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金融行业动态报告:大型银行国际比较至暗时刻已过光明前景可期-230611(39页).pdf

编号:128913 PDF 39页 978.11K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金融行业动态报告:大型银行国际比较至暗时刻已过光明前景可期-230611(39页).pdf

1、大型银行国际比较:至暗时刻已过,光明前景可期大型银行国际比较:至暗时刻已过,光明前景可期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动态报告行业动态报告发布日期:2023年6月11日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要声明。分析师:李晨SAC 编号:S02SFC 编号:BSJ178分析师:马鲲鹏SAC 编号:S01SFC 编号:BIZ759 摘要:贷款定价不贵,存款成本最高,不良暴露充分摘要:贷款定价不贵,存款成本最高,不良暴露充分本报

2、告选取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各地资产规模靠前的3-4家银行,通过对存贷款定价、资产质量、ROE驱动因素进行调整、对比和分析,站在国际比较的角度,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中国内地银行业贷款定价到底贵不贵?存款成本到底高不高?一、中国内地银行业贷款定价到底贵不贵?存款成本到底高不高?中国内地名义贷款价格低于美国、高于其他地区,名义存款成本为所有样本地区最高。中国内地银行业正在提升风险偏好支持实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但信贷风险补偿却在被持续压低,在三年疫情期间尤为明显。中国内地银行业名义存款成本为样本地区最高,但中国内地银行业偏高的名义存款成本能在资产端被较高的无风险

3、利率部分抵补。二、中国内地银行业不良暴露是否充分?拨备计提是否充足?二、中国内地银行业不良暴露是否充分?拨备计提是否充足?中国内地和海外不良暴露周期和原因不同,针对始于2013年的这轮不良集中暴露周期,中国内地银行业的不良暴露和处置是相对充分的。中国内地银行业在2013-2022年不良暴露和处置力度最大,2018-2019年多次提升不良认定标准、2020年主动加大不良暴露处置的情况下,2021-2022年不良生成率已呈现企稳下降迹象。中国内地银行业拨备计提非常充足。2 TUpZjX8VnVTWrVaXkW7N9RbRnPnNmOmPfQpPtNkPnMnP7NqRnNuOtQsQxNsPpO摘

4、要:用尽一切办法极限压降贷款定价的至暗时刻已过,摘要:用尽一切办法极限压降贷款定价的至暗时刻已过,ROEROE企稳回升的光明前景可期企稳回升的光明前景可期三、中国内地银行业三、中国内地银行业ROEROE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在国际上是什么水平?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中国内地银行业ROE高于其他地区,主要由高于其他地区的资产回报率(ROA)驱动,杠杆倍数适中。中国内地银行业优势之一:人力成本最低,人力成本最低,在样本地区显著最低的成本收入比是中国内地银行业高ROA的首要贡献。中国内地银行业优势之二:资产效率最高,资产效率最高,中国内地银行业有效资产占比最高,资产摆布效率在样本地区

5、最高。中国内地银行业优势之三:中国内地不是长期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社会,中国内地不是长期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社会,中国内地银行业息差水平适中,低于美国,与欧洲相当,高于其他样本地区。中国内地银行业劣势之一:综合化经营差距明显,综合化经营差距明显,非息占比尤其是手续费收入占比最低,尚不具备全牌照综合化经营能力是中国内地银行业当前最大的短板。中国内地银行业劣势之二:信贷风险补偿被持续压低,信贷风险补偿被持续压低,体现为过去三年持续下降的贷款风险溢价,尽管这是中国内地银行业全力支持实体的表现,但也积累了定价不足以覆盖风险的潜在隐患,在疫后经济恢复正常进程中急需扭转。结论:结论:中国内地银行业在名义存款成本最

6、高、综合化经营牌照短板明显的环境中,在充分消化不良和计提拨备的前提下,以样本地区最低的贷款风险补偿,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同时还通过最低的人力成本和最高的资产摆布效率,实现了最高的ROE。在三年疫情期间尤为明显,穷尽可用的手段,大力支持实体的同时,力争自身经营质效优异。我们预计,在疫后经济逐步恢复常态、让利要求或已淡化的背我们预计,在疫后经济逐步恢复常态、让利要求或已淡化的背景下,通过净息差见底回升、信用成本稳中有降、非息收入占比稳步提升这三大抓手,中国内地银行业景下,通过净息差见底回升、信用成本稳中有降、非息收入占比稳步提升这三大抓手,中国内地银行业ROEROE企稳回升方向明确、路

7、径清晰。企稳回升方向明确、路径清晰。3 样本范围:主要经济体的代表性大型银行样本范围:主要经济体的代表性大型银行本篇国际比较报告选取各地区资产规模靠前的本篇国际比较报告选取各地区资产规模靠前的3 3-4 4家银行,欧洲选取不同国家共家银行,欧洲选取不同国家共7 7家银行。家银行。中国内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美国: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欧洲:汇丰银行、巴克莱银行、劳埃德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桑坦德银行日本: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中国香港:中银香港、恒生银行、东亚银行中国台湾:国泰世华银行、中国信托银行、富邦银

8、行新加坡:星展银行、华侨银行、大华银行文中所有出现的地区名称,均指各地样本银行各项指标平均值。文中所有出现的地区名称,均指各地样本银行各项指标平均值。备注:日本财年终止于3月31日,因此将2022年财报(2021/4/1-2022/3/31)的数据作为2021年数据与其他地区对比。4 目录目录一、贷款定价和存款成本国际比较一、贷款定价和存款成本国际比较二、中国内地银行业风险暴露充分,风险抵补能力强三、ROA拆分:中国内地银行业优势和劣势5 结论:中国内地银行业正在用最高的存款成本,通过压低信贷风险补偿结论:中国内地银行业正在用最高的存款成本,通过压低信贷风险补偿支持实体,贷款风险溢价和存款成本

9、两端均有优化空间支持实体,贷款风险溢价和存款成本两端均有优化空间中国内地净息差低于美国,与欧洲相当,高于其他地区。中国内地名义贷款价格低于美国、高于其他地区,名义存款成本为所有样本地区最高。中国内地名义贷款价格低于美国、高于其他地区,名义存款成本为所有样本地区最高。贷款和存款名义利率需结合各地区无风险利率中枢分析,引入贷款风险溢价(贷款价格-无风险利率)和无风险基础利差(无风险利率-存款成本)概念:中国内地贷款定价并不贵,体现为所有样本地区最低的贷款风险溢价。结合近年来普惠金融投放“量增价降”的监管导向,中国内地银行业在提升风险偏好支持实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同时,信中国内地银行业在提升风险

10、偏好支持实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同时,信贷风险补偿却在被持续压低。贷风险补偿却在被持续压低。中国内地无风险基础利差与美国相当、高于其他地区,名义存款成本偏高的压力有所缓解。表明剔除风险溢价之后,站在银行最基础的资产、负债利差角度,中国内地银行业偏高的存款成本能在资产端中国内地银行业偏高的存款成本能在资产端被较高的无风险利率部分抵补。被较高的无风险利率部分抵补。长期低利率环境会同时压缩银行资产负债两端的运用空间,对息差有明显负面影响。6 1.1 1.1 中国内地银行业净息差高吗?中国内地银行业净息差高吗?中国内地净息差低于美国,与欧洲相当,高于其他地区:中国内地净息差低于美国,与欧洲相当,高于

11、其他地区:2020年疫情前,中国内地净息差始终保持在2.1%以上,美国净息差始终保持在2.5%以上。20222022年其他国家地区息差强势反弹,而中国内地持续下降:年其他国家地区息差强势反弹,而中国内地持续下降:疫情三年,前两年各个国家地区息差均明显下降,但2022年除中国内地外均强势反弹。长期低利率环境对息差有明显负面影响:长期低利率环境对息差有明显负面影响:2009年-2021年日本净息差始终在1.2%以下。7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备注:由于部分银行不披露净息差,此处欧洲净息差口径为汇丰、巴克莱、劳埃德、苏格兰皇家及德意志。图表图表1 1:净息差:中国内地低于美国,高于日本,:净息差

12、:中国内地低于美国,高于日本,20162016年前高于欧洲年前高于欧洲图表图表2 2:净息差:中国内地始终高于中国香港及新加坡:净息差:中国内地始终高于中国香港及新加坡0.0%0.5%1.0%1.5%2.0%2.5%3.0%3.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0.0%0.5%1.0%1.5%2.0%2.5%3.0%3.5%4.0%4.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

13、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 1.2 1.2 贷款名义利率对比:中国内地贷款价格贵吗?贷款名义利率对比:中国内地贷款价格贵吗?中国内地贷款名义利率低于美国,高于其他地区。中国内地贷款名义利率低于美国,高于其他地区。2008年次贷危机及2010年欧债危机之后,世界主要经济体深度降息,贷款名义利率2008年后均显著下降。2022年海外加息贷款名义利率明显反弹,中国内地仍处于下降通道。美国和日本银行业拥有较大规模的海外业务,为准确衡量其本国贷款定价,我们采用各家银行披露的境内贷款利率。由于披露口径原因,英国

14、、新加坡、中国台湾均采用集团口径贷款利率。8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备注:此处英国包含汇丰、劳埃德及苏格兰皇家;新加坡包含华侨银行和大华银行,2020-2022年仅包含华侨银行。图表图表3 3:贷款名义利率:中国内地低于美国,高于英国:贷款名义利率:中国内地低于美国,高于英国*、日本、日本图表图表4 4:贷款名义利率:中国大陆高于中国台湾、新加坡:贷款名义利率:中国大陆高于中国台湾、新加坡*0%1%2%3%4%5%6%7%8%9%1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

15、0022中国内地美国-境内英国日本-境内0%1%2%3%4%5%6%7%8%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加坡 1.3 1.3 以无风险利率为锚,分析信贷风险补偿以无风险利率为锚,分析信贷风险补偿贷款名义利率之外,结合各地无风险利率水平,以下述指标测算信贷风险补偿水平,横向比较各地区银行的风险补偿水平。贷款风险溢价=贷款收益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衡量信贷风险补偿水平。衡量信贷风险补偿水平。9资料来源:

16、Wind,中信建投备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选取10年期政府公债收益率。图表图表5 5:1010年期国债年期国债/政府公债收益率:中国内地在次贷危机后高于其他地区,疫情后海外快速加息推动无风险利率快速上升,中国内地仍下降政府公债收益率:中国内地在次贷危机后高于其他地区,疫情后海外快速加息推动无风险利率快速上升,中国内地仍下降-1%0%1%2%3%4%5%6%7%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 1.3 1

17、.3 贷款风险溢价:中国内地银行业正以最低的风险补偿支持实体,贷款风险溢价:中国内地银行业正以最低的风险补偿支持实体,2222年海外风险溢价走低年海外风险溢价走低主因无风险利率快速反弹,贷款重定价后名义利率正在跟上,料主因无风险利率快速反弹,贷款重定价后名义利率正在跟上,料2323年风险溢价开始回升年风险溢价开始回升10资料来源:Wind,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备注:中国台湾选择10年期政府公债利率代替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图表图表6 6:贷款风险溢价:中国内地始终低于美国:贷款风险溢价:中国内地始终低于美国图表图表7 7:贷款风险溢价:贷款风险溢价:20172017年之前中国内地远高于日本,年之前

18、中国内地远高于日本,20172017-1919年低于日年低于日本,本,20202020-2222年高于日本年高于日本图表图表8 8:贷款风险溢价:除:贷款风险溢价:除20222022年加息周期外,中国内地年加息周期外,中国内地20172017年后低于英国、年后低于英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台湾、新加坡图表图表9 9:中国内地加大普惠金融贷款投放、并大幅降低相关贷款利率:中国内地加大普惠金融贷款投放、并大幅降低相关贷款利率*此处为4Q18新发普惠金融小微贷款利率0.0%1.0%2.0%3.0%4.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19、20000212022中国内地美国美国-境内0.0%0.5%1.0%1.5%2.0%2.5%3.0%3.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日本日本-境内普惠金融小微贷款(亿元)普惠金融小微贷款(亿元)200020202020222工商银行2,7253,2174,7157,45210,990 15,503同

20、口径YoY18%52%58%53%41%建设银行4,1856,3109,63214,52418,740 23,517同口径YoY51%58%51%32%25%农业银行4,9375,9239,61513,220 17,690同口径YoY58%62%39%34%中国银行6,0424,1296,1178,815 12,283同口径YoY38%48%53%39%当年累放普惠金融小微贷款当年累放普惠金融小微贷款平均贷款利率(平均贷款利率(%)200020202020222工商银行4.954.52 4.13 4.10 3.84 建设银行5.

21、29*4.95 4.31 4.16 4.00 农业银行4.66 4.18 4.10 3.90 中国银行5.274.30 3.93 3.96 3.81 0.0%0.5%1.0%1.5%2.0%2.5%3.0%3.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大陆英国中国台湾新加坡 1.3 1.3 贷款风险溢价:中国内地对公贷款风险补偿显著压降,零售贷款利率偏低主要由结构所贷款风险溢价:中国内地对公贷款风险补偿显著压降,零售贷款利率偏低主要由结构所致;美

22、国贷款名义利率正在反弹,料致;美国贷款名义利率正在反弹,料2323年追上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重回上升趋势年追上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重回上升趋势11*备注:由于摩根大通和花旗不披露零售贷款收益率,此处美国零售贷款收益率、非按揭零售贷款占比统计口径为美国银行及富国银行。资料来源:Wind,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1010:对公贷款名义利率:中国内地:对公贷款名义利率:中国内地20082008年后始终高于美国,年后始终高于美国,20152015年以来,中国内地下年以来,中国内地下降、美国上升,疫情三年美国快速下降降、美国上升,疫情三年美国快速下降2222年反弹,中国持续下降年反弹,中国持续下降图表

23、图表1111:对公贷款风险溢价:中国内地:对公贷款风险溢价:中国内地20082008-1616年高于美国,年高于美国,20172017年迅速下降并年迅速下降并持续低于美国,持续低于美国,20222022年美国加息,无风险利率快速反弹拉低风险溢价年美国加息,无风险利率快速反弹拉低风险溢价图表图表1212:零售贷款名义利率:中国内地大部分时间低于美国,:零售贷款名义利率:中国内地大部分时间低于美国,20112011-1515年、年、20202020-2222年高于美国年高于美国*图表图表1313:零售贷款风险溢价:中国内地大部分时间低于美国,:零售贷款风险溢价:中国内地大部分时间低于美国,2022

24、2022年美国加息,无风年美国加息,无风险利率快速反弹拉低风险溢价险利率快速反弹拉低风险溢价2.5%4.5%6.5%8.5%10.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境内对公贷款收益率中国内地-境内美国-境内0.0%1.0%2.0%3.0%4.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贷款风险溢价中国

25、内地美国4%6%8%1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零售贷款收益率中国内地-境内美国-境内0.0%1.0%2.0%3.0%4.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零售贷款风险溢价中国内地美国 1.4 1.4 存款名义利率对比:中国内地存款成本高吗?存款名义利率对比:中国内地存款成本高吗?中国内地存款名义利率为所有样本地区最高,中国内地存

26、款名义利率为所有样本地区最高,2018-19年美、英存款成本有所上升,但仍显著低于中国内地。2020-21年,海外存款成本显著下降,2022年加息明显反弹,但中国内地受定期化影响,存款成本持续提升。由于海外存在非生息存款产品,在披露的生息存款利率基础上,我们将不计息存款考虑在内,更为准确地反映全部存款成本。备注:考虑不计息存款成本=境内存款利息支出/(境内计息存款日均余额+不计息存款日均余额)。12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备注:此处英国包含汇丰、劳埃德及苏格兰皇家;新加坡包含华侨银行和大华银行。图表图表1616:纳入不计息存款,美国、英国:纳入不计息存款,美国、英国*、日本的存款成本进一

27、步下降、日本的存款成本进一步下降*备注:此处英国仅苏格兰皇家银行披露不计息存款数据。0%1%2%3%4%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境内,考虑不计息英国日本-境内,考虑不计息图表图表1515:存款名义利率:中国大陆:存款名义利率:中国大陆20082008年后高于中国台湾、新加坡年后高于中国台湾、新加坡*图表图表1414:存款名义利率:中国内地始终高于日本,:存款名义利率:中国内地始终高于日本,20082008年后高于美国、英国

28、年后高于美国、英国*、日、日本本0%1%2%3%4%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英国日本0.0%0.5%1.0%1.5%2.0%2.5%3.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加坡 1.4 1.4 存款名义利率:美国存款利率弹性明显,降息周期中趋近存款名义利

29、率:美国存款利率弹性明显,降息周期中趋近0 0、加息周、加息周期开启后快速回升;日本存款利率缺乏弹性,持续处于期开启后快速回升;日本存款利率缺乏弹性,持续处于0 0附近附近13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1818:日本:长期低利率社会,存款成本缺乏弹性,各类计息存款成本:日本:长期低利率社会,存款成本缺乏弹性,各类计息存款成本20082008年后大幅下降并保持低位,活期、定期均持续接近年后大幅下降并保持低位,活期、定期均持续接近0 0图表图表1919:美国银行:存款成本弹性明显,降息区间大幅下降趋近:美国银行:存款成本弹性明显,降息区间大幅下降趋近0 0,加息周期,加息周期开启后快速回

30、升开启后快速回升图表图表2020:富国银行:存款成本弹性明显,降息区间大幅下降趋近:富国银行:存款成本弹性明显,降息区间大幅下降趋近0 0,加息周,加息周期开启后快速回升期开启后快速回升图表图表1717:中国内地:存款成本较为刚性,定期存款成本保持在:中国内地:存款成本较为刚性,定期存款成本保持在2%2%以上,活期存以上,活期存款成本在款成本在0.5%0.5%以上以上0%1%2%3%4%200620072008200920000022计息存款成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0.0%0.5%1.0%1.5%2.0%200

31、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1920202021各类计息存款成本活期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0%2%4%6%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各类计息存款成本Time and savings depositsDemand and money market deposits0%1%2%3%4%5%6%200020012002

3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各类计息存款成本Demand depositsSavings depositsTime deposits 1.4 1.4 存款结构差异:海外银行存款结构更优,活期存款占比更高,且在活存款结构差异:海外银行存款结构更优,活期存款占比更高,且在活期之外,还有不计息存款产品期之外,还有不计息存款产品14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2222:美国:四大银行除花旗外,不计息存款占比:美国:四大银行除花旗外,不计息存款占比30%30%左右左

33、右图表图表2424:日本:日本:20182018年三大银行不计息存款占比年三大银行不计息存款占比15%15%以上以上图表图表2323:英国:以苏格兰皇家银行为例,不计息存款占比从:英国:以苏格兰皇家银行为例,不计息存款占比从20082008年的年的8%8%提升至提升至30%30%以上以上图表图表2121:境内活期存款占比:美国:境内活期存款占比:美国*最高,日本最高,日本20142014年起高于中国内地,中国内年起高于中国内地,中国内地稳定在地稳定在50%50%左右左右*备注:此处美国口径仅计算披露数据的美国银行及富国银行,美国银行活期存款统计口径为Demand and money marke

34、t deposits;富国银行为Interest-bearing checking+Market rate and other savings。20%40%60%80%10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境内日均活期存款/境内日均总存款中国内地美国日本0%10%20%30%40%5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1

35、9202020212022非生息存款日均余额/总存款日均余额美国银行富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5%10%15%20%25%30%35%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162017非生息存款日均余额/总存款日均余额4%9%14%19%24%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1920202021非生息存款日均余额/总存款日均余额三菱日联三井住友瑞穗集团 1.5 1.5 以无风险利率为锚,分

36、析无风险基础利差空间以无风险利率为锚,分析无风险基础利差空间存款名义利率之外,结合各地无风险利率水平,以下述指标测算银行的无风险基础利差空间,横向比较各地区银行剔除风险溢价之后,最基础的资产、负债利差空间。无风险基础利差=10年期国债收益率-存款成本,衡量各地银行的无风险基础利差空间。衡量各地银行的无风险基础利差空间。15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备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选取10年期政府公债收益率。图表图表2525:1010年期国债年期国债/政府公债收益率:中国内地在次贷危机后高于其他地区,疫情后海外快速加息推动无风险利率快速上升,中国内地仍下降政府公债收益率:中国内地在次贷危机后高于其他地

37、区,疫情后海外快速加息推动无风险利率快速上升,中国内地仍下降-1%0%1%2%3%4%5%6%7%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 1.5 1.5 无风险基础利差:较高的无风险利率中枢能部分抵消中国内地银行业无风险基础利差:较高的无风险利率中枢能部分抵消中国内地银行业的存款成本压力的存款成本压力除除20222022年海外快速加息这一特殊年度外,中国内地无年海外快速加息这一特殊年度外,中国内地无风险基础利

38、差与美国相当,高于日本、英国、中国台风险基础利差与美国相当,高于日本、英国、中国台湾及新加坡:湾及新加坡:中国内地银行业偏高的存款成本能在资产端被较高的无风险利率部分抵补,存款名义利率的绝对劣势放在资产负债匹配角度,略有改善。16资料来源:Wind,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2727:无风险基础利差:除:无风险基础利差:除20222022年加息周期外,中国内地保持领先年加息周期外,中国内地保持领先图表图表2626:无风险基础利差:中国内地远高于日本:无风险基础利差:中国内地远高于日本图表图表2828:无风险基础利差:中国内地与美国大体相当,:无风险基础利差:中国内地与美国大体相当,202220

39、22年美国大幅反弹年美国大幅反弹0.5%1.0%1.5%2.0%2.5%3.0%3.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美国-境内-1.0%-0.5%0.0%0.5%1.0%1.5%2.0%2.5%3.0%3.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日本日本-境内-0.5%0.0

40、%0.5%1.0%1.5%2.0%2.5%3.0%3.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大陆英国中国台湾新加坡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贷款定价和存款成本国际比较二、中国内地银行业风险暴露充分,风险抵补能二、中国内地银行业风险暴露充分,风险抵补能力强力强三、ROA拆分:中国内地银行业优势和劣势17 结论:中国内地银行业风险暴露充分,风险抵补能力强结论:中国内地银行业风险暴露充分,风险抵补能力强中国内地和海外的不良暴露周期和原因不同:中国内地和

41、海外的不良暴露周期和原因不同:中国内地最近一轮不良集中暴露周期在2013-2016年,主要受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高速增长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等因素影响;海外银行业普遍受到2008年次贷危机和2010年开始的欧债危机共同影响。从披露不良率来看,2022年末中国内地样本银行不良率1.1%左右,低于欧洲(2.1%)、中国香港(1.8%)、新加坡(1.3%),高于其他地区。若加回2013-2022年累计拨备核销转让,2022年末中国内地样本银行实际不良率4.2%,低于美国(7.2%)和欧洲(7.4%),高于其他地区。2013年美国(2.9%)和欧洲(5.9%)不良率起点较高,中国内

42、地仅1.2%,从2013-2019年加回核销不良率提升幅度比较,中国内地升幅最大,与欧美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针对针对20年这轮中国内地银行业最主要的不良暴露周期,中国内地银行业的不良暴露和处置是非常充分的。年这轮中国内地银行业最主要的不良暴露周期,中国内地银行业的不良暴露和处置是非常充分的。始于始于20202020的三年疫情期间,中国内地疫情管控得力,资产质量压力最小,的三年疫情期间,中国内地疫情管控得力,资产质量压力最小,20202020-2222年加回核销不良率上升幅度低于欧美、中国香港。年加回核销不良率上升幅度低于欧美、中国香港。以年度加回核销不良生成率衡量

43、,中国内地银行业在中国内地银行业在20年不良暴露和处置力度最大,年不良暴露和处置力度最大,2018-2019年多次提升不良认定标准的情况下,20202020年之后,不良生成率已呈现企稳迹象。年之后,不良生成率已呈现企稳迹象。中国内地样本银行拨备覆盖率仅低于中国台湾,高于其他地区,中国内地银行业拨备计提非常充分。中国内地银行业拨备计提非常充分。18 2.1 2.1 中国内地银行业不良率高吗?中国内地银行业不良率高吗?各地区风险集中暴露周期和原因不同:各地区风险集中暴露周期和原因不同:美国主要受2008年次贷危机影响,欧洲受2008年次贷危机和2010年开始的欧债危机

44、共同影响,中国内地最近一轮不良周期在2013-2016年,疫情三年对资产质量影响不大。2008年次贷危机,导致美国、欧洲不良开始爆发,叠加2010年欧债危机,欧洲风险暴露时间更长、不良率更高,目前仍高于其他地区。受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的影响,中国内地自2013年起进入最近一轮不良暴露周期,至2016年进入尾声,随后不良率开始企稳下降。当前中国内地不良率绝对水平低于欧洲、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高于其他地区。当前中国内地不良率绝对水平低于欧洲、中国香港和新加坡,高于其他地区。19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备注:2008年农行进行了7668亿不良资产剥离,因此2007

45、年中国内地不良率显著高是因为农行不良率处于23.57%的高位。图表图表2929:20082008年以后,中国内地年以后,中国内地*不良率低于欧美及日本,不良率低于欧美及日本,20152015年后高于美年后高于美国、日本,仍低于欧洲国、日本,仍低于欧洲图表图表3030:20082008年以后,中国内地不良率始终高于中国台湾,除年以后,中国内地不良率始终高于中国台湾,除20222022年始终高于中国香年始终高于中国香港,港,20年中国内地高于新加坡,年中国内地高于新加坡,20年略低于新加坡年略低于新加坡0%2%4%6%8%10%20052

46、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不良率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0%2%4%6%8%10%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不良率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 2.2 2.2 加回核销,中国内地银行业实际不良率高吗?加回核销,中国内地银行业实际不良率高吗?20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备注:中国内地剔除农行2008年重大财务重组剥离的不良资产处置规模;新加坡计算口径为星展银行及华侨银行。

47、图表图表3131:加回:加回20082008年以来累计拨备核销,年以来累计拨备核销,20222022年中国内地不良率为年中国内地不良率为4.37%4.37%,显著低于,显著低于欧美,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对欧美银行资产质量影响更大欧美,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对欧美银行资产质量影响更大图表图表3232:加回:加回20132013年以来累计拨备核销,中国内地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产年以来累计拨备核销,中国内地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的影响,实际不良率业结构转型升级、化解过剩产能的影响,实际不良率4.24%4.24%图表图表3333:加回:加回20132013-1919年

48、累计拨备核销,中国内地实际不良率提升幅度更高,年累计拨备核销,中国内地实际不良率提升幅度更高,20年为本轮资产质量周期高峰,不良暴露充分年为本轮资产质量周期高峰,不良暴露充分0%5%10%2000022累计加回2013年以来拨备核销不良率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图表图表3434:加回:加回20202020年以来累计拨备核销,中国内地实际不良率年以来累计拨备核销,中国内地实际不良率2.40%2.40%,上升幅度,上升幅度不大,疫情管控得力,风险压力不大不大,疫情管控得力,风险压力不大

49、0%10%20%2008200920000022累计加回2008年以来拨备核销不良率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0%2%4%6%8%200019累计加回2013-19年拨备核销不良率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0%1%2%3%4%202020212022累计加回2020-22年拨备核销不良率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 2.2 2.2 加回核销,中国内地银行业不良暴露充分吗?加回核销,中国内地银行业不良暴露充分吗?从核销规

50、模来看,进入最近一轮风险暴露周期以来,2013-2022年中国内地累计拨备核销规模约2.6万亿,占2022年总贷款的比重为3.3%。20:中国内地银行业主要不良周期:中国内地银行业主要不良周期:从2013-2019年加回核销不良率提升幅度来看,中国内地加回累计核销不良率上升幅度略低于美国、远高于其他国家地区,以中国内地自身不良暴露周期衡量,中国内地银行业本轮不良暴中国内地银行业本轮不良暴露和处置,是充分的。露和处置,是充分的。20:三年疫情:三年疫情:从2019-2022年加回核销不良率提升幅度来看,中国内地疫情以来管控得力,资产质量

51、风险最中国内地疫情以来管控得力,资产质量风险最小,小,加回累计核销不良率上升幅度低于欧美、中国香港。从加回当年核销的不良生成率趋势来看,在2018-2020年多次提升不良认定标准的情况下,2020年之后,不良生成率年之后,不良生成率已呈现下降迹象。已呈现下降迹象。21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3535:加回累计核销后不良率变动:加回累计核销后不良率变动:20年年 VS 2019VS 年年图表图表3636:加回核销后不良生成率:中国内地高于其他地区,:加回核销后不良生成率:中国内地高于其他地区,20202020年已见顶年已见顶0%

52、0%0%0%0%1%1%1%1%1%2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0.5%0.0%0.5%1.0%1.5%2.0%2.5%3.0%3.5%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2022 2.3 2.3 中国内地银行业拨备覆盖率高吗?中国内地银行业拨备覆盖率高吗?由于美国的银行拨备中包含对信用卡计提的拨备,而不良贷款中不包括信用卡不良贷款,故相较于我国和其他地区商业银行,其财报披露的拨备覆盖率存在系统性高估。为标准统一,我们计算美国的拨备覆盖率美国的拨备覆盖率=总拨备总拨

53、备/(不良贷(不良贷款款+逾期逾期9090天以上信用贷款)天以上信用贷款)。欧洲的银行切换IFRS9后贷款风险分类按照三阶段披露,此处不良贷款为处于阶段三的贷款,即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已减值,欧洲的拨备覆盖率欧洲的拨备覆盖率=总拨备总拨备/阶段三贷款总额。阶段三贷款总额。国际比较,中国内地银行业的拨备计提,是非常充足的。国际比较,中国内地银行业的拨备计提,是非常充足的。22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3737:拨备覆盖率:中国内地高于欧洲、日本,:拨备覆盖率:中国内地高于欧洲、日本,1717-2222年与美国接近年与美国接近图表图表3838:拨备覆盖率:中国台湾最高,中国香港、新加

54、坡均低于中国内地:拨备覆盖率:中国台湾最高,中国香港、新加坡均低于中国内地0%50%100%150%200%250%300%35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0%200%400%600%800%1000%1200%0%50%100%150%200%250%300%20002002200420062008200022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右轴)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贷款

55、定价和存款成本国际比较二、中国内地银行业风险暴露充分,风险抵补能力强三、三、ROAROA拆分:中国内地银行业优势和劣势拆分:中国内地银行业优势和劣势23 结论:中国内地银行业以最低的人力成本和最高的资产效率,弥补了综结论:中国内地银行业以最低的人力成本和最高的资产效率,弥补了综合化经营的牌照短板和持续压低的信贷风险补偿合化经营的牌照短板和持续压低的信贷风险补偿中国内地银行业中国内地银行业ROEROE高于其他地区,主要由高于其他地区的资产回报率(高于其他地区,主要由高于其他地区的资产回报率(ROAROA)驱动,杠杆倍数适中。)驱动,杠杆倍数适中。我们从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营业支出、信用成本四大

56、维度进一步分解ROA,总结中国内地银行业的相对优劣势如下:中国内地银行业优势:中国内地银行业优势:人力成本最低,人力成本最低,在样本地区显著最低的成本收入比是中国内地银行业高ROA的首要贡献。资产效率最高,资产效率最高,中国内地银行业总资产中有效资产(即生息资产)占比最高,资产摆布效率在样本地区最高。中国内地不是长期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社会,中国内地不是长期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社会,中国内地银行业息差水平适中。中国内地银行业劣势:中国内地银行业劣势:综合化经营差距明显,综合化经营差距明显,非息占比尤其是手续费收入占比最低,尚不具备全牌照综合化经营能力是中国内地银行业当前最大的短板。信贷风险补偿被持续压

57、低,信贷风险补偿被持续压低,体现为近三年持续下降的贷款风险溢价,尽管这是中国内地银行业全力支持实体的表现,但也积累了定价不足以覆盖风险的潜在风险。我们预计,在让利要求或已淡化的背景下,通过净息差见底回升、信用成本稳中有降、非息收入占比稳步我们预计,在让利要求或已淡化的背景下,通过净息差见底回升、信用成本稳中有降、非息收入占比稳步提升这三大抓手,中国内地银行业提升这三大抓手,中国内地银行业ROEROE企稳回升方向明确、路径清晰。企稳回升方向明确、路径清晰。24 3.1 3.1 中国内地银行业中国内地银行业ROEROE高于其他地区高于其他地区中国内地银行业中国内地银行业ROEROE高于其他地区,高

58、于其他地区,2018年后美国银行业ROE快速回升,已接近中国内地,疫情三年围绕中国银行业ROE波动。ROE=ROA*杠杆倍数,我们进一步拆分ROE,探究中国内地银行业高ROE的根本原因。25资料来源:Bloomberg,中信建投图表图表3939:ROEROE:中国内地与美国相当,高于欧洲、日本:中国内地与美国相当,高于欧洲、日本图表图表4040:ROEROE:中国内地高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新加坡:中国内地高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新加坡-20%-15%-10%-5%0%5%10%15%20%25%3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

59、0002020212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10%-5%0%5%10%15%20%2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 3.1 3.1 中国内地银行业中国内地银行业ROEROE高是因为高是因为ROAROA高还是杠杆倍数高?高还是杠杆倍数高?中国内地银行业杠杆倍数适中,但ROA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因此,中国内地银行业高中国内地银行业高ROEROE

60、的原因在于更高的资产的原因在于更高的资产回报率,而非加了更高的杠杆。回报率,而非加了更高的杠杆。26资料来源:Bloomberg,中信建投图表图表4141:杠杆倍数:中国内地略高于美国但低于欧洲及日本:杠杆倍数:中国内地略高于美国但低于欧洲及日本图表图表4242:杠杆倍数:中国内地略低于中国台湾,高于中国香港及新加坡:杠杆倍数:中国内地略低于中国台湾,高于中国香港及新加坡图表图表4343:ROAROA:20年中国内地高于欧美、日本,近年来美国较为波年中国内地高于欧美、日本,近年来美国较为波动,中国内地仍高于欧洲、日本动,中国内地仍高于欧洲、日本图表图表4444:R

61、OAROA: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大体相当、高于中国台湾及新加坡,: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大体相当、高于中国台湾及新加坡,20202020年年年以来高于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年以来高于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0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1.0%-0.5%0.0%0.5%1.0%1.5%2.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132014

62、2000212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05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0.5%0.0%0.5%1.0%1.5%2.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 3.2 ROA3.2

63、 ROA拆分:方法论及贡献因子分析拆分:方法论及贡献因子分析ROA拆分方法:ROA=ROA=净息差净息差*偏离度偏离度+非息收入占比非息收入占比*周转率周转率-成本收入比成本收入比*周转率周转率-信用成本信用成本-其他其他偏离度=日均生息资产/期初期末平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期初期末平均总资产信用成本=资产减值损失/期初期末平均总资产27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4545:ROAROA拆分(拆分(20222022年):中国内地营业支出负贡献小、净利息收入正贡献年):中国内地营业支出负贡献小、净利息收入正贡献大;非息收入正贡献小、拨备计提负贡献大大;非息收入正贡献小、拨备计提负贡献

64、大图表图表4646:ROAROA拆分(拆分(20192019年):中国内地营业支出负贡献小、净利息收入正贡献年):中国内地营业支出负贡献小、净利息收入正贡献大;非息收入正贡献小、拨备计提负贡献大大;非息收入正贡献小、拨备计提负贡献大-3%-2%-1%0%1%2%3%ROA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营业支出拨备计提其他中国内地美国欧洲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3%-2%-1%0%1%2%3%ROA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营业支出拨备计提其他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 3.2 ROA3.2 ROA拆分: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营业支出、信用成本的四大维度拆分: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营业支出、信用成本

65、的四大维度2019-2022年,中国内地银行业最大优势在于运营成本控制和有效资产占比更高(偏离度更高,即生息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劣势在于净息差持续下降、非息收入占比较低和信用成本较高、弹性更小。28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备注:日本尚未披露2022年报,2022年欧洲不包含劳埃德2020年净利息收入(+)2.011.971.170.631.321.161.37净息差2.102.101.920.811.491.60偏离度969461788985非息收入(+)0.621.751.160.841.620.831.79非息收入占比24485061594151周转率2.633.642.321.38

66、2.762.013.52营业支出(-)0.852.341.650.821.621.051.98成本收入比32647160595256周转率2.633.642.321.382.762.013.52信用成本(-)0.620.640.430.100.280.140.42其他(-)0.240.160.270.250.290.150.02ROA0.910.58-0.020.290.760.650.72单位:%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2019年净利息收入(+)2.072.361.350.621.671.211.56净息差2.192.572.220.821.881.81偏离度95926

67、1768986非息收入(+)0.681.831.480.591.740.951.77非息收入占比25445251544449周转率2.754.112.871.163.222.173.65营业支出(-)0.902.492.170.951.741.152.01成本收入比33607682545355周转率2.754.112.871.163.222.173.65信用成本(-)0.580.230.200.100.060.100.14其他(-)0.260.330.210.020.600.160.09ROA1.001.140.240.141.010.751.08图表图表4747:20192019年、年、20

68、202020年年ROAROA拆分拆分2022年净利息收入(+)1.842.041.431.371.281.56净息差1.902.212.151.551.84偏离度9792678885非息收入(+)0.541.400.961.240.631.26非息收入占比234143543343周转率2.383.412.232.291.922.96营业支出(-)0.832.291.421.240.981.57成本收入比356764545153周转率2.383.412.232.291.922.96信用成本(-)0.450.140.200.380.130.09其他(-)0.200.210.300.060.160.

69、11ROA0.900.810.480.930.631.05单位:%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2021年净利息收入(+)1.951.711.120.571.161.161.27净息差2.031.841.860.741.311.52偏离度969360778984非息收入(+)0.671.731.270.391.410.691.68非息收入占比265周转率2.633.402.420.942.331.883.04营业支出(-)0.902.221.760.831.411.011.83成本收入比34657388605460周转率2.633.402.420.942.

70、331.883.04信用成本(-)0.54-0.200.020.100.140.120.11其他(-)0.240.290.16-0.110.340.100.06ROA0.941.130.450.150.690.630.95图表图表4848:20212021年、年、20222022年年ROAROA拆分拆分 3.2 ROA3.2 ROA拆分: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营业支出、信用成本的四大维度拆分: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营业支出、信用成本的四大维度2008-2009年,中国内地银行业同样在运营成本控制和有效资产占比上优势明显,同时,由于受次贷危机直接冲击较小,信用成本上也有优势,但在非息收入贡献上依

71、然处于劣势。29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单位:%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2009年净利息收入(+)2.132.171.180.731.402.121.35净息差2.112.562.130.851.591.73偏离度100.884.655.685.188.078.1非息收入(+)0.872.531.380.971.880.951.97非息收入占比30464949544649周转率2.935.472.781.973.472.054.03营业支出(-)0.993.332.411.451.881.122.20成本收入比346周转率2.935.472.78

72、1.973.472.054.03信用成本(-)0.301.920.540.220.060.190.48其他(-)0.62-0.99-0.75-0.17-0.071.40-0.32ROA1.090.440.360.191.420.360.962008年净利息收入(+)2.441.781.050.751.472.191.37净息差2.472.552.210.871.651.74偏离度98.669.747.785.289.078.6非息收入(+)0.891.770.760.842.051.201.81非息收入占比25484558544848周转率3.523.671.671.433.812.513.7

73、7营业支出(-)1.132.271.420.882.051.312.02成本收入比32628562545254周转率3.523.671.671.433.812.513.77信用成本(-)0.711.490.540.610.750.380.34其他(-)0.39-0.08-0.200.37-0.371.17-0.14ROA1.09-0.130.05-0.281.090.540.95*备注:由于披露数据原因,欧洲包含汇丰、巴克莱、劳埃德、苏格兰皇家、德意志;中国香港包含中银香港、恒生银行。图表图表4949:20082008、20092009年年ROAROA拆分拆分 3.2 ROA3.2 ROA拆分

74、之一(营业支出):人力成本是境外银行关键拖累拆分之一(营业支出):人力成本是境外银行关键拖累30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5050: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低于欧美、日本: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低于欧美、日本图表图表5151: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低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新加坡:成本收入比:中国内地低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新加坡图表图表5252:员工费用:员工费用/营业收入:中国内地低于欧美、日本营业收入:中国内地低于欧美、日本图表图表5353:员工费用:员工费用/营业收入:中国内地低于中国台湾及新加坡,近几年高于中国香港营业收入:中国内地低于中国台湾及新加坡,近几年高于中国香港20%25%

75、30%35%40%45%50%55%60%65%7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10%15%20%25%30%3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0%20%40%60%80%100%120%20002000

76、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0%5%10%15%20%25%30%35%40%4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 3.2 ROA3.2 ROA拆分之二(净利息收入):低利率环境对拆分之二(净利息收入):低利率环境对ROAROA拖累明显拖累明显低利率环境尽管使得银行负债成本极低,但更大的

77、影响在于拉低各项资产收益率,长期缺乏较高定价的可投资资产对银行净息差损伤较大,最终严重拖累ROA。31资料来源:Wind,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备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选取10年期政府公债收益率。图表图表5454:中国内地国债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后高于其他国家、地区:中国内地国债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后高于其他国家、地区图表图表5555:中国内地净息差低于美国,:中国内地净息差低于美国,20162016年前高于欧洲、近三年与欧洲相当,年前高于欧洲、近三年与欧洲相当,高于其他地区高于其他地区-2%0%2%4%6%8%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

78、00202021202210年期国债/政府公债收益率中国内地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0%1%2%3%4%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净息差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 3.2 ROA3.2 ROA拆分之二(净利息收入):提高有效资产占比并不一定以牺牲非拆分之二(净利息收入):提高有效资产占比并不一定以牺牲非息收入贡献为代价息收入贡献为代价在所有样本地区中,

79、欧洲银行偏离度最低,即有效资产占比最低,明显拖累其较高净息差对ROA的贡献。结合欧洲银行非息收入的较高占比,其交易类、价差类业务收入和手续费、佣金类业务收入的贡献较大。但是,非息收入占比同样较高的美国、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偏离度并不低,欧洲银行业明显较大的衍生品敞口是其有效资产占比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非息收入占比和生息资产占非息收入占比和生息资产占比并不矛盾,提升资产效率对比并不矛盾,提升资产效率对ROAROA非常重要。非常重要。32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5656:各地区银行最大三项非生息资产科目占比(:各地区银行最大三项非生息资产科目占比(20222022年)年)地

80、区银行第一大第二大第三大单位:%科目占比科目占比科目占比中国内地工商银行固定资产0.69 其他应收款0.43 递延所得税资产0.26 建设银行固定资产0.45 其他资产-其他0.55 递延所得税资产0.33 农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0.66 固定资产0.63 应收及暂付款0.32 中国银行固定资产0.78 存出发钞基金0.68 应收及暂付款项0.37 美国美国银行其他资产4.94 商誉2.26 证券业务保证金及应收款项2.21 富国银行其他资产4.03 权益性证券3.42 商誉1.34 摩根大通其他资产4.99 应收利息和应收账款3.42 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1.66 花旗集团其他资产4.29 证

81、券业务保证金及应收款项1.09 商誉0.81 欧洲汇丰控股衍生品9.58 预付款及应收利息5.29 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0.72 巴克莱银行衍生品19.98 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0.54 递延所得税资产0.46 劳埃德银行衍生品2.82 不动产及设备1.21 商誉0.14 苏格兰皇家衍生品13.82 不动产及设备0.59 递延所得税资产0.30 德意志银行衍生品22.42 证券业务保证金及应收款项5.33 其他资产1.34 法巴银行衍生品12.30 不动产及设备1.44 商誉0.20 桑坦德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1.96 无形资产1.73 有形资产1.07 日本三菱日联权益性证券1.47 无形资产0.

82、31 不动产及设备0.22 三井住友衍生品2.60 衍生品业务保证金1.06 不动产及设备0.71 瑞穗集团权益性证券1.71 衍生品业务保证金1.05 不动产及设备0.82 中国香港中银香港不动产及设备1.20 投资物业0.44 递延所得税资产0.02 恒生银行不动产及设备1.45 无形资产1.29 投资物业0.63 东亚银行承兑客户负债3.15 固定资产1.53 其他资产0.92 中国台湾国泰世华存出保证金0.65不动产及设备0.62无形资产0.22中国信托银行不动产及设备0.74无形资产0.55存出保证金0.32富邦银行不动产及设备0.43无形资产0.26存出保证金0.21新加坡星展银行

83、杂项债务人1.05 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0.83 衍生品业务保证金0.72 华侨银行寿险子公司资产29.30 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1.35 不动产及设备1.04 大华银行无形资产0.97 固定资产0.68 杂项债务人0.57 3.2 ROA3.2 ROA拆分之三(非息收入):利率市场化后,非息收入尤其是中收的拆分之三(非息收入):利率市场化后,非息收入尤其是中收的重要性凸显重要性凸显非息收入占比提升意味着获取收入需要消耗的资本更少,有助于ROA提升。非息收入中比较稳定的净手续费收入(中收)是核心。33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5757:非息收入占比:中国内地显著低于欧美、日本:非息收入占

84、比:中国内地显著低于欧美、日本图表图表5858:非息收入占比:中国内地显著低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非息收入占比:中国内地显著低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图表图表6060:净手续费收入占比:中国内地低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净手续费收入占比:中国内地低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图表图表5959:净手续费收入占比:中国内地低于欧美、日本:净手续费收入占比:中国内地低于欧美、日本0%10%20%30%40%50%6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19202

85、020212022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0%10%20%30%4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0%20%40%60%8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0%10%20%30%40%50%20002000420

86、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 3.2 ROA3.2 ROA拆分之三(非息收入):中收占比提升的制度基础是全牌照综合拆分之三(非息收入):中收占比提升的制度基础是全牌照综合化经营能力化经营能力由于缺乏A股投行牌照、真正净值型财富管理业务刚刚起步等原因,导致中国内地银行业中收仍偏传统,以结算清算、银行卡等为主。海外银行业手续费以投行、财富管理业务为主。34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6161:历史和最新各家银行手续费收入占比第一的业务(:历史和最新各家银行手续

87、费收入占比第一的业务(2006 vs.20222006 vs.2022)*备注:日本为2021年数据。地区银行2022年*2006年单位:%排名第一的手续费收入占比排名第一的手续费收入占比中国内地工商银行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31结算清算25建设银行结算与清算手续费28证券、外汇交易及保险服务代理27农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收入28-中国银行代理业务手续费26代理业务27美国美国银行投行与经纪业务48银行卡37富国银行投资咨询38信托及投资30摩根大通资产管理53财富管理39花旗集团投资银行24银行卡27欧洲汇丰资产管理39银行卡27巴克莱交易佣金53信贷相关75劳埃德银行卡56账户21苏格兰皇家支

88、付43-德意志资产管理57资产管理29法巴资产管理44-桑坦德资产管理49资产管理28日本三菱日联交易佣金42信托16三井住友银行卡52转账汇款19瑞穗存款借款35交易佣金19中国香港中银香港银行卡36投资及保险37恒生银行银行卡51零售投资基金22东亚银行银行卡42企业服务31中国台湾国泰世华银行卡40-中国信托银行财富管理63-富邦银行保险36-新加坡星展银行资产管理43交易佣金16华侨银行资产管理59资产管理22大华银行资产管理38资产管理21 3.2 ROA3.2 ROA拆分之三(非息收入):但是,投资收益占比过高,会放大拆分之三(非息收入):但是,投资收益占比过高,会放大ROAROA

89、波动波动非息收入的另一大来源是债券等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中国内地投资收益在非息收入的比重占比仍偏低,有利于ROA稳定。35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6464:投资收益:投资收益/非息收入:中国内地显著低于欧美非息收入:中国内地显著低于欧美图表图表6565:投资收益:投资收益/非息收入:中国内地低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非息收入:中国内地低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图表图表6363:ROAROA:中国内地:中国内地ROAROA稳定性强于其他地区稳定性强于其他地区图表图表6262:投资收益:投资收益/营业收入:中国内地显著低于其他地区营业收入:中国内地显著低于其他地区-40%-20

90、%0%20%40%60%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0%10%20%30%40%50%200920000022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0.4-0.200.20.4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0.5%0

91、.0%0.5%1.0%1.5%2.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 3.2 ROA3.2 ROA拆分之四(信用成本):资产质量的关键影响拆分之四(信用成本):资产质量的关键影响银行净利润对信用成本的敏感性最高,资产质量是决定ROA的关键因素。由于风险暴露周期不同,各国信用成本对ROA的影响时间不同。2005年中国台湾信用卡危机导致其信用成本显著提升;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内地以外的其他地区信用成

92、本显著提升;2013年后,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及化解过剩产能企业,中国内地信用成本开始提升;疫情三年,海外银行业信用成本波动更大,中国内地在2020年上升后连续两年下降。36资料来源:公司财报,中信建投图表图表6666:信用成本:信用成本:20132013年以来中国内地高于欧美、日本年以来中国内地高于欧美、日本图表图表6767:信用成本:信用成本:20102010年以来中国内地高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新加坡年以来中国内地高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新加坡-0.5%0.0%0.5%1.0%1.5%2.0%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

93、000212022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0.5%0.0%0.5%1.0%1.5%2.0%2.5%200020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000022中国内地美国欧洲日本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如果宏观经济大幅下滑,企业偿债能力削弱,资信水平较差的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从而引发银行不良暴露风险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疫情可能存在反复,影响对公端企业经营和零售端客户消费,从而对信贷需求产生较大不利影

94、响,资产规模扩张受限。宽信用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经济维持较高发展增速的动能减弱,从而对银行信贷投放产生较大不利影响。零售转型效果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出现大规模波动影响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分析师介绍分析师介绍马鲲鹏:马鲲鹏:中信建投研究所董事总经理、研委会副主任、金融行业负责人、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十余年金融行业研究经验,对银行业研究有深刻认识和丰富经验,新财富、水晶球等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一名。英国杜伦大学金融与投资学硕士。李晨:李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银行业分析师。多年银行业卖方研究经验,2017-2022年新财富、水晶球等最佳分析师评选上榜团队核心成员。38评级说明评级说明投资评级标准评级说明报告

95、中投资建议涉及的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6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报告发布日后的6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作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作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为基准。股票评级买入相对涨幅15以上增持相对涨幅5%15中性相对涨幅-5%5之间减持相对跌幅5%15卖出相对跌幅15以上行业评级强于大市相对涨幅10%以上中性相对涨幅-10-10%之间弱于大市相对跌幅10%以上 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i)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

96、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ii)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法律主体说明法律主体说明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附属机构(以下合称“中信建投”)制作,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署名分析师所持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号已披露在报告上海品茶。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本报告作者所持香港证监会牌照

97、的中央编号已披露在报告上海品茶。一般性声明一般性声明本报告由中信建投制作。发送本报告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不因接收者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中信建投客户。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中信建投认为可靠的公开资料,但中信建投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观点、评估和预测仅反映本报告出具日该分析师的判断,该等观点、评估和预测可能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有所变更,亦有可能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或者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建投其他部门、人员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意见不同或相反。本报告所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报告中所含任何具有预测性质的内容皆基于相应的假设条件,而任何假设条件都可能随

98、时发生变化并影响实际投资收益。中信建投不承诺、不保证本报告所含具有预测性质的内容必然得以实现。本报告内容的全部或部分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报告所包含的观点、建议并未考虑报告接收人在财务状况、投资目的、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报告接收者应当独立评估本报告所含信息,基于自身投资目标、需求、市场机会、风险及其他因素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中信建投建议所有投资者应就任何潜在投资向其税务、会计或法律顾问咨询。不论报告接收者是否根据本报告做出投资决策,中信建投都不对该等投资决策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亦不以任何形式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中信建投不对使用本报告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99、在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允许的范围内,中信建投可能持有并交易本报告中所提公司的股份或其他财产权益,也可能在过去12个月、目前或者将来为本报告中所提公司提供或者争取为其提供投资银行、做市交易、财务顾问或其他金融服务。本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署名分析师的观点,分析师的薪酬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都不会直接或间接与其所撰写报告中的具体观点相联系,分析师亦不会因撰写本报告而获取不当利益。本报告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中信建投(国际)中信建投(国际)北京东城区朝内大街2号凯恒中心B座12层电话:(8610)8513-0588联系人:李祉瑶邮箱: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南路528号南塔2106室电话:(8621)6882-1612联系人:翁起帆邮箱:深圳福田区福中三路与鹏程一路交汇处广电金融中心35楼电话:(86755)8252-1369联系人:曹莹邮箱:香港中环交易广场2期18楼电话:(852)3465-5600联系人:刘泓麟邮箱:charleneliucsci.hk39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金融行业动态报告:大型银行国际比较至暗时刻已过光明前景可期-230611(39页).pdf)为本站 (YY)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相关报告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7**19... 升级为至尊VIP 

 419**13... 升级为标准VIP 183**33...  升级为至尊VIP

189**41... 升级为至尊VIP    张友  升级为标准VIP

  奈**... 升级为标准VIP  186**99...  升级为至尊VIP

187**37... 升级为高级VIP 135**15...   升级为高级VIP

朱炜  升级为至尊VIP ja**r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崔**  升级为至尊VIP  187**09... 升级为标准VIP 

 189**42...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妙察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7**24...  升级为高级VIP  185**8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6**40... 升级为标准VIP  

 156**86... 升级为至尊VIP   186**28... 升级为标准VIP

 135**35... 升级为标准VIP 156**86...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8**87... 升级为高级VIP 

 185**51... 升级为至尊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136**44... 升级为至尊VIP 183**89...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8**的... 升级为至尊VIP  

Goo**ar...  升级为至尊VIP 131**21...  升级为至尊VIP

139**02...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8**05...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1**77...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6**06... 升级为高级VIP   150**97...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5**72... 升级为至尊VIP 186**81...  升级为至尊VIP

升级为至尊VIP 159**90... 升级为标准VIP 

ja**me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黑碳 升级为高级VIP 

黑碳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Fro**De...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5**28...  升级为标准VIP HO**T  升级为至尊VIP 

cic**hu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Mor**so...  升级为至尊VIP

 158**06...  升级为至尊VIP  缘**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6**62...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微**... 升级为标准VIP 

xin**in... 升级为高级VIP  131**2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栀**...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bai**in...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561**55...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59**67...  升级为高级VIP 158**19...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6**95... 升级为至尊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