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北理深汽院: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报告(2023)(129页).pdf

编号:152333  PDF  DOCX 129页 10.64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北理深汽院: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报告(2023)(129页).pdf

1、 0 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 汽车汽车产业研究报告产业研究报告(2023 年)年)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 2023 年年 6 月月 1 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 丁荣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 李 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吴 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夏长亮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工业大学校长 孙逢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院长 (兼编制委员会主任)严新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 王云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李克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编制委员会编

2、制委员会 孙逢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院长 王文伟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执行院长 李开国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专家 廉玉波 比亚迪汽车总工程师、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 张晓春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剑明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姚明德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刘苏华 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林 涛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罗瑞发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纯潮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

3、李宝华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 宋 征 腾讯智慧交通事业部智能网联与城市交通全国总经理 盛 凯 华为广东深圳政企业务部总经理 2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 中汽院(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 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写专家编写专家 孙超(北理深汽院)、杨晓光(北理深汽院)、王锐

4、(中国汽研)、钟益林(比亚迪)、刘坚坚(比亚迪)、孙超(深城交)、赵晓宇(联通智网科技)、梁志明(中国联通)、刘武(中国农行)、李金昊(高新投)、蔡福春(金溢科技)、王潇(速腾聚创)、赵延宁(腾讯)、王健翔(华为)执笔人执笔人 宋士佳、江岚青、陆璐、陈晓慧、翟华、宋航、高峰 3 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综述.1(一)定义.1 1.新能源汽车.1 2.智能网联汽车.2 3.智慧交通.3(二)关系.3 1.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3 2.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4 3.智能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4 4.单车智能与协同智能.4 5.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5(三)产业链结构.5(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

5、趋势.8 二、国内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12(一)全球主要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12 1.政策环境.13 1.1美国.13 1.2欧洲.14 1.3日韩.15 1.4中国.16 2.产业现状.17 2.1美国.17 2.2欧洲.19 2.3日韩.21 2.4中国.23 4 (二)国内主要城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25 1.政策环境.27 1.1北京.27 1.2广州.28 1.3上海.29 2.产业现状.30 2.1北京.30 2.2广州.31 2.3上海.33 三、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35(一)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35 1.

6、政策环境.35 2.产业动态.38(二)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梳理.41 1.重点领域产业链图谱.42 1.1整车.42 1.2动力电池.44 1.3车载电源.48 1.4电驱系统.51 1.5感知传感器.54 1.6高精地图.58 1.7计算平台.60 1.8操作系统.63 1.9线控底盘.66 1.10通信系统.69 1.11 智能座舱.72 1.12自动驾驶.75 5 1.13智慧交通与车路协同.78 1.14出行与服务.81 1.15测试设备与服务.84 1.16研发机构与公共服务平台.87 2.产业链分析.89 四、深圳市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92(一)各区智能网联

7、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览表.92(二)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94 1.坪山区.94 2.南山区.96 3.深汕特别合作区.98 4.福田区.99 5.龙岗区.100 6.宝安区.102 7.龙华区.104 8.罗湖区.105 9.光明区.107 10.盐田区.108 11.大鹏新区.109 五、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图景.111(一)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分析.111(二)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113 2 0 1 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综述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综述(一)定义(一)定义 1.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

8、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1。(a)纯电动汽车 1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20 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由可充电电池提供动力源的汽车,噪音小、结构简单、舒适性高、综合碳排放低,核心技术包括动力电池、电驱系统、电控系统等,其结构如图 1-1(a)所示。混合动力汽车是指由两个或多个能单独或同时工作的动力系统组成的汽车,分为串联式混合动力、并联式混合动力、混联式混合动力,其结构如图 1-1(b)所示。增程式电动汽车本质上是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基于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基础,增加一个增程器,拓展续航里程。燃

9、料电池汽车是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源或主动力源,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汽车,具有高效、清洁、零污染等优点,主要有氢燃料电池汽车(其结构如图 1-1(c)所示)、甲醇燃料电池汽车等。2 (b)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c)氢燃料电池汽车 图 1-1 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结构2 2.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代指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

10、汽车3。2 https:/afdc.energy.gov/vehicles/how-do-hybrid-electric-cars-work 3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3 3.智慧交通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是指在交通领域中综合运用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云计算、新一代信息与通信等技术,通过交通信息的汇集、传输、处理、应用,对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公众出行等交通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管控,使交通系统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以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为绿色、通畅的公众出行和可持续的

11、经济发展服务。(二)关系(二)关系 1.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网联化和智能化的特征逐渐凸显,2016 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1.0首次提出网联化和智能化分级,随后演化出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形成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交叉融合、螺旋支撑的协同发展新局面。新能源汽车具 智能汽车是汽车电子信息化、智能化、网联化的现代高科技产物,是集环境感知、决策规划、控制执行于一体的移动信息处理平台和现代运载工具。自动驾驶是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和定位等系统协同合作,以自动的方式持续、安全、有效地执行部分或全部驾驶任务的前沿技术,分

12、为 L0 级至 L5 级。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云网为基础,依据特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标准,通过车与“X”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和交通管理的智能,并为驾驶者提供动态信息服务的一种网络。4 有电力驱动、电子控制、底盘灵活等特点,是智能汽车的最佳载体。智能网联汽车在智能驾驶、电子电气架构等领域技术的进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突破、续航里程提升、整车架构设计更加合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2.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汽车网联化是实现智能化功能拓展的联接手段,是单车智能向多体协同智能演进的必要途径。汽车智能化指综合运用现代通信与网络、电子信息、人工

13、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汽车动力智能、底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生产智能、检测智能等,动力智能又包括动力系统运维与监管智能、能源补给智能等。汽车网联化指综合运用 LTE、5G、以太网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汽车与智能路侧设施、其他智能汽车、云端等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最终实现车辆智能控制与动态信息服务,服务智慧交通体系。3.智能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区别于其他智能汽车的最大不同在于其网联协作性。以车联网为技术基础,智能网联汽车借助与路侧环境感知设施及交通参与者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交通状况动态感知,助力智慧交通系统全局监管与车辆调控,提升交通运行效率

14、,保障出行安全。4.单车智能与协同智能单车智能与协同智能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现阶段分为单车智能与协同智能两 5 种。虽然两者技术布局有所差异,全球主要地区发展重点各有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汽车的高等级自动驾驶。其中,单车智能是以车载智能化传感、计算与控制等装置为主实现车辆智能,而协同智能更加侧重在车车协同、车路协同、车云协同的网联化环境中实现智能。协同智能主要以实现车辆及交通环境的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规划和控制为目标。5.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在现阶段关系最为紧密之处体现如下: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是智慧交通的主体要素、服务对象、信息枢纽。智能网

15、联汽车通过车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实时上传及下载交通事故信息、交通拥挤路段、便捷畅通路径等信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效率。同时,智能网联汽车让智慧交通具备移动感知和信息交互与协作的能力,它既是信息枢纽,还是实现智慧决策的管控核心。另一方面,智慧交通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平台、监管系统、基础设施。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是智能网联汽车与环境信息交互的平台,更是管理方式优化、运营效率提升的宏观体现。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中,智能网联汽车利用自身传感器,连同路侧设备一同采集实时数据辅助汽车驾驶,实现车辆高效和安全行驶;同时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升服务体验。(三)产业链结构(三)产业链结构 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发

16、展,市场规模快 6 速增长,产业链形态逐渐清晰。如图 1-2 所示,上游提供关键原材料生产与零部件加工,中游实现整车集成,下游提供应用与服务,基础设施是产业链完整运作的重要支撑。其中,动力电池系统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即整车能量来源,直接影响着整车续航里程、车辆安全等核心指标;感知系统及车联网系统是“眼”和“耳”,精准获取车辆及周围环境信息,支撑汽车决策规划;车载通信系统是“神经网”,为各系统实时可靠地传输数据信号;车载计算平台是“大脑”,综合运用环境感知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完成路径规划、行为决策和发出控制指令;软件算法是智能汽车的灵魂,是实现汽车智能控制、提升驾驶与乘坐体验的关键;底

17、盘系统是“手”和“脚”,根据控制指令,通过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实现汽车姿态控制,确保车辆按照目标轨迹准确稳定行驶;车身是“骨架”,形成了对驾乘人员的重要防护;智能座舱集成了智能化和网联化软硬件技术,是智能汽车为驾乘人员提供的第三生活空间;基础设施是“环境支撑”,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包括充/换电系统、加氢站、路侧设备、通信系统、云端服务设备等,支撑汽车能量补给、信息交互和智慧运行。7 图 1-2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结构图 8(四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发展趋势 1.低碳化历史使命与高度市场化接受度造就了新能源汽低碳化历史使命与高度市场化接

18、受度造就了新能源汽车不可逆转趋势车不可逆转趋势 汽车产业低碳转型是全球共识,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快速。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达 1082 万辆,同比增长 60.3%,如图 1-3 所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认可度也大幅增长,引领全球市场,销量连续 8 年全球第一4。2022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524.7万台,同比增速79.6%,如图 1-4 所示。经过十余年的产业培育,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逐步提升,市场渗透率由0跃升到2022年 25.9%。图 1-3 2013-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来源:EV-Volumes,Global EV Sales for

19、2022)4 中国政府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 8 年全球第一,2023 208228324675108268.0%52.4%68.8%46.3%59.5%65.1%9.6%42.1%108.3%60.3%0.0%20.0%40.0%60.0%80.0%100.0%120.0%0200400600800320002020212022销量(万辆)销量(万辆)增长率增长率 9 图 1-4 2011-2022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数据来源: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白皮书)汽车产业低碳化趋势不可逆转。各

20、国通过法规引导、补贴和投资等方式不断加大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力度。欧洲议会批准 2035 年开始,在欧盟境内停售新的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并加大对清洁能源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额度;日本宣布到 2035年实现 10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奔驰集团宣布实施“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全球电动化战略,并在 2022-2026 年投资 600 亿欧元用于电气化、数字化和自动驾驶的发展;奥迪计划 2026 年起面向全球发布的全新车型将全面实现纯电动。2.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技术创新和生态建设的的交叉演进与多元探索实现智能交叉演进与多元探索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中国领跑网联汽车中国领跑 新一轮技术创新引领智能网

21、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重构,生态重构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关键零部件、线控底盘、智0.20.614.618.131.755.293.291.9114292.1524.70.0%0.0%0.1%0.3%0.9%1.3%2.4%4.3%4.4%5.8%14.0%25.9%-100.0%-50.0%0.0%-0700200002020212022销量(万辆)销量(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 10 能驾驶、车载以太网等技术快速迭代,推动汽车由机械化驱动向数

22、字化驱动演变。大批互联网、信息通信等科技公司涌入汽车产业,推动产品由传统软硬件集成式开发模式向软硬件单独开发模式转变、链式产业链结构横向拓展、技术跨学科交叉创新应用、科技人才跨行业横向流动、法规政策及制度体系创新实施等,逐渐演变为网状立体式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在先导区、示范区、商业试点等多元化探索中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模式。我国先后在上海、京冀、广深等 20 多个地区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领域示范区,探索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案、建设测试场景、开展测试服务;在江苏无锡、天津西青、湖南长沙、重庆两江新区、湖北襄阳、浙江德清、广西柳州建立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从C-V2X网络部署、应用场景探索、交通设施车

23、联网功能改造和核心系统能力提升、“地理信息+车联网”跨界融合发展、车联网规模化深度应用等方面全方位探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商业化路径,探索中国式发展模式。3.“数字化“数字化+AI”新时代将深刻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新时代将深刻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力层级变革车生产力层级变革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汽车产业智能数字化升级的核心载体。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将数字化基因全方位融入汽车产业,通过研发过程、研发知识、研发工具等数字化,实现软件、硬件深度耦合开发,通过网联、AI 等 11 技术,实现生产排期优化、物流管理、能耗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检测

24、等制造环节数字化以及销售与服务环节的数字化,赋能汽车从设计、研发、测试、生产、产品、服务等全产业链数字化,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与服务。以 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也将加速汽车多样化智能的演变进程。汽车已成为继家庭和办公地点后的第三生活空间,未来车内的沉浸式体验需求将远超驾驶体验,人机交互的性能将成为用户购车、用车的关键考量。目前中国市场座舱智能配置的新车渗透率约为48.8%,到2025年预计可超过 75%5。人工智能多模态大模型,其强大的人类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可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高效沟通,有力支撑实现汽车的智能服务功能。5 IHS Markit,智能座舱市

25、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2021 1 12 二、国内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二、国内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一)全球主要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一)全球主要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况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争相发力的战略制高点。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从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示范应用及市场推广等方面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全球全球多国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谋划,强化多国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政策支持。美国、欧洲、日韩、中国等多个国家围绕补贴激励政策、自动驾驶法

26、律法规、开放道路测试规范等出台了百余项国家及地方级政策。加拿大、德国、法国、挪威、瑞典、英国等纷纷调整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及减税标准。德国、日本已出台允许 L3 级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的法规。全球全球多国多国加快推进自动驾驶加快推进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及车路协同的商业化步伐。的商业化步伐。2022 年是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元年,L2 辅助驾驶已实现规模化量产,2022 年上半年,美国 L2 辅助驾驶渗透率为 46.5%6,中国同期数据为 32.4%7。奔驰 S 级和 EQS、蔚来 ET7、极狐阿尔法 S HI 版等多款车搭载了高算力计算平台、激光雷达、多个环视和感知摄像头等面向 L3 级以上自动驾驶硬件。

27、GM Cruise、Waymo、小马智行等已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运营。2022 年,全球联网汽车渗透率超过 50%,其中,德国 84.35%、美国 76.6%、法国 71.8%,英国 69.3%,韩国 6 Counterpoint,美国自动驾驶车辆追踪器研究,2022 7 工信部,2022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2022 13 59.2%,中国 45.4%8。得益于信息通信、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车路协同技术快速发展,C-V2X 已得到中、美、欧等全球主要汽车大国认可,逐渐成为全球车联网通信标准。同时,多个国家针对车路协同感知规划了大量的应用场景,不断提升智慧道路覆盖率、智能

28、终端渗透率。各国整车及零部件品牌加速全球化布局各国整车及零部件品牌加速全球化布局,智能网联赛,智能网联赛道竞争加速。道竞争加速。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无论是海内外科技巨头还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整车厂商都在通过加快国际产能布局、海外投资建厂、品牌收购、合资合作的方式抢占全球市场。如特斯拉、宝马、奔驰、比亚迪等纷纷调整全球工厂布局,同时加强与动力电池、智能驾驶零部件企业等的紧密合作。软件定义、数据驱动、智慧出行的时代已到来,无人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成为竞争焦点。随着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掌握核心前沿技术,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将是在新的竞争赛道中制胜的关键。下文以美国、欧洲、日韩及中国为典型代表,分析

29、其政策及产业发展情况。1.政策环境政策环境 1.1 美国美国 美国将发展美国将发展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作内容。美国已初步建立领先全球的战略规划及法律法规,该体系具有三大特点:保障安全、鼓励创新及减少管制,8 Counterpoint,Connected Car Sales Grew 12%YoY in 2022 With Volkswagen Group in Lead,2023 14 如图 2-1 所示。战略规划方面,美国形成了持续性的产业发展顶层布局:2010-2025 年,每五年发布一次智能交通系统战略计划,依托于 ITS(Int

30、elligent Traffic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及应用;2016-2020 年,连续发布自动驾驶汽车(1.0-4.0),为自动驾驶安全部署提供了政策监管框架。法律法规方面,美国已有 30 余个州颁布自动驾驶相关法律和行政命令。2023 年,美国自动驾驶行业协会发布自动驾驶政策框架,旨在从政策法规层面破除自动驾驶行业发展障碍,以实现美国自动驾驶技术全面部署。图 2-1 近年美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 1.2 欧洲欧洲 欧盟持续完善网联式自动驾驶及电动汽车的欧盟持续完善网联式自动驾驶及电动汽车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体系及体系及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图。欧盟高度重视

31、自动驾驶的发展,加速电气化改造,发展多式联运综合交通网络,如图 2-2 所示。15 战略规划方面,自 2015 年以来,欧盟道路交通研究咨询委员会(ERTRAC)持续对自动驾驶路线图进行更新。2021 年,发 布 Connected,Cooperative and Automated Mobility Roadmap(征求意见稿),推动欧洲互联、协作和自动驾驶交通的长期发展。欧盟明确到 2035 年境内禁止销售非零碳排放的新燃油车。法律法规方面,英国、德国、法国陆续制定自动驾驶相关法律,为自动驾驶汽车部署建立监管框架,明确责任分担及伦理准则。图 2-2近年欧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 1.3

32、 日日韩韩 日日韩加速新能源汽车转型,重点韩加速新能源汽车转型,重点推动推动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与智能与智能交通、智能社会的融合交通、智能社会的融合。由于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等原因,日韩的交通问题突出,为此,日韩在加速电动化转型的同时,侧重发展汽车与交通的融合,如图 2-3 所示。16 战略规划方面,2020 年,日本发布实现自动驾驶的相关报告和方案 4.0,提出到 2025 年将只需远程监控的无人自动驾驶服务扩大到全国 40 个区域范围。2021 年,韩国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12025),包括扩大新能源汽车普及、完善充电设施、确保价格竞争力、扩大出口、推进技术创新,实现到 2030年汽车

33、碳减排 24%。法律法规方面,日本出台了对 L3、L4 级自动驾驶上路的规定,韩国出台了 L3 级自动驾驶的安全标准及商用化标准。图 2-3 近年日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 1.4 中国中国 我国从顶层设计、行业规划、基础支撑等方面我国从顶层设计、行业规划、基础支撑等方面构建了构建了完善的完善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政策体系,如图 2-4 所示。战略规划方面,2020 年,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指出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 17 渗透率达20%,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发改委等 11 个部门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34、,提出到2025 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法律法规方面,2022 年,深圳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我国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诞生,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登记、上路行驶、事故责任认定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图 2-4 近年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 2.产业现状产业现状 2.1 美国美国 美国凭借信息技术优势,以智能芯片、操作系统和车美国凭借信息技术优势,以智能芯片、操作系统和车联网为突破口,联网为突破口,成为自动驾驶成为自动驾驶技术技术的领跑者。的领跑者。美国全面布局自动驾驶各关键领域,其在智能控制、芯片、整车制造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产业上、中、下游

35、实力均衡。产业规模方面,2022 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18 99.2 万辆,同比增长 5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 6.9%9。同时,美国加快了 C-V2X 车联网落地应用进程,在佐治亚州、密歇根州科罗拉多州等多个地区开展了大规模 C-V2X测试。产业链集聚方面,美国主机厂和科技公司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上积极投入,已逐渐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如图2-5 所示。图 2-5 美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供应商 整车方面,特斯拉(Tesla)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自主研发的高集成、高安全的三电系统具有突出技术优势。Tesla 是全球唯一实现了自动驾驶领域全方位自研自产的车企,在数

36、据、算法、算力等层面打造了一 9 华尔街见闻,2022 年中美欧电动车格局演变:销量、增速、渗透率全面角逐下的新能源时代|见智研究,2023 19 套包含感知、管控、执行在内的自动驾驶软硬件架构,Tesla 的 ADAS 系统是已量产的自动驾驶车型中功能最全、使用场景最广的。自动驾驶方面,Waymo、Tesla、Uber、Cruise等公司在积极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其中,Waymo 完全无人自动驾驶车辆公路安全行驶里程达 100万英里,其中 33%是在限速 36-45 英里/小时的公路上10。芯片方面,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11,拥有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世界知名芯片

37、企业。操作系统内核的Linux、Android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40%。2.2 欧洲欧洲 欧洲凭借世界领先的汽车工业基础,传统汽车和零部欧洲凭借世界领先的汽车工业基础,传统汽车和零部件巨头加速转型,件巨头加速转型,加大电气化及智能化转型力度。加大电气化及智能化转型力度。在软件开发、计算平台、技术测试、自动代客泊车示范应用方面取得突出进展。产业规模方面,2022 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60.24 万辆,同比增长 14.5%,渗透率达到 28%12,其中挪威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 79.3%13。产业链集聚方面,欧洲在融资规模和体量上总体稍落后于中美,但创新活力及发展潜力不容忽视,涌现了AIMo

38、tive、FiveAI、NavyaAmber 等初创科技公司,如图 2-6所示。10 The Register,Waymo robo taxis rack up a million miles without killing anyone,2023 11 Statista,Semiconductor companies market revenue share worldwide 2008-2022,2023 12 Clean Techinica,2023 13 挪威公路联合会,2023 20 图 2-6 欧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供应商 整车方面,欧洲作为传统汽车的发源地,具有宝马、奔

39、驰、奥迪、大众、沃尔沃等全球知名品牌,随着欧盟碳排升级,车企纷纷向“全面电动”加速转型。自动驾驶方面,欧洲稍落后于中美。欧洲车企相继布局 L3 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奔驰搭载自动驾驶系统 Drive Pilot 的新车,可在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情况下),以最高60公里/小时的速度实现 L3有条件自动驾驶,无法自主变道。芯片方面,欧洲拥有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包括英飞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等。操作系统方面,BlackBerry QNX 全球装载量超过 2.15 亿辆汽车14。德国博世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巨头,自动驾驶技术也 14 EE World,BlackBerry QNX 推出超可扩展、高性能计

40、算操作系统,2023 21 在世界上处于顶尖水平,其以 2552 件的申请量位列全球自动驾驶领域发明专利企业第三15。博世也是最早提出域控制器概念的企业之一。车联网方面,欧盟采用协作式智能交通系统 C-ITS,该标准体系将 LTE-V2X 纳入通信接入层技术之一。奥迪、大众、宝马、戴姆勒等车企陆续推出具备 C-V2X 功能的车型。2.3 日日韩韩 日日韩加速布局纯电动和智能网联汽车,加快追赶步伐。韩加速布局纯电动和智能网联汽车,加快追赶步伐。日本在混合动力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上具有明显优势,日韩在动力电池、电气化等方面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发展相对缓慢。日韩基于良好的汽车电子产业基础

41、稳步推进自动驾驶,加快了测试验证及车型规划的发展布局。产业规模方面,日韩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在扩张,但速度较慢。2022 年日本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 5.9 万辆,同比增长近 300%,渗透率为 1.7%16;韩国新能源汽车本土销量44 万辆,同比增长 26.8%,渗透率为 22.8%17。到 2030 年,日本 62%汽车将配备 L2 智能驾驶功能18。产业链集聚方面,日本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企业多为老牌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初创企业较少,如图 2-7 所示。15 证券时报,全球自动驾驶专利排名出炉:百度位列第一,专利申请量 3477 件,2022 16 盖世汽车网,2022 年全球车市:中国稳居

42、第一,印度反超日本,2023 17 韩联社,韩国 2022 年汽车出口额突破 500 亿美元创新高,2023 18 电车汇,日本车企明年发布的车型将配备 L2 级智能驾驶技术,2021 22 图 2-7日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供应商 自动驾驶方面,本田 Legend 是全球首款 L3级自动驾驶商用车型,Legend 能够实现脱手车道保持、车道变更、超车等功能,L3系统仅在 30公里/小时以下的高速公路拥堵场景激活,超过 50 公里/小时自动驾驶模式解除。日本持续探索试验小型无人公交的运行落地,解决老龄化、中心城区道路拥堵问题。动力电池方面,日韩拥有LG、松下、SK On、三星SDI等全

43、球知名品牌,2022 年,韩国 LG、SK On、三星 SDI 全球市场占有率 23.7%;日本松下市场占有率 7.3%19,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日本电装积极布局自动驾 19 SNE Research,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2023 23 驶领域,其高性能激光雷达、空间信息服务电子控制单元(SIS ECU)、自动驾驶系统电子控制单元(ADS ECU)和扩展电子控制单元(ADX ECU)等产品在丰田 Mirai上应用。芯片方面,日本瑞萨是全球最大的微控制器(MCU)供应商,市场份额达到 19%20。2.4 中国中国 车路云一体化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了新的应用阶车路云一体化

44、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进入了新的应用阶段。段。得益于技术进步、需求增加、政策支持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优势,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处于全球并跑阶段,但尚未形成绝对优势。产业规模方面,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688.7 万辆21,L2 级辅助驾驶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超过 33.9%22,智能座舱渗透率超过50%23。我国 C-V2X车联网逐步产业化落地,已有十几家车企发布 C-V2X 量产车型。预计至 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突破 5000 亿,如图 2-8 所示。产业链集聚方面,我国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信息通信等企业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积极开展产业布局,

45、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整体来看,我国在基础设施、5G 通信、北斗导航、ICT 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但在电子电气架构、大算力芯片、操作系统、ADAS 系统及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落后仍会影响产业安全可控,如图 2-9 所示。我国整车品牌发展势头强劲,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 20 惠誉,评级报告,2021 21 人民日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 8 年全球第一,2023 22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2022 23 亿欧智库,2021 24 销量 TOP 10 中,我国整车品牌占 6 席,其中比亚迪成为全球销冠。比亚迪、蔚来、小鹏、广汽、理想等具备 L2 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整车已步入量产。我国

46、自动驾驶企业在 Robotaxi、Robobus、物流、矿山、环卫、通勤等场景下展开了测试与示范应用,探索商业化路径,如百度、小马智行先后在北京特定场所提供 Robotaxi服务。目前,搭载 5G和 LTE-V2X等联网终端的车辆已超过500 万辆。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逐步形成与国际并跑的趋势,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连续六年全球销量第一,北斗导航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导航系统;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企业的激光雷达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图 2-8 2021-2025 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预测(亿元)(数据来源:汽车之家研究院,前瞻产业研究院)28853551416646

47、63530300400050006000202120222023E2024E2025E 25 图 2-9 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主要供应商(二)国内主要城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二)国内主要城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况 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我国“双碳”、交通强国、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交叉点和支撑点。我国已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目前已有 50 多个省市发布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政策规划,包括完善顶层规划、鼓励测试示范、建设智能设施、加强安全监管,为商业化运营提供依据。然而,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对自动驾驶系统运行中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责任

48、认定、产品准入标准、数据网络安全等问题并未完善。2022 年,我国已提前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20%目标。新 26 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1310 万辆,同比增长 67.13%24,广东、浙江、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排名前三,如图 2-10 所示。图 2-10 各省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TOP20(万辆)(数据来源:乘联会)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中 L2 级辅助驾驶技术搭载率达到 46%25。全国累计发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超过 2000张,开放测试道路超过 10000 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 4000万公里26,并布局了载人载物、无人清扫、末

49、端配送等多种场景,向无人化测试、商业化运行加速推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对主要城市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进行评价,分为三个梯队,如图 2-11 所示。24 人民网,公安部发布 2022 年全国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人数据,2023 25国际汽车关键技术论坛,2023 26 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2023 21.323.526.527.630.436.236.337.439.54143.643.754.571.283.690.697.999.8133.9199.8云南云南江西江西山西山西重庆重庆陕西陕西福建福建湖南湖南天津天津湖北湖北安徽安徽

50、广西广西河北河北四川四川北京北京河南河南山东山东江苏江苏上海上海浙江浙江广东广东 27 图 2-11 2022 年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评价指数(数据来源: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与 最佳实践(2022 年)1.政策环境政策环境 1.1 北京北京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成为北京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成为北京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之一一。北京市构建了适度超前的政策体系,如图 2-12 所示,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领先城市。2021年4月,北京市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基础上设立了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构建了“2+5+N”政策体系。依托两

51、大顶层设计文件,从环境、速度、车型三维立体模型衍生形成五大类管理体系,匹配N项基础支撑00708090100厦门厦门大连大连常州常州保定保定沧州沧州芜湖芜湖长春长春西安西安青岛青岛济南济南成都成都海南自贸区海南自贸区淄博淄博南京南京合肥合肥郑州郑州天津天津无锡无锡武汉武汉杭州杭州苏州苏州重庆重庆长沙长沙深圳深圳广州广州上海上海北京北京第一梯队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第三梯队 28 措施,覆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商业运营服务等诸多阶段,营造了“政策友好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营商环境,为智能网联汽车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应用推广提供有力支撑。图 2

52、-12 近年北京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 1.2 广州广州 广州市广州市积极探索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创新,营造全国领积极探索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创新,营造全国领先的宽松政策环境。先的宽松政策环境。广州市采取全国最开放的政策许可方式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如图 2-13 所示,政策创新优势凸显,力争将广州市打造为全球知名“智车之城”。为支持广州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广州开拓了十个“全国首个”的领先探索,如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批准 5G 远程驾驶测试、第一个认可其他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第一个发放载客测试牌照、第一个批量开展Robotaxi技术验证等。2021年7月,广州率先启动混行

53、试点政策,构建“1+1+N”混行试点下自动驾驶示范运营政策体系建设。29 图 2-13 近年广州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 1.3 上海上海 上海将发展智能网联上海将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汽车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领航工程战略领航工程。近年来,上海采取一系列举措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测试、示范应用乃至商业运营营造良好生态,如图 2-14 所示,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和产业集聚高地。2022 年 11 月,上海发布我国首部针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允许无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开

54、展创新应用、智能网联汽车进行市场化收费、无人驾驶装备上路。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突破收费限制,从“示范应用”到“示范运营”,代表着高级别自动驾驶可进行商业落地的探索。30 图 2-14 近年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要政策 2.产业现状产业现状 2.1 北京北京 北京具有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和优势,已北京具有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和优势,已成为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高地。成为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高地。北京坚持网联式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推动车端智能、路端智慧和出行革命,加速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产业规模方面,2022 年,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销量 15.8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30.73%27,力争

55、到 2025 年智能网联汽车(L2 级以上)渗透率达到 80%。产业链集聚方面,北京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主要由行业内的大型龙头企业引领,例如百度、北汽集团、中科寒武纪、四维图新等,正逐步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如图 2-15 所示。27 盖世汽车网,2022 年城市新能源汽车销量 TOP20,2023 31 图 2-15 北京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北京市具有完善的封闭测试场、开放测试道路及运行示范区逐级递进的试验和示范支撑环境。截至2023年5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支持 8 大类自动驾驶场景示范落地,部署自动驾驶车辆 612 台,测试里程超过 1500 万公里。北京不断探索无人驾

56、驶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在经开区投入 30 辆主驾无人车辆,开展常态化收费服务。2.2 广州广州 广州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广州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正在从,正在从“汽车高地汽车高地”发发展成为展成为“智车之城”“智车之城”。广州是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产量连续四年全国第一,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进程中,广州市已形成一定的优势。32 产业规模方面,截至 2022 年 12 月,广州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1.37万辆,产值446.61亿元,保有量54.41万辆28。力争到2024年,3级(含)以下级别自动驾驶新车装配率超过 50%。产业链集聚方面,广州已经具备较完善的产业链,如图 2-16 所示,

57、既有广汽、小鹏等整车龙头企业,也拥有天赐高新材料、时代广汽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企业,以及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头部企业,规模优势和丰富的跨行业资源叠加。图 2-16 广州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截至 2023 年 5 月,广州累计向 13 家测试主体的 323 辆 28 南方都市报,广州速度!每 10 秒产 1 辆汽车,产量连续 4 年全国第一,2023 33 智能网联汽车发放测试许可29。2023 年 5 月,小马智行获得广州市首个远程载客许可,提供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2.3 上海上海 上海凭借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完善的政策引导,吸上海凭借雄厚的

58、汽车产业基础、完善的政策引导,吸引了大批造车新势力及科技公司集聚引了大批造车新势力及科技公司集聚。上海在芯片、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北斗导航、信息及数据安全等核心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产业规模方面,2022 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销量 33.2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47.84%,保有量达 94.5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19.81%,是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力争到 2025 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 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 级)汽车占新车比例超过 70%。产业链集聚方面,国内外高科技公司纷纷在上海集聚,如图 2-17 所示。上海

59、新能源汽车集群入选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8 家整车企业、600 余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在沪布局。传统车企上汽集团加大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推出智己、飞凡、荣威、伯爵不同市场定位的新能源品牌,推动享道出行和友道智途开展Robotaxi和智能重卡项目;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在智能网关、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智能座舱、底盘预控制器上具有自研的核心技术,采用的电池租用服务 BaaS 在逐步落地及商业化。百度智行、AutoX、29 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2023 34 小马智行、滴滴沃芽等自动驾驶企业纷纷在上海布局,相继扩大研发团队和测试应用规模。上海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

60、、场景丰富度等均位居全国领先地位,截至 2023 年 5月,已向28家企业624辆车颁发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测试里程超过 1422 万公里。2023 年,上汽享道 Robotaxi 获颁首批上海市智能网联出租车示范运营证,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正式迈入示范运营阶段。图 2-17 上海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35 35 三、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三、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一)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一)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 深圳市政府部门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培育了比亚迪、华为、腾讯、元戎启行、速腾聚创等行业头部

61、企业。产业研究报告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演进历程,全面整理深圳市近十年公开发布的相关政策,梳理政策发展脉络,并收集分析产销量与投融资数据,从而反映政策环境在壮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1.政策环境政策环境 深圳市政府、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在 2012 年至 2022 年期间发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相关法规及政策 69 项,如图3-1 所示30。其中,以智能网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为主题发布法规政策 22 项,涉及相关内容的有 47 项,如表 3-1 所示。十年发展间,政策关注重点从低碳环保过渡到智能网联,覆盖对象由公共领域用车到公私领域全面铺开,并加大了产业服务能力建设与商业化示

62、范力度。表 3-1 深圳市 2012-2022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政策(节选)类型类型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标题标题 内容内容 地方性地方性法规法规 2022/6/30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 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准入登记、使用管理、车路协同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交通违法和事故处理、法律责任七方面的内容作出具体规定。30 根据市政府、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网站公开信息整理 36 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办公厅)厅)文件文件 2022/11/6 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条例配套体系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服务能力;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商业化创新应用示范;多元化、

63、多渠道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投入机制。2015/1/8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 发展工作方案 加大推广应用;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发展;完善充电设施网络。部门部门 规范性规范性 文件文件 2022/6/6 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 年)创新能力建设工程、产业引领跃升工程、核心技术攻关工程等。2021/3/30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2021-2025 年)提升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比重;鼓励私人使用新能源汽车;建设新型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2020/8/10 深圳市关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的指导意见 示范场景、示范条件、申请流程、事故和违法处理、机制保

64、障等。2018/5/22 深圳市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 申请条件、审核流程、测试管理、安全管理等内容。2017/5/10 深圳市新能源公交车示范推广期运营补贴办法 补贴标准及拨付程序、监督与管理等;补贴在 24-42万之间。2015/9/25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管理责任及分工、申请对象与补贴范围、资金申报及审批、监督检查与绩效评估等内容。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契机下,深圳市在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及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节能环保领域的有力抓手写入深圳市节能“十二五”规划、深圳节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规划

65、(20142020 年)等发展规划。2015 年以前,政策环境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聚焦在低碳环保层面。37 图 3-1 2012-2022 年深圳市发布相关政策法规数量(数据来源: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根据公开信息整理)2015 年,中国制造 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入重点领域。在顶层设计引领下,深圳市率先发布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方案与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政策措施,并在 2015 至 2017 年出台多项聚焦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的补贴政策。在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主线的同时,政府部门也积极关注智慧交通、车联网,在深圳市“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圳市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政策中多次提

66、及交通设施智能化等内容,为智能网联发展奠定基础。2018 年,深圳市首次以智能网联汽车为主题发布深圳市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开放道路技术要求(试行)。2015 至 2021 年,深圳市政府部门发布 36 项相关政策,其关注重点逐渐由汽车电动化、绿色化3334720000212022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市政府(办公厅)文件部门规范性文件部门规范性文件 38 过渡到智能化。2022 年,深圳市大力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

67、年内密集发布 27 项相关政策法规。其中,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正式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纳入 20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在路权、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开创先河。在深圳市政府部门的战略引领与前瞻布局下,“1+3+N”法规政策体系逐渐形成(如图 3-2 所示),并将于 2023 年底全面形成基于特区法规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管理制度体系。图 3-2“1+3+N”法规政策体系 2.产业动态产业动态 产销量方面,2022 年 1 月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9.3 万辆,2023 年 1 月超 15.4 万辆,同

68、比增长 65.6%。与全国同比下降 6.9%相比,深圳市所受宏观形势影响较小,保 39 持良好增长态势。2022 年,深圳市新增新能源汽车 23.9 万辆,渗透率约 57%,保有量为 76.6 万辆3132。投融资方面,2022 年中国汽车交通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 568 起,其中已披露融资金额的融资事件 410 起,全年累计融资金额超 1839 亿元人民币,深圳新能源赛道也受到资本市场青睐。从融资数量看,深圳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呈波动趋势,增长率分别在 2015 年和 2022 年达到峰值,如图 3-3 所示。图 3-3 2014-2022 年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相关投融资事件(数据

69、来源: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从投资类型变化趋势看,汽车产业价值链向服务端迁移,投资人在持续关注车后市场的同时,加大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和智慧交通等综合解决方案领域的布局。根据2018-2022 年融资企业的主营产品类型分析,投资热点逐渐 31 2022 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2022 32 2023 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 449524657110218.18%22.14%-11.11%-28.29%-52.29%-11.54%23.91%92.98%-100.00%-50.00%0.00%50.00%100.00%150.0

70、0%200.00%250.00%0204060800200022年度投融资事件数量(件)年度投融资事件数量(件)增长率增长率 40 从技术服务过渡至服务供应与智能化解决方案,如图 3-4 和图 3-5 所示。图 3-4 2018-2022 年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投融资事件 图 3-5 2018-2022 年深圳市车后市场服务相关投融资事件(数据来源: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在全球及全国高增长态势下,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位于全国前列,整车产线具有

71、较强韧性,投融资热度不减,产业活力0070200212022底盘底盘整车整车智慧交通智慧交通智能座舱智能座舱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传感器传感器电驱系统电驱系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车后市场车后市场0554045200212022汽车检测汽车检测汽车加油加气汽车加油加气智能停车智能停车/停车停车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汽修汽配汽修汽配汽车交易平台汽车交易平台汽车租赁汽车租赁/网约车网约车汽车金融汽车金融汽车充换电汽车充换电 41 持续迸发。(二)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梳理(二)深圳市智能网

72、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梳理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其产业生态复杂,产业链长度与深度远超传统汽车产业链。产业研究报告选取 16 个领域开展产业链图谱梳理,如图 3-6至图 3-21所示。其中,动力电池、电驱系统、车载电源属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感知传感器是车辆获取周围环境态势的采集设备;计算平台与操作系统是自动驾驶大脑核心软硬件,线控底盘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行驶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是汽车智能化应用的两个板块;通信系统是车内和车外信息与数据交换的通道;整车设计和制造是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与实现,而测试是产品走向市场的必要验证与保障;出行与服务是具

73、有巨大增长空间的后市场环节;高精地图是智能驾驶的基础数据平台;智慧交通与车路协同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深度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链接;研发机构与公共服务平台是促进产业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重要载体。以上领域充分体现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汽车的特性,同时也能精准反映深圳市产业整体发展情况。42 1.重点领域产业链图谱重点领域产业链图谱 1.1 整车整车 图 3-6 深圳市整车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整车是产值最高的环节,整车制造既能拉动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增长,又能推动下游应用端变革,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电动化、智能化进

74、程加快,整车设计与制造模式发生较大转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由相对封闭的体系逐渐转向可拓展、多方参与的开放体系,产品理念由企业主导转为用户定义。整车制造上,零部件的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降低了整车厂商装配复杂度,提高生产效率。产业链布局方面,产业链布局方面,深圳市整车厂商主要位于坪山区、龙华区、南山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坪山区拥有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与奔驰、丰田分别合资创办的腾 43 势、比亚迪丰田也位处坪山。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厂区已于 2022 年下旬投产,深汕整车产线在建中。坪山区还分布有商用车车企开沃汽车、东风环保、中集专用车、德塔电动汽车。宝能汽车计划在龙华区建

75、设总部和整车生产基地,全球半挂车龙头中集车辆总部则位于南山区。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比亚迪汽车旗下产品有海洋、王朝、腾势与仰望系列。其中,宋 DM-i 混动系统采用插混专用骁云 1.5 L 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搭载 DiLink 4.0 智能网联系统和 L2级 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2022年,宋以47.71万辆销量成为全球第二畅销车型,腾势 D9连续登顶全国 35万以上新能源豪华 MPV榜首,比亚迪产品市场表现强劲。总体来看,总体来看,与广州、上海、重庆等汽车重镇相比,深圳市整车生产线偏少,但企业实力强大。围绕龙头企业比亚迪,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形

76、成“一超多强”的产业格局。44 1.2 动力电池动力电池 图 3-7 深圳市动力电池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万得、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45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车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目前,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发展较为成熟,是主流的动力电池技术,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仍在积极探索中。深圳市在上下游均布局有多家头部企业,龙头带动效应明显。锂电池关键原材料锂电池关键原材料上上有正极材料领军企业格林美、德方纳米,负极材料出货量连续九年全球第一的贝特瑞,电解液出货量全球第二的新宙邦,国内隔膜市场占有率前三甲中的星源材质与中兴新材。此

77、外,深圳市已建成石墨烯产业园等,产业规模化效应将进一步凸显。电芯及电池组生产环节电芯及电池组生产环节上上,深圳市本土企业全国领先且技术路线布局较为全面。两大头部企业比亚迪与欣旺达以 69.1 GWh、7.73 GWh装车量分别位列 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第二和第五33,中创新航国际总部近期落户深圳,比克电池在聚合物电池、车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等多领域发力,雄韬锂电、珈伟股份正积极开发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技术,并初步取得成果。锂电池生产设备锂电池生产设备上上,深圳市拥有锂电设备龙头赢合科技以及大族激光、联赢激光等上市企业。锂电池梯次利用锂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与回收上上,在龙头格林美带动下,乾泰

78、技术、恒创睿能等一批快速成长中的企业正在构建绿色回收网络。氢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上上,南科燃料、氢蓝时代、国氢科技均为 33 2022 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达 294.6GWh:同比增长 90.7%,宁德时代、比亚迪稳居前二https:/ 46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雄韬股份布局的雄韬氢瑞和雄韬氢雄分别专注于燃料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深圳市氢燃料电池技术水平全国领先。区域分布区域分布方面方面,坪山区、南山区、光明区、宝安区动力电池产业基础扎实,西部地区形成产业聚集带,其中坪山区和南山区上下游配套最为完整,光明区拥有多个龙头企业,宝安区是多家上市企业总部所在地;龙岗区、大鹏新区也有一定产业基础,均培

79、育有本土代表性企业,并具备较好的工业基础或产业空间;龙华区、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以及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基础相对较弱,但在电池材料、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池回收等方面也各有布局,其中深汕特别合作区在电池回收方面优势明显。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比亚迪比亚迪刀片电池全球首创独特的电池结构设计,显著提高了成组效率,安全性能突出,兼具长寿命与长续航能力,第二代刀片成组后能量密度达到 150 Wh/kg34,已大规模应用于比亚迪旗下纯电与混动车型,并开始向特斯拉供货;欣旺达欣旺达近期发布“闪充电池”新品,集成闪充硅材料技术、全生命周期自适应超充策略等,10 分钟可从 20%充至

80、80%,目前该款电池已与客户展开合作;比克电池比克电池是国内大圆柱电池先行者,其 46 系圆柱电芯能量密度在 270 Wh/kg 之上,具备 15 分钟以内的快充能力,循环寿命 1000 次以上;贝特瑞贝特瑞硅碳负极材料比容量 34 界面新闻,比亚迪全年电动车销量预超 190 万辆,第二代刀片电池产能顺利释放,2022 47 由第一代650 mAh/g升至第四代1800 mAh/g,远超实际比容量为 360-365 mAh/g 的石墨负极材料,其近期发布钠离子电池硬炭负极材料探钠350及钠电正极材料贝钠-O3B;新宙邦新宙邦近期发布的负极成膜添加剂 EBC 能够有效降低锂离子溶剂化作用,提升电

81、池的倍率性能及高温循环性能,正/负极成膜添加剂 SCT2584 可抑制电解质分解,显著改善高温存储和循环性能,提升热箱性能。总体来看,总体来看,基于前期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深厚积淀,深圳市在本世纪初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锂电池产业基地。发展至今,深圳市先进电池材料集群一度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动力电池产业链也已形成完整闭环,从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关键原材料与锂电设备,到原材料加工组成锂电芯,进行模组装配及 PACK,再到后端应用与回收等均有布局。深圳市锂电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完善,产业聚集度高,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大优势环节。48 1.3 车载电源车载电源 图 3-8 深圳市车载电源产业

82、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万得、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49 车载电源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实现内部能量转换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主要包括车载充电机(OBC)、DC/DC 转换器、连接件、线束等。车载电源技术呈现集成化、高压化、双向化趋势,集成化指电源系统与电驱系统集成,以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成本并节省空间;当前主流高压化方案是基于碳化硅打造 800 V 高压平台;双向化则是车网互动(V2G)的体现。车载电源车载电源重要部件重要部件 OBC 领域领域上上,总部位于深圳市的弗迪动力、威迈斯、欣锐科技、华为数字能源分别以 28.66%、20.44%、5.88%、3.08%的市场份额

83、占据 2022 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 OBC 配套企业前十35。其他细分领域其他细分领域上,上,深圳市也表现突出:DC/DC 转换器有福瑞电气、创锐芯电子等;连接器及线束方面有长盈精密、得润电子、沃尔核材、巴斯巴等知名企业。此外,深圳市还汇聚有麦格米特、京泉华、英可瑞、英威腾等同时涉猎多个细分领域的优质上市公司。区域分布区域分布方面方面,南山区、坪山区、宝安区三区产业基础较强,宝安区企业规模庞大,在连接器和线束方面优势明显,拥有较多运用于泵体等汽车部品的电机企业,南山区分布的上市企业及头部企业较多,坪山区则拥有车载电源领域龙头;龙华区和光明区也有较好产业基础,在充电桩及充电模块上拥有本土代表性企

84、业;福田区落地有华为 35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 OBC 装机量:弗迪动力、威迈斯破百万套,https:/ 50 数字能源;龙岗区分布有规模较大的老牌车载能源企业;罗湖区、盐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大鹏新区产业基础相对较弱。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弗迪动力、威迈斯、欣锐科技、华为数字能源等头部企业在车载电源的集成化、高压化、双向化技术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布局。其中,华为数字能源于 2023 年最新推出高压版 11 kW 三合一车载充电系统,集成 OBC、双向逆变、DC/DC 功能、PDU 功能;威迈斯800 V 车载集成电源产品已获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岚图汽车等车企定点,于

85、2022年第三季度上市的小鹏 G9系国内首个基于 800 V高压平台的新能源汽车车型;欣锐科技在 2018年已率先实现 6.6 kW/3.3 kW V2L OBC 量产,其 OBC 产品已配套应用在吉利汽车、美国 SF Motors 等企业产品中。总体来看,总体来看,深圳市拥有深厚的车载电源产业底蕴,产业基础坚实,产业布局完善,本土培育了诸多优质的中大型车载电源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成长为行业领军者,构成了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势环节之一。51 1.4 电驱系统电驱系统 图 3-9 深圳市电驱系统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万得、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52

86、电驱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的核心部件,主要由驱动电机与电机控制器构成。其中,永磁同步电机是国内新能源车企的主流技术方案,2021 年该类型驱动电机搭载率高达 94.4%36,电机控制器的技术突破方向则体现在硅基IGBT向碳化硅MOS的材料迭代。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集成一体化趋势明显,三合一电驱成为主流,电驱系统效率及功率密度进一步提升,产品盈利能力有所增强。驱动电机领域,驱动电机领域,头部企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深圳市驱动电机整机企业较少,且大部分整机企业自制定转子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配套空间有限,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也分布较少。然而,深圳市布局有大量运用于泵体、换挡系统等汽车部品的电机企业,

87、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电机控制器领域,电机控制器领域,弗迪动力、汇川技术、麦格米特占据我国 2022 年上半年度电机控制器市场超三分之一的份额37。此外,深圳市还拥有英威腾、蓝海华腾等电控整机上市企业,以及安森美、峰岹科技、方正微电子、青铜剑等生产功率模块的半导体企业。动力总成领域,动力总成领域,2023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三合一及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搭载量占总配套量的 59.9%38,但深圳市布局动力总成的企业较少,主要有弗迪动力、汇川、华为数字能源、威迈斯等,其中弗迪动力的八合一的配套比例已超 36 安信证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行业深度报告:行业加速扩张,格局持续优化,2022 37 NE 时代,2

88、022 年 H1 电机控制器装机量 TOP10 企业,2022 38 NE 时代,2023 年 2 月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动装机量,2023 53 三合一。区域区域分布方面分布方面,坪山区、南山区、龙岗区产业基础较强,南山区在电机控制器领域优势明显,坪山区拥有电驱系统龙头企业;宝安区、光明区有一定产业基础;龙华区、大鹏新区与福田区企业数量虽少但实力较强;罗湖区、盐田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较为缺乏相关企业。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弗迪动力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是当前集成度最高的电驱动系统,也是唯一实现大规模装车的多合一动力总成系统;此外华为、汇川技术也能实现六合一、五合一驱动系统;峰岹科

89、技是深圳市电驱系统芯片代表性企业,其自主研发电机专用 ME 内核,产品布局涵 盖 电 机 主 控 芯 片 MCU/ASIC、电 机 专 用 功 率 器 件MOSFET 等电机驱动控制的全部关键芯片,已应用在大洋电机等企业产品中。总体来看,总体来看,深圳市电驱系统产业主体为中大型企业,与车载电源领域相比企业密集度略低,但头部企业具备较强竞争力,技术水平在全国电驱市场占据一席之地。54 1.5 感知传感器感知传感器 图 3-10 深圳市感知传感器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万得、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55 感知传感器捕捉外界信息并提供给汽车计算机系统用于规划决策,是实现自

90、动驾驶智能感知系统的基础。目前感知主流方案分为以特斯拉为主导的摄像头视觉感知方案和以 Waymo 为代表的激光雷达传感融合方案。车载摄像头车载摄像头作为被动传感器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环境感知设备,国内厂商在成本占比最高的 CMOS 图像传感器上已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图像处理芯片市场的海外厂商集中度高,车载摄像头模组封装市场格局则较为分散。随着自动驾驶、ADAS 技术发展,车载摄像头对高像素 CIS的技术要求日益升级,深度相机也因其在三维测量领域的优势被市场逐渐重视。激光雷达激光雷达作为主动传感器,凭借其“精准、快速、高效作业”优势,被视为最具潜力的市场增长点。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参与者众多,具有较

91、强竞争力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欧洲,有五家中国厂商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前十。目前激光雷达市场主流方案为混合固态,固态化、芯片化架构则是未来发展趋势。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作为辅助性传感器,在汽车智能网联化发展中也扮演重要角色。其中,超声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且发展成熟,具有成本低、普及度高的优势,行业格局基本稳定,当前已实现国产化。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技术壁垒较高,海外企业先发优势明显,国内企业开始崛起,目前在整机和SoC芯片领域已实现突破,在全球市场竞 56 争中崭露头角。77GHz 频段、CMOS 工艺及 4D 成像是车载毫米波雷达未来发展方向。产业链各环节布局方面产业链各环节

92、布局方面,深圳市在车载摄像头领域拥有强瑞精密、豪恩汽车、索菱实业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光鉴科技、昊岳科技、品优创新等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在激光雷达领域,拥有速腾聚创、砺剑防务、昂纳科技、镭神智能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塞防科技、德明利技术等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方面,除了产品矩阵丰富的欧菲光之外,还有专注于超声波雷达的星科微电子,以及专注于毫米波雷达的弗迪科技、电目科技。区域区域分布方面,分布方面,南山区和宝安区企业规模大、数量多,其中南山区作为承担激光雷达关键技术研发的主要区域,在其他传感器领域的布局也较为全面;龙华区、龙岗区和坪山区产业基础正在快速壮大,北部连片发展趋势明显;光明

93、区、福田区和罗湖区均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体量较小;盐田区、大鹏新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较缺乏相关企业。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速腾聚创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发布了全固态补盲激光雷达 RS-LiDAR-E1(简称 E1)及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 RS-LiDAR-M 系列,E1将于 2023 年下半年实现量产;昂纳科技作为全球第九大光器件供应商,推出的 Dolphin 1550 nm 激光雷达,水平及垂直视场角指标以及分辨率达到优异水平,在反射率 10%的情况下可实现250 米障碍物探测;弗迪科技推出的 RF1 平台前向毫米波雷 57 达于 2023 年 3 月量产装车,成为全球首家

94、将此方案研发成功并装车的企业;欧菲光以光学镜头、摄像头为基础,延伸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产品,推出包括 1 颗前向数字式 4D毫米波雷达、5颗多模式角环绕雷达、1组纯固态激光雷达组合,其中短距毫米波雷达性能远高于超声波雷达,在行业内竞争优势显著。总体来看,总体来看,深圳市在环境感知传感器方面布局全面,行业生态体系完整,尤其在摄像头及激光雷达上龙头优势明显,在超声波雷达和毫米波雷达领域也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优质企业。感知传感器是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优势环节之一,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自动驾驶级别升级以及智能交通产业规模扩大,深圳市感知传感器产业也将迎来重大机遇期。58 1.6

95、高精地图高精地图 图 3-11 深圳市高精地图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自然资源部官网、企业官网、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59 高精地图在自动驾驶中发挥高精度定位、辅助环境感知、规划与决策等重要作用。与传统导航地图不同,高精地图精度达到厘米级,增加了车道属性等目标数据,数据实时更新能力更强。以众包模式为基础,融合自动驾驶车辆多传感器采集数据,是当前数据采集的重要技术方向。高精地图的数据采集、编辑加工和生产制作必须由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2022 年仅有 19 所单位通过资质复审。全国区域布局方面,全国区域布局方面,北京拥有四维图新、美大智达、高德等八家企业

96、,是全国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江苏省测绘工程院、速度时空位于南京市;美行科技、宏图创展位于沈阳市;石家庄、杭州、武汉、贵阳各拥有一家获资质企业。产业链布局方面产业链布局方面,深圳市拥有老牌图商凯立德和顺丰集团子公司丰图科技,腾讯大地通途(深圳)、华为、初速度等企业也涉及高精地图业务。丰图科技推出的高精细电子地图已运用在深圳市二三维基础地理信息一体化动态更新项目中,高精细、高动态、二三维一体联动更新,是深圳市数字孪生的实战底板。2022年8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北上广等六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深圳市

97、位列其中。结合深圳市已有产业基础及政策支持力度,深圳市在高精地图领域具备较强的后发优势。60 1.7 计算平台计算平台 图 3-12 深圳市计算平台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万得、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61 可靠、安全、实时性强的车载计算平台能够承载智能驾驶所需的海量、多元、异构数据处理,并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车辆运动规划等功能,是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的重要支撑。其中,车规级芯片的算力和功耗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车载计算平台能力范围,域控制器的灵活性、集成性和扩展性决定了车载计算芯片应用场景复杂程度。计算平台的产业生态与竞争格局在持续演变中。2018年以前,车载计算平台供

98、应链被 Mobileye、Nvidia 等少数Tier 2 厂商所垄断,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智能驾驶自主可控发展。然而,近期涌现一批提供相应解决方案的本土创业公司,整车厂开始布局软硬件自研能力,Tier 1 逐步建设从系统软件到智能驾驶功能应用的全栈能力,SoC 芯片厂商也在基于硬件能力打造全栈解决方案,供应生态呈多元化,本土厂商迎来发展机遇。全国区域布局全国区域布局方面方面,头部企业在计算平台的初创期起到重要引领作用,例如北京地区在全产业链关键环节均有行业领先企业布局,地平线、智行者分别推出Matrix计算平台与 BrainBox 平台,国汽智控、未动科技提供通用与模块的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

99、成长,发挥纲举目张的作用。此外,计算平台的发展也与当地半导体和计算机产业密切相关,如上海芯旺微电子、安霸半导体、福州瑞芯微电子等企业都以深厚的半导体技术积累切入计算平台行业。产业链各环节布局方面产业链各环节布局方面,深圳市在车规级芯片领域有 62 比亚迪、富满微电子、基本半导体以及开阳电子等多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域控制器领域也有华为、联友科技、和而泰、美格智能以及易成自动驾驶等较早布局的企业。此外,其他头部企业也相继入驻深圳,如文远知行、地平线、商汤科技,宏景智驾、中科创达以及安途智驾等均布局有全资子公司。区域分布方面,区域分布方面,计算平台企业主要分布在南山区和坪山区,产业规模大、企业实

100、力较强;龙岗区和宝安区凭借华为、锐越微电子及航盛电子等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龙华区、福田区、大鹏新区、罗湖区分布有少量企业;光明区、盐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相对缺乏产业基础。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华为推出的 MDC 解决方案,集成自研的鲲鹏 CPU 芯片、昇腾 AI 芯片、图像处理芯片等,兼容 AUTOSAR 架构,搭载创新研发的操作系统,满足 ISO 26262 ASIL-D 等级功能安全要求;基本半导体掌握领先的碳化硅核心技术,累计获得两百余项专利授权,核心产品包括碳化硅二极管和 MOSFET 芯片、汽车级碳化硅功率模块、碳化硅驱动芯片等。总体来看,总体来看,得益于早期半导

101、体产业的发展基础,深圳市在计算平台上存在一定的先发优势,尤其在车规芯片以及域控制器领域的前瞻布局为深圳市在智能网联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奠定基础,总体来看深圳市计算平台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增长空间广阔。63 1.8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图 3-13 深圳市操作系统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64 车用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 OS)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软件部分,也是“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下决定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胜负的关键环节之一。软硬件解耦和操作系统一体化是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分离软件功能和硬件生命周期实现高兼容性、成本效率与迭

102、代能力,操作系统一体化则是实现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必要条件。操作系统领域素来由国外厂商主导,QNX、Linux 以及Android 基本垄断底层基础操作系统,然而近期国内头部操作系统厂商在底层操作系统领域实现突破,华为鸿蒙系统内核与斑马智行 AliOS内核陆续获得汽车行业最高功能安全等级 ASIL-D 认证。由于底层操作系统开发难度大、周期长,国内厂商主要基于现有系统进行开发。在车控系统领域,由于与硬件的深度绑定,车控系统主要由宝马等传统主机厂以及博世等 Tier 1 主导,国内厂商在短期内仍处于跟随状态。智能驾驶系统及车载系统领域,国内主流车企、互联网公司以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等企业

103、均有布局并推出一系列量产产品,尤其以车载操作系统居多。全国区域布局全国区域布局方面方面,操作系统厂商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省、安徽省等地。京津冀地区聚集了梧桐车联、国汽智控等科技企业,以及长城汽车、理想汽车等自研车载操作系统的车企;上海市拥有斑马智行、零束科技、博泰车联网等传统车企参与投资的新兴企业;广州市小鹏汽 65 车以及广汽埃安已分别推出 Xmart OS 与 ADiGO 4.0 系统,同时广汽集团与中科创达联合成立智能汽车软件技术创新中心,围绕操作系统展开前沿研究;芜湖、武汉、重庆等地也分布有雄狮科技、亿咖通等车企背景的操作系统厂商。产业链布局方面产业链布局方面,深圳市操作系统厂商

104、主要分布在南山区、龙岗区与坪山区。华为、腾讯、中兴、比亚迪四家巨头已推出鸿蒙 OS、车联 Tai 系统、GoldenOS 以及 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尤其华为操作系统全面覆盖了车载、车控、智能驾驶领域;地平线、蘑菇车联已正式发布 TogetherOS与蘑菇 OS;中科创达、德赛西威、小马立行等企业也有车载操作系统相关产品研发。代表企业及代表企业及其其产品方面,产品方面,华为鸿蒙座舱系统 HOS 针对智能座舱多外设、多用户等场景化需求增量开发 12 个车机子系统和一芯多屏、窗口自适应等 5 大业务增强能力;智能驾驶操作系统 AOS 同时满足智能驾驶软件开发、车规数据驱动开发等核心要求;车控操

105、作系统 VOS 原生支持异构多核、模型化工具链,并兼容 AUTOSAR 架构。华为鸿蒙 OS已搭载于北汽极狐阿尔法 S华为 HI版、问界 M5、北汽魔方等车型。总体来看,总体来看,依托坚实的互联网及科技公司基础,深圳市拥有领先全国的研发优势,并已取得了较大突破,能够成为操作系统国产化的主力军,发展潜力巨大。66 1.9 线控底盘线控底盘 图 3-14 深圳市线控底盘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67 线控底盘是汽车自动驾驶执行系统的核心硬件之一,在集成化、轻量化、智能化、人机解耦等方面优势显著,契合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也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

106、重要支撑。当前,线控油门与线控换挡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产品渗透率较高;电子液压制动系统 EHB Two-box 以其安全冗余优势成为当前线控制动主流技术方案,但 One-box 方案在集成度、成本、能量回收方面表现更佳,因此 Two-box解耦方案和EHB One-box与电子冗余方案或是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线控转向技术难度高、渗透率较低,需要解决安全冗余、成本控制以及力反馈等问题,短时间内齿条电动助力转向(R-EPS)和双小齿轮电动助力转向(DP-EPS)仍将会是主流转向方案。博世、大陆、采埃孚等海外汽车零部件巨头一度主导了线控底盘市场,博世在全球线控制动市场的市占率高达60%以上,德国 BP

107、W、德国 AMK、威巴克等空气悬架供应商也占据了国内豪华乘用车和危险货物运输商用车领域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底盘智能化发展趋势下,车企加大对线控底盘研发投入,由传统汽车电子厂商提供线控底盘整体解决方案的格局弱化,车企更多采用分散化采购、主机厂集成的模式,因而给本土供应商带来了国产替代机遇。全国区域布局全国区域布局方面方面,基于突出的外资汽车电子厂商底蕴和新兴国产厂商实力,长江三角洲一带形成了线控底盘 68 产业聚集。上海地区有大陆、采埃孚、博世等汽车电子龙头,保隆股份、华域汽车、上海拿森等领先的国产厂商,以及时代智能、悠跑科技、易咖智车等专注于滑板底盘的新兴企业;江浙地区拥有亚太股份、拓普集团、

108、均胜电子等头部上市企业,以及汉拿万都、博世、布雷博等海外厂商,企业实力强劲;芜湖、贵阳也布局有全国制动领域龙头企业伯特利、滑板底盘厂商 PIX MOVING 等知名企业。产业链布局方面,产业链布局方面,深圳市线控底盘领域相关企业主要分布在宝安区和坪山区。宝安区拥有法雷奥、艾礼富电子等线控底盘传感器零部件供应商。在坪山区,比亚迪于2023 年 3 月发布对底盘悬架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技术“云辇”,在感知和阻尼控制技术上具有优势,同时弗迪动力正在开展智能底盘研发;壁虎科技是全国少量的滑板底盘厂商之一,2023 年 4 月发布 GDA 先进数字底盘架构,配合线控架构、车载操作系统 Poly OS 和高阶

109、自动驾驶适配等,可定制开发乘用车和商用车,已运用于江铃金琥 EV48 车型。总体来看,总体来看,当前深圳市线控底盘企业以提供加速度传感器等上游零部件居多,在中游制动、转向等线控系统以及底盘集成领域较为缺乏相关厂商,线控底盘产业链有待补齐。69 1.10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 图 3-15 深圳市通信系统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万得、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70 通信系统,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实现网联功能的基础,更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前 5G 定义的三大场景难以支撑多样性的物联场景需求,在车联网中的车路协同,既需要通信能力,又需要感知能力

110、,因此需要新增通信感知融合的场景。从 5G 场景的“三角形”变成 5.5G 场景“六边形”、从支撑万物互联到使能万物智联是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产业链各环节布局方面产业链各环节布局方面,位于深圳市的华为与中兴两家通信巨头业务领域覆盖车内网、车联网以及信息安全,其他同时涉猎车内通信和车联网通信领域的企业有广和通、金溢科技、金信诺、信维科技、立讯精密、有方科技、共进电子等上市公司。在各细分领域,移动、联通、电信三大服务商以基础建设强力支撑车联网,中兴微电子、海思半导体等半导体公司在通信芯片上成果显著,麦谷科技、车联天下等车联网服务商正在兴起,深信服、鼎铉技术、永达电子、开源网安等信息安全企业为车联网筑

111、起屏障。从软件到硬件,从专精特新到龙头企业,在各领域颇具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企业正在形成合力,逐步形成以华为和中兴为中心的通信系统新生态。区域分布区域分布方面方面,南山区产业规模最大、产业基础最强,众多上市企业总部及头部企业子公司深耕于此,产业聚集效应显著。龙岗区、宝安区、福田区产业基础较强,其中龙岗区依托华为在通信领域上下游话语权,产业整体实力 71 位于深圳前列;宝安区企业也分布有较多企业,涉及领域较广;福田区是三大通信服务商聚集地;坪山区、龙华区有一定产业基础;光明区、罗湖区、盐田区、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基础相对较弱,但也不乏布局有比亚迪电子等领先企业。代表企业及其产品方面,代表企

112、业及其产品方面,海思半导体巴龙 5000 是业界顶尖的 5G多模终端芯片,在 5G网络 Sub-6GHz频段下峰值下载速率可达 4.6 Gbps,毫米波频段峰值下载速率达 6.5 Gbps;广和通 2022 年发布基于 5G 模组 FG170 的 5G FWA解决方案,可实现毫米波与 Sub-6GHz 二者同时在网,具备速率叠加的聚合功能,10 Gbps 的万兆级传输速率相比千兆级的 LTE优势明显。总体来看,总体来看,网络与通信产业是深圳市的优势产业,以网络和通信技术为基石的车联网在深圳市发展迅猛,并成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强势环节。深圳市车联网产业从通信芯片、通信模块,到模组总成、车载终端

113、设备,再到车联网服务商、信息安全等均布局有行业龙头或一流企业,车联网产业规模和企业实力全国领先。随着全国汽车领域网联化程度愈加深化,深圳市车联网产业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凸显。72 1.11 智能座舱智能座舱 图 3-16 深圳市智能座舱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万得、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73 智能座舱是智能汽车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要素,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从需求端看,智能座舱作为汽车向“第三生活空间”迈进的核心载体,能够提供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和信息娱乐功能,已成为重要的购车因素;从供应端来看,智能座舱受到政策法规、基建滞后等影响较小,能够较快实现商业化落地。2022 年国内

114、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为 664 亿元,HUD、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独立功放渗透率在一年内均提升 3 个百分点左右39,据预测国内智能座舱市场将在2026 年达到 2127 亿元40。产业链各环节布局方面产业链各环节布局方面,除了拥有比亚迪、德赛西威、法雷奥、华为等龙头企业,深圳市在关键材料领域有专注于平板显示上游材料及触控器件的上市公司莱宝高科技、从事液晶显示模组的央企国显科技、光子晶体超材料薄膜核心技术世界领先的光科全息等企业;座舱内外饰领域,在具有高价值增长点的座舱座椅方面布局有佛吉亚汽车部件、深耕座椅控制器的和而泰智能控制等企业;车载音响领域,拥有电声知名品牌东原电子;涉及车载 T-Box 的

115、联友科技量产规模全国第一;座舱域控制器方面,布局有车联天下、中科创达、布谷鸟科技、开阳电子等高科技企业。区域分布区域分布方面方面,宝安区、南山区、龙华区产业基础扎实,其中南山区产业生态全面丰富、配套完善,宝安区企业侧重于汽车内外饰和音响系统,龙华区聚集较多布局车 39 国信证券,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智能座舱:自主品牌崛起,国内 Tier1 有望直接受益,2022 40 毕马威中国,聚焦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座舱白皮书,2022 74 载显示系统的企业;坪山区、福田区、龙岗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基础较好,其中福田区侧重布局人机交互智能化领域,坪山区企业多以车载信息显示系统和车载娱乐信息系统为主,深汕特

116、别合作区在打造汽车城的过程中加大智能座椅企业引进力度;罗湖区和光明区有一定产业基础;盐田区、大鹏新区相对缺乏相关企业。代表企业及代表企业及其其产品方面,产品方面,华为于 2023 年 4 月公布HarmonyOS 4.0 车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多人多屏多音区并发控制、眼部及眼球位置识别以及多屏多通道双向流转等亮点功能,将搭载于阿维塔新车和问界 M9;佛吉亚作为全球前十的汽车座舱零部件供应商,在汽车座椅、汽车内饰等四大业务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保持业务发展的同时佛吉亚开展环境保护和低碳减排工程,汽车座椅领域与 SSAB合作打造首款无化石氢能炼钢超低碳排放座椅骨架,汽车内饰领域选用 NFPP 和 N

117、AFILean 材料打造产品并实现约1300 万辆汽车的装载。总体来看,总体来看,受益于良好的汽车电子产业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智能化趋势,深圳市在智能座舱产业上下游链条已初具规模,并培育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尤其在座舱域控制器方面的企业布局,为深圳今后在智能座舱领域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智能座舱或将成为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增长极。75 1.12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 图 3-17 深圳市自动驾驶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万得、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76 自动驾驶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持续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ADAS 功能渗透率已大幅提升。到202

118、5 年,全球 85%的出厂汽车将具备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车道偏离预防等主流 L1 级 ADAS 功能,全自动停车辅助、自动紧急转向和制动等 L2 级 ADAS 功能渗透率或达 30%以上,L3 级及以上功能将占 ADAS 总渗透率的 10%-15%41。其中,L4 级自动驾驶功能主要依靠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方案来实现。在出行领域出行领域,深圳市本土培育了拥有全球最大规模Robotaxi 车队的安途智行、元戎启行,吸引了小马智行、轻舟智航、深兰科技等头部企业布局子公司。物流运输领域物流运输领域,文远知行(收购牧月科技)、图森智运、卡睿智行等企业以自动驾驶轻卡或重卡研发为主;无人作业领域无人作业领域,

119、易成、一清创新、蚂蚁侠、安泽智能等企业多方位布局,惠尔智能、诗航智能等专注于无人配送,云洁科技、坎德拉等致力于无人清扫。此外,初速度、新石器粤通等头部企业或子公司能够提供前沿领先的 L4 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辅助驾驶辅助驾驶领域领域,深圳市拥有华为、佑驾、昊岳、腾视、安智杰、华芯技研等一批 ADAS 方案供应商。区域分布区域分布方面方面,相关企业主要在南山区和坪山区,其中南山区企业发展较为成熟、实力较强,坪山区在 2021 年至 2022 年期间集中落地一批头部企业子公司,处于快速成 41 ADVANCED DRIVER-ASSISTANCE SYSTEMS:A UBIQUITOUS TECH

120、NOLOGY FOR THE FUTURE OF VEHICLES,Roland Berger,Aauthor:Konstantin Shirokinskiy,Wolfgang Bernhart,Stephan Keese 77 长期;福田区、龙华区、宝安区有一定自动驾驶产业基础,其中福田区以城市交通场景吸引企业入驻,宝安区辅助驾驶企业较为集中;龙岗区有少量ADAS企业,而盐田区则以港口场景吸引自动驾驶物流企业落地;光明区、罗湖区、大鹏新区和深汕特别合作区较为缺乏自动驾驶相关企业。代表企业及代表企业及其其产品方面,产品方面,元戎启行落地国内首个自动驾驶轻卡商业化项目,并于 2023 年推出不依

121、赖高精度地图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及量产产品;2023 年 04 月,华为发布了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ADS 2.0,搭载了业界首创激光融合GOD 网络,并优化智能泊车、高速巡航等功能;一清创新作为全球首家实现量产无人物流车系统的公司,率先完成无人物流车的长期复杂场景测试及交付,并开发无人接驳车以及安防巡逻车等产品。总体来看,总体来看,国内乃至全球一流自动驾驶服务商在深圳市有不同程度的布局,提供 L2至 L4级辅助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全面覆盖 Robobus、Robotaxi、无人环卫、矿区港口、物流配送等常见应用场景以及低空自动驾驶场景。依托突出的技术研发基础、政策法规优势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的驱动,深

122、圳市在自动驾驶领域位于全国第一梯队,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78 1.13 智慧交通与车路协同智慧交通与车路协同 图 3-18 深圳市智慧交通与车路协同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万得、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79 智慧交通是交通行业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发展的融合性产业。发展智慧交通是交通基础设施升级、交管效率提升、城市智慧演进的必然趋势和体现,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安全、高效、绿色、便携的交通运输和出行服务体系是“十四五”期间工作重点。车路协同则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交融发展的前沿阵地,车路协同的建设会向着城市化发展,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将向

123、着“分层解耦、跨域共用”两大技术特征演进,建设多级云控平台实现业务分层解耦,同时又能实现数据和能力的跨域共用是未来云控平台趋势。智能信控领域,智能信控领域,深圳市拥有掌握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SMOOTH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榕亨实业,其在深圳覆盖率高达 98%42。智慧停车领域,拥有国内运营领导品牌捷顺科技,该企业旗下智慧停车一体化服务平台“捷停车”,截至2022 年 12 月已在全国 369 个城市实现场景覆盖,智慧联网车场 3.1 万个43。车路协同领域,车路协同领域,主要市场参与者有互联网科技公司、V2X 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传统智能交通企业。其中,腾讯主要为生态合作伙伴提供车路协同相关软

124、件平台服务,蘑菇车联已与深圳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并将依托“车路云一体化”方案提供城市级自动驾驶服务方案,华为不断完善云端服务以支撑智慧交通业务。具备 V2X 软硬件产品 42榕亨实业公司官网,http:/ 和项目集成能力的路侧集成企业有希迪智驾、金溢科技、万集科技、高新兴物联科技等。其中,金溢科技面向车端和路端提供智能网联整车解决方案、智能网联路侧边端系统以及车路协同云平台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已在深圳落地福田中心区车路协同、宝安会展中心智慧公交等项目。此外,国内首个国资控股的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上市企业深城交集团在推动深圳市智能交通发展上也起到重要作用。区域分布方面,区域分布方面,深圳市大部分行

125、政区都育有本土代表性企业。其中南山区、坪山区、福田区产业基础较为突出,南山区聚集较多优质企业,坪山区在车路协同领域上下游配套较为完善,福田区以软件类布局居多;宝安区、龙华区、龙岗区、光明区也有一定产业基础,分布有上市公司及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罗湖区、盐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大鹏新区较为缺乏相关企业。总体来看,总体来看,深圳市在智慧交通的核心领域发展基础良好,在交通管理数字底座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在车路协同方面市场参与者多元化,产业生态较为丰富。结合深圳市加快打造智慧交通高质量创新和应用高地的战略规划,智慧交通与车路协同领域正在迈入快速拓展阶段,路端的全面建设也将进一步带动车端的联动发展。81

126、1.14 出行与服务出行与服务 图 3-19 深圳市出行与服务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82 汽车产业价值呈现“总量上升、重心后移”的发展趋势,出行服务以及车后市场服务端迸发巨大发展增值空间。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以及智慧交通进入后市场驱动阶段,针对用户需求,囊括车路两端的“出行运营平台+电动汽车充换电+全生命周期车后服务”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出行运营平台领域,出行运营平台领域,各大出行服务商相关的运营平台在深圳相继落地,如菜鸟网络和萝卜运力。同时,安途智行、元戎启行、轻舟智航、深兰科技等自动驾驶头部企业也在深圳市提供出行服务。充电服务领域,充电

127、服务领域,深圳车电网和蔚蓝快充运营的充电桩分别达到了 6.9 万和 1.9 万,位列全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前十五名44;深圳首家重卡换电站南方电网“福海新和”换电站 2021 年投入运行;由深圳供电局负责的深圳虚拟电厂管理云平台落地,在展开电网调节的同时也承担了进一步规范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等工作;壳牌与比亚迪于 2022年在充电领域展开合作,预计在深圳经营 1 万多个电动汽车充电终端,并计划扩展到其他城市45。车后市场服务车后市场服务领域领域,深圳企业多集中在以中保车服为代表的汽车保险金融领域、优车库为代表的汽车综合服务领域、捷顺停车和金溢科技为代表的智慧停车服务领域。区域分布区域分布方面

128、方面,出行运营平台多集中在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基础较好的南山区;汽车充换电企业集中在租金较 44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2022 年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2023 45 财联社,壳牌入股比亚迪电动车投资公司 持股 80%加速发力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2022 83 为低廉、人口相对密集的龙岗区;综合服务平台以及汽车保险金融公司则集中在互联网和金融产业基础较好的南山区和福田区。总体来看,总体来看,出行与服务是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近年来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市场参与者逐年增加,但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产业生态丰富但庞杂。深圳市在各细分领域暂无龙头企业,优质企业相对较少,企业矩阵

129、有待优化和加强。84 1.15 测试设备与服务测试设备与服务 图 3-20 深圳市测试设备与服务产业链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企业官网、汽车测试网、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85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电动化软硬件、网络连接、自动驾驶功能的系统集成与综合应用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而测试验证与检验检测能够有力保障车辆在各种使用场景下安全、可靠、高效运行。除了常规的整车部件检验检测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需要包括软件、硬件、车辆在环测试与场地测试在内的自动驾驶功能测试验证。运用更先进的现代仪器诊断和智能化、网联化的检测技术是目前主要趋势之一。全国区域布局方面全国区域布局方面,从过去围绕大型汽车

130、厂商和零部件产业集群,到如今基于车联网先导区、自动驾驶测试基地等测试示范区建设,全国测试验证与检验检测行业布局经历了在汽车产业重镇区域性聚集到较为分散的转变。当前,深圳、长沙、杭州、常州等地出现一批新兴测试验证服务机构,参与主体有交科所、公路院、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等事业单位服务机构,以及中国汽研、中汽中心、达安中心、广电计量、中质智通等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除占据主导地位的本土第三方机构外,通标标准、谱尼测试等外资第三方企业技术先进,具有国际公信力,市场竞争力也较强。产业链各环节布局方面,产业链各环节布局方面,深圳市测试相关机构主要分布在龙岗区、南山区、坪山区和宝安区。龙岗区分布有较多测试设

131、备生产企业,如港股上市公司元征科技,以及易检车服、费思泰克、赛特新能等;南山区布局有上市企业 86 安车检测、雷赛智能以及知名外资机构天祥集团等;坪山区则拥有深圳唯一的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能够支撑深圳智能网联 L3和 L4级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测试,同时坪山区也引入了中汽院(深圳)、中科测试等头部企业,测试能力较为完整、实力突出;宝安区有上市企业华测检测和设备生产企业卓讯达等;福田区、龙华区、光明区也有一定的测试设备与服务基础。总体来看,总体来看,深圳市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测试相关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上已取得重要进展,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出台,深圳智能网联交

132、通测试示范区建设如火如荼。日益完善的测试环境下,深圳已培育一批技术成熟或发展潜力较强的测试设备企业与测试服务机构。随着智能网联技术持续迭代、国家标准发布带动测试业务增加,深圳市将逐步形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测试新模式与新业态。87 1.16 研发机构与公共服务平台研发机构与公共服务平台 图 3-21 深圳市研发机构与公共服务平台图谱(资料来源:企查查、天眼查、机构及平台官网、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88 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完全对口的高水平科研机构相对较少,且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力度有限,对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和零部件检测认证等服务平台需求迫切。深圳建设

133、有 6 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 家省实验室、10 家市级基础研究机构、340 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其中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科研机构有鹏城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平湖实验室等。此外,部分顶尖高校联合地方政府成立相关研究中心,如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自动驾驶智能研究中心;也有部分企业成立研究部门,如航天科技和比亚迪。区域分布区域分布上上,南山区作为研发设计的重点区域以及大学城所在地,落地运行的科研机构最多;其次是福田区、龙岗区和坪山区;宝安区、龙华区、光明区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未形成聚集优势。公共服务平台则多位于南山、宝安以及福田,代表有深圳市智能交通行

134、业协会、新能源汽车促进会等。总体来看,总体来看,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下,深圳市不断强化基础研究,持续实施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积极发挥政府导向作用,撬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资本多方力量投入创新驱动的进程中。目前,深圳市在科研机构建设上取得一定成果,对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壮大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但在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上还有待加强。89 2.产业链分析产业链分析 本节将从微观到宏观层面,在产品内分工、产业组织、产业关联、产业结构等方面展开产业链分析46,概括凝练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建设情况。产品内分工方面产品内分工方面,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密切,如本土整车龙头是负极

135、材料龙头的主要客户,知名商用车企业向市内电池厂商采购数亿元动力电池系统,区域内产业协作良好生态逐渐形成。此外,经历前期的全力培育和重点引进,深圳市产业纵向链条完整度高,大部分主要环节均有龙头或骨干企业引领,上游和下游部分环节形成聚集,产业链企业布局总体呈现“哑铃”形,各重点领域概况如图 3-22所示。图 3-22 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领域活跃指数 46 刘志彪,姚志勇.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以产业链分析为主线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1,No.231(05):1-10.90 产业链上游,电动化领域部件发展较为成熟,智能化领域增长快速但部分核心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高度依赖进口。

136、其中,三电系统、感知传感器、通信系统是深圳市优势环节,计算平台相比其他地区也有较强的技术基础,但在高精地图、操作系统、线控底盘领域产业基础相对较弱。产业链中游,在智能化集成上,深圳市凭借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优势,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智能座舱领域具有较强基础。整车环节则主要依靠新能源乘用车龙头带动,商用车亦有中小型企业布局。产业链下游,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落地场景已覆盖出行、物流运输及其他特种作业场景,应用范围广泛;后市场服务上,深圳市场参与者众多,活力强劲,但多数企业体量小、分布散,缺少龙头或引领企业;智慧交通与车路协同上,深圳市布局有一批优秀企业和机构,建有测试示范区,并开展了一系列规

137、模化示范应用项目;测试设备与服务方面,具备较强发展潜力。产业组织关系方面产业组织关系方面,主要包括市场结构与市场竞争力。当前,深圳市汇聚超 9000 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构成头部矩阵,专精特新企业多点开花,中小微企业如雨后竹笋,形成了高度竞争的市场。其中,深圳市企业在动力电池、动力总成、OBC 全国市场上享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产品市场表现力强。从区域性市场竞争力来看,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珠三角、91 长三角、京津冀为主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中47,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冀集群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优势尤为突出,深圳市面临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产业关联关系方面,产业关

138、联关系方面,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迈入产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产业增加值快速攀升,这与本地在电子信息、通讯、集成电路等产业的深厚积淀密切相关。深圳市提出发展壮大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进一步加强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间的良性联动,形成共发展、互促进、齐上升的良好局面。产业结构方面,产业结构方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涉及制造业与服务业两大部类和其中多个细分产业,该产业的迅速发展巩固了深圳市第二、三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此外,随着“用户定义汽车”塑造产业新生态,后市场服务兴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度还将持续提

139、高,有利于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整度高、竞争力强,“一超多强”产业格局雏形显现,其产业生态将继续演变,向内深化企业角色,向外拓展市场边界。47经济参考报,中国汽车产业集群触发“链式效应”竞争力,2021 92 92 四、深圳市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四、深圳市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览表(一)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览表 深圳市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数据如表 4-1 所示。表 4-1 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览表 2022 年年 政策数量政策数量 相关企业相关企业 数量数量 相关科研相关科研 机构数量

140、机构数量 产业园区产业园区 数量数量 优势环节优势环节 南山区南山区/1500+28 238 动力电池、车载电源、电驱系统、感知传感器、计算平台、通信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智慧交通与车路协同、出行与服务、研发机构与公共服务平台 福田区福田区/1200+6 70 智慧交通与车路协同、出行与服务、研发机构与公共服务平台 龙岗区龙岗区/1400+6 998 电驱系统、通信系统、出行与服务 宝安区宝安区 2 2600+2 1470 动力电池、车载电源、感知传感器、通信系统、智能座舱 龙华区龙华区 4 1400+4 852 感知传感器、智能座舱 罗湖区罗湖区 2 200+/39/光明区光明区 6 5

141、00+3 476 动力电池 坪山区坪山区 5 200+5 222 整车、动力电池、车载电源、电驱系统、自动 93 驾驶、智慧交通与车路协同、出行与服务 盐田区盐田区/30+/22/大鹏新区大鹏新区 2 40+/34/深汕特别深汕特别 合作区合作区 2 20+/16 动力电池回收 94 (二)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二)各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2022 年 6 月,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行动计划指出,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坪山区、南山区、深汕特别合作区。1.坪山区坪山区 坪山区作为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

142、,兼具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功能。坪山区是全国首个获批新能源(汽车)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先发优势明显,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坪山区的重要支柱产业,整体规模逐年递增,2022 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级,增速达 141.5%,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增产值 255.19 亿元,占全市近二分之一。坪山区具有较完备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在整车领域,整车领域,培育有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比亚迪,以及开沃汽车、东风环保等商用车厂商;在动力电动力电池领域池领域,拥有弗迪电池、山木新能源等电池企业,新宙邦、贝特瑞等电池材料行业龙头,以及

143、新嘉拓和浩能等电池装备企业;汽车动力总成控制与零部件领域汽车动力总成控制与零部件领域,拥有凯中精密、佛吉亚等企业;充电设施领域充电设施领域,拥有著名电动连接器企业巴斯巴、综合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金威源和壳牌比亚迪 等;在创新研发及服务平台方面创新研发及服务平台方面,引育有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深圳市未来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产业创新中心、95 中汽院(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渝鹏新能源汽车检测研究有限公司等。坪山区产业配套设施较为完备。坪山区产业配套设施较为完备。区内建有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入驻了一批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作为深圳市首个 5G 试点推广区域,已实现 5G 基础设施全覆盖。截至 2

144、023 年 5 月底,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13734 个,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同时,坪山区正全力推动全域路口智能化、网联化改造。坪山区建有较为完善的道路测试环境。坪山区建有较为完善的道路测试环境。2019 年坪山区建成全长 2.6 km 的金联路临时封闭测试区,累计为 30 余家企业超千台车辆提供自动驾驶测试服务,累计完成封闭测试里程超 10 万公里,助力企业获发放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商业化试点通知书超 550 张。第二阶段建设的半开放测试场面积为 4.36 km、全长 25 km,开放测试场范围约 1 km、路网全长约 6.5 km,将运用于开放环境车辆算法训练和测试;第三阶段建设的环境园

145、封闭测试场占地约 650 亩,用以支撑虚拟仿真测试和真实场地测试。第二、第三阶段预计 2023年交付运营。坪山区坪山区率先开展示范应用探索率先开展示范应用探索,在全市推出首个全长13 km 公开道路自动驾驶大巴示范线路、首个全无人自动驾驶Robotaxi体验线,并于近期发放了深圳首批智能网联汽车无人商业化试点资质。截至 2023 年 3 月,已吸引百度、AutoX、深兰科技、美团、新石器等10余家企业开展多场景示范应用,开通 Robobus、全无人 Robotaxi 载人示范应用路 96 线 4 条,行驶里程约 30 余万公里。同时,开通无人小车载物示范应用路线 10 多条,行驶里程约 20

146、余万公里。未来规划上,未来规划上,坪山区以建成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为总体目标,聚焦智能电动汽车、智能无人小车、智能传感设备、智能驾驶软件、测试示范应用、智能共享出行六大领域,在政策构建、平台建设、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等方面超前布局、先行先试、大力推进,积极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和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全面推动坪山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跃进。2.南山区南山区 南山区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引领区,主要承担研发设计功能。目前,南山区在三电系统、智能座舱等大部分重点领域的产业基础均处于全市领先地位,其产业资源丰富、产业链完整、企业创新能力强,是全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147、产业聚集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南山区拥有全市规模最强的创新主体。南山区拥有全市规模最强的创新主体。当前,已形成以中兴通讯、腾讯、德方纳米、威迈斯、速腾聚创、安途智行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业集群。除了汇聚超千家相关企业,南山区还建有鹏城实验室、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等一批全国顶尖科研院所,科研力量雄厚。其中,香港科技大学成立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自动驾驶智能研究中心,以加速大湾区自动驾驶产业化应用和技术提升。97 南山区南山区在在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园区配套等硬件建设上、园区配套等硬件建设上成果成果显著显著。2022 年建成 5G 基站 8162 个,多功能智能杆覆盖深圳湾公园、

148、深圳人才公园等重点片区。除通信基础设施外,南山区不断推进智能网联设施及智慧城市建设,开发“圳智慧”CIM 一网统管平台,建设“数字孪生南山”,与华润置地携手打造后海中心区智慧城市运营服务。园区建设上,南山区积极部署以车载固态激光雷达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为主的西丽众冠红花岭工业区,并以“多场景智能网联汽车应用”为引领重点打造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创新工厂。南山区在南山区在道路测试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与示范应用方面方面运行条件较为成熟。运行条件较为成熟。西丽、赤湾、前海、深圳湾等片区已纳入开放测试道路目录,道路总长度 76.14 公里,系全市最长。示范应用方面,萝卜快跑、小马智行、元戎启行等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149、已在南山区落地;常兴路成为深圳首条智慧应用型道路,通过多功能智能杆发布和采集相关数据实现智慧控制平台信息收集、发布、处理等多项功能。未来规划上,未来规划上,南山区将重点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空间集聚工程,加快开展智能算法、激光雷达、车载通信等智能化、网联化关键技术研发,抢占智能零部件创新制高点。同时推动在 2025 年之前,实现全区道路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示范运营活动开放,覆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各个环节以及各类应用场景的研发测试验证体系,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形成特色集聚、区域协同的产业发展。98 3.深汕特别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发展区,是深圳市智能

150、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生产制造的重要布局,也是深圳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当前,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建设发展中。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域规划建设汽车城,涵盖汽车整车与零部件制造、科创孵化、汽车金融、港口物流、文化配套等全产业生态链。企业布局方面企业布局方面,引进有比亚迪、东风李尔、延锋国际等超 18 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项目,正在形成 1 家头部车企、多家造车新势力、N 家零部件龙头的汽车产业链融合发展格局。基础设施方面,基础设施方面,建有 28 座充电站,已投入使用超 20 余座;小漠国际物流港口岸对外开放,并成功实现深圳汽车滚装外贸。园区建设方面园区建设方面,规

151、划建设有全市 11 个创新集群区之一的深汕智造城,重点承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造城的北园先进制造园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汽车设备研发和生产,智造城的南园重点布局有智能网联汽车等,引进有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二期重点项目,进行汽车零部件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制造。未来规划上,未来规划上,深汕特别合作区以发展汽车全产业链为导向,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引擎,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新格局,发展汽车零部件、港口物流、整车装备制造等产业,产业链、99 供应链、创新链充分整合,现代服务业有力支撑,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全过程“闭环”网络。4.福田区

152、福田区 科创产业是福田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是其发展主攻方向。福田区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芯片、通信系统、智慧交通软件系统等领域也有较好表现。同时,福田区也是深圳市重要的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区之一。福田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产业福田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产业。目前布局有协创数据、富满微电子、盛视科技、德明利等上市公司全球总部,并且即将落地中创新航国际总部。科研机构上,福田区建有国际级 5G 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深圳市微纳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等,当前正在大力建设“湾区芯谷”,以支撑高新技术研发。

153、福田区基础设施等建设日益完善。福田区基础设施等建设日益完善。2020 年底福田区成功开通 5450 个 5G 基站,建成 3400 根多功能杆,新型基础设施密度全国领先。福田区还拥有以 5G 为主题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以及汇聚自动驾驶、半导体等相关企业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产业园等。福田区在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已有较多探索。福田区在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已有较多探索。当前,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范围覆盖福田保税区部分合围区域和上梅林片区 1.56 公里的路段,可供道路测试范围在逐步扩大。示范应用方面,福田区在中心地段建有全市首 100 个智慧交通体验街区,沿路安装智能行人检测设备、动态限速牌、

154、路口电子警察等基于智能信号集成控制平台的配套设备。此外,元戎启行 L4 级自动驾驶前装方案车队已正式运营,搭载车路协同系统的智慧公交一路畅行,无人驾驶环卫车等专用车在有序运作,福田区示范应用正在稳步推进。未来规划上,未来规划上,福田区将重点开展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包括智能车路协同、车联网,以及智能网联公交、出租车等新型出行服务试点,并探索设立无人驾驶示范区。同时,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围绕各片区产业基础与优势,打造全球智能硬件创新中心、高端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以及新能源产业集群区。5.龙岗区龙岗区 龙岗区正在巩固提升“IT(电子信息)+BT(生物医药)+低碳”三大主导

155、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11+2”产业集群,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集群发展重点领域均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上下游环节。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更被视为前瞻布局赛道与绿色低碳的重要发力点写入龙岗区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当前,全区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较为全面,在通信系统、电驱系统、出行与服务方面相对突出,充分凸显其“制造业当家”的区位属性。龙岗区位居全国前列的工业基础,成为智能网联新能龙岗区位居全国前列的工业基础,成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扎实根基。源汽车产业的扎实根基。龙岗区集聚了以网络与通信、智 101 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为代表的千亿级制造业集

156、群 3 个、百亿级制造业集群 6 个。制造业产业集群牵引下,龙岗区目前拥有汽车产业链相关规上企业超过 200 家,聚集了以比亚迪、华为、大洋电机新动力、贝仕达克、科陆驱动、方正微电子为代表的“三电”零部件企业;以森云智能为代表的视觉传感器企业;以华为和赛为智能为代表的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和车路协同企业。此外,龙岗区已有创新平台 278家48,包括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平湖实验室、深圳先进高分子材料员等从事相关研究的科研机构。龙岗区新型基础设施及园区配套建设等已取得阶段性龙岗区新型基础设施及园区配套建设等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成果。2020 年,龙岗区在全市率先超额完成 1 万个 5G 基

157、站建设任务,实现5G网络全覆盖,省5G产业园(龙岗分园)挂牌;2021 年,加快推进坪地新能源产业园规划建设,进一步打造龙岗东、中、西三大先进制造业园区;2022 年,完成 4195 个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投运,区内 390 台垃圾收运车全部替换为新能源汽车,华南城运通汽车商业综合体建设加速。此外,龙岗区智慧交通二期建设工程项目已于2022年8月启动,建设内容包括完善科技基础设施、道路安全防控智能化升级等。龙岗区已在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展开初步探索。龙岗区已在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展开初步探索。2018 年,龙岗区开放南约-宝龙-同乐片区合计 11.56 公里路段供道路测试。在示范应用上,深圳

158、邮政首台智能无人驾驶配送车在龙岗赛格 ECO 园区投入试运行。此外,龙岗区 48 龙岗区政府在线,龙岗区 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2023 102 正在建设自动驾驶应用示范道路,重点实现安全感知与通行引导信息上车示范应用。未来规划上,未来规划上,龙岗区将在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区上,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特色产业园等项目;在产业新型基础设施方面,龙岗区将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通信网络、算力、数字技术基础设施。龙岗区还将聚焦新能源汽车等优势前沿领域,搭建一批未来场景体验中心。6.宝安区宝安区 宝安区抢抓产业

159、发展新机遇,重点打造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软件与信息服务在内的“5+1”世界级产业集群,让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宝安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目前宝安区已初步形成较为丰富全面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覆盖三电系统、通信系统、智能座舱等环节,是深圳市产业布局的重要支撑级。扎根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扎根坚实的制造业基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宝安规模化发展在宝安规模化发展。2022 年,宝安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约 130.5 亿元,占全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四分之一。其中,智能化、网联化企业产值占57%,汽车通用零部件企业产值占27%。在具体产业链布局上,宝安区

160、“三电”企业数量位居深圳第一49,包括以欣旺达、格林美为代表的动力电池领域龙头企业,拓邦股份、新美亚电子、法雷奥 49 深圳政府在线,宝安成功登榜“三电”企业数量居深圳第一,2023 103 等车载电源企业,以及法拉第、航盛电子等电驱动企业。区内还汇聚了以镭神智能为代表的感知传感器企业;以航盛电子、车联天下为代表的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座舱企业;以信维通信、美格智能为代表的通信系统企业;以及高精地图企业丰图科技和检测认证企业华测检测等。此外,宝安区正依托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国内头部汽车零部件检测认证机构,联合航盛电子、法雷奥等头部企业共同建立车规级汽车零部件检测认证平台,以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

161、价体系。宝安区在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园配套等方面投入力度宝安区在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园配套等方面投入力度较大。较大。宝安区在智慧宝安交通提升工程一期与二期项目投入 4.44 亿元,主要在交通智慧应用平台、数字孪生底座、感知检测系统在内的外场设施等方面展开建设。同时,宝安区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传感器、汽车域控制器、汽车线控底盘等关键零部件打造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首期总投资超 26 亿元。宝安区在道路测宝安区在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积极试与示范应用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积极探索。探索。宝安区在 2020 年开通全国第一条车路协同的公交线路,目前也已开展自动驾驶小车、小巴、配送小车等试点工作

162、,还将依托机场、港口、物流园区等率先探索海陆空全空间无人系统协同联动的应用场景。宝安区计划推动区级自动驾驶测试全域开放,为智能网联汽车进一步实现自动驾驶提供应用场景。未来规划上,未来规划上,宝安区将加快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核心技 104 术攻关、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化园区建设、实施精准招商计划,力争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产值规模突破700亿元,增加值规模突破 200 亿元,成为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零部件创新制造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集聚区。7.龙华区龙华区 龙华区“十四五”规划中的重点技术领域数字技术、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均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技术开

163、发与应用。依托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业的坚实基础,龙华区在车载电源、感知传感器、智能座舱等领域上已形成优势。作为深圳市制造业大区之一作为深圳市制造业大区之一,龙华区智能网联新能源龙华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正在壮大。汽车产业基础正在壮大。区内培育有汇川技术、有方科技、顺络电子、天马微电子、翔丰华等上市公司,豪恩汽车电子、南方德尔、深兰人工智能、捷顺科技等企业在车载电源、自动驾驶、传感器等方面表现出色。其中,顺络电子和汇川技术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技术水平过硬。此外,龙华区还拥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深圳市计算科学研究院等基础研究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能够助力突破部分领域“卡脖子”问题

164、。龙华区正在龙华区正在大力开展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大力开展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及智能网联汽及智能网联汽车园区建设。车园区建设。目前,已在新区大道北延段、观天路西延段等路端搭建多功能杆,拟在梅观高速沿线设置多功能杆,以智慧交通赋能“数字龙华”。富士康、宝能汽车、锦绣科 105 学院等工业园区已实现 5G 专网接入,建泰城市更新项目已正式开工,计划 2026 年落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形成以轮胎制造、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充电桩为核心的制造基地。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目前可供道路测试的区域主要在大浪片区和观湖片区,无人清洁车、无人配送车等低速无人车已在部分商业中心和居民区示范应用

165、。此外,2022 年南方电网在龙华区投运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车网双向互动示范项目,龙华区于近期也正式揭牌成立大湾区车网互动(V2G)产业联盟,合力构建数字能源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未来规划上,未来规划上,龙华区将聚力打造智能无人驾驶研发测试中心以及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并引导企业充分发挥作用,探索 5G、半导体在智能网联领域的应用,在车联网、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等方面实现突破,并在龙华区北部进一步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区。8.罗湖区罗湖区 罗湖区是深圳市最早的建成区,其优势产业主要为金融、商贸、商务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较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罗湖区罗湖区相关企业较

166、少,但分布有相关企业较少,但分布有部分优质部分优质企业。企业。软通动力业务涉及高精地图、通信系统、智能座舱等多板块,2022年营收近 200亿元;航顺芯片是国内领先的 32位 MCU厂商,产品批量运用于江铃汽车、斯柯达等厂商中,D 轮融 106 资额达到 10 亿元;榕亨实业推出国内首套自主研发的SMOOTH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罗湖区从事智能交通的代表性企业。罗湖区配套设施正逐步改善,智慧交通出行服务与管罗湖区配套设施正逐步改善,智慧交通出行服务与管控新体系雏形初现。控新体系雏形初现。罗湖区于 2020 年出台罗湖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实施细则,从顶层设计优化充电设施规划布局;20

167、21 年,在全市创新开展“错峰共享智慧停车”改革,接入车位数约3万个;2022年,智慧交通提升项目竣工验收,建成综合数据仓 76 个,完成 42 个信控路口升级改造,新建 11 个无信控路口信号及电警设备50。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罗湖区内部路网密度较低,交通态势紧张,暂未开放道路测试。此外,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在 2023 年开展无人驾驶公交线路试点,提升城区交通智能化水平。未来规划上,未来规划上,罗湖区将谋划布局智能终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软件信息及技术服务等优势产业,重点支持前沿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研发应用,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拓

168、展智能终端产品,推动智能产品在物流等领域的集成应用。同时,大力部署 5G网络、感知设施等基础设施,建成罗湖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并在大望片区探索“停车预约+无人驾驶”的智慧出行新模式。50 罗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2 年工作总结和 2023 年工作计划,2022 107 9.光明区光明区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新兴产业是光明区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信息技术与新材料产业重要的应用环节,也是光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优势产业的重点领域之一。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当前光明区在动力电池、车载电源和智能座舱领域产业基础良好,在传感器、通信系统

169、、车后市场服务等方面发展潜力较强。光明区光明区拥有较多实力突出的创新主体。拥有较多实力突出的创新主体。在动力电池领域以欣旺达、贝特瑞、星源材质、赢合科技四大龙头企业为核心引擎,得润电子、英威腾、振邦智能、科士达在车载电源板块营收过亿,华星光电、欧菲光也已切入智能汽车赛道。围绕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光明科学城已相继落户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等 24 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此外,光明区也建有广东省石墨烯创新中心、光明科学城创新验证转化基地等研发与公共服务平台。在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增强科研力量,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开发有积极促进作用。光明区基础设施等建设逐年完善

170、,提升迅速。光明区基础设施等建设逐年完善,提升迅速。2020年 6月,光明区提前完成通讯基础建设任务,建成 5G 基站 1753个,推动科学城数字化、智能化运行;2021 年,光明区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4500 个;2022 年,光明区加快光明科学城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F5G+5G+X 全光科研专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搭建力度。此外,光明国际汽车城正打 108 造全市首个新基建、供电环境升级综合试点示范园区,加速布局智慧化应用场景,以新型汽车产城生态综合体赋能当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方面,光明区可供道路测试片区为牛山路-创投路-观光路-茶林

171、路-光侨路-华夏路合围区域,道路总长度为 8.03 公里。在打造“智慧光明”期间,光明区完成智慧社区试点道路多功能智能杆建设,并开展全市首个功能智能杆存量改造项目。未来规划上,未来规划上,根据光明区最新政策,在汽车智能传感器、智慧交通超视频显示、动力电池原材料等项目上贡献突出的企业或机构,可享受最高 5000 万元补贴。除加强对部分产业集群的补贴力度,光明区还将围绕龙头企业开展动力电池攻关和示范推广工程,引进从事汽车电子芯片等集成电路关键企业,推进 5G 通信网络、充电桩等基础设施铺设,并加快国家电动汽车产业计量中心和国家级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10.盐田区盐田区 盐田区结合区位和资源禀赋

172、积极推进旅游交通、国际消费和港口物流三大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作为国际航运中心以及滨海旅游重要基地,在建设深圳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做出积极贡献。盐田区以汽车出海为契机,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扩张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盐田区在氢燃料电池和盐田区在氢燃料电池和以港口运输为主要应用场景的以港口运输为主要应用场景的探索方面具备优势。探索方面具备优势。除布局图森智运、安科讯、昌恩智股 109 份、健科电子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外,盐田区成立全市首个国际氢能产业园,引进国氢新能源、氢时代科技、氢蓝科技等氢燃料电池企业。在港航物流领域,盐田区正大力推动港口汽车出口运输实现跨越式增长:率先开通供港运输“

173、海上快线”,大力发展汽车滚装和集装箱运输,采取“提前申报+抵港直装”方式保障 700 多辆比亚迪新能源车安全顺畅出口。2023年 1月至 2月,经盐田港区已出口新能源汽车 2050 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区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212个,快速充电桩510个,慢速充电桩2563个。此外,盐田东智慧港作为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被列入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智慧交通建设重点工程,盐田港将搭上交通发展快车道,全力打造“湾区核心枢纽、品质发展标杆”。未来规划上,未来规划上,盐田区将继续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东部滨海先进制造园区,支持安科讯等高技术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扩大产能

174、;打造安全智慧高效绿色港口,完善5G 等港口新基建,加快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拖车试验示范运行;加快建设一流智慧城区,发挥视频感知、数据融合能力,构建超融合指挥调度和智能化交通引导体系。11.大鹏新区大鹏新区 大鹏新区在“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数字经济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能源电池与氢燃料电池领域是绿色低碳产业的重点发展 110 方向,而这也是目前大鹏新区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所布局的领域。此外,大鹏新区高度重视交通产业发展,不断推动更加多元高效、智慧现代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大鹏新区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但拥有比亚迪、中兴新材、比克电池、雄韬股份等行业头部企业,锂

175、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行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大鹏新区正在推动区域交通、旅游交通和智能交通融合发展:道路基础建设上,确立“三横两纵一圈”干线路网结构;公共交通上,完成辖区公交车辆 100%纯电动化工作,开通纯电动高端商务车、纯电动出租车等多种业态;停车基础设施上,完成大鹏所城停车场等 4 处停车场升级改造。此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开放道路范围持续扩大,除大鹏、南澳、葵冲部分区域外,新增白沙湾片区,总长度 27.15 公里。未来规划上,未来规划上,大鹏新区将以新基建赋能智慧交通发展,以多功能智能杆为载体,升级完善智慧道路管理平台功能,推广实施智慧道路。同时,推进智能交通和智能网联汽车特色示范

176、区建设,促进智慧停车、智能信控等实现突破,并根据通勤、旅游等出行方式创新应用场景,支持坝光率先打造集景区自动驾驶公交、无人观光车、无人售卖车等为一体的全球领先智能网联汽车滨海旅游应用示范区。111 111 五、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图景五、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图景(一)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综合分析综合分析 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一是一是深圳市加强政策引导,不断规划和完善深圳市加强政策引导,不断规划和完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车产业布局,塑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布局,塑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在经济特区立

177、法权的作用下,深圳市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营造了先行先试的政策环境。深圳市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且在部分行政区内形成聚集,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有效整合,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此外,整车龙头企业在上下游辐射能力较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产业链闭环运作,大大提高了本地产业链应对外部冲击的韧性,使得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疫情期间也有较好表现。二二是是率先从以新能源汽车为中心的服务向以效率、管率先从以新能源汽车为中心的服务向以效率、管理、安全和应用为重点的“智能网联理、安全和应用为重点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服务延新能

178、源”汽车服务延伸。伸。深圳市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布局立意深远,一方面继续发挥新能源汽车出行的环保性、经济性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元的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等活动提高绿色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使社会各界更加积极地看待、等待高等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和无人驾驶早日驶向开放道路。同时,进一步挖掘在新能源、信息技术集成、车联网基础设施、网联服务等方面的潜能,进而使广大群众接受和乐于使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从而更好地提升交通 112 效率、提高城市管理的系统性;拓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应用服务的价值空间,实现从出行服务与交通管理辅助阶段到网联协同智能的过渡。三是三是能够凭借高新能够凭借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厚技

179、术产业的深厚积累向价值链积累向价值链的的高高附加值环节快速攀升。附加值环节快速攀升。自动驾驶算法设计、智能汽车人机交互等技术研发,维修保养、汽车保险等车后市场,以及智能座舱等新型使用服务市场占据了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深圳市在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研发方面占据先发优势,并已形成良好稳固的产业基础,随着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深圳市汽车产业能够把握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发展机遇,有力占据高附加值环节。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存在不足。一是一是智智能能网联部分网联部分关键环节缺失,产业链要素存在短板。关键环节缺失,产业链要素存在短板。深圳市在智能化布局方面相对国内其他地区起步较晚。目前深圳市在操作

180、系统、域控制器、线控底盘等环节布局企业数量较少,产业化要素存在短板,协同创新关键技术难度较大。此外,云平台与大数据中心等网联化通信基础设施,由于存在建设周期长和运维成本高的特点,尚未连线成片,难以支撑规模化、全域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测试及应用。二是车联网新型应用场景商业化探索尚未成功,基础二是车联网新型应用场景商业化探索尚未成功,基础建设有待建设有待加强加强商业化引导。商业化引导。虽然深圳市在车联网的车辆汇聚、路侧设施、测试应用等多个方面具备良好基础条件,但在“建了管用、建了好用、建了商用”上有待加强引导,尤其是在根据不同细分场景因地制宜地提高商业化服务能 113 力方面。此外,在面向在途运行

181、状态、位置信息、关键零部件工作状态、控制模式的在线监测与服务等车联网新型应用场景的商业化中,盈利模式探索不足。三是基础性、标准化、可实用的数据平台、数据底座、三是基础性、标准化、可实用的数据平台、数据底座、数据服务能力数据服务能力还没有形成。还没有形成。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和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建设均需要有一致的数据平台、数据底座及其形成的数据服务能力,用以统筹建设规划与管理、开展市场化运营,为“双区”建设提供专业性支撑和场景服务能力。同时,这是未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立足制造、转向“智能制造+智能汽车”的重要途经,也是汽车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稳步前进的必要环节。四是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高

182、端化需持续发力。四是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高端化需持续发力。国外传统豪华车品牌一度主导了国内高端汽车市场,但在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传统豪华品牌与合资车企市场份额较小,大部分市场空间被特斯拉、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占据51。虽然深圳市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品牌方面已取得突破,但由于当地汽车品牌总体数量偏少,在品牌高端化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二)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展望展望 我国是全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一发展成就与高瞻远瞩的国家战略密切相关。2020 年,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从顶层设计明确

183、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 51 汽车之家,豪华品牌新赛道 高端新能源市场洞察,2022 114 车的总体部署,提出构建协同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等,奠定了产业发展的整体基调。“十四五”期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供应链、关键零部件技术创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展条件良好;在国家战略规划、汽车专项发展规划计划,以及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等细分领域也获得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支持,发展态势大好。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增长迅猛、燃料电池汽车布局加快、智能网联汽车跻身国际先进水平,是全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工业聚集区中的佼佼者。在政策体系、产业体系、产业基础、人才建设、“双

184、区”建设等突出的区域综合优势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五年快速增长、全国占比持续提升,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技术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两地为龙头,其他城市从相关领域侧向发力的整体格局。深圳市在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中探索,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突破,在智慧出行和交通管理协同优化中前行,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形成“1+3+N”的法规政策体系及配套标准建设。深圳市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健全产业服务能力、推动商业

185、应用示范、完善法规标准体系等,以期到 2025 年,在关键技术领 115 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流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撑服务能力,培育一批智能零部件供应链重点企业,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城市标杆。发展至今,深圳市依托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积极的政策支持以及企业自主创新,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生态迸发活力,建设成果凸显。让我们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一是面向世界一流汽车城的建设格局,持续优化产业一是面向世界一流汽车城的建设格局,持续优化产业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在相关政策的引导、支持和鼓励之下,将上中下游产业无缝衔接,形

186、成“整车有头部,技术有核心,网联有纵深,充电有保障,系统有智能”的良好局面。同时,深圳市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积极参与主导制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标准;推动标准体系建设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互相促进、互为支撑;进而以产业研究报告为基础底色,以政府机构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为彩墨,共图绘制一幅世界一流的汽车城新蓝图:一流的未来规划,带动一流的龙头汽车、一流的核心零部件、一流的创新平台;带来一流的产业联盟、一流的技术标准、一流的商业运营、一流的汽车文化。二是二是面向“数字化面向“数字化+AI”发展契机立局,”发展契机立局,打造打造“零碳、“零碳、无人、多栖”产业先行示范区。无人、多栖”产业先行示范区。“零碳

187、”指通过智能制造、车网融合、数据平台、绿 116 色回收等,充分发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优势和环境友好属性,打破汽车碳循环模式。未来,数字化和智能网联技术将向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域扩展,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智能网联技术或将在整车生产线、零部件生产流程管理等方面发挥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作用。“无人”包括推进先进制造业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创新,智能制造、AI 与汽车生产的结合将使深圳陆续兴建高度自动化的“无人”工厂,引领世界“灯塔工厂”52建设潮流。对于高等级自动驾驶来说,“无人”也指通过自动驾驶、车联网商业化应用等,打造节能高效、可靠安全的未来汽车出行新形态。“多栖”指以飞行汽车、水陆

188、空三栖车辆等构成的立体交通出行体系,是面向末端配送、低空(飞行)制造和特种需求场景延拓的“新增长点”。三是三是面向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长远布局,立足“双区”展区域协同发展的长远布局,立足“双区”展望世界。望世界。发挥高新产业集聚效应、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吸引效应,与周边省、市共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跨区域互认机制,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链接强度。积极与广州市、汕头市联合创建专业化产业园,在智能驾驶、网联系统、智慧座舱等细分领域协同发力;支持优势企业与东莞市、惠州市在锂电池、汽车电子等产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企业与佛山市、肇庆市、清远市在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产业开展合作。在粤港澳大湾

189、区智能网 52 深圳政府在线,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深圳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发布),2023 117 联汽车产业生态圈中,布局产业空间、研发空间、资本空间的联动;引领颠覆性、基础性、规模性、服务性的产业优化;引导产业基金、资本和研发力量的优化配置和有序布局。在新能源基础研究中“走出去”,倡导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与京津冀的智能网联示范区、产业联盟的互动互通,特别是与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北京)示范区的交流,以推动深圳“双区”建设;倡导与江浙沪在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等方面的资源互相开放、技术平台共享、品牌建设互助。不仅在国内共同倡导绿色制造体系协同构建,强化工业节能减排,提高智能网联发展建设水平;更要让深圳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网联创新中心建设,让深圳中高端自主品牌走向世界。在人才建设中“引进来”,发挥“双区”人才聚集效应,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技术人才、科研人才高端汇聚区,以一流环境吸引全球科技英才,以世界眼光汇聚全球创新智慧、以开放胸怀推动全球科技合作。118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北理深汽院:深圳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报告(2023)(129页).pdf)为本站 (originality)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