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研报】机械设备行业~卫星制造及应用之二:太空基建正当时卫星制造有望迎来成长期-20200212[33页].pdf

编号:10119 PDF 33页 3.15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研报】机械设备行业~卫星制造及应用之二:太空基建正当时卫星制造有望迎来成长期-20200212[33页].pdf

1、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推荐推荐(维持维持) 报告日期:报告日期:2020 年年 02 月月 08 日日 分析师:王志杰 S02 分析师:沈繁呈 S01 -8757 分析师:曲小溪 S01 -8712 分析师:刘峰 S03 联系人(研究助理) :蔡微未 S25 行业表现行业表现 数据来源:贝格数据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新兴领域应用

2、热点频现,商业卫星步入 发展机遇期 2019-03-20 太空基建正当时太空基建正当时,卫星制造有望迎来成卫星制造有望迎来成 长期长期 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卫星制造及应用卫星制造及应用之二之二 股票名称 EPS PE 19E 20E 19E 20E 上海沪工 0.38 0.63 48.84 29.12 中国卫星 0.44 0.51 58.18 50.44 欧比特 -0.32 0.22 -42.42 61.30 航天电子 0.19 0.22 36.21 31.81 航天宏图 0.59 0.95 92.99 57.35 中国卫通 0.12 0.13 149.98 133.74 2019 年 3 月我们

3、发布了行业深度报告 新兴领域应用热点频现,商业卫 星步入发展机遇期 , 不少观点在 2019 年得到了印证, 以通信和遥感卫星 正在成为重要的推动力,低轨商业卫星得到了快速发展。Starlink(星链 计划)已进入发射布局期,2019 年完成发射 120 颗,2020 年 1 月已完成 120 颗卫星发射,按其计划 2020 年底有望实现 1400 颗左右的卫星布局, 国内民营航天星际荣耀最先完成了入轨级民营火箭的入轨, 科技集团、 科 工集团的技术验证不断成熟, 商业遥感卫星运营商欧比特完成了第一阶段 12 颗卫星的成功组网。进入 2020 年,国内外卫星产业链有望加速前进, 以星链计划为代

4、表的国外星座计划进入密集加速发射期,1 个月内完成 2 次发射,同时 1 月国内银河航天完成高通量通信卫星的验证星,2020 年 卫星制造及应用有望从机遇期迈入高成长期, 相关卫星总装及部件制造单 位有望优先受益,下游应用需求日趋增强。 低轨卫星低轨卫星产业的产业的商业逻辑清晰,商业逻辑清晰,5G、6G 模式下模式下移动互联网需求强劲,移动互联网需求强劲,四四 大产业构建万亿级商业卫星市场大产业构建万亿级商业卫星市场,全球焦点汇集,全球焦点汇集,受到全球硬核实力派受到全球硬核实力派 强支持强支持:卫星工业由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及卫星服务四大 产业构成,2018 年卫星产业总收入为

5、2774 亿美元,全球航天经济规模达 3600 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相对于卫星产业链巨大的商业机会,商业 逻辑已渐受验证, 近年来卫星的应用热点开始从广播电视、 固定通信等传 统业务转向机舱网络服务、物联网、遥感大数据、民用导航等新兴应用场 景领域, 移动互联网即使通信与遥感正在成为低轨卫星产业的商业应用的 重要推动力,全球科技界、商界、华尔街硬核大佬强力推进,国内同样开 始进入高速推进落地阶段,5G 商用有望加速通信卫星的应用,成为 5G 通讯模式的重要补充,6G 模式有望成为主要通讯手段之一,有望催生新 一轮高通量卫星建设热潮。 -10% 0% 10% 20% 机械设备 沪深300 分析

6、师分析师 重点推荐公司盈利预测重点推荐公司盈利预测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行行 业业 专专 题题 报报 告告 行行 业业 报报 告告 机机 械械 设设 备备 行行 业业 行业专题报告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SPACE X 公司公司的的 Starlink 有望重塑全球有望重塑全球卫星的制造与应用卫星的制造与应用,促进卫星制促进卫星制 造从单体小批量向大规模批量生产根本性转变:造从单体小批量向大规模批量生产根本性转变:2020 年星链计划有望快 速推进,1 月内实现 2 次发射,实现 240 颗通讯卫星在轨,成为全球最大 的高通量卫星星座,发射频次和数量将剧增,2

7、020 年计划超过 1400 颗, 4.2 万颗卫星布局在路上。根据 SIA 的数据,2018 年在轨业务运行的卫星 数量达到 2100 颗,增长了 20以上。其中,遥感卫星占总数的 39,商 业通信卫星占 22。2018 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与上年相比增长 3, 其中卫星制造收入 195 亿美元,比 2017 年增长了 26,发射服务收入增 长 34,卫星消费宽带收入增长 12。 太空基建正当时, 各类星座太空基建正当时, 各类星座计划不断涌现计划不断涌现: 低轨小卫星星座由于其成本低 廉、通信延时低、网络覆盖面广、生存能力强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国际商 业卫星发展的重要路径。在遥感领域,美国

8、 Planet 公司的“鸽群” 、Spire 公司的“狐猴”等小卫星星座项目已完成初步部署并投入商业运营;在通 信领域,Iridium、GlobalStar、Orbcomm 三大传统卫星通信运营商开始升 级原有卫星星座,Starlink、OneWeb、LEOSat 等新一代低轨移动互联网 通信小卫星星座计划已进入实际部署期,预计未来 10 年将有上万颗卫星 发射升空,卫星产业商业化进程有望大幅提速。 中国国内版太空基建计划的推出速度和力度有望加快中国国内版太空基建计划的推出速度和力度有望加快,卫星,卫星设计和设计和制造制造 自主可控,自主可控,有望优先受益有望优先受益:我国航天产业链自 201

9、5 年起开始向社会资本 开放,支持性政策不断出台,传统航天军工院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地方 政府及民营企业等主体纷纷积极投入卫星产业商业化探索,“鸿雁”“虹云” 等国产小卫星星座计划开始实施。 从产业竞争格局看, 以航天军工科研院 所为代表的“国家队”在卫星技术积累、工程能力和发射资源等方面仍具 有明显优势, 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民营企业和 科研机构受体制束缚较少,有望与国家队形成互补,在先进技术应用、商 业模式创新、降本增效等方面占得先机。太空基建正当时,对标 starlink, 国内布局卫星数量有望以数千枚计算, 频率和轨位正在成为稀缺资源, 军 用和民用的急迫性更加

10、显著, 争夺日趋白热化, 更迫切的需要加大资源整 合力度, 加快推进中国版的太空卫星基建计划。 卫星产业的设计和制造自 主可控, 卫星制造从单体小批量向大规模批量生产根本性转变, 通过技术 创新、 规模化生产、 完善配套产业链等方式不断降低卫星制造及发射成本, 有望进入高成长期。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全球小卫星星座建设高峰正在来临, 受政策扶持开启商业化布 局,国内卫星产业有望进入高成长期,位于产业链上游、具有自主研发实 力的卫星制造企业将率先受益,继续强烈推荐上海沪工-正宗民营商业 卫星总装及部件制造单位, 卫星、 火箭布局日益完善, 航天院所合作单位, 受益大、弹性大;中国卫星-5 院下属

11、单位,正宗国家队总装单位,受 益明显; 欧比特-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先行者欧比特, 12 颗遥感卫星在轨, 服务加速落地;航天电子-卫星零部件国家队级核心供应商、电子类专 业设备龙头; 航天宏图-遥感及导航卫星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及数据分析 服务,科创板商业航天核心标的;中国卫通-我国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 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提供广播电视、通信、视频、 数据等传输服务。 行业专题报告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产业政策支持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卫星发射失 败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预测参数不及预期风险等。 行业专题报告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

12、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目录目录 1. 低轨卫星产业的商业逻辑清晰,5G、6G 模式下移动互联网需求强劲 . 6 1.1 万亿级卫星产业市场,全球焦点汇集,受到全球硬核实力派的强力支持 . 6 1.2 需求热点转向新兴领域,5G、6G 模式下移动互联网需求强劲 . 9 2. 太空基建正当时,各类星座计划有望进入密集发射期,带动行业高景气 . 11 2.1 低轨卫星通信星座发展潜力巨大,移动互联网及通信有望全面带动卫星产业高 速成长 11 2.1.1 SPACE X 公司的 Starlink 有望重塑全球卫星的制造与应用,卫星制造从单体 小批量向大规模批量生产根本性转变 . 11 2.1.2 卫星通信

13、市场的星座计划依然强劲 . 12 2.2 遥感卫星星座组网快,见效快,应用相对成熟,未来有望依然保持高增长 . 15 2.2.1 遥感领域应用日趋成熟,太空大数据应用广泛 . 15 3. 中国国内版太空基建计划的推出速度和力度有望加快, 卫星设计和制造自主可控, 有 望优先受益 . 17 3.1 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卫星设计和制造自主可控 . 17 3.2 传统航天军工院所加速商业化探索,各类星座在路上 . 19 3.3 国产商业卫星有望成为后起之秀,新兴航天企业蓬勃发展 . 23 4. 相关上市公司及重点标的推荐 . 25 4.1 上海沪工高起点布局商业航天 . 25 4.2 中国卫星

14、国内小卫星制造龙头 . 26 4.3 欧比特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先行者 . 27 4.4 航天电子航天领域电子类专业设备龙头企业 . 29 4.5 航天宏图国内领先遥感和北斗导航卫星应用服务商 . 30 4.6 中国卫通我国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商用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 业 31 5. 风险提示 . 32 行业专题报告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商业航天的内容 . 6 图 2:2014-2018 年全球卫星行业规模变化(亿美元) . 7 图 3:2018 年全球卫星工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亿美元) . 7 图 4:卫星产业链构成 . 7 图 5:截至 2016

15、 年底全球运营中的各类卫星数量分布 . 8 图 6:5G 时代卫星通信应用场景示意图布. 10 图 7:5G 时代星地通信系统构成示意图. 10 图 8:2018 年全球主要卫星移动通信运营商服务收入(百万美元) . 12 图 9:O3b 星座系统信号覆盖区域 . 13 图 10:第一代铱星系统布局示意图 . 14 图 11:Orbcomm 中国网络拓扑图 . 15 图 12:Pyxis 传感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 16 图 13:2017 年我国卫星产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亿元) . 18 图 14:风云气象卫星在轨分布示意图 . 20 图 15: “吉林一号”拍摄的美国“51 区”图像 . 2

16、1 图 16:天仪研究院研制的微小卫星 . 24 图 17:2014 年至今上海沪工营收变化趋势 . 25 图 18:2014 年至今上海沪工归母净利润变化趋势 . 25 图 19:2014 年至今中国卫星营收变化趋势 . 27 图 20:2014 年至今中国卫星归母净利润变化趋势 . 27 图 21:欧比特营收变化趋势 . 28 图 22:欧比特归母净利润变化趋势 . 28 图 23:2014 年至今航天电子营收变化趋势 . 29 图 24:2014 年至今航天电子归母净利润变化趋势 . 29 图 25:2014 年至今航天宏图营收变化趋势 . 30 图 26:2014 年至今航天宏图归母净

17、利润变化趋势 . 30 图 27:2014 年至今中国卫通营收变化趋势 . 32 图 28:2014 年至今中国卫通归母净利润变化趋势 . 32 表 1:全球卫星服务业细分领域市场 . 8 表 2:全球卫星服务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 . 9 表 3:在轨和规划中的低轨通信小卫星星座 . 12 表 4:2016 年各类卫星发射占比 . 16 表 5:国内高校卫星发射情况 . 23 表 6:上海沪工盈利预测 . 26 表 7:中国卫星盈利预测 . 27 表 8:欧比特盈利预测 . 28 表 9:航天电子盈利预测 . 29 表 10:航天宏图盈利预测 . 31 表 11:中国卫通盈利预测 . 32 行业

18、专题报告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1. 低轨卫星产业的商业逻辑清晰,低轨卫星产业的商业逻辑清晰,5G、 6G 模式下移动互联网需求强劲模式下移动互联网需求强劲 1.1 万亿级卫星万亿级卫星产业产业市场市场,全球焦点汇集,受到全球硬核全球焦点汇集,受到全球硬核 实力派实力派的的强强力力支持支持 商业航天是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商业航天是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1 世纪以来,航天产业在各国科技发 展、军事建设以及不断增强的太空经济活动的需求下蓬勃发展,体量越来越大,应用日 趋广泛,探索领域逐步由近地空间走向深空,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已无法承担快速增长的 人类太空活动需

19、求。而通过军民融合模式发展商业航天,既可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 种资源,避免军民重复建设、分散建设,又可有效推动新技术应用及普及,为航天科技 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由此可见,商业航天将是未来全球航天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卫星产业是商卫星产业是商业航天的主要组成部分。业航天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球商业航天产业可分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 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五大方向,其中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空间站产业尚处于萌 芽阶段,整体规模较小,因此人造卫星以及与卫星发射相关的商业运载火箭产业构成了 目前太空经济的主体。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统计,2017 年全球太空经济体量约 3480 亿美元,其中卫星工业

20、(含卫星发射)占比约 79%,规模达 2690 亿美元。2018 年 发射卫星总量超过 300 颗,在轨业务运行的卫星数量达到 2100 颗,增长了 20以上。其 中,遥感卫星占总数的 39,商业通信卫星占 22。2018 年卫星产业总收入为 2774 亿 美元,全球航天经济规模达 3600 亿美元。 图图 1:商业航天的内容商业航天的内容 资料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 卫星工业属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高端制造、航天军工、通信等多个领域,其 发展与全球宏观经济密切相关。 在经历了 2013-2014 年的快速增长后, 目前全球卫星行业 规模基本维持每年 3%左右增长。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和航天科

21、技领军者,其卫星产业市场 商业航天 运载火箭 火箭研制 火箭发射 过程测控 发射保险 人造卫星 遥感卫星 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 科研卫星 载人航天 低轨道载人飞船 低轨道运输系统 太空旅游 深空探测 行星探测器 太空采矿 空间站 太空居住 太空城市 行业专题报告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份额常年在 40%以上,但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航天大国的崛起,美国近年来卫星产业 增速要略低于世界其他地区。 图图 2:2012014 4- -2012018 8 年全球卫星行业规模变化(亿美元)年全球卫星行业规模变化(亿美元) 图图 3:2012018 8 年全球卫星工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亿美元年全球

22、卫星工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SIA,长城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SIA,长城证券研究所 细分来看,卫星工业又由卫星制造业、卫星发射业、地面设备制造业及卫星服务业四大 产业构成,其体量占比分别为 6%、2%、44%及 48%。其中卫星服务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 主要面向通讯、遥感、导航等多类终端应用,因而体量巨大;上游卫星制造及卫星发射 产业受终端需求及创新驱动,近年来也不断在规模、技术方面取得突破。2017 年各细分 领域中,卫星制造业和地面设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同比增速分别为 10%和 5.6%;卫星服 务业基本保持稳定,同比增长 1%;卫星发射业收入有所下滑,同比减少 16%。2

23、018 年, 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与上年相比增长了 3,其中卫星制造收入比 2017 年增长了 26, 发射服务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 34,卫星消费宽带收入增长 12. 图图 4:卫星产业链构成卫星产业链构成 资料来源:长城证券研究所 人造卫星的传统应用场景包括广播、电视、通信、气象观测、预报、卫星导航定位、地 球环境监测、减灾救灾等方面。根据应用技术不同,人造卫星又可分为遥感、通信、导 航及科研卫星等类型。截至 2016 年底,全球运行中的卫星共 1459 颗,其中通信、遥感、 导航类卫星分别占比为 49%、 27%、 7%。 细分应用领域中, 商用通信卫星在轨数量最多, 占比达 35%,其次是

24、对地观测卫星,占比约 19%。 0% 1% 2% 3% 4% 5% 6% 7% 2300 2400 2500 2600 2700 2800 200172018 全球卫星行业收入(亿美元) YOY 卫星服务 业, 45.60% 地面设备制 造业, 45.13% 卫星制造 业, 7.03% 发射服务 业, 2.24% 卫星服务业 地面设备制造业 卫星制造业 发射服务业 卫星制造卫星制造 卫星制造、部件及分系统制造:卫星制造、部件及分系统制造:系统设计、部件制造、集成、测试 卫星发射卫星发射 发射服务、运载火箭服务:发射服务、运载火箭服务:利用系统、逃逸系统、遥测系统及配套、运

25、载火箭及 控制系统 地面设备地面设备 制造制造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信关站、控制站、卫星终端通信 消费设备:消费设备:直播卫星(DBS)碟形天线、卫星移动终端、数字音频广播服务设备 (DA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设备 卫星应用卫星应用 及运营及运营 遥感业务遥感业务 航天飞行管理航天飞行管理 卫星移动服务:卫星移动服务:移动数据业务、移动语言业务 卫星固定服务:卫星固定服务:转发器租赁、管理网络服务 消费服务:消费服务:卫星电视服务、卫星音频广播服务、卫星宽带业务 行业专题报告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图图 5:截至截至 2016 年底全球运营中的各类卫星数量分布年底全球

26、运营中的各类卫星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SIA,长城证券研究所 近年来伴随新技术新应用的出现,人造卫星应用场景正不断发生变化,这也给对应的卫 星服务业及设备制造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美国卫星工业协会将卫星服务业分为大众消 费通信服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和对地观测服务几部分;其中,大 众消费通信服务包括卫星电视、卫星广播、卫星宽带业务;卫星固定通信服务包括转发 器租赁协议、网络管理服务;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包括移动数据、移动语音业务;对地观 测服务包括农业、全球变化监测、减灾、气象、资源监测等。 表表 1:全球卫星服务业细分领域市场全球卫星服务业细分领域市场 亿美元亿美元 2012 201

27、3 2014 2?15 2016 2017 总计总计 1135 1186 1229 1274 1277 1287 YOY 4.49% 3.63% 3.66% 0.24% 0.78% 大众通信消费大众通信消费 933 981 1009 1043 1047 1045 YOY 5.14% 2.85% 3.37% 0.38% -0.19% 其中: 卫星电视 (DBS/DTH) 884 ?26 950 978 977 970 YOY 4.75% 2.59% 2.95% -0.10% -0.72% 卫星广播 (DARS) 34 38 42 46 50 54 YOY 11.76% 10.53% 9.52%

28、8.70% 8.00% 卫星宽带 15 17 18 19 20 21 YOY 13.33% 5.88% 5.56% 5.26% 5.00% 卫星固定通信卫星固定通信 164 164 171 179 174 179 YOY 0.00% 4.27% 4.68% -2.7?% 2.87% 其中: 转发器租赁 118 118 123 124 112 YOY 0.00% 4.24% 0.81% -9.68% 管理网络 46 46 48 55 62 YOY 0.00% 4.35% 14.58% 12.73% 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 24 26 33 34 36 40 YOY 8.33% 26.92% 3

29、.03% 5.88% 11.11% 行业专题报告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对地观测对地观测 13 15 16 18 20 22 YOY 15.38% 6.67% 12.50% 11.?1% 10.00% 资料来源:SIA,长城证券研究所 数据显示,卫星电视是传统卫星服务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但近年来该领域的增长已放缓 并趋于停滞;另一方面,管理网络、卫星移动通信、对地观测等规模较小的细分领域却 维持了较快增长,其中管理网络需求增长部分来自于机内网络服务的快速发展;从地面 设备端看,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设备及网络设备市场规模均取得了较快增长,而 以卫星电视广播终端为代表的非 GNS

30、S 消费设备增速趋缓,这一趋势与相应服务业市场 规模变化一致。由此可见,当前人造卫星的应用热点开始从广播电视、固定通信等传统 业务转向移动通信、对地观测、民用导航及泛互联网等新兴领域,而以微小卫星为代表 的低成本卫星制造技术发展正成为此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表表 2:全球卫星服务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全球卫星服务业细分领域市场规模 亿美元亿美元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总计总计 754 912 1018 1060 1134 1198 YOY 20.95% 11.62% 4.13% 6.98% 5.64% 大众消费设备大众消费设备 655 824 925

31、964 103 1080 YOY 25.80% 12.26% 4.22% 6.95% 4.75% 其中: GNSS 导航设备 527 668 7?6 781 846 YOY 26.76% 11.68% 4.69% 8.32% 非 GNSS 消费设备 128 156 179 183 185 YOY 21.88% 14.74% 2.23% 1.09%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 99 88 93 96 103 118 YOY -11.11% 5.68% 3.23% 7.29% 14.56% 资料来源:SIA,长城证券研究所 1.2 需求热点转向新兴领域需求热点转向新兴领域,5G、6G 模式下移动互联网模式下

32、移动互联网 需求强劲需求强劲 历史上,以铱星系统为代表的卫星通信曾一度与地面通信构成直接商业竞争,但最终却 因为投入成本过高、技术优势不明显、用户需求少而未能成为主流。从技术本身而言,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大、通信距离远,线路稳定可靠、中间环节少,组网灵活、受地 理环境限制小, 带宽分配灵活、 易实现多址联接等优点。 伴随地面第五代移动通信 (5G) 商用临近,人类社会对通信的需求有望达到一个新高度,卫星通信与地面 5G 的融合正成 为产业讨论的新热点。 行业专题报告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图图 6:5G 时代卫星通信应用场景示意图布时代卫星通信应用场景示意图布 资料来源:Sat5

33、G,长城证券研究所 5G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于灵活高效、 万物互联, 而地面通信网络受制于地理环境因素, 尚难以实现全球全方位无缝覆盖。星地融合是这一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据国内外相关 领域发展趋势,5G 时代卫星通信系统将采用高、低轨卫星混合轨道设计,通过激光或微 波链路构建星间链路,并通过低频段或者高频段多波束天线在地面形成蜂窝状覆盖,分 别实现中低速和宽带传输服务功能; 而未来地面信关站可通过与地面 5G 网络共用同一个 云平台来协调彼此之间的服务提供、频谱配置、干扰管理、用户移动性管理等信息,从 而实现地面 5G 网络与卫星网络协同融合。卫星与地面 5G 融合后,可以为物联网设备、 偏远

34、地区用户以及飞机、 轮船、 火车、 汽车等移动载体用户提供连续不间断的网络连接, 从而大幅增强 5G 系统在这方面的服务能力;同时卫星优越的广播/多播能力还可以为网 络边缘及用户终端提供高效的数据分发服务,进一步提升网络整体通信效率。在此基础 上,卫星星座将作为一种太空基础设施成为通信产业链中重要一环,星地通信网络有望 在 5G 时代由竞争走向合作,形成星地融合新商业模式。 图图 7:5G 时代星地通信系统构成示意图时代星地通信系统构成示意图 资料来源:卫星与网络,长城证券研究所 行业专题报告 请参考最后一页评级说明及重要声明 2. 太空基建正当时, 各类星座计划有望太空基建正当时, 各类星座

35、计划有望进进 入密集发射期,带动行业高景气入密集发射期,带动行业高景气 2.1 低轨卫星通信星座发展潜力巨大低轨卫星通信星座发展潜力巨大,移动互移动互联网及通信联网及通信 有望全面带动卫星产业高速成长有望全面带动卫星产业高速成长 低轨小卫星星座由于其成本低廉、通信延时低、网络覆盖面广、生存能力强等优点,已低轨小卫星星座由于其成本低廉、通信延时低、网络覆盖面广、生存能力强等优点,已 成为目前国际商业卫星发展的重要路径。成为目前国际商业卫星发展的重要路径。在通信领域,Iridium、GlobalStar、Orbcomm 三 大传统卫星通信运营商开始升级原有卫星星座,Starlink、OneWeb、LE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报】机械设备行业~卫星制造及应用之二:太空基建正当时卫星制造有望迎来成长期-20200212[33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