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仲量联行: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2022)(44页).pdf

编号:119524 PDF 44页 8.4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仲量联行: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2022)(44页).pdf

1、西安|2022年8月研究报告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回顾2010年至2020年十年时间,西南五省与西北五省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基本保持稳定,但西南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从9.9%上升至11.4%。与之相对,西北地区却微降至5.6%。从同期人均GDP来看,西北地区更是从领先西南地区0.35万元,被逐步反超至落后0.19万元。西南地区在成渝双核发展驱动下,劳动人口、产业及资本吸附力快速提升。而西北亟需一个强有力中心城市带领西北地区突破发展瓶颈,扭转与我国其他地区发展差距加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关中平原城市群以及西安都市圈规划应运而生,国家层面运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赋予“大西安”地区更高的经济和人口

2、承载力,以承担缩小区域差距的重任。而这次西北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县城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将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区域内产业分工协作两大未来重点发展模式起到极大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是本报告探讨的核心内容。自2007年发布中国城市系列研究以来,仲量联行致力于研究和追踪中国城市的最新发展,发现和甄别城市建设发展中蕴含的重要机遇。继中国5强:从世界级城市到世界级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国第四级研究报告后,仲量联行再次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之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引言壹 大势任重而道远,都市圈是城市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必由之路4都市圈与城市群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5西安都市圈的发

3、展历程9贰 雏形西安都市圈发展现状,于危机中孕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10都市圈中心城市:西安制造业规模较小但后发动力强劲,生产要素资源丰富11都市圈地区间联系:人口、产业联系日益密切,已形成初步产业集聚19都市圈地区间差异:西安极化度高,未来中小县市成为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20叁 焕新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路径思考政府引导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23空间一体化:十四五期间都市圈内外快速交通网络加密24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都市圈内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25生产要素一体化:统一大市场下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资料要素逐步实现市场化配置26产业一体化:聚集与分工,通过产业协作着力解决西安都市圈工业规模短板28

4、载体一体化:产业园跨区域合作开发,成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地39目录任重而道远,都市圈是城市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必由之路壹 大势4|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都市圈与城市群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定位与作用4 都市圈城市群区域,逐层拆解,构建由点及面、由下至上的发展路径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联合体。中国政府早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就提出以十九个城市群为主导的中国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这 19 个城市群承载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城镇人口,八成以上的 GDP,由于其地域覆盖

5、广泛,成为我国协调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人口差异,实现我国区域均衡化发展的主要载体。而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更是明确指出,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2019 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将都市圈作为我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1 年国家“十四五”纲要进一步明确城市群内部中心城市将承担辐射周边中小城镇,带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

6、要使命。至此,从中心城市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最终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由点及面、由下至上的操作路径已基本成型。数据来源: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图表 1: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区位图关中平原城市群范围西安市临汾市运城市商洛市庆阳市平凉市天水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乌鲁木齐丝绸之路经济带01|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5图表 2:2010 年以来,代表性大城市撤县市设区案例城市批复日期原县名现市辖区名北京2015 年 10 月密云县密云区延庆县延庆区重庆2011 年 8 月大足县大足区綦江县綦江区2014 年 6 月璧山县璧山区铜梁县铜梁区201

7、5 年 4 月潼南县潼南区荣昌县荣昌区2016 年 6 月开县开州区2016 年 11 月梁平县梁平区武隆县武隆区上海2016 年 6 月崇明县崇明区天津2015 年 7 月宁河县宁河区静海县静海区2016 年 6 月蓟县蓟州区南京2013 年 2 月溧水县溧水区高淳县高淳区西安2014 年 12 月高陵县高陵区2016 年 11 月户县鄠邑区成都2015 年 12 月双流县双流区2016 年 11 月郫县郫都区2020 年 6 月新津县新津区 4 在严控撤县(市)设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县镇协调发展的背景下,都市圈内中小城镇迎来快速发展期国家发改委,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城

8、市行政区划设置的表述从2020年的“有序推进县改市、县改区、市改区”,转变为2022年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我国部分中心城市低效粗放的扩张模式,长期“以乡补城”,通过吞并周边县市推动城区面积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但单位新增面积对经济效益,产业聚集效益的转化却不尽如人意。而中心城市城区面积快速扩张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过度和超前投资也使得地方城投债规模以及政府负债率快速提升。尤其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首位度极高,但财政收支缺口也往往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中西部中心城市与邻近中心城市间距离大多达到 30

9、0-500 公里,无法与沿海超特大、大型城市高度聚集的区域相比,呈现出单极化的区域发展格局。因此中西部地区的从中心城市一家独大转变为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县市协同发展的都市圈模式乃是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最优选择,也是构建未来城市群空间形态的基础。数据来源:民政部,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6|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4 我国都市圈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根据都市圈中心城市能级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其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也不尽相同。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编制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 2021将中国都市圈分为培育型、发展型、成熟型三类。成熟型都市圈经济总量大发展质量高,跨区域合作经验丰富

10、,同城化水平高,主要包括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都市圈。发展型都市圈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正不断增强的都市圈,表现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密,经济、人口联系不断加强。而培育型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尚处于发展集聚阶段,提升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和能级是现阶段建设的重点。都市圈的发展路径则可以归纳为中心城市通过持续吸附劳动力和资本技术率先发展壮大,形成规模经济和较高的产业集聚。在此过程中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不断凸显,而当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投资者为追求更高的收益回报,逐步将生产要素向非中心城市转移,由此产生辐射效应。图表 3:国家发改委关于城市行政区划设置相关表述图表 4:都市圈综合评价分类发布主体政

11、策名称关于城市行政区划设置的表述国家发改委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稳步推进撤县(市)设区,增强设区市辐射带动作用2019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稳妥有序调整城市市辖区规模和结构2020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县改区”“市改区”,稳妥调减收缩型城市市辖区,审慎研究调整收缩型县(市)2021 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2022 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确需调整的要严格程序、充分论证;稳慎优化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数据来源: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仲量联行研究

12、部,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中达证券研究,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都市圈类型都市圈名称成熟型都市圈(6)广州都市圈、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北京都市圈、宁波都市圈发展型都市圈(17)天津都市圈、厦门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太原都市圈、长沙都市圈、武汉都市圈、西安都市圈、郑州都市圈、重庆都市圈*、昆明都市圈*、长春都市圈、沈阳都市圈培育型都市圈(11)呼和浩特都市圈、银川都市圈、石家庄都市圈*、大连都市圈、南昌都市圈、贵阳都市圈*、乌鲁木齐都市圈、西宁都市圈、哈尔滨都市圈、兰州都市圈、南宁都市圈注

13、:根据评价结果自制,*在 2018 年评价结果中为培育型都市圈,本次上升至发展型都市圈;*在 2018 年评价结果中为发展型都市圈,但在本次优化调整后的评价体系测算结果中被划定为培育型都市圈。成熟型都市圈发展型都市圈培育型都市圈西安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7图表 5:代表性都市圈数据概览获批时间都市圈城市总面积人口GDP人均 GDP(万平方公里)(万人)(亿元)(万元)2021 年 2 月南京都市圈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 8 市全域及常州的溧阳、金坛6.603,50041,70011.9(2019年)(2020 年)2021 年 6 月福州都市圈福州、莆田两

14、市全域、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霞浦县和古田县、南平市和建瓯市部分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2.601,30015,00011.5(2020年)(2020 年)2021 年 11 月成都都市圈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全域3.312,99622,3527.5(2020年)(2020 年)2022 年 2 月长株潭都市圈长沙全域、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1.891,48417,90012.1(2021年)(2021 年)2022 年 3 月西安都市圈西安市全城(含西咸新区)、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部分区县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61,80213,0007.2(2020

15、年)(2020 年)待批复重庆都市圈重庆市主城 9 区、都市 12区、四川省广安市3.502,43822,8739.4(2020年)(2021 年)数据来源:各都市圈规划文件,各城市统计局,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注:南京都市圈人口使用 2019 年数据,GDP 使用 2020 年数据;重庆都市圈人口使用 2020 年数据,GDP 使用 2021 年数据。8|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图表 6:西安都市圈发展史西安都市圈的发展历程2022 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都市圈规划之后,国家批复的第 5 个都市圈规划,也是目

16、前西北地区唯一获批的都市圈发展规划,其范围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武功县,铜川市耀州区,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杨凌示范区,面积达2.06万平方公里。从 2002 年“大西安”概念的提出,到 2009年西安大都市城市发展规划出台,西咸一体化推进;再到全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 西咸新区的设立,并由西安市代管;进而在 2018 年成为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的国家第九个中心城市。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也是国家七大城市群中第二个围绕单个核心城市发展的城市群,前一个是 2016 年批复的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核心。作为西北唯一的国家

17、中心城市,一方面西安受到众多政策倾斜,在区域内获得先行发展,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投桃报李,西安也成为陕西以及西北地区的稳定器,使区域内的劳动力人口、资金、企业等生产要素有机会留在本区域,减缓其外流趋势。而与周边中小城镇融合发展,仅仅是西安都市圈引领西北与国内其他区域平衡发展,缩小经济差距的开端。数据来源: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时间文件名称/会议名称/发文单位名称概述内容要点2002 年中国.西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大西安”概念建立以西安古城为中心的大空间范围内的新型城市,确立了大西安发展格局2009 年国务院关中 天水经济区发展

18、规划西安市大西安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由国家布局打造的国际化大都市,以西安、咸阳、渭南、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为主体,促进大西安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2009 年陕西省政府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09 年-2020 年)“大西安”规划建设进入新阶段按照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构建西安城市发展战略框架2010 年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咸新区建设正式启动“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西咸新区成为“西咸一体化”的主导,成为推进大西安建设的主要抓手2011 年西咸新区总体规划(2010 年 2020 年)西咸新区正式成立设立西咸新区管委会,开发建设体制调整为“省市共建,以省为主”2014 年国

19、务院国函20142 号文件正式批复陕西建设西咸新区西咸新区正式成为第七个国家级新区,西咸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2017 年陕西省委、省政府促进西咸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意见由西安市代管西咸新区调整西咸新区管理体制机制,解决西安、咸阳、西咸新区三大主体间的体制不顺问题2021 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进入西安都市圈发展阶段提出“培育建设西安都市圈”战略部署,明确都市圈空间格局和发展要求2022 年国家发改委发改规划2022298 号文件正式批复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发挥西安辐射带动周边城镇联动发展作用,加快西安 咸阳一体化发展02|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

20、且待显峥嵘|9西安都市圈发展现状,于危机中孕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了更好的理解西安这个区域中心城市未来对都市圈以及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引领带动作用,首先需要对西安经济特征及发展阶段有更全面的认识。本报告将通过与其他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横向比较以及本都市圈内部城市的纵向比较,从经济、产业结构、人口、投资、公共事业等多维度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展示一个清晰的西安经济发展脉络。对标选择上,报告选取了与西安定位较为接近,且经济发展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杭州、南京、成都、武汉、郑州、合肥、福州七个发展型都市圈中心城市进行交叉分析。贰 雏形10|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三产 63.7%二产(工业)18.2%

21、二产(建筑业)15.0%一产 3.1%三产 62.8%二产(建筑业)29.8%一产 5.4%二产(工业)2.0%都市圈中心城市西安,制造业规模较小但后发动力强劲,生产要素资源丰富从经济总量和人口数据来看,西安是当之无愧的强省会城市。2021 年西安 GDP1.07 万亿,占全省的比重达到35.9%。七普数据显示,西安常住人口达到 1295 万人,占全省近三成。人口首位度相较 2010 年大幅增长 8.5 个百分点,上升幅度居 27 个省会城市之首。社零消费方面,西安更是贡献了全省近一半的消费额。此外陕西省2020 年,西安 GDP 首破万亿,二三产占比分别为 33.2%和 63.7%。三产对

22、GDP 增长的贡献率超过 6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此外,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达到近 30%,侧面反映出西安活跃的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而与此相对,近年西安工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却较低,2020 年,西安工业增加值增速显著放缓,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仅为 2%。与其他73%的上市企业来自西安,陕西百强企业中 76 家企业坐落于西安。不仅如此,西安的区位首位度也十分突出。2020 年,西安成为西北首个 GDP 破万亿的城市,其人口和 GDP 占西北五省的比重分别达到 12.5%和 16.7%,均超过成都之于西南五省,上海之于江浙沪皖,是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城市。7 个

23、都市圈中心城市相比,工业增加值整体规模偏小,规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约为南京、杭州、成都、武汉的五成,福州、郑州、合肥的 7 成。如果从规上制造业企业数量来看,西安与其他对标城市的差距更加明显,扩大工业规模,避免过早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成为近期经济建设的重点。4 经济总量和区域首位度:GDP 迈入万亿俱乐部,城市能级快速提升4 三次产业情况:服务业和建筑业对 GDP 增长贡献显著,工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图表 7:2020 年西安一二三产占比图表 8:2020 年西安一二三产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数据来源:西安统计年鉴,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01|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

24、嵘|11图表 9:2020 年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工业增加值图表 10:2020 年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规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企业数量比较全国城市排名城市工业增加值(亿元)人均工业增加值(万元)9南京4,3324.6510杭州4,2213.5314成都4,2082.0115武汉4,0853.2820郑州3,1462.4924福州2,5323.0530合肥2,0722.2138西安1,8291.411,591 3,162 5,865 3,576 2,900 2,079 2,592 2,142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02,00

25、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合肥福州郑州规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总收入(左轴)规上制造业单位数量(右轴)个亿元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12|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图表 11:2020 年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轻重工业营收占比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2020 年,西安重工业行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占整体工业的比重达到 87%,超越所有对标城市。营收排名前十的行业中九个来自重工业

26、行业,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工业产值。西安市“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6+5+6+1”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其中六大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2020 年 6 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 4000 亿元,同比增长 23.7%。根虽然目前主导产业整体规模偏小,但各产业创造的产品附加值均较高。由于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行业产品技术密集和创新驱动属性强。在全国各地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背景下,西安支柱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优势将在未来进一步显现。但同时西安也需要不断提升支柱产业的全国竞争力。据 2021 年西安统计

27、公报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可以看出,汽车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中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圆片、智能手机;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 3D 打印设备,汽车用发动机等工业品产量均取得快速增长。而航空航天产业则是西安的传统优势产业,长期在全国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以上数据展示出西安支柱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对于中国绝大多数核心二线城市,制造业是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石,决定了未来生产性服务业、三产服务业的增长空间。未来西安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前景将直接决定其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4 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小,但支柱产业清晰且硬科技属性强86.8%82.

28、3%66.4%79.8%76.2%76.2%47.3%85.9%13.2%17.7%33.6%20.2%23.8%23.8%52.7%14.1%0%10%20%30%40%50%60%70%80%90%100%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合肥福州郑州重工业轻工业注:轻工业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13图表 12:2021 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速图表 13:2020 年西安 TOP10 制造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比较主营业务收入(万元)西安制造业top10 行业西

29、安南京杭州成都武汉郑州合肥福州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432,84219,710,60426,806,61442,678,61516,795,10034,918,05322,170,3597,976,569汽车制造业11,541,85112,103,2707,145,94411,870,89029,332,7008,958,6339,966,8433,090,78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8,874,01213,993,84316,648,3805,003,7817,861,6003,515,16014,122,6165,134,45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5,37

30、1,8033,184,348961,1946,544,3291,035,600551,238302,892414,74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94,0793,990,3078,039,8467,062,5145,248,6006,127,7053,238,6765,929,763专用设备制造业2,493,1653,273,3263,515,6613,480,8463,173,6003,350,9002,212,5281,191,180通用设备制造业2,448,2845,972,03512,730,2763,474,9172,322,5001,850,5734,915,9612,444,742医

31、药制造业2,161,4583,181,1076,257,8505,632,4192,513,100679,474771,617948,616仪器仪表制造业1,691,9573,326,9194,294,0691,587,580974,500641,623560,5901,303,26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572,82515,710,5947,811,8562,773,0194,661,600763,1673,384,5894,217,901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西安市统计公报,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产品名称单位产量比上年增

32、长汽车万辆63.928.3%其中:新能源汽车万辆26.9348.3%智能手机万台4,917.237.6%3D 打印设备台218.044.4%交流电动机万千瓦277.214.9%充电桩个32,000.033.3%单晶硅万千克165.10.7%多晶硅万千克272.083.7%电力电缆万千米23.322.0%光缆万芯千米986.78.1%光纤万千米809.410.6%电子元件亿只442.0877.9%集成电路亿块59.56.1%集成电路圆片万片286.639.2%锂离子电池万只2,179.65.2%汽车用发动机万千瓦804.135.1%气体压缩机万台98.418.1%太阳能电池万千瓦1,542.53

33、06.1%表示该行业营收数据最高的城市14|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图表 14: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 2016-2020 年人口增长情况过去五年,西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将注册资本从“实缴制”改为“认缴制”,从“两证合一”到“多证合一”,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市场活力大幅提升。2017年,西安市场主体总数量达到 100.27 万户,成为全国第七个市场主体突破百万的副省级城市。2018 年,西安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 91.7%。2019 年,西安市场主体新登记量在 15 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与此同时,市场主体的增长也成为人口

34、导入的利器,2016 年至2020 年,西安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分别增长 424.7 万人和 162.0 万人,常住人口增量领跑一众都市圈中心城市。同时也是陕西省唯一一个实现人口正增长和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此外 2017 年起西安不断降低户籍准入条件,仅凭身份证和毕业证即可申请西安户口。一人落户,直系亲属可举家随迁。通过一系列大力度的人才招引政策,西安常住人口增长力压杭州、南京、武汉、郑州等核心二线城市,在近年愈演愈烈的全国二线城市人口争夺战中,西安成为当之无愧的黑马。人口红利对西安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以及零售消费需求形成强有力支撑。4 人口与市场主体: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87189

35、790278095742535295628888297699029287643712905001,0001,5002,0002,500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合肥福州郑州2016-2020户籍人口净增2015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6-2020常住人口净增2015年末常住人口数量常住户籍常住户籍常住户籍常住户籍常住户籍常住户籍常住户籍常住户籍万人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15除人口外,过去五年里,西安的城区面积也在快速扩张。2020 年,西安建

36、成区面积达 700.7 平方公里,较 2015 年增长200.0平方公里,超过对标城市中的杭州、郑州、合肥、福州。在西咸融合发展的带动下,西安向西向北扩张的步伐加快。而接连撤县设区以及代管西咸新区使得西安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快速增长,为招商引资、产业集聚提供了大量土地要素资源。持续外扩的建成区推动西安城镇化率从 2015 年的 75.7%上升至 2020 年的 79.2%。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严控撤县设区背景下,未来进一步扩大城市面积将变得愈加艰难,将过去一段时期快速增长的人口和土地红利更高效的转化为经济增长乃是西安都市圈发展的重要课题。截至 2020 年,西安城市每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创造的 G

37、DP 为 14.3 亿元,低于中西部都市圈中心城市平均水平,未来还有较大开发利用提升空间。4 土地资源:市辖区面积快速增长,建设用地资源得到有效补充图表 15: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单位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创造的 GDP城市名2015 年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2020 年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2020 年单位建成区面积创造的 GDP(亿元每平方公里)2015-2020 年 GDP 增量/2015-2020 年建成区面积增量(亿元每平方公里)2020 年人均 GDP(万元)2015-2020 年 GDP 增量/2015-2020 年常住人口增量(亿元每万人)西安500.59700.6914.321

38、.07.79.9南京755.27868.2617.145.115.9147.0杭州506.09666.1824.237.813.538.2成都615.71977.1218.119.18.516.9武汉556.13885.1117.614.212.525.3郑州437.60640.8018.723.19.515.4合肥438.20502.5020.068.210.727.8福州260.05305.3032.897.312.034.9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各城市统计年鉴,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16|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2020 年西安城市资金总量约 2.6 万亿

39、元,位居省会城市第 5 位。其中企业资金总量规模接近 1 万亿,作为经济发展的能源,资金总量反映了西安企业较强的经营活力和经营稳定性。此外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数据显示,西安与南京、杭州、武汉的金额接近,且长期贷款占企业总贷款的比例达到 75.8%,高于对标城市平均水平,显示出西安企业有较强意愿将资金用于投资和扩大生产,以及对未来市场需求增长保持信心。而地方财政方面,西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高于福州。如果逐层拆解收入来源,不难发现西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贡献较低,其中与企业经营活动息息相关,且占据税收额半壁江山的增值税和企业税则受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和市场主体数量限制,在对标城市中

40、处于低位。西安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偏低也一定程度上掣肘了政府用于提升地方公共服务、城市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和居民福利的支出。4 金融与财政:城市的资金吸附力较强,但财政自给率较低图表 16:2020 年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企业金融信贷情况图表 17:2020 年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财政收支情况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武汉合肥郑州福州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中长期贷款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0%20%40%60%80%100%120%-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41、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武汉郑州合肥福州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左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左轴)财政自给率(右轴)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17图表 18:2020 年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税收表现39.1%46.4%49.1%34.6%48.1%35.2%42.3%39.6%0%10%20%30%40%50%6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武汉郑州合肥福州亿元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除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之外的税收收入增值税、企业税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数据来源

42、:各城市统计年鉴,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18|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图表 19:2020 年春运期间西安人口迁出目的地城市分析图表 20:都市圈各城市支柱产业情况一览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公报,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百度大数据迁徙平台,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都市圈地区间联系:人口、产业联系日益密切,已形成初步产业集聚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西安全市流动人口达到 374.7万人,其中来自省内的流动人口占比达到 67%。而百度智慧大数据迁徙平台统计的 2020 年春节期间西安流动人目前西安多数支柱产业企业经营活动覆盖了产业价值链前端研发,

43、中端生产制造、后端销售服务全链条各环节。但近年都市圈内县市产业合作已初具雏形,包括咸阳的电子显示工业、装备制造业,渭南的太阳能光伏,铜川的光电子集成电路产业、汽车零配件等中端生产制造企业已经与西安部分成品制造企业形成初步产业链分工合口迁出目的地也可以看出,与西安市人口往来最密切的两大城市分别为咸阳市和渭南市,合计占比超过三成,都市圈内人口往来日趋紧密。作。2021 年汽配企业玲珑轮胎,达美汽车轮毂纷纷宣布落户铜川,分别在铜川投资逾 60 亿元和 10 亿元建设生产基地,瞄准陕汽集团、比亚迪、吉利等大型主机厂的供应商,玲珑轮胎、达美轮毂、陕汽兆丰以及汉德车桥等众多汽配企业纷纷落户铜川,正是当地大

44、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与西安主机厂分工合作的缩影。4 西安的流动人口中超过三成来自都市圈内咸阳和渭南两个城市4 西安都市圈内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和协作67%6%6%3%3%15%2020年春运期间西安人口迁出目的地省份Top5陕西省甘肃省河南省四川省山西省其他省份21%16%8%7%3%3%3%3%2%2%32%2020年春运期间西安人口迁出目的地城市Top10咸阳市渭南市商洛市宝鸡市延安市安康市汉中市榆林市铜川市庆阳市其他城市西安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示范区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建材工业装备制造医药工业纺织服装工业食品工业能源化工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

45、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02|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19都市圈地区间差异:西安极化度高,未来中小县市成为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作为强省会,强区域中心城市,自 2016 年开始西安在经济和人口层面较都市圈其他城市领先优势迅速扩大。2020年,西安的GDP、常住人口、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社零消费总额分别为渭南、咸阳、铜川四城市平均值的6.8倍、4.3 倍、3.7 倍、9.8 倍、9.3 倍。此外高陵县和户县分别于 2014 年和 2016 年撤县设区,西咸新区也于 2017由西安代管

46、,市辖区面积进一步扩大,使西安市在行政权责,市政规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资等方面拥有更大施展空间。随着市辖区面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长,西安城镇化率也在 2020 年达到 79.2%。而都市圈其他城市平均城镇化率仅为 58.8%,低于全国和陕西省 63.9%和 62.7%的平均水平。2022 年 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将城镇化战略从以大城市为主要载体的发展模式逐步向县城及中小城市为载体过渡,未来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和县城将成为吸纳人口的重镇。过去,西安作为陕西省唯一的人口净流入城市,依靠西安一个中心城市吸纳大量城镇就业人口的发展方式不可

47、持续。随着未来西安城镇化水平突破 80%,以及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升级,西安人口吸纳目标也将从数量的增长向质量的增长转变。而与此同时,西安都市圈内地级市、县级行政单位将成为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承接农村转移人口,提高地区城镇化率的重要载体。4 西安经济领先优势快速扩大,极化度较高图表 21:2020 年西安都市圈涉及城市经济数据概览图表 22:2020 年西安都市圈涉及城市城镇化率比较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陕西省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79.2%55.4%49.3%63.7%66.7%62.7%63.9%40%45

48、%50%55%60%65%70%75%80%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杨凌示范区城镇化率全省平均城镇化率全国平均城镇化率GDP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零消费总额西安市渭南市铜川市咸阳市铜川市杨凌示范区杨凌示范区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常住人口(万人)1,295.3469.0369.070.025.4亿元03|20|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对比六普、七普数据即可发现,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首位度高,且通常人口腹地广阔,对省内流动人口、农村劳动力吸附力较强。因此过去十年人口增长显著的城市多为中西部省会城市。但

49、另一方面常住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对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社会福利保障以及城市管理提出更高要求。2020 年城区人口逐步攀升至928万,距离超大城市1,000万人口的门槛仅一步之遥。大量人口涌入不可避免推升了城市房价,西安房价收入比也从2015年的2.8快速上涨到2020年的4.3,超越成都、武汉、郑州、合肥、福州等同等级都市圈中心城市。此外,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卫生机构千人床位数下降,道路交通拥堵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根据百度地图 2020 年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西安通勤高峰拥堵指数(即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实际行程时间与畅通行程时间的比值)达到 1.99,位居全国第四,通勤高峰实际速度为 26

50、.4 km/h。加之新冠疫情下特大超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这类高密度,高流动性城市弊端凸显,防疫和城市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心城市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业、专业市场、物流基地等功能设施,以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至外圈层功能区和临近县市,从而分散过度集中的中心城区人口,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取代单打独斗正在成为我国大型城市的主流发展模式。4 跻身超大城市,大城市问题初现图表 23:2020 年西安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千人床位与千人医师数图表 24:2020 年度全国百城交通拥堵排名 TOP10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百度地图 2020年度中国城

51、市交通报告,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2020 年度排名环比 2019年度排名升降城市2020 年度通勤高峰拥堵指数2020 年度通勤高峰实际速度(km/h)1-重庆2.2624.0621贵阳2.0826.0831北京2.0626.9144西安1.9926.4152上海1.9324.946-广州1.8929.84712昆明1.8628.22831青岛1.8427.6393南京1.8227.11105长春1.7927.22注:通勤高峰拥堵指数是指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实际行程时间与畅通形成时间的比值。其中早高峰为 07:00-09:00,晚高峰为 17:00-19:00。5.86.87.

52、57.37.58.37.25.29.110.711.29.311.210.68.18.302468101214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武汉郑州合肥福州千人床位数千人医师数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21图表 25:2020 年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房价收入比数据来源:CEIC,华经产业研究院,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根据以上现状分析,可以看到西安都市圈是发展型都市圈的典型代表,中心城市正处于能级快速上升,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与周边城市经济、人口联系日趋紧密,4.34.95.23.53.83.24.14.00123456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武汉郑州合肥福州区域合作进程加快的阶段。在此基

53、础上,西安的发展定位也逐渐从提升自身经济规模、高度产业集聚向对外辐射带动,创新引领,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的阶段过渡。22|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数据来源:CEIC,华经产业研究院,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路径思考政府引导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本质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提升,且离不开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产业分工协作,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根据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地区经济发展可以产生两种效应:一是极化效应或回波效应,即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受收益差异的影响,持续向发达地区或具有政策资源倾斜的地区流动,导致地区

54、间发展差距扩大。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生产成本上升。随着发达地区经济规模效益边际递减,变得不经济,资本、劳动力、技术就自然而然地向欠发达地区扩散,即另外一种效应扩散效应。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因为扩散效应是建立在城市地区间联系成本、要素流动成本足够低的基础上,仅依靠市场化机制无法完全达成,此时外部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干预的有形之手将发挥巨大作用。本报告基于西安以及咸阳、渭南、铜川、杨凌示范区的产业现状,结合各城市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陕西十四五交通运输规划,西安都市圈规划,以及国家新兴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文件,对

55、西安都市圈未来包括 1)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公共服务一体化、3)生产要素流动、4)产业链集聚和分工、5)产业载体在内的各领域协同发展提出了一些分析和建议。叁 焕新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23政府引导空间一体化:十四五期间都市圈内外快速交通网络加密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对“都市圈”的定义为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 1 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充分反映出交通通达性是都市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根据陕西“十四五”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五年内,西兴线西安至兴平高速扩能改造;西安外环高速(南段),鄂邑经周至至眉县、

56、西安外环高速东段、西安大环线乾县(或礼泉)至周至段等高速公路将陆续建成投用。以西安为中心的一小时通勤圈范围显著扩大,所覆盖常住人口预计将从 1,558万人增长至 1,828 万人,都市圈内市县将全部纳入一小时经济圈。此外,高速铁路方面,十四五时期,随着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西安至十堰、安康至重庆、延安经榆林至鄂尔多斯、绥德至太原等项目加快推进,以西安为中心的贯通中原及西北区域的米字型高铁网络初步成型。西安与省内主要城市,以及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地区间通达性提升。随着公路铁路网络持续强化,人员和货品能够在区域内实现高效且低成本的流通。只有当地区间的联系成本足够低时,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都市圈以及城

57、市群一体化发展。图表 26:陕西省“十四五”公路和铁路规划示意图西安都市圈涉及城市新建及规划建设普速铁路路线截至2021年已建成高速公路路线新建及规划建设高速公路路线截至2021年已建成高速铁路路线新建及规划建设高速铁路路线截至2021年已建成普速铁路路线数据来源:陕西省“十四五”交通规划,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01|24|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都市圈内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除交通运输网络外,城市公共服务网络也是都市圈未来重点建设领域。重点公共服务资源如医疗卫生机构、教育机构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有序疏解,有利于西安中心城区人口导出。都市圈内中小县

58、市通过新增教育机构,以及与中心城市优质教育机构合作办学,承接分校建设等方式,以及推动跨区域医疗联合体、联盟医院,远程医疗设施建设,检验检查结果跨城市跨地区互认等措施,提升居民基本生活品质,吸纳更多常住人口。从西安都市圈 2022 年重点建设项目情况来看,这一趋势正不断加深。近半数医疗教育公共服务设施位于西安外圈层区县及功能区内,超过两成项目来自都市圈其他县市。让教育医疗两大关键民生保障资源在都市圈内自由流动,以达到最大程度均等化,是都市圈各县市融入中心城市的产业分工体系,吸引更多企业和劳动力人口落户的基础和保障。图表 27:陕西省“十四五”前后,西安一小时通勤圈范围变化数据来源:陕西省“十四五

59、”交通规划,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十四五”规划后西安一小时通勤圈范围 4小时2020年西安一小时通勤圈范围02|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25政府引导+市场化资源配置生产要素一体化:统一大市场下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资料要素逐步实现市场化配置自 2018 年开始,全球化贸易格局面临贸易战、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危机等诸多挑战,全球贸易也被迫从效益优先,向安全优先倾斜。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发展受阻,中国劳动密集型商品成本优势减退,出口贸易红利消退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国内庞大市场创造更多内需冲抵外需增长乏力和不确定性风险,乃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意义。中国工业品和服务

60、想要刺激更深层次的国内消费,释放中低端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势在必行。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示,农民工群体即使长期生活在城镇,但其消费支出占收入的平均比重低于 50%。消费结构较城镇居民有显著差异,收入用途主要以预防性储蓄为主,对消费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长期来看,中国劳动力出现短缺乃大概率事件,劳动力人口以及高质量人才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户籍制度也因此在近年不断调整。2022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人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确保

61、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至 500 万的 I 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在进一步放开放松落户政策的同时,也要给“新市民”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加大在人口流入地的基本公共服务用地、住房用地、资金投入等方面政策上的倾斜。新时期中小城市和县城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肩负着提高城镇化率重任。而农村劳动力向中小城市及县城转移符合我国当下人口流动主流趋势,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数据,2020 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的省内流动比例达到 58.4%。此外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对 10 个省、300 余个村庄的乡村振兴调查也显示,三成农村劳动人口将区域内县城和县级市为

62、首选就业目的地,因此只有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不断提升才能拉动更大范围消费支出。在此背景下,未来统一大市场下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发挥更大作用,阻碍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跨区域自由流动的壁垒逐步消除,在地区间联系成本足够低时,生产要素有较大动力流向生产效益好,投资回报高的地区。未来国内市场更像一个浓缩版的全球化市场,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周期不同,劳动力、土地成本、自然资源禀赋不同,为企业在国内产业链分工协作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发展初期,我们不妨先从城市群、都市圈内的统一市场入手,让各生产要素在重点区域内实行市场化配置。其次为地级市。农村劳动力进城为中小城镇发展一般制造业,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带来更大

63、可能。对于大型城市,特别是核心二线城市,经历过去数年“抢人大战”厮杀,对于降低落户门槛,吸引高质量年轻劳动力资源已驾轻就熟。而在未来劳动力短缺的预期下,劳动力人口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通过户籍制度分割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已无法适应新时代需求。对于西安都市圈内各市县更需加速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脱钩,关注常住城镇非户籍人口的权益保障问题,扩大居住证适用范围,推动持居住证外来人口在就业、医保、义务教育、购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方面享有与户籍人口接近的权益。确保人口可以跟随工作机会自由迁移,为企业提供更广阔劳动力市场。因此未来社会公共福利更完善的地区,将具有更强的人才吸引力,从而反哺本地产业长

64、期发展。4 助力人口自由流动,完善基本公共福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脱钩03|26|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图表 28: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落户条件比较城市类别变动时间政策变化西安学历2019取消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限制,大专及以下学历年龄限制从 35 岁放宽至 45 岁技能人才降低技能人才落户要求缴纳保险/就业取消年龄限制,居住满两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纳时间从 2年放宽至1 年咸阳学历2009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即可落户南京学历2021本科学历人才年龄限制从 35 岁放宽至 45 岁;放宽大专学历人员落户条件:正在缴纳社保且连续缴纳 6 个月以上、4

65、0 岁以下缴纳保险/就业取消就业及社保缴纳年限限制放宽对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区城镇地区落户的限制,凡持有上述四区居住证并缴纳 6 个月以上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均可落户技能人才2018取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能人才、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才年龄限制积分落户2017开始实行积分落户政策2018新增限制条件:持有江苏省居住证,在本市合法稳定就业,累计缴纳社会保障不少于 24 个月,无严重犯罪记录杭州学历2021应届生缴纳社保落户;非应届生硕士学历年龄从 45 岁放宽至 50 岁;取消专科生直接落户优惠;硕士生也需缴纳社保才可落户积分落户2018开始实行积分落户政策2021受理时间调整;提高了就业和居住年

66、限分值、取消收容教育减分指标成都学历2017推行“先落户后就业”,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45 周岁以下积分落户2018开始实行积分落户政策武汉学历2020新增“大学生的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随迁落户”缴纳保险/就业就业创业满 2 年放宽至连续 6 个月以上缴纳本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创业正常经营 6 个月以上积分落户2021增加“合法稳定住所、社保缴纳年限、持有效居住证年限”分值,调整稳定就业、稳定居住等基础指标权重,由占总分值 50%调增到占比 60%探索积分入户常态化申办机制,由每年集中受理一次调整为常态受理合肥农业人口/随迁人口限制2018全面放宽农业人口转移落户条件;农村籍高校学生户口

67、迁移无次数限制购房和投资纳税不作为落户限制条件福州区域限制2021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六县市、长乐区人员均可申请落户五城区数据来源:各城市政府网站,仲量联行研究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2022 年 7 月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27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到 2019 年新版土地管理办法中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赋予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地位。在土地制度上进一步突破城乡二元体制限制。新版土地管理办法在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利益的同时使土地资源可以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此外,2020 年 3 月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表示,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应更多由省

68、级政府负责,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未来陕西省内土地资源调配将更加灵活,由省级政府统筹土地资源在都市圈不同城市间流动,审批流程减少,行政效率将大幅提升,为都市圈、城市群招商引资,产业导入提供强有力保障。受未来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得以同价同权影响,农村土地资源成本上升,市场化调控下有利于土地流向利用效率更高,投资回报更高的地区和产业。4 土地政策上省级政府拥有更大自主权,建设用地供给坚持市场化导向产业一体化:聚集与分工,通过产业协作着力解决西安都市圈工业规模短板国内绝大部分城市,它们既无法成为香港、上海这样的辐射全国及更大区域的金融商贸中心,更不可能成为北京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心。尤

69、其对于中国二线城市,未来经济增长的主战场仍集中于能够创造巨大财富增量的制造业,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服务业,脱离制造业的服务业将不可避免面临空心化,泡沫化风险。近年来,多个一二线城市纷纷打出强制造业城市口号,相继发布新兴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一线城市广州在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到2025 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 8000 亿元。此外,长期以互联网数字经济为傲的强二线城市杭州,也于2019 年发布“新制造业计划”,到 2025 年全市工业产值达到 2.5 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 6,800 亿元。不难看出制造业对于城市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西安市十

70、四五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到 2025 年,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将达到 25%,规上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 70%,并形成 8 个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未来制造业规模大小将直接决定西安城市能级高低,亟需提升制造业对 GDP 增长的贡献。图表 29:2025 年西安现代产业发展目标目标项目到 2025 年目标工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25%千亿级产业集群数量8 个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1 万亿元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6 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2,000 个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30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12,000 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

71、40%数据来源: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04|28|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正如我们在西安经济剖析中所讲的,西安目前的支柱产业已具有较强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征,较高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起点。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产值已经突破千亿。未来发展重点是优化提升支柱产业,扩大千亿产业数量和市场主体数量。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有望跻身下一批千亿产业。在内需驱动型经济和全国统一大市场重要性不断提升背景下,未来将有更多中国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产业链再分配,重新考量各地区成本、效率和安全要素。此时,以城市群或都市圈为依托,在区域内率先形

72、成千亿产业链集群将有助于企业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比较优势。4 中心城市西安“链”式布局,力争实现“十四五”产业强链补链目标图表 30:西安支柱产业代表性企业及主要产品概览数据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根据公开资料整理,2022 年 7 月支柱产业细分产业代表企业代表产品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有色金属材料商用汽车智能终端复合材料乘用汽车电子显示风能专用汽车设备制造航空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太阳能光伏汽车零部件轨道交通装备航空服务业航天制造业光电芯片材料装备 半导体存储芯片、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电子元器件及材料;新品射频同轴连接器、集束射频同轴连接器、微

73、波器件;单体液晶、OLED 材料;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陕汽控股中国西电中航西飞西部材料吉利汽车中车永电三角防务黄河光伏比亚迪ABB晨曦航空隆基绿能美国美光康明斯发动机阿尔斯通永济天和防务有色光电同力重工西安中车长客东航赛峰西部超导法士特汽车传动中铁长安重工中国航发动力金风科技联合汽车电子博世力士乐中天火箭保力新能源千山航空盾安电气三星半导体中兴智能终端中航富士达陕西电子集团摩西湖化工西安立芯光电科技西安瑞联新材 新能源重卡、大中型客车;非公路特种运输设备、危化品罐式专用车;柴油/天然气发动机;锂离子动力电池 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配电设备;变频器、电容器、滤波器、静止无功发生器 PQCR;地铁盾构

74、后配套设备、起重机械、隧道施工机械 运-20、C919、ARJ21、AG60、新舟 60;人影火箭、探空火箭、制导火箭;直升机吊挂系统、飞机配电系统;惯性导航系统、机载天线 单晶硅片、高转化率组件、绿色制氢设备;光伏设备及元器件、电池制造;智能陆上风机、智能海上风机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29通过以上西安支柱产业企业情况,不难发现西安硬科技企业占比较高。电子信息制造行业覆盖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光电芯片、电子显示、智能终端等众多细分领域。其中集成电路领域随着三星和美光两家储存芯片和封装测试企业的进驻,成功带动一批半导体配套企业落户西安,包括上游半导体的化学原材料企业摩西湖化学,硅片及

75、晶圆供应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中游半导体零部件企业信泰电子以及下游集成电路封装服务商力成科技。此外,前端三星电子及三星数据两个研发中心也随之进驻,千亿级半导体产业已初具规模。汽车制造方面,西安已拥有多家商用车和乘用车主机厂,包括陕汽控股、吉利汽车、比亚迪,以及围绕以上链主企业的大量汽车零配件企业,产业链区域集聚度和本地配套率正在快速提升。在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光伏领域本地拥有全球光伏行业垂直一体化龙头企业隆基绿能,除单晶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传统优势业务外,隆基自 2021 年起积极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氢产业,集团旗下西安隆基新能源与西安隆基清洁能源共拥有超过 180 家项目投资子公司,业务覆盖研发、生

76、产、销售、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服务等全产业链。此外航空航天领域,更是汇集多家涉及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航空零部件、直升机吊挂系统、火箭、雷达及移动卫星通讯技术、民用航电系统及机载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维修和服务企业。未来更多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新技术有望向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等行业转移。虽然硬科技企业能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和产值规模有限,但一旦其达到一定应用规模,如一个千亿级的半导体设备产业可以带动一个万亿级的半导体零部件产业,一个十万亿级的数码硬件产业,一个百万亿级别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即火车头效应。这也是各地区纷纷打造先进制造千亿产业集群的意义所在。图表 31:西安重点发展

77、产业空间布局图表 32:2022 年西安重点建设制造业项目行业分布数据来源: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局规划,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电子信息制造业26.8%新材料新能源16.9%汽车制造业12.7%设备制造业12.7%航空航天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0%金属制品业5.6%食品制造业4.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4.2%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8%医药制造业 2.8%数据来源:陕西省发改委,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 电子信息 高端装备 临空经济 总部经济 新兴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 航空制造 航空服务 航空制造西咸新区高新区国际港务区航天基地航空基地高新区曲江新区经开区经开区富阎合

78、作示范区 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 新兴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 汽车 新兴产业 高端装备产业 新能源新材料 生产性服务业 临港经济 会议会展 现代金融 文旅商贸 现代金融 航天产业 新能源浐灞生态区30|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图表 33:西安现有代表性支柱产业企业产业价值链环节分布西安作为中心城市,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金融、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会议会展等。而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专业市场,物流运输基地则可以逐步转移至都市圈内其他县市。从统计分析西安六大支柱行业代表企业以及都市圈内其他城市重点行业企业,可以看到目前西安的企业业务均

79、匀覆盖产业价值链曲线前中后端,从前端创新研发,中端生产制造,到后端生产服务、销售、售后、营运及金融服务均有涉及。如果进一步拆分中端生产制造环节,会发现西安支柱产业代表性企业生产制造的产品主要集中于下游成品,以及中游中间品、半成品、零配件,针对前端原材料的生产非常少。在产业协作方面,中端生产制造环节在都市圈内再分配空间巨大。4 中心城市西安积极布局产业价值链前后两端数据来源:企查查,西安市投资合作局,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产品类型成品54%半成品、零配件43%原材料3%企业前中后端分布中端(生产制造)35%末端(销售及营运服务)33%前端(研发创新)32%注:代表性筛选范围为西安都

80、市圈内上市企业以及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公布招商引资企业;产品类型-成品表示该产品为所处行业内最终产品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31图表 35:2020 年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研发投入情况城市2020 年 R&D 经费(亿元)2020 年 R&D 经费投入强度(%)同比增长(%)北京2,326.66.44.2上海1,615.74.26.0深圳1,510.85.513.7广州774.83.114.3苏州761.63.88.7杭州578.83.69.1成都551.43.121.8重庆526.82.112.2南京515.03.59.8西安506.15.15.0天津485.03.44.8东莞34

81、2.13.517.9长沙340.02.87.5佛山288.62.70.4郑州276.72.316.9图表 34:2020 年西安与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比较西安在发展产业价值链上半段的研发设计、技术专利方面也具有良好基础,首先西安是除北上外,高等教育资源最好的城市之一,拥有 7 所双一流大学,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2 所世界一流大学,其中一流建设学科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依托优质高校资源所建设的数量众多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完全覆盖了高端装备制造、航空

82、航天、新材料、增材制造、生物医药等西安未来重点发展产业。2020 年西安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 5.05%,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近半数来自政府属科研机构而非企业。虽然科技成果突出,但受制于本地制造业规模,技术转换承载力有限,研发成果并未完全转化为更高的本地工业品附加值。2020 年西安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 1,648.56 亿元,而吸纳技术成交额仅为 661.59 亿元,是典型的技术输出地。“十四五”规划中西安也将发展重心放在进一步激发企业研发活力,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上。与此同时,2022 年 7 月教育部、工信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组织

83、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力争用 5 年时间,推动全国 1,000 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超过 10,000 家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精准对接,强化高校科研的市场化导向,向企业需求倾斜,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有助于提升未来西安高校和研究单位科研成果本地转化能力,为本地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研发活动提供了大量人才和技术支撑。4 科技研发实力雄厚,西安在智能制造以及前端创新研发环节具有较强优势401.5328.2349.9535.6417.5365.3247.3154.400500600西安 南京 杭州 成都 武汉 郑州 合肥 福州万人大专及以上人口数量02

84、04060801000246810西安南京杭州成都武汉郑州合肥福州个个高等教育学校数量211学校数量(左轴)985学校数量(左轴)高等教育学校数量(右轴)数据来源:第七次人口普查,各城市统计年鉴,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仲量联行研究部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整理,2022 年 7 月32|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图表 36:西安代表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概览依托单位名称主要研究领域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增材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金属材料强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以力学性能为主要指标的材料设计和工艺优化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电介质

85、材料、结构、性能、表征及其应用,电力设备绝缘电工电能新技术及应用机械结构强度与震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复杂服役环境下装备结构的振动与噪声、机电结构系统的动力学与振动控制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高效洁净开发、转化和利用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无人机综合控制、起降、总体优化、综合性能测试和验证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翼型、叶栅设计空气动力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鱼雷制导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鱼雷制导技术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发动机工作条件下推进剂燃烧机理与燃烧规律、发动机内流场研究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86、材料超高温力学性能研究与实验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展轨道计算与分析、深空探测器轨道测定及任务规划与控制凝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现代凝固理论、材料精确成形和航空航天先进材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新型通信网络的理论及关键技术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基础性研究任务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天线微波测量理论与技术、天线微波的分析与设计技术宽带隙半导体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生长肌理与方法、宽禁带半导体期间制备与应用等空军军医大学肿瘤生物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消化系肿瘤,尤其是胃癌和肝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

87、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一代光子信息与光子技术数据来源:各高校、实验室官网,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33图表 37:西安世界一流大学国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概览图表 38:2022 年西安都市圈重点建设新兴产业项目城市分布依托单位名称研究领域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快速制造技术、工艺及成套装备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体机械与流体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生物诊断治疗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大疾病的生物诊断和生物治疗基础以及临床应用的转化医学研究和推广应用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

88、心药物先导物发现评价、血管新药开发、筛选分析仪器研发、药物全面质量控制方法装备运行安全保障与智能监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概念发动机与容错控制、抗疲劳制造与制造系统、健康管理动力学、健康管理系统西北工业大学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陶瓷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工程化先进金属材料精确热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金属材料精确热成型金属增材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金属增材制造航宇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装备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航空航天领域开展材料、结构、工艺的学科交叉前沿理论和应用基础数据来源:各高校、实验室官网,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

89、:陕西省发改委,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02468101214西安都市圈其他城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物联网增材制造5G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人工智能个34|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图表 39: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示范区现有代表性企业产业价值链环节分布图表 40:西安都市圈各城市生产要素成本比较制造业都市圈内梯度转移,发挥都市圈中小城市在各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在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市场化机制效力增强,在都市圈交通基建、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劳动力人口、货品和信息流通成本大幅降低。都市圈内部可以对各要素资源进行统筹再分配。从各城市间产业无序或错位发展向千亿产业集群链条式

90、发展转型。从仲量联行统计的咸阳、渭南、铜川、杨凌示范区几个都市圈地区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制造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行业代表企业的产业价值链条来看,超过半数企业活动集中于中端生产制造环节,且主要为上游原材料和中游零部件制造,且部分企业已经成为西安链主企业的供应商和合作方,具备承接中心城市制造企业的生产加工环节,发展一般制造业,区域专业市场,物流运输基地的基础条件。对于都市圈内各县市,凭借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居民生活成本优势,发展一般制造业或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可以为地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缓人口流失。4 都市圈内其他县市聚焦生产制造环节城市2019 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人/月)工业用地价格

91、(万元/亩)工业水价(元/吨)工业电价(元/千瓦时)房价收入比西安8,124.6734.45.80.604.3咸阳6,104.0816.45.70.553.5渭南5,448.5024.05.20.562.7铜川5,533.0018.36.60.562.6杨凌示范区5.30.672.1中端(生产制造)53%末端(销售及营运服务)23%前端(研发创新)24%企业前中后端分布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业企业主营产品类型成品39%半成品、零配件61%数据来源:企查查,各城市投资合作局,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杨凌投资促进局,咸阳市招商局,西安市投资合作局,铜川市对外经济

92、合作中心,各城市统计局,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注:代表性筛选范围为西安都市圈内上市企业以及各城市投资合作局公布招商引资企业;产品类型-成品表示该产品为所处行业内最终产品注:工业电价指 1-10KV 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工业用地使用年限为 50 年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35图表 41:2022 年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示范区重点建设制造业项目行业分布图表 42:2022 年西安都市圈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项目城市分布农副食品加工业15%设备制造业15%新材料新能源14%汽车制造业12%医药制造业9%航空航天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金属制品业5%非金属矿采选业3%煤炭开采

93、和洗选业3%其他15%数据来源:陕西省发改委,企查查,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陕西省发改委,企查查,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0246810121416西安都市圈其他城市软件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研究和科技创新个36|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图表 43:2022 年西安都市圈重点制造业在建项目城市分布图表 44:2022 年西安都市圈重点建设项目产业价值链前中末端城市分布数据来源:陕西省发改委,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陕西省发改委,企查查,仲量联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根据陕西省公布的“2022 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西安

94、已经在强化支柱产业,发展新兴制造业,以及前端企业研发及科技创新领域开展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从行业分布来看,2022 年西安重点建设制造业项目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设备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五大行业,重点项目包括西安先进生物识别模组产业化项目、华为(西安)物联网中心(一期)、华天 QFN 高密度 3D 封装技术项目、中兴通讯西安研发中心二区(三期)等,优化提升支柱产业的目标清晰。此外重点建设项目中涉及前端创新研发和后端销售服务的项目分别有 74%和 69%成位于西安,而从事生产制造环节的项目则有半数来自咸阳、渭南和铜川,且主要涉及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

95、零部件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等行业。一般制造业以及本地特色农副食品发展势头良好,随着都市圈内产业价值链合作不断完善,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设备制造等千亿行业的本地配套率将有显著提升。产业价值链曲线前中后端各环节在都市圈内分工协作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4 规划先行,引导都市圈内城市加深产业协同,形成优势互补74%15%8%3%前端(研发创新)西安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示范区50%29%13%5%3%中端(生产制造)69%8%末端(销售及营运服务)23%0510152025个咸阳铜川渭南西安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制造业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和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

96、嵘|37通过梳理都市圈各城市“十四五”产业规划可以发现,都市圈内部各城市也对区域协作发展进行了中长期规划,各地区在打造本地优势特色产业的同时,积极错位发展西安主导产业内各细分行业,有效避免地区间无序且同质化的竞争。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例,西安覆盖电子信息制造的各个领域,咸阳则重点发展电子显示产业,包括 OLED 显示面板、触控面板、显示模组制造;而铜川的发展重心则放在光电子芯片。汽车制造领域,西安吸引乘用车及商用车主机厂,咸阳重点发展氢燃料电池和其他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铜川则专注于车桥、轮毂、制动器等汽车零部件。图表 45:都市圈涉及城市“十四五”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数据来源:各市人民政府官网,仲量联

97、行研究部,2022 年 7 月西安咸阳铜川电子信息制造 集成电路 智能终端 电子元器件 新型显示 光电芯片 电子新材料 电子显示-OLED 显示面板-触控面板-显示模组 光电子集成-光电芯片-封装测试汽车制造 商用车 乘用车 专用车 关键零部件 汽车后市场 关键零部件-氢燃料电池及整车研发-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自动驾驶技术 汽车零配件-车桥-轮毂-制动器西安渭南铜川航空航天 航空制造-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航空电子-机载装备 航空制造-航空发动机-飞机整机-零部件-航空新材料-航空电子 航空服务-飞机维修-飞机拆解改装-航空培训 航天制造 航天器运行管理 航天应用服务 航天制造 航天器运

98、行管理 航天应用服务-火箭-卫星-卫星测运控-卫星数据应用服务西安咸阳渭南新能源 光伏太阳能 风电产业 材料及装备-太阳能光伏装备制造-动力电池材料 太阳能光伏 储能 技术-高效单晶硅光伏电池-光伏组件与系统集成-太阳能光伏玻璃-多晶硅材料深加工-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 材料及装备 储能技术 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制氢产业-氢能设备制造-储能电池产业38|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产业园作为新兴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重要的经营场所,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招商引资的重要物业载体,是各地区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对此都市圈中心城市西安产业园经过数十年建设已成为与办公楼市场比肩的重要

99、物业载体。随着当地工业自 2010 年开始加速发展,西安产业园也迎来高速建设期。截至 2021 年第四季度,西安面向市场公开招商的市场化产业园总存量已达到 533.3万平方米,非常接近传统办公楼总量,2010 年至 2021年的 12 年间,西安市场化产业园年均供应面积达到 40从仲量联行研究部统计西安现有产业园主导产业方向来看,超过九成产业园项目将西安支柱产业和重点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方向,其中定位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园数量占比超过 4 成,是西安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进一步分析西安产业园入驻企业所处产业价值链环节,数据显示产业园内万平方米。从地理位置来看,产

100、业园通常位于城市外圈层,更加接近生产制造基地,与高度聚集于市中心,主要客群为金融、零售商贸、企业及个人服务业的传统办公楼有显著区别。此外产业园的物业硬件多具有低密度,大面积,易定制改造等特征,部分拥有较高的排污及承重条件,更受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青睐。因此西安产业园子市场地理分布也与西安产业功能区高度重合,显示出其当之无愧的 2 产和 2.5 产企业经营承载地特性。从事产业链前端创新研发和后端品牌营运服务的企业占比分别达到 47%和 37%。可以说在产业园中,聚集了大量从事工业相关且业务环节附加值较高的的企业。产业园作为以实现更高经济增长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以较小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较高

101、的经济价值。图表 46:西安市场化产业园子市场分布物业载体一体化:产业园跨区域合作开发,成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地数据来源:仲量联行产业园数据平台,2022 年 7 月产业园存量:万平方米存量:29.48存量:74.10存量:15.69存量:3.58存量:84.38存量:213.34西咸新区存量:112.73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航天基地曲江新区高新区高新区长安区莲湖区新城区国际港务区碑林区雁塔区曲江新区航天新城经开区沣西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浐灞生态区空港新城05|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39在都市圈内县市协作方面,产业园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早在 2017 年,西安市就与渭南市签署

102、建设富阎产业合作园区框架协议。富阎产业合作园区由西安、渭南两市合作共建,是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以富平、阎良为中心的渭河北岸区域增长板块的核心区域,规划建设约 20 个产业园。2022 年,西安都市圈规划再次提出,加快富阎产业合作园、西渭东区、渭临经济协作区等跨区域先行协作区建设,创新跨行政区经济管理模式,创新“一区多园”和“飞地经济”发展模式。而富阎产业合作园则定位于国内一流的飞机综合研制生产应用基地和维修基地,其中重点项目西飞民机研发中心作为合作园区航空制造产业的核心项目,总投资达 20.4亿元。西安、渭南两市政府通过两地政府共同设立具有经济事务独立决策权的园区管委会负责园区规划建设,

103、招商引资,社会服务等事务,实现土地共享,责任指标共担,未来土地收益、税收收入按比例分成等,带动都市圈内县市加速融入中心城市发展,获得更多承接现代制造业、生产服务业的机会,通过跨区域共建园区实现都市圈内协同发展和产业的梯度转移。虽然西安较其他对标都市圈中心城市,在经济总量上有一定差距,经济结构偏“重”仍有优化空间,但西安在都市圈乃至关中平原城市群内极化度较高,辐射都市圈内其他县市的能力也正在不断增强。此外西安都市圈较多数对标都市圈拥有更广阔人口及生产资料腹地,区域内产业链再分工潜力巨大。对此都市圈正在通过基础设施、公共福利设施一体化发展,促进生产资料要素自由流通等一系列措施,加深区域内各县市产业

104、价值链不同环节分工协作以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并形成更大规模产业集群,突破西安都市圈制造业规模瓶颈,打造国内市场比较优势。图表 47:西安市产业园主导产业方向图表 48:西安市产业园入驻企业所处产业价值链环节电子信息23%软件和信息服务19%高端装备9%新能源9%专业服务(法律、财务、咨询等)9%建筑装配9%航空航天6%生物医药6%其他(金融、地产、检测认证)6%人工智能4%47%16%37%前端(创新研发)中端(生产制造/流通)后端(品牌营运服务)数据来源:仲量联行产业园数据平台,2022 年 7 月数据来源:仲量联行产业园数据平台,2022 年 7 月40|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

105、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阿瑟 刘易斯在国际经济秩序演变一书中提到“经济增长的动力应该是技术的变化,国际贸易是润滑油而不是燃料。发展中国家依赖于发达国家推动经济发展,当发达国家经济萎缩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就停滞不前。为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改变这种依赖型,在区域内进行更多贸易,扩大国内市场。”今天的中国印证且加深了这段话的意义。现如今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限于发展国家经济波动,同时伴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退潮,新冠疫情带来下的供应链危机,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科技技术硬脱钩。对此中共中央于2020 年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 年提出建设全国

106、统一大市场。政策不断加码,内需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重要性提升,未来国内大市场有望贡献更多新增需求。相对于过去外需导向经济模式对沿海区位和港口的刚性需求,国内大市场让内陆地区有机会扭转过去地理条件劣势,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地区间洗牌加速。依托都市圈和城市群培育出的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将是未来各地区竞争的焦点。结语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41作者仲量联行华西区研究团队张潇嘉 Donna Zhang华西区研究部董事万嘉栋 Harold Wan研究部经理甘甜 Tina Gan研究部高级分析师龙倩 Rebecca Long研究部助理经理吴晓川 Jonathan Wu研究部分析师杜婷 Ting

107、 Du研究部董事朱建辉 Jacky Zhu研究部资深董事中国区研究部零售地产负责人华西区研究部总监卢晓曦 Sissi Lu研究部高级经理业务详询孟繁冬 Fadun Meng华西区物业与资产管理部董事余恬 Sophie Yu 西安战略顾问部负责人佟恩 Tony Tong西安总经理西安投资及资本市场负责人何娜 Joy He 西安商业地产部负责人仲量联行仲量联行2021年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此处所载 所有信息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做出任何保证或担保。仲量联行大中华区分公司北京北京市 建国门外大街1号 国贸大厦A座11层 邮政编码 100004电话+86 10 5922 13

108、00 传真+86 10 5922 1330成都四川省成都市 红星路3段1号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1座29层 邮编 610021电话+86 28 6680 5000 传真+86 28 6680 5096重庆重庆市 渝中区民族路188号 环球金融中心45楼 邮政编码 400010电话+86 23 6370 8588 传真+86 23 6370 8598广州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珠江新城珠江东路6号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2801-03单元 邮政编码 510623电话+86 20 2338 8088 传真+86 20 2338 8118杭州浙江省杭州市 江干区新业路228号 杭州来福士中心 T2办公楼802

109、室 邮政编码 310000电话+86 571 8196 5988 传真+86 571 8196 5966南京江苏省南京市 中山路18号德基广场 办公楼2201室 邮政编码 210018电话+86 25 8966 0660 传真+86 25 8966 0663 青岛山东省青岛市 市南区香港中路61号 远洋大厦A座2308室 邮政编码 266071电话+86 532 8579 5800 传真+86 532 8579 5801上海上海市静安区 石门一路288号 兴业太古汇香港兴业中心一座22楼 邮政编码 200041电话+86 21 6393 3333 传真+86 21 6393 3080沈阳辽宁省

110、沈阳市 沈河区北站路61号 财富中心A座1762室 邮政编码 110013电话+86 24 3105 4699深圳广东省深圳市 福田区中心四路1号 嘉里建设广场第三座19楼 邮政编码 518048电话+86 755 8826 6608 传真+86 755 2263 8966天津天津市 和平区南京路189号 津汇广场2座3408室 邮政编码 300051电话+86 22 5901 1999武汉湖北省武汉市 江岸区中山大道1628号 武汉天地平安金融中心3202-03室 邮政编码 430014电话+86 27 5959 2100 传真+86 27 5959 2144西安陕西省西安市 雁塔区南二环西段64号 凯德广场2202-03室 邮政编码 710065电话+86 29 8932 9800 传真+86 29 8932 9801香港香港鲗鱼涌英皇道979号 太古坊一座7楼电话+852 2846 5000 传真+852 2845 9117 .hk澳门澳门南湾湖5A段 澳门财富中心16楼H室电话+853 2871 8822 传真+853 2871 8800 .mo台北台湾台北市信义路5段7号 台北101大楼20楼之1 邮政编码 11049电话+886 2 8758 9898 传真+886 2 8758 9899 .tw仲量联行微信号仲量联行小程序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仲量联行:西安都市圈:雏形初已现且待显峥嵘(2022)(44页).pdf)为本站 (潘多拉魔盒)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