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大国碳中和之一文理解“碳定价”:大势所趋挖掘碳交易受益标的(26页).pdf

编号:51873 PDF 26页 2.28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大国碳中和之一文理解“碳定价”:大势所趋挖掘碳交易受益标的(26页).pdf

1、欧盟碳交易市场发展对中国的几点启示对比中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状况,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建于 2005 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排放交易体系,占国际碳交易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试点成功,正开展全国建设,中欧领土面积上二者相似,GDP 总量相仿(2019 年数据),也都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欧盟的碳交易体系建设经验对于我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完善碳金融体系,丰富碳金融产品。随着中国各试点碳市场的发展,北京、深圳、上海、广东等碳交易所也进行了碳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但由于市场和监管的制约,试点碳金融产品的交易和使用并不活跃,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往往停留在首单效应。参照欧盟碳金融体系特点

2、,我国应加强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流通性,增强碳金融产品的市场需求,同时相较于欧盟碳市场,试点碳市场的碳金融创新还处于萌芽状态,应继续探索成熟的碳期货产品。设置必要调节机制,防范配额总量超额。欧盟碳市场的多项改革措施都致力于解决碳配额的供求失衡,直到市场稳定制度的公布,使市场的配额供求有了可观的把握,碳价也进入稳定上涨通道。因此,中国在全国碳市场建立时可以借鉴欧盟的相关配额储备制度,设置类似的柔性机制,实现配额总量适度从紧,确保碳价稳定在可观水平,促使企业从被动履约过渡到主动减排。关注 CCER,拓宽自愿减排项目渠道。中国已做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项目将迎来高速发展,能源脱碳背景下,CCER 将成为国内碳交易的热点。依据欧盟碳市场的实际运行经验,碳市场会采取限制措施避免过多的 CCER 对碳市场的冲击,立足国情,我国应尽快明确 CCER规则。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大国碳中和之一文理解“碳定价”:大势所趋挖掘碳交易受益标的(26页).pdf)为本站 (staaten)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