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报告(237页).pdf

编号:164836 PDF   DOCX 237页 8.51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报告(237页).pdf

1、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秘书长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总干事负责出版发行。本报告中涉及的观点和结论并不一定与经合组织成员国政府或粮农组织成员国政府相一致。本联合出版物中使用的国家和领土名称沿用粮农组织的用法。本信息产品中使用的名称和介绍的材料,并不意味着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城市、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律或发展状态、或对其国界或边界的划分表示任何意见。联合国关于耶路撒冷问题的立场载于大会1947年11月29日第181(II)号决议,

2、以及大会和安全理事会随后关于这个问题的各项决议。本出版物原版为英文,即OECD-FAO Agricultural Outlook 2021-2030,由经合组织与粮农组织于2021年出版。此中文翻译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安排并对翻译的准确性及质量负责。如有出入,应以英文原版为准。引用格式要求: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出版,巴黎。https:/doi.org/10.1787/eaf1c662-zh经合组织 ISBN 978-92-64-56406-0(PDF)粮农组织 ISBN 978-92-5-135496-4(印刷版和

3、PDF)图片来源:封面 由经合组织在Juan Luis Salazar的原版封面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改编。经合组织出版物的勘误表可以在线获得:www.oecd.org/about/publishing/corrigenda.htm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年本产品的使用,无论是电子版还是印刷版,均要遵循以下条款和条件:http:/www.oecd.org/termsandconditions前言3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前言今年出版的经合组织 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正值关键时刻。2019 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

4、情(全书简称疫情)给农业部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亟须采取行动确保农业部门在当前及长期内保持韧性、效率和可持续性。2021 年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将是国际社会规划农业粮食系统未来愿景的绝佳机会,包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距离实现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期限只有不到 10 年时间,政策制定者亟须关注对农业粮食体系产生影响的各项决定因素。在此背景下,2021 年版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确定并分析了 20212030 年影响农业粮食市场表现的驱动因素。每年的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关于农业和粮食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全球需求、供给、贸易和价格驱动因素的可靠

5、信息。报告为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农产品、渔产品和生物燃料市场的预期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中期基线情景。这一基线情景代表了来自各国政府和国际大宗商品机构的全球专家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本展望表明,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望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前提是全球可以从 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中快速恢复,同时天气条件和政策环境能够保持稳定。然而,过去一年来,疫情造成巨大破坏,世界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渐行渐远。如果不加倍努力,零饥饿目标就无法实现,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将进一步增加。未来 10 年,预计低收入国家的膳食仍将主要以主食为基础,确保不断增加的人口的粮食安全仍然是重要挑战。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的消费者将在其膳食中消费更高

6、比例的脂肪和动物产品,这突出表明需要依循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的建议以及粮农组织“手拉手”行动计划,进一步努力促进向更健康膳前言前言4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食的转变。在今年的联合国粮食体系峰会上,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改变全球生产、消费和粮食观念。实现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刻不容缓。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将成为农产品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农业生产增长是可持续地养活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所必需的。然而,如果不持续对基础设施和研发做出投资,不加快在数字化、技术、更好的数据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创新,这些改进就不会发生。上述投资对于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的产

7、量增长、以生产力增长而非农业用地扩张来推动产量增长,也至关重要。虽然农业生产的碳强度预计在未来 10 年将进一步下降,但农业部门还需要做出更大努力实现巴黎协定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这再次突出了投资、全球参与和创新解决方案对提高农业部门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性。开展这些投资将充满挑战,因为在到 2030 年的中期内,预计的生产率提高和需求增长放缓可能导致主要农产品的基线实际价格保持不变。中期价格预测具有不确定性,且并没有消除短期价格飙升和波动的现实当前全球粮食商品价格飙升就是明证。农业市场信息系统(AMIS)和粮农组织的粮食展望都为当前的市场发展提供了及时的见解,也构成了中期展望的基础。最后,贸易

8、将继续对粮食安全、营养、农业收入和农村脱贫产生关键作用。当前疫情突显出公平、公正、开放、透明和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对于出口国和进口国人民的粮食安全和福祉至关重要。疫情肆虐期间,运输和物流中断,突显了农产品区域内贸易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非洲。疫情再次表明,设置贸易限制会适得其反,会破坏对全球市场的信心,并最终威胁到全球粮食安全。政策制定者专注于克服与新冠病毒相关的直接挑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制定的决策将决定未来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这一关键节点提供了“重建更美好未来”的难得机遇,并使农业产业走上可持续、高效、韧性发展的道路。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为各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见解和依据,使其在

9、未来 10 年可以更好地应对风险并把握新机遇,从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秘书长总干事马蒂亚斯科曼屈冬玉致谢5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致谢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的一项合作成果。展望汇集了两组织在商品、政策和国别方面的专长以及合作成员国的意见,对未来 10 年国家、区域和全球农业商品市场前景进行年度评估。展望由经合组织和粮农组织秘书处共同编写。经合组织,基线预测和展望报告由贸易及农业司成员

10、编写:Marcel Adenuer、Annelies Deuss、Armelle Elasri(出 版 协 调 员)、Clara Frezal、Hubertus Gay(展望协调员)、Galle Gouarin、Lee Ann Jackson(司长)、Tatsuji Koizumi、Galle Gouarin、Claude Nenert、Daniela Rodriguez Nio 和 Grgoire Tallard(农业食品贸易及市场司)、Claire Delpeuch(渔业和海产品)以及 Will Symes(农业资源政策司)。经合组织秘书处感谢访问专家 Tamara Persaud(加拿大

11、农业及农业食品部)做出的贡献。部分随机建模是基于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农业经济部门开展的工作。会议组织和出版物筹备工作由 Helia Mossavar-Rahmani 和 Michle Patterson 完成。Eric Espinasse、Karine Lepron、Samuel Pinto Ribeiro 和 Marc Regnier 为展望数据库筹备提供了技术帮助。经合组织秘书处和成员国代表团许多其他同事对报告初稿提供了有益的意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基线预测和展望报告是在 Boubaker Ben-Belhassen(贸易及市场司司长)和 Josef Schmidhuber(贸易及市

12、场司副司长)领导下,由贸易及市场司成员编制的,Mximo Torero(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部管理团队提供了总体指导。核心预测团队包括:Sergio Ren Araujo Enciso、Ilaria Capponi、Merritt Cluff、Ousmane Diabre、Aikaterini Kavallari、Holger Matthey(组长)、Svetlana Mladenovic 和 Irmak Yaka。对于鱼类,该小组由来自粮农组织渔业及水产养殖部的 Adrienne Egger 和 Stefania Vannuccini 组成,由 Pierre Charle

13、bois 提供技术支持。鱼粉和鱼油问题相关意见由来自海洋原料组织的 Enrico Bachis 提供。棉花章节受益于来自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的 Lorena Ruiz 提供的数据和技术咨询。香蕉和主要热带水果章节由 Sabine Altendorf、Giuseppe Bonavita 和 Pascal Liu 做出贡献。对于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的建议和支持由 Tomasz Filipczuk 和 Salar Tayyib 致谢6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提供。Francesco Tubiello 针对温室气体排放提出建议。商品专业知识由 Ab

14、dolreza Abbassian、ElMamoun Amrouk、Erin Collier、Shirley Mustafa、Fabio Palmeri、Peter Thoenes、G.A.Upali Wickramasinghe 和 Di Yang 提供。非洲农业生产力增长潜力 插 文 由 Valentina Pernechele、Francisco Fontes、Renata Baborska、Jules Cabrel Nkuingoua、Xueyao Pan 和 Carine Tuyishime 贡献,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插文作者为 Georgios Mermigkas 和 Ishrat

15、 Gadhok。超越传统展望:评估农业粮食体系转型插文的素材是由 Jose Valls Bedeau 和 Jamie Morrison(粮食系统与粮食安全司)提 供。David Bedford、Harout Dekermendjian、Annamaria Giusti、Grace Maria Karumathy、Yanyun Li、Lavinia Lucarelli、Emanuele Marocco 和 Marco Milo 提供了研究协助和数据库准备。本书还受益于来自粮农组织和成员国机构的多位同事的评述。Araceli Cardenas、Yongdong Fu、Jonathan Hallo、

16、Jessica Mathewson、Kimberly Sullivan 和 Ettore Vecchione 在出版和宣传方面提供了宝贵帮助。粮食及农业政策局的 Tracy Davids 牵头区域简报的起草工作。粮农组织区域办事处和国别合作者提供了大力支持。特别感谢 Cheng Fang(REU)、Jean Senahoun(RAF)、JeanMarc Faures、Tamara Nanitashvili(RNE)、David Dawe(RAP)和 Bhaskar Goswami(FAOBD)和 Rubn Flores Agreda(RLC)。最后,感谢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国际乳品联合会、国际

17、肥料协会、国际谷物理事会、国际糖业组织、海洋原料组织及世界甜菜和甘蔗种植者协会提供的资料与反馈。包括历史数据和预测数据及信息完整的展望数据库的完整展望,可通过经合组织-粮农组织联合网站获取:www.agri-outlook.org。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02029 年农业展望出版物藏于经合组织的信息图书馆(iLibrary)。国家分组一览表7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国家分组一览表区域分组国家北美洲发达国家加拿大、美国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

18、黎加、古巴、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巴拉圭、秘鲁、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 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 圭、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欧洲发达国家阿尔巴尼亚、安道尔、白俄罗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欧盟、法罗群岛、冰岛、摩纳哥、黑山、挪威、摩尔多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圣马力诺、塞尔维亚、瑞士、北马其顿共和国、乌克兰、英国非洲发达国家南非发展中国家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佛得角、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科摩罗、刚果、科特迪瓦、

19、刚果民主共和国、吉布提、埃及、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埃斯瓦蒂尼、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利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毛里求斯、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舌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苏丹、苏丹、多哥、突尼斯、乌干达、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西撒哈拉、赞比亚、津巴布韦亚洲发达国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色列、日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发展中国家阿富汗、巴林、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

20、人民共和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约旦、科威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黎巴嫩、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蒙古、缅甸、尼泊尔、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阿曼、巴基斯坦、菲律宾、卡塔尔、韩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里兰卡、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泰国东帝汶、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也门大洋洲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发展中国家美属萨摩亚、库克群岛、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关岛、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托克劳、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最不发达国家阿富汗、安哥拉、孟加拉国、贝宁、不丹

21、、布基纳法索、布隆迪、柬埔寨、中非共和国、乍得、科摩罗、刚果民主共和国、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 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缅甸、尼泊尔、尼日尔、卢旺 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苏丹、苏丹、东帝 汶、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赞比亚金砖国家巴西、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俄罗斯联邦、南非注:指除英国以外的所有当前欧盟成员国。最不发达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子组。资料来源:粮农组织,http:/www.fao.org/faostat/en/#definitions。区域、国家分组一览表

22、8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区域、国家分组一览表区域次区域国家拉丁美洲及加勒比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巴拉圭、秘鲁南美和中美洲与加勒比海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格林纳达、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尼加拉瓜、巴拿马、波多黎各、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乌拉圭、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北美加拿大、美国撒哈拉以南非洲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南非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安哥拉、

23、贝宁、布基纳法索、布隆迪、中非共和国、乍得、科摩罗、刚果民主共 和国、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尼日尔、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索马里、南苏丹、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赞比亚其他撒哈拉以南非洲博茨瓦纳、佛得角、喀麦隆、刚果、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埃斯瓦蒂尼、加蓬、加纳、肯尼亚、毛里求斯、纳米比亚、塞舌尔、西撒哈拉、津巴布韦欧洲和中亚西欧欧盟(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

24、耳他、荷兰、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挪威、瑞士、英国东欧阿尔巴尼亚、安道尔、白俄罗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法罗群岛、冰岛、以色列、摩纳哥、黑山、摩尔多瓦共和国、圣马力诺、塞尔维亚、北马其顿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土耳其、乌克兰中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近东和北非埃及、沙特阿拉伯北非最不发达国家毛里塔尼亚、苏丹、南苏丹其他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其他西亚国家巴林、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被占领土、阿曼、卡塔尔、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亚太澳大

25、利亚、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日本、新西兰、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韩国、泰国、越南亚洲最不发达国家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缅甸、柬埔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尼泊尔、东帝 汶其他发展中国家文莱达鲁萨兰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马尔代夫、蒙古、新加坡、斯里兰 卡大洋洲美属萨摩亚、库克群岛、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关岛、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瑙鲁、新喀里多尼亚、纽埃、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托克劳、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目录9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目录内容

26、提要 14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 171.1 引言 181.2 宏观经济与政策假设 201.3 消费 251.4 生产 371.5 贸易 481.6 价格 582 各区域情况简述 692.1 引言 702.2 区域性展望:亚太区域 702.3 区域性展望:撒哈拉以南非洲 782.4 区域性展望:近东与北非 862.5 区域性展望:欧洲与中亚 942.6 区域性展望:北美1012.7 区域性展望: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1093 谷 物 1173.1 预测要点1183.2 近期市场形势1193.3 价格1203.4 生产1213.5 消费1243.6 贸易1263.7 主要问题和不确定性12

27、94 油籽和油籽产品 1334.1 预测要点134目录10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4.2 最近市场发展状况1354.3 价格1364.4 油籽产量1374.5 油籽压榨及植物油和蛋白粉生产1384.6 植物油消费1394.7 蛋白粉消费量1414.8 贸易1424.9 主要问题和不确定性1435 糖 类 1455.1 预测1465.2 近期市场形势1475.3 价格1485.4 生产1485.5 消费1515.6 贸易1535.7 主要问题和不确定性1556 肉 类 1576.1 预测要点1586.2 近期市场发展情况1606.3 价格

28、1606.4 生产1626.5 消费1646.6 贸易1676.7 主要问题和不确定性1687 奶和乳制品 1717.1 预测要点1727.2 市场形势1747.3 价格1747.4 生产1767.5 消费1787.6 贸易1787.7 主要问题和不确定性1808 鱼 类 1838.1 市场形势1848.2 预测要点184目录11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8.3 价格1868.4 产量1878.5 消费情况1908.6 贸易1918.7 主要问题及不确定性1939 生物燃料 1959.1 预测要点1969.2 市场形势1979.3 价格1

29、989.4 生产与消费1989.5 贸易2049.6 主要问题与不确定性20410 棉 花20710.1 预测要点 20810.2 近期市场发展 20910.3 价格 20910.4 生产 21010.5 消费 21210.6 贸易 21410.7 主要问题和不确定性 21511 其他产品21711.1 块根和块茎 21811.2 豆类 22011.3 香蕉和主要热带水果222术语表231方 法23913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 内容提要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对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大宗农产品和鱼类市场的十年前景做

30、出共识评估并为前瞻性政策分析和规划提供参考。本报告是经合组织和粮农组织的合作成果,同时吸收了成员国政府和国际大宗商品组织的意见建议。本报告重点强调推动全球农业粮食部门发展的基本经济和社会趋势,并假设天气条件或政策不会发生重大变化。由于今年的展望期至 2030 年结束,因此本报告的预测还提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本出版物编写时,农业粮食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在 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面前表现出更强的韧性,但收入损失和消费食品价格上涨的复合效应使许多人更难以获得健康膳食。在疫情早期,经济活动受到冲击出现收缩,本展望的预测认为,经济将从 2021 年开始普遍复苏。然而,预计 20

31、30 年全球 GDP 水平仍将低于疫情前对 2030 年的预测,因为疫情期间损失的 GDP 预计不会完全恢复。本展望预测,如“一切照旧”,则到 2030 年尤其难以实现关于零饥饿的第二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各国在消除饥饿方面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根据本展望,全球人均粮食供应量预计将在未来 10 年增加 4%,到 2030 年将达到每天 3 025 kcala。然而,这一全球平均水平掩盖了区域差异。中等收入国家的消费者预计将大幅增加食物摄入量,而低收入国家人口的膳食将基本保持不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20172019 年有2.243 亿人食不果腹,预计未来 10 年每日人均卡路里供应量仅增加 2.5%,

32、到 2030年达到 2 500 kcal。预计未来 10 年膳食将发生一定变化。在高收入国家,动物蛋白人均消费量预计将趋于平稳。由于人们对健康和环境日益关切,人均肉类消费量预计不会增加,消费者将越来越多地用禽肉和乳制品代替红肉。在中等收入国家,对畜产品和鱼类的偏好预计将保持强劲,动物蛋白人均供应量预计将增加 11%,到 2030 年,与高收入国家的消费差距将缩小 4%,人均达到 30 g/d。膳食组成也会影响全球健康状况。在全球范围内,脂肪和主食预计将在未来 10a 1cal 4.186J译者。内容提要内容提要14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33、年年占新增热量的 60%,到 2030 年将提供 63%的总热量,而水果和蔬菜将继续仅提供 7%的总热量。要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人每天 400g 水果和蔬菜的净摄入量,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包括努力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易腐产品的损失和浪费情况尤为严峻。本展望强调,饲料效率和疾病暴发可对动物生产和农产品市场未来趋势产生重要影响。与过去十年相比,高收入国家和某些新兴经济体畜牧生产增速放缓,且饲养效率提高;受其影响,饲料需求量增速也将放缓。相比之下,未来 10 年,随着若干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畜牧业扩张和集约化发展,其饲料需求量将强劲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是世界最大饲料消费国,其畜牧

34、业发展将成为全球饲料市场发展的核心。继非洲猪瘟爆发后,中国自 2020 年起开始实施猪群重建和重组,本展望认为,这将对单位畜产品的平均饲料使用量产生有限的净影响。本展望显示,生物燃料行业的扩张速度将比过去 20 年慢得多。生物燃料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料大宗商品(不含甘蔗)所占比重将逐渐减少。在欧盟和美国,政策越来越支持向电动汽车转型,并支持将废弃产品和残渣用作生产生物燃料的原料。然而,甘蔗和植物油主产国(如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受运输燃料使用量增加、环境目标和国内农业部门发展壮大影响,其生物燃料生产将继续扩大。本展望强调,公共和私营投资在提高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 10年,全球农业产量

35、预计将每年增长 1.4%,新增产量将主要来自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本展望认为,更广泛地获取投入品以及为提高生产力在技术、基础设施和农业培训方面大力投资,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公共和私营投资优先考虑农业且目标明确,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尤其重要,对公共资源有限、经济高度依赖农业部门的国家尤其如此。对提高单产和改进农场管理大力投资,将推动全球作物产量增长。假设未来 10年继续向更集约的生产系统转型,预计全球作物产量增长的 87%将得益于单产提高,7%得益于种植密度增加,只有 6%得益于耕地面积扩大。未来 10 年,预计区域单产差距将会缩小,因为预计印度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作物单产将通过改良种子和改

36、善作物管理而增加。与作物生产趋势相似,预计 14%的牲畜和鱼类产量增长中,很大一部分将得益于生产率提升。然而,畜群规模扩大预计也将大大促进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畜牧产量的增长。畜牧业生产率的提高将主要通过更集约的饲养方法、遗传改良和更完善的畜群管理实现。水产养殖产量预计将在 2027 年超过捕捞渔业产量,到2030 年,将占所有鱼类产量的 52%。本展望强调了农业对气候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由于农业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增速预计将低于农业产量增速,预计未来 10 年农业生产的碳强度将会下降。尽管如此,全球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将在未来 10 年增加 4%,其中畜牧业占新增排放量的 80%以上。因此,

37、农业部门需要做出额外政策努力,以便根据巴黎内容提要15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协定规定,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做出有效贡献,其中包括大规模实施气候智能型生产流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畜牧业尤其如此。贸易对资源匮乏的国家仍然尤其重要,因为这些国家高度依赖基本和高价值食品商品进口。从全球来看,进口卡路里在总消费量中的比重预计将稳定在 20%左右,但区域间存在差异。例如,在近东和北非区域,该比例预计将高达 64%。出口在许多国家和区域的农业生产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到 2030 年,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 34%的农业产量预计将用于出口。由于区域不平

38、衡日益加剧,实施贸易限制政策(如进出口限制)可能对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以及农场生计产生不利影响。本展望价格预测根据预期市场条件汇总了全球大宗农产品消费和生产动态。由于中国饲料需求强劲,且全球产量增长受到制约,2020 年下半年,多数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上涨。因此,本展望认为,在预测期头几年,价格将有所调整。此后,由于生产率提高和需求增长放缓,市场基本面预计将使实际价格略有下降。实际价格下降将给农民收入带来压力,尤其是无法通过提高生产率充分降低成本的小农户和农民将承受收入压力。未来 10 年,受天气多变、动植物病虫害、投入品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价格将围绕预期价格波动。

39、本展望在假定世界从当前疫情中迅速恢复,且天气条件或政策环境没有出现重大变化的前提下,提出未来 10 年农业粮食市场的主要趋势。尽管预计多方面将取得进展,但为实现2030 年议程并到 2030 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各方面需要通力合作,不断进取,当然农业部门也需再接再厉。17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 1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本章介绍了本次预测的宏观经济和政策假设,并展示了本展望的主要结论,主要预测了 20212030 年 25 种农产品的消费、生产、贸易和价格情况。预计未来 10 年内,农产品需求增长将减缓,其增长的主要动力为人口增加。

40、各国因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收入增长预测以及在膳食和营养方面的不同文化偏好,将继续形成不同的消费模式。农产品需求增长放缓的同时,农作物和畜禽生产效率将会提升,从而使农产品实际价格相对稳定。国际贸易对于粮食进口国的粮食安全和粮食出口国的农村生计仍然至关重要。在未来 10 年内,天气变化、动植物疾病、投入价格变化、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预测结果发生变化。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18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1.1 引言本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合作编写。

41、本展望为 20212030 年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的农渔产品市场演变确定了一致的基线情景。该基线情景包含了两个组织及其成员国与国际商品机构在商品、政策和国家方面的专业知识。基线预测是根据经合组织 粮农组织 Aglink-Cosimo 模型制定的。该模型确定了本展望涵盖的各部门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以确保所有市场的一致性和全球均衡性。本展望所作预测既受当前市场条件(图 1.1)的影响,也受有关宏观经济、人口、政策发展的具体假设的影响,详情参见第 1.2 节内容。本展望可用作制定前瞻性政策计划的参考,并且可使用 Aglink-Cosimo 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包括对市场不确定性的评估。关于预测所依据的方

42、法以及 Aglink-Cosimo 模型的文献详见 www.agri-outlook.org。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主要分为 4 个部分。第 1 部分为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本章首先介绍了本次预测的宏观经济和政策假设(详见第 1.2 节),并展示了本展望的主要结论。强调了重要的预测结果,并深入讲述了未来 10 年农业与粮食系统将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主要挑战。本章列出了消费(第 1.3 节)、生产(第 1.4 节)、贸易(第 1.5 节)、价格(第 1.6 节)的趋势和前景。第 1.6 节通过随机分析,评估了预测价格路径的不确定性。第 2 部分:区域简报。本章讲

43、述了粮农组织六大区域农业部门的主要趋势和新问题,分别包括亚太区域(第 2.2 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第 2.3 节)、近东与北非(第 2.4 节)、欧洲与中亚(第 2.5 节)、北美(第 2.6 节)、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第 2.7 节)。本章内容着重展示了各区域生产、消费、贸易方面的预测,并提供了主要区域性问题的背景信息。第 3 部分为商品相关章节。这些章节介绍了最新市场发展情况,并对本展望中涵盖商品的价格、生产、消费、贸易做出了中期预测。每一章的最后还讨论了未来 10 年对市场产生影响的主要问题和不确定因素。本部分主要分为 9 章内容:谷物(第 3 章)、油籽和油籽产品(第 4 章)、糖

44、类(第 5 章)、肉类(第 6章)、奶和乳制品(第 7 章)、鱼类(第 8 章)、生物燃料(第 9 章)、棉花(第10 章)、其他产品(第 11 章)。第 4 部分为统计附表。本统计附表展示了对不同农产品、鱼类、生物燃料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方面的预测,以及宏观经济和政策假设。本部分通过展望期最后一年(即 2030 年)与 3 年基期(20182020 年)年增长率和数据对比,描述了展望期内市场的变化。本统计附表未收录于经合组织 粮农组织农业展望印刷版,但可网上查询。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19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图1.1主

45、要商品的市场情况谷物:从全球来看,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对谷物市场的供需影响相对温和。受流通受阻和临时出口限制加之进口需求大幅上升的影响,国际粮价快速上涨。价格飙升导致许多国家的食品通胀加剧,特别是受疫情不利影响造成经济困难的国家,粮食可获取量进一步减少。油籽:虽然疫情在 2020 年初导致部分市场中断,但到目前为止,其对全球油料市场总体影响有限。自2020 年年中以来,油籽、油、油粕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包括需求反弹,特别是中国为恢复生猪存栏进口的大豆,以及全球供给特别是主要植物油供给增长有限。价格上涨导致许多国家食品价格通胀,加剧了由疫情造成的收入损失引起的粮食可获取问题。食糖:在疫情导

46、致全国性封锁和/或餐馆关闭数月引起的全球消费量下降后,几乎所有国家需求都出现恢复。受部分主产国连续三季不利天气条件影响,当前 2020/2021 榨季的价格出现反弹。肉类:受疫情影响,2020 年国际肉类价格下滑。部分主要消费国和进口国肉类需求暂时下降,主要是由于流通受阻、食品服务减少以及收入减少导致的家庭支出缩减。由于疫情造成的市场干扰降低了肉类净进口国及低收入国家的收入,显著削弱了家庭购买力,迫使消费者用更便宜的替代品代替肉类和肉制品的摄入量。如果不是中国肉类进口的大幅增加,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继续限制当地生产,国际肉类价格的下跌幅度会更大。奶类:疫情对乳品业的初期影响因地区而异,其负面影响从

47、集装箱短缺到处理剩余产品。总体来说,奶业部门适应迅速,并减轻了疫情前几个月出现的诸多初期剧烈影响。相比而言,黄油价格在 2020 年降幅最大,全脂奶粉价格降幅较小,但脱脂奶粉和奶酪价格上涨。鱼类:2020 年,鱼类生产、消费和贸易均有缩减。疫情对渔业部门的影响尤为明显,因为鱼类通常为在外消费。家庭外食品服务需求减少导致价格下降,特别是高价值品种的价格下降剧烈。根据粮农组织鱼类价格指数,与 2019 年相比,2020 年国际鱼类价格平均下降 7%。当前市场条件消费指数20112020 年平均值=100实际价格指数20112020 年平均值=202020

48、?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00120140

49、2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20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生物燃料: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减少了全球运输业油用量,2020 年世界生物燃料消费量下降。与乙醇相比,生物柴油全球消费受到的影响较小。所有地区的生物燃料产量均有所下降。美国和巴西乙醇需求减少导致生物燃料价格下降。棉花:2020 年,棉花消费和贸易从 2

50、019 年的低点回升,新冠肺炎大流行暴发初期迫使消费者不再逛店。然而,由于美洲产量低于预期,全球产量降至 2016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棉花价格因而上涨,同时也导致涤纶价格上涨。注:所有图片均以指数表示,其中过去 10 年(20112020)的平均值设为 100。消费量指全球消费。价格指数以过去 10 年全球产量加权平均对应的实际国际价格衡量。有关商品市场情况和变化的更多信息,请参见附件中的商品简况和线上商品章节。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

51、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mf52h6。图1.1主要商品的市场情况(续)1.2 宏观经济与政策假设1.2.1 基线预测的主要假设本展望在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人口假设的基础上,为农渔商品市场的中期变化确定了一致的基线情景。本节内容重点介绍本次预测的主要假设。详细数据参见统计附表。1.2.2 人口增长本展望使用联合国人口展望(2019 年修订版)数据库中的联合国中位变差估计数据。展望期内,世界人口预计将从 20182020 年的 77 亿人增加到 2030 年的 85 亿人。与此同时,年增长率为 0.9%,与过去 10 年的每年 1.1%相比有所放缓。人口增长集中在发展中区

52、域,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预计该区域人口增长率最高,为每年 2.5%(图 1.2)。到 2030 年,印度将新增 1.37 亿人,届时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820192020?60801

53、000192020?60801820192020?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21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1.2.3 GDP 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预测来自经合组织经济展望第108 期(2020 年 12 月)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20 年 10 月)a。人均收入以 2010 年不变美元计。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为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中预测的宏观经济假设增添了不确定因素。虽然假定 2021 年起会出现大范围的经济复苏,但实际复苏速度主

54、要由各国疫情控制政策是否成功(如疫苗接种)以及政策是否支持企业和消费者需求的恢复决定。全球 GDP 于 2020 年下滑 4.7%,预计将于 20212022 年出现反弹,并在之后十年内保持 2.9%的平均增长速度。全球经济预计在 2022 年恢复至疫情暴发前的水平。然而,预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情况会各有不同。亚洲的恢复速度是最快的。中国是少数在 2020 年实现 GDP 正增长的国家之一。东南亚和印度预计分别于 2021 年和 2022 年实现经济复苏。经合组织成员国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GDP 预计将于 2022 年恢复至 2019 年水平(即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预计近东、北非、拉丁美

55、洲及加勒比区域的恢复速度会较为缓慢,至 2023 年才可恢复疫情前水平。本展望中,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采用人均 GDP 做近似计算。该值用于表示家庭可支配收入,而家庭可支配收入正是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然而,正如世界银行2018 年贫困与共享繁荣报告所示,各国经济增长不均衡。尤其是,在若干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最贫困的 40%人口的收入落后于平均收入增a 经合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将其对 2021 年全球 GDP 的预测从 12 月和 10 月的预测上调了 1 个百分点以上(经合组织,20213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34)。007080902002

56、20062002220262030?(a)?00.511.522.53?20112020?20212030?%(b)?106图 1.2 世界人口增长注:亚洲其他国家不包括中国和印度。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2t1g0w。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22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长。为此,本展望中各国平均农业需求预测可能会偏离基于平均收入增长的预期。另外,疫情对最贫困家庭的收入影响很大。全球人均

57、收入 2020 年下滑 6%,预计将于 2021 年和 2022 年恢复原有水平。在未来 10 年内,预计实际年均增长率为 1.9%。亚洲有望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印度人均收入每年增长 5.8%,中国人均收入每年增长 5.3%(图 1.3)。未来 10 年越南人均收入也将大幅度提升,每年实现增长 5.5%,而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分别为4.7%、3.8%、3.6%。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均收入预计将以每年 1.2%的速度增长(图 1.3)。值得注意的是,埃塞俄比亚增长迅速,预计将达到每年 7.4%,而尼日利亚人均收入预计无增长。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人均收入增长预计为每年 1.5%,但各国之间

58、存在巨大差异。例如,未来 10 年巴西和墨西哥的增长速度较慢(低于每年 2%),秘鲁和巴拉圭等国人均收入增长达到约每年 2.8%,哥伦比亚为每年 3.1%。在近东和北非,预计人均收入增长为每年 1.1%,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埃及和以色列,分别为每年 3.4%和 2.5%,而伊朗和其它近东国家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预计在每年 1%以下。中期来看,预计欧洲及大洋洲的人均收入增长分别为每年 1.7%和 1.4%(图1.3),与未来 10 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每年 1.5%)相近。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预计增长速度最快的为哥伦比亚,紧随其后的是土耳其和韩国,每年增长分别为 2.8%和 2.6%;

59、人均收入增长最缓慢的是加拿大,每年预计增长 1%。0070?103 USD20182020?2030?图 1.3 人均收入注:该图展示了以 2010 年美元不变价格计量的人均 GDP。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um9ap3。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23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图 1.4 将 GDP 增长的假设具体分解为重要区域和部分国家的人均 GDP 及人口增长。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的主

60、要动力为人均收入的增长,尤其是在经合组织与中国。与此相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快速增长,这意味着虽然其经济高速增长(约为每年 3.8%),但该区域的人均收入增长较慢,约为每年 1.2%。近东与北非区域情况类似,只是程度较轻些。同时,欧洲的经济增长平稳,为每年 1.6%,但其人口在未来 10 年将出现下跌,据此可算其未来 10 年内人均收入增长为每年 1.7%。1.2.4 汇率和通货膨胀汇率假设基于经合组织经济展望第 108 期(2020 年 12 月)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20 年 10 月)。假设 20212030 年实际汇率保持大致稳定,因此,相对于美元的名义汇率主要体现相对于

61、美国的通胀变化。一些货币(实际价值)预计将相对于美元升值;尤其是阿根廷和土耳其,新西兰、日本、中国、智利、墨西哥也是如此,但程度较轻。相比之下,挪威、俄罗斯联邦(以下简称“俄罗斯”)、巴西、哥伦比亚、澳大利亚预计将出现实际贬值。很多非经合组织国家,很多国家会出现实际升值,其中最明显的是尼日利亚、乌克兰、哈萨克斯坦;预计埃塞俄比亚、印度、以色列和秘鲁的实际贬值最高。通货膨胀预测基于经合组织经济展望第 108 期(2020 年 12 月)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20 年 10 月)的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经合组织国家的通胀率预计将高于过去 10 年的通胀率,达到每年 2.9%,其中美国

62、为每年2.2%,加拿大为每年 1.9%,欧元区为每年 1.7%。在新兴经济体中,土耳其和阿根廷的消费价格通胀依然分别高达每年 9.7%和 11.5%,尽管相较过去 10 年已经大幅下降。俄罗斯的通胀率从过去 10 年的每年 6.7%下降至未来 10 年的 3.9%,印度从-1012345678?GDP?20112020?GDP?%图 1.4 20212030 年 GDP 年增长率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9wjkbq。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24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

63、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每年的 5.3%下跌至每年的 3.8%,巴西则从 6.2%回落至 3.2%。而中国的消费价格通胀相较过去 10 年略有增加,达到每年 2.6%。若干国家(如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的通胀率在 2020 年显著增加,并在 2021 年保持高位,但有望在之后出现回落。1.2.5 投入品成本本展望中的产量以综合成本指数的演变为指导,该指数涵盖种子、能源、化肥以及其他各种可交易和不可交易投入品的成本。指数以每个国家和商品的历史成本份额为基础(份额在展望期内保持不变)。能源成本以国内货币表示的国际原油价格为代表。机械和化学品

64、等可交易投入品成本的演变是通过实际汇率的演变进行近似计算,而不可交易投入品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的演变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的演变进行近似计算。种子的价格采用对应作物的价格,而化肥的总价格通过包含作物和原油价格因素的公式进行近似计算。截至 2019 年的世界石油价格历史数据是从经合组织经济展望第 108 期(2020 年 12 月)短期更新中获得的布伦特原油价格。针对 2020 年,使用了 2020 年日均现货价格。而剩余展望期内,预测使用的参考石油价格假定遵循世界银行平均油价的增长率,也就是假设油价从 2020 年的 43 美元/桶上升到 2030 年的 74 美元/桶(名义价格)和

65、62 美元/桶(实际价格)。1.2.6 政策考虑政策在农业、生物燃料和渔业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政策改革往往会改变市场结构。本展望假设现行政策将在整个展望期内保持不变,并将其作为未来政策评估和分析的基础。英国于 2020 年 1 月 31 日正式退出欧盟。2020 年 12 月,英国与欧盟缔结了欧盟-英国贸易与合作协定,并从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该协定规定了双方货物和服务贸易方面的优惠安排。因此,在本展望中,英国数据与欧盟数据分开介绍,但技术上假设英国与欧盟保持稳定的免税/免配额贸易关系。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于 2019 年 5 月正式生效,协定下的贸易自 2021 年 1月 1

66、 日开始。该协定有效地将 55 个国家整合成一个单一市场。截至 2021 年 1 月,这些国家总人口逾 13 亿,GDP 达到 3.4 万亿美元。该协定预计将在未来 510 年时间内,逐步废除 90%的税目,非最不发达国家在 5 年内完成,最不发达国家在10 年内完成。不过具体的关税减让计划还未最终确定。因此,本展望不考虑该协定签署国之间的关税减免情况。尽管非关税壁垒与薄弱的交通运输环节可能会限制潜在市场的整合,本展望仍预测非洲区域的市场效率会得到提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东盟十个国家与亚太五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于 2020 年 11 月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截至 20

67、20 年,15个成员国占全球人口的 30%(22 亿人)以及全球 GDP 的 30%(26.2 万亿美元)。该协定旨在降低贸易壁垒,确保改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由于该协定仍未获得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25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正式批准,在此次预测中不计入考虑。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国家(即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签署的贸易协定的批准尚未通过,因此本次预测也暂不考虑该协定的潜在影响。针对当前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的潜在影响,如中美贸易局势等,不做具体的假设。本展望假设控制疫情的各项限制性措施为非永久性措施,假设在 2021 年经

68、济复苏时这些措施会解除。1.3 消费本展望对用作食品、动物饲料、生物燃料原料和其他工业用途的主要作物商品(谷物、油籽、块根和块茎、豆类、甘蔗和甜菜、棕榈油和棉花)与畜产品(肉、奶、蛋、鱼)使用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未来粮食需求受人口数量和人口特征变动、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粮食价格的直接影响。本展望假设粮食需求另外还受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消费模式变化的影响,如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消费者对健康和可持续性问题的日益关注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消费者规模、消费者所需粮食的构成及其购买能力。同时,预测未来消费者需求时,还考虑了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如财政措施和边境措施)以及对消费模式

69、的影响(如食品标志、法规)。综合来看,这些因素将决定未来 10 年粮食需求的水平和结构。农产品的非食品用途需求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饲料的需求主要有两大驱动力。首先是对畜产品的总体需求,这决定了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水平。其次是生产系统的结构和效率,这决定了生产特定量畜产品和养殖水产品所需的饲料数量。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主要用于生物燃料生产以及化工投入品)受整体经济情势、监管政策、技术变革等因素的影响。例如,生物燃料的需求极易受政策变化与运输燃料需求的影响,而运输燃料需求又取决于原油价格。在疫情带来经济收缩之后,本展望假设自 2021 年起会出现大范围的经济复苏。然而,预计 2030 年的人均收

70、入仍低于疫情前对 2030 年的预测值。这可能会影响未来 10 年低收入家庭的需求、食品摄入量以及膳食结构。同时,因疫情原因,相较餐饮服务,人们更倾向于自己下厨。预计随着经济复苏和管控措施的解除,人们将继续正常外出就餐。然而,疫情的发展为本次预测的宏观经济假设带来不确定性(第 1.2 节)。虽然本展望假定 2021 年起会出现大范围的经济复苏,但实际复苏速度主要由各国疫情控制政策是否成功(例如疫苗接种)以及政策是否有效支持企业和消费者需求的恢复决定。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26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1.3.1 农产品需求结构调整

71、预测农产品需求包括食品用和非食品用两种用途。对于绝大多数农产品而言,全球粮食需求是其总体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非食品用途,尤其是作为饲料和燃料,也是某些商品的重要用途,并且其需求量在过去 10 年的增长速度高于粮食需求。未来 10 年,商品各种用途的比例预计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因为预计消费不会出现重大变化。食品仍旧是大米、小麦、豆类、块根和块茎、糖类以及所有畜产品的首要用途。饲料仍将是粗粮和油籽的主要用途(图 1.5)。02004006008001 0001 2001 400200000

72、0000001820202030?106 t图 1.5 主要商品的全球消费注:油籽压榨未作报告,因为“植物油”和“蛋白质餐”的使用量包含在总量中;乳制品是指以乳固体当量单位表示的所有乳制品;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糖料是指甘蔗和甜菜,以糖当量计。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qf6c1v。谷物

73、作为饲料使用的增长速度仍将超过其作为食品使用的增长。在未来 10 年,随着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谷物在饲料方面的使用预计将每年增长1.2%,而其在食品方面的使用预计将每年增长 1%。与之相反,鉴于当前生物燃料政策的发展以及某些区域燃料使用的下降,使用农作物的生物燃料生产增长减缓。因此,未来 10 年里,谷物在生物燃料方面的使用预计将下跌(每年跌落 0.4%),而生物燃料的使用在谷物、油籽、糖类总使用量中的份额将持平或下滑(第 1.3.7 节)。1.3.2 农业需求增长放缓且主要由人口增长推动未来 10 年,全球农产品需求(包括非食品用途)预计每年增长 1.2%,相较过去 10 年的

74、增长速度(每年 2.2%)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的放缓(其中中国农产品的需求增长仅为每年 0.8%,过去 10 年为每年2.7%),以及全球生物燃料需求的下降(图 1.6)。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27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预计谷物和鱼类的全球需求增长速度仅为过去 10 年的一半,植物油的需求增长速度仅为过去 10 年的 1/3。在过去 10 年中,因为生物燃料政策的刺激,植物油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商品。在未来 10 年,由于美国和欧盟两大主力市场生物柴油消费停滞或下降(第 1.3.7 节),植物油需求

75、增长将受到限制。同时,植物油的粮食需求增长预计也会放慢,因为高收入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如中国,逐渐接近饱和状态。考虑到大部分商品的人均需求增长有限,未来 10 年里,人口增长将是整体需求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大部分新增需求都将来源于人口增长较多的区域,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近东和北非。唯一的例外是乳制品,乳制品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印度新鲜乳制品人均消费的增长。-020202202022020220202202022020212030?%?图 1.6 主要商品

76、需求的年增长率注:人口增长部分的计算是假设人均需求保持在该 10 年之前一年的水平上不变。增长率涉及总需求(食品、饲料和其他用途)。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p2v6mg。1.3.3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是大部分粮食需求增长的来源未来 10 年,受人口和人均收入增长的推动,全球粮食需求预计将每年增长1.3%。大部分粮食新增需求来源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多种商品的粮食消费达到

77、饱和水平,因此粮食需求增长会受到限制。世界人口预计将从 20182020 年平均 77 亿人增长到 2030 年的 85 亿人。其中2/3 的增长将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近东和北非(第 1.2 节)。由于人口的显著增长,这些国家/区域的新增粮食需求将构成全球新增需求的一大部分,尤其是谷物(占新增需求的 2/3)和其他主食(如块根和块茎、豆类等)。人口增长同时还会刺激撒哈拉以南非洲、近东和北非的糖类需求,预计构成未来 10 年新增需求的35%(图 1.7)。粮食需求还受到人均收入的影响。在本展望的宏观经济假设中,未来 10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28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

78、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年中国的人均 GDP 增长为每年 5.3%,印度为每年 5.8%,东南亚为每年 4.1%(第1.2 节)。随着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国依然是鱼类和肉类等若干商品需求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未来 10 年,中国新增的鱼类和肉类需求分别占全球新增需求的 43%和 33%。印度的收入增长将拉动新鲜乳制品和植物油的需求增长(其新鲜乳制品需求占全球新增需求的 50%)。在印度和东南亚,收入增长还会刺激糖类的需求;特别是城市里对富含糖的甜食与软饮料的大量需求会带来糖类需求增长。应该注意的是,本展望中所列的消费数字为粮食供应的估计数,而非实际消费。供人

79、食用的粮食供应量比实际消费数量会更高,因为供应给消费者的粮食可能在供应链上丢失或被浪费,尤其是乳制品、水果、蔬菜等易腐食品。粮农组织预测全球约 14%的粮食在进入零售环节之前就已经损失。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粮食被浪费掉,2019 年该数字为 17%(粮农组织,20211)a。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第 12.3 项内容,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将改善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缓解环境压力。1.3.4 未来 10 年膳食模式有限趋同由于各国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预测不同,并且膳食和营养文化偏好各异,未来各国将继续形成不同的消费模式。到 2030 年,不同商品的人均供应量以及总热量和蛋白供应量仍将存在巨大差异。a

80、 粮农组织将食物损失和浪费定义为食物供应链中食物数量或质量的下降。0204060800202202022020220202202022020212030?106 t图 1.7 各区域对食物需求增长的贡献,20112020 年和 20212030 年注:每一栏显示的都是以 10 年为周期全球食品食用需求的增长。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

81、.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9fgyvb。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29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在全球范围内,整体粮食供应量在展望期内将增长 4%,到 2030 年人均达到3 025 kcal/d;新增热量的 60%来自脂肪和主食(图 1.8)。目前,预计未来 10 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是脂肪,为 10%,这说明要推动向更加健康的膳食结构转变,还需更多努力(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脂肪消费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加工食品

82、和方便食品消费的增长,以及外出就餐趋势的加强。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以及疫情带来的收入锐减和粮食价格通胀,都造成了脂肪消费的增长。主食仍然是各种收入群体的最主要的粮食商品。然而,考虑到全球膳食结构不断向脂肪、糖类、动物产品和其他粮食倾斜,主食在所有收入群体的“食物篮”中的份额都将下降。在高收入国家,未来 10 年的人均粮食供应量不会大幅度增长(图 1.8)。在这些国家,各类粮食的人均供应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而且人口老龄化以及久坐的生活方式限制了人们对热量的需求。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则进一步推动水果、蔬菜等高价值粮食、动物产品取代主食和甜味剂(插文 1.1)。预

83、计甜味剂的人均消费会下跌,反映出越来越多消费者对糖类摄入过量有损健康感到担忧。过去 10 年,部分国家(例如法国、英国、挪威)已采取措施,劝阻消费者食用高热量甜味剂,预计这些措施在展望期内会继续施行,并且能减少此类产品的需求。到 2030 年,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粮食供应量预计将增长 4.5%(图 1.8)。由于其中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将出现高收入增长以及对肉类的强烈偏好,32%的 0 500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3 5004 0002000001820202030?kcal/

84、d图 1.8 按国别收入组分类的主要食物人均供应量(卡路里当量)注:以上预测数值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食物平衡表数据中的历史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综合本展望数据库计算得出,对于本展望未涵盖的产品则在该基础上根据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基线中的 38 个国家和 11 个区域总量根据 2018 年各自的人均收入分为 4 个收入组。采用的标准为低收入:1 550 美元;中等偏下收入:3 895 美元;中等偏上收入:13 000 美元。主食包括谷物、块根和块茎、豆类。动物产品包括肉、乳制品(不包括黄油)、蛋和鱼。脂肪包括黄油和植物油。甜味剂包括糖类和高果糖浆。其他种类包括水果、蔬菜和其他农作物和动物产品。资

85、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食物平衡表数据库,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FBS;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sf1tc7。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30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新增热量将由动物产品提供,19%来自脂肪。未来 10 年,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人均粮食供应量预计将增长约 8%(202k

86、cal/d),是所有收入群体中增长最快的。主食和脂肪将占增长的一半以上。由于印度人均乳制品消费的增加,预计动物产品的人均消费也将增高(第 1.3.5 节)。在低收入国家,预计未来 10 年的人均粮食供应量将增加 3.7%(89 kcal/d);其中甜味剂和主食分别占据了新增热量的 33%和 31%(图 1.8)。低收入国家日常膳食依然以主食为主,到 2030 年,主食将继续提供 70%的每日热量。人均甜味剂消费将出现强力增长(26%);但由于基础消费量较低,到 2030 年,低收入国家的甜味剂消费水平仍低于中高收入的国家。同时,因为疫情带来的收入限制,动物产品和其他高价值粮食(例如水果和蔬菜)

87、的消费依然有限。由于这些粮食的成本较高,中等偏下收入和低收入国家的消费者膳食结构的多样性仅有小幅度提升。插文 1.1 果蔬菜消费的决定因素联合国宣布 2021 年为国际果蔬年,旨在提高人们对果蔬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的认识,强调其对膳食多样性、膳食平衡和健康膳食的重要性,并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水果、蔬菜是健康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日食用足量的果蔬能预防重大疾病。2017 年,全球约有 390 万人死于未食用足量果蔬。胃肠道癌造成的死亡病例中预计有 14%是因没有摄入足够果蔬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病例中约有 11%,中风死亡病例中约有 9%。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至少食用 400 g

88、水果蔬菜(或 5 份),以充分获取其健康和营养价值。然而,据当前数据估计,全球果蔬摄入量仅为最低建议量的 2/3。那么,为什么人们不吃足够的水果蔬菜呢?影响果蔬消费的因素有很多,供应量就是其中之一。水果和蔬菜的供应量是造成各区域间果蔬消费差距的关键因素。根据人均果蔬供应量的预测数据,对水果、蔬菜和本展望涉及的其他商品的重要性进行了对比。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显示,20162018 年全球人均果蔬供应量为 580 g/d(193 kcal/d),果蔬在总热量供应中占 6.6%(图 1.9)。近东与北非以及亚洲的果蔬供应量最高,人均分别为 228 kcal/d 和 208 kcal/d。在亚洲区域,中

89、国的人均果蔬供应量非常高(347 kcal/d),印度则较低(132 kcal/d),绝大部分热量由块根、块茎和豆类提供。北美和欧洲的人均果蔬供应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近,分别为 192 kcal/d 和 187 kcal/d。然而,区域的平均数掩盖了各国间巨大差距的事实。例如,在欧洲,南欧国家的蔬菜,尤其水果的供应量更高,而中欧和东欧国家供应量更高的是谷物和马铃薯。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均水果,尤其蔬菜的供应量较低。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均果蔬供应量特别低,20162018 年间仅为 124kcal/d;该区域大部分热量由谷物和豆类提供。这主要反映了当地生产方面的限制(如较低的生

90、产力、未开展适当的病虫害防治等)以及储存和包装设施的缺乏。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31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除供应量以外,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果蔬消费,造成各国间的消费差距。消费者偏好以及多种社会经济因素(例如收入、教育水平、性别、家庭构成等)都对果蔬消费产生重要影响。更高的收入通常会提高果蔬的消费。在膳食结构中果蔬相对较贵,因此很多较为贫困的家庭会将钱花在更便宜的、高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主食,这样每卡路里的成本会更低。针对经合组织成员国和欧盟成员国的研究显示,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更有可能达到每日果蔬摄入建议量,与中等或低等教育背景的人群相

91、比,他们的膳食结构也更为健康。同时,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有可能达到每天食用 5 份果蔬的标准。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 11 个国家的研究发现,由女性持家的家庭比由男性持家的家庭在果蔬产品上花费更多。然而,随着 20 世纪更多的女性加入劳动大军,女性处理家务的时间减少了。全职工作的母亲在为全家人买菜做饭上耗费的时间少了,水果蔬菜的消费也普遍减少。鉴于果蔬对健康营养的重要性,若干国家已出台执行各种政策以推动果蔬的消费,包括学校政策或对小孩有影响的其他环境政策(如在学校食堂内加大果蔬供应)以及为低收入家庭降低健康相关成本的政策(如果蔬补贴)。另外,提升果蔬消费的另一关键点是,通过投资努力提高果蔬的产量和生

92、产效率,减少供应链上的损失和浪费。注:一个国家生产的食品总量加上进口总量,并根据参考期开始以来可能发生的库存变化进行调整,即为该期间的可用供应量。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03),(Placzek,20214),(经合组织,20195)。1.3.5 低收入国家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间动物蛋白消费差距加大高收入国家:接近饱和水平,人们对健康和可持续性的考虑限制了动物蛋白消费的增长在高收入国家,动物蛋白(即肉类、鱼类、奶和蛋)的人均供应量未来 10 年预计将缓慢增长(+1.8 g/d 或 3%)。另外,重视健康和环境问题的消费者们会逐渐以禽肉和乳制品替代红肉。高收入国家的消费者们会日益关注生产过程,

93、这意味着本地产品和有机认证产品消费会增加。00?%?kcal/d图 1.9 20162018 年部分区域人均果蔬供应量注:蔬菜不包括根茎、块茎和豆类。NENA 代表近东和北非地区,定义见第 2 章。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食物平衡表,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FBS;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

94、.link/c1mful。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32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未来 10 年,高收入国家新增的禽肉供应量将占据新增动物蛋白供应量的一半以上。消费者将禽肉视为比牛肉和猪肉更为健康和环保的产品,因此禽肉需求会稳步增加。同时,由于禽肉价格比其他肉种便宜,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禽肉需求也会增长。相较而言,牛肉、猪肉、羊肉消费水平预计将保持稳定。多种因素导致高收入国家的牛肉需求降低,包括大家对养牛业带来的气候影响的担忧以及各国政府的膳食推荐,部分国家建议限制每周的红肉摄入量(经合组织,20216)。绝大部分较人均牛肉消费较高的国

95、家和区域(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未来人均牛肉消费将下降。欧盟的人均猪肉消费以及澳大利亚的人均猪肉和羊肉消费预计也将跌落,因为消费者会转向更便宜、更健康的选择(主要是禽肉)(图 1.10)。未来 10 年,人均乳制品供应量将继续上升(+0.7 g/d)。在高收入国家,加工乳制品(包括奶酪)的消费,预计将占据新增乳蛋白供应量的约 2/3。由于对健康和环境问题的顾虑、对动物福祉的日益重视以及关于食用动物的伦理思考,高收入国家的素食主义者、绝对素食主义者和弹性素食者数量不断增多,尤其是在年轻消费者当中。当前素食主义者的比例仍比较低,如在美国有 5%的人自称为素食主义者,在德国有 6%(Hryno

96、wski,20197)(Heinrich-Bll-Stiftung,20218)。然而,如果以上区域越来越多的人采用这种生活方式,则可能会对全球市场造成影响。从动物蛋白向其他蛋白的消费转变尤其将影响肉类和奶类市场。为应对这种新兴趋势,食品工业利用植物蛋白(如大豆、豌豆)、新动物资源(如昆007080200001820202030?g/d图 1.10 部分高收入国家的人均动物蛋白质供应量注:以上预测数值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食物平衡表数据中的历史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综合本展望数据库计算得出,对于本展望未涵盖的

97、产品则在该基础上根据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食物平衡表,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FBS;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c0s298。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33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虫)和生物科技创新(如人造肉或真菌蛋白),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

98、和食品成分(McKinsey,20199)。然而,在全球范围内,这种趋势将被中等收入国家日益增长的动物蛋白需求所抵消。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增长推动动物蛋白消费在中等收入国家,未来 10 年的人均动物蛋白供应量预计将增长 11%(+2.8 g/d),到 2030 年,动物蛋白供应量将在总蛋白供应量中占据更多的份额。不过,根据不同的膳食偏好,各国各区域的收入增长将带来不同动物产品的需求增长。在中国和东南亚,未来 10 年新增人均动物蛋白供应量预计大部分来自肉类和鱼类(分别增长 3.7 g/d 和 1.4 g/d)。在中国,肉类消费的增长主要由猪肉和禽肉拉动,而在东南亚,则完全由禽肉带动。东南亚的

99、人均动物蛋白供应量增长高达 10%,但其动物蛋白在整个蛋白供应量中的占比仍旧非常低,预计 2030 年为 12%(图 1.11)。在印度,乳制品是膳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未来 10 年,乳制品将占据新增动物蛋白供应量的 88%(+3 g/d)。由于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印度的收入增长不会带来更高的肉类消费,预计至少 1/4 的人口会是素食主义者。未来 10 年,动物蛋白在总蛋白供应量中的占比将从 24%增长至 26%(图 1.11)。然而,到 2030 年,大部分蛋白依然来自于农作物,尤其豆类。拉拉丁美洲的人均动物蛋白消费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因此预计不会出现明显增长;该区域动物蛋白占到总蛋白

100、供应量的 50%左右(图 1.11)。未来 10 年,人均乳制品、禽肉、猪肉消费预计将继续增加,而人均牛肉消费预计将下降,因为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购更便宜的替代产品(禽肉、其次猪肉)。00055404550200820030200820030200820030200820030200820030?%?g/d图 1.11 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区域的人均动物蛋白质供应量注:以上预测数值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食物平衡表数据中的历史时间序列的基

101、础上综合本展望数据库计算得出,对于本展望未涵盖的产品则在该基础上根据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东南亚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和越南。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食物平衡表,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FBS;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le03h6。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34经合

102、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低收入国家:缓慢的收入增长阻碍动物蛋白消费的增长低收入国家的人均动物蛋白供应量较低,20182020 年间平均为 13.8 g/d。在未来 10 年内,该数值也不会有显著增长(+0.2 g/d)。增长停滞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导致收入增长缓慢,部分区域还受到供应链问题(如缺少冷链基础设施)的限制,其他区域则受限于对非动物蛋白的膳食偏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未来 10 年人均动物蛋白供应量甚至还将轻微下跌,到 2030 年下落至 10.6 g/d(图 1.11)。最大跌幅出现在鱼类,因为人口增长的速度预计将超过鱼类供应的增长速

103、度。未来 10 年里,动物蛋白消费的这些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拉大低收入国家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在动物蛋白消费方面的差距。低收入与高收入国家的差距预计将增加 3%,人均达到 48 g/d;而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将增加 17%,达到18.5 g/d。相比之下,预计高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间的人均动物蛋白消费差距将跌落4%,2030 年人均达到 30 g/d。1.3.6 饲料用途:效率提升与使用集约化当前全球膳食消费模式正在向动物产品倾斜,因此,越来越多作物和其他农产品用作饲料。20182020 年,约有 17 亿 t 谷物、蛋白质餐和各种加工副产品(如谷糠)用作动物饲料a。该数量预计在未来 10 年将

104、增加 14%,于 2030 年达到 20 亿 t。玉米和蛋白质餐依然是最常见的饲料商品,到 2030 年将在所有饲料中占 60%以上(图 1.12)。未来 10 年,玉米和蛋白质餐的饲料需求预计将分别每年增长1.4%和 1.2%。与过去 10 年相比,蛋白质餐的需求增长速度将大幅减缓(20112020 年间每年增长 3.8%),这主要因为包括中国、欧盟在内的蛋白质餐消费大国和a 饲料用途包括商业饲料用途和直接用于饲养的作物。00500600700800900?20182020?2030?(a)?00500600700800?20182020?2030

105、?(b)?106 t106 t图 1.12 饲料需求注:东南亚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和越南。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xugj6y。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35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区域在努力降低饲料中蛋白质餐的占比。中国从 2016 年起推行粮食市场自由化,导致饲料粮

106、价格下跌,造成对玉米饲料的偏好(相比蛋白质餐而言)。截至 2030 年,主要饲料消费者(即中国、美国和欧盟)仍然占据总饲料需求的半壁江山。不过,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饲料需求在未来 10 年会随着畜牧业的扩张呈现强劲增长(图 1.12)。约 30%的新增饲料需求将来源于中国,其需求预计在展望期内每年增长 1%。由于中国畜牧业生产发展减缓,以及管理措施优化和动物遗传学进步带来饲喂效率的提升,中国的饲料需求增长较过去 10 年(增速每年 3.8%)有所下滑。本展望假设:自 2020 年非洲猪瘟导致的猪群重建之后,畜产品每单位的平均饲料用量不会发生重大改变。庭院式生产逐步发展为大型现代化设施生产,可

107、能增加复合饲料的使用;然而这些设施的饲喂效率比第一代饲料设施更高,因此每单位产出的饲料用量会降低。本展望假设这两种趋势会相互抵消。由于牛肉和猪肉的饲喂效率提升,美国的饲料需求增长预计会缓慢(每年0.6%)。未来 10 年,欧盟的饲料需求预计会略微下降(2030 年较 20182020 年下降300 万 t),主因是蛋白质餐需求的下降(每年下滑 0.6%)。欧盟的这一数字反应了猪群和其他牲畜群的减少与饲喂效率的提升。不过,欧盟家禽产业的发展将在未来 10年继续支撑其饲料需求。欧盟部分国家畜牧业生产系统规模不断扩大,模式也愈发多样化(如有机、草场、非转基因等系统),会造成蛋白质餐需求的下降,并刺激

108、本地生产的和/或不含转基因饲料的需求,包括豆类和其他豆科植物(欧共体,202010)。巴西饲料需求预计会与畜牧业生产同步增长,未来 10 年每年增长率达到 1.3%。东南亚的饲料需求增长较快,每年增长 2.2%;未来 10 年该区域的新增饲料需求达到全世界新增需求的 10%。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是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需求快速增长(分别为每年 2.8%和 2.4%),因为两国的家禽生产快速发展,并且猪肉生产预计将从非洲猪瘟的影响中恢复过来。得益于奶生产的强劲发展势头以及饲料的集约使用,印度预计未来 10 年饲料需求增长将达到每年 2.4%。印度和东南亚逐渐向以复合饲料为基础的集约化畜牧生产转型,未来

109、 10 年蛋白质餐需求预计每年将分别增长 3%和 2.5%。1.3.7 亚洲中等收入国家推动生物燃料需求增长自 21 世纪初以来,生物燃料需求量随政策实施显著增加,政策着眼于 3 项目标:支持各国落实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承诺;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创造新需求以支持国内原料作物生产者。尽管未来 10 年这些驱动因素将持续存在,但全球生物燃料需求预计增长迟缓。疫情后原油价格预计将逐渐恢复,在此背景下,未来 10 年生物燃料需求预计将每年增长 0.5%,远低于过去 10 年的增长速度(每年 4%)。绝大部分新增需求来源于中等收入国家,主要动力是混合率的提升;而在高收入国家,运输燃料需求下降和政策激

110、励减少限制了需求的增长。因此,未来 10 年全球原料作物需求的增长预计将放缓。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36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燃料乙醇消费在未来 10 年预计将增加 5%;其中印度在新增消费中占比超过60%(图 1.13)。到 2030 年,随着印度国内以甘蔗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快速发展,其燃料乙醇混合率预计将达到 8%。然而,本展望预测由于原料(主要是糖蜜)供应的限制,2030 年其混合率依然低于政府规定的 E20 目标。巴西的燃料乙醇消费会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低于过去 10 年),主要原因为高混合率和燃料消费的增长。巴西出

111、台了“国家生物燃料政策”(RenovaBio),旨在 2028 年之前减少 10%的燃料排放,因此未来 10 年巴西的燃料乙醇消费预计将增长 5%。由于燃料乙醇消费的增加,生物燃料生产中蔗糖的使用也会增加(+9%);未来 10 年间,总蔗糖使用中生物燃料用途的占比维持在 22%左右。同时,在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未来 10 年燃料乙醇主要原料糖蜜在生物燃料中的使用预计也将增加(+23%);到 2030 年,糖蜜在生物燃料领域的使用量在总消费量中将达到 50%(图 1.14)。中中国和美国的燃料乙醇消费增长将受限(图 1.13)。在中国,乙醇消费将随着燃料消费的增多而增加;然而增长速度与过去 10

112、 年相比显著下降。预计中国政府不会按照其 2017 年的提案在全国范围执行 E10 规定,因为该计划需要玉米库存的支持,而中国的玉米库存自 2017 年开始持续减少。因此,本展望假设在展望期间,中国的混合率将比计划值低 2%。在美国,汽油使用的减少以及 10%的燃料乙醇混合墙将导致未来 10 年燃料乙醇消费缩水 3%(160 万 L)。然而,美国推动混合率的提升会带来燃料乙醇用量的增加。玉米在中国和美国都是燃料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料,而玉米的生物燃料用途预计将在未来 10 年下跌(3%),生物燃料用途在玉米总使用中所占比例将从 20182020 年的 15.8%降至 2030 年的 13.7%(图

113、 1.14)。-50554020082010?20182020?20182020?2030?20082010?20182020?20182020?2030?109 L图 1.13 主要区域生物燃料消费的变化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3cr4ow。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37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未来 10

114、 年,生物柴油消费预计将增长 7%;新增消费中印度尼西亚独占 2/3(图 1.13)。本展望假设印度尼西亚政府将于 2020 年成功施行其 B30 计划。假设混合率在展望期内固定在 30%,这样生物柴油需求将随着运输燃料消费增长而增长。然而,在美国和欧盟,未来 10 年柴油使用量的下降将限制生物柴油消费的增长。在欧盟,生物柴油消费还将受到可再生能源指令的影响。可再生能源指令限制了碳捕获生态系统中(如森林、湿地、泥炭地)生物燃料原料(主要是棕榈油)的使用。因此,未来 10 年间,预计欧盟的生物柴油消费将下降约 200 万 L。基于生物柴油消费的预测发展,未来 10 年植物油在生物燃料中的使用预计

115、将增长5%;然而,其在植物油总用途中的比例将从 20182020 年的 15%下降至 2030 年的 13.5%(图 1.14)。0020001820202030?%201820202030图 1.14 生物燃料用途在总使用量中的比例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3xnpfr。未来 10 年,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的支持政策将

116、进一步限制生物燃料消费的增长。尤其在美国和欧盟等高收入经济体与中国,环保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国家政策也鼎力支持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国际能源署,202011)。1.4 生产1.4.1 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带动全球生产增长本展望对主要畜产品肉类(牛肉、猪肉、羊肉、禽肉)、奶类(黄油、奶酪、新鲜乳制品、脱脂与全脂奶粉、鱼类(捕捞渔业和水产养殖)和作物商品(谷物、油籽、块根和块茎、豆类、甘蔗和甜菜、棕榈油和棉花)生产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本展望预测将不同部门和不同区域的农业产量增长按其主要决定因素进行分类,即作物单产增长、复种指数增加(集约化)、耕地面积扩大、单位牲畜产量增加、畜群扩大等。1 农业与

117、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38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未来 10 年,全球农业产量a预计每年增长 1.4%,增速低于过去 10 年的产量增长(每年 1.7%)。此次预测的基础假设是:到 2021 年,为防止 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蔓延而采取的扩大社交距离措施大都得以解除。假设从此之后各国不再限制人们的出行。这种限制措施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供应,增加了部分国家的生产成本(国际劳工组织,202012),假设各国不再执行严格防疫措施,此类措施对所有劳动密集型农业活动造成强烈的负面影响。预测农业产量的增长主要发生在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中。这些区域为

118、提高生产率进行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研发,获得更多的农业投入品,提升管理能力,从而推动产量的增长。增长的另外一个驱动因素为调动生产资源(土地、灌溉水资源等)的投资。同时,由于环境政策的限制,北美、欧洲的西欧区域、中亚区域的产量增长预计较为缓慢(图 1.15)。1.4.2 生产率提升推动作物增产未来 10 年,全球农作物产量预计总增长 18%b。新增产量主要来源于亚太区域(61%),主要因为中国与印度的发展(分别为 30%和 16%)。拉丁美洲占据新增产a 以下农业产量是指农作物、畜产品和鱼类产品产量。b 该数字是指展望中涵盖的农作物产品净值的增长,其中净值以 10 亿美元表示,以 2014201

119、6 年不变价格 计。051015202530 0 200 400 600 8001 0001 2001 40020030203020302030203020302030?%109 USD?20182020?2030?20020200202002020182020图 1.15 全球农业生产变化注:以上预测数值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食物平衡表数据中的历史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综合本展望数据库计算得出,其他产品则根据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净产值使用内部种子和饲料用量的预测值,按 20142016 年美元不变价格计量。资

120、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农业生产总值数据库,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QV;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o1zqn5。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39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量的 10%,而欧洲和中亚总共占 9%。近东和北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区域的占比均为

121、 5%左右。图 1.16 展示了各区域的预计产量增长、种植密度以及本展望中各种农作物的总耕地面积。单产到 2030 年,全球作物产量增长的 88%将得益于单产增加。由于各国农业气候条件和生产技术不同,预测各国农产品增长率也各不相同。总体上,假设因生产技术的发展,单产差距在不停变小。印度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使用更适应本地条件的种子,并优化农作物管理,预计其重要作物的单产将增加。本展望假设,在高收入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单产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栽培品种的改良以及精细农业技术的应用,精细农业技术可优化水、肥料和农用化学品的使用(粮农组织,202013)(图 1.17)。然而,预计高收入国家的单产增长速度较

122、慢,因为这些国家的单产水平已经很高,且产量增长受到环境和食品安全政策的限制。气候变化也会影响未来 10 年单产增长的情况,会阻碍某些区域的单产增长,同时推动其他区域的增长。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单产增长预计主要得益于改良种子以及化肥和农药更广泛的使用、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农民培训等推广服务(图 1.17)。该区域的预期单产增长主要取决于是否会继续和扩大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政府支持计划,以及是否继续对储存和运输基础设施进行公共和私人投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场损失。-0040005020030?%?2030?20112020202

123、2020220202202022020212030106 ha图 1.16 农作物产量增长的区域分布注:图中显示将总产量增长(20112020 年和 20212030 年)分解为由扩大用地面积、种植多季作物实现集约化、增加单产带来的增长。涵盖的农作物包括棉花、玉米、其他粗粮、其他油籽、豆类、水稻、块根和块茎、大豆、甜菜、甘蔗、小麦和棕榈油。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

124、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klq5s2。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40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作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产量预测的基础,假设该区域会出现支持该产量增长的公共开支和私人投资。任何干扰上述假设的情况,如疫情继续蔓延而相关投资进入农业以外的其他领域(如卫生基础设施),本币贬值造成非洲国家财政空间恶化,借贷成本增加和税收减少等(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202014),都可能会对农业的公共开支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预测产量。插文 1.2 中讨论了非洲农业生产力增长的潜力。0050

125、06007008009001 000?kg/ha图 1.17 20212030 年部分农作物及国家预测单产增长情况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d41q3x。插文 1.2 公共开支与非洲农业生产力增长潜力农业方面的公共开支是农业转型、扶贫、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持。公共资源有限并且在经济上非常依赖农业部门的国家,必须增加农业方面的公共支出以提升农业生产率。非洲联盟的成员国都充分认识到增加农业公共开支的

126、重要性,在2003 马普托宣言中一致同意至少将公共开支(即国家预算和私人资金)的 10%拨给农业部门,并且在 2014 年的马拉博宣言中表示将延续这一承诺。然而,粮农组织非洲农业政策监测和分析(MAFAP)项目对部分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与非洲农业发展综合方案(CAADP)相关的开支趋势进行了调研,发现 20042018 年间,所研究国家在农业方面的公共开支平均仅占 6%左右,远低于 10%的目标。只有马拉维在所有年份都遵守了马普托和马拉博宣言设定的目标,马里也在部分年份达成此目标(图 1.18)。另外,研究中的大部分国家近些年对农业的公共开支还在下跌。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各国财政空间收紧无法

127、维持日益增长的农业开支,需要顾虑其他优先发展的事项,且较低的预算执行率让实际的农业开支比预算预期开支更低(20042018 年,约 1/5 的总农业预算没有使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农业资金严重依赖捐助者捐款。20042018 年,上述研究国家平均 36%的农业开支来源于捐款,但平均仅有 60%的捐助资金得以利用。捐助者资助项目通常为大型的资本投资,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41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且需要得到法律批准、制定采购和管理的规则与计划,如此种种导致项目变现更为复杂。在上述研究国家,农业的公共开支主要包括向农业生产者的转移

128、支付(即可变投入品补贴、资本补贴和其他农业服务)以及向消费者的转移支付(即粮食援助、现金发放、学校餐计划)(图 1.19)。在 20042018 年间,这两种类型的开支平均占这些国家粮食和农业总开支的 30%以上。研究与知识传播(包括知识扩充、技术协助、技术培训等)方便的开支居第二位,平均占粮食和农业总开支的0246810121416?%20042008?2009-2011?20122014?20152018?10%?图 1.18 实际农业公共支出占预算总额的比例注:此处农业支出总和是最接近非洲农业发展综合计划(CAADP)的定义,对应非洲农业政策监测和分析(MAFAP)跟踪的农业特定支出,不

129、包括向食品消费者的转移(如现金转移和食品援助)。资料来源:Pernechele,V.,Fontes,F.,Baborska,R.,Nkuingoua,J.,Pan,X.&Tuyishime,C.(2021).Public expenditure on food and agriculture:trends and challenges in Sub-Saharan Africa。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bcu28x。007080902006200720082009200016201

130、72018?/%?图 1.19 各国食品和农业支出占总支出比重的变化趋势,按年均变化计算资料来源:Pernechele,V.,Fontes,F.,Baborska,R.,Nkuingoua,J.,Pan,X.&Tuyishime,C.(2021).Public expenditure on food and agriculture:trends and challenges in Sub-Saharan Africa。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plng8e。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42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131、年复种指数到 2030 年,全球作物产量增长的 7%将得益于复种指数的增加。复种指数对提升土地生产率起着重要作用(Ray 和 Foley,201315)a。如图 1.6 显示,复种指数的提升主要源自多熟作物和新作物品种的应用以及通过技术改进(如确保可在旱季进行耕种的灌溉系统)延长生长季节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在巴西和阿根廷,大豆玉米双季种植和大豆小麦的双季种植能将土地生产率最大化。在亚洲国家,复种指数的提升主要靠水稻与谷物、豆类、蔬菜等第二作物的双季种植实现。由于其农业生态条件,北美和欧洲复种指数的提升依然有限。耕地面积未来 10 年全球作物产量增长的 6%将得益于耕地面积扩大。随着生产系统的集约

132、化,相较单产和复种指数,未来 10 年耕地面积扩大的重要性不断降低。未来 10 年,全球耕地面积增加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该区域耕地预计将扩大 570a 复种指数是指一年平均收获的次数,以收获面积与耕地的比值计算。18%。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包括支线道路和农田灌溉,20042018 年间在东非和南非国家占总开支的 16%,并且一直在增长。针对粮食和农业系统中其他参与者(如加工者、贸易者或投入品供应商)的开支仍然有限。20042018 年,约 25%的捐助者捐款投入了农业基础设施,如道路和农田灌溉。相较国家支出,捐助者资助项目支出的较低执行率和较高不稳定性造成了此类项目的执行问题。通过分解这些开支

133、,发现对最能提升土地生产率的因素(如研究、知识传播和以灌溉为首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较为滞后。其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和研究项目需要长期的支持,然而几乎每 4 年一次的政权更替导致没有足够时间进行长期计划。而近期知识推广和研发开支的收缩更是令人担忧,因为这是对农业增长和扶贫最为重要的因素。撒撒哈拉以南非洲区域面临的关键挑战在于日益增高的公共农业开支与在农业生产力方面进行高回报投资的巨大花费。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公共债务高筑,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和非洲国家财政空间,捐助资金面临缩水,以及更多资源需要投入到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网之中。就捐款资金而言,较低的执行率以及缓慢的官僚程序导致了捐款资金的不稳定性,也是捐款

134、项目执行的重要瓶颈。这些挑战会阻碍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生产、生产力、商业化的发展前景。考虑到开发新农业用地所需的农业基础设施(如支线道路、农村道路、农田灌溉等)可能缺少足够的公共或私人投资,本展望预测未来 10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耕地扩张会受到限制。同时,本展望预测未来单产增长也会受限,因为单产增长依赖于新品种开发、农民培训和农业推广服务方面的充足投资。注:非洲农业政策监测和分析项目并非监测各国是否达到非洲农业发展综合方案设定的农业公共开支目标的官方工具。在本分析中,非洲农业政策监测和分析项目排除了某些开支类别,以与非洲农业发展综合方案中的开支定义进行对比。然而,非洲农业政策监测和分析项目与非洲

135、农业发展综合方案的最后总数仍有细微差别,这主要因为各国不同的统计方法以及向非洲农业发展综合方案报告其开支的方式各有不同。资料来源:Pernechele,V.,Fontes,F.,Baborska,R.,Nkuingoua,J.,Pan,X.&Tuyishime,C.(2021)。粮食与农业的公共开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趋势与挑战,粮农组织出版物,罗马。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43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万 ha(图 1.20),主要因为该区域大型商业农场继续保持盈利,吸引了大量的新土地开垦投资。在中国,耕地面积预计将增长 150 万

136、 ha,大部分是由牧场转化而来。相比之下,近东和北非等区域新耕地开垦依然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由于缺乏灌溉或灌溉成本过高,该区域的耕地面积预计不会增长。1.4.3 畜牧生产和鱼类生产集中在部分国家在展望期内,全球畜牧生产和鱼类生产预计将增长 14%。与农作物产量增长相似,其绝大部分增长(82%)来源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然而,部分国家/区域仍将继续主导全球畜牧和鱼类生产,即中国、印度、巴西、美国和欧盟。2021 年非洲猪瘟补贴发放之后,亚洲国家的畜牧生产预计将得以恢复,而得益于肉类的供应缺口,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总体说来,未来 10 年畜牧和鱼类总产量预计将增长 17%。亚太区域新增动物产品

137、约一半来自中国。随着巴西出口导向型畜牧业的发展,拉丁美洲的畜牧和鱼类产量预计将增长 15%,占全球产量增长的 38%。撒哈拉以南非洲与近东和北非区域的畜牧和鱼类产量增长预计均达到22%,但因其基数较低,在总产量中的比例保持在 10%左右。未来 10 年,预计奶类和禽肉产量的增长速度最快,分别达到 22%和 17%(图1.21)。在大部分国家,肉类和奶的产量得以增长得益于动物数量的增加以及每头动物每年产量的提升,其中每头动物每年产量提升主要通过更集约化的饲养方式、遗传改良和畜群管理优化来实现。以下章节将分别列出对畜牧业各个部门的预测。-4-3-2-101234-18-12-6061218?%?2

138、0182020?2030?106 ha图 1.20 20182020 年至 2030 年农田变化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ex8wlc。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44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1.4.4 禽肉占全球肉类产量增长的一半以上未来 10 年,由于动物数量的增加和每头动物的产量增加,全球肉类产量预计增长 13%(4 400

139、万 t)a。禽肉产量预计在全球肉类产量增长中占 52%。利用有利的市场条件,禽肉产量将增长 17%(2 300 万 t)。其中中国占禽肉产量总增长的 13%,巴西占 10%,美国占 12%。在欧洲,未来 10 年的产量预计将保持稳定,因为其家禽数量与每只家禽的产量预计不会再增长。假设未来不会发生人畜共患病,预计未来 10 年世界各国,尤其亚洲各国,将从非洲猪瘟中恢复过来,猪肉产量会增长。全球猪肉产量预计将增加约 1 400 万 t,在肉类产量增长中占 33%,而截至 2023 年,猪肉增量的 66%以上将来自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和越南。在其他主要产区,主要是美洲,猪肉产量预计将增长 8%左右,

140、驱动因素是家畜育种的改善和生产系统的集约化。未来 10 年的全球牛肉产量预计仅增长 6%(400 万吨),占肉类产量总增长的9%。增长放缓主要是因为需求增长较弱,因而发展潜力有限,预计美洲区域的相应投资也将减少。因为较高的生产成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的乳牛供应量减少,导致其牛肉产量分别减少 7%(减少 50 万 t)和 14%(仅增加 30 万 t)。未来 10 年,世界最大牛肉产区北美和拉丁美洲将继续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分别占全球牛肉产量的 20%和 32%左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牧场牛肉产量预计在之后 10 年提高 15%,虽然基数较低。最后,绵羊和山羊肉产量预计将增长 16%,即增加 300

141、 万 t,在未来 10 年总肉a 包括更高的屠宰重量、更短的屠宰时间和更高的繁殖率。0204060800200020022004200620082000222024202620282030?106 t/a图 1.21 全球畜产品和鱼类产品产量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ma4q2w。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45经合组织-粮

142、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类产量增长中占 6%。中国产量预计增加 70 万 t。在当地需求拉动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产量显著增长(70 万 t),在全球增量中占 26%。该区域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为牧群的增多,其生产仍广泛采用半游牧体系。新西兰是世界最大的绵羊肉出口国,正在进行牧群重建;澳大利亚则因恶劣的天气条件影响,20172020 年间出现绵羊群减少,导致羊肉供应持续紧张。这两个国家的产量预计将与 20182020 年间产量持平。肉类与奶行业的发展决定了牧场的发展。为适应撒哈拉以南非洲日益增长的反刍动物产量(主要是绵羊和山羊),该区域牧场预计将扩大

143、120 万 ha。北美的畜牧产量增长也将带来牧场的扩张(+322 万 ha),而新牧场主要通过边际农田转化而来(图 1.22)。在亚太区域,因反刍动物生产向以猪肉(从非洲猪瘟恢复之后)和禽肉为主的非反刍动物生产转化,以及反刍动物生产逐渐采用饲料密集型生产系统,牧场面积预计将缩小 1 007 万 ha。1.4.5 奶类将成为畜牧业增长最快的版块未来 10 年,奶类将成为畜牧业增长最快的版块,全球奶产量预计将增长 22%。奶产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奶生产系统优化、动物健康改善、基因改良和饲喂效率提升带来的单产增长,以及产奶动物数量的增加。同时,亚洲国家对新鲜乳制品的消费需求也将极大地支持产量的增长。

144、到 2030 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奶产量预计将占全球奶产量的 30%以上。在这两个国家,奶类产品主要由小农场主们通过牧场系统进行生产;因此产量增长将主要依靠产奶牧群的增加(图 1.23)。然而,两国也将加强牧场的集约化利用,因此牧场面积的扩张将会受限。-1.5-1.0-0.50.00.51.01.5-18-13-8-3271217?%?20182020?2030?106 ha图 1.22 20182020 年至 2030 年牧场变化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

145、-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oud3ns。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46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主要奶出口商(如欧盟、美国、新西兰)的奶产量增长将受到更严格的环境法规限制。欧盟和新西兰的牧群将减少,而美国的牧群将保持稳定,但奶的单产将随着饲喂和草地管理效率的提升而增加。拉丁美洲的奶产量将受到强劲的内部需求的刺激,其产量增长主要依靠单产的强劲增长(未来 10 年增长超过每年 1%)以及产奶牧群的扩张(图 1.23)。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奶产量依赖于小反刍动物,这也意味着奶单产较低。因此,即便撒哈拉

146、以南非洲会出现产量增长(33%),其总产量与其他区域相比整体水平低很多。这是因为该区域产奶动物中小反刍动物(如山羊)占有重要地位,而小反刍动物的奶单产比牛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产量增长主要依靠牧群扩张(图 1.23)。预计约 60%的鲜奶将以轻度加工乳制品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例如新鲜巴氏杀菌奶或酸奶。剩下的 40%将被进一步加工成黄油、奶酪、脱脂奶粉或全脂奶粉。黄油的产量增长预计将与生奶的增长速度一样高,而其他所有加工乳制品的产量会以较低的速度增长。较低的奶酪产量增长主要是欧洲和北美较慢的粮食需求增长引起的,而全脂奶粉产量较低的原因是亚洲国家需求的降低。1.4.6 水产养殖的缓慢增长限制全球鱼类

147、产量至 2030 年,全球鱼类产量预计将每年增长 1.2%,最终达到 2.01 亿 t,与上一个 10 年每年 2.1%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缓。鱼类产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水产养殖持续却又缓慢的发展,而这主要是因为水产养殖初始水平较高,以及中国采取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的政策。2030 年水产养殖产量预计将增长至 1.03 亿 t(每年增长 2%),捕捞渔业产量预计将增长至 9 700 万 t(每年增长 0.4%)。然而,中国政策变化导致的政府对渔业支持的变化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商可能会对捕捞产量增长造成影响(经合组织,202016)。水产养殖产量预计将在 2027 年超越捕捞产量,到?00.511

148、.52-1-0.500.511.522.5?/%?/%图 1.23 20212030 年产奶牧群和单产的变化注:圆圈的尺寸代表 20182020 至 2030 年奶产量的绝对增长。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ys3dzh。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47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2030 年将占所有鱼类产量的 52%。预计世界各洲的鱼类

149、产量都将增长,而大部分增长集中在亚洲区域。该区域预计将迎来 20212030 年间鱼类产量最强劲的增长,每年增长速度达到 1.4%。亚洲将巩固其主产区的地位,2030 年预计在全球水产养殖产量中占 88%,全球鱼类产量中占 71%。在展望期内增速第二的预计是非洲,每年增长 1.2%。非洲的捕捞渔业产量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而水产养殖产量也将强力增长。2030 年之前,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增长速度预计在每年 1%以下。较慢的增长速度显示这些国家和区域的捕捞渔业产量增长平稳,且其水产养殖在整体鱼类产量中的比例会降低。1.4.7 农业生产的碳排放强度在逐步下降农业直接排放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 12%

150、。如果考虑到农业对土地使用变更的间接影响,农业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占比从 12%增加至 21%(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917)。农业在整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重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而当前已有具备成本效益的缓解方案可供选择,因此与其他领域一样,农业也能够为达成巴黎协定气候稳定目标做出重要贡献(Henderson 等,202118)。假设当前政策和技术进步趋势不发生任何改变,20182020 到 2030 年间农业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将增长 4%(图 1.24)a。其中畜牧业造成的直接排放占 80%a 排放量计算是指来自畜牧业生产、合成肥料的使用、水稻种植、作物残留物和热带草原的燃烧

151、、作物残留物的使用和有机土壤种植的排放。但是土地转换是最大的排放源。-202468?%20182020?2030?20182020?2030?20082010?2020?108 t CO2?图 1.24 按活动分类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注:以上预测数值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农业排放数据库中的历史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综合本展望数据库计算得出。与本展望变量(有机土壤耕作和燃烧热带稀树草原)无关的排放类型保持其最近的有效值不变。“其他”类别包括燃烧作物残留物、燃烧热带稀树草原、作物残留物和有机土壤耕作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152、 年),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农业排放数据库,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GT;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9mzg6n。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48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以上。本展望不对全球土地使用变更造成的排放进行预测。预计大部分新增直接排放出现在中等偏下收入区域,因为这些区域采

153、用排放密集型的生产系统且产量增长更高。未来 10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将增长 16%,占农业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全部增量的 62%。未来 10 年,预计全球农业排放量将增加,但是农业生产的碳排放强度会降低(图 1.25)。所有区域农业产量的增长都将超过农业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单产的提升以及反刍动物产量在全部农业产量中比例的下降。在欧洲和中亚,未来 10 年农业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将下跌 1%,而农业产量将增长 8%。在大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反刍动物产量增长较少是排放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减排政策、技术、措施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的碳排放强度。本

154、展望假设当前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继续施行。然而,最近有些国家设置了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将农业减排作为国家减排计划的一部分,以实现其在巴黎协定的承诺(Henderson,Frezal 和 Flynn,202019)。这些新制定的目标以及相应政策可能会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预测。1.5 贸易自 21 世纪初以来,农产品关税的降低、支持扭曲贸易生产者的改革政策与多个贸-0.500.511.522.5?/%?图 1.25 20212030 年农业生产和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年度变化注:该图显示了农业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预计年增长率,以及本展望中涵盖的农作物和畜产品估计净产值的年增长率(按 20142

155、016 年美元不变价格计量)。估计值来自于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中农业排放数据库的历史时间序列外推的展望数据库。与任何展望变量(有机土壤耕作和热带稀树草原燃烧)均无关的排放类型保持在其最新可用值不变。“其他”包括燃烧作物残留物、燃烧稀树草原、作物残留物和有机土壤种植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净值为内部种子和饲料使用的估计值。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FAOSTAT)中农业排放数据库和农业生产总值数据库,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

156、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ehq63i。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49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易协定的签订,促进了农业贸易的增长。另外,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各国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对生物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也支持了农产品贸易的增长。贸易增长有助于各国和各区域更有效地分配农业生产。未来 10 年,贸易将日益体现贸易伙伴之间的供需差异。一些区域预计将经历大幅度的由人口或收入驱动的粮食需求增长,但不一定具备相应增加农业产量的资

157、源。此外,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消费模式变化正在改变多数区域的需求结构。农业贸易将生产者与世界各地不同消费者需求联系起来,未来 10 年将在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另外,生产率增长差异、气候变化对生产的影响以及动植物疾病的发展都会影响农业供应。贸易将有助于缓和粮食供应波动,平衡各国的生产风险,在发生内部或外部冲击时起缓和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运作良好、透明、可预测的国际贸易体系将有效缓解新出现的区域失衡,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贸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第 2 项的重要手段,该项目标为“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Gad

158、hok 等,202020)。1.5.1 农渔产品贸易增长趋缓未来 10 年,大部分农产品的贸易量将继续增长,但由于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放缓以及全球生物燃料需求减少,农业贸易增速较之前 10 年下降。展望期内,本展望涵盖商品的平均贸易量预计将每年增长 1.3%,而过去 10 年的年增长率为 3%。这些预测表明绝大部分商品的贸易增长将明显放缓(图 1.26)。未来 10 年生物燃料和猪肉贸易预计将下跌。生物柴油贸易下滑(每年下跌-2 0 2 4 6?/%20112020?20212030?图 1.26 按商品分类的贸易量增长注:按 20142016 年参考价格计算的贸易量年增长率。资料来源

159、: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af7vhr。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50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1.4%)主要原因是欧盟棕榈油生物柴油进口需求的下降,以及印度尼西亚因实施B30 计划带来的强劲的国内需求。燃料乙醇贸易预计也将下跌,不过跌速较低(每年下跌 1%),这主要反映了美国因为燃料乙醇产量减少出现的出口量下降。猪肉贸易在 2020 年达

160、到峰值 1 200 万 t,未来 10 年预计将略微下降(每年下跌0.6%)。中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如越南)暴发非洲猪瘟,导致 20192020 年间猪肉进口需求大幅上涨,主要依赖欧盟、美国、加拿大、巴西的出口增长。随着中国猪肉产量逐渐恢复,猪肉贸易增长将放缓(Frezal,Gay 和 Nenert,202121)。虽然农业贸易整体上增长放缓,但大米和棉花是例外。未来 10 年大米贸易预计每年增长 2.6%,而过去 10 年年增长率为 1.5%。印度的大米产量增长速度大于其国内需求增长,这带动了全球大米贸易的增加。印度大米主要出口至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区域未来 10 年的大米进口量预计将增长

161、90%。棉花贸易的增长速度预计也将超过过去 10 年(每年增长 1.9%),这反映了纺织工业原棉需求量的增加,尤其在生产潜力有限的国家(如孟加拉国和越南)。对原棉的高进口需求大部分由主要出口国或地区出口量增加来满足,即美国、巴西、撒哈拉以南非洲。1.5.2 贸易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趋稳本展望所涵盖商品的贸易量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一直在逐步增长,从 2000 年的年均 15%增加到 20182020 年的 23%,这反映出农产品贸易增速高于农业总产量增速。假设此前推动全球农产品贸易的贸易自由化的影响逐渐减弱,且政策未发生重大变化,贸易量在总产量中的比例在未来 10 年会继续保持稳定,因为贸易增长与产量

162、增长更趋于同步。然而,这一平均数掩盖了各种商品在贸易中的明显差异(图 1.27)。许多农产品0070?%20082010?20182020?2030?图 1.27 按商品分类的贸易量占产量的比例注:此比例按出口量除以产量计算(以数量计)。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6joz9a。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51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

163、粮农组织 2021 年的贸易量在产量中占比实际上很低。只有部分商品的贸易量占其全球产量的 1/3 以上,如棉花、糖、大豆、植物油和奶粉,因为这些商品需要进一步加工。过去 10 年里,有些商品的贸易量在产量中的占比快速提高。就奶粉而言,其占比的提升主要反映了中国对全脂奶粉的进口需求增加,以及欧盟和美国脱脂奶粉的生产过剩(主要出口至发展中国家)。另外,中国对饲料的高需求带来了对大豆进口需求的增长,而新增需求主要由美国和巴西的出口增长满足。这也造成过去 10 年大豆贸易量在产量中的比重增加。未来 10 年,由于贸易模式预计不会发生大的转变,本展望涵盖商品的贸易量占产量的比例也不会出现重大变化。展望期

164、内,一些商品的出口率会略微下降,主要是因为进口需求疲软或国内需求增加,或二者兼有(如生物柴油)。1.5.3 净出口区域与净进口区域日益分化各区域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包括不同的可用生产性农业用地,决定了各区域不同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不同的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以及政策因素决定了各区域间的贸易往来情况。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密度较低、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更可能成为农产品的出口国,而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密度较高、自然禀赋较弱的国家则更可能成为进口国。未来 10 年,净出口和净进口区域差异预计将进一步加剧。当前农产品的净出口区域的贸易顺差预计将进一步增加,而人口增长较快或受到土地等其他自然资源限制

165、的区域贸易赤字会进一步扩大(图 1.28)。传统供应商贸易顺差扩大预计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世界农产品第一大供应区域的地位将继续加强,净-110-60-104090?109 USD20082010?20182020?2030?图 1.28 各区域净贸易额(以不变价格计)注:本展望中所涉商品的净贸易额(出口减进口),按 20142016 年美元不变价格计量。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eq0l7f

166、。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52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出口量在 20182020 至 2030 年间将增加 19%。其出口量的增加主要为玉米、大豆、牛肉、禽肉和糖类产量的增加。北美是世界农产品市场的第二大供应区域;由于该区域产量增长放缓,其净出口增长速度也将减慢(20182020 至 2030 年间将增加 11%)。尤其是玉米和大豆的出口,从过去 10 年每年 5.8%的增速降低至未来10 年每年低于 1%的增速。欧洲与中亚于 2014 年从农产品净进口区域转变为净出口区域。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该区域人口和人均消费停滞不前,导致内部需

167、求有限。产量增长也将改善出口业绩,尤其是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在生产率强劲提升的基础上,在几年时间内分别成为极具竞争力的玉米和小麦出口国。在未来 10 年,欧洲与中亚区域的净出口预计将增加 1 倍以上,主要原因就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出口增长。人口快速增长和/或自然资源受限的国家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截至 2030 年,最大净进口区域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的净进口相较 20182020 年将增长 17%,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净进口增加(11%)。过去 20 年间,中国农业贸易逆差稳步增长,从 2000 年的 26 亿美元增加至 2019 年的 660 亿美元;2020 年,非洲猪瘟爆发造成中国进口需求上涨,其贸

168、易逆差达到峰值 860 亿美元(按 20142016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未来 10 年,由于中国人口增长放缓,部分商品在食品消费领域达到饱和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国净进口增长速度预计将低于之前 10 年。然而,亚太区域巨大的贸易逆差掩盖了各国和各区域之间的明显差别。例如,大洋洲和东南亚是农产品的传统净出口区域,不过其贸易顺差在未来 10 年会缩小。而印度,并不是主要的出口国或进口国。未来 10 年,印度国内产量增长预计与其人口和人均收入增长同步,因此其整体贸易地位几乎不会改变。印度乳制品消费和产量的强劲增长也不会对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及近东与北非也是农产品的重要进口区域,尤其

169、是谷物,用以直接保障该区域的粮食安全,并用作动物饲料。截止 2030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净进口量预计将增加 75%,主要进口商品为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农业生产率的提升会增强该区域的自给性,并减少贸易逆差(插文 1.2)。撒哈拉以南非洲是本展望所涉商品的重要净进口区域,但同时也是其他农产品的净出口区域,如可可、咖啡、茶、水果、蔬菜等。到 2030 年,近东与北非的净进口量预计将增加28%以上,该区域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进一步加深。按人均计算,近东与北非仍将是最大的基本食品进口区域。考虑到日益严重的区域失衡,贸易限制性政策(如出口限制)可能会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在疫情期间,国际合作与市

170、场透明性防止了贸易限制政策的普遍实施(经合组织,未注明出版时间22)。需要牢记之前的教训,以防止未来出现生产、运输或供应链中断等问题。贸易限制不仅仅带来短期负面影响,还会破坏供应能力从而导致长期消极影响(插文 1.3)。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53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1.5.4 贸易在保障粮食安全与营养中日益重要约有 20%的热量来自于进口商品贸易可以让不同粮食更容易获得且价格合理,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粮农组织,201823)。贸易对于资源有限的国家尤其重要,这些国家高度依赖基本食品和高价值食品的进口。有利的贸易环境可以

171、让这些国家获得更多粮食,并缓解消费价格的压力。贸易还有助于稳定粮食供应,在国内出现生产问题时起缓冲作用。在因天气等原因导致产量下降的国家,贸易可以保障粮食安全。图 1.29 显示不同区域进口产品在总热量供应量中的占比。在全球范围内,该占比从 20082010 年的 17%上涨至 20182020 年的 20%,预计在未来 10 年保持大致稳定。然而,不同区域和国家进口热量占比有着显著差异。该占比在北美等主要产区相对较低,进口热量仅占总热量供应量的 6%。而即使是主要净出口区域也需要进口部分热量。例如,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的进口热量占总热量供应量的 20%左右,该估值包括了在该区域占重要地位的区

172、域内贸易。在近东与北非,人口增长迅速,相应的生产发展受水资源限制。因此,进口是国内粮食生产的重要补充。在该区域,20182020 年进口产品在总热量供应量中的占比为 63%,且预计在未来 10 年略微增加。相比之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20182020 年进口产品在总热量供应量中的占比较低,为 19%,但预计该占比将在2030 年达到 23%,因为其国内产量增长的速度无法与迅速的人口增长保持同步。多样化膳食依赖于贸易贸易不仅能在促进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确保营养安全和0070?%20082010?20182020?2030?图 1.29 部分区域进口产品占热

173、量总供应量的份额注:使用本展望所涵盖商品的平均热量含量进行计算。请注意,进口产品包括饲料,总热量供应量包括可能再出口的商品的加工。进口包括区域内贸易,但不包括欧盟内部贸易。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bkiu1l。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54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支持多样化膳食也非常重要(粮农组织,201823)。未来 10 年

174、,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日益增长的畜产品需求一部分将通过从发达国家进口满足。近东与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南亚的部分国家日益增长的动物产品需求也需要靠进口满足,尤其是本国无法生产或产量不足的商品。中等偏上由于收入增长和消费者喜好的变化,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预计将从低收入国家进口香蕉和其他热带水果。具体内容参见第 11 章。图 1.30 展示了近东与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净进口产品在总动物蛋白供应量中的占比。在这些国家,通过进口满足的动物蛋白需求占总动物蛋白供应量的比例较高和/或不断增长。尼日利亚是动物产品的主要净进口国,尤其是乳制品,其次是鱼类和肉类。净进口量在总动物蛋白供应量中的占比取决

175、于国内产量和需求的平衡。动物蛋白需求主要由人口增长驱动,准确而言是由收入增长驱动,在石油出口国则和石油收益紧密相关。20072012 年的高油价增加了动物蛋白的进口需求。之后下降的油价则降低了动物蛋白的进口需求,从而降低了净进口产品在总动物蛋白供应量中的比例。在未来 10 年,考虑到疫情后油价逐步恢复,且国内产量的增长与人口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不同步,该比例预计将再度提高。沙特阿拉伯也高度依赖动物产品(尤其乳制品)的进口;20182020 年间其净进口量占总动物蛋白供应量的 40%左右。然而,沙特阿拉伯过去 20 年加大了对国内畜牧业的投资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因此预计未来 10 年该比例会下降。东

176、南亚国家非常依赖乳制品和牛肉进口,主要贸易对象是大洋洲和美国。菲律宾几乎所有乳制品均靠进口;在印度尼西亚,净进口乳制品和牛肉分别占乳蛋白供应量和牛肉蛋白供应量的 60%和 50%。在这两个国家,未来 10 年收入增长和城市-50?%20082010?20182020?2030?图 1.30 部分国家净进口占动物蛋白质总供应量的比重注:该比重通过动物蛋白净进口量(单位:103t/a)除以动物蛋白总供应量(单位:103t/a)计算得来。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

17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u80agh。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55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化带来的需求增长预计将超过国内产量的增长,因此,其净进口产品在总动物蛋白供应量中的占比预计将继续增加。同时,这些国家也在投资扩大国内动物产量,主要是禽肉产量,这同时对进口饲料提出需求。1.5.5 出口对许多国家的生计至关重要对许多国家来说,贸易在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某些农产品的出口量占国内产量的很大一部分,因此是重要的收入来源,也是进入新兴市场而又不影响当地市场的机会

178、。然而,对出口的依赖性会导致一个国家更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冲击以及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这对这些国家的农村或沿海地区会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关税或国际层面的其他进口限制会影响这些国家的收入前景(插文 1.3)。按照本展望中所列商品的出口净值与国内生产净值的比率来衡量,8 个国家在未来 10 年将继续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图 1.31)。其中一些国家(如加拿大和巴西)出口多种商品(谷物、油籽、动物产品),而另一些国家(如新西兰、巴拉圭和挪威)仅依赖少数几种商品(分别是乳制品、油籽产品和鱼)出口。部分低收入国家对一些热带商品(如咖啡、可可、香蕉和其他热带水果)有着较强的出口依赖(第 11 章)。因此,这些

179、国家的出口表现与相应商品收入的趋势和波动紧密相关。世界商品价格(第 1.6 节)的波动和整体下降趋势会造成依赖特定商品的经济体的出口收益不稳定。1.5.6 政策变更可能会影响贸易预测贸易一直是全球农业和食品行业转型的引擎。贸易政策变化通过减少限制货物和服务流动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促进农业和食品行业转型发挥重要作用。减少贸易壁垒后,市场效率提升,从而提高消费者和生产者福利。00708090100?%20082010?20182020?2030?图 1.31 对国外市场依存度超过 25%的出口国注:该比重按现行价格通过出口额除以总产值计算。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

18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2y8dfp。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56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插文 1.3 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目标距离 2030 年仅剩下不到 10 年的时间了。2019 年 9 月举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呼吁将未来 10年设为可持续发展行动和实现的 10 年,要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脆弱性以及根深蒂固的贫穷问题。虽然许多地方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2030

181、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并未以要求的速度和规模推进,包括可持续发展目标第 2 项的实现(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可持续农业)。最新预测显示约 6.9 亿人,即世界人口的 8.9%,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自 2015 年起,面临严重粮食安全问题的人数持续增加。世界 1/10 的人口每日生活费用在 1.9 美元以下,粮食系统面临一系列环境挑战,包括土壤健康问题、温室气体排放、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管理不善与污染问题等,而 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预计将进一步加剧这种恶劣形势。影响农产品贸易和市场的措施(包括边境措施和境内支持措施)可能对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这取决

182、于采取措施的国家是净出口国还是净进口国,是生产小国还是大国,或是消费小国还是大国,及其设计和实施政策的方式。另外,影响也分为短期或中长期影响。所以,必须认识到有些领域中可能需要在相互竞争的政策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并且需要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相互竞争的优先事项部分措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第 2 项中关于生产力和粮食安全的目标具有积极影响,例如对基础设施、储藏设施或农村道路的投资,与政府对研究和推广服务的支持。但边境措施也存在相互竞争的优先事项(如出口限制),尤其是国内市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竞争,和两个贸易伙伴政策目标之间的权衡。国内粮食价格上扬时,政府有时会禁止出口或征收出口税,以遏制价

183、格上涨。然而,这种措施会在短期内损害粮食进口国贫困消费者的利益;长期来讲,这些措施还会抑制国内农业方面的投资。降低食品关税有助于保证营养食品的多样化供应,并为贫困消费者降低价格,但廉价的进口食品同样有损生产者的生计。投入和产出补贴与市场价格支持能降低生产成本,但会损害其他国家农民的利益,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加剧环境压力。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关系通常不涉及向个体生产者提供价格支持的措施都属于世界贸易组织绿箱类措施,不受任何限制。这种措施通常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第 2 项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影响。其他可能会扭曲生产和贸易的措施则需要受到多边贸易体制的限制。可持续发展目标第 2.b 项呼吁各国“根据多哈发展

184、回合授权,纠正和防止世界农业市场上的贸易限制和扭曲,包括同时取消一切形式的农业出口补贴和具有相同作用的所有出口措施。”虽然世贸组织内罗毕部长宣言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实现可持续发展第 2 项目标和解决权衡问题需要各国政府高瞻远瞩,取消出口补贴。这样能确保贸易政策有利于2030 年议程在粮食和农业部门方面取得快速进展。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促进不同政策之间的协调一致,这样各国才能通过贸易支持从疫情中恢复过来。注: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20。2020 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转变食品体系,实现经济实惠的健康饮食罗马,粮农组织,https:/

185、doi.org/10.4060/ca9692en。世界银行,2020。2020 年贫困与共享繁荣:命运逆转,世界银行,华盛顿,编号:10.1596/978-1-4648-1602-4,许可证:创作共用许可证 CC BY 3.0 IGO资料来源:Gadhok,I.et al.(2020),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2 Policy options and their trade-offs,Rome,FAO,https:/doi.org/10.4060/cb0580en.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57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

186、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未来 10 年,要谈判和实施的贸易政策和其他政策的发展动向可能会对农业贸易造成重要影响。本展望仅包括当前实施的政策,并假设其在中期内保持不变。这蕴含了不确定性,因为未来 10 年政策可能出现变更,影响预测结果。例如,新的贸易协定可能会增加未来 10 年区域内和区域间贸易。基线仅纳入了已实施或已核准的双边贸易协定,如 2021 年 1 月生效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有效地将 55 个非洲国家整合成一个单一市场。该协定预计将在未来 510 年时间内,逐步废除 90%的税目,非最不发达国家在 5 年内完成,最不发达国家在10 年内完成。不过具体的关税减让

187、计划还未最终确定。目前非洲内部贸易很少,该贸易协定是扩大贸易的机会。当前,非洲国家粮食进口仅有约 20%来自其他非洲国家,而仅南非一个国家就占据了非洲内部粮食贸易的 1/3 以上(Fox 和 S.Jayne,202024)。为了充分发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的潜力,非洲国家需要提高农业生产力,与低成本进口的国际市场竞争。该协定成功的关键在于减少贸易的非关税壁垒,简化海关手续,改善区域内的运输系统。本展望不考虑展望期内该协定签署国之间的关税减免情况,但预测非洲区域内部的市场效率会得到提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东盟十国与亚太五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于 2020 年 11 月签

188、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为降低贸易壁垒,确保提高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提供框架。但由于该协定并未获得正式批准,在此次预测中不计入考虑。这项贸易协定会进一步加强签署国之间业已牢固的现有贸易关系。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即阿根廷、巴西、巴拉圭、乌拉圭)签署的贸易协定的批准同样尚未通过,因此本次预测暂不考虑该协定的潜在影响。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贸易协定将开放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未来 10 年,南方共同市场 93%税目将逐步实现关税减免,并计划对某些敏感产品实行长达 15 年的自由化。同时,欧盟将开放 82%的农业进口。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将享受更低的欧盟关税,并出口更多的肉类产品、水果、橙汁、糖和燃料乙醇

189、。而欧盟可以出口更多的乳制品、猪肉、葡萄酒与烈酒。然而,一些欧盟敏感性产品如牛肉、大米、禽肉和糖将面临南方共同市场强有力的竞争以及价格下行压力。考虑到该贸易协定可能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欧盟和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承诺有效执行巴黎气候协定,并同意在双方贸易的气候问题方面进行合作,包括解决森林砍伐问题。虽然未来 10 年多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将推动农产品贸易,但重大贸易壁垒仍将存在,因为减少农业贸易保护和扭曲性国内支持政策的进展基本停滞。近些年农产品面临的平均关税为 15%左右(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1925)。另外,部分国家仍旧采取了严重扭曲农场经营决定的措施来为农民提供收入支持,也因此扭曲了全

190、球农业生产和贸易。20182020 年间,54 个经合组织和非经合组织国家的农民每年获得约 5 400 亿美元的公共支持,而其中的 2/3 是通过消费者支付的更高价格和生产相关支付实现的,包括可变投入补贴(经合组织,202126)。插文 1.3 探究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第 2 项实施的边境政策和其他政策的预期和非预期影响。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58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环境与气候政策也会对未来 10 年的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特别是碳定价政策(如排放税、排放交易计划和边境碳调整)可能给生产者造成额外成本,影响农产品贸易,可能破

191、坏粮食安全和人们的生计。因此,需要认真设计这些政策,以在温室气体减排、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农场生计等目标之间取得平衡(经合组织,20216)。1.6 价格本展望使用主要市场的价格作为国际参考价格,以描述每种商品的市场情况。除市场基本要素以外,当前价格还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 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等疾病、天气、自然灾害、政策变更等),预计在接下来几年里有所调整。而在展望期后几年,价格预测仅考虑基本供需因素。本节最后的部分随机模拟分析中探讨了预计基准价格的可变性。1.6.1 历史价格趋势未来 10 年,本展望涵盖的大部分农产品的实际价格(即经通货膨胀调整)预计将下跌(图 1.32)。自 20 世

192、纪 60 年代起,农产品的价格整体上一直下滑。这主要是因为农业和相关行业生产力提高,造成主要粮食商品边际生产成本降低。20世纪 60 年代的绿色革命以及 20 世纪 90 年代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极大地提升了主产国的农产品单产。虽然全球人口和收入增长带来粮食需求的增长,但大幅度降低的边际生产成本依然让农产品价格不断走低。在这种整体趋势下,虽然在 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危机时期和 20072014 年间曾出现过价格猛涨,但这种价格上涨只是暂时0500300350400450500050200520102015

193、202020252030(2019?=100)?图 1.32 商品实际价格的长期变化注:大豆、玉米和牛肉的历史数据(19601989 年)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商品价格数据”。猪肉历史数据(19601989 年)来自美国农业部 QuickStats数据库。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iqh6yr。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59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

194、织 2021 年的,并未改变价格长期下滑的趋势。1.6.2 中期价格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FPI)用一个指数总结了主要贸易粮食商品的国际参考价格走势(图 1.33)a。食品价格指数的基线预测与未来 10 年基本的供需情况保持一致。该预测在需求方面考虑了收入和人口的增长以及普遍的消费者偏好,在供应方面考虑了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从中期来看,该指数假设在实际价格下降时仍可调动全球自然资源,且生产能力的扩大升级不会永久性地受到预期需求的限制。在供需方面,该指数假设了一个在展望中期保持有效的可持续的全球贸易系统。如若情况偏离了基线假设,将借助随机模拟分析来探讨其影响。本展望使用的谷物价格

195、预计将在展望期内保持或恢复至当前数值(图1.35)。假设偏离假设的情况皆为暂时情况,在任何冲击(如大米主产国不利的气候条件)平息后将恢复至基础关系。在实际国际参考价下降的情况下,全球玉米产量的预期增长与库存释放能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粮食、饲料、生物燃料需求。预计由于黑海地区的充足供应量以及全球粮食需求的缓慢增长,小麦参考价格将出现下跌。a 有关该指数及其构成的说明,请参阅粮农组织(粮农组织,201337)和粮农组织(粮农组织,202036)中食品价格指数(FFPI)的特征。本展望用美国 GDP 平减指数(20142016 年=1)来获取实际数值。因此,展望中实际食品价格指数与粮农组织(粮农组织,

196、202036)发布的不同。02040608004020022004200620082000222024202620282030?20142016?=100?图 1.33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注:历史数据来自于粮农组织粮食价格指数,该指数收集农产品名义价格信息,并利用经合组织-粮农组织的农业展望基线对这些指标进行了预测。实际价格是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按美国 GDP 平减指数调减后得来的(20142016 年=1)。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

197、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c1i4a2。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60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由于一些大米出口国出现了不利天气影响以及暂时的出口限制和物流瓶颈,大米出口的起始实际价格明显高于预测趋势。假设这些国家逐渐恢复至正常的种植和物流情况,并受到全球供应充足和出口国间激烈竞争的影响,大米价格预计将于 2023 年降低至预测趋势水平。其他粗粮(黑麦、燕麦、大麦、高粱)的实际价格预计将略微上涨,这主要是

198、因为持续的进口需求,主要是中国的进口需求。在中国,粗粮进口主要是对关税配额制度限制的玉米进口起补充作用。中期内,主产区生产率增长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因此会造成价格上涨。-2.5-1.5-0.5 0.5?/%图 1.34 20212020 年农产品实际价格年均变化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o6s70y。0.50.70.91.11.31.51.71.92.12.32.520102012201

199、4200222024202620282030?/?/?/?图 1.35 谷物价格比率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w29l4f。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61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1.6.3 商品价格趋势2020 年下半年,油籽和油籽产品的实际价格比预期趋势更高,部分原因是中国因猪群重建对大豆的高进口需求。预计

200、在展望期前期,产品价格将恢复至预期趋势水平,反映全球供应量增加,基于主产国的平均产量预测以及 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造成的物流限制的逐渐消除(粮农组织,202127)。之后,价格的下跌趋势将减慢。相对于蛋白质餐,植物油价格将会上涨,主要是因为全球棕榈油产量增长预计将放缓。本展望涵盖的 4 种肉的实际价格预测趋势主要由两个不同因素决定(图1.36)a。整个行业将从非洲猪瘟造成的供应冲击中恢复过来,这是在展望期早期最重要的因素。随着供应量的恢复,猪肉价格将领跌其他肉类,恢复至预测趋势水平。由于替代效应其他肉类的价格之前也出现上涨,但之后下跌速度较猪肉慢。价格于 2023年恢复至长期趋势水平以后,

201、基础市场条件将再次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其主要特征是全球肉类需求增长减缓(尤其红肉)以及作物生产力不断提升带来的饲料实际价格下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限的羊肉出口成为了支撑国际羊肉价格的主要因素。全球乳制品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为黄油和脱脂奶粉国际价格的变化,两者可分别作为乳脂和非脂乳固体的近似值(图 1.37)。脱脂奶粉价格 2020 年未受疫情的严重影响,未来 10 年在预期市场条件的基础上预计将保持稳定。由于需求减弱,加上2017 年价格峰值带来的供应激增,黄油价格与脱脂奶粉和植物油价格的关系将恢复历史水平。两个价格比在这个展望期内预计将保持稳定。奶酪和全脂奶粉的实际价a 本展望涵盖的 4 种肉类

202、是牛肉、猪肉、禽肉、绵羊和山羊肉。00.511.522.520002002200420062008200022202420262028203020092011?=1?/?/?/?图 1.36 肉类与饲料名义价格比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6tf8hm。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62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

203、组织 2021 年格反映了黄油和脱脂奶粉价格的发展趋势。由于近年来产量紧缺,糖类的实际价格在展望初期将呈上升趋势。假设全球生产即将恢复,2021 年价格预计将下降。之后几年生产力的提升能超过全球糖类的需求增长,预计未来 10 年价格将保持稳定(图 1.38)。就鱼类的供需预测而言,鱼类实际价格将下跌(图 1.38)。在展望初期,该下跌主要是因为疫情后鱼类需求减少而引起的。而之后的价格下跌主要原因是中国的00200024202620282030?/?/?/?/?图 1.37 乳品价格比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

204、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qtfa92。024680200024202620282030?/?/?/?/?图 1.38 生物燃料价格比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rka9

205、eb。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63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政策变更。在新政策下,中国将迎来国内产量的强劲增长。假设 2021 年疫情相关的活动限制措施得以解除,之后生物燃料需求的恢复将支持展望初期的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价格的恢复。在全球生物燃料需求稳定后,其实际价格以及主要原料的实际价格预计将恢复其长期下降的趋势。1.6.4 全球粮食系统内价格信号的传递本展望使用国际参考价格来描述全球市场的特征,但价格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决定施加的是间接影响。生产和食品购买的决定主要依据是国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价格。每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价格承受者,而

206、他们在国内市场的整体行为将决定国内参考价格。全球生产和消费决策的总和将决定国际参考价格。这些价格信号的形成和传递依赖于国内市场与全球贸易体系的整合、货币的波动和贸易成本。国内和国际市场间价格信号的传递由国内消费的进口产品或国内生产的出口产品以及国内价格对贸易的反应所决定。在贸易基础设施发达和/或国内产品贸易具有高替代性的国家,如果该国家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较小,国内市场的波动会很快通过贸易被全球市场吸收,而国内价格不会受到影响。主产国和主消费国则会直接将它们的国内市场趋势和变化传递给全球市场。相比之下,与国际市场互动有限的国家,即高度自给自足的国家,将屏蔽掉大部分全球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但很易受

207、到国内的冲击。基线预测综合考虑了上述两种情况。各商品和各国/地区间市场融合水平和相应的价格传递存在显著差异。谷物和油籽市场比畜产品市场更加全球化。商品贸易的情况展示了不同商品和国家在贸易中的不同地位。图 1.39 显示了国际参考价格和05003003504004505002000222024202620282030USD/t?图 1.39 小麦国际参考价格与国内生产者实际价格注:实际价格是按美国 GDP 平减指数调减后的名义价格(2020 年=1)。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

208、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bugqy6。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64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国内生产者价格发展趋势和水平的不同之处。在俄罗斯等净出口国,国内生产者价格一般低于全球水平,因为港口价格需扣除市场营销和运输成本。而在中国等净进口国,则必须加上这些成本。生产者支持措施、关税和其他贸易成本会进一步拉大这种差距。如图 1.39 所示,全球和国内价格的预测轨迹有所不同,这正是因为国内价格由多种不同因素决定

209、。以美元为单位的国际参考价格和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也会影响价格信号从国际市场到国内市场的传递。在实际货币升值的国家,如阿根廷、土耳其、尼日利亚和乌克兰等,以本币计价的实际价格下跌幅度更大;而在实际货币贬值的国家,如挪威、俄罗斯和印度等,实际价格下降趋势会有所缓和。另外,需要考虑的一点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价格之间的矛盾关系。国际商品参考价格与生产者决策有着直接关系,而与消费者价格关系较小。消费者价格还包含了加工和营销利润在内,利润的比例因不同商品和不同国家发展状态而异。这部分利润所占比例越大,消费者价格对商品价格波动的反应越小。图 1.40 显示了部分市场预期生产者和消费者实际价格之间的差异。如这

210、些例子所示,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预期价格信号差异显著。1.6.5 不确定性本展望最终基线价格预测综合考虑了正常气候、宏观经济、政策条件下基本的供需因素。虽然本展望是基于当时可获得的最佳信息,但不可避免的是,预测以及预测所依据的基本假设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需求和 0 200 400 600 8001 0001 2001 4001 6001 80020000022202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USD/t图 1.40 部分大米市场的消费者及生产者价格注:实际价格是由美

211、国 GDP 平减指数平减的名义价格(2020 年=1)。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f1posj。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65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供应新发展相关的不确定性,参见插文 1.4。另外,在这种“常态”假设中,大多数预测变量的变化轨迹较为平滑,而如果偏离这种假设趋势则会造成价格波动。为评估这种偏离情况的影响,对基线预测

212、进行了部分随机分析。部分随机分析使用观察到的过去的可变性,模拟价格主要决定因素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分析涵盖了全球宏观经济驱动因素和具体的农作物单产,因动物疾病或政策改变导致的变化不考虑在内。整合多次部分随机分析模拟结果,可得到基线价格路径的敏感性(图 1.41)。价格有 75%的可能性在任何年度保持在蓝色区间内,并有 95%的概率保持在绿色区间内。让价格完全掉出这些区间的极端事件,在展望期内发生至少一次的概率为 40%。插文 1.4 评估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展望超越传统本展望提出了一个合理的中期场景,延续了过去的供需模式,并假设未来 10 年内气候条件正常,且政策未发生重要改变。此外,为日益增长

213、的世界人口提供安全、健康、营养的食物,同时更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为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作出有效贡献,本展望密切监测替代消费和生产趋势。虽然本展望假设消费模式沿过去趋势演变,但未来数年间一些发展变化可能会导致消费模式的重大转变。本预测考虑到新出现的社会、健康、环境问题之下大家开始倡导减少动物产品(尤其红肉)消费。这种情况下,消费模式开始转变,尤其是高收入国家的年轻消费者(Mensink,Lage Barbosa 和 Brettschneider,201628)。消费者意识的增强、促进健康膳食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创新将进一步增加消费者对替代蛋白质的兴趣,如植物性蛋白(大豆、豌豆)、新动物蛋白来源(昆

214、虫)或生物科技创新(如人造肉或真菌蛋白)(Van Huis 等,201329;McKinsey,20199;Ismail 等,202030)。然而,未来 10 年这些产品消费份额仍然很小(Witte 等,202131),所以本展望并不将这些产品考虑在内。这些变化对全球农业粮食体系的复杂影响尚不清楚(J.Vermeulen 等,202032),本展望分析范围必须扩大,将这些变化的驱动因素和影响纳入其中。在生产方面,本展望假设技术发展延续过去的趋势。然而,当前正在开发的替代办法未来有可能被大范围应用。精细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水培技术和垂直农业(粮农组织,202133)提供了提高劳动力、土地、水和其

215、他投入品生产率的机会,从而让农业生产转型。这些技术大多仍处于小范围应用或试验阶段,预计其在未来 10 年不会对生产趋势造成重大影响。然而,本展望分析中考虑了资源约束趋紧带来的趋势逆转,以及可能造成某些地区生产力下降的政策引起的技术限制。通过认真地监测了新兴的替代消费和生产趋势,并持续评估了它们对全球农业粮食体系的潜在影响,所以以后的展望将收录相关发展。经合组织和粮农组织将与合作伙伴紧密协作,准备并提供经验证据基础和建模基础,以将展望的预测范围扩展至传统食品行业和农业部门之外。资料来源:(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202),(粮农组织,20

216、2133),(Van Huis 等,201329),(McKinsey,20199),(Witte 等,202131),(J.Vermeulen 等,202032),(Ismail 等,202030),(Mensink,Lage Barbosa 和Brettschneider,201628)。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66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整体而言,由于农作物单产极易受天气条件影响,农作物价格变化范围比畜产品价格变化更大。本展望涵盖农作物中,大米价格的变化最小,因为相比其他作物,大米不易受到天气影响。轮作系统中的作物,如美洲的

217、玉米和大豆,变化范围相近。通常而言,畜产品价格受天气影响的可能性更小。由于不同饲料之间的可替代性,饲料价格的波动性不会完全传递。然而,新西兰以牧场为基础的乳制品产业却呈现较高的价格波动性。而新西兰在国际乳制品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其波动性将传递至全球市场。作为原油的补充消费选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价格的变化与原油价格的变化密切相关。其价格还受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原料主要包括玉米、甘蔗、植物油。各自的效果可相互抵消或叠加。0300350200252030?cv=0.14?350400450500550600200252030?cv=0

218、.06?500 700 9001 1001 3001 500200252030?cv=0.13?1 2001 6002 0002 400200252030?cv=0.08?3 0003 5004 0004 5005 0005 5006 000200252030?cv=0.09?304050607080200252030?cv=0.1?USD/tUSD/tUSD/tUSD/100LUSD/tUSD/t 95%?75%?图 1.41 部分国际参考价格的基线和随机区间注:在展望基线情景(实线)下,名义价格相对于与

219、绿色(宏观和单产)和蓝色(宏观)在 90%置信区间下的预期变化。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ckam34。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与前景67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参考文献1 FAO(2021),Technical Platform on the Measurement and Reduction of Food Loss and Wa

220、ste,http:/www.fao.org/platform-food-loss-waste/en/.2 FAO,IFAD,UNICEF,WFP&WHO(2020),The State of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 in the World 2020.Transforming food systems for affordable healthy diets.,FAO,Rome,http:/www.fao.org/3/ca9692en/ca9692en.pdf.3 FAO(2020),Fruit and vegetables your dietary essen

221、tials.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2021,background paper,Rome,https:/doi.org/10.4060/cb2395en.4 Placzek,O.(2021),“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aspects of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OECD Food,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Papers,No.150,OECD Publishing,Paris,https:/dx.doi.org/10.178

222、7/49d7059f-en.5 OECD(2019),The Heavy Burden of Obesity:The Economics of Prevention,OECD Health Policy Studies,OECD Publishing,Paris,https:/dx.doi.org/10.1787/67450d67-en.6 OECD(2021),Making Better Policies for Food Systems,OECD Publishing,Paris,https:/dx.doi.org/10.1787/ddfba4de-en.7 Hrynowski,Z.(20

223、19),What Percentage of Americans Are Vegetarian?,https:/ Heinrich-Bll-Stiftung(2021),Fleischatlas 2021,https:/www.boell.de/de/de/fleischatlas-2021-jugend-kli-ma-ernaehrung.9 McKinsey(2019),Alternative proteins:The race for market share is on,https:/ EC(2020),EU agricultural outlook for markets,incom

224、e and environment,20202030,European Commission,DG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Brussels.,https:/ec.europa.eu/info/food-farming-fisheries/farming/facts-and-figures/markets/outlook/medium-term_en.11 IEA(2020),Global EV Outlook 2020:Entering the decade of electric drive?,OECD Publishing,Paris,http

225、s:/dx.doi.org/10.1787/d394399e-en.12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2020),“COVID-19 and the impact on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https:/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dialogue/-sector/documents/briefingnote/wcms_742023.pdf.13 FAO(2020),The State of Agricultural Commodity Markets 2020.Ag

226、ricultural marke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Global value chains,smallholder farmers and digital innovation,Rome,FAO,https:/doi.org/10.4060/cb0665en.14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frica(2020),COVID-19 in Africa:Protecting Lives and Economies,UNECA,Addis Ababa,https:/repository.uneca.or

227、g/handle/10855/43756.15 Ray,D.and J.Foley(2013),“Increasing global crop harvest frequency:recen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16 OECD(2020),OECD Review of Fisheries 2020,OECD Publishing,Paris,https:/dx.doi.org/10.1787/7946bc8a-en.17 IPCC(2019),IPCC Special Report on C

228、limate Change,Desertification,Land Degradation,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Food Security,and Greenhouse gas fluxe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Summary for Policymakers,Approved Draft.18 Henderson,B.et al.(2021),“Policy 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in the Agricul-1 农业与粮食市场:趋势

229、与前景68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ture,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AFOLU)sector”,OECD Food,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Papers,No.149,OECD Publishing,Paris,https:/doi.org/10.1787/47b3493b-en.19 Henderson,B.,C.Frezal and E.Flynn(2020),“A survey of GHG mitigation policies for the agriculture,

230、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 sector”,OECD Food,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Papers,No.145,OECD Publishing,Paris,https:/dx.doi.org/10.1787/59ff2738-en.20 Gadhok,I.et al.(2020),Tra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2 Policy options and their trade-offs,Rome,FAO,https:/doi.org/10.4060/cb0580en.21 Frezal,

231、C.,S.Gay and C.Nenert(2021),“The Impact of the African Swine Fever outbreak in China on global agricultural markets”,OECD Food,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 Papers,No.156,OECD Publishing,Paris,https:/dx.doi.org/10.1787/96d0410d-en.22 OECD(n.d.),OECD Policy Responses to Coronavirus(COVID-19),OECD Publish

232、ing,Paris,https:/dx.doi.org/10.1787/5b0fd8cd-en.23 FAO(2018),Trade and Nutrition Technical Note,http:/www.fao.org/3/a-i4922e.pdf.24 Fox,L.and T.S.Jayne(2020),“Unpacking the misconceptions about Africas food imports”,Brookings,https:/www.brookings.edu/blog/africa-in-focus/2020/12/14/unpacking-the-mis

233、conceptions-about-af-ricas-food-imports/?preview_id=1297848.25 UNCTAD(2019),Key Statistics and Trends in Trade Policy,https:/unctad.org/system/files/official-docu-ment/ditctab2019d9_en.pdf.26 OECD(2021),Agricultural Polic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2021,OECD Publishing,Paris.27 FAO(2021),Oilseeds,Oi

234、ls&Meals:Monthly Price and Policy Update,Vol.140,March,http:/www.fao.org/3/cb3814en/cb3814en.pdf.28 Mensink,G.,C.Lage Barbosa and A.Brettschneider(2016),“Prevalence of persons following a vegetarian diet in Germany”,Journal of Health Monitoring,http:/dx.doi.org/10.17886/RKI-GBE-2016-039.29 FAO,R.(ed

235、.)(2013),Edible insects:future prospects for food and feed security,FAO Forestry Paper 170,http:/www.fao.org/3/i3253e/i3253e.pdf.30 Ismail,B.et al.(2020),“Protein demand:review of plant and animal proteins used in alternative protein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Animal Frontiers,Vol.10/4,pp.

236、53-63,https:/doi.org/10.1093/af/vfaa040.31 Witte,B.et al.(2021),Food for Thought:The Protein Transformation,Boston Consulting Group,Blue Horizon,https:/web- J.Vermeulen,S.et al.(2020),“Changing die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lobalfood system”,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https:/d

237、oi.org/10.1111/nyas.14446.33 FAO(2021),“Novel Coronavirus”,FAO recommendations on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tasks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using crop calendars,http:/www.fao.org/2019-ncov/covid-19-crop-calendars/en/(accessed on 24 May 2021).34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21),World Economic Outlo

238、ok:Managing Divergent Recoveries,Washing-ton,DC,April.35 OECD(2021),OECD Economic Outlook,Interim Report March 2021,OECD Publishing,Paris,https:/dx.doi.org/10.1787/34bfd999-en.36 FAO(2020),Food Outlook-Biannual Report on Global Food Markets:June 2020,FAO,Rome,https:/doi.org/10.4060/ca9509en.37 FAO(2

239、013),Food Outlook-Biannual Report on Global Food Markets:November 2013,FAO,Rome.69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 2各区域情况简述本章将分别讨论粮农组织 6 个区域(亚太、撒哈拉以南非洲、近东与北非、欧洲与中亚、北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农业的主要趋势和新问题。同时,本章对各区域 20212030 年的生产、消费、贸易情况进行预测,并阐述各区域的主要问题。2 各区域情况简述70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2.1

240、引言本展望各区域情况简述阐述了粮农组织全球工作计划中各区域的主要趋势。我们理解各区域的多元性,所以情况简述的目的不是对这些区域进行对比,而是介绍一下各区域发展的最新情况、以及区域对全球挑战和新兴趋势的反应,并将这些内容与本展望的主要信息联系起来。我们将本展望预测的终期(2030 年)与基期(20182020 年)相比较。情况简述中阐述了当前仍在全球蔓延的 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影响以及各区域不同的应对方式。本情况简述不包括对 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的定量评价,但提出了最新的宏观经济预测,以及为遏制疫情传播而采取的行动对各区域的影响程度。因此,随着经济逐渐从疫情的冲击中恢复,本展望预计

241、疫情对粮食生产、消费、贸易的影响也将逐渐降低,在本章中所讨论的趋势和问题也是本展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分为 6 个部分,分别在相似的模板基础上,以文本、表格、图片信息形式讨论各个区域的情况。背景信息部分阐述了各区域的主要特征,并为后续关于农业生产、消费、贸易的讨论提供了背景。每个区域的情况简述后附有图片和表格,概述了关于该区域的主要预测结果。2.2 区域性展望:亚太区域背景信息亚太区域a是本章所介绍的所有区域中面积最大的区域,在经济结构、发展阶段、收入水平和食品贸易依存度方面呈现出了高度多元化的特征。例如,就人均而言,亚洲最不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为 1 157 美元,而澳大利亚为 61 375

242、美元。亚太区域人口达 43 亿,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但该区域的农业用地面积仅占全世界约 30%,因此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在未来 10 年,随着人口以每年 0.6%的速度增长,到 2030 年预计将增加 3.22 亿人,这会进一步加剧资源压力。目前整个亚太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在迅速推进,2020 年人口城市化率已达到 50%,预计 2030 年将上升至 55%。中国在该区域人口中占据最大份额,预计在2030 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会上升至 70%。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会带动膳食结构的变化,和高价值食品、加工食品及方便食品的消费增多。2020 年,亚太区域人均 GDP 下跌 3.2%,但区

243、域内各国差异巨大。澳大利亚和日本下降 5%,而中国人均 GDP 增长了 1.4%。与世界其他区域相比,亚太区域从疫情中恢复的势头最为强劲,未来 10 年人均收入预计将每年增长 4%左右。预计a 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其他:巴基斯坦、大洋洲和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亚洲最不发达。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韩国。对于提到的区域,请参阅区域、国家分组一览表。2 各区域情况简述71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中国年增长速度将达到 5%,印度和越南为 5%6%,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年增长率为3%4%。目前,亚太区

244、域的农业和渔业附加值在经济中占比下降至 7.5%,2030 年预计将跌至 6%。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下降为 15%左右,这说明收入或价格的变更对消费者有明显影响a。在亚太区域最不发达国家,该比例会高出很多,因此这些国家很多消费者的粮食安全很容易受到新冠疫情带来的价格猛涨和收入冲击的影响。亚太区域内有各种农产品和食品的重要出口商和进口商,其中许多都面临着本展望指出的各种重大的不确定因素风险。当前的贸易冲突并未完全解决,气候条件仍不稳定。特别是澳大利亚正面临一场长期的干旱。疫情暴露出的全球贸易物流的脆弱性以及动物疾病也是重要的风险。近年来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区域的非洲猪瘟也对猪肉

245、产出产生极大影响。在这些国家,虽然猪群重建正在快速进行,但是新病例仍在不停出现,这说明未来生产前景依然面临重大风险。生产亚太区域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与渔产品生产区,预计 2030 年其农产品与渔产品产量将占据世界产量的 53%。与 20182020 年基期相比,2030 年总产值预计将增长 20%。该增长率将超过人口增长率,这意味着在未来 10 年,在生产力提高的推动下,在同期农业用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区域人均农产品价值将会提升。该区域农作物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比为 60%左右,预计在未来 10 年将增长22%,而畜牧产量将增长 19%。因非洲猪瘟影响,亚太区域猪肉行业恢复较慢,产量在 20

246、19 年下降 18%,2020 年下降 4%。在中国和越南,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蔓延,中国和越南分别损失了 23%与 13%的生猪存栏。两国猪群重建工作都取得了不错进展,越南 2020 年存栏数增加 12%,中国 2021 年存栏数预计增加 10%。猪肉短缺造成本区域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在其他肉类生产方面的投资增多,这将支持未来 10 年的进一步增长。禽肉生产周期较短,在 2019 年产量增长 8%。同时牛肉、羊肉、奶的产量也在增长,这样即便猪肉产量大幅下滑,也仅会导致畜产品产量总体上轻微下跌。预测期内,因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渔产品产量预计将增长15%。这些增长速度远低于之前 10 年,当时农产

247、品和渔产品的产量增长平均为每年3%4%(图 2.1),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市场日益成熟,政策发生变化,市场逐渐开放,贸易竞争更加激烈。亚太区域还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尤其是水稻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 90%。其小麦和玉米产量占比较低一些,分别为 40%和 30%,但依然保持强势。展望期内,亚太区域在全球玉米产量中的占比预计将略有增加,而其在其他谷类市场的地位与基期相似。该区域约 60%的水稻由中国和印度生产。预计到 2030 年,中国水稻产量预计仅增长 4%;印度水稻产量则将增长 17%,占亚太区域产量份额将达到a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资料来源在本展望中使用的粮食支出和 GDP 数据,从 2011 年

248、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的数据库中对 20172019 年进行插值。2 各区域情况简述72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27%。同样的,两国占亚太区小麦产量的 75%以上,而小麦产量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印度和澳大利亚。到 2030 年,相较基期,新增的小麦产量中 58%和 19%分别由这两个国家提供,这反映了澳大利亚预计将从多年干旱造成的低产量中恢复过来。亚太区域占全球植物油产量的 58%,大部分是来自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疫情的蔓延以及相应的管控措施给该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植物油生产极大地依赖于国外劳力,而疫情管控措施加剧了结

249、构性限制,这种限制已经导致植物油产量在 2019 年有所减少。成熟棕榈区面积扩张放缓意味着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植物油产量增长在未来 10 年将继续减缓。由于亚太区域国家土地资源稀缺,作物产量增长将主要由生产力的提高和集约化生产来带动。灌溉普及和品种改良是增加产量的重要方式,但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稀缺和化学品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多次收获和复种制使农作物用地面积将增加 100 万 ha,而收获面积将增加 1 500 万 ha,新增面积主要用于玉米、小麦、油籽、豆类的种植。展望期间的畜牧生产发展主要依靠饲料强度的增加和品种改良。该区域正在从非洲猪瘟引起的猪群减少中恢复过来,生猪存栏数开始

250、增加,但家畜数量增长速度预计将低于总的肉类产量。饲料使用量的增加速度将略低于肉类产量的增长速度,而部分国家饲料使用量增加被其他国家饲料使用效率的提升所抵消。本展望期内,肉类产量增长预计会加速,主要来源于禽肉和猪肉的增长。由于人们对生物安全日益看重,越来越多的猪肉生产来自大型现代化生产单位。到 2030 年,猪肉在畜牧业整体产量中的份额仅比基期略微上涨,但没达到非洲猪瘟发生前的水平。-1-0.500.511.522.533.544.555.56200072009200023202520272029?/%?图 2.1 亚太区域农产品

251、与渔产品产量缓慢增长注:数据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农业产值数据库中的历史时间序列,是综合本展望数据得出的。其他产品将根据趋势发展。净产值使用内部种子和饲料用量的预测值,按 20142016 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农业产值数据库,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QV;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0ok5h9

252、。2 各区域情况简述73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全球约 70%的鱼产量来自亚太区域,主要依靠中国境内的捕捞和水产养殖。中国的“十四五”规划中对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变更会限制渔产品产量的增长。尽管如此,亚太区域的渔产品产量增长将依旧占到全球产量增长的 80%。截至 2030 年,该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将增长 2.7%,其中来自动物的排放预计增长 5.6%,来自农作物的排放下降 0.8%。消费亚洲区域在减少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营养不良现象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2020 年,主要因为疫情对收入和食物负担能力的影响,该进展出现了退

253、步。2020 年,亚洲营养不良和食品不安全的问题更加普遍,短期内仍将面临巨大压力。由于该区域正从疫情的影响中逐渐恢复,预计展望中期会实现积极的收入增长。随着人口增长放缓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该区域膳食模式会变化,对热量和营养丰富食品的需求将增加(Law,Fraser 和 Piracha,20201)(Kelly,20162)(Reardon等,20143)。到 2030 年,该区域人均热量供应量预计将增加 200 kcal/d,超过 3 000 kcal 大关,这主要得益于植物油、糖类、动物产品尤其是乳制品消费的增加。同时,由于乳制品和肉类产品消费增多,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将增加 10 g/d,达

254、到 109 g/d。亚洲许多地方的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到 2030 年,日本和韩国的抚养比 预计将分别增长至 53.2%和 38.2%,中国的抚养比将上升至 27.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8.3%)(联合国,2019)。一般认为人口老龄化会降低整体食品消费的增长速度。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城市化生活方式将促进糖类和脂肪的消费增长,其增速会超过其他大部分食品。到 2030 年,亚洲区域的植物油消费将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人均将达到 21kg/a。亚洲部分国家人口增长强劲,如印度,这意味着未来 10 年该区域将占据全球新增植物油消费的 71%。到 2030 年,亚洲大部分国家从动物产品、糖类、脂肪获取热

255、量的比例将增加,而基本主食提供的热量比例则会减少。对于亚太区域许多国家来说,大米消费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占热量供应的一半以上。预计该区域的大米消费将保持稳定,印度人均大米消费的增长将被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消费下跌所抵消。同时,该区域人均小麦消费预计将增长 2.1kg,主要来源于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和其他最不发达国家的消费增长。亚太区域平均每人每年肉类消费将增长 2.6kg,达到每人 29kg。然而肉类消费在本区域内差异巨大。韩国、越南、中国等国家的需求量增长 510kg,而印度人均消费量增长将不足 0.5kg。亚太区域是鱼类的主要消费地,人均摄入量领先其他所有区域。人均鱼类消费预计将增长

256、1.7kg,达到每年每人 25kg,主要消费国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乳制品消费预计增长 24%,主要增长动力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中国以及快速增长的越南(虽然基数较小)。随着畜牧和乳制品产业的发展,饲料谷物使用量的增加以及效率的提高,预计到 2030 年饲料的使用量将增长 20%,其中玉米和蛋白粉的使用将分别提高 17%和21%。农场的商业化以及使用非谷物饲料的家庭生产的逐步减少,都促成了饲料消费的急速增长。2 各区域情况简述74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考虑到各国尤其是印度的新规定,预计到 2030 年,亚太区域在全球乙醇使用中

257、的占比将从基期的 16%增长至 19%。同样,到 2030 年,该区域在全球生物柴油使用中的占比预计将从基期的 23%增长至 3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印度尼西亚的消费增长。本展望假设到 2030 年中国无法实现严格的 E10 标准。由于玉米库存减少,以及国内生产无法完全满足中国对动物饲料和工业用料日益增长的需求,预计中国的汽油燃料将采用 2%混合比例。相比之下,印度尼西亚政府预计将继续按计划在全国范围施行其 B30 计划,但是否能达到增加生物燃料需求的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和国际棕榈油价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棕榈油的出口。生产成本上升可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2030 年,生物柴油需求将达到 95

258、 亿 L。印度尼西亚对混合比例的更高要求会将国内棕榈油供应引向生物柴油市场。再加上在当前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植物油的短期价格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这可能有助于促进该行业的投资。然而,土地资源仍然是一个制约因素,它将延缓近几年油棕的种植速度,并且减缓展望期内亚太区域的植物油产量增长。亚太区域过去 10 年的产量增长为 47%,预计到 2030 年,产量增长仅为 18%。贸易亚太区域是最大的初级农产品净进口区域,其进口量占全球进口量的 30%以上。并且从中期看来,需求依旧超过供应,净进口依然快速增长。中国是该区域最大的进口国之一,其主要进口产品是大豆。由于一系列贸易措施和猪群损失造成的需求减少,在 2

259、018 年和 2019 年,中国大豆进口下降了,但是在 2020 年,在家禽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猪群数量恢复的推动下,中国大豆进口恢复至创纪录水平。虽然当前疫情造成了物流问题和其他限制,但中国是从疫情中恢复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大豆进口需求仍然坚挺,在贸易环境限制减少的情况下,预计 2030 年大豆进口量相较基期将增长 17%,占全球大豆贸易的 60%以上。玉米进口量虽然比大豆进口量小,但依然占据重要地位。玉米进口量 2020 年急速增长,但随着中国国内产量的强劲增长,预计到 2030 年会下降。未来 10 年,亚太区域畜产品净入口预计将进一步增长,虽然中国进口需求减少。由于非洲猪瘟造成供应紧张

260、,中国的进口量在基期达到峰值,预计未来 10 年,中国猪肉进口的下降仅能被牛肉和羊肉进口的增长部分抵消。中国和越南整体肉类进口预计将下降,但是菲律宾、马来西亚和韩国的肉类进口预计将增加。而澳大利亚牛肉出口以及泰国禽肉出口的增长能提供部分需求。亚太区域的乳制品净进口预计会增长,主要因为东南亚进口需求增多。同时,亚太区域也是重要的出口区,其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 26%。其中,占比最高的出口产品为水稻,预计将达到 5 400 万 t,主要出口国为印度、越南、缅甸和泰国。然而,预计 2030 年该区域植物油净出口将缩水 28%,这是因为进口增长超过了出口增长。作为主要的鱼类生产区域,亚太区域是鱼类和渔

261、产品的净出口区。虽然出口增长速度放缓,但预计到 2030 年该区域依然占全球鱼类出口量的 47%,占全球进口量的 36%。2 各区域情况简述75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5 000-3 000-1 0001 0003 0005 0007 0009 00011 000?-10 703-11 24820182020?2030?323 564318 53770 99866 64356 78653 46611 31910 82551 51450 0230%10%20%30%40%50%60%70%80%90%100%2030?20182020?

262、-6-4-20246?%?20182020?2030?103 ha103 ha图 2.2 亚太区域收获面积与土地使用面积变化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409xw3。00708090203020302030203020302030?200202002020182020106 t图 2.3 亚太区域畜牧业生产

263、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w043gv。2 各区域情况简述76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a)?(b)?(b)?-180-130-80-302070200420062008200022202420262028203010?20142016?(c)?0 5001 0001

264、5002 0002 5003 0003 500200302030203020302030?0500203020302030203020302030?00.511.522.533.544.5520112020 20212030?/%kcalg?200202002020020200202002020020 20212030 20112020 20212030 20112020 20212030 20112020 202120

265、30 20112020 20212030 20112020 20212030图 2.4 亚太区域大宗商品需求、粮食供应与农业贸易差额注:数据是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食物平衡表中的历史时间序列以及贸易指数数据库进行预测的,包括本展望未涵盖产品。(a)计算人口增长时,假设人均需求在上一个 10 年内保持不变。(b)脂肪:黄油和油;动物:蛋、鱼类、肉类和除黄油外的乳制品;主食:谷类、油籽、豆类和块根。(c)包括基于展望数据的加工产品渔产品(未包含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贸易指数中)。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食物平衡表与贸易指数数据库,http:/www.f

266、ao.org/faostat/en/#data;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qn2b8h。2 各区域情况简述77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表 2.1 区域指标:亚太区域平均%增长2008201020182020(基期)2030基期与2030 年相比20030宏观假设人口(103人)3885796426807545901217.

267、550.910.63人均 GDP(103美元)4.806.709.5542.643.153.61产量(10 亿美元)农业与渔业生产净值1737.02141.62572.320.111.751.66农作物生产净值 1032.01295.61578.521.831.831.68畜牧业生产净值438.2502.7600.019.361.101.78渔业生产净值266.8343.3393.814.722.431.38生产数量(103t)谷类96394653812.401.170.97豆类29523401095031225.442.552.03块根和块茎73723947811104

268、4416.532.261.36油籽422213.541.070.84肉类415698118.670.801.64乳品357532.123.542.69鱼类95071014.662.461.37糖54287700738334818.940.711.51植物油83510518.463.721.31生物燃料产量(106L)生物柴油2395.0013201.6016868.4127.7812.791.43乙醇311331.323.702.02土地面积(103ha)总农业用

269、地面积6411459978-0.66-0.29-0.07总农作物用地面积52540510.19-0.070.19总牧场面积969972936584925927-1.14-0.42-0.21温室气体排放(106t CO2当量)总量2202229623582.69-0.040.46农作物99410511043-0.76-0.460.06动物05.610.350.80需求与食品安全每人每日热量供应量(kcal)2669282430206.930.450.632 各区域情况简述78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

270、织/粮农组织 2021 年(续表)平均%增长2008201020182020(基期)2030基期与2030 年相比20030每人每日蛋白质供应量(g)87.398.7108.810.31.11.0人均粮食供应(kg)主食170.5174.5179.02.590.320.10肉类24.726.629.29.690.250.65乳品9.211.914.723.592.692.05鱼类19.322.824.67.501.460.73糖16.217.719.912.500.491.14植物油14.218.120.613.952.761.33贸易(10 亿美元)净贸易额-36-63

271、-157149.02净出口 259.73623650.762.580.25净进口 295.342552222.774.191.49自给率谷类95.792.3930.5-0.620.11肉类97.694.1950.8-0.570.18糖类90.692.290-2.0-0.14-0.32植物油114.5109.3105-3.5-0.49-0.37注:人均 GDP 以 2010 年不变美元为单位。最小二乘增长率(参见术语表)。农业与渔业生产净值按照 FAOSTAT 方法,基于 Aglink-Cosimo 模型代表的一组商品,以 20142016 年国际平均参考价格进行计算。对未包括在内的作物的生产净

272、值是根据长期趋势进行预测。油籽是指大豆和其他油籽。乳品包括黄油、奶酪、奶粉、新鲜乳制品等,以乳固体当量为单位。农作物用地面积包括可耕地的多次收获。牧场面积是指可供反刍家畜放牧的可用面积。每日每人热量是指供应量而非摄入量。主食包括谷类、油籽、豆类、块根和块茎。自给率=产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100。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2.3 区域性展望:撒哈拉以南非洲背景信息在本章涉及的六大区域a中,撒哈拉以南非洲b的人口和经济增长情况尤为特别。

273、人口增长最快,发展速度快,但是城市化水平最低。与基期 20182020 年相比,2030 年该区域人口预计增长 3.29 亿,每年增加 2.5%,其中约 2/3 的新生人口是城市人口。然而,截至 2030 年,总人口的 53%依然居住在农村。截至 2030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将是唯一一个农村人口超过半数的区域,也是仅有两个(另外一个是近东与北非)未来 10 年农村绝对人口仍将增长的区域之一。a 对于提到的区域,请参阅区域、国家分组一览表。b 更详细的区域信息请查阅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162025 年农业展望。2 各区域情况简述79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

274、粮农组织 2021 年该区域经济高度依赖资源产品,如农业、石油、金属。农业、渔业、林业共占据当地 GDP 的 14%左右,2030 年预计该数字将下落至 12%。在展望期内,与新兴发展中区域相比,该区域的人均经济增长并不高,每年增长率仅为 1.3%。2020 年该区域人均经济下降了 6%,2021 年仅回升 0.5%,这反映了疫情防控经济限制措施的长期影响,支持经济恢复的资源有限以及对商品出口和旅游业的高度依赖性。该区域经济状况差异巨大,这里的最不发达经济体虽然底子较差,但发展速度较快。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均收入全球最低,为 1 675 美元,但预计将在 2030 年提升至 1 793 美元(按

275、 2010 年实际汇率计算)。然而,该区域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仅为每年 1 064 美元。该区域家庭收入的 38%耗费在食物上,但各国间差异较大,低如南非,仅为 16%,高如尼日利亚,达到 50%a。由于该区域人均热量供应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如果食品价格或收入出现震荡,则会对粮食安全和经济福利造成严重影响。这也进一步加剧了疫情对该区域食品负担能力和粮食安全的显著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世界 14%的人口,农业生态呈现多样化,土地资源充裕,其耕地与牧场面积分别占了全球资源的 15%和 20%。尽管如此,该区域很多国家因为农村人口密集,面临着土地短缺。同时,本区域大部分可用土地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中

276、,或者被森林覆盖。所以 20182020 年,该区域的农业和渔业产出价值仅占全世界的 7%。与此同时,由于该区域庞大的人口、高消费和独特的膳食结构,这里的人们消耗全世界 37%的块根和块茎,但仅消耗 7%的谷类和 6%的糖、植物油和鱼类。该区域在全球肉类和新鲜乳制品消费中占比较少,分别为 4%和 5%,这反映了当地较弱的购买能力和较差的膳食多样性。整体来说,由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较快,国内供应无法跟上需求,主要食物产品的自给率在不断下降。生产以净增加值计算,预计撒哈拉以南非洲未来 10 年农业和渔业产量将增长 23%,这意味着该区域人均产量将延续自 2015 年开始的下降态势(图 2.6)

277、。其中,到2030 年,该区域农作物产出将占全部产出的 72%以上,畜产品将上涨至 20%,鱼产量将下跌至 7%。粗粮、豆类、块根和块茎是该区域的主食和饲料,也将成为该区域农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展望期间,该区域在上述商品中的生产份额将继续提升。至 2030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块根和块茎产量将达到全世界产量的 40%左右,而豆类产量占 21%,谷类产量占 6%。西非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张以及对棉花行业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该区域棉花产量的增长,预计该区域 2030 年的棉花产量将增加近22%,占全球产量的 7%。到 2030 年,预计该区域收获面积将扩大 600 万 ha。由于集约化种植,种植面积将出现

278、净增长,虽然农业用地使用面积仅增长了 400 万 ha。豆类和谷物的间作在许多国家是一种常见的耕作方式。拥有双峰降雨的热带区域普遍采用复种体系,而南a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资料来源在本展望中使用的粮食支出和 GDP 数据,从 2011 年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的数据库中对 20172019 年进行插值。2 各区域情况简述80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部非洲常运用灌溉体系,常在一年中连续种植大豆和小麦。该区域,尤其是尼日利亚,将通过一年多次收获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在该区域其他地方,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农业用地面积增长受到限制,例如,土

279、地分割,拥有丰富土地资源的国家的内部冲突,或采矿、城市扩张等其他的土地用途。在整个展望期间,该区域平均谷物单产将增长 21%,与过去 10 年的增长速度持平。通过增加投资以因地制宜改良作物品种和改善管理,该区域的主要农作物单产将持续提高。大部分农作物的单产增长速度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其基数仅为全球平均数的一半不到。因此,该区域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单产之间的鸿沟将缩小,但到 2030 年差距依然很大。虽然该区域将通过提高生产力,以在中期推动产量增长,但要想进一步缩短与世界单产水平的距离,还要解决投入有限、灌溉和农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未来 10 年,预计畜牧业生产将提高 26%,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禽

280、肉和奶产量。截至 2030 年,撒哈拉以南非洲肉类产量将增长 290 万 t,其中包括 130 万 t 禽肉,74 万 t 牛肉,65 万 t 羊肉和 26 万 t 猪肉。该区域牛羊肉生产系统仍旧相当粗放,未来 10 年的增长主要靠牧群的扩张,而不是生产力的提升。在 20182020 年基期,撒哈拉以南非洲占全球牛肉产量的 7%,但占全球牛群数量的 17%。到 2030 年,该区域在全球牛群数量的占比预计将上升至 20%左右。同样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占全球羊肉产量的 14%,但占全球羊群数量的 24%。未来 10 年羊肉产量预计将增长30%,其在全球产量中的占比将增加至 15%。尽管到 2030

281、 年的牧场面积预计保持现有水平,但畜群扩张仍将发生。虽然该区域仍广泛采用粗放型禽肉生产系统,但禽肉产业已经出现明显的集约型发展,尤其是南非等国家,可生产多余的饲料谷物。随着赞比亚和坦桑尼亚等国家实现供应链现代化,撒哈拉以南非洲区域越来越多国家的饲料强度会继续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基数小,而且许多小型生产商继续使用从非正式渠道购买的非谷物饲料。而在本来就已经大量使用饲料的国家,基因改良和更好的饲料转化减少了每只动物需要的饲料数量。这就造成该区域饲料使用的增长略慢于肉类产量增速。部分饲料用于推动鱼类生产,预计 2030 年鱼产量将增加13%。预计水产养殖增速达到 28%,比捕捞产量增长(12%)更快。

282、但由于水产养殖基数较小,到 2030 年水产养殖仅占该区域鱼产量的 9%,相比之下基期为 8%。根据这些生产预测数据,至 2030 年,预计农业造成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与基期相比将增长 16%。到 2030 年,在全球农业直接排放的增加量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将占据 62%,在全球直接排放中的占比将达到 16%。消费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贫困人群最多的区域,也是营养不良现象最常见的地方。疫情还进一步加剧了该区域的粮食安全问题。供应链中断(尤其在非正规部门)影响了运输,而收入和就业冲击削弱了人们的负担能力。粮食安全和营养不良可能仍将是该区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即使是收入水平开始恢复,该区域也需要在未来改2

283、 各区域情况简述81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善供应链、交通、提高人们的负担能力和食物供应,以实现持续性的恢复。在 2020 年经济收缩之后,平均收入水平开始逐渐恢复,因此人口增长依然是食品消费增加的主要因素(图 2.10)。随着人口快速增长以及人均热量供应的提升,未来 10 年该区域将成为全球农业需求增加的最大动力之一。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全球食品热量消费中的占比预计将从基期的 10%增长至 2030 年的 11%。撒哈拉以南非洲主食在总热量供应中的占比比其他区域高,预计至 2030 年人均主食消费将增加。而就其他大部分商品类别而言,包括肉

284、类、乳品、鱼类、糖和植物油,该区域人均消费均列世界最低水平。除鱼类以外,未来 10 年所有上述商品的人均消费将增加,所以总消费量将大幅上升。但膳食多元化发展依旧缓慢,至 2030年,主食仍在总热量摄入量中占主体位置。展望期内,该区域将实现 61 kacl/d 的热量供应增长,至 2030 年,该区域人均热量供应量将达到 2 500 kcal/d 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3 025 kcal/d。这说明截至 2030 年,该区域的热量摄入仍是全球最低。更多的热量将来自谷物和糖。虽然未来 10 年肉类消费会略微增长,但人均鱼类消费下跌幅度更大,这就限制了重要营养供应的提升。块根和块茎是除谷物外该

285、区域畜牧业所需饲料的主要来源。然而,该区域饲料使用量整体上增长较慢,仅占全球饲料消费的 4%不到。贸易撒哈拉以南非洲生产的大部分食物商品都是用于当地消费,而不是出口。为了弥补当地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缺口,该区域日益依赖于食物进口。同时,受益于北半球的反季节性以及有竞争力的劳动成本,很多国家实现了高价值新鲜农产品的净出口。预计该区域主要食物的贸易逆差会继续加大。按不变全球参考价格(20142016 年)计算,至 2030 年,贸易逆差会从 70 亿美元增长至 180 亿美元。由于 2020 年疫情带来的各种挑战,该区域谷类和植物油的进口量增加了,而肉类和糖类的进口量出现下降。在第一波疫情高峰时,区域

286、内贸易面临非常多的物流困难,在陆地边境哨所放行处耽误了很长时间(Njiwa 和 Marwusi,20204)。未来10 年,谷类、肉类、鱼类、糖和油的进口量将大幅度上升,增速高过产量增速。除谷类和新鲜果蔬以外,出口量预计将下降。总体而言,该区域未来 10 年基本主食无法实现自给自足,进口依赖度将进一步加深。与基本主食相反,该区域绝大部分棉花产量将输出至全球市场,至 2030 年,该区域约 90%的棉花产量将用于出口,其主力军是本区域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展望期内,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全球出口中的占比预计保持稳定。改善区域内部贸易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重要政策目标。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于 2019 年 5

287、月 30 日签署,在因疫情耽误后,协定下的贸易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开始。该协定的目标在于将 90%税种的关税降至零,最不发达国家需在 102 各区域情况简述82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年内完成此目标,其他国家则为 5 年。然而,实际上,原产地规则协定仅对 81%的税种进行了规定;虽然该 81%税目免税规定已正式开始施行,很多国家还没有提交关税减免提议。另外,一些关税同盟的成员国仍没有正式批准此项协定,这样同盟便无法按照优惠条款进行贸易,除非各国正式完成批准手续。虽然起步较慢,而且各国仍需签署关于原产地规则的约定,但该协

288、定将最终仅排除 3%的关税项目,能在中期极大地促进非洲内部贸易。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最新估计显示,在该协定基础上,非洲内部农产品和食品贸易预计将增长 20%35%(100 亿 170 亿美元)。内部贸易增长最显著的是肉类产品、鱼类、奶和乳品、糖、饮料和烟草、蔬菜/水果/坚果以及水稻和加工后的大米。然而,高非关税壁垒阻碍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0204060800?图 2.6 世界银行物流表现指数极少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进入上半区(前 80 名)资料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1b5xw9。0.80.850.90.9511.052000200

289、220042006200820002220242026202820302010?=1图 2.5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均农业和渔业产品人均净产值注:数据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农业产值数据库中的历史时间序列,是综合本展望数据得出的。其他产品将根据趋势发展。净产值使用内部种子和饲料用量的预测值,按 20142016 年不变美元价格计算。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农业产值数据库,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QV;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

290、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ulic9j。2 各区域情况简述83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99 56797 71364 66760 93314 37114 2781 4261 32810 49010 2940%10%20%30%40%50%60%70%80%90%100%2030?20182020?-5 000-3 000-1 0001 0003 0005 000?20182020?2030?-15-10-505101

291、52025?20182020?2030?103 ha103 ha%图 2.7 撒哈拉以南非洲收获面积与土地使用面积变化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xq03ja。08202020302030203020302030?2002020020106 t图 2.8 撒哈拉以南非洲畜产品产量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

292、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jnhu7s。2 各区域情况简述84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a)?(b)?(b)?-20-15-10-50500420062008200022202420262028203010?20142016?(c)?0 5001 0001 5002 0002 5003 00020

293、030203020302030?0070809020302030203020302030?-3-2-020?20212030 20112020 20212030 20112020 20212030 20112020 20212030 20112020 20212030 20112020 20212030 20112020 2022020020200202002020020?/%kcalg图 2.9 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商品需求、粮食供应及农产品

294、贸易差额注:数据是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食物平衡表中的历史时间序列以及贸易指数数据库进行预测的,包括本展望未涵盖产品。(a)计算人口增长时,假设人均需求在上一个 10 年内保持不变。(b)脂肪:黄油和油;动物:蛋、鱼类、肉类和除黄油外的乳制品;主食:谷类、油籽、豆类和块根。(c)包括基于展望数据的加工产品和渔产品(未包含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贸易指数中)。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农业产值数据库,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QV;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

295、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4jl0za。2 各区域情况简述85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虽然在该协定中,各成员国相互确认了各自的标准和许可,并就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SPS)达成一致,但各国间的非关税壁垒仍然难以削弱消除。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道路运输的高成本,主要是较差的基础设施和边境哨所的低效率引起的。这增加了物流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世界银行物流表现指数排名总共包括 160 个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仅有六个国家进入榜单上半区。除

296、物流困难外,各国出口管制自决权也影响了市场融合。在目前为止已施行规则的基础上,考虑到该协定仍需最终确定关税减免的计划和敏感产品列表,今年的基线预测中并没有包括协定的影响。表 2.2 区域指标:撒哈拉以南非洲平均%增长2008201020182020(基期)2030基期与2030 年相比20030宏观假设人口(103人)80085751531.352.742.48人均 GDP(103美元)1.571.671.797.08-0.091.25产量(10 亿美元)农业与渔业生产净值208.8273.0336.623.332.341.91农作物生产净值 147

297、.2197.0243.923.772.541.92畜牧业生产净值45.454.068.026.001.482.19渔业生产净值16.222.024.812.752.731.07生产数量(103t)谷类919015723.663.471.77豆类314126.833.082.23块根和块茎587988832211048725.092.822.16油籽708.511.010.89肉类95683.662.512.01乳品33253582478333.530.293.10鱼类57847878888712.812.7

298、81.08糖64557565985430.260.902.73植物油49097213827714.762.671.23生物燃料产量(106L)生物柴油0.040.040.0749.870.004.02乙醇54176694823.823.502.39土地面积(103ha)总农业用地面积8587508868438909840.470.240.03总农作物用地面积2064472264372293321.280.540.07总牧场面积6523036604066616520.190.140.01温室气体排放(106t CO2当量)总量62873985715.941.381.43农作物1991851871

299、.05-1.290.07动物42955366920.952.421.852 各区域情况简述86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续表)平均%增长2008201020182020(基期)2030基期与2030 年相比20030需求与食品安全每人每日热量供应量(kcal)2395242924892.51-0.050.32每人每日蛋白质供应量(g)60.44461.6562.2060.903-0.090.18人均粮食供应(kg)主食177.5193.3197.5652.210.210.26肉类10.710.810.9651.07

300、-0.310.29乳品4.63.73.8294.06-2.380.54鱼类8.27.87.446-5.02-1.12-0.35糖10.410.411.62611.32-0.591.12植物油7.78.79.1725.870.030.61贸易(10 亿美元)净贸易额-9.43-7.09-17.54147.5.净出口 28.6148.6464.2332.054.782.40净进口 38.0455.7281.7746.732.933.78自给率谷类84.882.777.5-6.3-0.02-0.64肉类88.986.481.8-5.4-0.03-0.70糖类75.864.960.4-7.0-1.29

301、-0.81植物油58.954.747.8-12.7-0.14-1.25注:人均 GDP 以 2010 年不变美元为单位。最小二乘增长率(参见术语表)。农业与渔业生产净值按照 FAOSTAT 方法,基于 Aglink-Cosimo 模型代表的一组商品,以 20142016 年国际平均参考价格进行计算。对未包括在内的作物的生产净值是根据长期趋势进行预测的。油籽是指大豆和其他油籽。乳品包括黄油、奶酪、奶粉、新鲜乳制品等,以乳固体当量为单位。农作物用地面积包括可耕地的多次收获。牧场面积是指可供反刍家畜放牧的可用面积。每人每日热量是指供应量而非摄入量。主食包括谷类、油籽、豆类、块根和块茎。自给率=产量/

302、(产量+进口量-出口量)100。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2.4 区域性展望:近东与北非背景信息近东与北非区域a的农业与渔业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土地和水资源较为稀缺,可耕土地占总土地面积不足 5%。除伊拉克、毛里塔尼亚外,该区域所有国家都面临水资源短缺。有些国家的缺水问题极其严重,人均水资源不到可持续水平的 1/4。该区域包括众多国家,各国在收入和资源方面差异明显,涵盖最不发达国家、a 中东:沙特阿拉伯和其他西亚。最不发达:北非最不发达。北非:

303、其他北非。对于提到的区域,请参阅区域、国家分组一览表。2 各区域情况简述87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中等收入国家以及海湾区域的高收入石油出口国家。该区域食物净进口量位居世界前列,大部分产品的自给率都非常低,尤其是谷类、植物油和糖(图 2.11)。该区域的粮食供应和需求都面临不确定因素,造成基本食物稳定供应方面的问题。新冠疫情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限制性措施暴露了全球贸易物流的弱点,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主要供应商减少其出口,这对短期的谷类价格产生较大影响。近东与北非大部分国家的土地和水资源都比较有限,限制了农业的发展。而各国采取的提高谷类产量、

304、减少逆差等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剧了这个问题。谷类生产时常需要与其他高价值作物争抢水资源。地缘政治冲突造成的不确定性阻碍了农业和渔业生产发展,造成投资减少,并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另外,石油出口是该区域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不稳定的能源市场会对消费和投资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食物支出平均约占家庭支出的 13%,因此,收入和价格的震荡会对民众生活造成重大影响a。过去 10 年,近东与北非区域的人口增长超过了 23%,形成了新的需求。而在未来 10 年,预计人口每年增长 1.7%,2030 年该区域人口将接近 5 亿。一半以上的新增人口预计为城市人口,意味着将会消费更多的高价值产品,包括肉类和乳品以及包括植物

305、油和糖等方便食品。由于对石油出口的高度依赖,2020 年该区域各经济体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人均 GDP 缩水 8%。2021 年经济活动依然会受到限制,未来 10 年经济每年增速也仅为 1.1%,无法有效提升未来 10 年的需求量。埃及的农业和渔业生产净值占到该区域的 30%左右,北非其他国家贡献 49%的产值(15%来自最不发达国家,34%来自其他北非国家)。未来 10 年,这些占比将上涨。到 2030 年,北非将占近东与北非区域农业净产值的近 80%。目前,农业、林业、渔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占该区域总 GDP 的 6%左右,且预计将保持稳定。渔业生产值占农业和渔业生产总值的 12%。沿海

306、区域的捕捞业近期获得了一定增长,但鱼类资源方面压力较大。水产养殖对渔业的贡献也在增加,其中埃及是水产养殖大户。生产未来 10 年,近东与北非区域的农业和渔业产量预计将每年增长 1.5%,略低于1.7%的人口增速。这说明该区域对全球市场的依赖性会越来越高(图 2.10)。农作物生产占总产值的大部分,平均每年增长 1.3%。截至 2030 年,农作物产量在总净值中的占比将下降 1%61%。畜牧业产量增长较快,每年增长 2.2%,到 2030 年其在总净值中的比例将增长至 27%以上。未来 10 年鱼类产值预计将每年增长 1.2%,增速在三大产业中最低。到 2030 年农作物用地面积较基期有所减小,

307、其中最明显的是沙特阿拉伯,其条件不利于大规模农作物种植。到 2030 年,谷类用地面积预计约占全部农作物用地面积的 50%,比基期小幅增加。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粗粮和小麦,到 2030 年预计分别a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资料来源在本展望中使用的粮食支出和 GDP 数据,从 2011 年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的数据库中对 20172019 年进行插值。2 各区域情况简述88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占谷类生产用地总面积的 60%和 35%。该区域的总收获面积将几乎没有变化,至2030 年将仅因作物强度增强而增加 3%。农作物的产量提升主要依

308、靠的是单产的提高。小麦、玉米、其他粗粮和水稻的单产将分别增长 0.9%、0.7%、1.3%、1.1%。小麦单产将保持在世界平均水平的 77%,其他粗粮单产也将提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00400500600700?20082010?20182020?2030?图 2.10 近东与北非区域人均食物净进口值(包括加工产品)注:预测数据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贸易指数数据库中的历史时间序列,是综合本展望数据得出的。本展望未涵盖产品将根据趋势发展。总贸易值包括加工产品(通常不是展望中的变量)。贸易值按 20142016 年不变美元价格计算。渔业贸易值(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309、数据库贸易指数中不包括此值)已添加至展望数据。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贸易指数数据库,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TI;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aico87。020406080100120?%20082010?20182020?2030?图 2.11 近东与北非区域部分商品自给率注:自给率=产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10

310、0。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zg7h1t。2 各区域情况简述89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禽肉产量的增长为每年 3%,超过其他所有肉类产品。羊肉产量预计也将增加,每年增速为 1.5%;牛肉产量增加较慢,每年 1.1%。自上个 10 年开始,禽肉产量增长放缓,而羊肉产量增长加速。牛肉产量从上个 10 年的明显下降中恢复过来,开始增长。这

311、些肉类产量的增长将有助于该区域解决长期以来肉类自给率下降的问题(图 2.11)。未来 10 年肉类和乳制品产量平均每年增长 2.3%和 2.0%,至 2030 年,该区域牲畜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较基期而言将增长 4%。到 2030 年,该区域总温室气体排放量预计将增长 3.5%。消费近东与北非区域的食物政策主要是支持基础食物(尤其是谷物)的消费,保证粮食安全。近些年,政策也开始关注动物产品。然而,自 2005 年起,该区域营养不良率仅从 11%下降至 9%,甚至在疫情发生前,营养不良人群的绝对数量自 2015 年以来有所增加。2020 年的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该区域营养不良率和绝对人数都

312、有所增长。随着中期经济恢复,与基期相比,到 2030 年该区域人均热量供应预计将增加 41 kcal/d,达到 3 050 kcal/d 的水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3 025 kcal/d。虽然预计到2030 年该区域人均热量供应将增长 106 kcal/d,但区域内各国差异巨大,最不发达国家仅达到 2 700 kcal/d,比全球平均水平低 11%左右。预计至 2030 年,该区域 55%的热量将从日常膳食中的谷物中获取,比基期下降 1%。而世界平均水平是 44%。糖的消费也是类似情况。糖贡献了该区域 10%的热量供应,而世界平均水平是 7%。该区域的日常膳食以淀粉类食物和糖为主,造成普遍

313、的肥胖现象以及多种非传染性疾病,如糖尿病。由于不少国家人群仍面临营养不良,从中期来看,各国仍需在政策上应对营养不良带来的“三重负担”。2030 年,该区域蛋白质平均供应量预计将达到 85 g/d,只比基期数字高 0.6 g/d。谷物提供的蛋白质将会下降,但肉类、鱼类、豆类供应的蛋白质增加,抵消了这一缺口。本区域蛋白质供应量增长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更低,预计到 2030 年将比全球平均供应量低 13%。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未来 10 年饲料的使用量会增长 24%。玉米、大麦、蛋白粉预计将占饲料总用量的 80%,绝大部分的饲料原料将通过进口提供。预计到 2030年玉米进口将达到 3 700 万 t,而

314、基期仅为 2 800 万 t。此趋势说明该区域政策将食物农作物生产看得比饲料农作物生产更重要,这将限制生产的发展潜力。贸易该区域人口的强劲增长与有限的生产能力将推动展望期内食物进口的增加。该区域是继亚太区域之后第二大食物净进口商,但就人均数据而言,它是最大进口区域。在该区域,沙特阿拉伯和其他中东区域的人均食物进口量是最高的,包括海湾国家在内,紧随其后的是埃及和北非的其他国家(图 2.10)。由于疫情带来的物流和经济挑战,2020 年该区域实际总进口额比 2019 年更高。2 各区域情况简述90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31 11330 2

315、722 3152 2421 2301 23557951531434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30?20182020?-600-600?20182020?2030?-12-10-8-6-4-202?%?20182020?2030?103 ha103 ha图 2.12 近东与北非收获面积和土地使用面积变化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

316、ink/ckriz8。00.511.522.533.520302003020302030?2002020020106 t图 2.13 近东与北非畜产品产量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wk45iu。2 各区域情况简述91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b)?(b)?-120-10

317、0-80-60-40-2002020002002200420062008200022202420262028203010?20142016?(c)?05001 000 15002 0002 5003 0003 50020030203020302030?-0203020302030?-4-3-2-202020212030?%?(a)?20030200302003020030 20

318、030 200302002020020200202002020182020kcalg图 2.14 近东与北非主要商品需求、粮食供应及农产品贸易差额注:数据是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食物平衡表中的历史时间序列以及贸易指数数据库为基础进行预测的,包括本展望未涵盖产品。(a)计算人口增长时,假设人均需求在上一个 10 年保持一致。(b)脂肪包括黄油与油类;动物产品包括蛋、鱼、肉类和除黄油外的乳制品;主食包括谷物、油籽、豆类和块根。(c)基于展望数据,包括加工产品和鱼类

319、(未包括在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的贸易指数中)。资料来源:粮农组织(202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农业产值数据库,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QV;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数据库链接 2:https:/stat.link/pz5a0i。2 各区域情况简述92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未来 10 年预计将延续这一趋势。随着需求的增长,该区域几乎所有商

320、品的进口量都会增加,自给率将继续处于长期下降趋势,肉类产品、植物油和糖除外(图 2.11)。就植物油而言,油籽自给率继续下跌,更多进口油籽被用于加工。该区域某些产品的进口量将在全球市场中继续占据较高比例:到 2030 年,其玉米、其他粗粮和小麦进口量将分别占全球进口量的 18%、32%和 27%。另外,截至 2030 年,该区域的羊肉进口占全球贸易的 37%,奶酪占 18%,禽肉占 17%。表 2.3 区域指标:近东与北非平均%增长2008201020182020(基期)2030基期与2030 年相比20030宏观假设人口(103人)33343942

321、0.732.021.69人均 GDP(103美元)6.146.356.675.03-0.081.07产量(10 亿美元)农业与渔业生产净值109.2132.4159.920.741.391.54农作物生产净值 68.181.597.819.921.241.30畜牧业生产净值31.435.143.624.360.222.24渔业生产净值9.615.818.516.935.421.24生产数量(103t)谷类48346546596390716.920.440.98豆类417.790.761.70块根和块茎25333778470124.432.662.09油籽102210661

322、18110.850.161.27肉类655281641050128.622.232.30乳品35283150377019.68-1.471.92鱼类342.915.561.24糖28953664521842.432.033.29植物油224.406.131.88生物燃料产量(106L)生物柴油0.020.020.0215.390.001.35乙醇25616118816.64-5.952.40土地面积(103ha)总农业用地面积432038430915430848-0.020.020.002 各区域情况简述93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

323、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续表)平均%增长2008201020182020(基期)2030基期与2030 年相比20030总农作物用地面积6452-0.840.16-0.06总牧场面积36752460.13-0.010.01温室气体排放(106t CO2当量)总量1992182263.520.880.38农作物4752542.101.60-0.10动物1511661723.970.650.54需求与食品安全每人每日热量供应量(kcal)2956301330541.37-0.200.24每人每日蛋白质供应量(g)8

324、3.384.685.20.7-0.30.2人均粮食供应(kg)主食220.6221.2221.80.25-0.03-0.02肉类23.723.725.37.04-0.380.85乳品13.110.711.13.64-2.350.37鱼类911128.630.920.87糖3233367.550.060.74植物油1214159.211.471.03贸易(10 亿美元)净贸易额-56-79-10734.34净出口 21.2313720.025.411.44净进口 77.1110.114430.352.952.25自给率谷类41.637.435-5.2-1.34-0.67肉类69.370.470-

325、0.30.30-0.21糖类26.626.7299.40.280.85植物油23.526.726-2.12.2-0.1注:人均 GDP 以 2010 年不变美元为单位。最小二乘增长率(参见术语表)。农业与渔业生产净值按照 FAOSTAT 方法,基于 Aglink-Cosimo 模型代表的一组商品,以 20142016 年国际平均参考价格进行计算。对未包括在内的作物的生产净值根据长期趋势进行预测。油籽是指大豆和其他油籽。乳品包括黄油、奶酪、奶粉、新鲜乳制品等,以乳固体当量为单位。农作物用地面积包括可耕地的多次收获。牧场面积是指可供反刍家畜放牧的可用面积。每人每日热量是指供应量而非摄入量。主食包括

326、谷类、油籽、豆类、块根和块茎。自给率=产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100。资料来源: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 年),经合组织-粮农组织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http:/dx.doi.org/10.1787/agr-outl-data-en。2 各区域情况简述94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2.5 区域性展望:欧洲与中亚背景信息欧洲与中亚a是一个多元化区域,其中主要农业生产区包括欧盟、英国、俄罗斯联邦(下文简称“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这些国家在发展阶段、人口、农业资源、公共政策方面大相径庭。人口变化情况也

327、各不相同。整体上,该区域人口将逐步增长,但目前西欧和东欧人口增长停滞,中亚人口每年增长小于1%。该区域城市化率非常高,至 2030 年,约有 75%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欧洲与中亚的人均年收入超过 26 000 美元,但是各国间差异巨大。西欧经济呈多元化格局,而东欧区域注重商品经济,尤其是俄罗斯,以石油、天然气为支柱产业。新冠疫情在全世界持续传播,给该区域经济带来巨大挑战。然而由于本区域的多元性,各国经济结构以及管控病毒的措施各不相同,所以各国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也不同。欧洲与中亚区域的人均 GDP 于 2020 年下滑 7.4%,预计 2021 年将恢复 4%,未来 10 年的平均年增长率将达到

328、1.7%。2020 年西欧受到的影响是最严重的,人均GDP 下跌了 7.8%。中亚的经济管控较为宽松,人均 GDP 下降了 3.3%。整个区域的农业部门因为疫情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物流问题、劳力短缺和需求变更(包括需求的数量和产品组成)。农业、林业、渔业生产在 GDP 中占比较低,低至欧盟的 1.6%,高至乌克兰的9%。在基期 20182020 年,该区域食物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平均占比约为 11%,低至英国的 5%左右,高至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约 19%b。该区域农业和渔业生产值占全球的 16%。由于西欧农业和渔业生产的缓慢发展,这个比例将继续下降到 2030 年。农作物生产平均占总生产净值的

329、 55%,渔业生产占 8%,剩下的畜牧生产占 37%。过去 10 年里,尽管该区域仅占全球农业和渔业生产增长净值的 12%,却贡献了全球出口增长值的 35%。出口占比的大幅上升主要是因为东欧区域提高了农作物和牲畜的生产效率,同时人口保持稳定,消费水平较为稳定,因此,内需增长较少。该区域的贸易情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未来英国和欧盟的贸易协定,以及俄罗斯 2014 年起实行的欧盟进口禁令。同时,在新冠疫情造成的封锁时期,黑海区域国家为保障国内供应而采取的短期出口限制,进一步增添了不确定性。与其他区域相比,欧洲与中亚的畜产品对该区域的生产和消费非常重要。这些产品构成了该区域农业和渔业生产净值的

330、1/3,并分别占该区域热量和蛋白质供应的 26%和 53%。欧盟是奶和乳制品的主要生产商、消费者和贸易商,虽然其在全球奶产量中的份额在不停下跌,但其在奶酪和黄油等高价值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方面发a 对于提到的区域,请参阅区域、国家分组一览表。b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资料来源在本展望中使用的粮食支出和 GDP 数据,从 2011 年全球贸易分析项目(GTAP)的数据库中对 20172019 年进行插值。2 各区域情况简述95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2030 年农业展望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 2021 年展良好。该区域人均新鲜乳制品消费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5 倍,奶酪和黄油消费更是高达世界平均水平的

331、 6 倍和 3 倍。尤其在欧盟,环境可持续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例如,“从农场到餐桌”发展战略努力促进公平、健康和环保的食品体系的发展,加速了向环境可持续性的过渡。在未来,这可能会影响到需求结构以及该区域的生产率和产量增长。为达此目的,技术进步(包括数字技术的进步)至关重要。生产与 20182020 年基期的平均水平相比,2030 年该区域农业和渔业生产净值(扣除饲料和种子投入)预计将增长 8%,其中西欧增长小于 1%,而东欧增长 15%,中亚增长约 30%。引领东欧强势增长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增长 12%和 22%。虽然这两个国家农作物和畜产品增长都很强劲,但农作物产量预

332、计比畜产品产量增长更快。在俄罗斯,其进口禁令对国内市场产生了影响,刺激了本地畜产品生产。该区域农业用地面积将继续保持长期减少的趋势,但速度较慢。这说明生产力提高将进一步促进该区域产量的增长。截至 2030 年,农作物用地面积和牧场面积预计将分别减少 130 万 ha 和 260 万 ha。由于农用土地面积的改变,农业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将在未来 10 年下跌 1.2%。未来 10 年,该区域的农作物产量预计将增长 11%,占该区域农业和渔业生产增量的 75%左右。农作物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黑海区域谷物和油籽产量的提升。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玉米、小麦、大豆和其他油籽产品预计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其

333、在该区域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将分别增长至 40%(玉米)、38%(小麦)和 54%(油籽产品)。俄罗斯所有农作物中玉米产量增长最快,而在乌克兰,小麦产量增长速度超过其他所有作物。由于单产的提升,绝大部分产品产量都将获得长足增长。预计2030 年两国收获面积仍将扩大。相比之下,未来 10 年,畜牧业生产发展较慢,每年产量仅增长 0.34%。西欧占该区域牲畜产值的绝大部分,但随着向环境可持续性的过渡,未来 10 年其占比预计将略微减少,从基期的 64%跌落至 2030 年的 61%。未来 10 年,该区域其他国畜产品产量将强势增长,其畜产品总产值将提高 4%。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集约化生产,提高牲畜的胴体重。整个区域禽肉总产量预计将快速增长,到 2030 年时将比 20182020 年基期增长 10%。大部分禽肉将供应国内市场,人均消费每年增长1.5 kg,最终达到每人每年 24kg。下个 10 年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联合国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报告(237页).pdf)为本站 (securities)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136**47... 升级为至尊VIP  189**07...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2**25... 升级为至尊VIP 

微**...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75**08...  升级为至尊VIP  139**22... 升级为标准VIP

 157**13...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50**16...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9**15...  升级为标准VIP

136**73... 升级为高级VIP  153**42... 升级为至尊VIP 

139**2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7**06... 升级为至尊VIP  137**41...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0**47... 升级为至尊VIP

 186**61...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Ky** 纪... 升级为高级VIP   135**06...  升级为至尊VIP

139**02...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6**43...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0**19...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9**01...  升级为至尊VIP 

 137**05... 升级为至尊VIP  135**49... 升级为至尊VIP 

 186**44... 升级为标准VIP   135**01... 升级为高级VIP

 135**21...  升级为标准VIP 138**38...  升级为标准VIP

Co**ay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超子 升级为标准VIP  飞**...  升级为至尊VIP

183**42... 升级为至尊VIP  136**22...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8**45...  升级为至尊VIP

微**...   升级为标准VIP  138**45... 升级为高级VIP 

 185**51...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5**39... 升级为至尊VIP 137**82...  升级为标准VIP

 186**86...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5**75... 升级为至尊VIP 

lom**co...   升级为至尊VIP  186**77... 升级为标准VIP

138**08...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51**68...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6**16...  升级为高级VIP  180**98...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6**13...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tcm**uw... 升级为至尊VIP

 186**7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9**30...  升级为标准VIP  185**79... 升级为高级VIP 

 憨**...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耳东  升级为至尊VIP  eas**oo...  升级为高级VIP

138**00...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8**48... 升级为标准VIP  186**76...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