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2022电子行业策略风起注册制花落新能源电子-211226(34页).pdf

编号:58304 PDF 34页 3.70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2022电子行业策略风起注册制花落新能源电子-211226(34页).pdf

1、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Table_Rank 评级: 看好 Table_Authors Table_Chart 市场指数走势(最近 1 年) 资料来源:聚源数据 相关研究 Table_OtherReport 电子行业:华润微发布 SiC MOSFET,第三代半导体加速渗透 电子行业:力积电重返上市再建 12 吋厂,车规芯片需求旺盛 电子行业:积塔半导体获 80 亿融资,加码车规芯片制造产能 核心观点 Table_Summary 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2021 年年电子板块走出了不错的行情。电子板块走出了不错的

2、行情。年初至12 月 24 日,电子(中信)指数上涨 16.11%,区间最大涨幅为 38.52%;同期沪深 300 下跌 5.56%,电子板块跑赢大盘 21.67pct。 大量资金涌入硬科技赛道大量资金涌入硬科技赛道,半导体多板块轮动成为投资热点半导体多板块轮动成为投资热点。受“双减”等政策影响,教育、文娱等板块投资热度下降,基金超配电子达近 5 年最高。年初至 12 月 24 日,半导体设备、分立器件、其他电子零组件、半导体材料和集成电路最大涨幅分别高达 183.44%、 130.29%、 113.40%、95.02%和 67.17%。 2022 年年缺芯缺芯有望有望缓解缓解,下游下游出货量

3、和创新出货量和创新是电子是电子板块行情驱动因素板块行情驱动因素。伴随代工厂和 IDM 厂商新建产能释放,部分芯片供给紧张情况有望得到缓解。电子板块驱动因素将由缺芯涨价回归到下游需求爆发和创新中。拉动电子板块业绩的下游终端,正从智能手机转向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发电储能设备。此外,2022 年硬科技的创新发展也将持续为电子板块提供新的投资机会。 2022 年年电子板块投资逻辑可以沿着两条思路展开。电子板块投资逻辑可以沿着两条思路展开。 (1) 从下游产业的爆发当中寻找投资机会,如汽车电子和风光储能等新能源电子。 (2)从新概念、新技术、新趋势中寻找投资机会,如“元宇宙”和手机厂商自研

4、芯片、折叠屏以及电动汽车 800V 电压平台升级。此外,按照市场历史表现,伴随全面注册制的放开和北交所成立,电子板块有望深度受益。 能源变革大时代下,新能源电子乘势而起。能源变革大时代下,新能源电子乘势而起。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电子需求将持续增长,带动以IGBT 为主的功率器件、以 MCU、存储、CMOS 传感器为主的车规级半导体和以合金软磁粉芯为主的电感元件核心材料等领域的高速发展。 新概念、新技术和新趋势中孕育新的投资机会。新概念、新技术和新趋势中孕育新的投资机会。 “元宇宙”概念的爆火带动了 VR/AR 设备产业链的快速迭代发展,疫情下居家办公休闲

5、场景增多强化了对元宇宙的迫切需求。 手机厂商自研芯片和大力发展折叠屏或将成为产业链新一轮的投资机会。汽车电子方面,电动汽车 800V 高电压升级,将加速 SiC 等第三代半导体渗透。 北交所成立北交所成立+全面注册制,全面注册制,中小盘和新股次新股迎来关注。中小盘和新股次新股迎来关注。北交所将吸引大量处于生命周期前期的公司上市融资,将二级市场投资机会前置。202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全面注册制,料将成为 2022 年资本市场关注焦点,以电子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将迎来利好。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从行业角度推荐关注两大方向:一是新能源电子;二是硬科技创新。具体标的见正文。从市场角度,推荐关注中小市

6、值和新股次新股。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国产化导入不及预期、元宇宙落地不及预期、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等。 -0.200.20.428-Dec10-Mar21-May1-Aug12-Oct23-Dec电子沪深300 Table_Title 2022 电子行业策略:风起注册制,花落新能源电子 电子 | 行业深度报告 | 2021.12.26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目录目录 1 复盘及展望复盘及展望 . 1 1.1 行情复盘 . 1 1.2 基本面复盘 . 2 1.3 未

7、来展望 . 3 1.3.1 产能紧张将得到缓解,涨价不会大范围持续 . 3 1.3.2 注册制全面放开,融资环境再迎利好 . 4 1.3.3 从下游需求爆发和技术创新中精选个股 . 4 2 能源变革大时代,新能源电子乘势而起能源变革大时代,新能源电子乘势而起. 5 2.1 汽车“三化”持续演进,汽车电子多点开花 . 5 2.1.1 电动化拉动 IGBT 等功率半导体需求. 7 2.1.2 智能化带动 MCU、存储等 IC 产品用量 . 9 2.2 “双碳”目标刻不容缓,发电储能电子需求激增 . 13 2.2.1 光伏风电装机再创新高,储能市场强势崛起 . 13 2.2.2 大功率、高频化催生合

8、金软磁粉及功率半导体需求 . 14 3 新概念、新技术、新趋势中孕育新的投资机会新概念、新技术、新趋势中孕育新的投资机会 . 15 3.1 元宇宙概念爆发,关注 VR/AR 设备产业链 . 16 3.2 自研芯片+折叠屏,智能手机迎来新一轮竞争 . 18 3.3 电动车 800V 平台升级,SiC 开启加速渗透 . 23 4 全面注册制全面注册制+北交所成立,中小盘新股次新股有机会北交所成立,中小盘新股次新股有机会 . 26 4.1 全面注册制利好成长股,电子板块优先受益 . 26 4.2 北交所将二级市场投资前置 . 26 4.3 关注即将上市新股以及次新股 . 28 5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9、. 29 5.1 方向一:新能源电子继续发力 . 29 5.2 方向二:提前布局新技术新趋势 . 29 5.3 方向三:关注中小市值和新股次新股 . 29 6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 29 插图目录 图 1 2021 年电子(中信) 、沪深 300 及上证指数走势 . 1 图 2 电子(中信)历年走势 . 1 图 3 2015H1-2021H1 电子行业基金持仓占比及电子行业股票市场标配比例 . 1 图 4 年初至 12 月 24 日电子细分板块涨跌幅 . 2 图 5 年初至 12 月 24 日电子细分板块区间最大涨幅 . 2 图 6 2015 年-2022E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 . 2 图 7

10、 2020 年-2022E 全球半导体各细分市场规模 . 3 图 8 2008 年-2021 年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 . 3 图 9 202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内容 . 4 图 10 2022 年电子行业投资策略框架 . 5 图 11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对应半导体需求 . 6 图 12 2020 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按地区分布结构 . 6 qRoQoMrPmQvNnPtQyRxPxO8ObP9PoMoOoMmNjMrQpNiNtRuM7NrRzQvPmRuMxNnMzQ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

11、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图 13 2020 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按产品分布结构 . 6 图 14 2021 年 1-10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和累计同比 . 7 图 15 2021 年 1-10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和累计同比 . 7 图 16 2016 年-2025E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 . 8 图 17 2020 年-2030E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增速 . 8 图 18 IGBT 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 8 图 19 燃油车与混动车单车半导体价值量 . 9 图 20 2014 年-2021E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 9 图 21 201

12、4 年-2021E 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 9 图 22 汽车智能座舱示意图 . 10 图 23 车用电子控制单元工作原理图 . 11 图 24 2020 年和 2024E 全球 MCU 市场下游应用格局 . 11 图 25 2025 年 L4 级无人驾驶汽车数据存储需求 . 12 图 26 2011 年-2025E 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 . 13 图 27 2020 年-2025E 我国及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 . 13 图 28 2014 年-2020 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 . 14 图 29 2014 年-2025E 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规模 . 14 图 30 合金磁

13、粉芯在光伏发电领域的应用 . 14 图 31 光伏并网逆变器应用示意图 . 15 图 32 元宇宙四大技术支柱 . 16 图 33 5G 和 4G 性能特点对比 . 17 图 34 2019 年-2025E 全球手机出货量及 ASP . 18 图 35 2021E-2025E 全球台式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出货量 . 18 图 36 手机厂商自研芯片三大目的 . 19 图 37 智能手机渗透率与行业集中度情况 . 20 图 38 手机外观形态的轮回示意图 . 21 图 39 苹果公司已申请的折叠屏相关专利 . 22 图 40 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及预测 . 23 图 41 不同电压平台充电功率

14、. 23 图 42 不同功率器件对应的电压和频率范围 . 23 图 43 2021 年车企布局 800V 高压平台时间线 . 24 图 44 Si IGBT 和 SiC MOSFET 的 I-V 特性比较 . 24 图 45 Si IGBT 和 SiC MOSFET 开关特性比较 . 24 图 46 罗姆半导体为新能源汽车高压平台提供的 SiC 解决方案 . 25 图 47 2000 年-2030 年 SiC 市场规模及发展历程 . 25 图 48 创业板成立一年内宽基指数和电子板块涨跌幅 . 26 图 49 科创板成立一年内宽基指数和电子板块涨跌幅 . 26 图 50 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

15、上市规则中对市值及财务指标等要求 . 27 图 51 企业各生命周期特点及不同生命周期对应的公司数量 . 27 表格目录 表 1 2020 年全球前十大车规级半导体厂商相关业务销售收入及市场份额 . 7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表 2 华为等互联网大厂陆续宣布入场造车 . 10 表 3 汽车半导体应用和设备增长预测 . 12 表 4 光伏逆变器用 IGBT 市场规模 . 15 表 5 科技公司 VR/AR 产品布局情况 . 16 表 6 多个省份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及虚拟现实和

16、 VR/AR . 18 表 7 手机厂商自研芯片进展 . 19 表 8 手机厂商折叠屏产品发布情况 . 21 表 9 横向、纵向折叠屏手机对比 . 22 表 10 2021 年上市的和 2022 年即将上市的部分新股和次新股 . 28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 1 复盘复盘及展望及展望 1.1 行情行情复盘复盘 年初至 12 月 24 日,电子(中信)指数上涨 16.11%,区间最大涨幅为 38.52%。年初至 12 月 24 日, 沪深 300 下跌 5.56%, 区间最大涨幅

17、为 10.29%; 上证指数上涨 4.17%,区间最大涨幅为 12.41%。 图 1 2021 年电子(中信) 、沪深 300 及上证指数走势 图 2 电子(中信)历年走势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注:指数均取2021年1月4日数值作标准化处理。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基金超配电子达近基金超配电子达近 5 年最高年最高。2021 年受“双减”等政策影响,教育、文娱等板块投资热度明显下降,大量资金涌入硬科技赛道,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电子行业基金持仓比例达到自 2015H1 以来历史最高。半导体板块多个细分领域轮动成为投资热点。 图 3 2015H1-2021H1

18、电子行业基金持仓占比及电子行业股票市场标配比例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注:SW电子行业标配比例为报告期末该行业股票总流通市值除以A股总流通市值 分板块来看,年初至 12 月 24 日,电子细分行业涨幅前五的板块分别为其他电子零组件、分立器件、半导体设备、被动元件和显示零组,分别上涨 58.28%、58.24%、44.18%、39.87%和 28.33%。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 年初至 12 月 24 日,区间涨幅最大的前五板块分别为半导体设备、分立器件、其他电子零组件

19、、半导体材料和集成电路,区间最大涨幅分别为 183.44%、130.29%、113.40%、95.02%和 67.17%。 图 4 年初至 12 月 24 日电子细分板块涨跌幅 图 5 年初至 12 月 24 日电子细分板块区间最大涨幅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1.2 基本基本面复盘面复盘 受海外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受海外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 2021 年年全球全球半导体半导体行业行业出现严重的供需错配出现严重的供需错配。 “缺芯”对整个半导体行业和上下游产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国内方面, 受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国产替代仍旧被放在重要位置。在缺芯的背景下,诸多

20、下游行业对供应链的稳定性愈加重视,光伏、新能源车等供应链向国内转移趋势明显,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据据WSTS预测,预测, 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5529.61亿美元亿美元, 同比增长, 同比增长25.6%。具体来看,2021 年增速最快细分分别是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和传感器。2021 年全球 IC销售额将达到 4608.41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7.6%; 分立器件销售额将达到 301.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5%;光学组件销售额将达 432.29 亿,同比增长 7.0%;传感器销售额将达187.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6%。

21、图 6 2015 年-2022E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WSTS,首创证券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3 展望展望 2022 年,年,WSTS 预测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预测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 6014.90 亿美元,同比增长亿美元,同比增长8.8%。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 209.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29%;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达5023.07 亿美元, 同比增长 9.00%; 分立器件市场规模将达 322.80 亿美元, 同比增长 7.24%;光学光电市场规模将达

22、 459.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39%。 图 7 2020 年-2022E 全球半导体各细分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WSTS,首创证券 1.3 未来展望未来展望 1.3.1 产能紧张产能紧张将得将得到到缓解缓解,涨价不会大范围,涨价不会大范围持续持续 2022 年半导体行业供需错配情况将有所缓解。年半导体行业供需错配情况将有所缓解。 2021 年在半导体行业供需严重错配的情况下,各大代工厂、IDM 公司纷纷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截至 2021 年 10 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 29,247.03 亿元,同比增加 22.50%。随着上游产能的逐渐释放,2022 年全球半导体产能紧

23、张的态势大概率会有所缓解。 图 8 2008 年-2021 年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4 1.3.2 注册制全面放开,注册制全面放开,融资环境再迎利好融资环境再迎利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全面注册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全面注册制。2021 年 12 月 10 日召开的 202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针对 2022 年的经济工作, 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早在 201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

24、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注册制注册制为企业为企业 IPO 和再融资和再融资提速,企业融资环境迎来利好提速,企业融资环境迎来利好。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的相继放开,全面注册制一直备受市场期待。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明确表述,意味着全面注册制将是 2022 年改革开放的一项重点任务,全面注册制的实行已指日可待。 图 9 202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内容 资料来源:财联社,首创证券 1.3.3 从下游从下游需求爆发需求爆发和和技术技术创新创新中中精选个股精选个股 我们认为,我们认为,2022 年电子板块投资逻辑年电子板块投资逻辑可以可以沿着

25、两条思路展开沿着两条思路展开。一是从下游产业的爆发当中寻找投资机会, 如汽车电子和风光储能等新能源电子。 二是从新概念、 新技术、新趋势中寻找投资机会,如元宇宙、智能手机自研芯片和折叠屏以及电动汽车的 800V电压升级。此外,伴随着全面注册制的放开和北交所的成立,我们提醒投资者关注中小盘股及新股和次新股的表现。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5 图 10 2022 年电子行业投资策略框架 资料来源:首创证券 2 能源变革大时代,新能源电子乘势而起能源变革大时代,新能源电子乘势而起 2.1

26、 汽车汽车“三化三化”持续演进持续演进,汽车电子多点开花汽车电子多点开花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升级的主要方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汽车升级的主要方向。随着消费者对安全性、 舒适性、经济性、稳定性、娱乐性等要求的提高,汽车不断朝着互联网化、智能化和新能源化发展,汽车电子在汽车整车成本中占比越来越高。根据国家能源局电动汽车安全指南(2019 版) ,世界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电驱动相关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汽车汽车“三化三化”直接带动功率器件直接带动功率器件、MCU、存储及传感器等多种半导体需求存储及传感器等多种

27、半导体需求。汽车电动化对执行层中动力、制动、转向、变速等系统的影响更为直接,其对功率半导体、执行器的需求相比传统燃油车增长明显。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带来的新型器件需求主要在感知层和决策层,包括摄像头、雷达、IMU/GPS、V2X、ECU 等,直接拉动各类传感器芯片和计算芯片的增长。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6 图 11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对应半导体需求 资料来源:Gartner,首创证券 随着汽车电子占比逐渐提升,汽车半导体市场稳步增长。随着汽车电子占比逐渐提升,汽车半导体

28、市场稳步增长。2020 年全球汽车半导体总规模为 34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6%。从地区分布上看,欧洲市场占比最大为 34%,中国市场占 20%,北美市场占 18%,日本占 15%,韩国占 7%。从产品分布上看,控制器占比最大为 23%、功率半导体占 22%、传感器占 13%、存储占 9%。 图 12 2020 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按地区分布结构 图 13 2020 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按产品分布结构 资料来源:英飞凌,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英飞凌,首创证券 车规级半导体领域国际厂商占主导地位,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车规级半导体领域国际厂商占主导地位,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根据 Omdia 统计,2

29、020 年全球前十大车规级半导体厂商中尚无国内公司, 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英飞凌、 恩智浦、 瑞萨电子、 意法半导体和德州仪器, 市占率分别为 12.0%、 9.7%、 8.1%、 6.6%和 6.6%。车规级半导体领域国产化率较低,我国企业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7 表 1 2020 年全球前十大车规级半导体厂商相关业务销售收入及市场份额 排名排名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2020 年销售额(亿美元)年销售额(亿美元) 市场份额市场份额 1 英飞凌 47.09 12.0

30、% 2 思智浦 38.25 9.7% 3 瑞萨电子 31.72 8.1% 4 意法半导体 26.13 6.6% 5 德州仪器 26.07 6.6% 6 博世 20.70 5.3% 7 安森美 16.49 4.2% 8 美光科技 14.70 3.7% 9 微芯科技 10.11 2.6% 10 罗姆半导体 9.87 2.5% 合计合计 241.13 61.3% 资料来源:Omdia,比亚迪半导体招股说明书,首创证券 缺芯及新能源汽车的爆发为国内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导入契机。缺芯及新能源汽车的爆发为国内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导入契机。2021 年以来,全球车规级半导体产能紧缺持续发酵,芯片价格连续上涨,供货周

31、期延长,多家车企宣布了因“缺芯”造成的停工停产计划。全球汽车芯片短缺使我国车企对国产供应链的需求意愿进一步加强,国内车规级半导体企业迎来发展契机。 2.1.1 电动化电动化拉动拉动 IGBT 等等功率半导体功率半导体需求需求 在碳中和的驱动下,在碳中和的驱动下,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现爆发式增长。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现爆发式增长。2021 年 1-10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70.1万辆和254.25万辆, 同比增长188.26%和182.13%,渗透率由 2020 年的 6.8%迅速提升至 15.1%。 我们预计 2021 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 300 万辆。 图

32、14 2021 年 1-10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和累计同比 图 15 2021 年 1-10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和累计同比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Clean Technica,首创证券 到到 2025 年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年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 30%。据 EV Tank 预测,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 1800 万辆,到 2030 年,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 4000万辆,渗透率将达到 50%左右,届时 9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将是纯电动汽车。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

33、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8 图 16 2016 年-2025E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 图 17 2020 年-2030E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预测 资料来源:EV Tank,首创证券 新能源车新增大量与电池能源转换相关的功率器件新能源车新增大量与电池能源转换相关的功率器件。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以电机替代了汽油发动机并增加了动力电池。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来驱动车辆的部件。IGBT 等功率半导体是新能源车电动控制系统、车载空调系统、充电桩逆变器三个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

34、据 IHS 数据,预计全球汽车电动化用 IGBT 模块 2018 年至 2023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23.5%。 图 18 IGBT 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首创证券 混动车动力系统功率半导体单车价值量是燃油车混动车动力系统功率半导体单车价值量是燃油车 19 倍。倍。根据英飞凌数据,传统燃油车单车半导体价值量约为 375 美元,其中动力系统(drivetrain)中功率半导体价值量为 17 美元。 混动车单车价值量达到 740 美元, 其中动力系统功率半导体价值量达到 317美元,是传统燃油车的 19 倍。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

35、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9 图 19 燃油车与混动车单车半导体价值量 资料来源:英飞凌,首创证券 汽车有望成为功率半导体下游最大应用领域。汽车有望成为功率半导体下游最大应用领域。据 IHS Markit 数据,现阶段汽车是仅次于工控的功率半导体第二大应用领域,2018 年汽车领域占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比重为 23.55%, 预计在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发展下, 汽车有望超越工控成为功率半导体最大应用领域。 根据 IHS Markit 预测, 2021 年全球和我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分别为 441 亿美元和 159 亿美元,预计到 2024 年将分别突破 5

36、00 亿美元和 190 亿美元。 图 20 2014 年-2021E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图 21 2014 年-2021E 中国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IHS Markit,首创证券预测 资料来源:IHS Markit,首创证券 2.1.2 智能化带动智能化带动 MCU、存储等、存储等 IC 产品产品用量用量 互联网巨头入场造车,汽车智能化需求得到空前提升。互联网巨头入场造车,汽车智能化需求得到空前提升。近年来,华为、百度、腾讯、小米等科技巨头纷纷宣布入场造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对车规级 MCU、存储、传感器、照明、模拟互联等车规芯片的需求

37、。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0 表 2 华为等互联网大厂陆续宣布入场造车 时间时间 事件事件 2020 年 11 月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将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与智能终端业务整合,业务管辖关系统一归属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同时,任命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余承东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 IRB 主任。 2021 年 1 月 百度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百度汽车公司独立于母公司体

38、系,保持自主运营;同时百度将人工智能、Apollo 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汽车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长。 2021 年 3 月 腾讯与奥迪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腾讯将助力奥迪打造智能互联的数字化生态,包括数字座舱、数字化营销和用户运营等领域,为中国奥迪用户提供智能出行服务。此次双方强强联手,将进一步加码奥迪在中国市场的“数字化攻势”。 2021 年 3 月 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本公司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本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 100 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 10 年投资额100 亿美元。本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先生将兼任智能

39、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资料来源:搜狐新闻,网易新闻,首创证券 图 22 汽车智能座舱示意图 资料来源:罗姆半导体,首创证券 MCU 是汽车电子系统内部运算和处理核心,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关键。是汽车电子系统内部运算和处理核心,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关键。从雨刷、车窗到座椅,从安全系统到 BMS 控制系统,再到车身控制和动力控制,几乎都离不开MCU 芯片, 汽车电子的每一项创新都要通过 MCU 的运算控制功能来实现。 随着汽车处理复杂运算和控制功能的需求提升,32 位车规级 MCU 将成为行业应用主流。汽车驾驶信息系统、油门控制系统、自动泊车、先进巡航控制、防撞系统等 ADAS 系统对 32 位

40、MCU 芯片需求量将大幅度提升。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1 图 23 车用电子控制单元工作原理图 资料来源:比亚迪半导体招股说明书,首创证券 在汽车智能化比重不断提升下, 车用在汽车智能化比重不断提升下, 车用 MCU 需求量将持续提升。需求量将持续提升。 根据 Omdia 数据,预计 2024 年全球汽车电子领域 MCU 市场规模将由 2020 年的 58 亿美元增长至 89 亿美元,在全球 MCU 下游市场中占比将由 2020 年的 33.53%提升至 45.64%。 图

41、24 2020 年和 2024E 全球 MCU 市场下游应用格局 资料来源:Omdia,首创证券 高端车用高端车用 MCU 国外大厂占主导,我国企业正逐步从中低端领域切入。国外大厂占主导,我国企业正逐步从中低端领域切入。从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中高端 MCU 市场中,瑞萨电子、恩智浦、微芯科技、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国外大厂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国产化率较低。目前国内厂商正积极布局中高端MCU 市场。长期来看,自建生态系统、深入应用场景、打磨解决方案是国内 MCU 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经之路,以最终实现 MCU 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自主可控。 随着智能驾驶时代的来临,车载存储市场也有望迎来快速成长随着

42、智能驾驶时代的来临,车载存储市场也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汽车是新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汽车领域广泛应用,汽车正由人工操控的机械产品加速向智能化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转变,存储作为基础芯片有望先行受益。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2 图 25 2025 年 L4 级无人驾驶汽车数据存储需求 资料来源:Counterpoint,德勤,首创证券 自动驾驶需新增大量摄像头,汽车自动驾驶需新增大量摄像头,汽车 CMOS 图像传感器将迎来快速增长。

43、图像传感器将迎来快速增长。汽车摄像头的应用领域正从传统的倒车雷达影像、前置行车记录仪延伸到电子后视镜、360 度全景成像、线路检测、障碍物检测、自动驾驶、驾驶员监控等应用。CMOS 图像传感器能够将接收到的光学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是数字摄像头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 Omdia 统计,2019 年全球车规级 CMOS 图像传感器市场规模为 9.3 亿美元,预计 2024 年市场规模为 38.1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32.7%。 表 3 汽车半导体应用和设备增长预测 细分领域细分领域 增长率增长率 (2020 年年-2025 年)年) 2025E 规模(亿美元)规模(亿美元) 细分子领域细分子

44、领域 按应用划分按应用划分 高级辅助驾驶 31.90% 25 盲点侦测/碰撞预警/停车辅助/车联万物/视觉系统 电动/混合动力汽车 23.10% 10.8 混合动力汽车 车身 7.00% 8.9 电动车门/电动车窗/气候控制/雨刷控制 信息娱乐系统 9.30% 7.9 联网/车载通讯系统/车载导航/车载音响 动力系统 3.00% 5 引擎控制/变速 仪表组件 14.60% 4.9 仪表盘/仪表线速 底盘 1.00% 4.7 悬挂/差速/转动轴 安全系统 6.30% 4.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自动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牵引力控制/胎压监测 售后市场 6.10% 2.9 汽车零部件/设备/维修

45、服务/碰撞修复 按设备划分按设备划分 存储 8.90% 190 DRAM、闪存、NAND、新型储存器 微型器件 1.10% 86 数字信号处理器、MCU 光学器件 8.60% 56 CMOS、CCD、LED、激光二极管、光敏元件、光耦合器 多媒体处理器 6.20% 39 离散应用、多媒体处理器 其他标准产品 5.70% 35 其他 分立器件 8.20% 33 功率晶体管、二极管 有线通信 7.40% 33 交互界面、功能控制 模拟电路 5.60% 32 数据转换、开关、电压调节器、基准 集成基带 14.10% 30 集成基带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

46、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3 射频接收器 11.70% 23 前后射频收发器 无线通信 6.00% 17.8 NFC、WIFI、BT、GPS 非光学器件 9.30% 15 环境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惯性传感器、磁传感器 图形处理 8.20% 15 GPU 电源管理 3.80% 14 电源管理 通用芯片 18.00% 7 FPGA、PLD、显示驱动器 离散蜂窝基带 -4.60% 5 离散蜂窝基带 资料来源:Gartner,德勤,首创证券 2.2 “双碳双碳”目标刻不容缓目标刻不容缓,发电储能电子需求激增发电储能电子需求激增 2.2.1 光伏风电装机再创

47、新高,储能市场强势崛起光伏风电装机再创新高,储能市场强势崛起 在碳达峰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全球光伏行业迎来快速增长、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全球光伏行业迎来快速增长。随着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成全球共识。光伏发电作为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符合国家能源改革以质量效益为主的发展方向,国内光伏行业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 2025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有望达 330GW。 图 26 2011 年-2025E 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 图 27 2020 年-2025E 我国及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G

48、WEC,首创证券 预计预计2025年全球风电变流器用年全球风电变流器用IGBT规模达到规模达到43亿元。亿元。 风力发电行业, 根据GWEC报告,2020 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量 48.9GW,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 93GW。预计 2021-2025年我国将保持年新增装机量约40GW水平, 全球将保持年新增装机量90GW左右。预计 2021-2025 年,我国将累计新增风电装机量 194.5GW,全球将累计新增风电装机量469.3GW。根据我们测算,2025 年全球风电变流器用 IGBT 市场规模约为 43 亿元。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

49、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4 图 28 2014 年-2020 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 图 29 2014 年-2025E 我国电化学储能累计投运规模 资料来源:CNESA,前瞻产业研究院,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CNESA,前瞻产业研究院,首创证券 伴随新能源发电装机量的日益增多,伴随新能源发电装机量的日益增多,储能储能行业正加速行业正加速向规模化向规模化阶段阶段发展。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 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 30GW 以上。根据 CESA 统计,2020 年我国新增投运储能

50、装机容量总计 2.59GW,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装机容量为 1.8GW;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容量为 0.79GW。 2.2.2 大功率、高频化催生合金软磁粉及功率半导体需求大功率、高频化催生合金软磁粉及功率半导体需求 电感元件、功率半导体是电源设备核心部件。电感元件、功率半导体是电源设备核心部件。下游新形态的能源应用对大功率能量转换装置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即电源设备必须具有高性能、大功率、大容量、环保性,其核心方向就是通过电源功率开关器件的高频化能力提升来实现改善和解决。开关电源高频化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技术水平。 合金软磁粉是满足开关电源的大功率高频化的理想电感磁芯材料合金软磁粉是

51、满足开关电源的大功率高频化的理想电感磁芯材料。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作用,需要在电感元件设计中,选择最合适的磁性材料来实现开关电源的大功率高频化,符合这一要求的电感磁芯材料,其通常需要在较低的磁导率条件下,具备非常高的饱和磁通密度特性以及尽可能好的高频损耗特性等特点。基于上述要求,在中高频工作的条件下,合金软磁粉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之一。 我国合金软磁粉芯产业发展迅速,市占率不断提升。我国合金软磁粉芯产业发展迅速,市占率不断提升。在合金软磁粉芯领域,20 世纪末之前,以美磁为代表的美国产品占据主导地位;21 世纪初,韩国昌星迅速崛起。随着太阳能光伏、变频空调、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的

52、崛起,我国的合金软磁粉芯产业发展迅速,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和生产规模大大提升,多种合金软磁产品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国产合金软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包括铂科新材及东睦科达在内的合金软磁生产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 图 30 合金磁粉芯在光伏发电领域的应用 资料来源:铂科新材公司公告,首创证券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5 IGBT 等功率半导体是光伏逆变器的核心器件。等功率半导体是光伏逆变器的核心器件。 逆变器主要通过 IGBT 等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开通和关断作用,把直流电能变换成

53、交流电能的。电路中都使用具有开关特性的半导体功率器件,由控制电路周期性地对功率器件发出开、关脉冲控制信号,控制各个功率器件轮流导通和关断,再经过变压器耦合升压或降压后,整形滤波输出符合要求的交流电。 图 31 光伏并网逆变器应用示意图 资料来源:固德威招股说明书,首创证券 预计预计 2025 年光伏逆变器年光伏逆变器 IGBT 整体市场规模将达整体市场规模将达 105 亿元。亿元。假设 2025 年全球新增及替换的光伏逆变器合计装机量为 372GW, 按照 IGBT 占组串式逆变器 BOM 成本的18%、占集中式逆变器 BOM 成本的 15%计算,预计 2025 年光伏逆变器 IGBT 市场规

54、模将达 105 亿元。 表 4 光伏逆变器用 IGBT 市场规模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光伏逆变器新增装机量(GW) 170 225 270 300 330 光伏逆变器替换装机量(GW) 24 26 30 34 42 组串式逆变器 IGBT 规模(亿元) 42 54 65 73 81 集中式逆变器 IGBT 规模(亿元) 13 16 19 22 24 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 IGBT 市场规模(亿元)市场规模(亿元) 55 71 85 94 105 资料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首创证券预测 3 新概念、新概念、新技术、新技术、新趋势新趋势中中孕育孕育新的新的

55、投资机会投资机会 除了在下游需求爆发中寻找投资机会,我们还为 2022 年电子板块投资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即从新概念、新技术和新趋势当中寻找机会。 元宇宙元宇宙带来带来 VR/AR 设备产业链投资机会设备产业链投资机会。伴随各大科技巨头相继入场以及 5G、VR/AR 等技术的持续迭代发展,在疫情进入常态化,居家办公、休闲场景下诞生的大量需求,我们认为 VR/AR 设备产业链将迎来投资机会。 自研芯片和折叠屏自研芯片和折叠屏是是手机产业链手机产业链投资新投资新方向。方向。传统的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终端竞争已进入存量市场。手机功能的创新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自研芯片打造差异化亮点以及折叠屏等外观形

56、态创新或将成为未来手机创新的主要方向。 电动车电动车向向 800V 高高平台平台升级升级,SiC 性能优异性能优异开启开启加速加速渗透。渗透。汽车电子方面,各大主流车企相继发布 800V 高电压电驱平台,快充问题有望得到解决。SiC 具有的耐高压、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6 耐高温和高频的特性, 在 800V 平台上充分凸显, SiC 有望借助 800V 电动车的推出加速渗透。 3.1 元宇宙概念爆发,关注元宇宙概念爆发,关注 VR/AR 设备产业链设备产业链 2021 年年“

57、元宇宙元宇宙”概念概念爆火爆火, 科技巨头跑步入场科技巨头跑步入场抢先布局抢先布局。 从 Facebook 更名 Meta,宣告将战略重心全面转移至元宇宙,到与微软联手布局元宇宙视频会议。在传统消费电子终端创新日渐式微之时,科技巨头们将元宇宙视为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元宇宙场景元宇宙场景需要需要硬件设备呈现硬件设备呈现,VR/AR 是是元宇宙元宇宙的的四大技术支柱四大技术支柱之一之一。VR 基于计算机模拟产生可交互的 3D 环境; AR 广泛运用多媒体、 3D 建模、 实时跟踪、 智能交互、3D 传感等技术手段将数字世界的图像等信息模拟后“叠加”到物理世界,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增强。VR/AR 使得

58、用户能以高度沉浸的方式接入元宇宙。 图 32 元宇宙四大技术支柱 资料来源: 元宇宙 ,首创证券 科技大厂科技大厂布局多年布局多年,VR/AR 设备设备进入快速进入快速发展发展期期。2012 年 Google 发布第一款VR/AR 产品,随后 Facebook、惠普、微软、百度、Vivo、OPPO、HTC 和 Sony 等公司相继推出了自身的 VR/AR 产品。2016 年以来,VR/AR 产品发布逐渐密集。此外,在VR/AR 专利方面,苹果公司也已布局多年。 表 5 科技公司 VR/AR 产品布局情况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企业企业 产品产品 价格价格 2016 年年 谷歌 DayDream V

59、iew 79 美元 百度 百度 VR 定制 2019 年年 微软 Hololens 2 3500 美元 谷歌 Google Glass 2 企业版 999 美元 2020 年年 Pico Pico Neo 2 4399 元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7 Facebook (Meta) Oculus Quest 2 299 美元 惠普 HP Reverb G2 450 美元 2021 年年 HTC VIVE FLOW 3888 元 Sony Xperia View 260 美元左右

60、惠普 HP Reverb G2 Omnicept Edition 1249 美元 HTC VIVE Focus 3 9888 元起 HTC VIVE Pro 2 6888 元起 Pico Pico Neo 3 2499 元起 OPPO OPPO Air Glass 未开售 概念产品概念产品 Vivo VR 眼镜盒子 - 专利布局阶段专利布局阶段 苹果 AR 眼镜 - 资料来源:各品牌官网,VR陀螺,首创证券 5G 技术进一步发展,为技术进一步发展,为 VR/AR 低延迟低延迟体验体验提供重要提供重要支撑支撑。在 3G、4G 时代,通信传输速度无法达到要求,VR/AR 技术发展不到位,自身计算能

61、力不足,导致用户体验较差,应用商业化存在障碍。5G 技术出现后,传输速度、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VR/AR 产品的延迟问题。 图 33 5G 和 4G 性能特点对比 资料来源:QORVO,首创证券 疫情常态化疫情常态化下远程办公休闲催下远程办公休闲催生对元宇宙大量需求生对元宇宙大量需求。新冠疫情加速了各行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人们开始习惯在线学习、远程办公、线上娱乐等生活方式,对设备需求量呈持续增长趋势。根据 1 月 13 日 App Annie 发布的2021 年移动市场报告 ,2020 年,全球移动设备使用量加速增长,用户的移动应用支出达 143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移动

62、端应用下载量达 2180 亿,同比增长 7%。居家办公、休闲为元宇宙带来大量应用需求。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大力大力支持支持,VR/AR 技术将快速进步技术将快速进步。2021 年,20 个省(区/市)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及“虚拟现实”、 “VR/AR”等相关内容, 明确表示要支持相关产业布局发展。 VR/AR 涉及芯片种类众多,是继手机后消费电子重要的投资机会。涉及芯片种类众多,是继手机后消费电子重要的投资机会。VR/AR/MR 主要芯片包括 AP、WiFi、MCU、DDIC 和 PMIC 等。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

63、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8 表 6 多个省份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及虚拟现实和 VR/AR 省份省份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及虚拟现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及虚拟现实和 VR/AR 相关相关内容内容 北京 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开展 5G+8K、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场景示范,实施超高清、智慧广电行动计划等。 河北 培育新型消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引领,拓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电动汽车等产品消费,推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消费产品创新发展。 上海 推进区块链、超高清视频、AR/VR 等技术与 5G 应用结合,

64、在重点产业区实现率先推广应用。以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实景式、沉浸式教学,加快智慧教学课堂改造。培育在线旅游新动能,完善智能化设备部署,运用数字技术发展全景旅游、智能导游等虚拟现实交互旅游场景。 浙江 超前布局区块链、量子信息、虚拟现实等重点前沿科技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安徽 积极布局区块链、量子科技、未来网络、物联网、虚拟现实、网络空间安全等前沿产业。 福建 计算机和网络通信重点推动国产整机、服务器制造生产,发展 5G 微基站、智能手机、金融智能 POS 机、智能可穿戴设备及各类通信设备与终端等产品,推动 AR/VR 终端产品研发生产。 湖北 聚焦 5G、人工智能(AI)

65、 、区块链、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应用,探索企业提需求、政府来搭台、协同建场景的模式,有序开放数字技术场景供给,打造 5G+、AI+、区块链+等应用场景示范标杆。 湖南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4K/8K 超高清等与传统文化产业结合。 广东 大力推进 5G、AI(人工智能) 、大数据、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深度应用,巩固提升游戏、动漫、设计服务等优势产业,提速发展电竞、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创意头部企业和精品 IP(知识版权) 。 四川 丰富 5G 技术应用场景,开发数字景区、数字博物馆、线上演艺等新产品,推进超高清、虚拟现实与

66、增强现实规模化应用,提升文博游、节会游、民俗游、工业游等文化体验和沉浸式体验,引导和培育网络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模式。支持建设一批集 VR 云商城+走播、VR 网红直播间、5G+大数据、5G-AR/VR 娱乐休闲为一体的 5G 智慧商业综合体。 资料来源:各省政府官网,首创证券 3.2 自研芯片自研芯片+折叠屏,折叠屏,智能手机智能手机迎来新一轮竞争迎来新一轮竞争 手机、手机、电脑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终端已等传统消费电子终端已步入步入存量市场。存量市场。手机市场方面,2021 年受供应链缺芯及物流问题等因素影响, 各大品牌厂商新机发布节奏放缓, 2021 年手机市场需求较为疲软。根据 I

67、DC 数据,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 13.5 亿部,同比增长5.3%; PC 及平板电脑方面, 2021 年 PC 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达到 3.45 亿台, 同比+13.5%。在连续两年强劲的两位数增长之后,预计 PC 市场将在 2022 年开始放缓。 图 34 2019 年-2025E 全球手机出货量及 ASP 图 35 2021E-2025E 全球台式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出货量 资料来源:IDC,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IDC,首创证券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19

68、手机厂商手机厂商开始开始自研芯片自研芯片,寻求差异化竞争寻求差异化竞争亮点亮点。早在 2014 年华为就开启了自研芯片之路,2014 年 6 月推出了麒麟 920 芯片。随后小米在 2017 年推出自研芯片澎湃 S1。2021 年,以摄影功能为主打的 vivo 和 OPPO,开启了影像芯片 ISP 的自研之路。2021年 9 月 vivo 推出首款自研芯片 vivo V1; 12 月 15 日 OPPO 发布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其 IP 核全自主设计,具备 6nm 先进制程、实时 AI 计算能效和无损实时 RAW 计算。 表 7 手机厂商自研芯片进展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发布时

69、间发布时间 芯片名称芯片名称 芯片模块芯片模块 华为华为 2014.6 麒麟 920 CPU/GPU/ISP 小米小米 2017.2 澎湃 S1 CPU/GPU/ISP Vivo 2021.9 vivo V1 ISP 资料来源:各手机品牌官网,首创证券 供应链安全性、影像功能差异化及打通供应链安全性、影像功能差异化及打通 IOT 生态是生态是手机手机厂商自研芯片三大动力厂商自研芯片三大动力。 自研芯片能够保证供应链安全稳定。自研芯片能够保证供应链安全稳定。在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下,手机供应链面临限制、断供等情况,供应链安全得不到保障,国产手机为提高自主可控能力、获得发展的自主权、避免断供风险

70、,必须逐步走上自研芯片的道路。 芯片芯片是是手机影像差异化手机影像差异化竞争竞争的的底层技术底层技术。自研 IP 最为贴合功能需求,如果每个厂商都从高通或者联发科选购相似的手机芯片, 自研出的算法使硬件运行形成很大差异化的效果,当前 SoC 芯片选项不多,先自研出芯片的手机厂商才能构建自身底层技术能力,握住性能的主动权。 IOT 时代自研芯片时代自研芯片有助有助实现实现全品类产品互联互通全品类产品互联互通。在 IOT 时代,想有自己的平台和生态,需要自研芯片来适配自己的操作系统,未来手机、平板、手表等功能相近,边界日渐模糊,购买第三方芯片无法满足同品牌多产品之间边界打通的需求。 图 36 手机

71、厂商自研芯片三大目的 资料来源:首创证券 生存生存芯片面临层出不穷的“卡脖子”、断供、产能不足问题发展发展自研最能贴合功能需求,实现差异化发展壮大壮大IOT时代需要自研芯片实现品牌下全品类电子产品互联互通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0 自研芯片自研芯片或将或将改变手机改变手机市场市场格局,格局,为产业链带来第三次投资机会为产业链带来第三次投资机会。根据渗透率来划分,智能手机市场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2009 年前,智能手机渗透率较低,行业内厂商众多。 第一次投资机会发生在第一次投资机

72、会发生在渗透率从渗透率从 5%提升至提升至 50%左右左右。这一阶段,行业处于发展红利期,各手机厂商市场规模伴随智能手机渗透率的提升逐渐提高,几乎所有上下游厂商均能获得不错收益。 第二次投资机会第二次投资机会发生在发生在渗透率从渗透率从 50%向上进一步提升。向上进一步提升。这一阶段,手机厂商的及其供应链集中度逐渐提升, 行业竞争格局逐渐形成, 几大厂商瓜分了大部分的手机市场。头部厂商及其供应链收获最大收益,如苹果、华为及其供应商。 第三次投资机会发生在渗透率趋于饱和,第三次投资机会发生在渗透率趋于饱和,但但新技术使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时新技术使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时。即手机厂商通过自研芯片打造差异化

73、、自研操作系统建立 IOT 生态等竞争时,现存市场格局的变化中。我们提醒投资者关注,在这一轮竞争中通过能够掌握底层核心技术,实现份额扩张的手机厂商及其供应链。 图 37 智能手机渗透率与行业集中度情况 资料来源: 2012年第2季度中国手机终端市场监测报告 ,IDC,首创证券 折叠屏折叠屏或或成为成为明年手机厂商竞争明年手机厂商竞争又一又一焦点焦点。 手机外观形态是一种轮回创新的体现,从最初的直板手机、 翻盖手机演变为直板智能机, 近期头部厂商又纷纷推出折叠屏手机,从形态上看就是翻盖手机的翻版。 按键直板手机按键直板手机:1973 年 4 月 3 日,世界上第一部手机在摩托罗拉实验室里诞生,随

74、后“大哥大”和模拟信号这种时代产物在中国逐渐普及。 翻盖手机:翻盖手机:随后手机不断更新换代,机身越来越灵巧、机体形态越来越多样,各种形式的翻盖手机陆续出现。 直板智能手机:直板智能手机:在触屏大规模普及后,直板智能机以其更好的用户交互体验席卷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1 手机市场,直板和折叠按键机基本退出除老年机以外的市场。 折叠智能手机:折叠智能手机: 目前折叠手机再度出现, 融合了原有优点。 即纵向折叠屏具备翻盖手机的便携优点,也具备直板智能手机良好的用户交互体验,横向折叠

75、屏顺便还挤占了一点平板的市场。折叠屏手机成为新一个主角只是时间问题。 图 38 手机外观形态的轮回示意图 资料来源:网易新闻,百度百科,首创证券 手机手机厂商相继推出厂商相继推出折叠屏折叠屏产品产品。截至 2021 年底,全球包括华为、三星、小米、荣耀、柔宇、Moto、Germry、Vertu 在内多家手机厂商发布折叠屏手机,另有五款产品预计在 2022 年发布,消费者关注度将得到大大提升。 表 8 手机厂商折叠屏产品发布情况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手机品牌手机品牌 产品名称产品名称 2018 年年 柔宇 Flex Pai 1 2019 年年 华为 Mate X 2020 年年 三星 W21 Z

76、Fold2 5G Z Flip 5G Moto Rarz Gemry V11V 华为 Mate XS 柔宇 Flex Pai 2 2021 年年 荣耀 Magic Fold 华为 Mate X2 小米 Mix Fold1 Vertu Ayxta Fold 5G 三星 W22 Z Fold3 5G Z Flip3 5G 时时间间 折叠折叠 手机手机 直板直板 手机手机 初代按键直板直板手机 初代折叠折叠手机 直板直板智能手机智能手机 折叠折叠智能手机智能手机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77、22 2022 年预计推出年预计推出 小米 Mix Fold2 荣耀 Magic Wing OPPO 孔雀 Fold Realme GT2 Fold Vivo Nex Fold 资料来源:各品牌手机官网,Omdia,首创证券 苹果苹果已布局多项已布局多项折叠屏专利,折叠屏专利,苹果入场苹果入场将将对行业起到引领作用对行业起到引领作用。苹果在 2016 年-2021 年间不断申请并获得折叠屏相关专利授权, 共检索到 7 篇专利文献, 明确对折叠屏幕的铰链结构、外壳的放置方式、外壳与屏幕弯曲结构的配合、屏幕旋转制动等技术点进行提前布局。 图 39 苹果公司已申请的折叠屏相关专利 资料来源:美国专利

78、商标局,首创证券 横向横向折叠屏手机较为厚重,纵向折叠屏有可能成为市场趋势折叠屏手机较为厚重,纵向折叠屏有可能成为市场趋势。相较横向折叠屏手机,纵向折叠的手机体积更小,更为轻便。从与平板电脑的重合度上来说,横向折叠屏手机与 iPad mini 在功能上重合度较高。从耗电性上来说,纵向折叠屏手机与现有智能机耗电量较为接近,横向折叠屏手机由于展开后屏幕面积是原来两倍,耗电量也将随之提升。 表 9 横向、纵向折叠屏手机对比 便携性便携性 与平板市场重合度与平板市场重合度 面向人群面向人群 操作便利度操作便利度 耗电量耗电量 横向折叠屏横向折叠屏 厚、重 大屏与 iPad mini 功能重合, 不及

79、iPad mini 体验好 有较多游戏、视频、双屏操作需求的人群 双手操作便利,单手操作不便 耗电速度快 纵向折叠屏纵向折叠屏 轻、易携带 无重合度 对便携性有较多需求的人群 操作便利 耗电速度与现有智能机接近 资料来源:首创证券 根据根据 Omdia 预测,预测,2024 年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出货量将达到 4000 万台万台。2020 年全球未来柔性 AMOLED 屏、铰链等机械结构、UTG 玻璃、CPI 薄膜、OLED 材料等折叠屏供应链厂商有望受益。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

80、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3 图 40 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及预测 资料来源:Omdia,Counterpoint,首创证券 3.3 电动车电动车 800V 平台升级,平台升级,SiC 开启加速渗透开启加速渗透 车企升级车企升级 800V 高电压平台高电压平台,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充电慢、充电难问题依旧是电动车无法颠覆燃油车的“阿喀琉斯之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电压平台和与之配套的超级充电桩是目前最被看好的解决方案之一。 与通过升高电压来实现扩容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原理相同,电动车上的高电压平台技术同样是通过提升电压的方式,为电能的大功率传输搭建好了“基础设施”。 图 41

81、 不同电压平台充电功率 图 42 不同功率器件对应的电压和频率范围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英飞凌,首创证券 车企开启车企开启 800V 高压平台新时代。高压平台新时代。保时捷 Taycan 是第一台量产的 800V 架构电动车,同一个超快充阵营(Ionity)的欧美车企也有相应 800V 产品规划。2021 年,比亚迪、北汽极狐、广汽埃安、小鹏都陆续发布 800V 高电压平台车型。2021 年 11 月,小鹏汽车正式发布旗下第四款车型全新智能旗舰 SUV 小鹏 G9。该款车最大亮点是800V 高压 SiC+480kW 超快充技术,是国内首款基于 800V 高压 SiC 平台的

82、量产车。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4 图 43 2021 年车企布局 800V 高压平台时间线 资料来源:汽车之家,首创证券 800V 高压平台将加速高压平台将加速 SiC 渗透。渗透。与 Si 基 IGBT 相比,SiC MOSFET 器件的体积更小、耐高温高压性能更优、开关损耗更低。根据罗姆半导体的数据,通过使用 SiC 能够减少约 3%-8%的电力损耗,在保持行驶距离的同时,减少电池用量,较大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电能转化效率。 图 44 Si IGBT 和 SiC MOS

83、FET 的 I-V 特性比较 图 45 Si IGBT 和 SiC MOSFET 开关特性比较 资料来源:罗姆半导体,首创证券 资料来源:罗姆半导体,首创证券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续航 1000 公里。800V 闪充技术 充电五分钟行驶 150km 100kWh,车端支持最高 360kW 超级快充 充电 5 分钟续航 120km 800V 充电 10 分钟续航 197km 充电 10 分钟行驶 400km 6C 芯片 800V 480kW 充电 5 分钟续航 200km 800V 360kW 充电 10 分钟续航

84、 400km 800V 480kW 充电 10 分钟续航 200km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5 SiC 衬底制备成本高,将在高端旗舰车型上率先启用。衬底制备成本高,将在高端旗舰车型上率先启用。由于晶体生长速率慢、制备技术难度较大,大尺寸、高品质 SiC 衬底生产成本依旧较高,制约了 SiC 器件的大规模应用。目前 SiC 功率器件的成本约为 Si 基 IGBT 的 3-5 倍,未来伴随碳化硅产能的逐渐释放,成本有望下降至 Si 基 IGBT 的 2 倍左右。对于售价较高的高端旗

85、舰车型,有望率先启用 SiC。 图 46 罗姆半导体为新能源汽车高压平台提供的 SiC 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罗姆半导体,首创证券 伴随下游市场的快速成长,伴随下游市场的快速成长, 2025 年年 SiC 市场规模将达市场规模将达 25.62 亿元。亿元。 根据 Yole 报告,2019 年 SiC 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为 5.41 亿美元,受益于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新能源等市场需求驱动,预计 2025 年将增长至 25.62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 30%。 图 47 2000 年-2030 年 SiC 市场规模及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Yole,首创证券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

86、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6 4 全面全面注册制注册制+北交所成立北交所成立,中小盘中小盘新股次新股新股次新股有机会有机会 4.1 全面注册制利全面注册制利好好成长股成长股,电子板块优先受益电子板块优先受益 注册制全面实行后,资本市场包容性注册制全面实行后,资本市场包容性和市场化程度将大幅提升。和市场化程度将大幅提升。为成长潜力好,短期盈利尚未全面释放的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 以硬科技为代表的电子板块将持续受到资本市场关注。 创业板创业板、科创板科创板成立对成立对电子板块电子板块行情行情催化明显催化明显。复盘创

87、业板、科创板成立后 A 股走势,我们发现,创业板成立后一年内,上证指数上涨了 0.62%,沪深 300 指数上涨了4.09%,代表中小市值公司的中证 1000 指数上涨了 43.78%,同期电子(中信)板块上涨了 122.28%。同样的,科创板成立后一年内,上证指数上涨了 0.36%,沪深 300 指数上涨了 8.45%,中证 1000 上涨了 14.55%,电子(中信)板块上涨了 58.44%。 图 48 创业板成立一年内宽基指数和电子板块涨跌幅 图 49 科创板成立一年内宽基指数和电子板块涨跌幅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注:涨跌幅区间为2009年10月30日至2010年10月30日。

88、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注:涨跌幅区间为2019年6月13日至2020年6月12日。 4.2 北交所北交所将将二级市场投资前置二级市场投资前置 北交所上市规则对财务指标和市值进一步放宽。北交所上市规则对财务指标和市值进一步放宽。2021 年 9 月 3 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注册成立。相较创业板和科创板,北交所上市规则中对公司财务指标和市值的要求进一步放宽,给予了大量处在企业生命周期前端、盈利尚未充分释放但是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公司提供了融资机会,也将二级市场投资机会相对前置。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

89、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7 图 50 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规则中对市值及财务指标等要求 资料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北京证券交易所官网,首创证券 北交所北交所为二级市场为二级市场提供提供前置的投资机会前置的投资机会。过去上市的公司都是较成熟的、盈利能力已经释放的、处于企业生命周期中后期的公司。北交所成立后,早期的、尚未盈利的公司提前借助资本市场发力,将为二级市场提供弹性更大的投资机会。当然,更需要专业的研究,才能把握投资机会前置的机会。 图 51 企业各生命周期特点及不同生命周期对应的公司数量 资料来源: 估值 ,首创证券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

90、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8 4.3 关注即将关注即将上市新股上市新股以及以及次新股次新股 表 10 2021 年上市的和 2022 年即将上市的部分新股和次新股 代码代码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上市日期上市日期 上市上市 板块板块 总市值总市值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 净利润净利润 PE 2021E 2022E 2023E 2021E 2022E 2023E 2021E 2022E 2023E 688303.SH 大全能源 2021-07-22 科创板 1,170.59 119.35 146.37 166.30 66.42 77

91、.08 79.50 17.62 15.19 14.72 688728.SH 格科微 2021-08-18 科创板 755.41 85.23 115.77 151.23 13.68 18.87 23.93 55.21 40.03 31.57 688772.SH 珠海冠宇 2021-10-15 科创板 502.14 101.63 124.45 149.80 12.66 17.17 20.28 39.67 29.25 24.76 688082.SH 盛美上海 2021-11-18 科创板 496.73 15.46 25.70 37.33 2.64 4.36 6.10 190.51 115.19 82

92、.23 301029.SZ 怡合达 2021-07-23 创业板 352.05 18.34 26.33 36.83 4.17 6.06 8.59 84.48 58.09 40.97 688798.SH 艾为电子 2021-08-16 科创板 350.72 23.38 37.85 53.44 2.48 4.59 6.76 141.41 76.49 51.86 688385.SH 复旦微电 2021-08-04 科创板 327.24 24.46 31.76 39.68 4.59 6.36 8.57 89.05 64.22 47.66 688107.SH 安路科技-U 2021-11-12 科创板

93、296.51 6.67 9.62 13.94 -0.37 0.13 0.76 - 2,280.31 390.05 688696.SH 极米科技 2021-03-03 科创板 279.45 40.19 56.27 76.75 4.49 6.63 9.47 62.23 42.17 29.50 688110.SH 东芯股份 2021-12-10 科创板 201.27 - - - - - - - - - 688167.SH N 炬光 2021-12-24 科创板 173.53 - - - - - - - - - 688800.SH 瑞可达 2021-07-22 科创板 154.22 9.56 15.4

94、7 22.85 1.14 1.87 2.77 134.90 82.43 55.62 688776.SH 国光电气 2021-08-31 科创板 145.55 6.61 9.30 13.21 1.72 2.82 4.21 84.42 51.54 34.66 688711.SH 宏微科技 2021-09-01 科创板 130.01 5.08 7.81 12.05 0.67 1.04 1.67 192.98 125.50 78.02 688766.SH 普冉股份 2021-08-23 科创板 126.57 12.25 17.67 23.22 2.81 3.73 4.77 45.06 33.96 26

95、.55 688183.SH 生益电子 2021-02-25 科创板 117.12 37.93 49.20 63.63 3.75 5.50 7.84 31.27 21.29 14.95 688665.SH 四方光电 2021-02-09 科创板 114.10 5.52 8.30 12.04 1.68 2.51 3.64 67.97 45.46 31.31 688112.SH 鼎阳科技 2021-12-01 科创板 108.80 3.40 5.14 7.78 0.90 1.47 2.30 121.27 74.25 47.45 301051.SZ 信濠光电 2021-08-27 创业板 100.44

96、 18.59 26.19 38.21 2.05 2.82 4.10 49.07 35.66 24.52 301031.SZ 中熔电气 2021-07-15 创业板 99.36 4.05 7.21 11.76 0.97 1.83 2.96 102.50 54.21 33.60 688601.SH 力芯微 2021-06-28 科创板 93.75 7.72 10.47 13.73 1.46 2.05 2.71 64.31 45.67 34.54 688630.SH 芯碁微装 2021-04-01 科创板 85.90 4.71 6.56 7.90 1.22 1.72 1.92 70.76 49.98

97、 44.81 688230.SH 芯导科技 2021-12-01 科创板 85.03 - - - - - - - - - 688661.SH 和林微纳 2021-03-29 科创板 80.08 4.11 5.78 7.89 1.20 1.75 2.39 66.90 45.88 33.49 688049.SH 炬芯科技-U 2021-11-29 科创板 73.43 - - - - - - - - - 300975.SZ 商络电子 2021-04-21 创业板 72.11 46.69 63.61 83.66 2.61 3.17 3.88 27.65 22.72 18.58 300951.SZ 博硕

98、科技 2021-02-26 创业板 72.02 10.30 14.21 18.44 2.49 3.46 4.51 28.88 20.83 15.96 301099.SZ 雅创电子 2021-11-22 创业板 66.24 13.42 16.97 21.49 0.93 1.38 1.95 71.23 48.17 33.97 688103.SH 国力股份 2021-09-10 科创板 63.91 5.19 7.02 9.65 0.70 1.22 1.85 91.79 52.21 34.51 301021.SZ 英诺激光 2021-07-06 创业板 60.52 4.37 5.51 6.98 0.9

99、0 1.10 1.40 67.00 55.12 43.39 688768.SH 容知日新 2021-07-26 科创板 56.73 3.85 5.67 8.14 0.89 1.36 2.04 63.82 41.72 27.86 688689.SH 银河微电 2021-01-27 科创板 54.42 8.00 9.70 12.00 1.46 1.81 2.22 37.27 30.06 24.51 688216.SH 气派科技 2021-06-23 科创板 50.69 8.88 12.25 16.66 1.38 1.68 2.16 36.72 30.17 23.47 688195.SH 腾景科技

100、2021-03-26 科创板 41.07 3.02 4.20 5.78 0.61 1.02 1.46 67.04 40.26 28.07 688619.SH 罗普特 2021-02-23 科创板 39.31 7.58 9.47 12.04 1.92 2.38 3.02 20.47 16.52 13.02 301182.SZ C 凯旺 2021-12-23 创业板 36.30 - - - - - - - - - 688272.SH 富吉瑞 2021-10-18 科创板 36.14 3.98 7.20 13.23 1.01 1.68 2.86 35.78 21.51 12.64 688655.SH

101、 迅捷兴 2021-05-11 科创板 23.60 6.05 7.96 10.27 0.82 1.12 1.49 28.78 21.07 15.84 688210.SH 统联精密 2021-12-27 科创板 - - - - - - - - - - 837212.BJ 智新电子 2021-06-08 北证 15.38 4.81 6.27 7.44 0.60 0.83 1.00 25.55 18.44 15.41 871981.BJ 晶赛科技 2021-11-15 北证 20.88 4.40 5.61 6.94 0.54 0.74 0.96 38.67 28.14 21.71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

102、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29 831305.BJ 海希通讯 2021-11-05 北证 17.33 3.11 3.62 4.04 0.95 1.10 1.21 18.82 16.30 14.73 832885.BJ 星辰科技 2021-07-08 北证 16.68 1.46 1.99 2.26 0.40 0.51 0.57 42.22 32.70 29.50 430090.BJ 同辉信息 2021-08-09 北证 11.02 5.80 6.96 8.35 0.49 0.59 0.70 22.50

103、18.69 15.75 688206.SH 概伦电子 即将上市 科创板 2.06 3.01 4.20 0.36 0.57 0.78 - - - 688234.SH 天岳先进 即将上市 科创板 - - - - - - - - - 688259.SH 创耀科技 即将上市 科创板 - - - - - - - - - 688262.SH 国芯科技 即将上市 科创板 - - - - - - - - - 资料来源:Wind,首创证券 注:总市值取2021年12月24日数值;营业收入、净利润、PE均取Wind一致预期数据。 5 投资投资建议建议 5.1 方向一:新能源电子方向一:新能源电子继续发力继续发力

104、下游下游出货量是出货量是影响影响板块板块重要重要因素因素,2022 年年会会是新能源电子爆发的一年是新能源电子爆发的一年。拉动电子板块业绩的下游终端,正在从智能手机转向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发电储能设备。经过多年发展,国内手机产业链在苹果等龙头公司带领下已日趋成熟,部分零部件从手机转移到汽车、新能源发电等领域,属于降维打击。 新能源电子包含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子包含新能源汽车和和风光储能电子风光储能电子。新能源电子细分板块以 IGBT 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合金软磁为代表的电感和以 SiC 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推荐关注推荐关注时时代电气、代电气、斯达半导、斯达半导、宏微科技、宏微科技

105、、BYD 半导、半导、士兰微、士兰微、新洁能、扬杰科技、新洁能、扬杰科技、华润微、华虹华润微、华虹半导体、半导体、铂科新材铂科新材等。等。 5.2 方向二:方向二:提前布局提前布局新技术新趋势新技术新趋势 硬科技是以创新驱动的行业,硬科技是以创新驱动的行业,2022 年电子行业创新趋势主要有三大方面。年电子行业创新趋势主要有三大方面。行业主要创新趋势包括元宇宙概念下 VR/AR 设备的持续创新、智能手机自研芯片和折叠屏创新以及在电动车高压平台升级下第三代半导体 SiC 功率器件的创新。 从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开始,至今已历时四年,国内电子产业链已经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一定的技术储备、和强

106、大的国产替代市场需求,具备了从“模组&组装”向“核心元件”发展的能力。 推荐关注推荐关注歌尔股份歌尔股份、联创电子联创电子、凯盛科技凯盛科技、长信科技、长信科技、精研科技、长盈精密、蓝思精研科技、长盈精密、蓝思科技、东睦股份、福蓉科技科技、东睦股份、福蓉科技、斯达半导、三安光电、华润微、天岳、斯达半导、三安光电、华润微、天岳先进先进。 5.3 方向三:方向三:关注关注中小市值和新股次新股中小市值和新股次新股 北交所成立和北交所成立和全面注册制全面注册制将催化中小市值将催化中小市值和和新股次新股表现。新股次新股表现。复盘创业板和科创板成立后,成长股备受关注,电子板块表现亮眼。相较创业板和科创板,

107、北交所上市规则对财务指标和市值较为方式, 使得大量位于企业生命周期前期的公司有机会借助北交所上市融资,为二级市场提供了前置的投资机会。全面注册制的放开也将加速企业 IPO和再融资速度,使新股次新股得到关注更多。 推荐关注与上述推荐关注与上述新能源电子新能源电子和和新新概念、新概念、新技术技术和和新趋势新趋势相关相关的中小市值公司的中小市值公司及及新新股次新股。股次新股。 6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1、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及预期、车规级半导体导入不及预期。 2、 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基建放缓、功率半导体国产有效供给不足。 3、 元宇宙落地不及预期、VR/AR 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行业行业深度报告深度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请务必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部分的重要法律声明 30 4、 手机厂商自研芯片进展不及预期、折叠屏需求不及预期。 5、 SiC 产能扩充不及预期、国产化导入进程不及预期。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电子行业深度报告:2022电子行业策略风起注册制花落新能源电子-211226(34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