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2022年中国分离膜行业规模分析及应用场景研究报告(41页).pdf

编号:59175 PDF 41页 2.60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2022年中国分离膜行业规模分析及应用场景研究报告(41页).pdf

1、2022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目录目录 1. 下游应用场景丰富,国家政策为行业发展后盾 . 7 1.1 膜产品应用场景广泛,行业规模稳定扩张 . 7 1.2 十四五政策推动膜行业持续发展,污水处理零排放被列为应用重点 . 10 2. 盐湖提锂助力国家战略资源采集,工艺革新推动产业效率提升 . 12 2.1 锂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盐湖锂资源目前为提锂主要方向 . 12 2.2 膜分离技术环保节能,纳滤膜可高效分离镁锂离子 . 16 2.2.1 纳滤及纳滤膜 . 16 2.2.2 电渗析与离子交换膜 . 17 2.3 我国主要盐湖提锂项目膜分离技术应用情况 . 18 3. 市政水处理投入持续增

2、长,零排放目标推进膜法水处理深入应用 . 19 3.1 我国人均水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地表水质状况逐年好转 . 19 3.2 传统生活污水处理伴随缺陷,膜法水处理应运而生 . 21 3.2.1 反渗透膜法 . 21 3.2.2 超滤膜技术 . 22 3.3 零排放目标鼓励市政水处理加快进程,各行业需求均有增长 . 22 3.3.1 日常工业膜法水处理效益向好,努力实现国产替代 . 22 3.3.2 膜法广泛应用于电子超纯水工程项目,回用水质量可保证 . 24 4. 海水淡化海内外市场潜力大,反渗透膜技术仍有发展空间 . 26 4.1 国家政策支撑海水淡化蓬勃发展,在建在用工程数量稳定提升 .

3、 26 4.2 RO 海水淡化技术成本相对较低,集成后可进一步降低能耗 . 30 5. 行业内相关公司 . 31 5.1 沃顿科技国内领先复合反渗透膜生产企业,聚焦新型膜材料产品生产,全球第二家拥有干式膜元件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制造商 . 31 5.2 唯赛勃具有同时研发膜元件、膜压力容器及复合压力罐的企业 . 34 5.3 久吾高科膜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化提供商,盐湖提锂技术不断优化,新产品创新力度加大 . 37 5.4 三达膜工业膜分离行业龙头企业,下游应用场景丰富 . 40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 1:膜行业产业链 . 7 图 2:我国膜产品销售构成 . 8 图 3:膜行业产值及其增速 .

4、8 图 4:2019 年膜产值构成 . 8 图 5:膜应用场景分布情况 . 9 图 6:中国反渗透膜市场份额情况 . 9 图 7:全球锂矿应用场景 . 12 图 8:2020 世界锂矿储量(万吨) . 13 图 9:2020 年世界锂矿分布情况 . 13 图 10: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及存货情况 . 13 图 11:纳滤膜制备工艺路线 . 16 图 12:纳滤膜表面微观形貌 . 16 图 13:纳滤膜通量随原料液镁锂比的变化 . 17 图 14:镁锂比对纳滤膜分离因子及镁、锂截留率的影响 . 17 图 15:电渗析膜堆结构图 . 18 图 16:世界各国人均水资源情况(立方米/人) . 19 图

5、 17:我国水资源总量及人均水资源量 . 19 图 18:地表水水质状况 . 20 图 19:2020 年地表水水质构成 . 20 图 20:城市污水治理能力及投资情况 . 20 图 21:城市人均日供水量及城市用水普及率 . 20 图 22:各领域历年用水量 . 21 图 23:中空纤维超滤膜设备 . 22 图 24:超滤过程原理 . 22 图 25:煤化工废水膜法零排放示意图 . 23 图 26:高含盐废水零排放主要工艺流程 . 23 图 27:全膜法中水回用实验过程 . 24 图 28:UF 膜对浊度的去除情况 . 25 图 29:RO 膜对 CODcr 的去除情况 . 25 图 30:

6、全球运营工厂海水淡化能力(百万立方米/日). 26 图 31:全球水务市场份额 . 26 图 32:我国历年海水淡化工程情况 . 26 图 33:我国含税淡化财政支出及增速 . 26 图 34:全国海水淡化工程技术应用情况分布图 . 27 图 35:渗透海水淡化厂主要工艺组成 . 30 图 36:沃顿科技产品结构 . 31 图 37:沃顿科技历年营业收入构成 . 31 图 38:沃顿科技 2020 年毛利润构成 . 31 图 39:沃顿科技营业总收入及增速 . 32 图 40:沃顿科技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32 图 41:沃顿科技期间费用率情况 . 33 图 42:沃顿科技研发支出及研发费用率

7、情况 . 33 图 43:沃顿科技销售净利率及毛利率 . 33 图 44:沃顿科技历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33 图 45:唯赛勃产品结构 . 34 图 46:唯赛勃历年营业收入构成 . 35 图 47:唯赛勃 2020 年毛利润构成 . 35 图 48:唯赛勃营业总收入及增速 . 35 图 49:唯赛勃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35 图 50:唯赛勃期间费用率情况 . 36 图 51:唯赛勃研发支出及研发费用率情况 . 36 图 52:唯赛勃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情况 . 36 图 53:唯赛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37 图 54:久吾高科历年营业收入构成 . 38 图 55:久吾高科 2020

8、 年毛利润构成 . 38 图 56:久吾高科营业总收入及增速 . 38 图 57:久吾高科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38 图 58:久吾高科期间费用率情况 . 39 图 59:久吾高科研发支出及研发费用率情况 . 39 图 60:久吾高科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情况 . 39 图 61:久吾高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40 图 62:三达膜历年营业收入构成 . 41 图 63:三达膜 2020 年毛利润构成 . 41 图 64:三达膜营业总收入及增速 . 41 图 65:三达膜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 41 图 66:三达膜期间费用率情况 . 42 图 67:三达膜研发支出及研发费用率情况 . 42 图 6

9、8:三达膜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 . 42 图 69:三达膜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43 表 1:各类分离膜产品详情 . 8 表 2:膜行业相关政策 . 10 表 3:我国膜法水处理行业发展历程 . 12 表 4:世界盐湖成分储量对照表 . 14 表 5:盐湖提锂技术一览 . 15 表 6:我国主要盐湖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情况 . 18 表 7:某废水相关水质参数 . 21 表 8:2020 年新建海水淡化工程情况 . 27 表 9:2020 年各省市海水淡化相关政策 . 28 表 10:我国海水淡化工程企业代表 . 30 表 11:久吾高科主营产品情况 . 38 表 12:三达膜产品结构 . 41

10、 1. 下游应用场景丰富, 国家政策为行业发下游应用场景丰富, 国家政策为行业发展后盾展后盾 1.1 膜产品应用场景广泛,行业规模稳定扩张膜产品应用场景广泛,行业规模稳定扩张 分离膜的概念自 18 世纪就被提出,我国膜分离技术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分离膜是一种特殊的、具有选择性透过功能的薄层物质,在一定浓度及压力下进行物质分离的膜,起到浓缩和分离纯化的作用。按材料性质,可以分为高分子膜、金属膜、无机膜。常用的膜分离方法主要有微滤(microfiltration,MF)、纳滤(nanofiltration,NF) 、超滤(ultrafiltration,UF) 、反渗透(reverseo

11、smosis,RO)。膜分离过程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时,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提纯、浓缩等目的。 分离膜具有以下分离机制:1)过筛分离机制过筛分离机制:膜的孔径比物理过筛小得多,微滤膜和超滤膜的分离过程是由过筛机制起主导作用,分离膜和被分离物质的亲水性、相容性、电负性等性质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2)溶解扩散机制溶解扩散机制:膜材料对待分离物质有一定溶解能力,在外力驱动下,该物质在膜材料内先溶解、后扩散(从膜的一侧扩散到另一侧) 、再分离。3)选择性吸附机制选择性吸附机制:当膜材料对混合物中的部分物质有选择性吸附时,吸附

12、性高的成分将在表面富集,该成分通过膜的几率将加大。相反,不容易被吸附的成分将不易透过该分离膜。对膜分离起作用的吸附作用主要包括范德华力吸附和静电吸附。在反渗透膜用于水的纯化和脱盐过程中选择性吸附起重要作用。 膜分离技术下游应用市场主要包括市政污水处理、钢铁行业及石油化工行业的中水回用、自来水净化、海水淡化、家用水净化等领域。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锂矿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盐湖提锂的工程中也逐渐运用到各种分离膜技术。 图图 1:膜行业产业链膜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新能源网,长城证券研究院 根据新材料网的信息显示, 按孔径大小的不同, 可把分离膜大致分为四类。 孔径在 0.1-1m的

13、分离膜为微滤膜微滤膜,可去除悬浮颗粒、细菌、部分病毒及大尺寸胶体,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去浊,中水回收,纳滤或反渗透系统预处理;孔径介于 0.002 至 0.1m 的是超滤膜超滤膜,可去除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可用于饮用水净化,中水回收,纳滤或反 渗透系统预处理;纳滤膜纳滤膜孔径在 0.001-0.003m,在过滤时可去除胶体多价离子、部分一价离子和分子量 200-1000Daltons 的有机物,井水硬度脱出,色度及放射性镭,部分去除溶解性盐,工艺物料浓缩等工业过程中常用到;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孔径 0.0004-0.0006m,过滤分离效果最佳,可去除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 100Dal

14、tons 的有机物,主要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当,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制备,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场景。 根据中国膜产业发展概况及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膜产品销售中,反渗透膜和纳滤膜占50%,超滤膜、微滤膜及电渗析膜各占 10%,剩下 20%被气体分离膜、无机陶瓷膜、透气膜及其他类型所占据。 图图 2:我国膜产品销售构成我国膜产品销售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膜产业发展概况及市场分析2021,郑思伟,长城证券研究院 表表 1:各类分离膜产品详情各类分离膜产品详情 名称名称 孔径孔径 过滤范围过滤范围 应用场景应用场景 微滤膜 0.1-1m 去除悬浮颗粒、细菌、部分病毒及大尺寸胶体 饮用水去浊,中水回收,纳滤或

15、反渗透系统预处理 超滤膜 0.002-0.1m 去除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 饮用水净化,中水回收,纳滤或反渗透系统预处理 纳滤膜 0.001-0.003m 去除胶体多价离子、部分一价离子和分子量 200-1000Daltons 的有机物 井水硬度脱出,色度及放射性镭,部分去除溶解性盐,工艺物料浓缩等 反渗透膜 0.0004-0.0006m 去除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 100Daltons的有机物 海水及苦咸水当,锅炉给水、工业纯水制备,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 资料来源:新材料在线网,长城证券研究院 据中国膜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十三五” 以来, 我国膜工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15%

16、左右,2019 年末,膜工业总产值比“十二五”末增长了一倍,达到 2773 亿元。根据膜行业的年均增长率,我们预测未来膜行业产值将持续稳定增长,到 2025 年,我国膜工业总产值或将达到 6000 亿元。 根据 2019 年中国膜行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我国膜产值主要由 6 个方面构成。其中,各项设备 (含净水器) 产值为 735 亿元, 占 26.51%; 工程与应用产值 738 亿元, 占 26.61%;膜相关配套产品产值 440 亿元,占 15.87%;膜与膜材料产值 426 亿元,占 15.36%;贸易与服务产值 332 亿元,占 11.97%;其他领域产值 102 亿元,占 3.68

17、%。 图图 3:膜行业产值及其增速膜行业产值及其增速 图图 4:2019 年膜产值构成年膜产值构成 反渗透膜&纳滤膜50%电渗析膜10%微滤膜10%超滤膜10%其他20% 资料来源:中国膜工业协会,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中国膜产业发展概况及市场分析2021,长城证券研究院 我国膜技术应用场景广泛,据中国膜产业发展状况与展望披露,工业用水处理应用排在首位,占 35%;其次是能源行业,占 21%;工业废水处理应用占比 20%;医用行业/市 政 污 水 处 理 / 城 镇 饮 用 水 处 理 / 海 水 苦 咸 水 淡 化 / 其 他 应 用 场 景 分 别 占 比9%/8%/5%/1%/1%。

18、按占比情况看,主要的应用场景为工业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以及能源行业。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程度持续提升,水资源需求略有不足,给膜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城镇饮用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医用行业等应用范围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图图 5:膜应用场景分布情况膜应用场景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膜产业发展状况与展望2020,郑根江,长城证券研究院 我国反渗透膜市场目前还处于被海外品牌大部分占据的环境下。目前,中国市场反渗透膜产品的销售总额约为全球销售额的 30%-35%,市场规模跃居世界首位。但国外反渗透膜产品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美国陶氏化学、日东电工、日本东丽、苏伊士

19、(原 GE)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对较高。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反渗透膜市场份额 30%来自于美国陶氏集团、26%来自美国海德能公司,KOCH/GE/东丽分布占据我国反渗透膜市场的 9%/8%/7%。综上所述,海外品牌在我国膜行业处于垄断性优势状态下。国内反渗透膜生产厂家正迎头赶上,产品性能与稳定性与国外头部企业的差距正逐渐缩小。市场环境刺激本土膜产品生产公司快速发展,国产替代成为分离膜行业首要的努力目标。 图图 6:中国反渗透膜市场份额情况中国反渗透膜市场份额情况 0.0%5.0%10.0%15.0%20.0%25.0%30.0%0040005000600070002

20、016 2017 2018 2019 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膜行业产值(亿元)增速工程与应用, 738, 26.61%设备(含净水器), 735, 26.51%相关配套产品, 440, 15.87%膜与膜材料, 426, 15.36%贸易与服务, 332, 11.97%其他, 102, 3.68%工业用水处理35%能源21%工业废水处理20%医用9%市政污水处理8%城镇饮用水处理5%海水苦咸水淡化1%其他1%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长城证券研究院 1.2 十四五政策推动膜行业持续发展,污水处理零排放被列为十四五政策推动膜行业持续发展,污水处理零排放被列

21、为应用重点应用重点 近年来,我国对膜行业日益重视,各大政府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膜产品及污水处理的产业支持政策,持续引导并进一步提升膜产品重点品种的研发和生产。其中,2015年 5 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 2025 ,提出要把脱盐率大于 99.8%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产品,低成本的、装填密度超过 300 万平方每立方米陶瓷膜产品、应用于膜氯碱工业的离子交换膜及突破全膜法氯碱生产新技术和成套装置的渗透通量提高 20%;膜面积达到 10 万平方米的渗透汽化膜产品作为关键材料的发展重点。2019 年 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指出,将先进基础材

22、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三个重点方向。其中高性能分离膜材料被列入关键性战略材料。同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功能性膜材料、陶瓷膜、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膜分离等技术开发与应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纯水装备等列入鼓励类目录。 2021 年 1 月,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指出,到 2025年,我国的目标是:国家高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至 0.4 吨标准煤/万元以下,其中 50%的国家高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低于 0.3 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削减率 4%以上,部分高新区实现碳达峰。要尽早实现零排放,具体重点

23、任务包括开展高新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行动开展高新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行动,做好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有毒有害污染物监测,以企业内废水处理和园区污水厂综合处理为基础,形成国家高新区污水近零排放整体方案。该政策促进针对膜对各类工业水处理场景的应用蓬勃发展,工业水处理市占率将不断提升。 国家陆续发布产业支持政策,对膜行业发展提供助力,为膜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良好环境,对行业内相关公司的生产经营状态做出高度肯定。 表表 2:膜行业相关政策膜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解读重点内容解读 政策性质政策性质 2021 年 1 月 国家发改委等十部

24、门 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再生水利用率、 支持类 陶氏30%海德能26%KOCH9%沃顿9%GE8%东丽7%北斗星4%其他7%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解读重点内容解读 政策性质政策性质 的指导意见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等明确的污水资源化利用要求 2021 年 1 月 科技部 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到 2025 年,国家高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至 0.4 吨标准煤/万元以下,其中50%的国家高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低于 0.3 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削减率 4%以上,部分高新区实现碳达峰

25、。 支持类 2020 年 7 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 指出 2023 年县级及以上城市设施能力要基本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并提出四项主要任务,即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弱项,补齐城镇污水手机管网短板,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及推动信息系统建设 支持类 2020 年 4 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 关于完善长江经济带污水处理收费机制有关政策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成本分担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相关配套政策 支持类 2019 年 11 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

26、、财政部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作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三个重点方向。其中高性能分离膜材料被列入关键性战略材料 规范类 2019 年 11 月 国家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将功能性膜材料、陶瓷膜、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膜分离等技术开发与应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纯水装备等列入鼓励类目录 支持类 2018 年 6 月 党中央、国务院 关于全面加强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明确了蓝天、海水和净土保卫战的目标;2020 年,全国地表水-类水体比例达到70%以上, 劣类水体比例控制在 5%以内;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 70%以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

27、0%左右。国家应重点培育分离膜技术。 规范类 2017 年 9 月 科技部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要重点发展高性能膜材料,功能陶瓷等战略新材料,大力提升功能材料在重大工程中的保障能力 支持类 2017 年 10 月 人大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水环境综合治理空间将逾万亿,国家应重点培育分离膜技术。 支持类 2015 年 5 月 国务院 中国制造 2025 把脱盐率大于 99.8%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产品;低成本的、装填密度超过 300 万平方每立方米陶瓷膜产品、应用于膜氯碱工业的离子交换膜及突破全膜法氯碱生产新技术和成套装置的渗透通量提高 20%;膜面积达到 10

28、万平方米的渗透汽化膜产品作为关键材料的发展重点。 支持类 资料来源:国家相关网站,长城证券研究院 表表 3:我国膜法水处理行业发展历程我国膜法水处理行业发展历程 时间时间 阶段阶段 详情详情 2001 年前 实验室阶段 我国早在 1967 年就开始了反渗透膜的研制工作,1986 年 CA 非对称反渗透膜实现产业化,1991 年 MBR 技术传入中国,1998 年第一个采用 MBR 工艺的中水回用装置在大连建成,处理量为 200 吨/天。这一阶段膜技术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小试、中试阶段装置。 2001-2006 年 小型工程应用阶段 2001 年国家推出膜产业化政策,膜法水处理工艺进

29、入深入研究阶段,部分处理量为几百至几千吨/天的小型 MBR 污水处理工程开始建造, 2004 年慈溪杭州湾航丰水厂建成,成为第一个规模 5 万吨/天以上的膜法城镇供水项目。 2006-2011 年 规模化工程应用阶段 2005 年国家推出的节能减排和污水资源化政策促进膜产业加速发展。 以采用MBR 工艺的北京密云 4.5 万吨/天再生水项目为代表的万吨级以上膜法污水处理装置陆续投运。这一阶段由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 2007 年无锡太湖蓝藻事件的催化剂作用,公众对水安全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为膜法技术规模化推广奠定了基础。 2011 年至今 全面推广阶段 国产膜材技术逐渐成熟,价格下降,同

30、时伴随着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和民众环保意识增强,膜法技术在全国多地开始商业化应用,目前全国投运或在建的万吨级 MBR 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已达上百个。 资料来源:中国膜工业协会,长城证券研究院 2. 盐湖提锂助力国家战略资源采集, 工艺盐湖提锂助力国家战略资源采集, 工艺革新推动产业效率提升革新推动产业效率提升 2.1 锂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盐湖锂资源目前为提锂主要锂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盐湖锂资源目前为提锂主要方向方向 金属锂及其化合物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常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锂是已知元素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还原性强于钾钠等元素,因此常被用于电极制作中,在锂电池、陶瓷工业、玻璃制造、润滑剂、

31、原子能热核聚变反应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图图 7:全球锂矿应用场景全球锂矿应用场景 电池71.00%陶瓷和玻璃14.00%润滑脂4.00%连铸模具助熔剂粉末2.00%聚合物生产2.00%空气处理1.00%其他6.00%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21,长城证券研究院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2021 年统计披露, 全球锂矿资源在 2020 年达到 8600 万吨,其中卤水锂资源量达 70%以上。玻利维亚是全球锂矿储量最大的国家,2020 年达到大约2100 万吨, 占全球锂矿总量的 24.56%。 我国是锂资源大国, 2020 年锂矿储量为

32、 510 万吨,位于世界第六,排在靠前位置。 我国的碳酸锂现货价格从 2021 年初大约 7,100 美元/吨降至 11 月大约 6,200 美元/吨。我国的氢氧化锂现货价格下降,从年初的每吨 7,800 美元降至 11 月的每吨 7,000 美元。我国的金属锂(99.9%的锂)现货价格从 2021 年年初的每吨 83,000 美元开始下降,到 11月约为每吨 71,000 美元。 澳大利亚的五个矿产项目、阿根廷和智利各两个盐湖项目、以及中国的两个盐湖项目、一个矿产项目,占据全球大部分锂产量的来源。由于生产过剩和价格下降,一些成熟的锂矿企业推迟了产能扩张计划。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初级采矿业完全停

33、止了生产。 从全球锂矿总量上看, 我国锂矿储量占全世界仅为 5.96%, 由于我国固态矿产资源开采进度缓慢,我国锂矿石主要还是依赖进口。近两年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全球锂矿石供应链出现阻塞,致使我国锂供应量短缺。为了填补供给空缺,盐湖提锂成为首选。 图图 8:2020 世界锂矿储量(万吨)世界锂矿储量(万吨) 图图 9:2020 年世界锂矿分布情况年世界锂矿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21,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21,长城证券研究院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全球锂矿资源有约 71%

34、用于电池制造。我国锂矿应用情况与全球趋势类似,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锂离子电池的存货情况与出口量逐年持续扩张,截止到 2021 年 10 月,我国锂离子电池的出口交换值达 169.78 亿元,同比增长 30.38%;锂离子电池制造存货为1544.7亿元, 同比增长65.19%。 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张,传统固态锂矿已经不满足于需求,卤水锂资源(即盐湖锂资源)成为国家提取锂矿的主要方向。 图图 10: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及存货情况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及存货情况 050002500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刚果(金沙萨)加拿大德国墨西哥捷克塞尔维亚秘鲁马利津巴布韦巴

35、西西班牙葡萄牙戛纳奥地利芬兰哈萨克斯坦纳米比亚玻利维亚24.56%阿根廷22.57%智利11.23%美国9.24%澳大利亚7.48%中国5.96%刚果(金沙萨)3.51%加拿大3.3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研究院 我国盐湖储量共计 413.98 万吨,占世界盐湖储量的 16.34%,分别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扎布耶盐湖、西台吉乃尔盐湖、东台吉乃尔盐湖、一里坪湖、大柴旦湖、察尔汗湖。 可以看出,我国盐湖卤水锂资源储量丰富,通过盐湖卤水锂资源提取锂矿有有广阔空间广阔空间;据央视网披露, 盐湖提锂技术日渐成熟, 目前行业的平均成本逐步降低行业的平均成本逐步降低, 为 3-6 万元

36、/吨,而锂矿价格不断上涨,导致固态矿提锂法成本与日俱增,已经接近 6 万元/吨;还能推动我国自主研发的盐湖提锂工程项目技术走向全世界走向全世界。 盐湖提锂的工艺难度和工程成本跟盐湖组分的盐的浓度以及镁锂比密切相关。镁锂均属于活泼金属,性质相似,水合半径相近,当盐湖中镁锂比过高时,分离锂离子难度高。我国盐湖的镁锂比普遍达到几十甚至上千,几乎都远远超过世界水平,给我国盐湖提锂进程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找到一种适用于我国盐湖资源、且高效的锂提取技术对我国锂资源开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表表 4:世界盐湖成分储量对照表世界盐湖成分储量对照表 国家国家 盐湖盐湖 组分组分/%(质量)(质量) 储量(万吨)

37、储量(万吨) Li+ B Na+ K+ Mg2+ Ca2+ Cl- SO42- Mg2+/Li+ 玻利维亚 乌尤尼 0.05 0.02 10.8 0.7 0.4 0.12 16.7 0.7 8.4 1020 智利 阿塔卡玛 0.15 0.064 7.6 1.8 0.96 0.03 16 1.78 6.4 630 阿根廷 霍姆布雷托 0.062 0.035 9.79 0.62 0.085 0.053 15.8 0.853 1.37 80 里肯 0.033 0.027 9.63 0.624 0.284 0.041 15.25 1.014 8.61 110 美国 银峰 0.023 0.008 6.2

38、 0.53 0.033 0.02 10.61 0.71 1.43 30 大盐湖 0.04 0.06 8 0.65 1 0.016 14 2 2.5 50 以色列 死海 0.001 N 3 0.6 3.33 0.3 16 0.05 2000 200 中国 扎布耶 0.12 0.2 14.17 3.96 0.001 N 19.63 4.35 0.008 150 西台吉乃尔 0.02 N 8.256 0.689 1.284 0.0162 14.974 2.882 61 44.1 一里坪湖 0.021 0.031 2.58 0.91 1.28 0.016 14.97 2.88 60.95 43.8 大

39、柴旦湖 0.016 0.062 6.92 0.71 2.14 N 14.64 4.05 133.75 3.98 东台吉乃0.06 N 6.86 1.38 2.22 N 14.23 N 37 9.1 0200400600800040608001802----------062

40、-10中国锂离子电池制造出口交货值(亿元)中国锂离子电池制造存货(亿元) 尔 察尔汗湖 0.0031 0.0087 2.37 1.25 4.89 0.051 18.8 0.44 1577.4 163 资料来源: 我国盐湖锂资源分离提取进展2021,蒋晨啸,长城证券研究院 我国盐湖提锂起步较晚, 近年来也探索研究出一些相关技术, 主要包括吸附法、 煅烧法、膜分离法以及溶剂萃取法等。其中,吸附法和膜分离法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吸附法吸附法主要依靠吸附材料将卤水中的锂离子提取出来,再进行杂质分离、浓缩等步骤,操作相对箱单、渠道绿色环保、也具有较高安全性;膜分离法膜分离法的核心在于通过

41、外力作用,让含有多组分的溶液穿过有选择透过性的膜,使溶质溶剂分离、浓缩、提纯,这种方法分离效果好、不含废渣以及废弃废水的排放,且操作过程中无危险部分、生产成本较低,目前均已实现量产。 表表 5:盐湖提锂技术一览盐湖提锂技术一览 方法方法 原理原理 优势优势 缺点缺点 吸附法 让卤水中的锂离子吸附在吸附材料上,接着用洗脱液将锂离子从吸附材料上洗脱,之后分离锂离子与杂质,最后再将含锂离子的洗脱液浓缩,得到可以转化的锂资源 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安全性高 对吸附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成本较高,吸附材料不易寻找 煅烧法 主要提锂对象是高镁锂比卤水,高镁锂比卤水为富锂的水氯镁石饱和溶液, 这种原料只有温度在

42、550以上的时候才会开始分解,分解后生成氧化镁固体和生成氯化氢气体,550下不发生化学反应。把煅烧后的煅烧物浸泡,锂盐易溶于水,去除不溶物的杂质,将过滤后的液体进行净化,经蒸发、加碱、沉淀等程序后,再将滤液烘干便提取了碳酸锂 / 是高耗能过程, 且煅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气体,会对设备造成严重腐蚀,环保压力大,锂收率低,产生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渣,违背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面临淘汰 膜分离法 选择透过性能的薄膜,通过外力的推动作用,把含有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溶剂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过程 分离效果好,没有废渣、废弃、废水的排放,绿色环保,流程中无危险操作,生产成本低 对膜的质量和性能有较高要求

43、 溶剂萃取法 从低品位卤水中提取锂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使用磷酸三丁酯作为萃取剂,氯化铁作为络合剂,盐酸作为反萃取剂,经多级逆流萃取后,经洗涤、反萃取、洗酸程序后倒出萃取液,经过蒸发、去杂质、加碱沉淀后,利用喷雾干燥原理制取碳酸锂或者除杂后最终得到氯化锂产品 镁、锂分离效果好、锂回收率高 在腐蚀设备、萃取过程中用水量大,反萃液蒸发过程耗能高; 时萃取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大量使用很容易产生爆炸,引起安全事故 资料来源: 青海盐湖锂资源及提锂技术概述2019,曹兆江,长城证券研究院 2.2 膜分离技术环保节能,纳滤膜可高效分离镁锂膜分离技术环保节能,纳滤膜可高效分离镁锂离子离子 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

44、率高、能耗低、操作过程简单、设备集成度高、环保节能等显著特征。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有很大的技术优势。用于从盐湖卤水中提锂的膜工艺主要包括纳滤、基于一种多价离子选择性渗透膜的选择性电渗析工艺和膜电容电离工艺(电吸附)等。根据不同元素离子的半径和电荷数,可以通过纳滤或选择性电渗析分离。 2.2.1 纳滤及纳滤膜纳滤及纳滤膜 纳滤膜孔径在 0.001-0.003m 之间,可去除胶体多价离子、部分一价离子和分子量200-1000Daltons 的有机物。纳滤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具有比反渗透更高的膜通量,比超滤更好的截留效果,截留分子量为 300500。 图图 11:纳滤膜制备工艺路线纳滤膜制备工艺路

45、线 资料来源:我国盐湖锂资源分离提取进展2021,蒋晨啸,长城证券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王敏团队在纳滤膜对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镁锂分离性能研究中记录, 她们采用由六水氯化镁(MgCl2 6H2O)、 无水氯化锂(LiCl)配制的模拟卤水对镁、锂分离过程进行研究。实验使用苏伊士集团生产的 DK-1812 纳滤膜为卷式膜元件,该类型纳滤膜具有聚酰胺功能层,截留分子量为 150300,有效膜面积为 0.38 m2。实验研究纳滤膜对镁锂比 17-75 的溶液中镁锂分离过程的影响。 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下,DK 纳滤膜表面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结构,该种结构能够有效促进分离过程中单位面积内聚酰胺纳滤

46、膜与料液接触概率,提高膜分离过程中的水通量。除此之外,料液在膜面的微观混合状态能够在纳滤膜膜面颗粒结构中加速,从而使料液在膜面的流动概率增加,有效提高分离过程中的溶质通量。 图图 12:纳滤膜表面微观形貌纳滤膜表面微观形貌 资料来源:纳滤膜对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镁锂分离性能研究2021,李燕,长城证券研究院 实验结果显示, 在所研究的 Mg2+/Li+范围内, 纳滤膜通量基本保持不变, 一直维持在 38-40左右。在总含盐量、pH 及操作温度、压力等实验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节 MgCl2、LiCl 添加比例, 改变模拟卤水 Mg2+/Li+, 纳滤膜结构及溶液性质不会有较大程度的改变。另外,随

47、原料液 Mg2+/Li+比的增加,镁离子的截留率逐渐下降,但纳滤膜对镁离子的截留率始终维持在 90%以上,而锂离子截留率均保持在 30%以下。 综合各项数据,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随原料液 Mg2+/Li+的增长,镁离子、锂离子截留率均下降,镁锂分离效果降低。当实验中原料液镁锂比在 1775 范围内变化时,镁离子的截留率始终高于 90%,锂离子均为负截留,达到了镁锂分离的目的。 图图 13:纳滤膜通量随原料液镁锂比的变化纳滤膜通量随原料液镁锂比的变化 图图 14:镁锂比对纳滤膜分离因子及镁、锂截留率的影响镁锂比对纳滤膜分离因子及镁、锂截留率的影响 资料来源:纳滤膜对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镁

48、锂分离性能研究2021,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纳滤膜对高镁锂比盐湖卤水镁锂分离性能研究2021,长城证券研究院 2.2.2 电渗析与离子交换膜电渗析与离子交换膜 高比例镁锂比的盐湖卤水可采用电渗析法进行锂的分离。电渗析法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在电场的作用下强行将离子向电极处吸引, 使电极中部的离子浓度大为下降的方法。 我国盐湖锂资源分离提取进展一文中提到,华东理工大学于建国团队采用日本旭硝子公司生产的 Selemion CSO/ASA 一多价离子选择性透过膜,对模拟盐湖卤水进行了提 锂实验。 该团队选择使用电渗析法, 实验结果得到锂回收液中镁锂比由 150 降至 8 左右,锂回收率达到 95.3

49、%。 类似的,河北工业大学也使用电渗析法对模拟盐湖卤水新型了提锂操作。该实验使用日本 ASTOM 公司 CIMS 和 ACS 一多价离子选择性透过膜,选择研究温度对于锂的回收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锂的回收效率随温度升高而持续提升,而温度对锂离子与不同阳离子(如 Na+/K+/Mg2+/Ca2+等)间的分离系数影响不大。 图图 15:电渗析膜堆结构图电渗析膜堆结构图 资料来源:我国盐湖锂资源分离提取进展2021,蒋晨啸,长城证券研究院 上述研究表明,选择性电渗析工艺和离子交换膜是可以实现盐湖卤水锂资源的提锂操作的有效方法,具有分离系数高、环境友好、膜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但实验中必要的一多价

50、离子选择性透过膜目前仍需要大量进口,限制了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 2.3 我国主要盐湖提锂项目膜分离技术应用情况我国主要盐湖提锂项目膜分离技术应用情况 我国主要盐湖有察尔汗盐湖、东台吉乃尔盐湖、西台吉乃尔盐湖、一里坪盐湖以及扎布耶盐湖。东台吉乃尔盐湖镁锂比为 37:1,属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使用吸附法、煅烧法、溶剂萃取法等无法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且会有较高能耗。据中国科学报2015 年 7月报道,为了取得更有效的分离结果,青海锂业有限公司使用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马培华团队联合西部矿业的离子选择性膜分离技术, 在东台吉乃尔盐湖建立年产 3000t 碳酸锂装置,产品碳酸锂含量达到 99.7%,达到了

51、锂电池行业使用的碳酸锂标准。其中具体采用的制备过程是,将盐田获得的浓缩含锂盐水置于一级/多级电渗析装置中,使其通过,利用多价离子选择交换膜获得高锂低镁盐水,再通过后续精制工艺,最终得到高纯度碳酸锂产品,实现了大规模清洁生产,无废气、废渣排放。 一里坪盐湖镁锂比高达 60.95:1,若使用传统方式进行提取,同样具有锂元素难以分离的困难。青海湖研究所王敏团队和五矿盐湖有限公司通过对膜分离过程中各离子的传质规律,镁锂分离效果、锂浓缩程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联关系、杂质离子对膜分离过程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一种用纯物理过程进行镁锂高效分离和锂的高倍率富集的方法,成功突破了“梯度耦合膜分离技术”工程

52、化应用技术瓶颈。 表表 6:我国主要盐湖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我国主要盐湖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情情况况 盐湖盐湖 水化学类型水化学类型 储量储量 开发情况开发情况 所采用技术所采用技术 察尔汗盐湖 氯化物型 保有氯化锂孔隙度储量 402.39 万吨,保有氯化锂给水度资源量179.63 万吨。 2018、2019 连续稳产 1.1 万吨, 正在建设 2 万吨年产装置 解析液镁锂分离 (吸附+纳滤膜法) 东台吉乃尔盐湖 硫酸盐型 氯化锂孔隙度储量 284.78 万吨,氯化锂给水度资源量158.58 万吨。 碳酸锂年产 2.0 万吨 电渗析多级膜分离 西台吉乃尔盐湖 硫酸盐型 氯化锂资源量 308 万吨,

53、 可采资源储量 130 万吨。 碳酸锂年产 2.2 万吨 煅烧法分离镁锂 (纳滤膜法) 一里坪盐湖 硫酸盐型 保有给水度储量以氯化锂计 178.0 万吨,以碳酸锂计 154.93 万吨。 碳酸锂年产 1 万吨 纳滤膜分离 扎布耶盐湖 碳酸盐型 碳酸锂资源量 183 万吨。 碳酸锂年产 5000 吨 太阳池技术 资料来源: 我国盐湖锂资源分离提取进展2021,蒋晨啸,长城证券研究院 3. 市政水处理投入持续增长, 零排放目标市政水处理投入持续增长, 零排放目标推进膜法水处理深入应用推进膜法水处理深入应用 3.1 我国人均水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地表水质状况逐我国人均水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地表水

54、质状况逐年好转年好转 近年来水污染一直是民生关注的重点问题,水污染加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处理行业也将持续被关注。 根据 Statista2017 年的数据,世界各国人均水资源水平差距较大,加拿大排在首位,可达到 79004 立方米/人, 我国人均水资源水平仅有 1955 立方米/人, 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匮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 2020 年,大陆水资源总量为 31,605.20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 2,239.80 立方米/人,仍然未达到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水平。 图图 16:世界各国人均水资源情况(立方米世

55、界各国人均水资源情况(立方米/人)人) 图图 17:我国水资源总量及人均水资源量我国水资源总量及人均水资源量 资料来源:Statista,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研究院 0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0加拿大威尼斯巴西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墨西哥日本法国土耳其英国中国德国尼日利亚印度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20,00022,00024,00026,00028,00030,00032,00034,000200020022004200620082

56、001620182020大陆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人)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外的 21 项指标标准限值,分别评各项指标水质类别,按照单因子方法取水质类别最高者作为断面水质类别。、类水质可用于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洗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类水质可用于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通道、水产养殖区、游泳区,类水质可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类水质可用于农业用水、一般景观用水,劣类水质除调节局部气候外,几乎无使用功能。 我国地表水水质状况还有待提升,从

57、历年发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看,类及以下水质的比例占所有水源的 32.30%/28.10%/25.80%/25.10%/16.60%, 比例正在逐年降低, 说明我国水质污染问题的程度在持续减弱,但仍然任重而道远。2020 年,水质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是类水资源,为 46.95%;其次为类水资源,占比 29.2%;而几乎无使用功能的劣类水源占比已降至 0.6%。可供饮用水保护区的水源比例上升、几乎无使用功能水资源的比例下降,可以看出我国整体水资源的利用率正在提升。 图图 18:地表水水质状况地表水水质状况 图图 19:2020 年地表水水质构成年地表水水质构成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长城证券

58、研究院 资料来源:202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长城证券研究院 我国治理废水项目方面也在持续努力,每年在该项目中投入的资金均在 60 亿元左右。城市污水的日处理能力也在逐年稳步提升,从 2016 年的每日 16779 万立方米增长至 2020年的每日 20405 万立方米,CAGR 为 5.01%。 2016 年至 2019 年我国城市供水人均生活用水量由每日 176.9 升增至每日 180 升,总体来说较为稳定,2020 年略有下降,为每日 179.4 升。城市用水普及率随时间逐年提升,到2020 年已达到 99.0%。 图图 20:城市污水治理能力及投资情况城市污水治理能力及投资情况 图图

59、21:城市人均日供水量及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人均日供水量及城市用水普及率 0%10%20%30%40%50%200192020类类类类类劣类类, 7.30%类, 47.00%类, 29.20%类, 13.60%类, 2.40%劣类, 0.6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00005000000025000200192020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万立方米)治理废水项目完成投资(万元)97.8%98.0%98.2%98.4%98.6%98.8%99.0%99.2%8179

60、0020城市供水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升)城市用水普及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研究院 按水资源的使用领域划分, 可分为农业用水、 工业用水、 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用水。 自 2016年至 2020 年, 农业、 工业用水量逐年略有下降, 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用水量呈现上升趋势。 图图 22:各领域历年用水量各领域历年用水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研究院 3.2 传统生活污水处理伴随缺陷,膜法水处理应运而生传统生活污水处理伴随缺陷,膜法水处理应运而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也提出了更高

61、的要求。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一般采用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滤池和氧化沟等方法,其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1)污水处理工艺水平低污水处理工艺水平低:刚性固化污水处理模式根深蒂固,尤其是膜处理技术的应用一直处于浅层状态, 与现代城市污水处理发展的节奏并不吻合; 2)设备维修费用高设备维修费用高:在自主研发技术相对薄弱的客观情况下,一些关键的污水处理设备仍需从国外进口。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设备升级,需要重新投入经济成本,这就降低了污水处理的经济效益。 ;3)市政污水管网配套设施不完善市政污水管网配套设施不完善: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缺乏宏观统筹考虑,未能与污水处理厂同步实施,过分注重主干管

62、网建设,忽视支线的重要作用,造成污水管网体系薄弱,污水收集和排放效率严重不足,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诸多缺陷的情况下,有效性和效益型更高的市政膜法水处理应运而生。与传统工艺不同,膜法水处理技术充分结合了生物学和微观化学的专业知识,使污水中的微生物充分发生化学反应,大大减少了污泥量的产生。 3.2.1 反渗透膜法反渗透膜法 反渗透膜工艺本身无法去除相应的杂质分子或离子,就需要通过膜分离原理实现杂质大分子的分离,随后将杂质富集到浓水中进行集中排放。系统的浓缩系数与反渗透处理后废水的回收率在实际应用中呈现相似的趋势。 表表 7:某废水某废水相关水质参数相关水质参数 指标指标 电导

63、率电导率 s/cm 硬度硬度 mg/L 质量浓度质量浓度 mg/L COD BOD Ca2+ Mg2+ NH4+ Cl- NO3- Zn2+ Na+ 050002500300035004000200192020农业用水总量(亿立方米)工业用水总量(亿立方米)生活用水总量(亿立方米)生态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数值 71845.7 1367.5 300 25 259.5 172.5 64 504.6 26406 540 13544 资料来源: 膜法水处理工艺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020,谢文娟,长城证券研究院 根据当地污水水质参数,结合废水排放标准,可

64、以确定反渗透处理的工艺流程。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发表的反渗透工艺流程显示,第一步,经过缓冲水池可使反渗透浓盐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 接着, 加入一定量的 NaOH,使其与体系中 Ca2+ 发生化学反应形成 Ca(OH)2沉淀,即可通过微滤膜将沉淀分离出来;在上述废水预处理环节完成后,向其中加入 HCl,与体系中残留的 OH-反应,进行 pH 调节;最后,将得到反渗透产水收回进入到回用水箱中储备起来待用。 在上述反渗透工艺中,如果将该工艺与化学软化技术和新型过滤分离技术相结合,直接从反渗透浓水中去除硬度、碱度和硅垢,则可大大提高系统的整体回收效率。 3.2.2 超滤膜技术超滤膜技

65、术 与反渗透技术相比,超滤工艺具有有效分离生活污水中较大杂质分子的优点。它还可以在不太依赖外力的情况下,在分离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结果。这表明超滤过程充分利用了资源。该技术处理的水量一般较大,特别适合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 超滤膜技术在应用中具备适用面广、操作简单、节能环保等应用优势,因此还需针对市政供水的实际要求及实际条件来对此项技术进行科学的运用。 图图 23:中空纤维超滤膜设备中空纤维超滤膜设备 图图 24:超滤过程原理超滤过程原理 资料来源:金泓滤膜公司官网,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科工环保官网,长城证券研究院 3.3 零排放目标鼓励市政水处理加快进程,各行业需求均零排放目标鼓励市政水处理

66、加快进程,各行业需求均有增长有增长 2021 年 1 月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在国家高新区率先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工业废水近零排放、碳达峰、园区绿色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目标。零排放是市政水处理行业的共同目标,在造纸、化工、印染、冶金等工程方向上都有大量的投入。 3.3.1 日常工业膜法水处理效益向好,努力实现国产替代日常工业膜法水处理效益向好,努力实现国产替代 煤化工行业煤化工行业生产废水具有高污染、高耗水的特点,是制约煤炭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煤化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废水资源化利用达到最大化。 根据现代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技术集成与优化

67、建议 ,目前,运行中的现代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中水回用、含盐废水膜处理、蒸发结晶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中水回用、含盐废水膜处理、蒸发结晶等。 生化处理工艺主要有 A/O、 SBR 等活性污泥法, 而高级处理则由生物曝气过滤器 (生物曝气过滤器 (BAF)和生物膜法(生物膜法(MBR)等专利技术进行。有些废水还需要先进的氧化技术。在现代煤化工废水的近零排放系统下,生化处理单元产生的大部分水和含盐废水进入膜系统进行脱盐处理。膜系统可根据水质情况采取分步膜浓缩,产生的浓缩水进入蒸发结晶系统进行处理,结晶盐填埋或资源化利用。 图图 25:煤化工废水膜法零排放示意图煤化工

68、废水膜法零排放示意图 资料来源:煤化工废水膜法零排放处理技术制造技术2018,长城证券研究院 相似地,在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氨、盐和酚等物质的污水。随着排放标准的提升,企业开始对高盐废水进行处理,并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化回用。 其中,MBR(膜生物反应器)和 RO 膜(反渗透膜)浓缩是实现废水回收的几种主要膜应用系统。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的许加海团队使用“高效沉淀池-高速过滤器-脱碳-臭氧催化氧化-微滤-离子交换树脂-纳滤分盐-RO 再浓缩-MVR 蒸发结晶及冷冻结晶复合零排放分盐工艺”进行实验,最终各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运行平稳。水回用率达 98%,盐回收率达 9

69、0%,实现了高盐废水零排放。 图图 26:高含盐废水零排放主要工艺流程高含盐废水零排放主要工艺流程 资料来源:石化高盐废水处理及零排放回用2020,许加海,长城证券研究院 目前,国产分离膜已经拥有了进行独立工业水处理的能力,且反渗透膜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国产反渗透膜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提升;我国攻克了 TIPS 法 PVDF 中空制膜工艺,自 2012 年开始筹备工业化,目前已经实现大规模生产。 国产分离膜市场中,沃顿科技、三达膜、唯赛勃等公司生产的膜产品在市政污水处理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久吾高科这类膜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也承办了各大工业企业的生产污水处理项目,如帮助南通王子造纸厂制

70、浆中水回用工程等。目前国内疫情控制效果较好, 国产分离膜供应链运输供货风险较低, 相较于国际市场更加稳定安全;国产分离膜供应链运输供货风险较低, 相较于国际市场更加稳定安全;国产分离膜生产成本比进口膜低;且国产分离膜技术也与世界水准平齐国产分离膜生产成本比进口膜低;且国产分离膜技术也与世界水准平齐。综合来看,国产替代已经成为趋势,未来国内分离膜生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 3.3.2 膜法膜法广泛应用于广泛应用于电子超纯水电子超纯水工程项目,回用水质量可保证工程项目,回用水质量可保证 “中水”是介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污水)之间而言的,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提出,一般是指工业和生活废水经过集

71、中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汽车冲洗、园林绕洒等方面对水质要求不严的水。随着以膜分离技术为代表的新型中水回用技术登上工业舞台,中水可以变废为宝,作为生产用水或冷却水循环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北京化工大学张洋在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进行了中水回用的实验。实验膜系统进水水质为生化系统出水,所用的膜材料为 UF 膜、卷式 RO 膜及 DTRO/NF 膜。UF 膜是采用的 2 支北京鑫佰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 PVDF 中空纤维膜组件,卷式 RO 膜来自美国海德能公司标准的 8 英寸 RO 膜。全膜法中水回用工艺主要包含砂滤单元、单元、树脂软化单元、卷式 RO 单元与 DTRO/N

72、F 单元。 图图 27:全膜法中水回用实验过程全膜法中水回用实验过程 资料来源:全膜法工艺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2019,张洋,长城证券研究院 UF 膜组的实验结果表明,UF 膜净化分离后,96.2%的浊度得到有效去除,表明给水中与浊度有关的颗粒杂质基本被截留;而 CODcr(重铬酸盐需氧量)的去除效果不佳,平均去除率仅为 11.3%。卷式反渗透膜实验组对 CODcr 的去除效果更为明显,平均去除率在97%以上,说明反渗透膜的去除效果是高效稳定的。 图图 28:UF 膜对浊度的去除情况膜对浊度的去除情况 图图 29:RO 膜对膜对 CODcr 的去除情况的去除情况 资料来源:全膜法工艺在中水回

73、用中的应用研究2019,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全膜法工艺在中水回用中的应用研究2019,长城证券研究院 张洋在 DTRO 膜组实验中建立了 DTS 碟管系统,作为全膜工艺的深度浓缩单元。中试期间,DTRO 膜对电导率和 CODcr 的去除效果良好,三级 DTRO/NF 膜的电导率去除率分别为 97%、95%和 45%,CODcr 去除率分别为 96%、94.5%和 68%。 根据实验结果,张洋认为,中试验证了全膜工艺在再生水深度回用中的可行性。同时,在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时(主要是 CODcr 变化) ,系统仍能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经得起考验。对各级膜产水的水质进行监测,确保回用水的水质和最终

74、蒸发处理的浓水输出量符合要求,确认了膜法水处理技术的价值。 4. 海水淡化海内外市场潜力大, 反渗透膜海水淡化海内外市场潜力大, 反渗透膜技术仍有发展空间技术仍有发展空间 4.1 国家政策支撑海水淡化蓬勃发展,在建在用工程数量国家政策支撑海水淡化蓬勃发展,在建在用工程数量稳定提升稳定提升 海水淡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而海水反渗透(SWRO)淡化已成为目前投资最省、成本最低的利用海水制备饮用水的过程。世界上大约有 16876 个运行中的海水淡化厂,270 个在建厂,3825 个离线厂。有 14360 个运行中的反渗透厂,表明反渗透占现有运行厂的 85%。另外,在 270 个正在建

75、设的工厂中,有 247 个反渗透工厂,表明反渗透占这些工厂的 91%。在各大洲,中东地区有最大的运行中的海水淡化厂,该次区域占全球海水淡化能力的 39%。另外,Statista 数据也显示,全球运营工厂的日均海水淡化能力排行第一的属于中东及北非地区,为每天 4532 万立方米。 图图 30:全球运营工厂海水淡化能力(百万立方米全球运营工厂海水淡化能力(百万立方米/日)日) 图图 31:全球水务市场份额全球水务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Statista,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UBS,Statista,长城证券研究院 我 国 海 水 淡 化 工 程 总 规 模 逐 年 增 长 , 2016年 至20

76、20年 分 别 为 每 日1188065/1189105/1201741/1573760/1651083 吨。 其中, 2019 年较上年同比增长了 30.96%,增长幅度大。到 2020 年,我国已有 135 个在用的海水淡化工程。 2021 年 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印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 ,指出到 2025 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 290 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 125 万吨/日以上,其中沿海城市新增 105 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 20 万吨/日以上。我国海水淡化规模不仅在国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上面提到的全球数据,世界各地对

77、于海水淡化的需求也很强烈,我国海水淡化膜和海水淡化设备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前景十分向好。 从支出方面看,财政部数据显示,2010 至 2019 年间,海水淡化财政支出在 0.03 亿元和0.17 亿元之间波动,到 2019 年支出为 0.15 亿元。2020 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披露,当年海水淡化财政支出激增,为 3.88 亿元,同比增长 2486.67%。 图图 32:我国历年海水淡化工程情况我国历年海水淡化工程情况 图图 33:我国含税淡化财政支出及增速我国含税淡化财政支出及增速 055404550废水处理29%工业水处理11%阀门8%滤过8%泵8%住宅水处理

78、5%水化学制品5%工程与咨询4%智能水务网络4%海水淡化3%管道3%水表3% 资料来源:历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财政部,长城证券研究院 我国自然资源部 2020 年披露的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中统计,截至 2020 年底,全国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工程 118 个,工程规模 1078453 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 65.32%;应用低温多效技术的工程 15 个,工程规模 565530 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 34.25%;应用多级闪蒸技术的工程 1 个,工程规模 6000 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 0.36%;应用电渗析技术的工程 2 个,工程规模 600 吨/日,占总工程

79、规模的 0.04%;应用正渗透技术的工程 1 个,工程规模 500 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 0.03%。2020 年,新增海水淡化工程全部采用反渗透技术。 图图 34:全国海水淡化工程技术应用情况分布图全国海水淡化工程技术应用情况分布图 资料来源:2020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长城证券研究院 表表 8:2020 年新建海水淡化工程情况年新建海水淡化工程情况 序号序号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规模规模(吨吨/日日) 工艺工艺 1 河北首钢京唐钢铁厂二期海水淡化工程 10000 RO 2 山东烟台南山铝业海水淡化工程 33000 RO 3 山东大唐东营电厂海水淡化工程 8640 RO 4 山东烟台南长山岛

80、海水淡化装置 1000 RO 5 山东烟台长岛南隍城岛海水淡化装置 500 RO 6 山东烟台长岛大黑山岛海水淡化装置 500 RO 7 山东烟台长岛小黑山岛海水淡化装置 200 RO 8 山东烟台长岛砣矶岛北村海水淡化装置 1000 RO 9 山东烟台长岛大钦岛东村海水淡化装置 500 RO 0.0%5.0%10.0%15.0%20.0%25.0%30.0%35.0%05000000002000000250000030000003500000海水淡化工程总规模(吨/日)增速-50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

81、.0%012345中国海水淡化财政支出(亿元)增速 序号序号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规模规模(吨吨/日日) 工艺工艺 10 山东威海荣成石岛湾核电厂海水淡化工程 500 RO 11 江苏连云港平山岛海水淡化系统 10 RO 12 浙江舟山嵊泗洋山镇海水淡化工程 2000 RO 13 浙江舟山嵊泗枸杞乡期海水淡化工程 2000 RO 14 浙江舟山岱山县衢山镇期海水淡化工程 5000 RO 资料来源:2020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长城证券研究院 除国家发改委对十四五期间海水利用有所计划以外,各省市也在此方面发布了相关的政策。山东省、天津市、江苏省针对补贴方面,制定了激励政策,推动当地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82、;大连、天津、浙江、广东、海南等沿海省市将海水淡化纳入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海洋装备、水资源管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行动计划、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中。 表表 9:2020 年各省市海水淡化相关政策年各省市海水淡化相关政策 时间时间 发布主体发布主体 文件名称文件名称 涉及内容涉及内容 2020年1 月13 日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海南省水务厅 海南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提出“加强再生水、雨水、海水及淡化等非常规水开发和安全利用。将非常规水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逐年提高利用比例,并严格考核。推行沿海市县发电等工业企业直接利用海水冷却,加大各海岛海水淡化利用力度”,“沿海地区应当制定扶持政策,鼓

83、励和引导用水户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高耗水行业和工业园区用水要优先利用海水,在离岸有居民海岛实施海水淡化工程”。 2020年3 月27 日 江苏省人民政府 江苏省关于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意见 提出“支持沿海地区开展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利用,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对实行两部制电价的污水处理企业用电、 电动汽车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用电、港口岸电运营商用电、海水淡化用电,免收需量(容量)电费”。 2020年3 月31 日 河北省水利厅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 2020 年全省节水工作要点的通知 提出“加大海水利用力度,指导秦皇岛、唐山、沧州市建设产业示范基地,提髙海水淡化技术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

84、。加快建设海水淡化配套输送管网,推进海水淡化水点对点直供重点工业企业,扩大海水利用应用规模”。 2020 年 4 月 9 日 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加快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 提出“高质量发展现代海洋产业。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依托大连海洋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海洋渔业、船舶工业、滨海旅游、交通运输等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 2020年4 月15 日 青岛市水务管理局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岛市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实施意见 提出“扩大海水利用规模。落实青岛市海水淡化专项规划,积极推进百发二期

85、等海水淡化项目建设,提高海水淡化生产能力,研究扩大海水淡化水并入供水管网,提升供水水质,增加城市供水能力。在沿海钢铁、化工、石化等行业和工业园区,推行海水利用。将海水淡化水纳入水资源综合规划,作为市政新增供水及应急备用的重要水源” 。 时间时间 发布主体发布主体 文件名称文件名称 涉及内容涉及内容 2020年5 月21 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 银保监会 全国工商联 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污水垃圾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处置、城乡黑臭水体整治、

86、产业园区绿色循环化改造、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海水(苦咸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污水资源化利用,以及长江经济带尾矿库污染防治项目、化工等工业园区治污项目等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建设”。 2020 年 6 月 4 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提出“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海水。推动海岛地区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 高耗水行业和工业园区优先利用海水、亚海水。在海岛地区和产业园区开展试点,探索海水淡化水进入城市市政供水管网的模式及投资、运营和管理机制,完善供水水源结构和产业链条,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到 2022 年,海水淡化产能规模达到 40 万立方米/日”。 2020年7 月20 日 天津市工业和信

87、息化局 天津市海洋装备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02024 年) 针对海洋油气装备、高技术船舶、港口航道工程装备、海水淡化装备和海洋能开发利用装备产业,打造五大高端产品和五大产业集群,并推进这五大产品拓展延伸产业链,加速产业集聚,构建产业生态。 2020年8 月15 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 提出到 2022 年,山东全省海水淡化产能规模将超过100 万吨/日。山东省沿海地区总体布局是:一区、两园、多点、群星。全省整体创建全国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青岛百发、烟台海阳两个具有辐射供水功能和全产业链的综合性产业园;在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

88、滨州 6 市沿海工业园区配套建设14 个海水淡化基地, 在潍坊建设 2 个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基地, 实现水盐联产; 根据需求在全省 32 处有居民海岛建设海水淡化站,500 余艘远洋船舶配备海水淡化装置。未来,山东省将实施五大行动,包括沿海工业园区“增水”行动、有居民海岛“供水”行动、沿海缺水城市“补水”行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行动、科技支撑行动。 2020年9 月24 日 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 浙江省水资源条例 提出“注重将再生水、集蓄雨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配置,提升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2020年9 月25 日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能源局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

89、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 年) 提出“探索基于等离激元效应的光能新利用技术、太阳能光热海水淡化技术”,“重点推进第四代核电技术的研究,加快海上小堆和铅基快堆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海水淡化、制氢、余热再利用等综合利用”。 资料来源:2020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长城证券研究院 4.2 RO 海水淡化技术成本相对较低,集成后可进一步降海水淡化技术成本相对较低,集成后可进一步降低能耗低能耗 RO(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海水抽取、海水预处理、RO 膜分离、产水后处理、浓盐水排放等技术步骤,需要由高压水泵提供电力

90、驱动的高外压,从而实现反渗透技术。反渗透膜海水淡化技术耗能少,在节能方面降低了制水成本,可以广泛使用;而且淡化后的水质稳定,可以为工业和生活提供稳定的水源。 同时,反渗透膜海水淡化技术存在浓盐水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膜法海水淡化的回收率在 40%左右,剩余的浓盐水大部分直接排入大海。浓盐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高盐度、热污染、金属污染和化学污染。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 RO 海水淡化的能耗、更好地应对浓盐水对环境的污染,有必要发展海水淡化膜法集成技术。 图图 35:渗透海水淡化厂主要工艺组成渗透海水淡化厂主要工艺组成 资料来源:海水淡化膜集成系统的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2017,周宗尧,

91、长城证券研究院 表表 10:我国海水淡化工程企业代表我国海水淡化工程企业代表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股票代码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股票简称 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 000822.SZ 山东海化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000039.SZ 中集集团 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00920.SZ 沃顿科技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0070.SZ 碧水源 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300262.SZ 巴安水务 莱特莱德(北京)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5. 行业内相关公司行业内相关公司 5.1 沃顿科技沃顿科技国内领先复合反渗透膜生产企业,国内领先复

92、合反渗透膜生产企业,聚焦聚焦新型膜材料产品生产,新型膜材料产品生产,全球第二家拥有干式膜元件规全球第二家拥有干式膜元件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制造商模化生产能力的制造商 沃顿科技是以膜法水处理业务为主、植物纤维综合利用和股权投资运营为辅的控股型上市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工业膜产品以及家用膜产品,主要应用于钢厂、电厂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石油脱盐,饮用水净化等领域。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家拥有干式膜元件规模化生产能力的制造商。 公司主导产品为各类膜产品,除此之外,还包括植物纤维弹性材料及制品。 膜产品是一种具有特殊选择性分离功能的高分子材料,能够选择性透过水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从而将目标物与杂质分隔,达到水质

93、净化的作用。公司的膜产品主要分为反渗透膜、增强反渗透、纳滤膜、超滤膜、各级水效膜等。膜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由原全资子公司时代沃顿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有年产 1000 万平方米复合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的生产能力。 图图 36:沃顿科技产品结构沃顿科技产品结构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长城证券研究院 由 2016 年至 2021 年中报,公司的营业收入中膜产品的占比均在 50%以上,分别为58.67%/57.34%/59.82%/58.75%/50.80%/53.87%。植物纤维制品的营收在 2016 年至 2019年间在报表中被归至棕纤维产品, 在过去五年中该项业务的营收占比在 30%-40%间波

94、动。自 2020 年,膜分离业务开始产生收入,当年获得收入 1.64 亿元。2020 年,公司毛利润中 57.94%来自于膜产品销售,为 2.7 亿元,占据公司分业务毛利润首位。 图图 37:沃顿科技历年营业收入构成沃顿科技历年营业收入构成 图图 38:沃顿科技沃顿科技 2020 年毛利润构成年毛利润构成 沃顿科技膜产品工业膜产品反渗透膜RO抗污染抗氧化低压超低压极低压海水淡化增强反渗透Helixfil抗污染高压低压超低压纳滤膜NF物料分离纳滤高压纳滤市政纳滤耐酸纳滤耐碱纳滤水处理纳滤超滤膜UF卷式超滤平板超滤家用膜产品高水效HP系列水效膜ULP系列水效膜XLP系列纳滤膜VNF系列植物纤维制品

95、植物纤维床垫植物纤维枕头环保家具环保寝具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 2016 年至 2020 年营业总收入由 10.09 亿元增至 12.54 亿元,CAGR 为 5.58%。截止至 2021 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 10.57 亿元,同比增长 29.32%。 归母净利润方面,2016 年至 2020 年由 0.99 亿元增至 1.06 亿元,CAGR 为 1.72%。截止至 2021 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 1.03 亿元,同比增长 60.99%。 图图 39:沃顿科技营业总收入及增速沃顿科技营业总收入及增速 图图 40:沃顿科技归母净

96、利润及增速沃顿科技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 2016 年至 2021 年三季度期间费用率由 31.42%降至 21.29%,其中 2018 年费用率较大幅度下降主要由于公司将研发费用从管理工业中拆分出来所致。2018 年至 2020 年间,期间费用率较为稳定, 三年内分别为 22.44%/19.53%/21.29%。 2020 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1.07%/8.89%/0.85%,与上年比变动 3.48%/-0.71%/-1.01%。销售费用率变动主要因为报告期为拉动市场加大了营销投入及公司调整了线上产品的销

97、售模式。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由于为上期存在中车产投借款所致。 公司自 2017 年至今研发投入及研发费用率均较稳定,2017 年至 2021 年三季度研发投入分别为 0.54/0.66/0.63/0.74/0.6 亿元,其中 2020 年增长明显;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99%/5.97%/5.54%/5.90%/5.68%。2020 年,公司研发投入方向主要包括:1)复合反渗透膜研究与开发及耐酸碱膜、耐溶剂膜、高压反渗透膜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对产品多元化、性能提升等有积极影响;2)大自然植物纤维防霉技术研究,植物纤维弹性材料性能研究及产品开发,基于个性定制及智能技术的植物纤维产品开发、植物纤维弹性

98、材料关键指标检测及优化技术研究、植物纤维床垫制备工艺优化技术研究等。 0%20%40%60%80%100%2001920202021Q2膜产品植物纤维制品膜分离中水回用棕纤维产品环保工程净水产品其他业务膜产品, 2.7, 57.94%植物纤维制品, 1.49, 31.97%膜分离, 0.3, 6.44%中水回用, 0.07, 1.50%其他业务, 0.1, 2.15%0.0%5.0%10.0%15.0%20.0%25.0%30.0%35.0%0246800202021Q3营业总收入(亿元)增速-40.0%-20.0%0.0%20

99、.0%40.0%60.0%80.0%00.20.40.60.811.2200192020 2021Q3归母净利润(亿元)增速 公司具有专业研究优势,拥有分离膜材料及应用技术的国家级研发平台;与东华大学、贵州大学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有水处理膜研发基地和先进膜材料联合研发基地;主持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海水淡化混合基质反渗透产品与应用示范 再生水安全供水系统与关键技术等。 图图 41:沃顿科技期间费用率情况沃顿科技期间费用率情况 图图 42:沃顿科技研发支出及研发费用率情况沃顿科技研发支出及研发费用率情况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100、 公司 2016 年至 2019 年销售毛利率水平略有下降。2020 年出现回升,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37.12%/9.6%。2021 年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表现较好,较之去年同期二者水平均继续上升,分别为 38.32%及 10.8%。 图图 43:沃顿科技销售净利率及毛利率沃顿科技销售净利率及毛利率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 2020 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 1.8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143.24%,现金流大幅提升,主要因为本期销售回款情况较好所致,导致公司现金流情况明显改善。 图图 44:沃顿科技历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沃顿科技历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0%5%

101、10%15%20%25%30%35%2001920202021Q3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期间费用率0.0%2.0%4.0%6.0%8.0%10.0%12.0%00.20.40.60.811.22001920202021Q3研发支出(亿元)研发费用率0%5%10%15%20%25%30%35%40%45%50%2001920202021Q3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2021 年 9 月公司公告显示,为了进一步优化膜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向中车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

102、司发起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 4.075 亿元。其中,龙源环保通过本次发行认购的股份不低于本次发行后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 5%。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是国内节能环保领域领先企业,目前也在大力发展膜产品应用市场、深度参与国家能源集团的水处理业务。本次发行后,其与公司产生协同效应,主要包括:1)市场协同效应市场协同效应:公司与龙源环保合作,可实现公司反渗透膜、中空纤维超滤膜产品技术在市场领域及客户群体中进一步拓展,双方可共同向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在内的客户提供膜法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共同开发客户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为以后合作创造更多机会; 2) 技术协同效应技术协同效应: 公司膜产品应用于

103、龙源环保拥有的大量膜产品应用场景,有利于加快膜产品技术迭代、升级,公司能够提供更为适合复杂工况条件下的膜技术解决方案,并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在新应用场景中提供更贴近客户需求的定制化产品、方案设计等服务,能有效提升能源集团向其客户提供工程方案设计和运营服务能力。 5.2 唯赛勃唯赛勃具有同时研发膜元件、膜压力容器及复合具有同时研发膜元件、膜压力容器及复合压力罐的企业压力罐的企业 唯赛勃是一家拥有高性能卷式分离膜及相关专业配套装备原创技术、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核心产品研发制造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膜分离技术核心部件供应商。 公司处于膜产业链上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反渗透膜及纳滤膜系列

104、产品、膜元件压力容器、复合材料压力罐以及软水箱、盐箱等,是国内极少数同时开展三大类产品研发及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在下游膜产品应用场景中,公司产品作为水处理的专业组件,在家用方面主要用于人居水处理,包括净水设备、软水设备等整机设备和净水、软水系统;在市政及工业领域,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市政供水、海水淡化、污水处理、超纯水制备以及浓缩分离等场景。 图图 45:唯赛勃产品结构唯赛勃产品结构 00.20.40.60.811.21.41.61.822001920202021Q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历年来业务结构稳定, 2017 年至 2

105、020 年占比较大的为复合反渗透膜和复合材料产品,2020 年分别为 1.41 亿元,占比 44.76%;1.20 亿元,占比 38.07%。其中复合材料产品主要包括膜元件压力容器和复合材料压力罐。 膜元件 2020 年收入 0.42 亿元, 占比 13.47%;配件及其他业务共收入 0.11 亿元,占比 3.57%。2020 年毛利润中,43.66%来自于复合反渗透膜,共 0.51 亿元,占公司毛利润首位。 图图 46:唯赛勃历年营业收入构成唯赛勃历年营业收入构成 图图 47:唯赛勃唯赛勃 2020 年毛利润构成年毛利润构成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

106、究院 公司 2017 年至 2019 年营业总收入由 3 亿元增长至 3.61 亿元,CAGR 为 9.7%。归母净利润由 0.47 亿元增至 0.66 亿元,CAGR 为 18.50%。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爆发,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了影响, 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4亿元以及0.47亿元, 较2019年有所下降。2021 年国内疫情控制效果较好,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 2.75 亿元,同比增长26.06%;归母净利润为 0.41 亿元,同比增长 41.49%。 图图 48:唯赛勃营业总收入及增速唯赛勃营业总收入及增速 图图 49:唯赛勃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唯赛勃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0%

107、20%40%60%80%100%20020复合反渗透膜复合材料产品膜元件配件及其他其他业务复合反渗透膜, 0.5068, 43.66%复合材料产品, 0.4572, 39.38%膜元件, 0.1350, 11.63%配件及其他, 0.0619, 5.33%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控费方面,公司自 2018 年至今,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2020 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 0.05/0.35/0.04 亿元,期间费用的增加来源于管理费用的增加,主要由于管理人员平均薪酬、业务招待费、汕头奥斯博生产车间零部件和管理用设备

108、维修费同比增加所致。 公司 2017 年至 2020 年研发支出分别为 0.18/0.21/0.24/0.21 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00%/6.40%/6.65%/6.69%。公司研发费用率持续提升,基于膜分离技术核心部件的产业化和自主产品技术迭代开展研发活动,围绕反渗透膜及纳滤膜在应用中的高脱盐率、高产水通量、抗污染、耐腐蚀、耐高压、低能耗等六大目标和复合材料压力罐、膜元件压力容器在应用中的安全性、 稳定性、 抗压性能三大核心特性, 不断完善产品品质和性能。同时,公司盐湖提锂规模化应用已率先成功落地,国产纳滤膜打破国际垄断、降低提锂成本,助力新能源产业国家战略规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宏

109、伟目标;已成功应用在蓝科锂业、藏格锂业等三家位于青海的盐湖提锂项目中,并计划与西藏矿业合作位于西藏的盐湖提锂项目中应用。 图图 50:唯赛勃期间费用率情况唯赛勃期间费用率情况 图图 51:唯赛勃研发支出及研发费用率情况唯赛勃研发支出及研发费用率情况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近年来维持稳定,2017 年至今毛利率维持在 40%左右。2020 年较 2019 年略有下降,主要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应用于商业、工业领域的毛利率较高的大规格型号复合材料压力罐销量占比下降。 图图 52:唯赛勃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情况唯赛勃销售毛利率

110、及净利率情况 -20.0%-10.0%0.0%10.0%20.0%30.0%00.511.522.533.54200202021Q3营业总收入(亿元)增速-40.0%-30.0%-20.0%-10.0%0.0%10.0%20.0%30.0%40.0%50.0%00.10.20.30.40.50.60.7200202021Q3归母净利润(亿元)增速-5%0%5%10%15%20%200202021Q3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期间费用率5.6%5.8%6.0%6.2%6.4%6.6%6.8%00.050.10.150.20.2

111、50.3200202021Q3研发支出(亿元)研发费用率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2020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 0.91 亿元,远高于上年同期,主要由于公司开始使用票据支付原材料采购款项,同时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相对较低,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以前年度回款较多、预收货款增加所致。 图图 53:唯赛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唯赛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5.3 久吾高科久吾高科膜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化提供商膜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化提供商,盐湖提锂技术不断优化,新产品创新力度加大盐湖提锂技术不断优化,新产品创新力度加大

112、久吾高科是国内生产规模大、品种规格多、研发能力强的无机陶瓷膜元件及成套设备的专业化生产企业,也是膜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化提供商、中国膜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管式陶瓷微孔滤膜行业标准等标准的起草单位。公司也是国内极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的陶瓷膜制备技术的企业。 0%5%10%15%20%25%30%35%40%45%200202021Q3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00.10.20.30.40.50.60.70.80.91920202021Q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亿元) 公司主营产品为以陶瓷膜、有机膜等膜材料为核心的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陶瓷膜是以氧化铝(Al

113、2O3) 、氧化锆(ZrO2)和氧化钛(TiO2)等粉体原料经特殊工艺制备而成的膜。陶瓷膜管壁密布微孔,在压力作用下,原料液在膜管内的膜外侧流动,小分子物质(或液体)透过膜,大分子物质(或固体颗粒、液体液滴)被膜截留从而达到料液不同成分的分离、浓缩和纯化之目的。 为满足客户应用需求,公司亦主要采用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为客户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公司的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应用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冶金等工业过程分离领域及工业污水、市政污水、水环境治理等环保水处理领域。 表表 11:久吾高科主营产品情况久吾高科主营产品情况 久吾高科久吾高科 陶瓷膜 卷式膜元件 中空纤维膜 MBR 有机管式膜

114、铝系吸附剂 钛系提锂吸附剂 膜清洗药剂 钛石膏 絮凝剂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营业收入包括膜材料及配件以及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方面,以后者为主。2016年 至 2020 年 分 别 收 入 2.01/2.36/4.02/4.44/4.81 亿 元 , 占 比 逐 年 提 升 , 分 别 为81.74%/80.28%/85.16%/89.87%/90.62%。2020 年毛利润中 87.75%来自于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为 1.98 亿元,是公司利润的主要供给。 图图 54:久吾高科历年营业收入构成久吾高科历年营业收入构成 图图 55:久吾高科久吾高科 2020 年毛利润构

115、成年毛利润构成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 2016 年至 2020 年营业总收入由 2.46 亿元增至 5.31 亿元,CAGR 为 21.21%。2021年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 3.26 亿元,同比增长 11.43%。 归母净利润方面,2016 年至 2020 年由 0.43 亿元增至 0.83 亿元,CAGR 为 17.87%。2021年三季度为 0.2 亿元,同比下降 38.98%。 图图 56:久吾高科营业总收入及增速久吾高科营业总收入及增速 图图 57:久吾高科归母净利润及增速久吾高科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0%20%40%60%80%10

116、0%200192020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膜材料及配件其他业务膜集成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1.9834, 87.75%膜材料及配件, 0.2584, 11.43%其他业务, 0.0184, 0.81%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自 2018 年起期间费用率持续增长,2020 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 0.43/0.40/0.08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长 62.45%,主要由于本期发行可转债导致利息费用增加所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8.07%/7.58%/1.42%。 公司 2017 年至 2020 年研发支出分

117、别为 0.17/0.18/0.24/0.29 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78%/3.81%/4.86%/5.46%,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截止到 2021 年三季度研发支出为 0.23亿元,研发费用率增至 7.06%。公司拥有完备的膜分离技术体系,包括膜材料制备、膜组件与成套设备开发、以及多领域的膜分离技术应用工艺。同时,公司建设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等专项科研平台,是国家“863”计划“高性能陶瓷纳滤膜规模制备技术及膜反应器”项目的课题依托单位。 图图 58:久吾高科期间费用率情况久吾高科期间费用率情况 图图 59:久吾高科研发支出及研发费用率情况久吾高科研发支出及研发

118、费用率情况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销售净利率及毛利率在 2016 年至 2020 年处于波动状态中, 2018 年至 2020 年销售净利率和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12.19%/12.67%/18.76%以及 33.26%/40.76%/42.54%。 图图 60:久吾高科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情况久吾高科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情况 0.0%10.0%20.0%30.0%40.0%50.0%60.0%70.0%000202021Q3营业总收入(亿元)增速-60.0%-40.0%-20.0%0.0%20.0%4

119、0.0%60.0%00.20.40.60.81820192020 2021Q3归母净利润(亿元)增速-5%0%5%10%15%20%25%30%2001920202021Q3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期间费用率0.0%1.0%2.0%3.0%4.0%5.0%6.0%7.0%8.0%00.050.10.150.20.250.30.352001920202021Q3研发支出(亿元)研发费用率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2020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0.07 亿元, 同比减少 88.20%, 主要系本期销售

120、收款减少同时支付投标保证金等款项增加所致。 图图 61:久吾高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久吾高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5.4 三达膜三达膜工业膜分离行业龙头企业,下游应用场景工业膜分离行业龙头企业,下游应用场景丰富丰富 三达膜是中国膜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的开拓者,是我国最早从事过程工业先进膜分离应用工艺开发的企业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将国外先进膜技术引入国内并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企业之一。 公司针对中国过程工业生产企业亟需解决的产品收率低、纯度不高,分离过程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等问题,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开发了一系列适合特种分离要求的膜应用工艺及与之适配的先进膜材料,

121、从而搭建了先进膜材料及设备与广大膜应用企业之间0%5%10%15%20%25%30%35%40%45%50%2001920202021Q3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1-0.8-0.6-0.4-0.200.20.40.60.811.22001920202021Q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亿元) 沟通的桥梁,进而推动了先进膜材料与设备在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生物发酵、石油冶金、污水处理与废水资源化等领域的应用,为国内外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石化冶金等行业和数百家大中型生产性制造企业提供大型化、工业化、个性化的膜应用综合解决方案,上游反向延伸至膜技术产业的基础领域膜材

122、料供给侧,创新研制了多种符合市场需求、功能特性优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国内领先水平的先进无机非金属膜材料与高性能复合膜材料。 表表 12:三达膜产品结构三达膜产品结构 主营业务主营业务 主要产品及服务主要产品及服务 应用领域应用领域 膜技术应用(基于膜材料、 膜组件和膜设备等产品和技术的应用) 工业料液分离膜设备 氨基酸、抗生素、维生素、糖、植物提取、化工产品等生产过程中的分离纯化 膜法水处理设备 石化、冶金等行业的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锅炉水处理、市政供水 环境工程 工业废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中水回用 备件及其他 膜组件等备件、清洗剂、民用净水机、家庭净水等 水务投资运营 市政污水处理 资料

123、来源:公司2020年年报,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各项业务中,水务投资运营占比最大,2016 年至 2020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8/2.31/2.39/2.91/3.60 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38.15%/39.34%/40.46%/39.24%/41.11%。2020 年膜法水处理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为 2.37 亿元,同比增长 152.13%,占比 27.01%。2020 年毛利润中水务投资占首位,为 1.68 亿元,占比 51.69%。 图图 62:三达膜历年营业收入构成三达膜历年营业收入构成 图图 63:三达膜三达膜 2020 年毛利润构成年毛利润构成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

124、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 2016 年至 2020 年营业总收入由 5.44 亿元增至 8.76 亿元,CAGR 为 12.65%。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6.98 亿元,同比增长 31.96%。 归母净利润方面,2016 年至 2020 年由 1.29 亿元增至 2.22 亿元,CAGR 为 14.54%。2021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 2.1 亿元,同比增长 24.26%。 图图 64:三达膜营业总收入及增速三达膜营业总收入及增速 图图 65:三达膜归母净利润及增速三达膜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0%20%40%60%80%100%200192020膜

125、法水处理工业分离环境工程备件及其他水务投资运营膜法水处理, 0.5595, 17.19%工业分离, 0.3745, 11.50%环境工程, 0.0501, 1.54%备件及其他, 0.5885, 18.08%水务投资运营, 1.6828, 51.69%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历年来控费效果良好, 2017年至2021年三季度, 期间费用率逐年稳定下降, 由13.29%降至 7.02%。2020 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 0.24/0.38/0.11 亿元,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2.76%/4.29%/1.28%。 公司研发支出

126、保持增长状态,2016 年至 2020 年分别为 0.28/0.29/0.32/0.39/0.4 亿元;研发费用率略有下降,分别为 5.15%/4.95%/5.42%/5.26%/4.57%。2021 年三季度研发支出 0.29亿元,同比增长 16%。2020 年年报披露,公司开发了酒糟膜法资源化处理整体工艺、污水处理碳源膜法富集工艺、氨基葡萄糖提取整体工艺等多个清洁生产工艺和资源化工艺,为企业在环保趋严的大环境下, 降低生产成本, 变废为宝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截止到 2020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有效专利 128 项,其中发明专利 72 项,实用新型专利55 项,外观设计专

127、利 1 项。 图图 66:三达膜期间费用率情况三达膜期间费用率情况 图图 67:三达膜研发支出及研发费用率情况三达膜研发支出及研发费用率情况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公司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发展较为稳定,其中 2020 年略有下滑,主要由于疫情销售情况不及历年所致。2021 年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 37.28%/30.32%。 图图 68:三达膜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三达膜销售毛利率及净利率 0.0%5.0%10.0%15.0%20.0%25.0%30.0%35.0%024680021Q3营业总收

128、入(亿元)增速-40.0%-20.0%0.0%20.0%40.0%60.0%00.511.522.53200192020 2021Q3归母净利润(亿元)增速0%5%10%15%2001920202021Q3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期间费用率0.0%1.0%2.0%3.0%4.0%5.0%6.0%00.10.20.30.40.52001920202021Q3研发支出(亿元)研发费用率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亿元, 同比下降50.03%, 主要系受疫情影响,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减少,汇票增加及购买材料的采购支出增加所致。 图图 69:三达膜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三达膜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资料来源:wind,长城证券研究院 0%5%10%15%20%25%30%35%40%45%50%2001920202021Q3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00.511.522.52001920202021Q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亿元)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2022年中国分离膜行业规模分析及应用场景研究报告(41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