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中国人民大学: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就业机会测算与平台就业体系研究报告(50页).pdf

编号:10000 PDF 50页 2.05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中国人民大学: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就业机会测算与平台就业体系研究报告(50页).pdf

1、 1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零售零售平台就业机会测算与平台就业机会测算与平台平台 就业体系研究就业体系研究报告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劳动人事学院人事学院课题组课题组 2019 年 3 月 2 报告报告摘要摘要 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就业机会测算与平台就业体系研究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劳 动人事学院课题组完成。报告在数据测算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基础上,形成了以下结 论。 1. 报告用 2012 年编制的全国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就业带动系数,并用阿里巴巴 零售平台 26 个经营类目的月均交易金额(2018 年度)进行测算,得出阿里巴巴零售 平台就业生态体系的就业规模与数量。2018 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总

2、体上为我国创造 了 4082 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包括 1558 万个交易型就业机会、2524 万个带动型就业机 会;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 26 个经营类目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409 万个)、日用 品类(284 万个)、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162 万个)带动的交易型就业机会数位居 前三。 2. 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不仅服务于消费端,而且服务和带动了产品供给端发展。阿 里巴巴零售平台在促进全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以零售平台为引擎,带动和促进了商 品生产、流通和零售各个环节的就业,形成了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就业生态体系。 第一,在生产制造环节,形成了“新产业集群”现象。新产业集群带动了线下实 体经济的发展

3、,与此同时对当地劳动力的创业和就业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些变化 主要体现在:其一,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创业和就业市场,使原来外地务工人员重返当 地创业和工作;其二,盘活了当地灵活就业市场,促使一些退休或家庭妇女参加灵活 工作;其三,改变了农民或手工艺人的传统身份,原来一些农民或手工艺人只局限于 生产或加工,但由于零售平台的带动作用,使得这部分人也参与到电商行业中,他们 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也进入到商品的流通与零售环节。 第二,在商品流通环节,形成了新的商品流通形式。新商品流通形式带动就业主 要体现在:其一,新增了物流快递行业的就业人口;其二,新增了电商店铺就业人 口;其三,传统生产厂家新增了电商就业人

4、口,生产厂家直接参与到商品零售当中。 第三,在商品零售环节,形成了服务商生态。服务商生态作为数字经济平台带动 的服务市场,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吸纳和带动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服 务商生态除了拉动和促进就业之外,也衍生出了很多新职业,比如机器人训练师、代 运营培训师、淘宝主播、钉钉数字化管理师等等。 3.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一个数字经济体。在阿里巴巴数字经 济体中,以数字经济平台为引擎,形成了多元化的数字经济平台就业生态体系。本报 告根据就业场景的不同,把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带动的就业机会类型分为五类,即实 3 物商品交易型、线上劳务交易型、线下服务交易型、商户展示型

5、和互联网企业直接就 业型。与以往行业、产业或区域就业体系相区别的是,数字经济平台就业生态体系是 以智能互联、信息整合、数据决策以及数字化经营和管理为基础的就业体系。在数字 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数字经济平台正成为“看不见的手” 和“看得见的手”之外的第三种重要资源配置力量。 报告分别从宏观经济、区域产业和消费者层面分析了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带动 就业的机制与效应,认为阿里巴巴平台通过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集群,更好满足消费 者对标准化生产到“小而美”的个性化产品需求,在创造新消费、新市场的同时,扩 大了就业市场规模,提高了就业质量。 具体来看,在宏观经济层面,阿里巴巴平台通过扩

6、大内需来创造就业。在区域产 业层面,通过产业集群扩大产业链整体就业规模;随着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扩大平台 就业规模。在消费者层面,一方面,随着新零售的发展,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渐成主 流,这种变化背后是全国零售市场的深度整合与转型升级,创造了新的消费市场增 量,也相应带动了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随着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平台经济也 开辟了无数新市场,从而在供给端扩大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 综上可见,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在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广泛吸纳就业的同 时,也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形态,成为中国就业市场上的“造风者”。 4 目目 录录 报告摘要. 2 第一章 数字经济体与平台就业生态体系. 5 一、

7、数字经济平台与零售平台就业生态体系. 6 二、从零售平台就业生态体系到协同就业生态体系. 8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9 第二章 零售平台就业机会测算与就业机制. 11 一、零售平台带动就业机会测算. 11 二、零售平台带动就业机制. 15 第三章 阿里巴巴就业生态体系与赋能体系. 19 一、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 19 二、阿里巴巴就业生态体系. 21 三、阿里巴巴生态赋能体系. 25 第四章 报告结论. 33 参考文献. 35 附录案例一 新产业集群案例. 36 附录案例二 生态赋能案例. 41 附录案例三 新创职业案例. 44 5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零售零售平台就业机会测算平台就业机会测算与与

8、平台就业平台就业体系体系研究研究报告报告 2019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并强调 要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数字经济和平台 经济在过去十几年中成为带动创业和就业的新引擎,在促进就业和提升劳动者收入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在稳增就业方面的作用与贡 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课题组选取了阿里巴巴作为研究案例进行了研究。 课题组于 2018 年 11 月至 2019 年 3 月对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中的天猫、淘宝、零 售通、速卖通、口碑、饿了么、钉钉以及多个淘宝村进行了深入访谈,并用阿里巴巴 零售平台的数

9、据进行了就业机会测算,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报告。报告将围绕三大问 题展开分析:第一,围绕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形成了怎样的新就业体系和新就业模 式?第二,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带动就业的机制到底是什么?第三,阿里巴巴数字经 济体带动了多少就业机会? 2019 年报告与往年就业机会测算报告相比,课题组做了以下三方面的改进:第 一,报告在测算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带动就业机会的同时,还进一步研究了整个阿里巴 巴就业生态体系;第二,报告不仅测算了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带动就业机会数量,还具 体研究了数字经济平台带动就业的机制;第三,报告按照国家投入-产出表进行电商平 台带动就业数量测算时,对测算模型和方法做了改进。 第一

10、章第一章 数字数字经济经济体体与与平台就业平台就业生态生态体系体系 在过去的 10 年中,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 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一些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公司逐渐形成数字经济体。阿里研究院 2018 年 1 月发布的报告数字经济体:普惠 2.0 时代的新引擎认为,一些全球领先 的互联网公司在自身规模、分工协作、价值创造、规则发育等多个方面,都已经超出 了过去“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范畴,“在线经济体”、“互联网经济体”、“平台 经济体”及“数字经济体”等多个对这种新型组织形态的新称谓也由此应时而生。阿 里巴巴随着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已转型为一家技术公司,在大数据、

11、云计算、人工 智能、物联网上进行了全面布局加速推进。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不仅服务于消费端,而 且服务和带动供给端发展的数字经济体,进而带动和促进了商品生产、流通和零售环 节的就业,形成数字经济平台就业生态体系。 6 一一、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平台平台与与零售平台零售平台就业生态体系就业生态体系 以阿里巴巴数字经济平台为引擎,形成了阿里巴巴平台就业生态体系。阿里巴巴 平台不仅用技术为消费端创造了巨大价值,同时在引导、服务和促进商品生产、流通 和零售环节创造了巨大价值。所以我们分别从商品的生产、流通和零售三个环节来分 析数字经济平台就业生态体系。 1 1. . 生产制造:生产制造:数字化数字化生产生产+

12、+“新产业集群新产业集群”。 在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中,生产制造表现出明显的两大特征,即数字化生产和新 产业集群。关于数字化生产,阿里研究院 2019 年 1 月发布的报告解构与重组:开启 智能经济用“数据+算法+算力”决策机制的概念做了很详尽的解释,在此不加赘 述。本报告更加关注与就业体系相关的另外一大特征:生产制造的新产业集群。 新产业集群源于对淘宝村与淘宝镇生产的研究。根据阿里研究院中国淘宝村研 究报告(2018)显示,2018 年全国淘宝村达 3202 个、淘宝镇达 363 个。阿里研究 院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全国淘宝村网店年销售额超过 2200 亿元,在全国农村网络零 售额占比超过 1

13、0%,活跃的网店数超过 66 万个,带动就业机会数量超过 180 万个。 传统的生产制造主要分布于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市中,但淘宝村和淘宝镇的迅速发 展改变了传统生产制造的发展模式。数字经济平台的出现,可以通过信息整合、数字 化沟通协作以及数据决策,使得生产制造分散在生产原材料、劳动力、传统手工艺等 资源相对丰富的各个区域,3202 个淘宝村分布在 330 个县区,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根 据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和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 2018 年发布的中国淘宝村发展 报告(2014-2018)显示:根据空间区位和产业特色,可以将淘宝村分为城镇近郊的 农贸型、独立发展的农贸型、城市边缘的工贸型、城镇

14、近郊的工贸型、独立发展的工 贸型、城市边缘的纯贸易型、城镇近郊的纯贸易型七类。这七类淘宝村带动的是城市 周边和农村地区三种产品生产基地:其一,工业品的制造,以小型工业品为主;其 二,农产品的生产;其三,手工艺品的生产制造。我们把这种围绕淘宝村、淘宝镇形 成的生产制造、商品流通、电商零售等产业链在区域上聚集的现象称之为新产业集 群。 新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具有几大特点:第一,产品类型相对比较集 中,产品特色的区域性特征愈发明显;第二,产业集群分布面广,生产制造不再仅仅 集中于城市;第三,产业集群区域内原材料和劳动力供应充足;第四,非标准化产品 可以通过产业集群标准化和规模化,特别是对一些

15、农产品或手工艺品等非标准化产 品,通过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销售;第五,生产和商品流通环节在 7 产业集群内实现高度融合。新产业集群带动了城市周边地区和农村实体经济的飞速发 展,同时满足了个性化消费的需求。新产业集群内聚集了一大批规模小、运营灵活的 生产厂家或农户,他们通过对消费者的洞察了解到消费端的小众需求,设计和生产满 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从而满足生产厂家规模化生产的不足。 新产业集群带动了线下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对当地劳动力的创业和就业也 带来巨大的改变。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带动和促进了当地创业和就业市场, 使原来外地务工人员重回当地创业和工作;第二,盘活了当地灵活

16、就业市场,促使一 些退休或家庭妇女参加灵活工作;第三,改变了传统的身份,原来一些农民或手艺人 只局限于生产或加工,但由于零售平台效应的促进作用,使得这部分人也进入到商品 的流通与零售环节,获得新就业机会。 2 2. . 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物流快递物流快递+ +电商电商+ +生产厂家身份的转变生产厂家身份的转变。 阿里巴巴数字经济平台改变了传统商品流通分销商的模式,表现出三个突出的特 征,其一,物流和快递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二,电商作为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 力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相当稳定和成熟。其三,生产商的角色和身份发生了巨大 的变化,生产商不再仅仅生产制造产品,而且直接进入到零售环节,在

17、传统分销和线 下零售的基础上,很大一部分生产厂家都增加了电商部门。 数字经济平台创新了商品流通形式,在传统商品分销模式的基础上,新的商品流 通形式在就业方面形成了三种最主要的就业形式。这三种就业形式主要是:其一,新 增了物流快递行业的就业人口,特别是“快递小哥”成为了新增就业人数最多的职业 之一;其二,新增了电商就业人口;其三,传统生产厂家新增了电商就业人口。在传 统分销和零售就业人数上,也新增了物流快递和电商的就业人数。具体测算数字在报 告的第二章中有所体现。 数字经济平台通过拉动消费带动就业的最显著表现,则是生产厂家直接设立电商 部门,近年来还涌现出许多企业专门增设新零售部门,从而使得生产

18、厂家直接参与到 零售端,生产厂家的角色也不再仅仅是生产商,而演变成了生产商和零售商。生产厂 家这一角色的变化,其背后蕴涵的是整个社会生产、流通体系的重大转型,生产和流 通已融为了一体。生产厂家进入零售端,大规模地缩减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社会 交易成本和流通成本,从而带来了商品价格的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整个消 费水平的提升。消费水平的提升也反过来带动了生产厂家的产能,扩大生产规模,从 而带来了就业人数的增加。所以我们在第四章进行测算时,按照生产厂家的在数字平 台上的销售额,推算了他们带动的就业人数。 8 3 3. . 商品商品零售零售:服务商:服务商生态生态。 阿里巴巴平台为服务电商商

19、户,创新和发展了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如阿里云、蚂 蚁金服、阿里妈妈、钉钉等提供了从运营、销售、金融、数据分析、支付到管理的各 种服务。除了阿里巴巴平台自身提供的服务之外,在整个电子商务领域,近十多年创 新和发展出了一个庞大的服务电商的市场,形成了服务商生态。阿里研究院报告解 构与重组:开启智能经济做了如下描述:“很多企业设计能力很强,但市场营销和 生产管理却是弱项,营销、发货、拍摄环节涌现出一大批准专业化的服务商,并不断 锤炼自己的技能优势向专业方向发展。这类大大小小的服务商的不断出现,可以 让淘宝卖家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其他通过外挂模式由专业服务商完成,取得 较高的投入产出比。” 在服务商生

20、态中,涌现出一大批企业或个体。按照他们的业务和服务对象的不 同,可以把这些服务商主要分成三类:第一类,为消费者服务的服务商,例如买家服 务、无线应用、社交应用和社区电商的服务商;第二类,为商家 IT 服务的服务商,例 如电商后台系统、店铺管理工具、店铺营销模块、数据分析工具的服务商;第三类, 为商家运营服务的服务商,例如店铺整体托盘、市场行业研究、商品品质认证及营销 推广设计等。 服务商生态作为数字经济平台带动的服务市场,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 间,吸纳和带动了大量的就业人口,具体就业人数在第二章做了测算。在服务商生态 体系中,除了拉动和促进就业之外,也衍生出了很多新职业,比如机器人训练

21、师、代 运营培训师、淘宝主播、钉钉数字化管理师、淘宝培训师等等。 从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零售整个流程来看,围绕阿里巴巴数字经济平台,形成了 电商就业生态体系。数字经济平台上产品供给侧的变化,其背后蕴涵的是社会的发展 进步。数字经济平台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运算,使得原本无法实现有效连通 的环节和社会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新的社会分工和新的就业体系。 二二、从从零售平台零售平台就业生态体系就业生态体系到协同到协同就业就业生态生态体系体系 从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组织结构来看,阿里巴巴已从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向外衍生 出多个平台,形成多元化的数字经济体。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在 2018

22、 年 9 月 的云栖大会上对此做了描述:“阿里已经形成了一个横跨商业、金融、物流、云计算 各个领域的一个独特的数字经济体。阿里巴巴集团一直是,未来也必将是一家技术驱 动、使商业有所不同、创造商业新赛道的公司,创造商业新赛道的数字经济体。 9 今天围绕着阿里整个技术生态,已经是一个多元化的生态,我们既有原来基于电商发 展出新零售技术的独特生态,也有围绕着金融服务产生了一个独特的金融服务技术生 态,更包括我们形成的阿里云生态。在这样一个云的大生态当中,又演化出钉钉这样 的一个移动办公平台,进而演化出了一个新的智能移动办公生态。” 在 2019 年 1 月 11 日全球品牌新零售峰会上,张勇进一步提

23、出了阿里巴巴商业操 作系统,跨越阿里巴巴生态内多个业务部门,向合作伙伴输出一整套数字化能力,令 销售、营销、品牌、商品、渠道管理、制造、客户服务、金融、物流和供应链、组 织、信息技术等 11 个商业要素实现数字化,帮助品牌和零售商实现数字化转型。 阿里巴巴不断进化和积淀服务企业和消费者的核心竞争力,从传统的电子商务到 本地生活、文化娱乐等消费场景,到金融服务、物流和云计算等提供数字化转型的一 系列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阿里巴巴的数字经济体。 在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数字经济平台就业生态体系。不仅传 统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了电商就业生态体系,而且本地生活、大文娱、新零售等都在各 自领域中

24、形成了就业体系。平台衍生带动的是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就业体系。这些 多元化平台带动和创新的整个就业体系,共同构成完整的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就业 生态体系。 我们在第二章仅测算了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就业体系的就业机会,整个阿里巴巴数 字经济体带动就业机会远远要超过这个数据,我们将在未来的报告中对此做进一步的 测算和分析。 三三、数据数据来源及说明来源及说明 本报告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两方面,即访谈资料和零售电商平台数据。下面简要 说明资料和数据来源。 1 1. . 实地访谈资料。实地访谈资料。 课题组于 2019 年 1 月-3 月先后于北京、上海、杭州、沭阳、佛山、中山和贵阳 等城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25、调研对象包括阿里巴巴有代表性的事业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 负责人员,以及有代表性的淘宝村/镇的工作人员和主要商户负责人。按照调研对象区 分,我们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第一,源于对阿里巴巴零售电商平台相关部门的 访谈,第二,源于阿里巴巴衍生平台相关部门的访谈,第三,源于对淘宝村、淘宝镇 相关部门及企业的访谈,例如对江苏沭阳、广东佛山和中山、贵州贵阳息烽县和贵定 县等地相关人员的访谈。 10 2 2. . 数据数据。 在测算就业机会时,我们所采用的数据主要为阿里巴巴零售平台的 26 个经营类目 (如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 类,日用品类,等等)2018 年

26、度月均交易金额,以及估算得到的每个行业的人均月销 售金额。在相关估算过程中所使用的样本数据,主要来自于对阿里巴巴内部抽样调查 所获取的数据。 11 第第二二章章 零售零售平台平台就业机会就业机会测算测算与就业机制与就业机制 本章将测算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带动就业机会规模与带动机制。我们认为,零售电 商平台就业体系突破了传统通过增加投资和雇佣规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的模式,这种 就业模式的优势在于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在短时间内快速构建一个就业生态,从而创 造并聚集庞大的就业机会。本章所分析的就业机会,主要是指获得收入的机会,并非 是传统“一人一岗”所定义的就业人员数。在具体内容安排上,本章将首先测算阿里

27、巴巴零售平台带动的就业机会规模与数量,然后再解释零售电商平台带动就业的机 制。 一一、零售平台带动就业机会测算、零售平台带动就业机会测算 阿里巴巴零售平台总就业机会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交易型就业机会,其二是中间 环节产生的带动型就业机会。 对于交易型就业机会的测算, 报告主要使用了行业类目交 易规模测量模型的方法测算; 对于中间环节的带动型就业机会测算, 报告主要通过投入 产出表计算就业带动系数加以测算。 (一)投入产出法测算就业带动(一)投入产出法测算就业带动系数系数 投入产出表又称部门联系平衡表, 是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间相互联系和平衡比例关 系的一种平衡表。 投入产出分析法的优点之一是它揭

28、示了国民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 能提供不同行业对劳动力需求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因此, 我们需要借助投入产出表来估 算出劳动力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二者之间关系的就业带动系数。 2012 年,国家统计局编制了第六张全国投入产出基本表,这也是目前可得的最近 一次编制的投入产出表。 2012 年投入产出表参照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1), 将国民经济生产活动划分为 139 个部门。 本课题使用投入产出表实际上是利用表中客观 反映出的国民经济中的结构关系,具体来看主要使用的是 GDP、消费、资本形成总额、 进出口、最终使用、中间使用以及总产出之间的数量结构关系。 表 2.1 是投入

29、产出表简化表, 反映出每生产一单位的最终使用品, 需要多少中间投 入。表中第象限反映部门间的生产技术联系,是表的基本部分;第象限反映各部门 产品的最终使用; 第象限反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第象限反映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因其说明的再分配过程不完整,有时可以不列出。通过投入产出表,我们不难发现,上 述几项指标中存在如下关系: 最终使用= GDP+进口=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 (2.1) 12 总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中间使用+GDP (2.2) 说明: 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 总额+存货增加。 表 2.1 2012 年(最新)投入产出

30、简表 单位:亿元 产出 投入 中间使用 最终使用 进口 总产出 农产品 合计 消费 小计 资本形成 总额 出口 合计 中间 投入 农产品 4965.6 38789.4 9339.7 1697.7 640.2 11677.6 3841.5 46940.5 合计 16724.3 1064826.9 271718.6 248389.9 136665.9 656774.3 122027. 0 1601627 .1 增 加 值 劳动者 报酬 30761.0 264134.1 生产税 净额 -1847.7 73606.2 固定资 产折旧 1302.8 71682.0 营业 盈余 0 127377.9 合计

31、 30216.1 536800.1 总投入 46940.5 1601627.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由于 2017 年我国的编制投入产出表(逢 2 和逢 7 的年份编制)要在 2019 年公布, 所以仍然使用 2012 年编制的投入产出表并假定目前与 2012 年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 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进行相关估算(来测算阿里巴巴零售平台 26 个行业类目直接消 费(最终使用)与中间使用、总产出的关系,这 26 个类目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 41 个部门有关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 GDP 初步核算为 900309 亿元, 进口额 140874 亿元。 依据投入产出表中的关

32、系(2.1),可以估算出 2017 年我国最终使用=GDP+进口 =900309+140874=1041183 亿元; 根据上述假定, 估算出 2018 年中间使用=1041183* (1064827/656774) =1688069 亿 元。 根据投入产出表中的关系(2.2),我们大致可以估算出总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 用-进口=中间使用+GDP=1688069+900309=2588378 亿元,具体数值见表 2.2。 13 表 2.2 2018 年中间使用、最终使用和总产出推算 单位:亿元 2012 年 2018 年 GDP 534123 900309 进口 122027 140874

33、最终使用 656774 1041183 中间使用 1064827 1688069(估计值) 总产出 1601627 2588378(估计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课题组推算 假定:生产假定:生产 1 1 单位的最终使用产品和生产单位的最终使用产品和生产 1 1 单位中间产品所耗费的劳动力数量相单位中间产品所耗费的劳动力数量相 同, 由此可通过计算中间使用同, 由此可通过计算中间使用/ /最终使用最终使用= =069/ /183=1.62=1.62, 测算, 测算得出得出就业带动系就业带动系 数为数为 1.621.62。 (二)行业类目交易规模测量模

34、型测算就业机会(二)行业类目交易规模测量模型测算就业机会 在 2018 年度报告中,课题组依旧通过建立如下行业类目交易规模测量模型的方法 测算交易型就业机会规模。 考虑到目前零售平台的经济效益是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逐渐 增加的,课题组认为电商规模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此外,由于 不同行业电商的发展程度并非完全同步, 所以各行业的规模系数也不会完全相同。 综合 考虑上述因素以后,对阿里巴巴各行业类目建立如下的规模经济模型: 1 1 0 )( * j p n i ij j x p j eey (2.3) 其中, j y:行业 j 中的人均销售金额, ij x:处于第 j 行业中的第

35、 i 家企业的年度 月均交易金额, 0j p 和 1 j p 表示行业 j 的参数(待估计)。等号两侧取对数,公式(2.3) 转换为: = 1 + 0 (2.4) 零售平台每家企业的 ij x已知, j y未知。但在抽样调查中, ij x和 j y均已知,因此通 过估计式(2.4)可以得到 0j p 和 1 j p 的参数估计值,将 ij x, 0 j p 和 1 j p 代入公式(2.5), 我们即可得到零售平台不同行业类目带动的交易型就业机会为: = = 1+ 0 (2.5) 14 表 2.3 零售平台带动不同行业类目的交易型就业机会 各行业值 社零行业类别 0 p 1 p tra emp

36、(万个) 粮油、食品、饮料、烟酒 类 0.41 4.96 77.4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0.438 4.76 408.8 化妆品类 0.484 4.34 44.8 金银珠宝类 0.523 4.07 13 日用品类 0.446 4.61 284.1 五金、电科类 0.394 5.09 64.3 体育、娱乐用品类 0.424 4.78 85.3 照相器材类 0.588 3.49 2.5 书包杂志类 0.388 5.12 10.3 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 0.771 1.89 0.4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0.553 3.53 162.2 中西药品类 0.283 6.31 4.9 文化办公用品类

37、 0.461 4.45 28.7 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 0.555 3.66 28.2 家具类 0.43 4.82 67.7 通讯器材类 0.503 4.14 62.9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0.473 4.36 31 汽车类 0.458 4.4 45.7 其他实物商品类 0.461 4.59 82.9 非实物类 0.696 2.52 53 合计 0.454 4.58 1558 数据来源:阿里研究院、课题组联合测算 通过公式(2.5),测算出零售平台不同行业类的交易型就业机会为 1558 万个。在 零售平台的 26 个经营类目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409 万个)、日用品类(284 万 个)、家用电

38、器和音像器材类(162 万个)带动的交易型就业机会数位居前三。 阿里巴巴零售平台总就业机会阿里巴巴零售平台总就业机会=交易型就业机会交易型就业机会+带动型就业机会带动型就业机会 =1558+1558*1.62=4082 万个万个 15 说明: 系数1.62来源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相关计算, 2524万个带动型就业机会中, 既包含阿里零售平台带动的支撑型就业机会, 又包括衍生型就业机会 (中间产业链环节 带动的就业)。 综上,综上,2018 年年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零售平台总体为我国创造总体为我国创造 4082 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包括万个就业机会,其中包括 1558 万个交易型就业机会、万个交

39、易型就业机会、2524 万个带动型就业机会;在万个带动型就业机会;在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零售平台的的 26 个个 经营类目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经营类目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409 万个)、日用品类(万个)、日用品类(284 万个)、家用电器和万个)、家用电器和 音像器材类(音像器材类(162 万个)带动的交易型就业机会数位居前三。万个)带动的交易型就业机会数位居前三。由此可见,由此可见,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零售零售 平台平台已已成为中国各类就业形态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各类就业形态的重要载体。 二二、零售零售平台平台带动带动就业机制就业机制 根据课题组近 3 年的估算,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带动

40、的就业机会已由 2015 年的 3083 万个上涨到 2018 年的 4082 万个。那么,零售电商平台带动就业的机制有哪些?不同 就业机制所产生的就业效应如何?这些是本节致力于回答的问题。 报告将从宏观经济层面、区域产业层面和消费者群体层面出发,来总结零售电商 平台带动就业的五大主要机制,如表 2.4 所示。 表 2.4. 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带动就业机制与效应类型 宏观经济层面宏观经济层面 区域产业层面区域产业层面 消费者层面消费者层面 类型类型 拉动内需 传统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平 台 “新产业集群” 交易线上化 偏好多元化 拉动就业拉动就业 机制机制 通过促进消费拉 动总体社会需求 区域人

41、才集群 商品化、平台 化、区域品牌 化 消费交易从线 下转移到线上 传统的偏好标 准化快消品到 偏好“小而美” 的小众商品的 转变 就业效应就业效应 扩大全国劳动力 市场总体就业规 模 扩大区域就业 规模 创造新行业、 扩大全国劳动 力市场总体就 业规模 扩大平台就业 规模 创造新市场、 扩大就业规模 和就业质量 16 (一)宏观经济层面:通过(一)宏观经济层面:通过扩大扩大内需内需带动带动就业就业 零售电商平台的出现刺激了消费需求,总体上扩大了消费规模。有关这一点最重 要的例子是“双 11”、“双 12”等购物节日,在全国乃至海外市场每年掀起规模越来 越大的购物狂欢。据统计,仅“双 11”一

42、项活动,阿里零售平台的销售额就从 2009 年的 5000 万元跃升至 2018 年的 2135 亿元。由这种消费狂欢衍生了诸如“囤货”、 “剁手”等新鲜词汇,都体现了这些诞生于中国的现象级消费节日在拉动内需、扩大 市场规模,进而拉动整体就业规模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不仅仅是购物节日,阿里巴巴以口碑为核心的到店生活服务类平台也是数字经济 体通过拉动整体消费需求带动整体就业规模提升的重要机制。这些到店生活服务类平 台通过商户的展示和推广等功能推动线下的消费需求,同时有助于消费者和商户之间 的供需更加精准的匹配。而后者通过提高了用户到店服务的满意度,也进一步拉动需 求规模的提升,从而提高了不同服务行

43、业的用工需求。 (二)区域产业层面:通过产业集群扩大产业链整体就业规模(二)区域产业层面:通过产业集群扩大产业链整体就业规模 在区域产业层面,数字经济平台的出现还进一步促进了产业集群效应。其不仅在 产品销售端,而且在产业链的品牌、设计和生产端等各个环节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带 来就业规模的提升。这种产业集群和电子商务商户集群互相重叠的特殊地理现象被别 称为“淘宝村”。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淘宝村发展报告(2014-2018)显示, 到 2018 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了规模不一的 3202 个淘宝村和 363 个 淘宝镇(以下统称淘宝村),而根据其拉动就业的机制和就业效应可以将这些淘宝

44、村 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传统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平台”型和以数字经济平台为核心所 形成的“新产业集群”型。 1.1.传统产业集群传统产业集群+ +数字经济平台:扩大区域就业规模数字经济平台:扩大区域就业规模。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很多村镇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历史上形 成了很多的产业集群,比如以义乌为中心的小商品产业集群和“长三角”和“珠三 角”地区常见的各类服装产业集群等。在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很多类似产业集群 发展成为了世界性的生产中心,在单品类的生产规模上甚至占领全球市场的主要份 额。围绕着这些区域产业集群也出现了类似于义乌小商品城等一批商品集散中心。 而在互联网时代,这些传统产业

45、集群通过数字经济平台获得了更大的市场,同时 可以更加精准、更加便利地触达市场需求侧,包括中小分销商户和消费者。平台化的 供需对接进一步巩固了这些传统产业集群的优势地位,为大量中小生产者提供了更加 17 公平的市场机会,同时也为部分商户提供了品牌化营销的机遇,进而在整个产业链条 的各个环节都扩大了集群区域内的就业规模。课题组走访了江苏沭阳的花木产业和广 东佛山的陶瓷、照明等制造行业的产业集群,都属于“传统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平台模 式”的典型案例,详细的案例报告见附件。 2 2. .“新产业集群”:创造新行业、扩大全国总体就业规模“新产业集群”:创造新行业、扩大全国总体就业规模。 除此之外,在一些

46、并未形成产业集群,甚至没有任何产业支撑的贫困县、贫困村 等地区,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以电商平台为核心,在平台和/ 或当地政府的推动或者以村民自发的形式,聚集了一大批小型商户。这些商户一方面 在电商平台经营和开拓市场,另一方面在当地寻找特色农产品或手工艺品,同时整合 农户生产,逐步形成生产规模,从而在当地发展出了全新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这种“新产业集群”不以传统的地方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为依托而发展起来,其 成功有赖于电商平台为小企业、小商户提供了公平的竞争机遇。使得这些商家可以通 过开发独具地方特色和“小而美”的商品而获得自己独特的市场利基(market niche)。在通过电商平台打开市场之后,反过来整合上游生产端,形成产业集群效 应。这种新产业集群的创造,并不以传统的产业集群为依托,准入门槛低,市场竞争 更加公平,因此创造的就业岗位也不以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国人民大学: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就业机会测算与平台就业体系研究报告(50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