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 上海品茶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目录

规模经济是什么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作了权威性定义:“考虑在既定不变的技术条件下,生产一单位单一或复合产品的成本,如果在某一区间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那么称之存在规模经济。”

从概念上来看,规模经济是指当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平均成本降低的经济现象,与之相对应的规模不经济是指随着规模扩大,单位成本上升的经济状态。

在用成本衡量时,规模经济是指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某一生产经营范围内,当产量扩大时,固定成本不会因产量扩大而变动,而变动成本则会随之增加,因此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其单位成本就会减少,随着利润率的上升,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在用规模报酬衡量时,当规模报酬增加时即实现了规模经济,反之则说明规模不经济。规模报酬指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入按相同比例变化的生产要素数量,此时产量的变化,包括三种情形,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或递增,用产量的变动比率和生产要素的变动比率之间的大小关系表示(变动比率指同方向增加或减少的比率),当二者相等时规模报酬不变,当前者大于后者时规模报酬递增,当前者小于后者时规模报酬递减[1]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

物流网络中的规模经济效应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从外部供应商到仓库的运输费用:产品从外部供应商运输至仓库的费用又被称为内向运输费用,产品从仓库运输到零售商的费用又被称为内向运输费用。通常产品从供应商运输至仓库时的批量会大于产品从仓库运输至零售商处,由规模经济效应可知,通常内向运输费用要小于外向运输费用。

(2)库存费用:库存管理政策的主要是确定最优的补货批量和补货周期。通常来说,补货费用是按次计算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固定补货成本,补货成本不会随着补货批量的增大而增加,所以补货批量越大,补货成本的规模经济效应就越明显,单位补货成本就越低

(3)运营成本:运营成本是指维持日常运营所产生的所有成本。通常,很多学者在研究物流网络设计问题时都假设每个仓库每年的运营成本是固定的。因此,当设施服务批量越大时,设施的运营成本的规模经济效应就越明显,每单位产品的运营成本就越小

规模经济产生动因

通常而言,规模经济的产生动因主要是:其一是分工协作。产出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分工专业化,进而劳动分工将高效机械设备引入生产之中,在改善劳动力的熟练程度的同时也使其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二是不可分投入的使用。不可分投入往往具有最大产能限制,在其产能限制范围以内,扩大生产规模可能产生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分类

(1)按照来源,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①内部规模经济是源于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带来固定成本的分摊及内部管理的有效性,企业的产出增加大于投入增加,单位成本下降,带来企业收益增加。

②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规模的扩大,该行业中各企业的平均成本均有所下降,收益水平均得以提升。外部规模经济会促使某一行业在某个地点高度集中,形成集聚经济,共同发展。

(2)按照层次,规模经济可分为产品、工厂、企业和行业四个层面的规模经济。①产品规模经济是指单一产品累积专业化生产优势,通过扩大单一产品的生产规模,降低单位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②工厂规模经济是指生产线技术水平提升,促使整个工厂的平均成本下降,提高工厂生产效率。

③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将较小规模或分散生产,具备更高的效益。

④行业规模经济是指某个行业总体规模扩大,提升了内部企业间协同效应,最终提升整体经济效益,行业规模经济可视作外部规模经济的一种体现。

从目前的研究层次来看,多数研究沿着产品、工厂、企业和行业不同层次分析规模经济,但由于企业是现代企业组织的核心主体,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具备生产经营数据的可得性与便利性,也更加贴近现实。因此目前多数研究均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企业表征行业层面的规模经济[2]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的区别

规模报酬(returnsto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所有生产要素投入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或者产量变化率。规模报酬按照其变化方向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1)规模报酬的条件要比规模经济更为严格,规模报酬仅仅反映全部投入要素按同比例增加时产出的变化,而规模经济则涵盖了投入要素非比例变化的情形。

(2)规模经济讨论产出变动和成本之间的关系;规模报酬则讨论投入要素按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动对产量的影响。再次,规模经济基于货币价值层面,从平均成本下降角度来衡量;而规模报酬基于实物层面,通过生产技术函数来表现。

(3)规模报酬递增概念与规模经济密切相关,规模报酬递增是规模经济一个充分而非必要条件,这也说明用规模报酬递增比如单位产量提升或单位产值收入的提高可以衡量规模经济水平的指标但是有缺陷[3]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区别

从微观层面来讲,范围经济是指现在有A、B两种产品,当这两种产品是由同一家企业同时生产出来的,它所需要的成本是m,当这两种产品是由两家企业分别生产或者同一家企业不同时生产时,所需要的成本是n,当m值小于n值的时候,就会认为存在有范围经济。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讲,当一个低于相较于其他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资源,比如劳动力价格水平较低,原材料充足,某产业的支撑产业完善等,那么这个产业在该地区的发展前景就会相对较好。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是不同的,范围经济的形成原因就是由于非规模所引起的经济。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点。两者的共同点可以分别从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从内部影响角度来说,内部规模经济是指,提高要素投入导致产量增加,这是通过降低长期平均成本来实现的。内部范围经济是指增加产品数量,降低各个产品的长期平均成本来实现的。外部规模经济随着企业的聚集,企业之间共同需要的基础设施,相同的投入要素,以及相对集中的市场所带来的成本的降低以及企业间相互交流促进的影响。外部范围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对某个领域的生产越来越专业化,当企业聚集在一起,会使具有影响的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整体,从而减少企业之间交流所需要的成本。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理论

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开端,Marshall(1938)在历史上首次提出规模经济的概念,并解释了规模经济的两种形成路径,即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马歇尔指出随着规模的扩张,企业将依次经历规模收益递增、不变与递减的过程,其中规模报酬递增来源于企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增加产量扩大规模,带来了相对更高的收益。马歇尔还探讨了规模经济与垄断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冲突”,即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规模扩张的大企业会更具有控制力,但同时会面临垄断的问题。马歇尔对于规模经济的解释源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由于处于长期生产状态,生产投入水平可逆。当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时,随着产量增加,固定资产及研发费用能充分平摊到更多产品中,促使平均成本下降,此时处于规模经济状态。而继续增加产出,受限于固定资产投入增加及管理边界的突破,企业成本将逐渐上升,且成本上升幅度大于规模扩张幅度,企业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

规模经济

新制度经济学派代表人物Coase(1937)从交易费用的视角入手,提出企业是一种契约组织,是对市场的替代。企业的成本可分为内部组织成本及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当企业的内部成本低于外部成本时,企业会倾向于扩大规模,将外部经济活动内部化。但企业规模的扩大会随之推升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当内部成本高于外部成本时,将约束企业规模的继续扩大。因此在交易制度下,企业规模决定于内部组织成本外部交易成本的平衡,当内外部成本一致时,企业达到最佳规模点。

规模经济

HarveyLeibenstein(1966)进一步提出企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内部组织层次复杂,机构庞大,企业管理往往存在内部弊端,使得费用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难以实现,带来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低效率。并将此定义为“X非效率”,正是“X非效率”制约着企业规模扩张。

参考资料:

[1]高思梦.面向规模经济的产品架构优化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1.

[2]王玲瑶.中国制造业规模经济的微观效应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21.

[3]曹峥林.农业生产环节服务外包对规模经济的实现机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规模经济相关报告:

【公司研究】鸿路钢构-拥抱规模经济:从运输大数据看鸿路价值-20201105(36页).pdf

世界银行集团:2021年经济包容现状报告:潜在的规模(英文版)(345页).pdf

【公司研究】重庆银行-紧握成渝经济圈发展主线驱动规模高质量扩张-210309(22页).pdf

2021年中日美循环二手经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现状分析及对比研究报告(40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社会化营销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产业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