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中欧:中国商业报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华企业商业运营绩效和调整的调查(72页).pdf

编号:51253 PDF 72页 1.24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中欧:中国商业报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华企业商业运营绩效和调整的调查(72页).pdf

1、基于此次2021年4月1日-14日对公司高管(95%是中欧校友和在校学生)的线上调查,共收回的1,188份有效反馈,我们分析了企业为应对新冠疫情对中国和中国境外业务造成的影响而做出的调整。本次调研结果仍显示,疫情对服务业比制造业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17.5%的服务业企业在华业务营收下降25%以上,而相应的制造业数据仅为7.5%。服务业中,餐饮、住宿和旅游业企业收入下降25%或以上的最多,其次是教育业以及物流、运输和仓储业。制造业中,收入下降的企业占比最高的三个行业是农业、医药制品以及消费品行业。另一方面,17.6%的服务业和15.1%的制造业企业收入上升25%或以上,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会经常

2、出现这样明显的业绩差异。物流、交通和仓储业、电信和信息服务业以及文化、娱乐和休闲业是服务业中收入提升25%或以上的企业占比最高的三个行业,而制造业中占比最高是医药制品和医疗器械业、通讯和电子设备业以及汽车和运输设备业。对于在华业务收入,大多数企业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2020年第一季度,不论对于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以及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都是如此。所有行业和所有制类型中业务没有下降的企业占比也类似。对于中国境外业务收入,服务业和制造业都认为受影响最大的是2020年第二季度。外资企业在2020年第三季度仍然受影响严重,只有很少一部分外资企业收入没有下降(为4.1%,而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这一数据分别是7

3、.7%和8.2%)。对于不是只在中国经营的企业(671家),中国以外收入下降最大的地区是美国和欧盟。服务业中,美国收入下降最大的企业比例(29.9%)比欧盟收入下降最大的企业比例(24.6%)高。餐饮、住宿和旅游业在这两个地区收入下降最大的企业占比都是最高的。对于制造业,欧盟收入下降最多的企业比例略多于美国。在恢复速度方面,各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大多数都在2020年第三季度恢复了80%或以上的业务。民营企业(8.0%)和外资企业(7.1%)比国有企业(6.4%)中业务尚未恢复到80%或以上的比例略高。服务业(9.6%)相较于制造业(6.6%)有更大比例的企业业务尚未恢复到80%或以上。服务业中,教

4、育业以及餐饮、住宿和旅游业企业更为艰难。制造业中,农业和消费品业恢复速度滞后。很可能是由于服务业在疫情期间较大的业绩差异导致了恢复情况的差异。服务业经营活动的恢复主要取决于业务模式。线上业务占主导的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小,如金融和信息服务。其次,虽然疫情在中国很快得到控制,经济也快速反弹,但企业经营活动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恢复速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供应链受影响程度以及业务模式是否能在疫情管控期间灵活延伸到线上。大部分企业的国内供应链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或仅受到温和负面影响,有7.1%的民营企业、 4.1%的外资企业以及1.8%的国有企业受到严重负面影响。平均有60.0%的制造业企业国内供应链受

5、到负面影响,土木工程和建筑业受负面影响的企业比例最高。对于境外供应链,只有14.9%的企业没有受到影响,10%的企业受到20%或以上的严重负面影响。外资企业相对受影响最严重。平均有64.1%的制造业企业境外供应链受到负面影响,通讯和电子产品业以及汽车和运输设备业中受影响的企业比例最高。疫情爆发之前,各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大部分线上业务不到40%。民营企业中2019年线上业务占80%或以上的比例更高(11.9%),而疫情后这一比例仅略有提高(12.5%)。我们发现线上业务占4%或以下的企业比例下降,民营企业从63.3%降至53.0%,外资企业从66.3%降至57.8%,国有企业从56.4%降至43.

6、6%。国有企业中线上业务占5%到19%的比例从21.8%显著增长到31.8%。所有行业都向线上转移。2019年,有55.3%的服务业企业线上业务占比在4%或以下,2021年这一数字降至42.5%。制造业中,76.6%的企业在2019年只有4%或以下的线上业务,这一数字在2021年降至68.8%。服务业中,从线下到线上转变最明显的是教育业(64.5%的企业在2019年只有4%或以下的线上业务,而在2021年是41.9%),其次是文化、娱乐和休闲业(从46.4%到28.6%)以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从82.9%到67.1%)。制造业中,从线下到线上转变最明显的是消费品业(从51.4%到33.3%),

7、其次是农业(91.3%到78.3%)。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继续跟踪了企业为应对疫情在员工规模和薪酬方面的变化。与2020年四月调查得出的2020年大幅裁员不同,今年各所有制的企业都只有不到10%在员工规模上大幅减少,大部分企业基本不裁员。57.3%的国有企业选择保持员工规模稳定,使其裁员和增员幅度低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相较之下41.7%的民营企业进行了增员。制造业和服务业都有41%左右的企业员工数量基本不变。制造业的招聘积极性(有39.3%增加了员工规模)略高于服务业(38.1%),原因可能是这些企业仍然期待疫情后经济的积极增长或找到了新的增长来源。大部分企业薪酬水

8、平不变,56.4%的国有企业薪酬变动在2%以内,38.1%的外资企业全员薪酬增长2%到9%,9.5%的民营企业甚至全员薪酬增长10%或更高。对中国政府自疫情以来对企业支持力度的评分显示,全部样本平均打分为5.5分(最高为10分),略低于2020年调查中政府对行业的支持力度评分。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评分都是6.1分,而民营企业只有5.2分。制造业评分高于平均,为5.9分,而服务业为5.3分。按照企业规模区分,企业规模越大对政策支持力度的评分越高,10,000人或以上的企业评分达到6.7分,而低于10人的微型企业评分只有4.3分。服务业对2021年在中国经营最为关注的因素是影响本公司业务的中国政府政

9、策。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中国境外的新冠疫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也是服务业最为关注的因素。制造业最为关注的三个因素也是这些,但制造业企业更关心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说明制造业更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服务业更关注内部业务相关政策。民营企业最关注影响本公司业务的中国政府政策。外资企业最关注的三个因素都与外部环境相关,如出入境中国的旅游限制是否有所放松。对于在中国未来五年的经营(2021-2025),服务业和制造业都最关注内循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是另一个最为关注的因素。制造业也关注中国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而服务业考虑更多的是中国外循环前景。这些因素也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考虑最多的因

10、素,69.2%的民营企业关心中国内循环(外资企业是65%),67.7%的外资企业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是影响未来在中国业务的重要因素。回顾过去五年的国内外营商环境,70.8%的国有企业、64.2%的民营企业和60.5%的外资企业认为国内营商环境改善。其中,23.8%的民营企业和24.5%的国有企业认为国内营商环境有明显改善,而只有18.7%的外资企业这样认为。但3.3%的民营企业表示国内营商环境明显恶化了,而只有1.8%的国有企业和1.4%的外资企业这样认为。对于在中国经营的国际环境,29.9%的民营企业、28.2%的国有企业和23.1%的外资企业认为没有变化。29.2%的外资企业、22.9%的民营企业以及24.6%的国有企业国际环境改善了;47.0%的外资企业、44.5%的民营企业和41.8%的国有企业认为国际环境恶化了。民营企业的极端反馈更多,只有5.4%感到显著提高,而8.5%认为明显恶化。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中欧:中国商业报告-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华企业商业运营绩效和调整的调查(72页).pdf)为本站 (半声)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