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研报】双循环系列报告三:消费市场建设是循环顺畅的基础-20200908(28页).pdf

编号:18667 PDF 28页 1.15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研报】双循环系列报告三:消费市场建设是循环顺畅的基础-20200908(28页).pdf

1、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2020年09月08日 张继强张继强 SAC No. S0570518110002 研究员 SFC No. AMB145 芦哲芦哲 SAC No. S0570518120004 研究员 朱洵朱洵 SAC No. S0570517080002 研究员 1 宏观宏观: 美元汇率分析框架及前景展望美元汇率分析框架及前景展望2020.08 2宏观宏观: 美国货币政策即将步入美国货币政策即将步入 3.0 版版2020.07 3宏观宏观: 内部大循环建设亟待补齐的短板

2、内部大循环建设亟待补齐的短板 2020.07 消费市场建设消费市场建设是循环顺是循环顺畅的基础畅的基础 双循环系列报告三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内需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基石,市场是稳定产业链的关键。在传统的需求 侧三驾马车当中,消费已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我国 有规模庞大的内需市场、较为完善的工业品、消费品产业链,有能力建立 内部产销一体化的供应链和消费市场。同时,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 化等趋势的发展演进,可能进一步带动国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需求出现 调整。消费结构变迁、质量提高、场景多元化为代表特征的消费升级,有 望进一步挖掘我国市场的内需潜力,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各个环节。 把把

3、握消费市场的握消费市场的趋势,助力国内大循环格局完善趋势,助力国内大循环格局完善 消费已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点,结合目前我国人均消费体量、消费占整 体经济的比重,我们认为居民消费在经济中占比仍有提升空间,我国居民 人均收入的稳定提高,是稳定国内消费市场的基础;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 化,则意味着未来的国内消费市场,在医疗/养老/育婴/青少年等方面可能 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城乡和地区发展呈现不平衡的问题,而城镇化所 带来的生产要素集聚效应,能推动工业和服务业更高效的发展,从而改善 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增长;人口规模庞大的西部地区正逐渐成为新的经济 增长点,在国内大循环发展格局中重要性逐步凸显。 新消

4、费业态的培育壮大正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动能新消费业态的培育壮大正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动能 我们认为,新消费业态的迅速发展释放“双循环”的内需潜力,线上零售- 线下配送、在线教育、供应链整合和渠道营销创新等新的消费模式发展较 快。而手机和移动信息接收渠道的逐渐完备,有助于推动新消费业态更广 泛地覆盖我国消费市场,突破地理空间限制,促进国内市场的整合与均衡 发展,在“双循环”中起到“补短板”作用。新消费业态的兴起与物流业 的发展相辅相成,物流业在质与量上的提升能带动市场下沉,扩展更广阔 的消费市场,提高国内消费和生产、仓储、销售业态的互动循环效率。 注重要素贡献,完善社会保障,关注消费市场分层特征注重要素

5、贡献,完善社会保障,关注消费市场分层特征 我们认为,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有助于维护经济循环的韧性基础,亦能 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是实现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想要充分释放“内循 环”中的消费潜力,收入分配格局的优化至关重要,要素贡献需在收入分 配机制中扮演更大角色。 国家福利保障体系也是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环节, 在收入的二次分配上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医疗、养老等保险制度 的改善能够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提升边际消费倾向。 新形势下的挑战:如何应对可能的供应链缺失,形成外贸良性互动?新形势下的挑战:如何应对可能的供应链缺失,形成外贸良性互动? 我们认为,新形势下,中国消费者的海外消费回流国内的潜

6、力较大,需要 充分把握这一趋势带来的市场增量,并予以适当的政策扶持。随着进口关 税连续调降、灰色代购市场监管收紧,以及国内购买国际奢侈品牌与境外 购买之间的价差可能有所收窄,一方面,更多的消费者可能选择在境内购 买奢侈品,这样至少拉动了国内卖场、相关就业;另一方面,国产高端消 费品牌也可能对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大牌奢侈品形成一定的替代。国内免税 岛等制度建设也有助于境外消费回流,为“双循环”提供增量空间。 风险提示:外需下行压力过大,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政策协调效率减弱, 国内政策改革进程可能弱于预期。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9 月 08 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

7、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内需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石 . 3 目前消费市场的优势与短板 . 4 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 4 人均 GDP 增长是消费扩容的重要支撑 . 5 消费市场需求仍待供给优化 . 7 解决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释放消费动能 . 9 新消费业态的培育壮大是新动能 . 14 新消费业态的迅速发展释放“双循环”的内需潜力 . 14 物流提质增效、信息技术注入新活力,提高消费循环效率,创造新就业 . 15 注重要素贡献,完善社会保障,形成正循环 . 16 我国居民收入格局中中间收入人群占比逐步提升 . 16 内循环体系下,中等收

8、入群体扩大,消费市场需要关注新的结构特征 . 16 挖掘“内循环”消费潜力,要素贡献需在收入分配机制中扮演更大角色 . 17 健全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信心 . 18 新形势新挑战:如何应对可能的供应链缺失,形成外贸良性互动 . 20 加强质量建设,重塑消费者信心,培育民族品牌 . 20 国内免税岛等制度建设有助于境外消费回流,为“双循环”提供增量空间 . 24 风险提示 . 25 rQsRsPqNnPmNsOmRzRxOnO6MbPaQoMqQsQrRjMnNyRfQoOwP7NpPxPxNnQqRNZrQqN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9 月 08 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

9、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3 内需是内需是“国内大循环国内大循环”的基石的基石 我们认为,在过去的五年间,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在发生变化;经济-贸易-科技-教育等领 域的全球化有放缓态势,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今年的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和各国的 应对举措,进一步反映出这些变量仍在继续演进中。因此,我们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 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能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指导方向。 内需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石,市场是稳定产业链的关键。内需是形成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才 能调动供给力量,稳定经济稳定。而未来的产业链很可能更加追求稳定性、安全性,本土 化倾向明显,市场优

10、势是巩固产业链的关键。 完善内部消费体系,是我国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疏通影响国内大循环堵点的关键。即进 一步构建、完善原有的生产-消费体系,挖掘消费升级潜力,促进新的消费业态发展,培育 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降低部分消费品的进口依赖度。在双循环系列第二篇中(7 月 27 日“内部大循环建设亟待补齐的短板” ) ,我们已经从供给侧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的生 产要素 (基础设施、 教育科技、 制度设计等) 如何在双循环体系下作进一步的重构和改进, 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我们将主要从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未来如何进一步挖掘我国 内需发展空间最大的项目消费。 在传统的需求侧三驾马车当中,消费已经连续多年

11、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我国 有 14 亿人口规模的庞大内部市场、以及较为完善的工业品、消费品产业链,有能力建立 内部产销一体化的供应链和消费市场。同时,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趋势的发展同时,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趋势的发展 演进,演进,可能进一步带动国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需求出现调整,以消费结构变迁、质量提可能进一步带动国民消费能力增强、消费需求出现调整,以消费结构变迁、质量提 高、高、场景多元化为代表场景多元化为代表特征的消费升级,有望进一步挖掘我国特征的消费升级,有望进一步挖掘我国市场的内需市场的内需潜力潜力,打通国内打通国内 大循环大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各个环节。 图表图

12、表1: 通过消费升级通过消费升级挖掘我国庞大市场蕴含的内需潜力挖掘我国庞大市场蕴含的内需潜力 资料来源:商务部,华泰证券研究所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9 月 08 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4 目前消费市场目前消费市场的优势与短板的优势与短板 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2014 年以来,在年以来,在 GDP“三驾马车”中,消费(最终消费)已逐步取代投资(资本形成) ,“三驾马车”中,消费(最终消费)已逐步取代投资(资本形成) , 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需求侧要素。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需求侧要素。2019

13、 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为 57.8%,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的贡献率分别为 31.2%和 11%。2017 年以 来,社零消费增速也与名义 GDP 增速基本保持同步。虽然 2020 年上半年由于疫情的意 外冲击,消费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对整体经济呈现负向拖累,而投资项则受益于政策资金 支持和国家政策托底、在疫情受控后回升速度相对较快;但从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态势来 看,消费成为内需战略基石的地位已经得到确认。 图表图表2: 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图表图表3: 社零消费当季同比与名义社零消费当季同比与名义 GDP 当季同比当季同比

14、 资料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尽管我国国民人均消费体量和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 但在 14 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加持下, 以当年人民币-美元平均汇率换算, 2019 年中国和美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 41.2 万亿 元和 42.9 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和美国的消费市场总体量差距正逐年缩小。 图表图表4: 中美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中美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 资料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结合目前我国人均消费体量、消费占整体经济的比重结合目前我国人均消费体量、消费占整体经济的比重,我们认为我国的消费市场增长潜能,我们认为我国的消费市场增长潜能 仍待挖掘。仍待

15、挖掘。据我国国家统计局、以及世界银行对各国的统计数据,以 2018 全年数据对比 (各国截至 2018 年数据较全,便于横向对比) ,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名义 GDP 的比重为 55.1%,不仅远低于美国、英国、德国等主要西方国家,同时大幅低于日本、韩国等东亚 国家,甚至低于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印度等国。具体来看,我国政府部门消费占 GDP 的比重和其他国家差距不大,主要原因是居民部门消费占 GDP 的比重较低,2018 年该比 重为 38.5%,比世界银行统计的全球 230 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了 29 个百分点。 (50) 0 50 100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

16、010 2012 2014 2016 2018 (%) GDP增长贡献率:最终消费支出 GDP增长贡献率:资本形成总额 GDP增长贡献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30) (20) (10) 0 10 20 30 40 95-0398-0501-0704-0907-1111-0114-0317-05 (%) 社零消费当季同比均值名义GDP当季同比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400,000 450,000 500,000 8200019 (亿元)美国

17、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9 月 08 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5 图表图表5: 2018 年各国最终消费支出在年各国最终消费支出在 GDP 中的占比中的占比 图表图表6: 2018 年各国居民和政府消费支出在年各国居民和政府消费支出在 GDP 中的占比中的占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华泰证券研究所 人均人均 GDP 增长是消费扩容的重要支撑增长是消费扩容的重要支撑 从长周期视角来看,从长周期视角来看,人口增长(出生死亡率)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问题等) 、收入结构 (

18、居民财富结构、贫富分化) 、消费理念(奢侈品消费、低碳环保节能等) 、科技创新(消 费新增长点)等因素主导了消费长周期“质”的改变。我们认为我们认为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稳定提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稳定提 高, 是稳定国内消费市场的基础; 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则意味着未来的国内消费市场,高, 是稳定国内消费市场的基础; 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则意味着未来的国内消费市场, 在医疗在医疗/养老养老/育婴育婴/青少年等方面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青少年等方面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人均我国人均 GDP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是消费市场扩容的重要支撑。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是消费市场扩

19、容的重要支撑。2019 年, 我国人均 GDP 同比增速为 5.7%,远高于主要发达国家(美国仅 1.8%)和全球平均增速 1.4%,增速持续多年位于全球前列。 图表图表7: 全球各主要国家人均全球各主要国家人均 GDP 增速增速 资料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保持较快增长也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 30733 元,比 2000 年实际增长 4.4 倍,年均实际增长 9.2%。我国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在跨入万元大关后,又分别用五年时间实现了跨入 2 万元与 3 万元大关。 0 10 20 30 40

20、50 60 70 80 90 中国 韩国 俄罗斯 印度 德国 日本 法国 南非 美国 英国 巴西 (%) 0 5 10 15 20 2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中国 韩国 俄罗斯 德国 法国 日本 全球 印度 南非 巴西 英国 美国 (%) (%) 居民消费/GDP政府消费/GDP(右) (10) (5) 0 5 10 15 654200720019 (%) 全球平均中国法国德国 印度日本韩国美国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9 月 08 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

21、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6 图表图表8: 人均人均 GDP 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 图表图表9: 2000-2019 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资料来源:CEIC,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CEIC,华泰证券研究所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9 年中国人均 GDP 为 10262 美元,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 距;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2019 年美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49763 美元,按 2019 年 末汇率中间价换算,我国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当于同期美国水平约 9%。由于由于 区

22、域经济发展仍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均衡不均衡、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相对更加依赖劳动密集投入、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相对更加依赖劳动密集投入等等方面方面因素,我因素,我 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 尽管短期内人均尽管短期内人均 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赶上发达国家的难度较大,但随着双循环体系(人均可支配收入)赶上发达国家的难度较大,但随着双循环体系 逐渐建立,我们认为国内区域经济增长逐渐建立,我们认为国内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分布有望更趋于均衡,收入分配机制有望更和产业分布有望更趋于均衡,收入分配机制有望更 加注重资本、技术、土地等多方面要素

23、发挥的作用;我国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多数消费品加注重资本、技术、土地等多方面要素发挥的作用;我国基础设施体系完善,多数消费品 具备自主生产能力,具备自主生产能力,具备了在内循环为主的背景下,用相对较低的生产和物流成本支持国具备了在内循环为主的背景下,用相对较低的生产和物流成本支持国 内消费市场的能力。我们认为这意味着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能支撑的消费购买力水平,未内消费市场的能力。我们认为这意味着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能支撑的消费购买力水平,未 来可能进一步增长。来可能进一步增长。 图表图表10: 中国人均中国人均 GDP VS 各发达国家人均各发达国家人均 GDP(当年现价,美元)(当年现价,美元)

24、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华泰证券研究所 0 5 10 15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 人均GDP实际同比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2000200320062009201220152018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199720

25、00 2003 2006 2009 2012 2015 2018 (美元) 中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9 月 08 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7 图表图表11: 购买力平价体系下,购买力平价体系下,中国人均中国人均 GDP 距离距离各发达国家人均各发达国家人均 GDP 也仍有较大差距也仍有较大差距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华泰证券研究所 消费市场需求仍待消费市场需求仍待供给优化供给优化 除了收入的增长,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除了收入的增长,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

26、。近年来,中国的人中国的人 口口结构呈现加快老龄化的特点结构呈现加快老龄化的特点。2019 年全国总人口达到 14 亿人,较 2018 年增长 467 万 人,从年龄结构看,0-14 岁人口占比下降 0.1 个百分点至 16.8%;15-64 岁人口占比下降 0.5 个百分点至 70.7%;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 0.7 个百分点至 12.6%。按照 1956 年 联合国出台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划分的标准,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 过 7%就意味着该国进入老龄化。按照这一标准,中国早在 2001 年左右就步入了“初步” 老龄化阶段。 图表图表12: 中国总人口与中国总人口与 65

27、 岁以上人口岁以上人口占比占比 图表图表13: 各国各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岁以上人口占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华泰证券研究所 为应对可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近年来我国在鼓励生育政策(如全面二胎)方面加大为应对可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近年来我国在鼓励生育政策(如全面二胎)方面加大 着力,着力,我们预计我们预计这一政策导向短期不会改变。我们认为,未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重要趋这一政策导向短期不会改变。我们认为,未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重要趋 势可能是势可能是未成年人口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的占比上行老年人口的占比上行。抚养比是目前广泛使用的衡量抚养负担

28、的指 标,即(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力人口。依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未成年人口指的是 0-14 岁的人口, 老年人口指的是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 2019 年中国的总抚养比为 41.5%, 少年儿童抚养比 23.7%,老年人口抚养比 17.8%,低于美、日、欧洲等发达国家,也低于 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这一占比未来可能面临上行压力,意味着从消费市场的构成这一占比未来可能面临上行压力,意味着从消费市场的构成 端, “养老”端, “养老”+“育儿”可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育儿”可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

29、00 70,00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国际元,现价)中国法国德国 意大利日本韩国 英国美国 0 2 4 6 8 10 12 14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9820072016 (%)(万人) 总人口占总人口比例:65岁及以上(右) 0 5 10 15 20 25 30 6020

30、082016 (%) 日本欧元区美国 韩国中国全球平均 印度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9 月 08 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8 图表图表14: 全球各主要国家全社会抚养比率全球各主要国家全社会抚养比率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华泰证券研究所 社会抚养比的上升可能使得我国的储蓄率不断下降, 而消费支出占社会抚养比的上升可能使得我国的储蓄率不断下降, 而消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或将上升,的比重或将上升, “双“双循环”体系下的内需潜能,将进一步落实在消费这个战略基点上。循环”体系下的内需潜能,将进一步落实在消费这个战略基点上。从经典生命周期理

31、 论看, 人口年龄结构会影响储蓄和消费行为, 在少儿时期, 消费将大于其收入, 为负储蓄, 进入青年和中年将通过工作积累财富,到老年再消耗财富。随着人口抚养负担加大,储蓄 率将下降,消费率将上升。实证数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这一结论,从 2018 年世界各 国数据横向对比, 社会抚养比与最终消费支出占 GDP 的比重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图表图表15: 2018 年全球各国社会抚养比和消费支出占比的关系年全球各国社会抚养比和消费支出占比的关系 图表图表16: 中国人口抚养比率与消费支出占比的关系(中国人口抚养比率与消费支出占比的关系(%)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

32、ind,世界银行,华泰证券研究所 医疗健康需求的较快增长或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医疗健康需求的较快增长或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根据 WHO 统计,2017 年,我国医疗 健康支出占名义GDP的比重为5.2%, 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如美国该比例高达17.1%, 英国为 9.6%,日本为 10.9%。而从时间维度上看,我国人均医疗健康支出逐年增长,在 GDP 中的占比近几年也呈现上升趋势,从 2007 年的 3.7%上升至 2017 年的 5.2%,未来 有望持续贡献消费增长。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33、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 欧元区全球平均中国印度日本美国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050100150 最终消费支出/GDP(%) 全社会抚养比率(%)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1990 1993 1996 1999 2002 2005 2008 2011 2014 2017 (%) 国民总储蓄率最终消费

34、支出/GDP抚养比 中国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9 月 08 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9 图表图表17: 2017 年医疗健康支出占名义年医疗健康支出占名义 GDP 比重的国际比重的国际对比对比 图表图表18: 2000 年年-2017 年中国人均医疗健康支出持续增长年中国人均医疗健康支出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WHO,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HO,华泰证券研究所 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较快的老龄化进程伴随着医疗养老需求的强劲增长。从日本的经验来看,较快的老龄化进程伴随着医疗养老需求的强劲增长。日本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生育

35、意愿的低迷提早步入少子化和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旺盛,催生 了医疗和养老行业的强劲增长。日本全国医疗支出在 GDP 中的占比由 1960 年的 2.6%上 升至 2017 年的 10.9%。 我们将未来消费市场结构可能的转型总结为: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我们将未来消费市场结构可能的转型总结为: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由物质型 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升级。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升级。未来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能继续 稳步上行、中产阶级群体对消费提出更高需求、社会抚养比上行对医疗、养老等方面提出 了更高要求,这些要素都有望为经济“内循环”提

36、供新的驱动动能。 对照美国和日本的消费结构变化,服务消费有望逐步对商品消费形成一定的迭代。对照美国和日本的消费结构变化,服务消费有望逐步对商品消费形成一定的迭代。参照美 国二战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可以发现,随着人均 GDP 的增长,非耐用品的消费的占比在 逐步下降,而服务消费的占比在逐步提升;1946 年以来,美国非耐用品消费从 48.6%降 至 2019 年的 20.7%,而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呈持续增长趋势,从 1970 年开始,美国服务 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超过 50%,2019 年这一占比已高达 66.7%。日本的消费结构变 化同样可见这一趋势。 图表图表19: 美国消费结构的变化:美国消

37、费结构的变化:服务消费逐步取代商品消费服务消费逐步取代商品消费 图表图表20: 日本消费结构的变化日本消费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解决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释放消费动能解决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释放消费动能 我国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大了企业拓展消费市场的难度,使得产品和需求标我国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大了企业拓展消费市场的难度,使得产品和需求标 准需要在区域间异质化,不利于打造一个广大、统一的消费市场。准需要在区域间异质化,不利于打造一个广大、统一的消费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镇化加速推

38、进,城镇化率从 1978 年末的 17.9%提高到了 2019 年末 的 60.6%,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强化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打 通内需架构的堵点, 让劳动力、 资本等要素充分循环起来, 缩小各地区对消费的需求偏好、 需求层级、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差异,促进全国市场进一步形成完善的内部循环。 3.5 5.2 8.8 9.6 10.9 11.2 11.3 17.1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印度中国意大利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美国 (%) 0 100 200 300 400 500 0 1 2 3 4 5 6 2000 2002 2004 2006 200

39、8 2010 2012 2014 2016 (美元) (%) 人均医疗健康支出(现价美元,右) 医疗健康支出/名义GDP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0 20 40 60 80 1929 1934 1939 1944 1949 1954 1959 1964 1969 1974 1979 1984 1989 1994 1999 2004 2009 2014 2019 (现价美元) (%) 人均GDP 人均个人消费支出:耐用品占比 人均个人消费支出:非耐用品占比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0 20 40

40、60 80 0520102015 (美元) (%) 人均GDP(右)耐用品消费占比 半耐用品消费占比非耐用品消费占比 服务消费占比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9 月 08 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0 城镇化所带来的生产要素集聚效应,能推动工业和服务业更高效的发展,从而改善消费结城镇化所带来的生产要素集聚效应,能推动工业和服务业更高效的发展,从而改善消费结 构、促进消费增长构、促进消费增长。从中国的各省数据来看,城镇化率高的地方,往往消费能力也较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0 年上半年

41、,人均消费支出前 10 名的省和直辖市分别是 上海、北京、浙江、天津、广东、江苏、福建、重庆、湖南、辽宁,其中除了湖南,其他 省和直辖市的城镇化率在 2019 年都超过了 65%。 图表图表21: 2019 年世界各国城镇化率对比年世界各国城镇化率对比 图表图表22: 我国各省份城镇化率与人均消费支出呈现正相关我国各省份城镇化率与人均消费支出呈现正相关关系关系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CEIC,华泰证券研究所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户籍制度带来的“半城市化”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户籍制度带来的“半城市化”一定程度上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消费水平的提升。阻碍了消费水平的提升。

42、在 人口普查数据中,拥有农村户口但长期在城市工作的人虽然被归为城镇人口,但由于城乡 二元结构和户籍制度约束,在城市务工的(流动)人口与城镇居民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 待遇并不完全一致, 其消费水平可能低于落户的城市居民。 我们认为, 要促进国内大循环, 确保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与升级,居民落户政策、医疗和教育待遇的认定机制,需要进一 步改进。 我们利用居民消费收入弹性, 对城镇化进程可能释放的潜在消费需求进行一个简单的测算。我们利用居民消费收入弹性, 对城镇化进程可能释放的潜在消费需求进行一个简单的测算。 消费收入弹性,是指收入每变动 1% 可以带来消费变化的百分比,即 = / 其中 C 为消费,

43、Y 为收入,C 与Y 分别是消费与收入的边际量。消费弹性可以衡量 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的消费意愿。我们利用统计局住户调查数中人均消费支出累计 同比、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同比的季度数据(均为剔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进行估计, 拟合结果表示,城镇居民的消费收入弹性为 1.6,而农村居民的消费收入弹性为 1.5。我们 估计非户籍城镇居民(流动人口)的消费收入弹性介于城镇和农村居民之间,令其为两者 均值 1.55。 60.6 74.6 77.2 77.4 80.781.4 82.5 83.7 86.8 91.7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中国 俄罗斯欧元区 德

44、国法国韩国美国英国巴西日本 (%)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50,000 020406080100 2019 全 年 人 均 消 费 支 出 ( 元 ) 2019年末各省城市人口占比(%)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9 月 08 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1 图表图表23: 2010 年年-2020 年年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消费弹性系数估算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收入消费弹性系数估算 资料来源:CEIC,Wind,华泰证券研究所 根据中

45、国社科院2019 年城市蓝皮书中预计,2030 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 70%,为了 测算我国城镇化带来的消费潜力,我们做了以下假设:1)2030 年所有居民人均收入较 2019 年的水平提升 20%;2)户籍城镇化率(拥有户口的城镇居民人数)进一步提升至 60%;3)总人口数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届时达到 14.2 亿人,那么所能释放的消费潜力 将达到 15.5 万亿。同时我们针对城镇化率为5%,消费收入弹性分别0.2的情景进行了 弹性测算,消费市场体量的增长区间在 12.7 万亿18.5 万亿之间。 图表图表24: 我国我国 2030 年城镇化消费潜力测算年城镇化消费潜力测算 假设:2030 年 城镇人口消费弹性 1.6 收入增长比率(2019-2030) 20% 流动人口消费弹性 1.55 总城镇化水平(%) 70% 农村消费弹性 1.5 城镇化水平(户籍,%) 60% 人口总数(亿) 14.2 测算 城镇(户籍) 流动人口 农村 2019 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报】双循环系列报告三:消费市场建设是循环顺畅的基础-20200908(28页).pdf)为本站 (patton)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137**18...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9**24...  升级为标准VIP

  158**2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8**60... 升级为高级VIP Fly**g ...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6**52...  升级为至尊VIP

布**  升级为至尊VIP  186**69...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9**98... 升级为至尊VIP  

 152**90... 升级为标准VIP  138**98... 升级为标准VIP 

 181**96... 升级为标准VIP   185**10...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高兴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阿**...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lin**fe...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0**21... 升级为标准VIP

183**36...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xie**.g...  升级为至尊VIP 

王** 升级为标准VIP  172**7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5**82... 升级为至尊VIP 

130**18...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0**88... 升级为标准VIP 张川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叶**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8**78...  升级为标准VIP

wu**i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5**35...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6**30... 升级为至尊VIP  156**61...  升级为高级VIP 

 130**32... 升级为高级VIP 136**02...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3**46...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0**01...   升级为高级VIP

130**31...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刘磊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班长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76**40... 升级为高级VIP 

136**01... 升级为高级VIP 159**10...  升级为高级VIP

君君**i...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58**78...  升级为至尊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185**94...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9**90... 升级为标准VIP  

131**37...  升级为标准VIP 钟**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9**46...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50**80...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GT 升级为至尊VIP  186**2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50**68... 升级为至尊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