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金融运行报告(2023)(19页).pdf

编号:164528 PDF 19页 4.79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金融运行报告(2023)(19页).pdf

1、1深圳市金融运行报告(2023)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1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深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作为、靠前发力,扎实推动稳经济各项政策举措落地,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深圳经济稳中求进,发展质

2、量稳步提升。2022年,深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万亿元,同比增长3.3%。一是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外需保持平稳增长。一是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外需保持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网上零售高速增长带动消费市场扩容提质。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升,同比增长3.7%。物价水平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7%。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万亿元,增长4.8%

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35.1%。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更加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3万亿元,增长6.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1.1%。专精特新企业增加值增长8.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22.1%。三是全链条科技创新生三是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不断完善态不断完善,创新动能稳步增强创新动能稳步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5%,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4.0%。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3家,总量达2.3万家。四是经营主体四是经营主体“梯梯度度”培育提质升级,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培育提质升级,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全年新增

4、经营主体52万户,累计达到394万户。新增“个转企”3714家、“小升规”工业企业1654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5家。五是财政支五是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出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事业和重大战略任务保障有力民生事业和重大战略任务保障有力。全年累计为经营主体减负1596亿元。九大类民生领域支出同比增长7.0%,占财政支出比重的68.4%。全年政府投资支出进度达92.9%,推动扩大有效投资。金融运行平稳有序金融运行平稳有序,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持续提升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持续提升。一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和质效一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和质效“双提双提升升”。2022年末,本外币各项存

5、款余额12.3万亿元,同比增长9.7%。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3万亿元,同比增长8.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0万亿元,同比增长8.8%。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22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9%,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8.3%。贷款利率稳中有降,20221自 2023 年 8 月 18 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改名为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本报告主要反映 2022 年的经济金融情况,正文中涉及的相关机构表述仍沿用 2022 年名称。2年12月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

6、4.29%,同比下降0.82个百分点,为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2022年深圳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9204亿元。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有力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有力。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稳经济大盘和支持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银行向6258家企业发放贷款630亿元;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撬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587亿元。三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三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机构经营稳健。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末辖内银行业资产总额12.2万亿元,同比增长8.5%。证券期货业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末资产管理规模16.7万亿元

7、,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法人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98亿元、净利润389亿元;法人基金公司、法人期货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7%、7.5%。保险业务平稳增长,法人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1%。四是金融市场运行四是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平稳。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充分发挥。全年首发上市(IPO)公司家数187家,筹资额2115亿元,金额同比增长24.6%。深圳企业在交易所及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总额1.0万亿元。票据市场有序运行。跨境人民币收付规模持续增长,人民币连续三年成为深港间第一大跨境支付货币。五是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统五是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统筹力度持续提升筹力度持续提升。成立金融风险化解委员

8、会,持续推动风险化解工作。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地方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73%,不良贷款率为1.62%,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下高风险机构数量持续为零。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成效突出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成效突出,金融生态不断优化金融生态不断优化。2022年,深圳金融业持续强化对“双区”建设1的金融支持,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一是绿色金融取得长足发展一是绿色金融取得长足发展。深圳市政府再次成功赴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绿色融资实现增量扩面。二是跨境金融领域多项创新二是跨境金融领域多项创新试点扩容增量。试点扩容增量。扩大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试点,扩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

9、池试点,推进“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外债便利化试点。三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稳妥推进三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稳妥推进。推动共10个创新应用纳入深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四是征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四是征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地方征信平台累计服务小微企业10余万家,促成融资655亿元。持续推进“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五是支付领域降费让利成效显著。五是支付领域降费让利成效显著。累计为765万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2430万户有经营行为的个人降费让利64亿元。六是金融消费者六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断加强权益保护不断加强。统筹开展集中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全年指导辖内金融机构累计开展金融宣教活

10、动近1.3万次。展望2023年,深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深圳金融系统将精准有力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保持辖内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助力实现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的综合效应。加大对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强化对普惠金融、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金融服务。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推动跨境金融领域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

11、辖区金融稳定。践行金融为民要求,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管理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提供高水平的金融支撑。1“双区”建设指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3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一、金融运行情况.5(一)银行业稳健运行,有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5(二)证券业运行平稳,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7(三)保险业平稳发展,社会保障功能持续增强.7(四)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7(五)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成效突出.9(六)金融生态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与管理质效不断提升.9二、经济运行情况二、经济运行情况.10(一)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外需保持平稳增长.10(二)现代化产业结构

12、持续优化,创新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践行.11(三)物价指数总体平稳,居民收入稳步增加.12(四)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有力支撑宏观经济大盘企稳回升.12(五)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住房供应和保障力度加大.13三、预测与展望三、预测与展望.13附录附录:.16(一)2022 年深圳市经济金融大事记.16(二)深圳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17专栏专栏 1金融聚力科技创新 赋能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成效.8专栏 2聚焦新市民融资难题 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深圳样板”.13表表 12022 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5表 22022 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6表 32022 年证券业基本情况.7

13、表 42022 年保险业基本情况.7表 52022 年金融机构票据业务情况.8表 62022 年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8表 7支付体系建设情况.10图图 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5图 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6图 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64图 4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6图 52022 年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7图 6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10图 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率.10图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10图 9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11图 10实际利用外资额及其增长率.11图 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11图 12居民消费

14、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变动趋势.12图 13财政收支状况.135一、金融运行情况2022 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深圳金融业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要求,全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支持稳住经济大盘。聚焦“双区”建设、“双改”示范3,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纵深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新成果,金融服务和管理质效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2022 年实现增加值 5138 亿元,同比增长 8.2%,为深圳有效应对疫情冲击,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一)银行业稳健运行,有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202

15、2 年,深圳银行业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全年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营主体实际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深圳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准有力支持。1.1.银行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银行业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截至 2022 年末,辖内银行业总资产 12.2 万亿元,同比增长8.5%。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着力稳健经营,并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让利,惠企利民。2022 年全年银行业实现净利润 1045 亿元,同比小幅下降 1.0%。表 12022 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注:营业网点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总

16、部数据;大型商业3“双改”指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他”包含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数据来源:深圳银保监局。2.2.存款增速下降存款增速下降。2022 年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1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9.7%,较2021 年末下降 0.7 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 1.1 万亿元,同比多增 223 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长19.7%,非金

17、融企业存款增长 10.7%,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长 1.2%。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图 1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3.3.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信贷总量平稳增长。2022 年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8.3 万亿元,同比增长 8.0%。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0万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企业贷款增速维持高位,余额同比增长11.4%;住户部门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2.9%。信贷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提升。扎实推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开展“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和“首贷户培育”等专项行动,助力稳经营主体。2022 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

18、增长 23.8%。信贷资金有力支持深圳“三新一高”发展格局。2022 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 41.8%、43.8%,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6.9%;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28.3%。6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图 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图 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4.4.利率稳中有降利率稳中有降。辖内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着力稳定负债成本。2022年 12 月,深圳市金融机构人民币活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 0.27%,同比下降 0.04 个百分点;

19、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2.20%,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利率传导渠道进一步畅通,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行,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显著降低。2022 年 12 月,深圳市新发放人民币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29%,同比下降 0.82 个百分点,为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5.5.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统筹力度进一步增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统筹力度进一步增强。深圳市成立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人民银行深圳市中支与深圳银保监局签署防范化解地方法人银行风险合作备忘录,合力推动风险化解工作,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下高风险机构数量持续为零。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2022 年末,深圳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

20、 1.62%,比年初小幅上升 0.10 个百分点。地方法人银行整体经营稳健。2022 年末,地方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为 14.73%,较上年末上升0.41 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 1.25%,较上年末上升 0.29 个百分点。表 2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图 4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6.6.跨境人民币收付规模持续增长。跨境人民币收付规模持续增长。2022 年,深圳跨境人民币收付规模达 3.3 万亿元,同比增长 4.8%,占全国的 7.7%,人民币占深圳跨境本外币收支的 48.1%,同比提升 0

21、.6 个百分点,收付规模和本外币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深圳与香港间人民币跨境收付额达 2.6 万亿元,占深港间本外币跨境收付额的 51.3%,人民币连续三年成为深港间第一大跨境支付货币。7(二)证券业运行平稳,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2022 年,深圳证券行业立足深圳实际,打造更加优质的资本要素市场,切实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1.1.机构保持盈利机构保持盈利,总体实力较强总体实力较强。截至 2022年末,辖区 22 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998亿元、净利润 389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20.0%、23.0%。辖区 32 家法人基金公司、14 家法人期货公司,全年分别实现净利润 114 亿

22、元、1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7%、7.5%。表 32022 年证券业基本情况注:当年国内债券筹资金额包含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债券筹资金额,统计对象包含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数据来源:深圳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2.2.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创新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2022 年,辖内证券公司助力 192 家本地企业通过股权、债券融资逾 2800 亿元,有效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辖内期货公司累计服务产业客户 1.6 万户,交易额 19.2 万亿元,促成套保规模 1.5 万亿元,助力市场保供稳价。深入推进基础设施 REITs 试点,2022 年辖内

23、两单基础设施REITs 发行上市,募集资金约 50 亿元。设立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3.3.资产管理行业规范发展资产管理行业规范发展,业务规模平稳增业务规模平稳增长长。2022 年末,深圳证券期货业务资产管理总规模 16.7 万亿元,规模占全国的 1/4。其中,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资管规模分别约为 11.2 万亿元、3.2 万亿元,私募基金管理人存续管理规模约为 2.2 万亿元。(三)保险业平稳发展,社会保障功能持续增强截至 2022 年末,深圳共有总部保险机构 30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28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24、418 亿元,同比下降 3.5%;人身险保费收入 1110 亿元,同比增长 18.9%。表 42022 年保险业基本情况数据来源:深圳银保监局。(四)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022 年,深圳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票据业务增长较快,资本市场、黄金市场平稳运行。1.1.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2022 年,深圳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9204 亿元。其中,表内信贷新增 5983 亿元,占地区社融增量的 65.0%;企业债券融资新增 287 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新增 835 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新增 655 亿元,三项合计占地区社融增量的 19.3%;委托贷款

25、、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等表外融资新增 1233 亿元,占地区社融增量的 13.4%。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图 52022 年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2.2.发挥好发挥好结构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功能。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功能。82022 年,深圳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撬动有效投资。指导辖内金融机构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力支持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落实好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切实助力稳经营主体。截至 2022 年末,辖内

26、金融机构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向 31 个重大项目投放 166 亿元基础设施基金,涉及总投资额 4460 亿元;运用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银行向6258 家企业发放贷款 630 亿元;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撬动地方法人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587 亿元;落实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辖内金融机构共减息 21 亿元。3.3.票据业务增长较快票据业务增长较快。2022 年,银行承兑汇票累计发生额 1.2 万亿元,同比增长 51.4%;企业票据贴现累计发生额 1.2 万亿元,同比增长62.4%。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票据贴现利率持续下行。2022 年,票据贴现业务加权平均利率为1.81%,同比下降 0

27、.92 个百分点。表 52022 年金融机构票据业务情况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表 62022 年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4.4.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充分发挥。202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发上市(IPO)公司家数187 家,筹资额 2115 亿元,金额同比增长 24.6%。截至2022年末,深圳共有405家公司在A股上市,较 2021 年末增加 33 家,上市公司总市值 7.6 万亿元。辖内企业全年发行 A 股筹资 1147 亿元,同比增长 9.4%;发行 H 股筹资 49 亿元。交易所及

28、银行间市场债券筹资总额 1.0 万亿元;其中,短期融资券筹资额1004亿元,中期票据筹资额1468亿元,超短期债券融资 2147 亿元。5.5.黄金市场交易低位运行黄金市场交易低位运行。受黄金价格高位震荡影响,企业购金成本增加,购金需求下降。2022 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深圳会员黄金交易 3627吨,同比下降 5.4%,占全国比重 9.4%;夜市交易18.3 万吨,同比下降 76.6%,占全国比重 43.3%;深圳会员黄金交割量 378 吨,同比下降 11.7%,占全国比重 22.9%。专栏 1金融聚力科技创新 赋能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彰显成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完善

29、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战略部署,立足深圳“科创之都”和“双区驱动”的特色优势,积极推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截至 2022 年末,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 28.3%、16.9%和 81.1%。政策引导,着力加强科技创新领域信贷支持。政策引导,着力加强科技创新领域信贷支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方案,全面评价银行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情况,及时将评估结果与相关部门共享,为相关部门制定产业支持政策提供参考,助力实现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同频共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和杠杆撬动作用,引导银行加大对

30、科技创新企业支持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 2022年末,深圳近 6300 家企业共获得科技创新再贷款资金支持的贷款 630 亿元。发挥合力,精准支持重点科技企业发展。发挥合力,精准支持重点科技企业发展。鼓励银行从“单兵作战”发展为“集团作战”模式,依托科技金融联盟及知识产权金融全业态联盟,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融资等服务模式,多元化加强“政学研产融”等生态链合作赋能,“让金融了解科创,让科创找到金融”。指导银行机构创新推出线上批量化9“见投即贷”等产品,有效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量体裁衣,提高科创企业金融服务适配性。量体裁衣,提高科创企业金融服务适配性。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信息不

31、对称等突出问题,鼓励银行发挥自身数据和科技优势,探索差异化的信贷评估体系,多维度对企业技术实力进行量化评估并划分等级,解决银行对科创企业“看不懂”“不敢贷”的问题,使金融服务更加适配科创企业特点。金融护航,推动银行加快融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金融护航,推动银行加快融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目标,指导深圳银行机构聚焦知识产权融资、数字化平台共建等重点领域,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丰富产业链的渠道生态建设,完善人才链的综合金融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五)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成效突出2022 年,深圳金融业持续强化“双区”建设金

32、融支持,推动区域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1.1.绿色金融取得长足发展绿色金融取得长足发展。配合深圳市政府再次赴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推动绿色融资增量扩面。截至 2022 年末,深圳绿色贷款余额 6450 亿元,同比增长 43.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 35.8 个百分点。2022 年,深圳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绿色债券613亿元,同比增长260.7%。落地银行间市场首单粤港澳大湾区蓝色债券及全国首单“乡村振兴”绿色金融债券。2.2.跨境金融领域多项创新试点持续扩容增跨境金融领域多项创新试点持续扩容增量量。一是一是稳步推动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户业务扩大试点。截至 2022 年末,5 家试

33、点银行累计为香港居民代理见证开立账户 19.8 万户。二是二是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扩容落地。截至 2022 年末,首批 15 家试点企业共办理资金池业务 501 亿美元,有效降低企业汇兑风险及财务成本。三是三是深入推进“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截至 2022 年末,深圳地区试点银行累计开立“跨境理财通”业务相关账户 1.9 万个,跨境收付金额合计 7 亿元,双方向投资产品交易额合计 5 亿元。跨境资金收付量约占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四是四是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外债便利化试点。2022 年,深圳共有 12 家“专精特新”企业办理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业务,登记金额 1亿美元,

34、综合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五是五是创新“银行+外综服”模式,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安全、高效、低成本的外汇资金结算服务。2022 年,收汇规模突破 184 亿美元,服务超 6.9 万家小微企业拓展国际市场。3.3.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稳妥推进。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稳妥推进。截至 2022年末,推动共 10 个创新应用纳入深圳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聚焦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应用方向,加强产品形态、服务渠道、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优化,打造贴合百姓民生、符合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创新产品服务。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金融科技跨境创新测试应用测试运行。4.4.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进一步

35、完善。持续扩容试点场景,落地应用场景达 130 万个。创建数字人民币预付式消费平台。落地数字人民币公积金缴存业务线上场景。实现数字人民币供应链全流程应用,完善供应链“一站式”数字人民币服务。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推进深港跨境消费应用。5.5.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功设立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成功设立。推动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获批设立,进一步规范辖区产融结合型集团经营,防范系统性风险。(六)金融生态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与管理质效不断提升2022 年,深圳持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质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一是征信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地方征信平台

36、累计服务小微企业10余万家,促成融资655亿元。推动深圳地方征信平台以及 5 家市场化征信机构接入“珠三角征信链”,稳妥推进“四类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持续推进“征信修复”乱象专项治理。二是二是支付服务降费让利成效显著。推动支付机构进一步加大降费让利力度。2022 年累计为765 万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 2430 万户有经营行为的个人降费让利 64 亿元。三是三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断加强。统筹开展集中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指导银行依托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少年助老金融公益”“守住钱袋子”10主题宣教、财商教育启蒙、反诈宣传等活动,全年指导辖内金融机构累计开展金融宣教活动近1.3 万次。表

37、 7支付体系建设情况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二、经济运行情况2022 年,深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2022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3.2 万亿元,同比增长 3.3%。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图 6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一)内需潜力持续释放,外需保持平稳增长2022 年,深圳市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全市经济延续恢复态势,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市场扩容提质,贸易规模稳

38、中有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1.1.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和社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活跃会领域投资活跃。2022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8.4%。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增势,增长19.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 15.4%。高技术产业投资活跃,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 17.0%,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投资增长 21.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 43.8%。社会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 64.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22.9%。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图 7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率2.2.消费小幅

39、增长,网上零售维持高增态势消费小幅增长,网上零售维持高增态势。2022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708 亿元,同比增长 2.2%。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增长 4.2%;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良好,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零售额分别增长 18.1%、25.4%。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增长40.3%、13.5%。网上零售持续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0.9%。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图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113.3.进出口总额平稳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进出口总额平稳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化。202

40、2 年,深圳市进出口总额 3.7 万亿元,同比增长 3.7%。其中,出口 2.2 万亿元,同比增长13.9%;进口 1.5 万亿元,同比下降 8.5%。持续扩大外贸“朋友圈”,对 RCEP 成员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分别进出口 1.0 万亿元、8930 亿元,增长 7.8%、15.1%,合计拉动整体进出口 3.9 个百分点。主要商品出口稳定,机电产品出口总值占比 76.5%,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1.8%。民营企业在深圳对外贸易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2022 年,深圳民营企业进出口 2.3 万亿元,增长 5.9%,占比 62.1%,较 2021 年提升 1.3个百分点。数据来源:

41、深圳市统计局。图 9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4.4.外商投资保持增长,引资质量持续提升外商投资保持增长,引资质量持续提升。深圳充分发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效应,持续推进高质量外资外商招引,外商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2022 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 110 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高技术产业使用外资占比 41.0%。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外商投资条例,初步形成以该条例为顶层设计,以深圳市推动高质量利用外资行动方案(2021-2025 年)为“十四五”期间行动纲领的利用外资法规政策体系,营造更优外商投资营商环境。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图 10实际利用外资额及其增长率(二)现代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和绿

42、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践行1.1.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工业生产稳定恢复,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作用更加突出。2022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0 万亿元,同比增长 4.8%,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5.1%。出台实施“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6.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41.1%。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民用无人机、5G 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 183.4%、113.8%、34.7%、22.3%。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强力支撑作用,全年增加值合计增长 8.3%,

43、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 22.1%。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图 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2.2.服务业发展提质升级服务业发展提质升级,现代服务业成为经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2 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 2.0 万亿元,同比增长 2.4%。现代服务12业增加值 1.5 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76.3%。金融业增加值 5138 亿元,同比增长 8.2%。新增招商金控等持牌金融机构 11 家,新增风投创投机构 67 家。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5.9%,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4.4%。成功举办 2022 年全球招商大

44、会,新引进315 个重大项目,签约金额 8790 亿元。3.3.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创新发展创新发展动能稳步增强动能稳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出台实施基础研究“深研”规划,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5.5%,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 94.0%。基础研究投入增长67.4%,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7.3%。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3家,总量达2.3万家。4.4.经营主体经营主体“梯度梯度”培育提质升级培育提质升级,经营主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激发体活力不断激发。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个

45、转企”“小升规”“规做精”“优上市”。2022年,全市新增“个转企”3714 家、“小升规”工业企业 1654 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75 家,累计 442 家。新增独角兽企业 13家。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 42 家,累计达 535 家。世界 500 强企业增至 10 家。全年新增经营主体52 万户,累计达到 394 万户。5.5.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厚植绿色发展底色,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升。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单位 GDP 能耗下降5.8%,清洁能源装机比重 78.3%,较 2021 年提高1.5个百分点,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816万平方米。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46、310 条河流水体优良比例达 67.6%,较 2021 年提高 17.6 个百分点。“深圳蓝”招牌持续擦亮,全年 PM2.5 平均浓度为 16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新低。深圳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三)物价指数总体平稳,居民收入稳步增加1.1.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涨幅工业品价格涨幅回落。回落。2022 年,深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2.3%,涨幅较 2021 年扩大 1.4 个百分点。食品烟酒、教育文化娱乐等价格上涨拉动 CPI上行。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国内能源保供成效显著等因素影响,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

47、比上涨 1.7%,涨幅较 2021 年回落0.2 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图 1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变动趋势2.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增长。保持增长。2022 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18.2 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3 万元,较 2021 年增加 1871 元,同比增长 2.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0.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 6.1 万元,同比增长 3.5%;人均财产净收入 6761 元,增长0.2%。(四)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有力支撑宏观经济大盘企稳回升1.1.财政收入大盘稳韧

48、性足财政收入大盘稳韧性足,退税减税缓税降退税减税缓税降费政策惠及经营主体费政策惠及经营主体。2022 年,深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4012 亿元,同口径下降 0.6%。严格落实国家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累计为经营主体减负 1596 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632 亿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 210 亿元。主动谋划加力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纾困政策“全面顶格、能出尽出”,财政投入累计 480 多亿元。2.2.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事业和重大民生事业和重大战略任务保障有力战略任务保障有力。2022 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997 亿元,同比增长 9.3%。全市教

49、育、卫生等九大类民生领域支出 3420 亿元,同比增长7.0%,占财政支出比重达 68.4%。早发快用 665亿元地方债,为城市发展提供长期低息资金。全市政府投资支出 1511 亿元,支出进度 92.9%,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新增投资项目 342 个,金额 138 亿元,充分发挥“引大资、稳实体”作用。用好中央和省直达资金 144 亿元,惠及企业 8600 多家,近 310 万人。13数据来源:深圳市财政局。图 13财政收支状况(五)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住房供应和保障力度加大1.1.房地产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市场平稳运行。2022 年,深圳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 13.3%。全市新建

50、商品住宅网签销售面积 410.8 万平方米,二手住宅成交面积207.6 万平方米。供应居住用地 3.7 平方公里,新开工住房面积 1504 万平方米。2 2.住房供应和保障力度加大住房供应和保障力度加大。2022 年,深圳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 14.2 万套(间),供应分配12 万套(间)。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 483 亿元,同比增长 31.0%。新开工 49 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完成 458 个老旧小区改造。专栏 2聚焦新市民融资难题 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深圳样板”据统计,深圳新市民约 1350 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超过 75%,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意义重大。深圳积极落实好关于加强新市

51、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着力打造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深圳样板”。一是健全新市民金融服务组织机制。一是健全新市民金融服务组织机制。2022 年 5 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下称“深圳市中支”)迅速贯彻落实总行“金融支持助企纾困 23 条”,向辖内银行发布关于统筹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各金融机构加强对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用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强化新市民创业就业金融支持;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新市民和新市民就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主动与新市民较为集中的高新产业园区、创新中心、工业园区和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对接,为新市民提供专业多元的金融服务。会同相关部门建立

52、协同机制,联合深圳银保监局、深圳市地方金融局出台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细则,细化十方面 37 条措施,涵盖新市民就业创业、住房安居、教育、医疗、养老和基础金融服务等需求集中领域。二是以普惠金融精准滴灌为抓手,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获得感。二是以普惠金融精准滴灌为抓手,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获得感。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以及“深入社区政银企对接”和“首贷户培育”两个专项行动,有效解决了新市民创业主体“缺乏稳定现金流、无抵押、无担保”的融资痛点。指导金融机构运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对新市民创业的信贷支持,联合深圳市人社局推动贴息政策落地,降低新市民创业融资成本。截至 2022 年

53、末,深圳创业担保贷款余额 53 亿元,惠及 6347 户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余额同比增长 80.1%,户数同比增加 965 户。2022 年全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1493 笔,金额 7428 万元。三是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提升新市民金融素养。三是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提升新市民金融素养。结合“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新市民金融服务宣传月”等活动,督促辖内金融机构落实好主体责任,多渠道开展“情系新市民 金融伴你行”地铁专列活动、“深圳有你更美好”新市民金融教育宣传专题活动等。指导辖内银行制作186 元的旅行,带您打卡人民币中的浪漫河山互动型推文和新市民金融服务小知识图文,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三、预

54、测与展望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深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圳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深圳最大贡献。深圳金融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总行工作部署和深圳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精准有力落实14好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保持辖内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助

55、力实现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的综合效应。加大金融对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强化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领域金融服务。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相适应。持续推动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增强小微金融服务可得性。统筹推进提升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能力建设,围绕深圳“20+8”战略新兴产业加大全产业链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推动跨境金融领域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促进深港两地之间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与联通。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一揽子政策措施,有力维护

56、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深圳金融稳定。践行金融为民要求,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管理水平,增强群众对金融工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5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总纂:温信祥陈元富统稿:吴燕齐朝轩庞春阳张进执笔:蓝天肖晶提供材料:房佩华申泽源姜雨杉舒磊杨璇鲁蕾杨博文周兴德史丽莎叶梅马丽黄日画宋李文邓琼巢姗姗周晗李子亚刘炀黄聪张若愚16附录:(一)2022 年深圳市经济金融大事记1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印发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发改体改2022135号)。3月24日

57、,深圳出台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4月8日,深圳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发布关于统筹做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6月1日,深圳出台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7月6日,深圳出台关于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若干措施。9月2日,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联合发布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关于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十八条措施。11月1日,深圳正式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外商投资条例,为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法治保障。11月8日,“深圳创投日”启动,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揭牌。12月21日,深圳“20+8”产业集群基金总体规划正式公布。17(二)深圳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表 1深圳市主要存贷款指标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18表 2 20012022 年深圳市各类价格指数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深圳市统计局。19表 3 深圳市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源:深圳市统计局。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金融运行报告(2023)(19页).pdf)为本站 (2200)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0**21... 升级为标准VIP 

183**36...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xie**.g... 升级为至尊VIP

 王** 升级为标准VIP 172**7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5**82... 升级为至尊VIP

130**18...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0**88... 升级为标准VIP    张川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叶**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8**78...  升级为标准VIP

wu**i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5**35...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6**30... 升级为至尊VIP  156**61...  升级为高级VIP 

130**32...  升级为高级VIP 136**02...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3**46...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0**01... 升级为高级VIP 

130**31...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刘磊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班长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76**40... 升级为高级VIP

136**01...  升级为高级VIP  159**10...  升级为高级VIP

 君君**i...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58**78...  升级为至尊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185**94...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9**90... 升级为标准VIP 

131**37...   升级为标准VIP 钟**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9**46...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50**80...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GT  升级为至尊VIP  186**2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50**68...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0**0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8**96... 升级为标准VIP 

135**48...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肖彦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国**...  升级为高级VIP 158**73...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6**79...  升级为标准VIP

 沉**... 升级为高级VIP  138**80... 升级为至尊VIP

 138**98...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9**10...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準**... 升级为至尊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