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物联网白皮书(2018年)(55页).pdf

编号:26671 PDF 55页 4.15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物联网白皮书(2018年)(55页).pdf

1、 物物 联联 网网 白白 皮皮 书书 (2012018 8 年)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8年12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 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致致 谢谢 本白皮书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 )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 (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 、 物联网智库、 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杭州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中信建投证券股 份有限公司、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联合撰写发布,特此感谢! 白皮书编制团队:关

2、欣、罗松、赵小飞、硕天鸾、王思博、董 一民、夏磊、潘君才、刘宁、闫贵成、付世、谢金凤、骆骁、徐明、 郑珍。 前前 言言 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重推动下,物联网进入以基础性行业和 规模消费为代表的第三次发展浪潮,5G、低功耗广域网等基础设施 加速构建,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并产生海量数据,人工 智能、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与物联网结合,应用热点迭 起,物联网迎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面对 重大的发展机遇,各产业巨头强势入局,生态构建和产业布局正在 全球加速展开。 在此关键时期,中国信通院联合业界共同发布物联网白皮书 (2018 年) ,把握全球物联网最新发展态势,研判

3、物联网传感器、 芯片模组、网络、平台关键环节的技术产业进展情况,梳理消费物 联网、智慧城市物联网、生产性物联网三类物联网应用现状及驱动 因素,在对我国物联网现阶段情况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物 联网“建平台”与“用平台”双轮驱动、 “补短板”和“建生态”相 互促进、 “促应用”和“定标准”共同推进、 “保安全”与“促发展” 相互促进的发展策略建议。希望能够与业内同仁共享成果,共谋发 展,共话未来! 目目 录录 一、 全球物联网发展总体态势 . 1 (一)发展动能不断丰富,带动物联网在全球的持续发展 . 1 (二)物联网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应用新特征不断显现 . 2 (三)物联网产业力量不断增强

4、,但供需对接仍需推进 . 4 (四)物联网生态之争愈演愈烈,边云双核心加快布局 . 7 (五)物联网与多样化技术加快融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 9 二、 物联网应用发展情况和特点 . 12 (一)全球物联网应用的整体情况 . 12 (二)消费物联网应用热点迭起 . 14 (三)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全面升温 . 18 (四)生产性物联网应用成就新的风口 . 21 三、 物联网关键技术产业进展情况 . 23 (一)传感器成本持续走低,应用微创新特征显现 . 23 (二)芯片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市场潜力巨大 . 25 (三)模组产业竞争激烈,注重高附加值发展 . 28 (四)网络接入侧进展迅速,核心网侧

5、突破缓慢 . 29 (五)平台功能更加完备,开放性不断提升 . 32 四、 我国物联网发展情况 . 35 (一) “十三五”进程过半,物联网取得阶段性进展 . 35 (二)MEMS 传感器产业取得一定进展,但短板仍较为突出 . 37 (三)芯片呈现多层次供应商格局,模组低价格竞争明显 . 39 (四)中国形成规模最大公共物联网网络,但盈利模式尚需探索 . 40 (五)物联网平台之争进一步升级,探索商业模式闭环和转型增多 . 42 五、 我国物联网发展展望与推进策略建议 . 42 (一)我国物联网发展展望 . 42 (二)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策略建议 . 4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物联网白皮书(20

6、18 年) 1 一、 全球物联网发展总体态势全球物联网发展总体态势 (一)(一)发展动能不断丰富,带动发展动能不断丰富,带动物联网物联网在全球的持续发展在全球的持续发展 外部周期性驱动力持续作用,物联网进入由基础性、规模化行 业需求推动的新阶段。从物联网概念兴起发展至今,受基础设施建 设、基础性行业转型和消费升级三大周期性发展动能的驱动,处于 不同发展水平的领域和行业成波次地动态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当前, 基础性、规模化行业需求凸显,一方面,全球制造业正面临严峻发 展形势,主要国家纷纷量身定制国家制造业新战略,以物联网为代 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重建工业基础性行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推动 力量,物联

7、网持续创新并与工业融合,推动传统产品、设备、流程、 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速重构产业发展新体系。 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内在增长机制推动物联网行业逐步向规模化消 费市场聚焦。受规模联网设备数量、高附加值、商业模式清晰等因 素推动,车联网、社会公共事业、智能家居等成为当前物联网发展 的热点行业。 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物联网呈现新的发展特征。互联网企业、 传统行业企业、设备商、电信运营商全面布局物联网,产业生态初 具雏形;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 等低功耗广域网 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 速提升;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8、题材不断注入物联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 网, 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 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 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 的延伸化”新特征。 边缘的智能化。各类终端持续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操作系统 等促进终端软硬件不断解耦合, 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协作能力加强。 边缘计算的兴起更是将智能服务下沉至边缘,满足了行业物联网实 时业务、敏捷连接、数据优化等关键需求,为终端设备之间的协作 提供了重要支撑。 连接的泛在化。局域网、低功耗广域网、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等陆续商用为物联网提供泛在连接能力,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迅速 完善,

9、互联效率不断提升, 助力开拓新的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场景。 服务的平台化。物联网平台成为解决物联网碎片化,提升规模 化的重要基础。通用水平化和垂直专业化平台互相渗透,平台开放 性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融合,基于平台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持续提升。 数据的延伸化。先联网后增值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清晰,新技术 赋能物联网,不断推进横向跨行业、跨环节“数据流动”和纵向平 台、边缘“数据使能”创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显现。 (二)物联网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应用新特征不断(二)物联网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应用新特征不断显现显现 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由 2008 年 500 亿美元增长至 2018 年近 中国信息通

10、信研究院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3 1510 亿美元 1。在连接数快速增长和梅特卡夫定律的作用下,物联网 在各行业新一轮应用已经开启,落地增速加快,物联网在各行业数 字化变革中的赋能作用已非常明显。新一轮应用的“新”表现在开 拓了新的应用范畴、逐步形成了新的技术演进、促成了新的业务变 革。 开拓新的应用范畴。得益于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的不断丰富, 物联网应用场景迎来大范围拓展, 智慧政务、 智慧产业、 智慧家庭、 个人信息化等方面产生大量创新性应用方案,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在 各行业渗透率不断加速。 2013 年物联网行业应用渗透率为 12%, 2017 年数值已超过 29% 2。预计到 2

11、020 年超过 65%的企业和组织将应用物 联网产品和方案 3。 逐步形成新的技术演进。基于更低成本和更成熟技术的解决方 案开始对传统技术方案形成补充完善,成为目前阶段物联网应用的 另一重要特征。典型代表是物联网解决方案中有线技术向无线技术 的演进,高功耗技术向低功耗技术的演进。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 采用新技术对一些早些年已落地应用的升级换代,二是新增用户直 接选择采用新技术实施应用落地。新的技术替代场景非常广泛,不 少成为物联网在垂直领域能够大规模应用的关键。例如低功耗广域 1数据来源:IoT Analytics 2数据来源:Vodafone IoT Barometer 2017/18 3数

12、据来源:Gartner: Leading the IoT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4 网络技术的成熟,开始替代此前的高功耗或短距离小无线技术,打 破了物联网在公用事业、 消防、 环境监测等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壁垒。 促进新的业务变革。 这是新一轮行业应用最典型的特征。 目前, 物联网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业务的数字 化转型中更为明显。 一项面向采用过物联网的企业群体的调研显示, 74%的企业认为离开物联网的话,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寸步难行 4。 物 联网促成新的业务变革, 为企业创造新的业务内容、 新的商业模式, 推动数据驱动的决策实现。例如在物联网赋

13、能下,共享经济扩展到 中低价值资产领域,催生了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按摩椅等 业态。 (三)(三)物联网物联网产业力量不断产业力量不断增强增强,但但供需对接仍需推进供需对接仍需推进 随着物联网应用速度的加快,全球互联网企业、通信企业、IT 服务商、垂直行业领军企业对物联网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进一步 明确了物联网在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物联网产业力量不断丰 富。 物联网成为互联网企业新一轮战略的重要支撑。在人口红利和 流量红利增长趋缓的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瞄准物联网作为新一轮信 息红利增长的主要来源。2018 年 3 月,阿里巴巴宣布全面进军物联 网,将物联网定位为阿里巴巴继电商、金融、物流

14、、云计算之后的 4数据来源:Vodafone IoT Barometer 2017/20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5 一条新的主赛道。2018 年 9 月,腾讯开始了成立以来第三次重大战 略架构调整,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物联网成为该事业群中重 点领域之一。2018 年 7 月,小米上市招股书中将其自身定义为“一 家以手机、 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 , 并对外宣布, 未来十年小米公司的物联网业务预计达到 40%-50%。 互联网公司的物 联网战略背后是更多的获取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数据,实现云计算、 人工智能等能力输出和行业赋能。 物联网成为通信企

15、业连接数新增的主力,战略意义明显。2018 年前半年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增速达到 72%, 总连接数接近 9 亿, 其 中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已达到 3.84 亿,沃达丰连接数超过 7000 万,AT&T 连接数超过 4000 万 5。不论从总量还是增速上,物联网已 成为电信企业具有明显价值的战略性业务。一方面,全球主流运营 商加快物联网专用网络 NB-IoT、 eMTC 的部署, 并在 3GPP 的推动下, 将 NB-IoT/eMTC 及其演进技术纳入到 5G 家族中,保证 NB-IoT/eMTC 向未来 5G 网络的平滑升级;另一方面,各大运营商纷纷搭建了专门 针对物联网设备接入的管理平台,

16、目前已形成若干个大规模的连接 管理平台。物联网正在为电信企业开拓新的客户群体,如 AT&T 一半 以上连接数来自于汽车, Verizon 物联网业务主要来自于交通物流和 企业服务 6。 5数据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6数据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6 IT 服务商依然以平台为依托,扩展其物联网版图。IT 服务商基 于已有的云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以及硬件领域的合作伙伴资源,构 建了以平台为基础的物联网端到端服务模式, 在经过数年的运作后, 开始了横向和纵向扩展,提升物联网在公司战略版图的地位。201

17、7 年 10 月,戴尔宣布将大力投资物联网技术,未来 3 年将向物联网的 研发投资 10 亿美元,并成立专门的物联网部门,全面提供涵盖云、 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的基础架构和分析功能,以及物联网安全和多 行业解决方案。2017 年 2 月,IBM Watson 物联网事业部正式投入使 用,聚焦于区块链、安全、智能交通、医疗等领域来构建物联网产 业生态。继收购 Jasper 之后,2017 年 6 月,思科又发布了新的物联 网平台 Kinetic, 打通各类不同协议, 能够提取各种设备数据, 将 “实 时物联网”方案带给各类应用客户。 垂直行业领军企业开放物联网能力, 实现行业赋能。 过去几年, 工

18、业、 交通、 能源、 汽车等垂直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应用物联网技术, 实现自身业务变革,并积累了众多物联网技术应用、平台建设及运 营能力,目前正逐渐尝试开放其能力,为同行业或其他行业物联网 应用赋能。特斯拉在车联网的创新性应用,为车载物联网终端、车 联网管理平台、基于数据的服务等领域建立了一个标杆,大量车企 和解决方案企业在这一参考下实施车联网方案。工程机械厂商采用 物联网方案成功实现了产品服务化转型,基于此经验孵化出第三方 工业物联网平台,为业内其他企业转型提供服务。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7 物联网产业供需对接仍需推进。虽然物联网的行业渗透率不断 提升,但物联网的深

19、度应用以及利用物联网实现大范围变革的行业 企业比例并不高,上游物联网技术、产品、平台、方案等在内的供 给方推动的力量明显大于下游用户的主动需求拉动的力量,物联网 产业供需不平衡问题开始显现。一方面,包括芯片、模组、网络设 备、平台和一些核心技术提供者等供给方群体数量众多,部分环节 出现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各垂直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虽然面临着 转型升级的需求,但由于对于物联网与自身融合的相关知识了解有 限,选择比较谨慎。一项面对全球 5000 多家企业的调研显示,企业 认为部署物联网的最大壁垒前三名为数据安全隐私、 与现有 IT 系统 的融合以及缺乏说服力的案例 7,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隔阂将是未来

20、 物联网产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四)物联网生态之争愈演愈烈,边云双核心加快布局)物联网生态之争愈演愈烈,边云双核心加快布局 围绕 “平台化” 构建的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平台马太效应显现。 物联网平台是巨头构建产业生态的核心与重要抓手, 技术逐渐成熟, 产业界投入持续加大,产业价值被普遍看好。目前平台建设的主体 由设备制造商、网络服务商、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 组成,几乎遍布物联网产业链各环节,英特尔、思科、微软、亚马 逊、IBM、通用等巨头企业无一缺席,物联网平台迅速从野蛮生长期 7来源:Ovum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8 进入调整洗牌期,201

21、6 年 IoT Analytics 统计的物联网平台企业榜 单中,当前已有 30 个破产或被收购。平台的马太效应开始显现,尤 其在应用使能平台这一平台价值高地, 亚马逊 AWS IoT 和微软 Azure IoT Suite取得一定领先优势。 据调查统计, 51.8%的开发者将AWS IoT 作为物联网应用首选开发平台,31.2%的开发者首选 Azure IoT Suite 8。 边缘核心成为新一轮布局重点,各路巨头立足优势纷纷切入。 云端数据处理能力开始下沉,更加贴近数据源头,使得边缘成为物 联网产业的重要关口。 据 IDC 数据统计, 到 2022 年将有超过 500 亿 的终端与设备联网

22、。 未来超过 75%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 处 理与储存。目前,通信、工业、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立足自身优 势拓展边云协同生态。通信企业聚焦网络侧边缘计算,盘活网络连 接设备的剩余价值,开放接入侧网络能力。例如思科发布 Cisco829 等面向智能制造的边缘侧专用网络设备。工业企业发挥自身工业联 接和工业云服务优势,着力于现场级设备具体业务能力的深耕。例 如通用电气通过Predix平台独特的边缘侧设备和技术为边缘计算提 供数据总线服务,并与 Predix 平台实现配合。互联网企业依托云计 算优势, 将公有云服务能力扩展到边缘侧。 例如微软发布 “Azure IoT Edge”等边缘侧产品

23、,并为 Azure 云服务增强流数据分析等能力, 亚马逊发布“AWS Greengrass”等边缘侧软件,将 AWS 云服务无缝 8数据来源:Eclipse 基金会第四届年度物联网开发者调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9 扩展至设备。 开源成为当前边缘生态构建的重要运作模式。由基金会运作的 开源项目成为解决边缘计算异构化、 碎片化的重要方式。 Linux 基金 会陆续发起 Akraino Edge Stack、EdgeX Foundry 等边缘开源项目, 聚焦互操作构建开放边缘计算框架,得到全球运营商、设备厂商、 软件商的大力支持。Linux 基金会和 Eclipse

24、基金会合作成立 Kubernetes 物联网边缘工作组,将在超大规模云计算环境中已被普 遍使用的 Kubernetes(即容器理念) ,扩展到边缘,降低边缘应用与 硬件之间的紧捆绑,提升边缘侧应用部署便利性和灵活性。 (五)(五)物联网与多样化技术加快融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物联网与多样化技术加快融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物联网与新技术的融合创新,使得物联网具备了更加智能、开 放、安全、高效的“智联网”内涵。物联网创新主要围绕横向的数 据流动和纵向的数据赋能两大方向进行。其中横向的数据流动创新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跨层的数据流动,即云、管、端之间的 数据流动,以提升效率为主要创新方向;二是跨行

25、业、跨环节的数 据流动,以物联网语义、区块链技术为代表,以数据一致性为创新 方向。 纵向的数据赋能包括平台的大数据赋能和边缘侧的现场赋能, 实现途径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赋能、基于边缘计算的能力赋能 和为数据开发服务的工具赋能。 人工智能从消费物联网延伸至行业物联网,多个层面完善物联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0 网落地方案。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起步于智慧家居、 智能硬件、 服务机器人等消费物联网领域,目前正在向行业物联网渐次渗透, 已经在自动驾驶、医疗自动诊断、智能制造、智能安防等众多领域 开展应用,正处于规模起量阶段。人工智能对物联网的完善目前主 要体现在两个

26、方面,一是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成为重要载体。随着 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车联网等物联网新应用的发展,传统的 CPU 架构已经无法满足一些高实时性、高智能化场景中计算的需求,高 性能的人工智能芯片成为支持这些场景的重要工具。和需要大量空 间去放置存储单元和控制单元而计算单元很少的 CPU 相比,人工智 能芯片具有大量的计算单元,非常适合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需求。当 前,常用的人工智能芯片分为 GPU、FPGA、ASIC、类脑芯片四大类, 除了英伟达、AMD、英特尔、海思等主流芯片厂商外,一些新兴厂商 如寒武纪、地平线、深鉴科技等已推出相应产品,应用于安防、交 通、车联网等大量场景中。二是人工智能已纳入各

27、家物联网平台的 核心模块中。物联网平台的功能模块中,人工智能的地位越来越重 要,各家平台已将 AI 能力作为其优势,平台的数据积累和算法训练 让人工智能在物联网具体场景中有了用武之地。阿里巴巴宣布全面 进军物联网时,其搭建的物联网基础设施平台的一大优势就是强大 的 AI 能力;百度推出 AIoT 安全方案,通过将 AI 与物联网的结合, 为智能终端提供更高的安全解决方案;小米也将“AI+IoT”作为其 生态链和智能家居发展的理念。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11 边缘计算助力物联网边缘侧赋能,应用探索开始启动。边缘计 算不仅可以帮助解决物联网应用场景对更高安全性、更低功

28、耗、更 短时延、 更高可靠性、 更低带宽的要求, 还可以大限度的利用数据, 进一步的缩减数据处理的成本。在边缘计算的支持下,大量物联网 场景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尤其是在一些异构网络场景、带 宽资源不足和突发网络中断等网络资源受限场景以及需要高可靠性 实时性的场景,边缘计算作用不可替代。“云-边-端”协同实现的 纵向数据赋能是边缘计算在物联网的最大价值。边缘计算的最大价 值是连接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中终端和云端,形成“云-边-端”协 同的效应,提升物联网方案的完善度和体验。主流的云服务厂商如 阿里云、AWS、Azure 等已经推出对外服务的边缘计算平台,希望无 处不在的协同计算为物联网应用赋

29、能,云计算厂商认为其未来的竞 争格局是着眼于如何提升“云-边-端”协同竞争力。边缘计算产业 正在积极推进,应用开始初步探索。边缘计算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技 术,近年来在产业界的合力推动下,已扩展至硬件、软件、设备、 运营商、内容提供者、应用开发者等各个环节,对物联网端到端解 决方案形成影响。不过,2018 年 Gartner 发布的物联网技术成熟度 曲线中,与边缘计算相关的边缘人工智能(Edge AI)和物联网边缘 分析(IoT Edge Analytics)尚处于最初的触发期(Technology Trigger) ,物联网边缘架构(IoT Edge Architecture)处于炒作峰 物联网

30、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2 值向泡沫后低谷期转化的阶段。 基于区块链拓展分布式物联网,实现跨环节、跨行业应用。区 块链最核心的价值便是通过程序算法来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规则, 以此为基础来创立一个信任网络,确保点对点之间的信任与交易的 安全,这就摒弃了传统的中心化的第三方机构,也省去了统一的账 簿更新和验证环节。区块链与物联网的融合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一是拓展去中心化、去平台化分布式架构。例如 IBM 和三星共 同投资的 ADEPT(去中心化的 P2P 自动遥测系统(Autonomous Decentralized Peer-to-Peer Telemetry) )项

31、目,利用比特币和以 太坊网络来打造去中心化的物联网。Filament 利用比特币区块链的 去中心化的物联网软件堆栈为公共分类总账上的设备进行身份认证、 安全沟通及发送小额交易。二是保障物联网数据跨环节、跨行业流 动的真实性,拓展物联网应用。目前区块链在产品追溯、车联网等 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在产品溯源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 环节建立区块链账本, 形成多方参与, 信息透明共享保真的溯源链, 直达最终使用方或消费者。 二、 物联网物联网应用应用发展情况和发展情况和特点特点 (一)全球物联网应用的整体情况(一)全球物联网应用的整体情况 全球物联网应用出现三大主线。一是面向需求侧的消费性物联 网

32、,即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相融合的移动物联网,创新高度活跃,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13 孕育出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智能家居、车联网、健康养老等规 模化的消费类应用。二是面向供给侧的生产性物联网,即物联网与 工业、农业、能源等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形成行业物联网,成为行业 转型升级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关键要素。三是智慧城市发展进入新阶 段,基于物联网的城市立体化信息采集系统正加快构建,智慧城市 成为物联网应用集成创新的综合平台。 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物联网(包括生产性物联网和智慧城市 物联网)与消费物联网基本同步发展,但双方的发展逻辑和驱动力 量有所不同。消费物联网作为体验经济

33、,会持续推出简洁、易用和 对现有生活有实质性提升的产品来实现产业的发展;产业物联网作 为价值经济,需以问题为导向,从解决工业、能源、交通、物流、 医疗、教育等行业、企业最小的问题到实现企业变革转型之间各类 大小不同的价值实现, 即有可能做到物联网在企业中的落地。 据 GSMA Intelligence 预测,从 2017 年到 2025 年,产业物联网连接数将实 现 4.7 倍的增长,消费物联网连接数将实现 2.5 倍的增长 9,详见图 1。 9来源:GSMA Intelligencce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4 图 1 产业物联网和消费物联网连接增长对比 从国内

34、来看,目前很多行业在政府相关政策驱动下,形成了相 关行业物联网的刚性需求,促成物联网在这些行业的快速落地,典 型的包括智慧城市中各类公共事务和安全类应用。当前阶段,政策 驱动的物联网应用落地快于企业自发的物联网应用需求,而消费者 自发的物联网需求总体慢于企业的自发需求。 相对于海外其他市场, 国内的物联网应用落地节奏差别很大,政策驱动型的物联网应用已 远远快于海外市场。 (二)消费物联网应用热点迭起(二)消费物联网应用热点迭起 消费物联网经历了单品、入口、交互等多个“风口” ,通过数年 来产业界的努力,物联网不再仅限于对家庭和个人提供消费升级的 一些新产品,而是已经开始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

35、产生作用, 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物联网改变生活的效应。 智能音箱爆红成为智能家居场景中最佳交互终端。与以往智能 家居依靠手机、平板或面板的交互方式相比,智能音箱进一步解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15 了人们的双手,使智能音箱成为消费物联网中的一大爆品。各大厂 商,尤其是互联网厂商对此非常积极,谷歌推出 Google Home,亚马 逊推出 Echo,阿里推出天猫精灵,小米推出小爱音箱,百度推出小 度音箱等。智能音箱从 2017 年开始爆发,2018 年延续火爆态势,数 据显示 2018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已达到了 1680 万台, 同比增长 187%,其中谷

36、歌、亚马逊、阿里和小米四家的智能音箱占 据全球 85%以上的份额,预计到 2018 年底使用智能音箱的人数将达 到 1 亿人 10。智能音箱背后是语音助手和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目前 与家庭中大部分智能产品能够实现联动,通过智能音箱控制智能家 居设备。 共享经济正在改变大众出行方式和部分生活习惯。近两年受到 资本热捧的共享单车虽然有所沉寂,但在短时间内对城市居民出行 方式的影响非常巨大,甚至成为很多市民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 共享单车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出行领域的典型应用,通过智能锁和 物联网平台的联动,对自行车这一动产赋予分时租赁的功能。以摩 拜、小蓝等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运营商,催生了一个规模化的

37、智能硬 件产品和管理千万级终端的物联网平台,同时也给芯片、模组等企 业带来了一轮批量的出货。类似的,共享充电宝、共享按摩椅等由 物联网技术赋能的经济方式, 虽然其逻辑和商业模式仍然饱受质疑, 但让普通消费者能直接体验到物联网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10数据来源:Canalys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6 全屋智能带来居住环境体验的进一步提升。智能家居领域的参 与群体越来越多,家居家电厂商、地产商、互联网公司、运营商、 创业团队等均看好智能家居的潜在市场。 2018 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 系统和服务的消费者支出总额将接近 960 亿美元,未来 5 年的复合 年增长率为

38、 10, 预计 2023 年将达到 1550 亿美元 11。 目前大量厂商 开始将“全屋智能”作为发展方向,全屋智能通过软硬件一站式解 决方案,提供智能安防、智能家电控制、智能照明、智能娱乐等综 合服务。目前“全屋智能”已在大量家庭安装,通过家庭生活场景 智能化提升用户体验。 可穿戴设备已具有规模化的出货量。经过前期市场磨合,智能 可穿戴设备已成为大量消费者随身必备设备的组成部分,从而促使 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形成规模化的出货量。2017 年可穿戴设备的出 货量达到 1.154 亿,预计 2018 年将达到 1.226 亿,其中智能手表和 手环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 12。苹果、小米、Fitbit、

39、华为成为可穿戴 设备出货量最大的厂商。然而随着出货量增速放缓,可穿戴设备创 新需求凸显,将逐步从少数简单功能向数字医疗、智慧家庭、定位 服务等方面延伸,进一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智能门锁市场开始发力。通信、电子和安全技术的进步推动传 统门锁向智能门锁的更新换代。首先是各类商业场所的需求,如酒 店、办公楼、出租屋、短租公寓等场景,智能门锁在这些商业场所 11数据来源:Strategy Analytics 12数据来源:IDC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17 中渗透率稳步提升。在 B 端市场教育和消费升级大潮下,智能门锁 逐渐扩展到楼盘,进而家庭消费者等 C 端用户对智能门

40、锁的需求也 会逐步发力。在未来的 5-10 年内,我国智能门锁的总需求量将超 3000 万套, 行业总产值将会突破千亿元大关 13。 规模化的智能门锁设 备部署将显著提升家庭智能化生活体验。 软硬件技术升级、产业生态搭建是消费类物联网市场发展的主 要驱动力量。消费类物联网应用发展的推动力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一是产品软硬件技术升级,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 术的发展有利于优化产品用户体验,提升市场表现;二是开放的产 业生态构建,众多巨头企业加速物联网生态体系建设,推广自家物 联网产品及平台化服务,拟合各类智能终端统一入口,实现互联互 通,促进市场发展;三是创业环境的持续优化,当前物联网

41、产品开 发已形成成套标准化组件,且小规模信贷、互联网众筹等融资渠道 丰富,帮助创意团队、初创企业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转化,提升市场 活力。总体来看,目前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热门消费类物联网 应用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源于产业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同时,各大互 联网企业积极探索构建的消费物联网应用生态以及消费类应用产品 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在不断推动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相比于 生产性物联网、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消费类物联网受国家政策导 向的影响相对较小。 13数据来源:全国制锁行业信息中心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18 (三)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全面升温(三)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全面

42、升温 新理念、新技术驱动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全面升温。 “数字孪生 城市”正在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热点,通过交通、能源、安防、 环保等各系统海量的物联网感知终端,可实时全面的表述真实城市 的运行状态,构建真实城市的虚拟镜像,支撑监测、预测和假设分 析等各类应用,实现智能管理和调控。目前全球领先城市已经开展 相关探索。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和相关政府部门启动“Virtual Singapore”项目,打造全球首例城市数字孪生模型。法国小型城市 雷恩市政府也开展“数字孪生城市”试点,打造城市数字模型支撑 城市政策制定、发展研究和应用开发。我国雄安新区积极发挥引领 作用, 以数字孪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

43、市的同步规划、 同步建设, 实现信息可见、轨迹可循、状态可查,虚实同步运转,情景交融, 过去可追溯,未来可预期。在“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理念引领下, 城市物联网应用正向更大规模、更多领域、更高集成的方向加快升 级。 安防市场呈现规模化发展。随着平安城市、雪亮工程等政策的 实施,安防行业迎来快速发展,2017 年中国安防市场规模超过 6300 亿,同比增长 17.6%,安防生产商数量超过 7000 家 14。规模发展的安 防行业为物联网提供了最佳应用环境,物联网在智慧安防中的渗透 率不断提升,联网智慧安防设备快速增加,其中“AI+安防”成为物 14数据来源:中国安防协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物联网白皮书(2018 年) 19 联网在安防领域应用的典型特征。目前不论是前端芯片、板卡、设 备模块供应商,还是后端安防软件、平台供应商,均不遗余力地将 人工智能能力融入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物联网白皮书(2018年)(55页).pdf)为本站 (菜菜呀)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