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中简科技-高性能碳纤维领军企业产能扩张助力未来成长-221014(22页).pdf

编号:103254 PDF 22页 1.07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中简科技-高性能碳纤维领军企业产能扩张助力未来成长-221014(22页).pdf

1、 1 高性能碳纤维领军企业,产能扩张助力高性能碳纤维领军企业,产能扩张助力未来成长未来成长 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供应商,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供应商,下游需求下游需求饱满成长迅速饱满成长迅速。公司成立于 2008年 4 月,主要为承担科技部“863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工程化”重点项目。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生产,先后开发成功 ZT7、ZT8、ZT9 及 M40J 等多系列碳纤维产品,2020 年 11 月入选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受益于下游航空航天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及不断提质增效,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呈增长趋势。2017-2021 年营收复合增速为 24.95%,归母净利

2、润复合增速为16.27%。其中,2021 年因主要客户对相关产品降价导致营收增速减缓至 5.7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3.38%,但2022H1 业绩增速已回升,主要系公司不断挖潜提效,降低降价所带来的影响,2022H1 营收同比增长56.6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96.7%。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市场市场前景广阔前景广阔,公司碳纤维产品有望核心受益,公司碳纤维产品有望核心受益。碳纤维由于性能优异,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及民用工业等多个领域。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总量为 11.8 万吨,预计未来 5 年复合增速为14.1%,我国碳纤维需求未来 5 年复合增速为 26.3%,超过全球增速

3、。其中,1)在航空等高端领域,军机新机型加速放量叠加复材占比提升,为碳纤维需求贡献增量;2)民机 C919 首架交付在即,复材用量增加叠加国产替代,民机碳纤维市场空间广阔;3)航天是高模碳纤维的优势应用领域,战略储备及实战演练武器消耗需求提升叠加技术进步,航天用碳纤维用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目前已具备高强型 ZT7、ZT8、ZT9系列和高模型 ZM40J 石墨纤维工程产业化能力,其中 ZT7 批量稳定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八大型号,ZT9、M40J 能够满足新一代航天和航空装备对高强度、高刚度、低结构重量系数应用场景的需求。随着航空航天领域需求加速释放,公司碳纤维产品有望核心受益。技术优势显著,产

4、能扩张助力未来成长技术优势显著,产能扩张助力未来成长。截止2019 年4 月 30 日,公司共拥有 10 项发明专利、21 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 10 项专利申请。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公司碳纤维产品性能、质量稳定性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此外,公司积极募投扩产,巩固市场地位。公司原仅有一条 150 吨/年(12K)或 50 吨/年(3K)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产能瓶颈较大,后通过 IPO 募资 2.42 亿元进行1000 吨/年国产 T700 级碳纤维扩建项目,2021 年 9 月已完成等同性验证。2021 年 10 月,公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拟建设年产 1500 吨高性

5、Tabl e_Ti t l e 2022 年年 10 月月 14 日日 中简科技中简科技(300777.SZ)Tabl e_BaseI nf o 公司深度分析公司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其他国防军工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 买入买入-A 维持维持评级评级 6 个月目标价:个月目标价:58.42 元元 股价(股价(2022-10-13)44.94 元元 Tabl e_Market I nf o 交易数据交易数据 总市值(百万元)总市值(百万元)19,754.49 流通市值(百万元)流通市值(百万元)18,294.02 总股本(百万股)总股本(百万股)439.57 流通股本(百万股)流通股本(百万股)4

6、07.08 12 个月价格区间个月价格区间 39.93/68.49 元 Tabl e_C hart 股价表现股价表现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升幅升幅%1M 3M 12M 相对收益相对收益 6.59 5.98 15.99 绝对收益绝对收益-3.48-8.38-6.83 张宝涵张宝涵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1 张汪强张汪强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3 马卓群马卓群 报告联系人 Tabl e_R eport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中简科技:产销放量业绩高增,募投项目稳步推进/张汪强 2022-09-01 中简科

7、技:中简科技 2021中报:定增项目扩大碳纤维产能规模,公司快速发展可期/张汪强 2021-08-29 -33%-23%-13%-3%7%17%27%37%-022022-06中简科技 沪深300 2 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的产线。考虑到当前下游需求较为饱满,在公司产能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业绩端有望持续兑现高景气。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供应商,随着下游航空航天领域需求的加速释放,公司碳纤维产品有望核心受益。此外,公司积极募投扩产,布局航空航天领域,随着募投项目有序达产,公司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

8、6.9、8.5 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43X、28X、22X,维持“买入-A”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募投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募投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客户开发进度不及预期客户开发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格下降的风险;客户相对集中风险。客户相对集中风险。100,000,000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主营收入主营收入 3.9 4.1 9.0 13.0 16.4 净利润净利润 2.3 2.0 4.5 6.9 8.5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元元)0.53 0.46 1.02 1.57 1.93 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元元)2.70 3.06 8.43 9.79

9、11.48 盈利和估值盈利和估值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市盈率市盈率(倍倍)82.9 95.7 43.2 27.9 22.7 市净率市净率(倍倍)16.3 14.3 5.2 4.5 3.8 净利润率净利润率 59.6%48.9%49.5%52.9%51.7%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 19.6%15.0%12.0%16.0%16.8%股息收益率股息收益率 0.2%0.2%0.3%0.5%0.6%ROIC 26.0%21.6%45.1%51.3%49.4%数据来源:Wind 资讯,安信证券研究中心预测 UYaXoWcZfYmZoOnNsQ7N9RbRtRqQsQp

10、NlOpOqQeRoPoR9PqRoPuOpPnMvPpOqO 3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供应商,下游需求饱满成长迅速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供应商,下游需求饱满成长迅速.5 1.1.高端碳纤维核心供应商,实控人为行业领军人物.5 1.2.下游订单饱满,业绩快速增长.6 2.2.碳纤维需求高速增长,航空航天领域市场前景广阔碳纤维需求高速增长,航空航天领域市场前景广阔.8 2.1.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下游应用领域广泛.8 2.2.碳纤维需求快速提升,聚焦航空航天高端产业.9 2.2.1.军机迭代民机需求爬坡,航空领域碳纤维市场空间广阔.10 2.2.2.高模碳纤维

11、优势领域,航天应用市场潜力大.13 3.技术优势显著,产能扩张助力未来成长技术优势显著,产能扩张助力未来成长.14 3.1.技术积淀深厚,客户黏性高.14 3.2.积极扩产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未来业绩增长.16 4.盈利预测盈利预测.18 5.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8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中简科技发展历程.5 图 2:中简科技股权结构.6 图 3:公司营收及同比增速.7 图 4: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其同比增速.7 图 5:2017-2021 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7 图 6:2017-2021 公司期间费用率.7 图 7:公司产品营收占比.8 图 8:细分产品毛利率.8 图 9: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及

12、增速.9 图 10: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及增速.9 图 11:2021 年中国/全球碳纤维应用领域分布对比.10 图 12:先进复合材料在飞机设计中使用情况.10 图 13:2021 年中国各机型战机占比情况.11 图 14:2021 年美国各机型战机占比情况.11 图 15:复合材料在军机上的应用历程.11 图 16:国内外军机复合材料使用情况.11 图 17:民用飞机结构复合材料用量的变化.13 图 18:商飞 C919 的复合材料用量.13 图 19:2017-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14 图 20:2017-2021 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4 图 21:ZT7 系列与日本东丽 T700S

13、 级碳纤维生产的复合材料相关性能指标对比图.15 图 22:ZT7 系列与其他碳纤维产品质量稳定性能指标对比图.15 图 23:2017-2021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16 图 24:2017-2021 公司产销量情况.16 4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表 1:公司主要产品.5 表 2:杨永岗或温月芳作为发明人或主要研发人员的专利技术.6 表 3:碳纤维与常见材料的主要力学指标对比.8 表 4:力学性能分类下的碳纤维中日标准牌号及指标.9 表 5:碳纤维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实例.9 表 6:未来十年中美主要战机数量预测.12 表 7:未来十年我国战斗机碳纤维用量预测.12 表 8:国产民

14、机复材结构重量占比.12 表 9:C919 碳纤维需求量测算.13 表 10:部分卫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使用情况.14 表 11:主要生产工序所需技术储备.15 表 12:公司募投项目.17 表 13:公司未来的产能释放计划.17 表 14:公司两次募投项目产品关键参数对比.17 表 15:公司大额订单情况.18 表 16:公司分产品营收及毛利预测.18 5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1.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供应商,下游需求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供应商,下游需求饱满成长迅速饱满成长迅速 1.1.高高端端碳纤维碳纤维核心供应商,实控人为行业领军人物核心供应商,实控人为行业领军人物 公司是国内高性能碳纤维及相

15、关产品公司是国内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龙头供应商龙头供应商。中简科技成立于 2008 年 4 月 28 日,主要为承担科技部“863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工程化”重点项目。2015 年 9 月,公司经股份制改造变更为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生产,2011-2019 年,公司先后开发成功 ZT7、ZT8、ZT9 及 M40J 等多系列碳纤维产品,多项课题被列入江苏省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项目。2019 年 5 月 16 日,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并于 2020 年 11 月入选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图图 1:中简科技发展历程中简科技发展历程 资

16、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公司所生产碳纤维主要为高端、高性能型碳纤维产品。公司所生产碳纤维主要为高端、高性能型碳纤维产品。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开展研发制备工作,目前具备高强型 ZT7 系列(高于 T700 级)、ZT8 系列(T800级)、ZT9 系列(T1000/T1100 级)和高模型 ZM40J(M40J 级)石墨纤维工程产业化能力,并陆续突破 T1100、M55J 和 M60J 高强高模碳纤维制备技术。其中,ZT7 系列碳纤维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的技术装备封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型产品先进水平,已被批量稳定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八大型号,公

17、司已成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 ZT7 系列碳纤维产品的批量稳定供应商。表表 1:公司主要产品:公司主要产品 牌号牌号 拉伸强度拉伸强度(MPa)拉伸模量拉伸模量(Gpa)断裂伸长断裂伸长率(率(%)体密度体密度(g/cm3)与日本东丽产品比较与日本东丽产品比较 ZT7-3K/12K 4900 235265 1.82.1 1.780.02 整体性能高于 T700 级,拉伸强度与T700 相当,拉伸模量高于 T700 ZT8-6K/12K 5500 29010 1.9 1.780.02 与 T800H相当 ZT9-6K/12K 5800 33010 1.7 1.800.02 与 T1000/T1100

18、 性能相当,拉伸模量高于 T1000/T1100 ZM40J-6K/12K 4400 38010 1.2 1.780.02 与 M40J 性能相当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永岗和温月芳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永岗和温月芳,二者为一致行动关系二者为一致行动关系。根据 2022 年半年报,杨永岗直接持有公司 3.09%的股份,持有常州华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30.08%、常州市中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63.34%的股份;温月芳直接持有公司 1.77%的股份,持有常州华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30.08%、持有常州市中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0.91%的股份。6 公司深

19、度分析/中简科技 图图 2:中简科技股权结构中简科技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杨永岗、温月芳均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人物,杨永岗、温月芳均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人物,技术背景深厚技术背景深厚。杨永岗先生曾任山西煤化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等职务,作为项目负责人曾数十次承担或完成国家“863 项目”、“973 项目”及中科院、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等部委的科研项目,并于 2013 年 12 月入选中组部第二批“万人计划”(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温月芳女士曾在山西煤化所从事研究工作及学习,后在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担任

20、教授职务,作为课题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曾承担了科技部、中科院、国家发改委等部委的多项科研项目。杨永岗现任公司董事长,温月芳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总工程师,技术背景深厚,主导公司多项核心专利技术。表表 2:杨永岗杨永岗或或温月芳温月芳作为发明人或主要研发人员的专利技术作为发明人或主要研发人员的专利技术 序号序号 技术名称技术名称 相关专利相关专利 发明人或主要研发发明人或主要研发人员人员 1 用于高性能碳纤维制备的聚丙烯腈纺丝液的合成工艺(1)制备聚丙烯腈纺丝液的方法(2)一种制备炭纤维纺丝液的方法、一种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纺丝液的制备方法(3)一种纤维纺丝液的制备方法(4)高性能聚丙烯腈炭纤维的制备

21、方法(均为发明专利)凌立成、杨永岗、温月芳、张寿春、吕春祥、梁晓怿 2 多纺位 T700 级 P AN原丝纺丝技术 多介质过滤器(实用新型)杨永岗、胡培贤 3 适合于制备 T700 级碳纤维的设备结构精度和微细控制技术,建立了专门化设备的加工技术标准和设备性能参数参考标准(1)聚丙烯腈碳纤维上浆、干燥和定型装臵(发明专利)(2)碳纤维用原丝牵伸装臵(实用新型)胡培贤、杨永岗 4 残余丙烯腈单体的脱除及其回收利用技术 用于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尾气吸收处理设备(实用新型)胡培贤、杨永岗 5 原丝制备过程中二甲基亚砜回收利用技术 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二甲基亚砜回收设备(实用新型)杨永岗、胡培贤 6 热式

22、热风循环氧化装臵设计及预氧化工艺技术 预氧化炉的空气密封设备(实用新型)胡培贤、杨永岗 7 百吨规模 T700 级碳纤维生产设备集成技术(1)聚丙烯腈碳纤维生产装臵(2)聚丙烯腈碳纤维的上浆装臵(3)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干燥装臵(4)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定型装臵(均为实用新型)胡培贤、杨永岗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下游订单饱满,业绩快速增长下游订单饱满,业绩快速增长 受益于下游受益于下游航空航天领域需求航空航天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快速增长及公司及公司不断提质增效不断提质增效,公司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呈呈增长增长趋势趋势。2017-2021 年公司营收自 1.69

23、亿元增长至 4.12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24.95%;归母净利润从 1.10 亿元增长至 2.01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6.27%。其中,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 4.12 亿元,同比增速减缓至 5.72%,系主要客户对相关产品降价所致;归母净利润 2.01亿元,同比下降 13.38%,主要系退税延后其他收益减少所致。2022H1 公司以生产保供和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挖潜提效,降低因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随着产能的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5 亿元,同比增长 56.63%,归母净利润 1.85 亿元,同比增长96.7%。7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图图 3:公司营收及同比

24、增速:公司营收及同比增速 图图 4: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其同比增速:公司归母净利润及其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公司毛利率水平较高,盈利能力强。公司毛利率水平较高,盈利能力强。20172020 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77.73%、79.61%、82.35%、83.89%,呈稳步增长趋势,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增加,产品规模效应显现;2021年公司毛利率下滑至 77.08%,主要系公司与主要客户 A 经协商对产品价格下调所致。20172020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虽有所波动,但净利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净利率分别为65.30%、56.68%、58.26

25、%及 59.65%。2021 年由于降价影响毛利率承压及增值税退税延后影响其他收益,公司净利率下降至 48.88%。2022H1 随着千吨线稳定生产,期间费用率下降,净利率回升至 58.61%。图图 5:2017-2021 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 图图 6:2017-2021 公司公司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率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细分产品中,细分产品中,高性能碳纤维高性能碳纤维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公司产品可进一步细分为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其中碳纤维织物是碳纤维进一步加工后的另一应用形式。高性能碳纤维一直是公司

26、主营产品,20172021 年营收占比达 75%以上,碳纤维织物营收占比则随下游客户需求变化在 10-25%区间波动。毛利率方面,2017 年碳纤维织物毛利率略低于碳纤维,主要系公司碳纤维织物有部分外协,成本较高,2018 年开始公司碳纤维织物均为自行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碳纤维织物与碳纤维毛利率基本相近,均维持在 70%以上的较高水平。0%10%20%30%40%50%60%70%00.511.522.533.544.5200202021 2022H1营业收入(亿元)YoY(%)-20%0%20%40%60%80%100%00.511.522.5201720182019

27、202020212022H1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YoY(%)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02021毛利率(%)净利率(%)-5%0%5%10%15%20%25%30%35%20020202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8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图图 7:公司产品营收占比公司产品营收占比 图图 8:细分产品毛利率细分产品毛利率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2.碳纤维需求碳纤维需求高速增长高速增长,航空航天领域

28、市场前景广阔,航空航天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2.1.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下游应用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领域广泛 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碳纤维是含碳量在 90%以上的无机高分子特种纤维,由有机母体纤维在 1000-3000的高温下及惰性气体氛围中分解、碳化而成。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具备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碳纤维兼具碳材料固有的强抗拉力及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由于其石墨微晶结构沿纤维轴择优取向,因此沿纤维轴方向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较小的密度也赋予其出色的比强度和比模量,能够满足减重、耐变形的需求。表表 3:碳纤维与常见材料的主要力学指标对比碳纤维与常见材料的主要力学指

29、标对比 材料种类材料种类 密度密度(g/cm3)拉伸强度(拉伸强度(Mpa)拉伸模量(拉伸模量(Gpa)比强度(比强度(107m)比模量(比模量(107cm)碳纤维(普通)碳纤维(普通)1.7 2000 200 1.18 117.65 碳纤维(高强)碳纤维(高强)1.75 3000 220 1.71 125.71 碳纤维(高模)碳纤维(高模)1.9 2500 450 1.32 236.84 钢钢 7.8 1014 210 0.13 27 铝合金铝合金 2.9 493 75 0.17 26 钛合金钛合金 4.4 924 110 0.21 25 玻璃纤维玻璃纤维 2 1500 42 0.75 21

30、 资料来源:复合材料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现状,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由于性能优异,碳纤维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以及民用工业多个领域。由于性能优异,碳纤维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以及民用工业多个领域。碳纤维按力学性能可分为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高强高模型四类。东丽公司在行业中具有龙头地位,常将其产品编号作为行业标准,如 T300、T800、M40、M55J 等对应不同性能的碳纤维,将其与我国标准与牌号体系进行对应。按丝束大小碳纤维可分为大丝束(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K)和小丝束(每束碳纤维根数小于 24K)两类。小丝束碳纤维性能及成本均较高,又被称为宇航级碳纤维,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高技术领域及部分

31、体育休闲用品,如飞机、导弹、火箭、卫星、钓鱼杆、高尔夫球杆及网球拍等。大丝束碳纤维性能及成本均较低,被称为工业级碳纤维,主要应用于多种民用工业领域,如风电、轨道交通、机电、土木建筑和能源等。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02021碳纤维织物 碳纤维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02021 碳纤维 碳纤维织物 9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表表 4:力学性能分类下的碳纤维中日标准牌号及指标力学性能分类下的碳纤维中日标准牌号及指标 按照力学性能分类按照力学性能分类 国

32、家标准牌号国家标准牌号 日本东丽牌号日本东丽牌号 拉伸强度(拉伸强度(MPa)拉伸模量(拉伸模量(GPa)高强型高强型 GQ3522 T300 3530 230 GQ4522 T700 4900 230 高强中模型高强中模型 QZ5526 T800 5490 294 QZ6026 T1000 6370 294 高模型高模型 GM3040 M40 4400 377 高强高模型高强高模型 QM4040 M46J 4020 436 QM4045 M50J 4120 420 QM4050 M55J 4020 540 QM4055 M60J 3820 588 资料来源:光威复材招股说明书,安信证券研究中

33、心 表表 5:碳纤维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实例碳纤维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应用实例 应用领域应用领域 丝束类型丝束类型 类比等级类比等级 具体应用部位具体应用部位 风电风电 大丝束 T300 以上 主要运用于叶片、梁 体育体育 小丝束-大丝束 T300 以上 用于钓鱼杆、球杆球拍等器材 飞机飞机 小丝束/中小丝束 T300T700T800 主要运用于机身、机翼、整流罩、地板、地板梁等 军工军工 小丝束/中小丝束 T300 以上 运用于装备的不同部位 汽车汽车 小丝束-大丝束 T300T700 主要运用于车身、底盘、保险杠、电池、氢气燃料罐等 轨道交通轨道交通 大丝束 T300 以上 主要为车体 建筑建

34、筑 小丝束-大丝束 T300 以上 应用于大型建筑物增加建筑物的强度、耐腐蚀性 资料来源:吉林碳谷招股说明书,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2.碳纤维需求碳纤维需求快速提升快速提升,聚焦航空航天高端产业,聚焦航空航天高端产业 我国碳纤维需求增速超全球我国碳纤维需求增速超全球,各应用领域市场空间广阔。各应用领域市场空间广阔。碳纤维市场增长迅猛,据赛奥碳纤维,全球来看,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总量为11.8万吨,较2020年10.69万吨,增长10.4%,到 2025 年全球碳纤维消费量有望达到 20 万吨,5 年复合增速为 14.1%,到 2030 年全球碳纤维消费量预计为 40 万吨,2025-203

35、0 年复合增速约为 14.9%。我国来看,2021 年我国碳纤维总需求量为 6.24 万吨,较 2020 年的 4.89 万吨,同比增长 27.7%,且预计在 2025 年我国碳纤维总需求有望达到 15.9 万吨,对应 5 年复合增速为 26.3%。我国碳纤维需求增速超全球增速,随着技术进步,各应用领域市场空间广阔。图图 9: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及增速: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及增速 图图 10:我国我国碳纤维需求量及增速碳纤维需求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赛奥碳纤维,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赛奥碳纤维,安信证券研究中心-20%0%20%40%60%80%100%120%0554045

36、全球碳纤维需求量(万吨)YoY(%)-20%0%20%40%60%80%100%024681012141618我国碳纤维需求量(万吨)YoY(%)10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从应用端来看,从应用端来看,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与全球仍有差距但发展潜力巨大。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与全球仍有差距但发展潜力巨大。2021 年全球碳纤维应用领域集中于风电叶片、体育休闲、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量占比分别为 28%、15.7%和 14%。2021 年我国碳纤维应用领域则主要集中于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及碳碳复材,占比分别为 36.1%、28.1 及 11.2%。我国碳纤维应用以民用工业领域为主,而在高端应用如航

37、空航天领域,我国应用占比仅为 3.2%,与全球 14%的占比差距较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国产大飞机项目顺利落地,我国高性能碳纤维应用潜力巨大。图图 11:2021 年中国年中国/全球碳纤维应用领域分布对比全球碳纤维应用领域分布对比 资料来源:赛奥碳纤维,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2.1.军机军机迭代迭代民机民机需求爬坡需求爬坡,航空航空领域碳纤维市场空间广阔领域碳纤维市场空间广阔 由于性能优异,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发展成为目前最重要的航空结构材料。由于性能优异,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发展成为目前最重要的航空结构材料。与其他航空航天金属合金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比强度/模量更高,重量更轻,耐腐蚀性和抗疲劳寿

38、命性更好及有效载荷更大等优点,在过去 40 年中被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起初主要应用于飞机的非承力部件如飞机雷达罩、舱门、整流罩等,后来逐渐过渡到飞机尾翼的垂直尾翼、水平尾翼及方向舵等一些非主要承力部件,例如法国幻影 2000 战斗机尾翼的设计就采用了复合材料。随着制备工艺及结构设计水平的进步,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始应用于飞机的主要承力部件。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发展成为最重要的航空结构材料,其用量成为衡量航空飞行器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图图 12:先进复合材料在飞机设计中使用情况:先进复合材料在飞机设计中使用情况 资料来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0%

39、5%10%15%20%25%30%35%40%45%50%全球 中国 11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我国三代机及四代机换装需求紧迫,新机型有望加速放量。我国三代机及四代机换装需求紧迫,新机型有望加速放量。根据 WorldAirForce2022 数据,2021 年我国歼-7、歼-8 为主的二代战机数量 561 架,占比 46.75%;以歼-10、歼-11/16、及歼-15 为主的三代战机数量 620 架,占比 51.67%;而新型四代机战机歼-20 仅有 19 架,占比 1.58%。横向比较来看,美军当前已全部切换至三代(F-15、F-16、F/A-18)及以上战机,其中三代机占比 82.62

40、%,四代机占比 17.38%。由此可见,我国存量战机中二代机占比仍处高位,换装需求较为紧迫,“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根据 WorldAirForce2022,2021 年我军二、三、四代战斗机合计 1200架,仅为美军的 55.76%,我们认为,我军新型号战机有望迎来加速放量阶段。图图 13:2021 年年中国各机型战机占比情况中国各机型战机占比情况 图图 14:2021 年年美美国各机型战机占比情况国各机型战机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WorldAirForce2022,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WorldAirForce2022,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41、新机型复材占比新机型复材占比不断增加不断增加,有望带动碳纤维需求量进一步提升有望带动碳纤维需求量进一步提升。伴随新一代战机对隐身及减重要求进一步增加,复合材料用量占比不断增加,根据航空复合材料技术,1969 年时,美军 F-14A 战机碳纤维复材用量仅有 1%,到当前美军主战战机 F-22 与 F-35 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已经达到24%与36%,以隐身特性见长的B-2隐形轰炸机复材用量更是超过了50%,可见国外战机中复材用量占比呈增长趋势。根据产业信息网及智研咨询,我国二代战机中,歼-7 复材占比 3%;三代机中,歼-10 复材占比 6%,歼-11 复材占比约为 10%;四代机中,歼-20 复

42、材占比 20%。虽我军新机型中复材用量已逐步增加,但与美军横向比较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下游主机厂看,以 J-20、Z-20、Y-20 等为代表的新机型逐步量产,其复合材料占比较原有机型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势必带动碳纤维需求量的进一步提升。图图 15:复合材料在军机上的应用历程复合材料在军机上的应用历程 图图 16:国内外军机复合材料使用情况国内外军机复合材料使用情况 资料来源:先进复合材料在军用固定翼飞机上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国外飞机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先进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军机方面,军机方面,受益于新机型加速放量及复材占比提升,碳纤维需

43、求进一步增加,假设:值 值 值 值 值 值 歼-7 歼-8 歼-10 歼-11/16 歼15 歼20 值 值 值 值 值 F-15F-16F/A-18F-22F-35 12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1)数量方面,美国三代机保有量不变,四代机每年增加数量与 2021 年保持一致(85 架);考虑到当前我国与美国军机数量及代次差距以及自身的代际更新需求,假定五年后我国三代机及四代机数量分别为美国的 45%及 40%;2)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占比为 60%。基于以上假设,预计未来五年我国战斗机碳纤维需求量合计为 441 吨。表表 6:未来未来五五年中美主要战机年中美主要战机数量数量预测预测 军机数

44、量(架)军机数量(架)国家国家 2021 2026E 新增军机数量新增军机数量 三代机三代机 美国 1778 1778 0 中国 620 800 180 四代机四代机 美国 374 799 425 中国 19 320 301 资料来源:WorldAirForce2022,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表 7:未来五未来五年我国年我国战斗机战斗机碳纤维碳纤维用量预测用量预测 战斗机类型战斗机类型 新增军机数新增军机数量(架)量(架)平均空重平均空重(吨)(吨)结构系数结构系数 复材占比复材占比 成材率成材率 碳纤维占比碳纤维占比 碳纤维用量碳纤维用量(吨)(吨)三代机三代机 180 15.3 30%10%

45、70%60%71 四代机四代机 301 19 28%27%70%60%370 资料来源:WorldAirForce2022,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国产民机的发展有望为我国航空复材市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国产民机的发展有望为我国航空复材市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一方面,C919、CR929 等型号重量更大、复材用量占比更多,根据中国商飞官网,C919 已于 9 月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预计将于 2022 年底交付首架飞机,国产民机领域复材需求或将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国产民机的发展,也将为产业链带来国产化的历史机遇,国产复合材料将借此进入民用航空领域。根据中国商飞规划,C919 采取分步走策略,安全稳妥的提

46、高复合材料使用比例,碳纤维复合材料从 10%-15%到 23%-25%,与俄合作 CR929 预计复材占比将达到 50%。表表 8:国产民机复材结构重量占比国产民机复材结构重量占比 型号型号 定位定位 状态状态 复合材料结构重量比复合材料结构重量比 订单数量订单数量 ARJ-21 支线客机 批量交付 2%596 C919 干线客机 试验试飞 12%1000 CR929 远程宽体客机 研制 51%-资料来源:中国商飞官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C919 用复合材料实现了此领域国产材料零的突破,未来批产后国产替代空间充足。用复合材料实现了此领域国产材料零的突破,未来批产后国产替代空间充足。C919 大

47、型客机在雷达罩、机翼前后缘、活动翼面、翼梢小翼、翼身整流罩、后机身、尾翼等主承力和次承力结构上使用了复合材料,根据中国商飞,当前 C919 机身复材结构占全机身总重的比例达到 11.5%,这是我国民用航空制造领域第一次在主承力结构、高温区、增压区使用复合材料,并且实现了 T800 级高强碳纤维增韧复合材料的应用。横向对比看,当前国际最新客机如波音 787 和空客 A350 的复材用量占比皆已达到 50%(根据中国知网),民机复材用量提升空间仍较为充足。13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图图 17:民用飞机结构复合材料用量的变化民用飞机结构复合材料用量的变化 图图 18:商飞商飞 C919 的复合材

48、料用量的复合材料用量 资料来源:航空航天领域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进展,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航空航天领域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进展,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民机方面,民机方面,C919 首架交付在即,复合材料民用航空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根据中国商飞数据 C919 订单数量 815 架进行测算,预计 C919 碳纤维需求量合计为 2670 吨,单机价值量达165 万元。表表 9:C919 碳纤维需求量测算碳纤维需求量测算 项目项目 数量数量 C919 空重(吨)空重(吨)42 碳纤维复材占结构重量碳纤维复材占结构重量 12%单架单架 C919 碳纤维复材需求(吨)碳纤维复材需求(吨)5.04 碳纤维

49、在复合材料占比碳纤维在复合材料占比 65%单架单架 C919 碳纤维材料(吨)碳纤维材料(吨)3.28 C919 年订单数量(架)年订单数量(架)815 C919 碳纤维需求量(吨)碳纤维需求量(吨)2670 国际航空碳纤维平均价格(美元国际航空碳纤维平均价格(美元/Kg)72 单架价值量(万元)单架价值量(万元)165 资料来源:赛奥碳纤维,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2.2.高模碳纤维优势领域,高模碳纤维优势领域,航天航天应用应用市场潜力大市场潜力大 凭借优异的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目前在导弹、火箭、卫星等领域均得到凭借优异的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目前在导弹、火箭、卫星等领域均得到广泛广泛应用。应用

50、。高模碳纤维由于具备轻质、高强、高模、高导热、高导电、尺寸稳定性好、耐疲劳性能好、抗振性好、耐受环境交变能力突出、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作为增强体被广泛应用于临近空间及外层空间用的结构和功能复合材料中。1)在导弹方面,)在导弹方面,碳纤维的大量使用可减轻导弹质量,增加导弹射程,提高落点精度,常用于导弹壳体、发射筒等结构中。美国的 PAC-3 发动机壳体使用 IM-7 碳纤维、战斗部壳体使用 T300 碳纤维;俄罗斯圆锤潜艇发射导弹、白杨-M 型导弹的发动机喷管及大面积防热层均使用粘胶基碳纤维增强的酚醛复合材料;我国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 弹头使用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巨浪-II

51、的发动机喷管采用的是碳-碳复合材料。2)在火箭上,)在火箭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使运载火箭在保证强度、刚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自身结构重量,提高有效载荷。美国大力神-4 火箭的整流罩、级间段舱体、锥形尾舱承载结构、级间段蒙皮和锥形尾舱壳体均采用的是 IM7/8552 碳纤维复合材料;英国 OrbexPrime采用了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每枚火箭的重量仅为相同尺寸火箭的 70%,并且能在 60s内从 0 加速到 1330km/h;我国长征-11 运载火箭全整流罩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降低装配难度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火箭的运载能力。14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3)在卫星上,)在卫星上

52、,若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取代铝材料,卫星质量可减少约 30%,从而进一步节约发射所耗燃料以及运行所需费用。我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和“神州”系列飞船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主承力构件,很大程度减少了卫星自身结构质量,有利于节约发射成本。表表 10:部分卫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使用情况部分卫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使用情况 卫星名称卫星名称 复合材料使用部位复合材料使用部位 所用主要材料所用主要材料 ERS-1 卫星卫星 大型可展开式天线 碳纤维/环氧 中国地球资源卫星中国地球资源卫星 1 号号 主承力构件 碳纤维/环氧 中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中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 主承力构件 碳纤维/环氧 德国德国 TV

53、-SAT 直播卫星 高精度天线塔 日本日本 ETS-6 同步轨道卫星 舱体、太阳能帆板、天线塔 国际通信卫星国际通信卫星 抛物面天线、太阳电池阵基板等 碳纤维/环氧面板蜂窝夹层结构 资料来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凭借高模量、高强度凭借高模量、高强度、抗疲劳性良好等、抗疲劳性良好等特性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我国航天在我国航天领域领域的的应用应用正在正在不不断扩大断扩大。尽管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但随着相关制造及设计技术的不断改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此外,在“十四五”期间积极备战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战略

54、储备需求及实战化演练消耗的增加,航天领域碳纤维需求或将持续提升。3.技术技术优势显著优势显著,产能扩张助力,产能扩张助力未来成长未来成长 3.1.技术技术积淀深厚,客户黏性高积淀深厚,客户黏性高 公司公司重视研发,技术积淀深厚。重视研发,技术积淀深厚。在人才方面,2021 年公司研发团队共 38 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 14.45%,其中核心成员均来自山西煤化所,先后承担和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课题研发任务,曾获得“航空高性能碳纤维创新团队”和“江苏省双创团队”称号。在研发投入方面,2017-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从 0.17 亿元增长至 0.44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 26.84%。截止 20

55、19 年 4 月 30 日,公司共拥有 10 项发明专利、21 项实用新型专利,正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 10 项专利申请,在设计、工艺、控制综合等环节积累深厚,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图图 19:2017-2021 年公司年公司研发研发费用费用 图图 20:2017-2021 年公司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数量 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40%-20%0%20%40%60%80%100%0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200202021研发费用(亿元)YoY(%)051

56、0045200202021研发人员数量(人)研发人员数量(人)15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表表 11:主要生产工序所需技术储备主要生产工序所需技术储备 工序工序 技术名称技术名称 对应的专利对应的专利 原丝工序原丝工序 用于高性能碳纤维制备的聚丙烯腈纺丝液的合成工艺(1)制备聚丙烯腈纺丝液的方法(2)一种制备炭纤维纺丝液的方法、一种聚丙烯腈基炭纤维纺丝液的制备方法(3)一种纤维纺丝液的制备方法(4)高性能聚丙烯腈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均为发明专利)P AN快速合成反应热的瞬时排出及纺丝原液凝胶抑制技术 非专利技术 1K、3K、6K、12K 规格 T70

57、0 级聚丙烯腈原丝和碳纤维兼容制备技术 非专利技术 多纺位 T700 级 P AN原丝纺丝技术 多介质过滤器(实用新型)T700 级 P AN原丝纺丝速度提升关键技术 非专利技术 残余丙烯腈单体的脱除及其回收利用技术 用于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尾气吸收处理设备(实用新型)原丝制备过程中二甲基亚砜回收利用技术 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二甲基亚砜回收设备(实用新型)P AN原丝湿纺快速喷丝凝固成型技术 非专利技术 氧化碳化工序氧化碳化工序 热式热风循环氧化装臵设计及预氧化工艺技术 预氧化炉的空气密封设备(实用新型)宽口径高温炭化炉设计及高温碳化技术 非专利技术 高效快速碳纤维表面处理新技术 非专利技术 资料

58、来源:公司公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坚持自主研发,产品性能优越稳定性佳坚持自主研发,产品性能优越稳定性佳。依靠自身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公司已成功研制出性能稳定的高品质碳纤维,产品质量、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ZT7 系列碳纤维力学性能介于日本东丽 T700 级与美国 IM7 之间,拉伸模量高于东丽T700 级碳纤维,综合性能优于日本东丽 T700S 级碳纤维,具备替代进口满足国内中高端市场需求的能力。此外,ZT7 系列碳纤维具有优异的 CV 值。CV 值是衡量碳纤维质量稳定性的关键指标,据招股说明书,ZT7 系列碳纤维质量稳定性优于国内能够进口的 T700S 级碳纤维

59、,也优于同期研制的其他同类型国产碳纤维。目前,公司生产的 ZT7 系列碳纤维已在航空航天八大型号定型应用,为在其他型号推广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图图 21:ZT7 系列与日本东丽系列与日本东丽 T700S 级碳纤维生产的复级碳纤维生产的复合材料相关性能指标对比图合材料相关性能指标对比图 图图 22:ZT7 系列与其他碳纤维产品质量稳定性能指标对比图系列与其他碳纤维产品质量稳定性能指标对比图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下游客户多为军工企业,客户黏性高。下游客户多为军工企业,客户黏性高。公司生产的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航空航天企业集

60、团,产品最终用户为军方。以公司主要产品高强型 ZT7 系列为例,该产品目前稳定应用于航空航天主要型号产品,公司已成为国内大型航空航天企业集团的批量稳定供 16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应商。航空航天型号产品的研制均需经过立项、方案论证、工程研制、定型等阶段,从研制到实现销售的周期漫长,只有通过设计定型批准的产品才可实现批量销售,且一旦型号确定,所用原材料不会轻易更改。行业准入壁垒高,客户黏性高,公司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竞争优势明显。图图 23:2017-2021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年公司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公司年报,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2.积极扩产积极

61、扩产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未来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未来业绩增长业绩增长 积极募投项目,积极募投项目,产能扩张产能扩张助力助力业绩持续增长业绩持续增长。公司原仅有一条 150 吨/年(12K)或 50 吨/年(3K)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由于公司产品重点应用领域航空航天需求急迫,公司销售订单快速增长,生产能力趋于饱和。2019 年 5 月,公司通过 IPO 募资 2.42 亿元,在现有碳纤维生产线的基础上,对公司一条原丝纺丝线进行扩建,同时新建一条产能 1000 吨/年(12K)的 T700 级碳纤维产线,2021 年 9 月该产线已完成等同性验证。2021 年 10 月,公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拟募集不

62、超过 20 亿元,用于建设两条合计年产 1500 吨氧化碳化生产线,形成年产 1500 吨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产能。据公司 2022 年半年报,此项目土建工程施工完成 90%,设备订货合同签订率达 70%,公司有望在 2022 年底完成一条氧化碳化线、一条原丝线的总装,为 2023Q1 转入调试及小批试运行阶段提供先决条件。随着募投项目建成及产能逐步释放,公司的供货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有望助力业绩不断增长。图图 24:2017-2021 公司产销量情况公司产销量情况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公司公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82.20%96.26%76.06%87%79.59%0%10%20%30%4

63、0%50%60%70%80%90%100%200202021第五大客户 第四大客户 第三大客户 第二大客户 第一大客户 0%20%40%60%80%100%120%140%160%0204060800201920202021产量(吨)销量(吨)产能利用率(%)17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表表 12:公司募投项目公司募投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项目投资总额项目投资总额 募集资金投入金额募集资金投入金额 IPO 项目项目 1000 吨/年国产 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目 在现有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的基础上,对公司原丝

64、纺丝线进行扩建,同时在公司现有土地新建一条千吨级规模的氧化碳化生产线,新增 T700 级碳纤维生产能力 1000 吨/年。30,473.28 21,074.88 定增项目定增项目 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项目 在公司现有土地及新增用地建设聚丙烯腈原丝生产线、氧化碳化线、碳纤维织物车间及相关配套实施,建成后具有年产 1,500 吨(12K)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的生产能力。186,724.43 165,000.00 补充流动资金/35,000.00 35,000.00 合计/221,724.43 200,000.0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表 13:公司未来的产能释放计划公司未来

65、的产能释放计划 项目项目 T T+1 T+4 T+5 T+6 T+7 现有产能现有产能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前次募投项目前次募投项目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本次募投项目本次募投项目 0 0 0 0 750 1,500 1,500 1,500 合计合计 400 400 400 400 1,150 1,900 1,900 1,900*T为建设期第一年。公司现有产能为100吨3K碳纤维;前次募投项目产能为1,000吨12K或300吨3K碳纤维产能,由于投产后主要用于保障主要客户A某型号产品的生产需求,产品型号为3K

66、,因此上表产能取300吨列示。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优化产品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夯实航空航天领域竞争优势夯实航空航天领域竞争优势。IPO 募投项目的产品为 ZT7H-3K 型号的高强度碳纤维,下游主要运用于航空领域。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主要客户 A 的等同性验证,投产后将主要用于保障客户 A 某型号产品的生产需求。定增项目产品则更加多样,以 12K、24K产品为主,同时,高强中模型(ZT9)、高模型(M40J、M40X、M55J)等产品已研发成功并完成性能测试,通过本次定增可对该部分产品进行产业化。定增项目产品应用场景也更为丰富,其中 12K 碳纤维适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壳体与

67、大型结构件的制造,ZT9、M40J 及M40X能够满足新一代航天和航空装备对高强度、高刚度、低结构重量系数应用场景的需求,M55J 则可以应用于对材料刚度要求极高的航天领域。随着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结构,持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竞争优势有望得到进一步强化。表表 14:公司两次募投项目产品:公司两次募投项目产品关键参数对比关键参数对比 产品类别产品类别 产品型号产品型号 拉伸强度(拉伸强度(MPa)拉伸模量(拉伸模量(Gpa)现有产品现有产品 ZT7 4900 250 ZT8 5500 290 M40J 4400 380 新产品新产品 ZT9 5800 330 M40X 5700

68、370 M55J 4020 54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大额订单大额订单落地,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强落地,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公司上市以来先后签订三份大额合同,其中 2020年 5 月签订的 2.65 亿元订单已完成;2021 年 7 月签订的 6.36 亿元订单完成 3.56 亿元,剩余 2.81 亿元将在 2022 年交付;2022 年 3 月新签订 21.69 亿元订单,将于 2022-2023 年交 18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付。2022 年订单的合同金额是 2021 年订单的 3.4 倍,是 2021 年营业收入的 5.26 倍。大额订单的落地,消除了产品进一步

69、降价的不利因素,同时随着公司募投项目有序建成投产,公司可实现以量补价,业绩增长确定性高。表表 15:公司大额订单情况:公司大额订单情况 合同客户合同客户 合同标的合同标的 合同金额合同金额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履行期限 公告日期公告日期 客户客户 A 碳纤维、碳纤维织物 26465.8 万元 自签订日起 12个月,具体交货进度按照合同规定执行 2020/5/14 客户客户 A 碳纤维、碳纤维织物 63,645.06 万元 2021 年至 2022 年,具体根据客户下发交货计划执行 2021/7/14 客户客户 A 碳纤维、碳纤维织物 2,169,36.65万元 2022 年至 2023 年,具体根

70、据客户下发交货计划执行 2022/3/14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4.盈利预测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1)产能方面,以 3K 口径计算,公司原有产能 100 吨,IPO 募投项目 300 吨,2021 年投产后,理论总产能约为 400 吨;此外,1500 吨(12K)定增项目已落地,建设周期为 4 年。2)价格方面,2021 年公司与主要客户协商进行一定程度降价,短期内再次降价可能性较小,目前公司向主要客户 A 批量稳定供应的销售价格约 300 万元/吨。此外,随着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丰富,产品均价预计呈下降趋势。表表 16:公司分公司分产品产品营收及毛利预测营收及毛利预测 2020

71、 2021 2022E 2023E 2024E 碳纤维碳纤维 收入(百万)329.39 319.63 766.36 1108.49 1395.00 YoY(%)-2.96%139.76%44.64%25.85%毛利(百万)277.18 244.75 560.75 850.21 1069.97 毛利率(%)84.15%76.57%73.17%76.70%76.70%碳纤维织物碳纤维织物 收入(百万)60.13 92.16 135.24 195.62 246.18 YoY(%)53.27%46.74%44.64%25.85%毛利(百万)49.45 72.53 106.43 153.95 193.7

72、4 毛利率(%)82.24%78.70%78.70%78.70%78.70%合计合计 总收入(百万)389.52 411.79 901.60 1304.10 1641.18 YoY(%)5.72%118.95%44.64%25.85%毛利(百万)326.63 317.28 667.18 1004.16 1263.71 毛利率(%)83.85%77.05%74.00%77.00%77.00%资料来源: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公司是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龙头供应商,随着下游航空航天领域需求的加速释放,公司碳纤维产品有望核心受益。此外,公司积极募投扩产,布局航空航天领域,随着募投项目有序达产,公司未来

73、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6.9、8.5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43X、28X、22X,维持“买入-A”评级。5.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募投项目募投项目投产不及预期:投产不及预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动、行业竞争加剧、技术水平发生更替、新型生产设备调试等不可预见因素,投产进度可能不及预期。19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客户开发进度不及预期客户开发进度不及预期: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建设了一定比例的新产品产能,在新的领域仍需积累市场经验,存在新客户开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2021

74、 年,受主要客户 A 对公司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的采购量提升的影响,经双方协商对产品价格进行了下调,本次调价系 2013 年 2 月建立合作关系以来的首次,双方的调价频率低且间隔时间较长,但受下游审价政策变动、订货量大幅提升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价格未来仍存在下降的风险。客户相对集中风险:客户相对集中风险:2021 年,公司来自于前五名客户(合并口径)的销售收入营收占比为99.25%,尽管公司与主要客户形成了密切配合的战略合作关系且在积极拓展新客户,但如果现有客户需求受国家政策变化而大幅下降,则较高的客户集中度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影响。20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财务报

75、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利润表利润表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 100,000,000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100,000,000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 3.9 4.1 9.0 13.0 16.4 成长性成长性 减:营业成本 0.6 0.9 2.3 3.0 3.8 营业收入增长率 66.1%5.7%118.9%44.6%25.8%营业税费 0.0 0.0 0.0 0.1 0.1 营业利润增长率 73.3%-13.5%123.4%54.6%23.1%销售费用 0.0 0.0 0.1 0.1 0.2 净利润增长率 70.

76、1%-13.4%121.7%54.6%23.1%管理费用 0.8 0.6 0.6 1.3 1.5 EBITDA 增长率 74.3%3.2%112.3%48.4%23.2%研发费用 0.3 0.4 0.2 0.8 1.4 EBIT 增长率 60.2%-0.4%143.0%55.2%23.0%财务费用 0.0-0.0-0.0 0.0 0.0 NOPLAT 增长率 74.3%-12.6%124.5%55.2%23.0%资产减值损失-投资资本增长率 4.9%7.7%36.4%27.7%14.9%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0.0 0.0-0.6 0.1 0.2 净资产增长率 20.9%13.5%175.8%

77、16.1%17.3%投资和汇兑收益 0.0 0.0-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2.6 2.3 5.1 7.8 9.6 利润率利润率 加:营业外净收支 0.1 0.0-0.0-0.0-0.0 毛利率 83.9%77.1%74.0%77.0%77.0%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2.7 2.3 5.1 7.8 9.6 营业利润率 67.4%55.1%56.2%60.1%58.8%减:所得税 0.4 0.3 0.6 0.9 1.2 净利润率 59.6%48.9%49.5%52.9%51.7%净利润净利润 2.3 2.0 4.5 6.9 8.5 EBITDA/营业收入 70.1%68.4%66.3%68.1%66.6%

78、EBIT/营业收入 53.7%50.6%56.2%60.3%58.9%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 运营效率运营效率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408 615 312 231 196 货币资金 2.0 1.9 21.2 22.9 28.3 流动营业资本周转天数 189 211 110 121 158 交易性金融资产 0.5 1.5 0.9 1.0 1.1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484 568 777 889 873 应收帐款 1.9 2.3 5.2 4.9 9.7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142 183 150 140 160 应收票据 0.9 0.9 3.1 2

79、.7 5.5 存货周转天数 26 24 29 24 30 预付帐款 0.0 0.0 0.2 0.2 0.1 总资产周转天数 1,184 1,254 1,193 1,258 1,169 存货 0.3 0.3 1.2 0.6 2.1 投资资本周转天数 829 834 467 424 406 其他流动资产 0.3 0.0 0.3 0.2 0.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ROE 19.6%15.0%12.0%16.0%16.8%长期股权投资-ROA 17.1%13.3%10.0%14.8%14.1%投资性房地产-ROIC 26.0%21.6%45.1%51.3%49.4

80、%固定资产 6.8 7.3 8.4 8.3 9.5 费用率费用率 在建工程 0.3 0.3 2.3 3.3 1.9 销售费用率 0.6%0.8%0.7%0.8%1.0%无形资产 0.4 0.4 0.4 0.4 0.4 管理费用率 21.5%14.9%7.0%10.0%9.0%其他非流动资产 0.2 0.1 1.7 2.0 1.2 研发费用率 7.9%10.8%2.5%6.0%8.5%资产总额资产总额 13.6 15.1 44.6 46.5 60.1 财务费用率 0.2%-0.2%-0.1%0.2%0.1%短期债务-四费/营业收入 30.2%26.3%10.1%17.0%18.6%应付帐款 0.

81、5 0.5 3.5 1.2 4.9 偿债能力偿债能力 应付票据 0.2 0.2 2.8 1.3 3.5 资产负债率 12.7%11.0%16.9%7.5%16.0%其他流动负债 0.4 0.3 0.7 0.4 0.6 负债权益比 14.6%12.4%20.4%8.1%19.0%长期借款-流动比率 5.30 6.62 4.56 11.20 5.21 其他非流动负债 0.6 0.6 0.6 0.6 0.6 速动比率 5.04 6.37 4.39 11.00 4.98 负债总额负债总额 1.7 1.7 7.6 3.5 9.6 利息保障倍数 280.65-216.33-1,013.1392.98 48

82、3.46 少数股东权益-分红指标分红指标 股本 4.0 4.0 4.4 4.4 4.4 DPS(元)0.10 0.08 0.15 0.21 0.24 留存收益 7.8 9.4 32.7 38.6 46.1 分红比率 18.1%18.1%15.0%13.7%12.5%股东权益股东权益 11.8 13.4 37.1 43.0 50.5 股息收益率 0.2%0.2%0.3%0.5%0.6%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 业绩和估值指标业绩和估值指标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2020 2021 2022E 2023E 2024E 净利润 2.3 2.0 4.5 6.9 8.5 E

83、PS(元)0.53 0.46 1.02 1.57 1.93 加:折旧和摊销 0.6 0.7 0.9 1.0 1.3 BVPS(元)2.70 3.06 8.43 9.79 11.48 资产减值准备-0.1-0.1-PE(X)82.9 95.7 43.2 27.9 22.7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0.0-0.0-0.6 0.1 0.2 PB(X)16.3 14.3 5.2 4.5 3.8 财务费用 0.0-0.0 0.0 0.0 P/FCF 129.0 148.0 192.8 62.7 32.5 投资损失-0.0-0.0-P/S 49.4 46.8 21.4 14.8 11.7 少数股东损益-EV/E

84、BITDA 73.2 86.6 28.2 18.8 14.8 营运资金的变动 0.2 0.3-2.1-3.1-2.1 CAGR(%)43.7%61.6%48.4%43.7%61.6%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 3.0 2.6 2.7 5.0 7.8 PEG 1.9 1.6 0.9 0.6 0.4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1.0-2.3-2.7-2.2-1.3 ROIC/WACC 2.5 2.1 4.3 4.9 4.7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0.7-0.4 19.3-1.1-1.1 REP 8.8 12.0 2.9 2.0 1.7 资料来源:资

85、料来源:Wind 资讯,安信证券研究中心预测资讯,安信证券研究中心预测 21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公司评级体系公司评级体系 收益评级:收益评级:买入 未来 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15%以上;增持 未来 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5%至 15%;中性 未来 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 300 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减持 未来 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5%至 15%;卖出 未来 6-12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沪深 300 指数 15%以上;风险评级:风险评级:A 正常风险,未来 6-12 个月投资收

86、益率的波动小于等于沪深 300 指数波动;B 较高风险,未来 6-12 个月投资收益率的波动大于沪深 300 指数波动;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声明,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勤勉尽责、诚实守信。本人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研究观点独立公正、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特此声明。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说明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说明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本公司及其投资咨询人员可以为证券投资人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

87、等直接或间接的有偿咨询服务。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是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一种基本形式,本公司可以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价值、市场走势或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证券估值、投资评级等投资分析意见,制作证券研究报告,并向本公司的客户发布。22 公司深度分析/中简科技 免责声明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及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资料、建议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本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本报告中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带

88、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建议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将随时补充、更新和修订有关信息及资料,但不保证及时公开发布。同时,本公司有权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任何有关本报告的摘要或节选都不代表本报告正式完整的观点,一切须以本公司向客户发布的本报告完整版本为准,如有需要,客户可以向本公司投资顾问进一步咨询。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

89、、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提请客户充分注意。客户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其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客户自身的投资判断与决策。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无论是否已经明示或暗示,本报告不能作为道义的、责任的和法律的依据或者凭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中心”,且

90、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报告的估值结果和分析结论是基于所预定的假设,并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和模型得出的,由于假设、估值方法和模型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估值结果和分析结论也存在局限性,请谨慎使用。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声明条款具有惟一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Tabl e_Address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深圳市深圳市 地址: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福华一路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福华一路 119 号安信金融大厦号安信金融大厦 33 楼楼 邮编:邮编:518026 上海市上海市 地址: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638号国投大厦号国投大厦3层层 邮编:邮编:200080 北京市北京市 地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 2 号楼国投金融大厦号楼国投金融大厦 15 层层 邮编:邮编:100034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简科技-高性能碳纤维领军企业产能扩张助力未来成长-221014(22页).pdf)为本站 (微笑泡泡)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