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汽车智能化专题系列:智能化大势不改产品快速渗透-230223(36页).pdf

编号:116306 PDF 36页 1.3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汽车智能化专题系列:智能化大势不改产品快速渗透-230223(36页).pdf

1、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数据科技组、汽车及零部件组数据科技组、汽车及零部件组张若海、李景涛、尹欣驰、张强、简志鑫张若海、李景涛、尹欣驰、张强、简志鑫2023年年2月月23日日智能化大势不改,产品快速渗透智能化大势不改,产品快速渗透汽车智能化专题系列(汽车智能化专题系列(2022Q4)1 1核心观点核心观点自动驾驶:自动驾驶:L L2 2快速渗透快速渗透,高阶自动驾驶或将加速落地高阶自动驾驶或将加速落地,建议关注自动驾驶域控供应商经纬恒润及德赛西威建议关注自动驾驶域控供应商经纬恒润及德赛西威L L2 2及以上自动驾驶在及以上自动驾驶在2525万元以上乘用车中的渗透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万元以上乘

2、用车中的渗透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根据我们的测算(下同),分价格带来看,2022Q4,L2及以上自动驾驶在25万元以上乘用车中的渗透率超过75%;15-20万元价格带与20-25万元价格带的渗透率在2022Q4均恢复提升趋势,环比分别提高2pcts、3pcts。自动驾驶已成为产品差异化竞争重点自动驾驶已成为产品差异化竞争重点,行泊一体行泊一体、大算力料将成为刚需大算力料将成为刚需。行车功能的ADAS方案成本不断下降,开始向哪吒V、荣威i5、名爵5等10万元以下车型渗透。此外,基于5V5R架构的行泊一体方案未来有望成为L2配置主流。据东软睿驰测算,对比1V1R+APA方案,行泊一体方案能够降本20

3、%-30%。我们预计2025/2030年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有望达到60%/52%。此外,自主品牌高端化推动L3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快速发展,我们预计2025年L3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为10%且L4开始出现,而L3/L4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将于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40%/8%。自动驾驶将围绕行泊一体及大算力两个趋势发展自动驾驶将围绕行泊一体及大算力两个趋势发展,域控需求快速提升域控需求快速提升,相应供应商有望受益相应供应商有望受益。我们认为行泊一体、大算力方案是自动驾驶渗透重要关注点。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为自动驾驶决策层核心产品,有助于传感器融合与高级别功能的实现。随着自动驾驶的快速渗透,自动驾

4、驶域控相应供应商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已实现自动驾驶域控制器量产配套的经纬恒润及德赛西威。智能座舱:智能座舱:HUDHUD、全景玻璃车顶快速渗透全景玻璃车顶快速渗透,伴随产品升级亦有价值量提升伴随产品升级亦有价值量提升HUDHUD:作为驾驶员感知智能汽车最重要的:作为驾驶员感知智能汽车最重要的HMIHMI接口接口,伴随显示效果完善而渗透伴随显示效果完善而渗透。作为人机交互最重要的接口,WHUD技术成熟、成本较低,逐渐下探到低价格带车型;AR-HUD功能丰富、显示效果好,高端化车型纷纷搭载,助力ASP提升。2022Q4,HUD渗透率恢复向上趋势,达8.19%,环比提高1.7pcts,其中HUD在25

5、万元以上价格带的渗透率快速提升至25%,环比提升6pcts,主要系比亚迪唐新能源系列在2022年8月改款后标配HUD;中长期看,预计2025年渗透率可达38%,2022-2025年渗透率可实现3年超4倍的增长。2022Q4的新发车型中,HUD的前装装配率达到11.43%,同比上升1.48pcts。我们认为华阳集团凭借HUD的光学+软件+制造能力有望成为该赛道下的国内龙头。全景玻璃车顶:相较全景天窗成本更低全景玻璃车顶:相较全景天窗成本更低,视觉酷炫视觉酷炫、更受消费者青睐更受消费者青睐。渗透率自2019年以来始终保持快速、稳定上升,2022Q4达9.97%。装配率在2022Q4达10.79%,

6、环比保持平稳,同比大幅提升3.7pcts,说明主机厂对其偏好。相较传统天窗,全景玻璃车顶满足消费者需求亦降低成本,主机厂有动力提升其配置率。我们预计其渗透率2025年可达25%,2022-2025年渗透率可实现3年约2倍的增长。在汽玻行业量价齐升的背景下,建议关注福耀玻璃。智能底盘:空气悬架渗透提速智能底盘:空气悬架渗透提速,底盘域控从底盘域控从0 0到到1 1。2022Q4,渗透率受到蔚来ES7、理想L9等车型的驱动快速提升至1.58%,环比提高0.6pct,但仍处于低位。2022年增配空悬的车型继续增加,如蔚来ES8/EC7,极氪009等。我们认为空悬是自主品牌体现高端定位的重要配置,叠加

7、供应链国产化带来的成本下降优势,配置有望下探到25万元车型。中长期看,我们预计国内渗透率2025年有望达到15%。建议关注已实现空悬产品落地的保隆科技、中鼎股份、拓普集团,以及在底盘域控制器有布局的科博达、经纬恒润。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汽车配置数据有偏差;汽车销量覆盖数据不全;车型销量与相应配置信息的匹配与实际情况有偏差;细分车款价格在汽车论坛的车主交流数量无法准确反映其实际销售情况;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汽车智能化配置具有较强的消费升级属性,是车企产品实现差异化的重要方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以及智能化内外饰等系统具有显著的增配趋势。智能驾驶系统是汽车智能化的

8、关键指标,在成本下降和行泊一体优化方案的推广下,预计L2/L2+级别产品是未来渗透提升的核心驱动力;高阶智驾大算力产品加速推广,主力自主品牌高端化,铺垫未来L3以及以上智驾需求。根据我们测算智能座舱、智能底盘等系统渗透率快速上行,且ASP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建议重点关注HUD、空气悬架和全玻璃车顶等典型产品。2YjYuZgUpYcZwOxP9P9RbRpNqQnPmPeRqQoMeRtRmQaQnMmMvPpOrRNZpMoM目录目录CONTENTS21 1、自动驾驶:、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稳步渗透,季度环比保持平稳自动驾驶稳步渗透,季度环比保持平稳2、智能座舱:HUD及全景玻璃车顶快速渗透,中

9、长期成长速度亦较快3、智能底盘及车身:空气悬架渗透率仍较低,但中长期成长空间明确4、风险因素3 3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标准,自动驾驶分为L0-L5六级。随着级别升高,智能化程度逐级提升,驾驶操作、道路环境监测及最终的风险处理者逐渐由人类向汽车系统进行过渡。L L1 1-L L2 2级别属于辅助驾驶级别属于辅助驾驶。上述级别可以实现横向(如车道变换)或纵向(如前进行驶)的自动驾驶。二者的核心区别在于L1仅可实现横向或纵向某一维度的自动驾驶,L2则可同时实现。L L3 3级被视为自动驾驶分水岭级被视为自动驾驶分水岭,L L3 3-L L5 5可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可认为是真正意义

10、上的自动驾驶。在L3级别时,如果智能驾驶系统发生系统不可处理的意外时,系统将要求人类提供适当应答。与之相比,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可处理相应意外情况。L4与L5的核心区别在于,L4仅可在限定的道路环境完成自动驾驶;而L5作为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可实现不限场景的自动驾驶。SAE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资料来源:英特尔IDF大会1.1 SAE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自动驾驶分级标准4 41.2.1 自动驾驶稳步渗透,季度环比保持平稳自动驾驶稳步渗透,季度环比保持平稳特斯拉Model Y、Model 3,蔚来ET7、ET5、ES6、ES7、ES8、EC6,小鹏P5、P7、G9,理想One、L9

11、,高合HiPhi等车型的部分车款具备地图领航/领航辅助功能,我们将这些车款归为L2+级别。我们认为L2车型应同时配备自适应巡航及车道保持、或具有自动泊车功能,而L1车型则具备自适应巡航或车道保持其中一项功能。未分为L1、L2、L2+的车型则为L0级别。自动驾驶稳步渗透自动驾驶稳步渗透,季度环比保持平稳季度环比保持平稳。基于中汽协的销量数据以及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的汽车配置数据(下同),我们测算,L2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逐年渗透,2022年季度环比较为平稳,2022Q4达39%;L2+车型的自动驾驶能力已接近L3水平,其在2022Q4所售乘用车中渗透率已达5%。自动驾驶级别与汽车功

12、能的对应关系自动驾驶级别与汽车功能的对应关系各自动驾驶级别渗透率各自动驾驶级别渗透率资料来源:SAE、中信证券研究部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自动驾驶级别自动驾驶级别特征特征代表车型代表车型L0L1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比亚迪D1;长安CS35PLUSL2同时配备自适应巡航及车道保持/自动泊车比亚迪海豚、唐;东风风神 奕炫;广汽埃安 AION S;哈弗H6L2+地图领航/领航辅助特斯拉Model Y、Model 3;蔚来ET7、ES6、ES7、ES8;小鹏P5、P7、G9;理想One、L9;高合HiPhi;WEY 摩卡;领克09;吉利博越

13、L注:L2+车型中,有部分细分车款仅未划分至L2+92%83%77%69%63%57%56%56%54%2%4%7%7%6%6%6%7%6%6%12%16%24%28%31%34%33%34%1%3%5%4%4%5%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L0L1L2L2+5 5动态地看动态地看,L2及以上自动驾驶在及以上自动驾驶在25万元以上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已达较高水平万元以上乘用车中的渗透率已达较高水平,在在15-25万元价格带恢复提升趋势万元价格带恢复提升趋势。我们测算,20

14、22Q4,L2及以上自动驾驶在25万元以上乘用车中的渗透率超过75%,已达到较高水平;2022Q3,15-25万元价格带的渗透率出现下滑,主要系凯美瑞等少数车型对自动驾驶的减配带来的短期扰动,我们认为少数车型的减配不影响HUD中长期快速渗透趋势。2022Q4,15-20万元价格带与20-25万元价格带的渗透率均恢复提升趋势,环比分别提高2pcts、3pcts。展望来看展望来看,高价格带车型树立了标杆效应高价格带车型树立了标杆效应,低价格带车型有望跟进低价格带车型有望跟进。我们的测算结果显示,2022年,25万元以上车型L2及以上渗透率领先,为自动驾驶的搭载与放量带来示范效应;10-15万元车型

15、中,L2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仅为26%;10万元以下车型中98%仅搭载L0级自动驾驶功能。因而,L2自动驾驶在25万以下,尤其是15万以下价格带成长空间广阔。此外,25万以上车型里,L2+已占据一定比例,我们认为25万以上车型或将成为高阶自动驾驶的角斗场,各品牌将以高阶自动驾驶体现差异化。L2及以上自动驾驶级别在各价格带渗透率及以上自动驾驶级别在各价格带渗透率2022年各价格带的自动驾驶分布情况年各价格带的自动驾驶分布情况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1.2.

16、2 L2在在25万元以上乘用车中保持高渗透率,万元以上乘用车中保持高渗透率,15-25万元恢复提升趋势万元恢复提升趋势98%67%51%28%20%22%8%8%13%4%5%2%26%40%58%49%59%1%27%14%0%10%20%30%40%50%60%70%80%90%100%10万以下10-15万15-20万20-25万25-35万35万以上L0L1L2L2+0%10%20%30%40%50%60%70%80%90%10万以下10-15万15-20万20-25万25-35万35万以上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6 6自

17、主品牌加速向高价格带渗透自主品牌加速向高价格带渗透,新发车型的传感器与自动驾驶计算平台配置亮眼新发车型的传感器与自动驾驶计算平台配置亮眼。主流自主品牌向高端价格带加速渗透,大幅提升智能化配置,聚焦打造驾乘差异化体验。在自动驾驶方面,蔚来、小鹏、理想和北汽极狐等新发车型普遍搭载了高算力计算平台,AI芯片方案以英伟达和华为为主,其中蔚来ES7/ET5的单车算力甚至高达1016TOPS。另一方面,今年新发车型搭载的传感器总数均为30个左右,其中北汽极狐Arcfox S搭载了34个传感器。1.3.1 自主品牌加速向高端价格带渗透,自动驾驶开启军备竞赛自主品牌加速向高端价格带渗透,自动驾驶开启军备竞赛蔚

18、来蔚来ES7ES7蔚来蔚来ET5ET5小鹏小鹏G9G9理想理想L8L8北汽极狐北汽极狐ArcfoxArcfox SS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外观交付时间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07售价(万元)46.80-54.8032.80-38.6030.99-46.9935.98-39.9822.38-42.99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芯片供应商英伟达Orin*4英伟达Orin*4英伟达Orin*2地平线J5*2/英伟达Orin*2华为MDC算力(TOPS)/508128/508352智能驾驶域控供应商自研,伟创力代工自研,伟创力代工德赛西威德赛西威

19、华为传感器总数3333312934功能亮点支持NAD智能驾驶,未来将逐步实现高速、城区的辅助驾驶,以及泊车、换电等功能支持NAD智能驾驶,未来将逐步实现高速、城区的辅助驾驶,以及泊车、换电等功能可匹配XNGP,可实现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包括NGP高速自主导航驾驶等功能L8 MAX搭载AD Max智能驾驶,目前可实现高速导航辅助驾驶NOA,明年将实现城市NOA在高速上可实现自动上、下匝道、超车并道等动作,而在城区也能准确提取车道及红绿灯信息资料来源:汽车之家,各公司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 注:传感器配置为官方宣布的未来可能有的最高配置7 7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盖世汽车,中信证券研究部自动驾驶功能

20、进阶自动驾驶功能进阶,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需求提升高算力自动驾驶芯片需求提升。近年来,高速领航辅助、城市领航辅助、跨层记忆泊车等功能逐渐落地。自动驾驶功能复杂度的提高,意味着传感器传入信号的复杂程度逐步提升。相关芯片需要同步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传输带宽、存储能力。英伟达英伟达Orin成高算力主流方案成高算力主流方案。英伟达Orin采用7nm制程工艺,在软件端集成了英伟达下一代GPU架构和Arm HerculesCPU 内核,以及新的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加速器。基于多个Orin的组合,对应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算力可超过1000TOPS。蔚来、小鹏、理想的新发车型,均基于英伟达Orin打造自动驾驶计算

21、平台。市场上主流自动驾驶芯片与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参数对比市场上主流自动驾驶芯片与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参数对比移动计算平台移动计算平台搭载的搭载的AI芯片芯片厂商厂商名称名称平台算力平台算力功耗功耗名称名称算力算力TOPS功耗功耗/W单位功耗可提供算力单位功耗可提供算力晶体管数晶体管数制备工艺制备工艺芯片类型芯片类型特斯拉FSD双芯片144TOPS(L3及以上)72WFSD芯片7272160亿14nmNPUMobileyeEye Q42.5(L3-L4)3Eye Q42.530.83N/A28nmASICEye Q512(L4-L5)5Eye Q51252.4N/A7nm FinFETASIC英伟达D

22、rive AGX Pegasus320 TOPS500WDrive AGX Xaive30301.090亿12nmGPUDrive Orin芯片预计2022年量产,计算平台搭载几个Orin芯片暂未公布Drive Orin200N/AN/A170亿7nm FinFETGPU高通Snapdragon平台,可实现L1-L5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L1-L2算力为30Tops、L2+算力为60-125Tops、L4-L5级别的算力为700Tops。L1-L2级别自动驾驶搭载:1个ADAS应用处理器(安全系统级芯片SoC);L2+级别自动驾驶搭载:2个或多个ADAS应用处理器;L4-L5级别自动驾驶搭载:2

23、个ADAS应用处理器+2个自动驾驶加速器ML;华为MDC 210算力48TopsNA昇腾3101682.0N/A12nmNPUMDC 300搭载4颗昇腾310芯片,算力约80TopsNAMDC 600搭载8颗昇腾310芯片,算力352TOPS300WMDC 610算力160Tops,用于L3/4自动驾驶NA地平线Matrix40TOPS20WJourney 352.52.0N/A16nmBPUMatrix200-1000TOPSNAJourney 5128304.3N/ANABPU1.3.2 高算力芯片需求提升,英伟达高算力芯片需求提升,英伟达Orin受到主机厂青睐受到主机厂青睐8 8蔚来蔚来

24、ADAM超算平台使用超算平台使用4颗英伟达颗英伟达Orin芯片芯片,算力达算力达1016 TOPS。蔚来ADAM超算平台搭载4颗英伟达Orin芯片,拥有48个CPU内核,256个矩阵运算单元,8096个浮点运算单元,共计680亿个晶体管,算力高达1016TOPS。ADAM通过两颗主控芯片负责NAD全栈算法计算,使用一颗作为独立完整的冗余备份芯片,最后一颗作为群体智能与个性训练计算专用芯片。理想理想L9搭载搭载2颗英伟达颗英伟达Orin,可同时实时运行各种深度神经网络可同时实时运行各种深度神经网络。理想L9的智能驾驶算力平台搭载两颗英伟达Orin,总算力达到508TOPS。其双处理器互为算力冗余

25、,可同时实时运行各种深度神经网络,并确保安全所需的冗余和分集。同时,理想还自研中央域控制器,使用恩智浦最新的S32G车规级芯片,并由理想汽车完成全部硬件、系统、软件的研发,对增程电动系统、空调系统、底盘系统和座椅控制系统等在内的功能实现全自研以及统一控制,提升驾驶体验。蔚来超算平台蔚来超算平台ADAM理想理想L9全自研中央域控制器全自研中央域控制器资料来源:蔚来汽车官网资料来源:理想汽车官网1.3.3 基于高算力芯片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不断涌现,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基于高算力芯片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不断涌现,军备竞赛愈演愈烈9 9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盖世汽车,中信证券研究部全球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全球自

26、动驾驶域控制器方案梳理方案梳理供应商供应商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名称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名称芯片供应商芯片供应商核心芯片核心芯片算力(算力(TOPS)搭载车型搭载车型采埃孚ProAI英伟达+赛灵思芯片可灵活搭载110-500奇瑞、奥迪A8博世DASy英伟达+赛灵思Xavier最高300安波福CSLPMobileye奥迪、现代、通用大陆集团ADCU英伟达Xavier伟世通DriveCore英伟达、恩智浦、高通等广汽华为MDC华为昇腾SoC48-400北汽极狐S HI版、广汽、长安德赛西威IPU系列德州仪器、英伟达TDA4、Xavier、Orin8-1000小鹏、理想等经纬恒润ADCUMobileye+TI

27、EyeQ4+TIDA 4红旗E-HS9、哪吒S东软睿驰新一代计算平台地平线征程5200-512宏景智驾新一代计算平台地平线征程3、征程5理想、长城、上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为决策层核心产品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为决策层核心产品,有助于传感器融合与高级别功能的实现有助于传感器融合与高级别功能的实现。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不利于多传感器之间的深度融合,也无法调用不同子系统的传感器来实现复杂功能。在电子电气架构的集中化趋势下,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依托集成度更高、性能更优的计算平台,能够更好地支撑传感器融合,以实现更高级别的ADAS功能。智能驾驶趋势下智能驾驶趋势下,高算力域控方案供应商有望受益高算力域控方案供应商有望

28、受益。德赛西威IPU04采用英伟达Orin,算力达254TOPS,在理想L9、小鹏G9等车型上实现落地。公司的IPU03也量产配套小鹏P7。经纬恒润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也已量产配套红旗E-HS9、哪吒S。在智能驾驶趋势下,大算力芯片需求提升,已实现高算力域控方案量产配套的德赛西威、经纬恒润有望受益。1.3.4 高阶自动驾驶域控需求快速提升,域控供应商有望受益高阶自动驾驶域控需求快速提升,域控供应商有望受益1010ADAS目前主要是目前主要是V0/1V1R方案方案,实现功能相对单一实现功能相对单一。车载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的成本下探,使得V0/1V1R向低价格带车型快速渗透。1V3R/1V5R方案增

29、加了侧向毫米波雷达数量,以实现BSW/LCA等侧后ADAS功能。上述方案仅能实现行车功能,ADAS系统需要由行车和泊车两套系统组成。以以5V5R为代表的行泊一体方案有望成为主流为代表的行泊一体方案有望成为主流,实现成本下探实现成本下探、加速加速L2渗透渗透。行泊一体方案将低速泊车功能融合于行车控制器上,实现了行车控制器算力的复用,也省去了原有的泊车控制器成本。据东软睿驰测算,与1V1R+APA的方案相比,行泊一体方案能够将成本降低20%-30%。行泊一体方案也能够实现传感器共用,以实现AVP/HPA等复杂功能。此外,行泊一体方案通常借助域控制器实现,能够简化I/O接口,优化汽车线束布局。ADA

30、S架构与对应功能架构与对应功能资料来源:汽车电子与软件,中信证券研究部架构架构传感器配置传感器配置实现功能实现功能行车系统VO1个前视摄像头FCW/LDW/TSR/AEB/LKA/ACC/TJA/ICA等1V1R1个前视摄像头+1个前雷达FCW/LDW/TSR/AEB/LKA/ACC/TJA/ICA等1V3R1个前视摄像头+1个前雷达+2个侧后雷达FCW/LDW/TSR/AEB/LKA/ACC/TJA/BSW/LCA/ICA等1V5R1个前视摄像头+1个前雷达+2个侧前雷达+2个侧后雷达FCW/LDW/TSR/AEB/LKA/ACC/TJA/BSW/LCA/ICA等泊车系统-12个超声波雷达+

31、4个环视摄像头APA/AVM等行泊一体5V5R1个前视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1个前雷达+2个侧前雷达+2个侧后雷达FCW/LDW/TSR/AEB/LKA/ACC/TJA/BSW/LCA/APA/AVM/ICA等1.4.1 L2中行泊一体趋势明显,加快中行泊一体趋势明显,加快L2渗透渗透1111ADAS技术方案不断成熟技术方案不断成熟、成本下降成本下降,助推产品向低价格带车型渗透助推产品向低价格带车型渗透。例如,采埃孚的coASSIST系统采用一个前置摄像头、一个前置雷达、四个角雷达和一个安全域电子控制单元,结合Mobileye的摄像头技术,整套ADAS产品价格降低至1000美元,降幅超30%

32、。该系统可实现ACC/AEB/FCW/LKA/TSR/TJA等功能。目前,该系统已搭载于2020款东风风神奕炫,将搭载车型的价格带降低至10万元以下,助力L2向低价格带车型下沉。主机厂对智能化配置需求旺盛主机厂对智能化配置需求旺盛,10万元以下车型开始搭载万元以下车型开始搭载L2级自动驾驶功能级自动驾驶功能。除上文提到的东风风神奕炫外,零跑T03、哪吒V、荣威i5、名爵5、奇瑞艾瑞泽5、宝骏RS-3等10万元以下车型也能够实现L2级自动驾驶功能。搭载采埃孚搭载采埃孚coASSIST系统的东风风神奕炫系统的东风风神奕炫10万元以下的名爵万元以下的名爵5,能够同时实现,能够同时实现ACC和和LKA

33、资料来源:采埃孚官网资料来源:名爵官网1.4.2 L2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向低价格带车型渗透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向低价格带车型渗透12122018-2030年各自动驾驶级别年各自动驾驶级别渗透率渗透率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及预测短期来看短期来看,我们预计今年我们预计今年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达级自动驾驶渗透率达40%。展望2023年,风行雷霆、起亚K3、星途凌云、大众揽巡等车型按计划将开启交付,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中期来看中期来看,我们预计我们预计2025年年L2/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分别为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渗透

34、率分别为60%/10%。智能化为汽车行业的核心趋势,主机厂将对自动驾驶保持旺盛需求,我们预计2025/2030年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分别为60%/52%;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相关零部件成本的下降与法律法规的逐步放宽,我们预计2025年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为10%,L4开始出现,并将于2030年L3/L4进一步提升至40%/8%。1.5 我们预计我们预计2025/2030年年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为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为10%/48%88%84%75%68%62%59%30%12%16%25%32%38%40%60%52%1%10%40%8%0%10%20%30%40%50

35、%60%70%80%90%100%2002120222023E2025E2030EL0/L1L2L3L4/L5目录目录CONTENTS131、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稳步渗透,季度环比保持平稳2 2、智能座舱:、智能座舱:HUDHUD及全景玻璃车顶快速渗透,中长期成长速度亦较快及全景玻璃车顶快速渗透,中长期成长速度亦较快3、智能底盘及车身:空气悬架渗透率仍较低,但中长期成长空间明确4、风险因素1414哈弗初恋哈弗初恋 W-HUD效果图效果图资料来源:汽车之家,中信证券研究部广汽传祺广汽传祺GS8 AR-HUD效果图效果图理想理想L9 AR-HUD效果图效果图资料来源:广汽传祺官

36、网,汽车之家,中信证券研究部资料来源:理想汽车官网,汽车之家,中信证券研究部W W-HUDHUD为当前主流技术路线为当前主流技术路线,正加速向中低端正加速向中低端车型渗透车型渗透。W-HUD以汽车前挡风玻璃作为投影成像载体。与C-HUD相比,W-HUD对光学结构进行升级,成像距离、大小均有所增加,且显示信息更丰富。当前W-HUD技术较为成熟,产品价格为1000元左右。W-HUD正在向中低端车型加速渗透,已搭载于哈弗初恋等10万元级别车型。ARAR-HUDHUD能够提升显示内容丰富度与产品交互性能够提升显示内容丰富度与产品交互性,单车单车价值量大幅提升价值量大幅提升。AR-HUD以AR技术构建物

37、理环境模型,以三维图形以及动态投影来展示行驶信息,成像清晰、视场广阔,结合5G、ADAS、高精地图等最新技术,可实现类似于全息投影的3D效果,是下一代HUD的技术路线。现阶段AR-HUD均价约为2500-4000元,单车价值量大幅提升。2021年新发车型中,广汽传祺GS8、红旗E-HS9、WEY摩卡及大众ID.4X均搭载了AR-HUD产品。理想理想L L9 9率先使用率先使用ARAR-HUDHUD取代传统液晶屏取代传统液晶屏,提提升驾乘体验效果升驾乘体验效果。理想L9的中控屏与副驾驶娱乐屏采用15.7英寸的OLED连屏设计,并使用AR-HUD取代液晶仪表盘,车辆方向盘上方的安全驾驶交互屏则专门

38、用于控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借此提升车辆的驾乘体验。抬头显示简称HUD,又被叫做平视显示系统,作用是把时速、导航等重要的行车信息投影到驾驶员前面的风挡玻璃上,让驾驶员尽量做到不低头、不转头就能看到时速、导航等重要的驾驶信息。2.1 抬头显示抬头显示(HUD):W-HUD快速渗透,快速渗透,AR-HUD带动升级带动升级15152.1 HUD:渗透率持续增长趋势保持不变:渗透率持续增长趋势保持不变HUD在各价格带汽车的渗透率在各价格带汽车的渗透率HUD渗透率渗透率HUDHUD渗透率恢复增长趋势渗透率恢复增长趋势。2022Q3,HUD渗透率环比下滑,主要系少部分车型对HUD有一定减配,如22款凯美瑞于

39、2022年6月发售,对比21款其HUD搭载率有所下降,再如威兰达在2022年7月新发的22款车型均未搭载HUD。我们认为HUD渗透率在2022Q3下滑仅为短期扰动,未影响到其成长逻辑。我们测算,2022Q4渗透率恢复向上趋势,达8.19%,环比提高1.7pcts。HUDHUD在在2525万元以上价格带乘用车渗透率提升明显万元以上价格带乘用车渗透率提升明显。从乘用车各价格带渗透情况看,我们测算2022Q4,HUD在10-15万及15-20万价格带乘用车中渗透率保持平稳,分别为3%与4%;20-25万价格带的HUD渗透率恢复提升趋势,2022Q4达11%;25万以上价格带的HUD渗透率快速提升,2

40、022Q4达25%,环比提升6pcts,主要系比亚迪唐新能源系列在2022年8月改款后全系标配HUD。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1.12%2.70%3.73%4.84%5.52%6.47%7.56%6.53%8.19%0%1%2%3%4%5%6%7%8%9%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0%5%10%15%20%25%30%10-15万15-20万20-25万25万以上200

41、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16162.1 HUD:渗透率持续增长趋势保持不变渗透率持续增长趋势保持不变2021H1国内国内W-HUD供应商市场份额排行供应商市场份额排行从乘用车整体来看从乘用车整体来看,当前当前HUDHUD渗透率仍较低渗透率仍较低,其中其中,1515万以下乘用车的万以下乘用车的HUDHUD渗透率处于极低水平渗透率处于极低水平。随着随着HUDHUD成本下降成本下降、车企对车企对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重视度的提升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重视度的提升,HUDHUD将会进一步渗透将会进一步渗透,我们预计我们预计20252025年渗透率可达年渗透率可达3838%,

42、20年渗透率可实现年渗透率可实现3 3年超年超4 4倍的增长倍的增长,赛道相关公司有望受益赛道相关公司有望受益。HUDHUD装配率稳定提升装配率稳定提升,助力其持续渗透助力其持续渗透。我们测算,2022年Q4发布的新车中,HUD的前装装配率达到11.43%,同比上升1.48pcts;新发车型中配有HUD的代表车型有蔚来ES8/EC7、吉利博越L、领克03等,其中ES8/EC7均标配HUD,装配率的提高助力其持续渗透。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内W-HUD供应商市场份额方面,日本精机、电装、华阳排名前三,华阳集团市场份额增速明显。我们认为华阳集团

43、凭借我们认为华阳集团凭借HUDHUD的光学的光学+软件软件+制造能力有望成为该赛道下的国内龙头制造能力有望成为该赛道下的国内龙头。资料来源: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中信证券研究部注:统计口径为前装标配排名排名供应商供应商搭载量搭载量市场份额市场份额1日本精机13725729.83%2电装13685629.74%3华阳集团6643414.44%4怡利电子6232013.54%5大陆集团390128.48%6江苏泽景118532.58%7延锋伟世通60231.31%8松下3950.09%HUD装配率装配率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3.64%3.70%4.47%6.

44、00%9.07%10.15%10.86%11.28%11.43%0%2%4%6%8%10%12%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17172.2 中控屏:大屏化快速渗透,中控屏:大屏化快速渗透,2022Q4十英寸以上中控屏占比已达十英寸以上中控屏占比已达75%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触摸式液晶屏中,各尺寸占比触摸式液晶屏中,各尺寸占比各类中控屏占比各类中控屏占比触摸式中控屏已基本成为乘用车标配触摸式中控屏已基本成为乘用车标配。我们测算,中控屏渗透率已长期稳定在90%左右,其中触摸式

45、液晶屏及触控OLED屏在2022Q4占比分别为98%、1.19%。大屏化趋势仍在继续大屏化趋势仍在继续,但主机厂对大屏化的推进但主机厂对大屏化的推进环比未再加力环比未再加力。在渗透率极高的背景下,中控屏向大屏化发展。我们测算,2018年,10寸及以上中控屏仅为14%;2022年Q4,该比例已经达到75%,大屏化速度极快。从装配率角度看,2022Q4,10寸及以上中控屏装配率为83%,环比保持平稳,后续可着重关注主机厂对大屏化的推进情况。中控屏渗透率中控屏渗透率各尺寸中控屏装配比例各尺寸中控屏装配比例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资料来源:易

46、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68%75%81%86%90%92%90%92%91%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020212022Q1 2022Q2 2022Q3 2022Q40.01%0.18%0.41%1.19%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020212022Q1 2022Q2 2022Q3 2022Q4触控OLED屏触控式液晶屏普通

47、液晶屏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12022Q1 2022Q2 2022Q3 2022Q48寸以下8-10寸10-12.3寸12.3寸以上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8寸以下8-10寸10-12.3寸12.3寸以上18182.2 中控屏:多屏化趋势进一步显现中控屏:多屏化趋势进一步显现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乘用车乘用车第一排座的屏幕渗透情况测

48、算第一排座的屏幕渗透情况测算奥迪奥迪A8L的后排多媒体显示屏的后排多媒体显示屏中控屏多屏化趋势显现中控屏多屏化趋势显现。汽车智能化发展,人机交互增多,多屏化趋势逐渐显现。例如,理想One率先使用四联屏设计;理想L9采用五屏交互模式,由HUD、位于方向盘的安全驾驶交互屏、中控屏、副驾娱乐屏、后舱娱乐屏组成;新款奥迪A8L采用七屏交互模式,分别为HUD、1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10.3英寸的中控屏、中控台下方的9.0英寸屏、后排中控屏、后排两块多媒体显示屏,满足人机交互需求。单车屏幕数量稳定提升单车屏幕数量稳定提升,仍以仍以1 1-2 2个为主流个为主流,但但2 2个以上快速增长个以上快速增长

49、。基于汽车第一排的液晶仪表盘、中控大屏、行车电脑及副驾驶屏这4块屏幕进行统计,我们测算,2022Q4屏幕数量1个及2个的车型销量占比分别为51%及42%,3个及以上屏幕的车型销量已占2.76%。理想理想L9的五联屏的五联屏乘用车乘用车第一排座车均屏幕用量测算第一排座车均屏幕用量测算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资料来源:汽车之家资料来源:汽车之家0.680.790.951.111.271.401.421.411.43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0%10%20%30%40%50%60%70%80%9

50、0%100%无123419192.3 全液晶仪表盘:渗透率持续提升,全液晶仪表盘:渗透率持续提升,2022Q4已达已达49%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全液晶仪表盘中,各尺寸占比全液晶仪表盘中,各尺寸占比全液晶仪表盘渗透率全液晶仪表盘渗透率全液晶仪表盘是指将传统机械仪表盘替换成一整块液晶屏幕向驾驶者展示车辆行驶信息的设备。其功能丰富,不仅能传达给驾驶者传统机械仪表盘展示的车辆行驶速度、发动机转速、剩余油量等基本信息,还能使显示效果更加绚丽、实现个性化设置、显示内容更丰富,提升了整车的科技感。全液晶仪表盘渗透率保持急速提升全液晶仪表盘渗透率

51、保持急速提升,20222022Q Q4 4已达已达4949%。我们测算,2017年全液晶仪表盘渗透率仅为4%,2022Q4已达49%,渗透率提升迅速。全液晶仪表盘尺寸持续较大全液晶仪表盘尺寸持续较大,1010寸以上占比极高寸以上占比极高。我们测算,2022Q4前装全液晶仪表盘乘用车销量中,10-12.3寸及12.3寸以上占比分别为38%及43%。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4%6%14%23%36%45%48%46%49%0%10%20%30%40%50%60%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

52、022Q4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8寸以下8-10寸10-12.3寸12.3寸以上20202.3 全液晶仪表盘:渗透率持续提升,全液晶仪表盘:渗透率持续提升,2022Q4已达已达49%全液晶仪表盘在全液晶仪表盘在3535万以下各价格带乘用车中均保持快速渗透万以下各价格带乘用车中均保持快速渗透。全液晶仪表盘已实现在各价格带车型渗透;分价格带看,全液晶仪表盘在35万以下车型渗透率均保持急速提升趋势,我们测算,2022Q4售价35万以上车型已达到较高渗透率(86%

53、)。我们认为由于全液晶仪表盘较机械仪表盘显示信息更加丰富且更加清晰我们认为由于全液晶仪表盘较机械仪表盘显示信息更加丰富且更加清晰,为座舱带来科技感为座舱带来科技感,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预预计计20252025年可达年可达7070%,赛道仍将快速发展赛道仍将快速发展,有望使赛道相关公司持续受益有望使赛道相关公司持续受益。在液晶仪表供应商方面,仍以非国产供应商为主,博世、伟世通、马瑞利占据市场份额的前三位。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H1,国产供应商中,德赛西威排名榜首(4.50%)。此外,华阳集团亦有液晶仪表盘量产出货。全液晶仪表盘的渗透全液晶仪表盘的渗透率快速提升有望使

54、德赛西威及华阳集团受益率快速提升有望使德赛西威及华阳集团受益。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2020年年H1中国液晶仪表盘市场分额占比中国液晶仪表盘市场分额占比全液晶仪表盘在各价格带汽车的渗透率全液晶仪表盘在各价格带汽车的渗透率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中信证券研究部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全液晶仪表盘装配率全液晶仪表盘装配率博世,34.90%伟世通,23.50%马瑞利,12.00%大陆,8.00%德赛西威,4.50%延锋伟世通,3.10%其他,14%0%10%20%30%40%50%60%70%80

55、%90%100%10万以下10-15万15-20万20-25万25-35万35万以上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7%18%25%37%46%55%59%64%69%0%10%20%30%40%50%60%70%80%21212.4 全景玻璃车顶:全景玻璃车顶出现,功能不断丰富全景玻璃车顶:全景玻璃车顶出现,功能不断丰富资料来源:特斯拉官网特斯拉特斯拉Model 3的全玻璃车顶的全玻璃车顶特斯拉特斯拉ModelModel 3 3引领全景玻璃车顶趋势引领全景玻璃车顶趋势。特斯拉Model 3的车顶采用前档+天窗+后档三块玻璃。在造型设计上

56、更加时尚和具有视觉冲击力,为车内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采光性能更好,乘坐体验提升显著。另一方面,全玻璃车顶省去了电机、滑轨、齿轮等复杂结构,降低了产品复杂度。极氪极氪001的的EC光感天幕光感天幕资料来源:极氪官网全景玻璃车顶融合镀膜全景玻璃车顶融合镀膜、调光等技术调光等技术,已搭载于极氪已搭载于极氪001001等等车型车型。全景玻璃车顶趋势下,镀膜、调光等技术开始得到应用,将产品的单车价值量提升至3000-4000元。以极氪001为代表,其EC光感天幕能够感应环境中的光线强度,自动调节。变色后的天幕由透明状态变为天蓝色,紫外线阻隔率达99.9%,SPF防晒系数达50,能够实现遮阳、隔热、防晒等

57、效果。22222.4 全景玻璃车顶:保持持续快速渗透,带动汽车玻璃量价齐升全景玻璃车顶:保持持续快速渗透,带动汽车玻璃量价齐升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各类型天窗渗透率各类型天窗渗透率全景玻璃车顶已渗透至各价格带乘用车全景玻璃车顶已渗透至各价格带乘用车,保持稳定保持稳定、快速渗透趋势快速渗透趋势。2019年,特斯拉引领起全景玻璃车顶的潮流;当前,全景玻璃车顶已渗透至各价格带车型。我们测算,2022Q4全景玻璃车顶渗透率已达9.97%,其渗透率自2019年以来始终保持持续快速上升。全景玻璃车顶在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远高于燃油车全景玻璃车顶在新

58、能源车的渗透率远高于燃油车。根据我们测算,2022年,全景玻璃车顶在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渗透率分别为24%和3%。我们认为,对比传统天窗,全景玻璃车顶设计需要较大程度改变车身设计结构,大多需要平台型改造,因而相较燃油车,全景玻璃车顶在新能源车的推广使用更加领先。全景玻璃天窗在各价格带汽车的渗透率全景玻璃天窗在各价格带汽车的渗透率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全景玻璃天窗渗透率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全景玻璃天窗渗透率33%30%27%24%22%1

59、9%23%22%23%40%40%34%29%30%28%27%27%24%0%1%3%6%6%8%7%7%7%26%29%36%38%36%38%36%35%36%0.00%0.04%0.69%2.51%5.15%6.65%7.78%8.33%9.97%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无单天窗双天窗全景天窗全景玻璃车顶0%5%10%15%20%25%30%10万以下10-15万15-20万20-25万25-35万35万以上200212022Q1202

60、2Q22022Q32022Q40%5%10%15%20%25%30%2002020212022燃油车新能源车23232.4 全景玻璃车顶:保持持续快速渗透,带动汽车玻璃量价齐升全景玻璃车顶:保持持续快速渗透,带动汽车玻璃量价齐升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主机厂对全景玻璃车顶的装配率同比大幅提升主机厂对全景玻璃车顶的装配率同比大幅提升,说明主机厂对其偏好说明主机厂对其偏好。我们测算,2022Q4全景玻璃车顶的装配率达10.79%,环比保持平稳,同比提升3.7pcts。根据2020年及2021年数据来看,全景玻璃车顶在Q2-Q4装配率均保

61、持平稳,因而我们认为装配率环比保持平稳属于正常现象,而同比快速提升说明主机厂仍在快速推进全景玻璃车顶上车。2019年,电动智能爆款特斯拉Model 3引领全景玻璃车顶趋势,蔚来、小鹏、理想和比亚迪等主机厂纷纷跟进。相较传统天窗,全景玻璃车顶满足消费者需求亦降低成本,因而主机厂有动力提升其配置率。我们预计其渗透率我们预计其渗透率20252025年可达年可达2525%,20352035年可达年可达4040%以上以上,20年渗透率可实年渗透率可实现现3 3年约年约2 2倍的增长倍的增长。全景玻璃车顶渗透率不断提升全景玻璃车顶渗透率不断提升,调光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单车价值量

62、调光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单车价值量。自特斯拉Model3开始大面积使用后,造车新势力、传统主机厂纷纷跟进,全景玻璃车顶成为继“大屏化”之后的另一个流行配置。在全景玻璃车顶快速渗透的同时,含调光功能的天幕玻璃已经搭载于极氪001、AION SPLUS、比亚迪海豹等车型,形成良好的行业示范效应。天幕功能的增加进一步提升全景玻璃车顶的单车价值量。全景玻璃车顶的快速渗透全景玻璃车顶的快速渗透,带动汽车玻璃量价齐升带动汽车玻璃量价齐升,为汽车玻璃行业扩容为汽车玻璃行业扩容。全景玻璃车顶的使用增加了单车玻璃使用面积,此外,全景玻璃车顶工艺、性能要求提高带动了价格提升。在全景玻璃车顶快速渗透的背景下,建议关注全

63、球汽车玻璃龙头福耀玻璃。全景玻璃车顶的装配率全景玻璃车顶的装配率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全景玻璃车顶装配率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全景玻璃车顶装配率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0.00%0.32%1.92%2.59%6.42%8.02%10.43%9.86%10.79%0.00%2.00%4.00%6.00%8.00%10.00%12.00%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0.00%5.00%10.00%15.00%20.00%25.00%2002020212022燃油车新能源车2424资料来

64、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手机无线充电车型销量在各价格带比例手机无线充电车型销量在各价格带比例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随着移动设备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和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也提供无线充电配置,省去了用户额外使用线充的麻烦,是一项与时俱进的便利性配置,同时又增加了座舱科技感。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呈现爆发性上升趋势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呈现爆发性上升趋势。我们测算,2017年至2022Q4,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由1.59%上升至32%;其渗透率变化速度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手机无线充电已覆盖各价格带车型;中低端车型销量占比逐年提升手机无线充

65、电已覆盖各价格带车型;中低端车型销量占比逐年提升。我们测算,手机无线充电前装车型销量中,15万以下车型从2017年基本没有配置无线充电,到2022Q4占比达到了25%。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2.5 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爆发性上升,测算已达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爆发性上升,测算已达32%,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仍有较大成长空间2%2%5%10%20%27%29%28%32%0%5%10%15%20%25%30%35%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0%10%20%30%40%50%60

66、%70%80%90%100%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10万以下10-15万15-20万20-25万25-35万35万以上2525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手机无线充电在各价格带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手机无线充电在各价格带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中低端车型在中低端车型渗透率仍相对较低。我们测算,2022Q4,手机无线充电在20万元以上各价格带渗透率均已超过40%;10万元以下车型渗透率仍较低(1.49%)。其中,25-35万价格带中,2022Q4渗透率达到60.2%,环比提高6pc

67、ts,主要系标配手机无线手电的特斯拉Model3/Model Y、比亚迪唐新能源等车型在2022Q4销量提升。手机无线充电装配率快速手机无线充电装配率快速、稳定提升稳定提升。我们测算,2022Q4所发布的新车中,手机无线充电的装配率达39%,同比提升11pcts。我们认为装配率环比波动属于正常情况,同比快速提升显现了车企对其的偏好。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有望进一步,20252025年有望达到年有望达到7070%以上以上。手机无线充电成本较低(200元以下),可提供充分便利并增加了座舱科技感。我们认为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仍可进一步提升,预计2025年可达到70%以上,建议关

68、注华阳集团。手机无线充电手机无线充电在各价格带汽车的渗透率在各价格带汽车的渗透率手机无线充电手机无线充电的装配率的装配率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2.5 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爆发性上升,测算已达手机无线充电:渗透率爆发性上升,测算已达32%,仍有较大成长空间,仍有较大成长空间3%7%10%20%25%32%37%40%39%0%5%10%15%20%25%30%35%40%45%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

69、%10万以下10-15万15-20万20-25万25-35万35万以上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目录目录CONTENTS261、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稳步渗透,季度环比保持平稳2、智能座舱:HUD及全景玻璃车顶快速渗透,中长期成长速度亦较快3 3、智能底盘及车身、智能底盘及车身:空气悬架渗透率仍较低,但中长期成长空间明确空气悬架渗透率仍较低,但中长期成长空间明确4、风险因素2727空气悬架能显著提升驾驶体验空气悬架能显著提升驾驶体验,增加乘坐舒适性增加乘坐舒适性。空气悬架是一种主动悬架,能够控制车身底盘高度、车身倾斜度和减振阻尼系数等。

70、汽车高速行驶时,控制单元会控制底盘降低,减震器阻尼变硬,以提高车身稳定性;汽车低速行驶时,控制单元会控制底盘抬升,悬架变软来提高舒适性。空气悬架还能自动保持车身水平高度,以提升车辆的乘坐体验。空气悬架此前多搭载于空气悬架此前多搭载于BBABBA等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等豪华品牌的高端车型。宝马7系全系搭载称为魔毯的空气悬架系统,同时底盘集成四轮空气悬架、EDC动态减震系统、电子机械防侧倾系统、整体主动转向和xDrive智能四驱系统五大先进底盘技术,配合预判式底盘调节系统与ADAPTIVE自适应模式,显著提升驾驶性能与乘坐舒适性。奔驰S级轿车也标配AIRMATIC空气悬架,当轿车突然穿过颠簸路段或者

71、突然制动时,系统能够在50毫秒内响应,调整每个车轮的减震力,带来优越驾驶体验。资料来源:太平洋汽车网资料来源:中鼎股份官网空气悬架可动态调节车身高度空气悬架可动态调节车身高度空悬系统组件空悬系统组件3.1 空气悬架:空气悬架:显著提升驾驶体验,增加乘坐舒适性显著提升驾驶体验,增加乘坐舒适性2828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空气悬架在各价格带汽车的渗透率空气悬架在各价格带汽车的渗透率空气悬架渗透率空气悬架渗透率标配空悬的量产车型已下探至标配空悬的量产车型已下探至3535万元万元。此前配置空悬车型定为高端,如标配空悬的奥迪Q7定价75万以上

72、;奥迪A6L可选装空悬,在41.98-65.38万元左右。近年来,配置空悬的车型价格显著下探,目前配置空悬车型已探至35万元左右(岚图FREE及极氪001)。空气悬架渗透率在空气悬架渗透率在20222022Q Q4 4快速提升快速提升,但仍处于低位但仍处于低位。2018年至今,空气悬架渗透率逐步提升,主要是因为搭载空气悬架的车型价格不断下探。我们测算,2022Q4空悬渗透率突破1%达到1.58%,环比提高0.6pct,主要系蔚来ES7、理想L9在2022年9月发售,宝马i3在2022年10月发售,以上车型为空悬在2022Q4提升渗透率提供核心驱动力。装配空悬的新发热点车型接连上市装配空悬的新发

73、热点车型接连上市,有望助力其进一步渗透有望助力其进一步渗透。2022Q4,蔚来ES8/EC7、极氪009等新发热点车型纷纷搭载空悬,催化空悬渗透率向上发展。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3.1 空气悬架:空气悬架:Q4渗透率提升显著,中长期成长空间明确渗透率提升显著,中长期成长空间明确0.07%0.11%0.55%0.62%0.73%0.89%0.99%1.58%0.00%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

74、1.10%1.34%6.20%0.16%7.15%0.51%7.49%0.42%9.09%0.17%11.41%1.46%15.84%0%2%4%6%8%10%12%14%16%18%25-35万35万以上20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2929价格下探趋势有望继续,国内渗透率价格下探趋势有望继续,国内渗透率20252025年有望达到年有望达到15%15%。空悬逐渐成为智能化汽车主流新增配置,显著提升驾驶乘坐体验,市场需求激增。主机厂特别是高端自主品牌纷纷加码空悬,叠加供应链国产化带来的成本下降优势,空悬有望下探到25万元车型,我们预计国内渗透率

75、2025年有望达到15%。主机厂分拆定点空悬产品以自主集成悬架系统,自主供应商迎来机会窗口。主机厂分拆定点空悬产品以自主集成悬架系统,自主供应商迎来机会窗口。此前,主机厂对空悬基本整套系统采购,主要以大陆、威巴克等海外供应商为主。当前,主机厂为实现定制化、差异化竞争定点采购空悬产品并自主集成悬架系统,国内单产品优质供应商有望获得更多定点机会。建议关注已实现空悬产品落地的保隆科技、中鼎股份、拓普集团,以及在底盘域控制器有布局的科博达建议关注已实现空悬产品落地的保隆科技、中鼎股份、拓普集团,以及在底盘域控制器有布局的科博达、经纬恒润。、经纬恒润。空悬部件供应商一览空悬部件供应商一览部分前装空悬国产

76、车情况部分前装空悬国产车情况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品牌品牌车型车型官方指导价官方指导价级别级别红旗红旗红旗H927.58-45.98万中大型轿车极氪极氪极氪00128.10-36.00万中大型轿车岚图汽车岚图汽车岚图FREE31.36-36.36万中大型轿车上汽大众上汽大众辉昂34.00-63.90万中大型轿车蔚来蔚来蔚来ES635.80-54.80万中型轿车蔚来蔚来蔚来EC636.80-52.60万中型轿车蔚来蔚来蔚来ET744.80-52.60万中大型轿车蔚来蔚来蔚来ES844.80-62.40万中大型轿车红旗红旗红旗E-HS953.98-75.00万大型轿车高合高合HiPh

77、i高合HiPhi X57.00-80.00万中大型轿车北京北京北京BJ9069.80-99.80万大型轿车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海外海外自主自主空悬总成大陆、威巴克、AMK孔辉科技、保隆科技、拓普集团空气供给单元大陆、威伯科、AMK(中鼎股份)AMK(中鼎股份)空气弹簧大陆、威巴克、威伯科、倍适登、凡士通、瀚瑞森乘用车:保隆科技、孔辉科技、拓普集团减振器采埃孚、天纳克、万都、马瑞利-(带空悬车型暂无配套)控制器博世、大陆、安波福科博达、经纬恒润、保隆科技、拓普集团等3.1 空气悬架:空气悬架:Q4渗透率提升显著,中长期成长空间明确渗透率提升显著,中长期成长空间明确30303.2

78、灯光系统:灯光系统:矩阵矩阵LEDLED快速渗透,快速渗透,DLPDLP初显萌芽初显萌芽资料来源:半导体照明网汽车车灯示意图汽车车灯示意图汽车车灯从功能上可划分为照明灯具和汽车信号灯具汽车车灯从功能上可划分为照明灯具和汽车信号灯具。汽车照明灯具包括前照灯、尾灯、雾灯和其他小灯等;汽车信号灯具包括转向灯、报警灯、示廓灯、制动灯和倒车灯等。从车灯位置上划分,汽车车灯又可以分为车外灯具和车内灯具。矩阵式矩阵式LEDLED大灯能够实现分区管理大灯能够实现分区管理,受到主机厂青睐受到主机厂青睐。从光源角度来看,LED大灯仍然是主流技术路线。其中,矩阵式LED大灯能够实现对LED光源的矩阵式分区管理,进而

79、实现自行切换远光灯、调节灯光照射范围、单独降低某一区域亮度等功能。自2013年奥迪A8L搭载相关技术以来,诸多主机厂迅速跟进,别克君威、大众迈腾等车型均已搭载。资料来源:别克官网别克君威的矩阵式全别克君威的矩阵式全LED大灯大灯资料来源:智己汽车官网智己智己L7的的DLP大灯大灯车灯系统向车灯系统向DLPDLP发展发展,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车灯智能化的整体技术路径沿LED-ADB-DLP方案过渡。其中,DLP前灯工作原理和投影机基本一致,可投射数字编辑的信息到车前地面,像素高达百万级。自迈巴赫率先搭载DLP车灯后,高合HiPhi X、智己L7纷纷跟进。3131资料来源:易车网

80、、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前照大灯之远光灯种类渗透率前照大灯之远光灯种类渗透率前照大灯之近光灯种类渗透率前照大灯之近光灯种类渗透率氛围灯渗透率有所上升氛围灯渗透率有所上升。2021Q4起,氛围灯渗透率有所上升。我们测算,2022Q4渗透率达35%。我们测算前照大灯我们测算前照大灯LEDLED渗透率已达渗透率已达7070%以上以上,可关注激光大灯的渗透及大灯的智能化发可关注激光大灯的渗透及大灯的智能化发展展。前照大灯中近光灯及远光灯的LED渗透率均已达较高水平(我们测算2021年以来已达70%以上),后续可关注激光大灯的渗透及大灯的智能化发展,智能化方面

81、可关注ADB的渗透。激光大灯尚处萌芽阶段;我们测算,2022Q4渗透率为0.28%。ADB渗透可关注矩阵LED及DLP的渗透情况。矩阵LED渗透率稳步提升,我们测算2022Q4渗透率已达9.60%。氛围灯渗透率氛围灯渗透率矩阵矩阵LED渗透率渗透率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资料来源:易车网、汽车之家及懂车帝等汽车论坛、Marklines、中信证券研究部测算3.2 灯光系统:灯光系统:矩阵矩阵LEDLED快速渗透,快速渗透,DLPDLP初显萌芽初显萌芽23

82、%22%24%29%30%30%30%32%34%34%33%35%0%5%10%15%20%25%30%35%4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02021Q12021Q2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2Q4氙气卤素LED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020212022Q12022Q22022Q32022Q4氙气卤素LED激光0.26%2.13%5.10%6.64%6.96%8.55%8.08%9.60%0.00%1.00%2.00%3.00%4.0

83、0%5.00%6.00%7.00%8.00%9.00%10.00%200212022Q1 2022Q2 2022Q3 2022Q43232汽车配置数据有偏差;汽车销量数据覆盖不全;车型销量与相应配置信息的匹配与实际情况有偏差;细分车款价格在汽车论坛的车主交流数量无法准确反映其实际销售情况;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不及预期。4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感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谢您的信任与支持!THANK YOU张若海张若海(数据科技首席分析师数据科技首席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01李景涛李景涛(汽车及零部件联席首席分析师汽车及零部件联席首席分析师)执

84、业证书编号:S03尹欣驰尹欣驰(汽车及零部件首席分析师汽车及零部件首席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02张强张强(数据科技分析师数据科技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03简志鑫简志鑫(汽车及零部件汽车及零部件分析师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04免责声明免责声明34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主要负责撰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分析师在此声明:(i)本研究报告所表述的任何观点均精准地反映了上述每位分析师个人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看法;(ii)该分析师所得报酬的任何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不会直接或间接地与研究报告所表述的

85、具体建议或观点相联系。一般性声明一般性声明本研究报告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附属机构制作。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球的附属机构、分支机构及联营机构(仅就本研究报告免责条款而言,不含CLSAgroup of companies),统称为“中信证券”。本研究报告对于收件人而言属高度机密,只有收件人才能使用。本研究报告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在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下不允许向其发送、发布该研究报告的人员。本研究报告仅为参考之用,在任何地区均不应被视为买卖任何证券、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中信证券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中信证券的客户。本报告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个别客户的特殊状况、目标或需要

86、,不应被视为对特定客户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建议或策略。对于本报告中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本报告的收件人须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或其所包含的内容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可能不易变卖以及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本报告所提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益可跌可升。过往的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的表现。本报告所载的资料、观点及预测均反映了中信证券在最初发布该报告日期当日分析师的判断,可以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做

87、出更改,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中信证券并不承担提示本报告的收件人注意该等材料的责任。中信证券通过信息隔离墙控制中信证券内部一个或多个领域的信息向中信证券其他领域、单位、集团及其他附属机构的流动。负责撰写本报告的分析师的薪酬由研究部门管理层和中信证券高级管理层全权决定。分析师的薪酬不是基于中信证券投资银行收入而定,但是,分析师的薪酬可能与投行整体收入有关,其中包括投资银行、销售与交易业务。若中信证券以外的金融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金融机构为此发送行为承担全部责任。该机构的客户应联系该

88、机构以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证券或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中信证券向发送本报告金融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中信证券以及中信证券的各个高级职员、董事和员工亦不为(前述金融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载明的内容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评级说明评级说明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评级评级说明说明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6到12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以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

89、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韩国市场以科斯达克指数或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为基准。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20%以上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5%20%之间持有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10%5%之间卖出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跌幅10%以上行业评级强于大市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10%以上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10%10%之间弱于大市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跌幅10%以上证券研究报告

90、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年2月月23日日免责声明免责声明35特别声明特别声明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信证券可能(1)与本研究报告所提到的公司建立或保持顾问、投资银行或证券服务关系,(2)参与或投资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金融交易,及/或持有其证券或其衍生品或进行证券或其衍生品交易,因此,投资者应考虑到中信证券可能存在与本研究报告有潜在利益冲突的风险。本研究报告涉及具体公司的披露信息,请访问https:/ Limited(于中国香港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分发;在中国台湾由CL Securities Taiwan Co.,Ltd.分发;在澳大利亚由CLSA Australia Pty Ltd.(商业编号:5

91、3 139 992 331/金融服务牌照编号:350159)分发;在美国由CLSA(CLSA Americas,LLC除外)分发;在新加坡由CLSA Singapore Pte Ltd.(公司注册编号:198703750W)分发;在欧洲经济区由CLSA Europe BV分发;在英国由CLSA(UK)分发;在印度由CLSA India Private Limited分发(地址:8/F,Dalamal House,Nariman Point,Mumbai 400021;电话:+91-22-66505050;传真:+91-22-22840271;公司识别号:U67120MH1994PLC08311

92、8);在印度尼西亚由PT CLSA Sekuritas Indonesia分发;在日本由CLSA Securities Japan Co.,Ltd.分发;在韩国由CLSA Securities Korea Ltd.分发;在马来西亚由CLSA Securities Malaysia Sdn Bhd分发;在菲律宾由CLSA Philippines Inc.(菲律宾证券交易所及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会员)分发;在泰国由CLSASecurities(Thailand)Limited分发。针对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声明针对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声明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中

93、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中国香港中国香港:本研究报告由CLSA Limited分发。本研究报告在香港仅分发给专业投资者(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571 章)及其下颁布的任何规则界定的),不得分发给零售投资者。就分析或报告引起的或与分析或报告有关的任何事宜,CLSA客户应联系CLSALimited的罗鼎,电话:+852 2600 7233。美国:美国:本研究报告由中信证券制作。本研究报告在美国由CLSA(CLSA Americas,LLC除外)仅向符合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下15a-6规则界定且CLSA Americas,LLC提供服务的“主要美国机构投资者”分发。

94、对身在美国的任何人士发送本研究报告将不被视为对本报告中所评论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建议或对本报告中所述任何观点的背书。任何从中信证券与CLSA获得本研究报告的接收者如果希望在美国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任何证券应当联系CLSA Americas,LLC(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经纪交易商),以及 CLSA 的附属公司。新加坡:新加坡:本研究报告在新加坡由CLSA Singapore Pte Ltd.,仅向(新加坡财务顾问规例界定的)“机构投资者、认可投资者及专业投资者”分发。就分析或报告引起的或与分析或报告有关的任何事宜,新加坡的报告收件人应联系CLSA Singapore PteLtd,地址:80 R

95、affles Place,#18-01,UOB Plaza 1,Singapore 048624,电话:+65 6416 7888。因您作为机构投资者、认可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的身份,就CLSA Singapore Pte Ltd.可能向您提供的任何财务顾问服务,CLSA Singapore Pte Ltd豁免遵守财务顾问法(第110章)、财务顾问规例以及其下的相关通知和指引(CLSA业务条款的新加坡附件中证券交易服务C部分所披露)的某些要求。MCI(P)085/11/2021。加拿大:加拿大:本研究报告由中信证券制作。对身在加拿大的任何人士发送本研究报告将不被视为对本报告中所评论的证券进行交易

96、的建议或对本报告中所载任何观点的背书。英国:英国:本研究报告归属于营销文件,其不是按照旨在提升研究报告独立性的法律要件而撰写,亦不受任何禁止在投资研究报告发布前进行交易的限制。本研究报告在英国由CLSA(UK)分发,且针对由相应本地监管规定所界定的在投资方面具有专业经验的人士。涉及到的任何投资活动仅针对此类人士。若您不具备投资的专业经验,请勿依赖本研究报告。欧洲经济区:欧洲经济区:本研究报告由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授权并管理的CLSAEurope BV 分发。澳大利亚:澳大利亚:CLSA Australia Pty Ltd(“CAPL”)(商业编号:53 139 992 331/金融服务牌照编号:

97、350159)受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监管,且为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及CHI-X的市场参与主体。本研究报告在澳大利亚由CAPL仅向“批发客户”发布及分发。本研究报告未考虑收件人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定需求。未经CAPL事先书面同意,本研究报告的收件人不得将其分发给任何第三方。本段所称的“批发客户”适用于公司法(2001)第761G条的规定。CAPL研究覆盖范围包括研究部门管理层不时认为与投资者相关的ASXAll Ordinaries 指数成分股、离岸市场上市证券、未上市发行人及投资产品。CAPL寻求覆盖各个行业中与其国内及国际投资者相关的公司。印度:印度:CLSA India Priva

98、te Limited,成立于 1994 年 11 月,为全球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和企业提供股票经纪服务(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编号:INZ000001735)、研究服务(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编号:INH000001113)和商人银行服务(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编号:INM000010619)。CLSA 及其关联方可能持有标的公司的债务。此外,CLSA及其关联方在过去 12 个月内可能已从标的公司收取了非投资银行服务和/或非证券相关服务的报酬。如需了解CLSA India“关联方”的更多详情,请联系 Compliance-I。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发送或销售本报告发送或销售本报告。中信证券中信证券2023版权所有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保留一切权利。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汽车智能化专题系列:智能化大势不改产品快速渗透-230223(36页).pdf)为本站 (卢旭先生)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