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26页).pdf

编号:23967 PDF 26页 1.61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26页).pdf

1、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 智能网联汽车 前言 1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解析 2 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模式 10 人机交互评测体系及模型测试 14 结语 18 同济大学AMMI人车关系实验室 19 联系我们 20 目录 1 1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1 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整个汽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启动按钮,从赋 能产品力的提升,到赋能汽车后市场的价值挖掘,再到赋能产品研发以 及全价值链的协同创新,成为汽车行业“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 网络化、共享化)趋势下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那么,每个车企都会面 临的问题是,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一个多

2、方共建的生态体系,其中,车辆是载体,实现 智能化是目的,而网联化是核心手段。 智能交互、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元素。其中,智能 交互向着多元化、人格化的方向发展,终端不断迭代。智能服务注重对 用户的闭环管理,整车厂必须构建自身的内容分发能力。而智能驾驶能 力差异的核心是计算平台和软件开发。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正在由最初的三种发展路径向两种路径演化,不同 路径将殊途同归,智能化与网联化趋向深度融合。 车联网功能包括车辆相关服务和拓展类服务等上百种细分服务,但并不 是所有功能都需要开发安装,需遵循一定设计与规划原则,通过核心场 景识别、分级场景库构建、用户需求和任务,挖掘出功能机

3、会点,最后 进行功能价值评估与落地实施。 前言 2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复杂,合作才能共赢 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生态较为复杂,是一个多方共建的生态体系,参与者包括整车厂、互联网公司、ICT 企业、Tier1供应商和政府。如果把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比作机器人的出行,那么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 生态全景图中,车辆是载体,实现智能化是目的,而网联化是核心手段。 在生态参与者中,整车厂作为最终的整合方,需要 把软硬件、功能及生态服务商等各方角色集中起 来,完成从整车制造到长期出行服务的交付。传统 一级供应商与整车厂以及人工智能和软件等领域的 IT技术公司

4、合作,推动车联网发展并加强自身的研 发能力。ICT企业拥有领先的智能网联科技,推动 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让人车交互向人车关系转 变,让整车实时在线连接万物。互联网企业需要持 图1: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全景图 数据来源: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 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解析 智能网联时代已至,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将撬动整个汽车产业的数字 化转型,改变现有的价值分配格局,在上一篇白皮书智能网联时代, 车企如何打赢数字化之役中,我们阐述了行业发展趋势、产业演进 逻辑、价值转移方向以及对汽车行业划时代的影响。接下来,车企需要 审慎选择适合自身的战略发展路径,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5、 续挖掘“人、车、生活”应用场景,并基于数据 分析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和精准性,打造互联网服 务生态。而政府负责搭建平台,从立法、政策、 标准的方面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推动新 技术应用。 由此可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中存在诸多传统车 企不曾涉猎的新技术领域,唯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生态 要素 生态参 与者 车辆 整车厂Tier 1 供应商ICT企业互联网企业政府 产品 产品: 最佳载体 电子电气 架构升级 新能源汽车 动力升级 传统汽车 目的: 智能决策, 控制执行, 更好服务人类 自 动 驾 驶 人 工 智 能 人 机 交 互 智能 感知 智能 决策 控制 执行 手段: 数据流动, 信息

6、交互 车载 终端 人 车 环境 设施 服务 通信 网络 平台技术 大数据技术 交互要素与资源 核心技术 外界智能化网联化 管端云 基础支撑 标准法规 资源 3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智能交互* 智能驾驶智能服务 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要素 智能网联汽车存在三大元素,智能交互、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其中,智能交互是抓手和入口,而智能驾 驶和智能服务是输出的驾驶操控体验和服务体验,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智能驾驶是必备功能,以网联化 为核心的智能服务是体验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切入点。 智能交互 首先,人机交互技术向多元化、人格化方向发展, 同时交互终端及内容架构不断迭代优化。多元

7、化意 味着人们对交互体验的要求逐步提高,人机交互方 式从按键、触控,到语音控制、人脸识别、手势交 互,甚至是更先进的生物识别。人格化是指通过语 图2: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要素 图3:智能交互的发展趋势 1.“荣威RX5 MAX车型介绍”,上汽荣威官网,2020年6月。 2.“理想ONE 全车语音交互”,理想汽车官网,2020年6月。 3.“ES6 车型介绍”蔚来官网,2020年6月。 4.“广汽新能源GE3 更智能”,广汽新能源官网,2020年6月。 5.“遇见下一代智能终端Byton M-Byte Concept 亮相2018世界移动大会上海” , 拜腾官网, 2018年6月。 6.“斑马 斑

8、马智行系统介绍” , 斑马官网, 2020年6月, * 智能交互在本研究中聚焦于人机交互, 而车外交互 (V2X) 内容包括在智能驾驶范畴 数据来源: 公开信息、 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分析 言语义学习,了解人的思维文化,未来,启发式的 主动车联网语音服务会成为发展方向。终端迭代优 化则表示人机交互终端硬件和软件双重升级,交互 与服务紧密结合,提高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高效 性。关注用户体验和智能座舱技术的造车新势力和 国内传统车企均在这一领域持续发力。 需求输入或主动识别需求 语音交互 手势/面部识别及生物体征监测 车辆控制及驾驶功能 辅助驾驶 智能安全 车辆智能控制 智能地图 与人、生活相

9、关密切的服务 后市场服务 出行服务 社交娱乐及生活服务 抓手/入口:真正懂人理解人的高度智能 输出:驾驶操控体验 多元化人格化终端迭代优化 输出:服务体验 荣威 Sky Eye1 自动脸部扫描识别用户身份,启动 车辆及专属身份 理想 ONE2 语音交互可区分不同位置乘客的 指令 蔚来NOMI3 车内智能助手NOMI,表情动作 随场景变换 广汽广小祺4 虚拟卡通形象可通过简化表情传 达情感,使车载系统变得有温度 智能硬件5 拜腾49英寸超大屏幕与手势交互 功能 界面:交互与服务融合6 斑马地图即UI: 提供用户所处位置 的全面信息,全面结合地图和服务 4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

10、网联卓越中心 由于自动驾驶有太多传统车企不曾涉猎也不擅长的技术领域,车企必须依靠整合科技企业和Tier1供应商实 现,只有高端品牌和国外领先传统车企在自动驾驶软件和算法等部分核心技术领域采用内生自建的方式。 除交互技术之外,智能交互还包括智能分发,即通 过智能算法对交互识别内容进行理解,再进行服务 的调取和内容的分发。整车厂可以通过和互联网公 司合作,尤其是与智能交互技术厂商与智能内容分 发公司合作,实现业务的快速布局,迅速提升对用 户的理解水平和在智能交互领域的能力。 与此同时,整车厂必须构建内容分发方面的能力, 注重对用户的闭环管理,把握入口并构建可控的用 户运营体系,不能一味依赖互联网公

11、司提供的“全 家桶”模式7。长远来看,语音语义的识别可以借 助科技公司的技术能力,但服务分发策略和用户偏 好数据必须掌握在整车厂自己手中,这样才能在智 能网联汽车的各细分场景爆发和成熟之前,为未来 流量入口的把握、自身用户的理解、用户价值深度 挖掘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做好准备和支撑。 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包括智能控制和自动驾驶两个阶段。其 中,座舱智能控制功能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必备的功 能,是车辆设计中的必需品。辅助驾驶功能已经成 为市场上中高端车辆普遍拥有的性能,应该在B级 车以上加入此功能,以紧跟市场潮流,提升产品 力。而对于L3及以上的高等级自动驾驶,虽然实现 的车企数量有限,但具有巨大的商业潜

12、力,将对行 业格局和商业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高端电动汽车 品牌和国外领先的传统厂商已经瞄准L4/L5自动驾 驶技术重点突破,整车厂即使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技 术突破,也应做好相关研发和投资,为长期发展做 准备。 图4:智能驾驶的不同阶段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分析 座舱智能控制 对车辆座舱的交互与控制 语音控制车辆座椅加热、座椅通 风、分区空调 电动座椅、车窗、氛围灯等设置 的记忆功能 通过手机、智能手表和智能家居 控制车辆 代表品牌: 几乎所有车联网汽车都加入了 该项功能 荣威8 RX5 MAX 特斯拉11 Model S 吉利9 博越PRO 奥迪12 A8 NIO10 ES6 Waymo13 辅

13、助驾驶(L1L2) 辅助人类驾驶员监视驾驶环境 360全景影像 驾驶辅助:定速巡航、自主变道、 自动泊车 安全辅助:碰撞预警、盲点监测、 紧急制动 代表品牌: 量产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的B级以上 车辆普遍安装,通过智能科技提升产 品性能 高等级自动驾驶(L3L5) 由驾驶系统来监视驾驶环境 L3: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在一定情境 下车仍然需要人接管 L4/L5:具有环境感知能力,L4等级大 部分时间不需要人照看,在一定区域 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功能;L5级即完 全自动驾驶 代表品牌: 豪华车企通过自动驾驶大幅提升产品 科技感 互联网企业开发核心算法技术 必备基础功能, 智能网联车辆必备 中高端智能网联

14、汽车普遍拥有的性能, 通过科技感提升产品力和汽车销量 将大幅提升产品性能,引导行业变 革,将对整个汽车制造业商业模式产 生颠覆性影响 L3级 智能控制 自动驾驶 7. 在中国, BAT (百度, 阿里巴巴, 腾讯) 将他们在互联网上的地图、 音乐等应用程序软件打包装在汽车上, 即称为 “全家桶” 模式。 8. “荣威RX5 MAX车型介绍” , 上汽荣威官网, 2020年6月。 9. “吉利博越PRO车型介绍” , 吉利官网, 2020年6月。 10. “NIO ES6车型介绍” , 蔚来官网, 2020年6月。 11. “Tesla ModelS 车型介绍” , 特斯拉官网, 2020年6月

15、。 12. “Audi A8车型介绍” , 奥迪官网, 2020年6月。 13. “Waymo介绍” , Waymo官网, 2020年6月。 5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在感知层面,传感器生产与高精地图开发不是车企 擅长的能力,可通过战略合作或收购快速获能,因 此不是自动驾驶能力差异的关键。在决策层面,计 算平台和软件开发是自动驾驶能力差异的核心,豪 华车企通过自建方式打造领先的技术产品,量产品 牌和造车新势力多采用战略合作方式逐步构建自动 驾驶体系,或通过收购迅速提升企业的自动驾驶建 设水平。通信网络的核心能力掌握于通信服务商和 图5:智能驾驶的技术领域和布局方

16、式 a. BMW Group, Audi AG and Daimler AG each hold one third of HERE, BMW Offi cial Website, December, 2015. https:/www.bmwgroup. com/content/dam/grpw/websites/bmwgroup_com/ir/downloads/en/2015/20151215_SneakPreview-F-Presentation_IR.pdf b. “吉利智慧互联车行技术” , 吉利汽车官网, 2020年6月。 c. Ford Invests in Argo AI, a

17、 New Artifi cial Intelligence Company, in Drive for Autonomous Vehicle Leadership, Ford Offi cial Website, February, 2017. cial- intelligence-company.html 数据来源: 公开信息、 分析 网络运营商,整车厂通过合作构建该能力。在控 制层面,网络安全防护多与专业服务商合作共同开 发,而驾驶控制执行能力由各整车厂集成把控,能 力差异不大。 由此可见,整车厂应整合资源打造自身特有的自动 驾驶算法和软件开发能力,尤其是为其D级车产品 的开发进行自动驾驶

18、的思考和布局。 自主研发收购战略合作 控 制 自动驾驶涉及的技术领域豪华车企量产品牌造车新势力关键观察 能力要素能力描述代表企业特斯拉奥迪福特吉利蔚来威马 安全技术服务 商:Argus、 Harman 整车制造商: 特斯拉、 奥迪 通信服务/运营 商:高通、华 为、AT&T、 移动 算法和软件开 发商:Drive. ai、Pony.ai 芯片制造商: 英伟达、英 特尔 地图供应商: 谷歌、百度、 高德 地图开发 计算平台 自动驾驶 软件 网络安全 防护 V2X 控制执行 传感器、芯片 制造商:博 世、松下 传感器激光雷达、 传感器芯片 高精度地图 智能芯片 自动驾驶 算法 网络安全 技术 通信

19、网络 车辆驾驶 操作 传感器和地图开发方式无明显 差异 传感器生产与高精地图开发不是 车企擅长的能力, 可通过战略合 作或收购快速获能, 因此不是产 生自动驾驶能力差异的关键 网络安全防护开发方式差异不大 多与专业服务商合作共同开发 驾驶控制执行能力差异不大 是整车厂商的能力核心, 由各整 车厂集成把控 计算平台和软件开发是自动驾驶 能力差异的核心 豪华车企通过自建方式打造领 先的技术产品 收购可迅速提升企业的自动驾 驶建设水平 量产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多采用 战略合作方式逐步构建自动驾 驶体系 通信开发方式无明显差异,通过 合作构建 核心能力掌握于通信服务商和 网络运营商 ab c 决 策 感

20、知 6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智能服务 让服务更智能、更主动且实时在线是智能服务发展的趋势,构建智能服务需要四大能力:实时场景获 取、用户偏好理解、服务体系构建以及用户运营。 图6:构建智能服务的四大能力 图7:场景触发式的精准服务示例 数据来源:分析 数据来源: 分析 实时场景获取收集了车辆数据、位置数据、时间数 据以及周围场景数据,从而判断用户所处场景,并 主动预测用户需求,例如定位机场推送航空延误 险,经过便利店推送购物打折券。用户偏好理解基 于车主身份的识别获得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 等,并根据用户历史偏好判断未来行为和需求,例 如通过消费偏好、社交偏好

21、等推送相似地点或商 只有精准理解并即时满足用户特定场景下的需求,才能让服务变得有价值,从而获得用户信任,提升接触 的频次和用户粘性。 品。服务体系构建可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或共同投资 建设,或进行自主研发,对分散的生态资源进行整 合构建,充分借助合作伙伴丰富的生态资源。而用 户运营需要理解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才能提 供场景触发式精准服务,提升服务的价值,同时需 要建立持续互动的运营机制,以提升用户粘性与活 跃度,争夺用户注意力时间,形成品牌归属感。 远程启动 车内空调 导航并将实时 位置共享给好友 预约目的地 充电桩 线上点餐线 下快速取餐 到目的地 停车充电 提醒齿轮油需要更换,购 买2年齿

22、轮油套餐,即可 获赠QQ 音乐独家发售的 “五月天”最新数字专辑 实时场景获取 通过主动输入获取场景信息 通过车辆数据、位置数据以 及周围场景数据预测需求 人机交互 地图 用户唯一ID 用户360数据 售后服务资源 出行服务资源 互联生态资源 运营机制(会员体系) 服务内容维护 商业模式构建 用户偏好理解 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 根据用户历史偏好判断需求 服务体系构建 打造全服务生态,最大化 满足用户需求 服务应用开发 $ 潜在创新利润来源 $ $ $ 用户运营 场景触发式精准服务 建立持续互动的运营机制 被动:“人找服务”主动:“服务找人” 场景引擎 唯一ID服务生态 运营机制 汽车制造商由 “

23、卖产品” 向 “卖服务” 模式转变 智能内容分发与服务精准推荐 用户数字画像与实时场景的精准定义 (用户数据、 车辆数据、 周围场景数据) 服务资源 数据能力 2 1 车辆控制服务出行服务生态服务售后服务 WHAT WHERE WHO WHEN 会员ID 车载微信沟 通记录 拨打电话数 据等 目的地距离 当前时点 电量数据等 当前时点及历史点餐时 间和餐品喜好 目的地过程中餐厅数 据等 车辆状态数据 售后服务记录数据 导航目的地及演唱会数 据整合 音乐偏好数据 7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三大要素 十大能力内生自建收购合资公司战略合作 观察发现 智 能 交 互 交

24、互终端 逐步构建智能交互系统, 并逐渐完善功能 交互技术 智能算法 智 能 驾 驶 自动驾驶技术 从智能驾驶方面首先发力, 以“科技感”提升产品力 地图等环境 智能硬件 智 能 服 务 场景引擎 在智能服务方面比较落后, 大多通过内生自建缓慢提升 服务水平 ID+数据中台 生态资源 用户运营 图8:智能网联汽车的三种发展路径 图9:主攻自动驾驶技术的产品研发路线 数据来源: 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的演化 从整车厂视角来看,智能网联汽车共有三条发展路径,分别是主攻自动驾驶技术的产品研发路线、以网 联服务快速加持产品力路线,以及用户思维主导的智能座舱路线,而路径的选择

25、取决于整车厂的商业企 图、品牌定位、产品竞争力和技术积累等多方面综合因素。 路径一:主攻自动驾驶技术的产品研发 主攻自动驾驶技术的产品研发路线的整车厂紧紧把 握汽车产业技术变革趋势,优先攻关自动驾驶技 术,以绝对硬核的产品性能引领技术变革、颠覆与 创新,主打科技和驾驶性能硬指标,但智能交互与 智能服务相对薄弱,例如以特斯拉为代表高端电动 汽车品牌,和绝大多数百年技术积淀外资品牌。 以网联服务快速加持产品力 用户思维主导的智能座舱 主攻自动驾驶技术的产品研发 2 3 1 代表:特斯拉为代表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和绝大多数 百年技术积淀外资品牌 代表:以上汽荣威为代表的最早一批定位智能网联 汽车的自主品

26、牌车型 代表: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吉利、长城等自 主品牌领军企业 智能化 路径1 能力的掌控程度 资金要求 路径2 智能 交互 网联化 整车厂主导, 充分借助和整 合科技公司 及Tier1 能力 整车厂主导, 借助多方合作 伙伴的技术 能力 整车厂多与互联 网巨头进行深度 合作 路径3 2 3 1 高低 2 3 1 8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三大要素 十大能力内生自建收购合资公司战略合作 观察发现 智 能 交 互 交互终端 以智能交互作为首先发 力的部分,通过良好的 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 交互技术 智能算法 智 能 驾 驶 自动驾驶技术 L3级以上高等级智能驾

27、 驶能力较弱,主要通过 合作增强自身实力 地图等环境 智能硬件 智 能 服 务 场景引擎 快速构建丰富的服务生 态体系,通过服务和运 营最大化释放用户价值 ID+数据中台 生态资源 用户运营 先从智能驾驶方面首先发力,以“科技感”提升产 品力。特斯拉利用自身雄厚实力开发高等级自动驾驶 技术,已经实现了L3级自动驾驶,对于自动驾驶的 核心能力智能算法与软件,采用内生自建的方式14。 通用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Cruise15 以把握 核心技术。 然后,逐步构建智能交互系统,并逐渐完善功 能。中控大屏是高端汽车品牌基本都具有的功 能,由特斯拉首先推出。但是在语音识别方面, 识别的准确性和交互水平

28、均需要提升,其他交互 形式发展还较落后。 最后,在智能服务方面不断发力。由于外资企业 的品牌文化基因并不擅长智能服务,服务生态布局 的决策在国外总部,因此推动相对缓慢和保守。 特斯拉正在逐步引入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国内领先 互联网公司的服务生态资源,推出车载卡拉OK等 功能16 。未来,智能服务也会成为外资高端车企布 局的重点。 路径二:以网联服务快速加持产品力 以网联服务快速加持产品力的整车厂以互联网生态 服务为特色形成卖点,迅速抢占“智能网联汽车” 市场空白点,优先打造网联化服务,主打年轻人群 生活方式,以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占率,例如以上 汽荣威为代表的最早一批定位智能网联汽车的自主 品牌车

29、型。但是,此路径正在向路径三靠拢并融 合,因为市场空白点已被占领,单纯地将互联网生 态元素移植到车载机中已无法形成独特卖点并持续 拉升销量。 路径三:用户思维主导的智能座舱 采取用户思维主导的智能座舱路线的整车厂跳出传 统的产品研发思维,以用户服务思维为导向,兼顾 网联化和智能化,构建以智能交互体验为核心的智 能座舱体验,主打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服务模 式理念的创新,通过服务和运营最大化释放用户价 值,但L3级以上高等级智能驾驶能力仍在布局,例 如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以及吉利、长城等量 产自主品牌。 图10:用户思维主导的智能座舱路线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分析 能力的掌控程度 资金要求 2

30、 3 1 高低 14. “Tesla ModelS 车型介绍” , 特斯拉官网, 2020年6月。 15. “通用汽车宣布收购Cruise Automation公司 加速研发自动驾驶汽车” , 通用官网, 2016年3月。 detail.html/content/Pages/news/cn/zh/2016/Mar/0311_cruise-automation.html 16. “特斯拉V10.0版本软件正式推送中国用户” , 特斯拉官网, 2019年9月。 9 9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首先从智能交互发力,以智能交互终端为入口,以 实现用户体验提升为抓手,打造良

31、好的客户体验, 交互方式由中控大屏、语音识别逐渐向多样化、人 性化发展,如人脸识别、情感交流、AR交互等。 然后,快速构建丰富的服务生态体系,通过服务和 运营最大化释放用户价值。由于互联网公司具有强 势地位,希望在车联网中获利,会与部分造车新势 力或自主品牌以合资形式进行生态构建,而部分量 产自主品牌可以通过销量撬动生态集成,通过流量 优势自建开放的生态体系,例如吉利自建开放的生 态体系GKUI17。 最后,通过自主开发(如吉利亿咖通)18 以及战略 合作(如蔚来与博世合作)19 方式增强L3级以上高 等级智能驾驶能力。 由此可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径正在由最初的三 种发展路径向两种路径演化,

32、不同路径将殊途同 归,智能化与网联化趋向深度融合。 17. “发布GKUI 19系统 博越PRO全球首发并开启预售” , 吉利官网, 2019年7月。 18. “吉利亿咖通简介 “, 吉利亿咖通官网, 2020年6月。 19. “博世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 博世官网, 2018年7月。 strategic-partnership-agreement/ 10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模式 图11: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创新的三种途径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分析 一、通过功能整合,重塑产品形态 彼时,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传统手机厂商,将手机定 义为一个通

33、讯工具,产品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手机的 传统属性上,例如:手机外观,通话质量,续航时 间等。然而,苹果iPhone21 的出现,对手机的产品 形态做出了全新的定义。在功能层面,它不仅继承 了传统手机的通讯功能,更集成了照相机,MP3, 掌上游戏机,便携电脑等诸多产品的功能。在价值 层面,苹果通过引入App Store, 新的价值借由第 三方软件被源源不断地注入手机中。iPhone的巨大 成功又引导了科技技术,商业模式的发展走向,从 而再次强化了智能手机在新形态下的产品活力,由 此,新的产品形态得以变得更加稳固。 十年间,手机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 具,而变成集通讯,娱乐

34、,办公为一体的移动终端。而今,随着数字化 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愈加明显,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汽车的形态将 也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与10年前手机行业一样,汽车行业的参与者此 刻正站在这场行业转型的起跑线上。在这场赛跑中,更好地借鉴跨行业 的成功经验,将帮助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的赛道上走得更远。通过对移 动互联网产品创新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产品的创新总体来说主要可 分为三大途径。 类别 苹果对手机进行了重 新定义,引领行业进 入智能机时代 三星凭借自身在核心元器件, 例如屏幕上的优势,用强大的 视觉体验吸引客户 小米通过周边产品的生态 圈效应,加强了对用户的 粘性,形成了产品卖点 华为捕捉到用户在

35、照相上的高 频需求。强化了产品在照相上 的能力,形成差异化卖点 整合 优化 延拓 时间 苹果20 三星 小米 华为 20. Apple是苹果公司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注册的商标 21. iPhone是苹果公司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注册的商标 *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是一本独立出版物, 并未获得苹果、 三星、 华为、 小米等公司的授权, 赞助或官方认证。 11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毫无疑问,重塑产品形态的创新模式能给企业乃至 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然而,要促成这样 颠覆式革新,有其独有的适用条件。 首先,围绕新形态的相关技术需要取得突破性的进 展。正如智能手

36、机的成功离不开多点触摸屏幕, GPS等新技术一样,汽车未来形态的演变,也深受 相关技术发展的影响。例如,随着车辆传感器及图 像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今的汽车将成为城市内 遍布大街小巷的智慧眼,通过对成千上万车辆每日 行驶轨迹,行驶速度,以及车载图像等信息的大数 据分析,城市大脑能够更好地了解及精准预测城市 目前及未来的交通流量,从而为交通管理,城市设计 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基础。与此同时,人工智能,5G 通讯,传感器技术的不断成熟,也将赋能高阶辅 助驾驶乃至自动驾驶,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车内的 时间和注意力,为车辆形态的改变提供可能性。 其次,从消费习惯上,用户需要为接受新的产品形 态做好准备。苹果在

37、推出iPhone之前,通过iPod nano22,iPod touch23 等产品的铺垫,对用户的使 用习惯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对于智能网联汽车 来说,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成功为其提供了良好的 用户基础,另外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独有的 使用特性和应用场景,要求行业的设计及运营者通 过更好的产品体验来培养用户新的使用习惯。以特 斯拉汽车为例,特斯拉通过Autopilot,OTA等智能 化的驾驶功能及产品开发方式,引起了消费者对其 产品产生兴趣,而后,在使用过程中,再通过电动 车独特的驾乘体验,如强大的加速性能,安静的车 内环境,较低的维护使用成本等,锁定消费者对电 动车的使用习惯。 最后,产

38、品的革新,必须充分考虑到产业内相关方 的利益的协同。苹果通过App Store的商业模式, 撬动了整个行业的开发力量。从而实现了新的产 品功能被源源不断地输入到苹果手机中来。在这 点上,上汽通过与阿里成立合资公司,将斑马智能 操作系统应用于荣威系列车型,从而将外部生态圈 内的资源快速引入车内。这不仅避免重复开发的成 本,也加速了建立生态圈的过程。这对想尽快涉足 汽车产业,但又苦于缺乏工业化经验的互联网公 司,以及缺乏数字化开发经验和移动互联网生态资 源的传统车企来说,是一种双赢的方案。 二、深挖核心需求,优化产品功能 2011年,三星全年的智能手机销量9,400万台, 超越苹果,成为当年最大的

39、手机制造也销售企 业。2018年,华为全年销量达到2.06亿台, 后来 居上,一举跃居世界第3大手机制造商的位置。总 结这些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 发现,他们均通过挖掘用户在某一方面的深层次需 求,凭借产品在该功能上的极致用户体验,实现弯 道超车。例如,三星通过其在显示屏方面的优势, 用OLED屏幕取代LCD屏幕24,提高手机屏幕的清晰 度和画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华为则洞 察了用户在手机照相上的高频使用需求后25,通过 与莱卡的合作,采用更强大的硬件,并通过在算法 上的优化,强化其图像处理能力,最终为用户提供 更好的照片清晰度和画质。所以,当产品新形态逐 渐趋于稳定,

40、用户使用习惯逐渐形成,产品的核心功 能尚未完全清晰时,企业在产品核心功能上的洞察力 和执行力,是企业能否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 1. 对产品核心功能的洞察, 是打造产品卖点的先决 条件。 要实现对产品核心功能的洞察,应跳出传 统以发动机,变速箱为开发核心的思考局限, 把目光投向产业链更宽泛的领域,包括:生态 建设,后市场服务,泛出行服务,等等。 22. iPod nano是苹果公司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注册的商标 23. iPod touch是苹果公司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注册的商标 24. “科技创新点燃激情 三星Galaxy Note10系列引领智慧新生活” , 三星官网, 2019年8月。 25. “

41、华为手机介绍” , 华为官网, 2020年6月。 12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图12: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及服务 图13:根据目标客户的出行特征寻找核心场景 数据来源:分析 数据来源:同济大学AMMI人车关系实验室 然而, 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涉及上百种服务细分, 而且伴随技术发展与生态资源进一步整合, 服务 种类还在持续扩充, 并不是所有功能都需要同时 开发安装, 也不是越多功能越好, 而是要遵循一 定的设计与规划原则。 结合多年的行业研究以 及项目经验, 构建了寻找产品核心功能的分 析框架: 车辆驾控功能服务 车辆性能和状态的监测、 控制与管理服务 远程车辆启动

42、远程车锁控制 车辆状况检测 二手车残值管理 保险金融服务 车辆道路救援 智慧停车 智慧充电 智慧加油 车载微信 音乐平台 在线订餐 碰撞检测 辅助驾驶 车辆保养 车辆维修 车辆美容 车辆代驾 车友社群 车载游戏 出行服务 用户驾乘及出行中的相关服务 生态服务 用户驾乘及出行中的生活和社交娱乐服务 车辆后市场服务 车辆售后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服务 车 辆 相 关 服 务 会员ID 用户数据 车辆数据场景数据 拓 展 类 服 务 用户: 车主及其家庭 出行目的: 接送子女 自动化等级: L2 任务: 远程智能家居电器控制 回家路上车内休闲时光 潜在功能需求: 控制家居 行程分享 音乐游戏 用户: 车主

43、及其同事 出行目的: 商务出差 自动化等级: L2 任务: 异地车辆租赁与酒店入住办理 潜在功能需求: 兴趣点导航 位置共享 智慧停车 场景1 家庭出行 约会 长途自驾 接送子女 上下班 商务出差 市内游玩 场景2 商务出行 场景3 场景4 车主 司机 Level 5 Level 4 Level 3 Level 2 Level 0&1 乘客 配偶/情侣 配偶 陌生人 租客 客户 父母 朋友 朋友 同事 父母子女 首先寻找核心场景:从目标客户的典型出行特 征着手,围绕用户人物关系、出行目的和自动 驾驶技术水平定义核心场景,例如家庭出行和 商务出行。并且,再由核心场景派生出高频次 和长周期的细分出

44、行场景。 自 动 驾 驶 人际关系 出 行 目 的 13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其次,捕捉高价值功能:针对用户使用场景, 深度挖掘用户潜在需求。真正从用户角度出 发,分析用户的车内行为,找到用户使用痛点 或潜在需求,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其中尤 其要重视功能对消费者生命周期中粘性的贡 献。(如,结合车辆控制开发远程热车、启动 空调,车况检查与提醒,日常维修保养等) 最后,依据企业实际状况合理规划产品战略: 在此阶段,应结合企业的技术能力,品牌定 位,以及产品的商业价值,财务/人力成本等角 度,对产品功能进行综合的评估与排序,从而 合理制定企业的产品规划。 2.

45、同时,要保持产品功能的竞争力,持续价值创 新是关键。在传统的汽车开发模式下,开发周 期动则3-5年。且产品一旦售出,则很难再更新 产品的功能特性。这样的更新迭代速度及开发 模式,远无法满足动态的市场需求。特斯拉通 过借鉴电子消费品行业,开启了OTA模式 - 在产 品的全生命周期内,持续地为产品注入新的功 能,保持产品的竞争力与活力。汽车不应再是 一个“出生看到老”的机械硬件,而是一个不 断学习,不断进化的“机器人”。 无论是对产品核心功能的洞察,还是持续的产品创 新能力,都要求汽车行业的企业在运营模式上做出 深刻的转变。例如,传统的瀑布型开发模式已难以 满足多变的市场要求,将被敏捷型开发模式逐

46、渐取 代;行业价值的转移则要求企业在原有硬件研发能 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和强化软件开发及集成的能 力;灵活多变的市场多变需求,又迫使企业在确保 行进方向正确的同时,将对产品功能的决策权,更 多地释放给一线的开发团队,这又需要对管控模式 做出调整。 三. 围绕核心产品,延拓商业价值 当今世界的产品已不再是“单打独斗”,用户对产 品无缝链接的诉求正变得越来越明显。云服务, 物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也使得产品之间的相互关 联变得更加充分。无论是苹果公司通过iCloud26 在 iMac27 和iPhone之间实现的无缝切换, 还是小米 以手机为核心,派生出的智能手环,智能后视镜, 智能家电等一系列产品,

47、 都在试图围绕核心产品建 立生态圈。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一致性产品使用体 验的同时,进一步延拓企业的商业价值 。 在生态圈一体化的背景下,汽车产业与各行业的融 合将无法避免。汽车行业的参与者不应再像以往一 样在业内“独善其身”,而应该更加主动地跨出行 业的边界,打通汽车与外部其他生态圈的连接。 然而在中国,绝大部分的生态资源,基本都在以腾 讯,阿里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的掌握中。如何在 实现跨行业融合的同时,把握好产业链的话语权, 是摆在汽车行业的参与者,尤其是主机厂面前的一 道难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做好准备: 1. 以汽车为起点,延拓产品线,从单一产品向多元 化产品企业转型。从需求端入手,通

48、过增加与用 户接触的频次与时间,加深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 控制。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相应的服务派发机 制,完成与互联网企业的对接。 例如,汽车企 业可以通过智能手表,为用户额外提供对汽车远 程控制,信息监控,车钥匙分享等一系列功能。 同时,又通过智能手表-这一高频接触的穿戴产 品, 将空间与时间都相对有限的车内服务自然 延伸至车外,从而使得一些增值服务,如汽车保 养的预定,旅程的规划和分享,基于位置的服务 推荐,在下车后仍可以延续。 2. 加强跨行业合作。无论是战略联盟还是建立合 资企业,在未来产品的生态圈内,原有以汽车 主机厂为核心的供应商采购模式将无法继续适 应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只有通过

49、跨行业的深 度合作,才能够建立起产品之间的无缝链接, 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体验。无论是上汽与 阿里在车载信息终端上的合作,还是大众汽车 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来为网约车市场提供定 制化的产品,都在为加速汽车行业的跨行业 融合,为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26. iCloud是苹果公司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注册的商标 27. iMac是苹果公司在美国及其他国家注册的商标 14 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 | 智能网联卓越中心 人机交互评测体系及 模型测试 一、将人机交互测评嵌入汽车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系统研发的各个关键环节 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快速发展及迭代的背景下,传 统的整车研发流程已经不满足需求。在整车开发基 本完成后再进行车载系统的测试及评价,不仅在时 间上落后于市场其它创新产品的迭代速度,且一旦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26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