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研报】2020年新冠疫苗行业专题: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本次疫情防控的核心主力-20200731[41页].pdf

编号:16528 PDF 41页 4.72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研报】2020年新冠疫苗行业专题: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本次疫情防控的核心主力-20200731[41页].pdf

1、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有望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本成为本次疫情次疫情 防控的核心主力防控的核心主力 20202020年新冠疫苗行业专题年新冠疫苗行业专题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2020年7月 分析师:杜向阳 执业证号:S02 电话: 邮箱: 核 心 观 点 1 投资要点 新冠疫苗多企业多路线并进,中和抗体或成有效补充:WHO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28日), 全球已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研发项目达到26个,临床前项目多达139个,从技术路线看,核酸和重 组疫苗占据半壁江山,各路线都有优缺点;国内也在多路线并进,龙头疫苗企业积极布局,其中康希 诺

2、/军事医学研究院(腺病毒载体疫苗)、科兴(灭活疫苗)、北生所(灭活疫苗)、武汉所(灭活疫 苗)、智飞/中微所(重组蛋白疫苗)、沃森/艾博生物(mRNA疫苗)、复星/BioNTech(mRNA疫 苗)、康泰/艾棣维欣(DNA疫苗)进展相对较快;海外企业Moderna/NIAID(mRNA)、牛津大学 /AZ(腺病毒载体)、Inovio(DNA)、BioNtech/辉瑞(mRNA)进展较快。目前君实生物、礼来和 再生元都在布局中和抗体等前沿治疗药物,预计新冠疫苗仍是疫情防控的“胜负手”,中和抗体将是 有效补充。 现有疫苗临床数据较为良好,战胜新冠疫情曙光来临:部分进展较快的项目公布了初期临床数据,

3、 我们选择2个腺病毒载体疫苗、2个灭活疫苗及2个mRNA疫苗的数据进行分析,总体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数据良好,部分疫苗能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WHO统计,截止7月28日,已有6款疫苗登记 III期临床试验,分别为牛津大学/AZ(腺病毒载体)、科兴(灭活)、武汉所(灭活)、北生所(灭 活)、Moderna(mRNA)和BioNTech(mRNA),国内占比50%,预计年底前三期数据将逐渐公 布。中和抗体方面,再生元中和抗体鸡尾酒疗法进入临床3期,君实生物JS016和礼来的LY-CoV555目 前处于I期临床。战胜疫情的曙光逐渐来临,国内疫苗和创新药企业在全球的地位凸显。 nMrOqQpQq

4、PnPvNqPsOsNpM6MbP6MtRnNnPnNjMoOyQfQnNtQ8OrRzQvPqNtNuOqRrP 2 核 心 观 点 政府有望推动新冠疫苗迅速放量,受益企业业绩弹性大:参照2009甲流HIN1疫苗的国家采购收 储,预计此次新冠疫苗也将以国家采购为主,假设每人份30、40、50、60、70元估算,预计国内企 业新冠疫苗在国内、国外市场潜在空间合计超过500亿,有望为国内疫苗企业带来250亿元以上的利 润弹性,成功获批新冠疫苗的企业有望角逐受益。我们判断众多疫苗中,预计进度领先的2到3条路线 有望成为优选,建议关注进度靠前、临床数据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较好的项目和研发企业。同时考虑到

5、 本次疫情史无前例,届时相关企业的产能问题也会成为放量弹性的依据,我们判断部分有产能空余的 疫苗企业将有望以CMO形式会承担合同生产,也建议关注相关产能建设较为突出的企业。 建议关注 康泰生物(300601):和艾棣维欣合作的DNA疫苗进入临床I期,自主研发项目预计在临床前 智飞生物(300122):和中微所合作的重组蛋白疫苗进入临床II期 君实生物(688180/1877.HK):中和抗体JS016进入I期临床 复星医药(600196):和BioNTech合作的mRNA疫苗国内进入I期临床 华兰生物(002007):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预计处于临床前 康希诺( 688185/681

6、5.HK ):腺病毒载体疫苗II期临床完成,数据良好,III期临床即将开始 沃森生物(300142):和艾博生物合作的mRNA疫苗进入临床I期 西藏药业(600211):和斯微生物合作的mRNA疫苗预计处于临床前 冠昊生物(300238):参股ZY Therapeutics布局mRNA疫苗,预计处于临床前 风险提示:疫苗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疫苗研发失败、疫苗价格过低、放量不及预期。 3 1、新冠疫苗参与度高,众多企业多路线并进 国内新冠疫苗在研五大技术路线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网络,药智网,西南证券整理 类型 原理 优点 缺点 腺病毒载体疫苗 以改造过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 搭载上新冠病毒的

7、S基因,进入受试者 体内,使人体产生对S蛋白的免疫记忆, 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1)安全、高效、引发的不良反应少; 2)生产工艺能够很快放大; 3)能够表达更高量的蛋白,表达的时 间久。 需要克服“预存免疫” 核酸疫苗 mRNA疫苗 将编码S蛋白的基因,mRNA或者DNA 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在人体内 合成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开发速度快,同一平台可展开对不同病 原的疫苗开发,能够爆发的流行病快速 响应 1)无成功先例,递送技术要求高; 2)运输环节对冷链要求较高; 3)DNA疫苗的潜在基因整合风险。 DNA疫苗 灭活疫苗 由完整病毒组成,其致病性丧失仍然保 持病毒的全部或部分免疫原

8、性,接种后 病毒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达到保护作用。 传统经典的疫苗制备方式,安全性好, 稳定性好,有市场基础 1)接种次数相对较多; 2)免疫维持时间相对较短; 2)目前活病毒培养要求在P3级生物安 全条件下进行,产能会受到限制。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是用已批准上市 的减毒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携带新 冠病毒的S蛋白,共同刺激人体产生针 对两种病毒的抗体。 接种程序少,免疫相对全面,能引起较 强且持久的免疫响应 1)存在毒株毒性复强的风险; 2)对生产环境的生物安全性要求高; 3)研发、生产周期较长。 重组蛋白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新冠病毒 最有可能

9、作为抗原的S蛋白,把它注射 到人体,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成分确定,生物安全性较高,开发流程 成熟、可规模化生产 抗原性受到所选用表达系统和佐剂的影 响 科技部部署五大新冠疫苗技术路线 从科技部部署看,主要路线都有布局,各路线优缺点共存,我们预计最终会有2-3条路线脱颖而出。 4 灭活疫苗主要成分是已经失活的病原微生物,注射后通过其表面抗原引发免疫响应。 优势:研发、制备、生产及质量评估流程成熟,安全性好,稳定性好。已上市灭活疫苗产品丰富, 如甲型肝炎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疫苗等,具有较好市场接受基础。 免疫特性:灭活疫主要引起体液免疫,有少数研究报道灭活疫苗也能够引起可检测到的细胞免疫。 灭活疫

10、苗的主要缺点:接种次数相对较多,免疫维持时间相对较短,P3实验室要求高,产能扩张慢。 灭活新冠疫苗布局企业:主要是国内企业,如北生所、科兴、武汉所、医科院等机构,进度较快; 海外印度企业Bharat Biotech 的灭活疫苗也进入临床。 毒株筛 选 毒株灭 活 纯化封 装 灭活疫苗开发技术路线 灭活疫苗:体液免疫为主,需加强接种,生产过程要求高 数据来源: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Molecular Therapy,西南证券整理 1、新冠疫苗参与度高,众多企业多路线并进 5 1、新冠疫苗参与度高,众多企业多路线并进 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开发技术路线(以流感疫苗为

11、例) 腺病毒载体疫苗是一种将致病抗原遗传序列整合到腺病毒中进行表达的疫苗。 腺病毒(Ad)在1980年代开始作为表达载体使用,具有多种优势:i)载体开发的安全性和相对容易性;ii)感染多 种活跃分裂和非分裂哺乳动物细胞并诱导高水平转基因表达的能力;iii)整合入宿主基因组的风险小;iv)在组织培 养中可达到高浓度;v)易大规模纯化技术;vi)通过激活先天免疫作为佐剂的固有特性; 缺点:需要克服预存免疫 腺病毒载体疫苗在疫苗临床研究中已得到广泛测试:腺病毒载体作为疫苗输送系统已应用于许多传染性疾病,包括 麻疹,乙型肝炎,狂犬病,炭疽,埃博拉,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HIV-1,疟疾,

12、结核和流感等。 腺病毒载体疫苗开发路线: 1. 目的抗原基因整合入腺病毒载体,产生携 带目的基因的腺病毒载体; 2. 在合适的细胞系中制备病毒原种; 3. 在适当的动物模型中测试免疫原性和疫苗 功效; 4. 使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生产载体,分离出 的载体病毒经过病毒纯化和浓缩,配置疫 苗; 5. 开展1-3期临床试验,评估疫苗的安全性 和免疫原性。 数据来源: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西南证券整理 腺病毒载体疫苗:安全高效,需要克服“预存免疫” 主要布局企业: 1. 国内康希诺和陈薇院士团队合作; 2. 海外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合作 6 mRNA疫

13、苗是一类核酸疫苗,主要成分是编码关键致病组 分的mRNA,常辅以脂质体(LNP)封装以提高稳定性和 递送效率,mRNA片段在细胞质内翻译成抗原蛋白质,经 交叉呈递激发人体体液、细胞免疫反应。 优势:开发速度快,同一平台可展开对不同病原的疫苗开 发,能够爆发的流行病快速响应。 尚无mRNA疫苗获批上市,此前最快到II期 mRNA新冠疫苗国外在研企业主是Moderna、Biontech、 Curevac等,国内主要艾博生物和斯微生物。 mRNA疫苗开发技术路线 1、新冠疫苗多路线并进,核心企业积极参与 mRNA疫苗:新一代疫苗技术有望在本次疫情大放异彩 mRNA疫苗接种后激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

14、 疫苗注射到肌肉后,肌细胞经内吞吸收包 裹LNP的mRNA颗粒,而后mRNA释放到 细胞质中翻译为蛋白质; 翻译后的蛋白质作为抗原经交叉呈递引发 特性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数据来源:Frontiers in Immunology,Medical science monitor,西南证券整理 7 1、新冠疫苗参与度高,众多企业多路线并进 Moderna开发的针对CMV病毒的mRNA疫苗(mRNA-1647)为 首个进入期临床的感染病mRNA疫苗 mRNA-1647包含6个mRNA,分别编码CMV五聚体抗原和gB抗原; 公司披露临床1期中期数据显示,所有的受试者在第二针接种后均 能诱发T细胞免疫

15、响应; 经0-2-6月三次接种程序mRNA-1647能够诱导针对上皮细胞感染的 中和抗体滴度的显著增加,并在首次接种后7个月保持较高水平。 mRNA-1647已开展期试验。 数据来源:Moderna官网,西南证券整理 接种mRNA-1647疫苗后引发gB特异T细胞响应 mRNA-1647免疫原性良好 CMV反应组 剂量组 中和抗体滴度 CMV阴性组 90g剂量 针对上皮细胞感 染的中和抗体滴 度提高到CMV阳 性血清水平10倍 以上 针对上皮细胞 感染的中和抗 体提高到较第 二剂接种后滴 度的3-5倍 180g剂量 CMV阳性组 90g剂量 针对上皮细胞感 染的中和抗体滴 度提高到CMV阳 性

16、基线水平22- 40倍 针对上皮细胞 感染的中和抗 体滴度提高到 第二剂接种后 滴度水平的 10-19倍 180g剂量 mRNA疫苗暂无产品上市:此前最快到II期 8 1、新冠疫苗多路线并进,核心企业积极参与 重组蛋白疫苗: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数据来源:Cell Host & Microbe, Nature Biotechnology, 西南证券整理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是用已批准上市的减毒流感 病毒疫苗作为载体,携带新冠病毒的S蛋白,共同 刺激人体产生针对两种病毒的抗体。 优势:接种程序少,免疫相对全面,能引起较强且 持久的免疫响应; 缺点:存在毒株毒性复强的风险;对生产环境的生 物安

17、全性要求高;研发、生产周期较长。 减毒新冠疫苗布局企业:目前国内华兰生物、百克 生物、万泰生物有布局。 重组蛋白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病毒 最有可能作为抗原蛋白,把它注射到人体,刺激人 体产生抗体。 已上市的重组蛋白疫苗:乙肝疫苗、带状疱疹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等。 优势:成分确定,生物安全性较高,开发流程成熟, 可规模化生产; 缺点:常需要通过加强注射来获得持久免疫; 重组新冠疫苗布局企业:国内智飞(II期)和三叶 草(I期)进展较快,海外Novavax处于临床 II期。 重组蛋白疫苗研发流程(以单纯疱疹疫苗为例) 减活疫苗研发流程(以新型脊髓灰质炎疫苗为例) 9 1、新冠疫苗参与度

18、高,众多企业多路线并进 全球26个进入临床阶段新冠疫苗技术路线构成(个) 数据来源:WHO,西南证券整理。注:以上数据截止7月28日 全球165个在研新冠疫苗的技术路线构成(个) 中国企业在全球在研疫苗中占据较大份额 从WHO公布的165个在研疫苗的技术路线中,核酸疫苗 (RNA+DNA)37个,占比20%,重组蛋白56个,占 比34%,灭活14个,占比8%,非复制型病毒载体24个, 占比15%,复制型病毒载体18个,占比11%,VLP 13个, 占比8%,减毒疫苗3个,占比2%; 从进入临床阶段的26个新冠疫苗看,RNA和DNA合计10 个,占比38%,重组蛋白7个,占比27%,灭活5个,占

19、 比19%,非复制型病毒载体3个,占比12%; 中国企业在疫苗研究中占据关键角色:进入临床阶段的 项目中国占比31%。截止7月28日,取得III期临床登记的 项目共6个,中国三个灭活疫苗占据50%。 全球看:核酸和重组疫苗占据半壁江山 10 进入III期临床的有北生所、武汉所和科兴的灭活疫苗。此外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完成II期,即将进入III期; 进入II期临床的有医科院的灭活疫苗、智飞的重组蛋白疫苗; 进入I期的有康泰的DNA疫苗、复星和沃森的mRNA疫苗。 国内新冠疫苗主要在研项目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网络,药智网,WHO,西南证券整理。注:篇幅问题,未完全穷举 1、新冠疫苗多路线并进,

20、核心企业积极参与 国内核心疫苗企业积极布局新冠疫苗研发 临床前1期临床2期临床3期临床 北生研灭活疫苗-2 武汉所灭活疫苗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 科兴中维灭活疫苗-2 腺病毒05载体疫苗军事医学研究院1 mRNA疫苗Precision NanoSystems(PNI)- 医科院灭活疫苗-2 智飞生物重组蛋白疫苗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or3 康泰生物DNA疫苗艾棣维欣/Inovio2 复星医药mRNA疫苗BioNTech2 mRNA疫苗艾博生物、军事科学院2 重组蛋白疫苗- 三叶草生物重组蛋白疫苗GSK/Dynavax 2 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厦门大学/香港大学- 灭活疫苗广东、河南疾控中

21、心- 西藏药业mRNA疫苗斯微生物- 万泰生物重组蛋白疫苗厦门大学- 冠昊生物mRNA疫苗参股公司ZY Therapeutics- 康希诺生物 沃森生物 华兰生物 公司技术路径合作单位剂数 1、新冠疫苗多路线并进,核心企业积极参与 11 国外新冠疫苗主要在研项目 目前海外疫苗进入临床的以核酸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为主; 进入III期的有牛津大学/AZ的腺病毒载体疫苗、Moderna和BioNtech的mRNA疫苗; 处于I/II期临床有Inovio(DNA)、大阪大学(DNA)、Cadila(DNA)、Genexine(DNA)、Arcturus(mRNA)、 Novavax(重组蛋白)、Kent

22、ucky(重组蛋白)、Bharat(灭活);此外还有几个项目进入I期。 数据来源:WHO,西南证券整理。注:海外只列出18个进入临床的在研疫苗项目 海外多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 1期临床1/2期临床2期临床3期临床 牛津大学/阿斯利康非复制型病毒载体ChAdOx1-S 1 Moderna/NIAID RNA LNP-encapsulated mRNA 2 BioNTech/复星医药/Pfizer RNA 3 LNP-mRNAs 2 Inovio/International Vaccine Institute DNA DNA plasmid vaccine with electroporation

23、2 大阪大学/AnGes/Takara Bio DNADNA plasmid vaccine + Adjuvant 2 Cadila HealthcareDNADNA plasmid vaccine 3 GenexineDNADNA Vaccine (GX-19) 2 Arcturus/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RNA mRNA - Novavax 重组蛋白全长重组SARS-CoV-2糖蛋白纳米粒疫苗2 Kentucky Bioprocessing重组蛋白RBD-based 2 Bharat Biotech 灭活Whole-Virion Inactivated 2 Gamaleya Resea

24、rch Institute 非复制型病毒载体Adeno-based 1 MedicagoVLP Plant-derived VLP adjuvanted with GSK or Dynavax adjs. 2 帝国理工学院RNA LNP-nCoVsaRNA 2 Curevac RNA mRNA 2 Vaxine Pty Ltd/Medytox 重组蛋白Recombinant spike protein with AdvaxTM adjuvant 1 昆士兰大学/CSL/Seqirus 重组蛋白Molecular clamp stabilized Spike protein with MF59

25、adjuvant 2 Medigen/NIAID/Dynavax 重组蛋白S-2P protein + CpG 1018 2 公司剂数 研发进度 疫苗平台候选疫苗类型 2、现有疫苗临床数据较为良好,III期临床意味着曙光来临 12 部分已披露初期临床试验结果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 临床登记号 NCT04341389 NCT04324606 NCT04352608 ChiCTR2000031809 NCT04368728 NCT04283461 临床阶段 II期 /期 /期 /期 /期 期 疫苗类型 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 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 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 mRNA疫苗 mRNA疫苗 主办方 康希

26、诺 牛津大学/AZ 科兴中维 武汉所 BioNtech Moderna 起始时间 2020/4/11 2020/4/23 2020/4/16 2020/4/12 2020/4/29 2020/3/16 数据披露时间 2020/7/20 2020/7/20 2020/6/14 2020/6/16 2020/7/1 2020/5/18 披露平台 The Lancet The Lancet 官网 官网 MedRxiv 官网 入组人数 603人 1077人 744人 1120人 7600人 155人 受试对象 18岁以上 18-55岁 18-59岁 18-59岁 18-55岁,65-85 岁,18-8

27、5岁 18-55岁,56-70 岁,71岁+ 安全性 低剂量组3级不良反 应率较低(1%) 不良反应以轻度、中 度为主,无严重不良 事件发生 不良反应以1级 为主 疫苗耐受 疫苗耐受 无严重不良事件 发生,少量3级事 件发生 免疫原性 中和抗体GMT为 19.5(高剂量组)和 18.3(低剂量组), 能产生显著的免疫应 答 中和抗体水平与恢复 期患者相当;疫苗可 诱发细胞免疫的发生 0,14天程序中, 全程免疫14天后 中和抗体阳转率 均超过90% 0,14天和0,21天程序 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 阳转率达97.6%, 0,28天程序接种两剂 中和抗体阳转率达 100%。 首次接种后第43 天,

28、50g剂量组 受试者的中和抗 体水平是恢复期 患者的3倍;可诱 发RBD特异T细胞 响应。 低、中剂量组测 试的8名受试者中 和抗体水平等于 或高于恢复期患 者水平 目前状态 III期筹备(海外) III期(巴西) III期开展(巴西) III期(阿联酋) III期 III期开展 全球目前多个新冠疫苗研发项目公布部分或全部临床试验数据: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ClinicalTrials,西南证券整理。注:篇幅问题,未完全穷举。状态截止20200729 13 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期临床试验 基本信息 临床登记号 临床阶段 起始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主办方 NCT04313127 期 2020/0

29、3/16 2020/12/30 康希诺 试验设计 入组人数 分组 盲法 主要研究目标 次要研究目标 108人(18-60岁) 剂量梯度 Open label 安全性 免疫原性 详细设计 剂量分组 受试人数 低剂量(51010病毒颗粒) 36 中剂量(11011病毒颗粒) 36 高剂量(1.51011病毒颗粒) 36 数据来源:ClinicalTrials,西南证券整理 2020.3.16 4.10 5.22 期临床试验启动 期临床数据 柳叶刀发表 期临床 试验获批 康希诺与军事科学院陈薇团队合作,于2020 年3月16日开展期试验,与Moderna几乎 同步。 疫苗类型为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陈

30、薇团队 此前该平台研发埃博拉疫苗,研究基础良好, 经验丰富。 期试验数据发表于柳叶刀,也是目前唯一经权威学术期刊公布全部临床数据的新冠疫苗研发项目。 7.20 期临床数据 柳叶刀发表 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I期临床数据 2.1、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I/II期数据:能产生显著的免疫应答 14 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期试验结果 安全性 组别 任何不良反应人数/发生率 3级不良反应人数/发生率 不良反应类型 低剂量组 30(83%) 2(6%) 常见疼痛、发烧、 疲劳、头痛、肌 肉疼同等,持续 不超过48小时。 中剂量组 30(83%) 2(6%) 高剂量组 27(75%) 6(17%) 合计 87(8

31、1%) 10(9%) Ad5-nCoV疫苗接种28天后可耐受,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免疫原性 分组 结合域抗体GMT 中和抗体GMT 14天 28天 14天 28天 低剂量组 76.5 615.8 8.2 14.5 中剂量组 91.2 806.0 9.6 16.2 高剂量组 132.6 1445.8 12.7 34.0 数据来源:The Lancet,西南证券整理 安全性: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81%,多为接种后24小时发生,持续时间不超过48小时,可自行恢 复; Ad5-nCoV疫苗具有剂量依赖效应,不同剂量及两次接种均可诱导更强的免疫响应; Ad5-nCoV疫苗可诱导产生结合抗体和中和抗体,同

32、时诱导产生T细胞响应。 疫苗诱导的免疫响应受到机体预先存在的腺病毒抗体影响。 2.1、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I/II期数据:能产生显著的免疫应答 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I期临床数据 15 Ad5-nCoV疫苗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在接种后第14天达到峰值,接种第28天响应水平回落,响应水平受到高 Ad5基础抗体水平的影响,这可能会影响该疫苗的有效性。 总体 低Ad5抗体受试者 高Ad5抗体受试者 特 异 T 细 胞 响 应 水 平 免 疫 应 答 人 数 比 例 数据来源:The Lancet,西南证券整理 2.1、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I/II期数据:能产生显著的免疫应答 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

33、I期临床数据 16 2020年7月20日,陈薇院士团队于康希诺合作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项目在柳叶刀公布2期 临床数据; 该研究纳入508名受试者,接受1剂疫苗注射(高剂量组,1E11 病毒颗粒,n=253;低剂量组, 5E10病毒颗粒,n=129,或安慰剂n=126),注射后14天和注射后28天进行血样采集,评估疫 苗的免疫原性的注射; 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期数据发表 数据来源:The Lancet,西南证券整理 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II期临床安全性 时间 不良反应 级别 1 E11 vp组 (n=253) 5 E10vp组 (n=129) Placebo (n=126) p value 任

34、何级别183 (72%)96 (74%)46 (37%) 00001 3级24 (9%)1 (1%)000001 任何级别196 (77%)98 (76%)61 (48%) 00001 3级24 (9%)1 (1%)2 (2%)00002 28天不良 反应 14天不良 反应 接种14天内,高剂量组总共有 183例(72%)不良反应,其 中3级不良反应24例(9%); 低剂量组有96例(74%)不良 反应,其中3级不良反应1例 (1%) 接种28天内,高剂量组总共有 196例(77%)不良反应,其 中3级不良反应24例(9%); 低剂量组有98例(76%)不良 反应,其中3级不良反应1例 (1%

35、) 最常见的3级不良反应是发烧, 3级反应是自限性的,无需药物 即可在72-96小时内解决 2.1、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I/II期数据:能产生显著的免疫应答 17 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免疫原性 疫苗能够诱导受试者产生RBD 结合抗体,28天滴度高于14天: 96%(高剂量组)和97%(低 剂量组)的受试者RBD结合抗 体,ELISA检测的峰值分别为 656.5和571.0; 疫苗能够诱导受试者产生SARS- CoV-2中和抗体:受试者产生的 中和抗体能够中和SARS-CoV-2 真病毒和假病毒,中和真病毒的 中和抗体GMT为19.5(高剂量组) 和18.3(低剂量组)。 对已有Ad5抗体的受试

36、者及年龄 较大者,抗体响应相对较弱(但 高于安慰剂),需加强接种。 2.1、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I/II期数据:能产生显著的免疫应答 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期数据发表 数据来源:The Lancet,西南证券整理 18 疫苗诱导机体产生T细胞响应:90%(高剂量组)和 88%(低剂量组)的受试者产生了显著的细胞免疫反 应。接种疫苗后患者的T细胞免疫反应(A,全部志愿 者;B,对Ad5中和抗体滴度小于1:200的志愿者;C ,对Ad5中和抗体滴度大于1:200的志愿者。 T细胞响应不受体内已存在的Ad5中和抗体影响:Ad5 中和抗体滴度小于1:200的志愿者(下图左)及Ad5 中和抗体滴度大于1

37、:200的受试者(下图右)同样可 对疫苗产生T细胞响应,强度与总体水平相当。 数据来源:The Lancet,西南证券整理 A:腺病毒载体疫苗诱导T细胞响应 B:T细胞响应在低预存Ad5中和抗体受试者中的水平 C:T细胞响应在高预存Ad5中和抗体受试者中的水平 2.1、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I/II期数据:能产生显著的免疫应答 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期数据发表 2.2、牛津大学/AZ腺病毒载体疫苗:中和抗体和恢复期患者相当 19 2020年7月20日,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合作研发重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ChAdOx1 nCoV-19在柳叶刀上 发表/期初期数据。 ChAdOx1 nCoV-19疫苗以

38、腺病毒ChAdOx1为载体,是减弱的非复制型腺病毒,转入编码S蛋白的基因; 试验纳入1077名健康受试者,1:1分配至实验组(接种单剂51010病毒颗粒)及对照组(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MenACWY),旨在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10名受试者亦在第一剂接种后的28天接种第二剂,旨在评估 加强接种的有效性。 试验结果要点如下: 不良反应主要为中度及轻度,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预防性使用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后反应减轻,第二剂 接种后不良反应下降; 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S蛋白特异抗体及抑制新冠病毒活性的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水平与恢复期患者相当; 疫苗可诱发细胞免疫的发生。 数据来源:The Lance

39、t,西南证券整理 牛津大学/AZ腺病毒载体疫苗: /期数据发表 疫苗能够诱导机体产生S蛋白特异抗体 20 疫苗可诱发细胞免疫的发生:在接种后第七天,受试者出现细胞免疫响应,并在第14天达到峰值, 维持较高水平至第56天。 加强接种疫苗明显提高对S蛋白的抗体免疫反应,但并显著提高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接种后56天内受试者T细胞免疫响应水平 数据来源:The Lancet,西南证券整理 牛津大学/AZ腺病毒载体疫苗: /期数据发表 2.2、牛津大学/AZ腺病毒载体疫苗:中和抗体和恢复期患者相当 2.3、科兴灭活疫苗:抗体阳转率超过90% 21 科兴中维灭活新冠疫苗/期临床试验 基本信息 临床登记号

40、 临床阶段 起始时间 (预计)主要完成时间 主办方 NCT04352608 /期 2020/04/16 2020/08/13 科兴(Sinovac) 试验设计 入组人数 分组 盲法 主要终点 次要终点 744(18-59岁) 剂量梯度时间梯度 双盲 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安全性及免疫原性 剂量设计 时点分组 接种时间 剂量分组 紧急接种组 0天,14天各接种一剂 600 SU/0.5ml 1200 SU/0.5ml 安慰剂 常规接种组 0天,28天各接种一剂 600 SU/0.5ml 1200 SU/0.5ml 安慰剂 试验结果 安全性 0,14天程序不良反应以1级为主,主要为接种部位轻度疼痛,个

41、别出现乏力及低热等,无严重不良反应报告。 免疫原性 0,14天程序中,全程免疫14天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均超过90%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 ClinicalTrials,西南证券整理 科兴中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秦川团队团队合作开发新冠灭活疫苗,目前已准备开展3期试验。 该研究动物模型试验结果2020年5月6日发表于Science杂志,在恒河猴中未观测到任何安全风险,在小鼠、大 鼠、恒河猴中均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高剂量组中保护全部4只恒河猴免受SARS-CoV-2的感染。 科兴中维于6月14日公布其/期临床试验结果,披露数据显示安全性良好,0-14天接种程序受试者中和抗体转 阳率超过90%,仍需详细试

42、验数据评估该疫苗的有效性。 科兴灭活疫苗:/期数据良好 2.4、武汉所灭活疫苗:0,28天程序接种两剂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 22 武汉所灭活新冠疫苗/期临床试验 基本信息 临床登记号 临床阶段 起始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主办方 ChiCTR2000031809 /期 2020/04/12 2021/11/10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试验设计 入组人数 分组 盲法 研究目标 1120人(18-59岁) 剂量梯度时间梯度 双盲 安全性、免疫原性及持久性 详细设计 剂量分组 接种程序分组 低剂量(安慰剂对照) 0,14两剂程序 中剂量(安慰剂对照) 0,21两剂程序 高剂量(安慰剂对照) 0,2

43、8两剂程序 试验结果 安全性 疫苗安全 免疫原性 0,14天和0,21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7.6%,0,28天程序接种两剂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 2020.4.12 2020.6.16 2020.6.23 /期临床试验启动 /期临床试验揭盲 期临床试验于阿联酋启动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发的灭活新冠疫苗耐受,具备免疫原性,0,14天和0,21天程序接种两剂后 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7.6%,0,28天程序接种两剂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 ClinicalTrials,西南证券整理 武汉所灭活疫苗:/ 期数据靓丽,期已开展 2.5、Moderna-mRNA疫苗

44、I期数据:免疫反应良好 23 Moderna疫苗mRNA-1273期临床试验(接下页) 基本信息 临床登记号 临床阶段 起始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主办方 NCT04283461 期 2020/03/16 2021/11/22 NIAID 试验设计 入组人数 分组 盲法 主要终点 次要终点 155 年龄梯度剂量梯度 Open label 安全性 抗体水平 剂量设计 剂量分组 年龄分组 接种时点 10 mcg 18-55岁,n=15 1,29天接种 25 mcg 18-55岁,n=15 56-70岁,n=10 71岁及以上,n=10 50 mcg 18-55岁,n=15 56-70岁,n=10

45、71岁及以上,n=10 100 mcg 18-55岁,n=15(含4名哨兵) 56-70岁,n=10 71岁及以上,n=10 250 mcg 18-55岁,n=15(含4名哨兵) 56-70岁,n=10 71岁及以上,n=10 数据来源:ClinicalTrials,西南证券整理 2020.3.162020.3.16 2020.5.182020.5.18 2020.7.272020.7.27 期临床试验启动期临床试验启动 IIIIII期临床试验开始期临床试验开始 公布公布期中期阳性数据期中期阳性数据 全球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同步进行; 安全性:目前仅公布期中期数据

46、,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耐受性,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免疫原性:所有剂量组在接种第一剂15天后均发生血清转化;第43天,低剂量组结合抗体水平与恢复期患者一致,中 剂量组患者等于或高于恢复期患者水平。 mRNA疫苗-Moderna: 期试 验中期数据已披露,III期开展中 24 Moderna疫苗mRNA-1273期临床试验结果 安全性 组别 年龄段 观测时间 不良事件 25 mcg 18-55岁,n=15 第43天(第二剂接种后) 无 100 mcg 18-55岁,n=15 第43天(第二剂接种后) 一个受试者注射周围出现发红(3级事件) 250 mcg 18-55岁,n=15 第29天(第一剂接

47、种后) 3名受试者在第二剂接种后出现全身症状(3级事件) 安全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具有暂时性可自行恢复,无4级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合抗体水平 组别 年龄段 观测时点及结合抗体水平 25 mcg 18-55岁,n=15 第15天发生血清转化 第43天与恢复期患者血浆结合抗体水平一致 100 mcg 18-55岁,n=15 第43天结合抗体水平超过恢复期患者水平 250 mcg 18-55岁,n=15 未披露 中和抗体水平 组别 年龄段 观测时点及中和抗体水平 25 mcg 18-55岁,n=4 疫苗可诱导该8名受试者产生中和抗体,在接种第43天中和抗体水平等于或高 于新冠恢复期患者水平。 1

48、00 mcg 18-55岁,n=4 试验结论 接种mRNA-1273可以引发由自然感染引起的大规模免疫反应,起始剂量低至25mcg。 数据来源:ClinicalTrials,西南证券整理 2.5、Moderna-mRNA疫苗I期数据:免疫反应良好 2.6、BioNTech-mRNA疫苗BNT162b1:免疫原性突出 25 BioNTech疫苗BNT162 /期临床试验 基本信息 临床登记号 临床阶段 起始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主办方 NCT04368728 / 期 2020/04/29 2021/06/28 Biontech 试验设计 入组人数 分组 盲法 主要终点 次要终点 7600 年龄梯度剂量梯度 观察者盲 安全性 抗体水平 剂量设计 年龄分组 剂量分组 候选疫苗种类分组 18-55岁 低剂量(1剂) 低剂量(2剂) BNT162a1 BNT162b1 65-85岁 中剂量(1剂) 中剂量(2剂) BNT162b2 18-85岁 高剂量(1剂) 高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报】2020年新冠疫苗行业专题: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有望成为本次疫情防控的核心主力-20200731[41页].pdf)为本站 (人生如梦)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小程序

小程序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