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品茶

您的当前位置:上海品茶 > 报告分类 > PDF报告下载

化工行业功能膜系列报告(二):需求扩张叠加技术突破基膜国产化成竞争胜负手-220112(28页).pdf

编号:59326 PDF 28页 1.94MB 下载积分:VIP专享
下载报告请您先登录!

化工行业功能膜系列报告(二):需求扩张叠加技术突破基膜国产化成竞争胜负手-220112(28页).pdf

1、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证 券 研 究 报 告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功能膜系列报告(二) 推荐推荐(维持维持) 需求扩张叠加技术突破,需求扩张叠加技术突破, 基膜国产化成竞争基膜国产化成竞争胜胜负手负手 2021 年中国大陆年中国大陆 PET 光学基膜光学基膜市场规模达市场规模达 79 亿亿元,元,不考虑进口情形下国内不考虑进口情形下国内供需缺口供需缺口达达 37 万吨,万吨,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我们保守测算,2021 年中国大陆PET 基膜需求量为 79 万吨,其中显示面板用 PET

2、基膜需求量为 44 万吨,非显示行业中 MLCC 需求量为 25.6 万吨,汽车和建筑窗膜需求量为 9.5 万吨,而供给端产能仅为 52 万吨,考虑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良率提升、新投产能爬坡及客户导入的时间问题,我们在乐观/中性/悲观情况下,假设产能利用率分别为 80%/70%/60%,缺口达到 37.3/42.5/47.7 万吨。以上为各产品一般结构下光学基膜用量的保守测算,因面板结构复杂且差异性较大,OCA 光学胶、减反射膜、量子点膜等功能性光学薄膜用 PET 基膜需求量未计入在内,我们判断实际本土化供需缺口可能将大于此测算数据。BOPET 薄膜年进口量约为30 万吨,其中多数为 MLC

3、C、OCA 等高端光学基膜,光学基膜市场整体处于供需偏紧格局。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产值达全球消费电子产业产值达 3000 亿美元,在新型显示技术发展与消费升级的驱亿美元,在新型显示技术发展与消费升级的驱动下维持动下维持 3%增速,随着全球面板产业链转移,面板产能向中国大陆集中,形增速,随着全球面板产业链转移,面板产能向中国大陆集中,形成中国大陆供应全球局面,上游材料的需求将迎来大爆发,预计成中国大陆供应全球局面,上游材料的需求将迎来大爆发,预计 2023 年中国年中国大陆大陆 PET 光学基膜需求规模将达到光学基膜需求规模将达到 87 亿元。亿元。首先,根据 DSCC 数据,预计2025 年中国

4、大陆 LCD 和 AMOLED 产能占比将达到 69%/47%,5 年 CAGR 为7%,超过全球 3%增速。第二,光学基膜下游应用的国产化率水平不断提高,背光模组用增亮膜、扩散膜、反射膜的国产化率达到 50%,液晶面板中偏光片和彩色滤光片国产化率达到 18%/45%,而光学基膜自给率低成为应用材料产能扩张的重要制约因素。第三,光学基膜为高壁垒、高价值量的卡脖子材料,美日韩对其垄断性较高,鉴于中美贸易战及日韩贸易战,具有一定限供断供风险,国家提高对供应链自主性的重视度,基膜供应的稳定性也成为下游企业选择光学膜厂商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面板产能扩张、应用材料国产化率提升以及国际贸易摩擦使得下游厂商

5、对原材料国产化的需求愈加迫切。 技术突破技术突破+价格优势价格优势+供应链交期优势,推动光学基膜国产替代加速。供应链交期优势,推动光学基膜国产替代加速。国内光学基膜生产企业在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取得进步, 产品可满足行业技术标准要求,并逐渐进入下游客户供应体系。在产品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一方面,与国外品牌相比,国内品牌产品具有显著价格优势,进口 BOPET 价格高于本土产品售价 4-6 倍,价格差主要是来自成本(人力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品牌溢价。另一方面,本土厂商运输距离短,交期较短,可以快速响应下游厂商需求。 下游面板厂商行业格局逐渐稳定, 并由规模竞争阶段发展至成本竞争阶段,面板目前处于显

6、示产业链的利润洼地,毛利率在(-20%)-30%之间,低成本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面板物料成本占比高达 77%, 其中光学膜相关成本占到 21-34%,因此国产光学基膜价格优势凸显。 中国大陆光学膜行业处于技术积累阶段,主攻中低端市场,降低成本中国大陆光学膜行业处于技术积累阶段,主攻中低端市场,降低成本、高端、高端化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基膜布局可以形成成本,基膜布局可以形成成本+技术深厚护城河。技术深厚护城河。成本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品良率、原料成本、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国内企业的人力和运输成本相差不大,前两项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因素,光学膜原料中基膜占比约 70%, 且

7、基膜质量直接影响成品膜良率, 此外光学基膜是生产壁垒最高的环节(光学基膜复合膜其他光学薄膜),基膜布局可以形成成本+技术深厚护城河,对企业利润释放和产能扩张至关重要。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光学膜行业尚处于起步期, 下游市场持续扩容叠加国产化进程加速带来板块红利,产业链中高端基膜的供应能力和供应链稳定性的瓶颈亟待突破,基膜技术突破成为相关企业竞争的胜负手,建议关注布局从基膜到成品膜产业链一体化、具有较长时间技术积累的功能性薄膜平台型公司,关注双星新材、斯迪克和东材科技。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技术突破、客户导入进程、需求增速不及预期。 行业基本数据行业基本数据 占比% 股票家数(只) 372 9.2

8、6 总市值(亿元) 50,763.68 6.09 流通市值(亿元) 37,693.31 5.9 相对指数表现相对指数表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3.6 16.57 43.47 相对表现 0.41 19.81 40.09 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 光学膜系列报告(一):技术突破者领跑赛道,光学基膜需求空间巨大 2021-08-06 -4%19%41%64%20/12 21/02 21/04 21/06 21/08 21/102021-01-092022-01-10沪深300基础化工(申万)华创证券研究所华创证券研究所 行业研究行业研究 化工化工 2022 年年 01 月月 12 日日

9、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投资投资主题主题 报告亮点报告亮点 本报告为功能膜系列报告第二篇,在本篇中,首先点明对光学基膜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及对生产企业未来的重要性。第二,以用量最大的 PET 光学基膜为例,测算行业未来发展空间,预计 2023 年中国大陆市场规模将达到 87 亿元,CAGR 为 5%,其中显示行业和非显示行业的市场规模分别为 48、39 亿元。第三, 通过行业供给和需求详细测算供需缺口, 对发展格局做出更加清晰的判断。第四,从终端需求、供应链安全、

10、技术积累、成本交期角度看光学基膜国产化机遇。 投资逻辑投资逻辑 2021 年 PET 光学基膜市场整体处于供不应求格局,在乐观/中性/保守情况下,我们测算供需缺口达 37.3/42.5/47.7 万吨,产能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尚且不足,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未来面板产业链向中国大陆转移,下游面板需求将保持 7%增速,远超全球 3%水平,拉动上游光学基膜需求爆发,预计2023 年中国大陆光学基膜市场规模将达到 87 亿元,在供应链国际贸易摩擦催化下, 光学基膜国产化需求愈加迫切。 本土厂商凭借技术突破+价格优势+交期优势,竞争力逐渐提升,客户导入有望将进一步加速。光学基膜为工艺壁垒最高、各

11、光学薄膜深加工的基础环节,因此我们认为优先布局且具有一定技术积累的企业将形成成本+技术深厚护城河,对企业未来利润释放、产能扩张至关重要,有望在需求扩容和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背景下充分享受板块红利。 qRpRnPsMmQuMpNnOyRwOyR6MbP9PmOpPpNtRjMrRoPiNoPsR6MqQwPvPrQtQvPoPnN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3 目目 录录 一、光学基膜:产业链中高壁垒、高价值量的关键战略原材料一、光学基膜:产业链中高壁垒、高价值量的关键战略原材料 . 6 (一)行业简介:基膜

12、成本占比 70%,决定成品膜质量 . 6 (二)市场规模和格局:全球集中度较高,日韩美垄断市场 . 8 (三)行业壁垒:技术和人才形成深厚护城河 . 10 二、二、PET 光学基膜:市场供不应求,不考虑进口情形下国内供需缺口达光学基膜:市场供不应求,不考虑进口情形下国内供需缺口达 37 万吨万吨 . 13 (一)需求端:新兴应用驱动增长,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达 87 亿元 . 13 (二)供给端:发力中低端市场,高端领域产能不足 . 22 三、产能向中国大陆集中,国产化迎来大发展机遇三、产能向中国大陆集中,国产化迎来大发展机遇 . 24 四、投资建议四、投资建议 . 28 五、风险提示五

13、、风险提示 . 28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4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薄膜材料的分类 . 6 图表 2 光学级薄膜产业链 . 6 图表 3 光学基膜加工成为光学膜的主要步骤 . 6 图表 4 主要光学基膜材料 . 6 图表 5 偏光片用光学膜(一般结构) . 7 图表 6 COC/PMMA/PET 耐热性和吸水性对比. 7 图表 7 COC 基膜的性能特征 . 7 图表 8 光学基膜主要供应商 . 8 图表 9 全球及中国光学级 PVA 需求量 . 9 图表 10 全球光学级 PVA 市场格局

14、 . 9 图表 11 全球 TAC 光学膜需求量 . 9 图表 12 全球 TAC 光学膜市场格局 . 9 图表 13 2020 年 PMMA 光学膜市场格局 . 9 图表 14 2021 年全球 COP 光学膜市场格局 . 9 图表 15 光学基膜的主要技术 . 10 图表 16 PET 基膜生产难度级别的大致划分 . 11 图表 17 光学膜申请专利情况 . 11 图表 18 全球各国光学膜申请专利分布 . 11 图表 19 全球和中国专利申请前十企业情况 . 11 图表 20 中国基膜专利申请情况 . 11 图表 21 各生产企业的设备厂家 . 12 图表 22 光学膜产线价格 . 12

15、 图表 23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电子产品产值 . 14 图表 24 全球应用平板显示出货面积 . 14 图表 25 各显示面板一般结构图 . 14 图表 26 全球 LCD TV 面板出货量和出货面积 . 15 图表 27 电视对角线变化 . 15 图表 28 全球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及渗透率 . 16 图表 29 中国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及渗透率 . 16 图表 30 中国 5G 基站数量变化 . 16 图表 31 车载显示配置概念图 . 17 图表 32 车载显示屏用功能膜一般结构图 . 17 图表 33 全球车载显示器出货量情况及预测(百万片) . 17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

16、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5 图表 34 中控显示屏尺寸结构变化 . 17 图表 35 全球和中国大陆显示面板用 PET 光学基膜需求量测算(基于一般结构). 17 图表 36 全球 MLCC 市场规模 . 19 图表 37 中国大陆 MLCC 市场规模 . 19 图表 38 MLCC 用 PET 光学基膜需求量 . 19 图表 39 窗膜产业链 . 20 图表 40 玻璃窗膜的一般结构 . 20 图表 41 中国汽车窗膜市场销量(万平方米) . 20 图表 42 中国汽车窗膜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 20 图表 43 中国建筑窗膜

17、市场销量(万平方米) . 21 图表 44 中国建筑窗膜市场规模(亿元) . 21 图表 45 中国汽车窗膜用 PET 基膜总需求量和市场规模 . 21 图表 46 中国建筑窗膜用 PET 基膜总需求量和市场规模 . 21 图表 47 中国大陆光学级 PET 基膜产能统计 . 22 图表 48 不考虑进口情形下的国内供需缺口变化 . 22 图表 49 我国 BOPET 膜进出口数量. 23 图表 50 国内外光学基膜核心参数对比 . 23 图表 51 LCD 产能结构变化 . 25 图表 52 AMOLED 产能结构变化 . 25 图表 53 中国大陆在建和规划中面板月产能(万片/月) . 2

18、5 图表 54 全球 TV 分区域出货量及市场份额变化 . 25 图表 55 2020 年全球 TV TOP10 品牌出货规模 . 25 图表 56 智能手机中国大陆市场份额变化 . 26 图表 57 全球智能手机 TOP 7 品牌市场份额变化 . 26 图表 58 光学基材的性能要求和应用领域 . 26 图表 59 光学级 PET 薄膜的光学性能要求 . 27 图表 60 显示面板产业链 . 27 图表 61 LCD 显示面板的“微笑曲线” . 27 图表 62 6 代线面板成本构成 . 28 图表 63 不同尺寸背光模组的成本组成 . 28 图表 64 国内厂商 PET 光学膜售价和进口价

19、格对比(元/吨) . 28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6 一、一、 光学基膜:光学基膜:产业链中高壁垒、高价值量的关键战略原材料产业链中高壁垒、高价值量的关键战略原材料 (一)(一)行业行业简介简介:基膜成本占比:基膜成本占比 70%,决定成品膜质量,决定成品膜质量 薄膜材料主要分为功能性薄膜和选择性薄膜, 其中选择性薄膜主要用于水处理行业,功能性薄膜根据特性不同,又分为电、磁、声、力、热、生物、化学和光学等。光学功能薄膜是指具有特定光学等物理机械特性,并适用于专业用途的柔性高分子薄膜材料,可应用于电子

20、显示、MLCC、窗膜等领域。 光学薄膜是在光学基膜上进行涂层、表面蒸镀、压层、复合、拉伸等二次加工,赋予一定功能和高附加值,光学基膜的成本占到光学膜的 70%,其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光学膜的质量,要求具有高透光率、低雾度、高平滑性、低热收缩率、高表面光洁度和厚度公差小等特点。 图表图表 1 薄膜材料的分类薄膜材料的分类 图表图表 2 光学级薄膜产业链光学级薄膜产业链 资料来源:谢宜风等光学功能薄膜的制造与应用,辛凤等功能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对比与应用前景,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新材料在线一张图看懂光学薄膜产业链,华创证券 图表图表 3 光学基膜加工成为光学膜的主要步骤光学基膜加工成为光学膜的主要

21、步骤 图表图表 4 主要光学基膜材料主要光学基膜材料 资料来源:双星新材公告,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东材科技公告,华创证券 聚乙烯醇(PVA)膜,主要用于生产偏光片,是偏光片的核心材料,具有高透明、高延展性、好的碘吸附作用、良好的成模性等特征,按照厚度划分,有 75/60/45um 等规格,决定了偏光片的偏光性能、透过率和色域等指标。三醋酸纤维(TAC)薄膜,因为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7 PVA 膜易吸水、褪色,偏振作用减弱,在其上下各贴附一片 TAC 膜,起到隔绝空气和水分的保护作用,TAC 膜是

22、穿透度最高的高分子材料之一,但具有吸水性且尺寸安定性和表面特性易受环境影响, 在制膜过程中因翘曲易发生收卷变形、 涂覆起皱、 粘合翘边、涂层晶点等问题,因此逐渐被 COP/COC/PMMA/PET 膜替代。此外 TAC 在 LCD 中还可以用作相位差补偿膜和防反射膜。环烯烃聚合物/环烯烃共聚物(COP/COC)被认为是目前 TAC 最好的替代材料,拥有比 TAC 更佳的低吸湿性,与 PMMA 相当的光学性能和通过率,比 PC 更加优异的耐热性能,适用于柔性屏幕中,但 COC/COP 生产难度较大,价格比较昂贵。光学级聚酯薄膜(PET)是最常用的光学基材,由聚酯切片和添加剂母料切片等合成,广泛用

23、于液晶面板、触控面板、柔性显示器等功能性薄膜中,作为预涂底层薄膜,除对透光率、雾度、清晰度、热收缩率、表观质量等有较高要求外,对附着性也有特别要求,价格相对其他基材而言更加低廉。 图表图表 5 偏光片用光学膜(一般结构)偏光片用光学膜(一般结构) 资料来源:TrendBank2021中国偏光片原料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华创证券 图表图表 6 COC/PMMA/PET 耐热性和吸水性对比耐热性和吸水性对比 图表图表 7 COC 基膜的性能特征基膜的性能特征 资料来源:中化新网,华创证券 备注:ZEONEX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COC的商品名 资料来源:中化新网,华创证券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

24、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8 (二)市场规模和格局(二)市场规模和格局:全球集中度较高,日韩美全球集中度较高,日韩美垄断市场垄断市场 目前光学基膜市场呈现高度垄断格局,主要是日本企业供应全球,美国、韩国和中国台湾企业有一定供应,而中国大陆产量较少,基膜企业数量较少且产能较小。 根据新思界数据,2019 年全球光学级 PVA 膜需求量为 2.8 亿平方米,按照 24 元/平米价格计算,市场规模达到 67.2 亿元,全球市场被日本企业垄断,日本可乐丽和合成化学占据全球 70%市场份额,而中国大陆主要供应商仅有皖维高新,现有产能 500

25、万平米/年,在建 700 万平米/年,预计 2022 年中期投产,国产替代空间达到 8500 万平方米/年。 TAC 光学膜,根据立鼎产业研究中心数据,全球 TAC 光学膜的需求量达到 11.52 亿平方米,按照 25 元/平方米价格计算,市场规模达到 288.1 亿元,日本富士、柯尼卡美能达和瑞翁占据全球 80%市场份额, 中国大陆主要供应商仅有 2 家, 新纶新材和合肥乐凯,新纶新材产能分别为 1000 万平方米,合肥乐凯约有 1 亿平米产线(包括光学聚脂薄膜、高性能聚酯薄膜、TAC 膜、光学功能膜等)。 PMMA 光学膜,日本住友和东洋钢板占据 98%市场份额,国内道明光学有部分产能主要

26、供应公司自身微棱镜膜和复合板材生产, 双象股份有8万吨产能可应用于LED领域;COP 光学膜主要是由日本瑞翁供应,国内目前尚无产能。 PET 基膜目前主要是被美日韩企业把控,中国大陆企业中,康得新、合肥乐凯、裕兴股份、双星新材布局较早,而后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大东南、斯迪克、洁美科技等逐步进入市场。PET 光学基膜是各光学功能膜制备最常用的主要基材,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因此本文因此本文在第二部分,在第二部分,将以将以 PET 基膜为例,对光学基膜在各领域的市场基膜为例,对光学基膜在各领域的市场供需现状和供需现状和市场市场空间空间进行进行详细测算详细测算,对国产化发展水平做出判断,对国产化发展水平

27、做出判断。 图表图表 8 光学基膜主要供应商光学基膜主要供应商 PVA TAC PMMA COP PET 可乐丽 富士 东洋钢板 瑞翁 东洋纺 合成化学 柯尼卡美能达 住友化学 柯尼卡美能达 SKC 长春化工(中国大陆) 瑞翁 LG 大仓工业 康得新(中国大陆) 皖维高新(中国大陆) 晓星 大仓工业 双星新材(中国大陆) 达辉光电(中国台湾) 柯尼卡美能达 长阳科技(中国大陆) 新纶新材(中国大陆) 韩松化学 激智科技(中国大陆) 合肥乐凯(中国大陆) 道明光学(中国大陆) 东材科技(中国大陆) 双象股份(中国大陆) 大东南(中国大陆) 资料来源:TrendBank2021中国偏光片原料发展现

28、状及未来展望, 华创证券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9 图表图表 9 全球及全球及中国光学级中国光学级 PVA 需求量需求量 图表图表 10 全球光学级全球光学级 PVA 市场格局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新思界网,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新思界网,华创证券 图表图表 11 全球全球 TAC 光学膜需求量光学膜需求量 图表图表 12 全球全球 TAC 光学膜市场格局光学膜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势银膜链偏光片国产化受阻,这些光学基膜是关键因素,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势银膜链2018年全球及中国TAC膜市场需求量预测分析

29、,华创证券 图表图表 13 2020 年年 PMMA 光学膜市场格局光学膜市场格局 图表图表 14 2021 年全球年全球 COP 光学膜市场格局光学膜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TrendBank2021中国偏光片原料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TrendBank2021中国偏光片原料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华创证券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10 (三三)行业壁垒)行业壁垒:技术和人才形成深厚护城河技术和人才形成深厚护城河 光学基膜生产壁垒非常高,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涉及化学材料配方、高分子材料、光学

30、性能测试、高精密技术装备设计、自动化工艺技术与控制等多学科,目前我国光学膜产业从原材料、 配方技术、 生产设备、 专利和人才储备到客户拓展均有较大完善空间。 1、技术壁垒技术壁垒 光学性能的核心衡量指标是透光率和雾度值透光率和雾度值,有 4 个主要影响因素:添加剂的粒径及其分布、种类、加入量;工艺条件,PET 加工过程中,结晶形态和结晶度不断变化,生产线的设备配置要求能够满足控制结晶度,结晶度会影响基膜的成模性和刚性等性能;原材料的杂质含量、色相、稳定性,国外生产高档薄膜一般要求原材料定点定牌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较高,以增亮膜基膜为例,每 10 米长的薄膜中表面直径在0.1mm 的灰尘数量控制

31、在 20 个以下,否则视为不合格产品。我国大部分企业生产的光学基膜在产品质量和市场认可度方面仍然与国外品牌有一定差距,高端膜材仍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还需更多的技术积累。 图表图表 15 光学基膜的主要技术光学基膜的主要技术 制程制程 主要技术主要技术 技术难点技术难点 原材料制程原材料制程 高透明、低残留的新型催化剂体系切片合成技术 添加剂的粒径、分布、种类、加入量控制等,对雾度有影响。 需结合后续涂敷功能性涂层材料的不同, 调配出适合不同功能性涂层的底涂树脂配方。 新型无机纳米光学添加剂分散技术 新型有机耐高温光学添加剂合成、分散技术 薄膜制程薄膜制程 原料配方、配比技术 原材料内部杂质含

32、量、材料的色相和稳定性等。 聚脂薄膜的结晶形态和结晶度不断变化, 生产线的设备配置需满足控制结晶度的要求,包括铸片必须有足够的冷却能力,纵拉机需达到较高的预热温度而不粘辊,所有辊筒单独驱动,横拉机需有足够的热定型长度等。 加工设备和车间洁净度要求较高,以增亮膜基膜为例,每 10 米长的薄膜中表面直径在 0.1mm 的灰尘数量控制在 20 个一下,否则视为不合格产品。 薄膜制程工艺、设备 KNOW-HOW 现场的净化管理和产品的表观质量控制技术 IN-LINE-COATING 制程制程 涂布配方、涂布液的配制技术 由于 PET 薄膜表面积小,表面亲和力较差,若在薄膜表面直接涂覆功能性涂层,则涂层

33、容易因表面附着性能差而脱落,因此通常需要预先对PET 薄膜表面进行底涂改性来改善表面附着性。 涂布制程工艺、设备 KNOW-HOW 资料来源:东材科技公告,谢宜风等光学功能薄膜的制造与应用,华创证券 根据生产难度不同,根据生产难度不同,PET 基膜划分为基膜划分为 5 个类别个类别:普通包装和离保级 PET 的工艺要求较低;预涂级 PET 工艺要求较高,需要具备涂附能力良好、表观控制精准,耐温收缩范围稳定的特征,该类 PET 主要用于制备液晶显示面板用光学基膜;特殊功能 PET 是指,在光学基膜基础上能够再进行加工、涂布赋予特定功能制备出光学功能薄膜如 OCA、MLCC、偏光片离保膜等,该过程

34、中所使用的 PET 薄膜,需要精确地控制表面粗糙度、设计薄膜配向角、控制洁净度以及预涂层涂布等;生产难度最大的是 SRF,即可以替代偏光片 TAC 的 PET 膜,需要精确地控制各向异性,消除偏振片、彩虹纹等。目前国内,双星新材、长阳科技、东材科技、裕兴股份、合肥乐凯、恒力石化、激智科技和大东南在预涂级和特殊功能级别PET中有所布局, 国内尚无可以替代偏光片国内尚无可以替代偏光片TAC膜的膜的PET膜。膜。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11 图表图表 16 PET 基膜生产难度级别的大致划分基膜生产难度级

35、别的大致划分 PET 基膜的类别基膜的类别 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工艺要求 产品代表产品代表 普通包装普通包装 PET 厚度均匀 包装用基膜等 离保级离保级 PET 表观缺陷控制,透光率/雾度控制,耐温及抗皱性 光伏基膜、普通离保膜等 预涂级预涂级 PET 涂附能力良好,表观控制精准,耐温收缩范围稳定 液晶显示用光学基膜等 特殊功能特殊功能 PET 精确的表面粗糙度控制、薄膜配向角设计、薄膜洁净度控制、预涂层涂布等 OCA、MLCC、偏光片离保膜等 SRF 精确的各向异性控制,消除偏振片、彩虹纹等 偏光片中替代 TAC 的 PET 膜 资料来源:AIOT大数据技术前沿:光学膜透明塑料,华创证券 光学

36、膜专利布局呈现全球高度集中的特征,主要集中在日本,对中国企业形成较高光学膜专利布局呈现全球高度集中的特征,主要集中在日本,对中国企业形成较高的的技术技术壁垒壁垒以及创新以及创新性性要求要求。 截至2018年9月30日, 光学膜技术全球专利申请共有41320项, 其中日本专利占比 60%, 中国次之, 申请数量占比 15%, 但其中有 57%都是日、 韩、美等国外来华申请,在排名前十的申请企业中,只有 2 家是中国企业,分别是京东方和TCL。中国基膜专利申请数量占比较低,仅为 3%,其中 PET、TAC、PVA 占中国总专利申请数量比例分别为 1.3%、0.9%和 0.7%。全球范围看,日本在基

37、膜的专利的市场份额更是高达 85%,垄断性显而易见,中国仅占比 3%,日本对于光学膜基材的把控是中国企业国产化进程的重要制约因素,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使得中国厂商需要更长期、大量的资金、人才、研发等投入产出原创性成果,并形成自己的专利布局。 图表图表 17 光学膜申请专利情况光学膜申请专利情况 图表图表 18 全球各国全球各国光学膜申请专利光学膜申请专利分布分布 资料来源:专利分析运用智库光学膜技术全球专利竞争态势,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专利分析运用智库光学膜技术全球专利竞争态势,华创证券 图表图表 19 全球和中国专利申请前十企业情况全球和中国专利申请前十企业情况 图表图表 20 中国基膜专利

38、申请情况中国基膜专利申请情况 资料来源:专利分析运用智库光学膜技术全球专利竞争态势,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专利分析运用智库光学膜技术全球专利竞争态势,华创证券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12 2、设备壁垒:设备壁垒: 目前光学膜设备供应商主要是德国布鲁克纳和多尼尔, 日本三菱重工 (现称制钢所)以及法国 DMT,根据大东南和双星新材公司公告,德国布鲁克纳和日本三菱重工的设备最为先进,欧美国家及我国使用的设备大多来自德国布鲁克纳。国内光学基膜企业生产设备多为进口,设备交期长达 3-5 年,采购回来后需要对其

39、进行调试,以符合公司生产工艺要求和技术参数要求。设备调试时间一般为 1-2 年,较大程度限制了光学基膜产能投产和扩建速度,单套进口产线的价格也非常高昂,比如双星新材薄膜生产线采购自德国布鲁克纳,价格达上亿元,形成较高资金壁垒。 图表图表 21 各生产企业的设备厂家各生产企业的设备厂家 生产企业生产企业 所在地所在地 设备厂家设备厂家 SKC 江苏南通 德国多尼尔 仪化东丽仪化东丽 江苏仪征 日本 苏州三菱苏州三菱 江苏苏州 日本 JSW 双星新材双星新材 江苏宿迁 德国多尼尔、德国布鲁克纳 东材科技东材科技 江苏海安/山东营口 德国多尼尔、德国布鲁克纳、国产线 合肥乐凯合肥乐凯 安徽合肥 德国

40、多尼尔、日本东丽工程、国产线 大东南大东南 浙江诸暨 德国布鲁克纳、日本东丽 钟恒新材钟恒新材 江苏常州 德国布鲁克纳 三房巷三房巷 江苏江阴 德国多尼尔 长阳科技长阳科技 浙江宁波 日本 JSW 康得新康得新 江苏张家港 日本东丽工程 裕兴股份裕兴股份 江苏常州 德国布鲁克纳 洁美科技洁美科技 浙江安吉 日本 金明金明精机精机 广东汕头 自己制造 康辉新材康辉新材 山东营口 德国布鲁克纳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华创证券 图表图表 22 光学膜产线价格光学膜产线价格 序号序号 设备名称设备名称 数量(台数量(台/套)套) 原值(万元)原值(万元) 成新率成新率 1 PET 五线 1 套 13,

41、542.64 99% 2 PET 四线 2 套 14,610.95 96% 3 PET 三线 3 套 19,650.73 93% 4 PET 二线 4 套 19,707.39 85% 5 PET 一线 5 套 14,532.81 52% 6 2450 镀膜机一 1 台 1,772.84 27% 7 2450 镀膜机二 1 台 1,584.24 81% 8 涂布机 1 台 801.64 71% 9 分切机 1 台 683.76 86% 10 高低压开关柜 1 台 673.50 90% 10 高低压开关柜 1 台 673.50 90%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

42、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13 序号序号 设备名称设备名称 数量(台数量(台/套)套) 原值(万元)原值(万元) 成新率成新率 11 挤出造粒成型机 1 台 634.71 93% 12 挤出造粒成型机 1 台 602.09 83% 13 全自动高速分切机 1 台 666.67 98% 14 薄膜机械 1 套 562.15 94% 15 薄膜机械三线 1 套 557.02 90% 16 分切机 1 台 512.82 91% 17 挤出造粒成型机 1 台 471.16 65% 18 全自动高速分切机 1 台 450.00 61% 资料来源:双星新材公告,华创证券 3、

43、其他、其他壁垒壁垒 人才储备方面,光学基膜涉及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研发难度较大,而中国大陆光学膜起步较晚,技术积累不足,该领域人才非常稀缺。客户认证方面,一般国内客户的认证时间在 3-6 个月左右,外资客户的认证时间在 6-12 个月左右,而中国大陆光学膜生产企业因为起步较晚, 市场已被美日韩企业高度垄断, 因此进入下游客户体系的难度更高。显示行业具有技术更新迭代较快、所需光学功能膜种类较多的特征,下游客户在选择光学膜供应商时,更加倾向于选择有光学基膜稳定供应的平台型企业,以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并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对产线做出调整。 二、二、PET 光学基膜:光学基膜:市场供不应求,市场供不应

44、求,不考虑进口情形下国内不考虑进口情形下国内供需缺口达供需缺口达 37万吨万吨 (一)需求端:(一)需求端:新兴应用驱动增长新兴应用驱动增长,预计,预计 2023 年市场规模达年市场规模达 87 亿元亿元 1、显示行业:、显示行业: 智能化和万物互联时代,屏幕需求旺盛,全球显示产业出货面积稳步增长,DSCC预计 2025 年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将超过 3 亿平方米。此外,显示面板为技术高度密集型行业,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催生新的应用场景,拉动光学功能膜需求量提升,该领域经历了4 次技术迭代,从传统 CRT 到 LCD 再到 OLED,现在发展至超薄、柔性显示,开启新一轮技术革命, OLED/QLED/

45、Mini LED/Micro LED 等新型显示技术逐渐完善, 带动增亮膜、反射膜、扩散膜、量子点膜、ITO 导电膜、OCA 光学胶膜等光学膜需求量增长。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14 图表图表 23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电子产品产值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电子产品产值 图表图表 24 全球应用平板显示出货面积全球应用平板显示出货面积 资料来源:裕兴股份公告,Prismark,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DSCC,华创证券 图表图表 25 各显示面板一般结构图各显示面板一般结构图 资料来源:TrendBank2021中国

46、偏光片原料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华创证券 (1)TV 领域:消费者对于显示效果要求的提升和厂商对于降低成本的追求,领域:消费者对于显示效果要求的提升和厂商对于降低成本的追求,驱动驱动TV 面板大尺寸化。面板大尺寸化。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19-2022 年全球 LCD TV 面板出货面积增速均高于出货量增速,即使 2019-2020 年供应端受到疫情影响,出货面积仍保持了 6.3%/1.7%正增长, 2020 年 LCD TV 对角线尺寸仍保持了 1.6 英寸增长, 高于 2019 年 1.3 英寸增量,预计 2022 年全球 LCD TV 面板出货量同比下降 2.3%,而出货面积将实现 4.

47、3%增长,电视对角线将增长 2 英寸。虽然 LCD TV 出货量增速放缓,但大尺寸化趋势使其仍占据主要优势,预计 2025 年 50 英寸及以上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将达到 1.28 亿片,占比 59%,2018-2020 年 CAGR 达 6.2%,而 50 英寸以下面板出货量呈下降趋势,CAGR 为-5.9%。 功能膜功能膜系列系列报告报告(二)(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15 图表图表 26 全球全球 LCD TV 面板出货量和出货面积面板出货量和出货面积 图表图表 27 电视对角线变化电视对角线变化 资料来源:群智咨询, 华创证券 资料

48、来源: 中国电子信息发展研究院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十大趋势,华创证券 超高清产业发展推动面板大尺寸化成为长期趋势。超高清产业发展推动面板大尺寸化成为长期趋势。2019 年 3 月 1 日,工信部等部门出台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提出“4K 先行、兼顾 8K”的总体技术路线,4K 屏幕分辨率达到 4096 2160 像素,8K 屏幕分辨率达到 7680 4320 像素,是 4K 像素点数量的 4 倍,适用于大尺寸面板,根据集微网数据,国内 4k 电视渗透率已经超过 70%,8k 电视渗透率有望从不到 0.5%升至 2025 年 7%。 DSCC 数据显示,未来 5

49、 年显示面板出货面积中仍是 TV 占据主要市场,TV 出货面积的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显示面板的需求增长情况。与 OLED 相比,LCD 凭借更低的成本优势占据大尺寸面板的主要市场, 根据 HIS Markit 数据, 55 英寸 UHD OLED 以 60%良率计算,制造成本是 LCD 面板的 2.5 倍,假设良率提高到 90%以上,成本也是 LCD面板的 1.8 倍,因此目前 OLED 主要用于智能手机等中小尺寸产品,LCD 主要用于 TV等大尺寸产品,预计 2025 年 LCD TV 仍将占据 88%市场份额。LCD 面板拥有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光学膜的用量高于 OLED 面板, 因此

50、LCD 面板需求量的稳定增长及更高的市场份额将利好光学膜需求量的提升。 (2)智能手机及通信:)智能手机及通信:2019 年年 5G 实现商用化,智能手机更新换代和实现商用化,智能手机更新换代和 5G 通信基站通信基站建设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建设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 2019 年中国 5G 智能手机上市并实现商用化, 2020 年中国 5G手机出货量为 1.63 亿部,渗透率达到 68%,领先于全球发展速度,全球 5G 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2.38 亿部,渗透率为 18%,5G 手机的应用引发换机潮,带来新的面板需求,预计 2023 年全球 5G 手机的渗透率将超过 60%,2019-2021

友情提示

1、下载报告失败解决办法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报告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文(化工行业功能膜系列报告(二):需求扩张叠加技术突破基膜国产化成竞争胜负手-220112(28页).pdf)为本站 (X-iao) 主动上传,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个皮匠报告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