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埃森哲:新消费新格局——成熟企业如何敏捷竞争中国消费市场(16页).pdf

编号:110848 PDF   DOCX 16页 676.17K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埃森哲:新消费新格局——成熟企业如何敏捷竞争中国消费市场(16页).pdf

1、埃森哲中国消费市场洞察系列新消费新格局成熟企业如何敏捷竞争中国消费市场繁荣的困境“低迷的中间”新兴品牌,后起之秀快时代,慢企业再造活力 重新出发研究方法参考资料03040710111415目录2 新消费,新格局过去十年中,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三倍以上,2019年预计突破40万亿元1,消费已经成为中国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变孕育质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满足温饱到追求美好生活,中国市场十年来的“消费升级”进程充满机遇和创新能量。中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充满活力,国际品牌、本土国货和数字化“原住民”品牌看似皆大欢喜,但根据埃森哲的最新研究,中国消费升级的力量,并非人人可乘的顺风车,中国

2、主要消费品行业的增长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事实上,占据行业市场份额头几把交椅的大品牌,正在被新兴品牌蚕食市场份额,陷入十面埋伏。以2009年十个消费品行业前5品牌为例,到2018年已有42%的企业跌出榜单。过去十年,十个行业中有七个行业出现了龙头品牌整体市场份额下滑除了白酒和家电略有涨幅,服装持平外,手机、软料、啤酒、美妆个护、家居护理等行业均在下滑,平均跌幅超过12%。手机行业洗牌最为剧烈,十年期的行业前五品牌的市场份额如今下跌了50%。(见图1)繁荣的困境图1:消费品行业前50品牌市场份额变化(2009-2018)数据来源:Euromonitor,埃森哲商业研究院备注:消费品行业前50是指

3、2009年10个主要消费品行业市场份额排名前五品牌所构成的50个品牌200920001620172018手机乳制品及替代品家居护理啤酒家用电器软饮白酒美妆个护零食服饰3 新消费,新格局观察中国消费市场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这是一个始终处于“流动”状态的市场,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发展,以及数字技术创新,这些力量交互塑造了这个充满活力持续变化的消费市场。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别,中国市场并存着中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市场形态。同时,独特的人口结构孕育出多个代际消费人群共存相依的消费图谱。按照传统理论,一个国家向中等收入程度发展时,将

4、产生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构成主流消费群体,成为主要企业竞相赢取的目标消费者。然而,从我们跟踪过去5年主要消费企业的市场增长情况来看,恰恰是定位在中间市场的多数企业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定位在高端市场和经济市场的企业获得了更高增长,整个市场的格局呈现出一种“低迷的中间”形态。(见图2)“低迷的中间”十年来,数字技术的普及发展赋能消费者,同时也重构了消费行业的新格局,成熟企业守业艰难,新入局者后来居上。对比2008年和2019年的中国市值前100企业,创建不到20年的企业占比已经从20%增加到38%2。基业常青固然难得,每一家企业都力图能跨越周期实现持久增长,但大企业保持活力和敏捷并不容易。对成

5、熟品牌的企业来说,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本地企业,在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中,为何会进退失据,陷入繁荣下的困境呢?埃森哲在过去十年持续观察和探究不断变化的中国消费市场,试图寻找到答案。我们认为,消费市场的迭代分化、新兴品牌崛起、企业敏捷竞争力不足是成熟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4 新消费,新格局根据埃森哲分析,86%的高端市场定位品牌和61%的经济市场定位品牌销售增速高于其所在行业的平均水平,这一数据在中间市场仅为7%。这一方面显示了中国消费市场层级格局日渐成熟,另一方面,不同层级市场的潜力和竞争状态非常不同。令人惊奇的是,定位中间的成熟品牌不仅未呈现出预期的繁荣,反倒增长乏力。整体而言,有7%

6、的品牌企业的销售增长高于行业平均增速5倍以上,我们称之为增长领军者。这些增长领军者中,43%来自经济市场,53%属于高端市场,而只有4%来自中间市场。这意味着,经济市场和高端市场的增长领军者,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中间市场,而且增长速度也远高于中间市场,更加凸显中间市场的艰难经营。7%领军品牌整体数量占比图2:消费品行业各品牌市场定位和销售表现86%7%超越各自行业平均增速的品牌数量占比行业平均增速销售规模相对平均增速30-5-3-11357911-20(20132018)中间市场高端市场61%经济市场 领军品牌在各市场分布中间市场经济市场高端市场4%43%53%数据来源:Euromonitor,埃

7、森哲商业研究院分析数据来源:Euromonitor,埃森哲商业研究院分析5 新消费,新格局高端市场最典型的代表是戴森。五年前,戴森在中国市场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而今,中国已成为戴森最主要的市场。从吸尘器到吹风机再到自动卷发棒,基本每一款产品都在中国受到热捧。2014到2016年,戴森中国业务规模每年以数倍的速度扩张,2017年全年营收已突破百亿3。该品牌在中国起步后,仅仅四年时间就发展到与美国市场相当的水平。在美妆高端市场,欧莱雅旗下兰蔻(Lancme)、圣罗兰(YSL)、阿玛尼(Armani)等品牌市场份额逐年提升,高端化妆品部2018年在中国市场获得两位数增长,推动集团在中国取得14年

8、来最高销售业绩增速,同比增长33%4。另两大美妆巨头雅诗兰黛(Este Lauder)和资生堂(Shiseido)旗下高端品牌也都呈现高增长态势5。追求美好生活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高溢价买单,助推了高端市场品牌的业绩增长。而看似矛盾的另一面,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经济市场同样热闹非凡。以突破技术壁垒和性价比营销见长的小米,如今不仅成功跻身国内一线手机品牌行列,在物联网和家电业务上也风生水起。小米2013年推出电视机业务,不到6年时间就实现了销量和出货量双双中国第一,2019上半年小米占据了中国电视市场19%的份额6。小米已成为传统家电制造商的最大竞争对手。相对高端市场和经济市场的活跃,中间市场则更多是

9、失落的成熟企业。众多家喻户晓的品牌市场份额逐年下滑,一些著名的国际品牌也走下神坛,众多龙头企业近年来固守中端,错失了和消费者共同迭代升级的黄金时机,与市场擦肩而过。高端市场和经济市场增长旺盛,中间市场普遍低迷,折射了中国消费者分层的一个基本经济现实。富有消费者群体继续扩大,中国最富的5%人群在全球是最富的15%7。多年城镇化进程正在释放三四线城市的消费潜力,小镇青年带来经济市场的繁荣。根据尼尔森最近的调研,三线城市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意愿都高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8。这些变化并非一时形成,中国消费社会的快速演进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预判和敏捷的市场战略调整能力,对于成熟品牌来说是多重挑战。6 新消费,新格

10、局中国的消费市场有着明显的代际特征。千禧一代,Z世代与父辈不同,他们更愿意消费也更有主见。一方面,他们对商品的价值进行理性判断,追求“性价比”,另一方面,在审美上持续升级,青睐个性化和设计感强的产品,摆脱对大品牌的崇拜。在选择产品时,除了对品牌的认知外,这些新生代消费者对产品颜值、品牌故事、品牌文化是否跟自己有共鸣,是否能彰显自己的个性均有考量。埃森哲2018年中国消费者调研显示,近一半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主要考虑彰显自己的生活品味,这一趋势在18到34岁的年轻消费者中尤为显著。随着新生代消费人群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带来的这些新的消费诉求给新兴品牌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较成熟品牌而言,新兴品牌

11、的品牌认知度、铺货能力、溢价能力都相对有限。在过去,一个新的品牌要成功突围,需要从品牌、产品、渠道等多方面突破成熟品牌建立起的重重壁垒。如今,这一切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几十年积累和沉淀的OEM质造能力,数字供应链和柔性生产赋能下的小规模定制为新兴品牌轻资产运作提供了可能。利用“网红”营销策略为品牌引流,基于利基市场进行精准定位,众多小而美的新兴品牌用产品的功能性和设计感成功将客户流量变现,实现了飞跃式增长。数字化在赋能小而美品牌实现创新商业模式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体验甚至行业业态。几乎在每个消费品行业我们都可以看到借助数字化迅速走红的“网红品牌”。在家电行业,创立于2015年的品牌

12、小吉Minij捕捉到二胎政策放开,单身经济走红将带来迷你类家电增长的信号。2016年借助米家众筹和京东众筹,在线上孵化出迷你母婴冰箱和化妆品冰箱、内衣洗衣机等品类。与传统家电的功能覆盖大而全不同,小吉在细分市场上出奇制胜,上市后被众多KOL(Key Opinion Leader)和KOC(Key Opinion Consumer)热推,短短两年,在2018年天猫双11中就摘得天猫母婴、化妆品冰箱类销售的头冠。新兴品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离不开资本的助推。近年,在美妆行业频繁出镜的红杉资本、君联资本,活跃于食品和零食行业的天图投资等,为许多新兴消费品牌注入了雄厚的资本,完美日记、花印、周黑鸭、三只

13、松鼠、茶颜悦色、奈雪的茶等大批新兴品牌也因此得以迅速扩张。观察2004-2018年间主要行业的私募和风险投资的规模,可以发现从2014年开始,零售和消费品行业已成为信息技术和服务、医疗之后的第三大热门投资行业(见图3)。新兴品牌,后起之秀7 新消费,新格局图3:主要行业投资规模主要行业PE+VC+天使 投资件数(2004-2018)数据来源:Winds,埃森哲商业研究院信息技术与服务医疗零售与消费品零售与消费品传媒娱乐教育电子器件与材料制造业20092008200720062005200420001620172018主打“零售专业咖啡”的瑞幸咖啡就是

14、资本助推新兴品牌中的明星。从起步到门店3000家,瑞幸咖啡仅用了一年多就成为销售量在中国仅次于星巴克的咖啡品牌。瑞幸咖啡的快速扩张得益于“咖啡+外卖+数据”的新业务模式创新,但其能以战略性亏损换取强劲发展势头的背后是巨大的资本支持。另一头,在速溶咖啡市场,2015年成立的国内原创精品速溶咖啡品牌三顿半,获得了多轮千万级融资,仅用不到四年时间就成为中国市场速溶咖啡品类第一品牌。拼多多、聚划算、京东三大平台计划到2020年孵化2400个中小品牌,天猫更是计划未来三年,孵化100个销售额达10亿元的品牌9。蓬勃的市场在赋予新兴品牌无限机遇的同时,也给传统行业领军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埃森哲全

15、球CMO调研结果也显示,58%的CMO认为大品牌正在对消费者失去吸引力。66%的中国企业面临新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其中14%认为他们更多的压力来自众多的蝼蚁型竞争对手,而非传统的行业龙头企业。58%CMO认为大品牌正在对消费者失去吸引力8 新消费,新格局在时尚风向标的服装行业,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已成为新兴品牌进位的典型。区别于大品牌规模化发展,小众设计师品牌通过对接平台快速获得生产、营销和渠道能力,灵活且更能满足多元化情感需求。过去几年,江南布衣(JNBY)、粒子狂热(Particle Fever)、Angel Chen、Staffonly、Shushu/Tong和Xu Zhi等众多独立设计师在

16、市场上风生水起,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追捧。目前,国内设计师品牌市场规模增速维持在20%以上,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900亿元10。粒子狂热(Particle Fever)运动经济推动运动服饰需求也日益小众化和个性化。成立于2015年的粒子狂热(Particle Fever),是中国第一个设计师高端运动品牌。品牌采用线上线下协同的运作模式,成立仅一年就入选了连卡佛“Calling Out for the Next New”计划,成为入驻连卡佛唯一的亚洲运动品牌。线上客单价900元左右,线下门店客单价2000-3000元,定价要远高于大多数的运动品牌,却仍受到年轻运动爱好者的追捧,除了高调的品牌营销,

17、前卫的设计,Particle Fever的成功离不开其“全能运动选手”的品牌理念。普通人在运动场上可以是身怀绝技的运动员,运动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界限之分,而是他们对身体极限的追求和对个性审美的体验。在某种层面上看,他们身体力行地塑造了新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内涵。这样的品牌理念为Particle Fever在年轻运动健身爱好者中吸粉无数,Particle Fever在充当年轻群体实践健康生活方式的介质的同时,为国内依旧青睐舶来品的高端运动健身服饰市场带来了新的国货先锋力量11。9 新消费,新格局长久以来,大型成熟企业一直依赖客户忠诚度来维持业务增长。如今,形势已悄然发生变化。每天,平均0.63秒钟

18、就有1款新品在天猫发布。2018年20万个品牌在天猫首发了超过5000万款新品,较2017年增长317%,天猫还计划未来三年帮助新品完成1亿次的首发12。埃森哲2018中国消费者调研显示:近三成消费者在近一年来更加频繁地更换品牌,在高学历消费者中这一趋势更加明显。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更换品牌的消费者中,67%是因为被一些新的品牌吸引,而非对当前品牌不满意(30%)13。中国消费者求新求变,企业要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大放异彩必须足够敏捷,但大型企业要获得与中小企业一样的敏捷度和灵活性并非易事。2018年埃森哲对全球166家企业进行了敏捷度评估,以10分为满分,只有29%的企业得分在7分以上,这些敏捷

19、度较高的企业没有一家员工规模超过1万人。事实上,企业规模可直接影响其敏捷性,50人以内规模的企业敏捷度平均得分在6.5,当企业规模发展快时代,慢企业图4:企业规模和敏捷度的关系n=394受访者来自166家遍布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数据来源:埃森哲2018年企业敏捷度调研43.96.50-50551-2004.-1000010000+企业规模敏捷度满分为10分到1万人以上时,敏捷度得分跌至3.9(见图4)。大型企业缺乏敏捷的主要原因经常体现在三个方面。部门和人员较多,烟囱式管理模式使得部门之间存在沟通壁垒,信息无法自由流动,形成信息孤岛;跨国公司的全球决策在地理和时区

20、维度都较为分散,面对新的趋势难以快速反应;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面临的问题变得复杂。当没有清晰的规划时,管理者更容易把精力用在传统流程的规模管理上,而不是实现业务流程的敏捷性。加快创新孵化,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或利用数字技术持续推出新产品或者新体验,很多大型成熟企业在敏捷转型上跃跃欲试,寄希望从大企业变成快企业。但跟风盲从,方法不当,或资源不足,文化缺位,导致大型成熟企业敏捷转型并不顺利。从大象到猎豹,在保持规模化和可靠性优势基础上,如何“大”与“快”共生,成为了阻碍大型成熟企业快车道前行的突出的内生障碍。10 新消费,新格局中国消费产业正经历超越历史的变革,这是一个品牌格局改写的时代。大型成熟企

21、业该如何突破自身局限,无惧新兴品牌崛起,在加快“流动”的消费市场实现可持续领先增长,敏捷竞争将是关键。再造活力 重新出发在慢节奏的规模化消费时代,企业靠一个优势品牌甚至一个产品就能在很长时间满足大部分市场。大型成熟企业必须做出改变,在加快流动和细分的消费环境中敏锐捕捉消费需求变化,构建基于消费市场的动态增长战略。一些领先的成熟企业总能先人一步洞察趋势并采取行动。蒙牛早在2005年就察觉到消费升级下奶制品的高端化需求,推出的特仑苏上市至今十多年来始终保持了双位数增长。得年轻人得天下,曾因“设计老气、没有消费者、增长缓慢”被业界诟病的古驰(Gucci),从2015年开始年轻化营销转型,从换Logo

22、,到不断制造爆款,Gucci品牌成功实现“新生”。如今,Gucci已成为其母公司开云集团的“现金奶牛”。该品牌的复兴之路得益于及时换挡,精准定位年轻富裕消费群体的营销策略和产品创新。多年前,受困于库存积压和市场销售疲软等问题,耐克(Nike)在中国开始以数字消费者为中心进行增长战略转型。从加快产品创新到发力电商渠道,从人气爆棚的潮鞋app SNKRS到全球首家House of Innovation落户上海,耐克在中国动作不断,让消费者时时能耳目一新并不断为之吸引。2020财年一季度,该公司在大中华区的销售大涨27%,已连续21个季度录得双位数增长14。敏捷市场洞察,部署动态增长战略11 新消费

23、,新格局73%的中国CMO认为,与三年前相比,企业需要采用迭代更频繁、更为灵活敏捷的运营方式15。海尔利用开放创新平台(Haier Open Partnership Ecosystem,简称HOPE),累计成功孵化了超过220个创新项目,开放的创新体系使得产品研发周期从原来的18个月减少到3至6个月16。可口可乐的新品孵化器模式让品牌能够在短短12周内将消费者的反馈转化为产品,然后迅速铺货,覆盖全国30%的销售区域。而在过去,这一过程往往持续2到3年17。通过引入创新赋能平台,成立独立创新部门能为企业构建“外生性”的创新能力,对大型成熟企业来讲,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如何使核心业务乃至整深入推进敏捷

24、转型,提高内生创新能力个组织获得“内生性”的创新基因。大型成熟企业需要构建能够部署新创意、新流程和新技术的基础设施和上海品茶,将响应式创新融入企业的各个流程,才能预测并响应不断变化的机遇,更快地推动创新。数字原生企业往往比传统消费品企业更带敏捷基因,成熟企业可以借鉴互联网思维建立内部创新机制。如阿里、京东等企业先后进行了“小前台大中台”改造,小前台是为了适应更加瞬息万变的市场,大中台是为了整合全集团资源,对各前台业务形成强力支撑18。全球最大的啤酒商百威集团(AB InBev)在2015年设立了颠覆性增长事业部ZX Ventures。如今ZX Ventures所贡献的效益已经达到百威集团整体增

25、长的10%以上19。但这家公司正试图将敏捷创新更往前推一步,“我们将进入第二个阶段,那就是如何将这些经验教训带到核心业务中,如何变得更敏捷,如何更接近初创企业。”ZX Ventures的负责人Pedro Earp说20。12 新消费,新格局大型成熟企业一直在致力于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渠道,但消费者对品牌和服务的期待日增,现有产品要留住客户,或者新的产品和服务要快速得到消费者认可,企业需要确保与消费者交互的每一环节都提供一致的、超高关联的客户体验。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带火了直播销售,日益普及的智能设备正在将购物从键盘时代带入语音时代,企业的实体和数字跨渠道运营需要不断调整,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

26、节奏。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人脸识别,情绪识别)为数据分析和消费者洞察提供了更细的颗粒度,超级个性化和实时满足将是后十年竞争的主调。与新兴品牌相比,大型成熟企业有海量的数据,借助进一步成熟的数字和科技技术,企业可以引入全新的品牌或者开展突破式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风险投入。虽然研发到上市的周期在互联网时代迅速缩短,但无论在风口行业还是在红海市场,新品成功的概率都越来越小。与突破性创新和长远战略上的新业务拓展互补,成熟企业在日常运作中可以利用小而美的敏捷创新以小博大提高营销效率。如与时下流行的IP跨界合作进行联合营销,通过粉丝效应提升销量。Nike为了给AIRMAXLINE造势,与韩国知名IP

27、Superfiction合作,打造了一系列“潮到不行”的人物形象;优衣库与动漫界、游戏敏捷渠道,赋能消费者小而美,敏捷营销界的IP合作,利用粉丝效应使T恤迅速成为爆款。从产品到内容到服务,小而美创新形式可以多样,成熟企业甚至可以借鉴一些新兴品牌的营销策略,为传统品牌重新注入活力。欧莱雅集团近年来加大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投入。欧莱雅旗下动态虚拟试妆技术开发商ModiFace所开发的服务,已运用于该集团旗下11个品牌,在16个国家落地。在中国,也已经有11个品牌应用虚拟试妆镜,6个品牌推出美妆顾问app21。最近,这家公司提出了要成为“全球首家美妆科技公司”,计划将数字化应用推进到更深更广

28、的领域。既然人们不在意品牌,那我们的营销就做一些他们在乎的东西。Syl Saller,Diageo首席营销官 将个性化、体验至上、实时满足嵌入到渠道和营销体系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实现消费者和数据的最大价值。13 新消费,新格局埃森哲跟踪研究了2013-2018年十大消费品类共计712个品牌的市场定位和市场表现。因有些品牌旗下子品类较多,无法给出标准化的量化价格区间,本研究中的市场定位采用多维度综合评分方式,由价格、消费者和行业认知、品牌定位、渠道等定量和定性指标综合评估得出。经济市场32%中间市场44%高端市场24%研究方法附录品牌和行业和市场定位分布零食8%家电10%手机2%白酒8%啤酒6%

29、家居护理17%液态奶4%服饰11%美妆个护24%软饮9%品牌数量分布品牌市场定位14 新消费,新格局参考资料1 国家统计局2 Winds,埃森哲商业研究院3“戴森老板成英国首富,中国中产做出了多大贡献?”,2019年2月2日,https:/ 深度|进入中国22年的欧莱雅,为何依然能创造33%的高增速?2019年2月27日,http:/ Branko Milanovic:The Haves and the Have-nots8“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消费趋势指数保持高位”,https:/9“2019Q1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监测报告”,2019年5月14日,https:/ 2019 中国设计师品牌白皮

30、书,iziRetail逸芮,Ontimesho,https:/wear-11“独立运动品牌 Particle Fever粒子狂热 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2019年6月14日,https:/ 2018年埃森哲中国消费者调研14“Nike最新季报:大中华地区销售劲增27%”,2019年9月26日,http:/ 埃森哲全球2018 CMO调研16“海尔工厂覆盖4大洲 6个工业园布局一带一路”,2016年6月24日,http:/ 周期为原来的1/13”,2019年3月21日,http:/ Ventures:百威英博开拓创新的一把利刃”,2019年5月12日,http:/ Ventures中获利10亿美

31、元!”,2019年7月25日,http:/ 美妆科技公司 转型,美妆和科技如何结合?”,2019年9月9日,http:/ 新消费,新格局关于埃森哲埃森哲公司注册成立于爱尔兰,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战略、咨询、数字、技术和运营服务及解决方案。我们立足商业与技术的前沿,业务涵盖40多个行业,以及企业日常运营部门的各个职能。凭借独特的业内经验与专业技能,以及翘楚全球的交付网络,我们帮助客户提升绩效,并为利益相关方持续创造价值。埃森哲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目前拥有约50.5万名员工,服务于120多个国家的客户。我们致力驱动创新,从而改善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埃森哲在大中华区开展

32、业务30年,拥有一支1.6万多人的员工队伍,分布于多个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大连、成都、广州、深圳、香港和台北等。作为可信赖的数字化转型卓越伙伴,我们正在更创新地参与商业和技术生态圈的建设,帮助中国企业和政府把握数字化力量,通过制定战略、优化流程、集成系统、部署云计算等实现转型,提升全球竞争力,从而立足中国、赢在全球。详细信息,敬请访问埃森哲公司主页 以及埃森哲大中华区主页 。关于埃森哲商业研究院埃森哲商业研究院针对全球企业组织面临的重大问题,洞悉发展趋势,提供基于数据的深入见解。我们的研究团队包括近300名研究员和分析师,分布于全球20个国家,并与MIT、哈佛大学等世界领先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创新的研究方法与工具与对客户行业的深刻理解相结合,我们每年发布数以百计的拥有详实的数据支持报告、文章和观点,解构行业与市场趋势,洞察创新方向。敬请访问埃森哲商业研究院主页 陈科典埃森哲战略大中华区总裁 哈亿辉主笔埃森哲商业研究院产品制造事业部研究经理 郁亚萍研究团队埃森哲商业研究院产品制造事业部研究经理 郁亚萍埃森哲商业研究院产品制造事业部研究主管 刘懿婷 鸣谢(按姓名字母排序)陈旭宇、范跃龙、刘春泉、邱静、沈军、张帆、张磊、张通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埃森哲:新消费新格局——成熟企业如何敏捷竞争中国消费市场(16页).pdf)为本站 (伊人)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