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用时:15ms

环境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能源环境 > 环境
  • 国际劳工组织:呼吁构建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2024)(18页).pdf

    呼吁呼吁 构建构建更安全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健康的工作环境 我们现状如何?1 多年以来,我们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工人暴露于一系列职业危害和风险,他们继续遭受工伤和职业病的折磨,有些人甚至因此失去了生命。这些风险包括物理风险、生物风险、化学品和有害物质风险以及工效学风险和心理风险。2022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坚定重申其对保护安全与健康事业的承诺,国际劳工大会决定将“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纳入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框架。大会还确定1981年职业安全与健康公约(第155号)和2006年职业安全与健康促进框架公约(第187号)成为基本公约。这项历史性决定得到了国际劳工组织187个成员国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的一致响应和支持,为全世界进行一步改善工作安全与健康注入了新动力,并强调了国际劳工组织在这一领域发挥的核心作用。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不仅是一项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也是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及高质量就业、让人人享有体面劳动的基本要求。2 呼吁构建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我们我们面临面临什么什么样样的的现状现状?全球工伤与职业病负担 国际劳工组织对2019年的最新估算显示,全球有超过3.95亿工人经历了非致命工伤。此外,约有293万工人死于与工作有关的因素,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12%以上。1因工死亡绝对人数的大幅增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可能与不受保护的职业风险暴露加剧以及社会人口变化有关。例如,2000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劳动人口增加了26%,从27.5亿人增至34.6亿人。2 过去二十年来,疾病诊断工具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有助于发现更多的病例。1 3 与工作相关的死亡的分布状态并不均衡,男性死亡率(每10万名劳动人口中有108.3人死亡)明显高于女性死亡率(每10万劳动人口中有48.4人死亡)。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所占比例最高,几乎占全球因工死亡人数的63%,这与该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人口有关。1 相对而言,因工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总人数的6.71%1。据估计,因工死亡的比例最高的地区为非洲(7.39%),其次是亚太地区(7.13%)和大洋洲(6.52%)。1 在这些因工死亡人数中,绝大多数(260 万人)死于职业病,而工伤事故则导致了 33 万人死亡。造成因工死亡最多的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这三类疾病加在一起,几乎占与工作相关的死亡总人数的四分之三。1 1 例如,2019 年因工死亡人数是道路交通伤亡人数(1,286,446 人)的两倍多。我们现状如何?3 全球因工死亡人数的构成全球因工死亡人数的构成 职业病职业病 工伤 循环系统疾病 恶性肿瘤 慢性阻塞性肺病 传染病 神经精神疾病 哮喘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其他 4 呼吁构建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详细研究了最常见的职业风险因素,制定了联合估算方法,编制了 世卫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工作相关疾病和伤害负担的联合估算报告。迄今为止,已对42对职业风险因素和相关健康后果(即特定疾病或伤害)进行了研究。4 5 这些估算数据提供了职业性暴露于特定风险因素与之后导致的负面健康结果之间关系的证据。在所考虑的 20 个职业风险因素中2,2016 年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是长时间工作(每周55 小时),造成近 74.5 万人死亡;其次是职业性接触颗粒物、气体和烟雾,造成 45 万多人相关死亡;第三是工伤,造成 36.3 万多人死亡。4 5 2 这 20 个风险因素是指职业性接触以下物质:职业性接触石棉;职业性接触砷;职业性接触苯;职业性接触铍;职业性接触镉;职业性接触铬;职业性接触柴油机废气;职业性接触甲醛;职业性接触镍;职业性接触多环芳烃;职业性接触二氧化硅;职业性接触硫酸;职业性接触三氯乙烯;职业性哮喘;职业性微粒物质、气体和烟雾;职业性噪音;工伤;职业性工效学因素;长时间工作;以及职业性接触太阳紫外线辐射。十大职业风险因素和导致死亡总人数十大职业风险因素和导致死亡总人数 长时间工作 职业性接触微粒物质、气体和烟雾 工伤 职业性接触石棉 职业性接触二氧化硅 职业性接触哮喘介质 职业性接触太阳紫外线辐射(UVR)职业性接触柴油发动机废气 职业性接触砷 职业性接触镍 我们现状如何?5 世卫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还估计:42对具体职业风险因素及相应健康后果共造成9022万伤残调整寿命年3。工伤造成的伤残调整寿命年损失最多(2644万),其次是长时间工作(2326万)和职业工效学因素(1227万)。4 5 类似于上文提到的国际劳工组织全球估算数据,世卫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估算所考虑的特定职业风险因素的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例如,在2000年至2016年期间,因职业性接触铬而导致的气管、支气管和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一倍。因暴露于石棉而导致的间皮瘤上升了40%。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发病率在2000年至2020年间增加了37%以上。此外,因接触哮喘介质和微粒物质、气体和烟雾而死亡的人数下降了20%以上。45 国际劳工组织还与其他机构合作,估算受恶劣职业安全健康条件影响的工人人数。例如,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防盲组织合作编写了一份报告,提请人们注意健康的视力是工作安全和保证生产效率的组成部分。根据该报告,全世界有 1300 多万人的视力因工作而受损,估计每年有 350 万人的眼睛在工作场所受伤。这相当于所有非致命性工伤的 1%,并使工作成为视力损伤的第三大风险因素。6 3 一个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相当于失去一年的健康。它是计算健康负担的通用衡量标准。职业性伤害 十大职业风险因素十大职业风险因素和进而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数总数和进而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数总数 长时间工作 职业性人体工程学因素 职业性接触微粒物质、气体和烟雾 职业噪音 职业性接触石棉 职业性接触哮喘介质 职业性接触二氧化硅 职业性接触柴油发动机废气 职业性接触太阳紫外线辐射(UVR)2644万 2326万 1227 万 1086 万 816 万 397 万 210 万 130 万 47 万 43 万 500 万 1000 万 1500 万 2000 万 2500 万 3000 万 6 呼吁构建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在不断发展的劳动世界中,我们所面临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挑战和机遇 农业、林业和渔业、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等有较高职业危害风险的行业,工作因素仍然是威胁工人生命和福祉的主要风险因素。每年在这些行业发生的致命工伤达20万起,占所有致命工伤的60%。1 从致命工伤率来看,采矿采石业、建筑业和公共服务设施部门是全球最危险的三大行业。1 重大工业事故重大工业事故对工人和社会构成重大威胁。2020 年(黎巴嫩)贝鲁特港大型硝酸铵仓库爆炸和 2021 年(德国)勒沃库森废物管理中心爆炸等灾难导致了人员伤亡、疾病、环境污染、业务中断,给整个社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自然灾害到冲突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危从自然灾害到冲突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危机和紧急情况,机和紧急情况,继续对人们的工作地点、工作方式和是否能开展工作造成严重的干扰。在 2019 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工作场所的所有从业人员都面临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同时也面临着与紧急情况和新采用的工作方法和程序相关的新风险。劳动劳动人人口口的的人人口口结构结构变化,变化,包括与年龄、性别或移民有关的变化,对职业安全与健康以及预防职业事故和职业病产生重要的影响。年轻人在获得年轻人在获得体面劳动体面劳动方面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面临着巨大挑战,其工伤发生率高于年长工人。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年限内职业暴露的累积效应,再加上生理机能衰退,近43%的致命职业病影响着70岁及以上的老龄工人。1 尽管人们普遍承认,男女之间生理和心理差异以及工作和职业中的性别分布会影响职业危害和风险的暴露及其影响,但在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实践中,性别观点往往被忽视,妇女在参与职业安全与健康决策过程方面存在着不平等现象。7 我们现状如何?7 如今,越来越多的工人从事非标准形式的就业,这类工作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条件往往较差,而且缺乏劳动保护和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8 过去几年来,平台工人日益受到更多关注。平台工作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大量机会,促进从非正式工作向正式工作过渡,并使工人能够更好地控制工作时间,平衡工作与生活。910 但是,这类工作强调工人需处于接近持续待命的状态,缺乏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工人无法或很少有机会享受带薪病假、职业安全与健康咨询与培训,也没有合适的工作设备或足够的个人防护设备。11 全球全球约有约有 20 亿人在非正规经济部门工作(占全球就业人口的 60%以上),12 他们没有稳定或固定的收入,缺乏法律保护和社会保障。他们的工作往往不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也不在劳动监察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内,因此,在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监管和监督方面,他们实际上一直是隐形的人群。家政工人的非正规就业比例是其他雇员的两倍(81.2%比 39.7%)。13 家政工作以女性为主,每 12 名女性雇员中就有1 人从事家政工作。14 她们面临着化学风险、生物风险、物理风险、人体工程学风险等各种风险。家政工比较普遍地面临社会心理风险,如工作时间长、工作场所被孤立和被社会排斥、暴力和骚扰。中小微企业占全球企业的 90%,创造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50%。15 中小微企业大多处于非正规经济部门,往往非常不稳定,面临人力和资源的双重制约,因而在保护工人工作条件和职业安全与遵守健康法规方面意识薄弱。16 长期以来,居家工作一直是劳动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2019 年全球居家工作者约有 2.6 亿人。13为应对 2019 冠状病毒疫情,自 2020 年以来,远程工作迅速普及,在高收入国家,远程工作是居家工作的主要形式,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亚洲,居家工作者处于服装、电子和家用产品等行业供应链的底端。17 通常情况下,他们的工作环境和设备不符合工效学、环境和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相关标准,不仅对居家工作者,而且对其他家庭成员都构成重大风险。很多居家工作者暴露于社会心理风险(如与社会隔绝、工作与个人时间界限模糊)。8 呼吁构建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对职业安全与健康也构成了多个层面的挑战。极端天气事件、热应激、紫外线辐射、野外火灾、传染病(包括病媒传染病/动物传染病)、空气过敏原、空气污染和杀虫剂的使用等,都属于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或加剧的危害。18虽然正在崛起的绿色产业和技术有助于应对这一全球性紧急挑战,但是,绿色技术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原材料的提取和技术设备的制造,到运输、安装、运行、退役和处置,都可能产生或加剧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危害和风险。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回收活动一般由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工人进行。据估计,全球有 2000万名拾荒者。19 拾荒者通常很少或根本没有得到社会、经济或法律的保护。很多拾荒者是妇女和儿童。他们不断接触有害物质、材料和病原体以及电子垃圾等新型、复杂和危险的废物流。20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前由工人从事的较脏、危险和有损尊严的工作已经完全可以由机器来完成。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可以使人们避免噪音、振动或与移动机械接触等风险,并减少与有害物质的接触。人工作业方面的技术创新可以支持符合工效学要求的动作和姿势,同时可以让更多不同类型的工人由能力完成某些工作或任务。21 另一方面,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它们可能对职业安全与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人机交互的增加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例如与设备碰撞、机械故障、电气危险或机器人编程错误。22 越来越多地使用移动设备以及越来越长时间的久坐工作可能会导致工效学风险。工人在认知、视觉和/或感官方面的负荷越来越重,在如何开展工作方面自主权降低,工人与同事的互动不断减少,这些都会增加他们的压力和孤独感,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11 23 我们现状如何?9 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趋势概览 截至2023年11月,79个国家(占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的42%)批准了第155号公约,62个国家(占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的33%)批准了第187号公约。只有42个国家(占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的22%)同时批准了这两项基本职业安全与健康公约。根据这两项基本公约的核心原则,在社会对话和参与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而有复原力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框架,对于实现享有安全和健康工作环境的基本权利而言至关重要。这一框架有助于构建预防性的安全和健康文化。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构建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我们的现状如何?,几乎所有国际劳工组织的成员国都设立了负责职业安全与健康的主管部门或机构,其中87%的成员国将这一职能设在了的劳动部。在187个成员国中,大多数国家(79%)还设有负责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国家三方机构。4东亚、西亚、东欧、北欧和西欧的所有国家都设有国家三方机构,而北美洲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的阿拉伯国家只有一半国家设有国家三方机构。24 截至2023年3月,不到一半的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出台了最新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只有34%的国家出台了最新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规划。24 总体而言,在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中,制定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的比例最高的地区是欧洲和中亚(57%),其次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47%)、美洲(46%)、阿拉伯国家(45%)和非洲(39%)。在将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规划与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的趋势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在地理分布方面呈现出一致性。欧洲和中亚制定了最新职业安全与健康规划的成员国比例最高(47%),其次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36%)、美洲(31%)、非洲(24%)和阿拉伯国家(18%)。24 根据国家收入类别,高收入国家(58%)、中上收入国家(45%)和中低收入国家(47%)中制定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的成员国比例大大高于低收入国家(26%)。此外,近一半的高收入国家制定了最新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规划,而中上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分别为25%和 21%,只有 8%的低收入国家设立了此类规划。24 4 国家职业安全健康三方机构通常由政府代表(劳动部及其他相关部委和机构)以及同等数量的雇主和工人组织代表组成。有时,三方机构的组成会扩大到其他机构的代表,如职业安全与健康协会和学术机构。这些机构的职能因国家而异,在确定国家政策、优先事项和行动方案以及起草法律法规方面,有的发挥着咨商作用,有的则发挥着决策的作用。24 10 呼吁构建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90%以上的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已经建立了工伤和职业病登记和报告制度。24 虽然这体现了这项工作在全球的积极进展,但必须指出的是,以上分析只考虑了报告制度是否存在,而没有考虑其质量如何。例如,在过去的五年中,只有 70 个有登记和报告制度的成员国与国际劳工组织共享了工伤和职业病数据。其中欧洲和中亚国家所占比例最高(约 60%),其次是美洲(16%)、亚洲和太平洋(13%)、非洲(8%)和阿拉伯国家(3%)。按国家收入水平分析,其中 60%为高收入国家,24%为中高收入国家,13%为中低收入国家,只有 3%为低收入国家。24 按收入分列的已制定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和按收入分列的已制定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和规划规划的成员国比例的成员国比例 成员国比例 中高收入 高收入 中低收入 低收入 出台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的国家 制定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规划的国家 我们现状如何?11 最新进展和未来之路最新进展和未来之路 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是一项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 2022年6月,第110届国际劳工大会做出了一项关于加强预防工伤和职业病的重要决定。大会决定将“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纳入国际劳工组织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的框架,并指定 1981 年职业安全与健康公约(第 155 号)和 2006 年促进职业安全与健康框架公约(第 187 号)作为基本公约。国际劳工组织的所有成员国,包括尚未批准这两项关于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基本公约的国家,都有义务尊重、促进和实现人们享有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的权利,其中包括与最具代表性的雇主和工人组织协商,制定、实施和定期审议有关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国家政策和规划,并通过建立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制度,促进不断改善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水平。将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升级为一项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对于已批准和未批准两项基本职业安全与健康公约的成员国来说,都会改变其报告义务。自2024年起,已批准任何一项基本公约的成员国有义务以3年为周期(而不是以前的6年)报告公约的落实执行情况。另一方面,没有批准155号公约和187号公约的成员国每年有义务报告与这两个基本公约相关的进展情况。将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作为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和权利,能够提醒人们注意,这些原则和权利具有相辅相成的性质。例如,缺乏职业安全与健康保护的人群往往也缺乏其它几五五项项工作中的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基本原则和权利 结社自由和结社自由和有效有效承认集体谈判权承认集体谈判权 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或强制劳动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或强制劳动 废除童工废除童工劳动劳动 消除就业和职业方面的歧视消除就业和职业方面的歧视 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12 呼吁构建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项基本工作原则和权利。另一方面,结社自由是有效制定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和规划的必要条件。关于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全球新战略 2023年11月,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通过了一项新的全球职业安全与健康战略。这一新战略旨在指导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支持其成员国在全世界促进、尊重和逐步实现人们享有安全与健康工作环境的基本权利。这一新战略的愿景是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与工作相关的死亡、工伤和职业病的数量,改善工作生活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减轻因缺乏全面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框架而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该战略呼吁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加快行动,持续构建安全与健康预防文化。该战略确认了国际劳工组织及其成员国通过保护工人的健康和生命以及促进人人享有体面劳动来推动实现社会正义的承诺。该战略还强调职业安全与健康与不歧视和结社自由等其他基本权利之间的协同作用。该战略体现了统一和整合指导思想。现在,国际劳工组织在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所有工作都与其国际劳工标准和社会对话等核心职责密切相关。该战略遵循以人为本、包容和促进性别平等的思路,强调全生命周期的预防原则。该战略旨在鼓励和协助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就三个互补性支柱采取行动。第一个支柱涉及改进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框架,强调强化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系统的各个要素,包括确保有效的治理、促进可靠的数据和循证研究,以及发展职业安全与健康服务的能力。第二个支柱的重点是加强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协调、合作伙伴关系和投资,强调在国家和全球层面的总体政策中将职业安全与健康主流化,促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推行“全政府”方略,确保在国家和多边层面建立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保证对职业安全与健康进行充足和可持续的投资。第三个支柱着眼于加强工作场所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系统,强调促进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导则(ILO-OSH,2001 年)中规定的原则和价值观,根据具体的危害、风险、行业和职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具有性别视角的指导。国际劳工组织还制定了指导实施该战略的 2024-2030 年行动计划。该计划涵盖五个不同领域,即:关于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国际劳工标准和文书;知识开发和传播;推广、提高认识和宣传;向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和支持;多边合作。我们现状如何?13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健康全球战略 领域领域 改进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框架 领域领域 领域领域 强化工作场所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体系 加强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协调、合作伙伴关系和投资 支持国际劳工组织三方成员在全世界加快促进、尊重和逐步实现人们享有安全和健康工作环境方面基本权利的步伐 指导原则指导原则 国际劳工标准 社会对话和参与 以人为本、包容和带来性别变革的方法 注重全生命周期的预防工作 行动计划行动计划 国际劳工标准和文书 知识开发和传播 推广、提高认识和宣传 向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提供技术援助和支持 多边合作 14 呼吁构建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几年,根据新全球战略和行动计划,国际劳工组织将发起全球倡议,促进批准和实施两项基本职业安全与健康公约(第155号和第187号公约)。国际劳工组织还将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方面加强工作力度,制定关于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工效学和机械防护方面的新标准,制定新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导则和技术指南。国际劳工组织将举行一次三方专家会议,讨论极端天气事件和不断变化的天气模式中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还将组织三方磋商讨论其他紧迫问题。另一个关键行动领域将侧重于开发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数据,开展相关研究,促进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对这些知识、数据和研究加以利用。其中将包括启动职业安全与健康合作机构和专家全球网络以及全球知识平台,具体包括专家预测小组。我们将在世界职业安全与健康大会上发布职业安全与健康三年期全球展望报告,介绍全球和区域的工伤与职业病发展趋势、估算和预计的挑战,分析需劳动世界各方关注的重点问题,并对选定主题做出科学分析。我们将研究劳动世界的传统风险、新风险和正在出现的风险并开发政策工具,以及将职业安全与健康纳入相关公共政策和方案的主流和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可持续筹资机制,开发研究和政策工具。国际劳工组织将继续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加强宣传,提升人们对预防事故和职业病的意识。为此,在每年的世界工作安全与健康日,国际劳工组织将开展宣传活动,组织高级别活动和三方辩论,促进各方对职业安全与健康做出的政治承诺。在国家层面,国际劳工组织将提供技术和政策援助,在不同领域支持其成员国批准和实施职业安全与健康公约,制定职业安全与健康政策和规划,将在总体公共政策中将职业安全与健康主流化。国际劳工组织还将支持其成员国建立并不断完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制度(尤其是监管框架、劳动监察、职业健康服务、登记和报告制度)。国际劳工组织将支持各国制定战略和干预措施,改善职业安全与健康条件,保护中小微企业、非正规经济和公共部门的劳动者。国际劳工组织还将与会员国合作,通过为政府官员、雇主和工人组织提供能力建设,提升职业安全与健康治理的三方性,确保三方能充分参与和协商。凭借其独特的三方结构,国际劳工组织将继续在多边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协调并参与各平台、工作组和其他机制。我们现状如何?15 正在开展的国际合作、倡议和承诺 跨组织化学品无害管理计划(IOMC)与粮农组织开展合作 辐射安全 机构间委员会 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包括与辐射安全标准委员会和应急准备和响应标准委员会 开展合作 与全球职业安全与健康协会开展合作,如国际工效学协会、国际职业健康委员会、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国际辐射防护协会、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国际社会保障协会、国际职业卫生协会、职业健康与安全协会和国际劳动监察协会等。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SAICM)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和水俣公约 与世卫组织在重大工业事故、非电离辐射、化学品、生物危害、传染病和慢性病、心理健康方面 开展合作 与世界银行(包括环境和社会框架)、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 开展合作 辐射及核紧急情况机构间 委员会 联合国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机构间 特别工作组 与20国集团职业安全与健康网络、欧盟委员会、欧洲工作安全和健康署、东盟、泛美卫生组织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等全球和区域机构及平台开展合作 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合作,包括在辐射防护和公共卫生委员会中的 合作 16 呼吁构建更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人人享有安全与健康人人享有安全与健康 国际劳工组织的旗舰项目“人人享有安全与健康”项目是落实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健康议程的重要手段,并仍将是实施新的全球职业安全与健康战略以及向成员国提供直接援助的重要机制。“人人享有安全与健康”项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零伤亡愿景基金”,该基金是七国集团提出的一项倡议,后来于2017年得到了20国集团的认可。该基金与农业、服装和建筑行业的供应链合作,与一些在中低收入国家开展业务的企业开展合作,并引入预防工作以改善职业安全与健康,努力实现与工作相关的零死亡、零重伤和零疾病目标。自2015年成立以来,“人人享有安全与健康”项目已直接或间接惠及超过1.82亿名工人。国际劳工组织/M.Crozet 我们现状如何?17 参考文献 1 ILO,“ILO Global Estimates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s and Work-related Illnesses”based on Jukka Takala,Pivi Hmlinen,Riitta Sauni,Clas-Hkan Nygrd,Diana Gagliardi,Subas Neupane,“Global,Regional and Country level Estimates of the Work-related Burden of Diseases and Accidents in 2019”accepted in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Environment&Health,forthcoming.2 ILO,“ILO Data Explorer,”Online.Available:https:/ilostat.ilo.org/data/3 WHO,“Global health estimates:Leading causes of deaths,”Online.Available:https:/www.who.int/data/gho/data/themes/mortality-and-global-health-estimates/ghe-leading-causes-of-death.4 ILO&WHO,“WHO/ILO Joint Estimates of the Work-related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2000-2016”,2021.5 F.Pega et al.,“Global,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s of non-melanoma skin cancer attributable to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for 183 countries,20002019:A systematic analysis from the WHO/ILO Joint Estimates of the Work-related Burden of Disea”in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2023.6 ILO,“Eye health and the world of work”,2023.7 ILO,“Achieving gender equality at work”,2023.8 ILO,“Non-standard employment around the world:Understanding challenges,shaping prospects”,2016.9 ILO,“Digital labour platforms and the future of work:Towards decent work in the online world”,2018.10 S.Garben,“Protecting Workers in the Online Platform Economy:An overview of regulatory and policy developments in the EU.European Risk Observatory discussion paper”,EU-OSHA,2017.11 ILO,“Safety and Health at the Future of Work:Building on 100 years of experience”,2019.12 ILO,“World Employment and Social Outlook:Trends 2023”,2023.13 ILO,“Leaving no one behind:Building inclusive labour protection in an evolving world of work”,2023.14 ILO,“The road to decent work for domestic workers”,2023.15 UN,“Micro-,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ay”Online.Available:https:/www.un.org/en/observances/micro-small-medium-businesses-day,2023.16 ILO,“Improving Safety and Health in Micro-,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An overview of initiatives and delivery mechanisms”,2020.17 ILO,“Working from home:From invisibility to decent work”,2021.18 M.Kiefer et al.,“Worker health and safety and climate change in the Americas:issues and research needs”,2016.19 Reuters,“How waste pickers are helping to win the war on plastic pollution”,2023.20 ILO,“The global impact of e-waste:Addressing the challenge”,2012.21 Association for Advancing Automation,“How Robots Are Taking on the Dirty,Dangerous,and Dull Jobs”,2019.22 HSEBLOG.COM,“Robots in The Workplace|Hazards And Causes of Accidents“,2023.23 EU-OSHA,“Foresight on new and emerging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risks associated with digitalisation by 2025”,2018.24 ILO,“Implementing a safe and healthy working environment:Where are we now?”,2023.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22 1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生态环境部:中国区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经济可行性研究-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2024)(81页).pdf

     自“十三五”以来,国家和各省出台了大量关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的政策文件,可以明显看出,CCUS 技术需求和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其与区域发展规划和工业空间布局的耦合备受关注。各地区推动C.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3 8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蓝牙技术联盟(SIG):2024环境物联网市场研究报告:一种新型蓝牙物联网设备(15页).pdf

    1市场研究报告环境物联网:一种新型蓝牙物联网设备2目录Tancred Taylor 高级分析师高级分析师Tancred Taylor是ABI Research使能平台研究团队的一员,主要从事资产追踪和.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3 1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Splunk:2024云原生环境可观测性基本指南(13页).pdf

    云原生环境可观测性基本指南 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使用可观测性来克服复杂性如何管理分布式系统日益增加的复杂性?采用可观测性方案是云原生实施过程的关键一步。目录简介.3了解云原生的挑战.4分布式系统具有更大的.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0 1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MKTforGOOD:2024年web3.0时代女性友好网络环境构建调研报告(21页).pdf

    Web3.0时代女性友好网络环境构建IN THE ERA OF WEB 3.0:BUILDING A WOMEN-FRIENDLYINTERNET SPACE调研报告2024将女性友好融入新的互联网秩.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09 2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2023)(33页).pdf

    附件深圳深圳市市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二零二三年I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目目录录前前言言.-1 1-第第一一部分部分 积极减缓气候变化积极减缓气候变化.-2 2-一、加.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01 3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业无线电磁环境(已规划频段)白皮书 —钢铁行业(2023年)(39页).pdf

    工业无线电磁环境工业无线电磁环境(已规划频段)白皮书(已规划频段)白皮书钢铁行业钢铁行业(20232023 年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AII)2022023 3 年年 121.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6 39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蔚蓝 重现-2022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年报(75页).pdf

    2022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年报-2-目录引言:.7马军.7一、减污篇:.121.1 蔚蓝地图环境大数据平台继续扩展.121.2 污染防治进展的评估与分析.171.3 数字赋能污染减排.28二.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1 7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IPE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上市公司气候行动CATI指数2023年度评价报告(48页).pdf

     上市公司气候行动CATI指数 20231上市公司气候行动CATI指数 2023注:1.本报告评价期为: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报告中涉及上市公司的基础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3年1.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1 4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美国商会:2024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中英文版)(91页).pdf

    CONTENTS 目录02Chairs Message主席致辞4.Business Environment商业环境3804Executive Summary概述4.1 Investment Envir.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04 9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23北京市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协同效应研究报告(48页).pdf

    北京市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协同效应研究 Study on the Synergetic Effect Between Renewable Electricity and Electric Vehic.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6 4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2023关于国内资本市场环境数据分析报告(59页).pdf

    关于国内资本市场关于国内资本市场 环境数据分析报告环境数据分析报告 2022023 3 年年 6 6 月月 用户7 0 2 7 5 0 3 6 0 于2 0 2 4-0 1-1 1 日下载,仅供本人内.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15 59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339条  共17
前往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