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肿瘤基因检测专题研究:在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大时代下论英雄(22页).pdf

编号:18637 PDF 22页 1.32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肿瘤基因检测专题研究:在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大时代下论英雄(22页).pdf

1、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新三板医药新三板医药专题报告专题报告 【肿瘤基因检测专题研究】【肿瘤基因检测专题研究】 在在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大时代下论英雄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大时代下论英雄 2018.05.30 赵巧敏(分析师)赵巧敏(分析师) 胡家嘉胡家嘉(研究助理研究助理) 电话: 邮箱: 执业编号: A01 A02 基于基因检测的肿瘤精准医疗时代已拉开序幕基于基因检测的肿瘤精准医疗时代已拉开序幕 基因检测助力肿瘤治疗迈入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检测助力肿瘤治疗迈入精准医疗时代。精准医疗由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部分配合而成,其中

2、精准诊断主要由基因检测技术来完成。 精准医疗时代下,关注基于精准医疗时代下,关注基于 NGS 平台的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平台的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1)NGS 为最有潜力且应用最广的基因检测技术平台。2)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为肿瘤基因检测中的重要部分。 四大因素驱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发展四大因素驱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1)需求端:肿瘤患者增量存量双升拉动对基因检测需求。)需求端:肿瘤患者增量存量双升拉动对基因检测需求。增量市场:未来20 年全球新发病例数将增加 70%,2015 年我国新增病例已达到 430 万人。存量市场:国内癌症 5 年生存率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总生存时间延长致使对治疗及检测的总

3、需求量增长。2)政策端:政策利好基因测序,相关规范标准陆续出台。)政策端:政策利好基因测序,相关规范标准陆续出台。有关部门不断重视,基因测序产业逐步规范化。国内肿瘤测序平台加速审批,超过 10 个产品进入绿色通道。国内行业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华大基因可供借鉴。3)技术端:成本不断下降,技术持续升级。技术端:成本不断下降,技术持续升级。二代基因测序平台测试费用迅速减少,2016 年全基因组测序仅花费 1000 美元。数据分析不断优化,中国人基因组数据库快速搭建中。4)肿瘤个体化药物的爆发刺激对基因检测的需求。)肿瘤个体化药物的爆发刺激对基因检测的需求。靶向疗法治疗部分肿瘤疗效显著, 我国单抗药物

4、复合增长率高达 33.09%。 肿瘤免疫治疗为研究热点,未来潜力巨大。5)多因素共驱动,预计)多因素共驱动,预计 2025 年肿瘤年肿瘤基因检测空间高至基因检测空间高至 480 亿亿。 个体化用药诊断:靶向个体化用药诊断:靶向诊断诊断相对成熟,免疫相对成熟,免疫诊断诊断静待绽放静待绽放 靶向用药靶向用药诊断诊断:1)靶向用药基因检测已相对成熟。靶向用药基因检测已相对成熟。肿瘤基因检测为肿瘤靶向用药提供必要指导,目前多种产品已获 FDA 批准。2)靶向用药基因检测行)靶向用药基因检测行业格局分散,华大基因、业格局分散,华大基因、燃石医学、世和基因、吉因加等规模较大。燃石医学、世和基因、吉因加等规

5、模较大。3)靶向)靶向用药基因检测企业核心竞争力:渠道为王,技术制胜。用药基因检测企业核心竞争力:渠道为王,技术制胜。 免疫用药免疫用药诊断诊断:1)肿瘤免疫治疗机遇与挑战并存。)肿瘤免疫治疗机遇与挑战并存。免疫疗法相对于传统疗法拥有反应快、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的优势。但整体有效率较低,存在耐药、超进展和假性进展问题。2)基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基因检测蓄势待发。)基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基因检测蓄势待发。Biomarker 的研究深入是肿瘤免疫基因检测发展的基础。二代测序在肿瘤免疫精准治疗中应用价值巨大。3) 拥有较强核心技术的企业值得关注拥有较强核心技术的企业值得关注。 关注企业:关注企业:1)燃石医学

6、)燃石医学-肿瘤基因检测国内领先。肿瘤基因检测国内领先。2)裕策生物)裕策生物-肿瘤精准免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开拓者。疫治疗开拓者。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行业增速不达预期; 技术发展不达预期。 相关相关报告报告: 1、 【新三板医药专题】Biobetter 药物正当时,长效化蛋白蓝海待掘金 2、【调研最前线】 诺思兰德 (430047) :基因疗法给严重下肢动脉缺血患者带来治疗希望 3、【调研最前线】 中美福源 (833178) :情系白蛋白,专注长效化创新药研发 4、【调研最前线】 泽生科技 (871392) :十七年磨一剑,全球领先的心衰原创新药研发公司 广证恒生广证恒生 做中国新三板研究极客做

7、中国新三板研究极客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2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目录 目录 . 2 图表目录 . 3 1. 基于基因检测的肿瘤精准医疗时代已拉开序幕 . 4 1.1 基因检测助力肿瘤治疗迈入精准医疗时代 . 4 1.2 关注基于 NGS 平台的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 . 4 1.2.1 NGS 为最有潜力的基因检测技术平台 . 4 1.2.2 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为肿瘤基因检测中的重要部分 . 5 2. 四大因素驱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 5 2.1 需求端:肿瘤患者增量存量双升拉动对基因检测需求 . 5 2.2 政策端:政策利好基因

8、测序,相关规范标准陆续出台 . 6 2.3 技术端:成本不断下降,技术持续升级. 8 2.3.1 二代基因测序平台成本不断下降,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 8 2.4.2 数据分析不断优化,中国人基因组数据库搭建中 . 9 2.4 肿瘤个体化药物的爆发刺激对基因检测的需求 . 10 2.4.1 靶向疗法治疗部分肿瘤疗效显著,我国单抗药物市场复合增速高达 33% . 10 2.4.2 肿瘤免疫治疗为研究热点,未来潜力巨大 .11 2.5 多因素共驱动,预计 2025 年肿瘤基因检测空间高至 480 亿 . 13 3.个体化用药诊断:靶向相对成熟,免疫静待绽放 . 13 3.1 靶向用药基因检测已相对成

9、熟 . 14 3.2 免疫用药基因检测蓄势待发 . 17 3.3 建议关注企业 . 19 5. 风险提示 . 20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3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肿瘤基因检测是肿瘤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 4 图表 2. 肿瘤基因测序技术主要包括 PCR、FISH、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 . 4 图表 3. 肿瘤基因检测应用主要包括四大部分. 5 图表 4. 2015 年我国肿瘤患者新增病例 430 万 . 6 图表 5. 预计 2050 年肿瘤发病率将翻一倍以上 . 6 图表 6. 我国肿瘤五年生存率整

10、体水平显著提升 . 6 图表 7. 政策推动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 7 图表 8. 我国进入绿色通道的 cancel panel . 7 图表 9. 基因测序成本不断下降,2016 年全基因组测序仅花费 1000 美元 . 9 图表 10. 2012 年全球 NGS 大数据相关市场份额 . 9 图表 11. 2017 年前三季度全球前十大抗肿瘤药 . 10 图表 12. PD-1/PD-L1 单抗药物国内临床布局 .11 图表 13. 部分 CAR-T 产品进展 . 12 图表 14. 预计 2025 年我国肿瘤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 120-480 亿元 . 13 图表 15. 肿瘤基因检测为

11、肿瘤靶向用药提供必要指导 . 14 图表 16. FDA 审批通过的 NGS 平台肿瘤基因检测产品 . 14 图表 17. 我国主要肿瘤基因检测企业情况 . 15 图表 18. 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公司渠道情况 . 16 图表 19. 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公司创新技术 . 16 图表 20. 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公司技术团队 . 16 图表 21. 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公司合作伙伴 . 17 图表 22. 肿瘤免疫治疗 biomarker 比较 . 18 图表 23. 裕策生物核心产品介绍 . 20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4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1

12、. 基于基因检测的肿瘤精准医疗时代已拉开序幕基于基因检测的肿瘤精准医疗时代已拉开序幕 1.1 基因检测助力肿瘤治疗迈入精准医疗时代基因检测助力肿瘤治疗迈入精准医疗时代 肿瘤精准医疗时代已至,精准医疗离不开肿瘤基因检测。肿瘤精准医疗时代已至,精准医疗离不开肿瘤基因检测。精准医疗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信息,针对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来为其制定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精准医疗由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部分配合而成,其中精准诊断主要由基因检测技术来完成。近年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肿瘤治疗精准医疗时代已拉开帷幕,而基因检测在舞台中的表现让人拭目以待。 图表图表1. 肿

13、瘤基因检测是肿瘤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肿瘤基因检测是肿瘤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广证恒生 1.2 关注基于关注基于 NGS 平台的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平台的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 1.2.1 NGS 为最有潜力的基因检测技术平台为最有潜力的基因检测技术平台 NGS 为应用最广且最有潜力的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平台。为应用最广且最有潜力的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平台。基因检测技术可主要分为微滴式数字 PCR(ddPCR)、免疫荧光杂交(FISH)、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二代测序 NGS 为主)四种。其中 NGS 凭借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等优势,近年普及率持续快速提升,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检测平台。医疗端的

14、应用包括生殖健康(NIPT 等)、遗传性疾病检测、药物基因组学及新药研发、肿瘤诊断及治疗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肿瘤领域,根据 Illumina 的测算,基因检测在肿瘤应用领域占比将高达 60%。关于肿瘤领域的NGS 基因检测, 目前主要分为两种, 基于肿瘤实体组织的 panel 测序, 以及基于外周血和尿液的液体活检。 图表图表2. 肿瘤基因测序技术主要包括肿瘤基因测序技术主要包括 PCR、FISH、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 主要原理主要原理 优势优势 劣势劣势 PCR(qPCR、ddPCR) 通过已知序列去调查特定确定的片段序列或位点的有或无,重点在“检” 操作简捷,分型准确 机理

15、限制, 只能检测少量基因 FISH 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定位准确 操作难度大,相对成本劣势 基因芯片基因芯片 高度一致性数据,通量相对提高 只能检测已知基因,假阳性高,准确度不足 基因测序基因测序(二代测二代测序为主序为主) 把基因序列上的核苷酸一个一个的测出来,重点在 “测” 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精确度、成本优势、定量化 仪器壁垒高,数据分析复杂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5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资料来源:广证恒生 1.2.2 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为肿瘤基因检测中的重要部分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为肿瘤基因检测中的重要部分 肿瘤基因检测的应用包

16、括肿瘤易感、肿瘤早期诊断、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肿瘤愈后监控肿瘤基因检测的应用包括肿瘤易感、肿瘤早期诊断、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肿瘤愈后监控。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可帮助肿瘤遗传突变高危人群主动预防,肿瘤早期诊断通过尽早发现病情可大幅提高生存率,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案,肿瘤愈后监控评估病患的复发危险程度。 图表图表3. 肿瘤基因检测应用主要包括四大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应用主要包括四大部分 资料来源:广证恒生 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是肿瘤精准医疗的重要部分。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是肿瘤精准医疗的重要部分。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是目前基因检测在肿瘤领域较为成熟的应用,也是本篇报告关注的重点。在癌

17、症治疗过程中,一方面由于肿瘤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同一药物表现出不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另一方面治疗过程中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抗肿瘤药物的疗效的下降。此外,肿瘤的发生往往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导致的。因此,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的肿瘤,在基因层面上其差异也可能是巨大的。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以及药物遗传学机理,为患者本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可大幅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以靶向治疗为例EGFR基因是否突变,影响着易瑞沙等靶向药物的疗效,及早发现转变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治愈时间,减少治疗成本,增加治愈概率。 2. 四大因素驱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发展四大因素驱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18、2.1 需求端:肿瘤患者增量存量双升拉动对基因检测需求需求端:肿瘤患者增量存量双升拉动对基因检测需求 增量市场:未来增量市场:未来 20 年全球新发病例数将增加年全球新发病例数将增加 70%,2015 年我国新增病例已达到年我国新增病例已达到 430 万人。万人。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球肿瘤的发病率正在呈现迅猛增长趋势。世界卫生组织预计,未来 20年全球新发病例数将增加 70%, 由 2012 年 1400 万人, 逐年递增至 2025 年 1900 万人、 2035 年 2400 万人。我国是肿瘤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2012 年中国大陆肿瘤新增病例(306.5 万)占全球的

19、 22%。2015 年我国肿瘤新增病例已高达 430 万。从癌症种类来看,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已达到 53%,死亡率达到 44%;肺癌发病率达到 49%,死亡率达到 36.4%。食道癌、肝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均超过 30%。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6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图表图表4. 2015 年我国肿瘤患者新增病例年我国肿瘤患者新增病例 430 万万 图表图表5. 预计预计 2050 年肿瘤发病率将翻一倍以上年肿瘤发病率将翻一倍以上 资料来源:国家癌症中心、广证恒生 资料来源:东亚地区癌症负担和预防策略、广证恒生 存量市场:国内癌症存

20、量市场:国内癌症 5 年生存率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总生存时间延长致使对治疗及检测的总需求量增年生存率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总生存时间延长致使对治疗及检测的总需求量增长。长。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五年生存率已经有了显著提高,但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以前列腺癌、皮肤黑色素瘤为例,美国的前列腺癌 5 年生存率最高,一直保持在 97.4%左右,远高于中国69.2%; 美国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 5 年生存率高达 90.8%, 同样远高于中国的 49.6%。 随着生存时间的增长,肿瘤病人对于治疗及检测的总需求量也随之增长,因此拉动对肿瘤基因检测的需求。 图表图表6. 我国肿瘤五年生存率整体水平显著提

21、升我国肿瘤五年生存率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资料来源:广证恒生 2.2 政策端:政策利好基因测序,相关规范标准陆续出台政策端:政策利好基因测序,相关规范标准陆续出台 有关部门不断重视,有关部门不断重视,政策政策助力助力基因测序产业。基因测序产业。2014 年以前我国基因测序行业处于无序状态,为了更好地发展基因诊断行业,2014 年 2 月国家全面叫停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同年 3 月,计生委发布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开放基因测序临床试点。2015 年政策面逐渐转暖,先后批准了一些大型的三甲医院和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中心作为高通量基因测序在遗传病、无创产282309

22、.3337.2358.6429.2200250300350400450200820015万人我国癌症新增病例03303804304802002A2007A2016A2020E2050E每十万人口比例发病率死亡率75.9%83.2%53.3%67.6%57.7%69.2%18.6%24.8%22.9%29.7%51.4%57.6%49.5%56.9%11.7%14.1%35.6%49.6%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092010-2014乳腺癌宫颈癌前

23、列腺癌骨髓癌食道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黑色素瘤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7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前诊断及肿瘤诊断方面应用的试点单位,基因诊断行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到 2016 年,国家又多次强调基因诊断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基因测序的行业规范。2016 年 8 月和 2017 年 1 月分别出台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国家重视基因测序产业的发展,并且有计划的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 图表图表7. 政策推动基因检测行业发展政策推动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发布机构发布机构 政策文件名称政策文件

24、名称 2014.12 国家计生委 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5.1 国家计生委 关于辅助生殖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5.1 国家计生委 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5.3 CFDA 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批准上市 2015.4 国家计生委 关于肿瘤诊断与治疗专业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5.5 国务院 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 2015.5 国务院 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 2015.6 国家计生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实施新兴产业重大

25、工程包的通知 2015.7 国家计生委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2015.7 国家计生委 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 2016.3 国家科技部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 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2016.3 国家发改委 十三五规划 2016.4 国家发改委 发改委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启动 2016.8 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2016.11 工信部 医药工业发展指南 2016.12 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17.1 国家科技部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

26、划 2017.6 国家六部委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广证恒生 国内肿瘤测序平台加速审批,利好行业发展。国内肿瘤测序平台加速审批,利好行业发展。目的是为了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促进医疗器械新技术的推广。2014 年 CFDA 发布了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对符合条件的医疗器械开启“绿色通道”。2014 年起至今,我国肿瘤基因检测产品有十余个进入绿色通道,加速创新审批大幅利好国内相关企业发展。2017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强调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优先审评审批。肿瘤基因测序平

27、台作为最具潜力的创新医药平台之一,政策利好行业加速发展。 图表图表8. 我国进入绿色通道的我国进入绿色通道的 cancel panel 序号序号 产品名称产品名称 申请人申请人 公式编号公式编号 发布日期发布日期 1 人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高通量测序法) 深圳华因康基因科技 有限公司 2015年第6号 2015.8.10 2 人EGFR/ALK/BRAF/K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杂交捕获测序法) 广州燃石医学检验所 有限公司 2016年第8号 2016.9.26 3 人类癌症多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 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第2号 2

28、017.3.7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8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4 人类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多重荧光PCR法) 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第2号 2017.3.7 5 GN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天津精耐特基因生物技术 有限公司 2017年第2号 2017.3.7 6 人类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 (荧光PCR法) 广州市康立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第2号 2017.3.7 7 肺癌靶向药物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高通量测序法) 南京世和医疗器械 有限公司 2017年第3号 2017.4.21

29、8 胃癌甲基化基因检测试剂盒 (PCR荧光探针法) 博尔诚(北京)科技 有限公司 2017年第3号 2017.4.21 9 人EGFR、KRAS、BRAF、PIK3CA、ALK、ROS1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半导体测序法) 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第3号 2017.4.21 10 人类肿瘤多基因变异检测试剂盒 (半导体测序法) 厦门飞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17年第8号 2017.9.13 11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 华大生物科技(武汉) 有限公司 2017年第10号 2017.11.22 12 脑炎/脑膜炎多重病原体核酸联合检测试剂

30、盒(封闭巢式多重PCR熔解曲线法) BioFire Diagnostics, LLC 2018年第2号 2018.1.24 13 人EGFR基因T790M突变检测试剂盒(数字PCR法) 天津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第3号 2018.3.8 14 KRAS基因突变及BMP3/NDRG4基因甲基化和便隐血联合检测试剂盒 (PCR荧光探针法-胶体金法) 杭州诺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第5号 2018.4.27 数据来源: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广证恒生 国内行业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华大基因可供借鉴。国内行业标准和规范不断完善,华大基因可供借鉴。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的行业规范。但是行业

31、标准的规范的出台势在必行。 2015 年 7 月, 计生委相继制定了 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 (试行),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此外,基因测序试点实验室必须依据卫计委临检中心管理文件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获得政府批准,基于 NGS 技术的所有临床检测必须遵循文件中的相关规定。技术指南和管理文件的相继出台,逐步规范基因诊断行业。 目前,作为行业龙头的华大基因,已经在规范体系标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关经验可供参考。目前,作为行业龙头的华大基因,已经在规范体系标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关经验可供参考。为了实现了高通量测序全流程的综合标准化运行,结合了华大基

32、因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定位,华大基因建立了以高通量测序为标准化综合体的企业综合标准体系,制定了企业专用的高通量基因测序结果评价要求、核酸数据库序列格式规范、合成基因质量要求等多项行业领先的管理规范。一方面,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相关的规范必成为其他企业的参考,为华大基因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提供优势。 2.3 技术端:成本不断下降,技术持续升级技术端:成本不断下降,技术持续升级 2.3.1 二代基因测序平台成本不断下降,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二代基因测序平台成本不断下降,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二代基因测序平台测试费用迅速减少,二代基因测序平台测试费用迅速减少,2016 年全基因组测序仅

33、花费年全基因组测序仅花费 1000 美元。美元。目前二代测序平台中以 llumina 的 HiSeq 和 MiSeq,罗氏 454,美国 ABI 公司的 SOLID 等为代表,在此基础上二代测序平台不断丰富。 平台技术的发展使得测序费用价格持续下降。 以 llumina 的 HiSeqX 为例, 其仪器花费目前为 1000美元,每 1Gb 花费为 7 美元。2017 年 1 月 Illumina 发布 NovaSeq 系列,宣布未来价格将降至 100 美元。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9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测序成本的大幅下降,推动行业

34、快速发展,加速基因组测序大规模渗透医院临床、科研机构等应用。 图表图表9. 基因测序成本不断下降,基因测序成本不断下降,2016 年全基因组测序仅花费年全基因组测序仅花费 1000 美元美元 资料来源:广证恒生 2.4.2 数据分析不断优化,中国人基因组数据库搭建中数据分析不断优化,中国人基因组数据库搭建中 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库建立具有较高壁垒,是目前基因测序行业的重要技术端挑战。而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库建立具有较高壁垒,是目前基因测序行业的重要技术端挑战。而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化和中国人基因组数据库的完善对行业技术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优化和中国人基因组数据库的完善对行业技术发展起到关键

35、作用。 数据分析是基因检测的关键环节,技术进步提升基因检测准确率。数据分析是基因检测的关键环节,技术进步提升基因检测准确率。从测序平台得到原始数据后,需经多个数据分析步骤后才可得到有效的基因突变信息。虽然有开源算法可供使用,但准确率方面无法达到要求,还需基因检测公司各自专业的生物信息技术团队不断优化。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预测,全球生物信息学分析市场在 2018 年超过 6 亿美元,增速超过 20%。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分析在 NGS 测序中所占费用越来越大,该机构预测到 2020 年临床解读费用占比将超过 55%,而 2012 年只有 35%。 图表图表10. 2012

36、 年全球年全球 NGS 大数据相关市场份额大数据相关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广证恒生 $1,000$10,000$100,000$1,000,000$10,000,000$100,000,000 Cost per Genome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8.8%商业化临床解读和报告工具, 14.7%数据运算, 16.2%数据存储, 17.6%商业化数据分析工具, 19.1%NGS生物信息学服务, 23.5%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0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数据库的不断积累为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我国基因组数据库快速搭建。数

37、据库的不断积累为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我国基因组数据库快速搭建。大量人群的肿瘤变异数据库对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国际上已经较多关于肿瘤基因组的大型研究项目,如 International Cancer Genome Consortium(ICGC), The Cancer GenomeAtlas (TCGA), Catalogue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Cancer(COSMIC) 等。以 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为例,该机构关注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分子突变图谱。根据癌症的发病率,TCGA 选取了 34 种癌

38、症及其对应的正常组织样本进行比较研究,每种肿瘤都有大量的样本重复以进行癌症变异数据的深度挖掘,能够对样本进行外显子组和基因组测序及分析,提供包括基因组拷贝数变化、表观遗传、基因表达谱、miRNA 等数据。 国内基因组数据库正在逐渐搭建中。目前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安诺优达等企业已经开始自己的数据库建设,在国家层面,我国开展了个人基因组计划中国项目(Personal Genome Project China),这使得中国是亚洲首个启动个人基因组计划的国家。随着基因数据库的不断完善,未来国内企业加速发展。 2.4 肿瘤个体化药物的爆发刺激对基因检测的需求肿瘤个体化药物的爆发刺激对基因检测的需求 2.

39、4.1 靶向疗法治疗部分肿瘤疗效显著,我国单抗药物市场复合增速高达靶向疗法治疗部分肿瘤疗效显著,我国单抗药物市场复合增速高达 33%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靶向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靶向药物主要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单抗。 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单抗效果显著。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单抗效果显著。我们以伊马替尼为例。伊马替尼是由诺华公司研发,于2001年FDA批准上市

40、, 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能够抑制Bcr-Abl阳性细胞系及费城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新鲜细胞的增殖,从而诱导其凋亡。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随机给予患者伊马替尼或干扰素+阿糖胞苷治疗。为了保证准确性,实验纳入了新诊断为慢性期CML的患者。在伊马替尼组中,10年总生存率为83.3%,将近48.3%的患者完成了治疗,并且有 82.8%的患者获得了完全遗传学缓解。另外,伊马替尼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并且大多数发生于治疗的第一年期间。 全球前十大肿瘤药物中靶向药物销售收入占全球前十大肿瘤药物中靶向药物销售收入占 75%,我国单抗药物市场复合增

41、速高达,我国单抗药物市场复合增速高达 33%。在 2017 年前三季度全球前 10 大抗肿瘤药中,有 8 种为靶向抗癌药,其中 5 种为大分子靶向抗肿瘤药、3 种为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 2017 年前三季度十大肿瘤药物合计销售额共 396.32 亿美元, 靶向药 297 亿美元, 占到 75%。我国单抗药市场发展迅猛,我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从 2010 年的 10.3 亿元增长到 2016 年的 91 亿元,2012-2016 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33.09%。 图表图表11. 2017 年前三季度全球前十大抗肿瘤药年前三季度全球前十大抗肿瘤药 名称名称 通用名通用名 类别(中文)类别(中文)

42、公司公司 销售额(亿美元)销售额(亿美元) Revlimid (lenalidomide) 来那度胺 免疫调节剂 Celgene 59.99 Rituxan (rituximab, MabThera) 利妥昔单抗 单克隆抗体药物 Roche (Genentech) and Biogen 57.6 Herceptin (trastuzumab) 曲妥株单抗 单克隆抗体药物 Roche (Genentech) 53.63 Avastin (bevacizumab) 贝伐珠单抗 单克隆抗体药物 Roche (Genentech) 51.21 Neulasta/Peglasta(pegfilgrast

43、im) and Neupogen/Gran 75(filgrastim) 培非格司亭和非格司亭 / Amgen and Kyowa Hakko Kirin 38.64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1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Opdivo (nivolumab) 纳武单抗 单克隆抗体药物 Bristol-Myers Squibb 35.87 Imbruvica (ibrutinib) 伊鲁替尼 小分子靶向药 Johnson & Johnson and AbbVie (Pharmacyclics) 32.36 Keytruda (pembrol

44、izumab) 派姆单抗 单克隆抗体药物 Merck & Co 25.12 Ibrance (palbociclib) 帕博西尼 小分子靶向药 Pfizer 24.1 资料来源:GEN 广证恒生 2.4.2 肿瘤免疫治疗为研究热点,未来潜力巨大肿瘤免疫治疗为研究热点,未来潜力巨大 肿瘤免疫疗法就是通过解决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问题、提高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及促进产生肿瘤免疫疗法就是通过解决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问题、提高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及促进产生保护性保护性T细胞等上述各个环节来加强免疫系统,从而达到识别与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细胞等上述各个环节来加强免疫系统,从而达到识别与杀伤肿瘤细胞

45、的目的。因此免疫疗法的能够有效的阻止肿瘤转移。目前免疫治疗研究以免疫检验点疗法、过继细胞免疫疗法(ACT)和肿瘤疫苗为主。 1) PD-1/PD-L1疗效明显,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广泛开展疗效明显,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广泛开展 全球范围内全球范围内目前已目前已有两种有两种PD-1抗体及三种抗体及三种PD-L1抗体抗体获批获批上市。上市。PD-1/PD-L1单抗包括两种PD-1抗体Opdivo ( Nivolumab ) 和 Keytruda(pembrolizumab) 以 及 三 种 PD-L1 抗 体 Atezolizumab(Tecentriq) 、Avelumab(Bavencio)和Durv

46、alumab(Imfinzi)。从目前已有的实验数据来看,Opdivo和Keytruda在黑色素瘤和NSCLC两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上,要远好于传统化疗药物。 我国各大企业纷纷布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领域。我国各大企业纷纷布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领域。其中恒瑞、信达进展较快,已有产品处于三期阶段。 图表图表12. PD-1/PD-L1 单抗药物国内临床布局单抗药物国内临床布局 药物药物 适应症适应症 进度进度 更新时间更新时间 相关上市公司相关上市公司 PD-1 恒瑞医药恒瑞医药 (SHR-1210) 非小细胞癌 期 2017.4.13 恒瑞医药 晚期食管癌 期 2017.4.17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期

47、 2017.6.5 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 期 2017.4.12 晚期胃癌和肝细胞癌 期 2017.7.17 局部晚期食管鳞癌 期 2017.7.26 信达生物信达生物 (IBI208) 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上市申请 2017.12.13 - 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期 2017.5.18 食管癌 期 2017.3.21 复发或难治性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 期 2017.8.23 君实生物君实生物 (JS001) 膀胱尿路上皮癌 期 2017.4.7 君实生物 (新三板) 黑色素瘤 期 2017.8.31 晚期肾癌 b 期 2017.3.21 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 b 期 2

48、017.4.25 晚期三阴性乳腺癌 期 2016.12.9 恶性淋巴瘤 期 2017.7.7 非小细胞肺癌 期 2017.10.20 百济神州百济神州 (BGB-A317)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期 2017.4.17 百济神州(美股) 膀胱尿路上皮癌 期 2017.4.18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2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食管癌、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癌 期 2017.6.9 肺癌 期 2017.7.27 晚期实体瘤 / 2017.12.19 誉衡药业誉衡药业/药明康药明康德德 (GLS-010) 胃癌、食管癌 期 2017.5.18

49、誉衡药业 三阴性乳腺癌、肝癌 期 2017.7.27 嘉和生物嘉和生物 (杰诺单抗杰诺单抗) 实体瘤/淋巴瘤 期 2017.7.24 - PD-L1 康宁杰瑞康宁杰瑞/思路迪思路迪 晚期实体瘤 期 2017.3.21 - 资料来源:China Drug Trials,公司公告,广证恒生 PD-1/PD-L1单抗仍在不断探索新适应症单抗仍在不断探索新适应症。以Opdivo和Keytruda为例。根据临床数据库,目前Opdivo一期、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共31项,公司重点开发的三期临床试验约11项,其中联合用药为开发重点,应对病症包括呼吸道胸腔内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肝癌、 食管癌、胃癌

50、等。Keytruda 目前有16项临床试验,公司重点开发的三期临床试验约9项,对应病症包括肝癌、肺癌、黑色素瘤等。 2)CAR-T已有两款产品上市,在血液肿瘤领域表现优异已有两款产品上市,在血液肿瘤领域表现优异 CAR-T细胞疗法在复发性、难治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相关领域的治疗中均得到了较高的治疗效果。其中以诺华、Kite 以及JUNO为首,在针对性的靶向CD19的CAR-T研发过程中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诺华的CTL019(商品名称Kymriah)和Kite的KTE-C19(商品 yescarta)分别在2017 年8月和10月上市,是目前仅有的两款已上市的CAR-T 产品

51、。 Kymriah在急性难治复发在急性难治复发 B 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官网数据表明, 在Kymriah治疗急性难治复发 B 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三个月内客观缓解率达到了83%(N=52) 。 其中有49%和18%的患者分别经历了3级及以上级别的细胞因子风暴 (CRS) 或神经系统事件 (具体症状包括:头痛、昏迷、焦虑、癫痫等),但并未出现发生脑水肿的患者。 CAR-T 治疗目前主打血液瘤市场,实体瘤治疗治疗目前主打血液瘤市场,实体瘤治疗正在研究正在研究。目前 CAR-T 研究适应症主要针对血液瘤和实体

52、瘤,现阶段血液肿瘤一线化疗、干细胞移植等 治疗方法下患者生存质量较差且复发率高,虽目前在临床转化方面相对滞后,但是CAR-T 疗法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有望逐步走向血液肿瘤的一线治疗,未来 CAR-T 市场空间更是有较大空间。 图表图表13. 部分部分 CAR-T 产品进展产品进展 公司公司 部分部分 CAR-T 产品产品 作作用靶点用靶点 适应症适应症 进展进展 Novartis Kymriah (CTL-019) CD19 复发性/急性 B 淋巴细胞白血病 获批上市 JUNO JCAR-017 CD19 非霍奇金淋巴瘤 期 JCAR-017 CD19 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53、滤泡性淋巴瘤 期 JCAR-017 CD19 慢性 B 细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瘤 、期 JCAR-017 CD19 非霍奇金/B 细胞/滤泡性 B 细胞淋巴瘤 期 JCAR-015 CD19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终止 JCAR-015 CD19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获邀 JCAR-015 CD19 前驱淋巴细胞白血病 撤回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3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Cellectis UCART19 CD19 先进淋巴细胞白血病 获邀 UCART19 CD19 B 细胞淋巴瘤 、期 UCART19 CD19 急性 B

54、 细胞淋巴瘤 期 UCART123 CD123 胚状浆细胞瘤状细胞瘤 期 UCART123 CD123 急性髓性白血病 期 Celgene bb2121 BCMA 多发性骨髓瘤 期 JCAR014 CD19 BCL2/BCL6 基因重排 期 JCAR017 CD19 儿童 ALL、CLL 期 Bellicum BPX-601 PSCA 无法切除胰腺癌 期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Clinicaltrial.gov、广证恒生 3)肿瘤疫苗研究进展迅速,未来有望开创肿瘤治疗新纪元。肿瘤疫苗研究进展迅速,未来有望开创肿瘤治疗新纪元。 目前治疗性癌症疫苗仅有Provenge一款药物被FDA批准上市,但是肿

55、瘤疫苗的研究进展迅速。2017年5月, 美国Dana-Farber癌症中心和德国美因茨大学在肿瘤 “个性化疫苗” 在临床上取得的重大突破Dana-Farber研究所为6位患者量身定制了包括13-20种不同的含有新抗原的多肽疫苗。在接受疫苗两年后,有 4位患者没有出现复发迹象。出现复发迹象的2名患者在接受了PD-1抗体药物治疗后获得了完全缓解。德国美因茨大学研制的肿瘤疫苗中含有不超过10种不同的编码新抗原的RNA片段。共有13位受试者,其中5人已经出现肿瘤扩散。未出现扩散的8人在接受疫苗后一年内没有出现复发迹象,其中2名肿瘤扩散病人在接受疫苗后肿瘤缩小,有1名肿瘤扩散冰儿你患者在接受PD-1抗体

56、药物后得到完全缓解。上述两项研究在临床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肿瘤疫苗的未来值得期待。 2.5 多因素共驱动,预计多因素共驱动,预计 2025 年肿瘤基因检测空间高至年肿瘤基因检测空间高至 480 亿亿 预计预计2025年肿瘤基因检测空间高至年肿瘤基因检测空间高至480亿。亿。1)我国肿瘤患病人数逐年上升,估计到2025年新增患病人数将达530万,存量肿瘤患者超2000万。2)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发展及肿瘤个体化用药的爆发,预计2025年肿瘤基因检测在肿瘤患者中渗透率达30%-40%。3)目前我国市场上肿瘤基因检测的价格区间大致在3000到10000元,考虑到基因测序价格不断下降以及有望进入医保等

57、因素,预计2025年肿瘤基因检测价格区间降至2000-6000元。4)预计2025年我国肿瘤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120-480亿元。 图表图表14. 预计预计 2025 年我国肿瘤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年我国肿瘤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到 120120- -480480 亿元亿元 2025 年年 肿瘤患者人数(万人)肿瘤患者人数(万人) 2000 基因检测渗透率基因检测渗透率 30% - 40% 基因检测人数(万人基因检测人数(万人) 600 - 800 平均费用(元)平均费用(元) 2000-6000 肿瘤基因检测市场规模肿瘤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亿元亿元) 120 480 数据来源:广证恒生 3

58、.个体化用药诊断:个体化用药诊断:靶向相对成熟,免疫静待绽放靶向相对成熟,免疫静待绽放 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主要包括靶向用药和免疫用药、化疗用药诊断等,其中靶向用药基因检测经过多年发展已较为成熟,免疫用药基因检测存在着较大的挑战以及巨大的潜力。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4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3.1 靶向用药基因检测已相对成熟靶向用药基因检测已相对成熟 3.1.1 靶向用药基因检测已相对成熟,多种产品获靶向用药基因检测已相对成熟,多种产品获 FDA 批准批准 肿瘤基因检测为肿瘤靶向用药提供必要指导肿瘤基因检测为肿瘤靶向用药提供必要指导

59、。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与抗肿瘤药物的疗效有直接的相关性,因此不同患者对特定药物的敏感性和毒副反应的大小不同,通过检测某些靶点基因的状态,可以指导用药,从而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对于有 EGFR 突变(EGFR 突变中,尤其是第 19 外显子缺失突变和 21 外显子突变与肿瘤对 EGFR-TKI 类药物的治疗敏感性有重要的相关性)的患者使用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的有效率为 71.2%,高于传统化疗方案的 47.3%,而对于 EGFR 未突变的患者有效率仅为 1.1%。 图表图表15. 肿瘤基因检测为肿瘤靶向用药提供必要指导肿瘤基因检测为肿瘤靶向用药提供必要指导 肿瘤类型肿瘤类

60、型 相关基因相关基因 靶向药物靶向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 ALK重排 色瑞替尼、克唑替尼、爱乐替尼 BRAF突变 威罗菲尼、达拉菲尼、达拉菲尼曲美替尼 EGFR缺失、突变 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吉非替尼等 ERBB2突变 曲妥株单抗、阿法替尼 KRAS突变 对TKI类药物耐受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 ATK1 曲美替尼、帕尼单抗 BRAF突变 帕尼单抗、氟尿嘧啶放疗曲美替尼 KIT突变 舒尼替尼、伊马替尼、瑞格非尼 KRAS突变 FOLFIRI贝伐珠单抗,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 NRAS突变 FOLFIRI贝伐珠单抗,伊立替康贝伐珠单抗 乳腺乳腺/卵巢癌卵巢癌 BRCA1种系突变、体细胞突变 瑞卡

61、帕布、奥拉帕尼 BRCA2种系突变或体细胞突变 瑞卡帕布、奥拉帕尼 BRAF 突变、融合 曲美替尼、威罗菲尼 ESR1突变 对抗雌激素疗法耐受 IDH1突变 CB-839 胃癌胃癌 AKT1 ARQ751 ERBB2突变 曲妥株单抗 KIT突变 舒尼替尼、伊马替尼、瑞戈非尼 KRAS突变 alpelisib+binimetinib PDGFRA突变 伊马替尼、达沙替尼 PIK3CA突变 ARQ751 PTEN突变 ARQ751、AZD818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千年基因、广证恒生 经多年发展,靶向用药检测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多种产品获经多年发展,靶向用药检测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多种产品获 FDA

62、 批准。批准。目前有 5 个基于 NGS 平台的肿瘤基因检测产品得到 FDA 批准上市,其中 Founation Medicine 有两款产品,分别针对卵巢癌和实体癌,并其中2017年 12月推出了相 FoundationOne CDx 是首个获得 FDA 批准的针对泛肿瘤的全面的伴随诊断检测。FoundationOne CDx 能够检测 324 个基因的所有四类基因突变类型,极大的便利了肿瘤临床治疗。FoundationOne CDx 获批是肿瘤个体化医疗领域的重大进展, 在其报告中已有 17 项获批的疗法纳入, 其中12 项被批准一线治疗选项。 图表图表16. FDA 审批通过的审批通过的

63、 NGS 平台肿瘤基因检测产品平台肿瘤基因检测产品 公司公司 产品名称产品名称 样本类型样本类型 相关基因相关基因 适应症适应症 FDA 批准日期批准日期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5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FoundationMedicine FoundationFocus CDxBRCA 组织切片 BRAC 卵巢癌 2016 年 12 月 Themo Fisher Oncomine DX Target Test 组织切片 BRAF/ROS1/ EGFR 非小细胞癌 2017 年 6 月 Illumia Exended RAS Pan

64、el 组织切片 KRAS/NRAS 转移性结直肠癌 2017 年 6 月 MSKCC MSK-IMP ACT 组织切片 468 个基因 实体癌 2017 年 11 月 FoundationMedicine FoundationOne CDx 组织切片 324 个基因 实体癌 2017 年 12 月 数据来源:FDA、广证恒生 3.1.2 靶向用药基因检测行业格局靶向用药基因检测行业格局 肿瘤靶向用药基因检测行业分散,涉足企业繁多。目前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包括肿瘤靶向用药基因检测行业分散,涉足企业繁多。目前具有较大规模的企业包括 A 股上市公司华大股上市公司华大基因、艾德生物,以及一级市场的燃石医

65、学、世和基因、吉因加、领星生物、思路迪等。基因、艾德生物,以及一级市场的燃石医学、世和基因、吉因加、领星生物、思路迪等。 图表图表17. 我国主要肿瘤基因检测企业情况我国主要肿瘤基因检测企业情况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上市地点上市地点 相关肿瘤治疗业务相关肿瘤治疗业务 华大基因 创业板 肿瘤个体化诊疗已经在肺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和甲状腺癌等方面开展试验性合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艾德生物 创业板 肿瘤精准医疗最重要的 EGFR、KRAS、BRAF、EML4-ALK、PIK3CA、ROS1、NRAS、Her-2 等基因,公司陆续研发的 13 种基因检测产品,均为我国首批获得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

66、通过欧盟 CE 认证的产品 燃石医学 未上市 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以二代测序及医学生物信息学为核心,主要覆盖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前列腺肿瘤、妇科肿瘤、淋巴瘤 世和基因 未上市 肿瘤个体化精准医学先锋,主要业务为肿瘤检测和罕见病检测 吉因加 未上市 主要负责肿瘤遗传、用药、疗效、术后基因检测以及淋巴瘤基因检测 领星生物 未上市 领星提供临床全外显子组测序、 终身随访、 定制化循环肿瘤 DNA监测及海外资源对接等世界一流的临床决策支持服务和精准医疗解决方案 思路迪 未上市 通过对肿瘤生物学特征、临床诊疗及药物研发数据进行整合并挖掘运用,开展肿瘤早期筛查、肿瘤精准诊断和精准药物研发三位一体的业

67、务模式。 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广证恒生 华大基因为国内较早涉足肿瘤基因检测的企业。华大基因为国内较早涉足肿瘤基因检测的企业。公司自 1999 年成立之时起,一直开展肿瘤基因组学研究。此外公司也是国家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 艾德生物是艾德生物是国国内内专业化的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企业专业化的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试剂研发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系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服务。从 2013 年起公司关于肿瘤伴随治疗相关业务业绩不断提高,2017 年靶向药物试剂收入超过 3 亿元。 3.1.3 靶向用药基因检测企业核心竞

68、争力:渠道为王,技术制胜靶向用药基因检测企业核心竞争力:渠道为王,技术制胜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6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在众多基因检测公司中如何脱颖而出,我们认为在众多基因检测公司中如何脱颖而出,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渠道及技术。关键在于渠道及技术。 渠道为王,掌握更多医院资源的企业有优势渠道为王,掌握更多医院资源的企业有优势 由于基因检测主要的下游应用是临床检测和科研服务,其中临床检测占据了 70%以上的市场。在临床应用中,率先大力发展销售布局医院,与更多医院形成合作关系的企业有渠道优势。燃石医药、世和基因的合作意愿均以超过 400

69、 家。 图表图表18. 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公司渠道情况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公司渠道情况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渠道情况渠道情况 燃石医学燃石医学 公司与全国 400 余家顶尖医院广泛开展合作。 世和基因世和基因 世和基因已经与全国 450 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开展合作。 吉因加吉因加 全国覆盖 19 个省,重点合作医院 170 家,合作专家超过 600 名。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广证恒生 技术制胜,拥有更高基因检测准确率及优秀团队的企业有望胜出技术制胜,拥有更高基因检测准确率及优秀团队的企业有望胜出 先进核心技术提升基因检测准确率。先进核心技术提升基因检测准确率。 先进的测序和检测技术、 高

70、效的信息分析能力、 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肿瘤基因检测领域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以燃石医学和吉因加为例,两家公司均在肿瘤检测灵敏度问题上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同时两家公司在后期分析能力也较为领先。 图表图表19. 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公司创新技术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公司创新技术 创新技术创新技术 创新点创新点 燃 石燃 石医学医学 LAVA精准诊疗数据社区 以图片形式清晰呈现突变图谱、TMB 分析、预后监控、队列对比分析等内容,助力临床医生临床决策、随访监控。 UMI 技术 NGS 检测灵敏度在液体活检中下探到万分之三。 吉 因吉 因加加 ER-Seq 技术 针对高通量 ctDNA 精准检测,将测序背景误差下降

71、 1000 倍,有效实现超高测序深度(30000)下低频突变(检出限 0.03%)的精准检出。 mClone 分析 实现对肿瘤异质性评估, 算法基于肿瘤多基因变异定性定量动态数据构建全新肿瘤分子克隆分析,实现分子层面上肿瘤异质性的评估及监测。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广证恒生 强大核心技术团队助力企业发展。强大核心技术团队助力企业发展。优秀的核心团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走在肿瘤领域前列的企业,其核心团队成员都有医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的资深专业背景,支持着企业核心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 图表图表20. 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公司技术团队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公司技术团队 职位职位 姓名姓名

72、 履历履历 燃石医学燃石医学 COO 揣少坤 诺华(美国) :靶向药物大型三期临床试验的首席统计分析师 CMO 刘颢 主持所有实体瘤中国研发策略和项目,包括标志性的肺癌ALK TKI药物Ceritinib和其他重要药物的中国研发策略和执行;是国内对于 ALK TKI 最富有发展经验的资深人士 CTO 张之宏 Illumina 资深科学家(Staff Scientist)华盛顿大学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基因组科学家 高级研究员 吉因加吉因加 CTO 易鑫 从事基因组医学、 转化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工作十余年,曾任华大医学首席运营官 CEO 杨玲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导师, 从事基因健康领域

73、研发及临床检验十余年。 领星生领星生物物 CEO 许强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物信息学博士。曾任 AltheaDx 公司信息学和生物标记物服务部研发总监(美国圣迭戈) 、Chiron/诺华公司首席科学家(美国埃默里维 尔)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7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广证恒生 强大合作伙伴助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强大合作伙伴助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目前国内相关公司的合作伙伴主要集中在国内外的科研院校、研究所、独立实验室、制药公司等机构,以及国内外的各级医院、体检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等。 图表图表21. 部分

74、肿瘤基因检测公司合作伙伴部分肿瘤基因检测公司合作伙伴 合作企业合作企业 合作项目合作项目 燃石燃石 CTONG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hinese Thoracic Oncology Group,CTONG)和燃石医学联合创建的二代基因测序(NGS)临床研究实验室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落成。该实验室将主要用于开展非营利性临床研究。 illumina 燃石医学与美国 illumina 公司(NASDAQ:ILMN)在中国广州和美国圣迭戈正式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就共同开发肿瘤个体化医疗基因检测平台签订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专注于中国市场的、操作简便的肿瘤分子诊断试剂盒。 阿斯利康 燃石医学与阿斯

75、利康中国达成战略合作,燃石医学成为阿斯利康肺癌 NGS 检测战略伙伴。 Agilent Technologies 燃石医学与诊断与基因组学的全球领导者安捷伦科技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宣布签订协议,根据协议,燃石医学将在中国开发基于 Agilent SureSelect 靶向序列捕获系统的肿瘤基因检测,为中国肿瘤患者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基于二代基因测序的分子诊断解决方案。 CSCO Young及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2017 年, “斐燃成章”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集合全国 14 个省市的 40 余家顶尖医院,分享 60 余个真实世界案例,参与的医学专业人士超过 1500 人次

76、。 领星生领星生物物 嘉会国际医院 上海第一家外资控股、符合国际标准的三级综合医院 City of Hope癌症研究与治疗中心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指定的仅 48 所综合癌症中心之一,是癌症、糖尿病和其他严重疾病的全球领先研究治疗机构。 NEJM 医学前沿 由嘉会医学研究和教育集团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联手打造,通过引入临床医学及科研领域最新最权威的论文及中国学者的特色点评而更具针对性地服务于中国临床医学及科研界。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广证恒生 3.2 免疫用药基因检测蓄势待发免疫用药基因检测蓄势待发 3.2.1 肿瘤免疫治疗机遇与挑战并存肿瘤免疫治疗机遇与挑战并存 肿瘤免疫治疗是最有潜力治愈肿瘤

77、的疗法肿瘤免疫治疗是最有潜力治愈肿瘤的疗法 肿瘤免疫治疗已然崛起。肿瘤免疫治疗已然崛起。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之后的第五大疗法。近5年,随着免疫检查点单抗治疗与CAR-T细胞治疗的崛起,免疫治疗的疗效逐渐获得肯定,2013年, Science杂志将肿瘤免疫治疗评选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2016年1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报将癌症免疫治疗当选 “Advance of the Year” 。 2016年1月美国基于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发展, 提出癌症“登月计划”。 免疫疗法相对于传统疗法拥有反应快、 副作用小、 疗效持久的优势。免疫疗法相对于传统疗法拥有反应快、 副作

78、用小、 疗效持久的优势。 癌症的传统治疗方式, 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均具有不同的局限性。其中靶向药物虽然治疗效果明显,见效快,但较易产生耐药性。而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来治疗肿瘤,具有反应快、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的特点。此外机体免疫系统具有良好的记忆型免疫机制,在防止肿瘤复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肿瘤免疫治疗目前拥有较多挑战肿瘤免疫治疗目前拥有较多挑战 不同癌症响应率差别大,整体有效率较低。不同癌症响应率差别大,整体有效率较低。临床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抗体在不同肿瘤中的响应率存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8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

79、专题研究研究 在较大差异。目前已知PD-1抗体在不同肿瘤中的客观缓解率(ORR)差异显著,整体有效率较低。其在霍奇金淋巴瘤中的ORR可以达到66% 95%,而在非小细胞肺癌、肾癌、胃癌等肿瘤中的ORR仅20% 50%。 免疫治疗存在耐药、超进展和假性进展问题免疫治疗存在耐药、超进展和假性进展问题。超进展(HP)指肿瘤反常的加速生长,超进展在免疫治疗中的发生比例远超过化疗和靶向治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上的文章指出,HP 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 9%,而在老年患者(65 岁)中则为 19%。假性进展指在免疫治疗过程中,一些患者会表现出了肿瘤药物

80、响应率低,肿瘤反常加速增长或者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先增大,进而减小等现象。 3.2.2 基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基因检测基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基因检测蓄势待发蓄势待发 Biomarker 的研究深入是肿瘤免疫基因检测发展的基础。的研究深入是肿瘤免疫基因检测发展的基础。 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检测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而对 biomarker 的深入研究是其发展的基础。目前主要免疫治疗相关生物标记物(biomarker)包括 PD-L1表达量、肿瘤突变负荷(TMB) 、微卫星不稳定性(MSI) 、新生抗原(neoantigen)等。其中 PD-L1 的应用最为广泛, 也已被多次证明。 例如 Keynote-024 临

81、床实验中显示在 PD-L1 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使用 Keytruda 的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方面均比使用化疗的有显著的优势。MSI 作为 biomarker也得到普遍认可,2015 ASCO 年会上公布了评估 MSI 在肠癌中作为 PD-1 疗效预测指标的一项期临床试验数据。 MMR 缺陷 mCRC 患者与没有缺陷 (MMR-proficient) 肿瘤患者相比较, 客观缓解率分别为 62% vs 0%。TMB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TMB 越高的肿瘤病人对于免疫反应的效果越好。BMS 的三期临床数据显示,与铂类双联化疗相比,无论 PD-L1 表达水平高低,nivolumab 联

82、合 ipilimumab 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明显延长高 TMB 患者(10 个突变/兆碱基,mut/mb)的 PFS。Neoantigen 指由癌细胞突变所产生的异常蛋白质,是近年兴起的更有潜力的 biomarker。Science 发表的一篇回顾性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对高肿瘤新生抗原负荷(TNB)患者表现出高缓解率,提示 TNB 是预测免疫治疗的良好的 Biomarker。 图表图表22.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 biomarker 比较比较 biomarker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 特点特点 TMB TMB 可定量估计肿瘤基因组编码区的突变总数,具有较高水平TMB 的肿瘤细胞更容易被免疫

83、系统识别, 因此可能对检查点抑制剂有更强的免疫应答。 获 FDA 批准,目前研究热点 PD-L1 表达表达 PD-L1PD-L1 是一种在多种肿瘤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中动态、广泛表达的标志物 目前应用最广泛 MSI 在正常组织中, DNA 复制错误可被错配修复机制校正; 在肿瘤组织中,错配修复(MMR)基因发生突变,无法修复复制错误以致 MSI产生,故 MSI 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获 FDA 批准 新生抗原新生抗原 由于突变产生的新的抗原被称为肿瘤变异新抗原,新抗原具有高度的肿瘤特异性,是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的重要识别标识。 很具潜力的 Biomarker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84、广证恒生 二代测序在肿瘤免疫精准治疗中未来应用价值巨大。二代测序在肿瘤免疫精准治疗中未来应用价值巨大。一方面,基于 NGS 的基因检测可通过对相应指标检测预测病人使用 PD1 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的疗效, 并对治疗过程中的产生的耐药性和超进展问题进行研究,还可以进行预后评价等。另一方面,基于 NGS 的基因检测可与免疫细胞疗法、个性化肿瘤疫苗相互配合,实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例如 2017 年 7 月Nature发表两项独立临床 I 期试验结果,通过对肿瘤细胞进行 DNA 和 RNA 测序,寻找肿瘤细胞因基因突变而特异表达的 neoantigen,然后构建个性化的肿瘤疫苗, 回输到体内激活免疫

85、细胞, 并杀死带有上述抗原的肿瘤细胞。 在肿瘤免疫治疗初放光彩之际,二代测序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值得期待。 3.2.3 拥有较强核心技术的企业值得关注拥有较强核心技术的企业值得关注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19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肿瘤免疫基因检测拥有较高壁垒,肿瘤免疫基因检测拥有较高壁垒,较强的较强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肿瘤免疫基因检测尚处于发展早期, 存在有较多技术问题。 现有研究发现 PD-L1 表达量、 肿瘤突变负荷 (TMB) 、 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 、新生抗原(neoantigen)

86、等 biomarker 与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具有较强相关性,但是其临床应用仍有较多的挑战。以 TMB 和 neoantigen 为例,只有部分肿瘤突变会产生新生抗原,对新抗原的预测和鉴定技术非常复杂,并且很难得到较高准确率。因此拥有较强核心技术的企业能在此领域脱颖而出。 国内企业在免疫基因检测领域普遍涉足尚浅,裕策生物国内企业在免疫基因检测领域普遍涉足尚浅,裕策生物的的新生抗原预测技术新生抗原预测技术具有具有优势。优势。国内肿瘤基因检测企业在免疫领域的布局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集中在对 MSI 和 TMB 的检测,并且在 TMB 检测 panel的选择、 TMB cutoff 值的划分等问题上尚不

87、够明确。 其中世和基因自主开发了基于 NGS 的 MSI 检测、 DNA修复缺陷(dMMR)检测和 TMB 检测。吉因加的 OncoD 肿瘤全面基因检测套餐中包含对 MSI、TMB 的检测。裕策生物是我国较早进入免疫领域的一家公司,目前拥有肿瘤免疫检测相关产品 YuceOne ICIs 和YuceOne Plus,其自主开发的 TrueNeon 新生抗原预测技术,经国际新生抗原筛查联盟 TESLA 认证达国际领先水平。 3.3 建议关注企业建议关注企业 3.3.1 燃石医学燃石医学-肿瘤基因检测国内领先肿瘤基因检测国内领先 燃石医学成立于 2014 年 3 月,专注于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指导,以

88、二代测序及医学生物信息学为核心,常规肿瘤分子病理检测为基石,致力于打造肿瘤个体化治疗临床检测服务及科研一站式解决方案。 ,在北京、上海、广州建设有超过 10000 平方米的检验所、研发中心和 GMP 车间。 燃石医学拥有优秀核心团队,其燃石医学拥有优秀核心团队,其 CEO、CMO、COO、CTO 均拥有国际顶尖企业的相关工作经历。均拥有国际顶尖企业的相关工作经历。COO 拥有生物信息学与转化医学领域经验丰富,CMO 在药品临床研发领域主持过多项工作, CTO 拥有10 年以上 NGS 领域工作经验,对整个 NGS 快速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燃石医学在肿瘤燃石医学在肿瘤 NGS 平台应用方面走在国

89、内前列。平台应用方面走在国内前列。燃石医学已针对不同癌种、不同临床阶段开发了30 余种检测产品,涉及肿瘤早筛、肿瘤良恶性判断、肿瘤靶向用药伴随检测、肿瘤复发监控及肿瘤遗传检测,是首个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审核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的肿瘤应用方向 NGS 公司,更已于近期获得 CFDA 发出的首张基于 Illumina 测序平台肿瘤应用方向 NGS 检测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 。 2016 年 8 月,燃石的人 EGFR/ALK/BRAF/KRAS 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进入绿色通道加速审批。 燃石医学拥有众多优秀合作伙伴。燃石医学拥有众多优秀合作伙伴。燃石医学

90、积极寻求与国内顶级医疗机构、国际著名的设备商、药企的深度合作,以强大的研发能力、出色的产品设计及优异的产品性能,赢得了众多医学专家及行业领导公司的青睐, 已经与 Illumina、阿斯利康制药、Agilent、CTONG 达成战略合作。中国第一间获得美国 CLIA认证的 ctDNA 和肿瘤组织二代测序临床检测实验室。 公司与全省 400 余家顶尖医院广泛开展合作, 并已累积有中国最大的肺癌基因组数据库。 3.3.2 裕策生物裕策生物-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开拓者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开拓者 深圳裕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 2015 年 6 月成立于深圳。裕策生物始终围绕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的基因检测服务,以“基因

91、”+“免疫”为双翼,将肿瘤基因组、免疫微环境有机结合,搭建免疫治疗的抗癌“天梯” ,是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基因检测的先行者与开拓者。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平均拥有近 7 年的人类肿瘤基因组研究经历,在自然 、 科学 、 自然遗传学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核心文章几十篇,是国际肿瘤基因组协作组(ICGC)成员和中国肿瘤基因协作组(CCGC)重要成员,同时还是首个加入国际肿瘤新抗原筛查联盟(TESLA)的国内机构,基因组学研究与肿瘤新生抗原研究实力走在世界前沿。 公司在肿瘤免疫治疗检检测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在肿瘤免疫治疗检检测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裕策生物的主打产品主要有 YuceOne ICIs、Yuce

92、One Plus。 其中 YuceOne ICIs 是全球首款针对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免疫治疗的综合检测产品, YuceOne Plus 是全球首款以免疫治疗为核心覆盖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放化疗的全面肿瘤基因检测产品,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20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辅助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图表图表23. 裕策生物核心裕策生物核心产品产品介绍介绍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广证恒生 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新生抗原检测能力。公司拥有国际领先的新生抗原检测能力。新生抗原的检测技术壁垒高,基于质谱的新生抗原检测对质谱仪的灵敏度和通量

93、要求很高,并且需要大量的新鲜组织,通过生物信息的方法预测新生抗原依然也是一个艰巨的问题。裕策开发出 TrueNeon 新生抗原预测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可同时检测多种突变产生的变异肽段, 将高度准确的新抗原预测算法与完整配对的肿瘤/正常组织的外显子组和转录组测序方案相结合,结合独有的中国人群肿瘤 neoantigen 数据库和裕策生物独有的预测算法和软件,可预测出高质量的肿瘤新生抗原序列。经国际新生抗原筛查联盟 TESLA 认证,裕策生物新生抗原预测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天梯计划助力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天梯计划助力肿瘤精准免疫治疗。天梯计划是国内首个专为肿瘤免疫治疗而发起的基因组合作计划,由深

94、圳裕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手詹启敏院士联合启动,致力于建立万例肿瘤 3D 免疫基因组数据库、知识库和行业标准。 天梯计划为临床肿瘤治疗的科学家和医生提供辅助治疗决策,为药企开发药物提供可信靶点选择,建设合作、互利、共赢的抗癌“天梯” ,加速最新肿瘤免疫疗法的临床转化。 5.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1)行业增速不达预期; (2)技术发展不达预期。 数据支持:刘振星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21 页 共 22 页 新三板团队介绍:新三板团队介绍: 在财富管理和创新创业的两大时代背景下,广证恒生新三板构建“研究极客+BANKER”双重属性的投研团队, 以研究力为基础, 为企业量身打造

95、资本运营计划, 对接资本市场, 提供跨行业、 跨地域、上下游延伸等一系列的金融全产业链研究服务,发挥桥梁和杠杆作用,为中小微、成长企业及金融机构提供闭环式持续金融服务。 团队成员团队成员: 袁季(广证恒生总经理兼首席研究官) :袁季(广证恒生总经理兼首席研究官) :长期从事证券研究,曾获“世界金融实验室年度大奖最具声望的 100 位证券分析师”称号、2015 及 2016 年度广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中国证券业协会课题研究奖项一等奖和广州市金融业重要研究成果奖,携研究团队获得 2013 年中国证券报“金牛分析师”六项大奖。 2014 年组建业内首个新三板研究团队,创建知名研究品牌“新三板研究极客

96、”。 赵巧敏(新三板研究总监、副首席分析师) :赵巧敏(新三板研究总监、副首席分析师)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国际金融市场硕士, 8 年证券研究经验。具有跨行业及海外研究复合背景,曾获 08 及 09 年证券业协会课题二等奖。具有多年 A 股及新三板研究经验,熟悉一二级资本市场运作,专注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研究,担任广州市开发区服务机器人政策咨询顾问。 温朝会(新三板副团队长) :温朝会(新三板副团队长) :南京大学硕士,理工科和经管类复合专业背景,七年运营商工作经验,四年市场分析经验,擅长通信、互联网、信息化等相关方面研究。 黄莞(新三板教育行业负责人) :黄莞(新三板教育行业负责人) :英国杜

97、伦大学金融硕士,具有跨行业及海外研究复合背景,负责教育领域研究,擅长数据挖掘和案例分析。 陆彬彬(新三板主题策略研究员) :陆彬彬(新三板主题策略研究员)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硕士,负责新三板市场政策、私募机构、投后管理等领域研究, 擅长数据挖掘和政策分析。 魏也娜(新三板魏也娜(新三板 TMT 行业研究员) :行业研究员) :金融硕士,中山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士, 3 年软件行业从业经验,擅长云计算、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研究。 刘锐(新三板医药行业研究员) :刘锐(新三板医药行业研究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机化学硕士,具有丰富的国内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产品开发与管理经验, 对医疗器械行业

98、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有深刻的认识, 重点关注新三板医疗器械、医药的流通及服务行业。 胡家嘉(新三板医药行业研究员) :胡家嘉(新三板医药行业研究员) :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华中科技大学生物信息技术学士, 拥有海外知名实业工作经历, 对产业发展有独到理解。 重点研究中药、 生物药、 化药等细分领域。 陈凯(新三板传媒行业研究员) :陈凯(新三板传媒行业研究员) :厦门大学经济学硕士,具有国内知名券商投行、研究所工作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游戏、电竞、影视等泛娱乐领域相关产业。 田鹏(新三板教育行业研究员) :田鹏(新三板教育行业研究员) :新加坡国立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曾于国家级重点经济期刊发

99、表多篇论文,具备海外投资机构及国内券商新财富团队丰富研究经历,目前重点关注教育领域。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邮箱: 电话: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重要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第 22 页 共 22 页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专题专题研究研究 广证恒生:广证恒生: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 5 号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4 楼 电话:, 邮编:510623 股票评级标准:股票评级标准: 强烈推荐:6 个月内相对强于市场表现 15%以上; 谨慎推荐:6 个月内相对强于市场表现 5%15%; 中性:6 个月内相对市场表现在-5%5%之间波动

100、; 回避:6 个月内相对弱于市场表现 5%以上。 分析师承诺: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在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公司与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不存在利害关系。 重要声明及风险提示:重要声明及风险提示: 我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客户使用。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该信息未经任何更新,也不保证我公司做出的任何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

101、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担保。我公司已根据法律法规要求与控股股东(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各部门及分支机构之间建立合理必要的信息隔离墙制度,有效隔离内幕信息和敏感信息。在此前提下,投资者阅读本报告时,我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已经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或者可能正在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法律法规政策许可的情况下,我公司的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我公司的关联机构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告公开前已经通过其他渠道独立使用或了解其中的信息。本报告版权归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所有。 未获得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事先书面授权, 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肿瘤基因检测专题研究:在个体化用药基因诊断大时代下论英雄(22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