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2018年中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白皮书(44页).pdf

编号:58024 PDF 44页 1.58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2018年中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白皮书(44页).pdf

1、中国互联网+农业白皮书 20182018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二一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1 目录目录 一、“互联网+农业“概述.1 1.全球农业发展三个阶段.1 2.“互联网+农业”的概念.2 3.“互联网+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2 二、“互联网+农业”环节.3 1. 智能化农业生产.3 2. 网络化农业经营.6 3. 高效化农业管理.6 4. 便捷化农业服务.7 三、“互联网+农业”价值分析.8 1.提高农业生产力.8 2.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8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9 4.方便信息快捷传输.10 四、中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10 1.物联网应用成效显著.10 2.农

2、产品销售模式加速转变.10 3.人才支撑日益加强.10 4.三农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11 五、中国“互联网+农业”支撑体系.11 1.国家政策支撑.11 2.科技支撑.11 3.基础设施建设支撑.12 4.人才支撑.12 六、“互联网农业“主要技术分类.12 1.农业物联网技术.12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2 1.1 农业物联网发展概况.12 1.2 农业物联网的技术架构.12 1.3 主要应用领域.13 1.4 农业物联网存在的问题.14 2.农业大数据技术.15 2.1 我国农业大数据发展概述.15 2.2 农业大数据的类型.15 2.3 农业大数据的功能分析.16 2.4 我国农业

3、大数据发展面临的问题.17 3.人工智能技术.17 3.1 我国农业领域人工智能发展概述.17 3.2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主要应用.18 3.3 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19 4.“3S”技术.19 4.1”3S”技术简介.19 4.2“3S”技术的农业的应用领域.19 4.3“3S”技术在农业应用中的挑战.20 七、“互联网农业“主要模式分析.20 1.互联网+农业生产设施农业.20 1.1 设施农业概念.20 1.2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20 1.3 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的应用进展.21 1.4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问题.21 2.互联网+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电子商务.21 2.1

4、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价值分析.21 2.2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分析.22 2.3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分析.23 2.4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28 3.互联网+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品牌建设.28 3.1 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28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3 3.2 互联网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分析.29 3.3 互联网+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现方式分析.29 4.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土地流转.30 4.1 互联网土地流转现状.30 4.2 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30 4.3 互联网+土地流转模式解读.31 4.4 互联网+土地流转主要平台特点分析.31 4.5 农村土地流转面

5、临的问题.31 5.互联网+三农金融服务农村互联网金融.32 5.1 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32 5.2 农村互联网金融供给模式分析.33 5.3 农村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模式分析.34 5.4 农村互联网主要平台产品及服务领域.34 八、发展“互联网+农业”面临的问题.36 1.“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缺乏顶层设计.36 2.农村物流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薄弱.36 3.“互联网+农业”发展成本较高.37 4.“互联网+农业”人才不足.37 5. 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38 九、政策建议.38 1.加强政府部门顶层设计.38 2.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38 3.加强农村物流及配套基础设施建

6、设.38 4.加大技术推广应用扶持.39 5.加快培育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39 参考文献.39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1 中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白皮书中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白皮书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 正加速与各行各业融合,不断助推全球经济和社会向智能化和互联化方向发展,快速重 塑各个行业的产业链条,并催生了大量新模式和新业态的产生。在我国,从政府到企业 高度重视互联网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的重要作用。“互联网“已经上升为一项 国家战略。 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具有安天下稳民心的功能,也是我国从业人口最多的产业, 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我国

7、现代化水平。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我 国农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我国农业长期落后的面貌至今没有完全改变。没有农 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农民增收 缓慢、农业资源短缺、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污染加重等多方面的困境和挑战,农业面临 向生态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 技术以其灵活便捷、应用性广、渗透力强特有的优势和功能,在改造提升农业的生产模 式、农产品流通模式和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等农业各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 家支农政策不断加码,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呈现出缩小的趋势,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不

8、断推进,互联网在各领域内的融合度不断提升,新农人的大量涌现,我国“互联网+农 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互联网+农业“概述 1.全球农业发展三个阶段1.全球农业发展三个阶段 世界农业发展历经了传统农业阶段和石油农业阶段,当前正在向智慧农业迈进。人 类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都处于这一阶段,我国也不例外。传统农业阶段的生产方式以世 世代代累积的经验为主,生产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生产规模较小,基本以满足生存所 需为其核心目的,因为很少受到化学物质影响,所以低效、低产、生态友好,大体上可 以满足这一时期人们对衣食等基本生活需求。 缺点是生产技术落后, 受自然影响非常大, 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很弱,长期

9、以来不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限。 近代以来,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可用资源的大大丰富,开始进入石油农业阶 段。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高度依赖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及其衍生物,农业生产逐步 实现机械化和规模化,并且出现了农业各上下游产业的细分以及水果、蔬菜、花卉等专 业化生产。石油农业通常投资和产出较大,并伴随着高能耗和高污染。这一阶段的农业 逐步超越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功能,开始优先追求经济效益,在发达地区多实行 企业化和集中式经营。1990 年美国的大田种植业、荷兰的设施蔬菜和花卉产业、比利时 的畜牧业、挪威的水产养殖业是石油农业的模板。这一时期的农业高产高效,缓解了全 球食物短缺的局面。

10、由于化肥、农药、农药地膜的大量甚至超量使用,然而,石油农业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2 的过度发展导致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滥用,从而不断诱发生态危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 面临严重污染和退化等威胁, 同时还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等,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 上述问题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尝试对这种农药、化肥、地膜等滥用的现象做出扭转, 让粮食和其他农作物变得安全, 让环境变得友好和安全, 因此生态农业的萌芽开始出现。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席卷各个行业,为各行业的发展带来巨 大的变革,农业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改造下,逐步迈向智慧农业的新阶段。农业物联 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农业云平台这三

11、个方面共同构成智慧农业的技术体系,在智慧农 业阶段,农业生产变得智能化和精准化、农产品实现品牌化、农产品流通变得网络化, 农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得以全面提升,生态问题得以显著改善,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得以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多样性得到保障。 辽阔的国土面积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但是各地经济和经济发展的不同步带来各 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主要依靠人力畜力生产的传统农业、依靠机械生产的工 业化农业(石油农业)、初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农业在我国同时存在。可以说, 中国的“互联网农业”进程,是伴随着农业的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同步展开的。 2.“互联网+农业”的概念2.“互联网+农业”的概念 “

12、互联网+农业”是指,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空间信息和智能装备等新 一代信息技术要素与农业资源要素(如土地、水、劳动力、资金、信息等)的重新配置 与融合,产生一个更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更具有竞争能力的新业态,在新 的业态下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要打通,实现全链条、全产业、全要素的在线化和数 据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产量获得 极大提高。但是农业依旧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农业现代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和信息化水平。因此,农业成为国家“互联网+”行动的重点推进领域之一,“互联网+ 农业”可以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和食品安全, 助推农业从落后

13、分散的传统农业向高效集中 的现代农业转变,对于改善群众生活、扶贫和调整经济结构都有积极的作用。 3.“互联网+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3.“互联网+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种种挑战,在生产端、流量端、服务端都面临发展不足。 农业劳动力缺乏,年青一代从事农业劳动的意愿不足;传统农业经济效率低下,产出不 高;农药、化肥、农膜使用过量,禽畜粪便处理不当等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 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等。“互联网+农业”以新技术为支撑,新的商业模式为依托,通过 对农业全产业链进行实时化、物联化、自动化便捷化改造,完成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产业经营模式、服务体系等全方位的创新

14、,符合世界范围内农业信息化、生态化、自动 化和精准化的趋势和方向。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3 二、“互联网+农业”环节 “互联网+农业”对农业的改造是全方位、多维度、全链条的,互联网技术正加速 实现与农业产前、生产、加工、消费、流通、服务等整个产业链条的全面融合,具体体 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智能化农业生产1.智能化农业生产 在信息技术的价值下,农业生产逐步摆脱了对自然资源严重依赖、受天气变化影响 严重的传统生产方式,变成一项可控的、规范化的科学产业,不断朝生态、安全、高效 的模式演进。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和“3S”技术,可以完成对农业生产流通过程的全程 实时追踪监控,利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

15、分析,有效进行综合调控和管理,实现农业的有 序、高效发展。 智能农业大田种植管理系统是互联网技术作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重要案例。 案例 耕智农业云平台耕智农业云平台 北京耕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东昇农业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成立于 2017 年 1 月。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机制,实现农产 品生产端和销售端的信息化整合,公司从种植者的身份和角度,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农 业种植在植物营养、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为农业经营者提供科学的智能化种植管理 解决方案。 耕智农业云平台是北京耕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母公司东昇集团 20 多年的农场 运营经验,由 100 多位一

16、线农事专家及经理人历经 2 年开发设计而成,平台通过采集环 境信息、投入品、用工、施肥、植保、栽培、产量及品质等信息进行智能统计分析,能 够对病虫害、采收时间、产量、品质提前预测和管控。可实现农场生产标准化、管理可 视化、作业智能化、过程透明化,全程控制和提升产品品质,有效的与市场追溯机制无 缝对接,真正意义上提升农场市场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平台架构平台架构 按照物联网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管理和数据应用的业务处理流程,耕智云平 台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4 性能和优势 性能性能:用户并发访问量不低于 100 个; 系统存储 可存储 1 周视频数据, 存储 5

17、 年其他系统数据, 视频数据与其他系统数据分开存储, 存储空间可扩展; 具备可靠的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安全保证能力;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5 数据中心软件技术架构先进,运行稳定可靠,减少业务应用层与底层云平台的技术 耦合度; 多源异构数据接入:能够实现来自不同仪器设备、不同应用系统的多源异构数据统 一接入; 海量数据存储、管理:能够对系统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管理 大数据分析:预留二次开发接口,可按需增加算法模块,输出计算分析结果; 大数据应用:采用统一的接口封装形式,提供通用服务接口,对不同种类业务场景 的用户需求予以满足; 数据备份:建立数据备份,降低云计算平台潜在的线路风险及系统风险;

18、优势优势 平台在生产端提供完整的种植解决方案,包括:环境监测、视频及图像监测、生产 管理、水肥管理、植保管理、统计分析、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能够提供种植标准及管理 模型,包括:种植管理标准、水肥使用标准、植保管理标准,而且这些标准在使用中可 不断完善优化,进一步提升种植过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应用场景应用场景 平台应用主要为现代农业发展构建智慧生产体系和管理模型。“耕智农业云平台” 能在以下环节发挥作用: 农业生产数据采集监测 在环境监测方面,实时监测和历史数据的查询是最基本功能,但是耕智的平台尤其 在生产管理标准的报警上和指导管理标准的报警上做了探索和研究。 尤其在植保预警上

19、应用显著,主要是针对一种作物在特定气侯,特定的时期会产生的相应的病害。 水肥一体化管理 水肥一体化是耕智农业云平台的重点和核心,设备的控制和数据的监测是基本功 能。平台能够根据产品目标产量和品质,测算出这种作物生长周期内所需要的养分和水 分,并把这种制定成施肥和灌溉计划具体操作执行。经过长期的应用以后,会产生大量 的数据,对这些产品的数据和水肥数据分析以后,会形成水肥的标准管理模型,并且这 些模型精准度回不断提升。 植保管理 耕智云平台除了物联网数据的管理、便捷化生产管理,在数据的应用方面做了大量 的探索。在植保数据管理方面,目前平台可以根据植保病症数据,做到提前预防,帮助 技术人员快速诊断,

20、提供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质量可追溯 在质量追溯管理方面,根据产品二维码可查看产品种植过程中环境及图像信息数 据、水肥应用数据、植保过程数据等;耕智云平台按照设定原则自动提取产品种植过程 数据,形成溯源信息供消费者查看。 在禽畜和水产养殖领域,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建设远程控制平台,实现动物生长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6 状态在线监测,远程控制,可以减少能耗浪费,降低养殖风险。通过设置在养殖场所的 各类传感器,并辅以智能化控制设备,可以对养殖区域的温度、光照、湿度、溶氧度、 养殖情况、水质等禽舍养殖环境参数要素以及动物的行为、健康状况、实行 24 小时实 时数据采集、监测分析与全自动智能调

21、控,使禽畜、水产生长环境达到最佳状态,实现 科学养殖、减疫增收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线农业专家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农业问题的线下问题的线上解决。在线 农业专家系统可以实时满足用户的网上农事信息查询需求, 查询以农事 (农药、 24 节气、 农产品认证、农作物品种、种植技能、生产决策)技能和知识为主,实现农事信息服务 的便利化、实时化和互动化。 2.网络化农业经营2.网络化农业经营 互联网技术为农资产品、农副产品销售搭建全新的交易平台,用户可以借助多种类 型的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网上交易,销售范围扩展至全国甚至全球,拉近了交易的时空 距离,形成扁平化交易网络,促成了生产和消费的有效对接,使农产品的市场

22、流通变得 高效便捷。 农业电子商务的建设及完善,带动了支付、物流等配套设施的成熟,增强了农业信 息、资金、物流各方面的协同效应,农资、农产品、土地、农业旅游资源等市场要素建 立起有机对接,实现各相关环节的实时反馈互动。在农业经营网络化过程中,便捷的物 流体系建设和电子化结算的推行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工作。 近几年,关于农产品波动的新闻屡见不鲜,“姜你军”、“豆你玩”、“蒜你狠” 等农产品价格波动事件每年上演,为大量的农产品种植户带来惨重损失。对于农产品供 需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价格波动频繁等现象, 用户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完善市场信息采 集手段,利用农业大数据技术构建农产品生产、价格、贸易、消费信息

23、数据库和农产品 信息权威发布平台及农产品监测预警体系,对供需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公开,并根据市场 反馈有效调节和优化农产品生产,有效减少了农户盲目生产引发的浪费风险。 3.高效化农业管理3.高效化农业管理 高效的现代农业政务管理系统,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管理的高 效化、精准化和透明化水平。完善的农业电子政务服务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主管部 门生产决策、农业生产销售资源配置、农业自然灾害抗灾救灾、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应 急指挥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案例: 2016 年 3 月,江苏省泰州市农科院的“泰州市智慧农业服务管理平台”上线,该应 用平台由台州政府的农业部门集中管理,涵盖了农业生

24、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功能为 一体,同时支持电脑端和智能手机端的访问。普通农户、农业合作社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的困难,可以通过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平台求助。 平台的其他功能还包括:可在线获取农机、烘干、植保、劳动力等服务,农业新技 术在线学习,在线购买多家竞价销售的农业生产资料,在线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在线领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7 取各级政府的涉农政策补贴等。平台的研发和应用不仅便利了农户的生产经营,也成为 农业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决策管理的重要依据。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时汇总农业种植、养殖等场所温室内、田间的水表、电 表等信息,建立和完善相关物资人员数据库,对各类资源及生

25、产完成情况等内容进行统 筹,提升了农业生产过程管理的效率和实时性。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每个消费者健康权益的大事,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人 们构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追溯体系主要利用物联网、”3S”和大数据技术, 广泛采集农产品种植环境、生长状态、流通环节、消费环节的各类数据,并可以实时监 控和追踪数据,做到生产数据的完整存储、产品流向数据的有效追踪、仓储物流数据的 便捷查询,让农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变得可控可查,确保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让他们可以 更安心的购买。 案例: 苏州三港农副产品配送公司开发出蔬果种植与配送农产品全程追溯系统。种植区域 全部覆盖视频监控,记录育苗、栽种、施肥、用药、

26、采摘和检测的全过程。公司将自产 农产品从种植到采收管理的生产记录全部数据及检测结果录入数据库, 外购食材的索证 索票单据、采购数量、生产商、供货商和检测结果等录入数据库。下单后,系统生成的 二维码可以查询生产基地蔬菜生产记录情况,实现了“源头可溯、质量可控、问题可追、 责任可究”的可溯源目标。 4.便捷化农业服务4.便捷化农业服务 农业服务通过实施农业信息化来实现精准、便捷、标准化的目标。它是农业社会化 服务体系所从事活动的信息化,是贯通了农业产业链条所有环节的全面综合的信息化。 农业服务便捷化的载体包括各类农业门户网站、专业农业技术网站、12316 农业信 息平台等。网站、微信(群)、APP

27、 等现代技术手段,为农业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提供 的更加便捷及时的传播手段和渠道,更好地解决了农户在农业种植、加工、经营过程中 遇到的各类问题。 集成语音、视频、文字的在线农业专家问诊系统,可以使问答双方沟通互动更为有 效,问题解决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都得到极大提升。这类专家系统同时可以有效盘活全国 各地的农业专家资源,完成专家系统和农户的充分对接,对于缓解农村技术资源。 案例: 在“数字吉林”支持下的农业领域,截至 2017 年 11 月,吉林省已建成标准村级信 息服务站 4900 多家,占全省行政村总数 52.4%。益农信息社提供语音服务 35 万人次, 发送短彩信 5 万余条次,提供便民服务达

28、到 30.4 万人次,便民服务金额 4600 万元;举 办培训班 158 场,培训 3.7 万人次;三农平台 PC 服务端累计用户 380 万人次,70%的省 内农户享受到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带来的便捷与实惠。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8 三、“互联网+农业”价值分析 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头部公司加快农村布局、农村电商成为各大电商的新战场、众 多涉农领域互联网科技公司迅速崛起、大量互联网带动的农村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展开, 变革了农业生产方式,改进了农村的面貌,深刻影响了农民的生产习惯和生活方式。 1.提高农业生产力1.提高农业生产力 信息化育种设备,可以通过对育种的信息化和数据化的科学分析,提升育种

29、的效 率和精准度,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利用对各类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完成对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 化,进而实现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大大提高农业产出率; 农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中的数据挖掘技术的综合利用, 通过对农作物病虫害的观 察分析和数据处理,可以初步判定其发病原因,进行精准诊断、对症下药,做好作物病 虫害防治的初期预警,有效降低作物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并可结合数据模型做好来年作 物病虫害的应对工作; 农业机器人的开发利用,使农业生产加工过程采用自动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方 式,提高了农业工作效率,极大程度上解放农村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施肥、 除草、收获等传统农

30、业生产环节,都在被农业机器人改变。我国当前面临农业从业人口 日趋减少的局面,因此发展农用机器人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和农业的深度融合,帮助实现农业土地、劳动、资本等农业要素和资源有 效重组和配置,激发上述农业要素的流动性,促进其价值得以更好的发挥。 2.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2.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通过农业的数据化升级达到供需双方更精准的匹配。“互联网+”对于农业供给侧 改革方面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完善农产品产销对接路径。 我国传统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分为农批对接(农产品批发市场集 散)、农超对接(超市直采)、农工对接(农产品加工企业链接)、展示展销中心、合 作经济联合组织

31、等,上述对接模式虽然行之有效,但由于信息化和组织化程度不高以及 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但供需双方信息不匹配不对等的情况仍然十分严重,严重 打击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互联网依靠信息传播的灵活性,可 以帮助解决严重分散的农产品如何对接大市场的问题。 在充分发挥农业大数据作用的基础上下,农产品产销模式得以升级,变得更有高效 便利。具体功能包括: 大力发展农产品基地+直销模式,如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社区直配”示范点, 一方面可以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还能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种植特色农产 品带动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 运用大数据分析农产品销售情况,以此优化生产结构与生产

32、布局,让农产品价格与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9 大数据相结合,破解农业生产经营者无法根据消费者信息及时安排生产与合理布局,从 而引发的“过剩”或“不足”等结构失衡问题; 帮助农产品打开销路,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生鲜电商平台、网络媒体平台、微 信公众号、微博、朋友圈转发的农产品卖难信息,丰富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成为推销特 色优势农产品的有效方式,使农产品价格信息变得更加透明。 互联网+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打造农产品品牌。 借助物联网、无人机、现代种质监测等技术,农药的使用量大幅缩减,从源头上减 少了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冷链技术在生鲜农产品中的应用逐步提升,确保了农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

33、的新鲜和安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在技术 上提供了农产品质量追溯方案; 在精准农业发展趋势下, 我国农业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 农业的生产环境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互联网平台高透明度、高匹配效率的交易环境有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的建 立。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土壤等农产品基础信息、种子等生产信息、检验检测等产品 信息及流通信息、市场信息得以完整和透明的呈现,农产品的品牌也因为高品质和安全 性得以塑造。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品牌化农产品代表着安全性和高品质,对农产品生产者角度来 看,品牌化意味着高溢价。现阶段,受制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产品品牌化意识匮乏, 电商巨头平台

34、借助互联网庞大的流量优势布局农产品零售, 有助于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和 推广;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新形式,开辟了农产品 品牌塑造的新空间。网络新媒体具有共享性、互动性、传播高效等特点,成为农产品品 牌加速推广的热点推力。农户利用新兴媒体发布全面生动的产品信息,塑造品牌形象, 同时根据消费者反馈及时改进营销策略。网红经济的出现,在引发消费互动和开展内容 营销方面成为亮点,通过实时互动方式,可以直接把农村特色的商品通过现场场景传递 给消费者,引发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案例: 2016 年,广东清远农产品品牌“清远鸡”建成养殖现场直播平台并投入使用,平台 与京东、天猫等互联

35、网电商巨头平台完成对接。消费者点击进入“清远鸡”电商平台官 方旗舰店,就可身临其景,体验远程“抓鸡”的场景。2016 年,“清远鸡”的网络销售 额达到 1200 万元,同比增长了 350%。 在“互联网+”带动下,各类依托互联网的农业新业态不断崛起。各地互联网特色 小镇建设风生水起,家庭农场、休闲观光农业、民宿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遍地开花,各 类集保护生态、发展生产、促进就业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逐步成型,有效解决了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痛点问题,实现了互联网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再造和增值。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信息技术为确保农民增收、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农业科技

36、发展创造了条件,基于现 代信息技术的设施农业、农业电商、订单农业、互联网+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业态和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10 模式的兴起和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路径。互联网解决了农产品“买难,卖难”的 难题,为更多有特色、品质好的农产品扩大了销路,打造了完整、可追溯的“从农田到 餐桌”的农产品供给链,带动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农业小镇等关联业态的兴起,有效 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4.方便信息快捷传输4.方便信息快捷传输 “互联网+”农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信息和数据资源传输突破了时空限 制,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流通成本,加速了信息的有效传输,改进了信息流通 方式。 互联网具

37、有信息和咨询海量汇集并且免费共享的特点,对网上海量的农业生产、经 营、销售等相关领域的基础数据、专业研究、分析进行收集并加工利用,农户可以更好 的优化生产经营。有助于进行科学的农业生产经营决策。我国现有的农业类网站覆盖面 较广,满足了综合门户、研究分析、产销对接、种植技术等多种不同的功能定位和服务 人群,并呈现进一步垂直化的趋势,为农业经营者和研究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便 利。特别是近几年,以微信公众号、APP 等为代表的农业新媒体逐渐发力,我国的农业 信息化水平不断迈向新的阶段。 四、中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1.物联网应用成效显著1.物联网应用成效显著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加上

38、农业科研机构的辅助和支持,我国部分省市在 “物联网 + 农业”应用方面展开了应用, 并取得部分成果。目前在全国多地开展农业 物联网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近几年,农业农村部组织了 9 个省,展开了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建设,示范建 设在几个省内取得了积极成效。 2.农产品销售模式加速转变2.农产品销售模式加速转变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为公共所熟知的“互联网+农业”形态。伴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 提速,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国人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农产品打破传统销售渠道,加速 电商化转型成为农产品流通消费领域一大特点。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起种类繁多、形 式多样的综合型和垂直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

39、。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与之关 联的各类新业态也随之蓬勃展开,如电商扶贫等。 3.人才支撑日益加强3.人才支撑日益加强 人才是任何行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农业也不例外。当前,国家对于三农政策的加码 及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吸引了大批社会资本投入到三农领域, 分别在电商、 物流、 物联网、 大数据、 农村金融等领域展开布局。 农业的利好政策催生了旨在投身现代农业、 建设新农村的新时代农民,这些新农人多数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的出现为“互联网+农业”的开展注入新的理念和力量,同时也是知识反哺农村的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11 典型事例。“新农人”的构成多样,其中既

40、有投资者、返乡农民工,同时还包括选择在 农村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等。 4.三农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4.三农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三农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不断深化, 利用农业大数据进行信息服务的工作正在逐 步展开。各级各类机构部署的支农益农信息服务进展良好,如覆盖全国的 12316 信息平 台。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快益农信息社建设力度,至 2020 年,确保全国 80%以上的 行政村可以被覆盖。 五、中国“互联网+农业”支撑体系 1.国家政策支撑1.国家政策支撑 近年来,国家各个层面积极推举措,“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政策驱动不断出台, 有关”互联网+农业”方面的顶层设计逐步展开,对“互

41、联网+农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 推动作用。 2015 年以来,国务院及农业农村部等部门针对“互联网+农业”先后出台的指导性 政策和文件包括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农村电子 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业农 村大数据试点方案、 关于开展 2017 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 关 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等。(相关的政策内容见本书附录 部分) 2.科技支撑2.科技支撑 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 农业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创新 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速应用,带动了农村新产

42、业和新 业态蓬勃兴起,为确保国家粮食与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 要作用。在资本和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正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推动农 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与应用。 据统计,中国农业领域的科技含量和全球的平均水平大体相同。同时,参考中国农 业 GDP 占全球农业 GDP 的比重(2017 年为 33.95%),并综合考量各细分领域发展水平 的不同,估算中国的智能农机与机器人、无人机植保服务、农业物联网、植物工厂和农 业大数据等板块占全球农业科技市场比例分别为 34%、45%、34%、30%和 30%,市场规模 分别为 581、556、227、134、62 亿元。将以上市

43、场规模加总,预计 2023 年国内农业科 技市场规模达到 1560 亿元。 在新一代信息科技的推动下,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对于农业科技领域 的投资布局,中国的科技互联网领军企业在这一方面有所动作。近年,阿里、京东、苏 宁、联想等中国科技巨头加大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布局,物联网、遥感、区块链等先 进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案例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涌现,农业的生产、流通、消费、服务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12 各个环节都能看到科技的作用力,科技对农业的支撑提升作用不断提升。 3.基础设施建设支撑3.基础设施建设支撑 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推进“互联网+农业”

44、发展的物质保障。截止 2017 年年底,我国行政村通宽带的比例达到了 96%,经过连续三 年的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智能手机已经变成农民必不可少的“新农具”。为更好的 支撑农村电商的发展,全国已有约 1/4 的村庄设立了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农村信息基础 设施的完善,缩小了城乡信息化差距的鸿沟,提升了农村互联网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民 也可以共享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成果。 4.人才支撑4.人才支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互联网+农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国家一直重视培育新 兴农业经营主体, 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作为建设新农村、 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 115 万个,

45、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 进现代农业建设、带动小农户发展等方面,日益发挥着突出的引领作用。 六、“互联网农业“主要技术分类 1.农业物联网技术1.农业物联网技术 1.1 农业物联网发展概况 物联网在交通、物流方面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当前在农业领域有十分广阔的应用 空间。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呈现高度集成的状态,农业对物联网技术的需 求量大、技术难度大、设备要求高。通过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等各项要素的全 面感知,农业物联网可以进行远程农业作业精准管控,实现降本增效、增产增收、环境 友好的农业生产。 早先的物联网技术存在应用碎片化状态, 现在已经发展到各项技术集成创新和规模 化

46、发展的时期,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度交汇,因其高效、便捷、智能等特点受到了农业 生产者的欢迎,主要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的环境监测、长势监测、精细化管理和流通领域 的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等。 “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对我国的农业物联网发展做出明确的 指示,规划要求我国农业生产要大幅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农业物联网等新一代信 息技术要达到 17%的应用比例。 1.2 农业物联网的技术架构 农业物联网通过信息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智能处理与应用层三层架构来实现,对 于完整的农业物联网系统来说,这三大环节必不可少。感知层的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信 息通过传输层的有线、 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到处理层对农业生产全

47、过程进行预测、 诊断、 控制、决策以及预警。 感知层是决定农业物联网的基础和关键, 感知层传感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整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13 个农业物联网技术的运行。感知层主要由温湿度等传感器、射频识别(FRID)设备、视 频监控设备、GPS 等组成,采集的数据包括光照、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土壤肥力、环 境温湿度、禽畜及水产健康状况等方面,通过对动植物生长环境及生长状态等方面的数 据收集来获取关键信息参数。 我国当前传感器领域研究和应用比较成熟的是光温水热等环境传感器, 而新型低功 耗动植物生命传感器,以及土壤养分信息传感器是农业物联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网络传输层是物联网信息

48、传输的桥梁, 信息的广泛传输和互联主要借助网络传输层 来完成。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无需布线、组网简单的优势,适应性强、部署便捷,因而成 为当前农业物联网中传输层的主要实现方式。 云计算、云服务和模块决策这三个部分的技术共同构成农业物联网处理应用层,应 用层在对感知层收集的数据信息完成智能化处理后, 然后利用控制模型和策略对农业设 施进行智能控制,如浇水施肥等步骤。 目前,农业物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总体上还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受制于技术发 展较弱、部署成本压力较大、农业用户技术掌握较低等现实情况,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我 国的应用还处在起步期。 1.3 主要应用领域 农业物联网应用主要可以分为农业生产领域

49、、农产品加工领域、农产品流通领域、 农产品消费领域。 1.3.1 农业生产领域应用 动植物生长环境监测 主要指利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技术获取农业生产环境各类数据, 具体包括设施农业 中的光照、通风等参数,畜禽养殖业中的氨气、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物质浓度等参数, 利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收集信息, 完成对资源和环境的实时监测、 精确把握和科学调配, 节约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 生长状态监测 农业物联网系统中安装的高清监控摄像头, 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实时获取动植物生长 发育信息、健康及疫病信息和行为状况等信息。如物联网技术支撑下的畜禽水产健康养 殖,采用 GPS 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于养

50、殖场地、处所可以实施监 控,完成饲料投喂、通风遮光、增温灭菌和圈舍管理的全程自动化,使养殖户摆脱了繁 重的体力劳动,确保了养殖动物的安全性和健康水平。 1.3.2 农产品加工领域应用 借助物联网技术,我国农产品的深加工不断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变。新技术被广泛 应用于农产品的品质自动识别和分级领域,如该技术可以进行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存在 的表面缺陷和损伤检测。 对加工所需原材料进行电子标记编码,通过电子标签,可以全程监控全部食品加工 过程,对温湿度等数据全部录入数据库,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对食品加工过程透明阳光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14 的需求,另外也便于确认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归属。同时,农产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18年中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白皮书(44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