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施耐德电气:2022把脉”双碳“ 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 把脉”双碳“ 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白皮书(28页).pdf

编号:135327  PDF   PPTX  DOCX 28页 21.02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施耐德电气:2022把脉”双碳“ 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 把脉”双碳“ 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白皮书(28页).pdf

1、把脉”双碳“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 能源改革宏观洞察 2021 年 5 月。遵循严格的方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使命,我们通过对中国经济、产业和商业进行严谨、实用和创造性的研究,为公众和商界提供融合全球智慧的专业洞见,致力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领先智库。我们的研究团队汇集了绿色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管理领域的一线专家、深耕前沿技术的研发工程师、参与行业政策和标准制定的专家学者,也聚集了来自业界各科研院所的学术界领袖、为企业掌舵的管理层,以及来自于通讯、信息安全、互联网、管理咨询、市场研究等领域的生态伙伴专家。我们的研究内容涵盖行业、技术、宏观等方面,同时基于自身发展以及所提供的企

2、业咨询服务中的积累,将深入探讨企业战略、研发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品牌推广等话题,并与社会积极分享研究成果。我们的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一线调研,以数据驱动分析,实现深层价值提炼,进而帮助企业中高管理层把脉宏观,见微知著,助力企业探索可持续发展之道,把握时代机遇、加速变革转型。施耐德电气 商业价值研究院介绍前言 11“双碳”目标发布 22 能源改革持续推进 42.1 国家层面 6 2.2 区域维度 9 2.3 行业维度 13 能源行业 13 工业行业 18 建筑行业 20 数据中心行业 22结语 25关于作者 26 目录CONTENTS1 1 1注 1气候经

3、济与人类未来,比尔盖茨,2021年4月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 巴黎协定,这是继京都议定书 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然而到目前为止,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效果有限,与理想的要求相距甚远。一个关键原因是所谓负外部性负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的收益由个体享有,而产生的危害则由社会承担1。例如,钢铁厂、化工厂的生产活动为自身带来盈利,但造成的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由整个社会来承担。正是由于负外部性的存在,市场机制无法自发纠正过度的碳排放行为,碳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需要由全社会共同面对,大部分企业在自我约束排放行为时的动力相对有限

4、。然而气候变化的影响是超长期性的,个体缺乏动力去关心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的人类利益,而为了纠正这样的负外部性,政府公共政策的干预成为必不可少的因素。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双碳”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国家“双碳”目标下,地方政府主动应变,推动区域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能源、工业、建筑、数据中心等高能耗行业纷纷做出回应,加快行业节能降碳步伐。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从“双碳”目标出发,分别从国家、区域、行业三个维度,梳理了过去一年时间里能源改革相关的主要政策。通过对政策的解读

5、及对未来一段时间里政策方向的预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正经历着的这场深刻的能源体系变革中,绿色能源管理的理念及相关技术将承载着推动中国能源体系转型升级、为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最终目标的达成一定是在全国“一盘棋”之下,区域与行业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采取“分步走”与“多中心”的协调方式来实现。希望我们的总结,能够带给中国的行业、地区及企业以价值参考。前言21 双碳”目标发布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由此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国家及各部委领导

6、人多次在重要会议上提及“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中央更是出台多项纲领性文件。“双碳”目标的实现实质是以能源为主的系统工程,涉及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低碳化发展。据统计,2020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达到49.8亿吨标准煤,较10年前增长38%(如图1所示)。随着能源消耗总量不断增长,碳排放也持续攀升。“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持续增长,能源需求必然不断增加。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测算:延续现有发展模式,中国化石能源消耗总量到2030年达到50亿吨标准煤,相应的全社会碳排放增长至121亿吨。中国既要控制碳排放,又要保增长,这给“双碳”目标的达成带来了巨大挑战。数据源:国家统计局,施耐德电气

7、商业价值研究院整理3图1:2010-2020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亿吨标准煤,%)201036.138.740.241.742.843.444.145.647.248.749.820000207.3%7.3%3.9%3.7%2.7%1.3%1.7%3.2%3.5%3.3%2.2%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增长速度 把脉”双碳“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42 能源改革持续推进5习近平总书记讲,要深入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支持后疫情时代能源低碳转型,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目标。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中国正在积极推进能源绿色转型

8、发展。未来能源供给结构与布局更趋合理,能源体制革命持续深化。“双碳”目标之下,能源政策“2025愿景”主要体现在 2: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持续下降:2021-2025年均降低约1个百分点 终端用能电气化提高:2021-2025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 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025年人均发电装机1千瓦 扩大储能: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总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增加电能替代量:2021-2025年均1200亿千瓦时以上至2025年,中国绿色能源将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逐步形成。注 2 国家能源局,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 把脉”双碳“政策走向,探索能

9、源转型之路6分类“十四五”规划纲要原文原文解读体系改革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绿色清洁能源未来将占主导,储能跟新能源绑定的关系更加密切。现代能源体系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离不开能源管理技术的持续突破节能管理“十四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3.5%自“十一五”以来,中国连续四次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提出的目标分别是降低20%、16%、和15%,“十四五”设定13.5%是科学合理、能够实现的预期目标,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率的变化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坚持节能优先方针 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 推动5G

10、、大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能效提升 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工业、建筑和交通行业为“耗能大户”,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关注领域,高质量的能源管理体系是推动节能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要举措。绿色化改造离不开绿色能源管理手段的不断升级实施能量系统优化,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以系统化和市场化运作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企业效益当前政策梳理 中央积极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其中绿色能源管理承载重要使命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11、审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今后五年和中长期的发展战略、政策重点。我们将“十四五”规划作为解读能源政策的基础指南,认识到“双碳”目标的实现需从四个方面努力,分别为体系改革、节能管理、降碳减排和市场引导。2.1 国家层面 能源改革持续推进7分类“十四五”规划纲要原文原文解读降碳减排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国家在五年规划中持续推动碳减排,“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的“双碳”目标更加严苛,能源相关的行业面临巨大挑战,包括“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发展碳技术”等,最为首要的节能减排目标倒逼能

12、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推进减污降碳展望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重点行业、区域、企业将率先碳达峰,但据分析目前超过50%企业都存在能源管理问题,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然离不开能源管理的变革转型推进以电代煤电气化是发展趋势。到2025年,电能将占能源消耗的30%以上,到2030年将占能源消耗的35%以上3。电能作为最高效的能源,是低碳化的最佳载体,电能的能源管理效率

13、直接影响“双碳”目标的达成市场引导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市场手段,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注 3 国家电网发布的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数据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整理 把脉”双碳“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8结合“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政策解读,我们不难看出,从现代能源体系的建立,到节能管理的更高要求,再到降碳减排的硬性目标,均依赖于能源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能源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成为趋势,能源绿色战略转型将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双碳”国家政策正在进一步落实,各种激励政

14、策也在不断推进。2021年11月8日,人民银行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为1.75%。积极的市场引导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支撑。“能源变革不仅需要解决供给、用能问题,还需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要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通过技术的积累、迭代支撑能源的转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 李俊峰政策方向预判基于体系改革、节能管理、降碳减排和市场引导这四个主基调,结合当前已明确的政策大方向,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政策方针将侧重于如下几个方面

15、:建立碳减排标准体系 补齐碳排放监测、计量、核算、认证等关键领域短板,加快低碳技术和碳减排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减排制度体系。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对于刚刚起步不久的交易市场来说,目前中国碳市场的交易规模尚小。为 更好的促进市场各行业主体加快低碳转型,未来将加快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将化工、有色、水泥、钢铁等行业纳入碳市场,并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建立适合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电价机制 碳中和背景下,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将极大改变电力系统运行模式,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调峰、调频、输配电等多个环节增加电力系统成本,未来将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形成以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加强能源

16、相关技术研发投资力度 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是“双碳“目标达成最关键的一环,主要体 现在清洁电力的生产、存储和传输方面要实现技术突破。需要相关配套政策对能源行业科技创新做必要的支撑,加快突破大功率低成本陆上风电、漂浮式海上风电、大容量低成本高安全性储能、光伏、光热、氢能、电力电子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模式。能源改革持续推进9当前政策梳理 地方政府主动应变,推动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但“双控”目标不乐观局面亟待能源管理全面加强“十四五”时期作为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各省市出台的“十四五”规划针对中央政策做出了积极响应。区域“十四五“规划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能源结构调

17、整和重点领域节能、支持重点行业或地区优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同时,各省市政府因地制宜,结合区域产业特点,具体政策上有所侧重。比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提出,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0%左右,力争做到“碳中和”的排头兵;黑龙江、辽宁等传统工业区提出,提高煤炭及二氧化碳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煤炭大省山西提出,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浙江和广东等沿海区域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能源体系;湖北和云南将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等。2.2 区域维度 把脉”双碳“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10部分省、直辖市政府“十四五

18、”规划摘录及总结地区能源管理相关“十四五”规划总结北京市 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广泛自觉,碳排放率先达峰后持续下降 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打造绿色智慧能源产业集群;建立容纳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建设一批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和综合智慧能源园区典范 深化重点领域节能:加快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到2025年,全市累计推广规模达到500万平方米以上;推进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完成300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新建数据中心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上海市 推动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在2025年前实现碳

19、达峰 实施重点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到2025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300万吨左右,煤炭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0%左右 分行业、分领域实施光伏专项工程,2025年本地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提高到8%左右天津市 培育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加快推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绿色金融 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发展绿色制造 持续减少煤炭消费总量,优化能源结构,打造能源创新示范高地辽宁 开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技术,煤炭及二氧化碳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核能、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等 推动钢铁、化工、建筑材料等产业耦合,促进原材料工业协同发展黑龙江 新能源装机比重和消费占比

20、大幅提升,合理降低碳排放强度吉林 提高天然气、煤炭、石油、油母页岩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探索天然气掺氢气技术应用山西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河北 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新型节能产品和节能减排专业化服务水平江苏 推进石化、钢铁、建材、印染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着力发展化工循环经济体系 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气化工程和“外电入苏”浙江 率先实施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构建电油气“三张网”,打造长三角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能源改革持续推进11地区能源管理相关“十四五

21、”规划总结湖北 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中心、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广东 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化改造,发展绿色建筑 推进能源革命,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建设智能创新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贵州 发展基础能源和清洁高效电力,推进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推进煤层气、氢能等加快发展 发展绿色建筑,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云南 发展绿色金融和绿色建筑 推进清洁生产,推进重点产业和重要领域绿色改造数据源:各省/市发改委,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整理 把脉”双碳“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12政策方向预判落实可再生

22、电力配额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是指按省级行政区域对电力消费规定应达到的可再 生能源比重指标。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有助于推动各省/直辖市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当前,中国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的各项条件都趋于成熟,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有助于打破西电东送的省际壁垒,倒逼中部及东部各省从西部外购可再生能源电力4。加快绿电交易进程 目前,中国绿电交易还在起步阶段。2021年9月7日,由国网和南网主导的绿电交易试点正式启动,共计17个省份的259家市场主体参与。通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将有意愿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用户区分出来,与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直接交易,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绿色电力消费,产生的绿电收益

23、将用于支持绿色电力发展和消纳,更好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5。启动可再生能源“下乡”之旅 “软而小”的能源并不能满足巨型城市全天候高强度的能源需 求6。中国的风、光资源分布并不平均,同时考虑其项目对空间的需求,相比于大型和巨型城市,风、光资源的利用更适合从资源本身相对充足、可利用空间更为宽裕的乡村和小城镇着手。2021年10月17日,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1)上,118个城市与600多家风电企业共同发起了“风电伙伴行动零碳城市富美乡村”计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在全国100个县,优选5000个村庄安装1万台风机,总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为5000个村集体带来稳定持久收益,惠

24、及农村人口300万以上。西部地区“源-荷”协调发展 西部属于能源的高梯度区域,清洁能源丰富:西北地区风能和 光伏资源丰富,且地域宽阔,可承担东、中部地区的高耗能传统产业转移(包括钢铁、冶金、能源、化工等),因此可定位成智能化重型产业基地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基地;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多为山地,不适合发展占地大的产业,更适合发展大数据中心等信息产业。同时,西南水电资源对西北风、光资源可起到“调峰”作用,推动整个西部地区风、光、水互补4。未来的政策可侧重于打破省际壁垒,推动西部各省在“源-荷”协调发展方面的加强合作。注 4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

25、型路径研究课题组/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021 注 5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 注 6能源神话与现实,【加拿大】瓦茨拉夫斯米尔“能耗双控”在过往的国家五年计划已连续多次提及,指的是能耗强度和能耗总量,已成为中国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重要“指挥棒”。然而,从国家发改委印发的 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来看,多个省份未能交出合格答卷,中国双控形势并不乐观。2021年上半年,广东、江苏、新疆等9个省(区)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能耗强度降低以及能耗总量控制未达标省份数量比一季度统计的结果各增加2个。为了确保完成全年目标,2021年下半年双控压力会明显增大,到

26、年底国内可能会出台范围更广、影响更大的双控政策,地方政府亟需全面加强能源管理力度。能源改革持续推进13能源行业行业现状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实现属于系统性工程,其中能源供给侧主要侧重于效率提升以及能源替代。具体体现在火电的逐步退出,核电安全稳妥发展,水电稳步推进应用,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成为继火电之后的“第二成长曲线”。2020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9,144万千瓦(如图2所示),其中风电和光伏占比合计高达63%。预计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如图3所示)。在“双碳”目标下,国家要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行业转型升级。在众多行业中,抓住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优

27、先集中有限资源解决行业碳减排主要矛盾,是确保国家整体目标达成的基础。据统计,能源行业和工业相关行业碳排放量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近八成,在国家整体目标达成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建筑行业因上下游产业链广泛,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的传导效应都较大;“新基建”重要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能耗增速近年来显著提升,其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立足于这几个行业大门类,从行业现状和当前政策出发,预判未来行业政策的可能走向。2.3 行业维度 把脉”双碳“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14数据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整理图3:2020-2030年中国新能源(风电&光伏)累计目标装机

28、量(万千瓦)图2:2020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202053,521+124.2%120,0002030E7,211 38%140 1%1,313 7%5,660 29%4,820 25%水电其他风电火电光伏 能源改革持续推进15“能源电力绿色低碳的转型路径,具体包括:产业结构轻型化,加快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业,一次能源供给结构中煤炭进一步减量化,电力供应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化,大幅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终端用能电气化,加快发展储能,协力构建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 周伏秋深化能源行业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离不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电力的加速应用。但

29、目前,可再生能源行业在中国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并网消纳难度大: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将导致电源出力波动大幅增加,短时间内对发电安排、低谷调峰、断面控制均带来较大影响。安全隐患大:可再生能源电气系统发生故障对社会安全影响较大。例如,风电场风机机舱发生火灾、叶轮不平衡导致倒塌、海上升降台电缆发生爆炸等事故。发电利用效率较低:可再生能源存在发电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例如,目前风力发电系统利用率不足四成。现场设备管理难度大:风、光项目地处偏远地区,环境相对恶劣,对设备防腐蚀、防盐雾要求高,导致运维设备分散且运维难度较大。把脉”双碳“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16当前政策梳理政策频出利好风光储协同发展,绿

30、色电力交易等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可再生能源从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力军跃升到主力军。2021年上半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和 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分别提出“全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和“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直接执行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至此,2021年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实现平

31、价上网。通过储能来应对新能源引入的挑战。风电、光伏装机比例快速上升,其波动性和季节性对电网安全造成冲击,储能发展有利于建立新能源消纳长效机制。2021年7-8月,国家陆续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 和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明确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总规模达30GW以上的量化目标,优化分时电价结构和完善电化学储能站安全管理,推动储能产业有序发展。市场交易机制逐步完善中,拓宽终端电力用户减排路径。“绿证”是指向符合资格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颁发的电子凭证。绿证交易自2017年推出以来已四年有余,但一直交易低迷。到2021年

32、9月,国家推动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积极引导有绿色电力需求的用户直接与发电企业开展交易,目前首批绿色电力集中交易正式达成。施耐德电气也在第一时间响应了该政策,承诺其在上海的五家工厂全年用电量的88%将采购绿电。随着新能源平价上网项目渐成主流,绿电交易市场规模有望大幅 增长。能源改革持续推进17政策方向预判节约优先 2021年9月22日,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了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到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在2030年碳达峰之前,能源资源节约和产业结构调整才是推动双碳目标达成的主角,也是现阶段在新技术尚不成熟、无法大范围应用之际的重点。因

33、此,未来一段时期,能源行业的政策仍将围绕节能来促进减排的实现。“理性”限制煤电应用 在当前政策下,燃煤发电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分别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对高耗能行业不受上浮20%的限制;同时鼓励地方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规定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考核。与碳定价这一“限制”性政策相对应的是中央对部分地方“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的及时叫停,体现了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增长”仍将作为未来中期里最核心目标的理性思维。加强能源相关技术研发投资力度 通过碳定价来推动“双碳“目标达成是目前国内外关注度最高的方法,这一方式固然重要,

34、但也需要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要兼顾经济增长与”双碳“目标达成,技术进步才是关键,而技术进步离不开公共政策的配套支持。预计未来通过补贴、完善绿色融资配套等形式来支撑能源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大功率低成本陆上风电、漂浮式海上风电、大容量低成本高安全性储能、光伏、光热、氢能、电力电子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模式。把脉”双碳“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18工业行业行业现状 工业行业一直以来为碳减排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产业层次整体偏低、结构偏重、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仍然突出。其中,化工、建材、钢铁和有色四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能耗比重一直在30%左右,亟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

35、能源结构来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据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专家分析,当前工业行业主要面临的能源管理挑战为:减碳压力大:工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在“双碳”目标提出后,压力更甚。部分行业面临提前达峰的要求,如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规划2025年实现碳达峰。能耗高:工业生产设备必须长时间持续可靠运行,单机设备能耗高,大功率设备多,导致企业整体能耗偏高。能源管理强度大:工业具有规模大、设施分布广等特点,其日常能源的管理强度极大,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能源管理意识不足:工业企业普遍认为优化工艺是提升生产运营效率的主要抓手,缺乏能源管理的意识。这会导致管理人员在决策中往往缺少能源数据作

36、为支撑,无法从根本上提升能效 水平。因此,对于工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来说,除了从宏观层面上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附加值外,也要注重从微观层面上加强能源管理,加强运用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等手段,以实现企业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能源改革持续推进19当前政策梳理多项政策落地,严格监督管理,推动重点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既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又要纠正运动式“减碳“。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因此,产业减碳应把握适度原则,不可无作为

37、也不可操之过急。重点行业碳排放监管力度加强。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 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 中提出: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多地鼓励绿色工厂发展。贵州省“十四五”工业节能规划 中提到“到2025年,创建绿色工厂200家以上”;陕西印发的 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若干措施鼓励园区和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和安全生产改造,力争到2025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100家以上;2021年湖南省根据湖南省绿色制造体系建

38、设管理暂行办法,在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中积极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工作。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持力度加大。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自2021年2月9日首次推出碳中和债至6月末,共44家企业发行55只,共计729亿元。其中工业低碳改造是重要募投领域。政策方向预判加强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通过技术变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原生资源路线的工业产品产量7,同时将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作为能源并入能源供给体系,达到循环利用效果;对工业“余热”加以充分利用,服务于厂区生活,并与北方地区供热系统结合,服务就近地区居民供暖;推动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普及,建设一批复合型工厂,

39、在生产主产品的同时,高值化利用工艺副产品;提升智能化水平,挖掘智慧用能和“大数据”节能潜力7。提高工业部门电气化水平 推进“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减少工业散煤利用,对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及生物质能丰富地区采取激励政策促进当地工业企业对煤炭的替代。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降低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依赖,优化进出口贸易模式和商品结构,由当前的“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降低出口商品携带的“隐含碳”7。注 7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课题组/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021 把脉”双碳“政策

40、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20建筑行业行业现状 建筑全过程能耗涉及建筑材料生产运输、建筑施工、建筑运行和建筑拆除。2018年中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6.5%。除却大部分来自建材生产过程(这部分能耗通常统计在工业生产中)外,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占21.7%,施工阶段占2.2%8。国家对建筑能耗管理不断加码的同时,基于中国房屋空置率远高于国际标准,人均能耗较高,预测在中国建筑领域仍有很大节能空间。据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专家分析,当前建筑行业主要面临的能源管理挑战为:用能管理水平不高:业内普遍认为楼宇自动化(以下简称“BA”)系统已成为楼宇标配,但实际运用情况却不尽理想。约80%B

41、A 系统在交付完成后并未真正有效运行,其余15%BA 系统虽在运行但未发挥最大效用。加之,楼宇能耗尚处于缺乏准确度量标准和可视化管理的无序状态。专业人才面临匮乏:劳动市场供需矛盾加剧,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如高压设备的运维人员需持有高压电工证,建筑系统需有专业知识能力),但待遇一般,导致运维人员缺失。能源及空间使用效率亟待提升:“闲置”的楼宇空间过多,设施设备过于分散,导致高效的能源管理困难重重。楼宇及设施的管理者需要加速从“以设施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需要贯穿建筑行业的全生命周期,除了前期建造阶段,后期运营也非常重要。如果忽略后期的节能减排工作,设备设施无法高效运行,则同

42、样会导致能耗浪费。注 8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能源改革持续推进21当前政策梳理加快制定建筑节能标准,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频出支持绿色建筑建设。发改委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中提到,发展绿色建筑,降低碳排放强度;2021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和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发展”;2021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加强

43、县城绿色低碳发展。住建部等15部门发布的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指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县城新建建筑要落实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鼓励发展星级绿色建筑。加快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节水标准,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不断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 比例。”首个建筑碳排放强制性指标发布。住建部发布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碳排放强度有了明确强制标准,提出“新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应分别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平均降低40%,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7kgCO/(ma)以上。”这是首个建筑行业碳排放强制性指标,将于2022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政策方向预判“修缮”代替

44、“大拆大建”将全国民用建筑总量控制在720亿平方米这一合理目标之内。逐年减少新建建筑,实现建筑市场软着陆,规划并逐步实施全国范围内对老旧小区、既有市政基础设施等的改造升级,发展建筑寿命监测、诊断、评估、维修改造等技术,实现每年30亿平方米左右的修缮以匹配建筑功能的需求 9。完善建筑节能政策体系 将节能政策贯穿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包含节能建筑设计、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新能源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如光伏建筑一体化、光储直柔建筑)、用能系统的开发、建筑废料的综合利用等;将建筑实际用能作为考核指标,从中央到地方落实相关措施;完善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制定配套标准体系,并逐渐切分到建筑细分领域(如医院、学

45、校等);建立清晰统一的建筑用能数据统计体系,建立并完善能耗数据公开发布制度9。进一步发展绿色建筑 增加对居民生活方式与理念引导的社会治理层面相关鼓励政策。尤其对于村乡镇建筑,推动屋顶光伏项目、生物质能项目的进展,增加建筑可再生发电量,促进包括炊事、洗漱淋浴等生活方式的转变。注 9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课题组/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021 把脉”双碳“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22图4:中国数据中心年用电量(亿度)201920202021E2022E+8%8108709371,012数据源:2021中国数据中心绿

46、色能源大会,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整理数据中心行业行业现状 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在线运行服务器为1290万台,用电量达到870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1.1%。对比之下,数据中心本身并非“耗电大户”,然而对数据中心运营商企业来说,“电费”占到了其运营成本的50%以上。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7290万吨(这里主要指“范围二”排放量,即能源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碳排放),从绝对排放量来看,占全中国碳排放量不到1%的数据中心也并非属于高排放行业,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行业来说,数据中心的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设计不当的数据中心将加大互联网、金融、工业及公共事业等相关企业的

47、“范围三”排放(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如商务差旅和供应链的排放)。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是新基建政策落地的重要方向,亦是实现“碳中和”的必然路径。随着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未来两年其用电量年均增速预计在8%左右(如图4所示)。能源改革持续推进23据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专家分析,当前数据中心行业主要面临的能源管理挑战为:PUE 要求严格:国家严控数据中心能效水平,要求2023年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 PUE 需要降低到1.3以下10。而当前多数数据中心达不到该要求,甚至PUE 超过2.2,且 PUE多为设计值而非实测值。能耗高且持续攀升:“电费”占数据中心运营商成本的50%甚至更高,给运营企业带来高成

48、本 压力。资源利用率和运维效率低:部分数据中心整体资源利用率不到60%,造成了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同时,运维手段过于依赖人工经验,无法运用先进的能耗分析手段,导致部分数据中心的运维效率偏低。碳减排压力大:目前,数据中心电力消耗70%左右来自煤电。要消纳非清洁能源带来的碳排放,导致地方用能指标压力较大,使得数据中心面临的环保审查愈发严格。当前政策梳理按照集约原则,结合区域资源禀赋,有序发展绿色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近几年受到能耗指标审批等问题严格限制,如何实现从“电老虎”走向“数字经济发动机”成为重要议题。“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

49、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围绕这一要求,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均出台了细化政策。数据中心建设强调绿色低碳。2021年7月4日,工信部印发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到2021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55%以上,总算力超过120 EFLOPS,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比超过70%,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 PUE 降

50、低到1.3以下,严寒和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1.25以下。”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强调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北京、上海、深圳、广东、浙江、江苏等主要省份及直辖市都陆续提出了数据中心绿色化的发展目标,北京更是量化了可再生能源在数据中心中的利用比例,按照每年10%递增,到203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强老旧数据中心节能低碳改造。工信部在2019年和2021年分别提出有序推动数据中心开展节能与绿色化改造工程,特别是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在用老旧数据中心,并分类分批推动“老旧小散”数据中心的升级改造。考虑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对高耗低效的数据中心加快整合与改造。注 10 工信部发布的 新型数据

51、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把脉”双碳“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24政策方向预判更为开放的绿电交易市场 目前数据中心行业的绿电交易机制尚未健全,数据中心用户尚不能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签署直购协议,四方售电协议(政府,发电侧,用电侧,电网侧)也存在不小的难度。而目前可购买的绿电量也比较有限。更为开放的绿电交易市场环境将促进数据中心运营商企业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11。新能源使用的激励政策 购买绿电、绿证以及CCER时会带来企业成本的增加。以最近广东绿电交易成交价为例,绿电属于溢价购买,电价高出当地标杆电价2分/度,这对于用电大户的数据中心而言,无疑加大了企业运营成本。未来的行业政

52、策可考虑对数据中心绿电应用比例与其能耗指标相 挂钩11。提升数据中心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将面临大量高耗能设备淘汰(服器、电池、电气设备、制冷设备等)的问题。不合理的处理处置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及大量碳排放的问题,而合理的梯次利用、有序的回收处理处置将能够为数据中心带来碳抵消作用甚至是负碳效果。预计未来,关于探索动力电池在数据中心的梯次利用、加强数据中心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等问题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11。对温室气体的进一步限制 商业、住宅和工业建筑制冷系统中的氢氟烃(HFC)制冷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各国已达成共识要逐步减少直至淘汰这些制冷剂,中国也在

53、2014年宣布了强有力的HFC排放管控措施,预计未来对数据中心空调制冷剂的使用将受到更为严苛的限制;在电气系统中用作绝缘气体的六氟化硫(SF6)12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影响力是二氧化碳的24000倍,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提出在2024年底前逐步淘汰所有72kV及以下低压设备中的SF6气体,欧盟委员会正在考虑在2025-2030年间禁止SF6气体的使用,中国国网公司已要求其采购的开关设备中不含六氟化硫的设备不得低于指定比例11。注 11中国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之旅构建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数据中心,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2021.10注 12 来源:自20世纪60年代以

54、来,SF6被视为具有良好灭弧特性而在开关柜中广泛使用的绝缘气体。能源改革持续推进25能源改革持续推进 在实践中获取经验结语:构建可持续发展愿景2021 年10月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 2021 年排放差距报告。该报告明确表示,当前,世界正朝着本世纪全球气温至少上升 2.7的方向迈进,这一上升将对地球造成灾难性的影响。而要逆转这一趋势,需要大幅度降低碳排放。中国已经开始行动。无论是中央政府推进中的“1+N”双碳政策体系,地方的区域政策和生态转型,还是各行业的达峰目标和指导纲领,以及企业的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无不预示着“双碳时代”大幕已经开启,不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没有未来。在此过程中,能源转型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80%二氧化碳排放来自能源消耗,没有高效的能源管理,双碳目标将无法实现。引入“绿色能源管理”恰逢其时,尤其在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数字化与能源技术的融合实现对能源供需双端的管理,将大大促进对中国各行业能源低碳转型的步伐,更为先行者带来发展机遇。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5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施耐德电气:2022把脉”双碳“ 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 把脉”双碳“ 政策走向探索能源转型之路白皮书(28页).pdf)为本站 (SIA)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相关报告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55**91... 升级为至尊VIP

155**91... 升级为标准VIP  177**25... 升级为至尊VIP

 139**88...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5**30...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8**62... 升级为标准VIP  洛宾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0**13...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52**69... 升级为标准VIP 

152**69...  升级为标准VIP 小**...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8**09...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邓**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6**22... 升级为标准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zhh**_s...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1**00...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8**05...  升级为至尊VIP 139**80...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73**11... 升级为至尊VIP 

 152**71... 升级为高级VIP 137**24...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5**31...  升级为至尊VIP 

186**76...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8**50...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Bry**-C...  升级为至尊VIP  151**85... 升级为至尊VIP

 136**28... 升级为至尊VIP  166**35... 升级为至尊VIP

狗**... 升级为至尊VIP   般若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5**87... 升级为至尊VIP

131**96...  升级为至尊VIP    琪**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6**76... 升级为标准VIP 微**... 升级为高级VIP 

 186**38...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Dav**ch...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9**34... 升级为标准VIP  

 135**95...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7**73...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7**64...  升级为至尊VIP 

139**41... 升级为高级VIP  Si**id  升级为至尊VIP

180**14...  升级为标准VIP 138**48...  升级为高级VIP 

180**08...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36**67...  升级为标准VIP

136**08... 升级为标准VIP  177**34... 升级为标准VIP

 186**59... 升级为标准VIP 139**48...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8**95...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