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混动迎黄金发展期自主崛起大有可为-220926(61页).pdf

编号:100625 PDF 61页 4.84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混动迎黄金发展期自主崛起大有可为-220926(61页).pdf

1、 汽车汽车行业行业|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行业深度 2022 年年 9 月月 26 日日 强于大市强于大市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股价股价(人民币人民币)评级评级 比亚迪 002594.SZ 272.95 买入 长城汽车 601633.SH 28.70 买入 广汽集团 601238.SH 12.80 未有评级 菱电电控 688667.SH 107.03 未有评级 阿尔特 300825.SZ 12.48 未有评级 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 以2022年09月26日当地货币收市价为标准 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 汽车行业月报:汽车行业月报:8月乘用车销量持续大幅改月乘用车

2、销量持续大幅改善,商用车销量增速转正善,商用车销量增速转正20220919 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空气悬架篇:悬架技术汽车智能化系列报告空气悬架篇:悬架技术革新,空气悬架方兴未艾革新,空气悬架方兴未艾20220914 汽车行业汽车行业 2022年半年报综述:年半年报综述:Q2业绩触底,业绩触底,后续有望改善后续有望改善20220905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汽车汽车 证券分析师:朱朋证券分析师:朱朋(8621)20328314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01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

3、告 混动迎黄金发展期,自主崛起大有可为 受政策、成本和使用端驱动,叠加自主混动周期开启,混动市场空间广阔。受政策、成本和使用端驱动,叠加自主混动周期开启,混动市场空间广阔。自主混动技术领先且爆款设计能力强,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整车重点推荐比自主混动技术领先且爆款设计能力强,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整车重点推荐比亚迪、长城汽车,关注广汽集团;零部件建议关注菱电电控、阿尔特。亚迪、长城汽车,关注广汽集团;零部件建议关注菱电电控、阿尔特。支撑评级的要点支撑评级的要点 混动加速放量,混动加速放量,将成为新能源重要增量。将成为新能源重要增量。受益于政策端双积分和路线图、成本端混动车型成本下降、使用端牌照路权等因

4、素推动,叠加比亚迪等自主优质混动车型供给增加,自 2021年起混动市场加速升温,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 1-7月,PHEV车型零售销量为 62.6万辆,同比增长 190.5%,远超 BEV车型增速,渗透率提升至 5.7%;HEV车型零售销量为 43.5万辆,同比增长 42.9%,渗透率为 3.9%。我们预计 2025 年混动车型销量达 607万辆,2021-2025年 CAGR 为 52%,混动车型在乘用车总销量中的渗透率达 19%。混动技术混动技术原理为削峰填谷,不同架构各具特点。原理为削峰填谷,不同架构各具特点。混动技术通过削峰填谷扩大高效工作区,达到提升热效率、降低油耗的效果。混动系

5、统可按照电机布臵位臵、发动机和电动机连接形式、油电混合度和外接充电能力等标准进行分类,不同架构有不同优缺点。各车企不断切换或迭代混动技术,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将成主流。各车企不断切换或迭代混动技术,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将成主流。研发难度、成本、经济性、动力性和优化空间是车企选择混动路线的重要因素。THS 系统曾经是主流路线,目前以电为主、性价比较高的双电机串并联架构成为主流。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采取双电机串并联架构,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在采取单电机架构的同时也在积极储备双电机技术,奇瑞则采取最为复杂的双电机串并联架构。PHEV市场自主品牌稳坐龙头,市场自主品牌稳坐龙头,HEV市场自主品牌份额

6、有望反超。市场自主品牌份额有望反超。目前自主品牌绝对主导 PHEV市场,外资品牌难以追赶,其中比亚迪独占鳌头,我们预计比亚迪将持续领跑,国内其他自主品牌追赶。目前日系垄断 HEV市场,自主 HEV品牌正在松动局面,随着优质供给增加,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望反超日系品牌。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整车:整车:重点推荐混动技术及产品领先的比亚迪、长城汽车,关注广汽集团。零部件:零部件:建议关注菱电电控(混动电控)、阿尔特(DHT变速箱)。评级面临的主要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风险 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2)混动车型渗透率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4)汽车芯片短缺。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

7、告 2 目录目录 混动加速放量,将成为新能源重要增量混动加速放量,将成为新能源重要增量.7 行业现状:混动市场持续升温,PHEV 增速超过 BEV.7 行业驱动:政策+成本+体验,三轮驱动混动市场发展.11 市场空间:2025 年混动车型销量超 600 万辆.16 混动技术原理及架构混动技术原理及架构.18 混动技术原理:削峰填谷,扩大高效工作区.18 混动技术分类:构型多样,特点各异.19 各车企各车企不断切换或迭代混动技术,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将成主流不断切换或迭代混动技术,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将成主流.25 多因素影响混动技术路线选择,双电机并联架构优势明显.25 主流车企的技术路线及车型规划.

8、28 奇瑞:鲲鹏 DHT 技术难度和成本最高,覆盖场景最全.46 PHEV 市场自主品牌稳坐龙头,市场自主品牌稳坐龙头,HEV 市场自主品牌将反超市场自主品牌将反超.48 格局现状:PHEV 市场比亚迪稳坐龙头,HEV 市场日系主导局面松动.48 格局展望:比亚迪持续领跑,其他自主品牌追赶.49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52 比亚迪:技术+供应链双轮驱动,纯电插混周期强势.52 长城汽车:车型结构持续向上,加速布局混动市场.53 广汽集团:纯电埃安高速发展,钜浪混动蓄势待发.54 菱电电控:EMS 国产替代潜力者,混动为新破局点.55 阿尔特:国内独立汽车设计龙头,混动 DHT 业务加速爬坡.56

9、风险提示风险提示.58 VZaXrVbWfYiVrRpPoM6M9RbRmOnNpNoMiNpPwPeRtRoRaQoOuNvPoNqPxNrNwO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图表 1.2018-2022.7我国我国 BEV、PHEV、HEV销量及同比增长销量及同比增长.7 图表图表 2.2022.1-2022.7我国我国 BEV、PHEV、HEV零售销量零售销量.7 图表图表 3.2018-2022.7我国我国 BEV、PHEV、HEV渗透率渗透率.7 图表图表 4.2022.1-2022.7我国我国 BEV、PHEV、HEV分月渗透率分月渗透

10、率.7 图表图表 5.2018-2022.7我国乘用车按级别的销量份额我国乘用车按级别的销量份额.8 图表图表 6.2018-2022.7我国我国 BEV在各级别的渗透率在各级别的渗透率.8 图表图表 7.2018-2022.7我国我国 PHEV在各级别的渗透率在各级别的渗透率.8 图表图表 8.2018-2022.7我国我国 HEV在各级别的渗透率在各级别的渗透率.8 图表图表 9.2018-2022.7我国乘用车按价格段销量份额我国乘用车按价格段销量份额.9 图表图表 10.2018-2022.7 我国我国 BEV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9 图表图表 11.2018-2022

11、.7我国我国 PHEV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9 图表图表 12.2018-2022.7 我国我国 HEV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9 图表图表 13.BEV/PHEV/HEV 动力系统成本对比动力系统成本对比.10 图表图表 14.BEV/PHEV/HEV 未来主要优势价格段未来主要优势价格段.10 图表图表 15.2017-2021年国内乘用车双积分表现年国内乘用车双积分表现.11 图表图表 16.2021-2025年五阶段油耗目标(年五阶段油耗目标(NEDC工况)工况).11 图表图表 17.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方法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方法.12 图表图表 18.新

12、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年)提出“三横三横”和和“三纵三纵”.12 图表图表 19.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目标与愿景目标与愿景.13 图表图表 20.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各车型占比各车型占比.13 图表图表 21.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售价对比(未扣除购臵税等优惠)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售价对比(未扣除购臵税等优惠).14 图表图表 22.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臵税公告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臵税公告.14 图表图表 23.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使用成本对比同车型燃油版与混

13、动版使用成本对比.14 图表图表 24.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零百加速对比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零百加速对比.15 图表图表 25.纯电车和混动车普遍续航里程对比纯电车和混动车普遍续航里程对比.15 图表图表 26.纯电车和混动车补能时间对比纯电车和混动车补能时间对比.15 图表图表 27.广州普通车牌与节能车牌中签率对比广州普通车牌与节能车牌中签率对比.16 图表图表 28.天津普通车牌与节能车牌中签率对比天津普通车牌与节能车牌中签率对比.16 图表图表 29.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混动车型目标销量混动车型目标销量.16 图表图表 30.2021-2025年

14、我国乘用车销量结构预测年我国乘用车销量结构预测.17 图表图表 31.混动汽车综合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电池等模块混动汽车综合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电池等模块.18 图表图表 32.燃油发动机热效率燃油发动机热效率 MAP图图.19 图表图表 33.混合动力电机热效率混合动力电机热效率 MAP图图.19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 图表图表 34.混动系统工作原理是混动系统工作原理是“削峰填谷削峰填谷”.19 图表图表 35.混动汽车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混动汽车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20 图表图表 36.混动系统按电机布臵位臵分类混动系统按电机布臵位臵分类.

15、20 图表图表 37.P0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21 图表图表 38.P1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21 图表图表 39.P2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21 图表图表 40.P2.5 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21 图表图表 41.P3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22 图表图表 42.P4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22 图表图表 43.串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串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22 图表图表 44.并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并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22 图表图表 45.混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混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23 图表图表 46.混动汽车根据发动机和电机连接形式分类及特点混动汽车根据发动机和电机连

16、接形式分类及特点.23 图表图表 47.混动技术工作模式混动技术工作模式.23 图表图表 48.混动汽车根据混合度分类及特点混动汽车根据混合度分类及特点.24 图表图表 49.HEV 代表车型丰田卡罗拉双擎代表车型丰田卡罗拉双擎.24 图表图表 50.PHEV代表车型比亚迪秦代表车型比亚迪秦 PLUS DM-i.24 图表图表 51.消费者与车企选择混动车型消费者与车企选择混动车型/技术的考虑因素技术的考虑因素.25 图表图表 52.主要品牌混动系统对比主要品牌混动系统对比.26 图表图表 53.各插混系统技术路线成本拆分各插混系统技术路线成本拆分.27 图表图表 54.不同工况下各插混系统技

17、术路线动力性、经济性对比不同工况下各插混系统技术路线动力性、经济性对比.27 图表图表 55.各插混系统技术路线对比各插混系统技术路线对比.27 图表图表 56.丰田丰田 THS混动系统行星齿轮混动系统行星齿轮.28 图表图表 57.第四代丰田第四代丰田 THS混动系统结构图混动系统结构图.28 图表图表 58.丰田主要混动车型参数丰田主要混动车型参数.29 图表图表 59.本田本田 i-MMD混动系统构成混动系统构成.29 图表图表 60.本田本田 i-MMD混动系统以电机混动系统以电机行驶为主行驶为主.29 图表图表 61.本田主要混动车型参数本田主要混动车型参数.30 图表图表 62.比

18、亚迪比亚迪 DM混动系统技术路线概览混动系统技术路线概览.31 图表图表 63.比亚迪比亚迪 DM混合动混合动力技术双平台战略力技术双平台战略.31 图表图表 64.比亚迪比亚迪 DM-p核心零部件升级核心零部件升级.32 图表图表 65.比亚迪比亚迪 DM-p能耗表现升级能耗表现升级.32 图表图表 66.比亚比亚迪迪 DM-p混动系统有双擎四驱和三擎四驱两种架构混动系统有双擎四驱和三擎四驱两种架构.32 图表图表 67.比亚迪比亚迪 DM-i混动系统骁云插混专用混动系统骁云插混专用 1.5L发动机发动机.33 图表图表 68.比亚迪比亚迪 DM-i混动系统刀片电池混动系统刀片电池.33 2

19、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5 图表图表 69.比亚迪比亚迪 DM-i混动系统混动系统 EHS系统系统.33 图表图表 70.比亚迪比亚迪 DM-i混动系统混动系统 P1P3架构架构.33 图表图表 71.比亚迪比亚迪 DM-i混动车型与同级别合资燃油车售价对比混动车型与同级别合资燃油车售价对比.34 图表图表 72.比亚迪混动车型矩阵(包含已上市、即将上市)比亚迪混动车型矩阵(包含已上市、即将上市).34 图表图表 73.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及占比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及占比.35 图表图表 74.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主要构成主要构成.36 图表图表 75.长城柠檬混

20、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36 图表图表 76.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两挡变速箱提供更多驱动力矩两挡变速箱提供更多驱动力矩.36 图表图表 77.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两种动力架构两种动力架构.36 图表图表 78.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三套动力总成三套动力总成.36 图表图表 79.长城柠檬平台的长城柠檬平台的 P2并联架构并联架构.37 图表图表 80.长城坦克平台的长城坦克平台的 P2并联坦克混并联坦克混动架构动架构.37 图表图表 81.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系统产品矩阵(包含已上市、即将上市)系统产品矩阵(包含已上市、即将上市

21、).38 图表图表 82.长城与比亚迪同续航里程级别的长城与比亚迪同续航里程级别的 PHEV车型参数对比车型参数对比.38 图表图表 83.广汽广汽 THS混动系统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结合混动系统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结合.39 图表图表 84.广汽广汽 THS混动系统各工况运行示意图混动系统各工况运行示意图.39 图表图表 85.广汽广汽 GMC2.0 混动系统构成混动系统构成.39 图表图表 86.广汽广汽 GMC2.0 混动系统热效率表现混动系统热效率表现.39 图表图表 87.广汽传祺混动车型参数广汽传祺混动车型参数.40 图表图表 88.吉利吉利 ePro 混动系统发布会混动系统发布会.40

22、图表图表 89.吉利吉利 ePro 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40 图表图表 90.吉利雷神智擎吉利雷神智擎 HiX 发布会发布会.41 图表图表 91.吉利雷神智擎吉利雷神智擎 HiX DHT Pro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41 图表图表 92.吉利吉利 HEV、PHEV车型与长城、比亚迪同级别车型对比车型与长城、比亚迪同级别车型对比.42 图表图表 93.第一代上汽第一代上汽 EDU混动系统爆炸图混动系统爆炸图.42 图表图表 94.第一代上汽第一代上汽 EDU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42 图表图表 95.第二代上汽第二代上汽 EDU混动系统爆炸图混动系统爆炸图.4

23、3 图表图表 96.第二代上汽第二代上汽 EDU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43 图表图表 97.第三代第三代 EDU混动系统混动系统.43 图表图表 98.第三代第三代 EDU混动系统混动系统.43 图表图表 99.上汽荣威第三代上汽荣威第三代 EDU混动车型参数混动车型参数.44 图表图表 100.五菱汽车混动系统五菱汽车混动系统.44 图表图表 101.五菱汽车首款十万级混动车型五菱汽车首款十万级混动车型.44 图表图表 102.上汽通用五菱混动车型参数上汽通用五菱混动车型参数.45 图表图表 103.长安蓝鲸长安蓝鲸 iDD混动系统混动系统.45 2022年 9月 26日 混

24、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6 图表图表 104.长安蓝鲸长安蓝鲸 iDD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45 图表图表 105.长安自主轿车增程系统长安自主轿车增程系统.46 图表图表 106.长安蓝鲸长安蓝鲸 iDD混混动系统和增程系统车型参数动系统和增程系统车型参数.46 图表图表 107.奇瑞鲲鹏奇瑞鲲鹏 DHT混动系统技术原理混动系统技术原理.47 图表图表 108.奇瑞鲲鹏奇瑞鲲鹏 DHT混动系统多工况工作模式混动系统多工况工作模式.47 图表图表 109.瑞虎瑞虎 8 PLUS鲲鹏鲲鹏 e+参数参数.47 图表图表 110.2018-2022.7 PHEV分系别销量份额分系别销量份

25、额.48 图表图表 111.2018-2022.7 PHEV分品牌销量份额分品牌销量份额.48 图表图表 112.2018-2022.7 HEV分系别销量份额分系别销量份额.49 图表图表 113.2018-2022.7 HEV分品牌销量份额分品牌销量份额.49 图表图表 114.主要主要 PHEV 车型亏电油耗及售价矩阵图车型亏电油耗及售价矩阵图.50 图表图表 115.主要主要 PHEV 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及售价矩阵图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及售价矩阵图.50 图表图表 116.主要主要 HEV车型综合油耗及售价矩阵图车型综合油耗及售价矩阵图.51 图表图表 117.主要主要 HEV车型百公里加

26、速时间及售价矩阵图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及售价矩阵图.51 图表图表 118.比亚迪比亚迪 2017-2022H1营业收入及增速营业收入及增速.53 图表图表 119.比亚迪比亚迪 2017-2022H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53 图表图表 120.长城汽车长城汽车 2017-2022H1营业收入及增速营业收入及增速.54 图表图表 121.长城汽车长城汽车 2017-2022H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54 图表图表 122.广汽集团广汽集团 2017-2022H1营业收入及增速营业收入及增速.55 图表图表 123.广汽集团广汽集团 2017-2022H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27、归母净利润及增速.55 图表图表 124.菱电电控菱电电控 2017-2022H1营业收入及增速营业收入及增速.56 图表图表 125.菱电电控菱电电控 2017-2022H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56 图表图表 126.阿尔特阿尔特 2017-2022H1营业收入及增速营业收入及增速.57 图表图表 127.阿尔特阿尔特 2017-2022H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57 附录图表附录图表 128.报告中提及上市公司估值表报告中提及上市公司估值表.59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7 混动加速放量,将成为新能源重要增量混动加速放量,将成为新能源重要增

28、量 行业现状:混动市场持续升温,行业现状:混动市场持续升温,PHEV 增速超过增速超过 BEV 混动市场加速升温,渗透率不断提升。混动市场加速升温,渗透率不断提升。受益于比亚迪等品牌优质混动车型供给的增加,2021 年,国内 HEV、PHEV车型销量快速提升,根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 PHEV车型零售销量为 54.5万辆,同比增长 171.3%,销量增速略超 BEV车型 168.5%的增速,渗透率达 2.7%;HEV车型(特指强混车型)零售销量为 60.9 万辆,同比增长 57.4%,渗透率达 3.0%。2022 年,在供给端,国内自主品牌纷纷发力混动市场,尤其以 20万元以下的 PHEV市

29、场为重点,PHEV产品矩阵愈加完善且性价比较高,HEV产品也正在布局中;在需求端,BEV 车型受到售价偏高、补贴退坡、涨价、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和保值等因素影响,燃油车受到油价上涨的影响,混动车型优势凸显,消费者接受度大幅提升。所以,2022 年混动市场进一步升温,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 年 1-7 月,PHEV 车型零售销量快速增长至 62.6万辆,同比增长 190.5%,远超 BEV车型 106.9%的同比增长,渗透率也提升至 5.7%;HEV车型零售销量为 43.5万辆,同比增长 42.9%,渗透率为 3.9%。随着自主品牌优质供给加速上市,PHEV车型销量和渗透率有望保持高速增长,HE

30、V车型销量增速也有望进一步提高。图表图表 1.2018-2022.7我国我国 BEV、PHEV、HEV销量及同比增长销量及同比增长 图表图表 2.2022.1-2022.7我国我国 BEV、PHEV、HEV零售销量零售销量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零售销量口径,HEV特指强混车型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零售销量口径,HEV特指强混车型 图表图表 3.2018-2022.7我国我国 BEV、PHEV、HEV渗透率渗透率 图表图表 4.2022.1-2022.7我国我国 BEV、PHEV、HEV分月渗透率分月渗透率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零售销量口径,HEV特指强混车型

31、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零售销量口径,HEV特指强混车型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8 分级别来看,我国乘用车市场中分级别来看,我国乘用车市场中 A级占据半壁,级占据半壁,A00级和级和 B级市场逐渐扩大。级市场逐渐扩大。我国乘用车市场中,A级长期占据过半份额,随着消费升级、旧车换购、优质供给增加,A级市场份额有所下滑,B级市场份额则稳步提升,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 1-7月 A级市场份额仍高达 53.4%,B级市场份额为 25.3%。此外,以 BEV为主的 A00级份额缓慢爬升至 5.9%。在在 A00 级市场,级市场,BEV 长期占据主要份额。长期占据主

32、要份额。由于 A00 级市场是由 BEV 车型直接推动的增量市场,所以把 A00级市场和其他级别市场分开分析。在 A00级市场中,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 1-7月,BEV车型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 99.7%,而 PHEV和 HEV受制于混动系统固有成本增量,并未布局此级别车型,我们预计 BEV将持续占据 A00级市场。在其他级别市场,在其他级别市场,BEV在在 A0/B级渗透率突破级渗透率突破 20%,PHEV在在 A/B级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级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HEV在在 B级级市场渗透率增长较快。市场渗透率增长较快。BEV车型渗透率在基数中等的 A0/B级市场中提升最快,根据乘联会数据

33、,2022年 1-7月分别达 28.7%和 20.2%,A0级市场的比亚迪海豚、元 EV、埃安 Y,以及 B级市场的 Model Y、比亚迪汉 EV、Model 3销量稳坐前列,而在占乘用车总销量比例超半数的 A级市场中,BEV渗透率缓慢提升至 8.9%,热销车型仅有比亚迪秦 EV。PHEV车型的优势细分市场则集中在 A/B/C级市场中,其中 A 级市场中比亚迪宋 DM、秦 DM 等热门车型位于前列,B 级市场主要有比亚迪汉 DM、理想 ONE等,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 1-7月,PHEV在 A/B/C级市场的渗透率为 5.8%、7.8%和 5.6%。HEV车型在 B级市场的渗透率快速增长

34、,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 1-7月,HEV在 B级市场渗透率为 8.7%,主要由汉兰达、赛那、皇冠陆放等车型拉动。图表图表 5.2018-2022.7我国乘用车按级别的销量份额我国乘用车按级别的销量份额 图表图表 6.2018-2022.7我国我国 BEV在各级别的渗透率在各级别的渗透率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批发销量口径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批发销量口径 图表图表 7.2018-2022.7我国我国 PHEV在各级别的渗透率在各级别的渗透率 图表图表 8.2018-2022.7我国我国 HEV在各级别的渗透率在各级别的渗透率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批发销量

35、口径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批发销量口径,HEV特指强混车型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9 分价格段来看,我国乘用车价格段上行。分价格段来看,我国乘用车价格段上行。主要受益于消费升级,我国乘用车价格段走势持续上行,高价位段车型销量份额显著提升,16-25万元成长为主力市场之一,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 1-7月,16-25 万元、25 万元以上市场份额为 23.1%和 15.4%。12 万元以下车型销量份额下降,但 8-12 万仍然是主力市场,2022年 1-7月市场份额为 29.0%,低价微型电动车市场扩容并未抵消 8万元以下燃油车市场份额缩水情况。分价格段

36、来看,分价格段来看,BEV在两端渗透率表现最强,在两端渗透率表现最强,8-12万元提升偏慢;万元提升偏慢;PHEV以中间主流市场为主,以中间主流市场为主,12-16万元渗透率突破万元渗透率突破 10%;HEV在在 16-25万元渗透率高。万元渗透率高。BEV车型在 8万元以下和 25万元以上市场的渗透率高速增长,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 1-7月,两端市场渗透率分别为 41.2%和 26.1%,在 8-25万元主流价格段中,BEV 车型渗透速度相对偏慢,在销量占比最大的 8-12 万元中,BEV 渗透率为 7.3%。主要受到比亚迪 DM系列热销的积极影响,2022年 1-7月,PHEV车型在

37、 12-16万元市场的渗透率快速达到 10.1%,8-12万元、16-25万元及 25万元以上车型的渗透率也加速提升。HEV车型在 16-25万元市场渗透率持续缓慢提升,2022年 1-7月渗透率达到 9.9%。图表图表 9.2018-2022.7我国乘用车按价格段销量份额我国乘用车按价格段销量份额 图表图表 10.2018-2022.7我国我国 BEV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批发销量口径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批发销量口径 图表图表 11.2018-2022.7我国我国 PHEV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 图表图表 12.20

38、18-2022.7我国我国 HEV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在各价格段的渗透率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批发销量口径 资料来源:乘联会,中银证券 注:批发销量口径,HEV特指强混车型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0 动力动力系统结构及电池容量差异导致系统结构及电池容量差异导致 BEV、PHEV、HEV 价格分布迥异。价格分布迥异。纯电系统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对于微型低续航 BEV 车型来说,动力系统及使用成本相较于其他车型具备明显优势;而对于中长续航 BEV车型来说,大容量动力电池成本昂贵,根据广汽集团数据,动力电池占纯电整车成本的 40%-60%,400km 续

39、航的 BEV 车型电池容量约为 50kWh,600km 续航约为 70-90kWh,而 PHEV和 HEV无需配备大容量电池即可实现超 1000km的综合续航里程,相较于中长续航的 BEV车型具备明显的电池成本优势。同时,在纯电续航里程类似的情况下,插混及普通混动系统相较于纯电动系统增加了发动机、变速箱和额外电机等零部件,其中插混系统相较于普通混动系统还配备更大容量电池和增加一套充电机构,PHEV车型一般配备 8.3-18.3kWh的电池,能够实现 50-120km的纯电续航,固有的系统成本和电池成本增量使得 PHEV难以下探较低价位市场。而 HEV车型一般配备 1.8kWh的小电池,理论上有

40、望做到燃油车平价,但目前 HEV市场主要由成本及售价体系偏高的日系车型占据,价格段暂时处于较高水平。图表图表 13.BEV/PHEV/HEV动力系统成动力系统成本对比本对比 资料来源:广汽集团官网,国轩高科公告,懂车帝,汽车之家,有驾,有车以后,中银证券测算 注:根据国轩高科公告,以及有驾、有车以后数据,BEV电池系统价格为 1.1元/Wh,PHEV为 1.6元/Wh,HEV为 2.3元/Wh;低价低续航BEV车型电池容量较小,400km-600km续航BEV车型电池容量约为50-90kWh;PHEV车型电池容量一般为8.3-18.3kWh;HEV车型电池容量一般为1.8kWh。随着三电系统成

41、本下降和混随着三电系统成本下降和混动结构优化,动结构优化,BEV、PHEV、HEV 优势价格段将重塑。优势价格段将重塑。由于不同动力系统成本起点差异,8万元以下市场将长期被 BEV车型占据。随着技术成熟、供应链优化降本,HEV车型价格段将逐渐下移,未来有望实现与燃油车同价,8-25 万元的传统燃油车优势市场将成为 HEV 车型的核心市场。而随着纯电续航里程提升、供应链降本、自主性价比车型及品牌力车型不断增加,12-30万元市场都将成为 PHEV 车型的主要市场。由于 BEV 车型具备较强的驾乘体验、智能化配臵,并且正在向长续航方向发展,未来在 12-25 万元市场中 BEV 车型将略占优势,2

42、5 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将以 BEV车型为主。图表图表 14.BEV/PHEV/HEV未来主要优势价格段未来主要优势价格段 8万元以下万元以下 8-12万元万元 12-20万元万元 20-25万元万元 25-30万元万元 30万元以上万元以上 BEV HEV PHEV 资料来源:中银证券预测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1 行业驱动:政策行业驱动:政策+成本成本+体验,三轮驱动混动市场发展体验,三轮驱动混动市场发展 政策端:双积分政策端:双积分+路线图力推混动汽车发展路线图力推混动汽车发展 双积分政策核心目标为降油耗和促新能源发展。双积分政策核心目标为降油耗和促新能源发展

43、。根据中汽中心测算,汽车行业碳排放占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 80%以上,占全社会碳排放 7.5%左右,汽车行业减排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2017 年 9 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2018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双积分核心目标是降低乘用车油耗和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由于新能源汽车暂未放量以及传统燃油车减排力度不足,CAFC积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和 NEV 积分(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之和从 2017 年 1248 万分降低至 2020 年-404 万分,其中 CAFC积分从 2017年 1069万分转负至 2

44、020年-745万分,是拖累双积分达标的主要原因,2021年受到燃油车测试工况从 NEDC切换至 WLTC的换算影响,CAFC积分重新涨回 1031万分,但面对逐年收紧的油耗标准,以及传统燃油车热效率限制难题和高昂的研发成本,满足双积分要求的难度仍较大。新版双积分政策明确支持混动车型,推动新版双积分政策明确支持混动车型,推动 HEV 和和 PHEV 加速发展。加速发展。2020 年 6 月,工信部第二次修改双积分政策(2021 年 1 月 1 日开始施行)。此次修订力推混合动力车型,一方面,2021-2023 年直接赋予 PHEV 1.6 分的固定标准车型积分,取消征求意见稿中极度繁冗的认证过

45、程,有力促进 PHEV 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新增低油耗车积分核算优惠条款,2021-2023 年低油耗乘用车的生产量或进口量按照 0.5、0.3、0.2倍计算,将 HEV纳入传统能源乘用车范畴,引导车企重视 HEV带来的积分优惠作用。并且,此次修订大幅降低了各续航里程的纯电车型单车积分,要求趋于严格。2022 年 7 月,工信部发布第三次修订征求意见稿,2024-2025 年度新能源积分考核要求再度收紧,单车积分有所下降。双积分政策愈加严苛,车企双积分压力不断增大,迫使车企进一步加大纯电车型、插电混动车型及普通混动车型投入与产出。CAFC积分油耗要求严苛,积分油耗要求严苛,HEV车车型重要性

46、凸显。型重要性凸显。在 CAFC积分方面,CAFC积分只能在关联企业内部进行交易,无法通过市场化交易积分达标。根据工信部发布的 2021-2025年五阶段油耗目标,2025年乘用车油耗必须达到 4L/100km(NEDC工况),而 2021年中国境内 129家乘用车企业生产/进口乘用车平均油耗为 5.10L/100km(WLTC工况,折合 NEDC约为 4.61L/100km),油耗目标对车企来说较为严峻。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热效率突破难题和研发成本高昂,HEV 的综合油耗能够轻松满足节能要求,为满足逐年提高的油耗要求,车企将加速布局 HEV车型,实现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图表图表 15.2017-2

47、021年国内乘用车双积分表现年国内乘用车双积分表现 图表图表 16.2021-2025年五阶段油耗目标(年五阶段油耗目标(NEDC工况)工况)资料来源:工信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工信部,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GB27999-2019),中银证券 注:GB27999油耗目标仍以NEDC工况值为目标,但是根据新、旧试验方法对比对总体目标进行相应换算,WLTC工况测试油耗比NEDC测试油耗高10.57%。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2 NEV积分标准陡增,积分标准陡增,PHEV积分稳定且成本占优。积分稳定且成本占优。在 NEV积分方面

48、,纯电车型的积分标准陡增,积分比例从 2021-2023年 14%、16%和 18%提升至 2024-2025年 28%、38%,且纯电车型积分计算公式从 2021年的 0.0056R+0.4降低至 2024年的 0.0034R+0.2,要求车企在新能源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电耗及续航里程方面实现较大突破,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将带来巨额研发投入,而增加电池容量提升续航里程将显著提高车型成本。相较而言,满足要求的 PHEV车型 2021-2023年、2024-2025年分别可获得 1.6分、1.0分的固定标准车型积分,能够为车企带来不低且稳定的积分,而且 PHEV车型所需电池容量更小,随着混动技术不断成

49、熟,综合成本增加幅度小于纯电车型,主动扩大 PHEV产销规模是车企性价比较高的选择。此外,低油耗的 HEV车型能够降低 NEV积分达标值,缓解车企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压力。包括 PHEV和 HEV在内的混动车型有望迎来渗透率加速提升。图表图表 17.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方法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方法 车辆类型车辆类型 2019年起实施年起实施 2021年起实施年起实施 2024年起实施年起实施 纯电汽车(分)0.012*R+0.8 0.0056*R+0.4 0.0034*R+0.2 插电混动汽车(分)2 1.6 1 燃料电池汽车(分)0.16*P 0.08*P 0.06*P 资料来源:工信部,中银证券

50、注:R为纯电续航里程(km),P为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kw)发展规划将插电混动技术纳入发展规划将插电混动技术纳入“三纵三纵”。2020年 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研发新一代模块化性能整车平台,攻关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多能量源动力系统集成技术,突破整车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轻量化、低摩阻等共性节能技术,提升电池管理、充电链接、结构设计等安全技术水平,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性能。规划将插混汽车列为“三纵”,并且强调攻关多能量源动力系统集成技术,说明混动技

51、术将成为未来主流技术趋势之一。图表图表 18.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年)提出“三横三横”和和“三纵三纵”资料来源:国务院办公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3 路线图路线图 2.0强调混动技术重要性,强调混动技术重要性,HEV将全面替代燃油车。将全面替代燃油车。2020年 12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提出传统能源乘用车 2025年、2030年和 2035年油耗分别为 5.6、4.8和 4.0L/100km,传统燃油车难以突破能耗

52、天花板,HEV节能效果可达 40%,所以平均油耗下降依赖于 HEV占比提升。路线图 2.0指出,在节能汽车领域,2025年、2030年和 2035年,混动新车分别占传统能源车销量的 50%-60%、75%-85%和 100%,即 2035年传统燃油车全面转向 HEV。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5 年、2030 年和 2035 年,BEV 和 PHEV 年销量分别占汽车总销量的 15%-25%、30%-40%和50%-60%,但路线图 2.0也提出 BEV占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例分别为 90%以上、93%以上、95%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 PHEV的重视。总体看,混动汽车发展得到重视,中国汽车工

53、程学会预计未来15年内混动技术将快速发展,混动汽车渗透率超过 50%,与纯电汽车共同加速实现燃油车替代。图表图表 19.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目标与愿景目标与愿景 2025年年 2030年年 2035年年 汽车年产销规模(万辆)3,200 3,800 4,000 乘用车(含新能源)新车油耗(L/100km)4.6 4.8 4 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L/100km)5.6 4.8 4 混合动力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L/100km)5.3 4.5 4 混动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比例(%)50-60 75-85 100 BEV和 PHEV占汽车总销量比例(%)

54、15-25 30-40 50-60 BEV占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例(%)90以上 93以上 95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银证券 图表图表 20.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各车型占比各车型占比 资料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银证券 成本端:降本是混动车型核心驱动力成本端:降本是混动车型核心驱动力 售价成本:混动技术成熟售价成本:混动技术成熟+产业链优化,混动车与燃油车价差逐渐缩窄。产业链优化,混动车与燃油车价差逐渐缩窄。虽然混合动力汽车在节油、动力和驾驶体验方面优于燃油车型,但混动车构造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增

55、加了电机、电池、电控等零部件,动力系统造价显著提升,导致此前售价普遍较高,混动版往往比同款燃油版贵 2-5万元,在消费者眼中不具备性价比。但随着混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混合动力系统的集成度不断提高,设计突破带来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等部件的适度简化,有效降低了混动系统的成本。而且,新混动车型密集推出及销量持续提升带来规模效应,产业链持续优化,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混动车型售价。燃油车受制于节能政策和高位油价,为满足油耗要求和提升产品竞争力,燃油车可能选择在燃油动力系统的热效率极限上再次获得研发突破,也可能选择提高燃油车型配臵,导致燃油车售价未来或将提高。而纯电车型售价本就较高,受供应链影响其售价

56、进一步上涨且并无下降趋势,单车涨价最高达 1.9万元。随着混动车型售价逐渐降低,未来有望实现与燃油车同价,其综合性价比大幅超过燃油车,售价显著低于纯电车型,竞争实力突出。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4 图表图表 21.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售价对比(未扣除购臵税等优惠)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售价对比(未扣除购臵税等优惠)车型车型 燃油版(万元)燃油版(万元)混动版(万元)混动版(万元)入门级差价(万元)入门级差价(万元)丰田荣放 RAV4 17.58-22.88 22.58-26.08 5.00 丰田雷凌 11.38-13.98 13.38-21.88 2.00 广汽传祺全新

57、 GS8 18.68-23.98 22.88-24.68 4.20 比亚迪唐 16.58起 19.28-28.98 2.70 比亚迪宋 11.58-14.38 15.28-20.58 3.70 长城哈弗神兽 13.00-16.70 15.38-15.98 2.38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有驾,中银证券 购臵税成本:短期内混动车型受益于购臵税减免政策,落地成本随之下降。购臵税成本:短期内混动车型受益于购臵税减免政策,落地成本随之下降。2022 年 7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臵税政策,在 2023年 12月 31日之前,PHEV车型全额减免购臵税。2022年 5月 31

58、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臵税公告,对购臵日期在 2022年 6月 1日至 2022年 12月 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 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臵税,覆盖绝大部分 HEV车型,减免金额最高达 1.5万元(不含增值税 30万元车型),降低了购车落地价。我们预计下半年 HEV车型销量将快速增长。图表图表 22.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臵税公告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臵税公告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银证券 使用成本:油价高企背景下,混动车节油优势具备日常使用经济性。使用成本:油价高企背景下,混动车节油优势具备日常使用经济

59、性。对于消费者来说,考虑购买混动车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节油。无论是 PHEV 车型还是 HEV 车型,相较于燃油车均有较低的油耗表现。燃油车油耗一般在 7L/100km以上,HEV综合油耗一般为 4L/100km左右,大部分 PHEV亏电油耗接近 4L/100km(综合油耗更低)。以售价 11万元、亏电油耗 4L/100km的紧凑型 PHEV轿车为例,按照92 号汽油 8 元/L、国网充电桩平均电价 1.3 元/kWh、年行驶里程 1.5 万公里,亏电状态下能够比同级别燃油车年均节省 3600元,综合工况下有望节省 4720元。当混动车型售价与燃油车差价降低至 1万元以下时,2年内所节省的油费即

60、可弥补购买成本。图表图表 23.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使用成本对比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使用成本对比 燃油燃油版版 PHEV 亏电状态亏电状态 综合工况综合工况 年行驶里程(万公里)1.5 1.5 1.5 亏电油耗(L/100km)7 4 4 汽油费(元/年)8400 4800 1600 耗电量(kWh/100km)16 电费(元/年)2080 每百公里平均费用(元/年)0.56 0.32 0.25 相较燃油版节省额(元/年)-3600 4720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中银证券 注:综合工况下,假设PHEV在纯电状态下行驶1万公里,亏电状态下行驶0.5万公里。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

61、深度报告 15 使用端:使用端:驾驶体验优秀,绿牌及节能蓝牌便捷驾驶体验优秀,绿牌及节能蓝牌便捷 混动车动力性及平顺性优于燃油车。混动车动力性及平顺性优于燃油车。混动车起步、低速行驶通常采用电机驱动,车辆静谧性和平顺性优于同级燃油车,驾驶质感提升。而且混动系统能够大幅提高车辆动力性能,从百公里加速表现来看,混动车型启动时电机瞬间可达峰值功率和峰值扭矩,加上毫秒级响应速度,能够实现迅猛的初段加速度,同一车型的燃油版与混动版零百加速数据往往相差 2-4s,动力性明显提升。图表图表 24.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零百加速对比同车型燃油版与混动版零百加速对比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中银证券 混动车稳定长续

62、航及较快补能速度,解决纯电车型痛点。混动车稳定长续航及较快补能速度,解决纯电车型痛点。混动车应用场景更为多样,纯电车型续航里程往往在 400-600km,混动车型续航里程则普遍在 1000km 上下,能有效消除消费者的续航焦虑。而且,纯电动车充电桩目前仍未实现全面覆盖,用充电桩快充也需 15-30分钟才可充满,补能便利性受到制约,而混动车型在不充电情况下可依托于网点密度较高的加油站,加油速度与燃油车类似,多种能量来源为消费者提供了最大的补能便利性。图表图表 25.纯电车和混动车普遍续航里程对比纯电车和混动车普遍续航里程对比 图表图表 26.纯电车和混动车补能时间对比纯电车和混动车补能时间对比

63、资料来源:比亚迪官网,长城官网,广汽埃安官网,丰田官网,本田官网,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太平洋汽车,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6 PHEV绿牌和绿牌和 HEV节能牌中签率远高于普通牌,不限行利于市内通勤消费者。节能牌中签率远高于普通牌,不限行利于市内通勤消费者。虽然北京、上海等限购城市正在逐渐减少插电混动(含增程式)的绿牌和路权。但在广州、天津等绝大多数限购城市,PHEV车型享受绿牌政策。满足节油率的节能汽车可享受节能蓝牌,并且被纳入节能车增量范畴的主要是HEV 等混动车型。而且限购城市中燃油车牌中签率长期处于超低水平,节能车牌中签率较高,例如广州个人节能车牌长

64、期处于供大于求状态,2022年 8月节能车牌中签率为 685.2%(指标数量/摇号基数,其中指标数量包含此前未配臵成功的指标);天津同年 7月节能车牌中签率为 79.2%,新能源车牌则是申请即可拥有指标。总的来说,在认可混动汽车的限购城市中,获得绿牌的 PHEV车型和获得节油车牌的 HEV车型在市区内均不限行,中签率远远高于普通燃油车,市内消费者购车时将优先考虑。图表图表 27.广州普通车牌与节能车牌中签率对比广州普通车牌与节能车牌中签率对比 图表图表 28.天津普通车天津普通车牌与节能车牌中签率对比牌与节能车牌中签率对比 资料来源:广州本地宝,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天津本地宝,中银证券 注:2

65、022年5月因疫情取消摇号 市场空间:市场空间:2025 年混动车型销量超年混动车型销量超 600 万辆万辆 路线图路线图 2.0规划规划 2025年混动市场目标销量约为年混动市场目标销量约为 1075万辆。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路线图 2.0,2025 年、2030 年和 2035 年汽车年产销规模目标分别为 3200 万辆、3800 万辆和 4000 万辆,混动车销量(包括属于节能汽车的混动新车和属于新能源汽车的 PHEV)占比分别不超过 42.0%、47.8%和 52.6%,假设乘用车占总汽车销量比例为80%,测算得2025年、2030年和2035年混动乘用车目标销量约为107

66、5万辆、1453万辆和 1683万辆,2021-2025年 CAGR达 74.7%。图表图表 29.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混动车型目标销量混动车型目标销量 资料来源:中汽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7 我们预测我们预测 2022年混动市场空间达年混动市场空间达 230 万辆,万辆,2025年达年达 607 万辆。万辆。政策端、供给端和需求端三大驱动力共同推动混动市场发展,PHEV和 HEV发展势头正旺,我们预计 2022年 PHEV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将达到 23%,HEV在传统能源汽

67、车中的渗透率将达到 4%,2022年混动市场将达到 230万辆规模,同比增长 103.4%,混动车型在乘用车总销量中的渗透率达 8.3%;我们预计 2025年 PHEV在新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将达到 29%,HEV在传统能源汽车中的渗透率将达到 13%,2025年混动市场将达 607万辆规模,混动车型在乘用车总销量中的渗透率达 19.0%,2021-2025年销量 CAGR为 52.2%。图表图表 30.2021-2025年我国乘用车销量结构预测年我国乘用车销量结构预测 资料来源:中汽协,中银证券预测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8 混动技术原理及架构混动技术原理及架构 混

68、动技术原理:削峰填谷,扩大高效工作区混动技术原理:削峰填谷,扩大高效工作区 混动汽车由两种动力源驱动。混动汽车由两种动力源驱动。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来源,即热动力源(发动机与油箱)和电动力源(电动机与动力电池)的汽车。其中发动机负责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动力,电动机负责将动力电池的电能转化为动力或回收能量至电池,并通过动力耦合装臵实现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耦合。图表图表 31.混动汽车综合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电池等模块混动汽车综合发动机、变速器、传动系统、电池等模块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混动技术原理是混动技术原理是“削峰填谷削峰填谷”,扩大高效工作区。,扩大高效工作区。

69、传统燃油车发动机在不同转速和输出扭矩下热效率差异较大,体现为不同运行工况下油耗迥异。发动机的高效工作区较为狭窄,在高速巡航等转速和扭矩适中的情况下,发动机才能落在高效工作区,但面对更为普遍的红灯怠速、低速蠕行、反复启停的市区场景时,传统燃油发动机无法主动调节,发动机将更多地落在低效工作区间,低效区间热效率与高效区间差异较大,导致传统燃油车整体油耗较高。混动技术通过控制电机输出“削峰填谷”,使发动机更多地在高效工作区间运行。在最佳工况功率小于所需功率时,释放电池电能并通过电机共同驱动,在最佳工况功率大于所需功率时,将发动机冗余功率通过电机回收储存至电池,从而达到提升热效率、降低油耗的效果。202

70、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19 图表图表 32.燃油发动机热效率燃油发动机热效率 MAP图图 图表图表 33.混合动力电机热效率混合动力电机热效率 MAP图图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图表图表 34.混动系统工作原理是混动系统工作原理是“削峰填谷削峰填谷”资料来源:搜狐,中银证券 混动技术分类:构型多样,特点各异混动技术分类:构型多样,特点各异 混动系统可按照电机布臵位臵、发动机和电动机连接形式、油电混合度和外接充电能力等标准进行分类。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20 图表图表 35.混动汽车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混动汽车

71、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方法分类方法 类型名称类型名称 按电机布臵位臵 P0 P1 P2 P2.5 P3 P4 按发动机和电动机连接形式 串联式 并联式 混联式(串并联)按油电混合度 微混 弱混 强混 插混 按外接充电能力 插电式混合动力(外接充电型)油电混合动力(非外接充电型)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根据电机布臵的位臵,混动系统可以分为根据电机布臵的位臵,混动系统可以分为 P0/P1/P2/P2.5/P3/P4 等不同形式。等不同形式。图表图表 36.混动系统按电机布臵位臵分类混动系统按电机布臵位臵分类 资料来源:驱动视界,中银证券 1)P0 电机臵于发动机前端,称为 BSG 电机,

72、通过皮带传动与发动机曲轴前端柔性连接,发动机运转时由曲轴带动发电,电机运行时带动曲轴启动发动机,可提供动力补充,但功率十分有限,且电机无法直接驱动汽车,无纯电驱动模式,主要应用于自动启停、1225V微混和 48V弱混。2)P1 电机臵于离合器之前、发动机后端,称为 ISG电机,电机转子直接与发动机曲轴后端刚性连接,取代传统汽车飞轮,主要应用于 12V启停及 48V微混系统。P1 电机没有皮带束缚,发动机能更加纯粹地驱动车轮,功率大于 P0 电机,但仍无法脱离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轮,即无纯电驱动模式,且相较于 P0电机价格更贵。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21 图表图表 37.P

73、0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 图表图表 38.P1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3)P2 电机臵于变速箱前端、离合器后端,可以布臵在变速箱输入轴上,也可以通过传动带或传动齿轮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主要应用于并联混动系统。与 P0/P1 电机不同,P2 电机并未被集成在发动机模块中,离合器使 P2与发动机解耦,可以单独驱动车轮,与动力电池连接可实现纯电驱动模式,制动能量回收时也可以切断与发动机的连接。而且电机可用变速箱所有挡位,其所需扭矩减小,达到节省成本和减小体积的效果。但若 P2电机与离合模块不集成,虽然技术难度降低,但整车布局困难;若 P2结构高度

74、集成,则技术难度较大。4)P2.5 电机臵于变速箱内部,通过双离合变速箱(DCT)实现,由于双离合变速箱在两根输入轴之间切换,一般将电机集成在偶数挡位轴上。通过解耦不同输入轴,P2.5 电机可实现不同工作模式。P2.5 架构相较于 P2 有更好的传动效率,相较 P3 所占空间更小,但结构较为复杂,发动机介入时离合器耦合带来的顿挫感较明显,需匹配调教。图表图表 39.P2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 图表图表 40.P2.5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5)P3 电机臵于变速箱之后,与变速箱输出轴耦合,通过齿轮或链条进行传动,可实现纯电驱动模式和制动能量回

75、收,主要应用于并联混动系统。P3电机动力输出不再经过变速箱,在纯电驱动和动力回收时效率更高,但 P3 电机无法与发动机或变速箱整合,需额外空间放臵,且 P3 电机距离发动机较远,无法承担发动机启停工作,需增加 P0或 P1电机辅助。6)P4 电机与发动机不同轴且可直接驱动车轮,是最独立的电机架构,不需要传动轴即可实现四驱,主要应用于并联混动系统。由于驱动轮不一样,P4架构存在发动机直驱模式和 P4电机直驱模式切换难点,前后驱切换会影响车辆操控性和舒适性,车辆需抉择以电机驱动为主还是发动机驱动为主,且需搭配其他电机,另外,P4电机所在车架需要重新设计。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

76、告 22 图表图表 41.P3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 图表图表 42.P4架构示意图架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根据发动机和电动机连接形式,混动汽车可分为串联、并联及混联(包括串并联、功率分流)三种根据发动机和电动机连接形式,混动汽车可分为串联、并联及混联(包括串并联、功率分流)三种动力架构。动力架构。1)串联架构指发动机、发电机和驱动电机串联式排布,发动机和发电机之间不存在机械连接,结构相对简单,基本工作原理是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再通过逆变器直接将电输送到驱动电机产生驱动力矩,从而驱动汽车。发动机并不参与直接驱动汽车,不受汽车行驶工况影响,始终在高效工

77、作区内运行,能够降低油耗,但这一设计也导致在某些工况下动力经过发电机和电动机两次损耗后并不经济,而且为使电动机覆盖全工况驱动,要求电机功率大于发动机功率,增加了车身重量。2)并联架构指将燃油动力系统与电驱动力系统整合,使汽车可由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或单独驱动,发动机与电机存在机械连接。并联架构在变速箱之前或之后增加了一台电机(通常为 P2电机,少量情况为 P3电机),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上改动较小,成本较低。而且由于发动机和电机可以共同驱动汽车,对电机功率的要求有所降低,在不考虑功率损失的情况下,整车最大功率为发动机最大功率和电机最大功率之和。但是由于只有一台电机,并联架构无法同时发电和驱动车轮,

78、所以发动机和电动机共同驱动车轮的工况不能持久,持续加速情况下电池电量将很快耗尽,转为发动机直驱模式,导致油耗难以控制。图表图表 43.串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串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 图表图表 44.并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并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 资料来源:第一电动网,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第一电动网,中银证券 3)混联(串并联)架构综合了串联与并联架构,发动机和电机均可参与动力输出,关键部件为两组离合器,通过控制离合器在不同的工况下选择驱动模式,如低速行驶时切换串联模式,采用电机进行纯电驱动,高速稳定行驶时切换并联模式,采用发动机直接驱动或发动机和电机同时驱动。虽然混联架构不需要变速箱,但额

79、外的电机增加了成本和结构复杂程度,且工作逻辑更为复杂,对系统的匹配调教要求更高。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23 图表图表 45.混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混联混动车型动力系统结构 资料来源:第一电动网,中银证券 图表图表 46.混动汽车根据发动机和电机连接形式分类及特点混动汽车根据发动机和电机连接形式分类及特点 结构模式结构模式 串联架构串联架构 并联架构并联架构 混联混联(串并联)架构(串并联)架构 动力总成 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三大动力总成 发动机、电机/发电机两大动力总成 发动机、电动机/发电机、电动机三大动力总成 发动机选择范围 多种形式 一般传统发动机 多种形式

80、 发动机功率 较大 较小 较小 驱动模式 电机驱动 发动机驱动、电机驱动、发动机电机混合驱动 发动机驱动、电机驱动、发动机电机混合驱动、电机电机混合驱动 传动效率 发动机-发电机-电机系统较低 发动机传动系统较高 发动机传动系统较高 制动能量回收 可以 可以 可以 整车总布局 三大动力总成之间没有机械连接装臵,结构布臵的自由度较大,但三大动力总成的质量、尺寸都较大 发动机驱动系统保持机械式传动系统,发动机与电动机两大动力总成被不同机械装臵连接,结构复杂,使布局受到一定限制 三大动力总成之间采用机械式连接装臵,三大动力总成质量、尺寸都较小,结构更复杂,要求布臵更紧凑 适用条件 适用于大型车辆,适

81、应在路况较复杂的城市道路和普通公路上行驶,更接近纯电动汽车性能 适用于小型汽车,适应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行驶,接近普通发动机汽车性能 适用于各种车型,适应在各种道路上行驶,更接近普通发动机汽车性能 造价 三大动力总成功率较大,质量较重,制造成本较高 只有两大动力总成,两大动力总成功率较小,质量较轻,电动机/发电机具有双重功能,还可利用普通发动机汽车底盘改装,制造成本较低 虽然有三大动力总成,但三大动力总成功率较小,质量较轻,需要采用复杂控制系统,制造成本较高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图表图表 47.混动技术工作模式混动技术工作模式 工作模式工作模式 特征特征 串联串联 并联并联 混联混联

82、 纯电动驱动 驱动电机驱动 纯电动回馈 驱动电机回馈 串联驱动 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同时驱动电机回馈 并联驱动-发动机单驱 发动机单独驱动,驱动电机和发电机不工作 并联驱动-两动力驱动 发动机驱动,驱动电机辅助驱动 并联驱动-发动机单驱+发电 发动机单驱,驱动电机发电 并联回馈 驱动电机回馈 发动机怠速发电 发动机原地怠速发电 资料来源:徐向阳自主插电混动系统对比分析,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24 根据混合度(即电功率比例)的高低,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分为微混、弱混和强混等不同类型。根据混合度(即电功率比例)的高低,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分为微混、弱混和强混等不同类型

83、。不同公司定义不同,目前尚无统一标准,随着混合度提高,发动机重要性越来越低。一般来说,微混主要有 12V 启停,采用 BSG 技术,成本低且结构简单;弱混主要有 48V 混动,采用电功率更高的 ISG技术,回收能量多于微混;强混具备纯电驱动模式,上述并联、混联等模式均属于强混。不同混动系统的特性比较如下。图表图表 48.混动汽车根据混合度分类及特点混动汽车根据混合度分类及特点 参数参数 微混微混 弱混弱混 强混强混 插混插混 电池电压(V)12 48 较高 较高 电池容量(kWh)0.2-0.4 0.25-0.5 1.3-1.6 10 电机功率(kW)5-6 10-15 30-100 30-1

84、00 节油率(%)1-3 5-15 20-35 50 电机单独驱动汽车 否 否 能 能 成本(万元)约 0.1 约 0.3-0.5 约 1.4-2.8 约 3.0-5.6 主要构型 P0/P1,单电机 P0/P1/P2/P3/P4等,单电机 P2/P3/P4/P2.5等,单电机或双电机 P2/P3/P4/P2.5等,单电机或双电机 技术难度 低 低 高 高 资料来源:汽车人参考公众号,驱动视界,中银证券 此外,根据外接充电能力,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分为普通混合动力(此外,根据外接充电能力,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分为普通混合动力(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HEV 不具备

85、从电网充电的能力,电池容量较小,大多数 HEV 无法单独依靠电池驱动汽车,通过内燃机运转为电池充电;PHEV可通过外接电源插电方式给电池充电,配备电池容量往往更大,可使用电机长时间单独驱动车辆。图表图表 49.HEV代表车型丰田卡罗拉双擎代表车型丰田卡罗拉双擎 图表图表 50.PHEV代表车型比亚迪秦代表车型比亚迪秦 PLUS DM-i 资料来源:丰田中国官网,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比亚迪官网,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25 各车企不断切换或迭代混动技术,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将成主流各车企不断切换或迭代混动技术,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将成主流 多因素影响混动技术路线选择,双

86、电机并联架构优势明显多因素影响混动技术路线选择,双电机并联架构优势明显 成本、经济性和成本、经济性和动力性为混动路线选择的重要因素。动力性为混动路线选择的重要因素。需求端,消费者选择混动车型的考虑因素主要为售价、经济性和动力性。对应地,生产端,各车企需要结合车型定位(售价、节能型或性能型)、研发难度以及优化空间,选择适合的混动技术路线。图表图表 51.消费者与车企选择混动车型消费者与车企选择混动车型/技术的考虑因素技术的考虑因素 资料来源:中银证券绘制 丰田丰田 THS曾占据主导地位,本田曾占据主导地位,本田 i-MMD设计思路更符合现今电动化趋势。设计思路更符合现今电动化趋势。日系曾凭借 H

87、EV强混车型占据混动市场的主导地位,代表性混动技术为功率分流式的丰田 THS 和串并联式的本田 i-MMD,均有较强的燃油经济性表现。其中丰田 THS是以发动机为主、电机为辅的混动技术,THS方案的优化上限低,难以改变其更接近燃油车的本质,而且 THS所使用的行星齿轮等高精度机械件具备超高专利技术门槛,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另外在成本方面,机械传动系统成本难以进一步大幅下降。而本田 i-MMD是典型的串并联双电机(P1+P3)架构,开创了以电机为主、发动机为辅的混动技术,更符合电动化趋势,而且,i-MMD避开了行星齿轮专利壁垒,原理较为简单,节油效果明显的同时可兼顾动力性,此方案在经济性和动力性方

88、面的优化空间更大。此外,i-MMD 具有较强的拓展性,能够由HEV拓展为 PHEV和 REEV。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26 图表图表 52.主要品牌混动系统对比主要品牌混动系统对比 品牌品牌 丰田汽车丰田汽车 本田汽车本田汽车 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 长城汽车长城汽车 吉利汽车吉利汽车 长安汽车长安汽车 奇瑞汽车奇瑞汽车 混动系统名称 THS i-MMD DM-i DM-p 柠檬混动DHT 雷神智擎 Hi-X 蓝鲸 iDD 鲲鹏 DHT 结构形式 功率分流 串并联 串并联 串并联(实际近似并联)串并联 串并联 并联式 串并联 变速器机构类型 E-CVT E-CVT E-

89、CVT 7速湿式双离合 2挡 DHT 3挡 DHT Pro 6速三离合器 3挡 DHT 发动机类型 1.8L 2.0L 1.5L 1.5T 1.5L 1.5T 1.5T 1.5T 发动机最大功率(kW)72 107 81 96 75 110 125 115 发动机最大扭矩(Nm)142 175 135 235 225 热效率(%)40 40.6 43.1 40 41 43.32 电机数量(个)2 2 2 2 2 2 1 2 电机位臵 P1+P3 P1+P3 P1+P3 P0+P4 P1+P3 P1+P3 P2 P2+P2.5 P0电机最大功率(kW)25 P1电机最大功率(kW)42-75 3

90、9 P2电机最大功率(kW)85 55 P2.5电机最大功率(kW)75 P3电机最大功率(kW)53 135 132 100 100 P4电机最大功率(kW)180 亏电油耗(L/100km)3.8 4.4 3.6 5 5 综合油耗(L/100km)4.4 4.5 设计定位 经济性 经济性 经济性 动力性 经济动力均衡 经济动力均衡、全场景 经济性 经济性 资料来源:电动邦,汽车之家,懂车帝,中银证券 多方面优势明显,双电机多方面优势明显,双电机 DHT系统将成为主流技术路线。系统将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国内以城市道路低速工况为主,以本田 i-MMD代表的双电机 DHT技术在国内有较好的燃油经济

91、性,并且双电机 DHT技术在动力、成本、低壁垒、高优化空间等方面都具备显著优势,所以自主品牌也大多采取新一代双电机 DHT混动系统,如比亚迪 DMi混动系统、长城柠檬混动 DHT系统、广汽 GMC混动系统、吉利雷神智擎 Hi-X混动系统。各品牌双电机 DHT技术的相同点为采取双电机串并联架构,高度集成化耦合,以及同时包括纯电动驱动、发动机独立驱动、电机与发动机串联驱动、电机与发动机并联驱动四种模式;不同点主要为动力传输系统挡位不同、发动机和电机功率组合不同等。少量品牌暂时选择 P2单电机混动系统,如长安蓝鲸 iDD混动系统和上汽第三代 EDU混动系统,P2单电机混动系统动力较强,适合美欧高速长

92、途工况,架构更为简单但稍显落后,目前推出的优化后的单电机混动系统综合表现尚可,后续升级可能存在天花板。还有部分自主品牌选择增程式路线,如理想 ONE增程式系统、长安增程系统等,增程式具备研发难度低的优点,结构和原理较为简单,经济性相对较弱。综合对比来看,双电机串并联架构在经济性、动力性和优化空间上均具备显著优势,而成本和研发难度位于中等水平,综合性价比较高,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采用或储备双电机 DHT混动技术并推出量产车型,双电机 DHT系统将成为主流技术路线。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27 图表图表 53.各插混系统技术路线成本拆分各插混系统技术路线成本拆分 资料来源:汽

93、车之家,各公司官网,各公司公告,懂车帝,有驾,有车以后,中银证券 注:根据国轩高科公告,以及有驾、有车以后数据,PHEV电池系统价格一般为 1.6元/Wh,其中增程式为1.3元/Wh。图表图表 54.不同工况下各插混系统技术路线动力性、经济性对比不同工况下各插混系统技术路线动力性、经济性对比 工况工况 P2单电机并联单电机并联 P1+P3双电机串并联双电机串并联 功率分流功率分流 增程式增程式 市区工况(0-60km/h)经济性和动力性不理想,亏电情况下更弱 经济性和动力性较好 经济性较好,动力性偏弱 经济性较好 郊区工况(60-100km/h)经济性一般 经济性和动力性相对好 经济性差 高速

94、工况(100km/h)动力性较好 经济性和动力性一般,但挡位提升能优化动力性和经济性 动力性偏弱 经济性较差,动力性较差 综合情况 综合经济性不理想,全域动力性均较好 综合经济性与动力性均较好 动力性相对较弱,经济性好 经济性和动力性都相对较弱,B级以上乘用车经济性明显下降 资料来源:徐向阳自主插电混动系统对比分析,各公司公告,中银证券 图表图表 55.各插混系统技术路线对比各插混系统技术路线对比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电动邦,懂车帝,各公司官网,各公司公告,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28 主流车企的技术路线及车型规划主流车企的技术路线及车型规划 丰田:经典丰田:

95、经典THS混动系统铸就前混动领导者混动系统铸就前混动领导者 丰田丰田 THS以燃油经济性为最高目标,早期是混动市场主流路线。以燃油经济性为最高目标,早期是混动市场主流路线。经过近 30年的研发积累,1997年丰田推出 THS 混动系统,自此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大车型上铺开应用。THS 混动系统通过独有的行星齿轮实现功率分流结构,由发动机、P1P3发动机和双排行星齿轮组成,其中行星齿轮具备专利壁垒,该系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变速箱和离合器,发动机输出轴与驱动电机输出轴与行星齿轮硬连接。THS 系统最大优点是行星齿轮的无极调速能确保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均在高效区工作,节油表现出色,经历20多年更新迭代,

96、第三代THS系统搭载的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至38.5%,第四代又提升至41.0%,节油效果不断进阶。并且,THS 以发动机驱动为主,对电机功率要求降低,例如凯美瑞混动版电机功率为 88kW,成本控制到位。但功率分流结构下动力源动力并不全部输出给车轮,性能表现一直较为一般。由于 THS系统本质是一台燃油车,电动化不足,且性能提升存在上限,所以近年来市场新技术逐渐脱离 THS设计理念。图表图表 56.丰田丰田 THS混动系统行星齿轮混动系统行星齿轮 图表图表 57.第四代丰田第四代丰田 THS混动系统结构图混动系统结构图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汽修邦,中银证券 丰田经典混动产品众多,

97、节油效果明显但动力表现不强。丰田经典混动产品众多,节油效果明显但动力表现不强。丰田混动产品覆盖了 HEV 和 PHEV 车型,经典 HEV车型有卡罗拉双擎、威兰达双擎、RAV4荣放双擎和雷凌双擎等,经典 PHEV车型有卡罗拉双擎 E+、威兰达双擎高性能版、RAV4荣放双擎 E+和雷凌双擎 E+等。相较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混动车型,丰田混动车型的动力差距明显,零百加速差超过 1-2秒,而且丰田混动产品性价比弱于部分自主品牌。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29 图表图表 58.丰田主要混动车型参数丰田主要混动车型参数 HEV PHEV 车型 卡罗拉 1.8L 双擎 先锋版 全新雷凌

98、双擎 进取版 RAV4荣放双擎 2.5L 精英版 2022款威兰达 2.5L双擎 领先版 卡罗拉双擎E+先锋版 雷凌双擎 E+1.8PH GS精英版 RAV4荣放双擎 E+都市Pro 威兰达高性能版 2.5L 劲擎版 混动系统 THS混动系统 类型 轿车 轿车 紧凑型 SUV 紧凑型 SUV 轿车 轿车 紧凑型 SUV 紧凑型 SUV 建议零售价(万元)13.58 13.38 22.58 20.78 20.78 19.38 24.88 25.88 长 X宽 X高(mm)4635 1780 1435 4640 1780 1455 1890 1515 1200 4665 1855 1680 463

99、5 1775 1470 4645 x 1775 x 1480 4600 1855 1685 4665 1855 1690 轴距(mm)2700 2700 2690 2690 2700 2700 2690 2690 油箱容积(L)43 43 55 55-40 55 55 发动机最大功率(kW)72 72 131 131 73 73 132 132 发动机最大扭矩(Nm)142 142 221 221 142 142 224 224 电机最大功率(kW)53 53 88 88 53 53 134 134 电机最大扭矩(Nm)163 163 202 202 207 207 270 270 变速器 E

100、-CVT E-CVT E-CVT 新一代E-CVT E-CVT E-CVT E-CVT 新一代 E-CVT 百公里加速时间(s)11.27 10.76 10.02 10.16 11.7 11.41 9.1 6.6 纯电续航里程(km)-55 55 78 87 综合工况油耗(L/100km)4 4.36(WLTC)4.7 4.6(NEDC)1.3 1.3 1.46(WLTC)1.1 资料来源:丰田中国官网,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本田:本田:i-MMD架构是双电机串并联主流技术的基础架构是双电机串并联主流技术的基础 本田本田 i-MMD 采取更电动化的双电机架构,动力性表现更佳。采取更电动化的双电机

101、架构,动力性表现更佳。2010 年,本田发布第一代 i-MMD 混动系统,电动化程度更高,属于串并联式 P1P3双电机架构,由发动机、P1P3电机等组成,绕过了丰田的行星齿轮专利壁垒。经过若干年优化升级,i-MMD 混动系统发动机热效率从 38.9%提升至第四代的41.0%,但因为本田发动机是由燃油车改进而来,热效率仍低于大部分自主品牌混动发动机表现。本田 i-MMD 的优点,一方面是车型以电机驱动为主,不同驱动模式使发动机始终在高效区工作,燃油经济性表现媲美 THS系统;另一方面是能量传递路径较短,机械效率较高,相较于丰田 THS系统有更强的动力表现。但本田 i-MMD 的动力性能依赖电机功

102、率,配备的 135kW 和 110kW 高功率电机成本部分抵消了混动系统简化节省的成本,所以并未具备成本优势。图表图表 59.本田本田 i-MMD混动系统构成混动系统构成 图表图表 60.本田本田 i-MMD混动系统以电机行驶为主混动系统以电机行驶为主 资料来源:懂车帝,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行车视线,中银证券 本田热门混动车型矩阵也较为全面,售价普遍偏高。本田热门混动车型矩阵也较为全面,售价普遍偏高。本田也拥有多款热门 HEV、PHEV 车型,例如HEV车型有皓影锐混动、CR-V锐混动等,PHEV车型有皓影 e PHEV、CR-V锐混动 e+等。自 2021年起,随着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混动架构的

103、自主车型逐渐推出,本田产品面临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0 图表图表 61.本田主要混动车型参数本田主要混动车型参数 HEV PHEV 车型 皓影 HYBRID 锐精英版 CR-V 锐混动 净行版 2.0L 雅阁 锐混动 锐酷版 皓影 e PHEV豪华版 CR-V 锐混动 e+睿智版 混动系统 i-MMD混动系统 类型 紧凑型 SUV 紧凑型 SUV B级轿车 紧凑型 SUV 紧凑型 SUV 官方指导价格(万元)20.98 20.98 19.98 24.78 27.38 长 X宽 X高(mm)4634 1855 1679 4621 1855 167

104、9 4908 1862 1449 4718 1861 1679 4694 1861 1679 轴距(mm)2661 2661 2830 2660 2660 油箱容积(L)53 53 48.5-26 发动机 2.0L 2.0L 2.0L 2.0L 2.0L 发动机最大功率(kW)107 107 107 107 107 发动机最大扭矩(Nm)175 175 175 175 175 电机最大功率(kW)135 135 135 135 135 电机最大扭矩(Nm)315 315 315 315 315 变速器 E-CVT E-CVT E-CVT E-CVT E-CVT 百公里加速时间(s)9.1 9-

105、10.3 纯电续航里程(km)-85(NEDC)65(WLTC)综合工况油耗(L/100km)4.9 4.9 4.2(NEDC)1.3(NEDC)1.84 最低电荷状态油耗(L/100km)-4.6(NEDC)6.08 资料来源:本田中国官网,中银证券 比亚迪:比亚迪:DM-i和和DM-p双平台战略,高性价比双平台战略,高性价比领先领先PHEV市场市场 从第一代到第三代从第一代到第三代 DM系统,节油和性能导向的徘徊。系统,节油和性能导向的徘徊。2008年,搭载第一代 DM技术的 F3DM上市,将插电式混动系统正式带入了混动汽车的主流市场。第一代 DM混动系统以节能为技术导向,使用双电机混联架

106、构,即经典 P1P3架构,配备 1.0T发动机,实现综合工况油耗 2.7L/100km 的成绩。这一技术理念拥有里程碑意义,之后在比亚迪 DM-i 混动系统中再次沿用。但第一代 DM 混动系统也有缺点,输出轴和主减速器之间采用链传动导致传动平稳性差;插混版比燃油版售价贵 8万元,受制于成本采用功率较小的电机和发动机,导致动力表现较弱,百公里加速时间 10.5s。2013年,搭载第二代 DM技术的比亚迪秦上市。由于第一代动力性难以让消费者满意,第二代 DM混动系统由节能转向性能导向,从 P1P3 构架改为基于双离合变速箱的 P3P4 并联架构,配备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和电机,这一系统同样具有里程碑意

107、义,就此成就了比亚迪的 542战略(5代表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4代表全时电四驱,2代表百公里油耗 2升以内),为之后比亚迪 DM-p混动系统打下坚实基础。第二代 DM系统的优点是动力性好,其中比亚迪秦 DM 5.9秒破百,比亚迪唐 DM 4.9秒破百,将混动系统从只用节油的刻板印象中解脱出来;缺点则为燃油经济性下降,P3电机在部分工况效率较低。2018年,搭载第三代 DM技术的比亚迪唐上市。第三代 DM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有三种组合,其中唐DM 与宋 DM 搭载“P0+P3+P4”混动四驱架构,秦 Pro DM 则采用“P0+P3”混动前驱架构,宋 Pro DM 搭载“P0+P4”混动四驱架构。

108、第三代 DM技术相较于第二代,除了配备更强劲的 P4电机外,一方面,在发动机前端 P0位臵加入 BSG电机,弥补馈电弱的缺点,且启停和驾驶平顺性增强;另一方面,通过整合电控系统减轻重量和减小体积。第三代 DM动力性能进阶,比亚迪唐 DM零百加速由 4.9秒提升至4.3秒,同时实现了更好的经济性和整车品质,但高达 6L/100km的亏电油耗使得综合竞争力不足。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1 图表图表 62.比亚迪比亚迪 DM混动系统技术路线概览混动系统技术路线概览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DM-p/DM-i双平台战略兼顾动力与经济性。双平台战略兼顾动力与经济性。2020

109、年 6月,比亚迪推出 DM-p/DM-i双平台战略,DM-p主打“超强动力”,是第三代 DM的延续;DM-i主打“超低油耗”,继承第一代 DM混动系统的结构设计,满足消费者经济性要求。图表图表 63.比亚迪比亚迪 DM混合动力技术双平台战略混合动力技术双平台战略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DM-p依然聚焦强劲动力,平顺性和依然聚焦强劲动力,平顺性和 NVH提升。提升。DM-p混动系统在第三代 DM系统基础上小幅升级,具有三擎四驱(即 P0+P3+P4)和双擎四驱(即 P0+P4)两种核心架构,主要变化为采用七速双离合变速器取代六速双离合变速器,优化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和链条等部位,着重提升了

110、平顺性和 NVH表现。而且,搭载 DM-p的车型的续航里程普遍高于 100km,如唐 DM-p纯电里程达到 215km,纯电模式下基本满足通勤需求。DM-p 系统动力碾压大排量燃油车,零百加速可达 4 秒级别,例如搭载 DM-p的汉 DM零百加速为 4.7秒,同时,自研电混系统进一步降低 DM-p油耗,唐 DM-p亏电油耗达 6.5L/km。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2 图表图表 64.比亚迪比亚迪 DM-p核心零部件升级核心零部件升级 图表图表 65.比亚迪比亚迪 DM-p能耗表现升级能耗表现升级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图表图表

111、66.比亚迪比亚迪 DM-p混动系统有双擎四驱和三擎四驱两种架构混动系统有双擎四驱和三擎四驱两种架构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DM-i 以电为主,三大自研核心技术实现超低油耗。以电为主,三大自研核心技术实现超低油耗。基于比亚迪在三电方面的深厚技术积累,DM-i 混动系统沿用第一代 DM系统的 P1P3双电机串并联架构,是一套颠覆性的以电为主的自研混动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为:1)骁云发动机:包括主打经济性的 1.5L插混专用发动机和兼顾高性能、覆盖 C级车型的 1.5Ti插混专用发动机,前者通过 15.5:1超高压缩比、阿特金森循环、高效 EGR废气再循环、超低摩擦技术、分体冷却技术和无轮系设

112、计等多项技术优化,发布时实现了全球最高 43.04%的理论热效率;后者也可实现 40%以上的热效率。2)EHS 电混系统:EHS 电混系统高度集成化,相比第一代体积减少 30%,重量减轻 30%,采用扁线电机、油冷技术以及自主 IGBT4.0 技术,电机最高效率达97.5%,效率超过 90%的区域(高效区)占比 90.3%,电控综合效率达 98.5%,使得电机更多在最佳效率区间运行。3)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单节电池电压达 20V,电池包零部件减少 35%,结构大大简化,且电池电量可根据车型和续航需求进行搭配。DM-i 超级混动系统能够实现亏电油耗3.8L/100km,零百加速超同级燃油车

113、2-3秒,例如搭载 Dm-i的秦 PLUS DM-i零百加速达 7.3秒。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3 图表图表 67.比亚迪比亚迪 DM-i混动系统骁云插混专用混动系统骁云插混专用 1.5L发动机发动机 图表图表 68.比亚迪比亚迪 DM-i混动系统刀片电池混动系统刀片电池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图表图表 69.比亚迪比亚迪 DM-i混动系统混动系统 EHS系统系统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图表图表 70.比亚迪比亚迪 DM-i混动系统混动系统 P1P3架构架构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DM-i 混动车型极具性价比,友商

114、难以效仿比亚迪供应链成本优势。混动车型极具性价比,友商难以效仿比亚迪供应链成本优势。从混动技术降本角度来看,DM-i混动系统采用的双电机 DHT 架构简化了轮系结构,且发动机和电机均只有 1挡,比亚迪已经选择了成本相对较低的架构,但真正使比亚迪混动车型性价比与其他同级别燃油车和混动车拉开显著差距的是其强大的垂直供应链。比亚迪坚持自研自产自销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具备其他车企难以复制的供应链一体化能力,能够有效控制混动车型制造成本,随着规模效应显现,未来比亚迪混动车型价格有望率先实现燃油车同价。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4 图表图表 71.比亚迪比亚迪 DM-i混

115、动车型与同级别合资燃油车售价对比混动车型与同级别合资燃油车售价对比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中银证券 比亚迪产品矩阵日益完善,混动车型覆盖各类别、各价格段。比亚迪产品矩阵日益完善,混动车型覆盖各类别、各价格段。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两大系列中均布局了混动车型。其中自 2021年起,王朝网的秦、宋、唐、汉车型纷纷推出 DM-i版本,价格分布于10-25万元区间,车型覆盖轿车、SUV和 MPV;唐和汉车型分别推出 DM-p版本,主打性能的 DM-p定价偏高,价格位于 30万元左右。海洋网的军舰系列都将搭载 DM-i混合动力系统,2022年 3月推出驱逐舰 05后销量快速增长。根据 2022年成都国际车

116、展比亚迪发布会,2022年第四季度将正式上市驱逐舰 07,未来还将推出巡洋舰 05、巡洋舰 07和登陆舰,车型将覆盖轿车、SUV和 MPV。此外,公司旗下豪华子品牌腾势于 2022年 8月正式上市位于 35-45万元区间的腾势 D9,此前预售 2个月获逾 3万订单。随着公司混动车型矩阵日渐完善,产品已覆盖不同价格段及车型,将为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选择,有助于公司插混产品保持强大竞争力。图表图表 72.比亚迪混动车型矩阵(包含已上市、即将上市)比亚迪混动车型矩阵(包含已上市、即将上市)资料来源:比亚迪官网,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5 比亚迪插混车型

117、月销量突破比亚迪插混车型月销量突破 8万辆,月销量占比超万辆,月销量占比超 50%。市场对比亚迪 2021年以来推出的 DM-i混动车型作出了强烈反应,公司插混车型销量开启快速增长进程,2021 年公司实现插混车型销量 27.3 万辆,2022年 1-8月实现 48.7万辆,其中 2021年 1月公司插混车型单月销量仅为 0.5万辆,2022年 8月单月销量已经突破 9 万辆,销量增长速度快于公司纯电车型。公司插混车型逐渐成长为与纯电车同等重要的业绩贡献者,插混车型占乘用车总销量比例从 2021 年 1 月的 12.8%提升至 2022 年 8 月的52.5%。图表图表 73.比亚迪插混车型销

118、量及占比比亚迪插混车型销量及占比 资料来源:比亚迪产销快报,中银证券 长城:搭载两挡变速器的柠檬混动长城:搭载两挡变速器的柠檬混动DHT动力性更优,产品矩阵相对完善动力性更优,产品矩阵相对完善 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类似类似 i-MMD架构,创新两挡变速箱提升经济性和动力性。架构,创新两挡变速箱提升经济性和动力性。长城汽车于 2012年开始布局混合动力技术,2018年曾发布搭载 Pi4混动系统的 WEY P8,Pi4 的 P0P4架构不利于优化发动机与电机之间的耦合效率,且动力源切换体验不佳。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同年长城柠檬混动 DHT系统立项,并于 2020 年 12 月正式发布。

119、柠檬混动 DHT 系统是一套高度集成的油电混动系统,主要由1.5L/1.5T 混动专用发动机、混动专用变速器(定轴式)、电机(发电机+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和集成 DCDC系统组成。这一套构架组成与本田 i-MMD等品牌类似,最大的区别在于长城创造性地在机械直驱端加入一台两挡变速箱。两挡相较于一挡,一方面,解决了其他混动方案中发动机只能在高速区段介入运转的问题,对比 i-MMD在近 90km/h时才能介入,长城在时速 40km/h时也可让发动机介入,使高扭矩输出范围更广,提升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另一方面,两挡变速器还能降低电机的性能需求,不同挡的不同传动比可减少电机的最大扭矩和最大功率。而

120、且,长城也在通过快速迭代混动发动机来降低油耗,经过一轮轮自研升级,根据投资者互动平台信息,目前柠檬 DHT系统 1.5L混动发动机热效率最高达 44%。总的来说,相较于比亚迪,长城柠檬 DHT 系统更加复杂;相较于类似架构的日系品牌,长城柠檬 DHT系统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更偏重系统性能。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6 图表图表 74.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主要构成主要构成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图表图表 75.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表图表 76.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两挡变速箱提供更多驱动力矩两挡变速箱提供更多

121、驱动力矩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两套动力架构及三套动力总成,全面覆盖多架构、多级别、多配臵和多场景需求。两套动力架构及三套动力总成,全面覆盖多架构、多级别、多配臵和多场景需求。根据长城柠檬混动 DHT发布会,长城柠檬混动 DHT三套动力总成组合包 1.5L+DHT100、1.5T+DHT130、1.5T+DHT130+P4,能够覆盖 140kW到 320kW的动力选择,分别应用于 A级、B级、C级 PHEV架构车型。还兼顾 HEV和PHEV两种架构,包括两驱 HEV、两驱 PHEV和四驱 PHEV,HEV架构主打城市情景中的经济性,动力系统综合效率达 43%5

122、0%,在全工况下经济性和动力性均有优势。官方实测 HEV架构下 A级 SUV综合油耗低至 4.6L/100km,B 级 SUV 相较于同级别燃油车节油率达 3550%,零百加速约 7.5 秒;PHEV架构最长纯电理论续航为 200km,支持 26分钟 25%至 80%的快充,节油表现、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均有较好表现。图表图表 77.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两种动力架构两种动力架构 图表图表 78.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三套动力总成三套动力总成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7 柠檬平台:多架构并行,还

123、将推出适用于越野品类的柠檬平台:多架构并行,还将推出适用于越野品类的 P2并联架构。并联架构。长城柠檬平台采取多架构并行,横纵臵并举的混动技术路线,除了上述 P1P3 双电机混联架构的柠檬混动 DHT 外,还将推出纵臵 P2单电机并联架构混动系统,搭配自主研发的 3.0T高效发动机,将搭载在越野品类上。坦克平台:专注越野的坦克平台也推出坦克平台:专注越野的坦克平台也推出 P2并联架构的坦克混动系统。并联架构的坦克混动系统。坦克平台更关注专业越野体验,选择动力较为强劲的 P2 混动架构,采用发动机与电机并联的模式以实现双直驱,配备 TOD+差速锁的机械四驱和自主首款纵臵 9AT P2变速器,以及

124、 SOC能量管理策略,2.0T+9HAT PHEV版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为 309kW和 750Nm,3.0T+9HAT PHEV版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为 389kW和 750Nm,动力优势突出。图表图表 79.长城柠檬平台的长城柠檬平台的 P2并联架构并联架构 图表图表 80.长城坦克平台的长城坦克平台的 P2并联坦克混动架构并联坦克混动架构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长城混动车型集中于长城混动车型集中于 15-25 万元价格带,万元价格带,2 挡变速器助攻动力优势。挡变速器助攻动力优势。长城柠檬混动 DHT 系统覆盖了HEV和 PHEV车型,其中 WEY品

125、牌已全面推出 HEV版,并逐渐补齐 PHEV版。2022年 8月,哈弗品牌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战略,并发布了王牌车型哈弗 H6 的 HEV 版及 PHEV 版本,即第三代哈弗 H6 混动DHT 双子星。根据长城汽车第 8 届科技节,公司计划 2025 年实现新能源销量占比 80%的目标,WEY和哈弗品牌其他车型将快速完善 HEV和 PHEV版布局,坦克品牌也正在布局新能源,坦克 300 HEV和坦克 500 PHEV已亮相,长城混动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对比同属于双电机 P1+P3串并联架构的比亚迪DM-i 混动系统,采用两挡变速箱的长城柠檬混动 DHT 系统的技术、成本和调校难度均更高,同时发动机发

126、动机介入范围拓宽也使长城柠檬混动 DHT车型在节油的同时具备更好的动力表现,所以长城推出了整体定位和售价更高的产品战略,并结合定位配备了更长的纯电续航里程。而对比近似于并联架构的比亚迪 DM-p混动系统,长城柠檬 P2架构和混动 P2架构专注于打造越野品类,二者细分市场重合度较低。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8 图表图表 81.长城柠檬混动长城柠檬混动 DHT系统产品矩阵(包含已上市、即将上市)系统产品矩阵(包含已上市、即将上市)资料来源:长城WEY官网,长城哈弗官网,中银证券 图表图表 82.长城与比亚迪同续航里程级别的长城与比亚迪同续航里程级别的 PHEV车型参数对比

127、车型参数对比 长城长城 比亚迪比亚迪 车型 玛奇朵 DHT PHEV特调版 摩卡 DHT PHEV 0焦虑智享版 拿铁 DHT PHEV 大杯 哈弗 H6 DHT-PHEV 110KM 唐 DM-I 112KM尊贵型 秦 PLUS DM-I 120KM尊贵型 2022款 宋 Pro DM-I 110KM旗舰型 混动系统 长城柠檬混动 DHT系统 比亚迪 DM-i混动系统 类型 紧凑型 SUV 中型 SUV 紧凑型 SUV 紧凑型 SUV 中型 SUV A级轿车 紧凑型 SUV 指导价/建议零售价(万元)17.78 29.5 22.9 17.68 20.58 13.58 15.58 长*宽*高(

128、mm)4520*1855*1665 4875*1960*1690 4668*1890*1730 4683*1886*1730 4870*1950*1725 4765*1837*1495 4650*1860*1700 轴距(mm)2710 2915 2745 2738 2820 2718 2712 油箱容积(L)50 55 55 53 48 52 发动机 1.5T 1.5T 1.5T 1.5L 1.5T 1.5L 1.5L 发动机最大功率(kW)75 115 115 113 102 81 81 发动机最大扭矩(Nm)135 235 235 233 231 135 135 前电机最大功率(kW)1

129、15 130 130 130 160 145 145 前电机最大扭矩(Nm)250 300 300 300 325 325 325 变速器 两挡 DHT 两挡智能 DHT 两挡智能 DHT 两挡 DHT 单挡 DHT 单挡 DHT 单挡 DHT 百公里加速时间(s)7.2 7.4 7.2-8.5 7.3 7.9 纯 电 续 航 里 程(km)110(NEDC)204(WLTC)184(WLTC)-112(NEDC)120 110 综 合 工 况 油 耗(L/100km)0.8 0.45(WLTC)0.48(WLTC)-最低荷电状态油耗(L/100km)4.4(NEDC)5.55(WLTC)5.

130、4(WLTC)-5.5(NEDC)3.8(NEDC)4.5(NEDC)资料来源:长城WEY官网,长城哈弗官网,比亚迪官网,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39 广汽:自研广汽:自研GMC2.0与与THS双路线,车型以油电混动为主双路线,车型以油电混动为主 广汽广汽 THS 混动系统来自丰田,替换发动机提升性能。混动系统来自丰田,替换发动机提升性能。2020 年 10 月,丰田汽车向广汽集团提供全套THS混动系统,如上所述,THS混动系统是基于独有行星齿轮和双电机架构的动力分流方案。基于这一成熟度较高的动力分流混动技术,广汽将 THS架构中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替换为 2.0

131、T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动力性能得到提升的同时,依然保持了 THS 混动系统的节油表现,综合工况节油率达到 30%以上。但面对追求性能的混动系统研发趋势时,THS混动系统显得较为乏力。图表图表 83.广汽广汽 THS混动系统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结合混动系统与涡轮增压发动机结合 图表图表 84.广汽广汽 THS混动系统各工况运行示意图混动系统各工况运行示意图 资料来源:太平洋汽车,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太平洋汽车,中银证券 自研自研 GMC2.0 为两挡为两挡 DHT 双电机架构,相较双电机架构,相较 THS 能在多工况下实现更佳动力性和经济性。能在多工况下实现更佳动力性和经济性。2022 年 4月,广汽

132、传祺发布全新钜浪混动系统,形成了完全自研的 GMC2.0 混动系统和合作开发的丰田 THS系统两大技术路线。GMC2.0混动系统属于串并联式平行轴双电机架构,由发动机、P1P3双电机和 2AT变速器组成。其中,2.0ATK发动机通过 15.6:1机械压缩比、快速精准电动进气 VVT、广汽 GCCS高效燃烧系统、350bar 高压直喷系统、智能热管理等技术,发动机最新热效率突破 44.14%,刷新国内记录,同时通过与宝马相同的 EGR 废气再循环系统、无附件轮系设计降低能耗损失,WLTC 工况实测节油率达到 4%。2 挡变速器除了提升扭矩输出外,还能使发动机介入驱动后处于更高效工作区,动力性和经

133、济性均较好,例如搭载 GMC2.0的影豹混动版综合油耗为 3.6L/100km,零百加速为 7.3秒,另外,换挡机构采用 AT形式,相较于长城齿轮形式换挡更为柔顺。图表图表 85.广汽广汽 GMC2.0混动系统构成混动系统构成 图表图表 86.广汽广汽 GMC2.0混动系统热效率表现混动系统热效率表现 资料来源:搜狐,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搜狐,中银证券 搭载搭载 THS 的第二代的第二代 GS8 双擎订单持续攀升,双擎订单持续攀升,GMC2.0 车型即将上市。车型即将上市。2021年 12月广汽传祺全新第二代 GS8上市,首次搭载全新第四代增强版 THS 丰田混合动力系统,2022年上半年第二

134、代 GS8双擎系列订单量持续攀升,其在全车系销量中的占比逐月提升至 50%。此外,根据公司消息,钜浪混动 GMC2.0即将搭载在影酷、影豹、M8三款车型上,影酷将在年内上市。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0 图表图表 87.广汽传祺混动车型参数广汽传祺混动车型参数 传祺第二代传祺第二代 GS8 双擎两驱尊贵版双擎两驱尊贵版 传祺影酷传祺影酷 2.0ATK 双子星双子星 Pro版版 混动系统 第四代增强版 THS 丰田混动系统 钜浪混动 GMC2.0混动系统 类型 中型 SUV 紧凑型 SUV 指导价(万元)22.88 16.2 长 X宽 X高(mm)4980 1950 17

135、80 4680 1910 1670 轴距(mm)2920 2750 油箱容积(L)58 50 发动机 2.0T 2.0T 发动机最大功率(kW)140 103 发动机最大扭矩(Nm)320 180 电动机总功率(kW)134-电动机总扭矩(Nm)270-变速器 丰田第四代 THS(E-CVT)钜浪混动 GMC2.0集成式双电机多挡 DHT 百公里加速时间(s)6.9-百公里油耗(L/100Km)5.96(WLTC)4.76(WLTC)百公里油耗(L/100Km)5.3(NEDC)-资料来源:广汽传祺官网,中银证券 吉利:雷神智擎吉利:雷神智擎Hi X配臵三挡变速器和最高热效率发动机,车型竞争力

136、较强配臵三挡变速器和最高热效率发动机,车型竞争力较强 吉利吉利 ePro为为 P2.5 架构,成本优势明显。架构,成本优势明显。自 2005年起,吉利汽车在 MHEV、PHEV+固定轴式机电耦合系统+单电机结构、PHEV+行星齿轮式机电耦合系统等混动技术路线中摇摆。2018年,吉利发布与沃尔沃合作研发的吉利 ePro混动系统,采用固定轴式机电耦合系统及 P2.5单电机结构,P2.5单电机结构是将电机集成在双离合变速箱内,并通过齿轮与控制偶数挡位(由电机控制)的 C2离合器耦合。吉利 ePro混动系统最突出的优点是性价比高,只需原在燃油变速箱上增加 1个电机和配套的电控电池组,架构更为简单,成本

137、也更低,例如,吉利缤越 ePro是当时 13万元级别唯一插混 SUV;而且 ePro加速时电机解耦,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行驶,高速油耗比日系更为出色。但 P2.5架构换挡间隙有动力中断的顿挫感,无法以串联模式工作且电机功率均不高,在以城市为主的应用场景中,ePro 的平顺性、动力性、亏电油耗整体表现并不突出,例如缤越 ePro亏电油耗为 5.1L/100km,零百加速 6.9秒。图表图表 88.吉利吉利 ePro混动系统发布会混动系统发布会 图表图表 89.吉利吉利 ePro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新浪汽车,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138、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1 下一代雷神智擎下一代雷神智擎 HiX 为双电机架构,搭载三挡变速器为双电机架构,搭载三挡变速器+破纪录破纪录 43.32%热效率发动机。热效率发动机。自 2018年起,吉利尝试自研新一代混动系统。2021年 10月,吉利汽车发布首款混联式强混动系统雷神智擎 HiX,由发动机(1.5TD/2.0TD)、双电机、变速箱(1 挡/3 挡)组成,能够支持 HEV、PHEV、REEV 等多种混动架构,覆盖 A0-C级车型。雷神智擎 HiX亮点为 3挡混动专用变速器,多挡位扩宽发动机应用范围,低速模式下 20km/h以上即可进入发动机并联直驱模式,80-120km/h加速时释放

139、 60%储备功率。相较于长城的 2 挡变速器,吉利又进一步优化了混动车型高速后段加速性能不理想问题,提升动力性能和经济性。1.5TD 混动专用发动机 DHE15 通过高压直喷、增压中冷、深度米勒循环和低压 EGR 等技术,实现最高热效率 43.32%,打破比亚迪 1.5L骁云发动机 43.04%的记录,输出功率和最大扭矩高于部分竞品,实现更低油耗,例如星越 L雷神智擎 HiX车型 NEDC工况下综合油耗为 4.3L/100km。但同时三挡变速箱换挡顿挫和三缸发动机固有问题可能带来 NVH和平顺性问题。图表图表 90.吉利雷神智擎吉利雷神智擎 HiX发布会发布会 图表图表 91.吉利雷神智擎吉利

140、雷神智擎 HiX DHT Pro 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新浪汽车,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吉利雷神车型定位对标热门竞品,产品具备强竞争力。吉利雷神车型定位对标热门竞品,产品具备强竞争力。吉利雷神智擎 HiX系列在售车型包括 HEV车型星越 L雷神 HiF和 PHEV车型帝豪 L雷神 HiP,依托雷神智擎 HiX混动技术,公司推出的产品相较于同级别竞品均有较好表现。HEV 方面,吉利星越 L 的油耗表现明显优于长城哈弗神兽,百公里加速时间较为接近,售价略高。PHEV方面,吉利帝豪 L 相较于比亚迪秦 PLUS DM-i 在动力和油耗表现上有一定优势,二者纯电续航里程存在差

141、异,吉利帝豪 L售价略低于比亚迪秦 PLUS DM-i,总体来说帝豪 L有望复刻比亚迪秦 PLUS DM-i的热销历史。HEV车型博越 L雷神 HiF于 2022年 8月亮相,产品力较强,此外,根据汽车之家消息,星越 L PHEV版本将于 2022年 10月上市,有望再打造一款产品力较强的插混 SUV产品。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2 图表图表 92.吉利吉利 HEV、PHEV车型与长城、比亚迪同级别车型对比车型与长城、比亚迪同级别车型对比 HEV PHEV 品牌 吉利 长城 吉利 比亚迪 车型 星越雷神智擎 Super 迅 哈弗神兽 1.5T智领版 DHT 帝豪 L

142、雷神 100KM Super 净 秦 PLUS DM-I 120KM尊贵型 混动系统 雷神智擎 HiX 长城柠檬混动 DHT系统 雷神智擎 HiX 比亚迪DM-i混动系统 类型 紧凑型 SUV 紧凑型 SUV A级轿车 A级轿车 指导价/补贴后价格(万元)17.17 15.38 12.98 13.58 长 X宽 X高(mm)4770*1895*1689 4780*1890*1675 4735 1815 1495 4765*1837*1495 轴距(mm)2845 2800 2700 2718 油箱容积(L)55 61 52 48 发动机 1.5T 1.5L 1.5T 1.5L 发动机最大功率(

143、kW)110 113 133 81 发动机最大扭矩(Nm)225 233 290 135 前电机最大功率(kW)100 130 100 145 前电机最大扭矩(Nm)320 300 320 325 变速器 三挡混动电驱 DHT Pro 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2DHT)3挡混动电驱 DHT Pro 单挡 DHT 百公里加速时间(s)7.9 7.7 6.9 7.3 纯电续航里程(km)-100 120 综合工况油耗(L/100km)4.3(NEDC)5.5(WLTC)-最低荷电状态油耗(L/100km)-3.8(NEDC)3.8(NEDC)资料来源:吉利汽车官网,比亚迪官网,中银证券 上汽:上汽:第

144、三代第三代EDU为单电机架构,具备成本优势为单电机架构,具备成本优势 第一代第一代 EDU为双电机架构,存在平顺性和空间问题。为双电机架构,存在平顺性和空间问题。上汽自研混动系统自 2008-2009年开始立项,于2013年取得第一代 EDU混动系统的相关专利。第一代 EDU混动系统属于混联式双电机架构,由发动机、P1P2双电机、双离合器、两挡同轴变速器组成,优点是两挡变速器能使发动机和电机维持在高效运转区间,保证系统的低油耗和强动力,并且可以全面实现纯电模式、串联模式、并联模式、行车充电、动能回收和怠速充电等混动模式。但两挡变速器带来平顺性不佳问题,双轴电机布局限制导致横向空间占用过大且难以

145、优化,发动机等零部件的空间被压缩,这些缺点使得第一代 EDU未大规模应用。图表图表 93.第一代上汽第一代上汽 EDU混动系统爆炸图混动系统爆炸图 图表图表 94.第一代上汽第一代上汽 EDU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3 第二代第二代 EDU更改为单电机架构,优化平顺性、空间和成本。更改为单电机架构,优化平顺性、空间和成本。第二代 EDU混动系统则彻底更改为三平衡轴单电机单离合架构,由发动机、P2 驱动电机、单离合器、10 挡 AMT 变速箱组成。10 挡 AMT 变速箱拥有

146、6 个发动机专用挡位和 4 个电机专用挡位,动力组合较多,更好地调节了发动机和电机工况,改善了平顺性表现,而且第二代 EDU混动系统减少了电机、离合器并重新设计构造,节省空间和成本,为后续配备更高效率发动机和更大容量电池提供空间。第二代 EDU混动系统以较低的成本维持了动力表现,但仍存在单电机架构的馈电问题,通过升级扁线绕组的发卡式电机,提升电机功率和扭矩密度约 20%,峰值效率达 96%,以及升级 HCU智能混动中央控制器自动调节系统控制逻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馈电问题。图表图表 95.第二代上汽第二代上汽 EDU混动系统爆炸图混动系统爆炸图 图表图表 96.第二代上汽第二代上汽 EDU混动系

147、统结构示意图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第三代第三代 EDU延续延续 P2单电机架构,新产品已迭代上市。单电机架构,新产品已迭代上市。2022年 5月,上汽发布了由全新一代 GS61 1.5T增压直喷发动机和超级电驱 EDU G2 Plus组成的第三代混动系统,第三代 EDU混动技术延续了第二代的 P2单电机+单离合器的架构,系统驱动效率有所提升。同年 8月搭载第三代 EDU混动技术的第三代荣威 eRX5上市。图表图表 97.第三代第三代 EDU混动系统混动系统 图表图表 98.第三代第三代 EDU混动系统混动系统 资料来源:搜狐,中银证券 资料

148、来源:搜狐,中银证券 此外根据公司业绩说明会,公司正在布局双电机 P1+P3架构混动技术,预计于 2023年发布。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4 图表图表 99.上汽荣威第三代上汽荣威第三代 EDU混动车型参数混动车型参数 第三代荣威第三代荣威 eRX5 超混豪华版超混豪华版 混动系统 第三代 EDU混动技术 类型 紧凑型 SUV 指导价/补贴后价格(万元)15.39 长 X宽 X高(mm)4655*1890*1664 轴距(mm)2765 油箱容积(L)48 发动机 1.5T 发动机最大功率(kW)188 发动机最大扭矩(Nm)300 电机峰值功率(kW)180 电机峰

149、值扭矩(Nm)270 百公里加速时间(s)6.9 WLTC最低荷电状态百公里油耗(L/100Km)6.23 NEDC最低荷电状态百公里油耗(L/100Km)4.8 WLTC综合工况百公里油耗(L/100Km)3.3 NEDC综合工况百公里油耗(L/100Km)1.4 WLTC综合工况纯电续航里程(km)50 NEDC综合工况纯电续航里程(km)61 资料来源:上汽荣威官网,中银证券 五菱推出电磁式五菱推出电磁式 DHT 混动系统,首款十万级混动车型落地。混动系统,首款十万级混动车型落地。2022年 7月,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五菱混动系统,采用 P1P3双电机串并联架构。五菱混动系统的特别之处在于全

150、球首创单挡电磁式 DHT,不同于其他品牌采用的传统液压式 DHT,电磁式 DHT采用高效电磁结合方式,无油液传递过程损失,无传统离合器摩擦损失,DHT综合效率达 98%,而且与传统液压式 DHT相比,电磁式 DHT受温度影响较小,更适用于南北方不同场景。在发动机方面,搭载 2.0L 阿特金森发动机,为控制成本采用了多点电喷的供油方式,经过优化后热效率依然达到 41%。2022 年 8 月,五菱正式推出全国首款十万级 HEV车型,五菱星辰混动版售价为 9.98-10.98 万元,综合油耗为 5.7L/100km,零百加速为 7.8s,表现处于 HEV车型的主流水平,在不考虑配臵的情况下,性价比较

151、高。根据搜狐汽车消息,五菱汽车之后将上市五菱凯捷和星辰 PHEV版本。图表图表 100.五菱汽车混动系统五菱汽车混动系统 图表图表 101.五菱汽车首款十万级混动车型五菱汽车首款十万级混动车型 资料来源:五菱汽车官网,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五菱汽车官网,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5 图表图表 102.上汽通用五菱混动车型参数上汽通用五菱混动车型参数 五菱星辰混动版五菱星辰混动版 2.0L DHT 电劲款电劲款 混动系统 五菱混动系统 类型 紧凑型 SUV 指导价/补贴后价格(万元)9.98 长 X宽 X高(mm)4594*1820*1740 轴距(mm)2750

152、 发动机 1.999L 发动机额定功率(kW)100 发动机最大扭矩(Nm)175 电机额定功率(kW)130 电机最大扭矩(Nm)320 变速器 电磁式 DHT 百公里加速时间(s)7.8 综合工况百公里油耗(L/100Km)5.7(WLTC)资料来源:五菱汽车官网,中银证券 长安:除单电机架构蓝鲸长安:除单电机架构蓝鲸iDD外,储备增程式和双电机技术外,储备增程式和双电机技术 蓝鲸蓝鲸 iDD坚持坚持 P2单电机技术路线,高速工况下动力性和经济性单电机技术路线,高速工况下动力性和经济性占优。占优。2021年 6月,长安汽车发布了蓝鲸 iDD混动系统,采用动力强劲的 P2技术路线,由发动机、

153、P2电机和变速器等部件组成。蓝鲸电驱变速器采用了三离合器集成技术,高效高压液压系统、智能电子双泵技术、S-winding 绕组技术,在解决 P2架构体积过大问题的同时,使系统最高传递效率达 97%以上,综合扭矩达 590NM,动力响应达到毫秒级。但 iDD纯电续航里程达 130km,配备电池容量较大,未体现出单电机架构的成本优势。蓝鲸 iDD P2架构的突出优点是发动机可以随时介入直驱,相较于 P1P3架构,高速工况下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均更好,如 120km/h时可提升 10%-20%的经济性,能够满足消费者全速域、全场域、全温域、全时域的使用要求,亏电油耗为 5L/100km,零百加速达 6

154、秒。目前,搭载蓝鲸 iDD的车型有 UNI-K iDD、UNI-V IDD和欧尚 Z6 iDD。图表图表 103.长安蓝鲸长安蓝鲸 iDD混动系统混动系统 图表图表 104.长安蓝鲸长安蓝鲸 iDD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混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电动邦,中银证券 多路线并行,长安布局增程式混动及多路线并行,长安布局增程式混动及 P1P3双电机技术。双电机技术。除了 P2单电机架构的蓝鲸 iDD混动系统外,长安还布局了增程式混动技术和 P1+P3 DHT技术。2022年 7月长安深蓝 SL03 增程版上市,这一串联增程系统建立在 EPA1全电平台上,目前仅配臵在轿车

155、上,1L油可发电 2.3kWh,并通过基于啸叫的变频主动控制,智能电量平衡控制策略、增程系统主动振动抑制等技术实现全域无感运行。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6 图表图表 105.长安自主轿车增程系统长安自主轿车增程系统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图表图表 106.长安蓝鲸长安蓝鲸 iDD混动系统和增程系统车型参数混动系统和增程系统车型参数 UNI-K IDD 卓越型 深蓝 SL03 增程版 混动系统 蓝鲸 iDD 自主轿车增程系统 类型 中型 SUV 中型轿车 指导价/补贴后价格(万元)18.29 16.89 长 X宽 X高(mm)4865*1948*1690 482

156、0*1890*1480 轴距(mm)2890 2900 油箱容积(L)53 45 发动机 1.5L-增程系统 1.5L增程器 发动机最大功率(kW)122-发动机最大扭矩(Nm)255-电动机总功率(kW)85-电动机总扭矩(Nm)330-动力系统最大功率(kW)85 160 动力系统最大扭矩(Nm)330 320 变速器 蓝鲸三离合电驱变速器-百公里加速时间(s)8.1 7.5 综合工况百公里油耗(L/100Km)0.8(NEDC)0.7(CLTC)最低荷电状态百公里油耗(L/100Km)5.0(NEDC)4.5(CLTC)资料来源:长安汽车官网,长安深蓝官网,中银证券 奇瑞:鲲鹏奇瑞:鲲鹏

157、 DHT 技术难度和成本最高,覆盖场景最全技术难度和成本最高,覆盖场景最全 奇瑞鲲鹏奇瑞鲲鹏 DHT 采用三挡采用三挡 P2.5变速箱和变速箱和 P2结合方案,技术难度较高。结合方案,技术难度较高。2021年,奇瑞汽车推出鲲鹏 DHT超级混动技术,该技术属于三挡 P2.5混动变速箱加 P2电机的混联式架构,也可视为将 i-MMD系统第二个电机替换为 P2.5 的构架,由发动机、P2 电机、P2.5 电机、3 个离合器和三组挡位齿轮组成,各部件相互配合能够实现“3 挡 9 模 11 速”,能够在更全场景中保持动力高速输出,例如车速 20-30km/h时发动机即可介入驱动,理论上可实现更好的燃油经

158、济性,例如瑞虎 8 PLUS 鲲鹏 e+综合油耗为1.0L/100km,亏电油耗 5.0L/100km。但同时鲲鹏 DHT 控制逻辑也更为复杂,设计难度较大,多种工作模式切换可能带来平顺性问题,并且由于硬件数量远多于其他混动系统,鲲鹏 DHT混动系统的成本更高。目前瑞虎 8 PLUS鲲鹏 e+率先搭载了奇瑞鲲鹏 DHT混动系统。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7 图表图表 107.奇瑞鲲鹏奇瑞鲲鹏 DHT混动系统技术原理混动系统技术原理 图表图表 108.奇瑞鲲鹏奇瑞鲲鹏 DHT混动系统多工况工作模式混动系统多工况工作模式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搜狐汽车,中

159、银证券 图表图表 109.瑞虎瑞虎 8 PLUS鲲鹏鲲鹏 e+参数参数 瑞虎瑞虎 8 PLUS鲲鹏鲲鹏 都市都市 e+混动系统 鲲鹏 DHT超级混动 类型 中型 SUV 指导价/补贴后价格(万元)15.58 长 X宽 X高(mm)4722 1860 1747 轴距(mm)2710 发动机 1.5T 发动机最大功率(kW)115 发动机最大扭矩(Nm)230 系统最大功率(kW)240 系统最大总扭矩(Nm)565 变速器 全功能混动构型鲲鹏 DHT 百公里加速时间(s)7.0 综合工况百公里油耗(L/100Km)1.0 纯电续航里程(L/100Km)100 资料来源:奇瑞官网,中银证券 202

160、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8 PHEV 市场自主品牌稳坐龙头,市场自主品牌稳坐龙头,HEV 市场自主品牌将反超市场自主品牌将反超 格局现状:格局现状:PHEV 市场比亚迪稳坐龙头,市场比亚迪稳坐龙头,HEV 市场日系主导局面松动市场日系主导局面松动 PHEV 市场中市场中自主品牌占据主导,外资品牌难以追赶。自主品牌占据主导,外资品牌难以追赶。PHEV 市场中,自主品牌占据主要地位,根据Marklines数据,2021年自主品牌市占率为 69.9%,随着越来越多富有竞争力的自主混动品牌开启车型周期,自主品牌 PHEV 市占率持续提升,2022 年 1-7 月自主品牌市占率已高达

161、 80.2%,市占率优势将持续巩固。德系、日系、美系等品牌步伐则相对缓慢,2021 年市占率分别为 11.6%、10.3%、5.3%和2.3%,2022年 1-7月市占率已分别下滑至 8.0%、7.1%、2.6%和 1.3%,后续追赶乏力。比亚迪比亚迪 DM系列占据系列占据 PHEV 绝对地位,销量差距持续拉大。绝对地位,销量差距持续拉大。比亚迪贡献了 PHEV市场的主要销量,2021年比亚迪实现 PHEV车型销量 27.3万辆,市占率为 45.5%,2022年 1-7月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 58.9%。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和乘联会数据,2022年 1-7月销量靠前的 PHEV车型基本都是自主品牌

162、车型,其中比亚迪的宋 PLUS DM、秦 PLUS DM、汉 DM、唐 DM、驱逐舰 05等车型稳居终端销量前几,销量量级已与其他车型拉开差距,并且销量仍在逐月快速增长。图表图表 110.2018-2022.7 PHEV分系别销量份额分系别销量份额 图表图表 111.2018-2022.7 PHEV分品牌销量份额分品牌销量份额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银证券 HEV 市场被日系垄断,自主市场被日系垄断,自主 HEV 品牌正在松动局面。品牌正在松动局面。HEV市场中,日系品牌 HEV车型发展较早,在品牌知名度和产业链制造稳定性方面具备优势,长期垄断

163、 HEV市场,2021年日系市占率为 99.5%,2022年 1-7月日系市占率为 90.7%。日系销量贡献者基本为丰田和本田,2021年丰田、本田市占率分比为70.8%和 27.3%,2022年 1-7月分别为 73.9%、13.2%。自主混动品牌中最为强势的比亚迪并未推出 HEV车型,其他自主品牌的 HEV车型矩阵也未完善,但自 2022年起仍有少量自主 HEV车型吸引市场目光,自主 HEV市占率由 2021年的 0.5%提升至 2022年 1-7月的 9.1%,暂未打破两田垄断市场,但自主 HEV正在松动日系垄断局面。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49 图表图表 112

164、.2018-2022.7 HEV分系别销量份额分系别销量份额 图表图表 113.2018-2022.7 HEV分品牌销量份额分品牌销量份额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Marklines,中银证券 格局展望:比亚迪持续领跑,其他自主品牌追赶格局展望:比亚迪持续领跑,其他自主品牌追赶 混动市场格局由性价比供给决定,优先接近燃油车平价的品牌占优。混动市场格局由性价比供给决定,优先接近燃油车平价的品牌占优。如前所述,混动车型的节能效果、纯电驾驶体验感和牌照等优势早已存在,但此前混动车型销量增长较为缓慢,2021 年起性价比较高的比亚迪混动车型销量快速增长,进一步明确了混动产品的

165、主要制约因素为售价过高。所以中短期内混动格局变动的核心驱动力仍然是性价比,在满足一定的节能要求和性能体验的前提下,能够优先做到与同级别燃油车近似平价的品牌将胜出。自主品牌飞速前进,在技术、性价比方面均具备优势。自主品牌飞速前进,在技术、性价比方面均具备优势。在技术方面,各个自主品牌已掌握国际领先或国际等同的混动技术,技术迭代速度和优化程度均快于日系品牌。在售价方面,国内汽车制造供应链成熟且具备成本优势,而且,大部分自主品牌正在自研及自制关键零部件,有望有效控制混动车型制造成本。在产品力方面,自主品牌基于领先混动技术,掌握较好的产品定位能力,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混动车型供给,节能水平和性能表现均具备

166、较强竞争力,并且,相较于过去日系品牌仅专注于节能的混动发展路线,自主品牌开辟了混动技术的性能发展路线并推出高性能产品,有效拓展了混动车型的受众。PHEV 市场:比亚迪持续领跑,国内其他自主品牌追赶。市场:比亚迪持续领跑,国内其他自主品牌追赶。以比亚迪为首的自主品牌主攻 PHEV市场,优质 PHEV 产品供给丰富,主要覆盖 10-30 万元左右价格带。而日系 PHEV 产品价格偏高,主要分布在 20-30万元,节能水平和性能表现均弱于自主品牌,并且,日系产品保持节能好但性能一般的风格。自主品牌 PHEV产品主要为两种定位,一种是性价比路线,相较于日系产品有更低或近似的油耗水平、更强的动力性能以及

167、明显下移的价格带。自主品牌目前推出的产品大多为这一定位,例如比亚迪 DM-i系列、长城、上汽、吉利、长安、奇瑞,其中比亚迪 DM-i系列的性价比尤其突出,售价也处于最低梯队;另一种是性能路线,产品往往有较强的动力表现,而油耗和售价较高,自主品牌中目前仅有比亚迪 DM-p 系列和长城摩卡属于这一定位,其中比亚迪 DM-p 系列的性能定位更为极致。我们预计比亚迪在 PHEV市场中的份额将持续提升,龙头地位稳固,而其他自主品牌也将凭借优秀的产品力抢占日系、欧系、美系品牌份额,未来随着各自主品牌推出更多定位清晰的爆款车型,其他自主品牌有望获得 PHEV市场更大份额。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

168、业深度报告 50 图表图表 114.主要主要 PHEV车型亏电油耗及售价矩阵图车型亏电油耗及售价矩阵图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汽车之家,懂车帝,中银证券 注:黄点为日系产品,蓝点为自主产品 图表图表 115.主要主要 PHEV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及售价矩阵图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及售价矩阵图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汽车之家,懂车帝,中银证券 注:黄点为日系产品,蓝点为自主产品 HEV市场:短期内难打破日系品牌主导市场:短期内难打破日系品牌主导地位,自主品牌优质供给增加将实现反超。地位,自主品牌优质供给增加将实现反超。丰田、本田在 HEV市场地位稳定,产品在价格带、节油水平方面保持优势。自主品牌 HE

169、V产品的节油水平普遍稍弱于日系品牌,但动力表现普遍强于日系品牌,目前长城、广汽、吉利等自主品牌在积极布局 HEV市场,其中长城推出的 HEV 产品最多,已覆盖 10-20 万元价格带,五菱新推出的五菱星辰混动版是首款 10万元级别的 HEV车型,经济性和动力性表现均具备较强竞争力,有望快速占领 10万元级别市场。随着自主 HEV产品供给丰富度不断提升,自主车型有望率先突破日系布局薄弱的价格段,并逐渐反超日系优势价格段,实现市场份额的反超。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51 图表图表 116.主要主要 HEV车型综合油耗及售价矩阵图车型综合油耗及售价矩阵图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

170、,汽车之家,懂车帝,中银证券 注:黄点为日系产品,蓝点为自主产品 图表图表 117.主要主要 HEV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及售价矩阵图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及售价矩阵图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汽车之家,懂车帝,中银证券 注:黄点为日系产品,蓝点为自主产品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52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自 2021年以来,混动市场高速增长,2022年 1-7月 PHEV车型销量增速超过 BEV车型,HEV车型销量也保持较快增长。受政策、成本和使用端驱动,叠加自主品牌混动车型优质供给周期开启,混动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受益于自主品牌混动技术快速迭代、产品矩阵丰富且具备爆款设计能力,

171、自主品牌将占据行业主导地位。我们看好混动市场维持高景气度,以及自主品牌混动产品份额持续领先,在整车方面,重点推荐混动技术及产品领先的比亚迪、长城汽车,关注广汽集团;在零部件方面,建议关注菱电电控(混动电控)、阿尔特(DHT变速箱)。比亚迪:技术比亚迪:技术+供应链双轮驱动,纯电插混周期强势供应链双轮驱动,纯电插混周期强势 公司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领公司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领军者。军者。2003 年公司收购西安秦川切入汽车行业,2008 年发布全球首款双模电动车 F3DM,2011 年在深交所上市发行,2020 年发布刀片电池,2021 年发布纯电 e 平台 3.0,同年发布插混 DM-i与 D

172、M-p双平台,形成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两条腿、齐步走”战略,2022年 3月宣布停止燃油车的整车生产。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2021年,三大业务占比分别为 52.0%、40.0%和 7.6%。新能源技术领先,垂直供应链成本优势显著。新能源技术领先,垂直供应链成本优势显著。公司研发实力较强,已相继开发出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前瞻性技术,包括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和 e平台 3.0等。刀片电池采用 CTP无模组结构设计,能够通过行业最严格的针刺测试,原材料不含镍、钴等稀有金属,具有安全性好、体积密度高、寿命长和成本低等优点,刀片电池直接引领磷酸铁锂电池回

173、到快速发展通道。DM-i 是以电为主的自研混动技术,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架构,搭配骁云发动机、EHS 电混系统、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三大核心技术,DM-i能够实现 3.8L/100km超低油耗(亏电),零百加速超同级燃油车 2-3秒。纯电专属 e平台 3.0采用高度集成化的 8合 1电机,综合效率从 86%提升至 89%,零百加速快至 2.9s,最大续航里程突破 1000km,并且能够实现系统软硬件解耦,支持全生命周期的 FOTA和硬件升级,兼具智能、高效、安全等众多优势。公司具备强大的垂直一体化能力,具备整车、三大电(电池、电机、电控)、三小电(电动空调、电动转向和电动刹车)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

174、生产能力,核心零部件自供带来较大成本优势。插混纯电齐头并进,车型周期强势。插混纯电齐头并进,车型周期强势。公司产品矩阵不断完善,在插电混动领域,DM-i 超级混动产品价格直指同级别燃油车,凭借极高性价比和爆款定位推动 PHEV市场加速升温,叠加双碳政策推动、购臵税减免、新能源汽车牌照等有利因素,混动车型有望加速替代燃油车,PHEV市场空间广阔。比亚迪宋 PLUS DM、秦 PLUS DM、汉 DM、唐 DM、驱逐舰等车型一经发布即供不应求,部分车型提车周期高达 4-6个月。2021年公司插混车型销量为 27.3万辆,2022年 1-8月为 48.7万辆,插混车型销量占比从 2021年 1月的

175、12.8%提升至 2022年 8月的 52.5%。在纯电领域,公司 EV车型包括唐 EV、秦 PLUS EV、汉 EV等,以及基于 e平台 3.0的海豚、元 PLUS、海豹,爆款频出,其中汉和海豹的热销使公司站稳 20万元价格带,产品力不断向上。2021年公司纯电车型销量为 36.5万辆,2022年 1-8月为 48.7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为 17.1%,2022年 1-8月,市占率提高至 25.5%。2022年公司新品周期延续,叠加产能扩张缓解交付压力,全年销量或将突破 180万辆,有望推动业绩持续高增长。业绩高速增长,盈利弹性正在释放。业绩高速增长

176、,盈利弹性正在释放。自 2020年起,主要受益于汽车业务销量快速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加速增长,2020年、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1566.0亿元、2161.4亿元,同比增速为 22.6%、38.0%。公司归母净利润则相对波动,2021 年主要因为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比亚迪电子受芯片短缺与疫情影响导致盈利能力承压,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28.1%。2022年以来虽然受到原材料上涨、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扰动,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依然再创新高,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1506.1 亿元,同比增长 65.7%。而且受益于产品价格上调、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

177、6.0亿元,同比增长 206.4%。随着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提升、原材料高价压力逐渐缓解、车型结构优化,未来盈利弹性较大。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53 图表图表 118.比亚迪比亚迪 2017-2022H1营业收入及增速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图表 119.比亚迪比亚迪 2017-2022H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资料来源:比亚迪公告,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比亚迪公告,中银证券 长城汽车:车型结构持续向上,加速布局混动市场长城汽车:车型结构持续向上,加速布局混动市场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公司是中国最大的 SUV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1984年长城汽

178、车制造厂成立,2003年和 2011年公司分别在港交所和上交所上市,2011年爆款 SUV哈弗 H6上市,并在 2013-2021年连续九年夺得中国 SUV市场的年度销量冠军,2017年发布全新高端子品牌 WEY,2018年推出独立纯电动汽车品牌欧拉,2021年开启混动进程。目前公司拥有哈弗、魏牌、欧拉、坦克及长城皮卡等整车品牌,并与宝马合资成立了光束汽车,各品牌覆盖不同细分市场,动力类型包括燃油车、纯电车和混动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大举投入,长期发展看好。电动化和智能化大举投入,长期发展看好。电动化方面,公司在纯电动、混动、氢能源等领域全面布局,纯电动方面,公司布局蜂巢能源突破动力电池技术;混动

179、方面,公司推出柠檬混动 DHT系统;氢能源方面,根据长城汽车氢能战略发布会,公司打造“制-储-运-加-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规划 2025年实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智能化方面,公司打造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线控底盘等技术全面快速迭代升级。智能化和电动化是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公司全面布局且进展顺利,长期发展看好。柠檬混动柠檬混动 DHT 技术领先,混动销量拐点在即。技术领先,混动销量拐点在即。柠檬混动 DHT系统是一套高度集成的油电混动系统,与普通双电机串并联架构最大的区别在于长城创造性地用两挡变速箱替换了一挡变速箱,使高扭矩输出范围更广,提升整车

180、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而且,柠檬混动 DHT的两种动力架构、三套动力总成,能够全面覆盖多架构、多级别、多配臵和多场景需求。相较于竞品,柠檬混动 DHT在节油的同时具备更好的动力表现,混动产品的整体定位和售价略高于热门竞品,集中于 15-25万元价格带。随着哈弗王牌车型 H6推出 HEV和 PHEV版本,混动车型价格带进一步下拓,有望拉动混动车型销量。2022 年下半年新品周期延续,车型结构优化推动业绩增长。年下半年新品周期延续,车型结构优化推动业绩增长。除混动车型外,高端越野品牌坦克势头迅猛,根据乘联会数据,20-30万元区间的坦克 300 7月销量已达 9955辆,新上市的 30-40万元的坦

181、克500 销量也达到了 2518 辆,根据汽车之家信息,豪华中大型 SUV 坦克 700 预计于年底上市,向上突破价格矩阵。纯电动品牌欧拉也于 2022年 7月发布 20万元级别的新车型芭蕾猫,预计下半年将发布闪电猫和朋克猫,产品矩阵不断上移。2022 年下半年,公司集中推出强竞争力新品,有望推动销量快速增长。此外公司车型结构不断优化上移,单车价格及毛利率大幅提升,随着芯片短缺及原材料涨价逐步缓解,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保持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保持增长。受益于销量增长和车型结构优化,2020 年起公司营业收入维持增长态势。面对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等不利

182、因素,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1364.1 亿元,同比增长 32.0%;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621.3亿元,同比增长 0.3%。主要由于销量增长和单车均价提升带来毛利率改善,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7.3亿元,同比增长 25.4%;2022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56.0亿元,同比增加 58.7%,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汇兑收益增加。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54 图表图表 120.长城汽车长城汽车 2017-2022H1营业收入及增速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图表 121.长城汽车长城汽车 2017-2022H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资

183、料来源:长城汽车公告,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长城汽车公告,中银证券 广汽集团:纯电埃安高速发展,钜浪混动蓄势待发广汽集团:纯电埃安高速发展,钜浪混动蓄势待发 公司是国内老牌汽车企业。公司是国内老牌汽车企业。1997 年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1998 年、2004 年、2010 年、2012 年分别成立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广汽亚菲特、广汽三菱合资公司,2008 年成立广汽乘用车,2010 年和 2012年分别在港交所、上交所上市,2017年设立广汽新能源并在 2020年宣布改名后的广汽埃安独立运营。公司旗下品牌包括子公司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以及合营公司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广汽三菱。

184、经过多年发展,合资品牌表现稳健,自主品牌企稳向好。自主纯电:埃安三电系统领先,纯电销量稳居前五。自主纯电:埃安三电系统领先,纯电销量稳居前五。公司拥有领先纯电汽车专属平台 GEP2.0及深度集成“三合一”电驱系统,自主研发了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超级快充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以及突破性的基于微晶技术的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SmLFP),有效解决了纯电车型续航、充电、安全的痛点。基于全新纯电专属平台的 AION系列市场认可度较高,2021年埃安实现销量 12.0万辆,同比增长 101.8%,2022年 1-8月实现销量 15.2万辆,同比增长 134.4%,其中明星车型 AION S、AI

185、ON Y、AION V 终端销量均位于各自纯电细分市场前列。埃安产品矩阵逐渐完善且向上发展,纯电产品基本覆盖 10-35万元新能源汽车核心市场,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提升和品牌力向上,埃安销量有望加速增长。自主混动:传祺自研自主混动:传祺自研 GMC2.0+THS双路线,混动新车发布有望迎销量拐点。双路线,混动新车发布有望迎销量拐点。2022年广汽传祺发布了全新钜浪混动系统(GMC2.0 混动系统),自此形成了完全自研的 GMC2.0 混动系统和合作开发的丰田THS 系统两大技术路线。GMC2.0 混动系统属于平行轴双电机串并联架构,搭配混动发动机的最新热效率突破 44.14%,刷新国内记录,搭

186、配的 2挡变速器能够有效提升经济性和动力性。2021年 12月,搭载丰田 THS系统的广汽传祺全新第二代 GS8上市,双擎系列订单量持续攀升,其全车系销量占比逐月提升至接近 50%。2022年 7月搭载钜浪混动 GMC2.0的影酷开启盲订,15天订单超 1万台,而影豹、M8预计将于年内上市,传祺混动车型有望凭借产品力迅速打开市场。合资品牌:广丰、广本车型周期强势,贡献稳定利润增量。合资品牌:广丰、广本车型周期强势,贡献稳定利润增量。随着新车型导入和经典车型迭代,广丰和广本的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根据乘联会数据,广丰经典车型凯美瑞、雷凌、威兰达依然保持月均销量过万,而 2022 年 1 月新上市

187、的锋兰达也有较为亮眼的销量表现,7 月销量达 0.91 万辆,在多款优势车型的共同发力下,2022年 1-8月广丰累计销量 66.9万辆,同比增长 25.0%。广田此前受到供应链问题扰动,销量表现相对平淡,下半年呈现快速恢复态势,经典车型雅阁、皓影和缤智 7 月销量破万,2021年 12月新上市的型格也在 7月达到 0.85万辆销量,2022年 1-8月广本累计销量 50.4万辆,同比增长 5.7%,重新回到正增长轨道。2022年广丰、广本有望贡献更大利润增量。业绩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优化。业绩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优化。2021年公司销量 214.4万辆,同比增长 4.9%,增幅优

188、于行业,国内市占率提升至 8.2%,受益于销量增长,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 751.1亿元,同比增长 19.8%;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及新能源上量带来规模效应,实现归母净利润 73.3亿元,同比增长 22.9%。2022年以来自主与合资品牌销量亮眼,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484.5亿元,同比增长 41.2%;实现归母净利润 57.5亿元,同比增长 32.6%。随自主、合资迎来较强的新车周期,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优化。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55 图表图表 122.广汽集团广汽集团 2017-2022H1营业收入及增速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图表 123.广汽集团广汽集

189、团 2017-2022H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资料来源:广汽集团公告,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广汽集团公告,中银证券 菱电电控:菱电电控:EMS 国产替代潜力者,混动为新破局点国产替代潜力者,混动为新破局点 公司公司是自主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商,产品矩阵逐渐完善。是自主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商,产品矩阵逐渐完善。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纯电动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以及智能网联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电控系统产品,产品线涵盖汽油机 EMS、纯电动汽车VCU和 MCU、混合动力汽车的 EMS、VCU、MCU和 GC

190、U,是国内产品线最全的自主电控系统厂商。EMS 市场技术壁垒极高,公司有望突破外资垄断。市场技术壁垒极高,公司有望突破外资垄断。EMS 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变量最多、难度最大的控制系统,产业化周期较长且客户黏性较强,市场长期被德国博世、德国大陆、日本电装、德尔福等跨国 EMS厂商垄断。公司一方面深耕汽车 EMS技术研发,实现了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的国产化,并在部分市场已经开始替代进口;另一方面收购前身为大陆集团动力总成的喷油器产线和相关技术,有助于公司实现 EMS全产业链自主可控,加快国产替代步伐。公司在汽油 N1类 EMS 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为增强业务成长性,公司从商用车进军广阔的乘用车

191、领域,待 GDI发动机 EMS量产后,EMS有望实现量价齐升。发力多架构混动电控,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增量。发力多架构混动电控,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增量。混动汽车兼具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的动力控制系统,混动 EMS+VCU+MCU+GCU单车价值量约 6000元。公司长期聚焦混合动力电控系统控制策略,重点研发了阿特金森发动机管理系统、BSG电机控制器、功率分流式控制策略、增程式电动车的控制策略、混合动力汽车的 OBD控制策略等技术。公司已实现增程式电控系统产业化,一款搭载车型于 2019年开始销售。公司还陆续获得多家品牌定点,混动平台领域,在增程式架构方面,新增两款量产增程车型混动平台项目,正在进行整车集

192、成调试;完成首款 M1类增程车型冬季标定,HECU和 GCU软硬件定型;在 P1P3双电机架构方面,新增一个前臵前驱 P1+P3乘用车混动平台项目;在域控制器方面,完成混合动力域控制器 HECU 硬件开模、DV 试验,已搭载某乘用车车型并完成首轮三高试验。MCU平台领域,应用于前臵前驱的 P1P3架构双电机控制器完成 A样开发并在国内知名品牌主机厂搭载。公司混动电控产品放量后,有望贡献较多业绩增量。纯电电控快速发展,获多个客户定点。纯电电控快速发展,获多个客户定点。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由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三部分组成,发挥了燃油汽车中“发动机、ECU电控单元、变速箱”的作用,纯电动车销

193、量快速增长为纯电电控系统提供广阔空间。公司持续不断向纯电动领域投入大量研发资源,积极推进公司电动化产品的落地,并且获得多个客户订点。在 MCU平台方面,公司已完成多款纯电车型整车公告,部分车型已逐步开始量产;在 VCU平台方面,公司新增多款纯电量产车型项目,已有 VCU搭载纯电乘用车车型批量装车。2022年 1-6月,公司累计销售 VCU 19377套。预计纯电电控系统销量也将随着订单上量而快速增长。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56 股权激励影响短期业绩表现,看好长期业绩增长。股权激励影响短期业绩表现,看好长期业绩增长。在芯片短缺和商用车市场下滑的背景下,2021 年公司实

194、现营收 8.3 亿元,同比增长 9.5%。2022 年疫情导致商用车市场进一步下滑,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3.6亿元,同比下降 15.0%。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4亿元,同比下降 12.3%,主要因为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确认股份支付费用 2.1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6亿元,同比下降 26.0%,同样是股权激励按季度确认所致,上半年计提股份支付费用 0.3亿元,若不计提则利润同比增长 7.9%。随着公司乘用车、新能源业务放量,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望增长。图表图表 124.菱电电控菱电电控 2017-2022H1营业收入及增速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图

195、表 125.菱电电控菱电电控 2017-2022H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资料来源:菱电电控公告,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菱电电控公告,中银证券 阿尔特:国内独立汽车设计龙头,混动阿尔特:国内独立汽车设计龙头,混动 DHT 业务加速爬坡业务加速爬坡 公司是我国独立汽车设计领军品牌。公司是我国独立汽车设计领军品牌。公司是中国独立汽车设计公司整车设计“交钥匙”服务和发动机/动力总成开发服务的开创者。公司主营业务为整车研发和核心零部件,2021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94.1%和 5.1%。整车研发业务主要覆盖新能源汽车平台、燃油车平台、商用车平台、滑板底盘等;核心零部件业务主要包括四合一动力总成

196、、DHT(耦合器)、减速器、增程器、V6 发动机(一代机、二代机)等;新能源智能化平台业务主要包含服务平台(SOA 架构、SOA 开发者平台及开发工具等)、智驾平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智舱平台(智能座舱等)、智控平台(动力域控制器、智控平台控制器、智控平台 PLUS控制器、区域控制器等)及智能网联终端等。整车研发业务具备丰富经验,项目储备充足。整车研发业务具备丰富经验,项目储备充足。公司具有成熟的从汽车商品企划到试验验证等整车全流程研发经验,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中越来越重要的三电研发、动力总成研发、EE架构研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已经成功为客户开发近 400款车型,截止 2022

197、年 6月末,参与研发且已成功上市的车型包括小鹏 G3、合众哪吒 N01、合众哪吒 U、观致 7等。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研发收入占比已近 90%,未来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截止 2022年 6月末,公司存量的研发业务订单总额为21.02亿元,项目储备充足,并且订单结构进一步优化,美日地区直签研发项目实现突破。五菱混动五菱混动 DHT 变速箱进入量产阶段,零部件业务规模进入加速爬坡期。变速箱进入量产阶段,零部件业务规模进入加速爬坡期。公司全球首创单挡电磁式 DHT(耦合器),高效电磁结合下综合效率高达 98%,6月已实现量产下线,7月正式开始为上汽通用五菱量产供货,对应车型为全国首款十万级别的五菱星辰混

198、动版,预计项目总额 5-6亿元,未来有望在五菱多款混动车型上搭载。此外,公司是国内唯一可独立向市场量产销售 V6发动机的企业,2022年上半年公司第一代 V6发动机持续为北汽 BJ80配套搭载,并有望为该款车的特种车型实现量产配套,第二代 V6发动机瞄准大中型高端越野、高端全尺寸皮卡、高端中巴客车等市场,正在为潜在客户做标定。新能源汽车减速器产品除持续为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稳定量产供货外,后续有望增加德国大陆等量产客户。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57 2022H1 业绩短暂业绩短暂承压,订单放量有望拉升业绩。承压,订单放量有望拉升业绩。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高景气度,2021 年

199、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7亿元,同比增长 55.0%。受到疫情反复、原材料上涨和物流不畅等因素影响,公司研发项目交付验收和签约进度推迟,核心零部件制造受到扰动,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1亿元,同比下降 16.6%,随着疫情缓和,公司业务快速恢复。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1亿元,同比增长 85.1%。受到营收下降和研发费用大幅增加的影响,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0.8 亿元,同比下降25.4%,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将有力巩固公司竞争力,随着在手订单业绩逐渐释放,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图表图表 126.阿尔特阿尔特 2017-2022H1营业收入及增速营业收入及增速

200、 图表图表 127.阿尔特阿尔特 2017-2022H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资料来源:阿尔特公告,中银证券 资料来源:阿尔特公告,中银证券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58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汽车销量受宏观经济、疫情、相关政策等多方面影响,存在销量不及预期的可能。2)混动车型渗透率不及预期。)混动车型渗透率不及预期。混动车型推广受混动技术发展、消费者接受度、产品供给质量等多方面影响,存在混动车型渗透率不及预期的可能。3)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对企业盈利和销量造成不利影响。4

201、)汽车芯片短缺。)汽车芯片短缺。若汽车芯片持续短缺,将制约整车厂产能,对整车厂终端销量产生不利影响。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59 附录图表附录图表 128.报告中提及上市公司估值表报告中提及上市公司估值表 公司代码公司代码 公司简称公司简称 评级评级 股价股价 市值市值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元元/股股)市盈率市盈率(x)最新每股净最新每股净资产资产 (元元)(亿元亿元)2021A 2022E 2021A 2022E(元元/股股)002594.SZ 比亚迪 买入 272.95 7946.0 1.06 2.93 257.5 93.2 33.19 601633.SH 长城汽车

202、买入 28.70 2628.6 0.73 1.00 39.3 28.7 7.57 601238.SH 广汽集团 未有评级 12.80 1339.4 0.71 1.00 18.0 12.8 9.37 688667.SH 菱电电控 未有评级 107.03 55.5 2.67 4.49 40.1 23.8 29.03 300825.SZ 阿尔特 未有评级 12.48 62.6 0.62 0.57 20.1 21.9 4.94 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 注:股价截止日2022年9月26日,未有评级公司盈利预测来自万得一致预期 2022年 9月 26日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60 披露声明披露声明 本报

203、告准确表述了证券分析师的个人观点。该证券分析师声明,本人未在公司内、外部机构兼任有损本人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其他职务,没有担任本报告评论的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也不拥有与该上市公司有关的任何财务权益;本报告评论的上市公司或其它第三方都没有或没有承诺向本人提供与本报告有关的任何补偿或其它利益。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声明,将通过公司网站披露本公司授权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刊载或者转发证券研究报告有关情况。如有投资者于未经授权的公众媒体看到或从其他机构获得本研究报告的,请慎重使用所获得的研究报告,以防止被误导,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其报告理解和使用承担任何责任。评级体系说明评级体系

204、说明 以报告发布日后公司股价/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同期相关市场指数的涨跌幅的表现为基准:公司投资评级:公司投资评级:买 入: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 6-12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 20%以上;增 持: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 6-12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 10%-20%;中 性: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 6-12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变动幅度在-10%-10%之间;减 持: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 6-12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未有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行业投资评级: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 6-12个月内表现强于基准指数;中 性:预计该行业

205、指数在未来 6-12个月内表现基本与基准指数持平;弱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 6-12个月内表现弱于基准指数;未有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沪深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 300指数;新三板市场基准指数为三板成指或三板做市指数;香港市场基准指数为恒生指数或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美股市场基准指数为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 500指数。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分析师撰写并向特定客户发布。本报告发布的特定客户包括:1)基金、保险、QFII、QDII 等能够充分理解证券研究报告,具备专业信息处理能力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6、的机构客户;2)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其可参考使用本报告。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可能以本报告为基础,整合形成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建议或产品,提供给接受其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客户。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以任何方式或渠道向除上述特定客户外的公司个人客户提供本报告。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个人客户从任何外部渠道获得本报告的,亦不应直接依据所获得的研究报告作出投资决策;需充分咨询证券投资顾问意见,独立作出投资决策。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及损失等。本报告内含保密信息,仅供收件人使用。阁下作为收件人,不得出于任何目的直接或间接复制

207、、派发或转发此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予任何其他人,或将此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发表。如发现本研究报告被私自刊载或转发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将及时采取维权措施,追究有关媒体或者机构的责任。所有本报告内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附属及关联公司(统称“中银国际集团”)的商标、服务标记、注册商标或注册服务标记。本报告及其所载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内容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并未考虑到任何特别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特殊需要,不能成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票据的要约或邀请,亦不构成任何合约或承诺的基础。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能确保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产品适合任何

208、特定投资者。本报告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阁下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中银国际集团的客户。阁下收到或阅读本报告须在承诺购买任何报告中所指之投资产品之前,就该投资产品的适合性,包括阁下的特殊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及其特别需要寻求阁下相关投资顾问的意见。尽管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都是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证券分析师从相信可靠的来源取得或达到,但撰写本报告的证券分析师或中银国际集团的任何成员及其董事、高管、员工或其他任何个人(包括其关联方)都不能保证它们的准确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中银国际集团任何成员不对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对其中所包

209、含的或讨论的信息或意见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公平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阁下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仅反映证券分析师在撰写本报告时的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中银国际集团成员可发布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亦有可能采取与本报告观点不同的投资策略。为免生疑问,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银国际集团成员的立场。本报告可能附载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本报告可能涉及到中银国际集团本身网站以外的资料,中银国际集团未有参阅有关网站,也不对它们的内容负责。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包括连接到中银国际集团网站的地址及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为了阁下的方便及参考,连结

210、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份。阁下须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风险。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基于现状,不构成任何保证,可随时更改,毋须提前通知。本报告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或保证任何投资或策略适用于阁下个别情况。本报告不能作为阁下私人投资的建议。过往的表现不能被视作将来表现的指示或保证,也不能代表或对将来表现做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障。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预测只是反映证券分析师在本报告所载日期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本报告中涉及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能出现上升或下跌。部分投资可能不会轻易变现,可能在出售或变现投资时存在难度。同样,阁下获得有关投资的价值或风险的可靠信息也存

211、在困难。本报告中包含或涉及的投资及服务可能未必适合阁下。如上所述,阁下须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之前,包括买卖本报告涉及的任何证券,寻求阁下相关投资顾问的意见。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及关联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浦东 银城中路 200号 中银大厦 39楼 邮编 200121 电话:(8621)6860 4866 传真:(8621)5888 3554 相关关联机构:相关关联机构: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 香港花园道一号 中银大厦二十楼 电话:(852)3988 6333 致电香港免费电话:中国网通 10省市客户请拨

212、打:10800 8521065 中国电信 21省市客户请拨打:10800 1521065 新加坡客户请拨打:800 852 3392 传真:(852)2147 9513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中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香港花园道一号 中银大厦二十楼 电话:(852)3988 6333 传真:(852)2147 9513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 西单北大街 110号 8层 邮编:100032 电话:(8610)8326 2000 传真:(8610)8326 2291 中银国际中银国际(英国英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2/F,1 Lothbury London EC2R 7DB United Kingdom 电话:(4420)3651 8888 传真:(4420)3651 8877 中银国际中银国际(美国美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美国纽约市美国大道 1045号 7 Bryant Park 15楼 NY 10018 电话:(1)212 259 0888 传真:(1)212 259 0889 中银国际中银国际(新加坡新加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99303046Z 新加坡百得利路四号 中国银行大厦四楼(049908)电话:(65)6692 6829/6534 5587 传真:(65)6534 3996/6532 3371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混动迎黄金发展期自主崛起大有可为-220926(61页).pdf)为本站 (微笑泡泡)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