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研报】化工行业报告:“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新机遇-210323(23页).pdf

编号:32473 PDF 22页 1.02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研报】化工行业报告:“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新机遇-210323(23页).pdf

1、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当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入地表,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并反射出长波辐射,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上升,当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过高时,就会导致气候变暖。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及全氟化碳六种,其中二氧化碳是六种气体中排放量最大的,故二氧化碳排放量常用作检测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指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自1965年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达341.7亿吨,其中,中国、美国、欧盟、印度、俄罗斯及日本分别排放98.26、49.65、33.30、24.80、15.33、

2、11.23亿吨,合计占比68%。1.2 各国推动“碳中和”进程人们逐渐意识到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依靠世界各国的力量共同解决。早在1992年发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中,提出气候变化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明确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并有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义务。2015年12月,各国在巴黎协定中承诺,2050-2100年实现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吸收之间的平衡,即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概念正式提出于2019年),并明确了21世纪末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的目标,并将1.5温控目标确立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努力方向。所谓“碳中和”,我国的定义是企业、团体或

3、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等过程中产生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购买碳配额等形式而得到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截至2020年10月31日,包括中国、欧盟、加拿大在内的29个国家或地区,以纳入国家法律、提交协定或政策宣示的方式正式提出了“碳中和”或“气候中和”的相关承诺。有57个国家以口头承诺等方式提出了中和目标,但并未给出目标的详细信息。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碳中和”的相对领先者,欧盟、英国、俄罗斯等国已于20世纪达到碳排放峰值;美、加、日、韩、巴等54个国家也已达到峰值。通过对十五个明确提出碳中和相关政策及技术路线的国家其技术的总

4、结,我们发现实现碳中和目标,多数国家都聚焦于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基于自然的负排放技术、控制能源消费需求、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技术领域。目前,已有近90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气候中和、净零排放和净零碳排放等不同形式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但由于各国在确定相关目标时采用了不同的概念,且覆盖的温室气体、对排放的定义、核算规则和法律约束力均不相同,减排目标的核算规则尚不明确,未来可能成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重要议题。中国积极承担符合身份发展阶段和国情的国际责任,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主动做出2060年实现碳中和承诺,充分展现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中的大国风范,提振了当前全球气候治理的信心,在复杂纷乱的国际环境

5、中,发出了中国声音。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后,日本、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政治承诺。2、中国碳排放现状及发展规划我国是碳排放大国,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98.26亿吨,居全球第一位,分别是美国、欧盟的2倍和3倍。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CO2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2021成为中国加快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元

6、年。相应地,2060实现“碳中和”目标,仅给中国留下40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碳中和”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同样也是挑战。2.1 我国碳排放现状我国的碳排放总量一直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主要是能源消费持续上升,以及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最高两个原因共同导致的。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总量在2002-2007年保持高速增长,其后其增速已大为放缓。 2012年以前,我国碳排放增速与能源消耗总量增速基本保持一致。而2012年后,我国碳排放增速开始小于能源消耗增速,并且碳排放增速在2015及2016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说明我国环保意识逐渐萌芽,开始日益关注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问题。从能量来源角度来看,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其主要应用于燃煤发电及炼钢方向。从变化趋势上看,2012年后,我国煤炭消耗总量逐渐下将,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能源来源占比中的比例逐渐提升。从能源消耗角度来看,作为一个高度工业化国家,我国第二产业能源消耗占比最高,近20年均保持在60%以上,但从2009年以后,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耗占比逐渐下降,第三产业以及居民生活消费所占比例逐渐升高。从细分行业的碳排放来看,中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于发电、供热和制造业,在我国的碳排放占比重合计79%。值得一提的是,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占比也达到了10%。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研报】化工行业报告:“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新机遇-210323(23页).pdf)为本站 (木子璨璨)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