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新华网:2018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73页).pdf

编号:26523 PDF 73页 30.36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新华网:2018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73页).pdf

1、 2 3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 发展指数报告 中国经济信息社 2018 年 7 月 Xinhua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Development Index Report 4 主任:徐玉长 副主任:苏会志 主编:杨 苜 执 行 主 编:曹占忠 执行副主编:魏琪瑛 李慧敏 编辑:(按姓氏笔画) 王可望 王 蜜 白卫涛 陈 嘉 编委会 指数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多位业内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他们的真知灼见让我们 从多个角度深入理解金融中心自身规律及全球金融中心发展的方方面面,对报告观点 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谨列出部分名录,

2、以表示诚挚感谢: 陈卫东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高海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郭云涛 北京大学国家竞争力研究院院长 李伟群 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秘书长 庞魁霞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副秘书长 夏敏仁 中信建设首席策略分析师 熊 奕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 杨 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主任 殷 红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张丽云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金融及全球银行业研究员 赵 曌 先锋领航投资管理(上海)总经理 致谢(排名不分先后,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5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编委会 2018 年 7 月

3、前 言 国际金融中心是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集中开展国 际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业的城市或地区。 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是金融要素在全球重要城市流动、 集聚、 发展的结果。 自 2010 年以来,新华指数已经连续八年推出“新华国际金融中心 发展指数报告”,旨在客观、科学、全面评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状况, 总结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经验,揭示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规律,为促进全球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科学发展,推动全球金融秩序有 序重构提供参考依据。 当今全球经济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技术、新理念、新 模式催生新型金融业态不断涌现。金融科技已经成为国家金

4、融安全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金融信息流动和金融监管发展,实现金融 业务网络化、场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使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 动普惠金融业务创新。 研究团队结合全球金融市场动态, 建立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观察点, 以金融市场基本特征和新兴业态为研究标签,不断强化国际金融中心发 展认知。本年度推出的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18)经多 位金融领域国际专家审核研讨,在保持算法连续性和指标体系一致性基 础上,围绕“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 “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等热点问题, 进一步丰富报告成果。 囿于我们对国际金融中心的理解和认识,报告难免有不足之处,请广 大读者批评指正。未来我们

5、将对报告进一步优化,补齐研究短板。 6 目 录 CONTENTS 7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01 02 03 04 05 06 07 2017 年全球经济格局与金融市场概况 金融市场概况 国际金融中心区域分布评价 前十位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区域分布 区域前五位金融中心城市分析 专题一: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专题二:金融科技发展概况 编制方法 编制流程 指标体系 权重处理 数据采集 主观调查 附录一:位次变动 附录二:金融中心调查问卷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版权说明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10 16 5 9 52 53 56 58 60 64 65 66 67 68 6

6、8 69 70 72 72 22 23 23 24 25 26 27 18 19 20 21 28 29 31 35 36 37 41 44 47 50 金融中心理论基础 金融中心界定 生态系统理论 区域竞争理论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基本说明 功能意义 设计原则 模型架构 指标体系 样本筛选 分层次的多维分析 2017 年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运行情况 总体排名情况简析 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概况 位差简析 分维度指数运行情况 金融市场指数 成长发展指数 产业支撑指数 服务水平指数 国家环境指数 前 言 研究结论 8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 发展指数报告 9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研究结论 评

7、价结果: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2018)评价结果显示,国际金 融中心城市总体格局保持稳定。2017 年指数排名前 10 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分别为:伦敦、纽约、香港、东京、上海、新加坡、巴黎、法兰克福、苏黎世 和北京。 从区域分布来看,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与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 排在前十位城市中,欧洲地区占 4 席,亚洲地区占 5 席,美洲地区占 1 席,这 一分布格局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保持一致。 核心特征:成长发展是国际中心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目前,全球经济格 局呈东移态势,以中国上海为首的亚太地区成长发展态势显著,全球经济中心 逐步向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转移,上海、香港等亚洲金

8、融中心在世界金融体系话 语权日益凸显。 伴随着全球新兴金融业态的繁荣发展,金融科技、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以多 种方式改变着经济金融运行规律,也给传统金融中心城市带来改变。未来国际 金融中心在注重城市单体发展的同时,应加强区域维度上的系统性融合,打破 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区域内统筹金融资源的利用,强化区域协同性,以弥 补单体城市金融发展的局限。 Xinhua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Development Index Report 10 2017 年全球经济格 局与金融市场概况 01 11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全球经济格局 据 IMF(国际货币基金

9、组织)数据显示,受全球投资和贸易 继续回升的积极因素影响, 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3.8%, 是 2011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 2018 年和 2019 年的全 球增长率将升至 3.9%。发达经济体今明两年的增长速度将快于 潜在增长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体增长预计将进一 步加强,亚洲和欧洲新兴经济体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世界经济总体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全球经济总体向好、经 济增速有所回升;通货膨胀率低、投资增长稳健、利率水平低, 债务水平高和货币政策依赖程度高。 12 13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图 1 2017 年全球部分主要 国家 GDP 增速(%) 图

10、 2 2017 年 各 国 GDP 占世界总值的比例(按购 买力平价计算)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 14 2017 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区域分化趋势更加明 显。如果将全球经济粗略分为美洲、欧洲、新兴经济 体三个板块,美洲仍是世界经济重要的缓冲器,欧洲 则长期通过输出技术与服务获得被动型增长,而以金 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则呈弱势调整态势,特别 是巴西、俄罗斯在过去两年同时出现货币大幅贬值、 高通胀与持续经济负增长。 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18 年 4 月发布的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8 年美国经济预计 将增长 2.3%;欧洲经济预计增长 2.4%;中国经济 预计增长 6.6

1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增长 4.9%,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增长 6.5%,印 度经济增速预计为 7.4%。随着石油和其他初级产品 价格回升,非洲经济预计增长 3.4%。中东、北非等 国经济仍然遭受着区域武装冲突的影响,预计 2018 年增长可达 3.4%。拉美经济有不小的增长,预计 2018 年可以恢复增长 2.0%。俄罗斯经济随着石油 价格的回升也将从过去连续两年的衰退中企稳,预计 在 2018 年有 1.7% 左右的增长。 15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图 3各大经济体 20172023 年 GDP 实际增速预测 如图 3 所示,全球及区域 GDP 实际增速预测显 示

12、:全球经济将呈现低速企稳趋势,2019 年预计增 速为 3.9%;发达经济体与欧元区经济体的 GDP 增 速短期内处于稳定状态,长期将小幅下滑;新兴市场 和发展中经济体在短期内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而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将在长期内维持大于 6% 的高经济增长速度。 可见,尽管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受外部 危机影响严重,但其丰富的要素资源决定了其中长期 仍被看好。2017 年,新兴经济体,尤其是金砖国家, 经济增长态势回升明显,经济发展企稳。同时,这些 国家仍然具备丰富的外汇储备、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广阔的市场空间、优势的产业基础、活跃的金融市场 等核心要素,这是将来继续改变全球经济格

13、局的重要 支撑,也必将有力推动金融要素向这些国家和地区有 序迁移。 与此同时,美国、欧洲(英国、德国)、日本等 发达国家仍是主导全球经济的中坚力量,在金融危机 中彰显出一个庞大经济体对要素的聚集作用。尽管发 达国家因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等原因制造了严重的政 府债务问题,但如今随着美国、日本等国经济复苏, 信用市场的回归、美元指数回升等均对全球要素回流 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起到重要作用。而一旦全球经济回 转,避险资金将再次回到高风险收益的金融领域。 欧洲发达经济体出现了一定的经济回升迹象和积 极发展势头,这得益于有利的金融状况,但欧元区 仍长期面临着低增长和低通胀风险。2011 年以来, 全球各种组织

14、为治理欧债危机做出了不懈努力,包括 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央行等在危 机解决方案上的各种斡旋、协调,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直到现在,国际上仍普遍认为欧洲外部需求疲软, 经济增长放缓趋势将长期持续。 16 金融市场概况 2017 年,全球经济复苏范围扩大,发达经济体 和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主要国家经济政策 及国际地缘政治局势变化等因素共同影响了国际金 融市场走势。全球主要国家的股指上涨,债券价格走 势平稳,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回升,金融市场波 动率处于历史低位,国际金融市场整体走势稳中向 好。同时,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 2017 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

15、,以及中 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增 长周期。与此同时,美国的减税措施和全球性的宽松 货币政策环境,共同造就了 2017 年国际金融市场出 现了近年来少见的牛市大行情,各国股票指数、期货 市场、黄金市场、石油市场都表现抢眼。美国股市累 计上涨,新兴市场更具潜力,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更强 劲。在股市方面,全球股市伴随着经济复苏进一步上 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股市获得更高回报,亚洲新兴 市场股市表现良好。在债券方面,美国高收益债券 进一步分散,新兴市场企业债券获得较好投资回报, 日本对债券市场进行更严格地调整。在汇市方面,美 联储在 2017 年加息三次,欧元兑美元上涨,日元兑 美元

16、上涨,新兴市场国家继续面临资本外流与本币贬 值压力,东非国家在债务危机后努力控制通货膨胀。 贵金属多元化投资与大宗商品市场推动黄金价格累 计上涨约 9%,数字货币如比特币上涨下跌波动大, 引起了各国监管层的关注。 与此同时,许多新兴市场货币在全球外汇市场交 易中的占比显著上升,尤其以人民币交易量的占比增 幅最大,交易量增长 69%,市场份额几乎翻了一番, 这与过去几年中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突出进展是一 致的。 17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2017 年金融市场方面,纽约继续保持在资产管 理规模和股票交易量上的绝对优势,金融业蓬勃发 展;受英国脱欧的持续影响,伦敦金融业在规模、流 动性和监

17、管质量方面仍对欧盟不可或缺,仍旧保持着 时区覆盖面积大等优势;香港受惠于人民币国际化、 内地经济向消费服务业转型,市场融资需求和交易活 跃,新股融资排名世界第一。随着全球经济格局调整 与国际金融改革的深化推进,金融中心功能认知在不 断发生着相对变化。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金融需求, 金融中心作为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关键载体,应要充 分把握金融的手段与渠道本质,紧紧围绕自然需求规 律,以实现资源有效匹配。 对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金融城市,按照 2017 年 7 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服务实体经 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结合当前经 济形势,要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全球开放性倡议和 中国经

18、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历史机遇,稳扎稳打,抓 住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以助推综合国力这一核心逻辑, 服务好当下实体经济需求。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并提 出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以及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全方位 提升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激活民间实业投 资。此外,如今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 以区域为基础的地缘概念已然弱化,金融中心建设也 需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创新引领现代金 融中心发展,以适应未来全球金融中心发展要求和参 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水平。 18 金融中心理论基础 02 19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金融中心界定 国际金融中心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e

19、r) 是 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全面集中地 开展国际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交易、保险等金 融服务业的城市或地区。其能够提供最便捷的国际融 资服务、最有效的国际支付清算系统、最活跃的国 际金融交易场所。金融市场齐全、服务业高度密集、 对周边地区甚至全球具有辐射影响力是国际金融中 心的基本特征。 国际金融中心之间整体呈现竞争与合作兼有的关 系。各国际金融中心之间由于禀赋能力的限制,在业 务内容上可能各有侧重,辐射区域也有所差别,基于 业务分工和区域分工的优势互补能够产生外部经济 性,在合作过程中提高各自的竞争力。例如在欧洲 内部,尽管欧盟内部各个金融中心的竞争日趋激烈, 但是各国并

20、未就此忽视合作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协调 金融税收制度、组建泛欧金融市场、开展金融业务交 流等途径,加强相互间多层次的紧密合作,在各自发 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互有分工、相互合作和有序竞争的 基本格局。 金融中心的发展,其核心在于金融要素配置的能 力与效率。而金融中心能力发挥路径又可分为主导性 金融供给与衍生性金融供给。如今互联网时代背景 下,金融中心应首先服务好主导性金融需求,在此基 础上,兼顾多样性衍生金融需求。纽约、伦敦、香港 等无论在地缘特征、创新意识,还是在传统历史变革 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上海、深圳、北京、 孟买等新兴金融城市应紧紧围绕本国经济发展实际, 以金融服务经济为纲进行深入

21、发展。 20 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个体发展 模型,强调个体的发展嵌套于依次层叠并相互影响的 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并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发 展和适应。 在该理论中,布朗芬布伦纳将个体所属并与之相 互作用的环境称之为行为系统;同时将时间作为研究 个体发展变化的参照系,称作历时系统。 个体存在的行为系统是一个层层相扣的巢状结 构,共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微系统、中系统、外 系统和宏系统,并依次对个体发展产生了直接到间 接的影响。微系统是指个体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 这个环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中系统是指各个微系 统之间的联系或相互关系;外系统是指那些个体未直 接参与但却

22、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宏系统是指存 在于以上 3 个系统中的社会环境,实际上是一个广 阔的意识形态。 依据时间维度划分的历时系统用来考察个体随时 间推移对环境的选择,是将时间和环境相结合来考察 个体动态发展过程。布朗芬布伦纳认为,每个系统都 有各自角色、准则和规则,可以很大程度地影响个体 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的可持续 发展逐渐卷入到复杂的动态系统之中,并作为其中一 部分而运作,城市的发展与其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关 系,城市越来越体现出一个生命体复杂性的特征。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借鉴这一理论,将 与样本城市直接或间接相联系的因素纳入指标体系 中, 将金融市场、 国家

23、环境等环境系统作为一级指标, 同时考虑时间维度,将成长发展也纳入一级指标中, 以生态系统视角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情况。 21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区域竞争理论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在竞争中表现出 来的综合实力强度,强调一个地区提供基础设施所达 到的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但由 于对区域竞争力构成的理解不同,区域竞争力研究的 不同学派各自构造出相应的研究模型,其中较为经典 的是波特区域竞争力模型以及IMD区域竞争力模型。 哈佛大学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力一书中提出 了区域竞争力模型。他认为关于国家产业竞争力的研 究结果同样适用于次级经济(区域和城市)竞争力的 研究,

24、即区域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 况、相关支持产业状况、企业战略与竞争环境四个要 素,另外机遇和政府对产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力,这六大因素构成了著名的“钻石模型”。 IMD 认为,区域竞争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公司在世 界市场上比其竞争对手生产出更多财富的能力。其 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八大方面,包括国内经济实力、 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 科学与技术和国民素质。其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其关 键是可持续性发展。2001 年,IMD 采用了重新调整 的四大要素进行评价,分别是经济表现、政府效率、 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 尽管上述两种模型指标的具体设置不同,但两者 都很注重评价

25、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能动性,即尽可能 将影响竞争力现状和潜力的要素、经济和社会制度因 素等都包括在内。依据区域竞争力理论及模型分析,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指标体系设置金融市 场、国家环境、成长发展、产业支撑、服务水平作为 一级指标纳入指标体系中,以期全面、真实地反映国 际金融中心发展状况。 图 4IMD 理论模型 22 国际金融中心 发展指数基本 说明03 23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功能意义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是对全球范围内 符合一定条件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建 立系统、全面、特色的评价体系,并运用指数化评价 方法进行量化测评,真实反映一定时期内国际金融中 心综

26、合实力。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以金融中心新认知 为引导,以创新金融中心生态系统为支撑,通过构建 圈核支点生态响应模型,宣示中国金融中心发展战略 与发展理念,度量全球金融中心综合实力,分析全球 金融中心发展最新动向,为全球投资者客观了解地区 金融市场成长性、产业支撑情况、政策制度环境等提 供重要参考。 设计原则 系统性:强调每个指标应都能反映某个国际金融 中心城市某一方面的特征,尽可能从各个角度全面反 映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水平,未来指数研究将有一定的 延展性,最大化依据社会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正、 补充和完善。 客观性:强调对可考可查的真实运行数据进行简 约相对化处理,通过可以评价和修正的权重

27、进行计 算,避免指数的灰色性、模糊性和不可追溯性,指数 分析方法客观、可复制。 科学性:指数指标论证经多轮次专家意见征集和 专家委员会研讨确认,各个指标有明显差异,避免特 征上交叉,以确保指标间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权重 体系经过多轮征集、考量,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 操作性:指标充分考虑数据来源稳定、数据连续 规范、口径统一的原则,使数据易于比较和计算,评 价指标含义明确。 图 5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设计原则 24 模型架构 伴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繁荣发展,互联网等新技术在以多种方式改变着经济金融 运行规律,给传统金融中心城市也带来新型挑战。以往国际金融中心城市间竞相争 抢金融资源的发展模式,正

28、在被更加可持续的融合竞争法则所影响,一种创新性“金 融中心生态系统”理念正在主导未来金融世界发展。这种主流特征,不仅表现在单 体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中,而且在多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构成的全球网络也有体现。 其价值在于生态理念植入系统多元主体后的融合发展,有助于打破零和博弈,有助 于系统性提升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及对全球金融资源的配置能力。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模型架构:以创新金融中心生态系统理念为指导, 构建了“圈核支点生态响应模型”,即国际金融中心是以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产业 支撑的“成长发展”为“核心”,以“金融市场”、“服务水平”、“产业支撑” 为“支点”,以“国家环境”为圈层环境的生态循环系

29、统。 图 6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圈核支点生态响应模型 25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指标体系 基于模型架构与设计原则,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共设计有三级指标体系(如 图 71)。其中,包括 5 个一级指标,15 个二级指标,46 个三级指标。 其中,一级指标注重揭示金融中心生态系统内在发展规律,具体包括金融市场、成长 发展、产业支撑、服务水平和国家环境五个维度。金融市场是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 核心优势的测度;成长发展是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发展持续动力的测度;产业支撑是对国 际金融中心城市发展物质基础的测度;服务水平是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发展配套能力的测 度;国家环境是对国际金融中

30、心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测度。二级指标是基于功能属性对一级 指标的方向性层次展开;三级指标是具体的指标层。 1 说明:图 7 只列示到二级指标体系,详细指标体系见表 19。 图 7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26 样本筛选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样本选择基本原则: 既考虑国际金融中心城市金融要素集聚的数据标准, 又考虑国际金融中心专家委员会专业评价意见,定量 与定性相结合。 一般而言,国际金融中心主要特征包括:集聚一 定数量从事国际业务的金融机构,如国际性银行、证 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具备比较完整的 国际金融市场体系,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 同业拆借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等

31、;国际金融 中心载体是一个现代化都市,具备发达的通讯网络、 交通条件、发达的服务业以及较高的外向度等要素。 具体样本选择数据标准主要基于如下原则: 规模性,即针对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交 易规模排序; 成长性,即针对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市 场发展速度排序; 均衡性,即兼顾各样本城市的区域均衡分布。 纳入样本投票机制补充说明:采用“提名 - 研究 - 投票”的流程方式。提名环节更加注重国际金融中心 城市的地位公认性;研究环节更加注重国际金融中心 城市对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综合考量;投票环节更加 注重多专家背景下的公平性。 表 1IFCD Index 2018 样本城市及区域分布 区域分布样本城市

32、 欧洲 阿姆斯特丹维也纳奥斯陆巴黎 布达佩斯布鲁塞尔都柏林法兰克福 哥本哈根赫尔辛基里斯本卢森堡 伦敦罗马马德里米兰 莫斯科慕尼黑日内瓦斯德哥尔摩 苏黎世 美洲 波士顿布宜诺斯艾利斯多伦多芝加哥 华盛顿旧金山蒙特利尔纽约 圣保罗温哥华 亚洲 东京大阪迪拜孟买 新加坡北京上海深圳 首尔台北香港 其他约翰内斯堡墨尔本悉尼 27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分层次的多维分析 新华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采用逐层深入分析框架,以期对入选国际金融中心的 45 个城市 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剖析。 第一层次,通过指数得分的阶段性差异,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做出综合评价;第二层次,深入 到各个要素层面分析各个金融中心

33、城市优劣势所在;第三层次,主要针对金融市场与金融中心发展 问题进行单独研究;第四层次,为寻求诸金融中心城市分布的区域特点,考察区域环境对于金融中 心发挥其相应作用的影响;第五层次,主要针对货币与金融中心发展问题进行单独研究,通过中国 经济信息社全球数据采集系统,创新性地采用主观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全球受访者对货币与金融中 心发展的看法。 28 04 2017 年国际金融中心 发展指数运行情况 29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总体排名情况简析 总体来看,国际金融中心整体位次变动与过去一 年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展特征相符,排名前十位城市 出现了一定微调,但总体情况保持稳定。在 2017 年 综合

34、排名中,伦敦、纽约、香港占据前三位;上海位 次保持不变,位列第五位,北京排名第十。 欧洲地区金融中心复苏态势明显,经济金融发展 局面良好,在前十名中占据四席,分别是伦敦、巴黎、 法兰克福、苏黎世。其中,伦敦作为老牌国际金融中 心, 也被称作全球金融科技之都, 创新发展优势明显, 首次问鼎榜首,其成功经验包括八个方面:一是拥有 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中心,二是保持人才库的深度和 广度,三是资本的可获得,四是孵化器和加速器对初 创企业和创业者的支持,五是技术公司总部和技术性 初创企业群的知识溢出和人员交流,六是在创新与成 长全过程中与监管者的互动和共建,七是消费者的高 采纳率,八是开放与包容的商业化文

35、化。 中国在前十强排名占据三席,对亚洲乃至全球金 融格局作用日益凸显,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注 入了高质量的经济活力,为全球金融体制完善与金融 市场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拥有高度开放和国际化 的市场、专业人才、完善的基建配套和监管制度, 是亚洲第一大金融市场。金融服务业已经成为香港 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截至 2017 年,港股总市值规模 相当于香港 10 倍 GDP 总量,是全球主要地区中股 市市值相比 GDP 比例最高的市场。相比其他金融中 心, 香港能更好结合中国市场机遇, 并接轨全球市场, 在中国对外经贸交往中将扮演积极角色。 上海金融中心近三年保持第五。建设国际金

36、融中 心是上海的定位与发展目标,目前上海聚集了股票、 债券、期货、货币、外汇、黄金、保险等各类金融要 素市场,2017 年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 1428 万亿元, 直接融资总额达 7.6 万亿元,占中国直接融资总额的 85% 以上。同时,上海不断制定金融开放政策与开 放战略,完善金融法治改革,打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 和营商环境。 日本经济逐渐走出颓势,开始缓慢增长,东京的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可圈可点;而美洲地区金融中心发 展出现轻微下滑态势,仅有纽约金融中心位居第二, 而芝加哥首次跌出前十。 名次2017 年2016 年2015 年2014 年2013 年2012 年2011 年2010 年 1伦敦

37、纽约纽约纽约纽约纽约纽约纽约 2纽约伦敦伦敦伦敦伦敦伦敦伦敦伦敦 3香港东京新加坡东京香港东京东京东京 4东京香港东京新加坡东京香港香港香港 5上海上海上海(5) 香港(5)新加坡新加坡新加坡巴黎 6新加坡新加坡香港(5) 上海(5)上海上海上海新加坡 7巴黎巴黎巴黎巴黎巴黎法兰克福巴黎法兰克福 8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法兰克福巴黎法兰克福上海 9苏黎世北京北京北京芝加哥苏黎世悉尼华盛顿 10北京芝加哥芝加哥芝加哥悉尼芝加哥阿姆斯特丹悉尼 基于 IFCD Index 综合评价体系,2017 年指数排名前 10 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分别为:伦敦、纽约、 香港、东京、上海、新加坡、巴黎、

38、法兰克福、苏黎世和北京(如表 2 所示)。 表 2历年评价前 10 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说明:2014 年、2015 年上海与香港并列排名第五位。 30 图 8 IFCD Index 2018 综合评价结果 31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概况 为了全面了解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历程,探究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新趋势,报告对综合排名前十的八个重要国 际金融中心进行简要分析。 伦敦 伦敦是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长期位居国际金融 中心城市排名前两位,2017 年排名第一。 综合来看,金融要素高度集中,金融文化悠久浓 厚,金融生态环境优良是伦敦作为老牌金融中心的特 点。伦敦拥有全球最具

39、国际化的金融市场。伦敦证券 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外国企业数居世界主要证交所之 首。2017 年,伦敦国际债券交易量与外汇交易量在 全球占比中名列前茅。同时,伦敦具有富有创新精神 的金融环境和前瞻性战略视角,重视亚太、中东等新 兴市场金融业务,使伦敦金融市场保持长期较强的市 场活力,维持其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纽约 纽约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具有强 大的国际金融资源配置能力, 集中了世界金融、 证券、 期货及保险等行业的顶尖实力企业。华尔街是美国财 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入驻了 2900 多家金融和外贸 机构,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均设 于此。 美国通过纽约完备的金融市

40、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 了国际资本的流动、重要商品的定价与交易,并在全 球经济金融领域取得了话语权。截至 2017 年,纽约 货币市场在世界各主要货币市场中的交易量排名第 一,纽约外汇市场是除了美元以外所有货币的第二大 交易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的股票交易量 长期居于全球前茅。 完备的法律制度、丰富的人才储备、与高科技相 配套的融资需求造就了全球最富有活力的金融创新 机制,为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持续不竭的 源动力。 32 东京 东京金融市场结构完善合理,集中了全日本最多 的银行,同时还有东京证券交易所、东京工业品交易 所、东京国际金融期货市场等多个大型交易所,资金 流密集且速度快。

41、 2017 年,通过加强经济政策措施提振经济,日 本经济整体复苏迹象明显。日本政府正致力于改革金 融制度与世界接轨、改变日本央行现时垄断债市交易 的状况,提升金融业竞争力。目前,东京国际金融中 心地位越来越受到来自香港、上海、新加坡等邻近地 区金融中心的挑战。 香港 香港作为全球贸易自由港,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成为链接全球要素市场的关键纽带。2017 年,香港 经济表现令人振奋,全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 3.7%。 同时,香港金融业 GDP 占比居全球之首,全球 100 家大型银行约有七成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 在“沪港通”、“深港通”等金融创新带动下, 香港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一方面金融服务业获利可

42、 观,仅零售银行业务在前三季度的税前营收已经同 比增长 13.9%。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带来较强的财 富效应,尤其是恒生指数不断出现突破。同时,金融 市场也在致力于衔接资本支持与创新市场化的链条, 为“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企业放开了上市门户。 离岸人民币业务也成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新 引擎,2017 年人民币资金池不断积累,交易活动日 益活跃,产品选择日趋丰富,推动了香港外汇交易及 衍生产品等市场发展,有力地奠定了其全球性金融中 心地位。 在国家“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 发展背景之下,香港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为经济和 社会发展注入多元新动力。 33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43、上海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已经形成了包括股票、债券、 货币、 外汇、 商品期货、 金融期货与OTC衍生品、 黄金、 产权交易市场等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已建立起包括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货币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企业财务公司、银行 资金营运中心、票据业务中心等在内的类型比较齐全 的金融机构体系。 上海金融改革创新步伐加快、金融对外开放尺度 扩大、金融要素进一步聚集,金融市场竞争力和全 球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最前沿, 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深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领域不 断拓宽,沪港通、债券通、黄金国际板、跨境

44、 ETF 等顺利推出。 上海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 金融纽带关系,致力于打造“一带一路”投融资中心 和全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相关金融机构来沪设立 分支机构意愿明显增强。截至 2017 年末,人民币跨 境支付系统 (CIPS) 吸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 地区的 508 家间接参与者,覆盖 41 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自由贸易账户累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 区发生跨境收支 2886 亿元。 新加坡 新加坡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 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市的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导,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商业、航运业和 进出口贸易,尤其以金融服务业最为发达,

45、是亚太地 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 2017 年新加坡已汇集了 600 余家各类金 融机构。金融机构的密集度和多样化足以满足新加坡 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的各类需求。金融服务业已成为 新加坡经济附加值最高的服务产业和国家税收来源 的最大支柱。 新加坡不仅在贸易融资、海事金融、保险、财务 运作等方面拥有领先地位,在资产及财富管理方面也 是全球佼佼者,管理业的快速增长推动其全球金融中 心地位的不断攀升。目前,新加坡已成为公认的新兴 市场货币交易中心、领先的衍生品场外交易中心和全 球领先资产管理中心。新加坡也迅速发展成为集中服 务或“共享服务”的理想地点。把资讯科技、金融及 物流方面的操作集中在一

46、起有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 本、提高生产力,也易于保持始终如一的服务水准。 此外,新加坡的教育水平高,人才保证了新加坡的金 融服务业稳步发展。 34 苏黎世 苏黎世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部,是瑞士的经济、 金融及商业中心。苏黎世国际金融中心(Zurich International Finacial Center),是欧洲最重要的国 际金融中心之一。苏黎世金融业高度聚集,以离岸银 行业务闻名全球,金融方面的账户流转占整个苏黎世 市的经济活动比例很高。苏黎世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多 年来一直排名全球外汇交易市场前列,紧随着伦敦、 纽约,而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银行业保密 制度受到挑战的影响,新加坡外汇市场

47、逐步超越苏黎 世,成为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市场。但这并不影响 苏黎世外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其稳定的地缘政治、 先进成熟的银行业以及完善的外汇交易程序都将继 续支撑着苏黎世外汇市场的繁荣发展。 北京 北京明确了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 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将致力于构 建高精尖的经济结构,加快培育金融、科技、信息、 文化创意、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2017 年的北 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也进一步明确金 融街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北京把加强四个中心功能 建设作为发展首都金融业的核心目标,通过金融业的 发展为“四个服务”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内涵, 坚持把促进首都金融业

48、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北京经 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 融合,是首都金融业发展最突出的优势,基于中国科 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北京也下大力气持续推进国家科 技创新金融中心建设。 目前,金融监管机构,央行、证监会、中国银保 监会,以及大型国有银行总部均在北京。在 2017 年, 金融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 17%,已成为北京的 第一支柱产业,并有效带动优质资源更多的配置到高 精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引领北京产业的全面更新 与提升。 35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位差简析 全球金融中心位次基本保持稳定。2017 年位次 不变的金融中心为 13 个,较为稳定的金融中心为 24

49、个,共有 37 个,占样本城市总数的 82.22%, 说明 2017 年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业发展状况良 好。 在位次异常波动的城市中,排位下降的城市是印 度孟买(由第 30 位下降至第 36 位),印度作为发 展中国家,其金融发展过度依赖外国投资,同时,受 限于管理水平,外资利用率一直比较低,对国际金融 中心城市排名有着不良影响。 在位次波动较大的城市中,排位上升较多的城市 主要包括卢森堡(由第 40 位上升至第 28 位)、斯 德哥尔摩 (由第26位上升至第23位) 、 哥本哈根 (由 第 35 位上升至第 32 位)等欧洲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欧洲经济的持续复苏带动了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 上升。此外,还有亚洲的大阪(由第 37 位上升至第 34 位),上升了三位,也反映出亚洲的金融形势较 为有利。排位下降较多的主要包括挪威奥斯陆(由第 34 名下降至第 37 名)、芬兰赫尔辛基(由第 36 名 下降至第 40 名)等城市。 图 9IFCD Index 2018 位差分析 36 05 分维度指数 运行情况 37 新华 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金融市场指数 2017 年金融市场发展指数排名前十位的国际金 融中心城市分别为:纽约、伦敦、东京、香港、上海、 新加坡、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新华网:2018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73页).pdf)为本站 (菜菜呀)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