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紧抓“四强”行动谋求高质量发展-240322(22页).pdf

编号:157593 PDF  DOCX   22页 1.04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紧抓“四强”行动谋求高质量发展-240322(22页).pdf

1、y宏观研究宏观研究报告日期:报告日期:20242024 年年 3 3 月月 2222 日日摘要:摘要:甘肃省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省份甘肃省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省份,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和黄金路段。作为全国面积第七大的省份,拥有着极为丰富的矿产、风力、太阳能等资源以及农产品资源。甘肃省常住人口2465.4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368 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 55.50%。“十三五十三五”至至“十四五十四五”时期时期,甘肃省甘肃省 GDPGDP 保持逐年增长态势保持逐年增长态势,经济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21年甘肃省GD

2、P首破万亿大关,经济产值保持逐年增长态势。聚焦传统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新业态补链,尤其在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逐步壮大;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的四强行动,科技作为四强马车的核心引擎,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交通、水利、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新基建领域加快布局;金融需求战略凸显,持续加大对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甘肃省自身经济发展与全国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甘肃省自身经济发展与全国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落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增

3、长效能没能更好的提升服务业发展,工业向工业服务业的转变步伐缓慢;特色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充分,产业链整体效能不高;财政实力较弱,市州财政差异较大;民营企业实力较弱,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人才流失严重,教育、科技与人才协同作用不强等方面。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背景下下,甘肃省应继续深甘肃省应继续深入实施强科技入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工业、强省会强省会、强县域的强县域的“四强四强”行动行动,为为省上省上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赢得先机主动赢得先机主动。下一阶段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优化财政收支,积极提升财政平衡率;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壮大民营企业实力,带动全省民

4、营经济行稳致远,带动全省市场微观主体民生保障;实施创新人才培育工程,以高质量人才储备支持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国家西部建设战略。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及市场主体风险;政策落地及政策效果不及预期;黑天鹅事件;所引用数据来源发布错误数据。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曹明执业证书编号:S0230517110001邮箱: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区域区域经济经济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紧抓紧抓“四强四强”行动,谋求行动,谋求高质量高质量发展发展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内容目内容目录录1 1甘肃省简要概况甘肃省简要概况.12 2甘

5、肃省经济发展现状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1 12.1 甘肃省经济运行整体情况.12.2 甘肃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42.2.1 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42.2.2 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62.2.3 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62.2.4 金融需求战略地位凸显.73 3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8 83.1 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落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83.2 特色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充分,产业链整体效能不高.103.3 财政实力较弱,市州财政差异较大.103.4 民营企业实力较弱,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123.5 人才流失严重,教育、科技与人才协同作用不强.1

6、34 4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及政策建议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及政策建议.15154.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154.2 优化财政收支,积极提升财政平衡率.164.3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壮大民营企业实力.164.4 实施创新人才培育工程,以高质量人才储备支持西部建设.175 5结论结论.18186.6.风险提示风险提示.1818xXjYjZfXiXmUmV8OdN9PnPrRsQnRiNqQsRjMmOrObRnMnNwMtOoQNZmMoO图目录图目录图 1:甘肃省 GDP(亿元).1图 2:甘肃省 GDP 三大产业(亿元).1图 3: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7、值累计同比%.2图 4: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2图 5:甘肃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累计同比.3图 6:甘肃省进出口金额及累计同比.3图 7:2023 年甘肃省 14 市州 GDP(亿元).3图 8:甘肃省新能源光伏装机情况.5图 9:甘肃省七大 5A 级景区.5图 10:不同类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9图 11:甘肃与全国三大产业比例分布%.10图 12:甘肃省财政收支与平衡率.11图 13:2023 年各省份财政收支及平衡率.11图 14:2023 年甘肃省 14 市州财政收支.11图 15:甘肃省 14 市州财政平衡率%.11图 16:甘肃省及兰州市常住人口(万人).14图

8、 17:甘肃及全国城镇人口占比.15图 18:甘肃及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5表目录表目录表 1:甘肃省 14 市州 GDP 及 2016-2023 年均增速.4表 2:2023 年甘肃省 14 市州财政收支.12表 3:2023 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西北五省区).13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11 1甘肃省简要概况甘肃省简要概况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通陕西,西达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宁夏、内蒙古,西北端与蒙古接壤,总面积 42.59 万平方千米。甘肃省下辖14 个地级市(州),其中有 2 个自治州;共有 86 个

9、县(市、区),其中县 57 个、自治县 7 个、县级市 5 个、市辖区 17 个;全省共有 1229 个乡(镇),其中镇 892个、乡 305 个、民族乡 32 个;全省有街道办事处 127个。截至 2023 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 2465.4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368 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 55.49%。2 2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甘肃省经济发展现状2.12.1 甘肃省经济运行整体情况甘肃省经济运行整体情况“十三五”至“十四五”时期,甘肃省 GDP 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在 2021 年首破万亿大关,GDP 由 2016 年的 7200.37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186

10、3.80 亿元,年均增速 7.39%,低于全国平均增速 7.77%。从三大产业看,2023 年甘肃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641.3 亿元,增长 5.9%;第二产业增加值 4080.8 亿元,增长 6.5%;第三产业增加值 6141.8 亿元,增长 6.4%。三大产业比例分布为 14:34:52。图图 1 1:甘肃省:甘肃省 GDPGDP(亿元)(亿元)图图 2 2:甘肃省:甘肃省 GDPGDP 三大产业(亿元)三大产业(亿元)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2工业增加值方面

11、,2023 年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 2022 年增长 7.6%,增速居全国第 5 位。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 4.4%,制造业增长 9.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5.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7.0%,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 9.4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3 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5.9%。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 11.0%,基础设施投资与 2022 年持平,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1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 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0.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 30.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4.1%。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

12、比 2022 年分别增长 50.2%和 19.5%。图图 3 3: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图图 4 4: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社会消费品零售方面,2023 年甘肃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329.7 亿元,同比增长 10.4%。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3544.2 亿元,增长 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85.5 亿元,增长 11.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831.1 亿元,增长

13、9.0%;餐饮收入 498.6 亿元,增长22.7%。进出口方面,2023 年甘肃省进出口总值 491.7 亿元,同比下降 13.0%。其中,出口总值 123.8 亿元,增长 3.8%;进口总值 367.9 亿元,下降 17.5%。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3图图 5 5:甘肃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累计同比:甘肃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累计同比图图 6 6:甘肃省进出口金额及累计同比:甘肃省进出口金额及累计同比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从市州 GDP 分布看,2023 年省会城市兰州市 GD

14、P为 3487.30 亿元位居第一,其次是庆阳市,GDP 连续两年超过千亿达到 1100.37 亿元位居第二,酒泉市与天水市 GDP 位于 800 亿至 1000 亿之间,处于第三梯队,其余市州 GDP 均在 800 亿元以下,最低的是甘南藏族自治州 GDP 为 260.81 亿元。图图 7 7:20232023 年甘肃省年甘肃省 1414 市州市州 GDPGDP(亿元)(亿元)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 Wind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从市州 GDP 年均增长速度看,2016-2023 年 2 个地级市州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水平,其中金昌市增速15.44%位居第一,其次为嘉峪关市

15、增速 13.95%,甘南州、临夏州与庆阳市年均增速保持相当,均在 9%以上,年均增速较低的为张掖市 6.17%、白银市 6.17%与天水市5.46%。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4表表 1 1:甘肃省:甘肃省 1414 市州市州 GDPGDP 及及 -2023 年均增速年均增速市州名称市州名称20232023 年年 GDPGDP(亿亿元)元)年均增速年均增速(%)市州名称市州名称2022023 3年年GDPGDP(亿亿元)元)年均增速年均增速(%)金昌市567.7315.44陇南市602.708.53嘉峪关市382.7013.95酒泉市908.706.68甘南州260.81

16、9.75兰州市3343.506.36临夏州439.709.69武威市708.086.30庆阳市1100.379.11白银市672.306.17平凉市668.578.93张掖市608.016.17定西市600.108.87天水市856.785.46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2.22.2 甘肃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甘肃省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2.2.12.2.1 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支撑,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

17、经济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甘肃近些年不断依托资源优势,聚焦传统产业强链,新兴产业新业态补链,尤其在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逐步壮大。2023年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7.0%,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 9.4 个百分点。在新能源领域方面,甘肃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建成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已初步形成风机制造、光伏组件、储能电池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体系。“十四五”以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为 3793 万千万新能源项目答复接入系统方案,提交申请的项目答复率 100%,服务超过 2000 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并网。截至 2023 年底,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

18、 5490 万千瓦,占全省电源装机容量的 61.27%,占比居全国第二位。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5图图 8 8:甘肃省新能源光伏装机情况:甘肃省新能源光伏装机情况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 Wind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在文化旅游领域方面,截至 2024 年 1 月 31 日,甘肃省已录入全国 A 级旅游景区管理系统的旅游景区共469 个,其中 5A 级旅游景区 7 家,4A 级旅游景区 140家,3A 级旅游景区 255 家,2A 级旅游景区 66 家,1A级旅游景区 1 家。甘肃是一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拥有 7 大主题

19、35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不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寓教于游中感悟时代进步,进一步激发红色旅游市场的活力和潜力。图图 9 9:甘肃省七大:甘肃省七大 5A5A 级景区级景区资料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视觉中国,华龙证券研究所依据市场公开资料整理资料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视觉中国,华龙证券研究所依据市场公开资料整理在生物医药方面,甘肃是全国重要的药源基地和黄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6芪、当归、党参等道地药材主产地,全省现有中药材资源 2540 种,其中国家重点品种有 276 种,占国家重点品种总数的 76%,素有“天然药库”的美誉。2023 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 500 万亩以上,产量预计达

20、到150 万吨。全省人工种植(养殖)的中药材品种有 220余种,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于全国前列。兰州海关最新统计,2023 年甘肃省中药材出口 5771 万元,同比增长 43.1%。2.2.22.2.2 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近年来,甘肃坚持科技创新“四个面向”,突出“四个导向”,进一步挖掘文化旅游、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资源优势,全方位深层次释放强劲动能,集聚以创促进、以创应变的厚实底气,使本省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更多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2022 年甘肃省大力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的四强行动,科技作为四强马车的核心引擎,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

21、作用。2023 年以来,甘肃省锚定强科技行动目标任务,整合资源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达到 11 家。全省科技创新领域亮点频现,获批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通过“一室一策”制订重组方案、定向支持重大科技项目,高标准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重组,3 家实验室成功重组为全国重点实验室。2.2.32.2.3 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甘肃自“十三五”时期以来交通、水利、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新基建领域加快布局,现代化基础

22、设施建设的加快推进支撑了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交通运输方面,形成东进西出、南拓北展的公路主骨架,“内畅外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截至 2023 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15.83 万公里。高速及一级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7900 公里,比 2020 年增加 1900 公里,全省通高速县(市、区)从 2020 年的 67个上升到 2023 年的 80 个,推动县通高速率达到 93%。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7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 5590 公里,近些年相继有宝兰高铁、兰渝铁路、敦格铁路等一批铁路项目建成通车。甘肃省运营的民营机场数量达到 9 个,2023 年甘肃民航航空运输生产再创新

23、高,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 1800万人次,累计达到 1872.43 万人次,恢复水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9.40 个百分点,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超过 2019年的省份。在水利建设方面,重大水利工程推进顺利。2023年,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引洮二期配套城乡供水工程建成通水,盐环定扬黄甜水堡调蓄引水工程试蓄水。阿克塞生态保护和城乡供水天水曲溪城乡供水、酒泉洪水河水库等工程建设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省水利系统实施省政府为民实事农村水利惠民工程,改造提升农村供水工程 54 处,新建续建水库等调蓄设施 19 座,实施 25 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2021-202

24、3 年,甘肃省水利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 169.59 亿元、205.37 亿元与214.56 亿元,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在城市建设方面,随着国家政策和甘肃省各项措施的推进,以城市路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改造、加大园林绿化等方式推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央在关于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已明确兰州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新基建领域方面,2023 年甘肃省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拓展 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并新培育 15 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 30个。全省制造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 60.8%,提高 5.7个百分

25、点。同时加快推进 5G 网络覆盖。2023 年新建成5G 基站 2.12 万个,累计建成 5.8 万个。5G 在全省大型企业渗透率达到 34%,提高 9 个百分点,为传统产业数字改造和新兴产业数字赋能提供了有力支撑。2.2.42.2.4 金融需求战略地位凸显金融需求战略地位凸显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融通资金。甘肃省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具有良好的区位、资源、物流、政策等优势。2016 年以来,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进一步加速,甘肃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相继成立甘肃资产管理公司、甘肃电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甘肃金融控股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8集团、兰

26、银金融租赁公司、长达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黄河财产保险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2023 年,甘肃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 955.90 亿元,同比增长 5.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 15.56%,占全省GDP 的 8.06%。甘肃坚持信贷投放服务实体经济导向,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持续加大对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基础设施领域贷款、制造业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2023 年末,全省基础设施领域贷款余额 9152 亿元,同比增长 9.2%;制造业贷款余额 2407亿元,同比增长 16%;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分别增长 17%和 25.7

27、%;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持续强化,全省涉农贷款余额 8201 亿元,同比增长 9.6%,较 2022 年同期提高 3 个百分点。3 3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3 3.1.1 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落后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落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慢农业方面,甘肃地处内陆地区,自然资源相对有限,水资源稀缺,土地资源贫瘠,气候条件艰苦,在一定程度上给农业产业化带来挑战。受制于农民素质相对较低、农业技术含量不高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等原因,甘肃相比于东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其产业化规模相对较小,产能低下。此外由于甘肃的农业生产形式依然以小农经营为主,缺乏

28、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优势,小农经济与现代农业衔接不紧密,农业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业精深加工产业占比很低,造成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品牌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甘肃工业化进程尤其是战略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制造业等发展比较缓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滞后,致使工业反哺农业水平不高。工业方面,甘肃工业结构的显著特征是产业倚重重工业、企业倚重大型国有企业,有色、冶金、石化等重化工行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较大,产业规模与市场份额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2023 年甘肃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 7.6%,增速高于全国 3.0 个百分点。从轻重工业类型来看,轻工业增长4.0%,重工业增长8.1%,工业结构

29、依旧存在轻工业过轻、重工业过重的不合理性;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9从企业类型看,省属企业增长 10.2%,非公有制企业增长 10.7%,地方企业增长 8.8%,中央企业增速 5.9%。不考虑 2022 年疫情扰动因素,与 2021 年相比除省属企业外,其余类型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图图 1010:不同类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不同类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服务业方面,自 2016 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在甘肃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超过 50%,近三年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对服务业吸纳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30、较大特别是在 2022 年,固定资产投资在低位波动,许多服务业企业停工停产,服务业企业效益下滑,服务业吸纳就业规模缩小。从主要服务行业运行情况看,市场消费低迷,接触性、聚集性服务行业运行艰难。此外,市州之间发展不均衡、居民收入水平与思想意识以及体制改革等因素都制约着甘肃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三大产业结构来分析,2023 年甘肃三大产业比例分布为 14:34:52,全国三大产业比例分布为 7:38:55,与全国比例分布相比较,虽然也形成了“三、二、一”发展态势,但甘肃第一产业占比明显过高,而第三产业占比不足全国水平,折射出甘肃的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增长效能没能更好的提升服务业发展,工业向工业服务业的

31、转变步伐缓慢,战略性新兴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乏力。此外,现阶段甘肃的三大产业比例分布较十三五初期(14:35:51)与末期(13:32:55)来说,产业结构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与升级。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10图图 1111:甘肃与全国三大产业比例分布:甘肃与全国三大产业比例分布%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3.23.2 特色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充分特色资源优势发挥不够充分,产业链整体效能不高产业链整体效能不高甘肃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其发展旅游产业的依据。但是在特色旅游资源的优势打造与知名度发挥上还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文

32、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全国影响力或者跨省域影响力的文化旅游龙头企业较少、拥有强大社会影响力和雄厚经济实力的文化旅游品牌较少,从而在省域发展层面和地域片区发展层面难以发挥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来看,除张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 11 月申请股票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外,甘肃没有代表性的文旅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无法解决。此外甘肃文旅康养产业、文旅科技产业都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其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产业之间发展不均衡、配合不协调,基础产业配套落后,导致产业链的整体效能大大降低。3.33.3 财政实力较弱,市州财政差异较大财政实力较弱,市州财政差异较大财政

33、收入与支出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现该区域的财政实力与经济活力。财政收入与支出保持在合理水平,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更具有活力。近些年来甘肃省的经济与财政实力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2023 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003.5 亿元,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11居全国第 27 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518.5 亿元,居全国第 25 位。甘肃省财政平衡率为 22.21%,居全国第 29位,远低于全国各省份平均值 45.84%。“十三五”以来,甘肃省的财政平衡率一直维持在 20%-25%区间,体现出甘肃省财政自给能力弱,对上级政府补助及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较大。图图 1212:甘肃省财政收支与平衡率:

34、甘肃省财政收支与平衡率图图 1313:20232023 年各省份财政收支及平衡率年各省份财政收支及平衡率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从各市州来看,财政实力差异较大。2023 年 14 个市州财政收入增幅靠前的为酒泉市、甘南州与嘉峪关市,平凉市财政收入增速录得负增长 8.9%,财政收入总量靠前的为兰州市、庆阳市与酒泉市;2023 年 14 个市州财政支出增速靠前的为嘉峪关市、酒泉市与金昌市,张掖市与兰州市财政支出增速不足 1%,财政支出总量靠前的为兰州市、天水市与陇南市。图图 1414:2

35、 2023023 年甘肃省年甘肃省 1 14 4 市州财政收支市州财政收支图图 1515:甘肃省:甘肃省 1 14 4 市州财政平衡率市州财政平衡率%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从 14 市州的财政平衡率看,嘉峪关市与兰州市财政平衡率保持在 50%以上,甘南州、临夏州、陇南市与定西市财政平衡率不足两位数,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整体来看 14 市州财政实力分化明显差异较大,结构不平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12衡凸显。表表 2 2:2 2023023 年甘肃省年甘肃省 1414 市州财政收支市州财

36、政收支市州名称市州名称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亿元)(亿元)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亿元)(亿元)收入增幅收入增幅(%)支出增幅支出增幅(%)财政平衡率财政平衡率(%)兰州市255.3501.915.50.650.87庆阳市77.9347.710.89.122.40酒泉市55.8207.849.613.526.85天水市46.3350.62.19.213.21白银市38.5218.118.42.017.65平凉市37.3274.0-8.95.313.61张掖市34.9196.311.50.817.78定西市32.6334.95.47.09.73武威市32.4256.016.58.012.66陇南市31.9

37、349.514.99.79.13金昌市31.085.68.011.136.21嘉峪关市27.241.342.128.265.86临夏州22.1334.25.54.26.61甘南州14.4237.347.32.56.07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3.43.4 民营企业实力较弱,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民营企业实力较弱,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民营经济是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截至 2023 年 9 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超过 5200 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

38、达到 92.3%。2023 年甘肃省共有 61.6 万户民营企业,157.8 万户个体工商,2023 年甘肃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 9.9%,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 11.4%。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方面,截至 2022 年 8 月,甘肃省入库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总计 606 家;经企业上报、工信部门审核、专家组评审,全省最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61 家。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中部地区相比,甘肃省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都处在相对落后的地位,尤其是金融抑制及政策倾斜度的不同造成西部地区民企发展与金融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凸显。民营企业数量少、经济占比小、创新力和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甘肃省经济

39、发展的明显短板。2023 年 9 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 中国民营企业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13500 强榜单”显示,西北五省区中陕西、新疆、宁夏均有企业入围,青海省的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入围“2023 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 500 强榜单”,以上两项殊荣中甘肃没有公司上榜。甘肃大多数民营企业分布在商品批零、餐饮、采掘、农副产品粗加工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市场拓展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不强,产业的层次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经济效益较差;产业上下游关联度低,链条较短;初级产品多,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结构适应市场能力弱。此外,甘肃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在家族式体制下由小到大成长起来的,受

40、个人能力制约,企业缺少创新动力与激励机制,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健全。表表 3 3:20232023 年中国民营企业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500 强(西北五省区)强(西北五省区)省份名称省份名称公司名称公司名称2 2022022 年营业收入(亿元)年营业收入(亿元)陕西省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90东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57陕西泰丰盛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25荣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420陕西黄河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80新疆特变电工集团有限公司102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天山铝业有限公司287新疆农六师铝业有限公司285宁夏回族

41、自治区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620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546青海省-甘肃省-数据来源: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华龙证券研究所依据市场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华龙证券研究所依据市场公开资料整理3.53.5 人才流失严重,教育、科技与人才协同作用不强人才流失严重,教育、科技与人才协同作用不强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人才资源已经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人才越来越成为支撑一个城市经济发展重要源泉。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甘肃全省常住人口 2501 万人,与 2010 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2560 万人相比,近 10 年来甘

42、肃省的人口一共减少 59 万人。2023年底全省常住人口 2465 万人,比 2022 年末减少 27 万人。在人才流失率最高的 24 座城市中,兰州市人才流失率高达 81.7%,高居“榜首”;中科院住兰某研究所近三年共流失100余位科研骨干,大部分具有博士学位,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14其中包括 9 位正高、5 位“百人计划”入选者、1 位“优青”。图图 1616:甘肃省及兰州市常住人口(万人):甘肃省及兰州市常住人口(万人)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甘肃省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相对落后,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相对欠缺优质的高校资源。目前只有兰州大学是省

43、内唯一一所 985、211、双一流高校,其他高校多为普通公办本科大学和专科大学,整体水平相对较为参差。在教育支出方面,2018-2023 年甘肃省年度公共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支出的占比始终维持在 16%左右,部分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都比较落后。与此同时,受制于城镇化率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全国水平来说较低,甘肃近些年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难度加大,各科研院所平台优势发挥不够充分,引才聚才渠道不够宽广,在缺乏人才队伍坚强后盾的情况下,科技创新步伐缓慢,难以形成教育、科技与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局面。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15图图 1717:甘肃及全国城镇人口占比:甘肃及全国城镇人口占比图

44、图 1818:甘肃及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甘肃及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数据来源:WindWind,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4 4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及政策建议甘肃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及政策建议4 4.1.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产业比较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优势甘肃作为全国面积第七大的省份,拥有着极为丰富的矿产、风力、太阳能等资源以及农产品资源。同时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地处黄河流域拥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一方面需要加快对自然和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与

45、利用,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借助国家新能源政策红利,秉持自身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度开发风能与太阳能,通过新能源电站升级改造与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等,形成源网荷储灵活互动、协调互济的智能电力系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紧抓 甘肃省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 年),甘肃应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创新基地。立足地区发展短板,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充分利用移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科技,实现新旧动能无缝衔接转换,拓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空间。按照甘肃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2022-2

46、025 年)部署,兼顾甘肃省各板块区域不同产业所处发展阶段的差距,充分发挥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政策以支撑区域内实现合理高效的产业选择,培育主导产业,创新地域特色产品,实现区域内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转移,缩小与发达地区的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16差距。此外,注重三产协调发展的同时,重点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将重心放在调整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结构比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全面实现经济提质增效。4 4.2.2 优化财政收支,积极提升财政平衡率优化财政收支,积极提升财政平衡率2023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财政可持续是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必要条件,

47、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甘肃省的经济增长离不开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同发展,财政政策的制定应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甘肃省能源、矿产、文化、旅游、农业等资源富集,对这些优势产业、潜力产业等,政府可投入较多财力,不断优化财政收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探索建立财政与金融有机融合的投融资服务体系,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财政收入方面,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政府采购、财政补助等助企纾困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奖补力度,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培育高质量税源提供有效支撑,以产业发展保障财政增收。

48、在财政支出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财政+金融”实施进程,加大乡村振兴特色产业、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加大民生投入,突出民生兜底,提高教育、医疗等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扩大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市县特别是困难县区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定,新增债务限额向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低的地区倾斜安排,防止政府债务风险累积。4 4.3.3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壮大民营企业实力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壮大民营企业实力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

49、量。近期,甘肃省发改委已联合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等八部门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近期若干措施,从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便捷高效政务环境、平等保护法治环境及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土地人才支持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17力度与营造民企发展良好氛围七个方面出发,制定 30条措施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发挥“有效的市场、有为的政府”理念,甘肃应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主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在行业准入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水利、清洁能源、新型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现代设施农业等领域

50、重点项目建设,激发民营经济干劲,让民企真正感觉到政府与市场的呵护与关怀。与此同时,秉持甘肃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壮大新能源、有色冶金、装备制造、中药材、农产品加工产业以及红色文化旅游等产业群,在体现甘肃特色的同时,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以紧密的产业关联度,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不断壮大民营企业实力,带动全省民营经济行稳致远,带动全省人才就业稳定,带动全省市场微观主体民生保障。4 4.4.4 实施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创新人才培育工程,以高质量人才储备支持西以高质量人才储备支持西部建设部建设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

51、才,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加强人才储备是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甘肃需要进一步注重高校的发展环境和投资,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教授和研究生来到甘肃,推动高校的发展。按照 甘肃省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 年),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发展,配置创新资源,布局创新平台,保持高校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应该积极推动改革,加强对高校的监管和指导,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才能让甘肃省的高校真正地取得突破性发展,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人才引进与培育上,甘肃应坚持本地引才与赴外引才相结合、集中引才与自主引才相补充,兼顾“高精尖”、“

52、工匠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与短缺人才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分层分类完善引才工作机制,同时配套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安置、子女入学保障、人才落户、职称评定、健康保健等服务保障措施,吸引集聚广大人才来甘肃就业发展,以高质量人才储备支持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国家西部建设战略。请认真阅读文后免责条款185 5结论结论甘肃省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省份,拥有着极为丰富的矿产、风力、太阳能等资源以及农产品资源。“十三五”时期以来,甘肃省 GDP 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在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驱动以及金融战略需求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作为西北五省之一,甘肃省自身经济发展与全国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

53、距,尤其体现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产业链整体效能不高,财政实力较弱,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市场话语权较低,人才流失严重等方面。今后,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甘肃省应继续深入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的“四强”行动,为省上经济发展赢得先机主动。继续加快围绕优势产业,壮大产业集群,积极借助自身优势发展新兴产业,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提升民营经济实力,实施创新人才培育工程等是甘肃未来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6.6.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复苏动能依旧偏弱,结构性矛盾突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风险带来的金融信用危机,以及地方政府债务

54、能否有效化解都是经济增长的潜在风险点。行业及市场主体风险行业及市场主体风险。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对某行业生产、经营、投资或授信后偏离预期结果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包括周期性风险、成长性风险、产业关联度风险。政策落地及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政策落地及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外部环境超预期转变,国内市场预期持续转弱,导致政策落地实施与政策效果不及预期。黑天鹅事件黑天鹅事件。难以预测,但突然发生时会引起连锁反应、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存在于自然、经济及政治各个领域。所引用数据来源发布错误数据所引用数据来源发布错误数据。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开或已购买数据库,若这些来源所发布数据出现错误,将可能对分析结果造成影

55、响。免责及评级说明部分免责及评级说明部分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尽责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公正地出具本报告。不受本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证券发行人士、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利益相关者的干涉和影响。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据此入市,风险自担。投资评级说明投资评级说明: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类别类别评级评级说明说明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 6-12

56、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股票评级买入股票价格变动相对沪深 300 指数涨幅在 10%以上增持股票价格变动相对沪深 300 指数涨幅在 5%至 10%之间中性股票价格变动相对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在-5%至 5%之间减持股票价格变动相对沪深 300 指数跌幅在-10%至-5%之间卖出股票价格变动相对沪深 300 指数跌幅在-10%以上行业评级推荐基本面向好,行业指数领先沪深 300 指数中性基本面稳定,行业指数跟随沪深 300 指数回避基本面向淡,行业指数落后沪深 300 指数免责声明: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

57、华龙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报告而视其为当然客户。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编制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分析师或研究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任何关于宏观经济、产业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等研究对象的观点均如实反映研究分析人员的个人观点。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价格的建议或询价。本公司及分析研究人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及其他影响概不负责。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证券交易,也可能为这些

58、公司提供或正在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投资者应充分考虑本公司及所属关联机构就报告内容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归华龙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任何人使用本报告,视为同意以上声明。引用本报告必须注明出处“华龙证券”,且不能对本报告作出有悖本意的删除或修改。华龙证券研究所华龙证券研究所北京北京兰州兰州上海上海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189号天鸿宝景大厦F1层华龙证券邮编:100033地址: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 638号甘肃文化大厦 21 楼邮编:730030电话: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720 号 11 楼邮编:200000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紧抓“四强”行动谋求高质量发展-240322(22页).pdf)为本站 (stock)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