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华工科技-公司研究报告-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240107(31页).pdf

编号:150884 PDF   DOCX 31页 1.39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华工科技-公司研究报告-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240107(31页).pdf

1、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华工科技 000988.SZ 公司研究|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激光装备行业领先,三大业务场景明晰。行业领先,三大业务场景明晰。公司形成了智能制造业务、联接业务、感知业务三大业务格局,智能制造业务拥有国内领先的激光装备研发、制造技术和工业激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联接业务具备从芯片到器件、模块、子系统全系列产品的垂直整合能力;感知业务中,传感器业务保持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行业的领先地位,温度传感器、PTC 加热器、压力传感器等产品正向光伏储能、动力电池、电机系统

2、、充电枪/座等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导入。智能制造业务:充分受益下游应用场景扩展。智能制造业务:充分受益下游应用场景扩展。23 前三季度激光装备及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收 22.6 亿元,净利润 2.6 亿元,同比增长 46%。激光设备应用场景扩展:新能源车领域,公司开发了电子托盘自动焊接、保险杠高频焊复合打孔、激光清洗等一批“国产替代、行业领先、专精特新”产品;半导体领域,公司开发了中功率智能焊接、双极板焊接自动产线、半导体晶圆切割设备等新产品,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智能制造领域,“激光+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已在头部企业规模销售。联接业务:光模块深度布局,国产替代助推发展。联接业务:光模块深度

3、布局,国产替代助推发展。根据 LightCounting 数据,预计2022-2027年全球光模块市场CAGR为10%,2027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超过200亿美元。公司推出 800G 高速率光模块产品、全球首发的 400GZR+Pro 相干光模块产品,目前出海进展顺利;参股子公司云岭光电生产的 5G 用 25G 激光器芯片 2021年 6 月通过国际巨头验证,并于 2022 年 3 月实现量产,实现了产业链全国产化。感知业务:智能家居领域领先,扩展新能源车应用。感知业务:智能家居领域领先,扩展新能源车应用。公司开拓大金、惠而浦等海外客户,保持温度传感器在大白电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新能源 PT

4、C 热管理系统业务覆盖国内近八成新能源汽车品牌,2023 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压力传感器、车用综合感知传感器等多款产品出货量创新高,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成为有能力与德日韩企业同台竞争的中国品牌。激光防伪业务方面,公司自主研发塑基烫金纸、普通 IMR 核心技术,产品性能指标超越国际竞争对手。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00、1.37、1.72 元,根据可比公司 24年平均 25 倍 PE 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 34.25 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光模块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激光业务赛道拓展不及预期;PTC 热管理渗

5、透率不及预期;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营业收入(百万元)10,167 12,011 11,428 14,675 17,730 同比增长(%)65.6%18.1%-4.9%28.4%20.8%营业利润(百万元)822 1,006 1,136 1,559 1,952 同比增长(%)30.2%22.4%12.9%37.3%25.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761 906 1,007 1,382 1,729 同比增长(%)38.2%19.1%11.1%37.2%25.1%每股收益(元)0.76 0.90 1.00 1.37 1.72 毛利

6、率(%)17.0%19.2%23.0%22.3%21.7%净利率(%)7.5%7.5%8.8%9.4%9.8%净资产收益率(%)10.9%11.6%11.6%14.1%15.2%市盈率 38.6 32.4 29.1 21.2 17.0 市净率 4.0 3.6 3.2 2.8 2.4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东方证券研究所预测.每股收益使用最新股本全面摊薄计算.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核心观点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股价(2024年01月05日)27.92 元 目标价格 34.25 元 52 周最高价/最低价 46.39/16.98 元 总股本/流通 A 股(万股)100,550/100,499 A 股市值

7、(百万元)28,074 国家/地区 中国 行业 电子 报告发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07 日 1 周 1 月 3 月 12 月 绝对表现%-6.18-5.2-17.08 63.08 相对表现%-3.21-3.28-7.31 79.19 沪深 300%-2.97-1.92-9.77-16.11 蒯剑 *8514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4050005 香港证监会牌照:BPT856 李庭旭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2090002 韩潇锐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3080004 杨宇轩 薛宏伟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买入 (首次)华工科技

8、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 目 录 1 全球领先光器件供应商,三大业务协同发展全球领先光器件供应商,三大业务协同发展.5 1.1 光通信领域行业领先,具备垂直整合能力.5 1.2 营收持续增长,三大业务协同发展.7 2 智能制造业务:充分受益下游应用场景扩展智能制造业务:充分受益下游应用场景扩展.10 2.1 激光设备位于产业链中游,上游激光器发展迅速.10 2.2 下游应用场景扩展,助力公司实现高增速.12 2.2.1 消费电子

9、领域:VR/AR 有望恢复高增速 12 2.2.2 新能源领域: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激光装备营收高增 13 2.2.3 半导体领域:检测设备获大客户认可 14 3 联接业务:光模块深度布局,国产替代助推发展联接业务:光模块深度布局,国产替代助推发展.16 3.1 光模块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光芯片深度受益.16 3.2 电信+数通双轮驱动,光通信市场稳步增长.17 3.3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国产化进程推进.18 4 感知业务:智能家居领域领先,扩展新能源车应用感知业务:智能家居领域领先,扩展新能源车应用.20 4.1 智能家居传感器领域全球领先.20 4.2 立足 PTC 业务,新能源车打开成长空间

10、.21 4.3 激光全息防伪业务具备核心竞争力.2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6 盈利预测.26 投资建议.27 风险提示.28 8YzWwUnZkX9XqVaQaOaQsQnNsQqMfQoOmNiNmMvN8OqRqRvPmQsMvPsQnP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3 图表目录 图 1:华工科技业务布局.5 图 2:华工科技细分业务.6 图 3:华工科技公司发展历程.6 图 4:华工科技股权结构(截至 2023Q3).

11、7 图 5:2019-2022 年华工科技营收、净利润.7 图 6:2019-2022 年华工科技营收结构(亿元).8 图 7:2019-2022 年华工科技分业务毛利率.8 图 8:2019-2022 年华工科技研发费用.9 图 9:2022 年华工科技在研项目.9 图 10:2016-2022 年华工科技期间费用率.9 图 11:激光设备产业链.10 图 12:2016-2026E 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10 图 13:2021 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竞争格局.11 图 14:2021-2022 年国内头部企业激光设备营收和毛利率.11 图 15:2017-2023E 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11

12、 图 16:2021 年中国各类激光器占比.11 图 17:2021 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12 图 18:2022-2027E 全球 VR/AR 头显设备出货量.12 图 19:2022-2027E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 图 20:便携式手持激光雕刻机.13 图 21:便携式手持激光打标机.13 图 22:2017-2025E 中国锂电池出货量.13 图 23:2017-2025E 中国锂电激光设备市场规模.13 图 24:华工激光电池电芯连接片焊接设备.14 图 25:华工激光大卷激光清洗机.14 图 26: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占比.14 图 27:2019-2027E 中国半导体设

13、备市场规模.15 图 28:华工激光晶圆激光改质切割设备.15 图 29:华工激光衬底缺陷检测设备.15 图 30:2018-2027E 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亿美元).16 图 31:2018-2027E 光芯片占光模块市场比重.16 图 32:2020 和 2022 年光模块收入规模全球前十生产商.17 图 33:2019-2024E 中国光芯片占全球市场份额.17 图 34:2018-2027E 全球电信侧光模块市场规模.17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

14、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4 图 35:2020-2027E 全球 IDC 市场规模.18 图 36:2017-2023 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万台).18 图 37:Top 5 云厂商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亿美元).18 图 38:3 层数据中心架构及光互联速率演进.18 图 39:华工科技光通信领域主要应用.19 图 40:华工科技 800G 可插拔式光模块.19 图 41:华工科技 5G 小站产品.19 图 42:2022-2027E 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亿台).20 图 43:2016-2022E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 图 44:2021-2022 年感知业务营业收入及

15、增速.20 图 45:华工科技传感器示意图.20 图 46:乘员舱空调暖气工作示意图.21 图 47:2021-2026E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21 图 48:2021-2026E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1 图 49:新能源汽车所需 PTC 加热器市场空间测算.22 图 50:2018-2026E 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增长率.22 图 51:2022 年公司覆盖新能源汽车品牌.23 图 52:PTC 制热原理.23 图 53:带电型空气加热器.23 图 54:新能源车温度传感器.24 图 55:新能源车其他传感器.24 图 56:华工科技激光智能设备.24 图 57:华工科技激光全息防伪产

16、品.24 图 58:深色双面镭射低温花纸的应用茅台外包装.25 图 59:微纳纹理在 IMR(模内转印)领域的创新应用.25 图 60:可比公司估值.27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5 1 全球领先光器件供应商,三大业务协同发展全球领先光器件供应商,三大业务协同发展 1.1 光通信领域行业领先,具备垂直整合能力 光通信领域行业领先,三大业务场景明晰。光通信领域行业领先,三大业务场景明晰。公司形成了智能制造业务、联接业务、感知

17、业务三大业务格局,智能制造业务方面拥有国内领先的激光装备研发、制造技术和工业激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全面布局激光智能装备、自动化产线和智慧工厂建设,是中国最大的激光装备制造商之一。在联接业务中的光通信领域,公司具备从芯片到器件、模块、子系统全系列产品的垂直整合能力,产品包括有源光器件、智能终端、光学零部件等,公司围绕 5G、F5G、数据中心、智能汽车、5G to B 五大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智能“光联接+无线联接”解决方案,产品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感知业务方面,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 PTC、NTC 系列传感器研发制造技术,并自主掌握传感器用敏感陶瓷芯片制造和封装工艺的核心技术,致力于物联网

18、用新型传感器的产业化。图 1:华工科技业务布局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链接核心技术,扩大下游产品方案优势。链接核心技术,扩大下游产品方案优势。自成立以来,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坚持“激光技术及其应用”为主业、投资发展传感器产业的商业格局,以“智能制造装备业务、联接业务和感知业务”三大模块向国内外新能源和智能制造市场进军。1)智能制造装备业)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务:以激光加工技术为支撑,为工业制造领域、3C 电子、汽车电子及新能源、PCB 微电子、半导体面板、日用消费品等行业提供全球领先的“激光+智能制造”综合性解决方案。2)联接业务:)联接业务:立足公司全球领先光

19、模块供应商地位,为全球顶级通信设备和数据应用商提供端到端产品线和整体解决方案。3)感知业务:)感知业务:依托自主化敏感电子技术,覆盖家电、汽车、OA、医疗、消费类电子等领域多维度感知和控制方案,并拓展激光防伪包装业务,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感知层”解决方案提供商。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6 图 2:华工科技细分业务 业务名称业务名称 细分业务细分业务 具体产品具体产品 下游领域下游领域 智能制造业务 智能装备事业群 第三代三

20、维五轴激光切割智能装备、漫威系列光纤激光切割智能装备、大幅面高功率激光切割智能装备、电池模组及电池盒焊接自动化产线、汽车仪表板安全气囊激光弱化智能装备、汽车轮胎模具激光清洗、锂电大卷清洗设备等 新能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船舶等重点行业 精密系统事业群 铝合金结构件中功率焊接装备、新能源结构件盖板自动化线体、半导体激光隐形切割划片设备、SiC 衬底外观缺陷检测设备、IC 载板 XOUT 缺陷标识设备、PCBA 标记和分板设备、IC 芯片分选设备等 3C 电子、汽车电子及新能源、PCB 微电子、半导体面板等行业 联接业务 数通中心 光芯片、100G/200G/400G 全系列光模块、800G 硅

21、光模块等 互联网厂商、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等 5G 无线光模块系列产品(客户侧 10G-400G 传输类、线路侧 CFP2/QSFP-DD)、“觉影”(Joinsite)5G 无线小站等 通讯设备运营商等 接入网 25G PON 光模块、50G PON 光模块 运营商等 感知业务 传感器 家电传感器、新能源 PTC 热管理系统、汽车压力传感器、车载多合一传感器等 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 激光防伪包装 塑基烫金纸、全息 IMR 等 烟酒包装、泛家电市场等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公司技术根基深厚,横向纵向扩展业务。公司技术根基深厚,横向纵向扩展业务。自 1999 年成立以来,公司重视科

22、技研发,大力发展光通信产业,从校办企业向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转变,深耕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及成套设备、激光全息综合方位标识及包装材料、敏感电子元器件、光通信器件与模块等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业务范围逐渐由国内市场转向全球市场,在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均设有研发中心,并将产品出口至世界 20 个国家与地区。图 3:华工科技公司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完成校企改革,完成校企改革,股权结构清晰。股权结构清晰。2021 年,华工科技实际控股人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圆满完成校企改革,解决了长期制约公司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大股东国恒基金运用基金管理模式,创新

23、管理机制,设立具有最高决策权的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 5 名成员中,华工团队提名 2 名,表决机制设计上充分尊重华工团队意见,给予华工团队就重要事项的话语权和共同决策权。截至2023Q3,包含国恒基金在内的公司前五大股东持有公司股份共计 29%,市场化进程迈入新台阶。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7 图 4:华工科技股权结构(截至 2023Q3)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业绩考核与奖励标准增强管理层动力。业绩考核与奖励

24、标准增强管理层动力。2020 年 11 月,国恒基金邀请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作为普通合伙人以及其他39名公司管理团队成员出资参与其管理运作,并设立润君达。2021年5月,公司与国恒基金签署合伙协议补充协议,2021-2023 年华工科技经营性净利润实现年化 15%复合增长率,即 2023 年经营性净利润较 2020 年增长 52.09%且每年较上年目标值增长率不低于 5%时,则润君达需履行以原值受让合计 9.8 亿元基金份额的义务。2022 年,结合核心骨干团队出资 1.5 亿元并设置基金份额转让条件的背景,公司出台了核心骨干团队专项奖励办法,在尊重公司历年经理年薪考核框架的基础上,贯彻增量利

25、润的倒金字塔奖励原则,对超过经营性净利润目标值的部分启动超额奖励机制。1.2 营收持续增长,三大业务协同发展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公司营收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高。近年来,公司业绩均保持稳健增长,伴随 5G 和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和应用普及全面加速和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的大力支持,2021 年较上年增长 66%,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2 亿元。2022 年受供应链及补贴政策影响,营业收入增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增长,营收达 120 亿元,归母净利润 9 亿元。未来公司有望在数字经济的高景气度下迎来持续增长。图 5:2019-2022 年华工科技营收、净利润 数据来源:

26、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0%10%20%30%40%50%60%70%80%90%-20 40 60 80 100 120 20212022营收/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营收增速(右轴)净利增速(右轴)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8 产品布局稳定,营收集中于光电器件系列产品、激光加工装备以及敏感元器件三大主要产品产品布局稳定,营收集中于光电器件系列产品、激光加工装备以及敏感元器件三大主要产品。公司三大业务占

27、比情况相对稳定,光电器件营收约占总营收一半,属于支柱业务。激光加工装备、敏感元器件业务稳步发展,丰富公司产品线,拓展业务范围。图 6:2019-2022 年华工科技营收结构(亿元)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销售毛利率有所波动,净利率持续稳定。销售毛利率有所波动,净利率持续稳定。2019-2022 年公司毛利率略有下降,净利率保持稳定。营收占比最高的光电器件业务毛利率较低,且 2021-2022 年主要因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进一步下降,拖累整体毛利率水平。敏感元器件业务毛利率稳定在 22%左右,激光加工设备毛利率较高,历年均在 30%以上。未来随着公司产品不断向高端迈进,产品结构进

28、一步优化,毛利率有望迎来持续增长。图 7:2019-2022 年华工科技分业务毛利率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研发力度持续加大,创新驱动研发力度持续加大,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产品升级。公司从基础研发、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坚持创新战略,近年来研发费用保持较高增长。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达 5.7 亿元,同比增长020406080022光电器件系列激光加工装备敏感元器件激光全息膜系列其他0%5%10%15%20%25%30%35%40%20022综合毛利率光电器件毛利率激光加工装备毛利率敏感元器件毛利率 华工

29、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9 39%,2019-2022 年 CAGR 达 25%。公司研发项目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激光清洗装备、压力容器焊接设备、压力传感器等进入量产阶段,激光切割装备、高端光通讯器件持续优化升级。图 8:2019-2022 年华工科技研发费用 图 9:2022 年华工科技在研项目 研发项目研发项目 项目进展项目进展 拟达到目标拟达到目标 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智能装备 持续优化升级 国际先进水平 激光清洗智能装备 量

30、产阶段 国内领先水平 压力容器焊接智能设备 量产阶段 国内领先水平 载板缺陷识别及分拣数字化 智能工作站 批量验证阶段 国内领先水平 高端光通讯器件系列产品 持续优化升级 国际先进水平 温度传感器系列产品 持续优化升级 国际先进水平 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 量产阶段 国际先进水平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期间费用率下降。管理水平逐步提升,期间费用率下降。校企分离解决了管理效率的问题,管理费用率降幅明显,2016 年管理费用率为 11%,2022 年已低于 4%,呈逐年下降趋势。资金中心采取集团司库管理模式,公司融资成本降低,2018

31、 年起公司财务费用率均为负数,资金周转效率显著提升。2018年由于产品线的拓展,公司销售费用增加,销售费用率为 10%。随后伴随着产品成熟,销售难度降低,销售费用率逐年递减,2022 年已下降至 5%。图 10:2016-2022 年华工科技期间费用率 数据来源:iF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0%5%10%15%20%25%30%35%40%45%002020212022研发费用(亿元)增长率(%)-2%0%2%4%6%8%10%12%200022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销售费用率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

32、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0 2 智能制造业务:充分受益下游应用场景扩展智能制造业务:充分受益下游应用场景扩展 2.1 激光设备位于产业链中游,上游激光器发展迅速 激光技术应用场景广泛,激光设备位于产业链中游。激光技术应用场景广泛,激光设备位于产业链中游。激光设备产业链上游包括激光器、数控系统、机械系统、电源管理、辅助配件等,中游为激光设备的集成,按工作介质可以分为激光切割设备、激光刻蚀设备、激光打标设备、激光焊接设备等,下游应用于消费电子、新型显示、新能源、半导体、航空航

33、天、医疗、通信等多个行业。图 11:激光设备产业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东方证券研究所 激光技术迅速普及应用,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较快增长。激光技术迅速普及应用,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较快增长。2021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超800亿,同比增长 17%,据亿渡数据预计,2026 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 1800 亿元。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激光设备需求持续旺盛,2021-2026 年激光设备市场 CAGR 约为 18%。图 12:2016-2026E 中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亿渡数据、东方证券研究所 中国激光设备竞争格局极为分散,集中度低。中国激光设备竞争格局极为分散,集中度低。以

34、国内激光设备销售额为基准,2021 年大族激光市占率约为 14%,华工科技市占率约 3%,其它企业市场占有率均较低,未超过 3%。中国激光设备以工业加工切割、焊接、打标等为主,这些设备的通用性较强,门槛较低,本土中小企业众多,0%5%10%15%20%25%30%020040060080000200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速(右轴)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

35、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1 从而导致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从营收体量来看,22 年大族激光营收行业最高超过 100 亿元;从毛利率来看,22 年大族激光、华工科技等激光设备公司毛利率在 30-35%区间,帝尔激光因专注光伏激光设备毛利率在 40%以上。图 13:2021 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图 14:2021-2022 年国内头部企业激光设备营收和毛利率 公司公司 2021 年营收年营收 2022 年营收年营收 2022 年毛利率年毛利率 大族激光 112 亿 111 亿 34%海目星 18 亿 39 亿 30%华工科技 26 亿 33 亿

36、 32%联赢激光 13 亿 26 亿 34%帝尔激光 12 亿 12 亿 44%数据来源:亿渡数据、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激光器市场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市场容量逐步扩大。激光器市场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市场容量逐步扩大。得益于激光器产品性能的突出优势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根据 Laser Focus World 数据,2021 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近 900 亿元,同比增长 18%。随着 5G 商业化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半导体及光学、显示和消费电子等行业都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带动激光器快速发展,预计 2023 年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到 1210 亿元。光纤激光器已成为最大

37、的激光器品类,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一半。光纤激光器已成为最大的激光器品类,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一半。根据增益介质的不同,激光器可分为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其中,光纤激光器因高效率、多用途、低维护成本的特点受到下游客户的青睐,2021 年市场份额占比达 51%。图 15:2017-2023E 中国激光器市场规模 图 16:2021 年中国各类激光器占比 数据来源:Laser Focus World、中商产业研究院、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Strategies Unlimited、中商产业研究院、东方证券研究所 国内企业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增强。国内企业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增

38、强。2021年,美国IPG仍占有国内光纤激光器市场最大份额,占比达 28%。国内企业锐科激光、创鑫激光和杰普特等企业紧随其后,所占份额均有提升,合计占比超过一半。国内企业在光纤激光器方面取得突破,竞争力有望持续增强。0%2%4%6%8%10%12%14%16%大族激光华工科技海目星联赢激光帝尔激光市占率0%5%10%15%20%25%30%35%40%02004006008000200202021 2022E 2023E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速(右轴)光纤激光器,51%半导体激光器,17%固体激光器,16%气体激光器,16%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

39、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2 图 17:2021 年中国光纤激光器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2022 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东方证券研究所 2.2 下游应用场景扩展,助力公司实现高增速 2.2.1 消费电子领域:VR/AR 有望恢复高增速 消费电子领域为中低功率激光设备重要应用领域,消费电子领域为中低功率激光设备重要应用领域,AR/VR 设备、智能手机销量将回暖。设备、智能手机销量将回暖。2022 年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受到疫情以及宏观环境影响

40、,相对疲软,根据 IDC 数据,2022 年 AR/VR 头显设备合计出货量 883 万台,同比下降 21%。但是以 5G、云、人工智能、AR/VR、可穿戴等为核心的创新周期仍将继续,消费电子龙头公司平台化优势持续凸显。在 2022 年短暂下挫后,2023-2027 年 AR/VR 出货量将延续此前上升势头,IDC 预计 2027 年合计出货超 3000 万台。智能手机方面,2022 年全球手机出货量 12 亿台,同比下降 11%。IDC预计 2023-2027 年手机出货量整体呈恢复态势,期间 CAGR 约 3%,2027 年全球手机出货量 13.7 亿台。图 18:2022-2027E 全

41、球 VR/AR 头显设备出货量 图 19:2022-2027E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数据来源:IDC、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IDC、东方证券研究所 3C 电子产品高集成化、精密化推动激光设备升级。电子产品高集成化、精密化推动激光设备升级。现阶段在 3C 行业内广泛使用的激光加工工艺主要为激光打标、激光焊接、激光破阳、金属深雕、激光钻孔等。随着3C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3C 电子产品朝着高集成化、高精密化方向升级,其产品内构件越来越小巧,传统的印刷、冲压、CNC 等工艺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加工需求。公司适应产品升级趋势,推出全功率系列激光智28%27%18%6%3%3%2%13%IPG光子锐

42、科激光创鑫激光杰普特相干恩耐飞博激光其他05000250030003500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VR/万台AR/万台-2%-1%0%1%2%3%4%5%6%1111.51212.51313.514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出货量/亿台增速(右轴)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3 能装备,产品进入华为、OPPO、VIVO、小米等消费电子终端

43、品牌商供应链体系。图 20:便携式手持激光雕刻机 图 21:便携式手持激光打标机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2.2.2 新能源领域:动力电池厂商扩产,激光装备营收高增 动力电池厂商扩产加速,拉动锂电设备动力电池厂商扩产加速,拉动锂电设备 3-5 年高需求。年高需求。动力电池为新能源车发展核心,在政策驱动下,动力电池厂商扩产加速,锂电池出货量持续高增长。2022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661GWh,实现翻倍增长,且随着扩产逐步落地,高工产研预计 2025 年出货量将达 1747GWh。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逐步上升,对激光加工设备提出更高要求。激光器的

44、更新迭代较快,企业为保障领先于竞争对手而主动进行设备替换。同时,磨损及老化等因素导致激光设备加工效率下滑,倒逼企业进行设备更替。随着动力电池厂商扩产,高工产研预计2022年锂电激光设备市场规模为120 亿元,2025 年将达到 220 亿元。图 22:2017-2025E 中国锂电池出货量 图 23:2017-2025E 中国锂电激光设备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GGII、EVTank、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东方证券研究所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成效明显,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成效明显,2022年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光加工装备收入同比增年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

45、光加工装备收入同比增长长 71%。公司电池模组及电池盒焊接自动化产线、汽车仪表板安全气囊激光弱化智能装备等系列产品销量居国内前列。在锂电和光伏方向,成功推出了锂电大卷清洗设备,其中基于激光技术的宽幅正极锂电池清洗设备为行业首台。对基材(铝箔)非常脆弱的正极材料,华工激光采用独特的激光技术,以无创伤的方式实现纯激光精准清洗,在大卷清洗领域内实现了行业首创。0%20%40%60%80%100%120%140%05000出货量/GWh同比增速05002002020212022E2025E市场规模/亿元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

46、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4 图 24:华工激光电池电芯连接片焊接设备 图 25:华工激光大卷激光清洗机 数据来源:华工激光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GGII、东方证券研究所 2.2.3 半导体领域:检测设备获大客户认可 半导体检测设备价值量高,不可或缺。半导体检测设备价值量高,不可或缺。半导体检测设备包括晶圆制造环节的光学质量检测和封测环节的电学测试。晶圆质量检测(WAT)指在晶圆制造阶段对特定测试结构进行测量,可以反映晶圆制造阶段的工艺波动以及

47、侦测产线的异常,也对晶圆的微观结构进行检测,如几何尺寸、表面形貌、成分结构等,是晶圆正常出货的卡控标准。前道量检测设备约占半导体设备价值量的13%,占据重要地位。图 26: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占比 数据来源:SEMI、中商产业研究院、东方证券研究所 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增长明显,检测设备市场受益。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增长明显,检测设备市场受益。半导体设备市场增速波动较大,但整体仍呈高增长态势。2022 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近 283 亿美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7年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达到 685亿美元,2022-2027年 CAGR为 15%,检测设备市场亦将随之受益。28%2

48、2%21%13%16%薄膜沉积设备刻蚀设备光刻机前道量检测设备其他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5 图 27:2019-2027E 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电子专业设备工业协会、前瞻产业研究院、SEMI、华经产业研究院、东方证券研究所整理 公司半导体检测设备获国内外客户广泛认可。公司半导体检测设备获国内外客户广泛认可。公司与长飞先进等多家半导体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研发半导体激光隐形切割划片设备和 SiC 衬底

49、外观缺陷检测设备,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实现国产替代;国际业务方面,IC载板 XOUT缺陷标识设备、PCBA 标记和分板设备、IC芯片分选设备等高端设备出口海外东南亚、韩国、日本、印度、欧洲、美洲等区域,2022 年实现国际订单同比增长55%。2023年公司研发出我国首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的高端晶圆激光切割设备,在半导体激光设备领域攻克多项中国第一,目前正在小批量验证中;公司亦开发了中功率智能焊接设备、双极板焊接自动产线、半导体晶圆切割设备等一系列新产品,突破一批行业龙头客户,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图 28:华工激光晶圆激光改质切割设备 图 29:华工激光衬底缺陷检测设备 数据来源:华工激

50、光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华工激光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10%0%10%20%30%40%50%60%70%0050060070080020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市场规模/亿美元同比增速(右轴)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6 3 联接业务:光模块深度布局,国产替代助推发展联接业务:光模块深度布局,国产替代助推发展 3.1 光模块市场规模稳

51、步增长,光芯片深度受益 光模块现阶段主要应用于光通讯领域,根据光模块现阶段主要应用于光通讯领域,根据 LightCounting 数据测算,数据测算,2022 年全球光模块市场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规模同比增长 14%,预计,预计 2022-2027 年全球光模块市场年全球光模块市场 CAGR 为为 10%,在,在 2027 年超过年超过 200 亿亿美元。美元。整体来看在光通讯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光模块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按应用领域拆分后的数据,光模块市场主要驱动因素为占比最高的两块,即以太网和 WDM。在数据中心内部业务中主要用以太网来承载通用计算业务,而 CWDM 与 DWDM

52、都是目前解决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带宽容量的有效手段。LightCounting预测光互联将凭借有源光缆的发展在未来五年保持约10%的复合增速,亦为整体光模块市场贡献一定增量。图 30:2018-2027E 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亿美元)数据来源:LgihtCounting、东方证券研究所 光芯片是光模块的核心部件,根据光芯片是光模块的核心部件,根据 LightCounting 数据测算,光芯片占光模块市场比重从数据测算,光芯片占光模块市场比重从 2018年约年约 15%的水平到的水平到 2025 以后超过以后超过 25%的水平,呈上升趋势。的水平,呈上升趋势。光电子器件是光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光芯

53、片的成本占比分布在低端器件、中端器件、高端器件上的数据大约分别为 20%、50%、70%。随着通讯、AI 等产业对高性能光模块的需求快速增长,光芯片将呈现量价齐升的增长趋势。图 31:2018-2027E 光芯片占光模块市场比重 数据来源:LightCounting、东方证券研究所 0%2%4%6%8%10%12%14%16%18%050020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FTTx无线回传无线前传CWDM/DWDM光互联光纤通道以太网总市场规模增速/右轴0%5%10%15%20%25%30%201820192020

54、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光芯片占光模块市场比重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7 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增速领先,占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中国光芯片市场规模增速领先,占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全球光芯片市场由美中日三国占据主导地位,部分中国光芯片企业具备行业领先水平。根据 ICC 预测,2019-2024 年,中国光芯片厂商销售规模占全球光芯片市场的比例将不断提升。得益于光芯片国产化进度的

55、持续推进,以及国内未来几年 5G 设备升级和相关应用落地,大量数据中心设备更新和新数据中心也会持续助力光芯片市场规模的增长,中国将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图 32:2020 和 2022 年光模块收入规模全球前十生产商 图 33:2019-2024E 中国光芯片占全球市场份额 排名排名 2020 年全球光模块排名年全球光模块排名 2022 年全球光年全球光模块模块排名排名 公司公司 国家国家 公司公司 国家国家 1 II-VI 美国 中际旭创 中国 2 中际旭创 中国 Coherent 美国 3 海信宽带 中国 Cisco 美国 4 光迅科技 中国 华为 中国 5 Cisco 美国 光迅科

56、技 中国 6 Broadcom 美国 海信宽带 中国 7 Intel 美国 新易盛 中国 8 Lumentum 美国 华工正源 中国 9 新易盛 中国 英特尔 美国 10 华工正源华工正源 中国 索尔思光电 中国 数据来源:亿渡数据、LightCounting、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ICC、源杰科技招股书、东方证券研究所 3.2 电信+数通双轮驱动,光通信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根据 Light Counting 数据测算,全球电信侧光模块市场规模保持高增长,预计到数据测算,全球电信侧光模块市场规模保持高增长,预计到 2027 年将突破年将突破100 亿美元。亿美元。受益于光通信技术的升级,光模

57、块作为核心部件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我国是光纤接入全面覆盖的大国,为国内光芯片产业发展带来良好机遇。其中 FTTx 光纤接入是全球光模块用量较多的场景,而我国是 FTTx 市场的主要推动者。2021 年 11 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要求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推进 5G 移动通信网络、千兆光纤网络、骨干网、IPv6、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网络等的建设或升级,指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在规划目标落地的过程中,光芯片需求量也将不断增长。图 34:2018-2027E 全球电信侧光模块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LightCounting、东方证券研究所 0%20%40%60%

58、80%100%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5G以上25G10G2.5G以下-5%0%5%10%15%20%25%0204060800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市场规模/亿美元增速(右轴)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8 光模块在数通市场主要用于数据中心的交换机、服务器等领域,光模块在数通市场主要用于数据中心的交换机、服务器

59、等领域,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提升,CAGR 为为 11%。根据 Research and Markets 数据,全球 IDC 市场规模将从 2020 年的 1700 亿美元增长至 2027 年的 3600 亿美元,CAGR 约为 11%。据 IDC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突破 1516 万台,同比增长 12%,市场规模达 1216 亿美元,预计 2023 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达1605 万台。图 35:2020-2027E 全球 IDC 市场规模 图 36:2017-2023 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万台)数据来源:Research and Mark

60、ets、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IDC、中商产业研究院、东方证券研究所 随着数据流量的不断增多,数据中心交换机互联速率逐步由随着数据流量的不断增多,数据中心交换机互联速率逐步由 100G 向向 400G 升级,并将逐步出现升级,并将逐步出现 800G 需求。需求。根据 LightCounting 的统计,预计至 2026 年,800G 光模块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并达到 18 亿美元,带动 25G 及以上速率光芯片需求。光模块是实现数据中心内部光网络互联的关键硬件设备,随着端口数和密度的提升,光模块的成本会占到数据中心光网络成本的接近一半。图 37:Top 5 云厂商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亿美元

61、)图 38:3 层数据中心架构及光互联速率演进 数据来源:Light Counting、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800G Pluggable MSA、东方证券研究所 3.3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国产化进程推进 公司围绕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从芯片、材料、技术、工艺和应用布局新领域。公司围绕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从芯片、材料、技术、工艺和应用布局新领域。2022年子公司华工正源在数通中心业务领域,实现高端光芯片自主可控,助力数字时代全球算力需求,收入同比增长 470%;100G/200G/400G 全系列光模块批量交付,进入海内外多家头部互联网厂商;应用于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 800G硅光模块已于 2

62、022 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向市场,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在 5G 业务领域,无线光模块系列产品发货量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客户侧 10G-400G 传输类光模05000250030003500400020202027E全球IDC市场规模/亿美元-2%0%2%4%6%8%10%12%14%16%18%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2020212022 2023E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同比02468040G100G200G400G800G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63、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19 块全覆盖,线路侧 CFP2/QSFP-DD 产品迭代取得重大进展,光模块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21%;“觉影”(Joinsite)5G 无线小站产品发货量行业领先,并成功推出 RHUB 新产品,产品向更高端迈进。接入网业务领域,下一代 25G PON 光模块产品已与客户开展联调,50G PON 启动产品布局。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联接产品技术路线逐渐明晰,将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2022 年公司全球光器件供应商排名跃升至第八位,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净利

64、润大幅增长。图 39:华工科技光通信领域主要应用 应用领域应用领域 应用情况应用情况 数通中心业务 100G/200G/400G 全系列光模块批量交付,进入海内外多家头部互联网厂商;应用于超大规模云数据中心 800G 硅光模块已于 2022 年第三季度正式推向市场 5G 业务 客户侧 10G-400G 传输类光模块全覆盖,线路侧 CFP2/QSFP-DD 产品迭代取得重大进展 接入网业务 下一代 25G PON 光模块产品已与客户开展联调,50G PON 启动产品布局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 40:华工科技 800G 可插拔式光模块 图 41:华工科技 5G 小站产品 数据来源

65、:华工正源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华工正源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高端光芯片实现量产,国产化进程推进。高端光芯片实现量产,国产化进程推进。参股子公司云岭光电生产的 5G用 25G激光器芯片 2021年 6月通过国际巨头验证,并于 2022年 3月实现量产。云岭光电实现了产业链全国产化,从激光器芯片设计、外延设计及材料生长、晶圆制造到芯片测试和验证的全流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高端激光器芯片领域实现突破。公司主营 2.5G/10G/25G 全系列激光器和探测器芯片及封装类产品,具备芯片 7500 万颗/年的生产能力。2021 年云岭光电 10G 系列光芯片占华工科技自供率近80%。华工科技首

66、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0 4 感知业务:智能家居领域领先,扩展新能源车应用感知业务:智能家居领域领先,扩展新能源车应用 4.1 智能家居传感器领域全球领先 智能家居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成长性强。智能家居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成长性强。根据 IDC 数据,在影视娱乐、家庭监控/安全、智能音箱等方面,2023-2027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CAGR在8%以上,2027年出货量超12亿台。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

67、模持续扩大,且成长性更强。根据CSHIA数据,2016-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由 2609 亿元增至 5145 亿元,预计 2022 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超6500 亿元。图 42:2022-2027E 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亿台)图 43:2016-2022E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IDC、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CSHIA、东方证券研究所 公司智能家居传感器领先地位稳固,家电传感器业务份额稳定增长。公司智能家居传感器领先地位稳固,家电传感器业务份额稳定增长。在 5G 网络快速普及,物联网和互联网家装市场的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展现蓬勃发展态势。

68、感知业务方面,公司在高端智能家电细分领域、电力光伏、工业控制、汽车等八大行业深度“掘金”,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22 亿元,同比增长 46%。未来公司将瞄准感知及智能赛道,持续打造高端智能家居产品。图 44:2021-2022 年感知业务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 45:华工科技传感器示意图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公司国际业务开拓显成效,克服了全球疫情及贸易争端等不利影响。公司国际业务开拓显成效,克服了全球疫情及贸易争端等不利影响。公司成功进入 Daikin(大金)品牌供应系统,Whirlpool(惠而浦)、BSH(博西家电)、GE(通用电气)智能

69、家电用传感器02468023E2027E影视娱乐家庭监控/安全照明智能音箱其他0%5%10%15%20%25%30%004000500060007000200022E市场规模(亿元)增速(%)0512022感知业务营业收入(亿元)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1 实现批量供应,保持温度传感器在大白电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

70、公司将继续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海外市场为导向推出高性能,高价格和高毛利产品,确保国际业务的稳步增长。4.2 立足 PTC 业务,新能源车打开成长空间 新能源车的制热应用主要涵盖电池包加热、乘员舱空调暖气以及风挡除霜除雾等三方面。新能源车的制热应用主要涵盖电池包加热、乘员舱空调暖气以及风挡除霜除雾等三方面。汽车的热管理从功能实现上看,主要分为制冷和制热,其中新能源车的制冷环节与传统燃油车区别不大,仅将空气压缩机改为电驱动,更多的变化来自于制热环节。以乘员舱空调暖气为例,传统燃油车利用内燃机废热,通过暖风芯体调节至适宜温度,最终通过鼓风机吹入驾驶舱从而加热乘员舱。新能源车由于没有内燃机产生的热量,需

71、要通过额外的加热器或热泵空调来获取热量从而加热乘员舱。图 46:乘员舱空调暖气工作示意图 数据来源:中研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车产量不断增加,公司产品成长空间大。新能源汽车产量不断增加,公司产品成长空间大。如今新能源市场已经完成从政策驱动转化为产品力驱动,购置补贴政策的退坡对新能源销量的影响力已明显减弱,加上新能源购置税免征政策的延期,电池成本趋于稳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品力和性价比的持续提升,预计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高达到1367万,新能源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的持续高增,新能源汽车用 PTC 电加热器市场有望维持较高增速,压力传感器、NTC 温度传感器等产品也

72、有望打开成长空间。图 47:2021-2026E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图 48:2021-2026E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数据来源:EVTank、IDC 中国、东方证券研究所预测 数据来源:EVTank、IDC 中国、东方证券研究所预测 0%10%20%30%40%50%60%70%0500025003000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同比增速(右轴)0%20%40%60%80%100%120%0200400600800022023E 2024E 2025E 2026E中国新

73、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同比增速(右轴)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2 从制热技术方案上看,在热泵空调技术和成本控制尚未完全成熟前,从制热技术方案上看,在热泵空调技术和成本控制尚未完全成熟前,PTC 制热制热仍会是市场的主流仍会是市场的主流方案,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方案,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在极寒天气下,热泵运行效率较差,而 PTC 制热的特点是成本低、结构简单、出热快、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应用车型广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汽

74、车新能源化的进程不断提速,新能源车热管理的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 年单台新能源车 PTC 加热器价值量为 2460 元,2022 年为 2296 元,同比下降 7%。我们假设 23-26 年单车 PTC 加热器价值量分别年降 5%、4%、3%、2%,结合东方证券研究所新能源汽车组对中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测,我们测算 2023 年中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对 PTC 加热器的需求分别为 191 和 298 亿元,预测到 2026 年中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对 PTC 加热器的需求分别为 300 和547 亿元,22-26 年 CAGR 分别为 17%和 22%。图 49

75、:新能源汽车所需 PTC 加热器市场空间测算 2021 2022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351 687 875 1094 1313 1509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653 1080 1367 1795 2256 2751 单车 PTC 加热器价值(元)2460 2296 2181 2094 2031 1990 中国新能源汽车 PTC 加热器市场规模(亿元)86.6 158.1 190.8 229.0 266.6 300.4 全球新能源汽车 PTC 加热器市场规模(亿元)160.5 248.0 298.1 375.8 458.3 547.4

76、 数据来源:EVTank、IDC 中国、东方证券研究所预测 从市场角度看,新能源车带来的传感器增量市场空间会逐步打开。从市场角度看,新能源车带来的传感器增量市场空间会逐步打开。根据亿渡数据预测,中国汽车传感器 2021 年市场规模达 264 亿元,2026 年有望达到近 500 亿元,2021-2026 年年 CAGR 为13%,市场对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光雨量多合一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新能源汽车传感器部件需求较大。图 50:2018-2026E 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亿渡数据、东方证券研究所 公司锚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军地位。公司锚定新能

77、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军地位。公司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供的产品收入在 2022年已超过 21亿元,产品毛利润超过 5亿元,较 2021年增长超 100%。公司的新能源 PTC 热管理系统业务全面开花,覆盖国内近八成新能源汽车品牌,2022 年同比增长260%,成为有能力与德日韩企业同台竞争的中国品牌。公司作为新品汽车压力传感器、车载多0%2%4%6%8%10%12%14%16%18%20%0050060020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速(右轴)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

78、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3 合一传感器的头部汽车企业,签订了批量化订单,汽车系列传感器销售同比增幅超过 32%。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业务已成为公司主导业务,未来有望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图 51:2022 年公司覆盖新能源汽车品牌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方证券研究所 公司公司 PTC 产品性能出色,新能源领域空间广阔产品性能出色,新能源领域空间广阔。公司在氧化物、陶瓷、半导体陶瓷的范畴领域有30 年的技术沉淀,突破了配方和工艺的难度。公司自主掌握 PTC 加热芯片

79、的制造和封装工艺的核心技术,相关领域竞争对手主要来源于德国和日韩。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快充需求,公司开发出适用于高电压的 PTC 芯片,保证 PTC 产品高压环境下也可以应用。公司还开发了车用压力传感器,可应用在汽车的空调管路、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等方面,以及充电枪感温的 NTC,国家电网的测温类 NTC 产品等。预计未来几年在行业里能够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特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扩展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公司新能源公司新能源PTC热管理系统快速增长,热管理系统快速增长,核心技术对标国际一流控制器。核心技术对标国际一流控制器。公司是行业首家实现PTC加热器全过程自主研发及产业化的企业,实现自研 1800V

80、高压 PTC芯片及 800V平台加热器,核心技术持续突破,自主掌握全球领先的 800V 平台 PTC 加热器核心技术,产品热功率突破 1 万瓦,支持电池快充水平提升 4 倍。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步提升,PTC 热管理系统作为新能源车核心部件将驱动公司智能感知业务持续成长。图 52:PTC 制热原理 图 53:带电型空气加热器 数据来源:电子发烧友、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电子发烧友、东方证券研究所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81、。24 公司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聚焦新能源汽车零件薄弱环节。公司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聚焦新能源汽车零件薄弱环节。公司积极围绕新能源、“汽车新四化”、工业智能化方向,聚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赛道,打造新能源汽车 PTC 加热器、车用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光雨量多合一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系列“专精特新”产品,已经进入国内多数新能源汽车客户供应链。未来公司新能源汽车行业向轻量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第二增长曲线有望持续突破。图 54:新能源车温度传感器 图 55:新能源车其他传感器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4.3 激光全息防伪业务具备

82、核心竞争力 公司以激光为核心,建立“激光加工公司以激光为核心,建立“激光加工+光器件”的智能制造装备垂直生态圈。光器件”的智能制造装备垂直生态圈。作为中国高端加工装备和通信设备的技术龙头,公司是中国工业信息化融合战略的尖兵,在智能制造业领域拥有着其先天优势。公司一方面,智能终端形态升级,精密加工需求激增,激光应用广泛铺开;另一方面,汽车市场受德企车厂带动激光比例大幅提升。公司在激光切割、焊接、打标等领域拥有全功率系列产品,在精密与智装两大领域发挥作用。比较国际同行,激光加工实力的评判核心是激光器自制能力,公司在皮秒、飞秒、紫外激光器上拥有先决优势,具有前端关键设备自研实力,把握激光未来趋势。在

83、激光全息防伪和表面装饰技术领域,公司打造了塑基烫金纸、全息 IMR 等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的产品,布局 INS 膜、TOM 膜关键核心技术及制造链。公司 2022 年实现激光全息膜类系列产品营业收入 5.7 亿元,同比增长 5%。未来公司会对现有的技术、产品更新迭代,积极布局激光智能大灯、下一代激光雷达等产品,培育第二增长曲线,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图 56:华工科技激光智能设备 图 57:华工科技激光全息防伪产品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

84、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5 创新开发新工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创新开发新工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公司首创深色双面镭射低温花纸和铝牌烫金工艺,开发高速、深色 UV 光油烫印材料体系,拓展性能宽度。在塑基表面装饰领域,公司自主研发掌握塑基烫金纸、普通 IMR 核心技术,系列产品性能指标超越国际竞争对手。作为市场首个研发这种工艺和技术的企业,公司以多年积累的“膜品”技术优势与制造经验为核心,深耕烟酒包装业务,并向泛家电市场领域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公司膜内注塑新业务已获行业知名企业供方资质,实现批量供货,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图 58

85、:深色双面镭射低温花纸的应用茅台外包装 图 59:微纳纹理在 IMR(模内转印)领域的创新应用 数据来源:贵州茅台、东方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我们对公司 2023-2025 年盈利预测做如下假设:1)2022 年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光电器件、敏感元器件等业务线,预计随着下游景气度的逐步回暖,产品不断创新并快速放量,产品结构

86、不断优化,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我们预测公司 23-25 年收入分别为 114.3/146.7/177.3 亿元。a 光电器件系列:公司光电器件系列主要包含光模块业务和 5G 小站业务,目前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受益于下游电信、数通等领域对高算力需求,800G 光模块需求有望放量,未来市占率将稳步提升。我们预计 23-25 年公司光电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2.5/40.8/50.0 亿元。b 激光加工装备:公司激光加工装备主要包含以 3C 市场为主的精密事业群及智能装备、智能产线解决方案。公司在桥梁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工程机械、配电柜等产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解决方案业务具备较高增速。受益于我国激光设备

87、市场高景气度,叠加公司 IC 激光、半导体应用等业务的增量,我们预计公司 23-25 年激光加工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9.7/48.7/58.1 亿元。c 敏感元器件:公司敏感元器件主要包括温度传感器、PTC 加热器等。公司在传统业务家电温度传感器方面全球领先,PTC热管理业务方面,公司是行业首家实现PTC加热器全过程自主研发及产业化的企业,覆盖国内近八成新能源车品牌。随着全球范围新能源车推广普及,PTC 加热器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我们预计敏感元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4.0/48.1/59.4 亿元。d 激光全息膜:公司激光全息膜业务主要包括精密加工及全息防伪。公司在皮秒、飞秒、紫外激光器上

88、拥有先决优势,具有前端关键设备自研实力。在激光全息防伪和表面装饰技术领域,掌握IMR 核心技术,超越国际竞争对手。随着下游智能终端市场需求稳定增长,我们预计激光全息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6.64/7.26/7.75 亿元。2)2022年由于消费电子等下游需求疲弱,公司各项业务毛利率承压;23H1受产品结构优化叠加下游需求回暖,毛利率显著回升至 22.8%。未来公司将持续创新拓展产品矩阵,积极降本增效,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综合毛利率为 23.0%/22.3%/21.7%,总体维持在 20%以上水平。3)公司 23-25 年销售费用率为 5.0%/4.5%/4.0%,管理费用率为 3

89、.3%/3.1%/2.9%,二者逐年小幅下降主要考虑到销售收入的增长对费用率有一定的摊薄影响。研发费用率方面,23-25 年研发费用率稳定在 4%以上,分别为 5.3%/4.8%/4.4%,主要考虑到公司需要保持高研发投入来进行技术创新。盈利预测核心假设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光电器件系列产品光电器件系列产品 销售收入(百万元)5,413.1 5,709.8 3,246.7 4,078.3 4,997.7 增长率 104.6%5.5%-43.1%25.6%22.5%毛利率 7.7%8.9%11.5%12.0%12.5%激光加工装备激光加工装备 销售收入(百

90、万元)2,701.8 3,288.9 3,967.6 4,871.2 5,812.1 增长率 37.5%21.7%20.6%22.8%19.3%毛利率 32.8%32.3%31.2%30.7%30.2%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7 敏感元器件敏感元器件 销售收入(百万元)1,446.1 2,319.8 3,395.0 4,812.9 5,940.6 增长率 44.9%60.4%46.3%41.8%23.4%毛利率 23.3

91、%21.2%21.5%20.5%19.5%激光全息膜系列产品激光全息膜系列产品 销售收入(百万元)548.0 573.3 663.8 726.1 775.2 增长率 19.3%4.6%15.8%9.4%6.8%毛利率 33.6%38.8%40.0%39.0%38.0%租赁及其他租赁及其他 销售收入(百万元)57.8 119.2 155.0 186.0 204.6 增长率-16.7%106.5%30.0%20.0%10.0%毛利率-154.5%12.2%11.0%10.0%9.0%合计合计 10,166.7 12,011.0 11,428.0 14,674.6 17,730.2 增长率 65.6

92、%18.1%-4.9%28.4%20.8%综合毛利率 17.0%19.2%23.0%22.3%21.7%资料来源:公司数据,东方证券研究所预测 投资建议 公司在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光联接业务以及敏感元器件业务均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随着 AI、新能源车等下游应用场景扩展,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较快增长。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00、1.37、1.72 元,选取国内光模块供应商中际旭创、光迅科技,传感器供应商康斯特,热管理系统厂商三花智控以及激光装备企业大族激光,根据可比公司 24 年平均 25 倍 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 34.25 元,首次给予买入评级。图 60

93、: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公司 代码代码 最新价格最新价格(元元)每股收益(元)每股收益(元)市盈率市盈率 2024/1/5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光迅科技 002281 26.36 0.77 0.77 1.01 1.20 34.41 34.34 26.14 22.03 中际旭创 300308 100.03 1.52 2.32 4.57 5.85 65.61 43.06 21.89 17.10 三花智控 002050 27.00 0.69 0.85 1.05 1.29 39.16 31.93 25.73 20.92 康斯特 3

94、00445 17.05 0.36 0.48 0.65 0.85 48.00 35.17 26.12 20.01 大族激光 002008 19.57 1.15 1.07 1.51 1.90 17.02 18.27 12.99 10.30 调整后平均 40.52 33.81 24.58 19.34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8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智能

95、制造、联接业务受消费电子、激光雷达、数据中心等下游需求的影响,感知业务受新能源车出货量影响较大。若下游相关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可能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市场市场竞争加剧竞争加剧:制造业技术升级速度加快,若竞争对手推出更先进技术,使得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存在失去技术领先优势、竞争力下降风险。光模块光模块业务进展不及预期:业务进展不及预期:若下游电信、数通等领域对高算力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或 800G 光模块产品进展不及预期,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激光激光业务赛道拓展不及预期:业务赛道拓展不及预期:若激光加工设备从传统 3C 领域向汽车、半导体等赛道拓展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激光业务营收和盈利

96、。PTC 热管理热管理渗透率不及预期:渗透率不及预期:PTC 热管理系统推广渗透过程存在不确定性,若新能源车 PTC 热管理渗透率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感知类业务营收。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报告中假设了全球和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等变量,若假设条件变化,可能会影响相关测算结果。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29 附表: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单位单位:百万元百万元 2021A 2022

97、A 2023E 2024E 2025E 单位单位:百万元百万元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货币资金 3,320 3,356 5,553 5,594 6,164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 10,167 12,011 11,428 14,675 17,730 应收票据、账款及款项融资 3,599 4,309 3,543 4,520 5,443 营业成本 8,435 9,709 8,804 11,401 13,879 预付账款 302 393 371 477 576 营业税金及附加 45 60 57 73 89 存货 2,046 2,378 2,201 2,850 3,47

98、0 销售费用 526 608 571 662 713 其他 706 1,054 1,025 1,343 1,678 管理费用及研发费用 827 991 1,051 1,214 1,352 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合计 9,972 11,490 12,693 14,784 17,331 财务费用(59)(86)77 51 39 长期股权投资 567 821 900 1,000 1,100 资产、信用减值损失 68 88 65 50 40 固定资产 1,653 1,759 1,805 1,845 1,876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4 6 5 5 5 在建工程 46 40 46 44 38 投资净收益 3

99、32 240 200 200 200 无形资产 264 268 230 191 153 其他 142 121 129 131 128 其他 1,381 2,415 1,078 1,249 1,487 营业利润营业利润 822 1,006 1,136 1,559 1,952 非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 3,912 5,303 4,058 4,329 4,653 营业外收入 3 4 4 4 4 资产总计资产总计 13,884 16,793 16,751 19,113 21,984 营业外支出 1 2 2 2 2 短期借款 571 739 750 750 750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 825 1,00

100、9 1,138 1,562 1,954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3,105 4,114 3,610 4,675 5,690 所得税 77 119 148 203 254 其他 1,263 1,862 1,512 1,436 1,582 净利润净利润 748 891 990 1,359 1,700 流动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4,939 6,715 5,872 6,860 8,022 少数股东损益(13)(16)(17)(23)(29)长期借款 1,281 1,497 1,497 1,497 1,497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761 906 1,007 1,382 1,729 应付债券

101、 0 0 0 0 0 每股收益(元)0.76 0.90 1.00 1.37 1.72 其他 235 318 241 257 266 非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负债合计 1,516 1,814 1,738 1,753 1,762 主要财务比率主要财务比率 负债合计负债合计 6,455 8,530 7,610 8,614 9,784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少数股东权益 40 26 9(14)(43)成长能力成长能力 实收资本(或股本)1,006 1,006 1,006 1,006 1,006 营业收入 65.6%18.1%-4.9%28.4%20.8%资本公积 2,

102、663 2,686 2,686 2,686 2,686 营业利润 30.2%22.4%12.9%37.3%25.2%留存收益 3,708 4,534 5,441 6,823 8,552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38.2%19.1%11.1%37.2%25.1%其他 12 12 0 0 0 获利能力获利能力 股东权益合计股东权益合计 7,429 8,263 9,141 10,499 12,200 毛利率 17.0%19.2%23.0%22.3%21.7%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 13,884 16,793 16,751 19,113 21,984 净利率 7.5%7.5%8.8%9.4%

103、9.8%ROE 10.9%11.6%11.6%14.1%15.2%现金流量表 ROIC 8.2%7.9%9.2%11.4%12.7%单位单位:百万元百万元 2021A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偿债能力偿债能力 净利润 748 891 990 1,359 1,700 资产负债率 46.5%50.8%45.4%45.1%44.5%折旧摊销 192 145 70 65 47 净负债率 0.0%0.0%0.0%0.0%0.0%财务费用(59)(86)77 51 39 流动比率 2.02 1.71 2.16 2.16 2.16 投资损失(332)(240)(200)(200)(2

104、00)速动比率 1.59 1.35 1.77 1.73 1.71 营运资金变动(305)(584)461(794)(745)营运能力营运能力 其它(159)452 1,201(165)(219)应收账款周转率 3.9 3.6 3.2 3.7 3.6 经营活动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 86 579 2,599 316 622 存货周转率 4.3 4.2 3.7 4.4 4.3 资本支出(263)(161)(53)(43)(33)总资产周转率 0.8 0.8 0.7 0.8 0.9 长期投资(71)(254)(79)(100)(100)每股指标(元)每股指标(元)其他(719)(765)228 220

105、 220 每股收益 0.76 0.90 1.00 1.37 1.72 投资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1,053)(1,181)95 77 87 每股经营现金流 0.09 0.58 2.58 0.31 0.62 债权融资 1,138 932(331)(300)(100)每股净资产 7.35 8.19 9.08 10.46 12.18 股权融资 51 23 0 0 0 估值比率估值比率 其他(160)(267)(166)(51)(39)市盈率 38.6 32.4 29.1 21.2 17.0 筹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 1,029 688(498)(351)(139)市净率 4.0 3.6 3.

106、2 2.8 2.4 汇率变动影响(3)15-0-0-0 EV/EBITDA 29.4 26.4 21.9 16.8 13.8 现金净增加额现金净增加额 60 101 2,197 42 570 EV/EBIT 36.8 30.5 23.2 17.4 14.1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所 华工科技首次报告 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30 分析师申明 每位负责撰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研究分析师在此作以下声明:每位负责撰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

107、的研究分析师在此作以下声明:分析师在本报告中对所提及的证券或发行人发表的任何建议和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其个人对该证券或发行人的看法和判断;分析师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与其在本研究报告中所表述的具体建议或观点无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投资评级和相关定义 报告发布日后的 12个月内行业或公司的涨跌幅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A 股市场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 500 指数);公司投资评级的量化标准公司投资评级的量化标准 买入: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15%以上;增持: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5%15%;中性

108、: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5%之间波动;减持:相对弱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以下。未评级 由于在报告发出之时该股票不在本公司研究覆盖范围内,分析师基于当时对该股票的研究状况,未给予投资评级相关信息。暂停评级 根据监管制度及本公司相关规定,研究报告发布之时该投资对象可能与本公司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情形;亦或是研究报告发布当时该股票的价值和价格分析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缺乏足够的研究依据支持分析师给出明确投资评级;分析师在上述情况下暂停对该股票给予投资评级等信息,投资者需要注意在此报告发布之前曾给予该股票的投资评级、盈利预测及目标价格等信息不再有效。行业投资评级的量化标准行业投资评级的量化

109、标准:看好:相对强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 5%以上;中性: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5%之间波动;看淡: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收益率在-5%以下。未评级:由于在报告发出之时该行业不在本公司研究覆盖范围内,分析师基于当时对该行业的研究状况,未给予投资评级等相关信息。暂停评级:由于研究报告发布当时该行业的投资价值分析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缺乏足够的研究依据支持分析师给出明确行业投资评级;分析师在上述情况下暂停对该行业给予投资评级信息,投资者需要注意在此报告发布之前曾给予该行业的投资评级信息不再有效。免责声明 本证券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由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及发布。

110、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的全体接收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本报告被转发给他人。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客户也不应该认为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同时,本公司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本公司会适时更新我们的研究,但可能会因某些规定而无法做到。除了一些定期出版的证券研究报告之外,绝大多数证券研究报告是在分析师认为适当的时候不定期地发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

111、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寻求专家意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作出邀请。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这些投资带来的收入可能会波动。过去的表现并不代表未来的表现,未来的回报也无法保证,投资者可能会损失本金。外汇汇率波动有可能对某些投资的价值或价格或来自这一投资的收入产生不良影响。那些涉及期货、期权及其它衍生工具的交易,因其包括重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

112、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间或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所有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经本公司事先书面协议授权刊载或转发的,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提示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未经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HeadertTable_Address东方证券研究所 地址:上海市中山南路 318 号东方国际金融广场 26 楼 电话:传真: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华工科技-公司研究报告-激光装备巨头制造、联接和感知业务并进-240107(31页).pdf)为本站 (明天会更好)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