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新基建”之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26页).pdf

编号:17984 PDF 25页 1.29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新基建”之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26页).pdf

1、 “新基建” 之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 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赛 迪 顾 问 物 联 网 产 业 研 究 中 心 2 0 2 0 . 0 6 第1章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全球在轨卫星稳步增长 全球通信卫星低轨化、小体量化趋势发展 第2章 卫星互联网产业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分析 全球商业航天卫星服务现状 主要国家和地区低轨通信卫星数量及预测 主要国家和地区分析 第3章 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中国卫星互联网投融资概况 中国卫星互联网企业概况 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概览 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重点城市发展现状及建议 第4章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总结

2、报告说明 关于 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 02 03 04 05 06 07 07 08 12 13 14 15 16 22 23 24 24 目 录 01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全球卫星互联网 产业发展概况 从细分业务产业规模来看,卫星互联网因 其宽带化、高通量等特征将逐步发力于卫 星移动通信服务和宽带业务。随着卫星互 联网商用化,成本降低、用户类别拓宽, 两类细分业务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从在 轨卫星数量来看,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稳步 增长,截至2020年1季度,通信卫星占比 最高,且呈现低轨化、小体量化发展趋势。 第1章 02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74.8% 4.5

3、% 2.0% 13.5% 3.3% 1.9% 卫星电视 卫星广播 卫星宽带 卫星固定通信 卫星移动通信服务 对地观测 一、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1、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图1 2010-2019年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宽带产业规模 卫星互联网是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通过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球, 构建具备实时信息处理具备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卫星系统,是一种能够完成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 等通信服务的新型网络。 由于其具有宽带互联网和高通量等特征,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业务和宽移动通信业务和宽 带业

4、务带业务,2010-2019年全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和卫星宽带产业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2019年产 业规模分别为4343亿美元亿美元、2626亿美元亿美元。目前卫星通信存在速度低、容量低、延时长,成本高、应 用群体有限等问题,2019年移动通信服务和宽带产业规模在全球卫星产业规模占比较低,分别 为3 3. .3 3%、2 2. .0 0%,商用化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03 0 10 20 30 40 50 2000019 卫星移动通信服务产业规模(亿美元) 卫星宽带产业规模(亿美元) 图2 2019

5、年全球不同类型卫星业务产业规模占比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2、全球在轨卫星稳步增长 图3 2011-2020年1季度全球在轨卫星数量(颗) 04 一、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663 746 851 992 1132 1258 1599 1953 2338 2666 14.9% 12.5% 14.1% 16.6% 14.1% 11.1% 27.1% 22.1% 19.7% 14.0% 2000020Q1 在轨卫星数量(颗) 年增长率 图4 全球不同类型卫星在轨数量占比(截至2020年

6、1季度)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45.3% 5.5% 33.2% 16.0% 通信卫星 导航卫星 遥感卫星 其他卫星 截至2020年1季度,全球在轨卫星数量为2666颗,增长率为14%。其中,通信卫星占比 最高,达45.3%,其次为遥感卫星,占比达33.2%。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图5 2016-2020年1季度全球不同轨道通信卫星在轨数量占比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27.7% 31.0% 35.2% 44.8% 58.8% 2.3% 2.0% 2.4% 2.4% 1.7% 68.2% 65.4% 61.0% 51.6% 3

7、8.5% 1.8% 1.6% 1.4% 1.2% 1.0% 200192020Q1 低轨 中轨 地球同步轨道 椭圆轨道 图6 2016-2020年1季度全球不同体量通信卫星在轨数量占比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05 一、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3、全球通信卫星低轨化、小体量化趋势发展 按照不同轨道高度来看,全球通信卫星具有低轨化发展趋势,截至2020年1季度,低轨卫 星占比由2016年27.7%增长至58.8%。 按照不同体量特征来看,全球通信卫星具有小体量化发展趋势,截至2020年1季度,小体 量卫星占比由2016年30.2%增长至60.6%。 30.2% 33

8、.2% 37.7% 47.3% 60.6% 47.6% 44.6% 41.2% 34.4% 25.7% 22.2% 22.2% 21.1% 18.3% 13.7% 200192020Q1 1000kg1000kg-5000kg大于等于5000kg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卫星互联网产业主要 国家和地区发展分析 第2章 目前,全球低轨通信卫星在轨数量为710 颗。随着卫星互联网商业价值的不断提升, 多个国家制定产业政策以扶持先进卫星通 信建设,各国发展略有侧重,目标覆盖卫 星星座组网、卫星制造与运载火箭发射等 全产业链。到2025年,全球低轨通信卫星 在轨数将

9、突破22000颗,低轨道卫星承载 量将达到当前水平的30倍。 06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8 二、卫星互联网产业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分析 1、全球商业航天卫星服务现状 近年来,全球商业航天经历了从国家主导到商业化转变的过程。传统航天由政府主导,主要满 足国防建设、科学探测、军事侦察等需求。随着政策放开,民间资本逐步进入航天产业,推动 航天科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商业航天是指按照市场化规律,通过市场化机制,并采取市场化 手段开展的一系列航天活动的总和。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商业航天应用仍以卫星应用服 务为主,包括通信、导航、遥感以及科研等四大应用方向为主。 数据来源:顾问,2020

10、.06 图7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商业航天卫星布局及结构占比(截至2020年1季度) 2、主要国家和地区低轨通信卫星数量及预测 美国 中国 欧盟 (包括ESA) 俄罗斯 英国 日本 印度 加拿大 通信 导航 遥感 科研 1327 363 169 220 131 80 61 39 52 % 2 % 34 % 12 % 14% 13% 49% 24% 美国 中国 32% 12% 32% 24% 欧盟 89% 5% 6% 英国 51% 17% 20% 12% 俄罗斯 26 % 5% 41 % 28 % 日本 33% 13% 43% 11% 印度 加拿大 07 全球全球 710 美国美国 526 134

11、61 中国中国 18 976 英国英国 75 1418 俄罗斯俄罗斯 53 288 加拿大加拿大 639 图8 2020年主要国家和地区低轨卫星入轨数量 (截至2020年1季度)及2025年入轨数量预测 22000 2020Q1 2025年 单位:颗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单位:颗 59% 18% 23% 截至2020年1季度,全球低轨通信卫星在轨 数量为710颗。美国战略部署优势显著,在 轨数达526颗,占全球总量的74%。随着全 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航天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开 放,卫星互联网作为低轨卫星通信领域最具 商业价值的新型应用,将进一步带动商业航 天全产业链快速发展。民营航天企业

12、及民间 资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卫星互联网建 设,对培育数字太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全球低轨通信卫星在轨数将突破2 万颗。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战略定位:全球领先的卫星互联网技术与服务提供大国。 主要任务:卫星互联网星座发射组网;突破激光星间链路、多波束有源相控阵天线、火箭垂直 回收等核心技术。 重点企业:SpaceX, Blue Origin, ARCA Space, Amazon, Boeing, ViaSat, Theia Holdings等。 LEO通信卫星星座计划 08 航天技术实 力 重点企业数 量 政策扶持力 度 研发创新能 力 低轨通信市 场竞争

13、力 发展模式 立法保障,发力低轨宽带卫星领域 发展进程 阶段 1 阶段 2 阶段 3 商业运营起步期 (1980 1999年) 1984年里根政府发布商业航天发射方案,允许私营企业有偿提供发射服务。这一时期,铱星Iridium 、 ORBCOMM、Inmarsat、Globalstar公司以运营商角色出现,主要发展大规模低轨窄带通信星座。 商业航天诞生期 (1960 1979年) 1962年美国政府颁布通信卫星法案,开启了私营通信卫星先河。依托NASA作为核心技术和项目支撑, 波音、洛马、休斯等传统军工巨头纷纷参与到从火箭、航天飞机到卫星的各类航天产品的商业研发与制造。 低轨通信爆发期 (20

14、00年至今) 在上一阶段商业航天体系的成果之上,为满足全球宽带互联网的需求,以SpaceX、亚马逊为代表的通信卫 星企业制定了以发展高通量低轨卫星通信作为商业化核心方向的战略布局,纷纷提出低轨卫星“星座计 划”。 星座名称星座名称 企业企业 计划入轨数量计划入轨数量 波段波段 用途用途 StarlinkStarlink SpaceX 11927颗 Ku, Ka, V 卫星互联网、全球商业宽带 KuiperKuiper Amazon 3236颗 Ka 卫星互联网、全球商业宽带 波音波音 波音 2956颗 V 先进通信、全球商业宽带 ViaSatViaSat- -4 4 ViaSat 288颗 K

15、a, V 卫星互联网、全球商业宽带 Theia HoldingsTheia Holdings Theia Holdings 112颗 Ka, V 综合地球观测、全球商业宽带 未来战略 二、卫星互联网产业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分析 3、主要国家和地区分析 美国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表 1 美国卫星互联网主要星座计划 自商业航天诞生之初,美国政府就商业航天领域开展全面 立法,保障私营航天力量的健康发展。在技术、资金、人 才等核心要素的加持下,美国商业航天创新实力领跑全球, 涌现出SpaceX、蓝色起源等一批航天龙头企业。在5G等 地面组网领域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美国政府推出国家航 天战略,通

16、过部署多个卫星星座计划,推进低轨通信卫 星组网工程建设,力争主导全球低轨宽带卫星市场。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LEO通信卫星星座计划 09 航天技术实 力 重点企业数 量 政策扶持力 度 研发创新能 力 低轨通信市 场竞争力 发展模式 实力继承,领跑全球火箭发射 发展进程 阶段 1 阶段 2 导航地面站布设期 (2009 2015年) 2009年,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的俄罗斯计划将导航服务范围从本国拓展到全球,通过在全球36 个国家布建50个Glonass地面站系统以提高导航系统精确度,从而提升本国商业航天市场竞争力和全球份额。 航天发射复苏期 (1990 200

17、8年)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先后与多家西方公司共同销售运载火箭,通过国际商业航天市场巩固其航天强国地位。 2005-2006年,俄罗斯商业航天发射数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商业航天布局期 (2016年至今) 俄罗斯政府通过2016-2025年联邦航天计划,将通信卫星列为优先发展方向,要求增加在轨卫星数量。 2018年5月,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公布由288颗低轨道卫星组成覆盖全球的低轨通信星座计划,以实现本国 卫星宽带及窄带物联网通信军民市场的通用。在商业发射领域,俄罗斯计划启用“安加拉”系列运载火箭以 完全取代当前依然使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剧毒燃料的“质子号”火箭,与SpaceX的“猎鹰9号

18、”在未来 商业航天发射市场形成正面竞争。 星座名称星座名称 企业企业 计划入轨数量计划入轨数量 波段波段 用途用途 太空太空 俄罗斯航天集团公司288颗 Ka, V 全球宽带、窄带通信服务、军民通用 信使信使- -2 2 GonetsGonets 28颗 Ka LPWAN物联网、M2M通信服务 未来战略 战略定位:全球卫星发射领跑者。 主要任务:运载火箭轻量化、模块化、组合化设计及研发、新型液体燃料推进剂(液态氢、金 属氢等)研发。 重点企业:RSCC, Gazprom Space Systems, Gonets等。 阶段 3 二、卫星互联网产业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分析 数据来源:顾问,2020

19、.06 表 2 俄罗斯卫星互联网主要星座计划 3、主要国家和地区分析 俄罗斯 作为苏联航天工业的继承者,俄罗斯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国 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国家,商业航天实力全球领先。近 年,面临美国SpaceX可回收火箭的冲击,拥有能源号、 联盟号、质子号的俄罗斯计划启用全新“安加拉”运载火 箭,遵循模块化组合理念,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推进, 能够覆盖3.5-35吨不同负荷的低轨运载发射需求,进一步 降低发射成本,保障其全球航天发射市场领跑地位。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LEO通信卫星星座计划 10 航天技术实 力 重点企业数 量 政策扶持力 度 研发创新能 力 低轨通信市 场竞争力

20、 发展模式 错位发展,打造天基物联网星座 发展进程 阶段 1 阶段 2 阶段 3 商业航天起步期 (1980-1989年) 加拿大政府制定国家航天计划,加快试验并发射第二代通信卫星阿尼克B号和C号;发展空间机器人、 太空机械手臂等航天专业设备;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发展商业航天,联合研制搜索营救卫星等。 商业航天探索期 (1960 1979年) 1969年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成立,1972年11月发射了第一颗国内通信卫星阿尼克A,1973年建立 起一个成型的国内通信卫星系统。 遥感应用爆发期 (1990 2010年) 加拿大空间署(CSA)于1995年和2007年先后发射Rada

21、rsat-1和Radarsat-2观测卫星,用于向商业和科研 用户提供包括减灾防灾、雷达干涉、农业、制图、水资源、林业、海洋、海冰和海岸线监测等雷达遥感数 据。 星座名称星座名称 企业企业 计划入轨数量计划入轨数量 波段波段 用途用途 TeleSatTeleSat LEOLEO TeleSatTeleSat 469颗 Ka, V 全球宽带与窄带通信服务 KeplerKepler KeplerKepler 140颗 Ku LPWAN物联网、M2M通信服务 Helios WireHelios Wire Helios WireHelios Wire 30颗 S LPWAN物联网、M2M通信服务 未来

22、战略 战略定位:宽带与窄带通信卫星全场景建设。 主要任务:微小数据包信息回传、远距离移动物体多次中继等通信技术稳定性升级。 重点企业:TeleSat, Kepler, Helios Wire, GHGSat, CB2.0 Communications等。 阶段 4 低轨通信规划期 (2010年代至今) 面对新时代下数字鸿沟挑战,加拿大重新规划布局高速、低速卫星通信应用场景。其中,TeleSat进军低轨 通信领域建立覆盖全国的消费者宽带;Kepler和Helios Wire公司各自组建窄带物联网通信卫星星座。 二、卫星互联网产业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分析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表 3 加拿

23、大卫星互联网主要星座计划 3、主要国家和地区分析 加拿大 加拿大在遥感探测、卫星通信、太空机器人等领域技术领 先,是传统商业航天强国。加拿大航天业始于卫星通信, 是世界第一个实现国内卫星通信的国家 (阿尼克号)。在低 轨通信领域,加拿大采取与美国错位发展理念,在近地轨 道提供低带宽、低速率的窄带物联网卫星星座,支持全球 上百亿传感设备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 油气田、水利、环保、资源勘探、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LEO通信卫星星座计划 11 发展模式 联合协作,提升航天整体竞争力 主要政策 星座名称星座名称 企业企业 国家和地区国家和地区 计划入

24、轨数量计划入轨数量 波段波段 用途用途 OneWebOneWeb OneWebOneWeb 英国英国/ /美国美国 2648颗 Ka, Ku, V 卫星互联网、全球商业宽带 ELOELO EutelSatEutelSat 法国法国/ /欧盟欧盟 25颗 Ku LPWAN物联网、M2M通信服务 KineisKineis 法国法国CLSCLS 法国法国 25颗 Ka LPWAN物联网、M2M通信服务 未来战略 战略定位:先进卫星全球资源配置中心与合作中心。 重点企业:SES, ESA, Inmarsat, Intelsat, OneWeb, EutelSat等。 商业航天投资计划 (2015年)

25、强调未来商业航天的投资重点转向卫星,重点关注低轨先进卫星通信领域,探索与Amazon,Facebook等 美国互联网巨头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共建合作。同时利用欧洲投资银行贷款开展融资,增加法国在全球商业航 天市场中的竞争力。 欧洲航天政策(2015年) 强调欧洲航天政策的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伽利略导航系统和哥白尼环境监测系统两大欧洲联合旗舰项目, 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展。 欧洲航天战略(2016年) 明确推进航天应用、强化航天能力、确保航天自主、提升航天地位四大战略目标;通过哥白尼、伽利略、 EGNOS等航天计划扩大国际影响;联合欧盟各成员国和国际伙伴,共同深化泛欧航天合作有效落实战略。 国家航天

26、政策(2015年) 以英国商业银行为核心,促进金融市场更好的服务于本国民营航天企业。目标到2030年,英国在全球商业 航天领域占据1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欧洲商业航天及有关空间领域技术中心。 航天技术实 力 重点企业数 量 政策扶持力 度 研发创新能 力 低轨通信市 场竞争力 欧盟 法国 英国 二、卫星互联网产业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分析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表 4 欧洲卫星互联网主要星座计划 3、主要国家和地区分析 欧洲 欧洲商业航天是一个各国分工协作的联合体系,通过欧洲 航天局(ESA)使成员各国形成统一的战略目标,同时在 业务开展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以英、法为代表 的欧

27、洲发达国家注重自身独立航天能力建设,不断探索其 在运载火箭、空间领域和应用卫星等方向的技术突破。然 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航天市场,身居市场第二梯 队的欧洲航天积极寻求内外协同合作,对内强调欧洲一体 化,对外携手美、俄等国开展国际合作,探索先进卫星星 座的共建设计和联合共有。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 区域发展分析 第3章 2015-2020年1季度,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 投融资轮次主要集中于A轮之前,卫星制造 和发射环节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产 业链环节重点企业注册方面,华北、华东 地区领跑全国。城市产业发展方面,北京、 上海、深圳、西安、武汉、重庆等地区

28、成 为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引领者。 12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种子轮 2% 天使轮 15% Pre-A轮 15% A轮 22% B轮 11% C轮 9% 其它 26% 种子轮 天使轮 Pre-A轮 A轮 B轮 C轮 其它 1、中国卫星互联网投融资概况 13 三、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2015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防科 工局联合印发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 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文件指出支 持民间资本投资卫星研制和系统建设,增强发 展活力。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商业 航天迎来快速发展,近年来发生多起投融资事 件。但是由于中国商业航天起步

29、时间较晚,卫 星互联网相关领域投融资主要集中在了A轮之前 (包含A轮),其中处于天使轮、Pre-A轮(含 Pre-A+)、A轮(含A+、A+等)的重点企业 数量占比超过50%;而处于A轮之后的B轮和C 轮合计占比仅为20%。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图 9 中国卫星互联网重点企业 在不同投融资轮次的数量占比(截至2020年1季度) 类别名称 33% 类别名称 34% 类别名称 25% 类别名称 8% 卫星发射 卫星制造 卫星运营及服务 地面设备 图 10 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各环节重点企业 投融资事件累积数量占比(截至2020年1季度) 从卫星互联网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卫星互联网 产业链

30、各环节投融资事件最多的是卫星制造环 节,占比达到37%,其次是卫星发射环节,占 比达到32%,卫星运营及服务和地面设备环节 分列后两位,占比分别为24%和7%。 中国多个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主要在2017 年之后开始陆续推出,由于卫星互联网处于早 期建设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应用服务,需要 一定数量的卫星首先完成组网,因此卫星制造 和发射环节最先受益,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 点。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备注:重点企业定义详见报告说明,下同 2、中国卫星互联网企业概况 2015年之前中国卫星产业主要由央企牵头引领,随着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入局商业航天产业

31、,产 业链各环节注册企业数量近五年快速增长。 其中在卫星发射环节,长征系列、快舟系列火箭提供的发射服务供不应求,民营火箭公司迅速 崛起,2015年之后注册成立的火箭公司(属于产业链-卫星发射环节)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卫星制造环节,虽然主力卫星制造大厂仍然是国有企业,但是近五年是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新 成立卫星制造企业数目最多的五年。 地面设备和卫星运营服务环节,由于中国遥感、导航领域地面设备和运营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 大,形成了一大批地面设备商和运营服务商,这些成立较早的企业多年来一直从事商业航天领 域应用开发,并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地面建设与运营服务。这些已有企业和近年来新注册的企 业将共同推

32、进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进程。 图 11 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各环节重点企业成立时间分布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14 三、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0 5 10 15 20 25 卫星制造 卫星发射 地面设备 卫星运营及服务 数量(个) 2000年之前 2000-2010年 2010-2014年 2015年至今 3、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概览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类别名称, 值 类别名称, 值 类别名称, 值 类别名称, 值 类别名称, 值 类别名称, 值 华北 华东 中南 东北 西南 西北 卫星互联网产业领域,华北、华东地

33、区领跑全 国,在中国已注册的重点企业数量方面,华北 地区占比达到30%,华东地区占比24%。 华北地区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各环节均有龙头 企业分布,尤其是卫星发射环节,除了国有企 业外,多个民营火箭公司形成集聚,卫星运营 服务方面也有着雄厚基础; 华东地区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实力强劲,卫星 制造企业数目众多,地面设备领域实力突出; 中南地区在卫星制造、地面设备和运营服务企 业领域分布较多,卫星发射领域近年来发展速 度也明显加快; 西南、西北、东北地区则在卫星载荷、地面测 控、火箭制造等领域形成了各自特色。 图 12 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 重点企业区域分布(截至2020年1季度) 图 13 中国卫星互

34、联网产业链环节 重点企业区域分布(截至2020年1季度)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39% 49% 47% 25% 50% 26% 24% 18% 9% 33% 13% 29% 13% 18% 23% 8% 17% 21% 23% 14% 21% 33% 21% 24%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华北华东中南东北 西南西北 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卫星运营及服务 15 三、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4、中国卫星互联网产

35、业重点城市发展现状及建议北京 卫星互联网产业政策: 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行动方案(2020-2022年) “推动卫星互联网技术创新、生态构建、运营服务、应用 开发等,推进央企和北京创新型企业协同发展” “构建覆盖火箭、卫星、地面终端、应用服务的商业航天 产业生态” “优化和稳定南箭北星南箭北星空间布局空间布局”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信息化发 展规划 “推进物联网推进物联网与新一代移动通信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卫星通卫星通 信等的融合信等的融合发展” 培育信息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加快信息物理系统、人工 智能、认知计算、增强现实、第五代移动通信、未来网 络、空天地一体化

36、网络等前沿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产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等前沿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和产 业化业化,培育产业发展新潜力” 16 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建议: 充分利用创新资源禀赋,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鼓励企业、研究院所联合开发,加快成果转化; 支持民营火箭公司加大低成本、可回收火箭领域的投入研发,持续提升商业航天火箭制造竞争力; 加快卫星互联网与地面5G网络的融合发展,探索天地网络一体化管理与运营新模式。 卫星互联网产业基础: 产业链环节产业链环节 重点企业、院所数目重点企业、院所数目 (个)(个) 重点上市企业数量重点上市企业数量 (个)(个) 企业类型备注企业类型备注 卫星制造卫星制造 2424 4 4

37、 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控股公司为主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控股公司为主 卫星发射卫星发射 1515 1 1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为主 地面设备地面设备 1010 3 3 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为主 卫星运营及服务卫星运营及服务 1212 3 3 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为主 表 5 北京市卫星互联网产业链重点企业、院所概览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北京是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多个重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总部基地,尤其在卫星制造和 发射环节、卫星运营及服务环节重点企业数目位居全国前列,同时在高校科研院所数量方面全 国领先,创新资源聚集。 三、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数据来源

38、: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整理,2020.06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4、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重点城市发展现状及建议上海 卫星互联网产业政策: 17 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建议: 加快推进航天基地建设,通过开展卫星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完善产业链条,加强卫星发射(包含火箭制造等环节)领域的研发实力; 以北斗导航产业为牵引,加快构建集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与地理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综 合信息服务平台。 卫星互联网产业基础: 产业链环节产业链环节 重点企业、院所数目重点企业、院所数目 (个)(个) 重点上市企业数量重点上市企业数量 (个)(个) 企业类型备注企业类型备注 卫

39、星制造卫星制造 1414 4 4 科研院所控股公司为主科研院所控股公司为主 卫星发射卫星发射 4 4 科研院所控股公司科研院所控股公司 地面设备地面设备 3 3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卫星运营及服务卫星运营及服务 3 3 1 1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表 6 上海市卫星互联网产业链重点企业、院所概览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 动方案(2020-2022年) 上海市提出了新网络新网络、新设施新设施、新平台新平台、新终端新终端4大建 设行动25项建设任务,“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属属 于于“新网络新网络”建

40、设行动重点建设任务建设行动重点建设任务之一。 “推动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国家战略,推动 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应用、运维服务等,完成 通信网络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卫星互联网 信息服务能力” “实施智慧天网创新二期工程实施智慧天网创新二期工程,建设网络运行控制中心, 完成国内首颗中轨道技术验证卫星以及相关配测卫星 的研制、测试和发射” 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规划 卫星应用与位置服务:“以多元融合、创新应用为重点, 发展卫星遥感发展卫星遥感 、通信通信 、导航等时空协调系统导航等时空协调系统 ,突破以 高精度、高动态、高可靠为重点的核心模组技术

41、,推 进北斗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物联网和遥感等广泛融 合” 航天产业:“促进航天技术转化和空间技术应用促进航天技术转化和空间技术应用,推动 以智慧能源、智能装备为重点的航天技术应用和相关 服务业发展” 上海在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领域产业基础雄厚,依靠科研院所牵 引带动,形成了一批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企业,卫星制造环节实力突出。 三、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数据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顾问整理,2020.06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依托本地拥有多个地面设备领军企业的优势,不断壮大地面设备领域产业规模; 探索卫星互联网产业应用场景,不断催生新业

42、态,提升卫星互联网技术应用水平; 加强城市区域内部产业联动,发挥不同园区卫星产业特色优势,形成区域产业协同效应。 深圳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微小卫星产业壮大工程微小卫星产业壮大工程:“构建包括微小卫星研发、总 体设计、总装、测试试验和运营的产业竞争优势” “重点培育卫星通信技术重点培育卫星通信技术在通信保障、应急救灾、远程 医疗、远程教育等领域应用”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 “建设全域覆盖的高速网络设施” “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国际互联互通合作,建设前海 国际通信专用通道” “深度参与国家多轨道宽带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多轨道宽带卫星通信网络建设” “推

43、动空天地网络一体化发展推动空天地网络一体化发展” 数据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顾问整理,2020.06 18 产业链环节产业链环节 重点企业、院所数目重点企业、院所数目 (个)(个) 重点上市企业数量重点上市企业数量 (个)(个) 企业类型备注企业类型备注 卫星制造卫星制造 9 9 4 4 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为主 卫星发射卫星发射 2 2 民营企业民营企业 地面设备地面设备 5 5 5 5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卫星运营及服务卫星运营及服务 4 4 2 2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表 7 深圳市卫星互联网产业链重点企业、院所概览 卫星互联网产业政策: 卫星互联网产

44、业发展建议: 卫星互联网产业基础: 深圳是国内微小卫星、卫星导航基础构件及终端设备等研发制造的重要基地,并在航空航天材料 领域、卫星物联网、下一代卫星通信等卫星应用领域初步形成产业集聚。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三、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4、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重点城市发展现状及建议深圳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打造低轨卫星星座计划,加快宽带卫星互联网和窄带卫星物联网工程建设; 充分利用科技比较优势,推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发挥“一带一路”创新中心作用,增强卫星产业在“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的应用渗透。 数据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航天

45、经济技术开发区,顾问整理,2020.06 19 产业链环节产业链环节 重点企业、院所数目重点企业、院所数目 (个)(个) 重点上市企业数量重点上市企业数量 (个)(个) 企业类型备注企业类型备注 卫星制造卫星制造 6 6 2 2 国有企业为主国有企业为主 卫星发射卫星发射 1111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地面设备地面设备 5 5 3 3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卫星运营及服务卫星运营及服务 7 7 1 1 国有企业国有企业 表 8 西安市卫星互联网产业链重点企业、院所概览 卫星互联网产业政策: 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建议: 卫星互联网产业基础: 西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起

46、点城市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定位的“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航 天运载动力优势突出,卫星载荷及地面应用地位明显,具备完善的航天测控能力,人力资源和创 新要素充裕。 数据来源:顾问,2020.06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 个五年规划纲要 “支持西安航空基地打造中国西安航空基地打造中国西雅图西雅图,西安航天基地西安航天基地 打造中国打造中国动力之乡动力之乡,杨凌农业高新区打造中国农科 创新城” “构建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产业链卫星遥感等产业链, 打造国内领先的卫星应用产业集聚区” “采用光纤、铜线、同轴电缆、3G/LTE、微波、卫星卫星等 多种手段,加快宽

47、带网络向行政村加快宽带网络向行政村、有条件的自然村有条件的自然村 延伸覆盖延伸覆盖”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支持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 重点对加快产业聚集加快产业聚集、鼓励企业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市场化运作、鼓励加鼓励加 大创新投入大创新投入、鼓励科技资源共享鼓励科技资源共享、支持本地产品采购支持本地产品采购 配套配套、提升总装集成能力提升总装集成能力、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提升提升 应用示范能力应用示范能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9个方面加大支持 力度。 三、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4、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重点城市发展现状及建议西安 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 以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地面设备及制造等领域为突破重点,带动全产业发展; 积极开展产业模式创新,吸纳民间资本注入,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产业建设; 加强区域产业合作,发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加快推进低轨卫星星座计划进程。 数据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顾问整理,2020.06 20 产业链环节产业链环节 重点企业、院所数目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新基建”之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白皮书(26页).pdf)为本站 (孔明)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