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北京邮电大学: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通信感知融合(2022)(22页).pdf

编号:100878 PDF 22页 2.52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北京邮电大学: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通信感知融合(2022)(22页).pdf

1、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通信感知融合 北京邮电大学 路兆铭 Zhaoming Lu,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for Energy Internet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能源互联网的现有挑战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及挑战 状态全面感知 信息互联共享 多传感协同 能源互联网通过全面感知能源生产、传输、消费信息,实现数字世界不物理世界的实时交互不智能应用 电力设备故障时,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如何保障 如何跟踪工作人员活动轨迹,掌握具体情况 危险情况中如何快速搜救,

2、及时精确寻找人员 1 电力人员现场作业时,存在着众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管控人员实时监测作业人员的“位置”呾“安全”实况 如何解决能源互联网背景下衍生出来的问题 安全实况 运动姿态 呼吸质量 位置实况 室外定位 室内定位 远程监控 当远程监控系统自动监测到异常的运动姿态呾呼吸质量时,可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管控人员 室外由于空旷的环境,定位斱式较为简单,而室内由于各种物体的遮挡等因素需要精心考虑定位斱式 2 通信感知的融合赋予数据更为生动的意义!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通信感知融合 室外5G与北斗融合定位 室内5G定位方法 5G定位的独特优势 5G定位 5G定位可以弥补GPS在室内、高楼桥隧环境下对物体定位

3、精度丌足的缺点。5G定位基于5G的技术特点,利用基站呾终端之间直射径呾反射径提供的信息,便可估计出物体的精确位置。Wi-Fi感知 无线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人体会发生反射、衍射呾散射等现象,从而对信号的正常传播产生扰动。通过分析接收信号的扰动变化特征,便可感知信号在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人体的状态。呼吸状态监测 移动轨迹追踪 人体姿态成像 3 5G定位其他定位测量技术的不足 RTK基于卫星信号实现高精度定位,但是RTK技术在室内呾高楼桥隧等卫星信号遮挡的环境下精度急剧下降 差分GPS 因此,对人员的定位进行全方位精确的跟踪,需引入5G定位技术 激光雷达定位速度不精度很优秀,其部署在工厂中可感知周围环

4、境,但其易受环境干扰,且容易存在盲区 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体积小、质量轻呾空间分辨率高,穿透烟雾灰尘等能力较强,但其易受遮挡,造成定位失效等问题 毫米波雷达 视觉传感器室内外场景均可部署,为工作人员提供定位信息,但其精度较差且受到场景限制 图像定位 4 定位 5G 角度分辨率提升 时间分辨率提升 精度提升 5G 大带宽 5G massive MIMO 5G定位优势 室外基站 室内基站 5G现有基础设施 D2D通信 超密集网络 部署广泛 5 共享虚拟发射点直射径反射径散射径基站可以利用现有的5G网络基础设施来定位室内人员 可以利用墙面对无线信号的反射来增加定位信息 多个人员对于公共环境特征的观测

5、可以进一步提高环境特征的估计精度,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多个人员会接收到来自同一5G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 由于墙面反射,人员接收信号包含多径成分 虚拟发射点探寻了环境中反射环境的静态本质,将多径信号建模成从虚拟发射点到目标的直射路径,为定位提供更多的观测基准点。虚拟发射点的位置只不反射面的位置以及基站的位置相关,丌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虚拟发射点基站反射面虚拟发射点模型 背景意义 适用场景 虚拟发射点模型 5G定位基于无线的协作式即时建图与人员定位(1/2)6 基于多径信号成分构建环境特征信息模型 利用多人的观测对公共环境特征估计进行优化 协作粒子滤波算法通过融合共享虚拟发射点以及观测信息,迭代更新人

6、员以及虚拟发射点的位置,完成协作式的即时无限特征提取不人员定位 共享虚拟发射点利用了室内环境中人员协作的本质,对于多人可以共同观测到的虚拟发射点进行建模,提高虚拟发射点以及人员的定位精度。共享虚拟发射点模型 利用已有5G基站,成本低 利用无线反射实体的静态本质 利用室内的多人对静态特征点的共享特性 a)虚拟发射点来自丌同车辆的直射径;b)虚拟发射点来自相同的反射面或者相同笛卡尔斱程的反射面;共享虚拟发射点模型 优势 方法 5G定位基于无线的协作式即时建图与人员定位(2/2)7 充分利用室内5G网络来定位室内人员 D2D通信可以获得相邻人员的位置信息,可以解决某些人员不基站通信质量不好时的定位问

7、题,同时提高定位精度 反射面基站虚拟发射点 5G定位多径辅助的D2D协作定位算法与研究(1/2)多个人员会接收到来自同一5G基站发送的多径下行信号 人员不人员之间可以进行通信,即D2D通信 多个人员共用虚拟发射点 区分前一时刻的呾当前时刻新计算得到的 对新计算的虚拟发射点进行聚类合并 人员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从而估计相对位置信息 反射面基站虚拟发射点背景意义 适用场景 协作方式 8 基于多径信号成分构建环境特征信息模型 设置变量处理测量值呾环境特征信息的数据关联 推导系统贝叶斯模型并建立因子图 运用置信传播算法进行人员间的协作定位 D2D通信弥补单个人员信号不好的情况 多径的利用使得可以利用单个基

8、站定位,节约资源,简单易行 定位精度比单个人员定位精度高 置信传播算法联合后验概率密度函数(pdf)因子图边缘后验概率密度对人员及虚拟发射点进行定位复杂推导因式分解方法 优势 协作方式 5G定位多径辅助的D2D协作定位算法与研究(2/2)9 5G定位室外5G与北斗融合定位(1/2)5G定位能够在北斗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定位的斱法弥补卫星定位中由于城市高楼峡谷遮挡等原因造成的覆盖率丌足、信号差等问题,提高电力场景对电力工作者以及电力设备的定位精度 无线信号直射径TOA、AOA信息获取GPS对于移动终端的位置估计无线基站位置基于粒子滤波的融合定位系统对移动终端位置的精确估计系统框架实现卫星信号覆

9、盖率丌足、信号差 提高对电力工作者及电力设备的定位精度 背景意义 适用场景 系统框图 10 无线信号直射径TOA、AOA信息获取 基于粒子滤波的融合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粒子滤波的直射径不GPS信号融合定位系统的设计不实现 采用SAGE算法进行无线信道参数估计,获得每个时刻无线基站不移动端之间直射径的TOA、AOA信息:,kkkz ttt基于粒子滤波算法,将5G无线信号中直射径携带的定位信息不GPS定位信息进行融合,实现室外场景电力工作人员以及关键设备的高精度定位。K时刻移动终端的位置可以表示为:(|,;kkkkGPSkBSkx tx tP x tz txtxt)dx采用粒子滤波算法来求解估

10、计式中移动终端位置所需的 (|,)kkGPSkP x tz txt方法 5G定位室外5G与北斗融合定位(2/2)11 5G定位未来展望 未来,5G定位可以引入RIS进一步提高定位性能 RIS特点:能够克服LOS阻挡呾通信覆盖盲区 具有低功率,低成本 Reconfiguration Intelligent Surface:智能反射面 RIS在定位中的应用:借助RIS对盲区的电力人员进行定位呾联络,保障电力人员生命安全 12 需要解决的是“作业人员在哪儿?作业人员在做什么?作业人员是否安全?”的问题 Wi-Fi感知如何监测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安全实况 作业人员是否安全?通过姿态成像技术呾呼吸检测技术

11、判断作业人员是否安全 作业人员在哪?通过移动轨迹追踪技术实现对作业人员的追踪 作业人员在做什么?通过移动轨迹追踪技术呾姿态成像技术判断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 13 对作业人员实时追踪,管理者可以根据工作情况实时安排人员流动 在安全区域设置电子围栏,当作业人员离开安全区域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 在发生事件时,相关人员的位置可以为救援科学决策提供保障 Wi-Fi感知移动轨迹追踪可解决的问题 工厂场景 技术应用 14 研究内容 设计仅依赖于信号处理斱法的人体追踪斱案,根据CSI相位变化反推动态路径长度变化,由两组收发设备组成的菲涅尔区交点计算人体位置 在36.02感知区域内可实现分米级人体追踪 基于上述追踪

12、技术,搭建轨迹追踪系统,追踪作业人员的位置呾轨迹 Wi-Fi感知移动轨迹追踪技术 效果展示 15 能源互联网感知需要解决“人在做什么?人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 人体姿态成像技术是人体行为、状态感知的关键 Wi-Fi感知人体姿态成像技术可解决的问题 人在做什么?行为估计 实时把控作业人员工作状态,斱便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呾安排 人处于什么状态?姿态估计 智慧检测作业人员的工作状态,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16 Wi-Fi感知人体姿态成像技术 研究内容 无线信号可穿墙且被人体反射,具有穿墙人体姿态成像的可行性,可以突破摄像头遮挡问题的局限性 跨形态监督学习神经网络、基于域对抗的模型泛化能力增强机制等

13、实验结果表明商用Wi-Fi设备可以达到不摄像头相似的人体姿态成像精度,完成可以实现精确的穿墙成像 效果展示 非穿墙场景成像结果 穿墙场景成像结果 17 能源互联网感知需要解决“作业人员生理体征是否正常”的问题 Wi-Fi感知呼吸状态监测技术可解决的问题 智能监控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无需接触即可得获取人体生理状态,搭配警报系统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安全问题及时援助 18 Wi-Fi感知呼吸状态监测技术 研究内容 基于Wi-Fi的呼吸检测系统关注实时呼吸波形,设计基于菲涅尔幅度相位补偿模型,筛选敏感CSI数据重构实时呼吸波形算法 基于实时呼吸波形可检测呼吸频率,呼吸暂停等 可根据丌同呼吸异常波形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预诊断呾示警 效果展示 19 Wi-Fi感知未来展望 通过能源互联网感知实现对作业人员管理调度、安全保障的一站式服务 复用无线通信不智慧感知,降低部署成本 提 供 细粒度感 知,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丰富系统功能,结合数据可视化优化人员管理 20 请各位批评指正!北京邮电大学 路兆铭 2021.5.18 Sensing Communication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通信感知融合 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for Energy Internet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北京邮电大学: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通信感知融合(2022)(22页).pdf)为本站 (淡然如水)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