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新华三: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2023)(60页).pdf

编号:123324 PDF 60页 16.12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新华三: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2023)(60页).pdf

1、新华三集团杭州总部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路466号邮编:310052Copyright 2022新华三集团 保留一切权利免责声明:虽然新华三集团试图在本资料中提供准确的信息,但不保证本资料的内容不含有技术性误差或印刷性错误,为此新华三集团对本资料中信息的准确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新华三集团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提示的情况下对本资料的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CN--BR-SD-V1.0智 慧 民 航新 华 三 解 决 方 案 专 刊作者简介先后在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长期从事民航信息系统理论与安全、民航信息化战略与规划、智慧/四型机场、智能信息处理等领域学

2、术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先后主持承担并完成了包含国家“863计划”重点课题、民航局科技创新重大专项等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含重点)30余项。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民航“十一五”、“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国民航“十三五”信息化发展前期研究、中国民航信息化发展战略等民航行业信息化战略与规划等重要的前瞻性研究课题。领导完成了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机场集团、江西省机场集团、成都新机场、首都机场动力能源公司等十余项民航行业、机场企业(集团)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规划项目,推动了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中国民航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

3、国民航信息技术科研基地主任 民航智慧机场理论与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 民航航空公司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民航旅客服务智能化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民航局四型机场课题组,以及智慧民航课题组核心成员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民航信息技术应用分会副理事长和理事会秘书长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刊首语民航智慧化发展思考与展望党的“二十大”为我国规划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的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作为交通运输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业在建设交通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战略中具有显著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以

4、信息技术为引领,以“智慧”为重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新IT”浪潮正风起云涌,不断催生着民航行业朝着更高的智慧化程度发展,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借助蓬勃兴起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推动民航的智慧化建设,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航空运输需求与民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是建设交通强国和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型机场是中国机场未来高质量发展、信息技术与民航业务高度融合的主方向,是机场在不断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受技术进步催生的必然产物,是机场发展的逻辑延续,是平安、

5、绿色、智慧、人文高度结合的机场有机统一体,组成了一个机场的和谐生态,相互交织交融,是未来机场的新形态、新模式、新格局。2020年,民 航 局 发 布 了 中 国 民 航 四 型 机 场 建 设 行 动 纲 要(2020-2035年),是我国建设四型机场的顶层纲领 性文件,为打造集内在品质和外在品位于一体的现代化民用机场,确保机场安全运行保障有力、生产管理精细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环境生态绿色和谐给出了指导性准则。建设四型机场就要是在创造力、技术进步、运行模态的颠覆性设想、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支撑下,实现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航空运输需求和期望,以及对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不懈追求的目标。“道阻且长,行则将

6、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展望未来,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很大程度上将重塑民航业态,给旅客出行带来全新体验,也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民航高速成长即将成为世界第一民航运输大国之际,顺应经济全球化、多样化和协同化的趋势,充分借助新技术革命强大的驱动力,加速中国民航智慧化发展,是中国民航的不二选择,也惟其如此,才能确保中国民航持续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人民出行需求,并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值此新华三集团智慧民航发刊之际,寄语民航交通行业的运营企业、设计院所、系统厂商的志士仁人,让我们在民航数字发展、智慧创新的全新旅程中形成共识,合力攻坚克难,

7、为中国民航智慧发展献计、献策、献智慧,开启民航智慧化建设、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徐 涛研究方向为智慧机场,航空大数据智能。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等各类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笔未来机场场面自治运行发展报告,首次在行业提出场面自治运行的概念,并系统梳理场面自治运行的内涵特征及实施路径等。代表性研究成果AOC系统用户遍及全球109个国家民航局及200余家航空公司。中国民航大学 博士/教授 民航智慧机场理论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 民航机场群智慧运营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8、中国民航四型机场课题组重要成员冯 霞CONTENT行业前沿方案速递最佳实践生态合作360业务能力中心航空企业数字化本体论解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数字化转型思考物联网技术在大型枢纽机场应用展望空铁联运打造多式联运新标杆数字化转型赋能未来综合大交通建设发展14|19|08|03|新华三助力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物联网建设AI视觉赋能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安全管理新华三打造云底座支撑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智慧建设97|103|105|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机场建设实践A-CDM推动机场运行效率提高智慧机场数据治理实践77|83|89|360业务能力中心助力新华三智慧机场生态建设智慧机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全局视角,整体谋划民

9、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发展绿色低碳智慧机场解决方案零碳操作系统赋能机场绿色低碳转型智慧机场安全解决方案新华三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助力机场安全建设智慧机场运行解决方案31|38|42|25|智慧机场商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新华三助力机场“人货场”重构,实现商业数字化转型智慧航空口岸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智慧机场数据中台解决方案以“聚、治、融、享”打造高可信机场数据中台体系智慧机场网络解决方案智慧机场云平台解决方案新华三对机场云的理解与演进趋势分析53|58|63|70|47|111|智 慧 民 航新 华 三 解 决 方 案 专 刊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020103|08|航空企业数字化本体论解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10、数字化转型思考14|物联网技术在大型枢纽机场应用展望19|空铁联运打造多式联运新标杆数字化转型赋能未来综合大交通建设发展0201航空企业数字化本体论解读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0403行业前沿|北京尚参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央企特聘信息化专家如果把德国飞艇股份公司看做是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那么民用航空业诞生于1909年。虽然飞行器发生过几次重大的变化,即由飞艇到螺旋桨式飞机、到喷气式飞机的变化,但航空公司的业务没有发生过本质上的变化,都是完成旅客或货物的运输。作为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行业,与新兴的数字化公司比较,民用航空业是传统行业。与其他传统行业一样,民用航空业在数字化的浪潮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挑

11、战。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论盛行的背景下,民用航空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困扰着全体从业者的问题。需要具体回答的问题有民用航空业数字化转型的含义是什么?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采取哪些行动?如何完成这些行动?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排除数字化认识方面的误区,结合民用航空业的实际情况给出答案。与其他传统行业一样,对于民用航空企业来讲,重要的是必须摆脱各种各样的干扰,形成自己的数字化观念体系。在与传统企业的合作中,结合业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数字化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信息化包含了数字化,并开发了一个数字化本体论模型,帮助企业对数字化进行定位,制定数字化战略。但其实给数字化下一个清晰的定义是不容易的,它正如许多

12、基本概念一样。比如如何定义“人”就是很难的。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采用本体论的方法,即描述构成这一概念的主要组成特性的方法。笔者把数字化本体论描绘为“四个圈”。数字化的核心是数据驱动和智能,这里所说的智能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增强智能(AI,Augmented Intelligence)。关键在于使用数据、模型和人工算法或机器算法为业务提供洞察,并推动业务的优化或创新。如果没有数据驱动和智能,就不能称为数字化。数字化的数据驱动要求必须使用在线数据,要建立模型并依靠模型进行决策。数字化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是平台化和生态化的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指企业

13、做什么,而运营模式指的是怎么做。依托平台运营,参与生态的运营,或者依托平台、生态打造商业模式,都是数字化的特征。当企业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并朝着平台、生态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转换时,其发展的结果必然导致数字化孪生组织。也就是整个企业在虚拟世界中有一个与它本身相生相伴的“映像”,通过这个映像可以随时掌握企业的经营、运营情况。并且,可以在数字化孪生中下达指令,让企业按指令行动。随着数字化创生能力的应用,虚拟的世界将被创造出来,此虚拟世界与数字化孪生、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元宇宙,整个社会将进入元宇宙时代。数字化的基础保障是数字化文化、素养和敏捷的工作方式,离开这些基础,数字化是不可能发生的。数字

14、化文化包含了素养,即对数字化有意愿、有能力。敏捷是一种新型的工作方式,它是因为“一切皆服务”和软件定义一切决定的。软件的多变性要求必须采用敏捷的方式交付。当一切业务由软件定义时,业务敏捷和企业级敏捷就成为必须的。不同的行业,需要对数字化本体论进行不同的解读。在民用航空业,对数字化本体论的解读需要结合行业面临的挑战、痛点和难点。挑战指一般趋势和宏观发展要求,痛点指的是工作中遇到的障碍,难点指多年以来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民用航空业面临的挑战有绿色可持续、可替代交通方式的竞争、疫情长期化的趋势等。民用航空业面临的痛点有旅客体验降低、现场资源紧张、运营异常常态化等。面临的难点包括延误时间不确定、机场

15、、航空公司、空管和保障主体之间信息流不畅等。这些问题有的是独立的,有的是互相叠加的。应用数字化本体论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分析,就能够形成符合行业要求和特征的数字化战略。数字化本体论模型数据驱动和智能平台/生态运营和商业模式数字化孪生组织/元宇宙数字化文化素养/敏捷李长华原Gartner副总裁高管合伙人。拥有二十多年IT领域和企业管理经验,曾就职于国航、美丽中国和Gartner,历任经理、高级经理、主任、总监和副总裁等职务。为几十家大型企业的IT领导人担任顾问,领导和指导过大型企业的IT变革和转型。服务过的领域包括金融、交通、能源、公共事业、政府等。主要的专业方向包括战略、治理、转型、数

16、字化、新兴科技的影响等。现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科学技术哲学博士。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0605行业前沿对于航空业来说,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并不陌生。中国航信就是一家典型的平台化商业模式的公司。依托于订座、离港等平台,中国航信可以按照旅客飞行的航段收取平台服务费。只不过,过去没有人把这种商业模式称为平台化的商业模式,那时候叫作主机模式。数字化时代的平台化商业模式也包含了类似主机的模式,大部分云服务其实和主机模式是非常类似的。但数字化平台的商业模式比主机模式更丰富、组合能力更强。在旅行服务方面,携程、去哪等都属于平台化的公司,以平台的商业模式获得收益。但在民用航空业内部,这种新型的平台商业模式没有产生,可

17、能是因为现有的民用航空实体格局、行业的领域都不足以产生这种新型的平台商业模式。这一点需要更多的观察,不能作为结论。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平台化的商业模式在短期内无法作为航空业数字化的重点。反而是平台化的运营模式是航空业数字化的重点方向。前面提到的航空运营主体间数据流动不畅的问题是一个航空业的难题。数据流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是航空业的运营主体参与方比较多,大家的数据标准不一致,还有就是企业出于数据安全和商业秘密的担忧,分享数据愿望不强。这样就会导致当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没有准确的数据。比如航班延误后,多长时间可以起飞,旅客从航旅纵横、飞常准、机场和航空公司获得的时间不一样。这个问题的解决就需要平台化的

18、运营模式,也就是航空运营主体依托于一个共享的平台来运营,在平台上交换和共享信息,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这样的平台并不容易实现,因为现在看起来还没有哪个组织可以把众多的主体联合起来。但未来的方向必然是统一的平台来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难题。在航空企业的层面,平台化的运营模式已经比较普遍。大部分航企都有了比较完善的信息系统。但是要发挥这些系统的优势,重点方向是对这些系统进行平台化改造。无论是采用中台、微服务、云的方式,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业务功能和流程的可编排。也就是业务功能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随时进行组合、发布。比如航司需要开办一家新的子公司,数字化平台能够根据新公司的需要快速完成部署。还有,当局方发布

19、新的管理要求时,数字化平台也能够迅速完成合规化。航企在数字化运营模式方面的另一个重点方向是更好的利用现有的公共平台,包括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这样做的目的是适应旅客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只有适应了旅客的方式,才能和旅客建立起更好关系。数据驱动的业务如果要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有一点最关键的,即用于生成报告的数据必须来自于信息系统之中。如果大量数据来自于手工处理和线下采集,就不是数字化的数据驱动。对于这一点,大多数航空企业仍然没有实现。做的比较好的,能够做到60%-70%的业务报告数据来自系统,做的不好的这个比例低于50%。为什么会出现线下数据和人工处理数据呢?一方面是信息系统对业务的覆

20、盖率没有完成,有些数据没有实现线上化。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数据“不够准”,需要人工修正。信息系统的数据应该反映现实,或者如实的反映某一领域的现实。虽然不一定需要实现全面覆盖,但覆盖到的系统数据就应该是准确的。在航空业数据驱动可以做什么呢?从开展数据驱动的层面上看,与大部分行业没有不同。但在解决的具体问题方面,就需要体现行业的差异。比如在经营决策领域,对企业的经营风险管理需要建立航空业经营风险模型,对模型涉及的参数数据包括市场情况、气候、灾害、战争、全球政治环境、人口等数据进行实时的追踪和预测。根据经营风险模型为企业设置风险保证金、购买保险等。这样,即使市场出现巨大的动荡,企业仍然可以生存下来。

21、在运营层面,前面提到的现场资源紧张问题,包括廊桥、现场保障车辆可以通过数据驱动进行资源优化。比如可以将飞机、跑道、廊桥、地面保障车辆、现场人员都数据化,建立现场运营的数据模型。这个模型不但可以实现对现场资源的监测和预警,还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在产品改进方面,可以通过收集用户反馈,监测用户在社交媒体的意见和舆情信息,及时了解旅客的意见,有针对性性的进行疏导、反馈和改进。比如,在大型机场,旅客对远机位和地面转运时间颇有抱怨。为了消除这些不满,一方面要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需要做好数据透明性,让旅客了解运行的真实情况和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不仅仅是改进了流程,同时为产品

22、赋予了数字属性,信息和数据成为了产品的一部分。在产品设计方面,航空业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优化产品设计过程。现在对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通常是产品设计人员经过初步调研以后创意的结果。有的时候是学习其他国家航空公司的做法,有的时候是借鉴其他行业的做法。但这种产品开发方式产生的产品存在成功率偏低的问题。如果通过数据建模,对目标客户进行分析和定位,就能使产品的设计更加精准,成功率会大大提高。比如在疫情期间,许多航空公司都开发了周末随心飞的打包产品。但这些产品能否成功就需要基于对客户数据、市场数据和疫情数据的分析。如果没有好的数据模型支持,这些新的产品很可能不能激活潜在需求,而是挤占了现存需求,导致总体收益率

23、下降。数据驱动的业务平台化的运营模式或商业模式决策市场战略、人才战略、转型战略、风险管理产品设计、产品模拟、验证用户反馈、销量、竞品对比效率、安全、成本、质量产品创新产品改进运营监测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0807行业前沿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发展迅速,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全域融入经济社会、民生服务全过程,成为资源要素重组、经济结构重塑、竞争格局重构的关键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提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

24、方式变革的总体要求。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民航业内,民航局为加强智慧民航建设顶层设计,2022年1月6日,正式印发了1号文件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明确指出推动数字化转型,统筹推进智慧民航建设。在数字经济时代,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因此对于各行各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以下简称“大兴机场

25、”)来说,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怀、亲自宣布开航投用的国际大型枢纽机场,数字化转型更是建设好、运营好大兴机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数字化转型思考数字化孪生组织和元宇宙是数据驱动和平台化模式的结果。上面谈到的数据驱动和平台模式都会使企业朝着数字化孪生组织和元宇宙方向发展。同时,反过来,数字化孪生组织和元宇宙也会促进数据驱动业务和平台化的模式。另外,作为改善客户体验的手段,元宇宙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航空业在创生之初,就是一种体验服务。最早的航空运输的消费者都是社会上层人物。人们不仅享受快速的位置移动,乘坐飞行器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但随着航空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现有

26、的航空体验失去了新鲜感,航空业从体验经济降格为运输经济。但人们仍然渴望航空业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为了满足人们这种体验的愿望,仅仅依靠提高餐食质量、服务的亲和度已经达不到了。航空业需要为旅客提供新型的数字化体验。我们可以想象,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把飞行姿态与虚拟的太空飞行体验结合起来,将是任何其他行业都无法提供的独特体验。当然,这仅仅是一种设想,实现这种设想需要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设计和推演。数字化转型大兴机场的必修课一.数字化孪生组织和元宇宙要实现数字化,无论是数据驱动、平台模式都不是技术本身能够解决的,离开企业的数字化文化和敏捷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文化和敏捷都是软性因素,是最重要、也是最不好

27、把握的东西。航空业曾经是理念、文化都和国际接轨最早的行业,在文化上也是比较领先的。但随着行业的成熟,固化的思维和僵化的流程已经使航空业不能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需要。这个时候,必须下决心培养数字化素养和文化,并在企业内建立起敏捷能力。具体的抓手一个是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数字化素养,另外就是紧紧抓住数据驱动的“牛鼻子”不放松,任何的工作都以信息系统数据作为依据,把数据变成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数字化文化和敏捷中国东方航空的数字化之路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作为一家国有支柱型航空公司,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持续亏损、旅客满意度偏低的困境。但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在经营、管理和服务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俨然成为

28、中国航空公司之中创新能力最强、发展最快的航空公司之一。即使是在疫情之下,仍然显示了顽强的创新发展能力。东航的数字化探索始于“互联网+”。2015年,国家发布了互联网+战略,东航作为中央直属企业,责无旁贷的要带头落实。在对“互联网+”战略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东航得出了一个结论,互联网化就是数字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数字化航空是航空公司的最高业务形态。所谓的互联网并不是指网络的连接,而是平台型的服务,而平台型的服务正是数字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也就是说,业界所说的“互联网+”其实就是数字化。从那以后,东航的数字化工作一直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在“十四五”期间,数字化的战略进一步明确:对内降本提效,对外提升

29、客户体验、创新产品,突破经营的边界。他们的“首见乘务员”的服务模式、“数字孪生”运行模式、“全球等距”支持模式以及“公民数据科学家”行动都是典型的数字化举措。与大部分传统行业一样,航空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转型不是一个剧变的过程,需要航空业参考其他行业的经验、业界研究成果,创建并提高本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力。随着能力的提升,数字化工作的不断推进,数字化业务持续发展,终将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完成“巨变”,实现数字化转型。三.现实案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信息管理部 业务经理 高级工程师王晓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信息管理部 业务主管 高级工程师李英慧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1009行业前沿数字化转型

30、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要打通端到端流程。换言之,需要我们站在用户和客户的视角全局性地看待问题,打破部门间的壁垒,思考大兴机场作为一个整体如何更快、更优地为用户和客户提供服务、创造业务价值,从而获得更多企业效益。首先,大兴机场鼓励各个部门、各个层级全员参与,坚持以为大兴机场创造价值而非职能管控为出发点,以全局视角持续梳理现有流程、查找流程断点和冗余之处,打破组织边界,拉通并简化业务流程、优化组织、明确职责。接下来,在明确业务流程的基础上,依托信息系统功能迭代和敏捷开发平台自主开发,快速实现业务流程的在线化。通过高效互联的信息系统支持业务流程的顺畅运转,最大程度减少人工的、重复性的操作,从而固化流程

31、、提升运转效率。数字化转型的另一核心要素,是数据。数据是现实世界的业务在数字化世界的体现,我们常说“一切业务皆数据,一切数据皆业务”,可以说,没有数据,就没有数字化,更无从谈起数字化转型,足可见数据的重要性。数据对数字化转型的驱动能力体现在,通过完整、实时、准确的全流程业务数据,获悉真实业务情况,作出有源可循、有据可依的分析与决策,用基于数据事实的定量管理代替基于经验直觉的定性管理。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在贯通、优化全流程时明确数据的责任方、采集时间、采集方式、处理流转要求等,在拉通业务流程的同时拉通数据流,消除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全量采集。在此基础上,以立标准、建组织、定职责、建平台为要点,构建

32、数据治理体系,通过持续的数据治理工作提升数据质量。在获取了全面、高质量数据的基础上,就要开始深挖其蕴涵的业务信息,以数据发挥真正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获取价值、广泛应用发挥价值。业务上,业务人员、管理人员要持续深入思考,探索数据的业务含义、明晰业务洞察、挖掘应用场景;技术上,需要完善以数据中台为核心的数据基础底座,为业务提供系统层面的数据存储、分析、共享支持。数字化转型比起以往的各类业务转型和变革,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兴技术的运用。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各类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智能化的新兴技术势必成为驱动大兴机场数字化转型的强劲动力,将大兴机场的运营效率提升至新高度。智

33、能化的新兴技术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找到业务和技术的结合点,需要我们从两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要把握趋势,布局技术能力,持续跟进新兴技术发展情况,把握成熟技术应用时机,掌握技术落地可行性,统筹布局机场技术能力、构建统一的技术架构。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模块化技术组件,为技术的应用创造基础条件。二是要在了解技术能力的基础上,鼓励业务人员积极识别技术应用场景,思考如何使用智能技术真正解决业务上的痛点、难点问题,形成利用智能技术的信息化产品,从而实现流程效率、决策效率、人员效率的广泛提升。人人都在讲的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什么?对此,业界似乎并没有一个非常统一的定义。但是不论各种定义的表述如何,都离不开

34、几个关键词以客户为中心、业务模式、流程,最后才是数字技术。其实不难发现,虽然数字化转型中的“数字化”几个字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常常让人误以为这是个技术名词,但其实它更多的是个业务层面的管理问题,究其根本,与百年来企业管理探索的内容是一致的,就是企业如何生存、如何更好地发展。数字化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途径,去实现曾经无法实现的功能、解决以往无法解决的难题,数字化转型就是要利用这些技术途径,来实现业务的重塑或转型,提升现有业务能力、寻求新的发展路径,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对大兴机场来说,我们期望通过数字化转型达到的目标是,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提升大兴机场运行、安全、服务、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不断提

35、升运行效率的、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不断提高企业收益,成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国际航空枢纽。大兴机场对数字化转型理解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文化、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信息化能力等各个方面。如何有序、有效地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让数字化转型切实带来收益,让大兴机场走好数字化转型之路,是我们当前面临的课题。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个数字化转型工作框架,以“战略统一、核心驱动、紧握抓手、机制保障”为主线,系统谋划转型工作。大兴机场数字化转型之路数字化转型工作要做好,必须要将其提升至战略高度;战略要能落地,必须要有企业全员的共识和共同努力;要达成共识,必定要加强认识。因此,要通过长

36、期的宣贯和工作上的导向,让每个人都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业务的优化,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背后是意识上的转变。这方面,大兴机场通过组织公司党委会集中学习、开展部门间共建共享、持续宣贯宣讲等多种手段,让数字化转型的理念触达公司每个层级。为了统一的思想能转化为的一致的行动,管理层面,要坚持长期主义,坚定不移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营造转型友好的企业环境和氛围,从组织上、制度上、人才上提供转型保障;落实层面,要能将转型战略拆解为明确的、可衡量的、可实现的阶段性任务组,明确工作机制、实施路径、工作要点,推进相关工作有序开展。一.战略统一大兴机场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以流程、数据、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这三者也对

37、应着数字化转型能力从业务到技术的体现。通过持续优化端到端的在线业务流程、提升数据驱动决策能力、强化智能技术水平,全面提升管理和运营能力。二.核心驱动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1211行业前沿大兴机场在深入研究DAMA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等国内外专业治理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对标智慧民航数据治理规范,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及发展诉求,经过几年的数据治理实践活动,已经初步搭建出了一套以数据治理制度及机制保障、数据架构管理、数据治理技术、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共享服务管理、数据安全管理为核心的治理框架,总结出了“谋规划、建组织、定标准、搭平台、控数据、创应用”的治理思路,探索出了“问题发现-规则

38、制定-流程优化-系统改造-治理提升-成果调研”治理办法。通过对运行数据的分析及治理,大兴机场民航局共享平台数字化能力(DCI)得分稳居全国第一,为各单位运行保障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航班正常性较初期提升8.13个百分点,出港滑行时长缩短3分41秒。通过对出港行李数据的分析及治理,行李处理差错率保持在0.003%(十万分之三)以下,远低于民用机场旅客服务质量要求的0.05%(万分之五),其中错分率与丢失率全部为0,总体指标全行业领先。通过对进港行李运输节点数据的分析及治理,首件行李等待最长用时3.7分钟,平均等候2.3分钟,50%航班的行李早于旅客到达转盘;末件行李等待最长用时10.5分钟,平均等

39、候5.3分钟,整体指标满足卓越要求。通过对刷脸登机数据的分析及治理,刷脸登机通过率较初期提升13个百分点,刷脸登机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这些成果让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继续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必须要承认的是,当前的数据治理呈现较强的领域性,后续仍需加强统筹、不断加以完善。在未来的数据治理工作中,大兴机场要继续坚持业务主导、技术支撑的核心理念。让业务责任部门充分认识到业务在数据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将数据治理职责落实至具体业务负责人,从业务流程、业务规范上提出具体的管理要求,充分调动数据相关方,激励各方共同开展数据治理工作。信息部门承担起技术支撑作用,定义明确的数据标准,优化并完善数据平台,构建数据安全管理体

40、系,为数据的管理、共享、服务提供系统支撑。抓手二数据治理发挥数字化转型数据驱动、智能驱动的前提,是获得完整、实时、准确的高质量数据,这正是数据治理的目标。随着持续的宣贯和交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意识到,数据治理不仅是单纯的技术工作,更是一项与业务密不可分的管理活动。战略已描绘,战术已成型,接下来如何切实将转型工作有序地落到实处?结合大兴机场现有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和发展情况,我们在近期将企业架构管理和数据治理作为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重点抓手。抓手一企业架构作为实现数字化转型从战略到落地的关键工具,企业架构清晰地描绘了企业的业务、IT(数据、系统应用、技术)及其之间的关联关系、演进路线。没有企业

41、架构的数字化转型,就好比没有设计图和施工图的建筑工程,注定无法建起数字化的大兴机场。为了发挥企业架构管理的真正作用,做好业务架构管理是前提,这与前文所述的以流程作为转型驱动力理念是一致的,事实上,业务流程的优化重构工作是业务架构管理的重要部分。除了业务流程,业务架构还包括业务战略、组织结构、商业模式等内容,可以说,业务架构是企业蓝图和运营管理的结构化表达,为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指引。而IT架构作为业务架构的承载者,对大兴机场数字化项目的开展起着具体指导的作用。应用架构描绘了清晰的应用边界和关联关系,数据架构定义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技术架构提供了共享的技术标准与能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2、然而和诸多开展架构管理工作的公司一样,大兴机场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业务架构管理的缺失如何解决?如何保证架构管理的一致性?架构管理的可操作性如何提升?为此,大兴机场的架构管理要把握三个要点:1.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在还不具备铺开整体全面、自上而下的架构管理工作的情况下,不妨先从重点工作抓起,成熟一个、管理一个、实践一个,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全局管理的理念,并将已有的成果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从而自下而上地、循序渐进地完善整体架构。具体来说,可以以数字化项目为有效抓手,在项目开展前做好业务架构和IT架构的论证,在项目过程中做好架构管控,项目结束后做好架构资产的收集和更新。以项目为抓手的优

43、势是,项目多为业务人员服务,业务人员也更容易参与到企业架构管理工作中来;且项目开展意味着业务发展到了相应的水平有了较为迫切的诉求,从痛点、难点入手,更容易取得成效。2.标准化。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繁为简,为形成标准化的企业架构管理提供规范依据。标准建设包括技术标准、开发标准、数据标准、集成接口标准、安全标准、设备选型标准等。大兴机场已经在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相应的标准文档,以更好地指导数字化项目的建设,从而落地架构管理要求。3.建立机制。大兴机场正在组建架构管理委员会及评审管控机制,以有效地保障架构落地。在立项、深化设计、项目验收等关键时间节点通过评审、检查等机制,实现对项目与

44、架构的一致性把控。三.紧握抓手如果将数字化转型比作一个漫长旅程,企业是披荆斩棘的旅人,那么组织、制度、人才就像旅人脚上那双鞋只有合适的鞋,才能让人走得更远。建立能够适应转型文化的相关机制,至关重要。四.机制保障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1413行业前沿数字化转型浪潮方兴未艾,这是时代对我们的挑战,也是时代给我们的机遇。大兴机场在浪潮中思考,也在浪潮中成长,拟定了以战略为起点、三个驱动能力为核心、两个重点管理工作为抓手、三个机制建设为保障的转型路径。大兴机场将坚定信念、把握方向、乘风破浪,为时代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结语为了能让数字化转型工作在整体统筹下有序开展,成立相应的转型领导机构很有必要。大兴机场

45、正在筹备成立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从战略引领层面全面统筹数字化转型工作,作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并着力提升数字化领导力,塑造数字化转型的上海品茶。针对企业架构管理和数据治理这两项核心工作,成立专项管理委员会,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筹开展相关工作。虽然我们建议成立特定组织以统筹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但同时我们也认为,数字化转型不应作为一个短期、转型的行动,更重要的是将转型的理念践行在日常工作中。为此,我们鼓励业务部门应基于各自业务,相互协调配合,推进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优化,建立并维护业务架构,提升业务数据质量。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业务与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底层能力,挖掘更多数据价值、探索更多应用

46、场景、构建更多灵活敏态应用。组织层面落实数字化转型工作,除了实施具体的数字化项目,更重要的是将数字化思维融入企业管理的基因,以数字化视角看待企业发展、运营,通过对工作机制及制度的不断完善,落实数字化理念。为此我们可以从优化已有工作机制和完善新型工作机制两方面着手,总体原则还是以优化已有机制为主、新增机制为辅。已有机制中,可以从公司规划管理、项目管理、科技管理、上海品茶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循序渐进,逐渐完善补充。但是正是数字化转型本身具有开创性的特点,面对无法通过已有机制解决、保障的问题,我们应遵循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律,参考数字化转型的通用做法,在融合更新现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逐步补充完善缺失的工作

47、机制:比如架构管理、数据治理、融合团队、技术研究等相关机制。机制层面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人才也是数字化转型最大的动力源。数字化转型对大兴机场的人才结构和人才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也是这个数字化时代对我们每个个体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首先,大兴机场人才建设和培养要能契合数字化转型的要求,谋划人才发展全景图,结合数字化转型所需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对人才需求及人才现状进行分析匹配,做好人才梯队建立工作,为数字化发展提供持续人才输入。其次,在数字化人才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做好数字化能力培训等工作,优化发展路径、打通发展通道、完善发展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数字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员工培养数字化思维和能力的

48、主动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培养每个人的数字化思维,做到业务、IT双管齐下,共同促进业务和IT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层面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卡梅隆大学的自动售货机监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和21世纪新兴信息技术飞速融合。物联网技术和5G、区块链等网络技术的融合,实现了数字领域同物理领域紧密联系,使各种感知设备与网络连通起来,从而构筑起一个巨大的安全网络,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时序数据库、微服务等技术融合,实现了物联网设备采集的多维数据被实时处理、分析、应用,通过服务于环境治理、

49、医疗救治、制造业升级、城市管理等领域智能化升级,将物联网应用价值和数据价值充分释放。随着国家通过数字化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将助推大型枢纽机场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机场建设,成为中国大型枢纽机场业务增长的新引擎。物联网技术在大型枢纽机场应用展望前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信息管理部 业务经理 高级工程师施振东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1615行业前沿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物联网应用现状和建设模式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以机场为支点的航线网加强了和其他交通方式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以机场为核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并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枢纽经济为地方政府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源。以大

50、兴国际机场为例,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已经成为京津冀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促使大兴机场的吞吐量屡创新高,形成影响三地的旅客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高地。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对枢纽机场在出行、运行和服务的要求,“物联网+”可以在“智慧服务、智慧商业、智慧运行、智慧安全”四大应用场景上给机场物联网应用提供创新点。物联网+智慧服务,通过蓝牙信标、Wi-Fi或运营商定位功能、视频监测智能人流分析等技术,再结合机场的各种智能服务设施,可以向旅客提供更主动、丰富的服务。以“航站楼服务提升”为例,可以对从停车楼到登机口的所有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区域的旅客流、排队队列和等候时间进行监

51、测,通过数据的实施采集和分析,配合智能预测和预制响应预案,实现基于旅客流动态开放和关闭资源,减少了旅客值机、行李托运、安检服务时间,还可以使旅客在商业区域花费更多时间。这样即提升了旅客体验,也将最大限度提高非航空收入。物联网+智慧商业,借助物联网技术,机场将有能力构建更加智能化的商业生态。如通过定位技术感知到商业店铺附近的旅客,并向旅客推送各类促销信息与优惠券;对商业店铺所在区域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旅客流进行统计,根据旅客流统计结果,可动态调整店铺的经营活动时间,提高商业转化率。物联网+智慧运行,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感知和控制机场资源,如机场近机位状态动态刷新、场内无动力设备定位和管理、智慧助航

52、灯、自动靠桥等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提升机场运行保障效率。物联网+智慧安全,通过物联网实现对入侵行为的特征提取、自动报警、预案启动的全天候实时主动防控,提高机场的安全保障能力。并真正实现“事前感知、事中处置和事后取证”安全闭环,实现机场安全的网络化、数字化及智慧化。一.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物联网应用场景2009年,我国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被列入国家战略行新兴产业,物联网技术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此期间,大多数枢纽机场为了解决机场服务、商业、运行、安全等应用实际需求,已经建立很多独立的物联应用系统。如:公共区灯光控制、环境监测、智能手推车、刀具管理、停车引导、智慧卫生间、消防系统监测等独立的物联

53、网系统。这些系统建设时都面临传感器未小型化且耗能高、平台技术尚未发展成熟、物联系统成本高等问题,很多物联网应用建设多是处于试点验证阶段。二.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物联网应用建设模式由于各物联网系统大多数机场各业务部门基于业务需求建立的专业物联网系统,没有统一的规划,存在着以下情况:1.各自建设、独立封闭式开发、厂商存在技术壁垒,无法形成统一的建设技术标准,后期系统联动开发成本高。2.独立建设的物联系统,由各业务部门申请资金,各自负责建设,系统没有统一管理,物联数据没有统一存储,形成数据孤岛,系统资源各自封闭,且后期各业务部门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能力,也无法对外提供数据服务。3.随着机场数字化发展需求,

54、各物联系统有全场景联动需求。由于之前建设的物联系统相互独立、各类厂商对外提供服务标准不一,使全场景联动需要多厂商对接、开发技术难度大、重复工作量大,往往投资大,而实际场景联动效果差,运维成本居高不下。4.由于独立物联系统建设时,聚焦单一应用场景,常为定制化开发,存在系统功能单一、无法扩展等问题。随着芯片技术发展、物联网传感器实现了小型化和低耗能;随着云计算和微服务技术的成熟,物联网平台技术也逐渐成熟,物联系统建设成本降低,使国内大型枢纽机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对物联网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针对前期物联网建设存在的问题,国内枢纽机场的物联网建设,也从之前的各业务部门独立建设模式,逐渐向统一建设模式转变

55、。对比之前独立建设模式,统一建设模式具备以下优点:1.通过建立物联网平台,物联网架构从独立建设时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级架构,升级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级架构。制定适合机场的传感器接口和标准,制定统一的网络接入标准,制定物模型标准,建立微服务平台,建立对外服务的API和SDK库。通过物联系统数据标准、对接标准、建设标准的统一,既简化了运维成本,又减少了和其他系统平台的对接开发成本,还提高了物联网应用建设实施效率。2.物联平台基于云平台构建可对外提供微服务的云资源池。一方面可以基于云平台建设便于物联平台减少初始投资,后期只需要结合新建物联应用的需求,动态增加新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另

56、一方面,对基于平台的新物联应用,可以根据应用实际需求,实现自动调度,按需分配,避免资源浪费。3.由于数据标准、对接标准、建设标准的统一,物联应用将不存在数据壁垒,使系统间、多应用场景间的联动更容易实现。前期独立建设模式统一建设模式各自建设,没有统一标准重复建设,数据孤岛及资源浪费多点对接,工作重复、效率不高独立场景、功能单一,扩展性差统一建设平台,制定统一标准资源池化,动态调度,按需分配数据共享,开放接口,打破数据壁垒规则引擎,快速复制、全场景联动VS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1817行业前沿大型枢纽机场物联网建设展望结语机场物联网平台的大规模、广连接、数据可视、大数据分析、应用可视化的需求,决定了

57、物联网平台对算力要求非常高,需要一个大的算力和存储资源池用于平台建设;为了避免投资浪费,机场在建设物联网系统时,基本都是先进行应用试点,业务验证、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模式,这就需要物联网平台是建立在动态的可扩展的资源池之上;机场物联网平台提供的服务涉及到“智慧服务、智慧商业、智慧运行、智慧安全”四大应用场景,上百个应用小系统,既要满足各应用系统对数据和资源的各种服务需求,又要满足各应用系统之间可独立开发,独立部署,避免互相影响以减少开发成本、实现敏捷开发需求;民航局新发布的智慧机场数据关键基础设施技术指南中要求物联网基础设施需要采用开放式架构,并可以平滑弹性扩容,具备扩容到支持千万级设备接入的能

58、力。基于微服务架构和容器技术,可提供大数据分析、可视化、智能引擎能力,面向服务的物联网云平台是机场物联网建设的技术首选。面向服务的物联网云平台将在机场智慧化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机场物联云平台将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应用开发接口,对底层终端设备实现“端、边、管”一体化,构建从终端设备到业务后台的端到端全流程、标准的、立体式的应用场景模型,并可基于用户需求完成物联应用场景快速开发和实时部署。一.物联网+云,构建面向服务的物联网云平台既然物联网平台已经基于容器和微服务架构建设,为什么还要和云原生进行结合。其实云原生是一个组合词,是对英文“Cloud Native”直

59、译。Cloud 是指云平台,是一堆计算和存储资源的组合,并通过云控制技术让用户无需关心底层就可以使用资源。Native表示应用从设计之初即考虑到以微服务形式部署到云环境,原生为云而生,充分利用和发挥云平台的弹性+分布式优势。所以云原生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技术,而是利用云计算优势对应用程序进行设计、开发、部署、交付和运维的架构方法。云原生架构方法和物联网云平台的架构设计理念相同,都是通过定义开放标准、将应用与基础设施资源之间的解耦。针对机场物联网单一应用场景碎片化,全场景技术复杂化的特点,需要平台具备定制化服务能力,基于云原生理念的物联网云平台,能够组成敏捷、高效的开发运维一体化上线体系。基于该体系

60、,机场能够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持续敏捷创新,实现应用场景快速迭代升级。三.物联网+云原生,实现物联网应用场景快速迭代升级机场数字化转型就是物联网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和机场服务、商业、运行、安全场景集成,以旅客服务为核心,建立“发掘客户需求和服务痛点-流程设计-质量改进-服务生态”的PDCA正向循环,实现机场智慧服务蜕变,让旅客出行更便捷、体验更幸福。在民航局的组织下,部分大型枢纽机场参与了多个全流程服务优化的物联网+应用试点工作,如物联网+行李系统,实现了行李全流程监测和信息共享,旅客通过小程序就可以看到行李的实时运输状态;物联网+跑道灯光引导,实现了飞机实时灯光引导,入侵实时报警,提高了飞行区运行安

61、全;物联网+离港系统,实现了刷脸无感快速值机、刷脸自助登机,大大提高了旅客主流程效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后续将对全行业推广。未来机场的物联网发展将结合应用需求,以需求为驱动,以提升用户体验、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为目标,打造一批智慧化应用,持续推进机场数字化转型。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引领和推动下,通过大力发展物联网、5G、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以加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大型枢纽机场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也进入了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随着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发布,大型枢纽机场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民航强国建设为目标,应用物联网等最新科技成果,完成“智慧出行、智慧空管、智慧

62、机场、智慧监管”建设,最终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民航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数字化。四.物联网+,助力机场数字化转型机场物联网从单场景应用向全场景应用演变,以航站楼的离港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消防管理系统为例,它们有一个共同点,独立部署,自成体系互不相干。所以在智能化比较高的航站楼里,值机和登机是归离港系统管,电梯、空调是归楼宇自控管,门归安全防护系统管,灯光归智能照明系统管,还有消防水管、卫生间新风系统等等。物联网云平台建立,由于统一了标准,并采用了微服务的开放式架构,降低了对接开发难度,使多场景间的联动开发成本大大降低,

63、以较低的成本让智能化场景从单场景智能迈向整体智慧化。通过物联网全场景应用,可以提升运行安全、运行效率和治理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打造便捷服务体验,推动机场高质量发展。4.在机场范围内,同一个应用场景,可适用于不同业务部门,不同属地专业化公司。统一建设模式下,物联平台也是服务平台,同一个应用场景,同一个规则引擎可以通过极少的成本投资进行快速复制。也可以通过API和SDK标准库,实现定制化开发适配,实现多场景联动。国内大型枢纽机场物联网建设中,首都机场等几个国际枢纽机场已经完成了物联网平台的统一建设,并在物联网平台上开展了一系列的物联网应用开发。其他国内大型枢纽机场也计划通过机场改扩建工程,通过建设

64、物联网平台和典型物联网应用场景的试点,对物联网建设进行了统一规划。二.物联网从单场景应用向全场景应用演变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2019行业前沿前言政策引领2022年10月,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航”)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联合打造的“空铁联运”产品正式在东航App全新上线,其网络范围覆盖41个枢纽城市,通达全国645个火车站,实现了东航航班与1113个火车段双向联运,空铁联运通达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这是东航在空铁联运领域的又一里程碑,也是近年来中国民航深耕多式联运领域的一个缩影。发展多式联运是服务人民美好出行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

65、融合,综合运输效率加速提升,旅客出行衔接越来越顺畅、货物运输越来越便捷。未来大交通将不再仅是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几个垂直领域独立的客货运输,而是围绕乘客出行全流程、货物运输全流程和交通综合监管数据流而形成综合立体交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服务体系。面向未来的综合大交通体系,将实现航空、城轨、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联动、无缝衔接,围绕交通行业的4个核心流程旅客流、货物流、载具流和信息流,实现安全、高效、低碳和舒适的全方面提升和全交通场景智慧化,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大交通愿景。经过多年发展,作为综合交通、多式联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空铁联运在我国的网络覆盖范围已经越来越大

66、,正走在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与此同时,空港联运、港铁联运等也在逐步发展,中国的交通领域正从垂直单体系向综合大交通阔步迈进。明确要求打造旅客联程运输系统。通过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构筑以高铁、航空为主体的大容量、高效率区际快速客运服务,提升主要通道旅客运输能力。完善航空服务网络,逐步加密机场网建设,大力发展支线航空,推进干支有效衔接,提高航空服务能力和品质。提高城市群内轨道交通通勤化水平,推广城际道路客运公交化运行模式,打造旅客联程运输系统。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鼓励引导绿色公交出行,合理引导个体机动化出行。推进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均

67、等化水平,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目标,综合立体交通是指各种交通方式在三维空间的有机组合、有序衔接。综合立体交通网是指发挥关键作用的交通基础设施网,涵盖民航、铁路、公路、水运、邮政快递等交通基础设施,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基础。为加强示范效应,在综合大交通领域实现单点突破,打造多式联运标杆,202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关于促进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的意见,继续有力有序推进枢纽机场与轨道交通有效联通。其中明确提出积极做好顶层统筹,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机场轨道交通集疏运系统。国家铁路网、城际铁路网、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68、与机场布局规划之间要加强衔接,促进各种交通规划融合推进。轨道交通规划、机场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要加强衔接,城市规划应考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优先将机场轨道交通集疏运系统纳入规划。枢纽机场要加强统筹考虑,因地制宜,结合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明确功能定位,注重机场集疏运系统中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科学谋划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的类型、线路和建设时机,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功能。国家行业政策除了不断促进交通行业更加广泛的互联互通,也对行业发展提出了要求。尤其是我国在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即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交通领域的

69、碳排放量站全球总量的26%,仅次于能源发电和供热领域。因此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交通行业任务重大,将迎来重大变化。中国目前是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但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交通行业也面临着剧变。国家将“双循环”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二十一世纪新发展格局,这就更加需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为主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实现扩大循环总量、增强循环动能、提高循环效率、降低循环成本和保障循环安全,因此需要我国奋力从交通大国转向交通强国。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未来交通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中空铁联运打造

70、多式联运新标杆数字化转型赋能未来综合大交通建设发展|新华三集团解决方案部 泛企业方案部部长陈 阳|新华三集团解决方案部 智慧空港解决方案专家 高级工程师刘 钰行业实践民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也是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中国民航在行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谈及国内空铁联运的标杆,很多人最先想到的都是上海虹桥机场。2010年,作为全球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以虹桥机场为中心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启用,融合航空交通、轨道交通、陆路交通,为旅客提供15分钟换乘、步行不超过300米的便利。在2019年开航的北京大兴国际机

71、场,更是同时引入了高铁、城轨和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和多条线路,并且航站楼、停车楼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多式联运的换乘便捷性。其实高铁和民航各有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二者合作可为高铁枢纽和航空枢纽互送客源,可有效整合运能,促进集约发展。随着旅客需求更加多样化,单一的交通运输方式已无法满足旅客对高品质出行的需求。空铁联运打破了行业壁垒,有效整合航空与高铁产品各自的优势,能更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目前全国以机场为核心,打造交通枢纽的省市非常多,比如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提出,五年内,江苏将着重打造南京航空国际枢纽;构建通达通畅、结构优化的空中航线网络和保障有力、协同搞笑的机场地面交通网络;南宁国

72、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于2022年10月26日正式竣工投运,标志着广西首个集民航、高铁、地铁及公路等功能为一体的特大型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成。结语综上所述,国家对交通体系的通达性、联动性以及一体化建设非常重视。未来,交通需求并不仅仅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几个垂直领域独立的客货运输的建设发展,而是围绕出行、货运形成的海、陆、空、铁一体化综合立体大交通。这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未来交通的美好畅想,而数字化技术、数字化转型也必将为交通强国建设、为未来交通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2221行业前沿在综合大交通多式联运发展过程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递进式促进航空机场枢纽建设:

73、一方面国家主管部门统筹谋划促进“刚性联通”,在大中型枢纽机场建设过程中通过与地方政府协商积极引入干线铁路、高(快)速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截至2022年8月,我国已有30个枢纽机场开通了41条轨道交通线路,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达到71.4%,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另一方面,开拓创新提升“柔性联通”。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由航司、机场和铁路等主导建立统一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推进空铁联运,在部分机场航站楼已实现“一站购票、一证通关、无缝衔接”。第三方面是不断扩展“虚拟联通”。结合枢纽机场旅客分布特点,在城市特定区域开通城市航站楼,在城市航站楼内提供值机、行李托运等服务,让旅客一身轻松的通过轨道交通或高速

74、公路等去往机场,进一步拓宽了机场的辐射范围,实现了机场与旅客的虚拟联通。数字化转型助力综合大交通发展近年来,我国空铁联运软硬件设施持续升级,在相关产品种类、覆盖铁路站点持续增加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更好地满足旅客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出行需要。2018年5月10日,中国民用航空局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签署推进空铁联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合作的工作目标、合作内容、沟通机制三方面达成了战略共识。这给“航空+高铁”联运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实践与理论创新空间。尽管软硬件设施持续升级,但当前我国空铁联运只是实现了一站式订票,在运输流程、服务标准、安检互认等方面尚未实现统一,对运输责任的界定也不够明确,综合交通协

75、同效应仍有待提升,例如乘坐轨道交通抵达机场后仍旧需要进行二次安检。对此,要多措并举进一步释放空铁联运发展潜力,一是要推进协同,加强“刚性联通”,完善民航规划与其他交通运输规划的有效衔接;二是推动标准融合和信息互通,加强“柔性联通”,深入推进安检互认,统一相关服务标准,在运行信息、旅客信息、行李信息等方面加强信息共享与旅客触达;三是持续扩展“虚拟联通”,让城市航站楼不断覆盖更多的区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需要统筹规划建设,以交通规划和空间规划、区域规划的数据,和当地多种交通方式的客货运需求,可在利用大数据和可视化技术,在综合管理平台侧模拟交通枢纽布

76、局,并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推演,以选取最优格局。在设计城市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时,协调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例如在设计城市大兴机场时,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综合规划设计。在设计建设完成时,需要推动客货联程联运。积极发展公铁联运、空铁联运、海空联运等运输服务,加快推进不同运输方式票源互通开放、出行需求信息共享、结算平台互认,实现旅客出行“一票到底、行李直运、无缝衔接、全程服务”。完善枢纽场站联运服务功能,鼓励共建共享联运设施设备,积极引导综合枢纽立体换乘、同台换乘。同时要打破行业条块分割和行政壁垒,联合民航、铁路、公路、海运以及城市交通等行业管理部门,推进区域内综合交通信息的整合和实时共享,建立

77、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为“一票制”“一单制”“一站式”创造条件。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为破解综合交通发展难题提供新手段。软件定义网络、物联网、5G等联接技术为广覆盖、低时延等服务需求提供联接手段,为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无人飞行区等大产业奠定了基础。RFID低功耗芯片、移动终端、边缘计算、智能传感器等感知技术,为全时、高效的交通数据采集体系提供了基础。BIM、GIS、数字孪生等助力综合交通从规划体系、政策体系、行业治理架构等方面,实现衔接有序,协同顺畅。Al、大数据、云计算等有助于交通系统内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单系统自治到全局优化、协同治理。区块链、数字平台等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实现行政区域协同,

78、打破行政区划对生产要素的限制作用。移动互联网、微服务、容器等技术将助力实现数字服务实时、按需、全在线、自主化、社交化交付,实现运输服务线上线下协同交互,降低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生产、发现、交易、交付的成本。当前技术的变革已经为实现综合交通的全面数字化提供了充分的手段,可谓万事俱备,当下所需要的是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对此进行有效的整合。综合大交通未来发展愿景是美好的、趋势是明确的,但交通行业作为非数字化原生的传统行业,在未来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亟需破解的难题。数字化转型是通过上述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构建一个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和全智能的数字世界,进而优化再造物理世界的业务,对传统管理模式

79、、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助力业务成果。在综合大交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就是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提升机场、高铁站、港口集疏、城市交通综合枢纽等领域的效率,实现站城一体,这是“点”的融合;通过技术标准衔接和智慧化建设,新技术可以助力提升大通道服务能力,如国铁干线、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三网融合,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设,这是“线”的提升;同时,新技术还将助力传统交通监测平台和城市一体化管控平台,利用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平台、5G网络等为区域和城市交通管理带来新手段,实现“面”的优化;基于数字平台、Al、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平台,可全面打通各板块业务服务,实现智慧交通综合体系的管控,实

80、现“体”的治理。可以看到,数字化技术正在助力综合交通体系实现点、线、面、体的城市交通大系统,推动综合交通生态巨系统的全面优化和提升。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020125|31|智慧机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全局视角,整体谋划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发展绿色低碳智慧机场解决方案零碳操作系统赋能机场绿色低碳转型38|智慧机场安全解决方案新华三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助力机场安全建设42|智慧机场运行解决方案47|智慧机场商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新华三助力机场“人货场”重构,实现商业数字化转型53|智慧航空口岸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58|智慧机场数据中台解决方案以“聚、治、融、享”打造高可信机场数据中台体系63|智慧机场网络

81、解决方案70|智慧机场云平台解决方案新华三对机场云的理解与演进趋势分析2423方案速递“十四五”时期,数字技术已全面渗透到航空产业链上下游,智慧化建设成为民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将民航企业的航班运行、安全管控、生产运营、项目建设、质量监测、设备运行等环节的业务流程进行串联和有机融合,从而形成有价值的数字资产,最终赋能民航企业商业价值,推动民航企业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民航企业要立足当前、谋划未来,基于企业运作效率和价值链条整体谋划数字化转型之路。一.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内涵理念与战略融合引领民

82、航企业转型创新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落地,将会促使民航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模式的变革,进而会推动全员上下工作方式的改变,导致民航企业人、财、物等各方面的冲突,造成转型阵痛。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自上而下贯彻转型理念,实现全员参与,配合转型过程做出行为改变,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制定认识统一、方向明确、愿景明确的数字化转型总体战略,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重塑数字化组织、锻造数字化文化,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业务与技术双轮驱动民航企业价值重塑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IT变革,而是组织、生产、业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企业环节的一次全方位变革,需要技术转型和业务转型共

83、同驱动。技术转型不仅能够敏捷赋能业务发展,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探索学习,将新技术融入业务,创造新的价值,推动业务持续变革。业务转型是技术转型的主要载体,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技术赋能下,通过业务创新,构建新的获客方式、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商业模式、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型和重构,实现民航企业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变革,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迭代和革新共同催动民航企业智慧变革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性转型和变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型业务的成长,需要长期优化迭代。一方面,数字化转型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战略层面做好规

84、划,从业务局部开展建设,做到长期规划与局部建设协同进行。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建设需设立阶段性目标,民航企业需要结合当前现状制定匹配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模式,逐步开展数字化革新,分阶段实现目标。同时,要把握总体规划和实施现状的匹配度,在业务模式、组织文化、人才等方面做好相应配套规划。二.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征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2625方案速递前言当前,民航建设正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智慧化建设逐渐成为我国民航行业发展的新动力与新引擎。“十四五”规划对于数字民航的发展的要求在于利用数据和场景优势,将数字技术与民航产业相结

85、合,突出智慧民航主线作用,加快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由运行服务为主向更加注重产业协同发展转变”。受新冠肺炎疫情和逆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民航企业业务发展增速放缓,机场集团、航空公司、机场等行业市场主体面临巨大挑战。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演变,也促使我国民航企业不断调整战略布局,将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民航企业快速应对外部挑战,谋求自身发展的战略性手段。智慧机场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全局视角,整体谋划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发展|新华三集团解决方案部 高级咨询顾问陈 磊民航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特征010203打造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五定”顶规核

86、心。通过梳理、分析碎片化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聚焦形成明确的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在此基础上,层层递推、逐步剖析,推导出实现愿景的具体举措。“定愿景、定框架、定边界、定任务、定路径”定愿景:基于对民航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问题诊断及需求分析,制定符合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的、高阶的、具体的、可实现的蓝图目标。转型愿景将站在国家、城市及行业的角度描绘蓝图效果,是经过严密的分析、推理绘制而成,是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内在驱动力。定框架:通过对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愿景目标的分解与解读,调整优化业务流程,固化技术实现,形成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总体框架,用以指导和规范咨询规划、系统建设等内容,确保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效

87、果。定边界:结合民航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现状,厘清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设范围,确定哪些可以利旧、哪些需要新建,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定任务:依据总体建设框架将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任务分解成若干项重点工程,完成数字化转型愿景目标向信息化工程的落地转化。定路径:合理规划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项目的建设进度,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制定详细的实施进度计划,保障项目可落地性。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2827方案速递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从底层基础设施到最上层的应用软件涉及到诸多环节,需要从全局角度系统谋划。在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民航企业发展模式正在悄

88、然发生变化,以数字思维拥抱数字经济,以数据智能重构运营管理,这一系列的转型措施都离不开数字化顶层规划。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能够明确行业/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意义在于从全局的视野、从前瞻的视角,对民航企业主导业务的数字化革新。新华三在综合分析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定位、民航企业价值及数字化赋能方式等基础上,总结形成“五定、四统、三融”顶层规划设计框架,用于明确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设计的关键点,统一设计思想,实现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顶规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定愿景定框架定边界定任务定路径业务逻辑技术需求资源部署做什么?重点工程系统逻辑时间安排怎么做?发展环境统基础统支撑统标准融数据融业务融组织统运营行

89、业基础行业基础计算存储网络传输数据标准接口协议安全标准统一管理综合分析综合管理专业处置业务交互联动处理数据管理应用开发融合集成日常管理应急指挥运营创收存在问题为什么做?内外部关系业务边界做哪些?资金安排相关保障如何推进?不做哪些?“五定”“四统”“三融”“五定”设计思想定愿景定任务定路径定框架定边界蓝图任务与路径远期总体蓝图效果分阶段目标规划分模块能力目标数字化效益创新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战略数字化战略制定组织变革人才激励智能主导“赋智”数据驱动“用数”平台支撑“上云”业务数字化协同研发 智能生产 数字管理要素数字化协同研发智能生产数字管理资源数字化设备上云系统上云物料上云场景服务 开放能力技

90、术框架数据框架业务框架总体框架新建整体需求已有基础确定业务领域的实施工程工程设计责任分工时间控制保障措施确定领域业务责任单位关键节点控制规范技术与管理设备数字化信息基础建设设备数字化改造网络与信息安全“五定”框架图“三融”架构“三融”是民航企业数字化顶规的保障。民航企业数字化不再满足于单一数据的管理与分析,而是更加注重挖掘多元数据融合分析后的潜在价值,进而指导业务调整以解决问题或提升效益。与此同时,民航企业数字化的运营组织,也不再是分条线独立管理,而是围绕IOC构建起综合组织应对综合性业务问题。由此可见,只有充分实现数据层面、业务层面和组织层面的融合,才能保障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预期的智能化提升

91、与落地效果。“融数据、融业务、融组织”融数据:通过对多信息源、多平台、多用户数据进行数据整合、特征提取及模型分析,挖掘民航企业潜在的运行规律,绘制企业画像。通过数据融合分析,梳理各项数据的潜在影响力及各条业务线的关联要素,以实现通过细微的数据变化,便可感知到对应业务的变动,及时采取处置措施,保障业务高效运转。融业务:通过数据流分析、业务流分析,梳理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涉及业务的内外部关联关系,指导顶规框架绘制,从业务、数据、技术等层面,保障与业务的逻辑关联相匹配。融组织: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运营组织需要整合集团内各领域、各职能的专业人员共同组建,该组织的职能包括日常运行监管、问题分析判断、事件处

92、置协调、业务评估评价等。通过融合组织集中运营资源,打破“各自为战”的运营局面,提升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运营效率。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顶规设计是自上而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与推导过程,最终输出适合于企业实际的数字化转型思路与路径。整个设计过程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核心是输出需求,需求来源于企业自身发展与外部因素影响双重驱动,需通过智慧内涵剖析、自身概况历程分析、基础与面临形势分析逐层推导。民航企业顶规设计的目标是将需求转化为信息化工程进行落地实现,进而驱动民航企业智慧化提升。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3029方案速递据“五定”核心设计理念,构建“四统“数字化转型基础。打造新民航企业”四统“基础在于搭建统一的数字

93、化底座,弱化企业内部数字化纵向烟囱,形成企业内部自循环式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在这个体系内部,自成一套约束标准及运维流程,各模块按照既定规则有序运行。统基础:搭建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底座,通过数据中心机房建设,为民航企业构筑可靠、高效、易用的网络、数据、安全等系统平台;通过统一建设基础网络设施,保障民航企业网络全面覆盖、性能稳定可靠;通过统一建设计算存储设施,实现大数据、云服务等算力资源的集中分配;通过统筹基础底座的支撑能力,减免上层业务应用的基础之忧。统支撑:抽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支撑平台与工具进行集中搭建,包括数据管理与分析能力、应用开发能力、服务集成能力、配置管理能力等,为上层各智慧业务

94、系统统一提供支撑和服务。统标准:遵循现行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包括支撑与技术平台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管理与服务标准、安全保障标准等,结合实际需求考虑是否构建新的标准规范,以强化个性化约束能力。统运营:民航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集中资源统一运营,包括统一运营主体、统一运营模式、统一运营标准,以实现民航企业数字化综合态势的高效洞察,支持应急事件的协作处置,确保业务高效运转。“统基础、统支撑、统标准、统运营”“四统”架构结语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民航行业“十四五”时期的关键任务,只有以顶层规划为切入点,从全局的视野、前瞻的视角为数字化转型谋篇布局,才能更好促进民航

95、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华三集团是业界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成为客户业务创新、数字化转型最可信赖的合作伙伴。新华三将致力于以顶层规划为牵引,为民航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以及端到端的技术服务,助力民航企业高质量发展。智慧落地融数据融组织融业务统一标准统一标准基础底座支撑平台管理服务效益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方案速递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印发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和“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民航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指导民航

96、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局出台了“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5年,民航发展绿色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基础更加巩固、措施机制更加完善,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现,行业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低碳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民航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为全球民航低碳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实践。到2035年,民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趋于完善,运输航空实现碳中性增长,机场二氧化碳排放逐步进入峰值平台期,绿色民航成为行业对外交往靓丽名片,我国成为全球民航可持续发展重要引领者。在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将民航绿色发展提供数据底座,在规划中也明确提到

97、加强机场用电精细化管理,支持采用先进光伏、储能等新技术建设机场区域智能微电网,提高电力柔性负荷,稳步提升机场清洁能源自给、存储和消纳能力。加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促进无纸化出行效率和便捷度提升,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新华三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航者,基于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推出“绿色低碳智慧机场”解决方案,服务于民用机场从智慧机场到绿色低碳智慧机场的不断发展。绿色低碳智慧机场解决方案零碳操作系统赋能机场绿色低碳转型|新华三集团解决方案部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专家黄 亚|新华三集团解决方案部 智慧空港解决方案专家 高级工程师刘 钰绿色低碳智慧机场概述

98、绿色机场涵盖了机场的全生命周期,包含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过程。绿色机场建设应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科学规划设计,绿色施工建设,系统运行实践,节约利用资源,加强综合管控,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运行效率,减少机场碳排放,加大环境治理,注重环境优化,强化机场与区域环境相容性,增强机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最终实现机场与区域可持续协同发展。而绿色低碳智慧机场是指在机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方位系统性融入引入智慧化、信息化和碳中和理念,依托零碳智慧操作系统,以精准化核算规划碳中和目标设定和实践路径,以泛在化感知全面监测碳元素生成和消减过程,以数字化手段整合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碳中和措施,

99、以建筑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和管理低碳化为发展路径,以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为支撑,以增强机场碳管理能力为手段的一种可持续的机场发展模式。从智慧机场到绿色低碳智慧机场,一般需要经过几个阶段,这其实也是数据价值充分挖掘、管理流程持续提升的绿色机场数字化转型过程。3231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3433方案速递绿色低碳智慧机场痛点分析绿色机场智慧化建设面临着重视程度低、业务需求散、技术发展不成熟和成本投入少等诸多问题,同时绿色机场所涵盖的范围也很广泛,涉及诸多驻场单位、管理机构和管理领域,这对搭建统一的绿色机场管理平台带来了诸多挑战,机场管理机构所面临的痛点主要包括:标准不统一:建设和运营

100、要求不一致。绿色机场相关系统在建设时缺少统一规划,往往作为航站楼、飞行区等总包的内部系统建设,而绿色机场运营需要一个平台统管,实现精细化管理、全域可管可视,因此在建设期受工期、成本、管理方等诸多因素制约,往往很难达到运营者的需求接口不统一:系统互联困难。绿色机场相关系统众多,又往往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协议多、对外提供数据复杂;同时绿色机场相关系统在建设时缺少统一的标准要求,往往由建设厂商主导,因此能源、环境等绿色机场相关系统面临着范围广、终端种类多,数据采集困难等现实问题。数据价值低:数据之间关联性较低,难以挖掘数据价值。绿色机场范围内相关系统由于建设周期、建设厂商的原因,应用孤岛、数据孤岛现象

101、还较为普遍,能源、环境等相关系统未打通,同时与机场运行、旅客服务等系统未有效互通、关联,产生关联价值,进而绿色机场运营数据分析和挖掘较少,难以对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提供支持。指标体系缺位:未建立量化、可视化的绿色机场指标体系。绿色机场行业标准、指南等偏向于定性的要求,缺少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在机场日常运营过程中管理粒度、精细化、可视化程度不足,数据实时性较差,还有是业内未还未就绿色机场评价体系达成统一共识,缺少类似于航班正常性等公认的管理体系。新华三绿色低碳智慧机场解决方案面对行业痛点,新华三结合自身产品和行业最佳实践,打造了绿色低碳智慧机场整体解决方案。以“零碳智慧操作系统”为核心,以“源-探-

102、管-服”为治理框架,实现机场运行流、能源流、数据流、碳流的融合打通,赋能低碳业务创新。绿色机场零碳设计理念绿色机场零碳解决方案架构零碳智慧操作系统是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包括丰富的应用、融合集成平台、数据运营平台、新ICT能力集,并提供主动安全和统一运维能力。统一平台为业务集成提供数据接入、数据分析存储、通用工具和业务逻辑服务。达成汇聚公共能力、支撑上层业务能力、支撑水平业务扩展能力的目标。南向接入机场内的各类终端,提供统一的设备管理和运营能力。“源”是从源头或者从可替代能源的角度来提升机场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机场的碳排放。“探”主要解决机场当中的碳排放监测问题,包括机场有多少碳排放,分别来自哪

103、里,也就是要知碳、算碳。“管”有两个层面:一是对机场清洁能源的管理、优化和调度;二是在机场的能耗管理方面做到节能减排,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服”:一是收集机场所有的能源数据、碳排放数据,做到机场碳排放的数据管理,为今后的碳交易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二是提供机场碳排放咨询、碳中和服务等。01020304“1+4”:以“零碳智慧操作系统”为核心,以“源-探-管-服”为治理框架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3635方案速递解决方案核心能力包括:在传统智慧机场架构基础之上,以零碳智慧操作系统为核心,自顶向下,打造全新的绿色低碳智慧机场方案架构。业务层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场景、孪生化呈现、智慧化模拟、精准

104、化决策为路径,构建了全域双碳智慧管理系统,赋能机场的全域双碳建设。业务层分别以碳画像、碳计算、碳分布、绿能规划、降碳策略、双碳推演六大核心能力,全面赋能绿色低碳智慧机场建设。碳画像:作为摸清碳排放“家底”的基础能力,碳画像具备业态探测、碳源探测、减碳探测三项功能。业态探测,能清晰展示不同机场业态的碳排放数据、碳排放源占比、碳排放趋势、碳排放源头等问题。碳源探测,此功能可以让机场管理者从直接碳排、间接碳排、相关碳排三个维度清楚看到每个耗能单位产生的碳排情况。减碳探测,此功能可帮助机场管理者梳理出所有可以减碳和固碳的地方以及减碳量,便于掌握减碳趋势。碳计算:想要了解机场内特定范围的碳排放情况就要用

105、到碳计算能力了。为了满足这项需求,方案在碳计算方面引入了区域碳核算、业态碳核算、碳源碳核算三大功能。区域碳核算,只需在三维场景上通过点选,围合出一个封闭的范围,系统就会自动帮用户将这个区域内所有的碳排放量汇总计算出来。为了方便后续分析,还可以把本次的区域汇算方案保存起来。业态碳核算,勾选不同业态系统可自动汇算相应的碳排数据,并给出此汇总数据在不同区域的分布、不同排放形式(直接、间接、相关)所对应的排放量,以及在当前选取业态下的碳源排名。碳源碳核算,碳源碳核算从排放源的维度汇总计算碳排放量,系统可自动算出所选碳源的排放量详情。碳分布:如果说碳画像是分析碳排放整体情况,那么碳分布则是从微观角度分析

106、机场的碳排信息情况。碳热力图,通过碳热力图可以分析机场不同区域的碳排数据情况,并通过热力图颜色梯度变化直观反映出碳排量大小。室内碳分布,系统引入逐楼栋、逐楼层查看碳排量的功能,可帮助机场管理者追踪不同空间或企业的碳排分布情况。绿能规划:用绿色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方案引入了光伏规划、风能规划、生态固碳等多种方案,实现绿能规划。系统可自动在三维场景中进行降碳措施模拟仿真,比如光伏规划,可以在划定区域内自动铺装光伏板,能放多少块、发多少电、省多少钱、降多少碳。降碳策略: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每座机场都会考虑实施多种不同的降碳措施,但单一方式无法将降碳效果最大化,也无法进行高效的对

107、比分析。方案中引入了全新的降碳策略功能,可以灵活地将多种降碳方案汇总合并形成一个新的方案,实现不同方案组合的效果比对,帮助机场管理者持续优化,并形成机场的方案策略库。双碳推演:从排查到计算,再到制定规划和策略,方案已经具备实现双碳目标的全流程管控能力,但进行碳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结合机场的碳排现状以及相应的节能减排方案,双碳推演能力可以将碳达峰和碳中和到来的时间推演的明明白白。融合集成平台:是机场内外各应用之间进行数据和信息交换的桥梁。融合集成平台包括消息集成,服务集成,数据集成,资源管理等能力,通过和数据运营平台的连接,提供标准的数据模型,形成各种业务数据模型。借助资产开发,对

108、常用的API形成模板,实现复用,加速对外服务的提供。此外对应的常用数据编排脚本,进行通用的能力,实现能力的复用,避免重复的开发。对外的能力开放提供标准化接口和服务模型。如模式识别,语音合成等作为标准能力输出,无需用户在融合集成平台进行配置操作。对服务模型进行标准化,实现服务模型的快速复用和对外开发。数据运营平台:是跨系统、跨业务的应用提供数据分析支撑能力,包括海量数据的汇聚、存储和分析;数据平台是一款一站式全域数据开发和治理平台,融合了数据集成、数据管道、实时计算、多维分析、业务开发、任务调度、全文检索、时空引擎、图引擎等核心子系统构成,将数据开发的各个环节融合在一套可视化的开发环境中,结合数

109、据标准和数据地图相关能力,实现数据全域开发和治理,给业务快速响应和创新带来的业务价值。产品提供通用的平台接口,上层应用核心逻辑只需聚焦到业务逻辑实现和数据展示,对于数据的转换、提取、检索、分析等统一由中台屏蔽,把一些通用大数据平台能力的沉淀到中台,实现一种“厚中台薄应用”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中台支撑各种各样的上层应用服务,同时降低了应用开发者使用门槛。零碳智慧操作系统层以融合集成平台和数据运营平台为核心,为零碳智慧机场各智慧应用系统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服务。005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3837方案速递ICT能力集涵盖了数据平台下层的公共基础能力,它包括空间位置管理系统服务组件、应

110、用和数据集成平台、视频云平台、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其中空间位置管理系统服务组件为公共组件,可以提供给到各个平台或者第三方应用系统之间直接使用;其它物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通过应用和数据集成平台之间进行数据和消息交互。绿色低碳智慧机场套件为综合能源管理和双碳管理业务提供多种能源和双碳的主题库、专题库及通用数据指标。这些主题库、专题库和指标可随着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拓展,为构建机场双碳数据与综合能源分析体系提供通用基础工具。套件中还包括新能源管理系统,其在功能上实现新能源系统的数据管理分析,北向对接绿洲融合集成平台,提供新能源业务交互与服务支撑。前言近10年来,中国民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

111、民航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民航局发布了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要高质量推进机场规划建设,建设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是“四型机场”建设的战略重点,平安是基本要求,绿色是重要内涵,智慧是创新动力,人文是根本目标。建设平安机场就要落实“0-4-3-3”安全工作思路,树牢“安全隐患零容忍”的核心思想,守住机场安全“四个底线”,夯实安全“三基”,坚持安全“三抓”,铸牢“平安”根基。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高效和优质的安全管理方法是民航业确保绝对安全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实现途径。传统的被动安全管理,受数

112、据分析与预测的技术手段局限,往往是在不安全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事件调查、整改、验证等事后补救手段。但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机场运行,已经逐渐开始依托数据分析,数据预计等手段开始由被动向主动模式进行转变。目前,各个机场普遍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日常运行管理。机场已有众多业务系统,包括A-CDM、飞行区车辆定位、安检信息系统等。但已有系统局限于在各自的系统内进行零散的数据分析,形成了相同业务在不同机场甚至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孤岛”,导致海量数据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分析利用,从而无法实现对机场整体运行状态的监管与分析。只有通过数据平台,从数据源头,到数据的提取、集成、分析应用,可以有效整合机场现有的人

113、员管理、环境监测、设施设备使用等系统数据,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及态势分析,帮助机场从数据中反应运营状态,全面摸排安全风险,提升企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化解水平,并形成机场动态的运行监测结果。通过对机场实时运行数据的监测及状态趋势分析,帮助管理者有效掌握各机场实时及未来的运行态势,助力机场由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智慧机场安全解决方案新华三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助力机场安全建设|新华三集团解决方案部 智慧民航技术专家李腾飞结语综上所述,绿色低碳智慧机场作为四型机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民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未来必将随着民航业的复苏不断发展,在民航大数据时代,机场将由于能源数据、环境数据与

114、机场运营数据的不断融合而更加智能,为机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新华三将持续致力于机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助力绿色低碳智慧机场建设!大数据平台:构成整个方案的数据底座,所有子系统的业务数据通过应用和数据集成平台进行集成和汇总。大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结构化/非结构化处理,根据业务需要对于数据进行处理,并集合对应的指标,汇总到数据集市中给对应的业务模型服务。物联网平台:负责对应用终端和应用系统进行消息和数据集成,并且通过应用和数据集成平台将各个数据入大数据平台或者发布出去,给相关的事件中心进行处理。0102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4039方案速递一、数据接入:打破安全数据孤岛,实现安全数据全面接入二

115、、数据融合:构建安全专题分析,透过数据看本质安全业务数据采集系统基于业务流程梳理,定制开发安全数据接入协议,对接的系统可能有,FOD监测系统、助航灯光系统、飞行区空侧管理系统、相控阵雷达系统,车辆管理,加油管理,廊桥管理,SMS等。以车辆管理系统为例:数据集成平台抽取频率设定为1分钟,通过周期性读取车辆的数据,准实时的判断车辆是否违规。对于SMS这种事项管理的系统,使用获取到的数据接入直接从SMS的数据库抽取到数仓,用于后续的分析。解决方案新华三安全监测预警管理平台分为安全态势、运行态势两大方面,通过历史、实时、预计数据的监测及分析,建立机场多维度预警机制及态势分析算法。安全态势方面,通过对机

116、场现有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服务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对应建设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服务品质、人员管理等功能,形成机场安全历史数据库。建立安全绩效及安全态势分析模块,对各安全要素设立动态的预警指标及态势分析阈值,初步实现结果类指标的自动监测及预警,形成全疆机场实时安全态势分析结果。运行态势方面接入天气、机位、跑道等关键要素数据,建设车辆、消防设施设备信息维护功能,形成全疆机场运行数据库,对关键要素设置预警指标及态势分析阈值,初步实现机场运行关键要素实时预警及态势分析结果。通过建立机场实时运行的预警机制及态势分析,助力机场利用数字化手段对机场运行进行高效管控与治理。方案目标是实现机场安全管理工作信

117、息化,建成机场可使用的法定自查、危险源、安全隐患、不安全事件信息报告、岗位基本安全风险评价、教育培训、人员管理、标准管理、服务管理等系统功能,形成覆盖机场大部分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数据库。利用安全数据库,结合预警规则制定,实现安全绩效指标的监测。完善被动安全管理,深化主动安全管理手段,根据安全态势安全数据库及运行态势的运行数据库,分别形成机场蓝/黄/橙/红四色安全、运行态势分析,关键指标突破预警值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可启动预设整改程序。同时,监控大屏可实时展示各机场安全态势及运行态势分析结果,并对预警信息实时在大屏及手机端进行提示。对接系统车辆管理系统标准接口B/S当前位置运行速度车牌号所属单位工作

118、目的驾驶员1分钟接口类型建设架构数据内容刷新频率绿洲数据中台新华三数据中台融合集成平台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4241方案速递解决方案价值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治理、分析,提炼业务安全告警规则、业务安全评测指标、相关方安全信用评价指标,通过标准偏差法、预警值/警戒值预警法、模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算法模型,应用于机场安全健康指数测算、机场底线指标监测、相关方安全信用评价等。以跑道安全中的跑道区域巡视检查为例,针对常规检查项的数据业务流程,包括双车检查逆向并排、双车检查逆向分段两种,再向下逐步分解相关的告警监测、状态评测及风险预测指标,如告警监测中包括设备故障、违背业务逻辑、压力超容等内容。航空安全是民航

119、业发展的重要先决条件。一旦发展航空安全事故,必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严重影响公众对民航运输安全的信心,进而对整体民航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建立安全监测预警管理平台,通过历史、实时、预计数据的监测及分析,建立机场多维度预警机制及态势分析。可以加强机场运行安全管控能力,完善现有安全督查模式,提升机场监管效率,从而进一步保障飞行安全,具有一定的间接经济效益。前言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在云大物移和AI日益普及的当下,未来的智慧地球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智慧是高级生命所特有的一种创造思维能力,可以体现在感知、分析、思考、决断、创新、行动等方方面面。大型枢纽机场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

120、统,包含了航司、旅客、货邮、商业、地面交通、航空服务、基础建设、日常运营、空管、海关、边检、政府、行业监管等诸多要素。在机场这个日益复杂的智慧生态系统内,如何按照一定规则来确保安全、高效、智慧、平稳运行,是智慧机场建设运营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机场运行是机场业务的主体,机场整体运作的效率,与飞机起飞降落、运行资源管理、乘客货物调度等密切相关,所以成为“智慧机场”建设重点改造的方向。适逢新基建大潮,ICT基础设施在感知、分析、决策方面的升级创新,为机场带来了“数智”面貌。新华三集团基于对机场运行未来形态的思考、探索和实践,打造智慧运行解决方案,助力加快民航数字化转型进程。智慧机场运行解决方案|新华

121、三集团解决方案部 智慧民航解决方案高级总监翟志东|新华三集团解决方案部 智慧空港解决方案专家 高级工程师刘 钰推动机场运行“智慧化”第一要务,在于实现对机场全局细节的感知和把控,以此为基础才能解决运作沟通效率低下的问题,并延伸出更多的工具和应用,最终解放人力。目前,基于新华三集团智慧运行解决方案应用,管理人员只要坐在管理面板前,就能直观地看到机场整体的运行状态,包括飞行区的跑道全景、飞行轨迹、空域监管、地面车辆、机坪画面等,同时还能定位航站楼工作人员、巡检/施工人员、旅客、设备的位置和状态,甚至还能收到外来人/物侵入告警,全面覆盖飞行区、航站楼和公共区,做到“全视野”俯瞰。智慧机场要加强信息感

122、知能力建设,要让机场运行的车辆、设备以及其他运行要素都具有感知能力,例如,安装在保障车辆和设备上的传感器能够采集车辆或设备与飞机对接信息、泊位系统能够采集飞机进入机位和离开机位的信息、通过视频分析技术能够采集各类车辆和人员的行为信息、安装在车辆和设备上的定位装置能够采集位置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标准化格式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据,统一汇集到机场的智慧大脑。同时,通过全域信息共享,建立机场生态圈内各类信息交互共享机制,扩大智慧机场信息感知的范围,使得机场信息感知的神经网络能够伸向机场的各个领域。一.全域感知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4443方案速递机场运行概述每个航班在机场地面从落地到起飞的一个

123、中转过程涉及的作业项目众多,细分节点可能多达100个以上,参与主体可以达到几十个,犹如制造企业生产流水线上的一道道工序,如何让这些工序能够完美、智慧的结合起来,就需要定义清楚每道工序的上下游关系、协作规则、作业标准(SOP)。从机场运行角度,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航班地面运行流程标准,将旅客、行李和货物流程与之关联。机场智慧运行的核心任务是要依照航班地面运行流程标准对全流程进行分解,对航班的进港、离港作业项目按照流程管理要求进行排程,为每个作业项目分配目标时间,同时,通过资源调度系统,为飞机、旅客、货物和行李的保障作业项目分配资源,使得这些资源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到达恰当的位置、按照目标时间和目标任务

124、开展恰当的操作。上述基于进港航班保障作业的正排序和离港航班保障作业的倒排序实际上就是地面各个保障作业流程之间智慧协同的关键机理,有了这个规则,才能实现智慧机场对于机场内部各个运行要素进行时空规划。机场运行的需求和挑战我国大型机场航空业务量增长迅速,发展潜力巨大,可以预见,在后疫情时代,我国有多个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1亿人次,从最近多个机场在总体规划中调高了终端目标年的体量规模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在体量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政府、行业、企业对于“提质增效”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当前的形势,要实现机场运行安全总体可控目标,又要确保“高品质”、“高效率”运行,机场运行指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需求和挑战:1

125、.不断提升协同决策能力。机场区域的日常生产运行涉及众多的管理主体,如何实现各个管理主体之间以及管理主体内部的协同、统一,就需要机场运行指挥部门充分发挥其沟通、协调能力,构建机场运行管理平台(如机场运行协调管理委员会),制定协同决策机制,完成机场运行安全、高效、有序的管控目标。2.不断提升运行效率和品质管理能力。目前政府、行业、企业对于运行效率和品质提升要求不断提高,我国机场正在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机场运行指挥部门作为机场运行效率和运行品质管控的核心机构,需要对机场主要的运行流程,包括“飞机流”、“旅客流”、“交通流”、“行李流”和“货物流”等,以流程效率和运行品质输出为目标,实现“全流程”

126、监测和管理,当流程中的某个环节即将或者已经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介入,精准干预,迅速使之回归正常,实现运行效率与品质管控目标。3.不断强化危机事件处置能力。大型机场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可能面对各种危机事件,如航空器危机事件、旅客危机事件、运行或服务保障危机事件、医疗救护危机事件等,这就需要运行指挥部门要组织制定更加完善的、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运行指挥人员的培训,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指挥决策能力,当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从容、快速、精准地指挥各个单位完成处置任务。新华三智慧运行解决方案机场智慧运行本质上是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促进航班流、旅客流和行李流在机场的无缝中转,通过数字聚

127、合实现效率提升、流程优化和价值聚变。根据机场运行实际需求,吸收行业内外最佳实践,结合产品和技术的最新发展,新华三打造了机场智慧运行整体解决方案。算法是根据给定的输入条件,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得到输出结果。算法是智慧机场的核心,也是智慧机场的最强大脑,它能够根据机场内外部运行环境、条件的变化,通过其强大的分析、计算能力,快速判断并做出决策,向机场运行各个模块发出控制指令,以维持机场的有序运转。当前,民航运输在各个领域关于优化算法的研究成果颇多,应用效果也比较明显,例如基于空中流量管理的优化算法、基于航空器地面滑行路径规划的优化算法、基于停机位分配的优化算法、基于航班保障调度的优化算法以及其他相关运

128、行领域的优化算法,但是,目前这些算法仅能够做到单个域或者说是局部的运行优化,还无法做到全域最优。所谓局部最优并不等于全局最优。当我们让机场运行的各个业务板块各自去独立计算其最优结果,然后将这个结果合并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运行方案时,这种“拼凑”方式本身很难协同,最终结果也未必是最优的。因此,当智慧机场建设中要实现全域最优协同时,就必须消除局部优化算法,统一由一个“大脑”来进行全局计算,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全域最优。而要做到这一点,对机场这个“最强大脑”的计算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新华三通过自身打造的DataEngine大数据平台和绿洲中台为机场提供“最强大脑”。大数据平台以H3C DataEngine为

129、基础,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接入方法,支持从内外部数据源向平台导入结构化数据(如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应用系统数据、生产实时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如日志、邮件等)、非结构化数据不同类型的数据、不同时效的数据,并提供这些数据的整合方式。绿洲中台平台上建立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及加载、数据治理与管控、数据应用、统计分析等;最终实现大数据业务整体情况的全方位展示,并对海量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分析、统一应用,为机场智慧运行提供决策支持。二.大数据分析从整体管理的宏观维度看,机场又是如何面对业务挑战实现业务优化,并在不影响现有运行稳定的前提下,平滑完成新建业务的目标?比如,可以更直观接触到主业数据和效

130、率指标,以及数据智能分析结果,包括近期的旅客人数预测、地面保障平均时间预测、过站时长预测等,以评估机场承压能力,挖出薄弱环节,反哺业务优化。三.智能决策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4645方案速递从技术细节上来看,这得益于视频终端、传感器和大量物联网设备的应用和融合,但在“感知”之后,还需要有着“协作”的能力基础。毕竟,对塔台工作而言,飞机落地、滑行、下机、维护、登机、再次滑行和起飞的过程中,一系列指令下发和资源调配如果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可以将工作人员从繁忙、重复、高强度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做到比人力更快速精准,最终大大缩短航班整体保障和中转的时间,从而直接提升近机位的利用率。针对这一现实诉求,新华

131、三集团运用自身在云计算、物联网、数据分析、安全等领域的优势,将智慧机场运行逻辑抽象成人的“大脑”,感知能力就像“神经末梢”,协作能力就像“大脑皮层”,可以根据机场现状做出相应的动作。此外,新华三还引入云网融合技术,带来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让机场流畅运转,避免出现指令延迟、信号卡顿、设备离线等问题,除了提升日常的运营效率外,还能为机场游客提供更佳的上网体验。答案在于新华三智慧运行解决方案的智能数据底座机场苍穹OS,可以为机场提供辅助分析决策能力,大量减轻机场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实现全机场数据的管理、开发、接入、分析和标准化,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同时,对于机场未

132、来面临的新业态,机场苍穹OS可以在不推倒现有业务的前提下,助力机场孵化旅游、物流、商业等新业务,实现无缝接入,不仅与机场越来越多元化的定位相匹配,而且开发便捷、节约成本。此外,新华三还提供了包括7*24小时不下线、4层安全体系、32个安全制度在内的保障体系,守护机场的“生命线”。至此,基于“智慧机场”目标,立足自身在云计算、物联网、数据分析、安全等领域的优势,新华三集团为机场提供了包括全域感知、态势分析、协同决策在内的智慧运行解决方案,将机场打造成可类比生物神经系统的“有机体”,实现设施物联化、业务数字化、运行协同化、决策自动化,最终达到降本增效。据统计,在新华三集团智慧运行解决方案支撑下,旅

133、客减少了38%的登机距离,地面保障人员车辆也减少了43%的转移距离和35%衔接时间,飞机滑行时长缩短5%,总体靠桥率提升9%,机场管理更加游刃有余。从宏观来看,机场运行的高效率,还具有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放大交通对经济拉动作用的重大意义。结语单个机场的智慧运行是民航整体智慧的基础,机场作为国家民航运输系统的节点,要明确机场这个智慧生命体与国家民航运输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航运输系统建设不断完善,国家民航协同运行体系和全国流量管理系统日趋成熟,全国千万级以上的机场都建立了机场运管委和协同决策系统(A-CDM),这些都为智慧机场加入全国民航的协同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空地

134、协同的主要任务在于实现空中流量和地面需求之间的互为供给,保持供需平衡。智慧空管建立的基于4D航迹的运行,能够对于航班的空中运行进行精准预测和规划,最优化利用空域容量;智慧机场能够对航班在地面的周转运行进行精确的时空规划,对保障作业进程实施精准控制,并预测航班作业完成时间;而两个系统之间的智慧交互,实现空中和地面高效协同运行。展望未来,“十四五”时期,随着民航业的复苏不断发展,在民航大数据时代,在国家大力倡导数字化转型和四型机场建设的政策背景下,我国机场必将迎来全面建设智慧机场的最佳时期,基于此,智慧机场也许距离我们就不再遥远了。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4847方案速递前言四型机场是以“平安、绿色、

135、智慧、人文”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改革创新和协同共享,通过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优化,实现安全运行保障有力、生产管理精细智能、旅客出行便捷高效、环境生态绿色和谐,充分体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机场。四个要素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平安”是基本要求,“绿色”是基本特征,“智慧”是基本品质,“人文”是基本功能。商业作为人文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是旅客舒适愉悦旅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另外一方面也是机场非航收入的重要构成元素。因此越来越多的机场都更加重视商业领域的建设和运营,在保障航班安全平稳运行、旅客便捷高效通关的基础上更加合理的规划商业资源、引入适合的商业品牌、加强商户管理和运营、更加积极的推广商业

136、营销活动、建立更加有吸引力的会员体系,将航站楼打造为有“客桥”的商场,逐步探索移动互联时代的机场商圈新模式。不过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航空、旅游、零售等行业冲击很大,特别是机场商业,受疫情影响国内外各大机场的商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北上广深等国内千万级机场进行调研,2021年旅客吞吐量下滑约40%,商业收入下降约35%,2021年全年退租率高达21%。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趋势下,机场如何与时俱进、顺应趋势,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视频和5G等技术赋能“人货场”重构,积极推进商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商家进行新商业模式探索,由实体线下销售营销向线上精准营销转化,适应未来商业发展趋势,是每个

137、机场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难题。智慧机场商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新华三助力机场“人货场”重构,实现商业数字化转型|新华三集团解决方案部 智慧空港解决方案专家 高级工程师刘 钰机场商业概述商业的本质是流量经济,商业的主要构成是“人货场”,相较于城市综合体及城市商圈,机场商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客源优势,即稳定的旅客流量,但目前国内机场商业在运营和管理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流量的经营相比于城市商业来说还有待提升。虽然整个民航机场的非航业务占比都在逐年稳步提升,但相比于国外机场仍有较大的空间。很多机场都在探索借用大数据及移动互联技术,通过融合线上线下的商业资源和服务,有效激活机场线下客流、持续推进线下旅客线上消费

138、,解决机场商业运营和增长危机,实现旅客流量价值变现,是机场数字化转型的一项重要课题。基于商业“人货场”理论,机场作为一个特殊的交通综合体,其商业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人”相对固定,客群一般以乘机旅客为主,也覆盖了部分接送机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机场的旅客量虽然动辄几千万,但由于机场作为空地过渡节点的特殊性,却往往都是匆匆过客,除驻场单位工作人员外很少有人专门到机场消费;机场复杂的流程进一步压缩了旅客购物餐饮的时间,除了固定时间的餐饮一般是出行的必需品外,旅客往往缺乏消费冲动,这些流量始终无法转换成有价值的有效流量;二是“场”相对分散,航站楼的核心空间用于值机、安检、登机等旅客服务流程,航站楼的出

139、行流程化设计使得商铺分布零散,缺少一站式购物餐饮空间,众多商业资源分布于航站楼的各个登机口,各个商业空间跨度非常大,且航空旅客相对目的性较强,航站楼指廊之间缺乏流量交互,旅客通常无法通过视觉触达分布于各处的商业资源,进而激发购物欲望,无法为机场非航业务收入创造价值。三是“货”与旅客需求匹配度低,一直以来机场的商业业态、商业品牌和商品等都只能从机场运营方的角度去做到大致规划,缺乏旅客行为的洞察,缺乏细颗粒度的商品规划,缺乏对旅客需求和商品需求的匹配研究,机场零售不善于洞察旅客消费需求,无法通过合理的商品构成来引导消费;同时机场的特殊位置使得一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不太愿意入住机场,这也使得商品认知度

140、低。机场商业痛点分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等商业模式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场商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机场非航收入占比不断增加,但经过对多家国内大型枢纽机场进行调研分析,商业所面临的痛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商业资源整体规划和数字化运营。商业资源在机场属于稀缺资源,不同位置的商业资源缺少差异化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目前很少有机场能够实现对商业资源从招商、租赁、经营至退租等情况进行全面管理,由于缺少全业态多环节的数据整合和管理协同,机场方很难精准地掌握商业资源的多维价值分布,无法根据商业资源位置、空间面积、周边业态、航班旅客分布等进行综合评估。2.缺乏机场商业与旅客的线上联

141、系和线下互动。机场缺乏跟旅客线上沟通的引导和渠道,旅客还没有养成在线上跟机场打交道的习惯,机场线上渠道的产品还不够友好。国内大多数机场的旅客服务类产品均已在线上与旅客取得联系,然而却没能将这部分线上流量做有效沉淀,为机场商业创造更多价值。现有的机场官网、小程序、公众号等多是作为信息发布和展示的窗口,缺乏与其它机场后台运行管理系统建立数据接口,服务商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5049方案速递服务在线上无法形成完整的闭环,服务的对接和资源的调配仍需依靠线下进行,旅客无法对线上服务形成依赖。举例来说,残障旅客需要预约轮椅,通常他们只能通过机场官网或公众号获取客服热线,通过电话进行轮

142、椅的预定,到达现场后还需要填写各类表格签字,既浪费时间体验感也不佳。传统的线下服务处理方式虽然简单有效,但并不节省旅客时间,也无法形成有效的数据积累,缺乏对旅客客流和行为模式的分析,无法对旅客进行精准画像,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商业营销推荐,更不用说挖掘流量背后的价值。3.缺乏整体营销运营。旅客在机场找不到想要的商品,对于必需品的消费,缺乏快速查找、定位的手段。对于非必需品的消费,由于机场商业的分散性,旅客无法全面了解。由于旅客在机场的动线相对固定,一般都是值机、安检和登机三个流程环节,完全靠“路过”来曝光商品,商品的曝光率必然大打折扣,也很难激发旅客消费欲望。传统的机场经营更多是关注招商带来的固定

143、租金收益,而缺乏对营销给商家带来销售收入提高的关注。同时机场缺少专业的营销运营主体是目前各机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往往都是商户自行设计实施营销活动,机场方较少从全局角度结合特殊事件、特定主题组织全场各商业业态联动的营销活动,旅客感知度不高,导致商品曝光率低。机场和商户之间缺乏统筹联合运营需求的明确分工,宣传分散效果单薄,以及未使用统一载体对运营后的用户进行沉淀,效果无衡量标准等。而一般机场的商家店员所具备的知识也缺乏对直播带货、小程序营销等当下流行的线上营销手段的了解。这就导致了旅客找不到商品、商品也找不到旅客的局面。4.缺乏数据分析。大多数机场目前缺乏对商业数据专门收集与分析,仅依靠人工日常的报

144、表统计来对机场商家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实时性、准确性与适用范围都很有限。部分大型枢纽机场已经着手在商业方面建立商管平台收集和分析各类商业数据,包括经营分析、销售分析、会员分析、客流分析等,但是目前由于数据的采集渠道、采集手段和数据量不足等问题,很多功能都无法真正直接应用于指导商业运营活动,分析结果不具备业务指导和决策价值。新华三智慧商业解决方案智慧商业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旅客、商家(商品)、机场三者之间的连接,通过数字聚合实现价值聚变。结合上述商业业务痛点问题,吸收行业内外最佳实践,结合产品和技术的最新发展,新华三打造了商业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核心能力包括:1.商

145、业资源管理:基于大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化机场商业资源管理能够展示每个楼层、每片区域、每个商户的潜在价值信息,有利于从市场定位、主题设定、业态品类构成、风格调性和流量数据等方面进行商业资源数字化统筹规划。同时基于大数据技术掌握国内外同类机场商业总体情况、全面把握全国机场的商业资源出租情况、商业客单价水平、整体销售额及租金收入,使得机场能够对资源的市场价值有更加全面、真实的认识,提高机场与商户签订出租合约的议价权。全面掌握不同定位商业资源对区域的要求和创造收益的能力,将商户定位与区域不断匹配迭代,寻找收益最大化的解决方案,同时能够结合实际机场运行对客流量进行实时统计、对于销售额进行实时汇总,在

146、加工处理后统筹融入商业资源管理大数据平台。商业资源管理系统对机场多业态的商业活动进行全面管理,协助完成财务结算及账目报表等,辅助决策,提高管理效率、提升非航收入。整合全业态多环节的数据,协同多方管理,掌握商业资源的多维价值分布,为精细化管理、个性化营销、以及开展商业增值活动提供支持。2.商业运行管理:商业运行管理业务上包括机场零售、餐饮和免税等不同业态商铺的进销存管理、商品管理、餐饮服务、柜台收银以及支付平台、电子发票管理等销售功能。从前端POS设备到后台数据进行全面管理,同时可与其它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完成营销活动。传输和汇聚商业销售数据,为机场商业运行的管理、统计和分析提供支持。商业运行

147、管理系统是机场管理商业运行的核心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POS系统,实现商业销售数据的传输和汇聚。单品管理帮助机场能够掌握全场范围内热销商品、热销店铺、热销区域等实时数据,并为商品品类规划提供数据支持;统一收银使得机场能够对商户的实时营收全面了解,并为商业业态合理规划、非航收入及时回笼奠定基础;统一支付对接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等多个外部电子支付渠道;免税管理实现了与海关监管、边检证件查验等系统的联动,简化旅客购买免税品的流程。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5251方案速递3.商户服务管理:是一个提供机场-商户协同管理的、结合移动应用的特色产品。基于微信服务号、企业号开发小程序,商户触达更加方便,减少了

148、机场独立开发APP应用的开发及推广费用。建立机场和商户之间提供服务的一套平台体系,把机场和商户之间日常的线下沟通,转移到线上并数字化,具备一户统管、一日统查等核心功能,助力机场运营服务人员及物业人员优化日常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商户的负担。4.泛会员管理:泛会员管理系统是全渠道会员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渠道旅客运营能力的基础支撑。泛会员管理系统统一全渠道会员身份识别、统一会员权益体系、规范帐户管理,支持积分通存通兑,全面整合全渠道会员资源。传统的会员体系通常都设有入会门槛,全渠道体系下,用户即会员,只要有需要进行身份和档案管理的旅客或消费者全部纳入大泛会员管理体系来管理。泛

149、会员管理系统,全面管理机场的注册会员、支付会员、粉丝会员、感知会员等,支撑机场商业的精细化运营。通过POS、服务号等渠道收集会员属性数据、销售数据,通过Wi-Fi系统收集旅客LBS数据、停车场等行为数据,不断整合第三方数据,经过清洗、转换、建模、训练、验证,不断沉淀和更新旅客标签并输出画像;与营销管理子系统联动,以数据驱动精准营销,并基于营销效果迭代旅客标签画像模型。5.商业营销管理:以营销目标为导向,帮助机场各级营销管理中心随时随地了解营销动态,对泛会员营销全过程进行跟踪控制,对泛会员流量层进行管理,同时从数据分析精准营销的角度,保障营销目标的落实执行。精准营销简单来讲,就是要做到4个“对”

150、在对的时间,通过对的渠道,给对的人以对的内容。如何做到“对”,本质是了解消费者的特征和需求,而数据分析是最有效的途径对客户特征偏好的洞察分析以及标签体系的构建与持续优化。通过搭建和不断整合多源数据,感知并沉淀泛会员数据,基于数据中心以及泛会员信息管理与营销平台的联动,不断产出和更新泛会员画像标签,用以驱动自动化精准营销。同时,丰富的营销工具与营销渠道的全面打通,确保营销资讯高覆盖触达与形式的多样性。6.商业大数据:商业大数据平台基于新华三绿洲平台,是一款数字底座平台,由绿洲融合集成平和绿洲数据运营平台两款产品组成。绿洲融合集成平台主要包含数据集成、消息集成、服务集成、设备集成。绿洲数据运营平台

151、是 H3C 研发的一站式智能数据开发和治理平台,集成了先进的大数据技术,配合融合集成平台覆盖数据集成、数据标准、数据开发、数据质量、数据资产、数据脱敏、数据管理等数据使用场景,其中数据开发包含了实时计算、多维分析、全文检索、数据管道等分析能力,支持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时空数据、图数据的分析和加工。产品与CloudOS深度融合,以打破“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为理念,帮助机场将商业数据用起来,以发挥商业数据最大价值。利用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存储和运算能力实现包括GIS等相关维度数据的整合分析,完成了航班运行、分配、商业经营、会员、营销等多维度的商业分析,最终可通过PC、PAD、大尺寸屏幕实现

152、数据可视化展示。上述解决方案构成了主流机场商业经营管理的必备工具,但商业作为最灵活、变化最快的机场经营领域之一,也在不断发展。在线购物/机场外卖是机场商业与互联网结合的一次创新实践;航空积分/里程兑换是机场扩展商业范围的尝试之一;机场集团内的统一会员身份和机场-商圈权益互认帮助旅客在更多机场都能够享受更多福利。综上所述,商业作为机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机场非航收入重要来源之一,未来必将随着民航业的复苏不断发展,在民航大数据时代,商业将由于商业数据与机场运营数据的不断融合而更加智能,为机场商业规划、招商、资源管理、资源增值等提供更多的支持,新华三将持续致力于机场商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重

153、构智慧机场“人货场”,助力机场商业数字化转型!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5453方案速递前言新冠疫情对全球政治济格局造成了深刻影响,民航业正遭受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市场冲击。航空企业普遍面临流动性困难,全球航空业发展步入低潮。航空口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也深受影响。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落实新时代口岸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口岸综合绩效评估为抓手,统筹推进平安、效能、智慧、法治、绿色“五型”口岸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口岸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建设集约高效、运行安全便利、服务完备优质、管理规范协调、危机应对快速有效、口岸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现代

154、化口岸。到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口岸,高质量完成“五型口岸”建设。针对航空口岸,明确提出大幅提升北京、上海、广州航空口岸国际枢纽竞争力,推动与周边航空口岸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有序提升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哈尔滨等航空口岸国际枢纽功能。建设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相适应的航空口岸群。推进河南郑州综合性货运枢纽、湖北鄂州专业性货运枢纽等航空口岸建设。智慧航空口岸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新华三集团数字政府技术部 智慧口岸技术专家韩德森航空口岸痛点分析新时代民航强国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枢纽机场功能提升工程。2018年中国民航局发布新时代民航强国建

155、设行动纲要,提出“一加快,两实现”的战略部署,为未来几十年的民航发展指明了方向。纲要还明确指出“建设布局功能合理的国际航空枢纽及国内机场网络,实施枢纽机场功能提升工程,适度超前调整完善千万级以上枢纽机场总体规划,扩大枢纽机场终端容量”;更加注重航空货运高质量发展,提出“打造若干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着力开拓航空物流市场”。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对机场作为航空口岸开放的需求尤其迫切。设立航空口岸不仅要考虑机场自身运行条件、航线网络规模和市场需求,还要统筹考虑国家口岸整体布局,以及海关、边检等口岸查验单位人力资源配备和使用效益问题。数据显示,在支线机场设立的航空口岸多数效益不佳,不仅浪费了

156、海关、边检等查验监管资源,而且削弱了我国枢纽机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自“十二五”以来,国家对非枢纽机场作为航空口岸对外开放控制越来越严格,鼓励非枢纽机场以国内段形式从枢纽机场“借船出海”实现进出境功能。规划提出,要统筹推进航空口岸高质量发展。打造与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相匹配的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协调高效的航空口岸体系,构建更加符合新发展格局、“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国际航线网络布局。航空口岸基础设施亟待改造:数量众多的航空口岸,弱电系统、口岸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老化,有线、无线等多张网络独立部署,彼此不联通,缺乏智能化的基础,迫切需要升级改造。航空口岸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传统航空口岸往往缺乏系

157、统性和前瞻性规划,智慧化建设以碎片化功能建设为主,系统性考虑不足,各子系统封闭孤立。口岸基础建设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缺少顶层设计将导致口岸建成即落后,重复投资、无法平滑迭代演进等突出问题。航空口岸智慧化服务不足:口岸重视物理设施建设,缺乏对通关人员体验的关注,设施、空间无法感知人的需要,不能提供主动服务,或者监管大于服务。并未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联动,造成口岸服务难以满足通关人员以及海关、边检工作人员的需求,体验感知差。航空口岸数据缺乏治理、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部门/各业务的信息系统“烟囱”林立,数据不能有效共享和互通,数据获取困难,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同时,缺乏对数据的有效挖掘,数据应用少,

158、即使单个部门/业务做了智慧化改造,但系统之间无法联动,无法实现整体智能化。0年2025年2021年9月2021年7月全面建成“五型口岸”到2035年,建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化口岸,高质量完成“五型口岸”建设。主要目标:五型口岸”建设平安口岸、效能口岸、智慧口岸、法治口岸、绿色口岸主要目标:五关”建设政治建关、改革强关、依法把关、科技兴关、从严治关 发布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海关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基本建成口岸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建设集约高效、运行安全便利、服务完备优质、管理规范协调、危机应对快速有效、口岸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国际一

159、流现代化口岸。智慧口岸解决方案总体架构新技术不断应用是智慧口岸建设的内在驱动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5655方案速递航空口岸数字化转型之道综观人类的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发社会变革和产业转型。以5G、AI、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推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国际国内聚焦口岸智能化建设,旨在进一步促进各国互联互通。如欧盟应用区块链技术优化 ATA 单证管理;日本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图像识别和风险评估能力;格鲁吉亚海关开发智能合同,对原产地证书进行数字化管理;都希望几乎“智能”这把钥匙,打开交互通道上的重重大门。中国海关总署在 2020 年 1 月

160、发布了共同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与合作的倡议,提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地理信息、智能识别、溯源信息等,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将智能化管理贯穿到行政管理之中,推动行政管理智能化;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挖掘、共享及应用数据信息的能力,提高监管透明度、精准度、公平性和公正性。已发布的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十四五”海关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中,均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智慧口岸工作,智慧口岸的建设迎来新的建设机遇。新华三智慧口岸解决方案,以树立“智慧口岸、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理念,利用前端智能终端采集各类口岸要素数据,整合口岸相关管理部门、运营单位、企业单位等的相关信息资源,利用大

161、数据、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为口岸管理机构、联检部门等提供数据的统计分析、监测预警、预测研判、风险感知等决策服务,支撑口岸由被动式的管理监管模式,升级为主动发现式的管理服务模式。通过智能化实现精准管理,从而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决策支撑;通过智能化指导精准规划,从而为口岸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关依据;通过智能化开展精准服务,从而为各类企业服务提供数据支持。智慧口岸首先将夯实口岸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起智能作业平台,推动物流监管智能预警、安全风险智能研判,不断提升监管作业效率,透明度、精准度。高速的通信网络覆盖、大数据的加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必将为口岸的运营管

162、理变得更加安全高效、口岸的通关更加的便捷、口岸的服务更加的全面,口岸的软硬实力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结构化、流程标准化、业务在线化、沟通移动化,让信息在各个组织和场景之间有序流动,并通过3D可视化建模,让监测、查看、管理更直观便捷。信息化建设是整个口岸智慧化建设的基础,是智慧化运营的关键支撑。通过口岸整体的智慧型系统建设,将显著提高口岸发展对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经营与生产过程中,将有助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并在生产环节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实现运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在当前疫情的大环境下,针对口岸的防疫消杀、核酸采样、

163、闭环管理等保障措施,利用智能化、无人化的技术手段,从转运、消杀、测温、流调、采样、溯源等全链条,有效降低高风险岗位人员投入和接触,最大程度在有效防疫的前提下,提升防疫作业规范性和效率,有力保障口岸货运功能的稳定运行。CONTENT结语智慧航空口岸的建设有利于航空口岸监管功能设施进一步优化完善,科学有序的完成口岸前置拦截作业区、登临查验区、进口停车区、出口停车区、检疫处理区以及各类指定监管场地等监管设施组合布局,配套完善自动消毒、核辐射探测、红外测温、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熏蒸、冷库等设施配置和智能化升级,全面提振航空口岸能级,建成“卫生检疫能力强、监管验放精度高、智慧通关速度快”的国际一流

164、口岸示范,切实保障口岸的建设与发展。“智慧口岸”旨在构建全流程、智慧化的口岸运行体系,促进口岸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强口岸信息化顶层设计,树立“智慧口岸、智能边境、智享联通”理念,推进口岸信息化服务整合,推动各部门、各地方信息互联互通;二是推进部门信息化升级和口岸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口岸服务、提升口岸效能;三是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口岸和国际贸易领域相关业务统一通过“单一窗口”办理。新华三集团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拥有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智能联接、边缘计算等在内的一

165、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术服务,致力于成为口岸业务创新、数字化转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5857方案速递前言伴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场作为综合生态体,也正在享受着技术革新带来的红利,从机场行业发展来看,其正在经历从airport2.0的敏捷型迈向airport3.0智慧型机场的过程中,智慧型应用持续不断涌现,数据呈现出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如数据孤岛严重、数据质量低、共享差等数据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让数据产生价值成为机场信息化建设一大难题。数据中台是机场突破数据瓶颈迈向智慧型机场的关键2022年初,民航局发布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提出要围绕四型机场建设,提升机场

166、协同运行效率,以智慧机场塑造民航业全新未来。政策加持下,民航业迈向“智慧机场3.0”步伐整体提速。随着智慧型应用不断涌现,各应用间联动性差所带来的一系列数据问题,给机场数字化转型造成挑战,其主要体现在:1.信息孤岛严重。技术迭代更新、管理的渐次成熟造成机场烟囱式的IT建设,使机场内外部的航班生产、离港、旅客服务等系统各自为战,给多业态、跨领域数据共享造成困难;2.数据接入标准混乱且质量差。缺乏统一的标准参考,加上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大量数据资产没有产生真正的价值,一方面增加了数据开发和处理的难度,另一方面以错误数据做分析挖掘,其结果对指导管理决策意义甚微;3.数据分析需求响应慢且成本高。机场

167、管理者对运行场面态势掌控要求较高,尤其是突发事件如雷暴天气启动何种响应机制等,基于当前的数据分析模式无法快速响应即时诉求,且开发成本高,无法满足用户诉求。4.缺乏强大的数据工具支撑。机场缺乏数据接入、数据融合、数据治理、数据加工和预测决策工具,影响了数据数据处理和高质量共享。上述这些问题是机场迈向智慧型机场3.0期间数据赋能发展出现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数据中台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作为大数据技术的融合体,数据中台可以实现统一的数据纳管,对数据标准、质量进行流程化管理,沉淀数据资产,全面对外快速响应赋能,实现服务业务全流程管理,是机场突破数据赋能瓶颈迈向智慧型机场重要支撑。智慧机场数据中台

168、解决方案创新引领:以“聚、治、融、享”打造高可信机场数据中台体系|新华三集团行业BG 交通技术部 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家刘 铖数聚即数据汇集,实现机场数据的汇聚。由于机场大量的数据分散在不同业务系统和数据库中,而不同系统建设时间不同,技术应用跨度大,这就造成系统接口种类繁杂、差异性较大。通过梳理业务流程、系统及数据源,借助融合集成平台提供的服务、消息、数据集成能力,实现机场生产数据(航班生产、旅客服务等)、行业数据(空管数据、航司数据、局方数据等)、外部数据(气象局、OTA等提供的数据)的全面接入、融合与纳管。融合集成平台支持批量数据迁移、实时数据集成和数据库实时同步,支持30+异构数据源(文本

169、、消息、API服务、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等),采用流程图式配置和管理,支持单表、整库、增量、周期性数据集成,丰富而强大的能力为下阶段的数据治理打下坚实基础。一.数聚:自动汇聚、统一纳管数治即数据治理,实现数据的高可信。数据治理是让数据具备高可信的前提。数据标准治理是数据治理的核心,数据标准不统一,也使得机场工作人员在不同业务系统中有时难以“找到”或“看懂”数据。机场系统建设繁杂,对于相同意思的字段如航班号,可能在不同系统里采用不同名称、定义及属性规范,这就造成数据标准不一,影响数据后续融合和加工。针对这一问题,数据中台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在数据标准构建过程中,可以利用数据运营平台灵活便捷的组

170、件工具,参照如中国民航航班运行共享协议等行业标准规范,依据定义标准建立规范的数据库,打好数据开发基础。由于机场行业数据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与特殊性,在数据治理建设实践过程中,还需从业务侧进行深度思考。一方面是数据标准的统一。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要对业务数据进行一定逻辑的转化。比如,重庆航空公司虽隶属南航,其IATA代码(航司两字码)并非CZ而是OQ,在FOMS等生产系统中以OQ存在,但在离港系统里的代码则为CZ,因此在数据匹配时,需要进行必要的映射转换来实现关联;再如,像部分航空专用报文,如本站接收的LDM报(配载报)等,如果航班出发(T日)和到达本站(T+1日)是跨零点情况时,需对前站发来报文的航班

171、日期+1处理进行匹配,否则会出现日期错位情况,导致如吞吐量统计等出现计算错误。通过对业务数据的标准化转换,让数据口径一致,增强数据可信性。另外一方面是基于业务逻辑的深度检核。传统数据治理检核基本围绕完整性、缺失性、及时性、正确性四个方面进行检核,但此类检核往往忽略了业务上是否正确。基于对业务流程的理解,我们提出业务侧数据治理的思路,即构建基于业务事实发生为基础的时空逻辑检核、辅以经验及第三方数据加以佐证判断检核。前者重点围绕业务流程时间和业务过程空间的正确性对数据进行检核。以航空器到港时间流程为例,正常情况:上轮挡时间靠桥开始时间开始下客时间,但在实际情况中,流程时间的采集可能受人为、系统接收

172、延时、数据解析有误等情况影响,造成数据存在问题,因此通过时序检核暴露数据问题;后者则重点以第三方数据为参照佐证机场数据的准确性。以飞机注册号等主数据为例,可以利用外部平台如民航局清算中心基础库平台、数字民航(民航吞吐量统计软件)等第三方公信主数据参数,验证机场主数据是否正确。以业务逻辑出发,对数据深度检核,让数据具备高可靠性。二.数治:强化治理,标本兼治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6059方案速递绿洲数据中台助力机场打造高可信数据中台体系新华三绿洲数据中台是一款数字底座平台,由绿洲融合集成平台和绿洲数据运营平台组成,以打破“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为理念,帮助机场等企业把数据用起来,以发挥数据最大价

173、值。绿洲融合集成平台为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消息类型的数据集成能力,数据通过链接转换,核心组件流转处理,对行业的持续资产沉淀和治理,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业务的快速创新。数据运营平台则提供一站式数据开发与数据治理能力,为数据运营者提供一站式、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及数据管控环境。在数据中台实践上,新华三基于对机场行业痛点的洞察和对技术的理解,结合绿洲数据中台在各行业落地经验,推出了智慧机场数据中台整体解决方案。方案以业务为核心驱动,聚焦“数聚、数治、数融、数享”四大能力,采用一站式、轻量化、松耦合的绿洲数据中台工具,围绕数据”接、存、管、用”打造数据融合集成和运营平台,为机场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

174、支撑底座,实现以数据中台为核心的业务数据化和数据资产化,系统化构建出高可信的数据中台体系,全面助力智慧机场建设。一站式数据中台服务业务侧数据治理思路数融即数据开发,让数据实现价值增值。机场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生态,业务环境的快速变化是其重要特点,而运行决策要基于业务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这就需要运行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更多的信息,进而带来了大量多样化的数据分析需求。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数据开发响应远不能达到当前诉求。一方面,由于传统数据分析缺乏高效的数据运营工具平台,数据开发周期长、效率低,不能满足业务运营决策人员对数据及时性诉求。另一方面,数据运营成本高,数据未服务化,数据拷贝多,数据口径不一致,

175、数据重复开发,数据颗粒度不够,不能满足业务运营决策人员对数据有效性诉求。针对数据开发问题,数据中台的数据分层加工提供了较好解决思路。在数据接入时,保持同源系统数据一致,构建贴源层,便于追溯原始数据;对贴源数据进行初加工,按主题归集分类构建主题层,保留数据间关联关系,形成相对独立的主题库,如航班、人员、商业、经营、交通、安全、货运、事件、资源等主题库,为数据拉通组合提供基础数据;按业务诉求融合跨主题数据形成业务专题库,这些专题库数据可以作为加工某类指标的数据集,为综合分析提供专项数据基础。专题库可按大类分为查询统计类(如吞吐量、资源用量、资源消耗、航空性收入、保障耗时、事件统计等)、数据标签类(

176、如航班正常、放行正常、值机正常、关舱门正常、车辆到位、清洁到位等)、预测决策类(如未来小时高峰流量、机位占用预测、旅客流量、薄弱环节分析、客流商业营收预测等)。通过逐层建立数据集市,让数据开发全面快速响应业务诉求。此外,在构建数据集市时,建议重点关注对数据粒度及维度的细化。前者解决的是数据分析深度问题,后者解决的是数据分析精度问题。如果忽略粒度和维度的细化,一些深度分析决策实现起来就较为困难。以航班正常性分析为例,常规分析粒度维度较为固定,一般以天、小时、航司等几个维度统计出起飞正常、放行正常、进港正常等指标,但如果管理者提出多条件叠加的分析诉求,如分析某类天气下(雨/雪/霜)、具体日期内、具

177、体时间段、A320机型、15分钟周期、某进近点、某航司的正常性情况时,则无法响应实现。为此,数据集市中的对数据粒度及维度的细化尤为重要。三.数融:以数为基,响应诉求数享即数据共享,实现数据资产化管理。目前,机场普遍存在无数据资产或者数据资产管理混乱现象,无法提供有效的数据共享,这也进一步导致部门内、跨部门、跨单位的业务协同愈加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数据中台也提供了相关组件予以解决。通过数据中台零编码API、简洁接入、安全管控的方式,就旅客、物流、安保、航班不同专题库形成多服务集成,类似于打造了一个数据资产“超市”,机场的其他部门或不同应用通过数据资产管理模块可申请数据进行调用、处理和共享,为数据

178、资产增值和交换奠定基础。除内部共享外,还能实现机场数据与业态公司、航空公司、民航局等外部单位精细化数据共享,从而全面反哺业务创新,赋能机场生产系统、分析应用及BI报表分析等,此外,大屏、领导驾驶舱、PC/移动端等都能获得多元化、可视化呈现,如此一来,通过数据治理、数据融合后打造的机场数据资源管理中心,能为上层业务联动、业务创新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数据对外高质量共享。综上,新华三数据中台方案从梳理数据源入手,以集成平台汇聚各类业务数据,然后以运营平台来创建数据标准,提高数据质量实现数据治理,最后形成数据服务集市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和精细化对外共享。四大能力中数聚是基础,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数治解决数

179、据质量差问题,数融则是贯穿于所有过程,解决开发者多维开发的问题,数享是基于数融,破解机场外部信息“孤岛”。这四大能力共同构成了新华三机场数据中台体系,助力机场实现以业务为驱动的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创新引领助力智慧机场,新华三始终在路上。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未来新华三将持续创新助力智慧机场数字化转型,为民航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四.数享:内外共享,高效协同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6261方案速递数融:打造细颗粒、多维度的业务专题分析数享:精细化数据共享,全面反哺业务创新机场网络SDN架构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它是

180、一种新兴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并直接可编程的网络架构。它的核心理念是,希望应用软件可以参与对网络的控制管理,满足上层业务需求,通过自动化业务部署简化网络运维。简单来说,就是把现在复杂的传统网络设备全部对上层应用不可见。上层管理层,只需要像配置软件程序一样,对网络进行简单的部署,就能够让网络实现所需要的功能。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6463方案速递前言近年来,民航局围绕智慧机场建设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其中在2020年发布的推进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中重点提出:智慧机场是“四型机场”建设创新动力。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恰恰是智慧机场创新动力来源之一。通过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181、区块链等新技术,实现机场的生产要素全面物联、数据高度共享、跨领域高效协同。有了新技术助力智慧机场建设,才能更好的实现平安、绿色、人文机场的建设。智慧机场是基于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支撑的新模式与新形态,而网络作为全要素智慧连接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业务数据的高速交换职责。如何建设一个极简、超宽、智能、可信、融合的机场智能网络系统,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SDN、SRv6、Wi-Fi6、网络分片等技术对机场用户网络进行赋能,使得机场网络具备业务全流程自动化,故障替换即插即用,网络管理员零干预,业务自动化部署,分钟级上线,多维可视等能力,为智慧机场的网络建设提供智慧承载平台。SDN

182、软件定义,融合统一机场网络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网或者园区网络,一般的企业或者园区网络建设比较单一,建设过程中只需要考虑单独的园区网络或者数据中心网络即可。机场网络则不然,目前大型机场的网络系统整体上由数据中心网、核心骨干网、生产网、综合业务网、离港网、内/外联区和旅客无线接入网等网络组成。从网络组合中来看基本涵盖了数据中心网、骨干网以及园区网的全部网络类型。那么对于机场网络运维管理人员来说,经常面临因一个业务调整,从而分别对三张网进行网络策略调整,业务割接操作复杂,对网络运维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现网了解情况要求比较高。那么能不能有这么一套管控平台上能对数据中心网络、机场骨干网以及其他类型的园区网络业

183、务进行统一的配置与管理运维,同时能对端到端的VPN业务进行部署,从而构建一个统一的机场网络操作系统,避免运维人员陷入到机场网络系统间复杂的策略中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SDN技术。智慧机场网络解决方案|新华三集团行业BG 交通技术部 智慧民航技术专家闫泽瑞AD-NET方案6大能力集通过AD-NET解决方案将机场园数WAN场景进行统一融合后,在整个机场网络中,可以将所有网络设备看做一个逻辑资源池,使整体网络看起来、管起来、用起来更加灵活,只需要在一套管控平台上,即可根据机场业务变化进行实际的网络资源调度,并控制整体资源,以此来响应各种业务变化带来的网络需求变更。使用同一套管控平台实现机场离港网、

184、综合业务网等多种园区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骨干网络的设备自动化上线、业务配置以及运维管理。通过图形化的配置界面将机场多园区网络VPN、骨干网和数据中心网络对应的VPN拉通,实现机场不同逻辑网络之间的端到端隔离。在极大提升机场网络运维效率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协助机场运维管理人员专注于机场网络未来规划与建设,为机场建设一张软件定义、融合统一的智慧网络。机场的骨干网络作为整个机场各网络区域的数据交换的高速数据网络交换平台,在具备高带宽、高可靠、易维护等基础能力以外,还需要对其上承载的多种业务数据进行控制,保证不同业务间的隔离以及安全可靠的通信。过去机场在业务隔离控制方面主要采用MPLS技术,MPLS V

185、PN是一种基于MPLS技术的IP-VPN,是在网络路由和交换设备上应用MPLS技术,简化核心路由器的路由选择方式,利用结合传统路由技术的标记交换实现的IP虚拟专用网络(IP VPN),可用来构造宽带的Intranet、Extranet,满足多种灵活的业务需求。但是MPLS技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配置复杂,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进行维护,要求路径中每一台设备都支持MPLS协议并且在调整业务路径的时候需要逐台设备进行配置,工作量大、出错率高、维护成本高。随着IPv6协议的推广以及SDN智能网络时代的到来,SRv6技术因其极简部署、自动化配置管理、路径可编排、流量灵活智能调度等特性成为了替代机场骨干网M

186、PLS技术最好的选择。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6665方案速递根据网络类型的不同SDN技术同样拥有不同能力:SRv6极简部署,灵活编排虽然SDN能力能够赋予网络更智慧的能力,但是不同网络仍需要部署不同的SDN控制器,在运维管理方面依旧需要管理人员登录不同的软件进行管理,还是无法解决管理困难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新华三提出了AD-NET统一运维解决方案,AD-NET基于统一的数字底座将管理、控制和网络智能分析融为一体,聚焦园区、数据中心、广域骨干网场景化管控析能力的落地,构建园区网随人动、数据中心网随云动、广域网随流动的智能网络。在机场数据中心中部署AD-DC,因其网络能力开放化的特点,使得网络和数据

187、中心计算、安全等资源更紧密协同。通过业务与物理位置解耦、多业务安全隔离、业务快速上线、业务灵活自定义、可视化运维等能力实现虚拟资源和网络安全策略快速迁移与同步,充分满足数据中心能力开放、虚拟资源的智能部署和迁移等需求。机场数据中心场景在骨干网场景中部署AD-WAN,逻辑控制集中的特点能进行多重资源协作;在SDN控制器中基于全局视角,通过统一整合全网资源、多维观测网络状态、智能分析运行数据,使整个网络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可视化,并根据机场用户策略和应用需求进行集中控制、全局调度、及实时调优,实现应用驱动的骨干网服务。机场骨干网场景在机场园区中通过AD-Campus控制器实现管控析融合,实现网络设

188、备上线、策略部署、用户接入、智能保障功能的无缝集成,能够将传统网络的网络架构本身变得非常灵活,业务部署(应用/终端)可以做到与位置无关;另一方面可以彻底改变传统网络通道就绪,终端和人根据位置匹配通道的模式,将人和应用作为中心,所有网络的资源跟随人和应用移动;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逻辑性、易用性,方便了网络运维人员对系统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易用性。机场园区网场景成本高:需要100G、50G接口才能支持,商务成本过高;切片粒度大:标准的5G粒度切片,对于行业网来说,粒度太粗;传输:需要传输链路支持,现网部署时,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6867方案速递Segment Routi

189、ng(SR)是一种源路由技术。它为每个节点或链路分配Segment头节点,把这些Segment组合起来形成Segment序列(Segment路径),指引报文按照Segment序列进行转发,从而实现网络的编程能力。Segment Routing有如下四个优点:SRv6(Segment Routing转发层通过IPv6进行封装)不仅继承了SR的优点,还具备标签空间数量无限、全网唯一、任意点可达的优点(IPv6地址特点)。进而可以实现只要地址可达,可以任意点接入,任意点之间互联。配合SDN控制器软件,可以做到极简部署、灵活编排,帮助机场用户实现更加智能可靠易管理的机场骨干网络。针对这些技术困难,新华

190、三推出了子接口切片技术,即通过硬件预留转发资源的方式实现,确保每个切片之间的带宽预留。其优点如下:通过网络分片技术,可以在一套机场核心骨干网中构建多个业务专网,针对不同业务做到带宽保障、一网多用,为机场客户提供更有保障的链接。简化了控制协议。它只采用IGP,统一了控制协议,不再像MPLS那样在IGP的基础上还要LDP、RSVP-TE等协议,降低了运维的复杂度。良好的扩展性。以前实现路径编程(流量工程,TE)时一般采用RSVP-TE,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要感知到每条路径的状态,协议的消耗很大,限制了TE隧道的规格,难以部署和维护。Segment Routing路径编程则是在头结点进行,海量的路径都

191、是依赖于有限的表示链路和节点的Segment的组合,网络中间节点几乎不感知路径状态,具备很高的扩展性。可编程性好。Segment Routing 中的Segment非常类似于计算机的指令,通过对Segment 的编排可以实现类似于计算机指令的功能。具备非常好的灵活性,可以非常灵活地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路径,释放网络的价值。更可靠的保护。Segment Routing能提供100%网络覆盖的快速重路由(Fast ReRoute)保护,解决了IP网络长期面临的技术难题,能够在高可扩展性的前提下,又可以达到完全的可靠性保护。核心骨干网承载着离港网、地面运行网、综合业务网、生产网等生产业务数据及外连区、

192、数据中心等业务流量,接入终端种类庞杂,不同的业务类型重要性不同,如何优先保证重要数据的优先传输,在过去机场用户都是通过QoS对业务数据划分不同的优先级队列来保证带宽和传输稳定,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又无法保证流量激增导致重要数据业务带宽被抢占的问题不会发生,那么网络分片技术就能解决您的问题。网络分片技术其实早在运营商已经有所应用,将链路带宽划分为多条通道,不同通道之间的带宽相互独立、互不侵占,确保关键业务的带宽有所保障。FlexE技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在类似机场这样的行业网中,FlexE技术却遇到了难题:网络分片带宽保障,一网多用0成本好:100G、50G、千兆、万兆均

193、可以支持,机场网络主流端口;切片粒度细:支持M级切片,切片个数可达4K个;传输:无限制,全部支持;兼容性:异构厂商可以无缝对接。0102030404网络分片技术机场云平台为机场及各级单位的生产、管理、服务、商业、能源、交通等各个模块的业务系统提供良好的支撑服务,为机场的安全高效运行和智能服务管理保驾护航。那么一朵广泛适用于机场的云平台该具备哪些特性呢?新华三根据自身在云计算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对云计算技术趋势发展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全国落地十余个机场云案例积累的机场云建设经验,总结机场云平台应以全量的应用承载为导向、多维的安全合规为前提、完备的容灾备份为保障、敏捷的云化应用为探索、统一的云数融合为趋

194、势。总结来讲,机场云平台可以看作是支撑机场各类业务系统运行的ICT能力中心,具体可以理解为资源承载中心、运营管理中心、运维保障中心、服务集成中心、业务赋能中心等。对机场云的思考与理解物联网方案逻辑架构随着SDN、SRv6、网络分片、无线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华三结合在机场网络建设的深度实践,有能力助力机场打造一张“软件定义、统一融合、极简部署、一网多用、全域感知、人机协同”的智慧网络。未来,新华三将以不断创新的技术能力,持续助力机场智慧网络建设。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7069方案速递结语随着数字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进入到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如今机场智慧网络建设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拥有一张

195、可软件定义的有线网络那么简单,还应该具备一张全场景覆盖的无线网络以及物联网络,实现人、机、物的互联协同;对机场的飞行区、航站楼、公共区等区域的全域感知。物联网终端通过LoRa、RFID、UWB、蓝牙等物联网协议,成为了机场智慧物联网的触手;物联网平台提供网络、数据、物联网业务的统一入口,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共享给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的上层应用。从而实现旅客定位、管制区入侵预警、手推车管理、资产定位管理、无动力设备管理、人员定位、智慧停车等等一系列的智慧应用。物联网平台作为机场数字化的重要数字基础设施,负责机场全域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数据的采集,并提供标准数据开放给不同机场业务系统,是机场智慧物联

196、的核心组件。新华三物联网平台能够兼容多种不同的网络传输技术,兼容多种终端设备(包括物联网终端设备和非物联网终端设备),具备完善的物联网终端设备管理功能,支持多种物联网终端、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标准化处理,为机场各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标准的设备管理、连接管理和数据服务。同时构建统一的物联网平台,可完成机场全域物联网统一设备管理和数据标准化,减少各业务部门之间针对物联网感知需求的重复开发及重复投资,提高机场智慧应用的快速更新迭代,推动智慧机场数字化落地。Wi-Fi/物联网全域感知,人机协同引言近三年以来,以云计算、大数据、AI、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正在拉开智慧民航建设的帷幕,民航行业数

197、字化转型已至。2020年1月,民航局发布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提出建设“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使得机场建设从过去的“量优式”发展转变为“质优式”发展。2022年1月,民航局发布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提出智慧民航是实现对民航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进行数字化处理、智能化响应和智慧化支撑的新模式新形态。科技创新是助力智慧民航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民航行业由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变的重要推手和支撑。当前热门的新兴信息技术中,各大机场对云计算的“青睐”尤为突出,机场云平台俨然已经成为赋能智慧机场建设不可或缺的智能技术底座。通过利用云计算技术能够大幅提升IT资源利用率,为机场业务提供安全可靠、灵活弹性的运行

198、环境,实现应用和IT资源的统一的运营管理和自动化运维,提升管理和运维效率。云平台的集约化和共享化建设理念,为机场各业务场景的数据打造统一的数据存储底座,使数据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跨业务、跨主体、跨网络共享和交换不在犯难。智慧机场云平台解决方案新华三对机场云的理解与演进趋势分析|新华三集团行业BG 交通技术部 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家郝亚东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7271方案速递根据机场各类业务系统对IT资源的需求,按需提供不同规格和性能的服务目录满足机场业务的灾备需求,根据业务灾备等级提供对应的容灾及备份方案持续可扩展的服务目录满足当下及未来5年机场的业务发展所需一.资源承载中心,打造云化基础设施匹配机

199、场组织架构,实现机场各部门、各级组织的统一管理计量计费能力,云平台资源使用情况精准管理和分析二.运营管理中心,聚焦良好建设效果通过云平台对数据中心机房整体硬件设备进行运维管理,简化运维工作量云平台对接机场统一运维中心,实现云内资源、应用的统一监测、自动化运维三.运维保障中心,构造持续服务平台云平台实现对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平台融合共生,以云助数,以云赋智云平台对接机场第三方业务系统,如统一认证系统、4A系统等四.服务集成中心,强化开放对接能力提供容器、微服务治理、数据库、中间件、DevOps等PaaS层服务支撑传统架构应用向云原生应用演进五.业务赋能中心,激发应用创新活力A-CDM系统等的重要

200、业务系统,还有呼叫中心系统、登机桥系统、暖通空调系统等的支持服务类系统,以及OA系统、财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的经营管理类系统。机场的这些业务系统对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需求不一,对安全防护要求并非一致,对容灾备份策略需求各异,并且还要保障每个业务系统在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同时在逻辑上具备相对独立的IT资源环境以保证业务系统之间不会互相侵扰,这些方面在机场云整体规划和建设时都需要着重考虑,下面对这些内容做简要阐述。机场云建设现状及演进趋势云平台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机场云的建设和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搭建基础云平台,提供基础必备的IAAS层服务,使机场业务系统能上云。机场云最基础

201、、最核心的使命是为机场全量的应用系统提供必备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IAAS层服务,要保障业务系统能够顺利上得了云。机场业务系统少则几十个,多则一两百个,在这如此繁杂众多业务系统中既有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安检信息管理系统、行李处理系统等的关键业务系统,又有围界安全防护系统、飞行区管理系统、计算资源区按机场业务类型不同划分部署在不同的资源池,一般划分为生产运行类资源池、经营管理类资源池、测试类资源池、桌面云资源池等,各资源池归属于不同VPC,为机场各类业务系统在云上提供“专属空间”。存储资源区规划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式存储两种模式,对于数据存储性能、可靠性、IOPS要求高的应用场景(如核心运行类系统

202、、数据库等)一般推荐用集中式存储;对于性能和IOPS要求一般且数据量大的应用场景(如视频监测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旅客服务系统、商业管理系统等)一般推荐用分布式存储。机场云安全需要从云平台和云租户两个维度进行规划,机场云通过将提供给租户的安全服务能力与云平台的安全建设深度整合,建立统一的云安全资源池,按需为业务系统提供相应等级的安全防护能力。一般情况下机场云纳管两个数据中心,分别为A域(ITC大楼)和B域(PCR机房),A域作为主生产数据中心,B域作为备生产数据中心。机场业务系统在做容灾规划时既要考虑生产系统的高可靠需求,同时也要兼顾云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建设成本和技术难度。机场核心业务系统在A域

203、和B域做双活部署,保障核心业务的高可用性。非核心业务系统做数据级备份,保障关键数据不丢失。第二阶段:构建PAAS服务能力,包括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管理服务能力,构建初步的Devops开发测试服务,使机场业务系统用好云。机场应用上云模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这三种模型面向不同场景和业务需求,在机场云会出现共生共存的局面,并且会长期存在。云托管:机场业务应用承载的物理机替换成为云计算IaaS资源池里的虚拟机或者裸金属实例,不改变业务应用部署模式和架构。云适配:机场业务应用的中间件&数据库转由PaaS平台上提供服务,通过云平平台服务组件完成对业务的高并发、高实时的支撑。数据库和中间件按需申请,实现服务

204、化交付,自动化配置部署,可视化管理和运维。云原生:基于PaaS平台开发云原生应用,原有应用进行微服务和容器化改造,实现模块解耦,弹性伸缩,提高应用上线速度和版本迭代效率,加速业务重构与创新,有效支撑机场智慧化场景应用需求。新华三云平台方案优势服务目录齐全提供IAAS、PAAS、DAAS层全栈的服务目录,功能齐全,能够满足机场业务系统当前以及未来所需。全面融合软件层面云、网、安、数、智产品和方案高度融合,充分发挥各产品优势能力,真正实现管理一平台、应用一架构、SDN一张网、安全一策略。开放兼容适配市场主流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对利旧场景和其他厂商底层资源持开放态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配对接。

205、提供开放API接口和SDK开发包,可支持对接其他多云管理平台、第三方系统等。安全可靠融合新华三多年自研云平台及安全产品经验,全面支持软硬件不同形态的安全产品,云内、云上、跨云全面安全。提供成熟可靠、全方位的数据备份、同城双活、异地容灾方案。端到端的服务保障具备丰富的定制化开发经验,在面对机场个性化需求的场景,可以为机场量身定制,快速满足个性化需求。运维支持本地驻场和远程连线两种运维方式,即可通过远程连线方式满足用户降低运维成本的需求,同时可以提供本地驻场运维。0102030405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7473方案速递数据平台是打破机场业务系统数据孤岛的一剂良方,以到机场业务为核心驱动,聚焦“数聚

206、、数治、数融、数享”四大能力,其中数聚是基础、数治是保障、数融是手段,数享是目的,通过数据平台四大能力赋能或再造机场智慧运行、智慧安全、智慧商业等各种业务场景,全面助力智慧机场建设。需要说明的是机场云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建设并不是严格的递进关系,这两个阶段可以并行开展,甚至是先开展第三阶段的DaaS服务能力建设,然后再进行第二阶段的PAAS能力建设。第三阶段:构建DaaS数据即服务能力,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数据,使机场业务系统用好数。通过云平台与数据平台融合共建,云平台海量数据存储和集群化服务的能力助力数据平台实现云上繁多的业务系统数据集成、数据治理、数据开发和数据共

207、享等服务,将机场数据资产化。目前已经落地的机场云主要以IAAS云为主,有部分机场已经在云平台上使用部分PAAS服务,比如通过云平台按需提供数据库、中间件等服务。IAAS云主要提高了IT资源利用率、简化数据中心管理和运维、便捷拉通跨应用数据,但并未改变应用的开发、测试、上线、部署等模式,应用难以敏捷开发和迭代,随着机场智慧类应用的大量涌现和智慧化场景下对应用提出的更高要求,机场的部分应用必然会向云原生架构演进。机场业务系统做云原生改造建议优先从面向旅客服务类的应用着手,此类业务系统为面向互联网的敏态类应用,有高并发、峰值访问、应用快速迭代的诉求,通过云原生改造可以带来如下价值:新华三深耕机场云取

208、得的成绩一览新华三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成为机场客户信息化建设、业务创新、数字化转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截止目前新华三深耕机场行业14载,具有大量的私有云建设和服务经验,目前已经落地的机场云案例有十余个,在广泛建设机场云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实施服务经验、业务系统迁移上云经验等,能够为机场客户提供从云平台咨询规划、建设实施、定制化开发、迁移上云等端到端的机场云建设和咨询服务。能够快速响应机场业务需求变化,保持技术先进性,实现业务快速创新。应用快速迭代提供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维能力,提高运维效率,保障业务连续性、可靠性。高效运维面对高并发业务场景提供敏捷性弹性资源,提升高并发场景下

209、旅客访问体验。资源弹性供给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020177|83|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机场建设实践A-CDM推动机场运行效率提高89|智慧机场数据治理实践7675生态合作前言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爆,作为元宇宙关键技术的数字孪生也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数字孪生起源于航空航天领域,兴起于制造业。近些年在国内智慧机场建设中数字孪生机场的概念也屡见不鲜。在国外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为了加强资产管理对于优化安全、提高效率和提升旅客体验至关重要。他们通过构建数字孪生机场,提高了所有资产的效率和有效性;实现降低成本,更有效和高效地使用资产,以及对资产进行开发和维护;实现了从减少维护到对维护进行预测的转变。通过使

210、用数字孪生技术,机场预计能够节省5-10%的运维费,整个项目可节省10-20%的费用。国内香港国际机场把数字孪生作为是“智能机场愿景”一项重要的创新计划。香港国际机场的数字孪生系统连接机场资产管理系统的各项运营数据,并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相结合,以创造数字孪生的静态状态,数字孪生模型开发平台以逼真的方式导航机场的数字孪生模型,该模型使用了机场各区域物联网设备的实时数据,通过数字孪生平台与仿真工具、企业应用程序和企业分析平台相结合,打造可以准确预测的未来机场场景。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机场建设实践|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总监 数字孪生研究院院长刘钰胜智慧机场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思路智慧机场数字孪生建设

211、挑战管理对象孪生以实体的物理管理对象为核心整合各业务数据,形成管理对象孪生。业务流程孪生构建业务微服务,打造能力开放平台,强化业务协同,形成业务流程孪生。应用场景孪生梳理数字化应用场景,规范数字化应用,探索和发现关键场景,形成应用场景孪生。010203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7877生态合作然而大多数数字孪生机场建设往往重应用轻平台,不少机场建成大量的数字孪生的应用,但是孪生应用之间相对孤立,资源模型无法复用,数字孪生的建设仿佛又要重演IT烟筒建设的老路。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是新技术引入的必然之路,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往往是应用试点先行。然而数字孪生不仅仅是一项新的技术,还是一种数字技术的理念创新。在推广

212、使用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具体应用场景,也应关注顶层设计,通盘考虑数字孪生的系统架构。首先,数字孪生不是单一的技术或产品,它是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协同的综合技术体系,不是说某一个单一的业务厂商能够实现完整的数字孪生0到1,是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其次,具体到数字孪生机场建设,应该是打造一个与实体机场一一映射的全息孪生机场可视化;以管理视角来为机场的每一个管理对象构建数字孪生体,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并且能够支撑各类数字化场景要素的联动调度指挥管理需求,满足管理、控制、分析实体机场的一体化手段的需求;并且能够融合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北斗精度定位

213、的精准导航新技术。再次,数字孪生机场建设涉及系统复杂,应用场景多变,重点要实现三个层次的数字孪生:智慧机场数字孪生平台关键技术最后,数字孪生平台是实现数字孪生综合技术体系所依赖的综合技术平台。需要有四方面的能力:模型是数字孪生的基础,在数字孪生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大量异构的数字模型,有用于产品生产的模型,建筑设计与建造模型,地理信息测绘的模型。这些模型存储格式均不相同有的存在于CAD图纸中,有的保存在BIM文件里,有的以GIS数据的形式存在。模型转换技术,就需要能够将这些异构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转化为数字孪生系统中所建立的统一的标准的数据格式,便于进行模型融合。一.模型转换技术在机场建设过程中

214、各类IT和IOT系统由于建设时间或建设部门的不同,往往有多个异构的、运行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上的信息系统同时运行,这些系统的数据和能力彼此独立、相互封闭,使得难以在系统之间交流、共享和融合,从而形成了系统孤岛。而在数字孪生平台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数字孪生应用的需求,需要围绕建立面向数字孪生对象的数字模型,这就需要能够将各种系统的数据和功能进行集成即数字集成。数字集成包含数据集成和能力集成两部分。数据集成是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在企业数据集成领域,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框架可以利用。通常采用联邦式、基于中间件模型和数据仓库等方法来构造

215、集成的系统,这些技术在不同的着重点和应用上解决数据共享和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能力集成是把不同的系统的功能服务化,变成数字孪生对象可调用的能力集,从而为数字孪生应用提供反控物理世界的能力。能力的集成目前市场上有比较多的方式,通常采用:微服务改造、SOA服务化、API网关、硬件网关等方式来完成。这些技术在改造成本和实施难易程度上各有侧重,对系统平台的要求也并相同,需要组织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完成。二.数字集成技术多维的数据接入与融合能力数据是数字孪生的底层依赖,机场业务子系统繁多,接口协议复杂,作为底座的数字孪生平台应具备接入与融合IT与OT的各类子系统能力。数字孪生体的构建能力这就要求平台能够

216、根据场景业务需求加工出多维数字孪生模型,包括几何模型、资产模型、指标模型、反控模型、仿真模型、数理模型等。数字孪生的消费服务能力能够将构建出来的数字孪生体的能力,以公共服务的方式发布出来,让第三方能够直接使用,满足应用消费数字孪生的需求。数字孪生应用搭建能力要求平台能够提供零代码地构建数字孪生应用平台,满足业务部门的应用快速创新要求,以数字化业务创新促数字化转型。01020304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8079生态合作模型转换需要数据提取、模型轻量化、模型重构三个环节来完成。数据提取是需要根据不同文件格式,通过模型数据读取工具进行二次的接口函数开发,找出了数据提取的最佳函数及途径。模型轻量化是数据

217、提取过程中摒弃过程文件、隐藏特征、约束信息等非必要信息,且做了部分轻量化工作,大幅减少了三角面片数。在模型轻量化中有几何转换和渲染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模型重构是指将从异构模型中提取的数据,经过轻量化处理后,按照数字孪生系统模型输入要求进行模型加工过程。模型重构的标准是基础,加工是手段,数据是核心。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8281生态合作智慧机场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步骤数字孪生概念比较大,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不容易把控边界,造成数字孪生对象的构建泛滥,从而陷入到了孪生而孪生的窘境。所以智慧机场数字孪生平台遵循从场景出发自上而下的孪生需求规划,以支撑场景为目标的自下而上的孪生模型建设。孪生需求规划

218、应从业务场景出发,首先梳理本期建设的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形成孪生业务方向,再基于场景梳理对应的数据处理流程以及依赖关系,之后基于流程梳理涉及哪些数据来源,即来源系统,然后基于梳理的系统,明确涉及的具体数据内容,根据数据内容梳理这些数据内容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从而明确本期建设的数字孪生对象的分类,定义所需要的数字孪生元模型,形成数字孪生的建设标准,作为建设指引。孪生模型建设过程则应基于物理世界的实体,构建孪生世界几何模型;将几何模型与其相关数据进行绑定,按照定义的元模型加工为整孪生体;再基于业务,将孪生体组合,形成孪生业务场景;之后在根据孪生场景需求关联规则和流程,仿真物理世界场景业务;然后对业务

219、场景进行渲染,按需生成三维可视化效果;最后为业务部门或人员提供孪生仿真、演练和预测等服务。数字孪生目前在各行各业虽然有大规模的应用,但是处于早期应用阶段。各行各业对于数字孪生的认知,建设仿佛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论,相信伴随数字孪生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将不断丰富,同时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革新,可以预见在未来我国机场建设过程中,将围绕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生命周期运营维护,开展数字孪生平台的构建和部署,不断反馈和迭代,建立各类流程和信息的交互和映射,源源不断地获取物理设施的数字信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数字孪生机场将更多地呈现在民航机场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人员面前,极大地促

220、进降本增效,实现我国民航机场的高质量发展。新华三+UINO智慧机场数字孪生平台联合解决方案“数字孪生,看懂新世界”,优锘通过自主研发的真数字孪生专业技术,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全面感知、二维或三维展示、有序管理、以及智能操控。优锘经过多年的前瞻性研发和行业实践,现已形成了运营可视化中心、运营智能中心和运营整合中心3大产品中心。并通过物理层到平台层,提供数据接入的能力,建立物理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而服务层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世界的建模工具,提供二维、三维、地图等交互界面,并最终应用于智慧机场数字孪生平台场景群。数字孪生平台的感知、展示需要强劲的算力和大数据平台的支持,通过与新华三的强强联合,以绿洲平台为

221、核心,并贴合各行业需求,完全实现数据驱动,加强技术底座。基于优锘在数字孪生建设层面的实践经验和绿洲平台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整体提升可视化交互的运行管理能力,助力智慧机场数字孪生平台的进一步发展。模拟仿真技术是将包含了确定性规律的模型转化成仿真软件的方式来模拟物理世界的一种技术,其目的是依靠正确的模型、完整的信息和环境数据,反映物理世界的特性和参数。传统的仿真技术,如数值仿真、统计仿真、系统仿真、基于精益系统的仿真等,都是以离线的、独立的、特定阶段的方式来模拟物理世界,不具备分析和优化物理实体的功能。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在数字空间建立物理空间实体的模型映射,是创建和运行数字孪生的核心技术,是数字

222、孪生实现数据交互与融合的基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仿真技术的发展,使仿真技术和数字孪生的融合成为可能。三.模拟仿真技术多维模型融合,是数字孪生最重要的一步。数字孪生模型会涉及几何模型、物理模型、行为模型、规则模型、算法模型等多维多时空多尺度模型。多维模型融合首先对所建立的各种模型进行评估和验证,保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之后在此基础上将各维度模型进行关联、组合与集成,从而在数字空间级连与融合为一个完整的、具备高忠实度的数字孪生模型。模型融合过程主要涉及多维模型的构建、评估与验证、关联与映射、融合、一致性分析等过程。四.多维模型融合技术信息的共享和交互不

223、仅为各方工作提供依据,而且在保证航班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率。机场运行需要高效协调多个相关的专业部门来完成停机位分配、场坪调度和路径规划等日常工作。A-CDM系统通过对业务对象、业务流程、业务逻辑和优化目标进行持续优化建模,使用机器学习和优化技术对保障任务执行、监管进行智能,实现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如对停机位分配、排班、场坪调度和路径规划等进行智能规划和调度,力求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研判预测等辅助决策系统的帮助下,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航班运行效率最大化。通过对资源的智能规划,阶段三力求在安全冲突最少的情况下,实现最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另外,这一阶段中,将由系统自动推荐备选方案并交由

224、工作人员做出最终决策;指挥也逐渐从语音转为数据,并实现与CDM和HCC的数据自动修订。阶段三:决策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8483生态合作A-CDM理论根据机场及相关单位数据融合、设备安装和使用情况,A-CDM系统建设主要分为监视、交互、规划和引导4个阶段。前言随着2016年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突破1亿人次,2019年全球疫情前旅客吞吐量超过1.2亿,上海成为继伦敦、纽约、东京、亚特兰大之后全球第5个年航空客运量过亿的城市,且保持高速发展势头。上海地区航空业务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浦东机场货运量的持续增加,并连续13年位列全球第3。不难看出,上海的航空门户效应已经充分显现,其经济中

225、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另一方面,航空市场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航路拥堵、场坪拥堵、起降延误等一系列影响航班运行效率和正常率的问题。华东数个时刻协调机场曾多次因为航班正常考核指标达不到局方要求,被停止受理加班、包机和新增航线航班申请。面对每年10%的航班增加量和两位数的飞机引进速度,中国机场亟待提高:各个机场的运行系统仍以三级管理体系层层汇报;决策系统仅限本场的少量数据;机场的信息化程度远落后于航空公司和空管。以上种种限制因素也导致了大型机场准点率随着航班量的增加日益走低。枢纽机场的高速稳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航班正常率,因此在保证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机场正常率也成为了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欧

226、美国家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和”智慧机场”的重要组成,以”浦东准点”为代表的机场协同决策机制(Airport Collaborative Decision Making,A-CDM)打响了中国机场正常率的保卫战。A-CDM系统是飞常准(Variflight)在参与制定的,民航局机场协同决策系统技术规范基础之上,同时与欧控(Eurocontrol)、国际机场理事会(ACI)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等组织协同设计,与多家机场合作开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机场运行信息共享和统一协同决策平台。该平台不仅为空管、机场和航空公司提供信息交流和融合的渠道,同时集成了航班离场管理系统、进场管理系统、天

227、气预报系统和机场运行监测系统,以保证各方及时掌握飞行区、进近和离场排序等重要航班信息。空管、机场和航空公司可以按航班放行次序和计算起飞时间,利用A-CDM制定航班运行保障预案,使放行透明和运行规范,并充分利用空域、时刻和地面资源,减小航班延误和等待,确保运行的安全与高效。通过信息共享和后续精细化跟踪航班进程,A-CDM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事件准时性以及可预见性的成绩有目共睹。自2012年起,国内北京、上海等多地机场配合空管的CDM布局,开始建设A-CDM系统,以解决大型枢纽机场运行效率较低、协同决策能力不足的瓶颈问题。A-CDM推动机场运行效率提高|飞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张重阳随着航班的起

228、降,每天机场、航空公司和空管等相关单位都会发出和接收大量的数据信息。然而,各协同单位之间的业务数据缺乏共享和融合,部门间业务流程缺乏有效紧密配合,影响了机场正常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顶层规划与设计,大多数机场的各个子系统都是独立的,仅能做到单一系统的智能化应用,缺乏整体联动。关键信息的缺失进一步加大了提升全国机场正常率的难度。因此,大量基础数据的支撑是通过A-CDM系统实现”智慧机场”和提升机场正常率的必经之路。感知阶段便是实现机场信息化和智能化,保障数字机场的应用落地的前提。这一阶段将对机场运行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使用数据平台、物联网等技术将机场的既有的基础数据、车辆数据、人员航空器数据、相

229、关航空公司机场数据和ATFM数据进行清理融合,打通各个子系统。通过数据的单项传递实现数据的初步融合和叠加,也是为下一步的交互做准备。通过机场运行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AOC可以全面掌握机场资源状态,并做出合理分析,从而实现客货及飞机安全高效地周转,为管理的科学与高效提供支撑。阶段一:感知融合阶段将深化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和利用。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平台,致力于实现机场的资源共用和信息共享,打通车辆和人员等保障资源的数据和通信链路,如AOC与车辆交互、AOC与人员交互、A-CDM与CDM数据交互、机场所有资源(包括其他驻场单位)间的交互和机场与航空器的交互。通过数据的双向传递,这一阶段将

230、实现保障资源间的交互,资源情况互相即时可见。这也是场坪移交的关键技术基础。阶段二:融合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8685生态合作A-CDMCDM“浦东准点”案例分析随着“浦东准点”的正式上线,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迈出A-CDM与CDM系统融合的第一步。“浦东准点”在配合华东CDM系统打通信息渠道和数据融合上表现突出,用实践和数据证明了A-CDM和CDM系统融合发展对机场运行正常率的提高。A-CDM系统和CDM系统的区别和联系2012年,华东空管局启动地区流量管理以及协同决策系统(CDM)建设。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CDM系统已于2012年12月17日正式上线,并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运行。截至2014年底,

231、华东地区共有44个机场实施CDM运行。在CDM系统的帮助下,空管部门依据机场运行保障情况,为离港航班提供起飞排序;航空公司和机场根据CDM时间进行灵活上客,减少了旅客关舱门后的长时间等待并节省了大量离港航班的滑行用油。以东航为例,上海两场节约的滑行用油3800吨(折合约2300万人民币)。在飞行计划统一管理、协同决策平台、机场放行排序和塔台电子进程单等子系统的配合下,CDM系统提高了空中交通运行保障水平、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由此可见,不管是CDM还是A-CDM,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即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机场正常率。但是他们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CDM系统侧重计算和发布离港时间,并协助机场根据离港时间

232、组织地面保障。作为基于机场数据的底层操作系统,A-CDM系统更侧重于信息量的整合并协调各自利益,促使各单位从更全面的角度来处理问题。机场可以通过建立A-CDM与CDM系统的信息交换,提高运行网络化水平,使航路与进场限制和离场计划成为一个整体,进而保证航路和机场运行信息的完整性,提高地面运行的可预测性并改善起飞时间预测的准确性。另外,A-CDM还有一个核心的功能是分清机场的责任范围,避免以往航班延误后延误原因纠缠不清的问题。同时,相关边界责任可以根据机场责任快速调整,有利于中国机场地面运行全面从塔台移交给机场。“浦东准点”上线的第一步便是与空管开展数据对接工作,实现A-CDM与CDM数据相互补充

233、,相互完善。通过第一时间掌握的CDM集成数据,指挥席位和航司席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保障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浦东准点”系统可以根据放行情况计算航班放行为预计正常或延误。如预计航班发生延误,系统可以对该航班进行重点监测,并在必要的情况下通知相关单位加强地面协同,通过提高地面保障效率减少延误。同时,浦东准点系统提出空地协同需求,通过与空管CDM运行协作,提高CTOT执行率。结合CDM数据,“浦东准点”以航班实时位置为基础监测空域繁忙程度,并根据每小时实时航班量可视化展示机场周边航路状况,对拥堵航路提出预警。一.配合华东CDM打通信息渠道半年来,“浦东准点”取得了卓越的成效。2019年度浦

234、东机场正常率达到74.55%,同比增长3.38%(2018年为71.17%)。“浦东准点”A-CDM系统对浦东机场运行优化的具体情况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减少预计到达误差受运行容量限制,单一时刻内到达机场所能接受的航班数量有限。因此,航班预计到达时间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机场运行容量的计划和安排。通过在原有生产系统的基础上引入ADS-B数据,“浦东准点”极大地提升了预计到达时间的准确性。左图为浦东生产系统数据,该系统因缺乏校准手段,由人工校准,工作复核大且精度低。右图展示了接入ADS-B后的“浦东准点”数据。如图1所示,接入ADS-B数据后,预计到达时间误差3分钟的航班量占比从51%提升到87%

235、;误差5分钟的比例从71%提升到89%。二.数据融合提高航班正常率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与成熟,引导阶段以实现不同部门的计算机引导,摆脱人的干预为目标,让计算机根据数据自动处理部分日常工作,将一部分工作人员从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通过机场智能化和信息化实现运营管理流程标准化的同时,提高集成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能耗,提高机场正常率。在执行阶段,所有场面资源将由A-CDM系统及围绕A-CDM建设的各级子系统进行数字化执行。系统将通过地空数据链与飞行员实现数据共享。机场也将成立专门的数据维护和算法改进团队,保障A-CDM智能处理系统的持续优化。阶段四:执行“浦东准点”投入使用前后预计到达和实

236、际到达时间的误差情况(数据来源:飞常准)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8887生态合作结语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浦东准点”已经完成了监视阶段的全部工作,通过场面的可视化监测为AOC提供及时信息和资源。在此基础上,交互阶段的工作也已经全面展开,短期内将打通车辆和人员等保障资源的数据和通信链路,实现保障资源间的交互。“浦东准点”将按照A-CDM理论,持续推进规划阶段和引导阶段的建设,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A-CDM对场面资源运行的全面管控。未来,“浦东准点”还将陆续实现停机位智能分配,车辆和人员的智能调度等功能。通过与国内多个机场间的数据交换与合作,“浦东准点”将实现机场间保障节点状态、延误

237、原因和预计起飞时间等航班运行数据的实时共享。在前两个阶段实践的基础上,“浦东准点”将进一步推进与空管CDM系统的协同和创新,实现系统间的相互补充和完善。届时,上海机场民航大数据将实现由点到面的立体化拓展和应用,“浦东准点”必将助力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正常率持续提高。机场运行信息管理工作既是专业技术的问题,也是管理理念的问题。“浦东准点”对浦东机场运行正常率的提升也证明了新技术和新理念在当代机场运行下的重要性。只有在机场运行信息管理的理念、标准和执行力方面下功夫,实现A-CDM和CDM系统的联动,才能实现机场信息化和智能化,最终提升机场运行正常率,早日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

238、的核心航空枢纽港。由于CDM系统提供的时间无法落地并直接影响机场航班正常率,“浦东准点”引入了人工协调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在CDM系统数据的基础上,“浦东准点”结合不同机型和机位对应跑道的滑行时长推算出ACOBT时间,供机场AOC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协调和修订,帮助近70%航班的CDM时间落地。对于已知的预计延误航班,通过人工协调成功避免了其中约10%的航班延误。2.减少信息传递时间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浦东准点”通过物联网、智能硬件设备和智能监测设备等新技术精细管控航班运行,提高机场地面运行效率和航班运行正常率。利用自动化数据采集、可视化和智慧化等运算方式,“浦东准点”将即时海量保障数据直观地呈

239、现出来。目前“浦东准点”保障节点的数据自动采集比例已超过30%,预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系统自动化程度提高到85%。通过PC终端和手机APP终端取代原有的电话和对讲机等通讯传输方式,工作人员可以直观地在可视化机坪界面上看到航班保障的实时信息、车辆动态信息和机坪占用实时信息等,减少信息传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3.优化机位冲突预警机位分配,即为进出机场的每个航班分配一个合适的停机位。以机位分配为代表的机场资源管理工作也是航空公司衡量机场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这也要求机场既要保证停机位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又要绝对保证安全,减少机位冲突。目前,“浦东准点”已实现保障节点的超时预警、机坪占用预警和机位

240、类型冲突预警等多项预警管理功能。“浦东准点”上线以前,机场依靠人工仅能提前10分钟发现机位冲突并进行预警;系统上线后,可由系统提前30分钟自动识别机位冲突并预警,为后续航班机位的重新分配和调度预留了更多的时间和可能性,也为提升运行指挥的便捷性、机坪的安全性和地面运行效率提供了保障。4.提高CDM时间执行率“浦东准点”不仅通过电脑终端和手机终端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实现了COBT,CTOT和ACOBT的移动化展示,让航空公司根据保障情况请求协同放行,也化解了CDM时间执行的难题。如图2所示,浦东日放行航班量约为600架次。空管CDM系统计算出的初始CTOT显示,航班正常率可以达到80%;但由于浦东机场

241、规模大,结构复杂,跑滑运行模式独特,其中相当一部分CTOT执行困难,最终导致航班正常率不高。CTOT跳边情况(数据来源:飞常准)“浦东准点”协调航班量(数据来源:飞常准)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9089生态合作2.数据标准不统一、质量不高,统计不一、共享困难缺乏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和规范,导致各源业务系统数据不规范、不完整、不及时,数据无法有效集成整合,统计分析不准确和业务之间共享交换困难。比如,同一个航班的机型在多个系统中不一致,在离港系统中是321,在生产集成系统中是A321,如果按照机型维度进行分析,就会出现统计数据不准确。再比如,A公司作为机场的一个供应商,在合同管理系统中是A公司全称,而在

242、资产管理系统中是A公司简称,当两个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和整合时就非常困难。3.缺乏数据问题溯源机制和流程,缺失长效机制在发现数据质量问题后,往往不能快速高效地定位问题和处理问题。比如在某机场,通过运用数据构建复杂模型支撑机位自动分配,但经常会在特殊的一个时间窗口,发生分配错误和分配冲突。在排查过程中,由于缺乏数据加工的血缘管理,最终数据错误很难追溯到错误环节,问题的定位和解决就变得非常困难,周期很长,直接影响业务开展。此外,这个现象还会体现在缺失数据治理的长效机制保障上,由于缺少数据主责部门和闭环管理长效机制,导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机场数据使用现状及问题机场是一个数据原生企业和数据使用大户

243、,每天要产生和处理大量数据,一方面是内部数据,如生产运行、旅客服务、经营管理、商业运营等众多领域产生的数据。另一方面是外部数据,如来自空管、航司、监管单位、旅客、OTA、气象等部门数据。数据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众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各类数据无序增长、责任不明,家底不清一个中大型机场的业务系统往往有上百个,由于建设阶段的不同,各业务系统的更新改造自成体系和自我循环,导致系统个数越来越多,系统复杂度越来越高,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很难有人完全清楚机场所有业务系统情况、每个系统产生数据情况、数据的供需关系情况。特别是数据主责部门不明确,一数一源的管理很难实现,导致一个数据更新了或是出现了问

244、题,就很难快速找到责任方。前言众所周知,智慧民航建设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作为民航企业的重要资产,是赋能和驱动智慧民航建设的核心要素。2022年10月9日民航局印发了关于民航大数据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更好地把民航大数据“管起来”“用起来”“活起来”,需要增强一体化数据治理能力。数据治理工作是智慧民航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必然动作,也是建设新时代民航强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智慧机场是智慧民航建设的主要载体,机场本身产生大量数据,又是数据使用大户,数据治理是智慧机场建设的必选动作和重要抓手。那么,如何保障数据治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持续发挥数据资产价值,以数据赋能业务和创新业务,并激活

245、全要素生产率,是机场数据治理的核心课题。本文尝试分析机场数据治理的现状问题、痛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和应用价值导向,探讨机场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治理的关键控制点、策略和路径,从而保障数据资产持续高质量高价值,使能智慧机场建设。机场数据治理痛点及难点针对上述数据使用问题,尽管数据治理提供了一个的解决思路,但在具体实践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果站在数据管理者和使用者角度,这些问题可以总结为:“看不见看不懂、拿不到拿不快、管不住管不好、用不了用不好”。智慧机场数据治理实践|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咨询与系统部大数据事业部总经理邓正保在现实工作中,有些机场已经建了智能数据中心/中台,数据中心

246、汇集了大量数据,但展现的不是业务维度,导致使用部门看不懂数据。显然,对于使用者来说,这些数据看似有实则无,仍需花费精力协调业务和技术部门才能获取有价值数据。而对于数据管理部门来讲,这种展现维度,既看不见数据分布,也看不见数据使用情况。因此,这种数据治理显然是徒劳的。数据治理首要工作就是要梳理清楚数据分布、建立面向业务能看得懂的数据资源目录,这是一个系统而艰巨的工作,所以当前数据治理的痛点,也是一个难点。一.看不见、看不懂在实践中,数据使用部门往往很难拿到他们想要的数据,更何况是快速拿到。因为申请数据使用后,数据管理部门会协调供应商支持,需求开发周期长,经常需要花一周甚至更长时间。这个痛点会经常

247、导致最终很难满足部门的业务时效性要求。二.拿不到、拿不快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9291生态合作战略规划层面明确机场数据治理的模式、总体目标、实施路径,并建立全公司的数据思维和文化,用数据说话、让数据说话。保障机制层面构建数据治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流程、评价考核体系等保障机制,以标准规范和制度流程为依托,保障治理能够持续有效推进。治理领域层面治理的领域比较泛化,几乎涵盖了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重点而言,包括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架构、数据安全、元数据、主数据等范畴。技术支撑层面由于数据资产的虚拟性和海量性等特点,数据治理工作必须需要工具平台作为辅助手段,一个好的技术支撑平台是数据治理成功的重

248、要保障。01020304机场数据治理关键控制点和策略基于上述机场在数据使用、数据治理层面问题和痛点,我们先了解数据治理到底是什么工作,再分析机场数据治理的关键控制点和策略有哪些。由于机场数据管理部门对数据家底不了解,标准规范不统一,难以为业务部门提供的高质量数据;数据主责不清和数据供需关系不清,遇到质量问题很难快速解决,导致业务部门之间往往采用线下进行数据共享交换,数据使用情况更加难以管理。另外,数据治理的保障机制缺失,没有流程制度和长效机制,数据管理部门很容易陷入越管不住就越管不好的“恶性循环”。三.管不住、管不好数据治理的核心目标是支撑业务应用,产生业务价值。对于机场业务部门而言,由于难以

249、获得可信、全面、标准的好用数据,海量的数据资产在现实业务升级中难以产生价值,数据赋能业务、反哺业务和创新业务,难以真实落地,这是很多机场数据治理发展一段时间后,面临的重大瓶颈和痛点。四.用不了、用不好数据是业务的忠实记录和反映,业务开展自然就产生了数据,数据就是业务。数据治理工作是与业务息息相关,涉及到企业战略到执行的方方面面。因此,数据治理工作是个复杂、艰巨而持久性的系统工程。做好机场数据治理工作,需要从数据治理的战略规划、保障机制、重点领域和技术支撑等方面,立体全面地推进,是一把手工程,长期工程。下面简要阐述一下核心内容:综合而言,数据治理的战略和机制,指导和保障了数据治理具体领域工作的有

250、效开展,技术平台则是治理的重要支撑工具,而这四个方面,本身又是在持续建设和升级迭代的。一.数据治理工作是一个复杂、持久的系统工程数据治理体系结合机场数据治理痛点,笔者认为机场数据治理的关键控制点和应对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二.机场数据治理的关键控制点和策略1.解决顶层设计问题,明确数据治理企业级策略,达成共识首先,要在机场达成一个基础共识:数据治理工作是企业级的,全机场层面的工作,是涉及到各个业务领域和关乎各级人员的事情。需要从机场高层领导、中层管理者和业务操作人员,解决根本的认知问题,并达成共识。机场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并不表示这些数据就会自动具备高价值,需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多源数

251、据整合和处理等工作后,才能产生高价值,才可更好支撑业务洞察和业务优化提升,这是数据治理必要性的主要逻辑。数据治理工作本身需要大量的沟通协调和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需要机场高层领导亲自参与,这是保障数据治理相关的工作高效推进的关键要点。2.以解决价值体现为导向,良性循环数据治理工作是个长期工作,需要能够持续深化推进,必须解决价值体现的问题,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站在业务视角去看数据价值,与业务部门紧密配合,从增收、降本、固安、优服、提效和风控等方面做场景设计。战略机制领域平台支撑目标工作流程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标准管理元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数据归档管理数据架构元数据主数

252、据数据安全数据质量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组织架构规划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9493生态合作做好数据盘点普查工作梳理业务流程,明确数据责任部门和管理归口部门,有问题能够快速定位到责任人,保障数据标准和质量能够随着业务提升而持续提升。做好基础标准和统计数据标准工作数据标准是数据质量的前置工作,没有数据标准无以谈论数据质量。以主数据为抓手做好基础数据标准和以指标体系为抓手做好统计数据标准。选择优质的数据治理工具平台数据治理工具的选择,往往被大家忽视。国外平台水土不服,一些操作与国内习惯不符,无法发挥真正价值;国内部分平台也存在同其他平台强耦合情形,造成采购成本陡增,性价比大打折扣。笔者曾联合新华三共同参

253、与某机场数据中心规划建设,对绿洲数据运营平台有较深的理解,该平台具备轻量化、一站式、松耦合的特点,是值得信赖的选择。加强数据模型和元数据管理数据模型是数据标准落标和数据质量治理前置的重要载体。元数据是数据治理运维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数据治理和IT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强数据资源目录和服务目录的强链接很多机场没有建立数据资源目录和服务目录,导致业务部门看不见数据;有些机场建立了目录,但两个目录是脱节的、两张皮,导致服务目录拿到的数据鲜活度不足。持续做好数据价值评估工作数据的热度评估、价值分类、价值评估,是数据治理和管理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更是未来数据运营交易的基础。0在旅客

254、服务方面,通过建立旅客主数据,分析旅客出行习惯,对旅客进行标签画像,并拉通机场运行航班数据、综合交通数据、商业数据,对旅客每次出行节点进行动线推荐,打造全过程全节点的动态精准服务,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通过旅客服务平台,留住高净值旅客和引流潜在高净值旅客,增加了口碑更增加了机场收益,体现了数据治理的真实价值。在增收提效方面,重点解决机场收入快速和精准核算问题。针对机场收入结算数据进行治理和稽核,根据结算规则建立模型,高效准确完成收入结算,并能实现快速拒付举证,做到机场收入应结尽结,错拒补收。此外,通过数据治理后的数据,能够有效减少财务核对时间,将原有天的收入结算工作提效到天完成,大大降低了劳动强

255、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通过数据治理工作,与机场运管委探索提高机场放行率的策略和路径、分析飞机保障的薄弱环节、建立综合评价机场运行指数等应用场景,辅助机场领导决策,持续挖掘数据和释放数据价值,使得数据治理工作持续深入推进。3.抓住治理工作重点,练好内功如前所述,数据治理工作本身也是机场的一个业务,把握节奏、练好内功是数据治理的另一个关键控制点。以下是重点领域建议:建立组织和机制,长效机制数据治理组织机构和制度流程的建设,是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成立实体的数据管理部门还是建立虚拟的数据管理委员会,取决于是否能匹配本机场数据资产管理进展阶段。规范流程主要包括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数据开发、数据共享交换

256、的规范及流程。并建立各领域数据治理评价模型、数据治理评比排名机制、奖惩机制等日常和长效机制,是保障数据治理有序持续开展的重要措施和工作之一。结语在数字化时代下,数据作为机场的核心资产和生产要素,数据治理工作是机场数字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正逐步发展为机场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业务。数据治理工作涉及范围和领域很宽泛,与业务结合非常紧密,机场如何高效打造高质量数据资产,会是一个很长时间共同研讨的话题。本文从顶层设计、价值导向、治理重点和机制保障方面,探讨机场数据治理的关键控制点和对应策略。抛砖引玉,期望与更多的专家同仁一起探讨机场数据治理关键控制点和最佳路径,共同助力智慧机场和民航强国建设。智慧民航解决

257、方案专刊020197|103|新华三助力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物联网建设AI视觉赋能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安全管理105|新华三打造云底座支撑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智慧建设9695最佳实践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9897最佳实践建设背景:业务驱动机场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犹如钱塘江的浪潮不断奔涌,作为中国十二大干线机场之一、长三角地区客运吞吐量第三的大型机场,杭州萧山机场在数字经济蓬勃大潮中,正在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稳步推进四型机场建设。智慧机场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在机场领域的高度集成,是建立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机场体系的必经之路。这些年以来,伴随萧山机场在智慧运行、智慧服务、智慧安全、智慧商业等业

258、务板块的业务发展,机场智慧应用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机场各业务部门均单独建设系统,业务系统越来越多,网络、数据孤岛也越来越多,不仅造成系统建设、运维成本很高,而且由于缺乏统一的平台规划建设,业务部门间数据存在壁垒、无法进行资源整合,直接影响到了新业务应用的落地。在此背景下,萧山机场三期T4航站楼从智慧机场建设理念出发,以提升萧山机场物联网技术应用水平、开展水平化平台建设为目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萧山机场,消除现阶段物联网应用系统孤岛现象,提升设备和数据的共享和协同,提高机场智慧应用的快速更新迭代,推动智慧机场建设数字化落地。新华三助力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物联网建设|新华三集团网络产品线 物联网

259、解决方案架构师杜利征解决方案:业界首创“云网融合”机场物联网架构为消除萧山机场过去单独系统、单独建设、单独运维的物联网“数据孤岛”,打造统一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新华三提供了业界首创“云网融合”架构的机场物联网解决方案。依托构建机场专用“机场物联网平台和无线物联网网络”,实现所有机场设备统一网络接入、统一平台管理,支持萧山机场智慧机场应用落地。一个平台:破解机场物联网数据孤岛萧山机场通过构建物联网平台,目标是将机场所有设备(含新增传感器和现有设备设施等)进行统一管理。新华三绿洲物联平台提供从广泛协议适配、终端快速对接到现有业务系统集成,可完成机场全域设备接入和数据采集。在协议适配方面,平台支持低功

260、耗广域(LoRa/NB-IoT)、短距无线(RFID/蓝牙/Zigbee)和MQTT等主流通信协议,并可适配第三方平台接口。在终端对接方面,支持全图形化配置方式对接第三方终端,可适配终端消息封装格式,客户自己操作即可轻松接入第三方终端。在系统对接方面,基于HES蜂巢边缘系统边缘侧软件对接其他业务系统,支持Modbus、OPC UA、BACNet/IP等协议,快速完成空调、能源管理等其他业务系统数据接入并实现业务联动。新华三“云网融合”架构机场物联网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一张网络、一个平台”。一张网络:以Wi-Fi6无线网络为基础,灵活拓展LoRa/蓝牙/UWB等物联网络,满足机场各类终端和设施

261、的无线联网需求;一个平台:绿洲物联平台作为统一平台,完成机场全域物联网设备接入和数据采集,并提供标准数据开放给机场不同业务系统。机场物联网解决方案架构图绿洲物联网平台无线Wi-F i 6 L o R a/R F I D/蓝牙/U WB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10099最佳实践绿洲物联平台采用业界成熟的Kubernetes容器架构,功能模块容器化部署,根据业务需求灵活扩展资源,支撑机场应用迭代升级。除了具备标准的连接管理、设备管理、物联中台(物模型)和应用使能等标准功能模块外,还提供“网络管理子系统”,支持机场全域物联网的网络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智能运维。通过一个平台,可实现机场全域的物联终端、物联网

262、络和物联数据的统一管理,完全破解机场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孤岛。创新应用:破局大规模无动力设备管理困境2021年,萧山机场每天飞机起落超过650架次,平均每两分多钟就有一架航班起落。如此之高的起落频率,对机场的运营调度和管理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无动力设备作业是航班地面保障重要工作,无动力设备管理工作是机场地面运行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无动力设备包括了托盘、托卡、工作梯、牵引杆等,形状各异、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是保障航空器运行的重要设备,设备的状况和使用直接关系到机坪安全运行。然而无动力设备分布在机场机坪、停车场和库房等区域,具有数量多、使用分散、维护保养难等问题,管理不好易造成对航空器和地面保障车辆

263、造成运行影响。有部分机场采用传统的挂铭牌、喷印号码等方式对无动力设备建立统一台账,但由于无法联网,无法满足后台管理需求,很难采用智能化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也有机场探索采用RFID技术对无动力设备进行定位管理,但由于机坪、存放区、联络线等区域占地面积大、无法新增通信杆来部署RFID通讯设备(室外部署间距一般50米),因此实际落地性不强。无动力设备管理一直是困扰整个行业近十年的业务难题。一张网络:一体化网络提供泛在接入当前很多物联网系统都是烟囱式系统,机场搭建了很多烟囱式的网络,不仅存在重复建设、建设和运维成本高的问题,而且新增网络建设不能破坏机场现有装修、会影响新业务上线。此外,由于多种末端接入网

264、并存,特别是航站楼公共区域墙上各种走线,影响了机场整体形象。结合物联网络建设的现状,新华三提出了“以Wi-Fi 6无线网络为基础,按需拓展物联网”的一体化网络建设思路。根据机场业务需求,基于Wi-Fi 6无线网络扩展LoRa/蓝牙/UWB等物联网通信能力,并通过Wi-Fi 6无线网络进行统一承载。一体化网络方案的核心是新华三自主研发“八面玲珑”的IoT网关产品。IoT网关产品作为通用的IoT网络设备,其内置了物联网模块插槽,可根据客户需求灵活配置LoRa/ZigBee/RFID/蓝牙/UWB等多种物联网通信能力的插卡,即可实现对应物联网络覆盖。此外,IoT网关产品支持链式组网,通过总线方式实现

265、级联(不同物联网通信模块扩展能力不一样,最多可扩展9个IoT从网关),主网关通过标准网线连接从网关进行POE供电并做数据回传,节约物联网络建设成本。目前萧山机场T4航站楼已基于T320系列IoT网关完成了室内无线LoRa覆盖,承载智能垃圾桶等业务应用。基于Wi-Fi 6 AP拓展IoT网关示意图绿洲物联平台系统架构室外精准定位:通过加装卫星定位终端,实现了无动力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位置周期性定位管理;低功耗广域覆盖:单台LoRa基站可覆盖500米以上,基站与灯杆融合部署、无需新增杆体;定位终端一次充电可用2年,大大减少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创新管理应用:基于物联网平台打造的无动力设备管理应用,实现无

266、动力设备借用管理、位置管理、定期盘点、电量监测、产权方变更等全流程管理。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102101最佳实践新华三基于“云网融合”架构物联网基础设施,助力萧山机场打造了端到端无动力设备管理创新应用。在机坪的无动力设备加装GPS/北斗定位终端(电池供电,待机2年以上),基于在飞行区进行无线LoRa物联网覆盖,配合基于绿洲物联平台的资产管理应用,实现对无动力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位置进行周期性定位管理。客户价值与展望新华三“云网融合”架构机场物联网解决方案,为萧山机场部署统一物联网平台和无线物联网络,构建了机场物联网基础设施,以承载不同智慧机场业务应用落地,助力萧山机场实现物联网水平化平台建设目标。

267、萧山机场在“云网融合”架构物联网设施基础上,通过建设机坪无动力设备管理创新物联网应用,提高了萧山机场运营管理效率,提升萧山机场的智能化水平,为萧山机场的智慧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飞行区无动力设备管理仅仅是萧山机场物联网创新实践的一个起点。未来,基于新华三“云网融合”架构物联网基础设施,萧山机场将不断纳入新的机场业务及应用终端设备,全方位赋能新时代智慧机场建设。在数字经济大潮之下,新华三“云网融合”架构物联网基础设施,可承载:智能卫生间、人员高精度定位、无动力设备管理、能耗管理等机场相关业务场景应用。如今,新华三已成功服务国内180+家机场,包括国内吞吐量排名前30的全部机场,见证、参与了中国民航

268、业数字化发与变迁。未来,新华三以“云网融合”架构物联网基础设施为核心底座,发挥自身“一个平台、一张网络”技术优势,围绕机场应用场景需求,联合生态共同打造场景化解决方案,帮助机场客户快速实现业务落地。新华三物联网将持续深耕机场物联网市场,助力智慧机场数字化转型,在民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破浪前行,创造无限可能。基于“云网融合”架构的无动力设备管理场景化方案,采用GPS/北斗定位技术,实时掌握无动力设备位置信息,提升了资源调度效率。通过构建全流程数字化体系,建立统一台账、实现领用管理,解决设备丢失、设备损坏无法追责问题,降低维护保养成本;通过主动识别机坪设备乱摆放违规行为等,避免出现影响机场运行

269、的不安全事件,提高机坪安全裕度。新华三创新无动力设备管理场景化方案的成功交付,有效提高了机场飞行区无动力设备的管理效率,为萧山机场的智慧化管理打下坚实基础。资产管理应用:机坪无动力设备管理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104103最佳实践多维业务一张图龙洞堡机场现有上万路视频,若使用传统画面分割方式对每一个视频安全防护点位进行详细查看,后台解码硬件投入成本高,查看效率低。为解决该问题,对各类技术进行调研比选,有三类主流技术路线:一是二维地图,但业务展示不直观;二是3D数字孪生,建设成本高昂,实时响应慢;三是AR,业务展示直观、技术方案成熟、响应快。结合机场实际情况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最终确认第三种技术路

270、线。通过在机场确认了几个全景视频点位,可直观展示航站楼和飞行区的全貌,在全景画面中设置动态标签,包含智能视觉感知终端、门禁、报警等物联网前端设备,还包含了机场安保岗亭部署、航站楼保障资源部署、地勤部署等信息。同时通过视频画面高点与低点联动,实现全景和细节兼顾以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来展示机场运行状况。旅客智慧服务龙洞堡机场3座航站楼近40万平米,常有丢失物品的旅客,以传统安保系统进行追溯效率很低。现将机场安检和AI视觉中枢两大系统的数据打通,消除信息孤岛。同时,借助AI视觉中枢系统中提供的倍速解析能力,实现2小时的历史视频数据在1分钟之内解析完毕,精准提取视觉感知终端采集到的关键信息。再对解析结果进

271、行二次比对处理,迅速还原丢失物品特征轨迹,帮助旅客快速找到遗失物。AI视觉中枢系统上线后,大大降低因迷路、亲友走散、物品丢失旅客的误机概率,提升了贵阳龙洞堡机场的服务水平。0102AI视觉中枢系统建设采用全面云化的思路,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既有安全防护系统较为割裂,一类视频处理业务就需要建设一种服务器集群,难以拉通处理,现通过一朵云将底层算力资源进行全面调度,做到物尽其用;二是机场安保业务需求越来越复杂,需要对智能算法及应用进行定期更新迭代。三是面对海量数据90天存储需求,建设统一云存储资源池,存储提供高性能读写,400KB 1000张/s图片处理,采用纠删码作为数据保护机制,为倍速解析、图片二

272、次分析等场景提供有力支撑。借助云计算的技术优势,包括负载均衡、动态扩容、智能调度等,为机场智慧化创新奠定良好基础。以往在信息中心查看实时情况需要在多个平台之间来回切换,现用一张图就可以把龙洞堡机场的全部情况看明白、管明白。同时,接入机场原有的GIS地图,结合AI算法能力,使全景与细节画面同时上图、第一时间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将业务数据结合实景画面进行实时展示,以AI+AR的思路来建设视觉智能应用,系统上线以来,成效显著,举例说明以下2个业务场景:新华三凭借AI、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和用户一起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智能化技术使机场运营更安全、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便捷,持续助力机场行业创新。随

273、着民用运输机场安全保卫设施(MH/T7003-2017)标准的正式发布与实施,大多数机场已基本实现航站楼视频安全防护与围界安全防护系统的覆盖,不会出现大范围增补的情况,同时机场视频数据满足90天存储,安保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国内机场旅客吞吐量日益增多,数据量级也是成指数增长,靠人工查看视频的方式愈发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机场安保需求,如何用AI将海量沉睡的数据唤醒,成为业内需要脚踏实地研究的新课题。视觉作为覆盖面最广、实时性最强的感知技术,针对机场行业各场景业务需求,匹配AI智能分析算法,实现旅客智慧服务、地勤智能管理、航班节点保障等业务。同时,各业务功能以机场AR全景云图作为展示窗口,给聪明的大

274、脑配上智慧的眼睛,使业务管理更直观、更便捷。新华三打造AI视觉中枢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多维度数据,拉通各业务平台算力资源,用一朵云来承载机场智能业务,平滑兼容原有安保业务系统,实现对机场区域内的全面感知、主动认知、辅助决策。其中全面感知即随时掌握机场运行关键事件信息、业务运营状态,例如:航班动态、停机坪区域内飞行器和车辆到位的情况,航站楼内旅客排队及拥挤度情况;主动认知则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可自动对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例如:根据获取的动态,判断航班是否有延误风险;通过AI技术帮助旅客快速找到遗失的物品,避免旅客误机;辅助决策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根据业务规则或自学习获得的智能逻辑,

275、对发现的问题,自动做出处置或给出建议。例如:自动报警或提醒管理员,对相应区域地勤设备调整部署等。2021年,贵阳龙洞堡机场基于原有安保设施,以视觉为核心,启动机场AI升级工程。该工程内容不仅涵盖智能视觉感知终端全覆盖、全量数据90天存储能力、传统安全防护业务系统联动外,还建设了基于龙洞堡机场安全防范、运营管理等方面的AI视觉中枢系统。AI视觉赋能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安全管理|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解决方案架构师 刘 杰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106105最佳实践新华三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在机场领域深耕14载,截止目前已服务于包含全国吞吐量排名前四十机场在内的近200家机场单位,为十

276、余个机场提供过完整的机场云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机场云建设经验、实施服务经验、业务系统迁移上云经验等,能够为机场客户提供从云平台咨询规划、建设实施、定制开发、迁移上云等端到端的服务。目前已经落地的机场云案例包括首都机场云、广州白云机场云、昆明长水机场云、长沙黄花机场云、珠海金湾机场云、贵阳龙洞堡机场云、鄂州花湖机场云、南昌昌北机场云、四川机场集团云、上海机场集团云等等,实践范围涵盖枢纽机场、区域枢纽机场、干线机场等不同规模体量的机场云。接下来介绍两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机场云案例,希望通过这两个案例能为其他机场建设云平台提供思路和参考。新华三打造云底座支撑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智慧建设|新华三集团行业B

277、G 交通技术部 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家郝亚东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云平台案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下称“白云机场”)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之一,世界前五十位主要机场,2020年白云机场全年共完成运输旅客4376.8万人次,成为全球复苏最快、客流量最大的机场。白云机场需要一套稳定可靠、先进实用、持续可扩展的信息系统有效支撑庞大的业务量和快速扩增的业务规模。白云机场在建设云平台之前信息系统更侧重于部门的单个业务模块,相对独立的系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业务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且信息系统“各自为战”的模式造成了IT资源利用率低、管理和运维复杂等问题,显然这些种种弊端已然无法满足白

278、云机场业务快速发展需求。白云机场在对云平台进行规划时首先明确了其定位:搭建一套通用、开放、灵活、可支持各厂家标准产品的云计算平台,为机场各业务主题提供统一的基础平台,通过建设云平台来有效地整合和配置机场内的各种IT资源,适应机场发展中的各种管理模式,切实解决白云机场IT系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高IT系统和IT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全面打造白云机场云数据中心。新华三为白云机场建设了一套稳定可靠、架构先进、开放兼容的云平台,能够充分与原有硬件设备兼容从而最大可能的实现设备利旧,还支持对原有大量的VMware虚拟化进行统一纳管和统一服务。新华三为白云机场建设的云平台能够有效整合白云机场基础资源,合理划

279、分资源池,实现整个机场的IT资源一体化、运维管理标准化、信息安全管理全面化,全面释放白云机场云数据中心价值。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108107最佳实践白云机场云平台广泛接入生产、运行、管理、安全、服务等多源数据,利用数据整合实现机场运营数据、旅客服务数据、智能设备数据、安全服务数据等的互联,使机场所有人员、飞机、车辆、设备、设施之间都是可感知的。在此基础上搭建统一的数据平台,为机场的数据提供存储能力、统一管理能力、容量扩展能力及故障恢复能力,保障机场安全高效的运行,实现对机场所有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管理,通过复杂事件处理和数据挖掘实现机场数据的价值,为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有效的决

280、策辅助。白云机场云平台为数据的管理、统计、分析等呈现提供了可视化平台,形象生动展示出数据结果,并可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有助于以交互式的方式管理和开发数据。另一方面通过对机场运行业务场景进行建模,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精准分析和预测,从而对现有的业务系统的能力进行提升。新华三不仅为白云机场云平台建设提供了云平台软件及配套的硬件设备,还提供了全流程的业务系统及数据库迁移上云服务,涵盖前期深度咨询调研、迁移方案规划、迁移交付、业务上线割接等,顺利协助白云机场完成业务系统上云。在建设私有云之前,某机场已经建设并使用的业务系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结构日趋复杂,IT资源利率用低;管理和运维处于割裂状态,缺乏

281、自动化的管理手段,资源管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快速反应能力有待提高,这些明显不符合某机场信息化发展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某机场经过大量的调研和研讨,提出建设私有云平台,通过引入前沿的云计算技术,为打造智慧机场奠定统一的技术支撑底座。新华三为某机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私有云建设方案,协助打造专属的云平台顶层管理系统,这套系统能够向下集成基础设施即服务管理组件(IaaS),并且在后期能够与应用即服务管理组件(PaaS)、桌面云等进行集成,对外提供统一的云服务门户、云租户管理、云环境统一监测及运维、云配置管理、流程管理、计费计量、统计分析等功能。同时,云管理系统向上提供与某机场现有ITSM、信息安全

282、综合监测分析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等系统的对接接口,实现系统的整体集成。另外,云管理系统还提供与第三方公有云的对接接口,能够快捷实现与第三方公有云资源服务对接。一期建设的基础设施即服务管理组件(IaaS)专门用于对基础资源的统一管理,具备多资源池管理、资源分区管理、资源标签管理、多租户管理、资源容量管理、物理资源管理、虚拟资源管理、资源监测、安全管理、分布式存储软件管理等能力。其中,虚拟资源管理采用两套不同的虚拟化技术,虚拟化软件1为VMware,虚拟化软件2为H3C CAS。云平台能够提供完整的虚拟化及虚拟化管理功能,具备高可用、高可靠的底层资源虚拟化能力,为上层应用系统提供灵活、稳定的底层资源

283、支撑。某机场云平台有效整合了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实现资源协同,提高业务上线速度,提升运行效率。与此同时,私有云平台实现对原有虚拟化资源、网络资源的统一纳管,在保护原有IT资产前提下,有效提高资源集约化水平,降低管理难度。此外,新华三还为某机场提供了业务系统迁移上云服务,将总计几百台VMware虚拟机上的业务系统分批次、逐步迁移到新建的H3C CloudOS云平台上。在每次实施业务系统迁移动作之前,都会制定详细的业务系统迁移上云方案和回退方案,最大程度上保障业务系统迁移上云的平稳性和可用性。新华三致力于成为机场客户最值得信赖的机场云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对云计算技术的深厚沉淀、对机场业务的

284、深刻理解、对机场云建设的经验积累,有信心助力机场客户谱好“建云、迁云、用云”三部曲,最终为机场客户达到“建好云、好迁云、云好用”的效果。某大型枢纽机场云平台案例某大型枢纽机场(以下简称“某机场”)为满足旅客不断增长的需求,先后进行了三期共计8次大规模的改扩建,每次改扩建都会带来机场业务系统及ICT基础设施的扩容或新增需求。当时机场业务系统和底层的ICT基础设施没有做过统一的规划,属于分散建设、分散管理、分散运维的模式,随着某机场业务量的不断增大,这种“散装”建设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机场亟需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实现跨越式变革,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及智慧机场的建设目标。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0201

285、111|360业务能力中心助力新华三智慧机场生态建设110109360 业务能力中心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112111360 业务能力中心为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学校业务深度融合,新华三集团在民航行业已引入超过100家生态合作伙伴,覆盖智慧机场的运行、出行、商业、货运等核心业务,配合新华三端到端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打通上层应用和下层业务系统的业务通路,充分发挥其能力。首先,基于精准的功能定位及新科技的应用,机场的总体规划、功能布局、流程设计、建设分期等能力将更为科学、合理。其次,客、货、设施设备、机场运行、组织管理、外部协同等数据交互,使得机场运营可前置融入规划建设环节,机场建设、运营一体化完美实现。第

286、三,伴随机场服务移动化和自助化,机场结构和运营流程会相应改变,如候机楼公共区域面积缩减、分散安检模式、廊桥乘机功能一体化等。对于新华三集团来说,智慧机场360业务能力中心不仅是联合解决方案的孵化中心和体验中心,也是技术与潜能的创新中心。在合作伙伴的共同推动下,新华三已经在智慧出行、智慧运行、智慧商业、智慧安全等领域成功实现业务架构创新升级、并与飞友科技、优锘科技、立思辰、璞洛泰珂等多家合作伙伴基于绿洲平台、云平台进行深度对接验证,共同孵化面向机场行业业务的标准化套件。通过新华三集团智慧机场360业务能力中心,客户可直观体验智慧机场应用,看到应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运行模式,目前已经可体验包括全域

287、感知平台、协同决策平台、飞机泊位引导、保障节点智能分析平台等。在政策和行业发展的双重驱动下,智慧机场转型加速,合作创新已成为行业大势。新华三集团依托强大基础设施能力与智慧应用量大核心引擎,通过智慧机场360业务能力中心作为联合方案开发与应用创新支撑点,联合伙伴一同释放行业合力,为民航转型升级共注新活力。智慧机场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背景:一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强的爆发力展现影响,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组织生产方式。二是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科技进步、消费升级、产业变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动力。三是行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作为民航行业发展的关

288、键战略。面对当前现状和形势,如何融入新的技术环境和产业生态成为机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要思考。如何将多维业态的应用统一融合,共同赋能智慧机场建设成为一大难题。在此背景下,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基于民航行业多年深耕经验,围绕民航行业客户需求及业务发展方向。在北京望京打造智慧机场360业务能力中心,集解决方案开发测试、拓展生态合作、增强方案体验于一体,赋能行业生态合作伙伴,全面主推数字校园建设,当前新华三已完成与行业核心合作伙伴在智慧运行、智慧出行、智慧通航、智慧商业等领域孵化联合方案。近年来,智慧机场发展迅速,客户需求集中爆发,且存在需求复杂、定制化程度高的特点,新华三应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积极发展“

289、四型机场”的发展需求,结合机场信息化建设发展需求,提供从上到下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顶层设计、数据智能驱动、生态融合发展。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助力民航客户建设智慧机场。360业务能力中心助力新华三智慧机场生态建设|新华三集团解决方案部 智慧民航解决方案高级总监翟志东智慧民航新华三智慧机场全栈解决方案新华三致力于为机场打造坚实的智能数字底座,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设计,面向9大智慧化领域实现应用创新,赋能N个细分场景,全面助力智慧机场建设。4大智能数字底座云平台数据中台物联网平台AI视觉中枢基础设施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航班运行平台旅客出行服务平台货运管理平台安全管理平台商业管理平台综合运营管理

290、平台综合交通平台能源管理平台智慧运行智慧出行智慧货运智慧安全智慧商业智慧能源智慧运营智慧交通新华三智慧机场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设计方案通航综管平台智慧通航1套智慧机场顶规设计方案9大领域智慧化应用创新以4大智能数字底座为支撑的“1+9+N”的智慧机场全栈解决方案A-CDM全域感知平台机坪车辆监管航班节点保障机坪全景视频智能资源分配航班生产运行系统智慧行李智能视频分析客流统计分析旅客服务体验电子货运单货物全流程跟踪货站生产系统货物安检管理系统围界安全防护智慧交通执法商业全流程数字化智慧能源环境管理办公自动化ERP综合交通管理大巴场站管理智慧车辆调度安全防护集成平台精准营销商业资源管理商业运行管理商业智能分析旅客智能服务安全全景图零碳机场蓝天保卫战节能减排统一门户移动办公业财一体化停车场管理出租车管理安全管理空域监管运营管理园区管理票务管理机库管理N个细分场景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新华三:智慧民航解决方案专刊(2023)(60页).pdf)为本站 (潘多拉魔盒)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