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用时:27ms

消费品行业报告-PDF版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消费行业
  • 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2023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163页).pdf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版权归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保留一切权利。非经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蓝皮书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1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和走向纵深,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教育数字化浪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2023 年 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强调,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意义,把握发展规律,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要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可见,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要求,以数字化引领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和创新,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还存在着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数字社会的人才需求等难点问题,发展数字教育对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新的可能。以 ChatGPT、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对未来教育形态的变革和重塑产生深刻影响,为教学场景创新、教育模式重构带来新的机遇。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就是要顺应数字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化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智能技术,开发利用教育数字化平台、资源和工具,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提升教育数字化意识、能力和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动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组织架构、治理体系等全方位变革,以实现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基于以上背景和思路,我们结合国内外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理论探讨、技术研发和实践探索,对智能技术赋能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了系统研究,撰写了 2023 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 研究报告。本报告是“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系列研究之 2023 年度报告。报告共分 8 章,包括发展背景与机遇、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推进教育数字化治理、创新多元协同的数字化转型机制、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展望。同时,报告调研了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实践,从实践主题、技术应用场景和应用成效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了区域、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中小学的典型案例 55 个,以期为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2 本报告的研究和撰写是在科大讯飞智能教育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由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教育研究中心负责组织与实施。在报告研究撰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行业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公司多个部门领导和专家给予了技术支持,众多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实践案例,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撰写时间仓促,掌握数据资料不够,加上作者水平所限,本报告一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2023 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编写组 2023 年 11 月 1 第1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1 .1 .1 .3 .5.7 .7 .9 .11 第2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14 .14 .16 .16 .17 .18 .18 .19 .20 .20 .20 .22 .22 .24 .24 .26 .26 2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29 .29 .30 .30 .33 .36 .36 .38 .40 .40 .42 第4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44.44 .45 .46 .50 .54 .57 .59 .61 .62 .64 .66 .68 .70 .70 .71 .75 第5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80 3 .80 .82 .82 .84 .86 .89 .92 .92 .95 .98 .103 第 6 章 推进教育数字化治理 106 .106 .108 .108 .112 .115 .117 .117 .121 .122 .126 .126 .128 .130 第 7 章 创新多元协同的数字化转型机制 132.132 .132 .133 4 .133 .134 .135 .136.137 .138 .140 第 8 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展望 142 .142 .142 .146 .147 .147 .148 .149 .149 .149 .150 .150 .151 .152 .152 .153 蓝皮书编写工作组 155 1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这也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迈入了数字化转型发展新阶段。融入世界教育数字化浪潮,以智能技术助推数字化转型,引领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已成为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本章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背景与内涵,智能技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构成及框架、实践策略等进行探讨,为后续章节研究奠定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2023 年 6 月召开的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强调,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去认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意义,把握发展规律,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变革提供了新动能,推动教育创新实践不断涌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为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和创新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展教育数字化发展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教育数字化作为战略任务,无论从国际视野、宏观战略视角还是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都充分体现了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价值意义。从国际教育趋势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顺应世界数字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技术的发展推动国际竞争加剧,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和走向纵深,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的重要议题和核心战略。国际组织层面,发布了多份数字教育发展倡议,期望促进世界范围的通力合作。2022 年 9 月,在第 77 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组织召开的“教育变革峰会”上,形成关于教育变革的愿景声明 关于教育连通性的重塑教育全球宣言 确保和改进全民高质量公共数字学习等倡议文件,提出“利用数字革命服务公共教育”“使用三大密钥(内容、能力、联通)来解锁数字教学 教育部.2023 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议召开EB/OL.(2023-06-20)2023-07-26.http:/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和学习的潜能,使其更加普及,成为全面教育体验的更强支柱”“帮助各国加强创建数字化学习平台,规划最佳路线,建立国际新规,指导平台良性发展,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等。2020 年,欧盟发布 数字化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数字素养框架 2.0,为欧洲高质量、包容和无障碍的数字教育提出了共同愿景,旨在支持成员国的教育和培训系统适应数字时代,为加强教师和学习者技能提供指导。各国政府层面,纷纷出台政策、标准和行动计划,以支持利用技术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美国陆续发布促进全面数字公平:制定有效数字公平计划的社区建议,以消除数字鸿沟并实现技术赋能学习、“数字公平和转型的教师培养计划”和人工智能与教学的未来等政策和计划,从促进全面数字公平实现技术赋能学习、教师数字素养培养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德国建设了国家教育数字化平台,制定了数字型知识社会的教育战略 数字世界中的教育 中小学数字化协议2019-2024 等战略政策,旨在扩大德国数字教育规模,加快数字教育发展进程。法国发布20232027 年教育数字化战略,以加强学生的数字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为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提供支持。从我国宏观战略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支撑。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并专门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遵循教育自身规律,实现教育自身的现代化,更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支撑和服务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依存与促进关系的本质是将数字化作为教育系统变革的动力引擎,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 European Commission.Digital Education Action Plan(2021-2027)EB/OL.(2020-09-30)2023-07-26.https:/education.ec.europa.eu/focus-topics/digital-education/action-plan.李立国.特约主持人语J.终身教育研究,2023,34(1):10.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2018-04-18)2023-07-20.http:/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提供有效支撑。因此,推进教育数字化是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要求,以数字化引领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和创新,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是新阶段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从我国教育发展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在教育领域落地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抓住全球数字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十四五”时期,我国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是数字中国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为顺应科技潮流,紧抓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推动教育系统变革与升级,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我国政府主动布局,出台了一系列重要规划和政策。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阶段,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也是数字中国建设在教育领域落地的现实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专篇部署数字中国建设,其中将智慧教育作为九大数字化应用场景之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深入推进智慧教育,推动“互联网 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可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发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引领作用,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教育,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在 2022 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颁奖仪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贾尼尼评价: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确保公共数字学习平台普遍访问和有效使用的杰出举措,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使教学和学习更加普及,为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提供了有益经验。我国发布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和重要政策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明确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定位,需从历史进程来观察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有多种划分,从实践演进视角看,可将近 20 年的我国教育分为教育信息化 1.0、教育信息化 2.0 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三个阶段;从政策推进视角看,我国教育信息化大致可分为计算机教学及应用阶段、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EB/OL.(2023-05-29)2023-07-27.http:/ 赋能高校学生学习方式变革J.大学与学科,2022,3(04):90-100.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2):迈向智慧教育的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18-25.4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信息化环境建设阶段(即教育信息化 1.0 阶段)和教育信息化 2.0 阶段,目前正处于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关键期;从技术赋能教育视角,结合政策和需求牵引,可以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分为计算机教育普及、基础设施与应用能力建设、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育流程再造、教育机制体制创新五个阶段。可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由起步、应用走向融合、转型,推动教育从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级的过程,以实现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基于以上研究,本报告综合政策规划、技术发展和实践应用等视角,认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可分为计算机教育发展阶段(1991-2000年)、基础设施建设阶段(2001-2010 年)、融合应用阶段(2011-2020 年)、转型发展阶段(2021 年-),如图 1-1 所示。图图 1-1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计算机教育发展阶段(1991-2000 年)。该阶段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起步探索时期,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关注计算机教育发展,主要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技术支撑,形成技术辅助教学的教育模式。同时,组建了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领导小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电化教育委员会等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组织领导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阶段(2001-2010 年)。该阶段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时期,重点关注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实施了 CERNET 和 CEBsat 等延伸 黄荣怀.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J.人民教育,2022(Z3):28-32.陈丽,张文梅,郑勤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方位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3(09):1-8 17.郭绍青,柳瑞雪.构建教学数字化服务体系 赋能高校学生学习方式变革J.大学与学科,2022,3(04):90-100.黄漫婷,王姝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机遇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J.数字教育,2022,8(06):3.陈丽,张文梅,郑勤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方位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3(09):1-8 17.5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和扩展工程,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和各级各类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开放式数字化平台,开发各级各类数字教学资源,实施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经过十年建设,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为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融合应用阶段(2011-2020 年)。该阶段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应用时期,重点关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推进教育信息化 2.0 省级试点、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等标志性举措代表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转型发展阶段(2021 年-)。该阶段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转型发展时期,重点关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数字化转型的高级阶段,深入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不断推进,进而促进个性化、智能化与终身化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在我国数字社会发展中,2020 年将“数据”列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激发数据要素的潜在价值成为驱动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动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高度数据化的,数据要素在转型过程中承担“动力引擎”的重要角色,是驱动数字化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本质是把数据作为驱动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通过数字化促进教育系统各要素变革创新。而教育数据具有的价值往往是隐藏的、被动的,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挖掘处理,通过流转、使用、交易等一定的方式把它释放和发挥出来,真正实现其价值。在教育数字化推进实践中,教育数据的价值释放呈现为从浅层应用到融合应用、从局部赋能到驱动整体转型的发展趋向,具体表现为三个层次的价值释放,体现了从数据资源转向数据要素、驱动教育创新发展的规律性要求(详见图 1-2)。陈云龙,孔娜.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挑战与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23(04):25-31.陈琳,姜蓉,毛文秀等.中国教育信息化起点与发展阶段论J.中国远程教育,2022(01):37-44 51.陈丽,张文梅,郑勤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方位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3(09):1-8 1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EB/OL.(2020-04-09)2022-07-31.https:/ 赋能高校学生学习方式变革J.大学与学科,2022,3(04):90-100.刘邦奇.数据驱动教学数字化转型:机理、场域及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23,33(09):6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图图 1-2 三个层级的教育数据价值释放机理三个层级的教育数据价值释放机理 第一层次价值释放是把数据视为资源进行建设与共享,教育数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价值释放体现在利用数据资源直接支撑教育教学的业务系统运转上。按照一定的数据标准(国家、行业或学校数据标准)进行教育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和积累,逐步形成可利用的教育数据资源,这些数据由于基于一定的标准建设与管理,具备了通用性、可共享性,可以在一定教育组织内实现跨业务、跨领域的共享使用,打破业务流程之间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就可以搭建起来,数据在教育业务系统中运转,支撑教育业务的运转,从而实现了初级层次的教育数据价值释放。第二层次价值释放是把数据视为教育教学的工具进行开发与应用,教育数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价值释放体现在支持教育决策和教学策略的调整改进上。通过对积累和实时获取的教育教学数据进行汇聚,采用数据统计、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等技术,结合教育业务的需要,对教育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有用的决策信息和知识,如对学生学情的诊断、师生互动效果的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测、教学质量的评价等信息,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效果的预测、教学策略的调整优化等提供数据支撑,在教育决策和教学改进中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了教育数据价值的深层次释放,教育业务运转也更加智能高效。第三层次价值释放是把数据视为教育系统变革的关键要素,教育数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价值释放体现在数据贯通教育全领域、全过程,驱动教育系统性变革与数字化转型上。在这一层次,将真正打破教育数据的壁垒,数据交换、开发与应用标准化,学校乃至区域内各类教育业务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教育数据的流通、应用成为常态化,数据可以流通到更被需要的地方,使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教育数据在新的教育教学需求和教育业务场景中汇聚融合,实现更广泛、深入的价值利用。7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当前,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教育数字化发展相关政策,学界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价值和实践进行广泛研究,产业加快研发教育数字化所需新产品、新服务,形成了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教育数字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事实上教育数字化转型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其内涵理解尚未达成共识,已有研究更多聚焦于理论层面,对新发展阶段可操作的技术路径、应用场景、推进策略等探讨不足,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关注不够。因此,有必要对智能技术赋能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和发展逻辑等进行分析。随着数字技术向智能技术的深化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动数字化向智能化快速发展,加快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推动教育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革和创新,进而催生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但对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通过对专家观点的系统梳理,发现目前有关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描述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过程观。该观念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建立在数字化转换和数字化升级的基础上,强调由数字技术驱动和数据要素赋能,促使教育系统的结构、功能、文化发生创变的过程。教育数字化处于从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到数字化转型的演化过程,数字化转型指向应用数字技术来对组织活动、流程、模式和能力等进行重塑和创变。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融入数字技术,进而引发教育系统化重组与再造的过程,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教育数字化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功能提升,全面推动教育资源数字化和教育数字化治理,进而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提升治理水平,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支撑构建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体系的过程。二是方法观。该观念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来解决教育问题的数字化思维策略和方法,这种观念是基于将数字化转型是一种通过数字技术转型 李锋,顾小清,程亮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政策逻辑、内驱动力与推进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04):93-101.许秋璇,吴永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与逻辑框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35(02):31-39.朱永新,杨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逻辑、应用场景与治理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3,No.432(01):1-7 24.郭绍青,柳瑞雪.构建教学数字化服务体系 赋能高校学生学习方式变革J.大学与学科,2022,3(04):90-100.雷朝滋.抓住数字转型机遇 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J.中国远程教育,2022(11):1-5 74.8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去解决通信、管理等问题的思维策略和方法而产生的。数字化转型是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途径和方法,强调只有数字思维和技术的共同驱动,才能变革组织结构和生态,进而推动教育变革。以综合智慧作为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思维和新方法,以实践智慧、数据智慧、设计智慧、文化智慧和生态智慧为核心思维策略,从不同角度看清教育数字化转型全貌,思考遇到的困境并解决问题,寻求教育发展契机。三是系统观。该观念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种系统性变革,需要借助系统性思维与方法,通过数字技术、数字思维、数字文化、数字战略等因素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全要素、全业务、全领域和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全要素和全业务的系统性变革,建立适应数字时代的包容、公平、绿色、高质量和可持续的智慧教育体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系统性变革,促进全要素、全业务、全领域和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其中全要素涉及教与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包括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教师能力、学习环境等。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完善的“保障机制”为基本的条件支撑,从“物”“人”“数”三方面着手,瞄准“教学”“管理”两大业务应用领域,高质量实现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目标。四是生态观。该观念将教育数字化转型看作是一种生态化的发展战略,通过建设一个体系完善、全面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教育生态来支撑服务高韧性、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看,教育数字化转型涉及目标、方式、主体、机制和支持条件五个结构性问题,要充分发挥技术生态与教育生态系统要素耦合的协同效应,形成数字技术融合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要从生态发展的视角,重塑面向未来教育的数字化新生态。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建设一个体系完善、全面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教育生态,包括泛在连接的网络生态、互联互通的平台生态、优质共享的资源生态、智慧绿色的校园生态、丰富多样的应用生态、绿色可信的安全生态、杨现民,吴贵芬,李新.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数据要素的价值发挥与管理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08):5-13.什么是教育数字化?专家这样回答EB/OL.(2022-11-24)2023-07-23.https:/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以人为本的数字文化生态、优质普惠的产业服务生态等。基于对上述教育数字化转型观点的梳理分析,实际上以上各种观点并非是孤立、对立的,而是相交、相融的。综合上述分析,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教育数字化实践,本研究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就是要顺应数字社会发展的要求,深化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智能技术,开发利用教育数字化平台、资源和工具,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提升教育数字化意识、能力和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动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组织架构、治理体系等全方位变革,以实现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教育强国以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探寻并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要素及框架是推动和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的重要抓手。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素及框架进行了研究,如基于何克抗教授提出的教育信息化子系统,指出教育数字化至少包含“路、车、货、驾驶员”四个子系统,分别对应硬件设施、软件平台、教育资源和教育数字化中的人(包括教师、学生、校长及各级教育管理者);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基本要素体现为创新应用场景、开发数字资源和提升师资数字素养;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包含 4 层次 6 核心行动域,其中价值层包含数字战略规划行动域,应用层包含智慧教学与评价、支持与服务两个行动域,主体层包含数字人才与文化、组织与生态两个行动域,支撑层包含数字基础设施行动域;构建了包括完善的“保障机制”,“物”“人”“数”支撑条件,“教学”和“管理”应用领域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框架由 5 个关键过程域、18 子关键域和 5 个成熟度等级构成,其中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关键过程域包括战略规划、教育变革、数据治理、基础设施和发展成效五个维度;等等。在已有教育数字化转型要素及框架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做法,本研究分析提取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技术、基座、资源、场景、素养、治理、机制等 8 个基本构成,形成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框架,如 祝智庭,戴岭.设计智慧驱动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向度、指导原则和实践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03):12-24.祝智庭,胡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J.中国教育学刊,2022,No.348(04):41-49.陈云龙,翟晓磊.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构想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2,No.431(12):101-106.袁振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怎么转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03):1-11.祝智庭,孙梦,袁莉.让理念照进现实: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设计及成熟度模型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34(06):3-11.吴砥,李环,尉小荣.教育数字化转型:国际背景、发展需求与推进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2,No.570(07):21-27 58 79.吴永和,许秋璇,王珠珠.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03):25-35.10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图 1-3 所示。图图 1-3 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基本框架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基本框架 在上述框架中,(1)目标是指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目标,旨在推进教育数字化,实现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2)技术是指教育数字化转型所依托的智能技术,提供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基础,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5G、VR/AR/MR 等智能技术;(3)基座是指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底座,实现“数联、物联、智联”,由数据中心、组织中心、物联中心、消息中心、应用中心等组成;(4)资源是指数字化教育资源汇聚与服务,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形成新技术支持的资源建设体系、智能化的资源供给体系、全链条的资源监管评价体系;(5)场景是指技术深度融合应用,赋能多样化教育教学场景,包括教学、学习、考试、评价等具体场景;(6)素养是指以人为本,培养师生数字素养,包括教师数字素养和学生数字素养的全面提升;(7)治理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实现教育治理结构重塑,推动教育管理服务流程再造,提升决策、执行、服务、监测、协同、安全等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供数字化转型综合保障;(8)机制是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措施,通过创新多元协同机制体制,促进教育业务流程全面优化和再造,服务全要素、全流程、全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以上基本构成内涵中均包含数据关键要素,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核心数据资产,发挥数据赋能对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引擎作用,也是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一方面数据赋能能够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联通各类教育相关业务系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全要素提供全面、高效、吴砥,李环,尉小荣.教育数字化转型:国际背景、发展需求与推进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2,No.570(07):21-27 58 79.杨现民,吴贵芬,李新.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数据要素的价值发挥与管理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08):5-13.11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精准的数据支撑,赋能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底座互联互通,教育资源智能供给以及教育主体能力精准提升。另一方面,以数据价值释放实现个性化教与学过程、综合化教学评价、科学化教育治理,实现教育教学场景的智能升级和系统创新,通过对多场景、多来源、多类型、多维度、全过程数据的建模与分析,识别教育教学问题、发现教育客观规律、预测教育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教育数据的诊断力、解释力、决策力与预测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举措,是服务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目标的关键支撑,“十四五”时期,将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在深刻认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意义和内涵框架基础上,聚焦教育数字化变革实践,采取“顶层设计、要素驱动、技术赋能、素养培养、机制创新”等推进策略,充分发挥智能技术优势,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全要素和全业务的系统性变革,建立适应数字时代的包容、公平、绿色、高质量和可持续的智慧教育体系,从而使教育为未来做好准备。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实践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如何符合我国国情和教育发展实际,如何在区域落地,需要集中力量,在宏观层面进行整体设计。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转型要素,形成政策、战略上的顶层设计,明确转型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研制教育数据、资源、装备、业务、应用、运营等标准与规范,健全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不断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各级政府上下联动、各学校紧密协调、企业社会积极参与的系统推进机制,保障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顺利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资源和数据为新生产要素,注重扩大资源建设与应用规模,以数据驱动规模化因材施教、智能化教育治理,发挥资源和数据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纵向深化、横向融通。从资源要 马晓玲,朱丽娟,吴永和等.教育数据中台系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11):63-71.陈丽.互联网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J.社会治理,2022(10):4-18 32.杨宗凯.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N.中国青年报.2022.04.11(05).12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素看,围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不断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和便捷可靠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还要注重区域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创新资源形态,推动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侧改革,促进资源融通和共享。从数据要素看,要完善教育数据标准,加快建设区校一体的教育数字基座,加强教育数据互联互通,增强数据的可回塑性和管理的科学性,重视深度挖掘教育数据价值。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也要健全教育领域相关数据产权制度、流通交易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安全治理制度,为数据要素驱动实践创新提供保障。充分发挥智能技术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塑造优势的先导力量,面向国家战略、师生需求、教学场景和未来发展,探索教育教学新形态,推动学习场景变革、教学形态重构。数字教育能够在个性化学、差异化教、科学化评等各方面发挥独特优势,丰富智能教室、自适应学习、学情智能诊断、智慧课堂评价等场景应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改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过程的创造性、体验性和启发性,撬动课堂教学发生深层次变革,创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的智能化支撑提高教育管理和评价效能,提高人类学习与认知效能,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使人人接受适合的教育成为可能。当前以 ChatGPT、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对未来教育形态的变革和重塑产生深刻影响,为教学场景创新、教育模式重构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需要培养更具价值信念、数字素养、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时代新人,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人才。转变教育数字化发展理念是建设数字社会新生态对教育的新要求,数字化意识、思维和能力已成为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素养和技能。对学生来说,要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字化学习力、适应力与创造力,加强数字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数字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行为与规范。对教师来说,要及时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知 怀进鹏.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EB/OL.(2023-02-13)2023-07-31.http:/ 第 1 章 发展背景与机遇 识观念,提升数字素养和技能,恰当、合规、熟练地利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落实面向未来的新型能力培养目标,提升育人能力。对管理者来说,要促进数字化领导力与治理能力的提升,增强数字化意识,培养数字化思维,促进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教育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时代课题,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多主体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建立决策部署与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明确主体责任,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形成“政府强力统筹、学校积极探索、社会广泛协同”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促进政产学研合作交流,构建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体系,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共性技术突破、伦理规范完善等方面前沿研究,充分发挥领域专家作用,创新教育研究范式。要深化国际数字教育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视野,积极推动国家层面的数字教育政策对话与协同,凝聚国际合作战略共识、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推动优质资源全球共享、共研数字教育国际标准,要梳理总结先进经验和前瞻性成果,在国际数字教育合作推进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际数字教育发展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黄荣怀,杨俊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实施路径N.中国教育报.2022.04.06(04).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2):迈向智慧教育的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26.14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教育数字基座作为支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型基础设施,它整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技术,融汇贯通全域数据要素,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牵引和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创新举措。本章在阐述建设教育数字基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教育数字基座总体建设框架,并从教育数字基座标准体系、基座赋能区域和学校数字化发展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教育数字基座的建设与应用。教育数字基座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为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数据的大规模化和高质量化是激发教育变革力的基础条件,小规模且低质量的教育数据不仅无益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反而会干扰科学的教育管理决策,对教育发展起到负面影响,而教育数字基座可显著提升教育数据的规模与质量,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大数据的体量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数据资源产权、数据价值评估机制等规范制度的保障下,才能实现教育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高效供给,而教育数字基座建立并遵循的整套数据标准体系有效保障了教育数据规范、稳定、安全的交易流通。教育数字基座系统规划、重新整合教育部门和学校“低小散旧”的数据库及相关业务系统,从根本上破解“信息壁垒”和“数据孤岛”现象,实现对原有分散、孤立数据源的统一管理,集中数据力量赋予教育数字化转型新动能。教育数字基座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生态支撑,通过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理念重塑、要素赋能、业务重组、流程再造、形态创新,充分激活各环节要素,打造数联、物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智慧教育生态环境,让各方更快、更深入地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基于教育数联,推进教育数据融通,重塑教与学的模式,帮助区域、学校盘清数据家底,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促进整个生态的数据高效整合利用。基于教育物联,提供数字教育生态建设的硬件环境基础,丰富各业务场景下的数据采集渠道,激活整个生态的感知能力,实现对全域设备的精准化管理和均衡化配置。基于教育智联,全面解决生态应用的接、用、管等问题,降低学校生态建设成本,形成区域生态建设合力,提高用户数字应用创新意识和数字素养,李勤业.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区校两级教育数字基座建设实践路径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2(02):3-10.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2):迈向智慧教育的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64-65.15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共塑开放多样的数字教育生态。教育数字基座以数据为核心、生态为基础、能力为导向,构建标准统一、开放共享、技术集成、交互可视的服务支撑体系,支撑教育数据治理现代化、教育决策科学化、教育管理精准化、教育服务便捷化,实现面向教育全场景的数据互联互通、应用生态服务、优质资源普惠。从服务范围和规模上来说,教育数字基座可面向全国,如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国家教育新基建的重要部署,成为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基座;可以面向区域,这种情况一般是省市或区县教育主管单位统筹建设,常见于基础教育领域;可以只面向学校,这种情况一般是高校单独建设,常见于高等教育领域。我们从服务区域教育数字化整体推进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出发,以区域统一建设、学校接入复用为指导思想,围绕基座标准体系、用户连接、技术平台、运营服务等支撑体系建设以及基座赋能区域、学校教育数字化发展等核心服务场景,由外而内地构建教育数字基座的总体建设框架。在教育数字基座的支撑体系部分,首先要确立一套完善的教育数字基座标准体系,它是引领基座建设方向、指导基座具体建设的“工作指南”,为实现基座内外部的数联、物联、智联提供规则性保障。其次基座需要广泛的链接不同地域的用户,将各级管理员、局长、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以及其他用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供多端统一、多业务场景数据汇聚的门户空间让所有用户直达基座,共同参与到基座建设与应用中来,为用户提供数联、物联、智联看板和集中处理各类业务的操作界面,实现“一屏管全域”。最后,教育数字基座离不开一系列的技术平台支撑和运营服务,并体现新时代的发展特征。一方面,在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座可接入大模型服务平台来提高工作效率,如开发人员基于大模型快速开发编译应用程序,运营人员基于大模型完成设备与网络的自动巡检等。另一方面,随着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和办公终端的国产化改造持续深入,基座正在接入更多的符合国产化标准的可信安全新型基础设施。在教育数字基座的核心服务部分,是以数联、物联、智联为纲要推动区域、学校两个层面的教育数字化发展,助力实现“数据智算”“万物智联”“应用智享”。在区域层面,教育数字基座为区域构筑公共基础能力底座,通过建设数据中心、组织中心、物联中心、消息中心、应用中心,为区域提供统一的数据、认证、设备、消息、应用接口,实现通数据、通用户、通设备、通消息、通应用,在此基础上提供数据综合治理、身份组织认证、设备网络接入、人员通讯、应用市场等公共基础性支撑服务,为整个区域的教育数字化发展积攒势能。在学校层面,熊建辉.善用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转型升级EB/OL.2023-06-21.http:/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学校数字基座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最核心、最关键的节点,学校通过接入并复用区域公共基础能力,推动多场景融合应用到创新发展的升级跃迁,基于数字画像、组织管理模型、校园物联应用、家校互动空间、低代码应用等智能技术服务共同支撑“教学、学习、考试、评价、管理、教研、服务、资源、活动、家校”等 N 个场景的数字化落地与深化。综上,教育数字基座的总体建设框架如图 2-1所示:图图 2-1 教育数字基座总体建设框架教育数字基座总体建设框架 教育部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于 2002 年成立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C),累计发布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 52 项、行业标准 24 项,这些标准在教育信息化 1.0 和 2.0 时期积极发挥着引导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有序推进的重要作用。当前,在已有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围绕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核心目标和系统集成、开放共享的实践逻辑制定一批新的标准,并以体系化的组织形态引领教育数字化发展变得愈发迫切。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变迁过程,需要建立多个标准并形成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标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只有当各个标准 李永智.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七大任务EB/OL.2023-06-21.https:/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之间彼此协调时,才能实现整个体系的效果最佳。未来,教育数字化标准体系将逐步形成并完善,相较于各个标准的简单相加,其产生的效应、作用的效果要更加显著,能够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系统性挑战。教育数字基座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号工程,涉及跨区域身份认证、学校物联设备接入、教育主客体关系、多元异构数据融合、教育系统数据打通、业务协同和应用拓展等一系列与标准相关的问题。面对这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需要统筹考虑基座建设过程中各要素,制定相匹配的标准,并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控,形成内在协调的标准体系。教育数字基座的标准体系形成后,将有效促进资源、应用和服务的有序共享,减少各业务系统对接代价,提升多方协同工作效率,对保障教育数字基座的高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1 年 8 月,教育部批复同意上海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为此,上海市教委专门成立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标准委员会,从数据、接口、服务、安全、设备、通讯、应用、业务等方面对教育数字基座的各项建设标准进行明确规定,是国内探索构建基座标准体系的首次实践。后续,标准委员会计划补充完善教育应用相关标准,增加区市两级管理平台建设标准和更多的教育数据相关标准,最终形成完整的、包含 10 余个分项标准的教育数字基座标准体系,为区域、学校、企业共同推进教育数字基座建设提供指引,如图 2-2 所示。图图 2-2 教育数字基座的标准体系及标准间关系示意教育数字基座的标准体系及标准间关系示意 李春田.标准化基础M.第 1 版.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22.张治,戴蕴秋.基于“教育大脑”的智能治理上海宝山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06):64-69.吴砥,王杨春晓,彭娴.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1):45-51 76.18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教育数字基座筑牢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之基,为区域统一建设数据中心、组织中心、物联中心、消息中心、应用中心等核心能力,形成区域标准化的公共基础能力底座,降低区域大范围、高质量推进数字教育的成本,带来显著的社会公共服务效益,提升区域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效率。基于数据中心建立区域一体化的教育数据综合治理机制,提供数据标准化处理手段,以省市数据库、区县数据库、校本数据库的数据库集群方式避免数据来源混乱、定义不清等数据质量问题,高效支撑区域数据管理工作,并可结合边缘数据中心,实现不同范围和粒度的数据应用服务。数据中心对区域教育数据进行层层汇聚和收敛,实现数据定向流动和智能归集,提供数据从采集、治理、存储、分析、共享及可视化的全过程能力,形成覆盖教育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综合治理体系。数据中心对数据的稳定性、规范性、安全性、使用成本、多级流通进行全面评估和保障,具体包括:数据稳定性治理,数据中心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确保在遭遇各类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同时提供稳定可靠的调度服务,保障教育数据传输链路正常工作,解决数据节点异常问题,实现数据出错自愈。数据规范性治理,数据中心严格全面的定义数据质量评估维度,包括数据的完整程度、时效要求、格式要求等,按照数据相关标准,设计统一公共层来减少数据重复生产和输出格式一致性,避免“脏数据”污染,有效保障数据规范化生产。数据安全性治理,主要从数据分类分级与权限控制、敏感数据发现与脱敏、数据风险审计、可信计算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防范各类数据风险,为数据生产营造安全的环境。数据成本治理,数据中心基于高度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手段,精细化控制数据运算与存储成本,实现数据集约化生产,降低数据生产与应用费效比,提高数据对业务的支撑能力。数据多级流通,数据中心实现区级教育数据湖和市级教育数据湖、校级数据池之间的数据流通,以及区级内部的数据流通,如图 2-3 所示。通过支撑数据跨层级、跨部门的交换共享,实现数据在多个存储节点之间按需调用,保障数据“可用不可得”。19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图图 2-3 教育数字基座中市级、区级、校级三级数据流通示意教育数字基座中市级、区级、校级三级数据流通示意 组织中心为区域提供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服务,解决全域账号分配、角色授权、访问控制等方面存在的管理和安全难题。在人员身份与基座账号配对方面,基于区域教育基础数据权威源对比,通过对象级比对和字段级比对等多种数据验证方式,有效治理“多系统多账号”的乱象,建立用户账号和其现实身份的“N 对 1”关系。组织中心可构建映射现实组织关系的组织架构体系,为区域用户建立组织归属关系,实现各类人员的实名化认证和各单位各组织的关联,为行政关系、协作关系、师生关系提供了组织关系依据,解决各级组织架构重复建设、组织关系不清晰、组织命名规则不统一等问题。组织中心常设组织单元及其关系示意如图 2-4 所示。图图 2-4 组织中心常设组织单元及其关系示意组织中心常设组织单元及其关系示意 20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物联中心对各类设备和网络进行统一认证和适配性接入,实现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演进。在设备认证方面,物联中心基于统一的 ID 体系,为设备分配唯一 ID 作为标识,物联中心自动生成与设备 ID 相绑定的秘钥,在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信度的同时提高了认证效率。在网络连接方面,物联中心基于校园 5G、4G、NBloT、WiFi、ZigBee、蓝牙、有线等各种互联网络与通信网络交叉融合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和技术标准,将不同网络所依赖的通信标准和协议进行统一认证,强化了信号集成化处理能力,提升了基座内外部信息传递效率和精度。消息中心提供统一消息接口,实现包括站内信推送、短彩信推送和邮件推送在内的消息共享,解决各业务平台信息交换、人员快速联络、多场景即时沟通等问题,实现各类消息快速、准确地推送至用户,提高工作和沟通效率。站内信一般是应用推送给用户的消息,如应用发出的公告、待办、提醒等。基座接入运营商文本短信服务,通过短信或彩信的方式直达联系人,可用于发送各类验证码、会议通知等消息。邮件基于云端的平台化服务,可实现向不同群组的教职工、学生、家长等用户发送注册申请、激活验证等邮件。用户可以通过服务器所配置的组织架构快速查找需要进行联络的人员,并采用对话消息的方式发送文本、文件、语音等消息内容。所有消息均在用户端实时同步,用户可得到及时明确的消息提醒,并能够通过消息所附带的超链接快速进入业务系统的详情页面进行查看和办理,有效提高用户信息处理能力及办公效率。应用中心将原有分散的各类应用进行汇总整理,以应用市场的形态呈现,为区域全体用户提供“通用化 个性化”的应用供给机制,根据区域教育应用总体需求进行深耕细作,形成多样化的教育应用集群,如服务于区级教育管理的管理助手类应用集群、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工具类应用集群、服务于学生的作业考评类应用集群等。应用中心搭建区域应用市场,配套应用审核上架、应用市场运营、应用市场监管能力,为形成丰富的教育应用生态奠定基础。应用市场可实现区域级应用统一落地到学校,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应用市场直接选择或者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申请接入个性化应用。应用市场提供了当前全部已上架应用的详细描述信息以及应用评价情况,一方面为各级组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EB/OL.2023-06-21.http:/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和学校选择适合的应用提供指导和建议,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校接入应用的积极性,加速区域教育应用生态的建设。案例案例 2-1 教育数字基座成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枢教育数字基座成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枢 长宁区作为上海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以教育数字基座为抓手,在积极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为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探寻新路径。2021年底,在上海市教委统筹规划下,搭建开放共享、数据互通、技术集成、应用协同、交互可用的教育数字基座。目前,长宁区已完成覆盖整区的教育数字基座核心功能上线与生态应用建设,并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区内 106 所教育单位、6000 多名教师和近 6 万名学生均已接入基座,实现全区人员、数据、应用、软硬件资源、智能化设备的连接与联通。长宁教育数字基座作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枢,提供高韧性和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化服务。基座通过重塑生态系统内各主体在不同应用场景内获取、存储、处理与发布教育数据的流程,提高教育教学数字化的显示度与精准度,逐渐形成具有“数字长宁”特色的多元主体共创数据。在此基础上,逐步完成市区两级教育管理和服务系统整合和数据归集,建成三大基础数据仓库,即学生库(11 大主题,150 余项指标)、教师库(9 大主题,110 余项指标)以及学校库(8 大主题,90 余项指标),5 大主题库(教学、考试、评价、资源、管理),100 余个部门库,34 类智能设备物联库等,沉淀 1.18 亿条数据、6.14TB 非结构化信息资源,为数据资产沉淀及数据要素价值发挥创造了条件。基座盘活区域教育应用生态圈,在基座运行初期就内置了满足基础教育信息化需求的 21 个原生应用,运行过程中支持第三方应用开发厂商通过标准化的插件方式快速接入基座,快速响应学校接入个性化应用的需求。面对共性需求,长宁区探索出区域集约开发应用的路径,如课后服务平台经历了“虹桥机场小学上线试点义务教育学段六所学校实施实践完善后全区推广升级为市级应用”的一整套标准化上架与推广流程。目前,长宁已经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区域应用市场,可满足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学习、数字化考试、数字化评价、数字化教研、数字化治理等多个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的需求,实现初步激活区域数字教育生态。本案例根据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提供的相关材料整理。注: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 2023 年 4 月 16 日。22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图图 2-5 长宁教育数字基座区域应用市场(部分)展示长宁教育数字基座区域应用市场(部分)展示 学校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教育数字基座能有效改善校园信息化建设、服务、管理的深层次顽疾,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通过接入区域公共基础能力底座,复用各中心能力,创新数字画像、组织管理模型、校园物联应用、家校互动空间、低代码应用等智能技术服务,高效赋能学校数字化发展,使学校教育教学更智能、更精准、更有温度。数字画像依托数据中心统筹建设的学校、教师、学生基础数据仓库,通过教育大数据统计分析,抽取学校、教师、学生的关键指标进行建模,在学校画像、教师画像、学生画像方面深入挖掘,释放画像数据的应用价值,形成以数字画像引领学校发展、助力师生成长的赋能路径。学校画像是在数字空间中对学校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描绘和分析,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对外展示学校形象的数字化窗口,为学校多元治理、教育质量提升、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如基于学校画像实现各学段招生数量的摸排预测,助力学校管理部门进行风险预判、科学决策。教师画像汇聚教师执教生涯各类经历和成果数据,形成教师全息档案,并可对学校教师群体进行数字化展示和智能分析,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与评价和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基于教师画像标定教师的待提升能力点,为教师制定生涯发展计划,让教师成长方向更加的聚焦。学生画像以“育评融合”理念为指导,基于学生学习、五育发展等数据,对学生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估。如基于学生画像实时获得本校学生五育活动进行情况、详细记录及五育评价结果,掌握学生综合素质整体发展的水平,开展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健康、能力发展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 23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与预警;学生画像可以全景式展示学生成长过程,通过学生均衡发展指标测算,发现个人发展的薄弱项,帮助学生制定专项提升计划,助力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案例案例 2-2 数字画像构建学校育人新生态数字画像构建学校育人新生态 武汉经开区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工作,建设区校一体化教育数字基座高效赋能经开区五星级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涌现出一批数字教育标杆学校,其中以经开区湖畔小学、实验小学为代表,它们围绕“教师画像”“学生画像”建设与应用,按照“搭基座抓应用盘数据定指标建画像促发展”的推进思路,基于数字画像构建学校育人新生态。经开区湖畔小学确定“以教师画像培养未来教育的教师队伍”为发展目标,具体实施路径为:依托基座梳理教师画像数据源。对学校当前网络环境进行排查,针对数据分散储存,账号繁多的现状对各业务系统数据的汇聚整合,疏通了各数据源的关系,淘汰了冗余应用。依托基座构建教师画像。根据教师画像的评价细则及业务部门需求,形成了 34 项评价指标和相应采集点,其中 18 项终结性评价指标,可以从教师电子档案中直接提取数据,如教师年度考核、赛课成绩等;16 项过程性评价指标,需要采集过程性数据进行汇总。依托基座创新应用教师画像。基于数据驾驶舱展示、应用教师群体画像,按教师发展水平差异划分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品牌教师等梯度进行精细化管理。个人画像对标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教师可通过个人画像和学校提供的绩效考核标准进行比对、核准,让整个绩效考核过程透明化、精准化。学校通过教师画像提炼出融慧文化下湖畔教师的共性能力和专业素质,达成教师个人发展与融慧文化内涵的统一。武汉经开区实验小学确定“以学生数字画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发展目标,具体实施路径为:依托基座梳理学生画像数据源。实验小学当前存在多个系统之间数据不通、数据重复等问题,通过数据中心整合后,实现 31 个教育信息化系统与基座间数据互通,目前已集成了超过 1000 多万条数据,初步形成学生数据仓库。依托基座构建学生画像。以提升学生素养为核心,构建学生五育成长模型,确定美德、美智、美体、美艺、美劳 5 项一级指标、15 项二级指标以及 37个采集点,从日常生活、集体活动和个性活动三个方面采集数据,形成个体数字画像和群体数字画像。依托基座创新应用学生画像。基于五育评价数据驾驶舱可概览学校五育发展整体情况,掌握德智体美劳各类活动开展以及学生参与情况;学生个性画像则为学生汇聚了一份专属的成长报告,全方位立体式的记录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事件,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获得更好的指导与发展,也为家长了 本案例根据武汉市经开区湖畔小学刘翔老师、实验小学卢欣玲老师提供的相关材料整理。24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解学生在校情况、家校加强合作共育提供了新窗口。图图 2-6 经开区实验小学基座中展示的学生画像经开区实验小学基座中展示的学生画像 学校基于组织中心能力对本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进行身份认证和用户账号管理,构建高效能的组织管理模型,并依托模型展开数据分析服务。如在师资建设问题上,通过生师比、职称、学历等维度构建学校教师人力资源模型,为学校招聘新教师提供建议;在学校招生问题上,通过生源地、性别、民族等维度构建报考学生分布模型,为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提供建议。组织管理模型为学校组织调整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快速响应组织架构调整需求,减轻学校人员管理工作负担,进一步提升组织效能。如在新高考分层走班场景中,根据新高考的选科模式,对新高考的班级模型进行抽象,形成“大走班、中走班、小走班”的新型教学组织架构。为响应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和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可快速构建虚拟组织共同体模型,激发师生研学热情。如根据教师培养和研训需求,构建跨学校、跨区域的名师工作坊和研修共同体,助力研修模式创新;根据学生跨学科主题式教学活动安排,组建跨班级、跨年级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共同进步。校园物联应用在物联中心多网融合、万物感知的泛连接架构基础上,与校园物联设备深度整合、智能化联结,形成体系化的感知与控制能力。一方面,校园物联应用包括校园一卡通系统、电子门禁系统、校园环境监测系统等多种物联应用,为学校数字化转型提供标准化物联环境,构建具有统一标准的物联模型、物联协议、物联数据结构,解决智能校园建设中各类设备、校园网络统一接入以 陈斌.智慧校园智能物联网平台设计研究J.软件,2021,42(01):1-4.25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及集约化运维、管控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接入物联中心和数据中心能力,实现网络注智、终端注智、应用注智、安全注智,实现对智能校园中人的行为与设备模态的智能分析,提高学校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校园物联应用将整个校园空间切分成网格化的“碎片”,如按“园区-网格-楼栋-楼层-房间-位置”的规则,切分形成很多独立的物联空间单元,基于全面感知网络,校园物联应用可将这些割裂分散物联空间单元中的人或物的信息进行统计汇聚,并面向各类业务提供物联网数据服务。校园物联应用可基于物联设备或部件感知多个应用场景的实时动态,如表 2-1 所示。表表 2-1 校园物联应用感知多个应用场景校园物联应用感知多个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应用场景 物联设备或部件物联设备或部件 物联实时感知信息物联实时感知信息 校园安全 门禁系统 视频监控设备 感烟探测器 智能电表 智能水表 门是否被打开或移动 可疑人员在特定时间段非法出入 空气中的烟雾浓度 电力分配使用情况以及短路、过充等异常状态 水位水压以及是否超过阈值 校园照明 智能照明控制设备 不同环境的光线强度 日常考勤 智能班牌 车牌识别系统 学生进出的信息 教师、教职工进出的信息 校园生活 校园一卡通、智能校徽、智能手环 体温监测设备 环境监测仪 图书借阅设备 学生日常消费、校园内活动路径等 人员体温以及是否触发疫情防控预警 PM2.5、PM10、温湿度等环境参数 书籍借出借还、借出时长、是否逾期等 课堂教学 各类教学终端(如大屏、白板)各类学习终端(如平板、点阵笔)设备状态、使用对象、使用时长等 设备状态、使用对象、使用时长等 考试测验 各类考试终端(如考试机、答题器)设备状态、使用对象、使用时长等 资产管理 RFID 标签、GPS 标签、传感器 各类资产当前状态、位置信息、保值年限等 校园物联应用通过数据联动和信息互通,为处理校园突发事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应对手段,提升发现、处理问题的及时性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帮助学校更好地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首先,通过对学校环境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实现突发事件的快速侦测。如烟雾探测器可及时发现火灾、煤气泄漏等危险情况,并通过消息共享能力向相关部门发送警报信息;校园物联应用联接控制自动消防系统、紧急广播系统等设备,快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等工作;校园物联应用可以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多方协同处理应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26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家校互动空间借助消息中心能力实现家庭与学校高效、快捷、实时的沟通,为老师、学生、家长提供通讯服务和互动交流的平台。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一站式管理家校通知、家庭作业、问卷调查、话题讨论、打卡任务等消息事务,高效传达指令,免受其他信息干扰,使教师专注于班级管理与教学。对于家长而言,可以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案,按时按要求参与学校发起组织的家庭教育活动,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获取孩子的在校表现、成绩、作业等信息,加深对孩子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获取作业信息、学习资源,及时得到解答和指导,促进学习进步主动,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线上交流讨论活动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增强个人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案例案例 2-3 幼儿健康报告提供家校共育新路径幼儿健康报告提供家校共育新路径 上海市天山幼儿园作为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密切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注重以数字化手段管理园区生活。为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联络,打造家园共育的生态闭环,天山幼儿园基于消息中心相关能力,面向家长推送幼儿健康报告,呵护幼儿健康成长,共筑和谐的家校互动空间。家长可定期在基座提供的消息服务中一键查看孩子的个人健康报告,报告中包含了幼儿营养膳食、体质健康、户外运动等主要维度,详细展示了幼儿基本信息、出勤天数、在园食谱、体质监测(身高、体重和 BMI 曲线)、幼儿视力、龋齿、头胸围以及户外活动时长等丰富图表信息。对于有额外健康保障需求的孩子,报告中还会呈现园内相关保护工作的落实情况,并为家长提供辅助幼儿健康发展的个性化建议。此外,消息服务不定期推送幼儿健康知识小贴士,为家长们调整孩子假期饮食、制定锻炼计划提供参考,也让家长更加全面了解园区活动及孩子的健康状况全貌,为数据驱动幼儿健康指导和家校共育提供创新路径。学校深耕应用中心内置的低代码开发工具和低代码场景库,实现学校内部、不同学校间应用智慧相互赋能和优质应用互惠共享。一方面,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可亲身参与到学校应用生态建设中,展开“自下而上”的应用开发实践,创新数字应用建设与共享模式,有效激发应用生态建设发展中的内生变量;另一方面,本案例根据上海市长宁区天山幼儿园仇红燕老师提供的相关材料整理。27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通过不断沉淀各个业务场景的优质应用,加速优质应用的传播、迭代和优化,有效解决学校应用建设轻量化诉求、运维成本高、定制化设计难等问题。应用中心为教师提供快速、灵活、协同的应用共建手段,基于图形化拖拽、参数化配置等高效的可视化操作方式,可实现页面构建、数据编排、用户连接、中台服务,只需要少量代码或不用代码即可实现数字化转型中的场景应用创新。教师在创建过程中只需使用简单的拖、拉、拽操作即可快速设计出完整、有效的低代码应用,并且可以多人合作、分模块共同完成应用建设。低代码应用的开发与实践锻炼了教师利用技术解决问题、优化教学活动的能力,激发教师创新应用生态,促进了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新型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思考探索与数字素养的提升。学校基于应用中心创建的应用,可在审核通过后上传至应用市场的低代码场景库,基于应用市场的共享机制,实现优秀应用实践经验分享,满足更多学校方便获取个性化轻量应用的和二次改造应用等需求。低代码场景库涵盖了适用于多个轻量业务场景的低代码应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下面列举了一些典型业务场景的低代码应用,具体如表 2-2 所示。表表 2-2 典型业务场景下的低代码应用典型业务场景下的低代码应用 业务场景业务场景 低代码应用低代码应用 简介简介 校园生活 会议签到 展示签到二维码,并统计人员参会情况 图书借阅 统计学生在图书馆的借阅归回情况,支持推荐书籍、个人阅读打卡等功能 文印申请 教职工提交文印申请,相关管理员进行审核和排期回复 用餐登记 统计外来人员在学校食堂的就餐信息 失物招领 公示本人丢失或他人拾取到的物品,支持留言提供线索 教学管理 公开课申报 用于教师进行公开课申请,学校相关管理者进行审批 巡课评价 记录教务人员校内巡课对教师的评分、评语信息 课件评比 用于校内课件的征集、评选,支持参与教师上传课件、点赞与收藏其他教师的课件 疫情防控 疫情封控信息上报 统计教职工、学生居住地的封控状态信息 健康状况申报 统计教职工、学生的健康情况(如填写体温、身体是否异常等)核酸采样信息汇总 统计教职工、学生的 48 小时核酸采集情况 家校共育 校长信箱 支持学生、家长、教师向校长在线反馈问题,校长可留言互动 课后服务需求收集 用于学校收集学生课后托管服务需求,方便课后服务课程安排,家长提报需求,学校管理员可查看所有记录与统计结果 家务小能手 家长上传学生完成家务的照片并配上劳动心得,其它家长可进行互动点评,教师给表现好的学生发“小能手”奖章 潘晨聪,徐倩.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区域教育管理应用生态构建实践J.上海教育,2022(Z3):41.28 第 2 章 打造数智融通的教育数字基座 案例案例 2-4 低代码应用“小元宝智慧岛屿”创新实践低代码应用“小元宝智慧岛屿”创新实践 上海市开元学校小学部融合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理念,开设了“小元宝智慧之旅”主题综合活动实践课程,为进一步挖掘课程潜力,为课程配套数字化应用,赋能学生智慧学习,开元学校组织开展了“小元宝智慧岛屿”低代码应用建设。该应用借助数字化手段为实践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时空,有力推进了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的数字化教学实践探索,并已被多个学校引入使用,助力形成以低代码应用支撑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创新氛围。“小元宝智慧岛屿”在设计过程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精神,将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大量使用富文本等组件,展现节气知识与活动提示。在流程设计过程中,以教师对学生成果查看与评价为主线,以同伴欣赏评价为副线,将学生的成长记录以“教师评星”“同伴集星”等直观表达形式加以呈现,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需求。“小元宝智慧岛屿”一方面创设开放式学习空间,使学生在动态多元的数字化学习体验中浸润课程文化,陪伴学生成长,留住学生珍贵的成长记录。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互动中增进感情,在鼓励中感受自身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力”,在实现自我的舞台上尽情绽放。本案例根据上海市长宁区开元学校李佳晔老师提供的相关材料整理。29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资源是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基础。提升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保障数字教育资源的均衡、有效供给,对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在阐述提升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的必要性、内涵、存在问题与解决方向的基础上,探讨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市场供给体系和学校供给体系的实践路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是指供给主体通过一定的供给机制向需求方提供数字教育资源,从而满足当前需求并创造新需求的过程。我国现有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模式主要有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公益供给和自我供给四种。随着数字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日益深入,数字教育资源已成为数字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在现实层面决定了数字化教学应用的发展水平。在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众多要素中,数字教育资源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和核心动能,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创新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模式、健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可为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保障,从而支持教育全方位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当前,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仍然存在众多不可忽视的问题,相对于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不同的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机制未形成合力,导致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优质资源总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二是缺乏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导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数字教育资源鸿沟进一步扩大。三是资源提供者和用户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导致数字教育资源内容适需性不高,供需不匹配成为资源供给结构最突出的问题。四是智能技术应用深度不够,导致数字教育资源服务质量不高,存在资源获取引导方式不清晰、资源个性化智能推荐不足、内容合规性难以保证等服务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2):迈向智慧教育的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20-21.陈明选,冯雪晴.我国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现状与优化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6):46-52.柯清超,王朋利,张洁琪.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分类框架及发展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3):68-74 81.许秋璇,吴永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与逻辑框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35(02):31-39.30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为解决当前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建设多层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开放性数字教育资源市场供给体系、校本化数字教育资源学校供给体系,三者协同发展形成合力,最终实现汇聚优质资源,提升资源供给能力的目标,具体如图 3-1 所示。图图 3-1 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提升路径框架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提升路径框架 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海量优质教育资源,并创新国家体系与省级体系的新型伙伴关系,逐步实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省、市、县级平台互联互通,推动全国范围内优质资源的普惠共享。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主办的智慧教育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平台入口,汇聚政府、学校和社会的优质资源、服务和应用。为师生、家长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建成国家平台对于我国保障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来说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提升国家平台在提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方面的能力,需要实施以下策略。聚焦转型实际需求,实现适应性供给。国家平台需要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际需求,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形成大量高质量、针对性、多样化、体系化的基础性教育资源,以服务学习者需求为切入点,根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群体类型的特点,提供优质适切的教育服务,从而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速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智能化资源服务。当前,国家平台在资源的 31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一步工作重心需要转向资源服务上来,通过知识图谱、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数字教育资源的智能化组织管理、个性化服务、科学监管、全过程动态评价,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资源服务,从而提高资源应用的质量和效率。发挥国家平台对区域资源体系的赋能作用,引领区域资源供给。在资源赋能方面,国家平台可以为区域提供资源支持,缓解本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标准赋能方面,以国家平台为依托,教育部发布了多个相关标准文件,规定了在智慧教育平台上线的数字教育资源的通用技术要求,为区域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的科学、有序运行提供了保障。在技术赋能方面,国家平台作为服务中台,可以为区域提供资源管理与调度、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平台级技术服务。案例案例 3-1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为进一步推进智慧教育提供了必要前提和关键支撑。平台建设与应用中的特色做法及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三横三纵,汇聚优质资源。国家平台是由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三大平台和集就业服务、考试服务、学历学位、留学服务于一体的服务大厅构成,在内容上以课程教学资源为主体,并融入思政教育、体育锻炼、劳动实践、艺术活动等内容,初步形成“三横三纵”和“3 1”统筹推进模式。截至 2023 年 9 月,平台共汇聚基础教育阶段资源 5.04 万条,职业教育阶段 1 万余门在线精品课程,高等教育阶段优质慕课 2.7 万门,提供优质政务服务 26 项,用户覆盖世界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访客量超过 22 亿人次。互联互通,打造资源生态。国家平台建设的目标是要形成覆盖全国、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需要加强和各级各类平台之间的联系。国家平台一方面开展试点示范,在 2022 年 4 月和 8 月,分批启动实施国家平台应用试点,实现了 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试点全覆盖,推进 15 个整省试点省级平台接入国家门户,初步形成了上下贯通的国家智慧教育 柯清超,刘丽丽,鲍婷婷,黄正华,张思其.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四重机制J.中国电化教育,2023(03):30-36.本案例根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相关的论文、报道、专著、官网等公开资料整理而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2):迈向智慧教育的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22-23.“三横三纵”: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作为“三横”,把德育、智育、体美劳育作为“三纵”,横纵交融,实现全学段、全员、全过程育人。“3 1”:“3”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合、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三大平台,“1”指集就业服务、考试服务、学历学位和留学服务于一体的服务大厅。教育部.为数字教育贡献中国智慧EB/OL.2023-09-14.http:/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平台体系;另一方面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围绕平台、数据、资源、素养四个方面发布 7 项智慧教育平台系列标准,为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建设与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应用为王,提供适切服务。自上线以来,国家平台以服务学习者实际需求为切入点,聚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社会赋能、教育改革创新等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场景,充分发挥国家平台的叠加、积聚、倍增效应,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如为中小学生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农村优质资源共享和家校协同育人等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丰富的政策、岗位信息和指导服务;为教师开设教师研修板块,服务教师教育教学、教研备课与专业发展;助力学校开展数字化管理,支持外部系统接入,推动学校治理变革;助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平台实施掌握教育发展态势,提升教育决策科学性等。自 2022 年 3 月 28 日国家平台正式上线以来,平台坚持“连接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原则,在“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总体原则下,经过 7 次迭代升级,形成了“三平台、一大厅、一专题、一专区”的平台架构,并开通智教中国通行证,持续优化门户视觉效果,用户体验持续提升。2023 年 6 月 9 日,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这也是联合国系统内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最高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贾尼尼评价: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确保公共数字学习平台普遍访问和有效使用的杰出举措,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使教学和学习更加普及,为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提供了有益经验。案例案例 3-2 基于国家平台推动地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于国家平台推动地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沙河市位于我国河北省南部,受学校布局分散、办学条件差、教师结构性缺编等方面的影响,沙河市的义务教育发展一直存在不均衡的问题。自 2021 年起,沙河市教育局开始统一组织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使用智慧教育平台,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所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赋能解决师资结构性短缺等问题,推动各学科教师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其具体做法如下:现状调研,按需调用。2021 年底,沙河市对全市中小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及薄弱学科情况进行调研,帮助存在教师结构性短缺的学校以点播课程视频 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用户覆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EB/OL.2023-07-01.http:/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等形式统一使用智慧教育平台课程资源,并指导学科薄弱学校应用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开展教学研究、交流等活动,确保学校开齐开全国家课程。整体规划,灵活推进。沙河市结合调研结果,制定“整体规划、灵活应用、聚焦课堂、网络教研”的“双师课堂”推进思路,以联校网教共同体为单位,在共同体内推广直播或互动模式的“双师课堂”教学,解决“一校带多校”、校际名师资源共享等问题。另外针对不具备直播或互动模式“双师课堂”上课条件的学校,由共同体内的名师通过网络教研的形式指导用好智慧教育平台课程资源,开展常态化的点播式“双师课堂”教学,解决常态化开齐开全开好课程的问题。以点带面,示范引领。2021 年 5 月,沙河市以孔庄和北掌两个农村学区为试点,进行应用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探索,经过近 1 年的实践应用,总结出应用智慧教育平台“研教评一体化研修模式”。在试点应用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沙河市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应用优质课和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智慧教育平台按需及常态化的应用。沙河市的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也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该市在2021 年河北省政府的教育职能评价中以高标准通过,获得了省政府的通报表扬和奖励。2022 年,沙河市第二小学、孔庄学区等五个单位被河北省教育厅认定为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示范创建单位。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区域平台”)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产物,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支持海量用户移动终端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区域内乃至不同区域间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是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平台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方面的作用,建好、用好区域平台,需要实施以下策略。打造区域特色数字教育资源,推动区域教育个性化发展。不同区域有其不同的优势和特点,需要因地制宜,打造带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推动区域教育特色化、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发展。在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结合区域产业经济文化特点、学校布局结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等区域实际情况,设计区域个性化、特色化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并通过定期组织资源建设的现场会、交流会、成果展示会、教学比赛等活动,引导区域内学校积极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动区域内各校间的经验交流和分享。推进“三个课堂”应用实施,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三个课堂”是扎根中国本土的教育信息化创新实践,能够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变革教学和教研组织形式及转变学校发展方式,在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提升区域总体 34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教育质量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区域平台作为区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的窗口,可以为“三个课堂”提供接口和资源服务,并根据三个课堂的不同特征提供针对性的支撑,助力“三个课堂”的常态化应用。提升区域资源监管能力,保障平台资源质量。有效的资源监管是保障区域平台资源质量,提升平台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的关键。在区域资源的质量监管方面,制定有效的数字资源准入、上传、存储、管理与使用制度,并明确各类数字资源的建设标准和规范。在区域资源的应用监管方面,对区域内资源的建设总量、类型分布、学科分布等资源建设情况以及各类资源的总体、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使用次数等资源应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跟踪监测,从而助力区域根据数据动态调整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布局和资源分配。案例案例 3-3 区本题库推动区域智慧作业应用区本题库推动区域智慧作业应用 为从源头上提高区本资源质量,提升区本教育资源的“造血”能力,实现优 质资源的沉淀和更新,2019 年起,北京市东城区将东城区原有的区域基础性作业范本形成性练习与检测转化为数字化教育资源,以此为基础建设东城区区本题库,建设完成的优质区本题库,在考试选题、个册推题、作业布置等场景中均有高效应用。截至 2022 年底,项目合计建设 64476 道试题、2003 套试卷,资源服务覆盖全区 43 所初高中学校、2460 位教师,共完成组卷及作业 29317 次,建设资源的引用率高达 72.88%,形成了常态化应用趋势。在东城区区本题库建设过程中,特色亮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结合区域实际需求,突出区域特色。2022 年,北京市东城区对区内 85 所中小学 7697 位教师进行了作业设计现状的在线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教师存在作业设计与新课改要求匹配度不高、作业形式单一、作业难度把握不准等问题,其原因之一在于区域作业资源的共建共享严重不足,教师缺乏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适合东城区学情的优质习题资源。针对这一问题,东城区进行统筹规划,通过补充区域特色试题,进一步完善东城区区本题库,满足教师实际需要。一是由东城区教研员围绕新课程、新课标,结合东城区学情,不断开发以“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的习题资源,确保区本题库资源年更新率达 30%以上。二是在现有的基础、巩固、拓展三个难度分层之外,每年增加 10%的培优试题,助力区域进行培优教学,从而满足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三是收集 张妮,穆佳男,熊若欣,罗莹.智能时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路径研究以“三个课堂”为支撑J.中国电化教育,2022(12):18-26.本案例根据北京市教研院傅志杰老师提供的相关材料整理。张述林,张丽莉,束旭,黄亮.“双减”背景下区域中小学教师作业设计:成效、问题与策略基于北京市7697 位中小学教师的数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36(04):46-53.35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近三年的中高考、大型联考试卷、符合“三新”背景下的北京区域特色试卷、试题等进行加工,补充进东城区区本题库,从而有效提升区本题库的试题层次、丰富试卷种类。题库具体如图 3-2 所示。图图 3-2 北京市东城区区本题库北京市东城区区本题库 区校联动,共建共享。在区本习题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学校作为资源库应用的一线,备受东城区的重视。东城区选取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等区域示范校作为试点校,支持试点校在智学网精选题库、北京区本、东城区本题库基础上,建设校本题库,并为学校提供高效资源加工平台,提高学校校本资源编制的效率和质量。其中,校本题库资源的来源主要包括通用教辅加工、校本作业设计、题库选题共享,测试真题积累等。以广渠门中学为例,2022年共积累沉淀 72 本教辅试题、教师自研命题,分享 1173 套试卷,共计 18782 道试题,这些校本资源下一步将择优选入区本资源库,并进行区域内共享。同时,北京市教科院通过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分享区本、校本题库建设的先进经验,实现区校两级自下而上的成果汇报和分享,大力推动区校两级教研生态自生长。2022 年共开展区级成果展示会 1 次,年级组培训和教研 6 次,校级骨干教师学科应用培训 12 次,推动并支持校级应用分享 2 次,其中广渠门中学的先进经验得以在“2022 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进行分享。强化作业设计,形成应用闭环。区本题库在东城区各学校的主要应用场景是通过题库资源进行智能作业设计,根据学生学情科学、合理、适量安排作业,从而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区域学校作业质量。当前,东城区各学校探索线下“智慧作业本”、线上作业、分层作业、个性化错题本等作业形式实 科大讯飞智慧教育.北京区域资源专项:以应用为导向,构建区域资源新生态EB/OL.2023-07-01.https:/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践,形成了成熟的流程机制,并在试点校内形成常态化应用。以广渠门中学为例,该校首先由学科备课组统筹作业管理,确定命题方向,并基于年级、班级学情依托区本、校本题库,重组、改编试题重新组卷成校本作业本,通过智学网对试题进行数字化、标签化处理,标注知识点、学科核心素养、学业等级水平、难度等多维标签,形成校本作业库,打印成校本智慧作业本,由各备课组统一打印分发。在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完成批改之后,通过扫描仪采集学生作业数据,生成作业报告,教师基于报告进行教学反思,并开展精准讲评和个性化辅导。据统计,包括广渠门中学在内的 15 所试点校 2022 年依托区本、校本题库布置线上作业,累计达到 170 万份,教师总批改次数达 79 万次,学生订正作业份数达 8.6 万份,在全区范围内落实了“形成性练习-学情刻画与分析-精准讲评-个性化辅导”的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开放性数字教育资源市场供给体系的建立,需要建设开放式教育资源云平台,引导企业、出版社等各类资源供给主体积极参与资源供给,实现按需供给和有效供给;并借助数字技术开发电子教材、VR 实验等新型数字教育资源,提升数字资源的教学交互与应用体验。开放式教育云平台是由企业开发的,具有市场化、专业化等特征的数字教育资源交易平台,是企业等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的重要途径。近些年开放式教育云平台不断涌现,包括各类收费课程平台、教学资源网站、数字教材服务平台等,这些平台一定程度上利用其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或传统教育培训机构的背景,汇聚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成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供给的一支重要力量。提高开放式教育资源云平台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方面的成效,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资源匹配度,实现面向需求的有效供给。以需求来定供给是开放式教育云平台实现有效供给的必要途径。在需求调研方面,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字教育资源市场的整体形势进行研究和把控,并与一线师生建立沟通和反馈渠道,了解一线真实需求。在需求分析方面,根据需求调研结果,合理规划资源体系结构,并制定资源的收集、采购、开发等计划,同时,借助 OCR、自然语言理解、大语言模型等智能技术,实时诊断资源运行状况和使用情况,并根据诊断结果持续改进资源质量。钱翊.教育技术企业在教育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0):153-154.37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关注用户体验,加强资源深度服务。对于开放式云平台来说,资源本身的质量已经难以成为需求增长点,下一步的创新应当着眼于丰富数字教育资源的表现形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资源服务。在资源引导方面,通过知识图谱等技术对资源进行标签化处理,便于师生根据关键词和类别快速检索资源;在资源推送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在师生检索资源时根据师生的偏好、需求以及资源的评价、下载量、等多维数据对资源进行综合排序,为师生推荐优质资源。提高政府支持力度,增强市场供给活力。政府需要给予开放式教育云平台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从而激发开放式教育云平台的活力,使市场供给发挥更大作用。在市场环境方面,政府应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并通过减税降费、提供贷款等方式降低数字教育资源相关企业的研发与运营成本,增强相关企业的创新动能。在市场监管方面,政府要做好标准制定和资源把关工作。在市场关系方面,政府要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资源建设定位,形成一个体系完整、分工明确、组织有序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新局面。案例案例 3-4 开放式教育资源库满足一线师生个性化需求开放式教育资源库满足一线师生个性化需求 畅言智慧课堂是一种智慧课堂综合解决方案,为师生提供了高效备课、精准教学、智能评阅、个性化学习、智能管理、家校共育等六大应用。其中,开放资源库是畅言智慧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为师生提供个性化资源,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需求。当前,资源库已广泛应用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服务学校超 2 万所。其优势在于:体系完整、覆盖面广。资源库中的数字教育资源覆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全学科,涵盖所有目前国内主流教材版本,并针对实际教学场景设计开发,既覆盖教师课前备课、课中授课、课后考试测评的教学全过程,也涵盖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主要场景。截至 2022 年底,资源库共包括体系化数字教学资源约 72.7 万条。平均每节课下资源总量 30-50 条,体系化全方位满足教师教学场景所需。贴合新课标,资源质量高。资源库基于 2022 年 4 月的义务教育新课标,重新设计教学模块,将数字教育资源的应用场景分为“学习目标、新知导入、学习活动知识讲解、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等环节,并依据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在学科大概念的引领下设计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创设生产、生活、学术等多样化的真实学习情境,体现学科内、跨学科、学科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协调发展。柯清超,王朋利,张洁琪.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分类框架及发展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3):68-74 81.本案例根据畅言智慧课堂相关公众号、报道、官网等公开资料整理而来。38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资源个性化推送,服务运维好。资源库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自动分析、归纳、学习用户资源使用偏好等特征,结合用户画像、资源质量与热度等多维度标签体系,可以为教师精准推荐所需资源,解决“素材难找”问题,帮助教师提高备课和授课效率。对青岛西海岸新区的 2656 名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畅言智慧课堂资源库,教师的资源获取便捷性提升 45%,单次常态课备课时间平均减少 2.79 小时,占比 66.2%,极大地提升了一线教师的备课效率。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往往从数字教育资源开始,随着教育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智能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也愈发紧密,为我国新型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可能。各类新兴技术可以丰富数字教育资源的表现形态,提升数字资源的教学交互与应用体验,从而满足师生的个性化需求。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对于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优化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和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利用好、发展好、建设好新型数字教育资源,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推动新型资源开发,支撑真实教学场景。以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的必要基础。要实现新型数字教育资源的创新和应用,应该进一步推动新兴技术与资源深入融合,在资源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各类技术深层次、多维度开发数字教育资源的方法与手段;在应用场景方面,聚焦真实教学场景,推动新型技术与资源建设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新型资源优势,创新资源应用模式。我国数字教育资源主要为讲授式教学服务,难以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支持和推进创新性教学模式变革的作用,应探索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更多的应用场景,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话软件在英语课堂教学场景中的应用、虚拟仿真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元宇宙营造的开放学习空间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应用等,从而充分发挥新型数字教育资源的特性,推动教学与学习模式变革,有效提升资源的应用效果。赵茜.5G 时代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及应用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6(11):96-101.蔡慧英,陈明选.智能时代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发展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03):74-81.柯清超,林健,马秀芳,鲍婷婷.教育新基建时代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1):48-54.万海鹏,余胜泉.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学习认知地图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9):83-88 107.39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案例案例 3-5 AI 互动式课程资源助力学校开齐开好素质教育课程互动式课程资源助力学校开齐开好素质教育课程 “双减”政策发布以来,各地课后服务发展情况参差不齐,大部分区域仍然以托管课程和少量校内社团课为主,学生参与的个性化课程的覆盖率较低,同时面临着教师授课能力及意愿不足、市场上个性化课程收费高等问题,区域教育局迫切需要优质普惠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帮助学校把课程开足开齐,解决区域范围内的素质类课程优质均衡问题。AI 互动式课程资源作为一种新型数字教育资源,在 AI 技术的赋能下,能够一站式解决课后服务课程教学中的课程资源不足、备授课困难等难题,提高区域课后服务教学水平,促进区域学生全面发展,受到一线学校的热烈欢迎,当前已在陕西、重庆、山东、河南等省份 94 个区县应用,服务学校超 300 所。AI 互动式课程的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搭载星火大语言模型,解答学生奇思妙问。AI 互动式课程搭载了星火大语言模型,并基于此构建了奇思妙问这个功能。通过大模型与数字仿真技术,可以生成类似于真人的虚拟形象,与学生互动并回答学生的问题,通过“角色扮演 场景构建”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探索创新能力。据了解,AI 互动式课程目前可以实现 20 余位不同角色,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如在诗词赏析课上,学生可以与李白对话诗词;在演讲口才课上可以与诸葛亮论辩;在心理课上,可以与海伦凯勒讨论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在科普课上,可以与爱因斯坦探讨黑洞的奥秘。调研结果显示,90%的老师反馈科普课最难上,课堂上孩子们提出的科普问题,有 75%无法当堂给出有效回答,而有了奇思妙问之后,学生的科普问题就可以由 AI 进行解答,学生问题解答率由 25%提升至 96%,在缓解教师压力的同时,也让学生获得科学准确的科普指引。使用智能交互式学具,实现人机个性化交互。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智能交互式教具完成课堂活动任务,并与虚拟角色进行交互,从而获得更多更专业的指导。以科学课上的“智造机器人”活动为例,活动要求学生将人类的器官和仿生机器人的功能组件进行匹配,并将对应的贴纸贴到合适的位置。学生在完成之后,可以由教师进行 AR 扫描并上传,借助图形识别技术,系统可以实时识别学生作答结果,并由虚拟角色给出精准且合适的点评,如图中学生的作答中在人类“鼻子”的对应位置错放了“听觉”,图灵教师在鼓励学生的想法很有创意的同时,也指出学生要再思考一下人体器官和功能的对应性是否正确(如图 3-3 所示)。本案例根据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郭茨口小学教师周红缨、刘莹老师提供的相关材料整理。40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图图 3-3“人类“人类 VS 机器人”活动示例机器人”活动示例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郭茨口小学于本学期引入了 AI 互动式课程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特色个性化课程体系。据了解,该校目前已有 18 个班级引入了 AI互动式课程,本学期累计开设课后服务课程 288 次,学生课堂互动参与率由 25%提升至 77%,在给教师减负的同时激发学生更多的奇思妙想,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校长指出:“未来,学校还将根据班级开设的不同课程,打造以课后服务个性化课程为主题的特色班级。”襄州区教育局指出,该校的课后服务实践为全区域的课后服务教学系统、素养课程资源建设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可行路径。校本化数字教育资源学校供给体系的建立,需要建设面向国家课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坚持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产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数字教育资源,满足校内师生使用需要;以及校本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由学校根据学校实际,主导开发与本地化生成校本课程资源,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科教学资源库是指由学校建立的本地化、个性化、自主化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旨在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适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其内容包括学校制作的教案、试卷、课件、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也可以包括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分享。学科教学资源库是我国“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破解我国部分不发达地区学校数字资源匮乏、数字鸿沟扩大的难题,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与充分应用的有效路径。通过建立学科教学资源库,学校可以更好地沉淀教研成果,提高学科教学效果和质量,也有利于促进校际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在学校教育数字化实践中,如何建好、管好、用好校本化资源 尚强研究院.探索学校教育资源智库校本资源库EB/OL.2023-07-01.https:/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共享平台,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资源建设与分享机制,提高资源库使用率。在学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需要一套成熟的建设和管理机制来提高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效率,保障平台平稳运行。一是资源建设机制,包括学科资源库的功能设计、资源的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协同教研机制、第三方资源引入机制等;二是资源的审核评价机制,包括资源库审核专家组的建设机制、资源的评价规范、表彰机制等;三是资源的共享机制,包括跨校网络教研共同体和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的资源共享机制等。增强技术支持,优化资源应用体验感。先进的数字技术支持是学科资源库能够为学生学习、教师教研和资源管理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服务的关键。在教师备课场景,资源库可以通过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自适应推荐,并可以运用虚拟现实、大语言模型等智能技术手段对专业知识点、技术技能点进行再生产或再加工。在学生学习场景,通过基于大数据的学情分析和学科知识图谱,为学生进行学习路径规划和资源推送,使自主学习更加有效。在资源管理和动态更新场景,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完成对资源的评价和打分,实现资源智能化的推送和更新,保证学科资源库的资源质量。案例案例 3-6 学科教学资源库赋能学校教与学方式变革学科教学资源库赋能学校教与学方式变革 运城市海仓学校长期存在学科教学资源鱼龙混杂、分布散乱,表现形式单一等问题,表面来看资源数量较多,但教师使用起来普遍感觉可用性不强,导致学校一线信息化教学难以常态化、高层次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海仓学校依托运城市智慧教育云平台,通过融合教学业务场景建设校本学科教学资源库,提升资源的可用性和适切性,其做法的特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大小教研模式,推动学科教学资源迭代生成。该校以大小校本教研模式创新为抓手,以翻转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践创新为引领,将数字资源迭代生成、优化发展融合在日常的教学教研过程中(如图 3-4 所示)。其中,小教研即由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构成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常规教研活动;大教研即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对青年教师赛讲课、教学能手展示课进行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促进资源迭代优化。曹令秋.“双一流”背景下校本教学资源库优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7):114-115 107.本案例根据 2022 年学校实践类智慧教育优秀案例突破校本资源建设瓶颈,赋能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整理而来。互联网教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突破校本资源建设瓶颈,赋能教与学方式的变革EB/OL.2023-07-01.https:/ 赋能教与学方式变革EB/OL.2023-07-01.https:/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图图 3-4 海仓学校校本资源库迭代优化示意图海仓学校校本资源库迭代优化示意图 资源整合进备课包,提升资源实用性。该校利用云平台备授课功能,鼓励教师们在上课前将课中需用到的课件、微课、教案、学习单等资源进行整合,打包成一个备课包,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直接打开相应章节的备课包,灵活调用所需资源。这种常态资源包的形式经过持续建设,最终达到一课一包的效果,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非常符合本校教情和学情。调研结果显示,该校有 89.74%的老师认为,这些整合性的校本资源符合自己的需求。资源建用同步,实现资源优化迭代。在课前,教师从网络、云平台等海量资源中进行收集、定制、加工,并设计自主学习单并推送给学生,形成具有个人特色,定制化的学科教学资源。在课中,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错题、课堂表现等及时记录并形成生成性资源。在课后,教师兼顾各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推送分层练习,并根据学生作业情况的学情数据,准备下一阶段的备授课资源。该校通过校本学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效推动了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方面资源推动了教与学方式变革,促进了因材施教。在校本资源的应用过程中,该校实现了由传统课堂向翻转课堂模式的转变。目前,该校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率达到 91%。另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多样化和定制化,满足教师教学需求。该校教师通过完善课件、优化教案、录制微课等多种方式生成精品资源,并在资源应用过程中,不断迭代优化资源,实现了校本资源的多样化、定制化,有效解决了教师对资源的需求。校本课程资源是学校主导开发与本地化生成的课程资源。得益于国家课程自主权的部分下放,学校在符合国家、地方课程规定的基础上,可以独立建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一方面有助于凸显学校与众不同的特色,树立学校教育品牌,因此受到大多数学校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个性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也受到国家的大力推崇。然而,传 王仲杰.从工具走向价值:校本课程建设的理性回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7):42-45.43 第 3 章 加强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供给 统校本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集成资源呈现、教师备课上课、学生互动学习三位一体的课程平台,使校本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校本特色课程平台,满足师生教学需要。校本课程资源平台需要能够满足教师的备课与教学、学生的互动和学习、管理者对校本课程资源的管理与评价等不同功能,在进行平台建设时需要提前合理规划平台功能模块,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确保课程资源平台的平稳运行。一般来说,可以将校本课程资源平台分为课程信息系统、教学资源系统、教学系统、评价系统、统计系统等五个主要的功能模块。结合学校教改实际,建设校本特色课程。与标准化、统一化的国家课程相比,校本课程需要更加注重学校自身发展、教改实际、资源优势及学生兴趣,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以校为本”的课程理念,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一是需要将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整体课程框架的一部分,匹配学校课程整体框架。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现实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三是要扎根学校办学理念,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及周边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体现学校办学特色。韦国.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No.227(08):60-63.罗弦.基于 SPOC 的大学公共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及运行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12):110-113.常仁杰.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困境及提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27):47-50.44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场域。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在智能技术的助推下,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正在发生系统性的变革和升级。本章在分析了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逻辑框架,围绕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三类典型应用场景及其实践案例,探讨了智能技术推动教学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的实践路径。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深化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教学是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可以说,教学是教育的核心,教学变革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一般内涵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实际,本研究认为:教学数字化转型是开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5G 等技术,以数字化教学工具、平台和资源等基础设施为支撑起点,以教育数据为关键要素,推动课堂教学、学科教学、学校教育多个层面的变革,促进教学理念、设计、实施和评价全要素、全流程、全领域系统性变革,形成智能化教学新形态,促进教学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助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提供了新动力。智慧课堂作为智能技术应用的产物,是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新型课堂,代表了教学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的本质特征,对教学数字化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的作用。如今,以ChatGPT、星火认知大模型等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预示着未来教学变革的新方向,为教学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划时代的系统性教育创变过程,将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教学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的核心场景,也是涉及了目标、内容、流程、手段、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各个要素的系统性变革,在实践层面主要表现在教学形态的创新,实现教学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教学数字化转型注重利用技术有机联结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通过数据打通课堂内外,贯通课前、课中、李永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构想与实践探索J.人民教育,2022(07):13-21.刘邦奇.智慧课堂引领教学数字化转型:趋势、特征与实践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3,(8):71-79.魏非,祝智庭.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方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2(09):13-20.45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课后完整教学流程以及教、学、评各个方面,从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一是智能化教学,以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为核心,通过教师、学生与技术的全面协同,推动教学数据的积累、互通、处理和分析,动态响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的高效、高质量开展。在各项技术的支持下,结合不同类型的教学需要,精准教学、互动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不断涌现。二是智能化学习,教学数字化转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依托技术构建数字化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和进程安排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借助数字化学习空间开展沉浸式学习、泛在学习等,为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提供动能,从而创建高质量的个性化终身学习体系。三是智能化教学评价,表现为利用智能技术对大规模教学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化的处理、融合、加工、优化和诊改,将教学评价从主观经验认定转向客观数据认证,重构教育评价机制。基于以上分析,对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容可概括形成以下逻辑框架,见图 4-1 所示。图图 4-1 教学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框架教学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框架 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教学流程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学模式将发生转变。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教学也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素养培养,通过智能技术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互方式,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如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基于人机协同的互动教学、基于资源平台的混合教学、基于仿真环境的探究式教学和基于实时交互的远程教学等典型的智能化教学模式。谢幼如,罗文婧,章锐等.“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探索与演进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09):14-21.46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基于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和科技发展的趋势,是大数据支持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精准教学最早由奥格登 林斯利于 20 世纪 60 年代基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祝智庭等人在教育数据挖掘、学习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精准教学”的定义,认为其是一种面向高效知识教学的、精准的、系统的评估教学策略与课程的方法。数据作为教学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教学数字化发展的内生变量,也为精准教学的实践提供了驱动力。基于数据的全方面支持,精准教学在各个层面发生了系统性变革,实现了更加适切化的教学目标、精准化的教学测量、个性化的教学干预等。教学目标适切化。基于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历史学情,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成绩等,进而精准分析学生当前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需要加强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包括学习习惯、学习动机等,以此来精准地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教学测量精准化。通过对学生课堂互动表现、答题情况、课后作业等的记录和测量,并利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收集、分析、提取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关键信息,并通过图表、图像等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快速定位到学生的学习难点和薄弱点,并精准地评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和问题。教学干预个性化。基于学习数据采集和分析形成学习者画像,教师可以通过画像直观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和薄弱点,以及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资源智能推荐技术可以这个过程中主动为学习者推荐适合其学习的知识或服务,通过建立起学习者与资源之间的动态关联,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学习行为及学习情境等为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与活动。案例案例 4-1 数据驱动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式数据驱动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式*安徽省蚌埠市蓝天路小学依托于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探索数学学科精准教学模式。通过理解精准教学的内涵,解读精准教学的理论以及分析智慧课堂对于精准教学的作用,再经过多轮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形成了数据驱动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式,如图 4-2 所示。该模式包括“课前导学”“精准教学”“个性练习”三个主要环节。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数据分析等技术,祝智庭,彭红超.信息技术支持的高效知识教学:激发精准教学的活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6(01):18-25.王亚飞,李琳,李艳.大数据精准教学技术框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07):5-10.王春华.基于学习者画像的精准教学干预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02):136-146.*本案例中的教学模式由安徽省蚌埠市蓝天路小学数学组提炼,课例由周洋老师设计与实施,收录时作了适当改编。47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对学生学习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精准教学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2023 年 4月,周老师采用数据驱动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式开展了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新授课教学,主要教学过程如下。图图 4-2 数据驱动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式数据驱动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式(1)课前导学,精准确定主要教学目标 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预习课程内容,通过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为学生推送预习题,平台自动生成答题数据。预习题包括 3 题,其一是比较分数的大小,正确率为 90.48%,说明多数学生已掌握比较方法;其二是看图写分数,正确率为 100%,说明学生对于分数中的分母和分子表示的意思掌握较好;其三考察分数的意义,正确率为 71.42%,说明学生对于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不够深刻。因此,教师将通过探究和互动等体验活动理解分数的含义确定为主要教学目标。(2)课中精准教学,动态评估和针对性指导 课前预习数据为课中精准教学提供了科学依据,教师首先创设小猴子分桃子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分数的含义,通过组织和开展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并能够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接着,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分数,教师利用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向全班推送投票类型的互动题,学生利用平板完成投票并提交,全班答对的同学有 33 人,正确率为 75.00%。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拍照上传的方式表示每盘桃子的二分之一,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并通过平板拍照上传。经过针对性讲解和探究,教师再推送一个更综合性的检测题,平台统计该题正确率为 90.01%,表明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逐渐深入,多数学生对于分数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数据,基于如图 4-3 所示课前准备的检测题,教师删去了前两道考察分数基础知识的题目,向学生发送了后两到生活实践题,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抽象思维。平台显示,这两题正确率相对较低,分别为 63.64%、48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72.73%,说明学生将分数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针对学生问题进行了讲解,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我是我们家的多少分之一”“我是蚌埠市的多少分之一”等,并通过“每个人都是祖国的十四亿分一”激励学生。图图 4-3 课前准备的检测题课前准备的检测题(3)课后个性练习,精准布置个性作业 课后,教师查看课堂数据报告中的课前预习数据、课中互动数据、当堂检测数据等,根据数据为学生推送个性化作业和微课资源。根据学生在课前和课中的学习表现,教师通过平台为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的 17 名学生推送个性化作业和巩固微课,为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 27 名学生推送拓展性作业和拓展微课视频。这节课采用了数据驱动的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充分利用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对学情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精准制定设置个性化教学目标和策略,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及时为有问题的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大数据学情分析、智能测评、作业精准推荐等智能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教师目标设定、活动开展、个性干预和评价诊断提供了全过程的有效支持,助力教师精准教学的实践落地。案例案例 4-2 基于运动数据的体育精准教学模式基于运动数据的体育精准教学模式*为了落实体育课程标准对课堂适宜运动负荷、在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等相关要求,河南省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于 2022 年 8 月引进智慧体育系统,构建了体育课精准教学模式(如图 4-4 所示),包括课前利用运动报 *本案例中的教学模式由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体育组提炼,课例由吴继南老师设计与实施、董文杰老师辅助,收录时做了适当改编。49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告进行教学准备、课中进行测练结合的运动锻炼并针对性指导、课后精准评价和教学反思等过程。2023 年 5 月,吴老师使用体育精准教学模式面向高一年级学生开展了立定跳远与体能练习课程,主要教学过程如下。图图 4-4 基于运动数据的体育精准教学模式基于运动数据的体育精准教学模式(1)根据运动指标异常率,精准分析学生立定跳远问题 教师在课前查看该班级的运动报告,根据班级学生在立定跳远运动中的指标异常率,教师发现班级学生对于起跳高度、摆臂幅度的异常率相对较高,说明学生存在跳摆臂不充分、腾空高度不足等共性问题。(2)系统智能分析动作,针对性强化立定跳远动作要领 针对学生薄弱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腾空摆臂和核心力量的专项练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立定跳远的练习,系统实时生成个人运动报告,量化呈现立定跳远练习时的腾空高度、腾空时间、摆臂幅度以及起跳角度等,辅助教师在课堂上给予针对性教学指导,以及学生在课后进行针对性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心率监控系统实时查看学生的心率,针对性调整运动内容和强度。(3)根据体能数据,分层发展学生体能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课前根据学生测评报告中的不同薄弱点进行分组,在课堂上实施针对性的 10 分钟体能练习。在每次运动结束后,师生可查看个人运动成绩与运动报告,直观了解不同项目历次成绩变化趋势,教师可根据学生运动数据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提升。(4)查看班级报告课堂教学数据,进行教学评价和反思 课后,教师利用班级运动报告进行教学总结与评价。报告显示,本节课学生在立定跳远中全班的平均成绩为 214.70 厘米,相较于课前的 206.80 厘米提升了8.10 厘米,腾空高度、摆臂幅度的指标异常次数均有所减少,说明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对立定跳远动作要领的掌握有了一定提升。教师在这节课中采用体育分层精准教学模式,根据运动数据精准定位学生在运动中的问题,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加强了对立定跳远技术要领的理解和掌握。经过针对性训练,学生的立定跳远平均成绩比 50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课前有所提升,指标异常次数也有所减少。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基于智慧体育系统构建的体育分层精准教学模式,让体育教学更加科学和个性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体能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互动教学是师生在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多向的、连续的对话和交往,促进学生在与周围环境及他人的互动交往中形成对知识、观点的理解、思考和反思,从而完成个人对知识和意义的理解和建构的教学形式。随着数字教育的不断推进,人机协同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基于人机协同的互动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学习体验。基于人机协同的互动教学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无形人机协同,主要指借助智能云平台、智能分析摄像头等相对无形的智能技术,开展学情分析、资源推荐等;二是有形人机协同教学,即智能教育机器人等学生可以看见并与之互动的有形人工智能,一般具备视觉、行为、语音与文本等模式识别与自然交互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导师、工具或者同伴的角色,与教师协同开展教学;三是混合人机协同,即在教学中将有形的智能与无形的智能互相结合,进而更好地开展人机协同教学。在数字化教学实践中,依托多种类型的智能教学终端,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人机协同方式,突破传统的互动教学中的问题,实现互动形式多样化、互动内容丰富化、互动反馈即时化等。互动形式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交互方式和工具,开展生生、师生、师组、组组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如投票、测验、小组讨论、答疑等,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中遇到难题,不仅可以向教师请教,还可以向智能学伴进行提问来获取答案或者指导。智能学伴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以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互,如星火认知大模型支持的“星火语伴”应用程序,可以与学习者进行开放式对话和情景交流,像口语老师一样陪练,并进行实时口语纠错,学生还可以用视频对话的方式,与虚拟人老师面对面沟通。互动内容丰富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维的互动内容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互动资源,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人机互动体验。互动反馈即时化。基于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教学平台能够对教学互动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留存和分析。教师根据平台的互动数据反馈,充分掌握教学互动情况,及时给予学生针 李志厚.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244.高琼,陆吉健,王晓静,商家慧,周跃良.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协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践案例J.远程教育杂志,2021,39(04):24-33.51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对性反馈,并根据情况调整互动的主体、形式和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实时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互动节奏。案例案例 4-3 智能终端支持的小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智能终端支持的小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龙王李镇小学为改善传统以单向交流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弊端,探索能够促使学生和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实现多向和多种交往的互动教学模式,如图4-5所示。该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启动-助动-联动-能动”,利用师生、生生和人机三大外互动形式,促发学生内在知、情、意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智慧大屏和智能笔都为多样化的互动提供了重要支持。智能笔和大屏能够通过传感器快速采集光学信号并识别师生的多种操作,如双击、拖拽等,以满足多种课堂互动需求。智能笔采用红外识别和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将输入语音实时转换成文字,促进师生问答更加高效地开展,便捷地记录课堂互动信息。同时,教学系统还利用智能语音技术实现了语音评测功能,智能笔和大屏都可以采集学生的语音,系统自动进行评价,在课堂互动中精准检测发音情况。2022 年12 月,宋老师在采用小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开展了What Does He do?主题的第三课时教学,主要教学步骤如下。图图 4-5 小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小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1)互动游戏热身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的单词接龙活动和翻翻卡活动,促进学生引入新课和调动旧知,从师生问答过渡到生生互问互答。(2)智能采集互动数据,针对性发音训练 在课文阅读中,教师利用聚焦讲解功能突出 fisherman、sea、healthy、stay 等 *本案例中的教学模式由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龙王李镇小学提炼,课例由宋洋老师设计与实施,收录时做了适当改编。段凌峰.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52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重点单词,并在电子白板中用英语学科工具进行拓展讲解,通过关联图片、视频等拓展资源,加深学生对该单词的理解与记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听音、跟读和模仿训练,通过对大屏右侧记录的学生朗读音频进行回放(如图4-6所示),精准定位学生在重音、连读等方面的发音问题,针对性纠正提升。图图 4-6 课堂讨论语音记录课堂讨论语音记录 云资源联动课堂,巩固口语练习 在完成 Lets talk 文本的讲解与练习后,为了进一步巩固目标语言的运用,教师利用系统云资源中的角色扮演动画,随机选择学生两两上台进行角色扮演,训练目标语言口语输出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4)设置语言情境,多终端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设定任务情境记者采访,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内轮流扮演“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完成调查问卷。学生充分交流,并挖掘信息、填写问卷。在小组展示环节,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介绍,同时利用实物展台将该同学的调查问卷展示在大屏上,方便其他学生对该组任务成果进行理解与点评。(5)通过远程语音输入构建思维导图,归纳学习内容 课堂最后,教师打开教学系统的思维导图模板,引导学生对教学各环节进行自主归纳总结。学生通过教师手中的智能笔进行远程语音输入,无需走上讲台便完成了思维导图的填写与构建。梳理完成后,教师将思维导图进行保存,课后分享给学生,辅助学生课后进行课堂回顾与知识强化。(6)分析教学数据,动态过程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情况,及时通过系统掌握学生数据,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的同时,也动态地改错纠偏。系统可以识别教师“某学生 perfect”等评价语言,自动抓取并记录学生表现。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本节课还采用了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评价方式。这节课采用了小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利用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及智能交互大屏设置了一系列课堂互动,发挥技术优势实现丰富的外互动形式,53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助力学生学习的内在互动,使教学活动中各要素处于积极良好的互动状态,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有所提高。案例案例 4-4 采用基于人机协同的互动教学模式开展美术鉴赏课采用基于人机协同的互动教学模式开展美术鉴赏课*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2022 年 9 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姚老师采用基于人机协同的互动教学模式,依托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开展了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一课的美术鉴赏新授课教学。平台的智能互动反馈系统包含投票、实时讨论、答题、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功能,能够智能采集学生互动数据,动态生成分析报告,为本课互动提供了有力支撑。(1)基于平台互动交流,认识园林空间布局特征 教师呈现一系列资源并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园林:提出寻找具有古典气息的私家园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域分布;通过示意图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首次登门的方位,理解合院与园林的基本布局;提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比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在平台讨论区交流感受并发表观点。最后,通过建筑学者赵广超的评价引出课题。(2)实时讨论和投票,探究文人造园目的 围绕“文人营造山水园林的目的”,教师通过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发起小组讨论和投票,学生投票的情况会实时呈现在屏幕上。接着,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分享了支持个人观点的具体事例。经由探究和分享,学生发现传统文人正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园林中亲近山水、寄情山水、归隐山水,他们在园林中的雅活状态正是对心中桃源的逐梦。(3)基于平台美术素材动手实践,体验叠山造园手法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个园园主黄至筠的桃源梦,提出问题:黄老先生希望能在一日之内遍览四季山水,你有什么妙招能帮他实现这一桃源梦?通过平台资源,师生共游个园,明确了叠山理水是文人山水园林的基本造园手法。教师发起叠山探访的任务,引导学生依据个人对季节的喜好形成探索小组,为小组成员推送资料包并发布任务单: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该组山水选用石材的特点,感受其所营造的诗画意境,品读文人的园林雅趣。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将成果通过拍照上传的方式发送到班级圈,学生之间对任务单进行点赞和评论,分享交流探访成果。(4)平台分享点评作品,引导学生互评和自评 *本案例根据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姚珏老师提供的数据资料整理。54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课程接近尾声,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并要求学生对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自评,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教师利用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向学生推送需点评的作品,组织学生进行点评并提交自己的评价结果。在本节课中,教师采用人机协同的互动教学模式,引领学生领略了古典园林文化的美。教师巧用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的互动资源和交流功能,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亲身实践了叠山的造园手法,领略了古代园林的文化和魅力。在教育技术学的以往研究中,混合式学习是与混合式教学最为相近的表述,众多研究者在使用 Blending Learning(或 Blended Learning)这一术语时,将混合式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直接等同。在我国,Blending Learning(或 Blended Learning)最早由何克抗教授提出。他认为 Blending Learning(或 Blended Learning)由在线学习演变而来,其实质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线上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教学资源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优质的课程资源就好比是“高速公路”上行驶着没有装载“货物”(资源)的“列车”(网络教学平台)。基于资源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是在线学习与面授教学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两种及以上教学形式的任意混合,而应是“教”与“学”的多维度深度组合或高度融合,是各种教学策略的深层次交互融合。这个过程中,资源平台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混合式教学环境,支持教师采用翻转式教学流程,并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优质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基础。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根据其内容特点可以分为任务性资源、知识性资源、指导性资源、检测性资源、拓展性资源、生成性资源等类型,根据形态特点可以分为静态性资源(包括文档、PPT、图表等)、动态性资源(包括视频、动画等)等类型,经过整合形成相互关联和辅助的学习链。构建混合式教学环境。混合式教学环境将资源、学习、互动、监控、评价和管理等教学要素有机融合在一起,不仅能链接多样化、结构化、层次化、系统化的教学资源,还可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 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09):18-24.何克抗.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1-6.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吕晓敏.基于 MO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21(01):61-65.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9.55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行数据统计和监控,支持师生进行在线答疑和互动讨论等,有效保证混合式教学顺利展开。实施翻转式教学流程。混合式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课前主要是基于资源平台为学生准备适合的学习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线上学习,使学生获得先验知识;课中开展线下授课,针对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课前学习所遇到的疑难问题等进行互动讨论;课后有针对性地挑选或自制习题、微课等资源,发送给学生练习巩固,并就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采取灵活化组织形式。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学生在学习时间、地点、方法的选择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可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混合、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混合、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相混合、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相混合、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相混合、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相混合。案例案例 4-5 基于口语训练系统的双语混合式教学基于口语训练系统的双语混合式教学*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陕西省渭南市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铁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铁路调车工作中试点开展中英双语教学。学校将 FiF 口语训练系统及 AI 微课等应用于日常教学,将智能技术与课上课下多场景教学深度融合。经过长期探索实践,铁道运输学院教学团队总结了基于 FiF 口语训练系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过程如下。(1)资源驱动,基于系统自建专业 ESP 题库 教学团队建设了内容丰富的 ESP(专门用途英语)题库,使口语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更加紧密地结合,满足了以“以应用为导向”的教学需求。利用 FiF 口语训练系统中的语音合成功能,教师输入英语文本,便快速合成了标准教学音频。(2)发布课前任务,补充语料输入 课前一周,教师筛选自建题库中的训练任务,发布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为学生提前补充课上会用到的专业词汇。学习期间,系统对学生的发音情况进行多维度智能评分,教师也会随时查看完成进度及练习得分,针对性进行点评指导。(3)以评促学,开展智能化授课 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登陆 FiF 口语训练系统的网页端,为同学们展示班级学习报告,分析学习数据,引导学生共同分析问题,集中讲解发音共性问题。为了防止班级中英语听说能力较薄弱的学生不能充分理解上课内容,老师还在课上使用 AI 微课工具进行实时翻译和录制微课。老师与学生的语音会被系统识别 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9.*本案例根据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输学院院长陈明明老师提供的材料整理。56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并实时转写与翻译,以中英文字幕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教师的授课过程也会被记录下来,形成视频、文字、课件相结合的结构化资源,课程录制结束即刻生成二维码,学生扫码即可获得资源,方便课后进行回顾复习。(4)基于数据开展评价和同伴学习,有效延伸课堂 课后,基于每次练习任务的成绩,教师会面向全班发布口语作业外,还将排名靠前的学生与掌握稍为薄弱的学生结成互帮小组,发布小组共同的口语学习任务。通过师生、生生互相复听练习音频、点评,创设多样评价方法,激发学习小组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后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系统会自动汇总统计学生的训练结果作为平时成绩,这也为期末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依据。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铁道运输学院教学团队以双语教学为突破点,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学团队凭借双语教学的特色实践成果,在 202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决赛中荣获专业技能课程一组一等奖,AI 技术赋能的双语人才培养范式得到了肯定。基于口语训练系统的双语教学模式丰富了学生线上线下英语学习途径,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语发音及对专业词汇的掌握得到了提升,为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案例案例 4-6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化学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化学教学*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高中化学组探索并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模式(如图 4-7 所示),重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流程。以安全矿灯的制作为主题,刘老师开展了基于资源的混合式教学,主要教学过程如下。图图 4-7 小组解决问题后进行实验小组解决问题后进行实验(1)线上预习资源互动,助力学习准备 针对线上预习和线下教学,教师设计了一系列资源。在课前,教师制作了微课视频,介绍了爆炸相关的知识内容,并整理了背景信息相关的阅读材料,*本案例中的教学模式由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初中部化学组提炼,课例由刘健老师设计与实施,收录时作了适当改编。57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要求学生学习这些资资源,将材料内容精简整理成一篇关于安全矿灯研发的科技报道。(2)课中线下实践,围绕重难点探究 线下课堂上,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避免矿洞中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方法,结合课前阅读材料引出冲突,导入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利用酒精灯、灯罩、铜网、棉线等实验用品,设计并组装出简易的矿灯模型,根据实验的异常现象修正方案,并组装出了改进版的安全矿灯模型。(3)课后总结梳理,拓展巩固资源互动 课堂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项目的完成情况,归纳整理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创新发明的一般步骤,并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创新发明。课后,教师为学生推送适合的巩固和拓展学习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对于这类课内知识内容贴近生活、操作性强的课程,比较适合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与学生进行线上资源交流,在课中线下实践阶段利用知识解决重点问题,在课后巩固阶段为学生推送巩固与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接触到课本以外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资源学习中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在问题探究中达成了深度学习,增强了化学观念,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关系。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通过效仿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的观点、理解探究的本质,并提升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焦点,其在教育领域的创设心理沉浸感、实现情境学习和知识迁移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人们也开始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仿真环境,基于仿真环境的探究式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应用于实验教学、语言教学、安全教育等多个领域。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基于仿真环境的实践性教学也需要从多个场景转变,不仅需要基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扩展现实等技术构建拟真化的虚拟教学环境,还要为师生提供多样、自然的交互方式,并且注重数据的采集和利用,以便于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分析。构建拟真化教学情境。利用 3D 建模、传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技术和可视化手段,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内容和场景。这不仅能够实现理论知识的具象化、抽象原理的可视化以及虚拟事物的可触化,还能够建立虚拟的实习场所,让学生身临其境般体验相关业务的操作流程,柴西琴.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08):16-19.许亚锋,张际平.面向体验学习的未来课堂设计基于改进的 PST 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3,(4):13-19.58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提升学生实操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开展增强型人机交互。增强的人机交互支持学生在虚拟环境中通过语音、手势等多种方式进行交互,从而沉浸式地进行交互和探索,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同步式过程记录。利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技术,对学生在仿真环境中的学习数据进行同步收集,经过分析可以得出学生的认知和实践情况,同时上传后台数据库以供后续的教学使用。除了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学习次数和学习内容,还能把学生的学习或者操作过程拍摄下来,便于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进行量化分析。案例案例 4-7 基于虚拟仿真环境开展实验探究式教学基于虚拟仿真环境开展实验探究式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青岛西海岸新区育才初级中学建设了多学科智慧实验室,将 AR 智慧课桌教学应用于实验教学,探索构建了实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如图 4-8 所示),总体环节包括创设情境-原理呈现-实验探究-总结提升。2023 年 4 月,薛老师采用该模式开展了生物学科实验探究课程单细胞生物,主要教学过程如下。图图 4-8 基于虚拟仿真环境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基于虚拟仿真环境的实验探究教学模式(1)创设情境,利用 AR 课桌观察和初步了解草履虫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使用多媒体播放“深圳荧光海滩”相关视频,以引导学生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接着,通过指导学生利用 AR 课桌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方式,提出实验问题。(2)实验设计,基于仿真环境进行探究体验 学生分小组设计实验和制定实验计划,然后通过 AR 课桌进行虚拟实验,在虚拟环境中尝试不同的限制草履虫运动的方法,并观察草履虫的反应。学生采用 刘双振,张文泽,许阁阁.基于建构主义的虚拟现实教学模式J.教育评论,2019(04):127-130.刘勉,张际平.虚拟现实视域下的未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5):30-37.刘双振,张文泽,许阁阁.基于建构主义的虚拟现实教学模式J.教育评论,2019(04):127-130.*本案例中的教学模式由青岛西海岸新区育才初级中学提炼,课例由薛换新老师设计与实施,收录时作了适当改编。59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卡片交互和触觉交互,记录相关数据。为了更好地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限制草履虫运动范围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分组尝试不同的方法进一步观察。(3)反思交流,借助系统资源拓展提升 在交流与表达环节,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利用 AR 课桌深入观察,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拓展资源和建议,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多种途径查找资料,进一步探索单细胞生物的世界。本课利用智能教学设备 AR 课桌、AR 智慧创新教室等先进的智能教学设备,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利用技术创新了教学模式,既突破了传统知识内容教学的局限性,又解决了传统实验教学中开课难和实验具有危险性的问题。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模拟实验,并获得跨学科实验的学习机会和体验。这样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实验教学的风险和成本,为学生提供了安全、便捷和高效的实验学习体验。远程教学是指在师生时空分离的情境下,教师和学习者之间通过各类教育资源和双向通信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交互活动。根据远程教学的实现技术,我们通常认为远程教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函授教学,第二阶段是广播电视教学,第三阶段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环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称为“现代远程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远程教学模式常应用于面向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开展的专递课堂,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优秀教师,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等问题。根据陈丽教授的远程学习教学交互层次塔理论,远程教育中教学交互分为界面交互、信息交互和概念交互三个层次。有调查研究表明,参与者之间的交互对教学效果和授课满意度起着关键作用。第一、二阶段的远程教学主要是异步交互,在各项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持下,基于实时交互的远程教学在第三阶段的远程教学中成为可能,教师和学生实时地进行教学互动,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教学帮助,提升远程教学的教学效果。开展实时的教学互动。为了更好地实时呈现画面和声音,视频、音频采集系统提供了主要的支持。视频采集系统利用智能信息识别技术分析并比较被检测对象的体形特征,做到自动跟踪锁定,从而对教师在教室各个位置的教学活动进行跟随聚焦,保障远程教学的画面同步效果,促 翁朱华.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3):24-28.Camille A.Hassenplug,Dorothy Harnish.Th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intera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credit classes at technical institutesJ.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1998,.22(6):591-605.60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进师生实时互动。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师生还可以通过文字、语音、手势、表情等多种方式进行实时互动。提供及时有效的教学帮助。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实时参与教师发起的互动活动,并及时获得来自系统和教师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数据也实时同步至教师端,使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同时,利用大数据和情感计算等技术,采集师生目光、头部姿态、面部表情等多模态数据,为教师分析学生学习状态,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帮助教师实现更加精确的教学指导。案例案例 4-8 跨区域开展同步专递课堂教学跨区域开展同步专递课堂教学*2017 年,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和六安市金寨县同心小学帮扶结对。通过智慧专递课堂项目,两所学校形成跨区域教学共同体常态开课机制,并在专递课堂教学系统和学生终端等支持下,两地师生可以实时互动。经过数年探索,两校在不断实践和研究中形成了基于实时交互的远程教学模式(如图 4-9 所示),包括预学准备-明确差异、同步互动-重点探究、推送微课-重点巩固等环节。2021 年11 月,张老师面向本班学生和金寨县同心小学的学生开展一次习作课教学,主要过程如下。图图 4-9 南门小学基于实时交互的远程教学模式南门小学基于实时交互的远程教学模式(1)预习准备,分析学情差异 课前,教师通过系统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含羞草,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两端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通过学习终端拍照提交自己的记录内容。教师通过平台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并结合学生之前的习作情况分析学生学情,把握学生差异,为针对性教学奠定基础。(2)同步交互,突破教学重点 课中,基于学情差异,张老师针对性对两端学生进行互动和指导。(如图 4-沈健,王晓.智能化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03):135-139.崔永鹏,王继新,林迎迎.教育振兴乡村视域下专递课堂建设与应用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22(04):91-99.*本案例中的教学模式由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提炼,课例由张倩老师设计与实施,收录时作了适当改编。61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10 所示)。以学习仔细观察事物和记录表达的方法为重点,张老师首先指导学生开展一系列课文品读和思考活动,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然后,基于学生预习任务,张老师不仅出示了含羞草的视频,还带来含羞草让学生在现场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观察热情。两地学生通过眼睛看、手触摸,将自己的观察所得分别以表格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按顺序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课堂教学过程中,金寨县同心小学的学生通过大屏观看南门小学的教学活动,并基于学生终端参与课堂互动,本地也有教师辅助组织教学和监督学生,充分体验到现场观察、实时交流的乐趣,积极提交自己的观察记录成果。图图 4-10 合肥市南门小学与金寨县同心小学开展远程同步课堂教学合肥市南门小学与金寨县同心小学开展远程同步课堂教学(3)微课交流,巩固拓展 课后,张老师为学生推送了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方法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巩固掌握重点,并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积累,要求学生再次走到户外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运用所学记录自己的发现,在下一次活动课上分享交流。在跨区域开展远程教学时,面对校际学生教学背景和能力差异的不同情况,南门小学采用基于实时交互的远程教学模式,基于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设计,为学生过程性学习进行指导,同时有效利用双边资源,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丰富课堂内涵,让学生们在相隔数百公里的远方,依旧能感受到名校有趣的课堂形态。基于专递课堂教学系统和远程音视频互动能力深度融合的远程授课,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享受到城市教育资源,助力城乡教育差异的有效弥合。新时代的学习方式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和变化,比如更加自主化和个性化,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个性、灵活的学习体验;更加关注多元互动,提高 62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临场体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发展;更加灵活泛在,支持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等等。因此,智能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沉浸式学习、泛在学习等,体现了学习方式转型和智能升级的典型场景。自主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制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将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自适应学习系统能够动态联结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为学习者提供适合的学习内容,并根据学习者学习风格、个人学习偏好动态化呈现学习内容,满足自主学习的个性化要求和资源需求,能够解决传统条件下自主学习存在的资源不足、过程支持不足、监控薄弱、自我评价和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向数字化转型,基于自适应系统的自主学习在各个方面也发生了系统化变革,实现学习路径个性化、学习支持多样化、学习过程监控智能化、学习评价反馈自动化。学习路径个性化。学生基于自适应系统进行测评,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自己的弱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自适应系统能够收集学习者的学习偏好和学习行为数据,根据学情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自主学习内容和建议,形成个性化学习路径。学习支持多样化。自适应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支持,如基于领域知识图谱为学习者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知识和资源,基于智能推荐技术为学生适合的资源内容,并根据学生认知倾向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不同类型呈现,基于智能问答机器人为学习者提供在线答疑解惑等等。知识图谱作为人工智能在知识可视化发展中的最新技术,由一系列的知识元组成,其细粒度的构成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过程监控智能化。大数据技术支撑的自适应系统能够详细记录学生自主学习行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学习数据和信息,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水平。同时,自适应系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发挥一个观察者和监督者的作用,当学生的学习进展与预先设定的学习计划产生较大差异时,及时调节与适应学生学习进度,在提醒学生的同时动态适应学生的学习节奏。学习评价反馈自动化。自适应系统通过智能诊断、自动化评分、学习知识图谱等技术手段,精准诊断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进度,定位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鼓励学生完成高水平层次的学习,提升学习兴趣。每当学生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时,自适应系统都可以及时分析学习数据,为 庞维国.从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着力点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05):26-31.刘凤娟,赵蔚,姜强等.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学习模型与支持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05):75-81.63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学生规划的新的学习路径,匹配适合的学习内容。案例案例 4-9 基于学习终端自适应系统的自主学习基于学习终端自适应系统的自主学习*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五中芙蓉分校针对学生主体地位不显、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够等教育教学难点问题,探索教与学模式的改革创新。2022-2023 年下半学年,七年级 12 班班主任朱老师指导学生利用智慧课堂学习终端的自适应系统,在实践应用中总结形成了四环节自主学习方式(如图 4-11 所示),主要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基于系统自主学习、自我学习评价与反思四个环节。下面以该班 Z 同学在 2023 年 4 月期间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为例进行介绍。图图 4-11 基于智慧课堂学习终端的自主学习方式框架基于智慧课堂学习终端的自主学习方式框架(1)根据学情数据,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Z 同学查看学习报告,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Z 同学制定了学习目标:一个月后各科答题正确率不低于 85%,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练习正确率达到80%以上。为了达成学习目标,Z 同学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将总目标分解为每天的学习任务,并利用智能学习终端中的学习清单功能进行设置。(2)利用自适应学习系统开展自主学习 Z 同学制定好计划后,每天在智能终端自适应系统的支持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包括查看班级资料和笔记、完成作业、自主练习、错题巩固等。其中,在自适应系统的支持下,Z 同学通过 AI 同步精准学模块进行测试、练习,在系统生成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指引下,针对性攻破自身薄弱项。(3)根据阶段学习数据自我学习评价与反思 一个月后,Z 同学查看个人成长档案对自己阶段性学习进行评价与反思。从学习周报中的答题数据来看,数学学科的答题正确率为 86.11%,达成制定的目标。从学习行为来看,互动参与率、作业提交率、错题订正率都有所提升。Z 同 *本案例根据合肥市四十五中芙蓉分校朱慧娟老师和 Z*学生提供的数据资料整理。64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学也认为自己在这段时间也能较好地执行自己制定的计划,但是也存在追求速度、不够仔细等问题,需要后续改进。基于智能学习终端的自主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班级大部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会主动制定计划、完成任务,学生对待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学习习惯也比之前更好,各个学科的学习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班主任朱老师认为,在智能学习终端的辅助下,学生制定计划更便捷、更有针对性,AI知识图谱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明确自身薄弱点,更加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多元化和协同化的典型特征,可以优化合作学习的实践效果。依托智能终端开展合作学习,数字技术可以在合作学习前期、中期和后期均为师生提供重要的支撑,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智能终端为师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工具和平台,丰富了合作学习的形式,使学生能够便捷地进行协作与互动,在合作学习前期实现高效的智能分组,在合作学习中期实现动态的协作支持,在合作学习后期实现多维客观的学习评价。高效的智能分组。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教育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和成绩等多方面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进行分组。完成分组之后,如果有需要教师还可以根据合作学习的内容、课程性质、学生的意愿等再对分组进行调整。动态的协作支持。小组成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共享文档、在线白板、群组讨论区等协同工具,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开展内部交流和协作。通过监测学生合作过程,智能终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提示、相关的学习资源及指导等,促进学生不断深入探索与合作。此外,智能终端在合作过程中还可以提供相应的搜索工具、探究工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多维客观的学习评价。教师通过智能终端记录的每组中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针对合作过程中每位成员的交互质量、任务完成情况、责任承担情况和贡献率等方面表现进行客观、科学和多维度的评价。同时,学生利用协同工具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生生匿名互评。多维度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改进自己的合作技巧,对培养合作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效避免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搭便车”的偷懒者、夏家发,彭近兰.教学活动设计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1.梁迎丽,刘陈.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8(3):24-30.65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无法参与的学困者以及格格不入的受斥者等情况。案例案例 4-10 智能阅读终端支持的合作阅读学习智能阅读终端支持的合作阅读学习*云南省大理州经济开发区育才中学于 2021 年建设数字阅读平台,并将数字阅读作为课后延时服务的重点内容,建立了“学生自主阅读”“名著导读课”“合作共读课”“阅读分享课”等精品阅读课程,让学生的阅读学习不再局限于语文课堂和教材,开辟了校园阅读新空间。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师生基于墨水屏阅读终端,在数字阅读资源、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等支持下,探索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阅读,主要包括智能分组、学生合作学习、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总结等环节。2023 年 5 月,八年级语文方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中以合作学习的方式阅读经典常谈的“说文解字”篇。(1)根据阅读情况智能分组,明确合作阅读任务 基于班级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了异质分组,每组有 8名学生,并在各组内进行民主投票选出组长。完成分组后,学生在数字阅读平台接收到教师推送的合作阅读任务,即围绕“说文解字”篇的内容提出的 6 道探究问题,指向字书的起源与发展、造字的六个条例等内容。(2)基于智能阅读终端合作阅读,探究和讨论问题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带着任务进行合作阅读活动。每个小组中有 6 名学生每人负责 1 个探究问题,他们通过略读一遍后快速找到问题答案,再进行二轮的精细阅读,另 2 名学生则负责在细读全文后进行检查。学生在阅读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及时针对问题进行内部讨论,经过思维碰撞得出问题的结论,如图 4-12 所示。小组成员进行阅读时,基于阅读终端对重点的字、词、句等内容进行圈画和批注。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小组成员通过长按文字进行词典翻译,可以获得阅读终端的提供详细解释。同时,数字阅读平台可以记录和汇总小组成员的阅读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可实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刘屹桥,黄伟.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边缘人”现象探析J.基础教育课程,2021(07):37-43.*本案例根据云南省大理州经济开发区育才中学方小倩老师提供的数据资料整理。66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图图 4-12 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合作完成任务(3)基于数字阅读平台交流合作成果,评价阅读过程和成果 各个小组完成阅读任务之后,将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阅读终端分享分享到班级中,并由小组长向全班同学介绍本小组的合作成果。各个小组分享完毕后,教师会给出一些改进建议,小组成员进一步进行改进和完善,完成后学生在阅读终端上提交答案交由教师审核,同时分享至班级圈。所有小组完成阅读任务提交之后,学生围绕阅读成果和阅读过程开展自评和他评,评价的结果会被管理后台详细记录,并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大理州经济开发区育才中学的学生基于数字阅读终端开展合作阅读,打通了区域文库和学校文库资源,实现了阅读资源的便捷分享,学生间也可以相互分享,促进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讨论、分享和解决问题。经过一年半的应用,学生累计阅读近 3000 个小时,阅读字数超过 5 万字,阅读量平均值已超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这样的阅读和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沟通交流与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在协同合作和思维碰撞中提升沟通技巧、团队协作、批判性思维和阅读能力等。沉浸式学习指学习者情不自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而完全不受周围其他干扰的影响,进入到“屏蔽”了一切无关的感知,忘我般地高度聚焦于学习目标上的一种状态。它通过创造一个虚拟的环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互动和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元宇宙等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教育教学中,为沉浸式学习提供了更为逼真、震撼、吸引人的虚拟空间。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获得探究性学习情境、沉浸式体验感知、开放性社交互联。直观化情境探究。通过使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张文超,袁磊,闫若婻,远航.从游戏化学习到学习元宇宙:沉浸式学习新框架与实践要义J.远程教育杂志,2022,40(04):3-13.67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等技术创造出逼真的虚拟学习空间,学生通过鼠标、手柄等设备进行交互,在虚拟空间中直观认识和探索知识。在高等教育医学专业,师生在 VR 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环境下进行人体手术动作训练,降低了对真人反复操练的风险。虚拟现实技术还为职业教育学习者创设了大量符合职业特征的实训场景,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探究和操作,弥补传统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沉浸式体验感知。学生佩戴沉浸式的输出设备(头盔、具有力反馈的机械手臂等),以及头部、身体的追踪装置,从而确保其身体运动和环境反馈之间的精确匹配,并可以实现将视觉、听觉与外界隔离,全身心投入虚拟世界中,更加沉浸地感知和学习所需知识。展望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构建虚拟学习空间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提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系统的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能力,使学习者能够与系统进行有效的自然交流和互动,从而创造出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增强学习者的体验感。开放性互动交流。通过网络将分散的虚拟现实系统联结起来,采用协调一致的结构、标准、协议和数据库,形成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耦合的虚拟合成环境。学生之间可以自由交互和协同工作,与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建立联系,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案例案例 4-11“开放学习元宇宙”助力开展沉浸式学习“开放学习元宇宙”助力开展沉浸式学习*上海开放大学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成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管理的新型高等学校。学校以技术为支撑,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要形式,主要面向成人提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社区教育。秉承“教育无边界”的理念,上海开放大学不断探索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创建了沉浸式学习空间、智慧学习体验中心,发布了“开放学习元宇宙”,促进学生提升学习体验。2022 年 9 月,上海开放大学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开放学习元宇宙”。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学校在智慧学习元宇宙中设置了 7 个不同场景,包括智慧教学观摩中心、通用型智慧教室、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党建馆、老年护理实训室和教学实践实训室,可以满足不同学习、教学和交流需求。智慧学习元宇宙将传统实训进行数字化和虚拟化,使得师生可以体验到趣味化、游戏化的教学。上海开放大学还建设了智慧学习体验中心,制作三维全景虚拟环境,支持线上“云体验”VR 虚拟现实互动体验区的空间环境,包括学前儿童保育与 陈杰,王淼.美国职业教育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及启示J.成人教育,2021,41(06):90-93.姜华,王春秀,杨暑东.生成式 AI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能、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3(07):66-74.*本案例根据上海开放大学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相关报道材料整理。开放教学数字化实验室.上海开放大学信息中心“元宇宙教学场景体验”活动正在进行时EB/OL.2023-09-15.https:/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教育以及老年护理培训等沉浸式项目体验,增强了互动和情景体验。例如,在老年护理这门课程中,运用三维仿真以及 AR 增强现实技术,进行老年康复的 3D 动态模拟和交互式控制,实现了三维交互式教学,学生戴上 VR设备即可进入虚拟教学课程,并体验到真实的实践操作场景。系统设置了多个成就点,在每个环节匹配了相应的积分,利用实时反馈和奖励机制给予学生强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驱动学生自我提升。这一模式解决了线下面对人体实物模型无反馈的不足,提升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依托学校智慧学习中心,上海开放大学基于 5G、XR、全息投影、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充分融合,打造了智慧学习中心元宇宙,为学生带来了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上海开放大学打造了智能的沉浸式学习空间,打破了时空界限,使学习发生在全新的场域,为学习者提供无边界沉浸式体验,将会带来教与学的变革,助力智慧校园的建设,助推智能教学的发展。泛在学习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基于任何计算设备获取任何所需学习资源,享受无处不在学习服务的学习过程。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实现泛在式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利用移动互联便捷性和灵活性的优势,人们只需拥有移动设备和网络连接,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习条件的限制。尤其对于成人学习者而言,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需求也得到了满足。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泛在学习不再要求学习者完全掌握所有知识与技能,而是在学习者需要某些知识时基于移动互联技术为其提供便利性的资源获取、全面化的学习分析、实时化的反馈指导等,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度思考。便利性的资源获取。基于移动互联的泛在学习资源不仅在学习主题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还与学生的特征、所处环境、所用设备等相匹配,基于各类技术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全面化的学习分析。利用技术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分析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进度、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让学生和教师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化的评估指导。学生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利用多样化现代技术和工具,能够及时精准地进行学习评估,及时获得智能机器和 王腊梅,肖君.上海开放大学:创建沉浸式学习空间J.中国教育网络,2021(05):69-71.光明日报.上海开放大学打造学习中心元宇宙 探索无边界教学EB/OL.2023-09-15.https:/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教师的指导,促进下一步学习更好地开展。智能机器能够随时开展测评,实时反馈学习情况,并利用推荐系统针对学习者的知识缺漏,并结合学习者当前所处的情境向其推荐合适的辅导资源,支持学习者的自我辅导。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案例案例 4-12 多层次探索泛在学习方式多层次探索泛在学习方式*国家开放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促进终身学习为使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 ”为特征、面向全国开展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学校在教育部领导下统筹全国开放教育体系建设,指导和服务全国开放教育办学业务,着力建设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民提供终身教育及服务,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1)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国家开放大学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搭建了支撑“教、学、管、研、服”的远程开放教育云平台,建设了“总部-分部-学习中心”互联互通的云教室。当学习者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端开展泛在学习时,云教室能够为学习者随时随地提供学习资源。2022 年,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截至 2023 年 5 月,平台已上线 63 万个课程资源,覆盖学习者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支持学习者在全国各地任意地点、任意时间、通过多种终端查阅和学习资料。(2)全过程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数据 云平台在“六网融合”模式的支持下全过程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为全面、准确地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提供基础。学生在课堂测试,作业和考试中的得分情况,学生与教材、教师和其他同学之间的互动次数和方式,学生使用的在线资源、教材和其他辅助材料等学习数据都可以被详细地记录下来。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学习者或教师了解学习的进展,从而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时间管理能力。(3)为学习者提供实时化的评估和指导 国家开放大学利用网络开展学术性与非学术性服务,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学习者遇到问题、产生学习需求时,学习者携带的设备与分布在周围环境中的科技设备和网络服务器建立联系,通过考察学习者学习风格、学习兴趣、现有水 Boyinbode,O.K.&K.G.Akintola.A sensor-based framework for ubiquitous learning in Niger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Network Security,2008(11):401-405.陈敏,余胜泉.泛在学习环境下感知学习过程情境的推荐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04):76-82.*本案例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公开发表的论文和相关材料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EB/OL.2021-05-20.http:/ 杨志坚.泛在学习: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4,20(04):19-23 52.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上线一周年:数字化赋能全民终身学习EB/OL.2023-05-22.https:/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平等来进行智能化的资源推送。近年来,国家开放大学按照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要求,围绕学习资源数字化、教学过程数字化、考试测评数字化、管理服务数字化来推进数字转型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于开放教育,加大软硬件投入,推动了优质资源共享和泛在学习发展。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学评价的转型也是教学数字化转型重要方面。数字化转型下的教学评价,应转变评价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智能技术为支撑,以数据为关键驱动力,发展核心素养导向的智能化教学评价,推动各学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有效。教学数字化转型需要教学过程评价创新。教学过程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估,旨在深入了解教学活动实施情况、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状况。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一方面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过程评价被视为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面向数字化转型的教学过程评价,关键要充分发挥数据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激发数据要素的活力。通过对教学过程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更好地评估教学过程的效果,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管理决策和教学改进,实现数据应用升级。在各项技术的支持下,评价数据伴随式采集、评价数据动态化分析、评价结果及时化反馈等成为教学过程评价的典型场景。评价数据伴随式采集。在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实现无痕式、伴随式的数据采集,全方位、全过程获取学生的认知类、行为类、情感类等多维度数据。评价数据动态化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和画像技术,我们能更加立体地刻画每个学生个体学习情况,并随着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不断更新数据,动态调整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及时化反馈。评价反馈是过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反馈是否及时将直接影响过程评价的应用成效。在大数据支持下,智能教学平台可以实时统计教学数据,及时呈现分析结果。荆德刚.以教育数字化为突破,办好人民满意的开放大学N.中国教育报,2022-12-19(1).鲁欣正.关于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思考J.中国考试,2022(09):1-8.71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案例案例 4-13 多维度数据分析赋能教学过程评价多维度数据分析赋能教学过程评价*为了更好地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相关要求,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将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评价,利用智慧课堂信息化平台的教学洞察系统观测教学过程数据,探索通过基于数据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教师教学反思和改进等。(1)基于学业数据,精准突破学生的薄弱知识点 教师基于教学洞察系统及时了解每位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学习情况,精准发现问题并干预。例如,在数学学科高一年级必修第二册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教学中,教师查看教学过程数据,发现学生对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正余弦定理等知识点掌握程度有待提升,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为未能掌握的学生推送微课和练习资源,并持续跟踪学习效果,为其提供必要的辅导。(2)关注学生行为数据,及时针对性指导 学校和教师基于动态的评价模型,实现对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的实时监控与及时诊断,分析学生在各个维度的学习投入情况。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学习分析结果也会随之动态变化。教师根据数据精准判断学生学习状态,并给予适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辅导。(3)分析课堂教学数据,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和改进 在每节课后,教师都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对应课堂分析报告与课堂实录,以便进行教学回顾和反思。课堂报告包括课堂信息、课中数据、互动类型占比以及 S-T 分析结果等。教师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进行全面、科学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学改进。济南三中利用教学洞察系统分析和掌握教学过程数据,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过程性评价,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知识掌握程度分析、课堂教学分析等,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自身教学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指导依据,同时也更加清晰、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提升学生学习指导与反馈的针对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数字化转型需要优化和改进学生学业评价。考试是学生在特定时间段内所参加的考试成绩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是一种重要的学业评价方式。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教育者也不满足于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鉴定和选拔,更加注重发挥评 *本案例根据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副校长张冬升提供的数据资料整理。72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价的反馈和改进功能,在结果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增值评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需要围绕教育目的,合理设置考试内容和形式,基于多方面的评价结果进行增值评价,关注学生的纵向发展,分析学生的发展水平,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面向数字化转型的学业评价,要加强智能技术的开发应用,提升数据化和智能化水平。在学业评价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服务于考试的全流程,在命题与组卷、考场管理、智能评卷、考试分析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实现考试的提质增效。智能技术赋能考试,不仅促进了考试类型的多样化,数据挖掘和分析也更加精细高效,还提高了考试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公正性。多样适用的考试类型。在各项智能技术的支持下,考试类型也更加多样,如在线考试、智能语言测试、智能体育考试、智能音乐考试等。例如在智能语言测试中,随着教育考试新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完善,人机对话、小组讨论、视频辩论等强交互口语测试模式逐渐走入实践,元宇宙类互动场景对话类考试模式也成为智能语言测试新的发展方向。精细高效的数据挖掘。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我们更加重视考试数据的价值,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提供考试成绩,还需要通过对考试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和规律挖掘,拓展实现考试评价的学生评估、教学反馈、教育质量评价等功能。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通过使用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技术,可以实现智能监考,实时检测考场内的情况,有效发现作弊行为和异常情况。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等进行智能评分,并通过人机协同阅卷等手段来确保评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避免了出现评分偏差或误判的情况,提高了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借助一定的算法,可以基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和背后团队的知识贡献,瞬间自动生成海量题库,进一步为考试公正性加强保障。案例案例 4-14 智能技术多层面助力学生学业评价智能技术多层面助力学生学业评价*为了促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部署智学网智能云阅卷系统、区域学业大数据分析系统等,将智能技术融入考试全过程,开展智能化的组卷、阅卷和考试数据分析。(1)基于海量题库高效组卷 萧山区命题老师基于智学网的海量题库,通过智能搜索和优化算法,设置试 汪张龙,李俊杰.新基建背景下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前景J.中国考试,2022(07):69-76 94.鲁欣正.关于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思考J.中国考试,2022(09):1-8.徐光木,熊旭辉,张屹等.ChatGPT 助推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机遇、应用及挑战J.中国考试,2023(05):19-28.*本案例根据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督导评估监测中心副主任余晓明提供的数据资料整理。73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卷的知识点、教材章节、难度等要求,系统会自动推荐试题,生成满足不同要求的试卷。这样的组卷方式降低了组卷的难度和时间成本,同时保障试卷的信度、效度,有效地测定学习效果。根据系统数据,截至 2023 年 8 月 31 日,萧山区各学校已完成 18638 次组卷,不仅将智学网的组卷系统应用于各类型的考试,还应用于日常测验和练习,为教学提供全面的支持。(2)利用智能技术高效阅卷 利用智学网的云阅卷系统,萧山区教师开展了更加高效、灵活的阅卷。基于系统针对客观题和主观题均不同方式的智能阅卷,教师实现了移动改卷。为保证阅卷的客观性,系统会根据作答结果自动筛选雷同卷,还可以对任意科目、任意题目进行单评、双评、重评、仲裁。(3)多维度开展考试数据分析 系统以可视化的数据图表从多个方面呈现考试结果,并根据范围大小生成区级、校级、班级、个体报告等,为不同类型的教育者提供了进行科学决策的数据依据,促进针对性资源调整和教学改进。如图 4-13 所示,区域层面的学科均衡度分析可以帮助区域教育者整体了解各学科的学业均衡情况,学校层面的班级考情分析呈现了各班与学校、区域考情比较情况。图图 4-13 区域学科均衡度分析、班级考情分析区域学科均衡度分析、班级考情分析 萧山区利用智学网开展智能考试,深度挖掘考试数据的价值,促进了区域的考试数字化转型。首先,在智学网的支持下,萧山区将智能技术应用于考试全过程,实现了教师的组卷和阅卷统计时间的大幅节省,使得考试组织过程更加高效,有效降低了人工批改和统分出错的风险,提高了学业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其次,智学网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帮助教育者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学业情况,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进行干预,促进区域精准决策和因材施教的落地。案例案例 4-15 人工智能助力体育考试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助力体育考试数字化转型*为了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和考试改革,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 *本案例根据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育和体育局体卫艺科科长王科伟、副科长马亮提供的数据资料整理。74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建设了 AI 体育智能考场,建立了注重“能力、行为、健康”的体育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多元评价。(1)建立学生体育档案,促进体育评价多元化 临淄区在初中阶段建立“过程化考核 终结性考试”结合的体育评价体系,其中,过程化考核包含学生初中三年的日常运动参与和体质健康学年测试,终结性考试包含毕业测试和运动技能项目测试。为了更好地实施该评价体系,临淄区基于智慧体育考试系统为每个初中学生建立个人档案,通过“一生一档”的方式记录和管理学生初中三年的过程性考核结果(如图 4-14 所示),并自动统计学生的最终中考体育成绩。教育者可以通过查看学生档案了解和掌握每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成绩变化,实现以考定教、以评促练的个性化培养和管理。图图 4-14 临淄区某学生的体质测试档案临淄区某学生的体质测试档案(2)建设 AI 体育智能考场和系统,实现考务管理信息化 临淄区通过部署视觉测试系统、应用终端等软硬件,共建设了 3 个标准化考场,部署了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实心球、引体向上等项目的考试点位。同时,临淄区基于智慧体育考试系统,实现了贯穿考前、考中、考后全过程的考务管理信息化,全面支撑考试报名、考场编排、监考、仲裁、补缓考、成绩发布等过程。(3)智能化监管考试过程,提升考试效率和公平性 智慧体育考试系统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技术实时监测体育考试过程,能够自动统计数据、识别违规情况和生成成绩。如图 4-15 所示,在仰卧起坐测试中,系统通过摄像头和传感器,运用骨骼点识别算法和人体姿态识别算法,实时监测 75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学生的姿势准确性,并自动计数仰卧起坐数量,有效避免计数错误和争议。在考试过程中,管理者和监考老师通过系统中的考场驾驶舱可以实现对考场的实时监督及视频回看,辅助考场管理人员进行考场安全管理、仲裁管理。2023 年 5 月 10 日,临淄区在组织了临淄二中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该次考试在智慧体育考试系统的支持下,在 6 小时内完成了 3 所小学、2 所初中、1所高中 579 名学生共 7 个项目的测试。区域考试组织者表示,本次考试与常规体测相比大约节省了 2/3 的时间,智慧体育考试系统大大提高了体育考试效率。图图 4-15 临淄区利用智慧体育考试系统进行仰卧起坐测评临淄区利用智慧体育考试系统进行仰卧起坐测评 在智能技术的助力下,临淄区的体育考试实现了高效测评、智能监考和成绩自动分析,不仅提高了考试效率,也保障了结果的公正性,加强了体育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应用。一位临淄区体育老师表示,与以往教师用尺量、通过纸笔录入成绩不同,现在使用智慧体育考试系统的数据采集设备,能够实现实时计数与一键式录入数据,大大减少了体育考试过程中的人力投入,提升数据录入与分析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体育考试成绩的准确性。教学数字化转型需要强化多模态数据支持的学生综合评价。面向学生的综合评价一般是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即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面向数字化转型的学生综合评价,需要纵向与横向相结合,全程记录学生多模态成长数据,从多个维度分析学生的发展情况。随着各项技术对教育评价的支持程度不断加深,学生综合评价实践在评价内容、评价手段、评价流程等多个方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EB/OL.2023-7-21.http:/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面发生了转型。评价内容更加全面,注重学生的数字素养。随着数字化教育的发展,融合能力、意识、态度等多方面内容的数字素养逐渐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必备素质和核心素养。未来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也会越来越关注数字时代学生数字素养的发展情况,依据地区现状纳入数字素养的评价内容和要点。评价手段智能便捷,方式方法多元灵活。结合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要求和特点,各方面评价在智能技术支持下有着多样的评价手段,为学生综合评价提供更科学、全面的数据支撑。在智育评价方面,智能化考试可实现考试全过程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有效反映考生的性格特征、学习特点。在体育评价方面,随着计算机视觉分析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穿戴设备的成熟与应用,可实现无感知体质健康数据的采集与监控,精准诊断分析运动行为。在美育评价方面,音乐评价可以通过智能语音评测技术,在音乐体验、知识掌握、音乐表现等方面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在德育与劳动教育评价方面,电子档案袋可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性资料和成长过程。评价流程可监督,评价结果可追踪。借助伴随式数据采集技术,记录学生在活动场景中自然形成、反映综合素质发展的各类信息,生成学生个体及群体数字画像,全面、直观地揭示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共性与个性,方便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使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区块链可实现评价系统的去中心化,实现安全、可信、溯源的数据录入,并可以对各个评价流程环节进行溯源追责。同时,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平台能够及时公示评价的原始信息,立体呈现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保障评价过程可监督。案例案例 4-16 技术全面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技术全面赋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唐师附小”)是唐山市教育局直属唯一公办义务教育小学。学校建设了五育评价系统,经过制定评价量规、设计评价流程和工具、实施评价过程等一系列流程,最终建设成学生成长大数据评价体系,旨在实现客观、全面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构建全面而有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 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构建了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富有学校特色的五育成长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本固、枝荣、叶茂、花妍、果实”五个一级指标,以及 21 个二级指标。学校还设计了 66 个学校特色奖章,如针对美育方面的“天籁章”“表演章”“才艺章”等,便于给予学生针对性激励。王怀波,柴唤友,郭利明等.智能技术赋能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框架设计与实施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2(08):16-23.汪张龙,李俊杰.新基建背景下教育考试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前景J.中国考试,2022(07):69-76.郑旭东,杨现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01):23-32.冯永华,曾巍.省、校级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的差异与比较J.教育科学研究,2017(09):29-33.*本案例根据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校长田彦峰、副校长毕艳香提供的数据资料整理。77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2)多平台数据融通,多样化手段全面采集评价数据 唐师附小基于五育评价系统,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全面的伴随式数据采集。首先,五育评价系统与多个平台实现数据融通,学生的智慧课堂教学平台、智慧体育系统等数据得以整合,打破了数据孤岛,实现了多维度、全方位的数据共享。其次,根据不同指标,学校在系统中内置了文本、数字、文档、图形、图像等多种录入形式,方便了学生和教师的填报操作,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3)多元主体参与,协同开展学生全面评价 唐师附小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过程,共助学生全面发展。评价领导小组承担制定政策、制定评价量规、提出评价建议等职责。教师主要记录和评价学生校内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家长则记录学生的校外发展情况。学校还通过选拔班队干部形成学生评价小助手,学生除了填报自己的学习活动经历之外,还在评价小助手的带领下进行生生互评。(4)分析评价数据,及时输出学生评价结果 在学生个人方面,五育评价系统基于学生的全面数据分析,以学生成长报告和成长手册等方式为每个学生输出评价结果,围绕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作出统计和建议。在学校整体方面,学校可以实时查询学校五育发展画像,便于学校管理者进行合理规划,及时调整育人活动,使之更加合理、高效且更具针对性。唐师附小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采取了多方面有效手段,促进了学生评价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学校树立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评价观念,建立了基于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基于五育系统整合了多个系统的学生数据,探索了多样化的数据采集方式,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其中,基于系统随时了解最新的学生素养发展状况,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和指导。案例案例 4-17 智能技术支撑的学生表现性评价以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为例智能技术支撑的学生表现性评价以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为例*表现性评价是实施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北京师范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规模学生跨学段成长跟踪研究”项目(以下简称学生综合发展项目)研发基于智能技术的表现性评价工具,采集学生在参与表现性任务过程中的多模态数据,并依据评价理论框架,应用智能技术评价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突破了传统表现性评价存在的任务情境简单、数据采集类型单一、人工主观评分等问题。(1)创设复杂任务场景,创新科学探究能力评价工具 学生综合发展项目融入信息技术,在确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基础上,*本案例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大规模学生跨学段成长跟踪研究”项目组提供的数据资料整理。78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对照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版)的最新要求,联合中国科学技术馆整合现有场馆资源,创设逐梦月球、探秘桥梁等真实、复杂的系列主题活动,具有内容生活化、情境代入性、材料可易得等典型特征,以“学习视频 学习任务单”的形式呈现。“学习视频”是指工具设计者将相应探究任务的知识点录制成 15 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供学生开展探究任务之前观看。“学习任务清单”是指工具设计者创建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与代入,完成相应任务。(2)拓宽数据采集来源,采集多模态学生数据 学生综合发展项目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数据来源,丰富了数据采集的类型,不仅有文本数据、视频数据、图片数据、平台日志数据等多模态数据,还有大量的过程性数据和结果性数据。该项目结合已有研究以及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版)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定义,重新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划分为包括提问、实验、解释等 3 个一级指标和 5 个二级指标的评价理论框架,以指导数据采集的设计以及在线行为操作埋点的设计。学生登录平台参与任务测试,平台能够自动记录学生填写单选题、多选题以及简答题等文本、图片类的结果性数据,以及完成任务时长、每道题用时、返回上一页次数、修改答案次数、动手操作实验行为表现等视频、日志类的过程性数据。(3)提升分析反馈能力,生成可视化成长报告 学生综合发展项目借助技术优势,通过采集、智能化处理表征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多模态数据,并通过建模计算,得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首先依据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理论框架,制定评分规则,并通过 2-3 轮的同行修订,形成稳态的规则。然后,借助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智能技术,将人工规则转化为机器可自动评分的规则(经过多轮修订,直到 Quadratic Weighted Kappa 达到 0.70 及以上)。其中针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动手操作”指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取关键行为,将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视频中的行为进行自动分类(如图 4-16所示),形成行为动作序列,并根据理论定义的行为序列进行自动评分。最后,结合理论定义的各指标权重和各指标自动化评分得到的分值,通过加权求和的方式自动计算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得分,并转化为相应的级别,生成可视化的成长报告反馈给学生。79 第 4 章 推动教学形态智能升级 图图 4-16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学生实验操作行为自动识别与分类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学生实验操作行为自动识别与分类 目前,基于智能技术的科学探究能力表现性评价工具已在全国 300 多万中小学生中进行实践应用,包括我国东、中、西、东北部地区城市、乡镇中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实践验证,这套评价体系基本能够较准确地评估我国中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突破了传统表现性评价工具的局限,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与真实性,能为我国教育评价改革中的同类学生综合评价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助力破解教育评价改革中的“卡脖子”问题。80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教育数字化转型最终要落实到“人本”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主体,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成为夯实转型软实力的关键路径。本章在解析师生数字素养培养的价值意义和涵义基础上,从数字化培养环境构建、课程资源建设、评价方式创新等方面详细阐述师生数字素养培养与提升的应用场景,探讨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的路径。师生数字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满足数字时代公民生存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推动“人本”层面的数字化转型,夯实转型关键软实力的关键路径。首先,数字素养成为数字时代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学生作为未来社会数字公民,必须具备数字素养,才能适应数字时代的快速变化以及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教师也需要提升其数字素养,适应数字化时代教育目标、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学模式发生的新变化,创新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教书育人。其次,师生数字素养的培养是推进数字中国战略、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在国家战略层面,2021 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 把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培养作为建设数字中国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工作,并针对学生和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做出要求。在区域规划层面,上海、福建、山东、湖北等区域将教师、学生的数字素养提升作为数字化转型规划的重要任务。教师数字素养是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等多个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个更为高阶、综合的概念。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教师数字素养是指“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尤其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将驱动教育教学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未来的课堂中被广泛应用,教师的 AI 素养变得更加重要,教师需要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减轻工作负担,优化教学活动,创新教学形态,革新教学实践。教师数字素养包括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方面,五个维度互相支持和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数字化意识是教师在数字时代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和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余胜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层次J.中国电化教育,2023,No.433(02):55-59 66.强化常态应用 促进专业成长听专家名师解读教师数字素养N.中国教育报,2023-04-29(04).81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体现和前提,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建立教师数字化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开展教育数字化实践、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性、能动性。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体现了对于教师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数字技术学习资源和平台,实施个性化的数字技术学习支持和指导,构建实践性的数字技术学习环境和场景等措施,增强教师数字技术学习体验。数字化应用是教师实现数字化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需要以工作实践为核心,在实践中通过培训、学习、研修等方式提升教师灵活运用数字技术设计、实施、评价和改进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尤其需要关注提升教师在大概念、单元教学、主题化和项目式教学设计中合理融入虚实融合教学空间、多类型数字教育资源及数字教材的能力。数字社会责任是教师开展公平包容、绿色发展、开放合作的数字教育的根本保障。通过法律法规学习、道德准则宣传、主题教研等方式确保教师道德修养、行为规范与数字教育需求匹配,提升数字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数字安全管理能力。专业发展有效支持教师开展数字化创新应用与实践,可以通过教师数字化学习的资源和平台、建立教师数字化学习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构建网络名师工作室、虚拟教研室等方式来提高。目前我国对于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还没有明确共识,其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民数字素养以及信息科技(技术)核心素养密切相关。其一,数字素养培养是数字时代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从信息意识、技术应用等方面体现了对于学生数字素养的相关要求。其二,学生是公民数字素养的主要受众和培养对象。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对大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培养路径做出了不同部署,强调设立中小学信息科技必修课程,加强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数字技术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数字技能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其三,信息科技(技术)课程是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主渠道,通过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素养要素来提升学生数字素养。高等教育阶段主要通过将数字素养教育融入公共课程,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以及增强数字技术相关专业建设等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的数字素养。基于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对公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内涵的界定,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数字生活、数字工作、数字学习和数字创新场景中所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师生的数字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当前我国师生存在数字素养不高的情况,不能灵活有效驾驭各种信息技术环境、平台、郭绍青.教育数字化赋能新课程实施与教师培训转型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3(07):51-60.陈云龙,孔娜.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挑战与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23,No.360(04):25-31.82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工具和资源,难以为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创新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 等智能技术影响下,我们需要系统性地探究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基础,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内生源动力和持久驱动力。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需要系统化视角进行整体性建构,以师生数字素养标准框架为引领,以智能资源和环境为主要支撑,以优质多元的课程和活动为核心内容,以数智化、创新性的评价为保障,促进师生数字素养的培养与持续提升。图图 5-1 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 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实施者,教师数字素养培养与提升是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驱力。为落实教师数字素养标准,需要围绕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维度,总体上从打造研修与实训环境、建设教师培训课程、创新智能研修方式、开展教师数字素养评价等方面来探索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智能化的实践与培训环境的支持。通过智能师训教室、在线教研平台、元宇宙培训环境等的建设与应用,为教师数字化教学实践与学习培训创设数字化、智能化的研修与实践环境。建设智能师训教室,支持教师常态化实践训练。智能师训教室是依托物联网、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智能教室硬件设备、数字化教学软件系统、智 尚俊杰,李秀晗.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困难和应对策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03):72-81.祝智庭,戴岭.设计智慧驱动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向度、指导原则和实践路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03):12-24.83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能化录播与分析系统等于一体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智能教室硬件设备。通过配备智能可移动桌椅、虚拟科学实验展台、可穿戴设备等设备来创设灵活开放的空间布局,支持一线教师或师范生开展项目式、探究式等创新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软件系统。能够为教师开展数字化备授课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课堂互动工具以及便捷高效的测评方式等,满足教师开展模拟教学的需要。智能录播与分析系统。其通过对教学语言、肢体行为、板书设计等课堂教学行为的全过程记录和实时分析,生成课堂教学能力 AI 测诊报告,为师范生或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评价提供数据依据。如华南师范大学打造了集传统课室、视频录播、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呈现等于一体的智慧师训教室。构建在线教研平台,支撑多样化研修活动开展。在线教研平台是以网络环境为载体,深度融合智能语音、音视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围绕教师培训教研、教研成果共建共享以及研修管理等应用场景打造的一体化在线教研平台。支持多种研修活动。在线教研平台能够支持开展听评课、集体备课、专题研讨、风采活动等活动,为教研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提供智能高效的通道。自动汇聚与共享教研成果。在线教研平台可自动汇聚、生成与展示研修活动中产生的各类教研成果,有助于构建支持教师数字化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的特色资源库。教师研修档案。在线教研平台可以过程性采集教师培训、在线备课、教学反思等行为数据,跟踪教师学习和成长历程,形成教师研修档案,为教师评价、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创设元宇宙师训环境,增强具身化的研训体验。教育元宇宙支持创设虚实融合的教学场景,并能够创造智能化的虚拟教研助手和不同类型的虚拟学习者,支持教师开展协作教研和模拟教学演练。创设元宇宙教学场景。基于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可以对人物、环境、道具等教培要素进行 3D 建模,创设虚实融合的教学场景,支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象和教学方式来设计多维沉浸的教学环境。生成学生虚拟化身。在元宇宙技术支持下可以生成多样化、智能化的学生虚拟化身群体,支持教师以角色扮演、事件模拟、即时交互等方式模拟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特定教学事件,提升面对复杂教育实践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如美国 Simschool、德国 Breaking Bad Behavior 等平台都通过创造沉浸式场景帮助教师练习课堂管理技能和策略。智能教研助手。基于虚拟人、大数据和知识图谱等技术,还可以构建出具备丰富经验的智能教研助,支持记录教师数字化教学演练的全过程,并针对性给出教学建议和参考案例,助力教师持续性地进行教研反思和数字化教学的改进。曾海,李娇儿,邱崇光.智慧师训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新生态J.中国电化教育,2019(12):116-122.钟正,王俊,吴砥等.教育元宇宙的应用潜力与典型场景探析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01):17-23.徐建,王俊,钟正等.教育元宇宙时代教师发展的挑战与应对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03):51-56.84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在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实践中,不同地区开始探究智能师训教室、在线教研平台、元宇宙师训环境等智能化环境的建设与应用。如北京东城区打造了智慧教研平台,开展多样数字研修活动,促活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案例案例 5-1 打造智慧教研平台,助力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打造智慧教研平台,助力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 北京市东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于 2019 年获评教育部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东城区以精准性“大教研”为抓手,建立智慧教研平台和大数据精准教研中心平台,助力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北京东城区通过搭建智慧教研平台和建立大数据精准教研中心两个方面开展技术支持下的区域精准性“大教研”。搭建智慧教研平台,建立智能化“大教研”体系。东城以和平里学区为试点,成立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大数据精准教研中心示范基地,组建包含多校的“校际协同精准教研及资源众创联盟”,将优质教研经验、模式和成果互相推广,辐射带动区域教研能力整体提升。建立大数据精准教研中心,精准分析教研过程。北京市东城区建立大数据精准教研中心,融合数据、资源、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形成“一平台四中心”体系架构,围绕教师的基本信息、奖励与荣誉、师德修养、教学情况、教研情况、育人成果、职业发展、工作绩效、工会活动以及党团资料等方面构建档案资料库,实现对教师教研全过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为教师提供发展过程的综合评价分析,实现备课、教学、听评课到师训、评价等环节的贯通考虑,形成系统完整的特色学科教研新形态。2019 年至今,北京东城区基于智慧教研平台以工作室的形式构建三级四类共 188 个工作室,开展单年级学科、全学段学科、跨学科、跨区域四类混合式教研活动 4023 场,通过区域线上教研等活动,沉淀区、市、国家级优质课例 1174节,学生自主学习微课 1619 节,汇聚专题及培优课程 476 节,累积教师线上风采评比作品 2290 个,有效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应用能力以及教研能力。师训课程建设能够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提供基础保障,需要发挥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以及教育科技企业等多主体的协同力量,建设和开发多样化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多样化数字素养实训课程,为教师学习先进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技 本案例根据本案例根据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提供的资料整理、编写。数据赋能、体系重塑,东城教育登上高位优质均衡大舞台EB/OL.(2022-11-15)2023-06-08.https:/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能提供体系化、高质量的课程支持。从课程体系来看,教师数字素养培训课程包括融合数字素养的教师教育课程、通用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等类型。其中融合数字素养的教师教育课程是在体系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中融合数字技术相关的课程内容和主题;通用性课程是基于数字素养框架,为教师开设专门的数字素养课程;拓展性课程是汇聚和有效利用教师智能素养、数据素养、评价素养、信息素养等相关素养课程资源,补充和拓展教师数字素养课程内容。从课程内容来看,需要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不仅要为教师开设专门的数字素养理论课程,还要设计开发一套适合教师使用的数字教学应用方法的实操课程,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实践能力。多主体协同推进数字素养实训课程建设,发挥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以及教育科技企业等不同角色的特色与优势,共同打造满足理论性、实践性、体验性三重需求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训资源。其中专家学者在把握前沿的教育理论与政策、指导教师基本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提升等方面经验丰富,可以充分萃取学术专家的理论智慧,将其开发成培训资源供教师学习;一线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可以汇聚整理学校教师的优秀教案、教学课例、教学经验总结等作为实践性资源;教育科技企业可以利用前沿技术手段创新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形式,如自适应师训资源推送、基于 VR/AR 的师训等。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企业和高校研究团队等都不同程度地推进或参与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课程建设。下面以科大讯飞与北京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发的“讯飞智慧教师培育 MOOC”系列课程为例,从课程内容、实践效果等方面呈现如何助力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与提升。案例案例 5-2“智慧教师培育“智慧教师培育 MOOC”系列课程,助力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系列课程,助力提升教师数字素养 2023 年,科大讯飞与北京大学深度合作,联合北京邮电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7 所高校共同研发了“智慧教师培育 MOOC”系列课程,并面向全国一线教师开展开放式 MOOC 工作坊活动,赋能教师数字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智慧教师培育 MOOC”系列课程可以分为理论知识、实践应用、发展创新三个模块(如图 5-2)。理论知识课程主要包括 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变革 智慧课堂教学法 信息技术 2.0 视域下课堂新形态三门课程,展现了新时代下课堂教学的各种新形态和教学方法,结合理论学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帮助教师了解智能时代教学创新的方向与趋势,提高其数字化意识和知识技能。实践应用课程主要包括数据驱动教学的设计 课堂测评与教师测评素养 教学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叙事三门课程,从教学设计、课堂测评、数据可视化分析 本案例根据讯飞智慧教师培育 MOOC 项目的相关报道整理、编写。86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三大场景帮助教师掌握如何开展和落实数据驱动的教学,设计了理论与原理、活动设计、方法策略、工具应用、案例分析、常见问题等多种活动系统性赋能教师数据素养的培养。发展创新课程是目前已经开发了技术支持的学生展示与交流 智能时代下的阅读促进与推广两门主题课程,前者聚焦“如何用技术帮助学生展示与交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一现实问题,为教师开展课堂交流互动提供可落地的教学思路与建议、教学方法与策略、技术工具与操作指南。后者聚焦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再到具体步骤解析,强化课堂教学应用,帮助教师掌握阅读学习的科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启发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智慧教师培育 MOOC”系列课程依托 AI 教研平台以在线工作坊的形式开展。据统计,该系列课程已开展了 2 期工作坊,共支撑教师人数 2234 人次,课程获教师高度评价,平均满意度为 90%,有效提升了教师数字素养。图图 5-2“智慧教师培育 智慧教师培育 MOOC”系列课程内容系列课程内容 教师研修是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智能技术支持下,通过创新个性化选学、协同性研修、基于数据的精准教研等多种智能研修方式,有助于持续提升教师数字化意识、知识与技能。基于平台资源的自主性研修,支持教师个性化发展。基于平台资源的自主性研修是依托线上平台提供多样化研修资源以及资源智能推荐服务,支持教师进行自主、个性化的研修方式。基于优质研修资源的自主选学。智能技术支持下,可以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生成小颗粒、语义化的标签,并通过动态更新的资源生成方式汇聚优质研修资源,方便教师根据实践中的即时问题自主选学。基于资源精准推荐的个性化研修。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等技术建立教师素养与研修画像,对每位教师的课程学习情况及素养水平进行分析建模,精准匹配教师学 87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习需求,为教师推送针对性的优质研修资源,满足其个性化发展诉求。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专门是我国教师培训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助力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教师研修,设立“教师研修”版块,为教师自主选学提供丰富优质的研修资源,还能够根据教师行为数据为其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在推进教师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师数字素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共同体的协同性研修,促进教师数字化协作与交流。在视频直播技术、网络交互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支持下,通过名师工作室、虚拟教研室等多种形式构建教师数字化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数字素养集群化发展。“互联网 ”名师工作室。其主要是围绕特定的数字化教学研究主题,通过开展名师评课、专题研讨、课例研究、专题讲座等混合式研修活动,实现优质教研资源的共创共享,促进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与提升。虚拟教研室。基于虚拟教研室这一数字化空间,教学共同体可以便捷高效地开展协同教学设计、协同教学案例研讨、协同教学资源建设、协同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等,实现教师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算法构建的共同体。智能技术支持下,可以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数据、以往培训学习数据等内容进行主体特征分析,智能推荐相关专家和研究者加入共同体,使教师能够与更多的专家、学者、同行教师进行对话,增强共同体活力。基于数字化分析的精准教研,支持教师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智能技术支持下,教师可通过基于数字化分析的精准教研识别数字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的自我改进以及指导者的分析干预提供抓手。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行为分析主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师课堂教学视频进行采集、标记、统计,实现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行为特征和教学能力水平的分析和可视化表征,便于教研共同体基于证据对一堂课的结构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促进授课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精准提升。基于学生学习探究的课堂教学改进利用教育大数据和学习分析表征学习过程以及评估学生学习变化,基于对全场景学生学习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建模分析,教师可以精准发现师生互动规律、协作学习规律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等,开展问题分析、方案设计、交流研讨、实践应用、反思调整等一系列研究活动,持续性优化和评估数字化教学创新和实践的效果。目前有一些研究机构和教育科技企业等在进一步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学习 郝建江,郭炯.新兴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诉求、挑战与路径J.开放教育研究,2023,29(01):46-52.郭炯.教师如何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N.中国教育报,2022-09-07(04).蒋立兵,季春晓.反思性实践视域下教师工作坊研修过程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39-45.战德臣,聂兰顺,唐德凯等.虚拟教研室:协同教研新形态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03):23-31.刘洋.AI 赋能教师培训:教育意蕴及实践向度J.电化教育研究,2021,42(01):64-71.李阳,曾祥翊.人工智能赋能教研高质量发展: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实践蓝图与发展脉络J.中国电化教育,2022,No.430(11):99-107 122.冯晓英,郭婉瑢,黄洛颖.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挑战与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1,No.562(11):1-8 76.林梓柔,胡小勇.精准教研:数据驱动提升教师教研效能J.数字教育,2019,5(06):42-46.88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分析等技术赋能基于数字化分析的精准教研模式,加速促进经验型教研向精准化教研的转变。这里以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为例,分析其对于基于数字化分析的精准教研的赋能支撑。案例案例 5-3 智能研修平台支持下的精准教研智能研修平台支持下的精准教研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开发的“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让教情、学情可追溯、可分析、可总结,为数字化课堂教学改进提供强力支撑。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能够常态化伴随式记录、分析以及可视化呈现课堂教学行为数据,从而实现精准教研。其特色功能应用包括 3 个方面:聚焦9 种课堂教学行为分析,通过对教师的讲授、板书、巡视、师生互动 4 种行为和学生的听讲、举手、应答、读写、生生互动 5 种行为进行编码、建模和计算,实现九种课堂教学行为分析。呈现 9 个维度学情分析,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课堂教学场景中的 9 种师生行为进行智能 OCR 识别、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和位置识别,并以教学行为时序图、教学行为分布玫瑰图、课堂参与度曲线、表现度曲线、关注度曲线、S-T 图、Rt-Ch 图等 9 种图形可视化呈现数据分析结果。图 5-3 为某学校生物老师的教学行为分析结果,Rt-Ch 图显示 Rt 值是 0.7,Ch 值处于 0.1-0.2 之间,该节课为混合型,课中以讲授为主,师生交互较少,这与 S-T 曲线整体拟合角度小于 45 度显示一致。基于此,可以着重关注提升该教师使用技术支持课堂互动的能力。生成 3 类教学行为分析报告,平台可生成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报告 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比分析报告 教师周期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报告,有助于对一位老师或区域全体教师进行教师个人周期画像或区域群体画像研究,支持教师精准教学反思以及教研团队进行精准教学帮扶,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精准监测。从 2021 年到 2023 年,中央电化教育馆已经组织开展了 3 批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试验区(校),共覆盖 743 所实验校,从培训、研究、应用等全方位推动智能精准教研的落地与实施,不断推动我国人工智能赋能教研的高质量发展。本案例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相关的公开发表论文整理、编写。李阳,曾祥翊.人工智能赋能教研高质量发展:智能精准教研的理论框架、实践蓝图与发展脉络J.中国电化教育,2022,No.430(11):99-107 122.89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图图 5-3 智能研修平台支持的智能研修平台支持的 AI 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课堂教学行为分析 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是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仍以结果性评价为主,难以客观、全面反映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因此需要开发利用大数据智能,开展数智化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实现精准、动态、持续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在线测评、数字画像、微能力认证是三种典型的教师数字素养测评方式。开发教师数字素养的在线测评,支持大规模、常态化评估。智能技术支持下,基于教师数字素养框架标准,开发专门面向教师数字素养的在线测评工具,或将教师数字素养测评问卷嵌入到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中,支持教师以在线测试的方式完成自我报告量表和情境化知识测验,并自动化生成测评报告和评估建议,帮助教师明确自身素养水平以及待完善领域,找准素养提升策略或方向。如俄罗斯教师数字素养在线测评工具 Dig Comp Edu 支持教师数字素养的情境化知识在线测验,并可以自动分析和反馈素养水平、表现情况和建议报告。此外,需要研制各级各类教师数字素养常模,充分考虑职前职后不同阶段、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水平教师的发展差异,实现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水平的分层分类精准评价。探索教师数字素养的数字画像,实现动态化、跟踪性评价。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多模态学习分析等技术支持下,能够伴随性地采集教师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的行为数据、交互数据、生理心理数据等,再结合问卷、访谈、知识测试等评价方式,实现对教师数字素养更全面、精准、真实地刻画和评价。基于多模态数据的教师数字素养画像与应用的路径包括:画像框架确定。基于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框架,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教师数字素养的评价维度、指标以及采集点。多端应用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基于画像目标,采集并汇聚与教师素养画像目标对应的多个端应用、全教学场景来源的数据,通过数据清洗、集成与转换等数据 吴砥,陈敏.教师数字素养: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师发展重点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3,No.404(05):4-7.吴砥,桂徐君,周驰等.教师数字素养:内涵、标准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08):108-114 128.90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预处理沉淀出有效数据。画像模型构建。首先,按照设定指标计算的规则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建模计算,形成每一个维度的量化指标数值;其次结合问卷评测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确定各层面之间的权重关系,得到各个三级指标的计算公式和数值;最后基于组合赋权法、综合指数等方法对教师数字素养进行综合评测,生成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画像呈现与应用。基于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模型,以可视化形式输出面向个体、学校、区域的教师数字素养画像。精准决策与干预。基于教师数字素养画像结果,赋能教师自我精准评估与发展提升,助力学校和区域基于评价结果开展有针对性、层次性的精准提升培训。如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湖畔校区正在探索教师数字素养画像构建与实践应用,综合主观问卷测评和客观行为建模评价,汇聚分析教师在不同端应用、不同场景中产生数字化教学应用数据,输出面向教师群体和个体的测评报告,并基于测评结果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和资源推荐。开展教师数字素养的微能力认证,驱动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数字素养的微能力认证主要依托于数字档案技术,通过记录、采集教师在教学和培训中的产生的教学设计、课件、教学成果、学生作品、教学反思等成果证据,对教师数字素养能力和水平进行认证评估。具体过程包括:数字素养微能力模型构建。微能力认证需要对数字素养微能力框架进行定义和描述,明确期望测量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证据模型明确。微能力认证需要明确哪些行为或绩效成果能够作为教育者数字素养微能力认证的证据,设计每项微能力对应的证据模型。场景化任务模型设计。微能力认证需要设计能够为教师理解、实践或创设作品等提供证据的任务模型,为采集教师实践证据设计真实情景和任务载体,如以单元或主题教学的设计、实施、过程管理、评价等作为典型教学任务来引发教师行为表现及行为结果,以此评估教师的数字素养发展水平和状况。微能力认证与反馈。教师通过微认证系统提交不同任务情境下积累的任务证据(教案、课件、教学视频、档案等),微认证系统则依据相应的能力认证评分指南对教师提交证据进行考核评估并提供反馈总结,给予通过、基本通过、未通过等反馈。如西班牙教育技术与教师培训学院开发了“教师数字素养档案包”,支持教师自主上传课程、项目、奖项、出版物、教学材料等,自主获得数字素养的水平认证。此外,还可以借助能力评估和证据导向的教学能力微认证,构建职前培养和职后成长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如 2019 年华东师大主持研发并发布了我国首个面向中小学教师的微认证项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微认证体系”,已深度应用于多个省市 魏非,祝智庭.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师信息化能力建设方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2,No.353(09):13-20.魏非,宫玲玲,章玉霞等.基于微能力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1,33(06):94-102.闫广芬,刘丽.教师数字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基于欧盟七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2,44(03):10-18.91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修与评估,随后成功迁移至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中,形成能力点一致、不同进阶标准的认证体系,充分体现了职后培训对职前培养的反哺作用。有一些区域开始探索基于教师行为的数字素养画像和基于微能力认证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等创新方式。如宁夏银川以数据驱动实现教师教育能力精准刻画,为银川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精准评估和持续发展提供数据依据。案例案例 5-4 构建区域教师研修培训能力画像,助力开展精准研修构建区域教师研修培训能力画像,助力开展精准研修 2021 年,宁夏银川开展了“双优云桥”智慧研修项目,立足区域研修培训,建构了以研修管理、研修质量和研修成果为切入口的信息化平台,构建区域教师研修培训能力画像,助力开展精准研修。研制教师教育能力标准,助力研修评价科学化。银川市网络研修专家组研发了一套适用于区域教师研修培训的教师教育能力标准,包括一级能力维度 7 个、二级能力维度 20 个、三级能力维度 48 个,为教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其中,一级能力维度从教师的工作逻辑出发,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程理解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教学管理能力、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教学研究创新能力等。运用智能化诊断测试工具,开展针对性研修培训。项目组借助智慧研修平台对参训教师进行研修前测,了解教师知识盲点,并向掌握不佳的教师智能推送相关资源;之后会对其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复测,并记录教师的碎片化学习过程,形成参训教师的学习档案;最后再将每个教师的学习档案与教师教育能力标准进行匹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研修培训内容。提供可视化培训过程数据,描绘用户能力画像。智慧研修平台会实时收集、分析培训过程,并可视化绘制参训教师的能力画像,包括教师学习整体概况、教师参与培训任务情况、培训课业情况汇总、个人能力图谱四个维度。图 5-4 呈现了某教师的能力图谱,该参训教师的综合能力得分为 72 分,在评价学生能力、学生提升能力、问答能力等方面较弱。随后,智慧研修平台会为教师定制个性化的能力提升方案,并有针对性地推送课程资源,支持教师基于可视数据的自我诊断式按需学习。目前基于“双优云桥”智慧研修平台,银川市 99 所项目学校的 1229 名种子教师进行了系统培训,培训满意度为 98.3%,有效提升了银川市研修培训的整体效果,助力银川市获评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等。本案例根据基于学习行为可视化的区域智慧研修平台构建公开发表论文资料整理。蔡可,李佳健.基于学习行为可视化的区域智慧研修平台构建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No.46(10):10-13.92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图图 5-4“双优云桥”智慧研修平台生成的教师能力画像“双优云桥”智慧研修平台生成的教师能力画像 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与提升是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内在要求。为此,需要确立我国学生数字素养框架,从构建多阶段课程体系、建设学习资源与环境、创新素养测评方式等方面来探析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制订学生数字素养框架,能够为学生数字素养培育课程开发、教学模式与方法选择以及评价提供参考。同时,还应加强政产学研各界共同合作与投入,推动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研究和制订。目前我国还未发布统一的学生数字素养框架,需要加快研究制订。一方面,应重点关注我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和新课标中的内容,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实际,构建符合我国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数字素养框架内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 从某种意义上给出了数字素养的基本框架结构,提出数字素养框架不仅应该包括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内容,而且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维度。这些内容和维度可以为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的制订提供基本参考。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都提出信息科技(技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些核心素养也是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框架中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分析国外已有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的特点,可以为构建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学生数字素养框架提供借鉴,但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择性参考。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和权威的数字素养框架,如联合国教科文 93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组织提出的全球数字素养框架,欧盟发布的欧盟公民数字素养框架等。这些框架对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层次和评估方法进行系统规范的描述,为制定我国学生数字素养框架提供了一定启示,具体如 5-1 所示。从数字素养框架的构成要素来看,这些框架都涉及了信息与媒介素养、交流与协作素养、数字内容创作、数据安全等领域,既包括数字技术的使用和应用,也包括数字技术的评价和创新,以及数字技术安全和伦理。这些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了数字时代学生所需具备的数字素养核心内容。从数字素养框架的评估方法或建议来看,以上框架都提出了具体的评估方式或建议,为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提供针对有效的参考。不同的数字素养框架在内容上有所侧重和差异,但都体现了将数字素养作为一种跨学科、跨领域、跨层次的综合能力来培养和评价的理念。表表 5-1 国外部分数字素养框架梳理国外部分数字素养框架梳理 名称名称 构成要素构成要素 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建议建议 欧盟欧盟公民数字素养框架2.2 版 信息与媒介素养 交流与协作素养 数字内容创作 数据安全 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工具 框架针对每个能力设置了“基础、中级、高等、专业”4 级水平分类标准,对于每个子要素,提供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三类的行为表现举例以及包括学习和工作两个场景的应用举例。并提出了可行和易操作的数字素养自我评估工具,如 DigComp Self-Assessment Tool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数字素养框架 设备与软件操作 信息与数据素养 交流与协作 数字内容创造 安全 问题解决 职业相关素养 框架在综合分析了全球现有 44 个数字素养评估工具的测量范式、评估形式和评估目的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自我评估为主,基于知识的在线测量为辅的评估方式,实施预评估并建立指导小组等评估建议 美国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版)赋权学习者 数字公民 知识建构者 创新设计者 计算思维者 创意沟通者 全球合作者 该标准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将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些评估建议,用于帮助教师和学校检测和评价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 加拿大数字与媒体素养中心开展的media smarts 项目 道德与同理心 隐私和安全 社区参与 数字健康 消费者意识 查找和验证 制作和整合 该项目提供了数字素养基准测试、网络使用调查、网络使用日志、网络使用反思等评估工具,用于帮助教师和学校检测和评价学生的数字和媒体素养水平 荷兰国家课程发展研究中心数字素养的学习框架 基本的 ICT 技能 计算思维 信息素养 媒体素养 该框架使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使用项目、作品集、测试等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的成果;使用标准化测试或自行设计的测试工具测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使用分析工具或自行设计的分析模型分析学生的数据和信息等 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的研究与制订需要三方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共同参与,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机制。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学生数字素养相关政策或标准规范;要加强对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的宣传和普及。研究机构要开展我国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研究。应参考国外科学有效的框架,考虑区域、教育和 程慧平,蒋星.公民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欧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素养框架的比较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23,No.528(01):54-60.张恩铭,盛群力.培育学习者的数字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数字素养框架及其评估建议报告的解读与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19,25(6):8.94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学生的差异,建立数字素养的要素、指标和等级。企业应积极关注和加入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研究。企业要为数字素养框架的内容设计、实施方法、评估工具等提供服务支持,也要通过产教融合来培养学生数字素养。这里以荷兰为例,介绍荷兰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的内容,并分析其内容和特点。案例案例 5-5 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融入学校教育实践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融入学校教育实践 荷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将数字素养列入学校教育的学习内容之一,将发展学生数字素养置于重要位置,以期学生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2017 年,荷兰国家课程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数字素养的学习框架,内容涵盖“基本的 ICT 技能、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四个实质性领域。在此基础上,2019 年进一步发布数字素养学习领域,呈现了更加完善的数字素养学习框架,包含数字素养的发展愿景域、四个实质性领域、六个学习目标建构概念域,阐释了学生在各学段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目标。内外双重目标,引领学生数字素养全面发展。荷兰中小学数字素养学习框架展现出外核教育总体目标与数字素养内核要素之间的关联(如图 5-5 所示)。数字素养框架向外指向总体的育人目标,“在课程中赋予数字素养一个坚实的地位,培养学生成长为(数字)社会中积极的、负责任的、独立的参与者”,提供机会发展学生关于“思考与行动,与人相处,认识自己,为社会、学习与职业、个人生活做准备”更广泛的能力。数字素养框架向内指向发展目标,意图培育学生成为具有数字素养的数字公民,包括基本的 ICT 技能、计算思维、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四个实质性领域和数据与信息、数字世界的安全与隐私、数字技术的运行与使用、数字交流与合作、数字公民和数字经济六个学习主题。分阶段学习内容,贯穿各学段完整的学习过程。基于概念域的蓝图,数字素养囊括六个学习主题及其学习模块(数据与信息、数字世界的安全与隐私、数字技术的运行与使用、数字交流与合作、数字公民、数字经济),设置由低阶到高阶、由简单到综合、前后衔接的教学目标与内容,贯穿各学段完整的学习过程。本案例根据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相关的公开发表论文等资料整理、编写。赵芳.荷兰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实践与启示J.新世纪图书馆,2023,No.320(04):75-81.Curriculum.nu.Toelichting Digitale Geletterdheid:Toelichting op het Voorstel voor de Basis van de Herziening van de Kerndoelen en Eindtermen van de Leraren en Schoolleiders uit het Ontwikkelteam Digitale GeletterdheidR.Den Haag:Curriculum.nu,2019.95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图图 5-5 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 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厘清了数字素养发展愿景、领域要素以及学习目标三者的内外交互关系,体现了对数字化社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的多重思考。基于此框架,荷兰将数字素养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推动数字素养学习框架的顶层设计走向中小学校的具体实践,为我国制订学生数字素养框架提供参考。学校开设数字素养相关课程是培育学生数字素养的重要途径,包括信息科技(技术)课程、数字技术相关素质类课程、跨学科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第二课堂实践课程等。因此,学校需要根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构建分级分类、丰富多元、科学合理的学生数字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信息科技(技术)课程是培养中小学生数字素养的主要渠道,要开好中小学信息科技(技术)课程,以数字素养培养为总目标,对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奠定学生数字素养培养基础。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发展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与发展、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体现了不同学段对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整体规划课程内容,实现各学段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的有效衔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针对不同学段设置了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模块,呈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课程学习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设计义务教育全学段内容模块、组织课程内容。高中阶段设置了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必修和选修模块,紧扣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等学科大 魏小梅.荷兰中小学生数字素养学习框架与实施路径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12):71-77.96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概念设置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在前四个学段的基础上提升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问题情境的复杂度,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信息技术的学习。具体课程内容见表 5-2。表表 5-2 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阶段信息科技(技术)课程内容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阶段信息科技(技术)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版)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年版 2020 年修订)年修订)课程内容 第一学段:信息交流与分享、信息隐私与安全 第二学段:在线学习与生活、数据与编码 第三学段:身边的算法、过程与控制 第四学段: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物联网实践与探索、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 必修: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 选择性必修:数据与数据结构、网络基础、数据管理与分析、人工智能初步、三维设计与创意、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选修:算法初步、移动应用设计 加强学生数字素养课程的跨学科融合,拓宽多学科融合育人路径。开展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将学习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通过明确靶心问题与外围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学习经历形成由不同学科构成的知识与能力网络,促进数字素养的综合发展与提升。将数字素养内容有机融入其他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将数字素养内容直接纳入相关学科课程内容中,如将网络道德、数字伦理、数据隐私保护等内容纳入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在高中 21 个课程标准中都提到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教与学。开设丰富多彩的数字素养素质类课程。为了多元化培养学生的数字创新能力和数字文化素养,学校应开设一些与数字技术相关的素质类课程,如 STEAM、创客、人工智能等。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数字技术和应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基础数字知识与技能。在课程目标方面,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旨在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较为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在课程内容方面,中职课程侧重基本技能与信息技术应用,高职课程则强调专业技能与项目开发能力,两者都以促进学生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供了丰富的拓展模块和弹性的课时设置,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职业岗位对学生的数字素养要求,如下表 5-3 所示。刘敏聪,刘鹏飞,郑娅峰等.基于信息科技的跨学科主题校本课程设计研究J.数字教育,2023,9(02):54-61.吴砥,朱莎,王美倩.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体系的一体化建构:挑战、原则与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2(07):43-49 63.97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表表 5-3 中高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高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0 版)版)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 版)版)基础 模块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网络应用、图文编辑、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入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基础、人工智能初步等 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等 拓展 模块 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维护小型网络系统搭建实用图册制作、三维数字模型绘制、数据报表编制、数字媒体创意、演示文稿制作个人、网店开设信息安全、保护机器人操作等 信息安全、项目管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程序设计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数字媒体、虚拟现实、区块链等 加强职校数字素养课程建设,强化职校学生专业数字技能。构建职校学生数字素养选修课。职业院校应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和学生学习基础开设不同水平的数字素养选修课。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大类中相关的实训报告、信息统计表、演示文稿等,学习基础数字知识和技能;高年级学生通过企业案例,运用数字技术制作数字作品,为工作中的数字解决和创新打下基础。积极举办数字化第二课堂活动。将数字素养的培养嵌入第二课堂活动中,通过数字技能竞赛、讲座与公开课、社团活动、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以更多元的方式学习数字素养知识,激发其对数字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其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探索数字素养课程建设,提高大学生数字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数字素养教育内容。高校要将数字知识、数字技术和数字能力的元素有机地融入各专业课程内容中,让学生利用数字技术或数字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其数字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基于数字化环境的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可以搭建数字化大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平台,建设数字应用场景和虚拟仿真创业空间,开展数字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利用“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进行创新创业的热情,培养其数字化实践能力。加强数字技术相关专业建设,促进互联网及大数据人才培养。优化数字技术相关专业结构。根据2022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仅2022 年就新增设了 174 个互联网及大数据相关本科专业点(其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点 34 个、机器人工程专业点 19 个、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点 39个、区块链工程专业点 8 个)。加强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培养具有数字化意识、思维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的数字化发展需求。如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将加强与多个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促进”三位一体的集成电路创新生态。杨琦,陈炯.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现状及其培育J.河北职业教育,2023,7(01):44-47.刘怡.高职院校学生数字素养提升研究基于湖南省 1051 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01):53-6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EB/OL.(2023-04-06)2023-06-04.http:/ EB/OL.(2022-11-07)2023-06-1 98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很多学校开设了专门的数字素养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数字化意识,掌握数字化基础知识和技能。这里以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中为例,介绍其开设的数字体系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案例案例 5-6 开设数字体系课程,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开设数字体系课程,提升学生数字素养 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中(以下简称“华理科高”)是一所以信息科技见长的特色学校,学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特色品牌,特别是形成了由基础课程、实践课程、创新课程多样课程组成的 ICT 信息素养课程群。面向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华理科高开设了数字体系课程,包含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有助于夯实学生的数字化基础能力,选修课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走进数智校园 合格数字公民”必修课,助力学生快速适应高科技学习环境。该课程包含“走进数智校园”“合格数字公民”两个模块,面向全体学生,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新生适应科技校园。其中“走进数智校园”引导学生尽快地适应并主动接受华理科高的各种先进智能硬件、各类虚拟学习空间平台,帮助学生积极开展相应的数字化学习活动。“合格数字公民”引导学生既要善于学习利用信息科技方便学习生活,更要辩证地看待信息科技发展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成为遵守社会道德与法律法规,主动承担信息社会责任的合格数字公民。多彩选修课程,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个性化发展。数字体系课程的选修课包括“手机摄影轻松学”“物联网智能家居的设计与实现”“无人机项目式学习”等,在多样化的选修课中实现对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等能力的综合培养。其中“手机摄影轻松学”课程教授手机拍照技巧,提升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获取、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物联网智能家居的设计与实现”课程让学生设计制作智能小作品,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无人机项目式学习”课程融合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项目,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上海市华理科高建立了较完整的数字素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学生的数字化学习需求为出发点,设计了多样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涵盖了从基础技能到创新能力的多个层次,既注重学生的数字化基础能力的培养,又关注学生的数字化个性化发展。优质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实验实训环境可以为学生数字素养培养提供系统化、0.http:/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情境。因此,需要创建丰富多元的课程与活动资源,建设更加先进的技术学习与实验空间。丰富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基础保障。其中课程和教材资源助力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社会科普资源有助于普及数字知识,传播数字理念;实践活动资源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与思维能力,具体如下表5-4 所示。表表 5-4 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相关资源分类与举例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相关资源分类与举例 资源类型资源类型 资源内容资源内容 举例举例 理论学习 资源 课程资源 信息科技/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 课后服务中 Steam 课程 人工智能课程 科普资源 国家开放大学“数字素养”学习专区 山东省教育厅 APP 内“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专栏 教材资源 编程训练教材(Code.org 提供的编程训练教材)数字化课件 电子教材(Wheelock 的电子课本等)实践活动 资源 技术认证 乐高教育的 L go Education 认证 巴科斯学院(Berklee)的音乐技术青少年认证 实训项目 CoderDojo 组织的编程训练营(APP 开发、网站开发等)Fab Lab 数字工作室项目(激光切割机、3D 打印机等)创新大赛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嘉兴青少年信息技术创新大赛 多方携手合作建设丰富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机会。学校可以对不同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有针对性地将其整合于课程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数字素养;政府应加大对数字教育与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支持,营造有利于数字素养水平提高的社会环境;企业可以提供技术平台、课程资源支持和项目指导等,助力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建设多样化信息科技实验室,包括数字互联体验实验室、小型系统搭建实验室和创新智能设计实验室。数字互联体验实验室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手段,模拟现实场景,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在线交流,并通过搭建小型互联系统让学生理解互联网应用与创新的原理。小型系统搭建实验室主要是利用开源硬件、编程语言、机器人等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方案,并通过计算机和实验设备搭建简易的物联系统,助力学生进行物联网实践与探索。创新智能设计实验室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手段,创设人工智能场景,支持学生探索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助力学生理解人工智能对智慧社会发展的影响。100 第 5 章 加快师生数字素养全面提升 融合应用多数字化平台与工具,助力多样化学习活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平台。其是集成了教材、课程、平台、教具、算力等多种元素的综合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利用数字化课程和教材资源自主学习人工智能知识,也可以利用编程训练平台、AI 实验平台等进行各种有趣的 AI 创作和训练,提升数字素养和技能。人工智能开放性服务平台。其是一种支持学生体验、学习、开发、应用人工智能的各种功能和应用场景的开放性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来获取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动态,学习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方法,开展人工智能的创新实践和项目开发。机器人教具。其是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专门开发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组件,具有感知、控制、交互和学习等功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执行多样的任务和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一些学校建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6 16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EZRA:2024教练辅导为何有效白皮书(15页).pdf

    ?3?5?4?Labs?70%?70%?18%?7?6?89?是什么改变了一切?11?10?9?13?12?01?5:1?获得?员工?80分 获得?员工?59分?best when?15?14?02?12,000?17?16?03 缺乏责任感,我们往往无法成功 扮演“观察者”的角色教练 强化收益 追踪个人进展双方承诺,每周未达标的人,要向对方支付罚款。这个方法奏效了案例分析Nathan,19教练辅导为何有效的五个洞见1804 潜在的“自我设限”的教练 提问教练苏格拉底式提问为导Sophie,21教练辅导为何有效的五个洞见2005?2322?25?24?参考文献?,?知与行之间的差距?马萨诸塞州:哈佛大学商学院出版社?,?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是最大的失败?心理科学,?,?弗朗西丝?弗雷,安妮?莫里斯?释放:无悔领袖赋予你周围每个人权力的指南?波士顿: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社,?,?进步原则?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社?罗伯特?基根,莉萨?拉斯科?雷希(?)变化的免疫力?哈佛商业评论出版社?第五部分2627?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6 1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腾讯研究院:2024年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报告(55页).pdf

    前言1G孟汇遁¥侊鄽牨屟昦媆撌前言3唪柠頌 01鲲趵夃鮪厙¥艊梪03嚙鲲閔鮪厙¥斶縟蠻嚙昦呺 09墡閔鮪厙¥酛鲲趵昦敆砎 31鮪厙¥酛墡頯昦賂嫷 41酁僨慽鮪厙¥鄽牨斶叄撾 錫扢鄽牨屟昦媆撌492.1 从县域破局 052.2 产业带发展需要什么 062.3 产业带在“县”可以做些什么 073.1 农产品产业带的机遇和挑战 11 3.2 因“县”制宜:多方联动,打造在“县”经济培训伴教体系 133.3 典型县域 144.1.轻工品产业带的机遇和挑战 334.2.工具协同,助力传统产业供应链上中下游数实融合 344.3.典型县域 35 5.1 非遗产业带的机遇和挑战 435.2 依赖强社交基因,探索中小微长效经营新模式 445.3 典型县域 45 6.1“稳定三角”,夯实产业带经济韧性 496.2 补短板,供动力,推动产业带纵横发展 5112345601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产业带是个地理 产业概念,主要是指由相关关联的产业主体围绕某个城市的某个支柱产业聚集而成,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特点的产业集聚区域。例如海宁的皮草、宜兴的紫砂、寿宁的高山茶。这些产业带一般是消费品产业集聚的高地,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的县域不止一个产业带,例如在浙江桐乡这个全国百强县,不仅有洲泉镇桑蚕被产业带,还有濮院镇的毛衫产业带。我国拥有334个地级市、2851个县级行政单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产业带星罗密布。而这些产业带往往生长于县域中,在县域扎根,成为县域发展的重点,甚至支柱产业。而在最近三年来,产业带数字化增长的主要路径之一是中小微商家通过直播带货,绕开传统采购链,从原产地直达消费者,在农产品、轻工业、非遗项目等产业,吹响了在“县”经济大发展的号角。在“县”经济音同在“线”经济(Online Economy in County),一语两义,是对县域发展数字化的形象描述。而产业带在“县”是将产业发展和数字经济融合的产物,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县域内产业带上的空间连接、上下游发展,助力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人才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既是传统产业新支点,也是乡村振兴新实践。搓蹂1前言02在“县”经济聚焦产业带三个重点:第一,在数商兴农的背景下,关注乡村振兴重点产业,引进专业团队,激活内生动力,让农产品产业带适应数字经济形态,加快特色农产品数字化发展;第二,关注县域内的轻工区域品牌和地方标志性轻工产品,发挥微信工具箱优势实现两端协同,助力县域传统轻工业焕发新生机;第三,链接传统工艺,将传统工艺产业带上的人才、技术、文化、资本等生产要素创新性的串点成线扩面,帮助非遗手艺者、非遗文化,在数字工具箱特别是短视频直播的助力下,赋予了非遗新生机与鲜活感。为了系统梳理在县域数字化中,腾讯助力产业带的探索和实践。今年以来,腾讯研究院深入江浙赣滇粤闽6省12县区,跑码头、进车间、看农田、觅主播,访谈产业带上的服务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实地调研近年来在直播带货平台上成长起来的皮革、紫砂壶、陶瓷、茶叶、菌菇、海鲜等县域产业带,撰写了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研究报告。报告从农产品、轻工品和非遗等三个极具代表性的产业带,对在“县”经济助推产业带发展进行了总结,深挖产业带上颇具生命力的市场主体,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箱,快速完成数字化转型,打造出一个又一个饱含经济韧性的新引擎。03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G孟汇遁¥呱笺吾羅懶2产业带在“县”的基本逻辑0405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2.1 鞲厙蕚嗁我国的县域,承载了一半以上的人口,县域GDP约占全国的40%。县域作为连接乡村和城市的枢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乡村振兴以及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和责任。围绕县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做了一系列布局。2022年2月,国务院出台“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明确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将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难题的坚定决心,为新发展阶段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县域产业发展、推动“数商兴农”和“互联网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部署。半年后,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打造一批县域商业“领跑县”,明确“建立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以供应链、物流配送、商品和服务下沉以及农产品上行为主线,以数字化、连锁化、标准化为方向,进一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县域作为支撑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单元,具有更强的产业基础和更高的人群数字素养,这使得县域更容易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和优势互补,进而拉动产值和创造就业机会。产业带在“县”的基本逻辑062.2 鲲趵夃僨嗴鳘躅 在当前扩大消费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全国有上千个产业带值得挖潜。我们调研发现,直播经济能有效促进这些产业带发展,但这并非易事,至少需要四个构成要件的良性协同:在一个成熟的产业链上,存在一个特色产业带,面向零售端时拥有足够的供应链深度与宽度。例如濮院的羊毛、羊绒服饰不仅产能足够充沛,横向扩张能力同样很强,从秋冬毛衫、呢子大衣逐步向四季常服延伸;在直播带货平台与产业带中小微商家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信息鸿沟,需要有能力的产业带服务商持续发挥信息中介价值,为中小微商家解读平台最新政策,提供有效的直播带货技术指导。反之,服务商能力不足是诸多产业带直播基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激励机制对产业带服务商至关重要。这种机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服务商家的收入激励,但难以持续;其次是来自直播带货平台的资源激励,但收入不稳定;最后是产业带政府的政策激励,包括场地、资金、税收等扶持。这些激励措施可以支持产业带服务商稳定、持续地为中小微商家提供服务并为政府创造就业与税收。最后是具备一定电商素养的中小微商家,通过直播带货,以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向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在景德镇陶瓷产业带,一个个“头雁”商家在产业带中成长,吸引越来越多的县域中小微进入直播赛道。辭姉縟咲桽烏縟発轄梽壽07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2.3 鲲趵夃鮪厙¥詵飨會鲢鳘躅“在县”,强调县城作为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点。县域经济需要在城乡融合理念指导下,以县城空间为载体推进。其关键在于激发县域内的潜力,畅通、引导资源要素在县域和乡村之间双向流通,从而拓宽产业带供应链的宽度和深度。“在线”,展现数字化这一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强调其在加速各类要素的流动与聚集,实现要素流动便利化、资源配置均衡化,推动产业带迈入数字化融合新阶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产业带数商兴农农产品产业带在“县”的基本逻辑轻工品非遗品县域(空间)在“县”经济传统产业传统工艺多方联动新实践工具协同新支点信任 社交新光彩数实融合数字化产业带在“县”,以在“县”为抓手,立足产业带商家,特别是产业带中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旨在推动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既加快发展产品加工流通业、现代乡村服务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也要持续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产业带在“县”的基本逻辑08同时,产业带在“县”发展离不开数字化工具的支持。比如,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连锁化改造,推动特色小店、农产品线上经营,用视频号、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和智能终端进行跨空间订单管理等。在数字化工具支持下,县、乡、村三级主体间的“毛细血管”将会更加通畅,居民增收与消费提质的良性循环有望形成。具体来说:鮪嚙鲲閔鲲趵夃针对县域缺乏本土服务商、激烈机制不足的难题,产业带在“县”通过多方联动,打造县域经济培训伴教体系,引进并留住流量。这是城乡融合新理念,也是数商兴农新实践。鮪墡閔鲲趵夃针对县域供应链不成熟、完善度不够的问题,微信工具箱将私域与公域运营相结合,利用个性化推荐系统拓展全国市场。这将直接销售优质产品到一线城市,同时在本地市场和熟悉的社交圈中增加销售和收入,重塑升级业务、供应链和营销模式。鮪鲲趵夃针对商家面临的非遗产业品牌化不足、非遗产品“非标、价高、低产、不易得”的特性,微信工具箱利用实名制熟人社交的信任关系,使好友间分享内容更顺畅。建立的相互信任关系为交易提供可信承诺,助力非遗企业实现品牌效应和交易转化的裂变式增长。09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畴改汇遁¥嚏弓骋畴艇乐嘩3农产品在“县”数商兴农新实践1011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3.1 嚙鲲閔鲲趵夃艊梽嶗慙徔 从东北黑土地上的大米,到中原山间的水果,再到福建古田银耳等等,这些横贯大江南北的产业链条点亮了中国的农业版图。它们是当前农业产业的骨骼和血肉,为丰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这些特色农产品聚集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凭借当地难以替代的区域性气候和地理条件优势,以及在特色品种培育和地方地理标志等方面的基础优势,成为某一县域的支柱性产业。它们是百姓发家致富、县域吸纳就业和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全国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总数超过6.3万个。我国各地农产品具有地方特色鲜明,生产和销售都存在非标准化、区域化和分散化的特点。2023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短视频直播电商的出现为县域特色农产品带来了新的机会。其相对优势在于:1)强大的内容基因和视频化内容基础设施;2)强大的基于内容的算法推荐能力;3)丰富的人群兴趣行为标签。因此,短视频直播电商可以将个性化需求精准匹配给消费市场。近几年,农产品电商带动了农民收入增加,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推动了乡村产业兴旺。对农村经济社会的辐射面不断拓展,影响程度不断加深。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超过3亿人,2014至2022年,农产品在“县”数商兴农新实践12农村网络零售额从1800亿元增长到2.17万亿元,扩大了11倍,全国农村网商(店)已达到1730.3万家。通过产业带调研,我们发现农产品产业带在数字化进程中仍面临不少难题,主要表现为利润薄,产品上下游关联度较弱,对劳动力吸引不足,且流量留存难。13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3.2 罌厙¥壽呴侸昷鎽誤怇鮪厙¥鄽牨飽斊鉢跀针对痛点,在“县”经济项目,由县域政府、本地供应链企业,腾讯与微信生态合作伙伴等多方联动,打造在“县”经济培训伴教体系。一方面组织专业的培训、带教老师,通过多日的线下培训课程,教会中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认识、掌握微信视频号、企业微信等数字化工具,同时还会筛选出一批有潜力的学员,针对性开展“扶上马、送一程”的陪跑行动,培育县域“头雁”主播,快速打造标杆,形成示范效应,把视频号的流量、带货技能和产业人才引进县域。另一方面,通过挖掘本土有实力的服务商在培训结束后,这些当地服务商也有能力持续服务本地中小微,承接在地自循环服务,从而把流量留在县里、留在村里,提升县域产品竞争力。农产品在“县”数商兴农新实践143.3 鉚矇厙3.3.1 叅覅鲅暚魍砎禯厙翄縟僨嗴昦媆撌屏南县,隶属于宁德市,毗邻中国最大的菌菇交易市场古田县。2020年以来,为给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新的渠道,乘上直播带货快车,屏南将“短视频 直播”培训作为电商工作的重点。然而,屏南也面临着供应链短缺、人才匮乏等县域电商发展的挑战。菌菇等农产品毛利率低,依赖于成熟的供应链支撑。政府的支持在解决这些挑战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推动县域电商发展、解决痛点难题的基础。在当地电商办的支持下,在“县”经济走进屏南,聚焦当地菌菇中小微商家,通过四方合作在“县”经济项目、县域政府、视频号服务商、当地服务商整合当地供应链资源,并建立起培训退出后机构持续服务县域中小微商家的能力,支持屏南菌菇在“县”发展。一群“乡村县域城市”连接缩影中的创业青年,聚集在视频号,带动菌菇、银耳等农产品上行,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通过视频号寻找县域直播发展新空间。新数字化经营渠道的建立也直接拉动了菌菇供应链上下游产值,为当地青年拓宽了就业渠道。种植、加工及运输环节的同步增长正用实际效益吸引着环节中更多中小微企业参与其中,实现了产值和就业的乘数增长。嗢攢厙15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珅褃蕚啀恓牐昦亱在政策和标杆的带动下,屏南已经积累了良好的电商基础。商家有经验、在地有产业、政府有政策。随着直播带货的发展,屏南县商家建立了“货源地直采”的销售模式。品类从菌菇拓展到了更广泛的滋补品类,如金线草、桂圆等。渠道也从古田县扩展到了全国,采买最具性价比的产品进入直播间。11位参加陪跑的种子选手代表着致力于扩大家乡农产品销路的中小微商家。这些商家虽小,但蚂蚁雄兵也能汇聚出磅礴之力,带动着当地的产值和就业提升。屏南商家作为连接乡村和城市的缩影,身在县下,活在线上。他们通过镜头重塑乡村和城市的关系,在贫瘠农村和理想田园两极之间提供更多维的视角。从“人货场”的逻辑来看,县域商家依靠当地特色产业“货”源,充分利用原产地“场”景,通过直播带货平台打通了从乡村到县域到全国大市场的贸易通道。其中,鲜活生动的“人”设IP是串联起“人货场”的关键。正能量的主题、乡村生活本身的魅力不仅满足了平台用户对内容的需求和审美,长期来看则是让商家品牌深入人心。鳏鯫农产品在“县”数商兴农新实践16橉籌鳏IP砎禯媆撌屏南学员杨美丽生长在屏南农村,自祖辈起便种植菌菇。她于2021年创立了“杨美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从导游转型成为直播带货主播。这三年中,她与儿子一同成长,妈妈拼单量,儿子拼成绩。2023年高考,儿子以福建省理科第15名的成绩被清华录取。作为“清华妈妈”,美丽姐通过短视频内容创作塑造起了个人IP,在视频号取得了巨大成功,月销售额近 200 万元。她的直播带货经验也让她的公司获得了销路,家里也变得越来越好。美丽姐参加了福建省电商主播大赛,在乡村振兴赛道中获得了冠军。她还积极参与当地妇女电商职业培训,带动更多农村妈妈在视频号创业。对于美丽姐来说,直播带货已经不仅仅是一门生意,而是连接乡村、县域和城市的纽带。她带着家乡山货走了出去,也将直播带货的经验带了回来。17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3.3.2 壈醑¥錫撾雯妘螻厙攝趵福建宁德寿宁,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2014年,被原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全县17万人口中,70%的百姓从事与茶叶相关的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片茶园。对寿宁县来说,茶业于寿宁,是民生之基,是幸福之源,是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23年5月10-13日,在“县”经济培训落地寿宁,在寿宁县政府的支持下,挖掘本土服务商,由当地电商协会、本土服务商筛选出有一定电商基础的学员65 人,参加培训,覆盖中小微商家41 家,带动直接就业130 人左右。啈呂厙农产品在“县”数商兴农新实践18鮪厙¥錫撾竑頥鲲趵鄡醢亱過长期以来,寿宁高山茶一直缺乏品牌支持,主要向福鼎白茶、武夷山岩茶、安溪铁观音等知名品牌供应茶叶。然而,这些茶叶位于产业链价值的最低端。截至2023年1-4月,寿宁全县的网络零售额仅为6368.4万元。销售渠道相对单一,当地茶企有意拓展线上市场,但缺乏数字化经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培训邀请了视频号产业带服务商的带教老师,从基础操作、产品讲解、直播话术、直播投流等多维度指导,将商家“扶上马”。同时,在65名学员中筛选出了8位种子商家进行“再送一程”深度陪跑,在培训结束后,团队讲师及时进行复盘工作,改进直播技术。在培训后的7-9月期间,20多位主播通过视频号直播带货销售的GMV超过1700万。目前,一些小微商家如“老李和老魏的茶生意”已经从零基础起步,直播间已变成日播节目。而“茶轩阁白茶”在8月开播后,GMV迅速增长。根据云茶供应链合伙人卢允福介绍,“如果将寿宁高山茶用于工业级加工,销售产值相当于原材料的1.5倍。但通过直播销售渠道,茶叶至少会有5倍的增值。”19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橉籌鍈棜嶗鍈艊馣羠嶯¥茻摙老魏,是在“县”经济的培训学员,也是返乡青年之一。2004年毕业以后,在广告行业做了十年。2015年开始在线下经营茶叶,福州寿宁两边跑。在“县”经济培训后,老魏決定深耕视频号直播。培训给老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对视频号用户有了更深的认知,对冷启动的方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老魏说,“改进了我们的直播技术。”更重要的是,经过培训,老魏结识了专业导师和很多直播同行,有了交流的圈子。老魏边播边调整,通过发布图文视频,优化内容制作,来塑造更好的IP。农产品在“县”数商兴农新实践20牐牐棾翽醣棾 不同于传统的电商培训,本次培训不仅“漏斗式”筛选出种子商家,重视培育“头雁”主播,还积极挖掘本土服务商,助力服务商整合供应链,解决好培训退出以后,当地也有机构有能力持续服务县域中小微商家的问题。在寿宁,我们找到了干劲十足的“铁三角”在地服务商云茶供应链。公司是由三位寿宁青年企业家合资500万元组建:(1)缪青敏:腾讯广告与视频号的福建服务商,拥有流量优势;(2)卢允福:旗下有四个茶厂,拥有货源优势;(3)戴发辉:拥有直播基地和茶叶供应链优势。在“县”经济培训点火之后,寿宁“铁三角”与当地四个青年团队分别出资,成立四家“直播间公司”,持续服务中小微,从而把流量留在县里、留在村里。釰敽澤盧螆忂僨腾讯广告与视频号的福建服务商拥有流量优势旗下有四个茶厂拥有货源优势拥有直播基地和茶叶供应链优势辭姉瑧牐21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橉籌螆婠鲑旝誼剓桹駡誒缪青敏是福建云赢的老板,是腾讯广告的代理商。2023年4月,她和另外两位寿宁企业家成立了“云茶供应链”公司,希望通过商业的力量,助力家乡的乡村振兴。恰逢腾讯研究院在福建调研,和研究院一拍即合,最终促成在“县”经济项目落地寿宁。培训退出以后,福建云赢通过对视频号和流量生态的了解,帮助当地中小微商家起号、投流、运营,持续服务本地商家,和腾讯一起让流量流进这个县域,并正在把流量留下来,助力打造寿宁高山茶品牌。通过我们的挖掘,云赢成为福建茗茶产业带官方服务商。“小时候,我看着外婆、妈妈上山采了 10斤的茶,从崎岖的山路上背下来就卖了10块钱,对我触动很大。”缪青敏说,“现在我就想,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像我外婆、妈妈这样的茶农多挣点钱。”农产品在“县”数商兴农新实践22鳏忴雯 抲緣厙斶縟蠻嚙廟羠誤撾寿宁参与培训的学员中,80%都是返乡创业青年。他们有的是城市青年下乡,有的是在外青年返乡,通过直播带货看到了寿宁高山茶销售的机会。通过培训,这些县域主播借助视频号,从熟人圈起步,通过个性化推荐拓展全国市场,将优质农产品直接销售到一线城市。截至 2023 年 9 月,参与培训的 41 家中小微商家中,在视频号开播的26 家,寿宁的直播带货正激发各方参与,形成城市青年下乡、在外青年返乡、本土青年兴乡的人才集聚效应,拉动各类资源回流乡下,从而提升县域的内生动力。23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橉籌鲑馣辭姉 兞兞桹偡馣甘振东,是福建屏南县人。2023年11月,他偶然听说寿宁“铁三角”创立的云茶供应链公司,觉得是个不错的赋能模式。再加上,寿宁是著名的产茶县,决定来到寿宁,和云茶供应链公司分别出资,一起筹备创立了“菌禾茶叶”直播间公司。云茶供应链公司CEO戴发辉介绍,为了让刚入局的直播间能够沉下心来打磨,合同中写明了,合作成立的直播间盈利后,先把红利留给直播间,让主播先能挣到钱,“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激励,来撬动县域主播的自发能力,从而真正反哺返乡青年。”农产品在“县”数商兴农新实践243.3.3 鳏-鯫撽鲻犦俋厙艊愇窅霞浦为福建宁德辖下县,是福建海域最大、浅海滩涂最广的沿海县域,有“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南方海参之乡”“鱼米之乡”等美誉。2022年,霞浦县有4000家电商经营主体、近万家网店,电商网络零售总额超16.9亿元,同比增长59.9%。2023年8月26-27日,应霞浦县商务局所邀,在“县”经济落地霞浦,培训有电商经验的学员45人,覆盖当地中小微企业15家。犑厙25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攢譯鎽諦踵厙門羮誑墡錨艊鳏培训中,视频号北方生鲜产业带服务商脸赋云的带教老师,结合北方海鲜带货优势,根据南方海鲜产业特点精心设计课程。针对零基础学员开展大范围基础培训,针对熟悉本县海鲜货源、具备县域特色产品稳定供应能力、具有直播带货基础、县域政府推荐的学员,不仅提供陪伴式指导,还一对一互动答疑,作为县域重点“头雁”打造。北方和南方的产业互动,撬动着当地产业的发展。培训后,共筛选了5 个种子商家。销售渠道的拓宽也正在加速催生霞浦的产业布局,从产业基地打造、电商企业孵化、电商人才培育、快递服务延伸等多个维度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农产品在“县”数商兴农新实践26橉籌媆駱譯昷犦桽烏縟鎽諦吢誼贜踽北京脸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全国共有60多家服务中心和30多家运营中心。公司是视频号生鲜产业带服务商。根据霞浦海鲜产业的特点,脸赋网络科技公司受邀成为“县”经济的服务商,在霞浦提供免费培训和支持,带来视频号的流量红利。脸赋公司CEO李海亭介绍说:“我们在来之前充分了解了霞浦的产业基础。我们对课程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强调南方海鲜与北方海鲜的优势,以及如何在直播中利用这些优势来卖出产品。”这种培训课程也符合当地政府的期望。霞浦县电商行业协会会长陈城介绍说,霞浦县在2017年发展线上电商,到2021年底,返乡青年超过10万人。陈城表示:“希望视频号能够将北方带货经验输入到霞浦,进一步促进这10万返乡青年参与海鲜产业,让海洋产品能够在全国各地销售更多、销售更远。”27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怇閔踵厙怇錨桹詵時姪艊閔 霞浦是北参南养的主要基地之一。“北参南养”,指每年初冬,来自大连、青岛等多地的海参苗会进行一场千里迢迢的“南迁”,赶在冰冻前前往霞浦过冬,借助温差,让海参继续生长。2022年霞浦海参产量占到全国四分之一。然而,霞浦海参缺乏叫得响的知名企业品牌,在业界知名度甚高,但在普通消费者心中并未形成影响力。不少消费者选购时还是优先选择獐子岛海参之类的知名品牌。针对这一痛点,来自北方生鲜产业的专业带教老师融入北方产品逻辑,通过视频号社交分发的优势,打响霞浦海参品牌。同时,通过培训报道、纪录片拍摄,讲好霞浦海参品牌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农产品在“县”数商兴农新实践28橉籌飽斊浧媀錫撾犑犦踔哱閔貙轅咲醐忊以捕捞为主的南方沿海城市,努力地将大海深处的各种物产运往陆地,再加上南方海岛众多,海鲜物产显得更加丰富、多样,鱼、虾、蟹、贝应有尽有。还有望潮、沙蒜、土笋冻这些令北方人摸不着头脑的冷门海鲜。在销售非标准化或者特色产品方面,直播有着天然的优势。例如,“海宝洋”是一家主要销售海带的直播间,2023 年 8 月底的在“县”培训给了他启发,在直播间丰富海带品类,让一些原来小众的产品“也有说话的机会”。干晒海带,盐渍海带丝、片、结、块、头,即食海带,通过视频号把产品重新搭配、创新,又走进了消费者的审美认知里,重新引起消费需求。海宝洋负责人陈总说,像海带压缩圆饼,很适合电商消费群体的海带产品,就像福建白茶茶饼一样,被压缩后既方便携带又方便保存。目前,海宝洋直播间日播 4-8 小时,主播们通过屏幕让各式各样的海带品类直接走入千万个家庭的餐桌。29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婠鯫踵厙捵婠偡錨桹時姪艊鯫霞浦的海带产量占了全中国的三分之一,作为“中国海带之乡”,霞浦的海带不仅产量大,而且口感格外软糯。但培训前,我们发现霞浦海带直播场景较少,不利于产品的成交转化。本次培训着力丰富直播场景,借助视频号熟人社交的“信任关系”,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帮助主播打造“内容场”,比如将滩涂场景,海带收货、晾晒、加工的场景混剪予以传播,凭借优质的内容,进一步助力品牌突破社交群层,实现品牌效应与交易转化的裂变式增长。围绕“人-货-场”,本次培训把县域数字经营人才培养作为核心抓手,重点在数字工具赋能、人才培养、品牌打造三个方面,建立定点联系,给予持续的学习资源支持,帮助县域的主播们沉淀可持续运营的粉丝,实现自循环。农产品在“县”数商兴农新实践30橉籌侸鯫杛蟢馾錫撾縟咲抲緣茻摙誼籹东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海洋捕捞总产量最高的地区,也是南方海鲜直播的一大优势。举例来说,学员张序剑通过展示他家门口福建霞浦滩涂里的挖掘活动,积累了很多粉丝。他通过视频号的伴教培训意识到,除了拥有粉丝外还需要提高转化率,所以他在通过话题吸引更多人进入直播间之外,他尤其关注“组品”的技巧,从捕捞、筛选到加工,将大黄鱼包装成更适宜顾客烹饪食用的“黄鱼鲞”,成功将生鲜“非标品”转化为“标品”,以真实、生动的产业带原生场景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与粉丝建立了黏性,快速度过了视频号直播的“冷启动”阶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植于现实生活的“真实人设IP”对于视频号直播转化具有超强的助力作用。张序剑的家乡被誉为“中国大黄鱼之乡”,父亲是位赶海高手,家里几代人,都以养殖海产为生。从小跟随父亲赶海的快乐加之在电商上屡次积累的创业经验,让一个想法慢慢浮现:要做一个“赶海父子”的账号主理人,乘着直播带货的浪潮,把家乡的黄鱼销向全国,打响自己的家乡名片。在入驻视频号之前,“赶海父子”已经小有名气,微信生态广泛的用户群与社交裂变让直播间的粉丝快速积累,辅以IP的助力,通过展现真实的原产地直发与品质保障,成交量也不断攀升。如今,“赶海父子”已然成为霞浦的产业带标杆,为众多渔民开启了视频号直播带货的新路径。31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窺锚改汇遁¥般枰G艇烫俣4轻工品在“县”传统产业新支点3233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4.1.墡閔鲲趵夃艊梽嶗慙徔我国轻工品产业呈现出集群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特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凭借其先进的基础设施、充沛的人力资源和成熟的市场体系,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带,并不断聚集,增强了地区竞争力。产业带是轻工品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印发 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要加强培育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轻工区域品牌及地方标志性轻工产品,支持皮革等重点产业集群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轻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从需求侧看,根据工信部数据,2023年上半年轻工业11类重点商品零售额为3.5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4%,同比增长了6.3%。从供给侧看,轻工企业构成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2023年前5个月,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8.6万亿元,利润4506亿元。轻工业产业带根据生产销售模式分为产地型、组货型和加工型。不同类型的产业带面临着不同的挑战,难以再单纯依靠规模、产能和产量带来经济增长。而不同类型的轻工品产业带也由于产品特性和供应链结构的差异,在新经营模式带动的转型中面临着不同痛点。例如,产地型轻工品产业带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成本上升明显。而组货型轻工品产业带产品布局有待完善,中高端产品布局不足,导致品牌竞争力较弱。加工型轻工品产业带的产业体系和技术研发能力有待提升,各环节间相互支撑与高效互动的能力偏弱,导致轻工品制造能力强而研发能力弱、产值高而附加值低。轻工品在“县”传统产业新支点344.2.墡錨鄖讜錫撾酛鲲趵辭姉醢跤醣珪斶呺諦直播电商的迅速兴起为传统轻工品产业注入了新动力。以微信视频号为代表的新型经营工具,通过生态内组件间链接协调,成为了助力传统产业供应链数实融合的新引擎。在需求端,新的购物方式让传统轻工品商家可以直接触达C端用户,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升协同效率,以此带来更高复购和用户裂变。在供给端,通过各组件间的有效联动让品牌展现更加多维立体,让消费端需求直达供给端,降低了经营成本。供需两端协同,不断提升着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由此演变出新的经营模式,推动着产业带转型升级。尤其对于轻工品产业中占比重的中小微企业,解决这些挑战通常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资金投入。直播电商通过向这些企业提供数字化工具,帮助他们实现了业务、供应链、营销模式重塑升级。短视频和直播像是一扇窗口,让身处各地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像大品牌一样,将商品销往全国统一大市场。35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4.3.鉚矇厙4.3.1.瑪壉嗁犦呂鲲趵夃昦謖穻海宁市位于钱塘江畔,是一个美丽的县级市,也被誉为中国皮都。海宁的制革业始于明嘉靖年间。到2022年,海宁皮革城的年交易额超160亿,成为海宁市GDP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近年来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给皮革业的转型带来了难题。与此同时,海宁作为第二批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建设的城市,正在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新兴产业四大500亿产业集群落地海宁的背景下,如何抓住产业变革和消费模式转变中的新机遇,如何在传承和创新中找到新的平衡,是皮革产业亟需解答的问题。犦呂壈轻工品在“县”传统产业新支点36鮪辭酓覜线上网络,博主、品牌主理人和品牌代表汇聚在一起,促成了大市场和好设计的碰撞。新潮的设计理念渗透到传统制革业,激发出产业带的内生活力,让海宁从传统印象中的款式单一的皮草、皮夹克产销地变成了“设计海宁”。全国各地的买手、组货商和生产商到海宁看款选版已经成为了线上品牌的首选。鮪烢覜拥有丰富的私域客源一直以来都是海宁商家的优势。通过预约直播、短视频分享等方式,新产品快速在私域中传播,并通过互通,不断进行圈层传播,撬动公域流量。从公域到私域,从交易到复购,视频号作为微信生态的重要连接器,让皮革新名片走得更远。生态的链接下,也形成了直购、导购、直播、分销等四大链路,满足了不同类型商家的经营目标。这不仅提高了人货匹配的效率,更意味着投放效率和转化率的提升。在传统轻工品销售模式中,商家通常依赖分销商或批发方式,限制了他们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使得他们往往局限在产业带中,难以突破市场界限。然而,腾讯生态系统的多触点、多通路和全面的商品推荐机制为传统轻工品商家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多元触点,原本受限的产业品牌得以从生产链的后端走向前端,建立更接近消费者的品牌形象。茻啂鰓茻摙37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供需两端的新增量促进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订单量增加带动了仓储物流需求提升。视频号在海宁的官方服务商海宁皮革城电商产业基地为国资控股公司海宁皮革城的全资子公司。利用海宁皮革城的国资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基地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模式,为海宁皮革商家引进了多维度的支持和配套服务。旗下时尚潮城电商基地搭建的控制云仓对外开仓,皮城物流官方与顺丰速运达成战略合作,为皮城的中小微商家提供了一站式智能仓储、快递、打包、客服、退换货等服务,以智能化、线上化的方式解决了商家的后顾之忧。为支持海宁皮城商家,服务商优化供应链布局,推动产业带发展。海宁皮革通过“皮城严选”供应链平台与超过 200 家品牌商、设计师和工厂合作,整合直播运营。包括匹配主播、货品整合、场控和运营等服务。海宁皮革城电商基地与直播电商平台合作,推出地区性活动,结合线上线下、秀场和研讨会,推介产地好物,为商家提供业务对接平台。轻工品在“县”传统产业新支点384.3.2.珅獻怇艀窅鲲閔昦獻撾浙江濮院,隶属桐乡市(县级市),自南宋建镇,元朝年间就已经形成了我国最早的丝绸市场,百年前有了“日出万匹绸,嘉禾一巨镇”的美誉。目前,濮院已是全国最大的毛衫深加工与制成品交易市场,建成了15个成衣交易区和5个配套交易区,把控了我国六成以上的销售额。2022年,全镇毛衫市场交易额高达1027.27亿元,其中网络交易额493.41亿元。在网络交易额中,直播带货正在持续逼近货架电商的交易份额。濮院是典型的组货型产业带不产一根羊毛,但全国每售10件毛衫,7-8件出自这里。过去昆山、杭州、上海、河北等地均存在与濮院类似的产业带职能,但由于濮院在产业和人才配套、交通便捷性、人工和土地成本、以及营商环境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完成了向濮院的职能聚集。盀39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从企业类型来看,濮院高端羊绒高端品牌相对欠缺,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走通了白牌、代工等渠道,是市场的绝对“主力军”,将“濮院羊绒”的区域品牌价值提升至百亿元。这座小镇2019年的毛衫交易额迈过千亿大关,2021年摸高1180亿元,2023年预计增长至1300亿元。高增长数据的背后,是濮院二代守业人对如何为羊绒这一传统轻工品注入创新基因的思考直播带货是他们选择的解决方案之一。2022年相比2019年,濮院毛衫电商交易占比从40%增长至48%,净增幅93亿元。对濮院的中小微商家来说,在销售行情渐弱的困境中,打开手机直播带货是一种被动的数字化生存,后来逐渐演变为快速积累财富的机会。视频号更公平、普惠、自主的营商环境则给他们提供了发挥空间。在视频号里,中小微企业账号Top 100的流动性较大,反映出经营者的经营活力,“没有绝对头部”意味着不论哪类品牌都有平等的资源和机会。结合多数档口商家前期已经积累的私域客源,这些商家可以通过相对朴素内容获得自然流量,以较低的门槛和开辟一个新的渠道。轻工品在“县”传统产业新支点40“毛衣姐姐”王改地,曾在郑州做毛衣批发生意。九年前来到濮院转型创业,从十平米的工作间起步做微商,经过三年积累转型直播电商,如今已是濮院羊毛衫产业直播电商行业代言人。从最开始跑档口、找货源、选品、质检,到现在直接在厂家开款、改款,主推定制。毛衣姐姐的产品逐渐从组货迭代到非市场货,在羊毛羊绒市场中找到了定位,还注册起了自己的品牌。这背后,得益于濮院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完善的产业链。一项设计变为成衣只需要三天,在女装赛道中占据了先天优势。在视频号,毛衣姐姐的品牌定位为成熟女性时尚女装,丰富设计的基础上还推出了加大码。与其他直播间相比,粉丝群体覆盖范围更广。这样的品牌定位恰好符合视频号消费人群的特点,年龄分布更广、消费能力更强、粘性更高。迅速在一众直播间中蹿红,打入服饰榜前50,月GMV突破千万。41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瀠邁汇遁¥般枰锚碛艇郴脓5非遗在“县”传统工艺新光彩4243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5.1 鲲趵夃艊梽嶗慙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正在加速迭代,基础动能正在发生快速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延续历史文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经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57 个。这些非遗项目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常在县域集中。在一县之内,同类型的非遗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等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非遗产业带。我们调研发现,直播带货以其直观的商品展示、较强的双向互动和良好的购物体验为消费者营造了全新的消费场景,成为非遗手工艺店铺增长的新引擎。中小企业主动拥抱电商直播,走上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与网红主播合作、组织自播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线上营业额。然而,非遗产业缺乏品牌化、缺乏年轻活力,以及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电商环境,是非遗产品在电商平台乃至现代商业环境中遇到的主要困境,也是非遗活化保护的过程中最大的阻碍之一。非遗在“县”传统工艺新光彩445.2 賜媰蛼鲮罌扜踆跤啢孎敱鄽鬫昦浧媀依托于在“县”经济,以视频号为代表的微信工具箱,扩展了县域中小微长效经营的路径,建立起了非遗商家和用户的深度链接。具体表现为:首先,和用户建立起了直接沟通的桥梁。商家通过添加微信的方式来做精细化经营,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其次,借助强社交基因的腾讯生态,非遗商家不用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营销上,而是靠过硬的质量和高性价比,得到口口相传的好口碑。好口碑在微信的社交生态中,进一步放大,从而形成了商家持续的高转化的长期价值。最后,唤起用户的复购欲。非遗中小微商家要巩固用户粘性,进而唤起购买欲,不用通过持续不断地投放广告,而是通过公私域联动的优势,让商家零成本、高频次地触达用户。45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5.3 鉚矇厙5.3.1 駡蟔鎽誤発牆呴蠻踕蔆鲲趵羠噯撾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陶土工艺品,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原料为紫砂泥,主要产地在江苏宜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数据显示,宜兴紫砂产业带约占全球95%的紫砂器具产量。企业、商家众多,紫砂制壶大师、工匠众多。2005年之前,99%的紫砂壶通过线下渠道销售。随着货架电商的兴起,紫砂壶开始有线上销售渠道。2019年,短视频平台兴起,为紫砂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商家通过直播展示紫砂壶的“泥、型、工、款”,提高了知名度和辨识度,解决了传统销售渠道困扰的问题,即许多新消费者难以辨别紫砂壶的工艺及艺人手作产品特点。据紫砂壶产业带服务商宜兴市言外文创有限公司统计,2022年宜兴紫砂壶线上交易GMV约为100多亿(预估市场规模在300亿)。“但在发展直播电商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言外文创公司负责人说,“退货率高、复购率低、大师壶 因为价格高,销售渠道梗阻。”呴蠻壈非遗在“县”传统工艺新光彩46 视频号为解决痛点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视频号,紫砂大师可以建立自己的粉丝层,其他工艺师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社群私域。借助粉丝用户的支持,帮助其突破社交圈层,提高IP效应与交易转化。例如,我们调研的某紫砂店,直播间只开播大师专场,通过直播前的社群运营打造“大师IP”,从2021年底到2022年底,一年卖了4000万的GMV。类似于上述直播间,结合视频号等腾讯数字工具箱的特点和优势,让非遗手艺人或以自播或以大师专场的形式亲自上直播间,使电商直播间成为非遗产品消费的重要助推器,让非遗项目“活起来”、让非遗传承人“富起来”。此外,视频号等数字工具的带动下,当地成立了有国资背景的新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与紫砂艺术参与者共建诚信价值网络,防范紫砂壶的侵权和泛滥。目前,宜兴紫砂商家对于视频号的认知趋于成熟,通过视频号带货直接从业人数超过5000人,带动生产、包装、物流等相关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誑錫撾踕蔆併鲲趵夃嬛廟咷鰓僨社交转发大师IP大师壶私域沉淀非大师壶技艺工作者品牌IP用户 主播带大师专场社交点赞个性化推荐信任基因粉丝层公域放大品牌化低退货 高复购不能自播社群私域能自播熟人社交精准投放撬动 社交圈层47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5.3.2.昦珅恔杛孭轅妘壽罞旝誼自北宋起,景德镇因瓷而闻名,窑火传承了千年。众多古窑址随着制瓷业的发展而演变,到今天遍布了景德镇的两个市辖区、一个县级市、一个浮梁县,以及隔壁上饶市的鄱阳县。陶瓷产业支撑了景德镇的发展,拥有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和190位国家(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陶瓷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约占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杛孭数据显示,2022年,景德镇陶瓷产业总产值达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95%。陶瓷及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22.1%。产业的高增长得益于不断的迭代和革新,以及文化遗产和匠人精神的传承。2019年,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批复,成为了传承创新的“国家试验田”。制瓷技术逐步向工业化、智能化迈进。借助数控机床的精密刻削,制作花瓶等瓷器的非遗在“县”传统工艺新光彩48时间大大缩短,且成品率更高、规模效应更强。这些工业制品或半手工品的价格较低,且融合了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设计创意,受到直播间消费者的热捧。截至2022年,景德镇陶瓷直播带货的直接收入已经超过100亿元。对窑主来说,镜头中的展示的青花、粉彩带来的是大量销售额。直播镜头把手艺人精雕细刻的花纹直接呈现在了观众眼前,所见即所得,吸引了观众的停留时长和购买欲望,上架短短几分钟就已被秒杀。直播带货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乘数效应。陶瓷制作过程复杂,每个工序都有专攻的人才,从拉胚、绘画到干燥、烧制,从窑口到直播间,一个年入1亿元的直播间需要200个以上的供应链企业和至少2000名员工。顺子通过视频号直播销售茶和茶器,借助私域粉丝的参与积极性和预告宣发精准触达私域公域客群,最大化地调动了粉丝的参与度。顺子还邀请了专业人士参与直播,为观众提供专业知识和深度见解,快速建立起信任感和品牌认同。这种结合专业知识和文化传承的直播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和促进消费决策,实现高成交率。直播间内,观众可以直接与非遗大师、手艺人、景漂艺术家对话,通过镜头感受真实的景德镇艺术世界,购买到真正的景德镇瓷器,获得一场沉浸式的文化洗礼。直播带货作为数字时代的产物与工业时代相结合,为千年技艺传承提供了数字化发展空间。49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目前,我国经济已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在广大的县域,消费端迸发出巨大的经济活力,而在供给端,依托于数字化助力,县域里颇具生命力的市场主体正在利用直播带货,快速完成了数字化转型,打造出一个又一个饱含经济韧性的数实融合产业生态。而在“县”经济着力提供数字化工具,做好市场主体,特别是产业带里的中小微企业、商家的“连接器”,激发县域特色产业带各方参与,提升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6.1 袊呯醑¥俙呺鲲趵夃鄽牨屟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之中,挖潜产业带,通过直播经济模式,需要各方主体的良性协同。而在“县”经济,要做的正是打造数字化条件,撮合不同主体为畅通产业带生产要素贡献各自力量。我们在产业带的调研中发现,围绕产业带有两个重要的主体,可以发挥重要作用。(1)服务商:在直播带货平台与产业带中小微商家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信息鸿沟。有能力的产业带服务商能够持续发挥信息中介价值,为中小微商家解读平台最新政策,提供有效的直播带货技术指导,更重要的是,可以将流量留在县域。反之,服务商能力不足是诸多产业带直播基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枨襖侊惰牲汇遁¥杳章嚏扩惮師佮档守杳章騭骗艇尼獭6结语50(2)当地政府:政府在产业带发展中起着稳定器的作用,其对电商的支持、发布的政策激励,例如场地、资金、税收等专项扶持,相当于产业带服务商的最后保险,支撑他们稳定、持续、可预期地为本地中小微商家提供服务,后者再为产业带政府创造就业与税收。产业带在“县”通过拉动县域政府和服务商的资源,依托包括视频号、小程序、企业微信等学以致用的“数字县域工具箱”,为产业带上的中小微商家提供长期在地服务,从而夯实产业带经济韧性,扩展县域产业带创新创业的边界。51产业带在“县”:经济韧性新引擎6.2 蓪椢辭誤撾扢誤鲲趵夃鄓浵僨嗴过去,县域内的产业带商家承担了供应链上“无名”的生产者角色,他们多数集中在生产、加工等环节,收入利润的天花板较低,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没有得到发挥。这导致产业带内商家对于提升设计、品牌、工艺环节的动力有限。通过对产业带的调研,产业带要发展好,需要一纵一横的能力。“一纵”要扎深,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带,打造品牌IP;“一横”要拓宽,从乡镇县域,链接消费端,走向统一大市场。鄓謭忶獿扢誤鲲趵夃閔窅誼僨嗴在“县”经济,通过伴教培训,挖掘,培育本地产业带服务商在地服务,把数字化能力、平台流量引进县域产业带,提供低成本产销对接渠道,助力产业带内商家挖掘产业带的集聚潜力。例如,在寿宁,视频号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地名片”和产业带内的中小微商家绑定,形成稳定的购买认知。发挥直播电商的场景、流量优势,强化产业带地理标志商标、集体商标、区域公共品牌的品牌设计、品牌定位等,加强品牌宣传推广运用,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价值。在霞浦,依托兴趣匹配与海量用户需求的巨大乘数效应,通过规模化认知、社交裂变,推动南方海鲜品牌成长。浵謭惼哃夃誤鲲趵夃謭酛酽俋壈鯫在视频号,对于中小微企业、商家来说,原有的私域粉丝,是其经营基本盘,稳定大后方,帮助商家构建了较成熟的消费者客群获取机制和直接的消费者反馈机制,同时,帮助中小微商家创造了进入公域、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相连的发展通道。结语52在景德镇,中小微企业在内容和社交双向自主发力,在流量池中自由竞争吸引用户,而无需顾虑平台对流量的过度干预和运营调整。这意味着,企业只要用心经营,都有机会获取丰厚的流量资源,解决增长难题。视频号直播电商公私域联动的优势,起到了提供“初速度”、助推“加速度”、协同构建“增长循环”的叠加、倍增、放大作用,形成了产业带协同创新的发展生态。前言54釆僡司晓杨健冯宏声张军林亮亮李刚杜晓宇周政华张钦坤李孜张庆宁杜茂林欧阳静淼张柳燕张斌侯一琳李喆周锦李韵妍廖珺张璐周惠娇刘宗欣吴涛庄延华郑贤金王健飞陈维刘金松王焕超王维佳 宁德市屏南县电商办宁德市寿宁县茶产业发展中心 福建云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福建云茶供应链有限公司福州柚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霞浦县电商行业协会北京脸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智零(福建)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海宁中国皮革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桐乡市快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景德镇新磁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宜兴言外文创有限公司无锡指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腾讯研究院院长腾讯研究院总顾问腾讯公司公共事务副总裁腾讯公司市场公关部总经理腾讯广告行业销售运营副总经理腾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腾讯研究院副院长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腾讯研究院秘书长腾讯研究院资深专家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腾讯研究院研究员腾讯研究院研究员蔠裮釆僡彾蘚釀慘筧蔠裮靪竑時巃(按在文中的出现顺序)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5 5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哔哩哔哩:2024年BILIBILI服饰行业Z世代人群洞察趋势报告(27页).pdf

    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你 感 兴 趣 的 视 频 都 在 B I L I B I L IBILIBILI*MADEINFUTUREBILIBILI营销中心2024.01制造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BILIBILI营销中心2024.01制造你 感 兴 趣 的 视 频 都 在 B I L I B I L IBILIBILI*MADEINFUTURE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BILIBILI营销中心2024.01制造你 感 兴 趣 的 视 频 都 在 B I L I B I L IBILIBILI*MADEINFUTURE行业大盘丨人群心智平台优势与影响力各类细分品类内容特色丨内容洞察Z世代时尚消费行为与趋势洞察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行业大盘丨人群心智平台优势与影响力你 感 兴 趣 的 视 频 都 在 B I L I B I L IBILIBILI*MADEINFUTUREBILIBILI营销中心2024.01制造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B站服饰行业Z世代人群影响力BILIBILI*MADEINFUTURE3.48D.19.28(.07%6.98%每周都买每月买几次每月至少买一次2-3月买一次低频,一年买几次*数据来源:克劳锐*数据来源:克劳锐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BILIBILI营销中心B站服饰行业Z世代人群影响力BILIBILI*MADEINFUTURE校服着装要求,关注品类集中鞋类潮流意识初步萌芽,风格受普世的街头文化和次元文化影响运动鞋潮鞋街头风格IP联名运动风格需求场景:校园/街头2024.01制造在基础着装上开始对风格进行尝试初步探索风格,逐步形成风格是重要潮流心智养成阶段街头文化嘻哈穿搭改造无性别亚文化风格需求场景:兴趣场景/校园伴随消费能力上升,对品质和时尚潮流生活有了进阶追求,,自我风格成型场景以职场通勤为主,多元兴趣生活场景的崛起引发消费大潮通勤轻奢山系职场穿搭潮流运动甜丧风时装周需求场景:职场/通勤/兴趣场景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BILIBILI营销中心B站服饰行业Z世代人群影响力BILIBILI*MADEINFUTURE2024.01制造(TGI=100)都市生活艺术文化偶像文化潮流运动游戏文化流行文化次元文化街头文化潮流人群文化兴趣圈层偏好86.2.7h.4.9!.0.3 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B站服饰行业Z世代人群影响力BILIBILI*MADEINFUTURE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B站服饰行业Z世代人群影响力BILIBILI*MADEINFUTURE2024.01制造0%5 %05E%1-299元300-999元 1000-1999元2000-2999元 3000元以上B站整体BILIBILI营销中心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B站服饰行业Z世代人群影响力BILIBILI*MADEINFUTURE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视频播放量增长率(2022vs2023)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你 感 兴 趣 的 视 频 都 在 B I L I B I L IBILIBILI*MADEINFUTUREBILIBILI营销中心2024.01制造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0-1718-2425-3031及以上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zettaranc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0-1718-2425-3031及以上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帕梅拉PamelaReif周六野Zoey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0-1718-2425-3031及以上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Erik埃里克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2023.09制造0-1718-2425-3031及以上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1cy一喜歪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2023.09制造0-1718-2425-3031及以上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AHALOLO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2023.09制造0-1718-2425-3031及以上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奶糖派NaiTangPai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2023.09制造0-1718-2425-3031及以上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2023.09制造0-1718-2425-3031及以上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Z世代时尚消费行为与趋势洞察你 感 兴 趣 的 视 频 都 在 B I L I B I L IBILIBILI*MADEINFUTUREBILIBILI营销中心2024.01制造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热爱开箱/环境测试/拆解多维度测评内容不论是球鞋精细化拆解后对科技含量的解析,还是对衣服面料的解构深究。他们以最顶的最新的科技为豪置千金的动因,为硬核买单。-LKs-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聚焦生活方式类内容山系的大风吹遍了校园和职场,在更注重体验感的B站,他们放大了山系带来的通勤便捷和舒适实穿,穿搭回归实用性,生活注重体验感。FOG_凉雾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场景化穿搭干货教程对潮流低敏人群or适度放松随意穿搭的常服,舒适、便捷、快时尚等容错率低的品类及内容受到他们的偏爱。闰土RUNTU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关注B站国创内容次元和热爱的议题在B站已经众人皆知,伴随文化自信的风潮,国创IP的热度掀起一波又一波高潮。国潮文化叠加次元IP,成为新消费风口。酷鹿鹿日记本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是知识区高活跃用户社会百年变迁民族传统服饰家国情怀女性自我探索十音Shiyin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是时尚高敏锐度人群多重风格都在她们身上得以体现,自由选择露肤度,自由穿搭无性别,她们关注时尚也更爱自由随性的生活状态。-阿蛋吖鸭-2024.01制造BILIBILI营销中心你 感 兴 趣 的 视 频 都 在 B I L I B I L IBILIBILI*MADEINFUTUREBILIBILI营销中心2024.01制造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5 27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ediaGo&百度:2024年家庭服务行业海外原生广告营销指南(16页).pdf

     ?家庭服务行业正在大踏步向线上转移,优秀的广告营销方案可以帮助品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MediaGo通过领先的深度学习技术和专业的营销策略,帮助家庭服务企业快速发展。本文将深入剖析家庭服务行业的营销策略.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5 1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一般零售行业:对比Costco、Sam’s Club、Aldi本土企业布局硬折扣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240123(25页).pdf

    对比 Costco、Sams Club、Aldi,本土企业布局硬折扣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Table_Industry 一般零售 Table_ReportDate2024 年 01 月 23 日 请.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5 2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食品饮料行业乳制品专题:企业诉求更均衡盈利释放高分红-240124(20页).pdf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2024 年 01 月 24 日 推荐推荐(维持)(维持)企业诉求更均衡,盈利释放高分红企业诉求更均衡,盈利释放高分红 消费品/食品饮料 液态奶行.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5 2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欧特欧咨询:2023年网络零售大数据年度观察白皮书(38页).pdf

    2023年网络零售大数据年度观察白皮书企业电商大数据 经国家统计局许可具备调查许可资质的数据服务机构 商务部商务大数据、农业部农产品电商大数据的支撑单位让一切决策高效准确简单政府电商大数据可视化数字大.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4 3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炼丹炉:2023国货品牌趋势洞察报告(43页).pdf

    国国货货品品牌牌趋趋势势洞洞察察报报告告Trend Analysis炼丹炉趋势分析2023年12月Research Report法律声明本报告为炼丹炉原创,版权归杭州知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衣”.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4 4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艺恩数据:2023年当代大学生食饮消费兴趣洞察报告(31页).pdf

     20232023年当代大学生年当代大学生食饮消费兴趣洞察食饮消费兴趣洞察艺恩出品 2024年01月2前言前言2023年,第一批05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代际交替,新的世代将成为社会的新力量,本篇报告重点.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4 3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商贸零售行业:消费品跨境出海三问三答-240122(66页).pdf

    1 行业行业报告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深度研究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商贸零售商贸零售 消费品跨境出海三问三答消费品跨境出海三问三答 如何看待中国消费品出海需求?如何看待中国消费品出海需求?从海.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4 6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商贸社服行业“庖丁解牛”拆析招股书(二十):老铺黄金秉持高端定位中国古法手工金器专业第一品牌-240122(41页).pdf

     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证券研究报告“庖丁解牛”拆析招股书(二十)刘文正、郑紫舟、褚菁菁老铺黄金:秉持高端定位,中国古法手工金器专业第一品牌2024年1月22日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4 4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CMO Club&金匠奖:2024年中国营销趋势报告(51页).pdf

    CMO Club创始人&CEO报告撰写、发布平台CMO Club营销智库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委会)是CMO Club旗下的专家赋能组织,也是中国权威的营销专家平台。CMO Club营销智库专委会的宗旨是.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3 5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和乐(HRnetOne):2024餐饮消费人才趋势报告(30页).pdf

     消费降级01餐饮消费正在进入实用主义疫情曾一度使餐饮行业不堪重负,但也有些品牌的业务依旧坚挺,比如那些满足大众日常就餐需求的品牌;其余行业内的品牌或离场,或转型自救。品牌的转型往往通过持续挖掘和放大自.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3 3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教育行业深度之一:招录培训逆势成长龙头开启发展新篇-240118(65页).pdf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教育行业深度之一 招录培训逆势成长,龙头开启发展新篇 2024 年 01 月 18 日 招录类培训赛道:具备逆周期属性,长.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3 6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食品饮料行业韩国经济下行期间酒类消费量价研究:消费心理变化具有启示意义-240119(26页).pdf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食品饮料行业 行业研究|深度报告 韩国经济下行时期,酒类消.

    浏览量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23 2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10000条  共500
前往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