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车 联 网 白 皮 书(2018年)(35页).pdf

编号:26659 PDF 35页 1,014.56K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车 联 网 白 皮 书(2018年)(35页).pdf

1、 车车 联联 网网 白白 皮皮 书书 (2012018 8 年)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2018 8 年年 1 12 2 月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本白皮书版权属于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并受法律保 护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 点的,应点的,应注明注明“来源: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违反上述声。违反上述声 明者,本明者,本院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前 言言 车联网涉及汽车、电子、信息通信、交通等多个产业,正

2、处于 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应以加快推进车联网新技术产业化和构 建 “人-车-路-云” 协同的智慧交通体系为切入点, 促进跨部门协同, 加强法规标准建设、共性技术突破、基础设施改造等重点工作,打 造产业新生态,实现新的产业集聚。 本白皮书从技术、产业和政策措施三个维度对车联网国内外发 展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技术部分包括单车智能化相关汽车电子技 术和 V2X 无线通信、多接入边缘计算、车路协同平台等网联化相关 技术,以及信息安全等共性关键技术;产业部分从专利布局、产业 链协同重点剖析产业发展新趋势,探索新生态和新模式等;政策措 施部分包括顶层设计规划、协同推进机制、法律法规等;最后总结 全文,

3、对车联网融合创新发展提出“1+3”举措建议,包括构建一个 跨行业协调机制和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安全管理三个发展体系。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车联网应用发展需求 . 1 (一)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类应用 . 1 (二)以车辆驾驶为核心的汽车智能类应用 . 2 (三)以协同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类应用 . 3 第二章 车联网技术发展研判 . 4 (一)汽车电子成为新的战略竞争高地 . 4 (二)V2X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进入快车道 . 7 (三)多接入边缘计算助力车联网全面发展 . 9 (四)“端-管-云”协同的发展模式初现雏形 . 11 (五)车联网安全技术亟待完善 . 13 第三章 车联网产业发展

4、趋势 . 14 (一)车联网产业融合发展新趋势 . 14 (二)车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现状及趋势 . 20 第四章 政策措施及发展建议 . 23 (一)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车联网发展 . 23 (二)我国支持车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基础 . 24 (三)我国车联网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议 . 26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 车联网专利布局变化趋势 . 16 图 2 专利企业数量变化趋势图 . 16 图 3 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专利申请企业活跃排名 . 18 图 4 谷歌自动驾驶专利布局 . 18 图 5 车联网的基本价值链 . 20 图 6 智慧交通类应用商业模式 . 23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车

5、联网白皮书(2018 年) 1 第一章第一章 车联网车联网应用应用发展发展需求需求 当前, 车联网技术发展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借助于人、 车、 路、 云平台之间的全方位连接和信息交互,催生了大量新的产品应用。狭 义的车联网应用通常指车载信息服务类应用, 即通过车辆把车主与各 种服务资源整合在一起; 广义的车联网应用还包括面向交通的安全效 率类应用以及以自动驾驶为基础的协同服务类应用。 新应用也对汽车、 交通的智能化与网联化水平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 引领车联网技术与 产业发展,促进城市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 车联网应用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根据联网技术不同, 可以分为车内网、车际网和车

6、云网应用;根据车联网应用对象不同, 可以分为单用户应用以及行业应用两大类, 行业应用又进一步分为企 业应用和政府应用等;根据需求对象不同,可以分为自动驾驶、安全 出行、效率出行、交通管理、商业营运、涉车服务等应用。无论哪种 应用分类方式,都基本涉及到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类应用、 以车辆驾驶为核心的汽车智能化类应用和以协同为核心的智慧交通 类应用。 (一)(一)以以用户体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类应用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类应用 此类应用既包括提高驾乘体验、 实现欢乐出行的基础性车载信息 类应用,也包括与车辆上路驾驶、车辆出行前或出行后的涉车服务、 后市场服务、车家服务等应用。该类应用需要车辆

7、具备基本的联网通 信能力和必要的车辆基础状态感知能力。 基础性车载信息类应用仍是当前车联网主要应用形态,主要涉及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 车主的前台式互动体验,包含导航、娱乐、通信、远程诊断和救援、 资讯等。目前很多车辆已加装车载模块,用户可以通过车载网联化获 得信息服务,包括在线导航、娱乐等多媒体服务。随着语音识别、人 眼动作识别等技术的逐步发展,车载信息类应用将更加丰富。 涉车服务主要与定位、支付相结合,包括共享汽车、网约车、网 租车等应用。汽车后市场服务主要有汽车保险、车辆维护延保、车辆 美容、二手车交易等应用,随着汽车保有量增速的放缓,后市场服务 应用价值

8、将获得更多关注。车家服务主要通过基于位置、时间、日期 等信息来智能化判定车主行为习惯, 创建相应规则为车主提供智能家 居系统服务应用,包括家用电器远程遥控等。 (二)(二)以车辆驾驶为核心的汽车智能类应用以车辆驾驶为核心的汽车智能类应用 此类应用主要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智能化相关, 利用车上传感器, 随时感知行驶中的周围环境,收集数据、动静态辨识、侦测与追踪, 并结合导航地图数据,进行系统运算与分析,主要有安全类和效率类 等各种应用。 安全类应用与车辆行驶安全及道路通行效率息息相关, 有助于避 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目前,依靠单车感知的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等传统 应用处于快速成长期,在中低端车型渗透率将

9、会逐步提升。同时,随 着网联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出现了更多安全预警类应用。例如, 通过网联技术,行驶在高速公路等快速路段的前车,在感知到事故后 可提早通知后面车辆事故信息,避免连环追尾事故。 效率类应用主要是通过车车、车路信息交互,实现车辆和道路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3 础设施智能协同,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降低车辆排放等。典型应用 有交叉路口智能信号灯、自适应巡航增强、智能停车管理等。例如, 交叉路口智能信号灯应用通过网联技术来收集周边车辆速度、 位置等 信息,对信号灯参数进行动态优化,提高交叉路口车辆通行效率。 (三)以协同为核心的(三)以协同为核心的智慧交

10、通智慧交通类应用类应用 此类应用是在自动驾驶的基础上, 与多车管理调度及交通环境等 智慧交通相关, 最终支持实现城市大脑智能处置城市运行和治理协同。 智慧交通主要是基于无线通信、传感探测等技术,实现车、路、环境 之间的大协同,以缓解交通环境拥堵、提高道路环境安全、达到优化 系统资源为目的。在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之后,应用场景将由限定区 域向公共交通体系拓展。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或危险地带场景中,因物理空间有限,行驶路 况、线路、行驶条件等因素相对稳定,重复性高,通过独立云端平台 协同调度管理,采用固定路线、低速运行、重复性操作的应用更容易 成熟落地。典型应用有对园区、景区、机场、校园等限定区域内的

11、自 动驾驶巴士进行调度、港口专用集装箱智能运输等。 在公共交通系统场景下, 车辆的路径规划和行为预测能力对车辆 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需要更完善的自动驾驶控制 策略、行驶过程全覆盖的 5G-V2X 网联技术以及云平台的高效衔接调 度。该类应用除依赖技术突破,还涉及到伦理、法规等,距实际成熟 应用尚需时日,如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公交车、智能配送等。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4 第二章第二章 车联网技术发展研判车联网技术发展研判 车联网发展的热点聚焦网联化和智能化, 并由单车智能逐步转向 多车协同、以及“智慧的车”与“智慧的路”协同发展,这对车联网 技

12、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 汽车电子、 V2X无线通信、 多接入边缘计算、云平台以及安全等为车联网网联化、智能化、协同 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近年来,全球汽车产业快速增长,汽 车电子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通过人机交互、汽车功能提升等方 式提升驾驶体验。此外,自动驾驶等协同应用成为汽车电子发展的重 要方向。V2X 无线通信技术旨在将“人-车-路-云”等交通参与要素 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不仅可以为交通安全和效率类应用提供通信基础, 还可以将车辆与其他车辆、行人、路侧设施等交通元素有机结合,弥 补了单车智能的不足,推动了协同式应用服务发展。多接入边缘计算 可以有效解决未来网络高带宽

13、、低时延、高可靠需求以及大规模终端 连接等要求,支持多种终端接入方式,有效提升道路的智能化水平。 云平台能够为未来的协同交通体系提供统一的数据采集、 智能决策及 控制执行等基础支撑,继而将整个车联网要素连接成一个整体。车联 网安全形势紧迫,需要在车载终端安全、数据交互安全、平台信息安 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产品研制, 形成贯穿于车联 网“端-管-云”全链条的综合安全体系。 (一一)汽车电子成为新的战略竞争高地汽车电子成为新的战略竞争高地 全球汽车产业增速放缓,汽车电子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据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5 罗兰贝格的2018 年全球汽车零

14、部件供应商研究预测 1,2018 年全 球汽车产量将达到 0.96 亿辆,同比增长 1%,2012-2017 年的年复合 增长率超过 3%,汽车产业增速开始放缓,而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营业收入在 2018 年有望增长 3%。其中,汽车电子在汽车产业中的重 要性与日俱增,据 Strategy Analytics 预测,2018 年全球汽车电子 总销售额将接近 3 千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7% 2,增速水平高于汽 车零部件及整体汽车产业增速。汽车电子以智能化、网联化、安全性 和大功率为主要发展方向,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汽车电子成为提升驾乘体验的主要方式。与动力总成、车身与底 盘等汽车系统

15、相比,ADAS、信息娱乐系统逐渐成为消费者新的关注热 点,而辅助驾驶、语音交互、车载视频、车辆联网等新型驾乘体验直 接依赖于传感器、 车载屏幕、 计算平台、 车载通信等汽车电子的使用, 汽车功能的发展已经从较为成熟的发动机、 底盘等传统零部件转移至 汽车电子中。随着消费类电子企业向汽车电子产业的快速渗透,高端 车型的智能化功能正加速向中低端车型转化, 与之而来的是汽车电子 占整车成本的比例逐渐上升,这将成为未来汽车的第一大系统。 智能网联和新能源的发展需要汽车电子技术的持续演进。 智能化 方面, 主要依赖车载传感器、 控制器和执行器, 对 CMOS 传感器、 MEMS 传感器、激光雷达、超声波

16、传感器及车载计算平台等提出大量需求。 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仍依赖于汽车电子性能的不断提升。例如,车载 传感需要进一步提升分辨率、 感知范围以及在前端传感器搭载人工智 1 2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6 能算法,提升融合感知能力,并提升对高温差变化、强逆光干扰、震 动等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计算平台需要进一步提升单位瓦数下的计 算能力,以 CPU、GPU、FPGA、ASIC 等异构计算架构为感知、决策算 法提供更高能力的算力支持。 新型人机交互的控制越来越多地需要更 大尺寸、 更高分辨率和柔性异形的车载屏幕以及手势交互、 语音交互、 车载 HUD 等多种交互方式。执行器则

17、需要实现多冗余设计,以满足自 动驾驶和人类驾驶的安全稳定切换。网联化方面,需要加快 LTE-V2X 芯片和模组的量产装配以及路侧单元和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 新能源方面, 频繁的电压变换和直流-交流转换, 对变换器、 逆变器、 IGBT 芯片等功率器件提出较高需求,同时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 要求更加精细化的电能管理以及先进的电池技术。 汽车电子产业仍以国外为主,我国在细分领域实现突破。全球汽 车电子产业集中度较高, 国外汽车零部件巨头均在汽车电子方面加大 布局,博世、大陆、德尔福、日本电装等企业占据汽车电子一级供应 商的核心市场地位,NXP、英飞凌、瑞萨、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 安森美、

18、微芯、东芝等企业几乎垄断了车载芯片市场。国外巨头企业 产品涉及范围广,涵盖 ADAS、信息娱乐系统、底盘与安全、车身与 便捷、动力总成等各个系统,占据产业链价值高地中高端产品市场。 而我国汽车电子企业相对落后, 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汽车电子产品市场, 2017 年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 TOP15 中仅有一家中国企业。我国企 业在一些细分领域实现突破,例如,舜宇在车载光学镜头领域多年保 持全球第一,预计 2018 年全球市场份额将超过 40%;均胜电子通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7 收购德国 PREH、美国 KSS、德国 TechniSat Automotive 等加快其

19、布 局。 (二)(二)V2XV2X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进入快车道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进入快车道 世界各方都已经将 V2X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看作是未来技术创新、 产业培育和交通运输服务变革的重要方向。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 V2X 无 线通信技术有 IEEE802.11p 和 C-V2X (Cellular-V2X) 两条技术路线。 IEEE 802.11p技术方面, 恩智浦、 Autotalk等芯片公司已开发802.11p 商用芯片,CohdaWireless、Savari 等已可以提供车载单元设备(On Board Unit,OBU)和路侧单元设备(Road Side Unit,RSU) 。C-V2X

20、 技术包含当前的 LTE-V2X 技术以及向后演进的 5G-V2X 技术,目前大 唐可对外提供 DMD31 商用模组、 华为可对外提供商用 Balong765 芯片 组、高通可对外提供 9150 芯片组;与此同时,华为、大唐、星云互 联、东软、万集、金溢、千方科技、华砺智行、Savari、中国移动等 公司基于商用模组和芯片已经可以提供 OBU 和 RSU 设备。 国际社会在 V2X 技术路径选择上仍存竞争。 由于 802.11p 技术成 熟相对较早,美国政府倾向部署 802.11p 技术,而当地电信运营商、 福特等更倾向于 LTE-V2X 技术。欧洲政府方面,欧盟 DG Move (欧盟 运输

21、总司)和 DG Connect (欧盟信息总司) 持有不同意见; 企业方面, 大众、雷诺和博世支持 802.11p 技术,奥迪、宝马、标志雪铁龙等国 际主流汽车厂商出于自动驾驶技术演进的考虑,支持 C-V2X 技术。日 本一方面在 755.5-764.5MHz 专用频段开展基于 802.11p 的技术性能 评估, 另一方面在 5770-5850MHz 候选频段采取技术中立, 将 LTE-V2X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8 作为另一个备选技术。 美欧日技术试验、应用示范培育 V2X 技术成熟和推广。美国交通 部在密歇根对 802.11p 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测试验证, 同

22、时支持在纽 约、怀俄明州、弗罗里达州三个地方开展利用 802.11p 技术的安全性 评估; 美国产业界积极推进 C-V2X 商用, 2017 年 10 月福特、 诺基亚、 AT规范车 载终端与 MEC 平台之间、MEC 平台与部署业务之间的接口协议,明确 MEC 与路侧基础设施的部署、运营、管理权限与责任,丰富 MEC 平台 上车联网业务应用,构建全面完整的车联网 MEC 生态。 (四) “端(四) “端- -管管- -云”协同云”协同的发展的发展模式初现雏形模式初现雏形 随着 LTE-V2X 通信技术和路侧智能设备的不断成熟, 车联网逐渐 从车内智能、单车智能向“端-管-云”协同智能的方向发

23、展。 T-Box 前装比例不断提升,车联网信息服务推广加速。随着支持 4G 的 T-Box 技术逐渐成熟、电信运营商“提速降费”不断推进,新 车型前装 T-Box 成本不断降低、前装比例不断提升,为车联网信息服 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终端基础。一汽宣布从 2019 年起实现全系产品 标配车联网系统;长安启动“北斗天枢”战略,从 2020 年起实现新 车全部联网且搭载驾驶辅助系统,从 2025 年起实现新车全部具备人 机交互功能。此外,主流汽车厂商积极推动定位导航、行车安全、远 程控车、休闲娱乐、售后服务等业务,并从基础性联网信息服务向安 全预警、高带宽业务和辅助驾驶服务演进。东风启辰发布“智趣科

24、技”的品牌理念,深化车联网战略,并联合高德地图和科大讯飞合作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建设。 上汽集团不断升级 inkaNet 智能行车系 统,提供全面高效的车载信息服务。 车联网数据服务平台、 云控中心等在国内快速发展并进入验证阶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2 段。中国移动在无锡部署了高性能 V2X 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与交管信 息平台、 TSP 及图商平台的交互, 实现定位导航服务、 交管信息推送、 速度引导等多项信息服务功能。北京、上海等车联网示范区积极推进 自动驾驶测试数据中心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虚拟场景库,打造无 限化、批量化、自动化、可扩展的虚拟测试场景,提高

25、自动驾驶仿真 测试效率。同时,数据中心汇总、分析车辆测试数据,为自动驾驶方 案商提供数据反馈支持。网络运营商、通信设备商、汽车厂商深度合 作,合力推动远程驾驶、智能调度等云网端协同的场景应用。中国移 动联合华为与上汽、中国联通联合爱立信与驭势先后演示了基于 5G 的远程遥控驾驶能力。 网联式自动驾驶技术路线逐渐获得共识, 车路协同概念备受关注。 车路协同通过加强路侧智能设备与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交互与融合, 可以有效降低车载终端的计算压力与性能成本, 促进更高效地开展车 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策略。 此前百度发布了支持车路协同 的 Apollo 版本,并将于 2018 年底开源,全面支持网

26、联式自动驾驶。 随后百度与中国信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推进在车路协同等领域的全 面合作。2018 年 9 月,阿里巴巴宣布全面升级汽车战略,打造车路 协同系统,联合交通部公路院等成立了“2038 超级联盟” ,协同产业 力量共同落地“智能高速公路” 。在未来产业发展进程中,服务运营 主体将不断分层细化,路侧智能基础设施、区域内自动驾驶及行车安 全服务、城市级导航及智慧出行服务等将衍生出不同的运营主体。因 此, 需推动构建统一的云控服务平台架构, 规范数据接口与服务流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13 建设分层协同的自动驾驶服务系统。 (五)车联网安全(五)车联网安全技

27、术技术亟待完善亟待完善 伴随车联网智能化和网联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车联网安全事件不 断涌现,诸多核心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并将长期伴随车联网发展。面 对严峻的车联网安全形势,亟需加大车联网安全方面的投入,政产学 研形成合力,深入研究车联网安全防护技术,加快部署有效的车联网 安全解决方案,为车联网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加快部署解决方案,引领车联网安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为能够 真正有效地解决车联网安全问题, 国内多家典型企业加快部署解决方 案。奇虎 360 公司提供了完整的车联网安全防护产品,贯穿汽车全生 命周期, 建立了车联网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和 360 车联网安全运行平台, 基于安全大数据,实时监

28、测安全威胁,获取车联网安全威胁情报,实 现有效的车联网安全防护。百度 Apollo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车联网软 硬件和服务的安全解决方案, 建立边界隔离和内容可信的智能车联网, 包括车辆平台、软件平台、硬件平台和云端数据服务等四大部分。腾 讯成立科恩实验室,针对车联软件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安全解决方案, 从安全管理、风险验证、产品研发、产品运营、技术支持的各个阶段 为车辆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创新车联网安全技术研究,为车联网高速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加 速部署车载终端安全策略, 针对车联网终端主要运用防火墙技术来实 现逻辑隔离,面临不同安全攻击时,主要采取在 CAN 和 OBD

29、之间并联 和串联防火墙的部署方式。 二是基于 PKI 的 V2X 信息交互认证成为关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4 注热点,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组织研制完成了基于 LTE 的车联网无 线通信技术安全总体技术要求行业标准。三是聚焦数据安全和个人 信息保护,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组织起草了车联网信息服务数据安 全技术要求和车联网信息服务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要求等一系列 标准, 加强用户敏感数据保护管理, 对于涉及驾驶员信息、 驾驶习惯、 车辆信息、位置信息等敏感数据采取较高级别的管理要求,确保相关 信息安全可控。 车联网安全持续得到关注, 构建全链条的综合防御体系将成为必 然趋势。

30、随着车联网智能化和网联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网络攻击手段 将不断更新,车联网安全防护水平需要不断提升。因此,构建贯穿于 车联网“端-管-云”全链条的综合防御体系是车联网安全发展的必然 趋势。 一是要建立层次化的多重安全措施的纵深防御体系, 构建多级、 多域的实时安全监控平台。二是要从单点、特定、被动的安全检测体 系,向被动安全检测和主动安全管控相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转变,从 本质上提升基础安全防御水平, 逐步提升对未知威胁的防御能力和效 率,并借助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自动化威胁识 别、阻断和追溯,提升综合防御水平。 第三章第三章 车联网车联网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趋势趋势 (一)车联网产

31、业(一)车联网产业融合融合发展新趋势发展新趋势 我国车联网产业正快速发展,产业链主体更加丰富,跨行业融合 创新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从产业结构看,可提供诸如 V2X 碰撞预警、 盲点监测等功能的创新企业开始加入到汽车厂商的一级、 次级供应商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15 名单中,部分 ICT 企业开始在汽车产业布局。其次,在传统汽车垂直 产业体系中位居上游的芯片企业、 车载显示等关键零部件企业重要性 日益显著,并开始向汽车厂商的次级、一级供应商地位跃升。从发展 趋势看,传感器、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等厂商推动了汽车智能程度的 提升,而网络运营商、芯片与模组厂商、终端设备商等加

32、速了汽车网 联化的进程。从参与主体看,车联网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影响主要为参 与主体数量增加和影响扩大, 一方面是更多的消费类电子企业和互联 网企业加入到汽车产业链中,汽车零部件和主机厂数量增多;另一方 面是汽车电子和软件在汽车产业中的重要性增加, 为传统汽车产业竞 争格局带来影响。 一是传统汽车产业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和信息通信技术, 渐进式推 动自动驾驶发展。传统汽车厂商在资金体量、汽车制造设计上具有明 显优势,也有成熟的供应销售链和生产线,商业化落地也更容易被消 费者接受。 但传统汽车因需考虑产品销量利润的保障与技术研发推进 之间的有效平衡, 多数采取了由 L1 至 L5 逐级商业化产品和直接进

33、入 L3/L4 级技术产品发展的并行发展策略。当前,一汽、长安、上汽、 北汽、 吉利和长城等国内汽车厂商均已组建研发团队开展 L1 到 L3 级 别自动驾驶的研发和测试,并制定了明确的未来发展规划。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6 图 1 车联网专利布局变化趋势 选取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现代、起亚、戴姆勒、大众、吉 利、奇瑞等传统汽车厂商为检索对象,统计近 10 年来上述企业在欧 美和亚洲地区申请的车联网专利中与智能化网联化相关的专利占比 情况,发现 2012 年至今,智能化网联化专利占比逐年上升,由 2012 年前后的 10%到 2017 年前后的 30%, 智能

34、化网联化专利成果的比重在 5 年间增加了三倍。该变化直接反映出国内外各大汽车厂商对车联网 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布局力度。 图 2 专利企业数量变化趋势图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专利统计发现,2012 年至今,在该领域申请 专利的企业实体申请人的数量由 10 个增至 25 个,人均专利数量由 1 件增至 2.5 件, 汽车厂商参与智能驾驶领域专利布局的热度和申请活 跃度显著提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17 二是新兴汽车企业与互联网公司成为汽车智能化增速发展的引 擎。新兴汽车企业发力智能电动汽车,注重“软件定义汽车” 。相对 于传统汽车厂商, 新兴汽车企业实践创

35、新的束缚少, 决策机制更灵活, 互联网思维易于把握用户体验,在汽车增值方面有更多的尝试空间, “软件定义汽车”和“生活方式改变出行”是新兴汽车企业最为突出 的发展思路。 互联网阵营的科技企业(如出行服务商等)有竞争汽车行业核心 地位的可能。伴随共享正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出行服务商 通过云端的智能调度能力以及运营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低成本优势, 有望彻底改变传统的汽车消费模式。 出行服务商不仅可作为其他服务 提供商进入乘车场景的接口, 还拥有丰富的变现方式和极强的平台优 势。出行服务属于公共领域,当共享化出行成为趋势,汽车厂商销售 消费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模式将发生改变, 出行市场的特质使

36、最先 取得网络效应的企业拥有竞争的先机。 最具技术创新实力的互联网公司凭借其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 发、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既有优势,积极布局自动驾驶领域。通过全 球汽车智能化技术专利检索发现,互联网公司谷歌的专利申请活跃。 进一步检索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相关专利,发现谷歌、百度等互联网公 司专利和以 Uber 为代表的新兴汽车公司申请活跃,专利持有量位居 全球前十。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8 图 3 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专利申请企业活跃排名 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谷歌公司的母公司 Alphabet 名下申请 的自动驾驶相关专利达 333 件,合并同族后共计 150 余个

37、专利族。 图 4 谷歌自动驾驶专利布局 三是传统汽车厂商与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强强联合,构建互联 网汽车生态体系。传统汽车厂商、信息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都意识 到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以及商业模式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 产业的跨界合作得到一致认可, 强强合作的产业联盟是这种趋势下的 最佳选择,自动驾驶领域逐渐形成多方参与、竞争合作的复杂生态体 系。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现信息通信企业、整车厂商的 跨界合作,2018 年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 股东已经包含领域内具有显著创新能力和投资实力的 20 余家龙头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19

38、业,致力于智能网联汽车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等工作。 自动驾驶领域对于软硬件的需求巨大。 自动驾驶汽车会用到传感 器、处理器、高精地图、计算机视觉决策算法等技术,同时需要计算 和数据处理能力的紧密配合, 其复杂程度并不是单一技术和设备的拼 接,多元化产品和多领域布局并非一家汽车厂商或供应商所能实现。 在日本, 为实现 2020 年前绘制出日本的 3D 道路地图以及公共无人驾 驶对公众开放的目标,9 家日本制造企业与地图制造商 Zenrin 组建 合资公司 Dynamic Map Planning。在欧洲,奥迪、宝马、戴姆勒联 合收购诺基亚 HERE 数字地图业务,旨在通过集群智能技术推动高信

39、 息密度的地图产品和服务形成开放、独立的地图及出行服务平台。 传统汽车厂商与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通过专利许可授权、合作 研发、组建知识产权联盟等方式开展技术合作。一种方式是专利许可 合作: 微软与丰田汽车达成专利授权交易, 其中涉及大量车联网技术。 专利许可协议将基于丰田和微软强大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 包括以最 著名的、基于微软 Azure 云技术平台的丰田大数据中心来展开合作。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合作研发获得联合专利授权, 例如宝马和华为公司 就汽车主动安全信息交互技术进行联合专利申请。 知识产权联盟也是 跨界合作的重要平台,国际物联网专利联盟 Avanci 专利授权平台将 通信行业的专利池跨

40、界带入 IoT 行业, 旨在使物联网设备制造商们可 以使用基本无线技术,加速物联网的发展,同时侧重互联汽车的 2G/3G/4G 蜂窝技术授权。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 (二)车联网商业模式(二)车联网商业模式发展发展现状及趋势现状及趋势 车联网产业链中主要有 TSP、 整车厂商、 电信运营商、 硬件终端、 平台等各个参与主体,其在车联网各主要领域的主导能力、商业模式 均有不同。未来产业的价值链将呈现各参与主体交错模式,资金的流 动也将呈现多向化、快速化的特点。 各主要参与主体中,TSP 目前主要以 B2B 为主,收取内容/服务 授权费、技术服务费、数据通信费等;

41、整车厂商前期通过增值模块获 得车辆销售差价收益,收取终端、内容、服务及网络等费用。后期通 过车主续费、升级提供相关服务,续约率较低;终端厂商主要以终端 销售差价及服务续费等方式获取收益, 第三方终端设备对车辆及车主 信息掌控不足, 相关服务应用感知较差; 互联网企业创新大数据分析、 O2O 引流等后向收费模式,开发契合车主需求的车联网服务,累积车 主流量再变现;网络运营商搭建车联网业务运营平台,通过网络经验 为车厂提供网络解决方案, 以流量优势进行车联网相关软硬件的捆绑 销售。 图 5 车联网的基本价值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21 信息服务类应用的商业模式, 在基

42、础性车载信息类应用的盈利点 上,整车厂商、互联网公司、软/硬件厂商等都各有侧重点。整车厂 商在前装市场掌握着主动权,通过在自有车型搭载自有车联网系统, 以免费使用形式来培养车主使用习惯,不断积累用户数量。近年来, 互联网企业是进军车联网行业的先发力量, 其业务应用兼容多种车机, 打造行业大平台,创造了新的平台化盈利模式。地图提供商、应用提 供商、系统提供商、移动智能终端提供商等企业都有直接面向企业和 车主的业务应用,且应用范围出现互相融合渗透的趋势。对于后市场 服务产业链参与者,在掌握大量用户的核心数据后,运用大数据模型 将探索出更多汽车后市场的 O2O 服务并实现盈利,预计 UBI 车险、汽

43、 车维护等应用的盈利前景更好。UBI 车险是基于驾驶行为以及车辆使 用数据定价的车辆保险,目前欧洲、美国 UBI 车险的发展仍处于领先 水平,国内大多数保险公司 UBI 车险产品处于亏损状态。初期,保险 公司联合汽车厂家、4S 店,利用大数据建立精算模型将有助于 UBI 产品盈利,随着合作深入,保险公司可以通过积累数据提供二手车交 易、汽车贷款等延伸服务来获取收益。在车辆维护商业模式中,O2O 模式正在发展,TSP 服务商与 4S 店、电商等车辆维护商之间共享车 辆数据,车辆维护商将线下维修保养服务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基于 LBS 等数据为车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并获得更合理的服务利润。 汽车

44、智能化类应用的商业模式, 安全和效率类应用正处于快速成 长期,渗透率将逐步提升,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拓展。目前,该 领域市场份额主要被一级供应商所占据,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厂商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2 进入较晚,该领域中 B2B、B2C 的市场结构并存。以终端销售为核心 的模式占据主导地位,一级供应商独立研发产品的能力强,牢牢占据 前装市场,主要通过行业定制、智能终端销售、收取服务费等模式获 利;以新兴汽车企业、互联网企业为主的模式正在兴起,其重点在后 装市场发力,能够提供丰富的智能车载终端产品和服务组合;未来随 着产业链各个价值主体的探索和创新, 或将能产生

45、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的平台生态模式,平台企业将从平台租赁、大数据产品、增值服务等 费用中获利。 智慧交通类应用的商业模式, 基于自动驾驶车的协同化应用发展 还正处在起步阶段,传统汽车厂商、互联网公司、共享出行公司都是 价值链中的重要参与者,成功的商业模式或有不同形式。特斯拉以车 辆销售为主,形成纵向一体化商业模式,除线上到线下的直销之外, 还提供超级充电桩、保值回购、软件升级等服务,未来将打造软硬件 一体化生态体系。百度以开源平台为依托,形成开放式商业模式,平 台本身免费,通过向车厂、汽车设备商、开发企业等出售服务来获取 收益。宝马等部分汽车厂商仍以线下直销车辆的模式为主,此外还提 供汽车共享、

46、 出租车等用户出行服务, 积极寻求向出行服务商的转型。 随着自动驾驶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完全自动驾驶主要通过去人力化来 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提高运输效率,创造价值、实现盈利。预计应用 市场最先实现盈利的是自动驾驶出租车,或者是租赁、共享结合的自 动驾驶运输车队。在应用成熟之后,各产业相关主体要对庞大的自动 驾驶监管数据、行业数据、车主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同时要找到适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车联网白皮书(2018 年) 23 相关场景的针对性应用,才能获得成功的商业模式。 图 6 智慧交通类应用商业模式 第四章第四章 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及发展建议及发展建议 (一)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车联网发展(一)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车联网发展 美欧日政策措施各有侧重。美国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搭平台, 通过市场力量发展车联网,政府则从立法、政策、标准的方面着力营 造良好发展环境;欧盟重视顶层设计和新技术研发,在关键领域通过 大量资金引导产业发展,其中,车辆安全救援、自动驾驶等是其政策 引导的重点方向; 日本政府关注主要产业发展, 大力推动新技术应用, 重点聚焦在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领域。总体上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车 联 网 白 皮 书(2018年)(35页).pdf)为本站 (菜菜呀)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