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火石创造:2022新趋势下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30页).pdf

编号:103494 PDF 30页 1.73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火石创造:2022新趋势下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30页).pdf

1、 1 重庆火石创造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出品重庆火石创造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出品 新趋势下新趋势下 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2 一、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 (一)国内外生物医药市场发展趋势(一)国内外生物医药市场发展趋势 全球医药市场的规模由 2016 年的 11530 亿美元增长至2021 年的 13934 亿美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9%。其中,2021 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约为 3366 亿美元,相对于2020 年增长 13%,过去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8.9%;2021 年全球化学药市场规模约为 10568 亿美元

2、,相对于 2020 年增长 5.6%,过去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2.5%。全球医疗器械市场 2021 年市场规模约为 4551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将达到 6714.9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5.2%。图图 1.2016-2025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单位:亿美元)2016-2025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单位:亿美元)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932896880009863663790424547555300008000100001

3、20008000200022E2023E2024E2025E化学药生物药3 图图 2.2021、2027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单位:亿美元)2021、2027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单位:亿美元)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医药市场规模由 2016 年的 13294 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17292 亿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4%,预计到 2025年将增长至 22873 亿元。其中,化学药仍占据主导市场,2021年市场规模为 8466 亿元,将近于中药(4578 亿元)和生物药(4248

4、亿元)市场规模总和;生物药增长速度最快,增速达 18.3%,化学药和中药的增速趋于平稳,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2%和 1.6%。全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3700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8447 亿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预计到 2024 年将增长至 12295 亿元水平。45516714.9004000500060007000800020212027EGAGR=5.2%4 图图 3.2016-2025 我国医药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单位:亿元)2016-2025 我国医药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单位:亿元)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图图

5、 4.2016-2024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单位:亿元)2016-2024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测趋势图(单位:亿元)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二)国内外生物医药市场竞争格局(二)国内外生物医药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集聚化发展态势,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及地区占主导地位,以中国、印度为722675727875888399423245474837502038384578467947784892500523580015000

6、2000025000200022E2023E2024E2025E化学药中药生物药370044035284623572958447963020004000600080004000200022E2023E2024E5 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在迅速崛起。美国波士顿-剑桥区域,依托哈佛、波士顿大学等顶尖教育资源及数十家世界级制药企业,形成了美国顶级制药中心。欧洲的生物医药集群主要分布于英国伦敦、德国莱茵三角地带及丹麦-瑞典的生物谷。日本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东京、北海道和关西等地

7、。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图图 1.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示意图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示意图 美国波士顿地区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生物产业集聚区,涵盖新药研发和生产、医疗健康产品、医疗器械和设备等领域。截至 2020 年 3 月,波士顿地区拥有超过 550 家生物医药企业,集聚了一批全球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包括辉瑞、诺华、罗氏等 19 家全球 TOP20 生物医药企业。英国剑桥科技园是欧洲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和产业核心区,该地区 GDP 占全英国比重的 15.8%。园区的核心产业包括医疗机器开发、药品临床研究和再生医疗的临床应用,在发酵工程、基因工

8、程、干细胞等产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日本神户产业园是亚洲生6 物医药产业的核心聚集区,截至 2021 年 6 月,园区汇聚了376 家生物医药公司/机构,拥有武田、安斯泰来等知名药企。目前,国内有 17 个生物医药领域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群。除厦门、重庆巴南区外,其他 15 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均在百亿以上。以中位数(规模总量 350 亿和近 5年平均增速 6%)进行四象限分析。可以将集群分为四个梯次和七个方阵。图图 2.17 个集群产值及五年复合增长率分布图17 个集群产值及五年复合增长率分布图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第一梯次(有规模、有增速):5 个集群产值规模超过 350亿,增速

9、6%以上,构成国家产业集群的第一、二方阵。其中,第一方阵为成都、北京大兴区和杭州,产值规模超过 500 亿,增速 10%以上;第二方阵为苏州、上海浦江新区和武汉,产值规模在 350-500 亿,增速 10%以上。7 第二梯次(有增速):3 个集群产值规模未到 350 亿,增速 6%以上,但增长趋势明显,构成国家产业集群的第三、四方阵。其中,第三方阵为北京昌平区和珠海,产值规模为 100-200 亿,增速 6-10%;第四方阵为厦门、重庆巴南区,产值规模虽然不到百亿,但增速超过 10%。第三梯次(规模和增速均不显著):5 个集群规模未到 350亿,增速 6%以下,构成国家产业集群的第五、六方阵。

10、其中,第五方阵为广州、哈尔滨、天津经开区和烟台,产值规模为200-350 亿,增速 6%以下;第六方阵为通化,产值虽然具备一定基础,但近年增速下滑明显。第四梯次(有规模、增速不显著):山东临沂(接近 500亿)和石家庄(超过 600 亿)的产值规模虽然具备较大的规模,但近 5 年增速未超过 6%,临沂、石家庄为国家产业集群的第七方阵。(三)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趋势(三)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趋势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大数据技术大大提升了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研发效率,测序技术的突飞猛进则带动了各种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进入临床应用,生命科学进入大数据、大平台、大发现

11、时代。与此同时,合成生物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学改变传统的疾病诊疗模式并推动医药产业变革,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为疾病治疗开辟了全新道路,单细胞技术、定向蛋白质组学技术、基因组编辑技术以及光遗传学技术等新兴研究方法推动生命科学向更加精确和实时的方向发展。8 表表 1.Nature评选的年度具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 20182018 年 年 20192019 年 年 20202020 年 年 重编码基因组 拓展单细胞生物学 用更高效的算法解码微生物组 转录组图谱绘制 基因编辑技术改进 更廉价、便携、高效的单细胞测序 促进癌症疫苗的应用 提高显微镜分辨率 长读长 RNA 测序&RNA 适配

12、体活细胞成像技术 连接基因型和表型 大脑连接图谱 更好的冷冻电镜样本制备技术 扩展基因组序列分析 合成基因组的进步 用模型计算肿瘤的发展-揭示分子结构 用更精准的基因表达控制方法完善基因疗法-应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算法 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解析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扩大应用。新药研发是人工智能的第一大应用领域,目前约占人工智能医疗市场至少 35%的份额。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对文献或信息的数据分析和新治疗靶点的发掘来缩短一般生物新药的研发周期,并同时降低药物研发成本。人工智能的运用可有效节约全球每年约 280 亿美元的新药研发成本。医学影像是人工智能医疗应用领域第二大细分应用市场,占比达 2

13、5%。该领域全球市场规模将以超过40%的增速发展,在 2024 年达到 25 亿美元。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疗、基因数据分析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二是新一代细胞和基因疗法加速成熟。在技术、资本和政策的驱动下,全球与中国的 CGT 在研药物数快速增长,CGT产业不断走向成熟。截至 2021 年底,全球累计在研 CGT 临床试验超过 1300 项,国内也有数十项临床试验取得登记备案(按登记号计),并呈现增长趋势。CGT 逐渐成功商业化,我国目前已有 2 个 CAR-T 药物成功上市,全球已批准上市销9 售的基因治疗药物有20余款。但总体而言,CGT疗法的开发、生产、订购和交付在全球都还处在初期阶

14、段,企业也还在持续设计和建构新的运营模式来支持 CGT 疗法的发展。三是合成生物学加速发展。生物医药是合成生物学最重要的应用场景,在药物分子、疫苗构建、耐药菌治疗等领域被广泛使用。随着基因测序、DNA 合成以及基因组编辑等底层技术的快速发展,合成生物学的应用前景将持续拓展,在原料选择、产品广度、生产成本上都可能出现飞跃式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人们对肿瘤、耐药菌感染等顽疾的预防及诊疗水平。目前,全球合成生物产业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上游 DNA/RNA 合成与酶制备中游代谢预测和合成指导下游产品应用”的产业链。四是数字医疗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数字化医疗和“互联网+医疗”的推动和发展,电子病例、电子处

15、方、在线挂号、临床医生软件等常规数字化平台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远程医疗、药品自动配送、患者可穿戴设备也在加速成熟。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数字医疗将在深入生物药“自上而下”的产业链各环节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仅带动企业端的应用转型,还能促进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全面加速。在疫情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全球生物医药公司进一步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从药物研发、制造到销售的全方位变革,与科技公司的商业合作也会越来越多。预计未来医药健康企业的商业模式将从以往传统线下为主,转为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当前,我国聚焦合成生物等颠覆性技术、脑科学和类脑10 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技术、生物大数据等共性关键技术,紧紧围绕民生健康

16、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战略需求,突出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等重大产品研制和精准化、个体化、可替代或可再生为代表的未来医学发展,重点突破新型疫苗、抗体制备、免疫治疗等关键技术,抢占生物医药产业战略制高点。(四)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分析(四)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分析 近年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产业发展技术路线、产业监督监管、产品研发生产流通等诸多领域。医药方面,审评审批和集中采购改革加速研发创新。医药方面,审评审批和集中采购改革加速研发创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与审批的指导原则(试行)

17、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等发布,进一步规范了药物研发创新流程。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 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等政策陆续发布,国家“带量采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逐渐成为十四五期间药品集采的主流,并进一步促进带量采购的范围从药品向医疗器械领域扩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集中采购持续扩围,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产业从跟随创新到源头创新转变。医疗方面,分级诊疗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方面,分级诊疗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持续放开。医疗持续放开。“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并对未来五年全民医疗保障指明了发展方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18、试点方案 提出到11 2025 年,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关于推广三明市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经验的通知提出了推进分级诊疗和医疗联合体建设的重点工作任务,并明确推广三明模式是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医改工作的重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医疗联合体建设作为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启动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在全国 118 个城市、567 个县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医保方面,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医保体系高质量运行。医保方面,改革不断深化,推动医保体系高质量运行。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共同推动医药创新的“供给侧改

19、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向纵深发展,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将以加快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为目标,分期分批加快推进,到 2025 年底,DRG/DIP 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医保目录动态更新,2021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推出,促进医保目录进一步优化,并加快新药、罕见病用药和抗癌药进入医保进程。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政策出台,极大提高了谈判药品的可及性。生物药领域,生物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药领域,生物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到了

20、空前高度。被提到了空前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出台,重点强调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保护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12 展。从整个生物药领域来看,生物药批签发管理不断规范。新版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实施,规范生物制品批签发行为,保证生物制品安全、有效,同时简化了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机构准入程序,将有力激活市场主体研发生产积极性。疫苗生产流通管理持续规范,新版疫苗生产流通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本进一步明确了多联多价疫苗委托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各相关主体权责,更加强调疫苗生产流通各环节的过程管理,将加速疫苗生产流通行业规范化发展。化学药领域,国家对于原

21、料药行业的环保政策持续加码。化学药领域,国家对于原料药行业的环保政策持续加码。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重点任务中明确要求鼓励优化产业资源配置,推进绿色生产技术改造,提高大宗原料药绿色产品比重,加快发展特色原料药和高端定制原料药,依法依规淘汰落后技术和产品;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生产技术创新升级,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开发原料药绿色低碳生产技术,推动大宗原料药绿色化改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原料药和创新原料药。上述文件的出台,对原料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进一步加快新形势下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步

22、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医疗器械领域,持续推进医疗器械产品“进口替代”,强医疗器械领域,持续推进医疗器械产品“进口替代”,强化行业监管和国际接轨、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在全国的化行业监管和国际接轨、推进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在全国的推广。推广。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注册人将对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产品质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业13 内人士将其总结为“宽进、严管、重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公布第六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包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口腔 CT、心电图机等;浙江省、广东省等陆续出台鼓励公立医院采购国产医疗设备的政策文件。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人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

23、南,加强对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的指导、监管力度,及时、有效控制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UDI 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将进入可追溯的信息化管理新时代,将使医疗器械产品从生产、经营、使用实现全链条的追溯和管控。中药领域,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重视根据中医药中药领域,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重视根据中医药临床治疗临床治疗特点和实际评估临床价值。特点和实际评估临床价值。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与中药临床定位相适应、体现其作用特点和优势的疗效评价标准,鼓励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效评价,探索引入真实世界证据用于支持中药新药注册上市。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

24、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符合要求的经典名方制剂申报生产,可仅提供药学及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免报药效研究及临床试验资料。国家逐步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中药配方颗粒行业规范化与标准化,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与标准制定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试点统一标准的公示等政策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与标准研究,实现中药配方颗粒整体质量控制和有效监管。(五)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资本发展趋势(五)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资本发展趋势 14 生物医药企业迎来上市热潮。生物医药企业迎来上市热潮。近两年,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数量和募资金额均创历史新高。2020 年和 2021 年,全国分别有 6

25、9 家、121 家生物医药公司成功实现首次 IPO 和二次上市(含港股和美股),较上年分别增长 100%、75%。在上市政策对生物医药企业盈利要求放宽的背景下,港交所和科创板正在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企业的首选上市地。1 生物药领域,2021 年,全国有 23 家企业(不包括新三板),其中包括 NASDAQ 上市企业 3 家,在科创板上市企业 9家,港交所上市企业 6 家。从细分领域来看,在重组蛋白领域和抗体领域各有 8 家及 10 家企业布局(其中 4 家企业同时布局重组蛋白和抗体两个领域),5 家企业布局疫苗,2 家企业布局细胞治疗领域,血液制品领域和核酸干扰药物领域各有 1 家企业布局。从地域

26、分布来看,北京(5 家)、上海(5家)、成都(4 家)是 2021 年新上市企业数量最多的三个城市,苏州 3 家企业上市,广州、泰州等 6 个城市各有 1 家企业上市。化学药领域,2021 年,全国化学药领域共有 17 家企业上市,其中祁连国际在 NASDAQ 上市企业,兆科眼科、腾盛博药 2 家在港交所上市,德源药业、森萱医药成为首批北交所上市企业;另外在上交所上市 6 家,深交所上市 5 家,新三板上市 1 家。医疗器械领域,2021 年,全国共有 36 家医疗器械企业完成 IPO 上市,其中港股上市 13 家、科创板 19 家、创业板1 本节数据引自火石创造数鉴智慧产业(2020/202

27、1)15 4 家,包括心血管和骨科等高值医用耗材领域的微创心通、归创通桥、威高骨科、春立医疗、先瑞达、百心安、惠泰医疗等,体外诊断领域的浩欧博、博拓生物、诺禾致源、贝康医疗等,以及医学影像设备和 AI 医学影像领域的康众医疗、鹰瞳科技等。中药领域,2021 年度,全国中药行业新增 1 家港股上市公司,为承德御室金丹药业有限公司。股权融资持续活跃。股权融资持续活跃。2021 年,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融资受疫情的催动在 2020 年发生了大幅增长。2020 年融资总额达到 883.75 亿元,较 2019 年增长达到 107.6%。而 2021年的投融资总额较 2020 年又有了进一步的增长。20

28、21 年融资事件数达到 522 起,较 2020 年增长 53.1%;总额达到1113.58 亿元,较 2020 年进一步增长 26.0%。投融资事件数的轮次分布,国内同样与全球基本保持一致,长期以 A 轮投融资事件为主。2020 年和 2021 年,A 轮事件占总体比例分别为 34.8%和 39.3%。图图 3.2016-2021 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融资情况统计2016-2021 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融资情况统计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104.98241.36308.52425.74883.751113.586335220200400600040080012002

29、001920202021投融资额投资事件16(六)新冠疫情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六)新冠疫情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 互联网医疗优势得以凸显。互联网医疗优势得以凸显。线上问诊购药能够避免人群接触和集聚,同时也有效分流线下医院的就诊压力,在疫情中得到快速发展。多家互联网医疗企业均为患者提供了线上咨询服务,多家医药电商平台也积极加入,并成为人们购买日常用药的首选方式。专家跨越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在线方式同一线医务人员进行远程问诊,特别是针对医疗资源短缺的地区,远程诊疗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均的问题,成为对分级诊疗政策落实过程的补充。未来,随着处方药合规

30、、医保线上线下统一化、鼓励医药电商发展等政策利好进一步落地,互联网医疗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加加大公共卫生建设提上议程。大公共卫生建设提上议程。生物安全法明确要求加大生物安全能力的建设力度,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建设基础设施。疫情发生后,国务院明确提出所有县区级以上的疾控中心以及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都要抓紧进行改造,尽快形成核酸检测能力;一些地区建设步伐加快,并明确提出要新建扩建传染病医院、疾控中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发布,提出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坚持底线原则、合理布局、中西医并重、平战结合、防治协同,在疾控中心、县级、市级、省级四个级别规划了不同要求。这一方案是公共卫生建设的阶段性指

31、导纲领,对十四五期间的医院建设尤其是传染病院、ICU、核酸检测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科技创新带来发展新机会。科技创新带来发展新机会。为应对此次疫情,国家、地17 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类主体积极推进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将在短时间内集中孕育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并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从科技部启动的四批应急攻关项目看,重点在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检测诊断、药物研发和临床救治及疫苗研发等方面进行部署。疫情中,移动互联网、5G、人工智能、超算等数字科技兴起,并在病毒溯源、药物研发、疫情研判、诊疗救治等医药健康场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国家将出台政策加快数字信息科技在医药健康领域中的应

32、用,进而推动远程医疗、智能医疗机器人、智能研发、智能医疗救治等新业态的发展。医药产业链安全备受关注。医药产业链安全备受关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产生了巨大冲击,隔离封锁使得全球贸易量锐减,全球产业链上下游间的紧密嵌入联系变得羸弱,尤其是部分防疫物资、药品产业链甚至出现了短暂中断的风险。国际范围内出现了“更注重安全而效率其次”的观点,发达国家逐步减少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将上下游产业链环节收缩至本国。由于发达国家产业链布局和产品国内的自产自销,使得中国许多产业的出口环节受到影响和冲击。同时,跨国公司也开始缩短其产业链,加速其工厂在全球进行更加多元化和分散性的布局,以防止区域性的风险导

33、致整个企业生产受到影响,增大我国产业链中断和转移的风险。中医药优势进一步得到认识。中医药优势进一步得到认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其中“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18 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在一系列利好因素推动下,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大产业的市场规模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鉴于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良好效果,世界各国对中药疗效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药材对东盟、欧洲等地区的出口增幅显著。中医药企业可以利用欧美国家疫情期间对中药进口放宽限制的时机加快中药产品的研发,或与境外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迅速提高国际

34、竞争力。二、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与现状二、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与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一)总体发展情况 重庆是全国主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从产业规模来看,2020 年,全市医药制造业工业产值达 597.9 亿元,居全国第第 6 位;从历史增长来看,全市医药制造业工业产值在 2016达到峰值 643 亿元,随后在 20182019 年间保持 24%的缓慢增长态势,2020 年受疫情影响,产值规模有轻微下降;从企业发展来看,全市现规上医药企业 191 家,其中年产值 10 亿元级的企业 13 家,医药工业百强企业 2 家,上市企业 18 家。图图 4.20202020 年全国主要城

35、市医药制造业工业产值(亿元)年全国主要城市医药制造业工业产值(亿元)19 来源:各地统计年鉴 图图 5.20 年重庆市医药制造业工业产值(亿元)年重庆市医药制造业工业产值(亿元)来源:重庆市历年统计年鉴 从产业创新能力来看,2021 年,重庆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风险投融资金额为 69.4 亿元,约为北京的 2.1%、上海的 3.3%、成都的 30.5%;全市拥有有效专利授权数 4727 件,约为北京的 15.8%、上海的 24%、成都的 67.8%,CDE 受理、类新药数量 712 件,约为北京的 19.3%、上海的 24.7%、成都的46.1%,药物临床试验数为 3

36、02 项,约为北京的 13.8%、上海的 11.2%、成都的 42%。上述数据显示,重庆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创新创业水平相比其他前沿城市还有较大差距。从产业创新基础来看,截止 2021 年底,重庆市建有国家级创新平台 14 个,省级创新平台 80 个;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35 项,省级科技进步奖 231 项;拥有卞修武、韩雅玲、杨正林、唐勇四位院士;现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28 家、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22 家;建设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安全评价中心)1 家 GLP 试验机构。丰富的创新平台及资源为重庆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0050060070020

37、00 从产业空间布局来看,全市现有在建和已建市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共计 8 个。其中,高新区重点布局基因测序、医疗大数据、数字化医疗设备等的生物医药高新产业;两江新区水土产业园以大健康产业发展为目标,吸引入驻 150 余户企业以及 30 余家科研院所和科研机构,产业集群效益明显;巴南区重庆国际生物城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化学药制剂、现代中药和医疗器械等产业领域,2020 年创新研发投入超 3 亿元,研发出 12 个创新药物进入临床,全市占比近半,药物研发创新全市领先;大渡口重点布局精准治疗(重点发展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体外诊断试剂与设备

38、(重点发展核酸扩增(PCR)、基因芯片)等的体外诊断特色产业。(二)细分产业发展现状(二)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1 1、生物药、生物药 从产业集聚来看,重庆市生物药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聚在巴南区、高新区、渝北区、北碚区等区域,已涌现智飞生物、华兰生物、精准生物等龙头企业,涵盖了疫苗、血液制品、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其中,智飞生物是重庆第一家上市的疫苗研发企业,是国内疫苗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值已超 2200 亿。从产品创新来看,重庆市培育出了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等多个过亿大品种。从创新平台来看,重庆建设有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组织工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2 个国家

39、级平台,重庆市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基因组工程重庆市21 重点实验室等 12 个市级创新平台,覆盖了几乎全类别的生物药细分领域。2 2、化学药、化学药 从产业集聚来看,重庆市化药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聚在渝北区、长寿区、北碚区及九龙坡区等区域,涌现了北大医药、申高制药、福安药业、华森制药、天圣制药等 8 家上市企业,培育出了芸峰药业、天致药业等 10 家专精特新化学药研发生产企业,孵化出圣华曦药业、植恩生物及三峡云海药业 3 家隐形冠军企业,至今已涵盖了抗感染类、特色专科类等领域的原料药、中间体、仿制药和创新药。从产品创新来看,重庆市拥有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青蒿素 2 个 1 类创新化学药,

40、催生出谷胱甘肽、乐卡地平、罗格列酮等 29 个过亿大品种。从创新平台来看,重庆建设有创新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化学药物合成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 5 个国家级平台,天然产物全合成与创新药物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 29 个市级创新平台,覆盖了创新制剂开发、创新化学药研发等众多领域。3 3、现代中药、现代中药 从中药材资源来看,重庆市在中药品种数量与资源蕴藏量上位于全国前列。现有黄连、青蒿、山银花、玄参、川党参、枳壳等中药材 5832 种,占全国药用动、植物总数的 48%;拥有 306 个重点品种,占全国数量的 84.3%。从产业集聚来

41、看,重庆市中药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聚在渝北区、南岸区、22 涪陵区及荣昌区等区域,涌现了太极集团、华邦生命、涪陵制药、葵花药业等多家产值超 10 亿的中药企业,培育出了迪康长江、万力药业等 45 家中药高新技术企业,涵盖了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癌症治疗、温肾补脾、等领域的多种中成药制剂。从产品创新来看,重庆市拥有复方红豆杉、血府逐瘀、复方斑蝥、麝香追风止痛等 14 个过亿大品种。从创新平台来看,重庆建设有中药资源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药健康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药提取技术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等 7个省级平台,涵盖中药防治、中药保健、中药提取等领域。4 4、医疗器械、医疗器械 从产业集聚来看,重庆市医

42、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聚在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及北碚区等区域,涌现了安碧捷、澳凯龙、南方数控 3 家上市企业,培育出了新骄阳健康、众康云科技等 97 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出晶美义齿、上坤医疗器械、派格机械设备等 12 家专精特新企业,业务涵盖诊疗设备、医用软件、体外诊断试剂、植介入器械、医用耗材等领域。从产品创新来看,重庆市拥有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及多孔钽骨填充材料 2 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拥有数字化医用 X 射线摄影系统、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 66个二类医疗器械。从创新平台来看,重庆建设有电磁辐射医学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临床检验诊断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血管植入物开发国

43、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等 5 个国家级平台,重庆市医学检验微流控及 SPRi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声分子影像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 3 个省级23 创新平台,覆盖了医学影像设备、植介入器械、数字医疗、医学检验等多个领域。三、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细分赛道选择三、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细分赛道选择 (一)构筑以创新药为主的生物药产业体系(一)构筑以创新药为主的生物药产业体系 抗体药物方面,重点发展双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药物、纳米抗体等创新抗体药物;支持基因测序产品、生物检测产品以及与仪器配套使用检测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疫苗方面,积极发展 4 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13 价肺炎结合疫苗、多组分百白破、流脑

44、联合疫苗等高端人用多价多联疫苗。细胞治疗方面,开展干细胞和血液病细胞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研究,加快干细胞药物和再生医学、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细胞治疗)、精准医疗、高端医疗等开发和应用。基因治疗方面,重点发展临床试验和上市产品相对集中的溶瘤病毒,中远期布局基因编辑。(二)推动化学药产业创新提质(二)推动化学药产业创新提质 药物制剂方面,积极发展经皮和黏膜给药制剂、缓控释口服固体制剂、儿童适用剂型新型注射剂(微球、脂质体等)等高端制剂。改良型新药方面,紧跟国际医药技术发展趋势,引导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校开展重大疾病新药的研发,重点发展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心血

45、管疾病药物、罕见病药物等领域的改良型新药。仿制药方面,加快开展临床急需、供应短缺、疗效确切、新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开发及已上市药物的适应症拓展。化学创新药方面,以 License-in 模式为主,布局抗肿瘤、抗感染、心血管、以及罕见病化学创新药。24(三)加速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三)加速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发展 经典名方方面,针对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妇儿科疾病、消化科疾病等中医优势病种,挖掘经典名方,开发复方、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中药新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方面,对中成药、生化药及中药配方颗粒等进行深入研究,加大对脉血康、炎琥宁、复方红豆杉等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院内制剂方面,借鉴宋代惠民局、和

46、剂局成功的制药经验,支持中医院的制剂室为患者小批量单独加工传统的中药制剂。中药食品方面,瞄准葛根、酸枣仁、栀子、白芷、苦杏仁等药食同源的材料,积极发展针对特殊人群,从产品结构、功能、设计等方面开发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四)培育壮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四)培育壮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 高值耗材方面,重点发展关节、脊柱、创伤系列骨科相关植入器材及配套手术器械,微创外科领域高端吻合器、超声刀,以及生物降解心血管载药支架、颅内药物支架、椎动脉药物支架等相关产品。IVD 方面,重点布局国产替代空间大的分子诊断(肿瘤检测领域)、化学发光试剂、POCT(免疫定量平台、电化学平台等)。临床诊疗设备方面,重点发展远

47、程物联智能化医疗设备、高端影像设备、角膜相关检测设备、激光诊断、治疗设备、高标准移动化数字影像系统及三维高清内窥镜系统等。家用智能化诊疗设备方面,重点发展以电子血压计为重点的家用可穿戴式健康监控仪器设备以及理疗床、上下肢康复训练系统等家用理疗康复产品。四、九龙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议四、九龙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议 25(一)发展基础(一)发展基础 目前,九龙坡形成了汽车摩托车、智能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和现代服务业“41”五大主导产业体系。其中,在汽摩和装备产业领域,九龙坡形成了包含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等在内的高端制造业产业配套体系。在智能产业领域,九龙坡聚集

48、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200 多家,“芯屏器核网”产业链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硬件、智能终端、软件服务等细分产业不断壮大。在大健康服务方面,九龙坡围绕高端医疗、体育健身、养老养生、康复保健等方向,推动健康服务业与健康产品生产有机融合,探索“互联网健康服务”新模式,逐渐形成综合性的大健康服务体系。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生物制药领域,九龙坡拥有远大生物、泰濠制药两家企业,产品涵盖酪酸梭菌、原料药、中间体等;医疗器械领域,九龙坡拥有半导医疗、博士泰生物两家企业,产品涵盖医美器械、IVD 仪器等。总体而言,九龙坡传统制造业基础较为坚实,智能产业也取得快速发展,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总体较为薄弱。基于行业发展

49、趋势和本地产业基础,九龙坡可以智能医疗装备、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服务、康复保健服务等领域为突破口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二)发展重点(二)发展重点 1 1、智能医疗装备制造业、智能医疗装备制造业。依托九龙坡区智能产业基础和高端装备及其供应链产业基础,探索与高端医疗器械的融合发展。围绕智慧医院建设需求,布局用于导诊、无接触扫描、26 重症监护/护理、智能巡检、配液送药、医疗垃圾处理、消杀灭菌等系列医疗机器人;围绕诊疗设备智能化发展趋势,探索发展智能影像设备、高清内窥镜、医用 3D 打印设备等细分产业。围绕康养产业快速发展趋势,布局家用康复器械,布局具备健康管理、生理数据监测、安全防护等功能智能可穿戴设

50、备;电子血压计、血糖仪、脂肪测量仪、按摩仪等家用监测康复器材,布局女性孕期及婴儿护理仪、卧床大小便护理仪等家用护理设备,以及用于骨科康复、肌肉训练、关节训练等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系列康复训练设备。围绕医美市场快速发展趋势,积极布局用于皮肤治疗的皮秒、点阵、光子激光美容设备,及热拉提、热玛吉等射频美容设备和即时检测设备。2 2、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服务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药不断深化融合(BT+IT)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服务。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各环节的应用,重点发展医疗人工智能开源平台,建设医疗大数据中心,布局生物医药专用 AI

51、 技术及核心元器件,以及应用与智能生产的数字系统和硬件系统;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医药产业运营管理方面的应用,积极发展互联网医院、产业互联网平台、精准营销、医药电商、药械物流、医药供应链金融、医疗保险等生产型服务业。3 3、康复保健服务业。、康复保健服务业。依托九龙坡生态环境优势、养生资源即及智能产业基础,探索发展集养老保健、健康管理、健康旅游于一体的数字健康服务产业。围绕养老护理、日间照27 料、居家养老、文化娱乐等养老需求,重点发展面向“一老一小”、慢性病患者、职业病患者等群体的健康信息建档、健康检测、健康干预、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和健康保险等服务业;推动健康医疗机构与旅游

52、机构深度融合,鼓励有条件的度假村、景区等建设康养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国际化医养结合体验中心。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业,加快以院内制剂为代表的中药特色制剂研发;扶持一批国医大师工作室、“名医堂”“名医馆”。(三)发展举措(三)发展举措 1 1、集聚产业主体、集聚产业主体。一是围绕智能医疗装备制造、产业数字化、数字健康等重点领域,集中资源和力量招引一批显示度高、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化项目,在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细分赛道,依托引进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互联网中心”,沉淀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相关的人才、产业链资源积累,从而进一步引入药械研发生产全生命周期企业,并形成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协同生态进一步服务于引入

53、的产业主体,促进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二是探索产业招商新模式,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产业运营、战略咨询、投融资等社会力量开展合作,利用专业的招商信息、丰富的产业数据、雄厚的产业资本,聚焦上下游产业链条,优化招商新模式、提升效率。2 2、打造平台载体。、打造平台载体。一是打造产业创新平台,依托西南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及其附属医院,搭建面向精准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技术转移平台和创28 新孵化平台。二是支持企业自建各类创新研发平台,支持其与在渝高校院所、临床机构等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支持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参与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三是鼓励各类创新平台融合贯

54、通,通过引入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互联网中心”平台,整合本地创新资源数字化优先服务于本地企业,同时鼓励本地企业和创新资源通过中心,延伸至全国创新资源及企业开展合作,通过中心数字化集聚和运营服务能力,把本地企业创新发展半径从本地扩展到全国范围,充分利用数字化、互联网化利用全国创新要素加速本地企业创新发展。3 3、加速产业升级。、加速产业升级。一是鼓励区内生物医药企业加强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深度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着力提升数字化水平,打造一批智能车间、工厂,着力推进绿色制造。二是支持区内生物医药企业按最新药品、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升产品质量水

55、平,以实施新版 GMP 认证为契机,鼓励企业通过欧盟、美国及各种医药国际认证,加快国产药械的国际化进程。4 4、事业产业协同发展、事业产业协同发展。以通过数字赋能构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为抓手,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启动“智慧医疗”建设项目,强化区域智慧医疗基础建设,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嵌入式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完善智慧医院、智慧病房、AI 客服、医疗辅助智能化知识库等智慧医疗应用系29 统。深化“九龙坡云医院”项目,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入驻平台,加快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开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服务。5 5、加强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数字

56、赋能。、加强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数字赋能。一是通过“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互联网中心”,加强构建基于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的产业生态服务,提供真正基于数据驱动的企业创新服务运营,实现企业及资源数据的有效运营、数据驱动的企业服务决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一站式创新资源线上获取和线下专业服务,为区域企业实现基于数字化画像精准的更高效更低成本的创新资源获取、更先发的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构建更先进的研发和供应链体系,伴随企业成长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最终建设形成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数字化发展生态。二是加强机制创新,引导生物医药企业加快上云,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数据战略和数据治理体系,加强数据的开发利用,提升企业

57、研发、生产、营销等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通过“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互联网中心”搭建生物医药数字化应用商店,整合行业数字化厂商服务及部分自主研发 SaaS 工具,在核心基础应用、研发应用、制造应用、商业应用等方向,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帮助传统医药企业和中小生物医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为其提供一站式数字化应用解决方案和高效便捷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使九龙坡区及重庆市生物医药企业率先具备快速数字化转型建设的能力,率先实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三是支持基于数字平台的产业协同创新,鼓励供应链、产业链上下30 游企业间加强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充分利用数字平台与合作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加强探索 BT+IT 融合发展的新型商业模式。6 6、推动国医国学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医国学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健全中医医疗、护理、养老、康复四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促进医养结合。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建设一支临床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医、教、研相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依托巴渝国医城建设,打造中医服务业聚集区;围绕名院、名科、名医,加快培育中医品牌,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计划。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火石创造:2022新趋势下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报告(30页).pdf)为本站 (淡然如水)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