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研报】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智能网联汽车系列一智能网联大势所趋-20200523[49页].pdf

编号:12162 PDF 49页 4.08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研报】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智能网联汽车系列一智能网联大势所趋-20200523[49页].pdf

1、 1 / 49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汽车 【粤开汽车深度研究】智能网联汽车 系列一:智能网联大势所趋 2020 年 05 月 23 日 投资要点 增持(维持) 分析师:徐昊分析师:徐昊 执业编号:S0300519040001 电话: 邮箱: 联系人联系人:逄增山:逄增山 电话: 邮箱: 行业表现对比图行业表现对比图(近近 12 个月个月) 资料来源:聚源 近期报告近期报告 【粤开汽车行业点评】 电动化浪潮之国补 政策,保驾护航2020-04-26 【粤开汽车行业周报】 行业逐步回暖, 持 续看好特斯拉产业链2020-0

2、5-06 【粤开汽车行业周报】 行业回暖, 把握电 动化趋势2020-05-17 智能网联化大势所趋智能网联化大势所趋 随着电动化发展及特斯拉的示范带动效应,智能网联化成为重塑汽车行业的 关键因素之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智能网联汽车以智能化和网联化协智能网联汽车以智能化和网联化协 同发展,在网联化基础上,将智能车辆和智能交通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完全同发展,在网联化基础上,将智能车辆和智能交通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完全 自动化的驾驶阶段,即智能网联汽车,人车路云一体化是最终实现目标自动化的驾驶阶段,即智能网联汽车,人车路云一体化是最终实现目标。 ADAS 相当长时间内仍旧是智能驾驶的主力。相当长时

3、间内仍旧是智能驾驶的主力。近几年 ADAS 的渗透率增长迅 速,从原先局限于配置高端车品牌,到现在的中端车的高配车型,以及部分 辅助驾驶的模块也逐步渗透到低端车辆的高配车型。 根据中汽协统计的数据, 2019 年搭载 ADAS 系统的车辆渗透率不足 10%,增长空间广阔。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是基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是基础和和关键关键 感应端是智能驾驶五官。感应端是智能驾驶五官。感应端的传感器有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 雷达、摄像头、定位系统等,L3 级别以上涉及到复杂路况,如自动泊车、拥 堵路况等,对传感器配置有较高要求。超声波雷达成本低,主要运用在倒车 辅助、自动泊车等低速工

4、况;毫米波雷达国外垄断,国内企业如华域汽车、 保隆科技等逐渐突破;激光雷达成本高,国内科技企业迅速崛起,如速腾巨 创、禾赛科技和大疆等,提升性价比的同时,逐步缩小与国外同行差距;而 车载摄像头,被视为汽车的眼睛,眼观六路。特斯拉为车载摄像头应用的典 型代表。但是从零部件格局上来看,车载摄像头市场依旧被国外龙头品牌占 据, 合计占比在 96%左右, 国内企业从摄像头组成零部件方面开始有了突围, 比如舜宇光学、韦尔股份、华为海思等。从整个智能驾驶发展来看,多传感 器融合技术是智能驾驶的趋势,各传感器之间互相弥补,支持冗余,能有效 降低复杂路况和天气带来的影响。 决策端是智能驾驶的大脑。决策端是智能

5、驾驶的大脑。一方面是硬件层面的域控制器(DCU)和多域控 制器(MDC) ;另一方面是软件层面的运算平台和操作系统等。汽车控制单元 由传统的分布式向集中发展,域控制器成为智能汽车架构的关键之一。目前 最重要的两个方向是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座舱域控制器。国外零部件巨头如 Bosch、Continental、Visteon 等凭借本身资源和技术优势,牢牢占据大部分 市场;国内企业以德赛西威等典型代表,在自动驾驶域已经有了量产突破。 而在智能座舱方面,德赛西威、华为、均胜电子、东软睿驰发展较快。根据 佐思产研的预测,2025 年全球汽车域控制器(座舱+自动驾驶)出货量将超 过 1400 万套,2019

6、-2025 年均增长 50.7%。如果说域控制器是智能网联汽如果说域控制器是智能网联汽 车的神经中枢系统,那么核心车规级处理器则是智能驾驶的大脑。车的神经中枢系统,那么核心车规级处理器则是智能驾驶的大脑。在车规级 芯片领域,NXP、Infineon、Renesas 三家占据国内市场 68%的份额,国际 市场 35%的份额,牢牢占据车规级芯片前三甲地位。而随着消费芯片巨头上 车,努力从传统车规级芯片供应商分得一杯羹,竞争更为激烈。以华为和地 平线为代表的国内芯片公司开始实现特定场景的突破,其中搭载地平线生产 的中国首款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征程二代的车辆长安 UNI-T 已经量产。 -7% -1%

7、6% 12% 19% 19-0519-0819-1120-0220-05 沪深300 汽车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2 / 49 执行端是智能驾驶的手和脚。执行端是智能驾驶的手和脚。执行端也是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车在智能化 方面优于传统燃油车的优势。没有传统内燃机车复杂的运行工况,纯电动车 可以直接根据路况带来的反馈需求传递给电机进行速度和制动控制,无需复 杂的档位变换。因此,对于电动车,执行端一般有加减速、制动、转向、灯 光等几个方面,其中因涉及到安全性和系统集成能力,又以制动和转向对于 智能化发展较为关键。 线控转向系统是智能汽车走向完全自动化的必由之路, 是难点也是重点,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关键核

8、心系统;而线控制动系统 EHB 呈 三足鼎立格局, 国产品牌亟待突围, 预计伯特利的产品在 2021 年实现量产上 市。ADB 大灯与智能驾驶相辅相成,国内企业已经站上国际舞台,如华域汽 车和星宇股份;此外,占据车灯成本较高的控制器龙头科博达拥有完整的照 明系统控制器产品,公司已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离不开高精度地图。智能汽车要上路行驶,必须要有精 准的自身位置评估和周边环境感知,除了配置各种传感器外,高精度地图也,高精度地图也 是实现智能驾驶的重要基础模块是实现智能驾驶的重要基础模块,具有高鲜度、高精度、高丰富度属性。高 精地图行业准入门槛高,技术要求高,需要获得国土资源

9、部导航电子地图制 作甲级资质。随着高精地图应用空间的逐步渗透,根据高盛判断,预计未来 十五年高精度地图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到 2020 年高精度地图市场为 21 亿美元,2030 年该市场将达到 200 亿美元。四维图新作为国内导航电子地图 的典型代表,基于传统导航业务,发力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标准,以及上下游技术和需求的驱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标准,以及上下游技术和需求的驱动 在政策法规和标准上,国外制定和实施较早,美国较突出;而国内通过新基 建、 5G 和智能网联汽车制定的一系列政策, 发挥全面战略性引导和支持作用。 新基建和新基建和 5G 的发展,是

10、国内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两大优势。的发展,是国内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两大优势。 从供应端看,5G 商用化的发展,是智能网联发展的助推剂。基于基于 5G 的的 V2X 是争夺智能驾驶制高点的关键,是争夺智能驾驶制高点的关键,5G 的商用为的商用为 V2X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智能 汽车发展到自动驾驶阶段,除了单车智能化外,也离不开网联化,网联化关 键是要解决 V2X的问题,即人、车、路、云闭环环境下的联网通信,从而实 现车-车、车-路、车-云、车-人等互联。随着 5G-V2X产业链逐步完善,从整 个产业链角度来看,5G-V2X 遍布芯片厂、设备厂、整车厂、解决方案提供 商、运营商等,

11、需要各方共同对研发工作、标准法规、数据等方面进行合作, 构成 V2X生态系统闭环。目前来看,国内该方面正在逐步推进,但多方合作 还需要持续加强。目前从事智能网联开发的公司中,不仅有传统车企、汽车 零部件巨头、新兴造车企业,也有 ICT 科技巨头、不断涌现出的大批初创新科技巨头、不断涌现出的大批初创新 兴企业,以及出行服务提供商等,既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又加剧了行业兴企业,以及出行服务提供商等,既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又加剧了行业 竞争格局。竞争格局。特斯拉在 Autopilot 的先发优势激发了行业变革,加快了智能网联 汽车发展;ICT 企业龙头华为,旨在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整体解决方案,其在

12、5G 的优势将助力智能网联汽车驶向发展快车道。 百度等互联网企业, 携软件、 数据和地图等优势资源,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加持,承担了自动驾驶国家 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自动驾驶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Apollo 作为百度的 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由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车联三大平台构成,借助 百度海量用户大数据,成为百度进军智能网联汽车的一大优势。 从需求端看,电动化加速发展为智能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载体,从需求端看,电动化加速发展为智能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载体,智能网联化 配置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渗透率逐年提升。我们认为,随着电动化渗透率的持 续提升,消费者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功能也越来越关注,有望继续拉动

13、智能网 mNpQpOpMtOpOyRnPwOqMuM7NaO7NnPnNnPmMeRpPtOiNsQqN9PnNvMxNtOzRNZpOwP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3 / 49 联汽车的发展。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智能网联化汽车的发展,智能化和网联化两条腿走路,但又不能分割开来, 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其中,车辆网联涉及到人、车、路、网的统一, 整个平台的搭建,包括 V2X交通设施构建、车辆自身智能化、人和车沟通系 统的构建、城市智能云的构建、数据库的建设等,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智 能驾驶。所以,从短期看,网联化和从短期看,网联化和 ADAS 是商业化落地实施较快的,而从是商业化落地实施较快的,而

14、从 长期看,长期看,L3 级别以上的智能驾驶,则依赖整个产业链系统的推进、政策上的级别以上的智能驾驶,则依赖整个产业链系统的推进、政策上的 指导和法规上的约束。指导和法规上的约束。 风风险提示险提示 1、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 2、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3、智能网联化政策、标准及法律法规落地影响 4、产品推出不及预期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4 / 49 目目 录录 一、智能网联汽车大势所趋 . 7 (一)ADAS 相当长时间内仍是智能驾驶主力 . 7 (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是基础 . 9 1、感应端是智能驾驶的五官. 9 2、决策端是智能驾驶的大脑. 17 3、执行端是智能驾驶的手和脚 . 23

15、 4、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离不开高精度地图. 31 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驱动因素 . 35 (一)各项政策法规及标准为智能驾驶保驾护航 . 35 1、国外在法规政策上早于国内制定和实施,美国较突出. 35 2、国内新基建、5G 和智能网联汽车政策的全面战略性引导和支持. 37 (二)上游产业的发展为智能驾驶创造了良好环境 . 40 1、5G 商用的发展,是智能化发展的助推剂. 40 2、其他非传统车企的参与及带动效应. 42 (三)需求端提升了智能网联渗透率 . 46 三、投资建议 . 47 四、风险提示 . 47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智能座舱 . 7 图表 2: 上汽荣威智能座舱展

16、示图 . 7 图表 3: 自动驾驶分类 . 8 图表 4: 智能驾驶各阶段新增功能模块 . 8 图表 5: 2020Q1 辅助驾驶及车联网系统配置车型占比(%) . 9 图表 6: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配置图 . 10 图表 7: 传感器配置数量 . 10 图表 8: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各功能及对应传感器配置 . 10 图表 9: 各传感器市场布局 .11 图表 10: 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 .11 图表 11: 两种毫米波雷达对比 .11 图表 12: 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占比 . 12 图表 13: 机械式激光雷达工作原理 . 13 图表 14: 激光雷达扫描图像 . 13 图表 15: 全球主要激

17、光雷达企业 . 13 图表 16: 车载摄像头构成 . 14 图表 17: 一般车载摄像头配置及其功能 . 14 图表 18: 特斯拉 model3 的车载摄像头布置. 15 图表 19: 全球摄像头总成企业市场占比 . 15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5 / 49 图表 20: 车载摄像头重点厂商 . 16 图表 21: 2018 年车载 CIS 市占率 . 16 图表 22: 各车载传感器对比 . 17 图表 23: EE 架构发展历程 . 18 图表 24: 传统汽车分布式控制单元 . 18 图表 25: BOSCH DCU 架构 . 19 图表 26: 2009 款宝马七系 . 19 图表 2

18、7: 2015 款宝马七系 . 19 图表 28: 特斯拉 model3 EE 架构图 . 20 图表 29: 奥迪 Central Computing Cluster 架构 . 20 图表 30: 宝马 Central Computing Platform 架构 . 20 图表 31: 全球汽车域控制器(座舱+自动驾驶)出货量预测(万) . 21 图表 32: 典型公司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产品 . 21 图表 33: 典型公司座舱域控制器 . 22 图表 34: 全球汽车 MCU 市场份额. 22 图表 35: 中国汽车 MCU 市场份额. 22 图表 36: 消费级芯片及国内部分厂商 . 23

19、 图表 37: 征程二代 . 23 图表 38: Matrix 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 23 图表 39: 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及对应执行端 . 24 图表 40: 典型线控转向系统总成图 . 25 图表 41: 英菲尼迪 Q50 DAS 线控转向系统 . 25 图表 42: BOSCH 线控转向系统 . 25 图表 43: EHB 与 EMB 对比 . 26 图表 44: EHB 结构简图 . 27 图表 45: EMB 结构简图 . 27 图表 46: 全球主要线控制动系统厂商 . 27 图表 47: EHB 典型零件-Bosch 第二代 iBooster . 28 图表 48: EMB 典型零

20、件-Bosch IPB . 28 图表 49: 常规车灯分类 . 28 图表 50: 车灯光源发展历程 . 28 图表 51: 智能化前照灯演化过程 . 29 图表 52: 奥迪矩阵式 LED 大灯 . 30 图表 53: 全球主要 ADB 大灯生产企业 . 30 图表 54: 2018 年全球车灯行业格局 . 31 图表 55: 2018 年国内车灯行业格局 . 31 图表 56: 全球主要光源控制模块企业 . 31 图表 57: 高精地图 . 32 图表 58: 普通地图和高清地图对比 . 32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6 / 49 图表 59: 具有甲级导航电子地图资质的企业 . 33 图表 60: 高清地图典型企业及下游客户 . 33 图表 61: 全球高精度地图市场预测 . 34 图表 62: 四维图新近两年各业务营收占比 . 34 图表 63: 国内导航前装市场份额 . 35 图表 64: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法规 . 35 图表 65: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政策法规 .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报】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智能网联汽车系列一智能网联大势所趋-20200523[49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