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腾讯研究院:2020数字中国指数报告-未来经济数字优先(100页).pdf

编号:19895 PDF 100页 8.09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腾讯研究院:2020数字中国指数报告-未来经济数字优先(100页).pdf

1、1目 录CONTENTPART06 数字抗疫情况PART05 数字政务发展PART04 数字文化消费PART03 产业数字化PART01 指数概览PART02 区域数字化2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物理隔离”导致经济遭受重大冲击。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们需要思考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尽快恢复发展?回到疫情中寻找答案。疫情冲击之下,在线医疗、教育直播、远程办公等新兴数字化业态迅速爆发,有效支持抗疫复工复学等开展,对经济重连与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些积极开展数字化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将数字化从过去的备选、辅助手段,转变为首选、主要手段,更有效获得了自救与恢复。“数字优先”,已成为未来生存和

2、发展的必选之道。在“数字优先”的指引下,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将加速数字化变革,实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全面融合。为了更好地把握数字化发展脉动,腾讯研究院从6年前就启动了数字中国指数年度报告的研究工作。基于腾讯公司及多家生态伙伴企业的数据,指数化脱敏汇总,从消费、产业、政务等维度测算全国351个城市的数字化发展程度,为业界提供大数据全景观察视角。结合疫情和“数字优先”,今年我们还增加了两点创新:一是增加区域研究,二是增加数字抗疫分析。对2020上半年的数字化进程,进行了五个重点指标分析。包括以“用云量”评估新基建,以移动数据流量评估数据要素,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移动应用使用时长和数字交易活跃度评估数

3、字化场景。希望借助我们的研究,数字中国指数能成为一份有效的“导航图” ,帮助社会各界把握“数字优先”的战略策略方向,更快、更好地迈向未来经济的新轨道。引言:未来经济、数字优先与数字中国指数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3数字中国指数概览41核心发现: 数字中国指数继续高速增长,2019年较去年同期上升73.2%至1087.1点 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代表的11大城市群是推动我国数字化进程的中坚力量 产业数字化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度最高,体现“数字优先” 战略向供给侧深化 数字文化消费在空间上呈现“十字高地”和 “两大增长带”辐射特征 在中西部增速领先、后线城市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数字鸿沟将呈现

4、更为明显的收敛趋势全面刻画全国31个省份个351个城市的数字化351个2015年数字中国指数自2015年起编制31测度各省市产业数字化程度,细分金融、零售、工业、教育、医疗等12个主要行业数字产业指数测度各省市政务服务在线化发展水平,包括服务质量、用户规模、满意度等测度各省市线上社交活跃情况测度各省市数字内容和文化消费的活跃情况,包括长短视频、音乐、文学、新闻、动漫、影视等数字文化指数数字政务指数数字生活指数数字中国指数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指数概览1562019年数字中国指数分布热力图0200400600800520019数字中国

5、指数在过去5年保持高速增长,2015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83.4%;5年来,数字化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有效推动了产业互联网加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数字文化生活和消费,持续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2015-2019年数字中国指数变化+83.4%年复合增长率数字中国指数持续高速增长,较去年同期上升73.2%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指数概览1排名省份指数规模排名变化1广东省159.1-2江苏省63.4-3山东省61.7+24北京市56.9-15上海市54.0+36浙江省52.1-27河南省51.6-18四川省50.0-19河北省44.0+110湖南省42.8-17省份

6、排名:广东、江苏继续位居前2名,山东超越北京上升到第3名,上海上升3位到第5名,河北自去年首次突围进入前10后今年继续上升至第9名;城市排名: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继续位居前4名,西部双子星成都、重庆表现突出,西安首次跻身前10名。2019年数字中国指数省级排名Top102019年数字中国指数市级排名Top5060武汉市西安市长沙市郑州市东莞市重庆市成都市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北京市整体规模看,广东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山东和上海排名明显提升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指数概览1排名省份指数增速排名变化1西藏自治区128.0%-2青海省113.1%-3贵州

7、省104.0%+24甘肃省86.7%+15上海市85.6%+36山西省84.7%+17宁夏回族自治区83.0%+18江西省82.4%+19吉林省81.9%-10湖北省81.2%-8省份排名:一方面,数字化起步较晚的省份,很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数字化头部省份上海,在高起点上仍然保持了高增长;城市排名:具体到城市,湖北和青海的后线城市2019年的表现非常突出,实现了1.5倍以上的增长。2019年数字中国指数省级增速排名Top102019年数字中国指数市级增速排名Top1000.511.522.53吐鲁番地区潜江市玉树州仙桃市天门市海北州黄南州海南州果洛州神农架林区增速看,贵州、甘肃等省份

8、加速发展,上海市在头部省份中表现亮眼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指数概览19城市群是推动全国数字化进程的中坚力量:11大城市群虽然数量占全国城市的大概一半,但其数字中国总指数占比却高达70%;珠三角城市群数字化程度保持明显领先优势:11大城市群中,以广州、深圳为双核带动的珠三角城市群数字化程度最高,数字中国指数远高于其他兄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持续向第一梯队逼近,同比增速达79.4%;关中平原、中原、长江中游、哈长和兰西等后发城市群同比增长超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群的先进示范辐射作用日渐强化:得益于先进城市数字化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四五线城市数字化进程按下“快进键”,2019跑

9、出了“加速度”。2019年11大城市群数字中国指数均值及增速11大城市群指数占比70%0%20%40%60%80%100%05101520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关中平原中原长江中游哈长北部湾呼包鄂榆兰西2018年指数均值2019年指数均值增速2019年11大城市群指数占比87.1%83.9%82%83%84%85%86%87%88%00城市群中的四五线城市其他四五线城市2018年指数2019年指数增速2019年城市群内四五线城市数字化进程11大城市群是推动我国数字化进程的中坚力量,指数占比超70%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指数概览1伴随着数字优先战略向供给侧

10、的深化,产业驱动日益成为数字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字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激发增长潜能。从最近两年的增长情况看,数字产业作为数字中国四大板块中增速最快的版块,在2017-2019年间的复合增长率为133.5%,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度高达七成。产业数字化是增长的主要动能,体现“数字优先”战略向供给侧进一步深化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指数概览1数字产业指数其他指数2017-2019年数字产业指数和其他指数贡献率2017-2019数字产业指数变化201720182019+133.5%年复合增长率1011五大城市群形成数字文化规模的“十字高地”分布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成渝、长

11、江中游五个城市群区域同为数字文化指数高地,形成横跨南北方、东中西部的“大十字”,数字文化指数总量占全国总体的54.13%。沿海沿江呈现数字文化两大高增速带东部沿海、长江经济带形成两大数字文化消费高速增长带,增长动能由东部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步传导,指数平均增速分别为全国数字文化指数平均增速的2.05倍和3.43倍,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能。2019年数字文化指数2019年数字文化指数增速数字文化消费呈现“十字高地”和“两大增长带”的辐射特征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指数概览112从区域分布看,相较于去年数字中国总指数增长“东快西慢”的态势,2019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总指数增速均实现反

12、超,其中中部地区增速领先东部地区13.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领先东部地区6.7个百分点;从城市分级看,数字四线城市2019年增速大幅跃升,相对去年增速不及一二三线城市的情况,今年展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数字化分层现象日益改善。数字一线五线城市指数增速与占比变化中东西部增速情况65.27%71.93%78.66%00.050.10.150.20.250.30.35数字一线城市数字二线城市数字三线城市数字四线城市数字五线城市2018占比2019占比增速数字鸿沟呈现收敛趋势,中西部地区、数字四线城市增速领先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指数概览1区域数字化132核心发现: 总体上,珠三角城市群

13、数字化程度保持明显领先,京津冀和长三角快速发展,成渝赶超态势显著 从分指数看,半数以上城市群数字产业指数增速超过100%;珠三角城市数字文化指数平均发展水平最高,长三角总量最大 京津冀:以北京为核心,津冀协同发展的格局加速形成 长三角:上海指数总量、增速“双高”,引领区域发展 珠三角:广深“双核”领衔,三个梯队增长相对较均衡 成渝:2大核心城市集中度最高,落后地区正在高速发展哈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成渝长江中游兰西呼包鄂榆关中平原中原14珠三角城市群引领发展,京津冀和长三角加速发展。成渝城市群近年来赶超态势显著,增速达到79.4%,持续向第一梯队逼近;关中平原、中原、长江中游、哈长和兰西城

14、市群同比增长超过8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呼包鄂榆和北部湾城市群增速较低,落后于其他城市群。11大城市群指数均值(圆圈的大小代表指数大小)注:区域篇中,城市群的数字化程度采取指数均值来进行测度和比较,即城市群的所有城市指数之和与城市数量的比值珠三角城市群数字化程度保持明显领先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区域数字化215区域No.1No.2No.3珠三角零售教育餐饮住宿京津冀医疗零售商业服务长三角零售医疗教育成渝教育医疗零售关中平原教育医疗零售长江中游零售教育餐饮住宿中原零售医疗教育哈长医疗零售教育北部湾生活服务餐饮住宿教育兰西生活服务医疗餐饮住宿呼包鄂榆生活服务餐饮住宿旅游城市群的

15、产业数字化在各行业加速融合:珠三角、京津冀和长三角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最为领先,兰西、哈长、中原、关中平原、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增速均超过100%,得益于各地政府和行业企业对数字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零售、教育、医疗、生活服务、餐饮住宿等领域增速领先,“在线”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动能。-20%0%20%40%60%80%100%120%140%160%0554045502018年指数均值2019年指数均值增速11大城市群数字产业指数均值及增速11大城市群细分产业增速排名Top3城市群数字产业指数:半数以上城市群增速超过100%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区

16、域数字化216区域No.1No.2No.3珠三角短视频动漫音乐京津冀视频动漫电影长三角短视频视频动漫成渝短视频视频电影中原视频电影短视频长江中游短视频视频电影关中平原视频短视频电影哈长音乐视频短视频北部湾视频短视频音乐兰西新闻视频电影呼包鄂榆音乐视频短视频11大城市群是数字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指数之和占全国72%。珠三角发展领先,指数均值达1.33;长三角27个城市指数总和最高,占全国比重达17.2%,成为中国数字文化发展重点聚集区。呼包鄂榆、兰西等中西部地区指数、增速均排名靠后,提升空间大。从细分领域看,不同城市群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化。-30.0%-10.0%10.0%30.0%50.0%70

17、.0%90.0%00.20.40.60.811.21.42018指数均值2019指数均值增速11大城市群数字文化指数均值及增速11大城市群细分数字文化增速排名Top3城市群数字文化指数:珠三角区域城市平均发展水平最高,长三角总量最大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区域数字化217全国“互联网+” 政务服务加速落地:“让信息多跑路,人民少跑腿”,政务服务实现了由低效到高效、从被动到主动、从粗放到精准,加速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中,珠三角领先优势明显,数字政务均值达到8.6,京津冀以4.3排在第二名,长三角位列第三,指数均值为3.2,成渝城市群以3.0紧随其后。北部湾、中原、长江中游

18、、关中平原、哈长、兰西城市群的指数增长较快。地方政府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数字政务模式:以广东的粤省事为例,截止2020年6月,已有6291万实名注册用户,实现1226项高频民生事项集成在移动指尖办理,83%的事项零跑动。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02018指数均值2019指数均值增速11大城市群数字政务指数均值及增速城市群数字政务指数:珠三角领衔、京津冀次之,长三角和成渝并驾齐驱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区域数字化218排名城市变化1北京市-2天津市-3石家庄市-4保定市-5邯郸市+16廊坊市

19、-17沧州市-8唐山市-9邢台市-10秦皇岛市-京津冀数字中国指数排名前十城市京津冀数字中国指数增速排名前十城市排名城市增速1承德市113.3%2张家口市111.2%3衡水市109.3%4秦皇岛市104.5%5邢台市103.5%6沧州市97.5%7唐山市89.6%8保定市88.8%9邯郸市82.4%10廊坊市78.9%北京继续保持火车头的地位,占京津冀数字经济指数的比重为48.1%;天津的占比保持稳定,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河北数字经济则明显提升,承德、张家口、衡水、秦皇岛、邢台的增速均超过100%。京津冀:北京为核心,津冀协同发展的格局加速形成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区域数

20、字化219 5010 505 10 5010 505 10 3010 205 10 201 5 数字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实力较强,是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成都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重点发展高速宽带网络、存算一体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 数字政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强化数据归集共享开放,优化完善“城市大脑”功能,。推广运营“天府市民云”平台,集成服务达220项以上,每个区(市)县特色门户项目达15项以上,依托“天府市民云”建设智慧应用场景示范社区100个。 数字文化:大力发展文创,建设天府

21、文创城、成都游戏动漫基地、四川电竞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数字媒体、数字出版、3D动漫等数字内容供给。【重庆市】【成都市】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区域数字化2产业数字化263核心发现: 产业数字化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9年数字产业指数总量达2953.71点,相较于2018年增加1410点,增速达91.3%。省级指数均值为95.28点,约为2018年两倍 产业数字化发展从头部城市向尾部城市扩散。各省数字产业指数逐年上升,头部排名相对稳定、尾部排名变动较大,其中甘肃省多个城市排名上升最快 “上云”成为产业数字化的必选项,2019年用云量再创新高。在电商、生活服务等在线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

22、下,互联网“后浪”之都上海领跑全国 从行业看,互联网行业依旧是用云量大户,而传统产业也在加速上云。传统线下行业用云量全面增长,OMO(Online Merge Offline)行业增长集中于一线城市医疗旅游文娱金融交通数字产业指数教育餐饮零售数字产业指数汇集多个行业,衡量我国产业数字化发展程度:数字产业指数汇集以腾讯、京东、滴滴、美团点评、携程的全样本大数据构建,对不同企业和产品的多维度数据进行综合赋权,从消费端展现了我国各地市的产业数字化发展程度,衡量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351个城市所处的相对位置。数字产业数字产业指数体系设置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

23、27数字产业指数连续三年高速增长。2019年数字产业指数总量达2953.71点,相较于2018年增加1410点,增速达91.3%。省级指数均值为95.28点,约为2018年两倍;东部沿海省份产业数字化程度保持领先,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及京津冀地区领跑全国。在核心城市群的带动下,产业数字化正在向周边省市辐射,加速数字中国的建设。2019数字产业指数分布热力图数字产业指数持续高速增长,较去年同期上升91.3%至2953.71点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2017-2019数字产业指数变化201720182019+133.5%年复合增长率28排名省份变动8四川09湖南0

24、10河北+111福建-112湖北013陕西014安徽015江西+1前四名相对稳定,尾部省份排名变化较大:广东、江苏、北京和上海维持前四的头部位置。广东省产业数字化国内大幅领先,得益于其信息技术产业基础、政府政策和政企合作的有效推进。在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带动下,河北省正在成为新的数字经济高地,首次进入数字产业指数前十;云南、贵州、吉林、青海四省份2019年数字产业快速发展,数字产业指数均比去年上升3名。2019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数字”39次,“数字经济”10次,数字经济正在释放西部省份新动能。省级数字产业指数逐年上升,头部排名相对稳定、尾部排名变化较大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25、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29排名省份变动1广东02江苏+13北京-14上海05山东+16浙江-17河南0数字产业指数排名前十省份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南河北福建湖北陕西安徽江西辽宁重庆云南山西贵州吉林黑龙江天津甘肃海南广西青海内蒙古新疆宁夏西藏-50%-30%-10%10%30%50%70%90%110%130%00500数字产业增速数字产业指数数字产业指数VS增速2019年全国11个省份数字产业指数超过平均水平,辽宁、重庆等13个省份涨幅超过100%。广东大幅领先,同时保持了80%的高增速;处于“第一象限”指数规模和涨幅双高的省(市)中,除了传统的

26、广东、北京和上海外,山东、河南等省份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其中河南作为人口、农业和制造业大省,有着巨大消费市场和丰富资源,近年来非常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出台一系列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发展规划,帮助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后起之秀云南、甘肃、黑龙江等省份位于指数低、增速高的潜力第二象限。基础尚薄弱但上升空间巨大,增幅均超过120%。大部分省份产业数字化持续增长,部分后进省份增幅领先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30数字产业集中于头部城市,其余城市较为接近:19年城市数字产业指数排名和18年基本相同。前五名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成都的排名没有变动;北京、上海以接近200点的

27、高指数领跑全国,广州、深圳接近120点,其余城市指数较接近;西安的以107%的高增速上升两名,进入数字产业指数排名前十。甘肃数字产业发展迅速,多个城市排名快速上升:商洛、新余等10个城市排名上升超过35名,且集中于甘肃地区;甘肃省近年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和绿色经济。50.88 52.82 56.02 58.21 68.09 77.28 121.65 123.84 194.96 197.19 长沙市西安市郑州市东莞市重庆市成都市广州市深圳市上海市北京市2019产业互联网城市排名 TOP10分城市看,数字产业指数集中

28、于头部城市,甘肃省多个城市排名上升最明显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排名城市所属省份上升名次1商洛市陕西省442新余市江西省433临夏州甘肃省424定西市甘肃省385陇南市甘肃省386庆阳市甘肃省367甘南州甘肃省368通化市吉林省359阿坝州四川省3510金昌市甘肃省3531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和广西等西部地区,餐饮住宿和旅游行业在数字产业指数中占比普遍双高,存在联动效应;全国旅游行业占GDP11%,相比之下内蒙古、西藏等地旅游行业收入占GDP比重能达到约30%,可见旅游行业作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形成了较好的“线上+线下”的模式,加速餐饮与旅游行业数字化

29、转型。代表性行业:餐饮住宿和旅游的数字化联动,对西部数字开发价值重大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32IaaS 服务器 存储产品 网络 PaaS 云安全 大数据 AI 数据库 SaaS 金融云 域名 中间件 用云量用云量指标体系“用云量”是“数字产业指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上云”。“用云量”的定义为客户使用包括服务器、存储产品、数据库、IDC带宽等数十种IaaS 服务项目;云安全、大数据与AI等十多种PaaS服务项目;以及域名、金融云、中间件等十余种SaaS 服务项目在内的标准化后加权平均的总和指标。“用云量”以城市为单位,可以比较精确地反应当地市

30、场主体在云端的活动状况。用云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云化程度。工业时代,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指标是用电量、耗电量,工业用多少电。未来数字经济时代,大家通过计算云的数量,来衡量发展程度。马化腾用云量指标体系设置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33“新基建”趋势下,用云量稳增长:十九大以来,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新基建”浪潮的引领下,云计算作为新基建的底座,正在迎接新一波的发展浪潮;2019年全国“用云量“快速增长,总体量达1012点,相较于2018年增加548点,增速达118%。020040060080072

31、0182019全国总“用云量”及增速用云量地域分布集中,东部沿海省份保持领先:地理分布上,全国用云量总量最高的三个省份依次为上海、北京、广东,三者合计占全国总量的83%。东部沿海省份如浙江、江苏、福建持续保持领先。+218%2018年增速+118%2019年增速“上云”成为产业数字化的必选项,用云量再创新高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34上海成为用云最高省份,头部省份排名稳定,云南首进前十:上海以418点总“用云量”居榜首,首次成为全国用云最高省份。拼多多、哔哩哔哩、小红书等上海新生代互联网企业崛起,支持上海快速长成互联网“后浪”之都,也带动用云量快速增长、领跑全国;前

32、十名排名较为稳定,云南以426%的涨幅提升6名,跃居第8位。在”数字云南“的顶层设计下,从”一部手机游云南“到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冠名发票,”数字云南“建设效果显著,带动用云量快速增长。东北地区涨势明显,老工业基地迎来“数字蝶变”:东北地区涨势明显,吉林、黑龙江分别上升7名和5名。近年来,吉林积极谋划推动“数字吉林”建设,在智能制造、数字政府、智慧农业、智慧文旅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排名省份变动1上海市+12北京市-13广东省04浙江省05江苏省06湖北省+17福建省-1排名省份变动8云南省+69天津市010贵州省011四川省-312湖南省+313重庆市-114山东省-315河南省-22019年省

33、级用云量指数排名,互联网“后浪”之都上海领跑全国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35用云量指数排名前十省份2019年城市“用云量”排名和2018年基本相同。前三城市上海、北京、深圳的“用云量”大幅领先其他城市,与地方互联网行业集中分布在这几个城市的特点一致。用云集中于头部城市:2019用云量TOP10城市2019年“用云量”集中于华北、华东、华南地区,三区域用量总和占全国91%。地域用云量集中:华东地区增速最高,超过200%,成为全国用云量最高的区域。用云较少的东北、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用云量增速均超过100%,由此可见用云正在全国普及;华北、华南地区,因为其较高的基础用云

34、量,增速较低,但也超过50%。地域增速差异明显:0%50%100%150%200%250%0500300350400450500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2019年各地域“用云量”及增速各地域“用云量”增速(右轴)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从城市看,2019年“用云量”集中于头部城市,区域增速差异明显360%50%100%150%2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2019年分线城市“用云量”及平均增速2019 总用云量2

35、019 平均增长率一线城市用云量占比最高,五线城市增速最高:2019年,一线城市总用云量超过800点远超其他城市,各线城市平均增长率均较为稳定;其中五线城市虽然用云量占比较低,但平均增速超180%,大幅领先其他线城市。增速最高的15个城市中,13个均为五线城市。广电政府手机汽车广电金融新疆青海云南湖南黑龙江吉林上海2019各省用云量增速及典型省份增速最快产业地图云计算支持各地产业数字化,提供新动能:从省级用云量增速地图可以看到,黑龙江及云南两省广电行业增速最快,吉林汽车行业增速最快。数字技术正在深入实体领域,助力当地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五线城市用云量增长最快,各地云计算加速融合传统产业数字中

36、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37电商等数字化程度较高产业依旧有大量需求:互联网产业整体基数大,增速快;电商、生活互联等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依旧增速迅猛;新型社交电商迅速发展推动在线消费下沉,带动用云量增长,使得电商超过数字内容和游戏,成为用云最高行业。随着餐饮外卖、本地生活的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扩展,生活互联产业增速达924%,上升五名成为用云量前五行业。初步上云的产业发展迅速,有大幅上升空间:2019用云量增速排名前十的行业中,传统行业占据8席;传统产业如广电、文旅和汽车处于上云的初级阶段,“用云量”显著增长,增速均超过400%。排名行业1生活互联2广电3交通云4文旅5电商6汽

37、车7医疗8能源9房地产10政府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产业集群智能+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效率市场连接协同新型数字生态从行业看,互联网用云量需求大,传统产业正加速上云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2019年行业用云量增速排名38纯数字行业用云量增速较缓,各城市差距较为接近:各线城市2019年线上行业增幅普遍保持在50%左右,三线城市较低,为10%。经过了2017、2018年的快速增长,线上行业发展趋于稳定。传统行业用云量全面增长,三四五线城市发展迅速:传统线下行业急速发展,平均增速都超过2100%;此外,数字三四五线城市在传统线下行业的用云量增速远超数字一二线城市,可见用云向

38、后线城市高速发展,与传统产业实现高效结合。数字经济越来越表现为一种融合经济,从动能、机制上解决传统产业的问题。数字一线城市数字二线城市数字三线城市数字四线城市数字五线城市OMO 行业用云增速均值数字一线城市数字二线城市数字三线城市数字四线城市数字五线城市纯数字行业用云增速均值数字一线城市数字二线城市数字三线城市数字四线城市数字五线城市传统行业用云增速均值OMO(Online-Merge-Offline)行业用云量增长集中于一线城市,其他城市差距较小:一线城市线上行业中电商和生活互联为代表的OMO行业增幅巨大,远超其他行业与城市。产业互联网让服务更高效,满足个性化需求;二四五线城市OMO行业用云

39、增速低于一线城市,但也超过100%。OMO行业增长集中于一线城市,传统线下行业用云量全面增长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39排名城市No.1No.2No.3No.4No.51上海市电商数字内容游戏行业工具智慧零售2北京市数字内容生活互联行业工具游戏金融3深圳市手机金融游戏行业工具电商4广州市数字内容游戏政府行业工具电商5杭州市电商行业工具广电游戏政府6武汉市数字内容行业工具金融游戏电商7东莞市手机电商行业工具政府工业云8天津市生活互联游戏广电数字内容行业工具9贵阳市电商行业工具政府手机广电10昆明市文旅政府行业工具游戏电商11成都市游戏行业工具文旅电商房地产12南京市政

40、府行业工具智慧零售电商金融13长沙市政府医疗行业工具工业云广电14重庆市游戏政府汽车金融数字内容15福州市游戏金融教育行业工具数字内容16淮安市游戏行业工具数字内容电商工业云17厦门市游戏行业工具金融电商教育18苏州市生活互联游戏数字内容行业工具电商19珠海市数字内容游戏手机行业工具电商20郑州市金融行业工具游戏电商智慧零售城市主要用云行业多样:2019年各城市主要用云行业多样,根据城市需求稳步发展;各个城市用云量和此城市的主要产业也有较大关联。上海、杭州的电商,北京、广州、武汉的数字内容,昆明的文旅,深圳、东莞的手机生产,都体现了用云和传统行业的结合。上海上海广州广州北京北京深圳深圳城市用云

41、行业分布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用云量”Top20城市用量行业排名40货品稀缺,渠道为王品牌方无法与顾客建立联系百货商场火爆,铺位为王顾客线下聚集,形成转化社交电商多触点连接,融合线上线下人货场融合人场货“货”的时代“场”的时代“人”的时代数字化即时满足全时全域线上触点线下触点社交触点商业触点公众号模板消息服务通知支付后关注/卡券优码互动大屏扫码/刷脸支付微信群店员导购社交礼品卡IP内容搜索入口社交广告微信KOL行业案例:“人货场”融合,零售进入“全触点”时代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41腾讯辅助传统广电行业转型:腾讯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

42、企业,依托自身在社交、媒体、娱乐等领域的经验,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先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业务上云、触达用户等诸多领域赋能媒体融合,服务广大传媒客户,做好行业转型的助手。智能动态感知编码技术,对直播视频流进行智能处理及画质增强,以更低的宽带成本给用 户提供更高清的视频直播流。提供全球内容加速服务,保证直播、点播媒体全球传输速度,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流畅、 丰富的观看体验。CMDB、标准运维、日志检索、蓝鲸监控、故障自愈等,为央视网混合云提供一站式技术运维解决方案。急速高清智能运维提供点播视频原站,改善回源能力,优化视频播放端的质量。 卡顿率降低明显,客户会员数增加。从推流服

43、务到CDN分发到拉流播放,提供一体化云直播方案。直播系统快速上线,连麦延时小于500ms。支持短信下行和上行服务自定义短信签名和内容。国际短信到达时间在60s以内,覆盖业务范围的所有国家。云点播内容加速短信业务云直播行业案例:广电行业加速上云支持融媒体发展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42国铁吉讯掌上高铁高铁WIFI筋斗云方案:筋斗云是腾讯结合CDN节点缓存技术和CDN动态加速技术的本地化上网加速方案,为终端用户推出最后一公里加速而设计。用户体验提升大。内容零延迟响应,在运营商切换、跨越地区的场景下实现接入节点无缝切换;成本降低明显。降低出口带宽压力,配备智能热点识别系统

44、,动态更新热点内容,热点文件能够降低 90% 以上出口带宽;网络覆盖丰富。结合腾讯云CDN强大的网络覆盖能力,实现公网极速传输;内容生态优势强。背靠腾讯强大的生态系统,为终端用户展现丰富多彩的内容。局域网腾讯云CDN网络筋斗云COS源站 人脸识别闸机快速验票上车; 电子票替代纸制票,解决环保问题。旅客体验 企业APP及公众号引入腾讯地图周边服务设施及交通规划; 根据客户画像实行精准营销拉新,实现客流量回流。精准营销 根据周边道路堵塞情况及时调整车辆调度; 根据LBS迁移分析报告线合理规划站带你线路,实现利润提升。运营决策广东粤运交通实现数字化运营:腾讯利用大数据应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帮助企业

45、拓宽资源增加用户接触场景。通过创新的技术力量助力传统道路运输数字化改造升级。行业案例:交通云支持便捷、安全出行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43文旅+智能释放巨大潜能:以文化为内涵,以旅游为载体,以技术为动力,推荐文化和旅游的全面结合;随着文旅与科技的深入融合,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业态与产品。也逐渐形成游客、政府、企业“铁三角”式的价值共创网络。 数字文创 智慧酒店 数字博物馆 智慧景区文化场馆产业生态文旅部门旅游集团游客服务旅游管理数据中心游客政府企业驱动驱动协作数创体验数字治理数据赋能从“管制”到“服务”从“被动消费”到“体验共创”从“标准”到“精益”腾讯“一机游”一站式

46、旅游服务平台行业案例:科技+文旅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44深度连接数字助手去中心化生态共建基础科学研究支持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及投资 探索团队:关注人类健康、星球可持续发展、增强智能三大领域 “科学探索奖”:覆盖数学、物理、生命科学、天文、地学等 腾讯未来实验室:5G、边缘计算、开源平台 AI Lab、腾讯优图、微信AI:AI能力研究拓展45前沿探索七大工具为各行各业提供数字化助手 公众号 小程序 移动支付 社交广告 企业微信 大数据 安全能力微信、QQ、小程序、二维码、IOT提供全方位、多触点深度连接 人与人 人与物 人与服务 人与流程 线上与

47、线下 内部与外部对流量和资源不做强主导,去中心化保障生态多样繁荣 不私自存储合作方数据 支持各行业、各品牌独立发展通过合作、服务、投资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建“数字生态共同体”,数字与产业能力协同培养 行业生态 渠道生态 供应商生态 创业生态 科研生态腾讯产业互联网:携手共建数字生态,加速实现动能转换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产业数字化3数字文化消费464核心发现: 数字文化已经成为当前大众文化消费的主流形态,网民渗透率过半 数字文化消费呈现“十字高地”和 “两大增长带”辐射特征 数字文化消费向头部、腰部城市集中,长尾城市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视频化、即时化成为数字文化消费的重要特征,

48、互动性、IP化释放未来价值 从“有趣”到“有用”,数字文化消费正经历结构性升级,精专化内容付费成为趋势47网 文影 视新 闻游 戏音 乐长视频短视频动 漫数字文化指数汇集长视频、短视频、新闻、动漫、游戏、音乐、网文、电影、直播九大板块,基于腾讯视频、腾讯微视、腾讯新闻客户端、腾讯动漫、腾讯游戏、腾讯音乐娱乐集团、阅文集团及猫眼娱乐的使用总量数据,衡量全国351个地市的数字文化消费情况及变化趋势。8.50 7.73 7.31 6.35 5.60 5.32 4.55 17.30%19.30%8.30%10.30%41.10%9.90%5.40%0%20%40%60%80%100%012345678

49、9网络视频短视频网络新闻网络音乐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用户规模网民使用率用户规模增长率2020年数字文化用户规模(亿人)及增长率截至2020年3月,我国已拥有8.5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总量位居数字文化各领域首位;网络直播用户5.6亿,相较2018年底增长41.1%,增速显著;典型数字文化领域用户在网民中占比均过半,数字文化已经成为当前大众文化消费的主流形态。5.6亿网络直播8.5亿网络视频用户50+%数字文化网民占比数字文化指数体系设置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文化消费3数据来源:CNNIC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字文化省级指数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特

50、征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文化消费3东部沿海省份数字文化消费保持领先:广东省领跑全国,江苏、浙江、福建依旧保持较高发展水平。中部省份处于第二梯队:湖北、湖南、河南、河北等形成数字文化消费的中坚省份,具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西南省份以成渝双星为核心辐射周边:四川、重庆两省在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数字文化消费迎来较高发展水平。2019年地市数字文化指数规模48数字文化指数省份排名相对稳定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文化消费3从2017、2018、2019年3年的数据来看,31个省份的数字文化指数排名变化相对较小,整体市场格局较稳定。2019年,数字文化指数排名前十位

51、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河北、湖南、北京、湖北;广东保持首位,各项分指标同样位居前列,江苏排名第2,浙江、四川排名略有上升,福建排名上升3位名列第11;排名上升的头部省份多为南方省份。各省数字文化指数近三年排名变化情况201920182017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河北湖南北京湖北福建广西上海辽宁安徽陕西江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天津甘肃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2232425262728293036223242526272829303

52、6223242526272829303149数字文化指数头部城市保持领先,“两湖”地区代表新增长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文化消费3一线城市蝉联榜首:从2019城市数字文化指数的排名来看,北京蝉联榜首,北京、广州、上海、深圳四个数字一线城市的数字文化指数排名占据前4位,继续领跑全国。作为数字二线城市的成都、重庆、杭州、武汉、南京、苏州紧随其后,位列5-10位;这些城市也大多位于数字文化细分领域指数前10名,数字文化消费的发展较为全面均衡。两湖多城增速领跑:数字文化指数增速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襄阳、防城港、宜昌、

53、长沙、南京、常德、杭州、荆州、湘潭和镇江。其中湖北、湖南各有3城,江苏2城,浙江、广西各1城。排名城市所属省份排名变化1北京市北京市02广州市广东省23上海市上海市04深圳市广东省-25成都市四川省16重庆市重庆市-17杭州市浙江省08武汉市湖北省09南京市江苏省610苏州市江苏省0排名城市所属省份1襄阳市湖北省2防城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3宜昌市湖北省4长沙市湖南省5南京市江苏省6常德市湖南省7杭州市浙江省8荆州市湖北省9湘潭市湖南省10镇江市江苏省2019年数字文化指数TOP10城市2019年数字文化指数增速TOP10城市50头部城市积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政策、生态协同发展 (上海)数字中国指

54、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文化消费3产业:稳居电竞一线城市政策:力争全面建成“全球电竞之都”生态:带动相关产业及城市文化品牌发展*数据来源:2019上海电子竞技产业发展评估报告2018年11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全球电竞之都建设相关工作规划率先出台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2019年6月,上海市出台促进电子竞技产业健康发展20条意见闵行、静安、杨浦、浦东、普陀等多区先后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数据来源:2020上海电子竞技产业发展评估报告 2020年上海电竞产业其他领域带来的收入预计达36.3亿元,主要收入来自于直播,占比达45.1%*。电竞对交通、餐饮、旅游、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带动

55、效应同样显著; 电竞为城市文化注入竞技精神及数字活力,形成新的城市名片。 围绕打造“全球电竞之都”,上海市政府从顶层规划、专项资金扶持、营商环境优化、教育与人才培育、产业园区建设等多方面促进电竞发展。 上海是电竞产业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一线城市。知名电竞俱乐部约占全国的48.7%*,三成大型知名赛事落地上海; 产业集群化效应显著,多家优质电竞游戏研发企业、电竞媒体、电竞赛事服务企业、专业化场馆集聚上海。51数字文化消费向腰部以上城市集中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文化消费3从城市分层来看,从2017年到2019年,数字文化TOP10城市的指数总和占全国比重逐年上升至26%,TO

56、P100城市占全国比重上升至74%,全国数字文化消费活力向位于TOP100的头腰部城市集中。TOP100城市涵盖全部的数字一二三线城市和超过7成的数字四线城市,这些城市普遍具有良好的数字文化产业基础、政策支持,以及更好的网络软硬件环境和更强的科技企业力量,正在成为全国数字文化消费的价值高地;从细分市场的TOP10城市来看,四大数字一线城市在八大细分领域中整体领先,数字二线城市中重庆和成都紧随其后。排名新闻视频文学动漫短视频电影音乐游戏1北京北京北京广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2广州广州上海北京成都北京深圳广州3上海深圳深圳上海重庆深圳上海北京4成都上海重庆深圳深圳广州北京上海5深圳重庆长沙成都广州成都

57、重庆重庆6杭州成都广州重庆上海重庆成都成都7重庆杭州成都东莞杭州武汉东莞东莞8武汉武汉杭州杭州东莞杭州杭州苏州9南京南京东莞苏州苏州苏州苏州天津10长沙西安苏州佛山长沙南京郑州武汉数字文化细分市场的十强城市排行榜28.75%28.54%25.85%48.13%47.63%48.05%23.12%23.83%26.09%201720182019数字文化指数的城市分布TOP101-351城市TOP11-100城市TOP10城市52长尾城市的数字文化消费潜力从局部开始释放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文化消费32019年,数字文化消费鸿沟仍在,从城市数字化分层来看,东部及数字一、二线城

58、市的数字文化消费活力仍保持明显优势。数字五线城市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多为数字文化指数TOP100之后的长尾城市。但在电影、视频、短视频等部分表现出了较快的加速度,增长潜力不容忽视;从线下院线电影市场消费来看,数字五线城市的票房规模仅次于数字二线城市,增速位居分线城市首位。数字一线城市数字二线城市数字三线城市数字四线城市数字五线城市分线城市数字文化指数均值2018数字文化指数均值2019数字文化指数均值0%1%2%3%4%5%6%7%8%9%10%0200040006000800040001600018000数字一线城市数字二线城市数字三线城市数字四线城市数字五线城市分线城市

59、线下电影票房规模(人民币)及增速2018综合票房(百万)2019综合票房(百万)2019增速东部中部西部分地区数字文化指数均值2019数字文化指数均值2018数字文化指数均值53“短视频+直播”助力打通后线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文化消费3对于后线城市而言,以“短视频+直播”为代表的“内容+”泛产业跨界融合,无论是基于传统文旅资源的云上营销转型,还是“短视频+直播”带货的线上线下商业交易构建,都能够打破物理世界壁垒,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与发达地区同等的创新条件,通向最后一公里的普惠连接正在逐步实现。 通过充分发挥短视频+直播内容的传播优势,让优质文化资源以多元和

60、丰富的数字文化形态实现连接和传播; 例如腾讯微视联合中国手艺网、奇人匠心发起“国潮手艺”“非遗传承人”“非遗知识大作战”等相关活动。营销模式创新交易通路重构文化普惠发展 基于流量红利平台的内容创作与传播,链接品牌和消费者新通路,形成线上种草-线下消费的营销联动,促进线下消费增长; 例如,疫情期间“云旅游、”云看展”等云上文旅模式成为热点,腾讯发布“春光计划”,助力文旅产业复苏。 随着“短视频+直播”带货成为标配,更多本地生活服务探索,数字文化平台逐步打通信息流、商品流和服务流,推动跨产业协同,释放消费潜力; 例如腾讯微视发布乡村品牌计划,助力打造三农内容电商生态。54视频化、即时化成为数字文化

61、消费的重要特征,互动性、IP化释放未来价值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文化消费3视频类分指数占总体比重大幅增长:数字文化消费各分板块中,视频类(含直播)分指数合计占数字文化指数的59.22%,相较2018年增长24%,显示出数字文化消费的视频化、即时性趋势。互动视频带内容交互新体验:互动视频与多种叙事方式结合,为影视、综艺、短视频等内容形态提供了创新动力,也引发了创作-消费的连锁变化,实现内容与用户间的深度链接。IP延伸释放图文内容的新价值:文学、漫画等形式的IP经由视听化改编,成为更加大众的影视、动画等视频化形态,可以进一步放大IP影响力,拓展IP链条,打造更具活力和持续力的

62、文化品牌。55从“有趣”到“有用”,数字文化消费持续升级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文化消费3从供给侧看,随着用户内容消费需求升级,推动内容消费结构变化,在传统的休闲娱乐之外,知识技能分享、信息资讯传播、文化传承和创新等“价值向”内容成为新潮流,同时也推动内容精品化和专业化发展;从消费端看,从免费使用、观看到内容付费,数字内容付费已经初具规模,用户不仅为优质内容本身买单,同时也为视听增强、时效性等消费体验和粉丝情怀买单。“实用性”内容生产“精专化”内容付费 功能游戏 腾讯游戏已产出家国梦见子曰诗云等涵盖教育、文化传播、技能学习等多重领域的产品。 知识资讯 腾讯新闻在2020年上

63、半年共引入700位知识官,创作11万条知识内容,开设100档共建IP栏目,打造优质内容生态。 知识功能性短视频 腾讯微视等短视频平台布局教育赛道,联合高校等教育机构进行线上直播学习,并成为政务信息公开新渠道。 因为内容向精品化和专业化升级,用户为优质内容付费需求更加强烈,在传统的付费订阅之外,包括知识付费、超前点播等新模式发展; 2020年Q2腾讯视频服务会员数增18%至1.14亿,腾讯音乐服务会员数同比增52%至4700万*; 快手教育付费课程累计学习时长超过339万小时*; 网络视频平台推出超前点播模式,满足消费者内容消费的时效性等体验需求。56*数据来源:2020年Q2腾讯财报*数据来源

64、:2020快手内容生态半年报基于王者荣耀、TGC腾讯数字文创节等业务落地及合作基础,腾讯与成都签约“数字文创城市共生计划”、共同推动腾讯新文创总部落地成都,持续整合腾讯旗下游戏、电竞、动漫、视频、文旅等新文创业务,在文创开发、文旅资源、电竞赛事等方面展开更多合作,助力成都数字文创产业升级发展,传播川蜀文化,讲好成都故事。传播川蜀文化,讲好成都故事01腾讯X成都基于新文创战略,腾讯动漫狐妖小红娘与杭州签署3年深度战略合作,精准匹配城市与狐妖IP“纯爱”精神,共建地域特色文化标签:2018年,基于主角涂山苏苏“动漫公交形象使者”身份,展开纯爱巡礼系列线下活动,线下吸引参与人数接近300万,借腾讯数

65、字技术优势丰富杭州游玩体验,探索地域文化融合国漫内核发展新模式。02在“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旅游项目合作基础上,腾讯与云南签订“新文旅IP合作计划”,让数字文化内容融入传统文旅产业肌理,打造新型数字文旅模式:塑造云南全新文旅IP形象“云南云”,推动腾讯游戏QQ炫舞&杨丽萍“瞳雀新生”、腾讯影业我们的西南联大影旅联动等10余个新文创项目逐步落地,持续探索数字文化助力文旅融合更多可能。以IP化思维,助力云南文旅融合创新发展03腾讯X云南为进一步推进“国际电竞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联手腾讯,以数字文化内容为核,探索“文创+旅游”融合新模式:牵引影视、游戏、电竞等业务落地海南

66、,打造海南腾讯数字文创月及TGC腾讯数字文创节;深化腾讯电竞与海南战略合作,推动“电竞运动城市发展计划”,共同助力数字时代的海南探寻经济与文化发展新动能。潮起海之南,探索新文创的更多可能04腾讯动漫狐妖小红娘X杭州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文化消费357地域文化融合国漫内核,塑造杭州文化标签以新文创思路,助力区域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塑造,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腾讯X海南数字政务发展情况585核心发现: 全国数字政务指数达到63%的高增速,服务规模、深度和稳定性等核心指标均提升 数字后线城市指数水平相对低,但增长幅度远超数字前线城市 中、西部地区指数增幅远超东部,政务数字鸿沟缩小

67、全国政府领域用云量同比增加163%:其中东部地区规模最高,中部地区增幅最大,政务上云向中、西部地区下沉 各大城市群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珠三角城市群在广深核心城市的带动下继续领衔国内数字政务发展,成渝、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数字政务区域协同发展一体化趋势逐渐突显2019年数字政务指数指标体系设置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数字政务指数的指标体系由六大维度构成:2019年数字政务指数由微信城市服务指标计算得出,其中包括项目价值、质量星级等分指标,衡量了2019年1月至12月全国31个省份351个城市的政务服务数字化发展水平。项目价值质量星级月服务活跃度故障率重点行业丰富度月留存

68、率数字政务指数全国数字政务服务统筹建设取得质变: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12月,全国31个省级政府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三级以上政务服务平台,其中21个地区按照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建设要求,实现了省、市、县、乡、村服务全覆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用户数量逐年增长,政务服务事项提供能力也在不断提升。1.662.391.452.2120182019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用户个人注册用户个人实名用户303424329752973201720182019具备依申请特征的政务服务事项提供数量59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深化,微信城市服务随之快速迭代数字中国指数未

69、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自2016年“互联网+政务服务” 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政府多次印发相关文件,加快推进技术体系建设和相应制度保障。随着近年来数字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加快建设、配套,对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的要求,有效带动了各地区面向个人和企业政务服务的数字化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自2014年12月率先在广州接入以来,微信城市服务平台目前已扩展到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集纳多种民生服务查询和办理功能,涵盖交管、医疗、教育、出入境等多个公共服务领域。作为政务发展得力的数字化助手,服务覆盖的广度、深度和服务

70、稳定性不断加强。省级政务服务指数均值连年增长,处于快速成长期,标志着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数字政务“一网通办”能力仍在不断增强。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2018.6政府网站集约化试点工作方案2018.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2018.12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2019.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2020.7关于做好信息化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020.6司法服务售票服务环保举报交通违法查询医疗保险学历查询政务服务

71、投诉与建议垃圾分类查询电子营业执照企业资质查询公积金查询电子社保60全国总体数字政务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政务鸿沟进一步缩小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数字政务指数加速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我国“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趋势持续深化,各省市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政务数字化转型持续向好。在省级维度,数字政务指数均值2017年9.1,2018年12.1,2019年19.7,2019年同比增速达63%。9.112.119.713.812.88.8201720182019省级数字政务指数均值全国城市数字鸿沟数字鸿沟弥合实现重要突破:2019年,在数字政务规模发展和各城市群一体化推

72、进的同时,国内数字政务协同效果改善,发展差距加速缩小。全国城市数字鸿沟2017年 13.8 , 2018 年 12.8 , 2019 年8.8。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月服务MAU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重点行业丰富度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故障率规模、深度、稳定性全面优化:MAU、重点行业丰富度和故障率的改善体现出数字政务在规模、深度和稳定性多方面的提升,用户习惯积淀和行业渗透在稳定性保障下进一步深化。数字鸿沟=(max(数字政务指数)-min(数字政务指数)/average(数字政务

73、指数)61数字政务指数市级排名,头部城市相对稳定,后线城市提升显著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排名城市所属省份1广州广东省2深圳广东省3北京北京市4上海上海市5重庆重庆市6成都四川省7佛山广东省8长沙湖南省9东莞广东省10郑州河南省排名城市所属省份11杭州浙江省12石家庄河北省13西安陕西省14惠州广东省15苏州江苏省16济南山东省17南京江苏省18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19太原山西省20邯郸河北省排名城市所属省份21哈尔滨黑龙江省22武汉湖北省23中山广东省24汕头广东省25福州福建省26临沂山东省27青岛山东省28江门广东省29潍坊山东省30泉州福建省头部城市排名相对稳定

74、:与2018年相比,Top 10内的9个城市维持了前十地位,广州、深圳、北京和上海保持国内前四的头部位置;重庆和成都、郑州和杭州排名互换,郑州进入Top 10行列。广东省级带动作用依旧强劲:广东省8个城市成功保持在国内Top 30排名,其中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等以较高的数字政务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广东省级数字政务规划和市民用户习惯的积淀对省内城市辐射带动效应依然明显。数字后线城市增长显著:以石家庄、南宁、邯郸、临沂为代表的数字三、四线城市,政务指数翻番,进入全国Top 30,后发动力强劲。62未来数字政务仍有较大的结构化增长潜力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国内各

75、城市数字政务发展水平不甚均衡:广州、深圳和北京以23.4、17.4和16.2的高指数值领跑全国,而多数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第四名上海10.9指数值仍与前三有一定差距;全国数字政务指数中位数仅为2.0。城市数351个城市数字政务指数分布中位数=2.0领先城市增势更加平稳,向更广业务领域展开深层次探索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一体化发展的大方向下,低线城市迎来重要机遇后进城市以高增幅呈现强劲动力,差距有望缩小:数字政务指数增幅随数字线级的降低而上升,众多中低线城市依托较高增幅实现对地区龙头的追赶,从而有望继续降低国内数字鸿沟排名上升100+的五线城市玉林、大同都是很好的例证。31%48%67%88%1

76、38%0%20%40%60%80%100%120%140%160%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数字一线数字二线数字三线数字四线数字五线指数均值指数增幅63数字一线五线城市数字政务指数分地区来看,东部数字政务高水平与深鸿沟并存,中西部提升潜力大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各地区指数均值、增速和数字鸿沟东部发展水平不平衡程度最高:东部地区数字政务发展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同时东部的数字鸿沟最为显著,主要由于并存广东、山东、河北等数字政务较强省份及辽宁、海南等数字政务较弱省份。中部、西部存在较大提升潜力:中、西部地区数字政务

77、指数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数字政务水平,但均达到133%的高速增长,有很大的提升空间。67%133%133%0%20%40%60%80%100%120%140%0.01.02.03.04.05.06.07.0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指数均值数字鸿沟指数增幅64数字政务领域用云量保持高增速,中部地区增幅最大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20182019163%政府领域全国总用云量全国政府领域用云量2019年同比增长163%,达到全国各领域总用云量增幅的1.4倍。各地区政府领域用云量及同比增幅161%168%150%140%145%150%155%160%165%170%051015

78、202530东部中部西部20182019政务用云量同比增速中部地区政府领域用云量同比增速最高,达到168%。政府领域用云量与数字政务指数政府领域云指数与数字政务指数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云计算有效支持了数字政务的发展。Ln(2019年数字政务指数)Ln(2019年用云量)65领先城市稳步发展,部分后发城市呈现快速提升态势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广州市、深圳市、北京市数字政务领跑全国,步入稳定发展期:以“粤省事”为代表的广东省级数字政务体系建设,为广东省各城市的数字政务发展提供了有效动力,用户习惯的培养为今后数字政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基础。玉林市增幅折桂,湖北、山

79、西、广西的多个城市集体提升:玉林市2019年数字政务指数增长高达339%,跃居国内增幅首位;湖北省的荆州、咸宁、仙桃、恩施、神农架等,山西省的临汾、大同、朔州、吕梁等,广西省的玉林、贵港等均达到逾270%的高速增长。2019年各城市指数规模与增幅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05.010.015.020.025.0玉林大同指数增幅临汾荆州仙桃神农架贵港毕节咸宁朔州恩施广州深圳北京天门吕梁66指数规模案例:广东| 广深双核心城市带动下的全国数字政务标杆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广东4个城市数字政务指数进入全国前十,均为珠三角城市群一

80、二线城市,起到龙头带动作用;粤东、粤北地区暂时在省内处于落后地位,而增幅均保持在50%以上并有所提升。月活跃度月回流率重点行业丰富度项目价值全国均值广东省省级统建模式“全省一盘棋”政企合作政务互联网思维1+N+M政务云布局集约化基础设施政务数据“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政务“大数据”体系珠三角城市遥遥领先省级规划布局卓见成效进入全国Top 10城市增长最快城市39%7%39%36%0%10%20%30%40%50%60%70%0.05.010.015.020.025.0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数字政务指数增幅65%61%59%57%55%0%10%20%30%40%50%60%70%0.05.010.015

81、.020.025.0潮州清远韶关云浮汕尾67案例:山东| 近年来快速增长的后起之秀,省、市两级均表现出较强活力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进入全国Top 30城市增长最快城市山东共有4个城市数字政务指数名列全国Top 30,临沂在指数水平和增速上都展现出明显的活力;菏泽、临沂、威海、淄博、泰安实现了120%以上的同比增长,山东省各市的平均增幅也超过了100%,释放出数字政务发展潜力。月活跃度月回流率重点行业丰富度项目价值质量星级故障率全国均值山东省整体快速提升,增长未来可期“一部手机走齐鲁”正在路上4.94.44.44.345%208%42%61%0%50%100%150

82、%200%250%0.00.51.01.52.02.53.03.54.04.55.0济南市 临沂市 青岛市 潍坊市数字政务指数增幅4.14.43.02.42.6232%208%190%160%121%0%50%100%150%200%250%0.00.51.01.52.02.53.03.54.04.55.0菏泽市 临沂市 威海市 淄博市 泰安市山东数字政府大数据分析应用一个平台一个号(码)一张网络一朵云68案例:广西| 发挥后发优势加强全省一体化数字规划,多项指标快速提升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数字政务多项指标大幅提升省级数字规划助力富民兴桂事业69网络互联互通迁移打

83、通率2018年2019年268%2018年 2019年非涉密信息系统纳入政务云管理数2645%2018年 2019年数据融合应用数据调用次数6060%2018年 2019年147%数据共享开放汇聚数据总量建立数字政府政务数据治理新模式:建立规划统一、资金统筹、审批联合、建设统分结合新机制,规范新增信息化设计和建设工作;对存量信息化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治理,推进数据“聚通用”,构建“一云承载、一网通达、一池共享、一事通办、一体安全” 数据治理新模式。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采取统分模式建设全区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运维。推动政务数据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实现网上办事“单点

84、登录、一次认证、多点互联、全网通办”,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合一通办、一个系统审批服务;强化数据开放和共享,打通各部门信息系统、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的综合性、一体化服务。目前“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8.9%,20多个部门216个事项实现全城通办;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注销0.5个工作日办结,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创新突破:在全国23个非试点省中与国家政务平台深入对接排名第一,实现自治区到乡村5级全贯通,荣获了国家工信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分城市群来看(以四大城市群为例)数字政务发展各有千秋,发展阶段、路径存在差异数字

85、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数字政务指数均值8.6领先全国,同比增幅31%;月活跃度和重点行业丰富度均值也同时问鼎四大城市群;数字鸿沟从2018年的2.2小幅上升到2.3,但在四大城市群中仍保持最低位。数字政务指数均值3.0,同比增幅82%;以31.86%的平均月回流率排在国内主要城市群第二位,仅次于珠三角,用户习惯逐步养成;数字鸿沟从2018年的3.4下降到2.4,与珠三角接近,可见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成效,城市间数字政务差距逐渐缩小。数字政务指数均值4.3排在第二,95%的指数增幅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平均月活跃度仅次于珠三角,展现京津冀地区数字政务发展强劲动力;数字鸿沟

86、从2018年的5.3下降到3.5,一体化发展态势明显,得益于数据协同处理中心的建设、“云上河北”项目建设和雄安新区的数字活力带动作用。数字政务指数均值3.2,同比增幅88%;数字鸿沟从2018年的3.5下降到3.0,展现出长三角地区数字政务协调发展趋势;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数字长三角”,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逐步深化。注:颜色越红,表示数字政务指数越高注:颜色越红,表示数字政务指数增速越快2019年四大城市群数字政务指数水平2019年四大城市群数字政务指数同比增速珠 三 角 保 持 领先,稳定发展,但发展相对集中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城市群呈现“高增长、高同步”

87、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70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2020年,腾讯政务能力持续迭代提升,进一步探索新治理、新服务模式10000+社区30部委500城市 服务覆盖 用户数9亿民众1000+民生服务30省 服务事项数1500万+企业100万+涉企服务腾讯能力清单指尖民生涉企服务政务协同一网统管未来社区智慧政法智慧人社智慧税务智慧城管智慧统计 2019年6月上线 2020年7月实名用户突破1亿 累积访问量突破42亿次 访问用户数超6亿 共计超500项便民利企服务 联通26个省部级小程序 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层级、跨应用数据联通共享“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88、”微信小程序71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案例:广东省数字政务+抗疫穗康防疫小程序“深i系列”防疫小程序服务简介自1月31日发布以来,陆续上线口罩预约、在线问诊、疫情自查、“穗康码”等高频便民服务,并在全国率先推出“复学码”,助力生产生活的恢复。服务亮点与粤康码及全国各地健康码互认互通,实现一码通行;率先推出提供英语、日语和韩语的国际版健康码,方便来华和在华外外籍籍人士;接入广州本地医院及第三方联合问诊平台,展开24小时线上免费问诊服务。实施成果截至2020年8月17日,穗康注册人数3221万,健康码领取用户数2607万,累计页面浏览量56亿次。服务简介包含面向市民防御

89、防控疫情使用“深i您”小程序和面向企业复工复产的“深i企”小程序。为市民提供行程自查、发热门诊查询、在线义诊等便民服务,并成功搜集到所需求的人员流动大数据。服务亮点“深i企”诉求处理工作机制,实现精准匹配、快速响应、上门核实和服务;“深i您”通过技术识别粤省事、交警、公安的二维码,初步完成四码合一,从个人到企业,从返工到复工的场景闭环。实施成果截至2020年8月17日12时,深i企收到3539家企业的4760件诉求,累计办结量4757件。深i您累计用户数2342万,累积访问21亿次,最大日访问峰值为3020万。微信小程序依托广东省政务数字化基础,保障市民防疫和企业复工复产72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90、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政务5案例:重庆市数字政务+抗疫健康码、乘车码互通,一码多用打破流动轨迹藩篱服务简介渝康码是以个人健康为基础、居民自主申报、大数据对比政府多个疫情数据核验生成的个人健康电子凭证,通过“重庆健康出行一码通”小程序申领,为在渝居民便利出行提供健康信息申报、动态健康状态展示、外出务工健康证明申报等多种服务的便民信息系统,实现“一人一码、一码多端、一码多用、动态管理” 。服务亮点实现政府统一对民众流动健康情况数据的采集、跟踪和统计分析;在同一城市范围内互信共享;国内首个健康码和乘车码打通的案例,解决流动轨迹溯源问题;完成疫情后期对于输入人员的特殊流程,实现对输入人员的管控;联

91、合医疗机构和社区,可为务工人员出具线上健康证明。实施成果自2020年2月19日上线以来,截至6月30日,“渝康码”全市持码人数超过1700万,累计出示或查看7亿人次,采集员总数14万人。“渝康码”助力重庆安全抗疫73“数字优先”的抗疫表现746核心发现: 2020上半年,“数字优先”五个关键指标均正向增长,数字化发挥重要的抗疫作用 代表新基建发展的“用云量”增幅明显领先,供给侧数字化转型是主要的新增动能 移动数据流量稳定增长,西部增长最显著,表明偏远地区数字化更依赖移动连接 疫情推动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普及,办公、投资和生活等刚需型应用加速渗透市场 疫情也促使用户在线时长上半年同比增长约20%,大

92、部分类型的应用使用都不同程度增加,但出行、旅游等部分类型应用活跃度仍有所下降,反映单靠数字化还难以解决重度依赖线下体验的场景问题 数字化交易2月受疫情冲击明显下滑,后持续反弹到4月底已基本恢复节前水平,消费券发挥了促进作用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观察疫情期间“数字优先”推进程度的五个关键指标数字化场景新基建数据要素用云量移动数据流量数字交易活跃度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移动应用使用时长关键指标指标说明基于微信支付等数据,综合交易频次、金额等数据形成的无量纲指标,能整体衡量数字化在线交易的活跃情况基于QM数据库的数据指标,统计某时间段用户对所有移动应用的使用时间长度,能衡量在

93、线应用的活跃程度基于QM数据库的数据指标,统计某时间段所有移动应用的活跃用户数量,能衡量在线应用的活跃规模体量基于工信部统计数据指标,统计某时间段移动互联网全网接入流量大小,能衡量移动网络使用和数据要素产生规模基于腾讯云等数据,综合投建、使用等数据形成的无量纲指标,能以云计算代表衡量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数字化层次75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数字优先”在各层面都呈正向发展趋势,其中:用云量的增幅明显高于上层应用,反映供给侧数字化转型是主要新增动能用云量(无量纲指标)移动数据流量(亿GB)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亿人)移动应用使用时长(万亿小时)数字交易活跃度(无量纲指标

94、)2019H1409.56468.911.360.88359.762020H1731.46619.211.541.06465.23增幅+78%+32%+1.55%+20%+29%C端用户的数字化已经较成熟普及,未来发展将更多来自B端的数字化转型、以及C端的数字化深度使用:2020上半年,各层面数字化增幅呈现“自下而上”排序。反映数字底座建设和使用情况的用云量增幅最大78%,其次是移动数据流量32%。场景层面数字交易活跃度和移动应用使用时长相对略低,增幅在20%及以上。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的增幅则最低,约1.55%。76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云计算凸显“抗疫”期间快速先

95、行的基础设施作用,协同促进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有效支持、推动移动应用和数字交易持续加速发展65%70%75%80%85%90%123456用云量0.5%1.0%1.5%2.0%2.5%3.0%123456移动应用活跃用户0%10%20%30%40%123456移动应用使用时长-15%5%25%45%65%123456数字交易活跃度80%90%100%110%120%130%140%123456移动数据流量11222用云量和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幅在2月份快速拉升到最高值,凸显云基础设施协同数据要素的“抗疫”先行表现:今年2月份全国进入“抗疫”应急状态,物理封禁使得各行各业必须通过数字在线方式才能加快

96、恢复经营,云计算的便利性和弹性能有效满足数字“抗疫”需要,因此2月份表现出激增态势,并由此协同支持移动数据流量的大幅增长。2月份之后随着全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云计算的使用和移动数据流量的产生也趋向常态,因此增幅随之逐渐下降。1移动应用活跃度和数字交易活跃度同比增幅则在2月份左右最低、5月份最高,体现出对云计算增长的“跟随”效应:移动应用和数字交易在2月份同比增幅最低,说明疫情初期实际上也冲击了数字世界的应用活动。但之后从3月-5月增幅持续走高,体现出与用云量相反的增长趋势,则可能表明用云量代表的基础设施投入与最终应用层的数字化使用间有时间差,早期(2月)的云计算投入在后续(3

97、-5月)逐步释放到应用层,支持数字在线逐步覆盖更多用户,并促进用户的应用使用和数字交易。277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用云量:2020上半年大幅增长,2月份供给侧集中上云抗疫2019-2020上半年逐月的用云量及同比增幅0%10%20%30%40%50%60%70%80%90%100%02040608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2020用云量2019用云量2020/2019同比2020年上半年用云量同比持续增长:2020年上半年各月份的用云量,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表明云化、数字化是疫情期间的刚需,全社会正在持续加大数字化投入。2月用云量明显提升反

98、映供给侧集中上云抗疫:2020年2月用云量增长超90%,远高于上半年其他月份。这反映出2020年2月份全国范围的疫情应急启动,物理隔离加速远程办公等数字在线应用激增,大幅提高了云资源的使用。2020年用云量阶段性回落趋势与2019年一致:用云量在2020年2月的激增,并未影响整体发展趋势。与2019年相似,后续趋势仍体现为3月继续提升、4月有所回落、5月和6月持续增长,并在6月创出新高。这可能反映用云量的指标特征,在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3月、6月)会迎来季度峰值。用云量同比增幅78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分地区看,中部、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用云量增长突出中部增长领先东北

99、增长突出注:数据为省份用云量2020上半年比2019上半年的同比增幅,排名为该省份的全国排名No.1No.2山西+410%湖南+276%No.3No.5黑龙江+273%辽宁+190%西北部分地区也亮眼发达地区上海增幅最大No.4No.6甘肃+236%西藏+173%No.8上海+141% 2018年出台“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支持企业上云,最高奖励100万元;2019年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行动计划,继续完善“企业上云”联合激励机制,加快建设企业上云公共服务平台。 2019年出台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大数据与云计算服务模式融合;2020年继续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行动计划,实现

100、全省新增10万户中小企业“上云”。 较早把数字化和云计算作为地方重大战略,积极争取国家对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基地的建设支持;哈尔滨被列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哈尔滨、大庆成为全国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综合推进数字化。2015年成立辽宁省云计算基础资源产业联盟,启动云战略;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9年建设云计算产业基地;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疫期鼓励云办公全家桶。 较早集中力量发展大数据产业。2019年出台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实施方案,争取国家数据中心落地,计划2025年建成全省大型绿

101、色云计算数据中心集群。 近年来对数字化的视度提升。2019年启动西藏云计算中心项目,预计总投资118亿元,可提供大约7万个机柜;2020上半年,基本完成高新数字产业的顶层设计,出台数字经济、5G、数字西藏、智慧西藏等多项政策。 持续提升数字化战略高度,加速迭代与落地相关政策。2010年就启动“云海计划”;2017年出台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云海计划3.0”将云计算定位信息产业发展核心;2018年出台推进企业上云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实现企业全流程上云支持能力,新增10万家上云企业;2019年出台数字贸易发展行动方案、2020年启动“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等,

102、深入规划和支持各行业加速数字化升级。79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分行业看,教育、汽车、医疗、电商和文旅用云量领衔增长教育+177%汽车+175%医疗+169%电商+148%文旅+122% 汽车行业受疫情和行业周期双重冲击,更积极开展数字化,向电动、车联网、无人驾驶等方向升级 教育行业的传统线下部分受疫情封禁影响大,在线教育成为复学的关键手段,倒逼教育数字化普及 医疗行业受疫情影响相关业务量激增,数字化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典型像疫情地图和健康码的普及 电商行业虽已比较成熟,但疫情倒逼消费者进一步加大线上购物量,尤其抗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等 文旅行业受疫情冲击显著,数字化转型

103、是自救刚需,通过智慧景区、在线直播等方式尽快恢复经营注:数据为行业用云量2020上半年比2019上半年的同比增幅80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移动数据流量:2020上半年持续增长,增速有所放缓、但更稳定2018-2020上半年逐月移动数据流量总量及同比增幅移动数据流量持续增长:对比近3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情况,总量和户均都呈现持续上涨趋势,2020上半年接近2018年的3倍。2020年增速相比2019年有所放缓:2020上半年增速不到2019年的1/3,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移动互联网市场更趋成熟,增速自然放缓;另一方面可能在于受疫情影响,用户减少外出移动,更多使用固定宽带

104、使得一些数据流量没有体现在移动端。2020年同比增幅相较往年更稳定:从月增幅角度看,2020年与2019年呈现明显差异。2019上半年移动数据流量总量的月同比增幅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2020上半年的月同比增幅,除了2月相对高之外,3-6月都几乎保持在同一水平,甚至5、6月份还有小幅提升。说明2020年疫情倒逼下,更多用户稳定保持更多的移动互联网连接和使用。0%20%40%60%80%100%120%140%02040608002月3月4月5月6月2020201920182020增幅2019增幅移动数据流量(亿GB)同比增幅81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

105、疫6分地区看,西部体量大、增长快,反映偏远地区数字化更依赖移动连接2020年上半年区域移动数据流量总量占比西部和中部移动数据流量总量增长最快:西部增幅,今年上半年(41.8%)和去年(76.7%)均第1;中部增幅,今年上半年(36.5%)和去年(75.2%)均第2。0%50%100%150%200%250%东部中部西部东北201820192020H12018-2020年区域移动数据流量总量指数同比增幅东部42%中部22%西部30%东北6%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东部和中部移动数据流量总量占比高:2020上半年,东部和西部移动数据流量在各地区分列第1、第2位,占比分别为42%和30%,远超中部和东北82

106、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疫情推动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普及,渗透“滞后”群体0.0%0.5%1.0%1.5%2.0%2.5%3.0%111,000112,000113,000114,000115,000116,000117,0001234562020H12019H12020/20192019-2020上半年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及同比增幅用户数(万人)同比增幅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持续增长:2020上半年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数,呈现同比持续提升的趋势。在移动互联网已经步入成熟期的情况下,疫情加速了中老年、偏远地区等“滞后”人群的上线,进一步推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大众普

107、及。2-5月持续加速增长,6月有所回落:活跃用户数同比增幅,2月份比1月份有所降低,并且是上半年最低的月份,表明疫情早期对用户的数字化进程也有一定影响。后增幅提升到5月份最高,说明用户数字化加速普及。6月份活跃用户数有所下滑,可能表明疫情明显减弱、线下活动开始加速恢复,部分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刚需下降。83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分地区看,8大省份用户数总和占比过半,东部沿海和西北地区增幅领先2020年6月各省份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东部沿海和西北地区增幅领先:东部沿海部分地区仍获得高速增长,典型是浙江和广东两个人口大省,增幅15%左右居全国第2和第3名;以西藏为首、包括青

108、海、新疆、内蒙古和宁夏的西部地区,增幅排名均居领先。2020年各省份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6月比1月增幅8大省份移动应用活跃用户数占比过半:至2020年6月,省份占比合计过半的有广东(10.9%)、山东(7.2%)、江苏(6.3%)、河南(6.1%)、河北(5.6%)、四川(5.5%)、浙江(5.2%)、湖南(3.8%)等前8名。-15%-5%5%15%25%35%45%西藏浙江广东天津青海新疆重庆内蒙古宁夏山东河南云南吉林陕西黑龙江平均甘肃辽宁四川海南河北江西上海贵州广西福建湖北山西江苏北京湖南安徽84广东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四川浙江湖南其他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分行业看

109、,疫情促使办公、投资和生活等刚需型应用加速渗透2020年6月各类移动应用的用户渗透率及与1月的差值-15%-10%-5%0%5%10%15%0%20%40%60%80%100%120%2020年6月2020年6月-1月3工作、投资和生活类增幅领先2020年6月比1月渗透率增幅Top3,依次为办公商务、金融理财和生活服务,表明疫情期间数字化刚需增长。部分数字内容资讯与娱乐类收缩2020年6月比1月渗透率降幅Top3,依次为手机游戏、新闻资讯和数字阅读,表明随着疫情控制,更多人复工复产而减少数字内容的使用。12社交、视频和工具类覆盖领先至2020年6月,移动应用渗透率Top3为移动社交、移动视频和

110、系统工具,相比1月几乎不变,表明市场成熟稳定。12385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移动应用使用时长:2月人均激增,带动2020上半年总量持续增长2020上半年移动应用使用日人均时长和总时长同比增幅移动应用使用时长同比持续增长:2020上半年移动应用使用时长,各月同比去年均呈增长,疫情是促进用户在线使用的重要因素。2月人均使用激增,带动总量增速持续提升:人均单日时长增幅峰值出现在2月份,使用时长总量峰值则出现在5月份。这可能表明,2月份疫情控制政策严,居家封禁、停工停产等使得用户上网时间大幅增加;而随着疫情缓解,一方面复工复产等推进使得个人上网时间增长趋缓,另一方面疫情倒

111、逼各行业服务数字化加速(如健康码),使得更多过去未覆盖的群体开始使用移动应用,带动了使用总时长的提升。0%5%10%15%20%25%30%35%40%45%1月2月3月4月5月6月总时长同比人均单日时长同比86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分地区看,疫情影响下西部的移动应用使用最活跃,北部的潜力也被激发2020上半年各省移动应用日人均使用时长及同比增幅广东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四川浙江湖南安徽湖北广西陕西云南辽宁福建山西贵州北京江西黑龙江上海重庆内蒙古甘肃吉林新疆天津海南宁夏青海西藏-5%0%5%10%15%20%25%30%35%40%35037039041043045047

112、0低时长、高增速:增长潜力被激发的地区,典型像北部的内蒙古、甘肃、吉林。低时长、低增速:既有后进待开发地区(如云南、贵州等),也有发达待刺激地区(如北上广)。高时长、高增速:西部表现突出,包括宁夏、新疆、西藏、青海,体现西部数字化发展成效。高时长、低增速:福建、天津用户的移动应用使用发展相对稳定。日人均使用平均时长(min)日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幅87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分类型看,沟通与内容属性强的引领增长,物理环境和体验属性强的受冲击2020上半年各类移动应用活跃用户与日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幅办公商务出行服务电话通讯房产服务健康美容教育学习金融理财旅游服务拍摄美化汽

113、车服务实用工具手机游戏数字阅读医疗服务移动购物移动视频主题美化-40%-20%0%20%40%60%80%100%120%140%-30%-20%-10%0%10%20%30%40%50%用户数负增长、人均使用正增长:手机游戏、主题美化、电话通讯,反映这些领域非刚需用户在减少。用户数与人均使用双负增长:旅游服务、出行服务、拍摄美化,反映这些领域与物理环境及体验相关性高、受疫情影响大。用户数与人均使用双正增长:办公商务、教育学习、健康美容增长最突出,侧面反映相关行业引领数字化转型;数字内容如移动视频、购物、阅读等也有一定增长。用户数正增长、人均使用负增长:医疗、金融、汽车服务等,反映更多用户需要

114、在线使用、但更多作为工具不愿耗时间。活跃用户数同比增幅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幅88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数字交易活跃度:2020年2月受明显冲击,后持续反弹到4月底恢复节前水平2019-2020上半年数字交易活跃度及同比增幅2020年2月数字交易活跃度明显受冲击:与往年相比,2020年2月数字交易活跃度有明显下降,表明疫情对物理世界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会连带对数字在线交易产生冲击,比如到店扫码支付、旅游出行消费等都受明显影响。冲击后持续恢复,4月底基本恢复到节前水平:从长期看,数字交易呈现加速恢复的态势。2020年2-6月同比增幅持续提升,这表明与往年相比,今年在疫情影响

115、下呈现出明显的恢复期,并且4月底已基本恢复到节前水平。这得益于数字交易的无接触支付能力,能够更有效避免接触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0%20%40%60%80%100%120%140%0070809019H12020H12019H1环比1月2020H1环比1月数字交易活跃度同比增幅89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分地区看,数字交易东部体量大、西部增速快,消费券发挥促进作用东部沿海和中部大部分地区数字交易活跃度高:当前广东的数字交易活跃度明显最高,指数超过70。此外江苏、山东、浙江等其他东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的河南、湖南等排名也很靠前。

116、西部地区数字交易活跃度普遍低、但增幅大:新疆、广西、西藏、内蒙古、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数字交易活跃度相对东部发达地区普遍低,但同比增幅位居前列。表明西部数字交易正快速发展。部分地区数字交易活跃度和增速“双高”:四川、河北、安徽、陕西、江西等地区,数字交易活跃度排名已在全国中等以上,同时增速排名也不低,代表了未来数字交易新增长的中坚力量。消费券发放力度大的地区数字交易更活跃:根据第三方统计,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省份消费券发放最多,其数字交易活跃度也名列前茅;活跃度靠后的省份如广西,也因为推出暖心卡消费券等有力措施,推动其数字交易活跃实现高增长。0070西藏宁夏新疆内蒙

117、古广西青海省海南省天津市吉林省黑龙江省甘肃省贵州省山西省云南省上海市重庆市辽宁省江西省湖北省陕西省安徽省北京市福建省河北省湖南省浙江省四川省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广东省0%50%100%150%200%250%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天津市湖北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湖南省河南省山东省辽宁省陕西省吉林省江西省河北省山西省四川省青海省黑龙江省重庆市贵州省云南省海南省安徽省甘肃省宁夏内蒙古西藏广西新疆2020H1数字交易活跃度2020H1/2019H1增幅90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分行业看,大部分行业数字交易活跃度同比增长,但个别行业仍未恢复2020上半年主要行业数字交易活跃度及同比

118、增幅医疗数字交易活跃度一枝独秀:2020上半年,医疗的数字交易活跃规模和增速,遥遥领先其他行业,一定程度表明疫情倒逼医疗、尤其是支付环节大幅加速数字化。大部分行业数字交易活跃度同比正增长:大部分行业交易活跃度,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也体现出疫情倒逼各行业数字化的普遍性。包括住宿餐饮、交通物流等受疫情明显冲击的行业,数字交易活跃度提升表明了数字化的自救刚需作用。个别行业仍处于受冲击状态:个别行业数字交易活跃度负增长,则反映出数字化的有限性。典型像教育,虽然如前面用云量等数据体现在线教育激增,但从数字交易负增长的角度看,大量的在线教育使用增长可能还处于免费阶段;另外像旅游,在疫情依旧存在的情况下

119、,旅游行业仍难完全恢复,数字化也解决不了该行业物理限制等问题。住宿餐饮交通物流教育金融零售旅游农业商业服务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工业-60%-40%-20%0%20%40%60%80%0500300同比增幅交易活跃度91展望:“数字优先”创造未来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92展望:“数字优先”创造未来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93展望:“数字优先”创造未来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94展望:“数字优先”创造未来经济新业态、新模

120、式、新动能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数字抗疫695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附录:数字中国指数编制方法数字中国指数构成:数字中国指数由数字产业、数字文化、数字政务、数字生活四个板块的指数加权平均而得。数字产业指数数字文化指数数字生活指数数字政务指数其中:数字产业指数权重:数字文化指数权重:数字政务指数权重:数字生活指数权重96数字中国总指数数字中国指数未 来 经 济数 字 优 先附录:数字中国指数编制方法赋权本研究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决定分指数和重要指标的权重。整个评分过程采取背对背的模式,每位专家针对具体指标根据重要性由低到高给出1分(非常不重要)至5分(非常重要)

121、,互相之间事先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讨论或沟通。在所有专家组成员打分完毕之后,最终指标j的权重由以下公式决定:= =1/=1=197数据标准化本研究采用取百分比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即某城市的某个指标的数值为该城市该指标的数值除以该指标的全国加总数。采用这一标准化方式可以直观感受到该城市在数字中国版图中所占据的相对位置。= /=198项目顾问:马化腾(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郭凯天(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腾讯研究院理事长)项目总策划:司晓(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项目统筹:郭殿升(腾讯地图大数据实验室主任)贺昱(猫眼研究院数据营销总监)侯成芬(腾讯视频高级战略总监)李刚(腾讯研究

122、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李玲玲(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中央信息库总监)李苏晋(阅文集团高级公关总监)研究团队 刘晖(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琼(腾讯研究院副秘书长、产经研究中心主任)刘欣(美团研究院研究员)明细龙(腾讯动漫开发中心负责人)莫静清(腾讯新文创研究院总PM、IEG公关部新文创策划与传播负责人)牟蕾(腾讯位置服务总经理)农益辉(腾讯游戏总监)王佑翔(腾讯动漫运营中心总监)吴绪亮(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顾问)杨帅(滴滴发展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张坤莲(携程资深数据分析师)朱思宇(腾讯新闻数据平台负责人)说明:项目统筹团队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腾讯云:付子怡、谢翠兰腾讯地图:刘畅、孙福宁、王大

123、鹏、王芃森腾讯视频:杨谨溪、陶子扬腾讯动漫:温广滔、郭嘉敬、赵玮丹腾讯游戏:周凯腾讯微视:王树濠腾讯新文创研究院、IEG公关部:吴许昊、叶芮宇、颜亮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乔超杰、许塞通、夏兵朝、张帆、赵信阅文集团:蔡文瑾、申慧超、王保清、曹丙瑞猫眼研究院:王洁萍、闫鸣京东大数据研究院:董菲、张毅携程:范秋兰滴滴发展研究院:王本喜美团研究院:刘畅99吴朋阳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王强腾讯研究院专家研究员孙怡腾讯研究院数字内容研究中心主任徐思彦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瑞龙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璇腾讯研究院研究员陈维宣腾讯研究院博士后白惠天腾讯研究院博士后王国鑫腾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梁恺璇

124、腾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撰写团队支持团队100腾讯研究院是腾讯公司的智库,旨在依托腾讯公司多元的产品、丰富的案例和海量的数据,围绕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共同推动互联网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围绕互联网法律、公共政策、互联网经济、大数据等研究方向,与国内外研究机构、智库开展多元化的合作,不断推出面向互联网产业的数据和报告,为学术研究、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研究支持。我们坚守开放、包容、前瞻的研究视野,致力于成为现代科技与社会人文交叉汇聚的研究平台。更多研究成果,敬请关注腾讯研究院公众账号和网站:我们坚守开放、包容、前瞻的研究视野致力于成为现代科技与社会人文交叉汇聚的研究平台。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腾讯研究院:2020数字中国指数报告-未来经济数字优先(100页).pdf)为本站 (LuxuS)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沉**... 升级为高级VIP  138**80... 升级为至尊VIP 

138**98...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9**10...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準**... 升级为至尊VIP

151**04...  升级为高级VIP 155**04...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sha**dx... 升级为至尊VIP

 186**26... 升级为高级VIP  136**38... 升级为标准VIP 

 182**73... 升级为至尊VIP  136**71... 升级为高级VIP 

 139**05...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微**... 升级为标准VIP  Bru**Cu...  升级为高级VIP

155**29...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爱**...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50**02...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38**72...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53**21...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ji**yl 升级为高级VIP  DAN**ZD...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86**81...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升级为至尊VIP

msl**ng 升级为高级VIP  刷** 升级为至尊VIP

 186**12... 升级为高级VIP  186**00...  升级为至尊VIP

182**12... 升级为高级VIP  185**05... 升级为至尊VIP

Za**ry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183**46... 升级为高级VIP   孙**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180**79... 升级为标准VIP  Nik**us 升级为至尊VIP

138**86...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83**37...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159**85... 升级为至尊VIP 

 137**52...  升级为高级VIP 138**81...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标准VIP 

 微**... 升级为至尊VIP 136**16...  升级为标准VIP 

  186**15... 升级为高级VIP  139**87...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137**01...  升级为标准VIP

  182**85... 升级为至尊VIP 158**05... 升级为标准VIP 

 180**51...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h**a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Ani** Y...  升级为标准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微**... 升级为高级VIP

137**22...  升级为至尊VIP   138**95... 升级为标准VIP

 159**87...  升级为高级VIP   Mic**el...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至尊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wei**n_... 升级为高级VIP 胖**...  升级为至尊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