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华为:2023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27页).pdf

编号:113897  PDF   DOCX 27页 2.21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华为:2023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27页).pdf

1、编制委员会总编胡玉海主编(排名不分先后)史训平(江苏省财政厅)张 骏(江苏省财政厅)尚海涛(陕西省财政厅)顿新杰(湖北省财政厅)俞 雄 王 飞 孙 明 毛 旭 黄 俊 腾 晓专家顾问(排名不分先后)王 蕊 张 磊 沈 康 陈景明 丁月利 任开锋责任编辑杨 浩 王 瑞01观点一: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和集中化,需要全面云化做技术支撑.观点二:充分利用自主创新技术,满足财政业务连续性要求.观点三:建设服务中台以沉淀财政公共服务,灵活应对业务变化和未来演进.观点四:建设财政大数据平台,深挖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撑.030404042.1 财政数字化发展阶段.2.2 财政数字化建设要求.05064.1 核

2、心观点阐述.4.2 最佳实践:陕西财政.1012目录CONTENTS1.卷首语 032.财政数字化发展阶段和建设要求 054.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和集中化,需要全面云化做技术支撑 103.财政数字化建设模型 08025.1 核心观点阐述.5.2 最佳实践:湖北财政.14156.1 核心观点阐述.6.2 最佳实践:江苏财政.17198.1 从顶层设计入手,一省一策.8.2 积极拥抱新技术,持续向未来演进.8.3 以开放思维打造繁荣的应用生态.2323245.充分利用自主创新技术,满足财政业务连续性要求 146.建设服务中台以沉淀财政公共服务,灵活应对业务变化和未来演进 177.建设财政大数据平台,

3、深挖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撑 218.拥抱创新:财政数字化建设建议与展望 23数字化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财政数字化转型尤为关键。近年来,我国在财税体制改革和财政制度建设方面全面发力,实现了多点突破。全国财政单位在财政信息化三年重点工作规划(2019-2021 年)、关于推进财政大数据应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指导下,按照“横向一体化、纵向集中化、全国系统化”的建设思路建设了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形成。但是全面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推进财

4、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仍然任重道远。本白皮书通过财政数字化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出四个观点,旨在帮助财政单位持续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推进财政信息化、一体化、集中化和数字化建设提供参考。观点一: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和集中化,需要全面云化做技术支撑财政行业以预算一体化建设为契机,采用信息化大集中建设模式,使业务标准化、数据规范化,真正把业务全流程打通。预算一体化建设可以说是财政行业信息化一次全面的转型升级,这个过程需要领先的技术作为支撑,云化的架构是必选项。一方面,通过云平台的自动化能力,可以解决大集中后更大规模的 IT 基础设施集中管理和资源动态调配的复杂度问题;另一方面,利用丰富

5、的云服务作为技术支撑,还可以使应用更加敏捷和健壮,更好地支撑业务的转型升级。卷首语1031 卷首语|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04观点二:充分利用自主创新技术,满足财政业务连续性要求财政行业的预算一体化建设是核心业务系统的一次全面转型升级,与国产化的主流趋势相结合,同步实现了业务转型和核心业务系统的国产化替代。云化架构为国产化替代提供了最佳的技术方案。基于云平台,将国产化与分布式技术相结合,提供大规模的弹性的计算能力,保障核心业务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性能;高效的迁移工具和成熟的迁移工程方法,保证了最小代价的国产化切换,助力业务平稳上线。观点三:建设服务中台以沉淀财政公共服务,灵活应对业务变化和未来

6、演进预算一体化系统全面云化后,存在大量的公共服务用于承载跨系统跨部门的应用交互,这些公共服务是实现更广泛财政业务标准化和升级的关键。通过建设服务中台,可以沉淀大量的财政公共服务,最大程度实现服务的复用,避免形成新的烟囱系统,同时为生态伙伴提供开放、标准的能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财政行业生态。财政一体化聚合了原本离散的海量数据,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架构上支持向大数据技术演进。通过财政大数据平台整合全省财政财务数据,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业务场景分析、分析模型建立、决策支持、可视化展示平台于一体的财观点四:建设财政大数据平台,深挖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撑政数据平台,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

7、及时准确掌握政府资产状况和财政收支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05阶段一:一体化和集中化由于借助虚拟化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架构(以物理机为典型代表)的资源局限,将单个物理机资源财政数字化发展阶段和建设要求22.1 财政数字化发展阶段财政行业历来重视数字化建设工作。自从计算机技术开始普及,以信息化为载体和工具,财政行业就逐步脱离了实体账册;随着 2002 年启动的“金财工程”的建设,财政核心业务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信息化管理的时代;近年来,以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作为深化改革的支撑,财政行业通过建设全国统一的一体化系

8、统,大力推图 2-1 财政数字化发展阶段动预算管理现代化。随着一体化和大集中的全面推进,为财政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使财政大数据建设进入到实质性阶段。下一步,结合财政大数据应用实践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探索,最终将引领财政走向智慧财政。纵观财政发展历程,技术和业务互相驱动,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技术是支撑财政发展的坚实基础,需要随着业务的发展持续演进。抽象给多个用户使用,因此,当前大部分省份已经完成了虚拟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省份基于虚拟化平台完成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和省级的集中化目标。2 财政数字化发展阶段和建设要求|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062.2 财政数字化建设要求2019 年,财政部印发了 34

9、 号文财政信息化三年重点工作规划(2019-2021 年),明确提出要按照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形成全国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基本构建以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为基础、集中化部署为手段、大数据应用为途径、财政云平台为支撑的现代财政数字化体系,包括:构建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实现财政资金全生命周期和全面的预算绩效管理,解决财政资金跨层级流动的动态跟踪;全面落实集中化部署,实现核心业务系统省级应用集中,解决分散建设造成的业务规范不统一、技术标准及数据结构不兼容等问题;建设财政云平台,分阶段、分层次推动财政云建设,推进信息系统云化应用,提高需求响应速度和部署效率;开展财政大数据应用,初步建立财

10、政大数据中心,发挥数据在财政管理、政策完善、决策优化、风险预警方面的积极作用。2021 年 4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从七个方面对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其中预算管理信息化是推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支撑,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保证数字化治理理念的落地,实现财政数字化转型,加快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进程。综合相关政策要求,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迫切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助力财政治理能力的提升。财政数字化建设对财政现代化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全省大集中后,财政系统业务量大、用户数量多、访问集中,使虚拟化在稳定性、性能、易维

11、护方面面临挑战,难以有效地支撑财政业务的持续演进。阶段二:泛一体化云计算基于统一的管理平台,将虚拟资源整合为资源池,支持虚拟机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自动扩缩容等能力,可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的财政云平台和业务系统,可以满足大并发、快速响应、资源集约等需求。通过微服务架构建设财政公共服务平台,可以高效支撑部推软件的整合落地和生态建设,满足一体化系统部署和应用指南要求。此外,大数据的云化部署可支撑财政大数据的平滑落地,实现向智慧财政演进。阶段三:智慧化在财政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协助解决复杂、动态、精准化的财政收入场景应用问题,提供基于财政大

12、数据的智慧财政建设基础,实现财政向现代化和智慧化转型。07为现代化财政制度建立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并为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助力按照新预算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等要求,我国在推进中期财政规划、建立预算管理新模式、改进预算控制方式、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预算公开等方面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取得了重要进展,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系统地巩固改革成果,构建落实到位的财政数字化支撑保障能力。汇聚、整合和挖掘财政数据资源,开展数据的供给侧改革,构建数据服务能力大数据是重要的创新技术、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和战略资

13、源,已成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现代化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迫切需要实现从以“流程为主线”向以“数据为核心”转变,高效采集、有效整合财政数据资源,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通、内外融通”的财政大数据平台和国家财政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体系,形成以数据为支撑的财政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可以显著提升财政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将数据视为生产要素,落实财政数字化建设从分散建设向集约化建设的转变,推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迈入集中化建设的新阶段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应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管理范畴。生产要素的形态随着经

14、济的发展而不断变迁。土地、劳动力是农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之后,资本成为工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同时还催生出技术、管理等更多生产要素。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向生产要素的形态演进,数据已和其他要素一起融入经济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3 财政数字化建设模型|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08着财政预算,国库管理业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目标,迫切需要做好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和推进信息系统集中化部署,将“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作为较长时期指导财政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蓝图,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变步伐,通过信息系统一体化和集中化建设,进一步整体提升财政数字化发

15、展能力,推动财政数字化向着集约整合、数据互联、协同共治、共享开放的新阶段迈进。第二层:国产化、服务化国产化借鉴财政领先的国产化实践经验,构建敏捷、可拓展、可组合的国产化系统架构,既满足大幅减 第一层:标准化、集中化标准化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是对各项业务、数据及技术的共同理解,这些理解已由财政部统一确定,作为业务与技术标准在财政体系内被共同遵守,为全国的数据重用和数据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财政信息系统的设计必须以财政部制定的业务规划及数据标准为基础,同时围绕标准本身构建标准管理组织、制度、流程及数据标准管理平台架构设计,以使财政部的数据标准能在财政信息系统建设中被完全遵从,并具备自动化持续运营的能

16、力。集中化随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系统化推进,围绕财政数字化将依托新技术,围绕收入、支出、资金、资产四个核心业务主题加强数据治理和深度应用,针对项目和债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智慧财政系统,实现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支撑预算编制、调整、执行、核算、决算、内控、绩效、监督等一体化、全流程、智能化的管理,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最终实现资金的可视化、数据及流程的智能化,以及业务处理和操作的便捷化。全新的财政信息系统不仅承载着项目管理、预算编审、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绩效管理等财政核心业务,同时还要与财政内外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贯通和数据共享,是实现财政管理改革落地,财政数字化转

17、型的重要保障。财政信息系统将立足于全局业务的管理需要,着力提升应用系统的用户体验,完善财政核心业务的一体化建设。基于财政部的标准框架,构建财政数据标准管理体系,落实业务系统与数据的大集中,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财政数据的价值,应用新技术实现财政的云化、服务化转型,构建基于新平台的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财政数字化模型层次划分如下:财政数字化建设模型309少信息孤岛、提升集约化程度的需要,又能快速支撑未来信息技术自主创新需求,增强系统平台的生命力,提升财政数字化的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运营能力。同时,结合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集中化建设,在开发、运维、安全保护和数据标准等环节实行统一管理,

18、全面保障信息系统和设施设备安全稳定、持续高效地运转。服务化财政信息系统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全面提升系统用户体验,支撑构建财政一站式工作平台的建设需要,充分尊重用户的操作习惯,以操作便捷、实用为原则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将传统的“菜单驱动”界面升级为新一代的“业务场景驱动”界面;实现业务信息实时获取、处理,支撑实时决策,满足业务应用系统界面的个性化定制,并与内部即时通信系统无缝融合;实现系统操作便捷化、业务处理便捷化、知识共享便捷化。第三层:可视化、智能化可视化首先要构建智慧财政的“大脑”,基于云计算、大数据、融合通信、物联网等核心技术,联合各类应用开发厂商汇聚来自“周围神经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的数据,监

19、测财政的总体运行态势,分析资产资源、收支往来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关键运行指标,协同多级部门统一指挥调度,完成财政管理中的特别事件处理,或者为应对突发情况而进行多级财政业务协作,从而辅助财政高层管理者进行决策。其次,要构建大屏显示系统,实现对财政运行态势的立体化、可视化、动态化展示和专题分析。智能化智能化是使财政业务对象具备灵敏准确的感知功能、正确的思维与判断功能、自适应的学习功能、行之有效的执行功能而进行的工作。智慧财政建设将最大可能地实现财政工作从人工、自动到自主的过程。通过积累常见业务问题,建立财政业务知识库,对于市区财政专管员及预算单位人员关于系统操作和基本业务方面的问题,实现客服机器人可

20、自动予以解答;并在可视化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产生可执行的洞察,对财政运行情况进行智能监控预警;建设“财政地图”,可展现重要经济指标、重点财政收支数据、重点税源企业、重大建设项目、政府资源、政府债务管控等情况;同时,对各个来源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开展智能分析测算。图 3-1 财政数字化建设模型和目标4 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和集中化,需要全面云化做技术支撑|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10速变化的业务需求,实现了周/天级需求响应能力,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应用开发模式。方案建议为了满足新一代财政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的需求,建议方案上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大规模、安全可靠、易管理、易维护的云基础设施为了应对

21、基础设施在大集中后的管理和维护,需要依托商用的、成熟可靠的云平台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与传统的虚拟化相比,云平台不仅实现了对虚拟机的管理和计算资源的调度,并且提供了服务化能力,降低了用户使用的难度。通过匹配财政部门层级关系的运营体系,能够实现组织机构设置、用户的分权分域、逐级的资源和服务管控、灵活的事项审批等。云网融合的网络能力,提供了大规模、高性能、功能丰富的网络服务,能够实现云内不同网络之间的隔离与互通,以及云内云外的网络打通,便于业务系统在云上部署和迁移上云。云原生的安全能力,将云服务与安全服务融为一体,解决了传统安全设备与云环境相互割裂的问题。基于以容器为核心的云原生技术体系设计业

22、务应用近年来,以容器为核心的云原生技术快速发展,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能源、政府等各个重要行业,成为事实上的技术标准。容器技术改变了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和集中化,需要全面云化做技术支撑44.1 核心观点阐述传统的财政数字化采用分散建设方式,系统业务标准不一致,导致财政业务无法全流程打通,资金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为了提高业务的标准化程度,解决长期的业务痛点问题,财政部牵头制定了新一版业务和技术规范,覆盖业务流程和核心数据模型,并且提出了省级大集中的建设目标。这为财政数字化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各地在建设一体化系统时,可以从头思考和规划面向未来可持续演进的新一代系统架构。当前,云平台、大数据技术

23、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相关技术已经进入成熟期,并且云架构天然具有可持续演进的优势,在管理大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也具有自动化、服务化、高可用的强大能力。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作为财政数字化下一代基础技术底座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并已在多个省财政厅落地。通过云平台和大数据建设,使财政数字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底层技术平台和基础设施的技术能力及管理水平。在底层技术平台已升级为云平台、大数据的趋势之下,新一代的财政核心业务系统对应用架构的设计进行彻底重构,使应用架构也拥抱云原生、微服务架构,成为诞生于云上的新一代应用系统。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一体化应用,充分发挥出了底层技术平台的优势,在应用的

24、自动化运维管理、弹性伸缩、快速迭代方面有了极大的进步,面对业务变革期快应用软件的部署和分发模式,实现了自动化的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对应用系统的弹性伸缩、故障自愈、快速部署具有天然的优势。财政一体化业务系统建设,以业务变革为契机,重构底层技术平台和框架,大多主流应用开发商都引入了容器化部署的方案。云原生的应用架构与传统软件架构的区别在于,基本设计理念上从复用优先转变为替换优先,更加适合快速迭代和技术更新;对应用的无状态化设计、配置信息外置、流式日志输出、快速启动和优雅停机等关键设计,能够让应用上云更加容易,可更好地发挥云平台的优势。构建云上应用大规模、自动化的运维管理能力应用上云后的运维工作面临的

25、场景更加复杂,云平台底层的虚拟化、云网络、容器平台的自动化调度、大规模的应用集群部署和弹性伸缩、天级的新功能上线频度等,都对传统的运维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全面升级运维工具,构建云化时代的运维能力。从系统的角度看,运维能力可以分为平台层和应用层。平台层包含硬件环境和云平台,其运维主体是 IT 部门,这一层要构建的核心能力是,从应用的视角建立对云平台服务和底层软硬件资源的映射,以便监控应用的运行状态,及时发11现问题,对故障进行快速分析定位。应用层运维能力的主体一般是应用开发商,传统以手工运维方式为主,应用上云后需要依托云原生运维工具,构建大规模分布式应用的监控告警、日志分析能力,以及快

26、速部署、版本升级和回滚的能力等,以支撑业务系统的日常运维和快速迭代。依托云平台的容灾能力,提升业务的可靠性和服务的连续性财政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财政业务系统对可靠性、可用性、数据的安全性有极高的要求。系统上云后,可依托云平台提供的容灾能力,实现业务应用的灾备和高可用。数据层面,基于存储双活和云平台 HA 特性,确保关键数据高可用,实现数据中心故障数据不丢失。云平台的IaaS、PaaS 和 DaaS 等各类云服务支撑财政业务系统,云服务应具备双活能力,某个租户的单实例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租户的业务,减少局部故障对整体业务的影响。同时,灾备管理需要匹配财政系统,实现租户化管理,以应

27、用为中心,实现“灾备即服务”的按需申请,让灾备管理可量化、可视化,降低管理成本。4 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和集中化,需要全面云化做技术支撑|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124.2 最佳实践:陕西财政财政云平台实现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为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保障作为推动财政数字化发展的“先锋军”,陕西省在 2017 年就提出了“加快财政业务一体化,构建陕西财政云”的发展战略,并于 2020 年 1 月全面上线陕西财政云,2020 年年底完成部标的改造升级。陕西财政云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被评为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 4 个示范系统之一,“陕西经验”为全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参考。陕西财政通过华为云 Sta

28、ck 构建全省集中的一站式服务化的云平台,打通原有分散的 IT 系统和各级财政系统的“信息孤岛”,构建“三化五统一”的陕西财政业务系统。横向一体化,纵向集中化:以前预算编制、批复、执行等各系统独立建设,由不同部门独立管理,各系统之间采用中间库的方式传递数据。此外,省市各级财政部门的业务系统均独立规划,由此导致全省财政系统各自独立,数据无法有效共享和反馈。陕西财政基于全面云化架构和省级大集中模式,在全省范围内规划建设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纵向上,覆盖省、市、县、乡四个管理层级,省级以下单位不再单独建设,依托华为云 Stack 的适配政企管理能力,匹配陕西财政部门层级关系,实现按组织机构的用户分

29、权分域管理,确保集中建设后仍然可以按需管控。横向上,依托华为云 Stack 的容器和微服务规划设计等专业服务,将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执行等财政系统进行微服务拆分,然后将其中的公共服务,比如基础数据、用户认证等沉淀为技术中台和业务中台,供所有应用调用。通过微服务架构贯通财政业务系统和流程,实现财政核心业务应用的统一技术规范和数据标准。系统一体化:财政云核心业务系统将法律与中央制度规定融入流程,基于覆盖全省、业务紧密衔接、数据规范统一的一体化系统,固化管理要素和控制规则,实现了全省财政业务处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全省统一规范下的预算强力约束。图 4-1 陕西财政“三化五统一”财政业务系统13

30、财政云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了陕西财政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推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了基础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提升规范化和集约化水平财政云的省级大集中模式,将之前各地分散建设的系统融为一体,加强了全省财政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的统筹调度,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一年可节约信息化维护费用超千万。一套库管全省,提升业务运转效率通过华为云 Stack 分布式数据库 GaussDB 承载一体化平台的生产库,当增加新的业务系统纳管至一体化平台时,可以更加灵活的进行扩容。一套库管理全省数据,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集中化管理,支付业务运转效率提升 60%。资金支付“无纸化”,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依托电子

31、签名、电子签章等技术,使资金拨付、账务处理、凭证传递及印鉴管理方式完全实现了电子化处理。疫情期间,财政云非接触跟踪、快速安全到位的优势得到实战检验,“云闪付”有力地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的资金需求。业务管理实现“透明化”,支撑实时动态监控财政云通过预算编制的正向约束和预算执行的逆向反馈互相强化,实现了财政资金从预算下达到最终使用全流程的追踪定位。初步建立了动态跟踪机制,对“三保(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扶贫专项支出、部门预算执行等进行实时监测,为精准监控奠定基础。目前,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在全省 148个财政区划全面上线,2.8 万家预算单位、8.3 万多用户在线开展预算管理业务

32、。从运行情况来看,陕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度过改革实施的“适应期”和系统上线的“阵痛期”,系统当前平稳运行,日均访问量 10 万人次,高峰时期并发用户达到 1.4 万人,日平均最高并发 7000 人左右,实现了全省财政核心业务的规范化、集中化、一体化管理,让“钱袋子”更加精准地服务于项目。陕西财政云的实践充分验证了全面云化架构在财政系统应用的可行性。此外,财政云的数据标准化优势为财政大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通过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联通、内外融通”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全省预算数据汇总。陕西财政云以华为云 Stack 为数据底座,建立了数据标准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提升财政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财政从

33、“经验管理”向“数字管理”转变,提升了服务财政治理能力。5 充分利用自主创新技术,满足财政业务连续性要求|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14选择方案成熟,技术领先的国产化技术路线国产化技术在替代原有系统时,首先要考虑对业务的影响最小。因此,选择方案成熟、高性能、能够满足业务需求的技术路线是关键。同时,现代应用系统不可避免地要依赖大量通用云服务来构建,在国产化环境中,也需要提供全量的技术组件,才能将业务系统的迁移和维护的工作量降到最低。在迁移过程中,代码改造的工作量、工具化程度将极大地影响迁移的效率,相关的专业技术服务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需要选择技术实力强、可靠的合作伙伴来帮助完成这一转型过程。

34、采用渐进式迁移策略,依托云平台的异构资源池统一调度能力进行应用平滑迁移向国产化迁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必然存在多种异构技术体系并存的局面。云平台作为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平台,必然需要支持对多种异构资源的统一管理,对上层提供一致的服务和使用体验。云平台在关键业务迁移过程中,通过混合编排异构计算资源,可使新老架构应用同时在线,最大限度地降低业务切换风险,保障业务平稳迁移。充分利用自主创新技术,满足财政业务连续性要求55.1 核心观点阐述财政业务系统是政府关键部门的核心生产系统,信息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问题不容忽视。当前,财政业务系统的国产化进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云平台和大数据由于技术新

35、、系统复杂,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着关键的软硬件技术,一旦出现供应问题会严重影响业务连续性。因此,在财政预算一体化系统建设中,需要考虑软硬件全栈国产化的解决方案,包括支持自主研发的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云平台、大数据等产品,并在功能上和性能上相比同等规格的主流产品不降级,保证平台的性能、可靠性能满足业务需要。国产化系统在落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应用改造的难度大。底层技术体系的切换需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对上层业务应用产生影响,采用成熟的工具帮助应用迁移改造能够大大降低改造难度,但需要设计平滑迁移的工程实施方案,使应用技术架构实现平稳切换。方案建议财政核心系统向国产化演进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

36、面:15核心数据库替换,要做到应用改造成本可控、风险预案准备充分在应用系统依赖的底层技术组件中,数据库是最核心的组件,并且是迁移难度最大的组件。一方面数据库承载了核心的业务数据,另一方面,数据库通过丰富的 SQL 语义构建了独有的技术生态,使应用系统对数据库具有强依赖性。在数据库替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兼容现有数据库生态能够降低应用迁移成本,同时,迁移改造的工具化程度也决定了迁移的效率。数据库迁移的风险不言而喻,必须经过充分的功能和性能测试才能保证迁移成功。对于复杂的业务系统,即便经过大量测试,也很难百分之百确保迁移成功,因此,需要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回切。只有通过实际生

37、产环境的充分检验,才能最终确认迁移是否取得了成功。5.2 最佳实践:湖北财政全栈国产化促进财政数字化和自主创新融合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建设现代财政体系和实现财政变革的根基。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保障信息安全、坚持自主创新成为财政系统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湖北财政在财政领域,特别是财政核心业务上,率先完成软硬件全面自主创新的最佳实践,推动和促进了国产基础软硬件与财政业务的融合和应用。湖北省财政厅选择携手华为及国内合作伙伴,共同以全国产数字技术赋能湖北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动态监控,通过底层构建起的一套系统(一体化应用系统)、两个平台(大数据平台、财政云平台)、三类体

38、系(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IT 运维服务体系),从架构上实现了整个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自主创新。图 5-1 湖北财政自主创新架构5 充分利用自主创新技术,满足财政业务连续性要求|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在具体方案上,首先,服务器采用了华为Taishan 200,基于华为鲲鹏处理器多核优势,可满足财政核心业务高并发需求,同时,联合存储、交换机、路由器和堡垒机等华为设备,共同构建坚实的硬件基础。其次,依托华为云 Stack 提供的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财政数字化发展赋能,全方位推动信息化技术在财政领域的深耕。另外,中标麒麟操作系统和达梦数据库的应用完善了全栈国产化解决方案,也实现了

39、本地厂商的联合自主创新。2021 年 1 月,湖北首次上线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新系统取代了原有的预算编制、指标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体系,实现了从项目立项、预算编制和批复、资金申请、资金拨付到项目结束的全程管理及资金使用的追踪监管。在业务层面,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可对超过 90 多个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在管理层面,实现了湖北从省、市、县、乡四个管理层级的更有针对性的高效业务管理,并帮助超过 3.3 万系统用户实现了高效率的财政预算业务应用。湖北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众多财政应用场景中实现了深度应用,大大提升了财政部门针对预算编排以及预算执行两大方面的信息化创新能力,

40、推进湖北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系统部署过程中的效益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00%国产化率先实现财政业务软硬件全面信创替代,构建具备技术优势、产品自主安全可控优势和成本优势的自主创新方案。合作效率提升厂商合作效率更高,全部软硬件适配由原有的 3个月缩短到了 20 天,整个云平台搭建从原本的 3 周时间缩短至 8 天。未来,通过对湖北财政现有业务应用与一体化系统进行全面的整合构建,华为也将全面助力湖北财政实现业务、流程、数据多方面和全维度的信息化部署与应用,以点带面,助力财政全国产信息化的快速发展。1617建设服务中台以沉淀财政公共服务,灵活应对业务变化和未来演进66.1 核心观点阐述在传统建

41、设模式下,预算编制、批复、执行等财政各环节系统独立建设,并由不同部门独立管理,从而导致财政预算资金从编制到执行都缺乏通畅的数据通路。而财政核心业务系统基于微服务架构设计,将应用拆分为独立维护的微服务。微服务设计的一个核心出发点是对业务能力进行抽象,封装为稳定的服务接口,从而将传统的基于过程的业务逻辑,转换为基于良好定义的服务能力的组合。随着业务变革的逐步深化,业务自身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更多的标准化业务能力,应用中的微服务也随着业务发展而不断增加,并将业务能力沉淀到 IT 系统中。通过不断积累具有通用性的业务微服务,尤其是跨业务域的公共服务能力,将极大地提高新业务需求落地的效率和质

42、量,同时对应用系统的需求管理和服务治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微服务拆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对服务进行有效的管控,对不同业务需求之间的冲突做出裁决,形成规范的可持续的公共微服务设计。基于标准化的微服务,可以有效地构建行业生态,行业的应用开发商可以基于细粒度的服务接口二次开发,形成针对特定领域的业务应用,丰富财政数字化的应用功能。方案建议为了构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核心业务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引入契约优先的微服务开发模式,采用开放兼容的微服务框架微服务的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且困难的过程。传统业务系统按直观的流程式模式和以复用为主要目的的面向对象方法设计,本身就具有开发高效但

43、系统紧耦合的特点,容易形成体量庞大的单体应用,但当转向微服务架构方法时,如何拆分微服务就成了首先遇到的问题。无论是采用自顶向下的建模方法,还是采用自底向上的优化重构方法,微服务的定义都是最为重要的。服务定义关系到不同团队对于微服务与微服务之间的接口和契约,一旦不加控制地随意变更,就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影响,在最坏情况下,项目将变得不可控,无法按时交付。因此,最关键的问题是形成以服务契约为优先的开发模式,建立严格的服务接口管控机制,形成注重事先设计的开发习惯。在微服务框架的选择上,需要选择学习维护成本低、开放兼容的主流框架,以便能快速建立起成规模的微服务开发能力。管控服务接口标准,开展端

44、到端的服务治理服务接口的管控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其中6 建设服务中台以沉淀财政公共服务,灵活应对业务变化和未来演进|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18速复制业务最佳实践,形成一套标准化的云上开发工程实践。尤其在多厂商、集成关系复杂的大型软件开发项目中,软件开发云的多租户、按需使用模式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并且从管理的角度看,云上开发后,项目组的关键输出件,包括文档、代码、需求和问题的过程信息,变成了数字化可度量的绩效指标,能够进一步帮助项目管理者把控项目,提高软件交付效率和质量。建立统一的集成平台,对服务进行统一管控,沉淀公共服务构建统一的应用集成平台,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中台服务的统一管控,另一方面可

45、以帮助业务系统向国产化平稳迁移。所有公共服务都必须注册到统一应用集成平台上,由应用集成平台统一发布和管理版本的变更,对服务调用方的申请进行审批和授权,对所有的调用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以辅助中台的管理和运营。通过应用集成平台创建的标准化服务接口,便于存量系统的集成和对接,通过将存量系统作为接口的实现方,可以复用现有成熟稳定的业务逻辑和功能实现,同时对调用方透明,当后端服务实现迁移到新平台后,调用方无感知,不需要修改代码,从而实现更平滑的迁移改造。最为核心的是将公共的、稳定的业务服务定义出来,形成一套标准,并且要求业务系统统一调用标准服务。随着持续将业务能力标准化,可以通过沉淀公共服务的方式将其固

46、化在系统中,实现业务能力的复用。服务治理除了要考虑静态接口标准规范方面的治理以外,还需要关注运行态的服务治理。微服务架构系统依赖关系复杂,如果忽视运行期的服务治理,就容易出现“雪崩”效应,即由小范围低风险的故障引发更大范围的高风险故障。另外,为了最大化地保障业务的可用性,在日常运维过程中,需要关注服务之间的调用情况和服务运行状态,在必要时修改服务容错、限流、熔断等规则,以保证最终用户能获得更好的响应速度和使用体验。在极端情况下,通过服务治理手段,可对业务功能进行降级,保障最基本的业务功能可用,以提高业务系统的保障能力。基于全流程、跨厂商的云上 DevOps 开发集成平台落地管理要求,提高开发集

47、成效率为了落实微服务的技术标准规范,让多个开发团队高效协作,快速实现系统集成,则需要构建一套云化的应用开发平台,将规则、经验和最佳实践固化在平台中,以提高效率和开发质量。DevOps模式已经成为云原生应用系统的最佳实践,敏捷开发方法能够很好地发挥云化系统快速敏捷的优势。但 DevOps 模式高度依赖工具的自动化,这些工具数量众多,维护成本高,而采用成熟可靠的软件开发云服务,可以降低工具链的搭建和维护成本,快196.2 最佳实践:江苏财政云原生推进财政数字化转型,引领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江苏财政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经过全省各级财政单位的多年建设,基本形成了覆盖财政管理主要方面的信

48、息化能力,较好地支撑了财政管理改革,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但是在一体化系统建设之前,江苏省各市县区各自建设了自己的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导致系统林立、数据碎片化、业务规则和数据标准不一致、服务重用率低、协调效率低、应用上线缓慢等诸多问题。经过再三权衡,江苏省放弃了基于以往财政信息系统修修补补的路线,而选择通过大胆云化、云原生化,采用全新的架构来迎接业务挑战。2019 年,江苏省联合华为以“五化”为目标,即“一体化、集中化、云化、数字化、服务化”,以“五统一”为实现路径,即“统一顶层设计、统一业务规范、统一技术框架、统一数据底座、统一支撑保障”,按照国家数字财政建设和财政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新要

49、求,构建省级统建统管、以财政平台技术框架为基础、集中化部署为手段的江苏省数字财政体系。图 6-1 江苏财政“五化五统一”目标和实现路径基于“五化五统一”的目标和实现路径,江苏财政制定了“业务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的规划。业务架构结合华为微服务规划设计等专业服务,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对财政全域业务开展梳理和重构,形成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批复、调整调剂等在内的 17 个业务域,并且定义了预算管理、预算批准、预算调整等 69 个业务场景,同时梳理了单位信息管理、单位账户管理等 185 类业务流程,规划了 1000 多类业务应用系统功能。206 建设服务中台以沉淀财政公共服务,灵活

50、应对业务变化和未来演进|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技术架构制定全省“两地三中心”的云数据中心规划,基于华为云 Stack 全地域、全场景的灾备能力,实现业务系统上云即容灾,大幅降低了容灾难度和成本。积极推进云原生改造,基于华为云 Stack 容器服务承载拆分的微服务,整合超过 1000 个各级各类业务信息系统的技术架构,构建服务化的核心业务平台。应用架构架构上实现前中后台分层解耦,通过一站式前台和卡片市场实现用户角色权限的灵活可定制,满足全省大集中多样化的用户需求;通过技术中台、数据中台进行服务重用,强化通用支撑能力建设,基于华为云 Stack 统一的应用集成平台 ROMA Factory,实现

51、对中台多语言、多框架的微服务进行统一管控。通过数据逻辑后台统一数据标准,实现各业务板块的数据贯通,为财政大数据平台建设奠定基础。为确保“顶层设计”和“业务规范”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贯彻和执行,江苏财政依托华为云 Stack ROMA Factory DevOps 软件开发平台制定了统一的技术开发框架,形成了“1+1+N”(江苏财政+华为+N 个 ISV)的一体化建设生态。基于 DevOps 能力,江苏财政和华为在建设财政一体化时强化过程管理,统一 ISV 技术规范,从而大幅提升了开发效率,使业务上线周期从 2 个月缩短至 1 周。从 2022 年 1 月开始,江苏全省 135 个财政区

52、划全部接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省、市、县(市、区)各层级全联通。截止到 2021 年 10 月,已有超过 3 万家单位、10 万个用户接入一体化系统,项目库储备项目达 70 万个,日均在线用户超过 1.3万个,初步形成了“全面覆盖、上下贯通、有效应用、平稳运行”的良好局面,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数字财政是以财政大数据价值为基础、财政大数据应用为支撑,以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主要手段,实现优化收支结构、提高效率以及促进公平的目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志刚建设财政大数据平台,深挖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撑7财政数字化转型的

53、目标是建设数字财政,通过充分整合和挖掘财政、经济、社会数据资源,推动财政数字化由传统流程化支撑向数据资源价值挖掘转变,进而使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调节、稳定经济等已有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让财政政策更加精准、高效。此外,数字财政通过推动政策完善、决策优化和风险预警等业务管理的落实,提升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创新财政管理机制。数字财政基础设施需要完善财政大数据平台,对各类财政业务的生产数据和交换数据加以整合。当前,大部分财政信息系统之间并未形成统一的数据采集、交换和使用标准,上下级财政系统间的数据交换通道不畅,部门化、地方化、单位化特征明显,未能形成“共建共享”的有机整体。另

54、外,各地的财政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度不一,基层财政部门的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因此,只有夯实数据基础,建设财政大数据平台才能推动财政业务向现代化和智慧化演进。构建财政大数据应用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开展大数据应用的前提,财政信息系统的设计需以财政部制定的业务规划及数据标准为基础,以信息资源规划设计理论作为顶层指导,对财政业务和数据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只有统一财政基础数据、技术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和业务规范,加强财政基础数据资源的管控,打破系统割裂和“信息孤岛”,打通财政大数据资源链路,才能为财政数据治理和智能化应用建设提供支撑。采用“湖仓一体”的大数据平台基于数据标准,构建高效的大数据平台,支撑数

55、据的采、存、算、管、用全流程,这是财政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大数据技术已发展多年,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包括从传统数仓到大数据,从结构化数据到非结构化数据,从批处理到流处理,从 BI 应7 建设财政大数据平台,深挖数据价值,为决策提供支撑|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用到 AI 创新。当前,采用具有“湖仓一体”架构的大数据平台能打破数据烟囱,在数据湖上实现与数据仓库中类似的数据结构和数据管理功能,用一个平台满足不同财政应用场景。此外,“湖仓一体”的大数据平台通过提供跨湖、跨仓、跨云的数据协同分析,可以大幅减少不同组织、上下级单位之间数据迁移的工作量,提升协同分析效率。深化财政大数据应用建设在大数据平台的

56、基础上,打造数据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重要,底层数据只有转化成产品和应用,才能让数据真正赋能财政。财政大数据应用需要基于财政预算收支、国库支付、绩效等财政关键节点数据的业务分析算法和模型,通过洞察财政业务数22据中的规律和趋势,挖掘财政大数据的业务价值,实现财政业务由“流程管理”走向“数据驱动”,支撑财政业务向现代化和智慧化转型。陕西财政、江苏财政、湖北财政都已经在财政大数据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应用实践。例如,陕西财政利用数字化、可视化展示方式,建立大数据分析展示平台,实时动态反映全省财政收支、财力保障、债务管理和资金监控等情况,逐步汇入人行、税务、统计等部门数据,实现数据的“一站式”展示和“穿透式”

57、钻取,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趋势研判、预警提醒等决策支持,为领导规划决策提供参考,推进财政向“数字管理”转变,提升财政治理能力。23拥抱创新:财政数字化建设建议与展望88.1 从顶层设计入手,一省一策针对各地财政单位信息化程度不同、基础建设各异的现状,建议从顶层设计入手,从全局视角拉通业务与技术,明确目标与措施,从应用架构与技术架构两个维度全面提升财政数字化体系的完整性与先进性。这需要在充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统一思想、目标、语言和行动,通过顶层设计和规划牵引来明确项目建设的权责定义;对软件供应商明确提出项目遵从要求,共建财政生态;同时,在“战略目标”和“项目实施”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作为组

58、织战略执行的基础。顶层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全面的云化、服务化,以及业务能力识别、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运维体系建设、财政大数据规划等内容。8.2 积极拥抱新技术,持续向未来演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财政收入也进入平稳增长态势,而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可以协助解决复杂、动态、精准化的财政收入场景,成为优化财政收支体系新的着力点。在财政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可更加科学地分析和发现数据中的经济规律,比如,通过对实际征管信息的综合比对进行更加有效的税源分析,从而形成完整的纳税群体画像,通过建立分析模型来预测税收收入规模和增长情况,同时,通过模型进行风险分析,实现精准治理。人工智能技术

59、的引入让财政决策更加理性化、标准化,降低了人工操作过程中的主观影响,同时提高了税收的分析效率,有利于形成更加科学规范的税收治理格局。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信息透明、可追溯等特点,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提高税收管理能力和实时征纳等场景。在提高税收管理能力方面,税务部门基于区块链技术共享准确、详细和可靠的信息,可以强化与交易相关的税收,如增值税、预提税、工薪税的征管,增强打击逃税的能力;在税收实时征纳方面,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强电子发票的全流程管理,票据的全部操作都会被实时记录和全流程路径追踪,从而消除传统税收征管制度下难以发现的错误和欺诈行为。8 拥抱创新:财政数字化建设建议与展望|财政数字化最佳实

60、践白皮书248.3 以开放思维打造繁荣的应用生态“独行者速,众行者远”,财政数字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一个动态有机的经济联合体,发挥各方优势,才能更好地实现财政业务和管理转型升级。财政单位作为生态圈内的中心方,应积极采用新技术进行创新,才能让整个生态圈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比如,基于微服务的架构思想,把财政应用根据业务逻辑抽象为一系列的微服务,全省统一规范微服务标准和架构,通过构建开放灵活的软件生态,满足多级财政复杂多变的业务要求。此外,为了满足各财政单位个性化业务和界面需求,搭建基于业务微服务的界面卡片集市,建立卡片集市开放生态,方便各类软件供应商的产品接入,通过灵活的卡片编排功能,满足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千人千面的财政业务的实际需求。?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华为:2023财政数字化最佳实践白皮书(27页).pdf)为本站 (三生有幸)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