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中国电信:数字道路白皮书(2022年)(34页).pdf

编号:107076 PDF 34页 7.3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中国电信:数字道路白皮书(2022年)(34页).pdf

1、(2022)数字道路白皮书数生万物慧智而城引言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随之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早在 2014 年就明确指出,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2021 年,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从拥抱“互联网+”到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从各行业发展的“可选项”,已逐步成为全社会发展的“必选项”。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互联网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数据驱动

2、产业升级、业态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数字道路是信息技术在交通行业的先行落地基础,更是交通、信息、汽车三大行业的全面融合。中国电信作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开创探索、身先士卒投入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数字道路的建设,发挥自身技术积累、产业合作优势,在雄安新区设计、建设并运营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基于开放区域的数字道路。我们基于对数字道路的建设运营的经验与认识,组织编写了本白皮书:新兴技术重构道路,数字道路赋能场景,人本服务孕育模式,共赢模式成就生态。数字道路,不仅仅是交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更多的,是中国整体数字化转型中先行探索的重要一环。中国电信充分结合自身优势,以产业发展

3、和场景需求为导向,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探索数字道路建设运营最优模式,致力成为城市新型基础设施运营商。中国电信将与合作伙伴一起,助力数字道路相关产业发展。为道路注智、为城市赋能,为智慧交通贡献中国智慧。01-14创新从传统基建到新型基建协调从自建自治到统筹规划绿色从建设运营到循环经济开放从砂石水泥到智能中枢15-32共享从服务交通到服务城市新理念新兴技术重构道路新服务数字道路赋能服务目录城市统筹 协调管理城市道路 便捷顺畅无人驾驶 车路协同人流物流 各享其行公共交通 绿色低碳安全出行 道路守护特种车辆 通行保障道路管养 统筹规范创新运营 城市统筹规划降本增效 设施集中运维统筹调度 事件联合监管各取所

4、需 数据定制服务统一纳管 安全统一保障数字道路运营商崭露头角智能终端新技术自主可控智能汽车产业链换道超车缩略语名词53-555 56 4展望33-4445-52新模式人本服务孕育模式新生态共赢模式成就生态城市是文明的摇篮,道路是城市的脉络。道路定义了居民在城市中的活动: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其说是依托城市展开,不如说是在道路连接的各个功能空间中进行转移。随着新兴技术的驱动,道路这一重要城市基础设施也将得到重构,数字道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道路形态发展、重构的必经途径,也将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新兴技术重构道路新理念0 30 4伴随人类科技进步,车辆与道路的形

5、态逐步发生改变。从前,“马路”一词更多的诠释砂石道路如何服务于畜力车;近现代时期,机械车辆与沥青道路开始成为主流;而如今,畜力车、纯机械车辆已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出行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道路正在进行数字化升级。与此同时,数据逐渐成为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必要社会资源,被认为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2020 年,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被写入中央文件,其重要程度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比肩,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标志我国数字经济进入全新阶段。从传统基建到新型基建创新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数字道路,有别于传统道路针对道路本体进行规

6、划和建设,其重点在于对赋予数字特征的智能道路进行创新性建设和运营。数字道路所产生的数据要素,将重建人们对道路的理解和认知。通过道路相关交通元素和事件数字化,把交通出行从有限的物理空间拓展到了无限的数字空间,在数字空间内以数据要素高效流动,实现传统交通业务的重构与创新。数字道路除了提升传统道路的通行效率外,还通过与后端运营中心、智能网联车辆进行深度协同,提供个性化、场景化、实时化的各类服务,进而助推数字道路空间上相关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道路构建的一体化运维体系,也将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服务,为城市交通规划、道路建设监理、路上场景应用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运营和维护数字道路所产生的数据要素,城市

7、也将具备应急指挥调度、交通引导、流量统计、风险预警等能力,进而对交通出行以及交通组织产生深远影响。道路数字化参与协同化运营全局化决策智能化道路本体及参与者的数字化交通出行从物理空间扩展到数字空间数字道路车路协同能力开放道路设施从被动使用升级为主动服务数字道路运营数据长期累积交通决策从经验主导转变为智能决策资产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道路运营从硬件维护统筹为区域运营第一章 新兴技术重构道路160 6建设部门统筹道路建设养护部门负责道路巡护交管部门布设信控电警传统道路建设、运营过程各个业务部门各自为政规划部门协调城市规划字道路将在数字空间统一考虑各类需求,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理,完成统一的规划、建设

8、与运营。此“先建设,再整改”的现象屡有发生,数字道路的建设在根本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利用数字化相关技术,数各部门各有所考,各司己职。由于道路系统的建设与运营本身就是一个巨系统,建设过程中很难通观全局,因部门顾虑道路质量,交管部门布设信控电警,电力部门负责电力电缆铺设维护,城市综治部门负责创文创卫,传统的道路建设流程中,规划部门协调城市规划,建设部门统筹道路建设,市政部门专注路下管线,养护从自建自治到统筹规划协调市政部门运营城市照明数字道路统筹规划,纵观全局统一规划统一运营数字道路统一建设多感合一市路侧感知设备多元复用。杜绝“麻雀杆”现象,智慧城多杆合一标志标牌竖杆统一建设复用。路灯、电警、红绿灯

9、、广告、第一章 新兴技术重构道路多网合一络统一规划设计,集约投资。通信网、视频网、电力网等网多箱合一号控制箱体统一空间复用。配电、光交、消防控制、信0 7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碳达峰十大行动”。2022年,“双碳”目标相继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0 8规划,强有力推动各行各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从建设运营到循环经济绿色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碳

10、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领域的 CO 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 10%-12%左右2交通运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官”,亦是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大户”。基于数字道路建设,结合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等技术,联合地图服务商、道路运输服务提供商等一起推动交通出行场景数字化,能够有效改善道路运输效率,助力城乡低碳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数字道路通过整合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交通出行朝着电动化、共享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演变。通过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至数字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全过程,开展多杆合一、多感合一、多箱合一、多网合一的整体建设,能够降低道路全生命周

11、期的碳排放总量。道路管理者同样可以借助数字道路能力推行多元的碳普惠机制,激励居民采用更多的公共交通方式出行。CO210%-12%PM2.515%-35%第一章 新兴技术重构道路交通领域 PM2.5 排放占全国总排放比例达 15%-35%0 9传统道路是城市的度量,是通行的工具,是固化的砂石。通过对道路进行数字化改造,数字道路能力将1 0持续升级。数字道路作为城市智能中枢的有机组成,将城市能力与道路能力开放给交通参与者、交通治理者等。从砂石水泥到智能中枢开放感知数字化感知设备与道路融合,道路信息实时、动态更新变化,提升道路感知能力。未来更高需求道路将作为城市信息中枢,开放通行能力的同时逐步开放电

12、力输送、网络通达、通信接入等能力。协同数字化交通参与者与道路逐步协同,道路将能力开放给交通参与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静态数字化道路本体及道路部件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静态建模,提升道路资产管理能力。基础道路砂石水泥的道路给城市赋予了最基础的通行能力。数字道路开放能力能够赋能出行业务创新,驱动新兴的道路出行模式。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通过数字道路建设实现了城市定制公交、无人驾驶与慢行交通体系的融合发展,并且逐步衍生出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出行即服务(MaaS)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平台、货物的自动协同化流转等新兴出行模式,使得服务落地过程更加便捷、快速。除了将能力直接开放给交通参与者,

13、数字道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真实世界感知能力、高效网络传输能力、云边协同算力能力、电力网络传输能力等,都可以作为能力开放给周边的居民和空间内的设备。道路能力开放场景示意第一章 新兴技术重构道路1 11 2发布机构机构简介发布文件道路能力分级欧洲道路运输研究咨询委员会欧 盟 自 动 驾驶 专 业 管 理机构全 国 公 路 交通 行 业 学 术性群众团体全 国 性、行业 性 的 非 营利社会组织自动驾驶的基础设施支持级别 智 能 网 联 道路 系 统 分 级 定义与解读报告 智 慧 高 速 公路分级中国公路学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E 级:最低,无数字化信息D 级:支持静态道路标识在内的静态数字化信息C 级

14、:支持静态和动态基础设施信息B 级别支持协同感知,即可感知微观交通情况A 级:支持协同驾驶,数字化基础设施可以引导自动驾驶车辆的速度、间距、车道I0 级:无信息化/无智能化/无自动化I1 级:初步数字化/初步智能化/初步自动化I2 级:部分网联化/部分智能化/部分自动化I3 级: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条件自动驾驶和高度网联化I4 级: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的高度自动驾驶I5 级: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全自动化驾驶D0 级:高速公路无智慧化D1 级:高速公路具有简单的智慧化D2 级:高速公路具有基本的智慧化D3 级:高速公路具有协同式智慧化D4 级:高速公路具有自主可控的智慧化数字道路能力的开放使得道路上

15、的交通参与者优先获益,目前国内外各个机构将道路能力对道路交通参与者开放的程度划分成了不同的等级: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中国交通运输部指导组建的民间组织智慧高速公路 车 路 协 同系统框架及要求1 级:基础道路,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施完备2 级:数字化道路,安装路侧智能感知(气象、交通流)、通信和计算设备3 级:多源融合感知道路,具备基于云控平台的道路管控服务,支持全域交通信息采集、车路协同感知融合和交通信息处理4 级:协同控制道路,支持自动驾驶车队编队行驶和在线调度雄安新区管委会指导组建的社团组织政府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雄安新区数字道路分级标准智慧道路建设技术导则智慧高速公路第 2 部分:智慧化

16、分级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上海市嘉定区重庆市交通局、四 川 省交通运输厅X-I1 级:静态元素数字化X-I2 级:动态要素数字化X-I3 级:交互联网信息出行X-I4 级:引导协作数字出行X-I5 级:情感式出行基本:提高道路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为主,满足交通参与者对通行效率、安全和服务的基本需求中级:在基本智慧化的基础上,实现车路协同的智能道路交通环境,能以智慧化的方式对道路交通运行进行管理,对交通参与者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高级:在中级智慧化的基础上,实现网联协同的智慧化管控环境,具备对路网进行全自动、全方位的服务和监管的能力D1 级:建设收费、通信、监控等系统、运行控制中心D2 级:数字

17、化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D1 级基本条件D3 级:车路协同、智能管控,以及 D2级基本条件D4 级:自主可控、新能源供给,以及 D3级基本条件第一章 新兴技术重构道路1 31 4 传统意义上,道路的功能只是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而分域而治。数字道路与智慧城市进行共规共建后,数字道路将作为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共享城市的数据与资源。数字道路作为一种支撑“端边云超”体系架构的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引领着城市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逐步成为城市治理不可或缺的工具。数字道路将能力共享智慧城市从服务交通到服务城市共享01020304城市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基础通行能力城市感知能力城市长沙合肥北

18、京厦门无锡沧州上海南京重庆芜湖广州济南深圳淄博武汉成都探索智慧交通与智能网联公交的应用特色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路线深入实施大部制改革,精简内设机构,探索组织模式厦门 BRT 特色智能网联车、路、站台“人机共驾”联动建设率先发行车联网新基建专项债,串联商业停车餐饮等目的地服务全城域开放、商业化应用,全民共享的双智城市建设模式以场景应用为最终目标,提升双智基础设施融合,完成多项双智标准“美好出行+美好生活”探索服务 C 端市民“车联网+智慧公交”助力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开展区港联动智能网联建设聚焦车路一体化发展,引入多元投资模式建设车城网络突出城乡公交及农资物流等专项车联网主题建设深度融合

19、路侧设施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基础设施融合传统工业产业以双智城市为驱动的转型路线以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为切入,探索构建双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聪明的车,智能的路,智慧的城”协同发展路径试点建设特色 2021 年,住建部和工信部将 16 个城市列为双智试点城市,双智试点建设的展开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建设数字道路与智慧城市标准统一、逻辑协同、开源开放的统一规划体系,能够汇聚多层次的动静态数据,实现一网通览和一网统管,以数字化手段完成对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城市交通、公共服务、防灾应急等方面的智慧化管理。可以说双智城市的建设对数字道路如何服务城市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第一

20、章 新兴技术重构道路2627数字道路利用人工智能、车路协同、移动通信、高精定位和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能够实现基于道路数据赋能传统业务提质增效与创新。数字化城市道路建成后,能够实现伴随式出行引导服务、重点车辆驾驶行为监管、信号灯自动配时控制、热点区域拥堵治理、违法行为非现场取证、特种车辆通行保障等等一系列新服务场景应用。数字道路将不断丰富数字化出行服务场景,营造安全、高效、便捷和绿色的道路环境。数字道路赋能服务新服务1 71 8物理道路运营城市管理交通巡管物流运输公交运输道路养护 在数字道路建设过程中,可以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对道路空间进行全要素建模。数字孪生是综合运用感知、计算、建模等相关技术,

21、建立物理世界的数字映射并与物理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完成现实道路到云上数字道路的映射,打造具备真实道路全要素信息数字道路孪生体,高度还原现实世界。通过对数字道路本身、以及其上道路参与者的全量化孪生映射,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更有效的感知及管理道路空间内发生的各类城市事件。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数字道路孪生体赋能,城市的管理者不再需要进行过多的巡检,可以通过云上进行实景式的故障排查以及事件处理,提高系统管理效率。协调管理城市统筹现场管理,全人力巡查数字道路运营模拟择优、零成本试错信息感知标识交互控制决策数据采集处理算法建模仿真可视化运营维护 事件分类违章超速、撞车追尾、转弯事故交通安

22、全事件社会影响事件自然灾害事件道路养护事件交通管理事件公共卫生事件胡乱摆摊、聚众斗殴、恐怖袭击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道路破损、设施损坏、绿化缺失地铁运营、列车运行、自动驾驶测试疫情防控、垃圾堆放、环境监督道路空间内城市管理者面临的管理事件第二章 数字道路赋能服务1 92 0传统的城市道路,通常依赖有经验的交通管理人员通过现场指挥,或者直接人工调整信号灯相位等方式,来进行交通组织的优化工作。基于数字孪生的道路空间,部件级、车道级的高精度地图,融合路侧感知设备,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城市路网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分析,并优化城市整体的交通运行状态。通过汇聚数字道路上产生的交通信息至城市级智慧交通

23、中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模拟仿真与计算分析,能够对红绿灯配时策略进行优化、下发,完成前端设备的配时优化,进而减少路口红绿灯的空放时长。同样地,将优化后的交通引导策略下发至路侧交通指引牌,能够引导车辆避开道路拥堵区域。数字道路的运营将有效提升整体区域道路通行效率。便捷顺畅城市道路随着运营数据量的增加,算法将变得精准,这使得交通管理模式进一步升级:从现在的辅助人工决策,逐步提升至自动化的决策。技术进化将产生新的交通应用:基于高质量路侧数据实现区域范围内信控优化,减少了路口空切空放、实现干路绿波通行等场景,这些综合措施将使城市物理道路更加便捷顺畅。路侧设备融合感知示意第二章 数字道路赋能服务2 1

24、2 2车路协同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如火如荼,单车智能发展已经进入准 L4 量产阶段,然而单车智能无法适应超视距预知,障碍物阻挡,恶劣天气等极端场景。依照单车智能路线,自动驾驶需要依托于机器视觉、激光雷达、高精度定位组件等多传感器融合,再依靠极高的单车车载算力硬件进行驾驶策略计算。单车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的终端侧成本压力,已经成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瓶颈。通过道路感知系统配合云端部署控制平台实现无人驾驶的技术路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单车智能车辆车载感知性能有限、控制器算力不足、行驶协同能力缺失、车辆行驶综合性能不强等问题,同时有利于区域内车辆的整体调度和协同,网络侧各单元通常采用 5G、PON、C-

25、V2X 等多元组网形态,以实现不同场景下的融合网络架构支撑,例如视频流使用 XGS-PON 网络,双向速率均为 Gbps 级别,C-V2X 网络中的 PC5 直连接口支持车辆信息共享和道路信息广播机制。为各类设施提供高实时性、高容量和更佳的拥塞控制的无线传输通道。单车智能路线的普及应用,由于车载传感器及算力成本有限而举步维艰。完全云端远程控制车辆的大规模使用,需要突破政策、法规、技术诸多难题。高级别 I4 道路+低级别 L2 车辆=L4 高级别驾驶服务为了解决单车智能和和“云控车”路线面临的一些局限性问题,车路协同+单车智能将是无人驾驶发展的重点方向。对此,数字道路助力人、车、路、环境等全要素

26、的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和自主控制,实现“人-车-路-云”系统协同发展,其建设过程涵盖数字道路的建设,除了部署不同的路侧设备建设道路基础设施以外,还专注于数字路网的构建,以支持车路协同模式下不同的智能网联驾驶场景。此外,针对不同用户的业务场景要求,数字道路能够参与建立标准软硬件模块化的云边端一体化网络架构,同步建设云边端一体化协同算力均衡平台,形成数字道路算力交换体制,完善算力网络一体化调度和结算体系,有助于提升数字道路系统的可拓展性和互操作性,更好的服务车路协同模式下的无人驾驶业务场景。第二章 数字道路赋能服务3435各享其行人流物流“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核心目标,将随着交通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步

27、伐的不断加快,道路数字化程度持续提高,综合交通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得到有效落地。通过道路的数字化转型,我们有能力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将道路的通行能力重新进行分配。空间重构角度来说,随着数字道路建设的逐步深入,除了传统的慢行交通、机动车、公交运营车辆之外,数字道路还将赋能于无人驾驶车辆、无人配送车辆等。特别地,物流廊道车辆及终端无人配送车辆的出现,有专享共享,人流、物流空间分流空间重构时间重构角度来说,通过以道路分时授权、道路收费差异等多种方式,能够对道路上主要的物流通道进行车流状态调整,例如,白天人行为主,夜晚物流为主。人与物的流动在数字道路的赋能下可以在时间上进行分隔,人行安全便捷舒适,物流高

28、效经济可靠。希望重构现有的城市内物流格局。通过对数字道路空间的重新规划,能够划分出物流车辆、无人驾驶车辆、公交车辆等不同的独享或共享的道路通行空间。即使在城市物流较为繁忙的区域也可保障人、物不同的通行空间需求。差异驱动,人流、物流时间分隔第二章 数字道路赋能服务时间重构2 52 6绿色低碳公共交通在国家大力倡导智慧交通的今天,绿色始终是交通行业发展的底色。公共交通出行由于其普及、便捷、环保等优点,无疑是实施数字化助力碳减排的首选路径。数字道路通过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合理布局充换电设施,能够有效助力公共汽车的电动化比例,进一步发挥公交系统整体电耗更低、续航里程更长、噪音小等优点。基于绿色共享理念,在

29、新兴科技支撑下,各数字道路的运营商还在继续深化对公共交通数据的挖掘利用:结合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等技术,联合图商等企业一起推动、创新新型的数字化交通出行场景,通过向公众推广和普及绿色公共出行平台,应用“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各方参与,全民行动”的多元化碳普惠机制,打造更多趣味化的数字减排及记录工具,扩大激励范围,提高激励力度,激发居民绿色出行意愿,促进城市低碳化、绿色化的智慧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推动绿色出行创建行动持续健康发展。打造公交优先的道路出行体系,合理布局充换电设施,助力公共汽车电气化转型。推动数字化、一体化交通出行场景建设,提升公交运营效率。结合绿色交通,创新碳普惠机制,增强居民绿色出

30、行意愿,构建低碳出行社会。部署绿色节能设施挖掘公共交通数据打造多元减碳机制第二章 数字道路赋能服务2 72 8道路守护安全出行科技创新使我们对未来交通出行有了更美好的构想:“让绿色的车跑在智慧的路上,创造更安全的出行环境。”关注于道路数字化与绿色建设的同时,如何守护道路安全这一系统性课题也将被更加深入的剖析与研究。完备的道路空间分隔是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的前提。传统的道路通过隔离带、护栏等对各种交通出行工具进行了硬性空间分隔:轨道交通、机动车、慢行交通各行其道,提升出行的安全性。而通过数字道路对道路空间通行赋权进行软性隔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道路出行的安全程度。数字道路通过 V2X 通信能够实现

31、路侧信息与车端互通,当路侧计算单元通过分析摄像头、雷达感知到的信息预测出车辆视野盲区可能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时,会通过触发路侧单元(RSU)发送广播信息到车端车载单元(OBU),车端收取到信息会及时提示驾驶员,整个过程在 100-200 毫秒内完成,主动识别并避免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数字道路广泛部署的视频设备,能够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视频全覆盖,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可根据相应视频信息针对老人、儿童的行动轨迹进行查询。例如,针对儿童步行上学场景,家长可订阅平安守护服务并提前上传儿童面部特征照片和家校位置。儿童在上学沿途会被视频发现并同步监测其行动轨迹,当偏离目标行动轨迹时,家长手机终端会收到截图与提示,

32、而儿童平安到达学校时,家长也会收到平安到校提醒。有效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检测特定场景下的老人孩童出行轨迹构建完备道路系统,提升出行安全道路组织优化关注视野盲区道路视频复用第二章 数字道路赋能服务2 93 0通行保障特种车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等特种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时,意味着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正受到严重威胁需紧急处置,必须争取时间,确保以道路安全为前提的畅通无阻。为了保障特种车辆的应急出行,数字道路运营商通过智慧交通综合管控平台,实时定位需要调配的特种车辆,实时观测计算最优的通行路线,实时动态调整路口信号灯配时状态,从而保障特种车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一路绿灯,

33、畅行无阻。特别地,在保障特种车辆通行过程中,通过车路协同的方式,可向智能网联汽车发出避让信号,收到避让信号后,可提前规划不同路线进行避让,或提前驶离任务执行保障路线,确保特种车辆的道路畅通。除了特种任务保障车辆之外,通过数字道路的全域感知能力,我们可以对道路上的两客一危、施工车辆等特殊管理车辆进行感知与管理。通过数字道路感知系统与其本身的管理平台进行联动,能够更为有效的对无牌车辆、违规驾驶车辆、非计划运营车辆等进行监管,作为特殊车辆管理部门的有效补充。保障特种车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一路绿灯,畅行无阻倡导公交优先缓解交通拥堵矛盾,打造文明公交都市赋能两客一危、施工车辆等特殊管理车辆监控与管理建立动

34、态绿波引导机制,有效提升交通整体通行效率第二章 数字道路赋能服务423 2统筹规范道路管养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提速,一大批新建道路、桥梁、绿地等基础设施在陆续投入使用。与此同时,道路破损、设施损坏、绿化缺失等城市设施管养问题也逐渐增多,成为影响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道路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数字道路是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数字道路管养是智慧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道路的管养包含道路本身管理养护及其上设备的管理养护,对于城管、交管、运管、路政、综治等业务部门的业务数字化开展具有重要支撑意义。数字道路通过数字化支撑手段,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相应的道路管养需求,统筹资源规范标准,有效提升对道路

35、的科技养护能力、提高养护管理效率。云端养护业务流程云端养护针对道路日常养护信息量巨大、任务繁重、业务联动部门多、涉及报表清单繁杂等特点,通过智能化管养平台配套手持 APP 终端,实现基础数据建库、移动巡查上报、业务流程分类、“人机料”协同作业、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配合车载智能巡查设备,能够不断增大针对路面破损和沿线设施病害的采集精度和检测频率,进而提升道路问题检测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应用系统,可实现对养护计划、基础数据、养护过程、工程资料等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管理,通过对养护数据的科学分析,为养护决策提供支持,达到道路检查智能决策、道路养护智能决策、养护效果分析等目标,提高道路智能化养护的能力,保

36、障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为城市道路空间之上的数字化治理服务提供支持。第二章 数字道路赋能服务4445数字道路借助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以数据为核心,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发布为主线的新型道路,实现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科学化、运行高效化和服务品质化,从而解决交通问题、降低运行能耗、提升出行体验。通过赋能多样化业务场景,数字道路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道路管理和运营服务水平的提升,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道路管理、运营服务的深度融合,全面深化道路信息数据的共享利用,以人为本孕育出创新高效的运营服务模式。人本服务孕育模式新模式3 53 6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城市品质

37、的关键举措,针对数字化场景设计独有的创新运营机制,能够有效地保障城市的高效运行。城市的多元化特点以及数字化转型需求促使城市运营变得更加复杂化,促进了“城市新型基础设施运营商”和“数据服务提供商”等专业化运营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这些专业化运营企业依托科技创新,打造咨询、规划、设计、实施、研发、运维、运营等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能力,以政策指导为依据,标准引领为方向,为政府和各类企业提供差异化的城市运营服务。数字城市和数字道路的规划设计全面融合了物理工程设计与智能化设计。各类数字基础设施与道路工程同步建设实施,通过统筹需求,制定合理的建设标准,能够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最大程度的复用和利旧。在整个城市运营

38、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化、智慧化和创新性的服务管理手段,构建精准共治的城市管理体系。在数字道路提供的多样化业务场景下,政府可以通过聚焦大数据应用、社会综治应用等,创新性的提升城市管理运营效率,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高效、便捷、智能的城市服务体验的同时,实现了数据开放和共享。再通过车联网产业链及其他创新产业链的引入,进一步助推了地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城市统筹规划创新运营第三章 人本服务孕育模式483 8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下,政府引导社会经济动力发展的主要抓手和工具。未来城市在需求大量新型基础设施的同时,需要相配套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数字道路所部署的路侧设备采取的集中运维管理机制,能够为

39、数字道路的建设运营保驾护航。设施集中运维降本增效报运巡修居民通过市政热线进行保修系统内进行物资查询,运输备用物资到达现场巡查人员再次到达现场,检查故障修理状况巡查人员到现场,开具故障说明,进行工单上报安排修理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故障维修查传统运维方式为分散式运维,该模式下路侧设备交由其对应的使用部门分别进行维护管理,存在设备种类及数量繁多、损坏率高、巡检维修不及时、投入人力物力过于庞大等一系列问题。路侧设备的集中运维模式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该模式强调更加智能的一体化运维,能够把运维能力集中起来,对各个系统、各个环节进行串接,形成端到端的全程视图,确保对故障的快速定位。集中运维模式引入了更为专业的运

40、维队伍和维护体系,实现接入标准、运维手段、自动化运维工具的统一,使得各类道路管理运营部门不再需要关注于设备层面的建设、运维、管理,而是更多的着重于自身业务体系的建设,保证业务界面更清晰。集中运维管理机制下,政府管理部门将权利义务进一步有效划分,路侧设备运营团队的商业模式也更加明确,在核心资产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收入端基本盘将维持在一定水平。因此,运营团队将更加关注运营维护的成本:如何选用寿命更长的设备?采用何种策略能够降低设备的能耗指标?如何优化管理策略以求缩减设备运维团队的管理成本?如何实现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超一体化运维管理?这将有利于数字道路生态朝向更加绿色、节能、环保的可持续

41、方向发展。智能一体化运维打破传统分散运维管理机制,实现自动化线上一体运维第三章 人本服务孕育模式3 9路侧设备统一运维,打破各类数据壁垒,使得基于路侧各类数据开展运营成为可能。数据运营以设备统一运维为基础,将业务向智慧化、自动化、平台化方向推进,目的是实现路侧各类事件统一监管,而交通运行监4 0测调度中心(TOCC)是数据运营的展现载体。TOCC 实现对路侧设备信息的采集、处理到展现全过程通过路侧智能感知单元采集数据,进行应急处置分析,实时发现应急事件发生地点及影响范围。向各部门发送救援及应急处置通知,化被动为主动,助力消防、公安等部门及时出警,提升效率。统计应急处置事件,针对应急事件类型占比

42、分析,视频实时监控车辆动向、事故地回放等。如此,在整个城市管理环节,通过事件统一监管,将告别传统意义上的烟囱式管理公安管理公共事件、交警管理交通状况、路政巡逻路面状态等等,通过事件的统一监管,能够打破每个主管单位自建巡检巡查队伍的管理运营机制,将建立对公共道路交通空间事件的统一监管机制,降低业务整体运维成本。事件联合监管统筹调度交警部门消防部门监管调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统一监管后,不仅仅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更多地,在道路空间内发生的事件将得到统一的资源调动,在第一时间找到最适合的处理部门。通过 TOCC 的调度管理,更可以将跨多个部门的流程进行融通,实现事件快速响应。未来政府各部门之间将围绕数据的

43、高效流动重新组织,更好的为市民美好出行服务。正如 TOCC 是城市 IOC 的有机组成部分,路上事件运营也是整个数字城市事件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路上事件的统一监管运营统筹协调了道路空间内的运营管理资源,也被整个城市的运营管理体系所统筹调度,成为整个城市事件运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事故现场设置临时管制区域防范二次事故发生,开展周边交通疏解工作实施危险化学品事故医疗救护预案,开展事故现场人员救援工作进行事故现场火灾扑救工作,积极组织抢险搜救和现场人员疏散工作跟踪监测危险化学品事故污染,指导开展现场环境修复工作第三章 人本服务孕育模式52数字道路的多业务场景将生成多维度的数据要素,将这些数据要素加

44、以有效的汇聚整合,并且以需求为导4 2向建立安全可控的数据分析服务体系,能够为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数据定制服务各取所需通过车辆智能化改造并且结合数字道路的数据分析,便可通过软件即服务(SaaS)和数据即服务(DaaS)的服务形式,实现数据交互,信息展示、路线规划、车辆控制等协同场景。货运企业的快递物流等场景,都离不开车路协同的数据服务。数字道路作为车路协同体系建设的数字资源底座,能够为车路协同数据服务过程中的多维度数据调度、处理、分析提供有效支撑。当互联网城市服务与车辆交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界线就会变得不那么清晰,随之带来的好处除了极大地提升用户服务多样性和服务使用的便利性以外,

45、还潜藏着无限可能、未知的新商业模式。公共服务车辆运营状态车路协同数据实时服务出行个性定制用户体验政府关注企业需要用户要求另一方面,有别于完全模型产出的数据集,数字道路空间下所提供的车路数据来自于真实世界,不仅仅反映了居民出行状况,也能从一定侧面反映产业状况和经济状况。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将道路通行的历史数据完整记录下来并在数字空间复刻重现,同时结合社会事件、政策变化、天气变化、经济指标等多因素予以数据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出各种条件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最终助力政府、企业更为客观的做出相应的市场判断。速度路口编号车道编号道路编号道路名称事故类型时间位置流量排队长度行驶速度拥堵指数.交通交通交通运

46、输路网安全交通运输交通安全交通路网第三章 人本服务孕育模式4 3以数字道路为代表的新基建,能够以“多感合一、多杆合一、多网合一”为设计,规划部署高密度、多类型的智能终端,以智慧赋能治理,实现统一纳管,协调管理。雄安新区首个大规模建成片区容东片区实践数字道路,其基于路侧多功能信息杆柱,挂载 LED 灯控、信控、交警、车路协同等各类设备超过 2 万个,实现了全局统筹设备建设的同时,全域安全信息相关数据也一并进行了融合共享。新基建运营管理体系将在城市公4 4共服务特别是安全服务领域大放异彩。安全统一保障统一纳管安全保障为前提管理城市运行政府端个人端安全守护为基础提升出行效率政府端。如何评估演唱会、体

47、育赛事等重大事件对交通流量的影响?如何评估局部封路有可能产生的交通影响范围?如何通过车路协同信息服务引导缩减交通影响范围?这些看似需要具备充分的城市运行经验,同时统筹各部门进行处理的复杂问题,将在数字道路运营体系下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个人端。如何应对复杂的路口,对突发的各类事件做出最优的反应?在行驶过程中,如何实现超视距感知,提前躲避拥堵?如何在高峰期找到最优的通行路线?如何实现 MaaS 出行?如何在复杂的地下停车场实现车位级精准导航?数字道路将基于个人定位以及整体交通态势给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数字道路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支持资源共享和信息融合,同时兼顾智能终端多元数据融合

48、及输出能力,为上层用户应用提供业务数据服务,支撑运行监测和应急联动。将数字道路所涉及的不同业务场景进行拆分和再重组,能够形成共性共用、个性定制的灵活服务体系,例如使用路侧摄像头视频流和 AI 分析后的结构化数据,同时为城市治理用户提供安防监控、为交管用户提供车辆追溯和交通流量预测服务、为智能汽车提供超视距的障碍物提醒服务等,从而形成以管理为中心、以便民为宗旨的数字道路安全保障体系。第三章 人本服务孕育模式5657城市建设,交通先行。数字道路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构建元素,能够联结城市各项发展活动,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新基建的战略发展,“数字交通生态网”的构建也逐步丰富起来。依托国内庞大

49、而健全的市场体系,不断拓展全球市场,扩大市场规模,从前端到后端,撬动包括创新研发、技术转化、设备生产、场景应用等方面在内的数字交通全产业链发展。围绕数字道路多业务场景,探索以共赢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构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支持头部企业联合上下游共同开展终端及其配套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最终促进数字道路、数字交通技术的产品化应用,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经济的的蓬勃发展。共赢模式成就生态新生态4 74 8崭露头角信息服务运营商云网融合运营商数字道路运营商数字道路运营商电信运营商是城市建设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的主力军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改造,是城市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通信能

50、力的提升,5G 技术的普及,为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参与者提供通信保障及体验升级。与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使得电信运营商比一般科技公司更为了解政府在运营城市中的实际需求。电信运营商主导建设了云网融合的智能基础设施,基于云网融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使得政府信息化转型更快捷、更方便。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深入,对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运营要求日渐提升。电信运营商在提供基础通信与软件平台之余,利用自身专业能力,整合业内相关生态资源,以全生命周期统一技术支持者、运营者的身份,为城市治理提供新型服务生态。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数字城市的建设步伐,各地陆续建设了数字政务、数字道路等智能

51、化平台系统,使得城市管理更加便捷与高效。与此同时,数字城市的建设也面临着城市级海量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存储、利用等处理不统一不规范、多系统数据融合协作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特别地,面对各类智能化平台系统各自独立建设和运营的割裂局面,数字道路运营商通过建立数据基础设施的标准化体系、整合各类城市数据信息资源,从技术和运维两个方面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作为数字城市、数字道路等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其上配套的数据运营平台,通过建立元数据的接入标准、数据交换模式、数据安全管理策略等规范化管理流程,实现了数据的统一汇聚、统一存储、集中计算、集中管控和统一共享,并且围绕数字城市和数字道路对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的

52、核心需求构建了统一数字底座的数据运维新模式。特别地,在数字道路多业务场景下,数字道路运营商负责数据的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维护,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和权限进行数据分发和管理,实现“按需分配,按权分配”,既能够避免城市基础设施重复性建设,又能够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最大价值。数字道路运营商通过 5G/4G 网、物联网、光传输网络等搭建回传网形成“神经网络”,并建立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智慧中枢,赋能数字道路实现智能感知、智能管控、智能决策等能力。第四章 共赢模式成就生态60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背景下,新型数字交通业务不断涌现,智能驾驶发展日新月异,数字道路建设需求也愈发迫切。由于数字

53、道路建设是一个将信息感知、边缘计算、网络通信进行融合建设的过程,该过程对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高清摄像机、路侧单元等众多智能终端有部署需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整个数5 0字道路产业链特别是智能终端产业链条,已逐步建立了自主可控的国产化体系。近年来,在毫米波雷达产业化方面我国逐步实现了针对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芯片、雷达天线高频PCB 板、信号处理处理器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并且正在积极钻研同时具备距离、水平和垂直定位以及速度感知能力的 4D 毫米波雷达。交通毫米波雷达作为新型路侧感知设备,相较于传统线圈方式能够对目标速度、车流量、车头时距、排队长度等数据进行全量采集,广泛应用于交

54、通量统计、交通事件检测、信控优化等场景。当前,我国在毫米波雷达产业链方面已做到全链自主可控。自主可控智能终端新技术RSU摄像头激光雷达路侧 V2X 设备枪球一体机激光雷达可以分为机械式、固态式和混合固态式,机械激光雷达利用旋转部件控制激光发射角度,固态激光雷达依靠电子部件控制激光发射角度,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则采用微棱镜来实现激光偏转。数字道路建设对于激光雷达的无故障工作时间和分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国产激光雷达逐步达到 10 万小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 300 线的新高度。信息互联互通、交通信号实时交互等功能,辅助驾驶员进行驾驶,保障行车安全与提高通行效率。随着5G时代来临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55、技术的进步,利用 C-V2X 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等特点,智能路侧单元基于 LTE/5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引入直连通信接口 PC5 与分级实时计算,支持大规模终端接入和大数据并发。不断进行技术迭代的国产智慧交通产业,作为数字道路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的关键设备供给,正在助力我国车路协同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快速发展,为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铺平道路。路侧单元(RSU)是城市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广车路协同应用的关键所在,通过通讯网络与路侧感知设备、交通信号灯、电子标牌等终端通信,从而获取当前的道路状况、交通状况等信息,实现车路第四章 共赢模式成就生态5 15 25G万物智联时代下,全球汽

56、车产业面临新的调整与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智能汽车融合了人工智能、环境感知、现代通信等高新技术,能够实现更加安全、高效、舒适、节能的智能化驾驶。智能汽车突破了人们对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构建汽车的传统认知,人机交互界面构成的智能座舱和传感器以及 ECU 构成的 ADAS 系统在汽车结构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智能汽车必将是一项比传统燃油车涉及零部件更广、更复杂的制造工程。早在2018年,工信部在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中就提出打造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在多项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期。

57、换道超车智能汽车产业链在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纯电动汽车的中国品牌占有率为 8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中国品牌占有率为78%,中国自主品牌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2021 年全口径的乘用车有 22.2%安装了 L2 级及以下的辅助自动驾驶系统,自适应巡航(ACC)、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保持系统(LKS)、自动泊车(APA)等技术已经实现了广泛的上车应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国家于 2018 年启动智能网联领域试点工作,截止目前已累计授牌的示范区有 16 个,高度自动驾驶技术(L3 及以上)在特定场景和限定区域率先应用,开放测试道路里程超过 5000 公里,累计安全测试里程超

58、过 1000 万公里。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城市道路提供动静态感知信息,形成准确可靠的超视距感知体系,提升单车感知精度,从而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在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不仅仅是发展汽车本身,更加是协同发展由智能汽车、路侧基础设施、云控平台、通信网络等共同组成的复杂巨系统,而数字道路作为车、路、云、网的融合发力点,能够降低自动驾驶对单车感知和计算的需求,扩大智能网联汽车的感知领域。通过多方协同创新打造的依托数字道路能力运营的新型智能交通工具,将以市场的推广,逐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及数字道路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预见,智能汽车产业在数字道路产业蓬勃发展的助推下将实现换道超车。第四章 共赢模式成就生态64

59、65展望数字道路建设为公共出行服务、综合交通治理、基础设施运维、城市应急管理等提供了基础条件。各地探索出公交优先、MaaS 出行等先进公共出行模式;信控优化服务、交通出行诱导等先进综合交通治理模式;智能运维、智能道路管养等先进基础设施运维模式;营运车辆管理、突发事件处置等先进城市应急管理模式,带来了更多新型智能应用。雄安新区数字道路与智慧城市建设有机融合,依托泛在式道路感知设备,分布式边缘计算节点,中心式数据管理平台,一体式运维管理体系,成为国内数字道路建设的最佳实践。为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安全、舒适、智能、高效的驾驶感受和优质的交通服务,提高了整体交通运行效率,提升了社会交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60、同时,在城市交通领域首创了投资、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的政企合作新模式。在未来,数字道路将以解决政府部门需求为前提,布局无人驾驶、新能源等领域业务,深入理解智慧城市发展和居民美好生活对服务的需求,借助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区块链以及物联网技术的赋能作用,发挥数字道路的综合优势、点位优势和规模优势,为政府各部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智能设施及数据支撑,为市民提供更安全、智慧化、便利化、绿色化的出行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创新、领先、智能的商业化运营环境和不断完善的定制化数字产品,助力数字经济快速、稳定发展。5 55 6名词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

61、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单车智能模式 无人驾驶的第一阶段,其核心在于通过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以及高效准确的算法,赋予车辆自动驾驶的能力,使汽车机器人化。全域感知 一种多维融合技术,其将视频感知、全光谱感知和化学物理感知整合在一起,把各种大气、水的监测结合可视化、全光谱做了整合。在城市治理中,全域感知是指的是对城市运行情况、运行脉搏进行整体性的感

62、知和把控,包括以传感器为中心的感知和以人为中心的感知两个部分。车路协同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基于无线通信、传感探测等技术进行车路间信息交互和共享,实现智能在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的合理分配和平衡、车载装置和路上设施的智能协同和配合,达到优化利用系统资源/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以及智能公路系统整体功能的目标。路网 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一定的密度和适当的形式组成的交通领域的道路网络,它限制了移动对象的移动轨迹,是移动对象数据管理的一种领域知识。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

63、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数字孪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概念,可以被视为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彼此依赖的装备系统的数字映射系统。自动驾驶 利用传感探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交通流理论等,通过车载装置和路边设施的智能探测、车-车和车-路通信手段、车辆自动操纵控制装置,实现车辆的自动运行。缩略语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CC:Adaptive Cruise Control,自适应巡航控制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自动驾驶辅助系统AEB:A

64、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自动紧急制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APA:Auto Parking Assist,自动泊车辅助系统APP:Application,移动应用程序C-V2X:Cellular-Vehicle to Everything,蜂窝车联网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LKS:Lane Keeping Assist Systems,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OBU:O

65、n Board Unit,车载单元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RSU:Road Side Unit,路侧单元TOCC:Transportation Operations Coordination Center,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新兴车联网技术5 7专家团队张申 安昭旭 周晓 李喜欢 郭亚运 李沉宜 赵斌 谭国华顾问团队沈尔健 赵洪勋 江志峰 胡军军 赵楠 秦士良 设计团队李想 陈硕 常万林 于海洋 徐伟涛撰写团队刘西多 封顺天 刘笑笑 李建勇 李晓军 刘永森 范灵悦 余嘉翔 张银河 李宁中国电信数字城市研究院/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报告研究团队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国电信:数字道路白皮书(2022年)(34页).pdf)为本站 (com)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