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唯恒农业:2020年全国灯盏花产业分析报告(27页).pdf

编号:152248 PDF    DOCX 27页 1.51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唯恒农业:2020年全国灯盏花产业分析报告(27页).pdf

1、 2020 年全国灯盏花产业 分析报告 目录 前言.6 第一章 灯盏花资源现状.7 1.1.灯盏花文献记载.7 1.2.灯盏花资源情况.9 第二章 灯盏花研究现状.11 2.1.化学成分.11 2.2.药理作用.12 2.3.开发利用.13 第三章 灯盏花发展情况.14 3.1.药用历史情况.14 3.2.产区发展情况.15 3.3.历史价格情况.17 3.4.产品发展情况.18 3.5.企业发展情况.19 3.6.产业发展前景.20 3.6.1.明显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20 3.6.2.受益政策倾斜,制剂快速崛起.21 3.6.3.前景日趋广阔,国际认可增强.21 3.1.发展趋势研判.

2、22 3.1.1.市场需求不断增加.22 3.1.2.加快合成物产业转化.23 第四章 灯盏花产业问题.24 4.1.种植方面仍然落后.24 4.2.发展受终端产品限制.24 第五章 灯盏花发展对策.25 5.1.发展思路.25 5.2.发展措施.25 5.2.1.强化科技支撑,抓好产品研发.26 5.2.2.培育龙头企业,做强精深加工.26 6 前言前言 灯盏花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 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 的干燥全草,又名灯盏细辛、东菊,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尤以云南较多。除云南以外,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及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首载于滇南本草

3、,中国药典1977 年版一部曾予收载。灯盏花性寒、微苦、甘温辛,具有微寒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功效。灯盏花类药品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显著,民间利用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加上毒副作用小,深受用户欢迎,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中草药品种和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必备急救药品。目前灯盏花注射液在临床上除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外,在糖尿病、肾病、颈性眩晕、老年性疾病的治疗上也有较好的疗效。本文从灯盏花的资源现状、研究现状、发展情况等方面分析灯盏花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7 第一章第一章 灯盏花灯盏花资源现状资源现状 1.1.灯盏花文献记载 灯盏细辛,

4、习称灯盏花,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 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全草,已载入多种文献,始载于明代云南著名医药学家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后晶珠本草、藏药志、中药大辞典、中国民族药志、云南中草药选、文山中草药及昆明民间常用中草药等均有收载。最早的药品标准收载于云南省药品标准(1974 年版),曾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 版)一部。此外,中华本草(第 7 册第二十一卷)亦详尽记载了灯盏细辛的现代研究概况。本品较重要的文献大致有以下几种。1.1.1.滇南本草 明代学者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是收载本品的最早文献。该书最早以灯盏花之名将本品载入书中,并对其性

5、味,功效作了相应的记载。该书云:“味苦、辛,性温。小儿脓耳,捣汁滴入耳内;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水煎点水酒服。”1.1.2.晶珠本草 据藏药志考证,晶珠本草中所载藏药(音:美多罗米),其原植物,8 在各地藏医的使用中,除菊科紫菀属的几种植物外,亦包括短葶飞蓬 E.1 breviscapus,只是药用部位仅限于其干燥头状花序而非全草。晶珠本草记载:美多罗米,味苦、清热解毒,治瘟病时疫;生于沼泽地、阴山和阳山等地,茎高、色紫,叶圆,灰绿色而小,花瓣多,蓝色、花药黄色。关于其性味功用,藏药志云:“苦、寒、无毒;清热解毒;治瘟病时疫、头痛、眼病等。”1.1.3.法定标准 在我国药物的法定标准中,云南省药

6、品标准(1974)首次制定了灯盏细辛的药材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 年版一部)亦收载了灯盏细辛药材及其制剂灯盏细辛注射液。1.1.4.中国民族药志 中国民族药志(第二卷)首次对灯盏细辛的现代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记载了灯盏细辛的植物形态、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包括茎横切面、根横切面及全草粉末详图)、理化鉴定(盐酸镁粉反应、异羟肟酸铁胺反应)、化学成分、药理(总提取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灯盏细辛注射液小鼠 LD50 18.2mL/Kg、对心肌缺血和缺氧性心电变化的对抗作用、灯盏乙素的药效及药代等)和临床应用。9 1.2.灯盏花资源情况 药材资源野生灯盏花分布于我国西部及西南部的云南、四川、贵

7、州、广东、广西、湖南、西藏等省(区)海拔 12003500 m 中山和亚高山向阳山坡草地、疏林下或林缘地带,尤以云南较多。云南是灯盏花的集中分布区,在未被大规模采集之前,是滇中地区草地的主要构成物种之一,常成片集中分布。灯盏花在云南分布于滇西北、滇西、滇中、滇东北、滇东南和滇西南,但含有药用成分的灯盏花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灯盏花中灯盏乙素为主的有效成分含量是其可利用性的主要依据。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灯盏花的量应达到 0.30%,但作为制药企业能够收购的原料药材,其灯盏乙素的量应达到 0.70%以上。目前云南省内每年能够提供的野生灯盏花药材不超过 50 万 kg。云南灯盏花野生资源蕴藏量占全国

8、资源蕴藏总量的 95%以上,近年来的资源调查表明,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野生资源的过度采集等原因,云南省已难见到有成片的灯盏花植物,植株分布频度已接近稀少或枯竭,现有灯盏花野生资源采集量不足 1000 万吨,不能满足全国灯盏花制药企业的原料需求。灯盏花是云南省民族、民间常用中草药,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95%,作为常见中草药之一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云南红河州因常年太阳投射角度较大,变化辐度较小,光照充足,所生产的灯盏花品质较优良,是中国灯盏花的最适宜种植区。灯盏花不同产区灯盏乙素含量不同,云南地区最高(2.0%),四川地区(0.610%)和贵州地区(0.539%)次之,广西地区(0.443%)最低

9、。云南的红河、文山、楚雄、大理、玉溪等地所产的灯盏花灯盏乙素含量最高,是云南灯盏花的传统道地产区。10 根据测定,红河灯盏花的有效成分比其他地区高出 37%至 50%。但是,由于长期挖掘,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面临枯竭,已影响到灯盏花生物药品的大规模产业化生产。2007 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对红河灯盏花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该产品保护范凤仙花围为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弥勒县、个旧市、蒙自县、石屏县、建水县、开远市 7 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如今,云南大理、玉溪、楚雄、曲靖、昭通等地已经开始规范化种植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种植面积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2012 年种植灯盏花达 1.6 万亩,生产

10、灯盏花药材 700 万公斤,实现农业产值 1.4 亿元,初级品产值 2 亿元。灯盏花被列为云南省“五大”天然系列药物之一,加以重点扶持。图 1-1:云南省灯盏花人工种植分布地图 11 第二章第二章 灯盏花灯盏花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2.1.化学成分 自 1993 年以后,随着拥有先进科研设备的研究机构的加入,以及对植物药有效成分的重新认识(主要是水溶性部分)。经过数年的努力,科学工作者对盏花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灯盏花植株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有黄酮、咖啡酸酯和倍半萜等 80 余种成分。黄酮及其灯盏花素(灯盏甲素、灯盏乙素),咖啡酰类化合物被认为是灯盏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具广泛的药理活性。主

11、要化学成分如下表所述:名称 化学成分 黄酮类及黄酮苷类 主要包括灯盏乙素、灯盏甲素、5,6,4-三羟基黄酮-7-O-D-半乳糖醛酸苷、黄芩素-7-O-D-吡喃葡萄糖苷、3,5,6,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5,7,5-三羟基黄酮、黄芩素、芹菜素、山奈酚等。咖啡酰类 包括 1,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咖啡酸乙酯、3,4-二咖啡酰奎宁酸、咖啡酰氧基环已甲酸甲酯、1,3-二咖啡酰奎宁酸、3,6-二咖啡酰氧基奎宁酸等。单体化合物类 木栓醇、七叶树苷、木栓烷、豆甾醇、表木栓烷、豆甾醇 3-O-D-吡喃葡萄糖苷、正四十五酸、-谷甾醇、麦角甾-7,22-二烯-4-酮、豆甾醇、-豆甾醇、

12、胡萝卜苷等。芳香酸脂类 3,4-二羟基肉桂酸、-甲氧基-吡喃酮、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 7-O-D-葡萄糖酸酯、焦袂康酸、肉桂酸、3,4-二羟基苯甲酸、对甲氧基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3,5-二羟基肉桂酸等。香豆素类 莨菪亭、异莨菪亭、scopolin、七叶树苷 吡喃酮类 焦福康酸(pyromeconic acid)及其苷、-甲氧基-吡喃酮、飞蓬苷(erigenoside)、1-(2-吡喃酮)-6-咖啡酰基-2-D-吡喃葡萄糖苷、飞蓬双 12 糖苷、erigesidesD 和多舌飞蓬苷 挥发性油类 3-甲基丁酸、3-庚醛、柠檬烯、柠檬酸烯脂、咖啡酸烯脂

13、等。微量元素 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钾、钙、钠、镁、锌、铁、锰、铜、镍、硒等 其他 正四十五酸、丁二酸酐、-谷甾醇、胡萝卜甙、木栓烷、木栓酮、表木栓醇、blumennol C 葡萄糖苷、氨基酸、维生素 有机酸等。2.2.药理作用 由于注射液在药理研究上的优点,使得灯盏细辛注射液药理研究比较广泛。灯盏花素结构比较清楚,也引起了更多的现代医药研究者的注意,并对其进行广泛的研究。从系统水平、器官水平、分子水平到作用机理的研究,都证明灯盏花素是一种有效的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尤其是现在有些学者已将从灯盏花中分离得到的各有效单体进行分子水平的药理学研究,阐明了各种成分的作用机理、作用部位以及作用强弱。部分药理作

14、用如下所述:13 药理作用 具体说明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灯盏细辛甙0.5 和 1mg 穴位注射于犬,使血流量增加 70%和118.3%,血管阻力降低 43%和 52.4%。醇提物制成灯盏细辛注射液有扩张血管和对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作用。抗凝作用 灯盏花注射液 8ml/kg iv 于兔后,通过减少血小板数及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内凝血功能,和促进纤溶酶活性等环节,对体外血栓形成有所抑制。家兔体外血浆药物浓度为 24mg/ml 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肝脏作用 灯盏细辛具有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防治四氯化碳诱发肝纤维化的作用。改善微循环作用 灯盏细辛注射液

15、能够明显改善肺癌患者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对治疗脑梗死患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视神经的作用 灯盏细辛对实验性的青光眼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他作用 灯盏花制剂还能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对抗由二磷酸腺苷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以及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功能。还可用于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中风、风湿痛、胃痛、牙痛、感冒、骨髓炎等。2.3.开发利用 灯盏花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历史非常悠久,在民间灯盏花既作为菜肴食用,也是一味名贵药材。民间常用灯盏花来炒鸡蛋,或者用灯盏花与鸡蛋做汤做成菜肴。有的直接用灯盏花泡茶饮用。灯盏细辛粗提物只能做成一般的制剂: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软胶囊剂、针剂等常规制剂。主要

16、品种有益脉康片、益脉康胶囊、灯盏细辛片、灯盏细辛颗粒、灯盏细辛口服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精制的灯盏花素可以做成纳米灯盏花素制剂、脂质体、固体分散剂、缓控释制剂、口腔崩解片、灯盏花素磷脂复合物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制剂。可在靶向性较 14 好或生物利用度更高的高新技术制剂方面展开研究。从灯盏花的有效成分来看,高新制剂的开发将是本品今后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产品,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第三章第三章 灯盏花灯盏花发展情况发展情况 3.1.药用历史情况 灯盏花药用历史悠久。灯盏花别名有十来种,性味功能记载也各有不同。如:散寒解表、止痛、舒筋活血。健胃消食,祛风除湿。发表散寒、健脾消积、消炎

17、止痛等。在约 2500 年前的傣医药传统经方贝叶经中便有记载,主流记载于明代著名医药家云南嵩明人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书中对灯盏花的药理药性如是记载:“灯盏花,一名灯盏菊、细辛草。味苦、辛,性温。小儿脓耳,捣汁滴入耳内。左瘫右痪,风湿疼痛,水煎,点水酒服。”灯盏花在民间彝、傣、苗族中一直广泛使用,如傣药著作 啊皮塔麻接干比中记载灯盏花(傣药俗名:芽三西双哈)可治疗风湿病、中风偏瘫、痴呆,感冒咳嗽,牙痛,头风痛,眩晕等;滇药录中记载灯盏花(苗药俗名:盘共超)可治疗瘫痪,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牙痛,感冒等。灯盏花在云南地区民间被用于治疗瘫痪已有上千年历史。同青蒿素一样,灯盏花素在 20

18、 世纪 70 年代的中草药群众运动中被再次发现。当时,云南药物研究所派出研究人员深入民间收集单方,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一位 90 多岁罗 15 姓苗族老中医献出一方:用灯盏花炖鸡蛋可用于治疗脑偏瘫。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临床试验,证明灯盏花提取物用于治疗脑偏瘫、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脑栓塞、微循环障碍等疾病确有显著疗效;经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多年研究从中分离出焦炔康酸、麦芽糖醇、飞蓬甙及灯盏花素,以及将其分别开发为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灯盏花素片等产品。由于临床应用效果显著,1995 年灯盏花素制剂被列为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必备中成药。纯度更高安全性更好的灯

19、盏花素注射液在 2005 年获得了国家药监局审批。如今,灯盏花药品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用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该领域继银杏、三七、丹参后的第四大类植物药材。3.2.产区发展情况 由于野生资源难于满足市场需求,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云南、四川等地开展了灯盏花驯化栽培的研究与开发。国内开展了灯盏花野生变家种及规范化种植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其中,红河州因为海拔较高、地势平缓、光照充足、优质空气和土壤条件,被专家鉴定为灯盏花最适宜的种植区。1999 年,红河州就开始进行灯盏花人工栽培;2000 年,红河州开始尝试灯盏花等药用植物资源的专业化、规范化种植和研究;2004 年

20、,红河千山生物公司建立的红河灯盏花基地,并建立了种质资源圃,2004 年 10 月通过了国家 GAP 认证,成为我国第二批,云南省第 2 个通过国家 GAP 认证的中药材品种,2009 年通过了复认证;2005 年,生物谷药业在 60 个种源中选育出两个新品种,分别命名为灯盏花 1 号和 2 号;2007年,“红河灯盏花”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定;2009 年,云南农业大学和红 16 河千山生物公司共同起草了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红河灯盏花”,并正式颁布实施。云南灯盏花种植业的发展,尤其是专业化、规范化种植,促进了灯盏花类药用原料的稳定供应,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2

21、年全省灯盏花种植 730 hm2,其中泸西县 620 hm2,弥渡县 100 hm2,剑川、弥勒等地零星种植约 20 hm2。栽培药材的产量水平不断提高,平均单产水平达到 3750 kghm2以上,药材总量约 274 万 kg。2019 年,全省灯盏花种植面积超过 2.1 万亩,年产药材接近 6700 吨,农业产值超过 1.5 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灯盏花原料产地。云南省内红河、大理两地种植的灯盏花占全省总面积的 80%以上,楚雄、昆明、玉溪、宣威等地也有少量种植。20 世纪 70 年代,由云南省卫生厅牵头,组织昆明的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了灯盏花的植物学、药理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灯盏花也以灯盏细辛

22、的药材名最早载入云南省药品地方标准(1974),以灯盏细辛的药材名和灯盏细辛注射液收入中国药典(1977)。40 多年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等单位致力于灯盏花的药学研究,开发了灯盏细辛浸膏、灯盏花素提取物、灯盏花素片、灯盏细辛注射液、注射液灯盏细辛酚等一系列提取物和成药。灯盏花的有效成分也从最初的总黄酮,发展到后来的灯盏乙素,直到新近的酚酸类化合物等成分。云南农业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也对灯盏花的资源、种源与品种和规范化种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17 3.3.历史价格情况 从灯盏花的历史产销轨迹中,明显的可以看到灯盏花在市场经济规律和价格杠

23、杆这根指挥棒下的发展情况。2015 年,灯盏花一飞冲天,部分市场创下近 60元的历史最高价;2016 年,灯盏花产地价跌到 14 元,多个地方有 1000 多吨的库存积压在产地无人问津;2017 年初,受种植面积减少的影响,灯盏花又破茧重生,产地价涨至 27-29 元。3、4 月份涨价之后,很多种植农户的积极性又被重新点燃,灯盏花种子价格节节攀升,从 400 元翻倍大涨到 800 多元。图 3-1:市场历史价格(市场:荷花池药市,规格:统云南,单位:元/kg)2739302332283005540452014年1月2015年1月2016年1月2017年1月2018年1月2

24、019年1月2020年1月 18 图 3-2:年度平均历史价格(市场:荷花池药市,规格:统云南,单位:元/kg)3.4.产品发展情况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杨洪军教授在2017 年度中国灯盏花产业发展报告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时,介绍说“含有灯盏花的中成药产品目前有 18 个,其中心脑血管类品种 13 个、骨科类品种 4 个、皮肤类品种 1 个,以灯盏花为君药的中成药有 14 个,有 4 个品种被中国药典2015 版收录,有 10 个品种进入 2017 版全国医保用药目录,全国独家品种有 12 个。”现在云南已具有从灯盏花种植,浸膏和提取物生产,到片剂、胶囊、注射液等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也有支撑产

25、业链发展的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部门和企业。依托云南丰富的灯盏花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云南聚集了全国 100%的种植生产,97%以上的药材原料,100%的浸膏和提取物生产,40%以上的中成药生产。云南生产的灯盏花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灯盏细辛浸膏、灯盏花素提取物、灯盏花素片、益脉康片、灯盏花素注射液、灯盏花素胶囊、灯盏细辛胶囊、灯盏29 38 24 25 31 30 05540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19 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滴丸、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灯盏生脉胶囊等,以灯盏花制剂为主过亿元的企业 3 户;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冻干粉针剂

26、和灯盏生脉胶囊 3 个单品种销售过亿元。全国灯盏花产业产值约 30 亿元,云南占其中的 50%,云南灯盏花产业的产业聚集度高,产业优势明显。3.5.企业发展情况 全国以灯盏花为原料的制药企业有 115 家,其中云南省最多有 25 家。目前,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湖面恒生制药有限公司是全国范围内生产灯盏花类中成药品种规模最大的 4 家企业。根据 2015 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数据显示,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所生产的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剂销售总额占云南省以灯盏花为原料

27、的心脑血管类中成药品种销售额的 90.8%。2015 年,以灯盏花为君药的心脑血管类中成药品种销售总额为 23.68 亿元,云南仍是该类品种的供给大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71.59%。云南有涉及种植灯盏花的加工型龙头企业 4 户,加工龙头企业覆盖灯盏细辛浸膏和灯盏花素提取物,片剂、胶囊和注射液等成药生产,产业链完整。在涉农龙头企业中,红河千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建立的灯盏花基地已经通过了国家 GAP 认证。20 图 3-3:各省市生产含灯盏花的中成药品种的企业数量(单位:家)3.6.产业发展前景 3.6.1.明显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 灯盏花产业才刚起步,“天花板”高,发展空间巨大,且灯盏花具有独

28、特的特色和优势:首先,灯盏花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易于实现标准化产业化种植,中药产业的根本在于优质中药材资源,灯盏花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其次,灯盏花主要用于常见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相关老年性疾病的防治,部分产品已具备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痴呆等慢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将催生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药效成分清晰质量可控、作用机理清楚、安全、有效、多组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灯盏花类中成药将在西药不擅长或无优势的领域崭露头角,尤其将25425051015202530 21 在治未病、慢病管理(慢病康复及预防复发)

29、以及防治痴呆(血管性和老年性痴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3.6.2.受益政策倾斜,制剂快速崛起 国家提出要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逐步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将导致国家资源向慢病产业倾斜。灯盏花系列产品品类丰富、结构合理,灯盏花制剂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及二级预防领域已完成相应的循证医学研究工作,预防用药定位将迎来快速增长的机遇,以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等为代表的口服制剂具有成为中成药市场“重磅炸弹”产品的发展潜力。3.6.3.前景日趋广阔,国际认可增强 灯盏花的有效成分清晰,药理活性较强且单味药材即可组方成药,药材成分安全性高,综合特性与银杏叶相似,将是下一

30、个能够实现国际化的植物药。灯盏花虽有上千年的民族药用历史,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才逐步引起广泛关注,随着灯盏花相关产品逐步走向全国,灯盏花已经从区域性品种变为全国性品种,灯盏花单方制剂国际化研究也已开始,有望成为继银杏叶制剂后被国际认可的少数植物药,灯盏花产业前景日趋广阔。灯盏花是云南省的优势道地药材,资源丰富,有效成分清晰,药材成分安全性高,部分产品已具备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有望成为下一个“银杏叶产业”。22 3.1.发展趋势研判 3.1.1.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掀起了种植灯盏花的热潮,当地农民靠种植灯盏花等中草药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但是有研究表明,目前灯盏花供给只能满足市

31、场需求的 18.5%,灯盏花素年需求量约 100 吨,而现在全国每年的产量只有 20 吨,缺口非常大,未来几年灯盏花市场需求量仍会很大。3.1.1.1.盏花原材料需求巨大 灯盏花出身于云南地方药材,长期以来主要被云南省多家制药企业作为生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药品的原料。随着对灯盏花有效成分和功效用途的深入研究,相关制药企业萃取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线的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药企不断开发出新的药品,未来灯盏花类药品的产量将会大幅增加,这就对上游灯盏花原材料形成了巨大需求。3.1.1.2.心血管药物快速增长 目前,全球心血管药物销售额约占整个药物市场的 20%,并以年 7%以上的速度增长。当前,世界药品市

32、场的一个热点为天然药物,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美国 fda 对草药成分的要求也开始放松。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世界植物药市场总价值目前已超过 700 亿美元,且每年还在以 10%的速度增 23 长。灯盏花类药品在这方面的疗效显著,所以未来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值得期待。3.1.1.3.保健品开发大幅增加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对健康的威胁正逐渐得到认识,这将极大刺激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健药品的需求。以我国北方的一些城市为例,心脑血管病年患病率高达 1000/10 万,居各类死因的第一位。人们迫切需要一些确有效果的保健药品来进行预防,而目前这方面的开发还处于空白。所以,一旦相关保健产品得

33、到开发和推广,灯盏花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增长。根据2012-2016 年中国心脑血管药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市场灯盏花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供需缺口还将增大。3.1.2.加快合成物产业转化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江会锋研究团队与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云南省药用植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生超团队合作,利用合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成功从灯盏花基因组中筛选到了灯盏花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P450 酶 EbF6H 和糖基转移酶 EbF7GAT),并在酿酒酵母底盘中成功构建了灯盏花素合成的细胞工厂。通过代谢工程改造与发酵工艺优化,灯盏花素含量达到百毫

34、克级,具有较高产业化价值。24 灯盏乙素全合成的完成,为工业化生产中药组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未来微生物合成灯盏花素的产业转化将加快。目前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云南农业大学和昆明龙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就灯盏花素规模化生产和药物转化研究达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意向,将共同推进微生物合成灯盏花素的产业转化。第四章第四章 灯盏花灯盏花产业问题产业问题 4.1.种植方面仍然落后 灯盏花种植人工成本高,技术要求高,采后风险高,种植门槛高。云南作为灯盏花的主产区,具备灯盏花种植发展的诸多优势,但仍然存在种植发展盲目,缺乏专用药材种植适宜性评价与种植区划;遗传、生理等种植

35、的基础研究薄弱,有效成分遗传基础不清;专用型药材品种选育相对滞后等问题。4.2.发展受终端产品限制 灯盏花主要作为中药制剂的原料,其种植规模和需求量受终端产品的限制。目前灯盏花类注射剂稳居市场主流,市场需求量有限,不适合盲目扩种。若未来几年口服制剂(其原料用量远高于注射剂)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以及新型制剂的研发上市,市场对灯盏花原料的需求将会成倍增长。25 第五章第五章 灯盏花灯盏花发展对策发展对策 5.1.发展思路 灯盏花产业应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学支撑,创新发展;突出重点,聚集发展;内培外引,开放发展”的发展原则。灯盏花产业的发展应立足于云南优势企业,以培育、壮大灯盏花产业为目标。以

36、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做大品种、创新品种、标准引领、品牌打造为抓手,夯实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全面提升资源价值。实现灯盏花产业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途径:通过培育灯盏花大品种成就大企业,通过灯盏花大企业集群发展成就大产业。5.2.发展措施 灯盏花产业才刚刚起步,市场天花板高、发展空间巨大,灯盏花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易于实现标准化产业化种植,中药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优质中药材资源,灯盏花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通过培育灯盏花中成药大品种,促进龙头带动,提升发展灯盏花种植,保障优质供给,夯实道地药材壁垒,鼓励灯盏花系列新产品的开发,并实施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以顺应消费需求变化和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总体

37、要求,加快灯盏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灯盏花产业可持续发展。26 5.2.1.强化科技支撑,抓好产品研发 发展灯盏花产业应围绕灯盏花产业链凝练创新链,体现从基础研究到科技攻关再到产品开发的思路,研究清楚几个科学问题,攻破几个难点技术,进一步做大灯盏花相关中药品种,开发出几个在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重大产品。优选以灯盏花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从生产工艺改进、质量控制提升、复方组分配伍研究、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药物经济学评价等方面开展二次开发,整合技术平台、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以科技创新驱动灯盏花产业健康发展。5.2.2.培育龙头企业,做强精深加工 扶持一批龙头灯盏花种植加工龙头企业,推进现有企业资源整合,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之路,优化结构和布局。改变种植者的观念,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组织、带头作用,为种植者提供科学指导、合理制定种植计划,推行灯盏花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打造完整产业链。灯盏花产业核心骨干企业,应该对已批准的以灯盏花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进行系统梳理,筛选出适应症和市场前景好的品种进行中药大品种培育。强化上市品种二次开发和现代剂型开发,加强产品的工艺质量标准提升,做好药效物质机理等基础研究并通过循证医学研究等积极拓展新的临床适应症,不断巩固和提升灯盏花中成药在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地位。27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唯恒农业:2020年全国灯盏花产业分析报告(27页).pdf)为本站 (好好学习)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