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长城战略咨询: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6)(142页).pdf

编号:76321 PDF  DOCX 142页 29.73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长城战略咨询: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6)(142页).pdf

1、I 前 言 在新经济时代,一个新鲜的概念不断扑向我们“瞪羚企业” 。什么是瞪羚企业?在当前中国经济大调整、大转折时期瞪羚企业为什么重要?中国有没有瞪羚?在瞪羚企业相对密集的国家高新区,它们发展状况如何?目前,对中国瞪羚最关注、对其发展状况最了解的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长城战略咨询对瞪羚企业发展进行了多年跟踪研究,并完成了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 。 一、认识瞪羚企业 什么是瞪羚?什么是瞪羚?新经济时代,一大批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中涌现出的创新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刚刚创立的几年、十几年内就实现了几倍、几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的业绩增长。20 世纪 90 年代的美国经济学家戴维伯奇为这

2、类企业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 “瞪羚”(非洲草原上一种具有极强的奔跑能力和跳跃能力的群居型动物) 。 国际上对瞪羚的关注。国际上对瞪羚的关注。近几十年,瞪羚企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在发达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美国硅谷,每年发布的反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硅谷指数从 1994 年起,将“瞪羚企业数量”作为了反映硅谷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与欧盟统计局等政府部门合作, 在 2007-2008 年的 欧盟统计局OECD 商业统II 计手册中,将瞪羚企业及瞪羚率(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瞪羚企业数量所占的比例) 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 自 2011年开

3、始,OECD 在每年都会发布企业创业一览 (Entrepreneurship at a Glance)中持续跟踪报告瞪羚企业发展。 国内对瞪羚的关注。国内对瞪羚的关注。在我国,对瞪羚企业的关注首先发端于我国新经济(知识经济)的高地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从 2003 年开始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实施 “瞪羚计划” ,先后制定了多项支持瞪羚企业的金融措施和优惠政策。近年来,随着各地瞪羚企业的成长及其对新经济拉动作用的显现,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等国家高新区和部分省市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专门针对高成长瞪羚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以加大对本地瞪羚企业的培育力度

4、。目前,在国家高新区已集聚了大量高速成长、创新活跃的瞪羚企业,这些瞪羚企业被视为以高新区为主的创新活跃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长城战略咨询对瞪羚企业的认识。长城战略咨询对瞪羚企业的认识。长城战略咨询是国内长期跟踪研究瞪羚并为瞪羚提供专属服务的咨询机构。在长达数十年的服务与研究基础上, 长城战略咨询对瞪羚企业形成了独到见解。 长城战略咨询认为:大量瞪羚企业出现,是新经济时代的独特现象,是创新基因特别是颠覆式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的直接体现。 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普通企业相比,作为行驶在新经济时代发展快车道的瞪羚企业具有以下四大典型特征: III 一是成长超常规。 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

5、瞪羚企业在跨越死亡谷后,成长轨迹会呈现非线性的爆发式增长,实现企业的快速壮大和超常规发展。 二是成长历程短。瞪羚企业普遍成立时间不长,在创业过程中试错成功后,就能实现几倍、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速度,比传统跨国大公司更快做大企业规模、形成影响力。 三是业态创新活跃。新经济的瞪羚企业来源于创新创业,无论在技术、商业模式还是产业组织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 四是区域性聚集。瞪羚企业是伴随新经济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从新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瞪羚企业的出现与产业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的经济环境都密切相关。 二、研究瞪羚企业目的与意义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即是创新驱动发展

6、的源头,而瞪羚企业发展则是双创驱动的必然成果。双创驱动保证了大量新想法、新技术、新模式进入了试错竞争阶段;在试错竞争中胜出的企业就是跨越了死亡谷,获得市场认可的企业;而其中一批发现了细分市场,发明了颠覆式技术和模式的创新企业会创造出一个新市场,这就是瞪羚。 瞪羚企业是既是双创的成果,也是检验双创成功与否的标准,还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对当前高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IV 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与工业经济时代跨国大公司动辄几十年、上百年的线性成长历程相比,这些刚过初创期的瞪羚企业爆发式成长轨迹堪称“超常规” ,并由此而带来更快的产业价值链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这也是我国实现弯

7、道超车的利器。如今,在我国瞪羚企业已逐渐成为孕育原创新兴产业和催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新引领者,在创新驱动型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高新区作为发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部署,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果丰硕、高新技术企业集中、民营科技企业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浓厚、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的典型区域,也是国内瞪羚企业发展发展最为密集的地区。 火炬中心与长城战略咨询联合成立“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研究” 课题组, 在研究国内外有关瞪羚企业的理论与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按年度持续对国家高新区企业统计数据库中的累积数据进行跟踪,从中提取高新区内的

8、瞪羚企业群体样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编制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 。 三、国家高新区瞪羚遴选标准与数据来源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界定标准包括定量提取指标、定性筛查指标以及创新门槛指标三方面,企业同时满足三方面指标的要求方可入选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其中定量提取指标以收入增速作为主要衡量指标,企V 业员工数量增速作为补充衡量指标;定性筛查指标主要筛查由于兼并重组实现成长、大型集团业务相同子公司、外企生产基地等企业,并筛查垄断性行业的企业;创新门槛主要是对高新区瞪羚企业的科研投入以及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规定。 本次研究使用的统计数据库为科技部火炬中心统计处的高新区企业统计数据库中 2011 年-20

9、14 年的统计数据,原始数据是由国家高新区和地方政府相关科技部门每年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统计报表从高新技术企业所采集到的相关数据。 构成瞪羚企业群体样本数据库的统计指标两百多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概况、经济概况、人员概况、企业科技活动概况四个方面,指标覆盖范围较广。企业基本概况具体包括企业所属高新区、隶属关系、行业类别、注册时间等;经济概况包括总收入、进出口总额、利润、上缴税费、投融资等;人员概况包括从业人员数、人员结构等;企业科技活动概况包括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费用、科技项目、科技活动产出等。 同时为便于开展比较分析, 本报告还采用了 2011-2014 年国家高新区企业总体及各高

10、新区在统企业的部分统计指标。 四、主要研究结论 在国家高新区内共发现 1888 家瞪羚企业, 高新区瞪羚率达到 2.54%;瞪羚企业群体呈现出高成长、高质量的特征,其在高新区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带头作用日益明显。瞪羚企业已逐渐成为孕育原创新兴产业和催动VI 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新引领者,成为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在未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 (一)在国家高新区发现一批高成长瞪羚企业 (一)在国家高新区发现一批高成长瞪羚企业 从2014年国家新区入统的7万余家中遴选出共计1888家瞪羚企业,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率达到 2.54%。而根据 OECD 统计数据,国

11、际大部分国家瞪羚率均在 2%以下。 1888 家瞪羚企业分布于 97 个高新区, 拥有瞪羚企业的高新区占全国高新区总数的 83.6%。其中,有 15 个高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超过 30 家,28 个高新区瞪羚企业数量在 6-10 家以上。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呈现成长性突出。 2011 年-2014 年瞪羚企业营业收入规模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51.1%。 其中, 三成瞪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速超过 50%,近七成瞪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速超过 30%。 高新区瞪羚企业表现优于高新区入统企业整体平均水平。2014 年瞪羚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规模为 5.36 亿元,平均利润 3978 万元,分别是高新

12、区企业平均值的 1.8 倍和 2 倍。 瞪羚企业技术投入活跃, 平均科技活动投入强度达到 3.9%,平均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达到 11.6%,是高新区企业平均技术收入占比的 2.5 倍。 (二)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二)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是指成立五年营业收入突破五亿或者成立十年营业收入突破十亿的企业。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不再是传统线性增VII 长模式, 而呈现出指数级的爆炸式增长, 其增长速度可以超越50%、 100%,甚至达十倍、百倍以上。 高新区内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数量快速增加。2014 年遴选出的1888 家瞪羚企业中,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

13、业共有 225 家,占瞪羚总数的11.9%。相比之下,2013 年度遴选出的 1542 家瞪羚企业中爆发式成长企业仅 69 家,占瞪羚比重仅为 4.5%。2014 年爆发式成长的瞪羚数量增长了两倍,比重提升了 7.4 个百分点。 创业带来的爆发式成长瞪羚企业越来越多,创业在高新区经济中的作用愈显重要,内涵式成长的效果愈加显著,高新区新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对于各高新区而言,无论是北方的中关村,南方的深圳,爆发式成长的瞪羚企业逐步取代了传统工业经济的大型企业,成为各个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名片。 (三)瞪羚企业成为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三)瞪羚企业成为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瞪羚企业已逐渐成为

14、孕育原创新兴产业和催动传统产业颠覆式变革的新引领者,在创新驱动型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瞪羚企业呈现集约化、国际化、轻资产化、员工高素质化以及科技活动日益活跃化五大发展趋势,成为高新区转型发展的排头兵。 瞪羚企业积极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活跃,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2014 年瞪羚企业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增幅分别为 40.7%和VIII 41.3%。2014 年整体技术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分别达到 907.4 亿和2884.4 亿元,增幅分别为 46.8%和 38.8%。2011-2014 年瞪羚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数、申请总专利数、授权发明专利

15、数和拥有有效专利数的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44.3%、32.1%、30.7%、32.4%。 (四)高新区瞪羚政策助力瞪羚企业发展提速 (四)高新区瞪羚政策助力瞪羚企业发展提速 我国许多地区已出台促进瞪羚企业发展的政策,大部分政策出台于2010 年之后。当前国内有 18 个区域出台瞪羚相关政策,其中北京中关村、西安高新区、武汉东湖、广州高新区、杭州高新区、惠州仲恺高新区等 13 个区域出台了具体瞪羚政策。 出台瞪羚扶持政策的高新区瞪羚企业群体增长更快、整体表现更优异,出台区域瞪羚政策有助于推动当地瞪羚企业发展。通过对比瞪羚数排名前 20 的高新区,2014 年前出台过瞪羚相关政策的高新区(4 家

16、)和无瞪羚政策的高新区(16 家)瞪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比较,4 家有瞪羚政策高新区的瞪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为 67.4%,远高于无瞪羚政策高新区的 43.7%,及全国高新区瞪羚企业的 51.1%。同时,4 家有瞪羚政策高新区的瞪羚企业在营业收入、雇员数量和总资产上的均值都高于无政策高新区和全国高新区瞪羚企业的平均水平。 1 目 录 第一章 瞪羚界定与研究意义 . 1 1.1 瞪羚企业概念提出与发展 . 2 1.2 瞪羚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 3 1.3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研究意义 . 5 第二章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遴选标准 . 7 2.1 定量提取指标 . 8 2.2 定性筛查指标 .

17、9 2.3 创新门槛指标 . 9 第三章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分析 . 11 3.1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概况综述 . 12 3.2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经济情况分析 . 17 3.3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特征分析 . 30 3.4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群体比较分析 . 37 第四章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趋势 . 43 4.1 集约化趋势 . 44 4.2 国际化趋势 . 46 4.3 轻资产化趋势 . 48 2 4.4 员工素质高素质化趋势 . 50 4.5 科技活动日益活跃化趋势 . 51 第五章 国家高新区瞪羚区域发展分析 . 53 5.1 世界一流园区瞪羚发展分析 . 54 5.2 创

18、新型科技园区瞪羚发展分析 . 56 5.3 创新型特色园区瞪羚发展分析 . 61 5.4 其他高新区瞪羚发展分析 . 64 5.5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发展分析 . 66 第六章 国家高新区瞪羚政策分析 . 69 6.1 区域瞪羚政策分析 . 70 6.2 区域瞪羚政策效果评价 . 72 第七章 附件 . 75 附件一 全国主要地区促进瞪羚企业发展的政策 . 76 附件二 高新区瞪羚发展案例 . 122 第一章 瞪羚界定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瞪羚界定与研究意义 瞪羚企业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瞪羚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研究意义 2 1.1 瞪羚企业概念提出与发展 “瞪羚企业”作为学术概

19、念诞生于美国。1994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戴维伯奇与其主要学术对手詹姆斯麦道夫共同发表论文瞪羚 ,以对新增岗位的贡献作为企业研究的视角,将既能快速增长又创造了大部分新增工作机会的极少数中小企业称为“瞪羚企业(Gazelles) ” 。戴维伯奇根据美国当时的相关统计数据,提出了其对“瞪羚企业”的界定标准1990 年的销售额不少于 10 万美元,且其销售额在随后 5 年内每年均有 20%以上的增长率。该界定标准选择销售额的初始规模和年度同比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 不但开创了瞪羚企业研究的先河, 而且为后续的瞪羚企业概念研究提供了参照系。 “瞪羚企业” 的高成长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地区开始持续关注瞪羚企业现象。从全球创新高地硅谷到全球最大经济体欧盟, 从经合组织到美国考夫曼基金会, 都开展了对于相关地区瞪羚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其对经济发展突出贡献的跟踪研究。 (1)硅谷瞪羚企业数量监测 (1)硅谷瞪羚企业数量监测 硅谷作为新经济的发祥地也是最早开展瞪羚企业跟踪研究的地区。由民间智库Joint Venture 和硅谷社区基金会编制的硅谷指数从创刊开始就把硅谷瞪羚企业数量作为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为确保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硅谷指数 从已上市的公众公司中寻找瞪羚企业, 提出了硅谷瞪羚企业的界定标准:起始年收入不低于 100 万美元

21、,且连续 4 年增长率不低于 20%。1995-2006 年的硅谷指数连续 10 年发布了硅谷瞪羚企业数量。 3 (2)欧洲瞪羚企业调查研究报告 (2)欧洲瞪羚企业调查研究报告 21 世纪以来,欧盟对高成长企业和瞪羚企业开展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欧盟委员会的 INNOVA 项目(2006-2012) (Innovation Acceleration 2006-2012)从欧洲的企业统计数据出发, 提出了欧洲的高成长企业定义, 并对促使企业成为瞪羚企业的创新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项目资助下,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安吉申姆克博士与凯米图什教授于 2008-2011 年完成高成长(瞪羚)企业报告高成长(瞪

22、羚)企业报告 ,提出了从统计学意义上界定瞪羚企业的方法从统计学意义上界定瞪羚企业的方法相对增长率排名在前 10%的中型企业和前 5%的小型企业,并在考察期(2002-2004 年间)内雇员数量与营业额保持持续增长,则称为“瞪羚企业” 。 (3)OECD 瞪羚企业数量及瞪羚率跟踪研究 (3)OECD 瞪羚企业数量及瞪羚率跟踪研究 2007-2008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企业家指数”项目与欧盟统计局联合编制了欧盟统计局OECD 商业统计手册 ,其中的一项重要统计数据是通过设立一定的标准从所有企业中划分出高成长企业和瞪羚企业。自 2011 年开始,OECD 每年都会发布企业创业一览

23、 (Entrepreneurship at a Glance) 。 1.2 瞪羚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综合比较国外对于瞪羚企业内涵和特征的研究成果, 本报告提出新经济 “瞪羚企业”的定义: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后,商业模式得到了市场认可,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成功跨越创业死亡谷后,商业模式得到了市场认可,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 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普通企业相比,作为行驶在新经济时代发展快车道的瞪4 羚企业具有以下四大典型特征: 一是成长超常规。一是成长超常规。 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 瞪羚企业在跨越死亡谷后, 成长轨迹会呈现非线性的爆发式增长,实现企业的快速壮大和超常规发展。 二是成

24、长历程短。二是成长历程短。 瞪羚企业普遍成立时间不长, 在创业过程中试错成功后, 就能实现几倍、 几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速度, 比传统跨国大公司更快做大企业规模、 形成影响力。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新兴产业领域出现的一些超级瞪羚企业,往往能在十几年甚至几年之内就达到传统公司经过几十年达到的成长规模。 三是业态创新活跃。三是业态创新活跃。 新经济的瞪羚企业来源于创新创业, 无论在技术、 商业模式还是产业组织方面, 都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 这些创新活跃的瞪羚企业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和新市场,成为产业生态体系中打破平衡态、推动业态创新的主力军。 四是区域性聚集。四是区域

25、性聚集。瞪羚企业是伴随新经济而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从新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瞪羚企业的出现与产业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的经济环境都密切相关。 从硅谷地区瞪羚企业的历史数据来看,瞪羚企业更容易出现在创新创业活跃的区域和产业集群内部, 并在相关产业的特定发展时期内呈现群体性爆发式增长。 换句话说, 瞪羚企业并不是在任何产业的任何时期内和任一区域中都能出现,而是需要相对特殊的“新经济土壤” 。目前硅谷和中关村都已经出现了瞪羚企业集中爆发的态势。 5 1.3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研究意义 火炬中心与长城战略咨询联合成立“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研究”课题组, 在研究国内外有关瞪羚企业的理论与相关政策的基础上,

26、 按年度持续对国家高新区企业统计数据库中的累积数据进行跟踪,从中提取高新区内的瞪羚企业群体样本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编制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 (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瞪羚报告” ) 。 国家高新区瞪羚报告以寻找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新引擎、助力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为导向,具有以下研究意义: (一) 获取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整体概况, 客观反映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成果; (二)分析瞪羚企业对高新区1创新发展的作用,明确发展瞪羚企业的意义; (三)挖掘瞪羚企业的问题与需求,为支持瞪羚企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四) 研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区域政策, 寻找区域瞪羚群体发展的榜样与标杆。 1

27、 除特别注明,本报告中的“高新区”特指国家高新区 第二章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遴选标准 第二章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遴选标准 定量提取指标 定性筛查指标 创新门槛指标 8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6) 是以国家高新区企业统计数据库中2011-2014 年企业统计数据为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遴选与分析的基础。 通过对国际瞪羚标准的深入研究, 并结合国家高新区企业发展实际情况, 本报告提出了“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遴选标准” ,并据此对高新区内企业进行遴选。具体而言,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遴选标准包括定量提取指标、 定性筛查指标以及创新门槛指标三方面,企业同时满足三方面指标的要求方可入选国家高新区瞪羚

28、企业。 2.1 定量提取指标 入选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入选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企业成立时间不早于 2001 年,2011 年总收入不少于 1000 万元且 2011-2014 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20%,且 2014 年正增长; :企业成立时间不早于 2001 年,2011 年雇员总数不少于 100 人且 2011-2014 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30%,且 2014 年正增长; :企业成立时间不早于 2010 年,且 2014 年总收入不低于 5 亿元(即成立 5年内总收入突破 5 亿元) ,且三年收入无大幅度下降; :企业成立时间不早于 2005 年,且 2014 年总收入不低于 10

29、 亿元(即成立10 年内总收入突破 10 亿元)且三年收入无大幅度下降。 9 2.2 定性筛查指标 入选需满足以下全部条件,否则将被剔除: 入选需满足以下全部条件,否则将被剔除: 成长历程:非由于兼并、重组实现快速成长; 企业性质:非外企生产基地、销售公司、资本运作行型公司、区域分公司以及与母公司业务相同的子公司; 行业:非垄断性行业企业,垄断性行业具体包括资源能源、烟草、邮政、电信运营等竞争不充分行业。 2.3 创新门槛指标 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入选: 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即可入选: A 类: 科研活动投入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即科技活动投入强度) 大于 2.5%; B 类:筛选条件

30、1:仅有 2014 年收入数据的企业 2014 年总收入5 亿元且注册时间晚于 2007 年;筛选条件 2:有效数据两年以上的企业,2014 年总收入1 亿元且三年/两年复合增长率30%。 第三章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分析 第三章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分析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概况综述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经济情况分析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特征分析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群体比较分析 12 3.1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概况综述 国家高新区共计 1888 家企业符合瞪羚标准2,高新区整体瞪羚率3达到 2.54%;瞪羚企业分布广泛,拥有瞪羚企业的国家高新区共计 97 家4;瞪羚企业行业分布以制造业为主

31、, 半数以上的瞪羚企业分布于高技术产业; 瞪羚企业整体质量优异, 成长性极佳、盈利能力良好。 (一)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数量为 1888 家,瞪羚率为 2.54%。(一)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数量为 1888 家,瞪羚率为 2.54%。本报告经过严格筛选, 共选择出符合标准的瞪羚企业 1888 家, 占国家高新区企业总量的 2.54%。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企业创业一览(Entrepreneurship at a Glance)的瞪羚率数据, 从全球各国的瞪羚率变化状况可见, 发达国家以营业额增长计算的瞪羚率基本在 1%以下。 2 中国高新区瞪羚企业分析数据,静态分析以遴选出的 188

32、8 家全部企业为样本进行分析,动态分析以四年数据齐全的 1737 家企业为数据样本进行分析3 瞪羚率=高新区瞪羚企业数/高新区入统企业数4 本报告中提到的国家高新区包括截止 2015 年底的 115 家国家高新区及苏州工业园,共 116 家。13 图 3-1 2012 年 OECD 以营业额增长率计各国瞪羚率 (二)全国 97 个高新区拥有瞪羚企业。 (二)全国 97 个高新区拥有瞪羚企业。1888 家瞪羚企业共分布于 97 个高新区,拥有瞪羚企业的高新区占全国高新区总数的 83.6%。其中,瞪羚企业数量超过30 家的高新区有 15 个,瞪羚企业数量处于 6-10 家的高新区有 28 个,瞪羚

33、企业数量处于 1-5 家的高新区有 29 个,另有 19 家高新区无瞪羚企业分布。各高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分布情况见图 3-2。 14 图 3-2 高新区拥有瞪羚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三) 瞪羚企业主要分布于制造业、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 (三) 瞪羚企业主要分布于制造业、 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共分布在 16 个行业门类: 其中制造业的瞪羚企业最多, 达 1185家,占总数的 6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瞪羚企业数量 444 家,占23.5%。 (四)国家高新区的高技术产业瞪羚数量过半。(四)国家高新区的高技术产业瞪羚数量过半。1

34、888 家瞪羚企业中有 965 家从事高技术产业, 占瞪羚企业总数的 51.1%; 高技术产业中, 高技术制造业有 407 家,高技术服务业有 558 家;信息服务业瞪羚企业数量最多,共 433 家,占瞪羚总数的22.9%。 15 表 3-1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行业门类分布 行业门类 瞪羚数 占比 行业门类 瞪羚数 占比 A 农、林、牧、渔业 10 0.53% C 制造业 1185 62.76%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9 0.48% E 建筑业 21 1.11% F 批发和零售业 61 3.23%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 0.11%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5、444 23.52% J 金融业 9 0.48% K 房地产业 3 0.16%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8 0.95%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01 5.35%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2 0.64%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7 0.37% P 教育 3 0.16%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2 0.11%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 0.05% 16 表 3-2 瞪羚企业在高技术产业的分布情况 高技术产业 瞪羚企业数(个) 占比 高技术产业 瞪羚企业数(个) 占比 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 407407 22%22% 医药制造业 85 4.50%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 9

36、0.48%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80 9.53%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26 1.38%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105 5.56% 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2 0.11% 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 558558 29.56%29.56% 信息服务 433 22.93% 电子商务服务 20 1.06% 检验检测服务 6 0.32% 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 12 0.64% 研发与设计服务 31 1.64%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44 2.33% 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 1 0.05% 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 11 0.58% 高技术产业总计高技术产业总计 965965 51.11%51.11

37、% (五)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成长性突出。 (五)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成长性突出。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成长性突出,2011-2014 年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群体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51.1%(剔除极值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43.4%)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盈利性良好,2014 年瞪羚企业平均利润 3978 万元,群体平均利润率 7.4%;平均规模方面,2014 年,国家高17 新区瞪羚企业平均营业收入 5.36 亿,平均雇员数量 309 人;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科技投入活跃,2014 年瞪羚群体平均科技活动投入强度达到 3.9%。 表 3-3 2014 年国家高新区瞪羚与上年度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对

38、比 对比指标对比指标 2014 年2014 年 2013 年2013 年 成长性 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 51.1%51.1% 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 45.1%45.1% 平均规模 平均收入 5.36 亿5.36 亿,平均雇员数量309 人309 人 平均收入 2.97 亿2.97 亿,平均雇员数量 278人278人 盈利性 平均利润 3978 万元3978 万元,群体平均利润率 7.4%7.4% 平均利润 3234 万元3234 万元,群体平均利润率11.1%11.1% 科技投入 平均科技活动投入强度达到 3.9%3.9% 平均科技活动投入强度达到 5.9%5.9% 3.2 国家高新区瞪羚

39、企业经济情况分析 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 六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绝大多数持续经营时间超过四年;一半以上的企业收入不超过 2 亿;四成企业雇员人数在 50-150人; 七成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速达到 30%以上; 约四成企业利润率在 5%以下;六成以上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位于 2.5%-30%的区间;一成以上的瞪羚企业入驻或毕业于孵化器或加速器;不到一成的瞪羚企业上市或新三板挂牌。 (一)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民营企业为高新区瞪羚企业的主体。(一)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民营企业为高新区瞪羚企业的主体。从企业控股情况和登记注册情况来看, 1888 家瞪羚企业中 75%为私人控股,

40、 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共 1676 家,占总数的 88.77%,说明采用现代企业制度的民营企业是瞪羚群体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18 图 3-3 瞪羚企业控股情况 图 3-4 瞪羚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二)六成以上高新区瞪羚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二)六成以上高新区瞪羚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截止 2014 年,1888 家瞪羚企业中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有 1215 家, 占 64.4%。 瞪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的占比远高于高新区整体水平: 在 2014 年全国高新区纳入统计范围的 74275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 33.3%,远低于瞪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 64.4%比重的水平。

41、 19 图 3-5 瞪羚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情况 表 3-4 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新区整体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对比 企业数对比 高新区数据 瞪羚企业 企业数对比 高新区数据 瞪羚企业 入统企业数 74275 1888 高新技术企业数 24746 1215 占比 33.3% 64.4% (三)九成瞪羚企业持续经营时间达到四年以上。 (三)九成瞪羚企业持续经营时间达到四年以上。大部分瞪羚企业成立于 2010年前, 平均持续经营时间为8.7年, 绝大多数瞪羚企业成立时间距今4年及以上 (1710家,90.57%) ,2010 年之后成立的瞪羚企业仅占瞪羚总数的 9.43%(178 家) ,说

42、明企业从开始创业到实现高速成长,一般至少需要 4 年的积累。 20 表 3-5 瞪羚企业持续经营时间分布 注册时间 持续经营时间 企业数量 占比 注册时间 持续经营时间 企业数量 占比 2001 13 188 9.96% 2002 12 174 9.22% 2003 11 219 11.60% 2004 10 219 11.60% 2005 9 249 13.19% 2006 8 227 12.02% 2007 7 167 8.85% 2008 6 142 7.52% 2009 5 127 6.73% 2010 4 90 4.77% 2011 3 48 2.54% 2012 2 18 0.95

43、% 2013 1 15 0.79% 2014 不到一年 5 0.26% 总计 1888 100.00% 21 图 3-6 瞪羚企业持续经营时间分布情况 (四)高新区瞪羚当中,一半以上的企业收入在 2 亿以下。(四)高新区瞪羚当中,一半以上的企业收入在 2 亿以下。2014 年数据显示,瞪羚企业群体总收入 10128 亿元,其中收入最高为 723.0 亿元,最低为 1814.6 万元,平均每家瞪羚企业总收入规模 5.36 亿元。从收入分布区间来看,0.5-1 亿元的瞪羚企业数量最多,占比 35.8%;超过一半的瞪羚企业,营业收入在 2 亿以下。 22 表 3-6 高新区瞪羚企业收入分布 收入区间

44、 企业数量 数量占比 累计占比 收入区间 企业数量 数量占比 累计占比 0.1-0.5 亿 334 17.69% 17.69% 0.5-1 亿 342 18.11% 35.81% 1-1.5 亿 246 13.03% 48.83% 1.5-2 亿 140 7.42% 56.25% 2-2.5 亿 112 5.93% 62.18% 2.5-3 亿 74 3.92% 66.10% 3-3.5 亿 67 3.55% 69.65% 3.5-4 亿 50 2.65% 72.30% 4-4.5 亿 49 2.60% 74.89% 4.5-5 亿 43 2.28% 77.17% 5 亿以上 431 22.8

45、3% 100.00% (五)高新区瞪羚企业中四成企业的雇员人数为 50-150 人,六成以上瞪羚企业员工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五)高新区瞪羚企业中四成企业的雇员人数为 50-150 人,六成以上瞪羚企业员工具备大专以上学历。 2014 年数据显示, 瞪羚企业期末从业人数为 58.4 万人,平均每家瞪羚企业拥有雇员 309 人。2014 年平均从业人员超过 1000 人的瞪羚企业有 94 家,占瞪羚企业总数的 4.98%;50-99 人的瞪羚企业最多,共 434 家,占瞪羚企业总数 23%。从学历分布来看,本科学历人员数量最多,占比 33.6%,研究生学历人员达 3.47 万人,占比 5.94%

46、;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 64.1%。 23 图 3-7 瞪羚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分布情况 图 3-8 瞪羚企业从业人员学历分布情况 (六)近七成高新区瞪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速达到 30%以上。(六)近七成高新区瞪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速达到 30%以上。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群体营业收入增长极快,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51.1%,剔除极值后增速仍达到 43.4%。 在国家高新区瞪羚群体当中, 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速为 100%以上、24 80%-100%、50%-80%、30%-50%的瞪羚企业数量分别为 126 家、94 家、305以及 662 家,2011-2014 年营业收入三年复合增

47、长率达到 30%以上的瞪羚企业数量占据整体数量的 68.4%。 图 3-9 2011-2014 年瞪羚群体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 表 3-7 瞪羚企业收入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布情况 收入三年复合增长 企业数量(家) 数量比重 平均规模(亿元) 收入三年复合增长 企业数量(家) 数量比重 平均规模(亿元) 100%以上(剔除极值) 126 7.3% 5.54 80%-100% 94 5.4% 8.9 50%-80% 305 17.6% 3.6 30%-50% 662 38.2% 3.2 30%以下 548 31.6% 2.9 25 (七)高新区瞪羚企业中约四成企业利润率不到 5%。(七)高新区瞪羚企业中

48、约四成企业利润率不到 5%。2014 年数据显示,瞪羚企业群体共实现净利润率 751.0 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净利润 3978.0 万元,瞪羚群体平均利润率为 7.4%。从净利润分布来看,有 20 家瞪羚企业净利润达到 5 亿以上,净利润在 1000 万以下的瞪羚企业最多,共 834 家,占比 44.2%,有 106 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占比 5.61%。从净利润率分布来看,超过 80%的瞪羚企业净利润率在0-20%之间(1523 家) ,净利润率超过 30%的瞪羚企业共 127 家,占比 6.73%。 图 3-10 2014 年瞪羚企业净利润分布情况 26 表 3-8 2014 年瞪羚企业净利

49、润率分布情况 净利润率 企业数量 占比 净利润率 企业数量 占比 50%以上 32 1.69% 30%-50% 95 5.03% 20%-30% 133 7.04% 10%-20%10%-20% 399399 21.13%21.13% 5%-10%5%-10% 500500 26.48%26.48% 0-5%0-5% 624624 33.05%33.05% 亏损 105 5.56% (八)20%以上高新区瞪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超过 10%。 (八)20%以上高新区瞪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超过 10%。2014 年,瞪羚企业平均科研活动投入为 2089.8 万元,投入强度为 3.90%

50、;科研活动投入为100 万-2000 万的企业占比达到 56.5%,100-500 万区间占比企业最多。企业科研活动投入强度占比中,2.5%-5%的企业数量最多,达到 413 家,5%-10%的企业数量 453 家,10%-30%的企业数量为 323 家,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位于 2.5%-30%的瞪羚企业数量占比达到 63%。 27 表 3-9 瞪羚企业科技活动收入分布情况 科技活动收入科技活动收入 企业数企业数 占比占比 1 亿以上 62 3.28% 5000 万-1 亿 79 4.18% 2000 万-5000 万 230 12.18% 1000-2000 万 262 13.88% 50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长城战略咨询: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6)(142页).pdf)为本站 (章鱼小丸子)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钟**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9**46...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50**80...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GT  升级为至尊VIP

 186**2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50**68...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0**05...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8**96... 升级为标准VIP  135**48...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肖彦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国**...  升级为高级VIP

158**73...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6**79...  升级为标准VIP 沉**...   升级为高级VIP

 138**80... 升级为至尊VIP  138**98...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9**10...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準**... 升级为至尊VIP   151**04... 升级为高级VIP

155**04...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sha**dx... 升级为至尊VIP 186**26...  升级为高级VIP

136**38...  升级为标准VIP  182**73... 升级为至尊VIP

 136**71... 升级为高级VIP  139**05...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微**...   升级为标准VIP

Bru**Cu...  升级为高级VIP 155**29...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爱**...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50**02...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8**72...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53**21...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ji**yl 升级为高级VIP

DAN**ZD...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6**81...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升级为至尊VIP  msl**ng 升级为高级VIP

刷**  升级为至尊VIP  186**12... 升级为高级VIP 

 186**00...  升级为至尊VIP 182**12...  升级为高级VIP

 185**05... 升级为至尊VIP   Za**ry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3**46...  升级为高级VIP

孙**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180**79... 升级为标准VIP

Nik**us  升级为至尊VIP  138**86...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3**37...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59**85... 升级为至尊VIP  137**52... 升级为高级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