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公司研究】亿帆医药-深度报告:首个全球生物创新药F~627美国三期临床试验圆满完成公司迎来创新转型成果兑现起点-200721(26页).pdf

编号:19116 PDF 26页 2.02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公司研究】亿帆医药-深度报告:首个全球生物创新药F~627美国三期临床试验圆满完成公司迎来创新转型成果兑现起点-200721(26页).pdf

1、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020 年年 07 月月 21 日日 公司研究公司研究 评级:评级:买入买入(首次覆盖首次覆盖) 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 周超泽 S0350519100004 联系人 : 徐晓欣 S0350120030025 首个全球生物创新药首个全球生物创新药 F-627 美国三期临床试验美国三期临床试验 圆满完成,公司迎来创新转型成果兑现起点圆满完成,公司迎来创新转型成果兑现起点 亿帆医药亿帆医药(002019)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最近一年走势 相对沪深 300 表现 表现 1M 3M 12M 亿帆医药 23.7 53.3 145.9

2、 沪深 300 14.2 22.9 22.9 市场数据 2020-07-20 当前价格(元) 28.41 52 周价格区间(元) 9.89 - 30.68 总市值(百万) 35077.18 流通市值(百万) 23429.96 总股本(万股) 123467.71 流通股(万股) 82470.83 日均成交额(百万) 394.44 近一月换手(%) 94.02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全球首个全球首个第三代第三代 G-CSF (亿帆医药的(亿帆医药的 F-627) 海内外三期临床均达到海内外三期临床均达到 主要治疗终点,有望主要治疗终点,有望成中国首个成中国首个在美国申报上市在美国申报上市的生物的生

3、物创新药创新药。 F-627 为亿帆医药创新药子公司健能隆独立研发的全球第三代 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药物,用于治疗化疗后遗症引起的 中性粒细胞减少。F-627 前两代 G-CSF 类药物没有彻底解决化疗病 人的重度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而健能隆的 F-627 通过应用 Fc 融合 蛋白技术研发出独特的重组人 G-CSF 双分子,相比于第二代添加 PEG 链的长效 G-CSF 有强效和长效的显著优势, 因此我们看好其成 为重组人 G-CSF 药物未来的 Best-in-Class 品种。 F-627 在中美都开 展了临床 3 期试验,目前均已达到试验终点,标志着其在中国、美国 同时开展

4、的所有临床试验的圆满完成,预计 2021 年底在美国获批上 市。2019 年美国 G-CSF 市场规模为 45 亿美元,每年增速约在 3%, 长效药物占主流, F-627 作为长效 G-CSF 原研 Neulasta 后第 5 款上 市的同类药物,第 1 款创新药,我们给予中性的 10%峰值市占率的 估测, 则 F-627 在美国的销售峰值约在 8 亿美元左右, F-627 的美国 市场估值约在 27 亿美元。而中国市场 G-CSF 类药物使用相对滞后 2019 年市场规模仅有 5.11 亿美元,根据历史数据 2017 年到 2019 年中国 G-CSF 的增速高于美国在 8%左右,G-CSF

5、 长效市场份额目 前为 61%,长期看还有提升空间假设 2025 年达 90%。再者 F-627 是国内唯一与长效原研 G-CSF 进行头对头比较证明其非劣性的原创 创新药, 我们看好其国内的峰值市占率达 30%, 因此我们预计 F-627 在中国的销售峰值有望达 3 亿美金左右,按贴现率 8%估算则 F-627 国内市场的估值约在 5.8 亿美金,因此 F-627 总估值约在 33 亿美金 左右。 健能隆健能隆国际一线国际一线生物生物创新创新药研发药研发企业价值显现企业价值显现,管线合理估值近管线合理估值近 40 亿美金亿美金。健能隆目前进展最快两大产品 F-627 和 F-652 有望 1

6、-2 年 内上市实现收入贡献,长期来看拥有三大核心价值源泉:1)拥有国 内稀缺的国际一流双分子和免疫抗体两大技术平台, 奠定了长期原始 创新能力;2)生物创新药研发管线丰富:在产品管线方面,公司目 前已经在全球申报 100 多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专利约 50 项。各研 发阶段都有相应产品布局:基于双分子技术平台的 F-627 已完成中、 美临床 3 期,预计 2020 年内有望申报上市,2021 年底在美国获批 上市;F-652 正在进行临床 2 期试验,预计 2020 年底结束;基于免 合规声明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该股票未超过 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 1%。 -0.5000 0.0000

7、0.5000 1.0000 1.5000 2.0000 亿帆医药 沪深300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2 疫抗体平台的 A319 正在申报临床,A329 处于临床前阶段。3)生产 工艺成熟保证供货,CMC 工艺成熟奠定大分子研发实力,健能隆设 立专门的 CMC 部门,拥有一套完整的生物药开发技术实力,健能隆 有望凭借建立的以哺乳动物细胞生产治疗用重组蛋白制剂的高质和 高效工艺技术平台和第一个中国在美国申报的生物创新药 F-627 的 商业化打通中国在全球标准下的生物药领域的申报、生产通道。 现有主业非药板块和制药板块为公司长期创新转型保驾护航现有主业非药板块和制药板块为公司

8、长期创新转型保驾护航。 亿帆医 药现有主要业务主要非药板块的原料药、 高分子业务和母公司的制药 业务板块;其中原料药、高分子板块虽然价格变动大,但每年都持续 贡献 10 亿以上的充沛现金流,助力公司长期创新转型发展。制药业 务国内外研发、生产、销售三位一体格局初现,全面整合完成夯实板 块腾飞基础: 在研发方面, 并购整合是公司创新转型和产品获得的基 础策略,目前已成功构建生物大分子创新药、高端化学仿制药、胰岛 素等几大研发平台;在生产方面,2019 年整体批文转移基本完成, 国内四大制剂生产基地逐渐成形; 在销售方面, 国内制剂已形成中央 统一管理部门, 并购赛臻初步完成了亚太销售体系的布局,

9、 有望开启 高速成长期。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亿帆医药创新药子公司键能隆首个全球生物创 新药 F-627 中美三期临床试验均顺利完成,均达到主要治疗终点, 年内有望申报上市进入商业化收获期, 健能隆的商业化开端有望带来 亿帆医药创新药业绩和估值的全面提升起点。因此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 EPS 分别为 0.88、1.05 和 1.27,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分别为 32.23、27.11 和 22.32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F-627 获批上市不及预期;药品销售不确定风险;泛酸钙 价格不确定风险; 临床试验不确定风险; CMC

10、工艺控制不稳定风险。 预测指标预测指标 2019 2020E 2021E 2022E 主营收入(百万元) 5187 6069 7229 8569 增长率(%) 16% 17% 19% 1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903 1090 1295 1574 增长率(%) 16% 21% 19% 21% 摊薄每股收益(元) 0.85 0.88 1.05 1.27 ROE(%) 11.55% 12.75% 13.76% 15.04% 资料来源:Wind 资讯、国海证券研究所 oPrOqPnRrPtPsOrMpNtNsN9PdN9PpNqQpNmMlOrRyRkPnMpRaQrQpQvPtRxPxNqMq

11、R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3 内容目录内容目录 1、 F-627 有望成中国首个在美国商业化的生物创新药 . 5 2、 面向全球市场,国际一流的原创生物创新药研发平台健能隆商业化扬帆起航 . 12 2.1、 健能隆步入商业化新征程 . 12 2.2、 健能隆的长期价值源泉(一)双分子和免疫抗体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奠定原始创新能力 . 14 2.3、 健能隆的长期价值源泉(二)丰富的生物创新药管线 . 15 2.4、 健能隆的长期价值源泉(三)拥有国内稀缺的国际标准生物药 CMC 资源和生产经验积累 . 18 3、 现有主业非药板块和制药板块为公司长期创新转型保驾护航 . 19

12、 4、 盈利预测与评级内容 . 23 5、 风险提示 . 23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4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建议预防性使用 G-CSF 的情况分析 . 5 图 2:F-627 作用机理图解 . 7 图 3:F-627 结构 . 7 图 4:F-627 研发历程 . 8 图 5:原研 G-CSF 药物销售额(亿美元) . 10 图 6:全球 G-CSF 竞争格局 . 10 图 7:近几年中国 G-CSF 药物样本医院销售量激增 . 10 图 8:中国在美国开展的创新药临床试验进展梳理 . 12 图 9:健能隆发展历程 . 13 图 10:健能隆优势图解. 13 图

13、11:双分子形成图解 . 14 图 12:双抗平台作用机理 . 15 图 13:健能隆产品研发进展 . 16 图 14:F-652 图解 . 16 图 15:F-652 临床试验阶段 . 16 图 16:F-652 在酒精性肝炎适应症空间推算 . 17 图 17:F-652 在移植物抗宿主病适应症空间推算 . 17 图 18:公司原料药收入(百万元) . 19 图 19:公司原料药毛利(百万元) . 19 图 20:亿帆医药非药板块高分子、原料药现有产品和未来布局梳理 . 19 图 21:公司制药板块布局图解 . 22 图 22:2015-2019 年亿帆医药制药板块收入趋势图 . 22 图

14、23:公司盈利预测表. 23 表 1:第一和二代 G-CSF 药物对比 . 6 表 2:F-627 国际和国内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梳理 . 8 表 3:F-627 美国市场销售规模测算 . 11 表 4:F-627 中国市场销售规模测算 . 11 表 5:F-652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销售规模测算 . 17 表 6:F-652 酒精性肝炎的销售规模测算 . 18 表 7:亿帆药品独家医保和基药产品梳理 . 20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5 1、 F-627有望成中国首个在美国商业化的生物创新有望成中国首个在美国商业化的生物创新 药药 G-CSF 类药物为目前临床主要的升白药,为化

15、疗后的刚需用药类药物为目前临床主要的升白药,为化疗后的刚需用药。癌症化疗会出 现较多的不良反应, 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骨髓抑制最为常见, 可 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减少、化疗时间延迟,从而增加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和 生存质量, 影响患者预后。 目前临床上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中药升白药例如 党参、 蜂王浆和激素类例如雄激素和雌激素, 而最常使用的见效快的是粒细胞集 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 类药物。G-CSF 是一种促进中性粒细胞生长的细胞因子, 主要是通过刺激骨髓释放未成熟的中性 粒细胞, 促进幼稚的前体

16、中性粒细胞分化成熟, 同时增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的 毒性颗粒,增强中性粒细胞吞噬病原体、产生过氧化物以及杀灭细菌的能力。 G- CSF 相比于常见的中药和激素类的升白药见效快,特别是对发热性中性粒细 胞减少症作用明显,因此是 ASCO、NCCN 等指南推荐的首选临床用药。 图图 1:建议预防性使用:建议预防性使用 G-CSF 的情况分析的情况分析 资料来源:EORTC,国海证券研究所整理 G-CSF 临床应用主要是第一代短效和第二代临床应用主要是第一代短效和第二代 PEG 化长效药物,二代化长效药物,二代 PEG 化长化长 效药物为市场主流。效药物为市场主流。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

17、-G-CSF) 是基因工程产物, 生物活性与天然物质基本一致。20 世纪 80 年代,研究者首次确定人类 G-CSF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6 的基因序列,通过基因克隆和蛋白质重组技术合成了 rh-G-CSF。第一代重组人 G-CSF 是由美国安进(Amgen)公司研发于 1991 年在美国获批上市治疗嗜中 性粒细胞减少症。第一代的重组 rhG-CSF 都属于短效型,需要每天或每周多次 注射。第二代 G-CSF 是由美国安进公司研发的 Pegfilgrastim,于 2002 年在美 国获批上市,2019 年美国市场销售额约 45 亿美元。Pegfilgrastim 是长

18、效型可 以每个化疗周期注射一次但是缺点是 PEG 链会一定程度降低生物学活性。目前 在中国获批上市的 G-CSF 类药物主要是原研安进的第一代 neupogen 及其国产 仿制药和安进原研第二代 neulasta 的国产仿制药(第二代原研 neulasta 未在国 内上市) 。由于第一代和第二代重组人 G-CSF 分别有短效和低生物学活性的缺 陷依然不能解决某些癌症患者化疗后的重度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医学难题。 表表 1:第一和二代:第一和二代 G-CSF 药物对比药物对比 第一代 G-CSF 第二代 G-CSF 类型 短效型 长效型 时间 1991 年 2002 年 分子量 19kD 相比一

19、代增加了一倍 半衰期 3.5 小时 15-80 小时 注射频 次 化疗后 24 小时后注射,每天一次 每个化疗周期注射一次 原研公 司和产 品 Amgen 的 Neupogen Amgen 的 Neulasta 类似药 公司和 产品 Novartis 的 Zarxio;Pfizer 的 Nivestym Mylan&Biocon 的 Fulphila(MYL-1401H) ; Coherus BioSciences的Udenyca (CHS-1701) ; Pfizer 的 Nyvepria;Novartis 的 Ziextenzo 国内仿 制药 齐鲁制药的瑞白; 特宝生物的特尔津 石药集团的

20、津优力;齐鲁制药的新瑞白;恒瑞医 药的艾多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国家药监局、国海证券研究所整理 F-627 为第三代为第三代 G-CSF 类药物,兼容长效和强效有望逐步替代前两代药物类药物,兼容长效和强效有望逐步替代前两代药物。 F-627 为亿帆医药创新药子公司健能隆通过应用 Fc 融合蛋白技术研发出重组人 G-CSF 双分子;有可能缓解化疗后肿瘤病人重度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并 缩短重度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时间:从空间结构上看双分子结构更容易形成 G-CSF 配体-受体二聚体复合物; 从激活效率上看 F-627 双分子结构可以产生比 重组单体 rhG-CSF 加快了实验动物骨髓嗜

21、中性粒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前两代 G-CSF 类药物没有彻底解决化疗病人的重度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症,F-627 同时满足长效和高生物学活性,因此我们看好其成为 Best-in-Class 重组人 G-CSF 药物的潜力。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7 图图 2:F-627 作用机理图解作用机理图解 图图 3:F-627 结构结构 资料来源:健能隆官网、国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健能隆官网、国海证券研究所 F-627 中美临床中美临床 3 期均达到主要治疗终点,试验数据与短效和长效原研相当期均达到主要治疗终点,试验数据与短效和长效原研相当。 F-627 研发超过 10 年从 2

22、011 年开始在澳洲进行 1 期临床试验到 2020 年中国和 美国 3 期临床试验均到达临床试验终点。 F-627 是唯一一个与短效和长效原研同 时进行过大样本量头对头研究的药物: 在中国方面在中国方面,F-627 三期临床试验是与短效原研 Neupogen 做头对头临床试验, 于 2018 年 4 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019 年 6 月完成末例受试者随访,2020 年 1 月 5 日公布 3 期临床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整体安全性良好,有效性不劣于 短效原研 Neupogen,并且感染率、骨痛发生率和 FN(发热性嗜中性粒细胞减 少症)发生率均较低。 在国际多中心临床方面在国际多中心临床方

23、面,F-627 开展 04 和 05 两个三期临床试验方面,04 方案 与安慰剂对照, 2018 年 1 月 24 日公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F-627 治疗组患者的 重度(4 级)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安慰剂对照组,同时受试者 耐受情况良好。 05 方案与原研 Neulasta 对照, 2017 年 FDA 批准 F-627 使用 “特 殊方案评估(SPV) ”资格在全球包括美国、欧洲等 5 个国家,41 个临床试验中 心开展国际 III 期临床试验;2018 年 4 月首例受试者入组,2020 年 3 月完成末 例受试者末次访视;结果达到主要疗效终点,化疗第一个周期的重度(4

24、级)嗜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与原研 Neulasta 相比非劣性。 再者从 05 方案的试 验数据看 F627 相比 Neulasta 有优越性潜能:F-627 感染率更低、DSN(中性粒 细胞减少症)持续时间更短、对健康状况差的患者更有效,因此我们认为 F-627 有望凭借其优效潜力抢占更多 Neulasta 的市场份额。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8 图图 4:F-627 研发历程研发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国海证券研究所整理 表表 2:F-627 国际和国内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梳理国际和国内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梳理 临床试验时期 第 1 个国际期临床(04 方案) 第

25、2 个国际期临床(05 方案) 国内期临床 试验周期 2016.8-2017.12 2018.2-2020.3 2018.4-2019.6 入组情况 入组 122 名接受 TC 化疗方案 (多西他赛和环磷酰胺联用)的 乳腺癌患者 入组 393 名为需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 者 入组 242 名接受表柔比星和环 磷酰胺化疗的乳腺癌患者 试验设计 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 多中心、随机、阳性药品对照 多中心、随机、开放及阳性对 照 试验方案 将受试者以 2:1 的比例随机分 配到 F-627 或安慰剂。 化疗后约 24 小时,受试者将接受 20mg 固定剂量的 F-627 或安慰剂。 化 疗后每天监测受

26、试者的绝对中 性粒细胞计数 (ANC) , 直到 ANC 水平超过 2.0 x10 9 / L, 然后每 三天监测一次该值,直到进入下 一个化疗周期为止 以 1:1 的比例随机接受每化疗周期皮 下注射一次 F-627 或 Neulasta 治 疗,21 天为一周期,共有四个周期 在每个周期的第 3 天,即化疗 开始后 484 h, 受试者将接受 皮下注射 F-627;在每个周期 的第 3 天,受试者将接受 GRAN每天一次 (4 h) , 长 达 2 周,直到中性粒细胞计数 恢复到 5.0109 / L 主要疗效终点 周期中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 持续时间 (ANC 0.5x10 9 / L)

27、 化疗第一个周期的重度(4 级)嗜中 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 第一疗程中,3 级(中度)和 4 级(重度)嗜中性粒细胞减少 症的持续时间(天) 试验结果 F-627 治疗组患者的重度 (4 级)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持续时间 显著低于安慰剂对照组,同时受 试者耐受情况良好 F-627 治疗组患者的重度(4 级)嗜中 性粒细胞减少症持续时间与原研对照 药品(Neulasta)相当,两组差异的 95%可信区间(-0.1,0.1)上限小于 方案预设非劣效界值“0.6 天” ;在化 疗第一个周期的重度(4 级)嗜中性 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全化疗疗程的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的发 生率、静脉抗生

28、素使用率及天数、因 FN 和感染住院率及天数等方面与对 照组(Neulasta)相近 F627 有效性结果已全面达到 临床试验预设评价标准,疗效 与对照药物(原研进口药物重 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相 当;整体安全性良好,较对照 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严重 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与 F-627 相关的不良反应多为轻 中度,表明 F-627 具有良好的 安全性和耐受性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9 试验结论 达到试验的主要终点目标及预 设评价标准,安全性良好 成功达到预设主要疗效终点和次要疗 效终点,药物疗效与对照药品(原研 品种 Neulasta)相当;具有良好的 安全性和

29、耐受性 全面达到临床试验预设评价标 准,疗效与对照药品(原研进 口药品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相当;具有良好的安全 性和耐受性。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国海证券研究所整理 美国进入长效美国进入长效 G-CSF 类似药竞争阶段,中国仍处于长效类似药竞争阶段,中国仍处于长效 G-CSF 渗透早期渗透早期 美国市场方面美国市场方面, 根据 IMS 统计, 2019 年美国 G-CSF 市场规模约为 45 亿美金, 在美国市场应用以第二代长效为主,销售额占比约 88%。G-CSF 长效市场生物 类似药正在快速提升市场份额: 原研产商为美国安进公司的 Neulasta, 约占

30、 73% 市场份额, 而生物类似药方面目前已有 4 个产品上市分别为 2018 年 7 月上市的 Fulphila 、 2019 年 1 月上市的 Udenyca、 2020 年 1 月上市的 Ziextenzo 及 2020 年 6 月刚获批的 Nyvepria;其中 2019 年已经上市销售的类似物 Fulphila 和 Udenyca 销售额共 7.09 亿美金占比约 15.56%。 因此目前美国 G-CSF 市场进入 类似物竞争白热化阶段,我们看好 F-627 凭借其长效和强效双加强优势突围。 中国市场方面中国市场方面,长效 G-CSF 对第一代短效 G-CSF 的替代还在攀升阶段且市

31、场 规模远低于美国, 国内对于化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主要使用传统中药升白药和 雌雄类激素,升白药中 G-CSF 的渗透率在 25%左右。根据 IMS 统计,2019 年 中国约有 5.11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其中长效占比从 2017 年的 26%提升至 2019 年的 61%。目前中国市场以两代原研的类似药市场为主,根据 PDB 统计,2019 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 G-CSF 药物的销售额约为 17.26 亿元,获批上市的二 代长效 G-CSF 厂家主要有 3 家:2012 年 3 月上市石药集团的津优力、2015 年 12 月上市齐鲁制药的新瑞白及 2018 年 7 月上市恒瑞医药的艾

32、多。由于国内市 场一方面 G-CSF 相对传统升白药的替代还在进行中,且长效 G-CSF 对第一代 短效的替代刚刚开始, 二代长效 G-CSF 类似药均上市没多久仍在群雄逐鹿时期, 我们看好 F-627 作为首个全球第三代 G-CSF 创新药凭借其强效长效的双重优势 成为国内市场的 Best-in-class 品种。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部分 10 图图 5:原研:原研 G-CSF 药物销售额(亿美元)药物销售额(亿美元) 图图 6:全球:全球 G-CSF 竞争格局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国海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IMS、国海证券研究所 图图 7:近几年中国:近几年中国

33、 G-CSF 药物样本医院销售量激增药物样本医院销售量激增 资料来源:PDB、国海证券研究所 G-CSF 类药物为化疗后升白刚需用药,类药物为化疗后升白刚需用药,F-627 预计美国销售峰值有望达预计美国销售峰值有望达 8 亿美亿美 元,中国销售峰值有望达元,中国销售峰值有望达 3 亿亿美金美金左右左右。2019 年美国 G-CSF 市场规模为 45 亿 美元, 由于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 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减少、 化疗时间延迟,从而增加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影响患者预后。 G-CSF 类药物为目前主流的升白药,2017 年到 2019 年美国患癌人数年复合增 速在

34、 3%,长效药物占主流市场预计未来长效的占比将提高到 90%。海外长效 G-CSF 药物进入原研和类似物激烈竞争阶段,虽然是原研后第 5 个上市的长效 G-CSF 药物,但考虑到 F-627 具备强效和长效两大优势,特别是F627 相比于 Neulasta感染率更低、DSN(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持续时间更短、对健康状况差的 患者更有效, 我们看好它在美国市场的峰值市占率有望达 10%左右, 因此我们预 计 F-627 在美国的销售峰值有望达 8 亿美元左右,根据 DCF 模型贴现率 8%估 算 F-627 的美国市场估值约在 27 亿美金。而中国市场 G-CSF 类药物使用相对 滞后,目前市场规模仅有 5.11 亿美元,根据历史数据 2017 年到 2019 年中国 G-CSF 的增速高于美国约为 8%左右,G-CSF 长效市场份额虽提升至 61%,长 0 10 20 30 4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公司研究】亿帆医药-深度报告:首个全球生物创新药F~627美国三期临床试验圆满完成公司迎来创新转型成果兑现起点-200721(26页).pdf)为本站 (风亭)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