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捷佳伟创-HJT整线设备供应商技术突破打开成长新空间-210829(24页).pdf

编号:50206 PDF 24页 1.55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捷佳伟创-HJT整线设备供应商技术突破打开成长新空间-210829(24页).pdf

1、AL-BSF 改造为 PERC 产线并不复杂,但效率提升明显。从产线改造角度看,铝背场电池技术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清洗制绒、扩散制结、蚀刻、制备减反射膜、印刷电极、烧结及自动分选七道工序和关键设备。绝大多数设备竞争较为激烈,捷佳伟创、北方华创、迈为股份等国内厂商在产线前端和后端分别进行设备布局。PERC 电池只需在铝背场基础上增加钝化叠层和激光开槽两道工序,所需设备包括增加PECVD 和激光开槽设备,也均实现国产化。而从效率提升角度看,根据 CPIA 数据,截至 2020 年,PERC 电池平均转换效率 22.8%,而传统铝背场的转换效率则不足20%,效率提升是加速PERC 产能占比提升的核心因

2、素之一。TOPCon 电池可由 PERC 产线改造。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太阳能电池于 2013 年由德国 Fraunhofer 太阳能研究所首次提出。主流 TOPCon 电池采用N 型硅片,首先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 12nm 的隧穿氧化层,再沉积一层掺杂多晶硅,二者共同形成钝化接触结构,为硅片的背面提供了良好的界面钝化。TOPCon电池可由 PERC 产线改造,包括增加硼扩散设备,背面的 SiO2 隧穿层和掺杂多晶硅层分别采用原位热氧和原位掺杂的方式在 LPCVD(低压化学气相沉积)中沉积,因此还需要在 PERC 产线上增加 LPCVD、退火炉和湿法刻蚀设备。TOPCon 设备中,

3、扩散设备、PECVD、印刷设备占产线价值量是 33%、17%、15%,设备本身在 N 型电池中国产化程度更高,成熟度更高。目前 TOPCon 最大的任务是简化工艺降低成本,从目前产业化发展的进展看, LPCVD 是目前主流工艺路线。主要包括三种工业化流程,以捷佳伟创为代表的国内厂商均有所布局:方法一:本征+扩磷。LPCVD 制备多晶硅膜结合传统的全扩散工艺。此工艺成熟且耗时短,生产效率高,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但绕镀和成膜速度慢是目前最大的问题。该技术为目前 TOPCon 厂商布局的主流路线。方法二:直接掺杂。LPCVD 制备多晶硅膜结合扩硼及离子注入磷工艺。离子注入技术是单面工艺,掺杂离子无需绕

4、度,但扩硼工艺要比扩磷工艺难度大,需要更多的扩散炉和两倍的 LPCVD,投资成本高、良率更高。方法三:原位掺杂。PECVD 制备多晶硅膜并原位掺杂工艺。该方法沉积速度快,沉积温度低,还可以用 PECVD 制备多晶硅层,简化很多流程,实现大幅降本。但仍存在气体爆膜现象导致良率偏低,稳定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因此产业化进程较慢。异质结电池(HJT):在 N 型晶体硅片正反两面依次沉积厚度为 510nm 的本征和掺杂的非晶硅薄膜以及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从上到下依次形成了 TCO-N-i-N-i-P-TCO 的对称结构。HJT 优势明显,包括: HJT 电池是在单晶硅片的两面分别沉积本征层、掺杂层和 TCO 以及双面印刷电极,其结构对称、工艺相对简单 低温制造工艺。HJT 电池采用硅基薄膜工艺形成 PN 结发射区,制程中的最高温度就是非晶硅薄膜的形成温度,避免了传统晶体硅电池形成PN 结 获得较高的转换效率。HJT 电池中的本征薄膜能有效钝化晶体硅和掺杂非晶硅的界面缺陷,形成较高的开路电压 由于电池上表面为 TCO 导电玻璃,电荷不会在电池表面的 TCO 上产生极化现象和PID 现象(电势诱导衰减)。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捷佳伟创-HJT整线设备供应商技术突破打开成长新空间-210829(24页).pdf)为本站 (半声)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