富有活力、敢闯敢拼的创新文化氛围。四、优化创新生态,各类资源要素汇聚融通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奖316项(人)首次评出4个特等奖科技功臣奖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国际科技合作奖1人10人2人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普及奖56项47项182项8项3040岁1154人45岁以下1863人50岁以下2220人42h%共2737人完成人00708095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3家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2家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揭牌成立;全市拥有“双一流”建设高校15所、建设学科64个,中国科学院在沪研究机构15家;培育建设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打造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关于促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发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发“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合肥实验室上海基地、广州实验室上海基地揭牌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揭牌成立李政道研究所发布南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蓝图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与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教基地开工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海设立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5月1打造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7月9月10月12月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获批1月00708095持续强化服务保障2023年上海市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工作要点关于优化地方财政支持资金拨付国家实验室通道与机制的补充规定印发深入实施在沪国家实验室人才发展若干意见,完善租房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保障;累计获批市级人才计划68人,面向青年科研人员举办“唯实”讲堂工作机制人才保障做强国家实验室体系,3家在沪国家实验室持续高水平运行,加快培育一批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推进在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聚焦重点领域和前沿方向,构筑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体系。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1.1在沪国家实验室及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在沪国家实验室34体系取得硅光、部分脑区转录组及投射图谱、“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等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推动与长三角地区龙头领军企业、高校院所及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3家国家实验室4家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34张江实验室浦江实验室临港实验室合肥实验室上海基地、广州实验室上海基地揭牌成立2家国家实验室上海基地积极筹建,上海长兴海洋实验室依托事业法人机构已启动筹建,上海吴淞材料实验室完成机构注册06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有力推进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体系不断壮大牵头完成重组26家,新建9家,参与外省市重组17家2月,发布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方案(20232025年),面向前沿领域与重点产业方向开展布局,首批对信息、医药2个领域开展遴选建设年内新增建设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5家,累计184家落实 关于支持在沪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已完成重组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予以经费奖励补助科技部、财政部设立国家实验室科研专项,在沪国家实验室地方支持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经费支持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上海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6年)出台,引领高等教育优化调整改革发展路径。年内,上海高校新增入选两院院士13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建设1.2张江实验室研发大楼主体结构封顶临港实验室临港园区桩基开工浦江实验室永久用房项目开工基本建设07上海高校开展高峰学科建设75个上海14所高校的50个学科入选软科“中国顶尖学科”,占全国16%,居全国第二11月ESI中国内地高校排名显示,上海高校17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百分之一,3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较上年新增2个)上海科技大学“研发颠覆性基因解码技术,描绘世界首张扰动图谱”入选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实验证实超导态分段费米面”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上海高校牵头建设8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含“十四五”储备项目)高校与国家实验室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依托高校建设的2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由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组建的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获科技部批复,成为上海市首个牵头建设的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上海高校基础研究高地建设,打造基础研究的前沿重镇和全球英才的学术殿堂,复旦大学成立相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成立思源研究院布局建设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30家、上海市协同创新基地42家,14所高校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卓越工程师培养专项工作方案 发布,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揭牌成立,同时成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教融合共同体,并开展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首批试点;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并开展建设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所高校开展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提升高校育人成效截至年底,建设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30个推进“双一流”建设强化高校基础研究与创新策源能力08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晶体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支撑“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紧急需求参与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设,组学数据百科全书系统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跨/多组学研究项目推进闵行基地建设,支撑核糖核酸功能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发展充分发挥大院大所大平台集聚优势,中国科学院在沪科研力量加强原始创新和科技攻关,提升战略科技力量骨干和带头的作用。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强化高质量发展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持续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发机构建设。高能级科研机构集聚发展1.3科研院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高质量保障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国科学院部署9个在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含“十四五”储备项目),深度参与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国科学院在沪“十四五”科教基础设施,已建设14个,5个新一批科教基础设施纳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年度重点工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教基地开工建设持续推动“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和“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2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上海硅酸盐所上海营养健康所分子细胞卓越中心00708095加快布局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优化、整合和拓展经验做法,形成并发布 关于促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与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支持促进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长三角地区科学中心建设,推动VLBI测轨分系统长白山、日喀则观测站建设持续推进面向二氧化碳的光子科学建制化研究平台,启动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研发和验证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科教基础设施及研发平台建设,支撑航空航天领域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突破14nm及以上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制造技术并实现规模量产研发的3款1类创新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200kW高温制氢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示范应用牵头2项国际电信联盟标准获批立项完成中欧合作SMILE科学卫星星箭联合试验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大气一号”大气激光雷达首次获得全球夜晚和南北极碳数据研制高分辨率光学相机搭载于齐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试点“预算负面清单”支持方式试点重大项目支持方式试点顶尖领衔科学家支持方式高水平推动原始创新和科技攻关创新探索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机制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高比例胚胎干细胞贡献的出生存活嵌合体猴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兆比特率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解析首个Piezo复合物三维结构实现首次对黑洞阴影和强大喷流一起成像上海天文台上海高研院上海技物所、卫星创新院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上海期智研究院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10对社会力量兴办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备案的方式纳入跟踪、引导和资助体系,鼓励其承担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公共职能,形成各类研发机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关于促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发布聚焦区块链、数字与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等领域,配置优质创新资源,培育一批引领创新方向的新机构,加快汇聚海内外英才,在全球健康等领域筹备建设新机构。以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上海需求、集聚领军人才为核心使命,重点培育2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建设200家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目标2025强化平台机构的战略布局,全球遴选顶尖人才领衔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集聚一流创新人才及团队,配置优质创新资源,培育一批引领创新方向的新机构。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与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主要内容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界定范畴明确备案程序与条件明确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明确评价结果及支持方式上海浦芯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院7月注册设立,年内25名全职科学家入驻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9月注册设立,打造融合人工智能与基础研究的协同创新平台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依托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推进筹建工作,11月注册设立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11月注册设立,开展数学领域基础研究和跨学科交叉应用新成立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00708095李政道研究所取得首次发现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给出暗物质的亮度极限、发现M87星系中黑洞喷流周期性进动等重要成果,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上海期智研究院初步实现智能人形机器人硬件实体,首创“神经网络地图先验”方案并形成实际应用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集成电路研究平台实验室完成关键设备国产替代测试上海浙江大学高等研究院持续做实“计算”功能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发布面向Web3.0的BSIM卡(区块链sim卡)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共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上海)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全部单体结构封顶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积极承接国家先进计算等重大项目上海处理器技术创新中心建成高性能并行模拟平台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机构不断加强相关领域人才、设施等科研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激发高成长性企业创新活力,支持以领军企业牵头主导,联合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打造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提升对科技龙头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政策支持服务。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于5月揭晓,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获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凸显。科技领军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凸显1.4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发现偏微分方程的薛定谔化方法,发布国内首款多体问题计算软件“微著”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土建工程基本完工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快建设00708095303项获奖项目中,企业牵头或参与项目182项103项高等级奖项(特等奖及一等奖)中,企业牵头或参与项目62项首次设立重点产业创新组,三大先导产业领域获奖项目30个,其中生物医药11项、集成电路10项、人工智能9项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突破300mm硅片关键技术,解决中国集成电路领域“能否生存、可否发展”的大问题,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创立,凭借自主创新的镜像铣核心技术,为国产大飞机研制与批量生产提供关键支撑,获技术发明奖特等奖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由华东理工大学科研团队创立,突破了利用大肠杆菌生物制造高成骨活性rhBMP-2技术,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获技术发明奖特等奖企业牵头和承建13家在沪全国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基地,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引导科技型骨干企业牵头构建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支持各类高成长性企业和研发机构升级打造创新型企业总部,培育壮大更多高能级创新主体。龙头企业牵头打造高能级创新联合体成效显著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库,聚集一批科学家和优势研究团队,建设一批联合实验室,开展一批航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牵头高速磁浮运行控制系统国产化研制开放式创新中心、华润国邦(上海)医药有限公司牵头上海国际医学成果转化创新中心建设浦东新区新授牌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25家,累计设立90家,服务企业3000余家宝山区揭榜“建设多主体全链条的创新联合体”国家创新改革试点,形成首批创新联合体备案名单,启动建设2家出台 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认定和奖励管理办法,首批40家创新型企业总部获授牌90%以上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占有率居前60%以上企业近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30%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不断涌现为投身重点产业企业定制特殊赛道布局大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打造创新型企业总部00708095科创板上市企业566家,其中上海89家,排名全国第二科创板企业累计首发募集资金9038.8亿元,其中上海2284.9亿元,排名全国第一总市值6.5万亿元,其中上海1.5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一独角兽企业2023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在中国上榜的316家独角兽企业中,上海共有上榜企业66家,总估值11147亿元,占比20.8%。首批5家科创企业培育库示范服务基地获授牌累计入库企业2004家(新增254家),累计入库服务商87家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累计为59家企业提供授信17.4亿元,为2家企业提供并购贷款6亿元围绕科技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发展需求,实施“点对点、组合式”政策支持服务;充分发挥科创板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完善“浦江之光”企业库和政策库,设立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中心(上海),提升挖掘和服务优质科创企业水平。科技领军企业和高增长企业加速成长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覆盖范围拓宽63.6%企业估值达百亿元估值500亿元以上企业估值300亿元500亿元企业估值100亿元300亿元企业三大先导产业20家占上海独角兽企业的30.3%人工智能企业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生物医药企业2家6家34家8家7家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0070809501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问题,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带动性布局,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健全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深入实施“探索者”计划,鼓励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强化基础研究发展。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实施长期稳定资助和长周期评价,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高风险、高价值研究。全年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9项(累计1385项)全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00个新增3家企业加入“探索者”计划,资助项目19个全年,上海科学家在 细胞自然科学 三大期刊发表论文120篇2加强基础研究组织化实施累计启动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25个00708095截至年底,累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929项,获中央财政资金预算支持333.04亿元全年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9项(累计1385项),获中央财政资金预算支持28.03亿元(累计预算支持193.11亿元)截至年底,累计牵头承担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74项,获中央财政资金预算支持18.25亿元01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前沿科学,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重要抓手,布局实施基础前沿重大战略项目,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强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重点支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以及新兴交叉前沿领域和重大方向。聚焦战略重点领域精准发力2.1基础研究战略布局加快完善开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积极承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承接国家重要任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推进一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截至年底,全市共启动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25项聚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四大领域,支持开展前沿探索,45个项目获立项制定发布合成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设立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重点专项,27个项目获立项面向“重大需求”,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突出“前瞻引领”,持续提升原创能力瞄准前沿“新赛道”,推动全链条一体化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0708095项目类型全年,上海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00项,经费合计339644.66万元。积极发起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持续深化基础研究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基础研究全方位国际开放合作格局。注:*表示重大项目以课题为单位拨款,此处非实际拨款金额;*表示总计为资助额这一列的加总,因此重大项目的项目中下设课题的金额会被重复计算大科学计划(工程)深入推进2023年上海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项目申请重大项目-课题申请重大研究计划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专项项目总计20522075554.5022935.0013873.50*10680.7712175.005868.0059730.0014600.0020880.004000.0017997.0020292.004847.997421.4095.0017494.50339644.66*立项数(个)项目类型资助额(万元)扎实推进“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积极发起“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大科学计划绘制猕猴全皮层细胞分型与空间转录组图谱建立国际上最大的小鼠单神经元投射图谱数据库0102召开第4届国际人类表型组研讨会暨第5届中国人类表型组大会表型组学(Phenomics)期刊被PubMed Central数据库收录,累计下载20.8万余次Phenomics承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00项00708095优化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强长周期、包容性支持,联合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持续推进“探索者计划”,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落实好企业基础研究投入的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加快构建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机制,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吸引、集聚更多基础研究领域优秀人才和资源,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鼓励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落实税收扶持政策,拓宽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的双向链接通道。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不断完善2.2新增鸿之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3家企业(累计6家)加入“探索者计划”,共同开展基础研究任务部署,全年资助项目19个,经费总计950万元,其中企业投入占3/4持续推进“探索者计划”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不断健全积极参与“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大科学工程牵头中国SKA区域中心国际工作组团队开展国际联测工作作为SKA区域中心指导委员会中方代表参加SKA区域中心指导委员会会议,推动SKA区域中心建设中澳签署关于SKA区域中心的合作备忘录全年资助项目27个,其中上海单位承担21项联合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深度参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提出的中国成为未来大洋钻探平台提供者的方案得到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家的支持完成 中国大洋钻探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252035)030400708095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2年多以来,围绕基础研究的立项机制、支持方式、管理模式、成果评价等环节,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研究提出更加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管理举措。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走向深入2.3发布 上海市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合同登记操作指引(试行)上海市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操作指引(试行),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基础研究发展制定企业出资基础研究税收优惠政策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科技成果涌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剖析阿片受体通用的激活机制及对下游Gi蛋白的选择性特征,研究成果发表在 细胞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实现普适的动态动力学不对称酮加成反应,发展从易得的消旋酮原料直接转化为含2个连续手性中心的复杂叔醇的新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 科学1月2月4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等合作绘制猕猴大脑皮层的细胞类型分类树,并揭示细胞类型组成和灵长类脑区层级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发表在 细胞华东理工大学与合作者揭示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效倒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掩埋界面缺陷的方案,研究成果发表在 科学7月支持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实行长期稳定支持和长周期评价坚持“选人而非选项目”00708095上海科学家在脑科学、量子科技、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全年,上海科学家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细胞自然科学 发表论文120篇,占全国(不含港澳台)的26.2%,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2篇,占全国(不含港澳台)的20.3%。上海科学家在全球顶尖三大期刊发表论文数稳居高位其中第一作者单位或者通讯作者单位发表21篇,占全国的20.8%复旦大学首次从能源系统统筹的角度提出中国加速发展光电和风电、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最优路径,并揭示中国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的潜力和成本,研究成果发表在 自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发现B类GPCRs的新型小分子激动剂结合口袋,研究成果发表在 自然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成功构建高比例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出生存活嵌合体猴,研究成果发表在 细胞同济大学精准合成2种全新的碳分子材料芳香性环型碳C10和C14,并精细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研究成果发表在 自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首次获黑洞磁场囚禁吸积盘形成的观测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 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发一种高分子拓扑界面外延技术,实现铁电聚合物中的庞电卡效应,并揭示拓扑外延的极化界面在外加电场调控下的熵变机理,研究成果发表在 科学其中第一作者单位或者通讯作者单位发表26 篇,占全国的17.9%其中第一作者单位或者通讯作者单位发表15篇,占全国的25.4%占全国的26.8%占全国的24.6%占全国的30.38篇科学59篇自然23篇细胞9月11月12月7月00708095聚焦国家科技战略需求,深化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集成电路领域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生物医药领域瞄准关键技术攻关和高端产品研制,加快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领域强化战略研究和前瞻布局,支撑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产品迭代升级。PD-1抑制剂阿得贝利单抗(艾瑞利)获批上市MET抑制剂谷美替尼(海益坦)获批上市傅利叶智能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GR-1达闼机器人发布业界首个机器人多模态大模型RobotGPTRANKL抗体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津立泰)获批上市国内首片300mm射频SOI晶圆制备完成国产抗癌新药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发布3月3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7月9月10月直观复星研发的国产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上市小分子抗肿瘤原创新药呋喹替尼在美国获批上市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发布伏羲次季节气候大模型11月12月新型冠状病毒口服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民得维)获批上市1月00708095深入推进以张江为主体,以临港和嘉定为两翼的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持续推进集成电路关键装备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在集成电路与未来智能汽车等交叉领域加快布局,抢抓关键核心技术,实施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与前沿技术攻关。以产线牵引集成电路全链条突破3.1持续做强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平台功能,形成覆盖研发、中试到量产的集成电路重要产线布局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成立未来车脑芯片专项瞄准集成电路与未来智能汽车交叉融合发展领域,开展未来智能车用高算力芯片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与前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研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推进重大平台及工程加快建设制备国内首片300mm射频SOI晶圆,突破300mm SOI晶圆制造技术发布MEMS标准工艺模块及90nm硅光集成工艺2项国际先进水平技术成果实现百兆比特率的实时量子密钥分发助力“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突破255个光子操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光学忆阻器专项研发智能纳米光芯片基础原件光学忆阻器,突破钙钛矿纳米晶制备关键技术,成功制备第一代光学人工智能芯片,研究成果发表在 自然(Nature 、Science科学()等国际顶级期刊)22聚焦生物医药前沿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制订并实施专项行动计划,推进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的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能力,加快推动国产创新药与医疗器械开发和上市。以创新药械带动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3.2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 产 业 集 群 行 动 方 案(20232025年)上海市计算生物学创新 发 展 行 动 计 划(20232025年)依托中山医院等单位加快建设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持续推动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在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布局新建2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累计建设27家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高端制剂中试技术服务平台揭牌运行科济生物与金山医院合作建设“前院后工厂”模式的细胞治疗产业示范基地制订实施重点领域专项行动方案推进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23旺实生物研发的氢溴酸氘瑞米德韦获批上市,是上海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盛迪医药研发的阿得贝利单抗获批上市,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首个针对小细胞肺癌适应证的PD-1抑制剂海和药物研发的谷美替尼获批上市,是国内首个一线治疗具有间质-上皮转化因子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MET抑制剂津曼特生物研发的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IgG4亚型全人源抗RANKL单克隆抗体4个1类创新药博动医疗研发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计算软件获批上市9个3类创新医疗器械全年,上海创新药械数量保持领先,新增获批上市1类创新药4个、3类创新医疗器械9个。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联影医疗研发的放射治疗计划软件获批上市美杰医疗研发的多模态肿瘤治疗系统获批上市艾康特医疗研发的硬性巩膜接触镜获批上市微创电生理研发的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冷冻消融设备获批上市捍宇医疗研发的二尖瓣夹系统获批上市康沣生物研发的冷冻消融设备、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获批上市24深入贯彻国家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发布 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着力打造AI“模都”;加快布局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载体,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举办创新赛事,推动人工智能成果落地。3.3发布 上海市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若干措施(20232025年),围绕支持大模型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要素供给能级、推进大模型创新应用、营造一流创新环境4个方面发布11条举措,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蓬勃发展政策体系激活创新动能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在徐汇揭牌上海首家生成式人工智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挂牌大模型测试验证与协同创新中心成立通用机器人产业研究院、临港机器人产业基地揭牌大模型语料数据联盟成立创新平台加速布局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AI for Science专题论坛”成功举办人工智能框架生态峰会2023成功举办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功举办高水平交流持续深化商汤科技、MiniMax、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机构的3个AI大模型产品通过首批国家大模型备案傅利叶智能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GR-1达闼机器人发布业界首个机器人多模态大模型RobotGPT直观复星研发的国产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上市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发布伏羲次季节气候大模型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以底层技术支撑人工智能迭代升级25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若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打造上海科技创新“核爆点”;数字化赋能城市经济、生活和治理,科技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完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链条,营造活力迸发的良好创新生态。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全球首套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列化大容量电机下线5月4抢占战略前沿领域制高点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 发布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发布6月7月8月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H-70主机系统发运全球首台EXL-50U紧凑型聚变装置真空室整体交付首批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11月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TEU核动力集装箱船KUN-24AP发布全球首艘13000TEU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交付国家管网储能技术公司在沪揭牌12月海空两栖航行器“哪吒F”跨介质飞行器成功研发3月上海市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行动方案 发布00708095开展国产化燃料电池系统研制及整车验证,突破车用燃料电池寿命优化等技术,形成硫化物全固态动力电池等产品级创新成果实现全氟质子交换膜、高通量气体扩散层、长寿命低成本膜电极等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样件设计研发能源装备制造技术不断革新聚焦能源装备制造,攻克一批先进设计和制造工艺关键技术,不断提升高端装备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赋能国家新型工业化建设。国内最大容量80MW级超高速变频防爆同步电动机发布风电塔筒高强钢BWind系列产品发布全球首套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系列化大容量电机下线全球首台GT36-S5型H级重型燃机投入商业运营国内单体产氢量最大、低能耗2000Nm3/h碱性电解槽发布海神平台16 MW全海域大容量机组下线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H-70主机系统发运全球首台EXL-50U紧凑型聚变装置真空室整体交付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新兴数字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集聚创新要素,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4.1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持续推进厚植汽车“新四化”发展优势,聚焦国产化燃料电池核心部件与关键技术攻关,持续开展加氢站核心设备研制,推进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进步。4月5月6月8月9月11月300kW燃料电池电堆测试设备实现国产化液驱增压系统、隔膜压缩机等加氢站核心设备完成国产化样机试制公交纯电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评估和安全预警技术体系建立特斯拉首个海外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户临港ONOFF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空天深海研发制造加速落地出台 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研制发射一批试验卫星,积极践行航空强国战略;聚焦大飞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制造,推动大飞机产业向型号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方向迈进;加快研制主流船型产品,推动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天舟六号、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等成功发射,承担对接机构、测控通信及总体电路等设备和系统研制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1箭41星”刷新国内一箭多星发射纪录国 内 首 颗 低 倾 角 轨 道 降 水 测 量 卫星风云三号G星发射成功首批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和德三号AE星(交通六号十号卫星)等一批组网星成功发射齐鲁二号、三号卫星成功发射,完成齐鲁卫星星座一期遥感卫星组网运行,成为国内首个基于激光通信互联的遥感小卫星星座ARJ21支线客机在印度尼西亚完成海外商业首航;医疗机完成适航批准;首批2架客改货飞机交付截至年底,ARJ21客机获28家客户775架订单,累计交付122架机,运营459条航线,通航140座城市助力国家航空航天战略工程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全球装箱量最大级别的24116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交付全球首艘13000TEU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交付全球首艘93000m3超大型液化气船命名交付深海远洋装备产业高地加快建设大飞机产业链进一步升级海空两栖航行器“哪吒F”跨介质飞行器成功研发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TEU核动力集装箱船KUN-24AP发布5月,由上海虹桥机场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截至年底,累计获31家客户1061架订单C919ARJ21C929完成主要机载系统的需求分析、确认系统级需求及系统级需求向飞机级需求链接实现飞机和系统架构的综合安全性评估优化全机气动布局方案28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提质增效基于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赋能,聚焦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发展,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航空、港口等领域自主工业软件研发,着力提升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新材料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持续提升先进复合材料、高端功能材料与航空航天材料等关键材料技术成熟度,着力支撑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攻克SiC/SiC涡轮外环关键制造、石墨烯/铜复合导线连续制备等技术研制大吸附容量、长循环寿命、高选择性、高通量锰基锂离子筛材料高强度高弯曲高耐蚀钢DP1310GA全球首发新型镍钴基变形高温合金GH4251工程化试制完成建设空间站材料实验柜用地面调控装置,开展高温材料空间样品地面筛选测试高端功能材料航空航天材料先进复合材料0102自主研发完成分布式工厂工业互联平台,支撑C919分布式供应链体系由“管理分工”向“生态化协同”模式转变自主研发完成国内民机领域首套三维数字化测量分析软件,大幅提升国产大飞机装备效率研发完成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操作系统,助力洋山4期整体运行效率提升29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助力上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城市数字化绿色化建设迈上新台阶4.2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面推进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城市时空底图”和市级城市信息模型平台,着力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持续加速生活数字化转型场景升级,不断提升经济、生活、治理等领域数字化水平。新兴数字产业持续壮大围绕元宇宙、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制订实施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方案,加快平台、项目、资金、人才一体化布局,提升新兴数字产业集聚度与显示度。发布 上海市“元宇宙”关键技术攻关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沉浸式技术和Web3技术两大主攻方向发布 上海区块链关键技术攻关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聚焦新型体系架构、资源调度与管控、信任增强三大主攻方向国内首个数据交易链1期建成上线城市级区块链数字基础设施“浦江数链”上线AI城市元宇宙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宝钢、东方明珠、中共一大等首批10个元宇宙应用场景基本建成聚焦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4个方向,组织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未来产业“揭榜挂帅”项目89个第2届世界元宇宙大会、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全球元宇宙大会(上海站)举办交流合作和生态环境提升顶层设计助力产业发展重要平台和项目加快布局30嘉定建成全国首个“车城网”实体数字孪生平台和轻量化、规模化车路协同环境同济大学、上海申通与中车四方联合共建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首批智能网联出租示范运营正式启动,6家企业获示范运营资格市级城市信息模型平台赋能城市体检、城市更新零覆土大尺度无工作井盾构隧道新技术应用于龙水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全生命期数字孪生平台、风貌要素全过程管理系统推动新昌城、弘安里、上海音乐厅等历史建筑保护依托“1亭1号1网”,推进打造“智慧守沪”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建5G室外基站超7.7万个、5G室内小站35万个、数字电话亭35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覆 盖 工 程”覆 盖2003个小区物联网数据卡用户数超1.4亿户发布 上海市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办法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PROFILE发布“工赋链主”培育企业15家,智能工厂网络、可信数据空间、供应链金融等数字供应链推进建设工赋智联运营中心建成上线,打造数字化转型一站式供需对接平台累计建成国家级标杆性智能工厂3家、示范性智能工厂19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11个赋能民生需求保障数字基础底座推进布局数字化激发经济新动能数字化赋能城市新生活31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发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支撑力与带动力,举办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不断完善“双碳”技术创新体系;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提升现代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首个海外分支机构绿色技术银行曼谷中心揭牌推进38万吨产能的绿色甲醇燃料项目落地长三角发起“工银绿色银行碳中和合作联盟”,签署400亿元绿色技术转移转化专项授信协议国家管网储能技术公司在沪揭牌开展建筑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发布 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行动计划(20232025),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规模突破千万平方米全国首套200kW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系统运行全国首台镁基固态储运氢车发布全国首条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系统电堆自动化产线下线“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网并行,基层数字化减负增能取得阶段性进展保障超大城市公共安全,研发自然灾害、城市火灾、水域航道监测预警技术与平台,建设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平台建成生活数字化转型重点场景35个,加快74个“揭榜挂帅”示范场景打造,完成便捷就医、交通MaaS、教育数字底座等升级版场景建设,建成478个数字伙伴微站点打造“数字孪生城”超级场景,初步完成临港新片区数字孪生基础平台建设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开馆运行,“数都上海”创新生态HUB启动建设“双碳”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构筑数字化提升治理效能绿色技术银行建设推进新型能源技术水平提升重点场景迭代升级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发布 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23202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量实验室”研究编制上海市污染地块“环境修复开发建设”协同治理系列技术指南开展河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高度城市化平原河网精细化模拟技术及智能化决策支持应用研究开发固废碳管家数字化平台,实现固废处理设施全环节实时碳足迹多维分析与碳资产管理,应用于13座焚烧厂和湿垃圾厂科技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完成 上海市种子条例立法工作,明确农业、科技等部门加强种业创新资源整合和利用抗除草剂一级优质米品种“沪稻68”、耐热青菜品种“艳青”选育成功中华绒螯蟹体系种源应用不断扩大,扣蟹良种覆盖率达20%,成蟹达80%,建成上海市首个中华绒螯蟹良种场全年自主选育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7个、省级审定15个,获植物新品种权81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企业1138家、产品2403个,获证产量160.81万吨,认证率31.8%,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推动水稻品种“申优28”、鲜食玉米新品种“黑金699”和灵芝品种“沪农灵芝HST”等600余项农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落地,累计金额1.9亿余元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力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防控土壤修复水环境治理固废处置种质资源成果转化知识产权33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形成集平台服务、人才培养、大企业合作、展览活动于一体的技术转移服务网络新增国内分中心6家,累计国际分中心11家、国内分中心38家,促成实际落地签约29.11亿元上海技术交易所设立生物医药专板,构建“3 X N”全国技术交易网络,投放全国首单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贷款全年进场成果4638个、成交金额189.37亿元,累计进场成果9528个、成交金额325.17亿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累计集聚人才4200余名,孵化企业320余家,服务收入37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69项,省部级项目79项,获发明专利770余件、软件著作权登记520余项,参与制定标准197部,获行业资质85项加快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破除阻碍技术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藩篱,持续激发市场活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断提高4.3技术合同服务网络不断扩展全年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50824项,成交金额4850.2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2.8%、21.1%。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上海技术交易所、15家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为驱动,探索建立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建设。成交金额2024.29亿元占比41.731.32亿元占比37.84.59亿元占比20.56669项占比72.1664项占比26.9I1项占比1.0%成交数长三角地区国外国内其他省市(除长三角地区)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自2022年8月平台启用以来,汇聚企业需求4483项、科技成果3360项,投递解决方 案 2 3 9 9 条,对 接 率 超63%,达成对接意向1635项,意向签约额近53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不断深化发布 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初步形成主体广泛参与、服务有效支撑、政策有力保障的“立体化”持续推进模式。完成国家赋权改革试点任务,上海6家试点单位完成成果赋权675项,涉及转化金额10.66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以全球技术转移大会、InnoMatch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为抓手,构建支持产品创新、资源汇聚、创新者集聚的开放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7项改革任务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建立专业高效的科技成果运营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相关人员激励制度建立科研人员创业企业发展通道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截至年底,平台技术经理人累计参与供需对接14882人,参与机构302家,协作奖励发放超144万元人才协同与大企业共建产业创新中心,吸引近30家大企业入驻产业引领平台用户遍布10余个国家全球布局长三角技术经理人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中国商飞等14家单位建立技术转移人才实训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开展技术转移方向学历教育培养学生189名;非学历培养初、中、高级技术经理人2947人次探索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上海模式”InnoMatch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2项配套指引1项保障任务建立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与合规交易保障机制配套 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制度指引上海市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操作指引,赋权试点推广至全市39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35科技企业培育体系不断完善惠企政策进一步深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享受企业3000余家,减免所得税248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企业4万家,加计扣除金额近3300亿元,减免所得税825亿元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享受企业146家,减免所得税13.17亿元持续实施企业技术中心专项信贷支持事项“免申即享”,累计服务创新型企业5676家,累计发放资金4709.06亿元科技创新券效能持续发挥企业在申领环节可“免申即享”,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大幅提升13家服务能力强、服务质量好、服务信用佳的服务机构获“白名单”评定,享受“绿色通道”,兑付周期显著缩短全年累计465家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券购买创新服务641次,合计5552万元。其中,仪器共享类超250家单位参与;技术转移类带动企业获融资金额4.94亿元,形成或购买新专利153件构建渐进培育、梯度发展的格局体系,加快大学科技园、市区共建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发展,大力支持科技企业成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强化4.4科技企业政策供给扎实落地培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为梯度的科技企业,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提供不竭动能。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入库21298家,比上年增长25.8%高新技术企业:新认定超8000家,有效期内2.4万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新立项支持155家,累计扶持2808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新认定42家,有效期内24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685家,国家重点支持123家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创业空间载体加快建设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6月发布)实施“硬科技”孵化提升行动、孵化人才培育行动、金融赋能助力行动、全球创新网络融入行动、区域创新发展增能行动等5项行动启动飞镖创新中心、新微创源等7家高质量孵化器建设联合爱思唯尔等国际高端科技智库,加快前沿赛道梳理和未来产业分析成立上海“超前孵化”联盟,举办高质量孵化器发展论坛全力打造一批具有“硬科技”孵化服务能力、资源集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创新辐射带动能力的高质量孵化器上海市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行动方案(12月发布)围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理念强化、服务能级提升、创新生态营造四大工作原则,提出4个方面15条具体举措推动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对照学科、区域实际,差异化发展,推动4家地方高校筹建或培育市级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生态优化升级制定发布 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上海市大学科技园改革发展行动方案,培育高质量孵化器,加快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集聚区等各类空间载体建设,激发企业创新创业动力。到2027年,高校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联动”进一步融合发展,更加凸显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首站和区域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的属性各类双创载体超500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5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4家各类载体经营场地总面积超384万平方米入孵企业和团队近3万家累计毕业企业超6300家37杨浦宝山创新创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发布 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推动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所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华东师范大学“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落地“大零号湾”估值亿元以上企业112家,其中30家企业市场估值超10亿元上海科学院与闵行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生命健康创新药物关键技术和相关产品研发发布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新一轮发展规划(20232025)助力杨浦区获批为首批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试点)嘉定启动 嘉定区深化校地合作建设千亿级科技园发展规划 编制成立自主智能交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共建德国电池安全中心中国研究院,累计设立联合实验室13家做强“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We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等活动,拓展创业企业发现机制,打造有影响力的市场化创新创业品牌活动。举办首届全球创业投资大会(WeStart)聚焦生物医药 大健康、人工智能 大数据、先进制造 ESG“3 3”硬科技赛道吸引全球创业项目1000余个、孵化机构500余家和投资机构200余家参会撬动投资基金百亿元嘉定同济大学科技园落成启用宝山环上大科创街区新增产业化基地4个宝山环上大科技园闵行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闵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38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不断加大海外引才引智工作力度,积极出台吸引集聚服务外国人才相关便利化举措,不断优化完善外国人才工作生活综合环境。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集聚效应,加快培养、引进、用好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全国首创开展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审办法 发布创设“海智汇”华侨华人活动品牌5月成立市欧美同学会科技系统分会8月举办2023年“海聚英才海外名校STEM专业博士上海行”活动9月举办第6届“到上海去中欧创新与职业发展论坛”10月上海连续13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11月5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6月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科技创新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工作的若干措施发布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 发布4月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稳步推进人才支持计划和项目,创新人才培育体系逐渐优化,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科技人才服务品质有效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成效显著5.1科技人才培育体系加速优化不断优化整合人才支持计划和工程,形成以人才成长规律为根据、以项目为载体、以团队为支撑的层次分明、各有侧重、较为完整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新入选95人上海杰出工程师(青年)新入选10人,累计19人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新入选35人,累计105人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新入选256人,累计554人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新入选30人,累计283人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新入选795人,累计3230人浦江人才计划(A类和B类)新入选198人,累计2993人上海杰出工程师新入选10人,累计20人启明星项目新入选199人,累计3665人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新入选599人,累计3454人曙光学者新入选59人,累计1514人东方英才计划青年教育平台新入选200人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新入选150人,累计2316人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教育平台新入选100人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加强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全周期、全链条培育,持续完善分阶段分谱系的人才资助体系,更大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挑大梁,为青年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上海高校研究生在校生24.27万人,其中博士生5.10万人、硕士生19.17万人,共有博士学位授予高校23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持续开展“青年英才培育计划”“青年博士后合作导师支持计划”“博士后倍增激励计划”“未来人才支持计划”,并新增“抢占制高点青年攀登计划”强化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搭建青年科技人才学习交流平台发挥上海科创启明星协会、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等平台作用,组织开展青年科技人才座谈会、学术论坛、调研走访等学术交流活动开展“院士专家面对面”青年科学家沙龙活动对接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科研院所、高校及系统单位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开展培训、学术交流、研讨咨询等主题活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创新人才服务品质推动落实 上海市人才安居工程实施意见,组织申报市级人才租房补贴,全年共推荐2796人次开展2023年“潮涌浦江,再启征程”云选会系列活动,指导相关单位在海聚英才平台发布岗位需求面向市区两级,宣贯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使用等文件精神,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平台报道青年科技人才事迹在全国首创开展中青年工程师创新创业大赛,20个优秀创新创业型项目获得优胜奖,120名参赛人员经考核认定取得工程系列不同层级职称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科技系统市属3家基地全年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约26000人次;开展市科技系统知识更新工程重点项目推荐工作,全年累计培训约1000人次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持续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才计划及项目,优化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支持机制,做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及其团队的引进推荐、跟踪和服务保障工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稳步推进5.2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快集聚推进科技人才数字化转型示范点建设,加快构建高层次人才引才路径。依托上海华侨华人科创服务基地,创设“海智汇”华侨华人活动品牌,成立市欧美同学会科技系统分会,聚焦华侨华人和归国留学人员等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通过开展考察、沙龙、主题座谈等多元化活动形式,凝聚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国际人才引进手段和途径持续优化优化完善外国高端人才引进支持机制,做好平台引才,依托海外引才品牌活动,全面深入推进海外引才引智。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信息平台开展数据挖掘、引进评估、路径构建等工作,20182023年共完成12552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计划评选打分,形成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成果分析报告7000余份截至年底,挖掘完善1032万名全球高层次科创人才“数字肖像”信息,其中国际人才409万名、海外华人60万名、国内人才563万名,覆盖333个学科领域为全国280家机构提供定制化服务546次,推荐人才名录130万人次绘制“数字肖像”定制化服务举办第6届“到上海去中欧创新与职业发展论坛”举办2023年“海聚英 才 海 外 名 校STEM专业博士上海行”活动举办“海外名校工程科技人才线上职业见面会”“外籍人才招聘会”在原8个海外联络处的基础上,增设驻新加坡联络处民间论坛引才精准定向引才搭建引才平台拓展引才渠道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放权松绑,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以事业发展集聚广大科技人才,大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环境。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5.3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决策部署,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战略,研究编制 上海市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破四唯”“立新标”为突破口,在优势科研单位开展深化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探索形成能够有效激发科技人才活力,可复制、可推广的地区经验。全年,共核发 外国人工作许可证 5万余份(累计43.4万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1.1万余份(累计8.3万份)截至年底,在沪工作外国人总量7.2万余人,有效期内 外国人工作许可证 约5.7万份,其中外国高端人才(A类)约1.6万份,均排名全国第一首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单位上海大学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外国人才集聚度持续位居全国首位43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4月1日,发布 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对各类创新主体和人才“松绑”“解绑”。科技领域职称评审制度不断完善4月13日,发布 关于进一步优化本市科技创新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工作的若干措施6月19日,发布 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评审办法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科技创新业绩突出、成果显著的优秀中青年人才、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优化职称评审通道建立特色人才评价举荐机制,由战略科学家、高峰人才、关键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推荐其核心团队中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的成员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加强科技领域职称评审顶层设计新增2个专业学科组,组建工程系列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类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增设市科协、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零号湾3个职称申报受理点优化科技领域职称评审委员会布局加快吸引集聚全球顶尖人才来沪发展健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探索实施青年科技人才特殊晋升机制设立优秀科技人才职称评审特殊渠道44积极推动实施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工作,以更大力度引进高精尖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外国人来沪工作政策进一步优化创新A类:近5年毕业于世界排名前200名大学、且年龄在40岁以下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专业博士;在世界排名前10高校取得本科及以上学位的应届优秀毕业生等;符合上海重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外籍人才B类:针对上海重点产业引进人才需求,编制外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目录,可不受学历和工作经历限制,认定为外国专业人才外国“高精尖”人才(A类)在沪变更工作单位,可享受人才类别全市互认及全程网办,入选国内相关人才计划和符合国际公认的专业成就认定标准的外国高端人才均可享受全流程在线办理等举办“2023年上海 市 慰 问 外 国专家云聚会”活动,吸引在沪外国 专 家 及 海 外人才共2500余人次在线观看举办“外国人才在上海”国际沙龙活动,截至年底,市区两级联合开展沙龙活动16场,外国人参与数443人举办“2023年度外国专家融入”培训班,以外国专家服务、入境海关申报、汉语学习体验等为内容市区联动开展“外国人才大讲堂”活动,截至年底,市区两级联合开展活动30场,培训人数超1500人,企业1000余家完善配套便利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优化人才认定标准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加快迈向国际一流科学城,为原始创新提供“国之利器”,辐射带动已建和在建的在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达15个;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活力和韧性持续提升,张江科学城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900余家、科创板上市企业40余家、外资研发中心180余家;带动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一园一特色”更加凸显。光源2期通过工艺验收并面向用户试运行开放东海多圈层观测塔完成主体结构海上安装6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9月上海市关于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发布“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项目“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系统关键物理技术”工程结构封顶12月张江“科学之门”东西双塔外立面幕墙完工10月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在张江科学城举办11月关于促进张江科学城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土地管理试点意见 发布7月46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不断提速6.1在建中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5个工作井已建成,15号工作井10条隧道全线贯通国际最大飞秒激光装置物理实验靶室通过验收并安装落位海底科学观测网监测与数据中心土建工程实现竣工备案验收,机房配套工程完成建设东海海底观测子网工程获海域使用权证书东海多圈层观测塔完成主体结构海上安装国内首个开工的“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2月工程结构封顶土建工程完工,试验台进场安装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系统关键物理技术项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开放水平和运行效率持续提升,上海光源2期、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成投用,硬X射线装置工作井隧道全线贯通,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初现雏形。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已建成面向全球用户开放运行实现活体单细胞无损结构成像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用户装置、试验装置)用户装置实现开放运行依托装置在X射线非线性光学和极紫外光刻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全年,光束线站为用户提供有效机时2万余小时,执行来自185家单位、434个科研团队的616项研究课题,服务用户5200余人次规模化蛋白质制备系统等7个系统及动物设施运行10.56万余小时,为用户提供有效机时9.34万余小时;执行来自88家单位、328个科研团队的780项研究课题,服务用户8900余人次开展神光II升级装置性能提升工程,新综合靶场的桁架主体结构等大型结构件进场安装皮秒激光2束主放段实现通光输出纳秒激光完成8路主放的通光调试及12套纳秒终端光学组件的超净装校完成400mm片状放大器首件验证和设计定型,支持实现单束基频激光输出2万焦耳以上神光多功能激光综合实验平台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光源2期于9月通过工艺验收并向用户试运行开放截至年底,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提供实验机时497373小时,执行课题17898个,服务实验人员68440人次,用户累计发表SCI论文1万余篇,其中在 细胞自然科学 三大期刊发表超170篇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光源1期、光源2期)作为国际上首个应用于物理实验的10拍瓦激光装置,全年运行3278小时,大能量打靶758发,完成14个用户单位16个课题组的供光依托装置在太赫兹波电子加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将太赫兹波电子加速能量增益的世界纪录提升近1个量级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48规划设施正式上报可研报告,加快推进深远海全天候驻留浮式研究设施、钍基熔盐堆研究设施、无人系统多体协同设施、系统生物学研究设施、药物靶标科学设施布局建设全年,“魔方”全系统月均CPU使用率87.74%,提供计算资源19877.67万核小时,服务用户数886家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揭 牌 投 用,自 开 放 以 来,可 用 率99.92%,为近40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测试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全面建成全自动筛选平台等7个核心平台和生物样本库等3个支撑平台大型贵重仪器设备运行时长总计超5400小时,具备肿瘤前沿科研实力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完成全部建设任务,7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投入运行截至年底,设施承接临床研究项目241项,病例数累计31705人,标准化临床生物样本库存储生物样本500余万管设施科研团队开发用于血友病基因治疗的潜在细胞产品,实现7500万8000万元的总转让里程碑费用及1.9亿元的销售里程碑费用转让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49张江科学城创新活力持续提升6.2科学城建设全力加速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新增3个1类新药作为MAH持有人产品获批上市,新增4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集聚近700家集成电路企业,吸引7家全球集成电路设计十强企业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张江未来之城项目启动,打造数字孪生AI城市2.0新范式;张江人工智能岛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示范区入选上海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合成生物学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印发 张江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加快打造高度集聚、高效配置、高速增值的数据要素产业高地推进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境便利化试点,浦东新区推动进出境生物医药特殊物品监管服务若干规定 发布实施,生物医药特殊物品管理方式由“白名单”管理升级为条件管理深化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通关便利化试点,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方案 发布第4轮“五个一批”项目(一批大科学设施、一批创新转化平台、一批城市功能项目、一批设施生态项目、一批产业提升项目)累计开工46个,总投资约490亿元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张江南区孙桥科创中心、张江民营经济总部园、张江机器人谷等控规调整重点产业加速发展扩区提质稳步开展深化特殊物品入境联合监管检疫改革试点作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核心承载区,张江科学城开展创新制度和政策先行先试,创新活力持续提升。全年张江科学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62亿元。50推动张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发布 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统筹协调。各具特色的科技园区持续发展壮大6.3关于推进张江高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11月发布)培育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世界一流企业,重点园区实现主导产业特色化发展到2025年,“独角兽”“隐形冠军”企业超100家,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占全市85%以上创新生态不断优化研究推出张江科学城打造科创特色营商环境十大举措,更好赋能创新主体发展启动高质量孵化器梯次培育工作,扩容“大中小企业融通联盟”,举办“创客中国”上海赛区总决赛工作目标集聚约50万名从业人员,其中研究生学历8万人,青年人才占80%完善张江科学城人才引进落户政策支持体系,推荐11批537人获居转户年限缩短落户资格开展张江科学城先行先试产业用地弹性规划创新政策研究出台 关于促进张江科学城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土地管理试点意见产业特色进一步显现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体系率先试点产业用地弹性规划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张江科学城核心作用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引领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引育一批高品质、专业化的概念验证中心和高质量孵化器,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供重要支撑,打造23个千亿级产值规模的“科创核爆点”培育一批具有标杆示范意义的世界一流企业,重点园区集中连片开发,规模化、集约化运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展产业链宽度、挖掘创新链深度,形成产业集聚优势战略人才力量显著增强,海外高层次人才持续集聚,涌现一批懂产业的科学家、懂技术的企业家、懂管理的创业者、懂服务的运营团队发挥先行先试制度优势,全球创新资源配置功能不断增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张江高新区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12月发布)主要目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提升高水平人才集聚进一步加快开放创新生态进一步完善创新发展新动能进一步激活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进一步强化各园区提供高效便捷政务服务,运营机构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和全链条科技服务更加完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创新生态进一步完善引导园区规模化、集约化运营和集中连片开发,逐步调整优化“小、散”地块,实现园区运营共享、服务共享到2025年,35家园区达到万亿级产业规模园区布局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持续汇聚,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高效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载体加快建设到2025年,三大先导产业人才规模达80万人,高质量孵化器数量达20家,日均新增科技企业200家52积极发挥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联动优势,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引导基金设立,优化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产品,着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稳步提升,保护力度不断增强,运用效益更加凸显,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强化全过程创新和全链条加速理念,优化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和支持方式,持续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和科技监督,优化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加强科学普及能力建设,办好上海科技节,促进科普活动融合发展。关于加快建设上海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发布5月7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7月上海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 发布上海市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办法 发布9月12月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发布3月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运行2月进一步完善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方案 发布2023年上海科技节成功举办第2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举办,发布上海科技传播领航计划复旦科创母基金首期启动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为主线,突出金融供给侧精准发力,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完善7.1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持续深入加强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发展,以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推动更高水平的创新突破,鼓励更多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强化创新全链条金融服务。加快推进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制定出台 上海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建立领导协调机制推动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重点支持概念验证、超前孵化阶段和科研成果中试阶段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企及市场化机构等共同发起设立复旦科创母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全力构筑校内校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加强金融支持科创政策联动,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共同发布 上海科创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研究制定推动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进一步细化设立及“募、投、管、退”环节的工作举措与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联合启动“沪科专贷”“沪科专贴”科创专项再贷款再贴现工作,对科技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支持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举办第14届陆家嘴论坛,成立科创金融工作室并设置专场论坛,深入探讨金融支持科创的路径成立科创金融联盟,加强联动协同,构筑完善、多元的科创金融生态圈54科技型企业贷款存量户数2.99万户,比上年增长49.99%,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存量户2.63万户,比上年增长73.79%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0486.31亿元,比上年增长52.14%,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4756.47亿元,比上年增长92.70%科技履约贷(含微贷通)授信企业368家,授信金额18.69亿元科创助力贷授信企业411家,授信金额10.72亿元小巨人信用贷授信企业233家,授信金额45亿元“高企贷”共为9729家高企提供信贷支持3534.78亿元,其中中小企业8890家,贷款金额1988.04亿元在临港新片区试点推出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贷款,已向6家科技型企业员工提供近1亿元的持股计划融资贷款发挥科技金融推进器功能,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科创信贷产品,不断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引导保险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流程保险服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知识产权保险、融资担保等工作。加快推进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建设,持续扩大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作用,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风险保障,截至9月底,已为55家次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保险保障供给2.06万亿元深入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累计完成255个重点创新项目承保,涵盖ARJ21飞机、船舶制造等重点领域,提供风险保障859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持续增长科技金融信贷产品持续优化科技信贷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科技保险风险缓释作用有力发挥55以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强市为引领,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 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科技集群”中,上海-苏州集群首次跻身全球科技集群第5位,较上年上升1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7.2知识产权发展质效稳步提高2023年,全市专利授权量15.9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43万件,比上年增长20.51%;PCT专利申请受理量6185件,比上年增长10.62%。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4.14件,比上年增长19.53%;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0.2件,比上年增长22.74%。持续完善生物医药责任保险科技保险产品,支持开展生物医药人体临床责任保险试点,全年共为119家企业及机构的352个项目出具保单,承保风险14.29亿元开展科技企业创业责任保险试点,截至年底,已为6个试点区的49家孵化器中的300家初创企业的 816位创业者提供创业保障,承保风险2937.6万元推出面向小微企业的普惠型网络安全保险,通过“保险 服务 科技”创新模式,覆盖小微企业80%以上的日常安全风险紫光展锐获批建设国家级集成电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认定市级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10家认定医疗卫生系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0家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能力提升项目50个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首席运营官培养项目上海1家企业获第2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全国共2家)上海在第24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四金三银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加强创新主体能力建设56知识产权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加快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围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知识产权人才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定出台系列政策,助力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认定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10家实施高价值专利升级培育项目14个实施专利导航及知识产权评议项目42个发布先导产业专利导航报告发布 关于加强上海市知识产权鉴定工作的实施办法研究制定 关于促进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 浦东新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若干规定 立法进程发布 上海市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审查实施细则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 关于加强医药集中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发布 关于加强本市医药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发布 上海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管理办法发布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发布 上海市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管理办法发布 关于加快建设上海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健全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发布 2023年上海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1月57健全利企便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水平,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日益优化浦东新区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组织申报第2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地区徐汇区、静安区、虹口区、闵行区、嘉定区、崇明区等6个区建设首批市级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强化海外维权援助,组建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专家库,协调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191件,在马德里、慕尼黑新设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站组织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进园区”系列活动,在重点产业园区新设6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推进线下“一窗办”,全市16个区政务服务中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启用,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2月投入运行,已累计备案主体1026家,接收专利预审案件1669件,获授权375件启动线上“一件事”,建成启用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服务平台,平台提供六大功能共74个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知识产权各类服务事项的全覆盖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上海临港新片区业务受理窗口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开展“放管服”改革,探索和细化科研经费的“放权”“监管”模式;优化科技计划组织实施机制,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和支持方式;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将科技伦理要求贯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全过程。科技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7.3科技计划组织实施机制大幅优化深化落实科研经费“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揭榜挂帅”项目组织管理机制改革创新试点,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建立健全差异化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健全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更符合科研规律和实际发展的政策体系;持续推进科技立法进程,加强科技法治的保障引领功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发布 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从扩大预算编制自主权、预算调剂自主权及结余资金留用自主权,调整劳务费科目,提高间接费用比例,完善经费拨付机制、包干制经费管理及绩效监督管理机制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科技计划立项机制持续推进“揭榜挂帅”,聚焦大飞机制造关键技术设备材料研制和集成电路设备攻关方向,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力量,发布2023年“揭榜挂帅”指南技术需求22项,同时采取“赛马制”支持研发团队平行攻关深化完善“包干制”试点方案发布 进一步完善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方案,将“启明星”和“优秀学术带头人”项目、“软科学”项目、“基础研究先行区”项目、“揭榜挂帅”项目及部分独立法人研究机构等纳入试点范围,最大限度简化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环节,给予科研人员充分信任,增强科研人员成就感、获得感59发布 上海市财政科研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发布 关于促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修定 上海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发布 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 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发布 上海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发布 上海区块链关键技术攻关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 上海市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办法修定 国家重要科技计划项目上海市地方匹配资金管理办法发布 上海市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管理办法发布 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与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发布 上海市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合同登记操作指引(试行)发布 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开展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修订工作开展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 修订工作发布 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发布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配套管理办法修定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配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发布 上海市科技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规范发布 关于本市进一步放权松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若干意见发布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实施办法(试行)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通过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和相关制度法规,搭建科技信用信息平台,组织开展主动监测和内外监督,有效开展宣传教育,持续深入推进全市科技监督、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工作。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围绕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加强顶层战略布局,汇聚科普资源,促进科普融合发展,以“科普 ”理念赋能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科学普及能力建设不断加强7.4建立联络员和专家委员会定期会商机制,加强对协调机制事项和工作任务的跟踪督促落实出台 上海市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研究制定 关于科技信用信息修复的工作指引建成科技信用信息平台平台建成投运,并与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对全社会“红线”信用信息的准确识别率在95%以上完善内外监督长效机制主动监测论文撤稿,对疑涉科研失信被撤稿的论文开展转办和调查处理,并将涉及较重及以上科研不端的行为纳入科技信用记录开展科研计划项目监督,遴选与财政性资金支持科技活动相关的高风险信用信息,对拟立项项目的主体信用审核,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健全顶层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规范科研诚信建设和科技伦理治理扎实推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上海市科研诚信宣讲团运行模式,开通网上“诚信宣讲”专栏,邀请宣讲团专家院士授课加强科研诚信宣传培训,组织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专题培训,对科研人员、科技管理部门、学会等进行教育宣传61在自然科学研究职称系列中新增“科技传播”方向,畅通科技传播人才职称晋升通道启动“沪科普”上海科普交易专板建设,探索科普产品市场化机制成功申办到2027年世界科技传播大会双年会主办权,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该盛会的主办权科技传播领航计划发布实施以联席会议为联动枢纽,深入推进科普工作协同发展,以科普专项计划为牵引,集聚优质科普资源,以科普效能提升为导向,加快推进科技传播领航计划的实施。上海科技节成功举办2023年上海科技节于5月2031日成功举办,以“悦享科技,智创未来”为主题,全面普及前沿科技成果,展示创新发展成效,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开放优质科技资源,营造科学文化氛围,并成功获授“上海品牌”。历时12天围绕六大板块举办活动1500余项媒体报道2.5万余篇免费开放科普基地131家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近2000万人次多维展现科学家精神科技节大数据在上海交通大学开设科技传播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在6家高校院所试点开设科技传播通识课程 34位“科学之星”走科学红毯秀制作发布主题片 在上海创未来,记录科学大家创新理念结合AI技术,智能创制科技节主题曲 上海,因科学美好邂逅62科普活动精彩纷呈科创先锋访谈节目 执牛耳者 全新改版升级,带领市民沉浸式走进科研现场、走近科学开展科技奖励科普化活动,依托上海市科学创新实践站,组织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人走进中小学校园,推动前沿科技的科普化2023年元旦期间推出12小时“日出东方,科技追光”大型直播活动,多维度展示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图景,1.2亿人次观看成功举办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各项品牌特色科技活动2000余项成功推出大型青少年科学梦想节目 少年爱迪生 第八季,并与“明日科技之星”评选大赛结合,展现各国青少年投身参与全球发展与治理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做好科普赋能城市空间,推出“科技追光号”科普专列和“科技追光号”科普游船联合在沪大院大所,在哔哩哔哩打造硬核科普新阵地“魔都科学目录”,累计视频播放量突破1000万次成功举办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科学实验展演汇演等市级重大科普赛事,并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中斩获多项荣誉积极发挥品牌效应,优化升级 执牛耳者少年爱迪生 等科普品牌活动,拓宽科普前沿阵地,推出“科技追光号”科普专列和科普游船,实现科普资源融合发展,促进公众更好感知科技魅力。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探索构建更加自主、协同、开放的制度,搭建包容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着力打造有利于创新要素融通汇聚、创新成果共享的新生态、新格局。8构建开放创新网络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第16届浦江创新论坛举办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揭晓第6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举办7月9月11月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迪庆高原生物技术研究院成立12月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发布4月首次设立“外资研发机构协同创新项目”3月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加快推动区域创新,在集聚创新资源、产出重大原创成果、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育科技型企业、优化体制机制、营造创新生态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主动作为、靶向发力,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全域创新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8.1建设上海科创中心自主创新新高地。以科技创新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召开2023浦东创新创业大会,编制发布GOI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孵化器和加速器升级计划,率先启动5家高质量孵化器建设;打造电子信息新质生产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链式转型打造数字化标杆应用场景,推动“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建设。打造上海中央科创区。发挥全市唯一全域中央活动区的独特区位优势,聚焦科技回归都市,规划建设中央科创区。依托区域资源禀赋,持续推动科创产业特色发展,构建“创新链 产业链 服务链”生态圈,积极打造外滩金融科技增长极、医学研究转化创新极等。打响“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科创福地”品牌。持续优化“一核多点、南北联动、多区协同”的科技创新空间格局,布局建设市北高新、苏河湾等四大功能区。大力推动前沿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吸引和集聚高水平创新型企业,助力各阶段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打造创新企业标杆。发挥“科创绣带”品牌效应。加快科技服务业示范区建设,成立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率先发布全市首个大模型专项政策,推出全国首个大模型生态社区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大模型”集聚度、显示度、影响力走在全国前列。浦东新区黄浦区全力推进“上海硅巷”建设。持续擦亮“上海硅巷”科创地标,发布 长宁区全面推进“上海硅巷”科创街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大科技赋能产业力度,三大新兴产业能级稳步提升,在线新经济产业跃升为区第一大产业,数字社区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提升科普服务能级。长宁区静安区徐汇区65加快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高标准建设大学科技园,推动吴淞材料实验室落地。发布全市首个区级概念验证中心管理办法;建立“先投后股”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畅通转股及退出闭环机制;打造覆盖“0110100”全过程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着力打造地区创新策源主引擎。持续提升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能级,引入国内外顶尖创新资源,开展技术研发和攻关。集聚武宁路沿线2家高校、16家科研院所、近百家科创平台和近千家科技企业,成立武宁创新共同体。不断深化“海纳小镇”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场景布局。普陀区全力打造升级版的国际创新港。加快建设北外滩科创总部集聚区和北中环科创集聚带,初步形成“双北联动”创新空间格局。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建设,召开“工赋上海”创新大会,主办数实融合创新项目推介会,启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数字体验官”体验评价活动。深入实践“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理念。加快推进创新街区试点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进一步提升。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市级城市数字孪生底座平台,加快推进同济数字研究院建设。市区联动积极打造以上海技术交易所为重要力量的国家级技术要素市场。全力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落实 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聚焦五大重点方向,梳理细化80项重点工作安排;进一步完善市区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区校对接服务机制。支持基础研究创新,设立“大零号湾”区校合作专项资金,一批顶尖科学家、实验室加速入驻。建设“大零号湾”金融港,组建“大零号湾”科创金融联盟,上海大零号湾创新策源私募基金正式成立。着力“擦亮”科创品牌。全力支撑重大平台和攻关项目,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全面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发展。优化整合政策体系,全面赋能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和未来产业发展,推进上海汽车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建设。聚力打造集成电路“一体两翼”布局重要“北翼”。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66加速建设“长三角数字干线”。以数字经济为引擎,加快推进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北斗创新基地等建设,稳步推动市西软件信息园扩园规划。前瞻谋划信息创新产业布局落地,推进“大数字”创新实验室合作专项,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现全流程服务,积极开拓企业跨领域合作机制,打造协同创新产业生态。聚力打造上海湾区科创城。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动区域转型发展。加快数字产业化,培育壮大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上海湾区科创城中科生态数字港1期正式开园,成立金山区算力产业生态联盟,布局建设上海湾区算力产业生态孵化中心。无人机产业集群入围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建设科技与产业、金融有效融合的区域样板,相关做法被作为地方高质量发展先进经验在全国推广。设立长三角首支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研究制定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合攻关行动方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促成九城市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以项目化、清单化、制度化方式开展战略合作。全力打造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制定实施 奉贤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三年(20232025)行动规划,细化国家级中小企业科创活力区建设“施工图”。发挥海湾大学城教育资源优势,联动上海化工区、杭州湾开发区、自贸区新片区(奉贤区域)和东方美谷,在产教融合、人才集聚、大学科技园、特色园区等方面,打造产学研融合创新的新格局。构建“碳中和示范区”新体系。开展长兴岛10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创新示范项目,建成国内首个碳捕集与利用全流程装置。发布 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排放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建立系统完备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1 1 N”GEP核算制度体系和碳排放精细化管理体系,着力推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奉贤区崇明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67长三角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发展提质增效协调推进联合攻关、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多个专题组促进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形成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协调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长三角联合攻关计划深化实施加强在制度政策、联合攻关、实践载体、资源共享、环境营造等方面跨区域协同,全面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开展制度创新实验,打造科技创新硬实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快推进8.24月,联合发布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制度指引,形成部省市协同,跨区域联合攻关运作体系与管理流程,为部省市任务联动、资金联合、管理联通提供有力支撑增加重大创新指南攻关实施路径,共同布局三大先导产业领域8个基础性、战略性、源头性方向,吸引76家长三角单位参与“竞标”1建立制度保障拓展攻关方向2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与资源共享不断提速 19月,三省一市相互间技术交易金额1491亿元,其中上海输出至苏浙皖的技术交易额达592亿元,占四地相互输出技术交易额的40)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高质量运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在长三角区域统筹布局建设专业研究所、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载体94家与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累计建设联创中心362家,挖掘技术需求1700余项,达成技术研发合作519项,合同金额15亿元上海技术交易所牵头建设长三角技术权益登记中心、长三角科技成果路演中心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在上海、浙江全域和江苏、安徽部分区域互联互通,2021年启动以来,累计申领企业超3000家,申领金额超2亿元,兑付金额超6700万元截至年底,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机构3188家,服务项目1.57万余项,集聚大型科学仪器4.5万台(套),仪器总价值超544亿元,各类科研基地1231个,科技人才超20万人长三角科研院所联盟通过联盟 章程,开展走进联盟成员单位系列活动,发布产业合作需求清单,开展项目路演对接活动,凝练6项重大课题,为提升长三角应用技术研究创新合力、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和体制机制改革示范效应提供助力在产业技术前沿领域,选聘333位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其中两院院士19人,海外院士22人与83家海外知名大学和机构、82家国内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17家外资企业建立全球创新伙伴关系通过“拨投结合”模式在半导体、芯片、癌症靶向药等领域新增支持40个项目落地长三角区域,累计69项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稳固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网络,提升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层级,支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开放合作持续深化8.4健全工作机制,签署合作协议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湖北省、江西省、福建省三明市、安徽省六安市等地科技主管部门分别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创新合作,项目成果显著重点聚焦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领域,支持国内科技合作项目共28项,核拨支持资金1340万元与迪庆藏族自治州科学技术局合作共建的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迪庆高原生物技术研究院项目获“沪滇科技合作示范点”授牌注重人才培养,增强内生动能依托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全年面向对口地区科技人才及企业创新研发人员开展科技培训24批,培训人数1080人次依托科技人才培育项目,以线上 线下的方式为对口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达2000余人次打造品牌活动,提升活动实效全年围绕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与宁夏、新疆、云南、海南、三明等地联合举办多场对接交流活动,组织上海70余家科技企业、科研院所和机构的近百个项目参与展示交流和洽谈,活动吸引线上观众超6万人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组织调动全市科技力量参与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跨区域协同创新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国内科技交流合作成果丰硕8.3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国际科技合作网络进一步巩固拓展与新加坡、以色列、芬兰开展双边共同资助产业创新合作项目支持高校、企业开展国际双多边国际合作,共立项60项稳步推进与重点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推荐机构加入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和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协会加快集聚全球创新资源英国皇家航空学会连续3年组织开展国际航空航天科普视频大赛中国赛区活动与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联合共建全球健康创新研究院首次设立“外资研发机构协同创新项目”,鼓励在沪外资研发机构积极与上海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与巴西、泰国、智利等续签合作备忘录以共建联合实验室为抓手,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细胞治疗、激光技术、绿色航运、能源技术、智能网联交通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在韩国、阿塞拜疆、北马其顿布局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及跨境孵化平台,将国际技术转移网络拓展至东亚、中亚及中东欧地区支持举办第3届中白创新创业论坛、中新双向跨境孵化活动、中国-东盟创新创业训练营暨东盟国家青年创新中国行71高层级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加速搭建9月911日举办,巴西和湖北省分别担任主宾国和主宾省。论坛同期举办首届We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和2023年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发布研究报告10余份。习近平主席和巴西总统卢拉分别为论坛致贺信。浦江创新论坛(第16届)11月68日举办。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典礼在论坛上举行。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第6届)举办论坛133场参会嘉宾1400余名对接上下游企业210家,达成意向采购金额110亿元推动签约重大产业项目32个,项目投资额达288亿元成立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元宇宙智能终端子基金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3)“1”即一个主宾国“N”即若干往届主宾国“X”即各类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首次引入联合主席制度首次创设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坊首次开设线下单人前沿讲堂25个国家和地区300余位全球科学家27位诺贝尔奖得主4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展览面积35000m2参展企业958家(特装比例82.7%)展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535项举办主题日活动3个、特色分论坛13场及配套活动30场发布“全国技术贸易创新实践案例”26个吸引专业观众38000人次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第9届)32个国家和地区12个国际科技组织300余位嘉宾(境外嘉宾比例达40%)形成“1 N X”的国际化办会机制参会国别创新高智能科学或数学奖2人生命科学或医学奖3人规模为历届之最3个首次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5人)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数看上海科技在沪两院院士187人 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新入选150人,累计2316人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新入选95人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新入选256人,累计554人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项目教育平台新入选100人东方英才计划青年教育平台新入选200人启明星项目新入选199人,累计3665人启明星项目(扬帆专项)新入选599人,累计3454人曙光学者新入选59人,累计1514人浦江人才计划(A类和B类)新入选198人,累计2993人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新入选30人,累计283人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新入选35人,累计105人上海杰出工程师新入选10人,累计20人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新入选795人,累计3230人上海杰出工程师(青年)新入选10人,累计19人国家实验室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35家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8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家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07家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1003家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330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家上海市技术创新中心58家国家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2家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11家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5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家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7家 国家基础科学中心16家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4家院士工作站73个大科学设施已运行11个,在建4个普通高等学校68所外资研发中心561家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大型科学仪器约4.5万台(套)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预计4.4%左右全市财政科技支出528.1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属地项目查询结果显示,上海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39项(累计1385项),获中央财政资金预算支持28.03亿元(累计193.11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4900项,经费33.96亿元科技投入水平稳步提高创新资源要素加快集聚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企业4万户,确认加计扣除金额近3300亿元,按法定税率25%,可为企业减免所得税82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减免所得税3000多家,减免所得税248亿元技术先进型企业落实上年度减免税额13.17亿元,享受企业146家全年共计465家企业使用科技创新券购买创新服务641次,合计5552万元。其中,仪器共享类共超过250家单位参与;技术转移类共带动企业获融资金额4.94亿元,形成或购买新专利153件示范性科普场馆55家、基础性科普基地217家、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29家各类创新创业载体500余家,其中全国双创示范基地10家,国家大学科技园1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5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8000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2.4万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155家,累计2808家全市专利授权量15.9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4.43万件,比上年增长20.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50.2件,比上年增长22.7%;PCT专利申请受理量6185件,比上年增长10.6%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数为50824项,成交额4850.21亿元;输出国内外技术合同数23808项,成交额3570.2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33.2%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创新能级日益提升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总产值7124.2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18.8%(1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实现总产值17304.61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值增幅较大,比上年增长32.1%上海科学家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期刊发表论文120篇,占全国总数的26.2t智库看上海科技全球主要城市教育、科技、人才“理想之城”地图2023“理想之城”迈向教育、科技与人才高度发展的全球城市8.689.417.069.56北京综合教育科技人才上海伦敦波士顿深圳特拉维夫柏林6.027.066.474.5410.0012.949.417.65香港4.425.291.716.218.1511.187.066.21洛杉矶5.065.292.357.53莫斯科0.670.590.590.84纽约9.548.829.4110.39巴黎5.356.477.062.51旧金山8.206.4710.597.53西雅图3.312.354.123.46首尔3.545.293.531.799.598.828.8211.1110.786.4711.1814.70新加坡11.6913.5312.948.60悉尼2.093.530.592.153.193.534.121.91东京7.537.657.657.29多伦多2.282.352.941.55孟买1.924.710.590.48报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发布)显示,上海位列全球20座主要城市中教育、科技、人才高度发展的“理想之城”第4位,总体呈现出“三位一体”均衡发展的形态。在全球科学家心目中首选的工作、生活理想城市两方面,上海排名均进入前三,与5年前相比,上海对于国际科学家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全球科学家们普遍认为,青年是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核心交集,城市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应重点从吸引、支持青年人才着力。注:图中代表各城市的圆形总面积显示了全球科学家对于心目中“理想之城”的综合评价分值,红色、黄色、绿色扇形面积分别显示了城市在STEM教育、科技创新、创新人才方面获得的分项评价分值单位:)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2728大阪-神户-京都圣迭戈波士顿-剑桥100强 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发布)显示,在全球140个城市中,上海保持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一方阵,排名继续保持在第10位。各单项排名中上海位次:创新要素全球集聚力第11位,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第12位,技术创新全球策源力第14位,产业变革全球驱动力第7位,创新环境全球支撑力第32位。综合排名的前十位:旧金山-圣何塞、纽约、伦敦、北京、东京、波士顿、巴黎、首尔、洛杉矶、上海。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纽约东京-横滨深圳-香港-广州首尔北京圣何塞-旧金山上海-苏州巴黎洛杉矶首尔北京伦敦上海波士顿东京纽约旧金山-圣何塞报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显示,在“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排名中,上海-苏州集群排名第5位(2022年,上海与苏州首次合并为一个集群),比上年提升1位。上海连续4年位居前十。前十排名情况:东京-横滨、深圳-香港-广州、首尔、北京、上海-苏州、圣何塞-旧金山、大阪-神户-京都、波士顿-剑桥、圣迭戈、纽约。76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32023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报告广州北京东京武汉纽约旧金山湾区上海南京巴尔的摩-华盛顿波士顿新加坡上海台湾东京蔚山香港以色列西澳大利亚北京2023亚太知识竞争力排名前十首尔指数(自然 发布)显示,上海在全球200个科研城市排行中,位居第3位。在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环境和生物4个自然科学领域中,上海分别排名第2、2、5、6位。科研城市前十排名情况:北京、纽约、上海、波士顿、旧金山湾区、南京、巴尔的摩-华盛顿、广州、东京和武汉。报告(上海市知识竞争力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发布)显示,上海的知识竞争力连续11年位居前十,自2016年以来连续8年位居前五,自2022年以来连续两年位居第2位。上海的知识密集产业优势尤其明显,其中4个知识密集制造业总体排名第2位。显示出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巨大成就。上海在人力资本、知识生产、知识经济产出等多个方面均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亚太知识竞争力指数前十排名情况:新加坡、上海、台湾、首尔、蔚山、东京、香港、北京、西澳大利亚、以色列。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77782728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一级指标情况二级指标情况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成果市场化科技人力资源科研物质条件科技意识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科技活动财力投入科技活动产出水平社会生活信息化环境改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当年评价水平上年评价水平当年全国水平当年评价水平上年评价水平当年全国水平00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显示,上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9.40%,2018年重返并连续6年保持在全国第1位,得分与上年相比提高2.26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全国最高,技术国际收入比上年增长35.49%,占全国近1/3;科技人力资源全国最多,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全国最强。此外,5个一级指标数值在全国的排名与上年相比,“科技活动产出指数”“科技活动投入指数”排名保持不变,分别为第1、5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科技创新环境指数”排名均上升1位,分别为第2、3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排名第3位。29303373839404474849505575859606676869707777877782728

    浏览量2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08 8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智象&凯正咨询:AI潮起-2024中国新科技出海报告(26页).pdf

    2024中国新科技出海报告新科技与互联网全球化2023年回顾01新技术:AIGC引领生产力变革02游戏新势力:复合玩法革新,挖掘潜力市场03内容出海亮点:短剧及IP链条的进一步延伸04新工具:AI助推企业端服务快速智能化052024年新科技出海趋势展望06CONTENTS新科技与互联网全球化2023年回顾012023年全球有6.1亿新增5G用户,比2022年增长63%,使全球5G用户总数达到16亿。北美地区的5G用户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到2023年底,该地区预计将拥有全球最高的5G用户普及率。数据来源:2023 爱立信移动报告2022-2023年全球5G用户(亿人)变动 2023年全球宏观趋势影响经济保持韧性,私人消费稳步增长,实际工资增长美 国供给端和信心恢复,能源价格下降稳定实际收入欧 洲内外需下降,经济增速不及预期,政策刺激空间有限东南亚增速快于预期,消费持续增长,控制通胀率压力仍然较大拉 美2022年9.92023年1663 23年全球互联网进一步摆脱疫情带来的线上使用习惯,在硬件使用和网络设备上依旧保持着稳健的发展。在新兴市场移动硬件的渗透率进一步增长,也给更多需求带来了互联网化的赋能。但全球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增大、地缘政治等冲击对部分国家的付费意愿,出海企业的本土合规带来一定的压力。2023年全球宏观情况纵览:经济保持韧性,互联网硬件设备持续发展2023年的海外互联网市场从行业、形式到受众都有了新的优化与变动,随着AIGC技术的快速增加,新型效率工具的使用大幅上升,获得了更多关注,AI聊天机器人的数量快速增长,同时,用户在娱乐流媒体、短视频中的内部购买支出持续增长,也给了应用增长持续的动能。从出海行业的营销投放的预算来看,在行业端有更多的预算向内容与生态平台转移,此外,ToB服务生态的关注度提升,也是重大的亮点。在各行业支出同比增长率最多的应用中,出海应用占据了15%,多在短视频直播、剪辑、网文等行业当中。海外移动互联网规模变动:AI加持效用工具,出海应用持续投入 2023年海外应用行业规模变化各行业支出增长最快的应用中出海应用比例下载量同比增长量级最大的五个行业等级用户支出同比增长量级最大的五个行业使用时长同比增长量级最大的五个行业娱乐|短视频社交媒体|通讯社交媒体|媒体共享网络娱乐|视频分享社交媒体|社交网络出海应用非出海应用娱乐|OTT娱乐|短视频社交媒体|社交约会效用和效率|文件管理娱乐|视频分享效用和效率|VPN服务与网络加速器生成式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娱乐|其他娱乐应用效用和效率|工具社交媒体|微博客1234515%全年安卓投放应用top20中,有45%是出海应用。数据来源:data.ai 2024移动市场报告2023年随着海外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海外用户在多元视频、工具智能化、社交功能增重方向上都有较大的需求。在2024年社交需求将继续增强,互联网应用的AI化不可避免,用户将越来越向AI原生方向发展,交流与互动的智能化将会对社交、视频、游戏、摄影、工具等多个行业产生变革式影响。移动互联网出海趋势:视频内容与AI驱动占据主流趋势海外用户对情节起伏大,时长体量小的快节奏竖屏视频内容有日益增长的需求。多个出海短剧受到欧美地区用户欢迎,收入量级激增,在海外多区域长时间霸榜。短剧出海移动应用2022年收入6000万美元内容视频化6000万沙特阿拉伯社交(含短视频)收入占非游戏收入比例60%头部AI应用65%实现正增长65%出海的语音、视频社交等应用的护城河优势持续增长,用户市场量级增大,直播带货在多个市场的渗透率也逐步提升,说明用户在社交应用上的功能需求持续加重,对社交出海的玩家有更多挑战和机遇。社交功能增重大模型与AI发展速度超乎想象,除了智能工具外,内容应用也快速应用AI,AI辅助的内容生产与决策制定的应用预期将在2024年大幅度的增长,并将成为应用内支付功能的亮点。一切皆可AI2023年出海新科技与互联网市场的融资处于平稳运行阶段,较大笔的融资主要集中在AI领域、内容创作、企业服务及电商领域,总体来讲国内新科技出海融资相比2022年景气度仍有下降。资本在过去一年对出海的投资主要分布在营销服务,AIGC、大模型等智能化领域,对于服务商有新的机遇,投入的品牌也主要集中于欧美地区。AIGC与大模型对资金的吸纳效果明显,另外,国内B端的SaaS服务在国内竞争相对饱和的情况下,也倾向于出海寻求国际市场机遇。互联网全球化融资方向:SaaS扩展国际市场,AIGC商业服务增多2023年新科技出海融资比例分布2023年出海融资中企业服务比例AIGC24IQ!%5%4%3%1%1%营销服务SAAS企业服务非企业服务金融科技电竞游戏电商工具教育工业互联网社交新兴市场中东南亚、拉美、以海湾国家为主的中东地区仍有快速的成长机遇。新兴市场优势与痛点同样明显,数字基建的成长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亮点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基础设施提升,数字化为各方面赋能方向提升,对于出海企业服务及合规生态有快速的推进空间。在墨西哥与巴西,金融科技成长迅速,全球创业监测报告显示,拉丁美洲是全球创业率最高的地区,超过15%的成年人口从事创业活动。在服务生态方面有较大的机遇,支付基础设施的上升也会对移动互联网的赋能有很大提速作用。新兴市场的机遇:拉美金融科技快速增长,中东数字化机遇明显 拉美初创金融科技企业数量分布2023年中东重点地区数字化规划及重点发展行业巴西1476墨西哥403哥伦比亚212阿根廷175智利121秘鲁规划阿联酋沙特卡塔尔2023年动态快速发展行业数字经济战略,力争到2032年使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提高到20%,十年实现翻倍比重。成立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商Core42,支持企业人工智能和国家级人工智能项目的交付人工智能政务数字化金融科技2030年在人工智能领域吸引约200亿美元的国内外投资、创建300多家初创企业,鼓励新能源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化。政府部分集中进行数字化转型服务,医疗领域也在数字化。人工智能电商本地生活强调数字化转型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柱,集中在能源、通信、教育、保健等领域。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中心。人工智能云服务、政务智能化,教育、医疗,新能源汽车数据来源:Bloomberg新技术:AIGC引领生产力变革02大模型的演进让AIGC的商业化迅速落地是2023年的亮点,主要集中在图片、视频等方向的生成,随着算力的的增加,大型语言模型的引入,AI即将成为新的技术基础平台,模型即服务(MaaS)将成为新一轮的机遇。但目前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算力的稀缺成为模型限制的要素。目前在文字、图片等静态内容生产上运用普遍,门槛较低,质量稳定,已有成熟的商用应用。随着视频生成等多模态模型的发展,2024年将会给更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落地发展趋势:a.快速改造AI渗透率较低的行业 b.主要为评判标准统一、价值高的的工作进行更明确的支持 c.视频生成质量的快速提升会改造多个行业大模型飞速发展:AI成为基础性平台带来产业级投资机会 视频生成模型的发展生成式对抗网络(GAN)发布时间优点扩散模型(Diffusion)GPT模型(多模态预训练模型)Sora模型(多模态预扩散模型)20024生成样本质量高、无需大量数据标注、适用于多种数据模型及增强强大的生成能力,高效的生成速度,具备可定制性建模灵活,样本量大,训练过程简单可扩展泛化能力、数据利用率高缺点训练不稳定,生成样本难控制、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容易过拟合算力需求大、泛化能力有限、过度依赖训练数据数据算力需求大、模型复杂、鲁棒性较低数据、算力需求大,特定模型需调参意义去除水印、边框等图像编辑标准化功能应用推动了文生视频模态,生成视频场景复杂,细节准确性高对文生图、图片优化的落地应用提供大量支持GPT-4对于多模态进行图文、文图之间的转化有极大推动作用视频长度Pyoco Gen-2Pika1.0Lumiere模型发布时间Sora目前AIGC在C端落地主要表现为多模态内容生成等方向,通过社交链条进行裂变,通过爆款功能形成平台化是主流方向,但功能趋向于同质化。在B端的服务方面,目前随着生成效果的提升,短剧、游戏、网文等应用中的专业内容生成比例逐步提升。在商业化变现方面目前应用的定价收入较为稳定,订阅制变现仍是主流,B端服务的商业价值极为广阔。落地场景与商业模式:垂直模型挖掘空间大变现周期短,文字图片生成仍是主流00.2元0.210.5元010美元1120美元2140美元41美元以上生成方式文字热门场景短剧使用的出海公司或应用方向与潜力文本生成彩云小梦百度智能创作平台阅文场景生成、本土化翻译、字幕编辑等ReelshortDramaBox游戏图片(图像、CG)生成、视频生成、代码生成、策略生成,剧情生成腾讯AIlab网易伏羲行者AI数字营销文本生成、图片生成、3D场景生成、数字人生成、3D试穿字节旗下沸寂、阿里巴巴、京东等海外头部AI作图应用单张图定价比例海外头部智能写作应用月订阅费分布通过文本分类、命名支持、情感分析等功能来赋能写作,主要通过ai丰富设定,辅助创作在出海本土化方面有较大空间视频场景生成,本土化换脸、短剧翻译本土化、字幕编辑及生成提升垂直营销效果与沉浸感,更适用于Z世代的需求,对于出海本土化痛点解决与成本降低有显著作用游戏视频及3D模型生成成为未来增长的主要潜力方向,可以降低70%左右的成本每一个资产背后都可以通过AI生成,极大增强可玩性和游戏性45q)3%目前AIGC的C端应用场景主要以多模态内容生成与聊天机器人为主,图片生成随着社交裂变可以达到快速获客变现的效果,但是应用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目前的趋势是增加AI在图片视频中使用场景,增加标准化低门槛指令,并增加ai在社交聊天中的比重,挖掘ai机器人在对话阶段的智能性及解决刚需场景。聊天应用的飞轮效应值得进一步聚焦、3D模型生成,商务需求处也存在蓝海。目前从生命周期上来看,AI图片生成式应用目前生命周期普遍偏低,而大模型为基础,可以满足多场景需求的聊天式文字生成应用则可以长期占据头部。持续增加的AIGC应用:以图片生成为主,生命周期普遍较短2024年1月AI产品出海流量排名数据来源:AI产品榜 视频编辑图片编辑3D模型文本生成表格视频生成图片生成对话AI陪伴其他AI聊天机器人AI绘图应用-20-500204060800015020020 %7%7%7%3%3%游戏新势力:复合玩法革新,挖掘潜力市场032023年的海外游戏总体规模下行,手游用户的支出有所缩减,主要由于宏观环境变化及疫情之后的红利下降。2023年手游玩家总支出为616亿美元,小幅下滑2.7%,出海手游的收入同样受到冲击。但出海游戏在几个垂直品类中仍保持优势,并出现了潜力方向,包括策略,模拟,派对等,策略品类中复合玩法扩大了用户触达范围,派对游戏、休闲等品类也出现新的玩法模式。游戏出海的优势与黑马:SLG新品挖掘增量玩家,派对与休闲品类具备新亮点出海游戏销售量级及增长率2021年180.1316.593.46163.662022年2023年出海游戏品类亮点及机遇自研出海游戏海外营销收入(亿美元)增长率-3.70%-5.65%国内厂商竞争优势出海品类策略模拟派对新锐黑马应用创新亮点及玩法4X行军战斗品类,多元复合玩法扩大受众与变现效果。通过副玩法与主玩法的结合,优化买量效果国内厂商具备领先地位,传统收入优势赛道在国内变现效果良好,在海外农场经营玩法出海厂商有优势,偏好程度明显增强。新锐赛道,国内开发者带入新玩法,集合社交优势合家欢吃鸡类玩法,结合社交玩法,弱竞技女性向及农场类玩法,女性向恋爱养成类游戏结合多元元素,吸引更多受众数据来源:伽马数据 2023年中国游戏出海年度报告超休闲成功玩法结合买量优势,开拓新兴市场。微信小游戏出海,延续国内成功玩法出海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出海游戏目前市场竞争紧张,头部公司占据优势赛道和头部游戏的先发优势,中小游戏在传统赛道中的机遇减小;从变现角度来说,轻量游戏的纯IAA变现模式已经触顶,混合变现方式发展迅速。目前中国出海手游的收入仍然集中于美国、日本、韩国,占据了超过50%的收入,形成非常牢固的地域优势。德国法国的收入则有所衰减,这也与宏观环境的变动有关。日韩仍有增长机遇,海湾地区、巴西墨西哥等地区具备高潜力玩家基础,在特定品类上值得深挖。游戏出海区域与变现方式:高净值地区引关注,日韩仍有增长机遇2023出海游戏收入排名及出海重点游戏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区域玩家基础潜力方向问答、卡牌类新增游戏多,竞速投放增长用户游戏市场较长,超过其他市场高净值玩家多,付费意愿强,花在移动设备上的时间多,热衷于移动游戏获客成本低,玩家群体快速增长东南亚海湾地区土耳其本土化棋牌游戏有社交及副玩法的策略型游戏,策略玩法深度挖掘阿联酋的休闲游戏成长较快拉美(墨西哥、巴西)幻想、体育、博彩等方向Z世代增速高,收入增速快,热衷本地化的背景及内容数据来源:伽马数据 2023年中国游戏出海年度报告出海游戏中AI的广泛应用也给了游戏行业较大的挑战,AI对游戏行业的赋能主要在游戏内容生产,虚拟场景制作,模拟玩家进行测试方面,成本节省极大,目前已在很多项目中落地,同时也造成了游戏内容同质化的风险,对于游戏如何通过游戏性建设自己的独有优势将成为新挑战。而未来随着AI的泛用和门槛下降,AI对于社交场景,玩家游戏性和互动形式的优化,也将成为更具备独特性,游戏突破亮点的预期。AI对游戏研发赋能:新生产力降低研发成本,也造成同质化挑战AI赋能方向赋能内容技术多模态内容生成美术、模型、文案、语音等生成模仿玩家行为对游戏进行测试提升虚拟角色,场景真实性,丰富游戏性游戏内容制作提升测试效果提升角色真实效果深度学习、语音生成及物理模拟强化学习、预测分析降低成本比例10pp%左右50%内容出海亮点:短剧及IP链条的进一步延伸04短剧是2023年海外泛娱乐内容应用的新亮点,也是国内内容出海的新高地。国内出海应用在网文漫画等泛娱乐内容领域取得突破之后,通过短剧的拍摄与输出为海外内容出海孵化新的形式。在经过两年发展之后,短剧在海外探索出了稳定盈利的商业模式和用户需求,且内容匹配度与用户受众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头部应用数据收入良好,2024年内容将向精品化、IP多样化方向发展、竞争区域扩大、本土化智能度提升。短剧的崛起与升级内容:视频观看习惯及网文IP的衍生出海短剧特点、优势及变现方向不同地区短剧应用的内容偏好制作门槛低、高戏剧性、不同区域之间内容偏好多样性,产业链较短出海短剧特点短视频观看形态有用户基础、规模潜力大、本土需求洞察深刻,成本低用户付费意愿好,用户触达渠道多出海短剧优势欧美地区用户以20-40岁女性为主,主要在碎片时间消费娱乐内容,喜好网文、长音频、超休闲游戏。东南亚地区的男性用户比例相对美国较高,用户付费意愿相对较低海外短剧目标用户以美国、印度、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印尼、泰国等为主主要国家地区单集付费/会员订阅(海外主流)/广告模式变现模式代表短剧出海应用主流内容趋向竞争程度地区欧美澳东南亚港澳台高高中等女频类的狼人、先婚后爱契约婚姻、霸总等题材女频类的霸总、王妃、先婚后爱、办公室恋情男频的赘婿、神医、军神、龙王等题材大陆短剧内容直接移植,女频的霸总、宫斗、马甲打脸,男频的赘婿、神医、战神、龙王、捡宝等题材ReelShort DramaboxGoodShortShortTVDramaboxShortTVFlexTVReelShort MoboReelsDramabox 在非游戏的泛娱乐内容出海应用,亮点仍然在网文、漫画、音频等方向,随着出海应用的本土化运营能力上升,对海外用户洞察力头部公司已经牢固占据了优势,通过爆款内容形成了飞轮效应,并借助网文在产业链头部的优势,向漫画、短剧、音频等方向进行衍生,形成生态机遇。流媒体在各地区的投入增长也反哺了短剧的观影习惯。在区域上,除了以美国作为深耕的热点地区之外,东南亚拉美中东是仍然在突破的亮点,。此外,大部分热门阅读应用目前也都在关注土耳其、印尼、巴西、智利等国家。其他内容品类出海的新亮点:不同内容模式交互增加,IP放大效应增强移动应用内容价值链的传递内容出海2024发展趋势:网文漫画音频短剧游戏长剧AIGC技术加入简化内容生产成本,UGC的产出门槛降低,增加内容的多样性与形式海外市场的用户增量集中于互动性强的部分,加强互动性与游戏性的内容仍有增量美国仍是出海内容输出的头部国家,占据60%以上的收入,但是巴西、土耳其、阿根廷等国家或地区的内容需求量也在增长,流媒体支出巴西在翻倍上涨。成本IP价值放大X10倍(带星应用为具备IP孵化产业链应用)X300倍(至多)本土营销与渠道的深度触达,爆款内容吸引消费用户,通过消费用户吸引潜在作者,从而推进飞轮效应AI在出海内容行业的辅助生产过程中已经较为普遍,对于中腰部作品及类爆款作品创作给予较大助力,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内容制造的门槛下降,PGC与UGC的界限会逐渐被打破。此外,AIGC的落地也加快了短剧的本土化,一方面是在拍摄的过程中提升内容创作及后期制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是对国内成熟短剧进行本土化,提升出新短剧的数量与质量。同时,AIGC在社交领域也有较大的优势,通过内容生成来快速判断内容与情绪,可以初步满足用户在情绪上的价值需求。AIGC 内容的赋能:内容成本下沉,打破专业能力生产界限的界限AI工具对于短剧赋能的方式及降低的人工成本流程AI赋能方式内容生产内容分发用户触达社群建立网文漫画大纲、辅助创作、内容梳理、世界观、短剧本土化等营销内容(文字、图片、音视频)生成内容快速匹配,提升用户找内容的效率及体验通过人格化内容模拟社交内容,进行社区建设拍摄后期制作对外发布本土化内容翻译字幕及内部标志替换多角色克隆配音换脸重拍智能文字编辑1%AI费用相比人工费用的比例短剧制作及本土化过程中AIGC应用的方向AI剧情大纲生成背景创作换脸重拍AI动画形成特效制作文字编辑模板匹配后期配音自动字幕宣传物料制作自动解说0.5-1%0.2-1%1%新工具:AI助推企业端服务快速智能化05随着新科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企业级服务与全球化的融合也成为了关键,随着大数据与AI的快速发展,出海服务生态初步显现。随着Chat UI、Copilot 的交互模式的扩展,企业服务的标准化场景及易用性将大幅提升。这部分辅助出海公司全球化的业务主要涵盖本土化营销、基础IT、智慧办公、法律合规、金融风控等多个自动化流程类领域。除了欧美这类付费意愿较高的地区,其他新兴市场的痛点也值得关注。营销内容需求量大本土化需求大服务外包需求大本土化落地难用户需求难以判断数字基建不完善合规需求高东南亚中东直播、社交电商、游戏电商游戏、社交电商、直播法律法规要求较多本土化税务合规需求复杂风控压力较大拉美电商、游戏泛娱乐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出海工具的高效推进新兴市场区域痛点热门行业及方向AI对于出海B端服务的亮点赋能方向本土营销需求方向技术需求消费者画像及市场数据分析本土化营销素材生成数字人生成定制化本土广告及投放智能客服对话逻辑分析、跨文化情感分析多模态内容生成、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处理、机器学习智慧办公会议助手远程标准化协同多元化文本生成智能硬件金融风控提升支付效率降低成本智能客服智能风险识别及决策推荐法务合规内容合规检测流程自动化本土化合规文件一站式生成及申报辅助内容的C端出海内容创作主要以剪辑生成工具为主,对于基础内容进行跨模态修正及生成,辅助内容表达,C端可以低门槛接触到AI赋能工具,革新内容生产方式。目前的海外市场工具类头部应用投放已被AI图片剪辑处理工具占据60%的比重,而出海应用在视频增强和编辑方面依托短视频的平台生态效应快速获客,随着视频生成模型的发展,在2024年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数据来源:AI Hackathon依托内容表达的智能工具助推出海分类图片编辑视频编辑语音识别资料整理热门需求工具投放榜头部应用AI图片编辑的比例出海AI工具Top20分类分布AI出海工具的主要应用需求图片编辑应用图片编辑54422 222 2 213455456视频编辑文字生成视频生成图片生成其他非图片编辑11月数量12月数量1月数量60%背景删除、缩放、艺术效果、滤镜、个性化美颜、一键美化,平面设计,老照片修复语音转文字,视频效果增强、提升视频质量,剪辑助手,热度评分音频转录为文字自动识别语言结构进行结论整合2024年新科技出海趋势展望062024年新科技出海趋势展望:AIGC深度应用,挖掘垂直品类新玩法多模态高质量内容生成及商业化落地是主要亮点海外大模型发展迅速,多模态内容生成质量、类型丰富度提升速度飞快,对大模型的商业化场景改造将成为亮点,B端服务将有更大智能化改造空间,商业化增长空间大,在数字营销、智能办公、支付合规等多方面需求上涨迅速,同时需要注意AI在进行生成与决策时与各种行业的贴合度。内容生成门槛下降,泛娱乐内容出海再被革新AIGC技术的迭代快速降低内容生产成本,C端生产内容的质量将会在速度、质量、多样性上得到快速提升,这不仅改变用户浏览内容的习惯,社交方式,创作意愿等方面也会有所提升,会有更多内容生产的应用进行切入,并形成平台效应。欧美付费意愿强大,挖掘新兴市场痛点从地区来看,AI应用仍然在欧美市场有着强大的号召力,目前无论是收入还是投放也都以欧美市场为主,一方面欧美有着AIGC的先发优势,一方面当地用户对新功能接受度更高。新兴市场的AI需求可以先通过解决企业端痛点为主,便于商业化模式的建立。垂直类型易出爆款,考验海外精细化本土化运营泛娱乐内容出海随着海外需求稳定竞争更加激烈,想要找到一个全新的蓝海领域相对来说机会较少。目前对于国内出海的开发者来说在蓝海领域内的垂直精细化运营,通过对商业化,获客营销及本土化内容的精进获得爆款,并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提升内容衍生价值,将成为头部应用成功的关键。

    浏览量1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03 2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科学仪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本次设备更新涉及的科学仪器体量几何?-240331(20页).pdf

    证券研究报证券研究报告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仪器仪表仪器仪表 2024 年年 03 月.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4-03 2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护航上海科技影都高质量发展-审判白皮书(2021-2023)(54页).pdf

    目 录1.擅自使用热播影视剧集人物形象和重要设计构成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2.剧本委托创作合同解除后应当以平衡当事人利益为原则进行责任划分3.未经许可使用剧照中演员的肖像、姓名构成侵权4.以侮辱、诽谤等方式贬低公众人物人格的行为构成侵权5.影视明星因违法行为及劣迹行为致使影视作品无法上映播放的影视投资公司可以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6.影视制作承揽合同纠纷中临时组建舞美道具等班组非等同于“主要工作”的转包7.因出品方怠于履行影视制作及发行义务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投资人可以主张解除影视投资合同8.合同未履行完毕情形下新媒体账号运营者可根据结算协议与委托方部分结算9.影视企业合法用工应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10.演艺经纪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赔偿金涉影视产业审判白皮书01涉影视产业十大典型案例93438424650审判白皮书涉影视产业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影视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对于坚定文化自信、集聚经济增长新动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发挥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效应,发展文创旅游、影视传媒等特色功能,着力打造“上海科技影都”品牌,已经汇聚了7700余家影视企业、3700余家影星工作室,形成上海车墩高科技影视基地、华策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星空综艺影视制作基地等一大批重点影视产业基地。产业聚集推动影视产业的发展和创新,对司法保护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松江法院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坚持能动司法,主动融入辖区影视产业全链条保护格局,充分履行审判职能,公正高效审理涉影视产业各类纠纷案件,为松江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凝心聚力加强协同保护 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涉影视产业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2021-2023)图一:2021年1月-2023年6月案件收结基本情况一、松江法院涉影视产业纠纷案件基本情况(一)审判概览1、收结案基本情况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松江法院共计受理涉影视产业纠纷案件468件,其中2021年212件,2022年191件,2023年1至6月75件,月均受理案件数量呈小幅下降趋势。同期共计审结案件448件,其中2021年166件,2022年215件,2023年1至6月67件,月均结案数量相对稳定。含上海法院知识产权纠纷管辖调整前原由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审理的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松江辖区涉影视产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023年按照同比数据折算预估。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图二:案件类型分布情况2、案件类型分布情况从受理案件类型上看,影视产业涉诉案件类型较为分散,排名前列的如下:影视产业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侵害作品 放 映 权、著 作 权 许 可 使 用 合 同 等 著 作 权 纠 纷 2 4 7 件(52.77%)、网络直播、影视节目演出等服务合同纠纷81件(17.30%)、影视明星姓名、肖像、名誉等人格权纠纷39件(8.33%)、影视项目投、融资纠纷20件(4.27%)、影视产业不正当竞争纠纷14件(2.99%)、影视剧合作创作合同纠纷12件(2.56%)、影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9件(1.92%)、影视节目加工、承揽等商事合同纠纷7件(1.49%)、影视公司增资、股权转让等纠纷3件(0.64%)、其他涉及影视公司房屋租赁、车辆租赁、破产清算等纠纷37件(占7.90%)。其中影视产业著作权纠纷占据半壁江山,反映出辖区影视产业相关主体著作权保护意识日趋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日益提高。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3、结案方式分布情况从结案方式分布上看,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案件329件,占审结案件的73.43%;以判决方式结案案件85件,占审结案件的18.97%;以管辖移送、裁定驳回起诉等其他方式结案案件34件,占审结案件的7.58%。这反映出在影视产业领域进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有可为。近期,法院通过设立影视产业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松江)基地、加强与松江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松江区文旅局协同保护等方式,建立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强化诉源治理,对影视产业纠纷化解起到正向推动作用,为影视产业纠纷化解提供多元化、全方位、多层级的司法保障。图三:结案方式分布情况(二)案件特点1、知识产权侵权呈现全链条分布影视产业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贯穿于创意策划、剧本创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作、作品改编、视听作品制作、动画形象商业应用、版权交易、数字技术应用等全产业链,知识产权侵权呈现多样性。一是影视产业传统知识产权侵权仍占据多数,如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件达到96件,约占著作权纠纷案件的40%。二是影视衍生产品、数字作品等新类型知识产权侵权不断涌现,如使用摄影场景引发的商标权侵权纠纷、销售影视剧衍生文创产品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侵权样态更加复杂,纠纷化解难度较大。三是涉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趋于增加,互联网环境使得侵权行为更加隐蔽和复杂,侵权影响范围更广。该类纠纷在侵权主体确定、侵权行为认定、损失金额核定等环节相较传统知识产权侵权更为困难,导致权利人维权难度增加。2、新业态服务合同纠纷频发作为全国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松江正在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重要风口,推动G60科创走廊数字经济新型产业集群构建,直播带货等数字经济新业态也和影视产业相互融合,蓬勃发展。81件涉影视产品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主要聚集于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直播平台运营等影视行业服务新业态类别,其中38件案件涉及抖音、快手、淘宝等网络平台直播带货服务合同纠纷,另外43件涉及影视节目制作、宣传、明星艺人演出等服务合同纠纷。在直播带货服务合同纠纷中,由于合同双方对直播带货KPI指标设置、直播数据认定、服务标准确认等约定不够清晰,导致案件处理难度加剧。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3、互联网人格权纠纷凸显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侵犯影视明星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的行为,呈现出从实体店招、广告牌等传统侵权方式向网络侵权方式移转的趋势。39件涉影视明星人格权侵权纠纷中,有31件涉及网络平台侵权行为,主要聚焦于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具有传播源头相对分散、损害后果难以评估、案件易引发舆论热议等特点。该类侵权行为大多系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将含有影视明星的剧照、宣传照、活动照或影视明星的姓名等作为网店宣传、文章推广或者广告配图使用。由于影视明星通常以广告代言收入作为衡量侵权赔偿金额的参考标准,与侵权者的实际获利及心理预期相差较大,导致纠纷往往难以调处化解。4、影视投融资纠纷复合性强在影视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中,影视项目的立项、备案、摄制、发行、公映往往需要长期的过程,影视公司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才能确保影视项目如期回本并产生利润。影视公司为了获得充足的项目资金,往往通过与投资者签订投资合同或者将项目收益权抵押、转让等方式实现融资。影视投融资合同除具备一般投融资合同要素外,投资者可能以出品人、联合出品人、制片方的名义出现在影片及宣传材料中,或者约定除将影片用于上映(播出)获取收益外,另对影片进行商务开发,比如用于展览、业务培训、二次创作等,存在投融资目的复合性,导致在影视项目投融资纠纷中合同目的是否实现较难判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断。在初始投资人、制作人、出品方以协议方式转让影视项目收益权进行投融资时,部分隐名联合投资人、联合制作人、联合出品人由于未在电影局网站备案,影片上缺乏相应标注,导致该类主体是否具备影视项目权源较难认定。二、涉影视产业纠纷案件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成因分析(一)知识产权的易复制性导致版权保护受阻影视产业聚焦生产在艺术领域具有独创性并以影视形式呈现的智力成果,影视作品属于著作权的保护范畴。由于影视作品周期长、独创性强、涉众面广、商业价值大,易成为逐利性强主体的关注焦点。同时,基于影视作品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可复制性特征,相较于传统侵权行为,该类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成本较低、盈利较大,易成为知识产权侵权的多发之地。与此同时,信息网络广泛应用使得作品的流通更加便利,加剧了侵权行为的发生,部分企业或个人在进行网络推广、宣传时忽视作品的著作权,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他人作品,导致影视产业知识产权案件频发。另外,现代版权内容丰富而庞大,影视产业知识产权范围涵盖传统创作作品及数字技术应用等全产业链,范围的广泛性易导致侵权保护关注度不够,版权保护意识不强加剧了侵权行为的发生,数字版权等新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尚未深入人心。(二)商业维权的程式化导致纠纷化解方式单一知识产权与人格权侵权涉诉纠纷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在涉及影视明星姓名、肖像等人格权侵权纠纷中,权利人在电子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取证、公证取证等方面不具有相应的取证能力,对是否构成侵权及侵权赔偿金额方面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故通常授权专业维权机构进行统一维权。而专业维权机构为了短期内获取更高的利润,往往设计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维权法律程序,在同一期间内频繁进行证据固定和诉讼维权。过于程式化的维权方式导致商业维权机构忽视诉前沟通协调,这不仅导致大量纠纷涌入法院,亦使得纠纷难以通过多元方式化解,维权成本较高。(三)合同内容的不确定导致权利义务关系失衡合同是确立民事主体之间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影视产业涉及的合同因类型新颖、技术专业、标的较大,更应通过明确约定避免发生纠纷,但司法实践中仍存在许多因合同约定不明产生的纠纷。一是部分影视企业合同意识较为薄弱,未与相对方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套用其他交易版本,一旦涉诉导致双方权利义务内容难以实际查明,意思表示无法准确认定。二是部分影视企业在签订直播带货、投融资合同等专业性较强的合同时,对合同履行内容、解除条件、付款节点等条款约定不明确,如直播带货服务合同对服务内容的结算、KPI的设置等约定不够完善,导致发生争议时法院认定存在困难。(四)公司治理的不健全导致决策内容失误完善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机制对影视公司内部形成正确的公司经营决策至关重要。由于影视产业投入成本较高,资金缺口较大,常需要通过完备的股东会决议进行公司资本融通,而部分影视公司决议机制失灵,表决程序流于形式,难以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形成符合市场发展的有效公司决策,在公司投融资、股权转让等重大决策上往往出现偏差,导致公司发展陷入困境。同时,影视产业对创作人才需求较大,行业人才的流动性较高,部分影视企业虽然用工制度相对健全,但在实际履行劳动合同及管理劳动者的过程中,法律意识和人文关怀仍有待提高,存在人员管理机械僵化、劳资缺少沟通对话等问题,导致产生劳动争议纠纷。三、保障和推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对策(一)内外兼修,加强影视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影视产业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对内应加强对知识产权知识的学习,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妥善管理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尊重和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通过前期整体规划、中期创新自研、后期应用开发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水平,有效规避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外针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提高证据意识和诉讼能力,及时固定证据,厘清侵权行为性质、主观状态、情节轻重,确立合理预期,努力通过协商调解、司法诉讼等方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二)协同保护,合力形成影视产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人民法院与知识产权行政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应秉持“保护知识产权创新就是保护发展”的理念,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协作机制建设,建立专业化的联动机制及会商制度,统一执法理念和执法标准,推动产业全链条保护,构建影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视产业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影视企业和相关从业者应合理区分侵犯肖像权、名誉权的行为界限,理解特定主体的容忍义务,采取适当维权措施,保护影视明星和艺人的人格利益。网络平台应加强对明星形象使用及平台用户言论的审核和管理,设立预警机制,及时处理涉嫌侵权的信息和账号,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侵权行为的影响。监管职能部门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督促平台对侵权信息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处理,提升执法效能,快速回应人格权保护需求。人民法院应强化诉讼引导,探索适用人格权侵害禁令等方式,及时保护影星艺人的人格利益,拓展调解工作的推进方式,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力求一次性实质性化解纠纷。(三)字斟句酌,加强影视合同文本合规审查影视企业应强化对合同要素、条款、用语的规范性审查,避免因合同条款设置不清导致纠纷。直播带货等服务类合同应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合理的KPI考核标准,明确服务合同结算标准,阶段性结算服务成果。新型影视项目投融资合同在设置合同条款时应进一步明确合同目的、作品权利归属、合同解除条件、违约责任等主要内容,避免投资方和融资方在履约过程中发生分歧,降低后续涉诉风险。(四)强化内控,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制度完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表决机制,注重形成股东会、董事会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制衡格局,避免因控制权过于集中导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致决策失灵。在影视公司内部治理方面,涉及公司增资、减资等资本变更事项,应严格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通知、表决等手续,通过规范的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集体研究投融资风险、股份支付安排、合同文本设计等。在影视产业人员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企业用工管理制度,规范用工手续,畅通交流路径,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营造良好用工环境。加强对高管、创作人才的激励与管理,通过规范劳动合同中的薪资报酬、竞业限制条款、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吸引管理人才、创新人才的涌入,为影视产业发展注入“活水源泉”。四、松江法院推动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及打算(一)聚焦诉源治理能动司法,构建纠纷实质协同化解机制立足辖区影视企业司法需求,加强源头保护意识。积极走访影视企业及区文旅局等主管部门,分类调研影视产业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需求。召开影视产业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需求座谈会,邀请十余家影视企业及影星工作室参加座谈研讨,结合影视产业的基本特点、产业优势及相关企业的需求反馈,研究探讨有针对性的司法措施,促进影视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需求、企业发展协同保护,在治理前端发挥司法引领作用。整合人民调解、行业调解、专业调解、律师调解等多方资源,探索构建影视产业纠纷仲裁、调解优先推荐机制。由行业协会、司法局针对影视产业这一特定产业集群的案件进行前期调解,法院统一指导诉前调解及进行司法确认。截至 2023 年 8 月,通过多渠道共委派调解案件 60 余件。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二)坚持审判工作中心任务,打造专业审判机制结合影视产业突出特点和自身审判团队设置、审判团队专业化建设、案件繁简分流机制等情况进一步优化审判队伍建设。针对影视产业涉及较多的知识产权案件、人格权侵权案件等设立专项审判团队,着力构建学习型审判专业队伍,聚焦影视产业相关权利应用与保护中的前沿问题,提高审判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影视产业的司法保护水平。强化案件监管流程,对影视产业中的疑难复杂案件及影响较大的案件分类研判,制定相应监管措施。分管院长抓好此类案件的监督管理,由院庭长担任审判长,充分发挥院庭长在资源调度、审判经验、案件效果上的示范协调作用。充分利用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平台,促进涉及影视产业的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得到优质高效处理。(三)立足区域协同保护特色,构建影视产业发展服务保障机制依托区域知产协同保护中心,与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局、华政知产学院、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共同组建“影视产业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松江)基地”,发挥司法审判在保护影视产业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中的引导功能,推动影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依托辖区高校资源理论高地,推进影视产业审判实践与理论研究高度融合。主动走访华东政法大学知产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等院校,设立联络员制度,搜集、整理、反馈影视产业发展及司法实践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和审判白皮书影视产业白皮书前沿问题,合作搭建疑难问题研讨平台,邀请华政知产学院教授为相关案件进行分析并就类案裁判和研究进行培训,为司法裁判提供理论支撑。十大典型案例涉影视产业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1.擅自使用热播影视剧集人物形象和重要设计构成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上海J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W(武汉)贸易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2.剧本委托创作合同解除后应当以平衡当事人利益为原则进行责任划分C影视有限公司与D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委托创作合同纠纷案3.未经许可使用剧照中演员的肖像、姓名构成侵权陈某与M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等肖像权、姓名权纠纷案4.以侮辱、诽谤等方式贬低公众人物人格的行为构成侵权施某与江某某名誉权纠纷案5.影视明星因违法行为及劣迹行为致使影视作品无法上映播放的影视投资公司可以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海宁D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与郑某服务合同纠纷案6.影视制作承揽合同纠纷中临时组建舞美道具等班组非等同于“主要工作”的转包A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B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承揽合同纠纷案7.因出品方怠于履行影视制作及发行义务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投资人可以主张解除影视投资合同胡某与上海T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其他合同纠纷案8.合同未履行完毕情形下新媒体账号运营者可根据结算协议与委托方部分结算Y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S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服务合同纠纷案9.影视企业合法用工应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浦某、董某与上海Q娱乐发展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10.演艺经纪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赔偿金毛某与上海A演艺经纪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涉影视产业十大典型案例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擅自使用热播影视剧集人物形象和重要设计构成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上海J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W(武汉)贸易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裁判要旨】涉案作品截屏截图虽然处于静态,但是仍然属于相关影视剧集的构成要素,当然地满足独创性要求并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擅自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涉案作品截图置于网络,使公众能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该涉案作品,构成对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此外,利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热播剧集名气,尤其是在他人已经为生产与该剧集相关的衍生商品而进行大量商业宣传和销售布局的情况下,以宣称该剧集同款的方式销售自身商品,容易使相关公众误认为其销售的商品与权利人之间存在特定联系,构成擅自使用原告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事实】2019年,上海J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并享有完整著作权的影视作品亲爱的,热爱的在线下卫视和线上视频平台开始播放。上海J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该剧首播前后,就围绕其展开了各类商业合作及衍生品开发的活动,为充分挖掘和获取该剧集的市场价值而布局。该剧一经播出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经原告J公司在审理过程中提供的公证书内容记载来看,该剧集在播放过程中获得了“爱奇艺尖叫之夜年度剧王”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百度沸点年度电视剧”“腾讯视频星光大赏年度观众选择剧”及“微博之夜微博年度热剧”等称号,截至 2020 年 4 月 16 日,该剧集在“腾讯视频”平台上的播放量也显示为 77 亿次。在该剧集热播期间,W(武汉)贸易有限公司在其经营的 K 旗舰店使用“亲爱的,热爱的 剧集男女主角H某、T某同款”或者“亲爱的,热爱的剧集男女主演 L 某、Y 某同款”以及“亲爱的,热爱的 剧集男主H 某 K 战队队服”等文字来描述店铺内售卖的 T 恤、外套等商品,并在未经原告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将 亲爱的,热爱的 剧集中关键的战队服装设计图样印制在自己销售的服装上,同时将 亲爱的,热爱的 剧集中的重要人物角色截图用于商品宣传、引流。J公司在发现 W 公司的侵权行为后起诉要求:1.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害原告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的行为;2、判令被告在其运营的天猫发布经原告书面认可并由法院审核过的公开道歉和声明,以消除其因侵害原告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对原告造成的不利市场影响;3、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45,000 元;4.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合理费用 5,000 元。【裁判结果】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于 2022 年 12 月 15 日作出(2022)沪 0117 民初 16553 号民事判决:W 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 J 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 20,000 元。因审理中发现侵权行为已经停止,J 公司撤回了该项诉请。另外,J 公司无法证明 W 公司的行为有适用赔礼道歉的情形,故对此项请求法院不予支持。判决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裁判意义】优秀的作品是凝聚作者心血与智慧的智力成果,互联网时代的影视剧呈现出快速传播化、流量化的特点,剧集播出的风口期和获利期集中。服装、公仔、人物形象商业利用、LOGO 产品实体化和模型化已经成为影视剧衍生周边开发的主要领域。与此同时,剧集热播期间也是侵权行为的高发期。针对这类影视剧的侵权行为呈现出主体广泛且分散、侵权获益较低、主观蹭热度、蹭流量、傍名牌的恶意较为明显等特点。本案的裁判,有利于引起相关公众及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对影视剧作品同款商品等衍生商品的法律规制及权利救济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价值。一方面有利于明确法律适用,及时有效救济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解决涉影视剧的著作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适用冲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鼓励创造,规范市场经济竞争秩序,促进影视剧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剧本委托创作合同解除后应当以平衡当事人利益为原则进行责任划分C影视有限公司与D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委托创作合同纠纷案【裁判要旨】剧本委托创作合同是指委托人就特定影视作品为受托人提供选题、创作意图等创作资料,受托人按照约定完成剧本创作所订立的合同。剧本委托创作过程中,受托人投入较多智力成本,当委托创作合同陷入僵局无法继续履行时,关于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及责任承担问题,不能仅凭受托人未能交付最终创作成果作为评价依据,而应以平衡当事人利益为原则,结合合同解除原因、合同签订过程、合同履行过程、当事人的违约程度和主观恶意程度等因素加以综合认定。【案件事实】2021年11月26日,C影视有限公司与D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剧本委托创作协议一份,协议约定C公司委托D公司创作文学剧本风起锦衣,D公司需要根据C公司提供的选题、创作意图等资料创作剧本,D公司接受C公司委托,并指定D公司编剧陆某担任本剧编剧工作。陆某系著名影视剧XX令的署名编剧,由其带领其编剧团队(创作XX令的编剧成员)实际完成本次委托。协议对剧本创作的要求和标准、工作计划、工作职责、双方权利义务、合同解除及违约责任均进行了约定。协议生效日期为2021年11月26日,协议3.1.1条约定D公司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应于协议生效后60天内,向C公司提交故事短梗概、故事长梗概、故事大纲、主要角色的人物小传。C公司在15天内给予D公司反馈意见,D公司在整理反馈意见后出具修改方案,经C公司确认后再交付修改版。2021年12月7日,C公司向D公司转账编剧费96,000元。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6日期间,C公司法定代表人秦某和D公司编剧陆某就风起锦衣的剧本创作进行沟通,期间,陆某于2021年11月24日发送风起锦衣概述,于2021年12月11日交付人物小传,C公司收到该人物小传后并未提出修改意见。2022年1月6日,C公司放弃风起锦衣的剧本创作。2022年1月11日,双方就新的剧本方向进行讨论。2022年2月7日陆某发送新剧本人物小传给秦某。此后,双方就新剧本的创作进行沟通。2022年5月21日,陆某向C公司发送合同解除协议模板一份,2022年5月23日C公司同意解除涉案合同。因双方对合同解除后C公司已付编剧费96,000元退还问题发生争议,协商未果后,C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剧本委托创作协议于2022年5月23日解除;判令D公司返还预付稿酬96,000元;判令D公司支付违约金及利息损失。【裁判结果】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6月19日作出(2022)沪0117民初9109号民事判决:确认剧本委托创作协议于2022年5月23日解除;D公司退还C公司合同款48,000元并支付利息损失;驳回C公司其余诉讼请求。判决后,双方均未提起上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裁判意义】随着我国影视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剧本委托创作成为影视公司获取剧本的主要来源之一,剧本委托创作合同纠纷时有发生。委托创作作品是受托人对委托人思想的创造性表达,创作的表达有赖于受托人的专业素养、创作灵感、创作能力、创作经验等主观因素,因此委托创作合同中“人”的因素贯穿始终。剧本委托创作合同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交付合格的剧本,但在最终剧本呈现之前,受托人还需要交付阶段性的创作成果如编剧阐述、主要人物小传等智力成果。当委托创作陷入僵局无法继续履行,在判定委托创作合同解除后双方的责任承担问题时,不应简单以受托人是否交付最终创作成果作为评价依据,而应当以平衡当事人利益为原则,综合考虑合同解除原因(如作品不能过审、一方迟延履行或者双方迟延履行以致合同目的落空)、合同签订过程、合同履行情况(委托人是否按期支付款项、是否及时为受托人提供选题、创作意图等材料;受托人是否积极、勤勉履行合同义务、是否按期交付阶段性及最终创作成果)、双方违约的程度和主观恶意程度等因素。本案的审理结果对于贯彻诚实信用原则,平等保护投资人和创作者合法权利,维护创作者利益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对于类案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未经许可使用剧照中演员的肖像、姓名构成侵权陈某与M食品(上海)有限公司等肖像权、姓名权纠纷案【裁判要旨】自然人享有肖像权、姓名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自然人的肖像、姓名。影视作品版权方对外签订销售合同,授权购买人使用影视作品宣传图片、海报作为产品宣传推广使用,不能视同于获得影视作品演员的授权许可,演员对于影视作品宣传图片、海报中的个人肖像、姓名仍享有人格权益,未经其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姓名作商业推广,构成侵权,应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案件事实】2019年8月21日,M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乙方)与广州S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甲方)签订销售合同及补充协议,约定乙方向甲方购买电影幸福迷途DVD碟片100张做随产品赠品使用,甲方提供给乙方电影幸福迷途音像制品及该片的宣传图片、海报,乙方可选用为“M”品牌产品做随机赠品碟宣传之用,乙方使用甲方上述产品期限为2019年8月26日起至2020年8月25日止。2020年6月28日,M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向广州S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支付幸福迷途宣推费用85,000元,广州S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具节目版权证明:“我司为贵公司提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供 的,用 于 赠 送 消 费 者 的 幸 福 迷 途 版 权 号 为ISBN9787887633088的光盘,节目版权经广东中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目前我司享有该片宣传推广及复制权,授权时间自2019年8月26日起至2020年8月25日止”,并向M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数张该影视剧主演陈某的肖像照片。2019年10月11日至2020年7月26日期间,M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委托海南Y食品有限公司、文昌H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多款“M”品牌旗下产品,产品包装箱上使用了陈某的肖像照片,并配文“影视剧幸福迷途(主演:陈某)携手助力M品牌”,上述产品由平湖市M贸易公司在其经营的淘宝网店铺线上销售,同时在第101届(天津)全国秋季糖酒会等展会、涉案产品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及网络店铺等平台经行宣传推广。原告陈某认为上述被告四公司侵害其肖像权、姓名权,故诉请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共同赔偿其经济损失100万元及合理维权成本2万元。【裁判结果】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于2022年8月2日作出(2021)沪0117民初14721号民事判决:被告M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平湖市M贸易有限公司、海南Y食品有限公司、文昌H食品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害原告陈某肖像权、姓名权的行为,向原告陈某书面赔礼道歉;被告M食品(上海)有限公司、平湖市M贸易有限公司共同赔偿原告陈某经济损失及维权费用308,000元,被告海南Y食品有限公司、文昌H食品有限公司分别对其中的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100,000元部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判决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裁判意义】包含角色造型的剧照是影视作品演职人员对演员形象进行共同塑造的成果,剧照形象既承载了演员的肖像,也承载着影视作品的作品内容。通常来说,一张剧照可能既包含演员的肖像权,也包含出品方的著作权,还包含着表演者的邻接权。如果剧照反映了演员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能够使公众将剧照形象与演员本人的真实外貌形象联系在一起,则该剧照形象具备肖像权的法律特征,演员对其享有肖像权。演员参与影视作品的演出即意味着其对制作方制作、使用其肖像的有限授权,但著作权人在未与表演者就肖像使用范围进行特殊约定的情况下,允许他人使用剧照亦会被认为超出合理使用的范围,使用人应对肖像权利人承担侵权责任。本案裁判在查明销售合同授权使用范围、各被告使用原告肖像的行为方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原告的知名度、商业价值、传播范围等因素,合理判决各被告承担的侵权责任,有效保护了原告的人格权益。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以侮辱、诽谤等方式贬低公众人物人格的行为构成侵权施某与江某某名誉权纠纷案【裁判要旨】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网络平台非法外之地,对公众人物的评论应符合社会公序良俗原则,在公众平台公开发布对公众人物人格的恶意评论,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对他人人格具有明显的贬低属性,已超出社会大众对公众人物合理评价的范围,构成侵权,应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案件事实】施某网名“小柔SeeU”,职业为cosplay作者、画手,在互联网平台拥有一定粉丝量,江某某系百度贴吧网站账户“sS。Ss(北冰洋凍岛_)”注册手机号码131XXXX2217的实名认证用户。2022年6月23日,该账户在百度贴吧网站“讨厌小柔吧”中被她本人拉黑了帖子下发表题为“小柔的瓜”的评论(以下简称“涉案评论”),内容有“自称画师结果抄袭十多个画作”“跳原创宅舞全程抄袭其他舞蹈”“拍照时违法使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丈夫是知名踩女人上位的304开除的coser小小白”“怀孕发粑粑,真的恶心。虚弱做作是她,阴阳怪气是她。对了,他们两个结婚后男的还蛮支持她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去卖r的”“用小号混进贴吧,然后发粪便的图片”“拿奶粉钱买cos服,小孩在旁边饿得哇哇哭”等,原告施某认为上述评论内容系对原告侮辱、诽谤,侵害原告名誉权,故诉请要求被告江某某刊登致歉声明、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维权合理支出等经济损失40,000元,赔偿精神损失10,000元。【裁判结果】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4月28日作出(2022)沪0117民初16911号民事判决:被告江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百度贴吧网站“讨厌小柔吧”中发布向原告施某的赔礼道歉声明(具体内容由本院审核),保留七天不删除;若被告江某某未履行上述判决主文确定的义务,则本院可以选择在本市任一市级报刊上连续七天刊登相关的赔礼道歉声明,产生的费用由被告江某某负担;被告江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施某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10,000元。判决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裁判意义】网络空间尽管是虚拟的,但通过网络所折射出来的人的一举一动是实实在在的。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的网络空间应当受到道德的规范和法律的约束。利用互联网辱骂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众人物在社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社会对于公众人物的名誉权评价标准具有一定程度的高期待性,但是评价范围也必须在合情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在网络空间公开发布对公众人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物的恶意辱骂或者捏造事实诽谤,已然超出社会大众对公众人物合理评价的范围,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明显贬低他人人格,有损公众人物形象和名誉,需承担侵权责任。本案裁判在查明网络虚拟平台真实主体、侵权事实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原告的知名度、传播范围等因素,合理判决被告承担的侵权责任,有效保护了原告的人格权益。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影视明星因违法行为及劣迹行为致使影视作品无法上映播放的影视投资公司可以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海宁D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与郑某服务合同纠纷案【裁判要旨】在影视服务合同中,投资方与影视制作公司约定因主创明星违法犯罪活动或劣迹行为遭受国家新闻出版局或广电总局封杀导致影视作品无法上映播放的,影视投资公司有权解除合同、退还服务费并要求赔偿实际经济损失,该约定属于双方意思自治范围,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属于有效约定。主创明星违反上述约定导致影视作品无法播放和上映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影视明星的上述消极不作为义务的履行期限,应按照影视作品上映播出后的合理期限或参照影视剧著作权保护期限确定。【案件事实】2016年1月13日,海宁D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甲方)与上海Z影视文化工作室(乙方)签订策划服务合同书,约定:甲方委托乙方为甲方制作电视剧提供相关策划服务,包括项目落地执行、内容与品牌策划、艺人挑选、项目营销策划等。策划服务期限自2016年2月15日至2016年5月10日中的70个实际有效工作日。甲方分期支付乙方策划服务费总计3,050万元。合同履行中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约定条款的,均应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有关双方合作具体细节,双方将另行签订补充合同予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以详细约定。2016年1月13日,海宁D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甲方)与上海Z影视文化工作室(乙方)签订之补充合同,约定:双方就主合同未尽事项签订本补充合同。甲方邀请乙方艺人郑某参与涉案影视剧的拍摄,出演本剧第一号女主角;拍摄工作自2016年2月15日起至2016年5月10日中间的70个实际有效工作日;如根据任何适用法律,本剧及演员服务为聘用工作关系的事实不足以确保甲方对本剧拥有的完全权益,在保证乙方及乙方艺人权利的前提下,乙方及乙方艺人根据有关适用法律赋予甲方最大保障和最长年限,以确保甲方在任何地区、任何司法管辖权下享有本剧完整及不受限制的知识产权、使用权和经济收益权;本合同签订后如因乙方艺人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或因劣迹,从而遭受国家新闻出版局或广电总局封杀影响本剧至拍摄和上映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乙方应退还甲方已支付的酬金并赔偿甲方遭受的截止当时而遭受的实际经济损失。2016年1月18日至2016年4月25日期间,海宁D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分多笔向上海Z影视文化工作室支付合计3,050万元,付款用途均注明涉案影视剧服务费。2021年8月,上海市税务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追缴郑某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合计2.99亿元。郑某未提出异议,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复议或起诉,并已在规定期限内缴清全部税款和滞纳金。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2015年12月28日,海宁D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与深圳市T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签订影视节目独占授权合同书,主要约定:D公司授权T公司使用涉案电视剧的独占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期限五年,约定有授权费金额;合同签订后,如授权内容主要创作人员实施违法或违反公序良俗行为导致授权内容无法按约定期限在互联网传播,T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退还已支付款项并赔偿损失。2016年2月,T公司分两笔支付了D公司2,520万元。2016年2月5日,海宁D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与A广播电视台签订电视剧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书,约定D公司许可A广播电视台使用涉案电视连续剧及其著作权,A广播电视台下属公司成为该剧投资方之一,投资比例5%;许可使用费合计7,700万元;D公司违约除应返还全部许可使用费外还应支付约定许可使用费总额100%的违约金。杭州H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受海宁D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于2021年3月15日作出专项审计报告,载明涉案电视剧项目已收到包括D公司在内的五家投资方合计18,397.57万 元 的 投 资,截 止 2 0 2 0 年 1 2 月 项 目 已 支 出 费 用 合 计174,397,887.64元,其中演员劳务费121,099,735.14元,所发生费用均已签订合同协议并已实际支付。涉案电视剧已制作拍摄完毕,尚未申请发行许可。上海Z影视文化工作室系个人独资企业,成立于2013年12月2日,投资人为郑某。2017年11月23日,上海Z影视文化工作室经核准注销。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海宁D影视投资有限公司遂诉至法院,要求:确认策划服务合同书及策划服务合同书之补充合同解除;被告退还服务费3,050万元及利息;被告赔偿经济损失6,000万元。【裁判结果】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于2021年12月16日作出(2021)沪0117民初2196号民事判决:确认策划服务合同书及之补充合同于2021年2月24日解除;郑某返还海宁D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服务费3,050万元并赔偿经济损失6,000万元;驳回海宁D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其余诉讼请求。判决后,郑某提起上诉,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3年7月18日作出(2022)沪01民终5241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裁判意义】广播影视作品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而广播影视节目主创人员作为社会公众人物,因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触犯了法律法规,或因其他失德、劣迹行为,违反公序良俗,败坏社会风气,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相关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可以对有关影视作品、节目的播放予以必要的限制。本案影视服务合同之补充合同明确约定因相关艺人的违法行为或劣迹导致影响涉案影视剧拍摄及上映的法律后果及责任承担。本案处理结果对类似劣迹艺人参与、制作的广播影视作品相关影视合同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另外,因本案涉及知名演艺人员,引发较大社会关注,本案处理结果对督促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社会公众人物遵纪守法,通过优秀作品和良好社会形象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影视制作承揽合同纠纷中临时组建舞美道具等班组非等同于“主要工作”的转包A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B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承揽合同纠纷案【裁判要旨】承揽人将其承揽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应当就该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负责;未经定作人同意的,定作人也可以解除合同。在影视节目承揽合同关系中,定作人委托承揽人就相关影视节目进行舞美置景及舞台搭建,承揽人根据节目需要临时组建舞美、道具等班组并指导其相应工作,不应认定为民法典第七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承揽人将其承揽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情形,不等同于“主要工作”的转包。定作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此不持异议且没有更为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能据此行使法定解除权。【案件事实】2020年5月8日,A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乙方)与B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甲方)签订舞美置景及道具物料合同,约定甲方因举行720潮流主理人节目录制需要,委托乙方制作、采购、租赁舞美置景和道具物料。协议另对付款期限、付款条件等事项进行了约定。其中,违约责任约定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任何条款的约定,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承担本合同项下所涉之总标的额的30%作为违约金。2020年5月8日、5月12日,B公司分别向A公司转账支付5万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元、5万元,合计支付10万元。2020年4月30日至2020年5月11日期间,A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B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双方在“XX策展置景”微信群中沟通、调整舞台搭建事宜,2020年5月9日,A公司将舞美物料清单发送在微信群中,舞美物料清单列明制作项目、主要材料、尺寸、数量、样式等。A公司于2020年5月11日左右进场搭建舞台。2020年5月12日之后,双方在微信群中沟通舞台局部调整及修改等。2020年5月16日、17日B公司完成案涉“潮流主理人”节目录制。2020年5月17日节目录制完成后由A公司拆除舞台。2020年7月14日,A公司将“潮流主理人”舞美及道具费用明细通过邮件发送给B公司,并与B公司财务人员沟通费用事宜,B公司财务人员表示需要核对现场物料的使用以及搭建的具体情况。因A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B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对案涉舞美置景工程造价及舞台拆除后物品的残值存有争议,本院依法委托审价公司进行审价,审价机构出具了相应审价报告。庭审中,A公司申请证人王某、汪某出庭作证,王某表示2020年4月底A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电话与其约定担任美术助理,负责道具工作。证人汪某表示2020年4月28日A公司法定代表人刘某通知其制作道具、舞美等,2020年5月11日道具组进场,5月16日凌晨6、7点搭建完毕,5月18日拆除。因B公司未及时付款,A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起诉要求:B公司支付A公司合同款954,598元、违约金286,379.40元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954,598元*30%)、律师费损失40,000元。B公司认为A公司履行合同存在重大瑕疵,舞台验收不合格,A公司将合同项下的工作转包给其他自然人或公司,该行为违反合同第12.4条不得转包的约定。A公司未开具相应金额的发票,且A公司交付的工作成果未经被告验收,故未达到合同约定的付款条件,被告不存在违约行为,不应当支付律师费。故B公司提出反诉诉讼请求:解除舞美置景及道具物料合同;A公司返还B公司已付合同款100,000元;A公司支付B公司违约金30,000元。【裁判结果】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2月27日作出(2021)沪0117民初15008号民事判决:B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支付A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价款388,144.45元、律师费损失20,000元;驳回A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其余诉讼请求;驳回B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反诉诉讼请求。判决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裁判意义】在影视节目加工制作中,承揽合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承揽应当以承揽人亲自完成为原则,但也并未禁止转承揽。转承揽原则上仅限于辅助工作的完成,此时并不需要定作人同意,但如果是主要工作的转承揽,则必须经过定作人同意,未经定作人同意的,定作人有权解除合同。本案承揽人为搭建“潮流主理人”综艺节目的舞台,临时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组建了舞美、道具等班组并指导其相应工作,在没有相反证据的前提下,应当视为辅助工作的转承揽,定作人不能据此行使民法典七百七十二条的法定解除权。因“潮流主理人”是一档爆火的综艺节目,本案处理结果对类似影视节目承揽合同纠纷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同时也满足了影视节目承揽人对公平正义的合理期待,对于鼓励承揽人积极进行市场创新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因出品方怠于履行影视制作及发行义务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的投资人可以主张解除影视投资合同胡某与上海T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其他合同纠纷案【裁判要旨】影视投资合同的出品方负有积极履行合同的义务,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履行影视作品的制作、拍摄以及发行上映等主要合同义务。投资人与出品方虽未约定合同履行期限,但出品方未在合理期限内完成影视作品的制作及发行工作,导致投资人无法实现影视投资合同目的,经投资人合理催告后仍未履行上述合同义务,投资人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以解除合同,并主张返还投资款及支付相应的利息损失。【案件事实】2019年3月19日,胡某(乙方)、上海T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甲方)签订“文化产业板”影视融资中心项目投资合同,约定甲方作为出品单位,投资摄制影片邀请函影剧备字2018第4423号。第1.1条约定,为摄制邀请函影片,甲方同意乙方参与出资,乙方出资600,000元,占电影制作投资额(不含宣发费,宣发费用另计)0.125%。第1.2条约定,乙方上述出资行为是为了分享电影的国内票房收益、网络版权收益,一旦出资即不得抽回。第2.1条约定,甲方拥有本影片的原版或任何所有其它的版权、经配音的或加字幕的。第2.2条约定,乙方按影片投资比例享有本影片的院线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国内票房收益、网络版权收益,因电影本身属于风险项目甲方不做任何票房收益保底的承诺,票房由市场决定若影片票房未达到乙方的预期收益而对乙方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该条加粗。第2.4条约定,支付时间为:甲方在收到本影片项目的国内票房所有分红后支付给乙方,自所有分红全部到账(如分期到账,则以最后一次到账日期为付款开始计算的时间节点)之日起6个月作为结算期,甲方应在结算期满后30个工作日内向乙方转账支付相应款项,但甲方有权扣除乙方应承担的相应税费。第四条约定,甲方完全拥有本影片完成影片及全部素材的全部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及其衍生权利,包括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部版权以及其他所有权利,并按本合同的规定享有上述权利之相关收益,不论其是现存的还是此后创造的或为本合同下制作服务的目的或作为其一部分而获取的。其时期包括所有版权保护期、延长期、续展期直到法律规定的期限。合同另对影片的拍摄与制作、保密、竞业限制等作了约定。2019年3月19日,胡某向上海T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转账600,000元。2022年8月31日,本案诉状副本送达上海T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胡某陈述其未在本案诉讼前向上海T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出过合同解除通知。审理中,胡某提供邀请函项目介绍宣传页一份,显示影片备案立项号、开机日期、拍摄地点、拍摄周期、上映时间、主演等信息。胡某称此宣传页是合同签订时上海T影视文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化传媒有限公司向胡某出示的,上海T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不予认可,认为从未承诺过影片上映时间。审理中,上海T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一系列证据证明涉案电影因疫情原因无法于预计时间按期上映,且相关工作尚在推进,但并未提供涉及具体拍摄进度的相关证据。胡某起诉要求:解除双方签订的项目投资合同,上海T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退还投资款60万元及相应利息。【裁判结果】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于2022年10月21日作出(2022)沪0117民初10137号民事判决:确认合同解除,上海T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退还投资款60万元,并支付相应利息。判决后,上海T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起上诉,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2月29日作出(2022)沪01民终13442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裁判意义】上海市松江区作为上海科技影都的集聚地,近年来正着力打造升级高科技影视产业,推进影视产业产教融合。影视项目投资备受投资者的青睐,逐渐成为热门的投资项目。出品方及时募足资金关涉影视项目能否顺利完成制作、发行和上映。然而,部分影视出品公司在筹募资金后,未能及时推进影视项目的制作或者将资金挪作他用导致影视项目无法及时上映,使投资者的投资目的落空。本案中,投资者与出品方签订的影视投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资合同虽未约定影片拍摄周期、上映时间,但经审查出品方在收取投资款后,未积极履行影视作品的制作、拍摄义务,影片亦无法进行上映。出品方迟延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足以导致投资人投资目的无法实现,故判决解除合同并返还投资款。在影视类投资合同中,应进一步规范合同的约定,明确投资期限、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收益分配等,避免在合同约定不清时产生争议和纠纷。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合同未履行完毕情形下新媒体账号运营者可根据结算协议与委托方部分结算Y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与S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服务合同纠纷案【裁判要旨】提供服务方应当按照服务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完成服务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并与委托方按照服务合同约定的标准结算服务费用。服务合同的履行依赖于双方的协作与配合,在提供服务方仅提供部分服务内容,无法继续提供服务的情形下,双方可以协商终止履行并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结算服务费用。双方就服务费用达成结算协议的,应当按照结算协议履行义务。【案件事实】2021年9月8日,原告(甲方)与被告(乙方)签署顾问聘用协议一份,约定:甲方聘请乙方作为顾问,由乙方的林某、封某、陶某三人为甲方公司的新媒体运营顾问,就甲方新媒体运营项目事宜提供意见和建议,并提供咨询服务;合作期限为3个月,自2021年9月8日至2021年12月7日;三人合计50,000元每月,每月支付一半,剩余款项于工作考核完成后一次性发放;乙方应按时保质保量向甲方提供顾问服务,并在提供顾问服务期间完成顾问工作,具体参照被告公司Q1考核计划书;除本协议明确约定外,乙方违约的赔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实际经济损失、调查费用支出、诉讼费用、仲裁费用、聘请诉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讼仲裁代理人的费用及其他因违约行为所支出的必要费用。被告在Q1季度考核计划书中对运营工作和目标中对如何确定被告的工作范围及标准及解除合同的标准均作了约定,100%完成任务目标,顾问费打款额度100%,任务完成度每降一个点,顾问费随之降点,完成度低于50%,解除顾问聘用合同。2021年9月18日,原告与案外人B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署抖音号转让协议,约定:原告受让某某抖音号,价格75,907元。后原告支付了相应款项,现账号认证人为被告代理人林某,留存的手机号为原告指定的电话号码。2021 年 10 月 18 日,原告向被告送达终止顾问协议确认函。载明:我司于 2021 年 9 月 8 日与贵司签订顾问聘用协议,贵司在与我司提供顾问协议期间存在严重违约行为,如下:一、陶某自协议签订起从未到我司提供顾问服务,未履行协议第一条中第 3、4 款。根据协议中第十条第 2 款规定,属于严重违约。二、根据协议第四条第 1 款约定,贵司顾问在与我司所提供的顾问服务,必须满足我司所提出的技术性要求,贵司顾问为公司购买的账号,在没经过我司确认的情况下私自更改为不符合我司技术要求的账号,属严重违约,我司有权根据协议第四条及 1、2、4 款要求贵司承担赔偿责任。综上所述,贵司严重违反顾问协议内容,我司有权履行顾问聘用协议中第十条第 2 款,任何一方违反协议约定,造成协议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另一方有权解除协议。现我司正式解除与贵司签署的顾问聘用协议,并有权追究贵司给我司造成的经济损失 75,907 元。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原告另向本院提交甲方为原告、乙方为被告的关于顾问聘用协议补充协议一份,载明:乙方于2021年11月15日前打款至甲方账户,金额为54,429.73元,逾期付款违约金按照总金额每日0.5%计算;甲方收到乙方打款后48小时内将抖音ID为某某的账号过户至乙方负责人林某个人名下;乙方需向甲方提供关于封某顾问费的结款证明。甲方为原告,乙方签字处由林某签字捺印,落款日期为2021年10月24日。后因被告未按补充协议的约定支付原告款项,故原告起诉到法院,请求判令:1、被告支付转让款54,429.73元;2、被告支付违约金(以54,429.73元为基数,从2021年11月16日起算到实际清偿日止,按照每日千分之五计算);3、被告支付律师费损失5,400元。【裁判结果】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于2022年2月21日作出(2021)沪0117民初18955号民事判决:被告S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支付原告Y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54,429.73元;被告S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支付原告Y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付款违约金(以54,429.73元为基数,自2021年11月16日起至实际付款日止,按日万分之三计算);驳回原告Y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其余诉讼请求。判决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裁判意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自媒体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及网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络直播带货等新兴交易模式不断更新,由此产生的抖音、快播等自媒体账号运营服务合同纠纷增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双方当事人对于自媒体账号运营服务合同约定不清晰。如直播带货服务合同约定的KPI指标体系以及指标达成度与合同对价的对应关系约定不明确。二是服务内容未进行阶段性结算。在大多数运营服务合同中,对于结算条款约定过于笼统,未设置阶段性的结算标准,导致在提供服务方终止提供服务时难以有效确定已提供服务的对价。三是在服务终止时未进行有效结算。本案系提供服务方在终止提供服务后,委托方及时与提供服务方形成相应服务内容的结算协议,该结算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应当按照结算协议结算已提供服务的费用,避免双方在涉诉纠纷时难以确定服务内容及服务费用。本案对规范服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同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影视企业合法用工应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浦某、董某与上海Q娱乐发展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裁判要旨】劳动者入职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主动的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并不必然影响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认定。通过双方是否存在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人身隶属性关系以及劳动者有无实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是否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等因素也可以综合判断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在建立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案件事实】浦某与董某的儿子浦某某于2021年7月16日入职被告上海Q娱乐发展有限公司,担任直播运营经纪人,每月调休4天。浦某某入职后一直兢兢业业,被告上海Q娱乐发展有限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亦未足额发放工资。浦某某于2021年11月21日在工作岗位中突发疾病,被告将浦某某送医,医院诊断来院已死亡。浦某某在被告处工作4个月4天,被告仅发放工资2,524元。2021年11月21日,被告公司员工刁某、邝某在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中山派出所接受询问,刁某表示其从事的是运营,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在被问及浦某某情况时,其表示浦某某是松江区茸平路被告处的运营,上白班,是白天12点到晚上11点,进公司大概三个多月。邝某表示11月21日14时32分许,接到老板卢某的微信,称浦某某肚子痛,让他陪去医院检查,到了浦某某宿舍,浦某某让邝某到公司的工位上拿就医所需的身份证等。浦某某生前在朋友圈发布过招聘信息,显示招募运营5名,经纪人10名,主播20-99人,薪资可谈,包食宿,岗位薪资6-15K。审理中,被告称2021年6月、7月与浦某某建立合作关系,双方未签订书面协议,仅为口头协议,浦某某作为经纪人招募主播,根据收入按比例分成。被告称其公司的运营为底薪4,000元加提成,期间浦某某住在单位宿舍,无固定上班时间,不会对其进行考勤。原告则表示听刁某和邝某的陈述,及整理遗物时知晓,浦某某2021年7月16日进入被告处,工作时间为上午12点至晚上11点,主要负责人后勤、招聘及培训主播等,原告在被告处看到过考勤机,故推测应当有考勤。2022年1月12日,原告向上海市松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被告:1.确认被告与浦某某自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11月21日存在劳动关系;2.被告支付原告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11月21日工资差额26,061.16元;3.被告支付原告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11月21日未足额支付工资100%赔偿金26,061.16元;4.被告支付原告2021年8月16日至2021年11月21日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21,752.99元;5.被告支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付原告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11月21日双休日加班工资11,308.41元;6.被告支付原告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11月21日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3,769.47元;7.被告支付原告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11月21日年休假工资942.37元。2022年2月21日,该仲裁委员会作出松劳人仲(2022)办字第218号裁决书,裁决:1.确认被告与浦某某(已故)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11月21日存在劳动关系;2.被告支付原告2021年7月16日至11月21日工资差额26,061.16元;3.被告支付原告2021年8月16日至11月21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21,752.99元;4.原告其余请求事项不予支持。裁决后,原、被告均不服,均起诉至法院。【裁判结果】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于2022年8月29日作出(2022)沪0117民初4938号民事判决:确认浦某某与被告上海Q娱乐发展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11月21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被告上海Q娱乐发展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浦某、董某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11月21日工资26,061.16元;被告上海Q娱乐发展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浦某、董某2021年8月16日至2021年11月21日期间的二倍工资差额16,650.15元;驳回原告浦某与董某的其余诉讼请求。宣判后,双方均提起上诉。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1月29日作出(2022)沪01民终11939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裁判意义】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本案对影视企业在合规用人方面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松江区作为上海科技影都及影视企业集聚地,一直着力于推动影视产业升级,促进影视产业产教融合,许多影视公司也随之迅速崛起。部分影视公司为快速发展,在用人制度尚未规范的情形下,即开始招聘劳动者入职工作,但疏于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仅仅通过口头进行约定,导致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以保障,用人单位也因此会受到劳动法律的惩罚性规制,如支付二倍工资差额、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上述制度有利于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主动地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推动劳资双方形成合规、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影视产业健康发展。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演艺经纪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劳动者经济赔偿金毛某与上海A演艺经纪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裁判要旨】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均应恪守。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在具有合法事由的前提下,依照法定流程行使解除权。用人单位如果在没有合法事由的情况下,单方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属于违法解除,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案件事实】上海A演艺经纪公司设立于2017年10月18日,经营范围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演出经纪、电影发行等。2017年11月8日,原告毛某与被告上海A演艺经纪公司签订了期限为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0月17日的劳动合同,约定原告在被告市场部门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试用期基本工资3,500元、生活困难补助2,100元,合计5,600元;转正后基本工资3,500元、生活困难补助2,100元、集体福利事业补贴1,400元,合计7,000元。2019年8月9日,微信名称为“沫沫,祁某”的用户向原告发微信:“哎,我直白点,方总说你们的工资就到8月1日,我尽力去凑齐工资,你也找找其他工作,这里你愿意做,就当个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兼职也可以”、“刚和方总确认了,是到8月初”。原告回复:“对呀,所以你看,他跟你是这么说的,跟我们没有说,而且这两天还在群里安排工作”。之后,“沫沫,祁某”又回复:“我刚和方总讲好了,工资我来凑,还差你4,567的工资,我这两天凑你4月的”、“一项项解决,先解决工资”。2020年7月2日,原告向上海市松江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1、被告支付原告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8月9日工资27,500元;2、被告支付原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28,000元。该仲裁委员会于2020年10月29日作出松劳人仲(2020)办字第1948号裁决书,裁决:1、被告支付原告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8月9日工资27,500元;2、对原告的其他请求不予支持。嗣后,原告诉至本院,请求判令:1、被告上海A演艺经纪公司支付原告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8月9日工资差额27,500元;2、被告上海A演艺经纪公司支付原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28,000元。【裁判结果】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于2021年5月28日作出(2021)沪0117民初597号民事判决:被告上海A演艺经纪公司支付原告毛某2019年4月1日至2019年8月9日工资差额27,500元;被告上海A演艺经纪公司支付原告毛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28,000元。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一审判决现已生效。【裁判意义】在推进上海科技影都建设的过程中,影视企业如雨后春笋审判白皮书十大典型案例般涌现。为了规范市场主体用人的稳定秩序,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不得无故解除劳动合同,如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者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本案中,作为用人单位的影视企业无故解除和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本案判决支持了劳动者主张赔偿金的诉求,对该影视企业的解除行为作出了负面评价,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影视企业进行了提醒,劳动合同的解除应符合法定条件,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29 5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2023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年度发展报告-数据篇(13页).pdf

    【光学专家。199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资深会员(Fellow),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名誉理事长。现任中国计量大学名誉校长、上海理工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国家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也始终是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五年来,在大力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过程中,创新的细胞一直在长三角自由流动,协同的脚步一直在长三角稳步前行,特别是在制度、政策、资源协同等方面。回顾以往,三省一市齐心协力取得了众多突破性进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积极响应国家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改革科技机制号召,联合攻关机制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立足当前,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强化区域创新协同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做实机制、放大效应、打响品牌,携手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共育国际一流创新生态。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扬长三角“创新活跃强劲”之长,做大做强长三角合作的“朋友圈”,让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蓝图逐步演变成生动的现实图景。口长三角科技创新券互联互通情况服务机构1373家 订单数2716项券服务金额2.5亿元 兑付金额6700万元注:以上数据均为截止2023年底 可获取的长三角地区最新数据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26 1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2023年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汇编(414页).pdf

    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汇编国家科技创新政策汇编福建省科学技术厅2023 年 5 月I目目录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 年修订).1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2021 年修订).12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2019 年修订).384.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 年修订).495.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2020 年修订).576.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0063 号).677.科学技术部关于修改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办法的决定(2018 年修订).728.科学技术部行政处罚实施办法(2023 年修订).779.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国科发资201945 号).9210.科技部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绩效评估规范(试行)的通知(国科发监2020165 号).96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 号).10212.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印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21204 号).11013.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科办资2022107 号).11814.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中科院办公厅 工程II院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通知(国科办基202038 号).12115.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实施细则的通知(国科办基202293 号).12616.科技部 财政部印发 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的通知(国科发区202093 号).13017.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 年)的通知(国科发区2022220 号).14318.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修订版)的通知(国科发规2020254 号).14919.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的通知(国科发规 2022 199号).155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58 号).16321.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 号).17022.科技部 农业农村部 水利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中国科学院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农2020173 号).17723.科技部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关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通知(国科发火2021362 号).18324.科技部办公厅关于营造更好环境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通知III(国科办区20222 号).1882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26 号).19226.科技部等 9 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区2020128 号).19827.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通知(国科办区202050 号).20528.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子基金变更事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区202146 号).20829.科技部办公厅 国家开发银行办公室关于开展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题债有关工作的通知(国科办区2021108 号).2133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127 号).2163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2021 年修订).22132.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科发才2021172 号).23333.科技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才2022255 号).23834.国务院关于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的通知(国发20185 号).2463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办函20237 号).252IV36.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2022 年修订).25737.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关于印发 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交科技发202073 号).26438.关于“十四五”期间支持科普事业发展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关税202127 号).26939.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的通知(国科发才2022212 号).27340.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的通知(2022 年修订).28841.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国科发监202037 号).29542.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2020 年修订).30143.科技部 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进一步压实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主体责任的通知(国科发监2020203 号).31144.科技部关于印发 科学技术活动评审工作中请托行为处理规定(试行)(国科发监2020360 号)的通知.31445.国家卫生健康委 科技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学科研诚信和相关行为规范的通知(国卫科教发20217 号).31946.科技部等二十二部门关于印发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的通知(国科发监2022221 号).32647.科技部 中央编办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章程制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科发创2017224 号)V.34048.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的通知(国科发奖20197 号).3464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科技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26 号).34750.科技部 农业农村部 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银保监会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科发农2020192 号).35451.科技部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印发 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管理细则的通知(国科发政2021270 号).36252.科技部关于印发 实验动物许可“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基2021354 号).36853.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问答手册(国科办政20225 号).37154.科技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 年)的通知(国科发社2022157 号).3931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二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15年8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5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5 年 8 月 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5 年修订)(1996 年 5 月 15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根据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 组织实施第三章 保障措施第四章 技术权益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 则第一章第一章总总则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2第二条 本法所称科技成果,是指通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职务科技成果,是指执行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单位的工作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上述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科技成果。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第三条 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有利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遵循自愿、互利、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享有权益,承担风险。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第四条 国家对科技成果转化合理安排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的多元化。第五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科技、财政、投资、税收、人才、产业、金融、政府采购、军民融合等政策协同,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法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可以采取更加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第六条 国家鼓励科技成果首先在中国境内实施。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外的组织、个人转让或者许可其实施科技成果的,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3第七条 国家为了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组织实施或者许可他人实施相关科技成果。第八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依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管理、指导和协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指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第二章第二章组织实施组织实施第九条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技成果的转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协调实施有关科技成果的转化。第十条 利用财政资金设立应用类科技项目和其他相关科技项目,有关行政部门、管理机构应当改进和完善科研组织管理方式,在制定相关科技规划、计划和编制项目指南时应当听取相关行业、企业的意见;在组织实施应用类科技项目时,应当明确项目承担者的科技成果转化义务,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并将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作为立项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和依据。第十一条 国家建立、完善科技报告制度和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向社会公布科技项目实施情况以及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提供科技成果信息查询、筛选等公益服务。公布有关信息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对不予公布的信息,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告知相关科技项目承担者。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科技项目的承担者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提交相关科技报告,并将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汇交到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国家鼓励利用非财政资金设立的科技项目的承担者提交相关科技报告,将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汇交到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相关工作的部门应当为其提供方便。4第十二条 对下列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通过政府采购、研究开发资助、发布产业技术指导目录、示范推广等方式予以支持:(一)能够显著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经济效益或者能够形成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新产业的;(二)能够显著提高国家安全能力和公共安全水平的;(三)能够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以及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能力的;(四)能够改善民生和提高公共健康水平的;(五)能够促进现代农业或者农村经济发展的;(六)能够加快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十三条 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提倡和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不断改进、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第十四条 国家加强标准制定工作,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依法及时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应用。国家建立有效的军民科技成果相互转化体系,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军品科研生产应当依法优先采用先进适用的民用标准,推动军用、民用技术相互转移、转化。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以由有关部门组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实施转化。有关部门应当对中标单位提供招标时确定的资助或者其他条件。第十六条 科技成果持有者可以采用下列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一)自行投资实施转化;(二)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三)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四)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5(五)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六)其他协商确定的方式。第十七条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采取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转移科技成果。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组织和协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通过本单位负责技术转移工作的机构或者委托独立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开展技术转移。第十八条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但应当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通过协议定价的,应当在本单位公示科技成果名称和拟交易价格。第十九条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所取得的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参加人在不变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与本单位的协议进行该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享有协议规定的权益。该单位对上述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应当予以支持。科技成果完成人或者课题负责人,不得阻碍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不得将职务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资料和数据占为己有,侵犯单位的合法权益。第二十条 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主管部门以及财政、科学技术等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作为对相关单位及人员评价、科研资金支持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之一,并对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突出的相关单位及人员加大科研资金支持。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岗位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6第二十一条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向其主管部门提交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年度报告,说明本单位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数量、实施转化情况以及相关收入分配情况,该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年度报告报送财政、科学技术等相关行政部门。第二十二条 企业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生产新产品,可以自行发布信息或者委托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征集其所需的科技成果,或者征寻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者。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分工,为企业获取所需的科技成果提供帮助和支持。第二十三条 企业依法有权独立或者与境内外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合作者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可以通过公平竞争,独立或者与其他单位联合承担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第二十四条 对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产业目标明确的科技项目,政府有关部门、管理机构应当发挥企业在研究开发方向选择、项目实施和成果应用中的主导作用,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组织共同实施。第二十五条 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联合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可以参与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招标投标活动。第二十六条 国家鼓励企业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组织采取联合建立研究开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或者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合作方式,共同开展研究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活动。合作各方应当签订协议,依法约定合作的组织形式、任务分工、7资金投入、知识产权归属、权益分配、风险分担和违约责任等事项。第二十七条 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及其他组织开展科技人员交流,根据专业特点、行业领域技术发展需要,聘请企业及其他组织的科技人员兼职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支持本单位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及其他组织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第二十八条 国家支持企业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及培训机构联合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培训基地和研究生科研实践工作机构,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第二十九条 国家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农业试验示范单位独立或者与其他单位合作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第三十条 国家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鼓励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交易提供交易场所、信息平台以及信息检索、加工与分析、评估、经纪等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应当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不得提供虚假的信息和证明,对其在服务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第三十一条 国家支持根据产业和区域发展需要建设公共研究开发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集成、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工业性试验、科技成果系统化和工程化开发、技术推广与示范等服务。第三十二条 国家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发展,为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孵化场地、创业辅导、研究开发与管理咨询等服务。第三章第三章保障措施保障措施第三十三条 科技成果转化财政经费,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资金、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和风险投资以及其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用途。8第三十四条 国家依照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实行税收优惠。第三十五条 国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组织形式、管理机制、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贷款业务,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国家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采取措施,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支持。第三十六条 国家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符合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保险品种,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险服务。第三十七条 国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企业通过股权交易、依法发行股票和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融资。第三十八条 国家鼓励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设立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应当引导和支持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第三十九条 国家鼓励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或者风险基金,其资金来源由国家、地方、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提供,用于支持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风险基金的设立及其资金使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四章第四章技术权益技术权益第四十条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应当依法由合同约定该科技成果有关权益的归属。合同未作约定的,按照下列原则办理:(一)在合作转化中无新的发明创造的,该科技成果的权益,归该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二)在合作转化中产生新的发明创造的,该新发明创造的权益9归合作各方共有;(三)对合作转化中产生的科技成果,各方都有实施该项科技成果的权利,转让该科技成果应经合作各方同意。第四十一条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各方应当就保守技术秘密达成协议;当事人不得违反协议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技术秘密的要求,披露、允许他人使用该技术。第四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技术秘密保护制度,保护本单位的技术秘密。职工应当遵守本单位的技术秘密保护制度。企业、事业单位可以与参加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人员签订在职期间或者离职、离休、退休后一定期限内保守本单位技术秘密的协议;有关人员不得违反协议约定,泄露本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从事与原单位相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职工不得将职务科技成果擅自转让或者变相转让。第四十三条 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在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后,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第四十四条 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对完成、转化该项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可以规定或者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式、数额和时限。单位制定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听取本单位科技人员的意见,并在本单位公开相关规定。第四十五条 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未规定、也未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式和数额的,按照下列标准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一)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给他人实施的,从该项科10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比例;(二)利用该项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从该项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比例;(三)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自行实施或者与他人合作实施的,应当在实施转化成功投产后连续三至五年,每年从实施该项科技成果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的比例。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规定或者与科技人员约定奖励和报酬的方式和数额应当符合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标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依照本法规定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的支出计入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但不受当年本单位工资总额限制、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第五章第五章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第四十六条 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科技项目的承担者未依照本法规定提交科技报告、汇交科技成果和相关知识产权信息的,由组织实施项目的政府有关部门、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承担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科技项目。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未依照本法规定提交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年度报告的,由其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弄虚作假,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奖励和荣誉称号、诈骗钱财、非法牟利的,由政府有关部门依照管理职责责令改正,取消该奖励和荣誉称号,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八条 科技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故意提供虚假的信息、实验结果或者评估意见等欺骗当事人,或者与当事人一方串通欺骗另一方当事人的,由政府有关部门依照管理职责责令改11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四十九条 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条 违反本法规定,以唆使窃取、利诱胁迫等手段侵占他人的科技成果,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可以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法规定,职工未经单位允许,泄露本单位的技术秘密,或者擅自转让、变相转让职务科技成果的,参加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关人员违反与本单位的协议,在离职、离休、退休后约定的期限内从事与原单位相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给本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第六章附则附则第五十二条 本法自 1996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一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 2021 年 12 月 24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21 年 12 月 2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1993 年 7 月 2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7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一次修订2021 年 12 月 24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础研究第三章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第四章企业科技创新第五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第六章科学技术人员第七章区域科技创新第八章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第九章保障措施第十章监督管理13第十一章法律责任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全面领导。国家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科技强国。第三条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应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应用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事业,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条国家完善高效、协同、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统筹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紧密合作、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提升体系化能力和重点突破能力,增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构建和强化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14量,在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上发挥战略支撑引领作用和重大原始创新效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第五条国家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科技安全治理能力,健全预防和化解科技安全风险的制度机制,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活动的安全管理,支持国家安全领域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水平。第六条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国家加强跨地区、跨行业和跨领域的科学技术合作,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科学技术进步。国家加强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协调发展,促进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资源、技术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和技术双向转移,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第七条国家遵循科学技术活动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原则,超前部署重大基础研究、有重大产业应用前景的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持续、稳定发展,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第八条国家保障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自由,鼓励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保护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等合法权益。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有权自主选择课题,探索未知科学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第九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国家发挥高等学校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等学校15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第十条科学技术人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人才力量,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国家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营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第十一条国家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鼓励机关、群团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全社会都应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第十二条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事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普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建立健全科学技术普及激励机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科学技术人员等积极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第十三条国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激励自主创新。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知识产权的能力,提高知识产权质量。第十四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科学技术评价制度。科学技术评价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根据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实行分类评价。16第十五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制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科技创新规划,确定国家科学技术重大项目、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科技创新规划应当明确指导方针,发挥战略导向作用,引导和统筹科技发展布局、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优化科学技术发展环境,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第十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服务保障和监督实施;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第十七条国家建立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协调机制,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设立及相互衔接,协调科学技术资源配置、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整合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等重大事项。第十八条每年 5 月 30 日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国家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国家鼓励国内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设立科学技术奖项,对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二章第二章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第十九条国家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尊重科学发展规律和人17才成长规律,强化项目、人才、基地系统布局,为基础研究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有力的制度保障。国家加强规划和部署,推动基础研究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围绕科学技术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聚焦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加强新兴和战略产业等领域基础研究,提升科学技术的源头供给能力。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原始创新。第二十条国家财政建立稳定支持基础研究的投入机制。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国家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基础研究,给予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逐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在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中的比例,与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要求相适应。第二十一条国家设立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支持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确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应当坚持宏观引导、自主申请、平等竞争、同行评审、择优支持的原则。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可以设立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第二十二条国家完善学科布局和知识体系建设,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第二十三条国家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对基础研究人才的稳定支持,提高基础研究人才队伍质量和水平。国家建立满足基础研究需要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与基础研究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营造潜心基础研究的良好环境,鼓励和吸引优秀科学技术人员投身基础研究。18第二十四条国家强化基础研究基地建设。国家完善基础研究的基础条件建设,推进开放共享。第二十五条国家支持高等学校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增强基础研究自主布局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第三章第三章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第二十六条国家鼓励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融通发展。国家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第二十七条国家建立和完善科研攻关协调机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加强重点领域项目、人才、基地、资金一体化配置,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第二十八条国家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举国体制,组织实施体现国家战略需求的科学技术重大任务,系统布局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学技术重大项目,超前部署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第二十九条国家加强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共性技术平台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建设,鼓励地方围绕发展需求建设应用研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加强共性基础技术研究,鼓励以企业为主导,开展面向市场和产业化应用的研究开发活动。第三十条国家加强科技成果中试、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及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应当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19第三十一条国家鼓励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其他组织建立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按照市场机制联合组建研究开发平台、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等,协同推进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第三十二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在不损害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相关知识产权,项目承担者可以依法自行投资实施转化、向他人转让、联合他人共同实施转化、许可他人使用或者作价投资等。项目承担者应当依法实施前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同时采取保护措施,并就实施和保护情况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交年度报告;在合理期限内没有实施且无正当理由的,国家可以无偿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有偿实施或者无偿实施。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知识产权,为了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可以无偿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有偿实施或者无偿实施。项目承担者因实施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按照约定执行。第三十三条国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推进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机制改革,探索赋予科学技术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制度。第三十四条国家鼓励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知识产权首先在境内使用。前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向境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转让,或者许可境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独占实施的,应当经项目管理机构批准;法律、行政20法规对批准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三十五条国家鼓励新技术应用,按照包容审慎原则,推动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应用试验,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创造条件。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传播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利用农业科学技术引领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公益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和推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农业科学技术服务机构、科技特派员和农村群众性科学技术组织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培训和指导。第三十七条国家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产品、服务标准制定相结合,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产品设计、制造相结合;引导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推进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产品、服务标准的研究、制定和依法采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第三十八条国家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互联互通、竞争有序的技术市场,鼓励创办从事技术评估、技术经纪和创新创业服务等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技术交易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互利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第四章第四章企业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第三十九条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紧密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支持企业牵头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发挥企业在21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投入、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国家培育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创新带动作用。第四十条国家鼓励企业开展下列活动:(一)设立内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二)同其他企业或者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平台,设立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和创新创业平台,或者以委托等方式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三)培养、吸引和使用科学技术人员;(四)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或者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五)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或者流动站;(六)结合技术创新和职工技能培训,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设立向公众开放的普及科学技术的场馆或者设施。第四十一条国家鼓励企业加强原始创新,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自主确立研究开发课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国家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税前列支并加计扣除,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可以加速折旧。第四十二条国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创新的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推动自身发展。国家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多渠道拓宽创业投资资金来源,对企22业的创业发展给予支持。国家完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制度,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融资功能。第四十三条下列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一)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的企业;(二)科技型中小企业;(三)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与科学技术进步有关的其他企业。第四十四条国家对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和科学技术中介、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运营给予支持。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和科学技术中介、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应当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服务。第四十五条国家保护企业研究开发所取得的知识产权。企业应当不断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第四十六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发投入制度、分配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负责。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应当将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成效等情况纳入考核范围。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制定产业、财政、金融、能源、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政策,引导、促使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淘汰技术落后的设备、工艺,停止生产技术落后的产品。第五章第五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23第四十八条国家统筹规划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布局,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国家在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完善稳定支持机制。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提供公共科技供给和应急科技支撑。第四十九条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权依法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境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在中国境内依法独立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也可以与中国境内的组织或者个人联合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可以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优化配置,防止重复设置。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可以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或者工作站。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可以依法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第五十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享有下列权利:(一)依法组织或者参加学术活动;(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确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方向和项目,自主决定经费使用、机构设置、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职称评审、科技成果转化及收益分配、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及合理流动等内部管理事务;(三)与其他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四)获得社会捐赠和资助;(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五十一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依法制定章程,按照章24程规定的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科技伦理管理制度,遵守科学研究活动管理规范;不得组织、参加、支持迷信活动。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应当为国家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有条件的,应当向公众开放普及科学技术的场馆或者设施,组织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第五十二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院所制度,实行院长或者所长负责制,建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等制度,并吸收外部专家参与管理、接受社会监督;院长或者所长的聘用引入竞争机制。第五十三条国家完善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评估制度,评估结果作为机构设立、支持、调整、终止的依据。第五十四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科学技术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促进科学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在合理范围内实行科学技术资源开放共享。第五十五条国家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自行创办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保障其合法权益。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有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平等竞争和参与实施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完善对社会力量设立的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税收优惠制度。第五十六条国家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开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25完善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发展模式,引导新型创新主体聚焦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第六章第六章科学技术人员科学技术人员第五十七条国家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科学技术人员潜心科研创造良好条件。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培养和造就专门的科学技术人才,保障科学技术人员投入科技创新和研究开发活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禁止以任何方式和手段不公正对待科学技术人员及其科技成果。第五十八条国家加快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优化科学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完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发现、引进、使用、评价机制,实施人才梯队、科研条件、管理机制等配套政策。第五十九条国家完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在基础教育中加强科学兴趣培养,在职业教育中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强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科学技术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加强完善战略性科学技术人才储备。第六十条各级人民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完善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优化收入结构,建立工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给予优厚待遇和荣誉激励。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不发生利益冲突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可以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的奖酬金提取,按照科技成果转化有关规26定执行。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等采取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激励科学技术人员。第六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保障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并为科学技术人员的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创造环境和条件,发挥其专长。第六十二条科学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选择工作单位、竞聘相应的岗位,取得相应的职务或者职称。科学技术人员应当信守工作承诺,履行岗位责任,完成职务或者职称相应工作。第六十三条国家实行科学技术人员分类评价制度,对从事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人员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合理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设置评价周期,形成有利于科学技术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科学技术人员创新活力。第六十四条科学技术行政等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完善科学技术人员管理制度,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简化管理流程,避免重复性检查和评估,减轻科学技术人员项目申报、材料报送、经费报销等方面的负担,保障科学技术人员科研时间。第六十五条科学技术人员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恶劣、危险环境中工作,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贴,提供其岗位或者工作场所应有的职业健康卫生保护和安全保障,为其接受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等提供便利条件。第六十六条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少数民族科学技术人员、女性科学技术人员等在竞聘专业技术职务、参与科学技术评价、承担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接受继续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鼓励老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技术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27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为青年科学技术人员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鼓励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技领域勇于探索、敢于尝试,充分发挥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发现、培养和使用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情况,应当作为评价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完善女性科学技术人员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关心孕哺期女性科学技术人员,鼓励和支持女性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技术进步中发挥更大作用。第六十七条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坚守工匠精神,在各类科学技术活动中遵守学术和伦理规范,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不得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不得参加、支持迷信活动。第六十八条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原始记录等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予以免责。第六十九条科研诚信记录作为对科学技术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职称、审批科学技术人员申请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授予科学技术奖励等的重要依据。第七十条科学技术人员有依法创办或者参加科学技术社会团体的权利。科学技术协会和科学技术社会团体按照章程在促进学术交流、推进学科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培养专门人才、开展咨询服务、加强科学技术人员自律和维护科学技术人员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科学技术协会和科学技术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第七章第七章区域科技创新区域科技创新第七十一条国家统筹科学技术资源区域空间布局,推动中央科28学技术资源与地方发展需求紧密衔接,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区域科技创新。第七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条件,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第七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计划,应当体现产业发展的需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应当鼓励企业平等竞争和参与实施;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项目,应当鼓励企业联合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共同实施。地方重大科学技术计划实施应当与国家科学技术重大任务部署相衔接。第七十四条国务院可以根据需要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科技园区,并对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给予引导和扶持,使其形成特色和优势,发挥集聚和示范带动效应。第七十五条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需要,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培育创新创业载体,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科学中心,发挥辐射带动、深化创新改革和参与全球科技合作作用。第七十六条国家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和协同互助机制,鼓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跨区域创新合作,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第七十七条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可以依托区域创新平台,构建利益分享机制,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推动科学仪器设备、科技基础设施、科学工程和科技信息资源等开放共享,提高科29技成果区域转化效率。第七十八条国家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区域科技创新模式,尊重区域科技创新集聚规律,因地制宜选择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第八章第八章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国际科学技术合作第七十九条国家促进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社会团体、企业和科学技术人员等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资源开放流动,形成高水平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推动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第八十一条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提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服务。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科学技术人员参与和发起国际科学技术组织,增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第八十二条国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国内外优秀科学技术人才合作研发,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探索科学前沿。国家支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和科学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和发起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国家完善国际科学技术研究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伦理、安全审查机制。第八十三条国家扩大科学技术计划对外开放合作,鼓励在华外资企业、外籍科学技术人员等承担和参与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完善境外科学技术人员参与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机制。第八十四条国家完善相关社会服务和保障措施,鼓励在国外工30作的科学技术人员回国,吸引外籍科学技术人员到中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及其他科学技术组织可以根据发展需要,聘用境外科学技术人员。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聘用境外科学技术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应当为其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外籍杰出科学技术人员到中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或者取得中国国籍。第九章第九章保障措施保障措施第八十五条国家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并制定产业、金融、税收、政府采购等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持续稳定增长。第八十六条国家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应当占国内生产总值适当的比例,并逐步提高。第八十七条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应当主要用于下列事项的投入:(一)科学技术基础条件与设施建设;(二)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作用的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四)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五)关系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的应用、推广;(六)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31(七)科学技术人员的培养、吸引和使用;(八)科学技术普及。对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国家在经费、实验手段等方面给予支持。第八十八条设立国家科学技术计划,应当按照国家需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遵循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规律。国家建立科学技术计划协调机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加强专业化管理。第八十九条国家设立基金,资助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国家在必要时可以设立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国际联合研究等方面的其他非营利性基金,资助科学技术进步活动。第九十条从事下列活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一)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二)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者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者科学技术普及的用品;(三)为实施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重大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或者零部件;(四)科学技术普及场馆、基地等开展面向公众开放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五)捐赠资助开展科学技术活动;(六)法律、国家有关规定规定的其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活动。第九十一条对境内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科技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量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32政府采购的产品尚待研究开发的,通过订购方式实施。采购人应当优先采用竞争性方式确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或者企业进行研究开发,产品研发合格后按约定采购。第九十二条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信贷、投资等方面支持科学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保险机构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发保险品种,促进新技术应用。第九十三条国家遵循统筹规划、优化配置的原则,整合和设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实验基地。国家鼓励设置综合性科学技术实验服务单位,为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和科学技术人员提供或者委托他人提供科学技术实验服务。第九十四条国家根据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共享、优化配置、综合集成、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原则,统筹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并开展对以财政性资金为主购置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联合评议工作。第九十五条国家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完善科研论文和科学技术信息交流机制,推动开放科学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和传播。第九十六条国家鼓励国内外的组织或者个人捐赠财产、设立科学技术基金,资助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科学技术普及。第九十七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在推进科技管理改革、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过程中,相关负责人锐意创新探索,出现决策失误、偏差,但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和监督管理职责,未牟取非法利益的,免除其决策责任。第十章第十章监督管理监督管理第九十八条国家加强科技法治化建设和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建33立和完善科研诚信制度和科技监督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第九十九条国家完善科学技术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国家改革完善重大科学技术决策咨询制度。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确定科学技术重大项目、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应当充分听取科学技术人员的意见,发挥智库作用,扩大公众参与,开展科学评估,实行科学决策。第一百条国家加强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应当接受审计机关、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科学技术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强化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截留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第一百零一条国家建立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分类管理机制,强化对项目实效的考核评价。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应当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进行立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择优确定项目承担者。国家建立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评审专家库,健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专家评审制度和评审专家的遴选、回避、保密、问责制度。第一百零二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科学仪器设备等资产和科学技术文献、科学技术数据、科学技术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普及资源等科学技术资源的信息系统和资源库,及时向社会公布科学技术资源的分布、使用情况。科学技术资源的管理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所管理的科学技术资34源的共享使用制度和使用情况,并根据使用制度安排使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保密的,依照其规定。科学技术资源的管理单位不得侵犯科学技术资源使用者的知识产权,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收费标准。管理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其他权利义务关系由双方约定。第一百零三条国家建立科技伦理委员会,完善科技伦理制度规范,加强科技伦理教育和研究,健全审查、评估、监管体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应当履行科技伦理管理主体责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科技伦理审查机制,对科学技术活动开展科技伦理审查。第一百零四条国家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建立科学技术项目诚信档案及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坚持预防与惩治并举、自律与监督并重,完善对失信行为的预防、调查、处理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应当履行科研诚信管理的主体责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虚构、伪造科研成果,不得发布、传播虚假科研成果,不得从事学术论文及其实验研究数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申报验收材料等的买卖、代写、代投服务。第一百零五条国家建立健全科学技术统计调查制度和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掌握国家科学技术活动基本情况,监测和评价国家创新能力。国家建立健全科技报告制度,财政性资金资助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承担者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提交报告。第一百零六条国家实行科学技术保密制度,加强科学技术保密能力建设,保护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科学技术秘密。国家依法实行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遗传资源、数据资源等科学35技术资源和关键核心技术出境管理制度。第一百零七条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背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活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应当遵守科学技术活动管理规范。对严重违反科学技术活动管理规范的组织和个人,由科学技术行政等有关部门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第十一章第十一章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第一百零八条违反本法规定,科学技术行政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一百零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滥用职权阻挠、限制、压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或者利用职权打压、排挤、刁难科学技术人员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一百一十条违反本法规定,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截留用于科学技术进步的财政性资金或者社会捐赠资金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追回有关财政性资金,责令退还捐赠资金,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并可以暂停拨款,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科学技术活动;情节严重的,依法处以罚款,禁止一定期限内承担或者参与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处分。第一百一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本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后,不履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科学技术资源共享使用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一百一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背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活动的,由科学技术人员所在单位或者有关主管部门责令36改正;获得用于科学技术进步的财政性资金或者有违法所得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科学技术活动,追回财政性资金,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其违法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处分,禁止一定期限内承担或者参与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申请相关科学技术活动行政许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和处分。违反本法规定,虚构、伪造科研成果,发布、传播虚假科研成果,或者从事学术论文及其实验研究数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申报验收材料等的买卖、代写、代投服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处以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件。第一百一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从事科学技术活动违反科学技术活动管理规范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追回有关财政性资金,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暂停拨款、终止或者撤销相关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情节严重的,禁止一定期限内承担或者参与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取消一定期限内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管理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第一百一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由主管部门依法撤销奖励,追回奖章、证书和奖金等,并依法给予处分。违反本法规定,提名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由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提名资格,并依法给予处分。第一百一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本法未作行政处罚规定,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7第十二章第十二章附则附则第一百一十六条涉及国防科学技术进步的其他有关事项,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第一百一十七条本法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38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717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已经 2019 年 3 月 20日国务院第 41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9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9 年 5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维护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人类遗传资源包括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和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人类遗传资源材料是指含有人体基因组、基因等遗传物质的器官、组织、细胞等遗传材料。人类遗传资源信息是指利用人类遗传资源材料产生的数据等信息资料。第三条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遵守本条例。为临床诊疗、采供血服务、查处违法犯罪、兴奋剂检测和殡葬等活动需要,采集、保藏器官、组织、细胞等人体物质及开展相关活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执行。39第四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有关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第五条国家加强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展人类遗传资源调查,对重要遗传家系和特定地区人类遗传资源实行申报登记制度。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我国人类遗传资源调查,制定重要遗传家系和特定地区人类遗传资源申报登记具体办法。第六条国家支持合理利用人类遗传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提高诊疗技术,提高我国生物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人民健康保障水平。第七条外国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不得在我国境内采集、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不得向境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第八条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不得危害我国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第九条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符合伦理原则,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伦理审查。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尊重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的隐私权,取得其事先知情同意,并保护其合法权益。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遵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第十条禁止买卖人类遗传资源。为科学研究依法提供或者使用人类遗传资源并支付或者收取合40理成本费用,不视为买卖。第二章第二章采集和保藏采集和保藏第十一条采集我国重要遗传家系、特定地区人类遗传资源或者采集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种类、数量的人类遗传资源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一)具有法人资格;(二)采集目的明确、合法;(三)采集方案合理;(四)通过伦理审查;(五)具有负责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部门和管理制度;(六)具有与采集活动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第十二条采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应当事先告知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采集目的、采集用途、对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个人隐私保护措施及其享有的自愿参与和随时无条件退出的权利,征得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书面同意。在告知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前款规定的信息时,必须全面、完整、真实、准确,不得隐瞒、误导、欺骗。第十三条国家加强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工作,加快标准化、规范化的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基础平台和人类遗传资源大数据建设,为开展相关研究开发活动提供支撑。国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相关研究开发活动需要开展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工作,并为其他单位开展相关研究开发活动提供便利。第十四条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为科学研究提供基础平台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一)具有法人资格;(二)保藏目的明确、合法;41(三)保藏方案合理;(四)拟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来源合法;(五)通过伦理审查;(六)具有负责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部门和保藏管理制度;(七)具有符合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保藏技术规范和要求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第十五条保藏单位应当对所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加强管理和监测,采取安全措施,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保藏、使用安全。保藏单位应当完整记录人类遗传资源保藏情况,妥善保存人类遗传资源的来源信息和使用信息,确保人类遗传资源的合法使用。保藏单位应当就本单位保藏人类遗传资源情况向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交年度报告。第十六条国家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基础平台和数据库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有关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企业开放。为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国家可以依法使用保藏单位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第三章第三章利用和对外提供利用和对外提供第十七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利用人类遗传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生物科技和产业创新、协调发展。第十八条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企业利用人类遗传资源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对其研究开发活动以及成果的产业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支持。第十九条国家鼓励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和相关研究开发活动需要,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提升相关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42第二十条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或者开展临床试验的,应当遵守有关生物技术研究、临床应用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第二十一条外国组织及外国组织、个人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以下称外方单位)需要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应当遵守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并采取与我国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医疗机构、企业(以下称中方单位)合作的方式进行。第二十二条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由合作双方共同提出申请,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一)对我国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没有危害;(二)合作双方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中方单位、外方单位,并具有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和能力;(三)合作研究目的和内容明确、合法,期限合理;(四)合作研究方案合理;(五)拟使用的人类遗传资源来源合法,种类、数量与研究内容相符;(六)通过合作双方各自所在国(地区)的伦理审查;(七)研究成果归属明确,有合理明确的利益分配方案。为获得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在我国上市许可,在临床机构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临床试验、不涉及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出境的,不需要审批。但是,合作双方在开展临床试验前应当将拟使用的人类遗传资源种类、数量及其用途向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加强对备案事项的监管。第二十三条在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43过程中,合作方、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合作期限等重大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审批手续。第二十四条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应当保证中方单位及其研究人员在合作期间全过程、实质性地参与研究,研究过程中的所有记录以及数据信息等完全向中方单位开放并向中方单位提供备份。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产生的成果申请专利的,应当由合作双方共同提出申请,专利权归合作双方共有。研究产生的其他科技成果,其使用权、转让权和利益分享办法由合作双方通过合作协议约定;协议没有约定的,合作双方都有使用的权利,但向第三方转让须经合作双方同意,所获利益按合作双方贡献大小分享。第二十五条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合作双方应当按照平等互利、诚实信用、共同参与、共享成果的原则,依法签订合作协议,并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相关事项作出明确、具体的约定。第二十六条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合作双方应当在国际合作活动结束后 6 个月内共同向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交合作研究情况报告。第二十七条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或者因其他特殊情况确需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材料运送、邮寄、携带出境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并取得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出具的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出境证明:(一)对我国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没有危害;(二)具有法人资格;(三)有明确的境外合作方和合理的出境用途;(四)人类遗传资源材料采集合法或者来自合法的保藏单位;44(五)通过伦理审查。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需要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材料运送、邮寄、携带出境的,可以单独提出申请,也可以在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申请中列明出境计划一并提出申请,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合并审批。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材料运送、邮寄、携带出境的,凭人类遗传资源材料出境证明办理海关手续。第二十八条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向外国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提供或者开放使用,不得危害我国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可能影响我国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通过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组织的安全审查。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向外国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提供或者开放使用的,应当向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并提交信息备份。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产生的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合作双方可以使用。第四章第四章服务和监督服务和监督第二十九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方便申请人利用互联网办理审批、备案等事项。第三十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并及时发布有关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审批指南和示范文本,加强对申请人办理有关审批、备案等事项的指导。第三十一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聘请生物技术、医药、卫生、伦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依照本条例规定提出的采集、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以及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材料运送、邮寄、携带出境的申请进行技术评审。评审意见作为作出审批决定的参考依据。45第三十二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依照本条例规定提出的采集、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以及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材料运送、邮寄、携带出境申请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因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审批决定的,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10 个工作日。第三十三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人类遗传资源活动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发现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及时依法予以处理并向社会公布检查、处理结果。第三十四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进入现场检查;(二)询问相关人员;(三)查阅、复制有关资料;(四)查封、扣押有关人类遗传资源。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接受相关投诉、举报。对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奖励。第五章第五章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采集、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和违法所得,处 50 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在 100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 5 倍以上 10 倍以下罚款:46(一)未经批准,采集我国重要遗传家系、特定地区人类遗传资源,或者采集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种类、数量的人类遗传资源;(二)未经批准,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三)未经批准,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四)未通过安全审查,将可能影响我国公众健康、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向外国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提供或者开放使用;(五)开展国际合作临床试验前未将拟使用的人类遗传资源种类、数量及其用途向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第三十七条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撤销已经取得的行政许可,处 50万元以上 500 万元以下罚款,5 年内不受理相关责任人及单位提出的许可申请。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批准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材料运送、邮寄、携带出境的,由海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罚。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配合海关开展鉴定等执法协助工作。海关应当将依法没收的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移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进行处理。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开展相关活动,没收违法采集、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和违法所得,处 50 万元以上 100 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在 100 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 5 倍以上 10倍以下罚款:(一)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未通过伦理审查;(二)采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未经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事先知情47同意,或者采取隐瞒、误导、欺骗等手段取得人类遗传资源提供者同意;(三)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违反相关技术规范;(四)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向外国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提供或者开放使用,未向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备案或者提交信息备份。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 50 万元以下罚款:(一)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过程中未完整记录并妥善保存人类遗传资源的来源信息和使用信息;(二)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未提交年度报告;(三)开展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未及时提交合作研究情况报告。第四十一条外国组织、个人及其设立或者实际控制的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我国境内采集、保藏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利用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开展科学研究,或者向境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采集、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和违法所得,处 100 万元以上 1000 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在 100 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 5 倍以上 10 倍以下罚款。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买卖人类遗传资源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采集、保藏的人类遗传资源和违法所得,处 100 万元以上 1000 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在 100 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 5 倍以上 10 倍以下罚款。第四十三条对有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违法行为的单位,情节严重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依据职责禁止其 1 至 5 年内从事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48源的活动;情节特别严重的,永久禁止其从事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活动。对有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至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违法行为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依据职责没收其违法所得,处 50 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禁止其 1 至 5 年内从事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活动;情节特别严重的,永久禁止其从事采集、保藏、利用、对外提供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活动。单位和个人有本条例规定违法行为的,记入信用记录,并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社会公示。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五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第六章附则附则第四十六条人类遗传资源相关信息属于国家秘密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和国家其他有关保密规定实施保密管理。第四十七条本条例自 2019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49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 731 号第三次修订现公布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自 2020 年 12 月 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20 年 10 月 7 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1999 年 5 月 2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65 号发布根据 2003 年 12 月 20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 2013 年 7 月 18 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2020 年 10 月 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731 号第三次修订)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0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第二章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51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不分等级,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 2 名。第九条国家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前款所称重大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二)具有重大科学价值;(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第十条国家技术发明奖授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器件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个人。前款所称重大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二)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实用性;(三)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显著贡献,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第十一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予完成和应用推广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前款所称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技术创新性突出,技术经济指标先进;(二)经应用推广,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显著贡献;(三)在推动行业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有重大贡献。第十二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 2 个等级;对做出特别重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或者创新性科学技术成果的,可以授予特等奖。52第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列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一)同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合作研究、开发,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的;(二)向中国的公民或者组织传授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人才,成效特别显著的;(三)为促进中国与外国的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不分等级。第三章第三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第十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实行提名制度,不受理自荐。候选者由下列单位或者个人提名:(一)符合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资格条件的专家、学者、组织机构;(二)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有关个人、组织的提名资格条件,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可以提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候选者。第十五条提名者应当严格按照提名办法提名,提供提名材料,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按照规定承担相应责任。提名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第十六条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个人、组织不得被提名或者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53(二)有科研不端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禁止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活动的;(三)有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第十七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覆盖各学科、各领域的评审专家库,并及时更新。评审专家应当精通所从事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科学道德。第十八条评审活动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审专家与候选者有重大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评审公平、公正的,应当回避。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委员和参与评审活动的评审专家应当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不得有利用评审委员、评审专家身份牟取利益或者与其他评审委员、评审专家串通表决等可能影响评审公平、公正的行为。评审办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第十九条评审委员会设立评审组进行初评,评审组负责提出初评建议并提交评审委员会。参与初评的评审专家从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产生。第二十条评审委员会根据相关办法对初评建议进行评审,并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提出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建议。监督委员会根据相关办法对提名、评审和异议处理工作全程进行监督,并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报告监督情况。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建议和监督委员会的报告,作出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决议。第二十一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作出的各奖种获奖者和奖励等级的决议进行审核,报国务院批准。第二十二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奖章、证书和奖金。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由国务54院颁发证书和奖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由国务院颁发奖章和证书。第二十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的办法、奖励总数、奖励结果等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涉及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加强项目内容的保密管理,在适当范围内公布。第二十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实行科研诚信审核制度。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建立提名专家、学者、组织机构和评审委员、评审专家、候选者的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禁止任何个人、组织进行可能影响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第二十五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规定。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数额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规定。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经费列入中央预算。第二十六条宣传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突出贡献和创新精神,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到安全、保密、适度、严谨。第二十七条禁止使用国家科学技术奖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第四章第四章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第二十八条候选者进行可能影响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其参评资格,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其他个人或者组织进行可能影响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和评审公平、公正的活动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相关候选者有责任的,取消其参评资格。第二十九条评审委员、评审专家违反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纪律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取消其评审委员、评审专家资格,55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第三十条获奖者剽窃、侵占他人的发现、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章、证书和奖金,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第三十一条提名专家、学者、组织机构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提名资格,并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第三十三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有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组织,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并共享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第三十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者、获奖者、评审委员、评审专家和提名专家、学者涉嫌违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通报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第三十五条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组织工作的人员在评审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五章第五章附则附则第三十六条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安全领域的特殊情况,可以设立部级科学技术奖;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一项省级科学技术奖。具体办法由设奖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并报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备案。设立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应当按照精简原则,严格控制奖励数量,提高奖励质量,优化奖励程序。其他国家机关、群众团体,以及参照56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得设立科学技术奖。第三十七条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对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有关活动进行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并制定具体办法。第三十八条本条例自 2020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57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科学技术部令第 19 号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已经 2020 年 6 月 18 日科学技术部第 10 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20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部长王志刚二二年七月十七日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第一章第一章总总 则则第一条 为规范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科研氛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对下列单位和人员在开展有关科学技术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的处理,适用本规定。(一)受托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即受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委托开展相关科学技术活动管理工作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二)科学技术活动实施单位,即具体开展科学技术活动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及其他组织;(三)科学技术人员,即直接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人员和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管理、服务的人员;(四)科学技术活动咨询评审专家,即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咨询、评审、评估、评价等意见的专业人员;58(五)第三方科学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即为科学技术活动提供审计、咨询、绩效评估评价、经纪、知识产权代理、检验检测、出版等服务的第三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第三条 科学技术部加强对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根据职责和权限对科学技术活动实施中发生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第四条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的处理,应区分主观过错、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做到程序正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准确、处理恰当。第二章第二章违规行为违规行为第五条 受托管理机构的违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一)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管理资格;(二)内部管理混乱,影响受托管理工作正常开展;(三)重大事项未及时报告;(四)存在管理过失,造成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五)设租寻租、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私分受托管理的科研资金;(六)隐瞒、包庇科学技术活动中相关单位或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七)不配合监督检查或评估评价工作,不整改、虚假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八)违反任务委托协议等合同约定的主要义务;(九)违反国家科学技术活动保密相关规定;(十)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相关违规行为。第六条 受托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59(一)管理失职,造成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二)设租寻租、徇私舞弊等利用组织科学技术活动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三)承担或参加所管理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四)参与所管理的科学技术活动中有关论文、著作、专利等科学技术成果的署名及相关科技奖励、人才评选等;(五)未经批准在相关科学技术活动实施单位兼职;(六)干预咨询评审或向咨询评审专家施加倾向性影响;(七)泄露科学技术活动管理过程中需保密的专家名单、专家意见、评审结论和立项安排等相关信息;(八)违反回避制度要求,隐瞒利益冲突;(九)虚报、冒领、挪用、套取所管理的科研资金;(十)违反国家科学技术活动保密相关规定;(十一)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相关违规行为。第七条 科学技术活动实施单位的违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一)在科学技术活动的申报、评审、实施、验收、监督检查和评估评价等活动中提供虚假材料,组织“打招呼”“走关系”等请托行为;(二)管理失职,造成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三)无正当理由不履行科学技术活动管理合同约定的主要义务;(四)隐瞒、迁就、包庇、纵容或参与本单位人员的违法违规活动;(五)未经批准,违规转包、分包科研任务;(六)截留、挤占、挪用、套取、转移、私分财政科研资金;(七)不配合监督检查或评估评价工作,不整改、虚假整改或整60改未达到要求;(八)不按规定上缴应收回的财政科研结余资金;(九)未按规定进行科技伦理审查并监督执行;(十)开展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的科学技术活动;(十一)违反国家科学技术活动保密相关规定;(十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相关违规行为。第八条 科学技术人员的违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一)在科学技术活动的申报、评审、实施、验收、监督检查和评估评价等活动中提供虚假材料,实施“打招呼”“走关系”等请托行为;(二)故意夸大研究基础、学术价值或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社会经济效益,隐瞒技术风险,造成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三)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在聘期内或项目执行期内擅自变更工作单位,造成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四)故意拖延或拒不履行科学技术活动管理合同约定的主要义务;(五)随意降低目标任务和约定要求,以项目实施周期外或不相关成果充抵交差;(六)抄袭、剽窃、侵占、篡改他人科学技术成果,编造科学技术成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七)虚报、冒领、挪用、套取财政科研资金;(八)不配合监督检查或评估评价工作,不整改、虚假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九)违反科技伦理规范;(十)开展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的61科学技术活动;(十一)违反国家科学技术活动保密相关规定;(十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相关违规行为。第九条 科学技术活动咨询评审专家的违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一)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咨询、评审、评估、评价、监督检查资格;(二)违反回避制度要求;(三)接受“打招呼”“走关系”等请托;(四)引导、游说其他专家或工作人员,影响咨询、评审、评估、评价、监督检查过程和结果;(五)索取、收受利益相关方财物或其他不正当利益;(六)出具明显不当的咨询、评审、评估、评价、监督检查意见;(七)泄漏咨询评审过程中需保密的申请人、专家名单、专家意见、评审结论等相关信息;(八)抄袭、剽窃咨询评审对象的科学技术成果;(九)违反国家科学技术活动保密相关规定;(十)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相关违规行为。第十条 第三方科学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一)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科学技术活动相关业务;(二)从事学术论文买卖、代写代投以及伪造、虚构、篡改研究数据等;(三)违反回避制度要求;(四)擅自委托他方代替提供科学技术活动相关服务;(五)出具虚假或失实结论;62(六)索取、收受利益相关方财物或其他不正当利益;(七)泄漏需保密的相关信息或材料等;(八)违反国家科学技术活动保密相关规定;(九)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相关违规行为。第三章第三章处理措施处理措施第十一条 对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视违规主体和行为性质,可单独或合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一)警告;(二)责令限期整改;(三)约谈;(四)一定范围内或公开通报批评;(五)终止、撤销有关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六)追回结余资金,追回已拨财政资金以及违规所得;(七)撤销奖励或荣誉称号,追回奖金;(八)取消一定期限内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管理资格;(九)禁止在一定期限内承担或参与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十)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第十二条 违规行为涉嫌违反党纪政纪、违法犯罪的,移交有关机关处理。第十三条 对于第三方科学技术服务机构及人员违规的,可视情况将相关问题及线索移交具有处罚或处理权限的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处理。第十四条 受托管理机构、科学技术活动实施单位有组织地开展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的,或存在重大管理过失的,按本规定第十一63条第(八)项追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人的责任,具体期限与被处理单位的受限年限保持一致。第十五条 有证据表明违规行为已经造成恶劣影响或财政资金严重损失的,应直接或提请具有相应职责和权限的行政机关责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影响或损失扩大,中止相关科学技术活动,暂停拨付相应财政资金,同时暂停接受相关责任主体申请新的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第十六条 采取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九)项处理措施的,违规行为未涉及科学技术活动核心关键任务、约束性目标或指标,但造成较大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对违规单位取消 2 年以内(含 2 年)相关资格,对违规个人取消 3 年以内(含 3 年)相关资格。上述违规行为涉及科学技术活动的核心关键任务、约束性目标或指标,并导致相关科学技术活动偏离约定目标,或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对违规单位取消 2 至 5 年相关资格,对违规个人取消 3 至 5 年相关资格。上述违规行为涉及科学技术活动的核心关键任务、约束性目标或指标,并导致相关科学技术活动停滞、严重偏离约定目标,或造成特别严重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对违规单位和个人取消 5 年以上直至永久相关资格。第十七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给予从轻处理:(一)主动反映问题线索,并经查属实;(二)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配合调查和整改;(三)主动退回因违规行为所获各种利益;(四)主动挽回损失浪费或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五)通过全国性媒体公开作出严格遵守科学技术活动相关国家法律及管理规定、不再实施违规行为的承诺;(六)其他可以给予从轻处理情形。64第十八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从重处理:(一)伪造、销毁、藏匿证据;(二)阻止他人提供证据,或干扰、妨碍调查核实;(三)打击、报复举报人;(四)有组织地实施违规行为;(五)多次违规或同时存在多种违规行为;(六)其他应当给予从重处理情形。第十九条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涉及多个主体的,应甄别不同主体的责任,并视其违规行为在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发生过程和结果中所起作用等因素分别给予相应处理。第四章第四章处理程序处理程序第二十条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认定后,视事实、性质、情节,按照本规定第十一条的处理措施作出相应处理决定,并制作处理决定书。第二十一条 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告知被处理单位或人员拟作出处理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享有陈述与申辩的权利及其行使的方式和期限。被处理单位或人员逾期未提出陈述或申辩的,视为放弃陈述与申辩的权利;作出陈述或申辩的,应充分听取其意见。第二十二条 处理决定书应载明以下内容:(一)被处理主体的基本情况;(二)违规行为情况及事实根据;(三)处理依据和处理决定;(四)救济途径和期限;(五)作出处理决定的单位名称和时间;(六)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相关事项。第二十三条 处理决定书应送达被处理单位或人员,抄送被处理65人员所在单位或被处理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并可视情通知被处理人员或单位所属相关行业协会。处理决定书可采取直接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等方式;被送达人下落不明的,可公告送达。涉及保密内容的,按照保密相关规定送达。对于影响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的违规行为的处理决定,除涉密内容外,应向社会公开,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第二十四条 被处理单位或人员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按照处理决定书载明的救济途径向作出处理决定的相关部门或单位提出复查申请,写明理由并提供相关证据或线索。处理主体应自收到复查申请后 15 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另行组织对处理决定所认定的事实和相关依据进行复查。复查应制作复查决定书,复查原则上应自受理之日起 90 个工作日内完成并送达复查申请人。复查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第二十五条 被处理单位或人员也可以不经复查,直接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第二十六条 采取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九)项处理措施的,取消资格期限自处理决定下达之日起计算,处理决定作出前已执行本规定第十五条采取暂停活动的,暂停活动期限可折抵处理期限。第二十七条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涉及多个部门的,可组织开展联合调查,按职责和权限分别予以处理。第二十八条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超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职责和权限范围内的,应将问题及线索移交相关部门、机构,并可以适当方式向相关部门、机构提出意见建议。第五章第五章附附 则则66第二十九条 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委托受托管理机构管理的科学技术活动中,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出现的情节轻微、未造成明显负面影响或财政资金损失的违规行为,由受托管理机构依据有关科学技术活动管理合同、管理办法等处理。第三十条 各级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已在职责和权限范围内制定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且处理尺度不低于本规定的,可按照已有规定进行处理。第三十一条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属其他部门、机构职责和权限的,由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处理。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涉事单位或人员属军队管理的,由军队按照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第三十二条 法律、行政法规对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及相应处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科学技术部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相关内容与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规定。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自 2020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科学技术部负责解释。67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063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委、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实施,加强技术市场管理,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制定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1990 年 7 月 6 日原国家科委发布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同时废止。科 学 技 术 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二年二月十六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加强技术市场管理,保障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贯彻落实,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法人、个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订立的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的认定登记工作。法人、个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订立的技术培训合同、技术中介合同,68可以参照本办法规定申请认定登记。第三条科学技术部管理全国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划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地、市、区、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设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具体负责办理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工作。第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通过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加强对技术市场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并进行相关的技术市场统计和分析工作。第五条法人和其他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所订立的技术合同,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净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奖励和报酬,给予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应当申请对相关的技术合同进行认定登记,并依照有关规定提取奖金和报酬。第六条未申请认定登记和未予登记的技术合同,不得享受国家对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规定的税收、信贷和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第七条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当事人可以持认定登记证明,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第八条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实行按地域一次登记制度。技术开发合同的研究开发人、技术转让合同的让与人、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合同的受托人,以及技术培训合同的培训人、技术中介合同的中介人,应当在合同成立后向所在地区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提出认定登记申请。第九条当事人申请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应当向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提交完整的书面合同文本和相关附件。合同文本可以采用由科学技69术部监制的技术合同示范文本;采用其他书面合同文本的,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口头形式订立技术合同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不予受理。第十条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对当事人提交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文本及相关附件进行审查,认为合同内容不完整或者有关附件不齐全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要求当事人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第十一条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应当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使用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规范名称,完整准确地表达合同内容。使用其他名称或者所表述内容在认定合同性质上引起混乱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退回当事人补正。第十二条技术合同的认定登记,以当事人提交的合同文本和有关材料为依据,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准绳。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相互权利与义务关系,如实反映技术交易的实际情况。当事人在合同文本中作虚假表示,骗取技术合同登记证明的,应当对其后果承担责任。第十三条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对当事人所提交的合同文本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和认定。其主要事项是:(一)是否属于技术合同;(二)分类登记;(三)核定技术性收入。第十四条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自受理认定登记申请之日起30 日内完成认定登记事项。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对认定符合登记条件的合同,应当分类登记和存档,向当事人发给技术合同登记证明,并载明经核定的技术性收入额。对认定为非技术合同或者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合同,应当不予登记,并在合同文本上注明“未予登记”字样,退还当事人。第十五条申请认定登记的合同,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70要保密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采取措施保守国家秘密。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了保密义务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应当保守有关技术秘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第十六条当事人对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的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第十七条财政、税务等机关在审核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的申请时,认为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的认定有误的,可以要求原技术合同登记机构重新认定。财政、税务等机关对重新认定的技术合同仍认为认定有误的,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对当事人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申请不予审批。第十八条经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认定登记的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变更、转让或者解除,以及被有关机关撤销、宣布无效时,应当向原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手续。变更登记的,应当重新核定技术性收入;注销登记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财政、税务机关。第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和登记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技术合同登记岗位责任制,加强对技术合同登记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保证技术合同登记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所需经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条对于订立假技术合同或者以弄虚作假、采取欺骗手段取得技术合同登记证明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予以查处。涉及偷税的,由税务机关依法处理;违反国家财务制度的,由财政部门依法处理。第二十一条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在认定登记工作中,发现当事人有利用合同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通71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进行监督处理。第二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发现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管理混乱、统计失实、违规登记的,应当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顿,并可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第二十三条技术合同登记机构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泄露技术合同约定的技术秘密,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0 年 7 月 6 日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同时废止。72科学技术部关于修改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办法的决定科学技术部令第 18 号关于修改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办法的决定已经 2017 年 11 月 30 日科学技术部第 28 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18 年 10 月 31 日起施行。部长 王志刚二一八年七月十六日关于修改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办法的决定为进一步做好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工作,提高行政许可审批效率,现对 2011 年 6 月 24 日公布、2011 年 8 月 1 日开始施行的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办法(科学技术部令第15 号)作如下修改:一、第三条修改为:“向科学技术部申请建设实验室,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要求;(二)开展实验室建设确属必要;(三)具备保障实验室规范安全运行的能力和机制;(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二、第四条修改为:“符合第三条规定的申请单位向科学技术部提交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书应当经其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经国务院有关部门盖章同意。”三、删除第五条。73四、第六条和第七条合并为第五条,并修改为:“科学技术部设立实验室建设审查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从事实验室管理及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专家组成,任期 5 年。专家委员会对实验室建设审查工作提供咨询意见。专家委员会专家受科学技术部委托组成专家组,对每个具体实验室建设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专家组审查意见。专家组一般不少于 5 人。”五、第八条调整为第六条,并修改为:“科学技术部将组织专家组对实验室建设申请进行专家审查。基本程序包括:(一)资料审核;(二)申请单位陈述;(三)现场勘查(现场审查方式);(四)专家提问;(五)讨论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六、第十条调整为第八条,并修改为:“科学技术部根据专家组审查意见,经科学技术部部务会审定同意后形成科学技术部审查决定。”七、第十一条调整为第九条,并修改为:“科学技术部自收到申请单位报送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在 5 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查。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形式的,科学技术部应当在 5 个工作日内退回申请单位。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规定形式的,科学技术部自受理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因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做出审查决定的,经科学技术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10 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单位。”八、第十二条调整为第十条,并修改为:“申请单位对科学技术部审查决定有异议的,可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科学技术部申请复核。科学技术部将组织专家进行复核审查。”九、增加一条作为第十三条:“通过建设审查的实验室建成后,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由有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建筑质量验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验室国家认74可和实验活动审批及监管等,确保实验室安全。”此外,对条文的顺序做了相应调整,并进一步规范文字表述。本决定自 2018 年 10 月 31 日起施行。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办法 根据本决定做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办法(2011 年 6 月 24 日科学技术部令第 15 号公布,根据 2018 年 7月 16 日科学技术部令第 18 号关于修改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办法的决定修改)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三级、四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审查,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24 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或者生产、进口移动式实验室应当报科学技术部审查同意。第二章第二章申请申请第三条向科学技术部申请建设实验室,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要求;(二)开展实验室建设确属必要;(三)具备保障实验室规范安全运行的能力和机制;(四)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四条符合第三条规定的申请单位向科学技术部提交 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书 应当经其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经国务院有关部门盖章同意。第三章第三章审查审查75第五条科学技术部设立实验室建设审查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从事实验室管理及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专家组成,任期 5 年。专家委员会对实验室建设审查工作提供咨询意见。专家委员会专家受科学技术部委托组成专家组,对每个具体实验室建设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专家组审查意见。专家组一般不少于 5人。第六条科学技术部将组织专家组对实验室建设申请进行专家审查。基本程序包括:(一)资料审核;(二)申请单位陈述;(三)现场勘查(现场审查方式);(四)专家提问;(五)讨论形成专家组审查意见。第七条专家组成员应遵守诚信和回避制度,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第八条科学技术部根据专家组审查意见,经科学技术部部务会审定同意后形成科学技术部审查决定。第九条科学技术部自收到申请单位报送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在5 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查。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定形式的,科学技术部应当在 5 个工作日内退回申请单位。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规定形式的,科学技术部自受理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因特殊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做出审查决定的,经科学技术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10 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单位。第十条申请单位对科学技术部审查决定有异议的,可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科学技术部申请复核。科学技76术部将组织专家进行复核审查。第十一条实验室建设申请单位在实验室建设审查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科学技术部将终止对其申请的审查或撤销已作出的审查决定,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根据情节轻重决定在 1-3 年内不再受理其申请。第四章第四章附则附则第十二条实验室建设申请与审查过程中涉及国家秘密的,应严格按照有关保密规定执行。第十三条通过建设审查的实验室建成后,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由有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建筑质量验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验室国家认可和实验活动审批及监管等,确保实验室安全。第十四条实验室建设申请与审查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第十五条本办法自 2018 年 10 月 31 日起施行。第十六条本办法由科学技术部负责解释。附件: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申请书(略)77科学技术部行政处罚实施办法(2023 年 3 月 2 日科学技术部令第 20 号公布,自 2023 年 4 月20 日起施行)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科学技术部(以下称科技部)行政处罚行为,保障和监督行政处罚的有效实施,维护公共利益和科技行政管理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违反科技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应当由科技部实施行政处罚的,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科技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公开公正、程序合法、宽严相济、过罚相当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规范行使裁量权,维护行政处罚决定执行的严肃性,依法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以及要求听证、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权利。第四条 科技部以及参与案件办理的有关人员对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依法予以保密。第二章第二章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第五条 科技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科技部的内设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第六条 科技部各执法职能部门(以下称执法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业务领域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取证、实施查封扣押、提出处理意见、送达处罚决定、执行处罚决定等。78科技部法制机构负责对重大行政处罚决定进行法制审核,依法组织听证。科技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会同执法职能部门负责行政处罚相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第七条 科技部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者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下称受委托组织)实施行政处罚。委托行政处罚应当采取书面方式,由执法职能部门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制发委托书,并向社会公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的具体事项、权限、期限等内容。受委托组织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科技部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第八条 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对受委托组织实施相关行政处罚进行监督。发现受委托组织丧失委托条件、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有其他不宜继续委托情形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解除委托。第三章第三章行政处罚的决定行政处罚的决定第一节第一节基本规定基本规定第九条 科技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依法合理细化具体情节、量化罚款幅度。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应当包括违法行为、法定依据、裁量阶次、适用条件和具体标准等内容。科技部制定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应当向社会公布。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作出修改,或者客观情势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及时进行调整。第十条 科技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以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为依据,合理确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79有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对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的适用情况予以明确。第十一条 科技部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执法人员在进行案件调查、检查等直接面对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的活动中,应当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和调查、检查通知书等执法文书。第十二条 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主动回避,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一)是案件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三)是案件的证人或者鉴定人的;(四)与案件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回避的其他情形。第十三条 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对执法人员提出回避申请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依法审查并提出是否回避的意见,报科技部负责人决定是否回避。回避决定作出前,不停止案件调查。第十四条 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作出影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决定,应当书面告知其获得救济的途径和期限。特殊情况下采取口头方式告知的,应当制作笔录。第十五条 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对行政处罚过程进行文字记录,并根据行政处罚活动的环节、类别,采用相应音像记录形式:(一)对现场调查取证、举行听证、留置送达等易引起争议的环节,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音像记录。(二)对查封扣押财物等直接涉及当事人重大利益的现场执法活动,应当推行全程音像记录。第十六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依法不得公开的情形外,科技部作出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依80法公开,由执法职能部门会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在科技部网站公布。公开的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撤销、确认违法或者确认无效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撤回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并公开说明理由。第十七条 已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存在未载明非主要事项等遗漏情形,对当事人合法权益没有实质影响的,应当予以补正;存在文字或者计算错误等情形,对当事人合法权益没有实质影响的,应当予以更正。作出补正或者更正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制作补正或者更正文书,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送达当事人。第十八条 执法职能部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获取的物品、设备、文字、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证据材料应当及时进行登记并妥善保管。第二节第二节立案立案第十九条 执法职能部门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现违法线索,收到违法行为的举报、控告,或者收到其他机关移送的违法线索,应当进行登记。科技部其他部门收到举报、控告或者其他机关移送的违法线索的,应当及时转交相关执法职能部门。第二十条 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在线索登记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对线索进行初步核实,提出是否立案的建议,报科技部负责人决定是否立案;线索复杂的,经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个工作日。第二十一条 经初步核实认为存在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且科技部具有管辖权的,应当予以立案。经核实没有发现违法行为、科技部不具有管辖权、违法行为已超过法定追究时效,或者存在其他依法不予立案情形的,不予立案。对81科技部不具有管辖权的违法线索,应当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第三节第三节调查取证调查取证第二十二条 执法人员应当收集与案情有关的、能够证实违法行为性质和情节的证据。证据类型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现场笔录等。第二十三条 执法人员不得以胁迫、利诱、欺骗等不正当手段收集证据,不得伪造证据。第二十四条 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取证,有权采取以下措施:(一)要求被调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并就相关问题作出说明;(二)对当事人或者相关人员进行询问;(三)进入涉案现场进行检查、拍照、录音、摄像,查阅和复制相关材料;(四)对涉案物品、设施、场所进行先行登记保存;(五)对涉案场所、物品、资料进行查封、扣押;(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第二十五条 执法人员对当事人或者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询问时,应当制作行政案件调查询问笔录,如实完整记录调查询问的时间和地点、被调查人或者被询问人的基本信息、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和经过、有关证据情况等。调查询问过程进行录音、录像的,应当事先告知被调查人、被询问人。行政案件调查询问笔录应当由被调查人、被询问人核对无误后逐页签字或者盖章。被调查人、被询问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执法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笔录应当由在场的至少两名执法人员签字,并载明时间。第二十六条 调取的书证、物证应当是原件、原物。调取原件、82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调取复制件,注明“经核对与原件无异”字样或者相关文字说明。复制件及有关书证应当由证据提供人签字或者盖章,证据提供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执法人员应当注明。调取的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应当是原始载体或者备份介质。调取原始载体、备份介质确有困难的,可以调取复制件,注明复制件的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等情况。复制件应当由证据提供人签字或者盖章,证据提供人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执法人员应当注明。第二十七条 为查明案情,需要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进行检测、检验、检疫、鉴定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进行;没有法定资质机构的,可以委托其他具备条件的机构进行。第二十八条 执法人员收集证据时,发现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经所在执法职能部门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先行登记保存。依法对涉案相关物品先行登记保存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制作登记保存物品清单,并向当事人或者物品持有人出具登记保存物品通知书。执法人员实施先行登记保存时,应当通知当事人或者物品持有人到场,并在现场笔录中记载相关情况,必要时可以进行全程录音录像。第二十九条 执法职能部门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下列处理决定:(一)需要采取证据保全措施的,应当采取记录、复制、拍照、录像等证据保全措施,返还登记保存物品;(二)需要检测、检验、检疫、鉴定的,送交具有相应资质或者条件的机构进行检测、检验、检疫、鉴定;(三)违法事实成立,依法应当予以没收的,应当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没收非法财物;(四)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违法事实成立但依法不应当予以没83收的,解除先行登记保存。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及时解除先行登记保存。第三十条 下列证据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定案依据:(一)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二)被进行技术处理而无法辨明真伪的证据材料;(三)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证人提供的证言;(四)不具备真实性、合法性的其他证据材料;(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其他证据材料。第四节第四节查封扣押查封扣押第三十一条 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科技部可以依法采取查封场所、设施、财物或者扣押财物等行政强制措施。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不得对已被其他机关依法查封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重复查封。第三十二条 执法职能部门认为需要依法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实施。查封、扣押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实施,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第三十三条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延长查封、扣押决定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对查封、扣押的物品进行检测、检验、检疫或者鉴定的期间,不计算在查封、扣押期间内。84第三十四条 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应当及时查清事实,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对违法事实清楚,依法应当没收的非法财物予以没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销毁的,依法销毁;应当解除查封、扣押的,及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第三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决定,并立即退还财物:(一)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的;(二)被查封、扣押的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的;(三)对违法行为已作出处理,不再需要查封、扣押的;(四)查封、扣押期限已经届满的;(五)不再需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其他情形。第五节第五节处罚意见事先告知处罚意见事先告知第三十六条 案件调查结束后,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制作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二)调查经过及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三)调查认定的事实及主要证据;(四)受调查行为的性质及后果;(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第三十七条 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提出给予相应行政处罚的意见,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制作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并送达当事人。违法事实不成立,或者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提出不予行政处罚的意见,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制作不予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并送达当事人。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85后,移送司法机关。案件情节复杂或者对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执法职能部门可以在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前,征求科技部法制机构意见。第三十八条 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应当载明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属于听证范围的,还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不予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 应当载明拟作出的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第六节第六节陈述申辩陈述申辩第三十九条 案件当事人行使陈述、申辩权的,应当自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或者不予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送达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执法职能部门书面提出,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上述权利。第四十条 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当事人的主张成立的,应当采纳。听取陈述申辩后,执法职能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提出处理意见。不得因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而给予更重的处罚。第七节第七节听证听证第四十一条 科技部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一)对公民处以一万元以上罚款的;(二)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百万元以上罚款的;(三)对公民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价值总额达到一万元以上的;(四)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价值总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的;86(五)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的;(六)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听证的其他情形。科技部制定的其他规章对前款第一至第四项所列数额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四十二条 案件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自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 送达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科技部法制机构书面提出并提交有关材料,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上述权利。科技部法制机构收到听证申请后,应当制作科技部行政处罚听证通知书,载明听证的日期、地点等,并在举行听证七个工作日前送达当事人及有关人员。第四十三条 案件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委托他人代理参加听证的,应当提交书面委托书,载明委托事项及权限,并由委托人签字或者盖章。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无正当理由不出席听证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出听证的,视为放弃听证权利,听证依法终止。案件当事人中途主动要求终止听证的,应当准许。第四十四条 听证由科技部法制机构负责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主持,可以设一至二名听证员和一至二名记录员协助主持人进行听证。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委派参与案件调查处理的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听证。参与案件调查处理的执法人员不得担任听证主持人、听证员和记录员。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允许公众旁听。第四十五条 听证实行回避制度。听证员、记录员的回避,由听证主持人决定;听证主持人的回避,由科技部法制机构主要负责人决定;听证主持人是科技部法制机构主要负责人的,其回避由科技部负87责人决定。第四十六条 听证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开始;(二)听证主持人或者听证员宣读听证纪律;(三)执法人员就当事人的违法事实向听证主持人提出有关证据、依据和处理意见;(四)案件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出示证据,进行申辩和质证;(五)听证双方就本案相关事实和认定进行辩论;(六)听证双方作最后陈述;(七)听证主持人或者听证员制作科技部行政处罚听证笔录,由听证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拒绝签字或者盖章的,听证主持人应当在笔录中注明。听证结束后,执法职能部门应当根据听证笔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听证笔录应当及时归入行政处罚案卷。第八节第八节法制审核法制审核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进行法制审核:(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二)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三)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形。第四十八条 属于本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情形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将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调查报告、案件材料等送科技部法制机构进行法制审核。当事人对行政处罚意见告知提出陈述、申辩意见或者经过听证程序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同时送交对当事人意见和证据复核采纳情况的书面说明。88科技部法制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科技部法制审核工作暂行办法等规定,对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进行法制审核,并出具法制审核意见。对应当开展法制审核而未经法制审核或者法制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第九节第九节行政处罚决定和送达行政处罚决定和送达第四十九条 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经法制审核且审核通过的,由执法职能部门提交科技部党组会、部务会或者其他专题会议,经科技部负责人集体讨论后,形成行政处罚决定。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属于本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情形的,不需要进行法制审核,由执法职能部门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形成行政处罚决定。第五十条 经科技部负责人批准或者集体讨论决定后,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或者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的规定送达当事人。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事实和证据;(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五)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六)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决定日期;(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二)认定的事实、不予行政处罚的理由和依据;(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89(四)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决定日期;(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第五十一条 行政处罚决定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案情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经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六十日。案情特别复杂,经延期仍不能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由科技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是否继续延期。决定延期的,应当同时确定延长的合理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案件办理过程中涉及的听证、公告、检测、检验、检疫、鉴定、审计、中止等时间不计入前款案件办理期限。科技部制定的其他规章对案件办理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四章第四章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第五十二条 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期限内履行。第五十三条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向科技部提出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履行期限内以书面方式提出申请。执法职能部门收到当事人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的申请后,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许决定。第五十四条 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且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执法职能部门应当自期限届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制发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催告书,书面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并告知履行的期限和方式、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涉及金钱给付义务的,应当载明金额和给付方式。第五十五条 当事人收到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催告书后有权进行陈述、申辩。执法职能部门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陈述、申辩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当予以采纳。第五十六条 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90且无正当理由的,执法职能部门可以提出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总数额不超过罚款数额的加处罚款的行政强制执行建议,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送达当事人。科技部实施加处罚款超过三十日,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如已经依法采取查封、扣押措施,执法职能部门可以提出将已查封、扣押的财物依法拍卖抵缴罚款的行政强制执行建议,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送达当事人。如未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应当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第五十七条 科技部实施行政处罚,应当严格实行罚缴分离制度。罚款和违法所得应当由当事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上缴国库。第五十八条 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催告书送达十个工作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非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执法职能部门报科技部负责人批准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第五十九条 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拒绝接收或者无法直接送达当事人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送达。第六十条 对依法没收的非法物品,经科技部负责人批准,按照物品的不同性质分别作出下列处理:(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开拍卖,拍卖所得全部款项上缴国库;(二)没有价值或者价值轻微等无法拍卖的物品,统一登记造册后销毁;(三)违禁品、危险物品、特殊性质物品等禁止或者不宜流入市场的物品,按照有关规定统一登记造册后销毁或者交有关机构进行处理。91第五章第五章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第六十一条 执法职能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一)干扰、阻挠、拒绝行政执法监督的;(二)被举报、投诉经依法审查被确认违法的;(三)行政不作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四)隐瞒案件事实、出具伪证、隐匿毁灭证据或者以权谋私的;(五)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应当追究行政责任的其他情形。第六十二条 执法职能部门及其执法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科技部视具体情况作出以下处理:(一)责令立即纠正或者限期改正;(二)责令履行法定职责;(三)撤销违法行政行为;(四)注销行政执法证;(五)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第六十三条 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科技部依法予以赔偿。第六十四条 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存在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贪污受贿等行为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第六章附则附则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涉及期限的规定,注明为工作日的,不包含法定节假日;未注明为工作日的,为自然日。本办法所称“以上”“不得超过”“不超过”“内”均包括本数或者本级。第六十六条 本办法由科技部负责解释。第六十七条 本办法自 2023 年 4 月 20 日起施行。92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优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国科发资201945 号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 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127 号)的要求,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现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有关问题补充通知如下。1.整合精简各类报表。系统梳理项目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综合绩效评价等环节,优化管理流程,整合项目申报书、任务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综合绩效自评价报告等材料中的各类报表,按照减量不减质、满足管理基本需求的原则,将现有项目层面填报的表格,整合精简为 6 张;课题层面填报的表格,整合精简为 8 张,实现“一表多用、一表多能”。2.减少信息填报和材料报送。从项目申报到综合绩效评价各环节,全面推行信息化方式,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报材料。杜绝科研单位基本信息、科研人员基本信息、项目目标和考核指标等各类信息的重复填报,减少联合申报协议、诚信承诺书等材料的重复报送,实现项目全周期“信息一次填报、材料一次报送”。合并年度报告和预算执行报告,不再单独编报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减少纸质材料报送,一般情况下,项目牵头单位报送的纸质材料(除任务书外)不超过 2 套。除共性要求外,项目管理专业机构不得93额外增加半年报、季报等材料和表格报送,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3.精简过程检查。按照任务书约定,在关键节点开展里程碑式管理;实施周期三年以下的项目,一般不开展过程检查。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提前制定年度检查工作方案,相对集中时间开展检查,避免在同一年度对同一项目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同时,注重年度报告等已有信息的分析运用,尽量让科研人员少填报信息。4.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科研项目申报期间,以科研人员提出的技术路线为主进行论证;科研项目实施期间,科研人员可以在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考核指标的前提下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由项目牵头单位报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备案。科研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项目需要,在申报期间按规定自主组建科研团队;结合项目进展情况,在实施期间按规定进行相应调整,并在遵守科研人员限项规定及符合诚信要求的前提下自主调整项目骨干、一般参与人员,由项目牵头单位报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备案。5.简化预算编制要求。根据科研活动规律和特点,进一步完善预算编制。简化预算测算说明和编报表格,除设备费外,其他开支科目无需单独填列明细表格。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交流费预算不超过直接费用 10%的,无需提供预算测算依据;超过 10%的,按照会议、差旅、国际合作交流分类提供必要的测算依据,无需对每次会议、差旅做单独的测算和说明。对于纳入“绿色通道”改革试点单位的科研项目预算编制要求,按照改革试点相关规定执行。6.扩大承担单位预算调剂权限。直接费用中设备费预算总额一般不予调增,确需调增的应报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审批;设备费预算总额调减、设备费内部预算结构调整、拟购置设备的明细发生变化,以及其他科目的预算调剂权下放给承担单位。直接费用实行分类总额控制,其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等四个科目在实施中按一类管理;劳务费、专94家咨询费、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交流费、其他支出等四个科目在实施中按一类管理。两类之间的预算调剂应履行承担单位内部审批程序;同一类预算额度内,承担单位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审批或授权课题负责人自行调剂使用;承担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善管理制度,及时为科研人员办理预算调剂手续;相关管理制度由单位主管部门报项目管理部门备案。7.规范结题财务审计。项目实施期满后,课题承担单位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严格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结题审计指引及相关规范组织实施结题审计工作,并做好与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衔接。8.实施一次性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不再单独组织技术验收、财务验收,合并有关验收程序,实施一次性综合绩效评价。项目实施期满,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应当根据有关要求,严格按照任务书的约定,考核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和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组织开展综合绩效评价,重视相关项目间的协同和项目对重点专项目标实现的支撑作用。结余经费的认定、留用与收回等按照综合绩效评价相关要求执行。9.突出代表性成果和项目实施效果评价。按照分类评价的要求,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重大原创性和科学价值、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支撑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效果、代表性论文等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技术和产品开发类项目重点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关键部件等的创新性、成熟度、稳定性、可靠性,突出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及其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支撑引领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应用示范类项目绩效评价以规模化应用、行业内推广为导向,重点评价集成性、先进性、经济适用性、辐射带动作用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对提交评价的论文、专利等作出数量限制规定,不将“头衔”“帽子”“论文数量”“获得95奖励”等作为评价指标。10.加强科学伦理审查和监管。有关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须恪守科学道德,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相关单位建立资质合格的伦理审查委员会,须对相关科研活动加强审查和监管;相关科研人员应自觉接受伦理审查和监管。11.强化承担单位和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责任。承担单位应发挥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主体责任,结合单位实际,修订完善内部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任务书的承诺,做好组织实施和支撑服务;中央高校、科研院所要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对科研需要的出差和会议按标准报销相关费用,进一步简化优化报销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便捷高效的报销管理机制;加强单位内部的政策宣传与培训,强化科研人员的责任和诚信意识,对违背承诺与诚信要求的,加强责任追究,对严重失信行为实行联合惩戒。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要深入落实下放科技管理权限工作,及时向项目承担单位拨付资金,不得额外增加承担单位的负担。承担单位及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要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技和教育资金预算执行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库201896 号)等要求,做好资金支付管理、公务卡管理、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等相关工作。12.做好项目政策衔接。对于执行周期结束且已开展结题验收的项目,继续按照原政策执行;项目执行周期结束但尚未开展结题验收以及仍在执行中的项目,参照本通知执行。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 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16113 号)和改革前计划有关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与本通知要求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科 技 部财 政 部2019 年 1 月 22 日96科技部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绩效评估规范(试行)的通知国科发监2020165 号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的通知要求,指导和规范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绩效评估工作,加强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提高科技计划的实施效果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科技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研究制定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绩效评估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科 技 部财 政 部发展改革委2020 年 6 月 19 日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绩效评估规范(试行)第一章第一章总则总则第一条 为指导和规范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绩效评估工作,建立统一的评估监管体系,提高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实施成效和中央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依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 号)、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97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科技部 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 科技评估工作规定(试行)的通知(国科发政 2016382 号)等要求,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以下简称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活动,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含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的绩效评估。第三条 绩效评估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规范。遵循科技活动规律,根据评估需求以及项目研发、基地运行、人才成长、市场发展的特点,设置合理的评估内容和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和规范程序,独立客观、分类评价。(二)协同高效。科技计划绩效评估应与其下设的专项(基金、基地、人才计划等)、项目评估及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统筹衔接,加强数据、资料共享,充分利用已有科技管理信息,提高评估工作的整体效率。(三)注重实效。突出科技计划设立目的和整体实施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其在解决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引领科学前沿发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科技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等方面的实际成效,以及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福祉等方面的支撑作用。第四条 科技部、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科技计划绩效评估规范,统筹指导评估活动,推动评估结果运用。科技部、财政部牵头组织开展科技计划整体绩效评估。各有关部门根据管理职责参与科技计划整体绩效评估,按职责组织开展相关科技计划下设的专项(基金、基地、人才计划等)评估,提供有关专项(基金、基地、人才计划等)监测评估、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和过程管98理资料。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负责提供有关项目绩效评估和项目过程管理材料,配合开展科技计划评估活动。第五条 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根据计划(专项、基金等)特点及管理需求开展,原则上每 5 年开展一次全面评估,期间可以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中期评估。第二章第二章评估工作程序评估工作程序第六条 科技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以下简称评估委托者)提出评估需求,制定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评估目的和任务、评估范围、组织方式、工作流程、进度要求、经费安排等。第七条 评估委托者根据评估工作方案,综合考虑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评估能力、实践经验、组织管理、资源条件、影响力和信誉等情况,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等方式择优遴选第三方评估机构。第八条 评估委托者与评估机构签订委托评估协议,明确评估任务目标、范围、内容、成果形式、委托经费、质量控制、保密要求和数据使用要求等。第九条 评估机构接受委托,独立开展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提交评估委托者。第十条 评估活动完成后 1 个月内,评估委托者应将评估报告等信息汇交到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第十一条 评估委托者应当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将其作为科技计划动态调整、完善和优化布局及管理等的重要依据。第三章第三章评估内容和方法评估内容和方法第十二条 科技计划绩效评估内容一般包括科技计划的目标定位、组织管理与实施、目标完成情况与效果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一)目标定位。主要评估科技计划目标定位与科技计划管理改99革精神的相符性,目标定位与我国科技创新和战略需求的相关性,目标定位的明确性和可考核性,目标定位与其他科技计划或科技工作之间的协调关系,目标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和需求的适应性等。(二)组织管理与实施。主要评估科技计划的管理决策机制与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精神的相符性,组织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效率,以及纳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情况,为实现绩效目标采取的制度措施,研发队伍和条件保障落实情况,引导资源投入情况,任务部署和实施进展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资源平台开放共享与服务情况,科技报告等成果提交、档案归档、数据共享情况,科研诚信管理情况、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和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的履职尽责情况等。(三)目标完成情况与效果影响。主要评估科技计划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成果产出和知识产权情况,标志性成果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对原始创新、技术创新、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及协同创新的作用,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作用,对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作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家安全的作用,效果影响的可持续性,科技界和产业界的满意度等。第十三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绩效评估应重点考察基金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的定位和导向,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满足国家需求的支撑作用,对促进原始创新、学科发展、人才队伍成长的作用。第十四条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含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绩效评估应重点考察重大专项在重大战略产品研制、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进展和效果,核心技术突破情况,资源统筹协调和集成式协同攻关组织管理情况,带动科技与产业领域局部跃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和影响。100第十五条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绩效评估应关注计划与统筹科技资源、协同创新等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精神的相符性,重点考察重点专项布局和任务部署的合理性,组织管理机制的有效性,计划对促进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工程应用的作用,对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第十六条 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绩效评估应重点考察专项(基金)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带动作用,对社会资金、金融资本和地方财政加大创新投入的引导效果,对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资本化、产业化的作用以及通过技术创新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第十七条 基地专项绩效评估应重点考察基地的功能定位、布局和整合、能力提升,为国家重大需求(特别是重大科技任务)提供支撑保障的作用,推动原始创新、科学前沿发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作用,科技资源的开放交流共享和服务质量等。人才专项绩效评估应重点考察专项布局,对培养高水平领军人才的示范作用、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和对各类科技人才发展的示范引领和带动情况,服务质量和满意度以及与相关计划(专项、基金等)和重大任务的结合和衔接等。第十八条 科技计划绩效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政策分析、目标比较、现场考察、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座谈调研、专家咨询、同行评议、案例研究、成本效益分析等,根据评估对象特点和评估需求综合确定,并注重听取有关部门、产业界、关联单位、服务对象等意见建议。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评估委托者可根据需要引入国际评估或邀请国际专家参与咨询。第四章第四章保障和监督保障和监督第十九条 评估委托者协调有关方面依托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供评估活动必需的资料信息等条件,保障评估活动有序开展。101第二十条 评估委托者应当在评估协议中要求评估机构根据评估对象特点和评估任务需求,制定具体评估方案,明确评估内容和指标、程序和方法、组织实施模式、管理措施等,报评估委托者审核认可后方可实施。评估机构应当按照评估方案,组织专业团队开展评估,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按时保质完成评估任务,确保评估信息收集和处理全面、可信,综合分析评估依据充分,形成的评估报告要素齐全、内容完整、数据准确、逻辑清晰、简洁易懂,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第二十一条 评估活动中涉及国家秘密的按有关保密规定进行管理,评估机构应具备相关保密条件。评估委托者与评估机构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责任和有关要求。第二十二条 评估委托者采取随机抽查、节点检查等方式对评估机构履行评估协议情况进行监督。对未按评估协议约定和评估方案开展工作、存在不当行为的,视情节轻重采取限期整改、终止评估任务、回收评估工作经费、取消承担科技计划绩效评估资格等处理措施;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依规追究评估机构和相关人员责任。第五章第五章附则附则第二十三条 各类科技计划绩效评估工作可依据本规范制定有关细则。第二十四条 地方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绩效评估工作可参照本规范执行。第二十五条 本规范由科技部、财政部和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0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2132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 等一系列优化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有力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和创新活力,促进了科技事业发展。但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经费管理刚性偏大、经费拨付机制不完善、间接费用比例偏低、经费报销难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一、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一)简化预算编制。进一步精简合并预算编制科目,按设备费、业务费、劳务费三大类编制直接费用预算。直接费用中除 50 万元以上的设备费外,其他费用只提供基本测算说明,不需要提供明细。计算类仪器设备和软件工具可在设备费科目列支。合并项目评审和预算评审,项目管理部门在项目评审时同步开展预算评审。预算评审工作重点是项目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不得将预算编制细致程度作为评审预算的因素。(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落实)(二)下放预算调剂权。设备费预算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不再由项目管理部门审批其预算调增。项目承担单位要统筹考虑现有设备配置情况、科研项目实际需求等,及时办理调剂手续。除103设备费外的其他费用调剂权全部由项目承担单位下放给项目负责人,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科研活动实际需要自主安排。(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落实)(三)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在人才类和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中推行经费包干制,不再编制项目预算。项目负责人在承诺遵守科研伦理道德和作风学风诚信要求、经费全部用于与本项目研究工作相关支出的基础上,自主决定项目经费使用。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在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独立法人科研机构开展经费包干制试点。(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财政部、单位主管部门负责落实)二、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四)合理确定经费拨付计划。项目管理部门要根据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特点、研究进度、资金需求等,合理制定经费拨付计划并及时拨付资金。首笔资金拨付比例要充分尊重项目负责人意见,切实保障科研活动需要。(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落实)(五)加快经费拨付进度。财政部、项目管理部门可在部门预算批复前预拨科研经费。项目管理部门要加强经费拨付与项目立项的衔接,在项目任务书签订后 30 日内,将经费拨付至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牵头单位要根据项目负责人意见,及时将经费拨付至项目参与单位。(财政部、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落实)(六)改进结余资金管理。项目完成任务目标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后,结余资金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项目承担单位要将结余资金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直接支出,优先考虑原项目团队科研需求,并加强结余资金管理,健全结余资金盘活机制,加快资金使用进度。(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落实)三、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七)提高间接费用比例。间接费用按照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104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安排使用。其中,500 万元以下的部分,间接费用比例为不超过 30%,500 万元至 1000 万元的部分为不超过 25%,1000 万元以上的部分为不超过 20%;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到不超过 60%。项目承担单位可将间接费用全部用于绩效支出,并向创新绩效突出的团队和个人倾斜。(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落实)(八)扩大稳定支持科研经费提取奖励经费试点范围。将稳定支持科研经费提取奖励经费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中央级科研院所。允许中央级科研院所从基本科研业务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经费、有关科研院所创新工程等稳定支持科研经费中提取不超过 20%作为奖励经费,由单位探索完善科研项目资金激励引导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奖励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标准由试点单位自主决定,在单位内部公示。(中央级科研院所负责落实)(九)扩大劳务费开支范围。项目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开支标准,参照当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根据其在项目研究中承担的工作任务确定,其由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补助、住房公积金等纳入劳务费科目列支。(项目承担单位、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落实)(十)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结合本单位发展阶段、类型定位、承担任务、人才结构、所在地区、现有绩效工资实际发放水平(主要依据上年度事业单位工资统计年报数据确定)、财务状况特别是财政科研项目可用于支出人员绩效的间接费用等实际情况,向主管部门申报动态调整绩效工资水平,主管部门综合考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保障基础研究人员稳定工资收入、调控不同单位(岗位、学科)收入差距等因素审批后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备案。分配绩效工资时,要向承担国家科研任务较多、成效突出的科研人员倾斜。借鉴承担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科研105人员年薪制的经验,探索对急需紧缺、业内认可、业绩突出的极少数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单位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十一)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各单位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相关规定,对持有的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市场化方式进行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照法律规定,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剩余部分留归项目承担单位用于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具体分配方式和比例在充分听取本单位科研人员意见基础上进行约定。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计入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限制,不作为核定下一年度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负责落实)四、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十二)全面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项目承担单位要确保每个项目配有相对固定的科研财务助理,为科研人员在预算编制、经费报销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科研财务助理所需人力成本费用(含社会保险补助、住房公积金),可由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情况通过科研项目经费等渠道统筹解决。(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落实)(十三)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项目承担单位因科研活动实际需要,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参加由其主办的会议等,对确需负担的城市间交通费、国际旅费,可在会议费等费用中报销。允许项目承担单位对国内差旅费中的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难以取得发票的住宿费实行包干制。(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落实)(十四)推进科研经费无纸化报销试点。选择部分电子票据接收、入账、归档处理工作量比较大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纳入电子入账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推广范围,推动科研经费报销数字化、无纸106化。(财政部、税务总局、单位主管部门等负责落实)(十五)简化科研项目验收结题财务管理。合并财务验收和技术验收,在项目实施期末实行一次性综合绩效评价。完善项目验收结题评价操作指南,细化明确预算调剂、设备管理、人员费用等财务、会计、审计方面具体要求,避免有关机构和人员在项目验收和检查中理解执行政策出现偏差。选择部分创新能力和潜力突出、创新绩效显著、科研诚信状况良好的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作为试点单位,由其出具科研项目经费决算报表作为结题依据,取消科研项目结题财务审计。试点单位对经费决算报表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负责,项目管理部门适时组织抽查。(科技部、财政部、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落实)(十六)优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要优化和完善内部管理规定,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对科研急需的设备和耗材采用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可不进行招标投标程序。项目承担单位依法向财政部申请变更政府采购方式的,财政部实行限时办结制度,对符合要求的申请项目,原则上自收到变更申请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部门要研究推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有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进一步明确除外条款。(单位主管部门、项目承担单位、司法部、财政部负责落实)(十七)改进科研人员因公出国(境)管理方式。对科研人员因公出国(境)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管理应与行政人员有所区别,对为完成科研项目任务目标、从科研经费中列支费用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按业务类别单独管理,根据需要开展工作。从科研经费中列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不纳入“三公”经费统计范围,不受零增长要求限制。(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负责落实)五、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与支持方式(十八)拓展财政科研经费投入渠道。发挥财政经费的杠杆效应107和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参与,发挥金融资金作用,吸引民间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创业。优化科技创新类引导基金使用,推动更多具有重大价值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促进基础研究与需求导向良性互动。(财政部、科技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负责落实)(十九)开展顶尖领衔科学家支持方式试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前沿科技领域,遴选全球顶尖的领衔科学家,给予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在确定的重点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任务范围内,由领衔科学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安排科研经费使用;3 至 5 年后采取第三方评估、国际同行评议等方式,对领衔科学家及其团队的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实际贡献,以及聘用领衔科学家及其团队的单位服务保障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绩效评价,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落实)(二十)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实行“预算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鼓励地方对新型研发机构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支持方式,给予稳定资金支持,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赋予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围绕科研投入、创新产出质量、成果转化、原创价值、实际贡献、人才集聚和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估。除特殊规定外,财政资金支持产生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由新型研发机构依法取得、自主决定转化及推广应用。(科技部、财政部负责指导)六、改进科研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二十一)健全科研绩效管理机制。项目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绩效导向,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加强分类绩效评价,对自由探索型、任务导向型等不同类型科研项目,健全差异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项目调整、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项目承担单位要切实加强绩效管理,引导科研资源向108优秀人才和团队倾斜,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落实)(二十二)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监督检查。加强审计监督、财会监督与日常监督的贯通协调,增强监督合力,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实行随机抽查、检查,推进监督检查数据汇交共享和结果互认。减少过程检查,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督检查效率。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项目承担单位要动态监管经费使用并实时预警提醒,确保经费合理规范使用;对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信情况,纳入信用记录管理,对严重失信行为实行追责和惩戒。探索制定相关负面清单,明确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禁止性行为,有关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和负面清单进行检查、评审、验收、审计,对尽职无过错科研人员免予问责。(审计署、财政部、项目管理部门、单位主管部门负责落实)七、组织实施(二十三)及时清理修改相关规定。有关部门要聚焦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地“最后一公里”,加快清理修改与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不符的部门规定和办法,科技主管部门要牵头做好督促落实工作。项目承担单位要落实好科研项目实施和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权责一致的要求,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及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科研自主权接得住、管得好。(有关部门、项目承担单位负责落实)(二十四)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过门户网站、新媒体等多种渠道以及开设专栏等多种方式,加强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政策宣传解读,提高社会知晓度。同时,加大对科研人员、财务人员、科研财务助理、审计人员等的专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经办服务能力水平。(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落实)109(二十五)强化政策落实督促指导。有关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意识,加强跟踪指导,适时组织开展对项目承担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推动改革落地见效,国务院办公厅要加强督查。要适时对有关试点政策举措进行总结评估,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财政部、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落实)财政部、中央级社科类科研项目主管部门要结合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特点,参照本意见尽快修订中央级社科类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各地区要参照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改革完善本地区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国务院办公厅2021 年 8 月 5 日110财政部 科技部关于印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21204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科技局: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科技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26 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及财政部转移支付资金等预算管理规定,我们修订了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财政部 科技部2021 年 11 月 30 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规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以下称引导资金)管理,提高引导资金使用效益,推进科技创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引导资金,是指中央财政用于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改革发展政策、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环境、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实施期限根据科技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等政策相应进行调整。111第三条 引导资金由财政部会同科技部管理。财政部负责确定引导资金分配原则、分配标准,确定引导资金支持重点,审核引导资金分配建议方案并下达预算,组织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指导地方预算管理等工作。科技部负责审核地方相关材料和数据,提供资金测算需要的基础数据,提出资金需求测算方案和分配建议,推动开展项目储备,开展日常监管、评估和绩效管理,督促和指导地方做好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管理等。省级财政、科技部门明确省级及以下各级财政、科技部门在基础数据审核、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管理方面的责任,切实加强资金管理。第四条 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支持重点;(二)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科技创新相关规划;(三)按照编制财政中期规划的要求,统筹考虑有关工作总体预算安排;(四)坚持统筹兼顾,结果导向,引导资金安排时统筹考虑相关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情况,鼓励各地深入落实国家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扎实推进自主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六)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强化资金监管,充分发挥资金效益。第五条 引导资金支持以下四个方面:(一)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主要指地方聚焦探索未知的科学问题,结合基础研究区域布局,自主设立的旨在开展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如地方设立的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主要指地方根据本地区相关规划等建112设的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包括依托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转制科研机构设立的科技创新基地(含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以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要指地方结合本地区实际,针对区域重点产业等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包括技术转移机构、人才队伍和技术市场建设,以及公益属性明显、引导带动作用突出、有效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惠及人民群众广泛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等。(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指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新型县(市)等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点支持跨区域研发合作和区域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研发活动。第六条 支持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资金,鼓励地方综合采用直接补助、后补助、以奖代补等多种投入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资金,鼓励地方综合采用风险补偿、后补助、创投引导等财政投入方式。第七条 引导资金不得用于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偿还债务等支出,不得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内在职人员工资性支出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以及国家规定禁止列支的其他支出。第八条 引导资金采取项目法和因素法相结合的方法分配。第九条 采取项目法分配的引导资金包括:(一)对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科技创新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省份,予以定额奖励;(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区域性创新高地的决策部署,需要重点支持的科技创新基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项目;(三)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需要重点支持的其他事项。113财政部会同科技部等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公开择优确定支持的具体项目,在项目评审前发布申报指南,明确项目申报范围、要求等具体事项。项目所在重点城市政府或其财政、科技等部门负责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绩效目标、实施任务、保障机制以及分年度资金预算等,并按照项目申报要求提出申请。第十条 各省应当按照财政部、科技部有关引导资金项目储备要求,积极做好项目储备库建设,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提升储备项目质量。第十一条 采取因素法分配的引导资金,分配因素主要有:(一)地方基础科研条件情况(占比 50%)。体现科研机构、研发人员、科研仪器设备、研发经费投入、基础研究投入等基础科研条件情况。(二)地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情况(占比 50%)。体现地方支持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情况。财政部会同科技部综合考虑各地工作进展、引导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情况,研究确定绩效调节系数,对引导资金分配情况进行适当调节。对相关分配因素统计数据不全的地方,引导资金预算数参考其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类似的省份并结合人口规模等因素综合核定。财政部、科技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科技创新发展新形势等情况,适时调整完善相关分配因素、权重、计算公式等,进行综合平衡。第十二条 省级科技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应当于每年 1 月 15 日前向科技部、财政部报送当年引导资金区域绩效目标表,并抄送财政部当地监管局。第十三条 财政部于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后 30114日内,会同科技部按本办法规定正式下达引导资金预算,每年 10 月31 日前提前下达下一年度引导资金预计数,并抄送财政部各地监管局。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接到中央财政下达的预算后 30 日内,应当会同科技部门按照预算级次合理分配、及时下达引导资金预算,并抄送财政部当地监管局。第十五条 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科技部门,应当结合本地区科技改革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及时制定年度引导资金实施方案,随资金分配情况同时抄送财政部当地监管局,并报科技部、财政部备案。引导资金实施方案备案后不得随意调整。如需调整,应当将调整情况及原因报科技部、财政部备案,同时抄送财政部当地监管局。第十六条 对拟分配到企业的引导资金,相关财政部门、科技部门应当通过官方网站等媒介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 7 日,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第十七条 引导资金支付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涉及政府采购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执行。第十八条 引导资金原则上应在当年执行完毕,年度未支出的引导资金按财政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处理。第十九条 财政部、科技部负责组织实施和推动开展引导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做好绩效目标审核,督促地方各级财政、科技部门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按规定科学合理设定绩效目标,对照绩效目标做好绩效监控、绩效评价,选择部分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强化绩效结果运用,做好绩效信息公开,提高引导资金使用效益。科技部每年牵头组织开展引导资金绩效评价,制定相关规则,重点考量地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情况、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重点项目实施情况以及资金使用绩效情况等,财政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重点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115的重要依据。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第二十条 省级科技、财政部门应当于每年 12 月 31 日前向科技部、财政部报送引导资金绩效自评报告,并抄送财政部当地监管局,主要包括本年度引导资金支出情况、组织实施情况、绩效情况等。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各地监管局应当按照工作职责和财政部要求,对引导资金进行全面监管。第二十二条 各级财政部门、科技部门及使用引导资金的单位应强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规分配和使用资金,实行不相容岗位(职责)分离控制。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财政、科技部门应当加强资金分配项目申报及使用管理。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相关目标已经实现或实施成效差、绩效低的项目,以及已从中央基建投资渠道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申请引导资金支持。第二十四条 地方各级财政、科技部门以及引导资金具体使用单位,应当对上报的可能影响资金分配结果的有关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切实加强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执行,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发现违规使用资金、损失浪费严重、低效无效等重大问题的,应当按照程序及时报告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第二十五条 使用引导资金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制度,按规定管理使用资金,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并自觉接受监督及绩效评价。第二十六条 资金使用单位和个人在引导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规定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对严重违规、违纪、违法犯罪的相关责任主体,按程序纳入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第二十七条 各级财政、科技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引导资金分配、116使用、管理等相关工作中,存在违反本办法规定,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科技部负责解释。省级财政、科技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报财政部、科技部备案,并抄送财政部当地监管局。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9129 号)同时废止。117118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统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科办资2022107 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化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国发201464 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935 号)等文件要求,科技部、财政部、自然科学基金委(以下简称“三部门”)决定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工作的统筹协调,防止重复分散。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加强统筹协同。进一步强化各类国家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衔接协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避免重复申报和重复资助,增强创新链整体效能,全面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突出绩效导向。进一步强化创新质量和贡献导向,各相关单位不以承担科研项目和经费多少作为评价科研人员的标准,推动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生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合理界定联合审查范围,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营造潜心科研、拼搏创新的良好学术生态。二、实施范围为进一步加强宏观统筹,自 2023 年 1 月 1 日起,以下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立项过程中要建立联合审查机制,避免重复申报,确保科119研人员有充足时间投入研发工作。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不含青年科学家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国际合作类项目;限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不含青年科学家项目;限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限项目负责人和课题负责人)、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限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成员)、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限部门推荐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和具有高级职称的主要参与者)。三、具体规定科研人员和项目管理机构在申请或受理项目时,按以下规定和要求执行。1.项目管理机构在受理相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请时,对项目(课题)负责人等人员进行联合审查,科研人员同期申请和承担的项目(课题)数原则上不得超过 2 项,当年执行期满的项目(课题)不计入统计范围。为更好加强统筹,科研人员同期申请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科学仪器方向)项目(课题)原则上不得超过 1 项。2.在申请相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前,有关单位或科研人员可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查询相关人员同期申请和承担项目情况,确保符合相关限项要求。3.项目申报截止进入形式审查阶段,项目管理机构首先审核相关人员是否满足所申请项目单独规定的限项要求。在此基础上,再对相关人员进行联合审查。1204.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申请,按形式审查不通过处理,不进入后续环节。对于已完成评审立项程序的项目申请,项目管理机构要及时向相关项目(课题)负责人反馈评审结果,并在管理系统中同步更新其申请和承担项目的有关信息,确保科研人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参与后续其他项目的申请。5.对于通过弄虚作假、故意隐瞒等违法违规手段,恶意规避联合限项并通过审查的,按照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科技部 19 号令)有关规定处理。为进一步强化各类科技计划的统筹实施,三部门将开展联合查重工作,坚持各类科技计划定位,不断优化布局、加强衔接,避免重复部署,全面提高国家科技计划资金的配置效率,提升财政科技投入效能。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2022 年 7 月 28 日121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中科院办公厅 工程院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的通知国科办基202038 号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 号),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科技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中科院办公厅 工程院办公厅 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室2020 年 4 月 29 日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工程加速渗透与融合,科学研究的模式不断重构,学科交叉、跨界合作、产学研协同成为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战略意义凸显。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突出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优化总体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122革,创新支持方式,营造创新环境,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强大支撑。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特提出以下重点举措。一、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1.加强基础研究统筹布局。坚持基础研究整体性思维,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为国家重大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强化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鼓励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制定基础研究 20212035 年的总体规划。2.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充分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作用,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支持人才和团队建设,加强面向国家需求的项目部署力度,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优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计划中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强化对目标导向基础研究的系统部署和统筹实施。二、激发创新主体活力3.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重点围绕优秀人才团队配置科技资源,推动科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在一起共同开展研究。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经费使用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切实保障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强化对承担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任务的人才和团队的激123励,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探索实行年薪制和学术休假制度,对科研骨干在内部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倾斜。加快推进经费使用“包干制”的落实落地。认真落实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安排好纯理论基础研究、对试验设备依赖程度低和实验材料耗费少的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4.支持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研究。引导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扫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制度创新,在科研模式、评价体系、人才引进、职称评定、内控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创新平台、承担国家科研任务。推动产学研协作融通,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贯通发展的科技创新生态。三、深化项目管理改革5.改革项目形成机制。健全基础研究任务征集机制,组织行业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科学家等共同研判科学前沿和战略发展方向,多方凝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一线的重大科学问题。提高指南开放性,简化指南内容,不限定具体技术路线,对原创性强的研究探索以指向代替指南。合理把握项目规模,避免拼凑和打包,保证竞争性和参与度。推行评审专家责任机制,强化“小同行”评审,应用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评审须增加应用和产业专家。推进评审活动国际化。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非共识和颠覆性项目建议“网上直通车”,全时段征集重大需求方向建议。对于具备“颠覆性、非共识、高风险”等特征的原创项目,应单独设置渠道,创新遴选方式,探索建立有别于现行项目的遴选机制。对原创性项目开通绿色评审通道。6.改进项目实施管理。在调整参与人员、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经费开支科目方面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自主权。实施“减表行124动”,简化预算测算说明和编报表格。建立定期评估与弹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制度,减少评估频率,可依项目自主申请开展中期评估,三年以下的项目不再进行中期评估。建立项目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全程跟踪,对实施好的项目加强滚动支持,对差的项目要及时调整。项目完成情况要客观评价,不得夸大成果水平。将科学普及作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的必要条件。稳步提升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基地的对外开放力度。推动基础研究人才、项目等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交流和国际合作。四、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7.改进基础研究评价。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基础研究评价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反映基础研究特点,实行分类评价、长周期评价,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基础研究论文发表后的深化研究、中长期创新绩效评价和成果转化的后评价工作。对自由探索和颠覆性创新活动建立免责机制,宽容失败。高校、科研院所要严格落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要求,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8.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评价考核和后补助机制,深化新购仪器设备购置查重评议,强化管理单位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推进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科技资源库(馆)。加强实验动物资源和科研用试剂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完善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服务体系。五、完善支持机制9.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稳定支持。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加大对长期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重点团队和科研基地的稳定支持。支持优125秀青年科学家长期稳定开展基础研究,坚持本土培养和从外引进并举。认真落实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重要方向,自主组织开展基础研究。重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形成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跨学科领域协同开展重大基础研究的稳定机制。10.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体系。拓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渠道,逐步提高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部省联合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共建科研基地等方式,推动地方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地方财政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积极推动与各行业设立联合基金,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科学问题。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支持社会各界设立基础研究捐赠基金。126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实施细则的通知国科办基202293 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落实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 号)和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号)的相关要求,规范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和奖惩工作,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制定了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实施细则。现予以印发,请参照执行。科技部办公厅2022 年 7 月 1 日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实施细则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以下简称“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发挥奖惩机制的激励引导作用,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 号)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实127施细则。第二条 本细则所指科研设施与仪器,主要包括政府预算资金投入建设和购置的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各类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单台套价值在 50 万元及以上的科学仪器设备。第三条 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按年度对中央级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管理、运行以及开放共享总体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评价考核结果。具体工作委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承担。第四条 充分发挥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作用,实时、客观记录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率、有效工作机时、对外服务机时等信息,为科学有效开展评价考核提供基础性支撑。第五条 评价考核指标包括运行使用、共享服务和组织管理等 3个一级指标和 8 个二级指标。(一)组织管理情况1.科研仪器购置统筹管理。包括科研仪器购置论证机制建设情况、仪器集中集约化管理情况等。2.科研仪器开放率。已纳入平台开放仪器原值占可以用于共享的仪器的总原值比例。3.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包括建立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团队情况,对实验技术人员开放服务成效的考核和激励情况,实验技术人员职位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体系建设情况,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和安全培训、仪器功能开发情况等。4.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及对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情况、在线服务平台可预约仪器比例等。(二)运行使用情况1.仪器运行机时。指科研仪器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2.运行使用成效。包括支撑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情况以及相关研究128成果的产出、水平与贡献等。(三)共享服务成效1.共享率。科研仪器年平均对外服务机时与年平均运行机时的比值。2.对外服务成效及用户评价。包括服务其他单位科研任务情况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产出、水平与贡献,用户评价情况等。第六条 评价考核工作实行单位自评价和综合评价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综合评价考核中,应充分利用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记录的客观数据,确保考核结果真实有效。第七条 科技部、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结合上一年度评价考核结果和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年度评价考核单位范围,组织开展当年度评价考核工作。具体工作流程如下:(一)发布通知文件。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评价考核通知,明确评价考核具体内容和要求。(二)提交材料。被评价考核单位按照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评价考核通知要求,开展自评价,并依托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提交自评价报告。(三)集中审核。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组织专家对各单位提交的自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并结合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客观数据,对照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四)现场核查。在集中审核的基础上,对存在异常情况的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核查,重点核查仪器运行使用记录等。第八条 综合集中审核评分和现场核查情况,按照综合评分进行排序,并确定评价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较差等四档。对于存在弄虚作假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当年评为“较差”等次,取消相关单位一定期限参加评价考核资格,并按程序纳入科研诚129信失信记录。第九条 对考核结果为优秀和良好的单位给予后补助奖励,调动高校院所等单位开放共享积极性。第十条 对考核结果为较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限期一年整改,整改完成后方可参加下一年度评价考核,并在下年度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改善科研条件专项、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中限制新购仪器。第十一条 对连续两次评价考核结果为较差的单位,相关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按相关规定对其通用性强但使用率比较低、开放共享差的科研仪器在部门内或跨部门无偿划拨,或由高校院所在单位内部调配。第十二条 本细则由科技部负责解释。附件:1.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自评报告(提纲)(略)2.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实施细则指标表(略)130科技部 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的通知国科发区202093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财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布局的顶层设计,有序指导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 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推进实施。科 技 部财 政 部2020 年 4 月 8 日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我国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现就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建设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重大决策部署,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131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体制机制,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二)基本原则。需求导向,聚焦关键。面向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影响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技术创新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和主动引导,形成技术创新持续供给能力。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形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分工明确,与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机衔接、相互支撑的总体布局。优化整合,开放共享。加强跨区域、跨领域创新力量优化整合,统筹项目、基地、人才等创新资源布局,激活存量资源,促进创新资源面向产业和企业开放共享。深化改革,协同创新。强化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优化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等政策措施,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三)发展目标。到 2025 年,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一流企业,催生若干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经济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重要产业,形成若干具有广泛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二、功能定位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中心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132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为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既要靠近创新源头,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和科研资源,加强科技成果辐射供给和源头支撑;又要靠近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企业和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企业和产业的实际技术难题。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不直接从事市场化的产品生产和销售,不与高校争学术之名、不与企业争产品之利。中心将研发作为产业、将技术作为产品,致力于源头技术创新、实验室成果中试熟化、应用技术开发升值,为中小企业群体提供技术支撑与科技服务,孵化衍生科技型企业,引领带动重点产业和区域实现创新发展。三、建设布局根据功能定位、建设目标、重点任务等不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领域类等两个类别进行布局建设,坚持“少而精”原则,严格遴选标准,控制新建规模。(一)综合类。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推动重点区域创新发展,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建设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把国家战略部署与区域产业企业创新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创新链条融通,为提升区域整体发展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提供综合性、引领性支撑。创新中心由相关地方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牵头或多地方联动共同建设,发挥有关地区和部门比较优势,统筹布局、汇聚资源,指导推动有优势、有条件的科研力量参与建设。创新中心采取“中心(本部) 若干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的组织架构,形成大协作、网络化的技术创新平台。中心(本部)是创新133中心的总体运营管理机构,原则上应为独立法人实体,主要负责创新中心的战略规划、制度建设、研究领域布局、运行管理、内部资源配置等相关职责。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主要结合区域内各地方的产业发展需求和优势科研力量分布进行统筹布局,主要依托高校院所的优势科研力量或新型研发机构等组建。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的布局可以根据国家战略部署与区域重大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符合条件的可以优先组建为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二)领域类。面向国家长远发展、影响产业安全、参与全球竞争的细分关键技术领域,布局建设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行业内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主要由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集聚整合相关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依托科研优势突出的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等建设。支持符合相关定位和条件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培育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优先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四、体制机制(一)实行科学有效的法人模式。创新中心原则上应为独立法人实体,“既不养人、也不养事”,针对不同领域竞争态势和创新规律,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探索不同类型的组建模式。创新中心依照章程管理,实行理事会(董事会)决策制、中心主任(总经理)负责制、专家委员会咨询制,明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等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探索通过“一所(校)134两制”等多种方式构建“科研与市场”协同衔接的运行机制。创新中心及所办企业中,属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办企业的,应按照有关要求,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二)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中心以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为纽带,通过共同出资、合作研发、平台共建、技术入股、兼职创业等不同途径和方式,统筹产学研创新资源。探索组织跨学科、跨主体合作的协同攻关模式,构建应用基础研究、工程研发、技术推广相结合的人才队伍结构。(三)强化收益分配激励。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股权分红激励等政策措施,建立市场化的绩效评价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鼓励成立由科研团队持股的轻资产、混合所有制公司,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带着创新成果兼职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收益主要用于科研投入与团队奖励。(四)开展市场化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中心通过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合同研发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按需定制的技术创新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创新中心各类创新资源按规定面向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共享。共建单位通过合同约定方式共享知识产权。(五)面向全球吸引凝聚创新人才。创新中心以市场化手段开展人才选拔与聘任,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广泛的人才合作,探索柔性引才引智机制。通过设立海外研究机构、建设战略合作关系、探索项目经理制等方式面向全球选聘优秀技术创新人才和成果转化人才。(六)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创新中心采取会员制、股份制、协议制、创投基金等方式,吸引企业、金融与社会资本等共同投入建设。收入主要来源于市场机制,包括竞争性课题、市场化服务收入等。中央财政通过后补助的方式,135对创新中心予以适当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财政加强对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持。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相关部门工作协同机制,围绕建设布局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衔接。组建专家咨询组,加强创新中心战略决策支撑。建立中央与地方联动机制,实行跨区域协同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中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二)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机制,承接创新中心建设的地方政府加大服务力度,从政策、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国家科技计划为创新中心开放申报渠道,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有条件的创新中心按程序设立子基金。(三)落实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创新中心应落实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科研自主权、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等政策措施,以及中央、地方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优惠政策,按有关政策规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税收优惠政策。(四)开展绩效评价。强化绩效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中心运行绩效评估,以创新能力、服务绩效为评价重点,以有关客观数据和材料为主要评价依据。评估结果作为给予后补助支持的重要参考。136科技部 财政部印发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国科发区202117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财政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规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运行,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推进实施。科 技 部财 政 部2021 年 2 月 10 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第一条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部署,落实科技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规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定位于实现从科学到技术的转化,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创新中心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为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战略引领作用。137第三条 创新中心分为综合类和领域类。1.综合类创新中心围绕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推动重点区域创新发展,开展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高质量发展重大动力源,形成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增长极。2.领域类创新中心围绕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为行业内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提升我国重点产业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第四条 创新中心的建设遵循聚焦关键、分类指导、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原则。创新中心应为独立法人实体,针对不同领域竞争态势和创新规律,探索不同类型的组建模式。第五条 创新中心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设立党的组织,强化政治引领,切实保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位。第二章第二章 管理职责管理职责第六条 科技部负责创新中心规划布局和宏观管理,主要职责是:1.制定创新中心建设总体布局和管理制度。2.批准创新中心的建设、撤销及名称、注册地变更等重大事项。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组织开展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情况年度报告和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动态调整。4.支持创新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动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部署实施。第七条 财政部根据创新驱动发展和区域科技创新需求,结合绩效评估结果安排创新中心后补助经费,根据工作需要,对政策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价。第八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13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创新中心的培育、推荐和监督管理,主要职责是:1.落实国家有关创新中心建设的规划和政策。2.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组织开展创新中心的培育和推荐工作。3.对创新中心的建设运行进行监督管理,对创新中心研发方向、发展目标、组织结构等重大调整提出意见建议。4.保障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所需条件,对创新中心给予政策、土地和经费等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支持创新中心建设。5.协助组织本部门、本地区推荐的创新中心开展年度报告和绩效评估。第九条 科技部委托相关专业化机构负责创新中心日常管理与服务等相关支撑工作。第十条 创新中心负责本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主要职责是:1.建立健全创新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创新中心章程,履行法人主体责任。2.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吸引集聚国际化、专业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3.多元化筹措建设运行经费,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经费。4.按要求开展建设运行年度报告,配合做好绩效评估。5.承担落实科研作风学风和科研诚信的主体责任。6.将创新中心重大事项变更书面报科技部批准。第三章第三章 组建程序和条件组建程序和条件第十一条 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根据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部署以及关键领域技术创新需求,对创新中心建设进行统筹布局,坚持“少而精”原则,有序组织开展创新中心建设。第十二条 综合类创新中心按照自上而下、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139统筹布局建设。第十三条 组建综合类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建设布局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重点区域创新发展规划。2.建设主体由相关地方政府牵头或多地方联动共同建设,发挥有关地区和部门比较优势,指导推动有优势、有条件的科研力量参与建设。3.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对创新中心建设给予支持,集聚整合相关优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源头创新力量,成为创新中心的重要研究实体。4.技术领域聚焦区域重大需求或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域,凝练若干战略性技术领域作为重点方向,明确技术创新的重点目标和主攻方向。5.组织架构一般采取“中心(本部) 若干专业化创新研发机构”的模式,明确区域空间布局,形成大协作、网络化的技术创新平台。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按照领域类创新中心总体布局,结合本部门、本地区资源优势和技术创新需求,开展领域类创新中心的培育和推荐。第十五条 组建领域类创新中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建设布局与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部署紧密结合,聚焦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影响产业安全、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技术领域,符合全球产业与技术创新发展趋势。2.建设主体单位在该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势突出、代表性强,改革创新积极性高。建设力量集聚整合该领域内全国科研优势突出的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等,形成分工明确、有紧密利益捆绑的协同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协同攻关与成果转化。3.牵头地方在该领域具有突出的科教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140求等,符合国家在重点区域规划的重点科技和产业领域布局。4.技术目标围绕产业链梳理“卡脖子”技术和“长板”技术,凝练提出明确的技术创新目标和攻关任务,突出需要解决的行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细化建设任务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5.人才团队集聚本领域知名的技术带头人,形成稳定的全职全时核心技术团队、专业化的技术支撑服务团队以及成果转化应用团队,聘用具有丰富科研和管理经验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作为中心运营管理主要负责人。第十六条 领域类创新中心按照以下程序组建:1.科技部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按年度提出优先布局的领域安排。2.建设主体单位结合自身优势和具体情况,向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提出建设意向申请。3.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在统筹平衡的基础上,开展创新中心培育,将符合条件的创新中心推荐给科技部。培育期间应完成组织编制创新中心建设运行方案,做好筹建理事会(董事会)、实施法人实体化运行等前期准备工作。4.科技部对符合组建条件的创新中心组织开展专家咨询论证,并按照择优、择重、择需的原则开展建设,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第四章第四章 运行管理运行管理第十七条 创新中心实行理事会(董事会)决策制。理事会(董事会)由参与创新中心建设的法人单位和相关政府部门等方面的代表组成。主要任务如下:1.制定创新中心章程。2.聘任创新中心主任。3.聘任专家委员会委员。4.确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对建设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1415.制定建设运行方案。方案一般以三年为建设运行周期,应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管理运行机制、保障措施、工作进度、考核指标等内容。第十八条 创新中心实行中心主任(总经理)负责制。创新中心主任(总经理)应是创新中心的全职工作人员。第十九条 创新中心实行专家委员会咨询制。专家委员会负责审议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重点技术创新任务等,并对相关重大事项提出意见建议。第二十条 创新中心实行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人员聘用制度,应通过市场化机制加强人才的选拔与聘任。第二十一条 创新中心应全面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股权分红激励等政策措施,建立市场化的绩效评价与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第二十二条 创新中心应充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和科研资源,协同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和技术创新服务。第二十三条 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良性机制,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支持创新中心建设,引导创新中心通过竞争性课题、市场化服务收入等方式扩展资金来源渠道。第二十四条 创新中心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科研人员取得的职务发明成果均应标注创新中心名称。第二十五条 创新中心实行年度报告制度,经所属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备案。年度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创新中心本年度推动建设任务的实施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考虑,并附有必要的建设运行客观数据。第二十六条 创新中心运行期间需变更名称、注册地或其他重大事项的,应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属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科技部批准。142第五章第五章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第二十七条 科技部组织创新中心开展绩效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实施。第二十八条 绩效评估主要内容包括承担国家重大战略科技任务、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引领行业技术进步、面向社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等方面的情况,以客观数据为主要评估依据。第二十九条 绩效评估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和较差三类。绩效评估结果是后补助经费安排以及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第三十条 科技部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对创新中心实行动态管理。评估结果优秀和良好的创新中心可进入下一轮建设运行周期,评估结果较差的创新中心应限期整改。不参加评估或中途退出评估、整改检查未通过的不再列入创新中心序列。第三十一条 绩效评估过程中,参与各方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以任何方式影响评估。发现弄虚作假、违反科研诚信情况的按有关规定处理。第六章第六章 附附 则则第三十二条 综合类创新中心命名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英文名称为“National Center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领域类创新中心命名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英文名称为“National Center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科技部、财政部负责解释。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43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 年)的通知国科发区2022220 号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财政局,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企业创新的重大决策,按照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任务分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 年)。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科技部财政部2022 年 8 月 5 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 年)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企业创新的重大决策,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 关于启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的部署要求,根据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需求,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聚焦企业创新能力关键环节,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精144准施策,加大激励力度,优化创新服务,提振发展信心,引导支持各类企业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到 2023 年底,一批惠企创新政策落地见效,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各类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大批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创新环境。二、行动内容1.推动惠企创新政策扎实落地。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税收优惠、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加快落实和推广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进一步放大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效应。完善落实国有企业创新的考核、激励与容错机制,健全民营企业获得创新资源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措施,形成各类企业“创新不问出身”的政策环境。搭建面向企业的创新政策综合服务平台,组织开展企业创新政策的系列宣讲培训,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推送服务。健全企业创新政策落实的跟踪问效机制,并将政策落实情况作为地方督查激励考核的重要参考。2.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建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座谈会议制度,定期组织沟通交流,开展问计咨询。构建企业创新高端智库网络,引导支持企业提升科技创新战略规划能力。加大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面向企业的宣贯力度。健全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强化从企业和产业实践中凝练应用研究任务。国家科技计划年度指南编制中的重点产业领域技术方向更多征求企业的需求和意见。对于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专项,提高指南编制及项目评审中企业专家的比例。国家科技专家库中大幅增加企业专家的数量。3.引导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定国家鼓励企业研发的145重点领域指导目录,引导企业围绕国家需求开展技术创新。国家科技计划中产业应用目标明确的项目,鼓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企业加强硬科技创新。支持中央企业、民营科技领军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对于企业牵头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强化以创新联合体方式组织实施。依托更多企业组建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基地。加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估考核和优化整合,符合条件的纳入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管理。4.支持企业前瞻布局基础前沿研究。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基础前沿类的研究基金、研发项目和奖项。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管理,聚焦企业发展重大需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前瞻部署基础研究。探索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前沿类重点专项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机制。支持企业通过研发合作、平台共建、成果共享等方式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按照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新标准加快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支持企业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方向建设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对主要依托企业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通过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等方式予以支持。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加快培育前沿领域科技企业。5.促进中小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应用类重点专项及部分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中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通过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夯实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基础,支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创新发展。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推广“投资 孵化”模式,提升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的专业化服务能力。1466.加大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的力度。加强对企业家的战略引导和服务,举办企业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研讨班,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支持企业家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推动企业招收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扩大企业博士后招收规模,鼓励企业吸引更多海外博士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加强对企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的支持。支持企业依托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创新基地平台等开发科研助理岗位。加快落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科技人才实行特殊工资管理政策。落实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研究评估并适时推广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试点政策。开展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等流动机制试点,推广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7.强化对企业创新的风险投资等金融支持。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鼓励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深入落实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创投企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用好用足科技创新再贷款、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题债等政策工具,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作用。推广企业创新积分贷、仪器设备信用贷等新型科技金融产品,为 10 万家以上企业增信授信。推广科技项目研发保险、知识产权保险等新型科技保险产品。鼓励地方建设科技企业信息平台,共享工商、社保、知识产权、税务、海关、水电等信息,完善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信息共享机制。8.加快推进科技资源和应用场景向企业开放。加大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等向企业开放力度,将服务企业情况纳入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评价考核指标。支持地方通过设立数据专区、分级授权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公共数据资源。推动国家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面向企业提供低成本算力服务。支持建设一批重大示范应用场景,鼓励创新型城市、国家自创区、国家高新区、国家农高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发147布一批应用场景清单,向企业释放更多场景合作机会。9.加强产学研用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推动各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向企业开放,加快各级科技计划等成果在企业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将高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通过许可等方式授权企业使用。面向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征集技术产品问题,组织中小企业“揭榜”。在大企业牵头承担的科技计划项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中小企业参加。鼓励各地培育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平台和基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对接。引导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为融通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依托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持续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竞赛。10.提高企业创新国际化水平。支持企业建设海外科技创新中心、离岸创新创业中心等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成立产业创新领域的国际性社会组织,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推动一批国家高新区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园区企业在技术、项目、人才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中心、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作用,提升企业“走出去”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加大对企业申报实施国家外国专家项目和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的支持力度。完善对外资研发机构的支持措施,鼓励外资研发机构参与政府科技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等。三、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保障。依托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地方积极落实相关任务,形成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工作合力。2022 年 9 月底前,广泛部署动员,各部门、各地方制定贯彻落实行动方案的工作计划,细化任务安排和职责分工。2022 年底前,各部门、各地方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具体的落实举148措,推出一批可操作的行动抓手和政策工具。2023 年底前,推动各项举措全面落地见效。2.加强资源保障。各部门、各地方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各类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各类创新基地平台在企业的布局。充分发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的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国家自创区、国家高新区、国家农高区等载体要为区内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情况将纳入评估考核内容。3.加强宣传引导。各部门、各地方要加强本行动方案及相关企业创新政策的宣传解读。支持各类新闻媒体开设宣传企业技术创新的专栏和专题节目,总结推广一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典型经验和案例。加大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社会氛围。149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修订版)的通知国科发规2020254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解决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化重大问题为导向,加强内涵式发展,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生态,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样板,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工作指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方实际做好相关工作。本工作指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原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国科发规2019298 号)同时废止。专此通知。科 技 部2020 年 9 月 29 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修订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落实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 号)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明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申请条件、建设程序和保障措施,有序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特制定本指150引。一、总体要求(一)建设思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依托地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区域。试验区建设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以解决人工智能科技和产业化重大问题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用结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集聚,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生态,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样板,探索智能社会建设新路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引领带动全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建设原则。应用牵引。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特点和趋势,强化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应用,以规模化应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和系统的迭代升级。地方主体。充分发挥地方在试验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重点依托人工智能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在推动人工智能研发应用方面大胆探索,推出一批重大举措,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先行。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方面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促进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社会政策的协调,加强政策储备,形成更加完备的政策体系。突出特色。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实际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等方面形成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和发展模式。(三)建设目标。到 2023 年,布局建设 20 个左右试验区,产出一批重大原创科技151成果,创新一批切实有效的政策工具,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四)总体布局。服务支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进行布局,兼顾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协同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以城市为主要建设载体。重点依托人工智能创新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城市经济、优化城市治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选择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较好的若干县域,探索人工智能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模式。二、重点任务(一)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探索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前沿趋势和提升产业竞争力需求,加大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力度。聚焦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迫切需求,在制造、农业农村、物流、金融、商务、家居、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环保、安防、城市管理、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促进人工智能与 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的融合应用,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广泛应用。(二)开展人工智能政策试验,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围绕数据开放与保护、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安全管理、伦理规范、人才引育、财税金融、社会保障、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政策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支持人工智能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框架和法规标准体系,为人工智能科学研究、技152术开发、产品创新、产业发展和社会应用营造良好环境。(三)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探索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新方法、新手段。开展长周期、跨学科的实证研究,从个人、组织、社会等维度对人工智能的综合影响进行持续观测、科学记录和综合分析。加强社会实验理论、方法和数据积累,精准识别人工智能挑战,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演进的规律,提升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精准化、科学化水平。(四)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条件支撑。加强通信网络、大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等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程度,形成支撑新一代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高水平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人工智能研发基地和开放创新平台。推动公共数据安全有序开放,大幅降低算力成本。三、申请条件试验区建设以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等为主,拟申请建设试验区的城市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科教资源丰富。拥有设立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的高校,拥有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或关键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研发机构,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人工智能创新团队。(二)产业基础较好。原则上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或国家高新区所在城市,并已明确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重点产业方向,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 50 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过 200 亿元。(三)基础设施健全。数据资源丰富,拥有相关的数据平台、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移动通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优先支持已布局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城市。(四)支持措施明确。地方政府对人工智能发展高度重视,已出台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或实施意见,对人工智能发展有明确的政策措153施,在人才、资金、项目、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于人工智能产业优势明显、智能化基础设施健全、应用场景特色突出、具有较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的部分县域,也可申请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建设程序(一)推荐申请。符合上述申请条件、有意愿建设试验区的地方结合自身基础和条件,撰写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建设方案应包括基础条件、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以及保障措施等。建设方案经地方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审核后,报送科技部。(二)综合论证。科技部组织专家对试验区建设方案开展综合论证,论证专家主要由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的部分专家,以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和政策专家组成。(三)启动建设。科技部结合论证意见,综合考虑试验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对满足建设条件、建设方案较成熟的地方,按程序批复支持启动建设试验区,并向社会公布。(四)运行管理。地方按照试验区建设方案部署推进相关工作。每年 12 月底前,试验区形成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经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科技部。科技部将适时对试验区建设情况开展考核评估。(五)示范推广。试验区凝练提出可供推广的若干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科技部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向全国示范推广。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科技部充分发挥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的统筹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试验区建设的系统布局、协调推进和政策指导。试验区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切实加强154对试验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二)支持方式。科技部从政策、资源等方面对试验区建设给予支持,引导各类资源向试验区集聚,促进试验区之间的合作联动。地方政府要加大试验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做好试验区建设的政策设计,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试验区建设。(三)宣传引导。加强试验区建设的政策解读,及时宣传推广试验区建设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搭建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研讨,加强互动分享,总结经验做法,在全社会营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155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科发规2022199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教育厅(教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交通运输厅(局、委)、农业农村厅(委、局)、卫生健康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为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系统指导各地方和各主体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将关于加快场景创新 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 年 7 月 29 日关于加快场景创新 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要求,制定本指导意156见。一、总体要求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对于促进人工智能更高水平应用,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数据和算力资源日益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存在对场景创新认识不到位,重大场景系统设计不足,场景机会开放程度不够,场景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工作的统筹指导。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动场景资源开放、提升场景创新能力为方向,强化主体培育、加大应用示范、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场景生态,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攻关、产品开发和产业培育,探索人工智能发展新模式新路径,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2.基本原则。企业主导。坚持企业在场景创新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企业成为场景创意提出、场景设计开发、场景资源开放、场景应用示范的主体。创新引领。面向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以前瞻性构想和开拓性实践为起点,运用新模式新方法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开放融合。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开放场景机会,围绕场景创新加快资本、人才、技术、数据、算力等要素汇聚,促进人工智能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协同治理。尊重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发挥政府和市场的积极157性,共同为场景创新提供制度供给,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与监管规范相协调。3.发展目标。场景创新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升级、产业增长的新路径,场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上水平。重大应用场景加速涌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发现、重大活动保障等领域形成一批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场景驱动技术创新成效显著。通过场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系统平台优化升级,形成技术供给和场景需求互动演进的持续创新力。场景创新合作生态初步形成。初步形成政府、产业界、科技界协同合作的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体系,场景创新主体合作更加紧密、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场景驱动创新模式广泛应用。场景开放创新成为地方和行业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抓手,形成一批场景开放政策措施和制度成果。二、着力打造人工智能重大场景4.围绕高端高效智能经济培育打造重大场景。鼓励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促进智能经济高端高效发展。制造领域优先探索工业大脑、机器人协助制造、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设备互联管理等智能场景。农业领域优先探索农机卫星导航自动驾驶作业、农业地理信息引擎、网约农机、橡胶树割胶、智能农场、产业链数字化管理、无人机植保、农业生产物联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等智能场景。物流领域优先探索机器人分流分拣、物料搬运、智能立体仓储以及追溯终端等智能场景。金融领域优先探索大数据金融风控、企业智158能征信、智能反欺诈等智能场景。商务领域优先探索多人在线协同会议、线上会展、盘点结算等智能场景。家居领域优先探索家庭智慧互联、建筑智能监测、产品在线设计等智能场景。消费领域积极探索无人货柜零售、无人超市、智慧导购等新兴场景。交通运输领域优先探索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技术在园区内运输、摆渡接驳、智能配送、货车编队行驶、港区集装箱运输、港区智能作业、船舶自主航行等方面的智能应用场景。5.围绕安全便捷智能社会建设打造重大场景。以更智能的城市、更贴心的社会为导向,在城市管理、交通治理、生态环保、医疗健康、教育、养老等领域持续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开展智能社会场景应用示范。城市管理领域探索城市大脑、城市物联感知、政务数据可用不可见、数字采购等场景。交通治理领域探索交通大脑、智慧道路、智慧停车、自动驾驶出行、智慧港口、智慧航道等场景。生态环保领域重点探索环境智能监测、无人机器自主巡检等场景。智慧社区领域探索未来社区、无人配送、社区电商、数字餐厅等场景。医疗领域积极探索医疗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诊疗辅助决策支持、医用机器人、互联网医院、智能医疗设备管理、智慧医院、智能公共卫生服务等场景。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在线课堂、虚拟课堂、虚拟仿真实训、虚拟教研室、新型教材、教学资源建设、智慧校园等场景。养老领域积极探索居家智能监测、智能可穿戴设备应用等场景。农村领域积极探索乡村智慧治理、数字农房、在线政务服务等场景。6.围绕高水平科研活动打造重大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解决数学、化学、地学、材料、生物和空间科学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的新范式,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献数据获取、实验预测、结果分析等方面作用,重点围绕新药创制、基因研究、生物育种研发、新材料研发、深空深海等领域,以需求为159牵引谋划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融合人工智能模型算法和领域数据知识,实现重大科学问题和发现的研究突破。7.围绕国家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打造重大场景。在亚运会、全运会、进博会、服贸会等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举办中,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应用提供测试、验证机会。鼓励在战略骨干通道、高速铁路、港航设施、现代化机场建设等重大建设工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重大工程建设效率。三、提升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能力8.强化企业场景创新主体作用。鼓励行业领军企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计民生关键问题,围绕企业智能管理、关键技术研发、新产品培育等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机会,开展场景联合创新。大力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等积极开展场景创新,参与城市、产业场景建设,通过场景创新实现业务成长。鼓励地方通过编制场景创新成果推荐目录等方式,助力企业实现场景创新突破。9.鼓励高校院所参与场景创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用于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应用场景。鼓励在成果转化中主动对接城市、产业的人工智能技术需求,开展场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提高科研工作的市场化导向,激活科研人员创新潜力。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场景创业,挖掘人工智能科研成果场景创意,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应用。10.培育壮大场景创新专业机构。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科技龙头企业、科技类社会组织、新型研发机构等以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融合创新为导向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实践,聚焦产业智能化场景创新需求,建设人工智能场景创新支撑环境、引入行业场景资源、联合开展场景创建、孵化新企业新业务。160鼓励市场化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促进服务机构发展,在人工智能场景发现、发布、对接、推广、培育等方面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多元主体合作的场景创新新机制。11.构筑人工智能场景创新高地。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场景为抓手开展创新试验,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突破、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等方面开展场景创新示范。推动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场景培育工作,在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产业升级等方面创新工作模式。四、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开放12.鼓励常态化发布人工智能场景清单。鼓励各类主体建立常态化人工智能场景清单征集、遴选、发布机制。推动地方政府、领军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征集场景。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场景大会、搭建场景发布平台等多种方式建立场景机会清单发布机制,面向人工智能企业定期发布场景机会,推动人工智能培育从“给政策”“给项目”到“给机会”转变。13.支持举办高水平人工智能场景活动。鼓励各地举办高水平场景创新活动,发布场景创新成果、场景合作机会,为场景供给方、研究机构、企业、投资机构提供高端交流平台,加强场景创新主体交流合作。鼓励组织人工智能场景主题创新大赛,围绕社会治理、产业创新等需求开展场景创新,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性的解决方案。鼓励建设集测试、展示、路演、体验为一体的人工智能场景创新体验区、展示馆等场景展示体验环境,定期面向社会举办场景展示体验活动,增强人工智能的科技体验感和获得感。14.拓展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合作对接渠道。161鼓励地方政府、央企、行业领军企业通过“揭榜挂帅”、联合创新、优秀场景推介等方式促进场景供需双方对接合作。强化政策、资金支持,推动具有首创性、示范性的标杆场景项目落地。探索市场化场景合作新机制,在商业模式、项目采购、资金合作等方面形成符合场景特征的新制度。鼓励开展跨区域场景合作,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探索建立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共同体,发挥中心城市科技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城市间场景创新合作。五、加强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要素供给15.推动场景算力设施开放。鼓励算力平台、共性技术平台、行业训练数据集、仿真训练平台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资源开放共享,为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场景创新提供算力、算法资源。鼓励地方通过共享开放、服务购买、创新券等方式,降低人工智能企业基础设施使用成本,提升人工智能场景创新的算力支撑。16.集聚人工智能场景数据资源。推动城市和行业的人工智能“数据底座”建设和开放,采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技术,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为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提供数据开放服务。加强“数据底座”的安全保护,对个人信息、商业秘密、行业重要数据等依法予以保护。17.多渠道开展场景创新人才培养。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在人工智能学科专业教学中设置场景创新类专业课程,激发人工智能专业学生场景想象力,提升学生场景创新素养与能力。鼓励开展场景创新人才培训,通过开设研修班、开展场景实践交流、组织场景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具有场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18.加强场景创新市场资源供给。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研发面向中小企业场景创新的金融产162品,为中小企业推动场景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市场化投资机构关注场景创新企业,培育一批“耐心”资本,为开展场景创新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鼓励行业大企业在与科技企业联合开展场景创新过程中,为场景项目落地和成果推广提供供应链支持,优先将场景创新成果纳入供应链体系。鼓励孵化器、服务机构开展场景路演等活动,帮助企业寻找潜力场景。163国务院办公厅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24 41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研究:数字经济以科技赋能养殖智能化引领转型升级-240314(26页).pdf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责声明 中国经济中国经济高质量高质量发展系列研究发展系列研究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以科技赋能养殖以科技赋能养殖,智能化引领转型升级智能化引领转.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22 2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高金智库:2023中国量化科技白皮书(121页).pdf

     本白皮书所载材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表、数据、观点、建议,其版权属于 QTF 量化科技嘉年华组委会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量化科技白.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20 12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产业趋势和主题投资跟踪系列(二十一):根据最新定义应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的哪些方向?-240310(57页).pdf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24 年 03 月 10 日 推荐推荐(维持)(维持)产业趋势和主题投资跟踪系列(二十一)产业趋势和主题投资跟踪系列(二十一)总量研究/策略研.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5 57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激光雷达行业专题报告:成本下探+智驾升级激光雷达有望加速放量-240312(22页).pdf

    本报告的风险等级为中高风险。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请务必阅读末页声明。计算机计算机行业行业超配(维持)成本下探成本下探+智驾升.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5 2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科技行业专题研究:运营商从全球对比视角看投资价值-240311(25页).pdf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 证券研究报告 科技科技 运营商:运营商:从从全球全球对比对比视角看投资价值视角看投资价值 华泰研究华泰研究 通信通信 增持增持 (维持.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4 2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科技行业全球半导体设备数据追踪:展望2024年AI及中国需求是看点-240304(17页).pdf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 证券研究报告 科技科技 全球全球半导体设备数据追踪:半导体设备数据追踪:展望展望 2024年,年,AI 及中国需求是看点及中国需求是看.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08 17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科技行业:海外科技股财报复盘+AI对公司业务影响-240228(44页).pdf

     海外科技股财报复盘+AI对公司业务影响证券研究报告证券分析师:张良卫执业证书编号:S0600516070001联系邮箱:二零二四年二月二十八日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1摘要纵观2023Q4微软.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04 4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科技行业存储专题系列二:存力需求与周期共振SSD迎量价齐升-240226(45页).pdf

    科技专题研究2024年2月26日中航证券研究所发布 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行业评级:增持存储专题系列二:存力需求与周期共振,SSD迎量价齐升分析师:刘牧野证券执业证书号:S0640.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01 4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港股科技行业深度报告:拥抱创新升级、新兴应用及出口市场-240226(30页).pdf

    港股科技港股科技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30 港股科技港股科技 2024 年 02 月 26 日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看好看好(维持维持)行业走势图行业走势图 数据来源:聚源 拥.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9 3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701条  共36
前往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