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新基建形势下的云网融合(17页).pdf

编号:17172 PDF 17页 1.48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新基建形势下的云网融合(17页).pdf

1、新基建形势下的云网融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苏越 0101 新基建与云网融合新基建与云网融合 新基建概念边界明确,信息基础设施成为其底座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概念作出正式的解释,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的新型基 础设施建设也正式确定了其边界. 新基建包含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部分 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新基建的核心 信息基础 设施 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 融合基础 设施 强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与 深度应,是信息基础设施+行业 创新基础 设施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资源投入与设施 部署,以更好的布局与建设运行模

2、式支撑 新技术的的深度发展,是信息基础设施的 “周边” 云计算成为信息基础设施操作系统 面向新技术基础设施: 云计算为其他新技术基础设施和 应用提供了部署环境和技术支撑 能力,同时与人工智能、区块链 等新技术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加速 新技术应用 面向算力与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云计算为算力和通信网络基础设 施提供了资源管理与调度能力, 简化了管理流程,同时协调算力 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之间的协同 工作。 面向应用与服务: 为各种应用部署运行提 供接口和环境 面向硬件与软件资源: 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 源进行管理、控制和调 度 j计算机系统 j信息基础设施 云计算是信息基础设施中通信网络、算力基础设施与

3、新技术基础设施进行协同配合的重要结合点。如果 把信息基础设施比作一个计算机系统,那么云计算就是其中的“操作系统”。 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云计算能力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联接的“质”和“量”都存在瓶颈 传统移动通信网络架构陈旧,无力应对5G时代流量爆炸、联 接激增的多元业务应用场景。 海量联接涌入PB级的数据的处理将下放边缘,将云计算的能 力延展至边缘侧的协同机制尚不清晰。 全域计算能力的覆盖度仍有较大差距 承载力不足:跨数据中心、跨域的资源调度、整合、分发能力不足。 资源利用效率低:算力使用的周期波动明显,资源伸缩弹性受 制于现有技术架构,使用效率较低。 兼容性不足:异构加速资源的兼容能力

4、不足 5G到来释放了大量边缘侧场景落地,对云计算的数据处理能力从中心侧扩展 至边缘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向未来海量数据的处理,单一数据中心难以承载,多中心的整合调度分发是 大势所趋; 现阶段主流云计算架构仍以虚拟机为调度单元,跨域的调度的环境一致性难以 保证 。 汇聚强大算力同时也意味着高昂的成本,更加的高效的资源利用需要云计算具 备更加灵活的架构以获得极致的弹性。 CPU的算力支撑有限,特定场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对GPU、FPGA等 异构加速体系的需求明显; 伴随国产化进程加速,统筹纳管飞腾、龙芯、海思等国产芯片的计算资源的需 求日益凸显,对云计算的通用性和兼容性提出新要求。 运营商当前网

5、络面临的数据流量爆发式增长,连接数量激增,业务场景多样化 的挑战,再加上5G商用的倒逼,对网络的云化改造是大势所趋 企业上云对网络提出更高要求,亟需提升网络与云的协同能力 多云时代,灵活、敏捷、高质量的网络能力成为企业上云的必备条件,承载网 络根据各类云服务需求按需开放网络能力,实现网络与云的敏捷打通、按需互 联的能力尚且存在不足 云计算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是通信网络、算力与新技术基础设施进行协同配合的重要结合点, 也是整合“网络”与“计算”技术能力的平台,因此云计算需要面向更广连接与计算发展进一步提升能 力水平 云网融合是云计算面向更广联接与计算发展的重要实践 云网边一体化是构建面向

6、全联接与全域计算的端到端服务能力的整体架构,云网融合是云网边一体化架 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网融合:一是为数据中心间互联提供技术能力,二是助力5G核心网、承载网、接入网云化改造 云边协同:充分利用5G低时延、多连接、大带宽特性,结合中心与边缘 云的计算能力,赋能给各行业应用 云网与云边提 供全域覆盖的 计算能力 云原生 云网融合将成为“新基建”的强力支点 面向“新基建”的云网融合将是云、网、边、端整体架构的重要支撑,实现全域数据高速互联、应用整 合调度分发以及计算力的全覆盖,最终提升新基建“联接”与“计算”的能力水平 云网融合 5G 工业互联网 物联网 联接 数据中心 智能计算中心 计算 云网

7、融合对算力与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进行能力升级 提升数据中心间网络联接能力提升数据中心间网络联接能力 DCI DCI DCI 云计算推动网络资源池云计算推动网络资源池 化化,通过通用性硬件以,通过通用性硬件以 及虚拟化技术来承载功及虚拟化技术来承载功 能的软件处理能的软件处理, ,使得使得资源资源 可以充分灵活共享可以充分灵活共享 1 云计算使网络以服务的云计算使网络以服务的 形式对外开放。形式对外开放。网络服网络服 务按需云化部署,务按需云化部署,充分充分 根据云的需求对外开放根据云的需求对外开放 云网 服务 云计算加强数据中心间网络自动云计算加强数据中心间网络自动 化部署能力。化部署能力。实现云

8、与网络的敏实现云与网络的敏 捷打通,捷打通,提升对网络资源的提升对网络资源的管理、管理、 编排与调度编排与调度能力能力 2 3 加速加速5G5G网络服务化变革网络服务化变革 容器化部署容器化部署满足满足 敏捷业务快速上敏捷业务快速上 线和和快速迭代线和和快速迭代 的需求的需求。 基于微服务快速构建基于微服务快速构建 网络切片网络切片 ,以业务方,以业务方 式提供给第三方式提供给第三方 云云计算对传统网元进行计算对传统网元进行 改造改造,将将5G网元划分为网元划分为 可重用的若干个“服务可重用的若干个“服务 (VNF)”从点对点通信从点对点通信 升级为服务化架构升级为服务化架构 1 2 3 云网

9、融合是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带来的网络架构深刻变革,使得云和网高度协同,互为支撑,互为借鉴的 一种概念模式。 从云看网络,云网融合支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对5G网络架构进行云化改造 从网络看云,云网融合支撑算力基础设施能力升级,提升数据中心间互联能力。 5G网络升级-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能力开放成为必然级 网络云化是指运营商网络架构转型的过程中充分借鉴云计算的模式与技术。 5G三大场景需求驱动了5G网络的创新重构,创新通过三大关键特性,而关键特性需要网络具备云化的 架构来支撑。在5G部署计划中也明确提出了5G网络云化的建设需求。 IMTIMT- -2020 5G2020 5G核心网部署计

10、划:核心网部署计划: 云化建设云化建设 云化建设云化建设 eMBB:峰值速率10G-20Gbps 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 mMTC :每平方公里百万级联接数 大规模物联网业务 uRLLC:时延低至1ms 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 5G场景需求场景需求 基于云的架构才能实现这三个特性基于云的架构才能实现这三个特性 创新动力来源创新动力来源 5G网络 创新 网络切网络切 片片 边缘计边缘计 算算 服务化服务化 架构架构 云化的架构使运营商有机会摆脱流量管道的身份,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5G场景需求场景需求 基于云的架构才能实现这三个特性基于云的架构才能实现这三个特性 创新动力来源创新动力来源

11、 云化的架构使运营商有机会摆脱流量管道的身份,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数据中心网络能力提升-三大基础场景支撑云间互联 PON城域 MSTP/OTN IPRAN/PTN私有云 云 专 网 公有云 私有云 私有云 公有云 公有云 接入 云服务商B 云专网 云服务商C 云服务商A 云服务商D 云服务商E 云服务商F 云服务商G 混合云场景是指企业本地(私有云、本地数据中心、企业 私有IT平台)与公有云资源池之间的高速联接,最终实现本地 计算环境与云上资源池之间的数据迁移、容灾备份、数据通信 等需求 多中心互联场景是指同一云服务商的不同资源 池间的高速互联。解决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云资源池互联问 题。企业可通过

12、在不同的资源池部署应用,来完成备份、 数据迁移等任务。 跨云服务商的云资源池互联是指不同的云服务商 的公有云资源池间的高速互联。该场景解决来自不同厂商公有 云资源池互联问题,最终实现跨云服务商跨云资源池的互联。 跨云服务商的云资源池互联也叫多云互联。 接入 云专网 云服务商A 云服务商B 云服务商C 云服务商D 云服务商E 云服务商F 云服务商G 0202 云网融合数据观察云网融合数据观察 云专线、云间高速通道和VPN是企业使用率最高的云网融合产品 云专线、云间高速通道和VPN是企业使用率最高的云 网融合产品。在企业使用云网融合的产品调查中,使用 云专线的企业占比最高,达到了40.8%;其次,

13、分别有 39.6%和35.2%的企业使用了云间高速通道和VPN。 超50.3%的企业表示云网融合业务的主要 场景是本地数据中心与云资源池互联;其 次,应用云网融合实现云资源池之间互联 的企业占比达到34.8%。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企业云网融合的业务场景 企业对云网融合产品或服务的选择 40.8% 39.6% 35.2% 20.7% 14.8% 13.9% 7.3% 云专线 云间高速通道 VPN 云联网 云网关 SD-WAN组网方案 其他 50.3% 34.8% 32.6% 25.8% 16.7% 本地数据中心与云资源池互联 云资源池之间互联 国内分支机构互

14、联 数据中心之间互联 跨境机构互联 成本过高是应用云网产品的最大挑战 超四成的企业认为专线/专网成本过高是应用云组网方 案时的最大挑战。据调查,在受访的企业中,认为专线 /专网成本过高的企业比例为42.8%;其次,36.2%的 企业认为部署复杂也是其应用云网组网时面临的较大挑 战。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企业应用云网组网方案时面临的挑战 42.8% 36.2% 28.3% 23.4% 19.6% 5.3% 专线/专网成本过高 部署复杂 网络质量不满意 运维成本高 无法对全网网络状况进行监控 分支机构开通困难 网络连接是混合云场景下的主要瓶颈,VPN与专线是使用

15、最广泛的连接方式 45.9% 30.7% 27.8% 23.9% 14.3% 10.4% 9.4% 43.1% 35.8% 20.6% 21.7% 16.6% 11.3% 6.2% 网络连接不够稳定 基础功能不完备 产品/服务种类不丰富 服务可用性差 资源调配能力及效率低 异构虚拟化实现困难 其他 20192018 企业应用混合云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网络连接不稳定。据 调查,45.9%的企业认为网络连接不稳定是应用混合云 时面临的主要问题 36.9% 34.6% 20.4% 6.7% 2.6% VPN 专线 SD-WAN 自建网络 其他 VPN和专线是企业在混合云平台间使用较 为广泛的网络连接方式

16、。据调查,使用 VPN实现混合云间连接的企业占比最高, 达到36.9%。其次,应用专线连接混合云 平台的企业占比为34.6%。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企业混合云平台间的网络连接方式 企业应用混合云遇到的主要问题 企业用户对云网产品运维服务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39.9% 29.7% 24.4% 10.9% 5.8% 官网或自服务 电话咨询 营业厅咨询 客户专员上门 其他 企业获取云网业务相关产品信息途径 76.4% 34.2% 5.2% 21.2% 51.6% 35.2% 11.4% 2.4% 14.2

17、% 56.7% 26.9% 2.9% 61.7% 非常 满意 可接受 不可 1-2小时 3-4小时 4-6小时 大于6小时 企业对云网业务订购受理时间的期望 69.3% 31.2% 12.6% 17.9% 51.8% 21.4% 10.2% 12.8% 14.4% 53.8% 28.6% 2.6% 12.2% 61.2% 非常满 意 满意 可接受 不可接 受 1-7天 8-14天 15-21天 22-30天 企业对云网业务开通时长的期望 SLA仍是企业使用云网产品时最关注的因素 企业选择云网融合产品时关注网络性能和计费方式。据 调查,48.3%的企业在选择云网融合产品时关注其网络 性能;其次,

18、44.2%的企业认为云网服务的计费方式也 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企业选择云网融合产品的考虑因素 48.3% 44.2% 36.2% 30.4% 20.8% 18.6% 16.7% 45.4% 39.2% 32.7% 33.8% 19.4% 21.1% 20.3% 网络性能 计费方式 一站式开通和配置 业务扩展性 可视化监控 业务可用性 故障恢复时间 20192018 56.8% 53.9% 35.7% 27.3% 23.4% 时延 丢包率 路径 带宽利用 抖动 企业期待的云网业务SLA指标 时延和丢包率是企业最为期待的两个SLA指标。在受访 企业中,56.8%的企业表示时延是他们尤为期待的SLA 指标;其次,53.9%的企业表示丢包率也是期望的SLA 指标。 THANKS!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新基建形势下的云网融合(17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