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用友云: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46页).pdf

编号:13955 PDF 46页 1.77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用友云: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46页).pdf

1、中国企业上云指数 (2018)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两化融合服务联盟 2019年4月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属于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全 发展研究中心、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 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违反 上述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写组 本报告得到了以下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宝贵建议:北京机械工业自 动化研究所首席专家蒋明炜、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 师苗建军、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综合处处长于凤霞,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北京兰光创

2、新科技有限 公司董事长朱铎先、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庄 鑫、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总监何铭川、北京东方国信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吕庆华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组 长 张纪雄 周 剑 杜 宇 副 组 长 李 凯 马冬妍 徐红星 毛鹏飞 主要编写人 柴 雯 章宗婧 许雅丽 付宇涵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概 述 企业上云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为降 低信息化建设成本、优化运营管理流程、创新 业务发展模式,以硬件、软件、数据等基础要 素迁入云端为先导,快速获取数字化能力,不 断变革原有体系架构和组织方式,有效运用云 技术、云资源和云服务,逐步实现核心业务系 统云端集成,促进

3、跨企业云端协同,不断融入 开放创新生态的转型变革过程。上云是企业顺 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实现数字化转型重生的 重要路径, 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点内容, 已成为企业和政府推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深度 融合、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普遍行动。 为持续跟踪研判中国企业上云现状,明确 企业上云的重点和趋势, 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工业信息安 全发展研究中心和两化融合服务联盟联合发布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企业上云指 数是旨在评价互联网环境下,企业通过运用云 技术、云资源和云服务,获取数字化能力、变 革管理架构、创新业务模式,实现创新转型发 展的程度和水平的指示性数据

4、。该指数围绕连 接、 共享、 协同、 智能等企业云化核心能力要求, 从企业基础云化、云化创新、管理变革三个关 键视角构建指数指标体系, 为摸清全国、 各省市、 各重点行业的企业上云水平提供基础性工具。 该指数2017年首次发布, 本报告为第二次发布, 从全国整体、省域、行业、企业规模等方面描 绘我国企业上云发展现状全景图,并围绕企业 基础要素云化、企业业务云化与模式创新、管 理模式升级与变革等方面展开专题论述。样本 数据来自两化融合服务平台近 5 万家企业,其 中上云企业近 2 万家,涵盖机械、轻工、食品、 纺织、建材、石化、电子、冶金、交通设备制 造等重点行业,也兼顾了大型、中型、小微型 等

5、不同规模, 以及国有及国有控股、 集体、 民营、 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多种企业性质,具有较 强的代表性。 整体来看,2018 年我国企业上云用云水 平快速提升,企业云平台普及率为 43.9%,企 业上云指数为 36.2,分别较 2017 年增长 8.9% 和 7.3%。采用混合云解决方案成为大型企业上 云用云新趋势,基于混合云的云应用方案将支 撑大型企业全面落地数字化。中小企业云平台 应用普及率和上云指数均大幅提升,已进入快 速发展阶段。 全国各省市企业上云指数呈现 “东 高西低”的分布态势,但上云指数增长较快的 省市已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全国各省市企业上 云水平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性趋于缓和。在重

6、点 行业领域,电力行业企业上云指数明显高于制 造业,在制造业中电子行业和食品、纺织等消 费品行业上云水平较为领先,电子和装备制造 行业上云水平提升最快。 从关键维度分析,企业云服务应用已从以 数据存储和计算为重点向信息系统云端迁移、 软件云端订阅和定制方向发展。工业 APP 应用 普及虽面临诸多瓶颈、但态势良好,满足工业 APP 市场需求亟需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通过 在云端实现跨企业协同设计与制造、大规模个 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产业链协同、互联网 开放社区等新的合作方式和运营机制,上云企 业的创新与突破将从企业内部拓展至整个价值 网络和产业生态。上云企业正积极推进战略转 型,逐步优化绩效考核

7、体系和赋权机制,深入 开展组织结构优化,激发全员创新主动性和潜 能,通过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适配企业上云。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目 录 第一章 我国企业上云全景图 / 01 一、2018 年我国企业上云广度和用云深度快速提升 / 02 二、采用混合云解决方案成为大型企业上云用云新趋势 / 05 三、广大中小企业云化转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06 四、上云指数增长较快的省市已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 07 五、电子和装备制造行业云化发展水平提升最快 / 09 第二章 基础要素云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 10 一、信息系统和软件上云推动云服务应用走向深入 / 11 二、我国工业 APP 发展基础薄

8、弱但应用前景广阔 / 12 三、基于混合云的云应用方案支撑大型企业全面落地数字化 / 15 四、生产设备设施云化是企业硬件云化的难点所在 / 16 五、数据云化深度不够、网络安全保障不足 / 18 第三章 上云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 / 20 一、基于云平台的资源、业务集中管控助推企业集成运作 / 21 二、上云大幅提升大型企业资源与业务动态优化与协同共享能力 / 22 三、云平台成为跨企业协同新模式新业态培育的重要载体 / 23 四、上云企业开放价值生态共建成果显著 / 24 第四章 管理模式创新为企业云化发展增添新动能 / 25 一、战略层面对企业上云的保障趋于就绪 / 26

9、二、上云企业绩效管理趋于精准化、动态化 / 27 三、组织结构网络化成为上云企业管理变革重要趋势 / 28 第五章 发展建议 /29 一、顶层设计:建设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立法和标准研制 / 30 二、需求侧:找准上云切入点与发展路径,发挥企业上云实效 / 31 三、供给侧:提升服务供给和运营能力,强化上云基础支撑 / 32 四、生态体系:持续完善协同生态体系,推动产业全面升级 / 33 附录 1: 上云指数样本情况 / 34 附录 2: 企业上云进程 / 35 附录 3: 企业上云指数指标体系 / 36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第一章 我国企业上云全景图 支持企业上云,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快

10、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提高创新能力、业务实力和发展水平;有利于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 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当前,制造业正从数字化 阶段向网络化阶段加速迈进,企业上云已经成为推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 深度融合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普遍行动。摸清现状才能更好地认 清方向,本章从全国整体情况、企业规模、省域、行业等方面描绘我国 企业上云发展现状全景图。 01 我国持续加大政策牵引和扶持力度,促进企业上云用云水平快速提升。 2018 年我国企业云平台普及率为 43.9%,企业上云指数为 36.2,分别 较 201

11、7 年增长 8.9% 和 7.3%。 一、2018 年我国企业上云广度和用云深度快速提升 为推动企业利用云计算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 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自 2015 年以来,我国政府面向云计算产业发展、行业推广、市场监管等重要环 节的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宏观政策环境日趋完善。2015 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云计 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与云计 算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为云计算发展奠定了重要政策基础。2016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 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促进工业云企业用户增长和深化工

12、业云作为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7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 +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鼓励中小 企业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降低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成本;工业和信 息化部印发 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 明确了包括技术增强、 产业发展、 应用促进、 安全保障、环境优化在内的云计算发展五项重点任务。2018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推动企业上 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 明确提出推动百万企业上云, 并从实践层面进行指导, 进一步统一思想、 形成合力、优化环境,在全国范围有序推动企业上云工作。 表 1-1 2015-2

13、018 年我国企业上云相关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 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 联行动的指导意见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关于深化“互联网 + 先进制造业”发展工 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 年) 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 机构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工信部 工信部 年份 2018 2017 2016 2015 0202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2018 年,企业基础云化、云化创新、管理变革三个一级 指标水平分别为 40.8、

14、33.8、31.7,分别较 2017 年增长 6.3%、 9.0%、7.1%。从基础云化下辖二级指标水平来看,网络支撑 和硬件云化水平相对较高,分别为 48.7 和 44.4,软件和数据 云化水平较低,仅分别为 37.0 和 33.0,但数据云化增幅最高, 已超过 10%;云化创新下辖的二级指标数据显示,我国企业 通过上云实现企业内融云集成、跨企业云端协同、开放价值生 态共建的水平分别为 38.3、34.3、25.6,分别较 2017 年增长 13.3%、8.2% 和 2.8%;管理变革水平下辖三个二级指标战略 转型、激励与赋权、组织优化的发展水平分别为 33.7、30.0、 31.6,发展较

15、为均衡,与 2017 年相比,战略转型增长最快, 增幅达 18.7%,如图 1-2 所示。 企业上云基础日渐夯 实,基于云平台实现企 业融云集成、跨企业云 端协同、开放生态共建 等业务创新水平提升迅 速,在战略层面对上云 的重视程度显著增强。 在政策推动和牵引下, 围绕基础建设、 应用推广、 生态构建等方面的重点举措相继落地, 有序推进。 我国企业对上云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知也日渐深化,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云化转型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云服务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覆盖面不断拓展、渗透性不断增强。从云平台普及 广度来看,目前我国 43.9% 的企业使用了云服务,较 2017 年增长 8.9%

16、。其中,仅使用公有云、仅 使用私有云和使用混合云服务的企业比例分别为 24.0%、15.2% 和 4.7%。公有云和混合云的企业用 户比例较 2017 年有较大增长,分别提升了 1.6 和 2.1 个百分点,如图 1-1 所示。对于已经应用云平 台的企业,上云水平也明显提升,2018 年我国上云企业的上云指数为 36.2 1,较 2017 年增长 7.3%。 企业云化转型已是全球趋势,随着企业云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从非关键业务和标准化应用的云化逐 步过渡到生产系统和关键业务的云化,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上云用云获得实际收益。 1 企业上云指数及相应指标水平均以已经应用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形式

17、的云平台的企业为样本计算,下同。 图 1-1 2017-2018 年全国企业云平台使用情况 03 以上数据表明, 企业在硬件、 软件、 数据等要素上云的基础上, 业务融云创新成果初显、 发展迅速。 企业通过战略转型、激励与赋权、组织优化持续推进管理变革以适配企业上云。在基础云化方面,IT 硬件基础设施的云化已具备一定基础,是目前大部分企业上云的首要选择;数据云化虽涉及面广、实 施难度较大, 尚属起步阶段, 但随着企业对数据价值变现的需求日益凸显, 大数据开发利用发展迅速; 由于企业对内部数据和客户隐私泄露的担忧,以及服务提供商在提升软件通用性和定制化水平方面 的局限,软件的云端订阅和定制发展较

18、为滞后。在云化创新方面,融云集成和云端协同发展水平相 对较高,由于基于云端的集成应用为企业实现内部综合集成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云计算、物联网、 大数据、移动终端、智能设备等新的技术手段和平台有效助力企业实现内外部信息和资源的实时交 互协同;企业对开放价值生态的认识仍处于初期起步阶段,涉及的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和创新方式 更为复杂,探索性更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管理变革方面,越来越多的上云企业已深刻认识到 战略制定与执行和组织保障对企业云化转型的重要性,将云化转型提升至战略层面深入推进;此外, 上云企业积极探索组织优化,有效激发全员潜能、深化组织变革,传统管理体制难以满足上云发展 要求的难题将逐

19、渐得到有效解决。 图 1-2 2017-2018 年全国企业上云指数一、二级指标水平 0404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二、采用混合云解决方案成为大型企业上云用云新趋势 混合云是近年来云计算的主要模式和发展方向。混合 云在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基础上,结合两者优势,兼顾传统 IT 技术架构发展而来的 IT 建设思路,将私有云的安全性、 可控性,以及公有云的经济型、高效性和扩展性相结合。 对比 2017-2018 年我国大型企业的云平台使用情况,2018 年大型企业仅使用公有云的比例有小幅提升,仅使用私有 云的企业比例明显下降,而使用混和云的企业比例增幅则 超过了 50%,具体如图 1-3。 以

20、上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尝 试利用混合云来解决企业 IT 部署问题。一方面, 大型企业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和核心能力保护问 题,更加重视数据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大型企 业规模大、体量大、系统和流程复杂,在资源和 基础设施的可扩展方面存在较强需求;再次,大 型企业为满足其不同业务需求、节省经营成本, 在部分上云环节结合公有云服务使用。混合云因 其安全性、可扩展性、经济性等优势开始被越来 越多的大型企业所接受。 图 1-3 2017-2018 年我国大型企业的云平台使用情况对比 大型企业以使用私有云 平台为主,对混合云的需 求逐年增大,混合云应用 比例显著提升。 05 三、广大中小企业云化

21、转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云计算对中小企业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层面。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上云而降低成本获取大型企 业才能使用的 IT 专业化服务,以平台化、开放式的发展模式加快弥补发展基础与关键技术短板,借 助云技术快速实现业务和管理效率升级,实现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竞争力和社会经济效益。比较不 同规模企业未上云比例,大型、中型、小微型企业未上云比例分别较上年下降 1.1%、2.1%、8.0%。 尽管大型企业得益于较好的信息化基础条件和能力,以及各业务部门或分子公司对信息共享和业务 协同的强烈需求,已上云的企业比例最高,但从发展速度来看,中小企业上云步伐更快。在云平台 类型选择方面,与大型企业私有云占比

22、最高不同,中小企业则更侧重使用公有云平台,如图 1-4 所示。 从上云指数来看,大型企业的上云指数达 37.3,居于领先地位。中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上云指 数与大型企业的差距分别为 4.8%、10.7%。但与 2017 年相比,中小企业上云指数均提升 10% 以上, 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如图 1-5 所示。以上数据表明,中小企业上云用云整体水平虽落后于大型企业, 但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上云比例和上云指数均实现了大幅提升。 图 1-4 2018 年我国不同规模企业云平台使用情况 图 1-5 2018 年我国不同规模企业上云指数及一级指标水平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是上云用云的重要主体。中小企业以使用

23、公有 云平台为主,云平台普及率和上云指数均大幅提升。 0606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从上云指数来看,东南部沿海地区部分省市以及北京和天津的企业上云水平位于第一梯队,其 中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市是传统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具备一定规模的制造业基础, 产业结构较为合理,技术力量雄厚,企业创新思维活跃,且接近以浙江为核心的东南部云服务集聚区, 为企业上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安徽、辽宁、河南、湖北、山西、陕西等省市企业上云水平位于第二 梯队;甘肃、云南、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市企业上云水平相对落后。从上云指数变化情况来看,四川、 河南、山西、福建、江苏、浙江等省市企业上云指数同比增长最

24、快,位于第一梯队,重庆、广东、海南、 上海和北京等省市企业则位于第二梯队。全国各省市企业上云指数及其增速的分布情况整体呈现“东 高西低”的分布态势,但与上云指数不同,上云指数增长较快的省市向中东部地区迁移,全国各省 市企业上云水平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性趋于缓和,如图 1-7 所示。 四、上云指数增长较快的省市已向中西部地区迁移 东南部沿海省市企业上云指数持续领航,但上云指数增长较快的省市已 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全国各省市企业上云水平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性趋于 缓和。 对比中小企业中上云和未上云企业之间在信息化成本和利润率方面的差距百分比发现,全国整 体和部分重点行业已经上云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投入和利润率

25、方面均高于未上云企业,但利润率高 出的百分比明显高于信息化投入高出的百分比,如图 1-6 所示。这表明上云企业更重视信息化水平提 升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上云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提升和收益回报,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上 云对于中小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 图 1-6 中小企业中上云和未上云企业之间信息化投入和利润率差距百分比 07 图 1-7 2018 年我国各省市企业上云指数及同比增速分布图 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基于企业上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本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围绕 云计算产业发展和企业云化转型,浙江、江苏、山东、广东、上海、天津、四川、湖南、河南等地 也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政策文件,实施了一

26、系列重点举措。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部省合作,先后与广东、 上海、浙江等省市签订部省合作协议,全面推进平台培育、工业企业上云、应用示范等工作,培育 了近 200 个工业互联网平台,500 多家平台解决方案服务商 2。在政策牵引推动下,这些区域的云计 算产业培育和应用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企业云化转型如火如荼开展。从我国 top100 云服务厂商 与中小工业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3 来看,企业上云水平较高或增速显著的省市,基本上属于以下三类情 况, 一类是云服务资源供给能力突出的省市, 例如北京、 四川、 上海、 福建等地;一类是中小企业众多, 工业基础较好,企业转型升级需求旺盛的省市,例如山东、江苏、

27、浙江等地,还有一类在云服务供 给能力和中小企业数量方面均位于前列,例如河南、广东等地,如图 1-8 所示。 图 1-8 中国 top100 云服务厂商与中小型工业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2 引自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白皮书 3 根据中国工业经济数据库、网络公开资料整理得出 0808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通过对重点行业 2018 年企业上云指数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电力行业的企业上云指数达到 53.9, 较制造业行业企业 (35.8) 高出50.6%。 电力行业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较高, 云化基础条件完备, 在数据存储、传输、集成、共享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为云化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制造业

28、行业中,电子行业和食品、纺织等消费品行业上云指数较为领先,原材料行业则明显落后于其他行业。 与 2017 年相比,电子和装备制造业上云指数提升最为显著,均超过 10% 以上,如图 1-9 所示。以 上云化发展水平领先或提升较快的行业,依托其传统的工业基础优势,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 技术,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与互联网融合进程,在企业云化转型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正大力推进新能源设备、通用动力设备和智能装备上云,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企 业围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设备,开展设备建模、功率预测、调度优化等服务,围绕工程机械、数控 机床等智能化水平较高的设备, 开展设备资产管理、 健

29、康监测、 运营优化、 能力交易、 安全操作等服务, 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供应链金融、设备租赁等新模式。在电子、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信息物理系 统示范应用,探索产品及生产过程虚拟仿真、研发制造一体化、企业资源管理与制造执行系统集成、 新型工业操作系统及工业 APP 等应用模式。同时,推动装备、工程机械等行业开展全生命周期数据 管理,探索基于大数据的产品质量管理、预测性维护等应用模式,提升产业链价值。这些重点举措 对于加快重点行业上云用云水平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 1-9 2018 年我国重点行业企业上云指数情况 五、电子和装备制造行业云化发展水平提升最快 从行业维度看,电力行业企业上云

30、水平明显高于制造业企业,在制造业 中电子行业和食品、纺织等消费品行业上云水平较为领先,电子和装备 制造行业上云水平提升最快。 09 第二章 基础要素云化向更深层次迈进 通过将企业的软硬件等信息化要素云化,企业将初步具备迈向云端的基础 条件。企业的 IT 基础设施云化,是目前大部分企业上云的最直接切入点,也是 实现企业云化的必备基础。企业通过使用云计算服务,将大幅降低企业信息化 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成本,缩短信息系统建设周期,提升信息资源应用效率。 底层生产设备设施上云更为企业实现制造能力在线发布、制造资源弹性供给、 供需信息实时对接、进而实现能力交易提供可能。伴随企业云化进程的深入, 数据采集、

31、数据流通和数据共享等过程得到有效实现,数据中潜在的关联和规 则不断被挖掘,日益成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数据的集中、系 统的虚拟化、业务应用的物理分布、访问端点的移动化和消费化等趋势,对云 服务提供商和云服务应用企业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010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业务系统上云是企业上云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一步,企业通过云平台逐步将业务系统迁至云端, 可以实现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促进生产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实现企业内部业务 协同管理和运营优化。当前,已上云并实现信息系统云端部署的企业中,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办公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云

32、端部署的企业比例均超过 60%,而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和物 流管理系统云端部署的企业比例则为 30%-40% 左右,如图 2-2 所示。由此可见,我国工业企业业务 系统上云以运营管理中人、财、物环节为主,人财物环节由于软件通用性相对较大,业务流程比较成 熟稳定,因此相关管理系统在业务系统中率先上云。而研发、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等环节业务流程复杂、 数据量庞大、信息系统功能个性化程度较高,上云进程相对滞后。 一、信息系统和软件上云推动云服务应用走向深入 企业云服务应用已从以数据存储和计算为重点向信息系统云端迁移、云 端订阅和定制方向发展,企业云服务应用逐渐走向深入。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越来越倾

33、向于更加灵活的数字化转型投入策略,投资型的信息化建设策略逐 步被消费型的信息化应用策略所替代。云服务的出现恰好满足互联网时代企业“按需”、“轻量” 的信息化建设诉求。通过云服务提升企业 IT 资源管理效率,实现更均衡、更优化的管理;同时,按 需投入的方式也避免了过度投资,云服务的按需付费也将企业信息化投入由固定成本转变为可变的 运营成本;此外,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解决了企业“重建设、轻运维、运维难”的问题。当前, 在企业云服务应用场景中,54.9% 的上云企业租用公有云存储服务,48.9% 的上云企业租用公有云 计算服务。47.7% 的上云企业将信息系统部署到公有云平台,且已有 26.3% 的

34、上云企业通过 SAAS 服务订阅模式使用应用软件,33.8% 的上云企业通过公有云平台实现软件的定制,如图 2-1 所示。 图 2-1 2018 年上云企业公有云服务应用比例 11 二、我国工业 APP 发展基础薄弱但应用前景广阔 工业 APP 是快速提升软件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工 业 APP 发展起步较晚,但应用普及态势良好。 4 引自工业互联网 APP 发展白皮书(2018) 5 工业 APP 普及率由应用工业 APP 的企业数量占样本企业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得出。 图 2-2 2018 年实现信息系统云端部署的企业各环节业务系统上云分布情况 工业互联网 APP(简称工业 A

35、PP)是指基 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承载工业知识和经验,满足 工业用户特定需求的应用软件,是工业技术软件 化的重要成果。通过将大量工业技术原理、行业 知识、基础工艺、模型工具规则化、软件化、模 块化,并封装为可重复使用的微服务组件,工业 APP 将促进工业知识的显性化、公有化、组织化、 系统化,极大地提高知识的应用与复用。全球各 国正纷纷加快推动工业技术软件化进程,布局发 展工业 APP。 我国当前工业 APP 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领先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公开数据显示,我 国工业 APP 数量不超过 10000 个 4,工业 APP 产品类型单一

36、,大多基于单一数据源开发,尚未 出现现象级工业 APP。虽然我国工业 APP 发展 起步较晚,且面临诸多瓶颈,但应用普及态势良 好。截至 2018 年 11 月底,我国工业 APP 普及 率为 19.9%5,上云工业企业中已有 43.5% 的企 业应用了工业 APP。特别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工 业 APP 已成为其产品研制和大型制造系统运行 的重要辅助手段,部分领军企业已围绕工业 APP 尝试进行布局。 1212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据预测,2020 年前后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出现类似于消费互联网平台的爆发式增长,全球工业互 联网 APP 的市场规模正在快速扩大,一个海量工业 APP 和海

37、量用户双向迭代的双边市场正在形成。 从统计数据来看,截至 2018 年 11 月底,我国工业 APP 应用企业中仅通过外包购买工业 APP 的企 业达到近四成左右;由于工业 APP 自行开发难度最高,仅通过自行开发应用工业 APP 的企业比例最 低,不足 10%。超过 30% 的企业通过多种来源使用工业 APP,其中 80% 以上采用外包购买加自行 开发或合作开发的方式,如图 2-3 所示。在庞大的市场需求之下,我国工业 APP 商用公有模式发展 潜力巨大,从企业自有到开放给工业互联网上的用户使用,工业 APP 的发展将进入高级阶段。第三 方应用开发者也可以面向特定工业场景开发不同的工业 AP

38、P,加强微服务开发,建设庞大微服务池, 逐步构建形成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业生态。 图 2-3 2018 年我国工业 APP 应用企业的工业 APP 来源分布情况 我国企业工业 APP 应用来源以外包购买为主,工业 APP 商用公有模式 发展潜力巨大,亟需大力促进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形成。 与生产管控类工业软件应用不足的现状相比,生产制造环节已成为工业 APP 应用的主要场景之一,工业 APP 应用有助于弥补我国企业在生产 制造环节工业软件应用不足的短板。 分析我国企业工业 APP 应用场景发现,截至 2018 年 11 月底,我国应用工业 APP 的企业中, 应用场景覆盖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

39、制造、运维服务环节的企业比例分别为 11.7%、10.8%、 11.6%、10.6%。经营管理和生产制造环节应用工业 APP 的企业比例相对较高,研发设计和运维服 务环节略低。同时 , 我国工业软件应用现状数据显示,与经营管理类和产品研发类软件相比,个性 13 图 2-4 2018 年我国工业 APP 应用企业应用场景分布及主要工业软件普及情况 化需求高、机理相对复杂的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普及情况并不理想,MES 和 CAM 的应用普及率仅为 20% 左右,SCADA 的普及率更是不足五分之一,如图 2-4 所示。关键工业软件应用不足,制约了企 业在制造环节的智能化发展。与工业 APP 主要应用

40、场景的分析数据相对比,生产制造环节有望成为 工业 APP 弥补工业软件应用不足的重要突破口,将加快制造环节智能化发展进程。 1414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随着大型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和业务拓展,私有云慢慢也难以满足大型企业的需求,同时考虑 云解决方案的扩展性,大型企业对混合云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加大。在大型企业云服务应用场景中, 利用私有云平台进行数据的存储管理和计算处理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 72.4% 和 50.8%,显著高于租 用公有云存储服务和计算服务的企业比例。尽管私有云是大型企业的首选,但已有部分大型企业使 用公有云服务应用,目前 24.9% 的大型企业通过公有云平台实现软件定制

41、,18.5% 的大型企业通过 三、基于混合云的云应用方案支撑大型企业全面落地数字化 大型企业在存储和计算服务方面更倾向于使用私有云,同时也有一部分 大型企业开始通过公有云平台进行 SAAS 服务订阅和软件定制。 图 2-5 2018 年我国上云工业企业工业 APP 封装应用情况 我国上云企业中能够实现工业 APP 封装应用的企业比例仅为 12.5%。进一步来看,11.3% 的上 云企业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工业 APP 封装及应用,实现公用产品和技术资源的工业 APP 封装及应用的 企业比例仅为十分之一左右,如图 2-5 所示。由于我国企业在工业数据采集、大数据建模分析、行业 机理模型沉淀等方面基础

42、薄弱,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工程化路径不成熟,工程质量和安全保 障能力较弱等因素,我国企业实现工业 APP 的封装应用和创新发展受到阻碍。 由于技术沉淀和产业支撑能力不足等原因,我国企业实现工业 APP 的封 装应用和创新发展受到制约。 15 SAAS服务订阅模式使用应用软件, 如图2-6所示。 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逐步从探索期进入转型期, 在数字化转型期,大型企业希望通过数字化创新,解决研发、生产、供应链、营销、财务等多领域 面临的核心问题。在相对复杂的 IT 环境下,“开放、互联、融合、智能”逐渐成为大型企业云化转 型的理念和方向,通过部署混合云解决方案,打造“人、财、物、客”数字化商

43、业创新平台,有助 于大型企业实现业务创新、管理变革、金融嵌入的全面数字化,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 图 2-6 2018 年已上云大型企业云服务应用比例 四、生产设备设施云化是企业硬件云化的难点所在 我国生产设备数字化和联网化尚未全面普及,设备上云基础薄弱,数据 采集和分析难度较大。 推动工业设备以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等方式接入平台,实现资源汇聚集成和优化配置,是 全球领军企业建设和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本切入点。通过推动跨地域、多类型工业设备上云, 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流量导入,既为工业知识体系和机理模型构建提供数据基础,也为工业互联网 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从而更有效地改善设备能耗水平、提

44、升设备可靠性、提高设备运行效 率,促进制造能力在线交易和后市场服务模式创新等。相比于 IT 硬件资源云化,生产设备设施云化 是企业硬件云化的主要难点,也是企业融入工业互联网、充分发挥上云效益的关键点。生产设备设 施数字化和数字化设备联网是生产设备设施上云的前提条件。2018 年我国工业企业设备数字化率为 45.9%6,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为 39.4%7,与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设备上云基础薄弱, 数据采集和分析难度较大。 1616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图 2-7 2018 年重点工业设备实现上云的企业比例 从我国重要工业设备上云情况来看,拥有该工业设备并实现设备上云(能够实

45、现设备运行数据 自动记录并上传至云平台)的企业比例如图 2-7 所示,其中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相对较高,分别为 40.7% 和 35.4%,而柴油发电机、工业锅炉、大型空压机等均低于 25.0%。从企业利用云平台对已 上云工业设备进行管理和应用情况来看,以拥有数控机床的企业为例,仅有 26.8% 的企业实现了设 备运行数据自动记录并上传至云平台;而利用云平台对设备开展管理和应用的企业比例则更低,除 设备状态监测调度达到两成左右,其余从远程控制、维护和风险预警到运行优化,实现的企业比例 均不足五分之一,如图 2-8 所示。以上数据表明,企业在工业设备数据云端采集和分析应用方面的能 力亟需大幅度提升

46、。 6 引自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2018) 7 同上 图 2-8 2018 年拥有数控机床的工业企业利用云平台对已上云 数控机床进行管理和应用情况 17 五、数据云化深度不够、网络安全保障不足 数据已经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核心要素,数据云化是在对数据全面采集和管理的基础上,依托 云服务实现多源数据在云端的汇聚、共享及大数据分析利用,进而充分激发企业内外部数据价值的 有效手段。对上云企业数据云化下辖三级指标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企业大数据应用水平虽低于数据 全面采集和管理水平,仅为 23.0,但较 2017 年提升 23.0%。进一步分析不同业务领域开展工业大 数据应用情况发现,除工业污染与环保

47、检测、预警环节外,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流程优化、供应 链分析和优化等主要业务领域开展工业大数据应用的企业比例均在 30%-40% 左右,如图 2-9 所示。 整体来看,约有五分之一的上云企业完全未开展大数据应用,表明多数上云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大 数据应用的重要性,但企业利用先进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深度提取大数据价值并用于智能决策的实 践还需进一步深化,在大数据应用广度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拓展。 在云端进行数据汇聚、共享和大数据分析利用来充分挖掘企业内外部数 据价值是数据云化的核心目标,但目前我国企业相关实践才刚刚起步, 广度和深度均有不足。 我国工业设备上云率偏低日益成为制约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瓶颈

48、,亟需加快推动有基础、有 条件、有需求、有优化潜力的工业设备上云用云,树立一批设备上云“领跑者”,促进平台应用效 益提升。推动我国工业设备上云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快设备改造升级,推动存量设备上云。 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补助、金融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工业企业联合设备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对 存量设备进行云化改造,通过加装传感器、通信模块、控制器等部件,提升设备数字化水平;通过 统一通信标准和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可采集、状态可监控、工序可优化,夯实上云基础。二是加强 解决方案创新,推动增量设备上云。推动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聚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聚焦设备上云 的共性问题,加快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着力突破嵌

49、入式技术,为增量设备加装工控软件、添加数 据采集点、统一内外部通信协议,提升设备的数字化程度与联网能力,推动增量设备上云全覆盖。 三是创新平台运营机制,以有效应用牵引设备上云。以制造业龙头企业、ICT 领军企业、互联网巨头 等平台企业为主导,引导平台通过完善运营机制、共享数据资源、构建开放生态,开发海量、易用、 好用的个性化应用,增加用户企业获得感;通过政府和市场共同发力,推动平台在产业聚集区、工 业园区、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通过形成示范效应,引导更广范围内的各类设备上云。 1818 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 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受到上云企业的普遍重视,九成以上的上云企业通过应用相关产品服务、 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已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分析上云企业在信息和网络安全方面 的具体举措发现,在工业网络安全管理措施应用方面,近七成企业具备工业防火墙,主机安全防护 设备的应用普及率也超过 50%,但工业网闸的应用率仅为四分之一;在信息和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建 设方面,近七成企业建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超过 50% 的企业设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用友云: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46页).pdf)为本站 (彩旗)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