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长沙商学院-中国产业经济2016年二季度报告(41页).pdf

编号:25070 PDF 41页 1.11MB 下载积分:免费下载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长沙商学院-中国产业经济2016年二季度报告(41页).pdf

1、 中国产业经济中国产业经济 2016 年年二二季度报告季度报告1 长江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长江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016 年年 8 月月 1 本调查委托北京富奥华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根据长江商学院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甘洁教授提 供的样本及问卷,对企业进行电话访谈。感谢北京富奥华美在调查过程中的尽职和专业。也感谢研究助理 石添硕、徐睿艺、杨婧雯、姚霁耘在数据分析和呈现以及文字编辑方面所做的工作。 1 报告摘要报告摘要 虽然二季度 GDP 数据好于预期,我们对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产业经济仍处于 L 型走势。 景气指数、生产、用工量呈收缩状态,扩散指数均为 46。企业投资疲软

2、,仅 9%的企业在二季 度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型投资为 2%。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产能过剩。二季度 有高达六成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 反映国内需求不足的扩散指数维持在历史最高点。 由于产能过剩, 投资疲软, 企业并没有多少融资需求。 因而, 融资仍然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 今年以来的经济刺激政策在局部显示出一些成效,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有关, 资本品生产量改变了持续下滑的颓势,扩散指数从上季度的历史最低点 34 升至 48。但是, 这些政策的副作用也相当明显。固定资产投资虽力度很大,但完全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投资 不但未被带动,而是呈萎缩趋势,说明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在

3、宽松的货币政策下, 大量信贷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涌入房地产和大商品,引发资产价格迅速上涨。此外,超发 货币必将形成通胀压力。如我们在过去报告中多次指出,在产能严重过剩这一制约条件下, 货币、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本来就有限。加之经济预期走弱,财政、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乘数 效应,副作用更为明显,今后应谨慎用之。 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升级过剩、落后产能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是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 条件。从过去几个季度的数据来看,供给侧改革确实取得了进展,我们对上季度接受调查的 企业回访,发现二季度约有 2.6%的企业为停产或疑似停产。大幅度减员的企业明显增加均为 去年四季度的两倍,创历史最高。在产能过剩严重的

4、企业中,减产、减员都相对更为普遍, 但是, 由于当前产能过剩是过去多年盲目过度投资累积的结果, 去产能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总体而言,尽管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仍有相当多的新的增长点,如新兴行业的 发展、国企改革和城镇化。在政府对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下,我们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持乐 观态度。 2 前言前言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对约 200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进行的季度调 查。该调查从 2014 年第二季度开始已进行了九次。调查采用电话访谈形式,样本通过对国家 统计局 2008 年经营普查规模以上(即销售额大于 5 百万)的 48.8 万家企业按行业、地区、 及规模分层的随机抽

5、样产生。 值得强调的是,虽然我们的调查只针对销售额大于 500 万的工业企业。但是 500 万销售 额并不是一个很高的门槛,涵盖了绝大多数的工业企业。而工业企业在除农业、房地产、金 融的 GDP 中占比约 50%,从中得出的结论是政策制定时不应忽略的结论。 2016 年二季度调查回收的企业样本为 2033 家, 其中 1647 家来自去年一季度调查过的企 业。附录 A 详细介绍采样、访谈过程和季节性因素对调查的影响,并将回收的样本与国家统 计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体进行对比。我们的样本在行业、地区、规模及企业财务指标各 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产业经济总体状况:仍未真正企稳一、产业经济总

6、体状况:仍未真正企稳 二季度产业景气指数为 46,与上季度持平,仍呈轻度收缩。我们构造的产业景气指数包 含当前经营状况、 预期经营状况变化以及投资时机这三个子指标, 为其扩散指数的平均。 2 和 现有的经济指数相比,该指数能够反映经济绝对景气程度,并且具有前瞻性。 如图 1 所示,构成产业经济指数的三个子指标有较大分化。关于企业经营状况(图 2) , 14%的企业回答“良好”,79%回答“中等”,7%为“困难”,扩散指数为 54,较一季度下降 一个点。企业预期经营状况扩散指数为 50,与一季度持平。 最弱的仍旧是投资,当被问到“当前是否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好时机”时,只有 1%的企业 认为“是”,

7、65%为“一般”,34%的企业回答为“不是”,对应的扩散指数为 34(上季度: 32) ,仍远低于 50 的荣枯点(图 3) 。与此相应,仅 9%的企业在二季度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 而扩张型投资(即投资规模高于资产的 3%)更为罕见,仅占 2%。疲软的投资将进一步持续: 仅有 6 家企业(0.3%)预计会在下季度进行投资。近期媒体注意到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投资在萎缩,而我们的调查揭示这个趋势早已开始。 如表 1 所示,二季度生产量和用工量小幅下降,扩散指数均为 46, (一季度:43 和 47) 。 但是,如下文分析指出,较大幅减员的企业明显增加。生产量亦为小幅下降,扩散

8、指数为 46 (一季度:43)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品在经历了一季度的较大幅下降后,明显企稳,扩散指 数为 48。这与经济刺激政策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有关。产品价格仍未走出通缩状 态,但较上季度有所缓解,扩散指数达到了 47。 2 扩散指数所基于的问题为多选题,含类似于“好” 、 “中” 、 “差”或“上升” 、 “持平” 、 “下降”的三个选项。扩 散指数的计算方法为: “好”企业百分比 +“中”企业百分比*0.5。扩散指数在 0 和 100 之间,越高代表状况越 好,50 为荣枯分界线。另一方面,扩散指数反映的是问题所涉及面的“广度” 。例如,经济好转时,状况上升的 企业的相对比例

9、。但是不体现“深度” ,即回答“上升”的企业到底上升了多少。 3 表 1 反映了不同类型企业在过去两个季度的经营状况。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一直好于民 营企业(扩散指数为 52 对 45) ,大企业好于小企业(47 对 45) 。不同产品类型间也有一定差 距,其中生产非耐用消费品的企业优于生产中间品的企业(48 对 44) 。 表 2 中我们进一步分行业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行业分类采用国家统计局的 35 个 两位数行业。产业景气程度存在很大的行业差异:二季度最高为 60,最低为 32。前三名的行 业分别为医药制造业(60) ,工艺品其他制造业(55)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5) 。自 2015

10、一 季度以来,医药制造业一直名列行业景气指数榜首,体现了该行业持续的上升势头。本季度 后五名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32) ,非金属矿采选业(3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39) ,木材加工(40) ,皮革、羽毛和制鞋(40) 。自 2015 年一季度以来,在最令人担忧的 行业中,非金属矿采选上榜四次,且除本季度名列倒数第二以外,其余都名列倒数第一。石 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木材加工以及皮革、羽毛和制鞋业同样上榜四次。农副产品 在连续五次上榜后有所提升,脱离了榜单,但仍远低于平均水平。 3 表 3 反映分地区的经营状况。产业景气程度的地区差异小于行业差异,各地区的产业景 气指数介

11、于 40 到 58 之间。 但地区差异有扩大趋势。 排名最后的几名为宁夏 (40) 、 四川 (42) 、 吉林(42) 、山西(43) 、安徽(43) 、河北(43)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自从 2014 年三季度起 就榜上有名, 并多次排名倒数第一, 但本季度表现良好, 景气指数达到了平均水平。 而山西、 河北自 2015 年二季度起连续五次上榜。 二、挑战及重点二、挑战及重点 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然是需求不足。当被问及制约下季度生产的因素,订单不足 仍是首要因素,涉及 81%的企业。其次是成本,19%的企业回答“劳动力成本”,13%的企业 回答“原材料成本”。而融资不是瓶颈,仅有 4%

12、的企业将之列为制约生产的因素。这些结果 与过去的调查高度一致。 相比于上季度, 回答宏观、 行业政策的企业明显增加, 从 2%升至 12%, 体现企业对整体经济和政策的担忧。其它较重要因素为回款困难(4%) 、产品技术(2%) 。 2.1 产能过剩仍为历史最高产能过剩仍为历史最高 二季度约六成的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上季度 67%) ,反映国内需求不足的扩散 指数为 83,与上季度类似,维持在历史的最高点。30%的企业表示产能过剩超过 10%(今年一 季度:31%) ,14%的企业产能过剩超过 20%(今年一季度:15%) (图 6)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 个指标去年四季度的值分别仅为

13、21%与 8%。如果一个行业(地区)里有 10%的企业认为其产 能过剩超过 20%,我们就将这个行业(地区)归类为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地区) 。行业、地 区总数分别为 35 和 31。目前超过一半的行业(18 个)和超过四分之三的地区(25 个)产能 严重过剩(一季度:17 和 24) 。 3 黑色金属矿采选与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的景气指数分别为 33 与 17,但因企业样本数小于 3,未在 排名之列。 4 在二季度,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前三为有色金属、石油加工和黑色金属冶炼。以同样的 划分标准,宁夏自治区、新疆省和贵州省在二季度成为产能过剩严重地区的前三名(产能过 剩排名见附录表 1.

14、1、1.2) 。 虽有不少媒体关注出口量的收缩,其实国际市场明显好于国内市场,扩散指数在一、二 季度均低于国内市场 15 个点。其产能过剩的严重程度也远低于国内,过剩超出 10%和 20%的 企业比例分别为 5%和 2%。 由于企业减少投资和“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 需求不足一直没有带来明显的库存问题, 成品库存保持稳定。二季度 47%的企业以销定产,所以无库存。对于有库存的企业,近 85%的 企业认为其库存可以在 3 个月内消化, 12%企业认为会在 3-6 个月内消化。 这意味着总体中仅 有 3%的企业需要 6 个月以上消化库存。 2.2 减产能之路减产能之路:停产、减员、开工率、和回款:

15、停产、减员、开工率、和回款 我们对上一季度接受调查的企业回访,发现停产企业为 12 家,占样本的 0.6%。有 40 家 (2%)为疑似停产:电话停机、暂时无法接通、号码错误、号不存在或占线(图 7A) 。因此, 共有约 2.6%的企业为停产或疑似停产(上季度:2%) 。 4 企业在过去一年中减员明显高于以往,而二季度减少用工的企业比例仍有上升,且大幅 度减员的企业明显增加。减员超出 10%的企业占 4.6%,减员超过 20%的企业占 3.5%,继今年 一季度之后再创历史最高 (图 7B) 。 5 而大幅减员 (大于 20%) 的企业以小型企业居多 (53%) 。 我们根据减员企业的规模分布,

16、估算总体减员为 1.1%左右。参照 2014 年底 2.3 亿产业工人 人数,这意味着二季度发生了 250 万左右的减员。从企业预期减员的数据来看,下季度情况 可能会有所好转。 在减产、减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呈优化趋势。在产能过剩(超出 20%)的企业中,减产 超出 5%和 10%的企业比例分别为 24%和 11%,明显高于全体样本(13%和 3%),这些企业减员超 过 5%和 10%的比例分别为 16%和 14%,2-3 倍于全体样本(7%和 5%) 。另一方面,这些数字也 说明仍有不少产能过剩的企业在勉强维持,去产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图 7C 显示企业二季度的开工率。 究竟怎样的开工率为

17、健康并无定论。 西方工业大国美国 和德国的长年月平均分别为 79%(1994-2015 年)和 83%(1992-2015 年) 。2008 年金融风暴 后的最低点分别为 67%和 70%(2009 年 6 月) 。中国企业的利润空间比西方要低,因此可能需 要更高的开工率才能维持。二季度有 69%的企业开工率在 80%以上,但仍有 16%的企业开工率 在 70%以下。整体与一季度持平,虽然比去年有所好转,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去产能 的挑战。 与产能过剩、订单不足相应,32%的企业反映在二季度回款困难(上季度 29%) 。回款困难 在民营企业相对严重,资本品(38%)和中间产品(36%)也更

18、有可能回款困难。而国营企业 不成比例地更有可能拖欠货款,占欠款企业的 21%。因此,企业回款问题主要是由于产业不 4 另有 129 家企业为无人接听。这是我们七月份调查时经过多日 5-10 次的尝试始终无人接听。 5 理论上讲,减员不一定是因为减产能,还可能是自动化程度提高(机器换人) ,或劳工返乡,而企业尚未及时招 聘新员工。为此,我们将较大幅减员(20%)的企业和其它产业做了比较,发现它们回答生产量下降的比例远大 于其它企业(68%对 27%) ,回答经营困难和产能过剩的比例 4 倍于其它企业(20%对 7%;65%对 16%) ,因此,总体 来看,数据支持减员是因为减产能这一推断。 5

19、景气、缺乏议价能力所致。回款困难虽然仍然严重,但是和上季度相比,较少企业把它列作 下季度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4%,上季度:10%) 。 2.3 成本小幅上升成本小幅上升,利润依然低薄,利润依然低薄 二季度单位总成本呈轻微上升,扩散指数为 55(一季度:59) 。劳动力成本小幅上升,扩 散指数为 53。原材料成本持平,扩散指数为 50。因此,一季度总成本上升不仅因为直接生产 成本(劳动力、原材料) ,也与管理、销售等成本的上升有关。而在我们过去的调查中,成本 上升主要来自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产能过剩意味着缺乏定价能力,加上成本上升,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很低。如图 9 所示, 高达 27%的企业的毛利

20、率低于 10%,73%企业毛利低于 15%,只有 7%的企业获得高于 20%的毛 利。很显然,如此低薄的利润空间使得企业难有财力进行有规模的研发,实现产业升级。 2.4 融资仍然不是瓶颈融资仍然不是瓶颈 与外界的感受不同,我们自 2014 年二季度以来开始的产业调查一直显示融资不是现阶 段产业经济的瓶颈。 二季度仅有 4%的企业认为融资是制约因素 (图 5) 。 与此相应, 调查中 30% 的企业认为资金充足, 62%回答 “一般” , 仅有 8%认为资金不足 (图 10A) 。 与疲软的投资相应, 绝大多数资金不足的企业(94%)是生产性、而非扩张性资金不足,5%是因亏损而造成资金不 足。

21、如表 6.1 和图 10B 所示,在过去的几个季度里只有一小部分企业发生新增贷款,二季度 这一比例为 4%。在没有新增贷款的企业中,当问及原因时,绝大多数企业(93%)的回答是没 有资金需求。企业认为银行的借贷态度总体宽松,反映借贷态度困难的扩散指数为 63(上季 度:61) ,但是反映借贷态度困难的企业比例有所上升(23%;上季度为 19%) 。这与二季度各 行业总新增信贷从一季度 4.6 万亿下降至 2.9 万亿有关。此外,企业从银行之外的借贷并不 普遍。在二季度,仅有 5 家企业(占全部企业 0.25%)从银行之外的金融机构贷款,借款利 率均低于 20%。 ” 表 6.2 显示了企业的融

22、资渠道。 企业里利润存留是重要的融资渠道, 99%的企业回答这是 他们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其次是企业创始人资金,有 2%的企业以此为第一融资来源,49%的 企业以此为第二大融资来源。48%的企业以银行贷款为第二大融资来源。此外,企业资金来源 的渠道非常集中, 在回答以利润存留为第一大融资渠道的企业中, 86%的企业回答这种最主要 的资金来源占其资金总额的 50%以上。 二季度新增贷款均为抵押贷款,抵押物以土地厂房为主(97%) 。 企业从银行之外的借贷并不普遍。在二季度,仅有 5 家企业(占全部企业 0.25%)从银 行之外的金融机构贷款,借款利率均低于 20%。 融资不是瓶颈这一结论其实一直与

23、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一致。2014 年四 个季度工业企业新增贷款平均每季度约以 30%的速度下降,2015 年整个年度新增贷款余额仅 6 为 2014 年四季度贷款余额的 5%。今年在进一步宽松的信贷政策下,上半年新增贷款也仅为 0.1 万亿,同比少增长 55%,在上半年各行业新增总信贷中占比只有 1.3%。这一方面由于产 业不景气央行基于银行家问卷调查的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在本季度再次下降到了历史 最低水平。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大量信贷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以二季度而言,房地产新增贷 款占比高达 50%(一季度:33) ,而其中 95%为个人购房贷款(一季度:67%) 。因此大量信贷 并未

24、进入实体经济,甚至有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并催生资产泡沫。 总体而言,融资不是现阶段瓶颈是源于在低水位运行这个大背景,投资机会严重不足, 企业只要还盈利,靠积累的利润留存就可运转,因此并不需要融资。即使需要贷款,也还有 固定资产作为抵押。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虽然二季度 GDP 数据好于预期,我们对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产业经济仍未走出 L 型的底 部。景气指数、生产、用工量呈收缩状态,扩散指数均为 46。企业投资疲软,仅 9%的企业在 二季度进行了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型投资为 2%。产业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产能过剩。二 季度有高达六成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反映国内需

25、求不足的扩散指数维持在历史最 高点。受访企业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关注、担忧也明显高出以往。 今年以来政府一方面通过以货币和投资为主的经济刺激政策,防止经济硬着陆。另一方 面,推进供给侧改革,以改善经济结构,打破产能过剩的局面。经济刺激在局部起到一些成 效,如资本品生产量明显止跌企稳。但是,这些政策的副作用也相当明显。在产能过剩这一 背景下,融资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大量信贷并未进入实体经济 而是涌入房地产和大商品,引发资产价格迅速上涨。此外,超发货币必将形成通胀压力。 而以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虽力度很大,但完全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投资不但未 被带动,而是呈萎缩趋势,说明对

26、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我们的数据也显示有效需求并 未得到足够提升,经济仍未走出低谷。如我们在过去报告中多次指出,在产能严重过剩这一 制约条件下,货币、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本来就有限。加之经济预期走弱,财政、货币政策 难以发挥乘数效应,副作用更为明显,今后应谨慎用之。 以优化产业结构,淘汰升级过剩、落后产能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是经济长远发展的必要 条件。从过去几个季度的数据来看,供给侧改革确实取得了进展,过剩行业减产、减员的明 显增加。但是,由于当前产能过剩是过去多年盲目过度投资累积的结果,去产能还需要相当 长的过程。 总体而言,尽管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中国经济仍有相当多的新的增长点,如新兴行业的

27、发展、国企改革和城镇化。在政府对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下,我们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持乐 观态度。 7 8 9 10 11 12 13 14 表一. 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表一. 工业企业经营状况 表1.1表1.1 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 全国2,0332,0324646545550503432 分规模 大7267554747545650513534 中6996754545535549493331 小6086024544535350493331 分产权 国有78745249636154463938 集体38384742544953473430 民营1,6561,

28、6424545525449503331 外资3033294849585950503637 消费品耐用45453493132 消费品非耐用64360493631 资本品35249493433 中间品80988513333 表1.2表1.2 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全国98464346474744 分规模 大4945 中79464246474643 小97444246484742 分产权 国有4847 集体5047

29、 民营98444346484743 外资97494645484847 消费品耐用66474544474746 消费品非耐用4844 资本品76483446464837 中间品98454446474644 注: 2. 产业景气指数 = (经营状况扩散指数 + 预期经营状况扩散指数 + 投资时机扩散指数)/3。 企业个数产业景气指数 经营状况 扩散指数 预期经营状况变化 扩散指数 投资时机 扩散指数 分产品类型 分产品类型 1. 扩散指数所基于的问题为多选题,含类似于“好”、“中”、“差”或“上升”、“持平”、和“下降”的三 个选项。扩散指数的计算方法为:“上升”企业百分比+

30、 “持平”企业百分比*0.5。扩散指数在0和100 之间,越 高代表状况越好,50为荣枯分界线。 有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的比例 生产量 扩散指数 就业情况 扩散指数 价格 扩散指数 15 二季度 一季度 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 全国 2,0332,032464654555050983432 采矿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3395033503350005050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233332525252500505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674440425050290144243 非金属矿采选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

31、业323352475562523216185048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9 轻工制造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97545027122111 食品制造业52525048575854446134043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83553435860 纺织业9485151522826 纺织服装、服饰业66754846565452483123637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业4040403954564553810218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等制品业3535403854534947001613 家具制造业

32、30347033034 造纸和纸制品业5354444949554947423344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56585054649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2320465259604853003343 医药制造业6525236185253 工艺品其他制造业4239555662655853254549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5000050 化工工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3044002519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2 化学纤

33、维制造业9850506950 橡胶制品业26244652731 塑料制品业9695444353534952323024 设备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84749471223024 专用设备制造业3554750117413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869848505553475157414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860505116182624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7875252585949491264748 仪器仪表制造业393946475937 非金属矿物制

34、品业5445156113027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22943434443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9284446436 金属制品业5585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他重工制造业 表二. 分行业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表二. 分行业工业企业经营状况 表2.1 分行业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所有行业经营状况表2.1 分行业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所有行业经营状况 企业个数产业景气指数 经营状况 扩散指数 预期经营状况变化 扩散指数 有固定资产投 资 企业的比例 投资时机 扩散指数 16 二季

35、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全国2,0332,03246465455983432 前五 医药制造业63618525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41253529 工艺品其他制造业423955566265254549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83553435861186462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2335247556216185048 后五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002519 非金属矿采选业1002323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339503350005050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

36、制品业404040395456810218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等制品业353540385453001613 注: 1.仅对有大于三个企业样本个数的行业排名。 表2.2表2.2 行业经营状况排名行业经营状况排名 企业个数产业景气指数 经营状况 扩散指数 有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的比例 投资时机 扩散指数 17 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全国2,0332,032464654555050983432 华北 北京3538484853535053684139 天津5050454553534849483432 河北83884343535548471152727

37、 东北 辽宁95924444532 吉林2023424750544354543333 黑龙江262546475454585615162732 西北 内蒙古068502175040 陕西262524143733 甘肃554743506050404004030 宁夏55404040505050003020 新疆545350505080752003025 中北 山西22245903229 山东6545253853733 河南63644545525249501063332 西南 重庆30294

38、543525352451073231 四川4753424048504843903127 贵州9746365050563611143321 云南222045465558484818103233 华东 上海995049373535 江苏302308454553544949893332 浙江29830045465456495010103332 华南 福建89874545525450498113232 广东2652574847555752501173534 广西353444465131 海南0500000 中南 安徽7263434752

39、5644521063331 江西461491583734 湖北495646455352505312113531 湖南3432454553534748993533 表三. 分地区工业企业经营状况表三. 分地区工业企业经营状况 表3.1 分地区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所有地区经营状况表3.1 分地区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所有地区经营状况 企业个数产业景气指数 经营状况 扩散指数 预期经营状况变化 扩散指数 有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的比例 投资时机 扩散指数 18 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 全国2033203246465455983432 前五

40、内蒙古02175040 新疆54535050502003025 江西41583734 广东265257484755571173534 北京353848485353684139 后五 宁夏5540404050003020 四川475342404850903127 吉林 202342475054543333 山西 2223229 安徽 7263434752561063331 河北 8388434353551152727 注: 1. 仅对有大于三个企业样本个数的地区排名。 表3.2 地区经营状况排名表3.2 地区经营状况排名 企业个数

41、产业景气指数 经营状况 扩散指数 有固定投资 企业的比例 投资时机 扩散指数 19 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全国 2,0332,032838368685149 大 726755828267675049 中 699675848469685048 小 608602848469695249 国有 78747 集体 3838787875795053 民营 1,6561,642848469685149 外资 303329838167664949 消费品耐用 4654947 消费品非耐用 6436148 资本品 1

42、685050 中间品 8098249 分产品类型 分产权 分规模 表四. 市场供需状况表四. 市场供需状况 表4.1 总览表4.1 总览 企业个数 国内供给过剩 扩散指数 国外供给过剩 扩散指数 成品库存 扩散指数 20 企业个数 产能过剩超过 20%企业比例 产能过剩超过 10%企业比例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66767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106070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384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253750 非金属矿采选业113664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3333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93141 金属制品业 141284

43、3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352637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422539 专用设备制造业 1141831 仪器仪表制造业391823 农副食品加工业971847 食品制造业521529 家具制造业 301327 橡胶制品业26123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261033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401043 注: 表4.2 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表4.2 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 1. 本表按产能过剩大于20%的企业比例排名,并列出比例在10%以上的行业。 2. 本表仅包含有大于三个企业样本个数的行业。 21 表4.3 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表4.3 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 企业个数

44、 产能过剩超过 20%的企业比例 产能过剩超过 10%的企业比例 宁夏56060 新疆54060 贵州93333 吉林203050 天津503048 内蒙古142936 辽宁952748 云南222745 山西222745 陕西262738 湖南342632 四川472132 黑龙江261927 安徽721840 北京351731 河北831736 重庆301733 江西411524 河南631438 广西351434 上海991125 江苏3021124 山东1911025 浙江2981023 福建891034 注: 2. 本表仅包含有大于三个企业样本个数的地区。 1. 本表按产能过剩大于2

45、0%的企业比例排名,并列出比例在10%以上的地区。 22 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二季度 一季度 全国2,0332,0325559535450464744 分规模 大7267555658535451484945 中69967556643 小6086025559525449454742 分产权 国有78744854485153504847 集体38386254575154495047 民营1,6561,6425560535449454743 外资3033295758545552484847 消费品耐用4574849474

46、6 消费品非耐用64360464844 资本品05351404837 中间品80980464644 分产品类型 表五. 成本与价格表五. 成本与价格 表5.1 总览表5.1 总览 企业个数 单位成本 扩散指数 劳动力成本 扩散指数 原材料成本 扩散指数 价格 扩散指数 23 企业个数 单位成本 扩散指数 劳动力成本 扩散指数 原材料成本 扩散指数 价格 扩散指数 全国2,03355535047 纺织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972726750 塑料制品业9667584335 食品制造业5264635956 仪器仪表

47、制造业3959595047 非金属矿采选业1159555545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3559605950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4059555355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2359595250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58506058 家具制造业 3057555352 纺织服装、服饰业665656554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橡胶制品业2656584840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56565652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1055555540 注: 表5.2 单位成本上升大于全国平均的行业表5.2 单位成本上升大于全国平均的行业 1.

48、按单位成本扩散指数从大到小排列,仅列出企业样本个数大于三个的行业。 24 企业个数 单位成本 扩散指数 劳动力成本 扩散指数 原材料成本 扩散指数 价格 扩散指数 全国2,03355535047 宁夏560606040 广西3560545749 广东26558545149 浙江29858534945 福建8958535150 江苏30258544845 安徽7257564951 山东 贵州956565056 重庆3055535352 表5.3 单位成本上升严重的地区表5.3 单位成本上升严重的地区 注: 1.按单位成本扩散指数从大到小排列,仅列出企业样本个数大于三个的地区。 25 企业个数 单位成本 扩散指数 劳动力成本 扩散指数 原材料成本 扩散指数 价格 扩散指数 全国2,03355535047 好2454525452 一般1,32755535048 不好68255534846 没有投资1,84555534947 0%-3% 3%-5%3563575750 5%-10%367506750 10%-20%317501750 增加4865635548 不变1,75956545048 减少22650424543 表5.4 成本、投资、就业表5.4 成本、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长沙商学院-中国产业经济2016年二季度报告(41页).pdf)为本站 (菜菜呀)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